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9 10:58:51石芳銘

生命的洞穴



  • 洞穴之喻
  •        柏拉圖在他的《理想國》中有這樣一個比喻:有一群人世世代代居住在一個洞穴裡,他們從出生時起就被鐵鍊鎖在固定地點,猶如囚徒,甚至連脖子也被鎖住,不能回頭或環顧,只能面壁直視眼前的場景。在他們的身後,有一堆火,在火與囚徒之前有一堵矮牆,牆後有人舉著各種各樣的道具在移動,火光將這些道具投影在囚徒面對的洞壁上,形成多樣、變動著的影像。囚徒們的一生都猶如在看皮影戲,他們不能相互觀望,不知道自己的模樣,也不能回頭看到造成影像的原因,他們都以為眼前晃動的影像就是真實的事物,所發出的聲音也認為是由這些影像發出來的。他們用不同的名字稱呼它們,彷彿這些影像就是真實的人、動物和植物。
  •      囚徒們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他們並不感到悲慘,也沒有掙脫鎖鏈的念頭。但是有一個囚徒偶然掙脫了鎖鏈,他移動腳步,回過頭來,生平第一次看到眩目的光亮,火光會使他感到刺眼的痛楚,使他看不清原先已經習以為常的影像。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他終於能夠知道影像只不過是道具而已。他不顧刺目的疼痛,逼近火光,走向洞口。當他第一次看到陽光下的真實事物時,再次眼花繚亂,甚於初見火光時所受的痛苦。他只能慢慢適應陽光的照耀,先看陰影,再看水中映像,進而看事物本身,抬頭看天上的月亮和星辰,最後直接觀察太陽,知道太陽是歲月和季節的原因,主宰著世間萬物
  •        這個解放了的囚徒,他在慶幸自己的解放的同時,還憐憫他的囚徒同胞。他以為知道事物真相的人不會嚮往洞穴中的榮華富貴,因為再怎麼的富貴榮華,也只不過洞穴裏的高級囚徒而已。按照他自己的意願,他寧願在洞外作貧困的主人,也不願回到洞穴裏當高級囚徒。
  •       但是為了解放他的同伴們,這個解放了的囚徒還是義無返顧地回到洞穴裡。但是他是從光明來到黑暗,已不能適應黑暗晃動的影像。別人會因為他看不清影像而嘲笑他,說他是在外面弄壞了眼睛的呆子。沒有人聽得懂他在外面看到的真相,反而因為他無法適應黑暗洞穴的生存競爭法則,而失去在洞穴的競爭力,因而更加的被他的囚徒同伴們瞧不起。

上一篇:朝三暮四

下一篇:諸法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