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2 10:00:00天光
【戶外餐飲解封,正是時候!】
【戶外餐飲解封,正是時候!】
疫情降低,自然該開始思考微解封,然而應該避免一下全面放鬆導致疫情再起。比較適合的做法,就是從「無助防疫的虛工」開始解放。
哪些是無助防疫的虛工?政府可以仔細觀察盤點。
此處,筆者確定有一個政策可歸類於「無益虛工」,就是「禁戶外飲食」的政策。
餐飲業「禁內用」原本是避免室內群聚的「精準打擊」措施,但「禁戶外飲食」則是嚴重的「虛工」,甚至是導致反效果的錯誤政策。這樣的錯誤設計導致「禁內用」防止群聚染疫的效果打大折扣!(理由詳如後述)
理由:
第一、戶外飲食染疫風險低
戶外空氣流通,空間寬敞,用餐時要保持社交距離也遠比室內容易。基本上用餐時很安全。
而且萬一有人近距離群聚用餐,在戶外也很容易被發現,很容易被旁人勸說制止。
第二、室內飲食染疫風險高
強迫帶回室內用餐,必然導致「室內用餐群聚感染」風險增高。
今年5-6月台灣疫情高峰時,「家戶群聚感染」和「工作場所群聚感染」數量居高不下,最大的關鍵破口恐怕就是用餐時間。
主因是室內空氣難流通,空中漂浮的病毒散去速度慢,且用餐時難以保持距離,大家卻又同時段脫口罩。
空氣中漂浮的病毒當然容易從口鼻呼吸時進入人體,或是沈落在餐點表面沾黏住,趁食物進入口中時進入人體。
因此,疫情既然穩定降下來,就應該推出「戶外飲食微解封」政策。
(建議做法):開放公園等處允許在保持距離前提下用餐,但暫不開放人多擁擠的大型露天咖啡座與餐廳。
若有疑慮,可從疫情低的縣市先試行,觀察幾天,再逐步推展至全台多數縣市,最後才讓雙北與屏東解封。
這樣做至少有二大好處-
1.錯開用餐時間地點
外帶餐點若允許在空曠處野餐,則家庭或公司派人外出採買餐點時,就可以一二人負責外出買餐,先在戶外用餐完畢,才帶回去,給其他人用餐。
如此有助於「錯開用餐時間地點」。可進一步防止「室內用餐群聚感染」。
2.有效挽救餐飲業,卻不會增加風險
允許戶外用餐,將讓外帶飲食變得更方便,如此也可讓家庭不必一直自煮自食,而增加餐飲業的消費量,減低餐飲業的蕭條倒閉危機。(尤其是領不到紓困金的攤商,受惠最直接)。
別小看這個「小小的解禁動作」,它很可能時是多數夜市與餐飲街商圈重新找到生意的起點,也是多數餐飲業者起色回生的關鍵收入來源!
2021-07-01 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