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04 07:41:22阿楨

《中央情報局秘辛》

蔡漢青編著的《中央情報局秘辛》(臺北:風雲,1993)如其書名偏重CIA內幕八卦。

是嗎?那我就補貼些美國情報機構:

 中央情報局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簡稱中情局,英文簡稱CIA,一般俗稱company)是美國最大的情報機構(美國政府的間諜和反間諜機構,是美國龐大情報系統的總協調機關),主要任務是公開和秘密地收集和分析關于國外政府、公司和個人;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報,協調其他國內情報機構的活動,並把這些情報報告到美國政府各個部門的工作。它也負責維護大量軍事設備,這些設備在冷戰期間用于推翻外國政府,例如前蘇聯,和對美國利益構成威脅的反對者,例如危地馬拉的阿本斯和智利的阿連德。總部設在維吉尼亞州的蘭利。有些人認爲中央情報局經常進行一些暗殺活動,暗殺敵國領導人,例如古巴總統卡斯特羅,但是並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這一點。中央情報局的地位和功能相當于英國的軍情六局和以色列的摩薩德。

曆史

1947年建立。總部設在弗吉尼亞州的蘭雷,是全球性情報網的中心。它不僅有遍布全世界的監聽站,還有自己的廣播設施、航空線、宇宙衛星、印刷所以及訓練特種部隊的基地,擁有大批間諜、特務和情報技術人員。
2006年5月26日,美國國會參議院以78票對15票的表決結果,批准了美國總統布什對當時擔任國家情報局副局長的空軍上將邁克爾•海登出任中央情報局局長的提名。
中央情報局由國家安全委員會直接領導。還擔任總統和國會的高級情報顧問,現任局長爲邁克爾•海登。 局長由總統任命,參議院批准,是美國各情報機構的協調人,負責改進美國情報委員會的工作,保證總統在作出決策時,能充分掌握第一手情況。情報局的主要任務有:①以公開、秘密方式和技術手段,搜集外國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與科技情報,協調國內各情報機構的工作。②爲總統分析和估價情報,對其他國家進行間諜特務活動。情報技術人員多具有較高學曆,或是某些領域的專家。該機構的組織、人員、經費和活動嚴格保密,即使國會也不能過問。
2001年慘絕人寰的9.11事件發生之後,美國總統布什宣稱這是對自由的攻擊,這是對民主的侵犯,發誓要絕地反擊,把反恐戰爭進行到底。世界各國,尤其是美國的盟友們也紛紛表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要盡最大努力來幫助美國早日割掉國際恐怖主義這顆大毒瘤。但是反恐戰爭進行至今日,原來隱藏在反恐這個正義而又神聖的大招牌背後的黑暗的一面逐漸地被曝光,使世人對反恐戰爭的性質産生了這樣那樣的懷疑。    
  而最近的CIA醜聞又給對反恐戰爭的正義性質還抱有一定信心的人們以重重一擊。在上個月早些時候,華盛頓郵報爆出猛料,說CIA在亞洲和歐洲很多國家設有秘密監獄,來收押恐怖嫌疑份子,並動用刑訊。接著NGO人權觀察指出,很多證據表明在歐洲的秘密監獄最有可能是設在波蘭和羅馬尼亞。頓時歐盟各國一片群情激憤,媒體也一查到底,結果更加觸目驚心。人們發現CIA利用在歐洲的軍事基地提供的便利,用飛機把嫌疑犯從世界各地運送到那兩個秘密監獄,不少人證實,途中運輸條件和方式極不人道。在德國引起的反彈更是激烈,因爲有記錄表明CIA運送犯人的飛機在美軍基地Ramstein和法蘭克福機場頻繁出入,高達400多次,是歐洲國家中次數最多。同時,一位曾經被CIA誤抓被關押的德國公民一紙狀書,把CIA老板送上被告席。在2003年,CIA以涉嫌恐怖活動爲由,把這位名爲Khaled al-Masri德籍黎巴嫩人綁架並送往阿富汗。在那裏,他被輪番審問,受盡折磨。CIA最後卻找不出一點他有罪的證據,只好將他釋放,但這已是五個月以後的事情了。    
  這些真相被公布與衆以後,美國政府一開始還是在做無力而又勉強的辯解:“ 不管在哪裏,我們都要把恐怖分子帶到正義面前”。國務卿賴斯不久前還指責歐洲國家的領導人反應過度,還說CIA對嫌疑犯們的審問,正是爲了收集必要信息,防患于未然,來“挽救歐洲人民的生命”。這種辯解表面上是冠冕堂皇的,但實質卻是如此的荒唐可笑。是的,正義,如同其它許多美好的東西一樣,是我們人類的終極目標和最高理想,但它絕不應該成爲個人或政府掩蓋醜行的動人的借口和華麗的幌子。正如歐洲許多政治家和國家領導人一針見血地指出來的那樣,CIA醜聞毫無疑問是一起嚴重侵害人權,無情踐踏國際公法的惡性事件,是繼前幾次的虐虜事件之後,又一個典型的以伸張正義爲名,行褻瀆正義之實的例子。美國政府應該爲此完全負責,並允許相應的國際組織和歐洲各國政府對此進行深入的調查,而後拿出實在的措施來保障每個人應該享受的人權和其它權益,即使是那些違背了公德和法律的恐怖分子也不能例外。不然,投在本來應該是光明正大的反恐戰爭身上的那道長長的陰影,將難以消逝;美國苦心經營的以民主法治的理念爲核心的光輝圖景,將逐漸暗淡;而美國在全球範圍內的宣揚的自由平等的價值體系,也將轟然倒塌。這不但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歐洲不願意看到的,更是那些生活在專制的沈重的壓迫之下,卻如大旱之望雲霓一樣夢想著民主制度來救他們于水火之中的人們所不願意看到的。    
  所幸的是,歐美各國有象華盛頓郵報那樣正直的媒體,有象人權觀察那樣有良知的NGO,還有具有完善自我糾錯能力的政治體制。因爲它們的存在,目前美國政府還算及時地承認了錯誤,一部有關禁止軍方和情報部門在國內外施行刑罰的提案近日在兩會也被表決通過。雖然亡羊補牢,未爲晚矣,但是,如何防止正義這個美好的詞彙不再被濫用甚至刻意歪曲,如何使人類社會不墮入“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的自然法則的夢魘,將會是美國,也是生活在這個星球上的所有國家和民族所必須直面的一個永恒的命題。讓我們永遠記住羅曼?羅蘭的告誡:一個國家一旦侵犯了正義,那它與我們揮斧相向的暴君的巢穴何異?

中央情報局的官方網站:http://www.cia.gov/

CIA與FBI的區別

CIA隸屬于國家安全委員會,主要任務是公開和秘密地收集外國政治、文化、科技等情報,協調國內各情報機構的活動,向總統和國家安全委員會提供報告和資料.
FBI隸屬于司法部,主要任務是調查違反聯邦犯罪法,支持法律,保護美國調查來自于外國的情報和恐怖活動,在領導階層和法律執行方面對聯邦、州、當地和國際機構提供幫助,同時在響應公衆需要和忠實于美國憲法前提下履行職責.
最重要的一點,CIA沒有在國內逮捕人的權利.
http://baike.baidu.com/view/5559.html

美國情報機構

當前美國有16個情報機構,國家情報主任辦公室(ODNI 也翻譯成國家情報局)是協調機構. 國家情報主任(DNI)取代了中央情報主任(DCI)作爲美國情報界總領導,但各情報機構具體業務向其部門內主官負責.比如,軍方情報機構頂頭上司是主管情報的副國防部長.
★ 中央情報局(CIA),從事對外情報與秘密顛覆行動.
★ 國防情報局(DIA),隸屬于國防部(DOD Department of Defense 美國國防部),從事外軍情報活動.
★ 國家安全局(NSA),隸屬于DOD,從事電子通信偵察.NSA在美軍內部機構是中央安全署(CSS).
★ 國家偵察局(NRO),隸屬于DOD,從事間諜衛星偵察.
★ 國家地理情報局(NGA),隸屬于DOD,從事軍用地圖繪制.
★ 反情報駐外活動(CIFA),隸屬于DOD,是一個對外保密的黑項目,從事反情報活動.
★ 陸軍參謀部二部(G-2),擔負陸軍戰術情報任務.
★ 海軍情報局(N-2),擔負海軍戰術情報任務.
★ 空軍情報局(AIA),擔負空軍戰術情報任務.
★ 海軍陸戰隊總部情報處(HQMC DirInt),擔負海軍陸戰隊戰術情報任務.
★ 能源部(DOE)下屬情報局,從事核武器與能源情報活動.
★ 聯邦調查局(FBI)下屬國家安全分部(NSB),從事反情報與反恐怖活動.FBI本身隸屬于司法部(DOJ).
★ 毒品管制局(DEA)下屬國家情報處,從事稽毒情報活動.DEA本身隸屬于DOJ.
★ 情報研究局(BIR),隸屬于國務院(DOS),從事外交情報活動.
★ 財政部下屬情報分析處.
★ 國土安全部(DHS)下屬情報分析處.
★ 海岸衛隊總部情報處,隸屬于DHS,擔負海岸衛隊戰術情報任務.

  2004年12月8日,美國國會通過了50多年來最大規模的情報機構改革法案,決定創設統管全美15個軍方和非軍方情報機構的國家情報局長。
  根據新法案,美國將創設國家情報局長的職位,統管全美15個軍方和非軍方情報機構,以確保這些機構在將來相互合作,進而阻止恐怖襲擊。國家情報局長不是布什政府的內閣成員,但與國防部長和國務卿同級,有權利用美國在全球的情報資源,監視“基地”等恐怖組織的活動。 此舉在世界上掀起了軒然大波,世界各國的情報機構也成爲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美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情報機構。目前,有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國家保密局、國家安全總局、美國國防情報局、國務院情報研究司、陸海空三軍情報局、國家偵察辦公室、陸軍信號情報處和海軍通信保密科及各種情報人員培訓學校等。

  國家安全委員會(NSC):

這是決定美國國策和戰略的機關,縮寫爲NSC。它是根據1947年《美國國家安全法》和1949年對此法的修正案而成立的。該委員會的中樞是以總統爲中心,由副總統、國防部長、國務卿、緊急應變局局長、中央情報局局長和總統安全事務助理等人組成的常務委員會。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爲該委員會的軍事顧問,主任由中央情報局局長擔任,爲主要情報顧問。常務會議一般由總統主持,總統不能出席時,他可指定委員會的一名成員代替其職務。常務工作先由中央情報局局長主持,從1973年起改由總統安全事務助理主持。該委員會的職責是向總統提出有關國家的內政、外交和軍事政策的綜合意見,使各部門、各機構在國家安全事務方面更有效地協調。它是制定國家安全政策和計劃的最高機構,也是總統與情報界的主要聯系機構。在國家安全委員會裏,還設有“情報委員會”,它由國家各情報機關的首腦組成,而中央情報局局長是這個委員會的當然主席。所有各情報機關的情報或“成果”,都要集中到該委員會,再由它負責把國家安全、內政、軍事、外交以及涉及與安全有關的問題彙總起來,向總統提出建議。中央情報局局長還要定期地向它作彙報,並公布它就情報工作的重大問題所舉行的聽證會、討論會。

  中央情報局(CIA):

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爲對付沖突而設立的美國情報組織——戰略服務局(OSS)被撤銷,許多分支機構被分到政府其他部門。因此,反情報和秘密情報分部改爲戰略服務分隊劃歸陸軍部,研究和分析部則被分配到國務院。 然而,杜魯門總統不久就發現自己陷入了來自政府各部門的情報報告“文山文海”之中,于是成立了國家情報局及其行動機構,即中央情報組(CIG),以協調並核對這些報告。中央情報組既是協調機構,也負責情報搜集。時至1947年,美國頒布了新的《安全條例》,其中規定:中央情報局(CIA)是總統執行辦公室的一個獨立機構,取代中央情報組。根據條例規定,中央情報局具有以下五種職能。1、向國家安全委員會提供政府各部門和機構有關國家安全方面情報活動的情況;2、向國家安全委員會提供協調政府各部門和機構有關國家安全方面的情報活動的建議;3、聯系和評價有關國家安全的情報,爲政府內部適當傳播情報,在適當的地點提供有用的機構和設施;4、爲現存情報機構的利益,從事共同關心的輔助服務,以便更有效、更集中地執行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決定;5、履行影響國家安全的有關情報的其他職能和義務,以便國家安全委員會能隨時進行指導。 中央情報局沒有國內任務,也沒有逮捕權, 只是美國從事情報分析、秘密人員情報搜集和隱蔽行動的重要政府機構。

  聯邦調查局(FBI):

是美國司法部屬下的主要特工調查部門,是美國最大反間諜機構和最重要的聯邦執法部門,也是最大的調查與聯絡網絡中樞,與中央情報局並駕齊驅,成爲美國諜報界的象征,在美國當代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1908年美國司法部長波拿巴爲了滿足建立一個聯邦調查機構的需要,在司法部內成立了調查局。該局總部設在華盛頓賓夕法尼亞大街,目前全局共有5萬名工作人員,其中專家有400多名,專職特工1萬名,每年預算達7億多美元,美國聯邦調查局已成爲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反情報和反間諜機關。主要機構有:重罪調查處、刑事檔案處、培訓處、檢查處、行政處、國內情報處、全國犯罪情報中心、科學實驗室、通訊處、法律咨詢處、技術服務處等。美國聯邦調查局還在全國各州和重要城市設有59個分局。分局下設辦事處,遍布各個城鎮鄉村。每個分局裏均設有專職反間諜人員和一個情報搜集小組。

  國家保密局:

美國國家保密局在世界各地有4000個基地,部署它的巨大的天線的地方占地達15公頃,特工人員達2.6萬人,通訊人員達20萬人。1952年成立並隸屬于美國司法部的國家保密局直到1975年還鮮爲人知。後來,人們發現它把從美國發出的所有電傳和電報都錄了下來,成爲了一大醜聞。過了多少年之後,歐洲才開始對它在經濟領域裏帶來的危害感到擔憂。這個在冷戰中誕生的機構,利用它在世界範圍內的通訊監視網絡,每分鍾能夠截獲和處理200萬個通訊。爲了充分利用這些信息,它研發了自己的專用芯片和世界上功率最強大的計算機。這使它能夠根據關鍵的頭幾個字母出現,自動地對截獲到的信息進行分類處理。目前,美國國家保密局掌握了大約10萬個要竊聽的人的聲音的特征。只要其中的一個聲音出現,錄音的裝置就會自動啓動,能分辨出監聽“目標”的聲音來自何處和聲音的傳輸速度。這個機構還不只滿足于截獲電話電報等,它還能在300米的距離外用一種特殊機器測量窗戶玻璃的輕微振動,竊聽房間裏的談話內容。

  國家安全總局(NSA):

國家安全總局是美國軍事系統的重要情報機關。它名義上是國防部的一個部門,而實際上則是一個隸屬于總統並爲國家安全委員會提供情報的秘密組織,其經費開支和人員編制均不受財政部和人事部檢查。該局諜報活動每小時耗資約達100萬美元,總計每年至少耗資120億美元。該局總部和外站共有軍人和文職工作人員約16萬人。美國政府每天收到的秘密情報,約有85%是NSA提供的。因此該局一向有世界上最大的“超級情報機構”之稱,其主要工作是:通過偵察衛星和遍布全世界的監聽站,截獲世界各國的無線電通訊信號,偵察各國的軍事動向,破譯各國的密碼,搜集各國的信息資料,爲美國政府提供各種加工整理的情報資料等。總部大樓裏布滿了迄今爲止世界上最先進的高性能電子裝置。

  國防情報局(DIA)

  美國國防情報局是根據1961年8月1日的國防部命令成立的。目前,國防情報局有4300~5500名雇員(包括1000名武官),預算在2~3億美元之間。
  國防情報局負責的工作主要有六項:包括對情報資源進行組織、指導、管理和控制,對國防情報進行檢查和協調,對情報任務的行動步驟進行監督,對國防部情報資源保持最經濟、最有效的分配和管理,做出緊急反應以及滿足國防部主要部門的情報要求。
  1964~1965年之間,國防情報局又接受了幾項附加任務:1、承擔過去由個別軍種在國家一級進行的圖像情報任務 2、加強情報的傳播,能和國際組織交流初級情報和“成品”情報。3、管理國防部的所有自動化數據處理項目和情報機構,這包括情報有效期的計劃,數據處理任務的分配和重點的確定,以及爲具有情報意義的數據處理制定政策和進行計劃指導。將計劃下放到陸、海、空三軍的執行單位。4、負責秘密的“特種軍事行動”計劃。   

  國務院情報研究司

  國務院情報研究司是美國國務院長期設置的從事情報工作研究的情報部門,著名的密碼破譯機構“黑屋”就是隸屬國務院情報研究司的。國務院情報研究司成立于1957年,現有工作人員350多人,其中外事和情報分析人員200多人,其余爲文書、管理人員。年預算爲2000萬美元。該司下設4個處、室,司長相當于助理國務卿,可參與國務卿主持的主要人員定期會議,以國務院高級情報顧問身份代表國務院參加國家對外情報委員會工作。
  它本身沒有搜集情報能力,主要任務是:對各種情報進行加工,依靠國務院的外交電訊及情報機構的情報,研究和散發有關美國對外政策的情報;散發美駐外各使、領館發回的有關報告,並向使、領館傳遞所需要的來自情報界的報告;協助駐外使、領館負責人履行領導和協調使團活動。   

  陸、海、空三軍情報局

  陸軍情報局是美國軍事情報機構中成立最早的一個,建立于1882年,局長由陸軍參謀部助理參謀長擔任。該局下屬有外國聯絡部、外國情報部、反情報部和情報系統等單位。另外,陸軍還有導彈情報局、外國科技中心和情報支持活動局等專門特殊的情報單位。在陸軍的每一個師中,都設有陸軍情報司。該情報系統有3.5萬人,每年經費預算7億美元。與海、空軍相比,它是三軍中機械化水平最低的情報機構,較少使用高技術設備,它主要搜集戰術性情報,爲地面部隊服務。
  海軍情報局是美國三軍情報系統中規模最小的一個,但在外界看來是最神秘的一個。海軍情報局經曆幾次擴張,1882年美國在航海局設立情報科,在1889年被改爲海軍情報處,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擴大爲海軍情報局。盡管冷戰已經結束,該情報局的秘密程度仍然很高,依然采取20世紀80年代“冷戰”高峰時的各項保密措施,使人們至今對它的秘密仍知之甚少。
  海軍情報局局長由海軍作戰部部長助理擔任。局內設國外情報部、技術情報部、特別活動部等,總共1.7萬人,年度預算經費爲12億美元。它不僅負責海軍系統的情報任務,還擔負著美國國家安全局的電子監聽任務。
  空軍情報局是美國三軍情報系統中規模最大的一個,該局擁有大量高技術設備,總局下設19個支隊、6個工作站及50個裝備基地,共有專業人員5.6萬名,年預算多達40億美元。
  空軍情報局建立于1947年,由美國空軍部負責情報工作的助理參謀長直接領導。下設的部門中,國際聯絡處負責掌握駐外空軍武官搜集的情報;預測管理處負責情報的綜合,出版《空軍情報摘要》,研究東西方國家空軍實力;目標偵察處負責整理分析敵對國家目標的潛在力量,研究戰時美國所要攻擊的戰略目標。
  
  國家偵察辦公室

  國家偵察辦公室設立在五角大樓內,其公開名稱是“空間系統辦公室”,每年經費預算約70億美元。從成立之日起,國家偵察辦公室就是一個國家級的情報機構,具有明確的權力界限,發布的最高級指示具有國家級的權威,因此包括國防部、中央情報局及其他情報機構都必須執行,這使得它能在某種程度上影響整個美國情報界的活動。
  國家偵察辦公室的職能範圍非常廣泛,主要有:參與間諜衛星的研制和發射;對空中飛行的間諜衛星進行啓動和關閉,以及使衛星進行面向太陽或背離太陽等技術操作;執行並幫助制訂整個情報界的空間聯合偵察規程和計劃;詳細記錄偵察系統設備在招商過程中的中標情況。除此之外,它還參與制訂全美安全部門必須遵照的法規。
  另外,美國還有陸軍信號情報處和海軍通信保密科以及各種情報人員培訓學校等。
 http://baike.baidu.com/view/405010.html

美國國家安全局

美國國家安全局是根據杜魯門總統1952年11月的秘密指示成立的,總部設在馬裏蘭州的米德堡。1978年,美國國防部建立中央安全局(central security service),它是美國的絕密情報機關,當時由國家安全局局長兼任中央安全局局長。國家安全局包括下列主要部門:無線電和無線電技術偵察局,政府通信、遠距離通信和電子計算機設備安全局,科研和試驗設計局,計劃局和總務局等。國家安全局共有2.5萬人左右。年預算經費100多億美元。人員編制和預算撥款都比中央情報局多。該局總部有一流的密碼編制家和數學家,並備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子電腦,國家安全局還擁有遍布世界各地固定的和機動的無線電攔截、定位站及中心。

NSA曆史

美國國家安全局根據杜魯門總統1952年11月的秘密指示成立,在冷戰結束前,“國家安全局”,其運作是個謎,只有極少數人知道它的存在,更少數的人知道它的功用。直至近年美國才承認其存在。美國國家安全局曾一度十分罕見地舉行開放日,開放印制核武作戰密碼書的印刷廠和測試竊聽天線的無回聲室等機密設施,讓外人眼界大開。國安局表示,舉行開放日的目的,是讓國人更明白國安局的宗旨。至於對外開放的地方,國安局已進行淨化處理,確保該等地方沒擺放機密資料。到現在爲止,國安局一直都爲美國政府的運作保駕護航。

NSA職能

國家安全局擁有遍布世界各地固定的和機動的無線電攔截和定位站及中心(包括美國駐各國使館),還負責協調美國情報部門的電子間諜活動,並同北約國家的無線電偵察和無線電諜報機關進行合作。國防部中央安全局的任務是保障電訊安全和收集國外情報;借助地面、海上、空中和宇宙手段進行全球無線電和無線電技術偵察;負責破譯世界各國的密碼信息;編制美國國家機關和五角大樓秘密線路中使用的密碼並保持密碼的穩定;控制著整個間諜衛星網和世界各地的監聽站;負責協調美國情報部門的電子間諜活動,並同北約國家的無線電偵察和無線電諜報機關進行合作。可以說,它控制著整個美國的間諜衛星網和設在世界各地的監聽站。它爲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等政府機構提供可靠情報,幫助其破獲重大恐怖犯罪和刑事案件,並爲美國政府守護尖端機密,例如在外特工名單,高度危險的證人的姓名地址資料,軍事武器的設計圖,監測衛星的發回數據,總統的原子彈發射密碼等等。

NSA事件

NSA密鑰事件:所謂NSA密鑰,是指1998年有人發現Windows操作系統中存在用途等詳情不清的第二把密鑰。1999年8月,加拿大Cryotonym公司首席科學家Andrew Fernandes宣布,他發現這第二把密鑰叫做NSAkey,而NSA就是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簡稱,也就是說,微軟公司在每一份Windows操作系統中都安裝了一個程序上的“後門”,專供NSA在需要時進入全世界Windows用戶的電腦。

NSA其他

國安局共有五個無回聲室,以測試竊聽天線。這次開放的無回聲室樓高十三米,地下、牆壁和天花全布滿尖狀的藍色吸音海綿,就像科幻電影的布景一樣。測試竊聽天線的方法,是把天線放在無回聲室的基座上轉動,接收從房間另一端發射的信號。國安局目前的一項任務,據報便是利用名爲“梯隊”的系統,竊聽全球通訊。
此外,國安局亦開放了占地逾六千平方米、每年印紙量達一億六千張的核戰密碼書印刷廠。爲了替美軍印制啓動核武用的密碼書,印刷廠目前平均每月會開動印制機四次,不過在九一年波斯灣戰爭期間,印刷廠幾乎每天都要爲美軍趕印核武密碼書。核武密碼書是放在一個印有粉紅點的密封膠袋內,袋內注有空氣,如膠袋穿孔或粉紅點的設計有異,那部密碼書即告作廢。目前擁有這部密碼書的約有一千軍人。
國安局展出的其中一項新儀器,是數碼保安電話,其特點是能即時把用家的聲音或高速資料譯成密碼。其他展出的儀器,還包括一具能分辨眼睛虹膜、面孔、指印和聲音的保安儀器。事實上,國安局總部內到處都有提醒人們要注意保安的提示。在國安局的飯堂內,就貼有一張“禁止機密談話”的告示。
美國國家安全局還負責研制一些裝置,用于確保美國的通信機密不被敵人竊取,其中包括一種充當“門衛”的保安裝置。該裝置能精確地識別使用者的眼虹膜、臉和指紋特征,電腦確認了其中的一項之後,使用者才被允許進入。其中,眼虹膜辨認法是最精確的辨認法。據技術人員介紹,該系統的臉部辨認法可分辨雙胞胎的臉部不同特征。
美國國家安全局的全球通訊監視系統可以竊聽到全世界絕大多數的通訊,其系統可以自動分析通訊內容。如果內容包含有對美國安全不利的成分(比如恐怖襲擊等),系統就會記錄下來,並發送給專門人員進行分析。還有,在我們頭上,也有衛星在每星期7×24小時不間斷的在爲安全局工作,不斷的進行著拍攝,分析,發送數據等等……
 NSA的保密程度不可想象,我們很難獲取有關它的更多信息,只能等待它的發言人公開發表信息我們才能獲知,因此資料有限,請見諒,如有不足,敬請補充。
http://baike.baidu.com/view/14954.html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DNI)是美國聯邦政府官方職位,直接受到美國總統的指揮、管理與控制。這是根據2004年情報改革和防恐法案(Intelligence Reform and Terrorism Prevention Act of 2004)而設立的,要負責下列的工作:
為美國總統、美國國家安全會議(United States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與美國國土安全會議(Homeland Security Council)在關係到國家安全的情報事務上的主要諮詢對象
統領包括16個組織的美國情報體系(United States Intelligence Community)
統籌指導美國國家情報計畫(National Intelligence Program)

最近的新聞

唐納德·柯爾(Donald Kerr)於2007年10月4日被任命為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首席副主管。他於2007年10月9日宣誓就職。
來自維吉尼亞州的柯爾是最近美國國家偵察局(National Reconnaissance Office)的局長,他過去曾在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擔任科技總部(Directora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的代理部長。他早年有曾擔任美國司法部的聯邦調查局(FBI)的副局長。他在康乃爾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記者戴克倫·麥克萊(Declan McCullagh)於2007年8月24日在CNET新聞網站中寫到美國國家情報總監網站設計的使得任何搜尋引擎都無法在該網站搜尋到任何一個頁面。這個設計有效地使美國國家情報總監網站對使用任何搜尋引擎甚至是輪流使用任何搜尋詞都無法找到。
國家情報總監發言人羅斯·范斯坦(Ross Feinstein)說網站的遮掩已經在9月3日移除了,「我們甚至不確定robots.txt[2]怎麼做到的」,但是在9月4日又偶而出現隱藏的現象。麥克萊登錄的部落格在9月7日說國家情報總監網站應該現在再度對搜尋引擎開放了。

100日/500日計畫

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公佈了情報體系100日與500日的偵查合作計畫(Intelligence Community 100 Day & 500 Day Plans for Integration & Collaboration)。這些計畫包括一系列計畫性的主動行動,建立合作的基礎與改革美國情報體系(United States Intelligence Community)。
2007年10月10日公佈〈500日計畫〉(500 Day Plan)。
2007年9月13日公佈〈持續100日計畫報告書〉(100 Day Plan Follow Up Report)。
2007年9月13日公佈〈持續100日計畫報告書媒體版〉(100 Day Plan Follow Up Report Press Release)。
2007年4月11日公佈〈100日計畫〉(100 Day Plan)。
2007年4月11日公佈〈100日計畫媒體版〉(100 Day Plan Press Release)。

歷史

在建立國家情報總監之前,美國情報體系(United States Intelligence Community)的龍頭是中央情報總監(Director of Central Intelligence,DCI)。中央情報總監通常也是中央情報局的局長。
國家情報總監這個職位的成立是調查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的九一一調查委員會(9/11 Commission)提出的報告(9/11 Commission Report)中的提出建議之一。發表於2004年7月22日的報告指出情報上的重大失誤而使得美國情報體系如何對抗國外恐怖份子攻擊而保護美國國家與國土的安全產生疑問。參議員戴安·費斯坦(Dianne Feinstein)、傑·洛克菲勒(Jay Rockefeller)與巴布·葛拉漢(Bob Graham)於2002年[[6月19日]提出建立國家情報總監的S.2645號法案。同樣的,這個法案很快就通過了。在詳細的思考與爭論國家情報總監的權力與職權之後,美國國會以眾議院336支持75反對與參議院89支持2反對的票數下通過了2004年情報改革和防恐法案(Intelligence Reform and Terrorism Prevention Act of 2004)。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希於2004年12月17日簽署實行。另外,該法案也設定國家情報總監這個職位是美國情報體系(United States Intelligence Community)的龍頭,同時也禁止國家情報總監同時擔任中央情報局局長與其他情報體系的首長。並且,這個法案也要求中央情報局局長像國家情報總監報告他下屬機構的行動。
批評者提到,在該法案的規定中,被建立的國家情報總監的權力太小了以致於不能夠適當地去領導、管理與改進美國情報體系(United States Intelligence Community)的效能。特別是,該法案讓美國國防部可以管理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美國國家偵察局(National Reconnaissance Office,NRO)與美國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National Geospatial-Intelligence Agency)。
2005年2月17日,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希任命美國駐伊拉克大使約翰·內格羅蓬特擔任這個職務,並等待參議院的確認。報導指出布希總統的國家情報總監第一人選是前中央情報總監(Director of Central Intelligence)現在擔任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校長的羅伯特·蓋茨,然而他拒絕了這項職務。參議院於2005年4月21日以98比2的票數通過內格羅蓬特的任命案,並在同一天於布希總統的監禮下宣誓就職。
2007年2月13日,內格羅蓬特宣誓成為美國常務副國務卿,而約翰·麥可·麥康奈爾(John Michael McConnell)成為第二屆的國家情報總監。

組織

2004年情報改革和防恐法案(Intelligence Reform and Terrorism Prevention Act of 2004)規定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Office of the 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ODNI)是美國聯邦政府獨立行政機構(Independent agencies of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來協助國家情報總監。給予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與美國情報體系(United States Intelligence Community)的預算都是機密(Classified)。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大約有1,500名雇員。美國國家反恐怖主義中心(National Counterterrorism Center)是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之中最大的組織。
2007年3月23日,國家情報總監約翰·麥可·麥康奈爾(John Michael McConnell)宣布組織的變更,這包括:
增加一個副國家情報總監(Deputy 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DDNI)的職位。
增加情報政策規劃與需求主管(DDNI for Policy, Plans & Requirements),取代情報需求主管(DDNI for Requirements)的職位。
建立執行委員會(Executive Committee)。
指定參謀長的職位成為情報參謀長(Director of the Intelligence Staff,DIS)。

情報參謀長

情報參謀長辦公室負責協調並統整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各幕僚與各機構的成果。在情報參謀長下面有這些機關:
執行秘書與執行秘書處(Office of the Executive Secretariat)
法務處(Office of Legislative Affairs)與其處長
公關處(Office of Public Affairs)與其處長
監督處(Office of Administration)與其處長
禮儀處(Protocol Office)與其處長
警戒處(Watch Office)與其處長

情報蒐集主管

情報蒐集主管(Deputy 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 for Collection)辦公室是負責透過在國家情報總監之下情報體系協調蒐集情報的事宜,並且確保美國國家情報戰略(National Intelligence Strategy,NIS)重點可以適當地反映出未來計畫與系統取得的決定。
情報蒐集主管辦公室必須清楚整個完整的情報蒐集事務且必須有對於發展共同對於需求與確保過去的經驗能被用在現在和未來的情保蒐集系統方面的了解。情報蒐集主管使情報體系的利益關係人們得到對於這些議題的高層情報。
情報蒐集主管有四個助理主管協助他/她:
蒐集戰略助理主管(Assistant DDNI for Collection Strategies)
人類情報助理主管(Assistant DDNI for Human Intelligence)
開放資源助理主管(Assistant DDNI for Open Source)
技術方法助理主管(Assistant DDNI for Technical Means)

情報分析主管

情報分析活動的基礎單位則仰賴情報分析主管(Deputy 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 for Analysis),同時也是國家情報委員會(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NIC)的主席。2007年3月時,有六個情報分析助理主管(Assistant Deputy Directors for Analysis,Assistant Deputy Directors for Analysis):
國家情報委員會情報分析助理主管(ADDNI/A for the 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同時也是國家情報委員會(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NIC)的副主席
總統每日簡報情報分析助理主管(ADDNI/A for the President's Daily Brief)
分析任務管理情報分析助理主管(ADDNI/A for Analytic Mission Management)
正確與標準分析情報分析助理主管(ADDNI/A for Analytic Integrity and Standards),也被稱作分析調查專員(Analytic Ombudsman)
分析轉換與科技情報分析助理主管(ADDNI/A for Analytic Transformation and Technology),也被稱作首席技術長(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體系支援情報分析助理主管(ADDNI/A for Community Support)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E%8E%E5%9B%BD%E5%9B%BD%E5%AE%B6%E6%83%85%E6%8A%A5%E6%80%BB%E7%9B%91&variant=zh-tw

 

 

阿楨 2023-10-10 08:52:24

哈瑪斯5000枚火箭彈2023-10-07奇襲以色列 以巴衝突再起 美國新中東戰略受挫

哈瑪斯成立於1980年代,曾經與阿拉法特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激烈對抗多年,自2007年後雙方各自控制迦薩走廊和約旦河西岸。
與PLO不同,哈瑪斯不承認以色列的合法存在。1993年,阿拉法特與以色列透過簽訂《奧斯陸協定》達成和平,結束了武裝衝突。哈瑪斯拒絕承認這一和平協定,繼續對以進行攻擊。美國等西方國家則視哈瑪斯為恐怖組織。
1990年代在美國前總統柯林頓主導下,促成了「兩國方案」,目標是以巴「一邊一國」,讓巴勒斯坦人在約旦河西岸和迦薩走廊建立主權國家。這也成為國際社會解決以巴衝突的原則。然而,近年來,從川普時代到拜登總統主政,美以及沙烏地以伊朗為假想敵,在中東地區結盟的態勢成形,巴勒斯坦問題已被邊緣化。先前傳出,美以兩國官員正低調合作,試圖達成妥協,讓沙烏地興建一座由美國營運的濃縮鈾設施,作為以沙關係正常化的條件之一。哈瑪斯背後是由伊朗、黎巴嫩真主黨等什葉派為主的勢力扶持,自是更不願見到以沙建交,伊朗等勢力亦樂得為哈瑪斯敲邊鼓。
  相關新聞資料
中東和美歐反應“不同調”
沙烏地呼籲以巴立即停止敵對行動升級,並重申,該國曾多次警告情勢爆發的危險,是因為以色列長期對巴勒斯坦人的迫害所致。
哈瑪斯多戰線突襲,以色列情報螺絲鬆!
地道戰沒用了,以色列完成加薩邊界地上地下科技鐵壁系統 2021-12-17 科技新報
「梅卡瓦」將踏足俄烏戰場能力挽狂瀾,還是會重蹈豹2的覆轍?
時代變了!以色列「梅卡瓦」主力戰車 遭哈瑪斯無人機1發毀
  回應
不是號稱有鐵穹防護網嗎?
  相關新聞資料
「鐵穹系統」攔截敵軍90%火箭彈!各國都想要... 台灣需要買
鐵穹防禦系統攔截率爭議--維基百科
以軍方自稱鐵穹的攔截率在85%以上,但從未有人給出相關證據,美國專家指出,攔截率40%已經是人類科技極限,另一位以色列評論員則認為只有10%命中率上下。

阿楨 2023-09-27 08:28:17

李明哲遭控顛覆國家政權罪關押5年2022-04-15回家! 為認罪道歉讓台灣人失望
李妻「營救李明哲」勇氣哪來的?李淨瑜:中共獨裁者其實懦弱又心虛
  回應
跟王丹一樣,躲在安全區域在那喊打喊殺
放回來了才講這種屁話......
沒被冤獄,也沒被刑求,坐好坐滿放出來叫營救?

央視:台灣軍情局許姓女間諜色誘小她16歲的陸生!

央視2018-09-15報導「2018-雷霆」專項行動,破獲「百餘起台灣間諜案件」,軍情局不回應。
  回應
當年李登輝一句啞巴彈. 就害慘多少情報員?
色誘學生能換來多少情報?央視編的不合理!有點扯
陸生周泓旭案?
為情報工作都很正常,大陸台灣都一樣

《美中科技合作協定》40年到期,美國學術界喊話與中科研脫鉤或傷及自身發展,美府2023-09-23續簽六個月,美對中政策鴿派抬頭?受夠了中國的技術偷竊!專家:拒引狼入室
  回應
關係惡化再簽也無益
這是要換一個方式整中國科技吧
其實那玩意兒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看看中國的北斗,太空空間站,乃至於現在的華為,中美可合作的地方越來越少了
準備偷中國的技術吧
笑死人!美國幾乎都是靠國際留學生在撐
這是真的 尤其是加州大學 7-8成學生是華裔
偏偏中國移民首選
部分科學家回大陸了
  相關新聞資料
美反華賠上科研力量華裔科學家掀歸國潮
美雖停止調查華裔科學家行動,逾7成在美裔科學家仍活在憂懼中,回中越多
「中國行動計畫」於 2021 年 12 月至 2022 年 3 月期間進行,涵蓋 1300 多名美國大學的「終身教授或終身助理教授」等學者。香港《南華早報》2023/07/06引述上周發表在著名國際科學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調查指出,目前,至少還有150名科學家受到調查,他們中間有 24 人遭到刑事指控,「還有更多科學家受到了秘密調查」。

阿楨 2023-09-27 08:25:45

睽違1475天! 遭中共控台諜被判刑 李孟居2023-09-25返國
  回應
中國這种国家 甚至連旅遊都不值得去處處充滿危机
台灣可貴的自由民主!
向心遊臺3天被扣1390天

向心夫婦被控洗錢二審仍判無罪 續境管8個月 2023-09-07

中國創新公司主席向心及妻子龔青涉洗錢,一審判無罪,經檢方上訴,二審今天駁回上訴,仍判無罪。向心辯護人表示,夫婦遭限制留台已1390天,希望檢察官不要提起上訴,讓向心夫婦早日回家。
此外,向心夫婦被控涉違國家安全法部分,台北地檢署以罪嫌不足為由不起訴處分。案經台灣高檢署發回,北檢認為罪嫌不足,二度處分不起訴,並依職權送高檢署再議,高檢署於8月間駁回,不起訴處分確定。
  回應
台灣好一個有民主自由的"國家"啊!
這樣都可以不放人,國際笑話,連澳洲政府都認了。
蔡英文民進黨詐騙集團靠這個當選,把全台民眾騙的團團轉,呵呵
詐騙王國的司法當然是照詐騙犯啊
  相關新聞資料
共諜案無罪被滯台 民主笑話 2023-09-09 李晴果

台灣3日遊變3年 澳洲法院認證王立強是騙子 2023-02-19

2020年總統大選期間發生的「王立強共諜案」,被認為是蔡英文勝選大功臣,當時王立強向澳洲媒體自稱是「共諜」,媒體跟進報導,一躍成為世界重要新聞,不料今年1月間,王立強謊言遭澳洲上訴法院戳破,拒絕給他難民庇護,指他其實是個詐欺犯,反觀遭王立強指控為共諜案上級的向心、龔青夫婦,被我國檢方限制出境。
  相關新聞資料
222件共諜案僅19件判六月以上 2021/08/20
王炳忠等5人涉共諜案二審判無罪周泓旭限制出境8個月

周泓旭案--維基百科

陸生周泓旭涉嫌策動中華民國外交部官員交付情資,2017-07-06移送台北地方法院,周供稱「得調查局人員是利用我對於自由渴求的心理叫我認罪」。法官未採信,裁定收押3個月,並禁止接見、通信。9月15日,判1年2月。2021-04-28,台北地院判決周泓旭與王炳忠等5人全部無罪,但仍限制出境。
  相關事件
王炳忠案
李明哲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