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國姓爺》
鄭成功是影響臺灣歷史命運極為深遠的人,並無需質疑。鄭成功攻臺後,祇一年便病故,得年三十九歲,很標準的悲劇英雄角色。由於這樣的角色,連他海盜父親鄭芝龍,以及日本母親田川松子,還有他誕生的日本平戶縣海濱號稱「兒誕石」的地方,都為人所樂道。以退守金廈兩島之軍隊,力抗清軍,進攻南京最後仍敗退 (片中未演出) ,進而攻取臺灣,這是相當不簡單的事。但此片能不能把鄭成功的歷史地位完全的表徵,顯然存疑。
兩岸對鄭成功歷史地位,解讀有所不同。臺灣政府視其反清復明的忠臣義士為號召(楨:國府時代的中國史觀,綠府時代的台獨史觀則視之為外來政權);大陸政府則以驅逐荷蘭洋夷,回復國土為樣板,當然強調臺灣是中國固有領土。其實兩者的心態都差不多,還是讓歷史人物恢復歷史原貌吧(楨:有原貌嗎?誰的原貌?)。這部片倒是蠻有趣的仍在福建開拍,祇是未在鄭成功所在的閩南金廈一帶,反而在閩北,福建省連江縣曉天鎮,離連江縣馬祖群島倒是很近,頗有一點有趣味。開拍時不曉得是不是演給對面馬祖的中華民國守軍看的?(楨:取景方便吧?不然金門有更多守軍看!)
此劇分為兩部(楨:作者自己的二分而已),前段 1-12 集從鄭森與隆武帝的相遇談起,賜姓朱賜名成功,並安排其母日本人田川松子出場,最後是鄭芝籠降清、達素率清軍攻入福州為終。
建議若要看此片,1-12 可以完全跳過,或全部快轉,免得傷神(楨:真要以嚴格的歷史學或影視藝術來看,連13-22 亦然)。幾個非常離譜的地方如下:
1.荷蘭人講英文。荷蘭人不是不能講英文,這故然讓觀眾可懂,但要尊重史實,就是英文口中也不會有 fuck 等詞才對(楨:陸劇和美劇一樣,不打字幕,故常配普通話,旣己非實,用不用 fuck 又何差?)。荷蘭人的裝扮倒還可以,對荷蘭人的評價卻不高。把他們的軍隊弄得像荷蘭海盜一樣,沒什麼紀律的晃來晃去,這恐怕是偏狹的史觀所導致(楨:不全是,而是要凸顯荷海軍侵犯大陸沿海時之惡行惡狀,不然片中的在台荷軍便軍紀嚴明、奮勇抗鄭)。劇中有一大堆人都與荷蘭紅毛鬼有仇,比如田川一郎被荷蘭人削去左臂,鄭成功其母田川松子的船被擊沉,或是美娘的父親在戰爭中抗荷不成而亡。於是國仇家恨,就這樣塞在一堆。連鄭成功攻臺理由都是為美娘是臺灣人而攻取,這實在太離譜。(楨:除史觀所導致,如此編劇,更是要將國仇家恨聚焦於抗荷,這是通俗劇常有的好人壞人二分法,也很合一般人的善惡觀。)
2.鄭成功其母,田川松子搭船返臺,在第一場就居然莫名其妙的被荷蘭人轟沉,然後又隨便找個理由出現(楨:非也!和田川一郎被荷蘭人炸去左臂一樣,沒死、且配合劇情出現,這不只有懸疑性、也能說明為何會聯合抗荷)。田川松子在片子排名第一女主角,但除了演日本女人和摺紙鶴之外,似乎沒有太多表現。(楨:角色使然)
3.鄭成功在前半部可能是未留鬍子,一直是血氣青年,動輒流淚滿面,而宣稱「報效明室,復我河山」的話說一兩次就夠,如果每一場見皇帝都有,那就太多,反而讓觀眾覺得噁心,祇會說大話。這是導演或編劇的責任。無論是責任,或演將帥之材,都讓人覺得言過其實。(楨:多或少要視劇情而定,如以一般觀眾來看,應不算多。)
4.劇中安排的美娘,是喫重卻顯非史實的角色。坦白說,我覺得是導演賣美女牌。長得有點像臺灣的「舒淇」,人漂亮,演技還可以,出場場合突兀。比如身著白紗、頭綁芒草裝可愛,然後要與鄭成功抱在一起。當時的人,絕對不會有人這樣子穿著吧。又自稱是從臺灣的阿里山渡海而來的,這也實在很奇怪。(楨:以上是嚴肅的歷史正劇,常用來吸引觀眾的手法。)
13-22 則是鄭成功敗退閩南,準備攻取臺灣的場景。包括清廷以鄭芝龍要挾,內部部將叛變,與經略等場。這些倒比較可以看。祇是也有一些可惜的地方:
1.把荷蘭人一直說成「紅毛鬼子」。故然當時的人多半這樣,但處理史觀時仍需要小心。把荷蘭人說的太笨,或是防守失當,恐怕也不是歷史原貌。把圍困荷蘭人九個月,弄成一般的攻城戲,最後還冒出「美娘」被押到城牆上為人質,這實在是很離譜的事情。(楨:史實是荷人被圍九個月後投降,但攻城戲除視覺壯觀外,更凸顯鄭荷雙方的激戰。故片中沒把在台荷軍說的太笨,或是防守失當,而是鄭成功成功的戰略和戰術。)
2.對於鹿耳門天險,劇中交待的顯然不夠。(楨:片中從鄭親赴台調查,和漢籍荷蘭通事何斌測量、獻鄭天險海圖,到攻台時的觀測海潮海深、鄭軍艦隊通過淺灘、天降神兵似出現,應夠了。)
3.海戰的場景,怎麼會有一大堆在陸上跑馬的畫面啊?(楨:有何不可?史實鄭軍艦隊不只載有水兵,連耕具也有,二萬多軍人中,後勤占半,由此可見.鄭成功攻台準備之詳備!)
4.下半部鄭成功的軍裝造型,總算比較好看了。但最常聽到的反而是他對夫人董氏說「婦人之見」四字。導演有意無意的把鄭成功的心思全繞在「美娘」身上,可謂一大敗筆。(楨:相反!,此見編導之區別奉父政治婚姻與自由戀愛。)
5.鄭成功當然可以認一個女兒「海霞」。此海霞為鄭芝虎的孫女,劇情中說其父在海壇島被荷蘭軍隊所殺,因此投奔,輩份上算是鄭成功的姪女。祇是這個海霞好像和鄭成功太親近了,不像女兒倒像是情侶。某一些動作的確讓觀眾覺得很奇怪,本來以為要收為偏房,結果變成義女,然後再嫁給部下徐超將軍,用以就近監視徐超。鄭海霞口中稱「父親」,動作卻是情侶級的親密。鄭成功不抱董夫人,卻沒事常常和「鄭海霞」膩在一起抱在一起,很奇怪就是了。(楨:此乃歷史野劇如<還珠格格>常見的媚俗之兒女情長。)
主角:
隆武帝(唐國強飾)請來了唐國強主演。但坦白說,唐國強在這部片實在是糟蹋了人才。一個是演薄命皇帝,劇情本身的張力自然無法突顯。和雍正皇帝中的演技,也完全無法比擬(楨:本異!)。如果是唐國強本身來演第一男主角鄭成功,相信會好很多(楨:唐老如何演39即亡的鄭成功、尤其少年仔鄭成功?)。隆武帝祇出現在前十集,然後被清朝追兵所殺。
鄭成功(陳廷威飾)第一男主角,當然戲份最重,但看完不禁可惜。或許是導演的要求,有很多的演講場面,鄭成功的手勢太多了,反而沒有很穩重的大將之感(楨:反之則沈悶單板!)。北上攻取南京之事,祇有兩句話帶過,也未免太少了(楨:要演的話,得增十集至少五集!)。
鄭芝龍鄭芝龍的演技倒還不錯。祇可惜為劇本所限,祇能老是說「孽子」等字來形容鄭成功(楨:片中的父子對手戲不只於此!)。其他的演權臣、演陣前降將的心態,倒是還算不錯。
田川松子(王姬飾)第一女主角,她的鏡頭很多,演技卻祇能一直侷限於「到福建離鄉偏遠的日本女人」「兒子和父親意向不同的兩難女人」這種角色。演技沒有特別之處,祇能一直哭,一直流眼淚和穿和服摺紙鶴等等(楨:編導聚焦於母子之情,但也非祇能一直哭,一直流眼淚)。雖然排名第一女主角,但仍不如後期的董夫人,和全期的美娘來的搶眼。
劇本:★
其實劇本可以寫得更好。要描述鄭成功是悲劇人物,或是描述鄭成功中途死於臺灣,志向得歿皆可。但編劇穿插的美女牌 (比如靈芝、美娘、鄭明玉等人) 顯然都削弱本片的張力。例如有一場靈芝要在日本使臣田川一郎前脫衣,或是美娘接入府中,洗玫瑰花澡,看到露一點點肉,最後什麼事也沒有發生。這就有點雜亂了。(楨:以上是嚴肅的歷史正劇,為吸引觀眾常用的手法。)
主題曲:★
過於現代感。上下部的片頭曲各有不同,但片頭的PAN ZOOM用得太快了,實在很不好。(楨:反之也太古典。)
場景:★
場景是很大的敗筆。攝影和剪輯技巧也過於不好。有部分的場景似乎是剪別人已經排好的海戰,觀眾一看就知道,和事實相差太多了(楨:應是以影像交融技巧,來節省龐大艦隊和海戰的成本及難度)。
1-12 建議快轉。尤其是戰爭場面,鏡頭搖晃的太厲害了,極為傷眼。(楨:比電玩或香港動作片、還好吧!)。
http://cpatch.org/kiiali/ess/daludianshi/index-14.htm
反清
鄭成功受南明隆武帝攏絡,賜姓為明朝的國姓朱,並封忠孝伯,這也就是他俗稱國姓爺的由來。22歲任南明隆武帝御營中軍都督。清世祖順治三年(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清軍攻克福建,唐王隆武皇帝遇害,在降清的大學士洪承疇招撫下,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認為明朝氣數已盡、鄭家自身家業一官黨恐也無法跟清廷相抗,不顧鄭成功的反對,隻身北上向清朝朝廷談判投降事宜。不料清軍主帥博洛背約挾持鄭芝龍前往北京,並派兵攻打安海,田川氏因遭到凌辱而自縊,這使鄭成功更加堅定抗清之志。
隆武二年十二月(1647年1月)鄭成功在南澳起兵,自稱「忠孝伯招討大將軍罪臣國姓」,其後漸漸整合鄭家的海上貿易勢力與武裝集團。永曆三年(1649年)改奉南明永曆年號,永曆帝封他為延平郡王,故亦有稱其為鄭延平者。1651年到1652年在閩南小盈嶺、海澄(今龍海)等地取得3次重大勝利,殲滅駐閩清軍主力。後揮師北取浙江舟山,南破廣東揭陽。
順治十二年(1655年),清定遠大將軍濟度率兵約3萬入閩,會同駐閩清軍,進攻鄭軍。鄭成功利用清軍不善水戰的弱點,誘其出海作戰,次年四月將其水師殲滅於廈門圍頭海域。在起義後的16年間,鄭成功據地在現今小金門和廈門(當時為一小島,並沒有和中國大陸連在一起)一帶的小島,完全控制了海權,鄭成功一方面深入內陸廣設商業據點,開闢貨源以和外國人貿易來累積資金;一方面以此募兵(包含日本、白人、黑人等外籍傭兵)及進口盔甲、銃砲、刀劍等武器來籌備軍力、軍備;又以內陸的商業據點為基,發展情報組織洪門。曾經幾次起兵,也和清朝廷議和以爭取時間恢復兵力。期間,降清的鄭芝龍在清廷的要求下多次寫信給鄭成功招降,清帝亦曾下詔冊封鄭成功為靖海將軍海澄公,鄭成功堅辭不受;順治十四年(1657年),鄭芝龍與鄭成功私信被清廷截獲,以通敵罪流徙鄭芝龍於寧古塔。
順治十五年(1658年),鄭成功統率水陸軍十七萬北伐,次年入長江,克鎮江,圍南京,後因中清軍緩兵之計,損兵折將,敗退廈門。十七年,在福建海門港(今龍海東)殲滅清將達素所率水師四萬餘人,軍威復振。
東進台灣
1661年康熙皇帝初即位,之前的鄭氏降將黃梧向清廷建議「滅賊五策」,內容包括長達20年的遷界令,自山東至廣東沿海廿里,斷絕鄭成功的經貿財源;毀沿海船隻,寸板不許下水;同時殺成功之父鄭芝龍於寧古塔流徙處,(一說斬於北京柴市口,即今府學衚衕西口,元代刑場);挖鄭氏祖墳;移駐投誠官兵,分墾荒地。
由於清政府的新策略,鄭成功和他的軍隊,財務嚴重惡化,不得不放棄以近岸離島為基地,騷擾東南沿海的軍事策略,轉而進攻荷蘭人所統治的大員地區(今台灣南部),作為新的基地,這一年三月二十三,鄭成功親率將士二萬五千、戰船數百艘,自金門料羅灣出發,經澎湖,出敵不意地在鹿耳門及禾寮港登陸。先以優勢兵力奪取荷軍防守薄弱的普羅民遮城 (Provinta,今台南赤崁樓),繼又對防禦堅固的首府熱蘭遮城(Fort Zeelandia,今台南市安平古堡)長期圍困。
經過九個月的苦戰,在早年其父所協助渡海的漢人移民支持下於1662年打敗荷蘭人,迫使荷蘭在臺灣的末代殖民總督揆一(Frederik Coyett)於同年十二月十三日(1662年2月1日)簽字於締和條約上,投降撤離台灣。鄭成功擁有現在台灣南部以及一部份東部的土地,於是祭告山川,頒屯墾令,設「承天府」,改台南為「東都」,以示候明永曆帝東來之意,爭取明朝遺臣效忠。另闢海外乾坤、抗清朝於海外。同年4月間傳來桂王朱由榔死於緬甸的消息。雖然仍有其他明朝宗室在台,但成功已決定不再擁立新帝,自為台灣之主。鄭成功在臺成立第一個漢人政權,然而,因為當時熱帶地方衛生條件不好,鄭成功感染時疫,終於病倒,同年6月23日病逝,得年39歲。原葬臺南洲仔尾,1699年遷葬南安祖墓。
鄭成功的兒子鄭經繼續經營台灣,改東都為東寧。依陳永華之議,移植明朝中央官制,仍奉已死的明永曆帝之正朔。有西方文獻稱之為「東寧王國」。後因降將施琅師法鄭成功當年進攻荷蘭人故技,攻克澎湖島,因此孫子鄭克塽於1683年降清,為免台灣民眾起反抗之心,鄭氏在台諸墳悉數遭清王朝掘起遷葬中國內陸。1684年4月,台灣正式納入大清帝國版圖,隸屬福建省,設台灣府,轄台灣縣,鳳山縣與諸羅縣,總計鄭氏政權在台灣只有短短二十幾年的時間而已,但是因為其特殊背景,因此台灣、中國以及日本的史界均對此關注,提出各種不同的有趣觀點。
對海外華人的保護
1647年1月,鄭成功在烈嶼起兵抗清後,於轉戰中國東南部期間,多次幫助明室宗族與民眾渡海定居臺灣及東南亞各地。
抗清期間,鄭成功為了籌備糧餉而大力發展海外貿易,當時荷蘭人常劫奪鄭氏和海外華人商船,鄭成功多次派出水軍打擊荷蘭艦隊,並於1656年到1660年期間兩次警告荷蘭人,鄭氏將不會與荷蘭貿易,除非荷蘭人停止劫奪華人的商船。另外,鄭成功讓華商領取鄭府令牌和「國姓爺」旗號,以幫助保護華人在海外經商時的安全。當時確有很多海外華商採取此法,而得以安全出海經商。
多次欲攻取菲律賓
1565年,西班牙殖民統治菲律賓,「菲律賓」這個稱呼,得於西班牙國王的名字菲臘二世。1603年和1639年,西班牙殖民者二次屠殺在菲律賓的華僑華商,死亡人數達五萬餘眾。
在得知菲律賓華僑的處境後,1657年,鄭成功曾經致函給爪哇島巴達維亞的一位華僑甲必丹,要求他停止與菲律賓的西班牙殖民者進行貿易往來。鄭成功曾多次對菲律賓華僑表示關切,並提出要率兵攻取菲律賓,以懲 罰西班牙人。
鄭成功聞訊大怒,決定揮師征討,為華僑報仇。他一面撫恤安置從菲律賓逃到臺灣的華僑,一方面組織籌備軍隊,派人暗中與在菲律賓的華僑聯絡,以便到時可裡應外合,但尚未出兵,他得知兒子鄭經在廈門跟奶媽陳氏通姦,鄭成功勃然大怒,命部將鄭泰殺鄭經,鄭泰因不忍而抗命。
鄭成功盛怒之下,又患瘧疾,不久病危,1662年6月23日病逝。
後來,其子鄭經也於1670年和1671年兩次準備派艦隊征討馬尼拉,但因為三藩之亂鄭經率軍西渡福建支援耿精忠而沒出兵菲律賓。
評價
金門的延平郡王祠鄭成功在統合鄭家軍事上一直是「強人統治」、「嚴刑峻法」,極少接受屬下的意見。然而政治上他的文人背景能抵銷缺憾,同時也有助於他對商業方面的經營,創造出勝過他父親的局面。
但是對於鄭成功治台的評價,也有相當負面的觀感,主要是在嚴刑峻法實在太誇張、對軍對民都過於嚴苛,橫征暴歛、比荷蘭殖民者差,對於原住民甚至漢人也是比荷蘭人不人道許多。
因鄭成功為漢日混血,日本人亦視之為大和英雄,如今日本平戶(今長崎縣平戶市)海濱尚有「兒誕石」,相傳鄭成功即在此出生。日本作家近松門左衛門曾寫了一部名為《國性爺合戰》的淨琉璃劇風靡一時(原作者誤「姓」為「性」)。主角名為「和藤內」。和即日本,日語中「藤」音同「唐」,「內」同「無」,有「非日非漢」的混合兒之意。
臺灣日治時期,日人拆除為數不少的漢人廟宇。但位於臺南,清代設立祭拜鄭成功的延平郡王祠所幸被保存。並另在旁興建和風建築「開山神社」,亦供奉鄭氏,形成雙廟格局。直至戰後,開山神社遭拆除,延平郡王祠則將原先福州式建築整修為北方朝廷式。
國民政府對鄭成功的紀念
國民政府在1945年收復台灣,認為鄭成功反清復明的事蹟,與1912年該國國父孫中山推翻滿清,在精神上有異曲同工之妙,故大力稱頌鄭成功民族英雄之事跡。於是將台北州立二中改名為「台灣省立成功中學」(今台北市立成功中學),以紀念鄭成功,並在該校內設立鄭成功民族英雄紀念碑。省立成功大學(今國立成功大學)名稱也是這樣來的。臺南車站前鄭成功像,西望成功路。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4%AD%E6%88%90%E5%8A%9F
馬英九的口誤 2024/04/11
備受矚目的「馬習二會」圓滿落幕,其中有個頗為微妙的插曲,就是前總統馬英九當著中共中央總書記、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面前脫口說出「中華民國」4個字;而他隔天結束訪陸行程,在返台機場的談話又再度將「兩岸同屬中華民族」講成「同屬中華民國」,被問及是否「口誤」時則笑而不語。
馬英九在上次登陸時,即已在公開場合數次提及中華民國,當時即已被視為首創性的突破,這次更是在習近平面前直接說出中華民國,巧妙性與震撼力又成加倍效應。
馬英九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東大廳致詞時,一開始就脫口講出「中華民國」4字,但隨即改口為「中華民族」,從現場直播畫面來看,馬的表情、口吻並無尷尬或異狀;而且在這麼重要的場合,稿子已經事先準備好,馬又是盯著稿子唸,幾乎可確定不可能是講錯或口誤。
過去民進黨最愛拿國民黨人只敢在台灣講中華民國,不敢在大陸講中華民國來說嘴諷刺,如今馬英九以前總統、前國民黨主席的身分,不但在大陸講中華民國,這次在綠營拿放大鏡檢視下,更在大陸國家最高領導人面前講中華民國,以後民進黨還能怎麼說嘴呢?敢不敢也在大陸講中華民國呢?
馬英九在習近平面前詳細說了原汁原味的「九二共識」,乃是兩岸對「一個中國」的各自表述,北京也容許馬在中華民族與中華文化的前提下做此論述,展現出明顯的善意。不管馬英九的「口誤」是煞費苦心的設計,還是美麗的錯誤,之後就看即將就任的賴清德總統能否掌握春暖花開的契機,讓兩岸和平重現曙光。
相關新聞
馬英九返台又脫口「中華民國」 媒體人解讀:雙方有默契
《天下長河》5大看點再現一場場波瀾壯闊、驚心動魄的殊死搏鬥 2022/11/21 潘怡豪
看點一:康熙招納賢人,與災難水患驚心搏鬥
看點二:羅晉霸氣感十足,演繹另一款康熙帝皇族魅力
看點三:還原歷史,考究實地洪水施工
看點四:新穎吸睛,高評價史詩工匠劇
《天下長河》書寫了一段大河工匠的治河史詩。在敘事上除了令人震撼的畫面效果,也因融入民間的人情世故,顯見悲歡離合,與小人物的生動幽默,並行節奏讓原本以為少了宮鬥情愛的主線後,是部稍嫌沉悶歷史劇的觀眾大為改觀。
看點五:老戲骨演員加盟,新演員奪目演出
中國水災史--維基百科
中國水災史,中國水災頻仍。其中黃河水災為烈,江淮水災之次。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從黃土高原帶走16億噸黃沙。因此黃河有「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之說。1194年至1855年間黃河以淮河的河道作出海口,史稱「黃河奪淮」。公元前602年,「黃河第一次決口」於今滑縣東北,河道向東遷移80公里,由今黃驊入渤海,史稱漢志河。
黃河水竟然變綠了?原因是什麼? 2022-05-14
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十分嚴重,黃河每年水中含有的16億噸泥沙。自2000年開始,我國就針對黃河“水少沙多”的癥結採取了“攔、排、放、調、挖”的治黃措施,一些幹流的河水顏色逐漸清澈,黃河下游河床的泥沙平均高度也降低了2.6米,優質水占比80%以上。
南水北調工程 --維基百科
南水北調工程是中國一項運營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抽調中國江淮流域豐盈的水資源送到華北和西北地區,旨在改變中國南澇北旱、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局面、促進南北方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該工程橫穿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調水工程,總投資預計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工程由東線、中線和西線三條調水線路組成,其中東線一期工程已於2013年11月15日正式通水,中線一期工程已於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截至2021年初,南水北調工程已累計調水超過400億立方米。
中時社論》1624 文化部謬誤的海洋史觀
文化部花費8千多萬製作一部大型歷史歌仔戲《1624》,找來歌仔戲偶像級明星群演員,也找來擅長現代歌劇的舞台劇導演,但所得到的評價卻超出預期的低。
台灣誕生 非始於荷蘭
台灣一直有一個迷思:1624年荷蘭人來了,台灣的歷史才開始。這種史觀始於陳水扁時期,杜正勝任故宮院長時舉辦一場名為「台灣的誕生」展覽,這一檔與荷蘭合作的展覽,有不少荷人所收藏的舊地圖與過去東印度公司文物,包括荷蘭人從台灣向明朝訂購的瓷器。
這些文物當然可以印證台灣在大航海時代即參與了第一波世界經濟體系的建立,但所有東亞國家,從麻六甲、馬尼拉、越南、巴達維亞,到日本的長崎、平戶等,哪一個不是呢?廣州、漳州、雙嶼等,早在16世紀就已是葡萄牙、西班牙的貿易往來港口。是以,這種「1624年荷蘭來台,所以台灣誕生了,我站上了世界舞台」的姿態,實在有一點自卑,也缺乏世界觀。從原住民立場看更是謬誤,那是一種哥倫布所聲稱的「我們來了,美洲的歷史才開始」一樣,是帝國主義的史觀。台灣史豈是荷蘭來了才開始,那原住民和漢人呢?
台獨執念 斬文化臍帶
台灣不是一個荒島,而是開始有了多樣商業活動的商港。顏思齊的來台,鄭芝龍的崛起,皆始於此。若無鄭芝龍也就無後來的鄭成功驅逐荷蘭,完成開台使命。難怪高金素梅要質疑文化部:「1624這齣戲要讓觀眾看到的,到底是誰的歷史?若要談台灣史,為何不從十三行文化、蔦松文化談起?還是這個海洋史觀只是為了一個400年的台獨政治執念?」她更一語道破,民進黨的海洋史觀不過是歐洲掠奪殖民的強盜史觀。
當前世界史的論述,逐漸擺脫歐美史家的話語霸權,回歸各民族、國家為主體的論述。只是民進黨的台獨史觀在抗中、反中意識下,罔顧歷史事實,不只是將一般熟知的日據時代歷史美化、國民政府遷台史醜化,更是從骨子裡刻意將國府扭曲為流亡政權,切割中國的歷史臍帶。如今文化部連更早的明鄭時期歷史也要竄改,自甘為帝國的犬馬,把台灣史碎片化。這樣如何對得起原住民族和唐山到台灣的開台祖先呢?民進黨的官一向是政治正確凌駕專業,下一任文化部長李遠敢導正錯誤的史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