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3 21:33:18Tellme

莫忘……



蒙合心推薦又得晶玫同學青睞,有幸參與了「莫忘那一年–海地篇」文史資料的整理。幾日前晶玫將刪修的文稿傳送來,事務談論中已將文稿看過也指出某些疑問……(見前文 一目十行 過目即忘)。

坦白說,當日交稿後心中著實是忐忒不安的。第一個人不曾去過海地,不曾參與如文所說的各項賑災活動。第二這是二十年前的紀錄整理,內容的對錯其實無法考證,當時的人事物真的只能憑藉著蒐到資料彙整「重」寫。即使找到當時「介」入甚深的人物得與採訪,這就像是口述歷史一般,當事人若在言語中摻進了個人的情感或記憶有所迷糊,那真實性就大為降低了,更何況當時一直聯繫不上當時的賑災組隊成員之一的陳健師兄。

心中的不安,終於在看過晶玫同學傳來的刪修文稿後放心了。晶玫的生花妙筆將個人的「文字」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刪修重寫了。當下真得是樂壞了,提筆寫下當天的日記「一目十行 過目即忘」。

未料任務隨即傳到,屏東承擔了「科索沃」的整理。個人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在資料庫中找出不少相關的報導,也找到陳竹琪與葉文鶯撰文刊登於慈濟月刊的報導文稿。當年陳竹琪在離開科索沃採訪後,隨即轉入土耳其地震現場。

想說的是,此人物的文稿還需末學這種文字志工去考證整理?末學自認沒有這樣的能力面對!

世間的男女或許會山盟海誓「不忘」「絕對不會忘」但事實也總是因為「忘」了而有不同的「結局」就像三國誌會成為比正史精彩的「三國演義」。

那天先進尤麗卿師姊問末學,當年九二一時有什麼「莫忘」的故事或人事物嗎?末學回應,全忘得一乾二淨了,那樣「死狀萬千」畫面記得它做啥?救災賑災後和台中的師姊(名字忘了)合寫了一篇陳水合的故事,真的!當初寫了什麼?都忘光了!

個人在意的是,從來不曾參與國際賑災,如何憑著二十年前慈濟月刊的報導,再行整理?個人著實沒有這樣的「文筆」承擔如此重任,是故將勇敢的「放下」如此的重擔,真的!(2020.01.13



上一篇:身是菩提樹

下一篇:他們都走了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