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技術資源研究》
兩岸技術旣然如前評《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所言,限不了,那就好好研究《海峽兩岸技術資源》(北京:中國社科,2000),看如何<加強兩岸科技交流><兩岸高科技産業分工與合作研究>: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9964559/20080830064832/
加強兩岸科技交流>台灣綜合研究院執行秘書 梁榮輝
壹、背景說明
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是支撐台灣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也是台灣得以安然度過亞洲金融風暴的重要憑藉。特別是當前台灣正面對全球科技創新、資訊電子與通訊科技快速發展、網際網路興起、產業國際化分工的國際競爭激烈環境中,能否順利推動資訊電子、通訊及生物科技等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不但攸關台灣經濟發展前景,甚至影響到兩岸互動過程中,台灣所能掌握的安全籌碼。
當前兩岸科技交流,已由學術討論走向產業科技的合作途徑,並且逐漸跳脫動態雁行投資理論規範的軌跡,甚至台灣經濟發展主力的資訊科技產業,也出現大規模赴大陸投資設廠的趨勢,已然構成台灣經濟發展與安全的一大警訊。揆其原因,大陸市場高科技產業前景與獎勵政策之吸引力扮演重要的誘因。
檢視當前兩岸科技交流發展特色,民間交流多於官方交流,產業合作多於學術合作,正當台灣面臨產業政策的發展呈現結構上不平衡之際,兩岸科技交流對產業界更具吸引力。傳統產業對台灣投資環境改善信心不足,以及各界對大陸高科技產業前景的憧憬,已造成當前台灣企業對政府能力及環境改善的疑慮,影響所及,似已對台灣科技產業前景及經濟發展產生一定的衝擊,尤其當前台灣科技產業與傳統產業人力需求出現失衡情況,亦亟待進一步化解。
貳、問題分析
一、現階段科技交流與安全問題
兩岸科技交流,攸關國防軍事機密層級的科技安全,而對產業發展則最具直接影響。兩岸產業科技交流間接地影響到台灣的安全,其考量過程主要集中於經由產業科技的交流合作,對未來台灣產業結構與產業發展的影響,以及最終的對整體經濟發展的影響,所產生的一連串就業及社會安定的問題。
(一)大陸對台灣科技發展的經驗需求方面
1現況探討
大陸當前的工業化目標,訂在二○二○年前後完成工業化,比台灣在一九八○年代所完成的工業化,足足晚了四十年。因此兩岸當前的科技交流與合作,大陸方面的產業科技交流策略,盡在爭取台灣的產業科技發展經驗,以及從技術引進的工業化過程中的資金和管理技能。大陸近十年來對國有企業「引進設備」的技術改造和企業再生,顯然已記取「引進設備」失敗的教訓,充分體認到唯有利用台灣引進技術策略的成功經驗和科學園區的發展經驗,才是大陸當前產業科技發展亟需借鏡與學習的重點工作,全大陸國家級高新技術園區(含北京中關村示範區)及農業示範技術園區的積極推動,即是最佳的觀察指標。
2影響及安全顧慮
(1)大陸引用台灣科技發展政策,提供更彈性作為,吸引台灣科技廠商或人員,以及對傳統產業的進一步吸引投資,台灣產業有空洞化之疑,目前已有跡象顯現。
(2)農業科技和資訊電子產業成為當前大陸最積極開發和對台商最具吸引力之技能項目,而石化工業和紡織工業的集團赴大陸,似已形成氣候,對台灣經濟安全的潛在威脅大增。
(二)雙方產業交流的需要方面
1現況探討
在兩岸的產業科技交流合作中,由於基本科技上的差異,產生兩岸基礎科技和應用科技的比較優勢不同。台灣應用科技發達,有利於產業科技的發展,惟欠缺基礎科技的研發誘因,企業不易進行重大的研發計畫;而大陸基礎科技有雄厚基礎,卻欠缺民生與產業應用的科技。在兩岸產業合作中,常被視為具有互補互利與互惠的有利條件。然而科技的應用與發展,常須伴隨「產業科技價值鏈」的整體發揮,包括研發、產銷和市場管理的整體結合,始能長期發展。如果缺乏點線面的紮實發展,不可能成功。也因此在兩岸科技交流過程中,兩岸學者經常辯論產業分工的運作型態,台灣學者偏重於兩岸垂直分工類型的發展;而大陸學者卻強調水平式分工的方式。顯然基於不同的比較利益觀點,各方均在進行科技交流的遊說工作。
準此,兩岸有客觀互補的技術,但在實際應用上卻有互相競爭之虞。
2影響及安全顧慮
(1)科技人員和大廠對大陸市場的期望,帶動中衛完整體系廠商赴大陸投資,可能帶來另一波技術價值鏈的整體外移,影響產業經濟發展。
(2)目前大陸在資訊電子領域中,結合國際大廠,利用市場的開放吸引外商,影響台商比較利益發展的佈局。
(三)大陸吸引台灣科技產業投資的誘因方面
1現況探討
兩岸產業科技交流迭有爭議,然而以中共對台灣之整體依賴和需求而言,技術合作只是途徑和策略之一,如何利用各種可能的途徑達成吸引台商發展其經濟,應是其重點工作。因此,實際上大陸利用不同產業層次的現狀採取不同的政策優惠措施,極力爭取台商。影響所及,外界常可發現下列各種糖衣式論點,包括:
(1)中小企業和鄉鎮企業的合作層次:台灣可發揮資金、技術與經營管理的優勢;大陸則有市場、土地、勞力和部份技術的優勢,有利雙方互補互贏局勢的開展。
(2)大陸具有台灣需要的高新技的合作層次:在高新技術領域中,大陸仍有較優異的研究和開發基礎,部份仍處於世界級定位;如果加上台灣豐富的高技術產業化經驗,以及開拓國際市場經驗,應可在高新技術開發和產業化方面加強合作。這方面有利吸引台灣失意的科技人員,以及對大陸產業科技充滿幻想美夢的企業人士。
(3)推出民族主義,利用國有企業和基礎建設市場做為誘因的合作層次:大陸鑑於國有傳統產業之困難,期望由台灣導入資金和技術的改造,祭出民族主義以進佔國際市場,並利用各地基礎建設的開放,諸如高速鐵路、公路及港口等公共建設,期望兩岸共同大規模開發,完全著眼於民族主義經濟的誘餌。
2影響及安全顧慮
(1)大陸發展高科技產業的政策之基調已訂,其作為與台灣發展方向雷同。兩岸科技合作,具有濃厚競爭、互爭資源的傾向,不利台灣科技產業協助傳統產業的發展導向。
(2)台灣對傳統產業缺乏推展助力,戒急用忍的防堵消極策略,並無積極內在規劃推動助力,容易引起傳統廠商不信任和反感。
(四)大陸對台灣產業科技發展經驗的再製方面
1現況探討
重視科技發展,據以推動科技產業是兩岸共通的現象。基本上,當前大陸對科技政策的重視程度逐漸提升,「科教興國」的教條壓過一切,惟在推動產業科技的發展措施卻處處可以看出學習台灣經驗的影子,尤其是對台灣新竹科學園區的重視程度。當前大陸針對特定產業的發展策略和優惠措施,不同於台灣功能別之租稅優惠獎勵措施,惟仍是早期台灣策略性工業和新興產業的工業發展措施的策略之一。
比較兩岸產業科技之優惠政策,台灣優惠政策仍優於大陸,可是仍有部份的不同,這些差異可能誤導相關廠商比較兩岸投資環境的利基,進而影響其根留台灣的意願,值得追蹤留意。例如,大陸對軟體及積體電路產業等特定產業的特殊優惠,尤其是地方政府可據此發展比中央更優惠的條件,更值得注意。
2影響及安全顧慮
(1)大陸重視科技產業的發展,形成兩岸科技產業政策的競賽,尤其對軟體和IC產業的加強推動,值得台灣相關產業在兩岸競爭中提高警訊。
(2)台灣對高科技產業發展政策的動搖,如擬增課資本利得稅等言論,撼動科技人員,不利兩岸科技產業及人才延攬之競爭。
二、兩岸技術合作的策略與法律規範探討
(一)現況探討
1台灣對兩岸產業技術合作的法律規範
台灣國際技術合作的法律規範適用於兩岸,技術輸出管制援用COCOM辦法,至於兩岸的規範則在於「在大陸地區從事投資或技術合作許可辦法」。
台灣地區人民、法人、團體或其他機構欲在大陸地區從事技術合作(包括各種特許授權和技術移轉),必須依據「在大陸地區從事投資或技術合作許可辦法」之規定辦理。該辦法就技術合作之產品或項目分為准許類、禁止類和專案審查類。從事技術合作者,必須先向經濟部投審會申請核准,准核後經由第三地進行,與自大陸地區引進產業技術相同。
準此,台灣技術輸出的管制,有一定的規範,能否落實攸關技術輸出之管制。
2大陸對兩岸產業技術合作的法律規範
大陸對兩岸產業技術合作有關的法律規範不甚明確,基本上,凡規範外資或外商之法令均可適用於兩岸產業技術合作。
(1)技術引進的管理方式
「技術引進合同管理條例」(一九八五年):適用於大陸的公司、企業、團體或個人以貿易或經濟技術合作方式,從大陸以外地區的公司、企業、團體或個人獲得專利權或其他工業產權的轉讓或許可;以圖紙、技術資料、技術規範等形式提供的工藝流程、配方、產品設計、質量控制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專有技術;或技術服務。再者,依據該條例施行細則的規定,在大陸設立之三資企業如和大陸地區以外之企業從事技術合作或引進產業技術,亦需依該條例之規定辦理。
雙方於簽訂技術引進合同後,由大陸之當事人於三十天內向主管機關提出申請,批准的合同自批准日生效,審批機關未於六十天內作出決定者,視為獲得批准,合同自動生效,此點似較我國政府以前的作法進步。合同的期限一般不得超過十年,但經審批機關特別核准時,不在此限。
(2)技術輸出的管理方式
依據大陸「對外貿易法」,原則上技術是許可自由進出的,但為維護國家安全或社會公共利益,國內供應短缺或為有效保護可能用竭的國內資源,根據所締結或參加的國際條約,協定需要限制出口之情形,均可禁止或限制相關技術的出口。國務院對外經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間依此制定、調整並公布限制或禁止出口的技術目錄。再者,根據國務院關於開拓國外技術市場加強出口管理問的批覆(一九八六年),以及由對外經貿部和國家科委制定的技術出口管理暫行辦法(一九九○年),控制技術出口項目,原則上須經上級審批和報備。
至於涉及國家秘密技術者(包括產品),依「國家秘密技術出口審查暫行規定」(一九九○年),必須根據密級的不同經審批,並由審批機關核發「國家秘密技術出口批准書」,據以辦理輸出手續。
(二)問題分析
1台灣科技政策對科技人員「管進不管出」的癥結與問題
當前台灣科技政策偏重於「管進不管出」,尤其表現在對技術人員之管制。在一九九三年公布的「貿易法」中,對智慧財產權有明確規範,另對因國際條約、貿易協定或基於國防、治安、文化、衛生、環境與生態保護或政策需要者,得予限制。而一九九四年經濟部公布「高科技貨品輸出入管理辦法」及「在大陸地區從事投資或技術合作許可辦法」中,凡輸出高科技貨品,均應向國貿局及投審會申請許可。然而此一辦法僅在規範高科技產品之輸出,並未涉及產業技術及科技人員,但對台灣廠商引進產業技術後製造之高科技產品輸出,則有相當之影響。由此顯見,產業技術之輸出,政府利用禁止類和專案審查類予以規範,但是政府對各科技專案或研發計畫之成果,卻無相對應的技術輸出限制規範,任令科技人員挾帶科技產品或原型出境,尤其具有禁止輸出品目的農產品種原或種苗,在大陸各地種植。這種情形在最近大陸深圳開辦高新技術產權交易所後,台灣高科技產品與技術將可能被賤價偷往大陸,對台灣高科技研發意願和努力,將更形不利。
2大陸對技術管理方式「管出不管進」
經由前述分析,大陸對技術輸出管理方式,主要依據大陸「對外貿易法」、「技術出口管理暫行辦法」,以及「國家秘密技術出口審查暫行規定」等規定。
至於大陸對技術引進的管理方式,係依一九八五年公布的「技術引進合同管理條例」,基本上在規範保障技術引進的完整性(以權利的保障等為主),而非限制,因此基本上可說大陸技術管理方式為「管出不管進」的形式,與台灣形成有趣的對比。
(三)影響及安全顧慮
1台灣科技政策相對「管進不管出」的方式,形成台灣相關科技外流大陸的嚴重現象,影響台灣科技研發的意願,長期不利於科技發展。
2大陸由「引進設備」轉向「引進技術」,而且「管出不管進」的方式,形成對台灣科技產業與人才致命吸引力的黑洞,不利台灣科技人才的引進和研發。
3現階段台灣對兩岸產業技術合作,規定須透過第三地,除符合現階段政策,也克服大陸對台灣法制不予承諾的窘境,目前衍生仲介機構進行的方式,發揮了監控功能,但卻演變成台灣技術和人才轉往地下偷渡大陸情況。在大陸技術人力不易前往台灣的情況下,雙方技術逆差情況更形嚴重,如何有計畫引進大陸科技及人才,應是未來科技規劃重心。
三、引進大陸產業科技人才與交流
(一)現況探討
台灣產業發展趨勢,已促使傳統產業式微、科技產業發達的雙元化發展型態,影響所及,人才供需失衡,導致產業外移快速,有形成產業空洞化之虞。因此如何加強短期科技人才的再教育或引進,似為發展產業的一種途徑,尤其是大陸方面科技人才的互補形式,可有效突破當前科技人才不足的瓶頸。
1加強延攬大陸產業科技人才之原則
由於大陸對台灣的特殊性,在延攬大陸產業科技人才方面,應考量人才來源、類別,採取漸進原則,以及配合建立國家安全網的架構。初期宜以台灣科技產業需要者,若能結合學術研究機構或大專院校合聘者更佳,基本上,台灣需要的人才,大陸不一定肯放,因此執行上有賴民間機構的配合。
2相關配套條件
考慮延攬人才及技術之生根,可修改相關法律,考量逐步放寬來台居留條件,或依審核條件,或由新成立之委員會審查,當然在生活合理待遇改善情況下,攜家帶眷的條件放寬,亦為積極引進的重要條件。
3安全及有效管理的問題
大陸科技人才初次引進,難免有科研成果流失之虞,如何架構國家安全網,建立安全管理機制,達致安全及有效的管理的情況,成為引進大陸科技的先決條件。
(二)影響及安全顧慮
1引進產業科技人才的績效評估:如何挑選國內亟需人才,又能符合產業需求,自有賴長期間的績效考核,然而科技的績效非短期可以明確衡量。因此,如何挑選、考核及衡量,事先須有明確的規範,以防開放實施後,產生功過難評的窘態,或者既已引進人才,即不須針對短期的績效要求太過急功近利。
2科技人才在台的生活與待遇問題:在引進真正的人才後,自當視予真正的人才待遇,這些待遇包括生活、居留時間、薪資和家庭生活,因此事先似已依引進等級分類給予,或者事後予以績效評估升級待遇,作為人才引進與績效提升的誘因。
3安全保護問題:針對特殊的人才待遇、安全保護特別重要,一為保護其個人安全,一為防護其研發成果的流失或反竊取,因此在引進初期宜有適度的考核試用期,再予成效升等續聘,以加強成果的發揮。另外,若經由民間團體或企業協會、研發機構的仲介延攬,似較有利於延攬科技人才的組織運作。
參、結論與建議
目前兩岸科技交流處於學術和合作方式的爭論過程,基本上尚不致影響國家安全,尤其科技交流合作在相關法令運作下,以及國際上尚有基本的規範,在正常運作過程,可視為無礙於國家安全。
然而,面對台灣內部產業和科技人員對大陸環境憧憬的氣氛擴散,以及當前台灣對大陸缺乏前瞻的安全規範體制,長期仍有不利產業科技發展的隱憂,進而失去繼續國家安全的依據。因此,善用大陸具有互補技術,加強兩岸科技交流之立法規範,以及延攬其人才來台從事產業科技研發,並將其納入國際研發體系,因此吸引全球(含華人)科技人才來台從事創新研發,成為當前發展台灣科技產業的重要方法。
http://72.14.235.104/search?q=cache:aG2NN8g7jEYJ:www.cepd.gov.tw/dn.aspx%3Fuid%3D1103+%E5%85%A9%E5%B2%B8%E7%A7%91%E6%8A%80%E7%9A%84%E6%AF%94%E8%BC%83&hl=zh-TW&ct=clnk&cd=5&gl=tw
兩岸高科技産業分工與合作研究
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都把發展高科技作爲提高競爭力的有效手段,紛紛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促進高科技産業的發展。當前,在交流與合作成爲兩岸關系主旋律的時代背景下,兩岸高科技産業1的互補、分工與合作對實現兩岸社會經濟“共榮、雙贏”起到了有力的促進作用。
兩岸高科技産業發展現狀與基本特征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海峽兩岸都確立了各自高科技産業的分類標准(見表1),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高科技産業政策。經過十多年努力,兩岸高科技産業發展已經各具規模和特色。
表1 兩岸高科技産品統計範圍
大陸地區 /臺灣地區
計算機與通信技術 /電子零組件業
計算機集成制造技術 /電腦、通信及視聽電子産品業
電子技術 /機械設備業
生命科學技術 /運輸工具業
航空航天技術 /電力機械器材設備業
光電技術 /精密器械業
生物技術 /化學制品業
材料技術 /化學材料業
大陸高科技産業的發展特點
自80年代以來,大陸先後制定並推動了“863計劃”、“火炬計劃”、“國家科技攻關計劃”、“973計劃”等一系列重要的的發展計劃,爲高科技産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高科技産業的發展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大陸高科技産業發展迅速,初具規模
2004年,在大陸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中,屬于高技術産業的有17898家企業和587萬名職工,形成了27769億元人民幣(以下言及大陸都指人民幣)總産值和6341億元增加值3的規模,高技術産業的增加值占全部制造業增加值的比重爲10.9%,占GDP比重爲4%。盡管與發達國家的高技術産業規模相比較,如美國(2003)占制造業增加值的15.6%、日本(2003)占制造業增加值的18.6%等,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超過意大利(2003)的9.2%4,可以說已經初具規模。
從近10年的變化趨勢看,大陸地區高技術産業發展迅速。1995-2004年,高技術總産值從4098億元增加到27769億元,年平均實際增長率爲23.7%;高技術增加值從1081億元增加到6341億元,年平均實際增長率爲21.7%。高技術産業已經成爲推動大陸地區制造業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陸高科技産業發展不均,結構失衡
進入21世紀以來,大陸地區高科技産業總體上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但各産業部門發展並不均衡。2004年,大陸地區高技術産業統計數據顯示,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醫療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的産業增加值分別比2003年增長了30.9%、20%、55.3%,遠高于高科技産業中其它幾類産業的增長速度。僅電子及通信設備、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兩項總增加值就達到4592億元,占全部高技術産業增加值的72%。5可見,大陸高科技産業在電子通信和計算機制造業的集中度很高,發展速度也很快。
目前,大陸地區高新技術産品對外貿易也已經發展成爲以電子技術類、計算機技術類和通信技術類産品爲主導的格局。2005年,這三類産品進口額分別爲1008.8億美元、343.0億美元和260.5億美元,分別增長30.7%、20.0%和17.6%,占進口總額的51.0%、17.3%和13.2%;三類産品出口額分別爲244.8億美元、1048.4億美元和722.8億美元,分別增長32.7%、24.9%和37.8%,占出口總額的11.2%、48.0%和33.1%。6其中,集成電路(含智能卡)是最大宗進口的高技術産品,而光電技術類産品以87.0%增幅位列高技術産品出口成長的首位。
大陸高科技産業中外資企業的主導地位日益明顯
隨著高科技産品需求量在全球的急劇增加,許多發達國家跨國公司爲了滿足市場需求,不斷擴大生産規模,並將高科技産品的加工生産基地轉到生産成本相對廉價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而大陸是全球最集中的地區之一。外資企業在大陸高科技産業的主導地位日益穩固。據中國科技部的統計,2004年大陸的電子及通信設備和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兩項産業,産業增加值的78%和89%由三資企業創造,最終三資企業對整個大陸高技術産業增加值的貢獻度達到75%。
2005年在大陸高科技産品進出口的各類企業中,三資企業的進出口額均在1500億美元以上,進出口所占比重分別達到88.0%和79.9%,其中外商獨資企業的進出口在全部高科技産品的比重均超過60%。相反,其它內資企業的比重則處于下降趨勢,2005年國有企業和其它內資企業的出口占大陸高技術産品出口總額比重分別爲7.4%和4.6%,進口比重分別爲14.3%和5.8%。隨著外商獨資企業進出口份額逐年提升,內外資企業在大陸高技術産品進出口貿易上的差距在短期內還會進一步拉大。
臺灣高科技産業的發展特點
自20世紀80年代起,臺灣地區開始策略性地調整産業結構從勞力密集型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轉變。1991年臺灣“經濟部”提出“十大新興工業項目與發展策略”,推動以發展十大新興工業爲主的高科技産業政策。2000年,“行政院”又提出把“兩兆雙星”作爲推動重點,2000年8月還出臺了“知識經濟發展方案”。各種“規劃”和“方案”交互作用,成爲臺灣高科技産業發展的“政策動力”。綜合觀察,臺灣高科技産業發展具有以下三個明顯的特點:
臺灣高科技産業起步較早,發展成效較好
與大陸相比較,臺灣地區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致力于産業結構的調整,制造業的主體也逐漸由輕紡、化工等勞力、資本密集型産業過渡到電子資訊等知識密集型産業。目前,高科技産業已成爲臺灣制造業的主流産業。根據臺灣“主計處”統計,2004年,包括電子零組件業、化學材料業、電腦通信及視聽電子産品業、機械設備業(不含木工切削機械、礦業機械設備、金屬模具)、運輸工具類(不含機車零件、自行車及其零件、其他運輸工具及零件)、電子機械器材設備業(不含電線電纜、燈泡燈管、照明器具、電池)、化學制品業(不含塗料、染料、中藥、清潔用具及化妝品)和精密器械業8類産業在內的高科技産業總産值爲5.6萬億元新臺幣,占臺灣整體制造業總産值的54.2%,發展成效斐然。
相對于20世紀90年代的高速增長(1990-2000年平均成長率爲14.4%7),進入21世紀以來,臺灣高科技産業增長速度有所減緩,2000-2004年5年間高科技産值平均年增長率僅爲5.4%,占制造業産值比重也僅從53.6%小幅上升到54.2%。
表2 近年臺灣高科技産業産值統計
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高科技産業生産總值(億元新臺幣) 37725 45472 39635 43992 48053 56147
高科技産業産值占制造業比重(%) 50.1 53.6 53.2 54.5 54.8 54.2
産值構成比 電子零組件業(%) 29.5 34.2 29.9 33.2 33.9 37.0
電腦、通信及視聽電子産品業(%) 27.6 26.0 28.3 25.6 22.2 16.4
機械設備業(%) 9.2 8.3 8.2 7.8 8.0 8.3
運輸工具業(%) 8.5 7.6 7.1 7.6 8.2 7.9
電力機械器材設備業(%) 5.6 4.1 4.0 4.0 3.8 3.7
精密器械業(%) 1.6 1.5 1.5 1.5 1.6 1.6
化學制品業(%) 2.4 2.3 2.4 2.3 2.3 2.1
化學材料業(%) 15.6 16.0 18.6 18.0 20.0 23.0
臺灣高科技産業結構呈現單一化現象
自2000年起,臺灣開始推行的“兩兆雙星”計劃爲現今臺灣高科技産業結構的塑造奠定了基礎。“兩兆”即指2006年將半導體和彩色影像顯示器兩項産業的産值突破2萬億元(各1萬億元)新臺幣,並推動數位內容與生技産業成爲最具發展潛力的兩個明星産業。除半導體外,彩色影像顯示器屬于消費電子工業、生技可分列入特用化學與制藥兩類、數位內容産業與資訊工業內容異曲同工,這四項産業都在原有的“十大新興工業”範疇內,不過是被選出注入更多的政策支持,優先發展。
從2004年的統計數據看來,臺灣半導體産業總産值(含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爲1.14萬億元新臺幣,是臺灣第一個“兆元産業”;而臺灣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PIDA)的數據顯示,臺灣光電産業也在2005年突破1萬億,達到1.13萬億元新臺幣,成爲臺灣第二個“兆元産業”8。包括半導體、光電産業以及“雙星”之一的數字內容産業在內的電子資訊業已經成爲臺灣高科技産業的支柱産業。然而,除了電子資訊産業以及發展一般的精密機械與自動化、特用化學品與制藥工業外,臺灣列入高科技産業的“十大工業”中其它産業,如航天航空、高級材料等都發展較爲緩慢,規模較小;即使是在電子資訊産業內,也出現諸如硬件業發展快過軟件業、集成電路(IC)制造業快過IC設計業的不平衡現象。9
臺灣發展高科技産業的搖籃——科技工業園區的聚集效應明顯
在臺灣高科技發展的曆程中,科技工業園區的産業聚集效應令人矚目。目前,臺灣已經形成“北、中、南”三大産業聚落,分別是北部的“新竹科學工業園區”、臺中的“雲林科技園區”和南部的“臺南科技工業園區”。
新竹科學園區成立至今25年,已成爲全世界僅次于美國矽谷、産值上萬億元新臺幣的全球第二大“IC聚落”,産業範圍涵蓋集成電路(IC)、通迅、計算機暨周邊産業、光電、精密機械及生物科技6大産業領域,其中IC産業比重超過70%。新竹科技園區在臺灣IC産業的聚集效應十分突出,它的發展史可謂爲臺灣IC産業發展的縮影。伴隨新竹科技園區的成長,臺灣IC産業已經躍居全球第4,晶圓代工和IC封裝更高居全球首位。另兩個科技園區的發展較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晚,主要是複制新竹園區的成功經驗。“臺南科技工業園區”以光電産業爲主導産業、雲林的“中部科學園區”以光電、精密儀器、納米材料等爲主導,也正逐漸發揮産業聚集的效應。“北IC、南光電”指的就是臺灣科技園區不同的産業聚集方向。
兩岸高科技産業的互補、分工與合作模式
兩岸高科技産業分工是全球化分工體系中重要的一環10。在臺灣經濟不景氣、失業率上升、産業外移的形勢下,兩岸高科技産業進行分工與合作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尤其在兩岸相繼加入WTO、全球經濟快速整合以及兩岸經貿迅速成長的背景下,兩岸更應針對高科技産業發展的需要,利用彼此相對優勢的資源,進行互補、分工與合作,共同創造最大的經濟利益。
兩岸高科技産業的互補性分析
海峽兩岸高科技産業發展程度不同,具有的內部條件和面對的外部因素也不一樣。在兩岸相繼加入WTO後,祖國大陸高科技産業得到更快發展,臺灣高科技廠商也加快投資大陸的步伐,兩岸高科技産業不可避免地存在既競爭又互補的情形。
兩岸高科技産業的互補性
經濟互補是指不同國家或地區之間經濟資源相互補償和相互促進的關系。海峽兩岸由于自然資源、勞動力、技術、資金、市場和管理等方面存在差異,經濟上相互依賴和相互補償顯得十分重要。這種經濟互補性是以兩岸生産要素的豐缺爲基礎,由勞動地域分工的特性所決定的,並構成了兩岸高科技産業分工與合作的前提。
根據前文兩岸高科技産業的SWOT分析,可以看出兩岸在發展高科技産業方面具有各自不同的優、劣勢,並存在相應的機會和威脅。高科技産業在中國大陸是新興産業,面對國際競爭,需通過與外資企業合作,有效運用外商的資金、技術、管理及國際市場營銷經驗,促進産業的發展。中國大陸擁有廣大市場、廉價生産要素及豐富的科研資源、軟件技術和基礎研究,正是臺灣高科技産業提升競爭力、突破發展局限性可運用的資源。兩岸科技具有很強的互補性。
就大陸高科技産業而言,包括政府政策重視程度強、優惠便利措施誘因高、科技基礎研究實力雄厚、軟件産業群聚現象形成、內銷市場潛力巨大、技術人才大量培育、外國大型企業投資多、生産研發制造成本低等因素,都是明顯的優勢。祖國大陸由于科研院所的科研體系完整、精英薈萃,因此基礎研究能力很強,自主開發能力超過臺灣,高科技産業技術來源于自有技術和國內技術占絕大多數,形成了一批具有國內外領先水平和自主知識産權的高新技術産品。然而,祖國大陸科技與經濟相互脫節的現象仍十分嚴重,科研經費匱乏,企業技術創新尤顯不足,許多高科技成果無法及時轉化爲現實生産力。就劣勢而言,相對于世界發達國家,大陸信息技術産業基礎相對薄弱,存在諸多問題和困難。從生産角度看,工藝設備和關鍵基礎産品基本上依賴進口,信息技術産業仍停留在組裝、加工水平。從産品結構上看,大陸主要生産低檔次或外圍的産品,高檔次和核心的産品生産較少。從技術發展的角度看,自主研究開發和技術創新能力弱,企業主要是生産型、經營型或生産經營型,研究、生産和經營一體化的少。從應用的角度看,技術和産品、裝備的保障能力差,國民經濟信息化建立在大量引進、重複引進和循環引進外國技術裝備的基礎上,民間的信息技術産業卻沒有能力爲國家提供信息技術平臺。從市場的角度看,外商公司已壟斷了中國大陸信息技術幾乎所有核心領域,集成電路進口額占集成電路大陸市場銷售額的84%,衛星通信市場的80%被美國、日本、加拿大、以色列等國的公司占領。
相對比較來看,目前臺灣高科技産業的産品技術水平還高于大陸總體水平。臺灣高科技産業的優勢在于:充裕的資金與高階經營人才、成功的市場拓展與經營經驗、先進的商品化包裝與整合能力、豐富的信息應用及經驗累積、嫻熟的結合西方技術與網絡、優異的中小企業營運經驗,充足的國際行銷布局經驗等。就具體産業(電子信息業)發展分析:臺灣高科技産業中的集成電路成爲超過韓國而僅次于美國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産業;電腦及周邊産業的發展最初由個人電腦起家逐步形成從研發設計、生産制造到市場行銷等較完整的上、下遊體系並延伸到電腦周邊産業及零部件,在世界市場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但是,由于臺灣長期采取是代工生産策略,從事高科技産業的園區企業多爲中小企業,研發力量有限,關鍵零組件和技術自己不能掌握,受美、日的牽制影響較大。島內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取得了一定進展,但由于高科技産業研發能力不足,在關鍵技術仍受美日的牽制,致使臺灣高科技産業仍是“代工”模式,只是産品加工已轉向半導體、集成電路與電腦爲主的信息産業的委托加工生産(OEM)與委托設計生産(0DM)。同時,臺灣島內高科技産業發展也存在不可回避的劣勢,如:人力資源短缺,工資成本高漲;技術發展迅速,同業競爭激烈,産品生命周期縮短;生産用地取得困難,土地廠房成本高;政府重視程度較低、優惠措施誘因不強;內需市場不足、基礎研究實力薄弱;外國企業投資不佳,生産研發成本較高等因素。
綜上可知,兩岸經濟間的互補結構,能夠使在客觀上存在的比較利益關系,轉化爲巨大的經濟互利成果和産業分工合作的良好績效。因此,兩岸高科技産業存在較強的互補性。
兩岸高科技産業分工與合作體系
兩岸擁有的生産資源豐缺程度差異較大,在實現比較利益的前提下,分工合作的機會和空間十分巨大。總體而言,兩岸高科技産業的分工形式以垂直分工爲主,並逐漸向垂直分工與水平分工交叉並存的“功能性”分工過渡。
臺灣地區具備相對充沛的資金與技術,較適合發展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産業,大陸地區則擁有較多的廉價勞力與土地,較適合發展勞力或資本密集型産業。雖然高科技産業及其相關産業所需的生産技術較高,需要的資本投入較大,但在生産過程中仍然可以按不同的生産程序加以分工。以電子信息産業爲例,臺灣本島往往承擔新興的關鍵零組件、芯片設計制造以及産品接單、資金與研發技術的供給等角色,大陸地區則從事需要大量勞力的零組件、周邊設備等下遊産業的生産,從而形成兩岸電子信息産業的垂直分工。在臺商投資大陸初期,新成立的企業受種種限制,通常利用既有的産業網絡,繼續向臺灣本島采購所需的機器設備、原材料和半成品,同時將生産的成品或半成品部分返銷臺灣,從而使兩岸産業的垂直分工更加緊密。
除産業部門分工外,高科技企業內部不同的業務也可以根據兩地不同的優勢條件加以分工。一般說來,企業主要的業務包括市場行銷、財務調度、研究發展與生産等,其中市場行銷、財務調度和研究發展屬于高附加價值的業務,需要較高的技術人才與管理人才來負責,而産品生産的部分屬于一般非技術勞動。兩岸高科技産業分工合作是依照不同地區的優勢進行安排的,存在企業內部活動的垂直分工。臺灣的優勢在于完整的全球運籌體系和完善的供應鏈管理,包括全球供應、3C制造及組裝等;大陸的優勢在于低廉的土地和人力成本。因此,臺灣母公司主要負責單位價值較高的市場行銷、財務調度和研究發展等業務,而將單位價值較低的産品生産環節及原材料采購轉移至大陸子公司進行。
隨著大陸投資環境的不斷改善和臺資企業適應能力的提高,兩岸高科技産業分工合作出現新的變化趨勢。臺灣高科技廠商在大陸産生的群聚效應,使當地臺資企業間形成密切的彼此供應關系,增加了臺商的“沈積成本”(sunk cost),加強了投資經營的穩定性。雖然目前垂直分工是兩岸高科技産業合作的主要方式,但兩岸存在明顯的工資水平差異,同一類産品常常分別由兩岸廠商共同生産。臺灣廠商爲了提供客戶更多的選擇及低廉的價格,分別在兩地生産同屬一類但品質或生産特性不同的産品。有些臺商在大陸投資設廠,生産與母廠基本相同或略有差異的産品,在國際市場上滿足客戶各種不同的需求,從而形成高科技産業水平分工的特征。
現階段,海峽兩岸高科技産業分工合作的表現形式仍以垂直分工爲主,水平分工爲輔,同時出現兩者交叉並存的所謂“功能性”分工現象。這種特殊的産業分工格局並非人爲主觀的設計或幹預,而是由兩岸經濟的互補性及市場機制所決定的。兩岸高科技産業的分工是一個動態的發展格局,一方面,對于技術發展已近成熟的高科技産業而言,其水平分工很難在産品的低階段或高階段同時並存。只要有廠商外移,就會産生連鎖性效應,使島內高科技産業未移出部分無法完全與移出部分進行有效鏈接,造成相互高度關聯的産業供應鏈失衡。另一方面,在大陸投資設廠的臺資企業,爲了提高綜合效益,不斷擴大經營範圍,增強自身産業發展的自主性,原先投資格局中的産業分工型態就會相繼被打破並重建。因此,爲高科技企業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廠商,要麽在島內實現産業轉型或升級,建立新的更高層次的産業鏈;要麽跟隨先前外移的下遊加工制造業者加速“出走”,在大陸重建生産體系。從目前兩岸高科技産業分工合作的態勢觀察,盡管臺灣高科技産業不斷進行動態更新,但尚未建立起支撐未來經濟發展的新興産業;而島內高科技業者“蜂擁”前往祖國大陸投資,以求延續該産業的生命周期卻成爲近幾年來越發普遍的現象。隨著全球經濟發展進入“無國界”時代,海峽兩岸高科技産業分工的結構將愈加細化和複雜化,兩岸“功能性”分工的格局也將更加明顯。
臺商赴祖國大陸投資,不僅是爲了降低生産成本,更在于利用大陸完整的産業供應鏈,占有和開拓當地市場。因此,兩岸高科技産業分工合作可以看作是臺灣高科技廠商上、下遊生産體系在大陸的擴張。臺灣經濟結構基礎完善,工業化程度較高,但技術密集程度仍有待進一步加強;大陸工業基礎薄弱,存在大量的傳統産業,但擁有充沛人力、土地、市場等生産要素資源,在一些部門內的某些高尖端技術具有世界水准,部分高科技産業項目的發展水平接近或相當于臺灣,甚至領先于臺灣。所以,兩岸高科技産業在進行分工合作的過程中,可以形成中間投入品、産品、技術、資金、財務及人員等多個子生産和供應網絡並存的情形,通過大陸臺資企業群聚效應的相互供應關系,強化與當地企業及跨國公司的代工聯系,彌補各自産業發展中不徹底、不全面的缺陷,建立起“雙贏”的産業分工體系,從而進一步推動和深化兩岸經濟的相互依存與相互提升。
兩岸高科技産業合作策略與發展方向
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科技進步及高科技産業發展已經成爲一國或地區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兩岸利用彼此相對優勢的資源互補合作,推動兩岸高科技産業共同發展,將有利地促進兩岸經濟的融合和共同繁榮。
兩岸高科技産業的合作策略
在兩岸科技資源優勢互補的前提下,兩岸高科技産業能夠加強兩岸科技人才交流與合作、促進兩岸“功能性”分工格局的形成以及完善生産研發並舉的合作模式等策略,進一步深化分工與合作,獲得各自最大的裨益。
加強兩岸科技人才交流與合作
近年來兩岸科技人才交流與合作發展迅速。自90年代開始,臺灣相繼制訂了一系列法規與制度,放寬大陸科技人才赴臺限制,以及延長在臺停留期限等,以利于引進大陸科學技術與科技人才。2001年7月1日,臺灣“行政院”正式核定《大陸地區專業人士來臺從事專業活動許可辦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延長大陸地區科技人士在臺停留時間期限,最長可達3年。2002年1月18日,臺灣“內政部”進一步修正公布《大陸地區專業人士來臺從事專業活動許可辦法》,大陸科技人士申請赴臺參與科技研究的停留時間由3年延長爲6年。臺灣研究機構、大專院校與企業對引進大陸科技人才更爲積極。臺灣研究機構對大陸科技人才在臺灣從事長期研究積極爭取,其中以“中央研究院”、臺灣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與“中央大學”爲主。僅2000年度,在臺從事長期研究的大陸科技人士在“中央研究院”有73位,在臺灣大學有47位。臺灣企業也通過“中華兩岸科技交流促進會”,引進大陸科技人才。如致茂電子公司通過上述機構從大陸引進計60位科研人士,占了該公司研發人員的20%。另外,在大陸方面,由于臺商對大陸投資的增加,對科技研究與技術人員需求增加,臺商從島內與海外引進許多臺灣科技人才到臺資企業工作。近年,臺商在大陸設立研發機構不斷增多,也吸引臺灣科技人才到大陸工作。同時,大陸一些企業也通過各種辦法吸引臺灣科技或管理人才。目前,臺灣在大陸的科技管理人才逐年增加,已不在少數。無論是對大陸或對臺灣而言,推動兩岸科技人才交流與合作,讓知識不受地域限制自由交流,將促進未來兩岸高科技産業發展和深入合作。
促進兩岸“功能性”分工格局的形成
隨著臺灣信息科技産業大量轉移至中國大陸,其層次也在逐漸提升,臺商在中國大陸的投資由單純的生産制造業擴大到了采購、生産管理、研究開發(軟硬件兼容)、銷售和售後服務等,中國大陸基地的價值鏈層次也在不斷增高。兩岸比較利益的消長,會導致臺灣産業在中國大陸投資分工布局逐漸發生變化,産業投資方式由單一形式轉向上、中、下遊關聯産業的多元投資,在中國大陸已形成完整的産業鏈和供應鏈體系,由此可知兩岸産業分工格局爲動態的,是不斷的改變的。其所顯示的意義:一是對産品技術發展已成熟的産業而言,其水平分工已很難在産品的低階或高階做區分,臺商一旦外移,會很快使整個生産活動搬遷;二是在大陸投資的工廠或公司爲了提高經營效益,逐漸朝向自立自主,擴大經營範圍,投資初期所形成的産業分工格局不能被打破並重建。
現階段,海峽兩岸高科技産業分工互補的表現形式仍以垂直分工爲主,水平分工爲輔,同時出現兩者交叉並存的所謂“功能性”分工現象。這種特殊的分工互補型態並非人爲主觀的設計或幹預,而是由兩岸經濟的互補性及市場機制所決定的。一方面,對于技術發展已近成熟的高科技産業而言,其水平分工很難在産品的低端或高端同時並存。只要有廠商外移,就會産生連鎖性效應,使島內高科技産業未移出部分無法完全與移出部分進行有效鏈接,造成相互高度關聯的産業供應鏈失衡。另一方面,在大陸投資設廠的臺資企業,爲了提高綜合效益,增強自身産業發展的自主性,原先投資格局中的産業分工型態就會相繼被打破並重建。因此,爲高科技企業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廠商,要麽在島內實現産業轉型或升級,建立新的更高層次的産業鏈;要麽跟隨先前外移的下遊加工制造業者加速 “出走”,在大陸重建生産體系。
完善生産研發並舉的合作模式
由于許多主要領域的核心技術和高精尖技術均掌握在別人手中,大陸在許多關鍵技術一代又一代引進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改變。譬如,在信息技術産業,美國在數據庫、芯片和操作系統三個領域處于壟斷地位,其網絡産品占有明顯領先優勢;日本則在數據壓縮與存儲技術、影像技術、筆記本電腦顯示屏技術方面在全球居領先地位;在諸如顯示器、硬盤、電源、軟驅等設備制造方面,新加坡、韓國和臺灣地區最具競爭力。因此,大陸大量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政府也制定“以技術換市場”、“市場換市場”等措施來加大國(境)外先進技術的引進力度。跨國公司爲適應全球化浪潮的到來和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企業全球競爭戰略的實施,爲盡快占領大陸市場,也適當采取向大陸轉讓技術、出口技術和在大陸設立研究院等辦法,加強企業的競爭優勢。
大陸當地廉價的研發人才與充沛的科研資源,是吸引臺商與跨國企業在大陸設置研發中心和當地合作研發的原因,也加快大陸的技術吸收與擴散速度。因此,臺商將中國大陸當成生産腹地,在臺灣本土保留研發中心的分工形式,正面臨嚴峻的考驗。特別是跨國企業已紛紛在中國大陸設置研發機構。目前,已經有一批跨國公司捷足先登,在大陸設立研發中心開展研發活動,如:1998年微軟公司在北京宣布成立中國研究院;英特爾也在北京建立了研究機構,IBM、諾基亞、松下、惠普、摩托羅拉,富士通等也紛紛設立研發中心。臺灣業者顯然已無法忽視跨國企業進入的威脅而加緊加入“研發本地化”的行列。
隨著臺商投資大陸的增多和深入,大陸科研實力雄厚、科研成果豐碩等優勢逐步顯現,對于臺灣産業研發能力不強的弱勢形成明顯的互補,對一些廠商具有極大的吸引力。不少企業希望與大陸的學術機構、科研機構進行合作,借助大陸的研發實力助其研發新技術、新産品。有鑒于此,臺商投資大陸的企業大舉在大陸設立研發中心,企業的研發基地也迅速向大陸轉移,掀起一股中國大陸研發熱。例如,以英業達集團和大衆電腦爲代表的100多家軟件業者,就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設立據點,聘用祖國大陸人才,成立軟件研發中心,爲臺灣的軟件産業發展尋找新的動力。兩岸相繼加入WTO後,爲支撐高科技産業在祖國大陸的持續發展,臺商勢必進一步加強與擴大在大陸設立研發基地。
利用大陸具有學科門類齊全、基礎研究隊伍雄厚和臺灣應用研究比較發達、研究成果商品化能力較強以及國際銷售網絡較爲成熟的優勢和條件,促進兩岸高科技界、産業界新技術、新産品的研發合作,完善兩岸生産研發並舉的合作模式,將有利于兩岸實現高層次的合作與雙贏。
廈門促進對臺高科技産業的合作方向
隨著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日益提升,廈門制定了一系列加速科技進步和輔助科技産業的法規和政策,光電子、軟件等新興科技産業逐漸興起。把握臺灣經濟轉型和産業轉移的契機,構建優勢互補的廈臺科技産業合作平臺和投資環境,將有利于促進廈門科技産業的進一步發展。
積極改善投資環境,構建廈門成爲臺灣優勢科技産業西移的基地
近幾年,廈門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逐步擴大科技領域的對外交流合作,科技産業得到快速發展,近5年來平均增長率超過30%。2005年,廈門市級高新技術企業達251家,實現總産值1214億元,較上年增長21%,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的60%、福建全省高新技術産業産值的50%;實現利稅總額138.57億元,出口創彙63.9億美元。目前,廈門已建立22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4家企業技術中心和11家博士後工作站、11個科技孵化器,在建和擬建公共技術平臺14個,已成功孵化巨龍軟件、聯創電子等一批科技型企業。一些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高新技術及産業化項目取得重大突破,湧現出一批以廈門鎢業、特寶生物爲代表的原始創新型企業,以麥克奧迪、廈華電子爲代表的集成創新型企業和以廈工股份、三安電子爲代表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型企業,科技型企業的規模也進一步增大,包括戴爾(中國)有限公司、廈門華僑電子企業有限公司、翔鷺石化企業(廈門)有限公司、聯想移動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夏新電子有限公司等企業總産值均超過20億元。
在臺灣科技産業面臨轉型而加速向大陸轉移的趨勢下,廈門積極承接臺灣機械、光電等産業轉移,逐步擴大對臺科技産業的對接。2006年臺灣光電、電子信息、精密機械等行業內的上百家上下遊企業紛紛落戶廈門,業界稱之爲“群雁現象”,11月12日臺灣東元集團在大陸投資發展的“七星計劃”在火炬高新區拉開序幕,並將大陸事業的門戶設在廈門火炬高新區。目前,臺灣光電行業的四大巨頭中,友達、中華映管、奇美集團三家已落戶火炬(翔安)産業區。廈門火炬高新區彙集了明達光電、玉晶光電、立晶光電、科晶光電、頂尖電子、耀慶光電、建松電器等近百家臺資科技企業。正在施工建設中的友達光電廈門有限公司,項目首期投資總額1.5億美元,將于2007年建成投産,屆時員工總數將達到2萬人,年産值有望達到400億元。與友達配套的達運精密工業、輔訊光電、峻淩電子、州巧科技4家臺灣企業也已正式在廈門火炬(翔安)産業區落戶。據預測,近20家配套企業將跟著友達光電廈門有限公司進駐,每年將形成200多億元的産值。
2006年11月11日,世界銀行公布了中國120個城市投資環境評價報告,廈門位居全國第五,被列入“金牌城市”。包括內資公司的投資環境排行、外資公司的投資環境排行、內資公司反饋的政府效率排行、外資公司反饋的政府效率排行、構建和諧社會的城市等五項主要指標,廈門的得分都排名前列,廈門投資環境的潛力正逐漸顯現。此外,爲了給臺灣新興科技産業的創新成果提供功能齊全、配套完善的轉化基地,廈門市政府在火炬(翔安)産業區規劃建設“臺灣科技企業育成中心”,全面承接臺灣優勢科技産業的西移,並爲臺灣高素質人才和臺灣中小科技型企業來廈創業提供良好的創新、創業平臺。據估計,廈門臺灣科技企業育成中心建成後,可進駐100家以上電子信息、光電、生物領域內的科技創業企業,10-20家從事技術服務、技術貿易及爲企業提供法律、財務、管理、營銷、人才培訓等專業服務的中介機構,每年孵化成功20-30個擁有創新産品、管理規範、市場競爭力強、經營達到一定規模的科技企業。隨著投資環境不斷改善,廈門將逐步發展成爲臺灣優勢科技産業西移的基地。
合理規劃科技産業合作平臺,深化廈臺高科技産業合作層次
構築合適的産業平臺,將有助于廈門産業層次向高資本技術化提升。第一,構建廈門成爲承接臺灣光電産業的産業基地。光電業是臺灣新興的高科技産業,在島內市場尚未完全成熟時,企業出于大陸市場布局等因素的考慮已啓動對大陸的投資,在廈門也初具規模,但是,完整的産業鏈尚未形成。未來這類産業外移的空間還十分大,廈門可以借2006年友達光電大規模投資廈門的集聚效應,加大力度引進臺灣光電業上下遊配套産業的投資,促進廈門光電子産業的集群發展。第二,構建廈門成爲承接臺灣軟件業的産業基地。軟件業是臺灣電子資訊産業的重要一環,未來向大陸轉移的趨勢會進一步加強。以軟件業爲重點,而“以軟帶硬”,促進廈門産業結構調整和優化。選擇軟件業爲産業平臺的理由有:其一,出于信息安全和防止在國際分工中産業結構固定化等因素,以軟件業爲重點,促進電子信息産業的發展,比較容易得到國家的政策扶持;其二,大陸電子信息産業普遍存在“重硬輕軟”的現象,軟件業發展相對較弱,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其三,軟件業發展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廈門的人居環境有利于吸引優秀人才到廈門創業。第三,構建廈門與臺灣生物科技産業的合作基地。生技産業自被列入“明星産業”後就成爲臺灣産業政策扶植的重點,其實力也呈現不斷提升的態勢。作爲廈門三大新興産業之一的生物科技産業,加強與臺灣地區的合作有助于兩地生技産業的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生物醫藥技術密集、資金密集、市場潛力大、産品附加值高、污染程度低、生命周期長,符合廈門的發展目標。同時,中國的生物與新醫藥比國外擁有更廣闊的市場,廈門也是我國最早從事海洋生物科學研究的城市,擁有廈門大學、集美大學、海洋三所等與生物醫藥科技相關的研究機構和研究人員,具有發展生技産業的優勢。另一方面,與臺灣生物科技産業的合作可以彌補廈門缺乏足夠適應生物與新醫藥産業投資大等特點的轉化基金、缺乏産業化的技術人才及複合型技術、經營、管理人才等不足。
加強政策輔助機制,打造廈門科技産業孵育和發展的軟環境
廈門要促進對臺灣高科技産業互補與合作,需要提高行政服務效率,加強對臺灣科技産業合作的政策輔助。第一,提高行政辦事效率。深化審批制度改革,盡可能地減少政府部門的行政審批事項和政府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幹預和控制,提高政府管理與運作水平。大力度開展優質服務建設,盡快建立起與國際接軌的經濟運行機制,進一步提高行政服務效率,爲臺資企業構造一個按國際慣例辦事的軟環境。第二,策略性利用“以臺引臺”擴大合作。可以以廈門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爲中心,加強與臺商聯絡的力度,充分發揮“臺商網絡”所具有的“以臺引臺”的優勢,讓其主動參與、積極支持與配合利用臺資工作。一方面,有計劃、有步驟地邀請臺灣工商界、科技界、新聞界、學術界等團組到廈門進行工商考察、參觀和調研,大力宣傳廈門的投資環境,讓臺商進一步了解廈門,認識廈門;另一方面,在積極組織赴臺招商的同時,應充分發揮臺商與臺灣工業總會、工商聯和各産業公會等民間機構廣泛聯系的優勢,選擇一些有影響力的臺商和行業組織作爲對臺招商的代理,以具體項目登臺招商。
廈門要利用兩岸科技合作浪潮,促進科技産業的發展,必須在擴大科研投入、健全融資體系、加強人才培育等各方面有所建樹,構築廈門科技産業孵育和發展的軟環境。第一,要加快科技産業的發展,必須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應當增加科技産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重大高新技術成果轉化,支持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同時也要加強對科技經費支持項目管理、監督,保證政府科技投入經費按規定正確使用。第二,科技産業的快速發展,其背後一定要有投融資方式的創新支持。當前,銀行貸款仍是科技産業發展的主要融資渠道。由于科技産業“高投入、高分險”的特性,科技産業常常遭遇融資不得其門而入的窘境。因此,探索科技投入的多種方式 ,發展風險投資,推動金融機構參與科技産業的發展就顯得尤爲重要。第三,人才是科技産業發展最重要的資本。有必要進一步加強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引進,優化技工教育資源,完善産業集群技工培訓基地、職業技術學校,實現技術培訓與職業教育的緊密結合;大力引進適用的科技人才,推廣開放式、委托式研發,鼓勵通過候鳥式、客座、項目使用制等多種形式吸引優秀人才,鼓勵和支持科技人員以自有專利和專有技術入股,爲産業集群發展提供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持。
http://72.14.235.104/search?q=cache:aAqdKsBSFnIJ:www.xminfo.net.cn:8080/kjcx/5%E7%A7%91%E6%8A%80%E6%88%98%E7%95%A5%E5%86%B3%E7%AD%96%E7%A0%94%E7%A9%B6/%E8%BD%AF%E7%A7%91%E5%AD%A6%E6%88%90%E6%9E%9C/%E4%B8%A4%E5%B2%B8%E9%AB%98%E7%A7%91%E6%8A%80%E4%BA%A7%E4%B8%9A%E5%88%86%E5%B7%A5%E4%B8%8E%E5%90%88%E4%BD%9C%E7%A0%94%E7%A9%B6.doc+%E5%85%A9%E5%B2%B8%E7%A7%91%E6%8A%80%E7%9A%84%E6%AF%94%E8%BC%83&hl=zh-TW&ct=clnk&cd=118&gl=tw
兩岸農業科技牽手 共創互利合作雙贏>周慧
花舞八閩連海峽,情牽兩岸共歡騰。2005年11月28日至29日,海峽兩岸農業科技合作高峰論壇 在美麗的漳州花博園召開。這是海峽兩岸農業科技界一次交流與合作的盛會。兩岸農業科技領域的 專家學者 300多人通過主題報告、專題演講等形式,就如何建立海峽兩岸農業科技交流平臺,推動 海峽兩岸農業科技合作等方面的問題展開討論。
兩岸農業合作勢在必行
目前,經濟的全球化、規模化已成爲世界經濟發展不可阻擋的趨勢。雖然模式各不相同,但是 都日益由松散型向緊密型、由小規模向大規模的方向發展。海峽兩岸,同宗同祖,殷殷相望,順應 這一趨勢,強化合作,勢在必行。農業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穩定的根本條件,實踐證明,在兩岸經濟 關系中,農業交流與合作是諸多産業中最自然、最持久、最具基礎的交流與合作。據農業部臺灣事 務辦公室主任、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會長于永維介紹,自20世紀80年代起,海峽兩岸農業界就不 斷探索交流與合作的現實途徑,通過加強人員往來,召開各種專業研討會和經貿洽談會,開展專項 農業技術合作計劃等活動,增進相互了解和合作交流。僅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近年來接待的臺灣 農業訪問團組就累計超過 200個,來訪人數達2100多人次。從1997年開始,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 、商務部和農業部先後在福建、海南、山東、黑龍江、陝西等省的部分區域設立了“海峽兩岸農業 合作試驗區”,極大地促進了臺商對大陸農業投資熱情持續的高漲和兩岸農産品貿易的不斷增加。 目前,海峽兩岸的農業合作正在由簡單的種、養殖業投資向縱深發展,合作領域和規模都日益擴大。
全國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中央主席、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副會長羅豪才在會上說,2005年以來 ,隨著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新黨主席郁慕明相繼訪問大陸,大陸開放臺灣農 産品進入大陸市場,海峽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呈現強勁的發展態勢。
兩岸農業合作的新亮點
農業科技作爲農業經濟發展的支撐和保證,是農業結構調整和農産品市場競爭的重要砝碼。面 對世界性農業科技革命興起的新形勢,科技將是兩岸農業合作交流發展的新亮點。正如于永維主任 所說,過去的10多年,伴隨著兩岸經貿關系的加強,農業科技交流與合作無論在廣度和深度上都有 很大發展。兩岸農業科技交流與合作的內容,不僅從過去的單純的種植業,拓展到現在的畜牧業、 漁業等生産技術領域,還發展到農産品加工、流通和高新技術領域。兩岸通過加強人員往來、召開 各種專業研討會和經貿洽談會、開展專項農業科技合作計劃等活動,交流與合作的層次正逐步提升。
另一方面,與會的專家學者也普遍反映,與國內外經濟區域化、一體化迅猛發展的形勢相比, 目前農業合作還遠遠不能適應需要,兩岸農業科技合作迄今仍然是總量偏少、企業規模偏小、技術 水平偏低。主要原因源于臺灣當局的“大陸政策”嚴重制約了兩岸農業科技合作。臺灣當局一方面 迫于島內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需要,不得不把農業生産基地向大陸轉移;另一方面又擔心對 大陸“過分”的經濟依賴會帶來政治上的不安全感,不時給兩岸農業科技交流設置障礙。這種若即 若離的矛盾心態,制約了兩岸農業科技合作的進一步深化。
當前,面對世界經濟和科技發展的新形勢,祖國大陸正在興起一個農業科技進步和創新的高潮 ,而臺灣農業正處在由傳統和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的關鍵時期,這正是兩岸加強農業科技 合作的最佳時機。與會的專家學者呼籲,海峽兩岸應盡快在互信的基礎上,加大農業科技交流的力度。
兩岸農業合作的巨大前景
海峽兩岸農業科技合作潛力巨大,目前大陸農業對傳統和大衆農業科技仍有一定的需求,而臺 灣在這方面的技術已相當成熟,並且仍在以較快的速度不斷更新,包括臺灣農産品加工、保鮮、冷 凍、倉儲、質量控制等先進技術以及農産品深加工技術等均比較成熟,農産品運銷經驗也十分豐富 ,大陸應盡可能加以引進和運用。近年來,大陸科技發展迅速,碩果累累。以科技進步促進農村經 濟和社會發展爲目標的“星火計劃”實施範圍覆蓋了大陸各地。大陸在某些農業基礎科學研究方面 比臺灣具有優勢。因此,大陸也可向臺灣提供某些比較成熟的農業科技,如多種動植物種源,生物 防治技術及水産養殖技術等。
面對海峽兩岸農業科技合作的巨大前景,如何搭建合作平臺成爲大家關注的議題。參加論壇的 專家學者各抒己見,建言獻策。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謝華安教授建議,建立兩岸農業科技項目庫,篩 選農業科技項目,力爭辦成對臺農業引進、隔離、檢疫、消化、創新的基地。同時要建立兩岸農業 合作的科技支撐體系,包括建設農作物種質資源庫和畜禽品種資源場、技術創新中心、農業科技産 業化基地、農産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農業信息服務站等。福建省農業科學院鄭加協、李華東建議 ,要加強海峽兩岸的農業生物科技合作、農産品和保鮮、綜合深加工科技合作、農業優質品種和栽 培科技合作、漁業科技合作、動植物檢疫、防疫科技合作。中國農科院任愛榮研究員建議,建立常 規化、制度化的兩岸農業科技合作信息溝通管道,包括信息設備聯網、資料交換及人員交流等方式。
羅豪才也表示,希望海峽兩岸順應潮流,把握機遇,繼續在農業生物技術、高新技術、信息技 術、設施農業、精致農業和在工業化農業綜合技術、農産品深加工爲主體的食品制造技術,以及以 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爲核心的可持續農業技術等領域加強合作,提高合作層次,帶動兩岸農業轉型 升級,共同推動兩岸農業合作向縱深發展,加速構建海峽兩岸農業合作新格局。
http://www.zhongguotongcuhui.org.cn/06tybbs/next060128.htm
珠海炬力,台陸混血搶下世界第一>天下07/06/25陳良榕
一家大陸IC設計公司竟然破天荒的在MP3領域稱王,珠海炬力董事長、CEO來自台灣,技術和銷售團隊都是大陸「土鱉」,它的身世之謎究竟如何?
在半導體業界,這算不上什麼新鮮事。一家美國的IC設計公司被太平洋彼岸的對手,以遠為廉價的晶片,遠為周到的客戶服務殺得措手不及。兩年後的今天,這家曾稱霸MP3市場的西格碼特(Sigmatel)大幅虧損,股價跌了九成,執行長、財務長相繼辭職。
戲碼不新,但讓人意外的是,這回擊敗美國對手,搶下全球第一寶座的竟然不是竹科公司,而是位在廣東珠海,科技界極為陌生的炬力。現在炬力的市值已經是西格碼特的四倍,以營收一.七億美元成為大陸第一大IC設計公司。
其實和那些兩千年後才紛紛出現在中關村、張江的年輕IC設計公司相比,炬力算是老前輩了。十多年前,一群來自台灣、香港的投資者網羅一群來自成都、華南理 工、北大、清華的年輕畢業生成立炬力的前身,選擇設在鄰近澳門、也屬經濟特區的珠海,除了方便海外股東往來外,另一個重要理由則是,這裡遠離喧囂的環境, 「很適合做研發,」炬力集成董事長暨財務長李湘偉說。
珠海是會讓人放鬆的地方,有大片的蔚藍天空,溫熱的海風吹拂,炬力員工上下班是沿著浪花會打進來的海灣大道。許多來自北國的工程師,來到這個熱帶天堂,就樂不思蜀,安家落戶了。
北京、上海的新創IC設計公司多由趾高氣揚的「海歸」(諧音「海龜」)創立,但炬力團隊都是本土出身,他們常自行調侃是「『土鱉』一族」。
十年間,這群「土鱉」研發過玩具、傳呼機、語言學習機等,逐步累積影音相關技術,靜靜等待機會。
機會在二○○四年底來臨。因為產能供過於求,國際市場的快閃記憶體(flash)價格暴跌,也帶動以快閃記憶體為主要零件的MP3格式的數位隨身聽成本大跌,一舉跌破四百元人民幣的門檻,從此MP3產業迅速「井噴」,以每年三到四成的速度高速成長到一年超過一億台。
炬力及時趕上這波大浪,推出第一款MP3控制單晶片,一下子嚐到供不應求的滋味,幾個業務員被經銷商追貨追到晚上手機都不敢開機。炬力在二○○五年賣出四千八百萬顆晶片,出貨量較前一年暴增三倍。
幾乎是一夕之間,沒沒無名的炬力,躍升為中國最大IC設計公司。這種「忽然富貴」的衝擊,來自西安的炬力市場總監李強感觸最深,他早年跑遍珠三角的偏僻小廠,出入得坐「摩的」(摩托計程車),再轉巴士輾轉回到市區。但更慘的是,他常千辛萬苦找到廠家還遭人白眼,因為沒人相信一家珠海公司能設計出晶片。
但那時累積的人脈卻成為炬力在MP3市場立足的第一群客戶。說著,李強嘆了一口氣,「我們前面蹲馬步吃虧吃苦嘔吐的時候沒人看得到,這行業沒有捷徑啊!」
炬力的崛起,與深圳馳名中外的華強北路電子商圈脫不開關係,這裡是全中國最大(可能也是世界最大)的電子批發群聚。以高聳七十層的賽格電子大廈為核心,周邊數十個大小賣場,數千個玻璃櫃裡陳列的各色白牌手機、隨身聽,主導著全中國甚至全世界低階市場的流行趨勢。
一位台商便形容這裡,「比光華商場還光華商場。」
而炬力便在這個兵家必爭之地寫下一頁傳奇。早期炬力的產品不管在耗電、音質的評價都落於市場霸主西格碼特之後,炬力得以鹹魚翻身,靠的是突出奇招,在二○○五下半年推出性能大幅改善,還附加視訊功能的的二○八五系列。
二○八五創造空前的成功,一時間,華強北大小廠牌紛紛倒幟,不管是像iPod或其他奇形怪狀的數位隨身聽都多了個可播放動畫的郵票大小的彩色螢幕,而且都是「炬力inside」。
這是炬力充分發揮「主場優勢」的結果,當時所有美國、台灣大廠都致力研發能讓隨身聽變成隨身「看」的視訊產品,但價格始終居高不下。熟悉市場的炬力卻搶先推出解析度較差的廉價版本,完全切中中國基層喜新厭舊,而且「有就好」的消費心態。
這讓同業傻眼:原來這樣也行?「一時間大家都追趕不及,」力群科技行銷企劃部長吳瑞彬分析。
炬力是陸皮台骨?
李湘偉承認,炬力的成功有相當多「運氣」的成分,「MP3這個產業很多人一開始就看錯了。」
回顧數位音樂發展歷史,早期MP3格式音質遠較CD格式為差,因此被許多業界人士判斷為小量的「過渡產品」。再加上技術門檻不高,以凌陽為首的台灣大廠根 本不把MP3放在眼裡,研發精英都投入數位電視、3G手機、次世代寬頻等高難度產品,但炬力卻是全力押寶MP3,「我們是真正把一軍丟在這裡,」李湘偉說。
也因此,原本以多媒體技術見長的凌陽現在幾乎淡出影音播放器市場,「凌陽是大意失荊州,」一位台灣資深科技界人士評論。
但炬力一路走來,實在太有「台灣味」了,不論是多加功能但價格不變的「便宜大碗」產品策略,扶持白牌小廠的「鄉村包圍城市」戰術,甚至被美國對手西格碼特告上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的遭遇,都像是台灣消費IC大廠成功故事的翻版。
業界也一直傳說炬力是家「陸皮台骨」公司,連競爭對手認為是自己是和台灣大廠的「分身」作戰,「他(炬力)應該算是台灣公司吧!」凌陽發言人沈明義說。
二○○五年十一月在美國上市時,炬力的年報相當程度證實這猜測,董事會八個成員中有五個台灣人,包括由曾任職荷蘭銀行的李湘偉擔任財務長,及瑞昱創辦人及 主要股東葉南宏擔任CEO,葉南宏也是瑞昱董事長葉博任的二弟,兩人更是台灣半導體界有名的「兄弟檔」。而且,今年過年後,瑞昱技術長陳宣文也低調來到珠 海接任總經理。
也因此炬力與瑞昱的關係,也不免讓人聯想到艦與聯電的「友好企業」。關於這點,內部員工都不願多談,一位台籍主管便表示,「說多了,怕被調查局找去喝咖啡。」
其實在十多年前,炬力團隊初創時,帶頭的就是黃志堅、楊丕全等幾個剛退休的瑞昱創業元老。例如,當時大學剛畢業的李強便由曾任瑞昱技術副總的楊丕全召募進來。
由台灣老將和大陸年輕工程師組成的混血團隊,可說是炬力競爭力的來源。大陸工程師薪資約為台灣六成,可大幅降低研發成本,而業界公認大陸工程師「缺乏市場感覺」的弱點,正可由經驗豐富的台灣老將彌補。
但在兩岸關係緊張的關頭,與台灣的密切關係,也成為炬力最大的營運風險之一。由於IC設計是台灣投審會禁止投資的項目,炬力也只得在每年公布的年報告訴美國投資人,一旦台灣籍幹部被台灣政府認定能「控制或影響」炬力,「這些員工,包括我們的CEO(葉南宏),有可能被要求離開公司或者被禁止出境。」
雖然不知道有多少美國投資者被這段話嚇走,但身為大陸第二家到美國上市的IC設計公司,炬力在美國的股價一直偏低,始終在七、八塊美元徘徊,本益比還不到九,遠低於其他中國概念股動輒四、五十倍本益比。
原因美國投資者壓根子不相信在最先進的半導體公司領域,一家大陸公司能佔到多少便宜。「第一個他不相信你的技術能力,你賺錢,人家也不相信(數字)是不是真的,」李湘偉有點沮喪地說。
更重要的是,炬力得證明自己不不會像許多曇花一現的台灣公司,是個靠一個產品浮沈的「一代拳王」。他們將希望寄託在當紅的電子相框產品,炬力將在下半年上市的電子相框晶片將是美國廠家的三分之一價格,「他們太貴,我們要把他打下來,」李湘偉說。
陸專利申請數 將躍居全球第1 2011-11-18 旺報(楨:專利權大戰《海峽兩岸技術資源研究》《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
湯森路透集團16日公布「中國專利活動(Invented in China)」報告,預測大陸今年底年度專利申請數量躍居世界第1。
報告統計,大陸專利申請數從2006年時的一年不到9萬項,到2010年時已增至一年23萬項,5年內激增14萬項。其中申請專利最多的業別以電機設備、能源、數據通信、運算技術、製藥醫材居前5位。報告指出,大陸正不斷擴大創新活動領域,特別是在汽車和製藥領域。
科學論文量 全球第二
此外,大陸的科學文獻從2009年至2010年的年產出量增長62.4%,已發表科學論文排名全球第二,且科學文獻的篇均引用量也增長49%,顯見對智慧財產權執法在保護和萃取創新價值方面,質跟量都顯著提升。
對知識產權業內人士而言,這樣的消息並不突然,因為5年前,大陸在外觀設計、實用新型專利與商標數量已是世界第一,且年成長也是全球居冠。但業界認為,專利數量最多而非最強,提升專利的含金量及轉化率仍然是當務之急。
至於海外專利申請數量仍然偏低,遠落後美國和日本。報告指出,大陸在國外提交全球專利申請,只有5.6%被獲准海外專利權,遠不及美國的48.8%與日本的38.7%。大陸在國外專利申請獲准率雖然偏低,但呈穩步增長。
有利創新與競爭力
大陸媒體報導,專利保護是實現十二五計畫目標的核心部分,顯然大陸獲准全球專利申請來保護發明的水準,還不及其它智慧財產權意識較高的國家。
湯森路透智慧財產解決方案事業部總裁大衛.布朗說,大陸積極爭取國際專利,將有利競爭力與政府創新計畫。
依大陸發展國家知識產權戰略,訂出到2020年轉變為創新為導向的經濟體,因此提出《全國專利事業發展戰略(2011-2020年)》,配合十二五,目標在加快經濟增長、促進社會發展、增加每1萬人的發明專利數量以及將更大比例的GDP用於研發方面。
陸專利申請數 將躍居全球第1 2011-11-18 旺報(楨:專利權大戰《海峽兩岸技術資源研究》《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
湯森路透集團16日公布「中國專利活動(Invented in China)」報告,預測大陸今年底年度專利申請數量躍居世界第1。
報告統計,大陸專利申請數從2006年時的一年不到9萬項,到2010年時已增至一年23萬項,5年內激增14萬項。其中申請專利最多的業別以電機設備、能源、數據通信、運算技術、製藥醫材居前5位。報告指出,大陸正不斷擴大創新活動領域,特別是在汽車和製藥領域。
科學論文量 全球第二
此外,大陸的科學文獻從2009年至2010年的年產出量增長62.4%,已發表科學論文排名全球第二,且科學文獻的篇均引用量也增長49%,顯見對智慧財產權執法在保護和萃取創新價值方面,質跟量都顯著提升。
對知識產權業內人士而言,這樣的消息並不突然,因為5年前,大陸在外觀設計、實用新型專利與商標數量已是世界第一,且年成長也是全球居冠。但業界認為,專利數量最多而非最強,提升專利的含金量及轉化率仍然是當務之急。
至於海外專利申請數量仍然偏低,遠落後美國和日本。報告指出,大陸在國外提交全球專利申請,只有5.6%被獲准海外專利權,遠不及美國的48.8%與日本的38.7%。大陸在國外專利申請獲准率雖然偏低,但呈穩步增長。
有利創新與競爭力
大陸媒體報導,專利保護是實現十二五計畫目標的核心部分,顯然大陸獲准全球專利申請來保護發明的水準,還不及其它智慧財產權意識較高的國家。
湯森路透智慧財產解決方案事業部總裁大衛.布朗說,大陸積極爭取國際專利,將有利競爭力與政府創新計畫。
依大陸發展國家知識產權戰略,訂出到2020年轉變為創新為導向的經濟體,因此提出《全國專利事業發展戰略(2011-2020年)》,配合十二五,目標在加快經濟增長、促進社會發展、增加每1萬人的發明專利數量以及將更大比例的GDP用於研發方面。
中國大型數控機床獲得新突破開始出口德國
資料圖:齊重數控研的另一旗艦産品DMVTM1620×55/250L-NC 數控重型龍門移動立式銑車床。
東北網齊齊哈爾2011.11月23日訊 最近,齊重數控研發的高端産品SMVTM1600×30/250L-NC數控單柱移動立式車銑床通過德國客戶驗收准備發往歐洲,標志著齊重數控在高端重型裝備進軍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取得新的突破。據了解,該數控機床最大加工直徑達16米、最大加工高度3米、最大工件重量250噸,爲國內機床企業出口國外的規格最大的機床産品之一。目前,歐美等發達地區積極倡導綠色能源替代傳統能源,16米數控車銑床將被應用于風力發電領域的機械加工。
http://mil.news.sina.com.cn/2011-11-28/1410675353.html
浙臺合作 海峽兩岸聯手打造機床制造基地
新華網杭州 2004年11月18日電(記者裘立華)中國機床工業協會陳長年18日說,浙江和臺灣兩地緊密合作,將促使浙江成爲機床尤其是數控機床的制造基地。陳長年在此間舉行的首屆機床工業發展(杭州)論壇暨浙臺數控機床行業合作研討會上說,浙江省許多産品的上下遊鏈條完整,這是引進臺灣機床産業鏈的基礎。研討會由浙江省經濟貿易委員會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辦,包括臺灣著名機床制造商——友嘉、金豐在內的海峽兩岸50多家企業與會。
臺灣友嘉實業集團總裁朱志洋說,這次研討會就是把衆多臺灣和大陸的配件制造商集中起來,建立浙江數控機床零部件采購戰略聯盟,吸引臺灣及世界各地數控機床零部件制造商來浙江建廠,形成一條完整的産業鏈,同時籌劃建立浙江機床協會,籌建浙江數控機床零件産業園。經過20多年的發展,浙江省從原來的機床制造小省演變爲制造大省,僅次于遼寧,與山東、江蘇並列第二集團。今年1-9月份,浙江共有機床企業191家,産品銷售收入51.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2%。臺灣目前已成爲全球機床關鍵零組件的重要供應基地,年出口機床零組件8-10億美元。2004年,臺灣工具機業生産預計爲26億美元,出口約爲21億美元。陳長年說,今年大陸機床生産總值將突破50億美元,超過意大利居世界第三,市場消費額將突破90億美元。目前世界機床生産正加速向大陸轉移,其中臺灣機床廠商整體性向大陸轉移,已有超百家企業在大陸開設企業,占相關行業臺商總數的近50%。同時,大陸機床生産企業邁向國際化的步伐也在加快,大連、上海等地的一些企業先後收購美國、日本的公司,沈陽的企業還將收購歐洲的公司。
台灣區機器公會發布最新預測,對於明年工具機產業景氣趨於保守,第一季接單並不樂觀,預期要到第二季以後才會回溫,全年出口成長幅度僅約10%。
目前國內主要工具機廠到年底前仍處於滿單狀況,亞崴累計在手訂單還有15億元、程泰與台中精機約10億元、東台未交訂單20億餘元、福裕與瀧澤科約9億元,高鋒也還有5億餘元訂單尚未消化。
台灣區機器公會總幹事王正青說,今年工具機產業景氣上半年暢旺,下半年雖遭遇歐債危機,大陸緊縮銀根,以及新台幣匯率波動等不利因素,但全年出口金額仍可望達成40億美元目標,較去年成長逾33%。
泰國急單開始出貨 工具機廠Q4營收可望進補 2011/11/24 精實新聞
隨著泰國大水慢慢退去,有工具機業者表示,從11月中已開始陸續出貨至泰國,推估年底前便可將大部分訂單消化完畢,有了泰國急單挹注,Q4營收可望持穩,而也有業者表示,目前客戶仍在清點受損設備,推估明年1月以後才會開始出貨,甚至有些生產較耗時的機種,可能要到明年Q2才會出。據了解,工具機廠目前普遍都接到上千萬元泰國急單,有些工具機廠更接到上億元訂單,業者表示,雖然下半年接單趨緩,然在泰國急單挹注下,Q4產能仍可望滿載。
東台(4526)表示,公司從11月中開始陸續出貨泰國急單,預計11月出掉一半的訂單,12月再將剩餘部分消化完畢;而在泰國急單挹注下,東台11月營收看增。
程泰(1583)則表示,泰國追加訂單量達百台,量相當大,而公司Q4產能原本就相當吃緊,很難在短時間內備好交給泰國的機台,加上泰國水退後,工廠仍需一段時間整理,因此公司推估,泰國訂單不一定能在今年底前出完,將陸陸續續出貨到明年Q1。
而富強鑫(6603)則接獲來自泰國上億元訂單,公司預估,2/3訂單將趕在今年底前出貨,預估明年Q1就可將所有訂單消化完畢,在泰國大單挹注下,富強鑫Q4營收可望持穩。
而亞崴(1530)表示,大水退去後,工廠還需花費一段時間整理環境、重接線路,並詳細盤點損失的機台數,亞崴指出,由於當地工廠以日資為主,第一時間多向日本工具機廠商下單,接著才會輪到台灣工具機廠,而亞崴表示,有些工廠也可能趁此機會淘汰老舊機台,一舉更新為新型機台,因此所需的機台數與機種仍待統計,推估明年1月中以後才會大量出貨。
上銀(2049)則指出,公司在泰國大水陸續退去時,就已經開始交貨了,上週出去了一批貨,本週也有一批貨出去,上銀表示,泰國機械產業才剛起步,目前占上銀營收比重也還很少,不過發展潛力相當大,上銀表示,今年泰國地區銷售額將可較去年倍增。
上銀表示,泰國市場相關客戶如位於泰國的日本客戶、泰國代理商、日本工具機廠的泰國客戶等,目前都已經陸陸續續出貨了。上銀表示,諸如線性滑軌、滾珠螺桿等零組件,生產時間約需2~3個禮拜,組合件則需1~1.5個月,上半年客戶擔心拿不到貨,拚命下單,導致上銀從接單到出貨的時間,最長拉到6個月,而現在生產則較有餘裕,加上有些客戶也不急著拿貨,因此可優先交貨到泰國。 2011-11-29 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