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15 06:40:44阿楨

台軍掃雷與水雷

德國”MWW50”型獵雷艦

”永豐”等四艦是向德國Abeking & Rasmussen公司所採購的”MWW50”型獵雷艦, 每艘造價約近一億馬克. ”永豐”與”永嘉”於1990年四月廿六日下水, 十月十一日交艦; ”永定”與”永順”於1990年十月廿二日下水, 1991年三月廿二日交艦. 四艦同時於1991年七月十二日在左營成軍, 艦長為中校編階, 首任艦長”永豐”為虞若宏, ”永嘉”為袁恒志, ”永定”為王宗海, ”永順”為崔家駿. 四艘本級艦與另四艘美制”永陽”級MSO遠洋掃雷艦合組236戰隊, 隸屬於192艦隊(水雷艦隊)轄下. 由本級艦的編號為四碼的”13XX”看來, 她們是被視做二代艦的.
本級艦在採購時由於國際環境的特殊,是由中國石油公司以「多功能近岸船」的名義訂造的,所以四艦成軍後艦上都沒有武裝,塗裝也都是白底紅色條塊還漆著”CPC OFFSHORE”的字樣,完全是民用船支的打扮;連艦上官兵都不能穿海軍制服.這種情況直到1995年合約保密期限過後才重新改以軍艦的灰色塗裝並漆上編號,回復成軍艦的模樣. 而承造的A&R公司也因本案被德國政府以違反聯邦武器管制法處以75,000馬克之罰款(應是事先就已套好的招式).
本級艦船殼為木質外覆強化纖維樹脂,上層結構為鋁合金以符合掃雷艦艇低磁性的要求.本級艦是臺灣海軍最先進的掃獵雷艦艇,對反封鎖作戰是很重要的一項裝備. 在獵雷設備方面本級艦有法國湯松公司的TSM2022型聲納與IBISV型作戰系統,可有效搜索與辨認水雷的方位與種類;而新式獵雷艦最特別的裝備則是所謂的「企鵝」,也就是類似迷你潛艇的水中遙控除雷載具,它還分為以獵雷聲納偵測傳回資料的A1型及攜帶兩枚100公斤炸彈爆破除雷的B3型兩種. 有了「企鵝」,獵雷艦就可以躲在安全距離外除雷而不會讓本身受到水雷的威脅.
由於零件供應的L廠與原製造「企鵝」的S廠互相爭奪維修零件供應合約,竟因之爆發了尹清楓命案,對獵雷艦的後續維護產生不利影響;據聞 1995年七月後,八具「企鵝」已損壞到只剩一具可用,其餘兩具待料五具送回德國修理. 由於一艘獵雷艦出動應有兩具「企鵝」方能執行勤務,故各艦功能大受影響.
主要性能資料
排水量: 輕載464.15噸,滿載558.3噸
主尺度 長163.7米,寬32米,吃水8.5米
主 機: 兩部MTU 8V396 TB93型柴油引擎雙軸推進,產生2,180匹馬力
航 速: 15節
艦 炮: T75/20機炮一座  
舷 號: 1301 永豐/ 1302 永嘉/ 1303 永定/ 1305 永順
http://www.zgjunshi.com/power/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779
 
臺灣PB3遙控掃雷具操作圖解(組圖)    2004年11月23日 《國際展望》雜志
 
企鹅下水:台湾PB3遥控扫雷具操作图解(组图)
臺灣海軍“永嘉”號掃雷艦
 
企鹅下水:台湾PB3遥控扫雷具操作图解(组图)
臺灣海軍“永豐”號掃雷艦徽標
 
PB3遙控掃雷具架設在有滑軌的承載架上,在使用前須由庫房往艦尾方向以人力推出,而吊杆上的挂鈎與艇身背部的吊環完成連接。
 
因PB3是利用光纖傳輸資料,所以施放前需將光纖電纜接在PB3尾部的連接點(光纖連接後需要一人全程保護,防止電纜線斷裂纏繞)。
 
企鹅下水:台湾PB3遥控扫雷具操作图解(组图)
施放PB3時,會派一組3人搭乘橡皮艇協助施放和回收工作,以及負責打撈和破壞水雷。此外他們還擔負操作區的警戒工作,避免其他船只進入工作區。圖中人員穿著的防寒服是臺灣最新研制的。
 
企鹅下水:台湾PB3遥控扫雷具操作图解(组图)
在獵雷長的指揮下實施吊放作業,爲了防止PB3因碰撞導致損壞,在下面加了3個輪胎作爲緩沖。圖中右側可見一名士兵正手持光纖電纜,後方海中橡皮艇已經准備就緒。
 
  由于臺灣是一島嶼,經濟活動嚴重依賴外界。除部份適于空運的物資外,絕大部份物資靠海運輸送。而水雷是封鎖港口的最好的武器,其費用低,封鎖期長,效果好,易布難掃,且可布放後不管,效費比極高。因此臺灣軍方非常重視反水雷作戰。1990年,臺灣軍方通過由“中國”石油公司以“多功能近岸船”的名義向德國阿貝金與拉斯目森(Abeking & Rasmussen)公司秘密采購4艘MW50型獵雷艦。爲了對外界保密,四艦服役後艦上都沒有武裝,塗裝也都是白底紅色條塊還漆著“CPC OFFSHORE”的字樣,完全是民用船只的打扮,連艦上官兵都不能穿海軍制服。這種情況直到1995年合約保密期限過後,才重新改以軍艦的灰色塗裝並漆上編號,回複成軍艦的模樣。該艇配備法國湯姆生公司的TSM2022型聲納與德國西門子IBISV型作戰系統,單艘造價約近一億馬克。四艘完工艦艇分別被命名爲“永豐”(1301),“永嘉”(1302),“永定”(1303),“永順”(1305)。
  該艇最大的特色就是裝備了PB3型“企鵝”水下遙控掃雷具。該遙控掃雷具是德國阿特拉斯公司研制開發的一種采取線控方式的測雷/除雷器。PB3本身就象一個迷你潛水艇,攜帶有水下攝影機和測雷聲納,可將水中的情況和偵察資料通過光纖即時傳送到艇上操控臺以及作戰系統,由操作員來指示導航、監控攝象和排除水雷。其全長約3米,主體直徑約0.4米,裝有兩臺變速推進發動機和一臺垂直發動機,水下速度6節,載重225公斤,光纜長1000米,由自帶蓄電池供電,操作半徑600米。PB3除了可探測水雷之外,還可以攜帶2枚100公斤炸彈用于滅雷。通常每艘掃雷艇攜帶2具PB3,其中1具用于搜尋水雷,1具用于滅雷。
  雖然PB3可以讓獵雷艦躲在安全距離外進行掃雷,但是因爲臺灣海軍是秘密購買,其中黑幕成分很多,導致一系列的合約糾紛,甚至鬧出了所謂的“尹清楓命案”。這一切使得PB3在實際使用中得不到良好的維護。根據報道,現在全部4艘艇裝備的8具PB3只剩1具勉強可以使用。由此可見,所謂許多用來對抗大陸搞“臺獨”的先進武器,其實都是臺灣分裂分子用來麻痹不明真相的臺灣群衆的迷魂湯和自我打氣的興奮劑而已,而企圖通過偷雞摸狗的手段來達到武力拒統目的的行爲是根本沒有前途的。 
http://mil.news.sina.com.cn/2004-11-23/0854245413.html

“烏文”級(SAMⅡ)級遙控掃雷艇 
 
    1993年5月,美國和瑞典簽署了一項聯合計劃。瑞典國防物資局(FMV)爲該計劃的管理單位,將訂立該計劃的合同。根據該協議,預計由瑞典工業部門負責掃雷和航道標定設備及遙控部分。要求美國負責氣墊船技術和船體設計。美國海軍計劃購買30套遙控掃雷艇系統。
    該級艇是對從瑞典皇家海軍購買的2條用于波斯灣掃雷的“薩姆”級遙控掃雷艇的改進。美國海軍需要研制一種更適應其自身掃雷需要的改進型系統。計劃在1995/1996財年建造一套樣機,用于試驗,從1998年開始生産。該種掃雷系統設計用于掃除布深大于40英尺的水雷。改進型“烏文”級的掃雷速度比從瑞典購買的2艘“烏文”“薩姆Ⅰ”級艇快,將可以掃除聲引信和磁引信水雷。磁性掃雷線圈裝在氣墊船內部,而聲掃雷具采用拖曳方式:由操作員控制艦上指揮控制計算機進行遙控。該系統被正式命名爲“高速遙控非接觸掃雷系統(HSRIS)”,在美國海軍中,它的非正式名稱爲“薩姆之子”。
http://www.defence.org.cn/article-1-61833.html
 
瑞典SAM 3掃雷艇進行海試 確定抗水雷爆炸沖擊波 
 
[據法國航宇防務網站2008年10月3日報道]瑞典SAM 3遙控掃雷艇進行了海試,來確定該艇的抗水雷爆炸時的沖擊波的能力。試驗在芬蘭的外群島進行。
系列試驗的最後一次爆炸力量非常強,它在距離掃雷艇非常近的地方被引爆,但是SAM 3在通過引爆區時沒有出現任何問題。在芬蘭進行試驗之前,SAM 3已經在荷蘭進行了一系列嚴格的試驗。
瑞典,芬蘭和荷蘭已經對新一代SAM 3進行了一系列聯合試驗,SAM 3是考庫姆公司的系列較爲成功的産品之一。樣機目前已經完成,所有試驗也都按規定時間進行
http://www.china.com.cn/military/txt/2008-10/06/content_16571297.htm

1994年初,臺灣海軍為了提高其遠洋掃雷能力,從美國購買了4艘“進取”級遠洋掃雷艦,於1995年2月抵達臺灣高雄左營軍港,同年3月編入現役,以馬公、左營、基隆3個基地為主要戰鬥補給基地,擔負臺灣海軍的反水雷、反封鎖作戰任務。進取”級掃雷艦建造於50年代中期,已經比較陳舊,經歷過80年代的兩伊戰爭和90年代的海灣戰爭。“永陽”號1953年8月1日下水,1954年3月10日服役;“永慈”號1954年5月20日下水,1955年7月20日服役;“永固”號1954年6月4日下水,1955年9月14日服役;“永德”號1955年7月20日下水,1956年4月20日服役。但由於美國海軍已更新掃雷艦的主機和掃雷系統等,性能比初期服役時大大提高。
進取級是50年代初美軍為對付朝鮮戰爭期間沿海布放的大量蘇制水雷而設計的,然而大部分艦隻卻是在戰爭結束之後的50年代中期陸續建成的。據統計,該級艦先後共建造了93艘之多,其中58艘在美海軍服役,另外35艘則援助給了其他北約國家,其中包括法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萄萄牙、西班牙等。如今,這級艦大部分都已退役。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進取級掃雷艦甚至被派往中東前線,執行掃雷任務,其中”領袖”號曾在波斯灣觸雷受損。
主要性能資料
排水量: 艦長52.42米,舷寬10.97米,吃水深度為4.2米
主尺度 標準716噸,滿載920噸
主 機: 推進方式為雙軸單舵式。“永慈”號的主機採用4部柴油機,最大推力為2400馬力;“永陽”號、“永固”號、“永德”號採用4部柴油機,最大推力2280馬力
燃油儲備:48噸
編 制: 其中軍官10人,士兵68人
航 速: 14節
續航力: 311公里/10節
艦 炮: 2挺12.7毫米機槍
雷 達: 1部SPS-64(V)9型平面搜索雷達
聲 納: 1部GE SQQ-14可變深度獵雷聲納
掃雷設備: 1部SLQ-37(V)磁性掃雷系統,1部SLQ-38系雷索切割器,1部 Mk4(V)音響陣列,1部Mk6(B)音響陣列,另有線控潛水載具和戰鬥管理系統
舷 號: “永陽”號(MSO1306)、“永慈”號(MSOl307)、“永固”號(MS01308)、“永德”號(MSO1309)
http://www.zgjunshi.com/power/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775
 
萬象水雷
 
 
萬象水雷系統之WSM110一號空投用椎型雷

類別: 繫留觸發水雷
型狀: 柱型
雷徑: 48.5mm
雷長: 16mm
總重: 1,400磅
裝藥重: 650磅TNT
引爆: 磁性引爆(具延時備炸及自毀功能)
製造: 中山科學研究院
衍生型: WSM210型
使用: 飛機空投佈放(1984~)

萬象水雷系統之WSM210一號艦佈用椎型雷

類別: 繫留觸發水雷
型狀: 錐型
雷徑: 80mm(頂),97mm(最大),56.7mm(底)
雷高: 92mm
總重: 1,400磅
裝藥重: 650磅TNT
引爆: 磁性引爆(具延時備炸及自毀功能)
製造: 中山科學研究院
衍生型: WSM110型
使用: 水面艦船佈放(1984~)

  20世紀60年代後期,臺灣“中科院”電子研究所(現改稱資訊通信研究所,又簡稱為“三所”)為研發水中兵器並進行測試,在台海軍左營軍港桃子園基地海邊,籌建一座實驗廠房,定名為“萬象館”。1976年“中科院”電子所成立水下科技組,即所謂“三所十六組”負責水下兵器研發,其研發重要基地就是“萬象館”,也是“中科院”唯一的水下科技研究專業單位,目前其研發設施及儀器已具備國際一流水準。
  台“中科院”的“萬象館”首項研發的水下武器系統就是磁感應水雷,也就是“萬象系列水雷(WSM)”。為了有效測試研發效果,“中科院”興建了臺灣第一座磁模擬室,以校正磁感應器。萬象水雷從1984年開始生產並部署以來,共有三代,型號包括可空投和在水面布放的柱型雷,水面艦艇布放的錐型雷,用於反登陸作戰灘頭淺水海域布放的淺水雷,適用於飛機、潛艇與水面艦船布放的沉底雷。
  萬象1型艦佈放椎型雷(WSM210),形狀為錐型,總重1400磅,裝藥重650磅高爆炸藥,引爆方式為磁性引爆,並具延時備炸及自毀功能。萬象1型空投用柱型雷(WSM110),形狀為柱型,總重1400磅,裝藥重650磅高爆炸藥,引爆方式為磁性引爆,並具延時備炸及自毀功能。萬象2型水雷則是較先進的複合感應水雷,也有淺水雷、沉底雷等型。
  2001年“中科院”曾主動對外表示,萬象3型火箭推動上升機動水雷已完成研發測評工作。這是“中科院”罕見地主動公佈水下武器系統的研發情形,也顯示“中科院”在水雷武器系統研發上已獲一定的進展。台海軍將領當時說,由“萬象”一、二代的磁感應、聲磁壓多重感應水雷,發展到第三代的火箭推送上升式機動水雷,這象徵台軍水下武器的研發技術,已取得極大突破,這將對未來台海海戰優劣態勢,產生重要影響。
http://www.zgjunshi.com/power/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172

臺灣海軍的水雷戰能力  □ 李玉榮 《現代軍事》 2006年第09期 
 
海上封鎖戰役中的水雷戰是指在海上封鎖作戰中使用水雷等武器對敵實施較大規模的海上封鎖和防止敵對我布雷,包括水雷作戰和反水雷作戰兩部分。臺灣由臺灣島及其附近的澎湖列島、釣魚島、蘭嶼、赤尾嶼、彭佳嶼、火燒島等島嶼組成,既容易受到布雷封鎖,又可通過布雷進行抗登陸作戰防禦,所以水雷戰對其具有重大意義。臺灣海軍認爲:未來一旦發生臺海戰事,攻方可能會采取海空封鎖、突擊外島和三棲攻臺的作戰模式,其中海上封鎖的最重要手段包括采取潛艦封鎖與航道布雷封鎖打擊,而水雷作戰應是海上封鎖作戰的重頭戲。未來臺灣海軍將爲爭奪臺島周邊50海裏制海權竭力發展消除布雷封鎖和反封鎖之封鎖布雷作戰能力。 布雷封鎖是破壞其維系經濟的海上交通線、港口、基地和航道的主要手段,有效地使用水雷是進行抗登陸作戰的重要措施。臺灣海軍近年來非常重視水雷戰兵力的建設和水雷戰裝備能力的建設,臺《國防報告》中曾稱,在制海作戰部分,“未來將建立三度空間的完整反封鎖能力、布雷能力和開放國際安全航道掃雷的水雷作戰能力。”水雷戰策略由“防禦布雷”逐漸轉變爲“攻勢布雷”,強調“抗登陸作戰無攻擊即無安全、無勝利”,“先機制敵,爭取主動,采取積極的攻勢行動,最好將敵殲于出發機場、港口或航渡途中”。
 
臺灣海軍水雷戰主戰裝備
 
臺灣海軍目前擁有的雷種包括錨雷、漂雷、沈底雷和附著水雷,品種超過10型,大部分水雷從美國進口,20世紀80年代後期,迫于政治的需要,臺方開始自行設計研究新型水雷。
迄今,臺灣擁有的庫存美制水雷有:MK6型觸線水雷、MK7型觸線漂雷、MKl0型錨雷、MKl3型沈底雷、MKl9型自動定深漂雷、MK25型沈底雷、MK36型沈底雷以及MK55型沈底雷。臺灣自制的有萬象系列水雷, “萬象”一型水雷爲非觸發式沈底雷,圓柱狀空投型水雷,最大布深達60米,以打擊水面艦艇爲主,裝藥爲TNT或HBX—3。“萬象”二型水雷也爲非觸發式沈底雷,平頂錐形,采用磁聲聯合引信,可艦布可空投,以抗登陸打擊登陸艦艇爲主。這兩型“萬象”水雷均具有延時備炸和自毀功能。還有一種“M89A2型磁性‘戚’雷,由蛙人使用,附著在艦體上,使用水深6—25米,裝TNT或C4炸藥,可設定起爆時間範圍15—360分鍾,起爆後,可在15毫米厚的鋼板上炸開直徑1.5米的大洞。2004年,臺灣宣稱“萬象”三型水雷取得重大技術突破,爲臺海軍目前最先進的水雷。總之,經過幾年的自主研發,臺灣海軍的水雷品種齊全,功能也得到了明顯提高,水雷戰能力有所增加。
但是臺灣海軍目前在水雷戰中使用的水雷大多還是美國貨,其中最新型的MK55也有近30年的曆史,雖然能夠有效地構成各種類型的水雷障礙,但是由于美國早已經淘汰了大多數水雷,臺灣除MK55型水雷外,其他水雷的零配件的供應很成問題,給作戰中的有效使用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臺灣注重布雷能力,尤其注重水面、水下聯合布雷的演練。目前臺灣海軍水面布雷力量以左營海軍基地192掃/布雷艦隊和1個水中爆破大隊爲主。衆所周知,掃雷艦艇一般都具有布雷能力,因此,掃雷艦也是布雷的利器。同時,“海龍”號、“海虎”號、“海獅”號、“海豹”號4艘潛艇以及“諾克斯”級護衛艦、“佩裏”級(“成功”級)護衛艦和即將引進的“基德”級驅逐艦也具備相當的布雷能力。臺軍空中布雷力量主要是以花蓮和左營的軍用航空站爲基地。其中9架MD—500反潛直升機、20架S—70C反潛直升機和24架S一2T反潛機是臺軍空中布雷的主要裝備。
在反水雷領域,臺灣完全依賴進口和技術引進,擁有一定的掃獵雷能力。現共有掃/獵雷艦12艘,均爲“永”字號,獵雷艦4艘,近海掃雷艦4艘,遠洋掃雷艦4艘,是獵/掃雷的主要戰力。還有1艘聯盟級“達觀”號(1601)的海洋測量船也具有對水雷的探測能力。
臺灣海軍水雷戰作戰目標
在未來海戰的反封鎖作戰中,臺灣海軍“以海制海”是重點,面對攻方針對臺島地勢而必然實施的潛艇和水雷封鎖兩種威脅,臺灣海軍加強了其掃雷作戰能力。
臺灣海軍方面認爲:在未來的反水雷封鎖作戰中,掃雷作戰主要在離海岸50海裏內進行,即在臺灣的主要港口和環島重點航線附近。爲此,臺灣海軍在未來的建設中將重點加強反水雷力量整建,在海上反封鎖中奪取制海權,達到“襲擊和摧毀對方用于封鎖的兵力、兵器,並以適當的攻勢行動牽制、消耗對方作戰能力,開辟和維護海上安全航線,伺機突破對方的封鎖”的作戰目標。籠統地來說,在未來臺海戰事中,臺軍希望得到重點建設的水雷戰部隊將能夠做到:通過快速、靈活地布放水雷來封鎖敵方港口,伏擊敵方艦艇,對敵封鎖和登陸的部隊、船只造成持續障礙和破壞,打亂敵方行動部署,及時掃清敵方布放的水雷,確保己方港口和海上航道的暢通,配合其他部隊實現既定目標,實施有效的反封鎖作戰。 

臺灣海軍水雷戰作戰基本原則
 
在臺灣海軍的新海戰戰略指導下,反封鎖作戰的水雷戰作戰基本原則可分爲布雷作戰和反水雷作戰兩個模塊。
布雷作戰強調攻勢和多手段
臺灣海軍的布雷作戰基本原則是:當判明具有一定程度的作戰征候時,臺灣海軍將派出一部分艦艇前往預計對方海上兵力將要通過的海域布設水雷,進行反封鎖作戰,設法在對方近海區的主要港口水雷和近岸航道附近,形成若幹雷區和零散泛遊水雷攔截線,以封閉對方重要港口和航道,阻斷對方海上交通線,打擊和遲滯對方海上攻擊編隊的行動。設置水雷障礙包括攻勢水雷障礙、防禦水雷障礙和機動水雷障礙等。在布雷方式上,臺軍將采取空中、水面、水下並舉的手段進行,飛機布雷快速,潛艇布雷隱蔽、水面艦艇布雷量大,還可以加上民船僞裝布雷,相互配合,以快速與隱蔽爲准,迅速組成一道海上封鎖線。
反水雷作戰確保主要港口和航線安全
臺灣海軍認爲,攻方可以從空中、水面和水下對臺布雷,而最可能的是從空中布雷,因此,臺灣海軍反水雷作戰基本原則是:除按防空襲部署盡早發現和及時攔截空中來襲飛機外,還必須建立對空防雷觀察網與報知系統,以便減少其艦艇的觸雷危險和盡快排除水雷。爲防止潛艇布雷,則采取在重要港口設置防潛障礙、水聲站,派出水面艦艇、反潛飛機在港口外進行反潛巡邏等措施。在掃雷方面上,正規的掃、獵雷部隊是清除水雷的主要兵力,但其兵力和裝備的數量有限,不能滿足反水雷作戰需要。所以,臺軍還強調,要組織民船使用簡易掃雷器材參加反水雷,以補充反水雷兵力的不足和提高清楚雷障的速度。
當前,臺軍反水雷兵力的主要掃雷區域爲左營、高雄、基隆、蘇澳、花蓮、
馬公等港口至環島航線的通道及到外海的航道,其反水雷作戰的指導思想是首先保證主要港口進出航道和近岸環島航線的安全,其它地方的水雷有能力則掃除,無能力則不管,環島航線的寬度可適當縮小,以減少反水雷作業量。
 
臺灣海軍的水雷戰主要戰術
 
水雷戰是利用水雷武器和反水雷裝備進行封鎖和反封鎖作戰的海戰樣式,包括布雷與反水雷。在反封鎖作戰中,水雷戰術運用的恰當與否直接影響著最終達到的水雷戰能力,所以,需要重點分析臺灣海軍在布雷和反水雷中所應用的戰術方法。
布雷戰術運用
臺灣海軍在布雷中大多會實施攻勢布雷和防禦布雷兩大戰術,臺灣海軍沒有專門的布雷艦艇,但是大多數艦艇、潛艇都有布雷能力,並具有空中布雷技術,如利用安裝在高性能飛機上的“蓋托”布雷系統進行空中布雷。在抗登陸作戰中實施“先制、反制”時,將會使用飛機、艦(潛)艇、機動船只等遠程運載工具實施攻勢布雷,針對對方海上兵力將要通過的海域布設水雷,重點布放在攻方近海區的主要港口水域和近岸航道附近,形成若幹雷區和零散水雷攔截線,試圖封鎖對方港口、登陸編隊艦船集結海域及通道,破壞對方進行登陸戰役的各項准備,以達到“戰略上持久,戰術上速決,以制空、制海爲首要”的攻勢防禦目的。運用的主要手段有:注重立體化布雷能力,采取空中、水面、水下並行的手段進行布雷。
在防禦布雷中,臺灣海軍將對可能被登陸的近岸海域的主要地段布設永久性或半永久性及臨時機動的水雷障礙,其中大部分采取戰前突擊布放和戰中機動設置。水雷障礙一般設置在距灘頭15—56千米海域,按設置層次分爲漂雷、錨雷和沈底雷,形成高、中、低三層障礙,由3列以上水雷組成雷陣,分列交錯布設,其間隔約是一個水雷的破壞半徑。
反水雷戰術運用
臺灣海軍未來戰場上反水雷體系將具有獵、掃、炸爲一體的反水雷作戰手段,“環境調查、制定計劃、重點部署”是其反水雷作戰的基本程序。
臺軍在平時就非常重視反水雷戰場准備,主要在己方近岸海域進行,包括對未來作戰海洋環境資料的收集,以便根據這些資料來分析,判斷對方可能布設的水雷種類、掃雷時的漏掃程度和對聲納探雷的影響等,這些任務主要由“達觀”級遠洋測量船來完成,通常在主要的航道、港口附近及海上交通線等易被封鎖的海域進行海洋環境資料的收集,制成數字式海底地圖,以供反水雷作戰使用。
在反水雷作業前,通過機載獵雷系統、艦載獵雷系統,對港口、航道及海上交通線等可疑雷區進行水雷偵察,探明雷區位置、水雷的種類,根據水雷的種類及掃雷海區的特點,合理選擇掃雷兵力和掃雷裝備,制定掃雷計劃,增強其反水雷作戰的針對性、可靠性、提高其反水雷作戰的速度,這將有利于戰時在水雷危險區中搜尋推薦航線,避開水雷的危險,從而減輕反水雷兵力的作戰強度。
重點部署就是將反水雷能力強、速度快、效率高的兵力部署在受水雷封鎖威脅嚴重且又需要緊急開辟航道的港口、交通線所在的海域。臺軍認爲,臺海軍的主要兵力戰時都將疏散在高雄、基隆、花蓮、蘇澳、左營和馬公等港口,並且所需求的絕大部分物資由這些港口承擔,如果這些港口和海上交通線一旦被對方水雷封鎖,其海軍戰鬥力的發揮和島內的物資供給將受到嚴重制約,戰爭潛力將大大降低。所以臺軍戰時部署反水雷兵力時,會將掃雷直升機、遠洋掃雷艦和獵雷艦的大部分兵力重點部署在基隆、花蓮、蘇澳等東北部港口以及與上述港口相連的海上交通線上,以確保重點海域對掃雷兵力的需求。
 
臺灣海軍水雷戰作戰能力評估
 
掃布雷裝備落後,裝備保障能力弱臺灣海軍目前的掃/獵雷裝備,主要有12艘艦艇。其中“進取”級是上世紀90年代從美國采購的,由美國在上世紀50年代初設計,在移交給臺灣前,美軍對其陳舊的設備進行了改裝,配備了美國較先進的掃雷裝置,包括SPS—53L對海搜索雷達(探測距離60千米)、AN—SQQ可變深度探雷聲呐、AN—SLQ,37複合感應(磁+聲)掃雷系統、SLQ—38系雷索切割裝具,以及12.7毫米機槍、SSR-1作戰情報系統和OE—82衛星通信天線等。聲呐的最遠探測距離爲1646米,最大探測深度達100米左右。雖然配備了比較先進的設備,但是整體來說,該艦自動化程度較差,未能配備水下遙控掃雷裝具,在進行掃雷作業時必須由人工釋放和回收掃雷具,有時還必須由潛水員親自處理和摧毀所發現的水雷,不僅降低了掃雷的效率,也增加了人員受傷害的危險性。就目前現有裝備,擁有獵雷能力的僅有“永豐”級4艘艇,但是老舊的“木殼永”僅僅具有掃除淺水錨雷及低水平聲磁引信沈底雷的能力,艦齡超長,作戰能力十分有限。
裝備性能和保障能力弱雖然美國可能會不時對臺軍售,但售臺武器裝備多是到了有新一代産品替代後,才將舊武器裝備售臺。反水雷裝備也是如此,如美國新的“鶚”級獵/掃雷艇服役後才將老舊的“進取”級賣給臺灣。所以,一般而言,臺灣只能得到美國舊的掃雷艦艇及其他掃雷裝備。雖然臺灣有能力對購進的艦艇進行現代化改裝,但是出于對軍費支出和本島現有技術的考慮,臺軍現有掃布雷艦艇的性能無疑還很落後。此外,由于裝備多爲美國逐漸淘汰,艦艇在平時和戰時的零部件供給和技術引進都存在一定困難,形成不容忽視的裝備保障問題。
布雷手段多樣化,攻勢布雷難以實現布雷時,臺灣海軍將采取空中、水面、水下並行的手段進行,飛機布雷快速、艦艇布雷隱蔽、水面艦艇布雷量大,再加上戰前民船僞裝布雷,相互配合,以快速和隱蔽爲准,迅速組成一道海上封鎖線。臺灣海軍的M56直升機可執行機動布雷,可在水深165米以上布設漂雷、錨雷和沈底雷,按漂雷間隔50~100米,錨雷間隔9~120米,沈低雷100~400米來計,該機一次可布設1.6平方千米的雷陣場。此外,臺海軍還可能使用海軍水下爆破小分隊從外島或海域中線以西的海域潛遊至對方海岸,實施定時布雷爆破,破壞攻方運載工具。由此可見,臺灣海軍擁有一定的布雷能力。但是戰時,臺軍要順利實施攻勢布雷,還存在很大的困難,一是臺灣海軍實施飛機布雷目標太大,布雷海域有限,二是到對方近海岸布雷目標明顯,三是臺灣海軍沒有專門用于布雷的艦艇。另外,如果對方海軍裝備有數量龐大的掃雷艦艇,其中包括掃雷距離達數千米的新一代以遙控方式進行聲、磁掃雷的艦艇,則不難將臺海軍的布雷鏟除。所以,臺灣海軍提出的以布設攻勢水雷障礙爲主的布雷目標只是一個泡影,其攻勢布雷難以實現。
遠洋反水雷能力薄弱,專業反水霄封鎖兵力不足 目前世界上用于水上、水下封鎖的水雷主要是錨雷和沈底雷,反水雷作戰已經出現新一代的機載快速反水雷技術。但是,至今臺灣海軍沒有直升機反水雷能力,仍舊采用“搜索並摧毀”的老式艦艇掃雷方式。未來,隨著新型掃雷艦/機的裝備和更新換代,臺灣海軍的反水雷裝備質量會有明顯提高,基本能夠擔負在重要港口和近岸的掃雷任務,但是距離本島太近,在未來臺海戰事中,對先進潛艇的布雷沒有更多的有效防禦措施。
臺灣海軍的水中爆破大隊是臺海軍的特種部隊,具有三棲作戰能力。該大隊下設爆破中隊和械彈處理中隊,主要任務是實施所謂的“敵後偵搜、滲透與破壞的突擊行動”。在處理水中作業時,爆破大隊一方面會滲透到“敵區”或戰區水域清除水路水雷,支援登陸作戰部隊在無水雷威脅的情況下能搶灘登陸作戰,另一方面,也會排除其港區、基地及航道的水下障礙,保證水面戰艦的安全出入。
臺灣海軍司令稱:“在近岸防衛方面則是維持港口暢通和近岸水域安全,主要以水雷反制爲目標,由掃、獵雷艦結合‘錦江’級近岸巡邏艇執行任務”。從目前臺灣海軍的掃雷能力來看,其反水雷艦艇實際出動強度只有8—9艘,通常清掃一個重要港口至開闊海域300—500米寬的安全航道,需要4~6艘反水雷艦艇,不少于2天時間,因此,臺灣反水雷兵力僅僅能夠勉強擔負兩個主要港口或近岸水域的掃雷任務,對大規模、全面性的布雷封鎖其掃雷能力力不從心,難以滿足未來反封鎖作戰需要,特別是對先進潛艇的布雷封鎖,並無更多防禦措施,其反潛水雷作戰仍是臺灣海軍反封鎖作戰中最弱的一個環節。
總之,雖然臺灣海軍目前正在加緊研制新型水雷,不斷更新掃雷裝備,也先後購買了部分具有80年代水平掃雷艇、遠洋掃雷艦,掃/布雷作戰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對海上作戰行動可能構成一定的影響,但是,掃雷能力依然是臺灣海軍整個海戰體系中的最弱環節,僅能夠勉強保障兩個重要港口的掃雷任務,很難滿足未來反封鎖作戰的需要。
http://qkzz.net/magazine/1013-9214/2006/09/413464_4.htm
 
另參本館:台軍掃雷與水雷 中國佈、掃雷艦 解放軍自航式水雷 共軍水雷戰能力
阿楨 2023-02-27 08:36:52

中國需要研發先進水雷 2023-02-24

2023-01-23,澳稱,正在加速訂購1000枚歐洲智慧水雷,能區分軍民目標,並可遠端啟停,容許友好艦船安全通過。2022年12月報導臺也試圖訂購智慧水雷,但美拒絕。
水雷的的毀傷效果也隨著技術進步而大大提高了。傳統錨雷依靠碰炸,這早過時了。沉底雷依靠磁性或音響引爆,已比觸發的錨雷難掃了。現代電子技術不難做到磁性、音響、水壓複合引信。另外,錨雷和沉底雷的殺傷範圍有限,水雷作為載具,用自導魚雷可以降低佈雷密度,既大增控制範圍,又增加掃雷難度。遠端控制啟停其實不難做到,水雷定期上浮通信浮標,接受衛星指令,不難做到。敵我識別也能用遙控啟停來解決。
Mk 54魚雷90萬美元,在水下滑翔機基礎上改裝水雷,假定150萬美元,低於戰斧Block V巡航導彈的200萬美元。2003年入侵伊拉克,美軍發射了802枚戰斧,對付日本,1000枚巡航導彈肯定不夠。但1000枚水魚雷就可把橫濱、名古屋、長崎、神戶等主要港口封鎖得很死。還可以超遠端部署到關島、夏威夷。

阿楨 2022-11-16 09:20:59

中國無人水面載具

  瞭望者二號無人艇
2018年5月下旬,廣東省軍民融合企業雲洲智能在中國南海進行了6艘瞭望者二號無人艇「多艇協同」技術測試,導彈成功命中目標。艇長7.5m,寬2.7m,排水量3.7噸,最大航速45節,航速22節時續航310海裡,能在4級海況以內作業,搭載光電和雷達系統,艇艏裝置一座四聯裝導彈發射器,採用光電成像制導,最大射程5km。
  JARI-USV無人艇水面載具
中船重工2018年4月在阿布達比國際防衛展(IDEX 2018)首展JARI-USV,長15m,寬4.8m,深2m,吃水0.2m,排水量20噸,裝備兩部1200馬力柴油主機,最大航速42節(78km/hr),最大續航力500海裡, 4級內正常作戰,5級內高速航行,6級內正常航行,能自主作業12小時。裝備多功能主動相位陣列雷達、整合光電傳感器、導航雷達、通信天線、衛星通信天線、旋轉式探照燈以及多種武器系統。武裝方面,裝備結合了30mm機砲以及雷射導引火箭莢艙的遙控武器站,以及兩個四聯短程防空飛彈裝垂直發射器,載具兩側各裝一座324mm魚雷發射器。能單獨運作,或群集多艘組織群蜂(swarm)攻勢。能根據需求,配置不同的武器和傳感器模塊,執行海上巡邏、反恐、戰區偵察、反潛、搜救、海洋環境測量等多種軍事和非軍事任務。

速度快 火力猛,中國無人艦艇上都有哪些黑科技打破世界紀錄

  (一)世界最快無人艇,火力還可以很兇猛
  「天行一號」,長12.2米,滿載排水量7.5噸,配有油電混合動力系統,最大航程1000公里,最高航速超過50節。裝備ORW-1遙控武器站,備一挺12.7毫米口徑的88式重機槍(可換裝14.5毫米艦載機槍)。
  (三)世界最大無人船試驗場在中國珠海
  一期測試場為21.6平方公里、二期為750平方公里,可容納10萬噸級,為未來研製更大噸位的無人貨船,提供充分的保障。「筋斗雲」號無人貨船2019-12-15在珠海東首航,船長13.2公尺,採用電力推進系統及數位化控制。
https://www.getit01.com/p20180707408652836/

阿楨 2022-11-16 09:16:57

中國積極發展無人水下載具(UUV),台灣能否跟進反制? 2021-07-30 王臻明

美國2019年訂購四艘殺人鯨(Orca)無人潛艇,長超15公尺,屬於超大型無人水下載具(XLUUV)。中國則在2019年建國70週年大閱兵,展出HSU001無人潛艇,長超五公尺。
從軍用的大型HSU001無人潛艇,到海翼這種外型類似魚雷的小型無動力水下滑翔機,中國近幾年推出過許多款無人水下載具——蒐集洋流資料、繪製海底地形圖,戰時擔任偵察、哨戒工作,甚至負責佯攻、牽制任務。
台灣也傳出「慧龍專案」五年編列36億6830萬元,進行國造無人水下載具的研發。台灣好不容易踏出潛艦國造,更應全力發展無人水下載具,台灣目前掌握的技術,不必妄自菲薄。
  回應
綠腦有嘴砲,不怕!

中國海軍新型無人掃雷艇曝光 2021-05-10 軍迷天下

如東艦是一艘獵掃雷艦,由母艦和子艇組成,母艦負責獵雷,子艇負責掃雷。無人掃雷艇航行在母艦周圍,能夠在母艦無法進入的狹窄航道中靈活機動。
  回應
為臺美準備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bA3pfLS99c

中美海上無人艦交鋒! 中國首艘百噸級無人艇自主航行 2022-06-09 新頭殼

中國首艘全國產化百噸級無人艇2022-06-0在浙江舟山市周邊海域順利完成自主航行試驗,採用三體船型,排水量約200噸,最大航速20餘節(約時速37公里),可於6級海況安全航行,技術甚至領先世界水準。
中國軍事評論員宋忠平指出,中國在無人艇領域深耕多年,在過去就有多款無人艇投入搶險救災、河道執法等任務,不過噸位較小,任務和勘用場景也較有限,國外僅美國擁有超百噸的無人艇「海上獵手」。宋表示,無人艇要發揮優秀效能,就如同無人機,更重要的是背後的體系作戰能力,要具備人工智慧、通訊等基礎科學實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STMAncCwMY
  相關新聞
中國首艘無人系統母艦下水!可搭載50多架無人機,開創世界先河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OQJ-ysXx2c&t=213s
中國首艘智慧無人科考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LXvi872FDM
美國戰爭地帶專欄7月9日認為中國無人潛艇10年前已實戰,美沒類似武器 2021-07-26 傅前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y8pXlF1s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