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24 07:13:40阿楨

小地主大佃農

<馬農業政策>的「小地主大佃農」真能讓農地活起來?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7503911/20080530063407

台灣的農地已滿臉青春痘,還能看嗎?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8818352/20080711055941/

死馬當活馬醫吧!


小地主大佃農政策 讓農地活起來【聯合晚報記者邵冰如08.11.10
 
小地主大佃農 全省10區試辦

台灣的農地政策將有重大新發展。馬英九總統選前提出的「小地主大佃農」政策,經過半年來的規畫,農委會最近遴選出10區,本月起展開試辦;10個試辦區遍布北中南東各地,預計辦理面積400公頃,要由老農長期出租農地給新一代的農民,全面提升農業競爭力。
農委會表示,「小地主大佃農」是馬總統上任前提出的愛台12項建設「農村再生方案」內容,主要是因台灣農業面臨農業勞動力老化、農戶經營規模小和農地坵塊分散等問題,無法發揮規模經濟的效果。「小地主大佃農」的意義正是要促進農地流通和活化農地利用,鼓勵老農或無意耕作的農民長期出租農地,讓有意投入農業的新農民,可以集中耕種、企業化經營,更能讓台灣的農業快速轉型升級。

農委會專案融資 還輔導你

農委會6月起籌組「小地主大佃農」跨局處署工作小組。官員表示,目前已確立多項配套措施,包括建立老農退休制度、農地租金一次支付小地主(即老農)、大佃農(即承租者)分年(期)償還等機制。農委會也決定提供專案融資優惠貸款利息補貼、輔導大佃農擴大農場經營規模、提供產銷整合技術研發、品牌通路和市場行銷的專業培訓機會,盡量讓大佃農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整體農業生產效益。

農委會9月起透過縣市政府推薦和徵詢各地意願,最近終於遴選10區先試辦,10區的經營主體有專業農民、產銷班、農會、合作社和農企業公司等五種類型。

個人、農企業、農民團體 都歡迎

10個試辦區預計承租農地400公頃。包括:苗栗縣後龍鎮農會、花蓮縣壽豐鄉農會、嘉義縣義竹鄉農會、宜蘭縣三星農業經營班第一班、高雄縣內門鄉火鶴產銷班第二班、高雄縣綠色花卉運銷合作社、雲林縣台灣區牧草生產合作社與漢光果菜合作社、苗栗縣城南精緻有機農場及台灣稻農公司。
試辦區的產業類型也非常多元,包括稻米、蔬菜、花卉、有機農業、青割玉米及飼料玉米等重要作物。
官員說,「小地主大佃農」今年先試辦,明年起要再擴大辦理,希望有更多個人農民、農企業、農民團體參與。
 
小地主大佃農政策 農民漂鳥變留鳥【聯合報記者朱淑娟08.11.11
 
農地政策將有一波大變革。農委會推動「小地主大佃農」政策,讓擁有小面積農地的農民,尤其是無力耕種、沒有收入的老農,把農地租給有意願耕種的佃農,擴大耕地、成本降低、提高競爭力,同時解決廢耕地太多及老農的生計問題。
農委會選定十個試辦區開始推動,總試辦面積四百公頃。作法是,由各地農會及農業金庫居中協調,租賃期一期至少三年,農會先將租金一次付給「小地主」,承租土地的「大佃農」再分期把租金付給農會,利息由政府全額補貼。
農委會表示,目前配合休耕的農地每年每公頃政府補助九萬元休耕津貼,如大佃農要承租,需支付相同租金。未休耕的農地依土地生產力不同,每公頃租金約兩萬到五萬元。並非人人都可租用土地,專業農民必須已耕種一公頃以上農地,產銷班必須已種植十公頃農地。
不過,台北大學環境城鄉系副教授廖本全認為,「這只是假象」。他說,這不過是農地權力的重新分配,「然後呢?」即使推動成功,台灣農民及農村的困境並沒有解決,農民所得太少,出租土地所得也沒多少,大佃農可能獲得較多利潤,農村的貧富差距將更擴大。
在台中縣后里鄉種植花卉的農民陳欽全表示,對此政策還在觀望。他的農地是向台糖、民間承租,向台糖承租每公頃才兩萬五千元,民地約三到四萬元。
農委會技正蔡秀婉表示,這個政策還在試辦階段,如果試辦成功,會再擴大。
 
輕鬆來租田 你也可以當農夫【聯合晚報記者邵冰如08.11.10
 
農委會推動「小地主大佃農」計畫已遴選出10個試辦區,本月起展開試辦,這項計畫是讓有意投入農業的新農民,可以集中耕種、企業化經營,而在老農和年輕農民間搭起租賃農地的橋梁,強調「一次付租、分年償還」。也就是由農會和農業金庫居中協助,提供貸款,一次付租金給老農地主,但承租者只需每年分期償還租金給農會,中間的利息費用全由農委會補貼。
農委會企畫處農地利用科指出,「小地主大佃農」這次試辦,是由10個試辦區的經營主體各自去向老農爭取農地出租。各地的農地租金依地區和土壤肥力等區分等級,每公頃年租金約2萬至9萬元,租期至少三年。
因此,出租農地的小地主(老農)可一次收取三年的租金,也可依個人需求,逐年領取,等於領到一筆退休金,可安享晚年,不必再辛勤務農或讓農地荒廢。但這筆龐大的租金,不必由大佃農馬上一次支付,而是向地方農會或農業金庫貸款,讓農會或農庫付款給老農,大佃農只需分期償還貸款。
而且貸款完全零利率,大佃農只需償還本金,利息全由農委會支付。農委會今年已編列300萬元預算支付10大試辦區的利息,明年正式擴大辦理後,會再增編預算。
官員說,這套「一次付租、分年償還」的制度,可兼顧老農和年輕農民的兩邊需求。因為「一次付清」,不但可讓老農生活無虞,老年有保障,更不必再心痛賣田。租約期滿後也可自行決定是否要收回農地,充滿彈性。另一方面,年輕的農民或農企業、農民團體也可以較低價格取得農地、整合農地, 又不必負擔沈重土地價金,可降低生產成本。

另參本館<如此的三次農改>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8704133/20070617064547
<聯經的農改內戰>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8780544/20070618064946

百名老農出租地:讓年輕人去打拚【聯合晚報記者邵冰如08.11.10 
 
「小地主大佃農」展開試辦,10個試辦區預計租地400公頃,位在雲林的台灣區牧草生產合作社就立下200公頃的目標。這個合作社的社員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全是新一代的農民,他們最近赴各地推廣小地主大佃農,短短兩周獲得上百名老農支持,願意出租農地讓年輕人去「打拚」。
台灣區牧草生產合作社是台灣最大的牧草生產團體,社員主要種植青割玉米,供國內畜牧業使用。合作社理事主席劉國雄笑說,別以為種田的全是中老年人,他們全社40多個社員全是年輕人,平均年齡28歲,不乏大學畢業的年輕人。
正因為年輕,台灣區牧草生產合作社近年積極推動企業化經營和生產轉型。劉國雄說,合作社有計畫的培訓年輕社員,從耕作、機具操作維護、運輸管理到行銷通路、企畫宣傳,40多個年輕人一起努力,希望開創牧草農業的新契機。
劉國雄說,以前牧草農民採契作方式,為了搶生意,常會提早搶收,這次參與「小地主大佃農」,合作社希望建立完整的管理機制,全部以企業化方式統籌,可以提升青割玉米方的產量、品質和價格。
台灣區牧草生產合作社鎖定雲林的六個鄉鎮,爭取老農出租農地,每公頃年租金從7萬5000元到9萬元不等。劉國雄說,才推動兩周,就有一百多位七、八十歲「阿公」老農主動表示,要出租農地給年輕人耕種。截至今天已爭取到80多公頃的出租農地,預計下個月就能達到200公頃目標
 
新農業政策 別再只是曇花一現【聯合晚報記者邵冰如08.11.10
 
面對全球化的經濟和農業衝擊,台灣的農業要轉型,早已不是一朝一夕的口號,但轉型要靠政府拿出好政策。馬英九總統的「小地主大佃農」政策是一項大膽的新嘗試,可能會影響台灣農業未來的命運。但這項政策不能只靠農民的滿腔熱情響應,主政者一定要落實方案,別再只是曇花一現,辜負農民。
台灣農業政策一路走來幾十年,常常換個執政黨或主委,就換個政策方案和口號。但最讓人詬病的,莫過於一換主政者,前朝方案就成昨日黃花,許多當初熱情響應政策,大舉投入資金人力參與新方案的農民,卻成了無辜受害者。
今年5月,國民黨重新執政,新任農委會主委陳武雄沈潛多年後,端出全新的「小地主大佃農」制度,確實一舉點出了台灣農業潛在的結構性問題─人口老化、缺乏企業化經營、年輕農民需要協助等。因此才宣導不久,就獲熱烈響應。
然而,好的起步,不代表已看到成功。未來這項方案,需要更多完整的配套、地方政府的支持,以及基層地方農會的協助,才能真正落實,實現年輕農民的夢想。
「海角七號」裡,主角「阿嘉」說過一句經典台詞:「其實我並不差」,台灣農業也一樣,我們的農民真的不差。就看掌舵的人,要怎麼堅持向前,把台灣農業帶往更好的路。

擺脫三農一體迷思【聯合報彭作奎/中州技術學院校長、農委會前主委08.12.23
 
最近在立法院審議農委會所提的「農村再生條例草案」引發學術界及若干民代抨擊。農委會希望透過設置基金,來促進農村活化再生、建設富麗新農村。但地政學者則認為,此條例將產生「去農民、去農地、去農業、去農村」的嚴重後果。
會造成此種指責與誤會,有很大的原因是農委會扮演的角色太多元,造成該會許多政策相互矛盾所致。
傳統上,大家都很習慣的把農業範圍涵蓋了「農業、農民、農村」,屬於生產、生活與生態等領域的「三生」產業,因此農委會也理所當然的提出兼顧農業、農民與農村問題的「三農」政策。看似多元豐富,但彼此卻相互矛盾,甚至球員兼裁判。蓋農業是一種生產產業,它追求效率;農民生活與所得是福利問題,係追求公平;農村建設是基層與環境政策問題,追求生態平衡、減少開發為手段。
過去在農地農有,農地農用的時代裡,農委會制定三農政策是相輔相成的。但自「農發條例」大幅放寬農地分割限制,及耕地可興建農舍條件以來,「新進農民」的身分不再是自耕農,「農村」更非農民所獨有,在沒有配套措施下,造成農地凌亂分割;社會權貴購買便宜農地蓋別墅,造成農民人數不減反增;更使農地受到汙染,農村生態環境遭到破壞,造成農地政策與生產、生活與生態的目標相牴觸。
「農村再生條例」要有效執行,首先要將農地分割與興建農宅問題解決,目前每零點二五公頃的農地可新建農舍的政策必須廢止或凍結,否則此條例將會因與農地政策目標互相矛盾而抵銷,農業將加速式微,成為退休人員置產養老的產業,農地將由「生產工具」變為有錢人的「消費商品」,而再生的富麗農村將成有錢人的度假別墅區。
其次要妥善解決「農民津貼」問題。老農對台灣經濟發展的奠基工程貢獻良多,政府要妥善照顧。至於年輕與新進的農民,不宜再有特別的待遇。否則政府編列龐大的預算去補貼住在豪華農宅內的退休公教人員與富商,不符公平正義原則。
因此,未來新設「農業部」宜單純負責農漁牧業產銷政策與生產環境改善,動植物防疫,及提高產業競爭力的等措施為重心;至於其他有關「二農」的資源保育與生態平衡,農村規劃與建設,農民福利與基層建設等宜責成相關各部會主政,讓台灣農業達到效率、健康、永續經營的全民農業發展方針。


另參本館《三農問題》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9728870/20080819060148

 


 

上一篇:放假政治學

下一篇:虛擬社運

阿楨 2024-06-03 02:08:36

讓十四億人水果蔬菜自由,需要付出什麼? 2024-05-26

2022年,中國鮮蔬消費量高達6.16億噸人均440公斤,美國祇有0.27億噸人均77公斤,中國人均消費水果221.68公斤,美國110.67公斤。中國水果蔬菜的消費量,碾壓全世界第二名到第十名之和,絕大部分所謂“發達國家”,連我們的零頭都不如。
中國人均每天蛋白質124.92克,超過美國122.88克,世界第九,遠超德日、南朝鮮、某島等發達國家和地區。
中國花錢還比美國少,美國人每年約5,000美元,中國只1,622美元。
中國,從物質匱乏的90年代到現在,也才30多年而已,這一切是因工業化,世界第一的化肥產量,不斷發展的農業科技,全世界無敵的水利電力、基礎建設、交通運輸……是因為高瞻遠矚的「菜籃子工程」。和「積極性」沒關係?因為中國數千年農地都是私有的,但並沒有讓農民吃飽飯,能讓農民吃飽飯,靠的是社會主義工業化。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大型水利工程,化肥工廠。
  回應
搞公社搞了不到一年,農民吃不飽飯,而搞承包才十年,農民就吃飽了,緊接著就是農民進城,中國工業化起飛。把承包和農業科技水利建設對立起來,也是奇怪的邏輯。全世界在農村搞「一大二公」的,就沒有成功過的,蘇聯,朝鮮,東歐都如此。
中國飲食至少有以下要改進:1,吃飯太多,結果就是碳水太多蛋白不足。2,蛋白質過於依賴豬肉,雞魚太少,奶製品不足,身高肌肉量和西方有差距。3,油和鹽太多,因為蔬菜多炒制下飯,所以很多人不胖也高血壓。4,海產品不足。5,水果不足,我們的水果消費跟發達國家比依然有不小差距。6,白米飯和麵條也太健康,缺乏全穀物的攝入。7,醃制不健康的食品攝入過多。對比公認最健康的日本/地中海飲食,中餐很不健康的。
公認個鬼,也就那些所謂的實驗和論文,大多是廠商贊助的,這你也迷信? 現代中國人,受西方所謂的「營養學」洗腦,大量吃牛奶、水果、肉食、蛋類,不重視主食,喝汽水、各種飲料、冷飲,重油、重鹽,大量的調味料。中國傳統的七分飽,“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才是最適合國人的飲食習慣。幾十年觀察,用中醫傳統飲食的中年以上人群,普遍健康。
中國的蘋果/西瓜世界第一,中國人均消費水果221.68公斤,美國110.67公斤。和東南亞自貿區之後,一開始以為會大量進口導致逆差,結果溫帶水果蘋果梨桃子之類大規模返銷東南亞,好吃是不分氣候的。

阿楨 2020-11-30 09:40:17

有地都不讓種,為什麼日本農協破壞農業? 2020-11-28 觀察者網

都說日本吃瓜貴,貴到論片賣,但這不是因為日本人種不出西瓜,或者種的西瓜有多麼牛,完全是人禍。禍首就是號稱保護日本農民利益的日本農協的壟斷帝國。
  農協通過控制農民影響政治。日本選舉有個制度叫“票差格局”,靠選區劃分加重了農村選票權重,農村一票,最高頂城市五票。自民黨的票倉就是農村,政府有大量世襲議員都是依賴農村選票的,他們也不敢與農協為敵。
  這也看出來了,農協從最開始主導日本農業現代化,變成了一個具有自己利益的惡龍。他的使命已經從推動農業發展,轉變成了維持自身存在與壯大。農協不希望農民減少,咋辦呢?“減反政策”,也就是農民少種糧,而日本政府花錢提高糧食市場價格。
  在這種高度內卷的環境下,日本農民翻開了匠人寶典。一粒三百的岐阜草莓,能賣到一千二的夕張蜜瓜,六百一個的熊本植木西瓜,單位全是人民幣。這都是農協的商業行銷造出來的神奇農產品。
  美國的農業改革,六十年前就從高價收購轉向財政補貼,三十年前歐共體也開始了農政轉型,轉向讓所有納稅者承擔。同樣曾經是小農經濟,如今法國農民人均耕地789畝、德國農民人均837畝,英國農民人均1179畝地。只有日本農協這個利益集團,讓全體日本人吃高價農產品,最終只有農協自己受益。
  回應
所以精日吹捧的日本農產品其實就是壟斷的高價品而已,沒什麼品質優勢。

日本藤素 2020-01-05 23:04:01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