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8 08:00:00阿楨

畢卡索:世界百大畫家65

畢卡索作品分期

  1.
在畢卡索的畫中,一些和戰爭的苦難、悲傷有關的創作中都是以不同淺的灰色構成的。(戰爭前後時期)
一九三七年一月,西班牙政府要求畢卡索為「進步與和平」畫展創作一件特別的作品參展。正當他思考畫題時,畢卡索從報上得知西班牙的格爾尼卡遭到德軍的轟炸,死傷好幾千人,他決定以這個不幸的事件做為參展作品的主題。
畢卡索反對西班牙獨裁佛朗哥將軍,故其畫作有反對佛朗哥的影射,畢卡索死後二年,佛朗哥才逝世,故畢卡索後期作品並沒有流在西班牙。
畢卡索是世上少數在世時即享名利雙收的畫家,因經歷過世界經濟大恐慌時期,其一生都沒有在銀行開戶存錢,向畢卡索買畫是不用支票,都須用現金。
當畢卡索死後,法國府按其畫價,需課以相當新台幣6億的遺產稅,其子孫無力支付,最後以畫作抵稅,對法國政府言可謂一舉二得,一來可避免大量畢卡索作品流入市面,導致價格下滑,二來可順利收得稅收。
  2.青少年時期     1881-1900
畢卡索的畫風一再蛻變,從具象到抽象,都給人穩重、安定的感覺,這些因素來自他努力不懈卓越的素描能力。畢卡索善用多樣性媒材和自創的筆觸,以實驗的手法表達他的理念和豐富的想像力。
  3.藍色時期  1901-1904
自從這位和畢卡索一起到巴黎的好友--卡薩吉瑪斯自殺後,藍色就變成了畢卡索畫中常用的主色調。憂鬱的小丑亦成為畫中常見的主題。雖然白、黃和紅色也使用在此幅畫中,但主宰整幅畫面的卻是憂鬱的藍色。讓人感到小丑雖然是帶給人快樂,但小丑自己卻不快樂。
  4.粉紅色時期   1904-1907
這時期畢卡索常和朋友去看馬戲團的表演,並且對這些特技演員、馴獸師、雜耍藝人、小丑等深深著迷。這些賣藝人,有彼此相依為命的溫馨,也為趕路流浪而憂慮,這一切,都進入了畢卡索的畫中。尤其是著彩衣的小丑,孤獨、沉默、憂鬱的眼神中又帶著幾許夢想,後來經常出現在他各時期的畫面上,是個重要的主題。
  5.立體派時期   1907-1916
畢卡索受了原始藝術及後印象派大師塞尚的影響,創作了立體派,他的朋友們都認為他瘋了。1906年,畢卡索在羅浮宮看到伊比利亞半島黑人的彫塑展,印象深刻。同年結識的野獸派大師馬諦斯,也曾向畢卡索展示這方面的收藏品。後來,畢卡索參觀了人種學博物館內的大洋洲藝術品,並開始收集原始藝術作品。
黑人原始、大膽、強烈的造形,給畢卡索很大的刺激。1907年「亞維濃的姑娘們」畫作(左上),成為他創造立體派風格的里程碑。
畢卡索的立體派,基本上不是純美學的,走向理性的、抽象的,將物體重新構成,組合,帶給人更新、更深刻的感受。
  6.古典時期   1917-1924
在此一時期,畢卡索對劇場、舞台相當投入,多次為芭蕾舞台作設計。這時期的作品,一方面有「回歸秩序」的古典風格,另一方面許多作品仍帶立體主義風格,而且是一種更自然與靈活的立體風格。他說:「每次我有東西想要說,我就以我覺得最好的方法來說它。不同的主題需要不同的方法,這與演化或進步無關,而是想要表達的思想與表達方法之間的協調。」
  7.蛻變時期(又稱變形時期)   1925-1936
畢卡索用抽象的線條來表現出幼兒的初學步,左上圖畫中的孩子因要保持平衡而扭曲了臉龐;將母親的臉部平面化,以顯現出她彎腰的動作。畢卡索把孩子身軀的比例放得很大但卻步履蹣跚,用意在:每個孩子的第一步無論走得多笨拙,但卻是值得紀念的。
  8.戰爭前後時期     1937-1953
畢卡索聽到祖國格爾尼卡村,遭到納粹飛機無情的轟炸時,以滿腔的熱血,非常的憤怒畫了「格爾尼卡」壁畫,控訴納粹的暴行。格爾尼卡連作有64件之多。馬、牛、母子、士兵、建築物做主題。慘叫的母親,嘶叫的馬匹、作品充滿憤怒與哀傷的氣氛。 
  9.晚年時期     1954-1973
圖為畢卡索88歲晚年作品。
畫家充滿生命意志,直到92歲過世,創作從沒斷過。晚年的作品更驚人,不僅數量龐大,對世間充滿愛與希望,顯現永遠的年輕與活力。畢卡索在逝世前對朋友說:「我不恐懼死亡。死亡有一種美,我怕的是久病不能工作,那是時間的浪費。」
http://www.tyjh.tyc.edu.tw/~sub94/s94c910-2/www/qna.html

巴勃羅•畢卡索  維基百科

巴勃羅•畢卡索(西班牙語:Pablo Ruiz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或稱畢卡索,全名巴勃羅•迭戈•何塞•弗朗西斯科•德•保拉•胡安•尼波穆切諾•瑪麗亞•德•洛斯雷梅迪奧斯•西普里亞諾•德拉聖蒂西馬•特林尼達德•魯伊斯•畢卡索(Pablo Diego José Francisco de Paula Juan Nepomuceno María de los Remedios Cipriano de la Santísima Trinidad Ruiz y Picasso),西班牙著名畫家、雕塑家。法國共產黨黨員。和喬治•布拉克同為立體主義的創始者。畢卡索是20世紀現代藝術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遺世的作品達二萬多件,包括油畫、素描、雕塑、拼貼、陶瓷等作品。畢卡索是少數能在生前「名利雙收」的畫家之一。
  早期
1881年,畢卡索生於西班牙安達魯西亞自治區的馬拉加市,是唐•裘斯•路伊茲•伊•布拉斯可(Don José Ruiz y Blasco)和瑪莉亞•畢卡索•伊•洛佩茲(María Picasso y López)的第一個孩子。畢卡索受洗後,被授以教名「巴布羅•迪戈•裘斯•法蘭西斯科•狄•保拉•胡安•納波穆西諾•瑪莉亞•狄•洛斯•雷梅迪奧斯•西普里亞諾•狄•拉•聖地西瑪•特里尼達•克里托」,一連串的教名代表對多位聖徒與親戚的敬意,另外按照西班牙人的命名習慣加上分別代表父母親的「路伊茲」和「畢卡索」。畢卡索的父親也是一位畫家,專攻自然素描鳥類等動物,一生擔任工藝學校的藝術教授和當地美術館館長。
  畢卡索很小的時候就展現了對繪畫的熱情與能力。根據畢卡索母親的說法,畢卡索第一個學會說的話是「皮茲、皮茲」,是西班牙語「鉛筆(lápiz)」的簡短發音。七歲時,畢卡索的父親開始正式的訓練他學習人物素描和油畫。畢卡索父親是思想傳統的教授,他深信模仿大師的作品、素描石膏像與人體模特兒是每個畫家必要的訓練。於是,畢卡索一心一意的專注於藝術上,因此忽略了課業。
  1891年,由於父親當上了一所美術學校的教授,畢卡索一家搬到了拉科魯尼亞省。他們在拉科魯尼亞待了將近四年。一次偶然,父親發現畢卡索對他未完成的鴿子素描塗色,在仔細觀察畢卡索的筆法後,畢卡索的父親深深覺得他十三歲的兒子已經超越了他,並發誓從此不再繪畫。
File:Malaga Picasso-Geburtshaus2004.jpg
畢卡索出生時所在的房子,西班牙馬拉加
1895年,畢卡索七歲的妹妹康琪塔死於白喉,這件事成了畢卡索一生中陰影,畢卡索一家並搬到了巴塞隆納。後來,父親說服學校讓畢卡索參加跳級考試,而畢卡索在一星期內完成了一般學生需要一個月完成的考試,當時年僅十三歲的畢卡索並獲得了評審委員會的極度肯定。父親在家附近租了一個小房間讓畢卡索獨自工作,並一天內多次檢查畢卡索的畫作,這使得父子經常爭吵。
  畢卡索的父親和叔父決定把畢卡索送到西班牙一流的藝術學校:馬德里的聖費爾南多畫家藝術學院。1897年,十六歲的畢卡索第一次獨自一個人出發前往馬德里。然而,在註冊後,畢卡索卻因沒辦法接受正式、規規矩矩的教育,而停止上學。畢卡索轉而到馬德里的普拉多美術館欣賞可敬的藝術家,像是迪亞哥•委拉斯蓋茲、弗朗西斯科•戈雅、弗朗西斯科•蘇爾瓦蘭的作品。畢卡索特別崇拜埃爾•格雷考,他的特色,像是拉長的肢體、醒目的顏色、神秘的面容,都深深的影響著畢卡索的畫風。
  個人生活
結束了在馬德里的進修後,1900年,畢卡索隻身前往歐洲藝術首府巴黎旅行。他在巴黎遇見了當地記者兼詩人馬克思•雅各。雅各幫助人生地不熟的畢卡索了解、學習當地的語言與文學作品,並成了畢卡索的第一位巴黎友人。那時正是巴黎最嚴寒的日子,畢卡索常需要燒掉自己的作品來取暖。
1901年,畢卡索前往馬德里。在馬德里的頭五個月,畢卡索的朋友法蘭西斯科•狄•艾許埃茲•索勒為兩人在《青年藝術》雜誌找到了份工作,索勒負責撰寫文章,而畢卡索則負責刊物的插圖,大部分是恐怖的漫畫以及憐憫窮人的作品。他們參與的第一份刊物於1901年3月31日出版,同時,畢卡索開始在畫作簽下Picasso,取代原先的簽名Pablo Ruiz y Picasso。
二十世紀初,畢卡索來往巴塞隆納與巴黎之間工作。1904年,在一場暴風雨當中,畢卡索遇見了波希米亞的模特兒費爾南德•奧利弗並相戀,畢卡索因而開創了玫瑰時期,並有多幅關於她的畫作。在獲得一些聲望與機會後,費爾南德因相處不好離開了畢卡索,再加上父親過世,使得畢卡索非常沮喪,認識了被他稱為伊娃•谷維的瑪賽兒•漢伯特。畢卡索在立體派時期創作了許多對伊娃表示愛意的作品。然而,1915年,伊娃不幸病逝,畢卡索因此十分傷心。
1918年夏季,畢卡索迎娶了謝爾蓋•達基列夫劇團的芭蕾舞女演員(ballerina)歐嘉•科克洛瓦。畢卡索在羅馬為劇團設計芭蕾舞劇Parade的服裝時結識了歐嘉,婚後兩人到比亞里茨附近的別墅度蜜月,並有了一個兒子保羅。
1936年7月西班牙發生內亂,畢卡索畫了《佛朗哥之夢》來批評佛朗哥的行為。1937年佛朗哥軍閥,轟炸格爾尼卡,畢卡索畫了巨幅大作《格爾尼卡》,展示於巴黎舉行的萬國博覽會中。1949年他的作品《白鴿》被選為國際和平會議海報。
  去世
畢卡索於1973年4月8日在法國慕景市過世。當時,他與妻子賈桂琳正招待友人前來晚餐,畢卡索過世前所說的最後一句話是:「為我乾杯吧,為我的健康乾杯,你知道我已經沒辦法再喝了[1]。」死後,畢卡索葬在法國南部的沃夫納格斯堡的庭園,賈桂琳阻止畢卡索的兒女克勞德與帕洛瑪出席葬禮[2]。1986年,賈桂琳以手槍自殺,享年六十歲[3]。
  兒女
保羅(Paulo,1921年2月4日-1975年6月5日,54歲),本名保羅•約瑟夫•畢卡索(Paulo Joseph Picasso)— 與歐嘉•科克洛瓦
瑪雅(Maia,1935年9月5日-),本名瑪莉亞•狄•拉•康塞普西翁•畢卡索(Maria de la Concepcion Picasso)— 與瑪麗-德雷莎•華特
克勞德(Claude,1947年5月15日-),本名克勞德•皮爾•巴羅伯•畢卡索(Claude Pierre Pablo Picasso)— 與方斯華姿•吉洛
帕洛瑪(Paloma,1949年4月19日-),本名安妮•帕洛瑪•畢卡索(Anne Paloma Picasso)— 與方斯華姿•吉洛
  藝術生涯
畢卡索的作品通常被分為9個時期。時期的名稱尚有爭議,大致是「藍色時期」(1901年~1904年)、「粉紅色時期」(1904年~1906年)、「立體派時期」(1917年~1924年)「晚期」(1912年~1972年)
  早期
畢卡索從小便接受父親的訓練,並有驚人的進步,這點可以從畢卡索博物館館藏的畢卡索早期作品中瞧出端倪。1893年間,畢卡索早期作品裡的稚氣逐漸消逝,1894年,畢卡索可以說是正式開始了他的畫家生涯。1890年中期,畢卡索的畫作流露出濃濃的傳統現實主義畫風,《第一次聖餐》(The First Communion,1896年)便是此時的代表作,此幅畫顯示出年紀輕輕的畢卡索已經能處理高難度的細節[5]。同一年,十四歲的畢卡索畫了《姑媽佩帕的肖像畫》(Portrait of Aunt Pepa),肖像畫裡的生動、精神讓胡安-埃多爾度•賽洛特(Juan-Eduardo Cirlot)曾讚嘆道,「毫無疑問的,整個西班牙藝術史裡最棒的畫作之一」。
  1897年,畢卡索的現實主義畫風受到了象徵主義影響,在一系列的風景畫作品中,配上毫不自然的紫、綠色調,便是畢卡索的現實主義時期(1899年-1900年)的特色。此時期畢卡索的作品受到羅塞蒂、史丹林(Steinlen)、土魯斯-羅特列克與愛德華•蒙克等人的影響,融合了他欽佩的畫家埃爾•格雷考的特色,而產生了畢卡索獨特的現代畫風。
  藍色時期
畢卡索受到在西班牙孤單的旅行與他的朋友卡洛斯•卡薩吉馬斯的自殺影響,使得藍色時期(1901年-1904年)期間的畫作常顯現出陰鬱的感覺。此時期的畫作以藍與藍綠的色調為主,極少使用溫暖的顏色。藍色時期開始的確切時間據推測可能是在西班牙1901年的春季,也有可能是1901年下半在巴黎的日子。在這段時間,畢卡索創作了許多描繪著骨瘦如柴的母親與孩子的作品,用色陰暗,並有時以娼妓與乞丐作為主題。在卡薩吉馬斯死後,1901年秋季,畢卡索畫了幾幅他的畫像,並於1903年完成了生平最憂鬱的作品《生命》(La Vie),現收藏於克里夫蘭美術館。憂鬱的情緒並蔓延到了知名的蝕刻作品《儉樸的一餐》(The Frugal Repast,1904年)上。該作品描繪著一對看不見的男人與看得見的女人,兩人皆身形消瘦,坐在一張老舊桌子前。畢卡索的藍色時期常使用「失明」這個題材,像是《盲人的晚餐》(The Blindman's Meal,1903年,收藏於大都會博物館)、《賽樂絲汀娜》(Celestina,1903年)等都是藍色時期的代表。
  粉紅色時期
1904年,畢卡索在巴黎遇見了一位為雕塑家及藝術家工作的模特兒費爾南德•奧利弗(Fernande Olivier),與其墜入愛河,而開啟了玫瑰時期(又名粉紅色時期,1904年-1906年)。畢卡索受到與費爾南德之間的甜蜜關係影響,而大量使用鮮明、樂觀的橘、粉紅色系,題材多描繪馬戲團的人們、雜技表演者與丑角,這成了畢卡索的個人特色之一。而1904年被視為是藍色時期與玫瑰時期之間的過渡期。
  立體派時期
1906年畢卡索初次看到黑人的雕刻,受到莫大的感動。黑人原始、大膽、強烈的造形,給畢卡索很大的刺激。1907年「亞維濃的姑娘們」畫作,成為他創造立體派風格的里程碑。畢卡索的立體派,基本上不是純美學的,走向理性的、抽象的,將物體重新構成,組合,帶給人更新、更深刻的感受。
  晚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主要居住在巴黎,巴黎收復後加入法國共產黨。
1973年4月8日在法國穆甘逝世。
2004年5月,畢卡索早期作品《拿著煙斗的男孩》(Garçon à la pipe)以1.04億美元的價格結標,刷新了1990年文生•梵谷一幅畫作8250萬美元的拍賣紀錄。
  外部連結
畢卡索
巴勃羅•畢卡索
巴勃羅•畢卡索
巴勃羅•畢卡索
參觀巴塞隆納畢卡索博物館,西班牙旅遊的官方網
  參考文獻
^ 名人的遺言:畢卡索
^ The Rich Die Richer and You Can too,William D. Zabel著,1996年John Wiley and Sons出版,11頁。ISBN 0-471-15532-2
^ Picasso's Family Album,麥克•金摩曼著,紐約時報
^ 《解釋藝術》(Art Explained),羅伯特•康明著,DK出版,2007年,ISBN 978-0-7566-2869-7,98頁
^ 《第一次聖餐》(The First Communion,1896年)的詳細解說

立體派與科學——畢卡索 by陳韻琳  

1913吉他
  後印象派時期——也就是即將發展出二十世紀藝術的前夕,一位直接引出立 體派的藝術大師塞尚,當他在作品中探索自然的結構特質,已面臨著畫面的二度 空間與自然界實質上是三度空間的難題。他發現要維持傳統的單點透視根本是不 可能的,藝術家只要稍微向左或向右移動,便足以改變視野與構圖。塞尚忠實於 自己的雙眼,企圖表達多重視野,認可視點移動的事實。
  畢卡索更進一步由許多想像的角度去探究他的主題,結合各種視點,以致於 圖像完全無法辨識。這種創作手法提出了一種自給自足的藝術,與外在具象世界 幾乎無關連。
1910肖像
  畢卡索這種推導塞尚、而產生出來的立體派革命,究竟是怎樣的過程呢?
  立體派的出現,其實是跟科學革命是同步的。 現代物理學排斥固定狀態,他們發現事件之所以不同,常是一事件與另一事 件之間的關係造成的,這造成一種新的思考方式:瞭解,是在考慮所有「居中事 物」。黑格爾最先發現這種新思考。到了量子力學導引出來的結論,更進一步揭 示孤立一個單獨事件的不可能性。 立體派一樣感受到十九世紀開始演變出來的新思想的衝擊,他們也關注「居 中的事物」。
  「變動」,是立體主義大家畢卡索的創作信念與創作動力。他呼應柏格森的 實在論與愛因斯坦相對論,並映照劇烈變化影響下的城市生活。
1913穿襯衫的女人
  因此立體主義努力尋求在二度空間上表現三度空間的新方法。畫中物體依稀 可辨,但圖像是由稠密繁多色塊組成,他們經常用單色色調,因為他們認為色彩 會擾亂繪畫空間,他們揚棄自然主義固定的視點,因為,他們企圖表現現代社會 對時空與事物的新經驗,這些新經驗是非理性、零散、變化不定的。在他們的畫 中,不只是物象,也充滿時間、空間、動作、光線的暗示。布拉克說:「空間本 來就是可以觸知的。」
  立體主義主要是想創造一個新的繪畫空間,從感官視覺過渡到觀念視覺。立 體主義認為繪畫是從最單純的事物中抽離出最簡單的形式,讓畫布上出現的是符 號般的造型,經由視覺慢慢被組合在一起以代表一個實物。他不是具象世界,而 是畫家心中的意象。
  此外,立體主義不放棄任何質材的研究,甚至在畫中引進文字數字,這就是 綜合性立體主義了。 簡而言之,分析性立體主義,是將某些特定可見的事物,轉化成概括性的繪 畫作品,而綜合性藝術,則由平面性質及應用的材料,創造出獨特的意象。 因為這時的立體主義,已走到一個關鍵時期,任何對象都處於消失的危險中 ,繪畫本身進入幾何結構,幾何構圖決定繪畫。
 1937格爾尼卡
  儘管立體派開創者畢卡索和布拉克,都堅持不與主題失去關連,他們選擇用 外界的實物來創造新的連結。
  但這種試驗,到最後會導致內容無法辯識,只能透過標題提示,畫面覆蓋符 號、線條與色調變化,繪畫變成一種暗喻。於是,晚期立體主義也導引出抽象藝 術了。  
http://life.fhl.net/Art/henri_matisse/matisse04.htm

  另一面的畢卡索 

有的女人在尋找神,有的女人在尋找國王。如果你可以接受你愛的男人有別的女人,那你就是一直在尋找國王的女人──因為國王應該有很多女人。畢卡索的女人們,深深知道,他是她們的國王。 畢卡索,繪畫與情史同樣傳奇的男人。
一生閱「女」無數,結婚兩次,此外(至少)有五位情人。在這些女人中,有一位病死,一位精神崩潰,兩位死於自殺。每個女人都給他帶來了一次畫風的改變。畢卡索一生都受性的誘惑,他在作品與生活中都全心全意地享受性的樂趣。
  贊恩‧克萊爾說:「畢卡索換個女人,也是換個標準,換個視覺,因為他要全部占有女人,直至她的視覺,這時他自己也換了個人。」 
  畢卡索說過:「愛的女人無處不在。」 他究竟是女人無法抵禦的陽光,還是致命的毒蘋果? 
  伊斯捷爾多說:「畢卡索是所有性格的綜合體,他厭惡女人卻又離不開女人;他行為怪異而滑稽,但同時又是一個讓人沉醉、不可抗拒、魅力十足的藝術家。用一句話來概括他,他是個追求無極限體驗的人,他不僅在畫中這樣追求,作為一個人也是這樣,這一點在他對待女人的方式上表露無遺。他可以非常浪漫,可以深陷愛情,但他永遠不會止步於一個女人。他的熱情可以很快地從一個女人身上轉移到另一個女人身上,他永遠能從女人的懷抱中獲得重生。他在生活中拋棄她們、毀滅她們,在畫布上損毀她們。他從女人的痛苦中得到樂趣。」 
  對於女人的追逐迷戀,據說從他兒時起就表現出來了,在學校裡,他常常躲開教師的目光,到校長室裡去糾纏漂亮的校長夫人。畢卡索回憶此事時,曾笑著說:「她的裙子色彩絢爛,身上有一種說不出的香味,我像小狗一樣在她屁股後面轉來轉去。」 
  女人,貫穿了他的一生 1905年夏天,23歲的畢卡索發狂地愛上了一位蒙馬特的年輕模特兒。她叫費爾南德‧奧利維耶,畢卡索的初戀情人。關於她的容貌,大力支持前衛藝術的法國作家阿波利奈爾將其稱之為「美人費爾南德」。 他們在一起過著狂放不羈的生活:縱酒狂歡、惡作劇、鴉片……這是一段瘋狂瀟灑的日子,愛情以及情慾把日子發酵成醉人的酒,同時也給畢卡索的畫風帶來了明快的色調。畢卡索特立獨行的畫風逐漸受到關注,然而愛情之火卻漸漸冷卻。1911年,費爾南德發覺畢卡索已不像從前那樣愛她,她離開了他。 
  接下來,出現在他生命中的女人是芭蕾舞演員奧爾迦‧柯克洛娃(Olga Koklowa),她成為他的第一任妻子。畢卡索與她在羅馬相識。當時畢卡索正在那兒為一個俄羅斯芭蕾舞團的舞劇《遊行》設計布景,他愛上了這位純潔的俄羅斯芭蕾舞女演員。她也愛他──有多少女人能抗拒得了他以畫筆為武器的猛烈追求? 1917年7月12日他們正式結婚。她為他生了個兒子。 結婚那一刻,奧爾迦幸福得快要暈眩。奧爾迦‧柯克洛娃(Olga Koklowa)是一位熱中社交活動的俄國上校的女兒,畢卡索陪她頻繁出入各家沙龍,畫風也大有改變,開始了他的新古典主義時期。但是時間一長,畢卡索漸漸對這種舒適無聊的社交生活感到了厭倦。他使她由風姿綽約的芭蕾舞演員變為長期跟蹤他和他的情人的女人,就像所有失去魅力,使男人厭煩的女人那樣。最後她孤獨地死在夏納一家醫院。 
  這個對女人有著獵鷹一般敏銳目光的藝術家開始搜尋新目標 1943年5月,62歲的畢卡索在塞納河左岸的一家卡特蘭小餐館認識了21歲的年輕女畫家芳斯華‧吉洛(Framcoise Gilot)。戴著軟邊綠線帽的芳斯華17歲學畫,並立志終身畫畫,於是畢卡索在座的意義顯得非比尋常,他和幾位朋友包括他當時人盡皆知的情婦朵拉‧瑪爾(Dora Maor)正在一桌吃飯。芳斯華從畢卡索為她畫的肖像畫裡認出了這個比畢卡索小20歲,穿著皮大衣厚木底鞋,漂亮得有些呆板的女人。 畢卡索的樣子讓芳斯華有些吃驚,她在《藝術手冊》上看過他的照片,印象中他是個黑髮健壯的男人,但此刻面前這個男人頭髮花白,面帶倦色。很快,她發覺他在注視自己和女伴,最後他起身端了碗櫻桃走了過來。他語調溫和,用濃重的西班牙口音邀請她們品嚐櫻桃。當得知芳斯華和女伴也畫畫時他表示了吃驚,他一下笑出聲來,並邀請她和女伴光臨他的畫室。 她們去了,畢卡索的家裡還有七八個客人。這次拜訪給芳斯華留下了奇特印象:她覺得他的畫室像一處聖殿,而他是教主,前去的人都像是心存敬畏的朝聖者──這種印象注定了他們的開始,因為這比愛情的印象來得更強烈,更不容她拒絕。當他向她張開手臂,她能做的只有俯身,迎上前去。
http://www.tyjh.tyc.edu.tw/~sub94/s94c910-2/www/course.html

畢卡索之謎  The Mystery of Piccaso  1956 


1984年法國政府正式將本部影片納入國家寶藏之列。 
這是關於畢卡索唯一一部最珍貴的紀錄片。高齡75歲的他赤裸上身,在酷熱的天氣與拍攝聚光燈下,揮灑自如創作出二十幅作品:當中有愉悅帶有童稚幻想趣味的黑白素描、色彩繽紛的油畫,還包括一幅在五分鐘內完成的素描。作品紀錄片完成後全部銷毀,本片是該次創作過程僅存的紀錄!足以列入世界上最偉大的紀錄片之一! 
以驚悚類型影片在影史占有一席重要之地的法國電影導演Henri-Georges Clouzot,在1955年的盛夏,帶領攝製小組造訪友人畢卡索位於法國南部尼斯的工作室,在有限的時間內,儘可能地拍攝這位天才藝術家創作手法的各個面向,試圖解開其創作之謎。 
棄絕攝影機位移與剪接等技法,以膠卷捲動的時間做最真實的紀錄!導演突破傳統紀錄手法,將攝影機放置在畢卡索前方半透明的畫板之後,清晰地捕捉住畫家筆觸與快速作畫時流下的墨水…等創作痕跡的驚人的反向影像。 
透過《畢卡索之謎》這部精彩萬分的藝術家貼身實錄,清楚見證畢卡索恣意揮灑的天分,感受他豐沛的能量。 

狂愛走一回 Surviving Picasso  1996   USA 

導演:詹姆士艾佛利 
編劇:Arianna Stassinopoulos Huffington  Ruth Prawer Jhabvala 
演員:安東尼霍普金斯 Tom Fisher (Ⅰ)  Andreas Wisniewski  茱莉安摩爾 
  劇情簡介
她是法蘭西絲,一個美麗年輕的藝術系女學生;他是畢卡索,一個知名的頂尖藝術家。畢卡索在62歲時,與年輕的法蘭西絲相遇,兩人排除眾議,展開一段長達10年、刻骨銘心的忘年之愛。 
此片彷彿是一塊五彩繽紛的畫布,描繪出他們兩人之間真實的愛情故事,娓娓道出一個野心勃勃的年輕女人,如何掙扎在一個比她年長40歲的自大天才畫家的愛恨情仇之間。安東尼霍普金斯(《第六感生死緣》)栩栩詮釋出這位印象派繪畫大師令人讚嘆的精力、創作才華、與錯綜複雜的情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