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15 00:06:02兔子先生

烤茄子

五年前參加過一堂語言學的討論,主題是『由翻譯看生活方式』,至今我依然記憶猶新。

英文中『烤』的辭彙很多,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翻成中文的時候都是翻成『烤』。Roast, bake, grill, barbecue, broil, toast, sear, 甚至是rotisserie
,全都是用『烤』一個字解決。主持的教授開玩笑:『洋人喜歡烤東烤西,相較之下花樣也比較多;中國人比較少用火烤,所以一個字就夠啦!反觀中文的炒,煎,爆,溜,煸,燴,英文都變成fry。而滷,燉,扒,燜,燒,煨,英文也大都直接翻譯成stew。』(說話的教授在美國住了25年,還是改不了口,總喜歡稱外國人為『洋人』。幸好通常她的『洋』學生都聽不太懂?)

每次我在用烤箱的時候,我就會想到她說的這句話,因為家裡會想要用烤箱烹飪的人好像只有我而已。不管是烤餅乾,蛋糕,還是我前幾天突然很想念的烤茄子。

茄子要過油才會沒生味,但是茄子又很會吸油,所以我每次吃茄子都吃的提心吊膽。好吃的茄子,軟軟嫩嫩入口即化,但是會不會很肥很不健康呢...?媽媽蒸茄子做涼拌,沒油是一回事,但是卻要用醋跟蒜頭來壓過茄子的生味...吃了又是一肚子涼。怎麼辦?不想吃太油也不想吃太涼,那就把茄子烤來吃吧!


(這是有一次買到的小茄子 baby eggplant,好可愛的名字!)

在美國的時候比較容易買到『洋茄子』,看起來有點像是葫蘆。有大也有小,皮比較硬,肉也比較厚。至於台灣常看到那種細細長長的茄子,美國超市管它叫做『日本茄子』。因為日本茄子賣的比較貴,所以我通常都會買便宜的茄子。


切個一公分厚度,茄子噴油,烤盤噴油,簡單的用鹽跟胡椒調味之後,400度(200度攝氏)烤二十分鐘。這次我用小烤箱烤,也很成功。


通常我都會包Pita餅吃。Pita餅通常很便宜,我常常一次買兩包放在冰箱裡慢慢吃。一包不到美金$0.60(台幣大約20塊)。


我記得橘色的那包比較軟,也比較便宜,但是說實話我吃不太出來兩者的分別。

幾天前,在市場看到漂亮的茄子,雖然是長長的那種,應該也沒差別吧?一長條切成三段,每段在切成一半或是三片。沒有噴油的用器,用刷子刷一點油;除了鹽跟胡椒之外,這次在灑了買pizza給的辣椒片。



沒有茄子的生味,但保留了茄子的原味,比較厚的多汁,比較薄的脆脆像是茄子片。我兩個都喜歡。這好吃到我跟媽媽站在廚房裡『趁熱吃』,幾分鐘就解決啦!

意猶未盡。





Miss 丸漾漾 2010-04-16 21:19:31

好特別的美食喔...(口水...

版主回應
很好吃喔!! 2010-04-17 01:21:21
ivy 2010-04-15 10:53:00

台灣真的很難買到baby 茄子,也很難買到baby 菠菜,想要做菠菜沙拉就很麻煩~
這個烤茄子真不錯,ivy也想吃哦!

版主回應
真的很容易,有機會試看看!Baby菠菜我在大賣場有看到過,有時她們會放在有機食物旁邊... 2010-04-17 0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