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7 05:00:00阿楨

貝聿銘:名建築師42

世界十大著名建築師2  追求內外協調統一:貝聿銘

File:I.M. Pei.JPG
貝聿銘 攝於美國駐盧森堡大使館官邸
File:Placevillemarie.jpg
蒙特婁的Place Ville-Marie 
File:Bank of china night.jpg
香港中環中銀大廈 
File:Miho-museum.jpg
日本美秀美術館 
File:IU Art Museum.jpg
印第安納大學美術館 
File:Fragrant Hill Hotel.jpg
北京香山飯店 
File:Suzhoubowuguan.jpg
蘇州市蘇州博物館
貝聿銘(「聿」,拼音:yù ,注音:ㄩˋ ,粵拼:leot6[1],英文:Ieoh Ming Pei,署名:I. M. Pei,1917年4月26日-),美籍華人建築師,1983年普利茲克獎得主,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the last master of high modernist architecture)。
  貝聿銘為蘇州望族之後,出生於民初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父親貝祖貽曾任中華民國中央銀行總裁,也是中國銀行創始人之一,生母姓莊,清廷國子監祭酒之後,於貝氏13歲時罹癌過世,繼母蔣士雲,為中華民國駐外使節之女。貝氏有一個姐姐,兩個弟弟、兩個妹妹,妻子盧淑華(Eileen Loo)為中國留美學生,他們育有3兒1女(貝定中/貝建中/貝禮中),其中貝建中(Chien Chung (Didi/弟弟) Pei)與貝禮中(Li Chung (L.C.) (Sandi/三弟) Pei)皆是美國著名建築師。[2]
  貝聿銘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法國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香港中國銀行大廈、1970年日本萬國博覽會中華民國館,近期作品有卡達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早年生活
民國初年,貝聿銘之父貝祖貽參與籌組中國銀行。民國四年(1915年),貝祖貽調任中國銀行廣東分行,攜妻女離開故鄉蘇州,遷往廣州市,兩年後(1917年)的4月26日,貝聿銘於廣州出生[3]。
  民國七年(1918年),貝祖貽為逃避政爭,舉家移居香港[3],設立中國銀行香港分行,出任總經理,貝聿銘的弟妹皆在香港出生[4],他在香港度過童年,入讀聖保羅書院。
  民國十六年(1927年)貝祖貽獲政府諒解,出任中國銀行上海分行經理,一家人就搬到上海。貝聿銘初中就讀上海青年會中學,高中畢業自聖約翰大學附屬中學,應祖父貝理泰要求,貝聿銘每年暑假會回蘇州,入住祖宅獅子林。蘇州園林的生活經驗,影響到貝聿銘日後的設計哲學:「人與自然共存」、「家庭的真正含義:內聚力和歷史」[5]。
  貝祖貽公務繁忙,貝聿銘與姊弟妹主要由母親負責照顧教養。貝祖貽之母是虔誠的佛教徒,待人熱情,交友廣闊,貝聿銘深受其影響[5]。民國十八年(1930年)貝聿銘13歲時,母親罹癌過世,對他及其家人帶來重大打擊,其父為忘亡妻傷痛遠走歐洲,後奉派出任中華民國駐義大利公使[5]。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8歲的貝聿銘負笈美國,先在賓州大學攻讀建築學,後轉往麻省理工學院,1940年取得麻省理工學院建築學士學位,1946年取得哈佛大學建築碩士學位,1954年成為美國公民[6]。
  職業生涯
貝聿銘自哈佛大學畢業後,1948年加入地產商齊氏威奈公司(Webb and Knapp),擔任建築部總監(Architecture Director)一職。1955年,貝聿銘取得齊氏集團的協議成立I.M. Pei & Associates聯合事務所,經兩度更名後成為Pei Cobb Freed & Partners聯合事務所[7]。事務所共從事過114件設計案,其中66件是貝聿銘負責。
  貝聿銘早期的作品有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的影子,不過他不像密斯以玻璃為主要建材,而是採用混凝土,如紐約富蘭克林國家銀行,鎮心廣場住宅區,夏威夷東西文化中心。到了中期,歷練累積了多年的經驗,貝聿銘充分掌握了混凝土的性質,作品趨向於柯比意式的雕塑感,其中當以全國大氣研究中心,達拉斯市政廳,等皆屬此方面的經典之作。貝聿銘擺脫密斯風格當以甘迺迪圖書館為濫觴,幾何性的平面取代規規矩矩的方盒子,蛻變出雕塑性的造型。身為齊氏威奈公司專屬建築師,貝聿銘有機會從事大尺度的都市建設案,並從這些開發案獲得對土地使用的寶貴經驗,使得他的建築設計不單考慮建築物本身,更關切環境提陹到都市設計的層面,著重創造社區意識與社區空間,其中最膾炙人口的當屬費城社會嶺住宅社區一案,而他們所接受的案子是以辦公大樓與集合住宅為主。
  建築融合自然的空間觀念,主導著貝聿銘一生的作品,如全國大氣研究中心,伊弗森美術館、狄莫伊藝術中心雕塑館與康乃爾大學姜森美術館等。這些作品的共同點是內庭,內庭將內太空間串連,使自然融於建築。到晚期內庭依然是貝聿銘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唯在手法上更著重於自然光的投入,使內庭成為光庭,如香山飯店的常春廳, 紐約阿孟科IBM公司的入口大廳,香港中銀大廈的中庭,紐約賽奈醫院古根漢館,巴黎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與比華利山創意藝人經濟中心等。光與空間的結合,使得空間變化萬端,「讓光線來作設計」是貝聿銘的名言。
  身為現代主義建築大師,貝聿銘的建築物四十餘年來始終秉持著現代建築的傳統,他堅信建築不是流行風尚,不可能時刻變花招取寵,建築是千秋大業,要對社會歷史負責。他持續地對形式,空間,建材與技術研究探討,使作品更多樣性,更優秀。他從不為自己的設計辯說,從不自己執筆闡釋解析作品觀念,他認為建築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
  貝聿銘個人所獲的的重要獎項包括1979年美國建築師學會金獎,1981年法國建築學院金獎,1989年第一屆日本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獎,1983年第五屆普利茲克獎,及年雷根總統頒予的自由獎章(Medal of Liberty),2009年獲得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金獎等等。
  學術
1940年,麻省理工學院「阿爾法羅池獎章」(MIT Alpha Rho Chi Medal)
1940年,麻省理工學院遊學獎學金(MIT Traveling Fellowship)
1940年,麻省理工學院「建築師學會獎章」(MIT AIA Medal)
1951年,惠爾賴特遊學獎學金(Wheelwright Traveling Fellowship)
1975年,獲選為美國藝術文學院(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終生院士
1978至80年,當選為美國藝術文學院首位建築師背景的院長
1979年,羅德島設計學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校長院士
1984年,成為法蘭西藝術院(L'Académie des Beaux-Arts de France)外籍院士
1993年,獲選為英國皇家藝術學院(the Royal Academy of Arts)名譽院士
1997年,獲選為法國建築學院(L'Académie d'Architecture de France)海外院士
  專業
1961年,美國藝術文學院「阿諾·布魯納獎」(The Arnold Brunner Award)
1963年,美國建築師學會紐約分會「榮譽獎章」(The Medal of Honor)
1970年,美國波士頓國際學院「金門獎」(Golden Door Award)
1976年,美國「湯瑪斯·傑佛遜記念獎章」(The Thomas Jefferson Memorial Medal),表揚其「對建築領域的卓越貢獻」(for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 to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e)
1978年,美國室內設計師協會「埃爾希·德·沃爾夫獎」(Elsie de Wolfe Award)
1979年,美國藝術文學院「建築學金獎」(The Gold Medal for Architectur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
1979年,美國建築師學會金獎(AIA Gold Medal)
1981年,法國建築學院「建築學金獎」(La Grande Médaille d'Or)
1981年,美國紐約市「藝術文化類市長榮譽獎」(The Mayor's Award of Honor for Art and Culture)
1981年,美國國家藝術委員會「榮譽金獎」(Gold Medal of Honor)
1983年,普利茲克獎
1989年,日本高松宮殿下記念世界文化賞「建築終身成就獎」
1990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獎」
1991年,美國柯爾貝爾基金會「卓越首獎」(First Award for Excellence)
1994年,以色列貝扎雷藝術與設計學院(Bezalel Academy of Art and Design)「藝術與文學類耶路撒冷獎」(Jerusalem Prize for Arts and Letters)
1994年,中國建築學會「傑出成就金獎」(Gold Medal for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in Architecture)
1994年,美國紐約州政府「藝術獎」(New York State Governor's Arts Award)
1996年,義大利「新世紀金玫瑰國際獎」(Premio Internazionale Novecento La Rosa d'Oro)
1996年,美國紐約市政藝術協會「賈桂琳·甘迺迪·歐納西斯獎章」(Jacqueline Kennedy Onassis Medal)
1997年,美國布朗大學「獨立獎」(Independent Award)
1998年,美國麥克杜威部落「麥克杜威獎章」(Edward MacDowell Medal)
1999年,美國紐約市歷史地標保存中心「文化桂冠獎」(Cultural Laureate)
2001年,美國哲學會「湯瑪斯·傑佛遜藝術、人文、社會科學卓越成就獎章」(The Thomas Jefferson Medal for Distinguished Achievement in the Art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03年,美國史密森尼學會庫珀·休伊特國家設計博物館「國家設計獎之終身成就獎」(National Design Award: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2003年,美國國家房屋博物館「亨利·C·特納獎」(Henry C. Turner Prize),表揚其「對建造技術創新的貢獻」(for Innovation i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2006年,德國埃爾文·維克特基金會「東方與西方獎」(Orient und Okzident Preis)
2009年,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皇家金獎 (Royal Gold Medal)
  勳章
1984年,獲法國政府授與藝術及文學勳章司令勳位
1988年,獲法國密特朗總統授與法國榮譽軍團勳章騎士勳位
1993年,升格為軍官勳位
1988年,獲美國雷根總統授與美國國家藝術勲章
1993年,獲美國喬治·布希總統授與美國總統自由勳章
  主要作品
1956年-1963年:台灣台中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
1961年-1967年: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國家大氣研究中心
1962年:加拿大蒙特婁瑪莉亞城廣場 (Place Ville-Marie)
1968年-1974年: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基督科學教會中心
1968年:美國紐約州雪城埃弗森藝術館
1969年:美國印地安納州哥倫布克萊奧羅傑斯紀念圖書館
1971年: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海港大樓(Harbor Towers)
1972年:美國德克薩斯州達拉斯達拉斯市政廳
1973年:美國紐約州伊薩卡康乃爾大學約翰遜藝術館
1974年-1978年: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
1976年:美國紐約州羅徹斯特羅徹斯特大學,紐約時報選為當時全美最佳的前十大學生活動中心建築
1977年: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漢考克大廈,當時單塊玻璃面積最大的全玻璃幕牆建築,由於當時玻璃幕牆的技術不夠成熟,大廈建成初期曾經出現過玻璃脫落的事故,後經過技術改進得以解決。
1978年-1982年:美國印第安納州布盧明頓印第安納大學美術館
1979年-1986年:美國紐約州紐約市賈維茨會展中心
1981年:美國德克薩斯州休斯敦摩根大通大廈
1982年:中國北京香山飯店,該飯店是中國改革開放後外國建築師在中國的第一件作品,也掀起了中國建築界對中國傳統建築與現代主義相結合的大討論。
1982年-1990年:中國香港中銀大廈,當時的香港第一高樓,建築面積是諾曼·福斯特設計的香港滙豐總行的兩倍,而造價不及其五分之一。
1985年: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威斯納館(Wiesner Building)
1989年:法國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法國大革命200周年紀念巴黎十大工程之一,也是唯一一個不是經過投標競賽而由法國總統密特朗親自委託的工程。
1990年:德國柏林德國歷史博物館新翼
1995年:中國北京中國銀行總行
1996年-1997年:日本滋賀縣甲賀市美秀美術館
1998年: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搖滾音樂名人堂
2002年:中國江蘇蘇州蘇州博物館
2004年:美國華盛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美國大使館
2006年:中國澳門澳門科學館
2006年-2008年:卡達杜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參考文獻
1 2006年香港無線電視《最緊要正字》第六集中,陳奕迅將「貝聿銘」讀成「貝律(Leot6)皿(Ming5)」,播放完畢後有學者「糾正」之為「貝月(Jyut6)明(Ming4)」,但實際上上粵語中「聿」讀作「月(Jyut6)」並不常見,而「銘」讀「皿(Ming5)」」則是變調的問題。(石見田. 聿、銘//《解·救·正讀》. ISBN 978-988-8058-42-6 (中文(香港)‎).)
2  傅建中. 華府看天下-英文拼音無法取代中文. 中國時報. 2013-01-18.
3  3.0 3.1 大潮下的貝家——一個600年望族90年的變遷. 工成網. [2009-07-01].
4 Ieoh Ming Pei. World of Biography. [2009-07-01].
5  5.0 5.1 5.2 與貝聿銘對話. [2009-07-02].
6  6.0 6.1 I. M. Pei. Pei Cobb Freed & Partners. [2009-06-30].
7  Biography (I.M. Pei 1983 Laureate). 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2009-06-30].
8  Curriculum Vitae of I. M. Pei. Pei Cobb Freed & Partners. [2009-07-15].
  外部連結
PEI COBB FREED & PARTNER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4%9D%E8%81%BF%E9%93%AD

貝聿銘作品集-築龍圖酷
photo.zhulong.com/renwu/detail32.htm

伊弗森美術館  1967年






位於紐約州西拉克斯(Syracuse)市中心區的伊弗森美術館(Dverson Museum of Art)是貝氏建築生涯中的第一件美術館作品。
伊弗森美術館以其造型著名,其建築物本身就是一件巨碩的雕塑品。與其它的美術館比較,伊弗森美術館是一個地方性的小型美術館,其藏品雖不少,且尚不足以造藏品來吸引人們,勢必得依速不停地舉辦特展或巡迴展來支持運作,所以其空間必須要能適應多變的、類型不同的展覽。再則其基地位於市中心更新區,以其規模若想成為吸引 人的場所,勢必要有與眾不同之處。所以貝氏從造型著手,為該館設計了大小、高度都不同的十個展覽室。最大的展覽室是兩層高、50英尺見方的雕塑庭,雕塑庭是整個美術館的精華。在雕塑庭西北角有一座螺旋樓梯,此樓梯雕塑味十足,螺旋樓梯是雕塑庭的中心。螺旋樓梯是貝氏最愛的建築元素之一,在他日後所設計的美術館中屢屢被引用。

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  1978年



 美國國家美術館(即西館)的擴建部分,1978年落成。它包括展出藝術品的展覽館、視覺藝術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機構用房。貝聿銘設計。
  東館位於一塊3.64公頃的梯形地段上,東望國會大廈,南臨林蔭廣場,北面斜靠賓夕法尼亞大道,西隔 100余米正對西館東翼。附近多是古典風格的重要公共建築。同時,業主又提出了許多特殊要求。
貝聿銘綜合考慮這些因素,用一條對角線把梯形分成兩個三角形。西北部面積較大,是等腰三角形,底邊朝西館,以這部分作展覽館。三個角上突起斷面為平行四邊形的四棱柱體。東南部是直角三角形,為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機構用房。對角線上築實牆,兩部分在第四層相通。這種劃分使兩大部分在體形上有明顯的區別,但又不失為一個整體。
展覽館入口寬闊醒目,它的中軸線在西館的東西軸線的延長線上,加強了兩者的聯繫。研究中心的入口則偏處一隅。而劃分這兩個入口的是一個棱邊朝外的三棱柱體,淺淺的棱線,清晰的陰影,使兩個入口既分又合,整個立面既對稱又不完全對稱。同時,展覽館入口北側的大型銅雕,與建築緊密結合,相得益彰。
  東西館之間的小廣場鋪花崗石地面,與南北兩邊的交通幹道區分開來。廣場中央佈置噴泉、水幕,還有五個大小不一的三棱錐體,是建築小品,也是廣場地下餐廳藉以採光的天窗。廣場上的水幕、噴泉跌落而下,形成瀑布景色,日光傾瀉,水聲汨汨。觀眾沿地下通道自西館來,可在此小憩,再乘自動步道到東館大廳的底層。
  展覽館美術館館長J.C.布朗認為歐美一些美術館過於莊嚴,類若神殿,使人望而生畏;還有一些美術館過於崇尚空間的靈活性,大而無當。因此,他要求東館應該有一種親切宜人的氣氛和賓至如歸的感覺。他還認為建築應該有個中心,提供一種方向感。
  為此,貝聿銘把三角形大廳作為中心,展覽室圍繞它佈置。觀眾通過樓梯、自動扶梯、平臺和天橋出入各個展覽室。透過大廳開敞部分還可以看到周圍建築,從而辨別方向。廳內佈置樹木、長椅,通道上也佈置一些藝術品。大廳高25米,頂上是25個三棱錐組成的鋼網架天窗。自然光經過天窗上一個個小遮陽鏡折射、漫射之後,落在華麗的  大理石牆面和天橋、平臺上,非常柔和。天窗架下懸掛著美國雕塑家A.考爾德的動態雕塑。
東館的設計在許多地方若明若暗地隱喻西館,而手法風格各異,旨趣妙在似與不似之間。東館內外所用的大理石的色彩、產地以至牆面分格和分縫寬度都與西館相同。但東館的天橋、平臺等鋼筋混凝土水準構件用樅木作範本,表面精細,不貼大理石。混凝土的顏色同牆面上貼的大理石顏色接近,而紋理質感卻不同。 
  東館的展覽室可以根據展品和管理者的意圖調整平面形狀和尺寸,有些房間還可以調整天花高度,這樣就避免了大而無當而取得真正的靈活性,使觀眾覺得藝術品的安放各得其所。
東館的外部形體雖大大有異於老館,但作為外飾面材料的大理石與老館的完全相同,其大部分簷口高度與老館亦協調一致,因此兩者堪稱一對“好鄰居”又是一對“忘年之交”。

盧浮宮擴建工程






1988年建成的盧浮宮擴建工程是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的重要作品。貝氏將擴建的部分放置在盧浮宮地下,避開了場地狹窄的困難和新舊建築矛盾的衝突。
 玻璃金字塔是新羅浮宮美術館的大門,人們可藉電扶梯從廣場到達拿破崙廳,拿破崙廳可視為一個“迷你美術館”,因為其設計暨管理方式完全與美術館的展覽空間分離,是一個可以獨立營運的空間,人們不必購票就可以享受這陽光飽滿的大空間,拿破崙廳有兩層,人們通常都是先抵達大廳,其中不銹鋼的螺旋形樓梯,令人不禁想到貝氏所有美術館中具雕塑性格的樓梯,不過這次他沒有再用混凝土,而是選用更“科技性”的建材。看似十分單純的不銹鋼樓梯,其實大不簡單,沒有支柱,全以樓梯本身的螺旋形特性來支撐,而且樓梯高度達29英尺,高度的考驗相當驚人。同時為了美觀,不銹鋼板的厚度即不能過厚,不過雖然有這些困難限制,貝氏依然很成功地創造了一座優雅的樓梯,達到貝氏一貫的空間焦點效果,在螺旋梯的中央有一個圓座,許多人不明究裡,甚至誤認為是一個沒有人的詢問服務台,事實上那是服務殘障人士的動力電梯,當使用時,電梯廂才會浮現,上下變動的電梯廂就像一件“現代化的雕塑”,時隱時現,上上下下,更增添了大廳的空間的趣味。
  呈正方形,面積達268,920平方英尺的拿破崙廳,四個直角正對著各方位的通道口,地面上的三個小金字塔為通往三個不同美術館的“光明的指引”。在大廳的周邊,有一個可容百人的餐廳,二個簡易自助餐廳,寬敞的書店與商店是另外一個特色,從國家藝廊東廂所獲得的經驗,使得貝氏格外地注重“糧食空間”——肉體的與心靈的,總是以較大的面積來容納此機能需求,波士頓美術館西廂擴建是另一明證,而羅浮宮美術館是第三次的同樣構想展現,有420席次的多功能禮堂,加上為孩童暨團體所設計的簡介室,會議室等,使拿破崙廳成為一個真正服務大眾的場所,由大廳向西的通道可到達地下停車場,二層地下停車場可容一百輛大巴士與六百輛汽車,因為來羅浮宮美術館的人有25%是乘巴士的外國觀光客,所以大巴士停車空間占了很大比例。停車場的地下化,也解決了羅浮宮西側與杜勒麗花園之間的交通結點問題,讓都市空間減少了汽車的威協,更加強了由拿破崙廣場向西的空間連續性,由停車場到拿破崙廳,雖說然是沒有自然光的地下,但貝氏在途中安排了一個倒置的玻璃金字塔,讓進入美術館的行進過程又創造了一次高潮空間,同時又有了自然光,在空間與造型方面更呼應了廣場處的金字塔大門意象,這正是貝氏設計高招之處,所有地下的商店,由EGPC與商家簽約,獲得70年的經營權,商家則提供興建地下停車場的經費作為權利金,這種聯合開發的情形在法國是頗新的嘗試,而這種建築模式,使得公私兩皆蒙利,可為公共建築拓展更寬宏的美景,十分值得推廣。
  由拿破崙大廳拾階到夾層,向東往蘇利殿,途中的圓天花是種標示,標示了廊道左右兩側的展覽室,此兩室展出了羅浮宮的歷史,接著就見到考古的成果——查理五世時代所興建的遺構,在走過“歷史”之後,在蘇利殿可欣賞到東方、埃及與希臘的文物,蘇利殿二樓北側與黎榭裡殿二樓全以裝飾藝術為主。
玻璃金字塔高71英尺,是蘇利殿高度的三分之二,這是貝氏研究周圍的建築物的心得,也再度證實了貝氏設計與環境的緊密關係,金字塔的底邊長116英尺,底邊與建築物平行,亦即與方位平行,與埃及金字塔的佈局相同,這又強化了與環境的關係,玻璃金字塔周圍是另一方正的大水池,水池轉了45度,在西側的三角被取消,留出空地作為入口廣場,以三個角對向建築,構成三個三角形的小水池,這三個緊鄰金字塔的三角形水池池面如明鏡般,當雲淡天晴的時節,玻璃金字塔映池中與環境相結合,又增加了建築的中一向度而豐富了景觀,在轉向的方正水池的角隅,緊鄰著另外四個大小不一的三角形水池,構成另一個正方形,與金字塔、建築物平行,每個三角水池有巨柱噴泉,像是碩大的水晶柱烘托著晶瑩的玻璃金字塔,在拿破崙廣場,貝氏將建築與景觀完整地合成為一體。
在拿破崙大廳仰視675片鑽石狀的玻璃,因為室內外光線之亮度的差異,玻璃幾乎視而不見,確實做到了貝氏追求的目標,更可貴的是能從地下室體會戶外,欣賞羅浮宮優雅的建築,讓內外相邊接,著實創造了劃時代性的室內空間設計。
  1994年10月26日,狄農殿的雕塑院整建完成開入,法國電力公司亦適時完成羅浮宮的整體夜間照明系統,使得入夜後的巴黎更增添了不少魅力,在玻璃塔於1989年落成時,拿破崙廣場的夜間照明,為巴黎再度添加了一處勝景,貝氏設計玻璃金字塔時,早已考慮到都市空間在夜晚時所扮演的地位,貝氏希望拿破崙廣場白天是人群集聚之地,玻璃金字塔有“橋”的功能,將來自各方的人“引渡”到不同的三個殿翼,夜晚,玻璃金字塔在燈光照耀下,成為都市焦點,吸引人們來到廣場,讓美術館的生命從白天沿續到夜晚,讓公共空間更能充分得以運用。也更生動。

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新落成的位於卡塔爾杜哈的一個人工島嶼上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設計來自91歲高齡的貝聿銘,貝聿銘稱這個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將是他最後一個大型文化建築(建築外部在2006年已完成)。占地4萬5平方,白色石灰石幾何式的疊加成伊斯蘭的風格建築,中央的穹頂連接起不同的空間,內部除了展示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伊斯蘭藝術品,還包括圖書館、餐廳等功能空間,開館時就有馬友友的表演。為了表現伊斯蘭建築的本質,貝聿銘在中東考察了好幾個月,研讀穆罕默德,到埃及,去突尼斯。怕這個博物館會被周圍環境所淹沒,他請求卡塔爾的王儲為其建立一個獨立的島。
  伊斯蘭藝術博物館位於卡塔爾首都杜哈,這是貝聿銘最後一個文化專案,耗資三億美元。
  近些年,憑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富甲天下的中東地區屢屢打出旅遊、藝術牌,謀求資源之外的生存之道。尤其是阿聯酋的迪拜以多個世界第一聲名遠揚,世界上最豪華7星級酒店、世界第一高樓、世界最好的室內滑雪場等等,眼看著富人們蜂擁而至,國際知名拍賣行佳士得也頗具眼力,及時在迪拜開闢“戰場”。

  緊接著,迪拜藝術博覽會也火熱登場,在西方市場式微的當下,謀求新興的“藝術集市”。眼看著近鄰迪拜以近乎“癲狂”的態勢急劇發展,號稱人均年收入世界之首的卡塔爾也不甘人後地打出了藝術牌——不惜血本辟出人工島嶼專供國際大建築師貝聿銘設計建造頂尖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隨著去年12月1日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的開幕,卡塔爾欲打造中東文化中心的野心已路人皆知。另一國際拍賣“大亨”蘇富比也借此時機落戶杜哈,決定今年3月在杜哈上演中東第一場拍賣秀。 
  貝聿銘最後的“宣言”
  這座得到卡塔爾統治家族al-Thani授權的作品被認為是貝聿銘最後的“宣言”。作為20世紀最成功的建築師之一貝聿銘稱這個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將是他最後一個大型文化建築。貝聿銘的目標是將較久遠時代的價值觀融入當今的文化之中,或如他所說的,捕捉住“伊斯蘭建築的精髓”。該博物館堅硬而輪廓分明的造型取材於開羅的一處建築的水池,還取材於8到9世紀建立於突尼斯的那些堡壘。
  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已被視為卡塔爾新的國家標誌
  卡塔爾博物館管理局執行主席阿卜杜拉說,伊斯蘭藝術博物館是卡塔爾朝著將杜哈打造成世界文化之都目標邁出的第一步。卡塔爾希望通過這個新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將卡塔爾轉變為中東的文化中心,給全球藝術機構留下了深刻印象。
  今天,卡塔爾自稱有世界上最高的人均收入,高達87600美元,是美國的兩倍。即使如此,阿拉伯半島之外的人們發這個國家的音時還會常常感到困難。卡塔爾希望愛好藝術的遊客可以幫助促進他們經濟的多元化,以便他們在未來沒有那麼倚重石油和天然氣。負責博物館的官員稱預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每年會吸引至少30萬參觀者。而將公司設在迪拜的資深伊斯蘭藝術商人查理斯•波科克說鑒於伊斯蘭藝術的熱愛者人數並不算太多,且該地區讓人難以忍受的炎熱氣候,他認為10萬也許是個更加現實的數字。
  即將落成的杜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已被視作是新的國家標誌,而更多待建的博物館也在預示著一場蓄勢已久、席捲整個海灣地區的文化藝術革命即將到來。當一座座巨型現代藝術堡壘崛起於這片有著獨特歷史文化的大漠之時,它的統治者們已經看到了更遠的未來:2020年的達明安•赫斯特會不會就在杜哈?誰說不可能呢?
  4.5萬平方米人工島打造中東藝術中心
  杜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位於卡塔爾首都杜哈海岸線之外的人工島上﹐占地4.5萬平方米,是迄今為止最全面的以伊斯蘭藝術為主題的博物館。博物館外牆用白色石灰石堆疊而成,折射在蔚藍的海面上,形成一種懾人的宏偉力量。而再看建築的細部,典型的伊斯蘭風格幾何圖案和阿拉伯傳統拱形窗,又為這座龐然大物增添幾分柔和,稍稍中和了它的英武之氣。博物館中庭偌大的銀色穹頂之下,150英尺高的玻璃幕牆裝飾四壁,人們可以透過它望見碧海金沙。

澳門科技館設計




澳門科學館將在面積為六萬二千平方米的填海地上興建,設計注重參與性和趣味性。主體建築分“科學館大樓”及“會議中心大樓”兩部分,以銀色鋁板為主,並有玻璃幕牆的設計。“科學館大樓”總建築面積將近2萬平方米,分別由地庫、地面層及六層主樓,設有展覽廳、天文館,咖啡廳,和商店等。其中展覽廳有十四間,總面積達到五千九百八十平方米。

北京香山飯店  1982年




北京香山飯店最大的特點就是“中國特色的紅條幅”。該飯店的設計師貝聿銘說:“香山飯店在我的設計生涯中,佔有重要的位置,我下的功夫,比在國外設計有的建築高出10倍。我們不能每有新建築都往外看,中國建築的根還在,還可以發芽。當然,光尋歷史的根是不夠的,還要現代化。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東西,能用的東西,接到老根上去。從香山飯店的設計,我企圖探索一條新的道路:在一個現代化的建築物上,體現出中國民族建築藝術的精華。”
  建於一九八二年,美國貝聿銘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建築吸收中國園林建築特點,對軸線、空間序列及庭園的處理都顯示了建築師貝聿銘良好的中國古典建築修養。貝聿銘說,他要幫助中國建築師尋找一條將傳與現代相結合的道路。 
  北京香山飯店位於西山風景區的香山公園內,坐擁自然美景,四時景色各異。依傍皇家古跡,人文積澱厚重;此地水清氣新,為休閒旅遊佳境。飯店周邊路網交通發達,五環路擦肩而過,由市中心駕車頃刻而至。飯店建築獨具特色,一九八四年曾獲美國建築學會榮譽獎,整座飯店憑藉山勢,高低錯落,蜿蜒曲折,院落相見,內有十八景觀,山石、湖水、花草、樹木與白牆灰瓦式的主體建築相映成趣,飯店大廳面積八百余米,陽光透過玻璃屋頂瀉灑在綠樹茵茵的大廳內明媚而舒適。

德國歷史博物館  2003年




柏林上空的天似乎離德國歷史博物館新擴建的大樓特別近。螺旋式樓梯的玻璃中心柱蜿蜒在三個樓層之間,看上去就像是一個透明的蝸牛殼。在每一個樓層,走廊就像露臺一樣伸進雄偉的玻璃大廳,每一個玻璃大廳的圓頂以巨大的弧形凸出,在平時一般被遮擋住的大樓的整個邊上形成了拱形。一個巨大的玻璃櫃,建築學的展品,那是由玻璃、鋼筋與砂石組成的吸引觀眾的磁鐵--這就是德國第一個貝聿銘作品。貝聿銘,這位“光線魔術師”,在巴黎為盧浮宮建造了玻璃金字塔,在華盛頓為國家美術館設計了引起轟動的東館。現在,柏林也可以為一個正宗的貝聿銘作品而感到自豪,因為這位出生於中國、1935年以來定居美國、今年已經86歲的當代建築大師只接受他所喜歡的設計委託。他說:“人一到老年就必須奉行利己主義。”但是,這種利己主義的結果卻令許多人高興不已:柏林人以及來訪的遊客有了一處第一流的新名勝--德國歷史博物館,簡稱DHM。在施工五年這後,德國歷史博物館終於能夠在人們引頸以待的擴建大樓中,2700平方米的展覽面積上舉辦各種展覽了。 
  談到2003年5月底落成開放的博物館新樓的特色時,貝聿銘說:“我設計的樓梯塔是有些好奇,但是它應該是這樣的。”他接著說:“它應該引誘人們在這個大樓裡走動,充滿好奇與享受。”事實正是如此,每走一步就展開了明亮大廳的新景色,向外看,展現的又是柏林市中心的建築。樓梯塔內的階梯平坦,完全可以安心地從地面觀賞到外面的天空,或者欣賞近在幾米之外的雄偉的巴羅克建築“軍械庫”。這個古建築目前正在加緊修繕,因為這座菩提樹下大街最古老的建築到2004年底將和貝聿銘設計的擴建大樓一起成為完整的德國歷史博物館。軍械庫7500平方米的展覽面積將長期展示德國兩千年的歷史;貝聿銘建築則用於舉辦專題展覽,兩座建築將由一個地下通道相連。 
意味深長的是:這個1987年才剛剛成立的德國歷史博物館與它的內容緊密交錯。是的,它的內容甚至超過了它本身:要是沒有德國的統一,德國歷史博物館就不是在這裡,而是建在西柏林的國會大廈附近。當時,德國歷史博物館的設計招標剛結束,柏林牆就倒了,一年後的1990年,新成立的博物館在東柏林的巴羅克建築軍械庫中安了家。此外,新的德國歷史博物館接收了原來在那裡的民主德國的德國歷史博物館藏品。於是,東西兩家歷史博物館就成了全德國第一個合到一起的文化設施。而原先計畫建造德國歷史博物館的地點,正譜寫著新的歷史:現在這裡聳立著總理府。 
  不過,軍械庫也是展示歷史與文化的地方。幾百年以來這裡曾是軍火庫、英雄紀念館、納粹宣傳論壇。1952至1990年間,這裡才成為博物館。這座1695年開始建造的建築物上銘刻著巴羅克建築師安德里亞斯•施呂特爾以及兩位1815年後被委派進行改建工作的普魯士古典主義大師申克爾與沙多的富有特色的手跡。要為擴建大樓尋找一種形式,這對貝聿銘來說是一個挑戰:他面臨的挑戰是這幾位元偉大藝術家的作品與一塊很小且位置很不利的地皮。這塊地皮在處於軍械庫陰影下的同時,又正好是在通往著名的博物館島的通道上。 
  申克爾的優美與中國的憂鬱 
建築評論家們在此達成了少有的共識: 對貝聿銘這個德國人瓦爾特•格羅皮厄斯的學生和申克爾的崇拜者來說,這件藝術品是成功的。《法蘭克福彙報》稱讚這座比人們期望的還要秀麗的建築物時,這樣寫道:貝聿銘“將施呂特爾的巨形藝術、申克爾的優美與中國的憂鬱集於了一體”。《南德意志報》熱情洋溢地評論說:“這位光線魔術師給這座城市注入了一個可以折射其照準線與光軸的棱鏡,給幸運城市增添了七色光環。”但同時,副刊作家們也有一共同的感覺:不喜歡最重要的展覽大廳,覺得它們都太暗、太低,有點像地下車庫。 每當德國歷史博物館總經理漢斯•奧托梅厄聽到這些意見時,他就會皺起眉頭來說:“許多評論家不瞭解展覽廳的任務。”他解釋說,展覽廳要避免陽光直射,要保持室內恒溫,必須保證展品的絕對安全。對此,新展覽廳是很理想的。從新館舉辦的第一批展覽,即佔據兩層樓的“歐洲的思想-永久和平的構思”以及在一個層面舉辦的“約翰•E•甘迺迪”可以看出,觀眾們似乎並不受評論家們評論的影響。
  奧托梅厄感到高興的是,通過貝聿銘建築,德國歷史博物館終於又成了柏林博物館界的中心,雖然在軍械庫完工之前,長期展覽的近7000件展品還要在倉庫裡沉睡一年半以上。軍械庫的平面圖就掛在博物館總經理的辦公室裡。當這位文化歷史學家開始描述時,展覽館很快就具體化了:參觀博物館的觀眾將通過“各時代展廳”漫步在德國歷史之中。其中,即興而來的觀眾與歷史學家都會有。參觀從樓上西元前100年左右羅馬文明同凱爾特人、日爾曼人與斯拉夫人相結合形成德語區的那個時代開始。新出土的瓦魯斯戰役文物將是觀眾看到的第一組展品,在這場戰役中,日爾曼人戰勝了羅馬人。德國歷史博物館不是簡單地複述歷史,而是借助“見證物”證明歷史,讓觀眾體驗歷史。博物館專家奧托梅厄深信,這些文獻、照片、圖畫、錄音及人工製品能夠像文字一樣講述歷史,而且更加生動。這些展品內容相當豐富,從中世紀的手抄本到土爾其包圍維也納時用過的帳篷,一直到前民主德國的Trabi車。最重要的是這些展品必須是原件。只有這樣,它們才會有“說話”的能力。 
  德國歷史博物館總共收藏了85萬件不會說話的證人,但是要在新的長期展上展示其中的百分之一都沒有機會。樓上的展覽內容到1918年結束。奧托梅厄介紹說,底層要留給“歷史上最恐怖的世紀”,即二十世紀。“主題展廳”,如“性別之間的關係”或“戰爭與和平”,幫助人們對歷史上重複出現的問題進行比較。博物館工作人員對應用現代化的通訊工具“就像應用毒藥一樣”,用得節制,使其劑量正好能起到治療作用。這裡將設立一個虛擬圖書館,可以“翻閱”中世紀的手抄本,以及總共20個儲存了電子詞典或聯網系統的電腦作為媒介站。 
  德國歷史博物館展示的德國歷史截止到何時何地?很清楚,就是截止到此時此地:關注最新的時事,它們展示了現實是如何變成歷史的。但是要參觀這些內容還要等到將來,即從2004年底起。

日本咪厚博物館MI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