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13 10:17:00阿楨

《亞曆山大•涅夫斯基》

愛森斯坦1938年的《亞曆山大•涅夫斯基》雖是他的第一部有聲(有對白)的電影,電影戰爭的視覺效果相當震撼,以當年的電影制作技術來說,是非常了不起的了。但因爲斯大林主義和大俄羅斯民族的陰影,浩大場面、充滿動作的《聖亞曆山大•涅夫斯基》,並不是愛森斯坦最好的作品。詳參【圖博館】:愛森斯坦:名導演13

不只吧!和後評《恐怖伊凡》一樣,二片都未能呈現俄羅斯當時各公國內鬥與日耳曼、蒙古等外患間,複雜的政權鬥爭(如今之俄、白俄、波海三小國、波蘭、烏克蘭、中亞各小國,與歐美複雜的政權鬥爭)。

愛森斯坦電影之《亞曆山大•涅夫斯基》



電影蒙太奇理論奠基人之一的謝爾蓋•愛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是蘇聯時期著名的導演和電影理論家。他所拍攝的電影,包括了以革命爲主題的默片,如《罷工》(Strike)、《戰艦波將金號》(Battleship Potemkin)及《十月:震撼世界的十天》(October:Ten Days That Shook The World)。愛森斯坦在後期也拍攝了史詩式電影,那就是《亞曆山大•涅夫斯基》(Alexander Nevsky )及《伊凡雷帝》(Ivan The Terrible)。
愛森斯坦1930年代過後的電影,比起早前1920年代初的電影,在內容呈現上遜色很多,其中的原因,應該跟蘇聯在斯大林主義官僚化下不無關系。這裏姑且談談愛森斯坦最受歡迎的一部有聲電影《亞曆山大•涅夫斯基》。
《亞曆山大•涅夫斯基》(俄文爲Александр Невский),是1938年由愛森斯坦和瓦西列夫(Dmitry Vasiliev)攝制成的曆史劇情片。這部電影情節圍繞在中古時代俄羅斯統帥亞曆山大•涅夫斯基身上,講述這個于1942年被斯大林宣布爲“民族英雄”的涅夫斯基,號召諾夫哥羅德(Novgorod)的人民,反抗德國條頓騎士的入侵。主演涅夫斯基的演員是蘇聯著名演員兼人民藝術家尼古拉•切卡索夫(Nikolai Cherkasov)。
影片敘述了13世紀諾夫哥羅德的俄羅斯人與神聖羅馬帝國條頓騎士團之間的沖突。當時條頓騎士侵略俄羅斯西北部的普斯科夫(Pskov),並屠殺當地俄羅斯人。作爲“民族英雄”的弗拉基米爾(Vladimir)大公之子涅夫斯基,號召諾夫哥羅德的俄羅斯人民團結起來,抵抗條頓騎士團。在涅夫斯基的率領下,諾夫哥羅德人民在冰封的楚德湖(Peipus)上擊敗了條頓騎士團。那場發生于1242年4月5日的決定性戰役,曆史上被稱爲“楚德湖之役”,或者更常被稱作“冰上之戰”。
這是一部具有濃厚政治隱喻的電影。當時的蘇聯正處于斯大林主義時代,也正面臨著來自納粹德國的威脅。俄國十月革命建立起來的第一個工人國家,在斯大林主義的奪權和背叛下,已經走上了官僚化墮落之路。納粹在德國革命失敗及左翼受重挫下得以上臺執政,並威脅著整個歐洲。在德國的威脅日益顯著下,斯大林直接要求愛森斯坦制作一部警惕蘇聯人民面對德國侵略的電影。
不過,在現實中的諷刺是,這部極盡嘲諷跟德國人結盟的電影完成幾個月後,斯大林跟納粹德國達成秘密協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Molotov-Ribbentrop Pact,也稱作莫洛托夫—裏賓特洛甫條約)。正因爲斯大林跟希特勒的“互不侵犯”協議,這部原本是斯大林指示拍攝而成的電影,就被壓制且被禁止在蘇聯影院上映。直到1941年德國以巴巴羅薩行動(Unternehmen Barbarossa)向蘇聯發動進攻時,這部影片才“重見天日”,在蘇聯的戲院上映,號召蘇聯人民抵抗納粹德國的侵略,就好像當年諾羅哥羅德人民抵抗條頓騎士團(德國人祖先)侵略一樣。或者斯大林有“先見之明”,在跟納粹德國達成秘密協議前,已經知道德國會背叛協議。
影片將涅夫斯基描繪成一個漁夫和民間英雄,就是要將這個主角影射爲當時的蘇聯領導人斯大林。這部影片的階級立場是鮮明的,影片中俄羅斯富人爲了自身的利益,寧願跟條頓騎士談判,以及給錢去取悅德國人,讓他們繼續掌控被征服土地的財富;而窮人們則拼死保衛俄羅斯土地,以讓俄羅斯人可以繼續在這片土地上生存,窮人們以棍子去抵抗德國人。可惜的是,影片中還有一個主導的思想(也就是斯大林所意欲強加的)—大俄羅斯民族主義,無疑將階級思想給淹沒。主角甚至批評那些不願團結在一個強大領袖(就像斯大林)之下和捍衛俄羅斯民族的人。
在斯大林領導下的蘇聯,跟工人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還有一段距離,通過官僚專無産階級的政(跟無産階級專政是背道而馳的),十月革命的成果變成了工人階級的噩夢,也打擊了世界各地的社會主義革命抗爭。斯大林主張“一國社會主義”,是對《共産黨宣言》中“全世界無産者聯合起來”的否定。斯大林也將狹隘大俄羅斯民族主義強加在多元民族的蘇聯,違背了列寧以及衆多社會主義者所堅持的民族自決立場。斯大林將對抗納粹的戰爭,稱爲“偉大的愛國戰爭”(Великая 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也叫“衛國戰爭”),顯見(大俄羅斯)民族主義壓倒了國際工人階級聯合起來的社會主義革命思想。斯大林主義所追求的大俄羅斯民族以及蘇聯擴張主義,加深了蘇聯內無産階級中的民族矛盾。蘇聯解體後,前蘇聯國家內民族沖突仍然持續。紛紛獨立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無不從中世紀的封建王國曆史中尋找自己的“民族傳統”,就像大俄羅斯民族主義不斷從沙俄甚至更早的基輔羅斯、諾夫哥羅德的中古曆史中尋找自己的“民族傳統”。
影片中條頓騎士團,很明顯是象征德國軍隊。連其小卒的頭盔設計,也類似遮到眼睛的大號版德國士兵頭盔(或者是德國抄襲前人條頓騎士的設計?),甚至條頓主教的身上還出現“卐”符號呢。影片中涅夫斯基爲了應付他的新敵人—條頓騎士團,不惜跟他的舊敵人—蒙古人言和,就好像斯大林爲了對付興起中的納粹德國,而跟蘇聯的舊敵人—英美爲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帝國達成和解。英美爲首的西方帝國主義勢力,在十月革命爆發一刻開始,就應經迫不及待要消滅布爾什維克領導的革命政權,而且還派兵協助反革命勢力進行血腥反撲,結果將新誕生的年青工人國家幾乎摧毀得體無完膚,也間接爲斯大林主義上臺鋪路。斯大林爲了自己一手建立起來的官僚政權的存亡,而不惜跟這些最初要把蘇聯置于死地的西方資本主義帝國結盟,後來又跟納粹德國達成“互不侵犯”的秘密協議,直到納粹德國比斯大林更加言而無信發動攻勢時,斯大林又轉回頭跟西方資本主義帝國結盟。斯大林跟西方帝國的結盟,在納粹德國被摧毀後也隨著冷戰的開始而壽終正寢。
這部電影的視覺效果相當震撼,以當年的電影制作技術來說,是非常了不起的了。這也應該算是部戰爭動作片,很多後來好萊塢的戰爭電影也相形見拙。這是愛森斯坦沈寂近十年後的第一部電影,也是他的第一部有聲(有對白)的電影。這部電影是在斯大林的監督和催促下短時間內倉促完成。不過,這部倉促完成的電影,卻由于《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而被抽起,無緣面世,直到德國發動侵略時,才作爲愛國電影獲得推廣。這部電影也在西方世界獲得好評,深受歡迎。
因爲斯大林主義的陰影,浩大場面、充滿動作的《聖亞曆山大•涅夫斯基》,並不是愛森斯坦最好的作品。狹隘大俄羅斯民族主義在影片中的泛濫,淹沒了布爾什維克的無産階級革命思想,見證著蘇聯這個工人國家走向斯大林主義官僚墮落之路。
http://utopia.e-channel.info/read.php?951

亞曆山大•涅夫斯基

亞曆山大•涅夫斯基(Александр Невский,1220年?—1263年11月14日),真名爲亞曆山大•雅羅斯拉維奇(Александр Ярославич,俄羅斯統帥和政治家,諾夫哥羅德公爵(1236年-1252年,1257年-1259年),1246年起爲基輔大公,1252年起爲弗拉基米爾大公。
  亞曆山大•涅夫斯基是弗拉基米爾大公雅羅斯拉夫二世•弗謝沃洛多維奇的兒子。1236年,他被選爲諾夫哥羅德公爵。他與瑞典侵略者和德意志條頓騎士團的鬥爭,使俄羅斯的西北部地區免于被西方天主教國家征服。
  1240年瑞典人在伊若拉河流入涅瓦河的河口地帶登陸入侵俄羅斯。亞曆山大•涅夫斯基率領的諾夫哥羅德人與當地的拉多加人,于1240年7月15日在涅瓦河畔、現在的聖彼得堡附近擊潰了瑞典軍隊。他因而得到稱號:“涅夫斯基”(意即“涅瓦河的”)。在這次勝利後不久,亞曆山大•涅夫斯基被貴族趕出諾夫哥羅德。1241年,由于條頓騎士團的入侵,亞曆山大•涅夫斯基被諾夫哥羅德人請回。他率領諾夫哥羅德軍隊抵抗騎士團。1242年4月5日,亞曆山大•涅夫斯基在距愛沙尼亞邊境附近的楚德湖冰面上決定性地擊敗了條頓騎士團。這一戰常被稱作“冰上之戰”。後來的曆史學家們評論說,這一戰挽救了俄羅斯民族。
  當蒙古人勢不可擋的騎兵蹂躪並征服了俄羅斯之後,亞曆山大•涅夫斯基巧妙地與他們周旋。亞曆山大•涅夫斯基沒有接受羅馬教皇的自殺性的、與蒙古侵略者血戰到底的建議,因爲他知道在那個時代與蒙古人作正面對抗不可能獲勝。亞曆山大•涅夫斯基開始扮演蒙古人建立的金帳汗國與俄羅斯各公國之間的調解人的角色。1246年,金帳汗封他爲基輔大公。1252年,亞曆山大•涅夫斯基被金帳汗封爲弗拉基米爾大公,取代了他的兄弟安德烈•雅羅斯拉維奇。
  作爲基輔、弗拉基米爾和諾夫哥羅德的王公,亞曆山大涅夫斯基致力于統一羅斯北部的各個公國。1259年,他鎮壓了諾夫哥羅德人的起義。1263年,亞曆山大•涅夫斯基從金帳汗國返回諾夫哥羅德途中于戈羅傑茨去世。他的遺骨後來被彼得大帝下令移至聖彼得堡。俄羅斯東正教會封亞曆山大•涅夫斯基爲一位聖徒,紀念他的節日爲9月12日。
  1942年7月29日,當納粹德國的軍隊深入蘇聯腹地時,斯大林宣布亞曆山大•涅夫斯基爲民族英雄。蘇聯軍隊設立了亞曆山大•涅夫斯基勳章。
http://baike.baidu.com/view/27308.html?tp=0_00

俄最新戰略核潛艇将下水 戰力是其它潛艇3倍  2007-04-12

4月15日,俄羅斯戰略導彈核潛艇“尤裏·多爾戈魯基”号将下水試航。它的下水标志着21世紀的戰略核潛艇正式邁進下一代,意味着美俄英法等核潛艇強國正式拉開新一輪水下角逐的序幕。
4月10日,俄羅斯最高層在克裏姆林宮舉行了一次政府工作會議,在這次由總統普京主持的會議上,副總理謝爾蓋·伊萬諾夫宣布,俄羅斯新一代戰略導彈核潛艇“尤裏·多爾戈魯基”号将于4月15日下水試航。
伊萬諾夫透露,“尤裏·多爾戈魯基”号将在俄羅斯北德文斯克海軍基地的白海下水。“這是17年來,俄羅斯首次建成一艘先進的潛艇,盡管我們還需要一年時間來安裝其它電子和武器系統,但它一定是俄羅斯史上最強大的核潛艇!”伊萬諾夫說:“我們還計劃建成另三艘同樣級别的核潛艇,其中‘亞曆山大 ·涅夫斯基’号和‘弗拉基米爾 ·莫諾馬赫’号已正在建設當中。”
1996年10月16日,時任俄羅斯海軍司令的格羅莫夫将軍宣布,俄羅斯正式開建新一代戰略導彈核潛艇,其戰力是當今世界上任何核攻擊潛艇的“兩三倍”。
格羅莫夫将軍并非誇大其辭。據美國海軍情報局所掌握的情況,955級戰略導彈核潛艇是俄羅斯核潛艇的第四代:其艇長170米,艇身直徑10米,排水量17000噸,是僅次于世界最大的“台風”級核潛艇的龐然大物。
雖說排水量不及“台風”級,可戰鬥力卻遠在“台風”級核潛艇之上:潛航狀态下航速爲25節;最大正常下潛深度可達450米;核潛艇表面敷設了150毫米厚的消聲瓦,采用了獨特的減震、降噪技術,在靜音和隐形方面遠遠優于當今性能最優秀的美國戰略核潛艇。
最突顯955級戰力的是它的武器裝備。據聖彼得堡“紅寶石”中央設計局和北方機械制造廠透露,955級核潛艇裝備有20枚“布拉瓦”導彈。這種大威力導彈全長12.1米,最大直徑2米,搭載重量爲1150公斤,裝備有6枚核彈頭,打擊精度爲350米,射程更是遠達8000公裏,并且既能在水面發射,也能潛射。
955級戰略導彈核潛艇“尤裏·多爾戈魯基”号及時下水令俄羅斯海軍官兵感慨萬千,因爲它的誕生嘗遍了酸甜苦辣,最終沒有夭折也是得益于現任總統普京的堅定決心。
1996年11月2日,北德文斯克的北方造船廠舉行了俄羅斯第四代核潛艇首艇“尤裏·多爾戈魯基”号的龍骨安放儀式。
“尤裏·多爾戈魯基”的名字源于莫斯科“城市之父”多爾戈魯基王子,莫斯科市承諾,一旦俄羅斯聯邦政府的撥款無法及時到位,那麽莫斯科市政府将擔起造船廠工人和未來新潛艇官兵的工資。
http://www.gcpnews.com/zh-tw/articles/2007-04-12/C1038_9051.html

另參本館 955級北風之神核潛艇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5787399/20070928062015

騎士團--曆史上歐洲三大騎士團的崛起與演變--

  他們在外表上像修士僧侶,但其實質卻是軍人,他們腦子裏裝的不是《聖經》,也不是祈禱詞,而是"戰鬥"!他們身穿半修士式的外衣,而外衣下面仍舊穿著騎士的甲胄。他們的武器不是說教、而是利劍和長矛!

  騎士團的建立及其鼎盛時期

  騎士團出現于中世紀的十字軍東侵期間,系西歐封建主爲保衛他們在東方所侵占的領地而建立的宗教性封建軍事組織。
  第一次十字軍遠征(1096-1099年)結束後,十字軍陸續占領了地中海東岸最富庶的地區和最繁榮的工商業城市,並在這一帶建立起4個十字軍國家,其所占領地首尾相接從南到北竟有1200公裏長。由于這一帶地處沿海,地勢平坦,缺少天然屏障,易攻難守,時刻有遭受進攻的可能,在穆斯林虎視眈眈的威脅之下,十字軍國家處于動蕩不安之中。
  爲鞏固這些國家,亟需建立一支常備武裝力量。于是,羅馬教皇又組織起幾個僧侶騎士團,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三大騎士團,即善堂騎士團(12世紀初)、聖殿騎士團(約118年)和條頓騎士團(1198年)。其使命是鎮壓十字軍國家中人民的反抗,與毗鄰的穆斯林國家作戰,保衛並擴大十字軍領地。這三個騎士團不久便發展爲精銳的職業軍,能夠在任何地方與敵人交手。他們在歐洲大規模招兵買馬,其實力日漸強大。
  就表面上的形式和性質而論,騎士團是一種僧侶幫會,其宗教方面的約束類似于修道士。這些僧侶騎士絕大部分是西歐各國破落貴族出身的亡命徒,他們被按照修道會方式組織起來,爲"保衛基督教"而奉獻一生。騎士團的成員不得娶妻生子,不得謀求財富,不可違背上級(天主教會)的旨意,決不可因迷戀世俗生活而動搖自己"獻身基督教"的意志。
  騎士團內部實行嚴格的集權制。每個團的最高首領是"總團長",歸其管轄的支團首領稱"支團長",再往下還設有司令、馬廄長等,支團長以下的軍官組成總會,從屬于總團長。而總團長則直接聽命于羅馬教皇,必須唯教皇之命是從。
  羅馬教皇給予騎士團各種特權,其中最爲重要的一條是:不受十字軍國家的僧俗統治者管轄。盡管耶路撒冷王國的總主教是教皇的國使,但他也無權支配調遣騎士團。
  在名義上,騎士團必須恪守安貧、守貞和聽命三大戒律。但是,騎士們朝思暮想並且爲之忙得不可開交的,卻是積累財富。他們根本做不到安貧樂道。而且,十字軍國家的僧侶封建主爲了借其力量使西歐人長期占據地中海東岸,也給予騎士團以優厚的待遇。因此,騎士團的生活方式極端世俗化。

  騎士團斂財的途徑

  其一,進行"募捐"和接受饋贈。西方的貴族朝聖者請騎士團在十字軍國家代購宮殿、房屋和土地,作爲到達"聖地"後的住所,朝聖完畢則悉歸騎士團所有。1168年,聖殿騎士團收到匈牙利統治者的10000貝桑,其中的6000用來在阿克購買1座宮殿和4所房屋,以備匈牙利統治者到來後享用,後來這些房産全都落入騎士團手中。在12世紀,聖殿騎士團還與法國、捷克的王公顯貴簽訂過類似的協議。善堂騎士團也是如此。英王亨利二世臨終前曾贈給它4.2萬銀馬克和500金馬克,作爲它的活動經費。
  其二,經營商業。以聖殿騎士團爲例,它擁有自己的船隊,參加地中海地區的貿易,並收取高額費用運送朝聖者東來西去。同時,騎士團還經營高利貸和銀行業務。因此,當時的人說,在騎士團裏"契約賬簿比宗教書籍多得多"。
  其三,搶劫。這類行爲對于騎士團來說是屢見不鮮的。例如,1153年,十字軍國家與埃及人交戰,攻克阿斯卡隆之後,聖殿騎士團首先沖進城內,在城牆缺口處派40名士兵把守,不讓其他騎士進入,而團員們則在城內挨門逐戶地搜索金銀。
  騎士團的"世俗事業"大獲成功,幾十年之後,騎士團不僅在東方有領地,而且在法國、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匈牙利、捷克、英國等地也有爲數不少的屬地。
  同時,騎士團在十字軍國家中的地位也變得越發重要,擁有許多要塞和城堡。到12世紀末,僧侶騎士團成爲東西方強大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力量。團員人數也大大增加,因爲許多一般騎士看到,在十字架的庇護下,便可以過上富裕的生活。12世紀末期,僅聖殿騎士團已經擁有15000名團員。
  後來,隨著十字軍國家的衰落與崩潰,騎士團在東方已無法立足,但它們並沒有解散,而是身著修道服、披盔戴甲地回到歐洲,繼續效力于教皇。條頓騎士團甚至還在歐洲建立起騎士團國家,對歐洲的政治和軍事生活發揮了長時期的影響。

  聖殿騎士團:福禍相繼終滅亡

  聖殿騎士團的正式名稱是"基督和所羅門聖殿貧苦騎士團",始創于1118年前後,其團員主要是來自法國的十字軍騎士。這個騎士團的創始者最初住在毗鄰救世主教堂的耶路撒冷王宮的一角,而救世主教堂的原址是阿拉伯伊斯蘭教的一個清真寺,據傳此地原是所羅門國王的神殿。"聖殿騎士團"的名稱由此而來,有時也譯爲"神殿騎士團"。另一種說法是:據說當時耶路撒冷國王鮑德溫二世把猶太教聖殿內一部分院落劃予法國騎士們作爲駐地,因而得名。
  這個獨立的教團內分三個等級:騎士、軍士和教士。他們的徽記是一枚紅十字章,騎士佩戴在白色外衣上,軍士佩戴在黑色外衣上。隨後該團迅速發展成爲強大的軍事力量。教皇給予的特權、君主王侯的捐贈以及他們的搶劫,使其迅速聚集了大量財富。在東方和西歐占有大量地産,還在西歐從事高利貸和銀錢業。聖殿騎士團逐漸變成了天主教會內最強大、最富有的僧團之一。
  然而正所謂樹大招風,福兮禍所倚,正是這些財富和權勢給聖殿騎士團帶來了毀滅之災。13世紀末,西歐封建主在東方所建的殖民地全部被消滅殆盡之後,聖殿騎士團被迫離開巴勒斯坦,轉入法國、英國及西班牙等國活動。而當時統治法國的腓力四世,正陷于財政極其困難的窘境之中。出于覬覦騎士團財産的目的,他暗中與受他保護的教皇克萊門特五世合謀,指控聖殿騎士團爲異端,于1307年9月13日發出了逮捕法國境內全體聖殿騎士的密令。結果,這個騎士團的幾乎全部成員,包括總團長雅克.德.莫萊及其副手雨果.德.佩羅,統統被關進了宗教裁判所的拷問室,大批聖殿騎士在偵訊過程中被折磨死去,騎士團的組織也隨之瓦解。1312年,教皇克萊門特五世下令,正式解散了聖殿騎士團。
  有人統計,腓力四世靠取締聖殿騎士團掠奪到142萬利弗爾巨款。不過令人驚奇的是,聖殿騎士團異端案的炮制者此後也相繼死于非命。1314年4月20日,就在莫萊被燒死的次月,克萊門特五世死于紅斑狼瘡。同年11月29日,腓力四世在打獵時喪命。當時的人紛紛傳言是莫萊把他們勾到地獄受神的審判去了。然而還有更加辛辣的報應:在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中,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監禁的地方,恰巧是聖殿騎士團在法國的總部--塔姆佩爾神廟,並且他就是從這裏被送往斷頭臺的。

  條頓騎士團:從輝煌到消亡

  條頓騎士團是三大騎士團中建立時間最晚的一個,但卻是影響最大的一個。它于1198年在巴勒斯坦建立,主要由德意志騎士組成,著白色外衣,佩戴黑色十字章,白色鬥篷上繪有紅色寶劍和十字。13世紀初,在總團長馮.薩爾紮領導下,該團將活動中心自中東轉移到東歐。1226年,應波蘭馬佐維亞公爵康拉德之召,條頓騎士團前往波蘭,攻擊波蘭的宿敵普魯士人。康拉德同條頓騎士團立約:騎士團負責進攻普魯士,康拉德簽應把托倫和赫翁諾之間一塊領地劃給騎士團作爲報酬。康拉德的這種引狼入室、目光短淺的政策,給日後的波蘭造成了很大的禍患。1237年,條頓騎士團與駐在波羅的海東岸的聖劍騎士團合並之後,勢力猛增,成爲東歐的一股強大的政治力量。此後的50年間,條頓騎士團又牢牢地控制了普魯士,這樣便形成了從東西兩方鉗制波蘭領土,直接威脅波蘭國家安全的態勢。
  14世紀末至15世紀初,是條頓騎士團的鼎盛時期。他已不滿足于對波蘭的滲透,同時還將侵略之手伸向立陶宛那片從波羅的海延伸到黑海的區域。1346年,條頓騎士團又從丹麥人手裏奪得了愛沙尼亞。除此之外,條頓騎士團在南部意大利、希臘、西班牙、法國都有自己的屬地,最大的屬地則在德國。條頓騎士團在歐洲東北的屬地堵塞了波蘭、立陶宛和俄羅斯向波羅的海的出海口。于是波蘭、俄羅斯和立陶宛各民族的力量都聯合起來,同他們的共同敵人--條頓騎士團進行鬥爭。
  1410年,波蘭和立陶宛組成聯軍,向占據波蘭領土的條頓騎士團進軍。7月15日,進行了曆史上著名的格林瓦爾德會戰(德國文獻中稱爲坦南貝格會戰,中文又譯作坦能堡會戰)。會戰的一方是由波蘭國王弗拉迪斯拉夫二世亞蓋洛率領的波蘭、立陶宛、俄羅斯聯軍,以及捷克和匈牙利的志願部隊,共3.2萬人,以步兵爲主;另一方是得到德國、匈牙利支持的條頓騎士團,共投入2.7萬人,以身穿甲胃的重裝騎兵爲主。會戰結果,騎士團的大部分軍隊被殲滅,總團長雲金根以下所有指揮官全部戰死。聯軍取得了戰役的全勝。
  此後,條頓騎士團轉向衰落。1454年,波蘭和條頓騎士團之間的戰端再起。1462年,在決定性的帕克會戰中,條頓騎士團再次失敗,總團長也被俘。1466年,騎士團第三次敗于波蘭,被迫與波蘭簽訂了托倫和約,東普魯士雖然仍在騎士團的統治之下,但在法律上已附屬于波蘭王國。條頓騎士團成爲波蘭王國的藩屬,它的成員中已經有一半是波蘭人。1525年,騎士團總團長阿爾布列赫特將東普魯士改爲世俗的普魯士公國,騎士團遂失去其原有的顯赫地位,但它仍一直保留到1809年才宣告解散。後來曾于1834年一度恢複,但此後的條頓騎士團與原來意義上的強大的條頓騎士團國家已經完全是兩碼事了。

  善堂騎士團:曆史上的光榮與現狀

  善堂騎士團的雛型出現于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尚未開始的1070年左右,它的任務是進行一些"慈善"工作,比如保護來"聖地"朝聖的西方基督徒,供給朝聖者食宿,醫治生病的基督徒等等,故得此名。它的成員是以耶路撒冷的"聖約翰聖殿"爲中心而聚集起來的,故又稱爲"約翰騎士團"。
  但是,第一次十字軍遠征結束後,善堂騎士團的宗旨開始發生變化,他們的首領決定:一部分教友繼續爲饑餓和染病的朝聖者從事慈善工作,但其中心任務是建立一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的騎士軍,從而逐步變成了純粹的封建騎士軍事團體,並在巴勒斯坦地區存在了將近200年。其服裝是綴有白色十字架的黑色外套,後來又改爲紅色外套。
  14世紀初,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進逼之下,騎士團不得不于1310年移到地中海東部的羅得島。1522年,奧斯曼蘇丹蘇裏曼一世爲了解除進犯歐洲的後顧之憂,大舉進攻羅得島,雖然騎士團只有500多名騎士和6000多名士兵,但他們面對20萬強敵,毫不畏懼,英勇抵抗,進行了整整半年多的頑強防禦戰,雖然最終被迫投降,但土軍卻付出了至少5萬人喪生的慘重代價。蘇裏曼一世對騎士團的勇氣頗爲贊賞,于是特許這支敵軍在1523年1月1日安全撤離了該島。
  1530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同意把馬耳他島及其附近的戈佐島交給善堂騎士團管轄。于是,騎士團就在馬耳他島上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正式稱爲"馬耳他騎士國"。
  此後,善堂騎士團進入了鼎盛時期,船帆上標有馬耳他八角十字的戰船橫行于地中海。18世紀,騎士團的疆域遠達美洲西印度群島的聖克魯瓦。1794年,美國獨立後不久,這個騎士國就很快對它予以承認,並同它建立了外交關系。在當時,馬耳他騎士國比美國還要強大得多呢。
  1798年,拿破侖率領的法國軍隊在遠征埃及的途中,將騎士團從馬耳他島上趕了出去,騎士團再度淪落天涯,填到1834年才在意大利的羅馬紮了根。此後,它們再度轉向經營慈善事業,一直延續到今天,其名稱也改爲"耶路撒冷、羅得島和馬耳他聖約翰軍事護理人員騎士團"。
  今天,騎士團的總部設有羅馬商業街的馬耳他大廈,其標志爲縮寫字母S.M.O.M。像夢蒂岡一樣,這塊土地是屬于他們自己的。雖然騎士團的正式公民只有幾十人,土地也只有這一幢1.2萬平方米的大廈,但它卻與世界上87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
  目前,騎士團在全世界範圍內經營著幾十所教會醫院和診所,收取會員費和慈善捐款;發行自己的護照、貨幣和郵票。不過,在世界貿易活動中,人們看不到騎士團貨幣"斯庫多"。此外,騎士團郵票只能在向非洲的布基納法索及中國澳門發信時使用。實際上,騎士團的貨幣和郵票,絕大多數被世界各地的愛好者們購買收藏了。
  今天的騎士團非常富有,它的收入來源于戰爭和自然災害發生時它所組織的戰地救護和救濟工作。而且,它還擁有衆多的飛機,當然,都得且用外國機場,因爲騎士團自己那塊巴掌大的地盤還不及一個普通的飛機場大呢。
  騎士團目前在世界各地共有12000多名騎士,其中包括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意大利前總理弗朗西斯科.科西嘉,美國前財政部長威廉.西蒙,紐約天主教特倫斯.庫克等名人。騎士團的騎士爵位是可以出售的,價格則因國家而有所不同。比如在美國,每個爵位要賣到5萬美元,而在馬耳他只需2000美元,但以後每年要繳納1250美元。沒有貴族傳統的美國人,爲使自己顯得尊貴些,特別熱衷于像騎士這樣的貴族頭銜。目前美國共有2300名騎士,是除意大利之外騎士數量最多的一個國家。

  聖劍騎士團的由來及解體

  聖劍騎士團雖然不屬于三大騎士團之列,但它在曆史上也曾發揮過相當大的影響,而且還曾合並到條頓騎士團之內,因此,這裏也簡單敘述一下它的産生及結局。
  聖劍騎士團系德意志的宗教性封建軍事組織,1202年由羅馬教皇英諾森三世支持建立。因其所屬騎士的白色鬥篷上繪有紅色寶劍和十字,故名。它在13世紀初以傳播基督教爲名,侵入波羅的海東岸立窩尼亞地區,故又稱"立窩尼亞騎士團"。1240年,騎士團又夥同丹麥、瑞典封建主入侵俄羅斯,占領普斯科夫城,並繼續東進,進逼諾夫哥羅德城。1242年4月5日,在冰封的楚德湖上爆發了著名的"冰上交戰",結果諾夫哥羅德軍隊獲勝,騎士團被逐出俄羅斯,此後再不敢向東擴張。到16世紀初,騎士團由于內部矛盾逐漸分崩離析,分裂爲若幹不同的領地。
  圍繞著爭奪騎士團遺産的鬥爭,又演變成爲一場國際性的爭奪波羅的海統治權的戰爭--立窩尼亞戰爭。1558年1月,俄國沙皇伊凡四世借口立窩尼亞騎士團與立陶宛聯合反俄,挑起立窩尼亞戰爭。1560年8月,騎士團主力被俄軍擊攻,總團長菲爾斯滕堡被俘。1561年11月28日,新任騎士團總團長戈塔爾德.克特萊爾同波蘭國王齊格蒙特二世在維爾紐斯簽約,把立窩尼亞交給立陶宛,騎士團還俗,在庫爾蘭和塞米加利亞建立公國,從屬波蘭和立陶宛。次年3月,存在了360年之久的立窩尼亞騎士團正式解體。
http://baike.baidu.com/view/342476.html?tp=1_11

條頓騎士團的德文全稱是“Orden der Brüder vom Deutschen Haus St. Mariens in Jerusalem”(耶路撒冷的德意志聖瑪麗醫院騎士團),它的拉丁文名稱是“Ordo Teutonicus”(縮寫爲OT),因此通常被稱爲條頓騎士團,早期成員全來自德意志民族,騎士團屈服波蘭後被迫接受波蘭人。”

【曆史】

  條頓騎士團是三大騎士團中最後成立的一個。1187年哈丁戰役之後,聖城耶路撒冷很快被薩拉丁的軍隊攻克。教廷號召發動新的東征,奪回聖城,這便是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當時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巴巴羅薩率領德意志軍隊率先開赴小亞細亞,可惜紅胡子出征未半便中道崩殂,他的兒子施瓦本公爵繼承遺志繼續東征。條頓騎士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的。1190年,十字軍經過苦戰,終于攻下了重鎮阿科,一些德意志騎士在阿科建立了一個行善的醫護組織,這就是後來的條頓騎士團,不過建立之初它並沒有軍事任務,只是照顧傷患。1198年,條頓騎士團以聖殿騎士團爲樣板,改造爲軍事修會,執行和醫院騎士團一樣的教規。因此有些資料上把條頓騎士團成立的時間記爲1198年,這也不無道理。
  在小亞細亞期間,條頓騎士團發展緩慢,跟聖殿騎士團和醫院騎士團相比實在不能同日而語。從某種程度上講,條頓騎士團成立的不是時候,聖城時代已經過去,前往小亞細亞的不是絡繹不絕的朝聖者,而是歐洲君主率領的大軍,在這些位高權重的君主手下,騎士團作爲獨立的組織要想發展實在是太難了,更何況在他們前面還有聲名遠揚的聖殿騎士團和醫院騎士團。在小亞細亞的經曆對于條頓騎士團來說實在是乏善可呈。

【發展】

  不過時代總是在迅速變化,曆史很快爲他們提供了新的機遇。1211年,匈牙利國王安德烈二世(Andreas II)邀請騎士團前去幫助鎮壓庫曼雷人(Kumanen),代價是將Siebenbürgen地區(位于今羅馬尼亞境內)南部的Burzenland給騎士團作爲封地。(後來有很多人認爲安德列二世幹了件蠢事,引狼入室,把騎士團帶到東歐。深以爲然!)1225年,由于條頓騎士團企圖在他們的封地上建立獨立的國家,安德列二世將他們驅逐出境。騎士團再次陷入困境。不過事情很快又有了轉機,當時波蘭的康拉德公爵(Konrad von Masowien)企圖向北邊的Kulmerland地區擴張,結果被當地的原住民普魯士人打敗,他不但沒能擴張領地,他原先的領地反被普魯士人攻占了一部分。康拉德很郁悶,于是以宗教爲名,號召討伐Kulmerland的異教徒,可是波蘭的其它諸侯都不理他,似乎在等著看笑話,那邊的普魯士人十分凶悍,他的軍隊節節敗退。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康拉德向條頓騎士團求援,希望騎士團幫助他征服普魯士人。如果說安德列二世請騎士團幫他鎮壓庫曼雷人是因爲無知犯的錯,那康拉德請騎士團幫他征服普魯士人就只能用愚蠢來形容了。當然其它的波蘭諸侯也都脫不開幹系,要是他們早點幫康拉德一把,康拉德也就不用引狼入室了,最後全都成了受害者。得到這個邀請後,條頓騎士團當然是滿口答應,不過他們可不想重複在匈牙利的故事。騎士團大團長Hermann von Salza先跑到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菲特列二世那兒,從皇帝那兒討到了一份黃金詔書:條頓騎士團有權占有康拉德贈予的土地和他們征服普魯士人後獲得的土地,對騎士團領地的進攻將遭到神聖羅馬帝國的嚴厲懲罰。有了菲特列二世的書面保證,條頓騎士團將名正言順地占有他們征服的土地。康拉德此時開始後悔了,爲了避免條頓騎士團在他旁邊紮根,康拉德組織了一個騎士團——普魯士的基督騎士團,自己討伐普魯士人。這次他又失敗了,他甚至連自己領地的核心部分都無法守住,此時康拉德只好低頭認輸。1230年,在他和條頓騎士團簽訂的條約中承諾:如果條頓騎士團征服Kulmerland,他將把這塊土地永久贈予騎士團。這也就是說條頓騎士團對Kulmerland擁有所有權,而非封地——封地的所有權仍然屬于君主。1234年,教皇格利高裏九世(Gregor IX)又頒布了黃金詔書,承認騎士團對他們征服的土地的所有權,同時要求他們將當地原住民基督教化。這樣,條頓騎士團獲得了三重的書面承諾,他們剩下要做的就是征服這塊土地了,這顯然是他們最拿手的。
  從1226年開始,條頓騎士團開始了征服普魯士的工作。經過五十多年的流血屠殺,到1285年,條頓騎士團終于完成了征服工作。在這片土地上他們建立了一個強大的政權——騎士團國,普魯士是騎士團國的中心。在1237年,通過與立窩尼亞的寶劍騎士團合並,立窩尼亞成爲騎士團國的另一翼,與普魯士一樣,騎士團在立窩尼亞也建設了一系列的城堡作爲防禦工事。雖然條頓騎士團把工作的重心放到東方殖民上,它在小亞細亞的活動依然沒有停止,它的總部一直在阿科。1291年阿科陷落後,條頓騎士團沒有跟聖殿騎士團和醫院騎士團一起前往塞浦路斯,而是去了威尼斯。1309年,騎士團設在威尼斯的總部遷到普魯士的馬林堡,這時他們完完全全地成爲一個獨立的國家。

【戰役】

  條頓騎士團在東方的拓展也並非一帆風順,1242年他們在冰湖戰役中敗給俄羅斯聯軍。這次戰役又被稱爲楚德湖(Peipussee)戰役,雙方投入的兵力在史書上並沒有明確的記載,現在一般的估計是騎士團一方有一萬人左右,以條頓騎士團的重騎兵爲核心。俄羅斯聯軍一方有1.5萬到1.7萬,以步兵爲主,指揮官是諾夫格羅德公爵亞曆山大DangerCode;雅羅斯拉維斯。俄羅斯聯軍排成牆陣(我估計就是一種方陣),據守冰湖東岸。騎士團軍隊以楔形陣開始進攻,具體來說就是以重裝騎兵爲先鋒進行突擊,後面步兵跟進,兩翼和後方則由輕裝騎兵保護。這種楔形陣是騎士團常用的戰術,它的優點是突擊能力強,能夠迅速撕開對方防線,如果守軍的軍事素養不高的話,很容易造成撕開一點就全線潰敗的效果。不過它也有自身的缺點,它兩翼的防禦力量有限,如果不能迅速撕開防線,兩翼會慢慢被侵蝕。亞曆山大很了解這種戰術的特點,因此它把聯軍中主要的輕步兵安排在中間,列成加厚的方陣,消磨騎士團重裝騎兵的突擊能力,而把他自己的諾夫格羅德精銳步兵放在兩翼。騎士團的攻擊一開始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俄羅斯聯軍厚重的方陣使他們很難徹底撕開防線。地理上的劣勢也許是騎士團遇上的最大麻煩,由于湖岸傾斜而且結了冰,騎士團的重騎兵很難有效發揮他們的沖擊能力,因此進攻逐漸陷入僵持。這時楔形陣薄弱的兩翼開始暴露出它的缺點,在諾夫格羅德精銳步兵的壓力下,慢慢從兩邊向中心壓縮。騎士團開始陷入聯軍的包圍之中。作爲最後一擊,亞曆山大派出了他最精銳的親衛騎兵,從右翼後方包抄攻擊騎士團。聯軍的包圍圈越來越小,騎士團重騎兵雖然有著很強的個人作戰能力,但由于施展空間越來越小,他們的戰鬥力無法發揮,只能苦苦支撐。聯軍的步兵用長矛將騎士從馬上刺下來。由于冰面承受不住重量,不少穿著重甲的騎兵掉進冰窟窿裏,再也爬不上來。冰湖戰役中只有少數騎士從俄羅斯聯軍的包圍圈中殺出來逃往西方,絕大多數人戰死,包括大約500名騎士,另有50多名貴族被俘,其中包括騎士團大團長在內。俄羅斯聯軍方面據說有3500人戰死,大約同樣數量的人受傷。冰湖戰役中的毀滅性失利使條頓騎士團元氣大傷,向東方的繼續擴張就此停止。
  騎士團國南面的波蘭原本四分五裂,根本不是騎士團的對手。但到14世紀上半葉,波蘭在國王Wladislaw I的領導下再次團結起來,跟騎士團的關系也變得緊張。1308年騎士團占領但澤和Pommerellen使兩國之間的關系急劇惡化,即便在1343年的卡裏施和約中波蘭承認了騎士團國對Pommerellen的占領,雙方的敵意仍未打消。波蘭對騎士團國的仇恨是騎士團國重要的潛在威脅。不過盡管如此,騎士團國在14世紀下半葉在大團長克尼普羅德(Winrich von Kniprode,1351-1382)的領導下達到了最強盛的時期,在1370年他們擊敗了立陶宛——騎士團在東方主要的敵人。
  面對著騎士團國的強大壓力,立陶宛和波蘭逐漸走到了一起。1386年,38歲的立陶宛大侯爵Jagiello與年僅13歲的波蘭女王Hedwig結婚(這個小姑娘挺可憐的,據記載她很漂亮,而且很有天賦,會說5國語言——可惜不包括她丈夫會說的語言。她的丈夫不但老,而且粗野。26歲時這個可憐的女子就去世了。)婚後,立陶宛大侯爵加冕爲波蘭國王,立陶宛和波蘭結成了統一戰線,共同對付騎士團國。
  1410年,騎士團國和波蘭-立陶宛聯盟在塔能堡附近爆發了一場大規模戰役,這場戰役是歐洲中世紀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騎士戰爭。關于雙方參戰的兵力在不同的文件中有不同的記載,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騎士團的兵力要少于聯軍。騎士團一方的兵力可能是1.1萬人到2.7萬人,指揮官是條頓騎士團大團長榮金根(Ulrich von Jungingen)。波蘭-立陶宛一方的兵力可能是1.6萬到3.2萬,以波蘭人和立陶宛人爲主,另外還包括俄羅斯人、韃靼人,指揮這支聯軍的是波蘭國王Jagiello和立陶宛大侯爵Witold,後者是Jagiello的堂弟。Jagiello將全軍分爲三條陣線部署,第一線的軍隊綿延3公裏。Witold指揮的立陶宛人、俄羅斯人和韃靼人的聯軍在右翼。騎士團軍隊一開始也是分成三條陣線部署,不過當大團長榮金根看到聯軍長長的陣線後,意識到可能會被包圍,于是改爲分兩條陣線(從這兒我們基本上可以推斷出,騎士團與聯軍的兵力比大概是2:3的樣子)。交戰雙方都把騎兵分成一個個旗隊(中世紀時軍隊的一個作戰單位,約有四百至六百人)置于一線,步兵則留在營壘裏。騎士團一方在第一線還配置了發射石彈的臼炮。1410年7月15日中午時分,塔能堡戰役開始。開戰之前,騎士團大團長榮金根給波蘭國王Jagiello送去兩把劍,表示要進行一場騎士之間的較量。
  騎士團的炮兵首先對聯軍射擊,不過沒有取得什麽成果,因爲下雨,火藥被雨水淋濕了。聯軍右翼的立陶宛人和韃靼人在Witold的指揮下對騎士團發動進攻,但騎士團迅速擊退了他們的攻勢並反攻。聯軍中的韃靼人首先開始潰逃,聯軍右翼很快就無法守住防線。此時聯軍面臨著很不利的局面:騎士團的德意志旗隊突破聯軍右翼,向中央的聯軍波蘭主力進攻,騎士團其它旗隊也從正面開始沖鋒。雙方都把配屬在第二線、第三線的部隊投入戰鬥,因爲大家都知道,成敗在此一舉。勝負的天平最終倒向聯軍一方,原因不過是戰場上的一次可以稱得上是意外的事件:騎士團大團長榮金根在戰鬥中陣亡。失去最高指揮官後,騎士團開始陷入混亂,許多騎士匆忙逃離戰場。聯軍抓住這一良機發動沖鋒,將騎士團軍隊擊潰。

【衰亡】

  塔能堡一戰使騎士團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其意義類似于哈丁戰役對于耶路撒冷王國的意義。騎士團國就此走上了衰亡的道路。
  外戰遭受慘敗後,騎士團國從上到下又陷入了內亂。農民不滿騎士團的橫征暴斂,起來反抗;騎士團內部的權力鬥爭愈演愈烈;各城市和地方貴族因爲繳納高額賦稅,要求參與決策。1440年,53位貴族和19個城市在馬林堡建立了旨在反抗騎士團專橫統治的普魯士聯盟。1453年,普魯士聯盟與波蘭結成同盟,由此引發了連續13年的戰爭,直到1466年簽訂第二次托恩和約方才結束。這次和約使得騎士團國又損失了大量的領土,其中包括馬林堡。在政治上,騎士團國要承認臣服于波蘭,這一條在騎士團內部引起了極大的爭議。德意志分團希望從神聖羅馬帝國和教廷那兒獲得支持,1494年,德意志分團長承認臣服于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Maximilians I.)。外患內憂之下,此時的騎士團國已經走到山窮水盡之處。
  路德的宗教改革使騎士團再一次走上曆史的分水嶺。1511年,來自霍亨佐倫家族的年僅21歲的Albrecht被選爲條頓騎士團第37任大團長,他也是作爲一個軍事修會的條頓騎士團最後一任大團長。1520年,由于Albrecht拒絕臣服于波蘭,騎士團國與波蘭之間爆發戰爭,騎士團國被擊敗。郁悶之下,Albrecht回到德意志。當時的德意志境內正在進行著轟轟烈烈的宗教改革,Albrecht很快被路德新教所吸引,並結識了宗教改革的發起者馬丁.路德。在路德的建議下,Albrecht辭去條頓騎士團大團長一職,將騎士團國世俗化,改爲公國,在公國內進行宗教改革,對外則拒絕對波蘭的臣屬關系。騎士團內部的保守勢力以及德意志的天主教貴族對于Albrecht的改宗十分不滿,不過Albrecht在1527年娶了北方強國丹麥國王菲特列一世的女兒,反對派對他無可奈何。
  Albrecht的改宗使條頓騎士團作爲一個軍事修會的曆史走到了終點。原來屬于騎士團國的普魯士已經被Albrecht新教化,立窩尼亞被波蘭占據,愛沙尼亞被瑞典吞並,騎士團國已經沒有一塊屬于自己的領地。在這種形勢下,條頓騎士團基本放棄了軍事任務,把注意力集中到管理自己的産業上,此後它僅作爲一個宗教組織而存在。
  1809年,拿破侖侵入德意志後,宣布禁止條頓騎士團,騎士團僅在奧地利有容身之處。直到1834年,奧地利皇帝重建騎士團,並使之成爲宗教慈善機構。1929年,條頓騎士團改組爲一個純宗教的騎士團,其名稱也由OT(條頓騎士團,Ordo Teutonicus)變爲DO(德意志騎士團,Deutscher Orden)。
  現在德意志騎士團一共有大約1000名成員,他們主要從事慈善事業,包括照料病人和老人。目前騎士團分爲意大利、德國、奧地利、捷克、斯洛文尼亞五個省區進行管理,其總部設在奧地利的維也納。
  騎士團成立之初,教皇批准他們穿和聖殿騎士團一樣的白色長袍,不過上面繡著的是黑十字,作爲兩者的區別。此後,白底黑十字就成爲條頓騎士團的標志。條頓騎士團旗幟上的十字跟一般的十字不一樣,它偏向左邊,而不是左右對稱。大家如果注意一下北歐國家的旗幟的話會發現,瑞典、丹麥、芬蘭、挪威、冰島等國的國旗上都有這種偏向左邊的十字,這種十字被稱爲斯堪的納維亞十字。條頓騎士團國雖然滅亡,但騎士團的黑十字標志仍被繼承並延續下來,在第二帝國、魏瑪共和國以及第三帝國的軍旗上,黑十字都是重要的標記,它代表了從條頓騎士團開始的一脈相承的軍事傳統。條頓騎士團的口號是“幫助、救治、守衛(Helfen,Heilen,Wehren)”。
http://baike.baidu.com/view/13647.html?tp=0_11

另參本館《十字軍東征》《唐吉訶德》

蘇俄與中共
http://www.jslm.twmail.net/Data/Paper/History/LSShuErEZhongGong.mht

第一章  俄國史之分析

一  斯拉夫民族的悲劇

斯拉夫人的發源地在現今捷克和波蔅南部一帶,約一世紀之後往四方發展成:西支的斯拉夫人,含波藺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南支的含保加利亞人、塞爾維亞人和斯洛凡尼亞人。
東支的斯拉夫人九世紀時受從北歐入侵的瓦倫吉安人同化成俄羅斯人(一p.15-6),並共建了俄羅斯第一个基輔公國(p.69)。
其中的白俄羅斯、烏克蘭因受立陶宛、波蘭的統治,而與大俄羅斯人在政治、文化、種族尤其宗教上(天主教-東正教)產生差異(直至2004年底,烏克蘭還因親西的西烏和親俄的東烏在總统大選上決裂,在美歐介入下,親西勝。在此之前,美對台灣更為嚴重的選畢舞弊,並未表態支持反對黨,因為執政當局是親美的)。另外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分別被丹麥、日耳曼占有(p.70)。
由於俄羅斯南部長期受外侵同化,故當莫斯科公国壯大、驅逐蒙古人、重建俄國、並收回這些地方後,反而形成了民族衝突的根源。壯大後的俄国對外極力向回周擴大帝國勢力,對內則加強同化少數民族(p.101-2,123-4,178,294-308)。並在十八世紀初彼得大帝一世時、藉對瑞典發动戰爭、收回波羅的海沿岸(p.145)打開了俄羅斯向西的出海口。到十八世紀末凱薩琳二世時,與普魯士瓜分波蘭,收回白俄(p.194-5),對土耳其開戰奪得南俄至黑海北岸含克里米亞半島、打開了向南出海口(p.198-220)。
俄羅斯向四周的侵略不但與中、日、英、德、法等嚴重衝突,俄羅斯又缺乏類似中國的表意文字、家族主義、儒家大伝统文化、和共同的小伝統等可用於統合整个俄羅斯。所以當十九世紀之後夾雜著赫德、菲希持等人開創出的日耳曼浪漫民族主義(二p.1)、親斯拉夫主義(三p.4-5,一p.231-3)、及當時流行的種族主義而來的大斯拉夫主義,非但無力团結尚為兄弟的波海三小國及白俄、烏克蘭,反而刺激了各民族的民族主義(二p.8-9)。各民族趁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俄國的內憂外患、紛紛獨立,列寧和史達林利用此一民族自決风潮奪取政權,但随後又以無產階級高於民族為口号,壓制各民族的自治、自決和獨立(四p.251-4),以致於民族衝突在戈巴契夫自由開放政策下、催促著蘇聯帝國的瓦解。

二  地緣政治、經濟與民族性

俄國地緣在歷史上除二次以惡劣的風雪天氣及廣闊野地、阻止了拿破崙和希特勒的入侵外,其餘影响是弊大於利,其因是俄羅斯平原自古以來便是各民族角逐之所,壯大後的俄羅斯不論為發展或自保,都会向四周找出海口或天然屏障,其結果當然是衝突不斷。
至於丰富的天然礦產(四p.4-5)也因欠英德美日有效的資本主義而不能充分利用(即使蘇聯瓦解、石油民營化後,也因俄國经濟極依賴高价的出口石油,而發生當局與石油大亨的鬥爭),反因不徹底的國家資本主義和粗放的中央計劃经濟向浪費掉了,加上做為東歐及第三世界社會主義国家的中心國,為取得政軍上利益而將各項資源以低价半買半送的方式輸血出去(七p.289-290)(當然還需精確統計,有人就認為蘇聯也是向內輸血、一p.652),如對比美帝的向內輸血,二帝國的輸贏便可知了。所以美蘇雖然都犯了帝國向外過度擴張之病,但Kennedy忽略了美蘇之異(六p.8,457)。
俄国的地緣在長期的歷史、文化和政治的運作下,產生了俄國人「兩極矛盾的民族性」(一p.20,四p.10,七七p.2-3):
孤立性與落伍性。俄羅斯十世紀發展出來的東方正教與西方主流羅馬正教有別,之後的文芸復興和宗教改革又錯失。到十七八世紀彼得的西化又深度不足且未影响到一般国民。十九世紀後大量湧入的自由民主不但未能結果,反促使共產主義生根茁壯。蘇聯成立後更使俄羅斯重回孤立狀態(一p.19-20)。
自大狂與自卑感。冰原使得俄羅斯人自大自卑又憂鬱,帝国對外擴張產生大斯拉夫主義,對比於西歐文化又自卑(一p.20-1)。
忍耐性與反叛性。冰原及長期封建專制造成俄羅斯人的忍耐性,但長期的壓抑又造成反叛性,故不像中國人中庸、英國人漸進式改革,而是巨变革命(一p.23)。
猜疑性與机詐性。欠安全疆域所造成(一p.22-3)。
憂鬱感與宗教性。冰原、封建專制加外患不斷,造成憂鬱感,這充分表現在文學音樂上。憂之極則躁,不只宗教,連政治亦然(一p.24)。
貝德葉夫將知識分子的上述特質哲學化成──與俄羅斯的土地人民決裂但又帶著懺悔及理想化意識地為其效命──而產生民粹主義及虛無主義(八p.30-2,72-5)。

三  羅瑞克王朝(862-1598)

羅瑞克王朝(862-1598)從瓦倫吉安人酋長羅瑞克建国起,到Theodore一世死止.。

(一)  基輔公國

1  公國的统治基礎

基輔公國的统治基礎在於:(A)以北自波羅的海南至黑海的「大水道」為基礎建立南北貿易網。(B)並沿河流兩岸城市建立東正教信仰成為俄羅斯的國家意識形態,及產生教会教徒兩階級的封建社会結構(一p.52)。(C)以分封制建立王朝的政治體制(p.42)。(D)以封建制的上層王公貴族、中層城市工商階級及鄉村小地主、和下層佃農農奴,建立公國的社经基礎(p.50-2)。(E)抵抗外患並擴張領土,九至十一世紀主患是佩臣尼格人,十一至十三世紀是古曼人,十三世紀是蒙古人(p.35)。

2  公國的危機

危机就在公國頂盛時的Sviatos1av(964-973),斯氏對外征戰雖使公國領土以基輔為中心,擴到北自諾弗哥羅、南至黑海北岸,西自多腦河、東至窩瓦河。但不穩定的王位繼承使斯氏死後三子各自据地爭奪王位,內戰五年,最後由幼子Voladimir一世統一(p.36)。弗氏雖建立了東正教教会國家,但死後仍諸子奪位,Yaras1av(1019-1054)勝出。雅氏雖擊退佩臣尼拉人入侵,建設基輔城、編著第一部俄羅斯法典、與歐洲王室聯婚,但他試圖解決王位繼承的「新王位繼承法」,在他死後的第二代仍因爭位而內戰甚至引進外力(p.43)。
在此同時大水道的南北分別被日耳曼騎士团和古曼人侵占(p.45-6),十字軍東征後西歐通過地中海與東方直接聯繫,基輔喪失了貿易中心作用(七四p.12),加上南俄大草原因外患而破坏,使得公國的人口和物資重心往北移(一p.46)。蒙古人入侵前公國已名存實亡,入侵、瓦解成三个地區(p.75)。

(二)  蒙古人的統治

蒙古從成吉思汗開始憑著优越的騎兵,以伝統的狩獵包抄方式發展出一套極具戰力的戰略(p.56),自1220年發动二次西征,首次攻下回教中亞的花剌子模,繼位者窩濶台命拔都為第二次西征統帥,1240年攻下基輔,並大敗波蘭、保加利亞、羅馬尼亞,但因窩死撒兵,留下欽察汗國統治歐俄的中南部(p.54-7)。
蒙古的統治是間接的(各公國朝覲汗國取得治理該地之特許狀),其因是諸侯割据,加上疆域遼潤森林沼澤密佈。所以蒙古雖以恐怖鎮壓取得政權,但承平之時是透過良好的交通網、詳实的人口調查以供徵稅、保護商業、宗教自由等方式,維繫蒙古帝國內的政治秩序(p.60-1)。
欽察汗國第三任可汗蒙哥死後分裂,托托可汗(1300-1313)即位後才統一,但1370年又因繼位之爭分裂為東西「托塔米失」和「馬麥」汗國,馬麥攻莫斯科失利、而被受帖木耳汗國(以撤馬爾干為中心)支持的托塔米失擊潰,欽察再度統一,但1395年又遭帖木耳打敗。可是帖木耳汗國在帖木耳1405年死後便告瓦解,此時莫斯科公國不斷壯大,到伊凡三世1480年宣佈獨立,蒙古在歐亞大陸的霸權正式落幕(p.63-6)。之後雖仍有一些小汗國苟延至十六世紀,克里米亞汗國甚至數次攻入莫斯科公国境內,但已無能為力。凱薩琳二世1783年併吞克里米亞汗國,1853年克里米亞戰爭爆發、該地三十萬蒙古人被迫內遷,二戰期間史達林又以韃靼人親德反俄為由放逐西伯利亞而結束了「克里米亞韃靼自治共和國」(p.68)。待蘇聯瓦解後,韃靼人試圖回去建共和國,但該地已被俄國人占有。要不是廿世紀初在蘇聯扶持下在中国外蒙建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國」,盛極一時的蒙古帝國全亡國了。

(三)  莫斯科公国

欽察汗國的滅亡不全是內鬥,主要是莫斯科公国憑著出賣自己同胞(一p.62-3)及較优越的政经社會制度,而統一了俄羅斯並驅逐蒙古人。

1  諾弗哥羅公国

西北的諾弗哥羅的統治基礎是由一群「貴族富商階級」組成的市議會,選出公國的大公、市長及市民团团長,負責公國行政(p.77)。此制易生富商貴族與平民奴隸間階級對立,加上糧源受控於莫斯科,所以注定了被併的命運(p.78-9)。

2  瓦林尼亞、加里尼亞公國

西南二公國的統治基礎是由一批封建武士、地主及富商組成的「包亞」貴族階級組成「貴族院」與大公共治。由於位於立陶宛、波蘭與蒙古爭戰之地,经二百年的戰亂到十四世紀淪為立、波統治(P.80)。

3  莫斯科公国崛起之因

莫斯科公国最初無論開發程度或所處位置均是最差的(p.81),但最終為何能统一全俄呢?其因是:(A)位處歐俄平原與大森林的中心,易守難攻,又處西北與東南兩大水系的交接點故成貿易中心(p.82)。(B)利用東正教大主教1326年遷駐莫斯科,及與拜占廷聯婚的有利條件,趁1453年回教攻陷君士坦丁堡而亡了羅馬帝國之机,宣稱莫斯科是「第三羅馬城」(p.82-3)。(C) 莫斯科大公的權力沒有其他公國市議會或貴族院的限制,再利用其他公國所沒有的「封建農奴制」(初期因地廣人稀,農民又因各諸侯間相互爭取,而享有「自由移动權」,故異於歐洲人身固著的農奴制)、「長子繼承權」(如此大公權力就不会分散)、及政教合一制,到伊凡四世1493年時將大公權力提升至專制獨裁的「沙皇」(Tsar由Caesar凱撒而來),自稱為「全俄統治者」(p.84-5)。(D)蒙古的提携,加上公國社会安定吸引了大量移民。(E)歷任大公為統一全俄用盡了各種權術(p.86)。(F)從國家主義來看,莫斯科公国的中央集權統一政策受各階層支持,人民期望她反抗蒙古、中小封建主希望她保証封建農奴制、城市工商希望她建立全俄的自由市場和行会经濟(七四p.18)。

4  伊凡四世(1533-1584)

伊凡四世即位時,莫斯科公国的勢力已穩固下來,他為了與貴族鬥爭所建立的沙皇体制深深地影响俄國的來來(從彼得、凱薩琳、亞歷山大、列寧、甚至戈巴契夫之後的葉爾欽亦能免)。
召開国民大會。1550年召開由包亞貴族、教士、武士、域市代表、農民代表等組成的「国民大會」來對抗貴族議会(p.96)。藉机將部分地方官員由貴族壟斷改由人民選出(p97)。
建立沙皇直接統治的「特區」及特務机關來打擊包亞貴族,此舉使俄國的二分之一由沙皇直接統治,另一半則由政府和貴族統治的封建制。這種恐怖統治貫穿整个帝俄和蘇聯(p.98-100)。
建立沙皇直接統治的「禁衛軍」和「常備軍」以壓制地方貴族,但也產生了新的武士貴族,並為後來的政变埋下陰影(p97-8)。

5  混亂時期

四世死後,次子錫氏身心雖殘,但幼子廸氏Dimitri年幼,故仍由錫氏繼位,但王政由妻兄高氏攝政,並監視廸氏及其母瑪麗。1591年九歲的廸死,瑪麗認為被暗殺,因而被迫入修道院。
錫死國民大会選高氏為沙皇,貴族以Dimitri復生為号召推翻高氏、但農民及軍隊又起來叛亂(p.105-7)。
波蘭趁机入侵,教会結合農民驅遂之,1613年國民大会選羅曼諾夫為沙皇,開始了羅曼諾夫王朝。

四  羅曼諾夫王朝(1613-1917)

(一)  彼得大帝(1682-1725)及其西化

羅曼諾夫王朝之初延續著前朝的紛亂:(A)南俄大草原的哥薩克人不堪被壓起而「拉新叛亂」(1667-1671)。(B)與瑞典、波蘭不斷有衝突。(C)政教衝突(p.118-122)。
彼得1696年親政立即南下打敗土耳其,次年組团親赴西歐考察軍工技術,1698回國平定叛亂,邊西化、邊西進,花了廿一年與瑞典爭奪北歐霸權,大勝、取得波羅的海沿岸、建立波羅的海艦隊(p.132-145)。
政治改革。(A) 1711年中央設有九人參議院掌有行政立法司法三權。1718年設立九个委員會取代舊「部」。1722年設監察長監察參議院、監察官監察委員會、監察員監察各省(p.147-8)。(B)1708年設十二个彼得任命的省長,並以三權分治方式削弱地方權力(p.148-9)。(C)建立公務員制度,但因欠配套的教育及考試制度而失敗、並產生一批新權貴(p150)。
財稅改革。為龐大軍費(A)巧立各種間接稅,連信教及留鬍也要交稅。(B)經人口調查、苛征戶稅及人頭稅,此稅占全國預算支出的一半以上。(C)將塩、煙、油、豬鬃、魚子醬專賣(p.151-2)。
經濟改革。官營軍需工業,但价高質差,故彼得又以關稅保護、免稅、專賣來獎勵民營,希望藉以發展產業及培養出中產階級和自由工人,可是受限於農奴制(p.153-4)。
軍事改革。建立約廿万陸軍及八百艘軍艦的波羅的海艦隊(p.155)。但俄軍重量不重質(至紅軍時代亦然),只能挫敗二流國家如瑞典、波蘭、土耳其,(面對一流如法德日英美則不堪一擊。)
宗教改革。沒收教產及教長之權(p.156),但無法發揮日本大化革新尤其明治維新時神道教配合當局現代化之功能。
教育改革。重軍工技術學校,欠詳實計劃、经費、人才,加上農奴制,使得國民教育失敗(p.159-160),以致改革無法深入民間。
社會改革。新舊貴族加強了農奴制。表面則是彼得以西方礼仪強改伝统(p.160-2)。
綜論彼得的改革,由於龐大、倉促、欠整体計劃,所以未能深化且遭人民反抗(P.162-3)。
如比較英法德日俄的改革,彼得和法國的重商主義式中央計劃,都有效率差、浮而不实之弊,究其根本在於未能將貴族和農民的生產力解放出來。

(二)  彼得之後的混亂(1725-1762)與凱薩琳大帝(1762-1796)

彼得之後的混亂和伊凡類似,皆因王位繼承之不定,被壓迫或失勢者趁机向改革旣得利益鬥爭。卅七年間共產生了三男三女六位沙皇,且实權在與西歐王室聯婚的母后,故外力个入且宮闈淫亂朝政不修(p.169-172)。
到凱薩琳大帝,后權達頂盛。其夫彼得三世心智不全昏庸怪戾,公私場合均對政治聯婚自日耳曼的凱羞辱有加。凱透過收買朝中大臣尤其禁衛軍,發動政变奪取王位,如同之前的「偽迪米特里」,農民也在「偽彼得三世」的鼓动下叛亂。凱年輕時在日耳曼王室雖受啟蒙運動之教育,1766年的「上諭」也充滿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次年又召開民主自由的「立法會議」,但实际施政:
政治制度。類似彼得,表面上還權給參議院和地方,实則弄个檢查長來奪其權(p.182-4)。
財經政策。基本上延自彼得,只不過增加些自由經濟成分。1796年的工商規模雖比1762年增加三倍、奴工也漸有自由工代替,但較好的工廠和技術工人都是外國人。對外征戰及政府費用更落於廣大農民身上,其中人頭稅占33%、酒專賣25%、塩專賣10%、關稅10%。
農民問題。俄農奴制至凱時達頂盛,農奴占總人口49%,其因是:(A)將農奴制推至原無的烏克蘭和東南各省。(B)禁止農奴原可直接向君王訴顧。(C)提高地王對農奴的處罰權(p.187)。結果造成哥蔭克的普加契夫冒充彼得三世復活、叛亂(1773-4)。平亂後她更加壓制農奴及對貴族的要求更讓步。避往城市的貴族地主如同法國的貴族遊手好閒,以法國享樂文化為尚,連帶啟蒙思想也趁机而入(p.190),但在專制結構下,只能帶來毀滅性的革命力量而非建設性的改革。

(三)  亞歷山大一世(1801-1825)的改革與反動

亞歷山大一世和凱薩琳大帝一樣(又有幾個君王政客不是?),都是言行不一。
一世即位就召集自由進步的青年,推出含大赦政治犯、放寬自論出版自由、取締私刑農奴、地方自治等新政(p.215)。
1804年頒「大學法」,大學自治、入學無階級財產限制(p.215)。
1810年实施史普蘭斯基所擬「君主專制憲法」(還不是民主自由憲法),俄法戰起,反动勢力趁机壓迫史氏去職(p.218)。
1812年拿破崙失敗後,亞氏受神秘体驗及當時歐洲保守思潮影响,1816年開始在西南各省实施「軍事屯墾制度」將人民軍農奴化,1822年恢復地主對農奴的處罰權,廢除大學自治(p.218-9)。

(四)  尼克拉一世(1825-1855)的保守專制

尼克拉一世是在鎮壓「北社」(一批深受西歐自由民主洗礼的貴族)和「十二月叛亂」(禁衛軍之政变)下就任的,故他一生堅持「三原則」(東正教、專制君權、民族國家主義)。
為控制日益不穩的社会和知識分子,他:
1833年頒佈史氏所編「俄國法典」.
財經上,透過關稅保護和減少支出來解決對外戰爭及國內日增的費用。任內工廠和工人皆倍增至万所和四十万人。
教育上,加强書報新聞檢查,取消大學自治、嚴控上課內容,為建設人才又派留學生出國,這造成俄國思想界保守、改革與革命之爭(p.227-8)。
特務统治,設「第三局」對付日增的社会動亂、農民叛亂、政治犯和思想犯(p.229)。
俄国因欠大量類似西歐的中產階級,貴族在「十二月叛亂」中重挫,改革或革命力量便落在西化的知識分子身上,這有點類似中日知識分子(其实是後進國所常見),中国知識分子也分伝统、西化及赤化,鬥爭結果西先勝但赤終贏。日本知識分子則在「和魂」下進行非你死我亡的鬥爭,全為維新效命。俄国知識分子則欠「x魂」,即使親斯拉夫派的「斯拉夫精神、東正教会、公社制度、君主專制或全民同意制(維契)」大多皆非俄原有,更何況在俄長期的專制封建農奴制、王位繼承爭鬥不斷、及種族間欠共同體意識下,所謂的斯拉夫精神也無法發揮「大和魂J的功能,甚至比「中体」更無力,因為「中体」的大小伝統在歷經二三千年的儒家教化、家族主義、科舉制度等的培植下已根深地固。
上述中日俄知識分子的不同也反映在:中国知識分子雖能在新思潮上各領風騷,但清末民初的实權仍在軍紳;日本是天皇結合少壯派武士貴族和新興知識分子共促現代化;俄國則沙皇主控,貴族的農奴制需沙皇支持,貴族又不像中国士紳掌有國家意識形態和官僚体制,故反抗沙皇的主力転至新興知識分子。

(五)  亞歷山大二世(1855-1881)的改革

尼克拉一世晚年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敗於土英法聯軍,這產生西化為何失敗之反思?(有實像中國甲午戰後之反思),答案是腐敗的官僚專制、僵化的農奴制度、落後的軍備和訓練(p.240-1)。亞歷山大二世被迫在君主專制大架構下進行改革,首先是解放農奴。

1  俄國農奴制形成的過程

蒙古統治時農奴制還只盛行於歐俄西南公國,随著莫斯科公國壯大、為统治之需、乃大力推行。此時自由農和佃農因債、求保護、為免除稅役,紛紛淪為農奴,到伊凡四世時全俄1/2農民為奴,到解放前夕1861年已達2/3。(p.244-8)

2  解放農奴的實相

亞歷山大二世花了六年秘密進行有利於地主和政府的準備,至1861年才提出「解放農奴案」:農奴分四+九年向政府交「土地補償金」(至1906年已交15.7億盧布、超過解放前農地市价的兩倍,七四p.64),而政府則一次付地主債券。但為控制,除烏克蘭及少數地區,其餘農地都交給集体「公社」而非个別農民(p.249-253)。

3  解放農奴的結果

解放農奴後的耕地反比解放前少,加上為支付補償金、地方政府及公社等之苛捐雜稅,農民所得降低約有一半不足維生。而地主又欠英国貴族之生產力(比日法也不如),所得很快在城市奢華掉了,到1905年革命前夕舊地主損失一半以上,此即帝俄後期革命主力会転向知識分子之主因。在大量貧農和沒落地主貴族的對比下,全俄3/4土地由15%的富農取得。這些貧農、勞工、沒落貴族和新興知識分子便構成了俄國革命的主力(p.254-5)。

4  其他改革

財經改革。設立國家銀行,实施會計制度。將私人包稅收回由政府直接征稅。取消酒專賣改收酒稅。工廠及勞工數增倍(p.314)。
教育改革。恢復大学自治,仿日耳曼開辦文科和實科中學,再由教育部主辦小學(p.260)。
司法改革。司法獨立,審判公開,法官終身制,仿英国設陪審團(p.260-1)。
軍事改革。改募兵為徵兵,除獨子需負家計者全俄男子一律有服役义務,為鼓勵教育,大學生服半年、高中生服二年、小學四年(p.262)。

5  改革的後遺症

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由於未能解決君主專制、貧農和勞工問題,加上三世(1881-1894)以其父雖改革仍遭暗殺為鑑(p.272),而加強了各种控制。但改革所造成的貧農,勞工、各式改革與革命等之問題(p.335)。終於在軟弱的尼古拉二世(1894-1917)時達到臨界點,日俄戰爭和一次大戰的失利,爆發革命結束了帝俄時代。

(六)  俄國革命的實相

1  由西化派、親斯拉夫派到民粹派

俄国中央主導的西化表面看龐大,实則缺乏有效的教育、考試、文官制度,而只能腐化無能的新兴貴族,人民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政府為應付內憂外患,不但加強鎮壓,還將絕大部分負担壓在農工身上。知識分子對西化理想幻滅而随著西歐的社會主義风潮而走上激進革命之途。
其中民粹派認為資本主義不可取,俄國可憑著自己的公社伝統,透過改革或革命走上社會主義大道(三p.8-17,30-1,44-5)。這使得馬克思認為歷史唯物論並非普遍的真理(三p.67)。在1882年的共產黨宣言的俄文版序言認為俄國的公社可能成為共產主義的起點(九v.1p.231)。
上述改革主張同遭尼古拉一世的鎮壓充軍放逐至西伯利亞(一p.233),知識分子不是流亡國外就是地下化。當七O年代「到民間去」運動因農民冷漠和政府鎮壓失敗後,1876年主張以嚴密黨組織領導民眾革命的「土地與自由社」成立,其中因採合法手段和恐怖手段的不同而分裂成「民粹派」和「恐怖派」,後者经一番恐怖暗殺(尤其幹掉亞歷山大二世)後転型(p.327-8)。

2 革命政黨的成立

(1)  社会革命黨

社会革命黨1897年成立,強調農民為革命的主力,主張沒收土地轉分配給農民。此黨在當時雖是最大的革命黨,但因缺乏嚴密的黨組織加上因暗殺而遭強力鎮壓(一p.330-1)而衰。

(2)  社会民主黨

社会民主黨是一馬克思主義政黨,成立於1898,同樣因鎮壓而流亡国外,1900年在德国成立「火星報」為黨的聯絡中心。
社民黨1903年在布魯塞爾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爆發了因領導方式(集權、民主)和革命路線(工人聯合貧農、聯合資產階級和自由分子)之爭的分裂。列寧贏得布爾什維克派之稱(意為多數派,簡稱布黨),反對者則為孟什維克(少數派,孟黨)。(一p.332-8,十p.90-1)

3  1905年革命與憲政發展

1905年俄日戰爭俄大敗,莫斯科工人廿萬至克里姆林宮請願,尼古拉逃出城,一月廿日群眾不從守衛解散令,軍隊開槍,導致全俄各地叛亂罷工不斷(一p.345-6)。
俄共迅速成立工人蘇維埃(p.349-350),各式中產階級團体也聯合成鬆散的「立憲民主黨」主張:君主立憲,立法保障勞工利益,地主私有士地転配給農民並由政府合理補償,取消種族歧視政策(p.329-330)。
由於布、孟和立憲派三者不能合作,加上陸軍支持政府,沙皇又以「十月上諭」因應各方改革要求,故失敗、蘇維埃被迫取消(p.350)。
依「十月上諭」於1906年5月選出第一屆「都瑪会議J,由全俄農工間接選出497各議員,其中147為立憲派,85名為勞工,布孟抵制,保守派大多未當選(p.352)。
都瑪一開始便因保守的葛瑞米金首相鄙視議会,又因反對議会通過士地法案而遭「不信任案」,沙皇乃換之以斯托里賓為相並解散成立才二个月的都瑪(p.353)。
斯氏一面以士改爭取農民,一面以選區劃分法(將部方城市劃入鄉村以減少勞工當選,城市則分貧富代表)壓抑工人,結果1907年12月的第三屆都瑪,勞工只當13席,社民黨由第二屆的180↓20,立憲派也只36名,保守的「十月派」則154席。
帝俄就靠著議会和鎮壓,苟延了四年(p.355)。

4  1917年革命

在参加一次大戰、朝政敗坏和內亂交錯下,終於燝發了「二月革命」,軍警已無力鎮壓,都瑪趁机成立臨時政府,通過:大赦政治犯、言論出版信仰罷工之自由、各宗教階級民族一律平等、以國民兵取代警察、地方選舉,但未顧及農工兵利益,且仍對德作戰(p.380)。相反的,以孟黨為主的共黨則迅速成立工農兵蘇維埃(p.383-4)。
尼古拉三月十六宣佈退位,臨時政府主張送其出國,但蘇維埃決議逮捕,1918年7月遭布黨處死(p.387)。
在臨時政府強求下,社會主義者以6/16席加入聯合內閣,同時在六月召開蘇維埃全俄第一次代表大會,克倫斯基的社會革命黨占285/1090席、孟黨占245席、布黨只有105席,会中前二者主張與臨時政府合作、加強對德作戰、土地問題到立憲会議時再處理,列寧反對、主張以工農無產階級實施專政,表決結果列寧敗(p.396-7)。
克氏趁勝接管臨時政府國防部長,希望藉發動西線「七月攻勢」來爭取聯軍支持和国內声望,但敗。臨時政府首都彼得格勒發生罷工及兵变,布黨趁机發动「七月暴动」,被平、列寧逃亡,但臨時政府未能趁机剷除布黨(p.400-2)。
克氏任第二屆聯合內閣總理,為凝聚全俄,於八月廿五至廿八日在舊都莫斯科舉行「國是会議」,期間右派領袖俄軍總司令柯尼洛夫與保守派密謀發動政变,克氏九月九日解除柯氏,柯氏率軍攻入首都,雖有多位將軍支持,但人民厭戰、鉄路工人破坏交通、布黨控制的電報局拒伝叛軍电文、加上布黨滲入叛軍內宣伝,結果叛軍在與政府軍接戰前便自行瓦解(p.405-8)。
布黨於政变後掌握了首都及莫斯科蘇維埃,又控制了首都的武裝工人民团(日後紅軍之基礎)(p.408)。列寧於是加強十月奪權的準備,廿二日成立「軍事革命委員會」控制首都的武裝民团和軍隊,十一月五日策反首都最重要的「彼得保羅要塞」,七日發动總攻,二天內攻下首都(p.416).

五  蘇共政權的建立

1917年11月7日第二屆全俄蘇維埃代表大会通過土地法案(土地公有再由各地蘇維埃決定集体、个体或公社耕種)及和平法案(希望在不割地不賠款下與德合約,但卻承認芬蘭、烏克蘭、喬治亞獨立,割讓愛沙尼亞、拉脫維亞,賠款、六十億馬克,幸好八个月後德敗、合約失效,p.433-4),深獲農兵好感(p.423-4)。
經濟上。成立「最高經濟委員會」有權沒收大企業及私人財產。
財政上。銀行黃金國有,股票交易非法,取消舊政府內債,工資全俄统一。
統治上。成立赤卡秘警和紅軍,對付反革命和白軍。
社会上。廢舊曆行新曆,改革舊文字、俄文拉丁化,廢舊婚姻法(宗教仪式婚姻無效、双方同意可離婚、非婚與婚生子女法律地位同),宗教自由但鼓勵無神論,沒收教会財產,學校不准上宗教課,。
司法上。解舊法官之職而代之民選,舊法抵制新法者無效。(p.424-8)
列寧的布黨雖有上述做為,但挑戰如下:
1918年1月18日立憲会議,以168席輸給社會革命黨的419席,只能動用軍警關閉寿命到二天的立憲会議(p.436)。
各地白軍及哈薩克紛紛反抗。
少數民族(烏克蘭、喬治亞、亞美尼亞、哈蕯克、吉爾吉斯、烏兹別克、波海三小國)紛紛耍求獨立。
知識分子和教会反對思想、言論、宗教、出版之壓迫。
聯軍為報復蘇聯單獨對德和談,又恐蘇共向外輸出革命,乃趁机干預俄內戰(p.447)。但因各地白軍不团結,聯軍各國人民又厭戰,故敗(p.452-6)。
蘇共為因應上述危機乃实施「戰鬥共產主義」:
征糧、配給並收回農地,造成糧食生產減半、五百万人餓死(p.445,467)。
沒收工廠商店、禁止罷工,造成1920年生產量只有1913年的13%(p.445,467)。

六  蘇聯的统治、挑戰、回應與瓦解

馬列主義最無法解決的是權力移転和经濟問題,其因不是不夠理想,而是太過於实現其理想才会陷於困境。由古今中外的歷史实踐可知,權力的移転最終只能以民主方式解決,而馬列主義在「人民民主」迷思下卻鄙視它。同理,经濟問題只能理性經濟(不論古典或國家資本主義)未解決,但卻貶之為剝削或異化。如此一來蘇共雖能透過極權統治應付內憂外患,最終還是敗在權力移転和经濟問題上,對比之下,中共則在鄧小平的改革開放下成功了(雖然還只是初步)。
………………

上一篇:《滑鐵盧戰役》

下一篇:《恐怖伊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