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8 04:00:00天光

【文白論戰】文言文不等於「中國文化」!

 

【文言文不等於「中國文化」!】

 

古代中原王朝自以為是天下的中心,自稱天朝,把境外國族都看成蠻夷。這樣的習性延續到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依然存在。所以,一談到文言文比例之爭,民國派+中共派,紛紛以「去中國化」看待。這是過度強調民族主義的思考病症,欠缺「文化視野」的典型體現。

 

另一方面,臺灣民族主義者卻犯了中華民族主義者的相同錯誤。誤把文言文等同於中國文化;然後又因為國際上認為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了強調臺灣主體存在於世界的價值,想要減低教材中的大中國意識形態,就想到要減少文言文比例。同樣欠缺「文化視野」。

 

拉大時空格局來看。文言文不等於中國文化,就像漢字不等於中國文化,而是整個東亞都在用的共同文化那樣;「漢字+文言文」事實上是「古代東亞文化圈的共同語文系統」。用「中國語文、中華語文」這樣的侷限於特定國族的概念,實在是窄化了對漢字與文言文的認識;這種心態,也對使用過漢字與文言文的諸多民族,欠缺尊重。

 

除了古代臺灣和古代中國(包含眾多曾經存在過的種族、朝代、國號)之外,古代日本、朝鮮、越南、琉球國,也都曾在相當長久的時間中(1000-2000年左右),以「漢字+文言文」做為知識傳播的主要工具;所以古代東亞知識分子彼此間的交流,非常密切。這情況類似古代歐洲知識分子彼此間經常以拉丁文進行交流,因為拉丁文在羅馬帝國以及其滅亡後約1000年時間中,一直都是歐洲各國族共通的知識文化載體。

 

在東亞地區的「漢字文化圈」中,只有「漢字+文言文」這一語文系統,能貫穿千百年,並跨越國家界線,成為整個東亞地區共同的知識文化載體。這一語文系統所累積的文化寶藏,極為豐厚;而開啟那寶藏盒的鑰匙,就是幫助每一個臺灣人都建立起「漢字+文言文」的識讀能力。

文言文的識讀能力確實直接與理解東亞古代文化有密切相關。舉例而言,若您到韓國或越南旅遊,您看到寺廟古蹟上的對聯、碑文,可能願意駐足一讀;但若完全沒有文言文閱讀能力的人,就完全不會這樣做了。又例如,研究古代東亞文化的人,如比較文學系、比較歷史系...等等的研究者,只要是寫漢字的,幾乎都要學習文言文;這情況與研究古代歐洲文化的人幾乎都要學習拉丁文,是相同的道理。

 

可以說,文言文識讀能力導直接攸關這些古代文化資產與現代人之間的思想情感連結、文化溝通程度、以及文化資產在經濟意義上的「成本效益」、「資源使用率」。

 

一般芸芸學子,「在不會導致升學考試競爭更加負擔」的前提下,若讀過越多文言文,對古代東亞各國族文化的文獻識讀能力也會越高;自然也會更有意願去接觸相關的文化資產。文言文教育確實有助於縫補台灣人對於「東亞與古今」的文化鴻溝與隔閡。

 

(我完全贊同把古代東亞各國的文章,也選一些進入臺灣的國文課本或文化基本教材。誰說國文課就只能選中國的文章?)

教材內容只是影響文化溝通程度的其中一個因素。在國族本位「想像的共同體」制約思考的態勢下,人們往往本能先從自己認同的國族文化開始認識、理解,行有餘力才會開始接觸與理解「共同語文系統的其他國族文化」。這樣的順序很正常。(但也容易因為國族界線的存在,而使人忽略不同國族彼此之間,在古早時期,其實有著共同的文化記憶脈絡,與共同的文化資產,這一事實。因此本文才要特別強調識讀文言文能力對於「東亞各國跨文化交流」這回事的重要性。) 

現代臺灣人,想要立足於國際社會,想要長久存在於世界地圖中;所需要的最重大而寶貴的資源,就是「文化」。

 

「經濟」只能讓臺灣富有,吸引強權覬覦;「軍武」只能確保臺灣安全,卻會成為經濟的負擔;唯有「文化」能讓臺灣偉大,讓世人認識到臺灣文化在地球上有不可抹滅的存在價值,值得長久延續下去。

 

在時間軸上,拉長來看;與空間軸上,擴大來看,都會發現文言文在東亞與古今思想文化領域所扮演的重要性,足以影響「台灣的未來」。這一點,從文言文比例論戰開展至今,尚未被足夠探討。

 

文化者,民族之靈魂也;語言者,文化之精魄也。要培養具備「歷史視野+國際觀+文化格局」的臺灣人;不能沒有貫通古今東西的語文能力。正如同我們必須讀英文,因為要了解西洋文化,向先進國家學習;我們也要讀文言文,因為要了解古代東亞文化,更要了解古代臺灣文化。

 

(2017-09-28 根據日前的臉書貼文與留言而重新整理成本文)

 

文化是百年大計,且超越國界 2018-09-02 17:54:55

【文學不只文學,教育不只教育】

「文白論戰」已成為鄉土文學論戰之後,台灣以及整個華文世界,最重要的一場論戰。歷史洪流將淹沒單一價值論者;而肯定「多樣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