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澤伸也著《LV時尚王國》(商周出版,2004)
路易威登的全球化,是在Bernard Arnault發覺高級品牌擁有的潛在力與市場未來性以後。Bernard Arnault繼承了父親在法國經營的建築事業,亞諾預料高級品牌的市場會擴大到席捲全球,LVMH這間控股公司收購了為數眾多的知名品牌;至此構築了一個高級品牌的大王國。此一集團其實包含了超過五十家形形色色的品牌、例如克莉絲汀.迪奧、紀梵希、Celine、Christian Lacroix、Fendi、唐娜.凱倫、LOEWE、CHAUMET與FRED的珠寶、EBEL與TAG Heuer的手錶、軒尼詩(Hennessy)與MOET&CHANDON以及Pommery與Dom Perignon的酒等等,皆屬該控股公司旗下品牌;而路易威登也是屬於LVMH所擁有的眾高級品牌其中之一。本書最大的目的,就是一一探究、剖析LVMH如何管理旗下眾多高級品牌?如何在經濟不景氣中成長?高級品牌事業,並不再是用三言兩語的來形容它是「流行物」、或是「屬於有錢人的一部份」這樣的單純了。它是以世界為規模所展開的大型事業,除了需具備設計師敏銳的感性之外,還要有行銷的能力、以及掌控製造與通路的經營能力,它左右著企業的沈浮。現在,設計師個人的能力、迷人的特質,都漸漸地成為高級品牌的要素之一。就LV的成功而言,LVMH的領導指揮也是不容忽視的
作者簡介
長澤伸也,立命館大學經營學部教授、工學博士。1955年生於日本新瀉市。1980年完成早稻田大學研究所課程。曾任亞細亞大學助教等教職,並於1995年起就任現職。專長領域為感性工學、商品開發管理。著有《口述行銷》《感性商品開發》《孕育暢銷商品企劃之七個道具—隨手可得篇》等著作。
序
流行服飾的大本營──東京表參道上,出現了一處新的「名勝地點」,那就是由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在二○○二年九月一日所開幕啟用的「路易威登表參道大樓」。它不僅僅是店面寬敞,更具備了提供多用途使用的「LV會館」、還有以顧客為導向的「LV沙龍」等設施、是由路易威登初次成立的一棟「綜合大樓」;店面共分地上八樓與地下兩層,總面積為三千三百二十七平方公尺,規模已超越了巴黎,為世界最大。其中的展示包括融入了傳統式路易威登皮箱的嶄新設計,自開幕前便獲得許多媒體的爭相報導,吸引了所有高級品牌愛用者的目光。
配合旗艦店的開幕,主力商品也已準備好就緒。經歷了第一代創始人路易到目前第五代的派翠克,長達一百五十個年頭,不斷將講究細緻的手工皮箱呈現在世人面前的LV品牌,終於推出了手錶商品;並且率先巴黎,在位於表參道的LV新館隆重登場,不外乎就是為了刺激一下喜愛名牌的日本人們的購買慾。同時,多家雜誌並推出的LV的特集報導。其中雜誌內容還刊載了限量手錶五十只、每只預售三十九萬日元等詳細的資訊。不可置否的,這確實挑起了LV迷的購買慾。
平常週日清早一片安詳寧靜的表參道,唯獨九月一日這天,從表參道上的LV館開始就大排長龍,令路人目瞪口呆。聽說排在最前頭、看似大學生的年輕男同學,從兩天前就開始露宿排隊了。當然,他的目的就是購買限量推出的商品!隨著開幕時間的接近,隊伍也愈排愈長;就在開店時間的十一點左右,已經排了一公裏長、約一千四百人。
正門在比十一點開啟之後,限量推出的商品好像不翼而飛似的暢銷;造成話題的名錶從一只十九萬日元的石英錶,到一只一百萬日圓的自動上鍊的CHRONOGRAPH碼錶,都在當天銷售一空;儘管限量皮包商品雖然因進貨數量不足而引發了爭議問題,最後所有的四萬七千元與六萬三千元各一千個、外加預約皮包,也全都銷售一空。這種受歡迎的程度,讓人懷疑這是不是有確認過價錢後的購買行為,因為在這裡嗅不到一絲絲通貨緊縮或不景氣的氣息。
路易威登是一個人盡皆知的法國名牌,但是它的商品的最大宗消費者,就是日本人了。日本人不僅在日本的百貨公司購買LV商品,到了巴黎的總店、甚至是在出國旅遊時的免稅商品店都會買。目前,光是日本法人方面的營業額就超過一千億日元,淩駕在法國之上,其實這項成績已超越了全球市場的四成以上。這個在日本擁有超人氣的路易威登,除了帶給亞洲、也締造了全球性營業額的提昇。受到歡迎的高級名牌,當然不只限於路易威登而已;還有克莉絲汀.迪奧(Christian Dior)、紀梵希(GIVENCHY)、香奈兒(Chanel)、瑟琳(CELINE、古馳(GUCCI)、芬迪(FENDI)、愛馬仕(HERMES)、HERRAGAMO、蒂芬妮(TIFFANY)、亞曼尼(EMPORIO ARMANI)等等。這些歐美的老品牌已經深植在世界各地的人們心中,特別是日本的女性,對於高級名牌有著盲從的心態。路易威登曾經是以有錢人為對象來經營小型買賣的家族式工作室,但現在已經發展成以全世界中堅階層為對象的大型事業了。
路易威登的全球化,是在貝納‧亞諾(Bernard Arnaud)發覺高級品牌擁有的潛在力與市場未來性以後。貝納‧亞諾繼承了父親在法國經營的建築事業,亞諾預料高級品牌的市場會擴大到席捲全球,於是透過LVMH這間控股公司收購了為數眾多的知名品牌;至此構築了一個高級品牌的大王國。雖然這個集團的名稱並沒有廣為人知,但此一集團其實包含了超過五十家形形色色的品牌、例如克莉絲汀.迪奧、紀梵希、瑟琳、Christian Lacroix、芬迪、唐娜.凱倫、洛威(LOEWE)、CHAUMET與FRED的珠寶、EBEL與TAG Heuer的手錶、軒尼詩(Hennessy)與MOET&CHANDON以及Pommery與Dom Perignon的酒等等,皆屬該控股公司旗下品牌;而路易威登也是屬於LVMH所擁有的眾高級品牌其中之一。談起LVMH,它其實是由路易威登與Moet Hennessy兩家公司所合併而成的。其中的來龍去脈,將在本書的第一章裡詳加說明。
在路易威登之後,克莉絲汀.迪奧同樣也緊跟著在表參道上蓋大樓;總面積接近一千五百平方公尺,裡頭進駐了迪奧的大型旗艦店。媒體報導表示:這將和位於巴黎蒙田(Montaigne)大道上的總店、以及紐約曼哈頓(Manhattan)店並列為世界級重要據點之一。雖然開幕預定日是在二○○三年的夏天,但是迪奧選擇將建築預定地的工程圍牆打造成像是舞臺一般,在此可以看到著名的女名星或是歌手們同臺較勁般的「演出」。這不僅呈現了名牌原有的氣勢,似乎也符合了PR策略手法。不過,正確而言,應該是說巧妙的PR策略維持著此高級品牌的氣勢。
在日本,因為消費能力持續的滑落,許多企業正為了業績的低迷所苦惱。服飾業也不例外。然而,少數的企業中,一部份類似LV這類的代表性高級品牌卻依然維持著良好的狀況。在麥當勞推出一個漢堡五十九元的時候,一個需要花費數十萬日幣的高級皮包,預約卻應接不暇的人氣,簡直無法擋。在日本,滿街都是只願意用一碗兩百八十日元的牛肉蓋飯填飽肚子,卻可以毫不在乎的花將近一萬日元買一件T-SHIRT的年輕人。
這種稱為「消費兩極化」或者說是「堅持性消費」的現象有愈來愈強的趨勢。加上美國同時期所發生的恐怖份子攻擊事件、以及IT產業的泡沫化潰堤,使得日本經濟想要脫離通貨緊縮,更是難上加難。在這種環境之下,LVMH於二○○一年度在日本的銷售總額仍呈現兩位數的成長,達到十八億一千六百萬歐元,使得全世界的銷售總額攀升到一百二十二億二千九百萬歐元(約一兆四千億日元)。而緊接著日本之後,亞洲其他各國也開始積極的展開販賣策略。銷售額持續上升。「強勢的品牌就要讓它更強!」──在這種世界性的潮流當中,LVMH不曾改變它的強勢投資策略。不曉得其它一直以降價來與之競爭的企業,對於這樣的事實做何感想呢?
高級品牌事業,並不再是用三言兩語的來形容它是「流行物」、或是「屬於有錢人的一部份」這樣的單純了。它是以世界為規模所展開的大型事業,除了需具備設計師敏銳的感性之外,還要有行銷的能力、以及掌控製造與通路的經營能力,它左右著企業的沈浮。現在,設計師個人的能力、迷人的特質,都漸漸地成為高級品牌的要素之一。就LV的成功而言,LVMH的領導指揮也是不容忽視的。
雖然說路易威登與克莉絲汀.迪奧同樣隸屬於LVMH的旗下公司,然而在LV於表參道的盛大開幕會上,卻不見迪奧社員的協助。儘管日本路易威登的董事長秦鄉次郎也任職了迪奧於日本法人的會長一職,但是兩家公司終究是互為強大的競爭對手。不過,各名牌還不單只有競爭而已,據說在私下顧客見不到的地方,仍會相互協助。而這種領導指揮各個品牌相互競爭與協調的舵手,就是LVMH的任務了。
雖然高級品牌的名號已名聞遐邇,但是LVMH對於一般消費者,仍是相當陌生的集團名稱。本書最大的目的,就是一一探究、剖析LVMH如何管理旗下眾多高級品牌?如何在經濟不景氣中成長?第一章就從具有先見之明的貝納‧亞諾洞悉高級品牌的潛在力、並強勁的推行拓展世界市場,使得名牌帝國得以誕生的歷史開始說起。
規避金融危機 三大時尚品牌削減開支 2008-12-19時尚網
近日,CK與DKNY設計總監也表示將縮減09年預算,老佛爺更是搬離巴黎豪宅以縮減開支。老佛爺卡爾-拉格菲爾德爲避經濟衰退,搬離巴黎豪宅
根據《鏡報》報道,唯恐自己顯得不懂事,卡爾-拉格菲爾德現在也准備勒緊褲腰帶了:本周接受德國周刊Die Zeit采訪時,這位高級定制設計者說:“我搬到了巴黎一處較小的房子裏,我現在不幻想擁有這麽多東西。”
不過他的家政人員不會因此失業。他說:“女傭、司機和廚師仍然是必需的。”
卡爾還有其他“必需品”,包括三輛hummer,兩輛在巴黎,一輛在蒙特卡羅。他說:“Hummer就像坦克,讓我有安全感。我不想和別人在同一級別上駕駛。”盡管他最近在佛蒙特州買了新家,但他說那並不是虛華的。“事實上是很清教徒化的。對我來說,那是謙遜的一種新形式。”
根據《紐約雜志》網站報道,即使是DKNY和Calvin Klein也都沒有逃過經濟衰退的影響。15日晚在DKNY城市禪精品店舉辦的一場派對上,凱倫和Calvin Klein的弗蘭西斯克-科斯塔均表示他們的秋冬系列的規模可能比以往要小。科斯塔說:“一個系列……你希望是最有創造性的,最美的,最精致的——在這些方面我們不會變。可能這個系列會變小,但是依然會讓人興奮。”科斯塔承認Calvin Klein在未來兩年削減了預算。“沒有損害性,但是和我們面臨的現實是一致的。”凱倫也面臨近似的情況,她說她“拼命”讓秋季系列縮小。
科斯塔沒有透露秋季系列的靈感來源,他想給大家一個驚喜。凱倫也回避了這個問題,她說:“我剛從華盛頓回來。職業女性的著裝影響了我,女性的力量。”也許她將來會做更多褲裝。
http://www.trends.com.cn/luxury/2008-12/162671_2.shtml
金融危機 時尚界該何去何從
最近幾個月,隨便翻開一本商業周刊,經常看見這樣的照片:一對中年夫婦帶著兩三個孩子,愁容滿面,身後是嶄新的兩層獨立房,卻因付不起按揭,即將被銀行收回。次級房貸危機引發的經濟蕭條,自去年夏天,在美國全面展開。汽油突破四美元一加侖,據統計,美國公路上的車流量,比去年同期少了百分之十。汽油一貴,物價就跟著漲,支撐美國經濟的中産階級不得不捂著錢包,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在這場金融海嘯中,全球各大奢侈品集團也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然而有趣的是,奢侈品的銷量卻不減反增,當然也有一些盛極一時的老牌奢侈品牌瀕臨倒閉。一些與房市聯系緊密的零售商,包括窗簾經銷商羅斯比,以及在商場營銷的品牌Miss Sixty都遭遇不同程度的困境。經濟不景,時尚品牌受累,這種情形似乎又回來了。
經濟與時尚 有人歡笑有人愁
打開香港電視,最突出的報道不再是《溏心風暴》幾位女主角搶“視後”,而是被再三強調的“金融海嘯”,跟1998年那次“風暴”相比,字眼同樣驚心動魄;再翻看報紙雜志,說一些著名時裝店開始出現倒閉潮,如擔任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禦用裁縫幾十年的英國高級定制時裝生産商哈迪?埃米斯瀕臨破産。據英國《衛報》報道,一些與房市聯系緊密的零售商,包括窗簾經銷商羅斯比,以及在商場營銷的品牌Miss Sixty都遭遇不同程度的困境。基于1920 年代以來就立足于世的理論,服裝長度隨著經濟的增長或衰退而增減———股指下降的時候,裙長也會下降。近期在各大時裝之都發布的新款,昭示了08 秋冬的不景氣的狀況,一些以迷你裙著稱的設計師的T 臺上也出現戲劇性的“膝下轉變......
《花花公子》遭遇金融危機
美女全裸爲82歲老壽星慶生,剛剛過去的生日喜慶並沒有沖散赫夫納的煩心事:金融危機波及到83歲的赫夫納和他的《花花公子》王國,據說目前他的股票已經跌了七成,傳言要被迫裁員以渡過經濟危機,看來“花花公子”的晚年有點淒涼。
去冰島購買“廉價”奢侈品
冰島的金融危機影響到了Baugur集團,這家冰島人Jón Ásgeir Jóhannesson的財團旗下擁有英國零售商House of Fraser,品牌Oasis、Karen Millen等,以及前Pucci創意總監Matthew Williamson的個人品牌。
http://www.trends.com.cn/z/trends/2008-10/157215.shtml
窮中作樂 “衰退時尚”興起 2008-11-11 時尚網
最近很多傳媒報道,美國在金融海嘯的洗禮下,國民過著“今日不知明日事”的悲慘生活。大量金融業者面對失業窘境,榮華富貴灰飛煙滅,甚至很多專業人士例如醫生、律師等,也抱著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鍾的心態,前途黯淡。
國家危機總是刺激儲蓄上漲的。二戰期間,美國的儲蓄率上升到25%。于是,不少專家預測,美國人爲了適應新形勢,會迫于無奈改變他們近幾十年來的生活模式———戒絕先使未來錢的習慣,從此不再沈溺在病態的消費欲望中,尤其是《欲望都市》中窮其一生追求“兩個L”(Love and Label,愛和名牌)的生活態度,更是一去不複返。
抱持這種看法的專家,也實在太小看了現代人對消費的堅持。窮風流餓快活,窮也要窮得有尊嚴!在今天,節約的負面含義“吝嗇、小氣、抛棄樂趣”都被摒棄在外了。“我們節約的目的不是爲了削減成本,減少開支,或者增加儲蓄,而是爲了更好地享受生活中美好的事務。”美國價值研究所主席大衛?布蘭肯霍恩說。節儉同樣也可以有許多美妙迷人的東西,看看本傑明?富蘭克林的《財富之路》就知道了。爲了繼續享受消費帶來的樂趣,“衰退時尚”(Recession Chic)的討論因而大行其道。什麽是“衰退時尚”?簡單來說就是看菜吃飯,降低消費層次。
給消費者繼續消費的理由
當然了,在如今的經濟氣候之下,買一個四到五位數的手袋看起來已經很瘋狂了,時尚業仿佛也應該有一些新的內涵。Chanel、Prada、Gucci統統買不起,妥協一下,原來也有很多低價品牌,可以幫助你用少量的金錢營造名牌味。“衰退時尚”講求眼光與真正的品味配搭,當中大有學問,于是就有一些所謂Recessionista———“衰退時尚達人”的出現,這是與fashionista———頂級時髦的人相對應的一類人。他們同樣過著華美的時尚生活,但不同的是,他們不會追逐一線國際大牌,不搶購限量版紀念版,不一擲千金購買一條手鏈一只皮包,他們淘小店,買二線品牌産品,熟知如何趁著打折季囤積好貨色,甚至透過網絡互相交換訊息,分享消費情報,介紹自己在經濟狀況最差劣的時候,如何貫徹“衰退時尚”的最高指導原則———平、靚、正!
這一術語可能是新的,但是在艱難的歲月裏轉換消費觀念的理念卻早已有之。1930年大蕭條開始的時候,希爾斯公司的一本目錄提供了“智慧經濟精神下的新模式外套”,商品標價都在9.75美元到25美元之間。口號爲“聰明點,節儉點”和“時尚經濟看過來”的一些促銷服裝價位則在4.98美元到8.98美元之間。
1987年股市崩盤之時,設計師們紛紛開始推出不那麽貴的二線品牌。比方說,1989年唐娜?凱倫推出的DKNY。
當然,“衰退時尚達人”根源于經濟狀況的艱難。財政主管人員率先使用這個詞語來指代那些預言了經濟衰退,或者相信經濟衰退將會在長期內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的那一類人。但是在過去的6個月內,國際法專家、零售商人,甚至爲數不少的消費者們,給了這個詞語新的定義,並且將它與fashionista相對應起來。
加利福尼亞的IBM市場經理瑪麗?霍爾過去用的是Anya Hindmarch的1235美元的皮質鑲金屬配件的手袋。聽到經濟危機的警報聲之後,她轉而到Target購買款式類似的手袋,設計師還是Anya Hindmarch,不過材質是聚氯乙烯,價格是49.99美元。“在目前的經濟情況下,我也要有點改革了。”霍爾太太說。霍爾太太甚至還專門開辟了一個博客,在上面記錄她買到的便宜又時髦的東西,網址是therecessionista.blogspot.com。
精通各種新興詞彙與俚語的詞典編輯格蘭特?巴蘭特說,這個詞的誕生其實是給了人們買更多東西的理由。“在某種程度上,這是給了消費者繼續消費習慣的理由。”
節約的道德價值在下降
實際上,和許多三十多歲的美國人一樣,我的父母在大蕭條及二戰期間都還是孩子,而這樣的父母給了我“厲行節約”的教育。回憶起那個時候,節約根本不僅僅是在艱難時期生存的必須而已,而是一種長期以來都得到推崇的美德。即便是我的青少年時期,什麽“省下來的一分錢就是賺到的一分錢”、“用到盡,穿到破”、 “能用舊的就不換新的”之類的俗語都還被很認真地學習過。而今天,這些話聽起來就像是維多利亞時代的箍環撐裙一樣古怪而不合時宜。我們可以說經濟理念來來去去,但是提倡限制消費的那種節約觀念已經不再適合用來指導人們今天對金錢的態度及行爲了。
不僅僅是因爲人們的儲蓄率低———今天美國人的儲蓄率是六十年以來最低的,估算結果接近于零。同時,個人債務卻是創紀錄地高。圍繞這個趨勢,經濟學界有一些很有趣的爭論。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克裏斯托弗?D?卡羅爾說:“毫無疑問人們的儲蓄率在下降。毫無疑問節約的道德價值在下降。”但是他補充了一句:“對于一個儲蓄需要越來越少的世界來說,這或許是一種理智的做法。”
卡內基?梅隆大學研究節儉經濟的經濟學教授喬治?溫斯坦最近研究了習慣節約的人和花錢大手大腳的人之間的區別,得出來的結論非常驚人。在世道正常的時候,習慣節約的人的確比大手大腳的人用錢更加謹慎更加少。而一旦情況開始惡化,習慣節約的人開始心慌意亂失去安全感的時候,則會變得比平時就大手大腳的人更加容易揮霍。他的結論是,節約不僅僅是一種脆弱的品質,對很多人來說它“對于環境條件來說極爲易變”。所以他提出,哪怕是爲了避免過度揮霍也不應當提倡握緊錢袋抵制消費的節約態度,相反,保持一種長期的、一以貫之的、和緩的、正面的、積極的消費觀念才是更值得提倡的。而這,不正是Recessionista們正在做的嗎?
商界方面也留意到了這個“難得的機遇”,于是嘗試推出Recessionista Collection來促銷。美其名曰爲“衰退時尚”的時尚潮流做出點點貢獻,換句話說,其實就是大出血大減價。真是不能不佩服他們這種苦中作樂的精神。也就是這種精神,使大家有理由相信超強的複原能力一定能克服金融海嘯帶來的影響。還是那句老話:在環境最壞的時候,縱使我們沒有樂觀的理由,但也絕對沒有悲觀的權利。(新快報)
http://www.trends.com.cn/trends_world/view/2008-11/158385.shtml
金融危機時尚界三大怪事 2009-02-11時尚網
有的時候覺得時尚挺有趣,尤其是把它放在經濟大環境中來看。什麽口紅經濟、裙擺理論不都是關于這個的麽?
不過最近,關于時尚與經濟的關系也探討的夠多了,真是讓人覺得無聊的很。總不能因爲經濟不好,時尚也跟著搞的灰頭土臉的,再也沒有了往日的風采。但是,關于經濟危機和時尚,我還是想再來聊一聊,因爲出了很奇怪有趣的事情。
第一出:秋褲和睡衣莫名其妙的流行
有一種理論認爲,如果女裝的存在除了滿足虛榮心之外還有別的意義,那就是訓練男人去欣賞女人身體的每一個部分。有人或許會覺得,過往那些時代的女裝對于裙撐、低領口和短裙擺的強調不是顯得太多余就是太實際了。
而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裏,男人們被要求努力培養對女人腿部的鑒賞能力。毫無疑問,腿部是2008 年女裝界的第一要素,爲了展現美腿,女人們極盡所能地穿上各種令人難以置信的裝束。
而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裏,男人們被要求努力培養對女人腿部的鑒賞能力。毫無疑問,腿部是2008 年女裝界的第一要素,爲了展現美腿,女人們極盡所能地穿上各種令人難以置信的裝束。
很顯然,其中最荒謬的一件單品就是時尚雜志集體追捧的legging:“像油一樣光滑的束腿褲”,而在那些心智健全的局外人的眼裏,它們就是用漆皮做成的束腿褲。
去年冬天,出于審美考慮,一位時尚雜志女主編宣稱不倡導穿秋褲,引發了關于秋褲的大討論。還有人考據,在西方服飾曆史中秋褲這個東西可能不存在,但證據不足,不得不向東方學家求助:“薩義德先生,您穿秋褲嗎?”
今年這些喧囂與疑惑都不見了,因爲出現了Legging。沒有確切的中文翻譯,綁腿,緊腿褲,連褲襪……絕不是絲襪,大多爲黑色、緊身、女用,添加萊卡,偶見羊毛。它在形態上符合時尚標准,在功用上,根本就是秋褲,甚至秋褲之至高境界——毛褲。
本來以爲這已經很奇怪了(好看不好看另說),結果到了今年,可好,更詭異的來了:出了睡衣。
如果說legging的流行是女人爲了展示美腿,男人爲了欣賞美麗的話,睡衣流行的理由全變了,那其實和時尚都沒什麽太大關系:要怪就怪眼下人們想遠離經濟蕭條、想把頭埋進沙子裏或羽絨被裏的願望吧。
大牌紛紛把視線轉到了這些以往不怎麽入時尚之流的單品,Alberta Ferretti也推出粉色緞子包裹式女式睡衣,這股風潮還帶給了男裝,D&G和Veronique Branquinho的2009春夏男裝系列中,都能見到拉帶式睡褲,大家都不約而同地跟起了這個潮流。據說伯明翰足球俱樂部董事總經理Karren Brady最近也買了一套洛杉磯睡服品牌Jonquil的斜裁緞子女式睡衣,並打算把它“當成禮服穿”。
除了個別人的癖好外,這個現象一度被認爲和當下經濟息息相關。“一方面,那些在繁榮時期業務繁忙的人們清閑了,他們有更多時間呆在家裏,包括整天窩在家中的自由職業者也在增加,他們可不想邋遢地過日子,一件豪華版睡衣顯然是個好主意。”一位時尚圈資深編輯表示自己正有打算購置一套睡衣,給“睡衣經濟”做個表率,“不能呆在床上,至少呆在能在床上穿的東西裏面。”
甚至有評論認爲,這是人們希望遠離經濟蕭條的願望,同時,大家更注重家居生活的安全感和舒適感。而當一套睡衣的價格昂貴到可以購買不錯的成衣時,很多人是很樂意展示的。盡管經濟低迷,“人們卻在投資于華美的家常便服。他們想要與奢華的東西緊密依偎。”
第二出:大牌流行和經濟危機反著來?
衣服款式向來受到經濟發展的牽制,從所謂的“迷你裙指數”,到二戰後興起的“新風貌”,不僅是一場時尚革命,也是一場經濟革命。這本來是正常的,可是如今看來,就流行趨勢而言,時間上卻有點小小的不對。
早在今年1月的08秋冬發布會上,灰黑的塵埃紛紛揚揚灑落T臺,而7月號意大利版的《VOGUE》則全數由黑人模特擔綱主角,你或許可以猜想,時裝設計師比經濟學家更早嗅到了這場全球金融風暴的味道?
曾經有專家提醒過地球的“黑色經濟”,因爲工業型經濟大量消耗煤炭、石油等黑色能源。但是還等不及地球染色,我們全身已經披上了黑色。就在這一季秋冬的服裝潮流中,我們也能夠從敏感的設計師手中嗅出低迷的氣息:在Helmut、Costume Nationale、Chanel和老Karl自己的Lagerfeld Gallery時裝發布會上,模特兒全是從頭黑到腳。黑色以不同布料呈現出不同的質感和意義:絲綢發亮的黑,帶著沒落貴族的氣息;透視薄紗的黑,一層又一層的包裹著身體,愈發顯得神秘;而粗獷的哥特式裝束,在狂野的同時也讓人得以暫時抽離出現實的缺憾,美得叫人窒息。
本來以爲09這季會將黑色死撐到底,好歹也有點經濟危機的感覺,可是事實上……
與以往相比,要預測女人在2009年將會怎麽穿是一個尤其棘手的難題,原因很簡單,因爲設計師和零售商們早先提出的各種構想如今全都被籠罩在經濟危機的陰影中。
我們不禁要爲Louis Vuitton、Prada、Balmain等品牌的設計師們感到難過,因爲他們把2009春夏女裝的主題鎖定在金色、細高跟鞋和龐大的肩墊上。面對不斷上升的失業率,這些1980年代式的華麗穿法恐怕會顯得很不合時宜。不過,Marc Jacobs的春夏系列似乎很有預見性,因爲它們從20世紀二三十年代(也就是上一個大蕭條時期)的時尚中汲取了不少靈感。
第三出:難A還是不難A
前幾年經濟一片繁榮,設計師們都大大賺了一票,但現在還有多少失業銀行家夫婦願意掏錢購買800英鎊的鞋子呢—更何況這些鞋子穿起來幾乎寸步難行。隨著全球金融泡沫的破滅,生活將變得簡單,心境重歸質樸,因此09春夏季是一個回歸樸實、崇尚安全的季節。全球經濟的低迷,導致零售市場基本款盛行。何謂安全,如基本黑白灰、中性色、如經典款式,襯衫、套裝,如極度簡潔,去掉裝飾和累贅。
有人說,經濟低迷的時候,男人可以堅持不買衣服,而女人怎麽辦呢,絕對不能忍受千篇一律,不過至少女人的簡樸可以體現在精神層面上。因此所謂的走向安全的風格路線,也就是在這種看似平淡無奇卻又想方設法展現個性的理念,其實這對設計師來說是極富有挑戰的。以下就女士襯衫和連衣裙的流行趨勢開始剖析09春夏樸實的回歸。一切都是有關質樸的表現方式,比如充滿手織物風格的桌布式格子棉布、傳統英式花朵印花、睡衣式條紋棉布和淺藍牛仔的應用,同時結合古舊的漂白、褪色和揉皺處理。
但是,別以爲經濟是一張能夠去除時尚過剩産物的濾網,因爲最後留存下來的很可能是那些最容易被廉價仿造的時尚元素。比如走回樸實的衣服,那就相對好A。
還有一個但是。09年時尚的某個流行趨勢就是流行“褶皺”。褶皺是出了名的難A元素。皺褶是通過重疊、排列、組合等處理技巧結合疏密、凹凸、起伏等多種運動性的變化,改變衣服的質感和造型。在這些複雜工藝中,“褶皺”就是其中運用得最多的門檻,比如Dior和Givenchy用在長裙上的褶襇,據說前者是Galliano在日本折紙工藝的啓發下,做的特殊設計,而這些褶皺總是讓仿冒者們望而生畏,不願再花時間和心機了。
在Prada09春夏時裝發布上,一開場那套被揉皺的閃光面料的衣裙讓大家耳目一新,成爲近日的時尚頭條。是的,在2009,皺褶風又吹起來了!大皺、小皺、風琴皺、壓紋皺……皺褶被大規模使用,其手法之多、手工之細、創意之美,讓人目不暇接。還是那句話,時尚永遠不會是千篇一律,她會給人帶來太多驚喜與訝異。
http://www.trends.com.cn/fashion/topic/2009-02/173944_4.shtml
老美逃避現實 更哈電影【聯合報2008.07.20
儘管經濟不景氣、華爾街股市進入熊市,好萊塢照樣財源滾滾。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18日報導,最新票房數字顯示,迪士尼與皮克斯動畫工作室(Disney-Pixar)出品的影片「瓦力」(Wall E),以及6月新片「慾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賣座均佳,而且與去年相比,今年6月電影觀眾增加了17%。
「瓦力」首映的第一個周末就賺進6300萬元;外界看好的「慾望城市」首映周末的票房成績接近5700萬元,到現在則累進到1億4800萬元。「印第安納瓊斯:水晶骷髏王國」自5月底首映以來,全球賣座達到3億1100萬元。
序曲影業公司(Overture Films)全球發行總裁艾迪(Peter Adee)說:「生意非常好。我們非常高興。」
美國民眾現在對度假和車子加油可能會精打細算,但他們實在不願犧牲偶爾晚上看一場電影的樂趣。事實是,美國人節省度日之際,看電影是最劃算的娛樂。一名男士坦率告訴ABC News,看電影比上館子吃飯和城裡其他的娛樂都省錢。
歷史也證明,電影業現在一片榮景,確有原因。大蕭條時期 (Great Depression),電影院總是滿座。大家都想逃避一下現實。
目前,一張電影票大約是七元,上漲速度比通貨膨脹率慢。自1991年以來,電影票價格上漲約67%,跟棒球賽門票上漲到以前的三倍多相比,看電影還是劃算多了
韓媒:日本年輕人愛上“中華妝”
韓國《中央日報》2023-01-29日文章,原題:被有“四千年美女”之稱的中國美人迷住……中國化妝品在日本暢銷的原因。據最新一期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報導,最近日本女性很喜歡模仿像中國偶像團體SNH48鞠婧禕這樣的中國美女的化妝方法,“中華妝”有很高人氣。因為日本年輕一代不同於老一代人,對中國的偏見較少,且認為“中華妝”本身具有魅力。
就在幾年前,中國風妝容還被稱為“Chiborg”(China“中國”和Cyborg“半機械人”的合成詞),意指這類妝容近乎機器人一樣精緻完美。大紅唇和濃密清晰的眉毛是其特點。然而,這一趨勢如今發生了改變。據日本媒體報導,中國風妝容中“純真和欲望”兩手抓的“純欲風”正在日本成為流行。這是使用粉紅色呈現可愛又性感氛圍的化妝方法。
此外,日本女性還對中國的“白開水妝”有濃厚興趣。這種化妝方法主要採用白色系化妝品,強調“自然美人”,給人以沉穩的感覺。據穀歌日本去年統計,純欲風、白開水妝在化妝相關檢索詞中分別佔據第2和第3位。
由於中國妝容在日本大受歡迎,中國本土化妝品品牌在日銷量也隨之增加。中國化妝品是如何吸引日本消費者的呢?日本亞細亞大學教授後藤康浩認為,與半導體等政府主導的產業不同,化妝品是“非政治性的”。他分析稱,日中間存在的領土紛爭等矛盾也幾乎並沒有對日本人的化妝品消費產生影響。日本中壯年層認為中國製造是劣等產品、會避免使用,而在他們子女一代中,類似想法卻越來越淡薄。還有評價稱,中國化妝品本身的品質也較以前有所提高。
日本原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化妝品大國,但從2019年起就被中國趕超。2021年日本化妝品市場規模位元列世界第三,排在美國(802億美元)和中國(517億美元)之後。韓國化妝品市場也進入“前十”圈,規模為120億美元。
回應相關新聞
滯銷、退潮、關店,海外網紅美妝品牌敗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