2021-10-26 22:14:38Tellme

【靜思妙蓮華】《安樂行品第十四》髻珠喻讀書心得筆記(二十八)

《法華經》中的七種比喻:

一、火宅喻 出自第三品《譬喻品》

二、窮子喻 出自第四品《信解品》

三、藥草喻 出自第五品《藥草喻品》

四、化城喻 出自第七品《化城喻品》

五、衣珠喻 出自第八品《五百弟子受記品》

六、髻珠喻 出自第十四品《安樂行品》

七、醫子喻 出自第十六品《如來壽量品》

《法華經》是佛教的重要經典,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該經以大量譬喻和豐富的想象來說明大乘佛教的殊勝。以開、示、悟、入為總綱,具體敘述三乘歸於一乘的中心思想,反復論證大乘佛教的真實性與合理性。

經中,佛陀為了說明事理,採用了很多比喻來加以說明,從而使抽象的佛理形象化,便於大眾理解。

《法華經》總計二十八品,前十四品稱作「迹門」後十四品是「本門」全經中共有七種比喻,簡稱為「法華七喻」。這七喻就像七顆明珠,不但講明了深刻的道理,而且彰顯出精彩的文學性。「髻珠喻」為「迹門」最後一個譬喻出自第十四品《安樂行品》,「醫子喻」為「本門」唯一一個譬喻,出自第十六品《如來壽量品》。

《安樂行品》「髻珠喻」比如轉輪聖王,想以威力降伏眾國,而眾小國王並不順從,這時轉輪王便起兵前往討伐。王見到兵士中有戰功之人,心生歡喜,論功行賞,或給予田宅、或城邑、或衣服、或嚴身之具,或種種金銀珠寶。

但是,轉輪聖王有髮髻中有一明珠,大王捨不得送人。但是,轉輪聖王見到眾兵士立如此大功,於是毫無吝嗇地將髮髻中的明珠賞賜將士。

經中的轉輪聖王比喻如來,髺喻二乘權教,珠喻一乘實理。珠在髺中,就如實理為權所隱。這就是說如來於法華會上開權顯實,授記二乘而得作佛,就像輪王解髺中之珠授與功臣。

佛在人間說法四十二年中,所講的正法都有大乘法,只是眾人根機不足無法體會。

到了佛入滅前八年左右,法華會上「開權顯實」但大家的根機不成熟,所以「隱實施權」。

佛講教菩薩法,要弟子們常修六度之行,利益一切眾生,利益眾生其實是利益自己。就像在慈濟世界修行,要感恩眾生給我們機會在人群中體會煩惱苦,瞭解如何在人群中身體力行。

是故,慈濟在賑災發放現場,給雨災民物資時總是深深恭敬彎腰的呈遞。

佛陀是了徹宇宙萬物真理的覺悟者,引領眾生能夠從煩惱中解脫,猶如世間導師,也如這則譬喻中的轉輪聖王。而眾生的貪、瞋、癡等等煩惱,即是不肯順服的魔軍,許多有志修行者與煩惱魔軍、五蘊魔軍、死魔共戰,佛陀賞賜給他們各種解脫方法、佛法財寶,讓修行者各自證獲大小不同、程度各異的法喜。

《法華經》是佛陀說法四十餘年中,最重要的無上妙法。因為世間眾生難以理解、深信,容易生起驚疑,因此佛陀覺悟之後並未立刻宣說,就如轉輪聖王久護髻中明珠一般,要等到合適的時機才說出此經。

眾生雖然本具佛性,然而卻埋覆在層層煩惱之下,所以要用眾生一知半解的知識,去理解佛陀圓滿的智慧,是極為不易的。因此佛陀在開始說法時,就以苦、空、無常、因緣果報等等,眾生較容易理解的法,來引導大家開始修善斷惡。

佛陀來到世間的最重要目標,是要令眾生獲得與佛陀相同的智慧。所以要讓眾生能夠運用佛法於生活中,開始因為不同精進程度而各有所證悟之後,佛陀開始宣說《法華經》,讓眾生了解「菩薩道」才是唯一直達佛陀智慧的康莊大道!

證嚴上人開示:「譬如威德伏眾,諸根攀緣染塵,滋生煩惱禍根,威力能伏多障,喻大國護小邦,有道福德輪王,濁世人壽減損,大輪王護世安。」

輪王,大轉輪王,譬喻佛,佛德,大轉輪王是人間有德之王就是具備了一切的福德,叫做大轉輪王。

「譬如威德伏眾」不治而安,反正人人安分守己,國家祥和、四大調合,所以是一個真正的,太平盛世的時代。

輪王就是譬喻法王,就是覺者,釋迦牟尼佛,在濁惡世,人壽減劫這個時間裡,他就是不棄不捨,憐憫眾生時時就是來生人間度化,所以也稱為轉大法王的輪王。

「小王不順」小王就是我們的煩惱,無明的根源,這叫做小王,它不順服,就會帶領很多的魔軍、魔眾,來侵犯,就很多煩惱。所以這轉輪王,他就要派兵去討伐,也就是煩惱要用法來對治。

佛陀讚歎嘉許觀機逗教,看煩惱無明起,用什麼方法去制伏,平時聽的,現在遇到的,要用什麼樣的法去制伏煩惱,隨他的根機,隨他的表現,就開始如何讚歎他,如何稱讚他,這就是佛陀對弟子,要了解他那個身心,面對生活環境等等。

佛陀隨機應教,用「權」分別他的根機,「權說三乘」,分別的,弟子的心態、根機,隨他們的心態、根機,這樣為他們隨機逗教。

慈濟人,大家在團體中,穿這套衣服在哪一個地方,自己都很提高警覺,為什麼要提高警覺?這叫做「慚愧服」。怕自己在外面態度若不好,就讓人很快就認識出來「你是某某團體的人,這個人的行為怎麼這樣?」這就是我們修行有修行的威儀,有修行的服裝,穿在表面人家看得到;修行是要穿在不是表面,平時我們就要有的,我們的內心的慚愧忍辱衣。

著慚愧忍辱衣,我們的心一定是大慈悲「大慈悲為座,柔和忍辱衣」我們入這個大慈悲室,我們就要柔和,我們就要慈悲。

「能慚愧,則不造諸惡業」若能夠常常慚愧心,就不會去造到諸惡的業。因為慈濟人有修行,慈濟人不只是五戒,慈濟人是十戒。

要入人群去磨練,才有辦法不去受人群的煩惱,來污染我們,因為我們知道煩惱無明,源頭從哪裡來,我們已經都知道了。

既然知道,我們就能夠了解,自然我們這個源頭就會斷。若是心量開闊,能夠善解過去夠包容,面對著芸芸眾生,感恩有這個機會,知道煩惱是從哪裡起。

「四神湯」也是修行的方法,這四項的法,慈濟人已經朗朗上口!要善解!要知足!要感恩,就是要包容,包容、感恩,因為你表達出來,讓我增加了一項,所了解煩惱無明。這樣就是心量開闊,這就是利己,又是再兼利人。

包容,對方收到包容,也慢慢也會自我反省,他自己慢慢也會改變,我們又再用歡喜、溫柔的態度,柔和忍辱衣又再接近。

這樣,同樣結好緣,包容、感恩,同行菩薩道,這樣,那就是大乘行。

總而言之煩惱無明就是修行者的對敵,要如何來去除,要如何去對治,那就是要時時多用心!

我們修行,我們若法脈正確,宗門這條路就平坦了。道,就是路。經呢?就是道。

《法華經》裡面字字珠璣,句句妙法,要如何能夠每字、每句,將那個道理,全都名稱完全分析出來很不簡單!所以佛陀很明顯說持經的重要。要聽經、要講經、要傳法,雖然應這個濁世,五濁的惡世,層層疊疊的艱難,這也要用堅定的心思,去堅持、去忍耐然後威德勸化

「如來」,釋迦牟尼佛,生生世世,塵點劫不斷累生世一直來,一直到因緣成熟,現相成佛,名稱上讓大家知道──佛陀大覺者。

證嚴上人開示:「這是現相成佛,是我們未來濁世這個時代,所需要用到,讓大家有一個目標,道理是從哪裡來?是宇宙大覺者,已經大覺悟的人所說的法。這是一個名相,所以名稱『佛』、『如來』,就是乘如是法而來人間。乘如是法,是生生世世都是乘這個法來,不是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悉達多太子,才是乘法來,不是哦!是從塵點劫前,那個時候,用這個法不斷不斷乘如是法,而來人間,生生世世。」

修行者,能夠接受佛陀的教法,隨各人的根機去用功,用功的過程,去除了多少煩惱、無明,我們就得了多少的知識、智慧。就像功在賞賜,你去除多少無明,你就能夠成長多少的慧命。

經文:「唯髻中明珠,不以與之。所以者何?獨王頂上有此一珠,若以與之,王諸眷屬必大驚怪。」

在賞賜中,輪王是論功來賞,什麼都可以給他們,只是唯一一項,「髻中明珠,不以與之」還不能給他們。

「唯王頂髻明珠,不妄與人」。不能隨便給人,因為這顆珠,就是要看什麼樣的人,才有這個能力,有這個德行,能夠來接受這顆珠呢?這根機要很適應的人。

「王髻中明珠」…,喻佛頂上甚深妙法」就是佛的智慧,很深奧的妙法大根、大機、大器的人,才有辦法傳這個寶珠,所以,寶珠,它有它的效用。

放在濁水的裡面,它能夠除掉那個濁氣,它能夠把濁水變清。世間就是有這樣的寶珠,這是很難得,所以稱為寶珠。

「髻中明珠不即與之」要修行找回來我們的真如本性,心外沒有法可找了,佛陀教導我們的,是找回來我們的真如本性。

「此法華經為第一妙寶,就像髻中的明珠」。「三乘人根性未熟」,小乘,中乘,大乘呢,也還沒有很了解。所以過去的四十二年間,還沒有很成熟,所以「尚不能為之宣說」。

譬喻一乘法「唯佛獨知」,唯有佛陀他能夠與天地宇宙,萬物的道理會為一體,這就是只是佛陀有辦法去體會,這個覺性,真如覺性與大道理會合。所以,「珠在頂上,喻妙法無上」佛陀得到的覺悟,是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譬喻髻中明珠,就是單獨的。

這一個乘妙法,因為大家的根機還不到,沒辦法接受佛陀的智慧,叫他真正體會無常,只知道苦,要叫他了解無常因緣觀,根本沒有辦法。有的根機比較好的,從聲聞中了解人生苦難,草露風燈,就像草枝的露珠,就像風燭,風中的燈火一樣,風若較大一點,火就熄掉了。露珠呢?太陽若稍微升起來,就掉下了,就乾了。這種草露風燈,這緣覺已經體會到無常,他了解了但是要他們去入人群,他們還沒無法再跨出一步,所以這就是小乘、中乘。

髻就是譬喻「權」,珠譬喻實,就是權枚與實法,珠就是表示實法。權教是一個形相,權教是一個形相,用事相來教育,和真實道理來教育是不太一樣,所以要比較體會得到,才能夠去接受真實的道理。

佛陀,還沒有講《法華經》之前,還保守在聲聞、緣覺。大家還沒有啟動那個菩薩心忽說此經,二乘一定會疑惑。

總而言之,小乘的人,那個功力還不到,他們會惶恐。

發大乘心的人,了解持經是這麼困難,雖然不退,但是也要心有準備等等。

這就是佛陀,怎麼不能這樣直接說大乘法,就是考慮很多,這是佛陀的智慧,佛陀慈悲,不捨讓人人心思去受到傷害,不要讓他怕,不要讓他疑,所以循循教育,這是佛陀的用意。(2021.10.26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