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29 01:03:48splashing
「內衣小鋪」Late Bloomer-老人,也該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台片何時才能甦醒、百花齊放呢?Will it bloom, although late?
看電影有時會很感慨,尤其是看到一些小成本又頗有意思的小品時,更是如此。在大家已經習慣「好萊塢怪獸」母體所孕育動輒上億美金成本的小怪獸群之際,沒有資金的電影從業人員(尤其是一心一意想讓夢想實現的創作者)該如何殺出一條血路讓生命誕生呢?而市場定位、演員選角、企劃行銷又該如何去進行,才不會讓創意人落得「傾家蕩產」、「妻離子散」的下場呢?上製片班的時候,才恍悟電影工業如同精密工業,每個環節都必須精細估算,不單單是一群搞創意的人,靠「理想」變出來的。而拍片的時間長(三、五個月不過分),工作人員多(如果你曾經耐心看完片尾工作人員列表,你就知道所言不假),坐辦公室、去影展打點版權(出租版權、世界各洲版權、重拍版權...)和簽署文件的人也很重要。若任何一個小環節沒掌握好,可能損失慘重:好比租好的場地因氣候惡劣、演員臨時生病而必須停拍(所有工作人員的薪水還是得照付);導演臨時想要演員嘗試角色不同的詮釋,或拍攝不同感覺的景色而必須額外「燒掉」許多底片,一份在影展原本口頭答應的合約因對方爽約而終究沒有賣掉版權...等。而電影拍畢後,還需要後製人員剪接、配音、拷貝,企宣人員行銷市場,才是觀眾看到的最後成品。老師說,台灣搞創意的很多,創作者相較於「車輪軸心」的製片人反而不缺,倒是能找到資金、理智運籌帷幄、獨當一面的製片很少,尤其在台灣沒有金主願意投資電影,除非你是李安。沒有人認為國片有市場,大家只願意花錢看好萊塢片。
我雖然無法否認台灣電影生態的現實面-國片應該就是一個「慘」字,但,我相信還是有辦法吸引觀眾回到戲院看國片的。俄片「十二怒漢-大審判」拍攝主要的場景在教室裡,瑞士「內衣小鋪」的主要場景只有兩個,德國「當櫻花盛開」、黎巴嫩「焦糖人生」、巴西「教宗的洗手間」...等近期所看到十分精采的電影,沒有一個是上億成本的;就連在美國只是小成本(美國五千萬美金以下算小)製作的「鴻孕當頭」在美國也是以黑馬之姿,在全美週票房榜上掄元。而其中感覺製作成本最陽春的,應該是「內衣小鋪」。撇開電影的技術面而言,這些讓人難忘的電影有一共同點,那就是「故事本身」(劇情)。要把故事說得好,故事本身要夠動人,這是基本。台灣缺乏動人的故事嗎?我不相信,台灣是個充滿故事題材的島嶼。然台灣的電影工業,總是愛隨著市場起鬨;比如泰國鬼片流行,就一窩蜂地拍鬼片,殊不知泰國政府對於電影工業的支持、新穎的拍片機器和後製工業的成熟...比台灣條件都好,記憶中,台灣連做鬼片的特效都不大行呢!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陳國富導演的鬼片「雙瞳」(美商哥倫比亞第一部投資的台片),香港中環集團投資的「詭絲」,成本超過兩億;這兩個好幾億成本的鬼故事,在台北的票房各開出了六千萬和兩千多萬,尤其「雙瞳」的票房突破了台片以往的市佔率0.1%而往1%挺進(!!)。先想想,花好幾億去說個無法回收成本的鬼故事,意義何在(好在投資者的都不是台灣人,不然,為何不捐給孤兒院或老人院?)?再想想看,大家每年看電影平均每1000元消費當中,只有一塊錢是支持國片的(!!)。為什麼觀眾不愛國片?是不是不想「浪費」錢?至少「好萊塢怪獸」能提供較滿足的視聽娛樂效果,較不會有把錢投到大海裡的感覺?而台片也只剩「朱延平」、鬼片、同志片、青春YA片可以存活下來。搞創意的電影人,是否該搞清楚事情的先後順序-先想個「動人的故事」再很誠懇地(不要特效、不花俏)說出來就好了。怎麼還是拼命和「怪獸們」對打呢?這樣不是以卵擊石,自找死路嗎?拿一堆錢去搞連泰國都不如的特效,遑論要和好萊塢一搏,哪來的條件?還不如專心搞個小成本,但有特色的故事出來。至少學學「內衣小鋪」吧!
「內衣小鋪」的背景是瑞士某小鎮,主角是個甫喪夫的老人,為了在喪夫後重拾生命的元氣,因緣際會拾起昔日「刺繡」的興趣,而開了一家「內衣小鋪」,進而在網路上異軍突起的故事。故事便是以此主角從不被親(當牧師的兒子)朋看好(甚至被保守的村民嘲諷),到後來排除萬難、終究成功,成為自己的主人。不僅影響了周遭的女性朋友(讓她們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也得到了村民的敬重(打破了男性主宰的體制)。很平易近人的一部片子,讓人會心一笑。典型以「故事取勝」的例子。低成本,但成功。創下瑞士票房最新紀錄。好看。
看電影有時會很感慨,尤其是看到一些小成本又頗有意思的小品時,更是如此。在大家已經習慣「好萊塢怪獸」母體所孕育動輒上億美金成本的小怪獸群之際,沒有資金的電影從業人員(尤其是一心一意想讓夢想實現的創作者)該如何殺出一條血路讓生命誕生呢?而市場定位、演員選角、企劃行銷又該如何去進行,才不會讓創意人落得「傾家蕩產」、「妻離子散」的下場呢?上製片班的時候,才恍悟電影工業如同精密工業,每個環節都必須精細估算,不單單是一群搞創意的人,靠「理想」變出來的。而拍片的時間長(三、五個月不過分),工作人員多(如果你曾經耐心看完片尾工作人員列表,你就知道所言不假),坐辦公室、去影展打點版權(出租版權、世界各洲版權、重拍版權...)和簽署文件的人也很重要。若任何一個小環節沒掌握好,可能損失慘重:好比租好的場地因氣候惡劣、演員臨時生病而必須停拍(所有工作人員的薪水還是得照付);導演臨時想要演員嘗試角色不同的詮釋,或拍攝不同感覺的景色而必須額外「燒掉」許多底片,一份在影展原本口頭答應的合約因對方爽約而終究沒有賣掉版權...等。而電影拍畢後,還需要後製人員剪接、配音、拷貝,企宣人員行銷市場,才是觀眾看到的最後成品。老師說,台灣搞創意的很多,創作者相較於「車輪軸心」的製片人反而不缺,倒是能找到資金、理智運籌帷幄、獨當一面的製片很少,尤其在台灣沒有金主願意投資電影,除非你是李安。沒有人認為國片有市場,大家只願意花錢看好萊塢片。
我雖然無法否認台灣電影生態的現實面-國片應該就是一個「慘」字,但,我相信還是有辦法吸引觀眾回到戲院看國片的。俄片「十二怒漢-大審判」拍攝主要的場景在教室裡,瑞士「內衣小鋪」的主要場景只有兩個,德國「當櫻花盛開」、黎巴嫩「焦糖人生」、巴西「教宗的洗手間」...等近期所看到十分精采的電影,沒有一個是上億成本的;就連在美國只是小成本(美國五千萬美金以下算小)製作的「鴻孕當頭」在美國也是以黑馬之姿,在全美週票房榜上掄元。而其中感覺製作成本最陽春的,應該是「內衣小鋪」。撇開電影的技術面而言,這些讓人難忘的電影有一共同點,那就是「故事本身」(劇情)。要把故事說得好,故事本身要夠動人,這是基本。台灣缺乏動人的故事嗎?我不相信,台灣是個充滿故事題材的島嶼。然台灣的電影工業,總是愛隨著市場起鬨;比如泰國鬼片流行,就一窩蜂地拍鬼片,殊不知泰國政府對於電影工業的支持、新穎的拍片機器和後製工業的成熟...比台灣條件都好,記憶中,台灣連做鬼片的特效都不大行呢!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陳國富導演的鬼片「雙瞳」(美商哥倫比亞第一部投資的台片),香港中環集團投資的「詭絲」,成本超過兩億;這兩個好幾億成本的鬼故事,在台北的票房各開出了六千萬和兩千多萬,尤其「雙瞳」的票房突破了台片以往的市佔率0.1%而往1%挺進(!!)。先想想,花好幾億去說個無法回收成本的鬼故事,意義何在(好在投資者的都不是台灣人,不然,為何不捐給孤兒院或老人院?)?再想想看,大家每年看電影平均每1000元消費當中,只有一塊錢是支持國片的(!!)。為什麼觀眾不愛國片?是不是不想「浪費」錢?至少「好萊塢怪獸」能提供較滿足的視聽娛樂效果,較不會有把錢投到大海裡的感覺?而台片也只剩「朱延平」、鬼片、同志片、青春YA片可以存活下來。搞創意的電影人,是否該搞清楚事情的先後順序-先想個「動人的故事」再很誠懇地(不要特效、不花俏)說出來就好了。怎麼還是拼命和「怪獸們」對打呢?這樣不是以卵擊石,自找死路嗎?拿一堆錢去搞連泰國都不如的特效,遑論要和好萊塢一搏,哪來的條件?還不如專心搞個小成本,但有特色的故事出來。至少學學「內衣小鋪」吧!
「內衣小鋪」的背景是瑞士某小鎮,主角是個甫喪夫的老人,為了在喪夫後重拾生命的元氣,因緣際會拾起昔日「刺繡」的興趣,而開了一家「內衣小鋪」,進而在網路上異軍突起的故事。故事便是以此主角從不被親(當牧師的兒子)朋看好(甚至被保守的村民嘲諷),到後來排除萬難、終究成功,成為自己的主人。不僅影響了周遭的女性朋友(讓她們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也得到了村民的敬重(打破了男性主宰的體制)。很平易近人的一部片子,讓人會心一笑。典型以「故事取勝」的例子。低成本,但成功。創下瑞士票房最新紀錄。好看。
上一篇:「當櫻花盛開」綻放只是一瞬間
下一篇:站在歷史洪流的漩渦中-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