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6 14:13:24文化護照小天使

老屋新願:二條通咖啡館

       老屋新願:二條通咖啡館

時間:2011/7/30(六)  10:30-12:00

主講人:鐘永男

參加方式:免費參加,請以電話、傳真預先報名,共40名,額滿為止。

報名人數:168

參加人數:57

活動紀錄:

  在中山北路一段33巷有間日式風格的建築優雅地矗立著──二條通‧綠島小夜曲咖啡館吸收不同時代所留下來的文化養分,從日治時期到國民政府時代,再經由鐘永男建築師的巧手,於此注入新的活力,不但延續了老屋生命,同時以咖啡館姿態,展現屬於這個時代的風貌,鐘永男建築師說著老房子的故事,與民眾暢談如何透過造舊與作新,賦予城市裡老房子新的生命。

 

  無論是古蹟或是建築,扮演了文化傳承的角色,城市紋理透過這些建築或遺址一覽無遺,現今四五層樓看似平凡的老公寓,在日後也將成為「老房子」。鐘永男建築師表示,老房子保留舊的風味,透過現今的修復技術完成,反映了當代的生活方式,混合新舊,走進未來。

 

  歷史跟老屋密切相關,透過老地圖,依循年代追溯遍佈台灣的老房子,最早原住民雖沒有留下較顯著的歷史建築,但透過遺址和資料,也能一窺其豐富文化;西班牙與荷蘭人來到台灣北部,在淡水留下的建築成了先今的老屋,如紅毛城,小白宮。相較於北部,台灣南部因鄭成功政權的關係,老屋相對得多,也比北部豐富。鐘永男建築師也向民眾介紹台灣目前幾個老屋注入新生命的案例,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因電影而活絡的剝皮寮,從日治時期到清代末年所留下的街區,傳統的磚造拱廊、亭仔腳混雜鋼構和玻璃,加入迴廊和電梯重新展現,不但硬體更新了,透過文化導入空間,屋子裡的「內涵」也成為一個老屋翻新的重點。鐘永男建築師也蒐集了很多照片和資料,窺探當時人們的生活樣貌。除此之外,鐘永男也介紹熱鬧的迪化老街區、除此之外,台大附近日式宿舍再利用的青田七六、寶藏巖藝術村等等,皆是台灣近年老屋造舊作新的範例。

 

    老屋是和歷史時代緊緊相依的,在都市更新的浪潮裡,我們應該分辨老屋狀況的好壞與其背後的故事,並非老的東西就不好,像是有歲月痕跡爬過的木屋,就比水泥鋼筋建造的摩天大廈更有人情味;一磚一瓦砌成的紅磚屋就讓人有種家的溫暖,在沒有冷氣電扇的時代,紅磚屋具有了夏涼冬暖的功能,不僅實在,也非常環保。有人說,修復老屋的成本太高,無法負荷,所以才新建房屋,這樣說也沒有錯,因為以前建造的房子的磚瓦,現在以少有出產了,又大又優良的樑木價格甚高,要把老屋恢復到一模一樣的代價太高,而且可能施工不易,但是其實如果注重房屋的結構,用不一樣的眼光去看待修復這項工程,會來得更有心得。

 

 

  鐘永男以建築師的專業工法修復老房子,並以人文的眼光重新看待老房子,期許未來,老房子、老空間成為一個場所,不但讓歷史記憶展現,與時代碰撞,與現代人重新產生連結甚至互動。

 

活動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