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8 08:09:36藥王﹐小沈 & 非頑童

149-1吳茱萸

<目錄>卷之四(徵集)

<篇名>吳茱萸(肝、脾、腎)-1

 

吳茱萸,味辛、苦,氣溫,大熱,可升可降,陽中陰也,有小毒。入肝、脾、腎之經。主咽塞氣不通,散氣膈冷氣窒塞,驅脾胃停寒,臍腹成陣絞痛,逐膀胱受濕,陰囊作疝剜痛,開腠理,解風邪,止嘔逆,除霍亂。

【白話解】

吳茱萸,味辛、苦,氣溫,大熱,可升可降,陽中陰,有小毒。入足厥陰肝、足太陰脾、足少陰腎之經。主治喉嚨阻塞、呼吸困難,散胸中冷氣窒塞,驅脾胃停寒,臍腹成陣絞痛,逐膀胱受濕,陰囊作疝剜痛,開腠理,解風邪,止嘔逆,除霍亂。

 

因順折肝木之性,治吞吐酸水如神。厥陰頭疼,引經必用。氣猛,不宜多食,令人目瞪口開。久服亦損元氣,腸虛泄者尤忌。

【白話解】

因為順折肝木的藥性,所以治吞吐酸水(胃食道逆流)如神。厥陰巔頂頭疼,引經必用。氣猛,不宜多食,否則會令人目瞪口開。久服也會損元氣,腸虛泄者尤需忌用。

 

可逆用之以祛寒,復可順用之以解熱。大約祛寒可以多用,而解熱難以多投也。按︰吳萸入四神丸中,以治腎泄,非用之以祛寒耶。然而,四神丸中用吳茱萸者,非盡去寒也,亦借其性燥以去濕耳。夫腎惡燥,而瀉久則腎正苦濕也。吳茱萸正喜其燥,以投腎之歡,入諸腎臟之逐其水而外走于膀胱,不走于大腸也。

【白話解】

可逆用來祛寒,又可順用來解熱。大致上來說祛寒可以多用,而解熱難以多投。按︰吳茱萸入四神丸2中,用來治腎虛寒泄瀉,不就是用來去寒嗎?然而,四神丸中用吳茱萸,並非全都用來去寒,也借其性燥來去濕。一般來講腎惡燥,而長時間腹瀉則是腎虛受濕氣所苦。吳茱萸正好具有燥性,以迎合腎的需求,入於腎臟逐其水而外走于膀胱,不走于大腸。

 

或疑吳茱萸性熱祛寒,恐不可用之以解熱。不知從治之道,宜順而不宜逆。逆其性,致有相格之憂;順其性,始有相投之慶也。

【白話解】

問:或許質疑吳茱萸性熱祛寒,恐怕不可用來解熱。

答:不知從治之道(從治,是相從于疾病之假象而治,所以從治就是反治),宜順而不宜逆。逆其性,將有相互格拒的隱憂;順其性,才有相合的喜事。

 

1咽:指口腔、鼻腔之後,食管以上的空腔處。(中醫名詞術語辭典)

 

2四神丸:<醫砭>

【製法用量】

肉豆蔻(生用)60克 補骨脂()120克 五味子60克 吳茱萸120
上藥為末,加紅棗50枚,生薑120克,切碎,用水煮至棗熟,去薑,取棗肉和藥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5070丸,空腹時服。

【功效】

溫腎暖脾,固澀止瀉。

【主治】

脾腎虛寒,大便不實,飲食不思,或食而不化,或腹痛,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脈沉遲無力。現常用於慢性腹瀉、腸結核等屬脾腎虛寒之久瀉或五更泄瀉者。

【方義】

本方是《普濟本事方》二神丸和五味子散二方組合而成。方中補骨脂溫腎暖脾為君;吳茱萸溫中散寒,肉豆蔻溫脾暖胃,澀腸止瀉為臣,二者相配,脾腎兼治,使命門火足則脾陽得以健運,溫陽澀腸之力相得益彰;五味子酸斂固澀,合生薑溫胃散寒,大棗補脾養胃,共為佐使。

 

上一篇:148-1蜀椒

下一篇:150-1鉤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