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6 14:00:09文化護照小天使

夏日節氣生活美學:大暑暨大暑食俗文化體驗

       夏日節氣生活美學:大暑暨大暑食俗文化體驗

時間:2011/7/22(五)  20:00-21:30

主講人:韓良露

參加方式:報名費400元,請以電話、傳真預先報名,共40名,額滿為止。

報名人數:18

參加人數:10

活動紀錄:

  中國古時用日晷來測光影會發現一年當中有一天特別長,那一天也就是北半球的夏至。為什麼稱作夏至?老師從夏朝談起,古時「夏」這個字跟大小的「大」字通意,夏朝之所以用「夏」字,是因為夏朝是中國古代第一個從部落社會成為城邦的第一個朝代,也有對其他部落宣示的意味,所以夏至也有最大的一天的意思,這是文字上的意義。老師也從天文上解釋了二十四節氣,她說道其實是從二十年前占星學開始才對節氣、大地運行有所研究。  

 

  大暑因為是夏日最後一個節氣,敏感的詩人在詠大暑時,也容易為季節的過渡而心生感觸,古人常把夏季代表生命之盛,是人生的高峰,但秋氣一生,人生就往往由盛轉衰,因此雖然還身處大暑,卻不免已經預知生命的轉折變化了。因此老師也跟大家分享了幾首古詩詞,從詠詩了解文人對節氣的思維情感。大暑時剛好是荔枝上市之時,台灣的玉荷包、黑葉,都已是市場、餐桌上的新寵水果,老師憶起小時候在外婆家吃荔枝,外婆都會打井水泡荔枝,說泡過井水的荔枝吃來不易上火,為什麼?小時候問外婆也不知原因,老師推測地說或許是因井水性陰之故?此外,大暑時人胃口不開,古時醫家李時珍主張食藥粥養生,簡單的如海帶綠豆粥或苦瓜菊花粥、扁豆荷葉粥、薏米杏仁粥等等都是很好的大暑養生粥。

 

  而大暑當天,南村落準備了綠豆稀飯配小菜,有素雞、燉苦瓜、薑絲冬瓜,還有甜品蓮藕糯米、糯米丸冬瓜甜湯、還有當季水果荔枝。豐富的小點飲品讓大家從飲食學習度過大暑節氣。雖然大暑酷熱難耐,但老師談到若是有二十四節氣概念的人就會明瞭,大暑熱歸熱但想想不過再十五日後就是立秋了,夏天靜悄悄地溜走而秋天也慢慢靠近了,老師笑道,人生不也這樣,盛年事忙容易累,但生命的盛景繁年會有多長?如此想著,不就讓人更珍惜現在的熱溽了!

 

活動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