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費更要炒作
中科院成功研製CL-20「炸藥之王」 我各型飛彈破壞力大幅升級 2024/07/05 中時
國防武器研發又有重大成效。中科院秘密研發有「炸藥之王」之稱CL-20型高能火炸藥有重大成果。這款炸藥威力是傳統TNT炸藥的10到100倍。實際上中科院在108年就已公告完成技術開發及製程專利,但都秘而不宣。據傳目前已完成「公斤級」以上的成果,未來應用在國造各型飛彈上,將可大幅增強破壞力,成為對解放軍的新威脅。
回應
問題是中科院製程的成本能不壓下來
1980年代,老美最早開發出這種炸藥,但生產單價太高。後來,2010年左右,老共用了和老美不同的方法,價格卻十分低廉,大量列裝。
六硝基六氮雜三環十二烷二酮--維基百科
六硝基六氮雜三環十二烷二酮,簡稱HHTDD,是一種威力巨大但對濕氣極敏感的炸藥。它本質上與環狀硝胺籠狀化合物,例如六硝基六氮雜異伍茲烷(CL-20)類似。它爆炸力巨大,爆速甚至超過著名的CL-20。它即使在痕量水存在下也能快速分解,使得實際應用的可能性很低。
《經濟學人》認為中國PPP GDP仍然低估 2023-06-23
世銀2021年各國實質購買力PPP GDP,中美印前三,28.82萬億,23.59萬億、10.96萬億美元(中美印2021名目GDP,17.82萬億,23.32萬億、2萬億美元),《經濟學人》認為,這還是低估了,因為很多指標中國是美國數倍。
例如圖二的25種關鍵金屬礦和提煉產品占比,中國占全球60%以上的9種,50%以上的11種,40%以上的16種。再如發電量是美國兩倍,鋼鐵12.6倍,水泥是22倍,汽車三倍,造船占全球50%。
消費品數量也遠高於美國,一般占全球的20%-40%。美國只是服務業遠高於中國,中國很多服務消費沒放進GDP,經濟學人認為中國在有意壓低GDP!
回應
欠債的裝富,要債的裝窮。
GDP有三種統計方法,生產法,收入法,支出法。中國採用生產法,美國採用支出法。三種方法雖然從理論上最終值應該是一致的,但生產法相比於支出法,其優點在於更多地避免了重複計算,缺點則是忽視對非生產性部門,例如金融、教育、醫療、文化等服務業,生產法往往會比支出法得出的GDP數值要小。中國稅收大頭在間接稅,特別是通過企業的增值稅等,所以採用生產法統計GDP,更有利於掌握稅收情況。而美國稅收大頭在直接稅。用哪種方法,是各國的國情決定的。
回應
微軟、英偉達、蘋果市值合計超過中國股市總值2023-06-07彭博社
微軟、英偉達、蘋果三大美國科技公司的總市值約為9.2萬億美元,超過了中國交易所(不包括香港)9萬億美元。2023年滬深300指數下跌了12%,而美國的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了24%。這是美國股市泡沫,還是中國股市低估?應該是兩者兼而有之。
如果市值代表實際價值和經濟實力的話,那中國經濟實力相對於美國不值一提,不值得美國那麼焦慮。但在現實中,按照匯率GDP,中國GDP占美國65.4%(2021年曾經達到73%);按照購買力等價GDP,中國達到美國的122%。在現實中,美國很焦慮,這或許是美國股市泡沫的反證。
美中經濟實力差別與美中股市是兩回事。
回應
一個國家的股市,當上市企業的目的是為了賣公司,怎麼可能健康發展?你想發展製造業,金融業收益就不能比製造業高或者高太多,否則誰還費勁巴拉的搞製造?中美的發展側重,註定了股市的情況。
梟龍戰機是美俄混血 陸為何只賣不買2024/06/17 中時
《歐亞時報》(The EurAsian Times)報導,當初伊斯蘭馬巴德會與北京攜手打造JF-17,是由於兩國受到西方制裁所致。「梟龍」於2003年首飛,如今已成為巴基斯坦空軍的主力戰機。儘管它是銷售最廣的中國戰機之一,但中方卻未納入服役行列。然而,設計JF-17的目的並不在於和F-22競爭,而在於藉由這款價格低廉的多用途戰機,讓發展中國家得以擺脫西方國家附加的軍售條件,擁有防務買賣的自由。1架JF-17的價格約在1500—2500萬美元(近4.9—8.1億台幣)之間,遠比其他任何第4代戰機都便宜。
「這款戰機並不是要設計來和F-22正面競爭,因此不需要最精密的發動機和零組件,」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資深安全分析師何天睦(Timothy Heath)便指出,「它是一款經濟實惠的多用途戰機,或許最適合,也最受發展中國家青睞。它們只需要一款基礎戰機,好用來轟炸當地叛亂分子,或對抗其他和自己旗鼓相當的國家。」
JF-17已進行多次升級,除了空中加油能力外,也改進了航電系統和電戰能力。《詹氏防務周刊》(Jane's Defence Weekly)2019年10月3日報導,首架第3批次(Block III) JF-17戰機已在卡姆拉(Kamra)的巴基斯坦航空集團(PAC)的公開儀式中亮相。
新一代「梟龍」戰機真實性能公開 武器系統升級
JF-17是根據中國以逆向工程複製米格-21的經驗,加上巴基斯坦駕駛F-16的經驗研製而來。它已在緬甸和奈及利亞投入作戰部署,而伊拉克與亞塞拜然也已簽約採購,但有一個顯見的問題在於:為何中國沒讓它們入列服役?
除了JF-17是為滿足巴基斯坦的安全需求而開發外,中國也已逐漸棄用較短程的戰機,而改採如殲-10等較大的多用途戰機。中國所要保衛的領土廣大,需要有航程遠,並能攜更多武器的現代化戰機,而JF-17僅有7個掛載武器的硬點,但殲-10卻有11個。此外,殲-10要比JF-17大得多。JF-17容易維修,很適合巴基斯坦。相對的,殲-10和殲-20機隊則提供了中國精良的武器,以防衛遼闊的領空。
事實上,巴基斯坦也列裝了較少的殲-10。而殲-10C公認是4.5代戰機,最大的亮點就是加入了身為現代空戰基礎的主動電子掃描陣列(AESA)雷達。
美公佈無人潛航器 美媒:中國至少6型開發中 性能領先各國 2024/05/19 中時
日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高調宣佈,美國諾格公司最近測試了最先進的蝠魟(manta ray)無人潛航器,號稱參考了海洋生物蝠魟優雅滑翔運動方式,展示潛航的獨特部署能力。但是西方軍事專家指出,中國新型超大型潛航器(XLUUV)在馬來西亞的亞洲防務展上展示並出口銷售,其水下武器發展早已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幾天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高調宣佈,美國最新的無人潛航器是諾格公司的「蝠魟」,其原型於2月和3月在加州南部進行了測試。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表示,蝠魟的優勢在於其能夠根據任務切換有效載荷,還可以被分解並裝入5個標準的貨櫃中,運輸到將要部署的地方,並在現場重新組裝。該無人潛航器的原型在馬里蘭州建造,然後在加州海岸重新組裝。 中國自主開發的無人潛航器已有多年,且有數款型號出現在國際防務展上。
CNN指出,美國發展無人潛航器的同時,中國也在無人潛航器方面取得進展,它與大多數中國武器系統一樣,已經開發了至少15年,現在可能擁有類似於美國「虎鯨」的無人潛航器(帶有魚雷)正處於測試階段。 日前舉行的馬來西亞防務展上,中國保利集團對外公開了自己的「波塞冬」—— UUV-300CB大型無人潛航器。
陸媒《環球網》引述海事與防衛專家薩頓(H I Sutton)的分析稱,根據已公開情報,中國至少有6個超大型無人潛航器正在開發中。而且除澳大利亞、美國和中國外,其他從事無人潛航器研究的包括加拿大、法國、印度、伊朗、以色列、挪威、俄羅斯、韓國、烏克蘭和英國等國。 薩頓還在美國《新聞週刊》上發表文章指出,本月早些時候在馬來西亞舉行的亞洲防務展上,中國已經公開展示了一款無人水下潛航器,該系列超大型無人水下航行器能夠裝備武器並且對外出口,「凸顯了北京發展自主水下武器的決心」,這也證明「中國在這項新興技術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陸媒還引述匿名的中國軍事專家表示,美國等西方國家正在加快對無人潛航器等無人水下裝備的發展,並努力將其用於分佈式作戰系統。而在這個過程中,卻不忘拿中國作為靶子,渲染中國在相關領域的發展速度以及威脅程度在加大,無非是爲了美國軍方可以打著中國軍事威脅的幌子,其實只是為爭取到更多的軍事預算而已。
美暗鷹高超音速飛彈原型最快年內完成 1枚成本飆到13億 2024/03/29 中時
洛馬和美國陸軍正在「暗鷹」(Dark Eagle)高超音速飛彈系統上獲得穩步進展。儘管目前各式「暗鷹」零組件在測試階段遭遇一些障礙,但五角大廈仍保持樂觀。美國軍方內部消息人士暗示,最快可能在 2024年看到「暗鷹」原型。
然而,《保加利亞軍事網》28日報導,焦點正逐漸轉向不斷攀升的成本。如今美國分析家對「暗鷹」系統內每枚飛彈的價格節節高漲表示擔憂,美國國會預算處估計,價格高達 4,100 萬美元(約13億台幣)。
相對的,美國配備核彈頭的核威懾骨幹「三叉戟2型」(Trident II)飛彈,成本還少了1000萬美元。隨著「暗鷹」零組件面臨測試挑戰,令人不禁納悶,這價格是否還會進一步上漲。
而中、俄等國正不斷開發強大的「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系統,其中北京位居領先地位。而設計「暗鷹」這類遠程高超音速武器(LRHW),就在於遠距離壓制敵方「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並鎖定其他高價值/時間敏感目標加以攻擊。
回應
又是騙錢計劃的一項,,中美已全面攤牌了,光是制造彈體的高耐熱材料美國就買不到價廉物美的大陸貨了!反正美國軍火也已被俄烏戰爭證明是破產淘汰品了,繼續騙錢!
不盡是買不到便宜貨, 是根本做不出來。
研發中的飛彈不代表有用,美國現在研發好像有問題,一般都是先研究飛彈推力的發動機,等發動機成功才去結合飛彈驗證氣動力,導控,結構等等,要試了又試都沒問題才會交給部隊,但現在美國沖壓引擎還屢試屢失敗,那整顆飛彈怎麽會成功。
被俄中领先雨年後, 老美似平終能造出高超音速飛彈了。這樣, 老美可能是世界第三個國家擁有此導;也可能是第五個擁有者, 排在俄中伊朗胡塞之後。
如果要打掉中俄,至少五百萬枚。
逾4兆!美國哨兵洲際飛彈 成本暴增37%慘遭調查 2024/03/29 中時
美國空軍下一代洲際彈道飛彈計畫預期成本暴增37%,來到4.2兆左右,原因是大量軟硬體設計都已經過時,包括對核彈發射井和連接電纜,都需要開挖以及修改升級,暴增的成本,已經觸發了美國用來避免國防預算大幅失控的法案。
回應
過時的東西太多,美國的財政根本無法支持新的任何軍備計劃,大陸的可都是新造的第三代第四代導彈,還是極音速無法攔截的導彈,每天在替美國吹牛的媒體,真是在用嘴炮欺騙大眾來抗中。
放棄“虎”式,德選擇改裝版民用直升機 2024-03-29 解放軍報
2023年12月,德軍曾與歐洲空客直升機公司達成協議,購買62架H145M直升機,2024年接裝首架、2028年前接收全部H145M直升機,以取代現役“虎”式武裝直升機。
德為什選擇淘汰“虎”式?民用直升機H145M緣何受到青睞?
各方需求難以調和,“虎”式升級計畫並不順利
冷戰期間,為對抗華約組織裝甲部隊,西方紛紛列裝武裝直升機進行反制。
1991年,“虎”式機首架原型機成功試飛。不久後,“虎”式在巴黎航展亮相。作為歐洲第一架全複合材料打造的直升機,“虎”式配備了玻璃座艙和當時先進的航電系統,具有低可探測性、高機動性等優點,一時間得到歐洲多國青睞。
隨著蘇聯解體,歐洲安全形勢趨於緩和,不少國家軍費開支大幅縮減,一系列武器裝備研發生產速度放緩。“虎”式也未能倖免,不僅採購數量一減再減,服役時間也不斷延後,直到12年後才迎來正式量產。
法、德頻頻退單,讓“虎”式生產成本驟增,即便西班牙和澳大利亞加入計畫分攤成本,1架“虎”式也在3800到4800萬美元,在服役過程中頻頻暴露故障問題。2022年,德媒稱,51架“虎”式能夠出動的數量只有9架,完好率不到20%。在2004年澳“虎”式出現性能不佳、維護運營成本攀升等問題,澳軍不得不採購29架“阿帕奇”替換22架“虎”式。
2018年,為解決“虎”式出現的問題,法國推出了一系列升級方案,當法國和西班牙簽署了“虎”式升級計畫後,德國卻選擇退出。原因,法、德、西3國試圖對升級項目進行個性化定制,各方需求難以調和; “虎”式項目分工、總體成本和升級時間不斷變化,最終升級成本高達7190萬美元,而單架H145M只需3700萬美元,升級1架舊飛機比買1架新飛機還要貴得多,這明顯是一筆不划算的買賣。
回應
武裝直升機已經失去戰場能力,直升機只能起到快速救護傷患,和運輸兵員的作用。
呵呵,因為德國軍隊實際上早就“躺平”了,打不了仗的。
改裝版民用H145M單架3700萬美元!
世界最貴武器 美國F-35要價58億 2023/10/04 旺報
美國F-35匿蹤戰機的開發和採購成本,即將打破自己的世界最昂貴武器紀錄,飆升到4380億美元(約台幣14.2兆元)。美國五角大廈最新發布的《選項軍品籌購報告》(SAR)數據顯示,2024年的成本評估相較前一年,將增加6.5%,相當於增加260億美元(約台幣8411億元)。
《選項軍品籌購報告》是美國國防部用於評估和報告國防採購計畫的文件,它提供有關預算、進度、風險和決策的詳細資訊,以確保有助國防採購計畫的透明度。
對比報告的新數據,美國武器製造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2001年和美軍簽約時的評估金額,僅為2330億美元(約7.54兆新台幣)。《選項軍品籌購報告》提及,每架F-35戰機的售價漲了1300萬美元(約4.2億台幣),從1.66億美元漲到1.79億美元(約58億台幣)。
至於「計畫籌購單位成本」(PAUC)的生產計畫時間是從2044到2049年,涵蓋開發和製造成本,並計入通膨,還有海、空軍及陸戰隊重新調整生產計畫後算出。
《每日郵報》援引美國國會預算處的數據稱,截至去年為止,美國擁有約450架F-35戰鬥機,並計畫在2040年代購買2500架。報告稱,新的評估並不會改變計畫中的飛機總數,其中包括美國的14架研發測試機和2456架量產型戰機。
值得注意的是,在報告發布的幾天前,美國陸戰隊9月17日才在南卡羅來納州發生一架F-35戰機,因飛行員彈射逃生,F-35B戰機持續在「殭屍模式」下航行,最後墜毀的事故。
儘管如此,五角大廈仍證實,F-35戰機在通過對抗中俄等高階戰機效能的模擬測試,達到一個重要里程碑。而這些戰機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製造,於2006年首飛,並於2015年開始在美國陸戰隊服役,但預算已超出80%,比計畫晚了10年。
國造"海鯤號"搭魚雷能破共艦? 退役將領黃征輝:海鯤號「落後二十年」根本不了解潛艦作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0-jjdj91qk
國造潛艦「海鯤號」明年將下水 前海軍中將:有些人說法是極端的外行話
「海鯤艦」(SS-711)2023-09-28在台船高雄廠亮相,引發朝野關注。海軍退役中將蘭寧利就指出,只要在宮古海峽、巴士海峽各擺兩艘潛艦,就可以封堵住解放軍海軍出第一島鏈的通路;還有稱P-3C與潛艦聯合獵殺等構想,這些都是極端的外行話。潛艦都是坐底伏擊單幹,美日對兩個出第一島鏈的制扼海峽極端重視,根本沒有可能讓我們也參一腳,以免誤擊。
潛艦最關鍵處在隱密,其次是耐潛力,解放軍有AIP系統的039A/B(元級)則可低速潛航15天以上,而上浮充電,是傳統潛艦產生噪音最大的時刻,極易遭獵殺。
相關新聞資料
海鯤號造價高達15.4億美元,泰國海軍以10.3億美元採購3艘S-26 T(039A/B)。
一周軍評:潛艇自造夢一場 2023-10-01 觀察者網
海鯤號和劍龍級一樣,其艦艏艉為雙殼,中段指揮生活艙為擴大容積,採用了單殼。單殼減阻,雙殼增浮,同時,新時代雙殼體潛艇在靜音設備佈置上更有優勢。
首先,海鯤號指揮台外殼凸起明顯、外形嚴重不平整,台船表示是“瘦馬現象”,學術上叫“薄板船體焊接變形” ,在焊接軍艦內部支撐的時候,船體表面會出現形狀凹凸變形,看上去就像一匹老馬一樣。對於海鯤號來講,在焊接工藝有所欠缺的基礎上,其指揮台外殼上的消音瓦片佈置,包括指揮塔和艇體過渡部分處理,以及至關重要的指揮塔聲學處理都無從談起。當然,目前這個狀態下的“海鯤”也不只是指揮圍殼缺乏消音瓦,整個艇體目前看也沒有消音設施安裝的痕跡。現代搜潛反潛作戰就是比較純粹的鬥獸棋,失去聲學優勢的潛艇往往只能通過坐底伏擊的辦法被動去期待“奇跡”。
JARI-USV武裝無人水面載具
中船重工於2018年4月在阿布達比舉行的國際防衛展(IDEX 2018)首度展出的JARI-USV,長度15m,寬4.8m,型深2m,吃水0.2m,排水量約20噸,裝備兩部1200馬力的柴油主機,最大航速42節(78km/hr),最大續航力500海里,能在4級海象以內正常作戰,5級海象以內能高速航行,6級海象以內能正常航行,能自主作業12小時。艇上裝備多功能主動相位陣列雷達、整合光電傳感器、導航雷達、通信天線、衛星通信天線、旋轉式探照燈以及多種武器系統。武裝方面,JARI-USV艇首裝備結合了30mm機砲以及雷射導引火箭莢艙的遙控武器站,以及兩個四聯短程防空飛彈裝垂直發射器,載具兩側各裝一座324mm魚雷發射器。能單獨運作,或群集多艘組織群蜂(swarm)攻勢。
「諜照」百噸級(中型)無人艇
「虎鯨」三體大型無人艇
在2023年2月底在阿布達比國際海事防務展中,中國船舶集團首次在國外展出此種三體無人JARI-USV-A「虎鯨」(ORCA),全長58m,寬23m,深4m,排水量420噸,最大航速42節,可載70噸任務模組。能同時處理超過600個目標,透過艇上各種感測器蒐集水上、水面與水下戰場態勢。可裝備各式武器,包括機槍、反艦飛彈、火箭發射器、防空飛彈,具備水面作戰、超視距反艦打擊、沿岸攻擊與防空作戰能力;此外,還配備反潛作戰籌載,包括火箭推進魚雷、艦載魚雷發射器等,,攻擊7公里以外的敵方潛艦。「虎鯨」也能攜帶小型無人飛行載具(UAV)或水下無人載具(UUV),能部署這些載具進行協同作業,此外也能與其他有人與無人平台共同作業。
http://www.mdc.idv.tw/mdc/navy/china/usv-china.htm
無人機、艇、潛超級航艦?中國「珠海雲號」科考船正式交付
「珠海雲號」2022年5月下水,短短半年,完成建造、海試,2023-01-12交付使用。美媒以「具有顯著的軍事用途」的角度觀察、報導,稱「珠海雲號」可支援作為各種無人平台(包括空中無人機)的母艦。珠海雲號全長88.5公尺,型寬14公尺,型深6.1公尺,最大航速18節,經濟航速為13節,設計排水量約2100噸。後甲板有寬闊平台,可搭載多種不同觀測儀器的空、海、潛無人系統裝備。
中國無人艇領先世界 或顛覆未來海戰模式 2022-06-14
中國第一艘百噸級無人艇「諜照」2023-01-12下水,全球只有中美建成百噸級無人艇,「諜照」200噸比美國「海上獵人」140噸大,綜合電力系統、隱身設計和整體式桅杆等技術都比對手勝一籌
,最大航速20多節,可在6級海況安全航行。該船低噪音、智能化、高隱身等特點,加上成本低、不必考慮人員傷亡,非常適合代替有人艦艇作偵察、反潛、掃雷和電子戰;日後她可能直接加入航母編隊,執行前哨任務。
中國無人水面載具
遙望者二號
在2018年5月下旬,廣東省軍民融合企業雲洲智能的「遙望者二號」武裝無人艇在中國南海萬山群島海域進行了一次大規模56艘無人艇「多艇協同」技術測試,展示了無人艇集群保持隊形、動態任務分配、隊形自主變換、協同避障、容錯控制等多項測試科目(包括自動避開島礁、模擬穿過橋洞等),展示用於海上軍事行動的潛力。2018年11月珠海航空展中,雲洲企業展出了八型無人小艇,包括瞭望者二號,艇長7.5m,寬2.7m,排水量3.7噸,最大航速45節,航速22節時續航距離310海里,能在4級海況以內作業,具有全自主、半自主、遠程手動遙控、人工駕駛等多種駕駛模式。搭載光電和雷達系統,艇艏裝置一座四聯裝導彈發射器,採用光電成像制導,最大射程5km。可承擔敵情偵察和精確打擊任務,用於海上島礁、邊防水域巡邏警戒,可對海上中小目標實施精確打擊;此外,也可配合兩棲部隊對近岸移動、固定目標實施精確打擊,並對大型目標進行集群失能性打擊。
'23.09.27【觀點│世界一把抓】呂禮詩:幽靈艦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w_ftt-kECc
美幽靈無人艇劍指黃海?前艦長揭真正目的
由美國國防部戰略能力辦公室開發的「幽靈艦隊霸王計劃」中的2艘同級無人姊妹艦水手號和遊騎兵號,2023-09-18同時現身日本橫須賀港。是先進無人船艇首次出現在美軍前沿部署區域;此前,幽靈艦隊最遠曾出現在夏威夷海域。前海軍艦長呂禮詩強調,幽靈吳人艦除了幫神盾艦載運標準6型飛彈,未來還可能到黃海、東海、南海測試,電磁頻譜戰的電磁截收才是美國真正的目的。
相關新聞資料
美軍「幽靈艦隊」悄悄溜進橫須賀 衝著大陸來
回應
商業補給船甲板上擺了一個貨櫃改裝成軍事用途,居然是美國軍事強權的選項,讓人意外!
美國人說,中國造艦能力是美國的232倍,美國爸爸怎麼認慫了?
笑死人了,正因為美國船艦上面還有美國士兵,大陸才手下留情,現在無人艦艇來了,剛好給大陸當活靶子
這麼厲害?那黃海軍演為什麼要跑?
【Tech點評】美國南海預演「幽靈艦隊」穿越未來,夠好笑! 2021-04-07
《幽靈艦隊》是美國軍事小說的經典,描繪2026年中美終於一戰,這是全新的數字化、人工智能(AI)戰鬥方式︰「戰爭在地球上空210英里處打響:中國的新政權為奪全球能源,毫不猶豫發射一道鐳射,摧毀了美國的關鍵通信衛星,中國的黑客同時侵入美國國防部網絡;另一方面,俄羅斯戰鬥機和無人機對日本沖繩美軍基地發動突襲。在中俄配合之下,夏威夷被佔領了…。」
故事反映美國防禦系統完全不堪一擊,中國在短時間內取得太空、網絡及海空控制權。不過,這種開頭就緊張刺激的畫面,旨在製造「荷李活式」的反高潮。美國忽發奇想,把退役的「幽靈艦隊」推上前線,與中國決一死戰。
美國想窮兵黷武,全球軍費支出已經很重了,哪來額外資金?如是看來,與拜登年齡相約的美國「幽靈艦隊」,這一切不足為奇。
大疆無人機強大功能性讓烏俄雙軍既怨又稱讚
烏採購中國雲輪無人機
回應
美國光明正大賣武器,怎麼了嗎?
烏俄民用改軍用,關我屁事啊
L15將出口阿聯酋 與運20“鶻鷹”亮相阿布達比防務展
2023-02-20,第十六屆阿布達比國際防務展(IDEX)開幕,中國軍工國家團參展,在新一代教練機L15表演機與阿聯酋成功簽約下,有人機展品包括L15、運20和五代機FC-31鶻鷹,無人機展品包括翼龍10A、AR-500W、AR-36及VESPA虎頭蜂,同時還展示了外置式火控系統的實物。
相關新聞資料
阿聯酋在IDEX以9億美元購AR3(PHL-16外貿款)採模組化設計,火箭彈從最107毫米到750毫米/射程40-600公里,也可射戰術/反艦導彈。採用衛星制導\光學制導技術命中精度在幾米之內,可在大氣高層進行S彈道機動。比美國海馬斯的40-300公里更遠、更狠。
052D南寧艦:參加2023阿布達比國際海事防務展,將助力外貿版10億美元052DE出口
052DE基於052D改造而來,長161米寬18米,柴燃混合動力系統驅動,最高航速32節,續航力18節時4000海裡;未進行海上補給狀態下,海上自持力大於15天。裝備探距超400公里的4面列陣346A大型有源相控陣雷達,052D主桅頂部的364雙座標雷達,成了新型雙面旋轉的相控陣雷達,提升了對海空目標的探測。052D後桅上的517HA晾衣架米波反隱身雷達,換成新版JY-27A蒼蠅拍米波反隱身雷達。64單元HT-1E冷熱通用垂直發射裝置,對導彈的相容性優於美國MK-41。能射紅旗-9防空導彈(射程260公里)、鷹擊-18亞超音速結合射程公里(400-600公里)/鷹擊-21E高超音速反艦導彈(1000-1500公里)、魚-8反潛導彈(100公里)。
美國海軍部長:跟不上中國造艦步伐,不是錢的問題 2023-02-24
2021年中國下水軍艦17萬噸,相當於一個中等海軍強國總噸位。美正為年造3艘而努力,實現355艦隊目標。美將造的11艘軍艦單艦30美元,而中國055只有10億美元。美只有四個軍艦造船廠,一些設備歷史上百年破舊不堪。2027年美只有280艘,遠少於巔峰時350艘,中國艦隊規模將超過美國。
相關新聞資料
美軍控中國用奴隸造航母 帥化民打臉: 中國焊工持證上崗
【王雨田】英國研製探測潛艇終極技術,中國緊追其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2gF2UyGC8g
用AI尋潛艇 2022-07-18
當今用於探測潛艇的傳感技術正在迅速進化,不止通過聽到潛艇的聲音,而是通過各種非聲學技術精確定位它們的位置。通過潛艇發出的微量輻射和化學物質、地球磁異常檢測 (MAD)以及鐳射或 LED脈衝的反射光,都可以檢測潛艇的位置。不MAD僅在低海拔或水下工作,它通常不夠靈敏,無法 從海底電磁場的許多其他細微變化中 找出由潛艇引起的干擾。雷射雷達具有更好的射程和解析度,可以安裝在衛星上,但它消耗大量功率,也非常昂貴,尤其是在太空中運行時。2018年NASA發射一顆鐳射成像衛星的成本超過10億美元。
水下感測器陣列需要放置在不受拖釣或釣魚、不受地震活動影響的地方,並且靠近可以對其進行監控的位置,這嚴重限制了可用的選項。解決精確放置需求的一種方法是使感測器移動, 水下無人機群可以做到,一些專家建議將它們作為終極反潛力量。例如,美國海軍正在開發低成本無人機集群技術,用於執行監視任務。每架Locust重約 6 公斤,售價15,000 美元,可配備 MAD 感測器。
更強大的潛艇探測手段在於“商業衛星對地球表面的持續覆蓋”,這些衛星中有2,800多顆已經在軌。它們配備了廣泛的傳感技術,包括合成孔徑雷達 (SAR),可以在遠距離捕捉到活動的微小變化。但目前還不具備這種能力。即使你即時定位了一艘潛艇,10分鐘後也很難再找到。
人工智慧如何協調其他檢測技術探尋潛艇
中國一項神秘技術曝光,未來或成潛艇的死亡之星!
香港《南華早報》2018-10-01題為《潛艇的「死亡之星」》的文章稱,中國正在研發一種搭載強大雷射器的衛星用於反潛戰,研究人員希望能夠利用它來準確定位100公里的區域海面下500米深的目標。而曾經美蘇曾經進行過這類實驗,其最大探測深度不到100米。
相關新聞
搶編國造潛艦後續艦3000億元以上的特別預算:精確度恐嚴重不足
蔡英文宣布恢復徵兵 學者憂美持續介入我建軍 2022-12-28 聯合報
蔡英文總統親自宣布恢復徵兵、義務役期延長為一年,有學者認為蔡此舉展現的正直與勇氣,媲美美國前總統甘迺迪,有助潛在盟邦協防台灣的意願。但也有學者表示,目前蔡政府的作法,只能暫時緩解來自華府的壓力,相信後續華府仍會持續針對我國防支出、建軍規畫、裝備採購、戰術戰法與役期等項目,進行「關切」。
相關新聞
防搶提前當兵 明年不徵94年次役男
國軍募兵失敗 青年入營救援
一年期義務役加薪加人加訓練 錢從哪來國防部沒說
回應
錢從舉債來。
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
男女大不同,女男同酬不同工.
2022大選21縣市長,國民黨13、民進黨5、民眾黨1、無黨2,民進黨掀戰犯風暴:路透/中評...社/學者:蔡「抗中保台」挫敗。 郭正亮:美國台灣政策法/國防授權法激誘中打台耗損中國崛起。美無償軍援跳票 台灣須12年內償還20億美元貸款 (回應:這世上還有逼你借錢的? USA是土匪國家見到民進黨政權不保!) 抗中害台(美國施壓)蔡12-27兵役延長1年。
3萬一克拉人造鑽石,在中國跌到270元,美媒:中國破壞了秩序 2022-12-11 上游新聞
鑽石,被譽為“珠寶之王”,一克拉的價格在3-30萬。
2020年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一枚11克拉鑽石曾拍賣出4.53億天價。但如今在中國河南,一克拉鑽石最低270元,跌到了白菜價。
一百多年,鑽石是歐洲皇室和上層的專屬。如今,河南珠寶批發市場上,一克拉鑽石跌跌到了3位數,遠銷到全世界。不少男性網友直呼“感謝河南,讓我們實現‘鑽石自由’”。
鑽石降到白菜價,卻意外惹怒了老美。老美珠寶理事會、珠寶商協會等6家珠寶機構聯合發文,批評中國正在將神聖的鑽石變為普通的石頭。文章最後警告:警惕中國製造,他們是行業秩序的破壞者。
01河南製造,終結鑽石“天價神話”
鑽石之所以賣到天價,源於西方的壟斷。
1870年,南非發現Orange River鑽石富礦。為了壟斷鑽石生意,西方財團戴比爾斯買下整個礦場,用武力壟斷了全球90%以上市場。每年只開採一小部分,加上瑪麗蓮.夢露、英國王室的代言行銷,鑽石進入“天價時代”,並延續至今。
不過,隨著我國解決了“鑽石產量稀少”的難題,風向突然逆轉。2019年,中國科學院經過不懈努力,成功突破“人造鑽石”培育技術,並向河南試點推廣。短短兩年,河南就成為全球最大產鑽基地,占了全球近一半產量。
和天然鑽石相比,河南人造鑽石不僅“以假亂真”,甚至品質上更勝一籌,顏色達到標準最高的D級,淨度達VVVS級。
中國技術下,天價商品被拉下神壇的例子比比皆是。2021年10月,心臟支架被納入集中帶量採購,從3萬降至6000,自費部分僅需700元。
還有曾經3萬一克、天價收割我國的日產“時光酶”,其國產版“若返”也跌至千元出頭。
回應
不是破壞秩序,而是打破詐騙局面
三代機:1300架。SU-27SK/UBK 50架,SU-30MKK 295架,J-11A:100架,J-11B/BS190架,J-15/15S18架,J-1612架,J10/10A/10S290架,J-10B/C280架,JH-7A260架。蘇35:24架。四代機殲20:70架。
預警機,加油機:空警2000、空警200/500:19架。轟油六機:23架。特種機;基於運-8/9的高新機約30架;4架TU-154; J8II的JZ-8F約48架;40多架JH-7掛載電子戰吊艙的電子戰飛機;J-15/16專用電子機。運輸機:運7/8:181架。大運:伊爾76:36架,運20:30架,伊爾78加油機19架。教練機:352架。無人機部隊裝備翼龍,彩虹等無人機。防空高炮:7700門。防空導彈:1000部。空降部隊:3個空降師(第15空降軍):3.8萬人。
美國;………
中美主要是存量上的差距,增量上,中國遠遠領先於美國;
表面上,2018年美軍費7160億,中國只有1800億美元,但中國人工武器成本都大大低於美國。
中國一個兵年費3萬元RMB,而美軍達4萬美元。155毫米遠端制導炮彈,美一發5萬美元,中2萬RMB。部分裝備的採購單價對比
1主戰坦克:美m1A2坦克800萬~中99A300萬
2驅逐艦:美伯克級18億~中052D艦6億。
3護衛艦:美瀕海戰艦4.8億~中054A艦3.6億(056衛艦1.3億)
4航母,美一般航母40億,新型福特級140億。中國22億人民幣。
5重型戰機:美國f15/5000萬-7000萬~中國殲11/3000萬
6多用途戰機:美f16/3000-5000萬~中國殲10/2500萬。
所以說,中國能支援長期的戰爭而美卻不能。21世紀後,美軍新武器頻頻失敗;DDG1000、瀕海戰鬥艦失敗,F35問題百出,福特還爬在窩裡好多年了。
1)美軍的技術優勢已弱,失去代差優勢。
美軍現用F22、F35、伯克3、航母、M1A2坦克、精確制導彈藥和30年前沒什變化;中國卻變成J20、055、山東艦、T99A、除艦母其他都失去優勢。中國長劍10/20/100及東風17高超音速滑翔體導彈全面領先于戰斧。
2) 美軍新概念武器:無人機美軍沒有領先,高超聲速武器已經落後。動能武器、鐳射武器也落後的水準。
3) 民用製造業的空心化嚴重影響美軍戰時補給能力。
4) 主力裝備已經逐漸老舊,特別是海軍。
5) 戰術落後。近30年美軍戰爭不斷,美吹總以實戰經驗豐富來吹噓。但天天和遊擊隊,小國弱國。
6) 美軍已經打不起仗了。由於美國軍火商兼併成壟斷,裝備越來越貴
從政治,經濟,工業,科技,軍事上,美已失優勢,我們正在看到中國的全面趕超。
回應
中國直升機已1780架。轟六已231架。
中美經濟,科技,軍力對比 2020-08-22
1.土地:中1045萬平方公里(陸945萬,陸水18.6萬,領海60萬)。美982.6萬(937/20/20,五大湖17萬)。2.人口;中13.95億,美3.28億。3.自然資源;俄1美2中3(90%是稀土和煤炭)。4.中國世界第一產糧,糧自給90%。5. GDP:中14.22萬億美元,美21.34萬億。PPP:中24.449萬億,美21.482萬億。6.2018年美工農產值3.9927萬億,資訊軟體業9319億。中6.4894萬億/9116億。7.人均:GDP中1.027萬,美6.16萬。PPP:中1.794萬,美6.169萬。8.外匯:中3.114萬億,美1532億。9. GNP(國民生產總值):2016中11.37萬億,美18.4萬億。10.政府收入:中國2.672萬億,美3.336萬億。黃金:中1857噸,美8133噸。11.2018年商品零售額;美6.364萬億,中5.7551萬億。12.2018年WTO進出口總額排名第一中國。
13.科技;科研工程師數量,中470萬、美56.8萬。指數自然論文指數為美60%但年增4%,美年降4%。專利:中國連續四年第一。科研投入:中第二,美第一。五百強:中119家,美121家。獨角獸:中206家,美203家。
14.軍力;
中現役:200萬人。預備役:85萬人。武警:66萬-98萬人。民兵800萬人。
軍費:1800億美元(美估2100億美元)。
戰略核潛艇:092級2艘,094級6艘。093/AB攻擊核潛艇6艘。
洲際彈道導彈:東風3/4/5/31/41等共200枚。中程:東風21ABD/26:300枚。短程:東風11/15/16/17導彈1200枚。巡航導彈:長劍10/20/100:300--500枚,高超聲速巡航導彈已試7次/中段反導試驗3次。轟炸機:轟六H/K160架。核彈頭:300-500枚(美估1200枚)
戰略支援部隊:2019年衛星403顆,軍用百顆。紅-19(KT1)/動能KT2反衛星導彈已試射數次。天波相控陣預警雷達數部,地波雷達2部,神光地基鐳射站三座。
陸軍140萬人,轄13個集團軍,1個空降軍。112個合成旅,2個山地旅,11個特種兵團/旅,3個獨立首都衛戍師。主戰坦克:8500輛。裝甲步兵戰車:6700餘輛。身管火炮:1.1萬餘門。火箭炮:2608餘門。直升機:1100架。
海軍:航空兵2萬人,海防2.3萬人,陸戰隊7個旅3.5萬人,艦隻754艘。航母2艘。驅逐艦:29艘。護衛艦:58艘。潛艇70艘(常規艇55艘,核潛艇15艘) 巡邏艦:400艘(其中022雙體艇83艘)。水雷艦:53艘。登陸艦:71艘。7艘2萬噸071型兩栖登陸艦。10餘艘072/072II型坦克登陸艦,3艘075直升機登陸艦。氣墊船;野牛級:4艘。大沽級(722-2) 70艘。726A型10艘。海軍航空兵:飛機700架。
空軍現役39萬人,飛機3200多架。作戰飛機:二代機1000多架。
中國18個月三艘075兩棲攻擊艦服役 速度遠超美國 2022-10-03
第三艘075型兩棲攻擊艦已刷上33舷號的安徽艦,擁有三艘075型和八艘071型兩棲登陸艦。中國在18個月內接連服役三艘4萬噸級兩棲攻擊艦,速度遠超美國,直接一口氣追上了美軍從2009到2020年裡建的兩棲攻擊艦。第二批075改進型建造數量可能五艘。
安徽艦有六個直升機起降點,可搭載30架直升機,包括直20艦載反潛機和直18預警機。還能容納接1000名海軍陸戰隊員,四艘726型野馬氣墊登陸艇能帶一輛99A式主戰坦克上岸。艦內能容納十輛99A主戰坦克,20輛05式兩棲突擊車或步兵戰車,以及50輛輪式運用越野卡車,相當於陸軍兩個加強陸戰部隊的重裝配置。
安徽艦的防衛武器除了配置有功能齊全的雷達和電子戰系統以外,配備有兩座1130型11管30毫米的近防炮系統,每分鐘發射一萬發彈藥能攔截來襲的反艦導彈武器。還裝兩座18聯裝的海紅旗10十公里近程防空導彈。
在過去半年,解放軍新添了四艘055型萬噸大驅,還有三艘052D型驅逐艦,以及兩艘054A型衛艦,總排水量超過0萬噸,創下中國海軍短期內服役噸位世界第一的紀錄。
相關新聞資料
中國730/1130/2230近防炮可攔2/4/6馬赫目標
中國可以同時建造三艘航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oxKvhd8gbA
燒火車、封路…印度4年兵役制2022-06-16引發多地暴力抗議
此次抗議的導火索與印度國防部14日發佈的“烈火之路”徵兵計畫有關,該計畫擬將新征士兵原本的17年服役期縮短為4年,旨在為削減印軍不斷膨脹的軍人工資和養老金支出。將會有75%的人在服役4年後失業。
火戰士(Agniveers),在服役期間可以領取到3-4萬盧比(約人民幣2600-3400元)的月薪,並獲得480萬盧比保額的免費保險。4年期滿後,只有25%能轉為正式士官留在軍隊中繼續服役15年,其領取一筆11.71萬盧比一次性補助後離開軍隊。陸軍平均年齡將在改革後的幾年中從32歲降至26歲。
印度現役軍人140萬人,位居世界前茅。
2021年印度國防開支為766億美元僅次於美中,最大支出即為軍人工資、養老金等人事費用,約占軍費的一半以上,每年6萬人退役。。
印度失業率在今年4月份7.83%(15-29歲20%以上),新冠疫情,數百萬印度人失業,經濟長期緩慢。
回應
還以為是服役期延長到四年呢,滿滿的人口紅利啊
怪不得冷兵器都打不過中國解放軍,我們都是小年輕,他們都是中年人
錯了,人家是上班,我們是守衛國土
印度士兵待遇,橫向對比它國,士兵就是牲畜。但要是縱向看國內百姓,待遇簡直是太好了。
澳採購天價M1A2坦克後 美媒發現對抗中國用不上 2022-01-13 軍迷圈
據美媒thedrive報導,澳大利亞將25億美元向美國採購75輛M1A2 SEPv3主戰坦克。然而, M1A2 SEPv3非常重,不僅無法使用澳軍兩栖登陸艇運輸,澳北一些重要地區(進行大量軍事訓練的地方)沼澤太多,道路太簡陋,無法支撐73.6噸的新坦克。
回應
澳採購天價M1A2,是同灣灣一樣拿來佈置在海邊當碉堡用的。
回應
台軍M1A2坦克本想做「地表最強」,卻成了「地表最貴」單價2000萬美元
(2017年售科威特M1A2單價1500萬美元「土豪級配備」/售給伊拉克M1A1單價600萬。日本10式坦克,2010年單價1500萬「榮獲地表最貴坦克」頭銜,近年隨著其生產擴大,單價降到850萬。而韓國K2坦克單價也是850萬。中售泰VT-4坦克單價560萬,99A單車採購成本不會低於500萬。德國「美洲獅」裝甲車單價700萬歐元。)
日本軍工:國產武器質次價高 承包商紛紛退場 2021-12-31 軍迷圈
據美媒《防務新聞》報導,日本自衛隊需要美國出售的更先進的武器,因為日本的戰略重點正從北方的俄羅斯轉移到南方的其他事務上,包括中國戰鬥機和艦艇的巡航行動,以及朝鮮的導彈發射等。
三菱、IHI和川崎重工等日本大型國防製造商正努力製造坦克、飛機和艦船,他們需要開發更好的技術。而日本的武器出口也從未真正騰飛,其製造的武器明顯缺乏競爭力,價格昂貴、技術老化、也缺乏政府的支持,因此日本武器製造商越來越多的選擇退出軍工領域。
日本是世界第12大武器進口國,占全球份額的2.2%。每年購買的2萬億日元(約177億美元),大部分是美國製造,而且這一比例還在不斷增加。日本已經購買了F-35隱形戰鬥機、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和其他昂貴武器以加強對抗中國。購買昂貴的美國戰機和其他裝備已經減緩了該國的防務改革的進展。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徹底失敗,這也讓許多日本人對軍事建設保持警惕。自武器出口禁令解除以來,日本只向菲律賓出售了一款裝備——監視雷達。2016年,當澳大利亞最終選擇採購法國的12艘柴油潛艇時,也意味著日本“蒼龍”級潛艇的出口徹底失敗。不過這項價值650億美元的合同最近因澳大利亞轉而採購英國和美國的核潛艇而被取消。日本向印度出售12架US-2巡邏機的交易也因為價格問題而受阻,向泰國出口雷達以及向印尼出口護衛艦的嘗試也以失敗告終。
日本有60多家公司從事與軍工相關的業務,不過近年來已減少了約10家。今年三月份,三井E&S造船已將其軍艦業務出售給日本最大的國防承包商三菱公司。住友重工也已經停止生產5.56毫米機槍,理由是長期前景黯淡。
相關新聞
日本批准5.4萬億日元(472億美元)國防開支關費用,以減輕對當地社區的影響,這是日本國防預算歷史上連續第八年創下新的紀錄。 聲稱要"跟上中國步伐"
回應
軍備竟賽拖死日本就好了!
日本國防支出增長1.09%,中國軍費增長和經濟增長率差不多,而且總規模是還是日本的幾倍。現在科技競爭最前排的是中美,日本已經排不上號,例如人工智慧,量子,新能源,5G,晶片早就被美國給搞垮了。航太航空更是被中國甩出去不知多遠。
國防部介紹我軍武器裝備建設取得的成績及主要特點 2021-11-25 澎湃新聞
“十三五”時期,我軍武器裝備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在裝備建設總體形態上,淘汰一代裝備、壓減二代裝備、批量列裝三代以上裝備,基本建成以三代為主體、四代為骨幹的裝備體系。傳統地面作戰、近岸防禦裝備數量適度壓縮,遠海防衛、遠端打擊等新型裝備加速發展。在聯合作戰裝備體系上,陸上重、中、輕裝備比例更加優化、整體推進建設,海上航母編隊、兩栖編隊裝備系列化發展,空中制空作戰、電子對抗、運輸投送等裝備體系不斷完善,中遠端精確打擊能力不斷增強,基礎資訊網路覆蓋國土。在骨幹裝備建設發展上,15式新型輕型坦克、遠程箱式火箭炮、直-20直升機列裝部隊,首艘國產航空母艦、075兩栖攻擊艦、055萬噸驅逐艦下水入役,殲-20飛機、殲-16飛機、殲-10C飛機代次搭配、形成實戰能力,東風-17導彈、東風-26導彈等批量裝備。在裝備建設管理體系上,積極推進裝備現代化管理體系建設,健全與新體制相適應的裝備建設管理機制和工作模式,自主創新、自主可控、自主研製與開放交流相結合的裝備發展格局正在構建。部隊維修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保障能力不斷提高,全軍裝備發展建設和使用保障綜合效益有效提升。
https://mil.news.sina.com.cn/2021-11-25/doc-ikyakumx0195291.shtml
美國防部招標無人機挨轟:性能差還比中國貴8到14倍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美國內政部今年1月向拜登新政府提交的備忘錄中強調,由國防部招標、旨在替代中國產品的藍色無人機(Blue sUAVS)專案均價2100美元,相比中國產品貴了8到14倍;且由於設計問題,無法滿足內政部需求。如果只能使用五角大廈提供的產品,將導致美國內政部的態勢感知能力下降95%。
內政部擁有美國政府中規模最大的一支民用無人機機隊,廣泛用於山火、洪水預警與救災,野生動物、自然資源勘察與保護等工作。但是川普總統任上以國安為由,禁止中國無人機,內政部停飛了幾乎全部810架無人機,其中至少15%為大疆產品。此後,得到豁免,但不能從事監測野生動物等任務。內政部警告說,當前的狀態已幾乎不可能有效開展法律賦予的關鍵本職工作,比如為大片公共土地進行測量、保育等。
令美國尷尬的是,政府後來發現,藍色無人機的產品中至少4款的電路板等大量零件均產自中國。這份備忘錄反映出,美國在民用小型無人機領域,試圖擺脫中國技術的嘗試面臨重重困境。
不過,拜登政府仍未撤銷川普時期發佈的禁飛令,亦未將大疆公司移出實體清單。美國會也提出《美國安全無人機法案》,將要求政府從2023年起5年內禁止購買由中國生產或組裝的無人機。
回應
問題在於,對中斷供美台的半導體零組件后,大疆只能像華爲那樣一落千丈。
是台美高度依賴中國技術!5G半導體是華為設計,台積電按線路圖代工生產晶片!沒有華為5G通信技術,台積電沒晶片可代工!
相關新聞
華為以不受美限制的40奈米成熟製程生產OLED驅動IC晶片 台廠警戒
華為佈局光刻機技術
華為推出鴻蒙強調萬物互聯,挑戰iOS、Android
瑞典禁華為,愛立信二季度在華銷售額銳減六成.
至2020年底,中國線民達9.89億,5G超1.6億,全球占比89%。5G基站已建91.6萬個,占全球70%。
全球晶片荒創造中國新機遇,壓迫聯發科的中低階生存空間!
2021第2季小米擠下蘋果 躍手機全球二哥:三星市占19%、小米17%、蘋果14%、OPPO和Vivo都為10%。
劉鶴打赢中美貿易戰(2021年第1季出口美國同比增長62.7%) 領軍打晶片戰,將以28nm為新起點 14nm量產可望明年底實現
光刻機禁售陸 ASML憂3年後將被陸反超並退出市場
蘭德智庫:中國武器研發雖有進步,但抄襲模式使之難以躋身世界前列
蘭德公司2021-07-15公佈《俄羅斯與中國的國防採購》報告對俄中武器研發特點、以及優勢與缺陷進行了系統的介紹和分析。
中國的照抄模式很容易助長逆向工程而犧牲基礎性的研發工作。不過,中國已經開始彌補這一缺陷,從2010年大幅度增加研發經費,每年的增幅接近15%。
從總體上看,中國的努力解決了一些研發方面存在的老問題,在某些領域,如彈道導彈方面,取得了實質性的成果。但在另外一些領域,如飛機等,不過是延續過去幾十年抄襲模式得到的自然積累而已。
解放軍解決了許多技術障礙,但是這種進步基本上是通過盜竊智慧財產權、採購和合資企業等方式來吸收外國經驗和外國技術的結果。中國在高端晶片、潛艇靜音和飛機發動機製造等許多方面依然難以有所突破。
回應
試問蘭德,航空發動機是材料工程結晶,要怎麼抄襲啊?去看看商用CFM,RR發動機早已賣遍全球多年,至今哪一款被人抄襲的。
各式東風導彈丶99A主戰坦克丶055大型驅逐艦、J20第5代殲擊機,那一個是偷的?跟誰偷的?
隧道鑽探機、高鐵、高速公路,以前歐美都以高價格刁難,現在呢?大陸出口產品壓低了以往高價格的歐美機械,功能更是青出於藍。半導體呢?過些時,就可知道華人的智慧無上。
DF-17超高音速導彈美國還沒開發出來,要從哪裡盜竊技術?美國還活在"世界第一"的心態,可憐
中國太可惡了,把美國技術,像是5G,給偷走了,害得美國沒有了5G
米國從來靠偷竊,靠抄襲,這是人盡皆知的事。
日本戰後的工業就是靠抄襲起家!
付了學費的學習,就是合理的進步過程,無論怎麼污蔑,也是後進者的正當和必經之路,...
美國人有創造力但是整體工業實力衰退過度沒辦法用合理的成本造出實物來就不要牽托那麽多。
科技靠理工人才,今年大學畢業人數,中國909萬人、理工生約500萬,美國200萬、理工生約60萬!
研發創新能力可從專利申請數衡量,聯合國世界智產權組織(WIPO)公佈2018年審核通過專利申請,中國1,542,002件,美國597,141件!
外媒:到2030年 中國將在這七個關鍵領域占全球首位
奧地利《標準報》2021-07-12最終的世界冠軍:2030年中國將主導的7個領域
經濟。中國最早將在2028年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人工智慧。論文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前10%的學者中,美中平手。
半導體。30年前,美歐生產了全球3/4晶片。此後,逐漸轉移到亞洲。韓日臺陸現在是頂級生產地。預計10年內,中國將上升到最高的位置。
太空。美國主導的國際空間站即將退役,屆時中國空間站將是唯一。中國還計畫在月球建造永久基地。
核能。目前有49座核電站,新建不少於17座。2030年前,美國核電將被中國趕超。
環保。中國是許多關鍵環保技術的全球領導者,光伏超過70%。
武器。美國軍費是中國3倍。但中國很大部分投資於研發和購買新武器,而美國越多花在提高工資、和維護舊的武器上。
相關新聞資料
美國防務新聞網2021-07-12發佈2021年世界軍工企業100強名單,美企占一半,前五強。中國航空工業公司、中國兵器公司,以及中國船舶公司擠入前十。
日本2021年版防衛白皮書:中國海軍規模超美 中國使館回應,日本聲稱中國軍事發展“缺乏透明度”,在東海、南海等“以實力改變現狀”,中方海警船在釣魚島周邊活動“違反國際法”,寫入“臺灣局勢對日本安全及國際穩定十分重要”等表述,並提及涉港、涉疆等問題。
中國的成本控制優勢加上驚人的造艦速度,令美國海軍無法企及。其驅護艦隊的規模已達全球第二。
2020年中國下水12艘056護衛艦、9艘驅逐艦,1艘071綜合登陸艦以及1艘075兩栖登陸艦。到目前為止,中國擁有25艘052D驅逐艦,30艘054A護衛艦,7艘055萬噸級驅逐艦。
由於中國在造艦成本上的優勢,中國海軍的艦艇無需刻意限制排水量或者數量。
對比之下,美國海軍的新造艦計畫卻屢屢受挫。DDG1000驅逐艦被砍至3艘,LCS濱海戰鬥艦停止建造,並開始退役封存。提康得羅加級巡洋艦開始退役,block3批次伯克級驅逐艦建造速度緩慢。美軍緊急招標義大利“星座”級護衛艦。
中國防空能力的完善,是中俄技術的結合。
目前中國建立一個龐大的國土防空網,由近600台雷達組成的警戒體系。從遠端警戒到中近距離的跟蹤,從低空到高空,從小目標到隱身目標,都實現全方位的覆蓋。而中國近50架的預警機則成為最好的補充,大大擴展監視的範圍。
中國空軍下轄近200個地空導彈營。中國裝備24個營的S-300PMU/PMU1/PMU2,4或6個營的S-400。國產的紅旗9超30個營,其餘部隊還在換裝紅旗-22。美軍的打擊力量想要穿透如此嚴密的防空網,將很難且會損失慘重。
美國智庫蘭德報告評估中國導彈,海空軍及防空力量 2002-06-22
《美國的軍事能力以及如何應對危險世界》的報告中,中國毫不意外成為報告的“主角”。
在中國發展出霹靂-15/21等新一代遠端和超遠端空空導彈後,美軍已沒有優勢。美雖加強JASSM-ER和LRASM等空對地導彈的部署,以及開始新一代隱身核巡航導彈的研製,但仍需發展下一代戰斧巡航導彈、高超音速遠端反艦導彈、地對空導彈、反輻射導彈、空空導彈等。美還需準備10至15個現代化的短程防空部隊,來應對中國新型巡航導彈的威脅。
中國導彈能力:
在1996年,中國的東風-11/15裝備數量還在十位數,僅覆蓋韓國美軍基地。到2003年超過三位數,到2010年超過4位數5,同時擁有上百可覆蓋第二島鏈的東風-21C和長劍-10巡航導彈,包括其艦載版本東海-10導彈)。到2017年,東風-21C和東海-10已超千部,而中國的轟-6K的長劍-10已覆蓋美國關島,並擁有3位數的存量。
中國空軍:
中國擁有大量高性能的四代機,包括蘇-27/30和殲-11/16,性能不次於美國F-15。儘管美軍的五代機F-22和F-35對中國的四代機殲-20/31有優勢,但數量太少,而且中國正在部署自己的五代機。
中國在造船,陸基導彈和防空三個領域超過美國,且短期內很難趕超。
美軍沒有遠端陸基戰術導彈,也缺乏對中國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的防禦能力。美陸軍只有M270和海瑪斯兩款火箭炮具備發射ATACMS彈道導彈的能力,其改進版也僅有300公里。
美軍在一線基地部署的愛國者和薩德系統的數量嚴重不足,因為這些武器價格昂貴,無法掩護所有的軍事目標免受“導彈雨”的洗禮。
美國最為關注的是DF-26中程反艦彈道導彈。它對美國部隊在亞太地區的部署和行動構成特殊的威脅。
美軍“哥倫比亞”號戰略核潛艇成本上升6億,預計總價超150億美元
美國海軍學院新聞網2021-06-07報導,“哥倫比亞”號戰略核潛艇,2022財年預算的研發和建造費用會上漲6億美元,單艘將超150億美元。而在2021年144億美元。
回應
這麼個印錢法,等交付時漲到200億美元也不奇怪!
福特級二號艦航母成本再次攀升 未來3艘福特級總價超360億美元
美國海軍在2022財政年度預算中,要求增加數億美元用於“約翰•甘迺迪”號航母的電磁彈射器和攔阻索系統。成本將會增加5.31億美元,比預期增加了4.7%,達到119.3億美元。
相關新聞
要上003型航母 新照曝FC-31艦載機原型測試 2021/06/09 中時
美國更新核武庫代價高昂 短短兩年就飆升1400億美元 2021-06-07
據美媒《大眾機械》網站報導,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表示,更新美國核武器的成本比兩年前的估計要高出1400億美元。而在短短兩年內就飆升了1400億美元的主要原因是通貨膨脹,以及此前沒有統計在內的一些新型、昂貴專案。
歷時16年,美國海軍電磁炮歸零,給全世界開了個玩笑 2021-06-03 新航空視界
美國海軍在21世紀不斷鬧尷尬,尤其是在戰略調整規劃上,LCS瀕海戰鬥艦和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就是最為典型的例子,LCS在2021年會有4艘的退役計畫,DDG1000僅有3艘的訂單規模。美國是世界的霸主,這是建立在強大的科技和經濟實力之上的結果,美國長期以來就是財大氣粗,敢於在各類的技術上砸鉅資(楨:FCS未來戰鬥系統/RAH-66直升機/EFV兩栖遠征戰車/F-35聯合攻擊機/...),在電磁炮領域,美國是再次點錯了科技樹,如今美國已經低頭服軟。
回應
兔子的電磁炮可能也會擱淺了
你又知道了
美帝在新高科技領域接連折戟可以看出這真不是一般人能玩的來的;而我兔卻能玩得得心應手全面開花,一切都說明兔子超鷹醬只是時間問題。
美媒:拜登必須增加軍費對抗中俄 否則美軍將內訌 2021-05-25
據美國媒體《防務快報》網站報導,美國陸軍和空軍為了各自的任務和隨之而來的預算如何分配陷入了紛爭。而美軍高官則預言,在與中俄進行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美國軍隊很可能會成為輸家。
美國需要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團結統一的,這既需要白宮願意與國會中的共和黨人就提高的國防預算進行談判,也需要美國軍方領導人明確表態需要增加預算,並停止各軍種因為預算的分配而產生的內訌。
回應
是軍火商說的吧
美媒《福布斯》:美軍費7500多億美元超中國3倍卻浪費嚴重 買了一堆沒用武器 2021-05-28
正如美國參議院預算委員會主席伯尼•桑德斯在聽證會上所強調的那樣,我們早就應該認真考慮一下巨大的浪費和成本超支,數十年來,欺詐和財務管理不善一直困擾著美國國防部和軍工企業。
五角大樓主要有四種浪費的情況——錯誤的戰略,購買無效和不必要的武器系統,基本專案之處太多,以及多餘的開銷項目。
戰略方面,美國錯誤的防務戰略忽視了我們面臨的最緊迫的安全挑戰,浪費了幾百億甚至幾千億美元,同時又使我們的安全性降低了。避免不必要的、適得其反的伊拉克和阿富汗式戰爭,只保留足夠的核威懾力量,削減過於龐大的官僚機構,這些措施可以在未來10年節省1.2萬億美元。即使削減了這些項目的開支,美軍費超過中國3倍,是俄10倍。
武器裝備上,這些武器要麼無法使用,要麼負擔不起,要麼沒有必要。F-35戰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該機是五角大樓有史以來最昂貴的武器項目。另一是新型洲際彈道導彈(GBSD)
承包商的價格欺詐。Transdigm公司提供給五角大樓的零部件中獲利超過4000%。而這種暴利已是家常便飯,美國軍方每年都要花費數十億美元。
多餘的開銷問題。五角大樓雇傭的60多萬名私人承包商,如果削減15%,這樣每年就可以節省260億美元。另一是主要武器承包商的 。2020年,排名前五的軍火公司超過1500億的合同,洛馬去年盈利80億美元。其首席執行官的收入超過2000萬美元,是剛入伍的新兵收入的500倍。
高超音速武器也能被攔截?美國專家:末端降速、機動性大減 2021-02-11
美軍高超音速武器落後於中俄,2020年3月,美軍參謀長在參議院報告表示,“高超音速武器的飛行速度太快了,根本無法成功攔截。”但美導彈專家雷夫認為,高超音速武器飛行末端,為了確定目標,必須減速。當然,這是理論,畢竟,高超音速武器尚未實戰過,更別說實戰攔截了。
反導系統怎麼防禦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
滑翔飛行器重返時的彈道,第一是桑格爾“水漂彈”,導明顯的錐體造型(例如我國的東風-15B),由於錢學森彈道的升阻比高,所以會在雙錐體上增加一些短小的彈翼,以提供額外的滑翔升力。不過採用箭簇形扁平升力體的東風-17,是一種更新的全程滑翔彈道。發動機在上升段快出大氣層前就關閉,然後彈體依靠重力作用自然停止上升並轉向,此時火箭發動機二次啟動水準加速彈體,最後轉入滑翔階段,在大氣層內起滑,因此彈道頂點較低,降低了被地平線上預警雷達給偵測到的幾率,而且彈道全程不可預測。對現有導彈防禦系統形成了挑戰: 防禦的不確定性提高;現有導彈防禦系統的反應能力跟不上;現有攔截彈難以攔截。
相關新聞
陸東風17新亮相美智庫:台愛國者飛彈會攔不住
美軍發展第四代反導攔截彈的發展,針對新一代洲際彈道導彈和高超音速武器。
美國研製反高超音速導彈預警系統
俄軍首創高超音速防空導彈--新鎧甲--速度8馬赫可攔截任何目標
美媒:S-300/鎧甲-S1被摧毀 俄宣稱S400比西方好 但連以色列軍機都不敢打(回應:主因是俄在雷達電子和軍用電腦領域嚴重落後,防空導彈武器形同虛設。)
中國1130近防炮可攔4馬赫目標
東風100比東風17還神秘,顛覆了傳統巡航導彈,速度在3-4馬赫,而且還隱身。
2021第九屆世界雷達博覽會上中國展示了多種三座標反隱身雷達。
美要斥資177億美元部署21枚反導攔截彈 應對導彈攻擊
美媒福布斯2021-04-30報導,美計畫斥資177億美元部署21枚下一代反導攔截器(NGI),將於2020年代中期試射。美使用中的44枚GBI在20次攔截試驗有9次失敗,而且還無法可靠的擊落採用誘餌、規避機動和或釋放多彈頭的更為複雜的洲際導彈。NGI將於2020年代中期試射。
NGI可將陸基、海基和天基感測器以及指揮和控制設施連接起來,攔截高達23倍音速導彈,抵禦像俄“先鋒”這樣的高超音速武器。現代洲際導彈也會採用更多的輔助設備進行突防,包括誘餌、干擾機和其他對抗措施等,NGI將採用新的紅外或雷達,區分誘餌彈和分導式彈頭,同時攻擊多個目標,朝鮮的“火星-15/16洲際導彈能搭載多個分導彈頭。
不幸的是,美國的反導系統促使中俄以低成本,投資于更先進的先鋒和東風導彈,進攻方付出的成本要遠比防禦便方低得多。
儘管美反導系統能對攔截朝鮮洲際彈道導彈提供一些不確定的防禦能力,但無力防禦中俄兩國1000多枚的戰略核武器。
相關新聞
美媒:朝鮮也有“關島殺手”導彈
中國2020-08-26在南海軍演中,從青海發射的東風-26和從浙江發射的東風-21在偵察飛機、雷達、衛星和軍艦的引導和協調下鎖定並擊中海上目標。中國還裝備了世界第一款超高音速滑翔導彈東風-17。中國的彈道導彈以20倍音速的速度重返大氣層,大增攔截難度。
天和號核心艙2021-04-29發射成功 中國空間站在軌組裝全面展開
空間站建造兩個階段各規劃6次飛行任務
2021年9月和10月,天舟三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飛行任務,神舟十三號將有3名太空人駐留6個月。2022年底成建造,壽命不小於十年,通過更換還可以延長。
https://mil.news.sina.com.cn/2021-04-29/doc-ikmyaawc2500984.shtml
中國空間站和比國際空間站 --知乎
國際空間站建造費用爆增,20年來總費用超過了2000億美元!國際空間站的運營費用已經極高,例如國際空間站常年保持6人在軌生存,半年左右進行輪換。目前俄羅斯聯盟號載人飛船是唯一運載工具,一張船票就需要8100萬美元!每年單美國就需要花費15億美,足夠中國完成嫦娥探月工程。
因而,選擇建立一個第三代空間站已經足夠完成絕大部分任務目標。長期保持3人在軌運行,用現有的長5(重型建設工作)、長7(天舟貨運飛船)和長2F(神舟載人飛船)火箭即可支撐,性價比顯然要高很多。
實際上,天宮空間站方案也很靈活。在運行中,天宮空間站將同一個光學艙段共軌飛行,在很多指標上都接近甚至超過哈伯太空望遠鏡,視場角是哈勃的300多倍。這種方案減少了對望遠鏡的干擾,同時如果望遠鏡出類似哈勃曾經的品質問題時,也方便維護升級。同時,核心艙還保有備用對介面等,如有需要可以將天宮空間站進一步升級成更大版本。
這些設計理念是非常先進實用的。我國航太依然處在追趕階段,有太多地方需要花錢,即便再怎麼多快好省也要避免航太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天宮空間站保持一個超高性價比建設和運營方案,對於我國是最優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GutpHu3mXU
懂了印度黑市,你就知道印度政府啥都搞不定 2021-04-28
這兩天印度火葬場的照片基本刷屏了全世界,很多人竟然用“屍橫遍野”來形容印度,講真,有點大驚小怪了。印度一直有用柴火燒屍體的習慣,印度的電壓不太穩,所以家屬傾向于用柴火燒,免得燒一半再拉出來擱柴火上燒。而且印度有些宗教認為,圍觀別人火化,就可以吸取別人的靈魂,讓自己多活一段時間。就算在平時去看印度火葬場,依舊是地獄,更別說現在了。
印度的主要醫療資源都集中在私立醫院裡,免費的公立醫院,醫療條件很差。所謂醫療短缺是正規管道,黑市雖貴啥都有。黑市有路子把你全家送出國,富豪在英國禁令前半個多小時坐著豪華包機入境。
印度黑市的帶頭大哥,當之無愧就是黃金,印度消費的黃金有近千噸,占了全球的1/5。黃金黑市的基礎是政府收13%的稅,讓國內和國際金價有15%的差價。
印度黑市,還有個全世界有名的就是仿製藥了。不許在其他國家銷售的藥品,甚至還沒有正式上市的藥物才是黑市的主業,如果你在黑市買藥,時不時可能會發現有歐美人也在探頭探腦的,這些都是來買藥的,他們買的大多是還在實驗階段,在本國還沒有能上市的藥物,只能來印度想辦法弄藥救命。歐美藥廠覺得自家人精貴而且在自己國內做實驗很麻煩,做藥物試驗(有合法有不合法)成本太高,把藥物人體試驗弄到印度來做。
印度還有一種黑市比較奇葩,是專門服務政府的。也就是打通政府關節的。
黑市的一大門類就是專門囤積銷售那些管制或者稀缺的商品。
印軍採購對外回扣是10%,對內採購是多少真的是沒人知道。跟政府相比,軍方還是講道理的。
全世界器官移植缺口極大,印度黑市賣人是賣整的,還有零著賣的。
既然人是可以賣的,野生動物就不用說了。
如果印度新冠變異後跟西班牙流感似的,印度現在“重症年輕化”的症狀,有點像1918年的秋天。西班牙流感第一波1918年春季,死亡率非常低;第二波1918年秋季,死亡率最高,主要是年輕人。1919年第三波,死亡率介於前兩波之間。最終,全世界1/5的人染病,死亡至少5000萬。
相關新聞資料
世衛專家:印度實際病例或比官方報告多20至30倍高達5億
真實印度打臉外交官袁南生:窮而不苦、雜而不亂、髒而不病
美媒:拜登新導彈專案耗資千億 升級民兵3只需花1/10 2021-04-21 新浪科技
美媒《福布斯》2021-04-09報導,拜登政府公佈了五角大樓2022年預算7150億美元,比2021年7040億增加,這讓一些人對軍費沒有大幅削減感到失望。眾議員普拉米拉•賈亞帕爾是去年提出軍費削減10%的發起人之一,她表示,美國軍費的支出超過了排在我們後面的10個國家的總和。
為了讓去年支持其贏得總統大選的議員們滿意,拜登可能很快就會採取一些措施,或許會暫停目前最昂貴和最有爭議的核武器計畫——陸基戰略威懾系統(GBSD)。
陸基戰略威懾系統將完全取代目前所有400枚民兵3洲際彈道導彈。GBSD將花1000億,可以服役到2075年。GBSD已經計畫了十多年;然而目前該專案仍然處於初始階段。
五角大樓聲稱,購買全新的GBSD比簡單延長目前的民兵3壽命要便宜。然而,美國智庫蘭德公司報告稱,採購任何新型洲際彈道導彈的成本可能是對民兵3進行現代化的兩至三倍。
2012年,美國空軍曾表示,將整個“民兵3”部隊進行現代化升級改裝只需要70億美元。
考慮到目前對美國安全的最大隱患是來自公共衛生危機、氣候變化和極端懸殊的貧富差距等非軍事領域,喬•拜登應該認真考慮,全新的洲際彈道導彈是否保障美國人安全的最佳工具,甚至是有用的工具。
相關新聞
國際太空站壽命延長至2024年
不和美國玩 俄羅斯將於2025年退出國際太空站
中俄聯手挑戰美太空霸權 將共建太空站月球科研站
花230億買來就廢棄 美製「全球鷹」無奈送進博物館 2021/04/05 中時
德國獲得後始終沒有正式服役,5架花費超過8億美元(約新台幣230億元)的美製RQ-4「全球鷹」(Global Hawk)無人機,雖然一度傳出加拿大有意購買這架二手的無人機,作為監控北極區域之用,但評估後決定放棄,讓該機最後僅能「安息」於德國首都柏林的一間博物館之中。
回應
昂貴的美製大型裝置藝術品! 全球富裕國家才有本錢購置收藏。
台灣也是這些美製破銅爛鐵的收藏家!也買了米國1MQ死神無人機。
從英國外貿護衛艦看艦艇交易背後的隱性利潤 2021-03-09 新浪軍事
美媒2月26日報導加拿大水面戰鬥艦(CSC)正在面臨漲價風波。美國洛馬公司在英國26型護衛艦的基礎上打造的。15艘400億加元(約315億美元)。但最新的成本要773億加元,平均每艘40.7億美元,接近了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高價低能艦艇朱姆沃爾特級。
除了近海遠洋艦艇的比例外,英國艦艇的設計也都非常遠洋:
今天我們的主角,26型護衛艦也延續了英國艦艇的傳統。在設計之初,26型的專案名為未來水面戰鬥艦(FSC),不過2010年之後FSC的叫法被全球戰鬥艦(GCS)代替。這充分說明了該級艦的用途。全球作戰的需求也讓其對居住性、適航性和續航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型僅安裝小型單面旋轉相控陣搜索雷達(997型)、36單元垂直發射系統、滿載排水量高達8000噸,高於052D型驅逐艦。該艦設計載員157人,卻208名艦員安排了住艙。這主要是為了在需要時超編艦員,實現更加寬鬆的輪班制度,提升艦員士氣、使其在長期遠洋任務中保持良好的心態和身體狀態。
目前,國際軍售一般都伴隨著智慧財產權的轉讓,一些軍迷可能會覺得智慧財產權轉讓會導致購買方對於售賣方的產品依賴性降低。但實際上,需要購買智慧財產權的國家大部分沒有能力在買來的技術的基礎上自行反覆運算。而對於出售技術的國家來說,出售智慧財產權所獲得的利潤則可以用來供養產品研發部門,促進關鍵技術的反覆運算。這樣一來,售賣方的技術更新速度永遠會快于購買方,購買方也就產生了購買新技術的需求,這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生意,在運轉平穩後甚至可以大幅降低本國武器研發的開支。類似的事情也發生中巴梟龍戰機。
回應
問西方國家海軍是怎麼衰弱的?是貴死的!
搶來的錢早晚要吐出來
https://mil.news.sina.com.cn/photo/c/2021-03-09/doc-ikkntiak6814227.shtml
相關新聞
印度要買30架美國MQ-9B無人機,一架1億美,就算是算上附屬設備的話,也絕對算是昂貴了。不過臺灣採購價更高,單價1.5億。翼龍2單價是MQ-9B的1/80.
美對付中國的射程超過1600公里的戰略長程加農砲SLRC計畫2021-03-09停擺
回應
騙預算的,沒人相信它對付中國有用
陸擴廠猛造絕氣推進潛艦 產能打敗法德 2021/02/19 中時
《海軍新聞》網報導,船廠工人齊頭並進,忙著同時打造包括039A型絕氣推進(AIP)在內的好幾艘潛艦。巴基斯坦和泰國都是顧客。中國正開始和法德等傳統西方國家競爭。
武昌造船廠新廠比舊廠大了近10倍,綿延長江岸2.4公里。039A/B型潛艇的出口版泰國S26T,就是在這兒打造。事實上,S-26T就是解放軍039A/B型潛艇的出口版,裝有「絕氣推進」(AIP)系統,水下最大航速超過18節。2018年9月4日它的安放龍骨典禮,就是在其中一個新船塢舉行。
另一個海外顧客則是巴基斯坦,該國的8艘新潛艦將是039B型潛艦。而製造工作將分別在武昌造船廠和喀拉蚩造船及機械製造廠(Karachi Shipyard & Engineering Works,KSEW)進行。
退役美國海軍潛艦艦長,現任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資深研究員許卡特指出,中方大幅擴大核葫蘆島渤海造船廠潛艦船廠產能,再加上擴大柴油潛艦的產能,意味北京卯勁設法削弱美國和盟友目前享有的水下作戰優勢。
相關新聞
絕氣推進系統超俄 陸潛艇成美海下最大威脅
絕氣推進系統超俄 陸潛艇成美海下最大威脅:五角大廈報告稱,目前解放軍有5艘核動力攻擊潛艦(SSN),4艘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艦(SSBN),還有54艘柴油動力攻擊潛艦(SS)。而到2020年時,很可能會有69-78艘潛艦。
陸武器猛進 美用新潛艇不如無人艦
回應相關新聞
唉!都是没有钱鬧的。
中美21世紀軍備競賽、最後看誰的財政被拖垮!
軍事財政學:為何美國空軍選F-15EX 2021/02/11 中時新聞網 江飛宇
波音公司在2021/02/09完成了首架F-15EX的試飛,儘管F-15已服役45年,但是美國空軍卻將會再次採購它,這引起了各種討論,最大的問題就是:加購F-35不是更好?為何買這種不匿蹤的4代戰機?
一種解釋是:因為F-15EX的成本較低。
這引起批評F-15EX立論者更大的不滿,就報價來看,F-15EX達到8770萬美元,而現在的F-35僅7790萬,所以F-15EX反而更貴,而且還沒有匿蹤能力。
但是, F-35的操作壽命(飛行到需要進廠大修的時間)為8,000小時,而F-15EX則是20,000小時。像是F-35這種高性能5代機,每小時操作成本高達44,000美元,而F-15EX為29,000美元。
從根本上講,2型戰機是為不同任務而製造的, F-22是F-15的接班人,但是因為各種原因,F-22僅交付了186架,使得有200多架的F-15C超時服役。在F-22重開生產線無望之後,F-15EX成了僅存的方案。
回應
總歸一句,美國沒有那麼多錢好浪費了。
相關新聞
印度要買F15EX對抗中國? 印媒:毫無意義將成印軍噩夢
綜上所述,“陣風”和F/A18E/F是印度空軍MMRCA 2.0項目中兩個最有利的競爭對手,而採購波音F-15EX的可能性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回應
這麼貴買來不心疼錢包嗎
多買點,買少了不夠摔的
外媒:中國軍工在這些領域都領先美國 更不用說俄羅斯 2021-01-23 新浪軍事
印媒《歐亞時報》報導, 2015至2019年,中國超過俄羅斯成為世界第二大武器生產國。美國繼續位居第一。四家中國軍工2019年前25名武器製造商,占全球16%,收入567億美元。而只有兩家俄企業進入,只占不到4%,收入139億美元。
在軍事技術方面,中國正在迅速縮小與西方的差距,殲-20的發動機的更換就是明證。中國在無人機、某些類型的軍艦甚至可能是高超音速導彈方面都已經超過俄羅斯。中國生產新型武器的速度非常快,每10年就會出現一代新武器。
俄國防預算每年都在減少,中國的角色也迅速成俄制武器的客戶轉變為俄的競爭對手。直到2007年,中國大部分國防武器都是從俄進口,幾占84%,其中包括戰鬥機、防空導彈系統、驅逐艦和潛艇等。
中國正迅速成為全球領先的無人機供應商,從2011到2019年,有18個國家採購了武裝無人機,其中11個是從中購買。
中國目標是在2049年底成為世界一流,美國國防部報告也承認,中國至少在造船、陸基常規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以及綜合防空系統已經領先於美國。
日媒:中國兩枚反艦彈道導彈試驗中同時命中南海移動靶
日本《讀賣新聞》2021-01-13報導,中方先從青海發射東風-26B(射程約4000公里),幾分鐘後,又從浙江省發射東風-21D(超過1500公里),兩枚 “幾乎同時擊中船隻,使其沉沒”。這表明,捕捉船隻位置的偵察衛星等監視系統和導彈的精密程度正在穩步提高。
美國印度太平洋司令部司令菲力浦•大衛森2020年11月下旬承認:“中國軍隊對移動的目標進行了反艦彈道導彈測試。”
一艘航母的錢可買1238枚東風26 美國軍火業還有救嗎
2021-01-11,美國兩名眾議員 “美國必須認識到,如果沒有實現技術優勢的新承諾,20世紀——美國世紀——的成功將不再有保證。……中國投入了大量資源開發技術……這將在未來的衝突中對美軍構成嚴重挑戰。”
然而,美國軍備研發效率低下,是不同議員背後的利益集團都要從軍備研製當中分肥,吃相之難看叫人不忍直視。
從強按空軍接收品質低劣的KC-46,到義大利的護衛艦出售給埃及只要6.7億美元,在美國生產,居然上升到了8.5-9.5億。
依賴其他國家的問題,近期越來越嚴重了,源於德國的HK416步槍、源於西班牙的裝甲車底盤、源於瑞典的卡車炮、……近20年來美軍單獨啟動的自研大型武器裝備項目幾乎盡數失敗,從陸軍未來戰鬥系統、空軍“轉型通信體系”,到海軍的朱姆沃爾特級巡洋艦和福特級航母。
福特號造價140億,東風21D單價1000萬,即使用十分之一的數量、120發導彈攻擊航母,福特號也要被打成篩子。
面對中國海軍火力心虛 美軍連登陸艦都要裝反艦導彈
據美國《TheDrive》網站2021-01-11報導,2021年美將在LPD 17兩栖登陸艦上試驗模組化的NSM儲存箱/發射器,最大有效射程約100海裡(185公里),亞音速低空掠海飛行,初段採用GPS和慣性制導,末端採用紅外/可見光圖像制導。
回應
美國失去資訊化/航母的不對稱優勢後,就拼火力了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21-01-14/doc-ikftssan6091792.shtml
中國武器銷售全球第二?瑞典智庫“抬中壓俄”,中外專家解讀各異
2020-12-06,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報告,全球25家最大軍工企業去年的武器和軍事服務銷售總額為3610億美元,較2018年增長8.5%。其中,12家美國公司占61%,中國4家占16%;6家西歐占18%;兩家俄羅斯139億美元。
中國4家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第6名);中國電子科技(第8名);中國兵器工業(北方工業)(第9名);中國兵器裝備(南方工業)(第24名)。
宋忠平7日認為,中應不及俄。他說,在國際市場上,美俄在某些武器裝備領域已經形成壟斷,中國的武器出口則有些“偏科”,出口強項包括察打一體的無人機、遠端多管火箭炮,火炮、榴彈炮以及包括坦克在內的一些陸戰裝備。
但美國海軍戰爭學院中國海事研究所教授埃裡克森表示,中國軍售活動可能被低估了。
另一位匿名的中國軍事專家表示,中國武器裝備的國際競爭力“確實越來越強”,原來出口主要靠價格優勢,現在中國製造的防務產品在技術上有很大提升,受到國際市場青睞,口碑越來越好,比如察打一體的無人機、潛艇、輕型護衛艦等,“未來中國的防務產品一定會佔據更高的市場份額”。
這位專家還介紹說,美出售武器不是靠公平競爭,還有強買強賣,尤其對歐洲及其他美國盟友,美制武器裝備有附加的政治屬性,從而實現更大市場佔有率,為美國軍火商攫取更高利潤。在這種前提下,其他國家很難與之競爭。
中國則不會有苛刻的附加條件,交易雙方是公平的關係。中國始終考慮到外國夥伴的利益,認真履行對外國夥伴的義務,在經貿關係、通信領域以及武器出售方面均享有可靠夥伴的聲譽。人們對中國及其武器的信心與日俱增,這促使中國公司躋身世界領先出口商行列。
外媒:中國10年後將有4航母加20艘055 卻面臨一困境 2020-12-01 新浪軍事
在美國海軍學院作者克里斯多夫•卡爾森計算了中國主要水面戰鬥艦艇和航空母艦的建造和大修方面的費用,在2018年這些船隻要投入2884萬工時(還不包括潛艇、支援艦和小型船隻)。而在2010年這一數字只是1138萬工時,這說明中國海軍的增長速度驚人。意味著在短短8年的時間裡,生產和維護工時就增加了153%。十年後保守的說,中國會有4艘航母(2艘裝有彈射器)、16-20艘055型巡洋艦、36-40艘052D/E型驅逐艦和40-50艘054A/B型護衛艦。
中國的造船和大修工作量將在2026年達到峰值,大約需要4813萬工時。這是因為許多中國軍艦將在那時開始進行中期大修工作。不過這樣這樣的造船速度是不可持續的。因為經濟增長速度比以前放緩,再加上勞動力成本的上升。
回應
按現在的生產力去算10年後的工作量,這是傻還是蠢?10年前蓋樓要2000工時,現在只需20工時。不過美人可能無法理解中國的發展速度。
忍痛砸近9億 美要廢了重殘兩棲攻擊艦 2020/12/01 中時
兩棲攻擊艦「好人理查」號(LHD-6)7月發生爆炸,又遭大火焚身超過4天,約60%毀損,傷勢慘重,恢復戰力需要花5-7年25-30億美元,拆除只需9個月3000萬美元。美國海軍決定,為了顧及成本效益,不打算修復這艘黃蜂級(Wasp-class)兩棲突擊艦,或是移作他用。
日媒:日本海自已大幅落後 實力將只有中國的一半
日本《軍事研究》2020年1月號,通過對比日本和中國海上力量的變化,得出日本海上自衛隊戰力已大幅落後中國海軍的觀點,並通過對日本現行艦艇更新政策的批判性評論說明日本不能安於現狀,建議日本政府改變政策,擴大艦隊規模以達到與中國海軍的制衡。
過去日本海軍對中國有著壓倒性的優勢,而現在遠洋型水面艦艇數量上,中國擁有63艘,日本只有41艘,中國是日本的1.5倍。
針對這種情況,日本決定積極推進護衛艦的列裝,計畫在性能上做出妥協,並以連續製造低成本的新型艦艇實現短期數量上的提升,以此緩和對中國的劣勢。
日本假如持續實施當前的艦艇調整政策,相對於中國海軍的劣勢會越來越大。因為,日本即便接連列裝護衛艦,但只要艦隊規模不變,就永遠無法追上一直在擴大規模的中國海軍。
逆轉開始於2015年,當年日本沒有新的遠洋型水面艦艇服役,而中國一年內就服役了6艘,日中海上力量對比變成了41比43。在此之後,這個差距急劇增大。
中國以每年5艘左右的速度建造水面艦艇,而且是純增加,沒有退役艦艇。
相對而言,日本每年只有1艘艦艇在建,並且是退役1艘,再服役1艘,以1年5艘的速度在急速落後。預計到2050年,中國將會是日本的2倍以上。到2050年中國水面艦艇數量將達到132艘,另外,中國海軍的現代級、051C/D和052型驅逐艦在服役之後將近20年都在進行現代化升級,至少還能作為主要戰力服役10年,。
相對而言,以現在的政策,2050年日本艦艇保有數量最多為61艘,在53艘的編制下加強8艘,因為海自編制數量是規定死的。
當然,這只是基於推測的數量,並不準確。
事實上中國未來新建艦艇數量可能會減少。首先是成本上升的問題,且占國防預算很大一部分配額的航母艦載機、陸上預警機和反潛設備設施等專案落實之後,艦艇的新建速度會進一步降低。此外,正在邁向發達國家的中國,經濟增長率開始逐步放緩,相應的,國防預算相比過去,也沒有大幅增長。加之老齡化、少子化等問題引起的社會保障經費的增加,可以說中國新建艦艇的速度很有可能緩下來。
在這方面,其實日本也一樣,並且日本還有其他問題。到2050年,日本人口數量將達到一個最低點,國家的社會保障也會成為一個重大負擔。日本要比中國更加難以保持艦艇建造速度,別說61艘了,能不能集齊53艘都是問題。
相關新聞
日本造船業有多黑:造2艘盾艦相當於5艘中國055大驅 2020-11-28 新浪軍事
日本造船業有多黑:造2艘盾艦相當於5艘中國055大驅 2020-11-28 新浪軍事
歐美國家建造軍艦的費用由於受到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系統武備成本等因素的影響,其軍艦單價明顯要高過我國建造的同類型作戰艦艇。
以日本為例,若想引進國外技術建造2艘先進宙斯盾艦,取代之前被放棄的陸基宙斯盾方案,需要支出至少4800億日元(45億美元),至多7000億日元的建造費用。國產萬噸大驅的單價折合成美元也不過11億。
日本這次計畫引進的新型宙斯盾艦,其整體規格設計和技術應用相比前代其實並無明顯超越,主要就是會安裝反導能力更強的SPY-7雷達,並將繼承摩耶級驅逐艦上剛剛應用的基線9型宙斯盾系統和標準3、標準6防空導彈。其單艦造價幾乎是16.7億美元的摩耶級驅逐艦的兩倍,增長如此之大,著實令人難以接受。
今年四月,洛馬公司和西班牙F-110護衛艦整合宙斯盾系統和SPY-7雷達的合同總費用也不過5.191億美元。日本新型宙斯盾艦造價應在20億美元。筆者猜測可能是受到疫情的影響,日本造船工業有意抬高造價以增加訂單利潤,才導致日本宙斯盾艦成本出現大幅溢價。
相關新聞
中國是有全門類完整產業鏈,能發揮協調作用,降低成本。日本盾艦的核心配件都是歐美貨,組裝起來,當然成本高!
美海軍擬組建第一艦隊對付中國 但受三大因素制約 2020-11-28 澎湃新聞
美國是當今國際體系中的霸權國家,其霸權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對全球海洋的有效控制基礎上的。
近日,美國海軍部長聲稱,將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交界處的新加坡重新建立第一艦隊。
中國國防部26日回應稱,這是美方一些人的老套路,先是製造敵人、炒作威脅,然後對內要錢要物、對外爭霸稱霸,完全是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的典型表現。
第一艦隊,確實存在於上世紀四十年代,負責西太平洋的戰爭行動。但在1973年後,就被第三艦隊取代。此次美國海軍成立第一艦隊是基於兩個大的背景。
首先是大國關係。美國針對中俄的軍事動作有增無減。
其次是地緣政治。美國後冷戰的地緣政治目標是控制歐亞大陸的邊緣地帶,防止出現威脅美國霸權的國家或集團。在美國看來,中俄對美國霸權構成了潛在威脅與現實挑戰,尤其是中國。為此,美國出臺了亞太再平衡戰略,試圖以此在海洋方向圍堵中國。但隨著中國建設海洋強國步伐的加快,亞太再平衡已不能上圍堵中國,因此出臺了印太戰略,試圖在更大範圍內和戰略縱深地帶遏制中國。
在上述兩個大前提下,美國開始謀劃建立第一艦隊。
美國的算盤
首先是推進“印太戰略”的落地。
其次是加強在印度洋的軍事存在。
最後是加大干預南海問題的力度。
不是想建就能建成
新加坡的態度非常關鍵。2000年4月20日,美新簽署協議,樟宜海軍基地為美軍第七艦隊及其他過往船隻提供後勤補給和維護服務。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新就願意在美中的海權矛盾中選邊站,這對新來說是不可承受的戰略壓力。新加坡國防部11月18日聲明,美國國防部沒有提出在新增加部署艦艇的要求,新加坡也沒有同美方進行相關討論。
印度的態度也非常重要。印度一直想把印度洋變成印度的洋,美國成立第一艦隊無疑會遭受印度的反對。
自身資源的制約也是影響因素。美國如果重建第一艦隊,需要投入大量資源。然而,美國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日益高漲的霸權護持成本與與日俱減的資源之間的矛盾變得越來越尖銳,這也是特朗普頻頻退群並敲詐軍事盟友的直接原因。(作者系上海政法學院東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
回應
和蘇聯一樣,用軍費拖死美國!
美軍新一代星座級護衛艦FFG(X)價格飆升 1艘頂6艘中國054A
彭博社2020年10月13日報導,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稱,前10艘FFG(X)可能耗資123億美元,比預估高出40%,每艘12億美元,再加上機械缺陷、火力不足和易受攻擊等問題,新型護衛艦採購計畫已經被大大削減。
美國國防部長上周提出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即到2045年,美國海軍將擁有500艘艦艇,其中包括重量、能力和成本都未知的無人駕駛艦艇。
預算分析人士說,從歷史經驗看,美國海軍總是低估首艦的採購成本,而成本超支的首艦往往會導致後續艦隻的成本升高。如FCS濱海戰艦成本增長了155%,聖安東尼奧級兩栖戰艦成本增長了84%,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成本增長了44%,以及有史以來最昂貴的福特級航空母艦的成本增長了25%。
回應
要用美國拖死蘇聯的手段,拖死美國!
你在逗麼,拖死印度還差不多,美國,還是算了吧,底蘊很強的,
美元霸權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以用紙買世界其它國家的商品,另一方面軍火這種只能自己造的東西變成了天價。
美元快破產了,一旦美元掛了,你看看美國還有多少底蘊,蘇聯掛了後,俄羅斯到現在都緩不過氣來,美國不比蘇聯好多少!
美國的幾大造船廠,目前是專吃美國海軍!他們造的船成本越來越高,品質越來越差,成了個惡性循環,軍艦永遠超支,還不得不造下去!
中美軍力誰強?美報告見真章 2020/09/16
美國國防部發布一年一度的《中國軍力報告》核心,中國一日千里的軍力進步,已經不單是在某些特定領域,縮小中美兩軍的實力差距,實際上與美軍並駕齊驅,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選擇性超越美軍的意圖,就是「中國已在某些特定領域領先美國」。
中國擁有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海軍,總體戰力是350艘艦艇和潛艇,包括130多艘水面主戰艦艇,比美國海軍多出50多艘艦艇,和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海警力量以及海上民兵。
中國擁有世界規模最大的常備陸軍,全世界規模最大的防空體系之一。
中國擁有1250多枚射程在500至5500公里的陸基彈道飛彈,以及陸基巡弋飛彈。美國部署陸基常規彈道飛彈,射程70到300公里,但沒有部署陸基弋飛彈。
中國核武軍力有三大新發展方向。核彈頭儲備數量在,未來5年增加到200枚,10年內翻一倍。
回應
冷戰時期的最後十個年,美國幾乎每年都要出一本《蘇聯軍力報告》。它不把你誇的厲害著,如何藉口自己擴充軍力。
這就是故意誇大解放軍軍力的 現在為止還比不了美軍 這是事實!它們想把中國威脅論炒作起來而已!
那也要有錢才能隨意擴充,美元也不是無節制的隨便印的。只要國人都努力,2050年全面超越美帝是大概率事件。
美軍當然比解放軍強大,但是美軍要是靠近中國沿海就和解放軍沒得打了。
再拿百億也塞不住台船黑洞 2020/08/29 中時社論
負責國艦國造、潛艦國造重任的台船公司,向行政院提出增資百億元的要求。台船近年連年虧損、管理不善、問題叢生,連伸手向行政院要百億元,增資效益都說不清楚,輕率增資只會浪費民脂民膏。政府應先對台船經營管理作檢討,再評估其承攬國艦國造計畫的能力與極限。
台船是股票掛牌上市公司,前身就是十大建設時創立的中船。但經營效能遠遠不及中鋼公司,長期難逃效率低落、人謀不臧的公營事業傳統宿命。扁政府時期一口氣裁員一半、減薪35%,才免於倒閉命運;由再生計畫可以看出當年冗員之多與經營績效之差。
之後中船改名台船並股票上市,一度享有年年盈餘的好光景。不過,蔡政府上台後,台船又開始連年虧損。台船號稱股票上市公司,卻是「真公營假民營」,經濟部持股超過3成,其他大股東包括中油、中鋼,都是公股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完全由政府派任,增資幾乎都是向政府伸手要錢。
而台船既是國營事業、又是國艦國造的主體,做的幾乎是獨門、保證利潤的生意:例如,海軍連兩年編列共約170億元預算給台船、慶富留下的15艘巡防艇案也由台船接手,辦理潛艦國造也看到大筆聯貸,這些來自軍方的計畫都有至少10%的保障利潤,但台船還是可以搞到連年虧損,連今年都要繼續虧。
請問,這般表現的企業,納稅人要再奉上血汗錢力挺嗎?如果政府沒有任何評估與改進措施,好意思再拿百億去塞黑洞嗎?
蔡政府丟出這百億增資前,至少先作幾個事:檢討台船經營高層,必要時更換;評估台船的技術與資源,能承擔多少國艦國造任務;最後則是對國艦國造、潛艦國造政策,根據國內的資源與技術再重新審視評估。
酬庸冗員效率低落
台灣早年曾經是一個充滿公營事業、幾乎所有產業領域都有一家公營企業獨占或壟斷,其弊端非常明顯,因此才有大規模的公營事業民營化風潮及產業開放政策。
蔡政府卻是反其道而行,既成立如農業開發公司、國際農業貿易公司、台杉投顧等「準」公營事業,又搞綠能、口罩、疫苗、金融等各種「國家隊」,同時又以各種公有基金投資方式增加對民營企業的控制力。政治酬庸、冗員過多而人浮於事、經營效率低落而虧損等惡果,必將出現。
回應
這才是民進黨的真面目。所有民主人權主權的標語,都是掩蓋淘空台灣產業的手段!
「中」船改名「台」船,酬庸無極限,緑肥,民衰
台灣的造船不就是個笑話. 唬外行人罷了
再拿百億也塞不住台船黑洞 2020/08/29 中時社論
負責國艦國造、潛艦國造重任的台船公司,向行政院提出增資百億元的要求。台船近年連年虧損、管理不善、問題叢生,連伸手向行政院要百億元,增資效益都說不清楚,輕率增資只會浪費民脂民膏。政府應先對台船經營管理作檢討,再評估其承攬國艦國造計畫的能力與極限。
台船是股票掛牌上市公司,前身就是十大建設時創立的中船。但經營效能遠遠不及中鋼公司,長期難逃效率低落、人謀不臧的公營事業傳統宿命。扁政府時期一口氣裁員一半、減薪35%,才免於倒閉命運;由再生計畫可以看出當年冗員之多與經營績效之差。
之後中船改名台船並股票上市,一度享有年年盈餘的好光景。不過,蔡政府上台後,台船又開始連年虧損。台船號稱股票上市公司,卻是「真公營假民營」,經濟部持股超過3成,其他大股東包括中油、中鋼,都是公股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完全由政府派任,增資幾乎都是向政府伸手要錢。
而台船既是國營事業、又是國艦國造的主體,做的幾乎是獨門、保證利潤的生意:例如,海軍連兩年編列共約170億元預算給台船、慶富留下的15艘巡防艇案也由台船接手,辦理潛艦國造也看到大筆聯貸,這些來自軍方的計畫都有至少10%的保障利潤,但台船還是可以搞到連年虧損,連今年都要繼續虧。
請問,這般表現的企業,納稅人要再奉上血汗錢力挺嗎?如果政府沒有任何評估與改進措施,好意思再拿百億去塞黑洞嗎?
蔡政府丟出這百億增資前,至少先作幾個事:檢討台船經營高層,必要時更換;評估台船的技術與資源,能承擔多少國艦國造任務;最後則是對國艦國造、潛艦國造政策,根據國內的資源與技術再重新審視評估。
酬庸冗員效率低落
台灣早年曾經是一個充滿公營事業、幾乎所有產業領域都有一家公營企業獨占或壟斷,其弊端非常明顯,因此才有大規模的公營事業民營化風潮及產業開放政策。
蔡政府卻是反其道而行,既成立如農業開發公司、國際農業貿易公司、台杉投顧等「準」公營事業,又搞綠能、口罩、疫苗、金融等各種「國家隊」,同時又以各種公有基金投資方式增加對民營企業的控制力。政治酬庸、冗員過多而人浮於事、經營效率低落而虧損等惡果,必將出現。
回應
這才是民進黨的真面目。所有民主人權主權的標語,都是掩蓋淘空台灣產業的手段!
「中」船改名「台」船,酬庸無極限,緑肥,民衰
台灣的造船不就是個笑話. 唬外行人罷了
十年之後的中國戰艦,陣容堪稱奢華!全球第一海軍可能易主 2020-07-09 新浪軍事
30年前的1988年正值美國海軍強大時期——擁有573艘艦艇。同年,中國海軍在南沙群島的鬥爭非常拮据。然而短短30年後,美國279艘艦艇對中國海軍頻繁的活動已疲於奔命。
以主力戰艦導彈驅逐艦為例,目前,中國服役和舾裝的有2艘052A型、2艘052B型、6艘052C型、13艘052D型以及13艘052DL型,共36艘。加上服役或下水測試的055型萬噸大驅8艘。共計51艘將於2023年底前服役,有40艘裝備了宙斯盾有源相控陣雷達,還將建造8到12艘055型,至少有60艘宙斯盾戰艦。
目前海軍共有六大驅逐艦支隊,編制歷來是4驅4護。如今,已是4驅6護,或6驅6護。未來將是10驅8護。
放眼美國海軍,擁有10多艘艦齡30多年的提康得羅加級巡洋艦,大量艦齡超過20年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等,同崛起的、年輕的中國海軍比有些老態龍鍾。
美國決定終止2018年作出對阿利伯克級延壽10年的項目,27艘阿利伯克級將於2026到2034年陸續退役,這嚴重影響美國355艘艦艇的目標。可以說,十年後的中美海軍,除航母以外的主力戰艦的實力對比,可能發生逆轉。
相關新聞
快馬加鞭!陸003航母明年完成、004在建 邁向2035年6艘目標(回應:2025?)
美國《外交官》網站2020-07-12分析:中國驅逐艦到2025年將會翻番,下一步是什麼?
截至2020年中,中國已部署20艘現代化的宙斯盾型驅逐艦由6艘052C型,13艘052D型和1艘055型組成。
接下來是什麼?
055可能會大量生產,054B的排量也會更大,許多現代護衛艦(例如FREMM,FFG(X),26型系列)的排水量要大得多,尋求更大的空間,更靈活的推進安排以及功能更強大的感測器和武器系統。如果054B升至5-6000噸,那麼它將接近052D,這將使人們懷疑7000噸級在整個艦隊中將扮演什麼角色。
一種選擇是,7000噸級可能會被更大,更具前瞻性的設計來替代,可能是8-9000噸的驅逐艦,因為當前052D的設計應該已經接近該船體可容納的極限。這將導致修訂後的三級艦隊結構,包括13000噸級,新的8-9000噸級和新的5-6000噸級。另外為僅包括13,000噸級和5-6000噸級的兩級艦隊。但是,採購和運營兩級和三級艦隊的確切成本細分可能取決於內部戰略評估,即哪些能力和哪些成本被認為更適合國家級海軍採購。
相關新聞
日馬上擁有8艘盾艦不夠,再增2艘補不足,加一起還不到052D一半
美軍選定新戰艦定位相當於中國054B 2020-05-09 新浪軍事
美國海軍一口氣買了10艘FFG(X),由芬坎蒂尼在美國威斯康辛州Marinette Marine造船廠建造,首艦造價12億美元,預計在2022年開工,2026年交付,2030年實現戰鬥力,首批10艘艦預計2035年交付完畢,後續艦單價會降至9億美元。
FREMM型是一個法意合作的多用途護衛艦專案,法國版叫“阿基坦”級,義大利版叫“貝爾加米尼”級,有對地攻擊和反潛等型號,兩者船體一致、武備接近,但動力、雷達有一定區別,法版“阿基坦”級採用的是單面“武仙座”無源相控陣旋轉式雷達,而“貝爾加米尼”級採用的本國產的克洛諾斯多功能雷達,相信是法意“地平線”防空驅逐艦的EMPAR雷達的“縮水版”。
這次FFG(X)選擇的意版FREMM,最大排水量實際上達到了6500噸,也就是接近052D的水準。其動力系統採用了柴燃電綜合推進,1台32兆瓦級的美制LM2500+G4燃氣輪機,以及四台2.1兆瓦柴油發電機為2台電動機提供動力,最高航速30節,可跟隨核動力航母打擊群作戰。
其縮水版“宙斯盾”雷達是3面相控陣的“企業空中監視雷達”(EASR),也就是伯克Flighter3批次的SPY-6“防空反導雷達”(AMDR)的縮小版,全艦採用COMBATSS-21作戰系統,它將首次搭載主被動複合低頻拖曳式聲呐系統,要知道我海軍的052D和054A後期型、056A已經有了類似的產品。
可以這麼說,我國海軍的迅速發展壯大,特別是052D和055大批建造,讓美倍感壓力,雖然他們計畫保持80-90艘盾艦(提康+伯克),但必須要補充一種“二等”或“三等”經濟型遠洋作戰艦艇,定位上和我國即將建造的054B是很接近的,選擇歐洲“舶來品”顯然是為了加快進度。美國海軍總算沒有瞎折騰了,21世紀以來,從32艘砍到3艘的“朱姆沃爾特”級隱形驅逐艦,理念超前卻被曝“戰五渣”的“瀕海戰鬥艦”,他們已經瞎折騰了20年!
回應
楨:054的定位,052的噸位,055的價位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20-05-09/doc-iircuyvi2118209.shtml
美軍新版宙斯盾性能猛增數十倍 成功反超中國海之星(楨:?) 2020-05-02 新浪軍事
美海軍將在未來五年之內,向雷聲公司採購多達47套的AN/SPY-6,16套(V)1用於伯克III驅逐艦;2套(V)2用於美國級兩栖攻擊艦;14套(V)3為福特級航母以及FFGX護衛艦的配套,15套(V)4則用作伯克IIA的改進。相比宙斯盾艦標配的AN/SPY-1系列,AN/SPY-6不僅採用了體制更為先進的有源相控陣天線,同時還進一步集成了以氮化鎵工藝為基礎的全新元器件,天線孔徑一致的前提下,其與探測能力直接掛鉤的信噪比猛增了50倍之巨。而我國海軍在水面艦艇有源相控陣雷達的一些優勢,也有可能隨著AN/SPY-6的批量裝備而不復存在。(作者署名:烽火議軍情)
回應
我們的艦載相控陣雷達也應當在不斷的更新進步。科學就是這樣,有什麼好擔心的。
不這麼寫,恐怕點擊率太低掙不到生活費哦。
觀察者網一周軍評:中美新裝備與“老問題” 2020-05-03 施洋
“經濟適用”的美國海軍新成員
4月30日,從2017年開始發起的美國海軍新一代導彈護衛艦FFG-X專案有了重大的推進:選擇了義大利芬坎蒂尼在其FREMM基礎上提出的方案,FREMM單價只有6.5億美元,FFG-X首艦總造價預估12.8億,剩餘資金將用於艦上武器裝備和電子設備等的採購上。
排水量6000噸的FFG-X對於一般國家已是絕對的高配了,EASR雷達雖然在孔徑上要明顯小於新一代伯克級上使用的SPY-6雷達,性能會優於FREMM上的雷達。至於艦上的武備,芬坎蒂尼的方案與其他競標產品設計基本類似,包括MK110型57毫米艦炮,4組共32單元的MK41垂直發射裝置, 16枚反艦導彈的傾斜發射裝置,直升機機庫以及拉姆末端防禦系統等。
由於FFG-X的排水量以及搭載多面有源相控陣雷達與中國052D頗為相似,不過052D同美伯克級一樣,是承擔航母編隊區域中遠端防空作戰,遠程反艦和對陸打擊等的主力艦。而FFG-X只有32單元的垂發,如果要搭載標準艦空導彈的話,明顯不敷使用,即使在搭載改進型海麻雀,在滿足自保的中近程防空作戰下,考慮到反潛導彈的需求,每艘FFG-X最多8-16枚戰斧巡航導彈進行對陸打擊作戰,相比宙斯盾艦30-60枚戰斧,FFG-X也不太適合執行對外干涉打擊行動。FFG-X的定位更加接近美之前的佩里級或中054A,在為航母編隊提供反潛護航工作外,能夠執行中近程防空等其他的作戰任務。
瑞典智庫稱印度軍費已躍居全球第三 印媒坐不住了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2020-04-27發佈2019年度全球軍費支出分析報告。據《印度時報》報導, 2019年度全球軍費支出增至1.917萬億美元,增長3.6%,創下2010年以來軍費支出最大增幅。其中,排名前五位的國家分別是美中印俄和沙烏地阿拉伯。日韓分別以476億和439億位列第九和第十位。
美國2019年軍費增加5.3%至7320億,占全球38%。歐洲也大幅增長,其中德國增長了10%。印度增加6.8%至711億美元,從去年的全球軍費支出榜第四位上升至第三位,印巴中的緊張局勢以及地緣競爭是其軍費增加的主因之一。不過,印度用於兵員福利的支出高達180億,占30%。此外,印度150余萬常規部隊的養兵費用也占軍費的很大一部分。儘管印度軍費在過去十年增長了37%,但支出占GDP的比重從已2010年的2.7%下降至2019年的2.4%。2019年全球軍費支出較2010年增加了7.2%,這是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的最高水準,可能已經達到峰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未來各國軍費支出可能因經濟衰退而出現下滑。
歐美軍費支出遙遙領先,但諷刺的是,這說明軍費增長與抵禦新冠病毒的入侵能力不成正比,瘟疫有時候比戰爭更具殺傷力。這也促使歐美國家開始反思“國家安全”的定義。
回應
印度GDP只相當於中國的三分之一,卻拿出了中國一半的軍費?這是要在美帝支持下準備挑釁中國的節奏啊!
中國軍費支出雖然居第二,但仍遠低於美國,而人均軍費開支很低,軍費占GDP的比重仍很低,中國軍費開支是基於防禦性國防政策。
054B未來或成廉價遠洋護衛艦 僅安裝2面相控陣雷達 2020-02-23 新浪军事
現在中國海軍的發展思路已經會越來越清晰,052c/d及055驅逐艦相當於正規軍,而新一代的054系列和056系列定為都是廉價多用途護衛艦,前者是遠洋,後者是近岸巡邏。
不過,即便是強調廉價,本身的性能也需要進一步跟上。現如今,多國護衛艦都開始安裝新一代的相控陣雷達,其作戰性能比現今054系列護衛艦的平板縫隙雷達要強不少。054b的發展,也就提上了日程。為了節約資金,它的雷達系統改為2面相控陣雷達陣列取代過去382型雷達,該雷達採用旋轉體制,工作在s波段,具備較強的廣域探測和導彈引導的能力。雖然沒有專門的x波段相控陣雷達作為輔助,但是主動雷達導引的導彈越來越多,對火控的要求越來越低,所以這是可以允許的條件。
另外,為了兼顧過去半主動雷達導引的導彈,054b可能還將繼續保留akj-16火控照射雷達。該雷達採用平板縫隙雷達體制,單個akj-16可以引導己方防空導彈打擊一個來襲目標,054b配備4座該雷達。
除了以上這些之外,054b後部的直升機飛行甲板可能拉長,以相容直20直升機。(作者署名:小微鏡)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20-02-22/doc-iimxyqvz4999575.shtml
相關新聞
不甩美 陸西沙七連嶼要連成片
美第七艦隊直指南海島礁群,跳島戰術演習直接模擬登島!南海艦隊直逼夏威夷,遠海聯合展開防空演練!白宮呼籲:冷靜!解放軍:我們也自由航行!
回應
來而不往非禮也!自由航行也不是美國的專利.這次去夏威夷附近的是海軍161編隊,由161呼和浩特052D驅逐艦、987五指山071型船塢登陸艦、967查幹湖901型補給艦、857天樞星電子偵察船以及171海口052C型驅逐艦和500咸寧054A型護衛艦共計6艘主力戰艦組成。
美軍打仗有多燒錢:年耗萬枚導彈 最貴1枚600萬美元
據美國“驅動”網站2020-02-19報導,美國軍事戰鬥機、無人駕駛飛機和直升機在海外執行任務,往往使用大量各種導彈和其他精確制導武器。美國在這一領域花了很多錢?
根據官方資料,僅在2019年,美國軍用飛機在阿富汗使用了7423枚不同類型的武器,在伊拉克和敘利亞使用了4729枚導彈,共計超過12000枚。2020年,美軍已經在上述地區分別使用了415和68件武器。
以下是美國軍方各部門預計在2021財年為各種空中發射武器支付的單位價格。
空對空導彈:
AIM-9X響尾蛇(空軍)- 472,000美元
AIM-9X(海軍)- 430,818美元
AIM-120D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AMRAAM)(空軍)- 109.5萬美元
AIM-120D(海軍)- 995,018美元
空對地導彈:
AGM-88G先進反輻射制導導彈擴展射程改進型(AARGM-ER)(海軍)- 614.9萬美元
AGM-114“地獄火”(空軍)- 7萬美元。
AGM-114(陸軍)- 213,143美元
AGM-114(海軍)- 45,409美元
AGM-158聯合空對地導彈(JASSM)(空軍)- 126.6萬美元。
AGM-158C遠端反艦導彈(LRASM)(空軍)- 396萬美元
AGM-158C遠端反艦導彈(LRASM)(海軍)- 351.8萬美元
AGM-179A聯合空對地導彈(JAGM)(陸軍)- 324,805美元
AGM-179A聯合空對地導彈(JAGM)(海軍)- 243,281美元
很多美軍現役空射武器,並沒有被美軍列入2021財年購買清單,這是因為這些武器的存量令美軍無需增購。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海軍預計將在2022財政年度開始購買AGM-154帶有動力的衍生型號。
超越俄羅斯 大陸是第二大武器製造國 2020/01/28 中時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2020/01/27透露,中國的武器銷售額已經超過俄國斯,成為世界第二大武器製造國,僅次於美國,並且中國對外國武器和軍事技術的依賴也越來越小。
SIPRI表示,美國在2017年的武器銷售額約為2266億美元,中國大陸以700億美元至800億美元的估計銷售額排名第二位,俄羅斯全年武器銷售額估計為377億美元 ,排在第三位。
中國武器銷售量其實在過去10年就一直高速成長,由於缺乏透明度,所以過去的榜單很難列入。但是隨著大陸的軍事工業公司的可用資料公布,現在對大陸軍火工業的規模,已經有進行合理而可靠的估算。
SIPRI表示,根據2015年至2017年數據的分析,大陸有4家軍火公司可以得躋身世界前二十大軍火生產商之列,這些軍火公司涵蓋了航空、電子和陸地系統等領域。
負責軍用機研發與製造的「中國航空工業集團」(AVIC),在2017年銷售額201億美元,全球第6;主要擔任陸地裝備的「中國北方工業集團」(CNIC), 72億,第8;中國南方(CSGC),122億,第9;還有生產雷達和軍用電子產品的中國電子科技集團(CETC), 46億美元,第19。
至於武器銷售前5名分別是:第1名-洛克希德馬丁(美)、第2名-波音(美)、第3名-諾斯洛普格魯曼(美)、第4名-雷神(美)、第5名-BAE系統(英)。
習近平在2017年宣示,「2035年實現人民解放軍(PLA)的現代化」以及「2050年成為世界一流部隊」的計劃之後,過去兩年間,北京取得了重大進展。軍事專家認為,他的確有本錢這樣說,包括殲-20戰機、運-20大型運輸機,和研發中的轟-20匿蹤轟炸機,都逐步實現中國大陸軍事裝備的現代化。
第一艘大陸自製航空母艦「山東號」在上個月開始服役,中國航空航天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最大的武器銷售則是武裝無人機,彩紅4式(Rainbow-4)獲得頗多中東國家的合約,泰國則購買42輛VT-4主戰車,數量達到42輛。
美坦承:戰爭一旦爆發 3萬駐日美軍半小時就會遭全殲 2019-12-13 新浪軍事
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軍事強國、大國,在世界上的軍事基地可是不少,為了實現其全球化戰略,在經過精心選址後,其海外軍事基地到達了374個,名義上這些軍事基地是為了保護當地的安全,實際上就是為了滿足美國的需求。
而東北亞基地群便是分佈在日本、韓國,其最大的目的就是牽制兩國周邊的國家,而在這兩個國家的軍事基地數量可是相當驚人,韓國有41個美軍事基地、日本更是高達140個軍事基地,除此之外,近幾年,日韓因美國軍費的無故上漲而倍感壓力,以及美國駐軍士兵在當地為所欲為,引發了大量的群眾遊行示威,希望美國撤離。
然而想要美軍撤離可沒有那麼簡單,該地可是美國在東北亞地區的橋頭堡,可是有著非同一般的戰略意義,正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當初美國能在此地駐軍就意味著想讓其撤離是不可能的。
美國在日本的駐軍其實也影響到周邊國家的安全,因此美國也心有餘悸,畢竟如今導彈的問世,都可以威脅到美國本土,更不要說就在身邊的日本,駐日美軍的生存問題也越來越嚴峻。前不久,在美國的一個網站上就刊登了一篇文章,專家就明確表示,戰爭若是爆發,這3萬的駐日美軍只需半個小時就會被全殲。
日本的國土面積本來就很小,而且人口還多,而大量的美國軍事基地則是集中分佈,甚至佔據著日本最優越的位置,對此之前日本民眾還針對美國軍事基地搬遷鬧得不可開交,於是便遭到了延遲。而日本國土的形勢就註定美軍事基地會集中於某幾個點,而美國卻要改變這種現狀,以免遭到團滅。
除了要分散美軍軍事基地,美國還借此提出另外的要求,希望日本可以開放更多的地區來讓美國駐軍,這樣就可以廣泛分佈在日本的各個角落,不致於遭到全殲。說到這裡,美國還真有些厚顏無恥了,將問題和全套解決方案都整整齊齊的擺放出來,就等日本答應了。
然而如今日本已不是當時對美國唯命是從的小角色了,其野心早就隨著其經濟、軍事力量的崛起而再次出現,所以美國美好的願望一定會落空,就連基地搬遷都受盡阻撓。
回應
言過其實吧,為了騙取更多的軍費開支!
你對先進導彈的認知還停留在上個世紀,好好學習一下吧!
拒繳美保護費 韓轉與陸防務合作 2019/11/23 中國時報
南韓國防部長鄭景鬥與大陸國防部長魏鳳和17日在曼谷的區域安全會議進行場邊會談,雙方同意設置更多軍事熱線,並推動鄭景鬥明年訪問北京,以促進雙邊國防上的交流與合作。這是雙方2014年以來,因美國提出在韓國部署薩德導彈系統關係交惡後,時隔5年再度重啟的高層接觸,兩國未來軍事交流也引人關注。
南韓宣佈該消息的時機,恰逢華府要求南韓每年分擔2萬8500名駐韓美軍費用大幅加碼至50億美元,南韓國內對此群情激憤。南韓智庫「韓國統一研究院」的民調顯示,96%的受訪民眾反對南韓再付更多駐韓美軍軍費。
日本政府消息人士上周也透露,今年7月時任川普國安顧問的波頓曾要求日本政府,將駐日美軍的駐留經費負擔增至目前的5倍,但遭到日方拒絕。
相關新聞
美國積極介入下 南韓決定維持日韓軍事情報保護協定
川普威脅退出 美要歐修改開放天空協定 2019/11/22 中時電子報 楊幼蘭
據《防務新聞》(Defense News)2019/11/21報導,川普政府官員上周在布魯塞爾開會時,首度全盤托出對條約的憂慮,並明白表示,他們正認真考慮退出。
開放天空條約2002年生效。包括美俄在內,有34國簽約採行,簽約國可以在彼此領土上空進行非武裝空中偵察,以檢查執行各式武器控制的狀況。俄軍方濫用條約,鎖定美國關鍵基礎設施。若是要挽回條約,盟國就必須化解那些顧慮。
美國防機密預算大增 承包商暗地狂撈錢 2019/10/25 中時電子報
據《防務1號》報導,被五角大廈列入機密的國防預算項目大幅增加,國防承包商獲利亦快速成長。美國2020國防預算較前一年增長5%,但機密項目增長6%,新的財政年度將有11%(約760億美元)的國防預算被列為機密項目。而連眾議院武裝委員會主席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都批評,機密項目過多會躲避議會、媒體與公共團體監督,造成浪費,傷害民眾對政府的信任。
不過,有一群人正在熱烈談論機密預算支出,他們是美國國防承包商的高管與華爾街分析師們討論季度收益時的熱門話題。承包商表示,機密項目增長快速,尖端技術開發部門利潤成長比公司整體成長大得多。
報導說,今年洛馬公司獲得約6億美元的機密資金用於開發高超音速武器技術和原型,明年這個項目可望增長到約10億美元。而這只是用於開發,尚未計入量產的資金。雷神公司去年財報中的機密項目增長46%,達70億美元,佔公司整體收入19%。諾格公司的航空部門去年有10億美元的無人機機密項目,另外還有金額更高的隱形轟炸機開發。
海軍的作戰計劃與戰略副部長斯圖亞特.蒙許(Stuart Munsch)稱,冷戰之後美國沒有全面競爭的對手,但現在中國大陸和俄羅斯的崛起,五角大廈因而恢復了過去冷戰時期的保密手段,對訊息的披露更加謹慎。
不過,報導指出,推動政府透明化人士認為,過度保密會傷害美國人,也會傷害保護美國的軍人。美國國際政策中心的武器與安全項目主任哈頓(William Hartung)說,國防機密項目增加,就很難獨立評估國防支出是否有價值。目前五角大廈的預算已經接近二戰以來的最高水準,預算資金本來就有逃避監管的傾向,一旦機密類別遭過度使用,就會會造成大量的浪費。
相關新聞
國防好貴,109年度國防預算破3500億:不含66架F-16V特別預算案共2500億,進行中軍購總額逾8000億
先進空對空導彈究竟有多貴?韓國剛買120枚,單價和超級跑車相當 2019-10-21 新浪軍事
美國10月17日向韓國出售2.53億美元120枚的AIM-120C-7/C-8,C-7採用了緊湊化的制導系統長度縮短了15釐米,得以換裝一台長度更長、推力更大的火箭發動機, C-8(AIM-120D)使用全新的雙脈衝火箭發動機和雙向資料鏈,比C-7的105公里增加50%,是AIM-260服役前,美軍最先進的視距外空戰武器。
雖然一枚210萬美元包含了武器支援、備件和維修零件以及其他系統,但我國一架梟龍1500萬,歐洲的“流星” 2019年的單價也是200萬以上。
現代高技術戰爭,要想遠距離殺敵,各種導彈的價格不斷水漲船高,韓國宙斯盾驅逐艦的標準SM-3艦載反導導彈1500萬美元單價。
英國造艦業已無可救藥:訂單全靠哭 誰最能哭誰中標 2019-10-21 新浪軍事
在長達兩年“拉鋸”之後,英國皇家海軍31E型護衛艦的選型風波:巴布科克海事的“箭頭-140”奪魁,而BAE的“里安德”、德國克虜伯的MEKO則落選。
英國並非根據船艦方案的好壞來衡量勝負,而是用“誰哭得響,誰有飯吃”的原則來決定花落誰家,原因很簡單,BAE掌握有26型護衛艦訂單,“讓一讓”競爭對手完全是分內之事,總不能坐視巴布科克海事旗下的船廠倒閉破產,工人失業吧?
為了替代16艘的23型護衛艦,十年前規劃了26型護衛艦,但議員認為太貴(1艘8億英鎊),最終決定其中5艘由“更廉價的”12.5億英鎊的31E替代。
但看似照顧到各方面的造艦策略,受害最深的依舊是英國皇家海軍,以及英國人自己。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10-21/doc-iicezzrr3647544.shtml
全球電視價格持續下跌 日媒:起因在中國 2019-10-21 觀察者網
據日經中文網2019-10-21報導,中美貿易摩擦正在加劇由於中國企業供應過剩而導致的電視機價格暴跌。平板電視1-3月的每英寸價格為10.9美元,同比下降17%。價格大幅下跌有利於消費者,另一方面,對企業構成打擊。
回應
當年日本電視賣1-2萬,這種暴利看的下去嗎?55寸前幾年賣5000的,良心不疼嗎?
中國技術一突破/生產線一起動就白菜价。
中國海軍“下餃子”船廠能賺多少錢?1艘055或僅3億 2019-09-14 新浪軍事
中國武器物美價廉在世界是人盡皆知的事情。現如今,中國海軍正在瘋狂的“下餃子”,對於噸位不一,性能不一,造價不一的各式艦艇,很多人便會疑問,船廠在造完一艘艦艇之後,能夠賺到多少純利潤?
實際上,對於這種事情,國內早已頒佈了相關法律和條款。根據《軍品價格管理辦法》和《海軍艦船訂貨合同管理規定》,軍品的利潤必須保持在5%以內,相關的專案會有專門的監督組和督查組監視,一旦違規則會被移交給軍事法庭受理。
這也就意味著,即使是一艘造價60億人民幣的055驅逐艦,船廠實際上能夠拿到的錢只有3億人民幣左右,還是最大的。而一艘造價為35億人民幣左右的052D驅逐艦,利潤最大維持在1.75億人民幣。一艘造價為14億人民幣左右的054A型護衛艦,船廠最大的利潤僅為7000萬人民幣。
而這之中,產量最大的056型護衛艦單艦價格在7億人民幣左右,其利潤也就是3500萬元。071型船塢登陸艦造價在19億元左右,僅比054A型護衛艦要貴點,其純利潤也就是9500萬元。利潤最豐厚的當然是航空母艦和核潛艇,一艘航母保守估計造價在100億元以上,那麼它的利潤就是5億人民幣以上。核潛艇造價如果按照80億元計算,則是4億人民幣。
這樣的利潤相對於國外,真的非常良心。如果同樣的訂單放在國外,軍火商估計都不會正眼瞧。以英國31E型護衛艦為例,單艦價格據說不超過2.5億英鎊,但就是如此價格,英國造船廠竟百般推辭,表示要先滿足民用訂單。(作者署名:利刃軍事)
回應
中國的軍工體系說到底,是為了國家和人民的穩定與安全。不是和洛馬公司那種西方軍工集團一樣只為了賺錢。這兩者有巨大的區別。所以,軍工哪怕賠錢,也要幹下去。這為的是國家和人民的長遠利益,這個收益不是金錢能衡量的。
中國突破微機械陀螺技術 子彈長眼睛百發百中不再難 2019-09-14 新浪軍事
最近些年,珠海航展逐步從比較單純的航空武器設備飛行展覽,不斷有航太,兵器,電子,艦船各個工業企業的加入,已經發展成為一個規模龐大的,世界級別的武器技術展覽,不僅僅包含海陸空天的各種技術和設備,而且包含很多通用的先進技術和裝備,最近些年,中國精確制導彈藥井噴,連近程的迫擊炮都長了眼睛,何況更大型的火箭彈。
過去幾十年,中國在導航技術上嚴重落後,但是經過努力,中國已經獨立掌握了高精度鐳射陀螺設計製造技術,而且還包括先進的北斗衛星導航技術,這兩種導航技術的成熟,使得中國大型武器和平臺的先進性有了堅實的基礎,在航空界而言,導航技術落後,那就容易飛不遠,打不准,愛迷路,這是作戰的最大忌諱之一。
最近些年中國在大型武器上有了長足進展,戰鬥機,遠端導彈,大型驅逐艦,航母等,不知不覺中,中國科技工作者也突破了中等精度小型導航儀的技術,開始普遍用在國產彈藥改造上,現在已經開始有多款炮彈火箭彈精確化改裝,隨著技術進一步發展,中國甚至可能開發精確制導子彈,做到完全百發百中!
展臺上這些不起眼的導航儀黑盒子,在資深專家看來,就是妥妥的核心尖端科技
這就是俗稱的微型機械陀螺儀,現有設計大多採用採用振動物體傳感角速度的概念,利用振動來誘導和探測寇里奧利力而設計的微機械陀螺儀沒有旋轉部件、不需要軸承,可以像電路板一樣,採用微機械加工技術大批量生產。
這種微型機械陀螺儀由於尺寸很小,價格便宜,雖然精度一般,但是在幾公里範圍內短時間飛行應用還是有良好的效果,這是世界精確制導武器的又一次浪潮,小型彈藥精確化。
最近些年,感測器小型化微型化浪潮成為推動新武器發展的一個核心動力,全世界各國都在不遺餘力投資各種感測器技術,也包括核心的陀螺儀,可以說,陀螺儀最早用於航海,然後擴展到航空,最終加入到航太領域,統治了洲際導彈的飛行軌道,最近些年,陀螺儀技術再一次領導了世界新軍事革命!(作者署名:大水)
回應
作為一個嚴肅的媒體,為什麼會逐漸墮落為標題黨了呢?
無知者無畏啊!同類型的就有LMT在EXACTO專案中開發的XM25,正在試驗中!乖,《少先隊員:知識路》2017年 第7期就有介紹,趕緊去學吧!
太空競賽不落後 中國追美趕俄 2019-07-21 台灣醒報
50年前人類首度登月時,中國在太空競賽中幾乎沒有分量,隨中國壯大、富強,中國的太空探索進度正快速追趕美國,預期2020年將開始探索火星、設立永久太空站,2030年讓中國太空人登上月球。在中國奮力追趕下,以往太空競賽中居領先地位的俄羅斯表現相對黯淡許多,要能夠重居領導地位將非常困難。
據CNN報導,中國沒有官方太空探索計畫預算,但外界估約58億美元,這僅是美國太空總署(NASA) 2020年預算226億的1/4,不過中國發展企圖心可不會因為預算較小而縮減。
日本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今天在一顆遙遠的小行星「龍宮」著陸,以協助科學家瞭解太陽系演化歷史。印度太空探測船「月球飛船二號」原本15日要發射升空,但因為燃料技術問題,發射前不到1小時緊急喊停。
俄太空產業近年來發生腐敗、缺乏專業知識,以及多起機件故障的醜聞,都讓觀察家認為,俄太空產業危機更深了。
登月50周年 美想重返月球 先闖政治迷宮 2019-07-22 聯合報
美國太空總署廿日歡慶人類首度登月成功五十周年,但美國載人太空事業的未來一波三折,因為各界都知道要重返月球才能上火星,但是,每次登上大位的新總統都想改變前任總統目標,預算更不見得有如一九六○年代那般慷慨,使負責執行的太空總署不僅得克服技術難關,還得走出華盛頓的政治迷宮。單是在川普政府頭兩年,美國載人太空計畫目標就已多次更改。原本火星的急迫性不高,太空總署準備等到重返月球有更多進度後再說,但現在川普希望太空總署更常宣傳火星任務。
原本太空總署打算讓太空人重返月球的時程是2028年,沒想到在美國總統川普授意下,今年春天太空總署宣布登月時間提前至2024年,讓川普若能連任,得以在第二任結束前看到美國太空人重新踏上月球。
太空總署目前最大問題是經費不夠,今年五月白宮才要求國會對明年度太空總署預算再增加16億。若要讓美國太空人重返月球,可能得花上兩至三百億,而且與五十年前阿波羅計畫不同的是,如今美國非常仰賴民間太空企業的技術。
而5.8X42mm的88狙初期用的也是與88通用機槍一樣的重尖彈,後來又用上了DBP10式通用彈,但精度對標西方也只是M16A2的水準,如果參照西方標準的話,也只能視作精准步槍。但話說話來,本身作戰和戰術的理念和需求就不同,強行去套西方標準並不適合。
“26萬”所用的國產CS/DFL3型7.62mm高精度狙擊步槍彈改變了我國沒有裝備專用狙擊彈的歷史。比如傳統彈頭為了降低成本以及方便生產都是後部封口,國產高精狙子彈為了提高同心度開始改變生產工藝變為前端封口,和M118LR類似。美帝摸著石頭過河,我們摸著美帝過河,這也使得該彈配合CS/LR4步槍時射擊精度提升到1MOA級別,在100米處的散佈範圍為小於29毫米,精度達到了M24狙擊步槍使用M118LR時的水準。
我國士兵在這把槍剛剛列裝的時候參加了哈薩克斯坦“狙擊金鷹2012”大賽並使用CS/LR4步槍揚眉吐氣獲得了優勝獎,技驚四座!
這對軍工人來說是莫大的歡欣鼓舞,遙想當年因為中國人沒有專用狙擊彈,拿著88狙參加國際大賽而被拒之門外的而含恨落淚中國老兵,這也是我們裝備水準極大進步的見證,而我國軍工人還不滿足於此,我國12.7毫米和8.6毫米狙擊彈也已經搞得風生水起,我相信我們中國的狙擊槍各方面一定可以走到世界前列。
中國高精狙發展的這十多年間,各種口徑各種類型的高精狙總體處於快速發展狀態,而這一切都離不開“26萬”這型我們首次大規模服役的高精狙。(作者署名:軍武次位面)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19-07-17/doc-ihytcitm2588062.shtml
中國高精度狙擊槍子彈比95步槍彈貴15倍 究竟貴在哪 2019-07-17 新浪军事
從2010年開始露臉的國產CS/LR4型狙擊步槍一走入大眾的目光便成為了焦點,該槍配備的還有8~32倍白光瞄準鏡、微光圖像增強儀、鐳射測距及彈道計算器等,還有維護工具等備用彈匣等配套附件。這一全套下來總共26萬人民幣,因而該槍又被網友起了個“26萬”的諢號。
電視劇《特種兵之火鳳凰》中一段描述CS/LR4步槍的CS/DFL3型7.62mm高精度狙擊步槍彈50元一發的場景更是勾起了吃瓜群眾的好奇(注意教官的表情):
當然,電視劇歸電視劇,7.62毫米高精狙彈肯定不便宜,但撐死了也就20到30塊錢左右的樣子,而95步槍的步槍彈一發才2塊錢左右,價格相差15倍,狙擊彈到底貴在了哪裡?
就拿的國產高精狙子彈的國外兄弟7.62*51NATO的普通彈和M118LR狙擊彈來舉個例子。
M118LR使用的11.3克比賽級狙擊彈頭遠距離存速好,比如千米外還能保持音速,在氣動外型設計、加工精度、誤差處理等方面都比M80普通彈好太多了。M118LR的銅被甲是從彈頭收口(一般子彈是彈尾收口),形成了一種開尖設計。這種彈的同心度和一致性特別優秀,下圖便是開尖和M80普通彈的對比。
M118LR所使用的特殊發射藥較普通7.62NATO的發射藥每磅也要貴十美元。這種發射藥雖然燃燒比較慢,沒有普通發射藥那麼猛烈,但燃燒時更均勻,推出彈頭時的一致度更高,殘渣也更少,M118LR用的比賽級底火比普通彈的也要貴上一些。
所以美國彈藥銷售網站上M118LR的單價普遍都在1.1美刀以上,比7.62*51普通彈的0.41美刀貴上許多。
更極端的例子則是以精確度出名的美國M200狙擊步槍使用的彈頭都是銅鎳合金直接車出來的,質地非常均勻,彈道表現極為優秀,最便宜也要每發十美元。如此一來犧牲的除了性價比,也一定程度弱化了毀傷能力。
反觀我國之前狙擊步槍精度不足很大程度上就是吃了沒有專門配套狙擊彈的虧。比如我軍從對越自衛反擊戰就開始仿製蘇制的SVD精確射手步槍而來的“79/85狙”使用的還是53式7.62X54R步機彈,精度遠不如用7N1狙擊彈的SVD。
美軍售總額比我預算多200億 國防部這樣解釋… 2019-07-15 聯合報
美國國防部宣佈,出售我國一○八輛M1A2戰車及周邊設備,總價達到廿億美元,然而國防部先前送到立院的M1A2採購計畫「銳捷專案」,預算僅四百億餘元,出現高達兩百億的價差,必須追加預算。國防部表示,差額主因係陸軍規畫的「需求項目」,與美方發布之「可供售項目」之間有落差所造成,不代表清單中每一項,我方必定都會買。
相關新聞
報復美對台軍售 大陸要制裁美國軍武商
回應
6百億怎麼夠,應該編6兆才對,這樣子,民進黨和蔡桶,才能錢進銀行,當大富翁環遊世界
尹清楓!
凱子軍購 2019/07/16 旺報
其實M1A2戰車,軍事專家一直認為,對台灣而言並不實用,買來只是鼓舞士氣,沒有什麼實戰效用。果真如此,美方還要我們追加200億的設備,這不是凱子軍購,什麼才是凱子軍購?
兩百億的「大禮」 2019-07-16 聯合報黑白集
M1A2T軍購暴增,不免令人懷疑,難道是美方「強迫推銷」原本不在清單裡的東西?又或者是美方故意漲價敲竹槓?更糟的是,其間有否人謀不臧的弊端,現在浮出的只是冰山一角?不久前美中貿易戰降溫,隨即傳出美對我軍售可能生變;莫非這新增的兩百億,就是讓軍售通過的另類「代價」?
最可悲的是,無論答案是哪一項,在蔡政府「單邊押寶美國」的對外政策下,會不會不管對方開價多不合理,台灣也只能含淚裝笑「吞下去」?不僅如此,跟在M1A2T的六百億軍購後面,還有少則二千餘億、多則四千億的F-16V採購案。屆時,又會不會重演「預算剛過就加價」的慘劇,誰也說不準。
蔡英文把美台關係當成連任之路上撿到的槍。但一路看下來,撿到這槍的代價,遠遠超過大家的想像。如果用兩百億的大禮,來換取紐約過境的禮遇,那代價可真高!
卯起來造航母! 陸兩大船廠合體 2019/07/06 中時
1998年時,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被分割為中船工業和中船重工兩大集團,前者以上海江南造船廠為中心,而後者以大連造船廠為中心。
新世紀中國海軍確定發展航母之後,無論是「遼寧」艦改裝,還是第1艘自製航母建造,都在大連造船廠。其中主要考慮到以下幾點,首先中國的唯一水面艦設計單位701所隸屬中船重工,因此701所是國產航母總師單位,而大連造船廠也屬於中船重工,雙方在同一集團下溝通更順暢。
此外,江南造船廠從上世紀90年代起,負責建造第2代驅逐艦,而新世紀開始建造第3代驅逐艦,再去建造航母,可能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分工,由中船重工和大連造船廠負責打造航母,而由中船工業和江南造船廠負責護航艦。
不過,航母船廠是重大戰略目標,也是戰時敵方重點攻擊對象。基於系統冗餘和備份,中方和海軍也有意建第二個航母打造基地,而這也有利於促進競爭,提高航母建造速度。在這種情況下,解放軍第二艘自製航母003艦並未在大連造船廠建造,而是轉交江南造船廠。這樣就產生溝通協調上問題。
退而不休 處處可艦中國血統 2019/07/07 旺報
前言:隨著各式軍事裝備服役,堪用或者未達服役年限的船艦及各式系統,大陸用來軍援給友好盟國,在南亞/東南亞地區的053系列數量已達16艘。包括緬甸、泰國、斯裡蘭卡都接收各式艦艇。對大陸海軍而言,不僅解決了二手艦的問題,還進一步強化了盟邦之間的關係。早期,台灣也是接收了各式美製的二手艦,到了台灣海軍手裡,經過改裝和增建武器系統成了捍衛台海的「陽字號」,數量多達二十多艘,掌控制海權三十多年。一直到成功艦、拉法葉艦陸續服役後才退居第二線。
2019年6月5日,在拆除了飛彈等武器裝備後,曾經是解放軍海軍的明星艦艇053H2G(舷號:542)正式移交給斯裡蘭卡海軍作為巡防艦使用。除了這艘053H2G,在南亞/東南亞地區的053系列數量已達16艘。
美軍將增購94架F-35戰鬥機 拿中國威脅當藉口 2019-05-25 環球網
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在本週四公佈了總值7500億美元的年度國防授權法草案,特別提及中國對美國軍事優勢的威脅,將授權美軍購買94架F-35,以及隊美國核武器庫進行現代化改造。
此外,草案規定,如果土耳其購買俄制導彈系統,將終止F-35合產計畫。草案還授權組建太空軍,並禁止國防部將駐韓美軍人數縮減至2.85萬以下。
回應
94架管P用, 300架更適合,趕快去改草案。
呵呵呵,咱飛機生產完全國企,成本就這麼大,咱們可不是九十年代的蘇聯那麼好糊弄,我華夏人是知道怎麼團結對外的!
中國的軍費即便誇大也不到gdp的2%,而美達3.5,正如卡特所說,中國將大量的錢用到民生,而美用到戰爭,中美到底是誰威脅誰?
20年花費300億美元 美軍終承認瀕海戰艦徹底失敗 2019/05/23 中時電子報
瀕海戰艦(LCS)計劃可能是美國海軍有史以來最悲慘的錯誤,前後搞了20年、花了約300億美元買下35艘。美軍最後終於認識到,這艘不斷變更任務、設計與裝備,還持續追加預算的戰艦根本無法開出港口作戰,只好回頭尋找一艘造價約10億美元的導彈護衛艦。
軍購大錢坑 台灣填得起嗎? 2019-04-03 陳宗逸
台灣在睽違27年後,將再度從美國獲得大批武器。總共約新台幣3,200至4,000億,約等同台灣年度國防預算的1至1.5倍,將有66架F-16 Blk70/72(F-16V)型戰機、108輛的M1A2X型主戰坦克,以及數額、價格不明的潛艦裝備,統統包裹在一起,成為機密預算,希望這筆被列入特別預算(不包括在年度國防預算裏)的钜額款項。
曝光昂貴軍購 政治操作明顯
很明顯的,這是蔡英文打著「辣台妹」動員「統一恐懼感」,想藉由台美軍售,在總統大選中得利。
今年是《台灣關係法》40週年,也是總統大選年,蔡英文正面臨低民調,以及黨內、外的夾擊,故在外交國防領域,她必須交出成績單。最快的方法,就是做台美關係的文章。
印度嫌棄的貨 台灣成冤大頭
何謂F-16V?這是美國近期試圖向印度兜售的F-21,欲矇騙印度政府,將已然需要淘汰的F-16生產線,轉移到印度塔塔汽車公司的園區。除了「加強印太合作」的戰略性考量外,也把F-16的殘餘價值傾銷給印度。但印度政府至今仍對此說不,因為深知美國在此方面的「詭計」。反觀台灣,卻大方地擁抱印度不要的F-16V。
66架戰機起碼要花費75億美元,等同一架戰機單價高達1.1億。日前,美國空軍應川普要求,將F-35單價壓低在8,000萬美元左右。即使F-35戰機,其高峰期的單價,也才1億美元左右。
F-16比F-35還貴,這要如何說服納稅人?
有經濟和兩岸 才有安全可言
故此,雖高價採購美國軍火,可能得以獲取暫時政治利益。但從長遠來看,台灣的安全並不在採購多少軍火,或是對美日的安全依賴,而在政治與經濟。對台灣來說,如何「避免戰爭」,遠比「打贏戰爭」更為重要,「避戰」才是台灣政府所必須作為的重中之重。因為一旦開戰,不論結果如何,對台灣而言都是無法承受的災難。
回應
你要問應該是,這樣的軍購案,當權者跟中間的掮客可以撈多少,來的及撈嗎,有一個叫達陣的案件,就是個中的海撈沒成功
民進黨執政一直將台灣往戰爭邊緣前進,抱美媚日將人民納稅錢花在大量購買軍火上,忽略百姓經濟的強烈需求,呆灣郎你還看不清嗎?
向大陸打嘴炮,然後告訴百姓一定要買武器自保,全面執政,一致通過,大買特買,回扣行規,全世界流氓政客都通行,可憐台灣百姓!
軍購大錢坑 台灣填得起嗎? 這叫什麼話?人要是只惦記吃好喝好,與禽獸何異?少吃點少喝點,就有了!做人難,做臺灣人更難!
掃帚至少還可以多用途...跑道被炸全飛不上去
中國海軍開工軍艦數下滑:小艦狂潮後已迎來大艦浪潮 2019-04-05 新浪軍事
去年中國下水軍艦的總排水量超過世界上別的國家,至20.38萬噸。但從最近看到的中國上海滬東造船廠的照片看,過去幾年大量下餃子的056/071船塢登陸艦只有一條。再看江南/大連兩造船廠,除兩條航母與幾條055及052D驅逐艦外,也看不到別的新型號的開工,什麼原因讓中國船廠中的軍艦開始少了呢?
十年來,中國海軍則建了6條071,6條903綜合補給艦,14條052D,大多已下水服役。8條055萬噸艦,也是2014-2017年內開工的。
中國海軍這幾年開工的主要是大型艦艇,比如航空母艦、神盾艦、兩栖艦、核潛艇等等 。而這類巨艦則工程規模和成本較大,研製週期與建造時間不可能與前期中小型艦艇那樣成批“下餃子”了。相信未來幾年內,055艦要開工2~6艘,而改進型的052D也將作為055的“低配艦”開工6~10條。新航母則要到2020年以新動力航母開工。當然常規動力航母可能可能會有二條同建的情況。
兩栖艦075已開工建設,至於新的戰略核潛艇,雖是中國海軍急迫需求的,恐怕還處於技術驗證階段。當然我們認為現在不是“下餃子”而是軍艦的品質上去了。(作者署名: 浩漢龍/浩漢防務)
回應
過去是補差,現在是增強,由黃水轉藍水海軍再轉向遠洋海軍,總有一天達到和超越美國的水準。
美軍費開支遠超中俄 特朗普聲稱願與中俄共同限制
在大幅增加五角大樓軍費開支預算,並要求北約增加軍費開支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又開始抱怨所有這些錢可以更好地花在其他地方。特朗普2019-4-4表示,他有興趣與中俄達成一項新的軍備控制協議,以減少“荒謬”的軍費開支。
其實特朗普才是那個拉高美國軍費開支的人, 2016年上任就提高到超7000億美元,而2020年達7180億。2018年居全球第一,超過位列其後的12國的軍費開支總和,2019年中國1776.1億,俄為440億。
回應
特朗普為何退出《中導條約》聽他忽悠。真以為別人都是傻瓜了。還是那句話:你打/說你的,我打/幹我的。
中國正在超過你,美國在衰敗,中國崛起只是時間問題!
川普獅子大開口!不只要盟邦負擔美軍軍費 還要賺50% 2019-03-09 聯合報
彭博資訊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多年來一再抱怨美軍駐在國分攤太少軍費,他要求對方負擔美軍全部費用,現在他又獅子大開口,要盟邦多付50%,讓美國倒賺一筆。
十多位美國官員透露,依照白宮的指示,美國政府正在擬定「成本外加50%」(Cost Plus 50)計畫,要求德國、日本、南韓,最終擴及所有美軍駐在國,支付美軍的所有費用,並為享有美國駐軍的待殊待遇,多付50%的特權費。
根據「成本外加50%」計畫,部分國家可能要比目前分攤的費用多付五到六倍。
對於這個想法,川普已鼓吹了幾個月,他的堅持差點讓美國和南韓針對2萬8000名駐韓美軍的協商談不下去,川普向國家安全顧問波頓下條子說:「我們要成本加50%。」
川普團隊認為這是逼北約盟國加速增加國防預算的高招,川普自上任以來就對這個議題緊咬不放。儘管川普聲稱在他施壓下,北約盟邦已增加數以十億計美元的國防經費,但他仍認為增加的速度太慢。
儘管美國官員謹慎地認為「成本外加50%」只是美國要盟邦分攤更多的諸多選項之一,而且仍在初步階段,但已震撼美國國防部和國務院,官員擔心這將大大冒犯美國在亞洲和歐洲的堅實盟邦,他們原已質疑川普對他們的承諾。
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資深顧問車維德表示,川普政府先向南韓要求「成本外加50%」,雖然最終沒達到目的,但藉此向其他盟邦傳達訊息。
回應
這般折騰盟國,遲早撕毀同盟條約!
沖繩婦女之鑑就是因為免費的最貴...
台灣現任政府就愛被川普強暴,但會說的好像賺到了
滿腦子生意經,他是生意人,不像一個國家領導人。
日韓台三隻看門狗(watch dog)自己買狗食 呵呵
結果是美軍滾蛋!
十六世紀的西班牙、十七世紀的法國、十八九世紀的英國、二十世紀的美國。二十一世紀輪到中國出頭了。
中國軍費規模世界第二 實際戰力水準卻排不到第二 2019-03-06 環球時報
中國2019年的國防預算計畫增長7.5%,低於去年的8.1%是連續4年降至兩位數以下是連續4年降至兩位數以下。總額將為1.19萬億元人民幣,約合1776.1億美元。
每年中國兩會期間,西方媒體都會圍繞中國增加軍費炒作一輪“中國軍事威脅論”,今年也不例外。它們今年集中抱怨中國軍費使用“不透明”,另外宣揚中國的實際軍費比公開公佈的高很多,不過這些指責都不是新的,而是這些年時不時就拿出來冷飯熱炒的指控。
客觀看中國的國防預算情況和實際軍力情況,那麼中國軍費與第一名美國的7000多億美元的規模尚有巨大差距,然而中國軍費規模世界第二,實際戰力水準卻排不到第二,這是因為中國軍力的增速快,但存量小。中國提升實際戰力尚有漫長的路要走。從海上力量看,中國與擁有11個龐大航母戰鬥群的美國存在巨大差距,就是美國海軍原地不動,中國海軍要達到它的水準也需要幾十年的時間。再看核力量,美俄的核武庫規模也是中國無法望其項背的。通常認為,中國核彈頭的保有量一直低於英法的水準。
中國增加軍費意在滿足我們的現實國防需求。一方面我們的國防戰略是防禦性的,另一方面我們面臨的安全威脅和挑戰不斷增加。從長期看,中國必須不斷加大美國軍事挑釁中國所意味的代價,使其成為華盛頓的不可承受之重,才能將我們的國家安全進一步築牢。
相關新聞
美俄要退出中導條約有何啟示 中國在軍控領域別上當
台美軍火採購有利小英訪美 編特別預算66架F-16V天價4000億新台幣比F-35還貴(回應:呆子凱子軍購)
回應
要大大增加軍費!多造核彈!
確實,論核戰力,只有俄能與美相當。
核武器保有量不需要多,夠毀就行,多了是負擔
我們只是在補短板,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比較中美俄軍費與戰力需要注意幾點,一是貨幣實際購買力。二是研發經費是否列入軍費。美俄大部分存量都是上世紀兩方軍備競賽時的產物。基本都進入快速淘汰期。不僅佔用了大量維護軍費。使新設備更新速度減緩。特別是雙方軍備競賽後大量存量設備造成短期相應軍備需求急速減少,特別是蘇聯解體,相應技術人員及熟練工人的流失都對後期生產及生產成本造成傷害。而中國因為有後發優勢,特別是中國不參加軍備競賽,始終控制軍機軍艦特別是核武器保持在合理數量,快速研發小批量裝備。使中國的軍備發展始終處於合理的梯隊狀態。這也使得中國的軍費效益比一直大於美俄印等國家。
美國大兵人手一個防彈衣解放軍卻沒有 因成本太高? 2019-02-05 新浪軍事
在各種影視劇中,我們總能看到特種兵執行任務時,身上的防彈衣是必不可少的。防彈衣能夠有效的抵擋從遠處射來的子彈,達到保護生命的作用。由於國家之間的差異,我們能夠發現美國軍人都穿防彈衣,但是中國解放軍卻很少穿。
有網友表示,是因為美國不差錢。雖說一件防彈衣的造價是幾百到幾千美元。如果一個國家全部軍人都穿防彈衣,那的確是一筆不菲的支出。但是中國經濟一直持續發展,且處於世界經濟前列。我國裝備庫的防彈衣對我國軍人來說,綽綽有餘。
分析原因還需要從不同國情出發。第一,中國嚴格管制槍,而美國私人持槍是公民的權利,還受美國憲法保護。可想而知,美國的治安相對於中國的治安要不穩定一些,以及出現暴亂的次數也是多出中國。在中國穿防彈衣的軍人基本上是維護國家邊界的特種兵以及執行非常危險人物的軍人們。防彈衣在和平年代可以說是消耗品,防彈衣都有有效日期,每個軍人都穿,其實也是一種浪費。
我們知道穿防彈衣是根據軍人所要執行的任務性質決定,所以差異原因更重要一點是美國的軍人遍及全球,無論是在伊拉克、伊朗還是阿富汗以及美國國內,美國軍人們主要任務是維護國內治安以及打擊恐怖份子,所以他們穿防彈衣減少傷亡也在情理之中,而我沒解放軍士兵不需要全球打仗,所以不必都穿。(作者署名:大國將令)
美海軍噩夢:算錯了!中共艦隊不是300艘而是650艘 2019-01-31 中時電子報
美國的海軍專家指出,美海軍先前對中共海軍的規模估算完全錯誤,中國大陸所擁有艦隊比大多數人想像的要大得多。目前大陸可以進行海上軍事任務的,除了解放軍海軍之外,還應該把中國海警部隊與人民武裝部隊的海上民兵算上,如此一來,中國的海上艦隊不是先前估算的300多艘,而是650艘。而面對這種海上武力規模,美國必須重新考慮其太平洋海上戰略。
美媒《國家利益》報導說,美國海軍情報局原先估計,到2020年中共海軍將擁有313至342艘戰艦,相較之下,美國海軍在2018年中則有285艘,差距並不大。不過,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艾瑞克森(Andrew Erickson)有不同看法,他認為解放軍海軍只佔中國大陸海上力量的一小部分。中國的武裝部隊有3個主要組織,每個組織都有一個海上子部門,他們的艦艇數量是全世界上最多的。除了解放軍海軍之外,大陸的海洋相關組織還包括海岸警衛隊和人民武裝部隊海上民兵組織(PAFMM)。協助中共實現其外交政策目標。雖不尋求戰爭,但北京決心在近海(黃海、東海和南海)的主權爭議中,亦即所謂的海上灰色地帶,以強大的第二和第三海上武裝力量行動來改變現狀。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救援隊伍,船艦數目比所有鄰國都多,目前有225艘超過500噸的船隻,另外在近岸區域還有1050艘以上的船隻,總數達到1275艘。而且海警隊吸取美日等國經驗,快速更新船艦,運用新的海上裝備諸如直升機、攔截艇、艦砲、高能水砲,同時也改進其耐波性。海上民兵發展與現代化狀況類似。從2015年開始,在西沙群島發展專業化與軍事化的民兵組織,配備84艘擁有水砲與撞擊裝置的大型船隻,定期在南海活動。
文章指出,如果把解放軍海軍、海警隊和海上民兵所有可從事軍事用途的大型船隻計算進去,大約是650艘。當然,這種準軍事組織不是只有中國有,美國也有遠洋海岸警衛隊和民用軍事海運司令部,這些單位大約有240艘大型船隻,還有120艘貨船,若全部加到美海軍的艦隊中,總數約為645艘。
如此一來,美國和中國的船艦數目大致相同,但美國船隻更大、更先進。
回應
只不過是在國債太高國防預算被砍的情況下,想為海軍多搶一點造艦經費
簡氏:中航工業去年利潤超182億元 歸功於3方面舉措
據英國“簡氏防務”網站2019-01-25,據中航工業於1月23日發佈的《2019年工作會報告》介紹,2018年該集團利潤總額達182.5億元人民幣(約合27億美元),與2017年相比增長10.6%。2016年和2017年的企業利潤總額分別為167億元人民幣和165億元, 2015年利潤總額為173億元。
中航工業將企業利潤總額的強勁反彈式增長,主要歸功於其加強實施“軍民融合”戰略、技術革新以及產業改革這3方面舉措,該集團企業員工已擴編至46萬人。
簡氏分析稱,中航工業近年來一直在進行產業結構重組(調整),包括剝離一些“非核心”資產(有序退出非主營業務等),此舉很有可能影響了企業收益變動。另一個顯著影響因素則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整體放緩。
但中航工業在《報告》中也強調,該集團未來利潤增長點將主要集中在繼續推動多個軍用和民用(包括“鯤龍”AG-600水上飛機、“新舟”700支線客機、AC352直升機以及“先進重型直升機”的前期研究和技術攻關等)的商業化。該集團未來仍有很大出口潛力,特別是在中國正加速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的大背景下,中航工業可與世界上更多的國家(地區)擴展商業合作。
《報告》還提到,中航工業2019年的重點工作還包括全面提升裝備發展和體系保障能力、“打造民機一流供應商”,以及將繼續加強包括人工智慧、無人機等先進技術的研發力度等。
日本財政預算創新高哪來的底氣? 2019-01-09
最近,日本政府公佈了2019年度預算案,財政支出達到101萬4564億日元(約合6.2萬億人民幣), 預算首次超過了100萬億。
日本此次預算創新高有一個重要原因:大幅度發放“返利”。安倍政府已經宣佈,將提高消費稅率至10%。可是,在經濟呈現衰退勢頭、全球經濟形勢日益複雜的情況下,增加消費稅遭到了各界的非議與批評。為了減少阻力,挽回民意,安倍政府計畫推出非現金結算返利等優惠措施。這一部分需要花費2萬280億,遠遠超過了1萬3000億的消費稅增稅收入。本為增加財政收入的消費稅增稅,現在卻要“倒貼”,究竟意義何在。為此,很多日本民眾憤怒地表示,關係國計民生的財稅政策,已經完全淪為了政治工具。
預算中,社會保障費用比上一年多出1萬億,達到34萬587億,創下歷史新高。隨著老齡化日益深化,日本政府用於老年人醫療、養老等方面的支出年年膨脹,占到了社保費用的絕大部分,導致中青年群體強烈不滿。為此,安倍政府宣佈,將對幼稚教育、保育實行免費政策。這樣一來,中青年人群的情緒得到了安撫,可是預算裡又多了一筆剛性的巨大開支。此外,日本的防衛費用在新的《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畫》基礎上,也創下了歷史新高。
儘管如此,日本政府依然主張債務與擴大財政支出可以並存,因為政府發行的國債面額比當初預想的少。可是,國債的價值並不能簡單通過面額來計算。而且2018年日本政府還追加發行了國債,年度發行額超過了2017年。
如果日本政府減少國債發行,財政收入真的沒有問題嗎?日本政府預計的2019年度稅收,超過泡沫經濟時期的62萬4950億。但是,前提條件是經濟增長率達到2.4%,比民間機構的預測要高很多。
1965年,日本政府在二戰後首次發行國債,1989年日本政府的國債金額超過161萬億,2019年將達到897萬億。即使在上世紀60、70年代的“黃金增長期”,稅收充沛的日本政府也無法控制財政支出,減少國債。不知日本政府今後有什麼良策,能夠在財政開支創新高的同時削減國債。
全球軍事化程度最高國家排名:以色列新加坡居前列
西班牙環球網站2018-12-10發表了巴勃羅•迭斯的題為《哪些是全世界軍事化程度最高的國家?》的報導。
根據可靠資料統計,以下五個國家的軍事化程度在全球名列前茅:
以色列
身處極具衝突性的地區爭端中,以色列去年的國防支出約為164.89億美元,相當於其國內生產總值的4.73%。鑒於這個比重在北約成員國內的平均值為1.2%,因此這個數字顯得極其龐大。然而,由於以色列所在的地區軍事化程度極高,因此其國防預算也不會顯得太離譜。以色列的軍費開支並不能成為其名列榜首的理由。證明以色列軍事化程度高的另一個原因是其武裝力量現役人員眾多(18.45萬人,相當於全國勞動力的4.66%,這個比例在世界範圍內領先)。
新加坡
新加坡擁有購買最先進武器裝備的能力,這使其成為亞太和大洋洲地區的軍事楷模之一。僅中國、印度、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巴基斯坦的軍事預算和實力超越新加坡。
新加坡是東南亞地區國防支出最高的國家(高於人口為2.64億的印尼,新加坡的人口僅為560萬)。新加坡政府去年撥款101.98億美元用於軍事目的(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3.2%、政府開支的17.7%)。
亞美尼亞
人口不到300萬的亞美尼亞卻擁有超過4.9萬名軍事人員。亞美尼亞武裝力量動用了全國近3.5%的勞動力。
亞美尼亞的軍事化還體現在其他方面,主要是該國與鄰國阿塞拜疆之間的敵對關係,後者也是軍事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位於排行榜第11位)。亞美尼亞去年的國防開支為4.37億歐元。儘管其軍費預算相比阿塞拜疆顯得微不足道,但這個數額也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4%、政府開支的15%。
俄羅斯
俄羅斯是全球大國中軍事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俄羅斯2017年的國防預算高達663億美元,雖然遠低於美國和中國,但由於其人口和經濟比重相對較低,因此這個數額顯得較大。
俄羅斯2017年的軍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26%,但從絕對數字來看比2016年低了近20%,這是自1998年以來首次削減軍費。
韓國
韓國為成為軍事強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韓國2017年的國防預算提升至392億美元,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2.5%、政府開支的12%以上,名列全球第10位。
韓國軍隊是全世界第七大軍隊,其軍事人員數量約為63.4萬人。韓國政府對試圖逃避兵役(18歲至35歲的男性應履行兵役義務)的人實行零容忍政策。
正如美聯社所說,特朗普此前一直將增加軍費作為一項“政績”加以炫耀,聲稱自己是在“重建我們的軍隊”,並對由奧巴馬領導的前政府縮減軍費的做法嗤之以鼻。
同樣是7160億美元,3月時還是“政績”,到了12月就變成了“瘋狂”,但這一轉變幅度雖大,卻並不算突然——10月那次才是。
在財政“入不敷出”的背景下,特朗普不得不拿軍費“開刀”,他表示,五角大樓的預算或將降至7000億美元,降幅與上一年相比約為2.3%。
與對其他部門削減5%預算甚至更高的要求相比,特朗普對美軍的預算削減2.3%已經算是“手下留情”了,他還特別強調,幾年之前,美軍的預算還僅為5200億美元。
但即便如此,特朗普的要求還是引來了強烈的反彈——此前,五角大樓還在盤算將下一財年的預算漲到7330億美元,而如果按照這個數字計算,美軍軍費同樣要縮減5%。
中國的國防預算規模僅占美國的四分之一,增速也不是最快的,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回應“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中方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從不參加任何形式的軍備競賽,不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他說。
回應
川普一驚一咋都快成神經病了。跟一個瘋子打交道真摸不著門。
流氓又在使壞。中國人不會上當。
特朗普後悔了?美國要拉中國再談一件“大事兒”
太瘋狂了!
2018-12-04,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媒體上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所為何事?
美軍今年花了7160億美元的軍費,讓特朗普寢食難安。
如何解決?
特朗普說,自己確信,未來中俄兩國領導人將與他一起探討如何削減軍費,以中止“失控的軍備競賽”。
報導指出,特朗普和普京原本打算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上就此事進行磋商,但由於會前發生了俄烏兩國軍事對峙事件,會面最終沒有如期舉行。
美媒:特朗普“可能搞混了”
昨天一大早,特朗普就開始給世界各大媒體提供“大消息”:
路透社報導稱,特朗普在8月剛剛簽署了總額達7160億美元的《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內容涉及中美兩國關係。而今年早些時候,美國發佈的《國防戰略》報告也將大國競爭視為“首要關切”,美軍將從世界其他地方抽調力量,來支持這個新的“優先項”。
法新社則注意到,特朗普在此次發聲之前,曾於10月宣佈美國將退出《中導條約》,當時就有批評者表示,美國此舉或將引發新的軍備競賽。
“美國每年在防務上的花費高於接下來七個國家的總和。”報導說。
報導認為,特朗普的聲明似乎把國防總預算和軍備競賽的概念搞混了。國防總預算包括了軍隊所有項目的開支,美軍在阿富汗、伊拉克和敘利亞等戰場的花費占了大頭,而與軍備競賽相關的導彈防禦系統等專案,在總預算中占比並不大。
特朗普的轉變幅度,的確有點大。
特朗普突然變卦大砍軍費 被警告“美軍要敗給中國” 2018-12-03 環球時報
美國《防務新聞》12月1日題為“國防部長馬蒂斯馬蒂斯:削減國防預算無助於解決赤字問題”的報導稱,財政償付能力和戰略償付能力可以共存。
特朗普上臺後在“重建美軍”的旗號下,五角大樓撥款連年增加,美軍制定了龐大的軍隊現代化項目以應對中俄等“傳統大國威脅”。但特朗普今年10月表示,由於赤字上升,他將下令削減2020財政年度預算,其中五角大樓的撥款被砍為7000億美元,比2019財年減少了160億美元,更遠低於美軍預期的7330億美元,這讓五角大樓的規劃人員陷入一片混亂。
相對於馬蒂斯的委婉抵制,兩院武裝部隊委員會主席發表在《華爾街日報》的評論激烈得多。《國會山》網站稱,他們聯手敦促特朗普“重新考慮削減明年的國防預算”。
退役海軍上將加里•拉夫黑德也公開表示,7330億美元的國防預算是“大國競爭”時代的“底線”,如果低於7330億美元,美軍無法保證核力量和常規力量的優勢地位。
在特朗普看來,他已經為美軍做出了足夠多的“貢獻”:“不久前我們的軍費是5200億美元……是我把它增加到7000億美元(指2018軍費),然後又增加到7160億美元,這樣我們能擴大我們的海軍艦隊。我們正在重建我們的軍隊,我們還要造導彈、造火箭……”
然而軍隊現代化是一個將持續多年的過程,特朗普的“朝令夕改”讓美軍很“受傷”。美軍參聯會主席鄧福德表示,過去兩年五角大樓將經費主要投入網路、航太、反導、電磁頻譜能力和核工業的現代化,但如今因突然的削減經費,不得不放棄很多項目,不但造成大量資金的浪費,而且深刻影響美軍未來。
回應
美軍向國會要錢可以,別扯上中國,更別扯上中美對抗!
美國人佬為的世界霸權永遠稱霸,一直自己給自己製造強大的敵人和對手,你把發動伊拉克阿富汗戰爭的費用,用在國內的經濟發展讓,美國還能負債累累嗎,全世界軍事能力最強的是你美國人,只要你不去侵略別人推翻人家政府,其它國家有必要惹你嗎。
老天爺,七千億美元的軍費,還不夠美軍塞牙縫?他們打算 征服全宇宙?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18-12-03/doc-ihprknvs7345136.shtml
川普簽了NDAA 挺台強化軍力 2018-08-15 中國時報
美國《2019會計年度國防授權法案》(NDAA 2019)13日經總統川普簽署後正式生效,該法案除批准7170億美元(約台幣22兆元)國防支出,其中涉台部分包括支援對台防禦性武器軍售、美台聯合軍演、增進雙方交流等。白宮隨後也發布聲明指,涉外條款執行與否,仍屬總統裁決範圍。
重大軍購 會動用特別預算 2018-08-15 中國時報
蔡英文總統過境洛杉磯之際,美國總統川普簽署《2019會計年度國防授權法案》。蔡英文對美國國會、行政部門對台灣的長期支持,表示感謝;台灣會持續深化與美國在國防議題上合作,遇到重大軍購案,台灣也會動用特別預算來完成相關軍事採購。
蔡英文昨離開洛杉磯前,特別與美國參院特別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賈德納(Cory Gardner)會面。國安會副祕書長蔡明彥轉述,賈德納會談中表示,他支持台美軍售關係朝向常態化發展,讓美國對台軍售可更及時、有效率,以符合台灣的需要。
蔡英文則回應,台灣也會積極提升國防能力,以明年國防預算來講,已有大幅成長,若遇重大軍購案,也可再動用特別預算來完成。
旺報微評-別搭美反中列車
美國總統川普13日簽署包括台灣國防議題在內的2019《國防授權法》。有人建議,美國現在瀰漫著反中氛圍,加上從華府、國務院到國防部都以鷹派居多,對中國大陸不會像過去這麼友善,台灣應該趁這個機會,爭取參加明年的「馬拉巴爾」聯合軍演(日本、美國及印度),讓台灣融入印太戰略。
但在愈是誘人的時刻,愈要保持理性清醒,搭美反中列車,能達到目的地嗎?翻車的機率高嗎?蔡政府不能拿人民的福祉做賭注!
中國隱藏性軍費
(反中者為何炒作中國軍費?
當然是為了宣傳中國威脅論
另參【圖博館】:中國軍費 中國軍費更要炒作 《東方主義與中國威脅論》)
http://mypaper.pchome.com.tw/jsoujsou/post/1375256050
智庫:中國2018年軍費亞洲第一 增長量世界第一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2018-05-02公佈的最新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軍費支出共1.739萬億美元,其中中國去年增加軍費額度為120億美元,為所有國家中增長最多的。不過,中國軍事專家宋忠平認為,近年來中國軍費的適度增長,一方面為了應對外部威脅,提升保衛國家安全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在彌補過去投入的不足,更新武器裝備、改善軍人待遇。
相關新聞
軍力報告:中國實際軍費是公佈數字的三倍 2008.03.04中央社(楨:呆歹彎和歐美日一樣都靠特別預算在隱藏軍費等!另參本館:歐巴馬 馬政府預算 《搶救國庫》)
美媒:別小看中國軍費的能量
美國軍費是中國4倍 但中國軍費實際購買力要遠超美2017.03.08新浪軍事
美中新軍備競賽 最終會拖垮誰?
川普擴軍要多造航母 美經濟增速僅為中國1/4或被拖垮
以上說的只是影響武器貿易的幾個因素,此外還有種種原因會影響武器交易價格。總而言之,買家“人傻錢多”應該是比較次要的因素。
中國買武器就是花錢買好用,摻雜的東西較少
再回到開頭的問題,中國后買武器價格的之所以便宜,關鍵就在於我們自身有相當的基礎,購買武器本身比較“純粹”,也就是為了用,很多保障工作自己都能做,我們也不會還去要求什麼技術轉讓,更沒有交保護費的意思。買賣雙方是完全平等的地位,如此,武器價格自然就低。(作者署名:北國防務)
回應
軍購就是這樣的同配置價格就是不一樣,你買不買?這其中有戰略利益考慮,看看台灣、印度、英國、韓國日本……同樣武器價格就是不同
中國買得便宜關鍵還是在於自己有比較強大和完整的工業基礎,據說中國青睞蘇35就是看中了它的雷達和發動機,其他的部件基本上都可以用國產貨代替,可像印度和印尼這樣的國家就不行了,受制於自己的工業能力不行,他們只有成套全體系地引進,那價錢當然就貴了許多。
印尼買蘇35比中國貴1億為何中國購武器總比人便宜2018.2.19新浪軍事
據媒體報導,印尼已經正式與俄羅斯簽署了採購蘇-35,11架11億美元,而中國購買24架是20億美元。
這種情況其實很常見,比如中國買6個營S-400防空系統30億。而印度5個營55億,土耳其4個營也要25億。
從數字看的話,中國買武器確實最“便宜”,但這並不能說明全部問題。
首先,武器採購本身就是去選擇一個很大“套餐”,可選的東西太多。例如中國的要求可能就是俄空軍是啥樣的照著給我來就成,語言界面都不用改都可以。印度肯定不行,別說界面,其它任何細節都得按我的要求改改改……這是有先例的,印度購買36架“陣風”的修改成本就將近20億。此外,還包括配套武器怎麼配、量怎麼選等等。
其次就是採購背後的附加條款,印尼支付蘇-35的錢就有很多“花樣”,僅有1.7億用現金支付,剩下的這是以易貨(據稱是用咖啡、茶葉和棕櫚油)和抵消的形式進行合作,其中易貨占到了一半的價值,抵消的部分則占到35%,類似的易貨模式在中國的採購蘇-27時也採用過。
印度買武器貴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推進“印度製造”的“法寶”——抵消條款,逼著武器賣家投資本國工業和技術轉讓。例如,2008年升級69架米格-29、價值10億,但其中30%金額的零部件將從巴拉特動力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引進;印度後來在採購米格-29K艦載機時同樣如此;以色列出售武器給印度也都接收其抵消條款,而且似乎比較積極,印度通過抵消條款獲得了大量的以色列軍事技術。印度向法國採購36架陣風高達88億,光看價格印度是“傻到家”了。不過,印度人心裡卻高興著呢,因為這筆交易的抵消合同金額占到了總價格的50%!其中30%用於轉讓軍事技術,20%用於協助印度廠商生產和陣風相關的零組件,印度的不少大小國防企業都得到了好處。問題的關鍵應該在於,印度花高價搞這些事目的達到了麼?
售後保障也是影響武器價格的因各重要因素,比如中國和中東土豪都買蘇-35,就算所有的硬件都一模一樣,中東土豪的最終成交價也必然比較貴,因為中東地區氣候比較惡劣,相關的保障難度更大,價格自然也高。此外,土豪們“嬌貴”,要你提供更好的售後保障,錢也會水漲船高。
中國空軍還排不上世界第二三款重型裝備跟俄沒得比2018.2.15新浪軍事
英國老牌智庫IISS一年一度全球軍事平衡報告2018版於2月14日發布,中國軍費佔比排名將蟬聯世界第二,與美國差距依然很大,四代機數量較多也多年佔據世界第二位置,看似光鮮,實則不然,起碼是這三款裝備上還不如俄羅斯。
1,戰略轟炸機性能
2,空中加油機質量
3,運輸機數量
回應
比造機殼,我們可能排名世界二流;比造武器,我們可能排名世界三流;如果說到航發,我們大概未入流。
噴子無下限,全世界尖端發動機技術的國家一個手掌都數得過來,發動機是燒錢燒時間燒出來的,美國今天最厲害F119 F135發動機也是一步步走過來的,發動機更加不能急功近利.
中國空警500領先美國一代但產量低裝備不到美軍一半2018.2.15新浪軍事
國產空警500也許可以排名世界第一,至少比美國的E3更先進,如果論體積,僅及E3一半,論技術水平卻已經優先美國一代了,E3至今依然在使用上世紀70年研製的AN/APY-1型S波段脈衝多普勒雷達,雖說經過多次升級,但依然為機械掃描雷達,整個雷達系統已經相當陳舊了。也許能夠超過它的只有空警3000 。
空警500僅2017年就生產了超過15架。這讓中國預警機的數量接近40架,為俄羅斯的2倍,但僅為美國的三分之到四分之一,好在生產沒停,差距會越來越小的。
中國預警機發展較遲,但是起點較高,進步速度也快,型號上已發展二代,馬上進入第三代的研發工作,相比之下,美國新一代預警機尚在研究之中。
回應
有些人很喜歡拿數量/重型裝備說事,動不動就和美(蘇)國比,卻閉口不談數量的前提是夠用。我軍和美軍的戰略思想差別極大,美軍是全球作戰,各種兵器需求量自然極大。
中國在反導領域已超俄並接近美 但核力量還相差太遠2018.2.13新浪軍事
最近,美國《核態勢報告》出爐,關於核武器的討論又熱鬧了一把,...
近年來中國在努力增強自己的核力量,再加上多次的陸基中段反導系統試驗,已經讓中國在反導領域領先於俄羅斯,接近美國。因為中國目前的核力量和美(蘇)還有較大差距,我們還不可能建立起1:1的核平衡。
回應
比核彈數量前蘇聯確實是遠超美國,但蘇聯還是解體了.
核武器中國和美俄相比是少了一些.但決不會永遠停留在兩佰多對七千多的境地.我們不必謀求毀掉敵國幾十遍.但必須確保摧毀敵國兩三遍的能力.兩三千枚的核彈頭也就夠了.
美軍將全面淘汰3代機 我殲16應逐步停產 全力生產殲20 2018.2.15新浪軍事
近日,殲20多個軍內對抗結果的消息在軍迷圈幾乎刷了屏。
此前有人稱,4代機太貴了,難以大量裝備,所以應該少量生產4代機,以3代、3.5代機為主。現在對抗結果表明,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面對4代機的巨大性能優勢,3代機的數量優勢根本就難以發揮,基本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
對於軍費每年快速增長的我軍來說,錢是一個“偽命題”。有人說,3代機太貴了,無法1:1的替換2代機,只能2:1,甚至是3: 1的替換。然而實際上,我軍就是那樣豪氣的以接近1:1的方式在快速的替換著。
這幾天,美國2018、2019年軍費預算的大幅度增長引起了國人的關注,但實際上,增長後的7000億美元預算只是達到了2010年而已。即使是這樣的美軍,其依然制定了大規模的4代機生產計劃,準備1:1的替換掉3代機。美軍都可以,我軍當然更能。
而實際上,大批量生產的4代機的價格,比目前的3.5代的價格並沒有貴多少,甚至是差不多。F-35A的採購價9500萬,而F/A-18E/F單價9000萬。
回應
F-35A單價9500萬?含蛋含心?美國換的起?瞎扯淡。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2-15/doc-ifyrpeie7580057.shtml
我軍有殲20為何還要狂造殲10:一國確認採購14架2018.02.14
2018新年伊始,一則信息:殲10正在加速生產!在更為先進的殲20已經投產服役的今天,殲10為什麼還在加速生產呢?
回應
是不是又說的孟加拉?
你有了火車所有汽車都停開了嗎?
美國有F22了之後為什麼還要造F15/16呢?能起這種標題要有多業餘?
超強激光裝置是中國發展的重點武器
超強超短激光已實現世界領先的10拍瓦放大輸出並正在加緊建造100拍瓦的設施,如此高能量的強激光輸出,表面看是為科學研究服務,但是一些技術已經應用的“神光Ⅲ”及其後續軍用激光裝置上去了。
電磁軌道炮領先美國已經開始裝艦試驗
電磁軌道炮已經裝在072Ⅲ型坦克登陸艦的前甲板上進行了試驗,未來一旦055萬噸驅逐艦裝上了電磁軌道炮,就能實現艦炮反導和超遠程精確打擊敵方海空目標。
新的軍事訓練大綱更貼近實戰
為打造世界級的軍隊而正式頒發新軍事訓練大綱,中國軍隊將致力於打造“實戰化、聯合化、科學化、規範化的訓練內容體系和相關製度機制”,並在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21世紀中葉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
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正受到嚴峻考驗
軍方主要報紙提出必須加強核威懾和核反擊能力以跟上美國和俄羅斯發展核戰略的步伐,這里傳達出的信號是中國可能適時調整自己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則,也意味著中國的核戰略可能由目前的守勢逐步變更為攻勢,其重點就是裝備更多的核導彈和核彈頭。
中國海軍走向世界的腳步越來越堅定
綜合來看,當今的世界已經進入新一輪爭霸態勢,這已從美國最新的軍事戰略報告中可見一斑。為此,中國必須認真應對,從軍事裝備到軍事戰略都要進行較大的調整,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現在,在2018年開篇後短短的時間內,中國一連串的軍事動作,再加上即將海試的002航母和開工建造的003航母,以及將要服役的055驅逐艦和095/6型核潛艇等,已經將自己的應對方略告訴了世界。這十個非常信號,非常清晰的表明,中國在為未來領導世界奠定自己的堅強實力。(作者署名:軍評陳光文)
回應
可以明明白白地告訴美國佬,你美國6000億美元軍費能辦到的事情不會超過中國1600億美元軍費能辦到的事情!
即使我們擁有全世界最精銳,最強悍的軍事能力,但我們仍將遵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戰略原則。不動則已,動則驚天動地,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說的好!支持!
不僅僅需要進攻型武器,更需要防守型武器,包括利用漏洞進行網絡攻擊,攻擊已方衛星,電磁輻射攻擊等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讓三分,人再犯我還其一針,人又犯我滅其滿門。
說的好!支持!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2-03/doc-ifyreyvz8660315.shtml
中國發出十大軍事信號進步驚人每一個都是世界級的2018.2.3新浪軍事
一帶一路倡議讓世界關注中國崛起
2018年已經到來,美國政府又出現關門的怪相,而中國正在成為新的世界領袖,很多國際機構和主要國家都相信中國會引領世界的未來。為此,有國際權威媒體預言,中國為了實現崛起夢想,將打出的“牌”是可以預見的:一方面,它會極盡所能避免被捲入任何戰爭局勢中,儘管美國已明確將中國列為戰略競爭對手;另一方面,它會繼續依靠科技創新加快推進經濟建設,鞏固包括軍事在內的各個方面的實力。似乎是為了配合上述說法,就在這最近一段時間,中國一連串的軍事新動態引起了世界的廣泛關注:
HGV在東風-17上應用成為世界第一
世界上第一種實戰型高超音速武器東風-17現身,該彈搭載的是“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HGV),這種可在2020年前投入使用的武器代表了世界尖端水平,將大幅提升中國對於周邊地區軍事目標的打擊能力。未來這一技術應用會擴展到東風-31/41上去,那麼,其對準的目標就不再是中國周邊了。
攜帶16枚潛射彈道導彈的094B型戰略核潛艇被拍到,而此前的092和094戰略核潛艇只能攜帶12枚,所以094B在攜帶巨浪-2A情況下(楨:第三代096正建中),將具有在中國近海隨時打擊全球任意目標的能力。
中國反潛水下聲吶陣的原理演示
分佈近海主要海域和第一島鏈重要地段的SOSUS反潛聲吶陣系統已建成,這毫無疑問是針對美軍僅存的潛艇優勢而專門開發的。
“遙感30號”系列衛星組網完成意義非凡
可監視美國海軍異動的“遙感30號”13枚衛星組網完成,可通過電磁、光學和紅外等手段對美軍的全球行動進行嚴密監視。
最強戰機組合顯示殲-20正在融入作戰體系
殲-20開始與殲-16和殲-10C進行空中戰鬥演習。
反衛星作戰是不對稱作戰的一種模式
已經部署了兩套公路機動反衛星導彈系統,這可能是指KT-1和KT-2A固體燃料運載火箭,因為這些火箭在搭載了DN-1/2/3直接撞擊戰鬥部(KKV)之後,就具備了反衛星能力,而且覆蓋了低-中-高軌道。
美最新戰艦“凍”在加拿大服役前曾請牧師祈禱
加拿大蒙特利爾電視新聞網2018.1.21報導稱,美國海軍最新服役的“小石城”號瀕海戰鬥艦處女航極罕見地被嚴寒結冰打斷,不得不滯留在蒙特利爾港度過寒冬。
美軍不打算為“小石城”號提供昂貴的破冰作業。該艦停靠加拿大期間,已配備臨時加熱器和16台除冰器,以減少船體積冰。考慮到當地的嚴寒天氣,還專門為該艦艦員們提供了防寒衣物。
回應
如果戰時這樣就很好,讓美軍的航母、驅逐艦這些全凍在港口,然後出不去等著挨炸!
沒有中國的護法就等於0.
很明顯這是設計缺陷造成的!如果把主桅頂上裝個大十字架,肯定就不會凍住了!
倒行逆施,必遭天譴。
不努力不知啥叫絕望!蔡英文又砸10億拼台艦自造2018.1.19
蔡英文當局上台後,對島內的軍力發展尤為看重。不僅揚言,要建「島內自產」的軍艦,還要增加防務預算。然而,「台艦自造」不僅陷入詐貸危機,還遭到島內各界唱衰。台當局的軍艦招標過程也十分不順,經過了第3次流標,蔡英文決定再加碼10億元新台幣,提升到46億3576萬元。
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排水量為1萬噸,艦身長度為153米,最高船速21節、續航力約7千海里。
蔡曾與2017年3月親自主持「潛艇自造」的簽約儀式。但近1年過去,島內研究機構及中標船廠都因缺乏技術而一籌莫展。島內學者皆認為「台艦自造」根本就是「錢坑」。
對於蔡當局力推「台艦自造」一事,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曾明確指出, 通過發展一些進攻性的武器來為自己的錯誤政治路線保駕護航,只能升高兩岸的緊張,拉開兩岸的對抗,對台灣經濟發展和社會民生沒有任何益處。
https://www.xcnnews.com/js/3003274.html
中共新船塢運輸艦密集下水 退將:我方卻輕忽反登陸2018-01-23聯合報
退將蘭寧利2018-01-23以「脫胎換骨的共軍兩棲兵力」為題在臉書發文説,解放軍海軍第6艘071近日在上海滬東造船廠下水,距離第5艘艦該型登陸艦「龍虎山號」的下水僅僅七個月。
美軍很迷惑中國以1/4的軍費建造了比美多一倍的艦艇2018.1.23新浪軍事
這幾年,中美海軍方面存在著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中方的軍費總額只有美方的1/4左右(美1500億美元中6000億),但每年實際下水的艦艇噸位卻比美方高出不少(美10萬噸中15-18萬噸)。由於雙方海軍經費的分攤比例相差不大,中方海軍艦艇的建造總費用與美方差距甚大;看近些年中美雙方空軍先進戰機的國內採購價,在性能相當的情況下,差別也不是很大,所以這種現像也就成了一個難解之謎。不過,近日這個謎底終於解開了,海軍方面確實有些特殊。
055,這款目前中方最尖端的水面主戰艦艇,號稱擁有全球最先進的雙波段雷達技術和綜合一體化射頻技術的萬噸以上級驅逐艦,其總價竟然不到10億美元。要知道,在美軍艦艇中,即使是已經大批量建造幾十年,技術相對已經不那麼先進的伯克IIA,其單價都高達18億,而即將開工的綜合性能並不比055強的伯克3,更達25億。相比較下,055是真的便宜啊!也正因為這樣,才會出現055首批訂單就高達8艘的盛況,後續規模很可能會很大。
2萬噸級的071型船塢登陸艦,其單價竟然不到2億美元,所以已達6艘,一個世界第2強的登陸力量正在成型(另還有30多艘坦克登陸艦)。
054A單價2-2.5億,056單價1億。對比來看,中方在海軍艦艇的經費利用率方面是相當的高。
現有裝備規模也有一定的影響。由於美方海軍艦艇目前的存量很大,比如11個航母戰鬥群和10個兩棲打擊群,其維護費用會比較高;而中方由於都是新建造艦艇,所以大規模的維護期還沒有到來,相對佔些優勢。
過去國內媒體上總是羨慕日方潛艇艇齡的“新”,並以此作為戰鬥力強的標誌,但目前形勢已經發生了徹底的變化。從主戰裝備看,目前中方無論水面還是水下艦艇的艇齡都是最新的,而且還將出現優勢、規模均擴大化的現象。很明顯,這意味著一個新的海軍強國、大國新星正在冉冉升起,而且無可阻擋。(作者署名:利刃/晨曦)
印度這麼窮還有錢大買軍火?為壓倒中國不顧百姓生死2018.1.9新浪軍事
印度在2017年宣布的武器採購項目多的驚人,向美國採購的就有100億美元的“死神”“捕食者C”無人機合同,100億美元F-16戰機生產線合同。
俄羅斯方面需要支付的FGFA五代戰機數十億美元研發費用,S-400防空導彈數十億採購合同。採購國產光輝戰機80億美元。另外,還有潛艇、大飛機、陣風、航母電磁彈射等各種採購。
很多人不僅要問,印度看起來那麼窮,為什麼還有錢大量採購先進武器裝備?
印度一直自稱是亞洲大國,事事總與中國對比,還老是找中國的不痛快。在我們看來簡直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人民生活的基礎設施都不不到保障,印度到現在還有近1/5的人(大約2.2億)仍用不上電。連民生都保障不了,他們買武器的錢是哪來的呢?
其實,印度的經濟還是可以的,幾百億美元還是有的,主要看他們領導是準備將錢用在買武器還是用於民生。
另外,印度宣布的軍購合同,大部分不是一次性付款,也不會馬上付款。印度融資貸款能力比較強,不過,印度採購武器的價格比這些國家正常出售的價格要高的多,從印度角度分析,用別國的錢買別國武器,何樂而不為?從出售武器的國家看,反正首付款已經夠成本了,貸款能收回多少都是利潤,為啥不干?
最重要的是,印度宣布的很多軍購最終能夠成真還是個未知數,就說F-16吧,現在貌似因為技術轉讓的事情卡住了,最終能不能執行變數太大了。再說FGFA,2007年至今,印度老是拖欠。
俄說,印度就那麼點錢,有時候錢是先買S-400還是新用於戰鬥機研發,印度自己都搞不清楚。俄現在沒有錢貸款給印度,因此催錢催的緊,所以這兩年印度慢慢的不買、少買俄裝備了。
印度還有一個小算盤,就是拖欠付款,待賣武器的國家金融崩潰,然後就可以極少的代價完成付款。當年,印度欠蘇聯100多億美元,最後蘇聯崩潰,盧布貶值,盧布對美元一度跌至3000:1,印度值100萬美元兌換盧布還給了俄,了了這筆巨額債務。(作者署名:前沿哨所)
一艘055型造價相當於6艘071 造價揭秘2018.1.9新浪軍事
從長時段來看的話,海軍艦船的造價是上升,如053H3型導彈護衛艦1995年時為4.785億,而2002則5.5億。上升原因很多,如通膨導致的人工費、設備費和材料費的上升,新裝備、新技術的增加也使得造價上升。如052C所配置的346相控陣雷達的價格就近5億,相反,船體部分的造價在總造價中的比例越低,這說明該艦船的技術含量越高。071型雖然排水量達兩萬噸,但武器與電子系統科技含量低,因此整體造價與驅護艦相差甚遠
簡單用每噸位造價去闡述艦船總造價是非常不科學的,在同平台衍生型號的艦船也是如此,如052B到052C到052D/054到054A,雖然平台相同,但新技術新裝備不斷增加,價格也同步升高。
中國艦船造價控制上歷來極為嚴格,如071型綜合登陸艦的造價控制在10億;056輕型護衛艦的造價控制在6.7億,而056A增加了311拖曳聲吶系統的造價也僅為7.1億;萬噸級055造價控制在60億。
中國海軍艦船的造價涵蓋了從開工到完成交付後保修的所有有效費用,價格以軍方與承建廠簽訂合同最終確定。艦船前期的型號預研和技術設計等不包含在造價內。中國海軍的造價大致包含原材料費、設備配套費、工時費、軍品專項費、不可預見費和利潤等等這幾個方面。但不包含彈藥消耗品如各型導彈、砲彈等;也不包含艦載機,如我國的驅護艦和航母的造價中僅包含與艦船相關的價格而不包含艦載機、彈藥的價格。艦船在試驗時所用的彈藥、飛機和配合試驗的艦船等由海軍統一劃撥及抽調(作者署名:烽火軍事)
回應
知足吧!同樣的艦如果美國造50億美元?
071就是個大點,裝點通訊定位的雷達,簡單的武器系統 基本就是個空鐵皮殼子,根本沒法和戰鬥艦艇比.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1-09/doc-ifyqkarr8093661.shtml
普京介入敘800天付出多大代價每天軍費超400萬美元2017.12.19新浪軍事
近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突然訪問敘利亞,並宣布了一項重大消息——俄將從敘利亞撤軍,因為成規模的恐怖分子武裝已經被消滅。剩下的,交給敘利亞政府軍。
回過頭來看2015.9.30,俄宣布對敘利亞進行軍事干預,這一舉動讓人們覺得很吃驚。因為自從油價暴跌之後,俄基本上就沒有過上“舒心的日子”——格魯吉亞危機,烏克蘭危機,引發了西方對俄的經濟制裁、經濟封鎖,俄的國內經濟形勢很困難。
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俄羅斯還要拼了老本,不惜代價去介入到敘利亞戰爭呢?
俄甘願拿出大量資金,動用大量軍事資源幫助阿薩德打擊恐怖主義武裝和反叛武裝,令阿薩德政府逐漸擺脫了一度非常危險的狀態,最終實現了到穩定狀態的過渡。
根據《莫斯科時報》報導,俄的空襲行動,每天花費高達500萬美元,近800天,共費32億。若再加上其他費用支出,估計在50億。
相對於俄2015年約合800億軍費,但因為匯率變動約合500億的軍費預算來說,已占十分之一。
此外,俄提供給敘政府的援助有10億,主要是提供敘政府自身無法生產的武器彈藥、機械設備、食品藥品和其他輔助設備。
除了金錢上的代價外,俄還有人員和武器硬件上的損失。俄犧牲了40名官兵包括一名中將,另外還有千名僱傭軍死亡,由此可見反恐戰線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
武器裝備方面,俄共損失6架戰機,其中蘇-33和米格-29各損失一架。從傷亡比上看,俄羅斯用相當小的代價,換來的是在敘利亞直接擊斃超過3萬IS武裝分子。(作者署名:石江月)
回應
樓主一天到晚算錢,你到給美國算算,每天軍費比俄羅斯多幾十倍。光在朝鮮半島軍事演習,不知要用多少錢。
毛子能和美國比?毛子的錢只相當於廣東一省。而且毛子的錢是花了沒法賺,他沒造血能力,老美是不管花多少,最後都能賺回來,人家有造血能力。
全球軍火商百強出爐為何中國沒一家軍工企業上榜?2017.12.14新浪軍事
近日,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 發布了2016年全球100家最大軍工企業的次年年度評級,根據各軍火公司在2016年的銷售額進行排名,評出了前100強的企業。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100家公司裡面居然沒有一家是中國公司。難道中國愛好和平,從來不賣武器?亦或者是中國軍貿成績實在太差,入不了西方人的法眼?
根據這項研究,在2016年,排名前100名公司的軍品銷售增長是在過去五年持續下降後取得的。2016年,上述百家最大軍工企業在國內外市場銷售軍品共計3748億美元,比2015年增長1.9%。
這其中,最大的軍火國家當然是美國,美國公司在百強榜中佔據了60%;其中,前3名都是美國公司,前5名中有4家是美國公司,前10名中有7家是美國公司。
排名第一的是著名的美國洛馬公司的防務銷售在2016年達到了1070億美元,其中主要是依靠銷售F-35戰鬥機所得。
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別是29.51億的波音和22.91億的雷聲。
第四名是22.79億的英國BAE。
歐洲方面,2016年91.6億,增長0.2%。除了BAE外,空客以12.52億排名第七。意大利的萊恩那多以8.5億美元排名第九。
百強中的俄為15.6億,增長了3.8%。其中聯合航空以5.16億排名十三。
以上是第一梯隊的國家。作為第二梯隊的韓國,以色列、日本、烏克蘭等國家也有一些公司入選百強榜!
SIPRI註明,儘管一些中國武器製造商足夠大到可以排入百強榜單,但是由於缺少中國企業準確的銷售數據,因此無法對中國軍火商們進行對比!
回應
我們不追求上什麼榜單。我們只追求未來隨處可見中國武器就行了。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首席執行官休森本月早些時候,表示國防經費削減導致整個國防工業“更加脆弱,更缺乏靈活性,這是我從事這個行業以來從未見過的,而我在這個行業裡面,已經很多、很多年了。”
他表示,“以我們洛克希德威力,在財務上限法案之前,我們有12萬6千名員工,現在,則只剩下9萬7千人。”秀森是在加利福尼亞的里根國防論壇上說這番話的,“我們已經泥足深陷,以前,我們需要的每個零部件都有許多、許多的中小企業供應商,而現在,往往只有一家,頂多兩家。”
21世紀頭10年,熱熱鬧鬧的裝甲防雷車生產近年來完全結束,相關企業關停一批
前任雷西昂公司總裁,現任的陸軍部長馬克·埃斯皮爾則表示,由於撥款狀況的不確定性,構成美國軍事工業基礎的小企業——他稱為“革新的發動機”——正在大面積退出軍工領域。
“如果你只是一個小小的夫妻老婆店,以我在國防工業界的經驗,那麼在這種不確定的撥款環境下,是生存不下來的。”他說,“越來越多的小企業最終發現,他們無法繼續從事軍工行業,只能另尋他路。這讓我們的供應鏈七零八落。”
採辦局的新報告指出,小型企業面臨的最大威脅是採購合同數量的下降,而對於大企業來說,市場動盪和國防經費下降才是他們最大的問題。
回應
一句話產能過剩,研究美國軍工特別是核心航空航天產業歷史發展來看,二戰冷戰是其兩個頂峰,之後都是萎縮狀態,從業人員崗位大批消失,頂峰都是幾百萬人規模,之後就逐年下降,現在能維持百萬人就不錯了(只算主承包商例如波音,洛馬,雷神,通用動力等)。中國軍工有其國家屬性,基本維持適合國家發展階段的規模,軍工光十二大軍工集團都有二百萬人的規模了,加上配套的系統承包商,子系統,零部件承包商,只能說符合中國工業產值超過美日等之和的規模,國家只要願意軍費暴漲,生產潛力自己都害怕。但畢竟軍工有其特殊性,沒有那麼多需求,就是過剩,老歐洲都因過剩近年接連重組軍工產業,美國祇怕更甚。
其實中國也要注意這個問題,現在我們的戰艦、軍機都像下餃子似的,主要是彌補以前的不足。但積累一定數量之後,要適當控制建造速度,也可以稱為“可持續發展”。否則,像美國現在這樣,人才、技術、經驗各種流失,不利於軍事裝備的長遠建設需要。
美國因為戰爭發了財,同樣也會因為戰爭而破產。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
主要原因還是沒錢,沒錢是萬萬不能滴。
調查:美國17000家公司在2011-2015年離開軍工行業
2017.12.15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報導,特朗普今年早些時候下令對美國國防工業基礎進行自查,美國防部採辦局公佈了研究報告的部分內容。據稱,在2011至2015年間,美國有17000家擁有一級資質的國防供應商離開軍工行業,相當於總數的20%。《防務新聞》文章標題稱之為“出美國記”。美國防部將這一情況歸咎於奧巴馬時期的國防政策,認為國防領域投資的不穩定和政策的不持續性讓大量國防工業子承包商被迫退出,動搖了美國國防工業的基礎。
報導稱,這項研究是由美國國防部採辦局國防工業執行集團發起的,原計劃在2018年1月發表正式結論。但在12月14日華盛頓舉辦的一次研討會上,提前發布了部分內容。
據稱,這次研究中使用的數據均來自於公開消息,不過由於目前尚未發布全文,所以還不清楚這些離開國防業界的企業究竟是完全取消其國防工業的業務,還是僅僅轉移到了產業鏈的下游。
不過研究的作者,美國國防工業研究集團總裁安德魯·亨特表示:“但毫無疑問,對於構成國防工業基礎的子承包商來說,正在發生一場巨大的地震。他們沒有足夠的準備來應付國防領域投資的不確定性,以及政策的不持續性——現在,要確認現狀對這些子承包商的實際影響,還是十分困難的。”
這一研究是在特朗普政府關於對美國國防工業基礎進行自查的命令下實施的,按照國防部長馬蒂斯的命令,結論要在2018年4月提交給特朗普總統。
波音公司C-17運輸機生產結束後,工廠隨之關門大吉
2011年F-22戰鬥機生產結束,相關子系統承包商隨之大批退出行業
美國國防部採辦局將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歸結於2011年以來的國防經費上限之爭,稱國會的“不可預測和不可持續”的採辦過程導致了“失去供應商,改變市場結構和競爭情況,以及其他的震盪”。
報告中距離,2013年,因為財務上限法案,導致國防經費削減,這一年軍費削減5%,而簽約的國防採購項目數量比上一年下降15%。而在2013-2015年間,採購項目數量年均降幅達到23%。
中國曾經最先進戰艦已淪為雞肋:如今只能留在家升級2017.11.04新浪軍事
也許與建造新艦比,升級舊艦並不是很合適,比如:現代級的升級工程比新建一艘新艦還要慢,可是中國海軍費心費力也要升級它們,原因簡單:我軍沒有變“土豪”揮金土如,升級改造廉價又實用,可省幾百億軍費。
談及舊艦改裝,大家多關注於現代級驅逐艦的改裝,卻少有人注意到,053型護衛艦也已開始的大改裝,053H3型是最後一個型號。
053,西方稱其為:“江衛”II級,一共建造10艘,並發展出外貿型,包括:巴基斯坦的F22P,阿爾及利亞的C28A。這款戰艦曾為中國海軍最先進型號,054A型服役之後,才地位下降,如今053型紛紛退居二線,早期型基本已退役,中期型要么出口,要么轉交其他單位,只剩下053H3。
2017年初,經過改裝的053H3曝光,人們發現其變化不小,顯然整個外觀進行修形,更加簡潔了。除了航電系統進行更新,武備也的調整。
艦首的雙聯100毫米艦炮加裝了隱身外殼,原有雙聯37毫米艦炮與艦橋前海紅旗7防空導彈拆除,原海紅旗7的位置上,換上海紅旗10,這是我軍新一代的近程防空導彈,反應速度快,採用紅外/雷達複合制導,命中率高,可以攔截3米的高度上摧毀掠海導彈。
艦尾直升機庫上方左右各安裝一門新款730近防砲,採用分佈式的,由一部火控系統來控制2門砲,故有人稱之:簡化版,實為新的償式,可能受原始設計的影響,不適合於安裝舊式的730近防砲,只能弄一個輕量化的。如此一來,該艦近程防禦能力得到加強,提高了應對反艦導彈攻擊的能力,尤其抗飽和式攻擊的能力。
反艦導彈依然為2座4聯裝發射裝置,可能發射新一代的鷹擊83,也只有反潛能力弱一點,依然只有2座反潛火箭彈發射器,但算不上什麼大問題,該級艦屬於二線艦艇,主要任務就是和平時期有巡邏等勤務任務,不必追求過高的性能,適用即可了。(作者署名:軍事天地)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11-04/doc-ifynmzrs6978802.shtml
一般將吊艙集成於載機時也需要對飛機進行相應改造,特別是對機載計算機進行滿足投放常規炸彈的軟硬件改造,還必須為吊艙和載機實施通信線路搭橋。由於飛機平台設計之初機載計算機接口有限且大多數為專用接口,這種搭橋活動並不是電腦USB口插入那樣簡單,需要對線路和軟件進行重新設計。美國除將先進瞄準吊艙配備給戰鬥機外,還配備了B-52這種老款轟炸機,這使得B-52的作戰能力大幅度提升,退役時間被延遲到2050年。
對於隱身飛機而言,如果不能對地精確轟炸,其體係作戰威力將大大降低,美國F-35一改F-22走純制空路線的設計思路,為F-35配備了分佈式綜合光電系統,實際上就是一款光電瞄準系統。該系統由EOTS和EODAS兩部分組成,EODAS由安裝在機身不同方向的6個傳感器組成,可使飛機不開雷達就能獲取周邊360度範圍內態勢信息,最大探測距離可達1000千米,主要起對空中目標的遠程預警作用。但由於其瞄準精度無法滿足對地攻擊要求,因而還在機頭下方配備了EOTS系統用於對地轟炸瞄準,觀察我國的殲-20機頭下方也配備了該裝置,可見殲-20並非走F-22的純制空路線,而是更親睞F-35設計思路。
總的來說,這種裝備成本小,收益高,可充分發揮普通彈藥威力,大大提高戰機對地攻擊能力。中國空軍早一天裝備,就能早一天向攻防兼備型空軍邁進。(作者署名:雲上的空母)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9-30/doc-ifymmiwm2181608.shtml
這款設備價格並不昂貴但中國空軍若列裝戰力將翻倍2017.9.30新浪軍事
我們常常在電視上看到中國空軍戰機習慣於打火箭彈、凌空扔鐵炸彈,卻從來沒有看到國中國空軍在高空投擲常規炸彈與地面部隊實施戰術配合,這種現狀讓中國空軍大量庫存的常規彈藥在現代作戰中無用武之地,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而防區外發射精確制導武器過於昂貴只能用於前幾波次進攻,這極大的製約了中國空軍向攻防兼備型邁進的腳步,一切都來源於轟炸瞄準光電系統的缺失。
傳統的光學轟炸瞄準系統是目前中國空軍戰機的主力轟炸瞄準系統,這種系統一般由電子計算機、轟炸雷達和光學瞄準具組成,無法滿足現代作戰需求,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目標信息獲取難度大。純光學瞄準具在夜間及復雜氣象環境下難以觀測到目標,瞄準時甚至需要機組人員附身爬在瞄準具上,空中的氣流較大時很難保證準確觀瞄。
二是轟炸瞄準精度低,傳統的轟炸瞄準系統無法使用制導武器,轟炸誤差一般在200米左右,要增加精度,就必須降低飛行高度,令載機平台處於不安全狀態。三是載機生存率小。光學瞄準具操作繁瑣、瞄準時間長、轟炸雷達的高頻信號易被捕獲,這些都會導致載機生存率較低。
而轟炸光電瞄準系統恰好能解決這些問題,該系統由兩大模塊組成:一是可見光和紅外熱成像模塊,可實現對目標的全天候觀測;二是激光模塊,可實現對目標位置信息的精確測量和對激光制導武器的導引。隨著作戰需求不斷引導裝備功能分化,兩個模塊逐漸發展成以紅外搜索與跟踪系統(IRST)、前視紅外成像(FLIR)和激光瞄準指示系統(LTD)三個模塊集成的光電瞄準系統。該系統能夠在飛機雷達關機、無線電靜默下對目標實施全天候快速搜索、跟踪和瞄準,是信息化條件下空對地作戰的必備神器。
通常使用的光電瞄準系統被集成在飛機吊艙裡,上世紀80年代,美軍為F-15E、F-16、F/A-18戰機開發了藍盾吊艙和夜鷹吊艙,兩種吊艙由光電探測設備和機載計算機設備組成,分別實現目標的信息獲取和信息處理,可引導常規炸彈達到10米以下誤差的轟炸精度,且不受投放高度限制,大大降低了載機受地面簡易防空導彈和火砲的威脅程度。相對傳統轟炸瞄準系統,對地攻擊作戰效能提高數百倍。美軍後來又連續發展了更為先進的萊特寧和狙擊手兩款瞄準吊艙,進一步提高了轟炸精度,目前該兩款吊艙已成為美軍各類戰鬥機、轟炸機的主力瞄準吊艙。
央視披露中國AKD63導彈造價數百萬為何不比美便宜2017.9.30新浪軍事
AKD63空地導彈進入中國空軍的時間僅12年,還算是一種年富力強的武器系統,由於採用電視制導,技術基礎較老,體積大、飛行速度慢,顯得有些落伍。改進以後的AKD-63B導彈,採用紅外成像製導,具備了全天候作戰能力,極大的提高了戰場適應性。
實際上中國現役先進武器和彈藥的造價都很高,高到出乎你想像。也有些軍迷認為只要產量大,武器價格必然會低廉,這是不了解中國軍隊武器訂貨造價規定。
我國的有些武器比西方國家採購價格要昂貴的多。例如國產CS/LR46狙擊步槍,加上配套部件全稱為“7.62毫米高精度狙擊步槍系統”,據稱單價為26萬,因而被網民戲稱為“26式”。CS/LR4系統除了槍和彈外,還包括32倍白光瞄準鏡、微光像增強儀、激光測距/彈道解算計算機,還有維護工具等備用彈匣等配套附件,26萬是不包括子彈在內的一整套系統。而美國陸軍採購一支巴雷特M82A1大口徑狙擊步槍,裸槍不含瞄準鏡的價格僅為6350美元。老百姓買的話只有6600美元,即便是加上瞄準鏡和火控系統等附件,也絕不會超過26萬元的天價。
我國採購和生產武器,跟民間生產襪子和T恤衫牛仔褲完全不同。
長期以來,我國現行的軍品定價原則,是軍品定價成本加5%的利潤兩部分組成(這裡所說的計劃成本是軍工企業計算出來的個別成本,而不是部門或市場的平均成本)。
即軍品價格=(軍品製造成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1+5%)。
中國產的300毫米遠程火箭炮的普通火箭彈造價就高達70萬元,制導火箭彈則要數百萬人民幣。所以,中國的先進武器並不便宜,尤其是精確制導武器,甚至貴過美國。
以美國生產了6800枚的戰斧巡航導彈為例,早期價格高達140萬美元,最新的改進型則降為60萬美元一枚,目前綜合平均價格為109萬美元一枚。而中國的長劍20(AKD20)空射巡航導彈,有軍事專家推測ADK20空射巡航導彈的造價不低於500萬元。(作者署名:科羅廖夫)
回應
現代戰爭,窮國真打不起,所以中國必須富起來!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9-30/doc-ifymmiwm2273244.shtml
美媒稱中國武器出口額5年內飆升74% 已躍居世界第三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2017.9.27發表了羅恩·馬修斯和平曉娟的文章,渲染“為什麼世界應擔憂中國的軍事出口”。其中提到,中國武器銷售規模正在擴大,其2012年至2016年的對外軍售占同期全球武器銷售總額的6.2%,與2007年至2011年期間相比,軍售規模飆升74%。事實上從2012到2016年,中國的武器出口超越了德國、法國和英國,成為世界第三大武器出口國。
這並非暫時現象,而是長期趨勢。從2000年到2015年,中國武器出口規模擴大了6.5倍。2016年,達21億美元,略低於法國的22億,但比英國的14億多出許多。中國在2016年全球武器出口市場的份額還遠低於美國的33%,但與俄(23%)的差距正在縮小,而與法國(6%)、德國(5.6%)和英國(4.6%)的差距已經徹底消失。
報導稱,中國的武器出口一直被認為缺乏全球吸引力,因為過去五年其72%的武器出口隻流向三個國家: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緬甸。然而這種說法是不公平的。依賴少數幾個核心客戶,是成熟的武器出口國和“新入場者”的正常做法。
俄是2012年至2016年世界第二大武器出口國,但其70%的對外軍售主要面向四個國家——印度、越南、中國和阿爾及利亞。英國也不例外,其71%的武器出口到印度、美國和沙特阿拉伯(僅沙特一國就佔英國2010年至2015年五年軍售總額的一半)。
現在中國已經成功擴大了客戶群,如今在向55個國家和地區出口武器,業務覆蓋亞洲、中東、非洲和拉丁美洲。中國的多數客戶的確是發展中國家,例如其三分之二的客戶位於世界上最貧窮的大陸——非洲,它們從中國採購的武器系統大部分是基本的軍事裝備。
但是時代正在變化。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用改進後的國產裝備替換老舊的蘇式裝備,如今正在向泰國、緬甸、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出口現代化裝備,如99式主戰坦克、殲-10戰鬥機和元級潛艇。
技術水平的進步,再加上相對較低的採購成本,使得中國出口產品性價比越來越高。它們吸引了眼光更高的買家,如今中國25%的客戶屬於中上/較高收入國家行列,如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
中國的武器出口模式主要基於三個原則:有助於接受國的正當自衛能力;不損害有關地區和世界的和平、安全與穩定;不干涉接受國的內政。
這個政策對於過度依賴美俄武器的二級和三級軍事國家來說特別有吸引力。中國武器讓貧窮國家有機會拓展武器來源,在軍事能力方面獲取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並增強對武器禁運的戰略免疫力。
任何武器裝備都有壽命,例如對於戰機而言,就存在著技術壽命、日曆壽命和疲勞壽命三種不同的定義方式。一般國家在正常使用時,三種壽命差不多是同時到期,而美軍的裝備則處於一種尷尬的狀態:由於美國在軍事技術領域裡的領先地位,其武器裝備哪怕是上世紀90年代甚至更早前生產的,總體技術水平在當代都算不得落後,加之美軍頻繁對其進行升級,其技術壽命應該還有不少富裕;但是如果計算產品的日曆壽命的話,美國空軍的F-15C最年輕的一架已經服役了32年,最早的F-15E已經服役近30年,最新的也已經使用了16年,其F-16機隊裡最新的也已經有了15年的歷史,對於一般日曆壽命最多20-30年的戰機而言,他們也已經進入了中年甚至老年甚至“超齡服役”;而對於疲勞壽命來說,美國空軍的F-15大約9000小時的壽命和F-16大約8000小時的壽命都不算短,但由於美軍在冷戰後極端頻繁地使用這些戰機,他們的疲勞壽命要么已經接近“大限”,要么已是超期服役
正是這種三重壽命的矛盾,讓美軍遲遲下不了將其淘汰的決心,而如果要繼續給這些飛機續命,需要將飛機的縱梁、翼梁甚至是機翼整體換掉,再加上對航電設備、發動機還有武器系統的全面升級,其需要的資金和改動的規模其實已經和採購新機相差無幾。
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唯有徹底更新替換現有裝備,而考慮到美軍的規模,加上前幾年F-35系列替換機型因為延期試驗導致項目超支,又沒有額外資金貼補,一度取消過數架F-35的交貨計劃,而將其資金挪用來填補項目額外開銷。
如此一來,美國軍隊只能寄希望於更高的軍費投入,來實現更大規模的部隊換裝,以期盡快還掉欠賬繼續前進。反正2016年美國的軍費開支只佔GDP的3.3%,即使2018年加到7000億美元也不會超過4%,雖然不管怎麼樣都大大高過中國的1.9%,但無論是比起俄羅斯的5.3%,還是裡根時代美軍真正“窮兵黷武”時期佔GDP6.6%的超高額國防預算都還差得遠。
回應
只要美國有錢,還是很強大。
美國的國債有46000億。
我們中國與美國發展軍隊沒法比,我們有我們的發展過程,沒必要亂花冤枉錢,慢慢的發展,關鍵是要發展自己需要的裝備,而不是盲目的去追求超前可能不不到的裝備那樣浪費,慢慢拖死美國,不急我們中國是後發製人用太極方式
而那些概念新奇的高端方案,比如武庫艦什麼的,則總是在媒體一番熱炒之後就消失無踪。在那個時候看來,美軍的這一系列針對威脅的處置,總體來看是不算失敗的。畢竟在裝備性能早就夠用而防務預算削減的情況下,經濟適用是最科學的。
而進入21世紀以後,美國軍隊的一連串變故則把美軍引向了另一個方向。先是思想激進的拉姆斯菲爾德為了改革美軍把包括新型自行火砲、偵查武裝直升機等美國陸軍一系列先進的未來裝備給統統取消,再是為了美軍能夠全球快速部署介入力推斯特萊克中型旅。但隨後爆發的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卻恰恰不是那種需要美軍快速部署能力的中低烈度治安戰。
雖然美國軍方反復強調斯特萊克裝甲車的裝甲多麼多麼有效、加裝了格柵裝甲的裝甲車能夠挨多少發RPG火箭彈也保證乘員不受傷,但大多數美軍仍然巴不得自己在遭到路邊炸彈襲擊的時候身處M1戰車的艙內,或者在遇到地雷的時候躲在防雷車裡面。經年累月的反恐戰爭裡,美軍再次像越南戰爭一樣,不僅每年要花數百上千億美元(最高的2008財年甚至達到1870億美元)投入十多萬美軍在海外的作戰需求,還採購了大量治安戰專用的武器裝備,比如美軍在2007年開始為了防止路邊炸彈的威脅,採購了27740輛各種型號的防地雷反伏擊車裝備美軍,用於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巡邏和作戰任務,而每一輛車的平均採購價格都要數十萬美元,根據美國國防部自己的報告,整個防雷車採購項目合計耗資達到了485億美元,而在美軍撤離伊拉克後,這些車輛中60%的命運是直接扔進了美軍的倉庫,剩下的車輛也因為在傳統的作戰環境中因為外形高大、防禦力一般且機動性不足而飽受美軍的詬病。
與此同時,美軍在下一代裝備換裝上則犯下了一連串的失誤,不僅徹底停止了本國空軍採購改進後的F-15和F-16新型號,還過早關閉和拆除F-22戰機的生產線,到針對反介入武器時的應對準備不足,再到下一代大型水面艦艇和輕型水面艦艇定位科技樹雙雙點錯……再加上F-35由於開發上的延誤,遲遲沒有具備完整戰鬥力的能力。這也導緻美國面對紛至沓來的威脅之時,很多時候只能使用上世紀90年代乃至80年代的武器執行任務。
從1965年到1975年,美國的軍費在賬面上增長了約60%,但因為這一時期美國經濟的嚴重問題,讓開始服役的新一代武器裝備因為通貨膨脹價格飛漲,加上越戰期間大量軍費實際是用於作戰化作炸彈和橙劑扔到了越南,美軍實際的經費也因此捉襟見肘,不僅部隊裝備的戰機、戰艦數量都出現巨幅下跌,美軍也因為缺少優秀軍人變得問題重重,在美國公眾眼裡的聲望也降到了低點。而裡根當選美國總統後,為了兌現其競選時加強美軍的承諾,自然也開始進一步增加美軍的軍費,並一次次將美國軍方“想想而已”的樂觀軍費目標直接變成實打實的美元投入到國防工業的方方面面。
正是在上世紀80年代,極為充裕的軍費預算使得美軍實現了徹底的現代化。美國空軍在整個80年代換裝了上千架全新的F-15和數千架F-16戰機,B-1B和B-2兩款戰略轟炸機也在這一時期研製並開始裝備;美國陸軍換裝了以上萬輛M1系列主戰坦克和M2步兵戰車為核心的地面部隊核心體系;美國海軍則在這一時期開始堅定全核動力航母的路線不動搖,並且將包括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洛杉磯級核潛艇以及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核潛艇都送下了水。而裡根以及隨後老布什時期美國龐大而現代化的軍事機器,也成了冷戰結束後美國干涉全世界各種事務,維護美國霸權的重要力量。
按照80年代的美軍設想,到了90年代,在美蘇軍備競賽的大背景下,美軍自然要從90年代中後期開始裝備全新一代的作戰裝備和武器。這些武器我們後來有的看到了,有的卻沒有看到。原因也很簡單,隨著冷戰的結束和美國全面超級大國地位的穩固,美國軍隊的建設方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方面由於蘇聯的解體,美軍對各類尖端武器的需求和急迫性都不如以往,反而對乾涉地區事務所用的武器裝備更具需求;另一方面則是冷戰結束後軍費無論是賬目上還是購買力上都陷入了縮減,使得美軍對各種冷戰期間立項但尚未進入實質深度開發階段的武器都缺乏進一步投資的興趣和能力。
這樣的策略結果,就是F-22這樣冷戰結束前已經造出原型機的方案得以繼續研製,海軍還處在效果圖階段的NATF項目則被砍掉;從“提康德羅加”級降級而來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得以批量建造,打算全面升級防空系統但還處於概念階段的CG-X方案則被一拖再拖最後徹底取消。
全新提出的方案則大多更加註重現實可用性,比如F/A-18E/F”超級大黃蜂”這樣的中庸機型,以及最初的JSF這樣注重採購成本與作戰性能有機統一的廉價戰鬥攻擊機。
美國新財年國防預算創新高:多出來的錢用在了哪兒?2017.9.24新浪軍事
本週,美國新財年的國防預算基本算是大勢已定,總額接近7000億美元的軍費開支不僅遠遠超出特朗普政府最初謹慎提出的數額,也遠遠高出2011年《預算控制法》中規定的國防預算上限。儘管離款子批下來還有時日,但是美軍已經把這多出來的近千億美元的去處安排得妥妥噹噹。這筆高額軍費存在的意義和效果何在?答案毫無疑問要從太平洋對面的對手的變化那裡說起。
美國的“贖債”軍費
本週二,也就是美國當地時間的9月18日,美國國會參議院以89票贊成、8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總額6920億美元的2018財年國防預算。至此,2018年度的國防預算基本算是塵埃落定。接下來美國參眾兩院還將通過兩院聯繫協調委員會將兩院各自通過的議案進行協商修訂以形成統一的最終版本,並送交美國總統特朗普簽字以正式通過。
從軍費數額上,這次軍費預算比起2011年美國軍費高位的7113億美元,還稍微差了幾十億美元,但當時的軍費中有將近1600億美元的開支是用於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中的軍事行動所需,相比之下,2018年的預算中只有大約600億美元用於伊拉克和阿富汗,其餘6400億美元都是所謂的基礎軍費,實際用於軍隊訓練、人員薪資、裝備更新等的資金規模多了1000億美元左右。雖說美元的實際購買力正日趨下降,但2018年美軍預算的實際增長顯然可算是史無前例。
更加不同尋常的,是此次國會通過的國防預算數量之多,甚至超出了特朗普政府今年提出的6680億美元的目標,也比美國國防部今年5月提出的6391億美元的需求多出500多億美元。這些多餘資金之中,相當部分都將被用於額外採購一批裝備。此前觀察者網也曾引用美國媒體上透露的部分消息羅列部分,雖然在不少項目的實際增購數量上與國會最終通過的採購數有所偏差,但也大概表明了增加採購數量的趨勢。
國會此舉自然贏得了美國國內許多支持美軍現代化人士的讚許,對美軍而言,這樣的增購自然也是好事一樁。對於其他國家的軍隊,這又顯然是美軍“窮兵黷武”的舉動。不過如果從美軍本身的狀況和其軍方的設想目標看,這更應該是美軍針對本國長期以來裝備老化之下做出的“補課”之舉。
說起美軍的裝備更新和老化,最早得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的里根時期。在此之前,美國軍隊先是花了10年時間從越戰的泥潭中脫身,然後又因為美國經濟陷入滯漲而飽受軍費不足之苦。
由於目前中國成飛生產的殲-10C的年產量在40-50架範圍,而沈飛的殲-16/15各型的年產量也在30架以上,所以目前中國戰機年產量在80架左右(不確定JH-7A飛豹是否還在生產)。美國這幾年F-35的交付數量相對較少,F-18E/F、EA-18G的產量也不多,這就造成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美國軍費是中國的4倍,但新戰機交付數量卻不如中國。而且這種現像不只出現在空軍,在海軍新下水軍艦噸位上的對比也是如此,這倒是一個需要更多了解的謎。(作者署名:利刃/晨曦)
回應
雖然美國軍費是中國的4倍,但美國成本高,因此換算下來,美國軍費比中國高不了多少。這和購買力是同一個道理。
世界個地駐軍和支持各方勢力開支是個巨大黑洞
中國軍工企業工人的平均工資還不如富士康,美國軍工企業工人的平均年薪超過中石油、中石化的職工。
有什麼大驚小怪,須知道美國佬的武器價格,在數字上,與中國一樣。也就是說,美國的飛機一架一千萬,咱中國也是一千萬。所不同的是,美國佬是美元, 咱中國是人民幣。這是因為,美國佬的飛機工廠是私人的,中國的飛機工廠是國營的。一個是拼命追求利潤,一個是拼命的追求成就。所以結果截然不同。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7-25/doc-ifyihrmf3398652.shtml
美國軍費是中國4倍但戰機交付數量為何比中方還少2017.7.25新浪軍事
美國曾經制定了雄心勃勃的F-35計劃,但在實際執行中卻問題重重。除了受價格困擾、各種質量問題層出不窮,其真實作戰能力方面也備受質疑,特別是在面對中國的殲-20的時候。很顯然,美國變得沒有不再那麼自信,並積極謀求在更新一代戰機或者重啟F-22生產線的道路上取得進展;同時,F-35的生產計劃也突然受到了大幅度的削減。
美國國防部的報告顯示,美國空軍將把F-35每年的採購數量從80架降低到60架,這將導致F-35的採購時間延遲到2044年,並且總的採購價上漲275億美元。目前美軍計劃總採購2443架各型F-35,這意味著每架F-35的採購價格將上漲1100萬美元。
美國曾號稱F-35的生產數量將達到“每個工作日一架,全年約200架的產量”,但從2011年開始交付以來,每年的實際交付數量(含各盟國訂單)十分的可憐,從20來架一直到去年的60來架,一直距離目標產量十分遙遠。這次美軍自己的年訂單數量的大幅度下滑,不僅會實質性的造成F-35總年產量的下滑,勢必也會對盟國的訂單產生消極性的影響。畢竟,各盟國本來對F-35的性能就不是很滿意,訂單也不是很積極。
反觀中國的殲-20,一經交付,就受到了軍方“十分滿意”的稱讚,據稱目前多條生產線正在建設中,未來產量將大幅度增加。所謂“貪多嚼不爛”,F-35因為追求太多的功能而造成空重嚴重增加,體型肥胖,常規機動性只有3代機水平;當然,它本來對這方面的追求也不高。F-35在機動性上對於3代機的優勢也就體現在非常規的過失速機動上,然後據我國殲-20總設計師楊偉稱,過失速機動的意義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大。過失速機動主要用於低速格鬥領域,然而未來空戰主要發生在超視距領域,會盡量避免格鬥;此外,即使進入了格鬥,以F-35那蹩腳的常規機動性能,也只能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這恐怕可能就是F-35年產量被大幅度壓縮的原因之一吧。
看完最新中國軍力報告台媒嘆兩岸差距太大但求勿戰2017.6.9環球時報
針對美國提出的2017中國軍力報告,台媒今日發表文章稱:美國對台政策不變,變的是大陸隨著一帶一路改向西發展,地緣政策轉變。兩岸的軍事實力差距只會更大,但武器不是最重要的,民心士氣才是,台灣在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時股市崩盤,現在只會更慘,兩岸除了和平別無他途。
前雄三、愛國者飛彈營長、飛彈指揮部前計畫處長、空軍退役上校,政大外交系教授周宇平受訪時指出,美提中國軍力報告還是以其利益為主,警告台獨不是一條可行道路,支持一中政策不會變。
國軍能力素質待加強
他強調,大陸軍力走向大海軍概念,力量在東海、南海延伸,在南海諸島造陸強化軍事力量,並加強防空力量飛彈建制。東風-16及東風-21飛彈是很有威懾力,各式長短程飛彈光是擺在那裡就很嚇人,不必動到核武。東風-21航母殺手,精度更高,只要航母不夠快都很危險,火箭軍未來是很可怕的一支部隊。火箭軍部署,隨北斗衛星精度增加飛彈精準度提高,砲彈量不需增加,殺傷力卻提升。
周宇平強調,我們的飛彈投射能力已無法阻擋解放軍飛彈,但重要的不是武力,而是民心士氣,96年飛彈危機台灣股市就崩盤,現在信心危機只會更嚴重,除了兩岸和平別無他途。他還表示,國軍人才素質能力也要加強,軍士官素質一直在往下掉,現在美國說要加強跟我們的軍事交流,但軍官有多少人能跟美軍對談?優秀幹部仍需培養。
陸配合帶路轉變戰略
台灣戰略學會前理事長、世新大學教授王崑義針對美軍中國軍力報告表示,基本上與往年差異不大,美國對台灣的立場不因個別總統改變,維持歷任總統的基調。改變的是歐巴馬時期東亞政策重返亞洲,亞洲戰略再平衡,但川普不同,對東亞政策有變,對台政策不變。不支持任一方改變台海現狀,不支持台獨。
他說,這次報告將東海釣島適用《美日安保條約》寫進來,可以看出在中國推一帶一路時,美國仍加強東邊島鏈的防衛。中共政策已往西走,看得到政策轉變,其實是中共在變美國不變。未來東亞不會像軍力報告寫的如此有威脅,往西走就減少東邊的緊張,情勢上的轉變值得注意。王崑義同時認為,報告中特別提到解放軍建設海外基地,也看出中共的政策轉變,戰略上配合一帶一路的地緣轉變。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6-09/doc-ifyfzhac0661979.shtml
定“交規”
一般情況下,在防空識別區攔截一方的飛機會在比較近的距離目視觀察,確認國籍、型號等,此外還要檢視目標是否裝備武器。若目標沒有敵對意圖,通常採取伴隨飛行措施,並進行無線電喊話,距離50米左右是比較適中的。美國空軍攔截俄羅斯飛機的距離有時候甚至只有幾米。
我們知道,空中高速飛行的兩架軍機,穿越幾百米的距離都是眨眼間的事情,幾十米的距離,確實很“危險”。不過,這回美國官員的回應,倒是沒有像年初那樣評價為“不安全”,轉而稱此舉為“不專業”。
.....
中國攔截美偵察機:為何在機頭翻跟頭?2017-05-22
2015年,零次;2016年,兩次;2017年,目前兩次。
2017.2.8,一架美軍軍機近距離接近正在中國黃岩島附近空域執行例行性任務的中國軍機,中方飛行員採取了合法專業的措施予以應對。對此,美軍官員用“不安全”“無心之時”來形容。
本週三(5月17日),中美軍機再次相遇。據環球網援引美媒報導,兩架中國蘇-30於本週三在東海上空攔截了一架美國空軍WC-135偵察機,綽號“不死鳳凰”。美方稱,目前已經通過“合適的外交渠道”向中國通報。
據報導,此次攔截過程中,中國兩架戰機距離美軍偵察機最近時僅有46米,更加不尋常的是,我軍戰機還在美軍機頭頂“翻了個跟頭”。
這個“側空翻”,當然不是花拳繡腿。“桶滾”是一個在戰機作戰中很常見的戰術動作,多用來躲避來襲導彈。從圖示中可以看出,桶滾,即圍繞被攔截飛機畫一個半圓形的飛行軌跡,過程中自身做360旋轉,實現從被攔截飛機的一側移動至另一側,同時保持飛行方向不變。
但這種戰術動作出現在攔截偵察機的過程中,則並不多見,為何嚴重至此?“有可能是美國軍機遇到中國的攔截飛機後仍不掉頭返回,而是往中國方向繼續飛行,因此中方飛行員做了一些機動動作,示意美國軍機趕快離開。”
政知局梳理後發現,此次攔截,並不是我軍首次在美軍機頭上“側空翻”。
2014年8月19日,美國海軍一架P-3反潛機和一架P-8巡邏機飛抵海南島以東220公里附近空域進行抵近偵察,中國海軍航空兵一架殲-11BH起飛進行例行性識別查證。在殲-11隨行督促其離開未果後,殲-11機身以90度傾角的姿勢從美國巡邏機的機頭前穿過,用一個漂亮的翻身,讓美國人看了看我們戰機機身下方攜帶的武器:霹靂-12和霹靂-8導彈。這個“空翻”後,美軍偵察機掉頭飛走。
事後中國國防部回應稱,美國不應糾纏於一些攔截的技術細節,忽略對華保持高頻度抵近偵察這個政策性問題。長期以來,美軍艦機對中國進行了大範圍、高頻度的抵近偵察,嚴重損害中國安全利益,嚴重損害中美戰略互信和雙邊關係,美軍對華高頻度抵近偵察才是引發海空意外事件的根源。
2、公開版其實沒啥黑料,因為還有個“秘密版”
咱們網上看到的其實是報告的公開版,會感覺不解饞,幾乎都是公開信息。這是因為還有一份秘密版,是基於美軍情報口的更準確的秘密資料編寫,專門提供給國會的國防預算委員會看,那幫人既是軍事專家,也有讀秘密資料的許可。
3、每年經費9萬多美元,不會太專業
針對這個公開版,很多軍事愛好者會抱怨“不夠專業”。其實這份2017版報告的年度課題經費是9萬7千美元,其中人工費9萬4千美元,其他開銷3000美元。這僅僅相當於美國一個碩士IT碼農的年薪,所以一份錢一分貨,也就是很多已有材料黏貼複製,只不過“公開版”基於公開信息,“秘密版”基於軍方秘密情報。
往年價格走勢,以前更低:
2015年:9萬2000美元
2014年:8萬9000美元
2013年:9萬5000美元
2011年:7萬3212美元;
4、中國不孤單,其實好幾個國家也“被軍力報告”
另外,中國不是唯一一個“被軍力報告”的國家,每年國防部發布的《關於軍事與安全發展的國會年度報告》,還有關於好幾個國家的,如朝鮮、韓國、伊拉克、阿富汗等。
至於為什麼沒有別的國家呢?一個是大部分國家美國不關注;更重要是很多國家,包括俄美,這些兵力、裝備數量、軍事部署、軍事戰略這樣的大面上的資料基本都是公開的,容易獲取,沒必要專門花錢寫報告咯。
如,精確到每型飛機數量的美國空軍裝備年度報告,每年公開發布布
因此,這報告,不必過分解讀,就是美國國防部提交國會的連載“掃盲讀物”,已經寫了十幾年。而且是不到10萬美元攢出來的,不會太專業,但畢竟是給政府提交國會的,也算準專業水平吧,而且還有更準確的“秘密版”你看不到。至說是公佈給中國網民看,用來“釣魚”套取情報的,我就呵呵了。不過在中國官方嚴格保密情況下,倒不失為一個側面全面系統了解中國軍力的參考資料吧。
不知2020年以後,還會繼續連載麼?(作者署名:默虹美海軍小站)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6-08/doc-ifyfzhpq6233061.shtml
五角大樓在向國會提交的中國軍力報告中說:“在2016年初完成四個小型前沿基地的建設後,中國的南沙群島前沿基地擴張計劃目前正著力於該群島面積最大的3個前沿基地的陸基能力建設。這3個前沿基地為:永暑礁、渚碧礁以及美濟礁。”
報告稱南沙群島的人工島除了民用飛機外還有軍用運輸機著陸,其分析認為中國今後“為加強對南海的實際控制,或許會將填海造島設施用作軍民兩用據點”。
報告稱:“一旦這些設施全部完工,中國將有能力在南沙群島上部署3個殲擊機團。”
報告說,在北京於2015年年底停止在南沙群島建造人工島後,由中國控制的7個前沿基地中均未出現大規模的填海造島。
報告說:“2016年,中國的主要精力都花在了南沙群島前沿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上。”
http://mil.news.sina.com.cn/2017-06-08/doc-ifyfzhac0425867.shtml
美為攢出中國軍力報告竟投9萬美元卻只是掃盲讀物2017.6.8新浪軍事
每年6月發布的的美國防部《中國軍力報告》總會引來國內外一片關注。其實這只是美國防部每年花9萬多美元給國會議員看的“掃盲讀物”而已。讓默虹來說說它的來龍去脈:
1、給國會議員看的“掃盲讀物”,連載20年!
這個報告的來歷要追述到1999年,那是中國經濟正在加速,南聯盟使館被炸後奮發圖強的“995工程”剛啟動。不得不佩服美軍還是很有眼力價,預料到未來中國會是強勁挑戰者,也是開始鼓吹“威脅論”,要國會撥款早做準備。
為此,美國國防部乾脆說:“那我每年給國會老爺們攢一本通俗易懂的《中國軍力報告》吧!”
於是就有了2000財年美國國會的國防授權法案第1202之106-65法案,要求國防部每年向國會提交一份有關中國軍事力量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的報告,公開版和保密版各一套,一年次,一直寫20年。今年是第17個年頭咯!
至於同為單發的山鷹,雖然被北海艦隊臨時拿來當戰鬥機用,但顯然不會是長久之計。海軍也不會真的用山鷹去執行戰備巡邏等有實戰性質的任務。
對於中國海軍航空兵來說,未來岸基戰機的換裝,可行的選項第一還是等待沈飛完成空軍的殲-11B訂單後,再為東海艦隊、北海艦隊航空兵訂購殲-11BH/BSH;第二則是爭取拿到殲-16的生產指標。畢竟既能奪取制空權,又能實施對海精確打擊的三代半雙發重型戰機,才是最能滿足海軍岸基航空兵未來10-15年需求的“目標”戰機。(作者署名:百戰刀)
回應
2000多亿美元的军费,还少吗?关键是小编是故意营造缺了沈飞玩不转的氛围,其实缺了谁都玩得转,不用这么夸张!
数字是不少了,但是相对于部队的规模和庞大的换装压力来说,不够!别一提沈飞就开始喷!人家再不济也比你这喷逼强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6-08/doc-ifyfzhac0498201.shtml
美稱中國在南海島礁建新設施可部署3個戰鬥機團2017.6.8 新華網
4月6日,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稱,衛星圖片顯示,中國在西沙群島永興島部署了一架殲-11,系今年以來的第一次。實際上,西沙群島是我國固有領土,我方在永興島上進行基建並部署一些防衛裝備也是必然的。
參考消息網6月8日報導外媒稱,五角大樓發布的年度中國軍力報告指出,中國去年的國防開支超過1800億美元。
據俄新社6月7日報導,這份報告寫道:“(美國)國防部估算,中國2016年與國防有關的總開支超過1800億美元。不過,中國國防開支仍然難以估算,主要是因為報表不透明。”
五角大樓認為,中國官方公佈的軍事開支不包括一些重要項目,比如外國武器採購。
另據共同社6月6日報導,美國國防部6月6日說,中國在南海的3座主要島礁上,去年底同時進行能容納24架戰機的機庫、預設陣地以及其他軍事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
即使換裝壓力很大,中國海軍岸基航空兵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卻可能面臨無機可換的困境。目前海軍可選戰機型號主要來自國內廠家,中國空軍引進的蘇-35無論從客觀還是主觀上來看,均難以進入海軍的視野。
飛豹這一海軍航空兵的絕對主力機型可以首先排除在戰機替換名單以外,這不僅僅是因為它性能不夠先進,更在於它前段時間已經全面停產。戰鬥力較強的俄製蘇-30MK2自引進24架後,10多年來中國海軍都沒有追加過訂單,俄方廠家也未再生產過該型戰機,也可以排除在替換名單以外。
沈飛在前幾年一口氣為海軍生產了72架殲-11BH/BSH後,現在正在全力消化來自空軍的40多架殲-11B新訂單。預計在完成這批訂單後,沈飛會轉而集中生產新型“雙重任務戰鬥機”殲-16。中國空軍已裝備超過40架殲-16,可能還有至少40架已下訂單的殲-16正在生產之中。遠期來看,空軍對殲-16的總需求量有望超過300架。所以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沈飛可能難以再為海軍生產殲-16。
成飛目前除了繼續配合空軍測試和生產殲-20隱形戰機之外,主要生產的是殲-10C和殲-10S,殲-10A、殲-10均已停產。目前空軍已接收超過60架殲-10C,預計總訂貨量不會低於150架。對中國海軍而言,殲-10系列的問題不在廠家產能方面,而在於海軍對單發戰機的接受度一直不高。
這從殲-10服役已有15年,中國海軍卻僅有東海艦隊航空兵裝備了1個團(編制24架)就可以看出端倪。與美國海軍的想法差不多,中國海軍也特別偏愛雙發戰機,認為以兩台發動機驅動的飛機在海上飛行時,安全係數要高於單發戰機。
殲-10在海軍裝備的各型戰機數量中佔比最小。比如前文提到的仍未裝備三代戰機的北海艦隊航空兵,哪怕仍用著雙發的殲-8,或者用也是雙發的飛豹當殲擊機用,也沒有考慮過裝備殲-10機。所以,已達到三代半戰機標準的殲-10C,很可能不會出現在中國海軍岸基航空兵未來的換裝名單裡。
其實盤點一下中國海軍三大艦隊航空兵實力就可以摸清大致輪廓。北海艦隊岸基航空兵至今還未裝備純粹的三代機,只擁有享受“三代機飛行津貼”的飛豹,主力戰機仍是二代機殲-8DF、殲-8F和FC-8F(殲擊/偵察型);東海艦隊航空兵裝備有20多架蘇-30MK2、20多架殲-10等三代機;南海艦隊更是裝備了70餘架殲-11BH/BSH三代機。
如此看來,山鷹以殲擊機的身份參加實戰化演練就可以說得通了。裝備了比殲-8更先進的航電系統、導航系統、飛行控制系統的山鷹,本來就承擔三代機改裝訓練任務,具備一定的三代機特徵。所以,不排除北海艦隊航空兵在演練中以山鷹模擬三代機進行“空戰”。
當然,有一支國產三代重型戰機部隊常駐北海艦隊轄區,那就是配屬遼寧艦的殲-15。但是,殲-15部隊與遼寧艦一樣直屬海軍總部,最關鍵的是數量有限。最新信息顯示,殲-15剛剛達到滿編一個團的數量(24架左右)。
根據中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發展規劃,第二艘航母001A型預計2019年入列,配備艦載機20多架;第三艘航母002型預計2025年後入列,配備艦載機30多架。也就是說,直到10年之後,海軍艦載戰鬥機的數量預計不會超過90架。對於我國漫長的海防線來說,委實不夠海軍調派的。所以,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岸基戰機仍將在中國海軍戰機總體數量中佔大頭。
在這一前提下,北海艦隊岸基航空兵首當其衝面臨沉重的戰機換裝壓力。在半島局勢詭譎多變,拱衛京畿重任在肩的客觀形勢面前,北航目前僅有的殲-8實在難以適應未來戰爭需要。勉強算三代機的飛豹主要承擔的還是對海打擊任務,空戰能力僅限於自衛。
北海艦隊航空兵目前裝備的殲-8可能有40多架,這些二代機10年內必然需要更新換代。東海艦隊航空兵裝備的20多架蘇-30MK2於2004年引進,至今已有13年的機齡,再過幾年也會面臨大修、延壽等問題。只有南海艦隊航空兵裝備的70多架殲-11BH/BSH,機齡夠短,技術含量較高,在一定時期內無換裝之憂。可以說,中國海軍岸基航空兵部隊未來的換裝壓力會非常大,特別是殲擊機/戰鬥機部隊。
而日本的川崎重工按許可證生產了101架P-3C,於1997年8月停產。基本上,美國常年維持P-3的規模大約是200多架,日本海上自衛隊的P-3則大約100架。而中國目前的反潛巡邏機的數量與實際需求還有很大差距。中國預警機等特種機的數量相對現實需求來說,也遠遠不夠。可以想像,陝飛像“下餃子”一樣造特種機的現象,恐怕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6-08/doc-ifyfzfyz2259115.shtml
中國海軍換裝新戰機嚴重不足或拿山鷹當殲擊機用2017.6.8 新浪軍事
作為一款“脫胎”於殲-7戰機的專職教練機,山鷹的設計初衷是用於解放軍第二代和第三代戰鬥機飛行學員的高級訓練、改裝過渡訓練,僅兼具有限作戰功能。然而在5月28日央視軍事頻道的報導中,北海艦隊航空兵日前在渤海某空域展開的多型戰機協同突擊突防演練,赫然出現山鷹的身影。
在這次演練中,北海艦隊航空兵以殲-8、山鷹負責空中截擊等製空任務,飛豹戰鬥轟炸機負責對海精確打擊,來自“海天獵鷹”特種飛機團的空警-200預警機負責戰場指揮控制和預警偵察。
自2015年1月,北海艦隊航空兵某訓練團首先整建制列裝(一般為24架)以來,山鷹一直擔負培養新型戰鬥機飛行員的任務。該型機快速機動能力較突出、低空飛行性能優越。在上述訓練團組織的首次跨晝夜飛行訓練中,剛接裝不久的飛行員就駕駛山鷹開展了距海平面30-50米的超低空飛行。
然而無論受到海軍飛行員多大的認可,山鷹仍然不是一款正宗的殲擊機/戰鬥機。那麼為何在北海艦隊這次組織的突防演練中,它會被當做一線戰機使用呢?
台媒稱大陸造特種機像下餃子陝飛脈動生產線太強大
中時電子報網站2017.6.6一篇題為“最新衛星照:大陸“下餃子”造飛機”的文章稱,解放軍海軍打造大量海軍艦艇下水,被稱為“下餃子”模式;空軍也不遑多讓,據最新衛星照片顯示,陝西飛機工業集團所屬停機坪竟停滿12架運-8/9平台特種機,其中至少4架空警-500預警機、4架高新六號反潛機。圖片顯示,停機坪上還停放兩架運-9運輸機(其中一架為陸航塗裝)和一架尚不能判斷型號的高新系列特種機。
報導稱,如此大批量的運-8/9系列運輸機和特種機的出現,充分展示了陝西飛機工業集團在今年4月份正式打通運-9脈動生產線後爆發出來的強大生產力。陝飛是繼成飛和西飛之後,第3個使用脈動式生產線生產戰機,目前正應用於運-9的生產中,生產速度顯著提升。
文章稱,飛機總裝脈動生產線是一種按節拍移動的裝配線,運用精益製造思想,對裝配過程進行流程再設計、優化和平衡,實現按設定節拍的站位式裝配作業,達到縮短裝配週期、滿足客戶要求的裝配生產形式。陝飛的這條脈動生產線內部設置5個站位,採用流水作業的生產方式,有效節省每一道工序間所消耗的滯留時間。
大陸專家表示,運-8三類平台以及運-9是最大起飛重量70噸級的特種機平台,較為適合改為反潛巡邏機、通信指揮機、電子偵察機和電子乾擾機,也可以改裝為預警機。它是目前中國最主要的特種機平台,海空軍的特種機主要依靠這種平台,而生產廠家就陝飛一家,所以需求量相對較大。
專家表示,無論相對外軍來說,還是相對於自身需求,解放軍目前的特種機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現在大批量造特種機實際上是彌補以前的欠賬。就以反潛機為例,美國的P-3反潛機於1961年開始進入美國海軍服役,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於1995年停止P-3的生產,總共生產了645架(當然並沒有全部裝備美軍) 。
戰爭,從來都是綜合實力的角逐。巨大的國力差距讓日本從一開始幾乎就沒有戰勝美國的可能,飛虎隊還不過是由一群有紀律問題的辭退或退役軍人組成,就已經在中國戰場上讓日本空軍吃到了苦頭。可是設想,即使僥倖讓日軍登陸美國本土,他們面對的是和中國一樣幅員遼闊的土地,以及無論裝備水平還是作戰技能都和中國軍隊完全不在一個次元的美軍,在中國都陷入了持久戰泥沼的日軍又能堅持多久呢?
美媒:別小看中國軍費的能量
美國《赫芬頓郵報》2015-12-21日文章,原題:中國的戰爭——用代數戰略埋葬美國 2016年總統大選辯論期間,“美國花錢比中國多很多”的理由很可能被用來淡化中國威脅的可能性。該理由具有統計學的吸引力:報導稱中國每年軍費快速接近逾2000億美元,但美國軍費仍是其3倍多。且中國的軍事開支僅佔GDP約2%,而美國接近4%。但有幾個因素令這種“比花錢”論調大打折扣。
首先,美國軍力遍布全球,而中國祇專注於地區。此外,同是1美元,在中國軍費中遠比在美國更耐用,原因至少有兩個:中國軍人的工資和福利比美國軍人低很多;中國工廠批量生產的武器明顯成本更低。特別是考慮到,中國GDP增長會繼續大幅領先美國,且無法保證其用於軍費的比例會一直遠遜於美國。
事實上,中國軍隊正快速擴充,在財力上毫不吃力,這引發了一個嚴峻問題:中國最終會有能力對付美國,就像美國一戰時對付德國、二戰時對付德日以及冷戰時對付蘇聯那樣嗎?
二戰伊始,德日經濟總和只有美國的一半。美國能出動30萬架次飛機,德日加起來不到20萬。可如今,幫美國打贏的那些工廠,很多要么關閉要么外遷到重慶、深圳等中國城市。
當初蘇聯出於意識形態原因,自斷於國際貿易體系,也在很大程度上自絕於全球科技體系……如今中國人正相反,他們盡可能深入全球經濟和世界科技體系。這種戰略聰明多了,這令中國飛快發展。儘管目前美國軍費遠多於中國,但代數戰爭將逆轉,似乎只是時間問題。
而日本在太平洋戰爭開始前,國內的軍事、經濟以達到頂峰,所以如果日本不能利用現有的力量迅速消滅對手,那麼進入消耗戰後,日本必敗無疑。正是基於這種原因,日軍策劃發動了偷襲珍珠港的戰役。然而在這之後,美國在挺過最初的困難時期後,全國進入軍事動員階段,龐大的國家機器迅速運轉起來。而此時,強大的國力讓美國在短時間內就佔據了絕對優勢:1941-1945年日本共生產了航母17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63艘、潛艇147艘。而同一時期美國生產了航母131艘、戰列艦10艘、48艘、驅逐艦355艘、護衛艦498艘、潛艇203艘。實際上,到1945年,美國海軍已經比世界上所有國家的海軍加起來還要強!
空軍方面,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空軍方面擁有一定優勢,零式戰鬥機無論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要優於盟軍同類型飛機。但隨著美國龐大的國家機器進入高速運轉,美國不僅飛機數量上佔了上風,而且戰爭不斷推出型飛機,到了戰爭後期美軍的飛機性能已經遠遠優於日軍。戰爭期間,美國生產了約97810架多引擎轟炸機飛機,而日本僅僅生產了15117架。無論是從飛機生產數量上,或是從飛機總載荷上看,兩國之間的差別都非常之明顯。
美國陸軍裝備更是完全碾壓日軍,1941-1945年,日軍只生產了604門口徑大於105毫米的野戰火砲和70-105毫米口徑火砲6512門,而同一時期美國卻生產了重砲7803門,其他型口徑火砲27082門。要指出的是,二戰時期日本的型坦克無論是火砲威力還是裝甲厚度都只能相當於盟軍的輕型坦克。由於日軍坦克戰鬥的表現欠佳,到了1943年坦克的生產被降到了D級。日本不但缺少坦克,車輛也是日軍的軟肋,日本車輛生產頂峰時為1941年的47901輛,而美國1943年的汽車生產量卻達到了621502輛。
插翅飛虎隊徽和鯊魚頭形戰機機首聞名天下
後來,中華民國代表團向好萊塢的著名的迪士尼公司的藝術家們請求設計一個隊標,華特·迪士尼親自動手,根據“FlyingTigers”一名設計出“一隻張著翅膀的老虎躍起撲向目標,老虎的尾巴高高豎起,與身體共同構成了象徵勝利的V形”的圖案,由此“飛虎隊”的威名迅速傳播。
不過,由於飛虎隊大多是招募兵,故而飛行員都不是啥省油的燈,即便陳納德也是在美國特立獨行,經常頂撞上司。據事前國民政府外交部職員黃澄回想說:“招募的這些志願者,差不多都是一些非正軌或許說被正軌部隊開除的人,他們紀律都不好,經常酗酒,見著女人就追。”不管紀律如何,只需能打日本人就成。為了以示鄭重,蔣介石和宋美齡在昆明舉行晚會,宴請飛虎隊成員。據說,為防止出現意外,陳納德事前還警告過隊員不許飲酒。可是這些美國人根本不聽,口袋裡都是酒,沒開宴會就喝得酩酊大醉。陳納德趕忙叫手下把那個戰士拖了出去。蔣介石神色很尷尬,一時無話下不來台。這時輪到宋美齡出場了,她先是用諸如“沒有紀律,我們將一事無成”之類的漂亮話鎮住了場,然後用地道的英語幽默地和這些美國人聊些家常,最後許願:擊落一架日本戰機,國民政府立即獎勵500美元。
或許是飛虎隊是職業軍人,或許是金錢美女的刺激,飛虎隊打起仗來可一點都不含糊。僅僅駐留仰光的兩個月間,飛虎隊就升空作戰三十一次,每次戰機從未超過二十架,最少時甚至只有五架,但共擊落日軍飛機二百一十七架,自身僅損失十六架。其中有一次,飛虎隊的十五架戰鬥機與英國皇家空軍的十架戰鬥機迎戰前來轟炸仰光的日軍五十四架轟炸機和二十架護航戰鬥機。飛虎隊擊落日機二十五架,自身損失戰機三架(兩名飛行員陣亡),英軍則擊落日軍七架,自身損失十一架,五名飛行員陣亡。
應該說,這其實就是日本和美國兩個當時世界上的軍事強國在技術研發與工業生產能力等硬實力的差距。從19世紀末超越英國一直到今天,美國在經濟實力上一直是無可爭議的世界老大。雖然二戰時美國已經歷了十年左右的經濟大蕭條,這使得整個美國經濟依然'疲軟'。但美國的綜合國力仍遠高於日本,開戰之初,美國的人口高於日本近兩倍,美國的國民收入是日本的7倍,美國的鋼鐵產量是日本的5倍,美國的煤炭產量是日本的7倍,美國的汽車產量是日本的80倍。更重要的是,美國工廠的現代化和自動化水平要高於歐洲和日本。
從飛虎隊看日美差距,告訴你二戰日本為什麼輸2017-05-11
眾所周知,在抗日戰爭中活躍著一支美國空軍部隊——中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飛虎隊”。1937年7月初,應國民黨政府邀請,美國飛行教官克萊爾·李·陳納德抵達中國考察空軍,擔任顧問。考察快結束之時,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陳納德接受宋美齡的建議,在昆明市郊組建航校,以美軍標準訓練中國空軍,他還積極協助中國空軍對日作戰。
當時,日本的陸軍航空兵力,計有航空兵團1個,下轄飛行團5個,飛行聯隊16個,分別駐守在日本本土、我國台灣、朝鮮及我國東北境內。在16個聯隊中,共有96個中隊,其中驅逐機中隊36個,偵察機中隊24個,輕轟炸機中隊20個,重轟炸機中隊16個。每個中隊機數之配備,各不相同,其中:驅逐機1個中隊的飛機為15架,偵察機1個中隊的飛機為10架,輕轟炸機1個中隊的飛機為8架,重轟炸機1個中隊的飛機為7架。總計日本陸軍擁有作戰飛機1156架。其中:驅逐機432架,偵察機216架,輕轟炸機180架,重轟炸機128架,預備機200架。此時民國空軍能夠投入作戰的飛機,只有200餘架,能執行任務的飛行員只有600多人。雙方實力對比懸殊。
在這種情況下,陳納德於1941年接受國民黨政府的委託,前往美國招募飛行員。羅斯福政府當時已準備對軸心國開戰,故給予暗中支持,以私人機構名義,重金招募美軍飛行員和機械師,以平民身份參戰。1941年7月中旬,陳納德回到中國時,已有68架飛機、110名飛行員、150名機械師和其他一些後勤人員到達中國。1941年8月1日,蔣介石發布命令,正式成立中國空軍美國志願大隊,任命陳納德上校為該大隊指揮員,下轄亞當和夏娃、熊貓及地獄天使三個中隊。以高價(陳納德部的第一批100架霍克-81戰機單價45000美元)採購戰機供其使用。
另一次,福州艦某型雷達(似為負責對空警戒的“頂板”雷達)出現故障,嚴重影響防空系統作戰使用。專家和技術人員反复排查會診後,也是一致斷定故障無法排除。驅三支雷聲業務長在充分研究論證的基礎上,判定故障是因隨艦圖紙錯誤,導致實裝線路錯接所致,最終成功排除重大裝備故障,受到海軍通報表彰。
4艘現代級陸續接受改裝提升國產化率
現代級引進後出現的這些問題,有的是因為對裝備情況不熟悉而引發的,有的則確實責任在廠方,比如隨艦圖紙出錯這樣的低級問題。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暴露出來的問題充分說明,買來的裝備難以擺脫依賴性強、自主性低的固有困境。引進裝備只能作為應急手段之一,4艘現代級主要是幫助解放軍海軍渡過了國產型號驅逐艦“青黃不接”的尷尬期,並且艦上多種武器裝備還幫助一系列國產裝備的研製取得了突破。
比如現代級裝備的SA-N-7/12型防空導彈、“頂板”對空雷達、“音樂台”超視距雷達、雙管130艦炮、630艦炮等,都對相應國產型號武器系統研發起到了重大推動作用。
為了使這些正值“壯年”的戰艦戰鬥力再次提升,也為了盡可能解決俄製裝備“小毛病”多,進口彈藥價格昂貴等問題,解放軍海軍於兩年前啟動了對4艘現代級進行中期維修兼改造升級的一攬子計劃。最先接受升級的自然是最早服役的杭州艦。
雖然目前改造升級還未最終完成,但具體改進部分已基本明了。除了艦炮仍沿用雙管130炮以外,杭州艦的對空雷達、超視距雷達、防空導彈火控雷達均已換成與052B型同型號的國產雷達;反艦導彈由“日炙”超音速導彈換成艦射版鷹擊-12A超音速導彈;防空導彈由單臂式發射的SA-N-7/12換成32單元垂直發射的紅旗-16導彈;近防砲由AK630炮換成1130“萬發”炮,近防系統還增加了海紅旗-10導彈。
除此之外,杭州艦的衛星通信系統、作戰指揮系統、電子乾擾系統、導航/敵我識別系統、近防武器火控雷達等大部分系統,也都換成了國產裝備。經過這樣的大規模改裝,可以說杭州艦除了艦殼、動力裝置、推進系統、艦炮等、國產化率已經超過了70%。
預計接下來會按照福州艦、泰州艦、寧波艦的順序,對驅三支餘下驅逐艦進行同樣同規格改裝。在此期間,以廈門艦(預計舷號154)領銜的至少4艘在建052D型會陸續入列東海艦隊。因此,也不會出現因現代級驅逐艦入廠而致水面艦艇戰鬥力出現空缺的情況。(作者署名:百戰刀)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5-03/doc-ifyetwsm1988564.shtml
進入21世紀之前,中國造船業的總體規模較為有限,無法依靠民船市場養活造船企業、攤低造艦成本。進入21世紀之後、2008年危機爆發之前,中國造船業在國際市場上迅速擴張,對各造船廠而言,承接海軍訂單實際上是“虧”錢的——不是說賬面上會出現虧損,而是說會失去掙快錢的機會——一條驅逐艦的生產週期足夠生產好幾條散貨船,前者固然也有利潤,但後者當時的毛利潤率可以達到100%、200%甚至更高,造艦的機會成本十分高昂。
2008年危機爆發之後的現階段,中國造船業既有足夠的規模,同時民品船價又處於歷史低位(已經跌到了2008年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再加上中船工業集團與中船重工集團南北分立的體制確保任一艦種都至少有兩家造船廠能夠建造,中國海軍有著充分的選擇餘地和壓價空間,此時不砍價大建,更待何時?(楊愛紅)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5-03/doc-ifyetwsm1871741.shtml
中國購俄現代艦圖紙曾頻繁出錯防空導彈險些自毀2017.5.3新浪軍事
我國引進自俄羅斯的這4艘現代級驅逐艦,“現代級”是北約代號,俄羅斯型號為956E/EM型。其中“E”代表外貿型,“M”代表改進型。136/137艦為956E型,138/139艦為956EM型。在新華社此次的報導中,披露了4艘俄製驅逐艦入列後先後遇到的不少問題,有的問題甚至連隨艦出海的俄方廠方專家都無法解決。而且該報導還罕有的曝光了956EM型驅逐艦1枚防空導彈的價格高達上千萬元。
無論是軍艦出現技術問題後面臨的修理維護困難,還是配備的武器裝備超乎尋常的昂貴價格,無不證明了一個問題:軍隊的裝備現代化靠“買”是買不來的。在通過引進少量裝備短時間提升部隊戰鬥力,解決本國裝備研發瓶頸性問題後,真正的現代化,還需通過自力更生,自主完成。
曾經“最有戰鬥力”驅逐艦因圖紙錯誤接錯線路
新華社的這篇報導透露:“那年秋天,杭州艦完成任務後返航。剛離開碼頭半天,某部件突然損壞,動力裝置無法工作。”此時的時間應該是杭州艦剛入列時,因為報導提到了有隨艦出海的廠方專家在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廠方專家一致認為因為艦艇圖紙不全、設備結構不清楚,維修困難較大,建議指揮員返航靠港後再修理。最後,還是杭州艦的機電業務長帶人經過4個多小時奮戰,才將故障順利排除。
1952年,全國年造船完工量僅1萬載重噸左右,1978年達到86萬載重噸,1990年141萬載重噸,2000年346萬載重噸,2005年首次突破1000萬載重噸大關,2007年突破2000萬載重噸,2008年突破3000萬載重噸,2009年突破4000萬載重噸,2010年突破6000萬載重噸,2011年突破7000萬載重噸——此後一路跳水、直至腰斬。
考慮到從簽合同到交船一般需要兩三年的時間,2011年的高峰實際上反映的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前中國造船業產能的瘋狂擴張。2016年,中國造船業完工量不足4000萬載重噸,仍有約30%的過剩產能閒置,大量造船廠關門大吉,倖存者們也普遍開工不足。
大連船舶重工作為新航母的總裝廠,其軍品部門固然不需要擔心開工不足的問題,但其民品部門卻也面臨著訂單日稀的威脅。大連船舶重工有3座大型船塢(遼寧艦和新航母之前佔用的只是其中最小的,長370米、寬86米,另外兩個長寬分別為540米×80米、400米×96米)和1座大型船台(長307米、寬52米),此外還有多座中小型船塢和船台。要把這些船塢和船台的檔期都填滿,對大連船舶重工而言也非易事,更何況全國共有超過50座大型船台和船塢、足以容納新航母的船塢就有30餘座;甚至連部分擔負主力艦艇建造任務的骨幹企業,也開始安排職工輪崗放長假了……
這樣的形勢對中國造船業和造船人而言固然可謂是水深火熱,但對中國海軍而言卻是新機遇——以史上相對最低的成本打造全新艦隊的機遇。
憑什麼說是史上相對最低的成本?
從新中國真正開始大規模自行建造主力作戰艦艇的20世紀80年代算起:20世紀80年代,中國每年建成服役的海軍艦艇噸位與造船業完工噸位之比在百分之三左右浮動;20世紀90年代,這個比值約為百分之一;到了21世紀的頭十年,這個比值甚至一路下跌到萬分之二!近幾年,隨著航母、補給艦等大噸位軍艦的連續出現,這個比值才回升到千分之四左右,仍然低於以“海軍裝備發展放緩”著稱的20世紀90年代。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海軍艦艇噸位”與上面的“造船業完工噸位”的統計口徑不一樣,前者是排水量、後者是載重噸,二者不具備物理上的可比性。但二者比值的變化可以粗略反映出一個事實:雖說“下餃子”越來越多、越來越大,但“鍋”的空間增長得更大更快!
問題的根源得追溯到19世紀:與通常印像中那個通過工業革命尤其是第二次工業革命變得先進而強大的美國不同,美國造船業反而是在工業革命之前的風帆木船時代曾長期把持著世界第一的寶座(相比於西歐,北美的木材資源實在是太豐富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船舶逐漸進入鋼鐵時代、造船技術日新月異,美國造船業卻沒能跟上時代、陷入了漫長的衰退之中,被英國等國的造船業後來居上——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20世紀初,因為遲遲未能造出堪用的大型船用減速齒輪箱,美國的主力艦不得不另闢蹊徑採用效率較低的電傳動。
一戰和二戰是美國造船業最後的兩次迴光返照:其它主要造船大國的本土都陷入了戰火之中,唯有美國可以安心造船;戰時也不用擔心市場競爭力問題,大干快上的粗放經營模式也可以創造奇蹟。戰爭一結束,美國造船業就迅速在和平條件下的市場競爭中敗下陣來。
沒有足夠規模的民用造船業攤薄成本、僅憑政府的國防訂單續命,美國的造船業自然是積重難返。冷戰結束、國防訂單大幅削減,造艦十二巨頭進一步簡併成了六巨頭,每家專注某一種或幾種艦型。美國法律不允許美國海軍向國外廠商訂造艦艇,如此狹窄的選擇面迫使美國海軍不得不接受造艦巨頭們的漫天要價。
面對如此態勢,縱使“天降偉人”特朗普總統也拿它沒轍;美國國會近期倒是有點小動作:隨著2016年美國開始大幅出口LNG(液化天然氣),美國國會部分老爺開始謀劃“國氣國運”“國船國造”,試圖通過“必須由美國建造的船舶運輸出口LNG”的法案。如果此法案得以通過,那麼美國造船業有望在未來幾年裡得到上百艘LNG船的龐大訂單,現有產能無法滿足、勢必帶來一輪造船業投資熱潮,可能會間接拓寬美國海軍在未來的選擇餘地。
不過,此法案也會大幅增加LNG出口商的成本(美國船企一條LNG船的報價,在中日韓三國可以買至少兩條、工期還更短),有讓美國LNG出口商失去市場競爭力的風險,所以國會老爺們大概還會繼續扯皮下去。——這也就意味著,在造船業領域,美國這位“老師傅”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仍無望擺脫反面教員的身份。
中國海軍的新機遇
蘇聯造船業隨著蘇聯一起化為殘骸,美國造船業在一個多世紀的時間裡萎縮成造艦業,新中國的造船業卻恰恰與之相反,以維修建造軍用艦艇為起點,逐漸拓寬經營範圍、一步一步發展壯大起來。
這才是正能量客觀提氣的評論!比那些自卑的噴子強太多了!
你怎麼淨說實話!小心被狗咬!笑哈哈
美鬼最會自吹,漢奸走狗更會幫著美鬼吹,目的就是欺騙中國人!
老美在這裡捧,不懷好意
美國軍方這麼做是為了向國會要錢!
美國的電磁炮和激光武器可以替代對地導彈和對空導彈的,不要小看DDG1000
現在DDG1000電磁軌道炮和激光武器都沒有吧!
最難能可貴的是,055的造價只有阿利伯克3的二分之一,朱姆沃爾特級的五分之一。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5-03/doc-ifyetwsm1958496.shtml
中國造航母迎新機遇:可以史上最低成本打造全新艦隊2017.5.3 觀察者網
新航母身後的老師傅有倆:蘇聯和美國。
先說蘇聯。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造船業的軟硬件都得到過蘇聯“老師傅”的巨大幫助和廣泛指導。
新航母出塢時間比原計劃節點提前一個月;與前蘇聯的“瓦良格”相比,同樣是二號艦,瓦良格從首個分段上船台(1985年12月)到下水(1988年11月)花了近3年,中國的新航母從首個分段入塢(2015年3月)到出塢(2017年4月)只用了2年、而且完成度遠超下水時的瓦良格。可以說,就造船業而言,中國這個“學生”已經遠超過蘇聯這個“老師傅”了。
相比於蘇聯“老師傅”的言傳身教,美國造船業對新中國造船業並無太大的直接影響,更多地是作為負面教員而存在。每當比較中美兩國海軍和造船業,美國造船業高企的造艦成本就會被拿出來批判一番:美國海軍買一條驅逐艦的錢夠中國造條航母、美國海軍買一條航母的錢夠中國造一個航母戰鬥群……這樣的段子雖然未必完全準確,但也八九不離十。
美國造船業高企的造艦成本中,人力成本是最常被攻擊的靶子:一般艦艇的人力成本佔建造總成本比例隨隨便便就能突破40%,航母甚至會超過50%。作為對比,中國造船業的人力成本佔比往往在20%以下,日韓與中國相當。
但這並不意味著鍋可以甩給美國的造船工人——即使把人力成本清零,美國海軍艦艇的平均每噸價格仍然遠超中國。蘭德公司的研究報告顯示,在過去幾十年年均9.2%的軍艦增幅中,人力成本只貢獻了2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即使造船工人都樂於奉獻、幾十年不漲工資,防空導彈驅逐艦的造價仍然會年均增幅7.2%(十年翻一番),這可比美國近幾十年的年均GDP增速高多了。
美國在研發DDG1000時,一開始也打算搭載雙波段雷達。但為了節省2000萬美元,美國國防部又取消了VSR,只保留MFR。這麼一款重要的雷達被取消後,不要說雙波段了,DDG1000能否算作是一艘“神盾艦”,都成了非常值得爭議的事情。
阿里伯克III將安裝AN/SPY-6(V)雙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其搜索能力是目前安裝在伯克IIA型上AN/SPY-1的30倍。2016年才安排預算,從開工建造到下水服役至少還需要三年,發展時間晚於中國的055。(作者署名:科羅廖夫)
回應
當中國的天河二號超算穩居世界第一2年時,奧巴馬自以為是的認為只要禁止賣給中國超算芯片,中國的超算就什麼也不是了,想不到,一年不到,由中國自主研製的神威太湖之光以高於天河3倍的運算速度居於世界第一;在國人一再貶低中國製造的時候,中國的飛船載重達6.5噸,而俄美分別只有2和2.5噸,而且美國的還不能補充原料;美英現在製造先進航母、軍艦用的大型船塢、龍門吊同樣是中國生產的,當韓國民眾質疑為什麼打撈他們本國沉船不是他們曾經是最大造船廠的公司時,當局只能實話實說的這樣複雜海況,他們本國公司根本沒有能力時,大家終於越來越多的看到中國製造的可怕了;像中國這樣的地理氣候,世界上也只有中國了,一個國家:南北氣候的變化、東西海拔低到海拔高的變化、溫高由潮濕的海南到干旱的新疆;製造的東西轉一圈,基本可以適應世界大部分地方,大家都說德國製造質量好,但德國裝備在非洲很多都趴窩了。 知道嗎,僅僅三年,2014到2016,中國火箭推力達到了世界頂級,與美國不相上下!超級計算機實現了全國產化,包括芯片,而且雄霸世界第一,遠超美國,至於日本早就不是一個級別的了!核電領域,中國的儲備水平連美國都羨慕,並且可以實現全國產化!高鐵實現了全國產化,型號統一,包括所有螺絲釘!民航客機,特別是大飛機,實現了國產化,全世界只有波音有這能力!電子產品,告訴你們,到2016年底,中國電子產品在日本市場的佔有率已經遠超日本本土品牌,僅次於美國!有人說超算沒用,可它們不知道火箭,j20,核電站和核武器都離不開超級計算機,中國的超級計算機幾乎沒有休息,工作強度世界最高! 如果真有人認為超級計算機沒用,那我告訴你,為什麼中國的網購發展如此迅速,日本的網購還是中國10年前的水平?除日本運輸成本高的原因外,信息處理速度慢是他們的硬傷,原因就是計算機速度和容量。我們已經在享受超級計算機給我們帶來的便利!
美軍稱中國驅逐艦技術首次超美055艦領先西方一代2017.5.3新浪軍事
055型驅逐艦首批訂單為8艘,單價據稱超過50億人民幣。艦長183米,滿載排水量可達12800噸,相比之下052D最大排水量只有7200噸。採用全燃動力、雙軸、雙調距槳,動力系統4台國產QC280型燃氣輪機的改進型,最大航速約32節。該艦具有強悍的單艦綜合作戰能力,具有遠、中、近三層軟硬武器預警防禦網和攻擊火力網。具有防空、反潛、反艦和對陸攻擊能力,具備綜合立體群指能力。安裝112單元通用垂直發射系統,可綜合搭載遠中近各型防空導彈、反潛導彈、對地巡航導彈。新型中程防空導彈將實現一單元4發的搭載方式,載彈量大大增加。055船尾設置兩個大型機庫,可搭載2架新一代的反潛機,反潛能力大增。
055型是未來中國海軍編隊的核心艦艇,建成後的055將成為世界上戰鬥力最強大的驅逐艦,別誤會,這不是中國的自吹,而是美國海軍的評估結論。對055型的評價來自於美國海軍情報局,該局稱中國055級超越了美國最新的朱姆沃爾特級和計劃建造的阿里伯克III型。
055大驅最大特點是綜合射頻系統,一體化共用天線,主桅杆上集成了各型雷達天線和探測器,這項技術代表著我國乃至世界艦載雷達電子裝備最高水平,是世界第一艘採用該技術的作戰艦艇。這套系統的研製成功將進一步夯實我國海上預警、作戰的核心能力,意義重大,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大國重器”。
海軍艦船的傳統桅杆上掛滿了雷達、電子戰、通信、敵我識別、數據鏈、信息分發等設備,顯得越來越雜亂,集成桅杆便應用而生。英國的45型,印度的加爾各答級也都採用了集成桅杆,很多歐洲強國也在研究艦載綜合射頻系統,並裝備了不少“形似”的一體化桅杆,但它們或多或少的都在關鍵系統上有所欠缺,形似而神不似。
055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為346B型,是052D上346A的改進型。055的綜合桅杆上還有一部小型相控陣雷達,兼具兩種不同波段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構成了DBR(雙波段雷達)能力,由廣域搜索雷達(VSR)負責遠距離搜索,多功能雷達(MFR)負責精密追踪識別和武器射控,兩者相輔相成, 互補不足,滿足艦上需要的所有雷達功能,包括對空對海搜索、早期預警、反導防空,近程防禦,對海對地作戰。這是目前世界最尖端的艦載雷達技術,可以同時提供大批量、大距離的目標探測和導彈引導能力,領先世界主要大國一代,領先日本等國十多年的技術水平,是中國海軍技術發展的一個輝煌結晶。
受國產手機擠壓 中國蘋果iOS市場份額跌至3年來最低2017.4.14(回應:Android與iOS已瓜分世界民用移動操作系統,Windows微乎其微。)
中國芯崛起:龍芯麒麟V7.0與中興新支點的國產操作系統已全面支持中國龍芯3A1000/3A1500/3A2000/3A3000系列芯片2017-04-18(回應:從2014年,龍芯的最新芯片,都是龍芯賺來的錢研發的。)
首艘國產航母001A雷達指揮數據鏈的電子元件都實現國產化2017.4.26
俄戰機雷達在中國慘敗原因:電子元件無法俄國產化2017.4.11
中微中芯5nm工藝光刻機突破,全力反超英特爾,三星,台積電 2017.03.11
台積電要去美國建廠為什麼把台灣急壞了2017-03-22
中芯恐取代成晶圓代工聯電老三地位(回應:還有紫光旗下的展訊、華為的海思等諸多國產芯片廠商在搶占份額)
晶圓代工激戰 陸需求年增逾2成 4年內將建26座
紫光續擴張!趙偉國喊2017年再砸460億美元,成都、南京建晶圓廠
如何阻止大陸半導體市場增速將成全球最快?台當局:沒辦法
日媒:蘋果三星失勢,華為走向全球手機市場主角2017.2.27
英媒:中國手機支付普及度令人稱奇 乞丐都用二維碼2017.4.20
愛立信:5G 發展已經加速,最快2019年上線
中國三大通信運營商瞄準5G加緊備戰: 2017年5G對場外試驗,2018年5G網路預商用試驗,2019年商用規模化實驗, 2020年正式商用。將在雄安新區超前規劃和部署.
大陸成功建立全球最大5G試驗網2017.3.24
中興通訊憑藉Pre5G通信芯片在全球30國部署了超過40個Pre5G網絡
英媒:深圳在駁斥“中國抄襲”這個過時謠言!2017.4.6
美媒:特朗普威脅搶就業 深圳製造業高管:並不擔心
製造業逃離中國?英國報告展示的卻是別樣景象
美媒:2017版中國科技將稱雄全球的五個理由
港媒:害怕吧,中國正走上獲全球科技支配地位大道
港媒:報告稱2016年中國金融科技投資“爆炸式發展”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國近兩年或在國際專利申請數量上赶超美國 2017.3.19
2017.4.19第17屆上海車展:國際車企在中國市場利潤 面臨中國車企威脅
處處「智慧製造」 廣交會最大亮點2017-04-19聯合報
中国高端數控機床進口率過半 数控机床技术落后日本20年?
瀋陽i5數控機床打破日德壟斷,2016年訂單14000台,產值突破120億元; 瀋陽新松機器人打破被日韓歐美壟斷,佔據國內汽車、電力市場90%以上。
中國成功研製T800碳纖維赶超日本
攻克筆尖鋼材料後 中國造出筆頭機
我國石墨烯強韌化碳纖維複合材料關鍵技術獲突破
世界首台光量子計算機在中國誕生 比國外產品快2萬倍
五一假期剛過,科技界就迎來一個重磅消息: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誕生!中國科學院2017.5.3在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了這一消息。
這次一共發布了兩個量子計算機的原型,一種基於超導,一種基於光學。其中,10比特超導量子線路樣品,演示了求解線性方程組的量子算法,相關成果即將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物理評論快報》。
針對多光子“玻色取樣”任務的光量子計算原型機,是歷史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量子模擬機,比國際同行類似的實驗加快至少24000倍,5月2日,該研究成果以長文的形式在線發表於《自然光子學》。
更令人振奮的是,這個“世界首台”是貨真價實的“中國造”,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及其同事陸朝陽、朱曉波等,聯合浙江大學王浩華教授研究組攻關突破的成果。
什麼是量子計算機?曾有人打過一個比方:如果現在傳統計算機的速度是自行車,量子計算機的速度就好比飛機。使用億億次的“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求解一個億億億變量的方程組,所需時間為100年。而使用一台萬億次的量子計算機求解同一個方程組,僅需0.01秒。
以前,量子計算速度比經典計算機快還只是停留在理論中,而該台原型機將這一理論變成現實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把量子計算機真正推向和經典計算機競爭的擂台。這是歷史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量子模擬機,為最終實現超越經典計算能力的量子計算這一國際學術界稱之為“量子稱霸”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超導體系,該研究團隊自主研發了10比特超導量子線路樣品,通過高精度脈衝控制和全局糾纏操作,成功實現了目前世界上最大數目的超導量子比特的多體純糾纏,並通過層析測量方法完整地刻畫了10比特量子態。這一成果打破了美國之前保持的9個量子比特操縱的記錄,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超導計算機的系統,使我國在超導體系量子計算機研究領域也進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
根據計劃,潘建偉研究團隊將計劃在今年年底實現大約20 個光量子比特的操縱, 20 個超導量子比特樣品的設計、製備和測試,量子計算機的速度將會成指數增長。
為此,美國新總統提議2018財年的防務預算為6030億美元。理論上講,這可增加540億美元的防務開支。
不過,即便如此,這仍不足以滿足美國軍隊這個吞金巨獸所需,恐怕短時間內美軍仍需面臨在預算上的萬分窘迫。
現在美新開發的無論哪種武器,都是吞金獸。比如“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的首艇造價已經達到了130億美元,增幅近50%,甚至超過了一艘“尼米茲”級航母的費用,幾乎接近最新“福特”號核動力航母137億美元的造價,而“福特”號核動力航母大幅超支已經臭名遠揚。所以,如今美軍申請的軍費開支,幾乎是杯水車薪,根本不足以堵上美國三軍的巨大資金缺口。另據國會預算局說,按照美軍提供的可供選擇的時間表,採購和運營的總成本會比目前美國海軍制定的為期30年的造船計劃高出3000~4000億美元。所以,在當前美國國防預算不斷削減,多項高科技武器研製項目因經費問題紛紛下馬的背景下,最終這些項目能否如期實施還是一個大問號。
那麼,美軍為何如今比什麼時候都急於獲取新型武器呢?分析認為,在中東問題、敘利亞問題、伊朗問題、北韓問題、烏克蘭問題以及克里米亞問題紛紛吃緊的情況下,美國現在在歐洲、中東和亞洲的任何潛在衝突將對美國經濟造成毀滅性的打擊,而一個強大的美軍則能夠阻止上述地區的衝突,在外交干涉失敗的情況下,使用武力迅速解決問題能夠大大減輕戰爭對美國的影響。因此,現在的美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迷戀先進武器的功效,以為只要加速把各種武器現代化,並使之領先對手1~2代,那麼美軍在與任何對手的較量中,就會永保不敗。但如今美國早已不堪的虛弱國力,根本就很難支撐美軍連續不斷的大價碼索取,所以美國新政府只能從稅收、福利、金融加息等渠道想方設法獲取。不過,這並非解決問題的根本之路,面對無窮盡的追加,新總統恐怕也難為無米之炊,也許政府再次關門只是一個早晚的問題!(作者署名:軍評陳光文)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4-29/doc-ifyetwsm1100161.shtml
日本停滯三十年,中國都趕不上,更別說美國了。人家玩兒的是真科技,我們玩兒的是圈錢
那你還不趕緊移民去日本,在靖國神廁給自己求一個位置。中國不需要你。
你娃眼鏡瞎了,趕快去看醫生。就如你說的:日本的量子衛星、航天科技、超級計算機、高鐵、大型高壓鍛壓機、衛星專用振動台,超大型光學反色鏡面(全世界只有中美能造,你們bb的日本光學技術零線全球在哪裡?)這些日本都遠遠強於中國~~~厲害嘛,嘴炮又贏了~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4-28/doc-ifyetwsm0932536.shtml
美政府又要關門?美軍欲大購武器抗華但預算嚴重超標2017.4.29新浪軍事
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哈里斯上將26日對眾議院軍事委員會說,駐亞太地區的美軍希望獲得更遠程的武器和更多的潛艇。“中國已經研發並部署了挑戰我們地區海上優勢的能力。我們需要更強的致命性,具體而言就是配備了攻擊速度更快、存活能力更強的武器系統的軍艦和飛機,每個平台都必須加載更遠程的攻擊型武器,然後我們必須把這支力量連成網絡。”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報導稱,在哈里斯上將的這份很長的所需裝備清單上,目前美國海軍尤其缺乏攻擊型潛艇。
如今的美國,可謂急火攻心,因為軍方多次施壓美國政府,要求大幅增加軍事預算。在美國海軍,軍方要求大幅增加DDG-51“阿利•伯克”Ⅲ型的採購數量並要求加快建造速度,並且對更多的“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求之若渴,同時也在期待“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的到來,當然也試圖擁有更多的F-35B/C戰機;而在美國空軍,已有聲音以F-15和F-16戰機的服役年限接近30年時間太久為由,要求盡快更新替代這兩型戰機的機隊,當然還需要加快購進KC-46A新型空中加油機,且對採購B-21新型轟炸機也急不可待;雖然美國陸軍對新裝備的需求較小,但是當前的陸軍規模已創下二戰以來的最低水平,在58個作戰旅中只有3個旅當前處於備戰狀態,主要的武器型號系統持續老化且未被更新換代,其中M1A1/A2坦克已服役37年如今一直無法替換,老舊的M113裝甲戰車幾乎要掉牙了仍在使用。
造成這一切的主要原因,除了近年來美國國內經濟持續衰退外,當然還有前蘇聯解體後的麻木,因為美國失去了樹立多年的對手。現在,美軍一直在試圖重新樹立新的敵手,以便將美國政府和民眾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並迫使美國國會掏出更多的錢來。而現在,美國新任總統在競選時就承諾,要大幅提升美國的國防開支,以便讓美軍重新戰無不勝。
此外,特朗普政府還否認全球氣候變暖的事實,腰斬新能源開發計劃。指定石油利益集團的核心人員出任能源部主管,讓反智人士掌管疫苗接種委員會。刪除政府網站上的科學數據庫,限制環境保護和公共衛生機構與公眾的交流溝通。這一系列舉措惹怒了美國科學界,美國諾獎得主Harold Varmus 曾在《》上撰文,呼籲學界和公眾聯合起來反對特朗普大幅削減科研經費。在幾天前,美國很多科學家和熱愛科學的人們走上街頭,舉行“科學大遊行”,反對特朗普當局的一系列政策。
中美科學技術支出此消彼長值得關注
透過這些現象可以看出,美國政府在削減科研經費,並且讓某些利益集團的核心人員出任要職,握更多話語權和資源分配權。同時,刪除政府網站上的科學數據庫,限制環境保護和公共衛生機構與公眾的交流溝通這種行為其實是將科學家和普通人隔離開,如果進一步在普通群眾中推廣反智主義,民眾的科學素養會進一步降低,科學家將失去群眾基礎。
當民眾缺乏科學的基本素養,政客們又把意識形態和宗教信仰凌駕於科學精神之上,科學家們將成為孤立無援的可憐團體,將處於資本大亨、政客、普通民眾的圍攻之下。而且在特朗普削減科研經費的大背景下,由於得不到充足經費的支持,科研效率會越來越低,科研成果也會越來越少。
在特朗普上台之後,其削減科研經費,重用石油利益集團的核心人員等舉措誘發了“科學大遊行”,而中國在2017年一季度的科學技術支出增幅49.3%。很顯然,中國在以財政政策和大筆真金白銀力度推進科學技術進步。與特朗普上台之後的一系列做法形成鮮明對比。
也許正如一些美國學者認為,80年是美國發展的一個週期——從獨立戰爭勝利到南北戰爭是一個週期,從南北戰爭到二戰是一個週期,從二戰到202X年又是一個週期。每個週期都使美國的國運發生改變。而下一個改變美國國運的新周期就在幾年之後,也許美國“科學大遊行”和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以及佔領華爾街運動類似,都是美國國運轉變的一個先兆。
回應
雖然我不是經濟學家,但是出現財政赤字可不是什麼好現象,缺的錢從哪裡補呢?社保那幾萬億還空著呢!
政府出現盈餘也不是好現象,適量的赤字是最好的。
瞎說了,美國有民主光環根本就不用花錢搞科研都甩開中國十條街,人家領先中國一千年
300年以前地球上有美國嗎?
對啊,民豬光環可以加無敵buf.刀槍不入,天天睡大覺都比天天干活的牛❌
而且3%的財政赤字率其實也不高。美國在2009年財政赤字曾經高達1.4萬億美元,財政赤字率高達10%左右,在2016年,美國財政赤字率也有3.2%。根據美國國會預算局預測,2017年的財政赤字率為2.9%,2021年的財政赤字率將達3.6%,2025年的財政赤字率將達4.5%,2027年的財政赤字率將到達5%,而且財政赤字金額將與美國2009年的財政赤字金額相當。
從美國的例子可以看出,即便中國在2017年的財政赤字率達到3%,也低於美國在2016年的水平,考慮到美國GDP中有很大一塊是金融業這種水分比較大的,而中國的GPD組成中(相對於美國),更加偏向於實體經濟,而實體經濟實力也就意味著造血能力。即便出現高於美國的財政赤字率,其實也無需大驚小怪。
特朗普政府大幅削減科研經費
在特朗普競選之時,其發表的一些言論已經讓科學家們惶恐不已。在擔任美國總統後,其一系列舉措更是讓美國的科學家們感到憤慨。
首先是大幅削減科研經費,根據特朗普政府於上個月發布的2018財年預算草案,該草案在提升了美國國防部、國土安全部預算的同時,大幅削減了農業部、勞工部、環境保護署以及國務院等超過18個部門和機構的預算:
環保署的科研總經費被從81億美元砍至57億美元,整整削減了31%,而且預算案還提議削減美國環保署3200個工作崗位,相當於該機構必須裁員20%。
化工安全委員會的命運就更悲慘,這家負責對重大化工事故進行獨立調查的機構,其經費被整體取消。
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經費降至259億美元,預算被砍掉了18%,這是過去15年來的最低水平。國立衛生研究院是美國主要的醫學與行為學研究機構,不僅資助大學和醫院中大部分的疾病研究,還有自己的研究項目。
能源部的預算為280億美元,被砍掉了17億美元,獲得的財政經費下降了5.6%。雖然5.6%的降幅看起來下降的並不大,但具體到能源部下屬機構之間的分配則會發現:除了負責管理美國戰略核武庫的國家核安全中心經費增加11%,其餘部門經費普遍被砍了18%左右——比如能源部科學辦公室,其50億美元經費被砍掉9億美元。而這家機構負責管理的10所美國國家實驗室不少聲名顯赫,比如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和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這些國家實驗室的很多研究都需要大量燒錢,而科研經費撥款下滑會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
在所有機構中,最幸運的莫過於美國航天局,其2018年預算相較於2017年僅下降4億美元,是預算下降幅度最小的非國防聯邦機構。
中美科技支出此消彼長的背後將將影響兩國國運2017.4.28觀察者網
2017年一季度,中國財政赤字為1511億元。今年一季度出現了財政赤字並非海外一些唱衰中國的學者聲稱的“中國快要崩潰”的先兆,而是國家要以更積極的財政政策刺激經濟社會發展的體現。特別是科學技術支出增幅49.3%這項數據尤為亮眼。
相比之下,美國特朗普政府則在大幅削減科研經費,重要某些利益集團的核心人員出任要職,並誘發了美國“科學大遊行”。這種對科研經費投入截然相反的做法,也許會在今後的十多年裡產生深遠的影響。
財政收入並未下降,只是支出增長更快
今年以來,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和部分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帶動以現價計算的財政收入快速增長。同時,受價格回升等帶動,企業生產趨於活躍、利潤明顯增加、投資信心增強。經濟運行中積極因素增加,帶動了工業和服務業稅收增長。加上一般貿易進口價量齊升,進口總額大幅增長,帶動進口環節稅收同比增收較多,拉動全國收入增幅3個多百分點。
從財政收入方面看,在2017年一季度,收入不僅沒有下滑,反而同比增長14.1%。因此,一季度出現財政赤字,並非“中國經濟疲軟”或“中國經濟要崩潰”的先兆。而是在財政收入增長的同時,財政支持增長的幅度更大。根據官方數據,1-3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5917億元,同比增長21%。
從支持項目的佔比情況看,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教育支出、城鄉社區支出、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佔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較大,合計金額23824億元,超過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一半。
從指出項目增幅看,科學技術支出、住房保障支出的增幅數據比較亮眼,增幅分別為49.3%和46.8%。從數據中可以折射出,在宏觀上國家有採用積極財政政策推動科學技術進步和保障性住房建設的意圖。
財政赤字無需大驚小怪
對於在第一季度就出現財政赤字,雖然有媒體報導時候會帶上“一季度罕見財政赤字1551億元”、“今年一季度出現了財政赤字,這是近一二十年所沒有的”等字眼,但根據政府工作報告:今年財政赤字率(財政赤字與國內生產總值比率)擬按3%安排,財政赤字2.38萬億元,比去年增加2000億元。加上國務院常務會議公佈了簡併增值稅稅率等6項減稅舉措,預計全年給各類市場主體減負3800億元。在今年一季度就出現財政赤字看似偶然,但背後也不乏合理性因素。
在嘲笑中發展的大陸軍武 2017-04-30聯合報 李菁羽
大陸第一艘自製航母日前下水,統獨媒體是一樣看「艦」兩樣情,獨派拿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與之相比,顯得荒謬;美國航母是保「台獨」的嗎?
一般航母建造完成需六年以上,大陸三年就完成,且不似印度自製航母「維克蘭特」號下水時,故障百出,配件脫落。所以,這艘航母讓全球驚訝。
中共開始想造潛艦時,軍武大國冷嘲熱諷,超過今天對台灣要造潛艦。不能造、造不成,造成也不能潛,潛也潛不久,最後是譏諷「一潛就不見」;但中國造成能潛的潛艦服役後,大國又譏其為「海底音箱」聲音太大,不用聲納探測就知道在哪裡?
但是,○三年日本種子島(發射火箭及太空中心)發現了潛伏二周以上的大陸明級潛艦,它躲過了P-3C反潛機百架次的偵查。後來美國航母小鷹號也是在跟蹤的大陸潛艦浮出後才發現,從此美日聯合演習,反陸潛艦成了重要項目。
大陸首艘航母遼寧號在艤裝時,大國不是疑其能力,就是譏其乃拼裝,但大陸不但完成艤裝,而且務實改良,更讓軍武專家驚訝的是,龐大航母在艤裝過程,通常是近千個部分一起施工,所以易發生火警,只能要求迅速撲滅就好。因此一艘航母艤裝過程,累計數百至上千起小火災正常,但遼寧號艤裝沒有發生火警,也讓大家領教了中國軍武工程嚴密規劃、組織、訓練、施工、檢核、管理的能耐。
蘭德智庫分析,如果第三和第七艦隊與大陸硬抗,至少損失一艘航母,東風21D交換比可能是五發中一艦,一枚兩千萬美元,即一億美元打一艘百億航母,誰划算?
東風21D成功的過程,更令人感慨萬千。導彈要精準才有用,而精準得靠制導方式,運用GPS接收機,美國日前打敘利亞的戰斧巡航導彈,精準度是三米以內。
大陸導彈開始用時沒得選擇,也採用GPS制導方式,但在○六到○九年演習時,一發射就不知去向,最後在預定落點幾百公里外發現;原來是美國背後動手腳;但全球嘲笑大陸的聲音壓過譴責美國的聲音。大陸不得不自力發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產生;到二○年可以對全球覆蓋,美國智庫當然要對製造福特號質疑。
大陸的軍武成果是在別人唱衰中發展,別人戲弄中圖強;我們要自造潛艦,有多少財力,能力及毅力 ?有無嚴密規劃、研究、組織…?
今日台灣的狀況,誠如知台日籍作家本田善彥說的:「台灣正在快速解體,看看大陸的努力。台灣再不振作努力,想獨,大陸打得起你;想統,大陸看不起你。」
另一方面,北京採取了重大措施來發展內需。中國成為高速鐵路、公路、電力和住宅建設上的佼佼者絕非偶然——北京正在全力發展國內市場,在全國各地創造數以百萬計的工作崗位。中國工人用本國裝備和建材建設有長期需要的先進基礎設施——這確實是提升福利的好辦法。但即便如此,中國可能仍需要發展整整十年,才能確保在與西方的全面貿易戰中立於不敗之地。
這十年也是華盛頓應當解決“俄羅斯問題”並開始全力對付中國的時間。否則,世界霸權的夢想可能要推遲很久很久……
因此,美中“對抗”不僅是關乎一方繁榮和霸權的問題,而且很可能成為決定美國命運的一戰。但要想放手一搏,華盛頓必須消滅俄羅斯(或者讓它徹底臣服)。正因為如此,我們看到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有些心急火燎。
總的來說,美國通過基輔正面攻擊俄羅斯,而沒有借道中亞,這一事實表明,時間對美國人不利。華盛頓決定在下地緣政治棋的同時,用棒球棍直擊對手的腦門。必須承認,如果對手吃下這一擊,確實對美國贏棋有幫助。但莫斯科似乎並沒有被擊中腦門。
回應
老毛子希望中國與美牛打一架,他就又有機會了。哎,大毛日漸西山,酸。
俄媒和有些官員,喜歡挑撥中美關係,施離間計!
俄國當然希望美中爭霸,然後兩敗俱傷,它可以趁火打劫,收復失地,重拾前蘇聯的龐大版圖和實力!中國可不要天真的渴望俄國能幫我們什麼,其實它有大量的核彈,美國不敢碰它的,但它需要中國的錢罷了!
全世界只有中國人是靠勤勞而復興的,美國人是經歷幾個世紀的殖民和掠奪暴富的,美國人應該羞愧!
此文有理。難辦的是:鬥智,中國人是鬥心眼的專家;斗勇,中國人只要能勝就不怕比對手死的人多。唉!美國的霸權真的要完蛋了!還好,中國對霸權從來不感興趣,未來世界無霸權,一片和諧。
全錯了,美帝稱霸的對手不是中國,而是世界所有熱愛和平的人。
英國退歐,美國退TPP。土耳其與菲律賓,緬甸與敘利亞。北約與小北約。歐盟,中東,東南亞,東北亞。從經濟,政治,軍事。從2015到2017。讓國際新聞連成線。你會發現很有意思。經濟線,政治線,軍事線,整體世界格局線。在能幾個小點點,小圈圈。你會發現一個個優美線條
習總英明!
俄媒:美正準備爭奪霸權最後一戰對手是中國
俄羅斯軍事觀察網2017.3.22發表文章稱,全球最大的地緣政治玩家美國正在準備為爭奪無條件的世界霸權進行最後一戰。對手您可能已經猜到了,就是中國。
但對手實力不俗,華盛頓的時間也所剩無幾。因為如果陷入與中國的對抗,就會放掉俄羅斯,在對抗期間,莫斯科最終將走出經濟困境(至少任何嚴肅的分析都不能忽略這種可能性),鞏固軍事實力,恢復昔日的地緣政治影響力(哪怕是部分恢復)。這樣一來,戰勝中國便幾乎沒有意義,戰敗的龍可以躲在北極熊身後養精蓄銳,然後在某個時候重回戰場。
華盛頓已經對這些國家犯過重大戰略失誤——美國曾支持中國改革,希望強大起來的中國在遠東制衡蘇聯。但在蘇聯隕落後,因堅信已獲得最終勝利而飄飄然的美國“錯過”了關鍵十年。在此期間,北京不僅成為強國,而且融入世界經濟,成為其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就是說,在某一刻突然意識到危險的華盛頓,失去了在不讓全球和本國經濟付出巨大代價的前提下將北京踢出地緣政治大棋局的機會。值得稱道的是,中國人始終行事謹慎,對自己的每一項政治和軍事舉措都深思熟慮,沒給美中關係製造任何緊張的理由。
但該來的早晚要來,華盛頓已經明白中國有多麼強大。現在,中國的經濟影響力對美國構成威脅——美元有崩潰的危險,中國逐步成為最重要的世界市場,其經濟影響力向東南亞、中東、非洲,或許還有俄羅斯擴張。
既然如此,衝突不可避免。文章稱,如果公開對決,美國人可能會輸。但就這麼靜靜地坐等美元變成廢紙,國家經濟被成堆的債務埋葬嗎?況且,地緣政治風險逐步加劇,嚴格來說,現在的風險已經很大,只是因為中國的過分謹慎而沒有表現出來。
問題在於,儘管中國經濟實力強大,但迄今為止仍然極度依賴外部市場。它的生產遠遠多於自己的需求。假如美國、歐盟、日本等大買主一致把中國商品擋在門外,北京的日子會非常難過。
但為什麼這不會發生呢?原因只有一個——西方已經與中國合為一體,這種撕裂對西方自己也非常痛苦。也就是說,現在西方政客很難動員選民自我犧牲——如果要因此失去好工作,被迫把錢掰開來花,消費者就不願意管地緣政治形勢。要想讓這變得現實,需要長期給選民洗腦,最好還有衝突、戰爭和展示無辜受害者的電影。但中國並沒有提供這些由頭。
至於海軍陸戰隊,赫拉姆齊欣表示,它在當前條件下的地位提升,不僅是因為可能發生的台海戰爭,還因為所謂的“珍珠鍊”構想。中國人正在積極打造從海南到非洲東岸的基地鏈,未來還將延伸到非洲西岸,即大西洋。吉布提軍事設施是中國第一座正式的海外軍事設施。但實際上,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坦桑尼亞、肯尼亞、阿曼、馬達加斯加的一些港口,也已經是中國艦隊的駐點,只是沒有常駐部隊和大型設施。
中國人正在建設覆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遠洋艦隊,未來還將放眼大西洋。此外,他們對北極也非常關注,但似乎還不知道通過哪個國家進入該地區。
回應
陸軍不要裁 壓到邊界 緬甸 雲南 中朝俄丫型邊界 那裡不要 ?拿台灣 沒陸軍 有吊用
現在PLA以一線精銳驍勇善戰,那些二線部隊管理和作戰能力就大打折扣,真正戰時恐難堪大用,估計跟預備役水平高不了多少!裁掉了集中精力給一線部隊未必不是好事,畢竟現在大陸軍時代已經過去!
周邊麻煩事多 還是少裁為好
末來戰爭都是海空天軍作戰,和本土防守相結合,近遠作戰有火箭軍, 和防禦系統軍相結合,只要有外向型的一利劍,本土誰都不敢來耀武揚威,本陸有預備役兵種和民兵相結合,只要培訓提就素質,也就能成為陸戰的攻防王牌,現代的戰爭主要是空軍,海軍和火箭軍,天軍作戰,空降海軍陸戰隊,各種特種部隊應成為奪取首要目標奇兵的勝利法寶。所以陸軍是要建立能過海下海發揮突襲作用的部隊
印度 越南 北極熊哪一個不是強敵
三哥就是一個笑話, 兩到三個精銳的先進裝備的陸軍集團軍對付三哥毫無壓力。越南就更是笑話了,面對現在強大精確火力的空地一體的中國軍隊,越南軍隊面對的是中國軍隊的一場屠殺。毛子陸軍現在就24萬人了,裝備比中國會越來越落後,對中國毫無威脅。
中國應該實行正規軍、預備役、民兵師三結合的武裝力量體系。現在當務之急就是恢復毛澤東時代的全國性的民兵師。再配以較先進武器(如肩扛式地對空導彈)
其實可以減少常備陸軍數量,因為隨著武器裝備智能化、信息化,需要的人越來越少,小而精才是發展方向,現代戰爭面前,人海戰術沒多大用,陸軍方面還需要加強航空兵建設和特種尖刀部隊。國家重點發展空軍和海軍,禦敵於國門之外才是正解,如果打到了國內,就算我們最後贏了,損失也是我們承受不了的,畢竟我們的經濟發達城市都在沿海。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3-24/doc-ifycstww0947311.shtml
巧合的是,根據美國媒體報導,特朗普政府已經提出今年的美國軍費開支將增長9%,或者說增加540億美元,也就是說,美國今年增加的軍費開支與中國軍隊今年的裝備採購費數額相等。美軍新增540億美元的軍費開支,除了擴編軍隊規模外,更主要的還是用來採購新的武器裝備,其中美國海軍和空軍將會得到優先照顧,成為軍費開支的消耗大戶。特朗普總統提出今後要將美海軍的艦艇數量從現有的273艘增加到355艘,這將是美軍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最大規模的擴軍。海軍一直被稱為“貴族軍種”,是用大量的金錢堆積而成的,相信美軍的裝備採購費會被海軍吞噬大部分。
除了為海軍添置新的艦艇外,最主要的還是採購F-35戰鬥機,目前洛馬公司已經開始結束F-35的低速生產,即將進入高速生產階段,也就是約每天一架的生產速度,這也將吃掉美軍相當大部分的裝備採購費,或者說會吃掉這540億美元中的大部分。如此一來,美國陸軍只能被冷落了,無奈之下,美國陸軍只好宣布其未來不會有什麼大的新裝備研發項目,主要還是在現有裝備的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換句話說,美國陸軍今後要學會過“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日子。
近幾年正值我軍武器裝備汰舊換新的高峰期,一大批新型武器裝備呈“井噴”式地湧現出來,空軍的殲-20、運-20、殲-16等新型戰機正在大量列裝,海軍更是連續多年狂下“餃子”,一年服役的新型艦艇數量超過20艘,連超級大國美國也望塵莫及,中國海軍過去5年服役的各類新型艦艇共計120多艘,總噸位超過65萬噸,這些都需要高額的費用才能支撐的。減少陸軍裝備採購費所佔比例,這與美國陸軍的狀況有點相類似。陸軍,誰叫你時下不吃香呢,忍耐一下吧!(作者署名:浩漢防務)
俄媒解讀中國軍改:陸上已無強敵 或裁減1/4以上陸軍
俄羅斯自由媒體網站2017.3.21刊發安東•馬爾達索夫的文章《中國為海戰作準備》稱,《南華早報》援引軍界消息人士的話說,中國或在軍隊改革期間裁減四分之一以上的陸軍,約20萬人。一些部隊可能改編為海軍陸戰隊或傘兵部隊。
2015年11月,中國宣布了即將到來的大規模軍隊改革,這次改革應在2020年前完成。到2018年,軍隊人數應減少到200萬。
俄政軍分析研究所副所長亞歷山大•赫拉姆齊欣指出,中國已經不是第一次削減陸軍,沒有裝備保障的人員正在被淘汰。所謂的摩托化師最終將被取消,他們的裝備過於陳舊——主要是卡車。剩下的部隊將變得相當現代化。
這又牽涉到第三點——航母群數量。核動力航母由於反應堆的維護問題,一生中趴窩的時間達到1/3以上——這還是尼米茲級這樣終身一次換料的航母,顯著高於常規航母的1/4,需要有更多的航母數量才能保證相同的、隨時可用的戰備值班航母數量。另一方面,也只有航母群的規模必須足夠大,核動力系統的研製才有足夠多的型號研製機會、攤平相關的研製和維護體系費用,使其在性能上成熟、成本上下降。
而從我國的現狀來說,製造重型航母上並不是問題,因此第一條沒什麼影響。但是在研製長壽命的高功率艦載反應堆上,國內的技術積累嚴重不足;按照50年服役週期計算,國內現在製造的航母要達到尼米茲的終生一換(25年一換)非常困難,至少需要2次以上的換料。多出的錢、服役週期中多出的好幾年趴窩時間就非常可觀了。
特別是可見的未來,中國在全球海洋的統治管理能力依然是有限度的,其帶來的收益支撐不起過多的航母群編隊支出。在總航母數量維持在4-5艘,而且其中有2-3艘已經確定是常規動力航母的前提下,上馬核動力航母的總支出太高,能得到的實際戰鬥力反而並不如花同樣多的錢去造常規動力航母,並不是明智的選擇。(作者署名:候知健)
回應
此文有明顯漏洞。法國造核動力航母失敗。是因為他的初始設計方案選擇錯誤。他的許多經驗教訓,必然會為我們提供很多有價值的啟示。我們造核動力必然會在更高更先進的起點上入手。人力物力財力都會做出最充分的準備。而我們國家比任何國家都有這個條件。面對任何問題,我們都會提前做好最充分的研判應對。我要說,我們要么不造核動力航母,要造就會造世界上最完善性價比最高的!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3-24/doc-ifycstww1009476.shtml
我軍今年裝備採購費540億美元僅相當於美軍費增長額
純屬巧合,我軍今年的裝備採購費與美軍今年增加的軍費相等
根據新華社3月6日公佈的2017年中國財政預算安排,今年中國的軍費開支為10443億元,大約150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7%。我國的軍費開支主要由人員生活費、訓練維持費和裝備採購費三部分組成,各占軍費開支的30%左右,今年我軍的裝備採購費大約為3700億元,折合540億美元。
中國現在不宜造核航母服役期內需兩換核燃料太燒錢2017.03.24 新浪軍事
核動力需要在特定條件的支持下,才能為航母提供性能和總體作戰能力上的顯著優勢;脫離了這些先決的條件和環境支持,核動力航母反而將陷入高價低能的窘迫境地。
這一點在法國建造戴高樂號航母的案例中暴露無遺。滿載排水量4.25萬噸的中型核動力航母戴高樂號,最後的實際造價比10萬噸排水量的尼米茲號還高,其經費足以採購兩艘8萬噸排水量出頭的小鷹級航母,但戰鬥力還遠不如一艘小鷹級航母,這個教訓是非常值得警醒的。
核動力航母要形成顯著優勢並且體現出較高的作戰效能比,必須建立在三個先決條件下。其一是必須建造重型核動力航母,其二是核動力系統本身的設計必須高度成熟,其三是航母數量必須要多。法國在這三條中一條都不佔,其戴高樂總體設計失敗是從根子上就注定的。
第一點,艦船核動力裝置的昂貴,在於核材料本身放射性帶來的附加成本——包括各種高規格的防核洩漏措施等等。這意味著不管你反應堆的功率是大還是小,只要是核動力,一座反應堆就至少需要花一筆非常大的錢;美軍以33節航速為指標做的研究,在均採用核動力的前提下,6.7萬噸航母和9萬噸航母的全壽命費用相差還不到2%。
第二點,核動力航母的功率需求、功率曲線、噪音和振動控制特性與潛艇截然不同;原理和技術上雖然有很大的共通和繼承性,但是航母直接使用潛艇核動力堆,要么如企業號一樣採用八個反應堆設計把總功率累加上去,造價和維護費用極為高昂——扣除通貨膨脹影響,尼米茲號航母的造價僅有企業號的2/3;要么如戴高樂一樣,是個最大航速只有27節的廢柴核航母。
除了功率之外,核反應本身的壽命也是問題。核動力的無限持續高速航行能力,實際上是在有限時間和航行範圍裡來說的——比如在一場戰役範圍之內。實際上核燃料蘊含的能量當然不是無窮無盡的——企業號的反應堆一次填料,在較高航速下只夠支持20萬海里里程,這導致企業號完全服役期間更換核燃料達到4次之多。
而航母更換核燃料是一項耗時漫長、燒錢極多的大工程;需要三十多個月、數億美元的支出——這還不包括大修和改進設備的成本。比如企業號第三次換料是在1979年,當時就花了整整4億美元,第四次換料在1991年,換料本身的價格沒公開,但是和其它大修改進船體延壽合計支出24億美元。
F-22使用的是美國第二代隱身塗層,相比B2上的前代產品,大大提高了堅固程度和可維護性。饒是如此,在第27遠征戰鬥機中隊萬里赴中東首次實戰打擊IS伊斯蘭國後,美國空軍發現該中隊12架F-22的進氣口塗層磨損十分嚴重、甚至已經影響了戰機的隱身性能。無奈之下,就有了空軍在去年8月與洛馬公司簽訂的維護合同,總價6100萬,建設全新的維修流程線並為12架F-22更換相當於總塗層面積6%大小的進氣道塗層。
也許是好不容易吃到了維護效率高的甜頭,美國空軍現在又為剩下的155架現役+20架後備F-22戰鬥機續了一份4000萬刀的塗層更換合同。這些F-22一來是吃了去年大合同里固定投資的老本、二來有賴於F-35的塗層新技術應用減少了寶貴的人工費,故而單機換漆單價從超過508萬美元直降至不到23萬美元,只有首批價的1/22,看來川普大帝的“改革”的確是卓有成效啊。
回應
日前,F22製造公司洛馬丁前工程師Darrol Olsen將其公司告上法庭。Olsen認為,F22在進行反雷達測試時做手腳,在飛機上塗了過量抗雷達塗層才通過各種測試。但該抗雷達塗層並不合格。美聯社報導,Olsen認為F22反雷達塗層主要缺陷是在熱力,油和水的作用下會從機身逐漸褪掉。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為機身多擦了272公斤塗層。而在這一方面中國的鈦合金隱身材料研究已經走在了美國人的前面,這一點令很多美軍專家都對此首肯。F22的弄虛作假更是令美軍人士對隱身性能表達深深擔憂。
你見過哪家資本家在沒出事的情況下幫人省錢?
187架總共4000萬美元,軍工複合體實在是沒怎麼跟你開大口。
相當便宜了。美國空軍如今還有不上億的項目麼?
美媒:別小看中國軍費的能量
美國《赫芬頓郵報》2015-12-21日文章,原題:中國的戰爭——用代數戰略埋葬美國 2016年總統大選辯論期間,“美國花錢比中國多很多”的理由很可能被用來淡化中國威脅的可能性。該理由具有統計學的吸引力:報導稱中國每年軍費快速接近逾2000億美元,但美國軍費仍是其3倍多。且中國的軍事開支僅佔GDP約2%,而美國接近4%。但有幾個因素令這種“比花錢”論調大打折扣。
首先,美國軍力遍布全球,而中國祇專注於地區。此外,同是1美元,在中國軍費中遠比在美國更耐用,原因至少有兩個:中國軍人的工資和福利比美國軍人低很多;中國工廠批量生產的武器明顯成本更低。特別是考慮到,中國GDP增長會繼續大幅領先美國,且無法保證其用於軍費的比例會一直遠遜於美國。
事實上,中國軍隊正快速擴充,在財力上毫不吃力,這引發了一個嚴峻問題:中國最終會有能力對付美國,就像美國一戰時對付德國、二戰時對付德日以及冷戰時對付蘇聯那樣嗎?
二戰伊始,德日經濟總和只有美國的一半。美國能出動30萬架次飛機,德日加起來不到20萬。可如今,幫美國打贏的那些工廠,很多要么關閉要么外遷到重慶、深圳等中國城市。
當初蘇聯出於意識形態原因,自斷於國際貿易體系,也在很大程度上自絕於全球科技體系……如今中國人正相反,他們盡可能深入全球經濟和世界科技體系。這種戰略聰明多了,這令中國飛快發展。儘管目前美國軍費遠多於中國,但代數戰爭將逆轉,似乎只是時間問題。
美軍耗資上億美元為F-22更換隱身塗層2017-03-21觀察者網
F-22隱身戰鬥機因“身嬌肉貴”,被軍迷戲稱為“娘娘”。這其中隱身塗層維護昂貴問題常被詬病。最近有美國媒體以報告特大喜訊的口吻宣布,“娘娘衣服貴”的問題有望解決,在採用新技術後,為全軍187架F-22更新“僅需”4000萬美元了。當然,這仍然是一個令人咋舌的數字。洛馬公司該項目實質上是從去年8月開始的,至今已耗資1.1億,折合單機“換漆”耗資接近60萬。當然,相比於一出生便居高不下的F-35項目來說,這的確是近年來敗筆頻出的美國軍事採購史上一個難得的進步。
由於其它製造業中心在戰爭中遭到巨大破壞,二戰之後的美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壟斷著全球製造業產品市場,諸多工業部類依靠壟斷優勢吃得腦滿腸肥,日益不思進取。冷戰高峰時期美國研發投入與固定資產投資大量流向軍工領域及其相關部門,則使得民品生產裝備更新遲緩,競爭力江河日下。隨著歐洲與東亞的複蘇,美國民品製造業從約翰遜政府時期開始逐漸丟失陣地,所謂的石油危機則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為了與蘇聯集團競爭,證明資本主義制度優越性而開閘放水的社會福利逐年膨脹。
防務開支對於支撐金元帝國不可或缺,因而也難以得到根本性壓縮。二者聯手吞下了美國聯邦財政的4/5,令國家助推的再工業化成為無米之炊。另一方面,在逐利天性的驅使下,美國的私人資本不是轉戰海外,就是投身錢景更加光明的新經濟與金融運作。美國於是開始在去工業化與經濟泡沫化的道路上快活地奔跑,至今未見停歇。
美國海軍艦艇的高昂造價,因此歸根到底反映的是美國基礎工業全面退化的冷酷現實。美國漸進性基礎工業退化症的症狀還有很多,直衝雲霄的基建成本就是其中之一。按照美國的高鐵鋪軌成本,多數中國人只怕再過幾十年也享受不到高速鐵路客運的方便快捷。以美軍戰艦的建造成本為標準否定中國海軍發展的可持續性,邏輯上完全不能成立。(作者署名:剪水鹱)
回應
一天到晚傻車彈,不要看表面。戰爭時間美國的軍工動員起來是不得了的,現在200多艘。很快就是2000艘,。
你怎麼知道
參照珍珠港事件後美帝的反應即可。
現代的軍艦跟二戰時期的火砲軍艦不可同日而語,技術含量和生產工藝根本不一樣。以前巨艦大砲時代的英國造艦一樣厲害,你叫英國再像以前一樣造艦看看
中國現在軍艦下餃子的背景是民用船舶市場不景氣,如果民船市場好轉,中國就會壓縮軍艦的製造速度,給民船讓路,這樣就能兩條腿走路,持續發展。美國一條腿走路,失去民船,波及軍艦,最後呵呵了。
美國家大業大開銷大。能源,軍火,金融三巨頭控制美國工業體系命脈。不稱霸,不打仗,這些大佬吃啥喝啥?選你當總統,你就得給我好政策,就得聽我的。評啥?評國會都是我的人。
有道理。這個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什麼都是有代價的。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3-21/doc-ifycnpiu9308427.shtml
修正總噸已經考慮到了艦船建造標準與設備複雜程度的因素,因此每修正總噸所需要的建造工時比較準確地反映了船舶工業的勞動生產率水平。2005年的一項研究表明,美國船舶工業每修正總噸需要的建造工時是日本的好幾倍。從其後10餘年間美國海軍艦艇的價格走勢來看,美國造船業效率低下的痼疾並沒有好轉的跡象。
國防採購是重要的豬肉桶。為了獲得最大限度的政治支持,美國的國防承包商往往無視成本,效率等細枝末節,盡可能地將子系統採購網絡撒向全國,從而大幅度地人為推高了艦載設備的造價,而艦載設備購置花銷恰恰是海軍艦艇成本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美國著名智庫蘭德公司2006年的研究表明,水面戰艦的成本中,57%來自艦載設備,32%來自人力花銷,11%來自材料費用。
攻擊型核潛艇上述三項的成本佔比分別是46%,38%,16%,大型兩棲戰艦的對應數字是37%,46%,17%,核動力航空母艦則是35%,51%,14% 。假設某國依靠更有效率,較少腐敗的國防採購機制,將同類型艦載設備的平均購置成本壓低至美國的80%,且由於勞動生產率較高,該國軍事造船業等效人力成本僅為美國的1/4,則性能與建造節奏相同,材料來源和定價一致時,這個假想國家的水面戰艦,攻擊型核潛艇,大型兩棲艦,核動力航空母艦的單價將分別只有美國同型艦的64.6%, 62.3%,58.1%,54.8%。
顯然,即使是物價水平與人力花費較高的發達經濟體,仍有條件實現遠低於美國的造艦成本。因此,通過各種渠道流出的中國海軍艦艇單價數據是值得採信的,歐洲與日本的軍用艦艇造價是具有參考價值的。中國確實未曾公佈過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的艦艇單價,但據此宣揚我軍造艦成本不可知論,並進而斷言中國海軍艦艇的經濟可承受性無法計算,卻是毫無道理的。
中國軍事造船業如果人均薪酬為美國的1/5,平均勞動生產率達到美國的2倍,則等效人力成本就只有美國的1/10。艦載設備與用材的價格中包括其生產企業的人力花銷,中國製造的艦載設備和艦體材料完全有理由比美國同型設備價格低廉。若基於上述分析,假定中國同型艦載設備的單價為美國的70%,那麼國產海軍主戰平台只要實現批量生產,就完全能夠做到比美軍同級別型號便宜1/2左右。中國軍事造船業的薪酬水平無疑將伴隨中國經濟的增長水漲船高,但從業者的生產效率也沒有理由停滯不前。除非中國愚蠢地重蹈美國的去工業化覆轍,否則我軍艦艇的可負擔性優勢不僅必將長期保持,還有可能隨著中國製造業,特別是中高端製造業規模的持續擴張而進一步加強。
美國海軍歷史上曾擁有13家國有船廠,其產品無論在質量還是成本方面都能與私有船企展開正面競爭。二戰時期美國曾同時建造3級基本相似的驅逐艦,海軍國有船廠保質保量按照合同價格交付,私有船企則屢屢超期超支並經常出現質量問題。但二戰結束後軍事造船市場規模急劇萎縮,有限的訂單也被優先分配給私人企業,國有海軍造船廠開工嚴重不足,除航空母艦之外的產品單價急劇上升至私企的130%,終於在1972年正式撤出新艦建造行業。
航母市場更是隨著冷戰早期高速擴張階段的結束,從60年代初開始就完全被紐波特紐斯壟斷,1956年下單,1961年交付的CV-64星座號成為美利堅國有船企建造的最後1艘航空母艦。時至今日,美國海軍碩果僅存的諾福克,珍珠港,朴茨茅斯,普吉灣4大國有船廠已不再具備造艦能力,只承擔艦艇維修與退役處理等方面的工作,造船私企6巨頭中任何1家倒下,結果都將是災難性的。因此不管艦艇造價漲成什麼樣子,美國政府也只能咬牙買單,美國海軍事實上已淪為私有船廠的人質。
美國海軍當然也想奮起抗爭,最大限度壓低艦艇單價。但海軍手裡的籌碼實在太少。國有船廠從造艦行業撤退已久,海軍方面缺乏能夠準確評估艦艇成本的專業人才,在製定合同單價時底氣不足。軍事造船業有國家安全的尚方寶劍守護,不必面對海外企業的競爭,可能對私人船企形成降價壓力的海軍船廠則早早地被美國人自己去了勢,6大私有船廠在承接政府合同時若不漫天要價簡直是對不起自己的良心。
美國海軍選擇在6大船廠之外新設生產線建造瀕海戰鬥艦,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向軍事造船業引入競爭,但目前看來效果不彰。瀕海戰鬥艦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水面戰艦,就抗戰損能力標準,基本武器配置等而言更像是軍事化的高速遊艇。能夠建造瀕海戰鬥艦不等於能夠參與巡洋艦,驅逐艦等高價值平台建造合同的競爭,美國的軍事造船業仍然被6巨頭的壟斷陰影籠罩。
還是以導語中提到的DDG-114為例,船廠給出的船體報價僅為6億多美元,而加上艦載設備之後,整艘船的報價就超過18億美元了
不同艦船的複雜程度差異很大,單純的輕載或滿載排水量無法準確反映艦船建造所需消耗的工時與成本。經合組織因此提出了修正總噸的概念,即修正總噸=總噸位x 修正係數。單位空間內安裝的設備越多,特定噸位下平台結構越複雜,建造標準越嚴格,則修正係數越高。
2010年之前美國盤踞世界工業首強寶座逾一個世紀,商業造船方面的表現卻長期乏善可陳。將機械推進船舶歷史上除了非常時期之外,從未真正成為商業造船強國的美國當作普世範例加以膜拜,並由此推導出中國造船業未來幾十年必將面臨相對衰退,從而導致軍事造船成本高企的結論,若非圖樣圖森破,便是別有用心。
得益於利潤豐厚的國防合同及聯邦政府的財政補貼,美國船企儘管競爭力有限,到1980年時仍掌握著全球大型商用船隻市場約10%的份額。然而對市場原教旨主義深信不疑的里根政府於1981年單方面取消了對商業造船的聯邦補貼,同時卻並未採取任何措施促進造船企業改革管理制度和生產工藝,提高生產效率。
美國船企吃慣了國防採購的資本主義大鍋飯,勞動生產率本來就無法與歐洲和日本等地的競爭對手相比,失去政府補貼後在商業造船領域一潰千里。裡根上台前夕的1980年,美國船企還接到了62艘遠洋商船訂單,1981年該數字即下滑至46艘,1982年則只有35艘,1983年是21艘,1984年的訂單數量進一步收縮到了13艘。1988年是裡根在任的最後一年,當年美國船企接到的遠洋商船訂單是感天動地的一個大零蛋。
裡根政府錯誤決策的惡果並未立即顯現。在600艦海軍計劃指導下,美國於上世紀80年代掀起了年均19艘的造艦高潮,各大船企忙於爭奪利潤率遠高於商業合同的國防項目,對民船領域急速惡化的形勢視而不見。可是冷戰結束後美國防務開支急速收縮,在商業造船市場幾無立錐之地的美國船企就此開始滑向萬丈深淵。
對於靠國防訂單吃飯的美國造船業來說,後冷戰時代漫長的裝備採購假日可謂滅頂之災。歷史上的美國私營造船業12巨頭中,目前只有通用動力旗下的巴斯鋼鐵,電船分部,NASSCO與亨廷頓英格爾斯旗下的紐波特紐斯,英格爾斯, 埃文代爾6家依靠承接軍方項目倖存。美國在世界商業造船市場上的份額幾可忽略不計,其造船企業的生存完全依賴國防部與國土安全部的訂單。如果政府訂單數量不足,美國造船企業便不能充分開工。這就導致大量產能遭到浪費,長期生產實踐中積累下來的緘默知識也隨著熟練工人的離去而流失。美國軍事造船業的生產效率因此持續下降,單艦造價相應不斷攀升,艦艇建造數量與生產成本背道狂奔的死亡螺旋就此形成。
美神盾艦單價是中國3倍為何這麼貴國企已無造艦能力2017.3.21觀察者網
阿利伯克級是美國海軍二戰後建造數量最多的驅逐艦,然而建造數量的增加並沒有帶來造價的下降,到2011財年的DDG-114,單艘已達18.43億美元。同一時期中國批量建造的052D不足40億元人民幣,即使052D與阿利伯克級存在噸位差距。
另外的例子就是071兩棲登陸艦和美國聖安東尼奧級,雖然聖安東尼奧在噸位和功能上略強於071,一艘聖安東尼奧的價格甚至能買上一打的071。到底美國軍艦採購價格為何如此昂貴,本文作者剪水鹱進行了一番探討。
得益於北美優質木材的充足供應,美國曾在木殼風帆船時代執世界造船業之牛耳。然而好景不長,隨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深入發展,蒸汽機鐵殼船異軍突起,擁有巨大內部市場容量與完備工業體系的大英帝國很快從美國手中奪走了全球首席造船大國的王冠。此後除了兩次世界大戰的特殊歷史時期之外,美國商業造船再未重回世界之巔。
有觀點認為由於造船業的人力密集特性,發達國家的船企天然缺乏競爭力,必然被低薪酬國家和地區的船企擊敗。但當今世界造船業三大強國中,日本與韓國都是典型的高薪酬國家,中國的勞動力也早已不再廉價。勞動力成本整體而言更為低廉的諸多其它國家的造船業,則並未出現可與中韓兩國相提並論的爆發式增長。事實恰恰相反,這些國家在全球造船業中的份額於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達到頂峰,隨即在韓國與中國強力競爭的擠壓下節節敗退。近些年個別低薪酬造船國的所謂崛起反映的不過是邊緣玩家集團內部的席次變動,低薪酬國家作為一個整體在世界商業造船領域日趨邊緣化。勞動力成本顯而易見與商業造船競爭力沒有必然聯繫。
經過多年的激烈競爭,民用造船業市場基本只剩下中日韓三國。而在全球航運萎縮的背景下,中日韓的不少船企也面臨著困境,在這種情況下船廠建造高附加值船舶的能力至關重要
遠洋船舶是結構複雜,涉及多個工業門類的大型機械,其建造既需要密集的人力,也需要密集的資金和技術,而後者正是發達國家的強項。上世紀初大英帝國面對美德等挑戰者的猛烈競爭,在諸多工業生產領域全面潰敗,卻依托龐大內部市場將造船業全球翹楚的地位保持到了世紀中葉。
另外,採購KEPD-350空地導彈的資金為1.13億美元,比申請額高出70%。KEPD-350導彈用於打擊加固目標,主要針對的是藏身於隧道或掩體內的朝鮮彈道導彈發射車。
韓國2017年國防預算還有部分將用於反導能力建設。
澳大利亞和東南亞國家各有側重
在過去10年,澳大利亞一直在推進老式裝備的更新換代工作。澳大利亞準備採購15架P-8A海上巡邏機和MQ-4C無人機,用來替換P-3C。另外,澳大利亞在2016年2月發布了國防白皮書,其中提到要新增加1700名軍事人員,加強情報、賽博和相關能力。
其鄰邦馬來西亞和印尼想要繼續購買先進多用途戰鬥機,但無奈財力有限。新加坡倒是有可能在2017年採購F-35戰鬥機。
馬來西亞在2017年的國防採購預算只有8億美元,將為陸軍採購全地形車和為海軍建造輕型護衛艦。
印尼在繼續尋求從俄羅斯採購蘇-35戰鬥機,但因本國財力有限,且俄羅斯無法提供財務支持,這個採購項目只能繼續擱置。印尼海軍有望在2017年訂購MBDA公司的“米卡”VL艦空導彈和“飛魚”III反艦導彈。
泰國計劃購買3艘柴電潛艇,總價值為10億美元,首艘潛艇的採購資金將於2017年下撥。泰國陸軍很有可能採購更多的米-17V-5運輸直升機來取代老舊的CH-47D。泰國空軍還可能增購兩架H225M直升機,使得總訂購數量達到8架,將用於替換越南戰爭時就開始服役的UH-1H直升機。(作者署名: 國際航空 王亞林)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3-16/doc-ifycnpit2057010.shtml
此外,印度新增的國防預算有相當部分會被用於人員開支,這將對印度軍隊尤其是空軍帶來不利影響,可能減緩其裝備現代化的步伐。
日本連續5年增加軍費開支
2017年,日本的預算比上一年增長2.3%,延續了自安倍內閣在2012年上台之後的上揚趨勢。不過,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要求日本為駐日美軍支付更多費用,因此,日本軍隊最終得到的資金可能達不到期望值。
在2017年的日本國防預算中,最大的一筆開支是8.33億美元用於採購6架F-35A戰鬥機。日本訂購了42架F-35A,其中首架已於2016年11月交付日本。日本的首個F-35A中隊將駐紮在日本北部的三澤基地,平時針對的是俄羅斯方向。
另外一筆比較大的開支是申請花費6.69億美元建造一艘排水量3000t的新潛艇。這艘潛艇將在“蒼龍”級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在過去的12年裡,日本訂購了12艘排水量為2900t的“蒼龍”級潛艇。新潛艇價格將比“蒼龍”級貴19.5%,很可能是因為動力系統從斯特林發動機換成了燃料電池。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預算既沒有考慮購買“宙斯盾”驅逐艦,也沒有考慮通用護衛艦。
日本在2017年申請的其他採購項目包括兩架C-2運輸機(5.88億美元)、一架KC-46A加油機(2.8億美元)、6架CH-47JA直升機(4.02億美元)、4架V -22B傾轉旋翼機(3.46億美元)、一架RQ-4“全球鷹”無人機(1.52億美元)。日本採購的“全球鷹”將被取消地面移動目標指示功能,無法用於監視彈道導彈發射車等目標。
此外,日本還申請了4.77億美元用於升級“宙斯盾”驅逐艦和“愛國者”導彈系統等反導裝備。
韓國力圖縮減F-35相關費用
韓國2017年的國防預算總額為345億美元,其中103億將用於裝備研製和採購。不過,這份預算可能不太受韓國軍方歡迎,因為韓國議會拒絕了軍方將F-35採購資金增加30%的要求,但卻為升級F-16和購買空地導彈劃撥了更多資金。
2013年11月,韓國決定購買40架F-35,準備將其與F-15K一道作為主力戰鬥機。根據此前披露的信息,2017年F-35採購資金預計為7.8億美元,預計在2018—2021年完成交付。雖然韓國軍方大幅增加F-35採購資金的要求被駁回,但最終批准的金額仍然高於預期,達到了8.54億美元。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韓國議會為F-16升級安排的資金為0.87億美元,比申請額高出了50%。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負責F-16升級項目,將為韓國的F-16換裝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的APG-83雷達。美國空軍強調,如果韓國不升級F-16的雷達和數據鏈,美韓兩國空軍的協同作戰能力將大受影響。
在特種飛機方面,《國防授權法案》草案同意美國空軍用兩架基於灣流G550的電子戰飛機替換老舊的“羅盤呼叫”電子攻擊機,預計型號代號為EC-37B。龐巴迪和波音表示,此類單一來源採購模式不利於未來“聯合星”對地監視飛機項目的換代。雖然美國國會對空軍發出了警告,但卻沒有要求美國空軍採用“完全、開放的競標”模式。
戰略力量的現代化也是美國近年來裝備建設的重點。其中,《國防授權法案》草案為研製B-21轟炸機列支了13億美元,為“地基戰略威懾”(GSD)項目——即下一代洲際彈道導彈,提供了初步設計的資金,還為遠程防區外武器(LSW)提供資金,用以替換美國現役的空射巡航導彈。
在賽博安全方面,2017年《國防授權法案》草案提請設立一個賽博空間作戰司令部。現在的賽博司令部隸屬於美國國家安全局,地位和作用已經無法滿足賽博空間攻防對抗的需求。
此外,為了保護美國夏威夷免受遠程導彈攻擊,美國國會指示導彈防禦局(MDA)展開一個項目,採購中程雷達或傳感器。《國防授權法案》草案指示MDA要在2017年10月24日之前發出招標書。
人員成本過高使印度空軍壓縮升級計劃
印度政府預計在2017—2018年度增加國防開支,其中部分原因是要花費86億美元採購36架“陣風”戰鬥機。此外,印度國防採購委員會於2016年年底批准了印度空軍採購83架國產“光輝”MK.1-A輕型戰鬥機的計劃,總花費預計為75億美元。之前,印度空軍已經訂購了40架“光輝”戰鬥機,預計於2017年形成作戰能力。“光輝”製造商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計劃從2018年開始執行新的“光輝”訂單,於2023年完成生產工作。
印度國防採購委員會同時還批准了採購15架國產輕型武裝直升機,其中10架交付空軍,5架交付陸軍,總花費為4.4億美元。另外,花費1.6億美元採購598架國產無人機的計劃也在討論之中。
印度國防部還敲定了其他幾個項目,包括在本土授權生產卡-226直升機以及採購5套S-400防空系統。
其他計劃中的採購項目包括56架空客C-295軍用運輸機、500架直升機、12艘潛艇、約100架單發戰鬥機、120架雙發戰鬥機和一艘航母。
2016年,印度國防預算相比上一年增長9.7%,總額為387億美元,其中裝備採購資金為130億美元。2017年,印度國防預算上漲到510億美元,不過,由於採購“陣風”戰鬥機一下花去86億美元,其餘資金並不足以支撐印度全方位推進裝備現代化的需求。
2017亞太地區國家裝備建設重點美拒絕加速生產戰機2017.3.16 新浪軍事
2017年,亞太地區各主要國家都在盡力平衡近期和遠期的國防需求,努力找准國防裝備建設重點,以有效推進裝備現代化工作。
雖然美國總統特朗普高調宣揚“重建美國軍力”且呼籲大幅增加國防預算,但美國在2017年度的國防預算應該還是以此前的國防部申請為基礎。在中國的周邊國家中,印度正在大力採購新的戰鬥機,日本延續了過去5年軍費開支不斷增加的勢頭。韓國空軍希望盡快裝備F-35,但計劃遭遇挫折,澳大利亞和東南亞國家各有側重,以滿足當下的國防需求為主。
美國國會拒絕加速生產戰鬥機
美國國防部為2017年申請的國防預算總額是5878億美元,比上一年高出75億美元,其中包括為57個新的研製項目投入資金,並加大現有87個項目的裝備產量。
KC-46A加油機一直是美國裝備建設的重點,美國國防部申請在2017年採購15架,從而將項目推入全速生產階段。
儘管KC-46A加油機項目不斷遭遇各種問題,美國國防部還是準備在2017年將其推入全速生產階段。
在戰爭開支方面,上屆奧巴馬政府在2016年年底提出將588億美元的戰爭預算再提高58億美元,用於在海外部署更多美國軍隊以及為阿富汗空軍配備UH-60A直升機。
另外,美國國會還批准了34億美元支持美國的歐洲盟友,以應對俄羅斯。
在2017年的《國防授權法案》草案中,軍費開支總額為6187億美元,其中拒絕了美國國防部增加F-35和F-18戰鬥機生產數量的要求。
美國軍機戰備狀態令人堪憂的問題近年來受到關注。《國防授權法案》草案為美國的航空兵訓練以及飛機、設施的維護劃撥了更多資金,同時停止了兵員精簡工作,反而為陸軍、海軍陸戰隊和空軍分別新增了1000人、3000人和4000人的編制。
美國國會明確表示,不同意美國空軍在2019年之前退役A-10。國會強令,F-35應盡快完成作戰測試,並與A-10在一系列任務中展開效能對比測試,如近距空中支援和戰鬥搜救。
“國雖大,好戰必亡“,這是沒錯的,但提醒小編,“天下雖安,忘戰必危“!今天,世界的主流是和平,但今天中國的和平是哪裡來的?是美國人恩賜的嗎?!恰恰是抗日戰爭、朝鮮戰爭、珍寶島自衛反擊戰、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印自衛反擊戰打出來的!不要生在和平年代,過了幾天太平日子,就以為和平是理所當然的、是天經地義的、是亙古不變的,是沒有代價的,是不需要去捍衛的。幼稚。
問題是,如果戰爭明天打響,哪怕你有10萬億美元也不能一夜之間變成戰艦,既然是百年海軍,該增加的軍費不能省
贊同!走出國門走向深蘭是前輩軍人夙願!不能忘了中國百年屈辱史!
自古就有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之說;有備方能無患!
漢家自有製度,本以王霸道雜之。王道就是經濟文化影響等軟實力,霸道就是隨時能擺平對方的硬實力,幾千年前的老祖宗都以及用無數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兩樣缺一不可
什麼叫和平時期?沒有國防意識和強大軍隊那來和平?經濟上隨時讓別人剪羊毛,海外僑胞和領事館安全何在?漁民還敢出遠海捕魚?在聯合國發聲音誰會把你當會事,別國在戰略上處處圍堵你,已壓迫到你家門口還叫和平時期,難道人家真動手了才醒悟。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換來和平。
中國海軍需要下多少餃子是根據海軍發展長期戰略目標而定,除了正常維護自身海洋權益之外,主要是為了將美海軍逐出及逼出第一、第二海島鏈乃至亞太區域,以徹底解除美慣以航母編隊作為移動基地對中國的戰爭威脅。為此,中國至少需要擁有6艘航母。按每艘航母需1艘055型大驅,4艘052D新驅,4艘054B新護組編,共需6艘055型大驅,24艘052D新驅,24艘054B新護。還要組編3支遠洋型驅逐艦編隊,每支編隊如按66型配置需2艘055型大驅,4艘052D新驅,6艘054B,共需6艘055型大驅,12艘052D新驅,12艘054B新護。那麼未來海軍至少需要12艘055型大驅,36艘052D新驅,36艘054B新護這些餃子。
目前國防建設的力度不算過度,很理性。沒有足夠強大的國防力量是要吃大虧的,八國入侵,日寇侵華的教訓還不夠嗎?
如今的作戰是大體係作戰,除了美俄中,誰還有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統?足夠威懾的核武庫,數不盡的中遠程導彈!還以為是二戰那會兒?我們沒有能力打擊日本本土封鎖日本海上生命線?現在再開打,沒有戰略縱深的日本,幾天工業就會被中國砸個稀巴爛,拿什麼跟中國打?它還有那資本嗎?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3-15/doc-ifychhus1393538.shtml
回到海軍造艦,在突破最初數量、質量同時缺失的困境後,中國海軍應該轉入質量建軍的軌道。既然在可預見的未來和平與低烈度衝突是主流,作戰艦艇就要當耐用品而不是消費品來建造。只有較短的技術保鮮期和缺乏升級空間的作戰艦艇必然導致頻繁的重複投資。就近期而言,應該極大強調通用垂發的普及化和作戰系統的網絡化,使得作戰艦艇便於升級、整合。
另外,嚴格的軍標是十分重要的,用歐洲民標軍船作為參照缺乏意義。艦艇軍標是戰爭經驗的凝聚,抗沉性、防火性、適航性等要求特別嚴格,適合安裝武器系統反倒是次要的。民標對這些只有高烈度戰爭時代才用得上的要求大大放寬,造價也隨之降低。這是歐洲國家軍費拮据不得已的結果,也是歐洲國家自我取消參與高烈度大規模戰爭資格的結果,這樣民標自然夠用。
美國當然是知道民標的好處的,但堅持使用軍標,正是出於立足於高烈度戰爭的考慮。事實上,有人比較過,針對同樣的作戰要求,按照美國軍標設計的驅逐艦比按照英國軍標要大好多,英國軍標比歐洲大陸還要嚴格些,美國軍標更加嚴格。
嚴格的軍標也確實顯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抗沉性,在波斯灣被伊拉克“飛魚”導彈擊中的“斯塔克”號護衛艦、在亞丁被恐怖攻擊炸出大洞的“科爾”號驅逐艦、在海底撞山的“舊金山”號核潛艇等都在受到巨大損壞的情況下生存了下來,換成歐洲或者蘇聯軍標,這樣的損失幾乎肯定導致沉沒。
美國軍標當然也有五角大樓煙灰缸要50000美元一個的荒唐,但要做的是剔除荒唐,而不是因此而否定其合理性和先進性。中國軍標是否需要達到這樣高的標準,這是可以討論的,但用民標造軍艦不可取,對立足高烈度戰爭的中國海軍尤其如此。
另一方面,海警建設是與海軍建設很不相同的事情,海警船艇是可以採用民標建造的。在配備適合海上執法的基本武備和臨檢、搜索救援的直升機、小艇之後,並不需要過高的性能和過高標準的武備,但適航性和耐用性要求可能比海軍作戰艦艇還高。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回到現在與未來中國海軍需要下多少餃子的問題:應該以需求為度,而不單是以承受能力為度;應該以質量為追求,而不單是以數量為追求。(晨楓)
回應
看了一點我看不下去了,瞎幾把扯,中國軍費才哪到哪啊,美國才是窮兵黷武,持續高壓投入!我們要按照現在的勢頭狂造大艦30年!
軍隊建設以需要為度,而不是以經濟承擔能力為度,這才是正道。中國過去30年的經驗表明,在可能的情況下,軍隊建設適當為經濟建設讓路,不僅在短期是顧大局,在長期也能達到放長線釣大魚的效果。今日中國的國防投入力度大大超過80-90年代,但國防開支佔GDP的比例反而比那時更低,就是得益於極大增加的GDP基數,而這與80-90年代軍隊為國民經濟建設讓路是分不開的。
特朗普一上台,就大發豪興,一舉增加軍費開支10%。但誰都明白,這樣的增加是不可持續的,因為美國的GDP增速太低。如果按照GDP增長的同比增長,美國軍費只能增加1.5-2.5%。近年來的軍費在削減預算赤字和控制國債總量的壓力下,實際上還在扣除通脹因素後縮減了。但老是這樣一年增加10%,對其他政府開支的擠占就不可忍受,這也是美國兩黨在預算問題上惡鬥的原因。相比之下,中國今年增加軍費開支7%,只是大體隨GDP同步增長。
只要有必要,中國可以把軍費佔GDP的比例上調到美國水平,當年軍費增幅可以輕易達到15%甚至更高,然後繼續以6-7%的穩定增幅隨GDP同步增長,並無不可承受的壓力。另一方面,特朗普豪言壯語要投資一萬億美元重建美國的基礎設施,這是奧巴馬上台就開始琢磨的事,只是特朗普的調門更高而已,但到現在錢從哪裡來都沒有著落,什麼時候能啟動和完成更加不確定。
而中國近些年每年的基礎建設投資都超過10000億美元,如2015年基礎建設投資(不包括電力)為86667億人民幣,2016年為118878億,按照匯率折算都顯著超過10000億美元,在可預見的將來也不期望明顯降低。可持續發展潛力的對比不言而喻。
反過來,一味以國家經濟承受能力為度的話,中國的GDP已經達到印度的5倍,中國是否就此應該打造5倍於印度的軍事力量?中國的GDP已經達到美國的60%,中國是否應該打造60%的美國軍事力量?如果按照購買力等價GDP,中國已經超過美國而居世界第一,由於中國軍隊建設主要來源與國內,是否應該現在就打造全面超過美國的世界第一軍事力量?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因為中國並不需要這麼做。具體到海軍造艦、下餃子,造艦開支只是作戰艦艇全壽命開支的40-50%,大量新造戰艦使得海軍的日常運作和訓練、維護、升級開支急劇增加,這也是必須考慮的。
戰術意義上的近海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只要在岸基火力和空中力量的打擊半徑之內,都可算作戰術意義上的近海。一般認為,DF-21D的射程可達1500公里以上,戰術飛機掛載遠程反艦導彈的打擊半徑也與此相當,換句話說,中國有信心打敗海岸線1500公里以內的任何對手。
有說法中國需要打造遠洋作戰艦隊、遠洋巡邏艦隊、堡壘作戰艦隊、堡壘巡邏艦隊,這是很過時的概念。戰爭的第一要訣是集中兵力,這首先是要所有的兵力都派得上用場。現代海戰沒有前方、後方、遠洋、近海,戰場是整體的、連貫的、同時的。只有所有兵力在所有時刻都能投入戰鬥,這才是最有效的兵力。
炮灰兵力是浪費資源,而且並不能起到有效消耗敵方的作用,兩次伊拉克戰爭雖然是陸地戰爭,但證明的事情是一樣的。現代軍事力量要求全員精銳,如果在技術和經濟上還一時難以全部做到,至少要向這個方向努力,而不是刻意割裂,打造只有在特定時間、特定戰場才能投入使用的兵力。
美國海軍確實有用高性能、高價值戰艦執行低威脅任務的問題,浪費資源,美國空軍的問題更大。這些其實是警察行動,不是軍事行動,動用精銳軍事力量執行海外警察任務是美國外交軍事化的結果,也是充當世界警察的必然,畢竟國內警察在海外動用起來不方便。中國沒有這個問題。中國不做世界警察,近海的主權巡邏、護漁、護井等則是海警的任務,就像不會動用野戰軍來警衛水電站、充當機場安檢一樣。
“中國不差錢”的思維要不得。當作說笑可以,要是認真了,就把自己繞進去了。中國永遠差錢,因為對於任何有點追求的國家、家庭、個人來說,要做的事情永遠比口袋裡的錢多。中國離發達國家還相差很遠,需要用錢的地方還很多。醫保、退休、教育等社會開支將隨國家發展和社會文明程度迅速提高,科研、製造業、基礎設施投資也需要不斷更新,維持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些開支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常年的,遞增的。這關係到國家發展和人民福祉。
在國家安全受到威脅甚至戰爭臨頭的時候,當然會暫時為軍隊建設讓路,但從長期來說,反而應該是軍隊建設讓路,因為強大的軍隊本來就是為了保障國家發展和人民福祉的,反過來就本末倒置了。
第二種說法是要在某一年(各種說法都有,從2022-25年到2049年不一而足)之前解決台灣問題。北京從來沒有說過解決台灣問題有一個時間表,過時不候。台海兩岸都是中國人,中國已經存在至少5000年了,台灣又不是可以劃走的小船,相煎何急?
用強大海軍保護南海權益,這是錯誤的思維。海軍後盾當然是必要的,威懾甚至武力是使得對方沖昏的頭腦冷靜下來的有力手段,但南海問題最終需要的是政治解決。事實也證明,南海問題靠軍事威懾並不有效。中國海軍絕對比越南海軍更加強大,但越南只要政治上不肯收斂,哪怕只有武裝漁船可用,也不放棄對中國南海主權的挑戰。
這對更加強大的美國海軍也一樣,在波斯灣,伊朗海軍的實力微不足道,但美國海軍並沒有形成有效的威懾和製約,依然不斷受到伊朗小艇的騷擾和挑戰。用強大的存在迫使對方“不敢”挑戰,這是一廂情願的。和平時代畢竟是和平時代,政治解決才是正道。
對於一帶一路,用軍事干預迫使別國政治向有利於中國的方向發展,更不是和平崛起的中國之所為。事實上,就是美國,在伊朗霍梅尼革命、古巴卡斯特羅革命和委內瑞拉查韋斯革命時,照樣無能為力。
全球武裝護航更不可能成為主題。如果發生大規模戰爭,中國海上貿易通道的對像很可能就是戰爭的對手或者對手的盟國,真正能頂著國際反華政治經濟壓力而堅持與中國大規模海上貿易的國家難說到底有多少。在這種情況下侈談護航至少是不著邊際的。再說,護航總是被動的,全球護航對任何海軍都是不可承受之重,真的到了那個時候,只有在海上尋求決戰,打垮攔截中國海上貿易通道的勢力,單靠護航是不頂用的。
那海上決戰需要多少兵力呢?這要看什麼樣的決戰,和誰決戰,在哪裡決戰了。美國海軍現有10艘航母、80多艘宙斯盾戰艦,還有近50艘核動力攻擊潛艇,如果中國建成4-6艘航母、40-50艘驅逐艦、40-50艘護衛艦加上30-40艘核動力攻擊潛艇的話,這是世界上僅次於美國海軍的第二強大海軍,比任何其他國家都要強大得多。如果需要海上決戰,有把握在常規海戰中擊敗美國之外的任何對手。那要是對手是美國怎麼辦呢?
儘管很難想像這樣的戰爭的目的,假定中美之間只是點到為止,不威脅對方的生存,因而能夠把衝突維持在核門檻之下,在可預見的將來,不存在中國海軍在全世界追著美國海軍去決戰的問題。但在中國近海的話,中國海軍不需要也不會單獨面對美國海軍,海航、空軍和火箭軍的打擊力是有力的補充。
美國會坐視中國崛起嗎?美國會不惜發動戰爭以阻止中國崛起嗎?這個問題沒有容易的答案。據說有頭號大國必然會以武力阻止二號大國超過自己的說法,但這是一個偽命題。沒有頭號大國會坐視二號大國超過自己,也沒有三號大國會坐視四號大國超越自己。小動作是必然的,但大國之間的戰爭並不是僅僅因為“不能坐視”而打起來的。
發動戰爭是要達到特定的目的,而目的的實現取決於戰爭能否以對自己有利的情況結束,中國的軍事現代化正是要把美國武力阻止中國崛起的門檻抬高到美國難以接受的地步,使得美國難以在有利的情況下結束戰爭,但什麼才是美國難以接受的地步?這個問題更難回答。
不爭的事實是:1996年台海導彈危機的時候,美國軍事干預的門檻大大低於現在,此後門檻穩步而且顯著升高。儘管存在各種右翼叫囂,美國至今沒有跨過動武的門檻,而是遠離門檻。隨著中國軍事現代化的加速,在可預見的將來,美國對中國發動戰爭的門檻還將加速提高。美國由於誤判而錯誤地估計門檻確實是有過的。在朝鮮戰場上,美國由於誤判,使得朝鮮戰爭多打了3年,成為歷史上第一場美國沒有贏得戰爭就被迫簽訂停戰協議的戰爭。
此後的幾十年裡,美國力圖避免再次出現這樣的誤判,在越南戰爭期間地面部隊不越過17度線,在1996年台海導彈危機中航母保持在台灣以東,強力要求建立美中熱線,即使在近日的南海的挑釁行動中,也是口頭便宜賺足,但行動上十分謹慎小心。這不是美國急於跨過門檻的表現。
但要是中國過激反應,走上軍國主義道路,成為地區霸凌,引起世界公憤,美國肯定非常樂意“領導自由世界反制中國軍國主義”,因為力量天平的傾倒使得門檻大大降低了,再強大的中國也無力挑戰全世界。
經過多年的建設,中國海軍也擁有了第一個初具規模的航母戰鬥群
時間節點也不是加緊打造龐大艦隊的理由。時間節點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趕在美國還沒有完成亞太轉移之前完成海軍建設,這是似是而非的。海軍是機動兵力,美國海軍從大西洋往太平洋調動永遠比中國造艦更快。更重要的是,在核時代,在決定民族生存的戰爭中,幻想中美艦隊在海上對轟以決定國運,這只能說是自己被自己誤導了。如果中國面臨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機,首要任務是迅速打造強大的核打擊力量和導彈防禦力量,海軍狂下餃子是不頂用的。
中國海軍還需要下多少餃子至少9艘神盾艦同時建造2017.03.15 觀察者網
近年來,中國海軍新銳戰艦像下餃子一樣迅速建造服役,很使人振奮。這是應該的,僅僅在二十年前,只有兩艘的“中華第一艦”052級才相當於歐洲70年代水平,只有點防空能力;現在已有裝備相控陣雷達和垂發防空導彈的6艘052C加上5艘052D在艦隊服役,另有至少7艘有名有姓加2艘暫未定名的052D在不同階段的建造和海試中。更加強大的055級也在建造中。這只是純肉餃子,還有大量的菜肉餃子和素餃子在爭先恐後地下鍋出鍋。中國海軍的起點低,任務重,迅速擴充實力是理所應當的,但這樣的建造速度是否可持續,是否應該持續,是一個問題。
海軍(還有更廣義的軍事力量)的可持續發展由兩個因素決定:1、國家的負擔能力,2、國家的安全需要。
國家的負擔能力當然是決定海軍規模的因素,但不是全部。這就和吃餃子一樣,肚子餓、吃不飽的時候,買得起多少吃多少,還嫌不夠;但有了點錢後,就不應該也不會買得起多少吃多少了,而是想吃多少吃多少。換句話說,繼續像餓肚子時那樣吃,不僅會把剛有的一點錢不必要地都用到吃上面,還可能因為暴飲暴食而不利於健康。
海軍建設也是一樣,在承受能力不再是主要限制的時候,應該以需要決定海軍規模。“中國難道不可以超過美國嗎?”這根本不是問題,只要經濟上能承受得起,中國的艦隊需要多大就可以多大。問題是,中國是否需要一支超過美國的海軍。
美國海軍依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其能力遠遠超過保衛美國國家安全的需要,但不足以100%地保衛無所不在、無所不包、甚至無中生有的美國利益。
中國海軍的存在是為了保衛中國的國家安全和保衛中國的海洋利益。從保衛中國國家安全的角度出發,中國海軍的規模不需要超過美國。從保衛中國海洋利益的角度出發,這與中國的崛起戰略關聯更加密切,而不單是軍事問題。中國奉行和平崛起的基本國策。中國崛起不排斥軍事崛起,但更重要的是經濟政治文化崛起。
有了幾個錢,急不可待地打造貌似泰山壓頂的軍力,試圖用軍力“榨”出更多經濟利益,這是霸道,終究是死胡同。維持足夠保衛自己的軍力,但在經濟上形成可持續的壓倒優勢,以我為主地共同繁榮,這才是王道。
武裝干涉或武力威懾並不是遠洋艦隊任務的全部。事實上海軍任務類型的絕大部分都與武裝干涉和武力威懾扯不上多少關係。美國海軍長期處於大國間高強度對抗的前沿,兵力結構畸形,發展野蠻生長。冷戰結束後的美國更是自恃一超獨尊,海軍任務譜高度偏向暴力端,從航母打擊群與遠征打擊群等霸氣四溢的名號中便可見一斑。低成本巡邏型戰艦的稀缺迫使美國海軍以導彈驅逐艦、大型兩棲戰艦、攻擊型核潛艇等主戰平台執行諸如反海盜、搜索救援、毒品攔截等雜務,毫無必要地燃燒著高端平台寶貴的使用壽命。中國海軍在亞丁灣護航行動中使用主力艦艇的原因不言自明。待國際社會對中國海軍的遠洋活動習以為常後,此類非戰爭任務應轉而交由成本低,續航力大,且較不具威脅性的弱武裝巡邏艦執行。
近中期內的中國海軍因而需要四支裝備水平與核心任務各不相同的艦隊,即堡壘戰鬥艦隊,堡壘巡邏艦隊,遠洋戰鬥艦隊,遠洋巡邏艦隊。戰鬥艦隊顧名思義主要用於執行正規作戰任務,其艦型設計強調武器設備安裝密度與抗戰損能力。將這樣的高性能高成本平台用於雜務無疑是暴殄天物,構建專業打雜的巡邏艦隊極為必要。
巡邏艦隊以完成非戰爭任務為核心使命,其艦型設計應強調大續航力,低廉的成本,以及出色的任務靈活性。較低的武器設備安裝密度既降低了成本,也為攜帶多樣化的有效載荷騰出了空間。中國強悍的造艦能力與中國海軍未來龐大的兵力規模保證了專職巡邏艦隊將具有足夠高的成本效益。
海軍是能夠提供大量公共服務的軍種,擁有其它軍種無可比擬的巨大外交價值。公共服務能力領域的競爭是中美全面競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海軍遠洋艦隊的存在不僅能夠提高美國攻擊中國海外利益時需要跨越的門檻,還將推進西太平洋-印度洋連續體諸國與中國之間利益共同體的加速構建。
美國海軍數據顯示,包括航空部門在內,LHA-6美利堅級與LHD-1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的基本編制分別達到1059人與1070人。美軍大型兩棲戰艦的人員密集程度要顯著高於歐洲諸國與中國的對應型號,不僅建造費用遠邁中歐同儕,相同使用強度時的人力成本支出也令它國型號望塵莫及。
英國皇家海軍伊麗莎白女皇級航空母艦的非航空部門人員編制為679人,只有尼米茲級的大約1/5。與尼米茲級同樣配備2具原子能熱水壺的法國戴高樂號緊湊型核動力航空母艦的非航空部門人員編制為1350人。美軍艦隊航母龐大的員額編制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超量保證損害管制所需人手,雖值得我軍參考卻沒有原樣照搬的必要。
中國海軍現役與建造中的水面戰艦武器設備安裝密度較大,人員編制水平接近美軍對應型號,全壽命費用中的人力成本部分較之於美國海軍的結餘相應將不如兩棲戰艦明顯。但建造與維護海軍艦艇依託的是相同的造船工業體系,造艦成本較低的國家顯然維護保養艦艇的成本也較低。
造艦費用的很大部分來自船廠人力成本。對於同一個國家來說,船廠人力成本與操艦人力成本無疑存在相對固定的比例關係。歐美國家的歷史經驗顯示,無論是航空母艦,水面戰艦,還是軍用潛艇,正常使用強度下包括維護保養,中壽升級,人力支出等的年均運作花銷普遍在平台原始採購價的1/10附近波動。中國海軍只要將裝備更新強度維持在合理水平上,就不會遭遇主戰平台造得起卻養不起的尷尬局面。
將海軍走出去簡單理解為與美國海軍遠洋爭鋒的想法是極其狹隘的。在同志加兄弟與漢賊不兩立之間遠非一片虛空,海軍的職責也絕不僅限於浴血殺敵。中美之間千纏百結的經濟利益,東亞的地緣環境,以及中軍日趨完善的反介入/區域拒止體系均使美國在中國周邊進行直接武力干預的成本日益攀升,以至於美國戰略學界已經提出了棄守台灣的建議。
然而由於中國海軍建設嚴重滯後,美國在全球範圍內使陰招,下絆子,侵蝕中國利益,減緩中國復興速度所需支付的成本卻頗為低廉。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資源進口國,並已成為資本淨輸出國。對於中國來說,繼續專注於東亞反介入/區域拒止體系建設而忽略海外利益的作法已經行不通了。沒有海軍護航的一帶一路是走不遠的。
沒有人能夠準確預測多年之後的技術發展狀態,艦艇平台不管留出多少餘量,隨著時間的流逝都將無可避免地遭遇計劃趕不上變化的尷尬。與平台外形設計息息相關的雷達低可觀測性能更是無法通過升級子系統得到明顯改善。就算不必顧慮老齡戰艦結構與系統老化,零配件供應困難,人員編制臃腫,運作費用高漲等問題,單從保證戰鬥力角度考慮,過長的服役週期仍然極不明智。維持較快的艦艇更新節奏才是科學合理的選擇。
若中國海軍以平均每年1/3艘航母,1/3艘戰略彈道導彈核潛艇,1艘大型兩棲艦,1艘綜合補給艦,1艘攻擊型核潛艇,2艘導彈驅逐艦,2艘導彈護衛艦,2艘輕型護衛艦的節奏進行裝備更新,則所需年度預算可近似轉換為8.5艘導彈驅逐艦,尚未觸及前述的9艘導彈驅逐艦可承受性天花板。若將近未來的核潛艇採購速度按照前述假設減半,年均造艦預算更將擁有不低於1.25艘導彈驅逐艦的餘額,足以保證常規動力潛艇以及海洋調查船,電子偵察船等軍輔船的正常換代。
1998年以來美國海軍作戰部隊的艦艇數量從333艘下滑至274艘,前沿部署於海外母港的艦艇數量則從23艘上升到29艘以保證美國海軍在熱點地區的存在。1998年62%在海上航行的艦艇進行了任務部署,4%艦艇的任務部署時間跨度超過6個月,而2015年的對應數字分別是74%與100%。高強度的海外部署對艦艇及人員都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也直接導致了艦隊運作費用不斷攀升。長期的海外部署意味著巨額的遠航補貼,超設計極限的使用頻率則造成海軍艦艇維護保障成本急劇膨脹。主戰平台超期服役將進一步惡化艦艇運作成本持續上漲的趨勢,使美國海軍陷入維護保障費用高企擠占裝備現代化預算,船廠開工不足造艦成本持續攀升的死亡螺旋而無法自拔。
人力成本是歐美海軍艦艇全壽命支出蛋糕中很有分量的一塊。譬如設計於冷戰高峰,普遍義務兵役制尚未廢除,薪資相對低廉之際,人員編制規模龐大的CVN-68尼米茲級人力密集程度極高,人力成本達到全壽命花銷的48%,是平台初始採購費用的2.4倍。
美軍LPD-17聖安東尼奧級船塢登陸艦基本編制363人。噸位與之接近的我軍崑崙山級船塢登陸艦基本編制據報導約120人。法國西北風級不包括航空部門在內基本編制為160人。英國海洋艦基本編制285人,航空部門編制180人。西班牙胡安卡洛斯一世號戰略投送艦包括航空部門在內的基本人員編制為433人,其澳大利亞版本堪培拉級包括航空部門在內的基本人員編制為358人。
2001-2015年中國海軍共接收導彈驅逐艦15艘,年均1艘,導彈護衛艦27艘,年均1.8艘。其中2001-2005年導彈驅逐艦與導彈護衛艦服役數量分別為5艘和6艘。該時間段內服役的導彈護衛艦為造價低廉的舊世代型號,年均水面戰艦更新投資強度不超過1.5艘導彈驅逐艦。2006-2010年中國海軍列裝導彈驅逐艦4艘,導彈護衛艦7艘,年均水面戰艦投資強度繼續維持在1.5艘導彈驅逐艦以內。
2011-2015年中國海軍軍共接收導彈驅逐艦7艘,年均1.4艘,導彈護衛艦13艘,年均2.6艘,輕型護衛艦20餘艘,年均不到5艘,年際水面戰艦建造投資大致維持在略高於3艘導彈驅逐艦的水平,就資金投入而言並未出現海嘯式造艦高潮。雖然2011-2015年我軍水面戰艦更新換代的絕對投資強度顯著高於2001-2010年,但是考慮到同型戰艦造價基本穩定,裝備採購預算隨著國家經濟總量擴張而水漲船高,2011-2015年所謂暴兵階段的水面戰艦建造費用對國家財政造成的壓力,與年均接艦數量只有2.2艘的2001-2010年實際上沒有本質差別。
當前中國的工業總產值已相當於美日兩國之和,艦艇生產成本則遠低於造船業勞動生產率極為低劣的美國。除非毫無理由地規定我軍水面戰艦總數必須少於美軍,且艦艇服役週期必須向裝備更新速度遲緩,現役主戰平台拼命延壽以維持艦隊規模的美國海軍看齊,否則中國造艦速度過快,海軍發展不可持續的論斷就無法成立。
美軍艦艇普遍長壽實在是出於無奈。超長服役週期實際上既不利於軍事造船業的健康,也嚴重地限制了部隊戰鬥力的提升。1975年服役的DD-963斯普魯恩斯級曾被認為是預留充足設計餘量的典範。然而僅僅8年之後,基於相同平台的CG-47提康德羅加級宙斯盾導彈巡洋艦便將其看似鋪張浪費的設計餘量吃得一干二淨,在服役過程中不斷暴露出頭重腳輕橫向穩定性欠佳,實施急轉向之前必須首先減速,乾舷高度不足適航性下降,上層建築重量過大導致船體結構開裂等一系列問題。
DDG-51伯克級首艦1991年服役,與CG-47提康德羅加號入列相隔只有8年多時間,設計風格卻大相徑庭,戰鬥情報中心從上層建築轉移至艦體內,雷達反射截面積呈數量級下降,上層建築材料也從鋁合金改為高強度鋼,生存能力大幅度提升。
冷戰結束後美國海軍裝備換代節奏顯著放緩,但DDG-1000朱姆瓦爾特級與伯克級相比顯然也存在代差級的平台技術提升。舊瓶新酒的伯克III則早在設計階段就面臨與提康德羅加級類似的空間緊張和電力供應不足等諸多問題的困擾。
作為對比,採用民標建造的英軍海洋號直升機兩棲攻擊艦以2015年幣值計算的單價僅為2.8億英鎊,45型導彈驅逐艦包括研發成本在內的單價則高達10.5億英鎊。法國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2012年幣值的單價為4.52億歐元,為俄羅斯建造的2艘海參崴級以9.5億歐元價格售予埃及,而地平線級區域防空型護衛艦的2009年幣值單價達到10.8億歐元。西班牙胡安卡洛斯一世號戰略投送艦2010年幣值的造價為4.62億歐元,大致於同時期完成的F105區域防空型護衛艦的造價為8.34億歐元。
歐洲國家大型兩棲戰艦的造價普遍低於區域防空型水面戰艦。歐洲造船工業相對健康,美國的商業造船則接近死亡。對於身為造船大國的中國而言,歐洲兩棲戰艦的建造成本更具參考價值。以保守估計為原則,假定我軍大型兩棲戰艦的平均單價達到同時期區域防空型水面戰艦的60%,即已超過上述歐洲三劍客的相對成本,則0.6艘導彈驅逐艦的年均投入強度即可維持每年1艘的大型兩棲戰艦更新速度。按照30年服役壽命計算,穩態兩棲艦隊規模可達30艘。
假定我軍艦隊補給艦全部由更加豪華的綜合補給艦組成,均價達到同時期導彈驅逐艦的60%,中國海軍仍只需每年投入0.6艘導彈驅逐艦的預算即可實現年均1艘的補給艦接裝節奏。按照30年服役壽命計算,穩態綜合補給艦裝備數量可達30艘。
美軍攻擊型核潛艇的單價約為同時期導彈驅逐艦的1.5倍,大型戰略導彈核潛艇的單價約為同時期導彈驅逐艦的3倍。我軍核潛艇技術相對滯後,生產節奏較為緩慢,現階段相對成本估計高於美軍水平,未來技術成熟,實現規模化生產後的相對成本應與美軍相近。
假設核潛艇平均服役壽命30年,穩態核動力水下艦隊理想規模為30艘攻擊型核潛艇,10艘戰略彈道導彈核潛艇,則長遠而言我軍每年需在核潛艇兵力更新項目上投入相當於2.5艘防空型導彈驅逐艦的造艦費用。近期內中國海軍的核潛艇採購節奏似乎不大可能達到上述水平,若採購節奏減半而單艇相對成本上升40%,則年均核潛艇建造投資相當於1.75艘導彈驅逐艦。
中國海軍056型輕護滿載排水量只有瀕海戰鬥艦的1/2,且平台設計更加樸素,成本之低堪稱喪心病狂,為尼日利亞建造的P18N出口型單價只有4200萬美元,比瀕海戰鬥艦低了一個數量級。054A型導彈護衛艦的單價則不到052C/D系列導彈驅逐艦的1/2。
中國海軍052C與052D區域防空型導彈驅逐艦的單價大約相當於中國年度GDP的萬分之0.5。新一代大型驅逐艦的噸位與復雜性均較052C和052D顯著提高,成本也將相應大幅上漲。但新常態下中國預計仍能保持年均7%左右的GDP增長速度,新大驅批量服役時,其單價可望繼續維持在中國年度GDP萬分之0.5的水平。而美軍伯克IIA型驅逐艦的單價約為美國年度GDP的萬分之1。我軍新銳驅逐艦相對於GDP總量的成本僅為美軍對應型號的1/2,相對於工業總量的成本更是只有美軍型號的1/4。
噸位與伯克級相似的CG-16萊希級防空反潛火力俱全,是冷戰早期美軍航母具有代表性的帶刀護衛,其單價略低於當時美國年度GDP的萬分之1。按照採購價佔GDP比例計算,伯克級的經濟可承受性與上世紀60年代初交付的萊希級相比並未顯著惡化。
然而歷年來製造業在美國經濟中的權重持續下滑,遭遇需要砸下真金白銀的國防現代化事業時,被服務業吹起來的GDP泡沫瞬間原形畢露。這就意味著估算海軍可持續發展規模時,以GDP而非工業產值為衡量標準對美國較為有利。然而,即使以GDP為衡量指標,中國造艦經費佔國民經濟總量的比重仍只需達到美國的1/2,即可支持年均9艘導彈驅逐艦等價物規模的艦隊更新速度。
當前預算水平下,我軍相對於GDP總量的裝備更新強度約為美軍的70%,海軍主戰艦艇相對於GDP總量的單價卻只有美軍型號的1/2。中國海軍預算規模佔國防經費的比例因此不必達到美國海軍的水平,即可支持與1986-2015年間的美國海軍類似的,年均9艘導彈驅逐艦等價物的艦隊更新速度。按照與美國海軍相近的水面戰艦投資權重計算,水面戰艦換裝節奏至少能夠維持在每年3艘導彈驅逐艦等價物的水平。
從鋪龍骨開始計算,1986-2015年間美國海軍共建造核動力艦隊航母6艘,包括5艘後期批次CVN-68尼米茲級與CVN-78福特級首艦,平均5年採購1艘。該時間段內航母採購投入佔造艦預算的11%,約為水面戰艦建造經費的1/3,年均航母採購預算相當於1艘導彈驅逐艦。目前1艘艦隊航母的單價大致等於5艘高性能導彈驅逐艦。我軍每年在航母平台項目上投入相當於1.66艘導彈驅逐艦的經費即可維持3年1艘的航空母艦建造節奏。
美軍船塢登陸艦的單價與導彈驅逐艦相當,兩棲攻擊艦的單價則兩倍於導彈驅逐艦。如此豪華的兩棲戰艦並不代表全球海軍的普遍規律,而是美軍的高標準嚴要求與萎靡不振的美國造船工業低劣的生產效率聯手製造的惡果。
中國海軍“餃子”還能下多久?可每3年入役1艘航母2017.03.10觀察者網
今年兩會中國公佈2017年國防預算相比2016年增長7%,根據201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中,列出了國防支出預算為9543.54億元,若2017年增預算增幅7%,則約為10211億元。那麼這一國防預算情況下,中國海軍後續的發展將面臨什麼樣的變化,海軍在目前持續性下餃子的情況下,是否最終會面臨美國海軍目前所面對的維護問題,本文進行了較為深入的討論。
1986-2015年間,美國海軍造艦預算的34%投入水面戰艦更新。這30年里美國海軍共接收CG-47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24艘,DDG-51伯克級導彈驅逐艦62艘。提康德羅加級的單價較伯克略高,上述採購強度相當於年均服役3艘導彈驅逐艦。24艘提康德羅加級中,至少6艘的建造撥款基本完成於1986年之前,但以上統計也忽略了近些年生產的瀕海戰鬥艦與DDG-1000朱姆瓦爾特級大型導彈驅逐艦。DDG-51伯克級的1-62號艦在1991-2012年間列裝,其中1993-2012年60艘,年均3艘。
綜合以上數據,可將美國海軍戰艦的長期採購規模近似換算為每年9艘導彈驅逐艦。1986-2015的30年包括了美國軍費開始下降的冷戰末期,裝備更新投入斷崖式崩塌的後冷戰採購假日,以及大幅度增長的國防開支多數投入中亞山地與中東沙海的所謂全球反恐戰爭。該時間段內,美軍大型武器平台採購費用佔國民經濟總量的比例處於二戰以來史無前例的低水平上。
由於老舊裝備維護費用不斷攀升,全球用兵花銷巨大,儘管美軍為應對強勢復興的中國和迴光返照的俄羅斯竭盡全力,近未來計劃中的年度裝備採購預算仍只達到大約1100億美元,不足年度基礎防務開支的1/5,大致相當於美國GDP總量的0.6%。對於裝備更新速度正常且不必承擔繁重國際義務的武裝力量而言,國防現代化投入通常可以達到防務開支總額的1/3。因而我軍的年度官方預算雖然只有當年GDP總量的大約1.3%,裝備採購開支卻可達GDP總量的0.4%以上,裝備更新相對投入不低於美軍的70%。
航母俱樂部就像其他很挑剔的貴族俱樂部一樣,不是所有會員都是玩家,有些只是陪玩或者看熱鬧的,或者只是為了和大佬套個近乎。真正的玩家是少數,圍著小圈子,旁若無人,專注於真正的遊戲。不僅單艘航母要搭載足夠數量和足夠性能的艦載戰鬥機才能形成有意義的戰鬥力,一個國家的海軍也要有足夠的航母才能形成有意義的戰鬥力。
時間快進到21世紀,泰國那艘孤獨的航母還在繼續曬太陽,西班牙、意大利的航母換到第二代了,但換湯不換藥,只是更新到可以使用F-35B了。印度的“維克拉馬提亞”號總算服役了,使用米格-29K,未來可能換成正在競標的更先進的雙發中型戰鬥機。國產航母則是在水里塢裡來回玩,就是不見完工。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冒著濃煙開到敘利亞,接二連三摔飛機,悄悄撤了,未來與過去一樣晦暗。英國造了全新的“伊麗莎白女王”級,等著F-35B上艦。法國的“戴高樂”號剛磨合得有點意思,就放假兩年,重回海上後即使不再在美酒咖啡裡消耗光陰,也只有一半壽命留下了,希望至少把30架“陣風”搭載量配齊了,到現在最多只搭載過24架。
由於預算拮据,美國航母建造速度大大放慢,在可預見的將來在10-11艘之間徘徊,特朗普在“福特”號上誇口要增加到12艘,那是假定停止“尼米茲”級的退役計劃,“尼米茲”號已經服役42年了,“艾森豪威爾”號也40年了,按照40年的設計壽命,都退役在即,而計劃替換“企業”號的“福特”號計劃今年服役,“企業”號在5年前就退役了,“肯尼迪”號至少要到2020年才能服役,新“企業”號在最理想情況下也要2025年才能服役;只有中國航母建造在快馬加鞭,在可預見的將來將增加到至少3-4艘,但不會達到12艘。除了電磁彈射和新的反應堆,美國全新的“福特”級是“尼米茲”級的精細優化,但沒有在噸位和尺寸上有太大變化。
中國航母2號艦依然是STOBAR,是“遼寧”號的精細優化,但傳說中的3號艦可能是CATOBAR,在噸位和能力上更是有顯著增加。這不是中國照抄美國,最優的就是最優的。也正是因為中國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達到美國的60%,而且還在穩步縮小差距,才出得起這個會費,才能成為航母俱樂部的真正玩家。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3-10/doc-ifychhuq3656737.shtml
當然,大也是有限度的,有技術局限因素,還有成本限制,最終有一個最優點。在少量大型航母和更多的中型航母之間,這又是一個選擇。這裡要提到“美國”級和F-35B。說起來,“美國”級是接替“黃蜂”級的兩棲攻擊艦,但1號艦、2號艦取消塢艙,實際上相當於中型航母;3號艦開始恢復塢艙。像更早的“塔拉瓦”級、“黃蜂”級一樣,“美國”級實際上是直通甲板航母,但沒有彈射起飛,可用於運作直升機,或者“鷂”式和F-35B。就噸位和載機量而言,45000噸的“美國”號是名副其實的中型航母,現在也確實有呼聲,要以“美國”號為藍本,建造多達10艘中型航母,補充核動力大型航母的數量不足和部署上的捉襟見肘。F-35B為這一設想提供了新的可能。
“鷂”式作為“二流戰鬥機”,在高烈度戰爭中缺乏實戰意義。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鷂”式從來就是作為對地攻擊飛機使用的,空戰能力僅限於用作自衛,哪怕有了APG65雷達和AMRAAM中程空空導彈。但F-35B在空戰能力上與F-35A/C相同,這是歷史上第一次STOVL戰鬥機具有與陸基或者艦載戰鬥機相同的戰鬥力。
但先不考慮F-35家族是否為稱職的空戰戰鬥機,“美國”級缺乏搭載預警機和加油機的能力,作為中型航母,缺乏獨立作戰能力。因此,有設想指出,應該在“美國”級或者衍生的中型航母加裝一台電磁彈射和攔阻索系統,使得E-2D和其他非STOVL飛機可以起飛、回收。但F-35B的起飛、回收還是按照STOVL方式,簡化運作,加快周轉率。這樣,中型航母就具有一定的獨立作戰能力了,可以用於低危脅方向,或者艦隊船隊護航。但中型航母戰鬥力較低的根本問題還是沒有解決,不超過20架戰鬥機要留出艦隊防空和扣除維修因素,實際能出動攻擊的只有個位數,這要什麼樣的低危脅環境才適合中型航母的使用?儘管中型航母與F-35B的組合有各種好處,美國海軍內部對這一概念還是高度抵觸,“打不贏的武器是最浪費的武器”。
如果不考慮實際戰鬥力的問題,F-35B在理論上可以直接接替“鷂”式,使眾多現有的小型航母繼續發揮航母作用,但F-35B的試飛經驗表明這不可行。F-35B的噴氣溫度和流量大大超過“鷂”式,在垂直降落時對甲板的燒蝕大大超過預計,“黃蜂”號在試飛中發現嚴重的甲板和支撐結構弱化問題,短期內用防熱鋪墊和噴水降溫解決,長期使用必須進塢翻修加強。“美國”號在設計時就考慮到F-35B的使用問題,結果還是需要根據試飛結果作耐高溫補強。
電磁彈射不僅能量效率高,可以從攔阻索回收電能,容易調節彈射力度,還可以適配到彎曲的滑躍甲板,為短滑跑雙重加勁,提高起飛重量,但除了電磁彈射本身的技術難度外,對艦載電力系統要求高,包括能快速充放電的大容量儲能係統。在同等技術條件下,重型戰鬥機的綜合性能永遠超過輕型戰鬥機。航母上再怎麼輕重搭配,戰鬥機數量總是有限的,有條件的話,或者只有很少航母的話,只有盡量考慮全重型,因為航母戰鬥機要以一當十,至少要個頂個,而且不是上馬對中馬、中馬對下馬那樣的個頂個,而是上馬對上馬甚至中馬對上馬的個頂個。這就是航母戰鬥機的宿命。
但能夠把重型戰鬥機放飛、回收只是航母戰鬥力的一半,形成足夠的數量和很高的出動率、周轉率,這是另一半。要搭載足夠數量的重型戰鬥機,只有大型航母做得到。要形成足夠的出動率和周轉率,更是只有大型航母才能做到。較高的出動率可以使得大量戰鬥機在短時間裡放飛,對首次打擊特別有用;較高的周轉率可以在短時間裡回收大量戰鬥機,做好準備,再次放飛,對持續作戰更有價值。出動率與周轉率是相關的,但並不等同。
大型航母的甲板面積大,但艦島佔地並不相應增大。艦島裡有飛行指揮中心、航海指揮中心、飛行員待命室等,還有各種天線和電子系統,佔地和體積要求相對固定。所以大型航母的艦島佔地不見得更大,中型航母的艦島佔地不見得更小,大型航母的艦島佔地反而相對於整個甲板面積而減小,增加可用的甲板面積。大型航母的甲板可用空間不僅大,而且完整、連貫,便於精細劃分,優化停機位和通道面積,也便於通道在更多的停機位之間共享,降低通道的相對面積。全平甲板則有利於把艦首部分也利用起來,作為批量回收時的停機位,加速周轉。這一切都使得航母的戰鬥力隨噸位和尺寸指數增長,大型航母比中型航母的戰鬥力顯著增加,全平甲板CATOBAR比滑躍甲板STOBAR的戰鬥力更強。
從VTOL到STOVL,從STOBAR到CATOBAR,從小到大,這正是美國海軍航母大論戰的走向和最後結論,也是蘇聯海軍糾結了幾十年最終想通但來不及走完的路,更是中國海軍正在走也快要走完的路。只要空中力量依然決定海戰場,只要航空技術沒有出現革命性的變革,大甲板CATOBAR是繞不過去的終極。這也決定了航母就是燒錢的貨,航母俱樂部付不起會費是進不了門的,裝飾性航母最終只是裝飾性的,空城計被揭穿就不成計了。
但最值得關注的實際上是美國海軍內部的航母大論戰。在馬島戰爭前後,美國海軍也對新概念航母發生了興趣,不光是“鷂”式,還有各種新奇的垂直-短距起落概念,引射增升還算傳統的,還有用平台起豎垂直起飛-吊車空中對接無滑跑降落等新奇概念。通向羅馬的道路有千萬條,但最後都繞不過一個問題:垂直起飛的重量和性能代價太大,勉強實現了也缺乏戰鬥力,最後還是要回到CATOBAR來。
其實,在“鷂”式圈子裡,垂直起飛也很快放棄,改用短滑跑起飛,但垂直降落。短滑跑不足以產生足夠的機翼升力達到氣動升空,但已經為升力發動機卸載很多,容許大大提高起飛重量。艦載戰鬥機的起飛重量就等於載油量、載彈量,就等於戰鬥力。短滑跑對航母要求很低,加裝滑躍甲板可以進一步增加起飛重量。但垂直降落還是重要的。返航重量本來就輕,垂直降落的推力要求比垂直起飛低,垂直降落對飛行員的技術要求也大大低於掛上攔阻索。還在“鷂”式時代,皇家空軍的“鷂”式經常上艦訓練,並不需要特殊設備,飛行員也沒有多少特殊訓練。這種短距起飛-垂直降落(Short Take Off and Vertical Landing,簡稱STOVL)已經取代垂直起落(Vertical Take Off and Landing,簡稱VTOL),成為小型航母的標準模式了。
STOVL比VTOL的起飛重量更大,完全靠滑跑起飛的起飛重量豈不更大?沒錯。只要有足夠長的跑道,較小的推重比也能使得飛機升空。當然,航母上跑道不可能很長,沒有助力的話,只有靠滑躍甲板幫一把,這種短距起飛-攔阻索降落(Short Take Off and Barrier Assisted Recovery,簡稱STOBAR)最早為蘇聯採用,可以使得重型的蘇-33從航母上無彈射起飛,蘇-33的戰鬥力至少不弱於F-18,比“鷂”式要強大得多了。但戰鬥機發動機推力有限,短跑道的滑跑加速時間也有限,只能輕載起飛,不利於發揮最大起飛重量和最大戰鬥力。長跑道可以重載起飛,但起飛準備時間長,出動率和周轉率太低。
為了在短跑道上也發揮出最大起飛重量,只有用彈射加一把力,也就是說,回到CATOBAR。蒸汽彈射是傳統技術,但不是簡單技術,機械加工、運作維修的要求都很高。高壓蒸汽管道發生冷凝的話,會產生破壞力巨大的水錘現象。產生高壓蒸汽需要大量高純水,對艦上水處理要求很高,寒冷海區使用蒸汽彈射還有甲板結冰的問題。蒸汽彈射還難以調節彈射力度,不適合在輕巧的無人機和重載的戰鬥機之間靈活轉換。
還有就是印度。但印度就是印度,印度的問題和誰都不一樣。印度要打造“印度的印度洋”,但心比天高,力比紙薄,印度海軍與北洋海軍有一比,印度航母和鎮遠定遠一樣,實在是形象工程。像老“維克蘭”號,從英國買來的時候,是搭載“海隼”戰鬥機的,也有蒸汽彈射。但“海隼”是從“隼”發展而來的,是和米格-15同時代的東西,在60年代已經過時了,也只有印度海軍一直用到80年代初。那年頭印度還和美國保持距離,只有從英國或者蘇聯購買飛機,但蘇聯沒有合適的,英國祇有“鷂”式,就是它了。
“維拉特”號(前英國“競技神”號)下水只比“維克蘭”號晚一年,雖然老邁,倒是從英國買來時已經改裝“鷂”式了,在馬島戰爭中發揮餘熱後,在印度好歹撐到與同樣煥發第二春的“維克拉馬提亞”號(前蘇聯“戈爾什科夫”號)在海上隆重上演雙航母,也終於撐不下去了。印度航母也只有巴基斯坦海軍好欺負,還得到遠離岸基戰鬥機作戰半徑的地方去欺負。
法國是一個異類。直到1997年,法國還有兩艘在役航母“福煦”號和“克萊蒙梭”號,現在只有“戴高樂”號一艘了。在表面上,核動力中型航母“戴高樂”號既有核動力,又有比只有“鷂”式的輕型航母更加強大的戰鬥力。“戴高樂”號有不俗的載機量,“陣風”戰鬥機的性能也是三代半的,這似乎是少花錢、多辦事的理想組合。但除了在利比亞作戰中像徵性地出動了一次(利比亞那點距離從科西嘉或者意大利的陸上基地出動就足夠了),幾十年來“戴高樂”號基本上是專用碼頭上的半永久陳列品,有效、及時的作戰出動永遠介於理想與現實之間。
現在索性進塢大修,要18個月後才能重回海上,加上重新海試的6個月,這兩年里法國實際上就沒有航母了。艦載航空兵的訓練也只能回到陸上,並和空軍混編訓練作戰,但這還叫艦載航空兵嗎?航母大國要是能連續兩年沒有航母可用,那航母對其並非不可或缺,或許從來就沒有那麼重要。“戴高樂”號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使得CATOBAR中型航母的優劣也只能停留於理論層面,因為除了理論上的載機量,誰也不知道出動率、周轉率到底如何。
巴西、阿根廷則是另外的情況,經濟拮据是一個因素,缺乏適合搭載而依然有足夠戰鬥力的輕型艦載戰鬥機是另一個因素,先後退出了航母俱樂部。
“鷂”式是作為對地攻擊為主的戰鬥轟炸機研製的,加裝雷達和“響尾蛇”近程空空導彈後成為“海鷂”,在馬島戰爭中大出風頭,後來進一步加裝F-18的APG65雷達和AMRAAM中程空空導彈,更使人誤以為擁有真正戰鬥機的空戰能力了。
“鷂”式在馬島戰爭中的表現見仁見智。公平地說,不是“鷂”式救了英國艦隊,而是阿根廷大陸到馬島的距離。“鷂”式有限的速度、航程和武器射程使得這更像空中機動的近程防空導彈連,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戰鬥機。在馬島這樣特定的守株待兔的作戰環境下,阿根廷戰鬥機只有硬往槍口上撞,而且沒有多少留空時間和空戰機動的餘地,才有了這樣的戰績。但讀書只讀封面的話,是容易讀出“鷂”式作為艦隊防空戰鬥機的輝煌故事的。
但是“鷂”式的故事也可以換一個方式來讀,這畢竟使得原本只能起降直升機的戰艦也能起降固定翼戰鬥機了,無論如何“鷂”式比直升機的戰鬥力要強大得多了。 “鷂”式能解決有無的問題,但不能解決有用還是無用的問題。馬島戰爭之後,很多國家擁抱“鷂”式,建造輕型航母,尤其在90年代,但各國的情況都有不同。
英國海軍在北約內部的定位是大西洋護航反潛,“無敵”級裝備“鷂”式並不是用來爭奪制海權的,那是美國海軍大甲板航母的事。“無敵”級的主要任務依然是反潛,“鷂”式只能用來欺負沒有航母掩護的脫單蘇聯海軍戰艦。對於把“無敵”級派入波羅的海或者北海與米格死磕,英國並沒有這樣的想法。
這對於西班牙、意大利來說,問題又不一樣了。意大利海軍的主要活動範圍在地中海裡,老實說,地中海太小,在岸基飛機虎視眈眈之下,根本沒有航母的施展空間,太菜的對手則岸基飛機就夠用了,也沒有出動航母敵必要。意大利的航母是裝飾性的,主要還是用作反潛,艦載戰鬥機是自衛用的。西班牙也差不多,只是活動範圍要再加上大西洋一側的比斯開灣。
泰國是屬於被誤導的,興高采烈地買了一艘“查克拉那魯貝”號,卻發現這東西實在沒有什麼大用。泰國實際上是陸地國家,反潛壓力不大。艦上這幾架“鷂”式只能自娛,連欺負柬埔寨都用不上,欺負馬來西亞的F-18(後來加上蘇-30MKM)、新加坡的F-16(後來加上F-15E)或者越南的米格-21、蘇-22(後來加上蘇-27/30)更是一點門也沒有,運作費用還高昂得離譜,只能養兵千日而無用兵一時。
世界航母俱樂部裡面有幾個真玩家中國崛起印度還在2017.03.10觀察者網
隨著巴西“聖保羅”號的計劃退役,世界上的航母俱樂部又少了一個會員。但中國的“遼寧”號和有望在上半年下水的2號艦(傳說命名為“山東”號)使得世界航母俱樂部又多了一個會員。這不是簡單的客來客往,而是代表了航母世界的深層本質。
如果把只能起降直升機的兩棲攻擊艦排除在外,航母就是能起降固定翼飛機的戰艦。固定翼飛機在航母上搭載,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起降問題,英國的“鷂”式可謂打開了一扇窗,使得中小國家海軍也看到了擁有航母的希望,甚至美國海軍都一時心旌飄蕩,畢竟常規的彈射起飛、攔阻索降落(Catapult Assisted Take Off and Barrier Assisted Recovery,簡稱CATOBAR)航母建造和運作成本太高,數量受到限制,能有低成本、高效能的新概念航母,美國海軍還是擁抱的。問題在於,“鷂”式只打開了一扇窗,並沒有打開一扇門。
航母的作用有很多,從反潛到製海到對陸攻擊,不一而足。反潛是另外的問題,這裡不去說它。在製海作戰中,要區分大洋和近海的情況,大洋情況還要區分對手有無航母。近岸制海作戰要考慮對手有空中掩護,對陸攻擊更是必須考慮突破對方岸基空中力量的攔截和反擊。
作為海軍主力戰艦,航母的戰鬥力來自艦載飛機,更具體地說,主要就是艦載戰鬥機。和所有艦載武器一樣,戰鬥力要有一定數量才成為戰鬥力,航母上能夠搭載的戰鬥機不能太少,否則這樣的航母是沒有什麼戰鬥力的。另外,航母搭載的戰鬥機要有足夠的性能,相對於數量上限制少得多的岸基戰鬥機,艦載戰鬥機要是做不到以一當十,至少在一對一的較量中不能太佔下風。
海軍從艦載飛行員訓練到體係作戰,都比空軍的壓力大得多。但空軍並不懈怠。航母要在高對抗條件下生存,只有把航母戰鬥力最大化。不能只解決有無問題,要解決有用無用的問題。性能平庸的航母戰鬥機不值得擁有,甚至是誤導、害人的。“鷂”式的問題正在這裡。
“鷂”式本身的歷史很多彩,這裡不重複了。“鷂”式是超音速時代唯一新研製的高亞音速戰鬥機,本身就是作為過渡戰鬥機來定位的,只是20世紀60年代英國工黨政府大砍大殺,下馬了一大批軍工研發項目,臨時戶口成了常駐戶口了。工黨政府倒不是短視或者妄為,實在是錢鬧的。再硬撐下去,日落貴族就要看不到日出了。
英媒質疑美最新航母防禦力:在中國面前它就是靶子
英國路透社2017.3.9發布特別報導說:“讓特朗普得意的美軍航母,實際抗攻擊能力很脆弱。”
報導稱,如今,全球以航母為基礎制定海軍戰略的僅有美國。雖然擁有10艘現役航母的美軍艦隊的規模為中國、俄羅斯等主要軍事對手的十倍,但是在中俄等國近年開發的新型武器面前,美軍的航母卻“只是靶子”。
“毋庸置疑,航母不過是個靶子”,報導援引1966年至1986年供職美防長辦公室的防衛專家皮埃爾•斯普瑞的話說。
報導還稱,美著名智庫蘭德公司早在2015年就發布名為“美水面艦艇面臨中國威脅”的報告指出,如果爆發戰爭,“美軍航母面臨重大風險,而且風險還在上升”。
韓國慶熙大學防衛專家羅傑•湯普森教授說,近年來,中國、俄羅斯、伊朗等美國“潛在敵人”研發的一系列反艦艇武器都使得美軍航母變得越來越脆弱。
路透社稱,以中國的東風-21D反艦艇導彈為例,新式陸基彈道導彈的速度可達到10倍音速,打擊半徑可達1770公里。而且中俄一些特定型號的潛艇也可齊射精準制導的遠距離巡航導彈,這也對美航母艦隊的反導能力造成潛在威脅。
報導稱,俄羅斯、中國、伊朗等國還擁有時速達數百英里的超空泡魚雷。這種武器雖然無法精確制導,但如果直線瞄準打擊軍艦,則軍艦很難躲避。
路透社還說,上週特朗普沒有提到的是,他腳下的“福特”號航母實際還存在許多缺陷,目前還是個“失敗的系統”。他沒有說,該艦製造商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公司三年前就啟動了這一項目,但該艦現在尚因存在許多缺陷而無法服役。該艦的許多高新技術系統仍無法運作,其中包含電磁阻攔裝置。
雖然美軍宣布該艦今年可開始服役,但它仍面臨許多批評。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約翰•麥凱恩在去年7月的一份聲明中寫道,該項目已超支,而且還指出了一系列尚無法正常運作的關鍵系統。
今年1月剛卸任的前美國海軍部長雷•馬布斯也曾表示,“福特”號是“造艦的反面典型”,他說,“一切能犯的錯全犯了”。
路透社說,關於“福特”號類似的批評還有許多,長期供職於採購部門的前美國防部官員斯普瑞還曾批評說,“我們每造一艘'福特'級航母,我們就又為美軍的防禦能力拖了點後腿”。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3-10/doc-ifychhus0485815.shtml
新一代大型水面艦艇的採購價格均在10億元人民幣之上,中國海軍在過去的五年間共服役各類艦艇120艘,總噸65萬噸。外媒曾評估,一艘2萬噸補給艦造價約20億元,一艘054A型導彈護衛艦為20億元左右,一艘052D型導彈驅逐艦為40億元左右,而最新的055型大型導彈驅逐艦則高達60億元以上。航母造價更是天文數字,據外國媒體估算,遼寧艦的造價大約260億元(指艦體設備+武器系統的造價,不含艦載機、使用費用和航母艦群)。
外媒估算中國軍隊武器裝備費占軍費比重可能從32%增加到40%以上。這與美國的武器採購費用比例差不多,美國每年軍費的約33%用於武器採購,大約2200億美元,分為直接武器採購費和國防研究開發項目。
按照2017年軍費總額1萬億元,武器裝備採購費用佔比40%計算,我軍每年的武器裝備採購費用大約是4000億元,折合580億美元。這些錢可以購買66艘055型導彈驅逐艦,或者15艘遼寧艦。
中國自用武器採購併不便宜,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原所長,海軍少將楊毅曾經在2015年兩會期間接受記者採訪,在談到中國軍費採購武器裝備的價格時,曾說中國發展國防軍事有一個特點,就是在特殊的困難條件下,在西方的封鎖下,我們搞武器裝備自主研發,費用肯定是比有些國家直接從盟友那裡買要貴多了。軍費增加額主要也是針對採購價格、維修成本不斷上漲勢頭,增加高技術武器裝備及其配套建設經費,改善武器裝備質量結構。
中國軍隊在近兩年多次明確表示,中國軍隊努力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打造以第三代為骨幹的武器裝備,形成完整和完善的戰爭體系。陸軍形成以直升機、裝甲突擊車輛、防空和壓制武器為骨幹的陸上作戰裝備體系。海軍形成以新型潛艇、水面艦艇和對海攻擊飛機為骨幹的海上作戰裝備體系。空軍形成以新型作戰飛機、地空導彈武器系統為骨幹的製空作戰裝備體系。火箭軍形成以中遠程地地導彈為骨幹的地地導彈裝備體系。
強大的軍隊絕不是靠人頭數量堆出來的,軍費對於軍隊的戰鬥力,也有著直接影響,很難想像一支經費拮据的正規軍隊卻能保持長久高昂的戰鬥力。目前我國軍費軍費佔GDP的比重為1.33%,大大低於2.6%的世界平均水平。所以中國軍費還可以進行穩步的適度增長,譬如軍費開支佔GDP比重由2016年的1.33%逐年提高到2025年的2.6%,平均每年僅提高不到1.5個百分點,這在經濟上完全有能力承受,在政治上也有理有節。(作者署名:科羅廖夫)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3-10/doc-ifychhus0425914.shtml
實彈演習的一發普通砲彈是五六千元,一發96A坦克使用的125毫米殺爆榴彈則有1.2萬元,而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更是高達五六萬元,一場演習就可能發射幾百到幾千發。此外為提高實戰化水平,需要進行訓練環境建設,比如要建設大型訓練基地,環境越複雜,自然保障難度越大。裝備越先進,訓練難度越大,成本也越高。
高強度訓練還會消耗大量物資,例如油料、修理用零備件等等。例如我軍殲-11戰鬥機每飛行一小時需要支出約20萬元,殲-10和殲轟-7飛機每小時約12萬元,當前我軍共裝備約800架三代機,人均年飛行時間從100增至200小時就意味著128億人民幣的額外支出。就這樣也沒有美國恐怖,美國B-2A轟炸機的每個飛行小時費用為17萬美元,折合人民幣116萬元,而老式的B52H轟炸機的飛行成本也要高達7萬美元/小時。
海軍的戰艦也是消耗大戶,單就燃油來說,一噸油平均7000元,出海三四個月,最經濟的耗油1000噸,相當於七八百萬元。在一個海域保持一艘軍艦的常年巡邏,僅平均每年在燃油消耗上就要3000萬元,這還不包括其他物資和人員開支等。
三是武器裝備採購費。近十幾年來,我軍的裝備建設地位不斷增強,強調必須把裝備建設放在國際戰略格局和國家安全形勢深刻變化的大背景下來認識和籌劃,放在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來抓,強調裝備的跨越式發展,國防開支重點傾向裝備費用。從2010年起,中國軍費分配重心已經從調整改善軍人工資待遇的階段進入建設發展高新武器裝備,裝備建設投資逐年加速。
在2016年度的國防經費中,除了加強陸海空火箭軍和武警部隊的常規建設,新型作戰力量投入也佔了相當一部分比重。其中就包括建設海上軍事力量體系、應對太空威脅與挑戰、保障國家網絡與信息安全、震懾他國對中國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
中國近年隨著裝備現代化水平提高,武器採購成本也越來越高,飛機、艦艇、坦克的價格從幾千萬到幾億元不等。第四代戰鬥機、戰略戰術運輸機、預警機、電子偵察機、直升機、核潛艇、航空母艦、通訊衛星、偵察衛星、戰略核導彈,各類彈藥等新武器裝備,都很昂貴。
對中國國防費用最權威的解釋,應該來自於國防白皮書《中國的軍事戰略》。根據以往的慣例,國防白皮書兩年發布一次,沒有固定時間。2004年首次將國防經費和國防資產單列成章,2009年首次公佈了中國軍費結構和具體數據,是目前對外公佈的最新數字。
中國軍費的準確稱呼應該叫國防費,我國的國防費主要由人員生活費、訓練維持費和裝備費三部分組成,數額基本上均分,各佔國防費總額的大約30%左右。人員生活費用於軍官、文職幹部、士兵和聘用人員的工資津貼、住房保險、伙食被裝等。訓練維持費用於部隊訓練、院校教育、工程設施建設維護以及其他日常消耗性支出。裝備費用於武器裝備的研究、試驗、採購、維修、運輸和儲存等。國防費的保障範圍包括現役部隊、預備役部隊和民兵,同時也負擔部分退役軍人、軍人配偶生活及子女教育、支援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等社會性支出。
一是人員生活費用。主要是軍隊官兵的工資、補貼和各種福利,日常飲食住房生活所需的開支。以及軍隊為軍人執行各種軍事任務所支付大量津貼。
例如海軍艦艇人員出海有按天計算的出海補貼,航空兵飛行訓練和演習有按小時計算的飛行津貼,這些都會隨訓練強度的提高而增加。1999年之前,我國海軍驅逐艦年平均出海時間只有40天,現在則提高到200天。例如2015年海軍有一個特別的例子,執行亞丁灣護航和環球出訪任務的152艦編隊創造了一次任務持續309天的紀錄,需要向編隊官兵支付的出海補貼達到人均10萬元以上。過去我們的戰鬥機飛行員年飛行僅100小時左右,現在提高到200多個小時,比北約軍隊還要高,這都產生了大量補貼。
二是訓練維持費。這也比較耗費錢財,提高軍事鬥爭的準備和能力,會在部隊訓練等方面都產生大量經費需求,我軍是目前世界上每年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最多的國家,去年陸海空軍和火箭軍的演習就超過了一百場,僅一次南海聯合演習,消耗的彈藥量就超過了1982年馬島戰爭英國和阿根廷的射彈總和。
2016年中國軍隊共完成50場戰區級重大演習,舉行了200餘場師旅以上規模的實兵演習,以及30多場雙邊多邊中外聯演。據《解放軍報》報導,今年我軍跨區基地化訓練規模更大,將組織29個旅赴6個訓練基地和場區開展實戰演練。演習數量、規模成倍增長,需要強大的經濟基礎。
中國軍費突破一萬億元該怎麼花:能買15艘航空母艦2017.03.10 新浪軍事
軍費開支用於支持國家安全的穩定和保障,同時對於國家政治經濟利益的維護和攫取,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今年的人大會審議2017年度軍費預算,國防費增長大約7%,以去年9543.54億元預算為基數,2017年中國的國防費將突破一萬億元人民幣大關,大約折合1450億美元。其實這並不太多,僅相當於中國每年的對外直接投資總額。比阿里巴巴公司在紐約交易所上市首日,創造的2300億美元市值還少850億美元,國防建設投入明顯的還不夠啊,還不如一家民營公司。
近年來,中國年度國防費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相對穩定,佔國家財政支出的比重略有下降。僅在2008年和2009年增幅較大,分別比上年增長17.5%和18.5%,從2010年到2015年,中國軍費增長率都在10%~12%之間,從2016年起降至7.7 %,2017年仍維持7%,總體呈放緩趨勢。日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軍費增加9%,至6540億美元,約合4.5萬億元人民幣。可以看得出,面對美國的咄咄逼人,中國很淡定,遠沒有跟美國搞軍備競賽的意思。
相對於世界其他主要大國,我國國防費無論是佔GDP的比重,還是國民人均和軍人人均數額,都是比較低的。近10年我國國防費佔財政支出的比重平均為6.18%,而同期美國為18.04%。軍費佔GDP的比重平均為1.33%,不僅低於世界主要國家,也大大低於2.6%的世界平均水平。以色列或者阿拉伯海灣國家這些軍事化國家的6%到10%。
2015年,我國國防費僅相當於美國的24%;國民人均國防費相當於美國的1/18、日本的1/4;軍人人均國防費是美國的14.34%,日本的35.78%。日本人口只是中國約1/10,面積是中國約1/26,但日本人均國防費是中國人均國防費的5倍。
也就是說,我國軍費扯了世界平均值的後腿。
俄羅斯2015軍費是820億美元,較2014年爆增1/3,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4.2%。這比例相當恐怖。北約計劃未來10年28個成員國實現軍費開支佔GDP2%,目前北約成員國祇美國、英國、希臘和愛沙尼亞4個國家達到這一比例。這是北約成員國首次就實現軍費開支增加計劃設定時間表,扭轉近年防務開支下降趨勢。同時認為這個比例相當有威力,足以震懾俄羅斯。
美國增加軍費進入增長通道期以後,必然會加強亞太再平衡戰略實施,美國通過不斷增加亞太駐軍數量,使亞太成為美國海外常駐兵力規模最大、海外軍事基地最多的地區。最終目標是實現3個“60%”,即到2020年將全部海軍力量的60%部署到亞太地區,海外空軍力量的60%部署到亞太地區,太平洋艦隊所轄部隊的60%部署到西太平洋地區。
目前,美軍強力推進的項目包括:改造弗吉尼亞級核潛艇,使戰斧巡航導彈的打擊能力提高3倍。研發世界上最先進的水下無人潛航器,提高淺水作戰能力,彌補潛艇在西太平洋地區活動受限的不足。研發B-21襲擊者遠程打擊轟炸機,改進KC-46A加油機,確保廣袤的太平洋不會成為美軍兵力投送的重大障礙。對現役轟炸機和戰鬥機的雷達、航電系統和電子戰系統升級換代,保持海上空中優勢。提高對地、對艦導彈和魚雷的射程和精度,以創新方式用於亞太戰場。研發無人機集群,使其在偵察預警、導航定位、指揮控制、自主打擊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特朗普首先選擇的是向美國海軍賣好,在前幾天登上建造中的福特號核動力航空母艦,宣布將美國現役航母由11艘增至12艘,海軍艦艇數量將從275艘增至350艘,空軍飛機數量增加1200架。
不過海軍隨即抱怨,增加的那點軍費,根本實現不了這個目標。
上次美國軍費大幅增長還是10年前的事。2007年國防預算增加12%,2008年增加10%,當時美國還是一個“處於戰爭狀態的國家”,小布什總統命令向伊拉克增兵2萬。奧巴馬執政8年,對美軍來說是最不景氣的8年,兩場戰爭結束、金融危機及隨後的“財政懸崖”,使美國軍費增長步伐戛然而止。
特朗普大幅增加軍費和削減環保費用,也會造成美國一部分民眾的反對,
雖然目前眾議院和參議院都在共和黨控制之下,但這一預算案能否獲批仍存在變數。
在3月4日全國人大新聞發布會上,人大發言人傅瑩宣布中國今年國防費的增長率是大約7%,可以看得出,面對美國的咄咄逼人,中國很淡定,遠沒有跟美國搞軍備競賽的意思。2015年中國的GDP大約為11萬億美元,如果按照美國冷戰時代軍費佔GDP5%的標準,軍費可以高達6050億美元。即便是按照現在美國軍費佔GDP比例3.59%計算,也可以將軍費提升至4000億美元,再以中國和美國的物價和武器採購價格衡量,中國4000億美元軍費的實際購買力也要遠遠超過美國的6500億美元。(作者署名:科羅廖夫)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3-08/doc-ifycaafp2264554.shtml
美國軍費是中國4倍但中國軍費實際購買力要遠超美2017.03.08新浪軍事
日前,特朗普正式宣布的他的第一個國防預算草案,計劃增加軍費9%,追加540億美元。甚至還在視察福特號航母的時候說要維持12艘航母,全面復興美軍,然而這個軍費預算草案有點兩頭不討好的意思。
美國將國防預算開支提高9%,是指2018財年的預算,時間從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提高幅度的總金額為540億美元,軍費增長至6540億美元,約合4.5萬億元人民幣。
維基解密則調侃道,540億美元啊,相當於俄羅斯全年的軍費預算了。
從2001年起,美國的國防預算已經從2870億美元暴增至6000億美元。美國軍費的實際開支已經超過了世界軍費第二至第十名國家的總和。
特朗普同時宣布增加的這540億美元軍費將從其他政府彈性預算和非國防項目中扣除,不過這筆錢將不涉及社會救濟金等公共福利計劃及醫保這兩項政府預算最大部分,此前特朗普曾明確表示,不會去縮減相關開支,美國財長努欽上週日接受福克斯電視採訪時也確認了這一點。
特朗普的措施是拿美國國務院對外援助和環保署環保資金開刀,將美國國務院對外援助(俗稱狗糧)、環境保護署等非國防開支削減540億美元。目前美國每年在國務院及海外援助的花費約500億美元,國務院的相關經費最多面臨30%的下降。
美國目前的對外安全援助中,阿富汗佔據大頭,援助金額達36.7億美元,這甚至超過了安排給盟友以色列的31億美元預算。此外對埃及(13.1億美元)、伊拉克(8.08億美元)、約旦(3.67億美元)和敘利亞(3.13億美元)等國的“援助”比例也很大,這些地區也是目前世界最動蕩的熱點地帶,一旦斷了狗糧。
前卡特政府的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著名的地緣政治家布熱津斯基曾經說過:削減對外援助費用是最愚蠢的行為,每削減一美元的狗糧,將來都會多花兩美元的軍費去補救。
美國環保署的命運可能更為悲慘,除了削減相關經費外,還面臨裁員三分之二的局面,目前美國環保署在全美僱傭1.5萬名員工。
為了穩定人心,特朗普還將額外為退伍老兵支出1800億美元,給外國軍事援助560億美元,這樣,美國廣義軍事開支將達到8900億美元約合6萬億元人民幣,佔聯邦預算總額五分之一。
空中力量
美國擁有13000多架各型飛機,中國接近3000架。 直升機方面中美有特別大的差距,美國擁有超過6000架各型直升機,中國祇有802架(《防務新聞》的報導數字有誤,不包括空軍,海航,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武警部隊內服役的,即使是陸軍航空兵服役的直升機也超過802架。)
中國空軍服役人員39.8萬,美國空軍30.8萬,雙方空中力量都在尋求作戰飛機的升級換代,美國空軍的第五代戰機F-22和F-35領先了幾年服役。 雖然中國空軍已經用第四代戰機替換了過半的戰機編制,但是中國的第五代隱形戰機仍然處於原型機狀態。
海軍
中國海軍服役艦艇714艘,多於美國海軍的415艘。 但是美國海軍擁有更強的全球力量投送能力。 航母的數量比美中是10比1(雖然中國還在開工建造更多的航母)。 驅逐艦中美32艘比62艘;潛艇中國68艘比美國75艘。 美國海軍服役人員32.3萬,中國海軍23.5萬,這反應了兩國在全球範圍內海軍投送能力廣度和執行任務範圍能力的差距。 在全球執行任務方面,中國海軍從2008年第一次加入多國打擊索馬里海盜項目,在波斯灣水域進行永久性輪換護航起,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 並且,中國海軍已經開始對西太平洋第一島鏈外的公海進行常態化訪問。
導彈部隊
《防務新聞》估計,中國中國已經擁有約260枚核彈頭,已交付的核武器載具包括近150發陸基彈道導彈,48發海基彈道導彈以及核炸彈等。 同時美國擁有1740枚核彈頭。 中國受到高度關注的東風-21D彈道導彈被認為能夠威脅航母,但還未經實戰測試。
海外部署
自從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之後,中國並未參與任何國境外的戰爭,而且習慣性的迴避建立各種國際軍事聯盟關係。 儘管如此,從南海造島到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與俄羅斯在地中海聯合軍演;在吉布提建設第一個海外基地。 這已經吹響了解放軍走向海外的號角。 對比之下,美國軍方目前在全球參與超過100個國家事務,保衛世界範圍內的各個盟國。 並且在阿富汗,伊拉克。 敘利亞等越來越多的國家作為衝突主力參與局部戰爭。
回應
个人希望美国全球开花、疲于奔命。他想当老大,就让他当呗!拖垮他!
你们是为了侵略 我们是为了自卫 好意思比吗 呵呵
没有看到美帝的主导只看到以武力推行霸权!希望美帝好好想想还能猖狂多久?越是猖狂越是渺小!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3-08/doc-ifycaafp2303185.shtml
美媒從7方面對比中美兩軍:中國雖趕上但美仍是主導
美國《防務新聞》網站2017.3.7報導,2017年中國軍費預算增長7%,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呼籲美國國防預算增加近10%,這促使一個對於中美兩國軍事能力的重新比較。
雖然美軍仍然是亞洲和世界的主導力量,但是,中國已經從軍事裝備,軍事組織,軍事能力各方面的數量和質量上迅速趕上美國。 中國也能將越來越多的軍事力量投射向遠海區域。 高速的經濟增長,龐大的經濟和政治需求正在推動中國重新恢復歷史上東亞大國的角色。
基於美國政府對中國國防力量的研究,以及蒐集中國國防智庫和政府網站的公開資料。 《防務新聞》做了一份對於中美兩軍力量的對比分析。 有些數字採用了估計或者近似的取值。
軍隊規模
中國人民解放軍擁有230萬服役人員。 構成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常備軍隊。 美國軍事服務人員規模因為有大量外包情況,根據具體情況有所不同。 據統計2017年1月31日,軍事服務人員總計140萬人。
國防預算
中國宣布2017年國防費用將增加7%,達10443.97億元人民幣,約合1514.3億美元,只相當於美國的四分之一,國防預算金額在全世界排名第二,但與美國差距還遠。 2017年美國軍費預算在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求下,追加了540億美元的軍費開支,達到創紀錄的6030億美元。 如果獲得批准,這一增長將意味著美國國防支出佔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4%,去年美國軍費佔其GDP的3.2%,2017年軍費的比例又提高了。 而中國表示其今年的國防預算相當於GDP的1.3%。
地面力量
《防務新聞》稱解放軍作為一支游擊隊起家的軍隊,歷史上在中蘇邊境漫長區域還面臨過大規模武裝對峙的緊張局面。 因為這些歷史原因,陸軍仍然是解放軍規模最大的軍種,地面力量仍然在解放軍中佔據主導地位,解放軍陸軍擁有160萬兵員,9150輛重型裝甲車輛。 以及6246門重砲。
美國陸軍兵力46萬,海軍陸戰隊兵員18.2萬。 擁有1299門重型火砲,8848輛裝甲車輛。 美國地面力量較少強調火砲,但更注重空中支援和特種部隊作戰。
兩軍裝備對比,當然,這並不完全,解放軍方面的無人機等等都沒有體現
與亞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西方發達國家,歐盟經濟增速2016年才有1.5%左右,美國也只有1.6%,這和中國6.7%的增速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當亞洲發展起來了,歐洲必然與之對接,那麼必然帶動歐洲發展,接著還有非洲。這些地區經濟發展,意味著歐亞非三個大陸的GDP總量未來會把美國遠遠甩在後邊,這樣的經濟重心變化必然導致政治力量的變化。
三、世界政治和軍事影響力的邏輯在發生根本性變化。
美國推行的是以軍事、經濟為基礎的霸權主義,但隨著中國和俄羅斯的複興,中俄與美國形成戰略平衡的格局正在形成,這種格局下世界政治和軍事影響力的邏輯實際上是在發生著深刻變化。譬如,美國過去用霸道來統治世界,面對美國的強大各國敢怒不敢言。而今則不同了,中國提倡的是和平共處、互相尊重、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發展觀。相比霸權,中國的發展觀更加容易讓人接受,所以這個世界的政治和軍事影響力都正在因為新價值觀的不同而發生髮著深刻變化。對這一點,美國精英因貪欲並不清楚,所以依然奔跑在原來的路上。
中國該如何應對
面對特朗普的咄咄逼人,中國又該如何應對呢?在佔豪看來,特朗普雖然大幅擴軍,但限於美國經濟和財政近些年的狀況,美國很難持續大規模擴軍。中國則不同,中國軍費利用效率肯定更高了,與此同時中國的經濟和財政都在增長,這些情況都決定了中國的軍費增長和軍備增長有很好的可持續性。再加上,中國軍費的利用效率會比美國更高。所以,雖然中國軍費上與美國有很大差距,但中國無疑在軍事上對美國的跟隨給美國帶來了很大的戰略壓力。未來,隨著中國經濟增長,這種壓力只會越來越大。所以,對中國來說,只要穩步推進,中美之間的實力就會越來越越近。
因此,對中國來說,保持一定戰略壓力,以我為主推動國家發展是最正確的選擇。至於在軍事方面,現階段中國所擁有的軍事能力自保戳戳有餘,中國祇要在發展的同時穩步推進深化改革,就能將美國的對中國的企圖化為無形。
中美合則兩利,鬥則兩傷。中國不挑事不怕事,真來挑事的坦然應對,21世紀的中國會更加自信、坦然地面對一切流氓的挑戰!只要敢來,就敢棍棒伺候!
回應
美國軍費是中國的3倍,美國的經濟規模只有中國的1.5倍,所以美國的軍費負擔是中國的2倍,即使如此中美間的差距依然在飛速縮小,這場軍備競賽美國根本看不到希望。
不過,無論現在美國內部如何撕裂,由於共和黨掌控國會,特朗普的政策都必然會得以推進,所以擴軍勢在必行,甚至共和黨對特朗普的540億美元的軍費增加還不滿意。
美國擴軍,在佔豪看來,應該主要擴在三個方向:一是在核武上進行擴軍,提升戰略威懾力;二是增加航母,提升全球軍事威懾力和控制能力;三是增加高精尖領域的研發,譬如高超音速武器等。當然,在這三個領域當中,擴軍海軍必然是最費錢的。
那麼,美國大規模擴軍海軍,未來對美國是福是禍呢?在佔豪看來,這恐怕對美國來說將是取禍之道。之所以這麼說,原因有三:
一、世界地緣邏輯在發生顛覆性變化。
世界地緣邏輯的變化取決於人類世界的交往方式,當人類社會進入互聯網上時代,進入高鐵和重載鐵路時代,這導致了已經維繫五百年周期的海權發展邏輯開始出現顛覆性變化。關於這一點的深度分析,在佔豪作品《大博弈中國之危與機》中有詳細論述。直白說,就是過去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歐亞大陸這個世界島,誰也就控制了世界。但是,當高鐵逐漸普及,重載鐵路逐漸大規模投入使用,依託於海洋的世界貿易將逐漸轉為陸地。如此一來,陸權與海權之間的權力比重必然分化,甚至說到本世紀下半頁陸權將重新獲得世界政治權力的主導權,因為歐亞非三個大陸是相互連接在一起的。當陸路在速度、效率和安全上逐漸超越海洋,那麼也就到了陸權重新主導世界的時代了。對於這一趨勢,佔豪認為沒啥可疑問的,必然趨勢。
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巨大的航母艦隊在人類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會被逐漸削弱的。過去,巨大的航母艦隊可以給美國帶來巨大的經濟收益,讓美國在經濟規則上佔據絕對主導權。現在,這一切都在發生著改變。未來,美國必然失去世界政治經濟規則的絕對主導權,美國祇能扮演世界的一極,不可能再繼續左右歐亞大陸。如此趨勢,美國未來的航母艦隊越多,投入會越大,同時收回來的又在減少,這種趨勢發展的結局必然會導緻美國經濟被巨大的軍費投入逐漸掏空。
世界的遊戲規則在發生根本性變化,特朗普僅僅加強一個海軍,多投入一些軍費,根本無濟於事。
二、世界經濟的重心在發生著顛覆性變化。
當今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是哪裡?毫無疑問是亞洲。特別是中國,年經濟增長量已經佔世界三分之一強,超過美國成為對世界經濟貢獻最大的國家。可以預見,未來亞洲依然是世界經濟最有活力的地方,特別是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之下,亞洲的經濟增長是有可持續保障的。
在這種背景下,特朗普在政治邏輯是通過擴軍來獲得更強大的軍事和政治影響,通過更大軍事和政治影響力來獲得更多經濟實惠與地緣實惠。體現在外,奧巴馬推動的是多變合作,如TPP;特朗普推崇的是雙邊合作,要簽署雙邊貿易投資協定,想獲得雙邊優勢美國體現出軍事和政治強硬是必要的條件。所以,奧巴馬在降低軍費,而特朗普上來就擴軍。
二、兩人背後的支持力量不同。
與奧巴馬相比,特朗普背後軍工集團支持力度更大。這其中原因也不言自明,因為奧巴馬第二任期要縮減軍費,而特朗普在競選時就高喊要擴軍增加軍費。以波音為首的軍工集團為何支持特朗普而非希拉里?根本原因就在於希拉里會延續奧巴馬的政策,而特朗普會顛覆奧巴馬的政策轉而擴軍。
三、奧巴馬想“兵不血刃”,特朗普想“大開殺戒”。
在政治路線上奧巴馬和特朗普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奧巴馬對小布什時期窮兵黷武引髮美國次貸危機心有餘悸,所以他在2011年打利比亞戰爭時就很勉強,當時是法國總統薩科齊領著打的,美國更多是配合角色。2013年9月,奧巴馬一度喊出恐襲敘利亞,但普京嚇唬奧巴馬說要全力支持敘利亞,結果奧巴馬立刻慫了,把開戰的皮球丟給國會就不了了之了。特朗普則不同,特朗普是個生意人,他是在商場上殺伐過來的,在他眼裡一切都是生意,為了生意必要的手段都可以用。所以,從他的戰略思路上看,明顯是想在自己增加軍費的同時也迫使盟友大幅增加軍費,然後再想辦法將這些力量捏合在一起,並最終在關鍵點出手從而達到一本萬利的目的。佔豪之前分析過,美國的終極目標就是伊朗,而跳板很可能就是也門。現在看,這個跳板又增加一個,那就是敘利亞,如果美俄無法妥協,敘利亞也將可能是跳板。
一個想“兵不血刃”解決美國的問題,一個想“大開殺戒”解決美國的問題,這兩個完全不同的路線當然體現在擴軍態度上就天上地下了。
至於說為何擴大海軍,道理很簡單,就是因為美國維持全球霸權靠得就是海軍,靠得就是基於戰略力量的10艘航母戰鬥群。
更大規模的海軍對美國來說是福還是禍
自特朗普上任以來,美國精英就沒停止過爭吵,甚至已經因此爆發從國會、媒體到街頭的各種衝突。很顯然,特朗普當選後,美國從精英階層到普通百姓階層發生了內部撕裂。就在剛剛,美國50城市爆發支持特朗普的遊行,還和反對特朗普遊行隊伍發生了衝突,這就是撕裂的典型現象。美國政治也有這樣一天,歸根結底是內部矛盾對外轉嫁不順所致。
川普擴軍要多造航母美經濟增速僅為中國1/4或被拖垮
2017年3月第一周,特朗普宣布,白宮準備向國會提出2018年的軍費預算草案,預計將增加540億美元軍費,增幅近10%,增速比中國兩會剛剛宣布的7%左右還高兩三個百分點,絕對額度更是中國的五六倍。針對特朗普的軍費增長額度,共和黨不滿意認為增幅太小,民主黨反對認為不該增加軍費。
另外,同一周,特朗普登上了即將服役的福特號航母,並明確表示美國“需要12艘航母”。很顯然,特朗普想進一步增加軍費,進一步擴大海軍。根據特朗普的設想,美國海軍入列服役的各類船艦數量應達到350艘,而目前美國海軍共有各類艦船272艘,預計這一數字在2020年將達到308艘。
特朗普為何要大幅擴大海軍
我們都知道,奧巴馬第二個任期是不斷縮減軍費的,好不容易降下來一點,結果特朗普一上台,軍費大幅增加,這其中的邏輯到底是什麼呢?在佔豪(微信公眾號:佔豪)看來,根本原因有三:
一、奧巴馬與特朗普的政治邏輯不同。
奧巴馬任期的政策走的是軍事收縮的路線,他一方面收縮美國在中東及其它地方的軍事部署,另一方面增加在太平洋的軍事部署,目的是通過在亞太地區戰略遏制中國,然後再用四兩撥千斤的辦法在中東先顛覆敘利亞,再進一步解決伊朗,從而最終實現美國霸權的穩固。也正是基於這樣的邏輯,奧巴馬政府和伊朗簽署了核協議,卻在敘利亞問題上與普京針鋒相對。
然而,2015年9月普京雷霆出擊敘利亞讓奧巴馬的中東政策陷入戰略被動,奧巴馬的政策也即將走到了盡頭。隨著奧巴馬任期結束的臨近,美國的戰略無奈越來越嚴重。正是基於這種原因,奧巴馬、希拉里代表的傳統政治精英才逐漸失勢,而說話有些怪誕,但政治傾向上明顯不同於奧巴馬和民主黨的特朗普才逐漸成了各方力量的選擇。
特朗普的政策邏輯很簡單,對外:一方面自己擴軍,另一方面推動盟友擴軍,與此同時再通過雙邊談判獲得貿易投資上的優勢,如此美國可在政治、軍事和經濟上獲得更大的話語權和掌控力。雖然,他上台後的現實證明事情遠沒有想像得那麼簡單。對內:特朗普則是試圖通過增加投資、增加基建來增加就業,穩定經濟增長,這又贏得了美國中產的支持。
中國武器已經不再是那些低技術含量武器,包括無人機和先進防空系統在內的高技術含量武器大量出口到中東等地,搶占了之前美國和俄羅斯的傳統地盤,目前在中東地區,中國製造的武裝無人機幾乎可以用隨處可見來形容,尤其是在美國拒絕出售“捕食者”之後,伊拉克和沙特更是大量進口中國武裝無人機用於實戰。甚至從敘利亞戰場上也可以看出來,中國製造的紅箭-8反坦克導彈和FN-6肩射防空導彈也成為戰場主角。中國已經不再僅是出口落後的56式衝鋒槍和59式主戰坦克,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中國高技術武器大量進入中東,但中國武器出口的重頭依然是那幾個友好國家,而美國僅向沙特出售F-15SA戰鬥機一單就高達200億美元,此外,在對外出售武裝無人機的時候,中國還在從其他國家大量進口武器或者零部件,除了從俄羅斯進口蘇-35S戰鬥機和S-400防空系統之外,還從其他前蘇聯加盟共和國進口各種武器零配件,在關鍵武器系統上依然難以擺脫對俄羅斯的依賴。
回應
其實中國購買俄軍火是有深意的:一是加強與俄的關係;二是俄的軍火在亞洲的主要買主是印度和越南,而這兩個國家都是中國潛在的敵對國,畢竟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為以後的衝突可早作埋伏。
蘇-35是雞肋?
(楨:中俄蘇-35採購案一波三折,各種猜想都有,但多從中想買但俄不急售分析,這種分析欠全面性析判。
1.中俄領導人考量的是兩國的戰略關係,而不只是軍方的單一武器問題。
2.即使是蘇-35本身,中方此時也非急需,買更多是為了部分技術之參考。
3.了解上述二點,頭腦便能較清楚,而不會陷於網上噴糞!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6804982
美媒:別小看中國軍費的能量
美國《赫芬頓郵報》2015-12-21日文章,原題:中國的戰爭——用代數戰略埋葬美國 2016年總統大選辯論期間,“美國花錢比中國多很多”的理由很可能被用來淡化中國威脅的可能性。該理由具有統計學的吸引力:報導稱中國每年軍費快速接近逾2000億美元,但美國軍費仍是其3倍多。且中國的軍事開支僅佔GDP約2%,而美國接近4%。但有幾個因素令這種“比花錢”論調大打折扣。
首先,美國軍力遍布全球,而中國祇專注於地區。此外,同是1美元,在中國軍費中遠比在美國更耐用,原因至少有兩個:中國軍人的工資和福利比美國軍人低很多;中國工廠批量生產的武器明顯成本更低。特別是考慮到,中國GDP增長會繼續大幅領先美國,且無法保證其用於軍費的比例會一直遠遜於美國。
事實上,中國軍隊正快速擴充,在財力上毫不吃力,這引發了一個嚴峻問題:中國最終會有能力對付美國,就像美國一戰時對付德國、二戰時對付德日以及冷戰時對付蘇聯那樣嗎?
二戰伊始,德日經濟總和只有美國的一半。美國能出動30萬架次飛機,德日加起來不到20萬。可如今,幫美國打贏的那些工廠,很多要么關閉要么外遷到重慶、深圳等中國城市。
當初蘇聯出於意識形態原因,自斷於國際貿易體系,也在很大程度上自絕於全球科技體系……如今中國人正相反,他們盡可能深入全球經濟和世界科技體系。這種戰略聰明多了,這令中國飛快發展。儘管目前美國軍費遠多於中國,但代數戰爭將逆轉,似乎只是時間問題。
中國軍火出口世界第三,卻還在大量進口俄國貨2017-02-28
根據近日瑞典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SIPRI)公佈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過去5年的軍火貿易創冷戰結束以來的新高,而助推這種增長的主要因素是中東和亞太地區的軍火貿易大幅增加。在武器出口方面,中國緊隨美國、俄羅斯,名列全球第三。據SIPRI公佈的數據,2012年至2016年的全球軍火交易額比之前5年增長8.4%,達到冷戰結束以來最高。軍火交易的主要買家來自亞洲和中東國家,整個亞洲和中東的武器進口增加了7.7%,佔全球軍火交易的43%。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BBC)2016年2月的報導,中國武器出口量在2011年至2015年間較上個五年增長88%。但作為第三大武器出口國,中國仍只佔全球武器出口的5.9%,遠低於美俄。
外媒稱美增長軍費近10% 中國軍費增幅或重回兩位數
“經濟增長目標和軍費增幅是外界最關注的議題”,韓國紐西斯通訊社2017.3.2稱,今年兩會將討論2017年中國發展藍圖,而外界普遍認為,今年經濟增長目標、經濟結構調整規劃、國企改革方案等將是受關注的三大熱點。 此外,今年將迎來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因此今年軍費的增幅也引發高度關注。 去年中國軍費增長僅為7.6%,但隨著特朗普政府宣布增長軍費近10%,外界紛紛猜測中國今年軍費增長有可能重回兩位數。
回應
和美國搞軍賽是一條死胡同。我國不能和美國搞軍備,說實話別看現在美國經濟下降,負債累累,但作為全球霸主,真需要錢的時候,就如同一個老大叫小弟要錢一樣,所謂美國根本不用擔憂錢的問題,說白了,美國的國債就如同一張白紙,大家都明白
沒人願意被割韭菜,被美國割韭菜的國家也是迫不得已。你要明白一個詞叫牆倒眾人推,在你開始衰敗以後,你會發現所有的事情都不一樣了。
軍備競賽中國不一定輸,目的不一樣達到的效果就不一樣,中國的軍備是為了禦敵於境外,美國的軍備是為了爭霸,中國用同樣的錢能做到美帝兩三倍錢達不到的效果,只要中國能達到在亞太和美帝軍事均等的能力,米帝要再次在軍事上壓過中國並且在保持全球軍力部署,那它的軍力開支絕對是現在美國不能支撐的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3-03/doc-ifyazwha3660270.shtml
英國智庫:中國軍事技術已接近西方國家水平
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2017.2.14發布報告《軍事平衡-2017》稱,中國正在開始向國外出口自己設計的武器裝備,包括軍用無人機,從軍事技術上來看已經接近西方國家水平。專家們認為,武器製造領域新的領先者是中國。
2016年,國防開支最大的依次是美國(6046億美元)、中國(1450億美元)和俄羅斯(589億美元),其次是沙特阿拉伯(569億美元)、英國(525億美元)、印度(511億美元)和日本(473億美元)。
美國智庫:中國在先進武器領域已經與西方平起平坐2017.02.19新浪軍事
據外媒報導,美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倫敦分所年度報告稱,西方在某些國防領域已經失去領先地位,不再擁有壟斷地位。美國國際戰略研究所倫敦分所主任在提交報告時說“在一些領域特別是在軍事航空領域,中國已經幾乎與西方平起平坐。此外,現在北京還向國際市場推廣先進系統。先進武器的推廣增加了西方國家實施軍事行動的風險和難度。”
軍事專家巡航者介紹,非西方國家大大加強了中程和遠程軍事力量的能力,這些國家包括俄羅斯、以色列、阿聯酋和土耳其。2016年,國防開支最大的依次是美國(6046億美元)、中國(1450)和俄羅斯(589),其次是沙特阿拉伯(569)、英國(525)、印度(511)和日本(473)。
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發布的報告顯示,在全球193國家中美國和歐洲的英、德、意、法四國這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長期壟斷著世界武器貿易大半江山。美國占據了全球武器貿易的絕對霸主地位,2015年佔比達56.6%,而且長期佔據著世界軍工前10強的大半江山。然而,這一格局或已被異軍突起的中國軍工悄然打破。
中國軍工企業的銷售份額也在不斷的上升,目前雖然缺乏中國軍工企業的詳細數據,但根據中國總體工業情況,以及10家主要軍工企業的有限數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西蒙•魏澤曼分析稱中國軍工企業崛起勢頭明顯,中國至少有9家軍工企業可以進入全球軍工百強榜。其中4至6家可能已經具備躋身前20強的條件,2家軍工企業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和中國北方工業公司或許可以位列前10強。(作者署名:小飛豬觀察)
回應
你美爹放個屁你就拿來吹噓
這是假借外媒自尉
過度妄自菲薄是缺少自信的表現,對你自己不利
愛說啥說啥,繼續我們的國防建設
其實中國的實力還是不錯的,從日本對中國的態度可以看出這一點——日本是世界強國之一,但它必須不顧一切地依靠美國才敢和中國對抗,就證明了中國的實力。再說了,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外匯儲備3萬億美元;按購買力中國世界第一。但中國剛發展不到40年,要全面追上美國還需時日。
就生活水平等與別人比 有不盡如意之處.
呵呵,西方人吃的有我們花樣多嗎?外國人住的有俺們鄉村的院子和小樓大嗎?很多外地城市,看起來還不如國內縣城,破舊的,沒幾個人煙,路窄的丟人,如英國,法國,這樣的太多了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2-19/doc-ifyarrcc7979075.shtml
法媒稱中國軍事航空與西方近乎等同提及3款尖端武器
據法國《迴聲報》2017.2.16報導,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備受期待的《軍事白皮書》認為,中國軍費在快速增長,而且借助技術自主研發,在航空等領域已具有“近乎等同”西方國家的能力,可打仗需要不止是這些“硬件”。
文章稱,在軍事層面,中國在追隨美國但仍相距甚遠。像前幾年一樣,中國仍是大國中軍費開支增長最快的國家。2016年中國軍費開支同比增長約7%,達到1450億美元,但仍然還不到美國軍費(6040億美元)的四分之一。華盛頓自己的軍費開支就相當於排名其後的15大軍費開支國家的總和,它獨占全球軍費的近40%。
借助本國軍事技術研發的興起,中國人在某些領域已經具有與西方國家“近乎等同”的能力,尤其是在航空方面。中國研製出了殲-20、短程導彈霹靂-10和一款射程上(達300公里)世界領先的空空導彈。
由於北京不斷出口尖端武器,“西方在軍事技術上的統治已不再是板上釘釘的事”,而這些出口的中國武器可能會被“西方軍隊的很多敵人所使用”。
文章稱,亞洲的其他國家也在效仿中國,尤其是印度。後者的軍費開支領先日本排名世界第六位,儘管其軍費開支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亞洲地區的軍費開支自2012年起就超過了歐洲,之後在以年均5%至6%左右的速度增長。而寄望獲取冷戰結束紅利的歐洲,則經歷了很多年的軍費開支萎縮,只是在2015年才開始在恢復軍備上重新努力。
回應
中國本來落後逾百年,發展尖端武器不過是近十幾年的事,軍事現代化方興未艾,並沒有自滿自足。西方驚呼趕上來了,捧殺!有人說差遠了,鴕鳥!聽蝲蝲蛄叫就不種地嗎?走自己的路,十年見分曉,看誰跌眼鏡!
再給中國二十年,給你一個世界綜合國力第一的新中國。
10年前,噴子們說,軍艦戰機都要進口,真垃圾。5年前,噴子們說,尖端武器都要進口,真垃圾。現在,噴子們說,發動機都要進口,真垃圾。噴子們的範圍越來越小了,若干年後,噴子們就要喊,發動機上那個葉片上的塗層都要進口,真垃圾。十年後,噴子們就要喊,發動機生產線上工人家的冰箱裡肉當中的防腐劑都要進口,真垃圾。
發動機還靠進口,好多牛逼哦笑cry
腦殘太行被你吃了?
關鍵是二十年後,組裝飛機的工人都要進口,太垃圾…
你個噴嘴混糧的當然不了解動手吃飯行當的真實情況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2-18/doc-ifyarzzv3088925.shtml
英國智庫:中國軍事技術已接近西方國家水平
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2017.2.14發布報告《軍事平衡-2017》稱,中國正在開始向國外出口自己設計的武器裝備,包括軍用無人機,從軍事技術上來看已經接近西方國家水平。專家們認為,武器製造領域新的領先者是中國。
2016年,國防開支最大的依次是美國(6046億美元)、中國(1450億美元)和俄羅斯(589億美元),其次是沙特阿拉伯(569億美元)、英國(525億美元)、印度(511億美元)和日本(473億美元)。
中國正式公佈的軍事開支在去年達到1450億美元,是日本和韓國軍費開支總和的1.8倍。在2012到2016年間,亞洲地區軍事開支的增長大約為每年5至6個百分點,而中國的軍事開支在2016年超過了整個亞洲地區的三分之一。從全世界範圍來看,2016年軍事開支比前一年下降0.4%,這主要是由於中東地區軍事投入的減少。
在空中力量方面,中國已經接近西方水平。中國的一種空對空導彈在西方沒有對應型號,中國研發的一種短程導彈也只有少數幾個宇航技術領先的國家才有能力製造。此外,中國還發展了“也許是世界上射程最遠的空對空導彈”。
中國去年對非洲的武器出口顯示出從蘇聯時代的設計向中國自行設計的新系統方向的轉變,而目前在尼日利亞和沙特阿拉伯等國已經能夠看到中國製造的軍用無人機。
專家們認為,武器製造領域新的領先者是中國,西方在武器製造領域的領先地位已經得不到保證。“在一些領域特別是在軍事航空領域,中國已經幾乎與西方平起平坐。此外,現在北京還向國際市場推廣先進系統。先進武器的推廣增加了西方國家實施軍事行動的風險和難度。”國際戰略研究所倫敦分所主任在提交報告時說。
回應
到底是威脅還是崩潰?!不是崩潰就是捧殺,幹什麼嘛,搞得大家都有點麻木了。
戰忽局!你們怎麼幹活的?!
我不信我不信,英國媒體又在忽悠我,外媒收錢說假話,J20是明明紙糊的,航母是仿造的,東風21d是山寨外星人的。
說得真含蓄,我國的軍力不是接近,而是已超越了好多西方國家。
為什麼歐美要一直領先?你們只領先了幾百年而已啊
西方人的焦慮是否讓他們經常想起阿提拉之鞭!
西方近代以來自大習慣了,看到我們的發展,滿篇都是酸溜溜的感覺,多準備些胃酸,後面好東西還多呢!
人均還差距西方發達國家很遠。軍費太少了,按GFP比例,遠不及英美俄,甚至遠不及印度沙特
深度:中國新坦克剛服役印度馬上招標遲早會被拖垮
根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2017.1.23的報導,印度主管國防研究和開發的DRDO已經決定要研發下一代主戰坦克的需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這型坦克的要求,研發一款40噸級的主戰坦克,這一噸位已經跟中國在珠海上展示的VT-5坦克差不多,按照傳統劃分已經到了中型坦克,顯示出印度“似乎”有些務實了,放棄60噸的“阿瓊”。但是接下來就讓然看起來更符合印度的“傳統”了,要求在2017到2019年間開發馬力達到1800馬力的新型發動機和配套的傳動裝置!印度也有自己獨特需求,在16,400英尺(4920米)的海拔高度和低至-20℃的溫度下啟動並正常運行。有明眼的人一看就知道,這個要求只有在”世界屋脊“區域才能達到相應的環境溫度,可見印度新坦克潛在對手目標已經相當明確了。
雖然在海拔4500米以上區域,發動機功率一般都會降低為原來的40%左右,可印度這麼高的指標,能達到嗎?這個非常值得懷疑,畢竟“阿瓊”上面還是使用引進德國MTU的發動機。
相關新聞
中國海軍在印度洋日漸活躍 印度下血本欲遏制中國
回應
感覺印度又要被坑,緊跟是什麼節奏,被坑的節奏,有沒有考慮到吃不消?從不考慮。
印度萬國牌裝備,再打起仗來後勤供給問題會比較大。印度那麼緊跟中國估計是對之前中印戰爭心有餘悸。
中國按自己節奏一步一步來就夠了,想跟著咱節奏來的人看他有沒有這本事跟得上了
別低估對手,謹慎應對沒毛病
論鬧笑話,我只服阿三!
能不能嚴肅點?這是軍事版,不是娛樂版,看新聞要專心!嘻嘻嘻嘻嘻嘻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2-11/doc-ifyameqr7428337.shtml
俄S300導彈發射後墜落:炸毀2台發射車4枚導彈(圖)2016.12.05新浪軍事
俄媒日前公開了發生在8月俄羅斯阿斯特拉罕地區阿舒盧克靶場“天空鑰匙”比賽的畫面,一枚S-300防空導彈發射失敗,導致兩台發射車和4枚導彈損毀。出事的S300發射車,發射筒被燒穿。發射失敗的導彈殘骸掉在地上,臨近的一台發射車也遭受池魚之殃。
相關新聞
俄航母再出包 米格-29因阻攔索斷裂而墜毀地中海2016.11.15
俄航母出問題戰機無法著艦 8架蘇33進駐敘機場2016.11.29
Mig29取代Su33上航母 占印度便宜的權宜之計- 壹讀
俄再延向印交付航母时间 印海军力量被指受创2012.10.11
俄庫爾斯克核潛艇沉沒背後- 壹讀
俄航天局:一貨運飛船發射失敗 大氣層中燒燬搭載2.5噸重貨物2016.12.1
俄飞船为何再次发射失败:缺钱缺人将继续烂下去
俄媒體盛讚神舟十一號返航和中國航天成就2016.11.18
外媒稱中國加速航天探測計劃美憂打不贏太空競賽2016.12.05
俄“質子M”火箭零件以次充好致多次發射失敗2017.1.30
回應
俄的航天發射、導彈發射接連受創,應該不是一個個偶然事件,是經濟、科研、管理……的綜合反映。
蘇聯時代的軍事遺產頗多,但這些年關注軍事都發現一個共識:毛子對武器裝備的維護很差,不算這個事故,它唯一的航母一走黑煙直冒就是不爭的事實。
俄敢出兵,而田朝三十多年沒打過仗,地方人都以為:在養精蓄銳,實則從上到下都病了!
現在俄還真沒有先進的造航母技術,蘇聯解體前的航母技術都歸烏克蘭,現在烏與俄反目,俄也撈不到什麼,要不,承諾給印度的航母一再加價、延期,至今不能完整,實際上是在拖時間、賴阿三的錢。俄的問題是這麼多年資金投入不足,有些技術一直沒有得到繼續發展,很多人才流失,現在即使有錢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趕上來的,就像他們的船用燃氣輪機。
俄國人表面上頭頭是道,實際上外界普遍認為,今天俄軍工能力遠不能和蘇聯時代相比。美國軍事專家布拉特•沃森指出,俄羅斯雖繼承了蘇聯大部分軍工企業,卻再也無法複製蘇聯時期結構完整、配套齊全的軍工體系,加上經濟長期困頓,軍工企業設備陳舊、軍工科研人員大量流失,俄在先進武器研製方面已力不從心。
美媒:別小看中國軍費的能量
美國《赫芬頓郵報》2015-12-21日文章,原題:中國的戰爭——用代數戰略埋葬美國 2016年總統大選辯論期間,“美國花錢比中國多很多”的理由很可能被用來淡化中國威脅的可能性。該理由具有統計學的吸引力:報導稱中國每年軍費快速接近逾2000億美元,但美國軍費仍是其3倍多。且中國的軍事開支僅佔GDP約2%,而美國接近4%。但有幾個因素令這種“比花錢”論調大打折扣。
首先,美國軍力遍布全球,而中國祇專注於地區。此外,同是1美元,在中國軍費中遠比在美國更耐用,原因至少有兩個:中國軍人的工資和福利比美國軍人低很多;中國工廠批量生產的武器明顯成本更低。特別是考慮到,中國GDP增長會繼續大幅領先美國,且無法保證其用於軍費的比例會一直遠遜於美國。
事實上,中國軍隊正快速擴充,在財力上毫不吃力,這引發了一個嚴峻問題:中國最終會有能力對付美國,就像美國一戰時對付德國、二戰時對付德日以及冷戰時對付蘇聯那樣嗎?
二戰伊始,德日經濟總和只有美國的一半。美國能出動30萬架次飛機,德日加起來不到20萬。可如今,幫美國打贏的那些工廠,很多要么關閉要么外遷到重慶、深圳等中國城市。
當初蘇聯出於意識形態原因,自斷於國際貿易體系,也在很大程度上自絕於全球科技體系……如今中國人正相反,他們盡可能深入全球經濟和世界科技體系。這種戰略聰明多了,這令中國飛快發展。儘管目前美國軍費遠多於中國,但代數戰爭將逆轉,似乎只是時間問題。
相關新聞
川普要退空軍一號新機 波音市值大蒸發(回應:如果中國放空波音,未來四年美國經濟太好玩了!)
特朗普發推炮轟F-35太貴 洛馬回擊:物有所值 美最大軍火商股價直線暴跌(回應:川普加油,搞垮美國軍火經濟哈哈哈哈哈哈 洛馬波音是支持希拉里的,遭到報復了.)
美軍歡呼特朗普要兌現擴軍 承諾帶來3000億軍費
特朗普會成為裡根第二與中國大搞軍備競賽嗎?(回應:別猜這猜那了,美國無論誰當總統都想遏制並延緩中國的崛起。中國必須增強自身軟、硬實力是關健。 當年美國用軍備競賽拖垮原蘇聯是因為雙方在進行全球範圍內的全面競爭,而中國祇要看好周邊就行,結果就是美國更容易被拖垮。 美國政府那20萬億的債務,拿什麼來和中國搞軍備競賽?看看近兩年中國軍事技術和新裝備的爆發,明明是中國在拖著美帝搞競賽!)
回到中國戰略學界的問題,我們既要更多了解中國,又要進一步提高自身科學素質。中國文科知識分子總體上知識面偏窄,對科學數據等不甚敏感,這種缺點需要有效彌補。中國在國際和社會層面都對戰略研究有著旺盛需求,我們的戰略學界應該利用好傳統以及當下的優勢條件,實現更好發展。
回應
中國能夠夾住尾巴多少與南斯拉夫使館事件相關。
正是使館被炸才讓軍隊建設重回正軌。軍費正是從那以後逐步提高,甚至影響教育支出計劃。
金燦榮。你敢說美國戰略家集體犯錯?你跟世界上的所謂專家 學者。戰略家比 你算老幾?弱
你和他比你又算什麼?說一個,沒有集體犯錯的理由。集體犯錯的理由,美國延續了冷戰思維,美國打兩伊戰爭,敘利亞,卡扎菲,凌鏡門事件,克里米亞,重返亞太戰略……種種, 美國還是 零和思維 。21世紀 是 合作共贏思維。
http://mil.news.sina.com.cn/dgby/2017-02-11/doc-ifyamkqa5600985.shtml
美媒:美軍陷入燒錢戰爭大砲打螞蟻貽害無窮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2016.11.14發表題為《美軍真正的問題是用“大砲”打“螞蟻”》的文章,作者為托比亞斯•比格爾斯和斯科特•尼古拉斯•羅曼紐克,編譯如下:
高技術武器意味著更多的花費
高昂花費將令軍事行動不可持續
對手也在利用廉價的先進技術
追求絕對的安全將意味著破產
印度軍費超俄成第四為何還不夠花 都是自己折騰的2016.12.15觀察者網
2016年簡氏防務周刊發布的年度國家軍費報告出來了,在今年的軍費排名中,印度成功取代俄羅斯,排到了世界第四,令不少人感到“震驚”。
英國世界第三的軍費,咋還不夠用?
在當年日不落帝國雄心壯志、天下布武的年代裡,這些軍事基地是耀武揚威,施展與軍事和外交影響力,攫取海外利益的跳板,但到了今天,這些基地就變成了吞噬英國軍費的血盆大口。一個地區性的強國的體格,非要去維持一個世界性帝國的架子——哪怕僅僅是空架子,可想而知,代價也會是非常巨大的。
俄羅斯的窘境
印度軍費為啥就不夠花呢?
這種戰略認知和應對當然主要得益於鄧小平等領導人的洞察力和政治智慧,但中國戰略學界的貢獻不能被忽視,至少沒有誤導決策層和整個社會的戰略判斷。
再看美國戰略學界,他們在1991年之後基本是在集體犯錯,這是今天美國困境最根本的原因所在。雖然美國學界在冷戰後發表了很多研究性或評論性文章,但他們把冷張結束的原因和結果本末倒置了。雖然冷戰的結果是美國贏了,但原因並非美國擊敗了蘇聯而是蘇聯自己的沉淪。美國學界不應把這種意外之喜當成美國自己的成績而心安理得,而應心懷謙卑地感謝對手犯錯。基於這種認知,美國本應在經濟上幫助俄羅斯渡過轉型難關,在戰略上允許俄羅斯參與全球治理。如果真那樣做了,今天美國的戰略處境會好很多。可惜彼時整個美國戰略學界都驕傲了,福山“歷史終結論”那種在學術上根本站不住腳的總結判斷竟然一時洛陽紙貴,沒有遭到嚴肅反駁。正是在這種錯誤戰略判斷的影響下,美國才開始逐漸走向對外欺負別國、盲目擴展美式意識形態的道路,國際權威下降並陷入種種困局。
只有通過這種比較,我們才能對中國戰略學界的整體面貌形成更準確的認識。目前來看,美國戰略學界面臨巨大困惑,美國新總統特朗普上任後對戰略學界採取冷落態度,這對戰略學界的發展產生何種影響還未可知。但從大趨勢看,我國特別支持戰略學界進步,比如提出打造世界一流智庫的目標等,這無疑將有利於中國戰略學界整體水平和影響的進一步提升。
戰略學界應在反思中實現更好發展
當然,既然對去年國際重大事件的預測失誤是世界性現象,那麼包括中國學界在內的整個戰略學界都應反思。比如要擺脫精英主義,更接地氣。美歐以及亞洲一些國家現在都出現較強的民族主義和民粹思潮,這其實是對精英主義的反彈。過去30多年來,新自由主義採取強烈的精英主義立場,這就容易讓學界脫離社會,一旦脫離民眾需求,研究方向就容易出錯。基於這個教訓,以後戰略學界要更多地去關注社會真正的問題,做到“為人民服務”。
再如要盡量減少甚至擺脫任何左或右的意識形態束縛。過去我們有過強烈的蘇聯意識形態,後來經過努力逐漸擺脫了,但後來又有點落入與西方類似的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被任何意識形態綁架都會產生佛家所講的那種“心魔”,知識界因為覺得自己真理在握而尤其容易陷入“心魔”,進而帶著偏見看待問題,而偏見往往比無知更可怕。
中國戰略學界總體水平處在世界前列
我跟美歐日印等很多國家的戰略學界打過交道,總體感覺中國戰略研究實際處於較高水平。就戰略對話而言,目前中美處在一個檔次,別的國家要往後排。即便在中美戰略學界之間,兩國也是相互“教訓”,而不是美方單邊“教訓”中方。出現這種局面的原因在於兩方面,一是中國戰略學界的自身優勢,二是美國同行過去20多年的集體犯錯。
就中國而言,首先是我們源自歷史的戰略遺產極為豐富。我們是諸子百家的後代,無論兵家、法家還是道家都蘊含深邃的戰略思維,這是老祖宗留給當代中國戰略學界的資源。
其次,中國近年來在智庫建設上的投入在世界大國中佔優,從人數和資金等方面衡量可能只比美國略差。雖然中國智庫存在機制建設等方面的主觀缺陷以及漢語不是國際通行語言等客觀束縛,但從國際智庫間的對話來看,我的感覺是目前任何重大國際議題探討,主要發言者都是中美。歐洲國家或日本、印度等國智庫的視野還是相對較窄,認知水平達不到中美學界的高度。
第三,與中國的體量和國際地位上升有關,我們的客觀重要性已經達到這個程度。從1991年冷戰結束到現在,中國在諸大國中戰略獲益最大。美國當時雖然贏得冷戰勝利,但跟其戰略學界或智庫並無太大關係,而主要是尼克松政府和里根政府做得不錯,加上蘇聯出了戈爾巴喬夫這樣的領導人。對冷戰終結這個20世紀後期最重大的世界史事件,國際學界都應有正確認知和應對。在這方面,中國顯然在大國里做得最好。
以1991年為時間點,除中國外的所有對手跟美國的差距都在拉大,比如日本GDP當時是美國的65%,現在只有不到1/4;德國當時接近美國50%,現在是1 /5左右;蘇聯當時是美國的70%,現在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只有美國的1/14左右。只有中國是從當年的1/15左右達到了今天的2/3左右。這種格局變化,很大程度上是我國對冷戰結束的總結和應對準確,現在國內基本的共識是蘇聯解體一是搞擴張主義、透支國力;二是國內經濟缺乏效率。因此,我們的應對簡單有效,對外就是韜光養晦、“悶頭髮財”;對內就是把發展放在第一位,經濟增長是硬道理,並且通過推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增強內部效率,進而實現了快速發展。
再看美國戰略學界,他們在1991年之後基本是在集體犯錯,這是今天美國困境最根本的原因所在。冷戰的結果是美國贏了,但原因並非美國擊敗了蘇聯而是蘇聯自己的沉淪。可惜彼時整個美國戰略學界都驕傲了,福山“歷史終結論”那種在學術上根本站不住腳的總結判斷竟然一時洛陽紙貴。在錯誤戰略判斷的影響下,美國逐漸走向對外欺負別國、盲目擴展意識形態的道路,國際權威下降並陷入種種困局。
社會科學主要功能是“馬後砲”的解釋
國際社會去年發生很多“黑天鵝”事件,戰略學界對這些主要發生在歐美的事件大多沒預測對。不僅中國學界如此,歐美學界也是如此。某種意義上,中國戰略學界的失誤是歐美學界預測不力的必然結果。因為我們處在北京,對英國脫歐、美國大選等事件進行預判時要參考歐美同行的研究。歐美戰略學界預測失誤,直接導致世界性的預測失誤。
社會天然有著掌握自身命運的渴望,對這類重大國際事件,希望學界能夠作出正確預測。作為社會科學研究者,我們學者也有這種抱負,希望在預測方面有所成就。只是社會科學本身就有落後性,學科成熟度低,主要功能是在事件發生後進行“馬後砲”的解釋,但預測功能確實很弱。
我們只能根據同類事件過去出現的多次博弈和經驗,進行一些有關事態會否發生以及在何等形勢下發生的判斷,但不可能“後知五百載”。現在人們指責戰略學界對去年這些重大國際性事態預測失誤,但按照嚴格科學的預測標準,對20年前蘇聯解體那種量級的事件,也是沒任何學者真正預測到的。這是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根本區別。
當然,我們不能因此否定社會科學研究的價值。其一,對於國際性事件或說到底是人這種不斷變化的對象進行研究,事後解釋和總結仍然極具意義,至少能盡量避免犯二次錯誤。這種社會科學應有的預防性功能,可能被普通人引申為預測功能了。其二,從國際競爭角度講,如果一個國家戰略學界對已發生事態解釋得好,就有利於增進該國政府決策能力,提高其在國際博弈中的勝算,正所謂運籌帷幄決胜千裡。
再加上中國打造的多層反艦網絡,遠程空艦導彈配合轟炸機和多種核潛艇和常規動力潛艇組成的水下攔截網,這些都是為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量身定制的。而通過2016年的多次實兵對抗演習,中國海軍已經在證明自己這套戰術的有效性,根本不怵美國的航母戰鬥群。
所以,埃里克森認為,中國海軍其實就是為在中國周邊打擊美國航母戰鬥群而量身定制的,換個角度來說就是“美軍航母成就中國史無前例造艦潮!”這句話其實已經切中了要害:能夠把對抗全球第一海軍作為首要戰略目標,中國海軍的規模和質量,以及相應的戰術戰法必然要進一步發展。而這勢必將會徹底摧毀在亞太已經十分脆弱的戰略存在。
當然,中國海軍還需要吸取美軍的發展經驗教訓,例如:持續的高速發展是仍然是中國海軍未來十年的首要任務?如何保持持續的投入來維持這樣的高速發展?新舊船舶的加速服役,也會帶來諸多維護成本的上升,是否會有利於中國海軍未來的持續發展?這些問題,是美國海軍發展總遇到的,而且也正是現在困擾美國海軍的,而中國海軍如果想要持續偉大,這些問題不容忽視,甚至需要提早預防,才能保證可持續性的高速發展。(作者署名:無名高地)
回應
美軍在亞太的存在不是一天兩天了,中國遲早這樣,只是美國逼我們加快了這個步伐
鯰魚效應
預防冷戰時期,美為俄設下的軍備競賽陷阱再度重演,無需盲目追崇,攀比,發展適合本國經濟實力,科技含量高,足以保證自身安全的一定數量的國防軍事裝備就可以了!俄經濟就是冷戰時期被美國的軍備競賽拖垮的……
這是事實。利害關係,國際形勢。他們這些評論的根本不懂啊。
總得有根打狗棍那
前車之鑑……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2-11/doc-ifyamkzq1241978.shtml
金燦榮:美國戰略學界集體犯錯盲目擴展意識形態2017.2.11環球網
原題:中國戰略學界不必妄自菲薄
作者:金燦榮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
以1991年為時間點,除中國外的所有對手跟美國的差距都在拉大,這種格局變化,很大程度上是我國對冷戰結束的總結和應對準確,現在國內基本的共識是蘇聯解體一是搞擴張主義、透支國力;二是國內經濟缺乏效率。因此,我們的應對簡單有效,對外就是韜光養晦、“悶頭髮財”;對內就是把發展放在第一位,經濟增長是硬道理,並推行市場經濟增強內部效率,實現了快速發展。
美軍專家:美國航母亞太行動促成中國海軍造艦狂潮2017.2.11新浪軍事
在2016年,中國一共服役了24艘各型軍艦,總噸位接近15萬噸,這一規模已經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海軍的總和。而且,在2017年,中國海軍將會迎來遠多於2016年的艦艇服役,而且將會有一艘6萬噸的航空母艦進入下水舾装。這些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甚至可以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也被國外專家們廣為稱道,甚至有美軍專家稱其為“史無前例的造艦潮!”並“使得中國海軍將會再度偉大”。
安德魯•埃里克森是海軍戰爭學院中國海事研究所的教授,他在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出版的”中國海軍發展研究“的第六卷《中國海軍的造艦潮》一書中,詳細分析了中國海軍造艦速度必然性,以及將會對美國海軍部署能力的影響。在他這本不算特別厚的書中,其實就說明了幾個事情:中國海軍正在保持著史無前例的造艦潮,而必然將會使得中國海軍變得再度偉大起來。而促成中國海軍再度偉大的關鍵,則是美國海軍。美國海軍的航母戰鬥群頻繁出沒在亞太,使得中國不得不選擇建設領先的“海洋力量“。
根據這位美軍專家的分析,目前美國在亞太的航母戰鬥群所面臨不再是如何打擊別人,而是如何在別人的飽和打擊中生存並反擊的問題。這一趨勢已經愈加明顯,隨著中國海軍4艘055型驅逐艦和至少2個航母戰鬥群的建成,美軍在亞太的海上優勢進一步被削弱。再加上中國使用東風-21D和東風-26反艦彈道導彈,正在迫使美國必需要加緊研究相應的對策。不要說是否能打中,僅僅是為了應對這種潛在的威脅,美國海軍就不得不投入資金來升級自己的艦空反導導彈,“標準-3”導彈,這種現在已經投資超過10億美元的項目,僅一套系統就要2000萬美元。而對於中國來說,2000萬美元不過就是2枚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的價格。而且這種導彈具備多種打擊能力,而美國這套系統只能用來攔截。
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實際投入產生的威脅效果遠好於美軍。而且東風-21D有效的維護了中國的海上利益,確保了美國航母戰鬥群不能夠輕易進入到3000公里射程半徑內。這就已經足夠說明問題,只要讓美軍的航母無法起飛艦載機進行有效的作戰,這個戰術就是有效的。
法媒:世界大國爭相提高軍費中國全速打造一流艦隊
法國《迴聲報2017.01.12發表題為《世界再掀軍備競賽》的報導稱,法國三軍總參謀長皮埃爾•德維利耶將軍2016年12月末在《迴聲報》中曾警告說:“無憂無慮的時代已經結束。”他認為,除了伊斯蘭極端恐怖主義帶來的不穩定外,各大國重新武裝的戰略也在回歸,從而使全球治理規則受損。
全球軍費開支在歷經多年的下滑或者停滯後自2015年出現新一輪週期的增長。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數據,2015年全球軍費開支達到1.676萬億美元,佔全球生產總值的2.3%。IHS馬基特公司最近一項推算認為,2016年的軍費開支繼續增長,增幅為1%。這種增長局面其實掩蓋了一些與此有反差的現實:經過多年瘋狂增長後,俄羅斯、沙特阿拉伯等一些石油出口國不得不在2016年削減開支。
IHS數據顯示,佔全球軍費開支三分之一的美國軍費達到6220億。尤為重要的是,當選總統特朗普保證要重振美國核武軍備和增加海軍開支。他同樣給美國對歐洲國家的軍事支持提出條件,從而導致後者軍費開支可能增長。
在經歷超過15年的“裁軍”之後,歐盟28個成員國中只有4個國家(包括全球軍費開支第三大國英國,2016年軍費538億美元)遵守北約確定的將2%的國內生產總值用於國防的目標。如果其他國家都達到這個目標,那麼就意味著每年軍費增加1000億。
法國2017年軍費預算將增長到327億歐元。德國打算到2020年使軍費提高到390億歐元。尤其出於應對俄羅斯壓力的原因,波羅的海國家和東歐國家均顯示出對軍備進行新一輪投入的意願。
不過,真正拉動全球軍費開支上漲的不在上述地區。除了伊斯蘭極端恐怖主義引發的不穩定以及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間的競賽所導致的海灣地區出現軍備訂購超額之外,真正的軍費增長來自亞洲地區。
報導稱,亞洲要比所有歐洲還多出1000億!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2015年5月公佈的國防白皮書展現了中國對戰略利益、尤其涉及海洋方面戰略利益的明確態度。中國正在全速配備一流水平的軍事艦隊。這就是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在太平洋首次進行軍演的意義所在。第二艘航母也在建造之中。包括中國推動的新絲綢之路計劃以及在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的計劃在內,北京從防禦到投放的意圖使鄰國印度惱火。印度最近剛投票通過了提高8%的軍費預算。在2016年全球軍費開支榜單中,印度提升兩位,現已位列第四。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1-12/doc-ifxzqnip0838832.shtml
美媒:別小看中國軍費的能量
美國《赫芬頓郵報》2015-12-21日文章,原題:中國的戰爭——用代數戰略埋葬美國 2016年總統大選辯論期間,“美國花錢比中國多很多”的理由很可能被用來淡化中國威脅的可能性。該理由具有統計學的吸引力:報導稱中國每年軍費快速接近逾2000億美元,但美國軍費仍是其3倍多。且中國的軍事開支僅佔GDP約2%,而美國接近4%。但有幾個因素令這種“比花錢”論調大打折扣。
首先,美國軍力遍布全球,而中國祇專注於地區。此外,同是1美元,在中國軍費中遠比在美國更耐用,原因至少有兩個:中國軍人的工資和福利比美國軍人低很多;中國工廠批量生產的武器明顯成本更低。特別是考慮到,中國GDP增長會繼續大幅領先美國,且無法保證其用於軍費的比例會一直遠遜於美國。
事實上,中國軍隊正快速擴充,在財力上毫不吃力,這引發了一個嚴峻問題:中國最終會有能力對付美國,就像美國一戰時對付德國、二戰時對付德日以及冷戰時對付蘇聯那樣嗎?
二戰伊始,德日經濟總和只有美國的一半。美國能出動30萬架次飛機,德日加起來不到20萬。可如今,幫美國打贏的那些工廠,很多要么關閉要么外遷到重慶、深圳等中國城市。
當初蘇聯出於意識形態原因,自斷於國際貿易體系,也在很大程度上自絕於全球科技體系……如今中國人正相反,他們盡可能深入全球經濟和世界科技體系。這種戰略聰明多了,這令中國飛快發展。儘管目前美國軍費遠多於中國,但代數戰爭將逆轉,似乎只是時間問題。
相關新聞
川普要退空軍一號新機 波音市值大蒸發(回應:如果中國放空波音,未來四年美國經濟太好玩了!)
特朗普發推炮轟F-35太貴 洛馬回擊:物有所值 美最大軍火商股價直線暴跌(回應:川普加油,搞垮美國軍火經濟哈哈哈哈哈哈 洛馬波音是支持希拉里的,遭到報復了.)
美軍歡呼特朗普要兌現擴軍 承諾帶來3000億軍費
特朗普會成為裡根第二與中國大搞軍備競賽嗎?(回應:別猜這猜那了,美國無論誰當總統都想遏制並延緩中國的崛起。中國必須增強自身軟、硬實力是關健。 當年美國用軍備競賽拖垮原蘇聯是因為雙方在進行全球範圍內的全面競爭,而中國祇要看好周邊就行,結果就是美國更容易被拖垮。 美國政府那20萬億的債務,拿什麼來和中國搞軍備競賽?看看近兩年中國軍事技術和新裝備的爆發,明明是中國在拖著美帝搞競賽!)
美軍:中國將GDP的7%用於發展軍力超北約國家3倍
2016.12.1,美國國防部網站發表文章,對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約瑟夫•鄧福德關於俄羅斯和中國軍隊的現代化建設、朝鮮核問題、打擊極端主義分子、如何處理現實作戰需求與軍隊長期現代化建設、當代戰爭的特點等問題的看法進行了報導。
鄧對國防部用於研究未來能力的“四加一”模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四”是指俄羅斯、中國、朝鮮和伊朗;“一”是指暴力極端主義威脅。他說,這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框架,有利於我們圍繞這個框架制定規劃計劃、發展能力水平、實施作戰和戰略風險評估。”
…….
鄧說,中國是有意願和有資金建設一支強大軍隊的另一個國家。“中國的軍費預算支出很不透明,正如你們許多人所知道的,統計顯示,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7%用於發展軍事能力,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大約10年之久”。
鄧說,北約國家用於國防建設的經費投資僅佔各國GDP的2%,“很明顯,中國已經開始著手實施重大的力量擴展和現代化計劃,不斷提高核打擊、兵力投送、太空、網絡、彈道導彈和防空作戰能力”。
……..
回應
現在不過才1.5%的GDP用於軍費開支。就算有水分,也不過2%。7%?黴國佬真是不要臉。
要是達到7%,你妹的我們每年就會有7000億美元投入軍費,如此,豈不是超級大國了,腦子進屎了吧這貨!
多年來的霸主地位,使得美帝這些精英們養成了一種狂妄自大自戀的心結,在他們的心裡自己就是主宰人類世界的上帝,任何其它都是螻蟻。
算數不及格。中國怎麼會超過北約3倍?難道美國退出北約了?
相信美國如果按照這個政策繼續發展,用不了10年,美國將被自己拖垮!因為美國想以一己之力與全世界為敵!這是不現實的,雖然美國很強大,但還不足以與全世界為敵!
好文!good 實實在在的數據對比,比意淫吹噓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差距都知道但是,在世界範圍內海軍能勝過我們的除了美俄外恐怕也沒第三個了
俄目前除了核潛這一塊,水面艦隊已不如中國,缺錢
早不如了好麼。
小編的這種算法不對,我們是動態的,美國卻不是,其實到2020年,美國的所有主力戰艦就基本已到達他的數量頂點了,此後就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過程,因為2020年後美國伯克級I型驅逐艦20餘艘,提康級巡洋艦早期10餘艘,洛杉磯級I型現役潛艇17艘,惠德貝島級兩棲艦8艘均服役超過40年-45年時間都需要退役,而其他型號的也按序依次到了退役的時間,所以美國服役和退役的艦艇基本從2020年後是持平的,在不用二戰或冷戰高峰期的爆兵模式(也要看到時美國的經濟條件,生產能力容許不),美國海軍艦艇基本就這個規模了。而我國卻不是,即便到2020年我們的主力艦艇全部都是2000年後服役的,還均有20多年的服役時間,就算不爆兵,此後我們也是淨增長,20多年時間足夠我們抹平與美國剩下的50%多的差距,所以時間在我們一邊。而如果2020年後某個時間爆發中美大戰,已現在兩國的總體生產能力,動員能力、效率能力評估,我們也比美國有優勢,所以還是那句話,時間在我們一邊。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12-21/doc-ifxytqax6968918.shtml
首批052D全部入列後,驅逐艦數量勉強到合格線
截至今年,已有4艘052D型驅逐艦入列,消息是,首批052D會建造18艘,有望全部在2020年入列列後,中國海軍萬噸以下(準)現代化驅逐艦將達到35艘,其中“盾艦”24艘。055型萬噸級驅逐艦目前只知已開工2艘,首批數量有8艘、10艘、12艘等多種說法。052D平均下水至入列週期為2年多一點,假設055的周期為3年左右,那麼3年多以後,將有4艘可入列(首批2艘,1艘已合攏,1艘已顯大致輪廓。按海軍採購慣例,另有2艘處於分段狀態,是比較合理的推測)。
也就是說,到2020年,中國海軍(準)現代化驅逐艦總數可達39艘。這個數字處於什麼水平?還是那句話,沒有比較就沒有真相。比較對象,自然是美國海軍。
美軍現役主力驅逐艦是62艘伯克級驅逐艦,預計2020年還將有3艘服役,除此之外,屆時美軍還有3艘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約15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
2020年,美國海軍巡洋艦、驅逐艦合計最少83艘,中國海軍(準)現代化驅逐艦為39艘,中國海軍數量約為美國海軍的47%,不到一半。如果純以綜合國力來說,這個比值與中國的實力很不相稱。但是從中美各自需要維護的海外利益,以及中國所奉行的近海防禦與遠海護衛並重的海軍戰略來看,這個比值中國尚可勉強接受。
畢竟,中國仍是以防禦為主。而且,這個數量已經是中國竭盡全力才能達到的了,畢竟,窮兵黷武的下場總是不好的。(作者署名:百戰刀)
回應
先保護好自己的漁民,再保護好自己的疆域…
你這種垃圾貨色整天逍遙自在做鍵盤俠還說什麼死活,你活著有什麼用?也是浪費糧食!
美國人那麼少,哪裡來的那麼多錢呢?沒有數量足夠多的錢,怎麼支撐這麼龐大的軍隊?一定是有其它法門存在!!
美元霸權,美國可以印美鈔。
二戰除了珍珠港遭到打擊以外,黴國領土在二戰就沒發生過戰爭。並且在珍珠港偷襲之前還是中立,兩邊賣軍火。相反,歐洲眾國遭受戰爭創傷,德國、英國、法國、蘇聯都遭到削弱。一句話,自黴國南北內戰後到現在的150年時間,黴國一直都在正常軌道上。
然而市場不景氣是一方面中國另一方面藉著逆勢正在淘汰去除低端過剩的產能(這原因由部分民企,市場投機者等為了搶奪訂單,不惜以低至1%的定金來接單,接單後基本全靠自己貸款來造船,這造成了違約成本極低惡性化競爭造成的)再比如:中國大型船企集團:中船重工,中船集團,揚子江造船(民企)三家在市場擁有良好聲譽且長期保持盈利,現目前基本訂單不缺公司有著長期的發展計劃和配套研發能力…最關鍵的一點,公佈《中國製造2025》,國家已經明確將著眼於高端高技術船舶製造,生產工藝簡化優化,設備配套製造商升級,集中精力打造自己的品牌,這是為隨時可能到來的市場復甦做好充分的準備。在國家大力扶持下有能力,有技術實力的船企能得到訂單有著資金扶持和幫助,這有助於船企抵禦危機的衝擊,也是日韓兩國陷入資金短缺困境的船企沒辦法做到的....
為什麼全球新船訂單危機?原因:海權正在衰落,陸權正在回歸。
http://www.guancha.cn/Industry/2016_12_21_385370.shtml
中國海軍下餃子4年了隨時能用的主力驅逐艦已有17艘2016.12.21 新浪軍事
中國海軍導彈驅逐艦真正開始“下餃子”,還得從2012年算起。那一年,中國一口氣下水了4艘052CD, 4年多以來,共有6艘入列人民海軍,在和平時期,這個速度可謂驚人。
包括筆者自己在內,不少人往往會將已下水的戰艦等同於海軍的實際戰鬥力了。但現實卻是,咱們的海軍日常戰備、演習、護航等,還是只能有在編的27艘驅逐艦可調配。這其中,更是只有21艘屬(準)現代化驅逐艦。因為另外6艘都是051型,技術水平已基本不能滿足現代海戰需求。而且就算艦齡最年輕的166號珠海艦,也已入列25年多了。
21艘主力驅逐艦隨時可用的不超過17艘
一般來說,1艘海軍艦艇1年能保持10個月的在航率,就已經是很高的數值了。也就是說,中國海軍現有的21艘主力驅逐艦,1年中只能保持約17艘的數量處於隨時戰備狀態。
17艘主力驅逐艦,光是在東海、南海進行警巡、戰巡,直接面對美、日海軍的壓力,數量上都不是很寬裕了。防空、反艦、反潛壓力很小的亞丁灣護航任務,就只能讓在編的22艘054A護衛艦多承擔了。
全球造船業寒冬明年中國大多數船廠或將無船可造
由於造船業涉及非常長的上下游供應鏈,一旦停產,是無法在短期內恢復產能的。現在已到了比拼“內力”的時刻,活下去的企業,或許能在將來行業復甦時,實現“贏者通吃”。
據《經濟參考報》2016.12.21報導,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16年前11月,全國造船完工3183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2.1%;承接新船訂單1994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4 %;11月底,手持船舶訂單10301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0.4%,比2015年底下降16.3%。明年大多數船廠或將面臨無船可造的局面。
長三角造船集群正承受造船業衰退的衝擊,揚州當地8家大型造船廠中有5家停產,另外3家也在低於產能的情況下運營。今年2月,舜天船舶進入法院破產管理,至今難以找到買家。為此,今年10月,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郭大成呼籲,盡快淘汰殭屍企業,稱這些企業繼續存在將有害於整個行業。
全球造船業最早2017年復蘇,很難預測哪些船企將存活
中船重工經濟研究中心統計分析,2016年上半年,中國、韓國和新加坡船企接單額分別為3.2億美元、2.2億美元和1.4億美元,同比分別減少83%、67%和75%。日本船舶出口商協會(JSEA)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1月日本船企接獲訂單量僅3231249總噸,較去年同期大降83.8%,和全球金融危機爆發的2009年同期相比還減少約4成。
海工裝備運營市場也不容樂觀。克拉克森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海工船的訂單量大幅下降96%,並且將在未來兩年內繼續維持較低水平。“國際船舶網”19日報導,波羅的海國際海運理事會(BIMCO)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日本船企接單量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近90%(按CGT計算),韓國船企接單量降幅同樣高達84.2%,中國船企接單量降幅為58.5%。
………
回應
科考船,公務船,軍艦…不景氣的時候造這些最合適了
中國大型國營船廠活的好好地就是靠了國家砸錢給你訂單支撐起來的。不可能真的陷入無船可造狀態。畢竟維持工人是第一位的。
戰略上,中國最應該做的是依靠國家補貼,成本控制,質優低價把韓國日本造船業擠垮。
隨著全球新船訂單量跌至過去20年來的最低水平,亞洲船企正在困境中掙扎求存..2016年前10個月按修正總噸統計,日本船企接單量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近90%,韓國船企接單量降幅同樣高達84.2%,中國船企接單量降幅為58.5%....
大家都知道,國際市場上採購武器裝備的價格起碼是本國自行生產的兩倍以上。這是印度努力要提高“國產化”的重要動力,但通過上面的事情我們發現,印度其實是未能成功通過國產化降低成本,而對外採購先進裝備方面,即使是按照最正常的市場規律,也得是數倍於實際成本。對於坐擁170萬大軍的莫迪來說,如何維持這龐大的軍隊中至少一部分的現代化,實在是非常頭痛的一件事。
印度軍備建設的“事倍功半”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其自己的“折騰”造成的。
筆者有時候在想, 如果印度能夠和中國80年代一樣,實事求是一點,是不是能好一些呢?可惜歷史沒有如果,大印度自有國情在此,看看莫迪政府最近搞的大額鈔票作廢,強行徵收民間黃金這些措施,別的國家誰能模仿?
只是不知道,印度2017年會不會在國際軍費排行榜上再進一步?從軍費數額上來看,他們和老主子英國已經相去不遠。而論起武器裝備進口率,印度好歹還是低於沙特的。而且從印度的軍費佔GDP比例來看,似乎也還能承受得起。何時印度真成了世界第三,倒是也不必奇怪了。(作者席亞洲)
回應
第一集團只有一個國家,第二集團也只有一個國家……某東亞大國,不聲不響,已建立起完整的軍事工業,且不斷有先進武器出世,還暗中接受了沙特的訂單……低調的兔子,原來在暗中不斷增強自己實力。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12-15/doc-ifxytqax6083317.shtml
印度軍費為啥就不夠花呢?
印度眼瞅就要實現世界第三的夢想了,目前他們已是世界第四大軍費。
然而,印軍的實際作戰實力究竟如何,恐怕很成問題。
其實,首先是印度軍費被其170萬的龐大軍事力量給稀釋了。
如果說俄羅斯軍隊是“兩層皮”,那印度就可以說是“千層餅”了。
印度的170萬大軍當中,既有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也有訓練馬馬虎虎,裝備一般的部隊;更有與地方保安部隊無異,還用著二戰老槍的雜牌,實難一言以蔽之。
就光是印度空軍,就包括了涵蓋好幾個時代的各種飛機的部隊。一方面有蘇-30MKI、幻影-2000、米格-29,乃至未來的陣風這樣的先進戰鬥機,一方面有米格-27等冷戰時代的主力機型,而同時還有米格-21這樣早已過時的飛機。
同樣裝備有不少殲-7的中國空軍和印度不一樣的地方在於,由於中國具備完整戰鬥機工業,目前現役的殲-7、殲-8飛機也都是在90年代或21世紀初新生產的飛機。和印度那些70-80年代生產,服役到現在的真正“老爺機”不是一個概念。
其實印度不是不想換掉米格-21飛機,事實上他們從1985年啟動LCA發展規劃的時候就是為了取代當時已經顯得過時的米格-21。但問題是最終LCA虛耗大量經費後,卻成了服役就已過時的型號。不論印度科研部門通過政府對軍隊施加多大壓力,軍方也堅決不肯大量裝備這種性能根本不符合要求的國產戰鬥機,只是迫於面子號稱要裝備100架。
同樣,印度所開展的自行研製的國產武器裝備項目幾乎無一例外都是這種下場,經過耗時數十年的開發,最後仍未能大量裝備部隊,最後頂天少量裝備部隊以充門面。
近年來我們在新聞裡已經熟悉印度“特里蘇爾”防空導彈、LCA戰鬥機、阿瓊坦克、國產“殲敵者”核潛艇……
某種程度上,今天許多中國讀者感到惋惜的上世紀80年代中國軍工產業大調整中被砍掉的項目,有很多如果真的如網友們所說的那樣“堅持”下來,搞不好就會和印度人的這些項目一樣,成為“長鬍子”的爛尾工程,除了虛耗大量軍費之外毫無價值。
印度國產項目浪費大量經費而收不到成果,引進合作生產項目也沒合算到哪去。
我們都知道印度引進俄國航母過程中發生的“漲價故事”,而這其實僅是印度對外軍事引進中的一個例子罷了。
迄今,印度引進生產俄羅斯T-90S坦克仍停留在進口俄羅斯零件在印度組裝的階段,合作生產蘇-30MKI戰鬥機和“布拉莫斯”巡航導彈也一樣,實際上這些“國產化”項目並未能大幅度降低相關最終產品的成本。
俄軍現在總員額數量雖然仍有77萬人,但實際上其中真正具備應對現代化戰爭能力的比例能有多少就很難說了。極端一點說,甚至可以認為,俄軍真正的精華就是在東烏克蘭危機期間出力不少的58集團軍和拱衛莫斯科的“塔曼”師等極少數精銳陸軍部隊,總兵力不超過10萬人,此外還有不到300架現代化作戰飛機。至於海軍,俄羅斯新世紀以來建造的海軍艦船數量極為有限,主要是護衛艦和輕型護衛艦,以及潛艇。
換言之,這個軍力已經和前面提到的英國基本處於同一檔次,所不同的是,俄軍即使是較為現代化的裝備,成本上也要低於西方國家的同類裝備。因此俄羅斯以現在的軍費,不僅能養得起規模相對小,但精銳的作戰部隊。同時還能有錢維持一下其海空軍的”冷戰活化石“——例如空軍的米格-31、戰略轟炸機和海軍的巡洋艦、航空母艦。
而從這個角度而言,2008年後的軍事改革,其最大的意義就是把陸軍、防空軍的“冷戰活化石“的皮給脫掉了。
陸軍坦克退到只剩2300輛,防空軍落後的S-200導彈之類的武器統統退役。
雖然當時有老將軍出來反對,認為改革前,莫斯科方向的S-200等老式防空導彈雖然落後,但如果維持,則可以同時對付上千個來襲的空中目標。退役後,只能應付十幾個空中目標,如果爆發世界大戰,這怎麼夠用?
然而正如我們以前所說,當代歐洲,能在任何一個方向快速調來4架第四代戰鬥機,那就已經是大國了……
可以說,謝爾久科夫的改革就是摒棄了這一塊“冷戰活化石”——然後就因腐敗醜聞下台了——這也是俄羅斯改革者常見的下場。
然而,正是因為謝爾久科夫的“胡作非為”,紹伊古現在才能如此“風生水起”。
但說到底,俄羅斯的國防力量只是因為歐洲持續的衰落,而被反襯得比較強大罷了。另外,俄羅斯現在也要設法從蘇聯遺產裡再扒拉點東西出來。
比如最近有消息說俄羅斯要啟封一批T-80BV坦克,並進行改裝。還要把T-72\T-90的火控系統再做改裝,加裝自動跟踪系統,改變其在“坦克兩項”大賽上被全世界嘲笑的“蠕動式行進間射擊”的尷尬局面。
換言之,去年雄心萬丈用T-14坦克替代所有現役坦克這件事,不知道要拖到什麼時候去了。
再加上大量原本應該用來開發購買新式武器的費用現在也都已經投入到敘利亞戰事上去了。
這便是俄國現狀,看起來又雄起一把,但其實際能力,恐怕並沒有明顯的提高。
世界上最窮兵黷武的國家是誰?
如果以軍費佔GDP比例來算,目前奪冠的是阿曼和沙特,如果再綜合考慮在軍費總額排行榜上的位置,那麼軍費在GDP中佔比達到13.5%,總軍費達到487億,世界排名第五位的沙特阿拉伯毫無疑問是當之無愧的冠軍。
再看看軍費佔GDP排名列表最頂上的國家。
第一位是阿曼,14.1%;第二沙特,13.5%;第三南蘇丹,10.9%;第四伊拉克,7.8%;第五阿爾及利亞,6.2%;第六阿塞拜疆,5.6%;第七以色列,5.4 %;第八俄羅斯,5.0%;第九納米比亞,4.8%;第十黎巴嫩,4.8%。(上述為2015年數據,由於各國2016年GDP尚未全部統計出來,暫時這個是最新數據)
綜合簡氏最新的軍費排名和這個世界銀行發布的軍費佔GDP排名榜,我們可以看出,伊朗新聞媒體經常用誇張的語氣談“沙特正面臨經濟崩潰”似乎並非完全沒有道理。
作為世界主要產油國的沙特,軍費開支已經達到如此誇張的程度,可以看出其在也門的戰事是有多不順。從這個角度而言,網上一些嘲諷伊朗軍隊作戰能力不行,打不過ISIS之類的說法,用來形容沙特才更為貼切。
最近西方國家出於種種原因,對沙特又開始新一輪軍貿制裁,美國叫停向沙特出口精確制導彈藥。不過,這樣的做法十有八九是把沙特的訂單推給某個不具名的軍費世界第二的國家。我們之前說過,隨著中東戰事持續,東亞某大國的一些軍工廠的生產速率甚至已經達到了這些工廠剛剛建造時所設計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中應該達到的數字。在中東的戰爭根源沒有肅清的情況下,僅僅通過武器禁運是無法平息任何事情的。沙特的國防預算要花出去,總得有人接單不是?
俄羅斯的窘境
從前面的排名我們可以看出,俄羅斯今年的軍費雖然比去年有了較大幅度的下跌,但其軍費在GDP中的佔比可能會延續去年的趨勢繼續大幅度上升。
儘管普京否認西方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給俄羅斯帶來困難,但現實在這兒擺著,這種否認除了穩定俄羅斯民心之外,恐怕也沒啥意義。
但是,現在俄羅斯的軍事改革看起來似乎又頗有效果。
上週筆者在關於俄羅斯海軍的評論裡提到,俄軍在2008年軍改前,其軍隊總體存在明顯的“兩層皮”,一層是21世紀以來新長出來的,一層是冷戰的活化石。
在當年日不落帝國雄心壯志、天下布武的年代裡,這些軍事基地是耀武揚威,施展與軍事和外交影響力,攫取海外利益的跳板,但到了今天,這些基地就變成了吞噬英國軍費的血盆大口。因為維持這些海外軍事存在都需要花費巨大的經費,很多基地,哪怕一個螺絲釘都要從英國本土運過去,運費就是其本身價格的幾倍,甚至幾十倍。
而如果英國哪一屆政府說要放棄這些海外軍事存在,比如,放棄福克蘭群島——那恐怕是不可想像的,哪個首相敢這麼幹,憤怒的後座議員們非得活啃了他(或她?)不可。
換言之,一個地區性的強國的體格,非要去維持一個世界性帝國的架子——哪怕僅僅是空架子,可想而知,代價也會是非常巨大的。
更何況,英國還有一支核力量要維持,光是維持11艘核潛艇所需的經費可也不是個小數字。
目前,英國已經退役了全部空射核武器和陸基洲際導彈,只保留了4艘“前衛”級戰略核潛艇,每艘艇上帶有12枚“三叉戟”導彈(單彈頭)。
而且英國對於維持自己核潛艇艦隊技術的先進性還是比較上心的,目前英國擁有7艘攻擊型核潛艇,其中四艘“特拉法爾加”級,3艘“機敏”級。“機敏”級核潛艇目前還有3艘在建,一艘正在籌備開工,最終將完全替換“特拉法爾加”級。
現代化核潛艇的價格是非常驚人的,可以說英國這11艘核潛艇的建造和運行成本,就已經超過了許多排名在後面的國家的總軍費開支了。
更何況英國還有著兩艘“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要服役。至於當今僅有6艘驅逐艦,這倒不是大問題了,反正現在除了中美這樣的國家,誰還會把裝有先進相控陣雷達的驅逐艦當通用驅逐艦來用呢?英國海軍的主力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悄悄換成護衛艦了,所以接下來26型護衛艦的建造,對於英國海軍來說還是一個未知數,需要大量的資金。
在空中力量方面,英國與美國合作F-35,自己生產EF-2000戰鬥機……
總之,英國這15萬軍人,可都是錢堆出來的。今天的英國可謂是真正把當年《是,首相》裡的吐槽付諸實踐了,明明有這麼多先進裝備,明明已經是世界第三軍費大國,卻存在那麼多“匪夷所思”的國防能力“漏洞” ——圖的,不就是為了讓英國人民感覺自己受到了保護麼?至於俄羅斯知道不知道你們其實保護不住——在這個時代,似乎不是很打緊。
印度軍費超俄成第四為何還不夠花 都是自己折騰的2016.12.15觀察者網
2016年簡氏防務周刊發布的年度國家軍費報告出來了,在今年的軍費排名中,印度成功取代俄羅斯,排到了世界第四,令不少人感到“震驚”。
事實上光看軍費的話,現在世界明顯分為三個集團,第一集團只有一個國家,美國,軍費一騎絕塵達到了6220億美元;第二集團還是只有一個國家,它的軍費有1918億美元;第三集團是世界上其餘剩下的國家,第三名英國的軍費為538億美元,印度506億、沙特487億、俄羅斯484億、法國443億、日本415億、德國358億、韓國335億……
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間有3倍多的差距,第二名和第三名之間還是三倍多的差距,再往下的差別就不是特別大了。
簡氏的這個排名肯定還會引起美國一些專家的反對,認為中國的軍費被低估了云云,不過這不要緊。
反正我們對這些也都已經習慣了,真正讓人有興趣多說幾句的,反而是第三集團裡面的各國。
首先,我們要說說:
英國世界第三的軍費,咋還不夠用?
近年來,大英帝國給人一種日薄西山的感覺,“沙漠之鼠”沒有了坦克,軍艦沒有了反艦導彈、陸基洲際導彈全部退役,空軍轟炸機統統“拜拜”。
退役兩年的卓越號航母沒有合適的停泊港口不得不前往土耳其拆除,港口上揮手告別的人群總有一種夕陽西下的淒涼感退役兩年的卓越號航母沒有合適的停泊港口不得不前往土耳其拆除,港口上揮手告別的人群總有一種夕陽西下的淒涼感
然而英國的軍費雖然僅為世界第二大軍費那個國家軍費的三分之一不到,但卻依然是世界第三,比第二名印度多了30多億美元,相比之下,英國軍隊的規模比印度可小得多,後者足有170萬大軍,而英國武裝部隊總員額數僅有15萬。
在這種情況下, 英國軍費是如何捉襟見肘的呢?
這事兒真是“孩子沒娘,說來話長”了,對於英國來說,其歷史是最大的包袱。大英帝國的餘暉逐步褪去的同時,卻仍然在全世界留下了一系列軍事基地。例如塞浦路斯、直布羅陀、福克蘭群島(馬爾維納斯群島)、迪戈加西亞等永久性基地;還有一些租借的基地,例如,在卡塔爾的阿爾烏戴得基地、巴林的海軍基地(2016年新設立的)等;再加上與英國有外交合作關係的新加坡、緬甸、德國、肯尼亞、加拿大、尼泊爾……
中國用九千億軍費乾了哪些事?國產航母呼之欲出2016.3.5 新浪軍事
兩會期間,各種媒體焦點聚焦中國,而中國公佈的軍費開支數量增長之快,就成為人們所關注的焦點。
按照公佈的數據,我國2015年國防預算約為8868.98億元,較上年增長10.1%,2014年中國軍費預算約為8082億元。而根據剛剛公佈的2016年中國軍費增長7.6%達到9540億元人民幣(1460億美元),系6年來漲幅最低。去年中國軍費增長率為10.1%。中國國防費用的主要支出項目有人員生活費、訓練維持費和裝備費。許多人不禁會問,這麼多的軍費都花到哪裡去了?
一般來說一個國家的國防開支主要三部分組成,就是人員的生活費、訓練維持費和裝備費。當然也包括新型武器在內的所有武器裝備的研究、運輸和儲存費用。而中國軍費的增長只是中國國防開支的正常需要。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國防支出確實已經連續多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長。但是就如同中國經濟一樣就是因為起點較低,所以才會出現這種增長幅度過大的原因。
首先,我們國家面臨著軍事變革;軍隊中大量老舊的武器需要淘汰退役,換更新的裝備,這是軍費一個重要的支出,同時中國大力發展自己頂級裝備的。
裝備採購費不便宜
中國陸戰裝備和空軍裝備的費用也是異常驚人的,一架殲-10B戰鬥機或殲-11B戰鬥機約3億元,一架殲-20戰鬥機的價格應該在6億元,採購一個戰機航空師需要至少200億元。而99式主戰坦克一輛2300萬,96式坦克1500萬。而如果給一個裝甲師全面換裝則大約需要200億元,現代戰爭武器的花費之高可見一斑。武器裝備使用的燃料費用、修理備件、訓練費用等則更加龐大。
然而現代高技術裝備的價格是驚人。目前,中國海軍建造的新一代大型水面艦艇的採購價格均在10億元人民幣之上,例如一艘054A型導彈護衛艦為20億元左右,一艘052C型導彈驅逐艦為40億元左右,而最新的052D型導彈驅逐艦則高達50億元左右。如果按照目前現役和在建的大型主力艦艇計算,30艘054A、18艘052C/D的總採購費用就超過百億元。
正在大連造船廠建造的001A型航空母艦,其結構與遼寧艦基本相當,估計其建造價格在200億元左右,如果按照一個航母特混艦隊由1艘航母、4艘052D導彈驅逐艦或055型導彈驅逐艦,4艘054A導彈護衛艦、1艘5萬噸級綜合補給船、2艘093A型核潛艇和80架各型號作戰飛機來計算,中國建造一個航母艦隊的總採購約為500億元。那麼還有那些武器中國軍費重點投入的項目呢?
美媒:別小看中國軍費的能量
美國《赫芬頓郵報》2015-12-21日文章,原題:中國的戰爭——用代數戰略埋葬美國 2016年總統大選辯論期間,“美國花錢比中國多很多”的理由很可能被用來淡化中國威脅的可能性。該理由具有統計學的吸引力:報導稱中國每年軍費快速接近逾2000億美元,但美國軍費仍是其3倍多。且中國的軍事開支僅佔GDP約2%,而美國接近4%。但有幾個因素令這種“比花錢”論調大打折扣。
首先,美國軍力遍布全球,而中國祇專注於地區。此外,同是1美元,在中國軍費中遠比在美國更耐用,原因至少有兩個:中國軍人的工資和福利比美國軍人低很多;中國工廠批量生產的武器明顯成本更低。因此,僅憑軍費預算就輕視中國的力量是錯誤的。特別是考慮到,中國GDP增長會繼續大幅領先美國,且無法保證其用於軍費的比例會一直遠遜於美國。
事實上,中國軍隊正快速擴充,在財力上毫不吃力,這引發了一個嚴峻問題:中國最終會有能力對付美國,就像美國一戰時對付德國、二戰時對付德日以及冷戰時對付蘇聯那樣嗎?換句話,中國能夠利用其出類拔萃的製造業實力在戰場上打敗美國嗎?
二戰伊始,德日經濟總和只有美國的一半。美國能出動30萬架次飛機,德日加起來不到20萬。誠然,前線作戰的美國人打贏了二戰,但他們的後盾是後方工廠。這些工廠生產武器的速度遠比敵人摧毀武器的速度要快。可如今,幫美國打贏的那些工廠,很多要么關閉要么外遷到重慶、深圳等中國城市。
至於蘇聯的例子,可能與當前局勢特別相關。普林斯頓大學的艾倫•弗里德伯格教授做了對比:當初蘇聯出於意識形態原因,自斷於國際貿易體系,也在很大程度上自絕於全球科技體系……如今中國人正相反,他們盡可能深入全球經濟和世界科技體系。這種戰略聰明多了,這令中國飛快發展。儘管目前美國軍費遠多於中國,但代數戰爭將逆轉,似乎只是時間問題。
相關新聞
川普要退空軍一號新機 波音市值大蒸發(回應:如果中國放空波音,未來四年美國經濟太好玩了!)
特朗普發推炮轟F-35太貴 洛馬回擊:物有所值 美最大軍火商股價直線暴跌(回應:川普加油,搞垮美國軍火經濟哈哈哈哈哈哈 F-35是收保護費的利器,罵完波音罵洛馬,川普吃錯藥了到底要幹嘛? 洛馬波音是支持希拉里的,遭到報復了.)
簡氏稱印度軍費已超越俄居全球第四接近中國一半
《簡氏防務》2016.12.11發布的2016年全球防務預算報告指出,印度2016年的國防開支為510億美元,到2018年,印度將可能成為全球第三大的軍事開支國。
全球軍事開支在2016年達到1.57萬億美元,預計未來十年將經歷強勁增長,並在2018年回到金融危機前的水平。而亞太國家近幾年的防務開支一直處於上升水平。日本的防務預算到2020年將徘徊在410億美元左右,美國仍是全球最大的軍事產品與服務的購買者,2016年的軍事開銷占到全球防務開支的40%。
2016年全球國防預算最高的國家是美國,將近6220億美元,其次是中國、英國(540億美元)。印度以510億美元在全球的排名從第6上升到第4,受油價下跌困擾的沙特(486億美元)排名第5,俄羅斯(484億美元)則從第4滑落到第6。
據中國政府在3月份兩會期間公佈的數據表明,2016年,中國國防支出預算為9543.54億元人民幣(按12月13日匯率約合1382.98億美元),增長約7.6% 。
印度認為阿瓊坦克比我軍99更先進然而75%卻在趴窩2016.12.12 新浪軍事
最近印度軍工好消息不斷,一方面是自己的LCA戰鬥機終於迎來了83架大訂單, 4800億盧比(71.15億美元),單價高達8570萬美元,堪比採購蘇-35了;還耗資330億盧比(4.9億美元)訂購36部“皮那卡”MK-1型遠程火箭炮,也是印度自己生產的,這都拜印度重振“印度製造”的計劃所賜,大肆採購印度國產武器。 不過大家或許會發現了,一個曾經的明星裝備似乎變得落寞了,那就是印度”純國產“的”阿瓊“坦克。至於阿瓊為何淪落到這般地步,我們可以從其採購價格上窺見一斑,阿瓊單價為5.4億盧比(折合800萬美元),這是什麼概念? 德國的豹II才650萬美元! 這確實有點讓人不可思議了。 至於為何如此高的價格,一方面是耗時太久,不斷修改一直不能定型的技術參數,一直不能實現的國產化。
回應
阿三最大的問題是腐敗。很多軍火公司給印度高官送錢,這些高官在系統內做手腳,最終導致本國產品不能滿足軍方要求被淘汰。腐敗讓印度淪為一個不著調的國家!摧毀的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工業國防,科技研發能力!
相關新聞
全球軍費增長西媒全賴中俄指責亞太競爭中國應負責2016.4.6
美媒:美軍陷入燒錢戰爭大砲打螞蟻貽害無窮
2016年全球軍事化指數排名出爐 中國排第91位
據德國《世界報》網站2016.12.1《軍事化排名》稱,波恩國際軍工轉產中心(BICC)公佈的全球軍事化指數所顯示出的結果。
BICC並非僅從軍費開支來進行衡量。如果按照這一標準的話,美國將以5950億美元繼續領先全球,之後是中國的2140億美元。更多顯示了軍費開支與國內生產總值以及醫療衛生等其他領域開支相比的比例。因此,雖然俄910億美元的軍費開支明顯少於美國,但是根據指數排名卻名列第五位,遠遠領先於美國(31)和中國(91)。
在俄吞併克里米亞之後再加上東烏衝突不斷的原因,特別是東歐顯示出軍事化程度加強的趨勢。俄一直屬於十個軍事化程度最強的國家之一,而烏則從2015年的第23位上升至今年的第15位。
德國、法國(60)、英國(71)、意大利(81)和西班牙(92)的排名略有下降。2016年西歐軍費開支輕微增長2.7%。譬如德國就計劃到2019年將國防預算提高6.2%。
以色列高居榜首主要是因為義務兵役制的原因,這造成與總人口相比它的軍事人員數量很高。中東大多數國家的軍事化程度仍舊很高。這尤其適用於沙特阿拉伯(17)。
軍事化程度與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公佈的2016年全球飢餓指數進行了比較。飢餓問題嚴重的國家大多軍事化程度相對較低,這顯示安全領域較弱往往並不預示著一個和平的社會,而是一個動蕩的環境。塞拉利昂(146)、和利比里亞(149)等曾經爆發內戰的國家就是這方面的例子。然而在飢餓問題最為嚴重的20個國家中也有軍事化程度相對較高的。這其中包括了乍得(68)、納米比亞(46)、巴基斯坦(52)和安哥拉(37)。
全球軍事化程度最高的20個國家依次為:以色列、新加坡、亞美尼亞、約旦、俄羅斯、韓國、塞浦路斯、希臘、阿塞拜疆、文萊、科威特、白俄羅斯、阿曼、阿爾及利亞、烏克蘭、巴林、沙特阿拉伯、蒙古、越南和土耳其。
回應
讀完此文後才知道美、中、俄的軍事實力排名,原來以色列才是世界上正宗的老大呀!荒謬!嘻嘻偷笑
軍事化程度不等於軍事實力!你看懂文章沒。
朝鮮緬甸怎麼沒進前20,不科學,軍人總數絕對在全國人口中佔很大比例。
軍事化程度越高說明軍事潛力越低。
流浪恆星A 照你這麼說乞丐致富的潛力最大
你是瞎嗎,中國gdp排末尾了嗎,你這條狗腦子都不長到處噴
這個排名說明我們發展經濟和軍事很均衡啊!看不懂,不要亂評論,秀下限……
回應
原來美英驅逐艦最關鍵的晶片是中國製的。
中國不做晶圓代工,可能是台灣製的。
這叫美式統戰。目的是打擊陸製晶片。
套句民進黨的話:這一定又是馬英九的錯啦!
相關新聞
美海軍DDG-1000對陸砲彈一發80萬美元遭取消
美媒:美海軍將放棄電磁炮項目
2016.6.4,美國《財經時報》網站發表新聞稱,美國海軍已經決定放棄電磁炮項目,而五角大樓將再花費8億美元,將電磁炮研製重點轉為防禦性用途,同時用常規火砲來發射已經為電磁炮研製的彈丸。
美海軍DDG-1000戰鬥力形成將再度推遲3年
[據預測國際2016.4.19報導] 目前該艦的問題在於激活其電力集成系統比較複雜。該級艦在建造時強調將推進系統和艦上其它用電系統分開,所有的系統最後採用一個統一的電池系統來提供能量,包括武器系統、傳感器系統甚至推進系統。
英軍最強45型驅逐艦遇大災難 2016.6.12新浪軍事
45型最金貴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它裝備的革命性的整合式全電力推進系統。但是皇家海軍卻從此噩夢降臨,09年“勇敢號”艦在她的處女航中,竟然就在大西洋的中間---突然失去了動力,在那裡飄啊飄。14年,“無謂號”艦因動力故障不得不在演習途中放棄任務,回港維修。 據悉我國艦艇綜合電力推進系統已經在試驗了,可不能出這樣類似的問題,英國人的這個教訓及時的給我們上了生動一課!
深度:美福特級航母延期三年仍未服役中國如何避免2016.10.02新浪軍事
福特級的動力系統非常強大,採用2座新型反應堆,一座輸出功率104兆瓦,一座輸出功率96兆瓦,整體200兆瓦。福特級基本現在整個航母都是用電大戶,比如電磁彈射器/雙波段雷達/電磁炮。然而,隨著新裝備裝備的越來越多,航母也遇到幾次推遲服役,這讓美國參聯會主席麥凱恩非常憤怒。
其實,中國未來也會建造航母,如何避免犯美國這樣的錯誤呢?中國人的方法非常保守,但是有效。那就是,不在一款新機上採用完全的全新技術。這就是為何052C到052D,雖然經過一個052系列內的型號升級,但其實每艘052C都有區別,一些小的區別。正是這樣的區別,保持中國裝備的小步快跑。
這樣一種情形可能以“伊斯蘭國”派出攜帶炸彈的無人機攻擊庫爾德武裝,或是某個恐怖分子試圖操縱小型無人機撞擊美國國會山的橋段呈現。考慮這種對戰爭和技術的態度將如何發展將是合乎時宜的。
破天荒第一次,技術真的看起來青睞於那些擁有較少潛在的人,但卻反常地提供更多機會。
追求絕對的安全將意味著破產
這種情況曾在反恐戰爭相對靠後的時間點以及在徹底變化的戰爭的現代軍事全景及特點的背景下重創了美軍。但是在某種程度上,我們仍然全速走上了一條設法用巨型大砲打螞蟻的道路。我們傾向於以某種被我們自己忽視的方式堅持過度殺傷的觀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我們曾尋求通過向德國的卡塞爾、漢堡、德累斯頓、科隆和日本的鹿兒島、福岡、東京、橫濱等城市傾倒成千上萬噸炸彈來擊敗(我們所自稱的)民主與自由的敵人。
今天,我們利用昂貴的技術和武器過度殺傷敵人,我們錯誤地以為這些技術和武器是以便宜的代價生產出來的。美國用於抵抗現存威脅的支出與恐怖分子和叛亂分子的花費存在明顯的反差。這就如同在槍砲市場上閒逛一樣簡單。在索馬里的槍支市場上,一把美國造M16步槍的通行價格是200美元,俄造AK-47的價格是400美元,弄到引發大範圍恐慌以及戰場內外人員傷亡所必需的小型武器就如同在跳蚤市場挑選二手衣服一樣——不要許可、沒有識別標誌、沒有文件,不需要背景調查:你只要選好武器、付款,就可以前去攻擊自己想攻擊的任何人。一套標準的自殺人彈背心只值150美元。
當代安全和防務的認知必須考慮叛軍發動攻擊的相應成本、當前經濟氛圍以及放棄購買一枚100萬到150萬美元的巡航導彈將能使美國和其他國家可以採購實現幾乎相同目標、但技術上不那麼先進的替代手段的觀念。
我們務必牢記,支持我們在沒有人員損失的情況下在任何時候和任何地方打擊任何人和任務事物的能力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有關國家安全和軍事效力的爭論不應完全在現存的框架內進行。還必須討論經濟的認知和現實。
美英海軍驅逐艦皆傳故障 疑陸製晶片搞鬼2016.11.29中時
美國最先進、造價最昂貴的匿蹤驅逐艦朱瓦特號(USS Zumwalt) 才服役1個多月就故障,無獨有偶,英國海軍驅逐艦「鄧肯號」(HMS Duncan)也在北約演習時出現類似情況,拋錨在海上。俄媒報導,軍事專家們後來發現,兩起故障的共通點皆是安裝大陸製微晶片。
戰爭(抑或僅僅是安全)已經被擁有先進的高技術武器的國家所重構,變得成本高昂起來。相對於擁有廉價得多的武器系統的非對稱敵人,這將引出問題:如果非國家行為體採取高性價比手段攻擊西方,美國這樣的國家可以有什麼樣的應對選項?針對國家的高技術/高成本的安全或防禦措施的低技術/低成本攻擊的潛在後果是什麼?美國不大可能有能力持續進行這樣的戰爭。美國對“伊斯蘭國”的軍事行動每小時花掉美國納稅人的錢遠大於60萬美元。到2016年下半年,美軍在阿富汗戰爭中軍事行動的花費為7500億美元,而在伊拉克為8190億美元,這些錢本可以撥給其他更為關鍵的軍事和非軍事(如民生工程)計劃的。
美國軍事行動(不管是進攻性的還是防禦性的)成本高昂,僅一枚中程或遠程亞音速巡航導彈(如“ 戰斧 ”導彈)就要花費大約150萬美元。一枚空對地AGM-114 “ 地獄火 ”導彈需要大約11.5萬美元的高昂開支。被稱為“輕標槍”的肩扛式火箭的成本為每枚約15萬美元。一套APKWS-II先進精確殺傷武器系統的成本約為2.8萬美元。我們告別炸彈、擁抱精密製導彈藥和智能武器的行為通常是在沒有明確和連續考慮成本代價的事實的情況下採取的。“便宜”的激光制導武器身上的價簽會高達25萬美元。
我們將遭遇到一個類似於在幾十年花費數万億美元發展各種各樣核武器(核動力飛機、核動力巡航導彈以及專門用來攻擊潛艇的ASTRO核魚雷)之後觀察到的衝突。在ASTRO核魚雷的案例中,使用這樣的魚雷將意味著同時毀滅目標以及發射魚雷的潛艇。
戰爭的出發點是在使自己受到盡可能少損害的情況下給敵人造成毀滅或破壞。在ASTRO核魚雷的案例中,這一邏輯將使我們失望,並成為今天在考慮設計和開髮用於防禦和追擊像向造價昂貴的美國軍艦發射蹩腳老式火箭那樣叛軍的武器時的安全和防務邏輯的一種隱喻。美國軍艦要來花費過度高昂的代價來防止這種攻擊。
對手也在利用廉價的先進技術
我們經常認為我們的軍事能力使得我們可以主宰戰場,以獲得全方位優勢和對敵人的包圍。通過轉向“無人操縱”系統或(小型)無人機,這樣的技術可能開啟一個戰爭新時代,其中擁有較少經濟潛力(不只是能力)的行動者可能抓住按對自己有利的方式擴大戰場空間的機會,即通過使用裝載了炸藥的簡單無人機。在此過程中,行動者將利用不同的渠道或新方法(對他們而言)來攻擊敵人。
美媒:美軍陷入燒錢戰爭大砲打螞蟻貽害無窮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2016.11.14發表題為《美軍真正的問題是用“大砲”打“螞蟻”》的文章,作者為托比亞斯•比格爾斯和斯科特•尼古拉斯•羅曼紐克,編譯如下:
高技術武器意味著更多的花費
在與不對稱威脅戰鬥的時候,我們不得不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們處在傾斜天平的哪一邊?通常而且幾乎是老生常談的情形是,我們把自己描述為優勢方——我們擁有技術,我們擁有裝備,我們擁有持續的開發能力。但是我們真的擁有實施此類高端、漫長、幾乎沒完沒了戰鬥的資金嗎?
看一下美國軍艦“梅森”號2016年10月在紅海的防禦行動。該艦對一次叛軍攻擊的應對迫使我們反思防禦措施所涉及的成本因素,以及我們如何通俗地詮釋戰爭和國家安全的成本。對也門叛軍攻擊進行的短短幾秒的抵擋令人不安地花去了美國海軍800萬美元。叛軍攻擊的成本為50萬美元,即不到“梅森”號軍艦應對成本的10%。
在本文中,筆者將主張調整安全和防務討論的方式,把它們置於目的是進行21世紀高技術戰爭的語境之下。戰爭的非對稱性在作戰的物質成本方面從未有過更顯著的體現。
美國針對非國家武裝分子的21世紀戰爭似乎要求高技術的武器。它們包括進行快速和有效的運輸所必不可少工具、殺傷性和非殺傷性武器、作為士兵戰鬥制服一部分的個人裝備、“無人駕駛”或遙控設備、實時通信技術、機器人平台、全球監視與類似於“低成本成像末端導引頭”的儀器,以及改用非石油燃料。與這些必要武器和裝備相關的成本大得驚人。
智能技術武器裝備(即通常被與必要的“精密”特性、非致命元素或“綠色能源”含義相關聯的器具)是頗費金錢的。相比之下,非國家行為體(NSA)則沒有進行類似的預算削減、環境考慮或人權與條約要求的責任。非國家行為體(通常是叛亂和恐怖分子,或好戰的極端主義者)的攻擊和應對成本在費用上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對於像美國和北約這樣的高技術國家和組織來說,這種高技術戰爭在經濟上正在變得日益缺乏可行性。
高昂花費將令軍事行動不可持續
國家必須考慮低技術攻擊與高技術防禦應對之間的反差。現在的情況是,高技術國家由於它們對軍事的偏愛以及對高技術戰爭文化的強烈迷戀,還沒有真正考慮低技術應對的選項。
紐約時報:美國總統選戰 醜態畢露 舉世鄙夷 2016-11-07聯合報
美國總統投票前七十二小時,紐約時報以「別提候選人付出的代價了,美國為這次選戰的付出更慘」刊出專論,指出二○一六年大選,是美國政治制度遭舉世鄙夷譏諷最嚴重的一次。這次選戰卻將美國政治醜陋面赤裸裸攤在世人面前,且暴露美國這個以民主理想自我界定的國家,其實和第三世界民主停滯國家一樣,成為反民主勢力受害人。
這次選戰充斥謾罵、性醜聞、貪腐指控,川普還說他擔心做票。美國這個品牌究竟失去多少光澤,目前無法量化。
美國人一度自覺是舉世羨慕的對象,現在則常覺得處境尷尬。美國的品牌仰賴美國夢,美國商家向來將牛仔褲等商品包裝成美國夢的一部分,向全球行銷,如今全部聽從建議,取消類似廣告。
回應
這次美國大選,醜態畢露的是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CNN、、等所謂的主流媒體。紐約時報選邊站,積極充作希拉蕊的打手,每天批評的矛頭直指川普,不管道理只問立場,天天洗選民的腦,完全喪失了媒體中立的基本原則。
這次美國的大選,把二戰後國際新秩序,全世界民主系統設計的核心價值『商業帝國利益派』四處發動戰爭.掠奪全世界的資源,美國國內分贓不均、內部爆發嚴重衝突,讓全世界的人民直接戳破民主的神話
美是金錢立國! 假民主!
是的,美國不要再輸出民主了,你們的制度並不是最好的
美國總統是間接選舉 即使獲多數人支持 仍然落選 :在1824年、1876年、1888年及2000年曾出現過。
另參【圖博館】:中國大戰略 《絲路文化海上卷》 藏疆港台獨之毒藥 民主的烏坎之路 假民主自由之名 民主就是挑爛蘋果 《民主的類型》 中國式媒體監督 中日釣島之爭 中艦南海逼退美艦 中國與韓朝 中國與東協東協加三 中國崛起(二) G2 炒作能阻止中國崛起?《中國模式》 《柔性權力》 中國經濟成長之謎 中日筷箭之爭 中國市場 對中貿易戰 大陸經濟 國際金融新體制(一) 國際金融新體制(二) 雙率大戰 對中貨幣戰 二馬二印鈔二後果 貿易保護主義 《中國入世》 俄烏戰爭 天下民主一般黑 民主偽形(一) 民主偽形(二) 《德國與日本的省思》 伊斯蘭革命 《歐洲新霸權》 《歐元》 歐豬四國 《歐洲共同市場》 《費城神話》 美善的《帝國》 《歷史的終結》 《文明衝突》 《美國的分裂》 《美國時代的終結》 《霸權體系與國際衝突》 《美國的危機與轉機》 《美國實力的衰落》 《全球反恐戰爭》 《恐怖主義威脅與美國政府的回應》
其後,這些示威者轉往附近的干諾道中和西邊街交界處示威,占據了十字路口,令交通癱瘓,而現場所見,當時大概有數百人。
在與示威者對峙多個小時後,警方於凌晨12時採取行動,從3方面推進,逼使示威者回頭向東走向中環方向,但推進行動時而進行,時而停頓。
凌晨2時左右,有個別示威者向警員投擲磚塊後,警方採取終極行動,派遣俗稱「速龍」的特別部隊驅趕示威者。
在短短10多分鐘內,示威者四散,占據行動結束。
香港宣誓事件反釋法遊行 警民爆發衝突2016-11-06聯合報記者李春╱即時報導
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即將就香港立法會兩名青年新政議員宣誓風波釋法,香港民間人權陣線今天下午發起萬人遊行反釋法。中方駐港官員說絕不讓港獨分子進立法會。
香港民陣今天下午發起遊行,反對人大釋法。遊行隊伍下午三點半由灣仔修頓球場出發,五點到達終點中環香港終審法院,在法院前集會。
民陣發言人說,有一萬一千人參與遊行,感到滿意。民陣召集人區諾軒說,人大常委在香港法院審理宣誓事件的司法覆核期間釋法,是破壞香港的法治的行為,希望人大常委撤回釋法的決定。
部分參與團體社民連、香港眾志、工黨等,接近遊行終點後就繼續前行,準備遊行到大陸駐港中聯辦示威。警方舉黃旗指其違法,雙方一度對峙,最後開放一條行車線放行。
但也有人支持人大釋法,一個叫「保衛香港運動」的團體,在分域街附近集會,約有五十人參與。
大陸駐港中聯辦主任張曉明下午召集香港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到中聯辦,講述人大常委釋法。張曉明指港獨言行觸犯一國兩制底線,危害國家領土完整及統一,絕不允許港獨分子當立法會議員,釋法主要針對港獨。
張曉明又說,中央已預計到,部分香港人對人大釋法持抗拒態度,部分年輕人可能採取激烈行動,但為保持原則,即使抗爭行動難以避免,會堅定地應對。
回應
支持釋法,捉拿暴民。
香港这些英皇民的逻辑就是:他们可以打砸抢,可以骂你支那猪,你却不能用法律制裁他们。其實以前英國管治香港年代,香港不像現在那麼自由、民主。
相關新聞
中聯辦:絕不容許“港獨”分子就任立法會議員
人民日報微信:是時候給“港獨”分子一次徹底教訓了!
港民眾期待“人大牌釋法消毒水”澆滅“港獨”
中央出手 港府:人大常委會將主動釋法
內地學者:釋法有助維護法治權威和香港民生福祉
港媒力挺人大常委會就基本法釋法
环球网社评:人大释法打击了“港独”和极端势力
英媒妄称释法系香港终结的开始 中方:不要干涉中国内政
多名“港獨”分子或失去议员资格 “港独”终遭主流民意唾弃
港議員不依法宣誓 人大:不得就職 港獨議員喪失資格
环球网社評:香港社會千萬別中了西方輿論的招
西方妄稱破壞香港司法獨立 外交部:中國不是你們在亞洲的傀儡
回應
不僅要釋法,還要對一切分裂國家的跳梁小丑施以重刑!
趕緊通過第23條吧,具體應該在刑法裡增加分裂國家罪,可操作性就強了。
香港是中國的,你要獨立,請滾出中國。
這是修改基本法!
這是修改法律?你的智商真值得懷疑。法律條款大多數情況下是不用解釋的,但是有人肆意利用法律條款概括性往別處解釋,那就要說明法律的本意了。
此次釋法有利於解決香港立法會部分候任議員宣誓違法引起的爭議,有利於維護國家安全,打擊和遏制“港獨”勢力,有利於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不走樣、不變形。
誰觸碰底線,就應該從嚴懲處誰,國家完整的根本大義,誰都不可違背。
港示威者試圖重演占中 但被驅散2016.11.07 中央社
香港一批年輕示威者6日晚試圖重演「占中」運動,但占據馬路數小時後被警方驅散。事件起因緣於泛民主派以民間人權陣線名義舉行遊行,抗議大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就香港立法會宣誓事件釋法。
遊行於下午3時半由港島灣仔修頓球場出發,向西遊行前往位於中環的終審法院,泛民各黨派代表都有參加,包括民主黨、社會民主連線、青年新政、香港眾志等。
民陣方面宣布有1萬1000人參加,警方則說有8000人。
遊行於晚上結束後,部分激進年輕示威者沒有散去,而是轉往西環的北京中央駐香港聯絡辦公室大樓示威,期間他們曾衝擊維持秩序的警員,警員向他們噴射胡椒噴霧。
回應
裡面那個黑中國的文風,完全是中國公知的風格啊,燒成灰也認識。
人不要臉最可怕
文人之筆利於刀劍,古來如此
手段精巧,內心邪惡。西方政治幾百年來一貫如此
儒以文亂法,果真如此啊
結果出來之後,不管誰當選,都會有人說是民主的勝利。再順便黑一波某國沒選票。民主國家誰上台都一樣,民主再差都比沒選票強云云。
http://www.guancha.cn/SongLuZheng/2016_11_08_379857.shtml
全國人大通過香港特區基本法第104條解釋2016.11.07新華社
新華社快訊: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7日上午經表決,全票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的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主要官員、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各級法院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員在就職時必須依法宣誓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發言人7日釋法通過發表談話。該發言人說,今天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針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選舉及個別候任議員在宣誓時宣揚“港獨”主張,侮辱國家、民族引發的問題,對基本法有關條文作出解釋,明確了依法宣誓的有關含義和要求。全國人大常委會的這一解釋,表明了中央政府反對“港獨”的堅定決心和意志,維護了基本法的權威和香港法治, 順應了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願望,完全必要,正當其時。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負責人表示,此次釋法有利於解決香港立法會部分候任議員宣誓違法引起的爭議,有利於維護國家安全,打擊和遏制“港獨”勢力,有利於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不走樣、不變形。
連日來,香港許多政界人士紛紛表示,人大釋法就是為了遏制“港獨”。
有關立法會議員宣誓的問題,目前在香港正在進行司法程序,香港高等法院最快下週一才會作出判決。行政會議成員葉劉淑儀認為,人大釋法選在這個時間段是有技術上的考慮,有利於澄清本地法律模糊不清的部分,“就算法官盡快裁決,還都會有一段訴訟時期,在香港也可能上訴到終審庭,也許最快也要一年半載,在這段時期內,怎樣的宣誓才有效,怎樣才符合《基本法》第一條、第104或者其他條款的要求,才能當特區的議員,這方面香港的法律就很不清晰,所以人大常委在法律上早日將有關的法律原意澄清,是有幫助的。
………..
大選中,媒體的表現最為詭異,可以說打破所有底線和禁忌。在共和黨初選時,紛紛炒作特朗普的出格觀點,頗有嗜臭如飴的感覺。結果很快就把特朗普這個政治素人變成了全國著名的政治新星,為他成為共和黨候選人立下汗馬功勞。
這種反常的背後首先反映了媒體在互聯網時代的困境:傳統媒體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單靠不痛不癢、四平八穩的報導已經不可能贏利。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把市場效應放到極高的位置。所以即便特朗普表現得很政治不正確、很不靠譜,只要能吸引眼球,媒體便一擁而上,充當了他傳播的媒介。雖然,職業道德讓位給了生存壓力,透著一番無奈,但吸引眼球賺取點擊,短期內還是得利者。
那段時間,特朗普利用媒體或者主動被媒體利用做得十分成功。
只是沒想到,美國媒體“溫飽”之後,還有餘力追求“淫欲”。等到進入兩黨對決階段,各大媒體又打破長期以來的中立、客觀原則,一邊倒地站在了希拉里的一邊。
我在美國觀選期間,雖然選舉已經進入尾聲,但媒體的風格依舊。《New York》雜誌封面是特朗普誇張、醜陋的特大頭像,封面標題則是大大的《LOOSER》。《大西洋月刊》乾脆發表社論:請不要投特朗普。
至於各家紙媒和電視台每天的主要內容就是攻擊特朗普。出版界也出了紅寶書——《特朗普語錄》。
顯然,這一會兒,媒體發現先前自己玩火玩過了頭,但悔之晚矣。於是只能不顧“節操”,鼎力支持希拉里以求“彌補過失”。然而,這種為了“正確”的目的,不顧手段的風格一旦成為傳統,後患無窮。
也難怪美國著名的媒體人庫克在一場研討會上說:“紙媒的方式在我看來違反了所有新聞報導的準則。”
當然站在中國人的立場,對媒體的觀察並不僅僅局限於大選,還有對中國的報導上面。這裡面不妨以西方媒體的標杆《紐約時報》為例。
最近《紐約時報》有這樣兩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其春秋筆法簡直讓人自愧不如。
這一次大選重創美國的軟實力,把展示其製度優越性的機會變成了一場鬧劇乃至悲劇。但《紐約時報》的文章竟然還能把這個“制度事故”轉化成對中國的攻擊。
.........
川普唱反調 歐巴馬4壯志難酬
接納非法移民遭擋 待川普、新國會決擇
歐巴馬推寬赦非裔 川普:縱容販毒
川普要恢復禁運 美古伊朗關係恐退回原點
TPP觸礁
相關新聞
RCEP 觸礁 亞洲國家紛紛琵琶別抱TPP 天下雜誌 2015.11.22
美國(總統候選人希拉蕊/川普)反TPP與亞太國家焦慮 中時社論 2016.8.5 TPP遇阻 多國欲投中國RCEP懷抱
英媒:是時候宣布TPP臨床死亡了
天災黨爭不斷 安倍放棄在本屆國會通過TPP
聯合報:G20峰會 看中俄縱橫 憂台灣孤立:中(一帶一路)俄(歐亞經濟聯盟)戰略方向一致;美國歐(TTIP)亞(TPP)布局難產。
百日大計 川普怎打造新美國
川普第一步 先弭平被撕裂的國家
川普勝選釋善意 市場巨震後趨穩
Fed臉綠 下月升息生變
川普經濟解方…減稅、增支出「把就業帶回美國」
川普傾向孤立主義…亞歐中東 美恐放手
世界權力版圖重劃
民粹川普 掀起歐洲反體制政潮
老美移民加拿大 不是笑話
美歐反體制怒火 愈燒愈旺
國際關係巨變 …全球瀰漫濃濃震驚、不安
習近平電賀川普當選:中美管控分歧、合作共贏
川普勝選 陸:盼中美關係持續穩定發展
陸學者:川普保護主義 陸反有戰略機會
印媒稱美大選致決策停擺 中國出手撬走美兩重要盟友:菲律賓、馬來西亞
环球网社评:中国为何无需担心美国总统更迭:中美关系已经不是华盛顿一方说了算,更不是白宫的某位阶段性主人说了算,是由华盛顿和北京共同塑造,且北京塑造的能力在增强。
張小寶:為了證明美國媒體在大選中客觀中立,中國磚家也是拼了2016-11-09
本屆亂象頻頻的美國大選迎來了最後時刻,許多人心中的“尷尬癌”大概終於可以切除了。大選中美國媒體的偏向也令人大跌眼鏡,遭到了美國國內外的諸多批評。然而,美國媒體產業發達,積累了許多粉絲擁躉,為其辯護者“理直氣壯”,毫無尷尬,氣勢一點不輸批評者。筆者最近就抱著學習的態度,認真研究了一篇媒體界專業人士的辯護文,果然受益匪淺。
票數多卻落選 民主黨再一次飲恨2016-11-09經濟日報
截至美東時間早上8點10分為止,柯林頓的全國總得票數為59,163,675票,贏過川普的59,027,971票。逾13.5萬票的領先差距,使柯林頓成為歷來第五位贏了總票數,卻輸了大選的美國總統候選人。民主黨候選人高爾(Al Gore)在2000年的激戰中,以些微票數領先小布希,但最終以五張選舉人票敗選。
川普贏了!外媒分析四大原因
選前民調完全失準,讓許多專家跌破眼鏡,票數領先的4大原因:
第一,川普獲得無大學學歷的白人選民,壓倒性支持。有大學學歷的白人選民在幾次大選較傾向共和黨候選人,但2016年多轉向支持希拉蕊。第二,歷史紀錄顯示,低收入選民傾向支持民主黨,富裕的選民傾向共和黨,而收入與教育相關,使得每個水平收入指數的選民,對於兩黨的支持率有大幅更動。第三,少數族群如拉丁美洲裔、非洲裔及亞裔壓倒性支持希拉蕊,但支持率仍普偏低於四年前的歐巴馬。而川普在白人族群的支持率,與歷代共和黨候選人的支持率相當。第四,川普獲得男性選民壓倒性支持,但女性選民也沒有減少。
主流媒體民調崩盤 沉默之聲集體反撲2016-11-10聯合報
川普勝出,各家主流媒體眼鏡碎一地。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瑪格麗特.蘇利文指出,美國記者從來沒把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當一回事,因記者大多出身良好,不相信川普這個歧視殘障者和少數族群、以性騷擾女性自豪的人真的會當選,就算目睹大批選民嘶吼著想要改變,也視而不見。記者無法看清美國社會真正發生的事,只是不斷查詢喜愛的選舉預測網站,並暗自感到安心。蘇利文說,川普顯然嗅到了美國大眾對貿易和移民等議題的憤怒。雖然許多記者報導這些美國人的挫敗與幻滅感,但並不真的當一回事,只一廂情願地相信,得體和禮貌在美國仍然很重要,像川普這樣粗魯、言詞激烈的人一定選不上。
國內學者則表示,從英國脫歐公投到這次美國大選,顯見民調和真實民意差距太大,值得思考。
台大政治系教授王業立提到,川普的支持者是相對沉默的一群,當然也是民調無法反映的原因之一,這群偏向藍領、中低階層選民的主動或被動「沉默」,也是因為所謂的「主流媒體」沒有讓他們的聲音出來。台灣閱聽眾接收到的是美國自詡自由派大眾媒體的詮釋,他們型塑出來的川普形象,是充滿負面爭議的狂人。隨著科技發展變遷,過去包括電話、出口民調等傳統訊息收集方式,亟待重新思考改變,因為其結果是否充分反映意向,已經是一個問號。
斯里蘭卡為何效仿希臘翹辮子後賣中國更多資產? 2016-06-03
中國在世界上與相關國家合作,當一國新政府上台後,往往會傳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譬如暫停正在進行的中國項目什麼的。每每看到這種情況,佔豪往往都是抱著觀望的態度。與此同時,當這種事情發生時,會立刻看到很多朋友抱怨:中國沒一個朋友!就不該出去投資云云······其實,這種事本身就是政治博弈的一個過程而已,換一個政府上台暫停項目的最終結果往往不是壞事。
別的不說,以這兩年比較典型的兩個國家為例。希臘,斯里蘭卡.....
另外,中國最近在緬甸也是屢屢獲得新項目和重啟老項目,這些都表明任何國家都有發展的需要,任何國家政府上台只要不像北朝那樣都需要中國,所以當上來一個新政府上台後做一點出格動作大可不必擔心,只要他們發展都需要中國,只要需要就會繼續交易,中國都不會吃虧。未來,像希臘、斯里蘭卡這種事多了,大家也就見怪不怪了!
回應
全國人民勒緊褲腰帶,支持國家的海外併購投資戰略,等取代美元霸權,再解開褲腰帶,拿著大把量化印刷出來的毛爺爺福利,去全世界吃喝玩樂吧。現在撐住別餓死了,光明在前面。
你餓死了?還是你的家人朋友餓死了?
美國智庫很恐懼:中國這些的手段前所未聞 2016-06-03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報告說,中國在這些海域的行動有三個特點:首先,中國利用其經濟活動、法律行動、貿易協議以及外交,為擴張邊界獲取空間,或是與國際夥伴建立互惠關係,這互惠關係讓競爭對手也不得不三思而後行。
其次,中國善於創造條件,實際上控制有爭議地區,為其主權主張正名。例如,中國經常向南中國海有爭議海域派遣漁船,用於宣示對有關海域的所有權。
第三,中國願意有限度地使用軍事武力,回擊那些對抗力量。中國的決策者似乎在軍事推進、暫時收兵和全面威脅之間找到了一種相對安全的平衡位置。
從外表上看,中國的策略還沒有達到目標。
但該報告警告,中國正在實施的是一種長期策略,目的是為了達成長期目標,而不是短期目標,而且,這種策略可能緩慢地走向成功。
因此,美國需要在軍事、外交、經濟和交流等方面建立更有效的反應措施。
二、中國為什麼引而不發?
不輕易開戰,想聚千鈞力於一點,一戰定乾坤。俗話說“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中國深深明白,所有的這些威脅,歸根結底,都是源自於美國。
那些小嘍?打不勝打,跟他們較勁,何時是了啊?“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對這個大魔頭,能不打就先不打,先和他周旋,萬不得以時,抓準了機會往他痛處雷霆一擊,比什麼都管用。那些嘍嘍們主要還是看主子,主子倒了,還不四散?到時候中國就是一言不發,他們都得拿著地圖找咱們進貢。
真要打,中國未必怕,可是話又說回來,中國不能像小布那樣,打伊拉克都不找個充分點的藉口,最後連自己盟國都不干了。自己也下不了台階,那樣會很孤立的。要打,就得讓他連拉上個墊背的理由都找不到最可怕的不是已經射出的箭,而是箭還在弦上的時候。中國引弓不發,對所有的勢力都是一種無形的威懾,所以他們要叫嚷,要鼓譟。中國畢竟不像美國那樣鋒芒畢露,而是少說話,多做事,一步一步地實現自己的策略。現在中國也正在這樣做了。
中國最新軍力全球排名大升:美國人終於變老實了2016-05-27
據世界頂尖智庫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稱,在2015年的國防經費排名中,中國和俄羅斯繼續保持第二和第四的排名,軍事力量方面,中國也首次超越俄羅斯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
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中短程彈道導彈部隊,據分析,至少40個導彈發射旅,裝備各種型號導彈約2000枚,形成了三個火力打擊圈,第一個圈為1至500千米,火箭軍的東風-/11/15導彈、陸軍的遠程自行火砲和火箭炮、空軍的精確打擊彈藥可以完全覆蓋周邊多個國家。第二圈為500至2000千米內,包括第一島鏈、中南半島、中亞地區和日本列島都包括在內,中國可以發射東風-10和空射長劍-10巡航導彈,東風-16/21/25,轟炸機和戰鬥機也可以對敵方目標進行精確打擊。第三圈為2000千米至5000千米,包括第二島鏈、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印度和太平洋諸島都在東風-21D/26的射程範圍內,可以說,中國擁有足夠的組織和指揮能力完成一場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
目前,中國擁有520至550架蘇-27/30和殲-11,300架殲-10,三代機數量達到近900架,僅次於美國,排名世界第二。
中國還擁有12艘核潛艇和60艘常規潛艇,以及世界第二龐大的海軍,擁有世界上排名第二的軍事衛星系統和無人機作戰系統,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民兵組織和準軍事系統,戰爭動員能力不差於任何國家。
而面對美國不停的圍堵中國,鼓譟周邊小國不斷挑事,我們很多極具愛國心之人,坐不住了!“教訓“之聲越來越強,但是為什麼中國軍隊只是“放錄音磁帶”般地一再警告,而遲遲沒有出兵開打呢?
一、美國千方百計逼中國出手;真正讓美國放心不下的,其實正是中國。
蔣政權
韓戰
越戰
還有印軍
美國在和中國直接、間接的幾次交手中,都沒有贏過對手。
美國丟盡了老臉,卻為什麼不向中國出兵?真像有些人說的那樣,搞定中國那麼容易,那為什麼還不打?就是因為他知道向中國出兵一定打不贏。能打贏的,他都打了,像伊拉克/科索沃/阿富汗。美國人是夠狂的,但他們不傻,直接跟中國打,後果會很嚴重。於是他們想到通過其他國家製造的一些特殊事件,逼迫中國打一場區域性戰爭。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1、不會升級成全面戰爭,見好就收,達到一戰削弱中國的目的;2、看看中國的戰爭能力。.........
美國空軍:2021年後將養不起戰鬥機
據美國防務新聞2016.5.24報導,根據五角大樓最新的30年航空產業報告,如果當前的軍隊預算增長率還不改變,美國空軍2021年後將養不起戰鬥機了。由於各軍種繼續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美國空軍採購新飛機的速度已經遠遠落後於退役的速度。這意味著美國空軍的戰鬥機數量在2021年後將開始銳減,並將繼續下降,直到2031年降到最低水平。
原定於2019年退役的A-10不得不延期退役
報導稱,去年美國國會授權空軍到2021年維持1900架以上戰機的存量,但是空軍卻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滿足這一要求。美國國會還敦促空軍參與重啟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22生產線。然而,美國空軍方面卻稱重啟F-22生產線非常不可取,理由是這樣一個項目要付出很大代價。
回應
要錢想要有效率還不如拋中國威脅論吧
一家F35接近2億,一搜什麼隱身船44億。美帝你這是要自己把自己整死吧。
美帝軍隊又沒錢了。每年5000多億的經費,簡直太棒了。趕緊加錢吧,掏空美帝國力。
只用貴的,這是美帝尿性
美國財政部還是劃給國防部管理吧
美軍是全世界最大的武裝犯罪集團。
我覺得讓PLA承包全球防務(含美國)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軍隊一律不得經商!然後軍委紀委出台條例解釋:防務承包(限境外)不屬於軍隊經商範疇。
要錢想要有效率還不如拋中國威脅論吧
放大V效果更好
只怪美軍火商太黑了,建議將美軍火企業國有化!美國政治制度又做不到!美軍等死吧!活活餓死!
又到了去國會要預算的季節了
退休金太厲害了,預算的一半給了退休金。不像中國,可以轉業到其他政府部門,事業單位或者企業,再乾到退休,退休金就不用軍隊出。
美國的常規三個兵種罅隙很深的,互相不搭理,為了自己家的那一畝三分地各出奇招損招。海軍最得寵,陸軍簡直就是姨太太生的。所以上面的設想基本沒戲!
美國空軍又想敲美國政府的竹槓是嗎?
一幫穿軍裝的職業演員又在哭窮要經費了
這哭法我給滿分,總算不用兔子威脅論了
說到底還是軍費問題,美國現在主力裝備都是冷戰高峰期80-90年代初採購的,那時候軍費佔GDP高達5%-10%,而現在美國軍費只佔GDP的4%,所以更新換代就換不起了,至於說加軍費也沒那麼簡單,冷戰高峰期的時候美國政府外債不多,而現在每年光是國債利息就快要接近軍費了。
未來10-20年我們將有幸看到美軍這一享受了冷戰紅利這麼多年的怪獸轟然坍塌。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成為2015年美國政府最大的承包商
[據防務新聞網2016年5月9日報導]根據本周美國政府公佈的數據,美國防部2015年前100名承包商合同總額為1751億美元,比2014年的1776億美元略有下降。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是美國政府2015年最大的單個承包商,合同總額達到362億美元。波音公司以166億美元位居第二。聯邦政府前100名承包商作為一個整體,2015年總收入為2385億美元,這意味著國防部在這些承包商的合同中所佔比例為73.5%。
通用動力(136億美元)、雷神公司(131億美元)和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106億美元)分別位居第三、第四和第五。醫療保健服務公司麥克森擁有Tricare系統一系列的重大合同,是唯一一家進入聯邦承包商前8名的非國防企業。
擁有國防部授予大部分合同的供應商是擁有61億美元的FedEx,約佔國防部發放所有合同46%的份額。其次是卡地納健康,佔交易總額2.3%以上。
但重要的數字是美元。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繼續佔據地位,在2013年和2014年榜單中名列第一,確保了其在高端、精確係統,以及更便宜、更大量武器系統和傳感器領域的統治地位。
分析人員表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霸主地位可以通過F-35、三叉戟艦隊彈道導彈、C-130J和電子器件、武器和服務方案等來解釋。它的主導地位應在明年會有上漲,因為其收購了西科斯基。”
洛克希德是海軍(155億美元)、空軍(73億美元)和陸軍(40億美元),以及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6.564億美元)的頂級承包商。
深度:培養1名殲20飛行員要多少錢一噸黃金都不夠2016.5.6 新浪軍事
要培養一個類似於能夠飛殲-20這樣五代戰鬥機的駕駛員究竟需要如何資歷呢?根據美國F-22駕駛員的機隊選拔條件,起碼要求服役10年以上,飛行小時接近1500小時,並且參與過多次實兵軍演。能滿足這樣的條件的飛行員本來就已經鳳毛菱角,並且F-22是單座機,沒有雙座教練型,所以上去飛的必須都是十足的成手。為了保證不出問題,F-22的駕駛員還要進行300-500小時的地面模擬機訓練,就算飛上藍天的也要保持每年不少於100小時的模擬機訓練。堆積下來,一個F-22飛行員的實際飛行小時1500小時,地面模擬小時也差不多要達到1500小時了,光培訓費用就多少,這些小國盤算過嗎?
再回頭看中國的選拔方法,中國的戰鬥機飛行員在殲-5,殲-6時代大約只需要50-60小時培訓就可以放單飛了,但是現在要有100小時初級和中級訓練,還要有50-100小時的高教或者同型教練機帶飛才可以真正放單飛,讓你獨立駕駛四代戰機升空訓練。要成為一名能夠各種氣候條件下都能飛行的熟練飛行員,大約再需要1000飛行小時,就目前訓練強度需要10年左右。中國未來殲-20的駕駛員就要從這些能夠飛全天候的戰鬥機飛行員中優中選優選拔。
中國四代戰機,例如殲-10,殲-11這些戰機大約一小時飛行需要30萬人民幣,打造一個全天候飛行員那就是1000飛行小時,折合3億人民幣,算上前期培訓和日常地面模擬費用,至少要在3.5億人民幣左右,這個價格已經遠超過一架四代機的單價了。以前說飛行員是身體等重量黃金堆出來,現在看來遠非那麼少的錢,按照現在的金價大致折算下,至少要1噸多的黃金才培養出來一個能飛五代機飛行員;咱們說的不是能駕駛飛機升空降落,更是能夠飛起來能戰鬥的實際戰鬥員。
再來看土耳其、印度、韓國這些國家,本身能夠飛四代機的飛行員就已經算鳳毛麟角,再投入改型四代機對於經濟上是一個不小負擔。我們可以推算下,要列裝1個團12架的五代機,僅飛行員成本就是70多億美金,外加上採購五代機的單價,光置辦上這麼一個五代機機隊就要花費相當不菲的價格。所以對於這些國家來說,真的是造不如買。(作者署名:無名高地)
美售巴F16價漲2倍到9千萬美元 巴鐵或購殲10替代
梟龍為何被斯淘汰 遭斯軍火掮客要賺取400萬美元的佣金抬價20%上漲到2900萬 斯買不起希望以2000-2500萬購買俄米格-29。(回應:梟龍單價約2千萬,米格-29約3.5千萬,殲10B約4千萬,殲11B約5千萬,殲-20約1億,蘇35約7千萬,F-35B約1.3億,印法飆風約2.5億)
中國用九千億軍費乾了哪些事?國產航母呼之欲出2016.3.5 新浪軍事
兩會期間,各種媒體焦點聚焦中國,而中國公佈的軍費開支數量增長之快,就成為人們所關注的焦點。
按照公佈的數據,我國2015年國防預算約為8868.98億元,較上年增長10.1%,2014年中國軍費預算約為8082億元。而根據剛剛公佈的2016年中國軍費增長7.6%達到9540億元人民幣(1460億美元),系6年來漲幅最低。去年中國軍費增長率為10.1%。中國國防費用的主要支出項目有人員生活費、訓練維持費和裝備費。許多人不禁會問,這麼多的軍費都花到哪裡去了?
一般來說一個國家的國防開支主要三部分組成,就是人員的生活費、訓練維持費和裝備費。當然也包括新型武器在內的所有武器裝備的研究、運輸和儲存費用。而中國軍費的增長只是中國國防開支的正常需要。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國防支出確實已經連續多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長。但是就如同中國經濟一樣就是因為起點較低,所以才會出現這種增長幅度過大的原因。
首先,我們國家面臨著軍事變革;軍隊中大量老舊的武器需要淘汰退役,換更新的裝備,這是軍費一個重要的支出,同時中國大力發展自己頂級裝備的。
裝備採購費不便宜
中國陸戰裝備和空軍裝備的費用也是異常驚人的,一架殲-10B戰鬥機或殲-11B戰鬥機約3億元,一架殲-20戰鬥機的價格應該在6億元,採購一個戰機航空師需要至少200億元。而99式主戰坦克一輛2300萬,96式坦克1500萬。而如果給一個裝甲師全面換裝則大約需要200億元,現代戰爭武器的花費之高可見一斑。武器裝備使用的燃料費用、修理備件、訓練費用等則更加龐大。
然而現代高技術裝備的價格是驚人。目前,中國海軍建造的新一代大型水面艦艇的採購價格均在10億元人民幣之上,例如一艘054A型導彈護衛艦為20億元左右,一艘052C型導彈驅逐艦為40億元左右,而最新的052D型導彈驅逐艦則高達50億元左右。如果按照目前現役和在建的大型主力艦艇計算,30艘054A、18艘052C/D的總採購費用就超過百億元,這只是裸船的價格。
正在大連造船廠建造的001A型航空母艦,其結構與遼寧艦基本相當,估計其建造價格在200億元左右,如果按照一個航母特混艦隊由1艘航母、4艘052D導彈驅逐艦或055型導彈驅逐艦,4艘054A導彈護衛艦、1艘5萬噸級綜合補給船、2艘093A型核潛艇和80架各型號作戰飛機來計算,中國建造一個航母艦隊的總採購約為500億元。那麼還有那些武器中國軍費重點投入的項目呢?
俄工业、科技基础雄厚,部门全,航空航天、核工业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俄的武器销售份额占了全球军售的24%(美国占世界的30%)。但俄工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发展缓慢,民用工业落后状况尚未根本改变。
NO.1:美国
美国拥有现今整体实力最强大的军队,同时其军费也名列世界第一,约占全世界总军费开支的43%;陆地面积915.9万,整体上相当富饶,另有诸多海外领地,战略空间庞大;人口3.15亿,大学普及率77%,每万人中有科学家工程师41人,人口质量相当高;人均GDP49922美元,总量156847.5亿美元(2012年)国际汇率,世界第一;在美国工业中,制造业占了全国生产总额的四分之三,就工业基本金属钢铁来说,美国产量占世界五分之一,战争潜力巨大;至于美国的政治制度的相对优越性是不用解释的。
回應
這是評的綜合國力而不是軍事力量,俄羅斯的軍事力量強大但經濟羸弱,整個國家的工業體系除了單一的軍事工業發達外其他都微不足道,一個國家的經濟靠出賣能源來支撐,西方一用經濟制裁降低油價的手段,俄羅斯整個國家的經濟頃刻間就處在崩潰的狀態,要不是中國用幾千億美元買俄羅斯的油氣挺他,恐怕俄羅斯早已不是現在這個樣兒趴下了,這能是綜合國力第二的超級強國嚒?呵呵,要是我們中國不管,老大要打敗老二可以不用一槍一彈,不派一兵一卒了,只經濟制裁加降油價老二就垮絲了,國將不國了!有這樣綜合國力的老二嗎?俄羅斯只能算是一個虛弱病態的巨人,這樣的排名不靠譜!
N0.5:英国
英国(英国原本是英格兰王国的简称),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本土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
英国有较强的经济实力(GDP总计:2.674 万亿美元,第5名),先进的科技(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强韧的军事实力(军事工业健全而发达,有岛国的防御优势),远大的国际影响力(在语言、文化、政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巨大的影响力)。
不得不承认英格兰人是近现代最具优势的民族(源于日耳曼人),英国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之母国,二战以来与美国保持着特殊关系,协助美国主宰世界并从中获益!
NO.4:日本
日本(Japan),全称日本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国名意为“日出之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7200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37.8万平方千米。主体民族为和族,通用日语,总人口约1.26亿。
日本有巨大的经济总量(5.984万亿美元,2012,世界第三),先进的军事技术(没有核武器,但军事科研水平先进),较高素质的人口(学习并传承了唐朝的部分民风,大学普及率64%,每万人中有科学家工程师50人),科技发达(以前用机器人逐步代替产业工人,最近又研制出了杀人机器人,等到其成熟量产,缺乏创造性的人口到成累赘了)。
NO.3:中国
中国,位于东亚,是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并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国家,通用汉语。中国人常以龙的传人、炎黄子孙自居,汉族又与其他少数民族被统称为“中华民族”。
中国乃文明古帝国的唯一幸存者,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拥有着有完整的基础工业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中国在外族征服后,民族性被扭曲,汉文化被阉割,劣币淘汰良币,至今未能匡复好华夏道统。中国是世界上仅存的三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
NO.2: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英语:The Russian Federation),通称俄罗斯(俄国为俄罗斯帝国的简称),是由22个自治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3个联邦直辖市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 国旗为白、蓝、红三色旗。国徽主体为双头鹰图案。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大洲,国土面积为1707.54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N0.8:巴西
巴西即巴西联邦共和国,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享有“足球王国”的美誉。国土总面积854.74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 总人口2.02亿。与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十国接壤。
巴西有庞大的领土面积(851万KM2,参百度百科),丰富的自然资源,经济增长速度较快(GDP总计:2.493万亿美元,拉美第一,人均:12,788美元,2011),较多的人口(1.92亿)。
军事力量并不是很强大,但发展迅速,这几年巴西政府加大了军购。
巴西沿海与内陆开发失衡,工业层次较低,有色种人的比例超过了白种人(混血儿的质量有待验证)。
N0.7: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语: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是位于中欧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北邻丹麦,西部与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接壤,南邻瑞士和奥地利,东部与捷克和波兰接壤,该国由16个联邦州组成,首都为柏林,领土面积357167平方公里,以温带气候为主,人口约8110万人,是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以德意志人为主体民族。
德国以建设一支能保证其和平、自由和独立的军队为目标,但其军事科研水平和军事装备先进。国民军事训练好。
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丧师失地,仅保留有35.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为中西欧最多。其地缘政治相对复杂,有待在欧盟进行整合。
NO.6: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法语:République française,英语:the French Republic),简称法国,是一个本土位于西欧的总统共和制国家,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区。
法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其国民拥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也是欧盟和北约创始会员国、申根公约和八国集团成员国,和欧洲大陆主要的政治实体之一。
法国政治体制上相对集权,经济发达(GDP总计:2.86万亿美元,人均:46,016美元),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农业基础稳健,工业先进,科技水平高,教育较好;军事工业全面,军事科研水平高,有独立的作战指挥能力和作战系统,具有在远距离地域投掷兵力的力量,拥有核武器。
2016最新綜合國力,中國排名絕對意外 2016-04-06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能单单只看它的某一方面,看经济,看文化,看军事......我们更多的应该是看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2016年最新国力新鲜出炉拉~跟随小编的脚步,看看,是哪十个国家入榜!
N0.10:意大利
意大利(Italy),全称意大利共和国,是一个欧洲国家,主要由南欧的亚平宁半岛及两个位于地中海中的岛屿西西里岛与萨丁岛所组成。国土面积为301333平方公里,人口6002万。北方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亚接壤,其领土还包围着两个微型国家——圣马力诺与梵蒂冈。
意大利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也是欧盟和北约的创始会员国,还是申根公约、八国集团和联合国等重要国际组织的成员,意大利共拥有48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是全球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意大利在艺术和时尚领域也处于世界领导地位,米兰是意大利的经济及工业重心,也是世界时尚首都。
意大利在欧洲具有社会、政治及军事上的重要影响力,人口6074万(2011年),GDP总额
计2.198万亿美元(2011年),国土面积301333平方公里.
N0.9:印度
印度共和国(印地语: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英语: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印地语:भारत;英语:India),位于10°N-30°N之间,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印度是当今金砖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至服务业。虽然印度三分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间接依靠农业维生,近年来服务业增长迅速,日益重要。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重要出口国。但同时也是个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种姓制度问题较为尖锐。
印度拥有庞大的军事力量,较大的领土空间(298万平方公里),巨大的发展潜力(人口12.1亿,人均GDP:1485美元,2012)。www.miercn.com 军情第一站
印度一直保持着巨额的军事采购,计划在未来5年内采购300亿美元以上的军事硬件和软件,拥有核武器和航空母舰,南亚头号军事强国。
全球軍費增長西媒全賴中俄指責亞太競爭中國應負責2016.4.6
“自美國開始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兵以來,全球軍費支出首次有了實際增長”——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5日發布的一份報告稱,2015年全球軍費支出上漲1%,是自2011年來的首次增長。
報告稱,儘管美國軍費仍排世界第一、軍費支出5960億美元,但同2014年相比降低了2.4%,與此同時,中國的軍費開支增長7.4%達到2150億美元。在俄羅斯“入侵”克里米亞半島以及烏克蘭東部戰事爆發後,“由於擔心俄羅斯可能向北約領土推進,導致東歐軍費開支激增”。其中波蘭增長22%,斯洛伐克增長17%,拉脫維亞增長14%,立陶宛增長33%。與此同時,“在南海陰影籠罩之下,東南亞國家也不落人後”,菲律賓2015年軍費支出增幅達25.5%,印度尼西亞增16.5%,馬來西亞、越南、泰國分別增加7.7%、7.6%與6.5 %。
中國軍費歷年增長圖示中國軍費歷年增長圖示
報告稱,軍費擴增區域集中在東歐、亞洲與中東,主要受區域緊張局勢影響,例如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引發東歐國家軍事支出攀高,而東南亞地區軍事支出增長,則“歸因於中國大陸”。
事實果真如此嗎?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張軍社5日對《環球時報》說,全球軍費的“逆增長”主要是由美國帶動的,美國的軍事存在遍及全球,對其盟國有防務承諾,也要求盟國擴張軍力配合它扮演“世界警察”角色。“把中國、俄羅斯列為世界主要威脅,這是十分不恰當的”,張軍社說,在南海問題上,中國採取的是正當的維權態度,而美國一味通過軍力繼續維持其全球霸主地位,才是不合時宜的。
美國緝毒署花了8600萬美元開發的飛機7年未上天被批嚴重浪費
據路透社2016.4.1報導,美國相關監察機構透露,美國政府花費了8600萬美元和超過7年的時間為緝毒署(DEA)研發一款偵察機,供其在阿富汗使用。然而這架飛機現在被閒置在特拉華州的機庫中,根本不能飛。
據稱是ATR-42飛機改造的偵察機
報導稱,美國司法部監察長邁克爾·霍洛維茨在審計報告中指出,緝毒署用數以千萬計的國防資金購買併升級這架飛機,卻在最終期限之前還不能完成,甚至都無法使用。其改造、存放和維護的費用已經遠遠超出了預算。
該飛機原本應當在2012年12月完工,卻已錯過了交付日期。而且緝毒署已經在2015年結束了在阿富汗的飛行任務,這意味著這架飛“機永遠也不會飛起來了”。緝毒署官員還聲稱,雖然這架飛機沒趕上去阿富汗,但是完工後就可以送到前往拉美地區執行任務。
“這個項目無效且浪費政府資源。”司法部監察長霍洛維茨在審計報告中說。
緝毒署在一份聲明中稱,該機構已經開始內部檢討,並提供資金運作的信息以便能夠更好地受到監督。不過緝毒署的發言人卻拒絕回答其他問題。
報導稱,美國自2001年發動阿富汗戰爭以來,已經在那里花費了數千億美元。而司法部卻發現,在阿富汗重建的資金中,有數十億美元的去向十分可疑。
司法部監察長稱,司法部已經將調查結果提交給國防部審查。
美國一夢
人權進步:紐約終於有帶薪產假了
回應
民主的貪污浪費吃回扣都是合法的。
這裡面一定不存在貪腐問題
美國沒有公知嗎?這麼好的題材都不來定體問。
難怪美國沒有腐敗,人家A錢都是正大光明的,那有什麼見不得光的腐敗。
這便是體制優秀的結果。
如此題材,居然沒有噴壺。甚至還有讚美。米鍋制度優秀是肯定的了。米鍋佬,請繼續。
堪比西班牙永遠潛水的潛艇,蛤蛤
這是什麼梗?
西班牙造潛水艇,計算時小數點放錯,導致完工後超重七十噸,永遠潛水
記得誰說過,腐敗不可怕,腐敗合法才可怕,人家老美這是泯主的腐敗,合法的腐敗
http://www.guancha.cn/military-affairs/2016_04_03_355876.shtml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中國軍費更要炒作 習李三中全會 中國肅貪 )
大學生參軍有12項政策優待
除過經濟補償外,大學生參軍還享受很多政策優待及進一步深造優待。
其中光政策優待就包括多達12項內容。大學新生和在校生入伍時,保留入學資格和學籍,退役後2年內允許入學或者復學,免修軍事技能訓練和軍事理論等課程,直接獲得學分;考研初試總分加10分,並將服兵役情況納入研究生推免生遴選指標體系,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在部隊榮立二等功及以上的退役學生,可免試(初試)攻讀碩士研究生;經學校同意並履行相關程序後,可轉入本科其他專業學習;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獎學金、助學金和減免學費等優待。
大學畢業生入伍退役後,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總分加10 分,榮立二等功及以上的免試(初試)攻讀碩士研究生。
大學生退役士兵和立功受獎退役士兵,按照“四個一批”的原則就業,即在有編制的前提下,採取政法幹警招一批、專武幹部招一批、村(社區)幹部招一批和其他公益性崗位招一批的原則就業;義務兵退出現役,安置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其免費參加職業教育、技能培訓,經考試考核合格的,發給相應的學歷證書、職業資格證書並推薦就業。
此外,參軍青年還享受報考軍校、保送入學、士兵提干、選取軍官等優待。
回應
當兵都不公平哦,還分農村的,城市的,農村的拿錢少,城市的拿錢多。唉
文中並沒有提到城市農村兵待遇有什麼差別.
然後很多人都是為的錢去當兵的,而不是想當兵。這錢也來的太容易了吧。。我們納稅人的錢啊。
這錢來的容易嗎?你的評論不懷好意!
納稅人?納稅人中不會有你這種噴子的。獻身國防理應得到優厚回報。
給美國人說去吧!他們是僱傭兵!還可以周遊世界!
好鐵不打丁
說得對
對你MB
本科生服役兩年可領18萬元補助專科生可領16萬2016.3.31華商網
昨日,為配合大學生徵兵宣傳,陝西省國防教育進高校活動走進了西安外事學院。據悉,該項活動今年3月份已在全省44所高校集中展開。
今年招錄的義務兵服役期2年,招收對象為所有適齡青年(西安市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齡為每年12月31日以前年滿18周歲至22周歲,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可以放寬至24周歲。男性身高160cm以上,女性158cm以上;男性體重不超過標準體重(標準體重kg=身高cm-110)的30%,不低於標準體重的15%;女性不超過標準體重的20%,不低於標準體重15%。右眼裸眼視力不低於4.6,左眼裸眼視力不低於4.5。在面頸部紋身方面,著軍隊制式體能訓練服其他裸露部位長徑超過3cm的紋身,其他部位長徑超過10cm的紋身,男性紋眉、紋眼線、紋唇,女性紋唇,不合格。面頸部長徑超過3cm或影響功能的瘢痕,其他部位影響功能的瘢痕,不合格。
參軍入伍到底能領多少錢?
此前,義務兵家庭優待金根據兵源戶口所在地的平均工資計算,這樣可能會造成條件相同但待遇卻有差異。今年,全省義務兵家庭優待金按學歷實行統一優待。據悉,該辦法在全國也是率先的,其優點就是可以通過自身奮鬥和努力,得到更公平合理的待遇,而不是有先天性的地區差異。
全面實行按學歷統一執行標准後,本科以上(不含本科)的義務兵家庭優待金為3500元/月,本科生3000元/月,大專、高職2500元/月,高中2000元/月,初中1500元/月。“高原條件兵”在發給其義務兵家庭優待金的基礎上,每人再給予一次性獎勵金20000元。
參軍入了伍,到底可領多少錢?據了解,在義務兵服役期間,軍地經濟補助總計為:
本科以上:優待金42000元×2年+學費補償代償12000元×3年+津貼費約8400元×2年(地區標準不同)+退伍補助金10000元+養老保險30000元+自主就業退役士兵一次性經濟補助20000元≥196800元。
本科生可領到軍地補助≥180800元;大專(高職)生≥160800元;高中生≥124800元;初中生≥112800元。
另外,從2015年起,國家對直接招收為士官的高等學校學生(含定向生)實行一次性補償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包括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實行代償,本專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12000元。
中國要組建自己的DARPA 研究最新科技武器
“中國要組建自己的DARPA”。2016.3.11,多家西方媒體爆出一條聽上去頗具轟動性的新聞。DARPA即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西方媒體紛紛把這個新組建的“中國版DARPA”——軍委科技委視為“重新將軍事科研置於軍隊監督”的舉措之一。不過,中國專家認為,成立軍委科技委不是剛剛作出的決定,中國軍隊之前也存在類似機構。
美國《科學》雜誌網站以“中國要創建自己的DARPA”為題報導稱,作為中國重組武裝力量的一部分,中國成立了一個新的科學技術委員會以便管理國防研發項目。“據中國國防部發言人說,這個委員會被稱為軍委科技委,用於滿足中國正在進行的國防現代化的需求。該委員會將加強國防科技的管理,提高國防發展領域的自主創新以及軍民融合。 ”報導還稱,中國政府計劃本年度國防開支1470億美元,分配給國防研發的資金仍然保密,“沒有人知道到底多少錢用於軍事研發。”
報導稱,新的委員會將再次強化中央政府對國防研發項目的重視程度。報導稱,毛澤東在1958年組建了一個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以驅動發展核武器。1982年,該委員會被併入一個非軍方的委員會,負責協調國防研發活動。而新一代的中國高層把對研發活動的監管重新歸入軍方,軍委科技委據報導隸屬於中央軍委。報導稱,新的委員會由劉國治負責。“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一名高能微波領域的專家,他曾任位於新疆的馬蘭核試驗基地的司令,並且是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副部長。”報導稱,據不願透露姓名的消息來源說,劉主管的委員會目前正被打造成一個類似DARPA的機構。
DARPA搞過哪些“黑科技”
《科學》雜誌報導稱,模仿DARPA在亞洲已經成為趨勢。
回應
強烈支持!沒有DAPAR,就沒有互聯網、GPS、各種黑科技。
這是在補歷史欠賬,我們還在路上,為了我們的中國夢,加油!贊
跟緊美帝,學習美帝。再也不是小米加步槍能取勝的時代啦!
學者就讓他去做學問,又是院士又要當官,能做好學問還是能做好管理?中國總是這樣,學問做好了反而要去做官。學問廢了,官還未必當好。
確實外行,只知道發牢騷,如果不選這樣的學者來負責,估計又要指責不會選人,讓外行領導內行了。哈哈
關鍵是投資的錢是否完全用於這上,然後是管理是否先進
占豪:等著它將來自己打臉 都在實打實地做戰爭準備 2016-03-08
看到一則很有些幽默的消息,穆迪將中國債務評級由穩定調味負面。之所以說這事一則幽默的消息,根本原因在於,就國家經濟而言,美國2015年GDP增速2.4%,中國是6.9%,中國增速是美國近3倍;就政府債務與GDP的比值看,美國早已超過100%,中國的政府大約60%;中國經濟將繼續維持6.5%到7%的GDP增速,美國接下來頂多也就是2%到3%之間徘徊甚至更低;中國國企資產在2013年104.1萬億,這還不算各地政府的資產······這麼一對比,傻子都知道美國是真的有些資不抵債了,之所以還能維持穩定是因為美國擁有美元霸權。請問,當今世界最好的經濟體,債務評級被評為負面,這不是搞笑嗎?不過,更搞笑的是,連華爾街都不認可穆迪的評級。
其實,穆迪的所謂評級,不過是具有一定經濟抹黑性質的金融戰手段而已,是美國針對中國所出的招數,這和現在美國航母在南海耀武揚威地搞“自由航行”一個道理,不過是一種挑釁、抹黑和輿論的攻擊。就連美國的經濟學家弗里德曼都說:我們生活在兩個超級大國的世界裡,一個是美國,一個是穆迪。美國可以用炸彈摧毀一個國家,穆迪可以用債券降級毀滅一個國家。次貸危機的時候,穆迪還說次貸沒問題呢,最終還不是搞出個全球金融危機。所以,對於這樣的機構的評級,笑笑也就罷了,等著它將來自己打臉修正吧!
中國軍費增長幅度出來了,增長7.6%。這個幅度是2010年以來首次個位數增幅,遠遠低於西方和俄羅斯對中國2016年軍費將達到20%左右增幅的猜測。那麼,中國為何以遠遠低於西方和俄羅斯的猜測而選擇了低增速呢?根據人大發言人傅瑩的說法是“中國國防費預算的製定主要是考慮兩個因素:一是中國國防建設的需要;二是中國經濟發展情況和財政收入情況。”這個說法顯然是很客觀的。不過,在佔豪看來,這樣的增速應該還可能有如下幾個方面原因:
一、軍隊反腐和軍改提升了中國軍費的使用效率。
二、中國政策依然以發展經濟為核心。
三、軍改裁撤軍隊有其它保障辦法。
四、希望逐漸強硬的姿態中呈現得更加柔軟。
不過,總體而言,這種增速應該主要還是基於中國自身考量,雖然個人也認為增速有些慢,但既然最終確立了這個增速,這表明這個費用現階段應該是合適的。不過,雖然軍費增速不如預期,但中國在戰爭準備上並未放鬆,從南方戰區、東方戰區司令的表態上看,都在實打實地做戰爭準備,隨時準備應付來戰之敵並戰而能勝。
我軍中將透露軍費開銷:千億為被裁軍人購保障房2016.3.7 環球網
就拿今年來說,就有如下開銷需要增加軍費。
一是軍隊體制改革。員額減少,體制調整和信息化作戰,都要連續幾年的投入才能完成。
二是減員30萬。這次減員對象主要是非作戰單位和人員,如果平均每人自主擇業補助按30萬計算,需要支出600億元。其中一部分人(粗估10萬人)原住部隊的公寓房須騰退,需在其生活基礎所在地購房。按照目前樓市大概均價1萬/平方米、每戶80平方米計算,10萬戶的總計支出將高達近千億元。
三是裝備購置。新裝備科技含量越高,則其購置費越高。
四是基礎設施建設。如東海防空識別區和其他可能設置防空識別區的雷達警戒網,第一島鏈之內反潛偵聽網,戰機港口、機場,沿海沿邊預設防空兵、砲兵陣地等。戰區成立後,應對方向的陸、海、空域加強戰場建設。這些設施建設都要花費大量資金。
五是均攤人頭費。衣食住行和養家暫且不算,一些外媒和軍事專家老拿中國軍隊的訓練不足說事。訓練軍費不足是重要原因。美國和日本飛行員年飛行都在180—240小時左右。而我飛行員早先年飛行是50—60小時,現在100小時多一些。也就是說,要成為一個完成1000飛行小時的全天候熟練飛行員,需要近10年時間。我三代機飛行一小時需30萬元,飛行1000小時的飛行員身價3個億,超過一架三代機本身的價格。
中國2015年國防預算8720億元人民幣,折算美元1410億;美國5850億是中國的四倍。
回應
安置費肯定是要有的,這錢花的值!
幫房地產公司去庫存,但絕不能再讓地產商亂建房子造出新庫存。
師職幹部每月都要上萬
大哥,每年都拿退伍兵來說事,咱能不能換個說法啊。
日本防務大臣攻擊中國增加國防預算 稱缺乏透明度
據日本《讀賣新聞》網站2016.3.6報導,防衛大臣中谷元5日說:“中國公佈的軍費開支內容不透明,有人指出這只是整個軍事相關預算的一部分。”
中國國防預算增長率雖然時隔6年呈一位數7.6%增長,但仍然是一個非正常的增長數字。中國國防預算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比日本2015年度預算案中的防衛費多出兩倍多。中國實際的軍費總額比公佈的多出一倍以上。
回應
真希望他說的是真的:我們的實際軍費比公佈的多一倍以上。這才是保衛世界五分之一人口之道。關於透明度,孫子可沒教過我們要在強敵面前亮出自己的底牌。
美媒:別小看中國軍費的能量
美國《赫芬頓郵報》2015-12-21日文章,原題:中國的戰爭——用代數戰略埋葬美國 2016年總統大選辯論期間,“美國花錢比中國多很多”的理由很可能被用來淡化中國威脅的可能性。該理由具有統計學的吸引力:報導稱中國每年軍費快速接近逾2000億美元,但美國軍費仍是其3倍多。且中國的軍事開支僅佔GDP約2%,而美國接近4%。但有幾個因素令這種“比花錢”論調大打折扣。
首先,美國軍力遍布全球,而中國祇專注於地區。由於任務不同,直接比較軍費具有高度誤導性。此外,同是1美元,在中國軍費中遠比在美國更耐用,原因至少有兩個:中國軍人的工資和福利比美國軍人低很多;中國工廠批量生產的武器明顯成本更低。因此,僅憑軍費預算就輕視中國的力量是錯誤的。特別是考慮到,中國GDP增長會繼續大幅領先美國,且無法保證其用於軍費的比例會一直遠遜於美國。
事實上,中國軍隊正快速擴充,在財力上毫不吃力,這引發了一個嚴峻問題:中國最終會有能力對付美國,就像美國一戰時對付德國、二戰時對付德日以及冷戰時對付蘇聯那樣嗎?換句話,中國能夠利用其出類拔萃的製造業實力在戰場上打敗美國嗎?
二戰伊始,德日經濟總和只有美國的一半。美國能出動30萬架次飛機,德日加起來不到20萬。誠然,前線作戰的美國人打贏了二戰,但他們的後盾是後方工廠。這些工廠生產武器的速度遠比敵人摧毀武器的速度要快。可如今,幫美國打贏的那些工廠,很多要么關閉要么外遷到重慶、深圳等中國城市。
至於蘇聯的例子,可能與當前局勢特別相關。普林斯頓大學的艾倫·弗里德伯格教授做了對比:當初蘇聯出於意識形態原因,自斷於國際貿易體系,也在很大程度上自絕於全球科技體系……如今中國人正相反,他們盡可能深入全球經濟和世界科技體系。這種戰略聰明多了,這令中國飛快發展。儘管目前美國軍費遠多於中國,但代數戰爭將逆轉,似乎只是時間問題。
中國這種自行研製生產武器的國家跟印度這種全靠購買的國家不同,武器自己的公司國內生產,公司一樣要交稅給國家,每一個環節都在國內,軍工企業工人發的工資也在裡面,也是大都在國內消費,實際付出的成本也不過是進口國外的鐵礦等原材料成本,錢不過是從國家轉個圈到企業工人手裡,然後工人的日常開支又循環在國內,適當的採購軍費還會促進消費擴大內需,而印度這種國家全靠進口,掏出的真金白銀都是買國外的,購買費的每一分錢都跟國內沒關係,花一塊就是花一塊,即使投入相同的軍費,採購的裝備也不是一個數量級.
如果知道一些設備賣給軍隊的價格和成本,就會明白這些錢還真不夠.
咋不說美國人均工資還比我們高呢?貴不貴看成本和售價之比.
軍費並不是高得不能承擔,上海每年收稅要萬億,一個航母編隊500億來算,上海每年的稅款可以造20個航母編隊!然而花出去的錢變成實實在在的戰鬥力那才是迫切需要的.
應對周邊形勢,今年國防預算增幅太小,近五年至少應該保持在兩位數。
用生命造出的武器貴了也要買,因為生命是無價的!
科研機構的研發費用全部都用到了科研上了嗎?跟企業合作中間人有沒有回扣?每個項目的負責人怎麼掩蓋的,從表面賬目上是很不好看出來的,國家應多讓企業員工舉報,可以杜絕一部分的貪污回扣.
你也不要太黑了,首先,你是沒有進過部隊的,所以你沒有發言權。再次,任何部隊都會有敗類。哪個國家沒有,要不然,就不會出現某某武器丟失,某些國家大量出現特定裝備了.
我的同學乾了十幾年的士官他2014年退伍,據他說,部隊的腐敗令人髮指!而且他所在部隊還號稱甲種王牌部隊!
我去富士康,富士康的人說裡面太腐敗了,去三星也一樣,蘋果也是,這是優秀的企業。私人企業都如些,哪個國家會好?只有美狗們相信美國好。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中國軍費更要炒作 中國軍售當然要炒作 中國軍工 )
同時根據國外媒體報導,中國近期對東風洲際導彈也進行多彈頭升級,這將進一步提升對敵大城市的打擊能力。這將使得東風系列洲際導彈其能在未來和打擊精度更高,適合打擊美國。中國正處於研製現代化彈道導彈的時期,這些導彈的研製將大大增強部隊的作戰能力。這一現代化研製計劃將通過增加核彈頭的數量來增加中國的核威懾能力,同時,也增強中國火箭軍的作戰能力。
蘇霍伊幫大忙
隨著俄羅斯和中國正式簽署了供應24架蘇-35戰機的軍售合同,兩國的軍事合作再一次上了頂峰!這次蘇-35戰機交易高達23億美元。與當年引進俄羅斯蘇-27戰鬥機不同,中俄談判如此漫長,重點便是是在蘇-35戰機各個子系統的技術轉讓上的爭執。而在引進蘇-27的時代,俄羅斯還有知識產權的意思,中國的市場經濟也不完善,雙方對知識產權的意識還很朦朧,因此並未為此消耗大量的時間。
中俄關於蘇35軍售談判的過程極為複雜。因為它中國購買蘇-35的合同包含了蘇-35的發動機配套、火控及外掛武器名錄、機載雷達等。事實上早在中俄蘇35合同達成前,很多俄羅斯媒體分析中國購買蘇-35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取117S矢量發動機的技術。蘇-35戰鬥機採用更加強大的AL-41F1S發動機,這種發動機有個更廣為人知產品編號----117S。其在試飛中就發現蘇-35戰機具備有限程度的超音速巡航能力。AL-41F1S由土星聯合體開發(留里卡-土星設計局與雷賓斯克發動機廠合併而成)。目前由烏法發動機廠聯合生產。
中國空軍引進117S發動機還有助於我國第四代戰機殲20的研發。隨著殲-20已進入開始大規模量產,但是為殲-20研製的渦扇-15數量發動機進度明顯落後,而目前殲-20在試飛中配備的AL-31FN-M3發動機性能仍然不足,中國四代戰機定型急需可靠的發動機。而殲-20隱身戰鬥機只能以目前的A狀態服役。
所以未來殲20量產機目前還是會採用俄製發動機進行服役,等俄羅斯117S發動機到貨時進行小批量試驗改裝,學習俄製發動機技術後,在進入B狀態,這樣不至於使殲20戰機的服役進程放慢。中國花巨資購買的俄製117S發動機,將勢必加速我空軍現代化。
這以上都是武器採購的例子,但可以說明我們軍隊加強國防建設的需要性。軍費是漲了,可我們起點低,我們國家的國土廣,需要一支強大的軍隊保衛。海洋利益還有很多沒有解決的事情,一支強大的軍隊是我們國家立身之本。(作者署名:小新)
回應
人家美國是全世界去搶錢來養活自己的艦隊,我們是搶自己老百姓的錢來養活艦隊和給全世界送錢.
現在很多國家都在搞軍事變革,隨著日本準航母加賀號的服役,東北亞航母競賽已經展開。
中國國產航母建造進度大大提高,近日有網友上傳了疑似在建國產航母照片,顯示正在安裝後部最大分段。這說明國產航母甲板模塊建造工作徹底完成!
這一段時間,關於中國正在建造的二艘航母(大連一艘常規動力航母,上海建造一艘核動力航母)的消息傳遍了整個網上。外媒包括軍迷都比較關注中國將要建造幾艘航母。很多觀點認為根據中國海軍未來的全球任務,按照三三原則的基本規律,在未來發展可能允許的條件下,中國應該至少擁有3艘中大型超級航母。如果考慮兩個戰略方面: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話,中國就應該擁有6-8艘航母。這樣在戰時就可以保證每個方向至少有一艘中國航母。
中國航母未來在太平洋、印度洋都會有任務,航母基地假設設置4個,這麼算來就是至少4-6艘。這樣算來每個戰略方向都始終能保持有1艘航母執勤狀態。中國未來對航母、兩棲艦的需求將越來越多。俄羅斯媒體認為中國未來超級核動力航母艦載航空兵能在一天之內摧毀10個艦艇編隊,包括導彈艦艇編隊,反擊敵方1個中隊到1個大隊的戰術航空兵的2-3波次打擊。就算是常規動力的遼寧號航母,其艦載航空兵每天能以規定效能毀傷最少3-4個,最多8-10個目標。
東風快遞使命必達
中國正在持續壯大發展自己的戰略導彈家族,那現在作為對美國國家導彈防禦系統研製計劃的回應,中國軍隊的核遏制武庫中出現了一種能夠攜帶更多分導彈頭的導彈-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西方媒體稱,東風-41的最大射程為10000至14000公里,可攜帶10個主動制導分彈頭,配有假目標和用於突破反導系統,甚至連美國的反導系統也無法攔截。一旦這種洲際彈道導彈裝備解放軍二炮部隊,將會明顯改變中美戰略核力量的對比。
同時網上剛剛曝光了疑似中國東風-5B洲際導彈地井坑道發射畫面。這也說明了中國洲際導彈部隊而通過長時間的戰備值班經驗摸索,對液體洲際導彈的儲運技術也有改進。使得地井部署的液體燃料戰略導彈也能通過預先加註燃料具備一定的快速反應作戰能力。這也令美軍不解因為東風-5B洲際導彈開始正式戰略值班。
中國用九千億軍費乾了哪些事?國產航母呼之欲出2016.3.5 新浪軍事
兩會期間,各種媒體焦點聚焦中國,而中國公佈的軍費開支數量增長之快,就成為人們所關注的焦點。
按照公佈的數據,我國2015年國防預算約為8868.98億元,較上年增長10.1%,2014年中國軍費預算約為8082億元。而根據剛剛公佈的2016年中國軍費增長7.6%達到9540億元人民幣(1460億美元),系6年來漲幅最低。去年中國軍費增長率為10.1%。中國國防費用的主要支出項目有人員生活費、訓練維持費和裝備費。許多人不禁會問,這麼多的軍費都花到哪裡去了?
一般來說一個國家的國防開支主要三部分組成,就是人員的生活費、訓練維持費和裝備費。當然也包括新型武器在內的所有武器裝備的研究、運輸和儲存費用。而中國軍費的增長只是中國國防開支的正常需要。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國防支出確實已經連續多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長。但是就如同中國經濟一樣就是因為起點較低,所以才會出現這種增長幅度過大的原因。
首先,我們國家面臨著軍事變革;軍隊中大量老舊的武器需要淘汰退役,換更新的裝備,這是軍費一個重要的支出,同時中國大力發展自己頂級裝備的。
裝備採購費不便宜
中國陸戰裝備和空軍裝備的費用也是異常驚人的,一架殲-10B戰鬥機或殲-11B戰鬥機約3億元,一架殲-20戰鬥機的價格應該在6億元,採購一個戰機航空師需要至少200億元。而99式主戰坦克一輛2300萬,96式坦克1500萬。而如果給一個裝甲師全面換裝則大約需要200億元,現代戰爭武器的花費之高可見一斑。武器裝備使用的燃料費用、修理備件、訓練費用等則更加龐大。
然而現代高技術裝備的價格是驚人。目前,中國海軍建造的新一代大型水面艦艇的採購價格均在10億元人民幣之上,例如一艘054A型導彈護衛艦為20億元左右,一艘052C型導彈驅逐艦為40億元左右,而最新的052D型導彈驅逐艦則高達50億元左右。如果按照目前現役和在建的大型主力艦艇計算,30艘054A、18艘052C/D的總採購費用就超過百億元,這只是裸船的價格。
正在大連造船廠建造的001A型航空母艦,其結構與遼寧艦基本相當,估計其建造價格在200億元左右,如果按照一個航母特混艦隊由1艘航母、4艘052D導彈驅逐艦或055型導彈驅逐艦,4艘054A導彈護衛艦、1艘5萬噸級綜合補給船、2艘093A型核潛艇和80架各型號作戰飛機來計算,中國建造一個航母艦隊的總採購約為500億元。那麼還有那些武器中國軍費重點投入的項目呢?
美媒:從五點了解中國兩會 2016-03-04 環球時報
摘要:美國《時代》周刊3月2日文章,原題:從五點了解中國兩會在中國,兩會是評估政府政策的一個重要風向標。歐亞集團分析公司的中國問題專家尼古拉斯·康索納利說:“今後幾週匯聚北京開會的可謂整個中國政治精英階層。
美國《時代》周刊3月2日文章,原題:從五點了解中國兩會在中國,兩會是評估政府政策的一個重要風向標。(今年)預計會有約3000名省級行政官員、商界精英和中共要員參會。歐亞集團分析公司的中國問題專家尼古拉斯·康索納利說:“今後幾週匯聚北京開會的可謂整個中國政治精英階層。”以下是你需要知道的:
一、會有一系列重大消息宣布嗎?不太會。大多數的國家級決策最終是在中共執行機構協助下由中國領導人做出的。但兩會也為省級行政官員和政治人物提供了一個機會,齊聚北京並深入了解政策的各個方面。全國人大會就某些立法投票,但主要作用是批准年度預算和各種政府報告。
二、只是蓋個橡皮圖章嗎?是又不是。我們不太可能看到兩會上會有真正的辯論或討論政府政策,但從中會看出中國政府2016年的工作重心。在目前的財政環境下,這有助於投資者了解北京應對經濟增長的計劃。今年是中國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開局之年,所以今年的兩會更顯重要。
三、熱點話題是什麼?北京經過3週藍天,週四政協委員出席會議時霧霾又回來了。可以肯定,污染將是個重要議題。經濟也會是一大焦點,特別是鋼鐵、煤炭等工業的產能過剩問題。困難將是如何在不犧牲增長的情況下解決污染和產能過剩問題。
四、主要都與經濟有關嗎?兩會也讓外界有機會大致了解不透明的中國部門。比如,人民解放軍目前處於轉型期,中國正著手將其重組為一支更現代化的一體化軍隊。兩會將是觀察一些解放軍高級將領如何看待這些改革的罕見機會。
五、我們應注意什麼?重頭戲可能是中國領導人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會包括2016年的經濟增長預測。從媒體報導看,6.5%到7%將取代去年的約7%的目標。金融分析人士還說,增加預算赤字目標將很有意義。兩會也是了解誰是中共較高層新秀的好機會。(作者查理·坎貝爾)
環球時報社評:如何看軍費增幅回落到7%至8%
全國人大發言人傅瑩2016-03-04在新聞發布會上說,今年中國國防預算將增長7%到8%之間,這一數字大大低於中外輿論之前的預期。此前境外媒體報導稱,中國軍費今年可能“大幅增加”,甚至提到“增長20%”這個數字。國內分析人士也大多認為今年的軍費增長將高於去年的10.1%。
國內輿論的第一反應有點失望,但是冷靜下來,我們相信國家的這一安排有其道理。中國GDP增幅去年降到6.9%,軍費增長速度與經濟增長速度的回落形成同步,這符合國家製定年度預算的大邏輯。
除此之外,我們可以從中國軍費連續5年兩位數增長之後下調到7-8%解讀出以下信息。
第一,中國決策者對國防力量保持強勁發展勢頭並且有能力捍衛國家安全充滿信心。儘管中美軍費總額仍相差很大,美軍實力遙遙領先,但是美軍以維持全球霸權為目標,中國軍隊的使命是捍衛本國安全,在中國核心利益地區,解放軍的戰略威懾力已經形成。
第二,7%至8%的增幅若能保持,10年內就將再翻一番,近美國軍費的一半。這樣的增長具有更強的可持續性,不僅經濟上更可支撐,政治正當性也更加堅實。
第三,一方面不願刺激外界,引發國際間軍備競賽。另一方面也不想在國內烘托國防形勢嚴峻的緊張氛圍,好像大的軍事衝突可能性正在迫近。
第四,國家重視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致力於改善民生,視解決好國內矛盾為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出發點。
第五,由於基數已經比較大,7%至8%的增幅也意味著新增約100億美元,相當於日本或印度的1/4。如都用在刀刃上,對進一步提升解放軍戰鬥力將能使得上勁。
公眾希望軍費能增加更多,這反映了人們與國家的休戚與共感。美國在南海的挑釁不斷刺激中國社會,增加了大家的危機感,政府掌握的信息更多,站得更高,因而做出的決定更加穩健。這樣的一種格局應當說是健康的。不用太在意外界怎麼說我們,最重要的是我們相信自己做得對,並且義無反顧地前行。
回應
膽子不小,勇氣可嘉。在東海南海台海朝半島中印邊界都面臨危機是時候,還不強軍,反而削減軍費。
有點失望,不過中國夢強軍夢都是建立在經濟發展上的,軍力發展要與經濟發展相協調,大躍進式的發展會遺留後患的。
中國軍費增幅不足8% 專家:軍隊也要準備過緊日子2016-03-04 海外網
今年中國國防預算增長的幅度比前幾年要低,是在7%至8%之間。這是近6年來,中國軍費首次低於兩位數的增長幅度。中國國防預算2015年為10.1%,2014年為12.2%,2013年增長10.7%,2012年增長11.2%,2011年增幅為12.7%,2010年為7.5%。
軍科院軍事戰略研究部研究員王新俊接受了海外網專訪,他表示,今年軍費開支增速下降是正常的,在沒有戰爭、沒有重大現實緊急威脅的情況下,國防預算與經濟發展有著直接聯繫。“國家是一個有機整體,改革、民生、產業轉型升級等等很多方面都需要花錢,軍隊也要準備過緊日子了。”
王新俊提出,在過去幾年我們的國防預算一直是恢復性增長,也就是補償性增長。“8、90年代的時候,我們主要在發展經濟,在軍隊開支這塊比較受壓制。進入21世紀後,尤其是近10多年,我們的軍費增長比較突出。主要是這麼多年來積累的欠賬。”
王新俊表示,軍費開支的增減與裁軍的關係不大,“所謂裁軍,是某些軍隊機關要裁撤,同時要更多去保障一線的部隊、能打仗的部隊更加精幹,這也是國家軍隊自身的發展要求。”
中國的軍人人均費用水平很低,僅5.7萬美元,只是日本的四分之一和美國的七分之一,中國必須提升到接近日本的水平。
政協委員要敢批評,但別當“砲手”——海外網2016兩會系列解讀(三)
3月3日,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在京開幕。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作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中提到,要鼓勵政協委員履行民主監督職能,探索民主監督的有效形式,支持他們反映群眾訴求,提出批評意見,幫助黨和政府改進工作。
批評是政協委員的天職,是不容推卸的責任。不過,批評不等於批判,更不等於批臭或批倒,它的價值在於看到問題就提出來,而不是藏著掖著。如果鴉雀無聲,或者只“拍手鼓掌”,政協委員就失去了存在意義。
當前,坊間特別喜歡和希望代表委員當“砲手”,似乎說得越尖銳越有人氣,批評得越激烈越有掌聲。其實,批評的意義並不是通過高分貝來體現,如果故意製造話題,就難免淪為譁眾取寵;如果只圖嘴巴過癮,就可能適得其反。
批評是過程,需結果,也需實效。批評之後,問題有沒有解決?協商之後,實效有沒有出現?這最關鍵。(秦川,海外網特約評論員)
2016年全國兩會特別報導
http://news.sina.com.cn/c/z/2016qglh/
另參【圖博館】:習李三中全會 房 《中國多黨合作制》 中國軍費 中國軍費更要炒作
法媒:中國武器進口下跌表明對國產武器信心日增
2016-02-23 07:18:00 環球網 王莉蘭 分享 10 參與
【環球網報導記者王莉蘭】據法國國際廣播電台2月22日報導,瑞典研究和平與安全等問題的學術機構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2月22日最新報告顯示,在2011年到2015年的5年內,中國武器出口增長超過一倍。此外,中國武器進口量與上一個5年相比下跌25%,表明中國對國產武器的信心日增。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報告指出,中國武器出口量較上一個5年增加了88%。中國出口軍火的國家位於亞洲及大洋洲,巴基斯坦最多佔35%,接著是孟加拉國及緬甸。
報導指出,作為世界第三大武器出口國,中國占全球武器出口的5.9%,低於第一名的美國與第二名的俄羅斯。報告指出,中國在先進武器製造產業投入了數千億元人民幣,以相對低價瞄準國際市場。
此外,美國仍然是世界最大的軍火商,向96個國家出售和提供大型武器,其中包括向9個國家出售了611架F35軍機。美國之後是俄羅斯,俄羅斯的武器出口同期增長28%。法國(第四)與德國 (第五)武器出口量則比前5年減少。
法媒:中國武器進口下跌表明對國產武器信心日增
據法國國際廣播電台2月22日報導,瑞典研究和平與安全等問題的學術機構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22016-02-22最新報告顯示,在2011年到2015年的5年內,中國武器出口增長超過一倍。此外,中國武器進口量與上一個5年相比下跌25%,表明中國對國產武器的信心日增。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報告指出,中國武器出口量較上一個5年增加了88%。中國出口軍火的國家位於亞洲及大洋洲,巴基斯坦最多佔35%,接著是孟加拉國及緬甸。
報導指出,作為世界第三大武器出口國,中國占全球武器出口的5.9%,低於第一名的美國與第二名的俄羅斯。報告指出,中國在先進武器製造產業投入了數千億元人民幣,以相對低價瞄準國際市場。
此外,美國仍然是世界最大的軍火商,向96個國家出售和提供大型武器,其中包括向9個國家出售了611架F35軍機。美國之後是俄羅斯,俄羅斯的武器出口同期增長28%。法國(第四)與德國 (第五)武器出口量則比前5年減少。
相關新聞
報告稱中國武器出口量躍居世界第三進口下降25% 2016-02-23 04:00
世界十大武器進口國:印度排第一中國第三
專家駁斥美對中國部署防禦性武器指責:南海軍事化最大推手是美國
回應
美帝是現代戰爭的根源。許多冤魂都跟美帝的武器有關。
其四,雖然美國還算不上是完全置於軍事控制之下,但軍事卻嚴重左右著美國的政治走向和外交政策。在奧巴馬上台之後,特別是近一段時間以來,美國開始出現軍政離心的跡象。美國軍方的言論經常與白宮的政策相背,甚至經常出現軍方高官對奧巴馬政策評頭論足的現象。最近出現的美國B52 侵入華陽礁2 海裡的事件,明顯是軍方背著白宮的私下行為,搞得白宮不得不站出來向中國認錯,這簡直是對奧巴馬逼宮。美國媒體紛紛列舉白宮與軍方不和甚至頻繁掐架的事件。
這是一個重大的危險信號。美國總統是三軍統帥,對軍隊擁有絕對的權力。頻繁發生軍隊不服從總統命令和對總統政策評頭品足的事件,這說明軍政矛盾,軍方有意干政。而之所以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恐怕最主要的原因是奧巴馬的削減軍費政策和減少對外軍事行動的政策,這觸動了軍隊和軍工企業的利益。而軍方敢於挑戰總統的權威,則是因為背後有軍工政治大佬的支持。這對美國來說,是一個不良的信號。
軍政矛盾,將導致政府很難制定明確的對外戰略,即使製定了明確的戰略也很難有效的執行,而軍方私下里的意外行動,則有可能打亂政府既定的方針政策。如果軍政矛盾加深,或者說軍方私自行動頻繁出現,軍隊干政的野心會不斷增強,軍國主義的思維會極度的膨脹。這對美國對世界都是一個極大的危險。
綜上所述,雖然美國還不能完全稱為軍國主義國家,但其奉行的獨霸世界戰略本身就是一種軍國主義思維。窮兵黷武就是軍國主義的直接體現。軍政矛盾、軍隊干政則是踏上軍國主義道路的危險信號。
風留痕:淺談美國的軍國主義 2015-12-30
一提起軍國主義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日本。由於日本已經開始修憲強軍戰略並極力否定二戰歷史和戰後秩序,所以大多數人會認為日本有重走軍國主義道路的傾向。這裡想說的不是日本,而是美國。目前的美國是否也存在軍國主義思維和軍國主義傾向。
軍國主義的定義:即指崇尚武力和軍事擴張,將窮兵黷武和侵略擴張作為立國之本,將國家完全置於軍事控制之下,使政治、經濟、文教等各個方面均服務於擴軍備戰及對外戰爭的思想和政治制度。如果把美國的對外政策與這一定義相對照,即使不能說明美國是軍國主義國家,也存在著嚴重的軍國主義思維和傾向。
首先,冷戰結束之後,美國開始奉行獨霸世界的戰略。為了獨霸世界,美國全方位的動用一切軍事政治經濟外交的手段消除異已。特別是採取先發製人打擊的軍事政策,滿世界的窮兵黷武、耀武揚威,把全世界都置於美國的軍事威脅和打擊範圍之內。這是典型的全球性軍事擴張,自然就是典型的軍國主義表現。獨霸世界本身就是軍國主義思維。
其次,美國的全球稱霸戰略是以軍事為先導,以政治經濟外交手段為輔助,強行對外推銷美國的所謂普世價值觀。對於不服從美國戰略的國家,能軍事打擊就軍事打擊,不易軍事打擊的就全面進行打壓遏制。冷戰的思維始終揮之不去。以莫須有的罪名製造藉口軍事入侵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就是典型的軍國主義政策。北約東擴、在中國周邊部屬強大的軍事力量威脅中國,這也是典型的軍國主義思維。
其三,軍工企業是美國的重要經濟支柱,而軍工企業和財團左右著美國的大選並左右著國會,也就是說,軍工企業對美國政府和國會有著重要的影響力,自然也就影響著美國的政治。軍工企業出錢支持大選,選出的自然是軍工企業和財團的代理人。而只有不斷的戰爭、軍備擴增和對外軍事擴張威懾,才能使軍工企業不斷的獲取利益最大化。這決定著美國的政治很大一部分是為軍事服務的,國會和政府只是軍事的代理人而已。
風留痕:中國如何透明美國才安心? 2015-08-03
美國人總喜歡指責中國不透明,最近更是有一個所謂的中國問題專家聲稱“中國政治不透明傷及中美關係”。中國政治不透明嗎?美國人為什麼這麼在意中國的透明度,中國要如何透明美國人才能安心?
“四項基本原則”是中國政治的基本路線,就是“第一,必須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第二,必須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第三,必須堅持共產黨的領導;第四,必須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它即決定了中國的政治制度、意識形態,自然也就決定了中國的決策過程有別於美國。有關中國的政治制度意識形態以及決策過程,這是世人皆知的,何來不透明?
中國的外交政策是堅持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一點是世人皆知,中國也一直是這麼做的。何來不透明?
中國發展軍事是為了保障自己的國家主權安全和國家利益,是為了維護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這不透明嗎?從古到今南海和釣魚島都是中國的主權範圍,這一點美國雖然不支持,但也沒有完全否認。中國軍隊為了維護自己的主權而展開軍事部署,這難道不透明嗎?沒有強大的國防是招致中國被肆意武裝侵略的重要原因之一,為了防止歷史的悲劇不再重演而發展強大的國防這難道不是很明顯的事情嗎,何來不透明?
中國的經濟發展不透明嗎?中國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世界經濟渡過危機難關,美國看不見嗎?中國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美國不知道嗎?
美國人為什麼這麼在意中國的透明度?
其實,美國關心的不是中國的政治、軍事、外交、經濟是否透明,而是關心中國的政治制度、意識形態是否改變?何時改變?關心的不是中國的決策過程是否透明,而是關心中國由誰來決策和決策的結果。說白了,只要中國的政治制度、意識形態不改變,不放下武器,對美國來說就永遠不透明。
美國已經明確指出,中國是美國未來最危險的潛在對手。美國視中國為潛在的對手,中國的發展壯大隻是一個方面,主要的是因為中國沒有按照或效仿美國的道路發展自己。中國如果實現了崛起,不僅證明了中國發展道路的正確,同時也證明了美國發展道路不是世界的唯一。這對美國才是最重大的打擊。
不是中國的政治不透明傷害了中美關係,而是中國堅持自己的政治意識形態傷害了中美關係。只有中國放棄了自己的政治制度不發展軍隊才算透明。這樣的透明美國才能安心。
美國防長透露2017年軍費美媒:這點錢如何打中國
美國防部長阿什頓·卡特2016.2.2在華盛頓經濟俱樂部演講時透露了將提交國會審議的2017年度軍費預算請求的部分詳情。據透露,2017年度軍費預算請求為5827億美元,與今年5800億美元的國防預算基本持平。雖然他公佈的美軍重大採購項目,例如購買新的核潛艇、部分先進軍事裝備研發等,都是此前已經討論多年的;同時軍費總額也並未大幅提高,但卡特仍然宣稱,美軍費為應對中俄兩國“越來越大的挑戰”作出調整。有趣的是,《美國之音》網站出現了這樣的標題:軍費不漲如何應對中國挑戰?
回應
現下搞軍備競賽,中國絕對能拖垮美國。中國與美國目前的軍費投入費效比大約在1:5,也就是說中國每投入一元錢,美國大約需投入五元才能取得相同的效果。這跟兩國匯率差距大致接近,也與美國軍人工資高、待遇好,軍事裝備生產成本大有關。以2015年中國國防預算1300億算,美國至少得投入6500億才能基本持平,這還不算戰爭爆發後美軍勞師遠征和漫長的後勤保障支出。以目前美國的國防支出和國內經濟現狀,想與中國強硬攤牌幾無可能,但美國也很難放下霸主臉面與中國和平相處,因此現階段兩國大抵會摩擦不斷、鬥而不破。
美國以全世界3%的人口,支出世界近40%的軍費,真是灰常的有錢呀。
美國的軍費本來就很高,中國離你很遠你又何必那麼極端呢?論好戰,中國的好戰程度還不如俄羅斯的10分之1,中國算的上是最不好戰的國家,現在的形式完全是你美國自己作的怪不得別人
美軍2017年度軍費預算為5827億美元。他們的媒體聲稱這點錢不足以和中國開戰。別忘了,中國軍隊的軍費不足美軍軍費的五分之一。
美國已經走到盡頭,而中國正在上升。我們以每年百分之十二到十五的速率增加軍費,不出五年,美國佬就會放下身段,不敢再在南海那麼囂張了。
中國國防開支不需要經過老百姓同意。美國總統要選舉,要減少稅收,其實是不符合實際情況。所以政府破產關門,老百姓才擺休。
美媒:別小看中國軍費的能量
美國《赫芬頓郵報》2015-12-21日文章,原題:中國的戰爭——用代數戰略埋葬美國 2016年總統大選辯論期間,“美國花錢比中國多很多”的理由很可能被用來淡化中國威脅的可能性。該理由具有統計學的吸引力:報導稱中國每年軍費快速接近逾2000億美元,但美國軍費仍是其3倍多。且中國的軍事開支僅佔GDP約2%,而美國接近4%。但有幾個因素令這種“比花錢”論調大打折扣。
首先,美國軍力遍布全球,而中國祇專注於地區。由於任務不同,直接比較軍費具有高度誤導性。此外,同是1美元,在中國軍費中遠比在美國更耐用,原因至少有兩個:中國軍人的工資和福利比美國軍人低很多;中國工廠批量生產的武器明顯成本更低。因此,僅憑軍費預算就輕視中國的力量是錯誤的。特別是考慮到,中國GDP增長會繼續大幅領先美國,且無法保證其用於軍費的比例會一直遠遜於美國。
事實上,中國軍隊正快速擴充,在財力上毫不吃力,這引發了一個嚴峻問題:中國最終會有能力對付美國,就像美國一戰時對付德國、二戰時對付德日以及冷戰時對付蘇聯那樣嗎?換句話,中國能夠利用其出類拔萃的製造業實力在戰場上打敗美國嗎?
二戰伊始,德日經濟總和只有美國的一半。美國能出動30萬架次飛機,德日加起來不到20萬。誠然,前線作戰的美國人打贏了二戰,但他們的後盾是後方工廠。這些工廠生產武器的速度遠比敵人摧毀武器的速度要快。可如今,幫美國打贏的那些工廠,很多要么關閉要么外遷到重慶、深圳等中國城市。
至於蘇聯的例子,可能與當前局勢特別相關。普林斯頓大學的艾倫·弗里德伯格教授做了對比:當初蘇聯出於意識形態原因,自斷於國際貿易體系,也在很大程度上自絕於全球科技體系……如今中國人正相反,他們盡可能深入全球經濟和世界科技體系。這種戰略聰明多了,這令中國飛快發展。儘管目前美國軍費遠多於中國,但代數戰爭將逆轉,似乎只是時間問題。
就拿2008年的全球經融危機而言,中國本可以只求自保,笑看歐美經濟陷入衰退,但是中國最終站了出來。如果不是中國以國家利益作為犧牲來穩定了國際經濟,恐怕現在的日本將陷入另一個衰退的十年。
這僅僅是經濟面。另一方面,一直被日美批評的中國軍費增長也沒有“中國威脅論”的專家們鼓吹得那麼誇張。日本的軍費支出曾經常年高居世界第二,同時一直霸占著亞洲第一的位置。從1993年開始,日本更是連續十多年佔據著人均軍費世界第一的位置。這一事實顯然與日本在憲法當中寫下的“永遠放棄戰爭權,永遠放棄軍隊”相衝突。即使退一步說,日本為了自保應適當擁有自己的國防,擁有僅以自衛為目的的自衛隊,可是每年巨額的“溫馨預算”恐怕遠遠超過了“僅以自衛為目的”的範疇了吧?
而人口十倍於日本、國土面積三十倍於日本的中國,2015年的軍費開支不到日本的五倍而已。如果算上“溫馨預算”,可能中國的軍費開支還達不到日本的三倍——中國的軍費不是太多了,反而是太少了。但是中國為了消除日韓對於中國軍力增長的顧慮,主動放緩了軍費的增長。韓國接受了中國的友好示意,今年還與中國簽訂了自貿區協定。可目前看來,日本並沒有體會到中國的用心良苦,仍然緊跟著美國的腳步,離互信互惠的道路越走越遠。
回應
這些給美國軍隊的預算都不算在軍費里面,說明日本軍費非常不透明而且被嚴重低估了
另詳參【圖博館】: 預算魔數 中日釣島之爭 中艦南海逼退美艦 中國軍費更要炒作 《東方主義與中國威脅論》 《中國即將崩潰》 中國軍費 中國經濟成長之謎 中日筷箭之爭
沖繩國際大學的前泊博盛教授指出:“從再編經費這一項就可以看出實際上'溫馨預算'不過是對美支出的冰山一角。然而無論哪個國家,財政預算都是需要有相應的法律和手續支持的,但是在日本針對美國的財政預算卻沒有相應的根據,這是非常不合理的。”
另一方面,在日美軍給予日本的負擔並不單單只是財政負擔這麼簡單。
據琉球新報2012年10月28日報導,2010年嫌疑犯是美軍的性侵犯事件就有2617件,根據民間組織的調查,實際犯罪件數是報案數的七倍,也就是一年被美軍性侵犯的人數在一萬九千人左右。
沖繩縣民早已對駐沖繩美軍有著諸多不滿,卻又無可奈何。美軍引起的治安事件每天都在發生,卻都不了了之。有確鑿證據起訴到法庭,最終棄訴的比例也在90%左右。相較英國對駐英美軍的棄訴率10%而言,日本政府在駐日美軍犯罪問題上顯得實在窩囊。
1995年,駐沖繩美軍士兵強姦少女事件在沖繩引發大規模的反對美軍基地運動,日本全國各地也舉行各種規模的抗議集會。為平息這一浪潮,日美兩國政府進行多次協商。在普天間基地搬遷問題上,雙方同意設立日美“普天間機場轉移實施委員會”,在以後的5至7年裡建成充分的替代設施,在可以投入使用後歸還普天間機場。日本政府提出在沖繩縣名護市建設美軍海上航空基地,但遭該市大多數人反對,替代機場一直沒有動工修建。
2010年5月28日,日本和美國兩國政府就駐日美軍普天間基地遷移問題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將把該基地遷至沖繩縣名護市美軍施瓦布軍營周邊。沖繩縣人民堅決反對這一決定,他們還受到了日本各地人民群眾的支持。日本人民早已對美軍在沖繩的種種惡行苦不堪言,好不容易有機會將普天間基地的美軍趕出去,最終還是要在縣內的另外一個地方駐紮下來,這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忍受的。
日本是美國的“重返亞洲”計劃與“再平衡”戰略的忠實支持者,然而在二十一世紀這個強調世界合作共贏的時代背景下,日美仍一意孤行地貫徹著地緣政治,這個做法實在是讓人非常不能理解。日美長期渲染“中國威脅論”,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世界各國祇看到了一個和平崛起的中國,只看到了一個新興的負責任的大國的升起,並沒有看到一個新的霸權國的誕生。
美軍向日本收的不僅僅是保護費 另收1200億創紀錄2015.12.25 觀察者網
日本政府16日宣布,已與美國政府就2016年度起五年內日方負擔的駐日美軍經費(又稱“溫馨預算”)達成協議。五年預算總額為9465億日元(約合500億元人民幣),較上個五年增加了133億日元(7億元人民幣)。
所謂的“溫馨預算”是日本主動提供的軍事基地設施的維修費、基地的水電費以及配屬員工的勞務費等費用。但是駐日美軍的條約規定,日本只需要提供建設基地的經費,美國負責基地的維持費用以及作戰的費用。所以實際上日本沒有義務要負擔“溫馨預算”中涉及的費用。更何況,日本根據最新的日美安保條約,加大了對美國的作戰支援義務,按理說更應該減少這種所謂的“溫馨預算”,但美方以“亞洲再平衡”政策加重了美國的負擔為由,還是要求日本增加“溫馨預算”的配額,雙方協商結果就是“溫馨預算”相對於過去五年不降反升,上漲了1%。
日本財政省非常不情願支付這一筆“溫馨預算”,因為當中一部分與先前支付的“再編關係經費”性質相當。“再編關係經費”是指沖繩縣邊野古新美軍基地的建設費用,這筆費用在第二次安倍政權上台後逐漸變得龐大起來。如前文所述,沒有任何法律或條約規定日本有義務承擔這兩筆費用,但是迫於政治事實,日本一而再、再而三地為美軍支付著各種各樣的駐日經費。
從第二次安倍政權開始,建設邊野古新基地的事前調查、美軍航母艦載機基地的遷移(從神奈川縣的厚木基地遷徙到山口縣的岩國基地)等費用(再編經費)突然開始增加,2015年甚至達到1218億日元之巨。讓日本財務省非常不爽的是這筆費用的性質簡直就和“溫馨預算”一樣。如果一致的話為什麼不算在“溫馨預算”之內?為什麼要單獨作為新預算案?這些都是日本財務省對於內閣行為的不解和困惑。
按照這種說法,2015年“溫馨預算”的總額不是賬面上的1899億日元,還應加上上面的1218億日元,合計3117億日元,超過1999年巔峰時期的2770億日元,創下歷史新高。財務省多次以“日本方的負擔實在是太夠,而且突然的激增對於日本財政的壓力非常大”為由,希望能夠安倍內閣跟美國重新商量“溫馨預算”的數額,日本防衛省則以“再編經費能夠減輕地方的負擔,出發點不同”為由反對財務省的意見。
中航工業和北方工業躋身全球“十強軍工”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2015-12-15報導,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編制的報告顯示,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等西方武器製造商仍然位於前列。中國方面,除了北方公司、中航工業外,還有另外4家軍工企業躋身全球20強軍工企業名單,同時上榜的還有3家俄羅斯國有防務企業。
北方工業2014年銷售額為656億美元,是中國坦克和導彈等陸戰武器的主要供應商,同時也向非洲和中東出口彈藥、火砲和防空系統。而中航工業軍事飛機出口一直呈緩慢增長態勢。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稱,2010-2014年間,中國已成為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後的第三大武器出口國,但其出口量僅佔海外總銷量的5%。《華爾街日報》評論稱,過去4年西方軍工企業的收入不斷減少,而中俄兩國的軍事預算則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因此其軍火供應商的增速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詳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中國軍工 中國武器差因欠實戰? 共軍質量何時世界第一? 中國軍力 中國軍售2 中國軍售當然要炒作 《強國不是夢》 中國軍費更要炒作 )
美媒:別小看中國軍費的能量
美國《赫芬頓郵報》2015-12-21日文章,原題:中國的戰爭——用代數戰略埋葬美國 2016年總統大選辯論期間,“美國花錢比中國多很多”的理由很可能被用來淡化中國威脅的可能性。該理由具有統計學的吸引力:報導稱中國每年軍費快速接近逾2000億美元,但美國軍費仍是其3倍多。且中國的軍事開支僅佔GDP約2%,而美國接近4%。但有幾個因素令這種“比花錢”論調大打折扣。
首先,美國軍力遍布全球,而中國祇專注於地區。由於任務不同,直接比較軍費具有高度誤導性。此外,同是1美元,在中國軍費中遠比在美國更耐用,原因至少有兩個:中國軍人的工資和福利比美國軍人低很多;中國工廠批量生產的武器明顯成本更低。因此,僅憑軍費預算就輕視中國的力量是錯誤的。特別是考慮到,中國GDP增長會繼續大幅領先美國,且無法保證其用於軍費的比例會一直遠遜於美國。
事實上,中國軍隊正快速擴充,在財力上毫不吃力,這引發了一個嚴峻問題:中國最終會有能力對付美國,就像美國一戰時對付德國、二戰時對付德日以及冷戰時對付蘇聯那樣嗎?換句話,中國能夠利用其出類拔萃的製造業實力在戰場上打敗美國嗎?
二戰伊始,德日經濟總和只有美國的一半。美國能出動30萬架次飛機,德日加起來不到20萬。誠然,前線作戰的美國人打贏了二戰,但他們的後盾是後方工廠。這些工廠生產武器的速度遠比敵人摧毀武器的速度要快。可如今,幫美國打贏的那些工廠,很多要么關閉要么外遷到重慶、深圳等中國城市。
至於蘇聯的例子,可能與當前局勢特別相關。普林斯頓大學的艾倫·弗里德伯格教授做了對比:當初蘇聯出於意識形態原因,自斷於國際貿易體系,也在很大程度上自絕於全球科技體系……如今中國人正相反,他們盡可能深入全球經濟和世界科技體系。這種戰略聰明多了,這令中國飛快發展。儘管目前美國軍費遠多於中國,但代數戰爭將逆轉,似乎只是時間問題。
全球30大軍工企業排行榜:美企佔一半中企榜上無名2015-11-23
在美國《防務新聞》(DefenseNews)周刊網站《2015世界最大100家防務公司》(2015 Defense News Top 100)排名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仍穩居第一。2014年,該公司總收入456億美元,防務領域收入401.28億美元。
今年排名前三十的防務公司中,美國企業達到15家佔了一半。俄羅斯軍工企業佔據4席,其他歐洲國家的防務企業佔據10席。以色列Elbit Systems公司成為榜單中唯一來自歐美之外的公司。中國則無企業上榜。
今年排名前10的公司分別是
1、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美),代表產品F22、F35戰機。
2、美國波音公司(美),F-15、F/A-18戰機。
3、BAE系統公司(英),颱風戰鬥機。
4、雷神公司(美),愛國者導彈。
5、通用動力公司(美),M1坦克。
6、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美),B2轟炸機。
7、空客集團(荷蘭),A400M軍用運輸機。
8、聯合技術公司(美),多種軍用民用航空發動機,及直升機等。
9、芬梅卡尼卡公司(意大利),AMX輕型亞音速攻擊機(與巴西合製),颱風戰鬥機(歐洲四國聯合研製)。
10、L-3通信公司(美),航空系統、電子系統分部、通信系統等。
排名11至第20的公司依次為:11.金剛石-安泰(Almaz-Antey)俄羅斯、12.泰雷茲(Thales)法國、13.亨廷頓·英格爾斯(Huntington Ingalls)美國、14.聯合飛機製造(United Aircraft Corp)俄羅斯、15.羅爾斯羅伊斯(Rolls-Royce)英國、16.霍尼韋爾(Honeywell)美國、17.德事隆(Textron)美國、18.AECOM 美國、 19.博思艾倫諮詢(Booz Allen Hamilton)美國、20.賽峰(Safran)法國、21.DCNS 法國、22.通用電氣(GE) 美國、23.俄羅斯直升機服務公司(Russian Helicopters)、24. Leidos 美國、25.Babcock International 英國、26.United Engine Building 俄羅斯、27.柏克德(Bechtel )美國(US。) 、28.萊茵金屬(Rheinmetall )德國、29.Elbit Systems 以色列、30.薩博(Saab )瑞典。
回應
看看這些數據,我建議聯合國設立一個最會造殺人武器大獎,得此大獎你美國真是名至實歸。
美國軍企15家佔世界30強,中國沒有一家,還說中國威脅,真不知美國人甚麼強盜邏輯。
扯淡,美國是財閥政治,那些所謂的民營企業才是統治者.這個榜單很光榮嗎?中國的軍工企業絕對有幾個夠資格上榜,可是那都是國有企業,恐怕相關的商業數據都是機密。
竟然沒有達索?陣風戰鬥機的研製公司居然榜上無名?
炒作中國軍演
果然如【圖博館:為何炒作中國彈道導彈?】1所云:為何啊?當然是為了宣傳中國威脅論2!那天要宣傳中國崩潰論3時又會說中國武器差4。
如今連中國維和馬航搜救也能炒作!
中國軍售5當然要炒作了!
中國軍費6軍演更要炒作!
只准老美在全球軍演、不許中國在自己的空海陸域軍演,這是啥邏輯?
老大海盜的海權邏輯唄,中共土匪頂多只能龜縮在陸內權!
竊球者王?未必!如今中國正崛起、有自信了,連軍演也故意以下駟對上駟。
相關新聞
中國藍軍模仿美軍最強旅連擊敗3大軍區王牌
朱日和基地對抗:紅方未能達成作戰目的且戰損嚴重
中國海陸空三軍密集軍演 敏感時段彰顯強軍決心
人民日報:“三軍四海”演習 威懾圖謀不軌之國
中國為何大規模軍演 英國稱針對這美日
美軍多次在中國周邊耀武揚威 中方軍演亮殲敵決心 日本開始不安
美印日在我東海軍演 恰逢解放軍三軍四海大演習
陸國防部澄清:民航延誤主因氣候(麥德姆颱風襲擊大陸13人死)屬年度例行演習,數區域同時舉行只是巧合,與甲午戰爭一百廿周年無關。
軍演造成航班延誤 外媒:中國犧牲經濟發展軍力 國防是優先選項(回應:誇大其詞啊,這不過是渲染中國威脅論的又一種新形式,出於對民航安全的考慮,短時間內對空域進行管制,再正常不過。中國發展軍事沒錯,但犧牲經濟了嗎?這純粹是危言聳聽,意在刺激部分分辨力不強的國民不滿情緒。國內媒體總是不加選擇地做西方媒體的傳聲筒,真是愚蠢。)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9174918
安排10兆為地方政府減負,對中國經濟又意味著什麼?
2024-11-08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近年來力度最大的化債措施: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6兆元,用於置換存量隱性債務,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兆元,為地方政府騰出空間更好發展經濟、保障民生。2028年以前,地方需要消化的隱性債務總額從14.3兆元大幅下降至2.3兆元,化債壓力大減。
此次化債對地方政府有四重意義:
其一,債務置換實現了部分隱性債務顯性化,債務更加公開透明。
其二,以利率更低、週期更長的政府債券置換舉債成本高、週期短的隱性債務,以時間換空間,因此債務置換的過程也是降低風險的過程,體現了化債的本質是化解風險。
其三,債務置換減輕了地方政府化債的壓力,地方政府能騰出更多的財力和精力用於發展經濟和提供公共服務。
其四,債務置換有利於地方政府更好落實減稅降費,部分地區「亂罰款亂收費」等現象將明顯緩解乃至杜絕,有利於改善營商環境。
對於城投公司而言,債務置換有助於城投公司剝離歷史債務包袱,輕裝上陣,為城投公司的轉型發展提供堅實基礎。長期以來,城投公司作為地方政府投融資的重要助手,在推動基礎建設、促進城鎮化過程中扮演了不可取代的角色。
從國際比較來看,我國政府負債比率顯著低於主要經濟體和新興市場國家。2023年,國債30兆元,地方政府法定債務40.7兆元,隱性債務14.3兆元,政府負債比率為67.5%。
中央財政還有較大的舉債空間和赤字提升空間,中央財政在未來還有很多可以實施的方向,要將其同改革緊密結合起來,透過財政資源的投入推動改革(例如農村的土地制度、戶籍制度、醫療保障等),最終達到提升消費、促進投資的目的。
近兩年來,國家已經連續推出多項支持房地產的相關政策,包括降低首付比例、降低貸款利率等等,針對供給端的政策包括房企的「白名單」制度、用專款債券支持回收閒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儲備,以及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等。今年10月,少數一線城市和個別二線城市的房地產銷售市場已經有些起色。
回應
盡快化債,才能讓地方輕裝上陣,也能讓地方經濟再現活力,這是對全國人民都有好處的事。這個與發錢不同,是透過化債推進發展,再用發展的紅利來補償債務。而且從目前中的態勢來看,中國的科技離全面爆發最多五年時間,等到科技一爆發產業紅利會大增,到時候這點債不是多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