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3 06:58:27阿楨

《美國的霸權泡沫》

索羅斯果然禿鷹改不了噬腐屍,連鬥垮小布希也要用股市禿鷹用語:《美國的霸權泡沫》(北京:商務,2004)

索羅斯啊!該怎評他呢?劫富濟貧的股俠?還是整造金融危機的股匪呢?

誰又說的清羅賓漢與《盜匪》之別呀,且看他自序吧: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7407373/20080527060548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7373739/20080526054705

《美國的霸權泡沫》序言

 我(索羅斯)認為布希主義的先發制人軍事行動是貽害無窮的,全球各地大多數人也這麼看。美軍入侵伊拉克便是布希主義的第一次實踐應用,結果卻激起了世界範圍內的過敏反應。這樣說倒不是由於有什麼人要為薩達姆·侯賽因(Saddam Hussein)辯護,而是由於美國人既沒有任何明確證據能證明薩達姆和“9.11”事件之間有任何關係,也沒有任何明確證據能證明薩達姆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依然一意孤行侵略了伊拉克。
  今天,美國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的觀念上的差距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大。美國以外的國家認為美國濫用了其在世界上佔據的主導地位。而美國國內的輿論界卻由於某種程度的誘導作用,認為薩達姆·侯賽因顯然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了直接的威脅。只是在入侵伊拉克的後果顯示出來之後,人們才逐漸意識到他們受到了誤導。
  在我看來,布希當局有意利用“9.11”事件,執行美國民眾原本無法容忍的政策。我要說,布希政府的美國霸權夢想既難以實現,又和美國一直以來堅持的傳統原則相互矛盾。霸權夢想威脅著我們的價值觀和安全感。同時也威脅著整個世界,因為美國實在太強大了。
  美國在當今的世界上佔據了首要地位,在可預見的未來,任何其他國家或者國家聯盟都無法取代這種地位。美國只會因為犯了錯誤,才可能喪失霸主地位。如今,美國正在犯這樣的錯誤,因為我們的國家正掌握在一群極端主義分子手中,他們強烈的使命感與他們處事方式上的剛愎自用密切結合。由於濫用美國的優勢地位,極端主義分子正在把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加衰弱,而不是更加強大。
  上面這些充滿硝煙味的文字自然會引起許多人激烈的反對,可是在這嚴峻的形勢面前,出現這種言論是情有可原的。如今正值非常時期,因此,我把規勸美國民眾在未來的大選中反對布希總統作為我的主要目標。我們被欺騙了。當喬治·W.布希參加2000年的大選時,他允諾的是低調的外交政策,而不是如今的布希主義。假如布希在2004年大選中落選,他的政策會被當作美國政治史上暫時的異常行為而一筆勾銷,美國因而能重新恢復其在世界上的適當地位;相反,假如布希又一次當選,選民們將認可布希的那套政策,那麼我們美國人將不得不承擔全部後果。然而,僅僅在選票上擊敗布希總統是不夠的。美國必須重新審視其在世界舞臺的角色,以更具有建設性的眼光來看待問題。
    我個人對布希政府的過激舉措的敏感,也許很大程度上要歸結到我個人的背景經歷。我是一個猶太人,成長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匈牙利,曾經先後生活在德國和前蘇聯的統治之下,從小就懂得政治制度是如何對人們的生存產生影響的。當我聽到布希總統說“要麼你和我們站在一邊,要麼你就和恐怖主義分子站在一邊”的時候,我仿佛聽到警鐘的鳴聲。美國司法部長約翰·阿什克羅夫特(John Ashcroft)曾經聲稱:“對那些用失去自由的幻象來恐嚇熱愛和平的人民的人,我要說,你們的‘策略’只是幫助了恐怖主義分子,因為他們破壞了我們的國家團結,消融了我們的決心。他們為美國的敵人提供彈藥,挑撥了美國人民的朋友。”阿什克羅夫特的話使我內心產生深深的不安。我感到悲哀,因為一般的公眾並沒有像我一樣的警覺。這個地方不是我當初選擇為家園的美國。
  1947年,當我從匈牙利逃亡出來時,我首先來到英國的倫敦經濟學院學習。在那裏我深受哲學家卡爾·波普(Karl Popper)先生的影響,懂得了開放社會和封閉社會之間的差異。在金融市場獲得成功以後,我創立了促進開放社會發展的基金會網路。作為在世界上許多地方推行民主的實踐家,我感到自己有能力為重新思考美國在世界上的角色貢獻自己的力量。
  為完成這一工作,我要給大家一套概念框架。這一框架在我的學生時代初具雛形,並且在日後的工作經驗中不斷得到修訂。從很多方面來說,它與我們的流行觀念不同。也許我使用的部分術語對讀者來說比較陌生:諸如開放社會(open society)、反射性(reflexivity)、徹底的可錯性(radical fallibility)、創造性謬誤(fertile fallacies)、人類未知準則以及盛衰迴圈的消漲模式過程的不同階段(the various stages of the boom-bust process)。因此在附錄部分,我對概念框架作了簡短的說明。        
  我的這本書緣起于先前的拙作《喬治·索羅斯論全球化》。在那本書裏,我仔細考察了我們的國際金融和貿易機構(IFTIs),並且對其更加有效的運行提出了建議。那時候,我關心的問題主要是市場原教旨主義者——他們反對對市場力量的任何干預——的盛行。市場原教旨主義者們是攻擊國際金融和貿易機構的右派力量,而反全球化運動則是攻擊國際金融和貿易機構的左派力量。我認識到了全球資本主義系統的缺陷,並且認為,重新改革和加強我們的國際金融和貿易機構能夠治愈這些缺陷,而損壞國際金融和貿易機構卻不能治愈這些缺陷。毫無疑問,我的觀點和布希政府的姿態恰恰相反。但是,“9.1l”事件帶來了一個機遇:美國上下都開始反省自己,從而改變自己態度的時刻來到了。我不希望白白放棄這個機遇。
  布希總統把美國和世界領向了另一個方向。他通過“9.1l”事件斷言我們具有先發制人採取軍事行動的權利。我目前主要關心的問題則是“先發制人”方式的濫用。世界上最強大國家的政府已經落到了極端主義分子的手中,這些極端主義分子以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原生形態為指導,認為生活是以生存為目的而展開的鬥爭,我們必須以依賴運用暴力為主求得生存。其實這是一種曲解事實的觀點:“適者生存”既需要依靠競爭也需要依靠合作。美國追求軍事霸權和市場原教旨主義事實上是聯繫在一起的,因為市場原教旨主義也強調競爭,損害合作。可是布希政府卻利用恐怖主義威脅為藉口,把全體美國民眾都帶動起來了。
  在“9.11”事件以前,錯誤的意識形態的盛行是被我們美國的民主的正常運行限制在一定的範圍裏的。反恐戰爭一時間平息了評論家的言論,把美國人帶到了非常狀態。就是在美國人侵略伊拉克的那一刻,我們進入了我所謂的“遠離均衡”的狀態(far-from-equilibrium territory)。我發現,追求美國的世界霸權的過程和股票市場上常見的盛衰迴圈的消漲模式有異曲同工之妙。現在,泡沫已經破裂了。本書的目的就是解釋我們如何被捲入我們目前所面臨的混亂,以及美國在世界舞臺上的角色應該是什麼。在本書第一部分,我將對布希政府的政策進行批判性考察;在本書第二部分,我將清楚地勾畫有關美國角色的建設性圖景。  
第一部分 批判性觀點
第1章 布希主義
第2章 反恐戰爭
第3章 布希政府的外交政策
第4章 伊拉克戰爭的泥沼
第5章 合眾之國
第二部分 建設性圖景
第6章 改善世界秩序
第7章 主權和干涉
第8章 國際援助
第9章 人民主權和自然資源
第10章 歷史的視角
第11章 美國霸權的泡沫


索羅斯

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1930年8月12日出生于匈牙利的首都布達佩斯,匈牙利名字是Soros György)是一位匈牙利出生的美國猶太商人。著名的貨幣投機家,股票投資者,慈善家和政治行動主義分子;現在他是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和開發社會研究所主席,是外交事務委員會董事會前成員。他以在格魯吉亞的玫瑰革命中扮演的角色而聞名世界;在美國以募集大量資金試圖阻止喬治布殊的再次當選而聞名

家庭
他與蘇珊?韋伯?索羅斯結婚,不過現在離婚了。 他有5個孩子,分別是Paul, Jonathan, Gregory, Alexander 和 Robert。
早期生活
喬治?索羅斯的父親蒂瓦達•索羅斯是一位世界語作家,索羅斯出生在匈牙利,一直到1946年都生活在這裏。
二次大戰期間,索羅斯在匈牙利黑市交易貨幣。索羅斯14歲時,德國在戰爭的最後時期取得了對他的同盟國匈牙利的軍事控制。索羅斯的祖父是一位納粹治下的匈牙利官員,他在女婿提瓦達•索羅斯的幫助下,負責聚斂猶太人的財富的工作。喬治?索羅斯也因此而避免了與許多猶太人一樣的命運。
索羅斯于1947年移民至英國,1952年畢業于倫敦經濟學院,1956年遷居到美國。他曾經自述說他的目標是在華爾街賺足夠多的錢來支持他成爲一個作家和哲學家。

商業

索羅斯是索羅斯基金會的創辦者。在1970時,他和占·羅傑斯(Jim Rogers)一起創立了量子基金。在接下來十年間,量子基金回報率每年大約42.6%,總共回收了33.65倍的利益,也創造了索羅斯大部份的財富。
在1992年9月16日的黑色星期三,索羅斯更以放空100億以上的英鎊而聲名大躁,並利用英格蘭銀行頑固堅守英鎊匯率和一個可與其它歐洲匯率機制參加國相當的利率水準而獲利。而最終英格蘭銀行還是只能被迫退出歐洲外匯機制並且讓英鎊貶值,估計索羅斯在此役中獲得了約11億美元的利潤。也因此他被封為“讓英格蘭銀行破產的男人”。
時代雜誌,1992年10月26日星期一:“直到黑色星期三為止,我們的部位已經幾乎超過 100 億美元。我們計劃要賣出更多。事實上,當 Norman Lamont 在貶值的前一刻還在說他將要借入將近150億美元來保衛英鎊時,我們被逗樂了,因為我們也正想要再賣出那麼多。”
在1997年,在與其氣氛相類似的亞洲金融風暴中,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蒂爾·本·穆罕默德則指控索羅斯打壓馬幣。 之後,他稱索羅斯為蠢蛋(moron[1])。 而泰國則稱其為「一個吸取人民鮮血的經濟戰犯[2]」。

慈善

索羅斯從1970年做為一個慈善家而活動,當時他在種族隔離政策下的南非,資助了黑人學生進入University of Cape Town[1]就讀,以及對鐵幕下的反動份子提供資金援助。 索羅斯的慈善基金在中歐及東歐多以社會開發研究組織(OSI)以及索羅斯國家基金的名義存在,有時則以其它基金的名義,例如波蘭的 Stefan Batory Foundation[2]. PBS 估計他到2003年時,總共捐了40億美元。
他一直在宣揚非暴力活動來增進許多國家的民主政治。
OSI表示它近幾年來,每年大約花費400億美元在活動上。
時代雜誌在2007年時曾刊載了索羅斯對在美國的計劃投入了7億4200萬美元,和總共已投入總額超過60億美元。 它也提及了兩個專案計畫 - 1億萬美元資助俄羅斯的區域大學建設基礎網路架構,以及5000萬美元資助Millennium Promise來鏟除在南非的過激改革份子活動。
其他值得一提的包括 - 提供中歐及東歐的科學家和大學生援助,在賽拉耶佛(Sarajevo)戰火時幫助其平民,在世界各地的努力廢止藥物禁止法案[3]以及透明國際 . 索羅斯也曾捐贈4億2千萬歐元給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 (CEU)[4]。 著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穆罕默德·尤納斯的孟加拉鄉村銀行以及其微額貸款也曾受到OSI的資助。
根據國家觀察雜誌(Nation review)的資料,OSI在2002年9月給予Lynne Stewart的保護委員會2萬美元 - Lynne是一位律師,她保護一個被在法庭上宣稱為恐怖份子並宣判2⅓年刑期的客戶,其客戶是經過不當詢問後被斷定為恐怖份子,罪名是『提供資材給恐怖份子共犯』。 一位OSI的女發言人表示:「在那時它對我們來說,是個值得被支援的法律正確性議題」。
在2006年9月,索羅斯脫離了他個人所專注的民主建設計劃中,答應捐5千萬美元給傑佛瑞·薩克斯所領導的Millennium Promise來撲滅南非的激進改革份子。 在注意到糟糕的統治與貧窮的關係時,他談論了在這個計畫中的人道主義價值。
索羅斯的這些行為得到了許多肯定。 他總共在1980年代得到了新學院與牛津大學和1991年布達佩斯經濟與行政管理大學(Budapest University of Economics)[5]與耶魯大學所頒予的榮譽博士學位。 以及2000年獲頒耶魯管理學校(Yale School of Management[6])的耶魯國際中心經濟獎,以及1995年得到波隆那大學的最高獎項 - 榮譽桂冠(Laurea Honoris Causa)
在比爾蓋茲和沃倫·巴菲特開始捐款前他捐款多年也蟬聯多年捐款金額第一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9%94%E6%B2%BB%C2%B7%E7%B4%A2%E7%BD%97%E6%96%AF

 一個金融家的政治思維>劉進金  文彙讀書周報 2006年9月

    《美國的霸權泡沫——糾正對美國權力的濫用》能當選《Value》評選的2005年度最有價值的十本好書,不僅僅是因爲索羅斯那盛名不衰的投資天才,也因爲索羅斯是一位很有思想的哲學家。
    本書分兩部分:“批判性觀點”和“建議性圖景”,以伊拉克戰爭爲切入點,闡述了他一以貫之的“開放社會”的思想。索羅斯認爲,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是濫用了其在世界上占據的主導地位,是剛愎自用,只會使自己受到孤立,削弱其霸權地位,是一個戰略性錯誤。布什政府運用市場原教旨主義的邏輯,只強調競爭,損害合作,“通過‘9?11’事件斷言我們具有先發制人采取軍事行動的權利”,這種單邊主義外交政策的貽害無窮,把美國和世界領入了一種“遠離均衡”的非正常狀態,造成了霸權泡沫的破裂。什麽才是美國正確的角色呢?索羅斯指出,世界離不開美國,美國也離不開世界,美國的全球優勢地位決定了美國在追求國家自身利益的同時必須考慮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福祉。“我爲美國所設想的角色是領導改善現存世界秩序的合作性努力。”就是在“集體安全”的框架內考慮安全,采取多邊主義,發展國際組織,恢複美國認同,在全世界培育和發展開放社會。
    衆所周知,美國在伊拉克正陷入一種前所未有的戰略迷茫狀態,一方面是不斷加強軍事圍剿,反美抵抗卻愈加強烈,另一方面是伊拉克民主化進程並不順利,社會重建卻乏善可陳。連美國人自己也搞不清,這種處境到底意味著什麽。索羅斯的思想給美國人提供了一種認識和解決問題的思路,他的概念框架和分析邏輯仍然來自股市:股市的泡沫不會無中生有,而是紮根于現實基礎。只是因爲參與者的誤解,使反映在其頭腦中的現實被扭曲。這是因爲,人們頭腦中的判斷和事件的真相之間必然存在差異,通常情況下,這種差異可以通過人們的自我修正過程所矯正。當人們意識到結果和預期不相符合時,便會相應地調整自己的預期,這就是所謂“接近均衡”狀態。但在另外一些情況下,一個呈現出來的趨勢會被某個市場上流行的偏見或誤解加強,或者一個自我呈現的趨勢會加強某個市場上流行的偏見或誤解。這時,流行的錯誤解釋和事實的真相被推入“遠離均衡”的狀態,當事實真相和錯誤的解釋之間的鴻溝越來越大,無法持續下去時,虛擬的泡沫就破裂了。索羅斯認爲,“9?11”事件導致的美國政府及民衆的反常狀況,是布什政府對恐怖主義的過度宣傳,並且把恐怖主義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聯系起來的結果,侵略伊拉克是通過有意的欺騙完成的,而且結果與戰爭的策劃者的意圖迥然不同。因爲美國陷入了暴力升級的惡性循環,索羅斯相信,目前美國的所作所爲已經離開了“近于均衡”的狀態,布什政府追求美國的世界霸權就好像盛衰循環的消逝過程中的泡沫。
    對于“開放社會”,索羅斯這樣描述:“一個開放社會總是以開放的態度來面對改善的。開放社會的基礎是認識到社會中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觀點和興趣,沒有人能擁有終級真理。”布什政府的霸權主義意識形態與開放社會的准則是相抵觸的,其基本邏輯是,因爲我們比其他國家強大,所以我們更有道理,因此也更有權力。所以,索羅斯誓言,“打敗布什,是我一生中最核心的任務,是生死攸關的事情。”爲在2004年總統大選中將布什趕下臺,索羅斯自掏腰包拿出1550萬美元捐給民主黨及其它反對布什的政治組織。本書也是他在總結大選前的一本政治宣傳提綱。只是事與願違,泡沫未應時幻滅,但本書仍是對極端主義和原教旨主義泡沫的很好消解劑。
http://www.yuedu.org/thread-48601-1-4.html

次貸危機預示美國金融霸權的終結
 
  中評社香港08年1月25日電/1月22日,美聯儲突然宣布大幅降息75個基點以拯救市場,白宮同時宣布將擴大免稅規模刺激經濟。21世紀經濟報道發表評論員張立偉文章表示,這或許是更大危機的開始。
  文章分析,危機源頭是在世紀之初,美聯儲爲應對互聯網泡沫破滅以及"911"後美國經濟的衰退風險,降低利率以刺激消費,挽救經濟。美國貨幣擴張導致大量美元資本流向中印等國尋找新的資源配置。同時,大幅增長的東亞貿易美元和中東石油美元又通過購買美國國債回流美國,從而支撑美國人依靠廉價信貸消費,造成即使當美聯儲在2004年開始加息後,長期利率仍然出現了下降。這刺激了美國住房消費,推動了房價上漲,隨之這又釋放出更多的投機和流動性。
  較低的利率環境和投機熱潮令華爾街設計次級抵押貸款,幷以幾年的"誘惑利率"吸引貸款者。毫無疑問,這是華爾街的赤裸裸的"陰謀",依照美國不斷增長的巨額雙赤字,美元面臨貶值壓力,資本勢必將减少或者停止流入,從而導致美元利率上升或美元貶值,次貸風險必會爆發。但華爾街仍然冒險,幷將産品打包主要出售給了歐洲和東亞,將風險轉移給別國。
  文章指出,次貸危機和全球資産泡沫是美國貨幣擴張的結果。美元以美國人過度消費和全球金融投資的形式流出,轉換爲東亞以及中東等國家的官方儲備,而後以美元貶值令這些美元儲備大幅縮水,幷通過向亞歐國家推銷次貸産品又將未來的信貸黑洞轉嫁出去。
  冷戰後,美國積極向各國推行金融自由化,幷推進金融全球化。在這個過程中,作爲國際貨幣發鈔國的美國,通過貨幣擴張來維持自己持續的繁榮,而每一輪發展中國家脆弱的繁榮周期,都經不起西方投機資本的沖擊,成爲美國金融霸權的犧牲品。但此輪危機形態發生了徹底改變,首先,危機發生于美國而不再是亞洲;其次,每次危機後都是西方資本以低廉價格收購危機國家優質資産,而現在美國要面對亞洲國家主權財富基金的收購。這或許是美國最後一次"掠奪"全球,也意味著其金融霸權行將終結。
  文章認爲,逆轉的因素在于,美國互聯網泡沫破滅後創新機會幾乎飽和,而資本以及其他要素的全球流動令各國的産業結構和就業發生改變,中俄印等大國崛起,美國的科技和金融優勢正在被這些國家追趕,且這些大國已培育出潜力無限的國內市場幷擁有充足的外匯儲備和廉價要素,比美國更具競爭力和活力。因此,美國開始懷疑自己推行的全球化于己不利,有重歸孤立主義幷終結全球化的傾向。   
文章最後說,盡管外匯儲備和財政豐盈的中國處于相對有利的地位,但需要警惕的是,美國仍爲全球經濟中心,其市場的震蕩和匯率(利率)變化所産生的沖擊波,可能對依靠脆弱市場體系而崛起的經濟體産生破壞,尤其通過股市或者利率波動傳導,誘發風險,中國務須確保金融安全;其次,美聯儲的救市政策可能造成又一輪流動性過剩,幷將其他國家逼迫上惡性通脹的道路,中國應高度重視通脹風險。總之,中國能否度過目前的全球震蕩幷保持崛起,關鍵是維持國內市場的穩定,諸如推進資本開放和金融創新的改革須慎行,堅持改革開放方向不變,但目前最重要的任務是防禦風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5/5/4/1/100554178.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0554178

美國夢碎

美國中產階級 過苦日子【聯合晚報08.07.21
 
隨著汽油價格飆漲,美國中產階級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住3500平方呎的郊區大房屋、每天開耗油的大車上班、每周吃兩次一客20美元的牛排。現在,為了因應高油價、高物價帶來的經濟困境,他們第一個放棄的是牛排、然後是大車、最後是房子,很多中產階級現在開始搬回到走路就能到目的地的都會區。
紐約郵報20日報導,布魯金斯研究所客座學者、房地產開發商賴伯格說:「次級房貸危機和油價危機,加速民眾想住在走路就能到達目的地的都會區。居民在過去15年持續回流都會區,這些危機加速這個回流現象。」
這促使有便捷大眾運輸工具的紐約市和其他城市成長。紐約市早已預估未來15年,人口將成長到一千萬人,但如果情況持續,它將成長更快。
讓一間大房子暖和或涼快,以及住在距離工作和購物地點遙遠的地方,都使每加侖五美元的汽油和暖氣油支出,占總收入的20%,而不再是5%。人們以前隨意花錢到迪士尼世界度假、買機動雪橇到湖上遊玩、買大頭雪板到滑雪勝地滑雪,但現在這些支出都會耗掉加油和開暖氣的錢。
賴伯格說:「在洛杉磯,布倫塢等城西社區因為走路就能到目的地,房價上漲。而在遙遠城東的社區的房價下跌超過40%,比大蕭條時更慘。真正受到衝擊的是位於郊區外圍的房子。」
達拉斯、西雅圖和紐約等都會區反而蓬勃發展。雖然華爾街大量裁員,但仍有足夠的都會產業,老百姓仍買得起或至少租得起一間公寓;他們賣掉車子,改搭地鐵;放棄好市多(CostCo)會員卡,到雜貨店購物;他們不再在紅杉地板上用瓦斯烤肉,而在小廚房裡作菜。

美國啊…下半年還是很無力【聯合晚報08.07.21
 
景氣 復甦機會很渺茫
在油價上漲與房市、信用萎縮下,原來期望的下半年復甦的機會趨於渺茫,據全美商業經濟協會21日發表的報告指出,45%受訪學者認為今年下半年經濟成長在零至1%間,並有10%認為將呈負成長。
該調查負責人也是美國承包商協會首席經濟學者賽蒙森說,多數學者對下半年持審慎的態度,認為將會走緩,但不是很糟,「可能只有些微的成長。」
32%認為下半年會成長1%至2%,也只能算是緩慢的成長,認為會更好的,明顯的居於少數,11%認為會成長2%至3%間,只有1%認為會超過3%。
經濟成長在2007年第四季突然減速,今年第一季仍然陷於泥淖中,退稅在第二季刺激消費,稍微推動成長,但一些專家擔心,在刺激效果淡化後,今年底經濟可能又將下沉。
反彈 很多人不抱希望
今年早先,許多人相信上半年會有困難,但下半年就該好轉,政府的1680億元退稅不僅針對個人消費,也包含對企業的投資抵減,由於這方案較預期早些推出,下半年就又顯得無力。賽蒙森說,許多人放棄下半年看到反彈的希望。
聯準會主席柏南基上周在國會說,今年下半年由於房市疲軟、油價上漲以及信用市場仍然緊縮,成長將低於平均的趨勢。這正常的趨勢應該在2.5%至3%間。
下半年不僅成長遲緩,而且通貨膨脹的威脅還升高。在調查中,75%說燃油及鋼鐵等原料成本上漲,這是自1994年這調查開始以來最高的比率。這漲價導致利潤減少,並有35%說將提高售價。
房價 溫和繼續的下跌
同時,多數學者認為今年下半年房價還會繼續下跌,不過他們認為是溫和的下跌。
在這樣的經濟環境下,企業雇主在上半年的每一個月都減少雇用人員,在未來半年,51%說將維持不變,29%預期增雇人手,20%說可能裁減人員。
聯準會在8月5日開會,它不太可能提高利率,因為這可能傷到經濟,尤其是房市

另參本館<美該為股災道歉?>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10603138/20081007074704/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10603148/20081007075340/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10603138/20081007074704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10603148/20081007075340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4609824/20070421065858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10050149/20080904060429/

真正的美國社會比中國腐敗一百倍也不止

  當真正踏上美國國土以后,當我真正生活在這個傳說中的民主自由人權集大成的美利堅合眾國的時候,我才發現,我長期向往的彩虹似的美國在我面前坍塌了。我腦子里曆經十几年反复思考形成的右派理論,民主自由人權理念堆積起來的右派理論坍塌了。我看到的是一個赤裸裸的資產階級獨裁專政、一個赤裸裸輿論洗腦、种族中心主義、貪污腐敗濫用職權橫行、社會寄生虫暴富的美國。中國改革開放后新生的社會問題,社會丑惡現象美國一個也沒有解決,而且比中國更嚴重。破舊的馬路、昏暗的城市、肮髒的貧民窟、饑寒交迫的乞丐、泛濫的毒品、毫無前途的黑人儿童,給白人擦皮鞋的老者......与此對應的是白人富人的奢華、懶散、揮金如土......我眼前的美國,是一個富人的樂園,是一個充滿欺詐、缺乏誠信的社會;是一個無產階級根本沒有翻身机會的社會;是一個法律只維護富人權益,漠視窮人利益的社會;是金錢面前人人平等的社會;是一個社會財富分配不平等的現實已經被老百姓無可奈何的接受了的社會; 是一個對腐敗、濫用職權熟視無睹的社會。
  但是,美國這個毫無民主自由可言的資產階級專政國家,居然可以成為世界最強大的國家!這是為什么?難道民主、自由、人人平等,真的是國家強大的根源嗎?我不再相信了。我是到了美國以后,我越來越多地發現新聞封鎖的正面作用。我越來越覺得專制獨裁、媒体洗腦、愛國主義教育、种族中心主義才是國家強大的根本, 而毛澤東才是真正讓中華民族崛起的英雄。美國人一生下來,第一件學會的事情也許是叫“媽媽”,但是第二件事情就是愛國,第三件事情就是陪伴他們一生的傲慢 的文化优越感。
  美國的電視新聞遠不如中國開放,對國外發生的事情是“只報憂不報喜”。中國出現了非典、艾滋并車禍、水災,美國新聞是很樂意報道一下的,至于中國取得了什么建設成就,美國從來就不會宣傳這些。美國電視里所說的“國際新聞”往往只是美國在國際上又干了些什么,美軍又在中東干了什么而已,美國人從骨子里就認為這世界就是他們主宰的。
  美國的公共圖書館里介紹中國的資料也基本都是丑化,都是民運台獨漢奸們搞出來的成果,電影、回憶錄應有盡有。美伊戰爭之前,CNN、 ABC、FOX一天24小時不停地轟炸洗腦,丑化薩達姆政權,編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謊言,而正是這种新聞媒体的輿論一致,維護了美國資產階級政府對外戰爭 的合法性。
  美國這种近乎于偏執狂的教育方式維持了美國的大國地位。也正是這些不折不扣的洗腦手段,驅使著單純的十七八歲的孩子們上戰場打仗,坐著飛机去國外殺人和被殺。而對外戰爭又進一步給美國帶來大量武器訂單,和對國際事務的發言權,完成資本主義生產,消費,再生產,再消費的循環。當我親眼看到這些現實的時候,我 的民主自由夢被徹底擊垮了,是美國,這個偉大的國家使我越來越傾向于支持中國。
  生活在國內的中國人,對中國社會不滿,對腐敗不滿,這都是可以理解的,任何一個社會都存在著不滿情緒。我對中國的現實社會也有不滿。但是我反對崇拜美國, 美國的制度根本解決不了中國的社會問題。我也反對推翻一党制,多党制大選只能使中國走向分裂。我也認為中共應該向美國學習,但是首先就要學習美國怎么給老百姓洗腦,學習美國的厚顏無恥說一套做一套,學習美國的好勇斗狠,學習美國搞世界霸權,獨裁暴政。
  回來再說兩句美國的腐敗吧。中國的政治制度与美國不同,所以,腐敗的表現方式當然也就不同。中國改革開放以后,搞市場經濟,拜金主義橫行,貪污錢,挪用公款,這就算腐敗了,而美國的腐敗表現形式是:小布什、切尼這樣的國家領導人,可以驅使軍隊和媒体這些國家机器為自己的石油公司牟利。這才是真正的体制上的腐敗,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腐敗。
  錢,是交換价值体系中最公平的標准,是資本主義制度的支柱。但是,錢也同時帶來了“异化”,在金錢面前,人不再是人,而是貼上了价簽的商品。政治變成了金 錢較量的政治,人變成了用錢來衡量的人,法律也變成了只有錢的平等,沒有人的平等。在美國,有錢人犯法可以保釋,可以不坐牢,甚至還可以高价聘請律師逼迫 窮人原告庭外和解。當一個國家的一切一切,所有所有,全都用金錢來衡量時,腐敗就徹底合法化了,因為這個資本主義社會本身就是個腐敗的社會,就是個爛透了的社會。
  美國說中國控制輿論,其實美國比中國還要控制輿論。美國打伊拉克的确欺騙了美國人民,現在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武器竟然是最原始的“刀子”。美國的法律其 實是在維護資產階級的個人利益而已。美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很高,可是一個比爾蓋茨就個人擁有几百億美圓啊,沃爾瑪家族是上千億美圓,大多數錢還是擁有在少 數人手里。此外,美國的民主算什么埃沒地位,沒聲譽,沒錢,誰選你埃
  在美國有种族歧視,在中國卻沒有,反而那些少數民族卻受到政府的特殊照顧。在美國,婦女結婚后就得跟丈夫姓,在中國卻還是獨立的。在美國mrs還是美國女士奮斗多年努力得來的。
  中國雖然落后,雖然有不足的地方,但中國人民還是一直在努力創造美好的生活埃不管怎么說,中國目前還是自古以來最好的朝代。至于民主,中國還不敢立即實現,畢竟中國的敵人太多了,現在還不是時候。美國攻打一個國家的時候,總是利用政府的反對派埃。
 http://chinanews.sina.com/bbs/text/20/2005/0828/961.html

阿楨 2023-09-28 07:20:15

儘管如此,美國仍決心維持其國際霸權,採取額外的手段試圖減緩其他國家經濟增速,正如早前它對付德日一樣,像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對亞洲四小龍所做的那樣——加征關稅、技術制裁、封鎖華為等等。因此,美國已成為生產力發展的雙重桎梏。
  美國的一系列直接或代理人戰爭不斷升級。許多規模較小的“混合戰爭”和常規軍事行動,比如1999年轟炸塞爾維亞、2001年入侵阿富汗、2003年入侵伊拉克、2011年轟炸利比亞和現在在烏克蘭引入代理人戰爭。
  除了實際的戰爭,美國越來越多地訴諸技術抵制,不僅切斷了本國公司,也切斷了盟友與中國等關鍵市場的聯繫,迫使華為退出盟友電信系統的壓力增加了他們的成本,美國通過控制美元實施單邊制裁,非法扣押俄羅斯外匯儲備令眾多國家中不安。
  一些國家直接受到美國制裁或軍事行動的威脅,如伊朗、俄羅斯、朝鮮、古巴、委內瑞拉等國,一些國家正在遭受美國加征經濟關稅、抵制或未來軍事行動的威脅,最典型的是中國,以及越來越多的一些國家,它們只是想繼續發展經濟,但受到美國的阻礙。這有助於解釋為何150多個經濟和政治制度截然不同的國家加入了“一帶一路”倡議,數十個國家希望加入金磚國家——越來越多的國家,特別是全球南方國家,想方設法脫離美國的單方面的命令,獲得獨立自主的發展空間。它們不是從“親華”、“反美”或這些政策的任何組合開始的。他們只是對幫自己國家謀發展感興趣。
在與中國的接觸中,這些國家發現中國不僅在進行雙贏貿易,而且是資本淨出口國。如圖5所示,自1992年這30年來,中國一直是資本淨出口國。因此,各國發現,中國不但不是生產力發展的桎梏,而是生產力發展的潛在助推器。美國是生產力發展的枷鎖,中國則會是幫手。

阿楨 2023-09-28 07:06:45

羅思義:全球發展的最大絆腳石,是美國的寄生性資本主義 2023-09-27觀察者網
前倫敦經濟與商業政策署署長,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導讀】本文是筆者為觀察者網主辦的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演講稿的加長版。為什麼150個經濟戰略、發展水準和政治制度極具多樣化的國家會加入一帶一路?還有數十個國家排隊加入金磚國家。
  資本主義一直在演變
帝國主義國家將世界劃分為相互競爭的正式或非正式殖民帝國——這些國家之間的鬥爭最終引爆了一戰到1945年二戰結束時,美國取得勝利。美國主導的全球化資本主義體系與前資本主義體系截然不同,生產力發展超越了前殖民帝國時代的資本主義。美國投資占GDP的20%, 70年代末的日本投資率30%或更多。因此,美國逼迫這些國家降低投資水準,這一過程在拙文《它曾成功“謀殺”了德國、日本、四小龍,現在想要勸中國“經濟自殺”》中有詳細分析。
  資本主義的世界都是由一個大國主導——從18世紀末到1914年是由英國主導,19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規模超過了英國,到1913年,美是英兩倍多,到1945年是五倍。
  國際金融結構也隨著經濟生產主導地位而改變,在英國1931年停止英鎊與黃金的兌換之前,金本位制一直主導國際金融體系。1945年起,美國成為世界貨幣。英美的經濟發展進程如出一轍,在其經濟主導地位達到巔峰時,不僅能為其國內投資提供融資,還用於對外輸出資本。
  1913年,英國資本占GDP的18%,但國內投資9%。因此,英國19世紀維護國際主導地位靠的不僅是英國艦隊,還依賴於經濟投資和對外援助。但美國的崛起和英國在一戰中經濟受損,到1931年,英國發生了逆轉,不得不從他國引進資本,成為世界經濟的寄生蟲。因此,美國因此不僅可以通過暴力戰爭鞏固其國際霸權,如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以及多次政變,還可以通過援助:二戰後援助歐洲的馬歇爾計畫、古巴革命後在拉丁美洲成立進步同盟,越戰期間扶持亞洲四小龍等等來達到其目的。但是,正如圖2所示,到20世紀70年代末,美國已不能創造足夠的資本為其國內投資提供融資,而是變得依賴其他國家的資本流入,成為世界經濟的寄生蟲。

阿楨 2023-03-09 09:44:18

說下“進化論”最讓人惋惜的地方 2023-03-01

近幾天在觀網風聞社區發了兩個帖子,討論人類要不要恐懼外星人的話題。恐懼的網友不少。他們給出了各種外星人可能霍霍地球人的理由,並執著於用歐洲殖民者殘害印第安人的例子做證據。
但是,當我問他們為什麼歐洲殖民者能統制美洲,而美軍卻無法平定阿富汗時,蒙古人騎著馬,拿著刀箭就能征服這裡,號稱人類史最強的美軍打了十幾年,卻夾著尾巴逃跑了。為什麼一個貧瘠落後的地方會成為“帝國墳場”?為什麼帝國會從這裡開始折戟沉沙?
當網友們激烈地向我陳述外星人的危險和莫測時,其實他們表達出的是強烈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情緒,偏執地向“效率”,向“力量”,向“財富”跪下去了。
他們崇拜強者,這沒有錯。但是,他們不知道,很多強者之所以不能“恒強”,就是因為沒有明白在“效率”的旁邊還有“豐富性”這個影子。
,我覺得“進化論”最讓人遺憾的地方是,沒有把“效率和豐富性”的辯證關係挑明,解釋清楚,以至於後人對“進化論”做了“社會達爾文主義式”的偏頗解讀與愚蠢實踐,並造成了許多極端的傷害與災難。
有些人比較喜歡用“演化論”而不是“進化論”,認為生命的發展是自由的,往各個方向發展的,所以只有適者生存,沒有進化與否,先進與否。演化論是不對的,是分裂的、孤立的去看生物發展現象。如果用“演化論”代替“進化論”,評判標準沒有了。只有彼此不同,而無好壞、對錯、正誤、美醜之分。實際是有“效率”和“豐富性”兩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