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20 00:11:23tree

英靈的國家認同?

 

最近台海兩岸似乎重新重視起二次大戰的中國抗日史,中華民國國防部迎回一甲子以前遭日軍俘虜為奴、最後葬身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國軍英魂(其中包含部分的「八百壯士」),入祀忠烈祠;中華人民共和國則試圖迎回八百壯士等「國軍」遺骸回中國安葬,以紀念這些「抗日壯士」。

兩岸官方皆對於抗日陣亡英魂重新加以重視、賦予國家認同價值的這件事,足見當今兩岸政府仍受民族主義陰魂之羈絆,才會彼此爭奪供奉「抗日壯士」之英靈或遺骨的正當性,這現象充滿了歷史性的倒錯、矛盾、荒謬與不得不,亦可以說仍維持某一層面上的「漢賊不兩立」思維,只是孰是漢、孰是賊,已然各執一詞。

若英魂地下有知,他的國家認同為何呢?他(軍人)效忠的是國家、政府、領導人或他的土地?依中國人「落葉歸根」的心理,他們應該想歸葬中國吧!而是否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中華民國)對他們而言都已經國不國、家不家了呢?沒想到人死之後,其國家認同還得被國家綁架,他已無法跳出來為自己言說,甚至可能極後悔(或來不及後悔)被牽扯入那/這場戰爭吧!

在台灣此方的歷史教育中,我們應該是懷抱著中日抗戰期間服役於中華民國的國軍(中共彼方稱之為國民黨軍隊)堅苦卓絕地打贏了戰爭、而當時中共軍隊屬於扯後腿性質的印象,然則,中共彼方的歷史教育卻認為抗日能夠勝利純屬中共軍隊的功勞。「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道理亙古不變,無論二次大戰中國抗日成功是國民黨或共產黨的功勞,總之後來是共產黨擁有了中國。對海峽此岸的「中國人」以及後來被教育成「中國人」的台灣人而言,中國仍然是中國,她可說是血緣上的中國、地緣上的中國、文化上的中國、想像上的中國,但是我們可別天真到以為此岸是「中國」啊!這或許是我們的國防部只迎靈、不迎骨背後的真相,一方面礙於現實外交上的困境,另一方面也顯示了「中華民國之中國」早已幻滅而蕩然無存之事實。


相關新聞: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318/5/1gaoz.html

tree 2009-03-21 23:51:40

關於「中華民國之中國」的虛幻性,
我聯想到最近引發相當爭議的范蘭欽「台灣鬼島說」或許還真有某種意義上的真實性,
「中華民國在台灣」不就是個ghost般的存在嗎?
一種非存有的存在,就像幽靈。
這個不存在的國家只能迎回亡魂,
那是因為國家本身也已成為虛幻之幽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