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20 22:28:45ssdle

省思雜記(2005/10/15)

I. 上課內容摘述(What have I learned?)

DISK & Rerser 系統化教學設計模式

教學目標的撰寫法ABCD(即教案是也)
A:audience,觀眾,聽眾,學生
B:behavior,可觀察測量的外顯行為
C:condition,條件,限制
D:degree,程度(Accuracy準確性、Speed速度、Quality品質)

教案格式:切記SWBAT→student will be able to....
學生/學習者是主軸,不是老師當主詞。
動詞:外顯、具體、可測量,非內隱式

教學目標分類法:可分為認知類、情意類、技能類、人際關係類。

查閱教科書的標準:內容、呈現方式、教學設計、教室中的使用。



II. 對我的衝擊 (So, what impact do I have?)

其實對一個歷史科的老師(或者說是學生?)我覺得挑選教科書真是一件麻煩的事。一個歷史事件的真象往往撲朔迷離,更麻煩的是還可能牽扯上意識型態的爭議。有些甚至史料不甚正確。但是照實說的話,對太小的孩子可能又無法使他們理解一些歷史事實。

III. 未來使用上的規劃 (Now, what should I do in my career?)

有的時候我常常在想,是要自我催眠,自己告訴自己說:歐耶,課本寫的是正確的。還是說必需照課本上一次,然後再把自己查到的資料上一次。接著再告訴他們一句:『海小朋友。學測萬一出了這種題目,記得照課本講的寫喔。」可是以目前的社會科編排時數,連上課本內容都很吃力了,又何況是另外補另『另一家說法』的史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