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5 10:00:00天光

【防疫決策不只需「邏輯」更需「直覺」!】

【防疫決策不能只靠「邏輯腦」,更需要「直覺腦」!】
    
目前在台灣大流行的這支英國變種病毒未必是諾富特防疫旅館事件擴散出去的。也無法完全查證是不是。
   
因此,在流行病學觀點,防疫上必須「料敵從寬,超前部署」。

當台灣還在用對付中國原生病毒的手法來對付更兇猛的英國或印度變種病毒時,防疫強度不足,自然會出現破口。

如同孔隙過大的濾水器,只能過濾粗的顆粒,無法過濾掉細小的顆粒。這時,濾出來的水當然就不夠乾淨。
  
彭博社以及某些西方媒體指出:「大量篩檢會造成眾多偽陽性,拖垮醫療資源」這一迷思,可說就是台灣的防疫指揮中心專家群開會決議老是一再拒絕「廣篩」(非普篩)的根本原因,並因自滿於防疫成績的鬆懈心理,造成此波社區感染防疫漏洞。
    
藍營老是在五毛的煽風點火下,一再質疑陳時中蓋牌,主要理由就是台灣因篩檢量低,確診量必然也低,這表示民間有社區感染黑數在發生。
  
客觀來說,黑數不可能沒有,世界各國無論篩檢率多高,都無法完全避免黑數。因此藍營因質疑社區黑數存在而要求普篩或廣篩,不能說全是錯誤。
   
而指揮中心拒絕的理由,也不是完全的錯誤,因為確實篩檢量提高,造成的偽陽數,必會造成醫療資源更多負擔。然而,事後來看,指揮中心一再拒絕針對任何高風險族群進行廣篩,明顯是犯了「捨本逐末」的嚴重錯誤。因為事實證明無症狀個案一旦存在於社區中且達到一定數量門檻以上,其傳染力所產生的破壞規模,以及對醫療資源負擔的重擊,遠非偽陽性的小小成本可比。
  
簡而言之,指揮中心專家群所犯的錯誤,就是「理論應用到現實時,未能細察理論與現實的差異,而出現判斷錯誤」。
  
這個錯誤判斷,和一開始呼籲「健康的人不必戴口罩」一樣,雖然都是有學理依據,但事後都被證實是嚴重的判斷錯誤。
  
類似的迷思還包括川普及某些歐美政客宣稱「經濟蕭條殺死的人比疫情死者還多,所以防疫不能太嚴」;以及拜登和美國眾多左右派知識分子迷信「打了疫苗後可以不必戴口罩,群體打疫苗後可以恢復正常生活」也全是明顯錯誤。(為何打疫苗仍需戴口罩,請看筆者日前的臉書貼文)
  
這些迷思,全都是因為對於複合式成因的風險強度過於低估,也過於迷信某些學術論文的數值推論而未曾真正細察整體脈絡。
  
這樣說來,學理錯了嗎?也不是。
  
學理本來就充滿各種意見,來自各種學派。而這些意見當中,許多研究結論是在變因控制良好的實驗條件下取得的推論。然而,一旦應用到現實環境,因變因極多且複雜多變,導致「邏輯腦」跟不上世局變動的情境需要,因而做出「符合邏輯卻產生反效果」的錯誤決策。

在這樣的複雜動態混沌情境,「直覺腦」必須有效運作,才能突破「邏輯腦」的侷限性,使決策品質達到最佳化。

這樣的「直覺腦」,需要有足夠強大的聯想力、想像力、洞察力、專注力、創意、意象思維、象徵思維,搭配足夠適量(而非過多或過少)的常識、知識、經驗、熱情、努力,才能培養出來。(而這樣的直覺腦,就是佛法以及許多宗教、哲學、玄學、藝術、人文學科,所要實現的目標之一。)
  
(諷刺的是:目前世界各國的防疫決策者中,判斷最準確的,似乎是北韓政府的防疫官員!)
  
筆者的臉書早已發出多篇文章指出台灣的篩檢率過低,必然導致染疫黑數,進而危害整體防疫成績。
  
在防疫的上半場,台灣表現出色。最大主因是對於中共政權的高度不信任,以及海外反共媒體大量爆出武漢真實災情。這使台灣人一開始就提高警戒,拒絕所有中國大陸旅客入境,才順利保持「先手優勢」(下棋術語,把病毒設想為下棋的對手),一直到今年五月。
  
五月中失去「先手優勢」,關鍵的原因在於英國變種病毒入境後,傳染力遠高於中國原生病毒,然而台灣仍然沿用對付中國原生病毒的強度來面對,不僅沒有提高防疫強度,反而因自滿於既有措施,減低防疫強度,過於放鬆。
  
「拒絕廣篩」(非普篩),是一大失策。它讓既有的疫調框列模式產生的漏洞與死角缺少一個強有力的彌補修正機會。
  
就像孔隙過大的濾水器,只可過濾較粗顆粒的雜質(中國原生病毒),但面對更細顆粒的雜質(英印等國變種病毒)則無法過濾。
 
在病毒已經相對於我方取得「先手」時,我方落於「後手」,就必須用更為強力大膽的棋步,才有可能重新取得「先手優勢」。
  
比如,台中市府今天推出「餐飲業禁止內用,只准外帶」就可視為一次有效的棋步,屬於「精準打擊」,值得其他縣市仿效。
  
至於「封城」?筆者認為不須走到這一步,台灣人就能憑自主防疫,成功將疫情給壓下來。
  
「封城」事實上是一種「地毯式轟炸」的概念,代價傷亡過於慘重,卻欠缺精準。
   
中國只封幾個大城,經濟勉強還可以承受得住。換成台灣,隨便封六都中任一個,都足以導致經濟蕭條,並不划算。
  
台灣仍有許多「精準打擊」的武器,不必封城,就可達到不亞於武漢封城的效果。國人要有信心! (2021-05-23 17:11 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