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03 06:21:19阿楨

一日減碳秀


明明是一日減碳秀,卻假四二二世界地球日之名為之!

別太認真,大凡xx日多是一日秀,君不見去前不也一日自行車秀嗎?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5111999/20070428064114

走路、吃素、熄燈 官員昨天好環保 【聯合報╱記者連線報導08.04.23

為響應四二二世界地球日,不少機關首長昨天都捨棄公務車,改搭捷運或步行上班;立委還發起吃素食減碳運動,減少牲畜飼養,降低廢氣排放,內定出任環保署長的台北市環保局長沈世宏建議,未來各級學校可試辦一個月吃素一天,讓愛護地球的教育意義向下扎根。
行政院長張俊雄、副院長邱義仁和秘書長陳景峻昨天都茹素一天,新聞局長謝志偉和環保署長陳重信則一同步行上班。行政院也發函所屬機關,中午午休時「熄燈一小時、關電梯一小時」。
國民黨團不開冷氣不打領帶
國民黨團書記長謝國樑昨上午穿著白襯衫、未打領帶舉行記者會,他表示為配合世界地球日,昨天全體黨籍立委不穿西裝外套,也不打領帶,黨團辦公室也不開冷氣,並且將連署提案減碳節能公約在院會通過。立法院將建請各行政機關,力行下班後拔除電源插頭。
立委籌備就素愛地球基金會
立委林鴻池則與台北市議員李新共同主持了一場響應吃素抗暖化的健康素食品嘗會。林鴻池指出,台灣近年溫度上升了攝氏一點三到一點四三度,而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名全球廿二名、亞洲第九,呼籲國人能廣用素食來對抗地球暖化。他也計畫在六個月內籌備成立「就素愛地球基金會」,推廣素食、建立安全衛生的素食飲食環境。
台北市長郝龍斌與公館國小師生一同在校園內種下象徵希望的「台灣欒樹」,並簽署十大減碳宣言,推廣「將傳統燈泡改成省電燈泡」、「開窗通風、夏天冷氣控溫」、「隨手關燈拔插頭」、「每周一天不開汽機車」等行動。市府四十多位首長也各自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到捷運市政府站和郝龍斌會合,再步行到市府。
台中副縣長帶隊走路上班
台中縣副縣長張壯熙則與五十多名搭火車、公車的同事,從豐原火車站走到縣政府上班,許多縣府員工看到浩浩蕩蕩的隊伍驚訝說:「原來有這麼多同事和我一樣是通勤族」。張壯熙說,自己若無特定行程,早上會步行到縣府上班,節能又能健身。
不少學校學生也主動配合地球日活動,豐原高中多數班級自行表決中午全班吃素一餐;豐原高商則是強制限水節約,學生沖馬桶、洗手不便大聲叫苦。
台中慈濟醫院全體同仁推動「蓮步款款」愛地球多走路活動,昨天驗收成果成果,二百四十五位同仁一個多月來共走了四千四百六十萬九千九百八十九步,不僅消耗自身的卡路里,且也相對節省許多能源。

直言集》一日行情能減多少碳 【聯合報╱記者朱淑娟】

地球日,平常坐慣黑頭車的大官們,突然又是騎單車、又是搭捷運、中午還來客素食餐抗暖化。民間團體也是又點燈、又暗燈的,熱熱鬧鬧像辦喜宴,只怕是減碳不成、反倒增加許多碳足跡。如果我們的地球日老是搞這種「一日行情」,究竟能減多少二氧化碳?
生活中的確應落實節能減碳,但現代社會要教民眾回歸沒冷氣、沒電梯、不點燈的生活已不可能。如何讓民眾把「聰明消費」的觀點用到「聰明使用能源」,鼓勵企業生產節能產品、民眾善用節能設備,享受同樣的生活卻能省下一大半的水電費,才是正確之道。
但政府平常懶於宣導節能方法,放任台電一直想擴張電廠、用人民納稅錢補貼高耗能產業濫用水電。到了地球日才教民眾不吃肉、不開車、過原始人的生活。這種流於作秀的節能,如何讓人打從心裏想過節能省碳的生活?
總統當選人馬英九提出造林原是美事,但荒謬的是,所有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企業,一方面大排特排、一方面提出以造林來減碳。問題是真要抵掉這些汙染,只怕是把台灣種滿樹都不夠。政府不節制企業,就算全體台灣人都不用電,也只能減掉一成的二氧化碳排放。
地球日過了,搭公車的官員今天起又鑽進黑頭車,昨天的素便當也換成雞排、排骨飯,關掉的燈、電梯、冷氣又運轉。
希望從地球日出發,官員們不要再搞這種「一日行情」,要徹底檢討整產業結構、不再放任企業汙染,真正帶頭做起,才能讓民眾口服心服地在生活中落實節能省碳,台灣才會「天天都是地球日」。

每天地球日,無處不環保【聯合晚報╱社論】08.04.21

明天是世界地球日,全球各地都出現各種環保號召,台灣的環保署也發起政府機關熄燈一小時的活動。但以當前環境危機而言,僅在「地球日」做環保是不夠的。我們呼籲推行「每天地球日,無處不環保」的觀念。
「無處不環保」的例子不勝枚舉。就以近日新聞來說,總統就職的國宴菜色要怎麼安排,在以前,考慮的是體面、尊貴和排場,現在多了一項考慮,要環保!又例如上完廁所後,衛生紙要怎麼丟,原本是個人習慣問題,現在也和環保扯上關係。
馬英九要求國宴採用本土食材,是為了減少食材運送的里程。減少運送的里程,自然就減少能源消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在全球化的年代裡,全球是一個大市場,貨物和商品在全球流通,食材也是如此。但「節能減碳」是環保手段,食材的本土化亦成流行趨勢,本土食材如雲嘉南的水果、高屏澎的海鮮,也將端上國宴的餐桌。台灣民眾對本土食材當然有信心,更何況既然是國宴,使用本土化的菜色和食材招待遠道來的各國貴賓,意義更加重大。
說到衛生紙的使用習慣,雖不登大雅之堂,竟也成為新聞話題。台灣民眾早期的衛生習慣不一,加以馬桶設備和下水道設計令人不敢完全信任,故發展出如廁後衛生紙丟到垃圾桶的習慣。但現在不但可能鬧成國際笑話,也造成了垃圾增量、增加垃圾處理成本的問題。簡單地說,這不再只是國內外「習慣」不同而已,而成了環保前提下的現代行為規則之一。
的確,現在已進入「無處不環保」的時代。以前談到環保,多為了保存青山綠水,防止空氣污染;後來的主題發展為垃圾減量、資源回收種種;現在則更進一步注重節能減碳,以避免地球暖化加速。只要是增加能源使用的,例如立法院的「大車」風波,就是不環保,就會受批評。有些原本視為進步和貼心的服務,譬如公共場所提供的擦手紙、公家機關使用的紙杯等等,現在卻可能變成不符合環保了。
環保已經成為一種普世價值,在環保的探照燈下,事情有了不同的面貌,有些習慣也必須配合環保而改變了。希望大家一起做到「每天地球日,無處不環保」。

聯合筆記》一日減碳秀【聯合報╱鄭朝陽】08.04.24

世界地球日,大官們照例扮起「減碳達人」,登台演出「一日減碳秀」,從關燈一小時、一日蔬食、走路上班到騎單車喊累等活動,把握機會搏媒體版面。
地球日一結束,大官連「謝謝收看」都沒說,多半恢復平日出門有黑頭大車代步、餐桌上不知「食物里程」為何物的常態,市井小民如何看得下去?
現在什麼都漲,人人想當「省長」,不需大官們花納稅人的血汗錢大搞減碳秀,也能理解力行節能可減碳又善待荷包。因此,這類用低廉手段消費環保意識的戲碼,民眾看看就好,倒是要從此學會檢視官員平日的環保態度,以及他們到底為百姓方便過環保減碳生活做了什麼!
拿環保署為例,明知台灣增溫、暖化的速度和幅度是全球平均值兩倍,是名副其實的「火燒島」,但在蘇花高等重大開發個案上,其環評立場搖擺不定,遭環保團體批評:即使國人天天吃素,也抵不過這些排碳量。
油價高漲,不僅「能源稅」政策姍姍來遲,靠汽車代步、維生的車主,也只能望環保車興歎,一輛小型國產車款的油電混合車售價竟是雙B行情,高不可攀。想要響應官員們騎單車代步的號召,則缺乏舒適、安全的騎乘空間,把單車帶上大眾運輸工具既難又貴,更別奢望如法國巴黎、里昂等城市,提供比搭公車還便宜的公共租借單車,讓單車通勤、觀光變得方便、輕鬆又自在。
官員的行政怠惰不只如此,更荒謬的是,在一片省電、減碳聲中,竟放任電費半價優惠的不當制度繼續存在,連台電自家人都享有這項「好康」。有如此落伍的心態,期待台電發展「綠色電力」銷售制度,提升國內自有能源比例和減碳效益,無異緣木求魚。
地球日活動固然能喚醒民眾盤點無謂的排碳,重新擁抱「用所當用,減所當減」的價值觀,但政策的舖陳引導,才是落實節能減碳重要關鍵,讓天天都是地球日。

大陸掏錢 推廣省電燈泡【經濟日報╱記者劉煥彥08.04.23(這才務實)

中共官方選在世界地球日當天,首度推出由政府補貼業者的大規模省電燈泡推廣計畫,透過向民眾低價銷售省電燈泡方式,降低大陸溫室氣體排放,鼓勵民眾採取環保節能的生活方式。
中共財政部與國家發改委在昨(22)日公布的聯合聲明中表示,雙方決定以政府補貼,初步選定13家中外燈泡製造商,生產5,000萬個省電燈泡,逐步淘汰傳統的螢光燈管與燈泡。
中國大陸是全球最大燈泡生產國,占全世界產量七成。中共財政部認為,推廣高效照明產品可促進提高全社會節能減排意識,改善城鄉居民照明條件,對推動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有重要意義。
中共財政部在聲明中說:「如果將在用的白熾燈全部替換為高效照明產品,每年可節電600多億度,相當於節約2,200多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000多萬噸、二氧化硫排放59萬噸。」
不過,中共財政部或國家發改委,均未在聲明中提及官方將投入的經費金額。
在實行方面,中共財政部與發改委訂出四點建立補貼節能產品的機制。第一,得標企業負責具體推廣,推廣產品數量愈多,得到的補貼資金愈多。
第二,政府採取間接補貼方式,由企業按得標協定供貨價格減去財政補貼後的價格銷售給用戶,最終受益人是消費者。
第三,高效照明產品納入政府採購範圍,屆時大陸官方不僅選擇的推廣企業是行業中的領先業者,且推廣的產品是達到較高能效等級、質量標準的高端產品。
第四,加大補貼力度,對大宗用戶依照得標協定供貨價格30%、城鄉居民按50%提供補貼,使推廣產品價格達到一般用戶和家庭都能接受的價格。
中共財政部說:「這是首次運用財政補貼手段,支援涉及廣大消費者的終端節能產品推廣,也是財政補貼節能產品推廣機制的創新。」

上一篇:蜂去巢空

下一篇:啥是連動債

阿楨 2023-08-19 09:18:50

董一凡:認清西方“綠色殖民主義”實質 2023-08-18 環球時報

一些美國學者不久前撰文批評歐洲國家正在實行某種新的“綠色殖民主義”,論據包括歐洲國家一方面將高污染行業轉向發展中國家,另一方面又對來自發展中國家的能源密集型產品徵稅,使發展中國家企業遭遇污染和關稅壁壘的雙重盤剝。事實上,這種“綠色殖民主義”不只出現在歐洲,整個西方經濟集團都不同程度存在這一問題,暴露了發達國家正將“綠色理念”“綠色產業”轉化為新的剪刀差工具。
首先,西方以“綠色壁壘”構建全球南北方的不公平分工模式。在“中心—週邊體系論”中,發達國家佔據產業體系中研發、創新、品牌、設計、智慧財產權、市場、關鍵核心技術等高端環節,而發展中國家只能在外包中承接高污染、粗加工、資源勞動環境密集型的“髒活累活”。
其次,以“綠色”旗號攫取貿易規則優勢。隨著全球化數十年來東西方經濟實力對比此消彼長,西方仍希望以新的話術和框架重構貿易規則,從而獲取優勢傾斜已達到“再平衡”的目的。於是,不僅歐盟以所謂“碳洩漏”等由頭發起“碳邊界調節機制”,美國國會部分民主黨人也在規劃美國版的碳關稅規則。另外,近年來發達國家在自貿協定談判中經常提及的“環境標準”,即是通過產品標準圍堵對發展中國家的部分商品設卡制限,例如多年來歐盟與南共市的自貿協定談判遲遲不能得到批准,很大程度上就是歐盟提出的環境條款對拉美國家的諸多農產品和工業製成品出口形成極為不利的苛刻條件。
再者,西方以“供應鏈韌性”合作框定發展中國家產業鏈地位。隨著清潔能源、數位技術等行業的興起,以及對關鍵原材料和礦產需求的爆炸式增長,希望繼續主導上述高端產業的西方國家對於原材料供應穩定產生巨大焦慮,紛紛提出所謂“供應鏈韌性”合作,並將目光投向戰略金屬資源富集的發展中國家。然而,在冠冕堂皇的所謂的“合作”和“夥伴關係”背後,西方實際的盤算卻是通過其強大的跨國公司獲得發展中國家礦產資源的開採權,並將精加工及生產高端產品的產業鏈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阿楨 2023-02-23 06:47:37

家裡堆滿東西卻捨不得丟 列精神治療 揭密「囤積症」背後的真相 《新聞深呼吸》第159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Ywngndg894

囤積病- 维基百科

2013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第五版定義囤積症(Compulsive hoarding)為精神科疾病,另根據 Frost and Hartl 1996年定義為:患者有收集癖好,他們需要、大量收購或無法拋棄對別人看來價值不高或沒用的物件。居住的環境因收集物的大量堆積以致妨礙到這些空間原本的功能,例如甚至需要用到餐桌、椅子、床、樓梯或浴盆來擺放物件,臥室或浴室用作儲物室。由於囤積行為而有顯著的壓力及干擾或妨害到正常生活的運作。
不願意或無法歸還借來的東西,當借送界線模糊時,有時候甚至會演變為偷竊行為或竊盜癖。
強迫性囤積在其最壞的例子可能會造成火災、不衛生的環境(如老鼠橫行等等之現象)、因收集物摔倒受傷,甚至對自己和其他人健康和安全構成危險。
有些患者亦可能會錯誤地認為自己收集來的東西的價值,亦可能知道積累的物件是無用,或對物件有強烈個人的精神附屬感或寄託,則是患者明知物件是對其他人完全毫無價值的。
另有部分患者會將過期食物放保留下來,在某些情況下亦會強烈抗拒親友等人試圖清除掉他所囤積之物品。而在其他狀況下,患者仍會意識到電冰箱需要清潔,但由於被屋內其他地方的類似情況下導致他放棄清理的念頭,或因明白清除雜物的困難而導致放棄行動。
 種類
囤積者中,有超過八成無法停止攫取物品,其中七成五的患者常買個不停,買的時候不會管自己錢夠不夠、家裡有沒有地方擺。在這類囤積症患者眼裡,購物是一種療法,透過買東西讓自己消除負面情緒、獲得心理滿足感。 除了此類「購物狂囤積者」,另有「拾荒型囤積者」,他們傾向撿個不停,不僅看到免費報紙、傳單、小贈品會忍不住多拿幾份,看到空瓶、空盒等堪用廢棄物,都會想辦法搬回家裡。
 輔助治療方法
若身旁有「囤積者」,除了專業行為與藥物治療,也應從以下重點修正: 幫助囤積者維持專注,並提供必要情感支持,並且,不要替囤積者做命令式決定,也不要在囤積者面前「出一張嘴」,因為只靠囤積者慢慢清理,容易令患者洩氣而失去動力。囤積者並該從學習「寬恕」出發,學習告別、割捨生命中過於沉重的負擔,為生命找回新空間的梳理秩序。
 相關條目
強迫症
焦慮症
拖延症
恐懼症
藏書癖
動物囤積症

1 2023-02-21 07:55:46

收納、整理術走紅的近藤麻理惠,為何放棄維持整潔了? 2023/01/31 邵蓓宣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風靡全球的收納女王、以「怦然心動整理術」從日本紅到全球的近藤麻理惠(Marie Kondo),近期在一次網路研討會上坦承,在生了 3 個孩子後,自己的家現在可能「亂七八糟」,「我已經放棄了,這對我來說是件好事。現在我意識到,對自己重要的是享受在家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光。」
  相關新聞資料
近藤麻理惠「整理魔法」的第一批信徒有被打回原形嗎?

近藤麻理惠放棄整理,好療癒?這真的誤會大了!你必須知道的3個真相 2023.01.30 劉宇彤

整理真正的目的是「實現理想生活」,將物品與空間維持整齊乾淨,不過是理想生活的一環。
觀念一:「斷捨離」與「怦然心動」都只是一種整理方法
觀念二:整理的本質是「安排優先順序,將資源最大化」
觀念三:麻理惠的放棄,只是暫時休息;一般人的放棄,是結構性問題

從近藤麻里惠的爭議,看現代人的生活外包觀 2019-01-24 主婦的碎念日常

她很厲害,但她不是鐵則
就算近藤麻理惠有說「每個人只要照做,生活都可以改善」,也不代表你就要相信她,更不代表真的適用每一個人,就算真的適用,也要看如何使用,當中有太多變數,這也不全然是她能夠掌控的,在她沒有一對一諮詢之前。所以,她的書,只能說是通則,很厲害,但絕對不是鐵則。
除了你,沒人能解決你生活上的問題
只想付錢外包,不想費心經營:花了錢就可以推卸責任
如果不想那麼麻煩,一開始不要買這麼多東西不就好了?最好的收納,就是不用收納。

極簡主義如何走上邪教一途? 2022-02-28 加恩

《駭客思維》作者要告訴你,生活黑客是一種兩面刃。他們強調理性與實踐,尋找高效率解決難題的簡單解法,但他們也時常在追求高效率時走向極端,太過仰賴於用系統思維破解難題,以至於看什麼都變成冰冷的系統,喪失了人性。
在極簡主義發展的過程中,也有一樣的狀況。極簡主義作為面對生活雜亂的解決方案,本身沒有問題。但推廣極簡主義的KOL在市場作用下,成為了執著在「擁有少於100件物品」的算數小學生,另一票人則有意無意地讓原先追求樸素的極簡主義理想變成炫富手段,甚至,一門邪教。
原本只是要你活得清爽的整理魔法,卻因為自我成長市場大餅,讓極簡主義變成一場追逐名利的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