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22 07:00:00阿楨

里維拉:世界百大畫家72

迪亞哥·里維拉 作品

迪亞哥·里維拉(西班牙語:Diego María de la Concepción Juan Nepomuceno Estanislao de la Rivera y Barrientos Acosta y Rodríguez,Diego Rivera,1886年12月8日-1957年11月24日),生於墨西哥瓜納華托。迪亞哥·里維拉的妻子是著名女畫家芙烈達·卡蘿,他們二人於1929年結婚,1939年離婚。1940年二人復婚,直到芙烈達·卡蘿1954年去世為止。墨西哥著名畫家、活躍的共產主義者。里維拉最主要的貢獻是促進墨西哥興起墨西哥壁畫復興運動。1922年至1953年,里維拉在墨西哥城、查賓戈、庫埃納瓦卡、舊金山、底特律、紐約市等地畫壁畫。1931年,他的第二次回顧展覽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展出。
File:Murales Rivera - Ausbeutung durch die Spanier 1 perspective.jpg
File:Murales Rivera - Markt in Tlatelolco 3.jpg
File:Murales Rivera - Markt in Tlatelolco 1.jpg

File:Diego Rivera National Palace.jpg

File:The Kid - Diego Rivera.jpg

File:Diego Rivera Mural Palacio Nacional Mexico.jpg
File:Murales Rivera - Gold.jpg

File:Detalle de Lenin.jpg

File:EulalioGutierrezPalacioNacional.jpg

迭戈•裡維拉  百科名

迭戈•裡維拉 (Diego Rivera,1886-1957),墨西哥著名畫家,20世紀最負盛名的壁畫家之一,被視為墨西哥國寶級人物。作為壁畫大師,裡維拉很好地平衡了壁畫中的內容、形式與觀念之間的關係,在形象刻畫、色彩配置和空間處理方面顯示出高超的功力,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個性化的發展,形成立體主義、原始風格和前哥倫比亞雕塑相融合的繪畫風格。裡維拉的作品曾在世界各地巡展,2006年曾在上海展出。
  迭戈•裡維拉 (Diego Rivera 1886-1957),墨西哥著名畫家,,20世紀最負盛名的壁畫家之一,被譽為墨西哥壁畫之父,墨西哥的國寶級人物,與大衛•西蓋羅斯、奧羅茲柯並稱為墨西哥壁畫三傑。
  裡維拉1886年出生于瓜納華托州。他從小就表現出對畫畫的熱愛。從手指能抓住筆時起,就開始在牆上、門上、傢俱上、地上畫畫。10歲就進入墨西哥城的聖卡羅斯學院學習繪畫,在這裡經過了7年嚴格的學院式訓練後,於1902年畢業。這期間,對他影響最大的是墨西哥版畫家波薩達。他那富有創造力的作品向裡維拉展示了墨西哥民間藝術極富傳統的生命力以及對革命前社會生活的敏銳觀察。
1907年遊學歐洲,到馬德里和巴黎學習繪畫藝術。受義大利古代濕壁畫啟發和*高更、*塞尚及*立方主義的影響。1922年回國並參加墨西哥共產黨。與畫家西蓋羅斯、奧羅斯科一起開展壁畫運動,宣傳墨西哥民主革命,影響較大。他開始為教育部、國家宮殿以及其他一些建築繪製壁畫。具有墨西哥民族傳統和現代技法相結合的新風格。1929年,應美國駐墨西哥大使館委託,裡維拉創作了一組關於墨西哥殖民歷史的壁畫作品。1930年他前往美國。1931年,他的第二次回顧展覽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展出,獲得極大成功,許多美國媒體給予了積極的評價,同時也獲得了年輕藝術家們的喜愛。這些成功將裡維拉推向了世界級藝術大師的地位。隨後,他接到委任,為三藩市證券交易所、底特律美術館以及紐約市的洛克斐勒中心創作壁畫。洛克斐勒中心的壁畫《十字路口的人》中包含了列寧號召無產階級革命的形象裡維拉被要求對此作出修改。但他拒絕了,洛克斐勒家族隨後毀掉了這幅壁畫。
  1934年裡維拉回到了墨西哥城,在國家藝術宮重新創作了相同壁畫。裡維拉也創作了很多架上畫,例如《薩帕塔的風景——遊擊隊和花日》(Zapatista Landscape—The Guerilla and Flower Day)。1948年在墨西哥城普拉多大廈畫《星期日下午的夢》,在畫上寫了“上帝不存在”的口號,引起了激烈鬥爭。1951年從事大學城運動場的鑲嵌畫、浮雕等創作,但未完成。1952年完成巨幅壁畫《戰爭的夢魔與和平的理想》及油畫、版畫作品等[2]。
1922年至1953年,裡維拉在墨西哥城、查賓戈、庫埃納瓦卡、三藩市、底特律、紐約市等地畫壁畫。他的作品還多次在英國展出。2006年4月,“墨西哥現代美術展———戰後至20世紀末擷珍”在上海美術館開幕,展出了裡維拉的多幅畫作。
  藝術特點
裡維拉是20世紀20年代墨西哥壁畫運動的發起人之一,尤其因描繪墨西哥文化和歷史的作裡維拉畫作品而聞名。裡維拉使濕壁畫的技法得到真正復興,濕壁畫是將顏料塗在經過特殊處理的濕灰泥上。簡單的形式、巨幅的尺寸和大膽的色塊是他作品的風格特點。裡維拉相信藝術可以成為社會或是政治工具,他經常因為作品中所結合的代表社會主義的符號而成為爭論焦點。
  作為壁畫大師,裡維拉很好地平衡了壁畫中的內容、形式與觀念之間的關係,在形象刻畫、色彩配置和空間處理方面顯示出高超的功力,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個性化的發展,形成立體主義、原始風格和前哥倫比亞雕塑相融合的藝術風格。
裡維拉創作了大量作品,其代表性作品有《墨西哥的歷史》、《十字路口的人》、《富人的夜晚》、《窮人的夜晚》等。
  夫妻畫家
裡維拉的妻子是著名女畫家弗裡達•卡羅(Frida Kahlo),他們二人於1929年結婚,1939年裡維拉夫婦離婚。1940年二人重婚,直到弗裡達•卡羅1954年去世為止。
他們的婚姻被形象的稱為“大象與鴿子”的結合——因為裡維拉又胖又大,而弗裡達嬌小瘦弱。事實上,他們的結合,最深刻與契合的,並非感情,而是藝術。在他們戀愛時,弗裡達開始模仿裡維拉的風格,但裡維拉說:“你必須專心於自己的表達方式”。裡維拉意識到,她繪畫中採用的淳樸的民間風格,正好掩飾了她技巧經驗上的不足。裡維拉是真正深刻理解弗裡達的人,他在一封信中對朋友說:“她的畫尖刻而溫柔,硬如鋼鐵,卻精緻美好如蝶翼;可愛如甜美的微笑,卻深刻和殘酷的如同苦難的人生。”
  弗裡達的肖像畫是法國盧浮宮博物館收藏的第一幅墨西哥畫家作品。弗裡達一生共留下150多弗裡達畫作幅作品,其中三分之一是自畫像。她說“我畫自畫像,因為我經常是孤獨的,因為我是自己最瞭解的人。” 在這些作品裡,弗裡達經常把自己畫成穿著墨西哥傳統服飾,時而冷漠,時而思考,而畫的背景通常是荒蕪的田野和空蕩蕩的屋子。她的作品總是非常強烈,有時寫實,有時夢幻,既是奔放的也是悲劇的。有些人因此說她的作品是超現實主義,她拒絕了這一標籤。她說“我不畫夢,我畫我的現實”。
人們在她的日誌裡發現她寫到:我希望死是令人愉快的,而且我希望永不再來。
2002年,茱莉•泰摩(Julie Taymor)執導了傳記影片《弗麗達》,記述了弗麗達和裡維拉的傳奇生涯。
http://baike.baidu.com/view/1081938.htm

《揮灑烈愛》

電影《揮灑烈愛》雖是改編自墨西哥女畫家《芙烈達傳記》(中譯《揮灑烈愛》時報,2003),但從一開始二者的敘述方式就不同,原著沿襲一般傳記模式、前二章略述家族史和童年……

電影畫面有限又珍貴,除非必要否則不必流水帳……

那也沒必要煽情到,片頭就大演,芙烈達與男友同學、在國立大學預科中學的禮堂,偷窺在那裡做壁畫的狄耶哥、和來送飯的老婆大吵一架後、隨即撫摸起女模特兒,但被躲在樓上看台的芙烈達們大叫、壞了好事。之後鏡頭隨即轉到芙烈達與男友在教室的裸交。

不!很有必要,若再加、接著的芙烈達以男裝加入家族照相、以及之後的車禍受傷和將急救醫生幻覺成一群骷髏在幫她手術。就非常有力的呈現了整部電影的主題──芙烈達酷兒式的多性戀,狄耶哥對愛情和婚姻的猤能專一,二人往後一生的恩怨情仇,以及芙烈達在與這些身心傷害(再加流產)糾纏下、所呈現的旣超現實又原始殘酷具象之畫風。

我覺得在男女關係上,電影有美化芙烈達的傾向,電影裡男友離開她的原因是他要随父母到法國讀巴黎大學,但原著則指出阿雷杭多不滿芙烈達同時另有男女戀人(p.54,67)。還有在處理芙烈達與狄耶哥的婚變原因時,也多聚焦於他的外遇、尤其搞上她的妹妹……

不只吧!也有不少鏡頭放在她與女人的暖昧關係、尤其是與從蘇俄逃亡到墨並住在她家的托洛斯基之偷情……

不過導演的意思是她在遭他棄之後的寂寞與報復之反應。

這就太不了芙烈達的內心世界了,難怪電影只能以點到為止的方式來交待芙烈達的畫作與劇情間之關係,而無法像原著深入地分析畫作的含義。

你太強求電影有限又珍貴的畫面了吧!

不過,導演至少不能呈現她倆再婚後過著恩愛照顧的餘生,依原著、她倆再婚後、彼此仍過著外遇的情愛生活(p.362)。

好萊塢電影應觀眾要求只能如此!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81756152

File:Frida Kahlo Diego Rivera 1932.jpg
芙烈達·卡蘿與迪亞哥·利弗拉 1932年
芙烈達卡羅作品

芙烈達卡蘿在流產以後的作品<亨利福特醫院>

兩個芙烈達1939年 畫布.油彩 173.5×173cm 墨西哥.現代美術館
「兩個芙烈達」奠定了卡蘿在國際藝術上的地位。』卡蘿畫中最常出現的人物就是自己,她的容貌具有獨特的美感,而這幅畫被論述的部分大都在她與里維拉離婚的關聯性上。兩個卡蘿被視為兩個對立的自我,不被愛的歐洲人與被愛的墨西哥人心臟相連,從畫面中雖然沒有顯示兩者對立,但是兩人手牽手以左右對稱的表情姿勢,冷竣的看著觀者,畫中的背景一片荒涼,代表著當時的卡蘿沒有丈夫、沒有孩子,在墨西哥的社會中遭受歧視。
毀壞的圓柱  1944年 畫布.油彩.裱在纖維板上 40×30.7cm 墨西哥市 多羅里斯‧奧梅多‧帕提諾基金會
卡蘿接受過多次痛苦的脊椎手術後,這幅畫就成為她最有名的受難圖代表,她的身體就如身後那片龜裂的大地一樣,她的上半身被剖開以斷成數節的圓柱來表現脊椎,可以看出卡蘿要表現的是讓世人見證她的痛苦,她身後那一片悽涼的土地沒有任何生物花草,更加暗示她內心的孤獨與無助。

黃英雄影評《揮灑烈愛》(Frida)
 
導演: 茱莉‧泰摩(Julie Taymor) 
演員: 莎瑪‧海耶克(Salma Hayek)艾佛‧蒙利娜(Alfred Molina)
◎ 劇情簡介
一九二二年就讀醫學院的女學生芙烈達‧卡蘿(Frida Kahlo)與男友一同搭上公車,不幸車禍傷重入院。芙烈達以自己的毅力從床上掙扎起來靠著雙腿一步步地走著,但男友卻早就藉去歐洲讀書而逃之夭夭。
芙烈達並不氣餒,她在病床上常為打發時間而繪畫,遂將作品送給墨西哥名畫家狄耶哥‧里維拉(Diego Rivera)鑑定,以便決定自己是否能走繪畫的路。沒想到狄耶哥看見畫作後便讚賞不已,兩人也因此愈走愈近。
狄耶哥是狂熱的共產黨員,芙烈達也受了他的感染,兩人不僅在政治上有了共鳴,狄耶哥也大膽向芙烈達求婚,於是芙烈達成了狄耶哥的第三任妻子。
狄耶哥受美國洛克斐洛財團的邀請,為大樓繪作壁畫,芙烈達雖然也跟隨在身邊,但卻阻止不了狄耶哥四處留情的風流韻事。而就在一個狄耶哥躡手躡腳回來的晚上,卻意外發現芙烈達流產。芙烈達失去了兒子, 也使她的情緒受到極大的打擊。就在此時,因狄耶哥畫中繪了列寧的頭像,洛克斐洛因受不了報紙的攻擊而狄耶哥又不願更改,遂中止了合作的計畫。憤怒的狄耶哥遂把繪好的牆全都打掉。
失意的狄耶哥與芙烈達回到墨西哥,兩人情緒都非常低落,而此時芙烈達的妹妹與丈夫離婚,於是芙烈達請妹妹留下來整理畫室,但沒想到狄耶哥也勾引她,正好被芙烈達撞見,於是憤怒的芙烈達正式與狄耶哥決裂。
雖然如此,當狄耶哥要求芙烈達收留被史達林迫害而流亡的異議革命分子托洛斯基時,芙烈達還是答應了。或許是迷醉於政治人物的魅力,芙烈達竟然與托洛斯基有了一段情,狄耶哥知道後與芙烈達爭吵;但搬到別處躲藏的托洛斯基竟然被謀殺了。芙烈達被警方逮補入獄,幸好狄耶哥四處奔走,警方才將她釋放。
芙烈達的病情愈來愈嚴重,她繪畫的對象都是自己痛苦與受難的情形,但就在最艱困的時候,原本與她離婚的狄耶哥卻又來求婚。在歷經巴黎畫展的成功後,芙烈達也在國內開了第一次畫展;在眾人訝異的目光中,芙烈達躺在木床上出現在畫展會場……。
◎ 劇情分析
狄耶哥與芙烈達這對二十世紀墨西哥出名的畫家夫妻檔的故事,是根據藝術史家海登‧賀蕾拉(Hayden Herrera)的原著「芙烈達卡蘿傳」(Frida:A Biography of Frida Kahlo)改編而成。芙烈達強烈的性格不僅展現在她的繪畫作品中,更銳利地融攝在日常生活應對中。
車禍的事件使得芙烈達不得不改變學醫的志向,從而發掘出繪畫的過人之處。芙烈達的繪畫大部份都是自畫像,原因是身體的殘缺使她無法接觸寬闊的世界。但這反而促使她更能精準而專注在自我內省的創作中。
正如狄耶哥說他畫的是自己所看到的;而芙烈達畫的則是她心中的靈魂。這是相當重要的創作觀念,不僅是畫家,更適用於任何形式的藝術工作者。事實上這樣的理念也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人的每日所見雖能增加見聞,但卻也易於迷失在見聞之中;若能自省內在的心靈與思維,則必然對生命有著明晰的看法與掌握。
從某個角度而言,狄耶哥四處留情與芙烈達的雙性戀,處處說明了這一對藝術家的「不安定」,本片在這個議題上並未作太多的保留,自然是將創作的動能與情慾妄念作了等分的揮灑。一位天才所展露的創作氛圍,常常超越傳統的平台與束縛;唯有用另類的觀點,藝術家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品嘗並釋放出作品的能量。
芙烈達是敢愛敢恨的女人,就像她的註冊商標一字眉一樣,像刀一般地執拗,在面對生命最大的挫折時,憑著毅力從病床站了起來,這一點也是超乎常人的。芙烈達在身上的石膏畫滿了蝴蝶,正是這股力量轉化的片面證據。
芙烈達一生大部份被腿疾所苦,甚至腰脊都必須穿鐵衣來支撐。在她的潛意識中蝴蝶是最迫切的期待,輕盁的雙翼不必負擔笨拙的身體,但這僅止於想像;也因為是她的想像,所以芙烈達就不假思索藉著畫筆將它彩繪而出。
芙烈達的熱情使她平添更多的魅力,在探戈的舞蹈中及毫不避諱地與提娜擁吻,她熱力四散的吶喊似乎也迸發出心靈的色彩,大筆地塗抹在光影與杯酒之間。仰頭喝酒的豪邁也迷醉了劇中人與觀眾,似乎當下一切的吶喊與碰撞都變成一幅幅激盪的畫作,熱情的生命也即時在動態的畫作中作了註腳。
影片也反映了那個時代共產與民主國家的鬥爭。狄耶哥更是不避諱將列寧的臉譜放置在洛克斐洛大樓的壁畫上,當然在正面的衝突中勢必難以收拾。狄耶哥也曾掙扎過,但最後理念戰勝了現實,但卻也使得狄耶哥在畫壇上消沉了一陣子。
移居美國這段期間芙烈達懷孕了,她不顧自己殘缺的身體,堅持要將孩子生下來。畢竟她是如此深愛著狄耶哥,雖然最終孩子還是流產了,但我們要討論的是兩個深愛著對方的夫妻,卻在各自外遇的紛亂中依然將情感焦點定位在「真愛」上,在愛與慾完全分離的原則下,衍伸出另一種觀點。
然而看似豪邁瀟灑的愛情觀在經歷錐心試鍊時依然還是崩解離散的。其一是芙烈達在目睹自己妹妹與丈夫勾搭成姦時的澈底敗陣;其二是狄耶哥在知道妻子與自己尊敬的革命哲學家托洛斯基有染時,因傷透心而頻頻呼喊。這兩件情慾出軌只不過是滄海一粟。為何兩人會有這麼大的打擊?說穿了都是因為自尊心受損而覺難堪,正如胸口可以挨上亂棍之痛,卻無法承受利刃直刺般。
離婚使得兩個人必須重新去檢視這段婚姻,但正好也提供了兩人各自發展的空間。芙烈達在巴黎的展出雖然並未完全成功,但透過作品的自我透視與解析,芙烈達認知了能在她生命最枯寂時給予滋潤的只有狄耶哥;而狄耶哥在面臨芙烈達的入獄以及托洛斯基被暗殺後,似乎也從政治混沌中看清一些生命的本質。在打電話給總統而釋放芙烈達後,狄耶哥再次向芙烈達求婚。
芙烈達晚期時病痛加劇,腳趾也因壞疽而鋸掉。但這並未將她打敗,反而更激起她的創作意識而更努力作畫。在她兩百多幅自傳畫作中,幾乎都在呈現她的痛苦、不安與血淚。
芙烈達作畫時常常繪著鏡中的自己,這一點是相當有趣的。鏡子的影像是虛幻的,但卻真實地反映了實體,人常常在鏡子面前掉入虛幻與真實的糾葛而難以自拔。但對芙烈達而言,鏡子讓她澈底地解構自我,看清內在。對付這副殘缺的軀體,唯有以敏銳的思維融合彩繪的油筆來詮釋與抗議加諸她身上的苦痛。
影片中完整地呈現芙烈達的作品,更神奇地將演員的影像與作品中的面龐交互重疊,有時連火焰也讓觀眾分不清何者為真、何者為幻;不僅展現了繪畫的本質藝術,更從中提鍊了映象語言的神髓。
芙烈達的同性戀傾向也值得一提。她父親一直希望有個兒子,在一次家庭合照中,芙烈達似乎承受了這份潛意識的期許而作了男仕的打扮。另一種原因則是當她精神遭受打擊時,會將頭髮剪短而蛻變為男人的裝扮,似乎欲藉著這樣的位階迎戰受挫的情慾之爭吧?!
「揮」片是一部相當成功的傳記作品,導演毫無拘束的情感呈現是成功的重要條件之一,這一點與國內拍的傳記電影有很大的差異,希望這樣的表現能帶給我們一點省思。
 http://www.yatsen.gov.tw/chinese/movies/show.php?This=482&PHPSESSID=60844aa557c4314cb600ef941be18a38  

芙烈達·卡蘿>維基百科
 
1932年的卡蘿芙烈達·卡蘿(西班牙文:Frida Kahlo,1907年7月6日-1954年7月13日)是一位知名的墨西哥女畫家。本名是Magdalena Carmen Frieda Kahlo y Calderón,她出生在墨西哥城南部的科瑤坎(Coyoacan)街區。父親是德裔猶太畫家與攝影師,家族來自羅馬尼亞的歐拉地Oradea(二戰前是匈牙利屬地)。 
  病痛
6歲時芙烈達·卡蘿得了小兒麻痺。18歲那年的秋天(1925年9月17日),芙烈達·卡蘿出了嚴重的車禍,造成下半身行動不便,而且不孕,經過多次手術之後,甚至失去了右腿,於是芙烈達·卡蘿在苦痛中用繪畫來轉移注意力,畫出了許多她對於病痛的感受和想像,她的作品經常充滿了隱喻、具象的表徵、讓觀者震驚於一個女人所承受的各種痛苦。她畢生的畫作中有55%是一幅又一幅的、支離破碎的自畫像(如器官分離、開刀、心臟等具體的表徵、代表畫家的痛苦),此外,芙烈達·卡蘿也深受墨西哥文化的影響,她經常使用明亮的熱帶色彩、採用了寫實主義和象徵主義的風格。
  戀情 
芙烈達·卡蘿與迪亞哥·利弗拉 1932年芙烈達·卡蘿的畫作吸引了墨西哥很有地位的著名壁畫家迪亞哥·利弗拉(Diego Rivera)注意,造成了他們兩個糾纏的婚姻,芙烈達·卡蘿初時與迪亞哥學畫,後來陷入熱戀,隨即結婚。婚後,迪亞哥風流的行為並沒有因承諾而收斂,芙烈達·卡蘿卻因為深愛他而一再容忍,直到迪亞哥犯下讓她最痛心的過錯——染指她的親生妹妹才分居。這段期間芙烈達·卡蘿到巴黎辦個展,才發現自已對丈夫的愛已勝過愛自己,迪亞哥卻提出離婚的要求。
後來兩人又走在一起,迪亞哥重新向芙烈達·卡蘿求婚,直到卡蘿的生命終點,迪亞哥一直陪在她身邊。
芙烈達·卡蘿同時也是墨西哥社會運動的支持者,流亡的蘇聯革命領袖里昂·托洛斯基來到墨西哥後,曾受迪亞哥·利弗拉招待。當時托洛斯基因為被蘇聯領袖史達林驅逐出境,而流亡到墨西哥。托洛斯基夫婦先是住在芙烈達·卡蘿的家中,傳說中托洛斯基與卡蘿有一段情,因此托洛斯基夫婦搬到了幾條街之外的科瑤坎另一處房子,之後在那裡遇刺。
  逝世 
芙烈達·卡蘿的故居「藍房子」在托洛斯基死後不久芙烈達·卡蘿轉變想法,支持史達林的蘇聯政權。1949年之後她對毛澤東讚譽有加,稱毛領導的中國是「社會主義的新希望」。
芙烈達·卡蘿的死至今仍眾說紛雲,最普遍的說法是她在1954年7月13日病故,但也有人推測其為自殺。她被葬在科搖坎,目前芙烈達·卡蘿的故居「藍房子」(La Casa Azul)已成為了博物館。其中至今仍陳列著她臨死之前的遺物,包括杭州刺繡廠出品的馬恩列斯毛的繡像,和一幅在畫架上尚未完成的毛澤東畫像。
  特色
雖然芙烈達·卡蘿的作品有時帶有超現實主義的色彩;她也以超現實主義畫家為名義開過幾次畫展,但是她不認為自己是超現實主義畫家。她寧可稱自己為20世紀末的女權主義畫家,因她的畫作全神貫注的集中在公正的畫出女性題材與比喻。她是崇拜女性的,而非超現實的。此外有相當多的記載指向芙烈達·卡蘿是一位雙性戀者。
芙烈達·卡蘿的自畫像相當有特色,以她的一字眉en:Unibrow(左右眉毛連在一起)和嘴唇上薄薄的髭聞名,她一生的畫作中自畫像佔了三分之二[1]。她的畫作是法國羅浮宮博物館收藏的第一幅墨西哥畫家作品。
  紀錄片
1982年,德國曾以芙烈達·卡蘿為主角拍過同名的自傳性紀錄片。 
1984年,另一部電影Frida, naturaleza viva由導演Paul Le Duc推出,由墨西哥女演員Ofelia Medina飾演芙烈達·卡蘿。 
2002年,電影商米拉麥斯Miramax發行了也是以芙烈達·卡蘿為主角的同名電影,由墨西哥女演員薩爾瑪·哈耶克Salma Hayek飾演芙烈達·卡蘿。此片在台灣譯為《揮灑烈愛》。 
  參考資料
^ 墨西哥傳奇女畫家--卡蘿 藝術家 (雜誌) 2002.9 第328期 p.405 ISSN10164170 條碼9771016417007
[編輯] 外部聯結
芙烈達·卡蘿的畫作 (英文) 
芙烈達·卡蘿的畫作包含自傳簡述等。(英文) 
拜訪La Casa Azul 芙烈達·卡蘿的家(英文)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A%99%E7%83%88%E9%81%94%C2%B7%E5%8D%A1%E8%98%B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