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廣告與選舉》
真不失資本主義民主本色,明明是本探討美台「政治宣傳與選舉」的書,硬是要給它取名《政治廣告與選舉》(正中,1992)。
哎啊!你不知民主的正名術啦!你瞧人家【維基百科】開宗明義便說:
政治廣告主要指在民主國家政黨的一種宣傳手段
起源
商品化主要是指透過產業與廣告的影響,製造出物質與象徵的產品,並將它們轉變成可銷售的商品,以便進入正式的市場經濟。商品化也指這些物質與象徵的產品所包含的意識型態,它為這些產品設下定義,並表達出社會的支配性價值與觀念。因此,商品化可以視為將非商品轉變成商品的過程,亦即將原本不屬於經濟領域的事物加上商業價值。
所以,如果加入Bourdillard的概念來看,政治人物也就必須把自己變成一種符號,才能被消費,才能得到選票。因此,在商品化的過程中,政治人物必須利用廣告與市場能有效建立一種意象(image)的引誘,創造出象徵性的人格,並幫這些人格設下定義,達到人格商品化的目的。因此,政治廣告在候選人商品化的過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定義
Kaid(1986)為政治廣告下了一個定義:在一般狀況之下是由一個候選人或政黨買下或選擇各類機會,透過大眾媒體將企圖想要影響選民認知、態度,以及行為之政訊息傳佈出去,因此政治廣告可被視為一種傳播的過程。另外,Denton和Woodsard(1985)認為政治廣告有七大功能:
建立名字的認識;
選民對候選人產生興趣;
認別主要政見並建構公眾辯論的問題;
展現候選人才華;
提供支持候選人的動力;
刺激民眾參與;
提供娛樂。
相關實例
美國在研究政治廣告時多著重於競選廣告,因為一般來說,美國的政治廣告就是競選廣告;但就台灣來說,政治廣告的涉及層面較廣,不單純只是競選廣告而已。根據鄭自隆(1995)的整理,在台灣含有政治訊息的政治廣告或政治傳播至少有四種形式:
1.政令宣導:其廣告主為政府單位,主要訊息內容包括政令宣導、意識型態的灌輸和間接暗示投票支持等。
2.意識型態宣揚:廣告主可能是政府、政黨、其他政治性團體或個人,訊息內容首重宣揚特定意識型態,亦可能涉及個人崇拜的訊息和間接暗示投票支持。
3.形象廣告:政府、政黨、其他政治性團體或政治人物都要進行形象塑造,所以和前二項廣告類型一樣並無特定的廣告期間,只要有需要時,該類型的廣告便可能出現。
4.競選廣告:在選舉期間,參加舉戰的政黨和候選人,甚至其支持者都有可能成為競選廣告的廣告主,其目的當然是促使當選的可能。
臺灣
根據孫秀蕙和馮建三(1998)對台灣政治環境的觀察,在工商活動較不發達的年代,政府廣告往往舉足輕重,如1950年代初期的台灣媒體廣告多是以政府公告為主;但隨著年代的演變,今時的政治廣告則是演變為政策或政治人物的形象包裝為主。
鄭自隆(2004)指出學者Perloff(1999)審視美國兩百年來的總統選舉,將其劃分成菁英政治、民眾政治及商品化政治三階段;其也認為台灣近五十年來的政治傳播也可以看出這三階段,並用對政治廣告的觀察來解釋這三階段的演變。
1.菁英政治時期(1945至1969年):即威權時期,在該階段的台灣政治廣告大部分著重於政府機的政令宣導或意識型態宣揚,甚至當時的教育機構也加入政治社會化的行列,倡導政府形象及政黨中心的思想。
2.民眾政治時期(1970至1988年):當時的媒體情況呈現二元對立的態勢,當時的三台兩報(台、中、華視及中時、聯合)的經營哲學是基於當時黨國一體的政治文化,為政府做形象上的包裝和塑造。在此階段因自立晚報的出現,讓台灣的黨外力量和社會運動漸開始凝聚力量,但因當時的社會氛圍、政治資源的分配、媒體資源的僵固,所以仍無法產生撼動黨國制度的力量。但1987年解嚴、1988年開放報禁後,台灣的政治生態將進入另一個階段。此階段的政治廣告因選罷法尚未容許當時的三項公職人員選舉候選人或政黨使用印刷媒體刊登廣告,而電子媒體仍受控於黨國機器的手中,因此,政治廣告大部分仍是著重於政府機的政令宣導或意識型態宣揚。
3.商品化政治時期(1989至今):1989年修訂選罷法後,三項公職人員選舉候選人或政黨開始可以使用印刷媒體刊登廣告,1990年終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廢止,政治廣告在民主化的歷程中逐漸轉型,不但開始朝多元化發展,也可以加入商業化的思考模式。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4%BF%E6%B2%BB%E5%BB%A3%E5%91%8A
有夠會美化台灣的商品化政治,難道不知扁政權如何操弄媒體嗎?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5909305/20070509062214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9259081/20071126061454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3893502/20070410072008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5956/20051027100002
分類方法
植入廣告可以按照”植入程度”和”植入手法”兩個方向來劃分,按照這兩個方向劃分,可以包括植入廣告的大部分分類方式,統括不同形式的表現類型。
程度劃分
1、淺層次植入
淺層次植入包括前景植入和後景植入,產品放置畫面前景或背景中較顯著位置,產品包裝和品牌商標可識別,但產品或品牌標識孤立呈現,曝光時間短暫。
淺層次植入重點是產品的擺放和招貼畫的張貼,與劇情發展沒有聯繫,不推動劇情的發展,不是鏡頭視覺的焦點,對觀眾的吸引力不強,記憶度不高。
2、中層次植入
主要是演員使用,在劇情表演中,將產品或產品包裝作為劇中人物使用的道具來吸引註意力,產品的獨特賣點材料及品牌/企業的廣告牌處於畫面中央並聚焦體現。為劇中人物安排、設計情節,演示產品的用途,或在劇中人物的對白中,提及品牌/產品/服務的名稱,通過台詞、行動暗示與烘托產品特點。
其特徵是品牌或商品位於鏡頭焦點位置,畫面停留時間較長,但與情節、人物性格、劇情發展沒有關聯。
3、深層次植入
主要指的是劇情置入和人物性格置入:產品與劇情及劇中主要角色特徵(性格、身份、日常事務…)的巧妙結合,為產品或品牌設計的劇情橋段成為故事發展的重要環節,或者產品是影片發展中的重要道具或線索,讓受眾深刻感知到產品的使用特點以及品牌的精神內涵。
其特徵是是上述置入方式的綜合體,品牌或產品的充足曝光,產品演示及台詞的烘托。同時,最重要的是品牌已經融入全部劇情。受眾隨著劇情的發展,人物命運的起伏,不斷對品牌或商品加深印象。
手法劃分
1、 道具植入
2、 台詞植入
3、 劇情植入
4、 場景植入
5、 音效植入
6、 題材植入
7、 文化植入
網絡文章 廣告植入的形式例如:
1、網絡原創小說中,廣告植入信息可以體現為小說人物的某個嗜好、對某種品牌的看法、某個日常生活消費習慣等等。
2、網絡新聞門戶中,廣告植入信息可以體現為對某個品牌或某個企業的新聞報導。
3、個人博客或者網絡論壇中,廣告植入信息可以體現為博主對某個品牌的點評或推崇,如博客營銷:李光斗為東莞“上好便利店”做的十萬獎金博客徵集廣告語,楊金閣等為東莞市子曰廣告有限公司做推廣等。
文章植入式廣告的投放有三種方式:
第一種方式,廣告主可直接聯繫網絡媒體或者個人博客主洽談廣告投放事宜,這種方式廣告發布位置的質量有保障,但是費用較高且發布效率低。
第二種方式,廣告主可以聯繫專業的網絡軟文廣告發布機構,由他們將客戶的廣告信息投放到數以百計的新聞媒體上,此種發布方式效率較高,但是廣告信息發布位置無保障且費用也高。
第三種方式,廣告主可以通過“ 商祺軟文廣告聯盟 ”自主和批量的選擇要發布的廣告媒體和廣告位置,廣告位置有保障,費用也較為透明。
關於植入式廣告形式,還應該加入網絡遊戲的植入式廣告的形式。
圖書
科普教材類圖書中,往往需要很多案例,在案例部分,可以將企業及相關信息進行詳細的分析,並巧妙的向讀者表達企業所要展示的信息。由於這類圖書的讀者往往抱著學習的目的在看書,因此他們處於最佳的信息接受狀態,通過這種形式進行廣告植入,其最案例就是企業或企業家傳記。前提是,案例的選擇一定是符合觀點的,否則,強行的植入效果會適得其反。《聯想風雲》《走出混沌》等書是其典型代表。
小說等娛樂類圖書中的廣告植入,這類圖書主要是給人以精神上的娛樂,因此,其植入方式方法與電影中的植入式方法大體上是差不多的,不過由於圖書沒有電影的時間限制,因此在許多方面,植入式廣告可以做得更加深刻。代表作有《奮鬥烏托邦》《藏地密碼 6》等。
還有一種圖書植入方式就是由企業贊助出版,這種贊助出版業包括企業家署名聯合出版和為企業量身定制出版兩種,當然並不適合所有企業。代表作有《中國式眾包》《威客力》等。
中國低價商品再次衝擊全球市場 這次各國準備展開反擊 2024/04/08 中時 盧伯華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歐已威脅要提高針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和可再生能源設備的貿易壁壘。正在中國訪問的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表示:她多次警告中國官員不要通過大量生產廉價商品來刺激經濟。
從俄烏戰爭後,加上西方推動與中國脫鉤,新的中國衝擊可能加速全球經濟的分化。
不過,對世界的消費者來說,在飽受通脹之苦後,自中國的廉價商品可能是一種福音。
中國除了譴責保護主義抬頭外,還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
相關新聞資料
中國歐盟商會前會長:超越電動汽車 中國造出帶輪子的手機
比亞迪登電動車王 美歐車企面臨存亡關鍵時刻 2024-04-07 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
回應
靠補貼能世界第一,那裕隆應該宇宙第一了
大陸豐田轎車售價只有台灣的50—60%,當「生產的潘朵拉盒子」打開了,消費者才知道
一個正在崩潰的國家居然可以威脅發達國家的產業…該節目邏輯清奇,讓觀眾眼界大開…
中國不是都崩潰了30年嗎?怎麼又這麼強了呢?
一三五,中國威脅論;二四六,中國崩潰論;周日休息
日歐車統治天下時,沒見過這個節目悲天憫人過
文茜的美國周報
反華記者又發了一篇糞便新聞!所謂的“各國”無非就是一些被中國物廉價美的優質商品打的一蹋糊塗的反華西方霸權畜國(霸權帝國)!除了這些畜國外事實上更多的國家對於能夠買到優質又便宜的中國商品是歡欣鼓舞的!
我就知道這新聞又是盧伯華發的~~
自從歐美發現自己優勢不再,以前理直氣壯的自由貿易口號就消失不見了。
競爭不過就封鎖一直是西方世界的規則
這次是歐美石油資本家的反撲而已。電動車不只會消滅燃油車,更會讓汽油機油賣不掉!
傳統車企,不思進取,只想吃老本,被淘汰只是時間問題。
這老奶奶天天胡說八道,比亞迪車壓根就沒在美國銷售,什麼反傾銷關稅調查?
比亞迪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戰略,就是壓根就沒考慮美國市場。
無所謂,沒有美國市場,中國也是世界第一。
需要更正的是:不是電動車超越日本,而是整體汽車出口超越日本。
台灣人民被綠媒+民進黨+西媒抹黑中華人民共和國洗腦台灣人民成井底之蛙,都不知道中國大陸地區快速發展進步實力大增及國際地緣政治的快速變化傾斜
西方這些惡狼當初以堅船利砲強迫中國開放門戶、開放市場,現在中國並沒以武力強迫開放市場,怎好意思要制裁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