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28 06:27:33阿楨

《自殺的權利》

在接下來連評多本生死學之前,我先重訴我在<兩套風格不同的《生死學》叢書>所言之立場:
如果「生老病死」的學術思辯令人「厭」,那「生老病死」的經驗談則令人「煩」。
法律及社會應從個人撤出,所有不實際且直接傷及第三者的個人自願行為,均不應立法禁止及輿論批評。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5865/20050917181309

旣「厭」又「煩」啊!那《自殺的權利》(商周,2001)的以下書商文宣,少見地精論出書旨:

作者主張:病人並應該被禁止執行自由意志,醫生也不應該被准許已指示或提供自願死亡方法的姿態進入。
薩斯博士預言,當我們再回頭看現代對自殺所實施的禁制政策時,將會與我們從現在看從前對同性戀、自慰與生育控制所採取的禁制政策一樣。這些拿來被作比較的行為一開始都被當成是罪愆,後來變成罪行,然後看成心智疾病,而現在卻變得廣為人接受,將對自殺的討論與了解開放出了一個歷史的軌跡。只要我們接受個人有施行生育控制的權利,在我們社會能被稱為人道或是自由之前,我們也必須接受死亡控制的權利。

不過旣然病人有權自殺,那醫生為何不能指示或提供自願死亡方法呢?

那你得了解薩斯主張個人執行自由意志的權利,和反對政府、醫界、組織等強權介入個人權利之立場,故他不只反對希特勒式的優生,也反對預防自殺機制或將自殺醫學化。

這末免太個人主義了,如果自殺是個人的權利,那個人就有權要求醫生助於自殺。

吵啥!真的很「厭」「煩」ㄟ!貼二則一般人之常識意見:

<人有選擇自殺的權利>作者:笑瀾

一個不知名的小詩人走了,引起了一場熱議。人們在議論的時候,也在思考,思考生與死的意義,思考做人的責任和勇氣。
人不能自殺,不能選擇死亡,人,只有一個選擇,就是生存。“好死不如賴活”,你那怕過得再不如意,再窩囊,再痛苦,你也必須活著,活著供別人看,活著給家人安慰,活著樹立勇者的形象。
如果你還是一個名人,一個社會的上層人物,那你就更不應該死了。你死了,比你生活更苦的人怎麽想,怎麽辦?你死了,你代表的文化,代表的道德水准是不是該打折扣?你死了,是不是對生命的一個褻瀆?
活著真難,死更難。做普通人難,做名人更難。……
出生,你不能選擇,生在富貴家庭也好,還是貧窮家庭也罷,生在太平盛世,還是生在兵荒馬亂的年代,生在發達強國,還是生在非洲第三世界,都由那個投胎的原始細胞決定。生活,你也沒有太多的選擇,生活的軌迹太多地受到你的原始智商原始體質影響,甚至包括你的父母祖宗的影響。
生是不能選擇的,居然死亡你也不能選擇。
你有選擇嗎?有,選擇活,選擇哪怕是痛苦地肉體活著,也要面露微笑。哪怕是得了不治之症,高額的醫藥費只是維持痛苦的殘喘,也要活著,而不能選擇安樂死,因爲你不能辜負親人的眼淚。你哪怕是得了重度抑郁症,徹夜難眠,極度痛苦,你也不能選擇死,你也必須在藥物的懲制下,在家人的嚴密看護中,掙紮而猥瑣地活著,因爲你死了,就給社會貼上了不和諧的印記。
爲社會活,爲親人活,爲理想和事業活,唯獨沒有自己。
生無權選擇,活無權選擇,難道死也不能選擇?
人的基本權利:吃飯,穿衣,睡覺,說話,工作,愛,笑,哭,……,還有,死亡。
http://focus.old.cnhubei.com/2007-10/15/cms472117article.shtml

<人沒選擇自殺的權利>

自殺之風益盛,從中學生到大學生,從博士生到明星,由于種種不爲人所知的原因,一個接著一個選擇了死亡之旅,在他們自殺的背後,引來了人們議論紛紛,我們在同情的同時,也常常會在猜想,他們爲什麽輕易選擇自殺?對于自殺的原因,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然而死無對證,答案自然無從揭曉。
 2003年9月10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爲“首次世界預防自殺日”。以預防一個危害自己的行爲來“冠名”一個“警戒日”,表明了一個事實,自殺已經成爲全世界公共衛生領域急需解決的問題。來自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每年約有28.7萬人自殺死亡,除此之外,還有約200萬自殺未遂者。在國民死亡原因中,自殺已經排在了第五位。據調查:因失戀而自殺的,占自殺總人數百分之四十;爲情困擾自殺的,占百分之二十;爲失業自殺而死的占百分之二十;其他原因爲百分之二十。然而這些並不能將所有的自殺原因概括進來,自殺者的心理也由于社會和生存環境的複雜性變得越來越難以捉摸。如何防止自殺的蔓延,我在此不想多敘,只想從另一個方面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生命是屬于誰?我們有自殺的權利嗎?
生命的尊嚴至高無上,在死刑還未取消的中國,除了法律可以剝奪一個人的生命外,任何人都無權侵犯。
從這個角度上說,人的生命並不完全屬于自己,而屬于整個社會,社會反過來爲生命的存在提供保障,我們每一個人不是從天而降的,而是從自己的母親腹中孕育而出,從出生的那天起,就預告著新的生命誕生,我們的體內流淌著父母的血液,父母之所以能把我們孕育出來,又離不開社會,所以我們常說“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講的就是要回報社會,那一個人選擇自殺就是一種責任的逃避,一種不顧親人痛苦的行爲,自己一走了之倒也痛快,父母兄弟,親朋好友的由于悲痛帶來的傷害卻無法彌補。
爲自己,爲家人,爲社會,何不珍視生命!
http://nvren.org/article.asp?id=310

《我有權利自殺》拍攝後記
 
    電影《我有權利自殺》的原著金永河的同名小說《我有權利自殺》是在第一屆“文學天地”裏得到新人作家獎後開始有些名氣的。金永河的長篇小說《我有權利自殺》是“插入幻想技法用非現實的方法接近現實的津津有味又非凡的小說”(杜正日),“以陳腐的死亡之名構造出的懸念才是沖擊性的”(李在河)等審查團給與其,既有節奏感又有力量的評價。小說通過清道夫“我”、出租車司機兄弟、從16歲開始自暴自棄生活過來的20歲左右女孩Judith、裸體藝術家瑪拉、在法國遇上的香港女人等虛構的人物,把世紀末的征兆刻畫的很有節奏感。它的優點就在于簡潔的文字和節制的感情表現一口氣就能熟讀整篇。就因如此之魅力,全秀日導演以此爲動力決心拍攝此電影。小說中的男人們把電視畫面視爲與世界交流的捷徑,用更快的速度去尋找人生的意義等將呈現現代社會的特性。展開愛情的女人們則著名畫家的筆中人物、電視畫面或人體模型來展現自己。雖然在別人看來都是些不適應現代社會的快節奏而被抛棄的主人公們,但卻是在冷靜又利己的判斷下選擇死亡、去實踐的自我很明顯的人物。就因爲《我有權利自殺》的意思與《最終我還是自然而然選擇死亡,爲死亡而生存,通過死亡而活著》等一脈相通。   
    韓國和法國合作拍攝的電影
    在國內因位居榜首而轟動一時的金永河小說《我有權利自殺》作爲原著,《Wind Echoing Being》和《鳥兒畫起閉曲線》的全秀日導演全心投入制作比小說更細膩有魅力的電影。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與法國國立電影公司(CNC)簽訂合同後,通過法國國立電影公司(CNC)的支援和(株)RG Prince France (代表:Regis Ghezelbash)的部分合作而制作完成。全部的後期工作都是在法國結束的。還有,因爲是斧山所在地的制作師作品,斧山影像委員會也不惜支援,全力支持。
    推理電影與有個性的人物
    全秀日導演將推理性很濃的故事和個性化人物打造成爲電影的主要看點,通過各種人物的出現想表達的是,在走向孤立、孤獨的現代産業社會裏怎樣讓人們産生輕生的念頭,最終選擇自殺。還有,用不穩定的拍攝手法運用了百分百的跟隨東植的推理技法,表現出通過人物感受得到的突然間的自暴自棄的心情和無味幹燥的三級演繹。
    “鷹”之眼,全秀日導演選擇的演員們
    電影《我有權利自殺》中被選定的演員們都有著出色的演技能力和獨特的個性,散發神秘的個人魔力。他們是在電視和電影中穿梭的獨一無二演技派鄭寶錫,以個性的演技在音樂劇和電影中活動的秋香梅,雖只有兩部片子的拍攝經驗但已被認證爲演繹派演員的秀雅,還有張鉉成和金永民。我們有必要注目張鉉成和金永民這兩位演員。趙在賢和薛景邱不僅演戲當中鞏固演技實力,在全秀日導演的前兩部片子中擔任主角。趙在賢的《Wind  Echoing Being》,薛景邱的《鳥兒畫起閉曲線》各自都是第一次演主角。之後在忠武路成爲有影響力的演員而努力。《我有權利自殺》中的張鉉成和金永民,倆人都是畢業于漢城藝術大學演繹系,挂牌兒演員張鉉成在十幾年間多次出演《地鐵一號線》等音樂劇和戲劇。金永民也出演了《羅雲奎》《Macbeth女士》等戲劇。倆人都通過戲劇表演已經有了很好的演技能力。長著一張平凡臉的張鉉成,無論是什麽角色都能演繹得淋漓盡致。渾身散發著魅力的金永民是忠武路未來的頂梁柱。期待全秀日導演的新作品。
 http://www.dyddy.com/html/movie_article/3/5888.html
 
十三部自殺電影
 
 無論電影裏的自殺方法多麽離奇和有美感,但都有一個共同特點:超越了社會新聞式的庸俗悲情,讓人在觀看死亡的同時理解生命和超越生命的追求。
--        無論電影裏的自殺方法多麽離奇和有美感,但都有一個共同特點:超越了社會新聞式的庸俗悲情,讓人在觀看死亡的同時理解生命和超越生命的追求。
        死亡只是追求的手段——在藝術中飛升
        1.極度寒冷  Jidu hanleng
        青年前衛藝術家齊雷(賈宏聲)的一項行爲藝術引來衆多媒體、同行及過路客的關注。該行爲藝術的前三部分,立秋日模擬土葬、冬至日模擬溺葬、立春日作象征性的火葬完成後,齊雷宣布爲與社會的冷酷對抗,他將在最後一部分,即在夏至日用盡自己的體溫融化一塊巨大的冰(冰葬)時,真正結束自己的生命。
  齊雷女友(馬曉晴)和朋友們得知後,竭力阻止。他們不知的是,執意要赴黃泉路的齊雷不過是幕後推手手中的一枚棋子,他所實施的行爲藝術只是另一項包含陰謀的更大的“行爲藝術”的一部分。
        點評:死亡其實是人身上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但很少有人把它看做很普通。藝術家們也不例外,他們會賦予死亡各式各樣的內涵。不同的是,他們可以做到漠視死亡,把死亡當做藝術追求的一個不錯的手段。
        因此,他們可以像擺弄木偶一樣折騰自己,讓自殺來的很夠味。從這個角度講,凍死自己的做法很不錯。
 2.人體雕像  Taxidermia
        故事敘述祖孫與父親曆經匈牙利政權三代的故事,只是導演把他們的之間結構巧妙安排,獨裁軍官祖父、以吃爲競賽目標的父親以及一心自我犧牲成就藝術人體雕像作品的兒子,隱喻式的交接編導手法將他們一生獨特的故事,大膽而風格化的呈現。
  本片曾在2006的戛納電影節的"一種注目”單元上展映,令人瞠目結舌的瘋狂超現實元素在戛納鬧得沸沸揚揚。看過導演處女作《田園春光》(Hukkle)的人一定不會忘記他怪誕詩意的風格,本片是導演第二部作品,不但延續其怪異的風格,而且觸及禁忌的活人標本制作題材,激烈程度比處女作"有過之而無不及",是當年戛納電影節上最爲轟動和爭議的影片之一。
        點評:比起《極度寒冷》裏凍死自己的行爲藝術,把自己解剖做成雕像更加具有技術含量和職業精神。潛心研制一臺可以解剖自己的機器,這就是一般藝術家做不到的。當然,科學家也做不到。這部影片更不可能是教人自殺,而是教人更深入地理解生命,並讓你知道,有了追求就可以永恒。正如電影的另一個譯名,主人公就是一個《追求不朽的人》。
 3.狂人皮埃羅  Pierrot le fou
        菲爾迪南是一位年輕的父親,有點看破紅塵又還丟了工作。而他的嶽父母卻都是上流社會人士。一天晚上,他從嶽父母家那令人煩心的聚會上回到自己家,才發現請來照看小孩的女孩瑪麗安娜以前就認識。他決定放棄現有的一切和她一同出走,于是開始了一場狂人遊戲:一具扔不掉的屍體,黑幫的糾纏,接著又被人綁架。一系列黑色荒誕把他引上了死亡不歸路……
        點評:盡管皮埃羅從頭至尾都顯得無聊至極,沒有做上一件正經事,但你必須承認他是個藝術家。他是個文學藝術家,還是個思想家,更是一個行爲藝術家。如果你不能像他那樣把一堆雷管綁在自己的腦袋上,你就必須承認,那種瘋狂的行爲是對精神的極致追求和對肉體生命的極致反抗。
    4.失樂園    Lost Paradise 
        久木祥一驢郎原是出版社的經營,卻因爲領導層的變動而被調居閑職。中年失意的他通過朋友衣川結識了美麗的書道講師松原凜子,兩人墜入愛河,頻頻在周末幽會。隨著愛意愈增,兩人更是如膠似漆,久木買下一間公寓作爲兩人的愛巢,與松原一同享受性與愛的完滿幸福。而松原的丈夫晴彥得知妻子的外遇後卻拒絕離婚,以此折磨松原。不久後,一封告發信被送到久木所在的出版社,久木辭職並與妻子文枝離婚。而松原也和母親以及丈夫斷絕了關系,決意跟隨久木。兩人來到一家溫泉旅館,決定在至高的愛的瞬間結束生命,于是,他們在結合之中飲下了毒酒……
        點評: “死也要跟你在一起”、“如果不能在一起,我們一起就去死”......無數愛人曾經輕狂的誓言,現實中實現的並不多,少有的一些也被當做方面教材登在社會新聞版。誰也不知道他們是否在死的那刻領悟了愛的更高真諦。如果你厭倦了社會新聞,就去看《失樂園》吧,理解愛,而不是學自殺。
 5.理發師的情人  Le Mari de la Coiffeuse
       在安東尼還是個小男孩時,他就愛上了家附近的女理發師雪佛夫人,那時的他每天都會樂此不疲地到虧理發店看雪佛夫人工作。但是不久,雪佛夫人在一天清晨突然猝死,受打擊的安東尼決心將來一定要娶一個理發師作妻子。
  當安東尼長大後,他遇到了一個名叫瑪蒂德的理發師,瑪蒂德的身上仿佛散發著一種莫名的吸引力,安東尼一下子就愛上了她,而且不能自拔。面對安東尼如火的愛情攻勢,同樣追求浪漫的瑪蒂德很快便答應了安東尼的求婚。
  安東尼終于等到了他的理發師新娘。盡管父親突發心髒病而亡,母親則一直拒絕見瑪蒂德,兩人還是在幾個朋友的祝福下結婚了。婚禮當天,身著婚紗的瑪蒂德仍然在理發店爲顧客刮胡子,也讓顧客分享到了她的幸福。
  兩人婚後的生活可以用十分甜蜜來形容,他們不放過任何一個纏綿、浪漫的機會,高興時甚至把古龍水攙起來當雞尾酒喝。然而就在兩人如膠似漆的時候,瑪蒂德卻在一個風雨交加、電閃雷鳴的夜晚,借口去買黃油毅然決然地走出理發店的門,直奔向滾滾急流的大河,投身在了波濤洶湧的河水之中,只給安東尼留下了一封短短的遺書。更讓人意外的是,她自殺的理由竟是她認爲安東尼對她太好、他們的生活太美滿,她害怕有一天會失去這一切。所以,她選擇了在安東尼離開她之前先“走”一步。
        點評:幸福到什麽地步人才會去自殺?不知道。或許是因爲愛比死更冷酷?或許是爲讓生命在愛最燦爛的時刻完結?理發師新娘在愛的高潮之後選擇幸福赴死,是珍惜愛情的最勇敢方式。統計局的官員和報紙編輯怎麽可能理解,自殺有時候是人對自己的最愛。
6.兩小無猜  Jeux d'enfants
        當一個人問另一個人“敢不敢”的時候,另一個人必須說“敢”,這就是遊戲的規則。小男孩于連和小女孩蘇菲的相遇即開始于這樣一場孩童的鬧劇,一個精美的鐵盒子就是他們遊戲的見證。說髒話,擾亂課堂,在校長室小便,內衣外穿……一個遊戲兩人一玩十多年,他們什麽都敢,除了承認彼此相愛。
  蘇菲(瑪麗安歌迪亞)提議兩人分別十年,挑戰的內容是于連(集約姆卡內)敢不敢傷害蘇菲。恍惚十年逝去,于連找到蘇菲,爲了遊戲的進行他決定另娶她人,邀請蘇菲做伴娘。受到傷害的蘇菲在于連的婚禮上抛出鐵盒子“你敢悔婚麽?”原本最最親密的朋友相互傷害最深。同樣心痛的兩個人相約再次分別十年。
  十年裏,于連擁有了一切,家庭、事業、朋友,只是沒了蘇菲宛如沒了心,原來喪失激情的生活這般索然無味。終于十年過去,“Love me, if you dare……“
        點評:愛情如何能永存?像《失樂園》中的雙雙殉情?像理發師的情人一樣在幸福中投河?倒不如把愛情澆築在鋼筋水泥中。蘇菲和于連的“if you dare”  結束在水泥中,愛情永存,連肉身都以愛的姿勢凝固。對于普通人來說,這種愛的驚心動魄哪裏是簡單的自殺能比的?
   7.循環自殺    Suicide Club
        54個餓穿著制們服的女學生,手拉手談笑中同時跳入新宿地鐵的甬道,任由疾馳而來的列車從身上碾過,一時間,甬道、車廂、站臺上血肉橫飛,54個人的鮮血染紅了整個世界。
  事件立刻造成轟動,警方盡全力調查,但自殺事件卻防不勝防,連負責此案件的黑澤刑警本人也在偵察工作中自殺身亡,在經過一番努力之後,警方終于逮捕了自殺俱樂部的首腦Rolly,卻沒能阻止自殺人數的上升,事實上以Rolly爲首的自殺俱樂部所犯下的罪行與本案無關,真正的幕後黑手竟是一群小孩,他們依靠正走紅的少女演唱組的歌詞及海報等向人們傳遞著訊息……
        點評:除了宗教,還有什麽力量能讓集體自殺成爲可能?偶像。這是孤獨現代人的宗教狂熱。如果能夠在集體赴死中找到安慰,死亡必然很美。而旁觀者又極容易陷入視覺體驗和驚悚的快感。這部電影據說在日本曾遭到禁播,大概這就是官方所謂的美化死亡。
8.女高怪談5:結伴自殺
        深夜在一所高中的聖堂內,幾個手拿著蠟燭的女高生圍著一圈跪在地上,她們的面前放著發誓生死共存的誓約書,隨後拿起刀割破了手指,每個人在誓約書上面留下血迹。
  當天晚上發生了言珠從學校的生活館屋頂跳樓自殺的震驚事件,同一時刻正走到生活館的正言親眼看到姐姐言珠的死。
  圍繞著言珠的自殺衆人議論紛紛,言珠最好的朋友素伊難過地自責。校園內有人說言珠自殺之前曾和素伊、幼珍、恩英在一起,周圍的人對她們投來懷疑的目光。三個人約定緘口不提前一夜發生的事情,但其實每個人都陷入了焦慮和不安之中。
  當天夜裏生活館裏出現渾身是血的不明物體撲向了一名女學生,寂靜的校園內傳來尖叫聲。校園裏傳著是言珠的鬼魂殺了人。曾一起發了血誓的素伊、幼珍、恩英開始互猜對方。
  學校的模擬考試出來了結果,已死的言珠考了全校第一名,而競爭對手幼珍一下子滑落到第13名。言珠的葬禮結束後,獨自留在教室裏的一名女學生被殘忍地殺害,來自周圍的疑問的眼神和幻覺讓三個女生陷了入恐慌,恩英尖叫著說在洗手間裏看到了渾身是血的言珠,在教室裏發現了已看不清面目的屍體,讓人悚然的恐懼依次降臨到了她們的身邊,真相到底如何?
        點評:在這部校園鬼談的恐怖片裏,結伴自殺明顯帶有詛咒性質。但在尖叫和閉眼的同時,你還能逐漸了解,結伴自殺有時並不只是狂熱和荒謬,而是包含了時間最珍貴的一種感情:友情。據說,有人在電影院裏看這部電影流下了淚——不是驚嚇過度。
 9.自殺伴侶  Max and Grace
 
        從六歲開始獨,馬巾克斯就不想再活下去,他嘗試了許多死法,包括開槍、上吊以及跳窗戶等等,然而每次他都能撿回條命。馬克斯的尋死惹惱了父母,他們把馬克斯送去了精神病院。在那裏,馬克斯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他愛上了一個名叫格雷斯的女孩,而這個女孩卻有著比馬克斯更強烈的求死念頭。馬克斯想要治愈格雷斯,他覺得如果讓格雷斯與母親見面談心,說不定會有些效果。隨後兩人逃出精神病院。可是在前往拜訪格雷斯母親的途中,格雷斯又多次尋死,馬克斯爲了及時制止她而疲憊不堪,他們還能順利到達目的地嗎……
        點評:他愛上了她,她卻一心求死。這比他愛上了她而她不愛他還要讓觀衆揪心。在這部影片裏,可以看到很多種典型或非典型的自殺方法,但這些方法都沒有成功。這對目的不一致的自殺伴侶其實比自殺本身更有意思。在這場自殺之旅裏,你或許可以更多地理解活著和死去各自意味著什麽。
10.深海長眠  Mar adentro
        雷蒙在一次跳海運動中出了意外,全身癱瘓。原本英俊壯健的他要在煎熬中度過余生。他忍受著常人無法理解的痛苦中過活了26年,已經無法領會到活著的意義。他一再申請安樂死,卻無法獲准。他請來律師朱莉婭,這個女人在與雷蒙的相處中慢慢認同了他的觀點,她不幸也身患絕症,二人更加惺惺相惜。朱莉婭承諾幫雷蒙出版詩集後,就和他一同赴死。
        有一個少婦知道了雷蒙的經曆,力勸他不要放棄生命,並深深愛上這個不幸的人。然而,這一切都無法把雷蒙從癱瘓的煎熬中重生過來。然而他還等著朱莉婭一起告別這個世界。
        點評:自殺曾一度被認爲是不道德的,因爲你沒有權利結束上帝賜予你的生命。生命屬于誰?個體有沒有選擇死亡及死亡方式的權利?《深海長眠》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西班牙人Ramon Sampedro花了三十年,終于爲自己爭取到了安樂死的權利。爲了能夠主動去死而努力,這樣的自我結束時最有尊嚴的。
  11.自殺人生  Veronika Decides To Die
        故事的女主人公薇羅妮卡在28歲的時侯就有了其他年輕人夢想與希望有的東西:漂亮的長相、一個好的工作和很好的生活。而她因爲不願被一些規矩所束縛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沒有成功,被維萊特精神病醫院搶救又活了下來,但只有5天的生命。最終她離開了這裏,獨自去旅行,終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點評:相比之下,我更喜歡保羅-科埃略小說原著的譯名《維羅妮卡決定去死》,不那麽拐彎抹角,也更符合主題。維羅妮卡因人生的富足和厭倦決定放棄生命,卻自殺未遂。而在自己真的只有5天生命的時候,生的渴望萌發了。這就是人性的悖論,如果你不知道即將失去,就不知道珍惜。如果你不在逆境,你不能真的明白自己的追求。
  12.七面人生   Seven Pounds
        提姆-托馬斯是一個稅務調查員,事業成功,有漂亮的妻子和一所靠海的種滿鮮花的房子,生活幸福美滿。一次他在駕車的時候,低頭看短信,不幸的意外發生了,在這場意外中有七人喪生,包括坐在提姆旁邊的妻子。他喪失了活下去的勇氣和信心,爲了自我救贖,提姆決定用自己的生命幫助他生活的那個城市裏的陌生人,一個失明但善良的男人,一個美麗但患有先天性心髒病的女人,一個爲家庭暴力所累的不幸家庭,一個資助過學生的冰球教練,一個在家庭服務和孩童福利保障中心上班的黑人女人,得了白血病的黑人小孩。
        他拿走他兄弟本-托馬斯的工作證,冒充財政部的稅收調查員,盡力去了解他決定幫助的每一個人,以確定他們是否是善良的人。了解的過程中,提姆愛上了Emily Posa,那個先天性心髒病人,他們在一起度過了快樂的時光,最終提姆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將身體的每個部分送給了需要的人,只留下感動和懷念的淚水。
        點評:生命消失後,除了留給他人記憶還能有什麽?這是一個放棄自己生命救助他人的故事,但爲了贖罪而放棄生命卻遠遠超越了道德意義。從過錯害死了他人到自殺拯救了他人,這其中是對生死意義的探討。不知道爲什麽,這部片子讓我想起了《21克》。
        值得注意的是,這部片子的主人公是用水母自殺的。
13.海上鋼琴師  The Legend of 1900
        本片講述了一個鋼琴天才傳奇的一生。
  1900年,Virginian號豪華郵輪上,一個孤兒被遺棄在頭等艙,由船上的水手撫養長大,取名1900。1900慢慢長大,顯示了出了無師自通的非凡鋼琴天賦,在船上的樂隊表演鋼琴,每個聽過他演奏的人,都被深深打動。爵士樂鼻祖傑尼聽說了1900的高超技藝,專門上船和他比賽,最後自歎弗如,黯然離去。
  可惜,這一切的事情都發生在海上,1900從來不願踏上陸地,直到有一天,他愛上了一個女孩,情愫在琴鍵上流淌。他會不會爲了愛情,踏上陸地開始新的生活,用他的琴聲驚豔世界?他將怎樣譜寫自己非凡的人生。
        點評:1900最終選擇了與自己一生從未離開的船一同毀滅。這是最讓我感動的自殺方式。或許可以說1900是爲音樂夢想而選擇毀滅。而我以爲他是最終堅持了一種屬于自己的生命方式,這裏面當然包含音樂,也有船頭到船尾那屬于他的獨特空間體驗,還有漂泊、搖晃、大海。這是生于陸地上的人不可能體會的。“陸地是太大的船,是位太美的美女,是瓶太濃的香水,是篇無從彈奏的樂章,我沒辦法舍棄這艘船,我寧可舍棄自己的生命,反正世間沒有人記得我。”
http://www.ellechina.com/life/movie/zisha/node_550104
 

上一篇:《關鍵時刻》

下一篇:《人類自殺史》

阿楨 2024-12-05 05:01:49

瓊瑤家中輕生,終年86歲,遺書全文公佈 2024-12-04

各位親愛的朋友知音們:
不要哭,不要傷心,不要為我難過。我已經「翩然」的去了!
“翩然”是我最喜歡的兩個字,代表的是“自主、自在、自由”的“飛翔”,優美而“輕盈”,我擺脫了逐漸讓我痛苦的軀殼,“翩然”的化為雪花飛去了!
這是我的願望,「死亡」是每個人必經之路,也是最後一件「大事」。我不想聽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為這最後的大事「作主」。
上蒼對於生命的過程,設計得不是很好。當人老了,都要經過一段很痛苦的「衰弱、退化、生病、出入醫院、治療、不治」的時間,這段時間,可長可短,對於必將老死的人,是多大的折磨!萬一不幸,還可能成為依賴「插管維生」的「臥床老人」!我曾經目睹那種慘狀。我不要那樣的「死亡」。
我是“火花”,我已盡力燃燒過。如今,當火焰將熄滅之前,我選擇這種方式,翩然歸去。我要說的話,都錄在我《當雪花飄落》的影片裡了。希望我的朋友們,多看幾次視頻,了解我想表達的一切。
朋友們,不要為我的「死亡」悲哀,為我笑吧!生命的美好,就在於「能愛,能恨、能笑,能哭、能歌、能說、能跑、能動、能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能邪惡如仇,活得轟轟烈烈……」這些,我都在有生之年,擁有過了!我「活過」了,不曾辜負此生!
我最放不下的,就是家人和你們。 「愛」緊緊的繫著我心,你們都是我最不捨的。為了讓我的靈魂(不知道人類有沒有靈魂),也能“翩然”,大家為我笑、為我高歌、為我飛舞吧!我在天之靈,會與你們「共舞」的!
別了!我至愛的你們!慶幸此生,曾經和你們相遇相知。
注意,我「死亡」的方式,是在我生命的終站實行的!年輕的你們,千萬不要輕易放棄生命,一時的挫折打擊,可能是美好生命中的“磨練”,希望你們經得起磨練,像我一樣,活到八十六、七歲,體力不支時,再來選擇如何面對死亡。但願那時,人類已經找到很人道的方式,來幫助「老人」們,快樂的「歸去」!
親愛的你們,要勇敢,要活出強大的“自我”,不要辜負來世間一趟!這世間,雖然不是十全十美,也有各種意外的喜怒哀樂!別錯過那些屬於你的精彩!
千言萬語說不盡,最後,祝福大家健康快樂,活得瀟瀟灑灑!
  回應
瓊瑤女士有什麼想不開的嗎
從遺書看,應該是活了86歲,夠了,沒什麼遺憾了,與其幾年之後可能在病痛中毫無尊嚴地逝去,不如自己了斷。也不算什麼想不開。

阿楨 2023-02-14 09:09:55

“解決日本老齡化的唯一辦法是老年人集體自殺”,耶魯大學日籍教授這言論引爭議

(觀察者網訊)當地時間12日,紐約時報2023-02-12報導,耶魯大學38歲日籍助理教授成田悠輔(Yusuke Narita)曾公開為日本應對老齡化“出謀劃策”稱,“唯一的解決辦法不就是老年人集體自殺或者一起切腹自盡?”該說法近期在推特上引發爭議後,成田悠輔回應稱,“集體自殺、一起切腹只是抽象的隱喻,我本應謹慎對待這些詞的負面含義,所以經過反省,去年開始,我不再使用這些說法了。”
《楢山節考》。日本人有這種想法不稀奇,因為來自他們的傳統。從側面反映出日本是一個“有小節而無大義”的民族。精日們怎麼洗?
年輕人都在為這個政策歡呼,可是他們為什麼不想一想,自己也會有老去的一天的啊?到時候也希望自己被自己的子孫推往斷頭臺嗎

阿楨 2023-02-05 08:12:22

塵埃落定的胡鑫宇案,給了我們怎樣的思考 2023-02-03

飽受關注的胡鑫宇案終於在今天迎來了結局,調查組本著專業負責和公開透明的原則召開了新聞發佈會:胡鑫宇系自縊死亡。由於學業壓力以及心理逐漸崩潰,最終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是一個悲劇,令人歎惋動容。讓那些吃人血饅頭的所謂傳媒人失望了,調查過程中沒有發現他們杜撰的器官買賣、惡意兇殺等驚悚電影中的離奇情節。
胡鑫宇案為何引發社會空前關注?
在胡失蹤前,主流媒體大肆宣傳、鼓勵遺體捐贈,私下裡則流傳著各種聳人聽聞的流言。這時,正好遇上胡鑫宇在校失蹤,點燃了廣大學生家長的焦慮情緒,在輿論場激起了漩渦。
為何胡鑫宇案輿論遲遲不休?
2022年10月14日,胡鑫宇傍晚從校園失聯後,一度被網媒炒作得沸沸揚揚,傳得離奇古怪、駭人聽聞,並霸屏了全網。 “化糞池發現碎骨”“被化學老師用藥水化掉”“被人帶進醫院割去器官後拋屍河內”甚至是“外星人綁架”的說法。胡鑫宇遺體被找到後,本以為造謠之勢能有所緩和,沒想到,謠言依舊不絕於耳。
為什麼謠言難以遏制?
許多自媒體人為得流量、蹭熱度、換票子,逢熱點必發聲,他們打著為胡鑫宇發聲甚至是匡扶正義的旗號,毫不顧慮後果。只要賺錢,比真相更重要。
  相關新聞
胡鑫宇案重點不在失蹤| 在活摘器官-新唐人電視台(法輪功/大紀元)
  回應
我倒是想借這個事件,在觀察者網呼籲一下社會多關注“抑鬱症群體”。
抑鬱症在某些藥物或心理治療下,看上去治療好了,其實根本沒有用。
吃人血饅頭的還會繼續吃,造謠的還會繼續造謠,真相對他們來說不重要,也沒有多大影響。
自媒體和吃瓜群眾們的狂歡!如果不嚴加查處,以後會愈加張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