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節食俗文化體驗
神農節食俗文化體驗
時間:
主講人:韓良露
參加方式:報名費用400元,請以電話、傳真預先報名,共40名,額滿為止。
報名人數:23人
參加人數:13人
活動紀錄:
一個節氣的現象如果在那一年沒有出現,那一年就不會風調雨順。中國的節日是從三個重要的概念類別來的,節日是節氣的日子,是跟一年當中的飲食是很有關係的,每個節氣都有宜與忌,節氣是不用去查陰曆的,是固定的陽曆,一年24個重要的陽曆節日,正月初一是新年,二月二是土地公生日,三月三是玄天大帝生日,玄是黑色,也代表五行的水,因此玄天大帝也是水神;六月六除霉氣,皇帝曬龍袍,民間曬書,今年南村落也會在農曆六月六號舉辦曬書市集,邀請文人來販書,讓民眾可以直接跟這些書蟲們一同聊書,討論喜愛的書;七月七則是七夕,牛郎織女相會之日,而七又代表婚姻,有連結的意思;九月九,中國傳統裡面,九是天數,因此傳統中有登高重陽之俗。這些節氣和朔望皆和天地日月運行有關,當然,也與中國傳說神話人物和神明有關。
中國人敬天,由於天是無形的,所以以「天公」當作與天之連結。天公不是人,而是一個民族對無形體的崇拜象徵。天公之下又有許多神明掌管人間各務,玉皇大帝掌管天庭,神農大帝掌管農務,文昌帝君則是掌管人才的入仕、顯達與否。「帝」下面又有例如:城隍爺、王爺.、開漳聖王等神明,接著是民間常見的媽祖、關公、呂洞賓等神明,再來就是更為普遍的土地公.灶神…,這些神明構成了中國的民間信仰體系。神和人的世界一樣,都有官階與職務的區別,因此神格與管轄的範圍有關,像是常見的土地公廟大多只有3~
老師簡短說完中國的神明與信仰體系後,又回到神農大帝的主題上。相傳神農氏出現在石器時代,因為並非是信史,所以不確定是一個人或是一個群體。傳說神農嚐百草,教導人們種植農作,因此,中國傳統中,有關農務的問題一定請教神農大帝。今天食俗體驗的第一道菜—絲瓜麵線,就是十分貼近農家生活的食物。從小滿到夏至,農家都有吃麵條的習慣,不只是為了換換口味,更是為了攝取白米中所得不到的其他營養,像是維生素B12等;而絲瓜則是夏天的作物,方便取得又消暑,因此絲瓜麵線就成了夏日農家餐桌上的常客。除了絲瓜以外,豆類也是夏日盛產的食材,傳統農家都會在家裡自製粿類當做點心吃,例如紅龜粿、草仔粿…皆是。除了吃的之外,南村落也準備了清涼的仙草茶作為飲料供應給大家,還有冬瓜甜湯圓當做飯後小點。老師說,會選這些東西的原因是因為這些東西是傳統農家容易在家裡製作,且也會常常吃的食物。在現代,由於都會裡多是雙薪家庭,父母工作忙碌,小孩也常為學業奔波,大家都外食居多,很少有手做料理的機會,雖然外食方便省事,但卻有營養、健康和衛生上的疑慮。老師也感慨現在大家都不重視這樣有傳統意義的節日,使得我們在生活上少了許多生活上的樂趣。
大家一邊品嚐南村落準備的食物,一邊和老師分享過往過節的趣事,或許現代的生活方便快速,但我想還是有許多的回憶是替代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