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30 [我一輪班的畢業禮]日宗仁波切講經[一]
前言
這是很適合郊遊的天氣:
始有霧後豔陽,沿途初綠的廣大稻田,隱約淡紫的苦苓花,艷橘的木棉,鮮黃的風鈴木.
早上五點出發,往雲林湖山聽仁波切講經
也是14春061廣論一輪班的末堂課,可惜只有三名學員和整車長青班.
正文
在聞法前,與會大眾請以下述方式來調整聞法動機:
為了利益量如虛空般的一切如母有情,我希望能早日獲得圓滿的佛果.為此,我來到師長的座前,聽聞大乘法.
以此作為聞法的動機,並注意聞法的儀態.
首先,在還沒翻譯今天的課之前,對於昨天的課,先做一個更正的部分,應該說先做個更正的動作.
昨天提到補特伽羅跟蘊之間是本質相同,反體相異時,
所謂本質相同是從現前支的角度來分析,而反體相異是從分別支的角度來分析.
那昨天在翻譯的時候,翻到本質相同時,是從分別支的角度來看待境是不是水乳交融的狀態?
那在這個地方來做個更正:
應該是在現前之前,也就是兩種的法在現前之前顯現的時候;
如果顯現出水乳交融的狀態,在現前支的顯現境尚無法區分的話,我們說這兩者是本質相同的.
但如果在分別支上顯現時,顯現出星星跟月亮般不同的狀態,我們說它的反體是相異的,
所以本質相同是從現前支的角度來分析,反體相異是從分別支的角度來分析.
那在這個地方先做個更正.
那今天的課,昨天我們聽到了四種關鍵;四種的關鍵當中,第一種的關鍵是提到”所破”的關鍵.
所謂的所破,以應成派的角度而言,
如果一法的形成不需要觀待分別假立,就能夠從境的方位獨立自主地呈現的話,我們說這樣的狀態稱為所破.
因此,從應成派的角度而言,諸法唯由分別假立.
應成派在安立境的時候,會特別強調” 唯由分別假立”,這當中'唯"的這個字,有它不共的意思:
也就是法的形成,完全是觀待分別心去安立的,在境的方位沒有一絲的自主性.所以會特別強調唯的這個字,而提到” 唯由分別假立”
宗大師在廣論以及略論的比婆舍那當中,最主要闡釋的就是中觀應成派的證見.
大師最初是依止屋媽八上師來學習中觀的教理.
但他最初所生起的見,也不是中觀的證見,這在透由他請示文殊菩薩之後,文殊菩薩的回答可以看得出來.
文殊菩薩告訴大師說”現在你心中生起的見,既不是中觀應成派的見,也不是中觀自續派的見”.
由此可知,他那時候所生起的見並不是中觀的見解.
那有些人說當時大師所生起的見是無所有見.
至於所謂的無所有見是不是過去支那和尚所主張的無所有見?就不得而知.
那其實過去師軍三軍的時代,蓮花生大師他會提出大圓滿的見解.
那當時在藏地,有很多師長也是修持大圓滿的見解,
那大圓滿的見解,有些人會將它跟無所有見混為一談.
但是實際上大圓滿見解並非如此.
在過去藏地,就連宗大師他所依止的多位師長,例如業金剛,他們都是修持大圓滿的見解.
那我們都知道,大師是文殊菩薩的化現,那這一點,佛陀有親口的授記.
而大師本人他非常重視講說,尤其是實修.
那在他所造的論著裡面,透由各種不同的方式,來解決中觀應成派的證見,
大師在強調中觀應成派的證見時,會特別的提到”諸法唯由名言安立,唯由分別假立”的這個道理,
也就是諸法唯由分別假立之外,在境的方位,沒有一絲的自性.
那這一點,我們昨天在課堂上也曾經提到:
執繩為蛇跟執蛇為蛇的這兩種性,都是在對境之上,透由分別的力量去假立了蛇的這個特點.
前者在繩子之上假立蛇,後者在真蛇之上假立了一條蛇.
但如果從境界的方位去分析的話,就如同從繩子的方位,我們去觀察繩子的顏色,繩子的形狀,繩子的支分,以及眾多支分的聚合體,它都不是蛇.
相同的道理:如果我們從蛇的方位去分析的話,蛇的顏色,外型,支分以及眾多支分的聚合體,也都不是蛇.
所以這一點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從境界上去分析,我們都無法找到真實的境.
所以境的形成,唯由分別假立.
所以當我們提到補特伽羅的時候,實際上,補特伽羅它的本質也是唯由分別假立而成.
但是當我們想到補特伽囉,尤其是在想到'我"的時候,我們會認為所謂的我,是在身心的聚合體上獨立呈現.
甚至,當我們想到我的時候,多數人的念頭都會認為我是在這個位置,也就是在心間這個位置.或許這跟我們的心續當中極細緻的風心是在這位置有關聯性.
所以在當我們在想到我的時候,我們就很自然地用手指這個地方,並且就認為我就是安住在那個地方.
但實際上,並不是如此.
而且"我"的這個念頭,不論你有沒有描述出來,即使一般昆蟲,他都會現起我執.
所以我們要先了解是甚麼?我們要先了解的是分別心如何安立境?
在了解了分別心如何安立境之後,我們進一步的反觀自心,我們的心在對境時,心又如何的顯現境?
當我們發現我們在對境時,我們的心所顯現的是境有自方的時候,
這時,我們進一步去觀察,如果境是有自方的,如果境是有自性的話,
那它存在的方式,只有兩種的可能性;
要不就是自性的一,要不就是自性的異.
那假使我們所探討的點是補特伽羅,如果補特伽羅是由自性所成的話,那它跟蘊體的關係,要不就是自性所成的體性一,要不就是自性所成的體性異.
那如果是自性所成的體性一,會有那些過失?
如果是自性所成的體性異,他又有哪些過失?
我們要去思考,思考過後,會發現,如果執著補特伽羅是由自性所成的話,終究會有過失,因此補特伽羅非由自性所成.
所以,最初我們要認識所破,這一點很重要!
昨天我們也有特別提到,所謂認識所破的心應為何?這是值得我們去探討的.
有些人認為認識所破,這當中的認識所破,就是認識所破的影像.
那這一點,就如同大成就者洛桑缺間在他的論著裡也有提到
”如果我們在認識所破的階段.不把所破的影像視為所破的話,
想要在所破的影像之外,去找到一個真實的所破的話,其實是破的話,想要在所破的影像之外,去找到一個真實的所破的話,其實是不可能的事,
那如果將所破的影像安立為所破的話,他也會有問題".
有甚麼問題?所破的影像是存在的!
但在此,我們強調的所破是不存在的.
所破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兩種:道的所破以及證理的所破.
道的所破是存在的,例如煩惱或者是具生的我執,透由修道能夠破除的,所以煩惱也好,具生我執也好,它都是存在的.
所以我們說道的所破是存在的,但證理的所破是不存在的,.
所以應成派的角度而言,所謂證理的所破,我指的就是境,由自方所成,境由自性所成這一點是不存在的.
如果證理的所破是存在的話,那透由證理就沒有辦法破除.
所以證理的所破,他所要破的是不存在的.
所以在中論裡面,透由各種的證理,來證成自性是不存在的.
所以透由證理所要破除的那種所破,它是不存在的所破,所以如果我們想要認識所破的話,只能用推測的方式.
所破雖然不存在,但如果它存在的話,他是以甚麼樣的方式呈現出來?這是必須透由推測才有辦法了解的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