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8 03:00:00天光

【李登輝vs.馬英九】鬥爭比一比



前言:在台灣史上,中華民國總統任內曾經發動慘烈鬥爭的,只有李登輝、馬英九二人。

兩蔣時代因獨裁體制,總統是絕對權威,無人敢挑戰,總統不需要發動鬥爭。

至於一度遭遇到紅衫軍大規模抗爭的陳水扁,則是「被鬥爭」,並沒有主動發起對任何政敵的鬥爭。(國會朝小野大的政黨惡鬥,並不屬於總統主動發起的鬥爭)

因此,將李登輝與馬英九二人的鬥爭歷程做個比較,有高度歷史意義與價值;以下是個人觀點,這些觀點有待史學家、政治學家,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1.論鬥爭成果:

李登輝在使用「優退方案」的利益收買方式促使萬年國代舉手表決自我終止之後,連續用鬥爭實現了總統直選、凍省、軍隊國家化、和平政權輪替。

馬英九至今的鬥爭,僅為個人掌權私心,成就自己的所謂歷史定位;企圖強逼台灣多數民意去接受不願接受的服貿、核四,實現和共產獨裁政權的終極統一。因馬自己歷史眼光太淺短,以至於眼中只有中國歷史,而沒有台灣歷史,更沒有世界歷史。

長遠來看,馬的做法對台灣、乃至中國,對兩岸國家社會,都沒有任何好處,甚至對馬自己也沒有任何好處;所以馬徹底就是個昏庸愚昧之君。


2.論鬥爭手段與過程:

李登輝一路鬥掉俞國華、李煥、郝柏村、宋楚瑜;中間曾一度遭遇林洋港、蔣緯國、陳履安...等非主流派的挑戰;政黨輪替後也被連戰開除黨籍。

李除了鬥宋楚瑜過程手法比較殘忍之外,對其餘大老的鬥爭,都是低調進行,忽然間換人才引起媒體注意;而被撤換者,也不曾遭到開除黨紀或司法追殺,因此也都只好隱退;因李當年始終不受黨內大老信任,眾多大老合力想架空李實權,隨時有被篡位或兵變的可能。李在險惡的環境下,人稱「虎口的總統」,但卻一路隱忍低調,逐步利用政敵彼此間的矛盾來進行「跳島攻勢」,最後果然成功實現民主。

馬至今用低調隱晦方式鬥掉的有連戰;用高調殘忍方式鬥掉的有宋楚瑜,鬥不掉的有王金平(短期內王都穩操勝券,馬硬幹反而自損更多),接下來準備鬥爭的對象主要是連勝文、朱立倫;但可能也會陸續包括吳伯雄、吳敦義、郝龍斌、胡志強。

其中,對王金平一役,手法粗糙,給人產生殘暴印象,令人民無法苟同,反而普遍同情王金平。王本來在民間的形象、聲望,並無法比得上馬,因王始終被認為與金權、黑道,沒有劃清界線,而使馬營曾影射王「黑金」,(但始終不曾找到王的任何貪腐證據,馬營自己卻貪腐事件連連爆發);馬近年來的做為,使馬自己的民間形象越來越「黑金化」(如同李登輝當年形象也有黑金化問題一樣),反而王金平的形象,因馬營的形象沉淪,而獲得逐漸「清白化」。

然而,以馬之前幾年的「形象」,在民間原本受到高度民意期待,其實只要馬只需要「依民意施政」,就可當個好總統,留下美名,根本不需要如此鬥爭;但因馬個人意志與政治目標,嚴重違背民意,而其他大老卻願意跟民意站在一起,對馬的施政有不同意見;這使馬認為是這些大老是要奪他的權。然而至今為止,尚無充分證據顯示大老們有想要集體叛變奪權的跡象。除非馬願意公布私下監控的情資給媒體,不然無從證明。(但如此做反而證明馬自己確實非法監聽,形象更差)

馬這場鬥爭,至少犯了「師出無名」、「黨政不分」、「傷害憲政民主體制」、「違反人情世故」、「涉嫌違法濫權監聽」、「施壓干預考紀會獨立運作」、「(行政不法問題上)未有充足調查辯論過程,違反無咎推定原則」等問題;可以說,整個過程馬違反「程序正義」且違反「實質正義」,又無法帶來「政治利益」,整個過程只有破壞而沒有建設,難怪民意支持一落千丈!即使自爆落淚,也都被說成是演戲,「鱷魚揮淚斬馬謖」。

馬至今也創下台灣史上第一次有元首主動發起對政敵的鬥爭卻慘遭滑鐵盧大敗的案例!

李登輝的鬥爭不同。當年李登輝的鬥爭符合多數民意支持,成果也符合人民期待,過程也比較「無痛」。如同庖丁解牛一般,順著民意脈絡骨架去切入,所以鬥爭過程也明顯順利許多,成果也豐碩許多,也更少人被波及,人民支持度也更高。


3.論鬥爭動機:

李登輝和馬英九同樣都是身為最高領導人,在各自的主觀認知上,都是因認定有人要奪權,而「被迫」採取鬥爭行動;但李的鬥爭動機,是「為了要讓施政符合民意,走向民主,擴大台灣國際空間」;馬卻是「為了要讓施政悖逆民意,走向威權,增加台灣和專制中國的連結」。

4.論鬥爭歷史定位:

李登輝是歷史功業的創造者,符合人類自啟蒙時代以來,普世價值上升的數百年大趨勢;實現台灣「民主化」與「國際地位擴張」。

馬英九是歷史功業的埋葬者。滿足近年中共財富增加後,軍國主義侵略野心上升的期待,逐步將台灣去民主化,變成專制中國的附庸,造成台灣「國際地位下降」,幫助中共將台灣納為一省。馬是個欠缺歷史視野的領導人,庸才之輩卻受到萬民以俊傑視之的期待,無法真正給國家帶來幸福,牛皮吹大後必然撐破,萬民後悔失望早可預料!人民選錯了人,不能只怪被選的人,更要怪自己當初為何不長眼。


2013-09-12 15:15初稿 
2013-09-28 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