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26 10:03:42阿楨

北洋水師

不堪回首的「北洋艦隊」!(聯合艦隊又如何?)另參本館:《甲午爭》 北洋 1895《圓園》《虎虎》 《珍珠港》 《太平洋戰爭》 《中途島之役》 《山本五十六》 神風特攻隊 《硫磺島浴血戰》中國 《海權 《國家海上利益論》 《臺灣生存與海權發展》 《海權》

12集電視劇《北洋水師》(1992)

十二集電視連續劇《北洋水師》拍攝于1992年,是繼電影《甲午風雲》之後,又一部反映甲午戰爭、中國近代海軍的影視作品。該劇播出後頗受好評,榮獲了當年度飛天獎最佳電視劇獎,中國電影廠優秀電視劇大獎。
簡介
在地球總面積十分之七的海洋上,沿亞洲大陸的東側,有一條一萬八千公裏的海岸線。整整一百年前,在這條海岸線上,曾出現過一支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六位的龐大艦隊,這就是北洋水師。
劇情
北洋水師 1855年船政大臣沈保楨創辦福州船政學堂,培養了第一批年青的海軍軍官先後成爲福建水師、北洋水師指揮官。
1877年3月31日這些優秀的海軍軍官一部分到英國海軍學院留學,背負了國家給予他們的厚望重托。而明治維新後的日本抓緊購買和制造軍艦加速發展海軍派遣的軍官也在英國留學,成爲他們後來的對手。1874年日本借口硫球漁民被殺炮擊臺灣並派兵登陸。
1884年8月23日13點50分馬江海戰爆發;1888年威震世界的北洋海軍正式成立,擁有大型鐵甲艦兩艘、巡洋艦八艘、炮艦六艘、魚雷艇十六艘、練習艦五艘……合計56艘,官兵4000多人。 
1894年中日朝鮮戰爭爆發,7月25日7時45分日本海軍在鴨綠江口豐島突然襲擊北洋水師艦隊。日本陸軍在艦隊護送下強行登陸朝鮮,向駐防在平壤的清軍猛攻。9月17日12點50分在黃海大東溝海域北洋艦隊與日本聯合艦隊爆發了人類曆史上第一次蒸汽機鐵甲艦隊的大海戰。11月6日日軍攻占荊州。11月7日慈禧太後60大壽傳諭聽戲3天,同日日軍攻占大連,開始向旅順進攻。22-25日師團長山地原志指揮的日本陸軍第一師團開始了長達四天震驚世界的大屠殺,僅幸存爲掩埋屍首的36人,2萬中國人被屠殺。隨後海城失守,日軍攻占遼東半島向山海關逼進。1895年1月20日,日軍攻擊山東半島。北洋水師退守劉公島堅守待援,彈盡糧絕……
看點
十二集電視連續劇《北洋水師》拍攝于1992年,是繼電影《甲午風雲》之後,又一部反映甲午戰爭、中國近代海軍的影視作品。該劇播出後頗受好評,榮獲了當年度飛天獎最佳電視劇獎,中國電影廠優秀電視劇大獎。伴隨著優美動聽的主題曲、悲壯的故事,《北洋水師》整整影響了一代人。
http://www.hudong.com/wiki/%E3%80%8A%E5%8C%97%E6%B4%8B%E6%B0%B4%E5%B8%88%E3%80%8B

美日釣魚台軍演殲滅解放軍 專家:慘過甲午戰爭 (2010/10/04 )

日本產經新聞》昨天(3日)頭條報導,美國海軍和日本自衛隊將在釣魚台附近海域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演練奪回釣魚台群島的作戰計畫,兩階段殲滅中國登島的解放軍。
黃東是資深軍事研究員、澳門國際軍事會會長、中國軍事科技活動中心成員,他接受港媒採訪時表示,現在中國海軍的實力,不但無法和美日軍事同盟抗衡,甚至單挑日本海上自衛隊也會輸,而且比甲午戰爭還慘。
黃東表示,中國海軍從2000年才算真正開始實力擴建,但幾十年來的積弱,短短10年根本無法彌補;中國海軍三大艦隊在名義上有幾百艘戰艦,但大多是等著退役的舊軍艦,真正現代化的只有十幾艘,東海艦隊只有4艘。
黃東指出,日本的上百艘軍艦大多是新裝備,包括多艘最先進的神盾級驅逐艦、可起降直升機的變相航母;而即使中國海軍有強大的潛艇,日本反潛能力更是世界首屈一指,共有200多架先進的反潛巡邏機。黃東認為現階段,「東海千萬不能言戰」。
……………
http://www.nownews.com/2010/10/04/91-2651827.htm

回應
所謂中國海軍不敵日本說法不符常識
黃東指的評論根本不值得一駁,作爲軍事評論員,他犯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即中日之間無論存在多少的曆史怨恨和現實的紛爭糾葛,都應該不會發動戰爭。即使黃東指說的中日的海軍現狀都是百分百真實的(楨:非常失實,單054A艦就已十幾艘!更何況戰力不只憑艘數。又一反中貶中之平可夫?另參本館:《僵局》 保釣再起?),日本也沒有任何資格重演甲午戰爭。
……………
http://bbs.chnqiang.com/viewthread.php?tid=215972&extra=page%3D1

版主2010-10-07 13:19:09回應
海自的戰力目前仍在解放軍之上,
4艘中華神盾對6艘美製神盾的差距....(盾就輸了)
百架P-3C與柴潛更不是其少數新潛艇能應付的

阿楨2010-10-08 12:46:49
不扯核戰
不論空天一體/信息戰
也不析較中日繁多武器之性能(另參本館:飛豹能突襲日本艦隊? 日本“八‧八艦隊”)
單仿對台戰術(另參本館:共軍能阻美救台)
先以巡弋/導彈癱瘓一,二島鏈機場/嚇阻航母
沒了絕對空優的八八/太平洋艦隊又能如何

版主2010-10-08 11:36:07
其實老共與美日聯軍交鋒,即使不慘敗,也不會討到便宜....
(巡弋飛彈美國更多,核武在一般軍事衝突也不會用上,老共只能核武自衛,還沒本錢玩核戰)
更何況,釣島爭議暫時也不會形成全面開戰

阿楨2010-10-08 12:40:20
關鍵是現階段
美日乃海權+攻方
老共是陸權+守方
如美日發動大陸瀕海戰
沒了絕對空優
八八/太平洋艦隊如何逼近釣魚台在內的5百海哩
(而這是近百艘022+陸海空導引下之攻擊範圍)

版主2010-10-15 11:58:13
釣島若開戰,是以海空戰為主,
正是美日聯軍的強項

阿楨 2010-10-17 21:15:49
攻守乃辯証:
如中被迫對台/釣動手(不限動武)是攻
若能阻美日援/占則守成
能攻能守之上兵才能伐謀
故此次保釣中才能不戰屈日之志(另參本館:保釣再起?)

一般共軍武器已不透明,水下武器更甚,不過:
堪與日戰之:Kilo/039AB/040級,應也有十幾艘(另參本館:中國海軍潛艇全集 元級040潛艇 宋級039潛艇)
雖無百架P-3C,但運8/水上/直升反潛機+水下固定反潛裝備,應也足以近海反潛(另參本館:中國反潛裝備發展之路)

反思1997導彈危機以來對共軍之評:
要預算/選票時誇大中國威脅論
搞心戰時則貶之破銅爛鐵
近幾年台美才驚呼兩岸軍力已嚴重失衡
(其實在中大台小字典裡本無「衡」字可言)
同理
隨著共軍AIP潛/052D大驅/航母/兩棲艦/J-14匿踪機...之量產
到時日可別再呼台式之驚

版主2010-10-16 10:44:34
共軍反潛兵力少,裝備亦缺,
是故為何我方要爭取潛艦

阿楨 2010-10-17 21:14:38
1997改1995
巡弋飛彈美國是更多
但美要靠海空射,中能大量射陸
且大陸有東西向戰略縱深
而一,二島鏈則缺(此正是台島地緣戰略之不利)

台潛艦啊
真的石沈大海了
http://mypaper.pchome.com.tw/f14tomcat/post/1321509892
 
大陸中國的世紀海權之夢:再論甲午戰爭>歷史月刊07/07/24 楊溫利
 
  儘管已是超過一個世紀的陳年往事,但中日甲午戰爭至今仍未被世人所淡忘。此戰影響中日兩國國運甚鉅,日本戰勝一躍而為強國,中國戰敗陷入長期的衰弱與混 亂,實為東亞乃至世界歷史上重要的關鍵性轉捩點。甲午一戰的影響至今都還存在,不僅是中國尚未完全從此戰所標誌的「百年屈辱」中恢復,更在於甲午戰爭日後 在戰略與大戰略上所造成的印象與衝擊。然中國「何以失敗?」……
  中國「何以失敗?」對於這個最重要的問題,歷來從政策、戰略、戰術等各個層皆有所檢討、批判,而從中所獲得結論則可總括為:「不知海權。」中國被陸地收了靈魂,既不知如何利用海洋以增進國家的權力與福祉;也不知如何運用海軍兵力以獲致戰爭的勝利。但這一切所顯示的,卻是在甲午戰爭結束百餘年之後,對其經驗教訓與啟示的認識,竟然還是似是而非。因此,本文試圖對過去有關甲午戰爭的批評、解釋,再作一徹底的檢討,並側重在戰略與大戰略上的意涵,至於戰術上的教訓在今日已殊少價值,將以予省略。
  大戰略與建軍備戰
  甲午之敗,第一類的檢討直指大戰略與建軍備戰上的失誤。甲午戰爭前一直主管洋務、外交的清廷北洋大臣李鴻章,最為人所詬病者,是他「純粹守勢」的政策。李鴻章的大戰略規畫,乃是放棄周邊的藩屬國,以爭取本土現代化建設的時間;反觀日本則採取對外擴張的政策。這種差異反映了李鴻章,或說是整個清廷對於海權的 精要缺乏認識,「只知『海防』不知『海權』」,未能參透「海權對歷史過程和國家興衰所產生的效果」。不過,這種批評嚴格的說並不正確。
  首先,儘管清廷的確耗費鉅資建立了龐大的艦隊,且依照海權大師馬漢(A. T. Mahan)之說,艦隊本質上確實就是攻擊性的,但若因此而批評清廷不知採取擴張、攻擊的政策,發揮艦隊的攻擊性,實是本末倒置。因為,政治目的與軍事工 具的正確關係,應該是「工具來適應目的」而非「目的去適應工具」;是因有侵略性的政策才需要攻擊性的軍備,而不是有了攻擊性的軍備所以必須採用侵略政策。 因此,李鴻章在大戰略與建軍備戰的上的失誤,其實是在於他選擇了不當的工具去配合其政策。
  李鴻章的守勢國策,需要的是防禦性的軍備。在海軍方面,依當時十九世紀的科技,便是魚雷(快艇)與水雷。用魚雷艇來進行防禦比艦隊來得經濟,它較小而廉價,可以大量迅速建造,在運用上也不必太在意損失。而與之做為配合的,則是陸軍軍備,以及更為重要的鐵路建設。既然是守勢的國策,清廷並不需要越洋行動, 部隊調動可完全經由陸路,陸上交通確實不便,所以才需要由鐵路的建設來改善。鐵路使得陸軍部隊也可以獲致與船艦相當的機動力,如此便可以迅速調動應付可能存在的登陸威脅。
  當然,若是以今非古,批判李鴻章缺乏見識未免流於事後諸葛,但作為對後世檢討的再批判,可就不同了。以魚雷艇為主海軍建設的理念,與當時法國海軍「少壯派」的思想頗為接近,此派學說在1869年即出現,並於1886年海軍上將奧比(Admiral Theophile Aube)出任法國海軍部長後成為實際的政策,甚至還早於馬漢著作出版的1890年。而鐵路在軍事上的價值,亦已在1861至1865年的美國內戰、1866年普奧戰爭、以及1870年普法戰爭中表露無遺,這一切都不是沒有前例可循的。由此可見,過去論者批評李鴻章或清廷「不知海權的重要性」,批評其 「忽視海防,輕海重陸、日本充分吸收馬漢海權論,重視海洋,採取攻勢的艦隊決戰思想因而導致勝利」,只說對了一半。
  戰略的無知是危險的,而清廷的確是海權無知,但它的「無知」不是不知馬漢的學說,而是不知馬漢以外的學說。馬漢曾表示地理位置是發展海權條件之首,日本為一島國,發展海權是理所當然的;但中國雖有相當的海岸線,卻有更綿長的陸上國界、廣大的領土,以及虎視眈眈的強鄰,是絕對無法忽視陸地的,不該一味追隨海權論與「海主陸從」的觀念。馬漢著作雖然是經典之作,但也是有內在的矛盾:如果發展海權首要條件是地理環境,發展海權又如何是國家走向強盛與權力的必經道路呢?馬漢的理論是歸納的而非演繹的,缺乏邏輯的一貫,歸結英國過去的歷史經驗,只適用於英國這類的全洋(海島)國家;但中國作為一個半洋(大陸)國家,實應採用法國的理論。就像拜師學藝也要切合體質,大陸的中國若找上海洋的馬漢,難免要氣血逆流、走火入魔。
  清廷企圖學習「船堅炮利」,但走錯了方向:清廷對海權一知半解,忘卻了中國「半洋」的本質,錯誤地「重海輕陸」。清廷投入建設海軍的經費,每年高達 2,000萬兩,占中央政府歲入的20%,而陸軍卻僅以地方稅收支應。北洋艦隊最初編成時可謂陣容堂堂,傲視於東亞;但陸軍卻是裝備不齊,編制混亂零散,仍以營為最大編制,甚至也沒有師的組織。相形之下,就是全洋國家的日本,其陸軍至少是全面配發新式單發或連發後膛填裝槍械,裝備比清軍整齊,編制上也組成 混合兵種的師團單位。易言之,與一般認識相反,一味投資於海軍,追求華而不實、不符合守勢國策的大型水面艦隊,嚴重忽視陸權發展,才是清廷在甲午戰爭前建軍備戰上最大的錯誤。
  戰爭指導
  檢討甲午之敗,第二類的批評則指清廷在朝鮮危機降臨之際,未能積極備戰,搶先向朝鮮增兵,作為外交的後盾,顯得畏縮怕事,落居被動。然而這樣的批評,其實仍延續了在大戰略與建軍備戰的錯誤認識:即使面對一場逼進的戰爭,其戰爭指導也不能固執地違逆已因長期大戰略選擇所設下的侷限。清廷在戰爭指導上確實是發生了戰略性的錯誤,但是更佳的戰略不是更積極、攻擊性的,而是更消極、保守的。原因無他,一如西方兵聖克勞塞維茲(Carl von Clausewitz)的精闢闡釋:唯有願以較消極的目的為滿足,才能收穫防禦此一戰爭較強形式的利益。
甲午戰爭期間李鴻章主和,光緒帝則主戰。從戰爭準備來看,中國海陸軍皆弱,李鴻章對此事心知肚明。他奏道「北海鐵快各艦堪備海戰者八艘,餘輪僅共訓練之用」,「海上交鋒恐非勝算」,「陸軍兵力不厚,若另出境援朝擊倭,勢非大舉不辦,一經抽調,則處處空虛,轉為敵所乘,有礙大局」,李鴻章的戰備報告及戰略態勢分析可算相當中肯。既然清軍戰備不足,就不應派兵進入朝鮮此一暴露的位置,而只應以鴨綠江作為前線;且以海洋排拒的設想,北洋艦隊戰力雖不足以出戰爭取黃海的制海權,但若能保時存在、將日軍艦隊嚇阻於渤海灣之外,則可保衛首都並掩護遼東的側翼。如此的戰略雖必須放棄朝鮮,但尚可在鴨綠江國境一線獲得支撐,勝算較大。
  然而,光緒帝卻怎麼也聽不進這些建言,反對撤兵,指示一面備戰,一面談和。儘管在邏輯上,是應由軍事工具去適應政策目標,但是臨到開戰前才想增強軍備已是緩不濟急,理想的政策也只有屈從手段的現實才行。奈何光緒帝不知軍力虛實,李鴻章卻又未能據理力爭、不以去留相逼,反而表示「守尚有餘,而攻則不足」,若「出境援剿」必須「備餉徵兵」,顯得語意不清而「事君不誠」。結果在勉強之下,清廷仍決定海陸併進、派軍增援。清軍海路只以微弱兵力掩護運輸船而未全軍出 擊,終至在豐島海戰中被日艦截獲擊沈;而陸路增援部隊32營約15,000人雖然順利抵達,但日軍亦已增援至16,000人,清軍兵力仍居劣勢。這一切都 是因為政治決策與軍事工具協調不良,使得本無力一戰的清軍勉強出戰,實乃敗兵先戰而後求勝,犯了兵家大忌。
  誠然,清廷戰備的不足,特別是未能持續投資維持、更新艦隊是屢遭責難(千古罵名的「頤和園」興建),但若考察到當時的科技趨勢與中國半洋的秉性,這樣的批評只怕是未得要領。十九世紀下半是軍事科技進步飛快的時期,艦艇主機出力,裝甲材質、速射火砲等等的更新一日千里,船艦可說是才造好就已經落伍,儘管是成軍才6年的北洋艦隊,性能也已不比日本艦隊。廣為引用的李鴻章〈覆奏海軍統將摺〉中云「……我船訂製在先,當時西人船機之學尚未精造至此……」,清楚地反 映了這一點,一路苦苦追趕技術的躍進,豈是長久之計?這凸顯了建軍備戰的選擇,不僅應該配合政策的需要,也必須要考慮到科技的創新與穩定,光是持續投資是不夠的。比較起來,如果清廷是著重在鐵路、陸軍、魚雷快艇這類較為分散、經濟而易於更新的領域,又何以至此呢?最初大戰略選擇所累積的錯誤,並不是一些臨時的補救措施就可以扭轉的。
  海軍戰略
  清廷終於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位置上,展開了一場不該進行的戰爭。但考察戰爭中清軍的軍事戰略作為,又是否已經是最佳的決斷?關於甲午之敗,有關清廷戰略錯誤的批判,不外乎「只知消極防禦不知進攻;採取海守陸攻,避戰保船不知爭奪制海權」。不過,這些批評也同樣是個錯誤。既有清軍戰力不及日本的認識,那便不適合採取攻勢,防禦是戰爭較強的形式,劣勢兵力若還採取攻勢,無異是自取滅亡。
  首先來看海軍戰略。戰術能力是戰略計算的基礎,既然北洋艦隊戰力明顯遜於日本,主張應主動出擊進行艦隊決戰,實在是不可思議。弱勢的艦隊應避免決戰,保持存在,才有可能困擾對手,若出海尋求決戰,那反而正中敵人下懷。海軍作戰中強勢的一方總是想尋求決戰、一勞永逸,弱勢的一方不能讓敵人的企圖得逞。而且,在當時科技的發展態勢之下,強勢艦隊針對弱勢艦隊基地的接近封鎖作為,亦已因魚雷、水雷的發展而變的日益危險。倘若北洋艦隊不是在豐島海戰後,勉強出航、遠離基地,對運送增援部隊的船團提供護航因而與日軍遭遇、被迫接受一場會戰;而是以逸待勞,等日軍自行前來港外封鎖,反而比較有機會重創日艦。因此,李鴻章主張艦隊「不必定與拼擊」、「作猛虎在山之勢」,使日本寄望落空,本來就是正確的戰略。
  對此論者多批繼續評,雖然北洋艦隊確實想作為「存在艦隊」,但卻未找尋敵軍弱點發動襲擊,只知依恃砲台,喪失了艦隊的機動性,終於淪為「要塞艦隊」。然而,這種批卻是對於海軍戰略學說的誤解。儘管依照正統的馬漢觀點,「存在艦隊」的確才是攻擊性的,而「要塞艦隊」則是防禦性的、是不適合艦隊本質的錯誤運 用方式。但馬漢批評重點在於,「要塞艦隊」的錯誤是分散防守各軍港、成了各軍港岸炮的延伸,仍反映了守勢的思維,而不是指艦隊就一定不能停留港中、無論如 何都得出航作戰。換句話說,究竟算是「要塞艦隊」還是「存在艦隊」,重點是部署態勢是否集中,至於是否出航作戰則視情況而定。
  當然,就整個清廷而言,南洋艦隊與北洋艦隊的分佈,的確就是不當的「要塞艦隊」式守勢思想,但甲午一戰清廷不也幾乎是以直隸一地與日本全國拼戰?這是清廷在平定太平天國之亂的過程中,分權下放地方所造成尾大不掉的問題,與海軍戰略無關。就北洋艦隊而言,它在部署上並未犯下「要塞艦隊」的錯誤。而在時機與態勢的研判上,雖說存在艦隊應「伺機」尋找敵人弱點加以襲擊,但是機會並沒有出現。北洋艦隊艦艇航速緩慢、不利迴避優勢日軍,要出港襲擊本非易事;何況,十九世紀末的陸軍對於後方補給的依賴程度,也不似大砲兵交戰的一次大戰或是機械化的二次大戰那般殷切,一時的襲擾殊難奏效。因此,李鴻章避戰保船仍不失為一保險的戰略。
  顯然,採取消級的戰略,避免決戰、依恃砲台、不出海襲擊日艦等決定,都是因艦支性能不足,為保存艦隊所採取的適當措施,李鴻章的海軍戰略並無錯誤。戰局的發展充分映證了這一點:日本艦隊只因北洋艦隊殘部的存在,即不敢依原始計畫侵入渤海、直搗黃龍,北洋艦隊仍達到保衛首都北京的效果;而且日軍也為了消滅這 支艦隊煞費苦心,分出一個軍的龐大兵力,進攻旅順要塞。從此可見,海上會戰日軍雖然取得戰術勝利,但並未達成其戰略目的,即使是坐守港中的北洋艦隊,都還產生了嚇阻與牽制的作用。就此而言,謂黃海海戰清軍「並未失敗」亦不為過。雖說北洋艦隊最後仍落得被殲滅的下場,但那究竟是港灣要塞防守不利,無關艦隊運用;而且,日軍艦隊最後進攻威海的兵力,也是集中主力而來,並未分散露出破綻,北洋艦隊殘部就算出海力拼,仍缺乏勝算;加以艦支航速緩慢,逃脫機會也不大,被殲仍在所難免。因此,北洋艦隊在戰略上唯一的失誤,頂多只是沒有試圖出海擊毀登陸中的日軍,在毀滅前造成日軍更大的損失而已。
  陸戰:勝敗關鍵
  接著則是陸軍戰略。一般普遍認為甲午戰爭勝敗繫於制海權之屬誰,以往對甲午戰爭的論述,也頗集中於海戰的討論,但這正是最可議的論點。雖然在邏輯上,若清軍取得制海權,就徹底斷絕日軍向朝鮮進軍的可能;但反過來說,即使海戰失敗,陸戰仍大有可為,因為清軍並不依賴海路。甲午戰爭究竟是由陸戰決勝的,在海戰之後戰局仍然持續到翌年三月,期間清軍也不是沒有勝利,或至少取得一個較佳和平的機會。但清軍在陸戰卻屢遭敗績,這並非陸上軍事戰略的失誤,更不是海權喪失之過,而純粹是長期陸軍戰備廢弛的結果。
  首先,清軍其實並沒有「海守陸攻」,清廷陸軍只是前進防衛而已。雖說將部隊派往此一暴露的戰線上的確是個錯誤,但如前所述,這是戰爭指導上的問題。在光緒帝的驅使之下,在朝鮮的清軍既不能撤軍又奉命增援,只好退而求其次採取守勢,這在陸軍的戰略上已是最佳的處置了。的確,清軍在開戰之際兵力處於劣勢,許多人也將此歸咎於制海權的喪失,但這並非事實。理論上,海運速度比的確是比陸上增援快速,喪失制海權將使清軍無法利用海運增兵,使增援速度降低。然而在實際上,清廷由陸路增兵並不是來不及抵達,而是一開始派出的援軍數量就不多(只有那32營的15,000人)。如前所述,這也是因戰爭指導上和戰的爭議所致,與制海權並無關連。
  更何況,甲午戰爭中的海上決戰黃海海戰,就是北洋艦隊在完成前述之護航任務之後,於回程中才與日艦遭遇的。意即,在海戰以前,海路的新增援部隊早已順利運抵戰區。再者,朝鮮半島上的陸上決戰平壤之役,時間也還比海上決戰(1894年9月17日)早了一天(9月16日)。意即,當海戰還未發生、日軍尚未取得制海權之時,陸上清軍早已戰敗。觀察陸戰的發展,不難發現清軍的戰力是如何脆弱。一開始在平讓,清軍守軍約15,000人,抗略多約16,000人的日軍,如此清軍防守據點卻是一觸即潰。隨著海陸皆敗,清軍退守鴨綠江,更多的清軍援軍已由陸路抵達鴨綠江防線,盛京(瀋陽)一代部隊的增援也以陸路較為迅速。奈何,清軍在國境戰役仍是一路潰敗,又退往遼東半島北部,至此從海路增援更是完全喪失價值。顯而易見的,黃海海戰後制海權的喪失,對於朝鮮半島上陸上 決戰的勝負,乃至於往後在遼東半島上的戰鬥,根本沒有任何影響。所謂海權喪失使清軍增援不及而敗,是沒有根據的。
  再來看奪得制海權的日軍。理論上,奪得制海權的日軍是可恣意利用海運進行登陸、迂迴陸上防線;但在實際上,中日兩軍兵力與火力涵蓋本來就十分有限,陸上空間因而顯的十分寬闊,處處是可行運動戰的空隙,施行兩棲登陸根本多此一舉。戰局的發展也充分的說明了這一點,黃海海戰後日軍雖進行登陸,但卻是針對北洋艦隊的旅順、威海要塞,而不是支援攻擊鴨綠江防線、襲擊清軍的側翼。而且,日軍分派一個軍的兵力進攻旅順,不僅減輕清軍遼東方面清軍的壓力,甚至在鴨綠江一線崩潰之際,日軍的登陸都還未完成,成了閒置的遊兵。簡而言之,日軍雖取得制海權,卻未因此在陸戰上的取得戰略優勢,還是得在一次次的陸上交鋒中將清軍擊倒,其勝利全然是日本陸軍戰力較強所致。
  進一步來看,清陸軍的戰略多稱合理,反倒是日本陸軍在戰略上屢陷險境。一則,清軍據守平壤,使得日軍面臨兩難:兩軍交戰其下攻城,但予以迂迴,平壤清軍又 如芒刺在背。其次,日軍分兵向南、圍攻旅順,另一方面又在遼東繼續向西推進,兩路並無聯繫,如此同時追求兩個戰略目標,是戰略上的冒險。再者,日軍在遼東半島上一路向西挺進,在北面盛京(瀋陽)方向清軍便可對日軍的右側翼構成威脅,在戰略上創造了切斷、包圍日軍的有利位置。但是清陸軍戰力不足,這些戰略上的優勢還是幫不上忙。平壤僅守了兩天,日軍輕易逼近鴨綠江而無後顧之憂;旅順要塞更只守了一天,這個遼東半島南端的戰鬥終究未能給予日軍太大牽制;當日軍攻勢深入遼東半島西北端,已是過渡延伸、漸成強弩之末,清軍也掌握機會開始反攻海城,但仍是損兵折將、無功而返。清軍陸軍戰力不足,任何戰略都隨之破產,這才是甲午之敗的癥結所在,分析甲午戰爭中戰略的得失,只是更加凸顯了此一事實。
  結語
  甲午之敗,的確是一連串的長期累積的戰略錯誤所造成的。但清廷的錯誤,並不在於大戰略上的純粹守勢,亦不在於軍事思想上的消極與不知海權,更不在於重陸輕海、未持續投資、維持艦隊;而在於對國家所在地緣戰略環境與當代科技脈動認識不足,未能朝正確的方向,建立符合自身守勢政策與大陸性格的國防武力。
  戰爭展開之後,清廷海軍戰力不足,不得不採守勢,並非主事者懦弱無能,或是戰略錯誤。北洋艦隊戰力不足,雖是避戰保船、依恃砲台,但已達成鞏固首都、分散日軍兵力的作用,清軍海軍戰略運用可稱合理,與戰爭最後的失敗無關。而日軍雖取得制海權,但不僅未曾在陸上獲得戰略優勢反而危機不斷,奈何清軍卻是不堪一擊。即使據守平壤、兵力與日軍相當,卻仍敗於日軍;堅強的旅順要塞,亦難為一日之守;當日軍過渡延伸、反攻契機出現,清軍亦無法取勝。陸軍缺乏戰力,才是甲午戰爭失敗的主因,而這也正是一個忘卻陸權、盲目追求海權的大陸國家,所必須嘗到的苦果。
  只可惜在一個世紀之後,甲午之敗的原因卻仍未被充分瞭解;大陸的中國,終究還是沒能從這百年的海權幻夢中清醒。這不只是那在1980年代名噪一時的《河殤》影集,更反映在當今一些具體的戰略方針與政策之上。海軍的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優先,新一代的大型水面艦艇一艘接著一艘下水,航艦的研究不曾中斷,而保衛海上通道、特別是石油航路安全的呼聲也甚囂塵上……不知是如何倒下的,又怎知該如何站起來呢?

長春電影《甲午風雲》(1962)

《甲午風雲》中國彩色故事片。長春電影制片廠1962年生産。希儂、葉楠等編劇,林農導演,王啓民攝影,主要演員有李默然等。影片通過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的前後經過以及致遠艦全體官兵壯烈殉國的英雄行爲,表現了中國人民反對列強侵略的意志、願望和保衛祖國不惜流血犧牲的氣概。影片場面浩大,氣勢宏偉,比較真實生動地再現了中國曆史上的這次海戰 。
劇情介紹
《甲午風雲》影片展現甲午海戰這一曆史事件,悲壯地歌頌了海軍將領“鄧世昌”,水兵王國成等英雄們威武不屈的英雄氣概,深刻地揭露了帝國主義者的侵略本質和清廷的昏庸腐朽,
1894年,蓄謀侵華已久的日本帝國在中國領海內肆意挑釁、制造事端。北洋大臣李鴻章及其親信 “濟遠"號管帶方伯謙等極力主張求和。日寇擊沈中國商船。以“致遠"號管帶鄧世昌爲代表的愛國官兵和威海百姓,堅決要求對日作戰,但鄧兩次請戰均遭李拒絕。並因揭露方伯謙而被革職。日寇不宣而戰,民憤四起,李鴻章被迫起用鄧世昌。
在海戰中,北洋水師右翼總兵劉步蟾貪生怕死,故意打錯旗號(與曆史不符),後旗艦被日擊傷。鄧代替旗艦指揮作戰,率領“致遠"號官兵英勇戰鬥,擊中日軍旗艦“吉野"號,最後因彈絕,鄧世昌決定撞沈敵艦“吉野"號,但不幸被魚雷擊中,全艦官兵犧牲。
鴉片戰爭後,清政府搖搖欲墜,日本帝國主義蓄謀侵華,于1894年在中國領海挑釁生事。北洋大臣李鴻章及親信“濟遠”號管帶方伯謙等畏懼日寇,極力主和。日寇得寸進尺,擊沈中國商船,百姓無辜遭難。以“致遠”號管帶鄧世昌爲代表的愛國官兵和威海百姓,面對日寇的囂張氣焰,毫不畏懼,堅決要求與日寇開戰。但李鴻章借口保存我軍實力,多次拒絕官兵們的請戰要求,鄧世昌還因揭露方伯謙而被革職。日寇不宣而戰,愛國官兵和百姓的主戰聲浪一浪高過一浪,李鴻章被迫起用鄧世昌。北洋水師右翼總兵劉步蟾貪生怕死,在海戰中故意打錯旗號,使北洋艦隊旗艦被日擊沈。鄧世昌率領“致遠”號代替旗艦指揮出戰,全艦官兵英勇作戰,擊中日軍旗艦“吉野”號。戰事愈發激烈,但我方彈藥卻已用光,作戰形勢非常不利,鄧世昌決定直接硬撞敵艦“吉野”號,不幸遭遇魚雷,全艦官兵以身殉國。
演職員表
導演 :林農
演員
  李默然  .....鄧世昌
  浦克  .....丁汝昌
  王秋穎 .....李鴻章
  李頡 .....劉步蟾
  龐學勤 .....王國成
  周文彬  .....方伯謙
  馮振舟 .....林永升
影片看點
《甲午風雲》由林農導演、李默然主演的影片《甲午風雲》以19世紀末中日甲午戰爭中豐島、黃海兩次海戰爲主線,將這一曆史事件中人民群衆和愛國官兵反侵略、反投降的愛國主義精神予以淋漓盡致地表現。該片在處理這一曆史題材時,追求凝煉、明快、濃烈、深沈的藝術風格,使之充溢著令人感奮的浩然正氣與悲壯力量。雖然以中國北洋水師的戰敗而告終,但影片在表現這一曆史悲劇時,則突出了中華民族不屈的民族精神,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頌歌,把一段本是悲慘屈辱的曆史,塑造成了一部氣勢磅礴的傑出藝術經典。影片曾于1983年在葡萄牙第12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獲評委獎。
優秀話劇演員李默然相當成功地塑造了英雄鄧世昌,他那敦厚偉岸的外形,剛毅深沈的氣質,充滿激情的表演,使這個曆史上傑出的愛國志士形象高大而醒目地矗立在中國銀幕藝術典型的行列。作爲一位民族英雄的形象,鄧世昌主動請纓,英勇善戰,氣壯山河的英雄業績是影片表現的重點。人們可以從他對投降分子憤怒斥責,請戰和閱兵時的慷慨陳詞,到撞沈敵艦以死報國等一系列行爲動作,深切感受到這一形象的巨大精神力量和藝術價值。尤其是鄧世昌遭到貶斥後,壯懷激烈,彈撥琵琶曲《十面埋伏》抒發胸臆的深沈悲憤,令人回腸蕩氣。
自鴉片戰爭以來的中國近代史,是一部飽受帝國主義列強淩辱瓜分的屈辱曆史,也是一部中國人民前仆後繼英勇抗擊帝國主義侵略的鬥爭史。今天,正是由于無數仁人志士不斷地艱苦奮鬥,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正在我們手中成爲現實。而五千年來生生不息、曆久彌新的中華文化,已經成爲我們新一代中國人的信仰。[1]
 幕後制作
《甲午風雲》1959年初,吉林省委有關領導在長影小禮堂裏,審查林農導演的《船廠追蹤》完成片。吉林省委書記吳德和省委其他一些領導人在座。《船廠追蹤》放映之後,吳德贊揚了這部片子,又說:“今後還是可以生産一二部重大曆史題材的影片的,像上海的《林則徐》,在全國放映很受觀衆喜愛。我們也可以搞一搞這樣的片子嘛!……”
1959年的八九月,長影廠黨委決定要拍《甲午風雲》。支書吳必克通知林農說:“亞馬(長影廠廠長)決定讓你拍《甲午風雲》了。 ”當時,林農並沒有馬上表示態度。他先是找到劇本看了一遍,然後,直接找廠長亞馬,談出個人的意見:“這個題材我實在難以掌控,沒有曆史認識,恐怕很難完成任務……”亞馬回答他說:“你不拍誰拍呀,你先看看有關曆史資料,熟悉熟悉情況。”其實,林農是有顧慮的。在頭一年整黨整風的時候,林農曾經莫名其妙地受到了留黨察看二年、行政降一級的處分,理由是不配合形勢,態度消極。對于拍攝新片、特別是駕馭曆史題材,林農確實是從政治導向上心有余悸。
  1960年年初,電影文學劇本即將完成之際,林農突然接到廠辦通知,要劇組主創人員趕緊到省委去彙報《甲午風雲》的籌備情況,省委領導都說這部影片對于反帝有現實意義。傅振聲最後提了一點意見,他說劇本中慈禧坐船遊頤和園一場可以去掉,因爲領袖曾說過,滿清腐敗,建立了海軍也是不行,還不如留下一個頤和園,對于現在還有點用處……回廠後,亞馬指示:“趕快完稿,打印劇本,進入籌備,今年要拍完……”
1960年二三月份,《甲午風雲》的劇本終于修改完稿,四五月間,正式開拍。這期間發生了幾件事。
影片開拍不久,有人傳話,說是傳達廠黨委的指示,對林農抗拒省委指示一事,開兩天黨支部大會,對林農進行批評教育。原來,省委領導明確指示不要慈禧出場,可在最後劇本定稿後,依然有慈禧的戲。雖然沒有了遊頤和園,但又加了上朝的戲,這是明顯的陽奉陰違,這樣做就是資産階級的曆史觀。當時,林農急忙申辯:傅振聲只是提出刪掉慈禧遊頤和園的戲,並沒有說完全去掉慈禧這個人物;其二,慈禧僅有的一次出場,是揭露她的腐敗無能向日本屈膝投降的場面,有著深刻的反面教育意義。怎麽是資産階級曆史觀呢?會後,林農來到亞馬的家裏,反複申明自己的觀點。亞馬說:“好嘛,好嘛!對頭!就按你的想法幹……”沒想到,一波剛平,一波又起。
5月底6月初,內景的拍攝剛告一段落,一個周末的晚上,林農碰到了一位廠領導。這位領導說:“林農,我看鄧世昌這個人物得搞成一個資産階級革命家,他在美國留過學……”林農一聽,忙說:“鄧世昌沒到美國留過學,他只到過德國,而且是去接受當時滿清政府在德國訂購的一只軍艦。 ”領導很不以爲然:“唔!我知道他留過學,你一定要搞成資産階級革命家……”林農很郁悶,但他轉念一想,廠領導說話又不是權威,何況也沒有下發正式文件。你說你的,我拍我的。
1960年6月底到7月初,大部分內景樣片完成時,全組來看樣片,林農特意請廠黨委的領導也來審查一下。這一次,省裏主抓文教的書記也來了。內景樣片看完後,這位書記站起來,很不滿意地說:“這要超過《林則徐》 ,夠嗆! ”林農跑上前去問道:“書記,您還有什麽具體意見沒有?”書記一面走一面說道:“你的創作思想有問題!”林農更加不解。書記說:“你這裏頭就沒看到漁民的戲……”林農解釋說:“這是內景樣片,表現漁民和打日本的戲,大都在外景,現在還沒拍呢! ”兩人爭論了幾句,不歡而散。
第二天,攝制組大隊人馬拉到旅順去拍外景,大約拍了十天左右,廠領導派人到外景地傳達指示:一是曆史是人民創造的,在戲中要突出人民的作用,具體地就是要在結尾時,加上漁民揭竿而起;二是鄧世昌是資産階級革命家,最後要同滿清決裂。林農對這兩點指示是不同意的,他的理由是:漁民揭竿而起,是不符合曆史史實的,況且當時的漁民反對滿清也是沒力量的;其二,鄧世昌不可能是資産階級革命家,也不可能和滿清做最後的決裂,沒有資料記載鄧世昌是反對滿清的。
林農自始至終地堅持自己的觀點,決不讓步。這樣僵持了兩三天,當時,林農也考慮到自己的處境,如果再堅持下去,很可能引火燒身。果然,接著就開攝制組的黨小組會,林農沒再敢過于堅持己見。後來,林農召集李默然、龐學勤等主要演員,大家坐在一起出主意,想辦法。在接下來的拍攝中共加了兩場戲,一是在最後海戰中,眼看北洋艦隊就要失利的時候,鄧世昌命令王國成下海遊回威海去找李大爺,並說“要想打日本,靠朝廷不行了”;另一場就是鄧世昌和日艦相撞後,王國成回到威海,由李大爺撞鍾號召,漁民打起火把,從四面八方蜂擁而來,最後宣誓要抗日到底的場面作爲結尾。1963年年初,影片正式在全國公開放映。
 影片評價
《甲午風雲》自鴉片戰爭以來的中國近代史,是一部飽受帝國主義列強淩辱瓜分的劇辱史,也是一部中國人民前仆後繼英勇抗擊帝國主義侵略的鬥爭史。
爆發于十九世紀末的中日甲午戰爭,雖然以中國的失敗而告終,但影片在表現這一曆史悲劇時,則突出了中華民族不屈的民族精神,氣勢磅礴地譜寫了一曲愛國主義頌歌,把一段本是"灰溜溜"的曆史,塑造成了一件"亮晶晶"的傑出藝術經典。
優秀話劇演員李默然相當成功地塑造了英雄鄧世昌,他那敦厚偉岸的外形,剛毅深沈的氣質,以及純熟而富于激情的演技,使這個曆史上傑出的愛國志士形象高大而醒目地聳立在新中國銀幕上。尤其是鄧世昌遭到貶斥後彈撥琵琶曲"十面埋伏"抒發胸臆的深沈悲憤,回腸蕩氣,至今令人激動不已!
影片中作爲一位民族英雄的形象,鄧世昌主動請纓、英勇善戰、氣壯山河的英雄業績是影片表現的重點。人們可以從他對投降分子憤怒斥責、請戰和閱兵時的慷慨陳詞、遭貶後借《十面埋伏》抒發內心的深沈悲憤,到撞沈敵艦以死報國等一系列行爲動作,深切感受到這一形象的巨大思想和藝術價值。
http://www.hudong.com/wiki/%E3%80%8A%E7%94%B2%E5%8D%88%E9%A3%8E%E4%BA%91%E3%80%8B

央視五集紀錄片《北洋水師》
  
中央電視臺《探索發現-晚清秘史》之“紀錄片《北洋水師》”,五集分別爲:海上危機,鐵甲北洋,初戰豐島,再戰黃海和日落威海。《探索發現》以最詳盡的曆史資料,最權威的專家以及一年的制作過程,把清朝北洋水師從建立到滅亡的曆史過程真實地展現在觀衆面前。從光緒皇帝的一紙詔書,到亞洲第一艦隊的建成;從琉球國的幾艘漁船,到威海衛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從幾個字的秘密情報,到從未揭開的清朝財政檔案。《北洋水師》將成爲描述此段曆史的最詳盡的紀錄片。
海上危機
  1874年月,清政府藩屬國琉球的幾艘漁船,意外飄流到了臺灣,漁民與當地高山族人發生沖突。這件清政府小小的家務事卻引來了日本全副武裝的軍艦,但隨後趕來的清政府兵艦竟將日本軍艦嚇了回去。自此以後,雙方海上軍備競賽逐漸拉開序幕。
鐵甲北洋
  清政府300多萬兩白銀加之德國伏爾造船廠5年的時間,終于換來了世界一等的兩艘鐵甲艦——定遠號和鎮遠號。從此以後,這兩艘巨大的鐵甲艦不但成爲北洋水師的象征和清政府的希望,更是帶來了日本全國持續多年的恐懼。1888年12月17日,在旌旗飄揚的劉公島上,清廷正式宣告北洋水師成立。此時,北洋水師的艦艇總數達到50多艘,排水量達4萬多噸。加上其它地方軍艦,中國的海軍實力已經成爲世界第七,亞洲之首。
初戰豐島
  面對最先進的三艘日本軍艦,面對國際公法不允許但隨時可能發生的“不宣而戰”,700多名清朝士兵在沒有一門大炮的運兵船上默默地等待著日本人的決策。幾分鍾後,日本吉野號軍艦打出了中日海面上的第一發炮彈,700多名清朝士兵幾個小時之內幾乎全部葬身海底。
再戰黃海
  1894年8月1日,中日兩國正式宣戰,9月17日上午10點30分,中日雙方各十艘軍艦在黃海碰面。花費巨資,曆經將近十年建立起來的艦隊第一次面臨全面的實戰考驗。也許,定遠號和鎮遠號會讓日本艦隊嘗到鐵甲艦的厲害;也許,清政府花費1000多萬兩白銀建立的北洋艦隊在幾個小時之內就會成爲永遠沈沒在海底的殘骸。雙方排出了海戰史中從未出現過的不同隊形,海戰從白天進行到傍晚,雙方不斷變換隊形,北洋水師與日本聯合艦隊輪番占據優勢。     在威海之戰中炸毀的定遠號
日落威海
  北洋水師剩余主力軍艦在劉公島港灣中腹背受敵,丁汝昌在矛盾中作著兩難的抉擇。因爲害怕定遠艦被日本捕獲反過來攻擊自己,定遠艦管帶劉步蟾,含著熱淚發布了炸毀定遠的命令。隨著一聲巨響,這艘清政府用白銀堆砌成的艦隊象征,這個北洋水師最後的精神支柱,與五千名官兵逃生的渴望一起沈入大海。

北洋水師

   威海衛北洋水師艦隊北洋水師,或稱作北洋艦隊、北洋海軍,是中國清朝後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同時也是清政府建立的三支近代海軍中實力和規模最大的一支。北洋水師1888年12月17日于山東威海衛的劉公島正式成立。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沒,它標志著洋務運動的失敗。清政府也因此簽訂了中日《馬關條約》。
背景
  1874年日本派兵登陸臺灣企圖將之占據,清兵以僅有之戰船赴臺將之  北洋水師驅逐。事件引起朝野的警惕,恭親王提出了“練兵、簡器、造船、籌餉、用人、持久”等六條的緊急機宜,原江蘇巡撫丁日昌提出《擬海洋水師》章程入奏建議建立三洋海軍,李鴻章則提出暫棄關外、專顧海防。在洋務派的一致努力下“海防”之論壓倒“塞防”,清政府決心加快建設海軍。
創建過程
  1875年5月30日下令由沈葆禎(抗英名將林則徐的外甥)和李鴻章分任南北洋大臣,從速建設南北洋水師,並決定每年從海關和厘金收入內提取400萬兩白銀作爲海軍軍費,清政府于是決定每年撥出四百萬兩作爲經費(實際用在購置軍艦款項只爲每年一百萬兩),由二洋分解使用,南洋大臣沈葆禎認爲“外海水師以先盡北洋創辦爲宜,分之則難免實力薄而成功緩”,清政府考慮到中國當時的主要假想敵是日本,北洋水師負責守衛京師,遂采納沈葆禎的建議,先創設北洋一軍,等北洋水師實力雄厚後,“以一化三,變爲三洋水師”,決定了優先建設北洋水師,北洋的成軍之路由此開始。大清海軍分爲三洋:北洋水師負責山東及以北之黃海、南洋水師負責山東以南及長江以外之東海,廣東水師負責福建、南海。   
1875年,命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創設北洋水師。1875年,李鴻章通過總稅務司赫德在英國訂造4艦炮船,開始清朝海軍向國外購軍艦的曆史。1879年,向英國訂造巡洋艦揚威、超勇。由于對在英國定造的軍艦不滿意,1880年,經過反複比較向德國船廠訂造鐵甲艦定遠、鎮遠。1881年,先後選定在旅順和威海兩地修建海軍基地。1885年,海軍衙門成立,李鴻章遣駐外公使分別向英國、德國訂造巡洋艦致遠、靖遠與經遠、來遠。
正式創建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師正式宣告成立並于同日頒布施行《北洋水師章程》。從此,近代中國正式擁有了一支在當時堪稱世界第六、亞洲第一的海軍艦隊。1888年以後,艦隊經費大幅減少。時而正爲海軍技術突飛猛進之時,至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時北洋艦隊已多年未置新艦,部份應進行之更新工程如更換新式火炮亦未能進行。原有的戰艦已開始落伍,無論航速、射速皆落後于日本。
李和
  李和,出生于廣東三水縣蘆苞鎮大宜崗村。1867年考入福州船政學堂,爲該校第一屆學生。1871年,上“建威”練船實習,1875年又上“揚威”練船。分派海軍任職,積功至都司銜補用守備。1889年,升署北洋水師前營都司,委帶“鎮南”炮艦。1892年,升署北洋水師後軍前營都司,調帶“平遠”快船。   
1894年9月,北洋水師奉命護送銘軍到朝鮮大東溝登陸,回航時與日本聯合艦隊遭遇,展開激戰。當時“平遠”、“廣丙”二艦適在大東溝港口擔任警戒。中午12時50分,北洋水師先發制人,由旗艦“定遠”打響第一炮,揭開鏖戰帷幕。午後2時30分,“平遠”、“廣丙”駛至作戰海域,港內的“福龍”、“左一”兩艘魚雷艇也同時駛至,共同參加戰鬥。此時,“平遠”與日本旗艦“松島”相距2800公尺,“漸進至2200公尺,平遠以26公分炮擊中中央魚雷室,打死左舷魚雷發射員4人”。3時10分,又一炮打穿左舷魚雷室上部,“在大檣下部爆炸,打死左舷魚雷發射員2人”。不久,李和又下令對日艦“嚴島”炮擊,連中兩炮,但“平遠”也中彈起火,退出戰場。   
北洋水師在威海全軍覆沒後,李和被革職。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改南京海軍學校爲海軍軍官學校,以李和爲校長。1913年,在英國訂購“肇和”巡洋艦,李和被派出國監造,旋又代理海軍次長。1914年,被免去海軍次長職務,奉調入公府供職。   
李和和妻曹貞潔育有子李端士、女李福珍,李端士子李良弼、李嵩弼、李經弼、女李素予、李素梅、李素惠。[1]
軍旗紋章
清朝時中國並沒有現代意義上的國旗、軍旗,直到1881年9月在英國定購的“揚威”、“超勇”兩艘巡洋艦回國後,爲和國際接軌李鴻章經清廷批准制定了軍旗、國旗的質地、章色。   黃龍旗爲羽紗質地,正黃色,用羽紗鑲嵌青色四爪飛龍,龍頭向上,分爲大小四號,頭號橫長1丈5尺6寸,寬1丈6寸5分;二號橫長1丈3尺9寸,寬9尺5寸;三號橫長1丈1尺5寸,寬7尺6寸;四號橫長9尺6寸,寬6尺三寸。軍旗提督用五色長方旗,諸將用三色長方旗,上角飾以錨形。
官弁號衣
北洋水師官制等級分爲管帶,幫帶大副,魚雷大副,駕駛二副,槍械二副,船械三副,舢板三副,正炮弁,水手總頭目,副炮弁,巡查,總管輪,二、三等管輪,水手正副頭目,一、二、三等水手,一、二等管旗,魚雷頭目,一、二、三等升火,二等管艙,一、二等管油,一等管汽,油漆匠,木匠,電燈、鍋爐、洋槍、魚雷等匠,夫役,文案,支應官,醫官,一、二等舵工,一、二等雷兵,一、二、三等練勇,教習,學生。
領導官職
全軍設海軍提督一員,統領全軍,駐威海衛。總兵二員,分左右翼,各統鐵艦,爲領隊翼長。副將以下各官,以所帶船艦之大小,職事之輕重,別其品秩。總兵以下各官船居,不建衙署。副將五員,參將四員,遊擊九員,都司二十七員,守備六十員,千總六十五員,把總九十九員,經制外委四十三員。
軍銜等級
由大至小依次是:正都統、副都統、協都統、 正參領、副參領、協參領、 正軍校、副軍校、協軍校.
艦艇編成
鐵甲艦(戰列艦):定遠、鎮遠 (定遠級鐵甲艦)   
快船(巡洋艦):   
裝甲巡洋艦:經遠、來遠   
防護巡洋艦(穹面鋼甲快船):濟遠、致遠、靖遠   
撞擊巡洋艦( 碰快船):揚威、超勇   
鐵脅木殼巡洋艦(鐵脅穹式快船):廣甲   
魚雷巡洋艦(鋼脅鋼殼魚雷快船):廣 乙、廣 丙   
蚊炮船(炮艇):龍鑲,虎威,飛霆,策電(北洋訂購,後李鴻章見南洋的訂購的鎮字炮艦強于其,將其調包,把鎮字炮艦留下,把蚊炮船調去南洋)   
炮艦:鎮邊、鎮中、鎮東、鎮西、鎮南、鎮北   
魚雷艇:左一、左二、左三、右一、右二、右三、福龍、定一、定二、鎮一、鎮二 、 中甲、中乙 、 乾一、乾二   
練習艦:康濟、威遠、敏捷   
輔助艦艇:海鏡, 湄雲 ,利運,操江, 犀照,飛霆,飛鳧 ,超海,鐵龍,飛龍,快順,遇順,利順, 捷順,寶筏, 導海, 導河 ,快馬,海馬,杆雷,守雷,下雷,巡雷, 水底機船,螺橋船, 50噸運煤船,20噸水船。
艦隊詳表
主力艦隊
  艦名 艦種 排水量(噸) 馬力(匹) 航速(節) 火炮(門) 魚雷(具) 乘員(人) 管帶 制造地 下水(年)   
定遠 鐵甲艦 7335 6200 14.5 22 3 331 劉步蟾 德國 1882   
鎮遠 鐵甲艦 7335 6200 15.4 22 3 331 林泰曾 德國 1882   
來遠 巡洋艦 2900 4400 16 14 2 202 邱寶仁 德國 1887   
經遠 巡洋艦 2900 4400 16 14 4 202 林永升 德國 1887   
致遠 巡洋艦 2300 7500 18 23 4 202 鄧世昌 英國 1886   
靖遠 巡洋艦 2300 7500 18 23 4 202 葉祖珪 英國 1886   
濟遠 巡洋艦 2300 2800 16.5 11 4 204 方伯謙 德國 1883   
平遠 近海防禦鐵甲艦 2100 2400 11 11 1 145 李和 福建 1889   
超勇 巡洋艦 1350 2400 16 18 3 135 黃建勳 英國 1881   
揚威 巡洋艦 1350 2400 16 18 3 135 林履中 英國 1881   
鎮東 炮艦 430 350 10 3 - 55 英國 1879   
鎮西 炮艦 430 350 10 3 - 54 英國 1879   
鎮南 炮艦 430 350 10 3 - 54 藍建樞 英國 1879   
鎮北 炮艦 430 350 10 3 - 55 呂文經 英國 1879   
鎮中 炮艦 440 400 10 3 - 55 林文彬 英國 1881   
鎮邊 炮艦 440 400 10 3 - 54 英國 1881
魚雷艦隊
  艦名 艦種 排水量(噸) 馬力(匹) 航速(節) 火炮(門) 魚雷(具) 乘員(人) 管帶 制造地 下水(年)   
左一 魚雷艇 90 1000 23.8 2 3 29 王平 英國 1887   
左二 魚雷艇 74 600 19 2 2 28 李仕元 德國 1887   
左三 魚雷艇 74 600 19 2 2 28 徐永泰 德國 1887   
右一 魚雷艇 74 900 18 2 2 28 德國 1887   
右二 魚雷艇 74 597 18 2 2 28 劉芳圃 德國 1887   
右三 魚雷艇 74 597 18 2 2 28 曹保賞 德國 1887   
福龍 魚雷艇 120 1597 22.5 2 2 20 蔡廷幹 德國 1886   
一、二、三、四、 魚雷艇 28 650 13.2 1 1 16 德國 1881   
定一、定二、 魚雷艇 16 91 15 2 2 7 德國 1882   
鎮一、鎮二、 魚雷艇 16 91 15 2 2 7 德國 1881   
捍雷 魚雷艇 7   
中隊甲   中隊乙
後勤艦隊
  艦名 艦種 排水量(噸) 馬力(匹) 航速(節) 火炮(門) 魚雷(具) 乘員(人) 管帶 制造地 下水(年)   
湄雲 練習艦 578 320 9 8 - 70 吳世忠 福建 1869   
康濟 練習艦 1310 750 12 11 - 124 薩鎮冰 福建 1881   
威遠 練習艦 1268 750 16 7 - 124 林穎啓 福建 1877   
泰安 練習艦 1258 580 10 10 - 180 福建 1876   
敏捷 練習艦 700 - 60 戴伯康 英國 1888   
操江 運輸艦 950 425 9 4 - 91 王永發 上海 1865   
海鏡 運輸艦 1358 600 9 3 - 180 福建 1873   
利運 運輸艦 110 - 57   
犀照 運輸船 60 9 - 1888   
鎮海 運輸艦 950 480 9 5 - 100 1871   
寶筏 布雷艦 - 大沽 1890   
飛霆 汽船 440 5 -   
守雷、下雷、 小輪船 - 16 大沽 1888   
巡雷 小輪船 - 4   
快馬 小輪船 - 25   
飛艇 小輪船 - 18   
利水 小輪船 - 20   
超海 小輪船 -   
遇順 拖船 - 大沽 1875   
東澧 小輪船 -   
趕海 小輪船 -   
導海 挖泥船 - 164   
飛虎 通報艦 -   
伏平、勇平、開平、北平、 運煤船[2]
人員
北洋艦隊各主要戰艦艦長及高級軍官幾乎全爲福州船政學堂畢業,並多曾到英國海軍學院留學實習。中層軍官內多有原留美幼童,被召回國後到福建水師學堂學習海軍後服役。艦隊內一直亦有外國人擔任軍官作技術專家及指導。北洋艦隊的軍官多能操英語,內部指揮命令亦是以英語發號。
主要將領
丁汝昌 — 水師提督 (自盡)   
劉步蟾 — 右翼總兵,定遠號管帶 (自盡)   
林泰曾 — 左翼總兵,鎮遠號管帶 (自盡)   
鄧世昌 — 中軍中副將,致遠號管帶 (戰死)   
葉祖珪 — 中軍右副將,靖遠號管帶 (革職)   
方伯謙 — 中軍左副將,濟遠號管帶 (處死)   
林永升 — 左翼左營副將,經遠號管帶 (戰死)   
邱寶仁 — 右翼左營副將,來遠號管帶 (革職)   
黃建勳 — 左翼右營副將,超勇號管帶 (戰死)   
林履中 — 右翼右營副將,揚威號管帶 (戰死)   
楊用霖 -- 左翼中營遊擊,原鎮遠號幫帶,林泰曾自盡後接任管帶 (自盡)
薩鎮冰--副將銜精練左營遊擊,“康濟”號練船管帶
制度簡介
北洋水師成軍後擬定《北洋海軍章程》,奕譞與李鴻章奏請旨批准。內容包括船制、官制、升擢、事故、考校、俸餉、恤賞、工需雜費、儀制、鈐制、軍規、簡閱、武備等相關事項。
軍規 北洋海軍章程第十一 
 凡管帶官違犯軍令,由提督秉公酌擬呈報北洋大臣核辦。輕則記過,重則分別降級、革職、撤任。凡記一過者,停資一個月,記二過者,停資兩個月;記三過者停資三個月。遇推升之日扣資。資不足者,不准升補。   
凡該船管帶之屬宮,遊擊以下守備以上人員,如違犯軍令,由管帶官隨時秉公酌辦。輕則記過、停資,重則稟請提督究辦,分別降、革、撤任。倘有酗酒、聚賭不法等事,由管帶官一面先行監禁,一面稟辦。其記過停資之法,與管帶官同。並由提督隨時報明北洋大臣查核。   
凡副將以下守備以上人員,如獲降、革處分,仍留任者,作爲署事,官俸只給一半;若本系署事人員,官俸只給四分之一,船俸概准照支。   
凡船上屬官千總以下人員由學堂出身者,如違犯軍令,由管帶官分別輕重,酌予記過、停資、降革、撤任,與懲辦守備以上人員同。其應降、革、撤任者,須先稟請提督批准。   
凡船上屬官千總以下人員,由水手出身者,如違犯軍令,由管帶官酌于棍責,不記過、停資。事體重者,分別降革、撤任。仍先稟請提督批准。   
凡副將以下經制外委以上人員,應得記過、降、革處分,由提督按季彙冊報明北洋大臣查考,並咨報支應局、營務處備案。降、革人員並由北洋大臣隨時咨會海軍衙門備查。   
凡經制外委以上人員應得參革、撤任處分者,不准在原船當差,亦不准回籍,不准投效他營,由提督酌量移送岸上船塢、機器局等處效力,或調往別船效力。倘有私逃者,拿獲照逃宮例加等治罪。   
凡船上頭目、水手及一切無官職人物如違犯軍令,由管帶官分別輕重懲處。或遇每月放假之日,罰令不准登岸,仍以若幹日爲度;或鞭責;或械擊;或革退。其革退遺缺,即在本船水手內調補,並移知練營調練勇補額。仍即報明提督查核。   凡水手逃亡者,拿回鞭責八十,監禁一個月;臨陣時逃亡者,斬立決。   
凡管帶宮遇罰辦之事應報明提督者,如提督他往,即應報明督隊官,不得專擅。   
凡船上官弁、兵匠人等,損壞器械、軍火等件,由堤督及管帶官、督查官訊明,實系疏懈不慎,分別輕重,罰令賠償。倘系有意損環,按行軍例從重洽罪。   凡船上官弁人等違犯軍令,照以上所擬各條懲治外,其余不法等事,由提督等援引會典所載雍正元年欽定軍規四十條參酌辦理。並先恭錄通行各船,一體懍遵。”
參加的主要戰鬥
  豐島海戰   黃海海戰   威海衛海戰
海軍經費和頤和園
  長期以來,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頤和園是挪用海軍經費3000萬兩(還有幾種說法,數字略有上下)修建的。這種說法的最初依據來自梁啓超《瓜分危言》、王世和《造陶廬日錄》、池仲佑《海軍大事記》等私家記載。   
頤和園原名清漪園,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被焚,光緒十四年二月上諭改名,修園工程公開化,但相當部分在這以前已經完工或加緊施工。李鴻章于光緒十三年六月致函奕劻:“萬壽山各坐落陸續經營,截長補短,實費盡籌。鴻章愧不能效一臂之助”。有斷定“截長短補”即爲挪用海軍經費,並認爲海署十二年春定將南北洋海防經費按“二兩平”核放,系扣除平余用于園工;又說十二至十四年海防捐輸亦挪于園工。這些推論似還缺乏更有力的證明。   
海軍衙門在光緒十四年的一份奏折中提到,現在每年所入不及300萬兩,而放款必須330萬兩,是以奏請由戶部每年添撥洋藥加厘稅銀200萬兩,“臣奕譞發意以30余萬兩補放款之不足,以20萬兩分年繳還賞借三海修工之款,其余40余萬兩,一半修建頤和園等處工作,一半留爲續辦第二枝海軍經費。無如鄭工不完,戶部無可添撥,現又奏請籌撥銀數10萬兩,即使部議照辦,僅能補放項正款之不足,于賞借之款及工作,海軍一時均無從顧及。……所有頤和園等處接修各工,臣等惟有將現存之457500余兩閑款,盡數撙節動用”。38十五年六月十一日,奕劻又奏:“通盤計算,海軍經費果能按年全數解清,尚能勉強挹注,從今歲而論,即可每年騰挪銀三十萬兩,撥交工程處應用”。這兩條材料是頤和園公開施工期間挪款的證據。十四年十二月,海署曾奏:“余平、捐輸兩項,擬另款存儲,專備工作之需”。這筆款項究竟多少,目前是筆爛帳。據統計,光緒十三年至二十年海署克扣南北洋將士員弁薪糧及東三省練兵軍餉的平余銀共約80萬兩,皆被挪至園工。   
從光緒十七年四月二十八日起,慈禧常駐頤和園,說明規模初具。可是工程仍在繼續,並開始籌備慈禧六十壽誕慶典,海軍衙門經費繼續挪用于園工。是年二月十六日奕劻片稱:“查頤和園自開工以來,每歲暫由海軍內騰挪30萬兩撥給工程處應用,複將各省督撫認籌海軍巨款260萬陸續解津發存生息,所得息銀專歸工用。……惟每年撥工之款原屬無多,各省認籌銀兩亦非一時所能解齊。欽工緊要,需款益急,思維至再,只有騰挪新捐暫作權宜之計。所有工程用款即由新海防捐輸項下暫行挪墊,一俟津存生息集有成效,陸續提解臣衙門分別歸款”。八月二十五日,奕劻、福錕奏:“此次奉報出使經費197萬兩款內,已于本年四月間准總理衙門咨開奏准,暫行借撥頤和園工程銀100萬兩,由津生息項下按年盡數歸還”。   
目前雖無法找到頤和園挪款的全部細帳,但以上幾條材料是有其內在連續性的。從中計算,海署挪款共400余萬兩。此外,據考證,海署自光緒十二至十四年共收海防捐157.7萬余兩,光緒十五年至甲午戰前共收海防新捐200萬兩,也都流入園工。   
應該指出,挪用于頤和園工程的,是海軍衙門經費,而非北洋海防協餉。五至二十年間,北洋海防協餉收入基本穩定,平均約137萬兩,高于前十四年的平均數。奕譞、奕劻主持園工,籌措經費,給人以海署即頤和園工程處的印象。但修園經費卻非海署獨任。梁啓超稱,自馬江敗後,“群臣競奏請練海軍,備款3000萬……頤和園工程大起,舉所籌之款,盡數以充土木之用”。太監王世和言,海軍各堂司僅爲貪污中飽而“謀修清漪園,動款3000余萬”。這些說法,與海軍經費籌集的一般規律相差太遠。海署除維持海軍及年撥100萬兩充東北練餉外,要在光緒十四至二十年中另外籌款2000萬兩或3000萬兩(即平均每年另籌300至400萬兩)是不可能的。梁啓超文章自在于鼓動反對慈禧的專制統治,言過其實,不能據作信史。海軍發展受阻固然與園工有關,但是還應從清政府整個財政狀況去作進一步的分析。園工而外,十四年光緒帝婚禮耗資達500萬兩,戶部又撥鄭州河工600萬兩,山東河工200萬兩,及新鑄制錢工本……”經費窘迫,可想而知。十四年《北洋海軍章程》制定後,朝野普遍認爲北洋艦隊已經成軍,李鴻章也吹噓“就渤海門戶而言,已有深固不搖之勢”。在多種因素作用下,戶部于光緒十七年規定南北洋兩年內停購外洋船炮。撇開全局不論,把海軍擴充停滯完全歸咎于慈禧太後個人縱欲奢侈,是不符臺曆史真實的。   
260萬兩“海軍巨款”事件。十四年九月,醇親王奕譞致函李鴻章,透露“萬壽山用款不敷”,囑其與各地督撫“設法集款200萬兩存儲生息,以備分年修理”。李鴻章悟出此乃慈禧的意旨,立即通報粵督張之洞、江督曾國荃、湖督裕祿、鄂撫奎斌、川督劉秉璋、贛撫德馨等人,布置各地報效。他對張之洞說:“竊以粵中指款名目繁多,若能酌節用項,分次勻提,正與朝旨邸教不動正款主意相合。……每年得20萬,五年積成100萬,則尊處已獨任其半。此外南洋各處一二善國,從而附益,便可觀成”。他對曾國荃講得更爲露骨:“邸意所注,首望香帥,次則臺端。……但當頻年搜刮之後,何處得有閑款?目前需用已亟,無論正雜各款,均可移緩就急,分年提解”。各地督撫心領神會,爭先恐後,結果合計集款竟達260萬兩。爲了掩人耳目,這筆款項被稱爲“海軍經費”,“存諸北洋生息,按年解京,以補正雜款之不足。本銀專備購艦、設防一切要務”。不久,禦史林紹年上奏要求停止報效,竟遭朝旨嚴行申斥,而李鴻章、張之洞及所有參與籌解“海軍巨款”的督、撫、藩、臬、運司卻受到獎敘。這一事件充分暴露清廷的腐敗,吏治的黑暗。確切地說,這260萬兩巨款是不能算在海軍賬上的。
北洋水師覆滅的原因
戰略方面
  清朝身居文武要職的人,不知道如何使用花費無數白銀建成的艦隊。北洋海軍成軍後,便以爲“自守有余”,停止了繼續外購戰艦的海軍經費。   
在整個戰爭期間,北洋水師沒有明確和聯合艦隊以艦隊決戰奪取制海權的戰略,未制定出戰略計劃,日本海軍則制定了明確的作戰預案,是以奪取制海權爲中心的海軍制勝的方案。導致聯合艦隊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導致北洋水師戰略上陷于被動。
技術方面
  在黃海大東溝海戰中,北洋海軍缺乏帶反後座裝置的速射炮,是一個致命的技術缺陷。據統計:150毫米口徑速射炮每分鍾可5發至6發,而同口徑之剛性炮架的後裝炮每分鍾才1發。而日本聯合艦隊卻擁有大量速射炮,達150多門,日本艦隊充分發揮了速射炮的威力。據統計,日本艦隊的速射炮“所發炮彈相當于清艦隊同一口徑火炮3-6倍”。美籍洋員馬吉芬認爲:“改良速射炮,以及能大量裝填火藥的榴彈效力顯著”。   
北洋海軍另一個技術缺陷是缺乏與日本聯合艦隊抗衡的快速巡洋艦。航速太慢對北洋海軍的影響,交戰開始時表現爲隊形轉向不利,難以協同作戰。   
北洋水師備戰不足。所缺乏穿甲爆破彈(也就是所謂的開花彈)一直被存放在旅順、威海基地的彈藥庫裏。還有彈藥不足、炮彈擊中敵艦而不爆炸、所用炮彈“不合式”的情況。   
定遠艦槍炮大副沈壽堃說:大東溝之戰,“非兵士不出力,乃將領勇怯之不同也。勇者過勇,不待號令而爭先,怯者過怯,不守號令而退後。此陣之所以不齊,隊之所以不振也。”來遠艦幫帶大副張哲濚指出:“海軍經仗之後,無論勝敗,其各船中奮勇者有之,退縮者有之,使能分別賞罰,庶足以鼓人心。我軍仗後,從無查察。其畏葸避匿者,自幸未嘗冒險,其沖鋒救火奮勇放炮者,尚悔不學彼等之黠能。受傷雖住醫院,而扶持之役,資派本船水手;陣亡者,衣衾棺槨出己之薪俸口糧。領恤賞之時,亦有幸與不幸。土卒一念及此,安得死敵之甘心?誰無父母妻子,使能給養其家,何有求生之念?”
訓練水平
  水師提督丁汝昌出身陸軍,對海軍事務缺乏足夠的了解。然而,爲水師擔任教習的英國教官琅威裏卻是一名優秀的海軍教習。在英國擔任過海軍中校的他,不僅對于海軍有著豐富的了解,而且對他的這一份中國的職業(官拜副將之職)異常重視。在平日裏面的教習和訓練裏面,琅威裏對北洋水師的官兵要求極爲嚴格,教習一絲不苟。據史書載,他“終日料理船事,刻不自暇自逸”,甚至在如廁時“猶命打旗語傳令”。由于他嚴苛的治軍態度,以至于在北洋水師當中,竟然流傳有“不怕丁軍門,就怕琅副將”的話語。而在他嚴格的治軍與訓練下,北洋水師在訓練上刻苦付出的同時,也保有了真正強大的戰鬥力。   
琅威裏不僅在治軍方面嚴謹過人,還主張中國應利用北洋水師的強大實力來提升國家威信。1885年,北洋水師的兩大主力戰艦——“定遠”、“鎮遠”曾經與“濟遠”、“威遠”兩艦前往日本長崎,然而“鎮遠”艦上的水兵們在上岸後與日本浪人和巡捕爆發流血沖突,致使中國方面水兵多人受傷。這次沖突事件被稱爲“鎮遠事件”。而琅威裏得知消息以後氣憤不平,甚至要求丁汝昌使用軍艦上的重炮對長崎給予炮擊來警告日本,但是遭到丁汝昌的拒絕。我們今天來看,琅威裏的主張或許過于激烈,但不可否認的是,他身爲一名外國人,卻全心全意爲了中國的海軍建設而盡著全力。   
然而,琅威裏嚴格的治軍態度最終爲他的教習生涯劃上了句號。在琅氏上任初期,北洋的士官生們還知道技不如人,尚能服從琅氏嚴格的管理。等這批人逐漸升上管帶(艦長)後,就再也不能容忍一個洋人在他們面前指手劃腳了。他們與琅威裏的矛盾沖突越來越尖銳,終于在艦隊南下香港避凍時發生了“撤旗事件”,琅威裏被迫離開了北洋水師。   
北洋水師爲此付出了沈重的代價,當時大清無人具備琅威裏那樣的執教水平,更不具備他那種一絲不苟的敬業精神,整個艦隊很快就從內部開始懈怠腐化。“在防操練,不過故事虛行”,而且“平日操演炮靶、雷靶,惟船動而靶不動”,甚至“預量碼數,設置浮標,遵標而行。碼數已知,放固易中”,徒求其“演放整齊,所練仍屬皮毛,毫無裨益”。 本來海軍規定,所有官兵終日在船上生活。結果琅威裏走後,將士紛紛移眷劉公島基地,過起家庭生活,“晚間住岸者,一船有半”。艦隊平時不僅訓練松懈,還爲了高級將領們的私利忙于運輸任務。每年冬季艦隊按例南巡時,一至香港,官兵便蜂擁上岸淫賭。定遠管帶劉步蟾的同學東鄉平八郎(後任日本聯合艦隊司令,日俄戰爭中對馬海戰的日方指揮官)上艦參觀,見甲板上供著關公神像,一地散亂的剩飯,炮管一摸一把灰,甚至出現在主炮上晾曬衣褲這種軍紀松弛到極點的行爲。他回到日本便評價說仗不用打,中國輸定了。   對于訓練水准已經跌落到這一地步的北洋水師,我們還有什麽理由說它不應該在甲午海戰當中失敗呢?
日尋遺物
  1895年甲午戰爭結束後 ,部分北洋海軍艦船被日軍俘虜,在威海等地戰沈的一些北洋海軍艦船也遭拆解。至今,有關艦船的遺物在日本各地仍能尋覓。今年7月末,陳悅和海軍史研究會薩蘇先生等一起在日本進行了實地勘查,爲紀念甲午大東溝海戰爆發,特開辟專題,將考察期間拍攝到的在日本北洋海軍遺物照片陸續展出。
http://baike.baidu.com/view/18473.htm

甲午戰爭

甲午海戰甲午戰爭(又稱中日甲午戰爭、第一次中日戰爭、清日戰爭、清日甲午戰爭;日稱日清戰爭)是中國晚清年間發生中國和日本之間的、爲爭奪朝鮮半島控制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由于發生年爲1894年即清光緒二十年,幹支爲甲午,中國史稱“甲午戰爭”。甲午戰爭曆時9個月,分爲陸戰和海戰兩個戰場,日軍攻下朝鮮的平壤,在黃海海戰中大敗北洋水師,之後又攻下中國的旅順、威海,並于1894年11月22日在旅順進行大規模屠殺,血洗全城。戰後雙方于戰後簽訂《馬關條約》,規定中方向日方割地賠款,中國清政府因此背負沈重外債,國力日趨衰退,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而日本因獲得巨額戰爭賠款,國力軍力迅速強盛,並逐漸走上軍國主義對外擴張之路。
起因
甲午戰爭前,朝鮮仍是中國的附庸國。當時的朝鮮仍處于封閉自守的封建王朝控制下,生産力落後,國內政局飄搖。
明治維新後,日本開始加強發展在朝鮮的勢力,並通過外交手段,力爭使朝鮮脫離清政府控制,成爲“獨立國”。由于沒有足夠的實力作後盾,外交努力並不太成功。1884年,日本趁中國忙于中法戰爭之際,駐朝公使竹添策動親日的“開化黨”政變,12月4日一夜間推翻了保守派政權。次日,國王下詔革新政治,建立了開化黨政府。保守派連忙請求清軍支援,于是,袁世凱以保護朝鮮政府爲名,率兵二千聲討亂黨,12月6日攻入王宮。竹添寡不敵衆,自焚使館,連夜潛逃。動亂中開化黨首相、大臣及三十多日本人被殺。
日本政府接竹添急報,立即派外務大臣率大批軍隊入朝,清政府也派了欽差大臣帶了陸軍和軍艦到朝鮮。對峙中日本感到軍事准備不足,因此並沒有采取軍事行動,轉而運用外交手段。當時日本不少人主張趁中法戰爭之機迅速發動對華戰爭,但以伊藤博文爲首的一派人,考慮到日本國力,特別是軍事力量不足,主張“速節冗費,多建鐵路,趕添海軍”,積蓄力量。
1885年春,日本派伊藤博文爲特派全權大使,到中國談判朝鮮問題。談判中伊藤每每以回國相要挾,後來李鴻章大怒道:“朝鮮事,中國並未辦錯,其錯處全在竹添;若因此決裂,我惟預備打仗耳!”盡管這樣,糾纏多日後簽訂的《天津條約》中,日本仍取得了向朝鮮派兵的權利。
條約簽訂後,清政府任命袁世凱總領朝鮮事務,加緊控制朝鮮。而日本則加強經濟滲透,並且加緊擴軍備戰,等待時機。
1880年起,日本全力擴充軍力,舉國上下士氣高昂,以趕超中國爲奮鬥目標,准備進行一場以“國運相賭”的戰爭。截至甲午戰爭前夕,日本已經建立了一支擁有六萬三千名常備兵和二十三萬預備兵的陸軍,和排水量七萬二千噸的海軍,超過了北洋海軍。
而在此期間的清政府,經過數十年的洋務運動,在一系列的軍事對抗中,已經不象鴉片戰爭中那樣,洋人幾艘炮艦就應付不了,所以不免有些飄飄然。又在與西方各國打交道的過程中,意識到西方人並無意吞並國土,只是想在貿易上占些便宜而已,于是就更加放松了軍備意識。雖然說最近幾年東鄰日本的一些動作,使人隱約感到將來會是個麻煩。
北洋海軍自1888年正式建軍後,就再沒有增添任何艦只,艦齡漸漸老化,與日本新添的戰艦相比之下,火力弱,行動遲緩。1891年以後,慈禧花重金修頤和園,連槍炮彈藥都停止購買了。
開戰之初,雙方的力量對比如下:
 人數/ 戰艦/ 噸位/ 火炮(其中速射炮)/ 魚雷發射管/ 編隊航速
 
清軍/ 630000/ 12艘/ 34466噸/ 180(27)門/ 27具/ 15.1節
日軍/ 240000/ 12艘/ 40840噸/ 273(192)門/ 36具/ 16.4節
其中,日本第一遊擊隊平均航速達19.4節。另據英國海軍年鑒統計,當時速射炮的發射速度是原後裝炮的六倍,由此計算,日本艦隊的火力實際上相當于北洋艦隊的三倍。
中國
北洋海軍自1888年正式建軍後,配置有主力艦定遠號及鎮遠號,各有12寸巨炮4尊,航速分別爲14.5節及15.4節。甲午戰爭前夕,英國的阿摩士莊(Armstrong)船廠向李鴻章推銷世界航速最快,達23節的四千噸巡洋艦。這艘艦最後被日本買下了,也就是後來的吉野號,在甲午一戰發揮極大戰力。1894年5月下旬李鴻章校閱北洋海軍,奏稱:“北洋各艦及廣東三船沿途行駛操演,船陣整齊變化,雁行魚貫,操縱自如……以魚雷六艇試演襲營陣法,攻守多方,備極奇奧。”“于駛行之際,擊穹遠之靶,發速中多。經遠一船,發十六炮,中至十五。廣東三船,中靶亦在七成以上。”“夜間合操,水師全軍萬炮並發,起止如一。英、法、俄、日本各國,均以兵船來觀,稱爲節制精嚴。”戰爭前夕,北洋艦隊的大沽、威海衛(今山東威海)和旅順(今屬遼寧大連)三大基地建成,英國觀察員看完北洋艦隊的操演後上書海軍部,也認爲北洋艦隊的戰力不容小覰。
定遠號
但是後期因爲李鴻章解雇了當時訓練海軍的英國人琅威理,引致北洋艦隊軍紀出現問題,“有某西人偶登其船,見海軍提督正與巡兵團同坐鬥竹牌也。”“每北洋封凍,海軍歲例巡南洋,率淫賭于香港、上海,識者早憂之”。1888年原本預訂購入300箱炮,後因爲軍費被挪用去修建頤和園,所以北洋海軍只購入了3發炮,“從前撥定北洋經費號稱二百萬兩,近年停解者多,歲僅收五六十萬。”“中國水雷船排列海邊,無人掌管,外則鐵鏽堆積,內則穢污狼藉,業已無可駛用。”至于領導丁汝昌“孤寄群閩人之上,遂爲閩黨所制,威令不行”。劉步蟾則被人們稱爲“實際上之提督者”。
北洋艦隊的12艘軍艦配備情況如下:
艦名 管帶 排水量 速度(節) 主要火炮(門) 魚雷
定遠 劉步蟾 7335 14.5 4 (30.5公分) 2(315公分)
鎮遠 林泰曾 7335 14.5 4 (30.5公分) 2(315公分)
經遠 林永升 2900 15.5 2 (21公分) 2(415公分)
來遠 丘寶仁 2900 15.5 2 (21公分) 2(415公分)
致遠 鄧世昌 2300 18.0 3 (21公分) 2(415公分)
靖遠 葉祖圭 2300 18.0 3 (21公分) 2(415公分)
濟遠 方伯謙 2300 15.0  2 (21公分) 1(415公分)
平遠 李和 2100 11.0 1 (26公分) 2(115公分)
超勇 黃建勳 1350 15.0 2 (25公分) 
揚威 林履中 1350 15.0 2 (25公分) 
廣甲 吳敬榮 1296 14.0 2 (15公分) 
廣丙 程璧光 1030 15.0  3 (12公分) 
日本
1882年,日本海軍還只是魚雷艇和二千噸以下的近海鐵甲艦爲主,無大型鐵甲巡洋艦。1885年,日本提出十年的擴軍計劃,意圖超過北洋海軍。1886年,法國海軍工程師白勞易(Louis-Émile Bertin)受雇建造4700噸級大型鐵甲
吉野號巡洋艦“松島號”和“厳島號”。1890年時,中國北洋艦隊的總排水量爲27000噸,而日本海軍的總排水量在17000噸以上。日本以國家財政收入的60%來發展海、陸軍,當時日本政府的年度財政收入只有八千萬日元。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決定每年從自己的宮廷經費中撥出三十萬日圓,再從官員的薪水裏取十分之一,補充造船費用。到了1894年甲午戰爭時,日本海軍艦隊總排水量爲72000噸,並且多有配置速射炮的新式艦艇。相反,北洋艦隊自1888年正式成立後,再未添加任何船只。1891年後,又停購槍炮彈藥,後來海軍軍費挪用修了慈禧的頤和園。
戰前日本實際動員兵力達240616人,174017人有參戰經驗,海軍擁有軍艦32艘、魚雷艇24艘,排水量72000噸,超越北洋水師。日本對清廷改革後的實力仍有顧忌,對于北洋水師不敢輕敵,1880年日本參謀本部長山縣有朋的調查報告中指出,大清帝國平時可征兵425萬,戰時可達850萬人之多,“鄰邦之兵備愈強,則本邦之兵備亦更不可懈”。
依航行次序,日艦配備情況如下:
第一遊擊隊:
艦名 艦長 排水量 速度(節) 主要火炮(門) 魚雷
吉野 河原要一 4225 22.5 15公分 512公分(速射8)
高千穗 野村貞 3709 18.0 2(26公分) 415公分(速射6)
秋津洲 上村彥之丞 3150 19.0 15公分 412公分(速射6)
浪速 東鄉平八郎 3709 18.0 2(26公分) 415公分(速射6)
本隊第一群陣:
艦名 艦長 排水量 速度(節) 主要火炮(門) 魚雷
松島 尾本知道 4278 16.0 1(32公分) 412公分(速射12)
千代田 田內正敏 2439 19.0 12公分(速射1) 
嚴島 橫尾道立 4278 16.0 1(32公分) 412公分(速射11)
本隊第二群陣:
艦名 艦長 排水量 速度(節) 主要火炮(門) 魚雷
橋立 日高壯之承 4278 16.0 1(32公分) 412公分(速射12)
比睿 櫻井規矩之 2284 13.5 17公分 15公分(速射6)
扶桑 新井有貫 3777 13.0 4(28公分) 215公分(速射4)
過程
甲午戰爭始于1894年7月25日的豐島海戰,至8月1日清朝政府對日宣戰和日本明治天皇發布宣戰詔書,1895年4月17日以簽署《馬關條約》而告結束。整個戰爭持續近9個月,依據戰場轉換及雙方作戰態勢的變化,大致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從1894年7月25日到9月17日。戰爭分陸戰與海戰雙向進行,陸戰主要是在朝鮮半島上的平壤之戰,海戰主要是黃海海戰。
平壤之戰發生于9月15日,是雙方陸軍首次大規模作戰。當時駐守平壤的清軍三十五營共一萬七千人,日軍也有一萬六千多人,雙方戰力相埒。陸面戰鬥在三個戰場同時展開:大同江南岸戰場、玄武門外戰場、城西南戰場。晨三時,日軍第九混成旅團在大島義昌少將的指揮下,首先向大同江南岸清軍發起進攻。太原鎮總兵馬玉崑奮勇抗擊,日軍官兵死傷慘重,無力再戰,大島義昌負傷,只得下令退卻,午後二時全部撤離戰場。
其二爲玄武門外戰場。玄武門爲日軍的主攻方向,因此集中了優勢兵力,由立見尚文少將的第十旅團(又稱朔寧支隊)和佐藤正大佐的第十八聯隊(又稱元山支隊)擔任主攻。9月15日,日軍分三路總攻平壤,戰鬥至爲激烈,高州鎮總兵左寶貴登玄武門指揮,激戰中,左寶貴不幸中炮犧牲,其部下三位營官也先後陣亡,午後二時玄武門遂被日軍攻陷。日軍企圖向城內推進,遭到清軍阻擊,只得退守玄武門。
其三爲城西南戰場。晨七時,野津道貫中將親率日本第五師團本隊,從平壤西南用炮火掩護步兵沖鋒,清軍馬隊進行反擊。至中午,野津道貫見難以得手,下令暫停攻擊,退回駐地。此時對清軍來說,戰事尚有可爲,但清軍總指揮葉志超,于午後四時樹白旗停止抵抗,並下令全軍撤退。六天裏,清軍狂奔五百裏,于21日渡鴨綠江回國。日軍占領朝鮮全境。
同時,農曆八月十八(陽曆9月17日)日海軍聯合艦隊進入黃海鴨綠江出海口西“大東溝”合擊北洋水師艦隊,這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的大規模現代鋼鐵軍艦海戰,至今仍是中國曆史上唯一的一次。售出軍艦給中日雙方的英國及當時各軍事大國極爲關注此場海戰。北洋艦隊參加戰鬥的軍艦爲10艘,日本海軍投入戰鬥的軍艦則有12艘。海戰在中午時分開始,雙方在11時15分和11時30分發現敵方。由于清艦是從朝鮮運兵回來,所以艦隊以一字形排開,日艦則是尋戰而來,所以艦隊成尖峰形。12時清軍下令變陣,排成尖峰形。13時開始炮擊,可是時間不足,艦隊中央凹陷。面對清軍鐵甲艦攻勢,日艦被迫後退。此時日艦包抄清軍右側,由于日艦較快加上指揮不當,右側艦隊被殲滅;丁汝昌之座艦也被炮擊,炮震力導致正在持雙筒望遠鏡觀看海面戰局的丁汝昌從二樓炸飛摔落甲板,左手臂骨摔斷重傷(戰後左手臂打石膏直到次年2月右手拔槍自裁)。致遠號艦長接手指標,下令全部艦只集中重炮攻擊日艦隊司令艦吉野號,14時吉野號即中彈甚至是艦長室中彈,但因爲炮彈火藥不足沒有爆炸(艦隊司令伊東祐亨回憶)沒有沈沒,日艦後退,伊東中將司令且即更換座艦(當松島號由友艦拉回日本時,全艦千瘡百孔卻未沈沒,日軍頻呼:“不可思議!”)。16時清軍左側艦艇中彈,背靠荒島一邊滅火另一邊攻日艦。滅火成功,日艦在沒有優勢下撤退。另一方面日艦所有火炮皆無法擊穿致遠號等清軍鐵甲艦,清左側艦隊回救運送重炮彈予兩艦,因此反而日艦多被重炮所傷。日艦攜彈不足重部撤退脫逃戰場。清軍追擊,管帶鄧世昌爲保護旗艦,下令向敵先鋒艦吉野猛沖,以求同歸于盡,不幸中敵魚雷,200余人犧牲。17時30分日艦遠去,清軍下令停止追擊;此大東溝海戰清軍傷亡600余人,“致遠號”管帶、留學英國鄧世昌與一條寵物狗與艦同沈忠烈殉國;日軍傷亡亦達300余人。
日軍攻克平壤清軍激戰5小時後,北洋艦隊損失巡洋艦5艘,受傷4艘,但成功完成護航運載清劉銘傳淮軍12營陸軍登陸鴨綠江岸。日艦僅傷5艘,但日艦隊先行撤離戰場。清末政治家、詩人黃遵憲在其詩作《東溝行》中,這樣描述大東溝之役:“……,地爐煮海海波湧,海鳥絕飛伏蛟恐,人聲鼓聲噤不動。漫漫昏黑飛劫灰,兩軍各挾攻船雷,模糊不變莫敢來。”
平壤、黃海戰後,日本方面廣造輿論,大肆渲染勝利,更加刺激了其擴大戰爭的野心。而在清朝方面,身負軍事指揮重任的李鴻章則誇大失敗,以進一步推行其消極避戰方針,同時慈禧太後的主和也漸趨明朗化。
第二階段
從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在此階段中,戰爭在遼東半島進行,有鴨綠江防之戰和金旅之戰。
鴨綠江防之戰開始于10月24日,是清軍抗擊日軍入侵中國國土的首次保衛戰。當時部署在鴨綠江北岸的清軍共八十二營,約兩萬八千人。清政府任命宋慶爲諸軍總統,節制各軍。日軍進攻部隊是山縣有朋大將統率的第一軍,包括桂太郎中將的第三師團和野津道貫中將的第五師團,共三萬人。雙方兵力不相上下。但是,宋慶雖負節制諸軍之名,各軍實則不服調度,而且士氣不振,將領多無抗敵決心。是日午前十一時,日軍先于九連城上遊的安平河口泅水過江成功。當夜,日軍又在虎山附近的鴨綠江中流架起浮橋,清軍竟未覺察。25日晨六時,日軍越過浮橋,向虎山清軍陣地發起進攻。清軍守將馬金敘、聶士成率部奮勇還擊,因勢單力孤,傷亡重大,被迫撤出陣地。日軍遂占領虎山。其他清軍各部聞虎山失陷,不戰而逃。26日,日軍不費一槍一彈占領了九連城和安東縣(今丹東)。在不到三天內,清朝重兵近三萬駐守的鴨綠江防線全線崩潰。
金旅之戰也開始于10月24日,至11月22日旅順口陷落,這是甲午戰爭期間中日雙方的關鍵一戰。日本第一軍進攻鴨綠江清軍防線的同一天,大山岩大將指揮的第二軍兩萬五千人在日艦掩護下,開始在旅順後路上的花園口登陸。日軍的登陸活動曆時十二天,清軍竟坐視不問。11月6日,日軍進占金州(今遼寧金縣)。7日,日軍分三路向大連灣進攻,發現清軍早已潰散,不戰而得大連灣。日軍在大連灣休整十天後,開始向旅順進逼。當時旅順地區清軍有七統領,道員龔照璵爲前敵營務處總辦,有“隱帥”之稱,共轄三十三營,約一萬三千人。18日,日軍前鋒進犯土城子,徐邦道指揮拱衛軍奮勇抗禦,將日軍擊退。是日,龔照璵竟置諸軍于不顧,乘魚雷艇逃往煙臺。19日,黃仕林、趙懷業、衛汝成三統領也先後潛逃。21日,日軍向旅順口發起總攻。22日占領旅順口並血洗全城。“海水一泓煙九點,壯哉此地實天險!炮臺屹立如虎闞,紅衣大將威望儼。下有窪池列鉅艦,晴天雷轟夜電閃。最高峰頭縱遠覽,龍旗百丈迎風颭。長城萬裏此爲塹,鯨鵬相摩圖一啖。昂頭側睨何眈眈,伸手欲攫終不敢。謂海可填山易撼,萬鬼聚謀無此膽。一朝瓦解成劫灰,聞道敵軍蹈背來。”黃遵憲在《哀旅順》一詩中,描寫了旅順一戰的場面,表達了旅順陷落的悲哀。
隨著清軍節節敗退,在清廷內部,主和派已占上風,大肆進行投降活動。旅順口失陷後,日本海軍在渤海灣獲得重要的根據地,從此北洋門戶洞開,北洋艦隊深藏威海衛港內,戰局更加急轉直下。
第三階段
從1894年11月22日到1895年4月17日。在此階段中,戰爭在山東半島和遼東兩個戰場進行,有威海衛之戰和遼東之戰。
威海衛之戰是保衛北洋海軍根據地的防禦戰,也是北洋艦隊對日的最後一戰。其時,威海衛港內尚有北洋海軍各種艦艇二十六艘。1895年1月20日,大山岩大將指揮的日本第二軍,包括佐久間左馬太中將的第二師團和黑木爲楨中將的第六師團,共兩萬五千人,在日艦掩護下開始在榮成龍須島登陸,23日全部登陸完畢。30日,日軍集中兵力進攻威海衛南幫炮臺。駐守南幫炮臺的清軍僅六營三千人。營官周家恩守衛摩天嶺陣地,英勇抵禦,壯烈犧牲。日軍也死傷累累,其左翼司令官大寺安純少將中彈斃命。由于雙方兵力衆寡懸殊,南幫炮臺終被日軍攻占。2月3日日軍占領威海衛城。威海陸地悉被日軍占據,丁汝昌坐鎮指揮的劉公島成爲孤島。連日來,日軍水陸兩路配合,先後向劉公島和威海港內北洋艦隊發動八次進攻,均被擊退。在此期間,日本聯合艦隊司令伊東佑亨曾致書丁汝昌勸降,遭丁汝昌拒絕。5日淩晨,旗艦定遠中雷擱淺,仍做“水炮臺”使用,繼續搏戰。10日,定遠彈藥告罄,劉步蟾下令將艦炸沈,以免資敵,並毅然自殺與艦共亡。11日,丁汝昌在洋員和威海營務處提調牛昶昞等主降將領的脅迫下,拒降自殺。洋員和牛昶昞等又推署鎮遠管帶楊用霖,出面主持投降事宜。楊用霖拒不從命,自殺殉國。12日,由美籍洋員浩威起草投降書,僞托丁汝昌的名義,派廣丙管帶程壁光送至日本旗艦。14日牛昶昞與伊東佑亨簽訂《劉公島降約》,規定將威海衛港內艦只、劉公島炮臺及島上所有軍械物資,悉數交給日軍。17日,日軍在劉公島登陸,威海衛海軍基地陷落,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遼東之戰持續的時間很長。自日軍突破清軍鴨綠江防線後,連占鳳凰城、岫岩、海城等地。清政府調兩江總督劉坤一爲欽差大臣督辦東征軍務,授以指揮關內外軍事的全權,並任命湖南巡撫吳大澄和宋慶爲幫辦,以期挽回頹勢。從1895年1月17日,清軍先後四次發動收複海城之戰,皆遭挫敗。2月28日,日軍從海城分路進犯,3月4日攻占牛莊,7日不戰而取營口,9日又攻陷田莊臺。僅十天時間,清朝百余營六萬多大軍便從遼河東岸全線潰退。
結果 《馬關條約》的簽訂
隨著戰爭的失利,清政府進一步加緊了乞降活動。2月11日,決定派李鴻章爲全權大臣,赴日議和。4月17日,李鴻章與日本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傅文及外務大臣陸奧宗光在馬關春帆樓簽訂《馬關條約》,包括《講和條約》十一款,《另約》三款,《議訂專條》三款,以及《停戰展期專條》兩款。
條約的主要內容爲:①中國承認朝鮮“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實則承認日本對朝鮮的控制;②中國將遼東半島、臺灣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③中國“賠償”日本軍費庫平銀二萬萬兩;④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四地爲通商口岸,日本政府得派遣領事官在以上各口岸駐紮,日本輪船得駛入以上各口岸搭客裝貨;⑤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市任便從事各項工藝制造,將各項機器任便裝運進口,其産品免征一切雜稅,享有在內地設棧存貨的便利;⑥日本軍隊暫行占領威海衛,由中國政府每年付占領費庫平銀五十萬兩,在未經交清末次賠款之前日本不撤退占領軍;⑦本約批准互換之後,兩國將戰俘盡數交還,中國政府不得處分戰俘中的降敵分子,立即釋放在押的爲日本軍隊效勞的間諜分子,並一概赦免在戰爭中爲日本軍隊服務的漢奸分子,免予追究。
《馬關條約》的影響
甲午戰敗及《馬關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從此走向更深重的災難。巨額戰爭賠款相當于全國3年的財政收入,清政府根本無力承受,只能向英法德俄貸款,不但利息很高,還要以海關、稅收、財政的管理權作抵押。大面積割讓國土直接導致帝國主義國家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戰後的幾年裏,外國紛紛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長城以北屬俄,長江流域十省屬英,山東屬德,雲南、兩廣屬法,福建屬日。而美國這個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則打著“利益均沾”的旗號,以支持日本爲主要手段,謀求在中國的更大權益。戰後朝鮮淪爲日本的殖民地,成爲日本對外擴張的跳板,中國東北部的安全受到嚴重威脅。臺灣被日本割占,使數百萬同胞,飽受欺淩50多年。“城頭逢逢雷大鼓,蒼天蒼天淚如雨,倭人竟割臺灣去。……”《臺灣行》一詩表達了詩人黃遵憲,對臺灣被割占的強烈憤慨和悲痛之情。
日本是戰爭的最大受益者,得到了價值1億兩白銀的戰利品和2.3億兩的賠款。這筆巨款相當于日本當時7年的財政收入,日本朝野對此歡欣鼓舞,外相陸奧宗光高興地說:“在這筆賠款之前,根本沒有料到會有幾億日元,本國全部收入只有8千萬日元,一想到現在會有3億5千萬日元滾滾而來,無論政府和私人都覺得無比的富裕!”戰後,日本經濟和軍事實力飛速擴張,爲其在上世紀30年代大舉侵華埋下伏筆。總之,甲午戰敗和《馬關條約》的簽訂使中國陷入深重的民族危機,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
戰敗原因分析
實際上,當時中國的經濟、軍事實力並不比日本差,從經濟上看,甲午戰前日本的重工業還比較薄弱,輕工業中也只有紡織業比較發達。鋼鐵、煤、銅、煤油、機器制造的産量都比中國低得多。當時日本共有工業資本7000萬元,銀行資本9000萬元,年進口額1.7億元,年出口額9000萬元,年財政收入8000萬元,這些指標除了進口量與中國相當外,其它都低于中國,說明當時日本的經濟實力和中國一樣並不強盛。從軍事上看,日本在甲午戰前的一二十年裏,竭全國之力提升軍事實力,尤其重視海軍建設,到1893年,擁有軍艦55艘,排水量6.1萬噸,與中國海軍主力北洋艦隊相當(中國還有廣東、福建水師)。日本常備陸軍22萬人,總兵力不到中國的一半,武器裝備也相差不大。很顯然,中日軍事力量對比,不像鴉片戰爭時大刀長矛對堅船利炮那樣懸殊,有的方面如海陸軍總量中國還略占優勢。也就是說,甲午戰爭中國之敗,並不是敗在軍事力量上。
甲午戰爭中國失敗的原因
一、戰爭失敗的認識原因
日本在19世紀60年代“明治維新”以後,資本主義得到較快發展,與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結合在一起,産生了軍國主義,極具擴張性和掠奪性。侵略並戰勝中國,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國策。早在1855年,日本的改革派政治家吉田松陽子就主張:“一旦軍艦大炮稍微充實,便當開拓蝦夷。曉喻琉球,使之會同朝覲;責難朝鮮,使之納幣進貢;割南滿之地,收臺灣、呂宋之島,占領整個中國,君臨印度。”吉田的這一思想,對他的弟子,後來成爲日本政要的伊藤博文(內閣總理大臣)、山縣有朋(參議院議長)等産生了深刻的影響,成爲日本政治家的主流思想。明治維新初期,日本奠定了大陸政策,大臣田中義一在奏折中說:“明治大帝遺策是第一期征服臺灣,第二期征服朝鮮,第三期征服滿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服世界。”如果說這些議論還是一個“藍圖”,到了1887年就非常具體了。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國征討方略》,決定在1892年前完成對華作戰的准備,進攻的方向是朝鮮、遼東半島、山東半島、澎湖列島、臺灣、舟山群島。7年後,日本正是按照這個時間表和路線圖發動戰爭,並幾乎達到了全部目的。日本在幾十年裏將上述國策一以貫之,進行各方面的充分准備,前後實施了8次《擴充軍備案》。

與之相比,清政府對國家安全形勢的判斷就顯得很不到位,對戰爭缺乏應有的預見和警惕。一些有識之士,如兩江總督沈葆禎,臺灣巡撫劉銘傳等看出“倭人不可輕視”,但朝廷和大部分政要對日本的認識還停留在“蕞爾小邦”的階段,“不以倭人爲意”。對國防負重要責任的李鴻章也認爲“倭人爲遠患而非近憂”。在日本傾全國之力擴充軍備,戰爭危險日益迫近的緊要關頭,清政府反而放松了國防建設,以財政緊張爲由,削減軍費預算,從1888年開始停止購進軍艦,1891年停止撥付海軍的器械彈藥經費。中國就是在這樣一種不清醒的狀態下,迎來了一場命運攸關的戰爭。朝鮮戰場的失利,其根源就在于中方對戰爭缺乏預見性而放松了警惕,造成戰前缺乏准備,初戰舉措失當。
二、戰爭失敗的外部原因
從戰爭開始到失敗投降,中國最高統治者中掌實權的慈禧太後、奕昕等都是主和派,李鴻章也堅決主張“羈糜爲上,力保和局”。他們一直致力于爭取英俄德法美等國家的調停,以達到求和目的。李鴻章想利用各國之間的利益沖突遏制日本,解除中日軍事對峙,用心可以理解。但他顯然對外國幹預成功的可能性期望太高了,過分依賴外交斡旋而放松了軍事努力。李鴻章首先請求英國調停,他考慮英國在華既得利益最多,日本侵華“英人必不答應”。但沒有想到英國和日本已經在背後進行了交易。李鴻章轉而請求俄國幹涉。但這時俄國西伯利亞鐵路尚未修通,在遠東爭奪的籌碼還不夠,並不想和日本鬧翻,只是進行了一番口舌之爭了事。清政府還請求德、法兩國調停,那更是徒勞無益,白白浪費時間。
英俄德法調停落空後,李鴻章還異想天開地寄希望于美國調停。美國則回複說:“美國抱嚴正的中立態度,只能用友誼的方式影響日本。”實際上美國並不是什麽中立的態度,而完全是倒向日本的。美國在支持日本侵華的路上遠比其他國家走得遠,給日本提供軍事貸款,派遣軍事顧問,運送軍用物資,包庇日本間諜,甚至允許日本軍艦挂美國國旗蒙蔽中國海軍。
歐美之間存在著利益沖突,經常會有一些矛盾,但在擴大對中國的侵略,加深中國殖民地化程度,以攫取更大利益方面是一致的。他們十分清楚,日本戰勝中國他們都可以分一杯羹,戰後的情況正是這樣,列強利用“最惠國待遇”“利益均沾”“門戶開放”的強盜條約都得到了很多好處。
三、戰爭失敗的思想原因
在晚清的政治家、軍事家中,李鴻章特別重視武器裝備。由于他的大力倡導和運籌,推動了洋務運動,組建起北洋海軍和新式陸軍,有利于提升軍事實力。但因爲李鴻章把武器作用極端化、絕對化,由“武器決定論”導致悲觀情緒和失敗主義。事實上,甲午戰爭無論從總體上還是從主要戰役來看,都不是敗在軍事力量對比和武器裝備優劣上。黃海海戰中,單純從軍力上看,中國艦隊還略占優勢,但海戰的結局卻是相反。北洋艦隊被擊沈5艘軍艦,受到重創;而日本艦隊未失一艦,只有幾艦受傷。英國駐華公使歐格納給本國政府彙報時說:“中國軍隊雖然在數量上較日本有相當的優勢,但訓練方面尤其是管理方面遠不及日本。無遠見和缺乏軍事知識的中國當局,將面臨著海軍艦隊被徹底摧毀的危險。”事實證明這個英國人確有見地。軍隊戰鬥力是決定戰爭勝負的直接因素,但戰鬥力的強弱不僅決定于武器裝備,還有軍隊的指揮、管理、訓練、精神狀態,戰略和戰術等。
四、戰爭失敗的戰略原因
清政府避戰求和,消極防禦的指導思想,突出表現在忽視和放棄制海權的戰略失誤,這是甲午戰爭失敗的重要原因。甲午戰爭的制海權主要指黃海海域。黃海關系到三個半島,即朝鮮半島、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的海上交通,所以黃海的制海權至關重要。日本政府和軍方對侵華戰爭中制海權的重要性有著充分的認識。相反,清政府和李鴻章對這個重大戰略問題的認識卻很模糊,對戰爭中海軍應該發揮何種作用,怎樣發揮作用沒有清晰的思路。朝鮮開戰後,日本海軍在充分准備的基礎上集中主力尋找中國艦隊決戰,而中國海軍卻盡量避免與敵軍在海上相遇,沒有進行決戰的思想准備和軍事准備。一方主動,一方被動;一方有備,一方無備;一方伺機決戰,一方消極避戰。一旦海上遭遇,後果可想而知。
 五、戰爭失敗的政治原因
導致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深層次的是政治原因。當時統治中國並主持戰爭的清朝政府極端腐朽沒落,不可能領導一場反侵略戰爭取得勝利。清朝末年,中國四分五裂,如同一盤散沙。最高統治集團內部明爭暗鬥不停。軍隊和軍事工業分屬幾個洋務集團,帶有封建割據性。中央政府控制力減弱,地方和軍隊便自成體系,各行其是。加之列強進行滲透,在中國培植代理人,派系更爲複雜。平時爭權奪利,戰時互不配合。慈禧太後大興土木修建頤和園,爲自己賀壽。一方面窮奢極欲地揮霍,一方面國防經費極端拮據。
六、戰爭失敗的直接原因
政治腐敗必然影響軍隊建設。甲午戰爭中海陸幾十次戰役,中國軍隊屢戰屢敗,潰不成軍,軍隊綜合素質低下是直接原因。當時全國的軍隊,北洋最優,北洋裏海軍又較陸軍爲優。但就是北洋海軍,也嚴重存在著軍紀渙散、操練廢弛、貪污腐化、精神萎糜等問題。近代戰爭,要求將領和士兵熟知軍事技術,必須進行嚴格的訓練,才能成爲能征慣戰之師。但北洋海軍後期軍事訓練形同虛設,有時爲了應付上級視察弄虛作假。除了軍事技術之外,在部隊中還應該進行愛國主義、民族觀念和英雄主義的教育,培養視死如歸,敢于勝利的精神狀態,但這正是北洋艦隊所缺乏的。李鴻章創建北洋海軍,注重武器裝備,開設新式學校,甚至把一些將領送到國外深造,這都是難能可貴的。但李鴻章對整體訓練卻放任自流,對軍隊的思想教育更是漠不關心。
七、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
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表現出的軟弱、消極,急于求和投降的態度不是封建統治的腐朽性所能完全解釋的。還有其更深層次的特定原因,這就是當時中國的封建政權和統治集團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買辦化了。封建性加買辦化決定了對待資本主義侵略的妥協性。封建政權買辦化源于社會經濟政治結構的半殖民地化。洋務派創辦的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除了封建性之外,無一不具買辦性的特點。資金來源主要依靠外國資本;技術上雇洋人、購洋器、用洋法;業務上是外國企業的附屬;創辦者大部分是官僚、買辦。經濟上的買辦化決定了政治上的買辦化。在這種情況下,希望清朝統治者擔負起領導反侵略戰爭的重任並取得勝利是不可能的。買辦性比封建性就反侵略而言更加反動。封建政權從維護統治出發,還可能全力投入反侵略戰爭,但買辦化的封建政權與帝國主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很大程度上淪爲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代言人、代理人,他們既有矛盾的一面,更有相容的一面。列強既要侵略和掠奪中國,同時又竭力維護清朝的統治不使其垮臺,其原因就在于此。
影響
甲午戰爭中,日本獲勝,中國戰敗。日本經此一戰,提高了國際地位,當上了亞洲王,並摘掉了西方列強入侵日本時套在日本脖子上的不平等條約枷鎖,獲得了立國的獨立自主權,還擠身了帝國主義俱樂部,成爲帝國主義俱樂部中平等的一員。從1896年至1898年這三年內,日本的財政收入共計2億6890萬日元,但在這三年中,日本卻從中國共獲得庫平銀2億3150兩,折合成日元共計3億6488萬元,超過了日本三年的財政總收入,賠款的分配使用情況是:首先撥給皇室經費2000萬日元,補充戰費7895萬日元,用作擴充陸海軍的軍費最多,高達1億9605萬日元,剩余的3600多萬日元,用作教育經費和災害救濟金。
依靠從中國獲得的巨額賠款,日本在一夜之間變成了戰爭暴發戶,財力雄厚,國力增強,在戰後的十年間,日本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公司數由2844家,猛增至8895家,爲保證軍工生産和各行各業對鋼鐵需求量增長的要求,用賠款建成了著名的“八蟠制鐵所”,鋼材産量占全國總産量的82%,銑鐵産量占53%,鋼鐵生産能力迅速增長,日本利用賠款作資本,實行了金本位制,更加有利于國際貿易的發展,便于引進先進國家的機器設備和獲取外彙,從而能在國際貿易市場上和各國爭奪一席之地。
由于這筆巨款是靠日本軍隊在中國拼殺中得來,日本政府將其中的一半交給它,用于擴充陸海軍,從1896-1905年,日本共進行了三期陸海軍擴充,即所謂“軍務擴張10年計劃”,在其擴軍過程中,來自中國的錢占其總額的62.6%,而且由于中國向日本支付的這筆賠款是依靠向英、法、俄、德等國貸款獲取英磅所實現的。因此,中國向日本實際支付的不是白銀,而是相當于銀價的英磅,這就爲日本提供了大量寶貴的外彙,使其能徑直從西方國家進口先進的軍事技術裝備,購買現代化大型軍艦和先進的野戰重炮,從而使它的軍備擴張無論在數量或質量上都躍上了新臺階。
甲午戰爭是日本近代明治維新,資本主義民族革命成功後第一次對外發動的大規模戰爭,並取得了全勝,向來被世界人嘲笑的封建落後,視爲蔓爾的東洋小國日本打敗中華帝國,震驚了世界,世人是從甲午戰爭後才對日本、日本人刮目相看,它對日本人近現代都産生了積極深遠的影響:它振奮了日本人的民族自信心,增強了日本人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榮譽感、使命感,使日本人民族主義情緒空前高漲,使日本民族舉國一致,空前團結,因此,它是對全體日本人的一次普遍的民族主義的精神心理教育,從而使日本人開闊了民族胸懷,在全日本實現了民族主義思想革命。日本人從尊王攘夷的戰略角度看待日本曆史,日本各行各業的發展規律及世界走勢,從而能有效合理、科學的把握,取得了日本資本主義發展的戰略成功;在尊王攘夷戰略思想指導下,日本人又以尊土攘夷作爲戰術組織方法進行科學有效的組織協作,從而有效地推動了日本各行各業進步,日本各行各業的資本主義現代化建設蓬勃發展,日本在近代又取得了資本主義組織協作管理的戰術成功,這就解開了日本近代資本主義繁榮,必然資本主義民族革命成功,必然有資本主義史之謎。
從甲午戰爭後,日本才真正步入資本主義良性循環的快車道,上了新臺階,資本主義的各行各業方興未艾,蓬勃發展,爲日本在日俄戰爭中勝利,打贏日俄戰爭奠定了全面的資本主義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組織、意識形態基礎,並確立了日本發展模式:甲午戰爭後日本社會的尊王攘夷思想信仰意識形態已完全成熟,並不斷發展,極度膨脹,終于發展成爲極端的民族主義——法西斯主義,使日本人産生征服世界的野心,並以甲午戰爭的成功爲模式,逐步走上一條窮兵黷武,對外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于1904年打贏日俄戰爭並吞並朝鮮,1931年發動“九一八”吞並東北,1937年7月7日全面侵華,打響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于1941年12月偷襲珍珠港,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甲午戰爭對中國的影響
戰後中國國貧民弱,生産落後,各行各業的資本主義改革是失敗的,社會腐朽,經濟水平低下,每年財政收入不足九千萬兩,依靠自身的力量是根本不可能在《馬關條約》的三年期限內賠款全部兩億兩白銀的,爲此,只好向列強各國舉借外債。而列強向中國借款即可索取高額利息,又可附加種種條件擴大在華利益,所以俄、法、德、英各國都參加了競爭,要奪取貸款權。1898年6月以前,爲三年還清賠款的最後期限,清政府又要借款,英、德、俄、法競爭達到白熱化。經過半年多的爭奪,清政府被迫宣布停止借款,轉向日本乞求延長二十年還清賠款,伊藤博文立即拒絕,清政府被逼得走投無路,只得進行第三次大借款,經過複雜、曲折的鬥爭,財力雄厚的英、德銀行取得了貸款權。至此大小借款共五次,以白銀折算,不少于7億兩。
通過巨額借債,國際金融資本乘機掠奪了中國的大部分財政收入,控制著中國海關收入,使中國喪失許多權益,中國在沈重的高利貨下苦苦掙紮了三四十年,被高利貨吸幹了血汗,中國白銀大量外流,民窮財盡,喪失了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寶貴的資本金,以致中國沒有雄厚的資本金向西方學習,發展中國民族工業,中國經濟生産仍是落後,低技術的小作坊式家庭生産方式,只能生産低技術、低質量,質次價高的粗糙落後産品,不抵洋貨的沖擊,中國中小企業紛紛破産。中國社會長期腐朽落後,國貧民弱,動蕩不安,軍閥混戰,中華民族資本主義改革的“洋務運動”徹底失敗,中華民族沒有走上資本主義的富國強兵之路。
《馬關條約》的簽訂,使中國遭受空前的劫掠,國勢進一步衰落,中國的國際地位也一落千丈,自甲午戰爭後,中國人才被世人饑笑爲“東亞病夫”,從此以後,國家主權逐步喪失,國土被帝國主義列強爭相吞噬;在經濟上列強拼命掠奪中國的廉價原料和廉價勞動力,極力向中國傾銷各種商品,並以政治代款、設立銀行、開辦工廠、開采礦産、修築鐵路等方式對中國進行資本入侵;在文化上,主要利用宗教爲思想侵略手段,毒害中國人的思想,刺探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情報。
特別嚴重的是,甲午戰爭後,列強以武力威脅、政治利誘等手段開始在中國強占“租借地”和劃分“勢力範圍”。甲午戰爭後,帝國主義加緊在華爭奪勢力範圍、強租軍港、構築炮臺、修建軍事基地,控制了南起廣州灣,北至旅大的多個重要港口,從而形成了一個中國門戶洞開、藩籬盡失,京師腹地處于列強炮口之下的不利局面,中國主權進一步喪失。
中方評“甲午戰爭”
中方認爲,甲午戰爭是日本發動的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是中華民族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災難。它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恥辱,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日軍在旅順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並在戰後以賠款、割地的形式,掠奪、搜刮中國政府和人民。中國(清朝)在這次戰爭中損失之慘重超過了鴉片戰爭以來曆次外禍之總和;甲午戰爭開啓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在這以後中國更爲全方位地被迫開放,並且相繼受到大規模的軍事侵略,是民族危機最嚴重的時期。清王朝衰朽不堪、積貧積弱現象徹底暴露,亡國之禍迫在眉睫。也正是這場戰爭,促成了自鴉片戰爭以來前所未有的民族覺醒。
日方評“日清戰爭”
在日本衆多關于“日清戰爭”的報道中,對日本人思想影響最大的莫過于《日清戰爭實記》。《日清戰爭實記》是由日本的從軍記者編寫的。于1894年8月30日首刊,一直到 1895年1月7日,以連載的形式共發行50號。該書以文字、刊頭畫、圖片和照片等形式向讀者提供了大量新聞。它通過衆多的圖片與文字,極力宣揚日本所發動的戰爭是“聖戰”,是“正義之戰”,美化日軍,將日本侵略軍稱爲“仁義之師”;同時成清軍爲“匪徒”。向日本命中宣揚“皇軍”的“軍威”及“忠君愛國”的思想,使民衆支持日本戰爭。
重要人物
李鴻章
李鴻章(1823.2.15-1901.11.7),少年科第,壯年戎馬,中年洋務,晚年外交,其一生榮顯得益于平定發撚,提倡洋務。然而一生榮辱卻系于甲午一役。甲午一戰不僅使中國見侮于他國,亦使李鴻章喪失一身顯貴。
甲午戰爭時,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北洋艦隊平時備戰水平嚴重低下,戰術理論水平極差,而指揮者丁汝昌又根本沒有作戰常識,艦隊在平時訓練中弄虛作假,水手紀律松懈。艦艇保養維護極差,軍火采購也存在嚴重問題,李鴻章親戚包辦軍火采購,結果炮彈質量問題很大,根本就不能用來發炮。在甲午戰爭正式爆發前嚴重錯判局勢,過分寄望于國際調停,卻沒有在戰爭爆發前就迅速向朝鮮增兵,給日軍完全控制朝鮮政局和繼續向中國東北進攻創造了機會。這一重大備戰失誤,李鴻章顯然是直接責任者。李鴻章雖然搞洋務運動有功,但卻在甲午戰爭中犯有相當嚴重的備戰不足、調停外交、戰略保守等領導錯誤。即使用李鴻章自己的“裱糊匠”自嘲來評價此人的曆史功過,也不得不承認:李鴻章雖然是中國這所破爛房子最早的“裱糊匠”,但他花了國家不少錢,卻連最起碼的“裱糊”功夫也沒有做到位。
丁汝昌
丁汝昌(1836.11.18-1895.2.12),後世關于甲午戰爭的論著,幾乎都對丁汝昌有或多或少的評論,可謂衆說紛紜,褒貶互見。
從丁汝昌前半生的經曆來看,他後來能夠成爲海軍統帥實屬機緣巧合。他18歲投入太平軍,後降湘軍,旋即轉隸淮軍,官至總兵加提督銜,1874年因朝廷裁兵節餉而解職回籍。在家賦閑數年後複出謀職,恰值李鴻章籌建北洋海軍並物色海軍統帥,遂于1879年被委爲督操北洋水師炮船,從此開始了他的海軍生涯。1888年北洋海軍成軍,丁汝昌被正式任命爲海軍提督。在李鴻章看來,選擇丁汝昌,顯然也是爲了更好地直接控制海軍。
丁汝昌並不是海軍統帥的合適人選,而且他統領海軍時已經43歲,這個年齡對于沒有受過專業和專業基礎培訓的人來說,要在實踐中精通近代海軍這個技術性很高的專業軍種顯然是極爲困難的。另一方面,丁汝昌爲人隨和,不拘形迹,故與部下的關系較爲融洽;但這種性格與其專業素質缺陷相結合,又使他難以在受過專業培訓特別是留過洋的部下面前樹立應有的權威。丁汝昌是安徽人,而北洋海軍軍官絕大多數爲福建人,戰前曾有撤換北洋海軍提督的密議,雖未立即付諸行動,卻預示著丁汝昌將是戰爭中朝野共同“高度關注”的對象。
甲午戰爭爆發,光緒帝下令要尋戰,李鴻章卻要“棄戰保船”保留淮軍的資本,使丁汝昌兩難。政府官員不斷攻擊丁汝昌、李鴻章消極避戰。9月丁汝昌奉命率北洋水師主力護送陸軍增援朝鮮駐軍,18日返航時在鴨綠江口的大東溝附近海域遭遇日本艦隊,雙方發生黃海海戰。海戰中,丁汝昌在旗艦“定遠”艦飛橋上指揮,被炮火所傷,事先卻沒有指定後何艦繼任,使得北洋水師各自爲政。經過5個小時鏖戰,北洋水師大敗,5艘巡洋艦被擊沈,其余軍艦受傷,而日本聯合艦隊只有5艘軍艦受傷。
其後丁汝昌銜李鴻章之命鎮守威海衛。他對陸軍的戰力表示擔心,建議做好炸毀陸路海岸炮臺的准備,結果成了“通敵誤國”的罪證,清廷下令將其交刑部治罪。在劉步蟾等將領的通電請願,李鴻章的極力申辯下,清廷命令,待丁汝昌手頭事務結束後,解送刑部。
1895年1月20日日軍在山東半島榮成登陸,丁汝昌拒絕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伊東佑亨勸降,隨後,日軍從陸路攻克威海陸上炮臺,海陸合圍北洋水師。炸毀旗艦“定遠”,2月11日在威海英國海軍顧問鼓動投降獻艦,部份水師叛軍持械要脅,丁汝昌服鴉片自殺(一說舉槍自殺),終年59歲。北洋水師余部投降,全軍覆沒。光緒下旨“籍沒家産”,不許下葬。直至宣統二年(1910年),經載洵及薩鎮冰等人力爭,清廷爲丁汝昌平反昭雪。民國元年(1912年),靈柩始歸葬于安徽無爲縣西鄉小雞山梅花地。
鄧世昌
鄧世昌(1849年—1894年),原名永昌,字正卿,祖籍廣東番禺,中國近代著名海軍將領,被稱爲民族英雄。
鄧世昌是近代中國第一批自己培養出來的海軍將領之一。1849年生于廣東番禺一個茶商之家。1867年入馬尾船政後學堂駕駛班第一期,1874年畢業。先後任“琛航”運船幫帶,“海東雲”炮艦管帶,“振威”炮艦管帶。1880年調北洋水師。同年到英國接“揚威”巡洋艦,回國後任“揚威”管帶。1887年再到英國接“致遠”巡洋艦,任“致遠”管帶,職中軍中副將。 
致遠號在中日甲午戰爭黃海海戰中,因“致遠”艦受傷,彈藥用盡,難以繼續戰鬥,鄧世昌語曰:“倭艦專恃吉野,苟沈是艦,則我軍可以集事。”便意圖撞沈日艦旗艦“吉野”,但“致遠”艦因爲日艦攻擊引起魚雷爆炸而沈沒,鄧世昌決心與戰艦同存亡,從而在落水後拒絕救援,與愛犬“太陽”一同壯烈殉國。清廷諡以“壯節”,按提督例從優議恤並,追贈太子少保銜,入祀京師昭忠祠。
1996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以“世昌”號命名一艘遠洋綜合訓練艦。
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1841年10月16日—1909年10月26日)日本近代政治家,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明治維新元老。
伊藤博文1885年12月根據他的建議廢除太政官制,實行內閣制,出任首屆內閣總理大臣兼宮內大臣,並開始起草憲法的任務。被譽爲“明治憲法之父”。伊藤博文是使日本邁進現代化國家、成爲近代世界列強之一的功臣,但由于其一貫奉行對外擴張政策,在日本國內外都有著截然不同的評價。而伊藤博文的性好漁色也是許多人都知道的。“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
甲午戰爭爆發後,伊藤博文受到列席大本營會議的恩寵。在整個中日甲午戰爭的過程中,所有日本明治政府和大本營作出的重大決策,他無一不參與,並且出謀劃策,親自作出重大決議,對于整個戰爭起了決定性作用。
伊藤博文不僅是一個狂熱的侵略分子,而且同時也是一個謊言家。在中日開戰、旅順屠殺等問題上竭盡顛倒黑白、賊喊捉賊之能事,利用各種手段欺騙世界輿論,粉飾日本的侵略戰爭。
伊藤博文不僅是在幕後制訂重大戰略方針的決策者,而且曾兩次充任日本政府的和談代表,通過談判取得戰場上得不到的侵略權益。1895年4月17日,伊藤博文、陸奧宗光和中國和談代表李鴻章簽訂了《馬關條約》,在談及臺灣問題時,伊藤博文要求一個月交割,李鴻章認爲“一月之限過促”,要求展限兩月,並雲“貴國何必急急?臺灣已是口中之物”,伊藤博文回答道“尚未下咽,饑甚”,一句話,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國主義凶殘貪婪的本性。
戰後,因爲在甲午戰爭中侵華有功,伊藤博文晉升侯爵。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組成第三次伊藤內閣。三十三年組成“立憲政友會”,自任總裁。同年十月,組成第四次伊藤內閣。明治三十六年(1903年),再度出任樞密院議長。日俄戰爭後,日本徹底霸占了朝鮮,伊藤博文被任命爲第一任統監,于1907年迫使朝鮮政府簽訂第三次日韓協約,朝鮮完全淪爲了日本的殖民地。
明治四十三年(1909年),伊藤博文第三次出任樞密院議長。同年十月,爲解決日俄爭端,到中國東北與俄國財政大臣談判,10月26日在哈爾濱火車站被朝鮮愛國志士安重根擊斃。
戰時的西方大國
戰時英國
甲午戰爭前,英國早就成爲遠東勢力最大的殖民主義者了。英國政府的主要政策目標,就是致力于維護並擴大在這一地區的既得利益和優勢地位。它不希望在同一地區出現新的競爭對手,這是十分自然的。長期以來,在探討英國對中日沖突方針問題時存在兩種截然相反的見解:一種觀點認爲,英國在甲午戰爭時期完全支持日本,鼓勵日本發動戰爭;另一種觀點則認爲,英國對日本缺乏好感,一直帶頭幫助中國。
應該說,英國對日本有支持,也有抑制。至于何時支持,何時抑制,則完全取決于英國利益的標准。例如,英國在戰爭爆發前夕提議以仁川港爲中立區,即會妨礙日本軍隊的登陸活動。不久,英國提出中日在朝鮮劃區占領的建議,是要劃出一條包括漢城和仁川在內的中間地帶,中日兩國軍隊分別駐紮朝鮮北部和南部,相互隔離開來,不僅使俄國無法乘虛而入並從中漁利,而且也堵塞了日本的軍事挑釁之路。這當然是不利于日本實施其發動侵略戰爭的計劃的。稍後,英國又照會日本:“中國之上海爲英國利益之中心,故須日本政府承認不在該港及附近爲戰爭的運動。”當日本政府承諾英國在長江流域的權益不受影響時,英國不但放棄幹預,還與日本簽訂了《日英通商航海條約》,以示支持。英國外交大臣金伯利說:“這個條約的性質對日本來說,比打敗中國的大軍還遠爲有利。”英國甚至對日軍擊沈本國商船事件保持沈默。
在甲午戰爭中,有一支奇怪的艦隊始終在中日兩軍間遊弋,這就是觀戰的英國遠東艦隊。這支八艘戰艦組成的艦隊沒有開槍開炮,但卻觀摩了整場戰爭中的全部海軍行動。而且,當時的英國海軍,還專門配置人員根據所拍攝照片(因爲當時攝影技術的限制,海上戰鬥照片多質量不佳)繪制所見的戰爭場面,發給倫敦的新聞報刊使用。
在整個甲午戰爭時期,英國曾先後三次調整其對中日沖突的方針。每一次調整,也就是其遠東政策向日本的一次傾斜。雖然在此期間,英國政府對日本時而支持,時而抑制,但總的說來,支持日本的意識是在不斷地強化,並終于成爲英國遠東政策的主導思想。通過英國政府對中日沖突方針的幾次調整,便可以明顯地看出其遠東政策重心移動的軌迹。
戰時美國
英俄德法調停落空後,李鴻章寄希望于美國調停。美國回複說:“美國抱嚴正的中立態度,只能用友誼的方式影響日本。”然而,美國駐華公使田貝卻說:“戰爭是中國堅持在朝鮮的宗主國地位引起的,過在中國。”美國駐華代辦田夏禮說:“應該讓戰爭順著自己的道路走下去,如果幹涉帶來和平,那種和平是不能持久的。惟有使用武力才能使這個國家和世界融洽共處,只要清皇朝不致受到威脅,中國的戰敗倒是一個有益的經驗。”田貝還寫信給李鴻章:“徹底放棄求得幹涉的念頭,背向歐洲列強,面向日本。”這裏的面向日本,不是指贏得戰爭,而是求和投降。
戰爭期間,美國曾向日本提供軍事貸款,派遣軍事顧問,運送軍用物資,包庇日本間諜,甚至允許日本軍艦挂美國國旗蒙蔽中國海軍。美國把日本作爲它在遠東的小夥計,而日本以美國作爲後臺老板。列寧在甲午戰曾分析的:“日本有可能掠奪東方的亞細亞國家,但是沒有其他國家的幫助,他就不可能有任何獨立的財政及軍事力量。”
戰時俄國
在俄國政府內部,對于中日沖突采取什麽方針的問題,在很長時間內意見並不一致。其駐外使節,駐華公使喀西尼主張對日本進行幹涉;駐朝臨時代理公使韋貝是個兩面派人物,暗地唆使日本對中國開戰;駐日公使希特羅渥則對日本非常輕信,往往成了日本政府的傳聲筒。其前任外交大臣吉爾斯,先是主張幹涉,後又采取觀望政策;繼任外交大臣羅拔諾夫甚至一度想討好日本,建議實行親日的方針。至于其他政府文武重臣,或主張宜與日本和解,或主張采取強硬手段,甚至不怕由此而引起戰爭,意見亦極爲紛紜。直到《馬關條約》簽訂的幾天前,俄國政府特別會議才統一了思想,就要求日本放棄占領遼東半島問題做出了決定。大致說來,在整個甲午戰爭時期,俄國政府的對中日沖突方針曾有過兩次大的變化,即從幹涉到不幹涉,又從不幹涉到幹涉。經過了差不多將近一年的觀望時間,才最後正式確定了對日幹涉的政策。
甲午戰爭爆發後,李鴻章請求俄國幹涉,因爲俄國的勢力範圍主要在東北,與日本有利益沖突。但這時俄國西伯利亞鐵路尚未修通,在遠東爭奪的籌碼還不夠,並不想和日本鬧翻,只是進行了一番口舌之爭了事。擔任中國稅務司長的英人赫德這樣評價:“俄國人在天津挑逗了一番,過了兩個星期忽然又推卸了,李鴻章討了老大一場無趣。”
http://www.hudong.com/wiki/%E7%94%B2%E5%8D%88%E6%88%98%E4%BA%89

上一篇:《鴉片戰爭》

下一篇:《太平天國》

阿楨 2023-03-05 08:08:26

“炮彈摻沙”並無實證,“靖遠”艦遺址水下考古調查揭露更多甲午戰爭細節

山東威海“靖遠”艦遺址第一期水下考古調查 2023-03-01獲評2022年度山東省五大考古新發現。威海是甲午戰爭終戰之地,為探明威海灣甲午沉艦現況,2022年8月至10月下旬,山東省水下考古中心聯合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和威海地方文博機構開展了“靖遠”艦遺址水下考古調查工作。確定了沉艦鍋爐艙、艏彈藥艙、艉彈藥艙的位置,基本摸清了沉艦殘骸的整體情況。
在TG3中發現了210毫米克虜伯炮彈1枚,是迄今為止水下考古發現口徑最大的炮彈。王澤冰表示,通過以上關鍵出水文物並結合歷史資料分析可基本確認其為北洋海軍“靖遠”艦;同時,這些出水文物揭露了更多的戰爭細節。“我們其實發現現場並不是像之前傳說的,有很多的炮彈裡面摻雜沙子或者其他東西,反而大量的彈藥其實是比較先進的,很多都是從英國直接訂購的;另外我們在現場發現大量彈殼,說明在當時戰爭的過程中存在著大量的反擊行為”,王澤冰說道。
  回應
炮彈摻沙子、掛錯信號旗拍成人字形隊等等本來就是以訛傳訛。
北洋水師已經打得不錯了,當時軍艦技術發展太快,定鎮二艦主炮口徑倒是大,但射速差不多5分鐘一發,和日本的吉野之類的已經有代差了。架退炮打管退炮,打不過是正常的。
用封建主義來形容古代中國社會並不嚴謹。封土建國成為各個諸侯小國家,這才是封建主義。可自秦朝建立後,古代中國一直實行的是郡縣制和中央集權制。

阿楨 2022-11-18 08:59:55

文章認為,用「閉關鎖國」形容明清時期對外政策,是特定時代西方中心主義影響的產物,並不是對明清時期對外政策的客觀描述。面對西方殖民勢力的步步進逼,明清兩朝統治者從軍事、經濟、文化等不同層面,採取了一系列政策,主要源於國家安全的考慮。從今天的角度看,是否開放、如何開放、開放範圍多大,屬於國家主權範圍。國內外一些學者簡單地斥其為「落後」、責其為「野蠻」,甚至認為違反所謂「國際法」,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文章表示,衡量歷史是非須置於當時的特定環境,後人不能苛求前人。今人既不能為腐朽沒落的封建制度、封建禮教歌功頌德,也不能以「閉關鎖國」全盤否定明清歷史對中國、對世界的意義。保守、落後、封閉不是明清時期中國社會的主要內容,也不是明清時期對外交流的全貌,不能把明清社會標籤化為「閉關鎖國」。文章還稱,客觀而言,「自主限關」具有其合理性,它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西方殖民主義者血腥東擴的步伐。

洋務派的“中體西用”有錯嗎? 2022-11-16

首先,今天對於中體西用的批判,是基於20世紀以來社會學、政治學等現代化理論而進行的,不能拿去指責古人的無知;其次,對中體西用的廣泛批判出現在甲午戰爭之後,但從洋務運動開始到甲午戰爭間30年並不認為中體西用有那麼大的問題。
西方的擴張促進了非西方的政治領袖和知識領袖用以下三種方式回應:拒絕現代化和西方化;接受兩者;接受前者,拒絕後者。今天,我們非常容易理解,現代化並不只有西方化這一種模式。但問題在於,在19世紀,世界上只有“西方”這一個地方是現代化的,你找不到其他任何參考的樣本。由此一來,對於世界各國的文化精英們來說,就必然要面臨一個問題——如果你全盤西化,本土文化必然要受到衝擊;如果你不“西化”,則你的國家在列強堅船利炮之下難以生存。無論是“中體西用”還是日本“和魂洋才”,都是要避免“西化”而更追求“現代化”。

阿楨 2022-11-18 08:54:32

說明清“閉關鎖國”的人,你們才是“閉觀鎖國”!2022/11/18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

《不是傳奇的大航海》第25集--歷史認知上的閉“觀”鎖國才是我們的老毛病
明清時代的中國有閉關鎖國嗎?可以說沒有,也可以說有。 說沒有是因為世界各地都有人跑來跟中國貿易。 說有是因為我們沒有認真去觀察瞭解外部世界。 貿易上沒有閉關鎖國,認知上卻有閉“觀”鎖國。 直到今天,我們許多人的歷史認知,依然是閉“觀”鎖國。

海禁--維基

海禁(又稱洋禁),是一種鎖國政策,旨在禁止民間私自出海,也限制外國商人前往本國通商,具體實施隨著時間變遷而有張有弛。海禁本來的目的是為消滅反叛勢力、打擊海盜及走私,保障社會穩定的初衷,日韓亦有此政策。然而,實際上海上貿易反因海禁而更加猖獗,歷代各政府的海禁最後都不了了之,最終以開港通商收場。

影射當前大陸處境(西方圍堵中國) 明清時期「閉關鎖國」重被學界討論 2022-08-30 聯合報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課題組最近發表一篇萬字雄文「明清時期閉關鎖國問題新探」。試圖為「閉關鎖國」政策「平反」,引發學術界震動,連媒體都參與討論並稱,「閉關鎖國」絕對不會是中國要走的路,中國繼續對外開放的決心十分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