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18 08:00:00阿楨

唐寅:中國百大畫家53

唐寅

唐寅
唐解元像
File:Watching the Spring and Listening to the Wind by Tang Yin.jpg
看泉聽風圖
File:Court Ladies of the Former Shu by Tang Yin.jpg
王蜀宮伎圖
唐寅(1470年-1524年)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字伯虎,又字子畏,以字行,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禪仙吏等,南直隸蘇州吳縣人。吳中四才子之一。在畫史上又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稱「明四家」或「吳門四家」。民間有很多關於唐伯虎的傳說,最為人熟悉的《唐伯虎點秋香》曾多次被改編成戲劇,以及拍成電視劇及電影,也宣傳、加深了唐伯虎在民間的形象。唐寅出生於世商家庭,有一妹一弟,父親唐廣德,經營一家唐記酒店。唐寅作品以山水畫、人物畫聞名於世,其創作的多幅春宮圖也為他個人添加了「風流才子」的名聲。
生平
父唐廣德為在蘇州吳趨里開設食肆,家境只能算是小康。據唐寅寫給文徵明的信上說他自己年輕的時候:「居身屠酤,鼓刀滌血。」又說:「參雜輿隸屠販之中。」 唐寅有一妹一弟,弟名申,字子重,根據考證,可能與唐寅差六歲。
十六歲時,經初等考試後後即成為生員,但對求取功名一事並不熱衷。
十九歲時,娶徐氏,是徐廷瑞的次女。
廿四歲時,父親、妻子徐氏皆在年底病逝。隔年年初母親、妹妹又相繼撒手。並守喪三年後。
1498年時,參加弘治戊午年應天府(南京)鄉試,得第一名解元,成為蘇州府舉人。
1499年會試,唐寅與徐經(徐霞客高祖父)一同赴考。二月底,華昶突然參奏,稱程敏政事先洩題給徐經、唐寅,要求暫緩放榜。最終以「夤緣求進」之罪折抵贖金,最終唐寅堅辭不就。而同行的徐經則被派發浙江充吏役。從此,絕意仕途,後漫遊華中、江南諸山。
1509年(正德四年),在蘇州城北的宋人章莊簡廢園址上築室桃花塢,開始繪製大量作品,其人物畫多描寫古今仕女生活和歷史故事。
1514年(正德九年),曾任江西南昌寧王朱宸濠幕賓,發現寧王謀圖造反,於是飲酒狎妓、裝瘋裸露,逼得寧王放他回蘇州。[1]
第二任妻子,不詳。
第三任妻子,沈九娘。
1523年(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1月7日)去世,葬在桃花塢北,身後僅遺一女。
創作生涯
據稱唐寅作畫時間甚早,而且無師自通。吳一鵬在《貞壽圖卷》上提款:「歲丙午,子畏年止十七,而山石樹枝如篆籀,人物衣褶如鐵絲。少詣如是,豈非天授!」早年唐寅可能也跟文徵明一樣,向沈周學畫。如王穉登在《吳郡丹青志》中的《沈周先生傳》裡寫:「一時名士,如唐寅文壁(徵明)之流,咸出龍門,往往致於風雲之表。」但如今所看到唐寅的畫作中,有沈周影響的風格很少,可能早年作品亦多不存,所以難以知道。

唐寅較為人所理解的,是拜畫家周臣為師。研究認為他也許是在洩題案之後,才開始向周臣請益。由於周臣的畫風遠摹南宋畫家李唐、劉松年,所以唐寅的作品也多被人認為有李劉風格。美術史對唐寅山水畫的討論中有周臣代筆的問題,目前仍沒有比較清晰的理解。唐寅的作品以山水畫、人物畫出名,亦有花鳥竹石的作品存世。一般而言,都將唐寅的繪畫風格分做三期,但由於許多有紀年的作品多集中在唐寅的晚年,早年的風格分期便有許多爭議。唐寅書法亦好,早年的書風比較靠近顏真卿,後來比較接近李邕、趙孟頫。
自明末以來,在討論唐寅作品,均把他分到吳派,並與沈周、文徵明、仇英等畫家並稱「吳門四家」,或稱「明四大家」。但唐寅的畫風與沈周、文徵明並不相同,而嚴格來說,也不能將唐寅的風格逕歸為吳派。因為相較於一般吳派多追隨元四大家的畫風,唐寅作品裡元四家的影響相當的少,反而有比較多南宋院畫家的影子。但多數的人,都稱唐寅是揉合「南」、「北」的重要畫家。
唐寅詩作
唐寅詩風相當特別,據說他早年曾下過苦工在鑽研《昭明文選》,因此早年作品多很工整妍麗,很接近六朝清淡的氣息。被誣洩題案以後的詩作,多有感自己的處境,寫起來情意真摯,自然流露,雖然在字句上不見得推敲的很精鍊,但可以感覺到唐寅信手拈來的才氣。
他的詩作,有《百忍歌》、《上吳天官書》、《江南四季歌》、《桃花庵歌》、《一年歌》、《閒中歌》等。
代表性作品
山水畫
《山路松聲圖》,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江南農事圖》,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雙松飛瀑圖》,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金閶別意圖》,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函關雪霽圖》,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洞庭黃茅渚圖》,上海博物館藏
《夢仙草堂圖》,大都會博物館藏
《西州話舊圖》,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人物畫
《班姬團扇圖》,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王蜀宮伎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嫦娥圖》,大都會博物館藏
《李端端乞詩圖》,南京博物院藏
《仿唐人仕女圖》,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陶榖贈詞圖》,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花鳥畫
《枯槎鸜鵒圖》
相關演藝作品
電影
1937年:《唐伯虎點秋香(三笑姻緣)》(香港南洋影片公司) 鄺山笑 飾 唐伯虎, 梁雪霏 飾 秋香
1953年:《新唐伯虎與秋香》 何非凡 飾 唐伯虎, 芳艷芬 飾 秋香
1954年:《唐伯虎點秋香》(香港鴻福影片公司) 司馬祿郎 飾 唐伯虎, 鄭碧影 飾 秋香
1956年:《唐伯虎與秋香》(香港光華影片公司) 劉琦 飾 唐伯虎, 葛蘭 飾 秋香
1957年:《唐伯虎點秋香》(香港立達影業公司) 任劍輝 飾 唐伯虎, 白雪仙 飾 秋香
1958年:《唐伯虎點秋香》(香港龍華公司) 蕭鳴 飾 唐伯虎, 石黛 飾 秋香
1964年:《三笑》(香港長城電影製片有限公司) 向群 飾 唐伯虎, 陳思思 飾 秋香
1969年:《三笑》(香港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凌波 飾 唐伯虎, 李菁 飾 秋香
1975年:《三笑姻緣》 龍劍笙 飾 唐伯虎, 梅雪詩 飾 秋香
1977年:《風流伯虎盪秋香》 華倫 飾 唐伯虎
1993年:《唐伯虎點秋香》 周星馳 飾 唐伯虎, 鞏俐 飾 秋香
2010年:《三笑之才子佳人》 郭德綱 飾唐伯虎, 姚笛 飾 秋香
2011年:《唐伯虎點秋香2之四大才子》 黃曉明 飾唐伯虎, 張靜初 飾 秋香
電視
1976年:《民間傳奇之三笑》(香港無線電視) 鄭少秋 飾 唐伯虎, 呂有慧 飾 秋香
1983年:《唐伯虎三戲秋香》(香港亞洲電視) 劉緯民 飾 唐伯虎, 余安安 飾 秋香
1984年:《風流才子唐伯虎》 楊麗花 飾 唐伯虎, 許秀年 飾 秋香
1989年:《江南四才子》 黃香蓮 飾 唐伯虎, 廖麗君 飾 秋香
1992年:《伯虎為卿狂》(香港亞洲電視) 孫興 飾 唐伯虎, 伍詠薇 飾 秋香
2000年:《金裝四大才子》(香港無線電視) 張家輝 飾 唐伯虎, 關詠荷 飾 秋香
2002年:《風流少年唐伯虎》 黃曉明 飾 唐伯虎, 鄭家榆 飾 秋香
2010年:《秋香怒點唐伯虎》(香港無線電視) 陳豪 飾 唐伯虎, 胡杏兒 飾 秋香
2013年:《江南四大才子》(浙江衛視) 劉愷威 飾 唐伯虎,張儷 飾 秋香
參考文獻
1 《明史》卷286《文苑傳二.徐禎卿.唐寅》:「寧王宸濠厚幣聘之,寅察其有異志,佯狂使酒,露其醜穢。宸濠不能堪,放還。」
2江兆申,《關於唐寅的研究》,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6。
史學研究
有關史學專家研究,唐伯虎是才子,卻並不風流。唐寅之父唐廣德為在蘇州吳趨里開設食肆,家境只能算是小康。據唐寅寫給文徵明的信上說他自己年輕的時候:「居身屠酤,鼓刀滌血。」又說:「參雜輿隸屠販之中。」唐寅有一妹一弟,弟名申,字子重,根據考證,可能與唐寅差七歲。
唐寅娶的並非秋香,亦無所謂「點秋香」的軼事。根據考證,唐寅一生共有三位妻子,十九歲時娶徐氏,是徐廷瑞的次女,但在他大約廿四歲的時候病逝。後來可能又有娶一女,但碰到科舉弊案的牽累而遭去。後娶沈氏,或名九娘,一傳十、十傳百之下變成唐伯虎娶了九個妻妾。而秋香根本不是華府的俏婢女,而是南京一名頗有名氣的青樓妓女,命途坎坷。
唐寅在他年輕的時候即遭逢重大的家庭變故。廿四歲時父親、妻子都在年底去世,隔年年初母親、妹妹又相繼撒手。一下子痛失四位親人,只剩下他與他的弟弟互相依持。 唐寅十六歲即成為生員,但對求取功名一事並不熱衷。三年守喪之後,也許是受到祝允明的勸慰,他才認真讀了一年書,參加弘治戊午(1498年)年應天府(南京)鄉試,得第一名解元。因此在唐寅許多畫作中,可以見到「南京解元」的印章。此時唐寅聲名大噪,當年的南京的主考官梁儲看了唐寅的文章,不禁說道:「士固有若是奇者耶?解元在是矣!」對唐寅才氣洋溢的行文相當稱讚,並引介給隔年會試主考官程敏政。而且在此之前,唐寅已經認識吳地大儒文林(文徵明父)、王鏊、倪岳、吳寬等人,在文壇上相當受到大家的看重。
隔年會試,唐寅與徐經(徐霞客高祖父)一同赴考。二月底,華昶突然參奏,稱程敏政事先洩題給徐經、唐寅,要求暫緩放榜。[1]明孝宗即要求當時一同的會試官李東陽覆查,李東陽回報稱程所挑中的試卷當中,沒有徐唐二人的卷子,華昶即因有誣告之嫌,送錦衣衛鎮撫司查問。當時程敏政、徐經、唐寅都已經在獄中。
後工科都給事中林廷玉替華昶辯解,說:「昶雖言不當,不為身家計也。今所劾之官,晏然如故,而身先就獄。後若有事,誰復肯為言者?」兩邊各執一詞。也許孝宗對此感到厭煩,遂命「三法司及錦衣衛廷鞫之」。徐經也許害怕遭刑求,竟稱「敏政嘗受其金幣」,後又遭拷問,才坦承是誣指。 然而仍將程敏政、徐經、唐寅三人治罪,程為「臨財苟得,有玷文衡」,要他致仕。徐經、唐寅則是「夤緣求進」之罪折抵贖金,後被派發浙江充吏役,唐寅堅辭不就。
唐寅從此絕意仕途,後漫遊華中、江南諸山。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蘇州城北的宋人章莊簡廢園址上築室桃花塢,開始出爐大量優質作品,其人物畫多描寫古今仕女生活和歷史故事。唐寅的畫作中有一印刻「江南第一風流才子」,雖然歷代對此作品之真偽也頗多爭議,但此名遂為後世流傳,稱之為「風流才子」、「風流畫家」等。
正德九年(1514年),曾任江西南昌寧王朱宸濠幕賓,唐寅發現寧王謀圖造反,於是飲酒狎妓、裝瘋裸露,逼得寧王放他回蘇州;[2] 名劇《唐伯虎點秋香》就是以其離開寧王幕府的這段歷史為背景,娶了九個老婆其實是虛構的故事,因為他第三任妻子名沈九娘而附會出來。嘉靖二年(1523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1月7日)去世,葬在桃花塢北,身後僅遺一女,嫁王寵之子。唐寅弟唐申以子唐紹宗字兆民出繼唐寅。
參考資料
1《明孝宗實錄》第147卷:「戶科中給事華昶奏:『國家求賢,以科目為重,公道所在,賴此一途。今年會試,臣聞士大夫公議於朝,私議於巷:翰林學士程敏政,假手文場,甘心市井。士子初場未入,而論語題已傳誦於外;二場未入,而表題又傳誦於外;三場未入,而策之第三四問又傳誦於外。江陰縣舉人徐經,蘇州府舉人唐寅等,狂童孺子,天奪其魄,或先以此題驕於眾,或先以此題問於人,此豈科目所宜有,盛世所宜容?陳待罪言職,有此風聞。願陛下特禮部場中硃卷,凡經程敏政看者,許主考大學士李東陽與五經同考官重加翻閱,公為去取。俾天下士就試於京師者,咸知有司之公。』」
2《明史》卷286《文苑傳二.徐禎卿.唐寅》:「寧王宸濠厚幣聘之,寅察其有異志,佯狂使酒,露其醜穢。宸濠不能堪,放還。」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94%90%E5%AF%85

唐寅_百度百科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蘇州府吳中人士。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
  人物簡介
唐寅(yín)[1]生於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3月6日),死於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1月7日)。出身商人家庭,父親唐廣德,母親邱氏。自幼聰明伶俐,20余歲時家中連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繼去世,家境衰敗,在好友祝枝山的規勸下潛心讀書。29歲參加應天府公試,得中第一名“解元”。30歲赴京會試,卻受考場舞弊案牽連被斥為吏。此後遂絕意進取,以賣畫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應甯王朱宸濠之請赴南昌半年餘,後察覺甯王圖謀不軌,遂裝瘋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脫身而歸。晚年生活困頓,54歲即病逝。歷史上的唐伯虎儘管才華出眾,有理想抱負,是位天才的畫家,但他那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於這個社會。他一生坎坷,最後潦倒而死,年僅54歲。他臨終時寫的絕筆詩就表露了他刻骨銘心的留戀人間而又憤恨厭世的複雜心情:“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又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飄流在異鄉。”在紀念唐寅誕辰540周年時,楹聯家陳志歲《紀念唐寅》聯雲:“畫臻三昧境,夢覺六如身。”
  擅山水、人物、花鳥,其山水早年隨周臣學畫,後師法李唐、劉松年,加以變化,畫中山重嶺複,以小斧劈皴為之,雄偉險峻,而筆墨細秀,佈局疏朗,風格秀逸清俊。人物畫多為仕女及歷史故事,師承唐代傳統,線條清細,色彩豔麗清雅,體態優美,造型準確;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其花鳥畫,長於水墨寫意,灑脫隨意,格調秀逸。除繪畫外,唐寅亦工書法,取法趙孟頫,書風奇峭俊秀。有《騎驢思歸圖》、《山路松聲圖》、《事茗圖》、《王蜀宮妓圖》、《李端端落籍圖》、《秋風紈扇圖》、《百美圖》、《枯槎鸜鵒圖》、《兩岸峰青圖》等繪畫作品傳世。
  唐寅文學上亦富有成就。工詩文,其詩多紀遊、題畫、感懷之作,以表達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對世態炎涼的感慨,以俚語、俗語入詩,通俗易懂,語淺意雋。著有《六如居士集》,清人輯有《六如居士全集》。[1]
  被革黜後,遂漫遊名山大川,後築室于桃花塢,致力於繪畫。生活放浪,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稱“吳中四才子”。收藏圖書和書畫富為一時,文徵明贈詩有:“君家在皋橋,暄闐市井區。何以掩市聲,充樓古今書。左陳四五冊,右傾三兩壺”。每夜讀書一卷,用朱黃識別於書旁。每閱一卷,寫山水、人禽、竹木,或書小詩,或記月日。藏書樓有“夢墨亭”、“學圃堂”等,所藏以宋元版本為多,如收藏有成玄英注疏《莊子》20卷,北宋佳本;《三辰通載》為南宋精刻;袁樞《通鑒紀事本末》為宋刻本中佳本。藏書、藏書畫印記有“南京解元唐寅”、“唐伯虎印”、“夢墨亭”、“學圃堂珍藏書籍”、“唐居士印”、“夢墨亭六如居士”、等。他不僅有較多藏書、藏書畫印,更珍貴的是在其收藏的古籍中,有較多的親筆題記,如“蘇台唐寅子畏學圃堂珍藏書籍”、“晉昌唐寅醉中讀”、“唐子畏夢墨亭藏書”、“吳郡唐寅桃花庵中夢墨亭書”等。
  生平事蹟
唐寅祖籍晉昌,所以在他的書畫落款中,往往寫的是“晉昌唐寅”四字。北宋時唐氏家族南遷,開始來到南京、蘇州經商。唐寅就出生在蘇州府吳縣吳趨裡一個商人家庭。唐寅一生共有三位妻子,十九歲時娶徐氏,是徐廷瑞的次女,但在她大約廿四歲的時候病逝。後來可能又娶有一室,但碰到科場弊案的牽累而離去。後娶沈氏,或名九娘, 唐伯虎自幼天資聰敏,熟讀四書、五經,並博覽史籍,16歲秀才考試得第一名,轟動了整個蘇州城,二十九歲到南京參加鄉試,又中第一名解元。正當他躊躇滿志,第二年赴京會試時,因牽涉科場舞弊案而交惡運。
“會試泄題案”詳情:當年京城會試主考官是程敏政和李東陽。兩人都是飽學之士,試題出得十分冷僻,使很多應試者答不上來。其中惟有兩張試卷,不僅答題貼切,且文辭優雅,使程敏政高興得脫口而出:“這兩張卷子定是唐寅和徐經的。”這句話被在場人聽見並傳了出來。再加上由於徐、唐兩人在京師的行動惹人注目,會試中三場考試結束,頃刻便蜚語滿城,盛傳“江陰富人徐經賄金預得試題。”戶科給事華眿便匆匆彈劾主考程敏政鬻題。事連徐經、唐寅。明孝宗敕令程敏政毋閱題,其所錄之卷,由大學士李東陽會同其他試官進行複審,結果證明徐、唐兩人皆不在錄取之中。鬻題之說,雖屬烏有,但輿論仍喧嘩不已。明廷為平息輿論,便著錦衣衛加以審訊,查無鬻題實據,最終以徐經進京晉見程敏政時曾送過見面禮;唐寅也因曾用一個金幣向程敏政乞文,送鄉試座主樑儲,使兩人均遭削除仕籍,發充縣衙小吏使用。程敏政因此罷官還家。華昶因奏事不實,也遭降職處分。一場科場大獄,以各打五十大板結案。事後三個被告均不服,程敏政歸家後憤鬱發疽而亡。唐寅恥不就吏,歸家後夫妻反目,自己消極頹廢,築室“桃花塢”以自娛。
  徐經加梧塍後,閉門讀書,並作《賁感集》以明志。至西元1505年明孝宗死,徐經一心盼望新天子的赦令,希望再返科舉仕途。次年以慕司馬遷的齊、魯、燕、趙壯游為名,北上京師探聽消息,但因科場失意後體質一天比一天差,不勝旅途勞頓,至京便臥病於永福禪寺,於正德丁卯(西元1507年)客死京師,歸葬于江陰砂山。年止三十有五。關於這場會試泄題案,記載很多,說法不一。實際上這是統治階級內部鬥爭的結果。《明史•程敏政傳》雲:“或言敏政之獄,傅瀚欲奪其位,令昶奏之,事秘莫能明也。”但毫無疑問,這一事件對唐寅來說是極其嚴重的。從此唐寅絕意仕途。歸家後縱酒澆愁,遊歷名山大川, 決心以詩文書畫終其一生。
  明弘治十三年(1500),唐寅離開蘇州,坐船到達鎮江,從鎮江到揚州,遊覽瘦西湖、平山堂等名勝。然後又坐船沿長江過蕪湖、九江,到廬山。廬山雄偉壯觀的景象,給唐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他以後的繪畫作品中被充分地反映了出來。 他又乘船溯江而上到了黃州,看到赤壁之戰遺址。唐寅的《赤壁圖》即依此所畫。後又南行入湖南,登岳陽樓,遊洞庭湖。又南行登南嶽衡山。再入福建,漫遊武夷諸名山和仙遊縣九鯉湖。唐寅由閩轉浙,遊雁蕩山、天臺山,又渡海去普陀,再沿富春江、新安江上溯,抵達安徽,上黃山與九華山。此時唐寅囊中已罄,只得返回蘇州。唐寅千里壯游,歷時9個多月,踏遍名山大川,為後來作畫增添了不少素材。
  返回蘇州,家中非常清貧,妻子大吵大鬧,終於離他而去。他住在吳趨坊巷口臨街的一座小樓中,以丹青自娛,靠賣文鬻畫為生。他在一首詩中寫道:“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閑來寫幅丹青賣,不使人間造孽錢。”以表其淡泊名利、專事自由讀書賣畫生涯之志。唐寅三十六歲時選中城北桃花塢,建了一優雅清閒的家園,度其清狂生活。桃花塢原是宋人章莊簡的別墅,但經風雨滄桑,早成一片廢墟。不過這裡景色宜人,環境十分幽靜。一曲清溪婉蜒流過,溪邊幾株野桃衰柳,一丘土坡,很有幾分山野之趣。第二年唐寅用賣畫的錢建成了桃花塢別墅。雖只幾間茅屋,簷下卻懸著雅致的室名“學圃堂”、“夢墨亭”、“蛺蝶齋”等匾額。唐寅一生酷愛桃花,別墅取名“桃花庵”,自號“桃花庵主”並作《桃花庵歌》:“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醉半醒日複日,花落花開年複年。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富貴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春日,園內花開如錦,他邀請沈周、祝允明、文徵明等來此飲酒賦詩,揮毫作畫,盡歡而散。。“日般飲其中,客來便共飲,去不問,醉便頹寢。”(祝允明《唐子畏墓誌銘》)此時唐寅過得清閒而超脫。
明正德九年(1514), 他被明宗室甯王以重金徵聘到南昌,後發現身陷甯王政治陰謀之中,遂佯裝瘋癲,脫身回歸故里,後來甯王起兵反叛朝廷被平定,唐寅幸而逃脫了殺身之禍,但也引起不少麻煩,從此思想漸趨消沉,轉而信佛,自號“六如居士”,“六如”取自《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自治一方印章“逃禪仙吏”。
  從南昌回家後因常年多病,不能經常作畫,加上又不會持家,生活艱難,甚至常靠向好友祝枝山、文征明倆人借錢度日。其間有著名書法家王寵常來接濟,並娶了唐寅唯一的女兒為兒媳,成了唐寅晚年最快樂的一件事。
  明嘉靖二年(1523),54歲他健康狀況更差,這年秋天,應好友邀請去東山王家.但見蘇東坡真跡一詞中有二句: “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 ”,正好觸動唐寅心境,他一陣悲傷,告別回家後,從此臥病不起,不久結束了他淒涼的一生。死後葬在桃花塢北。嘉靖26年遷葬到橫塘鎮王家村。他逝世後由其親友王寵、祝允明、文徵明等湊錢安排後事,祝允明寫了千餘字的墓誌銘,由王寵手書,刻在石碑上。後世有關唐寅的生平事蹟大多是從這墓誌銘中得到的。 唐寅仕途坎坷,晚境淒涼,以致身後詩文幾近散軼。明萬曆年間,常熟書商何君立仰慕唐伯虎的詩文和為人,不惜重金,徵求片紙隻字,為他搜集整理詩賦詞章。將唐寅生前散軼的近百首(篇)詩文核閱後付梓,這就使唐寅有了第一個較完善的詩文集傳世,一時洛陽紙貴。後來,江南著名的出版藏書家。常熟書商毛晉也十分敬重唐寅才情為人,他在編錄《明詩紀事》及《海虞古今文苑》時,又特地詳細收錄了唐寅生前詩文和軼事,豐富和完善了唐伯虎詩文內容,為後代積累了生動的文化資料。
  唐寅墓所在地-桃花塢
毛晉,後來還獨立承擔了重修唐寅墓的重任。據《蘇州府志》,崇禎甲申三月十六,毛晉與同郡士人游春至姑蘇橫塘王家村,因見一代才子唐寅之墓荊棘荒蕪,牛羊放逐墓園,頓生哀憫之心。他詢問附近田夫,方知唐寅亡後,後嗣中唯剩一侄孫孀婦,經濟拮据,困頓城內,以致唐寅四時之祭匱乏。毛晉淒然感歎:“是朋友之罪也,千載下讀伯虎之文者皆其友,何必時與並乎?”於是,毛晉慷慨解囊,重修墓封,再立碑石,並且擇地墓旁造三間祠堂。蘇州地方官雷起劍親作“重修唐解元墓”碑文,“更勒石以遺千古之有心者。”
  繪畫風格
  《觀梅圖》軸,明,唐寅繪
唐寅早期繪畫,“遠攻李唐”、“近交沈周”。早期拜吳門畫派創始人沈周為師。沈周和周臣都是當時蘇州名畫家,沈以元人畫為宗,周則以南宋院畫為師,這是明代兩大畫派,唐寅雖師周臣,卻有勝藍之譽。 唐寅兼其所長,在南宋風格中融元人筆法,一時突飛猛進,以至超越老師周臣,名聲大振。 唐寅畫得最多也最有成就的是山水畫。唐寅足跡遍佈名川大山,胸中充滿千山萬壑,這使其詩畫具有吳地詩畫家所無的雄渾之氣,並化渾厚為瀟灑。他的山水畫大多表現雄偉險峻的重山複嶺,樓閣溪橋,四時朝暮的江山勝景,有的描寫亭榭園林,文人逸士優閑的生活。山水人物畫,大幅氣勢磅礴,小幅清雋瀟灑,題材面貌豐富多樣。 由於唐寅作畫很少在畫上注明年份,且他的畫風變化也不很有規律,所以很難推測他作畫的時間,也就難以按照時間來劃分他的畫風變化進程。 唐寅在拜周臣為師後,主要是宗南宋院體,但其畫有時也有與沈、文畫風相近的作品,如《南遊圖》。這是唐寅三十六歲時當琴士楊季靜離開蘇州時贈送給他的。 唐寅擅長寫意花鳥,活潑灑脫、生趣盎然而又富於真實感。傳說唐寅所作的《鴉陣圖》掛在家中,有一天有數千隻烏鴉縱橫盤旋在屋頂,恍若酣戰,堪稱奇絕。 唐寅花鳥畫的代表作是《枯槎鴝鵒圖》。其構圖用折枝法,枯木枝幹由右下方彎曲多姿地向上伸展,以枯筆濃墨畫之,蒼老挺拔。以積墨法畫一隻棲於枝頭的八哥,正引吭高鳴,樹枝似乎都在應節微動,從而顯現出自然界生命律動的和諧美。禿筆點葉,一兩條細藤與數筆野竹同枯樹上的老葉畫在一起,增添了空山雨後幽曠恬靜與清新的氣氛。右上角題詩為:“山空寂靜人聲絕,棲鳥數聲春雨餘。”詩畫映發,物件的神態和畫家的情趣融為一體,寄寓了超凡脫俗的思想。這幅畫在畫法上屬小寫意,一路運腕靈便,以書法人畫,以寫代描,筆力雄強,造型優美,全畫筆墨疏簡精當,行筆挺秀灑脫,形象饒有韻度,從中可以窺見唐寅在探討寫意技法和開拓花鳥畫新境界方面的卓越建樹。
  《沛台實景圖》頁,明,唐寅作
唐寅的水墨花鳥畫基本上是以水墨提煉形象,墨韻明淨、生趣盎然。其著名的還有《雨竹圖》,畫面以二組濃葉為主枝,後出淡葉,再出葉數筆以相呼應,葉均向下急趨,一派雨打竹葉之勢。 唐寅書法源自趙孟頫一體,風格豐潤靈活,俊逸秀拔,幾為畫名所掩。其代表作《落花詩冊》。唐寅擅畫山水、人物、仕女和花鳥,尤以山水、仕女著稱。唐寅的山水畫,早年師法沈周,傳世之作甚少。現存作品有《洞庭黃茅渚圖》和《貞壽堂圖》以及唐寅21歲作《對竹圖》等。中年的山水畫,主要宗法周臣,而周臣的山水畫師法南宋的李唐和劉松年,因此唐寅的畫又可上溯至南宋李唐、劉松年為代表的院體畫派。他在老師周臣影響指導下,學到了宋人筆法嚴謹雄渾、風骨奇峭的風格。同時他又參合了馬遠、夏圭的構圖和筆墨技巧,並廣泛地涉獵北宋李成、范寬、郭熙和元代的黃公望、王蒙諸大家的長處,融會貫通,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畫面佈局嚴謹整飭,造型真實生動,山勢雄峻,石質堅峭,皴法斧劈,筆法勁健,墨色淋漓。代表作品有《王鏊出山圖》、《沛台實景圖》、《行春橋圖》、《關山行旅圖》等。晚年畫風已脫出周臣的風範,自立門戶。此時細筆山水居多,作品有《山路松風圖》、《春山伴侶圖》、《落霞孤鶩圖》、《西洲話舊圖》、《幽人燕坐圖》等。從這些畫的風格看,畫風構圖簡潔清朗,用筆多為細勁中鋒,猶如遊絲描,纖而不弱,力而有韻,具有剛柔相濟之美。山石的皴法豐富,多有短砍、長皴、順筆、逆毫、方折、圓轉等筆墨。林木、房舍、溪流等景物,穿插有序,密而不窒,雜而不亂,極富韻律和文人畫秀潤空靈的美感。墨色淋漓,又富濃淡變化。唐寅的山水畫之所以有這樣大的藝術成就,一方面是由於他能打破門戶之見,無論北方畫派、江南畫派,還是南宋的院體及元代文人山水畫,近及沈周和周臣等名畫師,他都認真學習,博採眾長,革新創造.最後形成自己的畫風。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他對自然山川有著親身的體察和真實感受,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真山真水中汲取營養,從而對他的山水畫創作起著重要的滋養作用。他的作品氣魄雄偉壯闊,造型嚴謹準確,筆墨精湛高深,都超過了同時代的一些畫家。唐寅的仕女、人物畫,大致沒有逾越南宋人物畫藩籬.尤其是他的敷施重彩的工筆人物畫,那種明眸、皓齒、紅顏、粉頰……還是南朱院體畫的遺風。他的人物畫,大體上分為兩種,一種是線條勁細,敷色妍麗,氣象高華,出自南宋院體畫。如《王蜀宮妓圖》,畫家以傳統的工筆重彩的手法,以“三白法”染仕女的面部,突出了宮女的濃施豔抹。衣紋用細勁流暢的鐵線描,服飾施以濃豔的色彩,顯得綺羅絢爛。把宮妓們競相裝扮,鬥綠爭緋的情態刻畫得生動入微,不愧為唐寅仕女畫的優秀之作。另一種是從南宋的院體脫胎而出,筆墨流動爽利.轉筆方勁,線條抑揚起伏.代表作品有《秋風紈扇圖》以及《李端端圖》等,畫風由工麗變為簡逸高雅。畫家把宋代李公麟行雲流水描和顏輝的折蘆描參合使用,使畫面富有韻律感。唐寅的人物畫,寫實功力較強,形象準確而神韻獨具,故《明畫錄》評他的人物畫“在錢舜舉下,杜檉(杜堇)居士上”。
  唐寅的花鳥畫,傳世作品不多,現存作品有《墨梅圖》、《風竹圖》和《鴝鵒鳴春圖》以及《臨水芙蓉圖》、《杏花圖》等,畫風遠法宋元水墨畫.近師沈周的變革創新,刻意求精。如在《墨梅圖》中唐寅用水墨畫梅花一枝,意筆寫花幹,沒骨法點梅花,筆法秀逸灑脫,頗具質感。而《鴝鵒嗚春圖》則用水墨隨意點畫,較之沈周則更為活潑灑脫,較之林良、呂紀又不像他們那樣粗獷豪放,而是自有一番清新活潑之趣。
  唐寅不僅是一位著名的畫家,而且是一位詩人。他創作的詩,據不完全的統計,約有600餘首。其詩風婉華麗,通俗流暢,即興抒懷,以才情取勝。詩文的內容多為揭露社會矛盾,抒發不平之氣.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唐寅為傳統繪畫所作的貢獻,大致可概括為三點:其一,綜合南北二派,弘揚了文入畫的傳統。我國的傳統繪畫.到了北宋初期,由於地理條件和風格的不同,始分為南北兩大畫派。北方畫派以李成、關仝、范寬為代表,畫風深厚曠遠,石體堅凝,風骨奇峭,氣勢雄偉;而南方畫派以董源、巨然為宗師,畫風柔和溫秀,筆墨瀟灑含蓄,水墨濕潤華滋,遠近感強烈。但又有各自的弱點,比如北方畫派.筆鋒太露,缺少含蓄,缺少韻致和遠近感等;南方畫派缺少骨力、莊嚴和氣魄等。唐寅的功績就在於打破了門戶之見,從筆法、氣勢、筆意和設色上,把南北兩派不同的源流,揚長避短,融合在一起,又吸收元畫的長處,最後形成結構嚴謹,風骨奇峭,筆法秀逸,水墨淋漓,意境空靈的獨特風格。他的畫,既有宋畫深厚功力,又有文人畫的書卷氣,為吳門畫派的崛起,為弘揚文入畫的傳統作出了巨大貢獻。其二,詩書畫的有機結合。唐寅不僅是一位著名的畫家,而且詩文、書法的造詣也很深,在詩書畫有機結合方面也作出了新的貢獻。其結合方法:一是書風與畫風的一致與和諧,書法的意趣與繪畫情趣極為相近,因為兩者都強調人格與真情的再現。唐寅的書法淵源于趙孟頫和李北海,用筆秀潤縝密,剛粟結合,意態端莊瀟灑,近似“院體”的山水畫風,但又在規整中具清潤之姿。二是將書法用筆之法運用於繪畫,這在唐寅傳世繪畫作品中較為明顯。此外,詩與四的和諧一致,也是唐寅畫的又一特色。比如,唐寅的詩文,豪放不羈,戲語中寓憂思;他的繪畫也和詩一樣,如縱壬中見深沉,戲筆中寓思想。其三,詩情與畫意的緊密結合。唐寅繪畫中的題詩和情感,緊扣畫的主題和意境,以闡發或充實畫面的內涵思想。而作品中的望背蘭墨,又通過象徵、寓意、擬人化等手法或意境的創造,形象地表達出詩意,這種詩與畫的完美結合,也是唐寅畫的一大特點。
  人物成就
明代“吳門畫派”四大畫家之一唐寅坎坷的一生中為後世人貢獻了巨大文化財富,他的畫作題材廣泛,揮筆自然,風格別具,雅俗共賞,深受各個階層志士仁人乃至庶民百姓的賞析與青睞。下面是唐寅的部分畫作:
  書法賞析
唐寅的書法不及繪畫、詩文出名,但天分也極高。他的書風不離趙孟頫的影子,故王世貞在《弇州山人稿》中評議:“伯虎書入吳興堂廟,差薄弱耳。”其實,唐寅的書法與繪畫一樣,均注意廣涉諸家、融會貫通,面貌也很多樣,只是享年不永,尚未達到“通會之際,人書俱老”之境界。依據文獻記載和存世作品,他曾泛學趙孟頫、李邕、顏真卿、米芾各家,並在不同時期呈不同側重,從而形成不斷變化的階段面貌。大體上說,其書風變化可分為四個時期。第一時期是30歲以前,他居住家鄉蘇州,與同年齡的文征明交善,甚受文氏影響,故兩人書畫均很接近,唐寅20餘歲所繪《黃茅渚小景圖卷》(上海博物館藏),湖石、平坡、樹叢均極似文氏細筆;書法亦俱從趙孟頫入手,均結體端麗,用筆秀潤,唐寅的《高人深隱圖》上款字,就極似文征明。第二時期是30歲至36歲,唐寅科場被黜,妻子離異,無奈藉詩文、書畫謀生,其時書法上追唐人,力求規範,尤宗尚顏真卿的楷書,用筆凝重,圓碩多肉,結體偏于長方,雄強茂密,點畫橫細豎粗,並吸納隸法,橫筆收尾似“蠶頭”,捺筆收筆中途之頓近“燕尾”,極富力度,如唐寅作於弘治乙丑(1505年)36歲時的《落花詩冊》。第三時期是37歲至45歲,唐寅正值壯年,居住在世外桃源的桃花庵,專心從事自由自在的詩文書畫創作,生活自得,創作也達到頂峰。其時書法重又歸返趙孟頫,並上追唐代李邕,遂形成了自身的成熟風貌,以結體俊美婉媚、用筆娟秀流轉的趙體為根基,並融入了李邕斜長的字姿、有力的筆法和生動的佈勢,於秀潤中見遒勁,端美中見靈動。這類風格作品甚多,如作于正德元年(1506年)37歲的《七言律詩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30餘歲的《山路松聲圖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上款題和《行書三絕卷》(丁念先藏)等作品,均呈趙孟頫與李邕相融合的面貌。第四時期是46歲至54歲去世,已屬唐寅晚年,自45歲從江西寧王處裝瘋逃回,他進一步看透了世事,思想更加消沉,行為也更頹放,書法亦變為率意,並吸取了米芾求意取勢的書風,用筆迅捷而勁健,沉著而痛快,八面出鋒,率真自如,追求力量、速度和韻味;同時又融諸家筆法於一體,使結體、用筆均富於變化,並達到了揮灑自如、神機流走的境地。代表作品有50歲以後作的《西洲話舊圖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上款題、《看泉聽風圖軸》(南京博物院藏)上款題等。
  軼事典故
  唐伯虎點秋香
歷史上雖有秋香其人,且和唐伯虎同是生活在明代中葉;不過她至少要比唐伯虎大二十歲。秋香雖在金陵高張豔幟,但她二人之間實難發生風流韻事。倒是祝枝山不知在什麼場合見到秋香扇面,寫了一首七絕:“晃玉搖金小扇圖,五雲樓閣女仙居;行間看過秋香字,知是成都薛校書。”
《唐寅詩集》中有詩名曰“我愛秋香”是一首藏頭詩
我畫藍江水悠悠,愛晚亭上楓葉稠。
秋月融融照佛寺,香煙嫋嫋繞經樓。
 “唐伯虎點秋香”這個故事的雛形,最早出現在明代的筆記體小說中,其中明代小說家王同軌先生的《耳談》,敘述的故事情節和當今我們知道的“唐伯虎點秋香”基本吻合。大意是說,蘇州才子陳元超,性格放蕩不羈。一次,他和朋友遊覽虎丘,與秋香不期而遇,秋香對陳公子燦然一笑。其實就笑了一下,陳公子便招架不住,於是暗訪秋香蹤跡。於是,陳公子喬裝打扮,到官宦人家裡做了公子的伴讀書童。不久,陳元超覺得時機已到,因為他發現倆公子已經離不開他,便謊稱要回家娶親。倆公子說,府上有這麼多婢女,你隨便挑。陳公子說,既然這樣,恭敬不如從命,我就點秋香吧。陳公子遂心如願,結成姻緣。這就是《耳談》中因笑傳情,因情結緣的一個愛情故事。到了明朝末年小說家馮夢龍的手中,就變成了《唐解元一笑姻緣》。一個最古老,最簡單的故事,由“一笑”發展到“三笑”,情節也更加複雜化。
  原本是“陳公子點秋香”,怎麼會變成“唐伯虎點秋香”呢?
這裡,有其社會原因,時代因素,也有唐伯虎本人的個人原因。我們知道,唐伯虎所生活的年代,正是明代經濟十分發達的時期,蘇州是當時經濟文化發展的中心城市。經濟上的繁榮必然帶來思想上的活躍。特別是當時的中下層知識份子,他們的思想就十分活躍。他們急需思想解放,急需實現個人的理想。在這種情況下,中下層知識份子急需找到一個他們精神、理想、情感、意志的代言人。急需找到一個生活上放浪不羈、敢於帶頭衝鋒、挑戰的叛逆形象。這就找到了唐伯虎身上,因為唐伯虎自身就有不拘禮法的性格特徵。在各種形式的文藝作品中,文人墨客們故意讓唐伯虎不拘禮法,讓他放浪形骸。故意讓唐伯虎闖朱門豪宅,讓他和達官貴人插科打諢。故意讓唐娶自己心愛的女人為妻,讓他為爭取自己的理想自由奮鬥。這就是為什麼要把點秋香的重任放在唐伯虎身上的原因。
  那麼,在歷史上到底有沒有秋香這個人呢?有。秋香,本名林奴兒,字金蘭,號秋香。她是金陵妓院中的名妓,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在歷史上確實被人點過。是不是唐伯虎點的呢?肯定不是。因為據考證,秋香比唐伯虎大20歲。她有不幸的家庭遭遇,沒有辦法才墮入青樓。因為人品好,後來轉業從良。
秋香在當時被譽為“女中才子”,她所畫的丹青畫,更有名氣。據明代《畫史》中記載:“秋香學畫于史廷直,王元父二人,筆最清潤。”
  在《金陵瑣事》中,還記載了秋香曾經向唐伯虎的繪畫老師沈周學過繪畫。沈周是明代相當著名的大畫家,曾為秋香畫過一幅丹青畫,寫過一首詞。臨江仙題林奴兒(即秋香)山水畫:“舞韻歌聲都折起,丹青留下芳名。”過去的事都已過去,青樓裡再也找不到你,以後要到畫界中去尋覓。
  潛心學畫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時候在繪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很快掌握繪畫技藝,深受沈周的稱讚。不料,由於沈周的稱讚,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裡,一次吃飯時,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唐寅賣扇記
唐寅,字伯虎,明朝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人稱“唐解元”,自製印章曰: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為人放蕩不羈,風流飄逸,心胸豁達。精詩文、工書畫,曉音律,素好遊山玩水。
  值某歲仲夏,一日欲獨遊西子湖,正行於道中,見一酒肆,酒興遂發,乃入。把盞酣飲罷,欲結帳,往囊中探銀,不料竟空空如也。乃環顧,亦無熟識,與酒保道:“某因走得匆忙,未帶銀兩,暫賒,可否?”對曰:“否!”寅一時無計,面色難堪,不免心慌意亂,滿面細汗。甩開手中扇,搖之,忽思道:“何不以扇抵酒?”言與酒保,又不允。寅低眉良久,心生一計,大聲吆喝,賣其手中扇。
其時,肆中一長者,峨冠博帶,乃杭州富豪也。問道:“汝磁區區,能折幾何?”寅曰:“足下觀訖方曉。”遞之予視,富豪一瞥,乃曰:“扇上之畫,分明信手塗鴉,乃出無名豎子之手耳!分文不值。”言訖,擲於地,寅甚不悅,白眼瞪視。
俄傾,一布衣似書生模樣,上前視之。拾扇觀罷,拍案連稱:“ 妙!妙!妙!妙哉!乃出名人之高手!”視寅良久,只見寅氣宇軒昂,風流倜儻,儀錶非常。曰:“閣下莫非‘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唐伯虎耶?!”寅笑而未語,氣靜神閑。酒客聞之皆驚,爭而觀之,嘖嘖不已。眾人皆出高價欲購伯虎之扇。寅都不鬻,獨與那秀才。秀才摸出銀兩,只十兩白銀,乃曰:“吾錢少,恐難購得。”寅曰:“足下惠目識人,餘欽佩之至,故此扇非君莫屬,君若銀兩短少,餘至只收五兩,足付酒錢便可。 ”秀才收受,拱手道謝。
  富豪見狀,大夢如醒,拱手笑曰:“唐解元,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令名遠播,某有眼不識泰山,足下之畫,天下無雙,人間神品,老朽方才多有冒犯,乞先生海涵。”遂拉寅之衣袂同坐,喚酒呼菜,又叫秀才同席而坐。飲酒大酣,寅醉意朦朧,顛倒淋漓,欲出酒肆。富豪曰:“先生留步!”寅問:“何事?”曰:“先生能否將那扇賣與老夫?”寅曰:“否!”富豪略有慍色,曰:“余出千金,何如?”寅只顧走路。富豪大怒:“爾待何如?!”寅打一飽嗝,呵呵大笑,又要邁步,富豪勃然,曰:“還我酒食!”寅辯道:“是汝引我吃酒,非我本意,天上掉下餡兒餅,豈有不食之理?!”眾酒客譁然大笑。
  此時,人群中又走來一客,皂衣緇褲,乃一捕快也。捕快曰:“唐解元乃江南名流,某早有耳聞,足下可知這老者何許人也?”寅道:“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捕快道:“此乃杭州四大巨賈之一,胡天富胡老爺是也!”寅曰:“與某何干? ” 捕快湊前耳語一番。寅曰:“噢!原來此人與汝家老爺有交情,實在不知。罷!罷!罷!筆墨伺候,待某為胡賈做畫一幅。 ”
  頃刻,文房四寶備矣。寅道:“胡賈轉過身去。”胡賈不知何事,只好照辦。唐伯虎三毫兩筆,做畫立就,只見眾人皆捧腹大笑不已。胡賈不知所謂何事,脫外衣觀之,惱怒成羞,嗔目張口,髮指上冠。捕快手指唐寅曰:“豈有此理!”唐寅笑曰:“扯平!”言罷,拂袖,攜布衣秀才之手同出酒肆,大踏步消失於匆匆人流之中。
  眾看官可知唐伯虎在那富豪胡天富衣背上所畫何物,不妨告知:王八。
蓬萊子曰:唔呼!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敬人者,人亦敬之;不敬人者,當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解字謎唐寅得良師
相傳唐伯虎的老師沈石田是祝枝山為他找的。唐伯虎幼年家境不好,父親在蘇州開酒店謀生。酒店收拾得乾淨整潔,常有文人墨客來飲酒吟詩。
唐寅自幼喜歡畫畫,到十三歲時,父親就讓他在店中幫忙幹活,不再上學,畫出得意的畫就貼在店牆上。
  一次,才子祝枝山來到酒店喝酒,很喜歡牆上的畫。就問老闆畫是由誰畫的。老闆回答說是兒子畫的。祝枝山很驚訝地要求見見孩子。在得知了唐寅的家境貧寒之後便決定幫助他找一位丹青妙手來教他畫畫。不久,祝枝山帶著畫師沈石田來到了酒店。
  沈石田也很欣賞唐寅的畫,但想考考他才氣如何,就為他出了一個字謎:“去掉左邊是樹,去掉右邊是樹,去掉中間是樹,去掉兩邊是樹,這是什麼字?”唐寅略一思考就說出了謎底是個“彬”字。沈石田很高興,就收下了唐寅。
  文學成就
唐寅詩風相當特別,據說他早年曾下苦工鑽研過《昭明文選》,因此早年作品工整妍麗,很接近六朝的氣息。泄題案以後的詩作,多描寫自己的處境,寫起來情真意摯,自然流暢,雖然在字句上推敲得不是很精煉,但可以感覺到唐寅信手拈來的才氣。
他的詩作有《百忍歌》、《上吳天官書》、《江南四季歌》、《桃花庵歌》、《一年歌》、《閑中歌》等。
唐寅詩文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採用口語,意境清新,對人生、社會常常懷著傲岸不平之氣。
除詩文外,唐寅也嘗作曲,多採用民歌形式,由於多方面深厚的文學藝術修養,經歷坎坷,見聞廣博,對人生、社會的理解較深,所以作品雅俗共賞,聲名遠揚。
  故居遺址
唐寅故居僅存遺址,但位於蘇州市西郊橫塘唐寅墓還保存完好,1955年重新作了整修。動亂 期間墓地遭毀壞,後又修復。唐寅墓包括閑來草堂、六如堂、夢墨堂、墓區、神道、牌坊。整個墓地錯落有致,恬靜中透出幾分風雅。墓碑上刻有“唐解元之墓”。閑來草堂後辟為茶室。唐寅一生愛茶,與茶結下不解之緣,曾寫過不少茶詩,留下《琴士圖》、《品茶圖》、《事茗圖》等茶畫佳作。夢墨堂陳列唐寅的生平事蹟。六如堂取自唐寅晚年法號六如。
  詩詞作品
《一剪梅》
紅滿苔階綠滿枝,杜宇聲聲,杜宇聲悲!交歡未久又分離,彩鳳孤飛,彩鳳孤棲。
別後相思是幾時?後會難知,後會難期。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詞,一首情詩。
雨打梨花深閉門,孤負青春,虛負青春!賞心樂事共誰論?花下銷魂,月下銷魂。
愁聚眉峰盡日顰,千點啼痕,萬點啼痕;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醉詩》
碧桃花樹下,大腳墨婆浪,未說銅錢起,先鋪蘆席床。
三杯渾白酒,幾句話衷腸。何時歸故里,和她笑一場。
《白髮》
清朝攪明鏡,元首有華然。
愴然百感興,雨泣忽成悲。
憂思固逾度,榮衛豈及哀。
夭壽不疑天,功名須壯時。
涼風中夜發,皓月經天馳。
君子重言行,努力以自私。
《絕筆》
一日兼他兩日狂,已過三萬六千場。他年新識如相問,只當飄流在異鄉。
《題落霞孤騖圖》
畫棟珠簾煙水中,落霞孤騖渺無蹤。千年想見王南海,曾借龍王一陣風。
《閶門即事》
世間樂土是吳中,中有閶門又擅雄。翠袖三千樓上下,黃金百萬水西東。
五更市賈何曾絕,四遠方言總不同。若使畫師描作畫,畫師應道畫難工。
《歎世》
坐對黃花舉一觴,醒時還憶醉時狂。丹砂豈是千年藥,白日難消兩鬢霜。
身後碑銘徒自好,眼前傀儡任他忙。追思浮生真成夢,到底終須有散場。
《歎世》之一
富貴榮華莫強求,強求不出反成羞。有伸腳處須伸腳,得縮頭時且縮頭。
地宅方圓人不在,兒孫長大我難留。皇天老早安排定,不用憂煎不用愁。
《歎世》之二
萬事由天莫強求,何須苦苦用機謀?飽三餐飯常知足,得一帆風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幾時休?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後頭。
《感懷》
不煉金丹不坐禪,饑來吃飯倦來眠。生涯畫筆兼詩筆,蹤跡花邊與柳邊。
鏡裡形骸春共老,燈前夫婦月同圓。萬場快樂千場醉,世上閒人地上仙。
《言懷》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樂月中眠。漫勞海內傳名字,誰論腰間缺酒錢。
詩賦自慚稱作者,眾人多道我神仙。些須做得工夫處,莫損心頭一寸天。
《詩贈甯王》
信口吟成四韻詩,自家計較說和誰?白頭也好簪花朵,明月難將照酒卮。
得一日閑無量福,作千年調笑人癡;是非滿日紛紛事,問我如何總不知?
《悵悵詞》
悵悵莫怪少時年,百丈遊絲易惹牽。 何歲逢春不惆悵?何處逢情不可憐?
杜曲梨花杯上雪,灞陵芳草夢中煙。 前程兩袖黃金淚,公案三生白骨禪。
老後思量應不悔,衲衣持盞院門前。
《把酒對月歌》
李白前時原有月,惟有李白詩能說。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幾圓缺?
今人猶歌李白詩,明月還如李白時。我學李白對明月,白與明月安能知!
李白能詩複能酒,我今百杯複千首。我愧雖無李白才,料應月不嫌我醜。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桃花月滿天。
《貧士吟》
十朝風雨若昏迷,八口妻孥並告饑。信是老天真戲我,無人來買扇頭詩。
青山白髮老癡頑,筆硯生涯苦食艱。湖上水田人不要,誰來買我畫中山。
荒村風雨雜鳴雞,轑釜朝廚愧老妻。謀寫一枝新竹賣,市中筍價賤如泥。
書畫詩文總不工,偶然生計寓其中。肯嫌鬥栗囊錢少,也濟先生一日窮。
白板門扉紅槿籬,比鄰鵝鴨對妻兒。天然興趣難摹寫,三日無煙不覺饑。
《桃花庵歌》
版本一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複日,花落花開年複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
別人笑我忒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版本二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複日,花落花開年複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顯者事,酒盞花枝隱士緣。
若將顯者比隱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彼何碌碌我何閑。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版本三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複日,酒醉酒醒年複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
別人笑我忒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版本四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住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當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需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複日,花落花開年複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騁我得閒。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版本五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在花下眠。 花前花後日複日,酒醉酒醒年複年。
不願鞠躬車馬前,但願老死花酒間。 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
世人笑我忒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一年歌》
一年三百六十日,春夏秋冬各九十;冬寒夏熱最難當,寒則如刀熱如炙。
春三秋九號溫和,天氣溫和風雨多;一年細算良辰少,況又難逢美景何?
美景良辰倘遭遇,又有賞心並樂事;不燒高燭對芳尊,也是虛生在人世。
古人有言亦達哉,勸人秉燭夜遊來;春宵一刻千金價,我道千金買不回。
《落花詩》
刹那斷送十分春,富貴園林一洗貧。借問牧童應設酒,試嘗梅子又生仁。
若為軟舞欺花旦,難保余香笑樹神。料得青鞋攜手伴,日高都做晏眠人。
夕陽黯黯笛悠悠,一霎春風又轉頭。控訴欲呼天北極,胭脂都付水東流。
傾盆恠雨泥三尺,繞樹佳人繡半鉤。顏色自來皆夢幻,一番添得鏡中愁。
春風百五盡須臾,花事飄零剩有無。新酒快傾杯上綠,衰顏已改鏡中朱。
絕纓不見偷香椽,墮溷翻成逐臭夫。身漸衰頹類如此,樹和淚眼合同枯。
時節蠶忙擘黑時,花枝堪賦比紅兒。看來寒食春無主,飛過鄰家蝶有私。
縱使金錢堆北斗,難饒風雨葬西施。匡床自拂眠清晝,一縷煙茶颺鬢絲。
坐看芳菲了悶中,曲教遮護屏展風。衙蜂蜜熟香粘白,梁燕巢成濕補紅。
國色可憐難再得,酒杯何故不教空。忍看馬足車輪下,一片西飛一片東。
崔徽空寫鏡中真,洛水難傳賦裡神。國色自來多命薄,桃紅又見一年春。
已無錦帳圍金穀,漫把青鞋踏曲塵。繞樹百回心語口,明年勾管是何人?
天涯晻溘碧雲橫,社日園林紫燕輕。桃葉參差誰問渡,杏花零落憶題名。
月明犬吠村中夜,雨過鶯啼葉滿城。人不歸來春又去,與誰連臂唱盈盈?
白華垂柳弄新晴,紫背浮萍細點生。三月尋芳騎鳳侶,一時齊唱踏莎行。
收燈院落傷棲燕,細雨樓臺濕囀鶯。莫問東君訴恩怨,自來春夢不分明。
春朝何事默憑闌,庭草驚看露已團。花並淚絲飛點點,絮飄眼纈望漫漫。
書當無意開孤憤,帶有何心綰合歡。且喜殘叢猶有在,好隨修竹報平安。
桃花淨盡杏花空,開落年年約略同;自是節臨三月暮,何須人恨五更風。
撲簷直破簾衣碧,上砌如欺地錦紅;拾向砑羅方帕裡,鴛鴦一對共當中。
惻惻淒淒憂自惔,花枝零落鬢絲添。周遮燕語春三月,蕩漾波紋日半簾。
病酒不堪朝轉劇,聽風且喜晚來恬。綠楊影裡蒼苔上,為惜殘紅手自拈。
楊柳樓頭月半規,笙歌院裡夜深時。花枝灼灼難長好,漏水丁丁不肯遲。
金串袖籠新藕滑,翠眉奩映小蜼垂。風情多少愁多少,百結愁腸說與誰。
李態樊香憶舊遊,蓬飛萍轉不勝愁。一身憔悴茅柴酒,三月傷春滿鏡愁。
愛惜難將窮袴贈,凋零似把睡鞋留。紅顏春樹今非昨,青草空埋土一丘。
杏瓣桃須掃作堆,青春白髮感衰頹。蛤蜊上市驚新味,鶗鴂教人再洗杯。
忍唱驪歌送春去,悔將羯鼓徹明催。爛開賺我平添老,知到年來可爛開?
麗色堪餐莫謾誇,一朝衰颯看伊家。昭君偏遇毛延壽,煬帝難留張麗華。
深院青春空自鎖,大堤紅日又西斜。小橋流水閑村落,不見啼鶯有犬蛙。
滿堂歡笑強相陪,別有愁腸日九回。時節又驚梁燕乳,鉛華無奈隙駒催。
香消衣帶傷腰瘦,夢斷遼陽沒信來。門掩黃昏花落盡,牛酥且薦掌中杯。
亞字城邊麋鹿台,春深情況轉悠哉。襞衣玉貌乘風去,對酒蓬窗帶雨推。
結子桃花如雨落,挾雌蝴蝶過牆來。江南多少閒庭館,朱戶依然鎖綠苔。
桃蹊李徑謝春榮,鬥酒芳心與夜爭。陌上新蒭曲塵暗,牆頭圓月玉盤傾。
青簾巷陌無行跡,繡褶腰肢覺瘦生。莫道無情何必爾,自緣我輩正鍾情。
簇簇雙攢出蠒眉,淹淹獨倚曲欄時。千年青塚空埋怨,重到玄都只賦詩。
香逐馬蹄歸蟻垤,影和蟲臂罥蛛絲。尋芳了卻新年債,又見成陰子滿枝。
芳菲又謝一年新,能賦今無八鬥陳。命薄錯拋傾國色,緣輕不遇買金人。
杜鵑啼血山中夜,蝴蝶遊魂樹底春。色即是空空是色,欲從調禦懺貪嗔。
貌嬌命薄兩難全,鶯老花殘謝世緣。年長盧姬悲晚嫁,日高黃鳥喚春眠。
人生自古稀七十,鬥酒何論價十千。痛惜穠纖又遲暮,好燒銀燭覆觥船。
花落花開總屬春,開時休羨落休嗔。好知青草骷髏塚,就是紅樓掩面人。
山屐已教休泛臘,柴車從此不須巾。仙塵佛劫同歸盡,墜處何須論廁茵。
催耕聲裡短柴門,煠蘭香中雉草園。西子歸湖余有井,昭君出塞尚留村。
春風院院深籠鎖,細雨紛紛欲斷魂。拾得殘紅忍拋卻,也教粘向阿鹹旙。
蕉酒新啼滿袖痕,憐香惜玉此心存。可憐窗外風鳴樹,辜負尊前月滿軒。
奔井似銜亡國恨,墜樓如報主人恩。長洲日暮生芳草,銷盡江淹黯黯魂。
伯勞東去燕西飛,南浦王孫怨路迷。鳥喚春休背人去,雨妝花作向隅啼。
綠陰茂苑收弦管,白日長門鎖婢傒。蛺蝶翻翻殘夢裡,曲欄纖手憶同攜。
青鞋布襪謝同遊,粉蝶黃蜂各自愁。傍老光陰情轉切,惜花心性死方休。
膠粘日月無長策,酒酹荼蘼有近憂。一曲山香春寂寂,碧雲暮合隔紅樓。
春來赫赫去匆匆,刺眼繁華轉眼空。杏子單衫初脫暖,梨花深院恨多風。
燒燈坐盡千金夜,對酒空思一點紅。倘是東君問魚雁,心情說在雨聲中。
嗚嗚曉角起春城,巧作東風撼地聲。燈照簷花開且落,鴉棲庭樹集還驚。
紅顏不為琴心駐,綠酒休辭盞面盈。默對鏡奩閑自較,鬢絲又是一年贏。
春夢三更雁影邊,香泥一尺馬蹄前。難將灰酒灌新愛,只有香囊報可憐。
深院料應花似霰,長門愁鎖日如年。憑誰對卻閑桃李,說與悲歡石上緣。
花朵憑風著意吹,春光棄我竟如遺。五更飛夢環巫峽,九畹招魂費楚詞。
衰老形骸無昔日,凋零草木有榮時。和詩三十愁千萬,腸斷春風誰得知?[3]
《元 宵》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 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遊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後世評論
歷史上的唐伯虎確實有一些狂放不羈的行為,如酗酒、狎妓、傲倨、玩世不恭,他的自暴自棄實際上反映著對封建社會的不滿。這正如徐文長的狷介被人們曲解視為“狂生”一樣,那都是封建社會科舉制度扼殺了人才,是在人格上的一種變態反應。其實在讀書人中這樣的例子又何止像唐伯虎、徐文長二個,只是在唐伯虎身上比較集中典型地具備了這些品格素材。這些素材恰好為通俗小說所用,並加以渲染附會,從而在民間廣泛流傳。這裡不免有許多低級庸俗,迎合小市民趣味的東西。數百年來唐伯虎就是以這樣一個優遊於山水、閒情於風月的玩世不恭的形象出現的,把唐伯虎的真實形象極大地歪曲了。
歷史上的唐伯虎儘管才華出眾,有理想抱負,是位天才的畫家,但他那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於這個社會。他一生坎坷,最後潦倒而死,年僅五十四歲。唐伯虎的悲劇,實際上是封建社會有抱負不甘心淪落的讀書人共同的悲劇。[5]
  作品行情
唐寅作品傳世很多,以前多散傳於民間,解放後各大博物館多注意收藏,但流入海外亦多。從80年代末始,世界兩大拍賣行開始經營出售其作品。由於他在人們心 中有很高的知名度,所以許多人願意花重金收藏其作品。
1989年6月1日佳士得拍賣行在紐約舉行了一次“中國重要古畫拍賣”,排為第一號的就是唐寅的一幅《山靜日長圖》冊。此件冊頁共十二頁,附有王陽明書唐西子語。此畫曾著錄於《墨緣匯 觀》,極為珍罕。畫面每頁用筆細膩,筆觸沉厚深湛,氣韻絕佳,有宋人韻味,充分 表現出唐寅自宋名家衍變出來的畫風和精湛成就。此圖冊,開始就估價很高,達到 15-20萬美元,但還是引起買家的熱烈競爭,最後以高出估價3倍多的66萬美元成交。此舉雖是個良好開端,但因他的畫流傳較多,以後拍賣行出現了許多作品。如:1990年5月30日,紐約佳士得拍賣了唐寅的《月泉圖》,上有簽名吳郡唐寅及為月泉作等字樣,並有作者自身字型大小唐伯虎、唐子畏及六如居士等印章文樣,和一位收藏
  家之印。畫後題記為祝允明、文征明等兩位明朝書畫家所跋。此畫估價在25-30萬美元。亦拍至超出二倍的56.1萬。以上這樣流傳有序的珍品在以後的拍賣場上,已難以見到。反因在拍賣行多次一般的表現,價格反降低了許多。如:1990年11月28日。佳士得拍賣行一次拍賣了他3幅作品,《葛長庚圖》軸,設色紙本,賣了6.5萬美元;《古木竹石》扇面,水墨冷金箋,賣了1萬美元;《雨中竹》扇面,水墨金箋,賣到2.8萬美元。
1991年11月,類似《山靜日長圖》冊的作品又出現了,紐約佳士得公司推出一幅《春風酒盞圖》,引起買家注意,經過激烈競爭,以72萬美元成交。
影響唐寅作品價格的一個原因是贗品太多。據稱他在世時為應付求畫者,多找人代筆。就連他的老師周臣也經常為他代筆。古時仿畫加上現在的作偽,使人難辨真假,不敢輕易拋金購買。儘管拍賣行自己有專家鑒定,但因本身資料不全,真偽問題也難以解決。
2013年6月3日晚,明代著名畫家唐寅的手卷《松崖別業圖》,拍出超7千萬元人民幣, 刷新其作品拍賣紀錄
該手卷亮相於3日晚進行的北京保利八周年春拍“中國古代書畫夜場”。畫作2400萬元人民幣起拍,經過場內外40次競價,被場內買家以落槌價6200萬元拍得,加傭金後成交價達7130萬元,刷新唐寅作品的世界紀錄。
該畫作是1991年以來拍場出現的唯一一件《石渠寶笈》著錄的唐寅作品。這件以隱居鄉間別院為主題的畫作,是畫家為明代名臣方良永所作,明代兩位內閣首輔李東陽、楊一清分別為畫作題引首和題跋。慈禧當政時期,該畫與錢選的《浮玉山居圖》一同被賞給晚清軍機大臣孫毓汶,後被宋子文及其家人收藏至今。該畫預展時即引發多位藏家關注。
此外,另一件唐寅作品金箋扇面畫作《江亭談古圖》也在當晚以1150萬元人民幣成交,打破唐寅扇畫作品的世界紀錄。
《江亭談古圖》亮相“小萬柳堂劇跡扇畫夜場”。該專場中,“明四家”文征明、沈周、唐寅、仇英及傅山、龔賢、藍瑛、王鐸等其他明清書畫名家精品均以數百萬高價成交。73件拍品100%成交,總成交額9000余萬元人民幣,拍賣師也因此獲贈紀念白手套。
據悉,截止當晚“中國古代書畫夜場“結束,拍賣前三天保利春拍已成交16.1億元,拍賣市場回暖趨勢漸明。
  粵劇劇碼
《唐伯虎點秋香》三笑故事在粵劇裡有兩個版本,舊詞叫《唐伯虎點秋香》1956年在仙鳳鳴劇團第一屆公演,唐伯虎 — 任劍輝,秋香 — 白雪仙;新詞叫《三笑姻緣》唐滌生很少做十足的喜劇,耳熟能詳的就是這出《唐伯虎點秋香》1975年,葉紹德把《唐伯虎點秋香》改編成為《三笑姻緣》,曲詞比唐滌生的原作風雅不少,唐伯虎 — 龍劍笙,秋香 — 梅雪詩;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7416/6825980.htm?fromId=7416&from=rdt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