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與補習
教改份子與補習業者私下一定有勾結,不然怎會教改7年、補習班激增兩倍呢?
又是個陰毛論!(悶騷文痞的口娛)。
陰謀叛亂算啥?本台還公開要成立教育革命委員會: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4203068/20070415063321/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6072/20060317074146/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6312/20061108065827/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4540969/20070420071526/
中研院調查》宜蘭補習率 不輸台北【聯合報07.11.25李承宇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所一項長達六年的調查顯示,宜蘭地區的補習率與台北都會區不相上下;而宜蘭家長憂慮教育資源不如台北,是間接造成當地高補習率的原因之一。
中研院社會學所從二○○○年展開「台灣青少年成長歷程」長期追蹤調查;為了兼顧城鄉、階級等差異,抽樣範圍選擇台北縣市、宜蘭縣,並針對同一批學生,從國一開始追蹤到高中、高職畢業。
研究顯示,台北市中正、大安、中山和松山等區居民社經位較高,校外補習盛行,國三生的補習率為百分之七十點三二;而宜蘭縣都市化最高的宜蘭市與羅東市,補習率為百分之七十一點八九。
「台灣青少年成長歷程」子計畫的主持人、中研院研究員章英華分析,宜蘭縣各學校課後輔導是全面性的,加上宜蘭地區的學校大都與都市中心的交通往返便利,也 是造成高補習率的可能原因。研究中將補習行為分成「學校課後輔導」與「校外補習」兩類。其中宜蘭市與羅東市國三生參加課輔的比率高達百分之八十四,遠高過 台北縣市各地區。
章英華表示,這樣的研究結果「出乎我們原先的預期」。透過質性訪談,研究人員發現,宜蘭地區的家長普遍憂慮當地教育資源不足,「相對剝奪感更強」,怕在升學上無法與台北等都會地區的學生競爭,所以造成了和台北一樣高的補習比率。
從長期趨勢來看,最後進入高中就讀的學生,在國中三年的補習率都超過七成;且教育資源較豐富與學業成績較佳的學生,更可能補習。研究顯示,升學考試分數最高的前七所「明星高中」更有高達八成的補習率,章英華認為,「這意味著補習是一種增強策略,甚至只是一種從眾習慣」。
但是從整體來看,補習率從國一的百分之六十四,下降到國三的百分之五十一。章英華認為,這是因為有許多學生慢慢覺得自己的程度無法念到普通高中,只能去讀高職,因此失去了補習的意願。
這項調查以多階段分層集群方法,共抽樣二六九○位國一學生進行長期追蹤。經過六年追蹤調查,還有六成五的原始樣本繼續接受訪問。
教改7年 補習班激增兩倍【聯合報07.11.25張錦弘
教改助長補習?據最新統計,民國九十年實施國中基測等教改措施後,全台文理補習班七年內由二千九百多家增加到近八千八百家,連宜蘭、雲林等農業縣市都有兩百多家;曾有不同研究發現,國三生九成七補習、連小學生都有七成補習。
民國九十年同時有多項教改措施實施,包括九年一貫課程、一綱多本、國小必修鄉土語言、小五起學英語及取消高中聯考、改採國中基測等;隔年大學聯考也取消, 改採指考分發,並持續擴辦甄選入學;九十四年又把小學英語教學由小五向下延伸到小三開始。教育界人士以為這些措施,有助教學正常化,消弭補習風氣。
但從教育部委託高雄市政府架設的補教資訊網(bsb.edu.tw)統計數字看,到昨天為止,全國共有近八千八百家文理補習班,是九十年的三倍,成長率驚人,補教業反而更欣欣向榮。
至於各地文理補習班家,以都會區最多,台北縣市共兩千五百多家、高雄市也有九百多家;鄉下補習班更是激增,雲林縣七年前只有六十八家文理補習班,現已增加到二百七十七家;連偏遠的南投、花蓮縣都各有一百多家,至今只有連江縣尚無補習班登陸。
中研院從九十年起分七年建立「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民國九十二年調查兩萬多名家長意見,發現教改初期,國三生高達九成七補習,高中職約五成,且補習不分城鄉,兩成中學生每月補習費超過四千元。
天下雜誌兩年前調查發現,近七成中高年級小學生參加安親班或補習班,約五成每月花超過六千元補習,有兩成補四科以上。
「補習和教改絕對有關」【聯合報╱記者張錦弘
升學率愈高的學校,學生補習似乎更厲害,中學校長認為,這是因為家長望子成龍更殷切;加上多元入學太複雜,國中基測總分只有三百分,差一題可能差好幾志願,一點都馬虎不得,更助長補習以求心安。
建中校長吳武雄指出,到南陽街補習的高中生,七、八成來自前三志願學校,就像國人喜歡進補,補習也是求心安,「有病醫病,沒病養身」,不補渾身不對勁。建中學生絕大多數不需補習,學校也無課後輔導,他們是基於怕輸,「好,還要更好」,才去補習。
吳武雄分析,少子化也助長補習。現在很多家庭只生一兩個孩子,更有能力送孩子補習,甚至孩子才兩三歲,就急著補習開發智力;加上實施多元入學以來,升學機會變多,但也變複雜,補習班反而更興旺。
北市中正國中校長黃仁相則表示,補習風氣不減,和教改有絕對關係,以國中基測為例,總分由聯考的七百分降到三百分,錯一題就扣五、六分,各科錯一題,可能連師大附中都上不了,根本沒犯錯空間。
黃仁相說,中正國中今年有一百人錄取第一志願,但很多是考兩次才上建中、北一女。教改造成家長疑慮,爭相送孩子補習。
他指出,為了拚升學,現在才升上國二,學校就要上輔導課,到國三有的還留校夜讀到九點半,沒留校的也幾乎都去補習,國三學生很可憐。
中國的學校在基礎教育階段,過於重視知識的記憶和訓練,非常輕視情商的培養 2023-01-06
【本文來自《我堅決反對基礎教育階段把數學搞的過難,而是建議全方位的培養,尤其是情商的培養》評論區】
事實證明,一個人的成就,很大程度取決於情商,而不是智商。至於智商的培養,可以在孩子們15歲以後,對自身特長和人生規劃有了一定的認識後,再根據他們的專業理想,安排適當難度的數學教育,其實一點也不晚!
回應
高中就常在《知音》雜誌中,看到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但是我不明白情商是什麼。34歲前,領導都會通過各種方式提醒我,要注意委婉一些,也就是通俗的說:情商低”。34歲後,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我要對“情商更重要”的人說,去NTMD。以後我會對我閨女說,學好數理化,培養好智商,情商是你成為獨特的你的一部分,不需要改變什麼或者培養什麼。中國文化的影響,到了一定年齡的中國人,不缺情商,缺的真TMD是智商。
美國教育培養孩子們的情商,是通過寫作,演講,辯論,社會實踐,才藝展示,組織各類文娛和體育比賽,才讓孩子們潛移默化地培養出情商。書本的東西,都叫“知識”。行為,實踐,動手,才是情商的源泉。
這個還是別學了...這種培養訴棍、政客、寄生蟲的教育模式已經成災了
美國人情商這麼高,也沒見他們國家幹件人事啊?光看老美教育出來的,算個乘法連腳趾頭都用上了。沒事都在天天撒謊吸毒,拿槍突突突,0元購什麼的實踐,這我們是沒法比。
曾仕強說過,美國人一生只幹兩件事:talk and show
然則歐美貴族學校玩的就是填鴨式教育,給平民才是快樂套餐。結果就是大英500年以來,能從底層爬到上層只有0.04%。
好笑的是,美國人這會兒正在痛駡自己的教育系統呢…… 建議作者有時間泡泡美國的論壇開下眼界
政府不給力,名師兼職補習班成公開祕密,為何很少抓到?
違法開班兼課/打著名校光環 教師補習兩頭賺 2022-09-04 聯合報
台中一中教師違法在外補習,其中化名「劉○」的劉姓化學教師,也曾是台中一中科學班老師。本報掌握,劉師除自己開家教班,也在合法補習班授課,該補習班今年貼出榜單,有廿一人錄取台中一中科學班,占總錄取學生數七成,引發家長質疑。
台中一中澄清,劉師近三年來都非科學班任教教師,也未涉及科學班入學命題。台中市教育局表示,已請台中一中研議科學班命題方式,以國中教材為範圍,邀集其他設有科學班學校教師聯合命題,以求公平多元。
「補劉○老師的課,考上科學班就沒問題。」有家長透露,劉姓教師在南屯區大墩路一家補習班開課,業者會向上門洽詢的家長、學生推銷這名「王牌教師」。因科學班高三會到大學先修,加上新課綱重視在校學習歷程,聽到該師扛著一中招牌,對於想讀科學班的學生或家長,有很大誘因。
有高中校長表示,補教業會針對升學需求開班,想考科學班的人屬於少數菁英,專攻這方向的補習班也少,考取率自然也高。且補教業要開專攻科學班的課,一定得找到相關師資,才能說服家長、學生。不過,該校長坦言,教師頂著一中招牌去補習班開課,如果太光明正大,難免會被人眼紅檢舉,有時家長不滿意成績也會投訴,「已經違法在先,自然引來爭議」。
教育界表示,教師去補習班開課違法,多轉為私下開家教班,很難證明是兼職,成為灰色空間;通常老師私下指導幾名學生,業界多半能接受,若涉及公開招生,或家教班學生數過多,就會踩到紅線。
台中市家長會長協會理事長余海倫說,教師在外兼職補習,校長、主任或同事常心照不宣,但教師應負起身教、言教,不該睜一眼、閉一眼。
一邊不想發一邊不想去 美核發陸生留學簽證數量較疫情前腰斬 2022/08/12 中時
張留學生簽證,相較於新冠疫情前的6.4萬張減少了一半以上。據美媒指出,2020-2021學年,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總數出現了20年來首次下滑的現象,這也是觀察中美關係變化的重要指標。
香港《經濟日報》引述美國國務院公佈的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美國一共向中國留學生簽發了3.1萬張F-1學生簽證。這一數字較2019年同期的6.4萬張減少了一半以上。這意味著,在美國新入學的中國留學生或減少半數以上;2020-21學年,在美的中國留學生總數出現了過去20年來的首次下滑。
美媒《華爾街日報》對此報導稱,實際上在疫情之前,中國學生就開始在考慮把其他國家當作留學的優先選項,因為他們擔心在美國不受歡迎,或其他國家可能提供更好的條件;而疫情發生之後的旅行禁令、美國報告的新冠高死亡率等因素進一步加速了這一趨勢。
報導還提到2020年川普政府時期的一項命令,即禁止有軍方背景的學生入境美國,這項命令甚至導致一些沒有軍方背景的學生申請美國高校遭到拒絕,但是到拜登擔任總統後並沒有取消這一命令。有中國學生擔心,他們如果到了美國,可能成為美國政府針對的目標。
報導分析說,疫情發生之前,中國留學生是美國高校重要的資金來源,現在中國留學生的數量大幅下降,很多美國高校可能面臨經濟上的窘境。
獲發美國F-1簽證的學生一般是新入學的赴美留學生,F-1簽證的簽發對象為參加美國學術項目(Academic Program)的外國學生,包括小學生、中學生和高校生。
相關新聞
美硬實力危機 最新研究:2025陸理工科博士將為美2倍
大學分發缺額暴增 只是雪崩開始:受到考招制度改變和少子化衝擊影響,台灣2022年大學分發,有51所學校,出現1.4萬多個招生缺額,比去年大增5倍,也創下新高!公立大學部分,缺額最多的前三名學校,分別是嘉義大學、東華大學和屏東大學。另外,清華大學也有兩個幼教系缺額。私立大學部分,文化大學缺額2378個,也是全台缺額人數最高的學校,校方表示,未來招生人數 會做瘦身,也會以國際生來填補缺額!
雙減新政策,騰訊禁止12 歲以下兒童玩遊戲!
農村老師工資並不低,但很多因素影響農村老師留任
兒子的同學去雲南偏遠貧困地區支教一年:結束後他非常失望,覺得自己做了無用功
職業教育搞了幾十年了,水準還是這麼差,為什麼?
多地政策頻出,學區房降溫了嗎? 2021-07-08 新華社
杭州2021-08-10禁止仲介炒作學區房、惡意哄抬房價(回應:學區房是客觀事實,和仲介宣傳沒太大關係,不讓宣傳學區房,可以換個名稱照樣價格飆升!)
台灣育才警訊 5成5大學生自認選錯系 2021-08-19(回應:教改/快樂學習/減負/學測/基測/會考指考/繁星錯在哪裡?)
回應
中國當今社會三大矛盾:家校/醫患/房產矛盾,都是極其複雜,醫改/教革/房革,一定要徵求各方意見,才能達成。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另參【圖博館】 習中國夢
相對於江澤民的「右」(海派文化)「南」(出生和文化性格皆屬江南),習的文化屬性「左」(習乃清大馬克思主義法學博士+中共的反資本反封建之本質)「北」(習和國母彭麗媛都出生北方)。江的海派文化雖開放包容,但也奢華、易生貪腐,民氣「仇官仇富仇名」。習上台後,民氣可用,先反貪肅腐、樹立官威,再私心自用「殺猴警雞」打壓各行各業。各行各業的猴王猴后再怎麼「狡兔三窟」---「虛薪」「虛職」「虛籍」,也無所逃於(習的)天地之間,若習有美帝惡霸長臂執法的硬實力、則全球難逃。故馬雲「以范(冰冰)為鑑」,不領薪、卸下阿里所有職位、在美上市,並在電商扶貧等政策配合習,但當螞蟻金服的數位私銀傷及習的傳統公銀利益時,仍慘遭「殺猴警雞」。
https://mypaper.pchome.com.tw/souj1/post/1380555972
台灣育才警訊 5成5大學生自認選錯系 2021-08-19
三三會昨邀請台大校長管中閔演講「未來大學與未來人才培養」,管中閔語出驚人指出,根據最新統計,有5成5以上的大學生認為唸錯科系,導致1/7大學生離開,這對大學來說無疑是一大警訊。
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更感嘆,在公司選任下一代(幹部),以前只要學校畢業、頂多EMBA就很夠用,但是現在單單學校畢業根本touch不到企業想要的。凸顯「產學落差」亟待解決。
台大新鮮人休學率近15%
管表示,2019年大學休退學人數超過18萬人,占比15%,有1/7的大學生進入大學後離開。統計也顯示,有5成5的大學生自認為選錯科系。另根據台大統計,大一休學的比率達到14.98%、退學比率9.26%,大一升大二申請轉系超過10%,轉系核准比率也達到6%。
104獵才資深副總晉麗明表示,台灣IC設計、半導體瞄準國際市場,技術具世界領先地位,但薪資卻無國際競爭力,外人早已虎視眈眈,要不是海外疫情起起伏伏、阻擋部分人才外流,否則,台灣科技人才的缺口恐怕更為嚴峻。
104人力銀行2021年半導體人才白皮書資料顯示,半導體平均每月人才缺口近2.8萬人,創6年半新高;五年前理工科系畢業生7.7萬人,現在恐只7.1萬人,下滑速度比少子化還快。
回應
教改/快樂學習/減負/學測/基測/會考指考/繁星錯在哪裡?
習近平2021-08-17在第9次中央財經會議定調財富「三次分配」重提毛澤東「共同富裕」
會議稱,要加強對高收入的規範和調節,合理調節過高收入,鼓勵高收入人群和企業更多回報社會。要清理規範不合理收入,整頓收入分配秩序;要確保經濟金融大局穩定等。要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係,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
有評論質疑無異是新「打土豪 分田地」時代回歸。
早前,阿里巴巴、騰訊、地產公司SOHO中國等中國巨企,接連成為監管部門的整頓目標,施以巨額罰款之餘,再加以嚴厲規管。近日,高收入的娛樂圈人士亦受到針對。
回應
名為回報社會,實則搶劫捐錢,富人未來要嘛設法脫身閃人或出國,要嘛則是失去再創業動力.
相關新聞資料
馬雲演講:窮人鬥地主把地主鬥死農民不一定富來 2018-07-14
留學生上海機場排長隊赴美 票價10萬人民幣
北京華爾街英語破產居欠12億家長退費難
雙減(減輕學生作業和校外培訓負擔)政策出臺後,全國20多萬家教培機構(北京9萬教培人全國千萬教師恐失業)2億多學生深受影響,老師更不敢負責了,各種盜版網課成了搶手資源。
農村老師工資並不低,但很多因素影響農村老師留任 2021/08/05
一,師資不足,我女兒從四年級轉到城裡讀,領的課本還是在原校領,只有語、數、英三本,其它的因為沒那麼多老師教,砍掉了,弄得我還要在網上買課本。
二,學生流失嚴重,往往幼稚園時還有三十多個同學,到了上小學一年級,往往只剩下十幾個,最低時只有個位數學生。
三,老師隊伍不穩定,學生流失嚴重,對很多老師來說教學毫無激情、農村工資低,學生很多無心向學,難教,學校隨時有撤並的危機,很多老師都在縣城買了房,孩子在縣城讀書,多數都想調到縣城。珠三角發達城市也經常來挖走山區縣的老師。
四、農村學生缺乏學習氛圍,比較注重學習的父母都送孩子進縣城讀書,留在農村的多數是家庭經濟比較拮据的或者對小孩學習持放之任之態度。
五,教育不均衡是客觀存在的,農村中拔尖去到縣城也就中下游水平,同樣縣城區域整體與地市省城相比也是一樣。我女兒在農村20多名學生中考第一,三科294分,去到縣城全班60多人中只排到第四十之外。
兒子的同學去雲南偏遠貧困地區支教一年:結束後他非常失望,覺得自己做了無用功
很少有孩子有強烈的學習欲望,基本上都是玩、混,盼著初中畢業後打工掙錢。
職業教育搞了幾十年了,水準還是這麼差,為什麼?未來的出路又在哪裡?
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還要培訓大量教師,給學校投資買大量新設備,至少需要二十年的持續大量資金投入才有可能達到這個水準。
回應
職教是實踐技能。讓一群有學歷,缺乏實踐的人去教,能有什麼好結果?
相關新聞資料
孩子沒有電子遊戲就專心學習啦?這是極其荒唐的想法
雙減新政策,騰訊禁止12 歲以下兒童玩遊戲!
回應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另參【圖博館】 習中國夢
育:習的教改建立了全球最大量的義務、技職、高等教育體系,但高級技師、高等研究之質不足,更有「重理、輕文、貶藝」之傾向,其雖有「士農工商」排序和鄙視戲子之傳統,但更有文科畢業生掌握話語權、藝科則名利雙收之「仇富仇名」民氣可用,故可見習不時打壓掌握話語權的公知、對藝人更是「殺猴警雞」。
https://mypaper.pchome.com.tw/souj1/post/1380555972
相關新聞資料
德國電視:警方拘留吳亦凡,為中國政府對加拿大外交反制措施的組成部分。
吳亦凡粉絲揚言要劫獄!
美媒:中國出口“幾乎填補了全球產品的所有已知領域”
彭博社2021-08-04報導,儘管有貿易戰,但中國正在出口更精密複雜、更先進的產品 根據一項新排名,中國出口的技術水準在同美國的貿易戰中提高了。還預測下一個10年中國經濟的增長將快於印度。
哈佛大學全球發展實驗室發佈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根據2019年出口的先進性、複雜性來判斷,中國在全球排名第16位,自貿易戰爆發以來排名上升3位。美國排名第11位,過去10年來美中這兩個最大經濟體的差距縮小了一半多。
儘管美國加征(對華)關稅,但中國通過向其他地區出口產品提高了排名,中國採取嫺熟的舉措,使其電子產品出口目的地實現多樣化,出口到了歐洲和其他地區。
目前尚無包含疫情期間的出口資料,但由於中國出口激增,疫情可能進一步提升中國排名。
較高排名並不能保證高速經濟增長:日本連續19年排第一,其經濟增長卻滯緩。但一個國家出口產品的先進性與當前人均GDP水準之間的差距,是預測其未來經濟擴張的最有力指標。
中國的出口表現與人口相當卻不太富裕的鄰國印度形成鮮明對比,印度在2019年排名第43位。“過去幾年來,我們見證了印度的衰落,就促進出口而言,印度總體上是停滯不前的”,切斯頓說這表明就經濟增長而言,“中國將在接下來的10年超過印度”。
美媒:別誤解中國產品漲價,中國仍在幫全球抑制通脹
美國《華爾街日報》2021-07-18 隨著今年中國的出廠價格飆升,投資者擔心該國會給世界其他國家帶來新通脹。但正相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已幫助緩解了新冠疫情造成的一些價格壓力,而且可能繼續這樣,至少在一段時間內。
造成全球通貨膨脹的更大因素,是西方經濟體的龐大財政刺激支出。它們進一步刺激了房地產繁榮和對消費品的更多需求,推動許多商品價格達到多年高點。
英媒:美國無人機比中國的貴8到14倍,性能卻差
英國《金融時報》2021-07-18美國政府內部的一份備忘錄顯示,五角大樓開發的無人機不但比他們打算取代的中國製造無人機昂貴,而且功能也更少。
放假不准補習!陸祭雙減政策 補教業不死股價也半殘 2021-07-26 聯合報
2021-07-23,新東方等在美上市的教育企業股價罕見的斷崖式下跌,源於傳出大陸官方將要實施更為嚴格的教育領域監管政策。
濟學家羅奇表示:談到中國大陸,我原本是個樂觀主義者。但發現北京打擊在美中概股時(滴滴/新東方…等)是美中冷戰的初期階段 2021-07-26 經濟日報
多家教育機構回應“雙減”政策:堅決擁護,深刻領會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提出,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學科類培訓機構,不得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學科類培訓機構資產。教育部表示,校外培訓機構培訓行為全面規範。
相關新聞資料
如何確保“雙減”工作落到實處?家長如何應對?
回應
沒聽一線老師和家長的意見。
從舒適的空調房裡發出的政策治不好中國教育。
禁止校外培訓,被證明是無效的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多地政策頻出,“學區房”降溫了嗎? 2021-07-08 新華社
新學年臨近,隨著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加快學區改革,施行多校劃片、分配名額、教師輪崗等措施,記者發現,一些地區學區房已出現降溫跡象。業內認為,仍需多措並舉,持續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北京學區房價格驟降 學區房時代是否終結? 2021-07-07 中國網
過去北京市西城區採取單校劃片政策,一套住房對應一所學校。2020年7月31日後,西城區購房並取得房屋產權證書的家庭適齡子女申請入小學時,不再對應登記入學劃片學校,全部以多校劃片方式在學區或相鄰學區內入學。隨著新政進一步落實,北京市西城區的部分房價應聲下落,但這並不能表明學區房時代結束了。
短時間內學區房降溫,恐難! 2018-06-01 不動產
從最近北京二手房交易市場情況看,北京的學區房交易似乎再度進入活躍期。
北京市多校劃片政策將於明年執行,有助於學區房概念的降溫,但學區房的成交或將繼續上升。原因有二:一部分已購買學區房的家長恐價格下跌,會選擇拋售;而另一部分家長則可能趕在新政前「搭乘最後一班車」。
台灣國中生6/10,高中生1/3瘋補習!每年人均5萬新台幣 2021-05-02 聯合報
12年國教 補習班更擠了 2015-12-25 聯合報
12年國教上路兩年,家長一窩蜂把孩子擠進補習班、考私校國中部,甚至小三就惡補,壓力向下延伸到小學像倒退50年,回到仍要拚命考初中的6年國教時代。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張旭政問總統候選人,如何加強監督私校,讓國高中真正免試入學,挽救崩潰的國教理念?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吳福濱也問候選人,如何推動高中職入學真正全面免試?如何看待明星高中存廢?少子化帶來的國中小廢校、私校退場等問題,如何解決?他希望新總統修法推動教師評鑑、積極淘汰不適任教師,維護學生公平受教權。
為上私校 不計成本 台灣學生補習成瘋 2017-06-16 人民日報海外版
位於台北車站附近的南陽街俗稱補習一條街
招牌林立的補習一條街,五花八門的補習班,講課眉飛色舞的補習名師……在台灣人的記憶中,補習班是從童年時代開始陪伴他們一路走來的伙伴。從小忙補習是台灣教育的一大特色。
2015年小學生7/10校外補習,支出總額601.1億新台幣,人均6萬元。
由於12年國教制度紊亂,導致很多家長一窩蜂想考私立高中附屬國中(初中)部,這樣可以不用通過中考,一路往上讀到高中畢業。
台灣從1954年到2001年,一直實行大學聯考制度,錄取率很低,一些專門針對升學惡補的補習班應運而生,補習風氣也愈演愈濃。
到2002年,台灣開始實行多元入學制度,即不光是文化課,特長生和藝術類學生照樣可以考大學。
之所以補習班能有那麼多學生追捧,原因在於這些名師不管學術功底如何,但至少都能說會道。因為可能學生課堂上聽不懂的問題,在名師們手上就會化繁為簡,清晰易懂。如教數學的名師一般都會掌握口訣、速算方法等等。同時,他們也在講課的同時也會講笑話、說段子,讓課堂更有趣味性和生動性。
給家長“減負”為何成社會話題? 2021-03-01 環球時報
近日,教育部表示,學校不得以各種形式給家長佈置作業,不得要求家長給學生檢查、批改作業。實際上,即便崇尚“寬鬆教育”“不留作業”的一些國家,也常有類似的爭議。
韓國奉行“寬鬆教育”,結果反而帶來家長負擔增重和課外教育盛行。在日益激烈的升學競爭中,寬鬆教育遠遠滿足不了家長和學生的需求。2019課外教育月均32.1萬韓元,創史最高,市場達21萬億韓元,大有超越公立教育的趨勢。
在國內很多人都會聽過傳言,“外國(歐美)學生,尤其是小學生放學後沒作業”。然而並不屬實。英國1998年曾出臺過一個參考指南,規定小學生每天作業量上限,結果卻遭到家長抱怨。最終,英國政府2012年取消了這項規定。
然而,這並不代表英國家長就能在家裡參與輔導孩子的學習,英國家長平均每週僅花費3.6小時。除了工作和家務外,超過一半的家長沒有信心幫助孩子完成作業。文科出身的家長抱怨說,自己連化學元素都認不全,更沒有醫學經驗,想陪孩子在一個晚上完成作業,實在是不容易。
歐洲不少學校會留給學生在校寫作業的時間——德國中小學通常在下午一兩點放學;法國、義大利等國家也在下午三四點放學。學生可以在學校完成家庭作業再回家,有困難的話還有老師輔導答疑。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家長代批次工作,最開始是家長要求的 2020-11-06
2018年出臺了《進一步推進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實施方案》簡稱減負30條!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得佈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每天家庭作業總量控制在60分鐘以內,初中每天家庭作業總量控制在90分鐘以內,還有就是第18條家庭履行教育監護責任。
方案實施後,學生成績大幅度下滑,最開始從上海開始的,學校和家長達成一個共識,就是老師還是以過去的作業量佈置,但家長要配合監督和落實!之後這一模式迅速在全國蔓延開來!
到了2020年,因為疫情,要居家隔離上網課!人也比較情緒化等等因數,矛盾開始激化,最後延變成現在這樣!
本來這一模式就是典型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事!見光死的!當地市局確定了重新回歸到減負30條!
改回原來的,又對誰有利!
本來老師就不需要佈置怎麼多作業量,家長支持還是反對有很大差別的,比如收入,城鄉,閒置時間,工作壓力等都不一樣!事實上對校外培訓機構最有利…
換句話說,家長還是要面對這個問題
①花錢上輔導班②走回減負模式!③自己花精力去輔導孩子!④擺爛,讓孩子真的快樂!
回應
我倒希望老師壓根就別佈置家庭作業,讓大多數孩子快快樂樂的成長比什麼都重要,真要那樣,我的孩子以後競爭就少了!
對,這才是那些喊減負的精英家長主力的想法.家長們一邊喊著減負,一邊給孩子報滿了各種培訓.老師們一邊支持減負,一邊課後掙外快.最後的結果就是國家整體完蛋,你的後代也好不起來。
一些老師老抱怨工資低,但從不考慮當地的工資水準,直接要跟一線城市比 2020-11-05
經常說工資三四千,麻煩你看看自己當地工資才多少,不要在內地十八線城市要跟沿海比,內地公務員跟老師也一樣的工資,怎麼沒看別人來抱怨,而且基層公務員加班不少。
回應
以你的理論,教師醫生這類高知的收入都低的合理了。
我什麼時候說工資低是合理了,我都說了兩個地方工資不同關鍵是財政收入.
中國醫生非要跟美國醫生比收入怎麼說?
他們可以去美國,沒人攔著他們。
我倒是十分期待你希望的醫療制度完全西方化,實話實說,市場經濟下,某些階級的人本來就看不上病早該病死了,不過是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下強制的醫療制度壓低了醫療成本而已,難道你真覺得治病這件事,是理所應當天經地義的?
這一年,還有1500餘人次在藝術、體育、科技、社團等各級大賽中勇奪828項省級以上榮譽獎勵,突破60余項賽事紀錄。
學校開設禮儀學堂等100多門選修課程,不少課程均有100余名學生選修,拓展視野,張揚個性。衡中還有50多個社團,涉及藝術體育、科技創新、模聯商賽、作文大賽、命題演講、學科能力等。
普遍後勁不足?
目前粗略瞭解到,有一批衡中畢業生已經嶄露頭角,如2015屆畢業生王泰,喜獲浙江大學竺可楨獎學金、十佳大學生兩大獎項;2010屆畢業生竇琪獲香港科學會青年科學家稱號,全港當年所有博士畢業生僅評選一人;2003屆畢業生姜長青,所參與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衡中前些年的畢業生,已成為各行業的中堅力量,相信再有10年、15年,衡中畢業生在全球各地、各個領域一定會有領軍人才。
回應
神奇的高考工廠。還有毛坦廠中學。都神啦。高分實低能,低分反高能,北清有啥好?
葡萄太酸了!
相關新聞
秋季只開線上課程的大學 美國將不發給國際學生簽證
澳媒調查:計畫返澳學習的中國學生不到一半 啥原因?由於中西關係緊張+新冠疫情,家長對孩子在國外的安全以及可能遭受的歧視越來越擔心。
回應
美英加澳留學含金量太低了,研究生讀一年就可以畢業,和批發有啥區別?
還原真實的衡水中學:不“神奇”也不“暗黑” 2020-07-06 新華網
高考工廠、題海戰術、高分低能、後勁不足……每年高考前後,衡水中學總被熱議
近日,記者帶著備受社會關注的問題走進衡中蹲點調研,希望還原一個真實的衡中。
外界一些人說,衡中半軍事化管理,學生太苦、太累、壓力太大;也曾有媒體報導,衡中學生吃飯時間只有2分鐘,學校規定學生上廁所不能過3分鐘……其實,這都是對衡中的誤解。
衡中學生全部實行寄宿制,每天淩晨5:40起床跑操,校領導只要在校也按時陪伴,6:10晨讀,上午4節課、1節自習,12:00午飯,午休1小時,下午2節課、3節自習,下午6:15晚飯,6:40至7:10觀看新聞集錦,7:15上3節晚自習,晚上9:50回宿舍洗漱,10:10熄燈睡覺。
每天確保有8個半小時睡眠、1個小時體育鍛煉、半小時觀看新聞節目。高一二年級每天都有2次跑操,每週都有3節體育課,2節體活課,每兩周放假回家一次。
別人在打遊戲的時候,衡中學生在午睡;別人逛街追逐潮流時,衡中學生在看新聞聯播;別人點燈熬夜時,衡中學生睡得正香;別人課堂上睡覺的時候,衡中學生正在專注地聽課。“從外界看衡中很辛苦,可學生感覺不到辛苦,反而很充實。”
衡中每課時從50分鐘壓縮到45分鐘,再到40分鐘,這樣更符合學生成長規律,使學生上課更專注,而且還增加了課時數,保證每天至少有一半課時是自習,讓學生進行充分地自主學習。
同時,深入推進教學改革,鼓勵個性化教學,課堂上宣導教師連續授課不能超過五分鐘,每節課至少向學生提出五個有效問題,允許學生出錯、質疑、爭辯。
近年來,老師們先後有100余項教育教學科研成果獲國家、省級獎勵,200余位教師在省級以上教學大賽中獲特等獎或一等獎,1000余位教師赴全國各地講學或做公開課,許多教師已成為“科研型”“專家型”教師。
批量“高分低能生”?
衡中從2004年組建奧賽培訓興趣小組,2008年成立奧賽班,僅最近一年就斬獲全國金牌29枚、銀牌31枚,19人進入國家集訓隊並直保清華、北大。特別是鄧子傑同學,以總分世界第二、理論成績第一勇奪國際化學奧賽金牌。
禁補習、小考、能力分班!教改逼瘋家長 台灣拜託別去這考察 2019-11-02 聯合報
事件的起因是,南京市教育局正在推動的教改,希望讓中小學生能全面發展,降低學生不合理的課業負擔,讓孩子能快樂、健康學習。為此,南京要求學校不許補課,不許考試,不許公佈分數,不許按成績分班。
但卻讓南京的家長們陷入一片恐慌,過去幾天「刷屏」的網文章:「南京家長已瘋」,反諷說,「來啊,一起做學渣啊!」
南京市教育局趕忙滅火表示,「存在對督查工作理解不準確、執行規定簡單化的現象,引起了社會和部分家長的誤解。」當地教育局承諾,將會防止和糾正執行簡單化、形式化、機械化現象,持續推進規範化辦學。
回應
台灣自己的教育制度就搞出一堆屁孩、學渣了!
王曉燕:日本“寬鬆教育”失敗的啟示 2019-11-02 環球時報
日本實施寬鬆教育政策時的教育發展階段與我國當前實施的減負政策非常相似,如果只是一刀切式的政策減負,但是課堂形式、教學方式、考試制度、招生錄取方式和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不改變的話,家長和學生會依然在追求分數的跑道上奔跑,就會造成“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的嚴重現象。家長和社會培訓機構對政策的不理解、不配合是日本寬鬆教育失敗的最主要原因之(作者是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首席專家)
希望工程30年,受助者成為資助者 2019-10-31 中國青年報
截至2018年年底,全國希望工程累計接受捐款150.23億元,資助困難學生594.9萬名,援建希望小學20110所,援建希望工程圖書室31109個,培訓鄉村教師114306名,促進了貧困地區基礎教育工作的全面發展。
教育部質疑學貸免息套利 韓國瑜:把孩子當賊嗎? 2019-11-03 聯合報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深夜臉書分享他近來所提出青年政策,包括「政府讓您出國交換一年」、「就學貸款免利息」。面對教育部質疑恐有學生套利,韓批評這完全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想法,「是把我們台灣孩子都當成賊嗎?」
精英教育還在一代人身上催生了可怕的世俗態度:盲目的野心、對風險習慣性的回避、霍布斯式的物質唯上的野蠻性競爭。
在精英學生光鮮亮麗的外衣之下,是一雙“害怕失敗”的魔爪。他們最恐懼的事情是:將來自己不成功。他們無法從“我會失敗”的恐懼感中掙脫出來,因為他們一直被不成功的可能性套上枷鎖。對於精英學生來講,哪怕是短暫的失敗,都無法忍受,“贏者全盤皆贏,輸者全盤皆輸”的心態普遍存在。
當你的生活中沒有被給予犯錯空間的時候,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給錯誤任何機會。所以學生們都不願意去上一門自己沒有把握取得優秀成績的課程,因此大家無法拓展並超越自己已經熟悉的領域。所以學生們都選擇“金融和諮詢”作為專業和職業,按部就班地生活,喪失了新生活的想像力,在內心深處,也缺乏勇氣和自由來創造自己的道路。
儘管有一部分人在做出決定之後,不再回頭,持之以恆地去做自己的事,但是更多的人則會長期深陷於選擇的迷茫和壓力之中。就是那些勇往直前的人,也總會在人生的某一時刻,停住腳步思考這一切是否都值得。
第三,它向孩子們灌輸了一種虛假的自我價值,讓他們變得傲慢和自負。
精英教育會告訴精英學生:你根本沒必要在一個沒上過名校的人身上浪費時間——不管他屬於什麼階層。你是天之驕子,是“最優秀最聰明的人之一”,其他人根本沒法和你比,他們沒你優秀,沒你聰明,無論如何,他們都應該生活在你之下。於是,精英學生們自以為高人一等,成為一個與世隔絕、自以為是的小混蛋。
而事實上呢?名校之外還有很多聰明和優秀的人,他們之所以沒進名校,可能就是因為他們的階層。即使一個孩子出生在大富之家,從小受到優待,他也需要明白:不管別人怎麼誇讚他,他都並不比別人更重要。他的痛苦並不比別人的痛苦更值得同情,他的靈魂也並不比別人高尚。
所以,在努力將孩子培養成“精英”的同時,如何避免他受“精英教育”的傷害?我想這值得所有望子成龍的家長們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
所有的教育體系都會教出有系統特點的人才,正如一枚硬幣有兩面一樣,精英教育也有其劣勢所在。
首先,它在孩子的潛意識中種下了一顆種子:只有成功才值得被愛。
在精英階層的家長眼中,名校對自己的孩子來講是必需品。他們對孩子的期望不是“盡你最大的努力”,而是“你必須是最好的”。雄心勃勃的父母不斷地向孩子提出高標準的要求,其背後的實質是對孩子的不滿。孩子為了極力消除父母對自己的不滿,一刻不敢停歇地拼搏。我們並沒意識到,這是在孩子的潛意識中種下一顆叫做“必須成功”的種子:只有成功才值得被愛,不成功的人就不應該有快樂。就像猶太家庭的孩子所被灌輸的:倘若你不能給你的父母帶來榮譽,你將深感罪惡。
然而,孩子們為了迎合父母的需求而建立起來的“自我”是一種“偽自我”。當一個孩子力爭滿足父母的要求時,往往會忽視自己的感受和渴望,久而久之,他將失去關懷自己感受和渴望的能力。
同時,如果要出類拔萃,那麼就必須做出犧牲。有多少孩子,為了成績和簡歷,不惜犧牲自己的健康、友情、愛情、好奇心、興趣愛好,而這些犧牲,恰恰是構建一個人內心和靈魂的基石。當你身邊的人都在爭分奪秒地你追我趕,你自然也不敢停下腳步,去關注並滋養自己的靈魂。
於是,我們不難發現:很多精英名校生過得極其不開心,他們患上了成功強迫症,必須成功,而且必須速成;他們的身上寄居著令人窒息的恐懼、焦慮、失落、無助、空虛和孤獨。
我們都承認,學生在高中階段承受巨大壓力會導致精神焦慮,那麼當他們進入大學之後,焦慮症會不翼而飛嗎?不會,只會變本加厲。
名牌大學裡的競爭更加激烈,對手更加強大,孩子們如履薄冰,在自負和自卑之間起起落落。同時,對於大學突然給予的自由,他們並不具備強大的自理、自立和自控能力去承受,難免把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搞得一團糟。面對困境,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依賴興奮劑或抗抑鬱、抗焦慮的藥物來幫助自己,有些學生會選擇中途休學或者夢想著休學。
第二,它讓孩子們恐懼失敗,使他們對風險極力回避。
精英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大都聰明、富有天分、鬥志昂揚,但同時又充滿焦慮、膽小怕事,極度缺乏好奇心,對未來一片茫然,不能定位自己真實的喜好,不清楚自己的目標——他們被包裹在一個巨大的特權泡泡裡,所有人都老實巴交地向著同一個方向前進,猶如一群優秀的綿羊。
被過度推崇的精英教育 哪裡是它的劣勢所在 2019-01-03 新浪博客
最近,“用生命陪孩子做作業”、“家委會競選成秀場”等文章爆紅網路,笑Cry之餘,我為這個時代家長們的集體焦慮而深感無奈。同時,想起了曾經給我帶來很大啟發的一本書,“紐約時報暢銷書”《優秀的綿羊》(作者 William Deresiewicz 在常春藤盟校待了24年,2008年辭去耶魯大學的終身教職),推薦給大家。
哈耶普,看得見的階層堡壘
哈佛、耶魯、普林斯頓,我曾經以為,它們離學霸們並不遙遠。直到看到它們的本科錄取法則:學術標準(SAT、GPA、AP等)、金光閃閃的推薦信和個人簡歷(特長、課外活動、社會服務專案)、昂貴的學費、偏向校友子女、偏向體育健將、偏向巨額捐贈者、強調家庭背景(例如限制猶太申請者)。
在這種情形下,富裕家庭無疑占盡了優勢:聘請SAT私人教師、雇用自薦信導師(代筆者)、以校友名義捐助,更不用說,提供學習多門特長、參加多項課外活動、參與跨國社會服務專案所需的時間和財力支援。
於是,學生的課外活動列表成為申請大學的“個人炫富名單”,如果你有10項課外活動,那我需要有11項;於是,社會服務專案越來越標新立異,你去印度教英語,我去秘魯蓋學校,你去知名博物館當 docent(講解員),我去投資銀行寫 PitchBook (專案建議書);就連SAT,本意是摸清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實際上摸清的卻是學生們的家庭收入。
所以,僅憑你是學霸,拼爹拼不過,也難以踏進哈耶普的門檻。(相比之下,咱中國的清華北大只看高考分數,是一件多麼公平的事!)
頂尖大學招收上層階層的孩子,這些孩子畢業後從事上層階層的工作,將來他們的孩子再去上頂尖大學,如此反復,階層就此固化。
不同社會層級的學校教學理念不同,工薪階層的孩子學習如何嚴格遵守紀律,學習機械式勞動,訓練死記硬背功夫;職業階層的孩子學習如何創造,如何表達自我;而商業階層的孩子學習掌握權力、統治和自我掌控。
一箭穿心。
然而,這並不是《優秀的綿羊》,也不是我,最想談論的主題。
精英教育的劣勢
何為“精英教育”(superior education)?
簡言之,就是培養精英階層的教育。按照公認標準,適齡人口入學率<15%稱為精英教育,從入學率而言,名校(小學、中學、大學),當屬精英教育的第一梯隊。
光明時評:王詩齡的課程表,無法定義每個人的成功 2018-12-29 光明網
曾經一度被炒得沸沸揚揚的“王詩齡課程表”,最近再次成為社交網路上的熱門話題,為此,光明網-時評頻道12月29日刊載評論文章《王詩齡的課程表,無法定義每個人的成功》。
在知名主持人李湘女兒王詩齡的課程表上,從週一到周日,鋼琴、大提琴、油畫、書法、瑜伽、國際象棋甚至織毛衣,各種學習安排擠滿了她的課餘時間。對此輿論不吝讚譽,還不忘一個勁地給其他家長和孩子們打勵志雞血:“王詩齡課表曝光,你是985都輸她”,“看吧,比你聰明、條件比你好的人,還比你拼命十倍!”
同樣一張滿滿當當的課程表,在普通家庭父母那裡可能備受質疑,到了名人李湘和王嶽倫那裡卻獲得讚譽。有人還拿出更“成功、大牌”的英國王室來說事。英國小王子、年僅5歲的喬治,在他一年級的課程表上,就排滿了數學、英語、法語、科學、歷史、地理、電腦、戲劇、藝術、體操、游泳、擊劍、高爾夫、陶藝、芭蕾等十幾門科目。觀點還是一樣——他們出生時就在羅馬,卻仍比你努力。
這兩種看似截然相反的輿論意見,其實都屬於同一套話語體系——成功學的話語體系。只不過,因為普通家庭的父母和孩子都“不夠成功”,所以人們還有探討和質疑成功標準的勇氣。王室、名人“足夠成功”,甚至直接定義了何謂成功,跟他們探討、對他們質疑的人自然就少了很多,變成了一面倒的讚譽和宣導。
在相當長的時間段裡,那麼多人都為育兒問題爭論不休,那麼多家庭都為孩子的教育成長焦慮不已,甚至彌漫成為一種全社會的焦慮。要不要“王詩齡的課程表”,要不要喬治王子式的苛刻教育,恐怕在短時間內都無法形成共識。也許首當其衝的,是家長和全社會都應該反思一下價值觀問題——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何為健康的成長;對於一個人來說,何為成功?
回應
精英這些琴棋書畫所謂培養氣質的課程學得越多,就離現實越遠。
對大多數人來說,高中數學、物理、化學,甚至初中的部份數學、物理、化學都是無用的。
學習本身並不是只是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培養人的能力,認知,理解,邏輯思維等能力。
琴棋書畫也是
兒盟調查:偏鄉童6成未跟爸媽住 都市童7成補習 2018-12-17 聯合報
兒福聯盟與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昨天公布偏鄉與都會貧富孩子生活現況調查報告,結果顯示,都會孩子有逾八成與雙親同住,但偏鄉孩子卻有逾六成父親或母親不在身邊。近七成都市孩子至少補習一科,但偏鄉孩子有逾七成沒補習。至於都會出國一次以上的近九成,偏鄉逾七成沒有出國經驗。
這項調查今年十月二日到廿六日,從民國一○五年綜合所得稅平均稅額的統計資料中,分別挑選倒數卅名和前六名的鄉鎮市區,作為偏鄉和都會區對照組,各回收四○九份和三三七份問卷。
統計顯示,偏鄉童有六成一未與雙親同住,其中單親占逾三成八,雙親皆未同住有兩成三,都會孩子有近八成七皆與雙親同住。偏鄉七成四的孩子沒補習,也沒學才藝,都會區近六成八的孩子補習一科以上。在補習科目方面,偏鄉大多加強學科,都會區學習各項才藝。
課後活動方面,統計顯示,偏鄉孩子在沒人一起玩、幫忙家裡工作及一直玩3C這三項所占比率皆比都會區高出許多。兒盟指出,顯然是因偏鄉孩子放學後得負擔家計,或因沒人陪伴只能與3C為伍。但都會區富孩子下課後一直寫功課,一直都在補習或學習才藝的比率偏高。
假日活動方面,統計結果顯示,偏鄉近五成孩子會打電動或上網,都會則有逾六成三和家人出去玩。偏鄉近七成四孩子沒出國經驗,都會孩子出國一次以上的有近九成。
回應
小學教的東西跟數學無關,僅僅交了一些自然數的簡單運算規則。這根本不是數學。
建議你翻一下一年級數學書,裡面不僅僅是算術,數學的好幾個分支都涉及到了。
以前有研究討論,說是1、2年級孩子認知思維不完善,學數學很吃力。但三年級的時候大腦發育會有一個躍進,低年級學的吃力的加減法這時老師一點就透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小學階段的學渣,哪怕中學沒上,但成年後一般加減乘除也都會算的原因。
教育學有個格塞爾雙生子爬樓梯實驗比較有名。大概是說雙胞胎,一個提早訓練爬樓梯,一個先長幾個月再學,發現後學的反而速度快效果好。早教有早教的好處,晚學有晚學的優勢,不能看的太絕對了。
忽悠,繼續忽悠,豈不知,發令槍聲還沒響,早就有人跑出去了。更絕的是,你的終點是別人的起點。
這個實驗不錯。如果證明效果好,可以推廣。
居然有這麼多點贊的!你知道一年級到三年級是孩子認知打基礎的時候!數學邏輯的初步形成非常重要!你不能因為認知不完善,吃力就不進行科普和養成!我孩子所在的學校,老師們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和實際操作,她們認為,一到三年紀,一個孩子的成績好壞基本上就定型了,而語文和數學邏輯也是這個時候建立的!你的這種邏輯和理論就是,我現在不學習,等我成年了,學起來肯定非常快!因為我腦子已經成熟了,我認知思維已經完善了?!這是什麼邏輯?為不學習,為不努力找藉口嗎?哪些點贊的觀友們,就沒有一個想清楚的?如果這些研究有效果,為啥國家沒有大規模推廣(根本就沒有推廣好吧!)?你當教育體系和國家中央都是吃乾飯的?當年可是從幼稚園開始學數學,小學1年級已經會做100以內加減乘除根本沒有壓力,為何現在的小孩就不能做到了,人種退化了?
在知乎看到過一個評論。三年級班主任留言,他只希望期末考試他的班別在全市墊底,為什麼呢?因為一、二年級的時候這個班不佈置家庭作業,學生們開開心心上完課就沒事了。過得不要太開心了。到了三年級他接管發現小孩子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開始還債了,比其他學校的差一大截。基礎和學習效率跟不上。
“孩子在不認識字的情況下學習數學,很難掌握,在學校,老師讀題、講題意,在家裡,家長讀題、講題意。這就加重了學生負擔,耽誤了教學時間。”
“小學形象思維形成和發展時間,不適合學抽象思維的數學,具有初步的抽象思維再學就更好。”
“這麼多年招生來看,招一年級的學生,學生20以內的加減法都會了,數學書裡有重複學習的嫌疑。”
“一到小學,面臨兩門主課(語文、數學),壓力很大。小學二年級不學數學,多的課時怎麼辦呢?就加強語文教學,增加科學課,增加書法課,增加閱讀課。”
這項改革不是簡單地推遲上數學課,而是“小學課程整體優化”實驗,將一、二年級騰出的數學課時,用於學習語文、音樂、美術等學科。三年級採用正揚小學自編數學資料,到四年級後再採用教育部門編寫的教材。此次實驗目的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開發學生潛能、打好素質教育基礎,提升綜合素養和核心素養。
實驗進行了3年多。首批實驗班的孩子在前不久的三年級期末統考時,數學平均分比普通班高11.5分;語文平均分高15.3分。在其他方面,實驗班的學生也表現得更優秀。該校舉行的“詞語聽寫大賽”“默寫競賽”“迎十九大主題朗誦會”等活動中,實驗班學生的獲獎率、高分率都高於普通班。
家長看法各異
該校多名參加實驗的孩子說,一、二年級學習很多語文知識,到了三年級數學題目都能理解,學起來很快,感覺和其他從一年級學數學的小朋友比起來沒什麼不同。
學生家長楊向玉說,孩子原來讀幼稚園常帶回一大堆作業,夜晚有時做著做著就睡著了,看了十分心痛。剛開始聽說一、二年級不學數學,心裡直打鼓,但信任吳震球校長的能力,最終將孩子送入實驗班。低年級不學數學,孩子沒啥作業負擔,課餘時間學習鋼琴、游泳、跆拳道,孩子變得積極開朗。到了三年級,孩子也很少帶作業回家,前不久三年級全市數學統考,孩子考了92.5分。“一打聽,這一分數在實驗班只算中等,但我已十分滿意了。”
也有家長擔心孩子在學習中掉隊。一位孩子說,自己的父母擔心他數學跟不上,在二年級時專門送他到校外學習了一年時間數學。
赤壁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這場實驗還有可完善的地方,比如實驗班與普通班是不同老師教學,以後可嘗試同一老師教學,評價指標會更有參考性。
不少網友肯定。
專家贊許
江蘇“史上最嚴”懲治有償補課等行為 37所學校50名教師被處理
上游新聞記者從江蘇省教育廳獲悉,2018-11-30是全省中小學老師簽署《江蘇省中小學教師拒絕有償補課公開承諾書》的最後一天。此前,江蘇省教育廳公佈了“史上處罰力度最大”的 “有償補課等違反師德師風行為查處情況通報”,13個市的37所學校被點名,50名教師被處罰。
此次被通報中,部分學校負責人被給予行政處分、訓勉談話,50名教師被處罰。其中,在對35名有償補課的在職教師處理中,除要求退還違規所得外,還被分別處以了停職反省、取消評優評先資格、扣發學年績效工資、黨內警告、記大過、公開通報等處理。而淮安市清江浦區北京路中學、淮安市清河開明中學的10名教師因違規在班級中推銷英語教輔產品、收受好處費被分別給予行政警告、黨內警告、黨內嚴重警告等處分。另外,徐州新沂市塘店中心小學3名代課教師被辭退。
5名教師因體罰學生也受到處理:泰興市實驗初中一教師被給予降低崗位等級、調離教學一線;常熟市淼泉中學一教師被給予行政記過處分;宿遷市沭陽縣華沖實驗小學一教師被給予停職反省,接受調查,目前其已自動離職;沭陽縣實驗小學一教師體被給予停職反省、公開檢討、取消年度評優評先、職稱晉升資格的處理;宿豫中學一教師被給予解除聘用並扣發學年度績效工資的處理。
回應
老師不准補課,那就社會機構跟進。有區別?
湖北一小學三年級才開數學課,用4年學完6年內容 2018-11-30 荊楚網
竟然有學校三年級才開數學課?
原來,從2015年秋季起,赤壁市正揚小學做了一次挑戰性嘗試:對小學課程優化,一、二年級不開數學課,學生從三年級起上數學課,用4年時間學完6年制小學數學內容。
要知道
在中國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下
不少家長在教育問題上都認為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更何況還是
具有嚴謹的邏輯性和高度的抽象性的數學!
那可是不少同學
學習上的“攔路虎”啊
三年級才開始學,還跟得上嗎?
校長回應
湖北這場教育實驗的宣導者是75歲的正揚小學校長吳震球。校長在接受採訪時稱,一二年級不開數學課有4個理由:
小學生作業把爹媽氣死 網友卻笑了 2018-10-30 人民日報
近日,一張圖刷爆朋友圈!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還有家長“哭訴”:現在最怕的不是上班辛苦,而是要回家教娃做作業,血壓分分鐘飆升!陪娃寫作業是影響家庭關係第一殺手
陳女士
有一天晚上教兒子組詞填空,“abcc”格式,舉例“小心翼翼”。我心想這個肯定難不住他,果然兒子開始發揮了,很認真地看著我說:小心媽媽、小心爸爸、小心姐姐……難道家裡人都是危險分子嗎?
唐女士
女兒萱萱今年三年級,一直都是我自己教。有一天我激情澎湃地上完英語課,她笑著偷偷告訴我說,這節課上過了……然後還唱了句:“該配合你演出的我視而不見”,第二天我就把她送輔導班去了。
談先生
暑假那段時間,兒子每天都有固定作業,但從他第二天買幾份早飯就知道作業有沒有完成:買一份就是寫完作業了,買三份就是沒寫完。還笑嘻嘻地說:“爸爸媽媽,你們餓嗎?一起吃早飯吧。”
……
這才開學一個半月,就有辣媽感歎:
“天天陪孩子寫作業,夜夜這樣咆哮、怒吼,除了肺活量飆升,其他都衰退了!傷不起啊”
專家:因輔導作業發脾氣反而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
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殷飛告訴記者,大多數家長更關心孩子學業問題,但是其教學方法往往不夠專業。“教師經過專業訓練,教學方法符合孩子的認知規律,所以不建議家長在學科教育上對孩子過多干預。”殷飛說,因為輔導作業而發脾氣,反而會對孩子們產生負面的影響。
殷飛表示,家長們更應注重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比如孩子有沒有及時複習、有沒有邊寫邊玩等等。
同一個世界,同一種父母,給所有陪娃寫作業的父母們點個贊。
回應
其實不要那麼認真,就當是陪孩子玩吧。一次不會就兩次唄,兩次不成就三次唄……總是有會的那一天啊。要想輔導孩子,首先自己就要變成個孩子。
http://lx.huanqiu.com/cooperation/2018-10/13396822.html
壓力過大 德國110萬青少年患身心疾病
德國有越來越多學生因為壓力大而面對頭痛、長期疲憊等生理和心理疾病。據新加坡《聯合早報》2018-10-30報導,在德國全部900萬名6歲至18歲的青少年中,約有110萬人存在這種問題。
據報導,學校和父母給予過高的壓力,加上網路社交媒體上的霸淩,以及對失敗的恐懼,讓德國學生面對許多無形的壓力。
位於漢諾威的醫保公司KKH統計,2017年,在該公司入保的青少年中有約2.65萬人出現失眠、崩潰、抑鬱等問題。其中,13歲至18歲的青少年中,就醫問診的人數比2007年翻了一番。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的資料則顯示,德國少年兒童約16.9%有心理疾病症狀;保險公司DAK的資料甚至高達26%。
維爾茨堡大學醫院青少年精神疾病診所的負責人羅馬諾斯說:“德國的孩子們處在壓力之下。”
KKH委託調查機構Forsa對1000名家長進行的問卷顯示,13歲至18歲的孩子中有1/4因壓力感到疲憊;22%抱怨頭痛。6歲至12歲的孩子中則有13.5%有肚子痛和感到疲憊。該機構的心理醫生克雷姆鼓勵家長對孩子多多予以支持,對孩子們付出的努力予以讚賞與肯定。他說:“根紮得越深,樹就越有抗壓能力。”
德國心理醫生聯合會認為,社會生活節奏的不斷加速以及複雜性增加,讓這些成長中的孩子面臨了更大的壓力。該聯合會的心理醫生阿夫齊•韋寧認為,休學一段時間後重返校園的孩子特別需要幫助,無論是因為抑鬱、吸毒還是受到性虐待。他說:“學校心理醫生有相關的方案,在這方面,學校通常還需得到進一步的支持。”(實習編輯: 周思敏 審稿:譚利婭)
回應
我認識一個德國人,當我說中國對德國人的看法就是嚴謹的時候他告訴我,中國需要對德國再理解點。
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當一部分教育責任向家庭轉移之後,城市中產階層及以下階層在承擔家庭教育責任時非常吃力,因此我們會在網上看到不少吐槽輔導孩子作業“心酸”感受的段子。
……..
因此不論是城市中產階層,還是城市下層和農村家庭,在承擔家庭教育責任時,要麼是勉強承擔,力不從心,要麼是無法承擔,於是就出現了家長們抱怨作業太多,學生作業做不完的現象。當家長的抱怨和不滿被教育部門注意到之後,可能又會出臺“減負令”,於是又會陷入教育部門要求學校嚴格控制作業量,而家長又要求學習成績,老師不得不讓家長給學生佈置、檢查作業這樣一種怪圈中去。
為解決上述問題,關鍵還是應該加強學校教育。具體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採取措施:
一是給與學校在教育上的主體性,讓教師根據教學規律進行教學安排和作業佈置,保證學生既能掌握所學,也能有充足的時間休息和娛樂。
二是政府和各相關部門應該給學校進行鬆綁,減少不必要的檢查,檢查中更加重視工作實質完成情況,而不是文字材料寫作情況,讓學校和教師能夠有更多精力投入學校管理和教學工作。
三是提高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水準,逐步解決城區學校大班額問題,教師教授的學生減少,才能有精力去關注學生和檢查學生作業。
四是學校自身要保持主體性,開展活動以促進學生素質提升為前提,以提高教師的教育能力和教學積極性為前提,減少不必要的特色創建活動。
回應
所謂的家校矛盾,完全就是一些蠢人或者壞人人為製造出來的,瞎減負,其實把老師、家長、學生的負擔都增加了,只有課外輔導機構喜笑顏開,我上學的時沒有減負,學校裡班額普遍比現在的學校大,家長的素質普遍比現在的家長低,教師的收入普遍比現在低,但沒有這樣的家校矛盾,老師也沒有現在這樣抱怨。時代進步了,各方面條件改善了,反而大家都不滿意。咱們小時候不就這樣嗎,挺好的,避免學生到處玩,還能監督學生在校完成大部分作業。做完作業回到家吃飯,幹點別的,早睡早起,多好。
但是學生每天學習完新的知識點以後,需要通過做練習鞏固,否則基礎打不好,考試沒考好,家長又會認為教師沒把學生教好,向學校舉報要求更換老師。於是,教師便採取由家長給學生佈置、檢查作業的方式——教師提出作業建議,由家長指導學生完成,如讓學生默寫今天新學的生字和單詞,給學生出幾道數學題,複習剛學過的公式,等等。
其次,教育城鎮化帶來的城區學校大班額問題,導致教師的工作量增大,也不得不將一部分作業交由家長來檢查。當前農村學生不斷湧入城區讀書,城區在短時間內無法建立很多學校接收這些學生,只能擴大班級容量,導致一個班有六七十名甚至更多。而一個小學任課教師,一般最少教兩個班,特別是語數英教師,每天都會上課、給學生留作業,那麼教師每天就要批改100多名學生的作業。為減輕工作量,會有一些教師將批改作業的部分工作轉移給家長。
再次,當前眾多非教學工作擠佔了教師的精力,使得教師傾向于將批改作業交給家長去做。
教師非教學工作主要是為各種檢查準備各種材料。學校除了受到教育條線管理部門的監督,還會受到安全、衛生、消防、藥監等部門的監督檢查。學校一般將準備各種迎檢的文字材料工作分到各個教師頭上,因此教師除了完成基本教學任務之外,還要花大量時間寫作各種材料。在中部某省的鄉鎮小學調研時,有教師反映自己2/3的工作精力用於準備各種迎檢材料。
此外,當前幼稚園和小學階段,都在推行素質教育,創建特色學校,一方面學校會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另一方面學生的學習內容也會相應增加,學校會給學生佈置不少親子作業,如讓幼稚園學生做手抄報,小學生做手工,並在課堂上用PPT展示。學校開展活動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創建學校特色,一方面是把這些作業變成家長參與的親子作業,增加家長和孩子的互動。越是城市的學校,學校課程越豐富,活動開展越多,家長需要參與的也越多。
教育責任向家庭轉移,家庭能否承擔起來? 2018-10-19 南開大學博士生齊燕
近日有網友發微博稱,江西吉安一學校幾名家長因未批改作業,被老師在家長群裡點名批評:“昨晚賺了幾百萬?”“你這樣將來你的孩子和你一樣可悲!”聊天截圖放到網上後引發了關於“作業該由誰來批改”的熱烈討論。教師和家長都出來發聲,不少家長對於家庭作業苦不堪言,認為教師在把教育責任推給家長,不負責任;另一方面,教師感到自己工作辛苦不已,十分委屈。
實際上,據媒體報導,我國已有至少七省市的教育部門發文明確規定,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老師不得給家長佈置作業,不能讓家長批改作業,在作業上簽字,並明確批改作業是教師的事。可見現實中叫家長代勞改作業已是普遍現象。
老師、家長各有苦衷
在當下大多數成年人的記憶裡,自己讀中小學時的作業是由老師來批改的,為什麼現在這任務輪由家長完成?筆者在經過一番調研後,總結出以下幾方面原因。
首先,教育部門要求減輕學校課業負擔和家長看重學生學習結果之間的矛盾,導致教師讓家長參與到學生作業佈置和檢查中來。
教育部和各地教育部門已連續多年下達“減負令”,要求各地學校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控制作業量和作業時間。嚴格要求下,教師不敢給學生佈置很多作業,否則就可能被檢查發現而面臨問責,或者是成為把柄被人舉報。
小學生家長深夜12點問老師“睡了沒” 群裡瞬間炸鍋 2018-09-22 楚天都市報
小學班級群,小學生家長在深夜給老師發了一條微信,群瞬間炸了!
微信是這樣發的:
“老師都睡了,作業那麼多,我閨女卻還沒睡覺”。
有不少網友看到以後深表同感,對於這個家長的“壯舉”都非常支援,畢竟,一般情況下許多家長為了孩子都是敢怒不敢言。
有網友說,這家長太牛了,雖然老師也很辛苦了,但是現在小學生作業不僅多,還要求家長檢查、批改,平常老師要求參加課後補習班,也不敢說不參加,孩子苦家長也苦啊。
還有很多網友說,雖然家長發言欠妥,不過心情還是可以理解的,老師的做法有些欠考慮了,都是為了孩子,家長和老師沒必要搞得劍拔弩張。
回應
80後油膩大叔一個,當年小學時,放學後學校繼續開晚托班學習到6:30,回家作業經常會做到22:00,實在做不完早上提早爬起來再做,7:30學校開始早自習。個人看法,快樂教育坑的就是自己,學校裡快樂了,社會會告訴你什麼是殘酷的。很多官二代富二代比一般人學的更拼命。
矯情!做不完就做不完,拿老師撒氣幹嘛?能接受自己孩子不如人就行,做不完別做了,要成績好就儘量刻苦。做不完有些是小孩能力不夠,有些是注意力不夠,甚至有些純粹是家長的責任
將軍無能累死三軍。老師如果沒有好的教學方法,只會加大學習強度,不能提高學習效率,結果就是老師自己很累,學生很累,家長也很累,學生成績還不怎麼好。
當年當學生的時候,天天抱怨老師留作業多,管的嚴。長大之後,歲數越大,越感謝老師當年的嚴格教導,越後悔自己當年沒有努力學習。
那你就別寫作業唄,安心睡覺唄,反正高考不會因為你早睡就給你加分,他晚睡就給他扣分。
上中學時下午直接上到晚自習的時候都有,當時也是各種抱怨!後來也迷信過所謂的快樂教育,當時也抗爭過,不過都被打壓了,直到這幾年才慢慢醒悟,快樂教育就是個坑,所謂的快樂教育就是不負責任的藉口,國外那些牛X的大佬有幾個接受的是快樂教育啊,都尼瑪出身私立貴族學校!幸好咱們公立學校比較類似國外精英教育模式,如果當初也實行所謂的快樂教育的話,中國怎麼可能會有這麼多人才,沒有人才根本崛起不了的!
教育部要求禁止提前教授中文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 2018-07-16教育部網站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開展幼稚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廳函〔2018〕57號
1。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對於提前教授中文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對於幼稚園佈置幼兒完成小學內容家庭作業、組織小學內容有關考試測驗的,要堅決予以糾正。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結合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予以規範。
2。糾正“小學化”教育方式。針對幼稚園不能堅持以遊戲為基本活動,脫離幼兒生活情景,以課堂集中授課方式為主組織安排一日活動;或以機械背誦、記憶、抄寫、計算等方式進行知識技能性強化訓練的行為,要堅決予以糾正。要
3。 整治“小學化”教育環境。對於未按規定創設多種活動區域(區角),未提供充足的玩教具、遊戲材料和圖書,缺乏激發幼兒探究興趣、強健體魄、自主遊戲的教育環境的,要調整幼稚園活動區域設置,合理利用室內外環境,創設開放的、多樣的區域活動空間,並配備必要的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玩教具、遊戲材料、圖畫書;要充分利用本地生活和自然資源,遴選、開發、設計一批適宜幼兒的遊戲活動,豐富遊戲資源,滿足幼兒開展遊戲活動的基本需要。
4。 解決教師資質能力不合格問題。對於不具備幼稚園教師資格的,要督促其參加專業技能補償培訓並通過考試取得幼稚園教師資格證,仍不能取得教師資格的,要限期予以調整。對於不適應科學保教需要,習慣于“小學化”教學,不善於按照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組織開展遊戲活動的,要通過開展崗位適應性規範培訓,提高幼稚園教師科學保教能力。
5。 小學堅持零起點教學。對於小學起始年級未按國家課標規定實施零起點教學、壓縮課時、超前超標教學,以及在招生入學中面向幼兒組織小學內容的知識能力測試,或以幼兒參加有關競賽成績及證書作為招生依據的,要堅決糾正,並視具體情節追究校長和有關教師的責任,納入規範辦學誠信記錄。
回應
如果能在玩中學到中文拼音、識字、計算、英語,這種為何不可,只要能在遊戲中學習。如果都不在幼稚園學,小學肯定跟不上
幼稚園小學化,小學初中化,初中高中化,…。而且教育部也只能約束公辦學校,民辦根本管不了,何況補課機構多如牛毛,學校不學校外學,小升初說是不考,好的民辦初中沒有不考的,明的暗的一直在考。
美媒:政策收緊,課外輔導班少了嗎?
彭博社2018-6-14:從中國焦慮的父母身上賺大錢 對於大多數美國孩子來說,週末就是和朋友一起玩耍,進行體育運動或者提高他們的網遊技能。但是對於9歲的北京學生史蒂文來說,週五晚上要在輔導中心上課,週六還要上英語和語文課外輔導課。
在迷戀考試的中國,甚至小學生都知道在令人畏懼的國家考試中取得高分的重要性。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父母樂意在時間和金錢上投資——史蒂文的同齡人每年上輔導班要花費大約2萬元人民幣——以確保他們的後代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這種渴望也把該國一家最大的課外輔導機構變成了一棵搖錢樹。但是這一地位隨著中國政府努力減輕學業負擔和培養孩子創造性而處於風險中。
回應
就是個訓練,有什麼問題?
應堅決取締這種培訓機構,還孩子明媚人童年,死讀書成了磚家和鑽牛角尖的呆子。
政策收緊,課外輔導班確實少了,不過多了2倍的校外輔導班。
教育部“十項嚴禁”:提前招、重點班、宣傳中高考狀元
據人民日報2月23日電,近日,教育部印發通知,對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作出部署。《通知》強調,嚴格落實“十項嚴禁”紀律:嚴禁無計劃、超計劃組織招生;嚴禁自行組織或與社會培訓機構聯合組織以選拔生源為目的的各類考試,或採用社會培訓機構自行組織的各類考試結果;嚴禁提前組織招生,變相“掐尖”選生源;嚴禁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混合招生、混合編班;嚴禁以高額物質獎勵、虛假宣傳等不正當手段招攬生源;嚴禁任何學校收取或變相收取與入學掛鉤的“捐資助學款”;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以各類競賽證書、學科競賽成績或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設立任何名義的重點班、快慢班;嚴禁初高中學校對學生進行中高考成績排名、宣傳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嚴禁出現人籍分離、空掛學籍、學籍造假等現象,不得為違規跨區域招收的學生和違規轉學學生辦理學籍轉接。
回應
重點班快慢班不就是因材施教麼,這都不允許了?典型的大鍋飯思維啊?
學習應該是辛苦的,但凡是應該有個度。很多媒體、學校熱衷排名,刺激家長的焦慮情緒,導致拼命報輔導班,加重了家庭經濟負擔,惡性循環。教育部的想法是好的。
這樣做效果基本沒有,反倒會削弱底層公辦學校競爭力。人與人的智力差別是存在的,如果聰明的與較笨的都在一個班,那麼為了全班的進度,老師必須照顧較笨的那部分學生,而對於聰明的那部分來說,也就是上課學到的知識不夠,這種時候他們必然會考慮教學更難一級的私立學校尖子班或者更上一級的學校(例如從縣級中學到市級中學),如果私立學校這時候再給點政策彌補經濟上的差別(獎學金、免學費),在教學水平有保證的情況下,這些尖子生會有不少去私立學校,最後的結果就是尖子生往私立學校集中,而公立學校被掐尖,最後的考試結果無論你宣傳不宣傳,家長自己也會去找渠道看的。
分重點、非重點班本就是底層公辦學校對上一級學校與私立學校競爭方式做的應對,強制性的取消只能是自廢武功,再者而言,優秀高中、優秀大學本就是稀缺性資源,設定獲得者是成績前茅那部分學生(大部分是聰明的那部分),強制要求教學一個水平(也就是按普通學生的進度授課),與最後升學考要篩選出來的那部分是有錯位的。
將優秀老師各校平均分配,就不會有這些擇校問題。
這些問題根源主要還是教育資源的不均衡
現在好老師都是往貴族學校流動,要平均教師資源得先出錢搶人。
我國在高考改革中已經明確取消錄取批次,但全面實現各類教育平等競爭、發展,讓每個學生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還任重道遠。一個學生在升學時,會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選擇普通教育或職業教育,這是健康的教育生態。這樣,一個家庭才會首先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個性、興趣,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責任心,而不是把家長的意願強加給孩子。
除此,還要重視家庭教育引導。我國曾頒布家庭教育指導大綱,教育部等部門曾發文要求各地重視建立並發揮家長學校的作用,宣傳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識和方法,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和育人觀。但總體看來,家庭教育還存在各行其是的問題。教育家長有正確的育兒觀,與建設好學校,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同等重要,甚至某種程度上說更重要。(作者是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相關新聞
姜朝暉:快樂教育切莫矯枉過正
熊丙奇:太看重知識教育,怨家長嗎2018-02-07環球時報
隨著中小學陸續放寒假,各種課外培訓班又火了起來。中國教育學會發布的報告顯示,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參加課外輔導的中小學生,占到在校生總數的70%左右。針對補課現象,有輿論指出,我國家庭太重視孩子的知識教育,忽視了孩子的生活教育、生存教育與生命教育,孩子的假期生活不應該還是被作業包圍,應該有一個快樂的假期,通過和家人的共同生活,了解社會,接受生活教育。可是,這只能停留在理論層面,具體到現實,我國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都已經“知識教育化”。
近年來,家長陪讀的現像日益突出,學校以“家校共育”為名,直接給家長佈置批改孩子作業的任務;而不少家長在朋友圈吐槽輔導孩子作業的種種哭笑不得的經歷。這樣的教育已經異化,家庭教育應該是父母對孩子進行做人的教育,不是扮演作業批改員、校外輔導員的角色。
家庭重視知識教育,忽視其他重要的教育,與當前的社會環境和教育評價體係有關。在我國,教育還被賦予改變命運的功能。如果孩子進不了好高中、好大學,就會被視為“失敗”。這令很多家庭存在教育焦慮。
由於基礎教育的競技色彩濃郁,在當前的教育評價體系之下,凡是中高考不考試的科目,都被邊緣化,而納入中高考考試的科目,則被應試化,家長關注的不是孩子通過教育獲得怎樣的能力提高,而是能獲得怎樣的考試分數。這讓社會形成“分數至上”的教育觀和人才觀。這也是假期培訓班火爆的原因,用學生和家長的話說,假期是用來反超的,而培訓機構也用“提分”來招攬生源。
片面的知識教育,尤其是應試化的知識教育,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個性、興趣和創造力,也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這已經是我國社會的共識。可是,要扭轉這一局面,卻陷入了“劇場效應”困境——大家都站起來看電影,沒人願意主動坐下來。
我國正在進行的中高考改革,都提出要把綜合素質評價納入,而要讓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真正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發展,需要推進大學自主招生改革,否則,綜合素質評價會被敷衍對待。
填鴨式應試教育,哦不好,於是就素質教育、減負,這是減的誰的負?素質教育了自主招生了競爭就不激烈了嗎?日本補習都補習出一個產業來了,台灣香港也有樣學樣,教育者不進學校當老師,專門進補習學校當老師,掙得多營銷得好,補習天王云云,大陸現在不也是這個趨勢?除了減了學校和老師的負,將教育進一步商業化,學生和家長的負不減反增。長此以往,窮的家庭負擔不起,富的家庭恨不得小孩什麼都出類拔萃,會是什麼結果?我們那時候還好歹只是大學收費不包分配,可小學到高中還是踏踏實實教了的,教育這是能產業化追求盈利賺錢的行當嗎?!
最不該產業化的兩個行業,醫療和教育,一個是治療肉體、一個是教授知識,反而是這兩個最重要的行業產業化了。
看來減負根本是個偽命題
減負的本質就是為了給私人教育產業開闢空間.
北京“宇宙補習中心”:培訓機構業務繁忙,孩子家長疲於奔命
人民日報2017.11.8報導,每逢假期,海淀黃莊,這個被家長們戲稱為“宇宙補習中心”的地方,總會越發擁擠——跟著變擁擠的,還有學生們的課程表。
“上午8點到10點英語、下午1點到3點半語文,晚上6點到9點上數學。”這是剛剛入學北航附中實驗班的王同學在今年暑假裡某一天的課程表。除此以外,他還報了物理和生物兩個補習班。實際上,根據北京市教育局課程設置,中學生生物是初一的課程,而物理是初二才開始的課程,“但是因為我們初中比較好,擔心跟不上,所以早在入學以前就開始預習了。”王同學說,“為了迎接入學,這個暑假本來也沒打算玩兒。”
王同學的情況並非個例。“我們班上32個人,2/3左右都在上(補習班)。”王同學告訴筆者。
除了學校課程內容的補習,興趣班也被安排在不少孩子的課表上。剛剛離職的演員安女士就給6歲的兒子報了游泳、武術、籃球、戲劇、鋼琴、書法6個興趣班,“遺憾的是,還有一個閱讀培訓班因為時間撞上了就沒報。 ”
節假日本該是學生放鬆休息的時間,如今卻被很多學生和家長視為“彎道超車”的“關鍵時期”。年初有媒體披露,全國中小學輔導機構的市場規模已超過8000億元,而節假日更是成為了教育培訓機構賺錢的“黃金期”。
......
回應
精英們一面強烈提倡素質教育,一面拼命給自家孩子上輔導班。
這不搞得就跟日本一樣了嗎,學校裡寬鬆教育,上午半天課下午早早就社團活動了美其名曰發展身體素質教育,然而除了寥寥幾個能憑體育特招進大學其他還不是該高考得高考,甲子園被打造成青春代名詞高校球兒能直接進職棒的每年才幾個?結果還是家裡那財力的進補習學校,天天補習到大晚上,然後好好讀書的考東大考慶應考正經大學,就學校裡蹦躂的進路懇談完直接進社會,高中文憑能做什麼?還不是上一輩做啥下一輩做啥,階級接著固化
無望的掙扎...教育也難脫貧 窮孩子怎敵「資」優生2017-10-04聯合報
近年不少學者觀察到,「教育」很難幫貧窮兒脫貧,因為貧窮結構性問題強大,非孩子一己之力可以掙脫;且教育陷入「家與家的競爭」,富者越富、貧者越貧,階級世襲情況嚴重。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吳齊殷分析,貧窮兒最難被翻轉的是「價值的內化」,貧窮涉及的不僅是經濟與社會地位,還包括價值觀,也就是在貧窮過程中,孩子如何看待自己、與別人如何看待他。當貧二代認為自己的努力是「無望的掙扎」,便會與環境妥協,對翻轉未來失去信心。
幾十年前,貧窮人家的孩子可以靠教育脫貧,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表示,那是因為當時受大學教育的人較少,學歷可成為晉升之階,這也給孩子一種動力,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如今,卻是人人都有大學可念,學歷再也不是打破階級的工具了。薛承泰指出,過去聯考靠個人的奮鬥,現在免試升學則是「家與家的競爭」。
收入愈高 教育愈多
尤其主計處的家庭收支調查顯示,收入愈高的家庭,教育支出愈多;收入愈少的貧窮家庭,支出最多的就是三餐生計,拉大貧富教育資源差距。
現在的「資優生」,簡直可說是「資本優厚」的學生。
勞陣工作貧窮研究室主任洪敬舒也指出,高度競爭的教育反而造成貧窮兒成為「雙重弱勢」,他強調,過去貧戶撐到孩子國、高中畢業就能找到工作、補貼家計,但現在撐到讀完大學也還不能脫貧,因為就業薪資不一定與學歷成正比。
回應
以往陳水扁家是「三級貧戶」,有機會翻身。現在民進黨統治下,「三級貧戶」只有世襲,不可能翻身。
以前的教育的確可以脫貧,但現在的教育不可能,因為除了几所大學外,私立大學畢業的平均程度比以前高中還差!教育程度提高,但國民素質不見得提高,而現在很多人不比以前人吃苦耐勞,反而追求小確幸者較多,民進黨執政,只會讓更多人變貧窮!
教改最大的成就貢獻,沒幫助孩子減少補習,沒有增加玩樂時間,只有限制貧窮人家翻轉的可能
腦殘的台灣人就相信教改、多元化入學這些鬼東西,怪誰!
不恢復低錄取率的聯考,窮人不可能翻身的!
政治干擾教育,害死學生,以前文言文必修,現在閩南語必修,沒有選擇的彈性,課綱一改再改,吵吵鬧鬧,浪費時間讓學生學一些沒有競爭力的廢課,只為了意識型態鬥爭,有辦法的父母只好利用晚上載小孩去補習有競爭力的課程。民進黨不倒,臺灣不會好。
學生因舉報違規補課被勸退:我願做出頭鳥2017.9.21人民日報海外網
自今年3月7日開始,江西贛州於都實驗中學學生劉文展接連給多部門寫信舉報學校違規補課收費,被校方多次“談話”。本學期開學前,班主任以學校名義給其母親發來一條微信:請劉文展換一個學校。校方隨後回應,此舉系班主任個人行為,並稱已多次上門勸其返校,但劉文展拒絕返回學校繼續上課。據悉,目前,涉事班主任已被學校解聘。
北京青年報記者查詢到,一份3月16日發布的《關於反映實驗中學違規補課及收費等信訪事項的答复意見書》顯示,於都縣教育局調查核實認為,於都實驗中學組織週末補課問題“基本屬實”,但收取補課費“與事實不符”。
劉文展是在2016年9月以580分的中考成績(滿分780)考進於都實驗中學的。又因成績排名年級第20位,成為學校“免費生”,他不需要繳納高中的學費和資料費,包括被劉文展舉報的“補課費”,其實他都不需要交。
對於這樣的結果,劉文展稱他“不滿意”。他保持著幾乎每週一次的舉報頻率,舉報行為有線上的也有線下的。
北青報:你舉報的補課和收費是什麼形式進行的?
劉文展:我們高一、高二是每週上課六天半,休息半天,一個學期400塊錢吧。從未給學生開過發票,就是老師把名單上交了費的打鉤。每到臨近期末,學校以“定位費”名義,向每個學生收取1000元,其中600元為“定位費”,400元為周末的補課費。
回應
這個孩子真不錯,渾濁不堪的社會怎麼說呢,那麼多人就他站出來了,大部分人都是忍氣吞聲,希望紀檢部門接去好好培養
只知道補課如何如何不對,大家去深挖一下行不行?——為什麼補課?為什麼能補課?為什麼有課補?這些問題的源頭在哪裡?
中考總分780分,考580分還前2O名,這學校學生不補課,將來拿什麼跟人競爭?在江蘇這分數只能上職高。
這孩子腦子有病,上海社會培訓班補課一小時,收費近百元,學校免費或少收費本是對在校生的福利,你不去就是了,沒有反對的必要。像這樣的學生,沒有哪個好學校會接收。
偷偷告訴你,我上學那會,無論是成績好的還是不好的,都不願意補,全班都不願意
在你是未成年人時,家長說了算,你不願意補可以理解,但是家長呢?如果家長希望補或不補,是家長和學校的溝通問題。你希望不補,家長希望補,那是家長和你溝通的問題。
規範中考招生秩序別只針對衡水一中
2017-7-6,廊坊市教育局發文,對衡中系民辦學校在廊坊市域內的招生進行限制,其中明確提出,因在廊坊招生“計劃極不嚴肅、隨意更改”,故對衡水一中2017年度招生計劃予以核減。此前一天,包括承德、石家莊等在內的河北多個地市教育主管部門同樣以文件形式,對衡水一中的新一學年招生計劃進行限制,甚至提出3 年內禁入等。(7月7日《新京報》)
衡水一中在河北各地的異地招生工作中存在嚴重違規行為,擾亂了當地中招秩序,廊坊等地教育局按照河北省教育廳的精神進行整治和限制,這無可厚非,也是依法行政的必要之舉。但是,規範中招秩序不能只是針對衡水一中,而是要面向所有存在違規招生的中學,既不該有公辦學校、民辦學校之別,也不該有本地學校、外地學校之分。
從中招現狀來看,不是只有衡水一中異地招生違規,很多當地公辦中學同樣存在違規招生行為,紛紛以自主招生方式提前掐尖,增加招生計劃,甚至有地方教育局參與其中,為了保護本地中學,直接以紅頭文件方式限制、禁止本地學校去外地讀高中,剝奪本地中考生的選擇權等。去年就有媒體報導,石家莊中考分數線沒有公佈之前,石家莊室內各個高中已經提前開啟了 “掐尖大戰”模式,為了爭奪一個好生源,學校不惜開出多種不能保障可以兌現的優惠條件。按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衡水一中招生違規被治理,那麼其他只要存在招生違規行為的中學,也應按照同一標准進行治理和給予處罰。只處罰作為民辦中學的衡水一中,不處罰其他違規招生的公辦中學,這對衡水一中來說很不公平,也無法服眾。相反,只能說明行政亂作為。
事實上包括衡水一中、合肥168中學在內的很多知名民辦中學異地招生有市場,頗受當地優秀中考生的歡迎,積極報考,歸根結底不是衡水一中等民辦中學的違規招生搶人,而是公辦學校的教學水平太低,教學質量太差,逼得本地學生不得不花更多的費用去外地讀高中。而且,只要這種狀況不改變,公辦學校教學質量不提高,即便限制衡水一中招生,也不能徹底堵住本地優秀中考生進入衡水一中這類民辦學校讀書,有些中考生可能甘願不要學籍。因為按照高考制度,沒有學籍的學生仍然可以參加高考,只不過是以社會青年身份報考而已。
不論老師、學生還是家長,對於“應試教育”的弊端其實都看得很清楚,在這方面並無爭議。譬如,誰都承認,死記硬背的填鴨式教育會扼殺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但問題是:我接受教育的目的,首先並不是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創造型的人才,而是為了“農轉非”、“工轉乾”。誰都承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愛好化學的學生不應強逼著他去學法律、學經濟。但如果從事法律、經濟工作的人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比化工工程師高得多,他當然會抑制住專業興趣,轉學自己並不喜歡的法律和經濟。
當學習的目的根本不是為了成長、成才,而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社會身份,一切關於“素質教育”的說教,一切在教育系統內部發動的大小改革,就全都失去了著力點。
按照經濟學的基礎理論,每個人在市場面前做出的選擇都是理性的,對於其個人利益來說是最優的。我們無以指責這些受教育者的非教育動機。我們最需要做的,是盡快打破影響社會流動的種種壁壘,並儘可能為青年提供充裕的、多元的成長機會。
當赴美留學不再被中國學子看成自我發展的惟一最優選擇,而只是較好的選擇之一的時候,不管“托福”、“雅思”、“愛普”還是別的什麼考試,其成績的真實性就都不會再有什麼問題。當每個(?)青年都可以完全(?)憑自己的能力在全國任意一處城市或鄉村尋找工作機會的時候,中國的考試制度怎麼設計都可以,甚至保持現在這個樣子不改都沒什麼大關係。因為那時候,不管你怎麼考試,都不會再有“應試教育”了。
《外國素質教育政策研究》山東教育出版社
從國際比較研究的角度,選取了美、英、法、德、日、俄羅斯、印度等九個國家,從他們類似於實施素質教育的背景、內容、效果和影響因素等方面對這些國家的基礎教育政策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看外國素質教育在中國的慘敗
在“托福”、GRE、“雅思”等等先後被我們的英語培訓專家研究得稀爛之後,又有一個叫“愛普”的傢伙要來考驗中國師生的應試教育能力了。
和“雅思”等初來中國的時候一樣,“愛普”打的也是“比托福更科學,更能考出真水平”的旗號。它號稱“由來自全球的命題委員共同設計,主要測試國際學生閱讀、寫作、聽說、理解英語的綜合能力”。
我們相信這不是故意吹牛,只是美國人天真。“愛普”的樣題,國內現在還沒人看到。一般評價,“雅思”考試比起“托福”來,那是更看重我們通常所謂“素質”的。據說,“雅思”的設計人曾自信地認為,如果你實際英語水平不高,靠“應試教育”的辦法,短促突擊,死記硬背,是不可能應付得了他們那張卷子的。結果如何?中國專辦出國英語培訓班的老師們迅即破解了“雅思”的命題規律。他們在課堂上公開宣稱,應付它,“不過是一個簡簡單單的體力活兒而已”。
過去,因為中國學生各種英語水平測試在全世界出類拔萃的高分,並且是大面積的高分,那些外國命題機構曾一度懷疑中國考場“漏題”、“舞弊”。其實哪有那事兒!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一心想糊弄,就總能找出糊弄的辦法。在強大的應試教育機器面前,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什麼“素質”試題。
我們現在就可以絕對肯定地預報:不管這“愛普”考試設計得多麼科學,只要咱中國學生願意考它,那麼我們的成績還將是世界第一。
連美國的考試我們都能把它們統統“滅”了,這說明,單純改革考試內容、考試方式、考試手段,根本不可能瓦解“應試教育”。大統考也好,小統考也好;政府命題也好,民間機構命題也好,大學自主命題也好;“+X”也好,“+綜合”也好;允許戴耳機、帶計算器也好,反正只要考試,只要按分錄取,我們就能統統用“應試教育”的手段把它消化掉。而縱觀全世界,考試是根本不可能取消的。
前段時間,有人鉤沉出抗戰期間西南聯大的招生試題,其語文只考一篇極具想像空間的命題作文。鉤沉者說:“看,那題出得多科學!”問題是,如果我們今天還考這樣的作文,學生只要背熟一二十篇模擬範文就足可以對付了,全國考出個十萬八萬張滿分卷子毫無問題。“應試教育”的病根兒,不在“應試”,也不在“教育”,而在於我們生活在一個機會極度短缺的身份社會。
大家都知道荷蘭是個開放自由,社會容忍度很高的國家,可是幼齡教育裡面首先教的是規矩以及對規則和權威的尊從。無論是對事還是對人,在沒有尊重和相互理解的前提下,不提倡批判和反抗,更不會容忍散漫無禮。言論自由,也是要在沒有歧視和對他人的人身及情感沒有傷害的前提下。
荷蘭老師不會姑息無理的發泄情緒的孩子,而教不好孩子的媽媽也要「培訓上崗」。
.....
別把任性當個性:外國素質教育其實很嚴厲 2014-11-19
很多年輕父母基於兒時成長經歷,意識到中國傳統教育存在壓抑個性的因素,於是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十分強調張揚個性、保護天性,並把這種理念具化為對於規則的輕視甚至藐視。
然而規則意識和執行規則的能力不僅是保證兒童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更關係到將來的生活幸福和事業成功。在國外,規則教育就嚴厲得超乎想像,很像我們常常在歷史書或是名人傳記中讀到的「XX家風」、「XX家訓」。通過下面這篇文章,各位父母可以一窺究竟。
.....
都說國外素質教育好,難道外國爹媽就比國產父母好?!2017-03-14
全世界的熊孩子都一樣,沒錯!面對許多學校相關的負面新聞,許多做父母的,甚至孩子自己都在想或者曾經想過,是不是國際學校好一點?國外教育就會素質高一些?經過洋人調教會不會國際化更高?現實會告訴你,這些想法都是科幻片,其實,沒什麼卵用。
也許成人之間有人種不同三觀差別,可是在孩子中,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心理學家說,他們不會在意大人的選擇和思考,我行我素就對了。面對熊孩子,全世界都是一樣的束手無策,無論爹媽父母是什麼人種和膚色。
.....
https://kknews.cc/baby/6nva45p.html
從另一個視角看,家長將孩子送進各種輔導班,是試圖用經濟手段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當前,教育部門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授語、數、外等知識,不少老師當起了甩手掌櫃。從一種極端轉到另一種極端,這種教育模式難言科學。以此來看,只要量力而行,多元化探索未嘗不可。
有鑑於此,我們在看待“起跑線恐慌”時,必須看到這個問題背後的社會現實。相關部門除了在觀念上對家長多加引導,還應該做好兩項更務實的工作:其一,在小學入學、課程設置等方面確保公平,要讓那些沒上過輔導班的孩子也能享受平等的教育機會;其二,對於課外輔導班亂象,要進行必要的規範和治理。
回應
應試教育彻底失败
素質教育彻底失败
这些孩子长大后有心理障碍,没有快乐的童年呀!
快樂學習:自作自受,自食其果!
呼吁政府先把骗钱机构学而思关闭了!
学而思招你惹你了,你不学别人家孩子学。
你誤會了歐美的素質教育 2015-05-10
每次回國我都很容易看到以下的情景:年輕的父母帶著四五歲的孩子出來聚會,孩子完全不理會在場的人,到處亂跑,大聲喧譁,父母都會對我訕訕一笑:「我們現在也學歐美國家,讓孩子自由發展,少點規矩,多點個性!」
有的孩子已經十三四歲了,在聚會場合,父母還要督促他們問候其他人。孩子完全不融入聚會的活動,自己玩手機,父母此時也會對我說:「我們家很民主的,用歐美素質教育的方式帶孩子,多給孩子空間和自由,少干涉他。」
這種論調很讓我困惑,從一個四五歲的孩子身上,我連基本的禮貌都沒有看到;一個十三四的孩子連打招呼都還要父母教,都不具備一個正常的交流能力,談何「素質」呢?
光明日報刊文談"起跑線恐慌":焦慮源於社會現實2017.6.30
孩子上小學前應該學多少知識?據報導,天津一位剛帶孩子參加小學入學面試的家長給出的答案是:英語詞彙量4000左右,能寫300字左右的英語作文;心算1萬以內加減法、兩位數與一位數的乘除法,學過數獨;背誦約50首唐詩,學完拼音,認識1000多個漢字……在很多家長眼中,知識教育的起跑線已經提前,必須搶跑。
如今,“起跑線恐慌”盛行於各種微信家長群、同學群,而且具有較高的“傳染性”。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很多學齡前兒童過著“每天都要上不同輔導班”的生活,很多孩子被送到培訓機構上“幼小銜接班”,公立幼兒園的大班幾乎名存實亡。家長當然知道這種現像不正常,但為了不讓孩子掉隊,都選擇跟風而動。
不容否認,“起跑線恐慌”情緒中有很多非理性成分。比如,有些家長盲目跟風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甚至將孩子的“琴棋書畫”當作互相攀比、炫耀的談資。而一些家長之所以變成“虎媽”“狼爸”,是因為將自己成長的遺憾落在了孩子身上。在是否報班、報幾個班的問題上,家長通常既不講科學,更不徵求孩子的意見。
每當談及這個話題,總有一些人認為,那些被輔導班“綁架”的家長一邊樂此不疲,一邊叫苦不迭是一種矯情。坦白說,以前筆者也覺得很多家長誇大了所謂的學前教育焦慮,但在自己的孩子也開始面臨這些問題之後,逐漸多了一些理解。畢竟,所有的焦慮都源於社會現實。
課外輔導班行情持續火爆,是因為它滿足了日漸旺盛的社會需求。如今社會競爭漸趨激烈,父母總希望孩子能有更多勝算。如果別的孩子3歲開始學英語,自己孩子5歲了連26個字母都認不全,心裡踏實嗎?有人覺得幼兒園就該玩,但別的孩子都在提前學知識,就自己的孩子不學,將來小學跟不上,他真能快樂嗎?
但如此想法,未免失之偏頗。
儘管毛坦廠中學設立復讀班使用金安中學的名義,但是在招生和宣傳的時卻利用了毛坦廠中學的名聲和師資,並且在實際操作中,以此繞過有關部門的審核。因此,毛坦廠中學所設立的補習中心,難說是純碎民辦性質。
況且,《安徽省中小學辦學行為規範》早有規定,嚴禁公辦學校校內設置民辦校或民辦班。而該補習中心就設在毛坦廠中學的內部,招生簡章上,也出現了毛坦廠中學的字樣,如此做法,是否屬於違規招生呢?
其實,類似做法絕非只是毛坦廠中學一家,而屬於大部分超級中學的通病,理應加以遏制。以衡水中學與某企業合作建立的衡水一中為例,衡中在全國范圍內大辦分校時,往往以衡水一中的名義進軍全國市場。如此操作,既可以利用衡水中學名氣,又可在招生時間、收費方面擁有更多自主權。譬如剛剛被頂上輿論風口浪尖的衡水一中平湖分校,以及剛剛獲批落地的衡水一中蘭州分校,都是此類變通操作的產物。
最不合理之處在於,毛坦廠中學在篩選學生的時候,也滲入了自身利益和成本觀念。實際上只歡迎兩種學生:一是高分複讀生,因為能夠幫助學校提升升學率,間接助長學校名氣;二是願意支付高學費的學生,可以為學校帶來直接可見的物質回報。如此做法,自然是排斥了成績平平的寒門子弟,也與“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相悖。
毛坦廠中學作為一所超級中學,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看作是平民突破階層限制、向上浮動的絕佳平台。但是,毛坦廠中學最高4.8萬元的收費標準正在拒絕平民子弟。
回應
至少這裡收平民子弟的4.8萬錢,你媒體讓平民子弟去人大附、北京四中交錢試試。
請作者先去查查北京名牌學校复讀班的價格看看到底誰才是利益集團的代言人再來這里胡噴
“最高4.8萬”,關鍵詞“最高”。另外,4.8萬很貴麼?
幾十萬一年天價幼兒園是合理的,幾萬一年的複讀就是斷了平民的路?
复讀又不是義務教育……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一本線以下166分。願意收就不錯了,公立名校給錢都不收,考這麼低要么是學習能力不行要么是學習態度不行,收了拖累其他學生還拖累升學率。
不管怎麼說,明明白白的規則在哪裡,一視同仁,有什麼不好?最起碼相對公平。許多名校是黑箱操作,條子滿天飛,普通人家的孩子連進門的機會都沒,你怎麼不批呢?這樣的文章就是攪屎棍!有錢有權的孩子會去毛坦廠复讀嗎?
http://www.guancha.cn/Education/2017_06_06_411838.shtml
媒體:毛坦廠复讀最高收費4.8萬,超級中學正在拒絕平民子弟
2017.6.5上午,著名的“超級中學”之一——安徽六安毛坦廠中學再度迎來傳統的“送考節”。28輛送考車載著考生前往六安參加高考。今年,毛坦廠中學共有一萬餘名學生參加高考。今日場面雖與巔峰時期相去甚遠,但依然震撼。
對毛坦廠中學而言,從來都是“神話”和爭議相伴而生,亞洲最大高考加工廠、大學生加工廠,這些稱號幾乎成為毛坦廠中學的代名詞。今年4月,中國青年網微信號曾採訪兩名毛坦廠中學畢業生,在她們眼中,毛坦廠中學不是別人口中的高考加工廠,而是“普通孩子的造夢廠”。
據微信號“六安新聞網”6月2日轉發一份毛坦廠中學聯合六安金安中學補習收費標準的內容顯示,按考分收費,最高4.8萬。這裡所指的“補習收費”,事實上就是高考复讀班。對此,中國青年報6月6日刊發評論稱,超級中學民辦校該治治了,毛坦廠中學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看作是平民突破階層限制、向上浮動的絕佳平台,但最高4.8萬元的收費標準正在拒絕平民子弟。
超級中學還是“寒門子弟”的跳板嗎?
澎湃新聞6月2日轉發“六安新聞網”微信號的一份毛坦廠中學招生啟事,其中顯示,复讀分數線收費標準與高考成績相掛鉤,如下圖所示:
同時,在這份《六安市毛坦廠中學六安金安高級中學2017年補習中心招生簡章》的“相關說明”中提到,補習中心設三個實驗班,校方承諾達到一本線的歷屆考生可進實驗班。
對此,中國青年報6月6日刊登一篇署名“韓中鋒”的文章稱,“复讀毛坦廠先交4.8萬元,超級中學民辦校該治治了”。文章稱,設定最高接近5萬元的補習費極不合理。直接使用價格槓桿過濾學生數量,無疑是剝奪了部分平民家庭進入毛坦廠中學補習中心的資格。
原文如下:
澎湃新聞網報導,毛坦廠中學與金安高級中學近日發布2017年招收補習生收費標準(第一學期)。這份收費標準相當吸睛,是按學生自己本年度高考成績分數與一本招生分數段相差多少進行收費的,其最少收費為2800元,最多收費4.8萬元。
此事頗具爭議性。支持者認為,民辦學校在招生收費方面有較大自主權,金安中學為毛坦廠中學參股的學校,性質上屬於民辦中學。在市場條件下,以金安中學的名義辦補習班,不應當被過度干涉。更況且,學校分梯度收費也是利用價格槓桿,過濾掉部分學生,否則,學校師資也難以滿足所有報考學生就讀。
有了“買榜單”還不夠,還需要“買通訊錄”。在畢業季,學生畢業時為了方便以後繼續聯絡常會製作班級通訊錄,於是補習班就會花錢去買各個班級的通訊錄(當年行情是一個班級500元台幣)。拿到學生的電話之後,便請工讀生開始“奪命連環call”,在暑假期間天天打電話問候、勸說,是不是能找時間來補習班“試聽”(成功call來一個人給500元獎金)。於是乎,“試聽”也成為一個重要的招生環節。
就筆者的經驗,“試聽”是攸關未來是否決定在此補習的關鍵,可以觀察這補習班的師資是否優良、上課型態是否能夠讓我理解、環境是否良好等。然而,除了上述由陌生的工讀生打電話或街頭髮傳單招攬來的新生之外,還非常仰賴“同學帶同學”的人情。畢竟“熟人介紹”總是比陌生人更值得信任,運用這種心理,補習班頒發獎金(帶一個人來給500元)給帶新生來“試聽”的老生,於是學生們更有動力拉自己的同學來補習,有學生願意來,留下繼續補習上課的概率就能提高許多,人潮也帶動錢潮。
在台灣,補習班之所以能這樣蓬勃發展,關鍵還是在考試招生製度。筆者升高中的年代,尚有高中聯考(類似大陸的中考,只有一次考試機會),所以所有學生都必須拼這次升學的機會,考得好,未來考上重點高校的概率也就更大;考不好,可能只能上職校、高中畢業就工作。教育法規嚴禁學校額外多補課,家長、學生都非常焦慮,擔心考不好,補習班也就應運而生。
如今台灣將高中/職納入“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中,升高中/職考試改為會考(一年兩次),雖說不再是“一考定江山”,但高中/職階段成為義務教育,所屬學區和在校成績也變得十分重要。越早將戶口登記在學區之內,越有升本地好高中的可能,以及學校內的每次大考和小考,都變得斤斤計較,學生的壓力不僅沒減輕,“出身”不如人的,還必須更加努力的考好每次考試,於是補習班的生意只有更好、沒有最好。
回應
可以說因為“減負”,島內補習產業大步發展,有人賺的盆滿缽滿。可是對於孩子們來說,負擔真的減輕,成績真的提高了嗎?今天島內的情景,就是大陸教育的明天!
我這個城市現在也一樣了,老師上課留一手,讓你周末補習,錢是好東西,迷人眼睛!
這種事再陪著'素質教育''減負'的風一吹…可悲的是有錢有時間有精力的家長開始替代孩子,拼自我的十年寒窗被扭曲,而古代門閥世家壟斷經學教育和解釋的那套再一次上演
教育產業化的必然。
http://www.guancha.cn/xuchenpin/2017_05_10_407562.shtml
於是學生們在學校經歷一整天的學習之後,身心俱疲的又被逼著去補習班聽課,對於補習班老師還是有所期待的,特別是面對沉重的升學壓力、心中苦悶,有能在課業上解決困難、與自己年齡接近、又沒有父母耳提面命般說教,特別是在青少年時期對愛情都有憧憬或嚮往的學子來說,補習班老師自然深得學生的心。一些別有用心的狼師,正是就此趁虛而入,或半哄半騙、或霸王硬上弓,本文開頭的林奕含便是這樣成了受害者。
補習班介於學校和一般普通機構之間,既有師生關係,但又不如學校裡的師生關係那麼嚴肅,亦師亦友成了狼師親近學生的藉口。在得逞之後,又拿出“老師”的身份威脅學生不許聲張,學生缺少經濟能力、無法自行更換補習班上課,又為了應付考試升學,必須定期到補習班報到,於是狼師有了一而再、再而三性侵女學生的機會。本文開頭提到的案例中,林奕含不敢告訴父母,擔心公諸於世後自己將遭受社會的指責,只好忍耐下來。惡性循環,許多女性也因為這種模式成為狼師的禁臠。
除了補習班男老師在班內擁有許多女粉絲或女寵之外,補習班另一亂象就是黑函攻擊與謠言。筆者曾去補習的地方,與另一間補習班因在同個學區,彼此是競爭關係,抹黑、造謠對方更是層出不窮。有的僅是在學生里放出謠言,說對手不好好教書只會炒股票、上課講閒話;有的是在校門口發小傳單、打電話給家長說對手的壞話;更過分的是趁晚上補習班關門後,找人去把對手的教室玻璃打破、貼滿警告文字。還有找學生去對方補習班裡“臥底”,成為“臥底學生”,除了收集上課講義或教材,還趁機取得對手的生源資料(姓名電話地址),再來挖牆角,無所不用其極。
到了每年六月的畢業季,更是各補習班大舉出動招生的時刻。招生手法除了上述攻擊對手的“奧步”之外,最常見的還有“買榜單”、“買通訊錄”和給予“試聽獎金”。眾所皆知,補習班和學校一樣都重視升學率,如果自己補習班學生考上的學校都不理想怎麼辦?那就花錢買。此時補習班會去找尋考得好、在其他補習班上課或者根本沒有補習的同學,給他們一筆錢,讓他們同意自己的名字掛名在補習班的榜單上,以壯聲勢。在榜單貼滿一整面牆、密密麻麻時,除非剛好認識,不然榜單上的人是否真的在此補過習根本無從查證,這就是所謂的“買榜單”。
從補習班的空間分佈情況來說,全台有75%的補習班集中在台中市、新北市、台北市、高雄市、台南市和桃園市,恰好就是台灣目前的六大直轄市。而這六都,剛好佔了全台70%的人口數。連江縣是台灣地區唯一沒有補習班的縣市,代表教育資源城鄉差異嚴重。
可見補習班的設立,與人口密集程度與繁榮程度有正向關係;人口越多,學生的數量越多,升學的需求量大,補習班的供給也越多。在補習班招收對像上,則是以小學生為大宗,佔了將近整體的半數(45.6%);收國高中生的補習班總數(主要針對升高中和升大學)僅有15.5%。
至於為何會造就這麼多補習班,作為過來人,筆者倒可以講講自己的親身經歷。
筆者從小學到高中都在台北市求學,因升初中時是按照戶籍所屬學區升入公立學校,沒有經過考試,所以“小升初”這個階段筆者很輕易就完成升學。進入初中之後,方聽聞學校排課是排到第七節,加上一節名為課後輔導的第八節,往後就不允許學校再排課;在周末假日和國定假日,也嚴禁各級公立學校給學生補課,一經查獲,對學校和老師都給予重罰和懲處,再加上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稽查方面平時抓得嚴,確實是從源頭上減少了學生的學習時數。
按理說,學生的學習時數被控制在一定量以內,學習負擔應該會減輕,事實上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學校放學之後,有些老師會“鼓勵”同學到自己開設的補習班補課,甚至與學校成績掛勾,要是不去,在學校拿不到高分不說,也別想有好臉色看,加上家長求好心切,學生只能被迫下了課之後繼續去上課。
還有的老師會在學校“藏一手”,在學校打混摸魚,教學省略許多內容、只教“簡配版”,把補習班當主業、把學校當作副業,“鼓勵”學生到補習班上課才能“解鎖完整版”,這種運用師生不對等的權力關係,造就個人財富的累積,實在有違“為人師表”。筆者在求學階段也曾遇過上述不肖教師,在學校裡學習效果不好,於是也被逼著去了補習班。
然而在補習班裡,我也看到了另一番光景。
補習班從業門檻比學校低,只要是相關科系畢業、口才好就可以來教,而生動活潑的敘述、年輕亮麗又帥氣的教師群,經常成為補習班的亮點與賣點。
挺陳星是仗義直言!劉毅發信給補習班同仁2017-05-10 聯合報 記者張錦弘╱即時報導
國文補教名師陳星被影射捲入已故女作家林奕含案,遭指為「狼師」,他神隱多日,直到昨晚才發聲明說。
陳星發聲明前,英文補教名師劉毅(劉曉山)6日就公開力挺,聲稱他認識多年的陳星是「正人君子」,而遭非議,更引發「案外案」,台北市議員童仲彥率北市府官員到劉毅旗下補習班稽查有無違規,補習班力抗童仲彥,還糗他捲入家暴案,反將一軍。
今晚又傳出「劉毅寫給同仁的一封信」,除感謝補習班同仁日前阻檔童仲及媒體干擾,讓快要參加國中會考的補習班學生安心念書,也解釋之所以力挺陳星,是仗義直言,以自己「為朋友第一個時間站出來」這件事為榮。
不過,劉毅補習班仍重申,這是劉毅就他所認識的陳星發表的評論,和補習班教學無關,補習班尊重司法調查結果,盼社會能理性討論。
據了解,全國有上萬名學生、年收入上億元的劉毅英文教育機構,因為劉毅這次「仗義直言」,已感受到相當壓力,傳出家長紛紛要求孩子退掉補習班,但劉毅向來有話直說,補習班員工也很無奈,擋也擋不住。
許陳品:逼死美女作家的狼師補習班,我也去上過
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評論員
如果不是26歲美女作家林奕含的自殺,台灣補習界的黑暗恐怕還將繼續掩藏下去。
林奕含自殺引發台灣社會各界展開獵巫般的人肉搜索,媒體也給予了連篇累牘的報導,扒出犯罪嫌疑人的各種信息。在新聞獵奇的背後,我們更應該看到,其實這個看似普通的社會案件,卻真實反映出台灣的嚴重問題:補習班產業與升學制度的關係。
根據台灣教育主管部門委託調查統計顯示,截至今年1月,全台灣現有18492間補習班,是全台便利商店(約1萬間)的1.8倍,與20年前比更是成長了12倍,在台北甚至有一條著名的補習街。而主打升學的文理補習班,更有11045間之多,若加上外語補習班,更是占到補習班總數的84%。而“資策會”曾在2013年估計,台灣補教產業年產值約1500億新台幣(約合344億人民幣)。三年多時間過去,補習班數量比當年增加2000間,產值可能再攀新高。
重點是好好一個女孩怎麼輕生了?
您去看看她的臉書就知道了,她在一般人的標準裡,絕對不是「好好的一個女孩」,才氣逼人但同時非常扎人,瞧不起世俗也被世俗瞧不起。她知道自己在統計學上是個廢物,大學唸不完,沒有工作,會在自己婚禮上拿著麥克風發牢騷,無法接受別人要她「忍耐」與「克制」。 她有接受治療,但最後治療救不了她。好萊塢的政治正確告我們,把心理的陰影找出來攤在陽光下,你就得癒。現實不是這樣,她花了好年博覽名家著作,只為了把心中這個故事好好寫出來。 出版後,可能力氣放盡了,留下的理由也沒了。最後一條是猜的。
只要幹在一起的時候是自願的,就不是強姦。 只要當時不是強姦,以後就沒資格後悔。要後悔也只能怪自己,不能怪別人。老賊當年沒拿刀逼她上床,後來也沒糾纏她。 那自殺是誰的責任? 是誰在跟自己過不去?
就算能此次能全身而退,夜路走多了,總是會遇到的,遇到這種一次就身敗名裂了,該還的還是要還的。
如果誘姦事實是成立的(無論是始亂終棄或是好聚好散),只要跟林亦含交往是16歲以上,那法律上是沒有誘姦這條罪名的!完全相信林奕含,如同當初鄉民相信那個媽媽嘴女殺人犯一樣,歡迎所在愛管事的到法院講!
做這種聲明也要冒很大的風險的, 就算沒辦法抓到性侵的證據定罪, 但光是兩人何時相識, 何時開始交往這種時間點的事可不能亂說, 要找到的證據相對容易. 譬如兩人是否16歲時素未謀面? 若當時就相識不可能是一對一認識的吧? 一定有旁人可以佐證兩人是否16歲時就認識. 然後只要被抓到其中一個時間點不對, 那麼整篇聲明都可以作廢了.
這個聲明和林父的聲明其實也頗吻合。
林父指8~9年前,個人以為應該是8年前,哪有自己的女兒被拐的時間會搞不出清楚?
8年前就是18歲左右,9年前就是17歲左右,差在成年與未成年之間,林父應該是故意這樣講的。然後不講性侵而是講誘姦,因為是兩人是情投意合在一起,但父母反對,所以認為陳星誘拐她女兒。目前的事實所顯示的、可以譴責的點只有一個...陳星外遇出軌、始亂終棄。其他的似乎沒啥問題。
滿16歲的合意性交就不違法律,再者非校內教職也沒所謂職業倫理問題,頂多道德有缺。 老牛啃嫩草,應該也沒違法 .始亂終棄,在台灣也沒罪,現代陳世美連譴責都沒辦法,因為現代男女陳世美多到離譜 .
無論是司法官或具有司法屬性之官署,必須要有能獨立於政治、輿論之外,依據法律、本於良知獨立執行職務的能力與作為。檢察官若因為「民氣可用」,就膽子大了起來(平常沒民氣可用的話,膽子就自動變小),進而濫用法律上所賦予的同意搜索權限,此絕非自詡為獨立官署的檢察官所當為。
案無大小,不管輿論是否已過度關注,檢察官仍應本於專業及良知而為行止。檢察官不是行政官,非為配合政策而為相應作為,辦案也不需大快人心。但南檢的偵辦作為,恰似披著司法官的外皮在做行政官的事,著實令人失望。
女作家之死 補教名師陳星發表聲明:曾交往兩個多月2017-05-09 聯合報
被指涉入女作家林奕含之死,神隱十餘天的的補教名師陳星(本名陳國星),今晚發表聲明表示,沒有逃亡、沒有神隱也不是狼師,承認確實與女作家交往過,但兩人交往約2個多月後,林家父母知悉,要求分手,對於林家父母疑將死亡原因直指他本人,沒有選擇第一時間出面澄清,是在靜待司法機關調查釐清真相,將配合調查
聲明稿表示,現在回憶林小姐也曾因課業壓力及志趣不合而快樂不起來。她說她是一個文學的靈魂卻禁錮在理工科的軀殼中。對於書中「狼師」的描述,他認為小說中的時空錯置、跳脫、幻想的手法,並非自傳。
回應
若看過她的專訪,就知她這個人不簡單。她說李國華是「胡蘭成縮水了又縮水了的贗品」,說「在奧斯威辛之後,詩是野蠻的」(奧斯威辛,納粹集中營,林奕含反駁集中營是最大的屠殺,而說房思琪式的屠殺才是最大的屠殺),說她這本書寫得很墮落,低到塵埃裡但不會開出花(張愛玲在胡蘭成面前「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 她斥責胡蘭成和李國華(縮水兩次)和中間那個縮水一次的老師,一個真正相信中文的人,「他怎麼可以背叛這個浩浩湯湯已經超過五千年的語境?」她為自己的受傷找救贖,她想有機的傷害那個人,最後卻選擇有機的傷害了自己。「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 林奕含控訴的對象可能也包含自己父母呢!但這方面我也不想多說了,自己看她文章吧。她承認他想傷害那位老師,但她做不到,我相信她也不屑用世俗那種下三濫的手法搞髒搞臭他,把他押進牢裡之類...她是用更厲害的招數,要他愧疚一輩子,就像趙敏要在張無忌手上狠狠咬上一口。
我認為雙方是願打願挨關係,雙方我都瞧不起,雙方都隱匿不利自己事實,完全相信死者,看小說編故事,乾脆再牽亡魂辦案好了!
偵辦林奕含案 南檢:解鈴還需繫鈴人2017-05-10 中央社
林奕含輕生掀起熱議,網傳陳姓補教老師發出聲明,更引起關注,台南地檢署昨晚證實,已依法傳喚陳姓補教老師到案說明,並經其同意搜索住處及帶回相關證物調查。
南檢發言人陳建弘今天說,檢方會查證網傳陳姓補教老師聲明內容是否屬實,必要時將再傳喚陳姓補教老師,但全案偵查不公開,檢方不便透露內容。
陳建弘表示,檢方曾發傳票給林奕含父母,但對方還是未出面,檢方連家屬是否握有此案物證或有人證,全不知情。
陳建弘認為「解鈴還需繫鈴人」,希望林奕含父母能夠出面,以利真相的釐溝,檢方也將再發出傳票通知。
回應
但怕是誣告呢。從女作家自己的心情寫作來看,這案離性侵相當遠呢。
再不出面, 那也不能排除另一可能性, 就是其中有瞎掰的成份在了.
司法不能僅靠一本書辦案,這家人不出面,時限到當然可以不理
辦案不能為大快人心2017/5/10鄭深元(律師、前特偵組檢察官)
報載台南地檢署於9日上午傳喚補教名師陳星,經取得陳星的同意,即指揮一組已經在陳星台北內湖住處待命的檢察事務官進行搜索。
姑且不論本件涉案的陳星因被害人林奕含之死而成為媒體焦點,因此檢方難免對本案以高規格偵辦,高規格偵辦並沒有錯,但是仍應遵守法定程序,檢方權力之行使,包含傳喚、同意搜索,也應該有所節制,不能因被告係知名人士或權貴,即產生差別待遇。
案件必有被害人到場提出告訴或告發,始得分案進行辦理,本案似乎是檢察官自動剪報分案。依規定,應在被害人父母、前配偶的筆錄後,始有進一步傳喚被告到案調查之必要。在未取得被害人筆錄之前,一般而言,不可能直接傳喚被告到案。惟本案南檢已先行傳喚被告到案說明,此為一大缺失,也坐實檢方偵辦案件大小眼、差別遇待、因人設事、標準不一之指控。
被告經傳喚到南檢訊問時,檢方另安排一組檢察事務官先行前往陳星台北內湖住處待命,俟檢察官取得陳星同意後,即入門進行搜索,程序上似乎符合同意搜索之條件。惟以類似強制性交或合意性交案件,一般現場無從留存證物,且事發迄今已有多年,是否有搜索被告住處取證之必要,實有疑義;在無搜索必要之情況下,要求被告先行同意搜索,難謂無濫權要求被告自證無罪之疑慮。況且,在類似案件史前無例的情況下,無異以大炮打小鳥。
胡說八道。中國有幾個諾貝爾?日本有幾個諾貝爾?還不知廉恥地跟日本比教育。
諾貝爾也不是馬上給的,通常一個成果要經歷20到30多年的驗證,才會決定給不給諾貝爾。日本近期的諾貝爾,都是30多年前的成果。中國屠老師也是,她的成果70年代就出來了
諾貝爾獎是西方白人社會拿出來收割非白人科學家研究成果的工具,一般被這個獎看中的話,表示很快就有人帶著鈔票,房子,綠卡來請你去他們那邊當客座教授,或榮譽教授,還會很好心的幫你移民。
還諾貝爾?先進工作者,先進標兵,新長征突擊手,紅旗模範….等等, 有沒有你?法國資產階級作家薩特說: 是一種保留給西方作家和東方叛徒的榮譽
浙江教育界憑什麼看不起衡水中學?2017-04-12
衡水中學在浙江開分校引發軒然大波。這似乎是以衡水中學為代表的應考教育對於浙江的素質教育公然的挑釁,難怪浙江教育界要惱羞成怒了。
浙江省教育廳方處長的這番表態顯然是有看不起衡水中學的意思,這種源於素質教育的優越感可以讓人理解。但是作為教育主管部門的官員,如此表態,足以說明浙江教育缺乏包容的態度。衡水中學是以“高考工廠”聞名,是應試教育的代表,但求學的人卻絡繹不絕,這是為什麼?是因為現行高考制度的必然結果。分校能開到浙江,說明在當地仍然有這樣的需求,倘若浙江的素質教育深入人心,即使應試教育來了,教育部門又慌什麼?
至於浙江引以為傲的素質教育到底發展到什麼程度了?我沒有做過調查研究,不該有什麼發言權,但是僅從網上的新聞就知道,杭州同樣是各類補習班扎堆,一到寒暑假家長們同樣是忙著給孩子報輔導班,什麼衝刺班、精品班、強化班、提優班、1 對1 名師輔導班等等,五花八門,目的就是為了能提高孩子的考試成績,因為高考同樣是靠分數,這與應試教育是殊途同歸,只不過應該教育敢於把這個目的當口號喊罷了。
再來看所謂的素質教育,是以發展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為目的,但是如何提高?如何有時間提高?這都是問題,如果你把琴棋書畫之類的當成一種素質教育,但那隻會讓孩子背上更沉重的學習壓力。素質教育是應當建立在與之相適應的教育體制之上,但目前具備了嗎?當孩子們的沒日沒休的學習只為擠那條獨木橋的時候,素質教育還離我們有多遠?又憑什麼看不起應試教育?
當買房成為人生的首要目標,以任何合法手段實現這一目標,都是值得同情與理解的。以前當“房奴”可能還讓一些人覺得不好意思,但現在及時當上房奴意味著“上車”成功, 它甚至已經可以成為一種值得炫耀的身份。正如有人所說的,10年過去了,“房奴”終於成了一個驕傲的階層。
面對現實,誰還能站在道德製高點上批評這個觀念呢?實際上,時代在變化,在大眾認知中,“啃老”早已完成去道德化的過程。本質上,“啃老”不過是家庭這個小共同體內代際之間的相互扶助而已,是一種合理的家庭財富分配手段。
父母無法為年輕人提供支持怎麼辦?只能靠自己的努力。階層流動確實很難,但互聯網時代也提供了大量的造富機會,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階層固化,能夠讓有才華的年輕人脫穎而出,而不論身份。如果年輕人能抓住機會,短時間內實現買房目標,也並非絕難的事。所以,面對這個時代,年輕人如果有財力充足的父母可以依恃,對減輕未來生活壓力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而如果沒有,好好訓練自己,抓住機會,同樣有翻身機會。
相關新聞
北京部分高校加快向郊區和雄安新區疏解
雄安新區火了之後:清華北大變雄大?
北京最貴學校匯總 上海土豪孩子在哪讀書
放棄天價學區房的他對這些民辦小學情有獨鍾
李克強:對校園欺凌後果嚴重的必須堅決依法懲處
日本減負30年:家庭負擔倍增國民學力下跌
回應
西方精英上私立學校,競爭比中國的重點中學還殘酷。中國的腦殘們只盯著西方失敗者子弟上的公立學校。
西方的教育資源都集中在私立學校,西方精英肯定上私立唄。中國是反過來,本來私立就沒多少,上私立做什麼。倒也不是沒有好的私立,北京上海多的是國際學校,有錢你就去讀唄.
沒事,平民們接著跟著權貴們的步伐哭著喊著喊醫改教改吧。
學生本來就應該靠成績說話,只不過都是為了學習西方模式,很多人開始動搖了
正解,日本三十年來試過的錯,中國正在重複。
問題是日本的創新力下降了麼?
日本的創新能力現在還在吃70、80年代的老本,再過5年它的創新能力還有一個變化。不能只盯著這幾年,再過30年,你看看日本還剩什麼?當年的大英帝國也不是一天衰落的,的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但只要這麼搞,遲早事…
要幹啥?房奴終於成了一個驕傲的階層?2017-04-13中國青年報
在一個房價遠超年輕人支付能力的時代,年輕人“啃老”、靠父母買房實在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更應該思考的是,是什麼讓年輕人買不起房並讓他們陷入無窮焦慮?
英國匯豐銀行一項調查發現,中國七成“千禧一代”名下有房,比例高達70%,居全球首位,而在無房者中,91%今後5年內有購房計劃。調查還發現,年輕人的買房驅動力更多來自父母,購房首付也大多來自父母和長輩的支持。
西方所謂“千禧一代”大致相當於中國的80後和90後。也就是說,根據這份調查,每10個80後、90後中,就有7個人有房。而且,即便剩下的3個人暫時沒房,在未來也幾乎注定是要買房的。這項調查準確性如何,我們不太好下判斷。但從身邊經驗來看,買房確實是年輕人普遍意義上的剛需,買房成了年輕人步入社會後的第一要務。
同樣訴諸經驗,絕大多數年輕人買房資金來自父母的結論,大概也是沒有問題的。小縣城暫且不說,在省會城市尤其是京滬深這樣的超大城市,如果一個年輕人在畢業3到5年之內靠自己的能力買上房,他一定會是別人眼中的勵志模範。沒有過人能力與超拔毅力,恐怕做不到這一點。絕大多數有房的年輕人,都是靠父輩幫襯,這也是沒人能否認的現實。
自力更生當然讓人敬畏,但靠父母支持買房,就不光彩了嗎?未必。購房置業是一種財富積累手段,只要來自父輩的支持是合法的,年輕人就不該受到過多的道義指責。只是相比之下,靠自己買房比靠父母買房,住進去感覺是不一樣的,因為這所房子體現的個人價值不同。但與強烈的住房需求相比,個人價值感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對很多人而言,房子才是衡量他們幸福感的根本標準。
房子成了區分一個人生活質量好壞、階層高低的關鍵參考物。有了房子,你才能活得更從容,可以更好地規劃下一步的人生,而沒有房子,總感覺“生活在他鄉”,難有歸屬感。所以,在一個房價遠超年輕人支付能力的時代,年輕人“啃老”、靠父母買房實在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更應該思考的是,是什麼讓年輕人買不起房並讓他們陷入無窮焦慮?
年輕人的焦躁多於淡定,緊張超過從容,其中一個重要的壓力來源就是房子。你可以說他們應該向西方人學習租房的生活方式,不必鑽買房的牛角尖,但在一個“有恆產者有恆心”觀念濡染千年的國度,在一個房子與婚姻深度捆綁而且房價飛漲的時代,讓他們轉換觀念、拋下精神包袱,實在有些一廂情願。
惡之教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9Yl9pKKWPs&t=43s
影評
惡之教典:極右大獵殺 @ 幼部屋 : 痞客邦
惡之教典,由電影和小說補充劇情人格
惡之教典-亂靠北 : 痞客邦
惡之教典 維基百科
《惡之教典》(日語:悪の教典、英語:Lesson of the evil)是日本作家貴志祐介撰寫的小說。在《別冊文藝春秋》2008年7月號〈276號〉至2010年7月號〈288號〉連載。2010年7月30日由文藝春秋發行單行本;2011年11月5日由文藝春秋發行新書版,收錄單行本未收錄的2話;2012年8月10日由文春文庫發行文庫版,收錄同2話。繁體中文版由台灣新經典文化代理;簡體中文版由上海青馬圖書代理發行,現代出版社出版,因中國圖書審查,簡中版譯名改為《蓮實的課堂》。
描述連環殺手老師所引起的事件的心理恐怖作品。第1回山田風太郎獎得獎作、第144回直木獎候補作、第32回吉川英治文學新人獎候補作、2011年書店大獎提名作。
簡介
在一個有著不良少年學生和怪物家長、集團作弊、教師淫亂問題的東京都町田市私立高中工作的導師蓮實聖司,開始了他的殺人計畫…
文化祭的前日,蓮實用獵槍殺死在學校過夜的學生,一場血腥的慘案開始了…
女王的教室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64DtzCkTSNrLTovgN8Z-6wpxHDDSI7Lz
影評
现代女英雄的挽歌(女王的教室)剧评
女王的教室 維基百科
女王的教室是日本電視台2005年夏季製作並播放的電視影集。2006年春季製作共兩集的特別篇,為本影集的前傳。此劇於2006年3月20日在台灣緯來日本台播出,並於2006年7月23日起在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播放,也於2007年2月18日起在香港無綫影集台播映。另外,韓國MBC電視台2013年翻拍此劇的同名電視劇,6月播放。
概要
本劇是一個以兒童的角度,去描述像女王一般的支配著整個班級的女教師 阿久津真矢(天海祐希)與半崎小學6年3班的學生1年間的「戰鬥」的故事。
「好好的清醒起來吧。」教室中正響著「女王」冷酷無情的回聲…
測驗成績差的學生要當上名為「班長」、實為打掃清潔學校的職務;一位小女孩因休憩時間忘記了上洗手間,跟著上課時又不被批准上,而最後導致失禁;祕密調查學生們的隱私,並以這些他們沒有告訴家長們的祕密來威脅他們……此等過於冷酷無情與激烈的內容引起了極大的迴響,早在播放初期,官方留言板上就掀起了持正反雙方意見的人的「議論」了。此外,也有人將此劇與同一時期播放的「孩子們的戰爭」(KIDS WAR)及「東大特訓班」(龍櫻)來作比較。
另外,一方面有不少人認為此劇是個「問題節目」,但另一方面也有人,雖然似乎對這種「熱血教師」的刻板模式感到厭倦,但仍然表示支持,結果在影集的播放初期,觀眾的評價出現了明顯的分歧。然而,隨著劇情的發展,影集的支持度也逐漸增加,結果收視率從首集的14.4%攀升到大結局的25.3%,是近年罕見的高收視紀錄。
從外表看來冷酷無情的阿久津真矢對「教師變成『牆壁』並擋著去路,如果學生們不以自己的力量去跨越它的話,他日就無法跨越『真正的牆壁』了」此論點表示贊同,再加上天海非常出色的演技、充滿魅力的童星們全力的演出,期待著「續集」的意見因而被掀起了。因此,在2006年3月17日、18日連續兩晚(晚上9時)播放了特別篇,真矢過去的經歷也因而變得清晰了。
勾起青春的回憶,回顧台灣校園純愛系列電影
青春校園電影永遠是電影的熱門題材,沒有什麼比學生時代的愛情故事更簡單純粹,讓我們回顧一下2000年後的校園愛情電影,錯過的趕快趁暑假結束之前,好好地去回憶一下吧。
1.《藍色大門》(Blue Gate Crossing)
上映年份:2002年
導演:易智言
主演:陳柏霖、桂綸鎂、梁又琳
2.《不能說的·秘密》(Secret)
上映年份:2007 年
導演:周杰倫
主演:周杰倫、桂綸鎂、黃秋生、曾愷玹
3.《九降風》(Winds of September)
上映年份:2008年
導演:林書宇
主演:鳳小岳、張捷、初家晴、王柏傑、林祺泰、沈威年、邱翊橙、紀培慧、李岳承
4.《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
上映年份:2011年
導演:九把刀
主演:柯震東、陳妍希、敖犬、郝劭文、蔡昌憲、彎彎、鄢勝宇
5.《寶米恰恰》(Cha Cha for Twins)
上映年份:2012年
導演:楊貽茜、王傳宗
主演:黃姵嘉、姜康哲、歐陽倫、張詩盈
6.《五月一號》(First Of May)
上映年份:2015年
導演:周格泰
主演:任賢齊、賈靜雯、孫鵬、程予希、石知田、庹宗華、楊淇、王宇婕、鄭暐達、邵雨薇、楊又穎
7.《我的少女時代》(Our Times)
上映年份:2015年
導演:陳玉珊
主演:宋芸樺、王大陸、李玉璽
扣籃對決
導演:林浩然
主演:林曉凡/張一山/周立銘
類型:動作/劇情/家庭/運動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
年份: 2008
評語:重點推薦!!因為這是一部最符合校園、青春主題的原生態國產電影,還是在石景山中學拍的捏。
我的太陽
導演:韋正
主演:俞泳君閻丹韻/胡朝政劉重欣/張文印沈月
年份: 2004
評語:大學校園的故事,韋正的處女座吧,特逗特逗,推薦,我們需要這樣的作品。
80'後
導演:李芳芳
主演:劉冬/黃明/伊娜
年份: 2010
評語: ……有人說,假,韓劇風格,哪裡是80後的故事。片名就是個幌子,的確假。不過,可以看看。
此間的少年
導演:胤祥
主演:黃河清/孫欣/蘇哲
年份: 2010
評語:原小說是真不錯,但是這片拍得,太難看了……
十八歲的天空
導演:李濟昌
主演:保劍鋒/倪景陽/范志菱
年份: 2002
評語:這部電視劇當時挺火的,雖然還是好假,但是,各種類型的人在高中校園裡的確都有過,還不錯。
逆轉流星
導演:韋正
主演:俞泳君趙霽/胡朝政劉重欣/巫迪文張文印
年份: 2007
評語:大學校園故事,一直期待的電影,第15屆大學生電影節獲獎影片
青春期
導演:唐大年
主演:田原/浦蒲/宋寧
年份: 2007
評語:這個……我看過趙趙的小說,覺得很一般……電影還沒看,據說是在趙趙的母校拍的。
歌舞青春
導演:陳士錚
主演:張峻寧/馬梓涵/袁成傑
年份: 2010
評語:爛到無語
那時花開
導演:高曉松
主演:朴樹/夏雨/周迅
年份: 2002
怒放之青春再見
導演:盧庚戌
主演:潘粵明/呂聿來/秦昊
年份: 2014
評語:不是所有青春片都能搶錢
匆匆那年
導演:張一白
主演:彭于晏/倪妮/鄭愷
年份: 2014
同桌的妳
導演:郭帆
主演:周冬雨/林更新/隋凱
年份: 2014
左耳
導演:蘇有朋
主演:陳都靈/歐豪/馬思純
年份: 2015
小時代4:靈魂盡頭
導演:郭敬明
主演:楊冪/郭採潔
年份: 2015
小時代3:刺金時代
年份: 2014
小時代2:青木時代
年份: 2013
小時代1
年份: 2013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導演:趙薇
主演:楊子姍/趙又廷/韓庚
年份: 2013
評語:確立青春片在內地電影市場成為成熟類型片的標誌
將愛情進行到底
導演:張一白
主演:李亞鵬/徐靜蕾/王學兵
年份: 1998
評語:算是比較經典的,不過,因為是電視劇,也把畢業後的故事都講了
時差7小時
導演:阿甘
主演:陳冠希/李倩妮/ Cary Woodworth
年份: 2004
評語:雖然故事發生在英國,因為導演阿甘是大陸的,編劇是大陸的,哈哈,應該算是大陸的。其實原小說《長翅膀的綿羊》非常好看,只是這個電影吧,女主角是個敗筆,白瞎了冠希哥,還有就是,劇本刪減的內容太多。三星吧。
青春電影- 维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ategory:%E9%9D%92%E6%98%A5%E9%9B%BB%E5%BD%B1
大陸校園青春電影
其實“國產”這個概念在如今的電影市場很尷尬,合拍片太多了,都無法限定“國產”的標準。 但是台灣青春校園電影和香港青春校園電影的風格是非常明顯的,還是和本豆列電影類型有區別的,所以,就以導演為準,作為區分是否“國產”吧。 因為數量太少,所以,有些經典的電視劇也加進去吧
十三棵泡桐
導演:呂樂
主演:劉雅瑟/段博文/趙夢橋
年份: 2007
萬物生長
導演:李玉
主演:范冰冰/韓庚/齊溪
年份: 2015
評語:已經慢慢彰顯青春+模式了,青春+重口味
梔子花開
導演:何炅
主演:李易峰/張慧雯/蔣勁夫
年份: 2015
青春派
導演:劉傑
主演:董子健/秦海璐/詠梅
年份: 2013
初戀未滿
導演:劉娟
主演:張含韻/冉旭/代旭
年份: 2013
2015年7月16日 贊 回复
來自:豆瓣電影
年少輕狂
導演:戴睿
主演:陳妍希/鄭愷/包貝爾
年份: 2015
既然青春留不住
導演:田蒙
主演:張翰/陳喬恩/王嘯坤
年份: 2015
評語:原著小說《菠菜和空心菜》,原作者是《微愛之漸入佳境》的編劇顧小沙
【南方小羊牧場】預告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TTtpBNEs7Y
大野狼和小綿羊的愛情/南方小羊牧場 (2012)
導演 : 侯季然
劇情簡介
阿東(柯震東飾)來補習班尋找離開的女友小穎,卻糊里糊塗的在南陽街找到一份影印店的工作。期待著某一天在這個補習一條街找回失去愛情的他對這份工作越做越起勁,負責著整條街補習班的考卷影印。偶然的機會阿東發現了某個考卷上連載的叫做南方小羊牧場的插畫,玩性大起的他在卷子上花了一隻大野狼來回應圖上這只孤獨小羊的自言自語,沒想到意外傳播出去,在考生中引起強烈的反響,讓一直不溫不火的小羊插畫在臉書上成為熱門。就這樣,阿東認識了插畫的作者,補習班助教小羊(簡嫚書飾)。夢想成為插畫家的小羊對感情有過一段悲傷的回憶,小羊插圖是她對過往愛情的倒計時,所以面對阿東尋愛的迷茫,她決定伸出援助之手。二人在不知不覺中漸 生感情,然而卻都未能意識到原來期待的愛情一直就在他們的身邊。終於,在小羊的好友泡泡(郭書瑤飾)的點撥下,阿東茅塞頓開…
獲獎情況 ( 全部 )
第50屆台北金馬影展 金馬獎最佳美術設計(提名) 蔡珮玲
第7屆亞洲電影大獎 最佳新演員(提名) 簡嫚書
第15屆台北電影節 台北電影獎最佳劇情長片(提名) 侯季然
短評 ( 全部4321條 )
台灣的小清新又回來了。不是那麼的做作又不是那麼的濃烈這樣的愛情故事有點意思。
影評 ( 全部52 )
非一般青春路線的《南方小羊牧場》
前陣子《那些年》風靡大中華地區,之後陳妍希主演的《愛的麵包魂》的香港票房就實在慘不忍睹。至於柯震東的《南方小羊牧場》也無法再破《那些年》的效應,只能在戲院中放映了一段較短的時間。......
捨棄與珍惜
我或許對侯季然導演是偏心的,我對《南方小羊牧場》已抱著很高期望,沒想到這部片還是把我殺個措手不及,有時笑得像個傻佬,有時淚眼模糊得自己都不好意思。侯導的觀察力和想像力都相當驚人,整部片活力澎湃,青春跳脫,卻又暗地裡細膩深沉,感情綿密,實感與幻想交......
如果他已經決定要離開了
答案會從天上掉下來
簡簡單單的美好世界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0467779/
另詳參【圖博館】: 教改與補習《海角七號》中國金馬獎
假多元真爆肝 國中生:我們都要去補國文!2015-10-12
鮮少上電視節目的我,應TVBS「讚聲大國民」節目之邀,討論十二年國教的相關問題。
十二年國教的立意雖好,遠大目標也正確無誤,但是在「考試才能達到公平競爭」以及「減輕考試壓力、適才揚性、多元入學」兩方角力之下,這個理想至今完全是四不像。
既失去過去「以100等級評分、分分都計算的絕對公平」,更無法達到歐美「徹底多元、五育皆美」的目標。
而最需要被減輕壓力的莘莘學子,壓力非但沒有減輕,反而落入「五育並重、但五育皆非常『重』」的「轟炸爆肝式假象多元生活」。
我有兩個走過國中生涯或是正在進行式中的孩子,我可以非常肯定的說,最大的問題,還不在入學方案的技術問題,而是在「課程內容規劃」。
我不只一次提出這個問題。
不論國文、數學、理化、生物、地科、歷史、地理、公民、英文…,每一個考科的課程設計者都以「本位主義」來思考自己的學科是最重要、最不可偏廢的科目,
因此課程內容愈加愈多、愈挖愈深、愈來愈龐雜,並且還要因應時勢所趨,不斷提倡要引導孩子活用知識,而非死背死記,於是,又提出遠大而美麗的口號:翻轉教育、活化教學、設計活潑實用性的考試題目。
我所看到的教育現場是,每個有良心、有責任心的老師單單是要把繁複龐雜的教學內容「趕完」,就已不易,何談活化教學?何談翻轉教育?一個翻轉、一劑活化,就把寶貴的教學時數消耗掉,最後課程趕不完,誰來向家長學生交代?
………
回應
先搞清因果關係,讀好學校,未來出路比較好,薪資工作會比較好,人生才會輕鬆愉快,所以人人都想讀好學校,可是又沒那麼多好學校,只好演繹出一套遊戲規則,誰能透過這個規則搶得好位置,誰就贏,所以,升學制度再怎麼改都一樣,除非不用紙幣測驗了,你想,有可能嗎?
http://udn.com/news/story/7754/1243988
相關新聞
大學搶開電玩系所 招生近百分百
出路好沒人念 電子電機類招生下滑
大學新系所偏吃喝玩樂 民生、設計學系招生
陸高考作文「門與路」「改劇本」超難2014.06.08聯合報
大陸高考(大學聯考)昨天考語文試題,作文題目引起熱烈討論。
新課標全國一卷的作文題目是「山羊過獨木橋」,在運動會中,原本兩人在橋中間相遇只能一人通過,結果有兩人雙雙通過,要考生討論此爭議。新課標全國二卷則是要考生談圈養野生動物反而使其失去覓食能力。
北京卷作文羅列北京老規矩,如笑不露齒、話不高聲等,引發考生哪些思考。網友吐槽說,「父母不是北京人的考生,如何寫北京老規矩?」上海卷作文考,「可以選擇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須穿越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四川卷作文是「人,只有在自己站起來之後,這個世界才能屬於他」,網友吐槽說:「四川考生拿到考卷時,應全部站起來!」至於江蘇卷作文考「青春是不朽的」,網友嘲諷說,「這是赤裸裸向『致青春』致敬啊!」
湖北、山東與遼寧的作文題雷同。湖北卷為「上山看風景,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山東卷為「從窗戶看風景,有人說好,有人說壞。」遼寧卷則為「祖孫兩人坐在山上看風景。」
網友爆影星鍾漢良「洩露」廣東卷作文題目。因為廣東卷要考生比較黑白底片與數碼科技的時代,鍾漢良日前剛好在微博上談到這方面的感想。福建高考作文是「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懸崖,有人想到的是棧道橋梁。」
網友們公認安徽卷的作文題目最難。安徽卷中,先描述有演員改動劇本台詞,一位表演家和一位劇作家為是否違背創作原意,引發爭論。浙江卷的作文題是「門與路」,門是路的終點,也是起點,可以擋住你的腳步,也可以讓你走向世界。
大陸廿一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今年大陸高考作文題目對考生提供不少思辨的空間,例如山羊過獨木橋(全國卷)、劇本修改誰說了算(安徽)等,但相對地也限縮學生發揮想像力。至於湖北的風景、福建的空谷等,就有些陳舊,學生很容易走上套路答題。
他建議說,作文主要是測試學生的思辨、表達能力,如果出題者的思維更開放,或者出多個題目由學生擇一寫作,可以使作文題目更多元化,也較能評鑑學生的真實水平。
回應
大陸現在的發展真的跟20年前台灣很像.台灣當年的升學壓力文憑主義現在完全復製到大陸上.
大陸的作文考題真的很有創意.許多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發人省思.跟印象中傳統守舊八股教條的共產社會完全不一樣!
會考紛爭/會考作文分級多 變文青選秀?【聯合報/龔化中/學生家長2014.06.08
其實作文在國中教學中只是國文課程的一部分,將它獨立列成考試科目,反而加重學生課業的負擔。在國文老師本身也沒把握,如何教學生拿到六級分情況下,學生只好求助補習班,抄襲背誦各式各樣「六級分範文」,努力揣摩評分老師的喜好。這樣真的能減輕學生的負擔,達到十二年國教的目的嗎?恐怕只會適得其反,造成滿街的「私塾」,重現「八股文科舉」的盛況。
在這麼不平衡的條件下,會考變成只為「文藝青年」量身訂作的選秀大賽,其實真正的「文藝青年」也未必想念明星高中,但又不得不硬著頭皮擠了進去,以後反而很容易適應不良,由「文青」變成了「憤青」。這些無知的官員,還真是害人不淺啊!
至於作文的題目,也應加以簡化,從重視文學技巧的抒情文,改成實用的論說文與記述文。例如寫家書報平安,或寫一篇投訴隔壁鄰居半夜高唱卡拉OK製造噪音的文章。畢竟我們希望國中生具備的是「清晰的表達能力」,而不是「華麗但空洞的文藻」。
學會歌頌「漂流木的獨白」,難道真的是「面對未來,我應該具備的能力」嗎?
回應
台灣的教育,簡單講,只有選擇,沒有討論,傳統的八股文老師,除了考修辭,講人生大道理,還能有甚麼呢
家長意見多是教改一改再改最後四不像的原兇。如果已經發現廣設大學是錯誤的政策,要讓野雞大學降格回專科學校甚或高職,是否升學考試也該回歸30年前公平又簡單明瞭的聯考制度了?
莫名其妙的教改
會考紛爭/拿修辭套招 葬送思考【聯合報/龔越/中學生2014.06.08
出於好奇,我讀了幾篇會考作文的「樣文」。我讀後的想法就是:每篇作文都已被無數的修辭及技巧,還有刻意的優美文字所淹沒,造成了一個極為嚴重的情況──文章重點被忽略。
「面對未來,我應該具備的能力」,這題目的目的,應是要看出不同學生的想法,然而卻因台灣教育的作文評分標準,失去了文章主旨和表達確切「想法」的實用性。
我認為會考作文,並未評估學生真正的溝通及思考能力。這樣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們變得害怕創新,而作文的訓練反而降低學生的思考能力。
會考紛爭/多元怎能加總 讓各校特招吧【聯合報/劉兆明/輔大心理系教授
台灣推了幾十年的多元入學,但基本上仍相當欠缺多元的概念與思考。
由於社會仍被傳統的單元思考模式主導,所以常常將「多種效標」誤會為多元效標。專家學者及教育行政人員都極富想像力,不論是升學或評鑑,都會想像出各種指標,然後把它們加總,作為錄取不錄取,或通過不通過的單一指標,這就是災難的開始。
由於指標都很重要,所以每一個想要進好學校的學生(或是想要升等的老師,或想要通過評鑑的系所)必須具備十項全能。但人畢竟不是全知全能,無論多努力,最後總是遭遇無情的挫折,學習與工作都成了苦差事,社會也產生了更多的不滿與怨憤,最終都要為這樣的單元思考付出代價。
真正的多元入學要怎麼做呢?根據多元效標概念,學生只要在某些方面有特殊優異表現,就應該可進入心目中理想學校。不能再迷信滿級分或5A加1,明星學校可以有數理資優班,專收數理天才(即使作文3級分),也可以有語文資優班,培育文學藝術創作天才;各高中為吸引到最好的學生,就必須發展出真正特色,不應該只有明星與社區高中的區別。
政府資源也不能只投入在那1%的天才或10%的菁英身上,必須讓社會及家長看到資源的合理分配,高中均質化及發展特色高中,才不再是口號。
結果真正的天才被埋沒,所謂的菁英高中將會愈來愈平庸,但是普通高中的素質卻未必因此提升得上來,這不正是所謂的緣木求魚,而且是不斷地向下沉淪嗎?
不要再期待會有一種公平萬能的制度或標準,讓人人都能各得其所。我們真正應該努力的,是認識天地萬物運作的基本法則:生物多樣性(在人的社會,就是多元化)。物種不可能脫離複雜的生態系統而單獨存活,人類社會也不可能只靠單一的價值標準永續發展。
回應
怎麼會沒有一種公平的制度呢?40年前的聯考就是公平的制度,公平的考試制度是窮鄉僻壤經濟弱勢的小孩出頭的保障,陳水扁不就是例子嗎?陳水扁那個時代如果就搞多元入學,陳水扁有可能讀台南一中?有可能上台灣大學?劉兆明自己也是通過舊日聯考制度篩選出來的,怎麼反過來批判政府培植菁英不對呢? 2014-06-08 09:17:16
兩岸文教界在搞啥
兩岸文教界最近多在搞啥呀!彼岸在搞文教改革、此岸在搞文教革命,不信看下聞摘:
中國社科院 蟬聯亞洲第一智庫
中國將誕生一所巨無霸大學
英向中國學習 60上海教師赴英教數學
英國人數學差 經濟年損200億英鎊
虎媽新作再掀爭議 民族優越論
師生對槓 成大新廣場「不命名」了
高中歷史新課綱 教部:呈現事實 「去日本化」
課綱微調 全國教育會議吵一團
教長蔣偉寧定調:課綱微調 合憲、合法、合程序
綠6縣市抵制 續用舊課綱 教部:違法
高中歷史教科書 蔣偉寧嗆綠委:洗腦的是妳
統獨的內爭錯位的歷史
民進黨從「本土化」躍向「擁殖民」?
高中新課綱之爭 民進黨當年修改幅度更大
學者:看不出新課綱「去台灣化」
高中生組同盟 支持去日本化
歷史意識形態之爭 亞洲皆然
南韓教科書 也「去日本化」
本土、新住民語 擬列國中必修
校長:國中列必修課 將是災難
家長:別為意識型態 強迫學習
台南國父銅像遭拉倒 藍綠再碰頭爆發衝突
坐視國父銅像被拉倒 台南警官遭控瀆職
拉扯銅像 可以抹滅歷史嗎
孫中山:南京能容 台南不容
原民代表2014.2.28燒狼煙 要求拆鄭成功銅像
沒有論述 只有選舉 (回應:沒辦法,台灣連沒思考能力的智障都有投票權.,垃圾政客當然會好好利用了...民進黨的立場論點本來就是前後矛盾,搖搖擺擺,顛三倒四,那根本不足為奇.)
瘋補作文、私中爆滿…12年國教怪現象
新北營養午餐弊案 32校長有罪
7成校長支持能力分組
繁星可議 創造新的不公平
學生數早掛零 私校仍打死不退
明星私中校長:賣地賺不多 誰要退?
科大可改專科 私立高中職恐先熄燈
私校退場 變培訓技術人力 淪商品招標
旣然要搞文革,就革地徹底些、革掉教育部文化部的命吧!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7840578
台生果然比陸生有創意
對比館長前評【選最醜建築?】【土豪的異化】與台生在全球各大發明設計展奪金數名列前茅,可知台生比陸生有創意1。
問題是大多數台生沒國際觀,連克羅埃西亞發明展的克國在那兒也不知「道」。
國際觀和背國名無關、好不好!
問題是不知通往全球之「道」,如何將奪獎的發明設計品行銷全球?
錢!錢!錢!人家是為設計而設計。
原來是為藝術而藝術的文青小資!
怕是為升學成績而發明設計吧,不然畢業找不工作,為何又要政府的文化創意產業2來負責呢?
有呀!政府不是在各地利用閒置空間3設置了許多藝術村和創意市集4嗎?
問題是沒生意上門5,文創家設計師只能窮得有品味6。
不然又要窮得有人養嗎?台灣的文化廢物和流氓實在很理盲濫情很呆歹,呆到不知沒有市場的發明設計是賺不到錢養不活自己的、歹到又要有人養。
不完全是沒市場吧,而是台灣的教改7強調創意和快樂學習8過頭了,忘了後現代非理性的創意、若沒現代的理性思考和前現代的毅力努力、是很難成為一成功的商品。
所言極是,教改之「道」本應為解決聯考下、大學生缺乏學習意願和獨立思考,但在快樂學習和創意的民粹9風潮下、走了歪「道」!旣解決不了解決補習10壓力,又在在禁止老師體罰11後產生劣徒霸凌師生!
誰說歪「道」了?陸生來台12,課堂上陸生的學習意願和發問思辯能力、明顯地強過台生。一批愛台13的邪者叫獸邪生,頭頭是道地反駁說,陸生是在填鴨式教育和未來工作壓力下才如此,不如台生有創意!
果然是真有創意的反駁,問題是駁的了台生在校在職之競爭力都不如陸生之事實嗎?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7329200
十二年國教今天第一次舉行會考。國教問題本已爭議不斷,近日傳出怪現象更多,值得關注及改進。
眼前最奇怪的現象是,國三生拚命趕上補習班或家教班的作文課,擠到補習班一位難求,為何?因為一旦「超額比序」各生成績難分高下,作文「0到6級分」將是關鍵等級,家長及學生們恐有作文一分之得失,就靠補習班搶著高分,求心安。
另一怪現象是,今年就讀私立中學七年級新生特別搶手,據聞有些私中限招二百名新生,報名人數達二千名以上,私中招生爆滿,公立國中就招生不足額了。
十二年國教之立意與設計,有二項良善美意。一是免試入學,二是免費就學,如今這二項原意都已七折八扣了。十二年國教入學招生辦法,不但非免試,而是層層考試。說是「廢基測」,變成「國中畢業會考」,二者有什麼差異?會考成績分成「三等級四標示」,比不出來,祇好「超額比序」,這一比不得了,各項「比序」項目繁多,各種獎懲項目,包括:記功、嘉獎或記過、銷過等,既不客觀,也可造假,家長們紛表不平。
尤其,各項分數無法取信於人,另推出「作文」或寫作測驗定高下,大家又說作文評分,更是主觀,0~6級分之差,祇在評分老師一念之間,祇好靠補習,記憶、背誦、猜題,以達較高級分。
政府強調既是十二年國教,就應免費就學,從一開始就稱免費是「免學費」,不包括「代辦費」或雜費,而且對象包含高中、高職與五專前三年學生。不意,半途在立法院質疑政府增加負擔每年近七、八十億元之必要性?捨棄「高中生」部分免費,因此「免費就學」也打折扣。
國民教育的意旨強調教育機會均等,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對於私立學校,基於鼓勵私人興學,消除社會層級,一視同仁,學生不分公私、皆為國家公民;但經上述爭搶升學之怪現象,一些社經地位較高的家長為求一勞永逸,保護子女就學之便利性,乾脆從小將小孩交給私立學校全力照護,再高的學雜費也在所不惜,甚至認為是最有價值的投資。因此,未來我們的社會離公平正義,可能更加南轅北轍。
上述二種怪現象,今年修改,時間上恐已來不及,祇求今年第一次辦理後,教育當局有勇氣,徹底檢討改進。改革的方向,應有「翻轉教育」,逆向思考的思維,一舉打破格局,徹底改弦更張。例如:貫徹免試,以多次分發,發揮「適性揚才」為目標。又如:政府必須下定決心,籌措足夠的預算,全力支持免費作法;同時對私校基於經費補助,要求全面配合政府政策,不打折扣。
此外,更基本作法,是貫徹國民教育意旨,一切設計要符合適性揚才,培育人才的目標,教師全面加強培訓,課綱及早定案,力排紛擾,高中職優質化的教學設備,教師評鑑制度等,皆宜在第二年十二年國教實施前及早建制,以確實保障及提升十二年國教之目標與精神。
相關新聞
‧會考爭議/荒謬計分 學生何須用功?
‧會考爭議/規則已定 平常心面對吧! 2014-05-17 08:53:19
“減負令”其實是個坑,你跳不跳?
苦了孩子和家長,肥了校外輔導班。先天不足的“減負令”可能演變成一次利益的博弈——變相拉低公共服務品質,為收費服務騰出空間。在一個階級接近固化、上升通道狹窄的社會裡,如果不拼孩子,那就真的只有拼爹了,而寒門將再難出貴子。
減負令,越減學生負擔越重
備受關注的小學生“減負令”再度公開徵求意見。教育部修改了此前公佈的《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英語或將從統考科目中“剔除”———新的意見稿中,小學一至三年級不舉行統考;從四年級開始,僅語文、數學每學期可舉行1次全校統考。同時,意見稿中將焦點之一的“不留作業”改為“少留作業”,取消百分制考核,嚴禁設立重點班並嚴格實行免試就近入學政策等。[詳細]
在我國,教育“減負”的政策長期存在。早在1955年7月,教育部就發出新中國第一個“減負令”——《關於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負擔的指示》。據統計,在過去的58年間,“減負”被國家教育部門喊了9次。幾十年來,各地的“減負令”多達上百項,可是現實情況卻是:學生的課業負擔越來越沉重。
減負令,為何越減負擔越重?
從博弈論角度看減負令的先天不足:認真你就輸了
以同理推導減負令“怪圈”:
教育部門呼籲減負,對於家長及學生來說,選擇有以下三種:
如果所有人都減負(合作),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其他人減負你增負(背叛),你將取得相對優勢;
其他人增負你減負(背叛),你就會處於弱者地位。
所以,權衡利弊後的家長有可能選擇合作麼?絕不可能啊,只有互相背叛,唯有主動增負。
因為好的教育資源、好的工作永遠是稀缺的,差異化永遠存在。可以說,減負令天生就有著不足,無法彌補。
減負令減了誰的負,誰是真正受益者?
我國公共教育資源的投入一直不高,2012年年度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總額超過2萬億元,占GDP比重是首次達到4%。
在這樣的大前提下,有陰謀論認為,減負其實就是為課外輔導班讓路。
公立學校畢竟是義務教育機構,狠抓低年級教育,無關升學率,總體而言意義不大,但課外輔導機構學費動輒成百上千,相比而言更有利潤空間。必須指出的是,某些公立學校與課外輔導班已經形成了利益共同體,公立學校的教師甚至在課外輔導機構任職,這早已不是秘密。一些本該義務教育課堂內解決的問題,被推到了學費昂貴的輔導班。對於家長而言,公立學校所謂的減負,意味著子女的教育成本將極大增加。 [詳細]
中國人欣賞“寒門貴子”的奮鬥模式,因為它展現了這樣一種積極的人生意義,即自我的不敗精神,不僅可以打敗眼下的困窮,甚至可以鋪設出錦繡的未來,它永遠在呼喚和提醒著困境中的人們,只有不放棄才能看見最終的曙光。可以說,寒門亦能出貴子,是最真實的中國夢。
在一個階級接近固化、上升通道狹窄的社會裡,當家長不能給孩子提供超過社會群居水準的教育資源時,就只能依靠孩子的自身競爭來爭取資源。換言之,如果不拼孩子,那就真的只有拼爹了,而寒門將再難出貴子。
一紙“減負令”,將眾多孩子從學校的書山題海中解脫出來,但孩子們又轉而投向各大輔導班、培訓機構的書山題海中,減了學校的負擔,卻累瘦了家長的腰包,而對家境普通的孩子,這無異更增添了一筆教育支出的沉重負擔。
事實上,如果讓孩子脫離常規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培養出一個孩子所需要的成本會更高。
最近常見諸媒體的冬天裸身長跑弟、五歲開飛機弟——多多,他的爸爸何烈勝自詡鷹式教育,在接受央視《生活早參考》採訪時他表示,他本人就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在訓練多多的這一年多時間裡花費了大量的精力與金錢。
換句話說,就算你想讓孩子當鄭亞旗,那也得先看看自己是不是鄭淵潔啊。
國外也不是懶學生的天堂
其實,關於孩子課業負擔的問題,同樣在困擾著臺灣、香港等地的孩子。
那麼,是不是日本、美國就是教育的天堂呢。醒醒吧,親!
日本小學生的確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小學生,在比較哪個國家的學生最不用功時,他們遙遙領先:平均溫習功課1小時,看電視2.7小時,在世界上排名第一。然而,日本學生也是全世界公認的“學力低下”人群!早在2005年,“學力低落”的現象就引起日本政府的高度關注和激烈討論;2010年,明治大學以1000名經歷過所謂“素質教育”時代的年輕人為對象,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結果七成以上的人表示感到自己學力低下。[詳細]
至於美國呢?身在美國的新浪網友@山桃木 專門寫了篇長微博,生動地描繪了他眼中的美國基礎教育:“它讓具有天分的學生充分展現並發展了自己的天分,但卻放棄了絕大多數的普通學生”,這大概可以解釋為何美國會產生最優秀的數學家,同時大部分孩子連加減乘除都算不過來,@山桃木 還尤其指出,“所謂的素質教育,已經給美國公民的職業選擇造成了很大困擾,但美國人不用擔心自己工業缺勞力,可中國技術層面的人才缺失,能否吸引其它國家的技術人員過來效力?” [詳細]
這還說的只是美國出了名爛的基礎教育,還得說說美國的高中生們,其實他們的學習壓力也很大,甚至比國內還大。美國的高中至少兩天就有一次考試,成績都是天天考試積累下來的,拿到好成績很不容易。雖然美國的升學制度不像國內一樣單一取決於分數,但課外活動、個人陳述和SAT也並不那麼輕鬆就可以達到要求。美國大學在挑學生時,不但要看學生的在校成績和SAT成績,他們還非常重視學生在整屆畢業班學生中的名次。一般來說,想擠進名牌大學,學生名次必須保持在前十位,這對在明星學校讀書的學生來說是非常嚴格的考驗。[詳細]
升學壓力之下,世界皆大同也,如今在美國,各色補習班也遍地開花,學區房價格也是步步高攀啊,正視現實吧,親! [詳細]
跟國外一比較,新浪網友@專寫明朝特別白 的話就顯得更擲地有聲:中國還是個發展中國家,我們有什麼資格反智和反工業化,有什麼資格減負和休息,凡是這麼說的,我覺得都是意圖自我閹割!
與其瞎減負,不如改革招生考試制度
事實上,我們需要的不是簡單一味的減負,而是真正的教育改革。
人民日報官方微博曾發過一條微博:【“減負”不是少留作業】一位家長問在北京頗有名氣的小學讀書的女兒:你們上語文課,是不是先讀課文,然後講字、詞、句、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女兒驚訝得瞪大了眼睛:“你怎麼知道?”媽媽苦笑:“當年我們就是這樣上課的。”小學學什麼,如何學,是減負需要重點考慮的。[詳細]
曾經有這麼一句話,評價中國的教育現狀——幼稚園學小學知識,小學學中學知識,中學學大學知識,大學學幼稚園知識。
儘管素質教育推行多年,但應試教育的影子仍然籠罩著我們的基礎教育,中考、高考兩大指揮棒依然高懸。當教育主管部門嚷著給中小學生減負時,家長根本不領情。
終點不改,起點從何改起?
http://news.sina.com.cn/c/z/xgcjfl/ 2013-09-13 09:59:58
大野狼和小綿羊的愛情 短評
臺灣的小清新電影已經自成一派了,主題關於青春和愛情,色調柔、淡、美,穿插搞笑段子,風格平仄分明,最後配上一個意味深長的結尾,留以無限餘味。
日式風格的青春愛情文藝片,兩位圓眼睛的主角和故事很合呀。
簡單乾淨,但劇情潦草,手法亦不新穎。
除了小清新還是小清新。女主和小羊都很萌
老套的故事,講出了些許新意,可惜結局不給力,內容也有點亂,線索太多,沒有收回來。我挺愛這種小清新風的,兩個主演都很順眼。
節奏還算流暢,就是臺詞太矯情,聽得一身雞皮疙瘩
好無聊的電影
這個故事若是設置在大陸某個城市,從導演、編劇到演員,估計包括劇務都會被冠以“腦殘”名頭。
這些作爆的臺詞和橋段要是出現在大陸電影裡絕逼被罵得狗血淋頭。
對這種清新可愛的臺灣電影真的毫無抵抗力。臺灣腦殘粉一號*v*~~~~~~
太過做作的小清新,女主一直在假笑.. --
臺灣片就沒有適合我口的麼
又被劇情簡介深深欺騙。這種編劇如此不接地氣的小清新過頭愛情片真是造作,劇情還不如失戀33天呢!
感覺應該是想拍成文藝片。但還是缺了那麼一點。
超級小清新,這種片不能對劇情、手法什麼的要求太多
結尾很有想像力,不過整部片子亮點太少,有點枯燥。
如此作狀卻說是清新,不斷在挑戰我的底線。我情願看港產笑片
無力吐槽 矯揉造作 故作小清新狀 不是柯震東完全不會看下去
清新歡樂小愛情。總比那些無病呻吟的強些
完全是一鍋東北雜亂燉菜 以為把這麼一點改變成小清新情人版的「第三十六個故事」和一根赤裸裸悶騷害羞失物找尋主人強迫癥男和裝十三疑似森女得閒炒飯女版本「失戀三十三天」再加上唯美到光圈成為觀賞點 柯震東成為新一代臺片小清新噱頭的這鍋好鬼冗長的東西大家會盲目買帳 我無話可說了。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0467779/comments
《南方小羊牧場》聽起來就有一種田園詩畫的意境,與美國獨立電影《南方的野獸》相比,名字雖差不多,可味道就差遠了。但電影並不是講南方有一個小羊牧場,而是講發生在城市裡南陽街上的一個愛情故事。一臉萌相的柯震東和留著碎短髮的簡嫚書就像遊走在童話世界裡的人物,他們在試卷上畫“小羊”和“野狼”的行為看起來非常白癡,非常無聊,可這偏偏就是文藝青年熱衷的。我們無法體會其浪漫,無法像他們一樣做作,只是因為我們已經過上了僵屍般的生活。
電影在柯震東這條線索上明顯模仿的是《天使愛美麗》的經典橋段,一是把物品還給主人,二是熱情幫助別人。女朋友離開後,阿東來到一家影印店上班,有一天他在置物櫃裡發現了很多別人遺留的東西,他想,要是這些東西重新出現在它們的主人面前,主人一定會回想起過去的美好時光。於是,他便把這些東西寄回去。影印店的裡長聽到後很有興趣,便辦了一個“日行一善”的活動,而阿東又承擔了幫油飯阿姨尋找狗狗的任務。這種因助人而體驗快樂的行為正是對“愛美麗精神”的發揚,只不過《小羊牧場》的喜劇感沒有《天使愛美麗》那麼濃烈罷了。
《小羊牧場》的整個故事都是與“紙”有關:阿東的女朋友趁他熟睡時在他的額頭上貼了一張“我去補習了”的便條,就消失不見了;補習女孩的男朋友分手時,在紙飛機上寫了一句“我出國了”;女孩在試卷上畫了一隻“小綿羊”,阿東在試卷上畫了一直“大野狼”,他們之間的情感便隨著羊與狼的故事的發展而逐漸升溫;最後,在電影的高潮處,所有的學生把試卷疊成紙飛機,在漫天的紙片飛舞中,阿東和女孩走在了一起。這時,假如有觀眾不合時宜地提醒一句,“這不是浪費紙張嘛”,或“弄髒了衛生怎麼辦”,那麼電影苦心營造的唯美清新風格便瞬間崩塌了。
因此,《小羊牧場》之所以比平常的小清新電影更清新,就是因為它在細節設計上完全走的是當年徐志摩和戴望舒的路子,輕輕地詠唱,慢慢地抒發,帶點哀傷,帶點韻味,然後給一個慢鏡頭,讓長期的思念破碎在擦肩而過處。當這些發生在小孩子身上過家家的遊戲規則移植到了青年人身上後,我們就看到了純真,理解了純情,愛上了純美。 在敘事技法上,電影採用了人物獨白推動故事發展的方式,柯震東就像是王家衛電影中的金城武,一開始就打開自己的心靈,讓觀眾隨著臺詞的鋪展進入角色。當然,《小羊牧場》的臺詞儘管很有文藝腔,但比不上王家衛那麼經典。
導演侯季然在臺灣被稱為“小侯導”,以便與侯孝賢區別,侯孝賢曾經給他做過監製。小侯導的電影中儘管也有大量的靜止鏡頭,但不像侯孝賢那麼絕對化,其風格還是比較多變的。在《小羊牧場》裡,有很多升格和降格拍攝,當故事平穩發展時,快鏡頭能夠使節奏看起來很快,當故事快要達到高潮時,慢鏡頭的出現又渲染了場面和情感。這也是時下比較流行的表現手法,但會有“陌生化”之感。
在諸多的臺灣小清新電影裡,《南方小羊牧場》還算是比較有新意的一部,它首先是關注人的自我生活方式的典型性,在此基礎上再傳遞愛情的萌發和成長,所以格調並不熱切,卻能讓人有所思考,有所嚮往。電影中,沒有讓人想大笑的地方,也沒有讓人想痛哭的地方,但就是在這種淡淡的惆悵裡,我們分明看到了撐著油紙傘的像丁香一樣的女孩。
http://www.guanhougan.net/yingpingjuping/5762.html 2013-07-08 10:46:41
再窮也要吃大餐 2013-06-28中時短評
立法院院會昨天三讀通過《公共債務法》、《高級中等教育法》,前者提高政府七百餘億的舉債上限,後者每年增加近三百億元的支出,用於高中職免學費。雖然兩者間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但其實是有一定程度的關連性。
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的報告,民國九十八年、馬英九上任後第一次編列的總預算,規模約一.七兆元,連同各個特別預算、消費券在內,經濟發展支出為三六四一億元;到了今年,預算規模達一.九兆元,經濟發展支出僅二七二六億元,比九十八年少了約四分之一。同一時期的社會福利支出,則從三二○二億元一路成長到四三八九億元。
馬總統上任以來,一方面強調改革,但又增加老農津貼、提高八大社福津貼。從預算的變化可以看出,馬政府是把經濟成長的資源,挪到社會福利,「靠發錢來達成公平正義」。即便政府的財政早已脆弱不堪,仍堅持落實「高中職免學費」的政策。
相關新聞
公債法三讀 縣市舉債上限達50%
舉債提高了 各市縣兩樣情
地方叫好 一解燃眉之急
高雄抗議 額度不增反減
北市債限大縮水
舉債救窮 台灣恐希臘化
12年國教三讀通過 免學費排富 免試至少占75%
學術界資優生蔣偉寧教長 終於拚過期末考
高職將改名「技術型高級中學」
各校免試至少25% 建中:倉卒上路 北一:能違法
8年內 教官退出高中
(楨: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要白吃的午餐!另參本館:多錢入學當然公平 台灣有白吃的午餐 縣升格 北輕南 三都十五縣 縣市升格 五都大選2 啥是一黨獨大 搶救國庫 馬政府預算 馬金融政策 賦改會 富士康事件)
立法院昨三讀通過高級中等教育法,教育部長蔣偉寧強調,明年十二年國教新增免學費的經費,將由中央負擔,不會讓地方政府埋單;且私校將加強公共性,國中部以考試招生,將扣減直升高中名額;不接受政府補助的私校,仍應釋出至少一成五的免試入學名額。
十二年國教一路爭議不斷,從免試入學超額比序的項目、免試招生比率,到學費排富議題,讓教育部傷腦筋;昨晚法案通過,教育部次長陳益興說明法案內容時,近乎哽咽地說:「這段時間,我也曾老淚縱橫。」
陳益興說,新法只簡單明訂符合一定條件者免納學費,但會用行政命令將高中免學費門檻訂在家戶年收入一百四十八萬元,五年將省下一百卅七億元經費,用於高中職優質化、精進高職教育、強化學生適性輔導、扶助弱勢學生、促進教師專業增能及活化教學等措施;且新增的免學費經費,將由中央負擔。
從郭台銘之言看政府「讓利」【聯合晚報社論2013.06.27
郭台銘在鴻海股東會上,軟硬兼施,一面向股東們鞠躬道歉,一面點名幾任財政部長「不懂實務」,還特別批評員工分紅改採實價課稅的政策害企業留不住人才。郭董一開口就深受各方矚目,但他這次罵的事情卻引發仁智之見。
政府要考慮、要照顧的面向,比企業來得複雜多了。郭台銘是從滿足股東需求出發,提出企業照顧自我利益的意見,未必是政府理所當然要聽從的教訓。誠實地說,關於租稅問題,郭台銘恐怕沒有甚麼立場教訓政府。過去政府在扶植資通訊代工產業上,運用了多少租稅手段,讓渡了多少租稅優惠,才讓鴻海這樣的企業能快速坐大,具備國際競爭力。也就是說,鴻海的成就,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社會共同承擔的成本上。
事實上,台灣現正為了這個經濟發展策略,付出後遺症代價。得到那麼多優惠的資通訊產業,規模愈來愈大,毛利卻愈來愈低。規模愈大,就造成愈嚴重的產業集中失衡問題;毛利愈來愈低,就使得台灣能享有的實質經濟成果不斷遞減。這顯示個別的企業模式(business model)有問題,且證明政府對特定產業的租稅優惠政策走錯方向。政府扶助企業固然應興利重於防弊,但用租稅手段過度「讓利」未必合宜。
從這個背景看,郭台銘或沒有理由如此怪罪政府。郭台銘希望向股東有所交代,可以理解,但身為社會領袖的企業家在公眾發言,相對地也就要接受公評。郭董發言獲得媒體大幅報導,稱得上動見觀瞻;但員工分紅費用化,過去只按面額10元課稅,豈符公平原則?所以這次網路上出現不少負面的反應,甚至有網友直言是「占了納稅人便宜」。
政府應制定合理的遊戲規則,但未必應成為企業獲利的保證。鴻海大可從企業盈餘裡拿出爭取人才所需要的資源,而不能期望政府用讓渡租稅收入的方式來做,財政部長張盛和說「企業加薪可以留才」,就是這個意思。如果多花一點成本留住人才,企業就沒法在國際市場上競爭,那不也就說明了這種企業的經營問題所在嗎?郭董別再老拿政府當藉口、當擋箭牌吧!
回應
大家想方設法都是要政府的錢,但是一提到課稅增稅,大家就罵得要死,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就是這種專佔便宜,專拿好處,卻處處要政府負責,要政府買單,連郭台銘也是這樣的一副德性,我們甚感驚呀!
TaMaD, 年頭好的時候賺錢我最行. 年頭壞虧損的時候怪政府.CEO這麼容易幹?? 要你郭台銘幹??
砲打財長?郭台銘太離譜! 2013/06/27野武士
報告郭董,請您不要只是「打龍袍」,只打那些根本不是核心的財長們,為了台灣好,懇請郭董身先士卒,為「罷免馬英九,救台灣經濟」同樣地全台奔走,台灣人民都會感激您,真正的好人才必會以為您所用而為榮!
回應
罷馬?老是用這種譁眾取寵的言詞賺稿費,難不難看
http://blog.udn.com/karl6406/7829200
相關新聞
立委問政秀場化 「野武士」輪流放砲
國會質詢走偏鋒 弱智化嚴重 2013-06-28 11:14:30
俞敏洪自述:上市八年耗掉愛情精力 再盲目擴張新東方3年必倒2013-05-31
【導讀】“到現在為止,我也認為上市不是新東方最好的選擇。”在日前的中國民辦培訓教育行業發展高峰論壇上,有著“留學教父”之稱的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做了一個近一小時的演講。演講中他闡述了教育培訓面臨的三個挑戰:1.自身所面臨的挑戰;2.競爭和環境所帶來的挑戰;3.科技的發展所帶來的挑戰。以下為俞敏洪口述全文。
……………
http://economy.enorth.com.cn/system/2013/05/31/011016322.shtml
俞敏洪揭《合夥人》真實性:現實中我沒那麼窩囊2013-5-23長沙晚報
《中國合夥人》自上周公映以來,目前票房已突破1.3億元。片中三兄弟合辦英語培訓學校新夢想的經歷。前天,他通過博客特意回應:其實這部電影的誕生和我基本上沒有關係。
俞敏洪承認,當初觀看樣片時,自己也會不自覺地把電影情節和現實中的新東方進行對照,沒辦法站在客觀的角度來評價這部電影。
正如觀眾們猜測的那樣,片中由黃曉明扮演的成東青一角,確實是以俞敏洪為原型的。而且二人的經歷有不少相似之處,比如高考三年才考上大學,在大學得肺結核;在大學圖書館追女生,因為到外面教課被學校處分;出國留學美國被拒簽、在破工廠辦補習班、三個哥們兒一起創業、和美國人打官司、把公司弄到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片中的這些情節都是俞敏洪親身經歷過的真實故事。
但俞敏洪直言,片中三位主人公的個性,和現實中的新東方三位創始人大不相同。他說自己在現實中沒那麼窩囊,也不是一個“把演講當作自己性生活”的人。
態度:反對宣傳功成名就
當初,俞敏洪看過徐小平的劇本之後,就曾反對把新東方的故事搬上銀幕。 他還坦言,“我不希望自己的形象(哪怕是經過藝術改造的形象)被搬上銀幕。如果這個形象被塑造得完美,對於現實中的我是一種傷害,因為現實中的我和被塑造過的形象一定不會吻合﹔如果形象被塑造得不好,對於我還是一種傷害,因為總會有人認為那就是真正的我。”
陳可辛解釋說,《中國合夥人》雖然曾受到新東方的啟發,但畢竟不是一個企業傳記片,而且他和俞敏洪至今也沒見過面。
和電影中一樣,新東方於2006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教育機構。雖然電影裏的故事就此上演完美結局,但現實中的故事則仍在繼續。新東方上市後,徐小平和王強逐步退出了管理層,但至今仍是股東身份,三人也還保持著合夥人的友情。俞敏洪作為新東方的主要代表,沒辦法功成身退,繼續做一個職業經理人。他坦言,這和自己的個性十分不符,只是沒有後悔藥可以吃。
《中國合伙人》 失落的香港精神 2013-6-10
陳可辛導演的《中國合伙人》在內地叫好叫座,一周票房已衝破二億元。這電影故事的原形顯然取材於「新東方」與它的創辦人俞敏洪的奮鬥史,但細節及人物性格卻有藝術加工。俞敏洪早已表明,他不喜歡被塑造成一「土鱉」(電影中主角成東青由黃曉明飾演),此詞應是回流留學生「海歸」的對立面。
留學教父 助七成出國學子
香港人可能對「新東方」不太熟悉,但在教育界及留學生的圈子中,它卻是如雷貫耳的名字。它本來是一所替學生補習英語以應付TOEFL、GRE等出國留學考試的學校,於1993年創立。後來生意太成功,2006年還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上周五它的市值已達34.73億美元,俞敏洪本人的財富,據福布斯排行榜,已超過10億美元。「新東方」本身從一廢棄工廠搞起來的「校園」,如今已在中國48座城市及多倫多設有分校,累計就讀的人次達1,300萬。據說七成的內地出國留學生都曾就讀此校,難怪俞敏洪本人早已被稱為「留學教父」,即使他本身從未留過學。去年我赴美時,遇到一大批十四、五歲的乘客,原來他們正是參加了「新東方」的遊學團。近年其業務更包括幫助「海龜」回國創業。由此可知,此公司的業務十分多元化,主事人生意頭腦極為靈活。
我初聽「新東方」的名字時已是十多年前,當時有學生要到美國讀博士,誰都知道,這要考GRE,而它的英語生字是個大難關。那同學毅然跑到內地「新東方」上課。據她說,每天都見到同學努力溫習,在此感染下,不敢不用功,所記得住的生字大有進步。學生時期,我也考過GRE,並無時間熟讀這麼多生字,分數普通,但後來見到申請我校學生GRE的分數等閒滿分800,正常的美國人是考不到這麼高分的,得滿分的,似乎大多是「新東方」培養出來的內地學生。後來,在好奇心驅使下,我跑到深圳書城一口氣買了幾本俞敏洪著的、俗稱《紅寶書》、《藍寶書》、《黃寶書》等等的英文生字書,倒很奇怪,學生如何能背誦到裏面的全部生字。但顯然有人做得到,中國從科舉年代累積下來的考試功力,已成為我國的國技。
我們不用在此爭論如此強記背誦是否合乎教育之道,我不認同死記硬背對帶有分析及創造能力的學科有甚麼幫助,但據OECD(經合組織)國家主辦的跨國學能評估考試PISA的主事人,對中國學生成績作出的分析,他們不但在靠記憶力的題目上高分,在分析性問題上的能力一樣卓越,為甚麼是這樣?需要研究一下。
《中國合伙人》電影所帶出的問題當然不是考試制度的優劣,而是香港人似乎日漸失掉的一種精神,就是為了夢想,即使付出多大的代價,遇上多少挫折失敗,也肯奮發上進的精神。電影中,學生在惡劣環境下用功之勤,正可反映他們追求夢想之熱切。這種精神,我是十分熟悉的,當年的香港不但有「獅子山下精神」,它孕育出的年輕人,就算跑到國外留學,一樣有「打下門牙和血吞」的勇氣。我自己讀本科期間,雖有獎學金,但為了生活(尚要賺錢寄回家中)一共在圖書館執書四年,在護士宿舍每周兩晚12時至早上8時當保安員;另在兩個暑假在餐館洗碗。這種生活不會被視作「無處話淒涼」,大家倒是快快活活、自我感覺良好,這是當年香港留學生的普遍心態。電影中,所捕捉到的內地年輕人奮發的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我們這一輩人年輕時的重現。
年輕人勤奮中國經濟不會崩潰
中國過去三十年來,幾乎每年都有人說中國經濟即將要崩潰了,此事至今尚未發生。他們錯判的,便是不懂得就算在窮鄉僻壤,課室連書枱也沒有的學生,他們考PISA的成績,竟與發達國家的富學生不分高低,這沒有驚人的努力如何做得到?有如此勤奮的年輕人,經濟如何崩潰得了?港人若仍活在自我製造的、把內地人民抹黑的認知中,如何能不在競爭中失敗?
http://lifestyle.etnet.com.hk/column/index.php/internationalaffairs/francislui/18125
另參本館:《英語帝國》論語與中國風《漢字的故事》教改與補習 海龜與烏龜香港回歸十年 2013-06-16 09:57:57
前北大教授:陸高教五大重病【聯合報2012.01.10(楨:有利就有弊!)
近年大陸高等教育問題叢生,各界批評聲浪不斷。前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現任山東大學教授溫儒敏日前提出大陸高教的「五大重病」,包括市場化、項目化(量化逐利)、平面化(盲目合併)、官場化及多動症(炫耀績效),引起高度回響。
溫儒敏在山東大學發表「大學傳統與大學文化」學術報告,概括出大陸高教面臨的五大重病。首先是市場化,他以北大為例,校園內到處都是廣告,「誰有錢都可以在北大找到舞台」;由於政府投入資源不足,學校要自己去賺錢,導致高教風氣壞了、人心野了,老師沒有心思教學。
溫儒敏痛批,在此環境下,老師心態也受影響,許多教授往往身兼數職,為了錢而上課,真正放在教學上的時間很少,「全部為自己的利益去了」;現在大學生的程度明顯比以前還低,師資外流現象嚴重,「大學成了市場,人心搞得很勢利」。
其次是項目化,在學術生產管理體制的量化要求下,追逐容易獲利的研究項目,大學沒完沒了爭做各種項目,其實沒有多少學術價值;申請項目就能拿到錢,「有些老師就是因為錢去申請的」。他批評,現在學術腐敗嚴重,遍地都是假成果和假學問。
第三是平面化,盲目追求大學合併,只為了貪大求全,喪失辦學特色;例如幾乎把長春各大學全都合併的吉林大學,規模之大,讓人困惑,「不是吉林大學在長春,而是長春在吉大了」。
第四是官場化,大學教授爭當處長,誰當領導誰就能得到更多資源,知識分子喪失獨立的思想和判斷,失去頭腦和靈魂;大學校園越來越「官本位」,這種體制下怎麼可能會有「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學風?
最後一項是多動症,大搞實驗班等各種名堂,看起來是不斷改革和創新,其實只是為了炫耀績效,想搞「教育的GDP(產值)」;很多創新作為需時間檢驗,實際上卻常常無疾而終,這種教育上的「大躍進」思維,對大學教育產生致命傷害。
6月是中國的高考季。900多萬名青春朝氣的考生懷揣夢想走進了決定他們未來的角逐場。在“中國夢”成為社會熱詞、倡導人人追夢尋夢的背景下,今年的高考似乎有了更深層次的意味。
自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以來,分數面前人人平等的高考改變了無數中國人的命運,也改變著整個國家的命運。在普通中國人眼里,最常見也最樸素的我的中國夢”就是寒門出貴子。
名人高考分數:馬雲數學考1分 王小丫20分 2013-6-10
阿裏巴巴創始人馬雲:1982年第一次參加高考,數學只考了1分;第二年,他數學實現了1800%的迅猛增長——19分,第三次,他考了79分進了杭州師范。
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王小丫:1985年參加高考,學習特別偏科的她,數學只考了20分。第二年復讀,數學成績還是沒有及格,同年被四川大學經濟係錄取。
揭秘國外面對高考有多雷 2013-6-9 新華網
6月7日~8日,是中國一年一度的高考日,高考又一次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話題。實際上,不只是中國人如此關注高考,在世界很多國家,每年都會在某個時期進入高考時間。尤其是在中國的近鄰日本和南韓,高考所引發的緊張氣氛與中國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日本,考生的父母避免在考生面前說出“摔倒、跌落”之類的話,以免不吉利,而有的考生則會去動物園“拜見”猩猩,因為猩猩不會從樹上掉下;在南韓,每到高考時間,幾乎是全民動員,上班族調整時間為考生讓路;就連股市也推遲開市、提前閉市。
南韓高考:商店股市調整時間
輔導班佔盡課餘時間,聯合國也批評
高成就:進入“老三大”
對多數南韓父母和高考考生來說,最高目標就是進入南韓的老三大大學,即首爾國立大學、高麗大學和延世大學,這三所大學的英文名首字母合在一起被稱為天空(SKY)。
入名校=入上流社會
考上這三所大學被視為南韓高考考生至高無上的人生成就,考生不僅會因此獲得南韓最好的教育出身,而且可以擁有遍佈南韓政界、商界的龐大校友網,甚至婚姻行情也會看漲。
日本高考要考“兩輪”:拜見猩猩求吉利
和南韓高考考生一樣,日本的高考考生同樣要面臨地獄考試。日本高考題目一度向難題化、偏題化發展。
儘管日本已進入全民大學時代,但頂尖大學依舊只是極少數,日本人最信任的仍然是東京大學、京都大學這樣的老牌國立大學。
無奈的高考“浪人”
但人們也不能簡單地指責考生盲目崇拜名校。日本企業的終身雇傭制日漸消失,加上過去10多年的經濟不景氣。因此希望能考進名校,以確保未來的就業。
美國“高考”怎麼考?
開始時美國的大學招生都是自己出題,但後來發現這樣做缺乏一個可供比較的標準,於是一種以測試學生學習能力為主的考試SAT便應運而生,成了事實上的高考。
英國:高考前學校放假兩周
英國中學生初中畢業後就要參加一個重要的GCSE考試(類似于中國目前的會考),即普通中學教育證書考試。希望繼續進大學深造的學生,則還要繼續在高中學習兩年,專門為進入大學的高考做準備。這種教育在英國也叫做延續教育。
高中二年級的考試稱為A-LEVEL,即普通教育證書高級考試。只有優異成績的,才能被一流大學錄取。
法國:上大學須參加普通科會考
法國高中生進入大學深造的必要條件是首先得到由學校統一頒發的高中畢業證書,然後再參加高中會考,法國普通科高中會考及格者中大約有94%的人可以直接進入高等院校就讀。
中國“留美潮”過熱的冷思考 2013-04-22中國網
中國的留美潮,就是從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公派留學開始的,隨之自費留學成為主潮。根據有關統計,從1978年到2012年年底,中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達265萬,已完成學業的留學生約150萬。
然而,這股留美潮未來很可能遇到挫折,上世紀80年代是浪峰,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浪谷,90年代末是個新浪峰,9•11後又跌入浪谷,現在又是浪峰,而接下來是否又是一個浪谷?
在過去,招收中國學生往往有促進校園多元化、增進學校聲譽之效。如今,中國學生的人數已經開始嚴重威脅到學校的品牌。
如今特別是各大學熬過了財政上的生存危機後,嚴格把關將成為大趨勢。中國龐大的留學仲介業也已經信譽掃地,花錢找仲介搞定的留美模式難以維持。未來中國的留美潮,將向八九十年代的精英模式適度回歸。 2013-06-10 11:15:44
(楨: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談啥教改?還是教革吧!另參本館:教革會 教改與補習 多錢入學當然公平 基測社會學 馬教育政策 )
補習班不怕12年國教【聯合晚報社論2012.04.26
12年國教將在民國103年正式上路,人人都有高中念,而且保證75%的學生免試升學!這看來是個天大的好消息,唯一受到負面影響的理應就是補習班了。原本以提供升學考試補習的業者,豈不少了一大塊市場?
然而奇怪的是,補教業看起來老神在在。媒體採訪到業者的一種說法:他們不緊張,甚至樂觀認為業績會上揚,理由是,12年國教推行後,還是會有很多學生想走「特色招生」管道擠進明星高中窄門;也有很多家長會擔心孩子在學校裡學不到東西,仍然要把孩子送到補習班。
補教業者這樣的說法,令人多麼無奈,也證明12年國教的「免試」和「 減輕升學壓力」的口號,恐怕是喊假的。到目前為止,關於12年國教的討論、規畫,重點都放在明星學校要怎麼辦,入學招生辦法如何調整,會考要考甚麼科目。各方爭辯一大堆,就是沒有講12年國教的教育內容、教育項目和進度會有甚麼樣的改變。12年國教這個大工程,重要的只是「入學分發」,而不是「教育」本身嗎?
甚至於,各方的印象是,免試必然造成教育水準滑落,於是補教業者更加摩拳擦掌。免試之說其實還有一項「潛規則」:教育部強調提供免試升學機會,並不代表學生就真的可以不準備考試,不參加考試。現在除了會考科目只增不減,「比序」日漸複雜之外,教育部說103年時75%的學生可以免試升學,卻完全不提,預計有多少學生會參加爭取那25%「特色」名額的考試。如果多數學生還是擠得頭破血流為那25%考試入學的名額,則升學壓力與現今何異?也難怪補教業者覺得,生意說不定還更好呢!
教室座位應依課程需要彈性變化,每一種座位排列方式都有優缺點,適時變化讓學生有既新奇又期待的感覺。
老師是教室靈魂人物,除了教學設計多元化,豐富的肢體語言及清晰的表達能力,都是帶動學生活潑互動的條件。
筆者暑期參觀日本青森市的新城中學,學生的學習效果無法窺見,教室座位也仍是傳統排列,但校長強調,對學習禮貌和讚賞的課程十分重視。校園中正在接受運動訓練的學生,列隊歡迎我們的表情及眼神,自然又熱情;歡送時揮舞的手,直到遊覽車在視野中消失才放下,這項從小扎根的禮節令我敬佩。參觀校舍時,赫然在活動中心的牆面看見「恕」字,十分顯目。相較我們之前的「禮義廉恥」已不復見,內心感慨。
以他山之石做為參考,來活化教育的泉源,要考慮風土民情與區域特性,為師者若皆能視學生為自己的孩子,學習已經有好的開始。
鍾亮恩/退休教師(高雄市)
不論哪種座位安排方式,必須配合學生人數、教室設備和課程的不同而調整。有些科目也許適合ㄇ形,大家共同討論,有些科目根本不可能實施。
我們不應故步自封,但是有句客家話是這麼說的:「平平一張桌,有人讀了三年不識字,有人讀了一年考狀元。」只考慮座位的安排,並非良策吧!
溫蘭英/退休教師(屏東市)
如果教室的座位,一律改為ㄇ形,那和一律排形的方式不是一樣僵化嗎?師生是否是「學習共同體」,並不是由上課的隊形決定,老師上課的方式、態度、技巧、耐心才是主因。
其實現在的教室座位安排,表面上是排形,但在上課時老師還是會依需要變換,例如唱遊課座位多採ㄇ形或圓形,自然課及其他需要討論的課多圍攏坐,數學、國語等須看黑板共同聽講的課則採排形較方便。
座位排列的目的,是希望能有效學習與快樂學習,沒必要一律ㄇ形,只需當成多提供一個座位的安排方式即可。
教室座位怎安排居然成為教育成敗的因素之一?讓我聯想到台灣交通運輸工具的四種語言廣播 就可以知道台灣的效率跟競爭力跑哪去了 真可笑!
回應
主要的癥結不在於座位的安排,而是絕大部分的老師,都採取傳統的講述式教學法,講難聽一點,這就是傳統為人所詬病的填鴨式教學.
老師如果不能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座位調整對於學生的學習,沒有甚麼幫助.
結論就是不管如何坐,總是有人要罵。
重點是:老師對於他自己的授課科目,認為應該採用什麼樣的方式!現在老師要面對:學校行政單位的要求!學生家長的「關心與關切或觀說」。再來還得面對周遭友人的『代為』轉達關心!還有主管單位的「關懷」與『評鑑』。所以讓老師上課的『心』大受影響。有心要因材施教,採取『活』的教學方式!學生第一個反映:要考嗎?行政單位的關切:為何沒依照課程標準來上呢?進度呢?家長呢?為何不依照進度,考不好責任要誰擔?主管單位:老師未依照教師準則(看來.....老師的行業壓力....甚大)。
用教室座位安排方式解決學習效果跟劃張大餅囫圇吞下以充飢有何不同
別吵! 就隨便坐吧!
台灣只會搞形式主義! 這種排法顯示台灣每班人數太少,有空間浪費! 學習成效與創造力不在桌子排法,去看看 MIT 教室座位如何安排! 2012-08-19 09:43:52
免試入學/消滅建北 「明星」仍會在【聯合報╱尹蓉先/銘傳大學法律系副教授2012.03.09
由於曾雅妮和林書豪的優異表現,很多年輕學子亦心嚮往之,但無可避免的,曾雅妮和林書豪必定也對許多後輩,造成了相當的壓力,平平是人,我也很努力呀!為什麼沒有這樣的成就?為什麼我就是進不了球,為什麼都沒有媒體鳥我;搞不好有人因此自殺,對這些人社會當然應予關注鼓勵輔導,但絕非因此就採均貧政策。我們的社會在瘋狂之餘沒聽到什麼封殺曾、林的聲音,奇怪的是當建北給年輕學子造成壓力時,就成了眾矢之的。
日昨教育部長表示,一百零八年起明星高中半數採免試名額。明星高中似乎是解決所有台灣教育難題的唯一答案,彷彿只要砍掉了建北,台灣所有教育問題立刻迎刃而解,所有國中立刻教學正常。假如真是如此,犧牲建北也就罷了,可惜這是不可能的。
為了舒緩競爭壓力,實現社會公平排除英雄主義,有人也許可以嘗試遊說政府,強制媒體封殺林書豪,但我們能把紐約尼克、洛杉磯湖人、邁阿密熱火,甚至NBA通通打掉嗎?我們可以關上門窗、閉起眼睛,但黑夜裡天上的明星恆久閃亮,一顆殞落了,還有另一顆。
目前政府的作法,是一步步消滅這些明星學校,是因為他們名聲太響?還是表現太優?一步到位,乾脆把台成清交統統也打掉不好嗎?他們造成的壓力更大!
當世界各國都在花大錢培育人才的此刻,建北這群平均年齡僅十七歲,資賦優異勤懇向學的孩子,到底做錯了什麼事?犧牲掉建北此類明星學校的同時,其實也就犧牲掉了國家的光榮,甚至國家的未來,到底可以成就什麼?也許有一天台灣參與國際科學奧林匹亞競賽仍會獲獎,但得主全由私校接手,台成清交成為私校畢業生群聚家園,部長會很高興?
教育部日昨終於提出十二年國教高中免試入學超額比序七個項目,包含學生志願序、就近入學、扶助弱勢、畢結業資格、均衡學習、多元學習表現、及國中會考成績。其中會考成績只能作為最後順序,如果還分不出高下,就用抽籤。全篇說法充滿社會公平正義,令人感佩。
公務員工作非常穩定,還有月退俸,可以說後半生無虞,因此很多年輕人想當公務員。我們想請問,教育部如果有科員出缺,很多人都想擔任,會怎麼超額比序,會看誰的家住得近嗎?會看誰是弱勢家庭而優先嗎?如果一個傑出但志願序較後,另一個志願序較前,會先看志願高低來錄取嗎?
答案是都不會,教育部用人就是看國家考試成績,誰考得高誰先選。為政者德風,教育者尤然。要言行一致。如果口中說一套,實際做一套;或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不客氣地說,那是雙重標準,無法服眾。
政府最重要責任之一就是民眾能安定就業,念大學首要就要有謀生技能,這是張忠謀先生說的話,技職教育更是如此。許多公司應徵人員,也都是用考試或面試。教育人才就要能順利就業,找到工作民眾才會安心。教育部想要知道怎樣改善教育,就應該是去問這些用人單位的意見,捨此不求,不就是捨本逐末,問道於盲嗎?
大學有差異化,要跟全球拚競爭力,明星大學是不能去除的。教育部甚至編列五年五百億預算,長期選擇支持少數大學,目的就是爭取世界頂尖,有的大學甚至就以成為世界百大為目標。連教育部都要求大學要追求世界排名,現在反倒要求公立高中不能以排名導向,讓人不解。
有明星大學存在,明星高中是無法去除的,國外也是都有明星高中,這是人性。硬是把公立的明星高中毀掉,只是讓私立的高中取代成為明星高中而已。過去家裡沒錢但考得好,還有機會念明星高中;未來是窮小孩沒錢,就沒有辦法念明星高中,這樣就叫教育改革,入學機會均等嗎?
會因為公立明星高中不見了,學業的負擔就會不見嗎?多元入學升大學這麼多年來,學業負擔有變輕嗎?忽略掉人性,把責任推到高中考試入學,並在枝節的入學細節下工夫,只會徒勞無功,甚至治絲益棼。
有人喜歡音樂,因此設立音樂班;有人喜歡美術,因此設立美術班,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有很多學生想好好念書,未來考進理想的大學為社會效力,是我們國家的福氣,我們讓一些學校來好好培育這些對學科有興趣的孩子,又有那裡不對?很多學生想要這樣,這是學生的基本人權,也是政府應該鼓勵的,怎麼還要對高中選才標準橫加限制呢? (作者為台灣大學電機系教授) 2012-03-29 11:38:07
美語、作文、珠算… 6歲以下禁補習2011/11/02 聯合報
教育部最近通過「補習及進修教育法」草案,更名為「補習教育法」,除了有助兒童「身體律動」及「藝術才能」類別報請許可外,明訂補習班不能招收未滿六歲的兒童,也就是教美語、作文、珠心算、速讀、書法、圍棋等補習班,都不能招收六歲以下兒童。
草案將送行政院及立法院審議,如果通過,補習班若要收六歲以下兒童,就只能教跳舞、繪畫等。教育部社教司長柯正峯指出,這項草案九十八年已經修正,且送過行政院,當時內容還包括進修教育法,全都被退回教育部。
教育部部務會務最近通過「補習及進修教育法」修正案,明訂有性侵害行為者不能擔任補習班老師,至於不能招收六歲以下兒童規定,跟九十八年修正的草案內容一樣,仍引發是否管太多的質疑。
草案規定,進修學校將回歸由各級學校法管理,補習班不能招收六歲以下兒童,包括珠心算、速讀、外語、圍棋、作文、書法等,業者一旦違法,將被處五萬到廿五萬元罰鍰,並連罰到改善為止。
柯正峯說,六歲前是否適合學外語、珠心算等,跟腦力、記憶相關,學者有兩派意見,一派認為六歲是學習的黃金時期,但幼教學者認為幼兒不適合學習用腦力思考、記憶或背誦,然而藉由律動學習,可快樂成長。
因此草案規定,律動、繪畫與思考、記憶學習無關的補習班,可招收六歲以下兒童。如果業者以律動方式來教外語、作文等,是否合法?柯正峯說,原則可採取融入方式且以律動為主。
柯正峯說,幼兒園的規範也一樣,不可以教美語,但融入在遊戲中的教學,可以接受。
補習班教書法也被禁止,柯正峯說,因為兒童手部肌肉尚未發育完全,強行練習握筆對兒童手部可能造成傷害,如果是利用書法來繪畫或遊戲,則可以考慮放寬。
教育部統計,全國有一萬八千九百多家補習班,外語類有五千兩百多家,柯正峯說,由於五歲幼兒免學費,不少補習班也登記立案為托兒所。
相 關 新 聞
家長:教育部管太多 法規沒顧家長
學者:補多失興趣 需改家長觀念
直言集/才藝課沒錯 錯在反覆填鴨
家長:該管品質 而非幾歲補習
補教:禁令太荒謬 國際化喊假的
6歲以下禁補習 「教育部管太多」
教育部又讓人措手不及
教育部日昨終於提出十二年國教高中免試入學超額比序七個項目,包含學生志願序、就近入學、扶助弱勢、畢結業資格、均衡學習、多元學習表現、及國中會考成績。其中會考成績只能作為最後順序,如果還分不出高下,就用抽籤。全篇說法充滿社會公平正義,令人感佩。
公務員工作非常穩定,還有月退俸,可以說後半生無虞,因此很多年輕人想當公務員。我們想請問,教育部如果有科員出缺,很多人都想擔任,會怎麼超額比序,會看誰的家住得近嗎?會看誰是弱勢家庭而優先嗎?如果一個傑出但志願序較後,另一個志願序較前,會先看志願高低來錄取嗎?
答案是都不會,教育部用人就是看國家考試成績,誰考得高誰先選。為政者德風,教育者尤然。要言行一致。如果口中說一套,實際做一套;或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不客氣地說,那是雙重標準,無法服眾。
政府最重要責任之一就是民眾能安定就業,念大學首要就要有謀生技能,這是張忠謀先生說的話,技職教育更是如此。許多公司應徵人員,也都是用考試或面試。教育人才就要能順利就業,找到工作民眾才會安心。教育部想要知道怎樣改善教育,就應該是去問這些用人單位的意見,捨此不求,不就是捨本逐末,問道於盲嗎?
大學有差異化,要跟全球拚競爭力,明星大學是不能去除的。教育部甚至編列五年五百億預算,長期選擇支持少數大學,目的就是爭取世界頂尖,有的大學甚至就以成為世界百大為目標。連教育部都要求大學要追求世界排名,現在反倒要求公立高中不能以排名導向,讓人不解。
有明星大學存在,明星高中是無法去除的,國外也是都有明星高中,這是人性。硬是把公立的明星高中毀掉,只是讓私立的高中取代成為明星高中而已。過去家裡沒錢但考得好,還有機會念明星高中;未來是窮小孩沒錢,就沒有辦法念明星高中,這樣就叫教育改革,入學機會均等嗎?
會因為公立明星高中不見了,學業的負擔就會不見嗎?多元入學升大學這麼多年來,學業負擔有變輕嗎?忽略掉人性,把責任推到高中考試入學,並在枝節的入學細節下工夫,只會徒勞無功,甚至治絲益棼。
有人喜歡音樂,因此設立音樂班;有人喜歡美術,因此設立美術班,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有很多學生想好好念書,未來考進理想的大學為社會效力,是我們國家的福氣,我們讓一些學校來好好培育這些對學科有興趣的孩子,又有那裡不對?很多學生想要這樣,這是學生的基本人權,也是政府應該鼓勵的,怎麼還要對高中選才標準橫加限制呢? (作者為台灣大學電機系教授) 2012-03-29 11:37:33
能力不分級 總有人坐冷板凳【聯合報/劉姿辰/高中生(台北市) 2011.04.24
拜讀廿二日「程度兩極沒分班,英文課成噩夢」一文,感觸頗深,其實數學課,也有一樣的問題。
深刻體認到這點是在國三時,換了一位數學老師。某次和好友閒聊時討論到他,好友興奮的說:「我覺得他教得超級好!」而我的看法卻不同:「哪有!我覺得他根本就是在浪費我們的時間!」「那是你啊!就是因為他教得很慢、很簡單,我才有聽懂數學的機會!」他為了拯救少數幾位同學,卻把其他人晾在一旁「放牛吃草」,反觀前一任數學老師,雖是著重於所謂前段同學,至少能夠顧及到我。
但是,每個人都有平等的受教權不是嗎?為什麼總有人要坐冷板凳?有沒有一個方案是能顧及到所有學生、皆大歡喜的?
我想,這不是歧視,或許不同程度的人需要不同程度的課程。有沒有可能,能力分級對大家都好?
如果能力分級,或許所謂後段的同學,能在適合自己的程度裡找到自信,是不是可以少一些放棄數學的人?也少一些無所事事的所謂前段同學?老師也就不需要再痛苦的抉擇,該為了誰而犧牲誰?
這就是為什麼基測的夢魘沒忘,我仍忍痛反對十二年國教。畢竟透過這樣的大型考試,能使得在同一所高中的同學程度較相近。像我,如今身在科學高中,當然不像從前名列前茅,但是我很快樂,因為每一堂數學課,都讓我獲益良多,都讓我覺得充實而有意義。因為程度適合我。
我仍希望,有那麼一天,沒有一個同學會被犧牲。
程度兩極沒分班 英文課成噩夢【聯合報╱周雅芬/大學講師2011.04.22(另參本館:《英語帝國》
教育部宣布,英文教育將全面從小一開始授課。聽起來是好事一椿,因為歐洲國家的小學生從小一就教英文,成果也很好,但在台灣實施卻令人憂心。
筆者的小孩目前就讀公立小學二年級,學校從小一便排了一周二堂的英文課。因少子化,一班只有廿人,但雙峰現象已很明顯,有小朋友幼稚園三年是全美語教學,英文的聽說讀寫已如母語,但有的小朋友廿六個字母從小一念到小二還是難如天書,將程度兩極化的學生「規定」要放在同一班上課,結果是師生同受折磨。
厲害的同學上課無聊、搗蛋,因為教材對他們來說太簡單。不會的同學再努力也跟不上,又被程度好的同學歧視,從小就種下懼怕英文的心理,跟著一輩子。而老師面對不同程度的學生,用盡方法也無法取悅、滿足所有小朋友學習的需求,英文課成了小朋友們最討厭的一門課。
十幾年的教育改革,學生卻越補越晚下課,補習班越開越多。眼看民國103年就要上路的12年國教,補教業者咸認為這項政策是項「利多」。【文/黃亞琪】
從台北火車站捷運八號出口走出來,往上一看,捷運大樓每層都被英文、數學、理化等補習班所占據。夜裡十點,穿著白色、綠色、卡其色等各校制服學生,從補習班魚貫而出,彷彿一場深夜上演的制服嘉年華會。
鏡頭轉往台中,另一個「上課」場景。
幾週前,台中嶺東高中因暑假而顯得冷清的校園,演講廳卻熱鬧非凡。全國補習班第二戰區的台中,補教業者聚集於此,課程名稱是「協助會員面對民國103年12年國教上路,如何找出自己的致勝策略提早規畫未來方向」。「本以為只有20多人會來,結果來了200多人。」台中市補教協會理事長楊佳叡說。
十幾年的教育改革,學生卻越補越晚下課,補習班越開越多。眼看民國103年就要上路的12年國教,補教業者咸認為這項政策是項「利多」。
1996年,台灣教育改革大張旗鼓;2002年,聯考制度走入歷史,取而代之的是期望創造多元價值的「大學多元入學方案」,提高各級教育就學機會,高中與大學數量暴增。
儘管滿足升學需求,但學生與家長卻以「錄取好學校」為目標,加速補習文化盛行。鬆綁原以為是補習班「消失源」,卻成了助燃劑。
根據高雄市教育局「直轄市及各縣市短期補習班資訊管理系統」統計,全台過去近十年補習班數量,從2002年的6666家,至今年八月底增為1萬8900多家,近十年成長約兩倍。
補習班版圖不斷擴大,各縣市補習街重現光景。曾因大學普設使得升大學補習班和重考班,一度星光黯淡;但沒多久,升學補習班便開始風起雲湧,並出現「開班客群化」與「國高中一貫」兩大趨勢。
此外,赫哲文理、陳立數學,或者吳岳國文等著名高中補習班,幾乎都是國高中課程一起開課,包辦國高中六年補習生涯。補教名師徐薇觀察:「數量增加之餘,各類型補習班的規模也逐漸擴大,並且朝向制度化、連鎖店化發展。」
另方面,在多元入學新制下,家長只有被迫將戰線拉長。「招生涵蓋面變廣,從國中生到高中生,從短期的暑假班到長期的全年班,預估從單科家教班到全科家教班會在這一波中勝出。」楊佳叡分析。
12年國教上路後,學生是否越補越烈?不無可能。
103年上路的12年國教,其中七成五國中畢業生可以「免試入學」,在自己分發學區裡找到適合的社區高中職就讀;另外兩成五學生可以選擇參加「特色招生」(包含資優、美術、音樂、體育和舞蹈等)入學,由各招生區辦小聯招或各校辦理術科甄選來招生。
但是,「想進入好學校就讀、考上明星學校的學生,還是需要以課外的補習班來加強實力,才有機會跟其他人競爭。」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提出他的疑問。
「不怕12年國教,只怕少子化。」這是補教界盛行的一句話,除非沒有學生,否則補習業就有生存空間。若以升學為導向的舊思維沒有真正鬆綁,喧鬧的背後,學生陰影更深,補教業者的笑容卻更燦爛。 2011-09-03 07:35:13
彰縣明星國中力抗能力分班 180新生走人2010/09/07 聯合報(楨:孔子尚知因才施教!)
彰化縣陽明國中這學期換新校長,有近二百名家長期待「新人新政」,透過民代關說,要求採「成績分班」並指定名師,新任校長宋維煌堅拒,家長期待落空,有一百八十多名新生因此不報到,選擇到私校就讀。
陽明國中是彰化縣明星國中,升學率為全縣之最,前幾年基測還出現全國滿級分人數最多,更讓陽明炙手可熱;為讓孩子進入陽明,許多家長費盡心思把戶籍遷入陽明學區。
當各校面臨少子化衝擊,陽明因學生越區就讀情況普遍,人數始終是全縣第一且不斷「成長」;今年是首次出現學生流失,原因竟是因為校方力拒編班關說,成為教育界話題。
據了解,流失的一百八十多名學生,幾乎都是「資優生」,父母親多為醫師、工程師等「高社會資歷」的一群。對於這些家長的決定,新任校長宋維煌說,他只想說真話、做真事。
陽明國中為避免困擾,一直遵守電腦常態編班政策,但仍有許多家長想要走後門「喬」編班。去年就有國小資優生家長「揪團」,廿多人一起到陽明,要求把孩子編在同一班被拒,當時這群家長也是放棄陽明,選讀私校。
這學期陽明國中換新校長宋維煌,許多家長認為新校長會比較「好講話」,從七月學校還沒開始一次編班作業前,就私下拜託校長或找民代關說,「希望讓好成績的孩子在一班、指定名師」。
在耳語發酵下,七月底第一次電腦編班前,竟有二百名新生沒報到;本月一日開學,校方舉行最後一次抽籤,只有十多名家長回心轉意,有一百多八十名學生因此放棄報到選讀私校。
宋維煌表示,身為教育工作者,應該提供公平的學習環境給每名學生,不能因家長的社經地位及學生資質有所差別;面對家長、民代請託「壓力不小」,「但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他堅持讓每名學生都能有平等學習的機會。
孩子延後報到等編班機會,一名被拒的陳姓家長無奈地表示,他只是希望給孩子較好的學習環境,「這樣也錯了嗎?」
‧ 彰縣明星國中力抗能力分班 180新生走人
‧ 陳綢阿嬤:能力分班 放棄孩子的第一步
‧ 校長心聲:讀好班 不代表未來成就
‧ 評論/能力分班、分組 二選一
‧ 喬班家長:常態編班後 優秀生變少了
‧ 能力分班!連日光燈管 好班都多一根
‧ 能力分班 每年10校遭檢舉
評論/能力分班、分組 二選一 2010/09/07
【聯合報╱陳添球/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系教授兼花師教育學院副院長(花蓮市)】
孔子說「因材施教」,近代心理學強調「適應個別差異」,現代教學原理提倡「客製化教學」,就是為每一位學生量身定做的個別化教學。稍具規模和信譽的英語補習班,確實能夠實踐以上的原理。我們選擇英語補習班時,先問有沒有「分級教學」,如果沒有分級就不來補了。
相反的,國中、高中卻施行「常態分班」,廿六個英文字母還認識不清的人,要和已經通過初級、中級全民英檢的學生一起上英文課。數學四則運算還搞不懂的人,要和得奧林匹亞數學獎的人一起上數學課。兩極的學生,或者說是前、後百分之十五,共計百分之卅的學生,每天「如坐針氈」讀不下去!所以「能力分班或能力分組」就非常必要。
補習班的「能力分級」除了分程度教學之外,常常推出小班教學,再輔以個別補救教學,希望每一個人都學好,繼續在本班補下去,補習班的財源才會滾滾而來;在這樣的體制下,學生也可以學得好,所以家長要求補習班要能力分級。
過去公立國、高中的「能力分班」,因人謀不臧產生涇渭分明的升學班與放牛班,以致家庭、學校、社會給放牛班貼上沒有希望的標籤,結果全國上下把能力分班視為洪水猛獸,最後,教育部下達「徹底禁止能力分班,但得實施能力分組」的命令。
近些年來,「能力分班」是徹底打倒了,但「能力分組」並未普遍(只有少數的學校實行)。然而要實施「能力分組」的教學,先要解決很多問題,諸如教師員額不足、各科節數不一、秩序維持不易等。其中最大問題是「教師員額不足」問題。如今,少子化減班之後,不要資遣老師,讓他們留下來投入分組教學;如果員額還是不足,國家應投入更多的人事費,聘請更多的老師以利實施分組教學。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投資是必要的!
目前,模仿有規模和信譽的英語補習班,用心實施分級分組教學、小「組」教學,再輔以個別補救教學,誠心的把每個人帶上來,或可改善鴨子聽雷,每天「如坐針氈」讀不下去的窘境。否則,「常態分班」那種大鍋炒的教學,只會把後段的學生教成更多的廖國豪,同時也會把前段的學生教成一堆庸才! 總之,能力分班或能力分組二選一,此其時矣!
能力分班 每年10校遭檢舉 2010/09/07聯合報╱記者李威儀
國中能力分班問題從未消失,教育部表示每年約有十所學校被投訴違法實施能力分班,其中就有六至七間查證屬實;人本等教育團體則批評學校和督學是共生結構,教育部督導不周,難怪還有學校敢違法,人本今年調查,甚至半數國中還有能力編班。
教育部國教司長楊昌裕表示,法規雖然明定國中應常態編班,但每到開學期間,教育部就會接到不少學生家長投訴學校違法實施能力分班,每年差不多都有六、七間學校經調查發現違法,中南部學校尤其嚴重。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指出,該基金會今年查訪全國二百四十五所國中,有半數還在違法實施能力分班,甚至有學校早自習就開始「分組學習」。
馮喬蘭說,基金會調查發現不少學校能力編班,但通報督學去查,有些就是查不到。她批評,學校和督導單位有太多「人情關係」,彼此互相照應,根本是「同一夥」的共生結構,難怪到現在還有學校敢違法,教育部查察不嚴,似乎「不太想和升學壓力對抗」。
楊昌裕指出,許多家長因為存在「拚升學」的觀念而要求能力分班,不過一旦經教育部調查學校確有違規,就會立即提請各縣市政府處理,要求恢復常態編班,甚至處分相關失職人員,教育部過去也曾因有學校違反常態編班規定,而將地方政府移送監察院查處的案例。
楊昌裕表示,雖然根據國民教育法第十二條規定,「國小及國中各年級應實施常態編班,但為兼顧學生適性發展需要,得實施分組學習」,不過所謂「分組學習」,教育部原則上鼓勵的是「班內分組」,讓程度好的孩子教程度落後的,許多學校卻以此「誤解」分組學習意義,違法實施能力分班。
他說,由於學生在數學、英文及自然科的學習程度區別較大,為了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適性學習,目前規定國二、國三可針對這些科目,以兩班或三班為一組群,依學生學習特性,實施年級內分組學習,但不是指可以能力分班。 2010-09-07 10:31:10
考試、體罰、惡補… 人本:教改十幾年 國中生一樣累2010-08-27 中時
教改十幾年,國中畸形化的教育卻始終沒有改變!人本教育基金會二十六日公布「二○一○國中教育正常化問卷調查」結果,仍有近九成學校班級會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四成早自習天天考試,段考前甚至一天考超過五份試卷。強迫上第八節、寒暑假輔導課、藝能科被借課的情況亦所在多有,甚至還有二成國中生被要求周六、周日到學校上課或參加考試。
人本每年進行類似調查,今年訪查二十二縣市、二四五所國中、一四六四名學生,以分層隨機抽樣方式在校門口發問卷。
調查發現多項明目張膽的違法狀況,包括五一.八%的國中以各種形式進行「能力分班」,六二.二%國中生坦承老師以參考書當上課教材,九一%小考用市面測驗卷,而非教師自行命題。
教育基本法已明訂「學生不受任何體罰」,調查結果還是可見各種不同形式的體罰,其中以罰站和罰寫比率最高,帶有污辱性質的打耳光(廿.四%),造成群體傷害的命學生互打(廿.八%),以及可能導致嚴重生理傷害的罰站一天超過二小時(八二.九%)依然存在。
人本執行董事朱台翔表示,台灣孩子一上國中,整天就是跟考試和測驗卷為伍,放學後得轉戰補習班。好不容易回到家,還得作一、二小時作業,如此日復一日,根本沒有餘力思考人生,遑論夢想!一個讓人憂心的數據顯示,台灣八五%國中生每天睡眠不足八小時,一六.四%甚至不足六小時,身體無法維持修護及壓力調節的機能,對於認知成長更是嚴重閥害。
留言和迴響
人本啊!教改最大的問題就是你們啊!真不知恥!!!
士大夫無恥 是謂國恥!
本來以為是批判[叫改叫獸]的好文,沒想到卻是[賊喊抓賊],讓人笑掉大牙,天下還有比這更無恥的人嗎?
十年叫改,狗本與屎英啥的,不是參與主導的罪魁禍首之ㄧ嗎?
不是都照妳們的意思把學生當成白老鼠在實驗嗎?
不是讓妳們都養到肥滋滋的,獲得無比豐厚的利潤了嗎?
大學錄取破百,白痴都可以上的年代,為何學生更不快樂?
為何昔日奄奄一息的私立爛中學,都搖身一變成為高學費 重體罰的貴族學校?
為何昔日優秀的公立國中沒人要念,淪為牛鬼蛇神的大本營?
李遠折 屎英 你們還有臉說嘴嗎? 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
不愧是兩陀極品人渣
另參本館:教革會 教改與補習 教改與體罰 體罰險熱賣 快樂學習 洪蘭的快樂學習偽科學 《教改錯在哪裡?》
翁奇楠命案槍手廖國豪投案時,直言「都是台灣教育害了我,老師放棄我」。結果,少年殺手的國中訓導主任認為是他自己走偏了,警方也反駁說害他的是家庭教育。
一個原本只是不愛讀書的孩子,究竟是如何走上冷血殘暴的殺手之路,其實是值得探討的課題。然而,當廖國豪說出他的心聲時,老師和警察的直接反應,卻是令人失望而遺憾的。
失望的是,學校看待他的態度。老師認為,校方一個學期和廖國豪的阿公、阿嬤連絡三十多次,已經很認真、用心對待,他還反問,為什麼同一所學校,有人拿滿級分、考上國立大學,而廖卻扯說教育失敗,然後歸納出是他自己走偏了的結論。
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任何孩子都不該輕言放棄,即使他犯了錯,為人師表者也應盡力搶救,無須認定他咎由自取,更不應做毫無意義的類比。何況,他來自破碎家庭,成長過程遠比別人艱困,倘若學校也未能拉住他,那麼離家中輟、誤入黑幫,也就不難想見。
年輕的生命總是得往外找出口,警方批評是家庭害了他,但問題是廖國豪能選擇自己的家庭嗎?如果治安單位對這起少年殺手的重大犯罪,是如此膚淺地看待,不僅讓人遺憾,也將無法找到問題癥結。
廖國豪之所以走上歹路,從家庭、學校到整個社會,都有責任,但不管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最後付出的代價,還是得由整個社會來共同承擔。
在少年殺手輓歌響起的同時,此刻需要的是一個勇於反省的聲音,否則悲劇還會再發生。
留言和迴響
不要把自己的罪都推諉要社會負責,阿扁貪污也是社會造成的?
那千古名臣 大宋 范仲淹,不就該變成殺人放火的江洋大盜?人家從小就死了親爹,也沒有阿公阿嬤的隔代教養,跟著媽媽改嫁朱家,改姓朱仲淹,從此當上被人歧視的 【拖油瓶】敢問這些王八蛋,有誰的境遇比范先生慘? 2010-08-27 10:41:43
2010/8/25 TVBS新聞
補教人生花系列一集比一集精采,卻也讓高國華上億身價意外曝光,引起國稅局重視!台北市國稅局將綜合資料比對,「特別關切」補習班名師有沒逃漏稅情況。除了身價外傳數十億的高國華之外,劉毅、徐薇、沈赫哲等很可能也都是重點查核對象。
補教名師高國華與陳子璇爆出不倫戀,也讓高國華上億身價意外曝光。有沒有逃漏稅,國稅局要查。
TVBS記者華舜嘉:「就是拿著我手中這張調查報告,國稅局近期就會加強派員稽查,高國華補習班的學生上課人數與收費情況是否符實。」
國稅局股長曹能俊:「紀錄人數多少,我們就去看,點人頭。」
補習班名師收入高,一直都是國稅局重點查核對象。除了高國華股市加房地產與補習班收入外傳一年數10億之外,其他包括英文名師劉毅、徐薇,據了解也有上億身價。數學天王沈赫哲外傳一年也有數千萬收入。都是國稅局重點查核對象。
不僅加強比對學生學費收據,還會實地訪查,清查學生上課人數,並參考坊間補習班,好估算補教名師鐘點費有沒有短報情況。曹能俊:「報章、雜誌或網路上搜尋一些比較知名的補習班,一些報章、雜誌(報導)規模比較大補習班一直都是我們訪查對象。」
名氣越大,國稅局查核動作就越大,就是要避免補教人生花系列又衍生出「番外篇」。
被媒體戲稱的「補教人生」戲碼,連演一個月,在當事人享受「不成比例」的曝光之後,原本以為在當事人宣布「離婚」訊息後可以告一段落,不料,卻又出現「安排工作」以及「教育當局」的說法,讓這齣早該落幕的歹戲繼續拖棚,並且頗有展開「新一季」演出的氣勢。
究竟是誰不讓這齣難堪的肥皂劇下檔?又是誰讓如此狗血的內容暴露在應該標榜「普級」的新聞時段裡,大「演」特「演」?「補教人生」的社會新聞背後,真正被忽略的問題又是什麼?
隨著教育部長在一場研討會上,首度針對這段期間媒體反覆報導追逐的補教八卦新聞,發表看法之後,似乎出現一些不同的討論聲音。
所謂的「補教人生」熱鬧上檔,民眾茶餘飯後,磕牙題材不虞匱乏之際,又有誰去認真檢討當今教育體制,教育環節出了哪些問題?就在「補教人生」戲碼即將邁入全新一季戲碼的同時,只有高中學歷,但早已經被認定是國內觀光旅遊界大老級的亞都飯店總裁嚴長壽,語重心長說:台灣培養了太多的碩士博士,結果只是造就出一群不會做事,書也念得普通,必然遭遇職場挫折的年輕人,斷送台灣競爭力的教育制度,又有誰去認真檢討,特別是,隱身在正常教育之後,為升學主義,考試領導教學推波助瀾的「補習班」,又該負起多少責任?
教育部在面對外界的質疑,週一晚間發出新聞稿,強調會與「地方政府」合作,「責成」地方政府監督短期補習班,要求老師兼顧言教與身教云云。但實際上,也不過是「重申」:管理權責在地方政府,中央僅能「督促」的推託之辭。
補習班之所以可以在台灣成為教育體制的附庸,依附著正式教育體制大行其道,大型化的補習班,動輒成千上百的學生,補習班老闆上億豪宅凸顯富貴,早就不是新聞?這些現象,難道與教育部的教育體制一點關係也沒有?
近年來升學體制一改再改,各種教育體制,不斷地把學生當作白老鼠,東參考,西抄襲,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慣有社會反應回饋模式下,補習班就成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的救生圈,針對各種改革,對應出應付之道,從單純的考試分發,變成推甄,申請,補習班幫忙做落段分析,個人資料準備,甚至安排模擬面試,研判科系申請人數的多寡,只要有錢,都有人協助解決。更不用說,標榜「只是學習能力檢測」,分數直達完美境界的基測考試,提供的補習班去滿足家長恐懼,學生被迫追求完美,透過不斷地反覆練習上千成萬遍的考試工廠。生產出一具又一具,不會出錯,無須思考的制式腦袋瓜。
難道這些都跟教育政策無關?
補習班老闆賺錢,錢好賺,才會引來激烈的商戰,彼此爾虞我詐,搶攻媒體版面的「商業手法」,補習班「老師」為了爭取學生的喜好,講笑話,比美貌,甚至連招生都要請辣妹坐檯,除了「販售」的「商品」是「考試要用的知識」之外,與其他的商業活動,又有何不同?
補習班的「老師」,除了被尊稱一聲「老師」之外,跟雞排店,海產粥的員工,賣力炸雞排,翻攪鍋裡的粥,靠「色、香、味」吸引客人上門,又有何不同?要求補習班的老師,也要有「正式教育體制」的老師所具備的「傳道、授業」?似乎也太沈重了吧?
難道,這些也與教育部無關?
近年來高等教育浮濫,研究生滿街跑,高學歷,低成就的現象讓許多人感到憂心忡忡?檢討這些問題的同時,又有多少主管高教的官員,到補習街走一趟,專「補」碩士,甚至幫助「博士考試」的補習班,早就招生多年,生意滿檔,大學三年級進補習班,補習班標榜高中七所八校研究所榜首的紅榜,每年在放榜日前後,總會出現在這些補習班的門口?
連「學術」都可以補習化?還有什麼不能補的?
1985年上演的「國四英雄傳」,諷刺並凸顯了當年國中生想要擠進一流明星高中,被迫在補習班裡填鴨的荒謬處境。25年之後,隨著出生率大幅下降,學校供過於求的情況下,「國四生」已經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從國中一年級開始,想要擠進明星高中的學生,被迫過著必須始終追求完美的學習之旅。從一年的國四,變成三年的國四生。補習班,當然也就不會消失。
然而,從國中就開始熟習,習慣,甚至仰賴補習的這一群國家未來主人翁,到了高中要補大學,到了大學要補研究所,研究所畢業了,找不到工作,還是去補習班,去補國家考試,證照考試,這些通過國家考試的未來的公務員,專技人員,甚至可能是二十年後的部長級官員,其實,都是補習班教出來了的。
但,補習班教過「待人接物」、「處事方法」?補習班教過「勇於承擔」?「道德底線」?嗎?
答案恐怕很令人擔憂。
但可以確定的是,補習班不會在台灣的社會消失,因為,社會的篩選制度,造就了補習事業的無量前途。
如今,補習班老闆鬧新聞,可以上媒體,爭取版面。媒體靠補習班的八卦,滿足偷窺,當然不希望好戲下檔。 2010-09-07 10:39:17
7分入學效應 高四班全台剩3000人 【聯合報記者張錦弘09/02/02
大學錄取率近百分百,7分就能上大學,以重考為主的高四補習班快速萎縮,全台學生只剩3000人,是極盛期的1/20。 本報資料照片/記者鄭超文攝影
受到去年七分就能上大學的影響,高四重考補習班快成歷史名詞,學生從極盛期6萬人,銳減為全台只剩3000人,且因不景氣,上半年補習人數可能還會減,如今成績爛的都去讀大學,想拚醫科的中上學生才肯花大錢補習。
剛考完的今年大學學測報考人數跌破15萬人,比去年少8千多人,去年大考7分就能上大學,重考生銳減是主因。
台北市補教協會總幹事張浩然指出,民國70年他剛進補教界,當時大考錄取率只有兩成多,光台北市的高四補習班就多達47家,學生少說也有3、4萬人,全台高四生更超過6萬人。
隨著大考錄取率接近百分之百,台北市只剩儒林、建如等4家高四班,學生快速萎縮成只約1500人,估計全台高四生也只剩3千人,是當年極盛期的1/20。
張浩然分析,高四班一年補習費約15萬元,上學期約5、6萬元,下學期9萬元,為了省錢,這兩年許多重考生到下學期就不補了,今年遇到金融風暴,下學期退班的人會更多,只剩被父母強迫、想拚前三志願或醫科的人,才會花錢補習重考。
儒林補習班班主任孟慶延指出,去年7分也能上大學,對重考班生意衝擊大,北市高四生掉了約35%。
他分析,成績差的學生通常比較懶,寧願讀後段大學,也不想重考,4年後再拚研究所;現在補習重考的以中上程度學生居多,尤其第三類組想拚醫科的重考生,人數未減少。
孟慶延表示,金融海嘯席捲台灣,連高科技公司都裁員、休無薪假,讀國立大學理工科系已非就業保證,現在反而當醫生較穩定,有人已錄取長庚、北醫醫學系,還重考拚國立大學醫學系。
孟慶延說,「我相信重考班不會完全消失,若補習一年能考上醫學系,還是值得投資。」
導演:麥大傑
編劇:吳念真
演員:江霞
劇情簡介
男主角周儒林是高中聯考的落榜生,他跟同學陳敬同時報名“超仁補習班”,過著軍事化的補習生涯。補習班老師有如軍中值日官,男助教有如暴君的管理方式更令人心驚膽跳。後來陳敬舉家移民去了,周儒林痛苦地孤軍奮鬥,甚至連家人的反應都成了一種心理壓力。如此補習生涯,當真是臺灣年輕學子不可避免的宿命?
臺灣的補習氾濫現象獨步全球,本片是對這種怪現象的一次直率而有趣的批判。片中不時流露出尖刻而誇張的笑料,在現實的基礎上拍出荒誕喜劇的實驗味道,是拍實驗片出身的導演麥大傑一次成功的大電影出擊。吳念真改編郭箏的長篇敘事詩也相當成功。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data&film_id=fEcmb5052170
導演麥大傑
電視作品
2002年《流星花園Ⅱ》合作導演:王明臺、江豐宏、鄭德華
2003年《絕對計劃》
2007年《又見一簾幽夢》合作導演:曾麗珍
2007年《愛情兩好三壞》
2008年《幸福捕手》
電影作品
1985年《國四英雄傳》導演
1989年《夜瘋狂》導演、編劇 合作編劇:木白子 芝加哥
1990年《小心間諜》
1992年《妖獸都市/邪惡城市》導演
1994年《超霸女郎》導演 合作導演:張建亞
1995年《影子敵人》導演
2000年《吸血鬼獵人D》導演 合作導演:川尻善昭、Jack Fletcher
http://baike.baidu.com/view/1922682.htm
另詳參本館:《拒絕聯考的小子》
補教人生拖棚 教部:罰到改善為止2010-09-07 中國時報
對《補教人生》戲碼不斷延燒,教育部已透過公文及打電話方式,要求台北市政府「發揮公權力」,盯緊相關補習班,不斷糾正及罰款,直到改善為止。教育部希望相關補習班負責人「不要再亂下去」。
北巿教育局表示,對短期補習班的管理及監督,每年抽查十%立案補習班,會同建管、消防等單位執行班務行政管理、建築物公共安全及消防安全設備之查察,併同辦理未立案補習班複查,今年截至八月底總計查核八三八家次。
另外,一至七月北市查察未立案補習班共五十七家,共裁罰三四九萬,其中劉毅機構連續未立案招生上課且為百人以上大型案例,依行政罰法(罰其違規未立案)、行政執行法(罰其不履行改善行為)共罰三○五萬元。
台北市補教協會研擬堆動「補習班老師認證」,教育部社教司長柯正峰表示「很好」、「這是良性發展」,學校老師如有前科或犯罪,依《教師法》,教育部設有通報機制,這種人無法在國內任何學校教書。但補習班老師若有前科,外界不見得知道,他們可能再傷害學生。
教育部昨天也轉知中華民國補教聯合會理事長張萬邦,建議對補習班經營者上「品德課程」等,要求他們要有教育理念,否則幾個人可能毀掉整個補教界形象。補教聯合會將召集各縣市補教協會開會,討論補教業的管理機制。
國民黨立委趙麗雲、邱毅昨天也呼籲教育部應主動修改《補習及進修教育法》,建立補教師資證照制度,透過事前審查核發證照、事後評鑑管理,汰劣擇優,確保補教師資品質。 2010-09-07 10:40:00
家長批:難道還要補體育?【聯合報╱薛荷玉08.01.14
聽到立定跳遠、仰臥起坐也能在申請高中職時加分,許多家長都覺不可思議,「難道現在補英數理化還不夠,還要補體育?」還有家長痛批教育部此舉是要「累死小孩,窮死家長。」而體重過重、過輕就不能加分,更被批為「歧視」,「為什麼只有身材好的可以加分?」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副理事長林文虎說,很多小孩體能差並不是他的本意,「像我小時候多病,一到五歲都在吃藥,國小上體育課還會發抖,跑都跑不動。」他也質疑,「殘障的孩子如何跟人比跳遠、跑走?他們是不是就不能加分?」
且教育部把體重、身高比的「身體質量指數」也納入加分考量,林文虎批為「不厚道、不友善」,他說,現在大家都知道醫學上有肥胖基因的問題,還有人新陳代謝太慢或太快,肥胖或太瘦不應是原罪。
有孩子就讀國中的北市王媽媽說,「有錢、有能力的家長會想辦法,其他人怎麼辦?」鼓勵孩子多運動、加強體能是好事,但為什麼一定要與升學考試掛勾?
還有國、高中老師透露,目前許多學校進行立定跳遠、跑走的體適能檢測,由非專業的老師隨便測一測,「不同人、不同時間施測的結果差距很大。」還有老師表示,除台北市學校較落實施測,中南部很多學校根本沒測,「學生如今年要申請北市明星高中,根本拿不出加分證明。」
接受教育部委託、進行體適能列為高中職申請入學加分規畫的中華民國體育學會表示,為免國中各校自行檢測的寬嚴不一,未來最好在北北基等八個基測的分區設檢測站,讓有意加分的學生取得體適能專業認證,加分比較公平。
台師大體育室主任卓俊茂表示,部分學校僅要求體適能五項有三項「中等」程度,門檻也設得太低。
55歲的《補教人生》高國華與前妻何廷芳、蔡郁璇的2段婚姻都因付出巨額贍養費元氣大傷,他2日閃婚38歲的陳子璇卻未簽婚前協議書,昨他說:「子璇跟我在一起不是看上我的錢。」而這對新人將搬進1.6億元的金山南路別墅,「舊人」蔡郁璇則窩居在永吉路市值約1750萬元的29年舊大樓,雙「璇」際遇天差地遠。
高國華昨不諱言與何廷芳離婚時,她贍養費拿走約2、3億元,與蔡郁璇離婚後又得支付每月12萬元贍養費,還包括2家餐廳股利每月約2、30萬元,與她購屋款約2100萬元(已支付600萬元頭期款)。
高國華未簽婚前協議書
為何再娶陳子璇不簽婚前協議?他強調:「2人心靈的快樂很重要,子璇不是看上我的錢,就算我們是窮光蛋也會很快樂。」至於蔡郁璇,他則說:「(支付贍養費)恐怕還要綿綿無絕期。」
蔡郁璇前天指陳子璇「搶來的婚姻,該怎麼誠心誠意祝福」,令高國華勃然大怒:「她有什麼資格當『大老婆』,結婚以來她掃過1次地、做過1次飯給我吃嗎?只有胼手胝足、一起打拼的人才夠資格當大老婆,她是照顧我的心,還是我的新台幣?」並爆料與蔡離婚前半年,她與蔡母悄悄要將他保險受益人名字改成她的名字,「我很驚訝問她,她就大吼大叫,太恐怖了,後來我跟保險經紀人說不用改」。
不過他婚後將攜陳子璇遷入市值約1.6億元、位於金山南路的「蘭香館」獨棟別墅,據了解當年蔣經國還曾到「蘭香館」向高父、也就是國畫大師高逸鴻學畫,1996年他買下後才改建成獨棟別墅;相較之下,蔡郁璇與女兒窩居的29年老舊大樓際遇相差甚遠。不過他聞言卻說:「她這種年紀的人怎麼可能買嘛!那還是我的贍養費買的,當年我還花300萬元幫她爸在永吉路的房子翻修,又買部Toyota的車給他,我對他們蔡家已經仁至義盡了。」
蔡否認更改保險受益人
蔡郁璇昨情緒已稍平復,對於雙「璇」際遇差別,她表示:「房子大小對我來說沒有差別,只要家人感情好就好。」並透露他雖給600萬元頭期款,但日後每月約6、7萬元的房貸仍不知道他是否會支付,因此她得努力工作賺錢,昨已告知女兒爸爸再婚的事,但女兒平靜回她「沒有感覺,隨便他」,對於他所稱更改保險受益人名字一事她否認,並說他有被害妄想症。
55歲高國華自豪變「色魔」 每天勾小三上床! 2011-05-04 NOWnews
補教名師高國華和陳子璇相戀一年,2日祕密完婚,在飯店宴請補習班員工一桌,雙方親友均未出席;兩人「喇舌」不倫戀爆發後,高國華結束和蔡郁璇的8年婚姻,小三至今扶正成為高太太,幸福宣揚老公每天都跟老公很「性福」。
55歲的高國華戀上37歲的陳子璇,兩人被拍到喇舌讓蔡郁璇含鏈結數8年婚姻,《補教人生》上演後經常可見「靈舌出洞」的畫面,雖然是在車上喇舌出名,陳子璇還自爆曾在車上「激戰」。
事實上,高國華和陳子璇婚前就愛談論性生活有多美滿,他強調自己住「大直」,因為又大又直,她則笑說每天跟想要,兩人大戰2到3小時才罷休,高國華說是遇到她才變色魔;突然閃婚被被媒體問及是否有孕?高國華否認並表示沒有計畫生小孩。
「小三」陳子璇扶正 前妻蔡郁璇酸:希望高國華不快樂! 2011-05-04 NOWnews
由補教名師高國華、陳子璇所主演的「補教人生」終於有結局!兩人3日向媒體證實月初已經結婚,還甜蜜拍了婚紗照,不過並沒有大肆慶祝,僅邀請補習班員工約18人一起見證喜事。對於「小三」陳子璇扶正,高國華前妻蔡郁璇不滿說:「蠻錯愕的!」
去年8月,高國華被週刊拍到和對手陣營、劉毅補習班旗下的美女教師陳子璇一同進出汽車旅館, 兩人甚至不顧行車安全,公然在車上「喇舌」,隨後更爆出陰謀論等八卦,當時劉毅更大肆批評高國華對陳子璇非真心,甚至賭100萬兩人不會結婚。
沒想到高國華和陳子璇在一片不被看好的聲浪中,繼續高調談情,並於過年期間傳出兩人將在5月結婚的消息,當時他們還一起到港澳「預習」蜜月,甜蜜之情溢於言表。如今兩人終於完成終身大事,也讓「補教人生」畫上句點,至於劉毅有沒有包百萬紅包,令人期待。
不僅劉毅受矚目,高國華前妻蔡郁璇聽到兩人結婚消息深感錯愕,並忿忿不平說:「我跟高國華離婚不到一年,看到他們倉促的結婚,其實蠻錯愕的,並不看好他們,當人家的小三竟然當了大老婆,我相信全天下的大老婆應該都不會認同他們這種行為,畢竟高國華是我前夫,所以我有理由希望他過得不快樂。」
對於前妻蔡郁璇不看好婚姻,高國華不願多做任何回應,僅說:「我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愛她真的想愛的人。」陳子璇則表示完全相信老公,願意將自己接下來的人生交給他,雖然兩人已經結婚,但不急著度蜜月,也沒打算生小孩。 2011-05-07 08:55:36
數學補到第一? 學者:犧牲閱讀更糟【聯合報╱張錦弘07.12.10
台灣中學生數學全球第一,是教改成功,還是補習成功?
學者感嘆,學校數學考太難,讓孩子沒自信,只好拚命補習,卻犧牲課外閱讀的時間,閱讀素養落後全球第一的韓國一大截,只排到16名,令人擔憂。
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則指出,台灣學生平均數學能力強,不容否認,但後段學生數學差,也是事實,曾有私立高職電機科老師向他抱怨,全班竟沒人會分數加法,怎麼讀電機科?
他說,台灣教育最糟糕的,是缺乏品質管控,讓後段學生自生自滅,教育部除了找人輔導,還要確保成效,不能只會花錢做表面工夫。
教育部最近公布2006年「學生基礎素養國際研究計畫(PISA)」評比,台灣雖然經歷建構式數學、九年一貫等引發爭議的課程改革,國三、高一生的數學素養仍拿到全球第一,閱讀卻排第16名,值得探討。
台師大數學系教授、前國科會科教處長林福來分析,10年前推動建構式數學,因缺乏配套及教師在職訓練,落實教學現場產生很大落差,貶多於褒,經過這幾年修正,他擔心又走到另一極端,學生拚命練習艱澀的題目,可能導致缺乏信心,求助補習,更沒時間閱讀。
林福來說,韓、日、港、台等數學評比較好的亞洲國家,都有補習問題,學生願花很多時間學數學,不見得是壞事,但PISA的研究顯示,台灣學生數學雖好,卻很沒自信,可能原因是,學校的數學考太難,逼得學生補習求心安。
高師大科教所教授黃台珠也感嘆,台灣的學生很勤奮,早出晚歸,其實讀得很辛苦,尤其在高度競爭環境下,分分計較,家長只看到學生不足處,希望「好,再更好」,導致學生沒信心。
林福來指出,補數學可很快看到成效,閱讀要花時間,家長就興趣缺缺。但從長遠來看,台灣的學生愈來愈不喜歡閱讀,會影響其他領域表現及競爭力;相較之下,芬蘭教育一直以解決問題、而非考試導向,鼓勵學生閱讀,不但學生有自信,國家競爭力也都保持前幾名;韓國急起直追,閱讀素養超越芬蘭奪第一,更值得台灣學習
台灣學生數學好? 師生齊聲:假象
台灣中學生數學評比全球第一,讓教育部很樂,但高中生、數學老師及補教老師卻都說,這只是個「假象」。推動多項國際數學競賽的補教老師何明說,台灣孩子都提早學習,小五、小六就學國中的課程,再加上重複練習、考試,答題技巧也許比其他國家同齡學生好,但因為太早學,進大學後反而彈性疲乏,失去學習動力,優勢不再。
台灣在2006年「學生基礎素養研究計畫」〈PISA〉評比,國三及高一學生數學在57國居冠,教育部認為是因教改有成效,高中生卻不這麼認為。成功高中倪同學及譚同學說,國三及高一學生數學表現好,是「揠苗助長」的結果,「我們花很多時間去背解題的公式,否則考試根本寫不完,這代表我們數學真的好嗎?」
建中數學老師文士豪說,台灣中學生數學評比第一,並不令人意外,這是老師花心思,學生們也配合填鴨的結果,「很多國中小學生移民到國外,都會發現數學變得好簡單。」
但文士豪也說,建中最近一次高三數學段考,加入計算題,並要求學生寫出完整算式,結果全都掛了,平均不及格,「現在學生看不出算式是否合理,只會算答案,啟發性的思考、創造力更不足,成了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就像台灣少棒打得那麼好,青少棒就開始學變化球,外國小孩還只會投直球;但我們的成棒、青棒又如何呢?」文士豪說,小時候拚太兇,長大未必是好事。
何明也說,台灣學生提前學習的害處很深,「小學先學國中的課,國中又先學高中的,等到學校正式上到那個單元,學生認為早學過了,根本不好好學,但之前學的可能只是皮毛,並沒有深化學習。」
何明建議,數學學習最重要的就是按部就班,每一個單元都要徹底學通,再往下學。他看過不少小學、國中成績突出的學生,高中就不行了,「就是基本功不夠。」
何明也分析,台灣升學壓力太大,學生在國中高中時累慘了,一上大學突然失去動力,缺乏學習動能,也是讓我國中學生數學優勢在長大後不能保持下去的主因
補教老師 賺了銀子,賠了身子
教改說變就變,反而助長補習,補教名師各地搶著要,南北奔波、月入20-30萬元很平常,但全年無休,賺到銀子,卻也常累壞了身子;更有空姐出身的英文老師,沒時間談戀愛,要老闆幫她徵婚,但仍找不到合適對象。
國中生物補教老師楊過指出,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正常心態,當家長發現,這幾年的教改朝三暮四、說變就變,他們所能做的,就是加強孩子的戰力,尋求安全感,於是不論貧富,都把孩子送去補習,寧可補過頭,而不願輸人。
補習 只學到應考技巧
楊過感嘆,教育是百年樹人,國家的施政項目,教育政策應該最穩定,不能太常變,但台灣的教改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逼得孩子補習,其實過度學習只學到應考技巧,基本能力並未提升,連一篇作文也寫不好。
楊過分析,國中補習班表面上家數很多,但受少子化效應影響,競爭激烈、汰換率高,不過第一線補教老師依然全年無休,以他為例,只在台北教,周一到周五從晚間6:00上到9:30,周六、日則從早上8:30 上到晚上10:00,有些專攻高中第三類組的生物老師更紅,南北巡迴上課。
生病 也找不到人代班
剛從台北搬到花蓮的化學補教老師劉哲生,則是每周宜蘭、羅東、花蓮、台北四地跑,每天晚上的課排滿滿,白天有兩天在台北的重考班上課。他說,最熱門的其實是國、英、數3門共同科目的老師,有的一年到頭、不分日夜都在上課。
劉哲生感嘆,補教老師生病常找不到人代班,無法休息,尤其感冒往往要拖很久,容易累垮。
老闆 幫女老師徵婚
沒時間談戀愛,是年輕補教老師一大困擾。膝下無子的名師劉毅,去年發信給1萬多名學生,幫空姐出身、月入20萬元的陳姓女老師徵婚,學生、家長只要介紹男友,讓她在半年內結婚,他就給100萬元介紹費,但她至今仍小姑獨處,沒人領到獎金。
劉毅家教班班主任宋志國說,陳老師白天在補習班的出版社上班,晚上教英文,下班後還經常回出版社加班到半夜兩三點,這次徵婚雖然不乏追求者,仍找不到能配合她工作時間的對象。
補習班,是指不在正常課程之內的學校。它們通常用來訓練學生加強某特定科目,例如英文和數學以應付某一特定考試。
補習班通常為私立。在東亞一些地區非常盛行,例如日本、中國、韓國、台灣、香港和新加坡;事實上,在這些地方它們已經幾乎自成一個教育系統,很多學生都會在課後到補習班上課。
一些補習班是為大學重考的學生所設計。它們可以提供一整年的課程來幫助學生準備次年的考試,學生可能在補習班待18個小時(1天)來學習和準備重考。
目录
1 爭議
2 各地的補習班
2.1 台灣
2.1.1 在校老師兼職補習
2.1.2 合法的宣傳手法
2.1.3 爭議
2.2 香港
2.3 中國大陸
2.4 日本
3 私人補習
4 參考
5 相關條目
爭議
補習班的存在,在部份國家是有爭議的。一些人認為,補習班只是不斷強迫學生吸收大量資訊,而不給學生思考和分析的機會。
2001年,台灣知名饒舌歌手MC HotDog演唱的〈補補補〉一曲,歌詞主旨就是諷刺補習班。
台北市補習教育協會總幹事張浩然則於報紙上為補習班辯護。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3%9C%E7%BF%92%E7%8F%AD
安親課輔班>維基百科
安親課輔班,特指發生在台灣地區的一種屬於因應社會變遷下,因為雙薪家庭的形成與家長對兒童課業壓力所形成的一種教育事業的統稱。
經營模式
經營者在符合台灣當地政府的相關立案法令下,準備一個適當的場地,其參與對象主要為國民小學放學後的學生,因為家中之監護人仍在上班無法適時照顧,因此其監護人就委託類似機構照顧或安置學生進行課業的輔導與學生的安置,通常將國小一、年級的學生定義為安親班,其主要服務內容為學生安置。而國小三至六年級學生則屬於課輔班,其主要服務內容就是協助學生完成學校所規定完成的家庭作業,並針對其在學校所學課程進行授課或預習、複習的工作。
經營人力
一個安親班的設立,通常需要一位班主任負責班務的管理與運作,每班需要一位老師負責協助管理班級秩序與課業完成,另外較有規模的經營者會另外設有司機、廚師來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
獲利模式
通常安親課輔班會向家長先收取一筆註冊費,另外在收取每個月的月費,所以安親班的教室數與座位數就是其獲利的主要依據,而另外安親課輔的經營者往往會另外再設立一些才藝課程,例如美語課、作文課、數學課等,再另外向家長收費。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AE%89%E8%A6%AA%E8%AA%B2%E8%BC%94%E7%8F%AD
安親班變成「功課代工廠」2010-04-02 中時
根據最新《親子天下》雜誌大調查顯示,近九成小學老師認為,安親班「總是」或「經常」協助學生完成作業,也有75%小學教師曾經直接與安親班老師溝通學生的功課,具體凸顯學校老師與安親班老師對學生寫功課的「目的」有著立場上的矛盾與衝突。
根據《親子天下》的觀察,學校老師認為安親班老師在協助學生完成功課的輔導上涉入過深,把學習過程必須進行的資料蒐集、思考與分析、整理等階段全部包辦,學生只是把功課「寫」出來。但安親班老師面對來自不同學校、不同班級的學生,必須在最短時間內搞定所有功課,並全力滿足家長對「作業必須正確無誤完成」的期待,只能把寫功課的準備作業一手攬下。
《親子天下》雜誌在採訪中發現,多數安親班希望學校功課愈制式愈好。近來小學開始流行探索式功課,還有安親班老闆跑去附近小學抗議,請老師「不要再出太有創意、好玩的功課了,因為安親班老師做不完!」彰化市民生國小高年級老師吳燕如便表示,「有學生曾跟我說,星期三下午要補習很忙,安親班沒辦法做創意功課……,我覺得這樣實在是喧賓奪主。」
《親子天下》指出,安親班想生存必須完成多重目標,包括看顧小孩、確認學生功課正確無誤、讓家長滿意學生考試成績等。學校老師很清楚安親班老師深度介入孩子學習的過程,為了不讓安親班在家長壓力下反客為主,得隨時刻意提防安親班老師猜題。安親班老師為了客戶導向,除學校功課外,還必須想盡辦法出更多評量,或上網找考古題,帶著學生拼成績。結果便導致學生功課份量加倍,也引發學生睡眠與運動量不足情況。
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1051801+172010040201278,00.html 2010-04-11 11:48:57
如此荒謬的教改與補習的關係
我國教育環境的特質彷彿像是從"愈改愈糟糕"
似乎看到了過去的"愈補愈大洞"
李家同教授不早說了
現在的數學課本編得太簡單
習作考題又很難
數學課本的簡單化許是為"建構"來著
小學的英文教學各校不同把戲
有些學校列入"月考"有些學校不列入
通常小學派出的英文小書創作或英文話劇英文演講...的參賽學生
都是父母繳了多年美語班學費的成果
新課綱實施5年 文理補習班增966家 2024-10-11
108課綱實施後補習班家數不減反增!教育部統計,108課綱實施5年多,「文理補習班」增加966家,招收國小生的補習班更占所有補習班的61.88%。學者對此表示訝異,因為補習班數量增加,與教育政策應緩解學生學習壓力的方向背道而馳,而若小學生補習是為了進入私立中學,問題更嚴重。
教育部統計,相較於2019年,現在全國文理補習班1萬2395家,增加966家;外語類補習班3035家,減少490家;技藝類補習班2134家,減少167家。輔導學生功課及升學的文理補習班,這5年多來增加近千家。
以招生對象來看,現在收國小生的補習班有1萬0869家、占所有補習班的61.88%;其次是招國中生的補習班有2400家、占13.66%。國內補習班逾6成是招小學生,這種現象值得關注。
教育部表示,因為少子化,家長更願意投注資源讓小孩進行能力的補強及提升,而補習班業者以客製化或小班教學回應需求,致現在文理補習班數量較2019年增加約8%。此外,國小生除課業學習,有更多餘裕學習外語、音樂、繪畫等才藝,所以補習班招收對象以國小生為大宗。
新竹市教育處長林立生說,108課綱實施後,各版本教科書多元,考試沒有固定內容,希望學生學習增加廣度與深度,但也造成家長對學習內容不確定的恐慌,因為市場有需求,文理補習班數量就增加。
教育部國教署前署長、台北市立大學名譽教授吳清山表示,他看到這樣的數據感到訝異、覺得反常,因為補習班數量的增加,跟教育政策應緩解學生學習壓力的方向,是背道而馳。
吳清山說,現在許多私立中學以學科成績來篩選學生,每年3、4月都可看到招生盛況,而如果很多國小生補習是
相關新聞
中國為啥中小學教育減負,越減負擔越重?
回應
因為人類社會是金字塔結構,越往上,位子就越少。
多元學習 就是更多補習
越改越爛,學生的負擔越來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