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人家要怎生
在這<女人不生 女孩生>的時代,有人要生小孩就不錯了,還管人家要生男生女?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6248743/20070514062415
那可不行!女性革命尚未成功,怎可讓父權復辟!
乾脆立法限制。
可能嗎?如同民法修正,新生兒姓氏可由父母約定,但司法豈能徹底改變習俗(含女兒繼承權)?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6248743/20070514062415
聯合筆記》要有不拚生男的勇氣【聯合報2007.12.01梁玉芳
人氣女主持人小S又生了,這是第二個女兒了。再次剖腹生產的疼痛還未消退,就傳出小S可能再接再厲,要「趁年輕」為單傳的老公拚生男。
生兒育女原是小夫妻的家務事,旁人難以置喙;但小S身為公眾人物,對社會有示範作用,再者,「要不要為夫家生個兒子」的枷鎖仍然套在許多台灣女人身上。這就讓人不免要越俎代庖,為小S的肚皮請命了。
要拚「生男」的根本執念在於:依傳統,男丁才能傳宗接代;問題是,那是傳誰的宗,又接誰的代?
若在意的是傳承丈夫或自己的生物特徵,那不論男女嬰,體內都有父母的DNA。若在意的是傳姓氏,那更好辦:今年民法修正,新生兒姓氏可由父母約定,未來小S的女兒不論叫許俏妞或許Lily(或從母姓,徐Lily),都可要求從母姓。於是,不論從男方姓許或女方姓徐,一樣可以源遠流長。
要拚生男丁,好為夫家傳宗接代,是許多婦女的慘痛記憶。在傳統年代,肚皮爭氣,一舉得男,或在「七仙女」之後終於弄璋,媳婦在家族中的地位才保得住,否則就是無盡的委屈與奚落。作家張惠菁在散文「往事的勝訴」中,對此有觀察入微的描寫。
昔時男丁是生產力來源,才能傳遞父系姓氏與財產,眾多女性的悲劇即因這套宗族命名規則而來。無奈,這套貶低女性生命價值的觀念,在廿一世紀的現代仍然盛行。
當封建性別觀念遇上進步生殖科技,結果就是墮女嬰、人工干預新生兒的性別。國民健康局最新的調查顯示,台灣新生兒的性別比失衡,尤其是第三胎之後,男嬰比女嬰多了二成,第四胎還高達四成。守舊觀念,讓許多女嬰提早失去出生機會。
身為現代女性,且是收入頗豐,不須仰賴夫家過活的女明星,原在婚姻中協商有更大的餘裕,能藉由姊妹成功的演藝生涯中彰顯女性的價值,知道不生男並非「虧欠」,更不是「失職」。勇於婚前懷孕的小S,也該有不拚生男的勇氣吧。
為什麼現在有些男生都不主動了?2022-10-12
回應
現在互聯網影響越來越深,慢慢的滿足了從生理因素激發的好奇心,男生也就理性的多了。而且現在女性的地位也在上升,要求這要求那得,什麼勞什子事都喜歡整整,男人開始平視女性,突然發現女人其實也就那回事,還不如兄弟好處。慢慢的這會變成常態,男女平等嘛。
其實就是成本問題,現在工作很累,買房很難,攢錢不易,在不主動之前,我的生活還是穩定的,攢錢,娛樂,工作都還可以。主動之後呢?一消費多了,送禮物,請吃飯,逛街乃至更多,花的時間和精力成本就更大了,沒有盡頭,收益不定,而且上班還能累,玩的時間都沒有了。
現在是男女平等時代,權責是相等的,女權崛起已是事實,男人把權力交過去的時候,責任也卸一卸吧。
韓國街采| 為什麼不想生孩子?年輕人:這些話我們能在攝像頭面前說嗎
外媒Asian Boss繼上次在日本街頭採訪後,韓國2022年的生育率再創全球歷史新低。即便政府提供了1600美元的生育補貼,依然未能有效提升年輕人的生育意願。
“現在男女性別對立越來越嚴重,以至於出現仇恨的情緒,結果越來越多的人發誓不結婚。”
“我覺得包括我本人在內,很多女性,都不想成為家庭主婦。如果有孩子的話,會不利於我事業的發展。
回應
若是大好年華去懷孕生孩子,再回到工作中,可就沒精力時間培養出高能力了
我接觸到的人裡,半夜起來換尿布和餵奶都是男的來的
【本文來自《夫妻都上班但老婆回家還得照顧孩子,老公偶爾做個家務就覺得自己很好,這種我見太多》評論區】
回應
我嬰兒時晚上餵奶或哭泣,也是父親起來照顧
專家稱中國有超94%老人仍在養育孫輩,如何看待這一資料?
回應
老人帶娃這事,其實也是有積極的一面。幫子女分擔了養娃壓力,也讓他們的老年生活豐富多彩了起來,老人退休後如果閑著沒事做,是很容易抑鬱的。
這是中國人人倫傳統,礙著誰的事了?
礙著資本家的機構賺錢了唄
現在“為什麼生孩子”成了一個問題,房價、教育、托幼難…都是藉口罷了 2022-09-04
六七十年代的時候,沒人問這個問題,生孩子是跟著人的生物性和物種繁衍的本能。沒有計劃生育限制的話,生兩三個還是不需要想就“天經地義”的。
現在呢?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條件越好,生孩子越少,這是從來就有的事。
所以,不要拿什麼房價、孩子教育、托幼難什麼的作為不生育的理由,那些都是藉口。不想生孩子的時候,找個藉口不難。
回應
主要還是現在工業社會物質條件足夠豐富,不需要為了生存增加勞動力和抱團,每個人都是一個經濟獨立個體,現代消費主義、娛樂至上的需求和女性獨立意識的覺醒在生產力和資本加持下催生了更多勝於家庭安定感滿足感的事物。
當前要提升生育率,其實不能指望提高結婚率和降低離婚率來達成,取而代之會更加鼓勵未婚生育或者先生育後結婚,當然隨著而來的問題和挑戰也是可以預見到的。但為了維持人口,有些事情和準備晚進行不如早考慮。
若人造子宮對孩子沒啥不良影響,也不是貴得負擔不起,98%女性願意選擇? 2022-01-20
【本文來自《生育率低?人造子宮技術成熟了,國家生國家養就是了》評論區】
關於人造子宮,有人認為,女人沒有親身揣娃十個月、最後經歷痛苦的分娩把娃生下來,就沒體會過那種血肉連接,就對孩子沒有愛,只是像愛個寵物那樣愛它罷了。血肉連結、激素影響,那確實是一方面,不否認。但當爹的也沒揣過包子、生過娃吧?難道“父愛”就是假的?
還有沉沒成本。你覺得,懷孕、生產帶來的痛苦和不便,是沉沒成本,母親變胖變醜、尿頻尿急、漲奶痛/分娩痛/側切痛/剖腹產傷口痛,付出了種種代價,因著這份辛苦不易,鐵定會更愛孩子,這還真是玄學。學過《鄭伯克段于鄢》吧?姜氏為啥討厭鄭伯、寵他弟?生他時難產啊。
回應
這話說的,沒有代價的話,98%的男性也願意選擇,大家一拍兩散不要結婚算了,成本還下去了呢。
那麼設想一下社會會如何發展,沒錢的,靠著人工子宮有了孩子,受盡剝削,連孩子不帶,從小送託管,反正孩子是給國家養的,以後有指望不上,從此家庭親情淡漠,有親情和家庭組成社會體系開始分崩。優秀的富人,選擇將自己的基因通關演算法選擇女性卵子結合,按照定制化的培養模式培養超級天才。此後社會進入父母不認識子女的社會,完全進入獨自走完人生的一生社會模式。
我個人非常贊同人造子宮技術的發展的,人口下降指望90後,00後生根本不現實,未來個人覺得有前途的解決方式就是人家子宮+人口數量調節+社會化撫養+11年義務教育,可以更專注於事業和自己生活,對大家都好。
女性受教育程度、收入和地位的整體提升必然伴隨著生育率下降,這是全人類共有問,女人可以靠其他途徑來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而不必承受痛苦與風險進行生育,這是根本因素。
《英國皇家學會》研究“模範夫妻” 信天翁離婚率陡增竟是全球變暖惹的禍
研究人員推測,原因有三。其一,在海溫偏高時,淺層溫水無法與深層冷水均勻混合,致使流入表面的營養物質減少。這讓小魚小蝦數量大減,雛鳥存活率降低,最終引發伴侶不滿。其二,溫度升高、食物不足,信天翁(尤其是雌性)皮質醇水準陡增,導致衝動分手。其三,信天翁不得不前往更遠的海域覓食,夫妻“兩地分居”的時間更長了。
回應
經濟狀況決定婚姻狀況
為何整個東亞的生育率如此之低?
某些雙標黨就很有意思。
一問中國、東亞生育率為什麼低,就是基尼係數大、貧富差距大、年輕人不敢生。
但再問為什麼基尼係數更低的發達國家的生育率也很低,就說“那是人家的自由”、“人家有移民呢,還是好好操心操心你自己吧”等等。
所以吧,給兩個選項:第一,經濟發展到德國水準,生育率與德國持平;第二,經濟退回到非洲某國水準,生育率漲1倍。
而中國人理想的移民國加拿大,盧森堡和瑞士,也都是低生育率的難兄難弟。北歐的福利保障的確不錯,但覺得那樣能刺激生育的,先查查北歐的資料不好麼?
最後給個聯合國的預測
總之,不管是窮國還是富國,在可見的未來,人口增長率下降都是一個難以逆轉的趨勢。
回應
女性受教育程度、收入和地位的整體提升必然伴隨著生育率下降,這是全人類共有問,女人可以靠其他途徑來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而不必承受痛苦與風險進行生育,這是根本因素。
“人造子宮”養出了小鼠,離育人還有多遠? 2021-04-08 新浪科技
近日,《自然》雜誌發佈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最新研究,稱其利用“人造子宮”,已成功培育出數百隻小老鼠,且小鼠所有器官發育指標都正常。
過去數十年,醫學科學界一直在嘗試體外培育哺乳動物。但成功案例僅限於實驗室環境下的早期胚胎分裂、短期發育,或待器官形成後,從子宮中取出胎兒並在實驗室中繼續生長。
比如,2017年,美國費城兒童醫院改進早產兒孵化器,製成塑膠袋式“人造子宮”。共有8只羊羔胎兒在“人造子宮”中活了4周,並成功出生。但移入“人造子宮”時,這些羔羊胎兒的胎齡相當於22-23周的人類胎兒,器官已形成。22-23周是人類最早可以出生並在子宮外存活的胎齡。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援引加州理工學院生物工程教授馬格達萊納•澤尼克•戈茨(Magdalena Zernicka-Goetz)發言稱:“這一技術為研究胚胎發育打開新時代的大門。它能避免子宮內部成像限制,使研究者直接觀察胚胎發育過程,可應用於受精卵移植、流產等研究。”
公佈研究成果後,《自然》官網收到諸多留言。其中,大眾最關心的問題是:這是否意味著即將實現人造生命?
對此,科學界普遍認知是,人造人囊胚只是經歷過胚胎發育早期階段的細胞集合,並不能發育成胎兒。同時,針對人類胚胎的研究,國際上有一個公認的“14天規則”,即只能在不滿14天的胚胎上進行實驗。由人體細胞轉化而來的人造人囊胚是否受這一規則限制,目前仍在討論中。
美國波士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法、倫理與人權中心主任喬治•安納斯(George J。 Annas)表示,過去,“14天規則”被嚴格遵守,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技術缺陷,難以突破14天限制。如今,幹細胞科學、遺傳學和合成生物學都有了巨大進步,是時候對“14天規則”提出質疑並予以更新,重新劃定合成生物學研究的界限。
回應
希望能成為解放女性的研究
研究成功就不需要女人了。
技術難題能克服,推廣的話難過的是醫學倫理那一關
農村剩男配城市剩女——中國式生硬催婚 2021-02-17
官媒一篇有關農村“剩男”的報導日前登上熱搜,原因是受訪專家提出,城市剩女多,農村剩男多,建議將剩男進行技能培訓,輸出到女性集中的行業和地區。
此番言論自然在中國線民間引起強烈反彈,農村剩男是因為沒有錢、沒有本事而“剩”,城市剩女則大多因為財富自由、不願意承擔家庭壓力而“剩”;這樣一來,農村剩男的素質也根本無法和城市剩女生活在一起。
回應
流水線上的40歲剩男,配副處級高級知識份子剩女,煤渣配鑽石,想想吧
沒臉回家、失業、民族主義…農村青年的標籤從哪來? 2021-02-17 武漢大學研究員呂德文
“小鎮青年”和“豆瓣青年”的思想分化往往因議題不同而呈現出不一樣的狀態。[全文]
回應
房價和就業是表面原因,城鄉差距本質上是一個地區的產業鏈產業集群經濟成熟度。蘇南農村年青人很少為這樣問題發愁,因為蘇南農村那時候已經基本上產業化,城鎮化,甚至生活條件超過城裡一截。我高中同學讀大學時候娶了碩班女孩堅決回去,不留城裡找工作。女孩那邊條件比城裡都強,他只好過去,變成那裡農村戶口。前兩年微信裡私聊,有2輛好車有別墅兒女三個,什麼不缺,就愁惕年輕很多報負都萎了。
假如國家告訴年輕人,只要你達到法定年齡了都會給你房子,局面是不是會好點?
【本文來自《房子離今天的年輕人有多遠》評論區】
回應
計劃經濟時就是這樣啊,特別是在城市。事實已經證明了,會供給不足,得排隊……
坐等市場無序,讓房一錢不值。
早點睡,夢裡啥都有
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人? 2021-01-28 新浪科技
2020年《柳葉刀》的一篇報告,截至2020年7月,全球大約有78億人。
聯合國說,由於我們無法即時跟蹤全球的出生和死亡人數,統計學家根據一系列因素來得出這些地區人口的估計值,包括生育率(女性一生中平均生育多少個孩子)和死亡率(一個人的預期壽命)。
隨著世界各國的生活品質與醫療健康水準的提高,全球人口在過去兩個世紀中增長迅猛。但是,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達到最高點之後,一直在放緩。1800年突破10億;1927年20億;1959年30億;1975年40億;1987年50億;1999年60億。由於全球新生嬰兒數量的減少,長率到2100年的時候,將低於0.1%。
據聯合國2015年資料,全球平均生育率為2.5,低於1990年3.2。但不同地區的生育率差異顯著。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為4.6,而北美和歐洲為1.7。
影響生育率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是,女性決定生育的時機和生育子女的數量。
多項研究表明,當女性和女孩擁有與同齡男性同等的受教育機會時,女性在日後生活中將擁有更多機會,並且傾向於生育較少的子女。因為,女性在追求教育和就業機會時,會推遲生兒育女的計畫。
此外,城市化水準越高,生育率往往越低。城市地區通常會經歷“人口轉型”——從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過渡。
工業化之前,全球預期壽命30歲左右。工業化在1800年左右始於歐洲。當時,嬰幼兒和青少年的死亡率極高,大約有27%的兒童在1歲前夭折,47%的兒童活不過15歲。當時全球生育率為5.77,不過因國家而異。美國為7,挪威則為4.3。
得益於糧食生產的提高,藥物和衛生設施的發展,全球嬰兒、青少年和成年人的死亡率均在下降,這延長了預期壽命。1950-1955年為46.5歲。到1995-2000年已65歲。2019年為72.6歲,但地區差別顯著,最低的非洲只有61.2歲,最高的歐洲為77.5歲。
研究表明,低生活水準與低預期壽命之間存在相關性。另外,戰爭、自然災害、饑荒和流行病等也會影響人口的總體死亡率。
未來全球人口的預測
聯合國2019年報告,到2050年,有一半以上的新增人口來自以下九個國家:印度、尼日利亞、巴基斯坦、剛果民主共和國、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印尼、埃及和美國。
預測未來有多少新生嬰兒以及在哪裡出生,可以幫助我們確定將醫療健康和教育資源用於何處,可以幫助各國建立最有效的勞動力市場。
身邊有個挺好的姑娘,別人都覺得我們是情侶,但可能她把我當做男閨蜜?2020-12-17
【本文來自《相親想配合男方聊軍事政治,結果對方hold不住,各位以為女性憑啥進的985?》評論區】
男性聚在一起聊政治經濟,不和女性聊衣服髮型一樣嗎?這個話題不易冷場嘛 2020-12-17
【本文來自《男人並非都喜歡軍事和時事,只是喜歡被崇拜,在他擅長的領域哄哄也不難?》評論區】
過於絕對了,直男永遠搞不清口紅色號,但並不討厭女孩子喜歡這個,相反他們會很笨拙的打聽什麼口紅流行可以送人。
第二點多屬於邏輯青年與文藝青年的天生不對付,與男女無關。
第三就是女性的偏見了,公共場合男性聚在一起聊這個是因為這話題誰都可以說上兩嘴,不容易冷場,大概和女性公共場合談衣服髮型一個概念。
學校有免費託管服務,為何我還必須讓孩子上社會託管班? 2020-12-17
大城市,雙職工家庭,孩子上小學,老人無法幫忙。父母在不請假情況下,無法長期確保在15:00(孩子放學)或 17:30(學習免費託管服務要求)前接走孩子。
回應
是這樣的,但是你說要老師等到家長都能正常下班來接,那老師要什麼時候下班啊?
女性生育期不能工作,導致社會上性別歧視,男性休同樣假期能不能改變這種情況? 2020-12-16
回應
薪酬是同工同酬就行了。同樣的體力工作指標,同時同搬一噸磚,不管你是男是女是無性別還是雙性人,都是計件搬的少就少得,搬的一樣多就工資一樣,跟性別無關。同樣的腦力工作,績效好的就加薪升遷,績效一樣就一樣的工資,也跟性別沒關係。至於產假,確實應該男女同放,因為生孩子養孩子是男女雙方的相同社會責任,而不是女方單方面的責任。
那肯定會有大量男性“自願”放棄休產假:真正影響女性就業的,是女性因為生育導致較長時間無法將精力放在工作上,所以,現在提出男性也同等休假,其實就是希望造成男性的業務能力也同等下降,這樣就能緩解女性劣勢。這對整個社會來說,就是一種人為的降低效率的政策。因為你生個小孩,現在連父親的工作,這到底對一個家庭來說,有什麼好處呢?歸根到底這還是你個人的選擇,所謂“事業還是家庭”,自己選。
女性因為生孩子+帶孩子,所以精力不夠,是女性自己活該?說到底,你不想為自己的生育責任負擔你自己應該的一份。但很可惜,生孩子是雙方利益的權衡,從國家的角度,如果女性普遍不想生,害怕失業,那確實要想辦法保障女性的權益,降低女性的生育危機。
女人為什麼不想生孩子? 2020-12-18
回應
婚姻是經濟行為,愛情是情感需要,性生活是生理需要,這三者是可以獨立存在的
跟一個人結婚,跟一個人談戀愛,跟一個人做運動,你這樣子鬼才會跟你結婚
生育養育都很累,但這都抵不過獲得一個孩子的幸福,不然為啥大多父母都那麼愛孩子?
有些男生覺得自己做頓飯拖次地,就算幹家務了,那不只是九牛一毛? 2020-12-16
【本文來自《有老哥覺得自己“照顧得無微不至”,但約會物件真的會這麼認為嗎?》評論區】
中國現實,尤其是一些鄉鎮,彩禮是對婦女的婚姻風險和一些潛在付出的變相補償。彩禮就是養老買斷金,是給岳父母的,出嫁女跟娘家沒有法律上的關係了。現代法律出嫁女跟兄弟姐妹平權,父母病了出嫁女有義務贍養,同時也有繼承遺產的權利。那請問:這時的彩禮是什麼性質?自古以來妻是聘娶,妾通買賣。既然是買來的,就別想著讓人尊重。冒著喪失一半財產的風險買來的,幹點家務生倆孩子怎麼了?現在直接就只說錢的公平,其他不論了。比如,很多男的說,我也幹家務。但恕我直言哈,很多男生自己覺得自己幹的家務,其實只是九牛之一毛。
沒有不想嫁人的女生,只有不想嫁給你的 2020-12-15
【本文來自《今年相親超20個妹子,每次都體貼入微但對方都不想嫁,有沒有妹子能給給建議?》評論區】
任何一個女生或者說女人沒有不想嫁人、成家和要孩子的,這是女人的天性,即便有些人說職業女性或女強人,內心裡依然也有嫁人、成家、生孩子的想法,這是女人天性使然,有的人可能把這個天性埋藏很深,深深埋藏在刻意的理性或非天性裡面,但只要有人能挖掘出來,她的天性必然有爆發的那一天,客觀規律不可阻擋。
女人常說,她們要的只是一個安全感,很多男生可能真的沒在意這句話,人們需要的安全感實際上是一個獨立溫暖、平平安安、簡單和美的家。
婚介成了收割女性的重災區 2020-12-16
為了解決女性會員的需求,緩解女多男少的困境,平臺專門養了一堆男性婚托,給他們認證別墅、跑車,讓他們以高富帥的身份去服務會員,以及騙續費。
回應
婚介收割的可不止女性,男性冤大頭一樣不少!
網上輿論總妖魔化生孩子這事,男女不該是對立的,分工合作不好麼? 2020-12-15
【本文來自《大多數人真的瞭解女性生孩子的痛嗎?》評論區】
你這是網上咋呼言論看多了?有這麼誇張麼?我生過兩個,個人感覺沒這麼痛苦。你說的那些生產極端情況,都是概率,分娩和哺乳是女性天然的能力,大多數人都可以自然而然地完成的。
網上很多輿論總是妖魔化生孩子,生孩子為啥是受苦,這是女性的本能啊,也是女性的權利,生不生是個人的自由,但完全沒必要把生育講得這麼受罪來抬高女性的付出,搶佔道德高地。男女不該是對立的,男人在社會上也有男人的不容易,分工合作不好麼?
回應
沒有對立,哪來流量,滿嘴主義,實則生意。
部分女性不是真的關心生孩子有多難多累多痛苦,她們只是用生孩子作為籌碼去索要更多的利益。就像微博女拳開口閉口必提女嬰墮胎、拐賣婦女、偏遠地區重男輕女,但絕不會為自己的女性同胞做一點改善境況的實事一樣。嘴上都是主義,心裡都是生意。
我勸各位年輕女性,你不想結婚,就狠下心來徹底不結,不生,你父母逼你你就直接撕破臉就完事了。
大家都是一個階級的受苦群眾,偏要分成男女兩派,還要以各種名目細分小派互相撕,哎。
最近觀網有一些偏激的人借身份/性別/民族/中西醫的問題來攪動對立,勸一些人還是就事論事
關注觀視頻挺久了,我發現觀眾在對國家前途無限樂觀的同時,對自己的前途極其悲觀
回應
現在的年輕人對國家前途總體上樂觀,但對個人生活中碰到的很多問題,有很多抱怨、不滿,要宣洩,並不等於對個人前途悲觀。
相關新聞
作為一個職業女性以前我對養育後代理解太狹隘,有女兒後像打開新世界:現在我們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完全打開一個新世界,她每天的成長都讓我充滿激情。現在覺得事業也就那樣,幹了十幾年該體驗的都體驗過了,錢反正掙不完的。以前也憂慮養老經濟自由之類的東西,現在覺得其實都無所謂的,老一輩物質條件這麼差不也把我們拉扯大了嗎,生活本來就是豐儉由人。主要還是覺得心靈充盈了,人生有種圓滿的感覺,沒什麼遺憾了
回應
這個,一直是雞同鴨講。一邊不想生的都是未生育的,擔憂未來的現實問題,經濟負擔。一邊想勸人生的都是已生育的,談的是精神滿足,家國情懷。
沒生的人擔心這個那個,其實潛臺詞就是:生孩子是拖累,會影響自己精緻生活。以後也靠不上啥都是藉口,孩子好好養、好好教育不可能長歪的,只是不想付出而已。
男女都覺得結婚是自己吃虧了 2020.11.23 雷斯林
前兩天的文章牽扯到性別話題,於是去各平臺,觀察了一下各平臺對於性別話題的言論,發現分裂還是很嚴重的。
就拿結婚這件事為例。
在知乎、貼吧和虎撲上的一些男人,說結婚以後自己變成了供養者,要買房、買車、給彩禮,從此給家庭做牛做馬。他們得出結論。男人千萬不要想不開結婚,誰結婚誰傻逼。
但在豆瓣、微博等女性占多數的論壇上,更是對婚姻制度深惡痛絕。
她們覺得結婚了以後女人完全就是被剝削的工具。生孩子前就像照顧一個兒子每天要做家務打掃衛生,生孩子後更是喪偶式育兒,每天只有她們忙前忙後。“女人結婚,就是給男人當保姆,當免費的育兒工具”
總之,在不同的平臺上,受過不同教育,不同性別的兩撥人,都覺得結婚絕對是自己吃虧了,絕對不能結婚讓對方占了便宜。這兩撥人在不同的平臺上,一般也遇不到, 如果遇到了,往往就是以激烈的對罵收場。
更奇觀的是,如果你打開中國DAU最高,最大眾的軟體“微信”,看看朋友圈,又會發現另一番景象:又有一對情侶訂婚,一對情侶領證,還有一對正籌備婚禮。
為啥?
可能虎撲、微博、豆瓣、知乎都只是飆網,而微信是現實。
也可能真的相處幸福的人,本來也不會到網上發帖抱怨吧。
回應
這就是資訊沙箱,或者叫回音壁效應.只搜索自己感興趣資訊,隔絕其它資訊,然後在裡面大喊,xx是大傻B,你會發現,裡面都是你這樣的人.
不不不,這是各種公知自媒體轉移戰場了,今年國外這情況,實在是洗不動了!就開始用“兩性”話題來炒了!
人口負成長 衝擊政府稅收 2020-08-19 聯合報
國發會發布人口負成長比預期提早兩年出現,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昨天表示,人口負成長第一個會讓人想到勞動力不足,但要看自動化速度與勞動力減少速度,何者比較快?可以確定的是人口負成長,代表未來繳交勞健保、繳稅的人都減少,影響政府財政,比較令人憂慮。
辛炳隆說,勞動力是否必然不足,要考慮產業結構改變的可能性,例如這幾年AI出現,產業加速自動化結果,很多工作被機械取代,勞動力不足未必是壞事。未來是否會發生勞動力不足,要看勞動力減少或自動化速度,如果前者快,就會有找不到勞動力問題;若是後者快,反而會出現失業問題。
辛炳隆表示,幾年前,他就建議國發會應同步呈現勞動力供給與需求曲線,才能預測何時會出現供給不足的死亡交叉;人口負成長是對大環境的掃描,就看政府及產業如何因應。
他也說,比較嚴重的是,年輕人口不如老年人,未來繳稅及各種社會保險的人口也會減少,政府財稅短缺,甚至會影響預算支出結構,例如對幼兒支出減少,但高齡長照支出增加,就像現在的日本、南韓,已經可以看到台灣的未來。
對於政府要搶救生育率,辛炳隆說,要改變生育行為不容易,有人不想生,價值觀不容易改變,政府要做的是讓想生卻沒能力養的人解決生養問題,也就是養不起的問題,例如住宅、教育及學費等負擔,目前方案的力道都不太夠,大家還是不敢生。
「不會有人為了一個月三千元或五千元津貼,就去生小孩」。他表示,政府一定要有全方位配套,甚至直接喊出「小孩國家養」。引進優秀外籍人士也是改善人口結構方法,以前的新經濟移民法原本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但後來也沒進度,可見大家都知道問題所在,但政府做法都不到位。
在學小媽媽破千人 休學率新高2020-05-05 聯合報
母親節將至,教育部日前公告最新學生懷孕事件彙報,一○六學年在學懷孕學生首破千人,孕後休學率達四成五也創新高。勵馨基金會說,校園小媽媽除學業受阻,多半身陷原生家庭關係疏遠、另一半不願負養育責任等風險,身心壓力大。多個社福團體籲政府增加托育資源,保障小媽媽受教權;另要加強兩性教育,才能有效降低非預期懷孕率。(楨:?)
兩性關係漸趨開放,青少年透過網路交友比率增加,交友後發生非預期懷孕,應是學生通報懷孕數提升原因。家長觀念仍保守,例如高中生可請產假,但多數家長寧要懷孕孩子休學。
未成年懷孕 每年逾兩千人熱線追蹤 2019/7/20
隨著社會風氣越來越開放,性行為發生年齡也日漸下降,懵懵懂懂的兩小無猜,很有可能因為性知識的不足,意外懷孕。根據衛福部國健署公布有關新生兒及母親的統計數字,年紀最少的,甚至只有十二歲就當了媽媽在107年全台灣20歲以下的小媽媽共有2422名,如果加上人工流產或小產等無法計算的潛在黑數,如果這些小媽媽們沒有辦法在第一時間求助並取得資源,很有可能會埋下悲劇的導火線。
風數據》小媽媽這麼多!全台每年3000人 2017-01-16
https://www.storm.mg/article/213261
他們結婚多年不生子 背後另有隱情!2016年12月25 黃詩淳
近日藝人Janet透露一直不敢懷孩子的原因,是老公有2個自閉症的弟弟,夫妻倆擔心基因會遺傳下一代,所以才沒急著生小孩,其實,演藝圈中也有不少明星夫妻,結婚多年膝下卻無子,背後真相百百種。
周潤發(發哥)在朋友牽線下認識發嫂陳薈蓮,交往兩年多便結婚,夫妻倆結婚29年鶼鰈情深,卻始終沒有一男半女,讓外界相當好奇,據悉,陳薈蓮曾懷過孕,但女嬰最後因臍帶繞頸逝世,讓夫妻倆悲痛萬分,為了不讓妻子遭受生產的痛苦和意外,疼妻的發哥也決定不生孩子。
梁朝偉和劉嘉玲愛情長跑20年,終於在2008年成婚,大家都很關心兩人生子話題,不過梁朝偉一直堅持不要孩子,他曾說:「我已經要照顧這麼多人了,媽媽、妹妹、嘉玲,我不能再照顧更多人了。嘉玲有一點點事我已經那麼擔心,小狗死了我也很傷心,子女有事我怎麼辦?」
港星溫碧霞2000年和富商何祖光結婚,多年來未生下一子,之前曾表示自己身體狀態不太適合生子,直到日前才坦言,因為愛漂亮,怕生完小孩後身材會走樣,加上自己怕血,曾親眼看過姐姐的生子過程,覺得很恐怖,所以年輕的時候就決定不生小孩。
鍾楚紅和朱家鼎1991年結婚,1994年宣布息影,婚後她專心做幸福少奶奶,不過多年來卻未生育,主要是兩人認為孩子的出生就是受苦,她認為現在的小孩子生存和發展空間太小,競爭很大,她寧可不生,也不想孩子承受這些,所以和老公協議不生育,不過朱家鼎2007年因大腸癌病逝,令外界難免覺得有些遺憾。
陸首富避重稅 急甩美國籍 2013-03-17 旺報
綠卡一向是「美國夢」的象徵,但2013年初開始美國祭出俗稱「肥貓法案」的FATCA(外國帳戶稅收遵從法)鎖定海外所得大查稅,掀起一股名人與富豪放棄綠卡及美國籍的風潮,大陸首富、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最近就宣布放棄美國籍。
這些高收入的「租稅難民」將國籍紛紛移回本國、或轉往稅率較低的國家;然而放棄美國籍仍要清算財產繳納出境稅,使不少人大嘆美國夢從「美夢」變「惡夢」。
棄綠卡以華人居多
在電影《綠卡》當中,法國作曲家為了在美國生活工作,不惜費盡心機假結婚,企圖騙過移民官,只為獲得一張綠卡。然而,隨著美國FATCA法案上路,卻有許多富豪必須處心積慮與綠卡「說掰掰」,而其中大部分是大陸富豪。
《世界日報》報導,在「美國萬萬稅」的情況下,美國富人放棄綠卡或公民的案例持續增加,而其中華人居多。美國國稅局統計顯示,2008至2011年間每年放棄美籍的人數超過1500人,而根據每季公布的棄籍人士資料發現,華人姓氏比例極高。
根據美國法律,美國公民和持有綠卡的永久居民無論住在全球何處,都要為海外收入納稅。2010年3月,美國加強稅收徵管工作,頒布FATCA,目的在於打擊海外逃稅,而細則於2013年初正式上路。
海外肥貓無所遁形
據FATCA細則,只要在美國境內居住、海外資產超過5萬(美元,下同),或是在海外居住、資產超過20萬的「有錢人」,若未誠實申報海外所得將被處以1萬元罰款;若被國稅局查出後仍未足額申報,罰款可追加至5萬,情節嚴重者將坐牢。
為了查稅務盡,美國政府還規定境內所有外國銀行從2013年元旦起,都必須向國稅局提供存款超過5萬元的公民帳戶資訊,否則將視為與政府「不合作」。而幾乎所有金融機構在美國都有分支機構,「海外肥貓」的所得只要與金融有關,不管是存款、債券、股票甚至退休金等,全都無所遁形。
這種稅負壓力使許多外國人選擇放棄綠卡,而過去「美國夢」最殷切的華人富豪,如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後等,也傳出紛紛「做回中國人」。
但要放棄綠卡也非易事,還須繳納出境稅;納稅人在棄籍當天,須清算全球總資產,並視同「市價出售」繳交所得稅。因此想要跟美國說再見而不大失血,事先還必須進行縝密的理財規畫才行。
搭機到美國生小孩 合法嗎? 2015-10-19
為了讓孩子當美國人,1名即將臨盆的台灣孕婦刻意隱瞞產期搭機,結果在機上產子、導致飛機轉降,影響全機旅客,不過最終孩子還是如她所願成了美國人。由於美國採屬地主義,早就有眼尖的中國人做起這樁生意,教導中國孕婦如何欺騙美國移民局官員好入境美國生下美國公民的商機在美國正蓬勃發展,完全不受美國當局掃蕩坐月子中心、政府祭出肥咖條款影響。
在中國,去年至少有500間公司提供「生育旅行」(birth tourism)服務。《今日美國報》說,根據非官方估計,每年赴美產子的中國公民大約有數萬人,一趟旅行費用包括醫療花費在內,大概是2萬至8萬美元(新台幣約64萬至258萬元)。
這門生意在中國不違法,但使詐說謊入境美國就不合法了。生育旅行公司教女性顧客對美國說謊,聲稱入境目的單純是「觀光」,這樣比較容易拿到簽證。公司也教她們隱瞞懷孕事實,也不要透露是為了醫療目的旅行。
3月初,美國當局突襲洛杉磯橘郡和聖柏納迪諾郡(San Bernardino)數十家專門服務中國女性的坐月子中心,罪名涉及移民和稅務詐欺,有些顧客擔心自己成為下一個目標,但這門事業在中國完全不受影響。包括ABC Baby、Precious Beauty Baby 等6家生育旅遊中心告訴《今日美國報》,生意還是一如往常,另外6家拒絕置評。她們赴美生產的理由包括父母有一方是美國人,或因懷孕高風險需要求助醫療專家。
美國國務院說,目前並沒有法律禁止外國人為了生育目的赴美,B-2簽證可以讓外國人赴美「就醫」。國務院說,只要簽證申請人誠實告知意圖,證明他們負擔得起醫療費用,並解釋為什麼不能在自己的國家生小孩,也保證會遵守簽證的時間限制,美國法律一般准許這類入境。
不過在中國工作的美國移民律師秋德羅(Gary Chodorow)說,因為這類「生育旅客」企圖規避法律,美國國務院會加派人手取消欺騙移民局官員的懷孕婦女簽證。他說,美國大使館網站應該特別貼文警告,在入境目的上說謊可能導致美國永遠拒發簽證。
不過美國有所謂「肥咖條款」,會不分收入及地點向所有公民收稅,就算沒有住過美國、不曾在美國賺過一毛錢,仍要向美依所得報稅,且相關手續極其繁複,海外公民常得忍痛付給會計師和律師一筆高額代辦費用。就算相對單純的納稅申報程序,海外美國人也常得花好幾千美元處理,所以也不少人因為嫌麻煩和心痛荷包,放棄美國護照。
赴美生子 維基百科
赴美生子,即為孩子獲得美國公民身份而赴美進行生育旅行。根據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規定,「凡在美國出生或歸化美國的人,均為合眾國和他們所居住州的公民。」赴美生子在二十世紀下半葉興起於台灣、香港等地。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隨著美國對中國大陸居民旅遊簽證的放開,中國大陸居民經濟能力的提升和對美國的崇拜和嚮往,赴美生子在中國大陸迅速火爆。
客觀因素
由於中國大陸政府對生育的限制,大多數想生二胎的居民需繳納數萬人民幣以上的社會撫養費,許多人選擇了將這筆錢投資到赴美生子。很多生頭胎的父母希望子女獲得更多的機會和更好的環境。
赴美生子是移民美國相對廉價和容易的方式。比留學工作後移民更容易,比投資移民更廉價。21歲以後美國寶寶的父母可以依親移民,並且無需排隊,而投資移民等方式都需要排隊。
現狀
赴美生子大多通過中介機構(中國大陸和美國均有),目的地有加州洛杉磯、紐約、塞班島等地。其中以洛杉磯為赴美生子最重要目的地城市,原因在於洛杉磯目前有上百家月子中心,醫院、辦證黃牛都成一條龍,孕婦集中在羅蘭崗、鑽石吧、核桃市、爾灣等地。當地的白人醫院看到華人孕婦人數眾多、付錢都是現金是比可觀的收入,紛紛對華人孕婦給予2000-4000美金非常低廉的生產費用,而當地白人孕婦生產費用仍然需要2-3萬美金。
社會輿論
美國社會方面,2011年於美國時代雜誌等主流媒體曾討論此問題,許多人呼籲修改憲法第十四修正案,但政府認為,赴美旅遊產子不違法,只是鑽了法律的空子。中國社會方面,民眾多數持中立態度,政府也表示不違法,也不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美國社會方面對於美國生子的態度是保持不支持,不反對,凡屬於法律方面沒有禁止的都屬於合法。但是有人認為赴美生子者不應試圖占用美國的福利。
相關新聞資料
47岁伊能静赴美生子剖腹感染为何又被群嘲?2016.8.8
千名孕婦赴美生產180人疑涉詐領健保 34孕婦在臺灣被訴 2016.3.23
赴美生子夯生育旅遊集團遭查2015.3.4
月子中心捲土重來?赴美生育旅遊漸回暖2015.11.14
準媽媽赴美產子「生育觀光客」惹爭議2011.11.4
湯唯選擇在香港生育女兒的背後隱情
2016-08-27,湯唯發朋友圈,表示25日已在香港順產生下女兒,重3.41公斤,母女平安。湯唯日前已經出院,將與金泰勇一起在港照顧寶寶。湯唯與韓國導演金泰勇2014年7月結婚,2016年2月26日,湯唯自己在個人社交平台宣布懷孕。
娛樂圈一些明星們結婚後,一般都要遠赴美國生育,遠的不說,最近幾年像姚明、王寶強、何潔、李小鵬、柴靜、劉濤、黃奕、戚薇、黃渤、王學兵、劉芸、章子怡等,都遠赴美國生育孩子,連趙薇也在新加波生育的。按照美國的法律,所有在美國出生的人(除了外交官的孩子)都自動具有美國國籍。就是說,這些明星們在美國生子,孩子的美國國籍是強制的,父母也沒有能力“拒絕”或“放棄”孩子的美國國籍。孩子可以放棄自己的美國國籍,但是要孩子真正明白什麼是放棄國籍的時候才能這樣做,所以就算想這樣也要等到孩子很大成人才能放棄。
為什麼明星們都喜歡去美國生子呢?1、孩子一出生即擁有美國身份,享受社會和醫療福利,一輩子沒回過美國,年老也可領養老金。2、滿月可帶回中國撫養,在美可享受公立小學至高中13年免費義務教育。3、有低門檻進入美國名牌大學、研究所優勢,學費為外國學生10%,享受公民專享獎學金、1%低利率助學金等。4、孩子21歲可為父母申請永久綠卡。5、孩子未來享受180多個邦交國免簽證待遇,出入境非常便利。6、美國生產不需結婚證、準生證,嬰兒出生紙上父親一欄可留白,到美生二胎三胎,不違反 中國計劃生育。7、他國政局不穩或動盪時,即使航空封鎖,美國公民也可在美國政府保護下,享有優先搭機離開的權利。
那麼,湯唯為什麼不去美國而是遠赴香港生育呢?早在2010年,湯唯就通過“優才計劃”順利加入香港戶籍。最近幾年,由於明星們把戶籍轉入北京很難,獲得香港身份證的“優才計劃”是個香餑餑,章子怡、湯唯、周迅、張靜初、黃奕、劉璇、秦海璐、趙薇、李冰冰等女明星都是通過這個捷徑成功“入港”,湯唯要是早一年加入香港戶籍,大陸有關部門就不可能對她“封殺”了,持香港護照能獲得100多個國家的免簽,另外,香港籍孩子還可以低分就讀北大清華。另外,湯唯早就聲明,孩子將來會在杭州成長,不會在韓國接受教育。
為人母的湯唯會成為下一個章子怡還是楊冪? 2016-08-28
縱看娛樂圈為人母的女星們來說。有些做了母親的女星生活中簡直是子女獨大:幾乎時時刻刻都會把孩子拿出來各種的炫各種的曬,有些卻低調到若非已經知道對方為人母簡直是和未婚女青年沒兩樣。兩個極端的代表,一個是唯女兒獨尊的章子怡,一個是總是被離婚的楊冪。如章子怡,拍戲都要帶著女兒,飛機上還要看女兒同步視頻。甚至是和很多居家農婦沒什麼區別的在家侍弄小菜園,當然也是為女兒。對於章子怡來說,似乎女兒已經成為她生活的主宰。難怪有人也說,時下的章子怡是越來越接地氣了。
說到曬娃狂魔的章子怡之後,就是幾乎很少曬娃的楊冪了。別說不曬娃,甚至倆夫妻倆也開始很少看到合體的時候,於是對於楊冪來說,老在被傳離婚似乎也正常。於是楊冪很多時候真的是和那些獨身的娛樂圈女青年們什麼兩樣,各種場合依然很辣。只是網友總是會覺得,這樣做媽真的正常嗎?不過這個好像是人楊冪自己的生活,圍觀者也只能是圍觀而已。如今楊冪的女兒一直扔給公婆,才兩歲而已,前陣網上竟然有傳楊冪的女兒幼兒園畢業都是爺奶參加。
只是湯唯的孩子比較敏感,應該也是因為目前中韓關係所致。小編就看到昨天在湯唯公佈做母親的喜訊時,有網友也很不屑,因為這個孩子的父親是韓國人。甚至很多網友都覺得湯唯嫁給一個韓國人簡直是個錯誤。所以對於湯唯來說,真的不知道到底會步章子怡後塵還是楊冪後塵真不好說……
回應
做好自己就行
呵呵,個人有個人的選擇
性別邏輯:邏輯邪59/66
性別間:和?戰?且戰且和?
和者,互相了解、尊重、合作
戰者,親兄妹、明算帳,比如:
自生自育,不能特別補助女人的月經、安胎、生產、育嬰等假;自病自治,不能特別補助女人的子宮頸及乳癌等病;自生自滅,不能特別要求女人看護老病;自拉自理,不能特別補助女人的廁所多於男人。一切性別的一切都要平等。
同工同酬,女人因體力、月經、懷孕、生產、育嬰……等因素而降低生產(戰)力,薪水和升遷當然要低於男人。
拒絕父權,男人不要再負担體貼、顧家、當兵……等之義務。
同性婚姻,旣然違背生物繁衍後代天性的同性都有婚姻權了,那麼人與獸(比如寵物)、人與物(比如充氣娃娃)也應有戀愛、性交、婚姻等權,更遑論性交易工作權了!
當然,現實的性別關係是且戰且和,而且是依弱勢正義!
啥弱勢正義
恃弱為強啦
性別主義下的性別平權
如同各式弱勢者之平反
矯枉必過正
受害變加害
且會以各式歪理合理化
故會爭取特權式的女權
如上述同酬不同工等權
父權下的各式女性優待
如聘金嫁妝等都想保有
夫家娘家的遺產都想分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9290625
『精蟲危機』
2013.7.5公視 【主題之夜】播出『蟲蟲危機』不是在介紹昆蟲,而是在個訴大家"全世界男人的生殖系統正遭受「環境荷爾蒙」猛烈攻擊...
「人類有一天會絕種!」
「怎麼可能,絕對是危言聳聽!」
但是,一群丹麥、英國和美國的科學家們可不這麼認為。經過長期追蹤研究,這群來自動物學、生物學、毒物學和癌症的頂尖科學家們發現,全世界男人的精子數目過去五十年減少了一半!法國一項研究也指出,巴黎男性的精子數量,二十年間減少了四成!
佛羅里達大學動物學家盧吉烈不敢相信這個結果,「一定是哪裡出錯了,我簡直無法相信。但隔年重做一次實驗,結果還是一樣。」哥本哈根大學醫院研究部主任尼爾斯卡貝克則認為,男性不孕問題的嚴重性不亞於全球暖化議題。
事實已經證明,全世界男人的生殖系統正遭受「環境荷爾蒙」猛烈攻擊,並且節節敗退。「環境荷爾蒙」存在於我們生活的環境之中,會經由空氣、水、土壤及食物進入人體,產生類似荷爾蒙的作用,干擾負責維持生物體內生殖、發育或行為的內生荷爾蒙。因此也叫做「內分泌干擾素」。
2011年台灣爆發「塑化劑事件」,暴露食品安全檢驗漏洞百出,導致社會人心惶惶,其中元凶是「鄰苯二甲酸酯」。紀錄片指出,「鄰苯二甲酸酯」是影響人類生殖系統的外來化學物質中嫌疑最大的一種。羅徹斯特大學流行病學家尚娜史旺也發現,如果母親接觸較高濃度的鄰苯二甲酸酯,生下的男孩肛門與生殖器距離會變短,陰莖也比較小。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男人呈現出無精子狀態,甚至喪失生殖能力?為什麼與生殖器官有關的癌症越來越多?又為什麼青蛙、短吻鱷、烏龜及其他許多魚鳥的性功能不全、生育率下降、行為失常?《蟲蟲危機》將揭發人類繁衍的潛藏危機。
相關新聞
順丁烯二酸和洗腎 別亂連
孟山都危害更甚毒澱粉
媚登峰 涉塗改、販賣過期品
日本佳麗寶召回美白產品 社長謝罪道歉
「造福人群變毒澱粉」王老師:我像替死鬼
順丁烯二酸 氧化可去毒? 學者:唬誰
添加毒澱粉 擬罰千萬納入刑責
王老師配方 無法可罰
訪王東清 檢疑嫡傳協奇散毒
毒澱粉 是洗腎元凶?
協奇老闆:按王東清步驟製澱粉 沒改配方
從毒澱粉事件看「零風險」標準
食品安全黑洞 塑化劑翻版
違法添加物致死 可處無期刑
化學品源頭分級管理機制 卡在立院
衛署掛保證 關廟麵合格 將向星釐清
順丁烯二酸 新加坡標準1ppm偏嚴
食品驗出順丁烯二酸 就是不法?
黑心原料竄15縣市 91廠商中鏢
重創美食觀光 星港等來台旅客 恐減卅萬人次
斬斷毒澱粉「輸出路」 啟動境管
毒澱粉傷台形象 15項台灣食品 禁入大馬
毒澱粉滿天飛 衛署有粉的都要查
統一、愛之味、依蕾特中招EDTA-Na2
大廠喊冤 沒看到自省
進料兩年 德記洋行:不信政府了(回應:此言差矣!風險控管要有多層.不要事事靠政府.)
工業用EDTA-Na2 專家:吃了恐增腎病變機率
「幾十年都吃這家」 食安風險最高
稽查8488家 9%不合格 食品安全大執法 768家沒證明
檢驗報告難挽信心 小吃業叫苦
毒澱粉波及 美濃粄條街冷清清
化學品源頭分級管理機制 卡在立院
賴清德批擾民 南市拒查小吃
管源頭只說不做 南市早成毒窟
富麗有機糙米 驗出農藥殘留
斃死豬 流入便當店、市場、學校
過期粽、油漆豆干 流竄
嘉義8萬公斤菜脯 防腐劑超標
衛署抽驗 高屏GMP羊乳含抗生素
隱匿毒澱粉? 衛署:如果吃案 怎爆這麼大
便宜色香味 買家要付出代價
南方朔觀點-台灣飲食王國形象的破滅!(回應:任何人去日本,根本上不必害怕會吃到有毒的東西? 媚日到這種程度,但南方朔你總會GOOGLE吧 要不要GOOGLE一下日本的黑心食品事件 沒那個知識,就不要冒充專家.呦!難得耶!南方朔沒叫馬英九負責耶?看看他最後一段欲言又止的寫法吧!這老鬼有失心瘋..)
聯合晚報社論2013.06.01愛心台灣,黑心台灣?
(楨:聯經又在內戰!詳參【圖博館】:聯經的農改內戰)
聯合報社論2013.06.02有這樣的政府,所以有這樣的黑心商
(回應:聯合報你嘛幫幫忙,你知道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法草案在立法院從塑化劑風暴開始到現在躺了幾年嗎?鼓吹選不賢與無能,不就是這個媒體 ? 有這樣的媒體,才會有這樣的政府.有這樣的政府,所以有這樣的黑心商.換另外一個說法就是有這樣的立委民代, 才會有這樣的黑心商人.殺頭的生意有人做, 難道不肖業者是看哪個政府執政才決定製造黑心毒食品的嗎? 這些業者恐怕已經製造毒食品材料已經十幾年了, 你說應歸咎于哪個政府? 我不同意這篇社論的看法,不去指責黑心的商人,投機的大廠,反而將炮口對準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都沒問題? 前年台獨人餵臺灣人吃塑毒,今日少數不肖南部人黑心傷臺灣,記者啊,請別怕熱,出去跑一跑,分析一下這些該死無良的什麼政治傾向,有無政黨掛鉤給誰在背後撐腰。 歸納起來,聯合報所有的評論只有一個主題:都是馬英九的錯,這些寫手還真好交差。反正有什麼不爽的,都掛給政府,準沒錯,大致上也無可反對。 台灣人希望政府能夠徹頭徹尾的管住別人,注意喔,是管住別人而非自己,台灣人的自私短視已經超過世界標準了,自己小便不順利 也能牽扯政治,台灣人沒有政治好像就活不下去,無法靠自己生活 得靠政客來替自己蓋棉被 抓屎擠尿的. 兩蔣時期雖然獨裁,人民對法律是敬畏的。民進黨興起後,長期挑戰法律權威,也大幅降低了社會的守法觀念,現在後遺症一一冒出。除非再來個獨裁政府,像這種空談的社論,也是耍嘴皮而已。 黑心政府是黑心人民組成的,可見台灣人天生黑心已經可以申請金 氏世界紀錄了。 台灣的民眾自己也該想想,一天到晚軟嫩彈牙,Q,色香味俱全....等等對所謂美味食物與食品的「要求」是否也是促使商人添加這些不該加入的添加劑的根源之一? 寫這篇的人根本沒有化學知識. 化學檢驗是一項化學檢驗只能檢驗一個名稱化學原料,千千萬萬種化工原料,請問如何檢驗 ?端視原料供應商有沒有良心?不然工業原料掺入食品的事還會發生! 黑心商人不是只有台灣有,前陣子歐洲肉商把馬肉當牛肉也用了多年,也沒有查出來,國外的食品管理不嚴嗎,防也不勝防,人要無良心,如何規範都沒有用.....)
《華爾街日報》「中國製造的新標誌」介紹了一系列逐漸為西方人欣賞的中國品牌
(回應:品質好不好是管理問題。在台灣卻參雜了統獨和藍綠問題,就如親綠的義美製造黑心食品,綠人馬上就拿統一企業出來說嘴,任何問題只要參入統獨和藍綠,就會失焦,問題就無法改正,這就是台灣難以改善的;大陸沒有這種問題,品質管制會進步,品質會越來越好。)
詳參【圖博館】:《精子戰爭》 管人家要怎生 生殖崇拜與性崇拜 女人不生女孩生 生育自生自育 健身迷思 《美之偽科學》真有哈台族?《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 大陸造假與打假 《低價中國》 《龍行天下》《龍的經濟》 狂牛病政府 《毒物魅影》《塑膠》 中日毒餃大戰 中韓泡菜大戰 全球黑心產品 美國黑心食品 台灣黑心食品 日本黑心食品 中國黑心奶粉 台灣毒奶症瘊群 「蒙牛」VS「蠻牛」 2013-07-06 11:01:49
代理孕母擬開放 禁商業行為 聯合晚報2012.11.20 03:08 pm
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之女連惠心,透過代理孕母成功產下三女,引發各界重視國內代孕制度是否完善。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副局長孔憲蘭說,代孕行為牽涉代孕者、委託者、胎兒三方權益,政府應積極介入保障代孕者權益,代孕不能是賺錢的商業工作,應該有居間機構。
國民黨立委江惠貞上午舉行記者會,她說,開放代理孕母國家,包括英國、澳洲、加拿大、香港、荷蘭、以色列、美國等,我國在民國93年已討論此議題,但相關規範迄今尚未明確,國內目前仍有五、六千對夫妻想生沒辦法生,也沒有資金到國外尋找代理孕母,衛署必須提出相關草案。
孔憲蘭說,民國94年提出代孕生殖草案,牽涉三方權益,條文繁多,互相牽絆,難達共識。今年九月再次舉行公民審議會議,達成三項共識,第一,對於不孕的委託者,同時能夠提供健康的精跟卵,應早日開放。第二,不孕委託者僅能提供健康的精、卵之一,也應該開放。第三,政府應積極介入代孕制度運作,保障代孕者權益保障,且代孕是無償行為,可以給予必要費用,但非工作報酬,代孕是利他、助人行為,非賺錢商業工作,需要有居間機構。
孔憲蘭說,目前代孕行為在立法技術上,要採現行人工生殖法辦理或另立新法,近期會再開會討論。法務部法律事務司專委郭全慶建議,代孕生子應設專章、專法規範權利義務關係,因民法認定分娩事實,若兩者混在一起,容易產生身分認定問題。
江惠貞說,代理孕母不是主雇勞務關係,也不能是商業行為、常態開放,但在都市化、商業化社會,越來越緊張的生活情形下,代孕的需求會增加,法律外作為也會越來越多,政府應盡速將代孕行為法制化。
代理孕母 维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zh-hant/%E4%BB%A3%E5%AD%95
代理孕母合法國家
代理孕母的優缺點
代理孕母的倫理與法律問題
http://www.christianstudy.com/data/pastoral/surrogate_mother02.html
(楨:啥沒問題?詳參【圖博館】:《生命的自主權》管人家要怎生 生殖崇拜與性崇拜 器官捐買)
當媽才是王道 美學者有異議 2012-09-02 中央社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的妻子安.羅姆尼強調,美國是「母親的國度,母親凝聚國家」,但學者認為女性和母親未必畫上等號,女性需要的是選擇權和完整育兒制度。
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中,安.羅姆尼(Ann Romney)喜悅地說,她是5個兒子的媽,還有18個孫子孫女。研究女性主義的學者瓦倫提(Jessica Valenti)指出,美國是「母親的國度,母親凝聚國家」和當前女性生活圖像脫節。
瓦倫提即將出版新書「為何要有孩子」(Why havekids),書中指出,沒有子女的美國女性比1976年增加近1倍,當今每5名美國女性有1名沒有下一代。
共和黨大會中,羅姆尼和副總統候選人萊恩(PaulRyan)把妻子和母親在家生兒育女捧上了天,大會充滿女性「當媽才是王道」的論調。
瓦倫提在「華盛頓郵報」撰文指出,共和黨的言論把生兒育女當做女性人生最重要目標。
共和黨大會著迷於母親議題,瓦倫提認為,是為了幫同黨籍聯邦眾議員艾金(Todd Akin)一席女性遭強暴不會懷孕的謬論解套。
她認為,幾乎所有性生活活躍的美國女性,一生都在避孕,當前使用子宮內避孕器的人數比2005年增加161%。
相對於羅姆尼有5個兒子,萊恩有3個子女,民主黨歐巴馬總統有2個女兒,前總統柯林頓夫婦(Bill Clinton)只有1個女兒。
瓦倫提強調,如果美國社會尊重女性和母親,「當媽」不該是必然,應該是選項,共和黨如果真心愛護女性,愛是根基於尊重,不該是強制和壓迫。
另參本館:什麼《母性》特質 女人不生 女孩生 生育自生自育
無性夫妻 2012-04-08 中時短評
有婦產科醫生表示,台灣人有五成是無性婚姻,這個比率高到嚇人,如果是真的,那也難怪台灣的生育率一直往下降。
也許向醫生求診的患者比較有這方面的問題,不過,在蜜月過後,婚姻生活的確會逐漸趨於平淡家常,床上功課也愈來愈失去激情。加上工作、家事、育兒種種生活壓力,許多夫妻之間的確難以再激起火花,漸漸從戀人變成了家人,甚至有些最後還變成了「移動家具」。
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已經夠讓人感傷了,如果婚姻還成了性愛的荒園,夫妻相處大部分只剩下對孩子與家族的義務,失去性的吸引與親密感,實在很容易讓人感到乏味疲憊。
在每個狀似和樂幸福的家庭臥房裡,「相敬如賓」、「相敬如冰」乃至「相敬如兵」的夫妻總計起來,可能數量還不算少,這多少反映了社會整體的性福度與幸福度。當然,也有些人在家裡不幹活,到外頭倒沒閒著,這恐怕也是無性夫妻的原因之一。
日本從九○年代開始出現無性夫妻現象,據厚生勞動省調查,對性事沒興趣的人口迅速增加,超過四成的日本夫妻一個月「嘿咻」不到一次。近年來對戀愛與性愛都採取被動消極態度的「草食男」愈來愈多,社會也愈來愈老化而失去活力。
台灣社會狀況可能還沒那麼嚴重,不過同樣值得重視。要幸福,性福可不能少。
回應
科技進步不代表幸福增長. 從前生活辛苦但是兒女可以生一堆, 男人像男人, 女人像女人.現在社會上一堆不男不女的傢伙, 如何能提起性趣?
咱們人類是靈長類動物演化~靈性又進化一步!就是愛「柏拉圖式精神戀愛」不愛「動物都有的生理性愛」~「適可而止」到不婚不生囉!嘿嘿嘿!
龍年湧現生「子」潮?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最新統計發現,今年一、二月出生人數,已比去年同期成長一點二倍;但出生性別比異常也微升,與正常性別比相較,恐怕少了四百五十五名「小龍女」。
正常出生性別比為一點○六,即出生女嬰一百人,男嬰應有一百零六人。台灣性別失衡已久,好不容易去年出生性別比,下降為一點○七九,創十六年來最低值。不過,國健局長邱淑媞認為,去年與正常性別比相較,恐怕還是有兩千多名女嬰消失在人間。
國健局簡任技正陳麗娟說,今年光是一、二月出生通報人數,已超過三萬五千人,比去年同期兩萬九千人高出許多;但出生性別比,卻悄悄攀升為一點○八八,高於去年全年的一點○七九,亦即,今年一、二月,可能有四百五十五名女嬰被「犧牲」了。
國健局副局長孔憲蘭說,每個月的出生性別比會變動,年初男女嬰出生比失衡情況略高,雖不代表今年表現,但值得注意。
衛生署已嚴格禁止非醫療必要的胎兒性別篩選,或性別選擇性墮胎。邱淑媞說,性別比達一點○八八時,推估可能有百分之三的父母,進行胎兒性別篩檢,若選擇墮胎,分散在不同醫療院所,「要抓不容易」。
國健局正展開「搶救女嬰大作戰」!邱淑媞說,將繼續加強監測、輔導醫療院所,並掃蕩性別篩檢違規廣告,今年不僅稽查曾有出生性別異常的醫療院所,也一季「掃」所有接生的醫療院所。
今年三月新版的孕婦手冊中,已列出疑似性別篩檢的全國、地方通報專線,希望透過社會氣氛,扭轉可能被迫消失女嬰的命運。
邱淑媞表示,當政策宣示,或媒體加強報導性別失衡議題,通常過幾個月後,男女嬰比就明顯下降,更接近正常值,社會關注一定有影響。
邱淑媞強調,「生男生女一樣好」,國健局也在龍年及俗稱「小龍」的蛇年,推出「守護『小龍』女」活動,期望台灣性別比,能在近兩年趨於正常。
想要一個龍寶寶 不孕症治療多了【聯合報2012.04.08
拚龍子,連年輕人也做不孕症治療。五月底前是懷龍子最後機會,婦產科門診有廿四歲女子要求做試管嬰兒;還有結婚才兩個月的新婚夫妻,被公婆強押就診,希望一舉得「龍孫」。
中山醫學大學教授、婦產科醫學會前理事長李茂盛說,以往不孕症治療,以卅、四十歲女子為主,今年卻老、中、青都來了。
他的門診有一名五十五歲婦人,育有一子,停經超過四年,但夫妻為了生龍子,要求醫師幫忙做試管嬰兒,後來被勸退。還有一名卅一歲女子,結婚才兩個多月,但六十多歲公婆想抱龍孫,擔心媳婦五月底前無法自然受孕,陪著媳婦到醫院直接做龍子,不想錯失抱龍孫時機。
「想生龍子的人多三成。」台北榮民總醫院生殖內分泌科主任李新揚說,日前曾收治一名廿四歲女子,結婚才一年多,原本不急著懷孕,但她與公婆都想要有龍寶寶,雖還年輕,仍積極預約做試管嬰兒。
不只國人瘋龍寶寶,連旅居海外的華僑也返台拚龍子。
李茂盛表示,許多菲律賓華人下飛機後,醫院接送至合作飯店,在台停留一至二個月,專心做不孕症治療,往年每月約一百對華僑返台,但今年情況特殊,每月暴增至三百對,合作飯店全客滿,醫護人員應接不暇。
李新揚也有一名女病人,卅六歲結婚五年,一直無法受孕,日前從法國返台,要求做試管嬰兒。
「忙得不得了。」李新揚說,以北榮為例,以前每月生產數一百廿人,但今年一個月就有一百五十人,產科醫師忙到翻,他常看診到三更半夜,醫院電腦強制關機,民眾無法批價,只好跟對方說:「你今天看診免費。」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表示,去年新生兒逾十九萬人,預估今年至少增加兩萬名龍寶寶;不過,每次龍年過後,新生兒數會大幅下滑,「龍年磁吸效應」,恐導致後年新生兒數掉得更低,粗估會少三萬多名寶寶。
另參本館:小女孩背叛女性 錯亂的情慾 外遇VS娼妓社會學 性交易公民會議 管人家要怎生 生殖崇拜與性崇拜 女人不生 女孩生 生育自生自育 《中國人口增長的多重危機》 2012-04-08 11:39:52
女人不玩了2011-08-21 中時短評(楨:男人也不想玩了,大家都別玩了!)
有個笑話是,有一個小孩跟朋友說:「我媽媽每天早上那麼早起床,天天都有一大堆事情要忙,下班回家要做好多家事,假日也是一樣忙,又沒有薪水拿。我有點擔心…她會不會離家出走啊?」
其實這絕對是事實。近年來,台灣女性不婚不育的趨勢日益明顯,最新一期《經濟學人》報導,其實整個亞洲都出現同樣的狀況。傳統上重視家庭觀念、認為女性應扮演賢妻良母的亞洲國家,女性卻紛紛對婚姻打了退堂鼓,以至於結婚與生育率節節下降,人口結構迅速老化。
為什麼女人不玩了?因為婚姻課之於女性的擔子相當重,往往和丈夫一樣要上班的已婚職業婦女,在工作得精疲力竭之餘,還要承擔大部分做家事、照顧孩子、孝順公婆的責任,而這還不保證老公不會另有小三。
女人一結婚生子,幾乎就失去了原本的家庭和朋友圈。也因為家庭的牽絆而不敢積極尋求職場上的成長。這樣的女人,很大部分是為別人而活,但別人卻常對其中的付出與犧牲視為當然。
過去的女性缺乏經濟能力,婚姻可以交換衣食與家庭的保護。但現在一個能養活自己的女性,恐怕會覺得單身的日子遠比扛著婚姻枷鎖好過。
如果我們對家庭與男女角色的觀念仍然不改,女性會寧可要一個單身但屬於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在婚姻裡看著自己的人生凋萎消逝。
生得少拿掉多 每年至少墮掉24萬寶寶【聯合報2011.07.17
少子化已成國安問題。國內去年新生兒僅十六萬多人,台大名譽教授呂鴻基根據婦產科醫師私下推估,每年墮胎數可能高達卅至五十萬人。衛生署國健局則統計健保人工流產手術及墮胎藥「RU486」的用量推估,每年墮胎至少有廿四萬人次。
呂鴻基昨在「我國兒童及青少年健康的現況與展望」研討會中指出,卅至五十萬墮胎數是推估結果,雖然數字不是很確定,但若加上「墮胎黑數」,他認為實際情況可能如此。等於每年墮掉的胎兒數是生下來的二至三倍。
國健局副局長趙坤郁說,九十四年至九十八年的健保人工流產申報資料顯示,每年平均十八、十九萬人次。此外,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計算每年使用RU486墮胎約四至五萬人次,光是官方數據,每年至少有廿四萬個小生命消失(楨:但醫界保守估計,遭墮胎處理的寶寶可能逼近50萬!另參本館:管人家要怎生 女人不生女孩生 生育自生自育 《生命的自主權》)。
中山醫學大學教授李茂盛表示,經濟不景氣、失業率增加、房價飆漲、晚婚延後生育、有效避孕措施等因素,讓墮胎人數不斷增加,門診墮胎率已增加百分之廿,不少年輕夫妻或即將邁入結婚禮堂的男女不敢生子,他觀察到近二、三年來,已婚與快結婚的墮胎者也增加二至三成。不過明年為龍年,李茂盛預估六、七月後墮胎人數會減少,明年龍子及龍女出生數至少有十八至廿萬人。
優生保健法第九條第六款規定,若女性經診斷或證明懷孕或分娩有生命危險或身體、精神健康危害者,可做人工流產。呂鴻基認為法律太寬鬆,女性自主權太高漲讓人工流產淪為「隨便」。他建議除了修法限制,國家還需提供懷孕女性相關諮詢、申報、輔導及領養撫卹管道,避免出現自由心證。
台不婚主義者 為大陸五倍 【聯合報2010.08.18
104人力銀行昨天發布「2010兩岸婚姻觀大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台灣單身上班族只有24%認為一定要結婚,比率不到大陸49%的一半,抱持不婚主義的比率11%,卻是大陸的5倍。
在挑選理想伴侶的條件上,兩岸都重視「價值觀」和「人格成熟」,有別於大陸上班族重視「脾氣」,台灣上班族則更現實,在意「經濟能力」和「正當工作」;另外,大陸上班族對於跨海婚姻的接受程度要明顯高於台灣青年。
此次104人力銀行針對3,328位兩岸上班族進行愛情及婚姻觀調查,發現兩岸上班族對於婚姻的態度大不同,在談到結婚意願時,有49%大陸單身上班族認為「當然會,人總是要結婚的」,而同樣認為非結婚不可的台灣單身上班族只有24%;相反地,抱持不婚主義,覺得「一個人的生活也很好」的台灣單身上班族有11%,大陸單身上班族卻只有2%主張不婚。此外,在兩岸的未婚上班族中,大陸人有69%願意相親,台灣人為52%,有超過三成的台灣上班族認為相親很彆扭,大陸上班族卻只有14%。
104人力銀行(中國)的公關經理杜悅芸表示,「剩男剩女」現象是當今大陸非常普遍的社會問題,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大城市,上班族對未來另一半要求甚高,但同時大部分人都保持著傳統的婚姻觀,因此希望能夠通過包括相親在內的不同方式結識異性;然而台灣上班族,對婚姻的態度比較隨性。
隨著兩岸交流的日趨頻繁,兩岸上班族對「跨海戀」是否抱持期待?調查顯示有91%的大陸上班族對兩岸戀情抱持著「當然會考慮」或「有機會不排斥」的態度,卻有35%的台灣上班族「完全不考慮」跟海峽另一邊的對象談戀愛。
其中台灣上班族不考慮跨海戀的主要原因為「文化差異太大,很難溝通(37%)」和「對於對方的成長背景、環境、性格不瞭解(35%)」,大陸上班族則是因為「距離太遠,感情難維繫(40%)」。
他山之石/日本失落20年 台灣會嗎【聯合報記者陳世昌 2010.08.17
「失落的廿年」現在成了日本的代名詞,連美國總統歐巴馬都把日本當作反面教材,指美國再不努力振作,日本就是最好的榜樣;一向被認為富裕的日本,為什麼會出現如此狀況?
追究原因,主要是少子、高齡化帶給日本巨大包袱。十多年前,日本就因為高齡化社會,政府支付年金給退休國民及醫療費增加,讓九○年代以後的政府歲出不斷膨脹;年輕人則因為失業多,很多不敢結婚,結了婚也不敢生小孩,就怕家庭帶來負擔。
統計指出,日本的國家借款總額,相當去年度名目上的國內生產毛額四百七十六兆日圓的一點九倍,若由所有的國民平均分攤,每名日本人一出生,就必須為這個國家負擔七百一十萬日圓(約兩百六十三萬新台幣)的債務。
日本人口約一億二千萬人,但因少子化問題日趨嚴重,人口學家警告說,到了二○五○年,日本人口可能要減到八千萬人。這樣少數的下一代,要擔負起上一代所遺留的龐大債務,更讓日本人不敢生小孩了。
日本執政民主黨的人口政策,就只是去年眾議院選舉時開的選舉支票,「國中以下的小孩,每人每個月可以從國家領到兩萬六千日圓的補助金」,這個政策,被在野黨譏為是「花錢買票」,還反問民主黨「財源從哪裡來?」
果然,奪取政權後的民主黨發不出這筆錢,只好折中減半,每個小孩每月發放一萬三千日圓。這個政策是否會刺激人口增加?答案不得而知。
許多孩子家長說,現在日本社會最缺乏育兒環境,托兒所就很缺乏,許多夫妻在外工作,因為找不到好的公立托兒所而不敢生孩子。這些問題不解決,誰還敢生小孩?
相 關 新 聞
‧ 少子化、高齡化 我人口提早負成長
‧ 亞洲總生育率 我吊車尾
‧ 銀髮商機多 「放大版」商品熱賣
‧ 政府催生 10年之內,婦女生1人→1.2人
‧ 少子化 學校裁、勞動力衰、經濟熱不起來
‧ 工作人口 五年後負成長
‧ 少子化、人口老化 婦產科乾脆開安養院
‧ 高齡化 量販店搶攻保健食品
‧ 月花4萬元 退休要存720萬
‧ 他山之石/日本失落20年 台灣會嗎
少子化會造成經濟蕭條可有事實根據?
http://blog.udn.com/ubhuang/4327881
另參本館:管人家要怎生 生殖崇拜與性崇拜 女人不生 女孩生 生育自生自育育 移民vs生育 越女不想嫁台 共生家庭 異國婚姻 上網結婚 《中國人口:太多還是太老》 《中國人口增長的多重危機》
史丹佛研究發現 男性生殖器平均長度正在增加 學者擔憂
據英國《每日郵報》2023/02/16報導,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研究發現,從1992到2021年,男性勃起時的平均陰莖長度增加了25%——從4.8英寸(約12公分)增加到6英寸(約15公分)。儘管這可能是每個男人的願望,但這可能是由於攝取入化學物質、久坐的生活方式和垃圾食品所造成的影響。男性陰莖長度在過去30年有變長的趨勢,這與不斷增加的不孕症水準有關。
史丹佛大學研究團隊於情人節在《世界男性健康期刊》(The World Journal of Men's Health)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並僅關注陰莖長度。他們收集了1942年至2021年間進行的75項研究的數據,總計包括55761名男性陰莖的測量結果。每項研究收集了不同狀態下的陰莖長度數據,包括完全鬆弛、鬆弛拉伸以及勃起後的長度。
去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自1970年代以來,男性平均精子數量已經減半。生育率下降,加上生活方式的改變,導致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出生的孩子數量大幅下降。這個問題已經嚴重到專家們擔心人口短缺可能會在未來導致經濟破產。
他還呼籲對女性生殖系統近年來的變化進行研究。其他專家指出,許多年輕女孩高脂肪飲食和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導致她們比前幾代人更早進入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