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06 06:00:56阿楨

啥是連動債


啥是連動債?運動彩券的一種嗎?

你連「連」「運」都分不清嗎?前者是「投資」、後者是「賭博」啦!

有差嗎?在資本主義(真有《賭博資本主義》一書,他日觸及資本主義時,再一併評)和人性好賭下,「投資」「投機」「賭博」三者有本質之分嗎?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0876975/20070717062520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5288998/20070430064919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6092525/20070512103244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6092499/20070512103148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3099334/20070817062604

百人虧上億 連動債投資變地雷>中時08.04.14 謝錦芳、張子嫻

美國次貸風暴導致經濟陷入嚴重衰退,台灣許多投資連動債的退休族成為次貸受害者,一百多名投資人最近向本報投訴,他們總損失上億元,銀行銷售連動債時只講好的一面,讓他們誤以為是百分百保本,結果卻損失慘重,他們將集體向中國信託商銀討公道。
而據估計,國內連動債商品總計超過兆元,近年各家銀行在強調財富管理的政策下,都賣出不少連動債商品。投資者到底損失多少,至今仍無統計數字;但業界認為,這可能是下一個金融界的「地雷」。
中信銀亂賣 退休族存款泡湯
去年自軍中退休的游紹雄是連動債自救會會長,當初聽信理財專員的花言巧語,把五百多萬元退休金全部投入連動債,結果現在「剩下多少錢都不知道」,因為中信銀寄來的對帳單明細,有三檔連動債的淨值是多少都未列出來,另二檔則跌到剩下不到三成,如今,退休金全部泡湯,真不知下半輩子怎麼過。
「我以為債券比基金或股票安全,怎知道會跌得這麼慘?」游紹雄說,這段時間他認識許多和他一樣遭遇的退休族,由於求助無門,有人因此離婚,有人難過得想上吊,他因此集合百餘同是退休族的受害者,總計損失金額逾一億元,希望中國信託給一個交代。
根據金管會統計,全國財富管理總資產約八兆多元,其中一四%是投資連動債等相關衍生商品,總額約一兆多,過去一段時間,本國銀行及外銀理專都積極推銷連動債商品,在次貸風暴後,金管會、銀行公會最近接獲數百件理財糾紛。游紹雄說,有類似慘痛經驗的人有一缸子沒站出來,他們不知該怎麼辦。
受害人李媽媽拿出中國信託理財專員提供的「三年期石來運轉連動債券」簡介說,當初理專強調這個報酬率很高,主要投資的是石油相關商品,前半年固定配息八%,一年就是十六%,李媽媽聽了就動心了,把郵局裡的退休金三百多萬元全部領出來買這檔連動債。
「石來運轉」暴跌 只剩一成七
「石來運轉連動債」經過二年多,目前淨值只剩下面額的十七%,當初一百元的價值,現在只剩下十七元。李媽媽實在搞不懂,國際油價不是一直漲嗎?大家都看好石油,這檔連動債怎會跌這麼慘?
依「石來運轉連動債」的簡介,連結的標的包括高盛熱燃油指數、高盛汽油指數、高盛天然氣指數、高盛原油指數等四檔,如果連結的指數漲到十二%,就可以鎖住利潤在二十%,看起來幾乎是穩賺不賠,可是其中暗藏玄機。原來,簡介中有一個條件,意思是如果指數價值跌幅超過四十五%,就不是百分之百保本,許多投資人根本沒注意,也搞不清楚這是什麼意思。
從職場退休的羅素美說,前年七月她在中信銀理專介紹下買了「巴克萊二年台幣糖指數連動債」,每年配息十%,她以為百分百「保本」,沒想到一個月後就跌到淨值的四成。當初理專說,國際農產品價格看漲,沒想到買了一個月就跌這麼多,她認為,這個產品設計有問題。
設計有問題 保本變不保本
游紹雄說,理財專員只說好的一面,一年報酬率是六%,比定存好很多,他才把第一、慶豐、郵局的定存解約,轉到中信銀,不料,事後才發現,合約中有許多玄機,例如「下限價格為六六%X期初價格」,意思是如果價格跌破四十四%,那就不保本,但理專說,「不可能跌破的」,所以他才買那麼多。去年八月,美國次貸風暴橫掃全球,游紹雄發現,今年三月,連動債的價值只剩下五成,四月跌到三成以下,他的退休金全泡湯,這幾天下來,他擔心得睡不著覺,向中信銀申訴,卻沒有回應。
他事後才發現,合約書中有一項「本人充分了解本投資產品於到期時,存有百分之百的損失」,但他事前跟本沒有「勾選」,合約也沒有審閱期,他覺得理專很不負責任,事前都沒說清楚,這對他很不公平。

連動債連結多樣標的>中時08.04.14謝錦芳

連動式債券是一種變化多端且複雜的衍生性商品,英文是Structured Note,其連結的標的可以是利率、匯率、股票、主要金融市場指數如道瓊、那斯達克、一籃子股票、單一股票、黃金、石油指數等各式各樣的標的,通常以外幣計價。依連結的標的物不同,可以區分為「股票型指數連動債券」及「利率型連動債券」。
國內自二千年起開始流行連動債,主要透過銀行與保險公司銷售,投資時間較長達十年,短則一年。近年來保險公司熱賣的投資型保單,有許多是連結海外的連動債產品,由於風險高,無知保戶買了,不僅沒保障反賠掉本金,引發許多糾紛。

當紅炸子雞 契約藏玄機>中時08.04.14謝錦芳/新聞分析

「投資本來就有風險,客戶當然要自行承擔損失。」這是投資的基本原則;但問題是,當初理財專員引導退休族買連動債時,是否未善盡告知投資人風險?是否有明說客戶要承擔風險與損失呢呢?這麼複雜的衍生商品,可以賣給毫無風險意識的老人嗎?
卡債風暴之後,各銀行全力開發財富管理業務,佣金超高的連動債成為當紅炸子雞,缺乏金融專業知識的退休老人則成為被坑殺的肥羊。從投資人的慘痛經驗中可以發現,各家銀行銷售連動債過程中,充滿了資訊不對稱,一方是舌燦蓮花的理財專員,一方是對連動債一無所知的投資人。
許多退休老人不清楚契約內容,在理專「甜言蜜語利多引導」下就簽了字。其實,契約第一條就是「本人已充分了解下列產品特性與條件」,其中亦載明「本債券為不保本型債券,委託人於到期時有可能百分之百損失原始信託金額」。不過,連動債是非常複雜的衍生商品,這些退休老人,即使當初有細看,也不一定看得懂。
連動債契約密密麻麻,第二條是「本人已充分了解並同意下列產品相關投資風險」,其中,發行機構不提供百分之百本金保證,亦不保證產品到及最低收益。這回發生問題的連動債以一至三年的短期債券居多,許多退休老人以為買個一年期的短期連動債,風險較低,但還是賠慘了。
以「JP一年期台幣投資大亨連動債」為例,去年五月十五日發行,連結標的是七檔金融股,主要是知名跨國投資銀行,其中包括高盛、美林、摩根士丹利、花旗、瑞士銀行、巴克萊等七家,去年八月次貸風暴延燒,這些金融股跌得慘不忍睹,買到這檔連動債的投資人當然賠慘了。
一名外商投資顧問指出,連動債屬衍生金融商品,在國外這種複雜的商品,其銷售對象以專業法人機構為主,在台灣,卻由理財專員強力推銷給沒有金融常識的散戶,實在很沒良心。銀行理專把這種高風險的連動債推銷給退休族,難道不是存心坑殺無知老人?
總額高達一兆元以上的連動債相關產品,透過銀行、保險等通路銷售給無知的一般大眾,在金融資訊不對稱情況下,這些投資人先天就站在弱勢的一方,主管機關金管會不能放任不管。如今亡羊補牢,金管會應嚴格約束各銀行,趕快提出一套分級管理辦法,否則亂象只會越來越嚴重,連動債也將成為卡債之後,另一個風暴。

當心條件式保本、外幣匯損>中時08.04.14張子嫻

市面上連動債產品千百種,有美元、澳幣等不同幣別計價,配息高低也不同,投資年期更是長短有別,遠東商銀財富管理部業務副總張小倩表示,買連動債之前,一定要先搞懂連動債的投資風險,大約占資產比例一成就好,避免把所有資金都投入。
銀行公會諮詢及消費者服務中心表示,近年連動債的客訴件數以倍數成長,許多產品的包裝及銷售時的話術,都讓投資人看不清投資風險,因此購買連動債時,建議無論是理專或投資人皆可錄音,不然投資人一旦簽字,就代表完全接受合約條件。
張小倩表示,許多民眾將退休金或者是畢生積蓄一股腦兒投入連動債內,事實上是不恰當的做法,任何投資行為都要重視資產配置,而以連動債來說,大約占個人資產比例一○%左右較恰當,且確定這筆資金短期間不會使用。
第二點就是,搞清楚購買的連動債是「百分之百保本」、「部分保本」,還是「條件式保本」。「百分之百保本」就是除了投資期間固定配息,到期後更會無條件百分之百將本金歸還給投資人,但這中間一旦發行機構「提前贖回」或是投資人自行提前贖回,就不保證百分之百保本。
有的連動債是「部分保本」,就是到期後只保證百分之多少的本金,如七○%保本;至於「條件式保本」則是只要不跌破下檔保護即保本,一旦跌破下檔保護,則完全不保本,有可能賠到本金全部變成零。不少慘賠者都是這類條件式保本,但理專都強調百分之百保本,對下檔保護的條件則都對投資人說「不可能跌到這種地步」,也因此套死不少人。
「漲太多的貨幣,風險相對高」張小倩說,目前有許多連動債,都捨棄疲弱的美元,改發行以澳幣計價的連動債,但到期後,計價貨幣是否能夠持續強勢才是關鍵,例如目前強勢的澳幣,在連動債到期時,一旦澳幣兌台幣走弱,投資人就得面臨匯損風險。
「在簽名購買連動債前,先問最差的狀況本金會多少拿不回」張小倩表示,在市場狀況最糟的時候,任何人都有可能賠錢,連投資大師巴菲特及羅傑斯也都不例外,因此問清楚最糟情況,判斷是否可以承受才簽名,因為一切都以合約及簽名為主。

你也可以成為「連動債」理財高手

財富人生 2008/04/18 次級房貸風暴掀起一波波全球性股災,當然也延燒到島內,讓大批資金從股市、基金市場撤退,沒想到卻意外造就「連動債保單」大熱門。十家中、外商壽險公司,在今年前兩月,大口吞進近700億元的銷售熱潮,這種金融商品的理財魅力到底如何? 【文/丁寶楨】

同樣都是「連動債」,銀行業銷售的「不保本」連動債,相對卻已乏人問津,沒幾個投資人敢碰,但「連動債保單」卻在市場所向披靡,怎麼回事?兩個理財關鍵,第一、連動債保單強調「保本」,第二、連動債保單喊出的報酬率,實在太迷人了。
連動債保單都強調「保本」,表示投資人在這張保單滿期時,可以拿回當初所有投入的本金,這在全球股災時期,對投資人來說,是最起碼的資金避風港;但光是保本,還是不能滿足台灣投資人的胃口。
連動債保單賣相會好,說穿了,其實投資人就是看一個term,那就是「total return」、滿期報酬率,目前市售大部分連動債保單,滿期報酬,平均都喊到150%以上;投資人才不管什麼時候會拿到這樣的報酬保證,一看到保單會有這樣的報酬率,先買再說。
某家大型銀行理財專員就透露,她有一名客戶,贖回千萬元的海外基金後,本來放在帳戶裏,想參加其他銀行的高利活存專案,後來發現有這種連動債保單,打電話來說,要投資1,000萬元,理專告知大客戶,滿期報酬150%,是在6年後保單到期,才拿的到,客戶沒想太多,只說「先買再說」。
其實,現階段,買連動債保單,即使保本,還是有很多投資人搞不清楚部分投資細節,這種未明狀況,就像前兩年大熱的「不保本連動債」產品一樣,也是灰色地帶太多,最後客訴爭議案更多。
讀完以下是連動債的重點迷思,你也能成為連動債專家。
迷思一 :連動債縱使屬「保本型」,但並不保證「保息」,這是買保本連動債最大的盲點鎖定新興市場未來題材
就有一位投資人,最近向媒體和主管機關、金管會投訴,他總共投資2,000萬元,在一家民營銀行買了檔「保本連動債」,決定投資時,理專把配息狀況,講的跟真的一樣,沒想到才開始領配息沒多久,他就收到銀行一紙通知,因為「全球股災、投資不如預期」,從今年二月起,這支產品不再配息。
這名投資人非常不高興,他覺得銀行在銷售時,根本沒講清楚,他買的產品,是6年後才到期,現在就沒配息可領,如果今後都不配息,那這大筆資金,還不如放在存款帳戶中。
他找上銀行抗議,想要拿回本金,但銀行說,因為保本連動債「到期」才保本,現在要提前贖回,至少要先損失5%本金,眼看100萬元就會沒了,他一點都不甘心,現在還在申訴中。
銀行理專指出,如果連動債商品中,是寫「固定配息」,代表會配息,但如果購買文件上「目標配息」或是「預定配息」,則是「有條件」配息,條件沒達到,例如上述的「全球股災、投資不如預期下」,就可能無法配息。
迷思二:壽險業喊出的連動債保單「滿期報酬」,其實都要先扣除各項費用率。
目前包括台灣、富邦、新光、國泰人壽,都有6或7年後,可拿回150%到163.8%滿期報酬的連動債保單,這個150%到160%的報酬率,要先扣掉100%,這部分,是屬於投資人拿回來的本金。
若以一張7年滿期報酬達160%的保單來看,一年報酬好像近8%,但其實要先扣掉附加費用率,目前業界多收取3%到5%,部分連動債保單,每個月還要再扣除100元帳管費,一年就是1,200元,扣來扣去,真正的報酬率,一年已經從8%降到5、6%左右。
因此,購買連動債保單時,除了看這個亮麗的報酬數字高低之外,消費者記得要問清楚各項費用支出等實際狀況。
迷思三:連動債保單的「滿期報酬」,是滿期才拿的到,投資期間內,並不配息。投資人要確定自己能否忍受這麼久,才拿到配息。
國泰人壽今年前兩月,連動債保單大熱賣,總額超過300億,本來這張7年期的保單,要到期後才能拿報酬,但國泰人壽卻在投資初始,就先發放配息,原來這筆「配息」,是來自發行機構、投資銀行的現金回饋。
業界認為,國泰人壽此舉,旨在回饋保戶,因為投資銀行的現金回饋,多半只回饋到壽險公司身上,壽險公司要不要與保戶雨露均霑,要看保險公司的政策;如果你買的保單,有這種現金回饋,至少在漫長的報酬率等待期間中,先有甜頭可嚐...

9/1後賣的雷曼連動債 銀行全賠>中時08-10-24陳怡慈
 
     為回應外界批評金管會處理連動債慢半拍,金管會檢查局長鍾慧貞昨在立院財委會答詢時指出,前天內部會議已決議,由雷曼集團發行或保證的連動債,如果日期在九月一日以後,銀行必須全賠。鍾慧貞表示,符合這類情況的連動債檔數不到兩位數,金額不超過十億元。
     除了「九一條款」外,考量連動債的贖回閉鎖期達二至三個月,鍾慧貞說,如果有六月或七月發行的雷曼連動債,投資人因「閉鎖期」問題無法贖回,這部分也必須全數賠給客戶。
     因閉鎖期無法贖回也須賠
     國內銀行賣的連動債,全都是「代銷」方式。雷曼連動債發行檔數與金額前三大分別為:中信銀、台新與與第一銀;據悉,中信銀有兩檔九月一日以後發行的雷曼連動債,金額三億元左右,投資人約三百五十人,若要全賠,對該行今年財富管理業務獲利有一定程度影響。
     台新銀個金事業群資深副總林尚愷則表示,今年三月份,雷曼的股價從每股五十幾美元掉三十幾美元後,台新就洞燭機先,停止引進雷曼發行或保證的連動債,第一銀個人金融事業群副總薛淑梅也說,該行並沒有九月以後發行的雷曼連動債。
     資深業界人士透露,九月一日後上架的雷曼連動債,除了中信銀,另有高雄銀與台中商銀,高雄銀金額比中信銀還多,約六億元左右。
     金管會回應連動債糾紛被立委認為不夠積極,砲聲隆隆下,昨日傍晚委員會決議通過,決定對連動債商品審查祭出霹靂手段,包括:連動債不能分割銷售,連動債的海外發行地不論採公募或私募,引進台灣銷售時,都必須經信託公會審查後,報金管會備查。
     也就是說,銀行或券商賣連動債,將從目前的「放任制」改成「審查制」,此外,連動債的國內銷售門檻應比照國外,例如,倘若國外的發行機構在募集時規定,不能賣給一般投資人,來台銷售時也不能賣給一般投資人。
     中信銀、高雄銀、台中銀都有
     所謂「分割銷售」,金管會法律事務處處長郭土木解釋,假設國外賣連動債每單位要二十五萬美元,國內的投資門檻就必須訂在二十五萬美元,不能切割成每單位投資門檻五十萬元台幣或十萬元台幣。
     另外,金管會也將參考目前的境外基金管理模式,未來國外連動債商品在台銷售,需由在台分支機構或委任總代理辦理,提供投資人與國外發行機構的聯繫窗口。
亡羊補牢 賣連動債給「門外漢」 全額理賠>中時08-10-24陳怡慈
     銀行賣連動債賣出一大堆問題,立委要金管會硬起來!在金管會主委陳樹點頭答應下,立院財委會昨決議通過,未來銀行若把連動債賣給「門外漢」、賣給高齡投資人但沒錄音或覆核,或是主動銷售連動債,若被發現有這些違規行為,銀行必須全額理賠。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棟樑表示,此一決議,可以回溯至今年四月「連動債自律規範」開始實施時適用。
     立委費鴻泰指出,金管會政策指導下,銀行公會今年四月通過連動債自律規範,其中一條簡稱「門外漢條款」,要求銀行必須自行訂定連動債銷售規範,舉例而言, 買連動債的人如果沒有財經科系背景、沒有取得金融相關證照,就必須通過銀行內部檢測,也就是說,連動債商品不能賣給「門外漢」。此外,如果賣連動債的商品存續期間,加上投資人的年齡,兩個數字加總超過七十,必須先讓客戶簽署風險聲明書,另外,銷售過程中必須錄音,如果無法錄音,則必須經過第三人覆核。不過,這項規定並沒有罰則。
     費鴻泰昨舉國泰世華銀把連動債賣給八十四歲的老太太,明顯違反規定,金管會卻一無所知,痛罵金管會銀行局「麻木不仁、惡劣透頂」。費鴻泰說,今年八月間,國泰世華銀行主動銷售一檔連動債給定存快到期的一名八十四歲的老太太,鼓動她將十萬美元的定存轉買「保本、利息更高」的連動債,「根本就是金光黨!」立委羅淑蕾也譏諷:「保本、保本,根本就是『保證賠本』!」
     不僅如此,費鴻泰說,金管會今年六月發布「加強信託業辦理受託投資國外有價證券業務」的措施,規定銀行不可以主動推介特定國外有價證券給一般大眾,也就是說,銀行不可以主動推銷連動債,但實際狀況是,還是有很多銀行違反規定,主動跟靠定存過日子的公教人員、老阿公、老太太推銷連動債。針對銀行不當銷售連動債,財委會最後通過重要決議,銀行違反「門外漢條款」或主動推介連動債給一般大眾,若發生糾紛,銀行必須全部理賠,否則金管會可立即停止銀行從事該項信託業務。
 
劉揆:連動債要究責 市場譁然>中時08-10-25何醒邦(楨:看星港
 
     行政院長劉兆玄昨在立法院公開表示,要追究誰開放連動債的政治責任,金融市場一片譁然,銀行財富管理資深主管昨表示,劉兆玄不能因為自己投資連動債失利,慘賠上千萬元,就說這種沒常識也沒知識的話。
     該名人士昨說:「追究,要怎麼追,追到底你會發現,開放連動債的是央行總裁彭淮南,難道劉兆玄要把我國財金官員中,唯一一位連續四年評比得到A等,全民共同擁戴的傑出財經官員給幹掉嗎?」
     民進黨立委余天昨日在立法院質詢時指出,連動債在國外只能賣給法人機構,不能賣給一般投資人,但台灣的銀行明知如此,卻拚命推銷給散戶,怎會如此?官方估計賣到台灣的連動債達八千八百億元,實際上銷售金額還可能超過一兆元。
     劉兆玄答詢時表示,「連動債是在前政府手上開放的,」他也說,這並不是推責任,金管會現在正在努力收拾後果,希望台灣能度過這一次的風暴,度過以後,還要追究過去政府連動債開放的責任。
     銀行財富管理資深主管說,國內銀行代銷連動債,引用的法源為「指定用途信託資金投資國外有價證券」,這項規定由央行頒布,銀行只要營業執照中,有這項核准項目,就可以代銷連動債商品,因為是信託架構,銀行等於受民眾委託下單,賣商品時不須要再申請審核。
 
誤導式銷售 星展將賠償投資人>中時08-10-24鄭漢良
 
     新加坡星展銀行總行昨晚在新加坡發表聲明,將向當初遭誤導式銷售而購買雷曼投資產品的客戶作出賠償,賠償額介乎三億六千二百萬到四億一千四百萬港幣。而星展香港分行今天也開始向部分客戶辦理賠償。
     星展銀行向新加坡和香港一共四千七百個客戶售出價值十八億六千萬港幣的雷曼結構性零售債券(連動債)。但這些債券與雷曼兄弟發行的所謂迷你債券,性質並不一樣。
     新加坡多間銀行昨天表示,計畫針對弱勢者全額買回雷曼投資產品。當地的匯豐金融建議對於老人和教育程度較低的客戶,全額買回所持有雷曼迷你債券。匯豐金融開出的條件是,戶口持有人的年齡必須在六十二歲或以上,學歷不能超過小學,聯名購買債券者,學歷也必須在小學或以下。
     新加坡的星展銀行和馬來亞銀行也承諾,將以最快速度處理弱勢投資者。
     港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梁鳳儀表示,歡迎星展銀行同意就一些未達標準的銷售,向雷曼票據持有人作出賠償。她呼籲其他銀行效法星展。
     但香港星展銀行高級副總裁朱伊蓮表示,香港方面不會以年齡劃一處理客戶結構性零售債券的賠償,而是按個別情況處理。她又澄清,不是所有客戶都會獲得賠償,該行會按情況審視,且最多總賠償金額約三億港元。
     香港銀行公會昨天發表聲明,代理出售雷曼兄弟擔保的迷你債券的銀行,可望在今年十二月開始向客戶回購有關的債券。

上一篇:一日減碳秀

下一篇:產學勾結?

阿楨 2023-09-28 07:15:20

儘管如此,美國仍決心維持其國際霸權,採取額外的手段試圖減緩其他國家經濟增速,正如早前它對付德日一樣,像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對亞洲四小龍所做的那樣——加征關稅、技術制裁、封鎖華為等等。因此,美國已成為生產力發展的雙重桎梏。
  美國的一系列直接或代理人戰爭不斷升級。許多規模較小的“混合戰爭”和常規軍事行動,比如1999年轟炸塞爾維亞、2001年入侵阿富汗、2003年入侵伊拉克、2011年轟炸利比亞和現在在烏克蘭引入代理人戰爭。
  除了實際的戰爭,美國越來越多地訴諸技術抵制,不僅切斷了本國公司,也切斷了盟友與中國等關鍵市場的聯繫,迫使華為退出盟友電信系統的壓力增加了他們的成本,美國通過控制美元實施單邊制裁,非法扣押俄羅斯外匯儲備令眾多國家中不安。
  一些國家直接受到美國制裁或軍事行動的威脅,如伊朗、俄羅斯、朝鮮、古巴、委內瑞拉等國,一些國家正在遭受美國加征經濟關稅、抵制或未來軍事行動的威脅,最典型的是中國,以及越來越多的一些國家,它們只是想繼續發展經濟,但受到美國的阻礙。這有助於解釋為何150多個經濟和政治制度截然不同的國家加入了“一帶一路”倡議,數十個國家希望加入金磚國家——越來越多的國家,特別是全球南方國家,想方設法脫離美國的單方面的命令,獲得獨立自主的發展空間。它們不是從“親華”、“反美”或這些政策的任何組合開始的。他們只是對幫自己國家謀發展感興趣。
在與中國的接觸中,這些國家發現中國不僅在進行雙贏貿易,而且是資本淨出口國。如圖5所示,自1992年這30年來,中國一直是資本淨出口國。因此,各國發現,中國不但不是生產力發展的桎梏,而是生產力發展的潛在助推器。美國是生產力發展的枷鎖,中國則會是幫手。

阿楨 2023-09-28 07:01:11

羅思義:全球發展的最大絆腳石,是美國的寄生性資本主義 2023-09-27觀察者網
前倫敦經濟與商業政策署署長,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導讀】本文是筆者為觀察者網主辦的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演講稿的加長版。為什麼150個經濟戰略、發展水準和政治制度極具多樣化的國家會加入一帶一路?還有數十個國家排隊加入金磚國家。
  資本主義一直在演變
帝國主義國家將世界劃分為相互競爭的正式或非正式殖民帝國——這些國家之間的鬥爭最終引爆了一戰到1945年二戰結束時,美國取得勝利。美國主導的全球化資本主義體系與前資本主義體系截然不同,生產力發展超越了前殖民帝國時代的資本主義。美國投資占GDP的20%, 70年代末的日本投資率30%或更多。因此,美國逼迫這些國家降低投資水準,這一過程在拙文《它曾成功“謀殺”了德國、日本、四小龍,現在想要勸中國“經濟自殺”》中有詳細分析。
  資本主義的世界都是由一個大國主導——從18世紀末到1914年是由英國主導,19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規模超過了英國,到1913年,美是英兩倍多,到1945年是五倍。
  國際金融結構也隨著經濟生產主導地位而改變,在英國1931年停止英鎊與黃金的兌換之前,金本位制一直主導國際金融體系。1945年起,美國成為世界貨幣。英美的經濟發展進程如出一轍,在其經濟主導地位達到巔峰時,不僅能為其國內投資提供融資,還用於對外輸出資本。
  1913年,英國資本占GDP的18%,但國內投資9%。因此,英國19世紀維護國際主導地位靠的不僅是英國艦隊,還依賴於經濟投資和對外援助。但美國的崛起和英國在一戰中經濟受損,到1931年,英國發生了逆轉,不得不從他國引進資本,成為世界經濟的寄生蟲。因此,美國因此不僅可以通過暴力戰爭鞏固其國際霸權,如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以及多次政變,還可以通過援助:二戰後援助歐洲的馬歇爾計畫、古巴革命後在拉丁美洲成立進步同盟,越戰期間扶持亞洲四小龍等等來達到其目的。但是,正如圖2所示,到20世紀70年代末,美國已不能創造足夠的資本為其國內投資提供融資,而是變得依賴其他國家的資本流入,成為世界經濟的寄生蟲。

阿楨 2023-02-07 08:41:27

「對不起,本公司沒錢了!」這17家保險公司搖搖欲墜 2023-02-06 聯合新聞網

保險公司協會每年都會藉助所謂的償債比率來檢查壽險公司的穩定性。償債比率低於100,就是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BaFin)該進場時候。以下是2019年償債比率跌100點的保險公司:
• HDI人壽保險(HDI Leben,96%)。
• 胡克—科堡人壽保險(HuK Coburg Leben,94%)。
• ERGO人壽保險(ERGO Leben,80%)。
• 康科迪亞人壽保險(Concordia,80%)。
• 慕尼克協會生活(Münchener Verein Leben,80%)。
• 卡爾斯魯厄人壽保險(Karlsruher Leben,78%)。
• 新人壽保險(Neue Leben Lebensversicherung,73%)。
• 德貝卡人壽保險(Debeka Leben,68%)。
• 巴伐利亞公務員人壽保險(Bayerische Beamten Leben,62%)。
• 奧爾登堡公共人壽保險(Öffentliche Lebensversicherung Oldenburg,58%)。
• 法蘭克福人壽保險(Frankfurter Leben,42%)。
• VRK(33%)。
• PB 人壽保險(PB Lebensversicherung,31%)。
• 國家生活援助(Landeslebenshilfe,21%)。
• 萊茵人壽保險(RheinLand Lebensversicherung,19%)。
• 南德人壽保險(Süddeutsche Lebensversicherung,9%)。
(本文出自《史上最大投資機會》,作者:馬克‧弗利德里希)

保險公司破產 - MBA智庫百科
主要原因
放鬆保險控制:美國數家保險公司,包括 Integrity Insurance的破產。
缺乏良好的監管制度:比如,Transit Casualty所聘請的總代理,它在開曼群島同時經營一家不受監管的再保險公司。監管制度的變化也會引發破產,澳大利亞最近的立法已導致10家綜合保險公司停業。
忽視風險控制:倫敦市場的LMX螺旋上升表明,當保險風險不斷地在同一市場中的少數保險公司中再保險時,後果會如何。
過度依賴再保險:以英國二十大汽車保險公司Drake Insurance為例,因保費過低和缺乏再保險於2000年破產。
無法預料的索賠:美國世貿中心受襲事件是一個例子。石棉官司的索賠已迫使許多保險公司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