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女王香奈兒》著重香奈兒的情史(倒拍出了法英上層貴族紳士名媛的性/愛/婚姻之分離觀),雖用特寫鏡頭表達香奈兒未開店創品牌前的「貧乏美學」式現代資產階級名媛時尚服飾vs當時巴黎貴族階級名媛的「繁瑣美學」式時尚服飾之形成過程,但僅靠片尾幾分鐘的回顧式走秀不足於呈現二者之異(因未拍出實際的交替過程)同(因未批判二者之時尚本質同為假名媛之名的消費女人而非女獨vs女奴!另參本館:假名媛之名 《LV時尚王國》)。
時尚女王香奈兒 Coco Before Chanel 2009
導演: 安妮芬婷
編劇: 艾德蒙查理魯斯 安妮芬婷
演員: 奧黛莉朵杜 貝諾特.波維德 亞力山卓尼瓦拉 瑪蓮吉蘭
劇情簡介
本片由安妮芬婷執導,劇本根據龔固爾文學獎主席Edmonde Charles-Roux所著《L'Irreguliere》《驚世駭俗的人》改編而成,《達文西密碼》女星奧黛莉朵杜飾演時尚傳奇人物Coco Chanel,由現代香奈兒掌門人卡爾拉格斐監督片中所有服裝及配件。
導演安妮芬婷平鋪直敘帶出香奈兒的童年(父親拋棄母親,姊妹由修女撫養長大),因而對愛情不信任的陰影,她在孤兒院學會了刺繡、縫紉本領。二十歲的可可與姊姊開始在咖啡廳走唱,對巴黎充滿嚮往,也邂逅了賽馬場主人艾提安‧巴桑。可可進入巴桑家中當裁縫師(也是他的情婦),因而窺見上流社會的種種,亦凸顯香奈兒的不同。在父權箝制、男性主導的社會,女性的穿著俗艷又不舒服,香奈兒除了在情感上拒絕妥協,在美的品味和觀點上也與眾不同。她的服裝剪裁俐落、簡單,適合投入職場的女性。
不久後,她替友人做的帽子便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口碑遠播。《時尚女王香奈兒》的聚焦,也在香奈兒一段刻骨銘心、卻無疾而終的愛情。與「男孩」的難忘心動記憶,是日後香奈而埋首工作、源源不絕的動力來源。在那個女性不被重視的年代,「男孩」是看出可可與眾不同-、鼓勵她做自己的第一個人,也是她生命的摯愛。片末功成名就的香奈兒,優雅蹲坐於樓梯台階,仔細檢視模特兒身上的每個細節,銳利精準的眼神,優雅中帶有一絲孤獨的氣質,奧黛莉朵杜將傳奇人物可可香奈兒做了最優雅的詮釋。
世人熟悉的香奈兒風格,幾乎全來自她每段戀情的火花與滋養。與卡柏的南法之旅,香奈兒將海邊水手的條紋裝束和卡柏的佳績紗內衣,帶入首批女裝設計中;1924年和西敏公爵相戀,則讓香奈兒從公爵的貴族穿著,延伸出經典斜紋軟呢外套;而聞名的山茶花和璀璨閃耀的珠寶,得回溯至她與帝俄狄米崔大公之間的異國戀情。香奈兒甚至將男友餽贈的高級珠寶混入人造寶石與珍珠,掀起珠寶設計的革命。
而電影中所出現的服裝和首飾都是各個年代最正宗的香奈兒作品,而且曾兩度獲過服裝法國凱撒大獎的設計師凱瑟琳萊特瑞爾(CatherineLeterrier)也幫本片做了約800頂帽子好讓劇中眾多演員替換。為了呈現香奈兒的精神,劇組會稍微有點脫離史實。比方說,三O年代香奈兒所拍攝的傳世照片上所穿的經典水手橫條紋毛衣,因為劇情需要,所以安排她提前就穿了。可可跟『男孩』在海灘散步的那場戲裡面就先穿了,旁邊還有漁民在收網。
當然香奈兒經典的黑色小洋裝也會在片中參一角。而香奈兒的時尚總監卡爾拉格斐爾也親自為電影設計戲服,甚至獻出了極具歷史價值的設計草圖,借出了位於康明街的工作室,讓整部電影更顯華麗。片中了去數量繁多的Chanel服裝外,壓軸一場時裝秀,羅浮宮還慷慨借出了原屬於Coco本人的白金項鍊,也在香奈兒私人寓所裡拍攝,法國全國上下全力支持此片拍攝。
CoCo Chanel 生平
「真相有時比虛構情節更令人驚訝」,這句話是電影製片的老生常談。想像力再豐富的編劇,也編不出像嘉布麗兒‧香奈兒真實人生那麼精彩的劇本。
關於本片演員
這次奧黛莉朵杜詮釋家喻戶曉的經典名牌Chanel創辦人可可‧香奈兒(CoCo Chanel)的傳奇故事,觀眾們可以透過導演細膩的敘事手法了解在當時保守的年代,一位出身貧苦的女孩如何挑戰自我,白手起家
影片短評
永無止境的顛鸞倒鳳,片中矮化了女性自尊的本質。劇情過度著墨肉體的交換,可以為自己爬昇至權貴的領域
奧黛莉朵杜獨立堅強的個氣質出香奈兒的個性,人生就是要不斷冒險,自由就是創作的開始。
奧黛莉朵杜精準呈現香奈兒本人的特色 配合紮實的劇情 相當值得一看
香奈兒自傳色彩濃厚的電影。鋪陳她的童年及什麼成就了她的巴黎夢和傳奇人生。她和"男孩"之愛為此片的重點
無所不在的「時尚」行銷 文:甚治郎
菲林跳動,黑暗中、屏幕前,上映著一齣又一齣的電影。電影自變成普羅大眾娛樂以來,早已深植人心,成為尋常百姓生活的一部份,也影響著我們的想法與觀感。電影中的男女主角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穿越時空古往今來,也讓人們得以投射自我,一圓夢想。聰明的時尚精品業者,則早已悄悄藉由電影,散佈訊息、也傳播態度,將電影與行銷合而為一,誘人於無形。
最經典的泛精品電影,當推《第凡內早餐》。一幕奧黛莉赫本駐足於窗前的影像,是影史的經典,也反硬了人們追求上流社會的浮華夢。某種程度上,《第凡內早餐》其實是反物質、反消費的類精品電影,而到了《北非諜影》,則藉由亨佛萊鮑嘉,一舉捧紅了Burberry的格紋風衣,算是時尚精品第一次,也是最成功的一次置入性行銷,其影響之深遠,從Burberry格紋風衣在近一甲子後,仍對名媛貴婦有著強大的吸引力,可見一斑。成功的案例尚有吹起高腰牛仔褲風潮的《羅馬假期》、由詹姆士迪恩引起的對T恤、牛仔褲、風衣的狂熱。
而由熱門影集翻拍成電影的《慾望城市》則是時尚精品置入行銷的最高峰,不僅找齊原班人馬四位女主角,數小時的片長中,女主角全身從頭到腳,衣物飾品配件全無重複,堪稱一次時尚精品的史詩級置入行銷。究竟電影中的女人是因為性而得到了高潮,還是因為滿身精品而得到高潮?在看完電影後問問自己,不失為一個有趣的問題。而除了以單品物件置入行銷,另一個行銷的,還有階級意識與身份,像是由熱門小說搬上大螢幕的《穿著Prada的惡魔》。
《穿著Prada的惡魔》,影射當今美國最具影響力的時尚雜誌總編輯,由於身為時尚風潮的最前線暨領導者,所以電影中無所不在的名牌包、精品配件、高級訂製服,自然成為再普通(?)不過的電影道具。而長長的伸展台、紙醉金迷的時尚派對,更在精品以外,販賣了另一種階級意識與身份。有趣的是,劇中被影射的真實人物,VOGUE雜誌美國版總編輯安娜溫圖,則在今年2009年推出另一部紀錄片《時尚惡魔的聖經》,紀錄今年的重量級九月號出版過程(註)。其中會否置入大量精品物件、會否為《穿著Prada的惡魔》的自己平反?值得拭目以待。
行文至此,是否感覺到精品行銷都以女性為主?事實上,針對男性的精品行銷也未曾少過。最經典的類男性電影精品置入行銷,當推《康斯坦汀:驅魔神探》。男主角在戲末最高潮割腕自殺時,鏡頭特寫男主角散落地上的腕錶,此時時間暫停,惡魔現世,親取康斯坦丁性命。電影在台灣上映於2005年2月,四年半後的今天,這個型號仍是該手錶品牌無需廣告即熱賣到斷貨的暢銷錶款,置入行銷威力之強,不言可喻,而近日改編自暢銷美式漫畫的《鋼鐵人》,同樣如法炮製,電影開演不到半小時,便藉男主角之手,大秀Bvlgari寶格麗手錶,而另一部針對男性大行精品行銷的,該要一提《變形金剛》。片中的各式變形金剛跑車,不止讓男性看得過癮,「演出」大黃蜂的跑車雪佛蘭Camaro更在全美掀起一波購車熱,為車廠賺進不少銀兩,更別提片中變型成狂派機器人的Nokia智慧手機。
而在置入行銷精品物件之外,更高明的行銷方式,則是進一步將時尚設計師神格化,譬如《時尚大帝》,便是以紀錄片的型式,講述設計師卡爾拉格斐的一生。或許是後續反應不俗,由卡爾拉格斐擔任時尚總監的Chanel也在今年推出《時尚女王香奈兒》,繼續在人物敘述之外,深化品牌精品形像,也算是精品行銷的進階手法。至於精品置入行銷是好是壞?其實並無定論。畢竟電影發展至今,娛樂性質早已大過紀錄意義,只要人還有夢、人還有慾望,精品行銷便會以各種形式、各種面向,存在於一格格的菲林之間。你還記得年少時的精品夢嗎?來看電影吧!
(註)每年九月,正值春夏與秋冬換季之時,也是時尚雜誌最重要的一個月份,每本時尚雜誌的九月號,無論在廣告效益與編輯內容上,都對該本雜誌有指標性的意義。
更多時尚電影
《非常完美:奪愛大作戰》
《巴黎換換愛》
《購物狂的異想世界》
http://eweekly.atmovies.com.tw/Data/238/22381914/
《香奈兒的秘密》:特立獨行、敢愛敢恨 文:菲林小舖
原來「香奈兒的N0.5經典香水」是跟男人有關!
時尚大師Coco香奈兒,一生到底談了多少次轟轟烈烈的戀愛?看了前後兩部有關她的傳記電影《時尚女王香奈兒》與《香奈兒的秘密》之後,才大概有個概念,看來一個個性鮮明、特立獨行的女子,感情生活是不會寂寞的。
今年是法國名店香奈兒慶祝開店百年紀念,結果就前後推出了兩部有關女主人香奈兒的故事。先上映的《時尚女王香奈兒》,是由台灣觀眾熟悉的法國女星奧黛莉朵杜主演,她從香奈兒的出生演到事業有成。這段由零到有的創業奮鬥過程,也帶到了香奈兒的兩段愛情故事,兩個男人分別是收容她的賽馬場主人艾提安巴桑,以及大力扶持她創業的一生最愛,綽號叫「男孩」的亞瑟卡柏。而最近要上映的《香奈兒的秘密》,則由香奈兒品牌代言人安娜莫格拉莉所主演,述說的故事就由「男孩」意外車禍死亡後,香奈兒如何介入流亡到法國的俄國天才音樂家史特拉汶斯基的婚姻,而兩人最後又不得不黯然分手的一段戀情,其中還順勢介紹了香奈兒知名的「五號香水」的催生過程。
若要論兩部電影的美術設計與格局,其實是難以分出軒輊的,但是若要比較前後兩位女主角的表現,那就有點像在看兩個不同的香奈兒一樣,因在角色個性的詮釋上,無庸置疑的,奧黛莉朵杜的表演是多層次的,演出了香奈兒的無奈、堅毅、執著與敢愛敢恨的多面個性,但是安娜莫格拉莉則只呈現出香奈兒的敢愛敢恨的特質,以及她的優雅氣質,不過,透過《香奈兒的秘密》,影迷反倒可以有機會去對兩位天才的藝術家,有進一步的了解。尤其對後半生都在流亡(由俄到法,再由法到美)的史特拉汶斯基,他在舞劇音樂的創作,他1913年的傳世名劇「春之祭」在巴黎劇院的首演重現、以及當年巴黎的文化氣氛,更能加以揣摩。
《香奈兒的秘密》由法國導演尚庫南執導,並由 設計大師卡爾拉格斐親自打造戲服。對於香奈兒與史特拉汶斯基這段不倫之戀,導演尚庫南是以較火辣的手法來表現,他要觀眾能充份體會,香奈兒在「男孩」驟逝後為何會以飛蛾撲火之姿去與史特拉汶斯基熱戀,儘管這段戀情時間不長,但不知是否命運安排,兩人卻在同一年辭世。
香奈兒在時尚上的創作,據稱靈感幾乎全源自她的戀情刺激,包括與「男孩」卡柏的南法之旅,香奈兒即設計出經典的水手條紋女裝;1924年和西敏公爵相戀,也設計出經典的斜紋軟呢外套;而聞名的山茶花和珠寶,則是她與帝俄狄米崔大公之間的異國戀情所催生。
http://eweekly.atmovies.com.tw/Data/242/22425546/
香奈兒:男人愛情權力
一旦陷溺在男女情愛關係上,《時尚女王香奈兒》可能只會是一部通俗劇,然而全片從權力與生存切入,卻讓人眼睛一亮。
法國導演安妮.方騰(Anne Fontaine)執導的《時尚女王香奈兒(Coco avant Chanel)》是一部生存電影,亦是一部權力電影。
香奈兒是世人熟悉的時尚流行品牌,走紅百年,她以簡單純樸的線條和中性思維創出獨特風格,但是《時尚女王香奈兒》講的卻是成名前的她,法文原名《Coco avant Chanel》講的就是還沒有成為Chanel之前的Coco那個女孩,Coco是她的小名,世人熟悉的卻是Chanel,著力於Coco的奮鬥傳奇,自然就成為認識Chanel的捷徑之一了。
不過,《時尚女王香奈兒》吸引我的卻是三個男人的故事,一個是給了她肉身,卻從未盡過責任的爸爸;其他兩個男人則都是她的情人,一個給她金錢,一個給她愛情、啟示與夢想。三個男人都不能給她全部的夢想與希望,然而,所有的殘缺組合成她的人生,細看她的周旋技法與生存之術,毋寧是全片最迷人的情節設計了。
電影的開場是一位站在修道院長廊的寂寞女孩身影,其他同學都有家人來接,唯獨她孤單立在長廊等無人,觀眾只看見她的背影,但是從雨滴中已經充份明白,這是一個父不疼,母不愛的女孩,她們姊妹只能靠修女撫養長大,父親做為她們生命中的第一個男人,就是完全不負責任,也永遠使不上力的人。
接下來,則是白天在服飾店裡做女紅,晚上則與姊在餐廳走唱的歌舞女郎,一首律動輕快的《Qui qu'a vu Coco》成為她們征服男人,賺取小費的靠山,但是可可姿色並不突出,更不懂得賣弄風騷,伸手討錢的時候,還會對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男客疾言厲色地說:「我不賣身,你要人,去找妓女。」
是的,對男人不留情的臭脾氣是她的特色,卻也導致她被老闆開除,必需另謀生路,也不得不對原本瞧不起,卻真有一點銀子的土財主艾提安‧巴桑(由Benoît Poelvoorde飾演)虛與委蛇,不想做人家情婦,卻不得不做,不想獻身,卻也不得不賣身的無奈,其實就是全片探挖得最深刻的現實生存哲學。
就在可可還想靠歌藝闖天下之際,她的姐姐Adrienne(由瑪麗.吉蘭/Marie Gillain飾演)卻以為找到了長期飯票要去拆夥了,自以為可以掌握的巴桑也要退伍還鄉了,所有的告別,都只是快速至極的宣告,沒有妥協或商量的空間,命運對可可的無情,其實是生命的正常顏色。
妙的是,巴桑只把她當成玩物,可可卻不甘於只做個玩物,於是她主動追隨上門,就當情婦,就當做只是一時洩欲的工具吧,她厚著臉皮,等待著成情婦翻轉的契機,尊嚴可以眨到最低,活著就有機會,而且機會來時絕不錯過,其實正是可可徹底了悟,而且認真執行的生存哲學,從跨坐騎馬開始,不論是讓淑女側目的男裝便服,或者忍受僕役故意羞辱她的污髒餐巾,以及巴桑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驅使態度,不能回頭是她信仰的生存信念,以前那位脾氣臭硬的女人,如今成了能屈能伸的達變女郎,成長與滄桑的區別,訴說著讓人吁噓的生存悲歌。
就在巴桑家裡,可可遇見了溫柔體貼的英國礦商卡佩爾(由亞歷山卓.尼沃拉/Alessandro Nivola飾演),英國情人一眼就看出了她的桀驁不馴,也感受到她與眾不同的美學品味,可可所有挑戰世俗風潮的時尚品味,在他的欣賞、了解與鼓勵下,可可終於從男人玩物的角色框架中找到了信心,更重要的是卡佩爾不在乎她是巴桑的情婦,還願意接納她,帶她出遊,甚至給她創業的機會,她和男人的關係終於可望從肉體交易邁進了心靈默契的美麗境界。
導演安妮.方騰此時安排了兩場極有趣的戲,一場是卡佩爾要說服可可跟他出遊,他們在花園中喝茶,要談的是生命中重要的交易轉折,可可自是滿心激動,卻又不能喜形於色,方騰呈現的畫面則是花園中狂風吹拂,枝葉亂舞,布幕翻騰的場景,所有只能藏在心裡的話語,透過風和草木來說,是不是比人間對話更有說服力?
至於可可終於要離開巴桑了,不懂得珍惜的大男人這才驚覺自己的生命資產即將缺失了一大塊,他試圖留人,卻說不出體己貼心的話,反而是可可來上床話別,君子絕交,不吐惡言,曾經有過肌膚之親的情人,又何必鬧得臉紅脖子粗呢?可可的老練,顯示她的成熟,卻也替她的愛情人生,畫下了一個美麗的句點。
然而,遇見了知已男人就此幸福快樂,那是多老套,多通俗的肥皂劇劇情啊?真心相愛的情人,會帶來更痛也更情的「現實」,才是《時尚女王香奈兒》最殘酷,也最無情的「真相」轉折。
縱然卡佩爾最懂她,也最愛她,也給予她最大的支持,但是卡佩爾同樣不能給她名份,他還是得另娶礦業大王的女兒,用婚姻的社會契約關係換取他需要的財富與權勢,可可即使與他心意相通,卻也還是一位躲在牆邊陰影下的男人玩物。
男人不能給的,不願給的,無法給的,其實,可可也無法強求,走出自己的道路,完成自己的使命,其實是她唯一的救贖出口。面對三個男人的濫情與無情,可可所有的應對處理,多數屬於十九世紀末與二十世紀初的男性威權主義底層的女性悲哀,但是透過可可的選擇與承受,卻也揭示了不管權力站在男女的那一邊,先能獨立,才有權力,人生框架縱有諸多無情限制,不能獨立,就難有自己的聲音了。
爭權力,爭生存,《時尚女王香奈兒》其實是一部女性獨立意識覺醒的作品。
http://4bluestones.biz/mtblog/2009/08/post-1703.html
時尚先鋒香奈兒 短評
尋包養指南
我想看時尚女王的創業史,誰知道這個電影是講時尚女孩的愛情史
把coco女士塑造成一個當bitch還立牌坊假裝有性格有骨氣的偉大女性
看過。很多膚淺的人在搞時尚,但時尚本身從沒膚淺過。另,好好講故事,老實拍幾個好鏡頭,多講幾句不太傻的臺詞,總能拍出像樣的電影(竟然難能可貴地做到了)。再,同時也是一部高級的廣告片,某品牌從當初到現在,真有多少電影裡宣揚的精神,令人懷疑。
這個版本的可哥.香奈兒更真實一些,看不出什麼地方有“自尊”,倒是頗有“彈性”,為了生存,寄人籬下,低頭隱忍,送不走、趕不走、罵不走、辱不走——放棄“自尊”的時候恐怕更多些。奧黛麗塔圖還是欠火候,只能演出皮,演不到骨。
她的人生其實蠻平淡,因為失去了愛的寄託而蒼老而成功
本來以為是關於她一生的傳記片,但是主要還是以情感為紐帶表現她的第一次高峰和第二波浪潮的起步,香奈兒很個性,塔圖演的很不錯。
這絕不是傳記,也並非是典型的勵志片。塔圖塑造的人物形象生硬,倒也不是演員的疏忽。影片更側重故事的走向而並非人物的追溯。開端的一切都很有水準的樣子,之後節奏懈怠,或緊張或懶散,脈絡不統一。但因為很強的既定性,又不好稱這是壞的。結尾最後的旋轉樓梯那一段,可能才是拋開情欲戲的高潮段落。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148257/comments
奢侈品牌的人造型
Coco更像是一種廉價的消費品,雖說是在不入流的歡場售賣,也算是有了成為Chanel的底蘊。
越是出身卑賤的女子越是有著異乎常人的功利心,抓住可以攀附的途徑往上爬,有意見的女人讓除了錢之外一無所有的男人著迷。
皇室的慘劇總是終結在車禍,從boy到戴安娜王妃。
襯得起珍珠的女人,要有一定的年歲和閱歷,求之不得,得了之後也要有擔得起的那份氣度。
婚外情比婚內情更吸引,得不到婚姻的女人學會在事業上加足馬力,不要說上帝不公平,加加減減總有讓你值得驕傲的把柄。
沒有誰比較高尚,只是用一份情換來一個有歷史的品牌,大家各取所需。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185448/
香奈兒豔史
這片子哪裡是講什麼時尚先鋒香奈兒,和她如何成功,如何成為時尚的象徵的過程基本上就沒什麼涉及,分明就是講了一段香奈兒豔史,說得不好聽點,一個被有錢老頭包養的小女生,這女生還真賤,在老家賣唱時和老頭吃了頓飯就上車了,老頭玩完走人,這女生想去大城市發展,沒地方住,就主動跑到老頭來了個自動獻身,還不為其它,有一日三餐和住的地方即可,住了幾天,老頭怕她纏著,趕她走,結果是趕都趕不走,白天老頭請客,這女的不准露面,要躲在房裡,晚上老頭誇她表現好,獎勵就是在床上玩了一次角色扮演,然後這女的突然在老頭家見到個會談鋼琴的帥哥,那帥哥跟老頭開口,直接把這女的帶出去玩了幾天,玩完居然又把她還回老頭家,而這女的也就繼續下去,後面的發展也挺爛的,不想繼續說了。。。
這就是所謂的愛情?如果不是奧黛麗•塔圖,早就直接給一星了,有些不明白那些打高分的,大都不談電影,只談名牌,這樣一部空洞乏味的影片,居然獲得如此之多的高分,這才真是傳奇。。。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884604/
可哥.香奈兒不是女權主義者
不可否認的說,這個世界始終充斥著男性荷爾蒙強盛的氣息,
從政壇到商界,從演藝圈潛規則制定者到藝術史被人銘記的名字
弗裡達和居里夫人終究不過是女人在男人統治王國中異軍突起得極少數
墨科爾的上臺更是為德語活生生得創造了一個新詞彙 Kanzlerin
關注稀有的現象並化為佳話美談是人的本能,想來真正是不錯的印證
這個世界並沒有因為波伏娃的一本《第二性》而顛覆了男性的權威性
當女權主義早已作為一場轟轟烈烈的運動被載入教科書的時候,
中東國家的婦女依然蒙著面紗,朝鮮婦女依然不准穿褲子
除非世界倒退回母系氏族時代,事實上很難出現徹底的女性獨立
可哥.香奈兒不拘常規,設計出了戰後簡潔輕便的優雅女裝,鼓勵女性和男性一樣穿褲子,還始創了風靡一時的Little Black Dress.
作為時尚先鋒的她語出亦驚人:失敗固然可怕,但是維持原狀更為糟糕, 犀利的風格猶如其手中俐落的剪子,斷然拋棄所有繁複和綺麗,這種女性中少見的果敢反倒是透露出真正的柔情萬種
儘管如此,可哥.香奈兒並非女權主義者
正如她本人所言:I like feminity rather than feminism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145391/
可可•香奈兒 維基百科
香奈兒與西敏公爵葛羅斯維納
嘉布麗葉兒•波納•「可可」•香奈兒(Gabrielle Bonheur "Coco" Chanel,1883年8月19日-1971年1月10日)是法國先鋒時裝設計師,香奈兒(Chanel)品牌的創始人。她現代主義的見解,男裝化的風格,簡單設計之中見昂貴,成為20世紀時尚界重要人物之一。她對高級定製女裝的影響令她被時代雜誌評為20世紀影響最大的100人之一。[1]
生平
香奈兒自己描述的童年有很多個版本。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旅行商人艾伯特•香奈兒和他同伴珍妮德弗勒在法國小城索米爾生下的第二個私生女。她的父母在她出生後,於1883年結婚。她一共有兩個姐妹:朱莉(1882年-1913年)和安托妮特(1887年出生),還有三個兄弟:阿方斯(1885出生)、盧西恩(1889年出生)和奧古斯汀(1891年出生)。1895年,在她12歲的時候,母親因結核病去世了,她父親不久以後也拋棄了家庭。小香奈兒在歐巴津天主教堂的孤兒院度過了7年,在那裡她學會了縫紉。
關於暱稱「可可」的起源目前還不明確。很多資料表明這個名字來源於拉龍德的一個咖啡館,是很多法國軍隊的軍官和居住在巴黎蒙帕那斯區藝術家喜歡光顧的地方。香奈兒當時還是一個夜總會的歌手,表演了一首名為「Qui qu'a vu Coco」的歌曲,之後大家就以可可稱呼她。也有資料說那首歌的名字叫「Ko Ko Ri Ko」。
她在25歲認識了法國面料商艾提安•巴桑,成為他的情婦。巴桑在事業上幫助香奈兒起步。之後她又結識了英國工業家阿瑟•卡伯,卡伯全力支持香奈兒的事業。
香奈兒的第一家商店於1910年在巴黎康朋街(Cambon)21號開張了,接著於1913年在多維爾開了一家流行女裝商店,於1915年開了一家女式時裝屋。接著,她於1918年將坎朋大街的總店搬到31號。
1921年,香奈兒發明了香奈兒五號(Chanel No.5)香水,這款香水面向全球銷售,筆直的瓶身和同時代其它的香水瓶設計有很大不同。「五」據說是可可的幸運號碼,而這個號碼最後被命名為香水的名字是因為這是第五次嘗試。1924年,皮埃爾•沃特海姆在香水業務上成為她的合伙人。沃特海姆擁有百分之七十的股份,香奈兒得到了百分之十的股份,另外百分之二十的股份由她朋友巴德擁有。香奈兒五號成為可可的一件煩心事,因為她儘管獲得巨大成功,卻從裡面收穫很小。今天沃特海姆家族繼續控制了香水公司。瑪麗蓮•夢露在1950年代宣布香奈兒五號是她最愛的香水。據統計,每30秒鐘就有一瓶香奈兒五號售出。
香奈兒套裝於1923年推出,是及膝的短裙和裁剪考究的外套組成的優雅套裝,通常選用黑色羊毛面料,金色的紐扣,在搭配時配以大顆珍珠項鏈。香奈兒的經典小黑裙也十分流行,簡單大方的設計,多功能的用途使它同時適用於白天和晚上,轉換的關鍵是飾品的搭配。儘管保守的黑裙在香奈兒之前就有,然而她設計的小黑裙兼顧了時尚和舒適。1923年,她在《巴莎》(Harper's Bazaar)雜誌上發表評論,「簡單就是所有真正的優雅的基調。香奈兒的設計永遠保持簡單和舒適的風格」。
二次大戰期間,她與一位納粹官員相識,把猶太人沒收回來並儲存在瑞士銀行的銀錢拿出來讓香奈兒做一筆資金開設廠房,其後倒閉。二戰過後,她認為這不是講究衣著的時候,因此等待經濟復甦時期才大力推展業務。
根據英國《每日電訊報》2011年8月16日報導,美國記者哈爾•沃恩在其《與敵共眠:可可•香奈兒的秘密戰爭》一書中認為香奈兒是一名強烈的反猶太主義者,其身份為納粹德國反間諜機構Abwehr的特工,其特工編號為F-7124,特工代號為Westminster(威斯敏斯特);在二戰期間曾在柏林和馬德里為納粹德國執行過任務;由於她戰前就認識的好友——前任英國首相邱吉爾的干預,戰後可可.香奈兒得以逃脫逮捕與審判。香奈兒公司隨即發布了聲明;在聲明中沒有明確否認香奈兒是納粹特工的說法,不過暗示這本(披露了此信息的)書不夠縝密;聲明還為香奈兒進行了這樣的辯護——如果香奈兒是反猶太主義者,那麼她不會有眾多猶太人密友或者事業夥伴;例如羅斯柴爾德家族,攝影家Irving Penn,著名法國作家Joseph Kessel等等。
她一生未婚,私生活多姿多彩,在愛汀訥•巴爾森之後,她又相繼和藝術家保羅•艾里伯,威斯敏斯特公爵,流亡法國的帝俄宗室狄密翠大公,英國運動員博伊•卡佩爾傳出戀情。她有30多年時間以巴黎的巴黎里茲酒店(Hôtel Ritz)為家,包括納粹佔領巴黎的時期。在那段時期,她與德國官員漢斯•岡瑟•馮丁克拉格交往密切,漢斯安排她繼續留在旅店裏。她在康朋街擁有一套公寓,在羅克布倫(Roquebrune)小鎮有一套別墅。
1971年1月10日,她在巴黎里茲酒店的客房中去世,[2]她的墓碑上雕刻著五個石頭獅子的頭。
香奈兒在巴黎的設計工作室,如今在卡爾•拉格斐管理下,仍然是當今時尚界頂級工作室。
相關改編作品
因香奈兒的一生相當傳奇,所以她的生平屢次被改編成舞台劇及電影等。
1969年,香奈兒的故事被凱瑟琳•赫本搬上了百老匯的舞台,作曲是安德列•普列文和阿蘭•傑伊•勒納。法國女演員瑪麗-弗朗斯•皮西爾也曾經在銀屏上扮演過這個角色。
2008年上映的《香奈兒 (電影)》(Coco Chanel),由莎莉•麥克琳、麥爾坎•麥道威爾和芭芭拉•波布洛瓦等人主演。
2009年4月22日由法國導演Anne Fountaine執導,講述她奮鬥故事的電影《時尚女王香奈兒》,由奧黛莉•朵杜(《艾蜜莉的異想世界》女主角)飾演女主角可可•香奈兒。
2009年10月上映的《香奈兒的秘密》(Coco Chanel & Igor Stravinsky),描述香奈兒與名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之間的戀情,女主角由品牌代言人安娜•莫拉莉擔綱,戲服由該品牌首席設計師卡爾•拉格斐親手打造。
參考
^ Ingrid Sischy. 可可•香奈爾. TIME 100 - 世紀影響最大的100人. TIME. 1998年6月8日 [2006年9月29日].
^ (英文)Coco Chanel. Time.com [2009-08-06].
外部連接
香奈兒官方網站
可可•香奈兒二戰期間是納粹特工(英文)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AF%E5%8F%AF%C2%B7%E9%A6%99%E5%A5%88%E5%B0%94
香奈兒 維基百科
位於巴黎的Chanel總部
香奈兒股份有限公司,普遍簡稱為香奈兒(法語:Chanel),是由可可•香奈兒在1909年創辦的巴黎女裝店。這家小商店開始只賣女士的頭飾,而在一年內搬遷至康邦街(Rue Cambon)。小店的輝煌來自於它的旗幟香奈兒五號香水(1921年五月,當香水創作師Ernest Beaux呈現給香奈兒多重的香水選擇,香奈兒幾乎毫無猶豫地選出了第五款,之後成為香奈兒五號香水。),以及廣受歡迎的香奈兒套裝——一個優雅的設計,包括齊膝短裙和幹練的短上裝,傳統上用毛線織成,黑色裁邊和金色紐扣,配穿大串珍珠項鏈。
香奈兒不是股份有限公司,參考英文版wiki,可以發現是私有企業,不是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籌資。 而Chanel的股票是不向社會發行的。
歷史
1910年,香奈兒替原本穿著裙子打球的女人們設計了運動的褲裝,之後又拋棄束腹,設計了以男性服裝為元素的寬鬆上衣。這些特立獨行的行徑使這位離經叛道卻熱愛山茶花的夫人,成為當時女性主義啟蒙的重要起源。
自從香奈兒五號於(Chanel N°5)1923年面世以來,可可•香奈兒的時尚風靡倫敦和巴黎的社交圈,購買者趨之若鶩。香奈兒選擇住進了麗茲賓館,而她所居住的套間至今仍稱為「可可•香奈兒套房」。
1971年香奈兒逝世。德國設計師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在1986年才開始接任Chanel設計大權。
年輕的拉格斐在第一季時就剪破Chanel雪紡長裙的裙襬,搭配Chanel外套,再加上鮮豔誇張的假珠寶飾品,讓習慣Chanel優雅傳統的時尚界非常震驚,後來事實才證明拉格斐叛逆的天才與特出就與年輕時的香奈兒同出一轍,並將Chanel王國領向另一個顛峰。 不論是正式的TWEED套裝、休閒的CRUISE WEAR甚至是禮服,Chanel一眼看來並不突出的剪裁,實際上對身材有非常精緻的修飾效果。
飾品部分,Chanel是第一個打破「珠寶迷思」的品牌,提倡將真假珠寶搭配在一起。 Chanel展現出過人的優雅,並展露屬於個人的風格。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99%E5%A5%88%E5%84%BF
仙俠進入亂紀元
2021年的《千古玦塵》豆瓣評分5.8,2022年的《沉香如屑》豆瓣評分5.9。仙俠失去了既定的類型號召力,進入了亂紀元。
中國劇出海東南亞:古裝劇贏了
他們覺得那時的中國文化是非常鼎盛且富有魅力的,另外是這些劇作國外是拍不了的。比如《陳情令》被翻譯成13種語言在多個國家播出,很多觀眾都沉迷在劇中的古典國風魅力之中,所以我覺得還是要對國產內容有信心。
對於近期詆毀滿江紅的事情,我有點個人的觀察
1.針對導演的,但凡張藝謀的作品,總有一群人會出來說三道四。 2.商業行為,有些商家就喜歡玩這種低級的商業行銷,一拉一踩之間,達成自己的目的。 3.不排除確實有從電影本身喜好的評論, 我兩部電影都看了,包括我的家裡人,一致認為喜歡滿江紅更多一些。
回應
2023年春節檔票房大戰:44.2億《滿江紅》向左,38.57億《流浪地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