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01 05:47:43阿楨
《歌德對話錄》
怎會突然讀評《歌德對話錄》(蒲公英,1983),且捨各種新譯本而獨挑朱光潛的舊譯?
沒啥特別理由,只不過在讀「商周經典名著系列」的《愛的親合力》時,想起《歌德對話錄》和其《少年維特的煩惱》《浮世德》,就順便讀評起來。不錯!除了温故還能知新,朱譯保留了當時的政治文化氛圍一一朱多次用馬列教條以註解方式批評歌德的中產階級的保守意識。
算了!那都已成歷史,還是來看看「商周經典名著系列」有何特色:
「商周經典名著系列」透過主題式的呈現,將世界文學名著分門別類,共分為「愛情」、「冒險」與「中、短篇小說」三大類型。「愛情」系列 包含《簡愛》《傲慢與偏見》《包法利夫人》《鐘樓怪人》與《飄》等;「冒險」系列則出版《愛麗絲夢遊仙境》《湯姆歷險記》《頑童流浪記》《三劍客》《格列 佛遊記》等,一連串的經典冒險故事,激發讀者對於歷險的想像。最後在「中、短篇小說」系列方面,則選定《莫泊桑短篇小說選》《艾倫坡中篇小說選》《卡夫卡中篇小說選》和《海澤中篇小說選》等,將名家傑作完整收藏。
所謂「名著」,其西文字源極有意義,法文稱chef d’oeuvre,英文稱masterpiece,兩字的起源很早,指的是中古世紀歐洲行會制度下,想要晉升大師階層的漂泊人精心製造可達大師級的手工藝品,這個字以後便泛指展現大師級高超技巧的作品。漂泊的行路人的起源極有意思,好似創作與行路漂泊的經驗十分相關,於是可登上名著之列的作品,必須淬練人類的歷史、經驗、情感、及精神。它們是我們的光明面,也是我們的黑暗面,是白日現實,也是暗夜夢魘,這就是世界文學名著的魅力,它們一方面不斷吸引我們去尋覓那以為尚未到來的「初讀」,一方面又如從夢的寶庫裡召回我們已保存在其中的記憶。既然它們可以是已知、也是未知的經驗、知識、及書單,名著系列的囊括就沒有窮盡性的問題,也與最為完整、最有代表性、最佳首選等等最高級的宣稱無關。
那就和下面網友將《歌德對話錄》讀成大雜燴一樣了:
愛克爾曼的《歌德對話錄》,以及歌德的自傳《詩與真實》,歷來被看作研究歌德生平及思想的珍貴記錄。從1823年初相識,至1832年3月歌德逝世,愛克爾曼一直擔任歌德的秘書,並成為他的親信。
老實說,看這本書很累,因為是日記型式的,是歌德晚年居住在魏瑪爾時的秘書愛克爾曼所記下的,內容記錄著愛克爾與歌德談論的話題,所以裡頭提到的人、事、 物,都不熟悉,有些談論的內容涉及自然科學、藝術、政治、宗教、思想、情感、人生等等廣泛的話題,有太多不了解的內容,所以讀得很困惑,很訝異自己居然有耐性看完它!
但是,平心而論,歌德在老年時,經過歲月的洗禮,提出了一些獨到見解,蠻值得看看!節錄一些在這本書上提到的片段:
歌德勸告愛克爾曼應該多交際時說:「我們絕不能要求別人來跟我們配合。每個人,我都視之獨立的,盡力探究他,研究其特微,但對他絕不苛求。因此,我可以和每個人交往,以豐富與鍛鍊我的性格和生存知識。正是我們全力應付每個不同的人,因此我們得到甦醒、發展和完展。」
歌德與愛克爾曼談論到人與人之間的影響時提到:「人們經常到獨創性,但這又算什麼呢?從出生到死亡,我們一直受世界的影響。除了奮力而為和意志,我們自己不再擁有任何東西。」又提到:「基本上,人們只向他喜歡的人學習。」
歌德與愛克爾曼在討論自然科學時提到「驚奇,是人類情感的最高表現。」
歌德與愛克爾曼在討論作品被朋友批判時提到「人的很多若惱來自朋友。」
歌德對愛克爾曼提到「人愈傑出,惡魔就越愛招惹他,他必須經常留意,端正他的思想。」
歌德與愛克爾曼在討論古典和浪漫的價值時說「古典的叫健全,浪漫則是病態。」
歌德與建設局長和愛克爾曼在討論統治者時認為「只要有偉大的人格,傑出的君王無需其他方法就能有人望。但如果沒有,必須另尋他路。」
隨人讀啦!下面我先引歌德的政治和哲學觀,文學到三評再引:
我不能做法國革命的朋友…但我也不是專制統治的朋友…現在還有人說我是君主(威瑪大公)的一個僕役、奴隸…我只是替一個自己也是替公共利益當僕役的主子當僕役罷了…
總的來說,哲學思辨對德國人是有害的…席勒每逢拋開哲學思辨(而從實際生活寫作)時,他的風格是雄壯有力的…我和康德沒私人來往,席勒常說康德對我沒用,但席勒卻熱心研究康德,我也研究康德,但對我並沒用…現在德國年青人完全沈浸在理念裡,不悅健康意識(近視、蒼白、瘦胸)和感性事物…黑格爾硬把基督教扯進哲學裡,其實二者不相干…德國人在勞心焦思以求解決哲學問題時,英國人卻本著他們的實踐精神在譏笑我們,先把世界拿到手再說,他們向我們說教為人道而反奴,但實際是為現實利益在販奴。
沒啥特別理由,只不過在讀「商周經典名著系列」的《愛的親合力》時,想起《歌德對話錄》和其《少年維特的煩惱》《浮世德》,就順便讀評起來。不錯!除了温故還能知新,朱譯保留了當時的政治文化氛圍一一朱多次用馬列教條以註解方式批評歌德的中產階級的保守意識。
算了!那都已成歷史,還是來看看「商周經典名著系列」有何特色:
「商周經典名著系列」透過主題式的呈現,將世界文學名著分門別類,共分為「愛情」、「冒險」與「中、短篇小說」三大類型。「愛情」系列 包含《簡愛》《傲慢與偏見》《包法利夫人》《鐘樓怪人》與《飄》等;「冒險」系列則出版《愛麗絲夢遊仙境》《湯姆歷險記》《頑童流浪記》《三劍客》《格列 佛遊記》等,一連串的經典冒險故事,激發讀者對於歷險的想像。最後在「中、短篇小說」系列方面,則選定《莫泊桑短篇小說選》《艾倫坡中篇小說選》《卡夫卡中篇小說選》和《海澤中篇小說選》等,將名家傑作完整收藏。
所謂「名著」,其西文字源極有意義,法文稱chef d’oeuvre,英文稱masterpiece,兩字的起源很早,指的是中古世紀歐洲行會制度下,想要晉升大師階層的漂泊人精心製造可達大師級的手工藝品,這個字以後便泛指展現大師級高超技巧的作品。漂泊的行路人的起源極有意思,好似創作與行路漂泊的經驗十分相關,於是可登上名著之列的作品,必須淬練人類的歷史、經驗、情感、及精神。它們是我們的光明面,也是我們的黑暗面,是白日現實,也是暗夜夢魘,這就是世界文學名著的魅力,它們一方面不斷吸引我們去尋覓那以為尚未到來的「初讀」,一方面又如從夢的寶庫裡召回我們已保存在其中的記憶。既然它們可以是已知、也是未知的經驗、知識、及書單,名著系列的囊括就沒有窮盡性的問題,也與最為完整、最有代表性、最佳首選等等最高級的宣稱無關。
那就和下面網友將《歌德對話錄》讀成大雜燴一樣了:
愛克爾曼的《歌德對話錄》,以及歌德的自傳《詩與真實》,歷來被看作研究歌德生平及思想的珍貴記錄。從1823年初相識,至1832年3月歌德逝世,愛克爾曼一直擔任歌德的秘書,並成為他的親信。
老實說,看這本書很累,因為是日記型式的,是歌德晚年居住在魏瑪爾時的秘書愛克爾曼所記下的,內容記錄著愛克爾與歌德談論的話題,所以裡頭提到的人、事、 物,都不熟悉,有些談論的內容涉及自然科學、藝術、政治、宗教、思想、情感、人生等等廣泛的話題,有太多不了解的內容,所以讀得很困惑,很訝異自己居然有耐性看完它!
但是,平心而論,歌德在老年時,經過歲月的洗禮,提出了一些獨到見解,蠻值得看看!節錄一些在這本書上提到的片段:
歌德勸告愛克爾曼應該多交際時說:「我們絕不能要求別人來跟我們配合。每個人,我都視之獨立的,盡力探究他,研究其特微,但對他絕不苛求。因此,我可以和每個人交往,以豐富與鍛鍊我的性格和生存知識。正是我們全力應付每個不同的人,因此我們得到甦醒、發展和完展。」
歌德與愛克爾曼談論到人與人之間的影響時提到:「人們經常到獨創性,但這又算什麼呢?從出生到死亡,我們一直受世界的影響。除了奮力而為和意志,我們自己不再擁有任何東西。」又提到:「基本上,人們只向他喜歡的人學習。」
歌德與愛克爾曼在討論自然科學時提到「驚奇,是人類情感的最高表現。」
歌德與愛克爾曼在討論作品被朋友批判時提到「人的很多若惱來自朋友。」
歌德對愛克爾曼提到「人愈傑出,惡魔就越愛招惹他,他必須經常留意,端正他的思想。」
歌德與愛克爾曼在討論古典和浪漫的價值時說「古典的叫健全,浪漫則是病態。」
歌德與建設局長和愛克爾曼在討論統治者時認為「只要有偉大的人格,傑出的君王無需其他方法就能有人望。但如果沒有,必須另尋他路。」
隨人讀啦!下面我先引歌德的政治和哲學觀,文學到三評再引:
我不能做法國革命的朋友…但我也不是專制統治的朋友…現在還有人說我是君主(威瑪大公)的一個僕役、奴隸…我只是替一個自己也是替公共利益當僕役的主子當僕役罷了…
總的來說,哲學思辨對德國人是有害的…席勒每逢拋開哲學思辨(而從實際生活寫作)時,他的風格是雄壯有力的…我和康德沒私人來往,席勒常說康德對我沒用,但席勒卻熱心研究康德,我也研究康德,但對我並沒用…現在德國年青人完全沈浸在理念裡,不悅健康意識(近視、蒼白、瘦胸)和感性事物…黑格爾硬把基督教扯進哲學裡,其實二者不相干…德國人在勞心焦思以求解決哲學問題時,英國人卻本著他們的實踐精神在譏笑我們,先把世界拿到手再說,他們向我們說教為人道而反奴,但實際是為現實利益在販奴。
歌德>維基百科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出生時名為約翰?沃爾夫岡?歌德,亦作Göthe([ˈgøːtə]),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美因河畔法蘭克福,作爲詩人、自然科學家、文藝理論家和政治人物,歌德是魏瑪的古典主義最著名的代表;而作爲詩歌、戲劇和散文作品的創作者,他是最偉大的德國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學領域的一個出類拔萃的光輝人物。
出身與青少年時期(1749年-1765年)
牡鹿溝街上的房子,歌德出生地歌德的父親約翰?卡斯帕?歌德(1710年-1782年)是帝國議會的成員。約翰?卡斯帕?歌德首先就讀于全國最好的學校之一:薩克森-科堡大公國的首府科堡的卡西米利安烏姆中學,隨後到萊比錫學習法學,在韋茨拉爾的最高法院工作,又到羅馬和巴黎旅行,最後定居于他的故鄉法蘭克福。他家住在牡鹿溝街上的一所很寬敞的房子裏。他在這裏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致力于建立一間自然博物陳列室和搜集繪畫。
歌德的母親,卡特麗娜?伊麗莎白?歌德(1731年-1808年),娘家姓泰克斯托(Textor),這位法蘭克福市長的女兒在17歲時嫁給了當時38歲的議員歌德。
除了1750年12月7日出生的妹妹科尼麗亞?弗裏德裏柯?克裏斯蒂娜之外,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的其他兄弟姐妹都很早夭折了。1758年,歌德染上了天花。
歌德受到父親和家庭教師的教育,也學習騎術和擊劍。
歌德很早就已經對文學産生了興趣。在這方面他首先把注意力投向了克洛普斯托克和荷馬。14歲時,他就想參加一個田園詩協會。同時,他也喜歡戲劇,因此在法國占領期間他頻頻造訪法國劇院。1763年他在一場音樂會上見到了當時年僅7歲的莫紮特。
1765年9月30日他離開法蘭克福,到萊比錫學習法學。
牡鹿溝街上的房子,歌德出生地歌德的父親約翰?卡斯帕?歌德(1710年-1782年)是帝國議會的成員。約翰?卡斯帕?歌德首先就讀于全國最好的學校之一:薩克森-科堡大公國的首府科堡的卡西米利安烏姆中學,隨後到萊比錫學習法學,在韋茨拉爾的最高法院工作,又到羅馬和巴黎旅行,最後定居于他的故鄉法蘭克福。他家住在牡鹿溝街上的一所很寬敞的房子裏。他在這裏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致力于建立一間自然博物陳列室和搜集繪畫。
歌德的母親,卡特麗娜?伊麗莎白?歌德(1731年-1808年),娘家姓泰克斯托(Textor),這位法蘭克福市長的女兒在17歲時嫁給了當時38歲的議員歌德。
除了1750年12月7日出生的妹妹科尼麗亞?弗裏德裏柯?克裏斯蒂娜之外,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的其他兄弟姐妹都很早夭折了。1758年,歌德染上了天花。
歌德受到父親和家庭教師的教育,也學習騎術和擊劍。
歌德很早就已經對文學産生了興趣。在這方面他首先把注意力投向了克洛普斯托克和荷馬。14歲時,他就想參加一個田園詩協會。同時,他也喜歡戲劇,因此在法國占領期間他頻頻造訪法國劇院。1763年他在一場音樂會上見到了當時年僅7歲的莫紮特。
1765年9月30日他離開法蘭克福,到萊比錫學習法學。
學習和狂飆時期(1765年-1775年)
萊比錫(1765年-1768年)
萊比錫(1765年-1768年)
1765至1768年間,歌德在萊比錫學習。他聽了作家蓋勒特(Christian Fürchtegott Gellert)的詩藝講座,並參加了他的寫作風格練習。同時他也接受了萊比錫學院院長安瑟的繪畫課程。他愛上了凱特馨?勳考普夫(Käthchen Schönkopf),並在歡樂、輕快的詩句中,以洛可可的風格傳統歌頌了這段愛情。(詩集《安內特》(Annette))
萊比錫市最著名的和擁有第二長曆史的飯店:奧厄巴克斯?凱勒飯店和這裏的浮士德的故事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至于奧厄巴克斯?凱勒成了他在戲劇《浮士德》的第一部中涉及的唯一的真正存在的地方。一次大咯血使得歌德不得不中斷學業,于1768年8月28日返回法蘭克福。
萊比錫市最著名的和擁有第二長曆史的飯店:奧厄巴克斯?凱勒飯店和這裏的浮士德的故事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至于奧厄巴克斯?凱勒成了他在戲劇《浮士德》的第一部中涉及的唯一的真正存在的地方。一次大咯血使得歌德不得不中斷學業,于1768年8月28日返回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斯特拉斯堡(1768年-1770年)
歌德度過了一段一年半之久的康複期,其間病症屢有反複。在此期間,他受到了母親和妹妹的悉心照料。他母親的一位女友蘇珊娜?馮?克勒滕斯伯格(Susanne von Klettensburg)使他接觸到了虔信主義的觀點。
1770年他離開法蘭克福,遵照父親的意願到斯特拉斯堡完成自己的學業。在斯特拉斯堡,他認識了牧師的女兒弗裏德裏柯?布裏翁(Friederike Brion),並把一些詩獻給她,其中有:《歡會與離別》、《Sessenheimer Lieder》和《野玫瑰》等。
1770年他離開法蘭克福,遵照父親的意願到斯特拉斯堡完成自己的學業。在斯特拉斯堡,他認識了牧師的女兒弗裏德裏柯?布裏翁(Friederike Brion),並把一些詩獻給她,其中有:《歡會與離別》、《Sessenheimer Lieder》和《野玫瑰》等。
歌德在韋茨拉爾(1772年)
1772年5月10日,歌德在法學學習的結業階段作爲候補官員來到了韋茨拉爾的帝國最高法院。同年5月25日,他開始在帝國最高法院實習。他的住在韋茨拉爾的姑媽樞密官夫人朗厄太太(Susanne Cornelia Lange)給他介紹了一間房子,他就和萊比錫求學時的相識,萊比錫市長的兒子伯恩(Jakob Heinrich Born)住在一起。在經曆了與夏洛特?布夫之間的不幸的愛情之後,歌德于1772年9月11日離開了韋茨拉爾。
歌德剛剛結束了法學的學習,並准備按照父親的意願拓展他在財政法和訴訟的進行方面的知識。歌德的父親對自己的獨子寄予厚望:他的目標是讓兒子成爲法蘭克福的一個鄉長。因此,他很早就讓兒子熟悉和背誦法律書籍。
這次在帝國最高法院的實習對歌德並非不重要。他對帝國最高法院的情況很感興趣,因爲他希望能夠從中獲得一幅帝國現狀的圖景。他察覺到司法實踐中的變化,並且可以把這些變化當成一個整體作出概觀;但他同時也意識到了在學習結束的時候他的專業知識的不足。歌德希望依照進步的、人本主義的裁決和實踐,以及系統、嚴謹地建立的、顧及心理和社會因素的法規工作。
然而,他很少去帝國最高法院,也很少將其看成一個學習的場所。這是由于,一方面,他看到了德意志的糟糕的社會狀況的一個表現:腐敗,所以對司法實踐産生了懷疑。歌德的父親在歌德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已經抨擊過這種不良現象。另一方面,歌德不信任帝國最高法院和1767到1776年間的檢查活動。歌德和他在旅店裏認識的很多青年法律工作者一樣,認爲這種情形不可能好轉。後來歌德在他的自傳《詩與真》裏寫道,他在童年時期就已經表示過,他想做法律工作者不是出于對法律的興趣而是出于對旅行的熱愛。
在使館秘書耶路撒冷(Karl Wilhelm Jerusalem)于1772年10月底自殺後,歌德于1772年11月6日至10日短暫地重返韋茨拉爾。歌德認識耶路撒冷,後者的自殺是歌德創作《少年維特的煩惱》的起因。在這部小說中,歌德將自己與他傾慕的夏洛特?布夫的經曆和耶路撒冷的命運—這是他通過與在耶路撒冷死前不久還與此人有聯系的人的談話而探究到的——融爲一體。這部小說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並引發了感傷主義和狂飆突進文學運動。
歌德剛剛結束了法學的學習,並准備按照父親的意願拓展他在財政法和訴訟的進行方面的知識。歌德的父親對自己的獨子寄予厚望:他的目標是讓兒子成爲法蘭克福的一個鄉長。因此,他很早就讓兒子熟悉和背誦法律書籍。
這次在帝國最高法院的實習對歌德並非不重要。他對帝國最高法院的情況很感興趣,因爲他希望能夠從中獲得一幅帝國現狀的圖景。他察覺到司法實踐中的變化,並且可以把這些變化當成一個整體作出概觀;但他同時也意識到了在學習結束的時候他的專業知識的不足。歌德希望依照進步的、人本主義的裁決和實踐,以及系統、嚴謹地建立的、顧及心理和社會因素的法規工作。
然而,他很少去帝國最高法院,也很少將其看成一個學習的場所。這是由于,一方面,他看到了德意志的糟糕的社會狀況的一個表現:腐敗,所以對司法實踐産生了懷疑。歌德的父親在歌德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已經抨擊過這種不良現象。另一方面,歌德不信任帝國最高法院和1767到1776年間的檢查活動。歌德和他在旅店裏認識的很多青年法律工作者一樣,認爲這種情形不可能好轉。後來歌德在他的自傳《詩與真》裏寫道,他在童年時期就已經表示過,他想做法律工作者不是出于對法律的興趣而是出于對旅行的熱愛。
在使館秘書耶路撒冷(Karl Wilhelm Jerusalem)于1772年10月底自殺後,歌德于1772年11月6日至10日短暫地重返韋茨拉爾。歌德認識耶路撒冷,後者的自殺是歌德創作《少年維特的煩惱》的起因。在這部小說中,歌德將自己與他傾慕的夏洛特?布夫的經曆和耶路撒冷的命運—這是他通過與在耶路撒冷死前不久還與此人有聯系的人的談話而探究到的——融爲一體。這部小說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並引發了感傷主義和狂飆突進文學運動。
魏瑪(1775年-1805年)
1776年,歌德作爲樞密公使館參贊開始爲薩克森-魏瑪-艾森納赫公國服務,並獲得了更多的政治任務。他在大公送給他的帶花園的房子(歌德屋)中住了六年,並按照公園的規格親自設計和建設了房子周圍的花園。他也在圖林根(Thüringen)的伊姆河(die Ilm)邊的自然風景公園的設計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在日記中寫道:我希望上帝使我成爲園丁或實驗員,這樣我該多幸福啊。
他認識了貴族婦女夏洛特?馮?施泰因。他們保持了一段十年之久的親密關系。
1779年他被提升爲樞密顧問。他接受比他年輕8歲的大公卡爾?奧古斯特的讓他在微型小國魏瑪任職的建議是爲了進行政治上的改革。在議會中歌德的職權越來越大。政治——即使在他不再擔任公務之後——一直是他關注的領域。
這一年他開始進行深入的自然科學研究。
1780年6月23日,他成爲魏瑪共濟會分會:阿瑪利亞(Amalia)分會的學員,1781年6月23日,歌德成爲正式會員,1782年4月2日升任會長。在他升遷的幾周後,阿瑪利亞分會不得不停止工作,因爲當時共濟會的活動遇到了敵對情緒。
1782年大公把一所婦女廣場(Frauenplan)邊的房子租給歌德,1792年它最終被送給了歌德。在這裏歌德一直居住到去世。婦女廣場邊的花園也是詩人自己建設的。(1885年,歌德的最後一名孫輩後代和繼承人去世後,這所婦女廣場邊的房子就被宣布爲國家博物館。二戰後這所房子遭到嚴重破壞,所以園藝師、作家卡爾?福斯特(Karl Foester)來到魏瑪並重新建設了花園)。
1777年歌德進行了第一次哈爾茨山之旅。12月10日,他登上了布羅肯山(der Brocken),這被認爲是首次冬季攀登此峰的行動。1783年他進行了第二次哈爾茨山之旅。此後的1784年他進行了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哈爾茨山旅行。
1784年歌德在人類的顱骨旁發現了頜間骨。
他認識了貴族婦女夏洛特?馮?施泰因。他們保持了一段十年之久的親密關系。
1779年他被提升爲樞密顧問。他接受比他年輕8歲的大公卡爾?奧古斯特的讓他在微型小國魏瑪任職的建議是爲了進行政治上的改革。在議會中歌德的職權越來越大。政治——即使在他不再擔任公務之後——一直是他關注的領域。
這一年他開始進行深入的自然科學研究。
1780年6月23日,他成爲魏瑪共濟會分會:阿瑪利亞(Amalia)分會的學員,1781年6月23日,歌德成爲正式會員,1782年4月2日升任會長。在他升遷的幾周後,阿瑪利亞分會不得不停止工作,因爲當時共濟會的活動遇到了敵對情緒。
1782年大公把一所婦女廣場(Frauenplan)邊的房子租給歌德,1792年它最終被送給了歌德。在這裏歌德一直居住到去世。婦女廣場邊的花園也是詩人自己建設的。(1885年,歌德的最後一名孫輩後代和繼承人去世後,這所婦女廣場邊的房子就被宣布爲國家博物館。二戰後這所房子遭到嚴重破壞,所以園藝師、作家卡爾?福斯特(Karl Foester)來到魏瑪並重新建設了花園)。
1777年歌德進行了第一次哈爾茨山之旅。12月10日,他登上了布羅肯山(der Brocken),這被認爲是首次冬季攀登此峰的行動。1783年他進行了第二次哈爾茨山之旅。此後的1784年他進行了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哈爾茨山旅行。
1784年歌德在人類的顱骨旁發現了頜間骨。
意大利之旅(1786年-1788年)
緹士拜恩的畫“歌德在意大利”1786年歌德倉促地離開了祖國的土地。在魏瑪,只有他親密的侍從兼秘書賽德爾(Philipp Seidel)知道他此行的目的地。在意大利,歌德自稱“菲利普?米勒”(Filippo Miller)。他給家裏寫的第一批信件沒有署明日期。到了羅馬,歌德才向親友報告了自己真實的決定和打算:他要在意大利呆相當長的時間。
歌德在《意大利遊記》中描述了他的意大利之旅。1786年他在羅馬結識了畫家緹士拜恩,1787年他同緹士拜恩和其他人到那不勒斯旅行。同年緹士拜恩的著名油畫“歌德在意大利”誕生了,畫中描繪了在羅馬的丘陵地帶的旅人歌德。歌德也在那裏認識了安格莉卡?考夫曼。
緹士拜恩的畫“歌德在意大利”1786年歌德倉促地離開了祖國的土地。在魏瑪,只有他親密的侍從兼秘書賽德爾(Philipp Seidel)知道他此行的目的地。在意大利,歌德自稱“菲利普?米勒”(Filippo Miller)。他給家裏寫的第一批信件沒有署明日期。到了羅馬,歌德才向親友報告了自己真實的決定和打算:他要在意大利呆相當長的時間。
歌德在《意大利遊記》中描述了他的意大利之旅。1786年他在羅馬結識了畫家緹士拜恩,1787年他同緹士拜恩和其他人到那不勒斯旅行。同年緹士拜恩的著名油畫“歌德在意大利”誕生了,畫中描繪了在羅馬的丘陵地帶的旅人歌德。歌德也在那裏認識了安格莉卡?考夫曼。
1788年到1805年
大約從40歲起,歌德的身體就變得僵硬和難以行動。他受到嚴重的椎間盤損傷和多根胸椎變形之苦。
1795年他開始了與席勒的友誼。席勒最初是作爲曆史學教授來到耶拿的。他們的友誼一直延續到1805年席勒去世。
1798年歌德寫下了哀歌“植物的變形”。
1795年他開始了與席勒的友誼。席勒最初是作爲曆史學教授來到耶拿的。他們的友誼一直延續到1805年席勒去世。
1798年歌德寫下了哀歌“植物的變形”。
1805年之後
席勒去世後一年,歌德和克裏斯蒂安娜?福爾皮烏斯結了婚。歌德從1789年起與她同居,兩人生有一子:奧古斯特。
在埃爾富特(Erfurt)召開諸侯大會之際,拿破侖一世接見了歌德,並授予他榮譽軍團勳章。
1814年歌德到萊茵河和美因河地區旅行。1817年他開始寫作“我的植物學研究的曆史”,創辦“談自然科學,特別是形態學”雜志(直到1824年)。
結成和礦物學家、植物學家施坦博格和音樂家菜爾特的友誼。
1832年4月22日,歌德離開了人世。他的著名遺言是:“多些光!”。4月26日葬于諸侯墓地。
在埃爾富特(Erfurt)召開諸侯大會之際,拿破侖一世接見了歌德,並授予他榮譽軍團勳章。
1814年歌德到萊茵河和美因河地區旅行。1817年他開始寫作“我的植物學研究的曆史”,創辦“談自然科學,特別是形態學”雜志(直到1824年)。
結成和礦物學家、植物學家施坦博格和音樂家菜爾特的友誼。
1832年4月22日,歌德離開了人世。他的著名遺言是:“多些光!”。4月26日葬于諸侯墓地。
生活側面
歌德是一個有魅力的人物,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人生的豐富性。這表現在許多相互映襯的方面。基本上每個這樣的方面都被人研究了整整數十年之久,並在一定程度上構成了一篇獨立的傳記。
兩個特別的方面就是他和女人的關系和他的疾病,上述兩者是這樣對抗的:女人通常標志著歌德生活發展的開始——新的一頁被打開,而(一些嚴重的)疾病表示末尾、結束,也可能是逃避。
兩個特別的方面就是他和女人的關系和他的疾病,上述兩者是這樣對抗的:女人通常標志著歌德生活發展的開始——新的一頁被打開,而(一些嚴重的)疾病表示末尾、結束,也可能是逃避。
歌德和女人
安娜?卡特麗娜?勳考普夫(或被稱爲“凱特馨”(Käthchen)和“安內特”(Annette))(1746-1810)是鑄錫匠勳考普夫(Christian Gottlieb Schönkopf)的女兒。歌德在萊比錫求學期間在他們家吃午飯。
1766年歌德在那裏認識了比他大3歲的凱特馨,並愛上了她。這份愛激發他創作了洛可可風格的輕快的抒情詩(其中之一就是所謂的《安內特之歌》)。1768年春季這段一開始就遭受壓力的關系因爲歌德極度的嫉妒而結束。
在這段關系期間歌德創作了劇本《戀人的情緒》。在這部戀愛劇中,當一個嫉妒的戀人意識到他也可能不忠實時,就擺脫了他的嫉妒心。
在關系結束之後,歌德仍給安娜?卡特麗娜寫了幾封——完全是彬彬有禮的——信。她在1770年嫁給了受人尊敬的法學工作者卡納(Karl Kanne)博士,他日後成了萊比錫市的副市長。
1766年歌德在那裏認識了比他大3歲的凱特馨,並愛上了她。這份愛激發他創作了洛可可風格的輕快的抒情詩(其中之一就是所謂的《安內特之歌》)。1768年春季這段一開始就遭受壓力的關系因爲歌德極度的嫉妒而結束。
在這段關系期間歌德創作了劇本《戀人的情緒》。在這部戀愛劇中,當一個嫉妒的戀人意識到他也可能不忠實時,就擺脫了他的嫉妒心。
在關系結束之後,歌德仍給安娜?卡特麗娜寫了幾封——完全是彬彬有禮的——信。她在1770年嫁給了受人尊敬的法學工作者卡納(Karl Kanne)博士,他日後成了萊比錫市的副市長。
蘇珊娜?馮?克勒滕斯伯格
弗裏德裏柯?布裏翁
夏洛特?布夫
馬克西米利安娜?馮?拉?羅歇,海德堡浪漫主義的代表、作家布倫塔諾的母親
莉莉?勳納曼(Lilli Schönemann)
亨利埃特?馮?呂特維茨(Henriette von Lüttwitz)
夏洛特?馮?施泰因
克裏斯蒂安娜?福爾皮烏斯
瑪利安娜?馮?維勒莫
烏爾莉柯?馮?勒夫茨沃
克洛娜?施羅特
克裏斯蒂安娜?弗裏德裏柯?威爾翰米娜?弗羅曼(Christiana Friederike Wilhelmine Frommann)即米娜?海爾茨利普(Minna Herzlieb)。詩人在《親和力》中以“奧蒂莉”的形象爲她樹立了永恒的紀念碑。
薩克森-魏瑪-埃森納赫的安娜?阿瑪利,魏瑪的資助人
弗裏德裏柯?布裏翁
夏洛特?布夫
馬克西米利安娜?馮?拉?羅歇,海德堡浪漫主義的代表、作家布倫塔諾的母親
莉莉?勳納曼(Lilli Schönemann)
亨利埃特?馮?呂特維茨(Henriette von Lüttwitz)
夏洛特?馮?施泰因
克裏斯蒂安娜?福爾皮烏斯
瑪利安娜?馮?維勒莫
烏爾莉柯?馮?勒夫茨沃
克洛娜?施羅特
克裏斯蒂安娜?弗裏德裏柯?威爾翰米娜?弗羅曼(Christiana Friederike Wilhelmine Frommann)即米娜?海爾茨利普(Minna Herzlieb)。詩人在《親和力》中以“奧蒂莉”的形象爲她樹立了永恒的紀念碑。
薩克森-魏瑪-埃森納赫的安娜?阿瑪利,魏瑪的資助人
歌德的朋友
弗裏德裏希?席勒
卡爾?路德維希?馮?科內博爾(詩人、翻譯家)
卡爾?奧古斯特大公
約翰?彼得?埃克曼(詩人)
約翰?戈特弗裏德?馮?赫爾德(詩人、思想家)
弗裏德裏希?馮?繆勒(Friedrich von Müller)
菲力克斯?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德國浪漫樂派音樂家)
卡爾?路德維希?馮?科內博爾(詩人、翻譯家)
卡爾?奧古斯特大公
約翰?彼得?埃克曼(詩人)
約翰?戈特弗裏德?馮?赫爾德(詩人、思想家)
弗裏德裏希?馮?繆勒(Friedrich von Müller)
菲力克斯?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德國浪漫樂派音樂家)
歌德的“敵人”
雅各布?米夏埃爾?萊茵霍爾特?倫茨(狂飆突進運動中的作家)
海因裏希?馮?克萊斯特(劇作家、短篇小說家、散文家、出版家)
海因裏希?馮?克萊斯特(劇作家、短篇小說家、散文家、出版家)
疾病
1758年:歌德罹患天花,直到老年他的身上仍留有此病的疤痕
1768年:在萊比錫求學期間歌德患了一場危及生命的大病(頸部腫瘤及大咯血,大概源于肺結核形成的空洞),這可能是精神危機的外部表現。歌德返回法蘭克福。此後就是一段一年半之久的,有時被病症反複和意志消沈打斷的康複期。
1801年:歌德罹患面部丹毒
1805年:腎結石伴有頻繁的絞痛
1823年:首次心肌梗塞及心包炎
1830年:又一次大咯血
1832年:又一次心肌梗塞並心源性休克,及肺水腫
1768年:在萊比錫求學期間歌德患了一場危及生命的大病(頸部腫瘤及大咯血,大概源于肺結核形成的空洞),這可能是精神危機的外部表現。歌德返回法蘭克福。此後就是一段一年半之久的,有時被病症反複和意志消沈打斷的康複期。
1801年:歌德罹患面部丹毒
1805年:腎結石伴有頻繁的絞痛
1823年:首次心肌梗塞及心包炎
1830年:又一次大咯血
1832年:又一次心肌梗塞並心源性休克,及肺水腫
自然科學研究
在魏瑪期間,歌德開始研究自然科學,最主要的是地質學和植物學。他首先在意大利尋找一種“原始植物”。作爲植物學家,他的科研的出發點:所有的都是樹葉,這種簡單性使得最大程度的多樣性成爲可能,現在在科學上似乎不成立。他本人將色彩學視爲他在自然科學方面的主要研究對象。從物理學的角度出發,他的色彩學研究缺乏科學性。但是20世紀最重要的物理學家卻對歌德的研究成果發表過意見。在動物學方面,歌德以在人類的胚胎中發現頜間骨而聞名。
歌德在自然科學方面的晚期作品有《植物的螺旋形傾向》(1831),在這部作品中,歌德指出:生物傾向于發展成螺旋形。
假如更多地關注歌德的科學方法,即自然研究的基礎,而不是單一的研究成果,就會發現,他的科學方法跟浪漫主義的自然哲學不同。他的方法是經驗主義的(而非抽象推論的),跟實證論的經驗主義不同,它並不把人當成外在的觀察者,而是把人當成觀察對象內部的,從屬于觀察對象的對象來對待。
歌德在自然科學方面的晚期作品有《植物的螺旋形傾向》(1831),在這部作品中,歌德指出:生物傾向于發展成螺旋形。
假如更多地關注歌德的科學方法,即自然研究的基礎,而不是單一的研究成果,就會發現,他的科學方法跟浪漫主義的自然哲學不同。他的方法是經驗主義的(而非抽象推論的),跟實證論的經驗主義不同,它並不把人當成外在的觀察者,而是把人當成觀察對象內部的,從屬于觀察對象的對象來對待。
作品
歌德的一個特點是,將已經開頭的作品擱置幾年,有時是數十年之久,將已經發表的作品進行重大的修改,將一些完成了的作品壓下很長時間才付印。
完成一張以時間爲順序的作品列表很難,因爲加工作品的時間段經常不明確,而首印的年份又和歌德的創作過程並不一致。以下的列表大致(可能並不准確)依照作品誕生的時間爲序。
完成一張以時間爲順序的作品列表很難,因爲加工作品的時間段經常不明確,而首印的年份又和歌德的創作過程並不一致。以下的列表大致(可能並不准確)依照作品誕生的時間爲序。
《戀人的情緒》(戀愛劇),1768年創作,1806年付印
《同謀犯》(喜劇),1769年開始創作,1787年付印
《鐵手騎士葛茲?馮?貝利欣根》(劇本),1773年
《普羅米修斯》(詩歌),1774年
《新的道德-政治木偶戲》,1774年
《布雷伊長老的謝肉節劇》,1774年
《普倫德爾斯鎮的年市》, 1774年
《神,英雄和維蘭特(Wieland)》(笑劇),1774年
《克拉維戈》(悲劇),1774年
《神靈的問候》(詩歌),1774年
《少年維特的煩惱》(書信體小說),1774年,第2版,1787年
《哀格蒙特》(悲劇),1775年開始創作,1788年付印
《歐文和埃爾米勒》(配唱戲劇),1775年
《威廉?邁斯特的戲劇使命》(“原邁斯特”,小說),始于1776年,1911年付印
《施黛拉》,爲戀人們寫的戲劇,1776年
《在陶裏斯的伊菲革涅亞》(戲劇),散文版1779年,1787年付印
《托爾誇托?塔索》(戲劇),始于1780年,1790年付印
《論人類與動物的頜間骨》,1786年
《羅馬哀歌》,作于1788年至1790年
《威尼斯警句》,1790年
《浮士德》,片斷,1790年
《光學論文》(論文,2卷本), 1791年/1792年
《大科夫塔》(喜劇),1792年
《平民將軍》(喜劇),1793年
《列那狐》(動物敘事詩),1794年
《在所有美好的時刻》(共機會分會會歌),1775年
《德意志逃亡者講述的故事集》(框形結構小說),1795年
《威廉?邁斯特的學習年代》,1795年/1796年原文
《克塞尼恩》(《贈辭》)(詩歌,和席勒合作完成),1796年
《浮士德 一部悲劇》(符合《浮士德》的第一部分),始于1797年,1808年第一次以此題目付印
《邦弗尼托?切利尼(Benvenuto Cellini)的人生》(文章),1797年
《中篇小說》,始于1797年
《赫爾曼與竇綠苔》(以六音部詩行寫成的牧歌),1798年
《私生女》(悲劇),1804年
《威廉?邁斯特的漫遊年代》(小說),始于1807年,1821年付印,增訂版1829年原文
《潘多拉》(爲節日創作的戲劇),作于1807年/1808年,1817年付印
《親和力》,1809年原文
《論色彩學》(科學論文),1810年
《我的生平 詩與真》(自傳作品,4卷本),1811年至1833年
《關于歌手人們有很多可說》(爲感謝歌手而作的共濟會的詩歌),1815年
《當回報最親愛者的時候》 (爲保守秘密而作的共濟會的詩歌),1816年
《意大利遊記》,1816年/1817年
《好女人》,1817年
《論藝術和古代》 (6卷本,和梅耶(Johann Heinrich Meyer)合作),1816年至1832年
《莊嚴的教團節日:“50年已經過去”》(對于授予他參加共濟會50周年榮譽證書的詩歌形式的謝辭), 1820年
《西東詩集》(詩歌),1819年
《悼詞起首》 對已故共濟會裏德爾(Ridel)分會長的悼詞,1821年
《法國的政治運動》(報告),1822年
《講話:對于維蘭特(Wieland)兄弟般的紀念》 (共濟會悼詞), 1830年2月8日歌德致悼詞 《浮士德 II》(《浮士德》的第二部分),1833年(遺作)
《箴言和沈思》,1833年(遺作)
以上翻譯自德語維基百科,有部分刪除
《同謀犯》(喜劇),1769年開始創作,1787年付印
《鐵手騎士葛茲?馮?貝利欣根》(劇本),1773年
《普羅米修斯》(詩歌),1774年
《新的道德-政治木偶戲》,1774年
《布雷伊長老的謝肉節劇》,1774年
《普倫德爾斯鎮的年市》, 1774年
《神,英雄和維蘭特(Wieland)》(笑劇),1774年
《克拉維戈》(悲劇),1774年
《神靈的問候》(詩歌),1774年
《少年維特的煩惱》(書信體小說),1774年,第2版,1787年
《哀格蒙特》(悲劇),1775年開始創作,1788年付印
《歐文和埃爾米勒》(配唱戲劇),1775年
《威廉?邁斯特的戲劇使命》(“原邁斯特”,小說),始于1776年,1911年付印
《施黛拉》,爲戀人們寫的戲劇,1776年
《在陶裏斯的伊菲革涅亞》(戲劇),散文版1779年,1787年付印
《托爾誇托?塔索》(戲劇),始于1780年,1790年付印
《論人類與動物的頜間骨》,1786年
《羅馬哀歌》,作于1788年至1790年
《威尼斯警句》,1790年
《浮士德》,片斷,1790年
《光學論文》(論文,2卷本), 1791年/1792年
《大科夫塔》(喜劇),1792年
《平民將軍》(喜劇),1793年
《列那狐》(動物敘事詩),1794年
《在所有美好的時刻》(共機會分會會歌),1775年
《德意志逃亡者講述的故事集》(框形結構小說),1795年
《威廉?邁斯特的學習年代》,1795年/1796年原文
《克塞尼恩》(《贈辭》)(詩歌,和席勒合作完成),1796年
《浮士德 一部悲劇》(符合《浮士德》的第一部分),始于1797年,1808年第一次以此題目付印
《邦弗尼托?切利尼(Benvenuto Cellini)的人生》(文章),1797年
《中篇小說》,始于1797年
《赫爾曼與竇綠苔》(以六音部詩行寫成的牧歌),1798年
《私生女》(悲劇),1804年
《威廉?邁斯特的漫遊年代》(小說),始于1807年,1821年付印,增訂版1829年原文
《潘多拉》(爲節日創作的戲劇),作于1807年/1808年,1817年付印
《親和力》,1809年原文
《論色彩學》(科學論文),1810年
《我的生平 詩與真》(自傳作品,4卷本),1811年至1833年
《關于歌手人們有很多可說》(爲感謝歌手而作的共濟會的詩歌),1815年
《當回報最親愛者的時候》 (爲保守秘密而作的共濟會的詩歌),1816年
《意大利遊記》,1816年/1817年
《好女人》,1817年
《論藝術和古代》 (6卷本,和梅耶(Johann Heinrich Meyer)合作),1816年至1832年
《莊嚴的教團節日:“50年已經過去”》(對于授予他參加共濟會50周年榮譽證書的詩歌形式的謝辭), 1820年
《西東詩集》(詩歌),1819年
《悼詞起首》 對已故共濟會裏德爾(Ridel)分會長的悼詞,1821年
《法國的政治運動》(報告),1822年
《講話:對于維蘭特(Wieland)兄弟般的紀念》 (共濟會悼詞), 1830年2月8日歌德致悼詞 《浮士德 II》(《浮士德》的第二部分),1833年(遺作)
《箴言和沈思》,1833年(遺作)
以上翻譯自德語維基百科,有部分刪除
中文譯本
《歌德文集》(十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ISBN 702002887X
《歌德文集》(十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ISBN 702002887X
浮士德精神——歌德的晚年 by陳韻琳
歌德與托爾斯泰
比較歌德與托爾斯泰是有原因的。他們兩人有某種雷同處:同樣是貴族;同樣關切國家與社會並致力於改革(歌德走上政途、托爾斯泰走上土地改革與農民教育);同樣對大自然有崇高、神秘、偉大的體會;同樣處在偉大的「主義」時代。
他們不同的是,歌德歷經拿破崙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呼喚與墮落衰亡,托爾斯泰則是熟諳馬克斯的理想,並期待這理想的革命浪潮。歌德度過一時代理想與其幻滅,托爾斯泰則是正面對著另一理想時代的來臨。歌德看清了偉大英雄人物靈魂深處的幽暗,托爾斯泰雖然放棄了英雄式的偉大,卻對小人物的人性仍舊過度樂觀(這正是復活這部小說善惡太簡單的重要原因);最後,他倆都活的很老,所以雖屬於不同的文化分期,兩人生命竟然還有短短交錯。歌德曾與拿破崙碰面,拿破崙十分喜愛歌德,而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兩個男主角,都曾用拿破崙作他們的象徵。
歌德是怎樣用「浮士德」來交代他對生命、對人性、對社會改革的看法呢?
他們不同的是,歌德歷經拿破崙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呼喚與墮落衰亡,托爾斯泰則是熟諳馬克斯的理想,並期待這理想的革命浪潮。歌德度過一時代理想與其幻滅,托爾斯泰則是正面對著另一理想時代的來臨。歌德看清了偉大英雄人物靈魂深處的幽暗,托爾斯泰雖然放棄了英雄式的偉大,卻對小人物的人性仍舊過度樂觀(這正是復活這部小說善惡太簡單的重要原因);最後,他倆都活的很老,所以雖屬於不同的文化分期,兩人生命竟然還有短短交錯。歌德曾與拿破崙碰面,拿破崙十分喜愛歌德,而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兩個男主角,都曾用拿破崙作他們的象徵。
歌德是怎樣用「浮士德」來交代他對生命、對人性、對社會改革的看法呢?
我要用我的精神抓住最高最深的東西
歌德筆下的浮士德,是個深居學術象牙塔中,終至垂垂老矣的人物。面對即將朽壞的身軀,浮士德有非常多的懊喪,他覺得他的人生彷彿還沒有開始就要結束了,他花了一生的時間研究學問,卻對人生體驗品嚐太淺,卻對知識有說不出的厭倦。煩惱之餘,魔鬼適時出現,引逗他出賣靈魂,交換條件就是讓他的人生重新開始,給他機會去品嚐所有過去為了知性而放棄的體驗。
浮士德在那時,其實是胸懷大志的,他說:「我要投入時間的急流裡,我要投入事件的進展中....快樂對我而言並不重要,因此我若在某瞬間說:「我滿足了,請時間停下!我就輸了。....我要用我的精神抓住最高和最深的東西,我要遍嘗全人類的悲哀與幸福。」
這種心情,像不像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中的德烈?
就這樣,浮士德被魔鬼變換了身軀,人生重新來過一般,變的年輕有勁。他開展他生命的體驗之旅。魔鬼一直想讓浮士德心中出現享樂主義、投機主義或讓他變的庸俗不堪,但浮士德卻不是這樣的人,對他而言,體驗,是追求知識一生後,對生命重新燃起的理想與熱情,在他內心深處,絕不是為體驗而體驗、也不可能步向享樂主義。
就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歌德像托爾斯泰一樣,對知識大腦袋很不以為然。歌德透過浮士德說:「知識追求到後來,竟然只剩下零碎。」
浮士德的生命體驗,歷經追求愛情、追求美,最後走向社會實踐的道路。每一種嘗試,都是生命貨真價實的充滿激情體驗,但在浮士德這個理想主義者的心中,的確發現沒有什麼過程是讓他滿意到覺得生命完滿不再有欠缺的。
浮士德在那時,其實是胸懷大志的,他說:「我要投入時間的急流裡,我要投入事件的進展中....快樂對我而言並不重要,因此我若在某瞬間說:「我滿足了,請時間停下!我就輸了。....我要用我的精神抓住最高和最深的東西,我要遍嘗全人類的悲哀與幸福。」
這種心情,像不像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中的德烈?
就這樣,浮士德被魔鬼變換了身軀,人生重新來過一般,變的年輕有勁。他開展他生命的體驗之旅。魔鬼一直想讓浮士德心中出現享樂主義、投機主義或讓他變的庸俗不堪,但浮士德卻不是這樣的人,對他而言,體驗,是追求知識一生後,對生命重新燃起的理想與熱情,在他內心深處,絕不是為體驗而體驗、也不可能步向享樂主義。
就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歌德像托爾斯泰一樣,對知識大腦袋很不以為然。歌德透過浮士德說:「知識追求到後來,竟然只剩下零碎。」
浮士德的生命體驗,歷經追求愛情、追求美,最後走向社會實踐的道路。每一種嘗試,都是生命貨真價實的充滿激情體驗,但在浮士德這個理想主義者的心中,的確發現沒有什麼過程是讓他滿意到覺得生命完滿不再有欠缺的。
愛情幻滅
在體驗愛情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浮士德與女主角葛麗卿中間出現了感受的疏離。
很多人在分析浮士德與葛麗卿時,都認為他們的悲劇是來自於社會觀念的封閉,導致姦情與私生子演變成隨後生發的殺母殺兄殺子重罪。但這只是其中的一點原因。
因為我們還看到,當葛麗卿因罪惡而痛苦到極點時,浮士德都不在身邊。浮士德自承,他跟葛麗卿有「不同的性質」,浮士德犯罪前後可以避居山林、或深夜跟魔鬼去狂歡,但葛麗卿是何等孤獨的一人面對痛苦。
葛麗卿深愛浮士德,浮士德的心中卻不是只有愛情。葛麗卿入獄後,浮士德痛苦的說:「她對愛情癡迷!」浮士德也愛葛麗卿,卻永遠不可能這麼癡迷,因為他們性質不同,這才是愛情永恆的悲劇。
即使他們沒有社會規範的約束,發生性愛不算犯罪,他們將一樣的,都會因這種性質的不同,而經歷愛情的幻滅。男女性質不同,導致最後彼此傷害,不正是在社會規範解嚴後的現代,更常發生的愛情幻滅版本嗎?
葛麗卿為了贖罪,放棄任何逃亡的計畫。最終是從天上傳來聲音:「她得救了(她的靈魂被上帝接納了)。」
很多人在分析浮士德與葛麗卿時,都認為他們的悲劇是來自於社會觀念的封閉,導致姦情與私生子演變成隨後生發的殺母殺兄殺子重罪。但這只是其中的一點原因。
因為我們還看到,當葛麗卿因罪惡而痛苦到極點時,浮士德都不在身邊。浮士德自承,他跟葛麗卿有「不同的性質」,浮士德犯罪前後可以避居山林、或深夜跟魔鬼去狂歡,但葛麗卿是何等孤獨的一人面對痛苦。
葛麗卿深愛浮士德,浮士德的心中卻不是只有愛情。葛麗卿入獄後,浮士德痛苦的說:「她對愛情癡迷!」浮士德也愛葛麗卿,卻永遠不可能這麼癡迷,因為他們性質不同,這才是愛情永恆的悲劇。
即使他們沒有社會規範的約束,發生性愛不算犯罪,他們將一樣的,都會因這種性質的不同,而經歷愛情的幻滅。男女性質不同,導致最後彼此傷害,不正是在社會規範解嚴後的現代,更常發生的愛情幻滅版本嗎?
葛麗卿為了贖罪,放棄任何逃亡的計畫。最終是從天上傳來聲音:「她得救了(她的靈魂被上帝接納了)。」
美與幸福是不能長久並存的
浮士德再度透過自然,讓自己安詳而漸漸淡忘,終於走出痛苦的過去後,他開始另一個追求,那就是永恆的美—藝術。
從思索到完稿,歌德幾乎用了六十年才完成浮士德的。很明顯可以看出,在處理追求永恆之美與社會實踐時,歌德的筆法與思想,都比葛麗卿時代老練深厚許多。
歌德是用浮士德透過魔法喚出希臘神話中的天下第一美女海倫,並與之結婚的比喻手法來鋪陳的。這樣的婚姻按理來說,比葛麗卿要更合適。因為葛麗卿太過純樸簡單,跟浮士德複雜的心靈「性質不合」,海倫是永恆之美,浮士德又有高度的理想性格,其實是很配襯的,但後來還是幻滅了。
歌德用了非常高明的暗喻來處理這種幻滅,那就是浮士德開始說出類似「心靈不看過去和將來,只有現今!」海倫接著答:「這就是我們最幸福的時辰。」
然後他們生下一個兒子:「跳到堅固的地面,卻被地面反彈到空中,觸到屋頂。」海倫憂慮的說:「你可以跳,但是不要飛。」然後跟浮士德說:「他集合了我們兩人。」最後這孩子說:「我不願長久的留在地上。我要去尋找最難得到的東西。」
孩子浪漫的選擇了戰爭,並死在戰場上。(隱射浪漫時代的詩人拜倫)海倫悲傷的說:「美和幸福是不能長久並存的!」然後跟浮士德分開了。
歌德透過這一幕表達美的瞬間感受激情、是撤徹底底不能平凡的,因此美不可能長久,只能跟幸福擦肩而過。
從思索到完稿,歌德幾乎用了六十年才完成浮士德的。很明顯可以看出,在處理追求永恆之美與社會實踐時,歌德的筆法與思想,都比葛麗卿時代老練深厚許多。
歌德是用浮士德透過魔法喚出希臘神話中的天下第一美女海倫,並與之結婚的比喻手法來鋪陳的。這樣的婚姻按理來說,比葛麗卿要更合適。因為葛麗卿太過純樸簡單,跟浮士德複雜的心靈「性質不合」,海倫是永恆之美,浮士德又有高度的理想性格,其實是很配襯的,但後來還是幻滅了。
歌德用了非常高明的暗喻來處理這種幻滅,那就是浮士德開始說出類似「心靈不看過去和將來,只有現今!」海倫接著答:「這就是我們最幸福的時辰。」
然後他們生下一個兒子:「跳到堅固的地面,卻被地面反彈到空中,觸到屋頂。」海倫憂慮的說:「你可以跳,但是不要飛。」然後跟浮士德說:「他集合了我們兩人。」最後這孩子說:「我不願長久的留在地上。我要去尋找最難得到的東西。」
孩子浪漫的選擇了戰爭,並死在戰場上。(隱射浪漫時代的詩人拜倫)海倫悲傷的說:「美和幸福是不能長久並存的!」然後跟浮士德分開了。
歌德透過這一幕表達美的瞬間感受激情、是撤徹底底不能平凡的,因此美不可能長久,只能跟幸福擦肩而過。
什麼是理想國?
經歷了美與藝術的激情和幻滅後,浮士德步向社會實踐之路,他說:「我要作大事業。」魔鬼以為浮士德開始墮落,想要聲名,但浮士德其實不在乎聲名,他想要濟世救民。
浮士德想要填一塊海邊之地,創造出一個他心目中的理想國。而在計畫實行過程中,浮士德發現碰到了問題:每個人對理想國的期待不同!就有這麼一對老夫婦,他們完全不想改變現狀,拒絕遷出要大興土木的地方。浮士德底下的官僚,想用績效討好浮士德,便用不正當的途徑,把兩夫婦殺了。
如果建立理想國的過程中,已經出現兇殺殘暴,理想國還是理想國嗎?然而浮士德還是用心建構他心目中的理想國。他又回到了最初的心境:「在任何瞬間,我都不得滿足。」但他學會了謙卑:「以為自己可以超越到雲層之上的人是蠢漢。這世界我已經洞察了,我不再有超越塵世成為神的慾念。」 「這世界對追求理想的人並不沈默。」 「我要堅定生活在塵世間。」他年老而眼瞎,但仍堅強的追隨他心目中的理想。
當一個新地終於出現,卻是浮士德離世死去的日子。魔鬼沒有收取浮士德的靈魂,因為上帝先取走了。葛麗卿是因著她的強烈的悔罪而得上帝的恩寵。浮士德是因他這一生的努力追求,至終識得人永不可能自比為神的謙卑,卻仍自強不息,而得到上帝的恩寵。
浮士德故事就在這裡結束。
浮士德想要填一塊海邊之地,創造出一個他心目中的理想國。而在計畫實行過程中,浮士德發現碰到了問題:每個人對理想國的期待不同!就有這麼一對老夫婦,他們完全不想改變現狀,拒絕遷出要大興土木的地方。浮士德底下的官僚,想用績效討好浮士德,便用不正當的途徑,把兩夫婦殺了。
如果建立理想國的過程中,已經出現兇殺殘暴,理想國還是理想國嗎?然而浮士德還是用心建構他心目中的理想國。他又回到了最初的心境:「在任何瞬間,我都不得滿足。」但他學會了謙卑:「以為自己可以超越到雲層之上的人是蠢漢。這世界我已經洞察了,我不再有超越塵世成為神的慾念。」 「這世界對追求理想的人並不沈默。」 「我要堅定生活在塵世間。」他年老而眼瞎,但仍堅強的追隨他心目中的理想。
當一個新地終於出現,卻是浮士德離世死去的日子。魔鬼沒有收取浮士德的靈魂,因為上帝先取走了。葛麗卿是因著她的強烈的悔罪而得上帝的恩寵。浮士德是因他這一生的努力追求,至終識得人永不可能自比為神的謙卑,卻仍自強不息,而得到上帝的恩寵。
浮士德故事就在這裡結束。
浮士德精神
歌德的作品一樣處理了愛情、處理了對理想的追求、處理了最接近永恆之感的藝術之美、也處理了對社會國家的期待;他也一樣看重生命歷程遠勝過思想主義知識。
但歌德並沒有把道德宗教的自我悔罪自我要求當成最終的答案。
在浮士德中,歌德的確非常強調人在世需要竭力克服墮落、努力向上,並為更多人謀得幸福,可是歌德還是強調,人不可能成為上帝,越是有理想性格的人,這一生就越需要經歷謙卑的洗鍊。
歌德認為,我們這一生不可能有任何意願,是完美無缺不具有任何傷害性的。但他相信上帝的憐憫與愛,悔罪與這一生奮鬥的過程,上帝會紀念,並接納進永恆、給我們恩寵。
上帝接納人此生的每個階段,也樂意看見認真面對生命的人,在這一生的各種經歷中更接近善。每一場奮鬥都伴隨著自我的軟弱,而每一個經歷都更看清自己也更認識上帝。
最終,人的獲救,不是因著努力獲得至善,而是至善的上帝以憐憫慈愛伸手接納這些認真一生的人。
因此,在歌德的「浮士德」中,心靈革命與社會實踐,感官之愛與藝術之美,共組一種平衡的生命觀照。它們共同驅使冀望超越自己的人邁向善。而最終,絕對完美的善,卻是在上帝手中,要透過上帝的恩寵才能獲得。這是獲救的真義。
所以浮士德說:「這世界我已經洞察了,我不再有超越塵世成為神的慾念。「這世界對追求理想的人並不沈默。」「我要堅定生活在塵世間。」
歌德比托爾斯泰更往前走一步,在人生一切經驗,不管是愛情、美、社會實踐甚至是道德宗教的追求中,都承認自有其價值與意義,也承認一定會經歷自我的幻滅,最終,每一個幻滅無非都是讓人看見「人不是上帝,人需要謙遜」。
但他卻肯定在經歷幻滅之後,不是虛無頹廢,而透過恩寵與至善的上帝相遇。
經歷過英雄大起大落、自由平等理想成為暴民政治的笑談的時代,歌德沈澱自我反省歷史,能不落入虛無,反而寫出浮士德精神,肯定人世一切向善的努力與最終的上帝恩寵,未嘗不是從一個偉大時代中洞見自我實現的真意。
反觀托爾斯泰的「復活」,他無法跳脫歷史十字路口的困境,做出清楚明朗的歷史判斷,因而下筆竭力的自我說服、或說服別人,這或許可說是他不如歌德幸運之處;但他對人性觀照的處理,竟然也受限時代困局,無法看出人性的複雜深度,造成好人壞人過於簡單的分析,而他的結尾企圖給的答案,比之小說內容對整體社會的控訴,也十分貧弱,這就應當是他不如歌德之處了。
http://life.fhl.net/Literature/goder/003.htm
但歌德並沒有把道德宗教的自我悔罪自我要求當成最終的答案。
在浮士德中,歌德的確非常強調人在世需要竭力克服墮落、努力向上,並為更多人謀得幸福,可是歌德還是強調,人不可能成為上帝,越是有理想性格的人,這一生就越需要經歷謙卑的洗鍊。
歌德認為,我們這一生不可能有任何意願,是完美無缺不具有任何傷害性的。但他相信上帝的憐憫與愛,悔罪與這一生奮鬥的過程,上帝會紀念,並接納進永恆、給我們恩寵。
上帝接納人此生的每個階段,也樂意看見認真面對生命的人,在這一生的各種經歷中更接近善。每一場奮鬥都伴隨著自我的軟弱,而每一個經歷都更看清自己也更認識上帝。
最終,人的獲救,不是因著努力獲得至善,而是至善的上帝以憐憫慈愛伸手接納這些認真一生的人。
因此,在歌德的「浮士德」中,心靈革命與社會實踐,感官之愛與藝術之美,共組一種平衡的生命觀照。它們共同驅使冀望超越自己的人邁向善。而最終,絕對完美的善,卻是在上帝手中,要透過上帝的恩寵才能獲得。這是獲救的真義。
所以浮士德說:「這世界我已經洞察了,我不再有超越塵世成為神的慾念。「這世界對追求理想的人並不沈默。」「我要堅定生活在塵世間。」
歌德比托爾斯泰更往前走一步,在人生一切經驗,不管是愛情、美、社會實踐甚至是道德宗教的追求中,都承認自有其價值與意義,也承認一定會經歷自我的幻滅,最終,每一個幻滅無非都是讓人看見「人不是上帝,人需要謙遜」。
但他卻肯定在經歷幻滅之後,不是虛無頹廢,而透過恩寵與至善的上帝相遇。
經歷過英雄大起大落、自由平等理想成為暴民政治的笑談的時代,歌德沈澱自我反省歷史,能不落入虛無,反而寫出浮士德精神,肯定人世一切向善的努力與最終的上帝恩寵,未嘗不是從一個偉大時代中洞見自我實現的真意。
反觀托爾斯泰的「復活」,他無法跳脫歷史十字路口的困境,做出清楚明朗的歷史判斷,因而下筆竭力的自我說服、或說服別人,這或許可說是他不如歌德幸運之處;但他對人性觀照的處理,竟然也受限時代困局,無法看出人性的複雜深度,造成好人壞人過於簡單的分析,而他的結尾企圖給的答案,比之小說內容對整體社會的控訴,也十分貧弱,這就應當是他不如歌德之處了。
http://life.fhl.net/Literature/goder/003.htm
另參本館《浮世德》 《少年維特的煩惱》 《愛的親合力》 《戰爭與和平》
真理愈辯愈明~~
為闡述自我的理念
連孟子也辯稱
"予豈好辯哉 予不得已也"
故而這一類的對話錄
(其實充分表達自己意見的對話
應該也算是一種軟性辯論)
從雙方的立場與頗具己見的雙向溝通
(?... 各持己見才不算溝通)
雖不盡然"舌燦蓮花"
不過就好像兩顆高能量的固體互相碰撞
其所產生的火花是可以預期的
是不錯的理性思辯
雖未必愈辯愈明
甚至有溝無通
少年歌德的煩惱 Goethe!
導演: 菲利普‧史托徹
編劇: 亞歷山大‧杜度納
演員: 亞歷山大菲林 米麗安斯坦 莫里茲‧布萊楚 沃克布魯赫 布卡.克萊斯納
劇情簡介
《少年歌德的煩惱》將大師成就文學傑作的始末重現大銀幕,觀眾從中一窺詩人的靈感泉源與血淚告白。《北峰》導演最新文藝力作。
「如果沒有了愛,沒有了情,我是寫不出什麼東西的。」─歌德
年輕氣盛的歌德從父願攻讀法律,卻因沉浸於文學創作,徹底荒廢課業,最終沒有獲取法律學位。
他的父親得知此事後盛怒不已,氣得切斷金援,並執意地將他送往帝國法院擔任書記,寄望他在法律上能有所成。在某次派對,歌德邂逅了機智美麗的夏綠蒂,兩人一見傾心,深陷愛河。
然而夏綠蒂為了改善家裡的經濟狀況,答應父親安排的婚事,成為歌德的上司凱斯納的未婚妻。之後,凱斯納知曉夏綠蒂與歌德的戀情,憤而提議決鬥,歌德卻因此鋃鐺入獄。為了挽回夏綠蒂的決定,歌德仍不輕言放棄,在獄中寫下世上最長的一封深切情書。他從未想過,這封信將徹徹底底改變他的一生……
莎士比亞的秘密?少年歌德來煩惱 文:超小號
探討歌德與莎士比亞的書籍汗牛充棟,相關改編的影視作品更是屢見不鮮,當時的政經背景、權力鬥爭、愛恨情仇一再被調色使用,將古典文學的魅力深植人心
16世紀,莎士比亞為英語文學立下了完美典範,所達到的高度至今無人能出其右。兩百年後,歌德在緬因河畔震驚全世界,被推崇為最偉大的德國作家。兩位文學藝術耆老,引起無數後輩仿效研究,他們的私生活也成為人們津津樂道尋訪推敲的主題。
探討歌德與莎士比亞的書籍汗牛充棟,相關改編的影視作品更是屢見不鮮,當時的政經背景、權力鬥爭、愛恨情仇一再被調色使用,將古典文學的魅力深植人心,可以說即使沒讀過莎劇,也一定看過或聽聞《莎翁情史》。這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服裝、藝術指導、編劇、以及女主配角等七項大獎的浪漫喜劇,將莎士比亞人性的一面從他精工雕琢的文筆中解放出來,除了茱蒂丹契飾演的伊麗莎白女皇威震全場,約瑟夫范恩斯(《大敵當前 [德]》《伊莉莎白》佛地魔─雷夫范恩斯之兄)更成為近年來最為人熟知的莎翁形象之一。
即將於農曆年後上映的《莎士比亞的祕密》,將後代對於莎翁文學的相關猜測擴大解釋。雖然沒有被文學界承認,許多人仍然將牛津伯爵愛德華維爾視為莎士比亞的代筆,本片以此傳說為基底,意圖呈現伊麗莎白女皇時期錯綜複雜的皇室權謀以及文學黑幕。曾獲英國影藝學院電視獎最佳演員提名的瑞斯伊凡(《愛上草食男》《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Ⅰ》)將詮釋牛津伯爵,奧斯卡影后凡妮莎蕾格烈芙(茱莉亞 [1977])飾演女皇,而年輕的伊麗莎白一世則由其親生女─最近參與《千禧三部曲I:龍紋身的女孩》的裘莉李察飾演。
有別於《莎士比亞的祕密》從野史中自成一格,《少年歌德的煩惱》將歌德親身經歷的愛情故事搬上大螢幕。這段不成功的戀情透過「少年維特的煩惱」一書廣為人知,成為青年學子,乃至成年男女的感情教本。年輕的歌德醉心於文學與藝術,未循父命完成法律學業,他與夏綠蒂之間的純真感情,又因為現實條件被迫壓抑中止,抑鬱的歌德寄情創作,投射筆下人物以抒感懷,最後甚至賜死維特,達到情感與文學激盪的高峰。
德國新生代演員亞歷山大菲林,曾經參與《惡棍特工》《控訴風暴》演出,這次詮釋主人翁歌德,獲得德國影展影帝提名肯定。柏林影展、德國影展影帝莫里茲‧布萊楚(《蘿拉快跑》《慕尼黑》《靈魂餐廳》)則出任文豪情敵─亞伯凱斯納一角,偕眾德國一線影星,重現這段浪漫時期讓人醉心的慘綠情事。
http://eweekly.atmovies.com.tw/Data/326/33260033/ 2012-12-02 08: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