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14 06:06:53阿楨

台軍將有P-3C反潛機

中国解放军装备的自用型空警200预警机
以運8爲平臺的平衡木相控陣雷達預警機 空警-200
瑞典預警機
中国Y-8F-600预警机原型机亮相巴基斯坦(图)
最新的Y一8F一600预警机原型机在巴基斯坦亮相

解放军电子干扰机装备东北部队已形成战力(图)

運-8電子戰機,其機首兩側鼓包可能是用于對地面方向的電子作戰

KZ800電子情報機模型: KZ800由多人操作,頻率覆蓋範圍是1-18G赫茲,主要用來探測、分析、識別與定位與防空網絡以及火炮、導彈火控系統聯結的地基、艦載雷達。
简氏防务称解放军已装备数款新型电子战机(图)
高新2號
图文:海军使用的运-8目标指示机

海軍運-8目標指示機

中国国产新型反潜机高新6号成群曝光

中國反潛機高新6號2013-1-4成群曝光,與美國P-3C反潛巡邏機的比較:1、高新6號最大巡航速度、一般巡航速度、最大起飛重量都與P-3C相當,僅最大航程不如P-3C。2、高新6號采用先進的大後掠角6葉渦槳引擎,功率達5200匹馬力,具備航速快、省油、穩定的特點,且可在野戰機場起飛。3、高新6號裝有大陸自制的自衛預警系統及空對空導彈,自衛能力和P-3C相當。4、高新6號機首下方設有大型雷達罩,配置可360度環視海面的搜索雷達,能有效探測潛艇的通氣管、潛望鏡、浮標等;P-3C在相同的位置只安裝照相機,探測距離和範圍不及高新6號;5、高新6號的顯著特征是尾部頗長的磁異探測儀,明顯比P-3C長出不少,證明探測能力更強。6、高新6號可攜帶100枚聲納浮標,可布署成更大範圍的聲納網,大幅提高探測潛艇的能力和精度。相較之下,P-3C僅能裝備48枚聲納。綜合上述特征,高新6號無論在平臺設計、電子設備、偵察手段及現代化程度,均高于P-3C。 聯合早報的報道還稱,高新6號可搭載超過10名乘員,包括駕駛員、雷達員、聲納員、搜潛員,以及技術分析、聲納吊放、武器操縱等人員,形成集偵察、分析、攻擊于一身的反潛體系。據說,高新6號可在20年內,使大陸的反潛技術領先周邊國家,其監控範圍可覆蓋至第2島鏈。報道指出,大陸研制的高新戰機從1至6號,各有用途,包括預警、反潛、偵察及導引導彈。在反潛方面,高新6號屬最先進機種。

世界各国主要远程反潜机性能对比

P-3C反潛機投放聲呐浮標

P-3C反潛機發射火焰干擾彈

已经更换为日本海上自卫队涂装的P-1反潜机。

已經更換爲日本海上自衛隊塗裝的P-1反潛機。
波音737美國EP-8偵察機
中國空軍波音737偵察機
  
台購P-3C反潛機 將具攻陸能力

【大紀元6月2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許紹軒╱臺北報導〕台灣海軍計畫籌購十二架P-3C反潛機,反潛機除了攜帶MK46空投輕型魚雷之外,軍方高層官員透 露,台灣也計畫向美方採購改裝套件,讓P-3C能夠將艦用型的RGM-84D反艦魚叉飛彈改為空射魚叉飛彈,由於美軍P-3C曾經掛載魚叉族系的AGM- 84E/SLAM攻陸飛彈執行任務,引發外界好奇台灣這次軍售案是否也包含此項裝備。
  軍方人士指出,倘若反潛機配備SLAM攻陸飛彈,挾其驚人航程,對共軍東海艦隊的大部分港口造成極大的威脅,反潛機也將從消極防禦武器變成具積極意義反制力量。
  熟悉軍購作業的將領不願說明,僅表示,問題太過敏感不便多談,還是給外界保留一些想像空間;不同於前者的低調,軍方另外明快否認反潛機購案將「偷渡」二架EP-3電戰機的傳聞,指出電戰設備涉及美國核心機密,絕對不可能。
  魚叉反艦飛彈的衍生族系非常完整,從最早的艦射型到空射型甚至潛射型都相當完備,軍購案一旦通過,台灣也將擁有整套完整的反艦型魚叉飛彈。美軍對魚叉飛彈 歷經多次研改開發,除了單純的反艦任務之外,亦衍生出攻陸飛彈,也就是著名的AGM-84E/SLAM(Stand-OffLand Attack Missile),也就是攻陸飛彈,專責打擊港口高價值陸地目標與泊港艦艇。
 
臺軍將服役首架翻新P-3C反潛機 計劃裝備12架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2010年12月27日報道 據中國臺北的《中國時報》12月26日報道,明年首架翻新的P-3C(總共12架)海上巡邏飛機將進入臺灣“軍方”服役。2007年美國同意向臺灣出售翻新的P-3C飛機,包括3架不能飛行的備份機。
  報道引用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軍方”人士稱:臺灣‘海軍’引進P-3C飛機,將提高臺灣‘反潛機隊’10倍的反潛範圍。”但臺灣“軍方”拒絕對此發表評論。臺灣的整個P-3C機隊將耗資19.6億美元,以取代日趨老舊的S-2T反潛飛機。
http://mil.news.sina.com.cn/2011-01-02/0911626516.html

P-3C反潛機資料大全

P-3C是美國洛克希德公司在民用客機的基礎上改進的反潛飛機,綽號為“獵戶”。“獵戶”誕生至今已經40年 了。儘管已是一員老將,但是在海灣戰爭中,它還是披掛上陣,為多國部隊提供了大量的情報。自第一架“獵戶”誕生到現在,它已經過多次改進。其核心設備是一 台電子電腦。它指揮著飛機上的所有電子設備,包括通信導航系統、資料傳輸系統、敵我識別系統、電子對抗系統、反潛探測系統等等。可以說,“獵戶”就是一 架巨大的電子飛行平臺。
“獵戶”在執行獵潛任務時高度低,速度較慢,容易遭到敵方艦船的攻擊。為了提高海上生存能力,它可以借助聲納浮標在高空監控。機上的聲納員可借助聲納浮標傳回來的訊號判別在海中潛艇的方位及型號。“獵戶”可以在空中進行長時間的飛行。它的最大活動半徑達3835千米。
“獵戶”有10個武器掛架,可以攜載魚雷、水雷、深水炸彈等多種武器。機翼下還可以掛兩枚空對空導彈、“魚叉”反艦導彈等。這些武器足以對付水下的潛艇。
性能資料
主要用途反潛戰或對陸地和海面目標進行打擊
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航空系統公司(日本川崎重工可按許可證限量生產)
採購單價3600萬美元
動力裝置4台阿裏森公司T-65-A-14渦輪螺旋漿發動機(每台4900軸馬力)
機長35.57米
翼展30.36米
機高10.27米
重量最大起飛重量63噸
航速最大航速745公里每小時;巡航速度644公里/小時
升限8625.84米
航程最大任務航程4410公里
機組11人
武器9噸掛載,包括:
AGM-84D魚叉巡航導彈
AGM-84E斯拉姆導彈
AGM65小牛空對地導彈
MK46/50魚雷
火箭彈、水雷、深水炸彈和特種武器
部署時間 1959年11月首飛;1962年8月P-3A交付使用;1969年8月P-3C交付使用
美國布希政府2001年4月24日知會國會,同意出售臺灣12架P-3C獵戶座反潛偵察機(P-3Orion),單價3600萬美元。這是一種陸基遠端反潛偵察機,配備有先進的聲納浮標、磁性偵測儀、航電系統和武器,滯空時間長達12小時,堪稱最可怕的潛艇殺手。
這12架P--3C獵戶座式反潛飛機應該是美國對台軍售清單中真正具有高度戰術價值的。2001年4月1日在南海上空撞毀中國殲八戰機的EP-3偵察機,就是P-3C反潛機的衍生型。
  全球最先進固定翼反潛偵察機
反潛戰在美國海軍的海上作戰中佔有極為重要的位置。冷戰結束以後,美海軍的海上戰略進行了重大調整,將主戰場由遠洋轉變為沿海地帶,從而對其反潛作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海軍的反潛平臺由空中、水面和水下三大部分構成。其中,P-3系列反潛機是空中反潛的主力軍。
P-3C偵察機由美國洛克希德馬汀公司研發製造,雖然P-3A反潛機早在1962年即已服役,但在歷經多項改進之後,P-3C反潛機至今仍是全球最先進的固定翼反潛偵察機。
以最先進的P-3CUpdateIIIAIP為例,機上配備有全球定位系統、AN/APS-137B(V)5搜索雷達、AN/AVX-1光電感測系統、AN/AAS-36A紅外線偵測系統、過濾聲納信號的AN/UYS-1(V)先進信號處理系統、以及CP-2044電腦。機上還可攜帶多達9噸的Mk46/50魚雷、深水炸彈、水雷、火箭、兩枚魚叉導彈、兩枚小牛飛彈和87個聲納浮標。
  P-3C偵察機數據
除了反潛任務之外,P-3C偵察機的先進偵測系統和資料處理傳輸能力,使其能夠有效執行海上監測和巡邏工作。
P-3C反潛機可以單獨作業,也可支援水面艦隊作戰。在北約封鎖南斯拉夫的行動中,P-3C反潛機除了提供即時的監測資料外,還發射了十四枚陸攻型魚叉導彈(SLAM),充分展現P-3C反潛機的多用途戰力。
P-3C反潛機翼展30.37米,全長35.61米,全高10.27米,巡航速度328節,最大作戰半徑2380海裏,發動機是採用AllisonT56-A-14渦輪發動機,搭載機員為11人,最大起飛重量14.2萬磅。
該機可以根據不同的客戶要求,例如航母戰鬥群或兩栖攻擊部隊的要求,攜帶“魚叉”反艦導彈、MK-50魚雷或MK-60水雷。其編制為:每一個航空中隊包括9架飛機,由60名軍官和250名士兵,而每架飛機的乘員則是2名軍官和9名士兵。每個中隊在海外值勤6個月後輪換回國。
P-3反潛機共有三個主要的型號,P-3A、P-3B和P-3C,目前在美國海軍中僅有P-3C還在服役。該機在其數十年的服役期中,通過不斷地改進,採用先進的航空電子和電腦軟硬體,持續地提高其作戰能力,“奧利安”已經成為陸基海上巡邏和反潛飛機的最高標準。目前,有238架P-3C在美國海軍服役,另外還有大約212架“奧利安”在12個國家服役。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一共生產了649架,日本川崎重工按許可證生產了101架P-3C。蘇聯解體後,美國海軍從1991開始,解散了15個現役和預備役的P-3中隊,僅保留了13個現役和9個預備役中隊。
1990年4月,美海軍接收了第50架也是最後一架P-3C改進Ⅲ型“獵戶座”岸基海上巡邏機。該型機引入了IBM公司的AN/UYS-1型“變幻海神”聲學處理器、新型的AN/ARR-78聲納浮標信號接收機,使其反潛戰能力得到了提高。
從1994年起,美海軍開始對現役的約267架P-3C進行延長服役期的改進。另外,美海軍已計畫從2002年起,對P-3C進行進一步改進,主要內容是引入改進型增程回聲測距/機載主動接收器(IEER/ADAR)系統、先進的磁異探測儀(MAD)及先進的潛望鏡探測雷達。經此改進後,P-3C將明顯增強在淺水區及沿海海域的反潛戰能力,並將至少服役至2015年。
全球15個國家裝備P-3系列反潛機
目前(2001年年底)使用各型P-3系列反潛機的國家共有15國,包括美國、日本、挪威、荷蘭、西班牙、紐西蘭、澳洲和加拿大等。此外,美國和日本也將P-3反潛機改裝為電子情報機。
其他國家或地區從美國獲得P-3反潛機,均是從美國海軍退役的157架P-3A和144架P-3B中,選擇後期生產的機型來補充他們的需要。該處位於亞利桑那州大衛斯-蒙贊空軍基地的的美國空軍宇航維修和再生中心(AMARC)長期儲存的飛機中,有70架P-3A/B只要通過整新就可以重新服役。
其中,澳大利亞空軍有18架P-3C。另外,該國在1998年購買4架P-3B和3架改裝成TAP-3用於機組培訓和乘客運輸,另外還要購買1架拆卸後用於提供備件。
新西蘭空軍有6架P-3K“奧利安”MPA,這些飛機從1966年開始使用至今。1994/1995年開始對機體進行結構修理和腐蝕修復。該國的P-3主要用於監視和反潛,沒有反水面作戰和搭載反艦導彈的要求。
韓國有8架P-3C。挪威空軍有4架用於反潛的P-3C-III。
加拿大空軍有18架CP-140(P-3C)反潛衍生型和3架僅用於監視的CP-140A。
西班牙空軍有2架P-3A和5架後期型的P-3B。葡萄牙擁有6架P-3P。荷蘭海軍和英國海軍也裝備有多架此型飛機。(新華網)
http://www.huaxia.com/zt/js/04-112/2004/00273682.html
 
美軍P-8A“海神”反潛機:P-3C的接班人 
 
    P-8研發的歷史背景  
    美國海軍海上巡邏機群是一支十分強大的海上作戰力量。盡管歷史上幾經縮編,直到十多年前,它還擁有37個巡邏機中隊(包括17個後備中隊)。
    但隨著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原先令人生畏的蘇聯核潛艇群因經濟和軍事原因大幅縮水,美海軍的海上巡邏機數量也隨之不斷被削減。今天,美海軍的巡邏機只有20個中隊的規模,並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內進一步縮減。
    在40年的服役時間裏,盡管P一3家族完成了美海軍賦予的許多任務,但進入上世紀90年代,美國巡邏機主力P-3C“奧利安”中大部分已接近服役壽限——美海軍最後一架P-3C是1990年4月交付的,也就是說最新的一架P-3也已經在美海軍中服役了14年之久。
    由于機身老化嚴重,從2003年開始,首批P-3C開始退役,這一過程將持續到2005年,估計在未來2-3年內,將有近80架P-3C要提早或非正常“退休”。屆時,美海軍的P-3C擁有量將降至150架。
    盡管剩下的P-3C經過改進後仍具很強的作戰能力,並且經過中期延壽計劃(SLEP)後,仍將在一線服役到2020年,但海上偵察任務無論對機組人員還是飛機來說都是一項極為嚴的考驗,加上逐年增長的陸上偵察任務使日益老化的機身不堪重負,這位特殊的“冷戰老兵”肯定不會永遠堅持“走”下去,該是“新人”出場的時候了。
    上世紀90年代末,美海軍啟動了MMA研究計劃。MMA是英文Multi-mission Maritime Aircraft開頭三個字母的縮寫,意為“多任務海上巡邏機”。
    2000年中期,美海軍完成了MMA概念研究報告。從2000年中期至2002年,多家軍火商提交了他們的設計構想。波音公司最終贏得了合同。
    MMA的最終購買量將達到110架,波音737一MMA的編號有可能是P-8,除了留作訓練用機和庫存備份,最終可用于戰備部署的將略超過100架。 
  P-8的主要武器:MK54反潛魚雷  
    就反潛作戰而言,P-8最主要的武器為MK54反潛魚雷。
    該魚雷代表了輕型空投反潛魚雷的最高技術水平。
    冷戰結束預示了反潛作戰環境的根本變化,今後的威脅主要來自在水聲條件惡劣的淺水近岸活動的安靜型潛艇。反潛環境的變化就要求魚雷技術作相應的改變,增加對付先進的安靜型潛艇的能力。把以往強調深水作戰能力為主轉變為淺水作戰能力為主,已是當前反潛魚雷的發展趨勢。
    美國MK54輕型混合魚雷就是適應這一形勢而發展的,它實質上是一種拼湊方案,其目的是利用現有的魚雷技術和採購一些現成的商用成品部件,研制一型成本低,適合在淺水中攻擊常規潛艇的輕型魚雷。
    這種不尋常的舉措不僅節省了大量的資金,而且縮短了把新武器投入戰場的時間。預計該雷的研制、試驗和鑒定費用大約為1億美元,是研制一型全新魚雷費用的十分之一。
    MK54魚雷最初打算2001年裝備,但由于資金短缺,推遲了2年,現在計劃2003年服役。MK54魚雷從1995年立項到2003年服役,8年的時間比MK50魚雷的研制時間的一半還少。
    K54魚雷採用MK50魚雷的頂段、MK46魚雷的戰鬥部和後段、MK48ADCAP魚雷的變速控制閥,並採用了新型商用成品的電子部件以及MK50魚雷用Ada語言編程的軟件。 
    MK54魚雷的戰術技術性能 
    長度 2.71米(艦載)
    2.79米(直升機載)
    2.88米(固定翼機載)
    直徑 324毫米
    戰雷重量 275千克(艦載)
    285千克(直升機載)
    292千克(固定翼機載)
    操雷重量 255.8千克(艦載)
    速度 28/36/43節
    航程 >15000米
    聲自導探測距離>914米  
    MK54魚雷推進係統是把性能可靠的MK46魚雷推進係統與MK48ADCAP和MK50魚雷的推進係統有關的先進硬件技術結合起來,使雷在整個航行深度範圍和速度範圍內都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變速能力。
    MK54魚雷基本上是採用MK46魚雷的推進係統,主要改進包括:加強了推進係統快速啟動與武器控制回收能力,使其能在很淺的水中進行發射和操雷的回收;附加艙內裝有MK48ADCAP魚雷的變速控制閥,以適應魚雷的變速要求;還裝有MK50魚雷雙繞組電源電機、熱電機和安全互鎖壓力開關。
    MK54魚雷採用了MK46型魚雷的戰鬥部。該戰鬥部採用鋁制殼體,內裝有44.6千克的PBXN-103炸藥、引爆裝置、電纜、感應線圈、磁組件和液壓部件。該戰鬥部的破壞威力足以對付潛艇目標。該戰鬥部可靠性大于99%,在美國軍艦、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平臺上使用了27年以上,沒有出現大的安全事故。  
    P8A的"磁異探測"係統   
    2005年7月加拿大CAE公司從波音公司獲得一份價值500萬美元的合同,為美海軍P-8A多用途海上飛機(MMA)提供先進一體化"磁異探測"(MAD)係統。 CAE的磁異探測係統將集成到P-8A的任務係統中,用于反潛戰。
    該磁異探測係統將通過確定地球磁場中的磁力變化或反常現象(可能由潛艇造成),提供對水下目標的搜索、探測、定位和確認能力。
    P8A進行的飛行測試
    波音公司是P-8A飛機的主合同商,該飛機將以波音公司的下一代737平臺為基礎。這次CAE公司獲得的合同涉及5架P-8A飛機。而美國海軍計劃在未來十年採購108架波音P-8A飛機。
    2005年波音公司官員6月2日稱,該公司計劃修改P-8A多任務海上飛機(MMA)的翼尖設計,以利于改善飛機在惡劣條件下,特別是結冰條件下的飛行性能。
    P-8A飛機原來採用的翼尖的形狀是向上彎曲,目前設計人員計劃改成斜削式也即後削式翼尖。因為從整體上看,斜削式翼尖與機翼其他部分處于一個平面,更有利于使翼尖上的冰及時融化。
    據波音MMA項目業務開發主任提姆?諾加特表示,P-8A飛機的飛行高度主要是低空(15000英尺,4570米),結冰是主要的惡劣條件,所以在飛機的設計中一定要將結冰問題作為主要考慮因素。
    2005年9月12日報道,盡管P-8A多任務海上飛機項目處于係統發展與演示階段的初期,但是該項目正在繼續確立採辦項目的標準。目前該項目最關鍵的一個領域可能是飛機的生存性。
    負責對P-8A進行實彈射擊試驗的美海軍空戰中心武器部武器生存性試驗室的官員西爾維婭?森說:"遭受射擊是飛機發生災難性事故的一個主要原因,在P-8A項目中我們很早就展開了實彈射擊試驗,其結果將對飛機設計產生積極影響。"
    由海軍空戰中心和波音公司工程師組成的小組一道實施了實彈射擊試驗與評估(LFT&E)戰略,目的是在達到國會提出的LFT&E要求的同時減少飛機的弱點,增強飛機的生存能力。
    P-8A的初步滅火試驗已于今年4月在武器生存性試驗室進行,試驗結果目前仍然保密。波音公司同幾家供應商正在利用從初步試驗中得到的數據發展一種更有效的滅火係統。該係統的發展與驗證試驗已于8月開始,並將一直進行到2009年,全尺寸的實彈射擊試驗將于2011年利用一架P-8A靜力試驗飛機進行。 
   P-8A的雷達  
    2006年6月,美海軍對雷聲公司為P-8A多任務海上飛機(MMA)研制的新型海上監視雷達採用最新命名——AN/APY-10。
    新命名的產生緣于該雷達係統的重大改變。雖然APY-10雷達具備海軍AN/APS-137海上監視雷達的全部功能,但雷聲公司空間與機載係統部認為由于P-8A雷達的重要變化需要採用新的命名。
    APY-10雷達能夠彩顯天氣信息,並在“邊掃描邊跟蹤”和目標探測模式等方面提供更強大的能力,可被P-8A導彈控制和顯示係統全程在線引導。
    此外,和APS-137雷達相比,APY-10雷達尺寸更小、亮度更高。
    “APY-10雷達代表著先進的技術,並為P-8A、 波音公司和海軍用戶帶來了更強的使命任務能力,”P-8A雷達項目總工程師克雷格?揚認為,“當然APS-137雷達以其強大的探測和成像能力,使得其命名在海軍和國際海上監視團體中得到了認可。但是,相對于老的命名法,APY-10雷達有了更多創新。”
     美國軍事裝備由美國防部根據“聯合電子型號名稱係統”(JETDS)進行命名,裝備名稱可體現應用的平臺和該係統的能力。AN/像其他裝備一樣表示空、海軍,APY-10可如下解釋: A——表示安裝在有人駕駛飛機上的裝備。 P——表示裝備為雷達。 Y——表示監視(搜索、探測和多目標跟蹤)和控制(火力和空中),而APS-137雷達中的“S”表示探測(距離和方位)、搜索。該字母(第三個字母)表示的是該型裝備的功能,從“S”到“Y”反映了P-8A雷達使命任務的擴展。 10——表示海軍提供該型設備的型號係列。  
  P-8I:P-8A的出口型  
    P-8I是P-8A的一種出口型。P-8A計劃的項目主管裏克?巴克介紹說,P-8A採用的是全開放式設計,其機體結構和機載係統的升級非常容易。
    得知印度有意購買,波音公司為印度開出了非常優惠的條件:如果印度採購P-8I,印度公司可以全程參與該機的研制工作,從飛機的設計階段一直到飛行測試。此外,波音公司還表示可以向印度打包銷售P-8I和“楔尾”預警機。印度海軍採購了P-8I,印度空軍將可能以非常優惠的條件獲得新型預警機。
    裏克?巴克還說,如果印度海軍最終選擇採購P-8I,那麼未來美海軍和印海軍裝備的通用性將會增強,這也將增強美印兩國海軍的聯係,包括聯合進行海上演習以及各類海上任務支援等。
    然而,按照波音公司的研發計劃,P-8A預計2009年才能實現首飛,之後必須先滿足美國海軍的需要,如果其他國家海軍採購的話,開始交貨時間不會早于2013年。
    到2013年才交貨,印海軍有耐心去等嗎?
    波音公司雖然擺出了優惠條件,但卻要印海軍服從它的進程,聽從它的時間安排。印度海軍願意付出這個代價嗎?
    印海軍也明白,作為美海軍剛剛裝備的新機型,美軍方肯定會為P-8A出口設置諸多障礙,而降低出口飛機的技術標準則是常用手段之一。所以,面對著波音公司的P-8I“繡球”,印度海軍至今沒有伸出雙手。  
    P-8A的新技術  
    2006年7月,波音公司昨天展示了部分將用于P-8A多任務海上飛機(MMA)的新技術。
    此次展示通過波音P-8A移動展示拖車(Mobile Demonstration Trailer)來進行,該拖車目前正在作全國旅行,以向參觀者介紹P-8A開放結構任務係統,武器係統,全球商用後勤、維修和訓練係統。
    波音移動展示車展示的主要技術提升內容之一是控制係統,該係統帶有5個相同的控制站,能讓機組人員處理P-8A儀表收集的大量信息。該控制係統能使機組人員實時處理數字信息。控制站監控的信息包括每次飛行前更新的全球地圖的數字圖像、雷聲APS-197多模式監視雷達、武器係統以及電子監視器。
    波音綜合防務係統部的ASW&ISR經理Egan Greenstein稱,相同的控制係統是非常重要的特性,因為這將使係統升級更友好並使操作員能共同承擔監視信息的責任。新特性將幫助P-8A執行其主要任務,即反潛戰(ASW)、反面戰(ASW)、偵察和情報搜集。  
    P-8A將取代P-3C  
    2007年,P-8A“海神”在6月15日成功完成關鍵設計審查。此次事件標志著該項目達到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裏程碑。
    2007年12月,首架波音P-8A"海神(Poseidon)"飛機已開始生產。自2013年開始,737衍生型(即P-8)將代替海軍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P-3C"奧利安" 。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08-06/22/content_8417322_2.htm
 
日媒稱軍用大飛機取得重大突破已領先中國

  中國立項造大飛機的消息剛公佈不久,日本突然傳來新型軍用大飛機研製取得重大進展的消息,在這一領域搶在了中國前頭。據日本媒體近日報導,日本已生產出新型軍用運輸機C-X和新型遠端巡邏機P-X的原型機。預計,兩大遠端作戰飛機很快就要進行試飛。
  航程5000公里以上 可進行洲際作戰
  軍用大飛機一般是指起飛重量達100噸以上、航程為5000公里以上的作戰飛機,包括大型轟炸機、大型運輸機和海上遠端巡邏機等。據日本媒體報 道,日本兩大新型軍用飛機均為自行開發,總投資高達30億美元左右。其中C-X重達141噸,配備兩台渦扇發動機。如果空載的話,航程可達1萬公里,如果 運載37噸作戰物資的話,C-X可飛行5600公里,成為能夠進行洲際作戰的遠端飛機。
  P-X還沒有公佈具體作戰性能,但已知P-X採用了類似美制P-3的後掠翼和配備4台發動機的 設計模式。配備4台發動機足以說明其航程至少5000公里以上。目前P-3是日本自衛隊航程最遠的海上巡邏機,該機配備4台發動機,航程達8000公里左 右。另據媒體披露,實際上P-3的許多構件與C-X相同,設計與美國新型巡邏機P-8相似的功能,而P-8目前還在研製中,將取代P-3。
  據悉,2006年3月,01號C-X試驗機交付,開始進行靜態試驗。根據計畫,P-X大約於2011年前後服役,C-X大概2012年左右投入使用。屆時,日本自衛隊將購買44架C-X運輸機,取代航空自衛隊現役老化的C-1和C-130運輸機。此外,日本海上自衛隊還將購買80架遠端巡邏機P-X,替換日益老化的P-3巡邏機。
  依靠美國技術支持 空中機動能力較差
  大型軍用飛機是一個國家軍事技術實力的重要體現。在亞太地區,能夠自行研製軍用大飛機的國家寥寥無幾。目前,只有美國和俄羅斯擁有多種型號的自 己研製生產的大型軍用飛機,包括大型轟炸機、大型運輸機和海上遠端巡邏機等。日本很可能成為繼美俄之後自行開發新型軍用大飛機的重要國家,甚至走在了中國 和印度等國的前頭。印度雖然擁有一些大型軍用運輸機和遠端海上巡邏機,但全部是外購的。
  據悉,日本是在2001年開始自行研製C-X運輸機和P-X海上巡邏機的,試圖在21世紀裏擺脫對美制遠端飛機的依賴。在這之前,日本一直努力 開發自己的作戰飛機,並已取得很大的進展。其中,F-2是日本與美國共同開發的新型戰鬥機。目前,日本航空自衛隊還在獨自秘密研製隱形戰鬥機。
  然而,日本畢竟是個航空技術很一般的國家,兩種大型軍用飛機的研製,是與美國的技術支持分不開的。1982年,日本開始購買美國大型海上巡邏機 P-3。在大約20年時間裏,美國總共向日本提供了大約100架P-3,為日本研製大型軍用飛機打下了強大的技術基礎。實際上,C-X和P-X的設計均沒 有離開美國提供的C-130運輸機和P-3海上巡邏機的思路。共同社2002年2月曾報導,美國希望與日本共同進行P-X的電子和通訊裝置的研究,共用它 國情報。
  不過,雖然C-X和P-X航程較遠,但均為慢速飛行的作戰飛機,最大時速只有1馬赫左右,一旦進行空中作戰,很容易遭到對方戰鬥機或者導彈的追殺。同時,C-X和P-X比較“笨重”,空中機動能力很差,難以進行靈活的空戰。如果C-X或者P-X執行遠端作戰任務,需要戰鬥機護航。
  新聞分析:自衛隊大飛機 影響亞太安全
  日本自行研製軍用大飛機,對西太平洋未來空中安全環境有著深遠影響。兩大軍用飛機樣機交付試驗,意味著日本為進一步發展軍用大飛機的道路已經鋪平。
  日本航空自衛隊已從美國訂購4架KC-767空中加油機。一旦KC-767在未來歲月裏交付日本航空自衛隊,將極大增加C-X或P-X的航程。 長期以來,日本P-3海上巡邏機不時出沒中國東海等一些海域附近上空,偵察中國海上戰艦活動等情況。P-X將來部署海上自衛隊後,在空中加油機支援下,將 可以長時間對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目標進行空中窺探。
  如果需要,日本自衛隊的新型運輸機或海上巡邏機還可以進行現代化的改裝,運載現代化的偵察系統或者導彈之類的武器彈藥,“搖身一變”成為遠端偵察機或者轟炸機。
  如果P-X改裝成遠端轟炸機,將對周圍幾千公里範圍內的目標構成戰略威懾態勢。一旦空中加油機提供支援,日本自衛隊大型飛機不僅可以在西太平洋地區活動,甚至可以進入亞洲更大範圍內執行作戰任務。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7-06-13/1642449386.html

日本P-X飛機進攻性明顯 空中反潛能力延至南海

日本共同社8月29日報道說,日本川崎重工業公司29日在岐阜縣各務原市的工廠正式將一架新型的P-X反潛機交與防衛省,該機型是由日本牽頭開發的,也是日本新一代噴氣式大型反潛巡邏機。
  在今年的日本防衛省的預算中,編列了679億日元預算爲海上自衛隊采購4架P-X反潛機。日本計劃中的反潛機采購數量最少爲70架,研究經費3400億日元。這些新型反潛機將逐步替換海上自衛隊老舊的100余架P-3C反潛機,並配合海底反潛聲呐、先進水面艦艇,在第一島鏈打造了一個立體的反潛網絡,給東亞地區的和平抹上了一層陰影。
  日本空中反潛能力延伸至南海
  據新華社報道,這款飛機的首席設計師久保正幸介紹,P-X反潛機全長38米,翼展35.4米,高12.1米,起飛重量達79.7噸。該機首次采用了先進的光傳操縱系統,能確保良好的飛行性能並具有抗電磁幹擾能力。
  P-X飛機的動力裝置爲4臺日本自行研制的XF7-10渦輪風扇發動機,單臺推力約6噸,該型發動機還具有耗油低、噪音小的特點。而P-3C裝備的是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所以P-X的速度和升限要明顯高于P-3C。日本所裝備的P-3C爲美軍1981年和1984年的改進型號。從交付年代就可以看出,P-3C的信息化水平已經比較落後。
  P-X巡航速度達820公裏/小時,比P-3C的620公裏/小時快了許多。它的巡航高度爲1.1萬米,比P-3C的8800米高了不少。P-X航程約8000公裏,也比P-3C航程遠。日本的空中反潛網,由東海延伸至南中國海。
  P-X機身呈筆直的圓柱形,機尾有用于磁場偵測的偵測管,在駕駛艙後的機艙內配置有專司各種數據處理的控制臺。P-X在機首上方裝有先進敵我識別器,而下方有可收縮隱藏的紅外線傳感器。機首內裝自行開發的相控陣雷達,雷達天線則分置于前起落架艙門兩側。駕駛艙後機身上方有兩只突出圓錐體,前邊的圓錐體是電子支持裝置天線,後邊圓錐體是衛星通信天線。在主翼根部之後有聲吶浮標投射孔4個,但投射方式不用P-3C那樣的火藥射出而改爲利用壓縮空氣射出。
  新反潛機進攻性明顯
  反潛飛機在作戰時,速度和高度都是比較低的,不需要很高的速度和升限。那麽P-X飛機以及美國的P-8A飛機,都采用渦輪風扇發動機來提高飛機的速度,其目的何在呢?
  反潛飛機在戰時主要執行應召反潛任務。也就是說,反潛飛機到達戰場越快,發現潛艇的概率就越大。P-X飛機的最大速度比P-3C提高20%,巡航速度提高了37%,說明P-X飛機發現潛艇的概率會更高。
  而且P-X飛機巡航速度的提高,搜索相同面積區域的時間相應地比P-3C縮短,日本海上自衛隊用以替換P-3C的P-X飛機數量可以大大減少。
  日本還沒有公布P-X的航電設備的細節,目前已經知道的有:P—X使用了光傳操縱系統,采用日本自行研制的相控陣雷達。另外,P-X的駕駛艙和任務控制臺都采用大屏幕的液晶顯示器,取消了機械儀表,這說明P-X飛機的顯示和控制系統數字化程度很高,遠優于P-3C飛機。
  日本防衛廳官員說,依照設計,P-X的聲吶性能更爲強大,可有效地探測處于靜止狀態的潛艇。而且P-X可以攜帶魚雷,反潛炸彈等多種反潛裝備,此外在機翼下方有8個武器外挂點,必要時還可以攜帶反艦導彈攻擊水面目標。日本媒體稱,P-X反潛巡邏機在反潛和海上巡邏方面具有很強的作戰能力,也是進攻性很強的武器。
  P-X飛機的速度快、航程遠、作戰半徑大、信息化程度高,作戰效能要優幹P-3C飛機。相比較而言,P-3C更適合平時的巡邏,而P-X更適合戰時環境,也可以說,從P-3C到P-X,進攻性更爲明顯。不僅僅立足于日本周邊海域的反潛巡邏,更是考慮整個東亞地區的反潛作戰。這是日本反潛作戰能力的一個重要變化。它的制造生産將牽引日本更遠地偏離“專守防衛”政策的軌道。
  日本暴露對亞太海權野心
  據悉,日本最少裝備70架P-X反潛機。那麽,如此衆多的P-X要對付誰呢?
  據西方媒體報道,P-X真正有可能面對的對手是中、俄、朝三國潛艇。數量龐大、性能不凡的P-X,很有可能成爲中國潛艇部隊的勁敵。
  毫無疑問,日本的反潛實力已經大大超越了“專守防衛”的需要。而日本在發展P-X反潛機中的“執著”,更讓人對其戰略企圖心生疑竇,專家認爲日本此舉具備多種目的。首先,針對中朝潛艇的意味濃厚。日本向來擔心中朝的潛艇力量發展,特別是近年來中國潛艇部隊發展迅速,爲此2006年版的日本防衛白皮書專門提到要加強能夠快速反應的反潛巡邏機的作用。在這樣的背景下,P-X高調公開的目的也就不言而喻了。
  同時,日本開發新型反潛巡邏機,也表明美日在軍事領域的合作越發緊密。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作戰思想一直是必要時把自己作爲美軍的輔助部隊使用。日本自衛隊負責美軍的後勤和警戒,特別是承擔反潛的任務。因此,日本海上自衛隊特別重視反潛能力,新型P-X反潛機的研制,顯然將大大增強日本海上自衛隊在美日軍事合作中的籌碼。同時,作爲日本30年來首次嘗試研發的國産大型飛機,P-X對于日本自主國防工業,也有著非同尋常的重要意義。
  不過,成本過高一直是日本軍工業的一大難題,P-X也不例外。據估算,每架P-X飛機的價格大約是1.56億美元,將近是P-3C單價的5倍。
  可以看出,日本在P-X反潛機上不計經濟得失、不在乎美國盟友的壓力與引誘,不能排除這背後有著日本致力于獨立發展軍力、在亞太海權爭奪中扮演更重要角色的戰略野心。(作者:錢程燦)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09-01/1002519183.html
 
日本P-1反潛機航程逾8000公裏可抵達中國南海
 
 已经更换为日本海上自卫队涂装的P-1反潜机。
已經更換爲日本海上自衛隊塗裝的P-1反潛機。
  2009年8月初,日本川崎重工正式將一架新型的P-1反潛機交付日本防衛省,開始接受服役之前的各項性能測試。這架飛機是日本XP-1反潛機研制計劃的第二架原型機,即02號機。而在一年之前的2008年8月29日,川崎重工向日本防衛省交付了第一架測試用原型機01號機。短短一年之內,日本防衛省便收到2架最新型反潛機,日本之所以近乎偏執地發展海上反潛力量,證明了其對周邊國家海上力量的發展所表現出的過分敏感。正如美國蘭德公司所說的那樣,在日本人的眼裏,大海暗藏著殺機,只有完全控制了日本周圍的每一滴海水,他們才會放心。
  美國和日本是兩個最爲重視海上反潛力量建設的國家,前者是出于全球戰略的需要,而後者則是爲了應對所謂的東亞各國潛艇威脅,而在新一代海上反潛巡邏機的研制上,日本甚至走在了美國的前頭。日本和美國現役的主力反潛機都是美國制造的P-3C“奧利安”反潛巡邏機,爲了取代已經到達服役年限的“奧利安”,美國提出了P-8A海上多任務反潛巡邏機研制計劃,日本則提出了自己的P-X反潛機研制計劃。
  作爲現役P-3C的替代機型,P-1相對于前者是全方位的進步。在動力系統上,P-1裝備了4臺由川崎重工自行研制的F7-10渦扇發動機,單臺推力60千牛,該發動機具有油耗低、噪聲小的特點,2臺發動機就能滿足飛機巡航需要,而P-3C裝備的則是渦槳發動機。所以,P-1反潛機的巡航速度超過了830千米/時,大大超過了P-3C的620千米/時,並且前者的巡航高度達到了13000米,也超過了P-3C的8800米。巡航速度和巡航高度的增加,使該機執行反潛任務時的探測區域面積也大大增加,並且提高了發現潛艇的概率。先進的動力系統,使P-1的航程超過了8000千米,足以從中國東海海域延伸到中國的南海海域。
  至于P-1反潛機的航電系統和電子設備,日本人充分發揮了自己在這方面的優勢。雖然日本方面沒有透露關于該機航電設備的細節,但是有一些已經成爲公開的秘密。P-1反潛機采用了日本自行開發的光傳操縱系統,該系統以光導纖維作爲傳輸介質,在計算機與遠距離終端(舵機)之間傳輸指令和反饋信息,從而實現對飛機的飛行控制。它最突出的優點就是具有很好的抗電磁幹擾性能,並且整個操縱系統的重量和體積都更小,大大提高了飛機的穩定性和可操縱性。
  與現役的P-3C相比,P-1反潛機的對潛艇的探測能力有了成倍的提高,其配備的潛艇探測設備包括雷達、聲呐系統,紅外探測系統和磁異探測器。其配備的主動相控陣雷達也是由日本獨自研制,該雷達共有3塊天線,分別安裝在機頭和前起落架艙門兩側。P-1上裝備有比現在更爲先進的聲呐系統,配備有高性能聲呐浮標,並具有很強的淺海探測能力(據稱其聲呐系統可有效地探測處于靜止狀態的潛艇)。與P-3C一樣,P-1也裝有先進的磁異探測器(安裝于機尾)、紅外及電子信號探測儀,可進行多手段偵測。P-1的戰鬥指揮系統具有高速大數據量信息處理能力,能對截獲的各種信息進行一體化、智能化處理,快速發現敵方目標,並立即發動攻擊。
  P-1在機頭上方裝有先進的敵我識別器,而下方有可收縮隱藏的紅外傳感器。駕駛艙後機身上方有兩個突出圓錐體,前邊的圓錐體是電子支援裝置天線,後邊圓錐體是衛星通信天線。在主翼根部之後有聲呐浮標投射孔4個,但投射方式不用P-3C那樣的火藥射出而改爲利用壓縮空氣射出。據川崎重工透露,P-1反潛機采用了開放式航電系統,兼容民用標准,未來在部件采購、升級換代等方面都十分方便。
  據川崎重工介紹,第一架P-1交付的時候,已經在川崎重工完成了近一年的飛行測試和機載設備測試,而根據日本防衛省制定的時間表,該型反潛機計劃于2011底服役,並開始批量生産。按照目前的進度來看,這個時間有可能會提前到2010年底或2011年初。
  按照日本的說法,近幾年來,中國、俄羅斯、朝鮮、韓國的潛艇力量發展迅速,這些都對日本構成了嚴重威脅,而日本現役的海上反潛力量已經不堪承擔現在的反潛任務,所以研制和裝備P-1完全是爲了應對現實的“威脅”。而P-1反潛機,本身就是一個強大的進攻性武器系統,該機除了具有出色的探測性能之外,還具有強大的攻擊能力,它能夠攜帶日本海上自衛隊現役的包括魚雷、反潛炸彈、反艦導彈在內的幾乎所有武器系統。該機翼下共有8個外挂點,可以挂載日本和美國生産的各種反艦導彈攻擊水面艦艇,其總的武器載荷超過9噸。
  按照日本防衛省的計劃,未來海上自衛隊的8個反潛機中隊將縮編爲4個,但是各反潛機中隊所裝備的飛機數量將有所增加,P-1總的采購數量有可能會超過70架。
  這樣來看,日本發展P-1已經不是單純的應對威脅了,而是已經對周邊國家構成了實實在在的威脅。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12-18/1003577816.html
 
日本國産P-1反潛機開始裝備部隊 性能超過P-3C
  據日本媒體2011年12月28日報道,日本海上自衛隊的P-1反潛偵察機已于最近開始裝備現役部隊。
  報道稱,這款日本自産反潛機具備很強的警戒偵察和反潛能力。日本海上自衛隊目前擁有94架P-3C偵察機,由于日本在關鍵儀器上進行了一些改進,使得這種偵察機的實際性能要超過美國同型飛機。但考慮到部分P-3C偵察機已經接近退役年限,日本海上自衛隊最近開始裝備P-1反潛機。
  公開資料顯示,P-1長38米,機體寬35.4米,重79.7噸,裝備有日本自行研發的光波探測器和紅外線深海探測器,其反潛能力大大超過P-3C,尤其對大潛深潛艇的形狀、聲響特征和性能有著更好的判別能力。
  此外,與P-3C偵察機使用螺旋槳發動機不同,P-1裝備有4臺渦扇發動機,續航能力和飛行高度遠超P-3C,能夠在短時間內趕赴任務現場。
  據悉,P-1反潛機已經裝備日本海上自衛隊厚木基地(位于神奈川縣綾瀨市),此後還將逐步裝備其他的海上自衛隊基地。一旦性能先進、飛行距離遠的P-1反潛機大量服役,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空基反潛實力勢必大增,進而壓縮周邊國家海軍潛艇的活動空間。
http://mil.news.sina.com.cn/2011-01-02/1431626545.html
 
反潛機>維基百科
 
美國P-3反潛機反潛機泛指擔任搜索,標定與攻擊潛艇的軍用飛機。常見的反潛機有固定翼飛機或者是直升機這兩種型態,有從陸地機場操作,也有自水面船艦起降執行任務。反潛機已經成爲近代反潛作戰非常重要的一環。 
一次世界大戰
德國使用U艇在大西洋地區嚴重威脅英國海軍與運輸的安全,英國利用飛船擔任警戒與搜索的任務來嚇阻德國潛艇的威脅。
二次世界大戰
由于潛艇成爲海上作戰的重要角色,許多國家開始使用飛機擔任搜索與攻擊潛艇的任務。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潛艇需要在夜間于海面上爲電瓶充電,或者是利用柴油機的動力追趕目標,利用飛機可以在遠距離發現潛艇,警告附近的艦隊或者是船團,並且加以攻擊。
初期的反潛機多半利用其他擔任海面巡邏或者是轟炸任務的機種兼任。到了大戰中期左右,利用各型轟炸機或者是水上飛機改裝後擔任反潛任務的國家愈來愈多,這些飛機不僅能夠長時間滯空,巡邏面積廣,同時機上有導航員協助,不至于在茫茫大海上迷失方向。譬如英國曾經以B-17與B-24這兩種轟炸機,經過改裝之後專門負責反潛任務。
利用雷達偵測在海面上航行的潛艇是反潛機與潛艇的對抗當中的一項重大改變。利用夜色掩護的潛艇從此失去原先的保護作用,反潛機搜索潛艇的能力大幅提升,這是導致盟軍在大西洋于德國潛艇作戰獲勝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戰之後反潛機的發展有更多重要的變化。

直升機加入作戰行列
直升機成爲成熟的軍用飛機之後,也加入反潛作戰的行列。直升機可以從陸上機場或者是水面艦艇上操作,任務彈性高過大型反潛機。在搜索與標定潛艇的工作上,直升機能夠懸置在同一地點一段時間,有效提升對潛艇的追蹤能力。直升機可以從中型噸位以上的水面艦艇上起降,擴大對水面艦艇與船團的保護與對潛艇的壓力。
空載聲納
反潛任務最有效的偵測器才是聲納,但是在反潛機出現的一段時間當中,聲納並未裝置在這些飛機上。直到聲納系統的發展能夠在飛機上操作之後,方使反潛機的偵測能力較爲完整。
空載聲納可以分成兩大類,一種是固定安裝在飛機上面,使用的時候放入海中監聽,這種聲納都是安裝在直升機上,操作時直升機懸滯在空中,將聲納以電線垂入水面下搜尋目標。
另外一種是以浮標的方式,自飛機上彈射到水中,利用電池産生的電力,以被動偵測或者是主動發出訊號搜索可以目標。這種聲納浮標可以由任何反潛機上投擲。浮標收到的訊號直接傳回飛機上,大型反潛機能夠直接分析資料,小型反潛機則會將訊號轉送到水面艦艇或者是路上基地進行分析。浮標在電力使用完畢之後自行沈沒。
導引魚雷
二戰時期攻擊潛艇的武器包括空用炸彈、火箭、深水炸彈以及機上的槍炮,但是這些武器對于水面下移動中的潛艇的殺傷效果並不好,尤其是潛航深度較大的潛艇是難以用這些武器加以摧毀。當導引魚雷于二戰末期首次出現之後,魚雷不再是發射之後就無法改變或者是控制的武器,而反潛機采用具有導引能力的魚雷之後,對付在水面下的潛艇不再是束手無策,而魚雷也逐漸成爲反潛機的最重要武器。
磁性探測儀
磁性探測儀(Magnetic Anomaly Detector,MAD)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美國與日本分別使用于反潛作戰上。大戰結束後逐漸成爲反潛機的常見配備之一。
磁性偵測儀利用潛艇具有大量金屬材質,會影響地球表面磁場線的原理作爲探測的基本理論,比起聲納,磁性探測儀的偵查範圍比較廣,同時不受到深度的影響。不過無法辨識偵測到的變化是因爲潛艇或者是其他水面下的物體(沈船或者是礦藏等)所産生。配備磁性探測儀的飛機需要將探測的部分與機身分離以降低幹擾,最常見的裝置位置是在飛機的尾端,使用的時候向後延伸。直升機則是以鋼纜拖在後方。
基本武裝
二戰時期的反潛機因爲經常會遇到潛艇是在海面或者是非常接近海面的深度,常見的武裝包括各種槍炮,炸彈,深水炸彈等等。反潛機也可以攜帶水雷對潛艇可能活動的海域進行封鎖,算是另外一種型態的反潛。
近代的反潛機面對核子動力或者是有呼吸管的潛艇,除了深水炸彈以外,常見的武裝以有導引能力的魚雷爲主,另外可能攜帶反艦導彈攻擊浮出水面准備發射反艦,彈道或者是巡航導彈的潛艇。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8D%E6%BD%9B%E6%A9%9F
 
反潛機>百度百科  
 
反潛機具有快速,機動的特點,能在短時間內居高臨下地進行大面積搜索,並可以十分方便地向海中發射或投擲反潛炸彈,甚至最新型的核魚雷.反潛機大致可以分爲水上反潛飛機,反潛直升機,岸機反潛飛機,艦載反潛機.
  載有搜索和攻擊潛艇用的裝備和武器的軍用飛機或其他航空器。反潛機一般具有低空性能好和續航時間長等特點,能在短時間內對寬闊水域進行反潛作戰。反潛機有岸基反潛飛機、艦載反潛飛機和水上反潛飛機三種。自1914年潛艇問世以來,各國相繼用飛艇和水上飛機對付潛艇。當時僅靠目視和望遠鏡搜索,對潛艇威脅不大。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英國開始用岸基飛機反潛,並采用原始的聲納系統。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美使用聲納浮標、機載雷達和探照燈搜索,用魚雷、深水炸彈和水雷攻擊潛艇,獲得較好效果。50年代以後,開始使用反潛直升機和吊放聲納系統。核潛艇的出現,對反潛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潛機一般總重在50噸以上,可在幾百米高度上以300-400公裏/時的速度進行巡邏,續航時間在10小時以上。艦載反潛機總重約20噸,以航空母艦爲基地,承擔艦隊區域反潛任務,飛行速度爲高亞音速。反潛直升機通常載于普通艦船上,能提高艦船自身的反潛能力。反潛水上飛機能停泊在水面上,懸放聲納,由于船身阻力大,航程短,只能在近海執行反潛任務。現代機載搜索潛艇的設備有聲納浮標、吊放聲納、磁控儀、反潛雷達、紅外探測儀、廢氣探測儀、核心輻射探測儀、光電設備和側視雷達等。
  1915年8月26日,英國空軍1架雙翼轟炸機在飛經比利時西北海域時, 無意間發現了1艘德國潛艇, 當即投擲了2顆炸彈, 潛艇尾部受到打擊,傷後迅速潛逃。潛艇雖然沒有被擊沈,但初戰的勝利使各國對飛機反潛開始刮目相看。
  1916年8月,奧地利的“洛內爾”雙翼水上飛機突然對錨泊在威尼斯港內的1艘英國潛艇發起攻擊,導致英國潛艇沈沒。這成爲真正意義上的反潛作戰。二戰期間,各主要海軍國開始在飛機上裝備適用于探測和攻擊潛艇的裝備,從此誕生了專門用于反潛作戰的反潛機。到1942年初,英國的反潛機達到了400余架,德國的反潛機也有300多架。整個二戰中,飛機擊沈潛艇412艘,占當時潛艇損失的37%。
  一般來說,反潛機的主要裝備有兩部分,一是探測設備,二是武器設備。反潛機的探測設備主要包括雷達、聲納浮標、吊放式聲納、磁異探測儀、激光探測儀等;反潛機使用的武器裝備主要包括反潛導彈、反潛魚雷和深水炸彈等。魚雷是現代最有效的反潛武器裝備,備受各國海軍重視。目前,各國海軍裝備的魚雷主要有兩類,一是重型潛(艦)載反潛、反艦魚雷,另一類是輕型多用途反潛魚雷。比較有名的有美國MK48型、MK50型魚雷,英國的7525“矛魚”重型魚雷和法國的“海鱔”輕型魚雷。
  反潛導彈是反潛武器裝備中威力最大、精度最高、射速最快的一種,目前,較爲先進的反潛導彈有美國的“魚叉”、“斯拉姆”,法國的“飛魚”導彈、意大利與法國合作生産的“奧托馬特”等導彈。
http://baike.baidu.com/view/328439.htm
 
S-2式反潛機

發展過程:
S-2式反潛機是美國格魯門公司研製的海軍飛機。臺灣軍隊向美國購買了A、E型機30架,目前正進行T型改裝,已經基本完成,其綜合作戰能力有了進一步提高。E/T型機共24架,主要用於外海域反潛巡邏。
性能特點:
1.活動半徑大。該機為固定翼反潛機,航程2400公里,活動半徑近800公里,一次出航能夠覆蓋較大範圍海域。
2.機載設備較齊備。配備波道雷達、多普勒雷達、主被動聲納、磁異探測器等,能夠以多種手段進行水下搜索。
3.具備一定的攻潛能力。該機配備127毫米深彈、MK44反潛魚雷、MK45深彈等武器,可以多種手段攻擊對方水下目標。
基本資料:
機長 13.26米
機高 5米
翼展 22.31米
最大起飛重量 13200公斤
載彈量 1000公斤
巡航速度 約300公里/小時
實用升限 6400米
最大航程 2400公里
任務半徑 750公里
續航時間 9小時
乘員 4人
武器 MK44魚雷4枚;MK54深彈或者127毫米火箭6枚;還可裝載水雷等
探測設備 磁探儀、主被動聲納、音響探測設備、前視紅外儀等
識別特徵:
1.常規氣動佈局,機頭粗大,機身較短。
2.採用懸臂式上單翼,翼形平直,無後掠,平尾與機翼形狀相同,安裝位置略高於機翼,垂尾為梯形,面積較大。
3.雙發,渦槳式發動機短艙位於翼根部,槳葉4片,A、E型為3片。
4.三點式起落架,前點位於機頭前端,較一般飛機位置靠前,雙輪,後兩點分別位於發動機短艙下方,單輪。
http://www.zgjunshi.com/power/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281
S-70C反潛直升機

發展過程:
該型機是由美西科斯基飛機公司在S-70C的基礎上改裝而成的海軍型直升機,主要是加裝了反潛設備,是美國海軍S-60B的外銷型號。1991年臺灣向美訂購了10架S-70SM1,1992年開始接收並裝備海軍,作為新一代艦載反潛直升機,裝備“成功”級導彈護衛艦,用於擔負遠海反潛作戰任務。此外,臺灣海軍計畫組建一支S-70CM1岸基反潛直升機部隊。臺灣空軍還裝備了救援型。
性能特點:
1.機載設備先進,搜潛、攻潛能力強。
2.結構合理,性能良好,適用性強。
3.可執行搜索救生、撤退傷患和垂直補給等其他任務。
基本資料:
乘員 2人
動力裝置 2台CT7-6A或CTT-2D1渦輪軸發動機
載油量 2722升
最大速度 290公里/小時
巡航速度 268公里/小時
實用升限 5790米
最大航程 550公里
續航時間 2小時50分
懸停升限 3170米(有地效)
裝載量 11~44名士兵,或吊掛3630公斤貨物
機長 19.76米
機高 5.13米
旋翼直徑 16.36米
最大起飛重量 9185公斤
武器 MK44或MK46魚雷2枚
機載設備 AN/APS-124雷達,AN/APS-143(V)3雷達,AN/AQS-13B沉浸式聲納,AN/ASQ-81(V)2磁異探測器,AN/ALR-606(V)2電子支援系統,AN/APR-39雷達警告接收器,AN/ASN-150中央戰術及導航電腦等
識別特徵:
1.機身扁平,駕駛艙為並列雙座。機頭下方,有圓盤形探測儀器。空軍型機頭前有球形氣象雷達,一側安裝有探照燈。
2.4片槳葉的鉸式旋翼,槳葉中段翼面的前緣下垂,後緣有調整片,槳尖後掠角20°。4片槳葉尾獎,其翼形與主旋翼槳葉的相同。尾槳在垂尾右側,安裝角相對軸線向左傾斜20°。
3.尾斜梁式結構,右側裝一副向左傾斜的尾槳。平尾面積較大,安裝於大樑後端,可改變迎角,著陸裝置為不可收放單輪式後三點起落架。
4.發動機2台,安裝於機身肩部,呈長桶形,後部為圓形排氣管。
http://www.zgjunshi.com/power/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808
 
台反潛機舊到不能用? 2010-12-27
 
美媒:沒有一架能執勤 台海軍回應指該報道「並非屬實」
 香港文匯報訊  據台媒報道,美國《國防新聞》周刊24日報道指稱台灣軍方現役的S-2T反潛飛機漸趨老舊,除少數幾架仍能使用,已經沒有一架能夠有效執勤。此外,報道也同時指出,台灣向美國購買的12架P-3C反潛飛機,全部引擎將進行翻新,並安裝新的電子、光學等設備,最近已完成發包。
 《國防新聞》周刊網路版報道了此一訊息。美國在2007年同意出售12架P-3C給台灣,預計從後年起陸續交貨,以逐步汰換台軍趨於老舊的S-2T反潛飛機。台灣在1980年代接收S-2T,取代更老舊的S-2E/G。報道說:「從1960年代末期迄今,台灣已經使用過各種不同的S-2T機型。消息來源表示,現在只剩少數幾架仍能使用,且沒有一架能夠執行任務。」
 但《中國時報》指,軍機能否執勤,其標準有二種。一種是較寬鬆的「任務妥善率(Mission capability)」,一是最嚴格的「全任務妥善率(Fullmission capability)」。後者是指飛機所有裝備(不僅飛航)都能完全正常運作。《國防新聞》所稱「沒有一架能夠執行任務」,應係以後者為準。
 另外,周刊說,P-3C反潛飛機的引擎翻新工作,已由美國國防部負責對外軍售的國防安全合作署完成發包,金額約為美金1千萬元。12架飛機連同備份引擎,總計要翻新56具引擎。這項工程委託人是美國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
 美國在2007年同意出售12架P-3C給台灣。由於美國早已關閉此機型的生產線,因此將由現役或封存的飛機中挑選,加以更新、升級,例如安裝大批新的電子、水下聽音、光學等設備,同時也要安裝新的機翼外端、水平安定面等。
台軍:每天全任務戰備
 台灣海軍對此回應,現役S-2T反潛機,每天都是全員、全裝備執行「全任務」戰備,外電所稱沒有一架反潛機可以執行全任務的報道,並非屬實。
 據了解,由於S-2T反潛機已使用多年,將屆壽期,因此,偵潛功能自是無法與P-3C反潛機相比,但仍具反潛偵蒐能力,不至於到一架都不能飛的地步。
http://paper.wenweipo.com/2010/12/27/TW1012270001.htm 
 
另參本館:
 
中國反潛裝備發展之路 台軍已有反潛機 中國魚雷的戰法 中國魚雷 魚雷及防禦技術 世界潛空導彈  世界艦載直升機技術發展
台軍劍龍級潛艇 法梭魚級潛艇 南韓自製潛艇計劃 世界四款出口型常規潛艇性能對比
中國海軍潛艇全集 元級040潛艇 “宋”級039潛艇 “明”級(035)潛艇
094級與三叉戟級、颱風級 台媒筆下的093、094  094核潛艇 夏級和漢級核潛艇 
俄攻擊核潛艇 955級北風之神核潛艇 颱風級核潛艇 基洛級潛艇
英國機敏級核潛艇 美攻擊型核潛艇 弗吉尼亞級潛艇 海狼級潛艇 洛山嘰級攻擊潛艇 俄亥俄級核潛艇 
阿楨 2024-10-14 03:10:56

一種新型汽車兩棲機器人及其工作方法

一種新型兩棲機器人,其特徵包括上、下兩部分,其中上半部包括半圓球殼和圓盤,下半部至少包括三組驅動裝置和攝影機;其工作方法包括:通電、感測器判斷、選擇運動方式、運動狀態改變;其相應性滿足:水陸兩種環境中運動;同時能夠完成在陸地上多種運動;機器人靈活性好;噪音低;起始強;體積小易操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pxNq4Pfi2k

搶佔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新賽道 特種機器人 2024-07-22 中國青年報

  在一個礦井巷道中飛滾而來的不是巨石和“滾地雷”,而是球形機器人;用手輕輕一拋就起飛的不是紙飛機,而是機器人;甚至連兒童動畫片中會飛的“狗狗”,爬水管、電線的“蜘蛛人”,都變成了生產一線的機器人。
  前不久,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採訪浙江省的一些科研院所和企業時發現,不少特種機器人從科研論文裡“走”了出來,走向了市場貨櫃,上天入地下海,“大顯神通」。而在這背後,是產學研開展全面合作,不走「閉門造車」老路子。
  特種機器人快速崛起
  在浙江省衢州市110千伏天寧變電站,有一個身高約2公尺的智慧機器人。
  浙江大學湖州研究院工程師王超說,他們正在測試一款會飛的“機器狗”,分別在其胸腔內嵌二涵道,或在四條腿上內嵌四涵道,除具備快速行走、空翻、跳躍、攻擊能力外,還能離地飛行3分鐘,跨越河流與各種障礙物。
  更重要的是,劉維維認為,特種機器人研發,引進並應用了大量新材料和製造技術,往往需要生物學、物理學、化學、材料科學、電腦科學等多個學科的交叉合作,促進機器人產業升級換代,推動機器人學、人工智慧、仿生學等科技前線的學術研究。
  尤其是現在,科學研究人員還要持續追蹤並引進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等尖端技術,提升「變型」機器人的智慧化和互聯化程度。

2023年中國工業機器人佔全球51%,比美、日、韓、德安裝總量3倍還多 2024-09-25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2024世界機器人報告》顯示,2023年工業機器人銷售量下降至54.13萬台,年減 2.1%,但安裝數量連續第三年超過了50萬台;2023年服務機器人市場持續成長,全球專業服務機器人(含自主移動機器人,AMR)的安裝量為20.5萬台,成長30%。醫療機器人的安裝量為6200台,成長36%。消費者服務機器人的安裝量為410萬台,成長了1%。

阿楨 2024-10-14 03:07:10

陸新型核潛艇093B航行照首曝光 搭載24具巡航導彈垂發單元 2024/10/13 中時

據《網易》報導,相較於第一代的091核潛艇,093核潛艇在核反應爐、靜音能力、探測能力、航速等方面有了大幅提升。093A採用了流暢型圍殼以及填角設計,水下航行阻力以及雜訊進一步降低。但沒能採用泵推進系統以及垂發系統。鷹擊-21高超音速導彈已經在055驅逐艦上服役,其最大射程為1500公里,末端突防速度高達10馬赫。
不過,093B採用的仍是有軸泵推,這種推進系統構造複雜,體積較大,不過較傳統的裸露螺旋槳已具有明顯優勢。

解放軍潛艦匿蹤技術 小步快走 2023-11-29 譚傳毅

潛艦的主要噪音源,包括機械振動噪音(主機、輔機、各種電機、減速裝置和空氣壓縮機等裝備)、俥葉噪音、水動力噪音(潛艦運動時,舵、指揮塔、上層建築等)、以及空氣噪音(艙室空氣噪音、柴油機水下排氣)等。
解放軍潛艦的降噪技術
第一,俥葉降噪技術。改進俥葉結構,採用大側斜、變距、多葉俥葉。葉片使用高阻尼合金材料可抑制槳葉振動,降低輻射噪音。如美國採用鎳銻合金,日本採用鐵鉻鋁合金等,使減振效果提高了20倍。
第二,泵噴射推進技術。無空泡、無機械噪音,是有軸泵噴推進潛艦的升級版。是著名的馬偉明團隊所科研攻關的重點專案,例如福建號航母的電磁彈射系統,比美海軍目前的「有軸」泵噴推進器先進許多。
第三,結構降噪設計。例如非常光滑並減少艇體開孔、指揮台與艦體交接處採取弧形圓滑過渡。
第四,消音瓦技術。第二代消音瓦克下降20分貝,探測有效距離下降了50%到70%。厚度在80到150mm之間,由合成橡膠製成。外層為實心固體,內層加入了適量的金屬粒子,並設置了不同尺寸的孔洞用於阻擋、吸收艦內發出的噪音。
第五,減震筏座技術,可降噪50到60分貝。
第六,AIP技術。深度可達200m,同時噪音大為降低。
未來097/098級潛艦技術:磁流體推進器技術(MHD)無須配備俥葉、齒輪傳動機構和軸泵等,是一種完全沒有機械噪音的安靜推進器。

阿楨 2023-08-15 08:13:53

核潛艦再匿蹤也沒用 陸曝罩門 美優勢危險了 2023/08/14 中時

發表在《中國艦船研究》重量級期刊上的一篇研究論文顯示,現有技術能探測到先進潛艦,而這發展恐怕會威脅美國的對海優勢地位。
據《南華早報》14日報導,廣泛認為,美國有最難偵測的潛艦,它們裝備了精密的聲學和減振系統,以融入海洋背景雜音中。美軍太平洋司令部聯合情報中心前作戰處長舒斯特(Carl Schuster)4月告訴CNN新聞網,「潛艦是美國對中國保有無可爭議優勢的領域」。
然而,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超靈敏磁性檢波器能在很遠的距離外,就偵測到最先進潛艦的蹤跡。由鄒聖楠所帶領的團隊利用電腦模擬,以判斷是否可能偵測到核潛艦在高速巡航下所產生幾乎難以察覺的氣泡。論文中說,他們研究的成果「為潛艦的偵察和追蹤提供瞭解決新方案」。
根據研究人員計算,潛艦氣泡產生的極低頻(ELF)信號可能比先進磁異常偵測器(magnetic anomaly detectors)的靈敏度強3—6個數量級。論文中說,而潛艦巡航難免產生氣泡,由於船體周圍的水動能增加,而壓力減少,會讓水流動得更快。
當壓力充分減少時,隨著部分水蒸發,就會在潛艦表面形成小氣泡。而隨著水繼續在艦體周圍流動,這些氣泡也會變大,並離開艦體表面,如後緣附近較高的壓力,則會導致氣泡爆裂,以致產生紊流和電磁特徵,也就是所謂的磁性流體力學(magnetohydrodynamic,MHD)效應。而紊流愈快,磁性流體力學電壓就愈強。
根據電腦模擬的結果顯示,「艦體的頭、尾和後部周圍,都能觀察到明顯的感應電場信號」。鄒聖楠和她的團隊說,他們的發現「也可以為高速潛艦電磁通信頻率的選擇提供參考」。而藉由分析磁場的強度和方向,便可能判定潛艦的所在和動靜。
由於潛艦設計採用反制措施,傳統偵察技術愈來愈有限,因此鄒聖楠團隊說,研究有迫切需要探索新信號源,但他們也警告,偵察潛艦空蝕效應(submarine cavitation)所產生的電磁訊號還存在一些實際挑戰。
  相關新聞
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國機國艦國造只是產品組裝 2022/08/16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