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17 00:37:16ssdle

達成觀念教學法(11/05)

省思雜記(2005/11/05)

達成觀念教學法:

I. 上課內容摘述(What have I learned?)

歸類、形成觀念(concept formation)、達成觀念(concept attainment)
達成觀念是指「要找出並列出要來分辨正面範例與反面範例的屬性。」而形成觀念則是要學生來決定他們建立類別的根據是什麼。

理論說明:
A.正面範例(examplars)
必需要共有一個或多個其他項目所沒有的特徵,藉著比較正面範貌間對照反面範到產生的概念。
B.屬性(attributes)
資料中所有的項目都有特徵,我們稱之為屬性。

教學模式階段:
第一階段:呈現提供資料與確認概念
1.老師呈現有標示的範例
2.學生比較正面範例與反面範例中的屬性
3.學生提出假設並加以檢驗
4.學生根據其基本屬性來定義
第二階段:檢驗所達成的概念
1.學生確認額外的未標示範例為yes或no
2.老師確認學生的假設、為概念來命名、然後根據基本屬性重述定義
3.學生提出更多的範例
第三階段:分析思想策略
1.學生敘述自己的想法
2.學生討論假設與屬性所扮演的角色
3.學生討論假設的種類和數量

II. 對我的衝擊 (So, what impact do I have?)
這一組教學法是由歷史科同學承包,本人在下我主講。由於最初設定的是在引起動機這個階段。設計了台灣、軍人、香煙、走私四個子問題,引出了228事件。
實作上我覺得可以討論的地方有二個,第一個是時間流程的控制。一般一堂課若是45分鐘,傳統上引起動機這個活動大約是三至五分鐘。若是有進度的壓力,則教師若在教學現場掌握失當的話,可能會有一些時間會浪費掉。
第二個則是沒有要求學生在一開始的時候取出白紙記述下自己推演出來的「觀念」。如果缺少這一個步驟的話,則可能真的流於『引起動機』而沒有辦法由學生勾勒出一個「觀念」。

III. 未來使用上的規劃 (Now, what should I do in my career?)
以台灣目前的排課方式來說,國中社會科甚至高中的歷史科,往往採取的方式是分段學習,將課程分割到數天進行,不像國外可能各科時間集中,較容易安排一些討論,讓學生直接在課堂進行觀念的建立。這可能是在課程上要花更多的心思去調整課程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