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06 07:23:23阿楨

《KGB蘇聯特務組織》

或許是同屬共產國家,粟遐編著的《KGB蘇聯特務組織》(臺北:風雲,1993),就比前評、蔡漢青編著的《中央情報局秘辛》(臺北:風雲,1993)如其書名偏重CIA內幕八卦,佳。

順便貼英法德情報機構。


俄羅斯情報機構

俄羅斯的情報機構舉世聞名,“克格勃”KGB便是佐證。目前,俄羅斯的情報機構有聯邦國家安全局、聯邦政府聯絡和情報局、聯邦對外情報局、總參謀部軍事情報總局、商船偵察隊、軍兵種和作戰部隊的情報機關及俄羅斯的私人情報機構和情報個體戶等等。
聯邦國家安全局
1991年5月5日,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與原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克留奇科夫,共同簽署了《關于建立俄羅斯聯邦共和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協議》。在這個協議簽署的第二天,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委員會(簡稱俄聯邦克格勃)正式成立。1991年11月26日,俄羅斯聯邦安全委員會改爲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局(FSB
http://baike.baidu.com/view/1133706.html

海明威曾當克格勃間諜 能力有限未獲任何情報  2009-07-13  揚子晚報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前克格勃人員亞曆山大?瓦西裏耶夫獲准進入蘇聯情報機關檔案館。結果他驚訝地發現,美國大作家、諾貝爾獎得主海明威竟然曾于1941年被招募爲克格勃間諜!瓦西裏耶夫移居英國後,與兩位美國曆史學家約翰?漢斯和哈維?克萊爾分享了自己花費數月時間抄錄下來的秘密文件筆記,三人在合著新書《間諜:克格勃在美國的興衰》中,首次曝光海明威的這段“黑暗過去”。

  能力有限未獲取任何情報

  關于海明威的“黑暗過去”,書中引述前蘇聯情報機關的秘密文件道:“1941年1月8日,一本《喪鍾爲誰鳴》被寄往莫斯科。國家安全總局(克格勃前身)給海明威的代號爲“阿爾戈”。1941年‘阿爾戈’在動身去中國前被吸收進來……在中國期間,並未與他取得聯系”。
  書中提到,1941年底,“中心”寫信給紐約的“馬克西姆”說,需要“爲他(海明威)尋找出境去我們感興趣國家的機會”。1943年-1945年,海明威與蘇聯情報人員有過數次接觸。這幾次會面的目的是“考察其人,看他是否有能力爲我們工作”。但“由于我們的人被緊急召回國內,與‘阿爾戈’沒能保持進一步聯系”。“阿爾戈”從未傳遞過“任何政治情報”。
  克格勃曾于1950年派人打探海明威的消息及其政治傾向。得到的回複是:“據說,他似乎支持托洛茨基分子,並在文章中抨擊蘇聯。”海明威與克格勃的關系是否就此結束,不得而知。瓦西裏耶夫的新書沒有給出答案,因爲筆記只記到上世紀50年代初。

  攜妻赴中國前線當“探子”

  海明威的確于1941年攜妻子到中國采寫過戰地報道。2007年3月30日,一本名叫《海明威在中國前線》的書籍由美國波托馬克圖書出版社正式發行,作者是彼得?莫雷拉。書籍的起由是,海明威的忠實“粉絲”莫雷拉在普林斯頓圖書館發現了一封長達6頁的從未發表過的書信,寫信人是海明威,收信人則是當時的美國財政部長亨利?摩根索,日期爲1941年7月30日。
  海明威自己在信中聲稱,在他去遠東之前,一位名叫“懷特”的先生叮囑他留意中國的情況。在中國,盡管大部分時間沈浸在醉酒之中,海明威還是盡了足夠的責任,和許多相關人士進行了認真的會談。他還曾和夫人深入前線,吃盡苦頭。因此,莫雷拉認爲,與其說海明威在遠東是一個文學探險家,不如說他是一個爲美國收集情報的間諜。

  “獵捕”德國潛艇無功而返

  關于海明威想做間諜的目的,美國著名的海明威研究專家卡洛斯?貝克教授在一本書中寫道:海明威有著強烈的愛國精神,很喜歡秘密策劃一些事情,指揮一些特別武裝行動。1941年珍珠港事件以後,海明威住在古巴哈瓦那的一個小村子裏。海明威志願加入了美國反情報組織來掃清西班牙難民中的納粹間諜。
  他編了個謊話找到了一份工作,告訴美國國務院的官員他在馬德裏也建立了一個類似的組織,接著他就著手開始招募人員來發展這個組織。從西班牙貴族到服務生,海明威都曾經在他最喜歡的一家酒吧裏接觸過他們。1942年,一心爲祖國做點兒什麽的海明威走進美國駐古巴大使館,向大使提出了一個消滅德國潛艇的設想。海明威駕駛著自己38英尺長的漁船參加了反潛行動,協助美國海軍在加勒比海巡邏搜尋德軍潛水艇。帶著5毫米口徑沖鋒槍、一些手雷和自制的炸彈,海明威開始了自己的“獵潛行動”。
  最終,海明威的間諜網和“獵潛行動”皆無功而返。一年以後,他放棄了間諜的工作,並一再表示自己沒有“間諜天分”。然而2008年8月14日,美國國家檔案局的一份解密文件顯示,二戰期間美國戰略情報局(簡稱OSS,中情局前身)的情報人員有兩萬多人,其中就包括大作家海明威及其兒子約翰。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7-13/1019558633.html

美稱中國間諜獲取美軍工技術能力勝過克格勃 2008年07月22日  環球時報

  美國詹姆斯頓基金會(智庫)《中國簡報》最新一期文章,原題:北京的間諜網 說起冷戰時期竊取美國公司和軍事機密(特別是技術機密),沒有哪國的情報機構比得上蘇聯的克格勃。不過,情況已變。在今天的信息時代,中國已經取代蘇聯,並在借鑒克格勃工業間諜方法的基礎上更勝一籌。如今,中國是最有潛力對美國的技術優勢及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國家之一。
  與冷戰時的克格勃相比,中國享有一大優勢:擁有進入美國科研院校和工業界的空前機會。在美國留學和工作的中國公民超過10萬人。這裏要強調,這些人未必就是間諜,但考慮到中國公民的身份,他們很可能成爲中國秘密工業情報收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招募廣泛人群和組織來當“白手套”,幫其在國外從事肮髒勾當,包括科學家、留學生、企業高管甚至設立幌子公司或收購美國公司的子公司。
  中國軍事———工業複合體的緊密聯系可用“16字方針”概括,即軍民結合、平戰結合、軍品優先、以民養軍。這些方針同樣被應用于中國的工業和經濟間諜計劃:軍工企業通過采購或合資形式取得兩用技術,並以商業爲幌子。同時,直接爲中國工作的間諜以各種身份作掩護,奉命竊取由美國及其西方盟友開發的高技術工具。
  據聯邦調查局估算,目前美國境內有超過3000家公司與中國及其技術收集計劃有聯系。這些公司許多都是中國公司設在美國的子公司,過去它們相對容易識別,最近的調查顯示許多公司已經改名,爲的是與背後的中國老板保持距離。
  中國針對美國技術的間諜活動數十年前就有。但中國間諜手法迅速完善,構成的挑戰會令西方許多人措手不及。例如,聯邦調查局最近調查的一個案子涉及一戶美籍華人,這導致調查局在舊金山灣區報紙刊登廣告,敦促美籍華人報告可疑活動。此外,中國針對美國技術的間諜活動顯然著眼長遠,部分間諜甚至潛伏數十年之久。
  當美國致力于全球反恐戰爭時,中國正悄無聲息地發起一場全球間諜戰。從許多方面看,來自中國的間諜活動構成的威脅更大,理應成爲美國外交政策的當務之急。極端恐怖組織被逼入絕路,不太可能發起全球範圍的協同襲擊,但中國的間諜活動不然,它資金充足,並且有成千上萬的“步兵”參與。更重要的是,它的目標不是防衛森嚴的政府設施和標志性建築,而是防護糟糕的商業技術機密,而這正是美國經濟和軍事優勢的源泉。這些零碎的信息似乎不足爲害,但從數年甚至數十年裏收集的數據來看,那些零碎的信息會迅速變成未打磨的鑽石。(作者丹•弗頓,汪析譯)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07-22/0935512591.html

前蘇聯克格勃間諜色情訓練揭秘 2007年07月25日東北新聞網

  導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古老的色情間諜手段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有了突破性的發展。實施色情圈套的陰謀,往往借助于先進的電子竊聽和攝影錄像等科技設備。實話圈套者就仗著偷錄偷拍的“證據”,訛詐上圈套者叛國投敵或出賣公司企業絕密資料。
  蘇聯克格勃的“燕子”(女間諜)和“烏鴉”(男間諜)全都經過職業訓練,他們的出色表演足以令古往今來的性間諜自愧不如。
  對克格勃的“燕子”和“烏鴉”來說,間諜生活要簡單得多,他們並不需要去竊取情報也無須去組建間諜網,更不用幹“濕活”,他(她)們只是利用他們的身體本錢以最有效的方式誘捕獵物而已。他們無須知道行動的目的和後果,事實上上級也不會讓他知道得更多。
  當然,他們所受的嚴格的訓練並不輕松。可以說克格勃使他們飽受身心的折磨,直至喪失人倫、理性,葬送了美好的一生。
  叛逃到西方的克格勃“燕子”卡列尼娜以自己的親身經曆,揭露了克格勃是如何無恥地進行性間諜訓練的:

  有舞蹈天分的她被保送到特殊學校

  卡列尼娜自小就有舞蹈天分,一直是基輔市少年宮的小舞蹈員,在報考舞蹈學院時不幸名落孫山。正當她萬分沮喪之時,學校黨支部書記找她談話告訴她,上級經過嚴格審查,保送她到特殊學校培養爲特殊人才,希望她不要辜負黨和國家的期望。
  卡列尼娜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但報到通知書就擺在眼前,這還能有假卡列尼娜的父母也興奮莫名。這可不是一般的好運氣,甚至比考上舞蹈學院還要令人激動。雖然卡列尼娜一家都不知道這是讀哪門學科的學校,但肯定是前途遠大光明的。
  卡列尼娜一到喀山市機場,就有專車把她與另外三個容貌姣麗的中學生模樣的姑娘接到學校。那是在韋雷內伊的一片營房。
  這是哪門子學校卡列尼娜犯疑了。“或許是軍事院校吧”她望著警衛森嚴的門崗和穿著軍服的人們心想。
  當天,她和同來的三個姑娘就領到軍裝、生活用品。四個姑娘住在一個大宿舍裏。住下後卡列尼娜才知道她們都是高考落選生,來自不同的加盟共和國。她們和卡列尼娜一樣納悶:來這裏究竟學的是什麽專業如果說是學藝術,但除了卡列尼娜是報考舞蹈學院的之外,她們都是報考理工科的。
  第二天,女校長庫茲卓娃上校一身戎裝給她們作了開學典禮的講話。這是個風韻猶存的半老徐娘,不過筆挺的軍裝令她看上去很冷酷。她沒有告訴她那一百多位女學生這是什麽學校,只給她們談了個嚴肅的問題:當黨和祖國需要你的時候,你會怎樣做校長舉了許多卡列尼娜耳熟能詳的英雄的故事。最後,校長給學員兩天時間學寫心得,題目就是你將怎樣接受黨的考驗。
  卡列尼娜滿腔熱情向黨交心,什麽“赴湯蹈火奮不顧身”、“爲革命奮鬥終身”等豪言壯語都用上了。 銀幕上的一幕讓她掩住了雙眼
  第三天,全校學生被如今到小禮堂看電影。影片剛一放出來,黑暗中就響起一片驚恐的叫喊聲。卡列尼娜也尖叫一聲,用雙手掩住了雙眼。她看見銀幕裏一個赤裸的男人蕩笑著迎面走來……
  驚叫聲持續了好一會,卡列尼娜聽見坐椅的劈啪聲、開門聲,她睜開眼,有幾個姑娘跑出去了。她猶豫了一下,決定還是坐在座位上好。她又偷偷望了一下銀幕,天哪!赤裸的一男一女正抱作一團在床上打滾……
  卡列尼娜沒離開座位,但她緊閉著眼睛一直到完場。就在完場時,校長突然出現了,命令全體賞回課室參加考試。
  接到試卷一看,卡列尼娜傻了眼,原來要考的是剛才那出性電影的內容,最後還有一道問答題:怎樣才算聽黨的話

  卡列尼娜交了白卷。

  第二天,成績排列表出來了,沒人能合格。校長給她們作了總結報告。
庫茲卓娃上校的語氣是沈痛的,然後也是親切的。“同學們,你們有哪一個不是共青團員的請舉手。”她環視一周後接著說,“你們都是共青團員,黨的助手,你們的心得都寫得很好,要聽黨的話,敢于爲革命赴湯蹈火,但怎麽樣呢黨僅僅要你們看一出電影,你們卻看不下去,可能它太肉麻了太恐怖了但這能成爲理由嗎如果真的有一天,革命需要你去堵槍眼,你怎麽辦呢……不要做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不要說男女間的交媾是科學,是人的本性,是人類得以生存下去的手段這些常識性問題了,你只要相信這是革命需要你面對的困難,你就會勇敢地面對它……”

  卡列尼娜感到慚愧,同學們也都慚愧了。爲了祖國她願意獻出一切

  樓長給她們找來學習的榜樣,胸佩列寧勳章的光彩照人的索菲婭上尉向姑娘們介紹了她的英雄事迹:
  一個日本企業代表團來莫斯科進行貿易,住在她當服務員的酒店。日本株式會社的董事長平野太郎看上了她,老對她毛手毛腳,她很生氣。但祖國的國防工業急需日本人的先進機器,而且這種機器是禁售給蘇聯的。平野太郎明確表示,得不到索菲婭,一切都免談。得知國家遇到這難題後,索菲婭想了很多很多,她終于想通了,爲了祖國她願意獻出一切。能夠爲革命作出應有的貢獻,她感到欣慰……

  說到動情處,索菲婭淚光閃閃。

  暴風雨般的掌聲響起來了,卡列尼娜也激動地鼓著掌。
  “同學們,我相信,這列寧勳章也能戴到你們胸前!”索菲婭以激昂的鼓勵結束了她的報告。
  第二次考試,奇迹出現了,全體學員沒有一個成績達不到優秀的。
  卡列尼娜與其他同學一樣,從此以後像吃過什麽迷魂藥一樣,一個心眼想當索菲婭式的英雄。無論是上生理解剖課還是心理學課,她們都是那樣嚴肅、認真。
  然而她們還要面臨著心理障礙的克服,而這又是最難的。

  小組的四個女同學脫光了衣服

  當教員第一次讓她們小組的四個女同學脫光衣服,互相觀察時,她的臉還是漲紅了,羞得低下頭。這時教員會大聲地吆喝提醒說:“怎麽啦爲裸體害羞嗎別忘記它是用于革命事業的武器。”
  當然這只是性教育入學。緊接著學校會挑選出先進的學生代表爲其他學員進行示範課。女學員們全裸著集體坐成圓圈,由一個男青年和一個女學員脫得一絲不挂,在圓圈中心作著不同姿勢的性交表演。
  上過示範課,就到女學員實習的階段了。開始只是由女學員們脫光衣服,讓男學員撫摸並說出自己的感覺。經過這一關後,由軍官學校男學員同性間諜學校女學員一對一地發生性關系。女學員被告訴和提醒,發生性關系時一定要在床罩上而不是在被單下進行,而且要學會如何對准暗藏的鏡頭,讓男學員的性交動作清楚無遺地被拍攝下來,否則就不合格。
  每個學員實習期間的“作業”,會被用廣角鏡頭映現在銀幕上,供教員與其他學員們欣賞、評論,指出不足以便改進。
  這些訓練都是令人觸目驚心的。但其實爲了減少學員的尷尬和恐懼心理,幾乎全體女學員在上“實習課”之前,都與她們心中敬仰的教官或在校方組織的聯歡會上認識的軍官朋友發生過性關系了。

  畢業考試的內容是引誘……

  女學員畢業考試的內容分別是引誘毫無性生活經驗的15~17歲的男少年,與六七十歲的老頭子們發生性關系,前者的合格標准是能消除沒有經驗的男子的恐懼,後者則要能激動起他們的性欲。
  經過克格勃性訓練和姑娘們從原來天真純潔的少女,變成了玩世不恭、能和任何男人睡覺而毫無廉恥之感的妓女了。事實上許多“燕子”在沒有任務的時間裏,就是從事妓女甚至詐騙的工作,並得到克格勃的保護令受害者啞巴吃黃連。
  男學員的訓練要求也是非常嚴格的,他們除了要精通心理學,以及掌握激起女性性欲的本領之外,他們的心理障礙關也不好過。因爲他們勾引的對象是那些醜陋、心灰意冷和乏味的中年婦女,所以他們的實習要跟許多難看的、粗俗和肮髒的鄉下女人,脾氣刁鑽古怪的老處女發生性關系。“烏鴉”們必須充分運用他們所掌握的性技術和心理學,使到這些女人不但性欲大發,而且言聽計從甚至不惜替他們犯罪。“烏鴉”們經過克格勃的訓練,也從純潔的少男墮落爲無恥之徒。
  “燕子”和“烏鴉”們一方面不得不屈從克格勒的差遣,但被侵蝕和腐化了靈魂卻使他們瘋狂地從事第二職業:詐騙,造成了對社會的危害,這卻是克格勃始料不及的。
  “烏鴉”格蘭特在短短10年間,令莫斯科數以百計的善良而幼稚的女人人財兩失,甚至妻離子散,引起極大的民憤。念在他爲克格勃立下的功勞,克格勃只是對他作了警告。後來他實在膽大妄爲、肆無忌憚,連州委書記的女兒也成爲受害對象,克格勃才不得不對他判處極刑,秘密槍決,結束了他32歲的生命。但誰能想到,在他接受畢業考試,勾引了莫斯科某大百貨公司會計、醜陋的胖姑娘羅莎,並指使她貪污時,他曾深深地內疚,爲這可憐的姑娘的命運而擔心,甚至不顧紀律的約束懇求教官去替姑娘向單位說明情況呢!
  可以說,“燕子”和“烏鴉”是克格勃最無辜的犧牲品。
http://mil.news.sina.com.cn/2007-07-25/0926456433.html

普京保鏢揭秘:繼承克格勃第9局總統保衛系統 2007-10-19 國際先驅導報

  普京至少躲過8次暗殺,很大程度上是因爲他擁有超級富豪們也雇不到的高素質保鏢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趙嘉麟發自北京 據俄羅斯媒體統計,普京自從擔任代總統至今,已成功躲過8次暗殺,這都歸功于防範得力。
  別看普京這次訪問伊朗時對刺殺傳聞不屑一顧,但只要有刺殺情報出現,負責保衛他安全的聯邦保衛局都如臨大敵。雖然這個“超級鏢局”擁有超級富豪們也雇不到的保鏢,但其始終奉行的原則是“上帝保護謹慎的人”。

  攔住記者采訪去路

  由于工作的原因,保衛局的工作人員在執行任務中,時常會和“活躍”的記者們打交道。他們的任務是不允許記者和其他人過分接近被保護人。《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在過去已有多次和普京保鏢們近距離接觸的經曆。
  2000年7月19日,普京總統結束首次訪華,來到首都機場准備登機。在停機坪等候許久的記者剛想上前提問,一名穿淺色西服的特工就擋住去路。看著他如大山一般的身材,本報記者只有乖乖靠邊站了。
  去年3月,普京訪問武學聖地少林寺,一路被保鏢簇擁。本報記者好不容易找機會大聲提問,終于令他駐足作答。他身邊的特工也非常配合:允許記者與普京直面相對,而且在用手攔阻的同時,不忘用英語連聲說:“對不起!”
  而最近一次和普京保鏢們打交道的場合,是今年8月21日,在俄羅斯茹科夫斯基市舉行的俄羅斯航空航天展開幕式上。特工們對記者的態度,與少林寺那次完全不同:動作幅度大、表情凶狠——也許這是因爲他們在自己地盤上的緣故吧。一名穿深色西服的保鏢將手舉相機的本報記者一路推出10米開外,還不住厲聲責問:“你想幹什麽!”發現記者“老實”下來後,他立刻歸隊,去尋找下一個可疑“目標”。

  全國上下暢通無阻

  接觸多了,記者對這些“超級保鏢”的背景也越發感興趣。
  作爲克裏姆林宮直屬機構的聯邦保衛局,繼承了蘇聯時期“克格勃第9局”設計的總統保衛系統,由總統安全局、克裏姆林宮衛隊和總統警衛團等組成。
  總統保鏢的薪水,比在其他部隊服役高1至2倍,每年還有30天假期。但是,想要進入這個特殊群體,必須經過層層淘汰。首要條件是絕對忠于總統、爲人正派、無刑事記錄;其次,必須是斯拉夫人,身高在1米8以上,年齡在20~35歲;再有,必須熟練掌握多種格鬥術,能在異常環境下駕車,甚至應會識別各種毒藥。
  法律賦予聯邦保衛局的權力範圍很大。例如,爲從事秘密活動及保障所保護對象的人身安全,聯邦保衛局人員可查閱任何人檔案,可使用任何部門的房屋和交通工具,可暢通無阻地進入任何地方,以及征用組織和個人的汽車。有關保衛局的組織情況,活動策略、方式和手段不屬于檢察院監察的範圍。

  四層“保護圈”圍住普京

  一般來說,普京在公衆場合出現時,周圍會有至少四層“保護圈”。
  第一層是總統的貼身保鏢,通常是幾名彪形大漢,他們戴著耳麥,手提可作裝甲盾牌的文件包。這些人用身體掩護總統,憑借衆多的人數和威猛的相貌震懾刺客。第二層保護圈是混雜在人群中的便衣。他們沒有絲毫特征,便于暗中行事——必要時甚至會對可疑者進行身體接觸,確定是否暗藏武器。第三層保護圈是站在人群四周的警衛,他們阻截試圖擠到總統身邊的壞人。第四層保護圈距總統最遠,他們是埋伏在屋頂上的狙擊手,隨時准備消滅威脅總統人身安全的人。
  普京的保鏢們總是攜帶兩件東西:一是9毫米手槍,可一分鍾40次連發,50米內擊穿裝甲背心,100米內可以擊穿汽車。二是“口袋”和“公文包”——實際上是折疊式防彈護板。此外,由于普京是車臣恐怖分子暗殺的頭號對象,總統特工們甚至配備了火箭筒等武器。
http://mil.news.sina.com.cn/2007-10-19/1041468203.html

KGB 克格勃     

     克格勃(俄文全稱:Комите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拉丁字母轉寫作Komitet Gosudarstvennoy Bezopasnosti,簡稱КГБ,克格勃是此三個俄文字母的音譯),即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是1954年3月13日至1991年11月6日期間蘇聯的情報機構。     
      克格勃前身爲捷爾任斯基創立的“契卡(1917年12月布爾什維克政府剛建立時成立,捷爾任斯基是第一任首腦。契卡Cheka 是全俄肅反特別委員會的俄文簡稱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全名爲全俄肅清反革命和消除怠工特別委員會: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 to Combat Counter-Revolution and Sabotage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чрезвычайная комиссия по борьбе с контрреволюцией и саботажем), 在 1918 年改名爲: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 to Combat Counter-Revolution, Profiteering and Power Abuse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чрезвычайная комиссия по борьбе с контрреволюцией, спекуляцией и преступлениям по должности).)”。契卡將總部設在彼得格勃勒霍瓦亞大街2號。1918年蘇俄政府遷都莫斯科,契卡總部也在1920年遷到莫斯科克裏姆林宮附近的盧比揚卡廣場11號。       
      克格勃一直是蘇聯對外情報工作、反間諜工作。國內安全工作和邊境保衛等工作的主要負責部門,是一個淩駕于黨政軍各部門之上的“超級部”,是一個超然的機構,它只對中央政治局負責。英國情報機關稱克格勃爲“世界上空前巨大的搜集秘密情報的間諜機構”。克格勃的職權領域大致與美國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的反間諜部門相當。蘇聯的間諜情報機構曾與美國並駕齊驅,以實力和高明而著稱于世,在某方面甚至超過美國。在1930年代,由亞戈達和葉若夫領導的內務人民委員部成爲“大清洗”的工具。 冷戰期間,“克格勃”的職能過大,涉及國內所有領域,淩駕于蘇聯黨和政府之上,在國際上也成爲紅色恐怖的代名詞。自蘇聯劇變以後,俄羅斯繼承克格勃衣缽,但其力量大爲削弱,經過調整以後,又以新的面孔出現,重新活躍。
      克洛勃主要機構有“對外諜報局、國內反間諜局、軍隊管理局、邊防軍管理局、總務局、克洛勃駐外站組等。克格勃系統工作人員曾一度達到50多萬名,總部機關有1萬人,間諜、反間諜和技術保障等部門有20萬人,邊防軍30萬人,此外,在全國有150萬線人,在國外有25萬諜報人員,年預算爲100億美元。         

克格勃名稱變更史

1917年12月 全俄肅反委員會(契卡Cheka ( 俄語爲ЧК ))
1922年2 月 國家政治保衛局
1923年7 月 國家政治保衛總局
1934年7 月 國家安全總局
1941年2 月 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
1941年7 月 國家安全總局
1943年4 月 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
1946年3 月 國家安全部
1947年10月至1951年11月 國家安全部(對外情報機構歸情報委員會管)
1953年3 月 內務部
1954年3 月 國家安全委員會(克格勃)

克格勃曆任領導

費利克斯?埃德蒙多維奇?捷爾任斯基 1917-1926
Feliks Edmundovich Dzerzhinski
(Belarusian language Фел?ск Эдмундав?ч Дзяржынск?,
Polish: Feliks Dzier?yński,
Russian: Феликс Эдмундович Дзержинский )
維亞切斯拉夫?魯道福維奇?緬任斯基 1926-1934
亨裏希?格裏戈裏耶維奇?亞戈達 1934-1936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葉若夫 1936-1938
拉夫連季?帕夫洛維奇?貝利亞 1938-1941
弗謝沃洛德?尼古拉耶維奇?梅爾庫羅夫 1941(2-7月)
拉夫連季?帕夫洛維奇?貝利亞 1941-1943
弗謝沃洛德?尼古拉耶維奇?梅爾庫羅夫 1943-1946
維克托?謝苗諾維奇?阿巴庫莫夫 1946-1951
謝爾蓋?伊萬諾維奇?奧戈利佐夫 1951(8-12月)
謝苗?傑尼索維奇?伊格納季耶夫 1951-1953
拉夫連季?帕夫洛維奇?貝利亞 1953(3-6月)
謝爾蓋?尼基福羅維奇?科魯格洛夫 1953-1954
伊萬?亞曆山德羅維奇?謝羅夫 1954-1958
亞曆山大?尼古拉耶維奇?謝列平 1958-1961
弗拉基米爾?葉菲莫維奇?謝米恰斯內 1961—1967
尤裏佛拉基米羅維奇?安德羅波夫 1967-1982
維塔利?瓦西裏耶維奇?費多爾丘克 1982(5-12月)
維克托?米哈伊洛維奇?切布裏科夫 1982-1988
弗拉基米爾?亞曆山德羅維奇?克留奇科夫 1988-1991

克格勃第一總局(對外情報總局)曆任領導

米哈伊爾?阿布拉莫維奇?特裏利瑟爾 1921-1929
阿爾圖爾?赫裏斯季安諾維奇?阿爾圖佐夫 1929—1934
阿布拉姆?阿羅諾維奇?斯盧茨基 1934-1938
米哈伊爾?施皮格爾格拉斯 1938(2-7月)
弗拉基米爾?格奧爾吉耶維奇?傑卡諾佐夫 1938-1940
帕維爾?米哈伊洛維奇?菲京 1940-1946
彼得?瓦西裏耶維奇?費多托夫 1946-1949
謝爾蓋?羅曼諾維奇?薩夫琴科 1949-1953
瓦西裏?斯捷潘諾維奇?裏亞斯諾伊 1953(3-6月)
亞裏山大?謝苗諾維奇?帕紐什金 1953-1956
亞裏山大?米哈伊洛維奇?薩哈羅夫斯基 1956-1971
費奧多爾康斯坦丁諾維奇?莫爾京 1971-1974
弗拉基米爾?亞曆山德羅維奇?克留奇科夫 1974—1988
列昂尼德?弗拉基米羅維奇?舍巴爾申 1988
參考自《克格勃全史》 作者:克裏斯托弗?安德魯 奧列格?戈爾季耶夫斯基

克格勃曆史上最有影響力的領導人是安德羅波夫和貝利亞,安德羅波夫最後擔任了蘇聯的最高領導人,而貝利亞在權力鬥爭中失敗,被赫魯曉夫以叛國的罪名處死。

克格勃領導機構構成

1. 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委員會主席團
委員會主席團有主席一名,副主席十名,其中包括兩名第一副主席。主席和副主席還領導地方國家安全機關——各加盟共和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和區、州國家安全局的活動。
2. 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全委會
蘇聯國家委員會全委會由十五至十七人組成,負責研究最重要的問題,並就這些問題通過相應決議,以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令的形式生效。決議生效以後,就成了所有國家安全機關必須執行的規定。全委會委員組成中有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副主席、主要部門的主官以及幾個地方國家安全機關的領導人。全委會由蘇聯部長會議決定任免。 約定俗成的是,烏克蘭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莫斯科市及莫斯科州和列寧格勒市及列寧格勒州國家安全局的兩位局長,傳統上都是全委員會委員。根據條例,全委員會一個月舉行一次例會,但有時候要多,這取決于該討論的問題是否緊急,是否重要。 全委員會根據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命令清單確認幹部任免。有時候聽取有關國內、國家安全委員會機關和部隊所發生的最重大非常事件的報告,討論上級權力機關的重要決議,並據此作出相應的決定。一般來說,討論問題會吸收範圍相當寬的特邀人員參加,人數有時多達一百人或一百人以上。 全委會是國家安全委員會的領導機關,是某種指揮學校,是審核與研究最重大問題的形式。全委會通過的主要決定可以長期有效,且只有全委會才能以其決議取消已生效的決定。 全委會是安全委員會相當廣泛的負責人交換意見的機會,是作出決斷的有益方式和方法,更主要的,它也是確定落實並監督決議執行情況的有益方式和方法。決議將傳達到國家安全委員會各級機關和部隊,並成爲他們在相應方面展開實踐活動的依據。

克格勃各業務局

1. 第一總局
第一總局是對外情報偵察部門,它對駐國外間諜機構實施領導,並從蘇聯本土進行情報偵察,指導他們所在地區的國家安全機關第一線(情報偵察)分隊的工作。這些部門被稱爲第一總局這一事實,也強調了對國外敵人鬥爭的頭等重要意義。
2. 第二總局
第二總局從事反間諜情報偵察工作。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以來,對外情報偵察工作時分時合,這都取決于當時蘇聯哪種路線在對國家機關的態度方面占主導地位。八十年代末以來逐漸形成一種做法,即不把全部反間諜情報偵察集中在一個部門。而是根據具體的工作方針把它們分散到幾個部門。但第二總局始終是反間諜情報偵察部門的主角,它實施反間諜鬥爭,並從事與外國代表機構和旅遊系統有關的工作,同時還在蘇聯領土上進行某些偵察活動。
3. 第三總局 第三總局負責制止外國特工機關對蘇聯武裝力量的破壞,領導有關軍事部門和部隊的特別勤務處的工作。它在七十年代成爲總局,其理由是它所從事的與國防部協同行動的工作,不僅量大,意義也很重要。
4. 第四局
第四局負責所有交通運輸部門的反間諜情報偵察活動的實施。
5. 第五局
第五局負責與意識形態破壞活動進行鬥爭,它于1989年改組爲“З局”。這遠遠不是一種形式上的舉措。現在,它已經不再從事原屬第五局的工作,即反意識形態破壞活動的工作,而是集中全部精力,調查並制止外國特工機關實施的恐怖和破壞活動,而外國特工機關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從事不符合蘇聯法律的外國組織和中心來搞這些活動。
6. 第六局
第六局負責各個國防工業目標和某些科研中心的反間諜情報偵察工作。
7. 第七局
第七局的任務是對委員會感興趣的目標實施屋外監控。這就是國家安全委員會所有業務方向都很需要的重要偵察部門。就人數來說,該局是相當大的,其主要特點是時刻保持戰鬥准備,以便能晝夜執行任務。正是由于這個部門的活動,才得以經常發現並制止外國特工機關的間諜活動,判定他們的犯罪聯系,查清他們打入蘇聯要害部門,與蘇聯公民聯系、實施隱秘行動和通過目視途徑取得情報的意圖。
8. 第八總局
第八總局負責編制總部機關與地方機關以及情報偵察機關與駐國外情報機構通信聯絡的秘密電碼集。該局擁有制定密碼通訊體系的現代化技術和科學裝備,能切實保證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密碼通訊,並絕對保障這種通訊能在離總部機關的任何距離晝夜不停地工作。獲得秘密電碼集的途徑只有一個,那就是間諜。無線電報務員和密碼譯員的勞動強度極其繁重,一人,兩人,最多三人,就得隨時隨地地保證駐國外情報機構與總部機關的聯絡。工作條件是不輕松的,生活因必須遵守嚴格的制度而變得非常艱辛枯燥,也很不方便,因爲,敵方特工機關對無線電報務員和密碼譯員都有極大興趣。
9. 第九局
第九局擔負保衛職能。它負責保障國家高級領導人、國家最高規格的禮儀場合、外國代表團來訪和蘇聯代表團出訪的安全。警衛克裏姆林宮政府機關、部長會議大樓和其他一些目標,其中包括遠離莫斯科的地方目標,如黑海、波羅的海和其他地區的幾個目標,均屬于他們的任務。
一九九零年,第九局改組爲保衛局,機構也有所改變,確切地劃分爲兩類勤務部門:一類從事管理工作,另一類從事業務活動。 保衛局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很大:始終保持警惕,全神貫注,常備不懈,徹底奉獻自己的一切,因爲隨時隨地都會遇到令人不快的突發事件。當然。他們還得適應工作和被保衛人個性的特點,適應需要保證其安全的目標周圍的情況。一般來說,出訪代表團的安全保障是特別困難的任務。,因爲我們在那裏並不是主人,但誰也不會解除我們的責任。我們根本不能完全指望接待方的警衛,因爲一旦發生意外事件,最終還是我們要負主要責任,而且不僅是公務上的責任,還有道義上的責任。
行使保衛職能,是一項複雜的職業,它需要本領、能力和良好的體力訓練。該局工作人員,一般來說,不會長期擔任這項工作,過一定時間以後,將調到其他業務活動方向,在這些方向的工作對精神和體力緊張程度的要求要低一些。
10. 第十處 第十處集中存放國家安全機關在蘇聯時期以及蘇聯以前時期積累的業務統計文獻和檔案資料。因此,在工作人員的談話中通常固定地稱之爲“檔案處”。 國家安全委員會檔案是保存各種資料的嚴整體系,它們依據嚴密的分類法規則,按主題和年代進行分類,保證資料無條件地典藏,並能迅速檢索到需要的文獻。在一九九一年八月以前,該部門的工作人員由于蘇聯有嚴格的檔案使用規則,保證了國家機密的收藏,而且也未發生過任何問題。
同時,遺憾的是,在檔案政策中,在檔案法規中,存在著一些重大疏漏和不足:沒有明確規定某些資料的保存及其發表和用于學術著作的期限,但這卻排除了全部准許使用的可能性,封閉了利用堪稱國家機密的檔案資料搞政治投機和未經證實就轉交給大衆傳媒的通道,這兩種行爲的後果往往是無法補救的。
八十年代末以來,第十處的工作人員就某些課題、國家機關和其他組織活動中的一些事件及片段進行了認真的分析。他們的分析、總結和結論是非常重要的,並報告了國家領導人,後者還根據他們的報告作出了與某些現實問題有關的相應決定。 檔案資料幫助我們填補了許多空白點,給相當微妙的問題帶來了一定的公開性,並使人們能夠引用真實材料去看待和解決某些問題,這些問題或是涉及蘇聯和其他國家的公民,安全委員會檔案處把資料編上數字符號並按號碼順序排列,而讀者則注意到缺了某些序號,這並不是力圖隱藏某個部門,而是安全委員會傳統上就是這麽做的,在部門編號中允許有缺省項。有時它們被填滿了,有時當安全委員會編制發生組織變化時,它們又重新出現了。
11. 第十一局(處):缺省部門
12. 第十二處
第十二處,關于它的工作,有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傳聞和各種各樣的謠言,稱它的工作是國家安全機關對蘇聯公民和外國人進行“全面監視”。這裏指的是技術監聽,是國家安全機關實施特別重要的偵察措施的技術手段。 這類方法一直被外國特工機關所利用,蘇聯也采用了這種方法。
審查有關國家生活最重要的方面和涉及國家安全利益的案件,需要有非同尋常的偵察方式和方法,監聽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根據上級確認並由國家安全委員會命令宣布生效的細則,在嚴格規定的條件下進行的。監聽不止一次地協助我們查清了犯罪分子極其危險的行動,幫助我們截獲國家安全機關感興趣的聯系和接觸也使我們有機會獲得其他途徑不能獲得的情報。
八十年代末以前,這個問題在法律上未以必要的形式進行規範,因此,利用通過這一渠道所得的信息具有不可聲張的性質,也不向檢察院和法庭提供。這些信息要以其他後續行爲來證實,當然,是在能這樣做的情況下。在偵察諸如殺人、侵吞巨額國家財産和公共財産、走私、炒彙、非法接近國家重大機密並把它們轉交給外國代表等案件時,這種信息是格外有用的。
第十二處的工作要求具有專門的技術設備、專業訓練、判定什麽是所需情報並對其進行整理的能力。該部門工作人員有時要比一般偵察員知道得多,並填補偵察業務活動中的空白。這一部門的能力經常是獲取某些情報的唯一手段,這些情報是國家安全機關采用其他辦法從來也得不到的。
這項工作的微妙之處還在于以下方面,即在對某些目標開展工作的進程中,偵察人員會完全意外地碰上這樣一些情報,它們有的與要求偵察的人毫無關系,有的則與占據國家高級負責職位的人有關,且法律規定禁止監聽其談話。此時該怎麽辦呢?一方面,確有對這類人物進行監聽的禁令,而另一方面,我們有時獲得了他們進行非法甚至是犯罪活動的明顯證據,又不能就此罷手。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得不向蘇聯國內的上一級負責人報告獲得的情報,請求准許利用這一情報並繼續工作。這種態度源自國家利益的需求,通常並不對剛才提到的、在那之前暫時尚未、將來也不會把此視爲侵犯人權,因爲這是國家和社會利益迫使我們不得不如此爲之。
13. 第十三局(處):缺省部門
14. 第十四局(處):缺省部門
15. 第十五局
第十五局從事的工作是設計、建造並按需要的制度管理某些目標,這些目標是爲特殊時期,即爲一旦爆發軍事行動和發生其他意外情況時准備的。 在莫斯科及其郊區和蘇聯的某些其他地方,建有絕對秘密商定的、供特別時期使用的目標。它們包括統帥國家和武裝力量的預備指揮所、不可或缺的儲備庫、政府通訊樞紐,以及其他在緊急狀態中支撐國家生活、保證國家或多或少地正常行使職能的設施,簡短點兒說,是維持國家在緊急狀態下仍有生存能力的設施。
各目標的設施需要按起碼的必不可少的原則作出相應的科學和技術結論,某些目標是用來防止核攻擊的,但是,在大型核彈頭直接命中時,它們的生存率也會大成問題,這當然是不言而喻的事。雖然如此,目標的某一部分卻會保存下來,從而在某種程度上保障國家的可管理性。
要保障國家安全,保障國家最重要的目標,沒有上述設施是不可能做到的。從蘇聯的能力出發,我們並不極力主張在所有方面都趕上擁有巨大潛力和實力的美國。但上述設施是最低限度的,是非有不可的。
16. 第十六局
第十六局的工作與第八總局相當接近,它擁有解決技術和科學問題的最傑出的智能潛力。它負責收集公開情報和秘密情報,解決有關打入蘇聯感興趣的別國家重要目標的極其複雜的任務。該局有許多高水平的發明,這需要高深的學識、必不可少的技術設備和技術手段。在這個部門工作著一批高級專家,他們完全可以成爲蘇聯科學技術界的驕傲。第十八局並未囿于本單位的小圈子,它與蘇聯工業部門、科研機關具有廣泛的聯系,利用自己的潛力,幫助後者完成各種科研任務。
在研究具體任務時,他們要求嚴格、努力不懈、機敏過人、穎悟獨特,並充滿永恒追求的強烈願望,更主要的是他們找出的解決任務的方法簡直匪夷所思,而這些任務,乍一看,簡直就是人類智慧的幻想。國家安全委員會有一些不懈追求、渴望達到更高水准的部門,而第十六局就是其中之一,也是通往科技難題謎底最佳實踐道路上極其重要的一環,沒有它,在我們這個時代根本就不能保障蘇聯的國家安全。
17. 邊防軍總局
邊防軍總局領導邊防軍區、邊防部隊和哨所。邊防部隊的總部機關不大,但邊防軍總數卻超過二十二萬人。對于蘇聯這種擁有漫長邊界的大國來說,這是現實需求所允許的最低數量。八十年代末迫切需要擴編邊防軍部隊,改善他們的物質條件,給他們增加財政投入。邊防軍經費已占國家安全委員會預算總開支的一半,其相當一部分用于邊界的技術裝備:軍事技術兵器、目標設施建設、通訊聯絡、各大單位的工資。
18. 偵察技術局
偵察技術局是設計、開發、生産和經營專用技術工具的先頭部隊,也是科學思想成果、最高技術工藝和獨一無二的技術解決方案最集中的部門。在該局的産品中,進行批量研制和生産的技術工具相對較少,往往是些單個産品,它們被指定用來完成嚴格規定的偵察任務。偵察技術局利用蘇聯科學界和整個工業的科技成果,密切關注國外在這一領域的新産品,並極力利用其中最有價值的一切成果。 偵察技術局的産品具有雙倍的機密性。如果走漏消息,就能是對手很快制定防範措施,從而抵消我方技術能力的效能。
該局工作人員都是有一定特長的全神貫注的人。國家安全委員會慷慨地把自己的新發明與地方工業部門分享,從來不提任何交換條件,當時也不存在任何商業性活動。完全可以實事求是地說,沒有該局的産品,不論是情報偵察機關,還是反間諜情報偵察機關,或是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其他部門,首先是邊防部隊,都不能完成本部門所面臨的任務。我相信,這個局仍有遠大前程,但是,這只有在一種條件下:即它如果能吸收國內外經驗,並不斷尋求更高水平的各種科技發現,才能變爲現實。

其他輔助性部門

1. 軍事建設局 軍事建設局幫助解決各業務局迫切需要的最複雜的工程項目。
2. 總務局 總務局爲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業務活動服務。在落實極其複雜的偵察措施時,假如沒有物質管理保障,尤其是在意外情況下,其富有效益的工作是不可想象的。
3. 醫療保健局 醫療保健局對國家安全委員會工作人員,尤其是在國外工作的部分人員由于駐在地的環境引起的健康情況采取預防措施,並經常檢查,及時治療。醫療保健局甚至還制定了一套建議:讓去氣候條件欠佳之國的工作人員在出國前進行體質鍛煉。
4. 捷爾任斯基高等學校 捷爾任斯基高等學校向學員提供近五十種外國語的高級語言訓練及專業科目知識,同時還培養高等數學、物理和其他學科的專家。 國家安全委員會擁有出色的教育培訓網,學員可以接受高等教育,而工作人員則可在專業培訓班爲接受專門知識而進行訓練和預備訓練。 國家安全委員會培養邊防和通信幹部、密碼譯員、某些技術專家,保障副博士和博士論文的准備與答辯。
5. 人事局 人事局在國家安全委員會中管理幹部,在其各級單位都建有相應的人事部門。選調工作人員,接受他們參加工作並進行安置、提職,解決許多與物質保障有關的問題,辦理休假獎勵,選派幹部參加培訓和進修等等,但這些遠遠不是國家安全機關人事部門所從事工作的全部。 人事工作最困難的階段是選調、研究國家安全機關工作的候選人,因爲,如果此時出錯,可能會在此人活動的任何階段付出昂貴的代價。 人事局在與意外事件有關的檔案分析方面向國家安全委員會各部門提供必要的幫助,這些事件包括個別工作人員的叛變、破壞軍事紀律、玩忽職守等。
 http://baike.baidu.com/view/261786.html

法國情報機構


  目前,法國的情報機構有:部際情報委員會、對外安全總局、領土監護局、普通情報局、電話偵控部、國防部情報局、軍事情報局和電子情報旅等等。
  
  部際情報委員會

  始建于1989年4月,是法國最高的情報協調機構,受總理直接控制。它的主要任務是確定各情報機構的主要目標、任務,協調各情報機關的行動。該委員會由6名成員組成:總統辦公室主任、總理的情報協調人、對外安全局局長、領土監護局局長、國防秘書處秘書長、國防部情報局局長等。
  
  對外安全總局

  對外安全總局又稱第七局、法國國外安全總局、法國國外情報局。總部設在巴黎第20區圖爾威爾遊泳池附近的莫蒂埃舊兵營裏,故有“遊泳池”的代稱。
  1993年,在塞納?瓦德尼省的努瓦西勒塞克建立了一座現代化的新總部,這個新總部就成爲法國最大的情報中心。對外安全總局的前身,最早是戴高樂領導的中央情報活動局,1946年改名爲法國國外情報和反間諜局。1951年建立第七處,其任務是使用技術和秘密手段獲Q取情報。它擁有一個被人稱爲“秘密行動分局”的秘密情報網,情報人員在法國和世界各地竊取情報,偷拆外交郵包,秘密拍攝導彈基Q地和策劃顛覆活動,以及使用各種手段收買、暗害外國政界要人。
  1982年4月,該局更名爲“對外安全總局”,規定該局不再在國內采取行動,突出非軍事化和技術專業化。對外安全總局的主要任務,特別是冷戰以後的中心任務是全面搜集國外政治、經濟、軍事、科技和恐怖活動等各種情報,負責偵破在國外的有損于法國利益的間諜活動;通過搜集的外國通訊信號破譯外國情報。
  該局總部下設4處1臺1署。情報處,負責搜集和分析國外情報和派遣間諜;行動處,負責策劃和輔助海外的各種政治軍事活動,包括跟蹤、綁架和暗殺;反間諜處,負責進行國外的間諜活動,保護法國情報人員的安全,並偵察恐怖主義活動;總務處,負責全局預算和行政管理。情報評價和預測規劃署,負責情報的綜合鑒定、處理及提出規劃、部署方案;無線電監聽總臺,負責截收各國通訊信號、破譯密碼。
  對外安全局如今已成爲法國最大的情報和反間諜機關,現有工作人員3300名,軍人和文職人員各占一半,全年度的預算爲5億法郎。該局雖然在體制上僅僅是國防部的一個單位,但實質上卻是一個國家級的情報和反間諜機關,它統轄著全國的秘密情報工作,其情報活動和美國中央情報局相當,而反間諜工作和美國聯邦調查局相當。
  
  領土監護局

  領土監護局又稱本土警戒局、國內外間諜局、領土安全保衛局、領土監護司等,縮寫爲DSF。是法國內政部國家警察總局所轄的反間諜機構,也是國家警察的一部分。其性質和職能大體上相當于美國聯邦調查局,主要任務是負責國內的反間諜、反顛覆和反恐怖。
  25領土監護局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法國自由運動時期,總部設在巴黎的索塞斯街,約有警察2500名。下設技術處、反間諜處、反恐怖處、保安處、行動處和秘密情報人員處。反恐怖處下設兩個科,一個科負責對付歐洲和中東的恐怖分子,另一個科負責對付拉美和古巴的恐怖分子。
  該局在反間諜和反恐怖的鬥爭中獲得了卓著的成績。譬如1983年4月,法國政府根據領土監護局提供的證詞,曾一次驅逐了47名前蘇聯外交官,引起了世界性轟動。
  
  普通情報局

  又稱情報局,是內政部下屬的司局級機構。它的前身最早是管理鐵路的治安機構,成立于1846年。在第三共和國時期,治安機構的職能不斷擴大,于1911年成爲特種警察,兩年後改名爲行政警察,後來又演變成爲國家服務的政治警察。1941年4月,法國政府以法律條文確定該局機構的正式名稱爲普通情報局。
  普通情報局分中央局和地方局兩大部分。中央局又稱總局,下設5個處,分別是普通情報處、特種情報處、調研處、行政管理處及賽馬和賭博管理處。根據1967年3月的一項法令規定,普通情報局主要任務是負責調查和搜集必要的政治、社會和經濟方面的情報,並上報政府。它還負責跟蹤了解政黨、工會、當選者、選舉活動的情況,負責監視了解罷工、社會運動、新聞機構的情況,它還具有司法警察的職能,負責對賭博行業和賽馬場實行管理監視。它有權調查恐怖活動、暴力事件、武器走私和毒品販運等情況,有權監視和調查居住在或就業于巴黎地區外國人的違紀犯法行爲等。
  二戰後幾十年來,法國曆經多次改朝換代,左右更叠,但是無論其政治色彩如何,每屆政府都樂于利用普通情報局,以便掌握國內必要情況,了解全國各階層對某項政策決定或某一事件的反應和評論,從而爲維護社會秩序和治理國家提供基本依據。該局現有職員近4000人,其中800人在巴黎地區工作。
  
  電話偵控部

  法國社會情報複雜,各種不同思想傾向和各種類型的人員,如舊海外殖民地的流亡者、難民、極左或極右的政治活動家、各國的間諜情報人員和各黨派團體的成員等等。爲了從這些複雜的人員周圍獲取情報,就設立了這種獨特的電話偵聽機構。
  電話偵控部歸總理直接管轄,其任務是專門竊聽各種各樣的電話。它設有電話倒查號碼設備,能及時查出打電話的人所用電話的號碼。據統計90年代,巴黎就有3400部電話被電話偵控部竊聽。
  
  國防部情報局

  又稱法國總參二局。下設7個處:軍事情報處、科技情報處、經濟情報處、武官處、總務處、聯絡通信處、檔案資料處。總部設在巴黎國防部大樓,有工作人員1000余人。主要任務是搜集軍事情報和與軍事有關系的經濟科技情報。
  
  軍事情報局

  軍事情報局是1993年新建的軍事情報機關。1990~1991年的海灣戰爭證明了法國的軍事情報部門工作不力,對美國情報有很大的依賴性,爲此,法國于1993年正式組建了一個新的情報機關——軍事情報局。該局把所有的軍事情報機構集中統一起來,從而成爲法國的軍事情報中心。
  擁有500名軍人和文職人員,負責掌管和協調現有軍事情報機構的人力和物力,具有衛星偵察的技術優勢。1994年它發射了第一顆“太陽神”偵察衛星,使法國擁有了空間自主軍事偵察能力。該局還將發展信息指揮系統,即代號爲CI計劃,這個系統可以在發生危機和戰爭時,用電腦進行指揮、聯絡、監控和獲取情報,並幫助有關部門做出決定。
  新建的軍事情報局取代了由三軍參謀長管轄的軍事情報開發中心,彙集來自于總參二局(國防部情報局)、對外安全總局和盟國轉來的情報,並和駐外武官保持密切聯系。
  
  電子情報旅

  法國于1993年成立的電子部隊,人員編制爲4000人,基本由步兵組成。它是由分散在法國各武裝力量中的有關人員和搜集處理情報的單位合並而成的,統一由陸軍指揮部調動指揮。
  該旅全部使用現代化情報工具,大部分是從美國購置的,如4個空中預警系統、2架C-160“協和”式飛機、1架DC-8“薩裏格”式飛機和一些FICR“幻影”式偵察機,以及各種水面艇。“赫利俄斯”軍用衛星也于1994年投入使用,從而打破了美蘇(俄)對衛星情報搜集的壟斷。
http://baike.baidu.com/view/791023.html

德國情報機構

  德國的情報機構獲取情報的能力不亞于美國的中央情報局。目前有聯邦情報局、聯邦憲法保衛局、聯邦軍事情報局等。
  
  聯邦情報局

  1956年4月,聯邦情報局在美國支持下,按中央情報局的旨意和模式成立。從某種意義上說,聯邦調查局就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在聯邦德國的翻版。它是一個由舊納粹分子、希特勒邊防軍高級將領掌管和指揮的秘密情報機關。主要任務是:負責搜集和分析外國的軍事、政治、技術和經濟情報。它不僅同聯邦國防部所屬的軍事情報機構,及聯邦內政部隸屬的聯邦憲法保衛局建立密切聯系,而且還同美國中央情報局和北約國家的各情報機構,建立業務聯系和進行情報交流。
  1990年兩德實現統一後,原聯邦德國的聯邦情報局成爲整個德國的情報機關。隨著冷戰的結束,聯邦情報局一些傳統的戰略目標已經消失,同時又出現了諸多新的挑戰。面對這樣的新形勢,聯邦情報局對其方針、任務進行了一些新的調整,提出了新任務,確定了新重點,除了獨聯體和東歐之外,把北非、第三世界各國和地區作爲關注的重點。
  該局現有工作人員7000多人,設有100多個分局,工作人員大約2400余人,派往國外的情報人員則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活動。聯邦情報局下設4個司:一司,又稱情報司,一是負責搜集情報,並將彙集的情報經鑒定後轉送三司;二是負責向國外派遣情報人員和向聯邦德國的各駐外國機關派遣人員。二司,又稱技術司,主要負責無線電監聽、廣播監聽等。三司,又稱調研工作司,主要負責整理、分析和公開情報工作,其主要人員是軍事、經濟、政治方面的專家。四司;又稱管理司,主要負責人事、總務和行政的管理。
  
  聯邦憲法保衛局

  它是以聯邦憲法設置的反間諜和反恐怖主義活動的機關,故名聯邦憲法保衛局。創建于1950年9月,隸屬于聯邦內政部,總部設在科隆市郊的埃倫費爾德,約有工作人員5000余名。主要任務是搜集和分析涉及國家安全的情報,偵破國內的間諜、特務、顛覆、破壞、暗殺等活動,並參與制定各項保密制度和措施以及對身居要職的政府工作人員的政審工作。
  1972年8月以後,監視外國秘密情報機關和外國激進團體在聯邦德國的行動,也納入該局的職責範圍。恐怖活動和新納粹活動的威脅增加後,該局又增加了這方面的國外防衛任務。1990年10月30日德國統一後,特別是由于東歐的劇變,使得聯邦憲法保衛局把原來對付東歐和蘇聯的力量轉移到對付恐怖主義組織、有組織犯罪集團、販毒以及被禁止的技術出口等方面來。
  總部下設8個處。在原東德所設的5個州裏也設立了州憲法保衛局,每個局下設5個處:行政處、專業問題中心處、搜集處、分析利用處和反間諜處。每個局約有150~200名工作人員,在各州都設有分局,各州的分局歸州內政部管轄。
  
  聯邦軍事情報局

  也叫軍事反間諜局、國防部情報局或武裝力量指揮參謀部第二局,是德國最高軍事情報和反間諜機關。
  該局總部設在科隆,現有工作人員2500人。主要任務是:彙集各種渠道獲得的以軍事爲主的情報,加以分析、研究和鑒定;保衛德國國防軍的安全,防範外國情報機關對德國國防軍的安全構成的威脅;實施對駐外武官的領導和指揮;並負責審查約2萬名接觸機密文件的人的可靠性。它名義上不搞軍隊以外的情報工作,實際上工作範圍遠遠超出了軍隊。
  在國內6個軍區內設有分局,總部內設7個處,另有一所國防軍情報學校。該局效率在德國的各情報機關中堪居首位。僅1991年一年之內,就破獲了諜報案件等1200多起。 
http://baike.baidu.com/view/1630242.html

英國情報部門

英國情報部門由國家安全局、秘密情報局、空軍情報局、海軍情報局和政府通信總部等共同組成,最後由英國聯合情報委員會統一管理。此外,還有負責監視英國境內恐怖分子活動的英國倫敦警察局(蘇格蘭場)等情報機構。比較著名的是國家安全局、秘密情
  報局和政府通信總部,號稱英國情報機構“三駕馬車”。
  國家安全局,以前的正式名稱是“軍事情報部第五處”(MI5),主要負責英國國內的安全工作,性質與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相似,所以又被稱作“保安處”。
  秘密情報局,以前的正式名稱是“軍事情報部第六處”(MI6),主要負責搜集英國國外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情報,從事間諜情報和國外反間諜活動。秘密情報局對外又曾稱爲“政府電信局”或“英國外交部常務次官辦事處”。它工作的重點是防範恐怖主義、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政局不穩、犯罪活動和販賣毒品等被認爲與英國國家安全有直接關系的領域。西方情報界把秘密情報局看作是英國情報機關的前身。
  政府通信總部,是英國爲其情報服務提供政治和軍事方面的通信情報的機構。由于政府通信總部獲取情報需要監測各種各樣的通信和其他電子信號,因此其駐地分散在世界各地。
  英國情報部門開創初期,軍事情報分設幾個處,但它們並不是都負責情報業務,英國情報機關改組後,MI5和MI6的編制和稱號被延續下來。
http://baike.baidu.com/view/1628321.html 

另參本館:
 
網軍與美人計 《信息戰爭》網絡戰 《網絡戰爭》 《戰爭心理學》 《KGB蘇聯特務組織》 《中央情報局秘辛》 《間諜與反間諜》 《情報與反情報》 郭台生間諜案 總統府共諜案《戰地春夢》

 

阿楨 2023-10-10 08:52:12

哈瑪斯5000枚火箭彈2023-10-07奇襲以色列 以巴衝突再起 美國新中東戰略受挫

哈瑪斯成立於1980年代,曾經與阿拉法特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激烈對抗多年,自2007年後雙方各自控制迦薩走廊和約旦河西岸。
與PLO不同,哈瑪斯不承認以色列的合法存在。1993年,阿拉法特與以色列透過簽訂《奧斯陸協定》達成和平,結束了武裝衝突。哈瑪斯拒絕承認這一和平協定,繼續對以進行攻擊。美國等西方國家則視哈瑪斯為恐怖組織。
1990年代在美國前總統柯林頓主導下,促成了「兩國方案」,目標是以巴「一邊一國」,讓巴勒斯坦人在約旦河西岸和迦薩走廊建立主權國家。這也成為國際社會解決以巴衝突的原則。然而,近年來,從川普時代到拜登總統主政,美以及沙烏地以伊朗為假想敵,在中東地區結盟的態勢成形,巴勒斯坦問題已被邊緣化。先前傳出,美以兩國官員正低調合作,試圖達成妥協,讓沙烏地興建一座由美國營運的濃縮鈾設施,作為以沙關係正常化的條件之一。哈瑪斯背後是由伊朗、黎巴嫩真主黨等什葉派為主的勢力扶持,自是更不願見到以沙建交,伊朗等勢力亦樂得為哈瑪斯敲邊鼓。
  相關新聞資料
中東和美歐反應“不同調”
沙烏地呼籲以巴立即停止敵對行動升級,並重申,該國曾多次警告情勢爆發的危險,是因為以色列長期對巴勒斯坦人的迫害所致。
哈瑪斯多戰線突襲,以色列情報螺絲鬆!
地道戰沒用了,以色列完成加薩邊界地上地下科技鐵壁系統 2021-12-17 科技新報
「梅卡瓦」將踏足俄烏戰場能力挽狂瀾,還是會重蹈豹2的覆轍?
時代變了!以色列「梅卡瓦」主力戰車 遭哈瑪斯無人機1發毀
  回應
不是號稱有鐵穹防護網嗎?
  相關新聞資料
「鐵穹系統」攔截敵軍90%火箭彈!各國都想要... 台灣需要買
鐵穹防禦系統攔截率爭議--維基百科
以軍方自稱鐵穹的攔截率在85%以上,但從未有人給出相關證據,美國專家指出,攔截率40%已經是人類科技極限,另一位以色列評論員則認為只有10%命中率上下。

阿楨 2022-01-21 07:24:41

美國中情局:所謂“哈瓦那綜合征”非外國勢力所為 2022-01-20 參考消息

  據法新社華盛頓消息,多家美國媒體當地時間週三報導稱,美國中情局(CIA)認為,美國外交官出現原因不明的頭痛和噁心等症狀——即所謂的“哈瓦那綜合征”——並非某個外國勢力發起的全球運動所致。
  據報導,“哈瓦那綜合征”事件2016年首次出現在古巴首都,當時美國和加拿大官員自稱聽到尖銳的聲音,然後出現了嚴重的頭痛和噁心症狀,而且可能遭受了腦損傷。
  此後,美國外交和情報官員在澳大利亞、奧地利、哥倫比亞、德國和俄羅斯等國也遭遇了類似經歷。
  相關新聞
美國CIA間諜正在被俄羅斯“秘密武器”攻擊嗎?
美駐華外交官疑似腦損傷 稱醫學指征與“聲波攻擊”類似
疑似“聲波襲擊”再引美國憂慮 或撤離數名外交人員
冷戰回聲:科技諜報、經濟戰與蘇聯解體

神秘「哈瓦那症候群」 美最新解密報告 兇手竟然是「他」...... 2021.10.01 新頭殼

2016 年底,美國國務院駐古巴人員出現一連串無法解釋的醫學症狀,包括頭痛、頭暈、無力、認知困難和嚴重程度不一的記憶喪失等,稱之為「哈瓦那症候群」(Havana Syndrome),當時川普政府認為,這是古巴政府使用某種「秘密武器」所導致。根據美國務院最新解密報告指出,「哈瓦那症候群」極有可能因蟋蟀和精神錯亂引發。

最新研究發現超聲波可用於治療精神疾病 2022-01-18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期,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經顱超聲刺激(TUS)有助於治療精神疾病。
  一項針對獼猴的最新研究揭示了大腦哪些組織支援信度分配過程,並首次揭示了低強度經顱超聲刺激如何調節與這些信度分配過程相關的大腦活動和行為。雖然目前該研究結論是基於動物模型得出的,但是一系列研究和應用低強度經顱超聲刺激,未來有一天可能會投入臨床研究中,用於解決觀察到適應性不良的精神疾病。

阿楨 2020-10-23 10:54:09

9•11事件之後,美國國會通過了《愛國者法案》,打著反恐的大旗,將監聽範圍大大擴展。雖然在斯諾登事”後,參議院在2015年通過了《美國自由法案》,但美國政府僅僅是對美國境內的資訊收集進行了約束,對NSA在國外開展的監視行動繼續放任無視。
據斯諾登提供的資料,NSA是一個全球監視系統的主導者,且是資料採擷方面最領先的組織之一。該局攔截了大量的電話資料和電子郵件,監視了“數千萬美國人”。一份2006年備忘錄明確提到,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奧朗德、巴西總統羅塞夫、墨西哥總統涅托等35位政要受到了來自NSA的系統性監聽。默對自己私人電話被竊聽十餘年一事深感震怒。NSA曾滲透到中國大型科技/電信公司的總部電腦系統,並竊聽資訊。
一直以來,中國常常被美國指責開展網路間諜活動,而美國則公開宣稱不搜集經濟情報,儼然一副受害者形象,而斯諾登事件及其後續一連串的曝光,使山姆大叔在國際社會上的信譽瞬間崩塌。
美國在監視整個世界,敵友均不例外。
利用一切手段監控所有目標

美國監聽全球5大證據曝光! 2019-06-12

一、棱鏡門:
二、監聽他國政府和領導人:
三、美、英主導的“五眼聯盟”本來就是監聽聯盟組織:
四、美國有專門的網路部隊:
五、美國有兩大駭客組織。
種種跡象表明,美國就是監控全球的“黑天眼”,然而他卻賊喊捉賊。
我們知道,華為在歐盟總部建了一個歐洲網路安全透明中心,向整個歐洲演示華為的技術的安全性和透明性,美國網路企業敢這麼做嗎?
美國做不到的,中國和華為都做了網路安全性和透明性。然而,美國卻依然血口噴人繼續顛倒黑白對中國和華為進行攻擊,美國的這些非正當手段,只能讓美國的國家信譽加快喪失,更快地失去全球領導力!美國是典型的自作孽不可活。中國的影響力和中國企業影響力,將會因為美國的不公平對待而快速提升,華為已因此成為全球頂尖科技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