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1 09:00:00阿楨

《日本改造計劃》

從田中角榮1972年的《日本列島改造計劃》到21世紀兩小(小澤一郎/小泉純一郎)的《日本改造計劃》,前者奠定了經濟上「日本第一」神話、後者則迷失於「日本第一」神話妄想進一步當政軍大國、2013安倍晉三繼之!。另參本館:日本 福島事件 《日本右

小澤一郎《日本改造計劃》(聯經出版 1994)

  內容簡介
自民黨分裂、眾議院改選、新黨熱潮、細川聯合政權成立,一九九三年的日本政界,充滿著戲劇性的高潮,而背後牽引著日本政治變動的人物,就是素有剛腕之稱的小澤一郎。這本綜合小澤一郎畢生政策言論的《日本改造計劃》,就在這種政局變動下上巿,一時成為朝野人物必須參考的讀物。短期之間賣了六十萬冊,創下了日本政論書籍銷售最快的記錄。這本書是站在「冷戰的終結」原點,思考日本未來的政治發展。歷代的日本政治人物中,很少有像小澤一郎這般,對日本的未來也抱持著宏觀致遠的政治家。小澤一郎主張縮小中央政府的權力,建立一個「總統型的政權」,加強首相的實質機能,設立政治資金制度,補助政黨活動;並且成立聯合國待機部隊,在國際間扮演積極的角色。凡此種種,均引起熱烈的回響,亦可作為台灣未來政治發展的借鑑。

日本列島改造論  維基百科

日本列島改造論是由田中角榮在交通產業大臣任內所提出的論述,並由通產大臣事務次官小長啟一代筆撰寫成書。於1972年6月由日刊工業新聞社出版發行,當時的發行數量為91萬本,並獲得當年最佳銷售書籍排名(日本出版科學研究所)銷售第四名的佳績(定價五百日圓 ISBN 4526034673)。
田中角榮則在同年七月由自由民主黨總裁(黨魁)選舉中當選為黨魁並就任日本首相。
  主旨 
將日本列島用高速交通網路(高速公路、新幹線)串連起來以促進日本各地方的工業化、並解決城鄉發展不均、人口過度稠密等公共問題。
基於義大利和美國等也有使用過相同方式的經驗舉以為證,主張使日本北部轉成為工業地帶、讓南部轉成為農業地帶(與日本當時產業分佈相反的狀態)。
田中角榮會舉出這些論述的原因被認為是,其出身地為新潟縣中越地方,所以特別了解當地因處日本北部長年冰雪覆蓋而導致貧困的問題,田中角榮希望能藉由此論述改善當地的發展。
  田中內閣期間之實施
在1972年7月,田中角榮開始執行內閣的事務,首先創立了私人的諮詢機構「日本列島改造問題懇談會」,並於同年8月7日進行第一次的集會,最初設置初期的75名諮詢委員在此增加為90名。另一方面,田中首相為了對改造論進行具體的執行而構想成立的「大規模年金安養設施」也於8月獲得厚生省年金局和大蔵省理財局的同意。9月,田中首相在總理府宣傳室進行關於日本列島改造論的面談,尋問各方贊成與否、獲取意見、是否期待等。
但是,日本社會上正因為田中內閣積極地進行總總施策,各地開始出現「列島改造熱潮」。只要是被視作日本列島改造論實行的候補地區,當地就出現了土地的搶買熱潮,因此部份地區的地價開始急速攀升,其結果就是對物價造成影響進而形成了通貨膨脹。1973年春天,高漲的物價在當時形成一個田中內閣實際必須面對的社會問題。
為了應對通膨,日本政府提出了「物價安定7項目」為對策,並且分四次提高政策利金(升息),可是上述手段成效並不好。
另一方面,作為日本列島改造論中心支柱的新幹線擴建計畫,在作為其鋪設新線路線候補區域其關係人、國會議員等相關人士的遊說之下,在1972年11月5日運輸省公告新追加11條路線。隔年9月本州四國聯絡橋的基本計畫也在指示下開始進行。
日本政府在此時已經必須面對的混亂的物價與經濟,但很不幸的,1973年10月以第四次中東戰爭為開端而發生的第一次石油危機,對日本物價造成了嚴重的打擊,政治家福田赳夫以「狂亂物價」稱呼當時的情況。本州四國聯絡橋的開工日期被迫延後。
11月23日,大蔵大臣愛知揆一猝死,田中角榮起用了原是主張均衡財政論的政敵福田赳夫來重整內閣。福田以抑制總體需求的政策來企圖使當時的經濟安定下來,但也因此「列島改造論」的實行進程被迫大幅減緩了下來。

全球老大與老二之爭 風起雲湧【經濟日報社論2013.01.24 

日本首相安倍上台後,強勢主導大局,推出無限期寬鬆貨幣政策,日圓持續貶值,22日宣布政策後,日圓一度反彈,但一段期間內,看來還會繼續貶下去。
  放在廣泛的架構中看,這即是所謂的安倍戰略或安倍主義的一部分。安倍主義包括了3個方面的內容:在軍事上,通過製造中日緊張,誘逼美國同意修改和平憲法,將自衛隊升格為國防軍;外交上,以金錢及「價值觀」為工具,推動「遠交近攻」;經濟上,則以通膨救經濟,採取極度擴張的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通膨之外還可以導致日圓貶值,提高出口競爭力。安倍之所以能夠如此,就是看準了美國的「重返亞太」、劍指中國的戰略,搭個順風車。
  日本同美國沆瀣一氣,卯上中國大陸,說到底,就是「老二之爭」加上「老大之爭」。日美兩國在心態上都很難接受一個已然發生的事實,即是中國已取代日本成了全球(GDP)老二,中國也將遲早進一步取代美國成為全球老大。日本在亞洲作為霸主,美國在全球範圍內稱雄,至少都已有百年歷史,如今在僅僅數年之間翻轉,確實難以適應,於是,不約而同均以中國為目標。儘管如此,美日雙方卻各有打算,算計不完全相同。
  日本的謀略,是藉由釣魚台矛盾,拖美國下水,製造中美摩擦甚至軍事衝突,日本坐收漁利;美國的算盤,是藉由釣魚台矛盾,引發中日甚至整個東亞地區緊張,美國在外交及軍售上多方逢源,但並不願真有戰爭爆發。由於美日之間的「特殊國與國關係」,所以日本的戰略戰術作為,相當程度上不得不受到美國的制約,尤其是在軍事方面。
  安倍戰略中的軍事部分既受美國制約,外交方面光憑金錢與價值觀是否就能凌越各個國家與中國之間的利害關係,也很有疑問,真正比較「操之在我」的其實只有經濟。經濟之中尤以貨幣貶值對中國大陸會造成直接且巨大的影響。
  當前貨幣戰的始作俑者是美國,世紀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從2009年到目前,美國已實施3次QE(量化寬鬆),大量美元流動性氾濫全球。「以鄰為壑」的結果是,還有點本事的「鄰」不得不跟進,先是英國,歐盟繼之,如今則是日本。這其中,歐、美、日分別是中國大陸出口的第1、第2、第4市場。從這個角度看,安倍戰略中的貨幣貶值對中國大陸的影響,實際衝擊可能尤勝於釣魚台之爭。
  對中國大陸而言,面臨這一輪的國際貨幣戰,並無跟進的本錢。首先,人民幣國際化還只是一個進行式,尚未完成;其次,與歐、英、美、日不同,這些QE國正愁沒有通膨,中國不然,不但通膨壓力揮之不去,且資產泡沫尚未消減,如果東施效顰,也來個量化寬鬆,後遺症當不下於過去4年的救市政策。
台灣與其他東亞國家一樣,都將面對美、日、歐貨幣持續貶值的壓力,但如果中國大陸的內需改革正確且順利的推動,不僅將牽動東亞乃至全球政經板塊的移動,亦將給台灣提供一個新而開闊的貿易與投資空間,此一趨勢,值得台灣朝野政商關注。

美歐聯手抗陸 必走的路【聯合報╱華盛頓記者賴昭穎2013.02.15 

美國總統歐巴馬宣布將與歐盟展開「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TTIP)」談判,除了意在提振景氣與增加就業的經濟意涵,從戰略層次上,也希望透過美國和歐盟兩大經濟體的結合,因應中國大陸等新興國家的崛起,以確保全球地位。
美國的外貿策略隨著時間演變不斷調整,在一九九○年代,美國有能力主導全球貿易,著重多邊貿易機制的談判,一九九四年成立的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就是時代產物。不過,歷經二○○六年的世貿組織多哈談判中止、反全球化浪潮等衝擊,美國轉向建構雙邊與區域組織,除了與哥倫比亞、阿曼、秘魯、南韓等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自二○○九年起,也積極參與推動「TPP(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議)」。
歐洲早在九○年代就拋出「跨大西洋自由貿易協定(TAFTA)」構想,但美國反應冷淡。如今美國經濟大不如前,歐洲債務陰影揮之不去,美歐在面臨亞洲新興國家崛起的現實,以及中日韓洽簽FTA、東協國家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等區域經貿整合趨勢下,攜手合作成為一條非走不可的路;也唯有美國和歐盟這兩個最大的經濟體結合,才能在全球經貿場域持續掌握主導權。
  回應
  這個"華盛頓記者賴昭穎"----還需要多做功課!美國農產品的"效率"及補貼,令歐洲不放心,是難有進展的主因!
  歐巴馬當局為保自己霸權所重打的小算盤,早已被歐洲政客看清。
  國家利益為重﹐美歐聯手抗陸﹐但歐盟也有自己的利益問題﹐陸歐聯手坑美也不無可能
  姿態多於實際,歐美重要產業大多重疊,競爭激烈,所有利益交換早在G7完成,TTIP不過是個魚餌用來釣中國這條大魚,副作用是把中俄印巴捏成一塊,誰勝誰負說不定啊!

狂牛症、TPP與台美關係 2012-04-30 旺報 陳一新(淡大美洲研究所教授)

 就TPP來說,第一個問題就是美國自己力不從心;第二個問題是曲高和寡;另一個問題則是內部結構不平衡。許多亞太國家可能寧可留在對經貿自由化要求較低的「東協自由貿易區(AFTA)」,也未可知。

G20會議 日貨幣政策成焦點 2013-02-16 中國時報 

 廿國集團(G20)的央行總裁和財政部長,十五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召開為期兩天會議,近期引發市場憂慮的貨幣戰爭陰影勢將成為爭議焦點。部分國家可能藉此機會,針對日本採取寬鬆貨幣措施拉抬經濟、連帶導致日圓匯價三個月來重貶近二成,向日本當局施壓。

當G7對上G13 工商時報社論 2013-02-18 

 水蛇年的第一場G20財金首長會議內張外弛。代表已開發國家的G7與代表新興國家的G13,上周末在莫斯科幾經激辯,會後發布了表面和諧的聯合公報,保證成員國不會爆發貨幣戰爭。對這波貨幣貶值的始作俑者-日本安倍政權,則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企圖藉此緩和市場的騷動氣氛。
 然而,保證是一回事,現實又是另一回事,尤其禿鷹部隊如索若斯軍團已在「放空日圓、做多日股」的安倍交易中大嘗甜頭,就算G20是衷心想避免貨幣戰爭,但嗜血禿鷹未必肯放手,一如G20開會前衝撞俄羅斯的隕石,隨時可能突襲全球市場,甚至再度掀起類似亞洲金融風暴的狂濤巨浪。
 G7與G13的內部矛盾,正是投機熱錢得以滋生壯大的溫床。以日圓短線重貶近兩成為例,G13怒指日本以鄰為壑,G7則相對寬容。因為論及以鄰為壑,強權美國技高一籌,而日本正是一大苦主,朝野長期飽受日圓升值的折磨。在日本經濟已失落20年的現今,歐巴馬政府若還要強求日圓只升不貶,不僅沒有立場,對美國也無益。
 反觀G13,從來就不是量化寬鬆(QE)或匯率攻勢的發動者,卻每每橫遭熱錢流竄肆虐,當然自覺無辜,又豈能輕易就範?至少「心戰喊話」的架式,就不能輸給安倍的理直氣壯。
 或許,從市場現況來看,安倍效應確有被誇大之嫌,原因在於美國經濟好轉、財政暫免墜崖,促使VIX恐慌指數自去年底的逾22,一路滑落至目前的12.46,這意味著風險投資意願升高,日圓避險魅力大失,投資人琵琶別抱,與安倍喊貶合擊,遂加速日圓跌勢,並非純粹的「政策干預」使然。同樣的理由也讓黃金暫失保值誘因,金價不僅在1月中旬再度被白金超越,日昨還一度跌破每英兩1,600美元,更可印證市場奮進的投資氛圍。
 也或許,正如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拉加德所言:「目前主要貨幣並未大大偏離合理價值,有關貨幣戰爭的討論顯已過度。」對G20而言,最理想的狀況當是,日圓在1美元兌95日圓大關前鳴金收兵,安倍政權與日本企業賺到了兩成的「貶值紅利」,其他國家虛驚一場,卻終能回歸穩定為先的匯率政策。
 但,天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否則「震盪」就不會成為全球化之後的新常態。正因為VIX恐慌指數已降低到「非理性榮景」的階段,才更令人擔心後續賣盤反撲的殺傷力道。
 G20公報的另一個重點,其實已透露了財金首長的憂心。基於全球經濟狀況依舊脆弱,莫斯科會議決定暫緩設定新的減債目標,顯示近來股市的有「基」之彈,是踩踏在如薄冰般易碎的「基」礎上。最新的利空證據是,日本截至去年第4季為止,國內生產毛額(GDP)已連三季萎縮,安倍政權更有理由擴大寬鬆;歐元區去年第4季GDP季減0.6%,創下近四年最大跌幅,連身為台柱的德國亦難逃衰退命運,歐元區高層勢必不會坐視強勢歐元繼續戕害出口。
 美國候任財長傑克.路(Jack Lew)雖大氣地力挺強勢美元政策,但也明指人民幣長期被低估,似乎又預示著G2在匯率議題上有捉對廝殺的可能。對於新興市場而言,未來人民幣不論競貶或迫升,都是一大挑戰,亞幣尤其首當其衝。
 更有甚者,美國財政懸崖、歐債危機目前均是以拖待變,迄未覓得有效解方,一旦拖不過去,投資人恐慌心理再現。大盤一夕翻轉,日圓與黃金再度成為趨吉避凶的天堂,屆時安倍神風又恐白吹一場。
 有道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不論是美國的QE抑或日本的匯率手段,旨在解決國內問題,結果「外溢」為熱錢竄流或貨幣競貶,實非其初衷,叫「戰爭」也的確太沉重。但不論已開發國家是但求獨善其身,還是一味地強凌弱,貨幣角力杯弓蛇影,小型經濟體如台灣,也只能被迫接招,沉著因應。不僅9A總裁必須有以待之,產業界更不容錯失應變契機,切忌將強化競爭力的責任全推到央行身上,只顧著爭討「貶值紅利」的糖吃,平白辜負產業轉型升級的歷史機遇。

安倍的大話【聯合報╱黑白集2013.02.25 

藉著訪問華府的舞台,日相安倍晉三振臂高呼「日本回來了」,high 到有些失態。他宣示要「找回強大的日本」,聽在周邊鄰國耳裡,則只是讓人反感。
不想讓日本淪為「二級國家」,是可取的願望。但安倍把姿態拉高到要變成「強大的日本」,並揚言要在亞太地區扮演「規則制定者」的角色,未免過度狂妄。這些話,在國內講給日本民眾聽聽也就罷了,跑到美國去藉勢張揚,徒暴露內心的虛弱。
日本對當年侵略亞太鄰國的罪行,從未誠懇道歉認錯。最近,它與周邊所有鄰國均發生嚴重摩擦,從獨島到釣魚台,一律是鷹派作風。美日雖有安保條約,華府也想藉東京牽制中國;但期待歐巴馬為軍國主義及大和民族主義背書,恐怕是癡心妄想。歐巴馬在TPP議題上退讓,對安倍的釣魚台主張則冷淡以對,顯示美國無意在領土紛爭上給日本任何錯誤的聯想。
美國對日本「先經後政」的態度,其實給了安倍一面鏡子。日本要強大,要避免成為「二級國家」,經濟實力的強化絕對比軍事擴張重要。安倍今天不僅將兩者混為一談,甚至把自己的魅力與國家的強大攪在一起,才會說出「安倍回來了」、「日本也回來了」的浮誇論調。他若持續耽溺於自己的妄想,只會將日本帶向偏離和平之路,為亞太地區帶來災禍。
正當安倍在美指控中國「欲爆領土紛爭」之際,日本官員也在「獨島日」活動上指控「南韓是竊賊」,可見日本右翼氣焰正旺。但想用挑釁的手法找回日本的強大,須得小心惹火上身。
  回應
日本的軍國主義又抬頭了,承平日久,就會想要侵略他國。說起來是當年蔣中正的錯了:以德報怨是錯的,孔子早就說過了,蔣中正偏不聽。當時至少應該把日本天皇廢掉才對,以去除日本人盲目效忠的對象、戳破天皇是神的謊言。
「日本回來了」招魂 標準辭 因為已死 才需招魂
老蛙膨風而死
日本在美國談"強大"是要告訴美國人再偷襲珍珠港一次.

安倍訪美的同床異夢 2013-02-25 中國時報 【蔡增家】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美,並與歐巴馬舉行美日領袖高峰會(左圖,美聯社),安倍自然對此行抱持相當大的期待,希望透過此行強化美日同盟的緊密關係,取得美國在釣魚台問題上的表態與支持,以作為對抗圍堵中國的強力後盾。但是,令安倍失望的是,美國對經濟議題的興趣似乎遠大於軍事議題,因為美日關係早已不像小泉─小布希時期的情投意合,更不像麻生─歐巴馬時期的一無所求。
 根據過往的經驗,兩國之間若要能夠達成協議,必須要擁有相同的政策目標,以及存在著共同的國家利益。但是現今美日兩國的政策目標卻大不相同,國家利益更是存在著認知差距,同時在現今的安保議題上,日本有求於美國的情況下,假若安倍無法配合美國送出大禮的話,安倍此行注定終將空手而歸。
 首先在政策目標的異同性,從過去以來,美日兩國之間便存在著根本問題與現實問題,美日現存的根本問題是普天間基地遷移問題,以及日本加入TPP的議題;美日衍生的現實問題是釣魚台主權爭議,以及修改和平憲法議題。美國重視根本問題,日本偏重現實問題,對美國來說,根本問題沒有解決,現實問題自然難以突破;對日本來說,現實問題解決了,根本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例如安倍上台之後雖然一再強調要在理解沖繩居民的基礎上,依照日美軍事協議,將美軍基地遷移至沖繩北方名護市的邊野谷。目前有關名護市建設美軍基地的環境評估報告已經完成,卻還在等待沖繩居民的最後確認與表態;但是目前沖繩居民對於美軍基地的抗爭仍然相當強烈,美軍基地遷移問題短期之內仍還難以落幕。這是安倍這次在沖繩美軍基地問題上,仍然無法給美國具體承諾的主要原因。
 另外安倍在上任之後,遲遲沒有對日本是否加入TPP表態,最重要的便是日本國內的農業團體表達強烈反對的意見,而日本農協一直是自民黨的主要票倉。在今年七月日本即將舉行參議院選舉的情況下,安倍只能向美國一再表示希望等到參議院選舉過後,再來討論加入TPP的事宜,而在這次美日領袖高峰會上,美日兩國在TPP問題上各自退讓一步,這是安倍此行的唯一收穫。
 其次對國家利益認知的差異性,日本的當務之急是要解決釣魚台爭議問題,美國則是重視近期北韓的核試爆議題。因此安倍此行的目的,是要尋求美國政府在釣魚台問題上的表態,但是美國卻要日本在制裁北韓問題上的支持,因為北韓核試爆的主要目標是要打擊美國,對美國的國家利益來說,北韓的威脅是遠大於中國大陸。其次日本目前最想做的是修改和平憲法,但是美國卻是要在亞洲實施「再平衡」政策,因此,安倍此行想要試探美國對其國家正常化政策的底線,但是美國卻要日本積極配合其重返亞洲政策,對美國的國家利益來說,一個無法掌控的日本,是不利於美國東亞大戰略的布局。
 例如美國現今對於釣魚台政策仍然採取兩面手法,一方面明確表示釣魚台是屬於美日同盟的防禦範圍,同時與日本自衛隊進行奪島演習,以壓制中國大陸的軍事行動;在另一方面,美國也極力壓制日本政府擴大衝突的軍事行動,同時也對日本修改和平憲法的議題遲遲不願表態。由此可見,美國在支持日本國家正常化的力度上,仍然有一條看不見的紅線,美國希望能夠有一個強大的日本來圍堵中國;但是又不希望中日釣魚台主權衝突的持續擴大,進而影響到東亞區域的安全與穩定。這也是美國這次對釣魚台問題「冷處理」的主要因素。
 安倍此行最大的收穫,是了解到美國仍然只希望一個在經濟上強大的日本,而不希望出現一個軍事壯大的日本;美國只希望一個在美日同盟架構下的日本,而不希望出現一個無法掌控的日本。這對安倍來說,也許不是件壞事,因為可以為他今後在中日釣魚台主權爭議的降溫,找到一個下台階。(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亞太所長兼日本研究學程主任)

日本回來了…美國已轉向【聯合報╱陳一新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日前與美國總統歐巴馬見面,並在華府「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發表「日本回來了」(Japan Is Back)的演說。從這場不合時宜的演說及日本政府忽硬忽軟的談話,顯示安倍執政團隊既未在訪美前做好功課,也未掌握日美同盟的安全困境與國際情勢的微妙變化。
  回應
日寇國的首相人格分裂,精神分裂!
這篇是否太過淺薄 美國會不先審核安倍的發言嗎
互相利用到盡頭 看誰腿抽的快罷了
  一次世紀大戰德國戰敗後,割讓土地,賠款,被限制軍備和規模。希特勒上台後應該也說過"德國回來了"之類的話。看來不被打趴兩次以上是很難讓人學到教訓。
  資本主義成熟的國家,都會形成左,右兩派,美國是最好例子,左派的民主黨講求自由,均富,人權,環保,右派的共和黨追求國家利益,開疆劈地.日本在二戰前,就有左右兩派的雛型,所以高度資本主義國家,就是會侵略他國.
  
日本人的「迷惑」自覺【聯合報東京記者雷光涵 2013.03.20 

日本電車車站內,隨處可見自動販賣機;月台小賣店的歐巴桑,把雜誌、零食排得整整齊齊。但我總覺得奇怪,怎麼沒看過有人在月台上吃零食、或在車內喝飲料?那些東西,都跑到哪兒去了?
有一天,終於得到答案。
在小田急線上的小站,穿風衣的上班族在自動販賣機買了罐咖啡;他咕嘟咕嘟一口氣飲盡,在下一班電車到站前,一氣呵成地把空罐扔進回收箱。
站內、車內並沒有任何「禁止飲食」的警語。朋友G君說,「你想想,在都是人的車廂內喝飲料,難保不會沾到別人的衣服,會帶給別人『迷惑』啊。」
日文的「迷惑」,就是給人添麻煩、造成困擾的意思。
許多日本人時時刻刻避免做讓人「迷惑」的事。電車內看報紙,正是一絕。台灣人看報,多半是上下對折;日本人則是「左右對折」。折成長形的理由很簡單,因「橫」幅報紙可能會碰觸到身邊的人。
說到「不迷惑他人」,我想到一年半前到三一一災區宮城縣,探訪六十幾歲已退休的災民。我不解他們都有兒女,卻住在環境惡劣的臨時屋。他們寧可獨居,也不想麻煩別人,即便是親人。
一位老人笑了笑說,跟孩子住一個月還好,要是住上一年半載,可會被嫌死,「我不想帶給孩子們『迷惑』啊。」
  回應
  不過有時會有點不近情理, 民族性使然吧!!
  記者先生(小姐?) 若是你自己沒教養 別拉著所有台灣人一起崇拜日本人的教養
  日本人是蜜蜂_雖然勤奮守法_但屁股都有一根刺_看到敵人就攻擊_大家喜歡蜂蜜_植物靠你授粉_但蜜蜂沒有辦法與異類和平相處在一起_
  3 在台灣人眼裡,日本人是完美的,日本社會幾乎是教養的典範。記者有沒想到,這樣的人怎麼會拿活人當生化武器實驗,怎麼會比賽砍人頭,怎麼會屠城30萬人?怎麼會滿街色情AV?研究後再來寫報導吧,別一味拍狗屁。
  3樓的你不要迷惑 日本AV最敬業 一天做幾十次都滿臉幸福從不抱怨
  日本人的迷惑自覺只限於對自己人, 對於非日本人就不care了. 所以才一再參拜靖國神社, 修改教科書, 而不在意鄰國會不會"迷惑".

安倍的心,安誰的心? 2013-04-03 中時 葉家興(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系副教授)

 日經指數首季暴漲一成九,高居全球主要股市之首,漲幅遙遙勝過居次的美國股市(一成一)。承接去年第四季一成七的升勢,日經指數創下一九七二年以來最佳的連續兩季表現,半年漲幅高達四成。換言之,首相安倍晉三上任不足半年,已經創下日本金融市場四十年以來的新紀錄。
 安倍首相不愧是政治老手,見到美國的無限量化寬鬆對金融市場的鼓舞,毫不猶豫提出以二%為通膨目標的量化寬鬆策略,並且擴大政府開支,全力振興經濟。他所主導的政策不考慮匯率的穩定性,無懼貶值對進口物價的影響。果不其然,日圓短期內重貶二成,在主要貨幣中如此短期快速貶值實屬罕見。
 然而,紙上富貴到底是浮雲,還是真實?操弄貨幣政策,以為金融市場上揚的財富效應可以拉動人心、刺激經濟。這種財富幻覺的效果到底如何?美國二十多年高度波動的金融市場可以為見證。「葛林斯班賣權」以股市指導政策的思維,完全沒有正視經濟體系的長期結構問題,以致經濟失衡愈益嚴重。
 人們是健忘的,而泡沫可以帶來掌聲,對追求短線掌聲的政治人物而言,四年已經是長期了!
 日本與德國曾是工業國家中最值得信賴的品質保證。然而,日本的勞動結構逐漸老化,派遣人力卻逐漸上揚,與德國有漸行漸遠、分道揚鑣的跡象。競爭力的核心素質逐漸腐蝕,改革勢在必行,卻不是任期短的政治家所能期待一蹴可及的成就。畢竟,開放移民政策、鼓勵女性就業、延長退休年齡、改革退休年金、調整稅制結構、強化職業訓練…這些固然重要,但都不是短期可以見到成績的措施。
 因此,只有貨幣貶值、量化寬鬆,才會讓人耳目一新,讓經濟快速「動」起來。只是,對在過去二十年通縮環境中,見過太多大小漣漪的日本民眾而言,這些短線興奮劑究竟能買來多少時間?
 這種憂慮有非常現實的背景,事實上政府的部分作為也強化了這種憂慮。日本家庭儲蓄率由二十年前的四十四%跌到如今的二%,為了推銷國債,政府花招百出,送金幣、打廣告(買國債的男人更受女人歡迎)、以明星推銷(AKB48)等各種伎倆,來鼓勵民眾購買高達國內生產毛額二.三倍的龐大國債。
 有錢人不是自己會去買國債嗎?為什麼政府需要打出這些花俏的招數呢?
 赤字不斷累積,經濟結構卻不改革,年輕人卻還要為相對優渥的退休族埋單。看在日本勞動人口眼裡,展望未來,負擔只會愈來愈重。因此,消費還能放心嗎?用貶值、印鈔票來刺激經濟的紙上富貴,真的能持久讓人安心嗎?

安倍經濟學 是毒還是藥? 2013-02-15 

 2013年國際舞台上風頭最健的人物,當推新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安倍上台以來日圓急貶、日股大漲、經濟預測上修,民調節節高升,讓他眼下聲望如日中天,直追傳奇性前日相小泉純一郎。但安倍新政究竟是特效藥還是安慰劑,外界看法也相當兩極。
 就連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也大力稱讚日本勇敢跨出這一步,肯定安倍敢於推陳出新。日本出口業同樣對安倍政策額首稱慶。豐田汽車社長豐田章男一改先前悲觀態度,改口說,日圓貶值讓日本汽車業「開始看到曙光」。
 但安倍的這帖猛藥究竟能否治療日本通縮沉痾,各界看法相當兩極。相對於日本國內上修經濟成長預測,國際貨幣基金(IMF)反而質疑安倍新政可能帶來新的風險,非但對2013年日本經濟成長率預測維持在1.2%不變,甚至還下修2014年預測值至0.7%。
 事實上,安倍「新政」並非全新概念。在1992至2008年間,日本政府曾經18度推出經濟刺激方案,前前後後累計投入205兆日圓。然而結果正如事實所表明,日本經濟始終沒有因此擺脫通縮魔咒,每一次的短期經濟刺激成效,最後都在隨之而來的更漫長經濟停滯裡,消弭於無形。
 對此日本經濟研究中心(JCER)首席經濟學家、前日銀官員的愛宕信康(譯音)指出:「關鍵是在薪資。」他說,如果薪資水準不漲,就算通膨真的回溫,也只會讓一般家庭日子更難過。
 日本同志社大學經濟學教授濱矩子亦認為,2013年日本政府最應該做的3件事情,就是提高薪資、調升利率,和「少說廢話」。
  回應
  不知[和諧睦鄰]者,印鈔備武欺騙日本人的日本右派;如此構成[內兇外惡]的存在環境,怎麼會有好結果!!用腳指頭想,都會知道結果!派的愚蠢之處,就是[錯把狡猾當智慧_這一點與台灣民進黨相同]!所以台灣的民進黨怎樣,日本的右翼[就會有怎樣的結果]!
  只要得到從火星來的蛋頭經濟學家主克魯曼的加持,任何國家都已經花過頭,還想靠印鈔票來刺激經濟的國家,都會像希臘,西班牙等那幾隻病豬一樣. Mr.Krugman來自另外一個星球,所以,他開的藥方也特別.好比說,煙毒販要戒毒,他會不斷加重麻醉劑的劑量.清朝就是亡於萬壽膏(只是將鴉片做成膏狀)!

在釣魚台切香腸【聯合報╱黑白集2013.04.25 

日本右翼團體八十餘人,前天清晨分乘十船,藉名「漁業研究」進入釣魚台十二海里水域;中國大陸海監船十船齊發,八艘直入十二海里「維權執法/強制驅離」,其間日本海上保安廳也派出十餘巡邏船在海上尬來尬去。
這是陸日雙方在釣魚台十二海里水域規模最大的一次對陣,雙方皆自稱為「領海」,而欲「驅離」對方。結果,陸方發布消息:「海監編隊成功驅離日船,有力挫敗日本右翼分子的企圖。」
釣魚台的情勢圖,是由「一島/二領海/三專屬經濟海域」三層同心圓構成。台日漁業談判,只解決了台日雙方在第三圈「專屬經濟海域」的漁權糾紛;而如今陸艦在十二海里之內「維權執法/強制驅離」日船,則已進入「第二圈領海」的主權層次;再接下來,就看各方何時在第一圈的釣島土地上較勁。
北京將釣魚台這根香腸,已切到了「領海」這一圈;非但未被日本「驅離」,反而「驅離」了日船。這不啻已經推翻了日本在釣島領海片面「實效支配」的主權宣示;而日船竟被陸艦「驅離」,而未作出反制及維權的有效抵抗,亦形同已經默認「領海」這一段香腸已經不算是日本獨屬的「國有化」。
日方的反應十分微弱且微妙。安倍晉三首相說:「萬一(對方)登島的話,強制驅逐是理所當然的。」此話似已接受了釣島「領海」的香腸已被北京切去,日方已將心理上及實際上的防線撤守至釣魚台本土的第一圈。此後,釣島主體雖有可能暫將維持雙方皆不登島的態勢,但在陸艦巡弋、包圍下,日本對釣島的「國有化」已失意義。
對美日來說,北京已突破了「第一島鏈」;對台灣來說,北京已在台灣門戶的中華民國釣島領海「維權執法」。
  相關新聞
拜靖國議員激增中韓齊轟
中國8艘海監船在釣魚島攔截日右翼分子船 專家稱是攻守易勢里程碑
雅安地震日高官突然拜鬼,中國政府應狠狠回擊
安倍經濟學 成效不如預期
南韓工業生產 連跌兩月(楨:日韓貨幣大戰狗咬狗!)
G20默許日印鈔 陸揚言反擊
南海艦隊練海空協同奪島作戰2013-03-29穿巴士海峽進入西太平洋
北韓擁核嚇大國 伊朗「欣羨」不願棄
中美日各國紛紛提供下台階金正恩見好就收
慶太陽節金正恩匿迹兩周疑打心理戰
金正恩「搗」彈!一場非演不可大戲
林郁方:金正恩不是白痴,不會開戰
  回應
  這場面如果遮掉字及聲音,你會以為我們漁船在釣魚台及被日本保安廳驅趕了? 但仔細看清楚後,台灣人不知道是該哭該笑? 因為現在是日本漁船及日本巡防艇被中國海艦船驅趕,真的叫「現世報」,無言啦! 民族性決定命運,大和民族在細節上斤斤計較,但你碰上一個只看大格局不管小枝節的大漢(海)民族,你會發覺戰略錯戰術就錯,而錯了就無法彌補。日本選擇四川雅安地震時出擊沒有錯,但他們忘了中國是行政一体化,但職司分明不同很嚴的國家,釣魚台要拿到是解放軍的目前現在的目標,不會因為中國內部任何動亂而改變。日本是亞洲第一支也是唯一支適合中國練兵的國家及軍隊,你不出戰他拿你沒辦法,你出戰,他們不會第一時間叫你斃命,而是各路軍隊輪番上來操兵演將,直到他們覺得夠本了為止再一舉獵殺,這是你們很難理解的中國另一張臉,這張臉很少出現,每一朝只會出現短短數十年到百年,但一旦他這張臉出現,就表示世界的局勢要天翻地覆的改變。
  只要台灣漁船不被干擾就好!
  國軍不去, 共軍去!!
  中日釣魚台之爭只是演戲給雙方的老百姓看,根本動武的機會微乎其微.目前雙方真正的重點在國內經濟!
1)要記得福克蘭島之役! 
2)領土主權爭議是比拳頭,這事沒有美國撐腰,日本早就要退守.
3)安倍國有化之時也應推演過劇本,只是導演沒算到中國敢自己"加戲".另一說是,自己沒事,先翻桌鬧事,怪不了別人.
4)釣島真走到談判桌時,不管台灣有無角色,都會牽連到兩岸"政治對話"的演變,2016前該是不會見到,2016-2024那8年任期中間就很有可能了!到時誰在總統府升旗?

安倍經濟學的三箭挑戰【聯合報社論2013.04.25 

  安倍經濟學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去年底上任後,決心向經濟萎縮說再見所楬櫫的日本經濟成長大計,其核心策略有三:第一,擴大財政刺激,在公共領域推出規模逾廿兆日圓的政府預算,以維持短期經濟穩定;第二,實施大膽的寬鬆貨幣政策,以抑低長期利率,提升通貨膨脹率至百分之二,甚而壓制日圓匯價,促進投資與出口;第三,訂定宏大的促進成長戰略,加大在技術與就業相關領域的投資,以振興日本產業。這三項被喻為安倍經濟學的三箭頭,前二者的施行計畫已經到位,即將於實體經濟中執行;至於預訂年中發出的第三箭,則迄今僅見端倪、尚無細節,但這一箭儘管缺少市場關愛的眼神,卻將是安倍經濟學成敗的關鍵。
  促進成長戰略的重要性,在於它將要、也必須進行日本廿年來沒有認真面對的結構性改革,諸如鬆綁勞動法規、開放國內市場、減少經營管制及成本等,首要面對的就是加入由美國主導的泛太平洋夥伴協議(TPP)談判。但毫無疑問的,這樣的結構改革涉及既得利益及產業保護的敏感領域,勢將遭遇內部強大的政治阻力,更因涉及立法、修法等流程而難以掌控,絕對要比壓迫央行印鈔救市複雜得多。此外,日本政府過往的紀錄也不太好,包括安倍自己在內,多位日本前首相曾承諾要進行結構改革,只是進展有限,加上安倍領導的自民黨較為親商,也與農業組織關係緊密,均不免讓各方對第三支箭的力度存疑。
  但是,對日本這個全球第三大的成熟經濟體而言,以結構改革為主的促進成長戰略已是無從迴避,因為日本已早沒有人口紅利,無法靠著勞動力的增加帶動成長,只剩提升生產效率一途,它意謂的是自由貿易及法制鬆綁,藉以為各領域引入新的投資,透過競爭之路達成目標。
  日本失落廿年,要讓公眾相信政府新政有效並不容易,在這一點上,安倍經濟學的激進或令人害怕,但它至少讓公眾看到了希望。因此,儘管各界對日本央行的超級寬鬆貨幣政策不抱什麼太多的期望,但結合了促進成長戰略的結構改革,或將使安倍經濟學不只是激進而已。尤其,日本與美國上周五達成協議,美國同意讓日本加入TPP談判,促進成長戰略的引信已經點燃;此外,安倍也恢復了上屆政府解散的監管改革委員會,研擬放寬就業、能源、環境及醫療等領域的管制規定。兩大舉措顯示,安倍這次是認真的,安倍經濟學的第三支箭已蓄勢待發,但真正的考驗也將隨之而至,對於安倍經濟學及其牽動的市場效應,各方亦須以新的視角觀察了。
  回應
  安倍現在用的政策,當時名之為「重商主義」,結果如何? 請安倍自己把這段日本史唸清楚就好了,所以不用試就知道答案了,前人作過了好嗎? 你要筆者開藥方,OK,就是德國用的那乙套,全面調整,把膨風的部份全部處理掉,讓歐洲產業結構及資源分配重新調整,這樣才可能在10年後讓下一世代的孩子取得工作機會,當然這一代人是完蛋了,但人生本如此,一代開山,二代守成,三代敗光光,四代五代再奮起,人如此,家如此......
  不看好安倍經濟學.刻意提升的經濟好景不長.所謂的第三支箭已被中韓交惡
  
印度日本要趁火打劫犯了中國"哀兵必勝"大忌! 2013-04-25

現在中國地震期間,首先自動跳出兩個來意圖趁火打劫、混水摸魚,意圖在中印邊境西段鬧事的紅頭阿三、以及在釣魚島及拜鬼的小倭寇。
這兩個傢夥自以為撿了個好時機,但是他們不明白的是,中國歷史上每國難當前,有外侮入侵,必將更激起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哀兵必勝,更加團結對外,反擊到底。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viewthread.php?tid=596320

釣魚台 日本賠了夫人又折兵 2013-04-26 旺報 傅應川(退役中將、中華戰略學會常務理事)

 本月23日中共「海洋局」8艘海監船,成功驅離了日本80多名右翼人士乘坐10艘前往釣魚島的船隻,這是一次大陸與日本公務船隊硬碰硬的角力。   
 在本月17日南海艦隊完成首次巡航釣島海域的任務,其蘭州號導彈驅逐艦與衡水號導彈護衛艦,一度逼近釣魚台列嶼只有約70浬。是日為中日馬關條約簽署的「國恥日」,更顯示雪恥的意味。另稱「高層會議」,已調整對釣魚台的政策,放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代之以「綜合權衡、宜戰當戰」。
 在此雙方拔劍張弩、互不相讓的情勢下,軍事衝突的可能性隨之增高。但目前尚看不出誰會願意放「第一槍」。首先,面對美國遏制中共,在地緣戰略的大格局中,釣魚台情勢對中共而言並不是最重要的。其重心在中美兩方國力及經濟發展的競爭,中共趕超美國是可以預見的。因此,和平環境仍對中共最有利。況經此事件之後,釣魚台列嶼周邊的形勢已主客易位。大陸已達到其預定的戰略目標,何須挑起戰爭?
 其次,對日本而言,目前形勢已難單獨與大陸對抗,必須靠美國,並藉《美日安保條約》結為聯盟,且在今年共同制定一份釣魚台防衛計畫。但這些美國的防衛承諾,日本必須是在遭到攻擊時方能成立,而不能率先發動戰爭。
 其三,對兩岸關係而言。台日簽定了《漁業協議》,看似日本成功的分化了兩岸在釣魚台問題上的合作關係,但少了台灣的加盟與合作,大陸在釣島爭奪的力量上,並無甚減損。只要台灣不否定釣魚台屬宜蘭縣的,大陸就可藉「一中各表」管轄釣魚台。台灣既不能談兩岸合作,又不能否定釣魚台是台灣的,面對大陸只能「無語」;而日本先賠了「漁權」再失「管轄權」,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安倍首穿戰鬥服登戰車作秀 被批評為日本之恥 中新網2013-4-29

  日本《每日新聞》稱,雖然日本首相是日本自衛隊的最高指揮官,但首相上戰車的行為實屬異例。
  安倍晉三上戰車的照片和視頻一經公開,就在網路上引起各種非議。有年輕的日本線民們表示,“他還嫌指責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聲音不夠多嗎?”“首相是不是被高支持率沖昏了頭腦?”“只顧國內支持率,不顧日本在國際社會的聲譽。”
  社交網站“臉譜”上也有日本線民評價道,“真懷疑他的智商啊!沒有國際性的深謀遠慮,而且從一開始就持有錯誤的歷史認識,簡直是日本之恥”“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嗎?開玩笑也要有個限度。(對此行為)不予批判的媒體簡直是瘋了。”

經改撐腰 安倍右派本色洩底【聯合報2013.04.29

民調漲停,意氣風發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顯然按捺不住,離參議院大選還有三個月,已露出右派本色,撕裂與中、韓等周邊國家的信任關係。
安倍上任推動經濟改革,安倍經濟學震天價響,一般市井小民薪水雖不動如山,但政府專家告訴他們,「未來老闆一定會加薪」;民眾對「未來」抱著希望,安倍的民調也持續攀高。同時,自民黨正力推「修改憲法第九十六條」,是日本擺脫和平憲法箝制的第一步。
憲法第九十六條規定修憲門檻是三分之二,自民黨要提案降低為二分之一,下一步要修改憲法第九條,關於放棄戰爭、只能擁有自衛權的和平條文。
安倍雖不斷表明「與中國對話的門常開」,但在釣魚台列嶼的紛爭上沒有表現出「要談的誠意」;反之,政府內部不斷討論海洋基本計畫、加強離島管理安保等政策;他並巴著美國人,確認「釣魚台是否屬美日安保同盟的範圍」,聯合美國及東南亞國家,建立「制中包圍網」的企圖明顯。
而南韓,與日本也有領土紛爭,原本期盼南韓新總統上任,恩怨可重新歸零,且兩國還有共同敵人北韓蠢動。安倍做的,卻是在南韓努力安排五月分中日韓高峰會議前,在靖國神社的春祭以「總理大臣」的名義奉納「真實木」,包含副首相麻生太郎等三位閣員及歷來最多的國會議員親自前往參拜。
南韓憤而取消外長訪日,安倍還是一副「奇怪耶」的回應。安倍認可副首相等閣員參拜,對戰時被侵略的國家而言,無異火上加油。
此外,安倍近來表示,不會原封不動繼承對日本侵略亞洲而道歉的「村山談話」,準備對歷史翻案的強勢態度,已引來亞洲鄰國的反彈及同盟國美國的不滿。安倍領導的日本下一步,充滿了可預期的衝突性。

民族主義是麻藥 不是解藥 2013.04.29 聯合報(政大亞太所長蔡增家)

在安倍經濟學成功地讓日本人民找到恢復往日大國的曙光之後,安倍就一直在依循著過去小泉純一郎的舊路。
從過去以來,日本民族主義的演變道路,便有所謂的三部曲:共識化、合理化與行動化。首先它必須先找到一個全民的共同目標,接下來再合理化這項目標的正當性,之後再採取法制化、軍事化的具體行動。
之前,小泉純一郎以靖國神社的亡靈,為喚醒日本民族主義的工具,同時也嘗試為日本民族主義找到合理化的藉口,不但惡化了日本與亞洲鄰國關係,更讓日本民心思變,而在民主黨上台之後功虧一簣。
這次安倍上台之後,再一次以找回大國的榮光以及愛國教育,來爭取日本人民的認同,並且合理化他所謂的民族主義,以為今後的修憲工程做準備,但是卻也讓日本與周邊國家的關係急遽冷凍。
民族主義只是讓日本暫時忘卻經濟衰退苦楚的麻藥,但卻不是讓日本重返往日大國榮光的解藥,小泉的殷鑑並不遠。

安倍魔法 午夜12點後打回原形 2013.04.29自由時報

在新任首相安倍晉三的大力寬鬆政策推行下,民眾消費信心大增,近期公布的調查數據幾乎都顯示景氣似乎逐漸在恢復元氣當中,除日本股市衝高、日圓貶值之外,春裝、珠寶飾品等高價品買氣增加,亦推升了百貨、超市等銷售額。然而,對於各地紅燈區商家來說,「安倍經濟學」帶來的效果,就像被施了魔法的「灰姑娘」一樣,一過了午夜12點,眼前繁華的街景瞬間消失,回到仍在復甦中的樣子。
  只有部分高級店家有感
壽司、法國料理等高級菜餚,以及酒店等接待客人的服務,以1萬日圓為單位出手闊綽、歡樂氣氛交織夜晚的紅燈區,反映著日本景氣。日經新聞報導,於東京的銀座、大阪的北新地、名古屋的榮,3個日本「歡樂街」代表地區針對100名民眾作調查結果顯示,安倍經濟學效果只有一部分的高級店家有感,認為景氣佳的人數僅15%。
  市調針對「中上級餐飲業」、「酒店俱樂部」、「計程車」等3大業種共102人作問卷調查顯示,認為景氣佳的僅15%,回答「差」的受訪者卻達39%。
  受訪的38家餐飲業中,認為景氣佳的有9家,比重達24%;33家酒店業者中僅15%答案是肯定的,另外31位計程車業者中,僅1位回答「佳」,比重僅達3%。由此可看出,營業時間越晚的業種,對景氣恢復的感覺也越遲緩。

日本的孤島心態 2013-05-04 中國時報 俞力工/世新大學副教授

 日本首相安倍最近在國會談及前首相村山富市對朝鮮的殖民統治正式道歉時說:「關於侵略的定義,不管是學術界還是國際上都尚無定論。其定義會因各國所處的立場而有所不同。」
 日本自十九世紀參與列強的「國際空間爭奪戰」以來,與其他強權之間的孰是孰非的確可有不同定義與立場。然而對那場悲劇中的受侵略國,即韓國與中國而言,就只可能存在一種定義與立場,反之,便是十足的荒誕不經。
 安倍頻頻表示要修正過去若干領導人對戰爭罪責所表示的歉意,如此態度,不啻說明日本戰敗後儘管個別領導人曾對受害國表示歉意,但由於其歷屆政府並沒有採取像德國一樣的反法西斯教育,因此其賠禮行動至多可理解為毫無誠意的外交辭令,也因此隨時可讓右派政客修飾或推翻。
 日本始終把自己扮演為戰爭的受害者,從不對加害於人的行徑做深刻檢討,因此便一貫把外國加諸的司法追究當作「戰勝者的審判」。
 日本自明治時代起,為表示對陣亡將士的尊敬與關懷特設招魂社,後改名靖國神社。一九七八年把甲級戰犯納入招魂對象。積極參拜者認為日本具有對亡靈一視同仁、一概緬懷的文化特點,因此才不避諱將所有陣亡將士納入靖國神社。問題在該場遲至一九七八年才把甲級戰犯納入其中,無異自承:這種「文化」並非沒有顧慮與爭議。
 日本並非世上唯一的孤島,而是處於一系列受害國的環抱中,因此便不得無視他國的文化與感情。
 一言以蔽之,日本儘管早已成為國際貿易大國,但政治上還沒擺脫「孤島的自閉心態」,他像個背道而馳、「駕鬼車」的騎士,始終堅信自己無辜,而所有迎面來者都是「開錯道」的罪人。

憲法紀念日 逾半日本民眾反對修憲 潑安倍冷水 鉅亨網 2013-05-03 

5月3日是日本憲法紀念日,然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卻趕在這一天到來之際不斷「秀強硬」,為修憲擴軍「鋪路」。不過,最新的日本民調顯示,半數多日本民眾反對修憲,給安倍政權潑了冷水。有分析稱,安倍的修憲計劃已變得本末倒置。
  香港文匯網援引《據環球時報》報導,在中東訪問的安倍1日表示,將爭取在夏季的參議院選舉中贏得修改憲法所需的「2/3議席,自民黨也將在競選綱領中提出修改憲法第96條以放寬修憲提案條件,展示了要把修憲問題作為參院選舉焦點的姿態。安倍強調,不必就修憲問題向中韓兩國做出解釋。日本媒體分析說,日本憲法第9條規定日本放棄戰爭權。安倍欲分兩步實現修改憲法第9條:先修改容易獲得日本維新會等部分在野黨贊成的憲法第96條,以放寬修憲提案條件,進而按照自民黨提出的修憲草案修改憲法第9條等。
  共同社公佈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46.3%的受訪者反對將修憲提案條件從眾參兩院2/3以上贊成放寬至過半數,高於抱支持態度的42.7%。而《朝日新聞》同一天公佈的民意調查顯示,對於自民黨「修改憲法第96條」的主張,「反對」意見達54%,超過了「贊成」意見的38%。而關於規定「放棄戰爭」的憲法第9條,有52%的受訪者認為「不應改變」,超過認為「應該改變」的39%。與自民黨聯合執政的公明黨3日將公佈憲法紀念日宣傳草案,明確對先行修改第96條表示反對。5月1日,東京約4.2萬人參加了在代代木公園舉行的日本全國工會總聯合會的集會,反對修憲。
  日本中央大學名譽教授伊籐成彥表示,一旦改變第9條規定,日本極有可能再度走上侵略亞洲國家的老路。
  安倍否認歷史的言行不僅遭到中朝韓等鄰國的強烈批判,歐美主流媒體也紛紛批判安倍的歷史認識。

外媒:安倍喊天皇萬歲引公憤 2013-5-2 香港《南華早報》

中央電視臺說,天皇萬歲是二戰時期日軍官兵經常喊的口號,而戰後政府高官這樣做極不尋常。央視援引日本國內對安倍這一行為的批評,指責安倍為自己的民族主義意圖劫持天皇。
【韓國《朝鮮日報》網站5月2日報道】 題:安倍高喊日皇萬歲惹怒衝繩民眾
《東京新聞》1日報道說,安倍高喊“天皇萬歲”激起了衝繩居民對戰爭的噩夢般回憶。衝繩居民憤怒的原因在于,天皇陛下萬歲”的嘁聲讓人想起了衝繩人在二戰時期集體自殺的噩夢。據悉,當年美軍登陸衝繩時,1000多名當地居民高喊著天皇陛下萬歲集體自殺。經歷過集體自殺事件的衝繩居民表示:“實際上是日軍強逼衝繩人集體自殺。日本極右派則主張:自殺是自發行為,是展示了日本人崇高精神的值得自豪的壯舉。衝繩是二戰中日本領土上唯一發生地面戰爭的地區,民間死傷者超過10萬人。

安倍走險路 在美破功 【聯合報/李明/政大外交系教授2013.05.04 

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四月廿九日於華府,與美國國防部長海格會晤。海格表示「美國承認釣魚台正由日本管轄,釣魚台屬於美日安保條約的適用範圍」,希望「爭議必須透過和平方式,由當事者透過協商解決」,但他也表示「美國對於釣魚台列嶼主權的最終歸屬不持特定立場。」
小野寺當然知曉海格言談的含意,等於正告日本,美國並不承認日本對釣魚台現狀的改變,也不支持日本擁有釣魚台主權的說法。或許美國認知到中共領導人已多次論及「釣魚島是中國的核心利益」,為避免挑動中共的敏感神經,且不願捲入中日為釣魚台的爭鬥,再者是壓制日本繼續挑釁或採取冒進政策。

網友議 安倍講話蒲亭當眾玩筆2013-05-03 中央社

香港媒體今天披露,中國大陸網路論壇熱烈討論,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日前在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共同會見記者時,當眾玩筆的情境。

救經濟學安倍? 江揆反對、馬也保留【聯合晚報2013.05.01 

有無可能仿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安倍經濟學」去操作匯率,以提振經濟,行政院江宜樺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不同意操縱匯率幫助出口,大多數閣員也都不贊成,他請教過一些經濟學者,也都表示安倍經濟學應再觀察一段時間。他說:「我們有自己的問題,自己的解方,不能照抄人家」。 他也認為,不宜輕易動不動就發消費券。「把通膨搞到3%以上 一定被罵死」
馬英九說,台灣經濟復甦很慢,但相對之下,日本比較需要那樣的措施,因為日本經濟長期零利率、零成長,有時通貨還緊縮,有時看到通貨膨脹還會高興。可是日本最近為了關閉核能電廠,進口大量天然氣,貿易已出現過去少見的逆差,各國也正在觀察日本要怎麼處理因應。他說,每個國家的情況不一樣,台灣也不能學韓國,馬英九強調:「這點問我們的央行總裁彭准南最清楚!」

軍國主義支柱早塌了 2013-05-06 中國時報 謝劍(佛光大學名譽教授)

 最近日本安倍政府發動一系列行動,似在朝軍國主義路線前進。大批官員參拜靖國神社,成立「防衛省」,要把自衛隊改編成國防軍,要成立所謂「正常國家」,否認二戰時的侵略行為,安倍毫不諱言要發動全民公投,改變戰後的和平憲法。
 問題是往日軍國主義形成有其精神面和現實面。支持軍國主義的精神面三根支柱:一是「人間神祇」和萬世一系的天皇制度,二是效忠一家一姓至死不渝的武士道精神,三是對效忠致死的英靈崇奉,靖國神社是其典型。
 擬定波茨坦公告時,有盟國主張廢止軍國主義的禍源天皇制度,幾經折衝,為順利受降,並維持日本社會穩定,決定予以保留,但天皇必須自神壇走向人間,成為象徵性國君。今天徹底西化的平成與當年統帥千軍的裕仁已成天壤之別,這根支撐軍國主義的巨柱已經倒塌。
 武士道的所謂精神,始於鐮倉幕府時代,講求絕對效忠、勇武、堅忍,武士因此死心塌地效忠主子。
 幕府歸權和明治維新後,武士制度在法律上雖被取消,武士道精神卻在學校和軍隊中復活。二戰期間日本兵作戰時勇猛直前,看來似非求生,而在求死。戰到最後只剩一顆子彈就三呼萬歲,向主子自殺盡忠。武士道精神表現於社會,即是受雇者對雇主盡忠職守,不輕易跳槽。
 近三十年全球化浪潮的衝擊下,待遇和工作環境是日本年輕人第一考慮。大機構也擇地經營,不死守日本本土。日本某著名電器公司,將製造與研究部門都遷往中國。當地有人為青年鳴不平,業主竟答以國內不僅工資要求高,人事流動性大,中國青年工作認真、穩定,此舉有何不可?在這種大環境下,少數極右翼即使能鼓動風潮,但要恢復武士道精神,談何容易。
 最後,作為軍國主義者精神支柱的神道教,以其代表機構靖國神社為例,固然為極右翼追隨者維護,但社會卻流行另一派意見,為免糾纏,何不遷出被處死的十四名甲級戰犯之靈位,另立安置場所,將該社成為純粹紀念戰死者之場館。再如每年所謂「終戰」紀念日,日本官方由天皇主持的正式紀念會,只書「戰歿者之靈位」,避免神道教色彩。
 支持軍國主義的傳統天皇制、武士道和神道教的鐵三角已經崩塌。沒有廣大的國土和豐富的資源,何「強國」之有?
  回應
 安倍一再虛張聲勢,揚言要做「強國」。恰好美國勢力東向,日本在外交史上有為虎作倀傳統,正可利用美國「重返」亞洲作第一線「打手」。但美國說到底還是為了本身利益。日本拒簽核武擴散條約令美國心生警惕,日本製造核武那還了得,因此可預期美國將長期駐軍日本,「協防」其一,兼而監視,一石二鳥,何樂不為。
 日本以其社會的高度工業化,已取得極為可觀的經濟利益,實事求是,徹底反省二戰罪行,誠心向受害國道歉,放棄不切實際的「強國」野心,則日本幸甚,亞洲幸甚,世界幸甚。
  回應
這位教授只看到現狀, 沒有歷史的觀照。日本現在的起點, 是比幕府那時的日本好多了, 那時的日本能走向軍國主義, 現在的日本, 也能再走向軍國主義。所以, 問題不在於日本軍國主義的支柱還在不在, 問題在於日本的內外在環境的變化。日本現在面臨的外在環境, 主要挑戰在於中國掘起的壓力, 這跟日本幕府那時所面對的危機環境類似; 且日本內部由於人口減少, 經濟走下坡, 這跟軍國主義內閣主政前的經濟環境類似。另外, 日本社會構成也沒有大的變化, 仍是單一民族的國家, 仍然有嚴謹的社會組成, 官僚及菁英仍掌控著輿論的形成, 這些, 都可由一堆記者聯誼會的組織看得出來。最重要的, 日本國民的精神面貌, 「從眾」仍占主導地位, 多數國民不喜公開爭執, 也怯於公開表達少數派的看法, 這才是軍國主義的真正溫床。台日雖友好, 但我們仍然應該對日本的軍國主義走向保持警惕

麻生訪印度:日中關係 1500年來沒順過【聯合報2013.05.06 

曾任日本首相,現在回鍋任副首相的麻生說:「印度與中國在陸地接壤,日本與中國在海上相連,但過去一千五百多年來,我們和中國的關係從來沒有很平順過。」
麻生說,為了對抗中國威脅,日本決定增加國防預算。他建議,鑑於海上緊張情勢升高,日本、澳洲、印度和美國的海軍應結盟,加強防禦合作,以確保區域穩定。
華爾街日報報導,日本有興趣與印度結為夥伴關係,在海防上建立緊密關係,並維持國際海域航道的自由通行。
  回應
  A片男趕緊回家抱女人吧
  因為有這些垃圾日本政客在,中日關係才會不好.這個麻生向來以失言出名,不過是個敗軍之將.當年自民黨的政權就是敗在他手上,現在還有臉講話?
  1500年来,中国一直受倭寇骚扰。
  日本軍國主義侵略印度還不到百年,這下又成救世主了?哈哈哈
  等把日本徹底打趴了 中日關係就會好多了!
  一想到南京大屠殺!媽的!日本這個民族一定要給牠們顏色瞧瞧!
  一個半世紀前派兵侵略中國、屠殺百萬中國軍民的日本竟敢輕描淡寫地說"與中國關係沒好過?"而為了想將消滅漢人中國、曾侵日失敗的元朝蒙古人拉入,就強詞奪理地故意將年代拉長至1500年?兩顆原子彈只有逼日本投降的效果,絲毫沒有逼日本為自己暴行真誠道歉的效果!
  歷史歸歷史,不能因為現在關係不好 而胡扯過去阿 ,如果說日本過去千年與中國關係沒好過 ,那日本過去根本沒有跟任何一個國家友好過 。

全球經濟已成白老鼠 2013-04-12工商時報 王曉伯

 2008年金融風暴之後,全球已成一座大實驗場,歐美日等已開發國家所謂的非傳統貨幣政策、預算緊縮政策,已把國際經濟與金融市場變成了白老鼠,面對的是不可知的未來。
 金融風暴後的經濟衰退與低迷不振的就業市場,使得美國聯準會在主席柏南克的主導下,有史以來首次把就業市場與貨幣政策相連,並把就業市場與經濟的復甦劃上等號 。
 雖說維持物價穩定與促進就業自1978年以來就是聯準會的兩大任務目標,不過30年來聯準會一直是以前者做為首要目標,直到金融風暴打破此一局面。而聯準會要以其有如直昇機撒美鈔的量化寬鬆措施來振興就業,更是創舉。如今,美國經濟已出現復甦跡象,就業市場也有所改善(楨:皆假相!),可是這並不代表此一實驗已獲得成功,未來通膨會受到何種影響,量化寬鬆政策何時與如何退場,在市場會引發什麼連動,都難以預測。
 歐債危機迄今已逾3年,號稱三巨頭的歐盟、歐洲央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為其所下的藥方是一面以預算緊縮政策,來重建歐元區的財政秩序,一面是不斷地購買公債,來避免危機國破產倒閉。
 然而預算緊縮只會使得歐元區經濟復甦更加乏力,不斷地買進公債則是引發危機國間的道德危機。
 最近的賽普勒斯紓困案更把歐債危機推上一個不確定的新階段,從此歐元國家人民的存款都面臨遭到沒收,以償付銀行或國庫損失的潛在危機。在三巨頭的實驗性藥方下,歐元區與歐元前景都充滿變數。
 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則是把量化寬鬆政策推上一個新地位。他要以此一政策來為日本創造通膨,以擺脫長達15年的通貨緊縮泥沼。然而這也代表黑田把量化寬鬆政策此一原本是為因應危機的非傳統貨幣工具,變成了日本央行貨幣政策的全部。
 黑田的政策備受國際矚目,大家驚訝於他的大膽與激進,但是更好奇此一政策的施行效用,因為誰都無法確定。
 西方著名科幻小說科學怪人的故事,大家都熟悉,我們可不希望全球經濟在這些本質都具有實驗性的政策下,變成科學怪人。

歐洲反撙節 再度成主流【經濟日報╱劉憶如2013.05.09 

歐盟統計局上周(4月30日)公布最新資料,歐元區國家3月份的失業率大幅飆升,不但連續增加23個月,更已達歷史新高的12.1%;其中希臘情況最糟,失業率在今年1月即已達27.2%。相對地,歐盟國失業率10.9%,美國7.6%,日本則為4.3%,更對照出歐洲、尤其歐元國問題的嚴重。此外,25歲以下的青年失業更令人憂心,希臘青年失業率達59.1%,西班牙為55.9%,義大利及葡萄牙則分別為38.4%與38.3%。
  學術論辯重啟
歐洲這種失業持續且全面惡化的發展,自然是引發「撙節財政」最近重啟爭辯的原因。學理上,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克魯曼教授,自2008金融海嘯至今一再強調,政府應擴大支出以應對風暴,他也因此不斷批評歐元國撙節財政的方向是完全錯誤的。另外,國際貨幣基金總裁拉加德、歐盟執委會主席巴羅索,也都表示歐洲的撙節可能已到了政治及社會接受度的極限。
  但另一方面,哈佛大學教授弗格森最近公開撰文《克魯曼,你錯了》,弗格森一方面批評克魯曼是錯誤的,另一方面重申唯有財政健全,才是經濟復甦的根本;並強調如果政府債台高築,一旦市場利率反轉回升,極易被債務拖垮。弗格森之外,哈佛大學兩位金融危機大師,經濟學教授羅格夫(Rogoff)及雷哈(Reinhart)亦在上周發表專文,指出若政府舉債是用在社會福利,而非基礎建設,其實是很危險的。但觀察最近的發展,這些警告顯然並未得到重視。
  實證:一個日本,兩種解讀
近幾十年來,持續擴大政府支出的典型代表,就是日本。長期以來,日本政府承諾會以今日的借貸、改革的進行,換取日後經濟的成長、並藉以達到未來政府赤字減少的結果。但20年過去了,政府債務餘額已達GDP的200%,較20年前增加了十幾倍,經濟卻不見起色。反對政府舉債支出者,喜歡拿日本的例子,作為「擴大財政,達不到效果」的例證。
  但支持政府舉債支出者,當然就有不同看法。這一派的人認為日本的經驗,正是顯示因政策不夠貫徹,才會陷入通縮與停滯陷阱。同樣一個日本,卻有兩種解讀。
  這些爭論,事實上很難有個對錯論斷,因為擴大或撙節財政,各有其風險與代價;因此該衡量的,是究竟哪一條路的風險較高,或代價較大。以最近歐元區國家失業不斷飆升的情況看來,撙節財政的代價可真不小,這也難怪最近歐洲各國紛紛重新考慮停止撙節,重返擴大財政的方向。
  歐洲轉向擴大支出
政治上,顯然許多國家都有朝著「抗拒撙節,擴大支出」轉向的趨勢,只有希臘因為需要紓困金,被逼著裁撤1萬5,000名公務員,為唯一例外。例如,冰島原本支持緊縮的政府在4月28日的大選中痛失執政權;義大利新總理雷塔4月28日宣誓就任,改變前總理蒙提實施了一年多的撙節路線;4月29日,德國與西班牙共同宣布一項刺激西班牙企業的投資協定,不但凸顯政策目標重返對抗失業(而非財政健全),更顯示連一向強調撙節原則的德國,也傾向調整立場;德國財長蕭伯樂表示「若經濟惡化,進一步減支只會加速經濟下滑」,就是很清楚的說明。
  因此,不論從學術面、實證面、或政治面考量,「反撙節」都找得到支持的力量。尤其政治的力量最強,例如義大利新政府一就任,馬上提出100億歐元減稅方案,以及社會福利支出的增加,但是因此將造成的財政壓力,卻沒有著墨。這個目前負債2兆歐元、身為第三大歐元經濟體的國家,不但無意完成前總理蒙提的改革,甚至對於未來再度陷入政府財政困窘的危機,也並未提出任何說明;歐元區的問題,在各國撙節政策轉向後,只能再度拖延一段時日了。
  回應
是浪費享受慣了嗎?
如果政府借錢擴大支出是投資在建設上,那是合理的,因為建設可以製造就業機會,帶動經濟發展,就像台灣過去的十大建設帶動很多產業發展,但如果政府借錢擴大支出多是用來發放社會福利,那就非常的不應該,這不但會養成人民依靠政府,而且社會福利只能帶動少數消費行業,無法創造新的產業,克魯曼一味鼓吹政府借錢擴大支出,卻不指正政府應該不浪費,同時撰文讓人民了解政府破產的後果,真的是非常不負責任的人。

阿楨 2024-02-26 02:54:36

走不出「失落時代」日本經濟規模被德國超車 2024-02-19李宜蓉
日本為了擺脫長達20年的通貨緊縮,自2013年起實施超寬鬆貨幣政策,卻不見顯著效果。而近來全球普遍升息,反倒造成日圓嚴重貶值,抑制民間個人消費;貨幣政策的連鎖反應,導致日本去年GDP再下滑,甚至被德國擠出世界三大經濟體。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若日本經濟無法好轉,兩年後,將被印度追過,經濟規模跌至世界第五。
二戰後,日本靠著製造業成就了「戰後經濟奇蹟」,數十年來,GDP僅次於美國。2010年,中國憑藉著「世界工廠」,經濟扶搖直上,躋身全球第二;從此,日本一蹶不振,去年GDP再被德國超車,落到第四,摔出世界三大經濟體。國際貨幣基金(IMF)進一步試算,2026年,日本將會輸給印度,經濟規模慘跌世界第五。
德國民眾:「很意外升上第三,畢竟最近幾個月、幾年,並沒有感覺生活有更好。」
德國民眾:「超市的東西還是很貴,日常生活上不覺得經濟變好。」
  回應
這麼報不怕被謝金河噴嗎?他這麼拼命吹捧日本,你們是説他眼瞎了嗎?
德國已經夠慘了還能超越倭國,可見倭國之慘不忍睹
  相關新聞
GDP被德國超車淪第4經濟體...謝金河曝日本「任督二脈在日圓」:不必太擔心!
德國2023年GDP萎縮0.3% 今年前景也不樂觀

阿楨 2022-10-25 07:02:33

誰造成日本失落 2022/10/24 時評

上周日圓兌美元匯率貶到150日圓左右,依照今年弱勢的日圓匯率計算的日本經濟規模,將直接被打回30年前的規模,日本確確實實地「失落三十年」,而這一切,又是拜美國之賜。
日圓匯率從今年以來即呈現出乎外界意料的弱勢及貶幅;今年初猶在110多日圓兌1美元的價位,不到年底就已貶到150日圓,貶幅超過3成。雖然這波貶值是因美國升息、美元走強,導致各國貨幣都對美元貶值,但日圓的貶幅卻是「領袖群倫」。
貨幣貶值固然有助出口,但整體而言,則是代表經濟規模萎縮、國家實力下降;在日圓匯率貶破140時,日媒《日經新聞》就指依此匯率計算,日本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在時隔30年後再次低於4兆美元;而現在匯率則更慘跌到150的價位了。
雖然同樣是接近4兆美元的經濟規模,但代表的意義卻極為不同;1992年日本GDP是3.91兆美元,這個規模僅次於美國的6.5兆美元、占全球GDP比重達15%;但現在的3.9兆美元在全球占比不到5%,美國更早已是20多兆美元的經濟體,日本只占其零頭。
由此就可看出日本這「失落三十年」的悲慘,在全球經濟規模排名上,日本甚至有可能被德國擠到第4名。
談到日本進入失落年代的開始,一定會被提到的是當年的《廣場協議》,美國逼迫日圓大幅升值,日本進入超級繁榮的泡沫經濟,待泡沫破裂就此進入失落年代,至今仍未脫困,甚至要「倒退三十年」。
高齡99歲的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說:當美國的敵人很危險,當美國的盟友卻是致命的。日本的遭遇算是一個例證。台灣能不戒慎乎?

阿楨 2022-10-25 06:56:03

誰造成日本失落 2022/10/24 時評

上周日圓兌美元匯率貶到150日圓左右,依照今年弱勢的日圓匯率計算的日本經濟規模,將直接被打回30年前的規模,日本確確實實地「失落三十年」,而這一切,又是拜美國之賜。
日圓匯率從今年以來即呈現出乎外界意料的弱勢及貶幅;今年初猶在110多日圓兌1美元的價位,不到年底就已貶到150日圓,貶幅超過3成。雖然這波貶值是因美國升息、美元走強,導致各國貨幣都對美元貶值,但日圓的貶幅卻是「領袖群倫」。
貨幣貶值固然有助出口,但整體而言,則是代表經濟規模萎縮、國家實力下降;在日圓匯率貶破140時,日媒《日經新聞》就指依此匯率計算,日本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在時隔30年後再次低於4兆美元;而現在匯率則更慘跌到150的價位了。
雖然同樣是接近4兆美元的經濟規模,但代表的意義卻極為不同;1992年日本GDP是3.91兆美元,這個規模僅次於美國的6.5兆美元、占全球GDP比重達15%;但現在的3.9兆美元在全球占比不到5%,美國更早已是20多兆美元的經濟體,日本只占其零頭。
由此就可看出日本這「失落三十年」的悲慘,在全球經濟規模排名上,日本甚至有可能被德國擠到第4名。
談到日本進入失落年代的開始,一定會被提到的是當年的《廣場協議》,美國逼迫日圓大幅升值,日本進入超級繁榮的泡沫經濟,待泡沫破裂就此進入失落年代,至今仍未脫困,甚至要「倒退三十年」。
高齡99歲的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說:當美國的敵人很危險,當美國的盟友卻是致命的。日本的遭遇算是一個例證。台灣能不戒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