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界的“解構主義大師”紮哈•哈迪德
紮哈•哈迪德(Zaha Hadid),2004年普里茲克建築獎獲獎者。
紮哈•哈迪德(Zaha Hadid)1950年出生於巴格達,在黎巴嫩就讀過數學系,1972年進入倫敦的建築聯盟學院AA學習建築學,1977年畢業獲得倫敦建築聯盟(AA,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碩士學位。此後加入大都會建築事務所,與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和埃利亞•增西利斯(Elia Zenghelis)一道執教於AA建築學院,後來在AA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直到1987年。1994年在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執掌丹下健三(Kenzo Tange)教席。
紮哈•哈迪德(Zaha Hadid)於1983年入選香港The Peak Club的設計競標方案,獲得廣泛讚譽。此後,她在柏林Kufurstendamm大街(1986年)、杜塞爾多夫的藝術和媒體中心(1989年)和卡迪夫灣歌劇院(Cardiff Bay Opera House)(1994年)的競圖中均獲得一等獎。
紮哈•哈迪德(Zaha Hadid)在從事理論和學術研究的同時,在1979年自己開業,為倫敦伊頓廣場(Eaton Place)設計了一幢公寓。該作品於1982年獲建築設計金牌獎。其他項目還包括為倫敦Bitar設計傢俱和室內裝飾(1985年),在日本設計了幾幢大廈,如東京的兩個項目(1998)和大阪的Folly(1990年)。1990年,哈迪德還為格洛寧(Gronningen)的視頻藝術展設計展館,1992年在紐約古金漢博物館設計了"偉大的烏托邦"展覽。1988年-1989年,哈迪德受託設計萊茵河畔維爾城的維特拉消防站,建成後為漢堡、波爾多和科隆的港口服務。
紮哈•哈迪德(Zaha Hadid)於1983年開始在AA建築學院展出大型繪畫回顧展,此後其繪畫作品一直在世界各地展出。大型展出地點有紐約古金漢博物館(1978年)、東京GA畫廊(1985年)、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1988年)、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1994年)和紐約中央火車站候車室(1995年)。哈迪德的作品還被眾多機構如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法蘭克福德意志建築博物館作為永久收藏品收藏。
紮哈•哈迪德(Zaha Hadid)的作品並非全然地西化與現代性。在伊拉克長大的紮哈,從小便迷于波斯地毯繁複的花樣,藉由織工的雙手,波斯地毯將現實轉化為交纏豐富的世界。無獨有偶地,織工也多半為女性。
對紮哈最直接的影響仍是倫敦的建築聯盟學院(AA)。她在那裡就學時,該學院可說是處於黃金時期,堪稱全世界的建築實驗中心。學院繼承 "建築圖像派" 的傳統,學院的多位師生——庫克、庫哈斯、楚米、寇斯,將現代世界的憾動轉化為他們作品的主題與造形。他們勇於做為全新的現代主義者,嘗試捕捉不斷變化的能量,增加新視點,企圖為現代性提出新視點。不管是楚米的趣味狂笑、庫哈斯的神秘拼貼,還是庫克的宣示性,他們都將多向度透視、快速移動而強烈的造形,和科技性的架構,整合為意象-這些意像的表現乃是描述多於定義。
紮哈•哈迪德的現代主義的三種模式
信仰新的結構方式
現代主義俾益自新科技,不管是空閒還是其它價值,現代主義者都可對任何資源做最有效的運用。這種 "過度"導致對全新事物、對未來、對烏托邦的超乎現實的誇大。也因此導致了形的消失,導致造形的極度簡化。
信仰新視點
其實我們己進入一個新世界,只是我們並未看出這點,我們仍延用被教導的舊視點。唯有真正張開眼睛、耳朵或心靈來感知自己的存在,如此我們才會得到真正的自由。
重新詮釋現代主義的現實性
結合上述兩者,將新的認知轉化為現存造形的重組。這些新的形體成為新現實的原型,在其中,所有事物重組、溶解後重回原點。藉由新方式重現新事物,我們可建立新世界並居住其中,即使僅經由視覺。
紮哈即屬上述的三種現代主義者,他並未發明新的構造或技術,卻以新的詮釋方法創造了一個新世界。以拆解題材和物件的方式,找出現代主義的根,塑造了全新的景觀,任由觀者遨遊。
53歲的哈迪德是個工作狂,至今單身一人。她1950年出生於巴格達,1972年進入英國倫敦的建築學會學習。畢業後在倫敦創辦自己的事務所。
哈迪德的設計一向以大膽的造型出名,被稱為建築界的“解構主義大師”。這一光環主要源於她獨特的創作方式。她的作品看似平凡,卻大膽運用空間和幾何結構,反映出都市建築繁複的特質。
1993年,哈迪德推出成名作——德國萊茵河畔魏爾鎮的一座消防站。在它的建築方案出臺、尚未實施之際,由於其充滿幻想和超現實主義風格而名噪一時。哈迪德通過營造建築物優雅、柔和的外表和保持建築物與地面若即若離的狀態,達到理想的效果。
哈迪德另一個比較有名的作品是她獨立設計的美國辛辛那提羅森塔爾現代藝術中心。這幢8層高的建築像一個精巧的方盒一層一層搭建在玻璃底座上,被《紐約時報》譽為“田園綠洲”。此外,法國斯特拉斯堡的一個停車場以及奧地利因斯布魯克的滑雪場等也使哈迪德名揚四方。
這一次,哈迪德的獲獎作品是臺灣台中古根漢美術館。評委認為她能夠大膽利用空間,巧妙運用幾何學原理,使作品與環境融為一體,成功展示了鄉村生活的美妙,因此才把本年度的大獎授予她。當代建築大師、評審團成員之一法蘭克•蓋瑞稱讚哈迪德的每一個設計都創意十足。另一位評審費巴姆表示,哈迪德單單畫出設計圖,就已大大擴充了建築的“創作曲目”。她設計的大型綜合建築建成後,創造力更能充分展現。
多方位出擊
多方位出擊的哈迪德走著理論學術研究與設計實踐並重的路子,她的實踐幾乎涵蓋所有的設計門類。1983年,她在倫敦展出大型繪畫回顧展。此後,她的一些頗具實驗性和前衛的繪畫作品一直在世界各地展出,作品被眾多機構如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和法蘭克福德意志建築博物館永久收藏。這些,都反映出一位特殊女性設計師的廣闊視野。
從哈迪德的多項設計作品的構思和表達方面來看,她與眾不同的伊斯蘭文化背景顯然弱於其所接受的英國式傳統保守精神。但不可否認的是,她的性格之中還有著強硬、激越的一面,她的許多設計手法和觀念似乎是在被阿拉伯血統中的剛勁精神熱烈地鼓舞著勇往直前。與此同時,她也在一些“隨形”和流動的建築設計方案之中流露出貼近自然的浪漫品位。
以“打破建築傳統”為目標的哈迪德,一直在實踐著讓“建築更加建築”的思想,於是才會有超出現實思維模式的、突破式的新穎作品。
成就源於努力
在男性一統天下的建築業,哈迪德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憑的全是自己多年的不懈努力。成功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哈迪德也遭受過很多重大挫折。正如評審團所指出的那樣,哈迪德獲得世人認可之路,是“英雄式的奮鬥歷程”。
並不是所有人都欣賞她的設計。時至今日,在已經生活了20多年的倫敦,仍未有一件哈迪德的作品問世。在獲獎後接受媒體採訪時,哈迪德也直言自己在英國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很久以來,人們一致認為哈迪德的設計富於動感和現代氣息。但也正因為這兩個原因,她的很多作品都只能安靜地躺在圖紙上,無法付諸實施,她甚至一度被稱為“紙上談兵”的建築設計師。儘管她得過大大小小的獎項,有時候一年獲4項,但似乎在世界建築環境裡掀不起一絲波瀾。這種狀況一直到90年代末才有了改觀。
除了榮譽之外,各種請她主持設計的邀請單也像雪片一樣飛來。對哈迪德來說,未來的日子將非常忙碌。在歐洲,她已經開始籌措為寶馬公司設計位於德國萊比錫的新總部,此外,她還接下了設計坐落於羅馬的義大利國立現代藝術中心的任務。在美國,她身為最終5位入圍者之一,將設計2012年的紐約奧運村。
當然,哈迪德還想為自己已離開近30年的故鄉巴格達做些什麼。
“若能在那裡設計建築,將是很不錯的事。”哈迪德說。因為她認為那裡實在是一座美麗的城市。
廣州歌劇院
廣州市歌劇院由世界著名設計師紮哈•哈迪德(英國)主持設計,位於珠江新城J4地塊。其外形如“圓潤雙礫”,就像置於平緩山丘上的兩塊礫石,在珠江邊顯得十分特別。由於採用鋼-鋼砼混合結構,預計用鋼量將超過12000噸(未考慮深化設計時增加的各類節點板、支座板及輔助構件),相當於中國國家大劇院穹頂用鋼量6750噸的兩倍。
廣州歌劇院-建築特點 廣州歌劇院在規劃設計中,廣州歌劇院、博物館分別位於新城軸線起點的兩側,與中央廣場、濱江綠帶共同形成文化藝術廣場,成為一個開放、自信的國際都市展示自身魅力的舞臺。藝術廣場的設計秉承了廣州珠江新城城市設計的精神與理念,在三個方面豐富並深化了城市設計的成果。
1 整合都市介面
位於縱軸線兩側的新城建築群,以強烈的幾何秩序、人工形態突出縱軸垂直向度的起伏與縱深感。在縱軸與橫軸的交匯處,歌劇院與博物館通過一片水準舒展的體量,形成都市介面戲劇性的收放。
建築及其廣場由外緣向中心下傾的連續變化,加之地面微妙的起伏,柔化了都市介面,實現了與自然界面輕柔的接觸。
通過完整連續的體量與立面肌理處理,整個藝術廣場清晰地表達出個體建築與城市之間的內在邏輯,城市整體空間得以完成,建築設計融會於都市設計。
2 豐富都市景觀
廣場設計中,通過自然形態與人工幾何形態的交疊,自然環境與建築環境的滲透,強調了壯觀的自然尺度(珠江)與親切的人文尺度(廣場)的對話。
在時間上,博物館是日間的藝術容器,歌劇院是夜色的舞臺,中心的文化藝術廣場則成為公共生活的“等化器”,持續地充滿著活力。它們在時間演進上共同構成動態平衡的都市景觀,提供公眾藝術活動以變幻的場景。
銀河SOHO
SOHO中國的銀河SOHO位於北京內城罕有的大型地塊。這是一個占地5萬多平米、總建築面積33萬平方米、集商業辦公於一身的大型綜合項目。這座融動的優美建築群不但營造了流動和有機的內部空間,同時也在與此毗鄰的東二環上形成了引人注目的地標性建築景觀。
這座由倫敦著名建築師紮哈•哈迪德設計的銀河soho建築外立面已完工,現正進行景觀施工。建築白色的曲線形塔樓與天際線完美融合。四個螺旋形體量之間由一系列天橋連接,人們可以通過室內交通空間在四座建築物之間穿梭。這個多功能建築綜合體建成後將包括零售商店,辦公空間以及公共觀景空間。該項目預計於2012年10月27日正式揭幕,它將成為紮哈在北京建成的第一個項目。
整個建築群由四棟卵形塔體建築組成,每棟塔體的中空部分為中庭,塔體相互之間在不同樓層通過鋼連橋相連。這個龐大的建築群由四個流動的建築形體組成,整個建築沒有一絲直線,形成極強的動感流線,創造了令人激動和壯觀的形象。我們參觀的售樓處充分體現了建築的整體理念 ,設計的一個主題是借鑒中國院落的思想,創造一個內在世界。而同時,這又是一個完全二十一世紀的建築:不再是剛硬的矩形街區及街區之間的空間,而是通過可塑的、圓潤的體量的相互聚結、溶合、分離以及通過拉伸的天橋再連接,創造了一個連續而共同進化的形體以及內部流線的連續運動,沒有角落也沒有不平滑的過度,源自自然的啟迪,建築的外觀展示了連續流動的深空間。數百米長的景觀構成深遠的、全角度的視野。訪客可以仰望,也可以向前遠眺,透過百米長的空間找到下一目標和方向。這裡的關鍵策略是空間的流動性和導向性。當走近建築的時候,訪客會觀察到光影的遊戲,開放空間和封閉空間的轉換。
二十一世紀博物館
啟動時間:1999
竣工:2009
建築面積:27000平方米
打開紮哈.哈迪德的官網,主頁上顯示了一個專案方案平面上的不同連結;這個項目就是羅馬的MAXXI——二十一世紀藝術博物館。這從側面說明MAXXI在紮哈各項目中的重要性。最近,該博物館經歷了十年的設計與建造後終於向公眾揭開了面紗。
紮哈曾表示,該博物館“並不是一個容器,而是一個藝術品營地”,在這裡走廊和天橋相互疊加和連接,創造出來了一個具有生機的動感空間。儘管該建築的功能清晰,在平面上組織合理,但尋求空間的靈活使用性仍是該設計的主要目標。空間的連續性設計避開了大量的牆體劃分和干擾,為建築內的多樣動線和臨時展示提供了良好場所。進入博物館的中庭,混凝土弧牆、懸浮的黑色樓梯和採納自然光線的開敞天花,這些該建築的主要元素映入眼簾。借助這些元素,紮哈“力求創造出多視點和分散幾何體的新型空間流動性,以此來象徵現代生活的紛雜動感。”
和以往專案一樣,紮哈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解構的流動性特徵是否能夠與與羅馬這個擁有豐富古典文化遺產的“靜態”城市相匹配。幸好,評論家和公眾對此的反應是積極的。尤其是在這樣一個文脈環境和現有城市架構中,平滑的弧牆面與新古典主義的勻稱立面形成了良好對話。這個新的有機體成長過程中呼應了其前面的建築物,而且其側面由簡潔厚實的表面所覆蓋,展示出了建築的靈活性和共生性。博物館很好地契合於其城市基地/肌理中,沿著建築控制線,從一端到另一端形成一個全景視域。
香港香奈爾流動藝術展覽廳
由Zaha Hadid設計的流線型的香奈爾白色展覽館。Mobile Art展覽館是一個呈幾何形狀的環形曲面,其圓形的環面正是最基本的展覽空間,再往周邊伸展,為參觀者帶來置身其中的感受,正好與展覽產生互動的效果,令藝術觀賞成為集體的體驗。展館的外形是從香奈兒著名的菱格紋手袋中擷取的靈感,採用自然組織的模式亦兼顧實際的用途,這個表演場地是整個城市的地貌——充滿了流動的線條美,與Zaha HADID想像中遊牧的建築極為雷同。她並非興建了一座流動的博物館,而是創造了一個偌大的空間讓眾多藝術作品展出,且可以隨處移動。展覽館的奇妙之處在於如何把身心的感受轉化為感官的體驗,在世界各地為香奈兒這件經典作品喝彩。
西班牙薩拉戈薩大橋
在西班牙,紮哈•哈迪德(Zaha Hadid)又創造了一項記錄。作為普里茲克建築獎第一位女性得主,哈迪德此次的挑戰是對建築學和工程學的跨越。在西班牙第五大城市薩拉戈薩(Zaragoza)舉行的2008年世界博覽會上,哈迪德的任務是建造一所橋樑,它需要同時承擔起三項職能:博覽會入口處、人行天橋和展覽館。這將是西班牙唯一一座具有室內空間需求的橋樑,在世界上目前也僅有少數幾座橋樑能完成這樣的功能。
和人們腦海中大橋的筆直身體鎖不同的是,薩拉戈薩橋整個橋體都呈現曲線,保持了zaha的風格,而且非常具有女性的柔美線條,原來橋樑也可以呈現曲線狀。
橋亭的設計很符合博覽會的主題——水與持久的發展。由四座互相搭接的菱形切面網架構成的巨型構造,跨越Ebro河面不斷地彎曲擴展,猶如一朵盛開的劍蘭,將城市與展覽現場連接起來。“橋亭(Bridge Pavilion)是一項具有重要影響的工程實踐,因為它是我們在世界上完工的第一座橋樑”。哈迪德說。紮哈•哈迪德的設計方案由進入競標的14個設計團隊的方案中脫穎而出,其中對手包括有像 Richard Rogers、Torres & Martínez Lapea、Rafael Moneo 等知名建築事務所。另外,在這一工程中,紮哈•哈迪德事務所合夥人 Patrik Schumacher 的名字也跟哈迪德連在了一起,這位兼具作家、理論家和教授身份的建築師,已與哈迪德一起工作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
BMW中央大廈
2005年德國萊比錫,寶馬汽車公司中央大樓。這是哈迪德最具顛覆性的建築工程之一,位於寶馬綜合工廠中的這塊建築充當通道的作用,將辦公中心與生產大樓連接了起來,其外部呈現了奇異的對角線支撐結構,但真正令人驚訝的部分還是在這座大樓裡邊。
距離傳統的流量的藍色和白色的衣領空間劃分,寶馬的中建大廈有未來感的氛圍。用混凝土和白色作為主色調,藍燈給“明日世界”的感覺了企業的辦公空間。有彈出的顏色盡可能工作站關注,但大部分的體系結構和細節是圍繞材料中的線和方向運動。
建築占地面積:250,000平方英尺(23,000 平方米 )
總面積:270000平方英尺(25000平方米)
伊芙琳格雷斯學院
紮哈哈迪德建築師的第一個完成的項目在英國,位於倫敦南部布利克斯頓地區的伊夫林格雷斯學院,這個學校被設計成橫跨跑道的建築。
這是為方舟教育所做的設計,伊芙琳格雷斯學院由四個小學校組成,他們共用戶外空間和設施。夾在學校建築物與兩側道路之間的是運動場地,而建築物恰恰是從運動場中間蜿蜒穿過。內部設計有兩層高的大廳,並有寬敞的走廊,沿著走廊是一間間教室。
哥本哈根Ordrupgaard藝術博物館
Ordrupgaard是一所國家級藝術博物館,坐落於丹麥哥本哈根北部Jægersborg Dyrehave附近。它是北歐迄今收藏19世紀和20世紀初期丹麥和法國重要藝術珍品的博物館。Ordrupgaard始創於1916-1918期間,其創始人是Hafnia公司的前執行董事兼國會議員威廉•漢森(Wilhelm Hansen ,1868-1936年)和他的妻子Henny Hansen。
建築師Zaha Hadid為哥本哈根Ordrupgaard藝術博物館提供了整個擴展的設計,把新的兩翼擴展了一倍,並且在兩翼的內部設置了一間咖啡廳和一個演講大廳。
1150平方米的擴展空間對先前的展館佈局在空間、氣候和安全方面都進行了全方位的提升,其建築主體由玻璃和黑色混凝土構成。目前,Ordrupgaard已成為一所可以主辦各種展覽會的國際級展館。
普爾塔美國酒店Hoteles Silken
Hoteles Silken在西班牙馬德里建造的普爾塔美國酒店(Puerta América)融合多位藝術家、建築師以及設計師的創造,打造出前所未見的全新空間體驗。每一個樓層都各不相同,並且都出自世界名師的設計,展現出各自不同的概念空間。這是一個讓人大膽夢想,打造一個包羅來自13個不同國家19位世界頂級建築及設計工作室的設計的專案。原創、奢華、新穎以及形式上的自由正是這個酒店賴以喚起客人各種感知的有力武器。各位大師利用不同的材料、採取不同的形狀、色彩營造出最前衛的設計空間氛圍,創造力與自由性在此得以肆意生長。
四星級酒店普爾塔,引進一台彩色梯度作為LED照明。這樣,每一節的走廊上有自己獨特的照明。它的顏色延續到相鄰的房間,讓客人有一個直觀的感覺哪個是自己的房間。
http://www.befree.com.cn/Events/2012/10/ZahaHadid/
建築師哈迪德病逝曾為東京奧運會主場館設計方案
據澎湃新聞2016.3.31報導,世界知名建築設計師扎哈·哈迪德去世,享年65歲。
扎哈·哈迪德在上海的第一個建築設計作品凌空SOHO
據衛報消息,世界知名建築設計師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去世,享年65歲。消息稱,她是因心臟疾病於本週四(3月31日)在美國邁阿密一間醫院去世。據稱,在入院時,扎哈·哈迪德被診斷為支氣管炎。
扎哈·哈迪德,伊拉克裔英國女建築師。2004年普利茲克建築獎獲獎者。1950年出生於巴格達,在黎巴嫩就讀過數學系,1972年進入倫敦的建築聯盟學院AA學習建築學,1977年畢業獲得倫敦建築聯盟碩士學位。1994年在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執掌丹下健三教席。
今年1月17日,在2020年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主場館——東京新國立競技場這一項目中贏得競標的紮哈·哈迪德,被日本方面“爽約”,並被要求籤禁言令。2015年12月,在距離奧運會開幕僅5年不到的時候,日本政府拍板宣布本土建築師隈研吾成為新方案設計者。
扎哈·哈迪德建築事務設計的2020年東京奧運會主場館方案
隈研吾的新設計方案
隈研吾的新設計卻有很大bug——沒有放聖火的地方。消息一出,舉國嘩然,相關部門卻公然上演實力“甩鍋”,誰也不願承擔責任。
http://www.guancha.cn/art/2016_04_01_355769.shtml
另參【圖博館】:札哈迪:名建築師43 隈研吾:名建築師69 反北京奧運 北京奧運 中國後/現代建築 選最醜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