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衝擊
為了共同的夢想,在這生命旅途中,我們決定轉個大彎,帶著孩子去看一看海外的天空。從繁華熱鬧的芝加哥到藍天青草的田納西,這十個月來的生命經驗已非隻字片語可形容;少了工作煩擾的每一天,我總可以找到一件事物,與兩個孩子坐下來好生談談她的原因與道理,這種親情的滿足喜悅感猶勝我憂心生活的捉襟見肘。
對照美國的生活環境,台灣生活確實「差很大」:最直接衝擊的是滿街的車流、亂竄的摩托車、肆無忌憚的喇吧聲。或許是美國地大人稀,人與人間距離相對拉遠,我們總可以好整以暇地禮讓先行,展現翩翩氣度,反正「美國時間」多,先走後走都一樣,總會到達目地的,無形中竟也成了所謂的「禮儀文化」。但是,這法則在台灣全不適用:若是你開車在十字路口天真期待其他方向車流能夠依次禮讓通行,那肯定等上不知多少倍的時間,搞不好也會被隨後車輛不耐煩按喇吧催促,或是臭罵一句會不會開車啊!?若是我行走路旁,最好眼睛放亮,充份停聽看,因為車在台灣是不等人的,「隨人顧性命」....
還有林立的補習班、苦行僧似的學童等,都算台灣長久以來奇觀與特色,未離開台灣前是很難自覺的。而背後蘊含的社會意義與期望價值:高學歷等於高成就,時時刻刻應付人我之間的競爭等,這些都是我們深刻體會的,與美國相較下來。
【這是兩張中壢國中新校園的照片(從學校首頁下載的),容我且替這起飛的巨人打個廣告吧!】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文化差異與衝擊」吧!只是這常用於形容他人至國外生活適應差異的專有名詞,沒想到如今反過來詮釋我現今切身感受。短短一年時間,美國的許多價值與觀念便植入我的腦海,激盪影響著我自幼根深蒂固也引以為傲的「台灣經驗」。
從自己親身經驗與成為教師的社會歷練,我明白了解台灣教育的優劣之處,也見證太多艱苦奮鬥的例證;雖然有心引導與經營,即使至一校處室主任之位階,但如撼樹的蚽蜉,始終難以轉變整個社會大環境功利價值與考試導向的思維,這是做為一位教師工作者最心痛的。如今,我唯有克盡一己薄力,經營我所能影響的處室與人員,來成就愈多的孩子。
我常反覆沉思:孩子的成長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元素是什麼?最需要的又是什麼?哪些才真正是「帶得走」的能力?
家長或同仁們也常跟我討論這議題,我的答案始終一致:別給孩子太多考試升學的期望壓力,讓他們找到自己,得以持續學習動力至大學研究所。而我則身體力行,陪他們一起求知,讓孩子看到我的求學態度;而我堅信著,「英語能力」與「國際觀」將是他們以後能夠立足世界的關鍵所在,不要只著眼在台灣這島嶼....
的確,到美國住過才更了解價值觀的差異.遵守交通規範的禮儀文化,是美國人自然的禮儀;孩子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英語能力的培養和國際觀是需要形塑的.
全家人一同出國圓夢,體驗先進國家的教育和文化,這種經驗是無價的,是人生最寶貴的資產,很令人羨慕!祝福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