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8 07:00:00阿楨

畢卡比亞:世界百大畫家64

弗朗西斯•畢卡比亞
 
  弗朗西斯•畢卡比亞(1879.1~1953.11)西班牙達達派的創始人之一,出生於巴黎,原籍西班牙,他是一個無政府主義者,個性多疑且追求絕對的自由。
  簡介
  弗朗西斯•畢卡比亞(1879.1~1953.11)出生於巴黎和去世。父母親是富裕的古巴人和法國人。
  1908年至1911年,畢卡比亞從崇拜印象主義轉到熱衷立體主義,是他在巴黎美術學院和裝飾美術學校學習時期的事。
  1911年,他參加了立體派一個小組,作“黄金分割試驗”,後來又加入德勞内等人的“俄耳甫斯主義”(或稱“奧弗斯立體主義”)。這個名稱是阿波里奈爾在一次座談會上提出的(俄耳甫斯即希臘神話中的色雷斯詩人和歌手,善彈豎琴,其琴聲可使猛獸俯首,頑石點頭)。 阿波里奈爾於1908年寫過一本《動物寓言集》,其中一篇題爲“俄耳甫斯”。因當時立體派有4種不同風格,於是他用這個篇名來定一種畫派。這個“俄耳甫斯主義”,是“用一些假借的材料來表現藝術的新組合。它不是根據視覺得來的現實,而完全是出自藝術家的創造,或由藝術家所具備的強烈現實感所引起。這一風格的作品,必須同時能顯出一種純美的力,明確的結構和崇高的含義,這是純藝術的主題。”
  1918年,畢卡比亞來到紐約,與杜桑、曼•雷等人在當時有名的施蒂格利茨(AlfredStiglitz)辦的“291”畫廊(以畫廓所在的公寓第五大街第291號門牌命名)内共同展出作品。還在此人辦的《291》雜志上投稿,發表他的新達達觀點。不久,他自己辦了一份目的在於反對一切的雜志《391》(該雜志的命名是爲了紀念施蒂格利茨的刊物)以及和别人合編的《達達》雜志。
  1920年,他又在巴黎發行評論刊物《食人肉者》。他的重要文學作品《棄女的詩和畫》就是在這個時期發表的。
  作爲達達派的創始人之一,他吸引了許多年輕畫家。他訪問蘇黎世,而且成了戰後德國和法國達達主義者的聯絡人。 
  畫家性格
  他的一生就是在改變着住所、朋友、思想、風格,爲一種事業而鬥爭,然後再來反對這種事業,從而爭取一個新的事物,然後再把它抛棄掉。他是由祖傳意識和性格造成的無政府主義者,是個既囉嗦又具破壞性的畫家。他嘲笑一切,包括嘲笑自己,並且喜歡詆毁一切思想、機構和人。他的多疑使他獨斷專行,他的自由更是到了絕對自由主義的地步。總之,他不想正經幹事,而想大吵大鬧。但不管怎麼說,畢卡比亞仍算是他那時代的一位大家,而且更算得上是一位人物。  
  達達派主張
  達達派主張摒棄一切傳統的審美觀,聲稱藝術與美學無關,當然也不要藝術的節奏、勻稱、和諧等等了。他們要創造的藝術是一種符號,在詩歌上,是無意義的字句組合:拿一張報紙、一把剪刀,把文字剪下來,照你所需要的詩歌長度,任意排列這些剪下的文字,便是一首詩。在繪畫上:無意義的線條與色彩構成,就是一幅畫。這種藝術虛無主義的態度,正是無政府主義思想在美術上的表現。
畢卡比亞《畫布上的羽毛與木頭》 作於1921年,119×78釐米
  畢卡比亞是這種藝術的典型代表。他的一幅《紮拉肖像》,畫上沒有人像,盡是些圓圈、直線、曲線,加上毫無關聯的字句(幻影、確實性、觀念幻術、蒸發、花、香),然後寫上紮拉的名字,即是一幅“肖像”。 
《畫布上的羽毛和木頭》
  畢卡比亞的創作從來沒有固定的模式,一直在變革之中。他搞了一段時期的抽象,又回到具象藝術上;畫了一段時間的超現實主義作品,再去重操學院派裸體創作。這一幅拼貼畫《畫布上的羽毛和木頭》作於1921年,有119×78釐米。如果說它是典型的達達作品,那麼達達又將成爲波普藝術的先驅。其實,達達派是反藝術的。
http://www.zwbk.org/zh-tw/Lemma_Show/195369.aspx

明星作派超越『達達』——達達和超達達畫派畫家畢卡比亞其人其作

天堂的少女(油畫) 畢卡比亞
如果你要了解達達畫派的理論和歷史,一定不要錯過畢卡比亞的繪畫和他的言行。
  畢卡比亞是出生在巴黎的法西混血兒。7歲時,他的母親去世後留下一大筆財産,使年幼的畢卡比亞一生不愁吃穿。15歲時,父親偷偷地把畢卡比亞的一張畫拿到“法國藝術家沙龍”展出,得到好評。次年,畢卡比亞進入巴黎高等裝飾藝術學院,成為柯爾蒙的弟子。18歲他開始以當時最好的物質享受生活。據説畢卡比亞最荒唐的私生活是以新汽車搶到別人的新娘。大部分的時間他都在法國地中海岸度過,早期則住過有名的聖托貝城。尤其在20世紀30年代,他幾乎是法國南方海岸花花世界最有名氣的人。這種身世對他的繪畫世界和美學思想有很大的影響。
  畢卡比亞的繪畫是從點描畫開始,隨後轉入體積氣氛很重的塊狀風景畫,給人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大混合的感覺。很快地,他將風景演變成奧菲畫派,也非常成功。一幅此畫風的長寬各3米的代表作《UDNIE》幾乎與他的名字不相離。這幅作品是他1913年參加美國軍械庫展覽後,回法國參加秋季沙龍的作品,以一位美國少女史塔西亞納皮爾闊斯卡的舞姿為題材。這一年他去美國,被新大陸紐約的藝壇認定是歐洲前衛畫家的發言人。
  畢卡比亞也是1912年杜尚三兄弟“黃金分割”的會員。1915年,他去古巴,途經紐約,到史泰格列茲的現代畫雜誌《攝影工作》幫忙,開始以汽車零件為題材作畫。他以這種畫風走進達達畫派。畢卡比亞認為美不但可以用蘋果或花來表達,也可用機械零件,這完全要依大眾的眼光、態度而定。有一幅1917年的作品《情愛的表演》就是電器零件組合而成的。畢卡比亞以最顯眼的方式讓人知道思想與觀念可以用任何一種表達法流露出來,換句話説,思想與表達之間沒有任何困擾關係,要將思想從表達的方式上解放出來,才有實在的思想存在。
  達達派在1913年到1918年之間有很大的演變。畢卡比亞在巴黎出力最大,大部分的文藝活動都由他全力推動。到了1921年,畢卡比亞認為達達派太過於理論化,同時演變得不多,因此退出所有畫派,而以他自己為名的畫派自居,後來參與超現實主義運動。1926年,他復歸具象繪畫,“一戰”中滯居法國南部,1945年回到巴黎,畫風顯出抽象的傾向。1949年,他在巴黎德魯安畫廊舉行大型展覽會,被譽為從達達出發而超越達達的實至名歸的藝術家。
http://big5.china.cn/gate/big5/art.china.cn/huihua/2010-01/20/content_3352412.htm

達達與超現實主義 
     
1914年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整個世界動盪不安,連藝術創作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著名的藝術運動有達達主義與超現實主義... 
達達主義是一種反藝術的運動,為何叫達達主義呢?只是他們隨便在雜誌上找了個字,就叫作"達達派"了。1917年杜象把男生用的小便池簽了個名,放到展覽會上展出,取名叫做"泉"因為對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反對戰爭,對社會的墮落的一種反諷與否定。你說,小便盆可以是藝術品嗎?不過說來奇怪,因為杜象很有名,連這件小便盆也聲名大噪了!
達利是超現實主義的大將,他將自己夢境中的奇幻景象當作題材,以前的人很少會畫自己的幻想或夢境,到了現代,藝術表現的方式越來越自由了,時間和空間的錯亂,畫的都不是真實生活中可能發生的事。
圖片來源:http://yy1.hkcampus.net/~yy1-art/KSF.htm
這位是達利喔!
圖片來源:http://screensaverchina.com/art02b.htm
這是一張臉也是一個展覽會場,嘴唇成了一張沙發椅,兩隻眼睛遠遠的看起來好像是風景畫,你說奇怪不奇怪?
米羅也是超現實主義的藝術家,畫面中出現的小動物像貓和狗,你找出它們了嗎?在米羅的畫中有許多難以理解的符號,畫面有天真幻想的氣氛。
http://www.aerc.nhcue.edu.tw/arthistory/dada.htm

達達主義  維基百科

第一期《達達》期刊封面,查拉主編,1917年,蘇黎世
達達主義是一場興起於一戰時期的蘇黎世,涉及視覺藝術、文學(主要是詩歌)、戲劇和美術設計等領域的文藝運動。達達主義是20世紀西方文藝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流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顛覆、摧毀舊有歐洲社會和文化秩序的產物。達達主義作為一場文藝運動持續的時間並不長,波及範圍卻很廣,對20世紀的一切現代主義文藝流派都產生了影響。
  概述
達達主義者的活動包括公開集會、示威、出版藝術及文學期刊等等。在達達主義者的出版物中,充滿著對藝術、政治、文化的熱情洋溢的評述和見解。
達達主義的主要特徵包括: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狀態、拒絕約定俗成的藝術標準、幻滅感、憤世嫉俗;追求無意、偶然和隨興而做的境界等等。這場運動的誕生是對野蠻的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的一種抗議。達達主義者們堅信是中產階級的價值觀催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而這種價值觀是一種僵化、呆板的壓抑性力量,不僅僅體現在藝術上,還遍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達達主義運動影響了後來的一些文藝流派,包括超現實主義和激浪派。
達達主義者認為「達達」並不是一種藝術,而是一種「反藝術」。無論現行的藝術標準是什麼,達達主義都與之針鋒相對。由於藝術和美學相關,於是達達乾脆就連美學也忽略了。傳統藝術品通常要傳遞一些必要的、暗示性的、潛在的信息,而達達者的創作則追求「無意義」的境界。對於達達主義作品的解讀完全取決于欣賞者自己的品味。此外,藝術訴求於給人以某種感觀,而達達藝術品則要給人以某種「侵犯」。諷刺的是,儘管達達主義如此的反藝術,達達主義本身就是現代主義的一個重要的流派。「達達」作為對藝術和世界的一種註解,它本身也就變成了一種藝術。
達達主義運動的大部分參與者都深受虛無主義觀點的影響,認為人類創造的一切都無實際價值,包括藝術在內。達達主義者進行藝術創作的根基在於機遇和偶然性因素。
達達主義的理念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對許多人舊有價值觀的顛覆力量。既然很難從無序的世界中找到實際的意義,那麼便索性把這種無序當作是這個世界的某種天性,並以之去顛覆那些維繫著舊秩序的舊美學體系。他們認為,正是這種舊的秩序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場慘絕人寰的人間悲劇。達達主義者試圖通過對舊秩序的拒絕達到徹底瓦解舊秩序的目的。
  「達達」一詞的由來
關於「達達」一詞的由來,歷來眾說紛紜。有些人認為這是一個沒有實際意義的詞,有一些人則認為它來自羅馬尼亞藝術家查拉和詹可頻繁使用的口頭語「da, da」,在羅馬尼亞語中意為「是的,是的」。最流行的一種說法是,1916年,一群藝術家在蘇黎世集會,準備為他們的組織取個名字。他們隨便翻開一本法德詞典,任意選擇了一個詞,就是「dada」。在法語中,「達達」一詞意為兒童玩耍用的搖木馬。
因此,這場運動就被命名為「達達主義」,以昭顯其隨意性,而非一場一般意義上的「文藝運動」。
  蘇黎世
1916年,雨果•巴爾、艾米•翰寧斯、特里斯坦•查拉、漢斯•阿爾普、理察•胡森貝克和蘇菲•托伯等流亡蘇黎世的藝術家在當地的「伏爾泰酒店」成立了一個文藝活動社團,他們通過討論藝術話題和演出等方式來表達對戰爭,以及催生戰爭的價值觀的厭惡。同年10月6日,這個組織正式取名為「達達」。
1916年7月14日,在這個組織的第一次公開集會上,巴爾公開宣讀了所謂的「達達主義宣言」。1918年,查拉撰寫了另外一份達達主義宣言,這份宣言被認為是達達主義最重要的宣言之一。在此之後,很多藝術家都發表過類似的宣言。一本名為《伏爾泰酒店》的期刊是這以運動前期的主要成果。
酒店關張之後,達達主義者的活動開始轉移向一個新的畫廊。不久,巴爾離開了歐洲,而查拉則開始大肆宣揚達達主義的觀點。他給法國和義大利的藝術家和作家們寫信,激烈的抨擊他們的作品。很快,查拉便成為達達主義的領袖以及名副其實的戰略統帥。
以查拉為舵手的蘇黎世達達主義者們出版了一本名為《達達》的期刊。這本期刊1917年7月創刊,在蘇黎世出版了5期,並在巴黎出版了最後兩期。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旅居蘇黎世的達達主義者們大多返回自己的國家,其中有一些人開始在其他城市宣揚達達主義思想。
  柏林
德國的達達主義運動並不如其他國家的達達主義運動那樣「反藝術」,而是具有非常顯著的政治和社會變革色彩。德國的達達主義者熱衷於發表煽動性的宣言,動用宣傳和諷刺的力量,發動大規模的公眾示威和政治活動。
1918年2月,理察•胡森貝克在柏林第一次發表關於達達主義的演講,並在同年年底發表了一篇達達主義宣言。漢納•胡赫和喬治•格羅茨用達達主義的觀點來表達對戰後共產主義的同情。格羅茨和約翰•哈特菲德在這一時期共同發明了「攝影蒙太奇」技術。藝術家們出版了一系列政治刊物(都很短命),並在1920年舉辦了一場達達主義的國際展覽會。
柏林的達達主義運動內部矛盾重重。庫爾特•施威特斯糾集一些其他藝術家脫離了柏林的達達主義組織。施威特斯遷至漢諾瓦,並在那裡發展了更具個人風格的達達主義。
  科隆
1920年,馬克思•恩斯特、約翰奈斯•西奧多•巴爾傑德和阿爾普在德國科隆舉辦了一場廣受爭議的達達主義展覽。這場展覽的核心觀點就是藝術的虛無性和反中產階級價值觀。
  紐約
在一戰期間,美國紐約也和蘇黎世一樣成為大批流亡藝術家和作家棲身的場所。從法國流亡美國的藝術家馬塞爾•杜尚和弗朗西•畢卡比亞結識了美國藝術家曼•雷。1916年,這三人成為美國「反藝術」運動的核心人物。曾經留學法國的美國藝術家比阿特麗斯•伍德後來也加入了這一團體。
紐約的藝術家們並沒有以「達達主義者」自居,他們也從未發表過任何宣言或組織過任何政治活動。然而他們卻通過自己的出版物對舊的藝術和文化體系進行大肆的炮轟,這些出版物包括《盲人》、《紐約達達》等。在這些刊物中,他們將舊的藝術譏稱為「博物館藝術」。
在這段時期內,杜尚開始以現成品來進行自己的藝術創作,並參加了「獨立藝術家社會」組織。1917年,他發表了著名作品《泉》,是一個寫有「R. Mutt」字樣的小便池。然而這幅作品卻被「獨立藝術家社會」組織拒絕。
畢卡比亞對歐洲的出訪加強了紐約、蘇黎世和巴黎的達達主義組織之間的聯繫。他曾連續七年堅持出版達達主義期刊《391》。這本期刊從1917年至1924年在紐約、蘇黎世和巴黎出版。
到1921年,大部分藝術家遷至巴黎。在那裡,達達主義迎來了最後一個高峰並走向終結。
  巴黎
法國的先鋒派藝術家一直和蘇黎世的達達主義者保持著密切的聯繫。查拉就和包括阿波利奈爾、布勒東在內的法國作家、評論家和藝術家長期保持通信。
巴黎的達達主義運動高峰出現在1920年。這一年,達達主義運動的很多元老來到巴黎。受查拉的影響,巴黎的達達主義者們也發表宣言,組織大規模示威運動,進行舞台表演並出版了大量的刊物。
達達主義的作品第一次出現在巴黎公眾的視野內是在1921年的「獨立藝術家沙龍」上。讓•克羅蒂和其他達達主義者們展覽了自己的作品。
  達達主義音樂
達達主義並不是一場嚴格意義上的視覺藝術或文學思潮,它也波及了音樂和錄音領域。庫爾特•施威特斯和阿爾伯特•薩維尼奧曾撰寫《達達主義音樂》,一個名為「六人組」的樂隊也曾在達達主義者的集會上演出過。
  影響
儘管達達主義在很大範圍內得到了傳播,但它終究是一個很不穩定的文藝思潮。到1924年,達達主義基本被新生的超現實主義所吞併,達達主義藝術家們也紛紛投奔其他流派,包括社會現實主義以及其他現代藝術流派。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期,歐洲的許多達達主義者再度流亡美國,有一些則死於希特勒的集中營之中,原因是希特勒不喜歡有頹廢色彩的藝術。二戰之後,許多新的文學和藝術流派紛紛誕生,達達主義的影響更加微弱。
  1967年,在巴黎曾舉辦了一場大規模的對達達主義的追憶活動。
蘇黎世的伏爾泰酒店在達達主義運動殞滅後曾一度陷入沉寂,直到2002年,一群自稱「新達達主義者」的藝術家們重新在此開始他們的活動。然而兩個月後,這群人也逐漸消失。而伏爾泰酒店也被改建成一座博物館,以紀念達達主義運動的歷史。
  總體上講,達達主義並不是一個成熟的文藝流派,而只是一種過渡狀態的文藝思維,其藝術理念不具任何建設性,而是建立在對舊秩序的毀滅的基礎之上的,因此勢必無法長久。但正因為達達主義激進的破舊立新觀,20世紀大量的現代及後現代流派得以催生並長足發展。沒有達達主義者的努力,這些是很難實現的。
  代表人物及活動國家
紀堯姆•阿波利奈爾 – 法國
漢斯•阿爾普 – 瑞士、法國、德國
雨果•巴爾 – 瑞士
約翰尼斯•巴德 – 德國
阿爾圖爾•卡拉凡 – 法國
讓•克羅蒂 – 法國
馬塞爾•杜尚 – 法國、美國
馬克思•恩斯特 – 德國
羅爾•豪斯曼 – 德國
艾米•翰寧斯 – 瑞士
理察•胡森貝克 – 瑞士、德國
馬塞爾•詹可 – 瑞士
克勒蒙•邦撒耶 – 比利時
弗朗西•畢卡比亞 – 法國、美國
曼•雷 – 法國、美國
漢斯•里克特 – 瑞士
庫爾特•施威特斯 – 德國
蘇菲•托伯 – 瑞士
特利斯坦•查拉 – 瑞士
比阿特麗斯•伍德 – 法國、美國
  參考文獻
理察•胡森貝克,《達達主義鼓手的回憶錄》,加利福尼亞大學出版社
格雷•馬庫斯,《唇印》,哈佛大學出版社
艾琳•霍夫曼 達達主義與超現實主義, 芝加哥藝術學院
  參見
現代主義
超現實主義
  外部連結
巴爾於1916年發表的達達主義宣言
查拉的達達主義宣言摘錄
1918年查拉發表的達達主義宣言
1921年的達達主義宣言
國際主義的達達藝術家檔案
2001年的達達主義宣言
達達在線
達達主義的定義
達達主義運動大事年表
達達主義藝術家
達達主義藝術.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E%BE%E8%BE%BE%E4%B8%BB%E4%B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