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楨
大腦可能是一台量子電腦 最新研究或揭開人類意識之謎 2024/09/08 中時
據《科創板日報》報導,在人類探索自身奧秘的征途中,大腦意識的物理基礎是什麼,一直是科學家們探索的終極謎題之一。在物理學中,有2種主要的理論來描述自然界的現象:古典物理和量子物理。大多數研究人員傾向於用古典力物理來解釋大腦活動,而來自美國威爾斯利學院的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意識可能植根於量子物理過程。
報導說,邁克.維斯特教授及其團隊通過實驗發現,一種與大腦神經元內被稱為「微管」的蛋白質聚合物結合的藥物,可以延長被麻醉大鼠無意識狀態的時間。這一發現不僅支援了麻醉劑作用於微管的觀點,更為量子意識理論提供了潛在依據。
在古典物理學中,意識被視為神經元活動的產物,是大量神經元通過電信號和化學信號相互作用的結果。然而,量子意識理論正在挑戰這一傳統觀念,提出了意識本質上是量子態的。大腦內的微管的量子振動能夠以一種超越古典力學的方式,整合並處理資訊,從而產生意識體驗。微管則是神經元內潛在的量子資訊處理單元,被視作「量子處理器」。
維斯特的研究正是基於這一理論假設,通過觀察麻醉對大腦的影響,來探究意識的物理基礎。他們發現,當給大鼠注射一種能與微管結合的藥物後,大鼠在麻醉氣體作用下昏迷的時間明顯延長。這一結果支持了麻醉劑作用於微管引起失去意識的觀點,從而間接證明了微管在意識產生中的關鍵作用。
這項研究對傳統理論構成了挑戰。如果麻醉確實通過作用於微管來影響意識狀態,那麼這很難用古典物理學中的電化學反應來解釋。
維斯特表示,「當人們接受意識是一種量子現象時,我們對自身的理解將進入一個新時代。量子意識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世界觀,是我們能夠以一種更自然、更全面的方式與宇宙相連。」
相關新聞
中國第3代超導量子電腦入駐超算網路 向全球提供算力服務
jsoujsou
大腦可能是一台量子電腦 最新研究或揭開人類意識之謎 2024/09/08 中時
據《科創板日報》報導,在人類探索自身奧秘的征途中,大腦意識的物理基礎是什麼,一直是科學家們探索的終極謎題之一。在物理學中,有2種主要的理論來描述自然界的現象:古典物理和量子物理。大多數研究人員傾向於用古典力物理來解釋大腦活動,而來自美國威爾斯利學院的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意識可能植根於量子物理過程。
報導說,邁克.維斯特教授及其團隊通過實驗發現,一種與大腦神經元內被稱為「微管」的蛋白質聚合物結合的藥物,可以延長被麻醉大鼠無意識狀態的時間。這一發現不僅支援了麻醉劑作用於微管的觀點,更為量子意識理論提供了潛在依據。
在古典物理學中,意識被視為神經元活動的產物,是大量神經元通過電信號和化學信號相互作用的結果。然而,量子意識理論正在挑戰這一傳統觀念,提出了意識本質上是量子態的。大腦內的微管的量子振動能夠以一種超越古典力學的方式,整合並處理資訊,從而產生意識體驗。微管則是神經元內潛在的量子資訊處理單元,被視作「量子處理器」。
維斯特的研究正是基於這一理論假設,通過觀察麻醉對大腦的影響,來探究意識的物理基礎。他們發現,當給大鼠注射一種能與微管結合的藥物後,大鼠在麻醉氣體作用下昏迷的時間明顯延長。這一結果支持了麻醉劑作用於微管引起失去意識的觀點,從而間接證明了微管在意識產生中的關鍵作用。
這項研究對傳統理論構成了挑戰。如果麻醉確實通過作用於微管來影響意識狀態,那麼這很難用古典物理學中的電化學反應來解釋。
維斯特表示,「當人們接受意識是一種量子現象時,我們對自身的理解將進入一個新時代。量子意識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世界觀,是我們能夠以一種更自然、更全面的方式與宇宙相連。」
相關新聞
中國第3代超導量子電腦入駐超算網路 向全球提供算力服務
阿楨
南極冰層底下 專家:有古河流蹤跡 2023-10-26
根據《每日科學》報導,英國杜漢大學的研究團隊使用衛星與回聲探測掃描南極東部一塊約32000平方公里的區域,結果發現在冰層底下發現由河川切割成的河谷與山脊,據估計該河谷可能在1400萬年前形成,但不排除可能比南極東部全面被冰雪覆蓋的3400萬年前還要久遠。
因冰川的重量遠大於河流,因此南極等會產生大量冰河的地區,地表應該多為冰河地形,如U型穀、鼓丘或外洗平原等,但卻出現河川地形,杜漢大學地理系教授詹米森表示,南極冰層下的地形會影響南極冰川如何移動,若能對南極地形有更多瞭解,有助學界瞭解全球暖化下,冰川融化對周圍國家的影響。
「人類對南極表面的瞭解,甚至比火星表面還少!」杜漢說,地球雖然會有氣候冷暖週期,但此地的狀況顯示,南極東部的氣候應長年穩定,即使海水面上升、冰層減少,但外營力(風、流水侵蝕)對此區的影響甚小,這也有助於科學家對長年冰封的南極有更多瞭解。
《CNN》提到,依據古氣候資料顯示,南極在3400萬年到1400萬年前,均溫可來到設置3到7度,比現在還要高,而且河流周圍應該有植物存在。此論文被發表在《自然通訊期刊》,科學家希望透過此論文,推估未來氣候暖化下,地球可能的生存條件如何。
阿楨
讀書隨筆:李輝《人類起源和遷徙之謎》2023-06-12
現代人是20萬年前起源於非洲,一部分人在7萬至6萬年前走出非洲。
共有四大人種先後進入東亞,經過融合,形成了7大語系的族群,即漢藏(包括漢族)、侗傣、苗瑤、南亞、南島、阿勒泰(包括滿蒙)和印歐。O3-M122,南方比北方的多樣性高,顯示是從南向北遷徙。
大米(良渚)和小米(仰紹和紅山)區文化,結合為了中華文化。
漢民族的源頭文化,不是中原仰紹文化,而是紅山文化。
各地漢族的基因組尤其是Y染色體基本一致,漢族是多民族大雜燴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總結下,人類走出非洲,從南往北走入東亞,逐步形成了小米和大米文化區,融合形成了主體民族漢族以及中國各少數民族。
回應
李輝要做些修訂了,近十年來古人類起源擴散的研究有了大發展,尤其2017年付巧妹做出了許多顛覆性的科研。1、中國支援多地起源說,不同于非洲單一起源說,該學說是1980年代由密西根大學教授沃波夫提出,現在逐漸有了較有力的考古證據支撐。比如:發現了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在同一洞穴共同繁衍生活了三代的DNA。同時國內發現800萬年前祿豐古猿、200萬年前早期直立人巫山人、170萬年前元謀人、115萬年前的藍田人都是非洲走出來的嗎?2、據付巧妹團隊研究,遍佈今天大洋洲各大小島嶼的南島人,都發源于福建平潭縣奇和洞人。3、另外付巧妹團隊正在研究繪製東亞地區古人類遷徙路線,估計李輝團隊的第五章也要做大篇幅的修訂。從大米、小米文化區這一認知,在考古界的提法也還是很少的,不應如此簡單歸納。
付巧妹團隊首次揭秘中國史前人群遷徙動態與族群源流
中國南北方古人群早在9,500年前已經分化,至少在8,300年前南北人群融合與文化交流的進程即已開始,4,800年前出現強化趨勢,至今仍在延續。現今的東亞人群,不管是來自北方還是南方,都同時混合有古北方人群成分(黃河沿岸的山東人群)和古南方人群成分(福建與臺灣海峽島嶼人群),但北方影響更為廣泛。他們是南島語系人群(現今主要生活在臺灣島及太平洋島嶼等地)的祖先來源。
阿楨
大爆炸理論被證明是錯的?韋伯太空望遠鏡看到的是真相嗎?2022-09-09 1
根據大爆炸,宇宙開始時,它只是熱的微小粒子,與光和能量混合。然而,當一切都膨脹並佔據更多的空間時,它冷卻了微小的粒子聚集在一起形成原子,然後這些原子聚集在一起,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些原子聚集起來形成了今天所看到的恒星和星系。這些第一批恒星創造了更大的原子和原子群,導致更多的恒星誕生。與此同時,星系碰撞並聚集在一個混沌的宇宙中,就像新恒星一樣從出生到死亡,小行星、彗星、行星和黑洞等其他物體的形成,所有這些都發生在大約140億年的時間內!
但如果大爆炸沒有發生呢?雖然許多科學家可能不喜歡接受這種想法,因為該理論已成為現代天文學的主流,但韋伯太空望遠鏡最近發佈的一組照片可能會推翻整個理論。在圖片中,它們顯示了許多令人驚訝的平滑、小而古老的星系。
現在,大爆炸理論表明,韋伯太空望遠鏡圖像中最遙遠的星系在宇宙起源後約4億至5億年時仍在出現。然而,這些星系中的一些顯示出恒星年齡超過10億年,但是在大爆炸之前是沒有任何東西存在的,因此這些星系證明了大爆炸沒有發生。當然,我們不可能有一個比大爆炸更古老的星系。
因此,如果大爆炸理論是真的,韋伯太空望遠鏡應該看到越來越少的星系,最終會停止看到星系,或者進入世界的黑暗時代。但是研究人員正在證明,即使在假設的大爆炸發生幾億年後,像銀河一樣大的星系也很常見。科學家聲稱,新的韋伯太空望遠鏡圖像顯示的星系數量至少是理論學家在紅移10多年時預測的10萬倍,而且大爆炸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形成如此多的大星系,不是嗎?所以這意味著沒有大爆炸。
不過我個人認為,僅憑一些照片是無法確切地推翻一個長久以來根深蒂固的理論的,你認為呢?歡迎留下你的看法!
阿楨
韋伯望遠鏡(JWST)的早期宇宙照片 與天文理論不符 2023/02/24 中時
根據現有理論,宇宙的年齡大約是137億年,而一個巨大的成熟星系,至少需要幾十億年的演化才會形成。然而韋伯望遠鏡所拍攝到的深遠宇宙,卻已經充滿各種成熟星系,其中不乏許多中老年恆星,天文學家大嘆「它們不應該在那裡。」
韋伯回傳的第一份深太空照片,通過分析這些星系發出小紅點是宇宙大爆炸(Big Bang)後5至7億年的宇宙早期。僅有4億年的恆星,早期星系可能還不規則。但韋伯所發現的星系實在大得驚人,其中的恆星也太成熟了。「這就有點像,一個實際年齡3歲的孩子,已經180公分高,而且長了鬍子」。
韋伯望遠鏡是2021年12月25日發射的,2022年7月正式工作。它僅用半年觀測,就幾乎要打翻天文學理論。科學家雖然感到頭痛,但仍然很高興,這意味著有更多的問題值得研究。
中國CSST巡天號太空望遠鏡2023年發射與天宮並軌飛行
中國的CSST望遠鏡的鏡片口徑為2米,略小於哈伯望遠鏡的約2.4米,但是其視場約是哈伯望遠鏡的300倍。此外,CSST以天宮太空站為太空母港,平時觀測時遠離空間站並與其共軌獨立飛行,在需要補給或者維修升級時,主動與天宮交會對接,停靠太空母港。研究認為太空站的姿態變化、結構形變以及太空人活動和飛船對接帶來的振動,都會導致成像質量嚴重退化。
相關新聞資料
中國即將選拔國際太空人,已有多國提出需求。 (回應:5眼日韓印不得入內)
阿楨
春節後百業忙開工 直擊大陸首條量子晶片生產線 2023-01-31 中天直播
回應
傳統光刻機太貴了,量子晶片及碳晶片將主導未來的世界,矽晶片將走入真空管、電晶體的時代,所以台積電的矽晶體將在近兩年會被量子晶體所取代。
到商用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的晶片事業一定會彎道超車,中國半導體產業未來無可限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DFPbtxzlzo
相關新聞
中國首條量子3納米悟空晶片生產線亮相,首台量子晶片光刻機問世
中國”悟空”出世!晶片不久的將來可能換道,美國要制裁條毛嗎?
取代荷蘭!華為公佈超導量子晶片專利!徹底擺脫美國卡脖子!
美國《晶片法案》解析:地緣政治焦慮與令人生疑的效果 - 端傳媒
法國回聲報:美國的晶片法案重創中國- RFI
分析:中共對美晶片法案跳腳但無還手之力 - 大紀元
美“晶片法案”損人害己終將反噬自身 - 新華網
王棟、孫冰岩:美國「晶片法案」損人不利己 - 思考香港
拜登簽署晶片法案遇冷業界憂10年來最大衰退- 香港文匯報
量子晶片生產線、量子計算與量子電腦 2023/01/31 波新聞
安徽合肥首條自主化量子晶片生產線,曾經被國外「卡脖子」的一些設備(光刻機)已自主化 。目前萬億次的經典電腦,大約需要15萬年,而使用量子電腦則只需要1秒。而後摩爾時代,這一技術有望説明傳統晶片性能極限突圍。據BCG測算,3-5年內,量子技術價值有望達50-100億美元;15-30年, 4500- 8500億。
回應相關新聞
中國超算天津中心首席科學家孟祥飛:中已突破了新一代的百億億次,算力總規模超過每秒1.5萬億億次,並已建十所國家超級計算中心。
中突破美禁運,小晶片(晶粒)4nm封裝開始量產。大陸發明專利有效量已居世界第一。阿里雲斬獲四項第一,美科技巨頭備受壓力。台積電等晶片代工廠2023年銷售額同比下降4%比2019年1.9%更糟。2023年全球晶片業又爆掉!兩大記憶體廠三星和海力存天數高達20周。 2022年5月韓對中出口半導體晶片134億美元進口149億美元。 全球記憶體掀10年最大自救潮:鎧俠(Kioxia)2022年10月起減產3成,三星、SK海力士等韓廠跟進。 美2022年10月升級長江存儲禁令。 Micron美光 2022年12月推出232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但長江存儲已量產。中國晶片2022進口(4580.2億個同比減13.2%/23107.8億元同比漲3%)出口(2303.8億個同比減10.8%/8511.5億元同比升8.1%)世界第一。
阿楨
為什麼愛因斯坦等科學家的盡頭成了上帝一般的玄學?
【本文來自《我不會把科學當成一種信條,以為科學法力無邊,讓科學來包辦一切》評論區】
回應
人類的未來,科學預測不了,哲學解釋不了,歷史說明不了,科學的盡頭是玄學、神學是不足為奇的!
科學家要深究:物質的本質是什麼?物質是怎麼來的?宇宙爆炸以前是什麼模樣?“爆炸”的能量從何而來?等等,誰能夠解答?誰能夠驗證?所以只能歸於上帝了!
我不會把科學當成一種信條,以為科學法力無邊,讓科學來包辦一切道學民科 2023-01-23
《三體》為啥反響巨大,我來祛魅,祛掉科學的魅惑。科學是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方法。我不會把科學當成一種信條,以為科學法力無邊,讓科學包辦一切,科學就是工具而已。現在充斥一種科學唯一論現象,難道現在所有的現象科學能解釋嗎?對於科學不能解釋的現象,不能用其他辦法來解決嗎?只能等科學發展,這不是科學唯一論嗎?甚至還以科學的名義對不符合科學的現象進行實全面否定,恨不能斬盡殺絕。這其實是某種具有嚴重排他性的思想,同時製造科學能解決一切問題,現在不能,可以等科學發展,把科學當信條灌輸到每個人的心裡。
回應
科學從來不是宗教式的信條,科學是一種理解世界的方法論,最反對的就是所謂的“法力無邊",作者的立論顯然是從宗教思維出發的。
對啊對啊,我所針對的科學唯一論是和宗教思維毫無關係。到底誰是宗教思維還不一定呢!
科學根本不在乎你信不信它,宇宙就在那裡,根本不會在意你信不信他,而宗教沒人信它他就不存在了
事實上現在有很多人打著維護科學的大旗,幹著維護其私利並且以“封建迷信愚昧落後”的名義詆毀圍剿其競爭對手!
阿楨
俄羅斯發現世界最古老吸管
1897年,俄羅斯北高加索地區的邁科普古墓,發現了八根西元前3500年左右的金制和銀制管狀器。2022年發表的最新研究表明,這些管狀器可能是被用作公共宴飲活動中的吸管。
敘利亞發現4500年前人工雜交動物遺骸
考古學家通過基因測序發現敘利亞烏姆馬拉一處墓地中的動物骸骨,屬於一種由雌性家驢和雄性敘利亞野驢雜交而成的物種,證實了人類在4500年前就已經開展了雜交物種的繁育。
義大利出土24尊2000多年前青銅像
義大利托斯卡納區發現24尊保存完好的青銅像,其人物形象取自伊特魯裡亞文明中所供奉的眾神。該發現很可能修正義大利自古伊特魯裡亞到羅馬文明過渡期的歷史。
秘魯發現瓦裡帝國高等級工匠墓
秘魯北部海岸的瓦爾梅城堡附近,發現一座瓦裡帝國時期(西元600—1100年)的高等級墓葬。除墓主人外,還發現六具遺骸,根據研究推測,他們的身份均非武士而是高級工匠。
墨西哥發現2500余件阿茲特克帝國木制祭祀用品
墨西哥阿茲特克大神廟遺址發現了2500餘件形狀、大小和用途各異的阿茲特克帝國時期(15—16世紀)的木制祭祀用品,對瞭解木制文物的製作方法、用途和意義提供了新見解。
埃及圖坦卡蒙墓發現100周年
1922年英國考古學家發現古埃及第18王朝法老圖坦卡蒙的陵墓。該墓葬是目前已知唯一未被盜掘的埃及法老陵墓,是埃及考古史上的重大發現。2022年是圖坦卡蒙墓發現100周年。https://bj.chinadaily.com.cn/a/202212/24/WS63a6cf2ea3102ada8b228298.htm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3Io7aDPHkQ
阿楨
山西興縣碧村遺址發現約4000年前石城防禦體系
考古清理出的遺址東門址,是我國目前發現的史前時期保存較為完整、結構最為嚴密、形制最為規整的一套門址系統,也是認識中國史前及先秦城門佈局的重要案例。
四川鹽源老龍頭遺址發現千余座商代至西漢墓葬
清理出商代晚期至西漢初年的墓葬1400餘座,出土各類遺物共5500餘件,考古成果實證了西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豐富了中國歷史和文化的整體性與共同性。
長江口二號古船成功整體打撈入塢
長江口二號古船是目前發現的體量最大、保存最完整、船載文物豐富的古代木質沉船之一。2022年11月21日,古船成功實施了整體打撈,開啟文物保護與考古發掘新階段。
2022年度國際十大考古新聞
中國湖北發現100萬年前鄖縣人頭骨化石
中國湖北鄖縣學堂梁子遺址新發現的距今約100萬年前的“鄖縣人3號”頭骨化石,是歐亞內陸迄今發現的同時代最為完整的直立人頭骨化石。
以色列利用深度學習技術發現80萬年前人類用火痕跡
以色列考古學家對光譜資料進行分析,在舊石器時代遺址埃夫隆採石場發現距今100萬年至80萬年前的人類用火遺跡,推進了目前人類用火始於50萬年前的認知。
俄羅斯發現第一個已知的尼安德特人家族
科學家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的一個洞穴中,發現生活在距今5.4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家族,與以往出土單個尼安德特人化石不同,這是首次發現尼安德特人家族群體,具有里程碑意義。
印尼發現3.1萬年前人類實施截肢手術證據
印尼發現了一具距今3.1萬年的人類骨骼。骨骼左腿的末端被乾淨俐落地切割成一個平面,沒有壓碎或破碎的跡象。研究推測,這具遺骸的主人生前很可能接受過截肢手術,這一發現揭示了人類最早的截肢手術。
阿楨
央視《2022年度國內、國際十大考古新聞》 2022-12-24 中國日報網
2022年度國內十大考古新聞
殷墟考古與甲骨文研究取得新進展
首次公佈的殷墟週邊的辛店、陶家營、邵家棚遺址三項聚落考古新成果,揭示出中華文明早期發展階段輝煌的殷商時代。
甘肅慶陽南佐遺址發現5000年前大型宮殿基址
考古工作者在此發現5000年前規模最大、保存較好的夯土牆宮殿式建築基址,製作精湛的陶器和大量炭化水稻遺存等遺物遺跡,這對於實證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具有重要的意義。
安徽含山淩家灘遺址考古取得重要收穫
2020-2022年考古出土200餘件器物,包括中國新石器時代最大的石鉞、最大的玉璜;龍首形玉器等的出土,對研究中國史前用玉制度及古代禮制具有重大意義。
雲南晉寧河泊所遺址考古新發現
考古清理出道路、河道、墓葬等遺跡遺物,包含帶字簡牘800餘枚,官印封泥與私印封泥共800餘枚,體現了漢代中央政府在雲南的治理,是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與發展的重要實證。
浙江溫州發現海上絲綢之路千年古港
浙江溫州朔門古港遺址發現古城水、陸城門、成組碼頭等遺存,出土了大量遺物,實證了溫州港是我國宋元以來海上貿易的重要港口,填補了國內外海上絲綢之路港口類遺產的空白。
河南開封州橋及汴河遺址重現古城千年繁華盛景
考古發現不同時期各類遺存遺跡117處,清理出的明代州橋結構基本完整,發現了北宋體量最大的石刻壁畫,對於探討北宋東京城的佈局結構,展現中國古代文明高度有重大價值。
新疆奇台唐朝墩古城遺址見證絲綢之路中西文化交流
考古清理出唐代至元代的各類遺址,出土遺物包括壁畫以及漢文、回鶻文和敘利亞文等多種文字遺存,實證了這一區域多民族融合、多宗教共存、多文化交融的歷史事實。
阿楨
牛頓:不論科學還是神學,我都會出手 2022-12-13 中科院物理所
牛頓認為萬有引力與地球和蘋果無關,所有的天體都應有這種力。然而,那時的數學還不能解釋這些運動。因此,牛頓發展了的微積分。
1666年(被稱為牛頓觀察到蘋果落下的一年),23歲的牛頓在微積分、運動學、光學和引力方面做出了革命性的發明和發現,但並未發表。萬有引力解釋了行星的運動,但它不能解釋是誰使行星運動的。此外,牛頓對權力和名聲也十分癡迷。
與此同時,萊布尼茨被皇家學會指控抄襲,當時牛頓即將成為皇家學會主席,更奇怪的是,牛頓自己準備了剽竊指控的報告。今天,人們普遍認為這兩人是各自獨立地發現微積分的。
牛頓1727年3月20日去世檢查了他的頭髮,發現他的頭髮中含有汞,可能是他追求煉金術的結果。
阿楨
台灣在動!蘭嶼、綠島每年西移逾七公分 2022-11-12 台視新聞
【發現科學】今天的發現科學專題:中央氣象局建置了超過160個「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測站,發現在地震前後,台灣地底下的斷層都會移動,像是蘭嶼、綠島,移動最明顯,每年往西移動約7到8公分,形狀會慢慢拉長,可能會從「蕃薯」逐漸變成「香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rJpM-o61jQ
回應
嗯,台島回歸祖國了
雖然地在西移 但我們心卻在東移...
相關新聞資料
臺灣會移動?! 氣象局長鄭明典證實...往「這國」方向移動... 202-21-14 TVBS (回應:蕃薯本體也響應南進政策? 還好不是向支那共匪區靠近,嚇死我了!)
台灣真的在移動!網友high:離中國越來越遠? 氣象局澄清,要失望了!
阿楨
非洲起源論和多地起源論,到底在爭論什麼 2022-10-10
學術界學術界爭論的是,到底是最後一批出非洲的智人把之前其他出非洲的群體都取代了,還是之前出非洲的群體有後裔存活,並和最後這批混血形成了現在的智人,前者叫非洲起源論,後者叫多地起源論。
人類多地起源說- 維琪百科
多區域假說最初是由美國人類學家沃波夫(Milford H. Wolpoff)、索恩(Alan Thorne)和中國人類學家吳新智於1984年提出的,該理論聲稱,人類是透過在世界各個不同區域之內的適應,再加上那些區域之間的基因流動,兩相結合而發生演化。單地起源說認為現代人的起源是晚近的,約5萬年前走出非洲的人完全取代了其他地區的人類,而多地起源說認為5萬年前走出非洲的人並沒有完全取代其他地區的早期人類而是與早期人類有基因交流共同塑造了現代人類。該學說有化石證據、考古證據和基因證據支持。
阿楨
3得主量子研究 推翻愛因斯坦EPR悖論 2022-10-05聯合報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量子力學研究者阿斯佩(Alain Aspect)、克勞澤(John F. Clauser)及柴林厄(Anton Zeilinger)共同獲獎,其中阿斯佩七年前曾受邀來台大物理系演講,當時座無虛席。國內學者說,三人透過不同時期的研究,發現「量子糾纏」真實存在,也證明愛因斯坦提出的EPR悖論是錯的;藉量子糾纏效應,可用於複雜的計算工作,比如開發量子電腦,或作為加密金鑰,用於軍事、銀行等用途。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昨舉行解析記者會,成大物理系特聘教授陳岳男說,愛因斯坦一九三五年曾針對物理學家波耳的量子力學理論,提出EPR悖論,質疑量子力學的不完備性。一九六四年約翰.貝爾提出「貝爾不等式」,要佐證量子力學存在;一九八○年代初阿斯佩才有糾纏光子實驗;柴林厄等人於二○一五年用新實驗,獨立完成貝爾不等式的實驗,將過去實驗漏洞補齊,證明量子糾纏真的存在。
台大物理系特聘教授、中原大學量子資訊中心主任張慶瑞也受訪說,三人用實驗證明量子糾纏真實存在,在所有量子科技中,如果沒有量子糾纏,很多性質就不會展現,也就不會出現量子計算、量子通訊等發明。
阿楨
新科諾貝爾獎量子糾纏 可能是超光速通訊基礎 2022/10/04 中時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3位量子力學的重要科學家:阿斯佩(Alain Aspect)、克勞澤(John F. Clauser)以及塞林格(Anton Zeilinger)。 諾貝爾委員會成員歐利森( Eva Olsson)說:「量子訊息科學是一個充滿活力,且發展迅速的學門,這將是安全加密傳輸、量子計算,和即時通訊等領域的基礎。」
他們的發現,與量子力學當中的「量子糾纏」有關,這是指同時出生的AB兩個量子之間,有一股無遠弗屆的連結能力,A量子出現改變,B量子也會有即時的反應,不因距離而有延遲。
澤林格通過實驗,展示了一種稱為「量子隱形傳輸」的現象,以他的話來說「利用糾纏,你可以將量子攜帶的所有信息,轉移到量子被重新構建的其他地方。」聽起來像是瞬間移動,或是科幻片《星際爭霸戰》(STAR TREK)的光波傳輸。
澤林格也補充,就目前理論,能完成這種傳輸的只有極簡單的粒子,無法像科幻片那樣把一個大活人給傳到遠處。
正因為這個機制只限於量子之間的傳送,所以澤林格曾經說:「這些實驗完全是哲學上的,沒有任何可能的用途或應用。」
但是這一部分澤林格就預測錯誤,事實上,最近十年,工程師們開始依據量子糾纏理量,開發量子電腦、量子網絡通訊,和量子加密通信技術,比如中國大陸的「墨子號」,就號稱是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其研究的目標就是量子通訊與不可能破解的加密技術。
阿楨
帕博博士研究表明 尼安德塔人沒滅絕 我們就是! 2022/10/03 中時
2022年的諾貝爾生醫獎剛剛揭曉,今年並不是頒給發明某種生物醫療技術團隊,而是給了這個時代最重要的體質人類學家-帕博(Dr.Svante Pääbo)博士,他開發的的古DNA還原技術,重構了人類演化的譜系。原本以為尼安德塔人(Homo neanderthalensis)與智人(Homo sapiens)涇渭分明、毫不相干,但是他的古DNA證據卻顯示,我們現代人的血統裡混有尼安德塔人的DNA,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現代人是智人與尼安德塔人的後代。
撈過界的生醫諾獎得主 帕博獨創跨領域考古遺傳學派 2022/10/04 中時
帕博進入醫學院並非想從事醫療或是研究醫學,他最初是想學考古,但是他認為考古的學程太過緩慢,最後決定先進醫學院,並研究免疫學。在學期間他運用醫學院學來的理論跨入考古領域,研究木乃伊的DNA,最後還複製成功,研究成果也發表在知名科學雜誌《自然》(Nature)上。他的研究成果後也被廣泛用於研究猛獁象、陸棲樹懶、洞熊和恐鳥等絕種動物遺傳學上。
而對於醫學上的研究成果,最知名的是他對尼安德塔人的研究,他從測序的結果證明尼安德塔人有親屬關係,2個物種之間有1%~4%的共同基因,他們之間的基因交流可能發生在第一批現代人類離開非洲並遇到可能在近東一帶尼安德塔人之後才發生的。推測大約在80萬年前彼此有共同的祖先,並大約在55萬年前分道揚鑣。
他的研究方法也在另一種名為丹尼索瓦人(Denisovan)的基因研究上獲得成果。丹尼索瓦人是俄羅斯、中國和蒙古交界的阿爾泰山洞穴中發現另外一種古人類,他的基因與現代的東亞人、東南亞人、美洲與澳洲土著的基因也有約5%的共同之處,這證明瞭現代人類的「非洲起源說」並非那麼單純,而是在時間長河中持續地與不同的古人類產生基因交流而形成今遍佈全世界的現代人物種。
阿楨
有關東亞與東南亞祖先人群,學術界有一個“兩層假說”,即距今5000年及以前,中國福建奇和洞人與臺灣海峽亮島人等古南方人群,屬於“第一層”人群,他們與從事農業經濟的“第二層”農業人群,也就是現代東亞人,是截然不同的。
不過,付巧妹團隊通過這次古DNA研究卻發現,在至少8400年前,組成現今東亞人群、南島語系人群基因結構的主要祖先群體之一,已經在東南沿海出現。
沒有外來人群的“大換血”
在約9000年前農業出現以來,歐洲人群就不斷遭遇近東遷徙而來的農業人群,以及歐亞草原人群等外來群體的“大換血”。換言之,外來人群長期在重構歐洲人群遺傳信息,對現今歐洲人產生重要影響。
我國的情況卻有所不同。根據這次研究可以看到,雖然早在9500年前,我國南北方人群已經分化,但南北方同期人群的演化,基本是連續的。
“這說明我們沒有受到明顯的外來人群影響,遷徙互動,也主要發生在東亞區域內各人群間。”付巧妹說。據她推斷,這可能與我國是稻作和粟作農業的獨立起源中心有關,不需要外來人群帶來農業,就能夠較好地自給自足。
阿楨
有關東亞與東南亞祖先人群,學術界有一個“兩層假說”,即距今5000年及以前,中國福建奇和洞人與臺灣海峽亮島人等古南方人群,屬於“第一層”人群,他們與從事農業經濟的“第二層”農業人群,也就是現代東亞人,是截然不同的。
不過,付巧妹團隊通過這次古DNA研究卻發現,在至少8400年前,組成現今東亞人群、南島語系人群基因結構的主要祖先群體之一,已經在東南沿海出現。
沒有外來人群的“大換血”
在約9000年前農業出現以來,歐洲人群就不斷遭遇近東遷徙而來的農業人群,以及歐亞草原人群等外來群體的“大換血”。換言之,外來人群長期在重構歐洲人群遺傳信息,對現今歐洲人產生重要影響。
我國的情況卻有所不同。根據這次研究可以看到,雖然早在9500年前,我國南北方人群已經分化,但南北方同期人群的演化,基本是連續的。
“這說明我們沒有受到明顯的外來人群影響,遷徙互動,也主要發生在東亞區域內各人群間。”付巧妹說。據她推斷,這可能與我國是稻作和粟作農業的獨立起源中心有關,不需要外來人群帶來農業,就能夠較好地自給自足。
阿楨
“神秘面紗”揭開!9500年前就有南北方人之分了 2020/05/19 中國青年報
5月15日,國際學術期刊《科學》線上發表一項關於華夏族群探源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付巧妹團隊主導,利用古DNA技術開啟了一趟尋根之旅,歷經8年艱辛探索,逐步揭開東亞尤其是中國史前人群南北格局、遷徙擴散及遺傳混合的“神秘面紗”。
“我國南方大陸炎熱潮濕的氣候導致南方的樣本材料不僅稀少,而且微生物DNA污染嚴重,人類DNA被高度甚至完全降解。”他們深入南方30多個遺址,採集了257例古代人類樣本,,最終取得突破,能夠從大量土壤微生物DNA裡“釣取”極其微量的人類內源DNA,可成功捕獲僅占0.03%的人類核DNA。
結果發現,在沿著黃河流域直到西伯利亞東部草原的人群裡,至少從9500年前起,他們就攜帶一種以新石器時代山東為代表的古北方人群成分,而中國大陸沿海及臺灣海峽島嶼人群,至少從8400年前起,就攜帶一種以新石器時代福建及其毗鄰島嶼為代表的古南方人群成分,這意味著,早在9500年前,我國的南北方人群就已經分化了。
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南北方人之間的差異性和分化程度,又逐漸縮小了。付巧妹說,這種變化暗示著,自新石器時代以來,南北方人之間已經有了頻繁的遷移與混合。至少在8000年前,南北人群融合與文化交流的進程即已開始,4800年前出現強化趨勢,至今仍在延續。
阿楨
“神秘面紗”揭開!9500年前就有南北方人之分了 2020/05/19 中國青年報
5月15日,國際學術期刊《科學》線上發表一項關於華夏族群探源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付巧妹團隊主導,利用古DNA技術開啟了一趟尋根之旅,歷經8年艱辛探索,逐步揭開東亞尤其是中國史前人群南北格局、遷徙擴散及遺傳混合的“神秘面紗”。
“我國南方大陸炎熱潮濕的氣候導致南方的樣本材料不僅稀少,而且微生物DNA污染嚴重,人類DNA被高度甚至完全降解。”他們深入南方30多個遺址,採集了257例古代人類樣本,,最終取得突破,能夠從大量土壤微生物DNA裡“釣取”極其微量的人類內源DNA,可成功捕獲僅占0.03%的人類核DNA。
結果發現,在沿著黃河流域直到西伯利亞東部草原的人群裡,至少從9500年前起,他們就攜帶一種以新石器時代山東為代表的古北方人群成分,而中國大陸沿海及臺灣海峽島嶼人群,至少從8400年前起,就攜帶一種以新石器時代福建及其毗鄰島嶼為代表的古南方人群成分,這意味著,早在9500年前,我國的南北方人群就已經分化了。
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南北方人之間的差異性和分化程度,又逐漸縮小了。付巧妹說,這種變化暗示著,自新石器時代以來,南北方人之間已經有了頻繁的遷移與混合。至少在8000年前,南北人群融合與文化交流的進程即已開始,4800年前出現強化趨勢,至今仍在延續。
阿楨
中國科學院:雲南“蒙自人”與美洲原住民存在深度的古老祖源遺傳聯繫 2022-07-15
中科院昆明動物所專家運用科學手段,對在雲南蒙自發現的“馬鹿洞人”頭骨化石開展古DNA遺傳學分析研究發現,中國南方的古人類和最早的美洲土著人類之間存在深度的古老祖源遺傳聯繫。成果7月14日在國際學術期刊《當代生物學》上發表。
雲南位於中國西南山地、東喜馬拉雅山地和印緬山地三個世界生物多樣性熱點的交匯地帶,不僅見證了“寒武紀生物大爆發”的奇跡,同時目睹了人科物種從1,200萬-600萬年前的祿豐古猿、約170萬年前的直立人“元謀猿人”,再到1.4萬年前的智人“蒙自人”等多個人類重要的演化階段。
“蒙自人”的線粒體遺傳世系屬於一種未知的M9支系,可能是亞洲古老型人類與早期現代人混血的結果,這種遺傳背景是晚更新世美洲最早定居者的東亞源頭。
此外,通過重構膚色基因OCA2的一個關鍵突變(His615Arg)的跨時空分佈模式,研究者發現導致比東南亞人群“更白”的中國人群淺膚色的這個突變最早在約7,500年前發生于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之後,作為對高緯度地區紫外線照射強度減弱的遺傳適應,該突變的頻率在東亞人群中逐漸上升,直至在現代東亞人群的平均頻率達到了~60%。
回應
這是可以推翻非洲起源說,不是支撐。
我理解部分壇友不願意接受非洲起源說,他們主要的觀點在於無法接受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起源”自非洲,這我覺得毫無必要。
為什麼不接受就是因為非洲起源說有漏洞。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不是光非洲才有,而是全世界“滿天星斗”,各地區都有,從能人到直立人,古人類一遍又一遍地重複了從非洲向世界各地擴散的過程,每一次遷徙也不是“踏入無人之境”,而是與各地原有的古人類交往爭鬥。中外的科學家根據人類基因研究和考古的發現,非洲起源說已經更新了很多現代研究成果,並不排斥各地古人類基因的混入。
阿楨
日本團隊新研究:隕石中首次發現核酸主要成分嘧啶堿基
2022年04月26,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線上發表了由日本北海道大學、日本海洋科學技術中心(JAMSTEC)等團隊聯合完成的一項研究。他們指出,對組成DNA和RNA來說必不可少的嘧啶堿基可能是由富碳隕石帶來地球的。
堿基,作為核酸的結構成分之一,此前已在碳質球粒隕石(Carbonaceous chondrite)中被檢測到。DNA和RNA中有兩種類型的堿基,即嘧啶和嘌呤。其中嘧啶包括胞嘧啶、尿嘧啶、胸腺嘧啶,嘌呤包括鳥嘌呤、腺嘌呤。
研究團隊稱,包括堿基在內的一系列外源隕石有機物,可能在後期重轟炸期(又名“月球災難”,約40億年前-38億年前)被運送到早期地球。這些有機物的湧入被認為在地球原始階段的化學演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截至目前,只有嘌呤堿基在隕石中發現過。北海道大學的大場康弘(Yasuhiro Oba)及其同事使用了專門針對堿基進行優化的小規模量化的先進分析技術,優化了堿基的小規模量化範圍。他們分析了3顆富碳隕石:默奇森隕石、默里隕石和塔吉什湖隕石。
論文顯示,除了此前在隕石中發現的嘌呤堿基,如鳥嘌呤和腺嘌呤,研究團隊還首次檢測到了各種嘧啶堿基,如胞嘧啶、尿嘧啶和胸腺嘧啶,以及它們的異構體。這些化合物存在的濃度與模擬太陽系形成前條件的實驗預測的差不多。
研究團隊認為,這些結果表明,這類化合物可能是在星際介質中經由光化學反應產生的,隨後又在太陽系形成的過程中融入了小行星。這些化合物最終通過隕石抵達地球,而隕石堿基的多樣性可以作為構建早期地球的DNA和RNA的模組。
阿楨
9.5級!科學家發現人類歷史上又一"最大地震"證據2022-04-27 新浪科技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3800年前,智利北部發生了一次震級約為9.5級的古代超級地震,由此引發的海嘯襲擊了9600公里之外的新西蘭,波浪將汽車大小的巨石帶向海岸內近一公里處。
全球有科學記錄以來震級最高的地震為9.5級,於1960年發生在智利南部瓦爾的維亞。但智利、英國等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日前宣佈,發現人類歷史上又一場“最大地震”的證據。那場地震發生在約3800年前的智利北部地方,震級達9.5級,引發的海嘯波及8000多公里外的新西蘭一帶,嚴重摧毀海岸線,導致沿海地區長達1000年都不宜人居。
依據這項研究,那場地震屬於大型逆沖區地震。這是世界上級別最高的地震類型,發生在地球上一個構造板塊俯衝到另一塊下面之際,所引發的海嘯破壞力常會高於地震。研究團隊在智利阿塔卡馬沙漠和新西蘭查塔姆島等地找到相關證據,推測那場地震引發的海嘯浪高約20米,把汽車大小的巨石沖到查塔姆島距海岸線約1000米的內陸。
研究報告由4月出版的美國《科學進展》雜誌刊載。美國商業內幕網站23日援引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地質學家詹姆斯•戈夫的話報導,考古學家在智利“海拔非常高的內陸深處”發現了海洋沉積物的證據,而“把它們帶到那裡的不可能是一場風暴”。另外,考古學家還在智利北部海岸的海嘯沉積物下發掘出人類建造的古代石頭結構,它們面朝大海,顯示是被海嘯回流推倒。研究人員推測,當地居民災後“一無所有”,被迫遷往內陸,“1000多年後才重回海邊生活。考慮到他們依賴海洋獲取食物,這是一個驚人的時間跨度”。
借助放射性碳年代測定法等,研究團隊推斷查塔姆島上發現的那些巨石以及智利北部內陸地區出現的海洋沉積物均在約3800年前被沖到內陸。依據戈夫的說法,“只有來自智利北部的海嘯才能把那些巨石移動”至新西蘭,而要產生這種程度的海嘯“需要9.5級地震”。
瓦爾的維亞地震同樣屬於大型逆沖區地震,引發的海嘯波及菲律賓東部沿海。地震和海嘯約造成數千人死亡,數百萬人受災。
阿楨
新疆人來源之謎告破!付巧妹團隊揭秘五千年演化史 2022-04-02 新浪科技
自從張騫出使西域、開闢陸上絲綢之路以來,新疆就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成為亞歐大陸東西部文化、經濟貿易以及人群交流的重要樞紐。事實上,近些年的考古表明,早在絲綢之路之前,新疆已經出現了東西方人群的融合:例如在青銅時代(5000~3500年前),塔里木盆地的乾屍已經出現了西方的紡織特徵。
本周發表在《自然》,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聯合團隊,一項研究通過對4000年前塔里木盆地乾屍的測序結果表明,這些人融合了:來自北方的南西伯利亞;來自西方的中亞;以及來自東北的東北亞人群。
非洲最古老的人類DNA揭示人類遷徙之謎 2022-03-02 新浪科技
過去,有關非洲的研究大多集中在6萬至8萬年前,近日發表在《自然》,一項由國際跨學科團隊研究5000年到18000年前人類的古基因aDNA進行測序和分析,東非人的祖先最遠到達了尚比亞以南,而非洲南部人的祖先則延伸到了肯雅以北,長途遷徙並和遠離他們出生地的人生育後代。幾乎所有的古代東非人都與今天生活在非洲中部雨林的狩獵採集者共用了大量遺傳變異,讓古代東非真正成了一個遺傳的大熔爐,這種混合和移動發生在大約5萬年前。
回應
歐美白人應該是非洲智人與歐洲尼安德特人融合的結果
里程碑!首次完整破譯人類基因組 2022-04-02 新浪科技
從1990年至今,我們一直在接近完整的人類基因組。今天,發表於《科學》雜誌的6項研究,科學家破解了最為關鍵的測序難題,獲得了完整的人類基因組序列,或能將我們對人類的生長發育和疾病的瞭解,推向了新的高度。
可複製的RNA分子首次創造出來了!生命的起源可能有線索了 2022-04-02 新浪科技
近期,東京大學首次創造出一種可以複製的RNA分子,這些分子還具有多樣化的能力,能實證達爾文進化論(楨:演化),表明簡單的生物分子可以促成複雜類生命系統的出現。
阿楨
人類在接下來1萬年間會發生哪些變化? 2022-03-31 新浪科技
一些科學家認為,文明的崛起意味著自然選擇的終結。
但進化(楨:演化!)並沒有停下腳步,只不過驅動力不再是“適者生存”,而是“適者生育”,因此“性選擇”比“自然選擇”更重要。城市為疾病提供了易於傳播的環境,我們的大腦體積也變小了。
人類的壽命會越來越長,進化出抗衰老或抗癌基因就毫無意義了。
過去200萬年來,隨著我們對蠻力的依賴減少、對工具和武器的依賴增加,骨骼的質地變得越來越輕。現代工作則更多是腦力勞動、而非體力勞動。
早期以植物為食長有巨大的臼齒和下頜骨,用於磨碎富含纖維的植物。但食肉烹飪之後,下顎和牙齒都開始縮小,智齒未來也可能會消失。
過去600萬年來,在工具使用、複雜社會體系和語言的驅動下,大腦體積三倍自然選擇的大腦。1萬至2萬年前達到了最大值,之後,大腦就一直在縮小。也許是因為,農耕文明,身體攝取的脂肪和蛋白質大大減少,大腦的耗能相當驚人,可占全身的20%。也許狩獵採集比農耕更費腦力一些。也可能是因為,大型社會中有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所以耗費的腦力更少。
大腦體積其實並不能決定一切。大象和逆戟鯨的大腦都比人類大,愛因斯坦的大腦則小於人均,尼安德特人倒是與我們差不多,但主要用在了視覺和身體控制上,語言和工具並不多。被人類馴化之後,羊的大腦品質減少了24%,牛減少了26%,狗減少了30%。
以狩獵採集社會,人類需要富有攻擊性,如今,我們要買肉就去菜市場,有糾紛就去警察局或法院。但越來越多的人正飽受孤獨、焦慮和抑鬱等心理問題的困擾。在這些精神問題從人類基因庫中剔除的同時,我們或許也會失去這些極富才華和創造力的領導者、作家、藝術家和音樂家。
回應
在病毒面前越來越脆弱
為什麼我們會有不同的血型? 2022-03-30 新浪科技
所以有不同血型,原因在於瘧疾,O型比其他血型低66%。不同血型可能存在著疾病聯繫,例如,O型更容易患霍亂、鼠疫、結核病和腮腺炎,AB型更容易感染天花、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儘管Rh陰性會導致新生兒溶血症,在過去的進化中存在過某種優勢,使這種基因突變能夠保存下來,但現在優勢消失了。
阿楨
揭開塵封“成長史” 迄今最清晰銀河系形成演化圖繪成 2022-03-25 科技日報
3月24日,《自然》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佈了一項銀河系研究的重要進展。基於中科院國家天文臺運行的郭守敬望遠鏡(LAMOST)和歐洲航天局蓋亞太空望遠鏡(Gaia)的巡天觀測資料,研究人員獲取了迄今最為精確的大樣本恒星年齡資訊,從130億年前到80億年前的早期階段和80億年前至今的晚期階段。早期階段形成了銀河系的厚盤和銀暈,晚期階段形成了銀河系薄盤。
厚盤的形成從130億年前一直持續到80億年前,共約50億年,其間金屬元素含量增加了30倍。雖然這個週期持續了50億年,但是我們發現,大多數厚盤恒星卻形成於約110億年前的一次集中爆發。
大約110億年前,百手巨人恩塞拉都斯(GSE)矮星系曾與青少年時期的銀河系發生過碰撞。“這比前人認為的早了10億年。這兩個時間高度吻合,絕非偶然,矮星系GSE撞擊事件對厚盤的恒星形成活動影響顯著。形成厚盤恒星的氣體大約在80億年前耗盡,厚盤形成停止。差不多與此同時,新的氣體開始從銀河系周圍聚集到一個更薄的盤上,銀河系薄盤逐漸長成今天像夾心餅一樣向兩端不斷變大、變胖的樣子,薄盤形成過程一直持續至今。
阿楨
這種致命毒藥,竟是所有生命的起源 2022-03-08 新浪科技
在氧氣出現在地球上之前,環境裡到處是氰化物。這種致命毒氣是如何成為地球生命誕生的關鍵成分的?
生命起源這一話題挑起了無盡的爭論,讓科學家和研究人員頭疼不已。儘管還有科學謎團尚待解開,但我們一致認同,現在所知的世界在 45 億年前誕生之初完全是另一片天地,而組成世界的物質也迥然不同。氧氣,如今是生命存活的關鍵元素,直到 23.3 億年前才在大氣中聚積起來。
那麼,地球早期大氣到底由什麼組成呢?說來很諷刺,氰化物,一種致命毒物,可能是地球早期生命的關鍵組成。氰化物已被廣泛認作是原始湯(primordial soup)的重要成分,後者是促成生命起源的有機化合物溶液。
近期一項由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化學家領導的研究讓我們進一步看清了早期生命可能在地球有毒環境中生存下來的方式,並解釋了其他具備相似環境條件的行星也有可能將生命維持到今天。他們忠實複製了早期地球上的分子,並將氰化物添加入混合物。而實驗的一個重要特徵包括“還原性三羧酸迴圈”( reductive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或者縮寫為 r-TCA。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化學》(Nature Chemistry)上。
1870 年,在對抗拿破崙•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的普法戰爭中,氰化物首次作為戰爭毒劑聲名鵲起。
拉瑪納拉亞南•克裡希那莫爾提(Ramanarayanan Krishnamurthy)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化學家,他認為,生命的更早期形式可能對氰化物耐受,因為它們的化學組成不同於今天的我們和其他生物。這表明如今對我們有毒的物質,對地球早期生命沒有毒性。
對擁有不同化學組成類型的植物和某些動物來說,二氧化碳而非氧氣是它們的能量來源。“我們由此可以推斷,更早期的生命靠氰化物生存,就像在氧氣出現之前,早期生命依賴二氧化碳而活一樣。”
當氧氣確實在地球大氣中形成之後,無法適應氧氣的生命滅絕了,因為對它們來說氧氣有毒。而適應氧氣的生命,或者進行產氧光合作用的生命得以繼續生存演化。同理,依賴氰化物的早期生命形式也經歷了同樣的故事,克裡希納莫爾提說。它們將有毒的化學物質作為能量來源,一旦氰化物耗盡,它們要麼改變自身適應另外一種物質,要麼徹底滅絕。
阿楨
對稱雖美,但不對稱才是宇宙和生命存在的原因 2022-02-11 新浪科技
外媒報導,人類左撇子比例約十分之一,但,從亞原子粒子到生命本身,宇宙其實很青睞“左撇子”。事實上,如沒不對稱性,宇宙將會平淡無奇,大部分空間充滿了輻射,而且沒有恒星、行星或生命。
反物質:物理學家為什麼喜歡對稱?
如果現實中存在這種完美的對稱性,那麼在大爆炸後的幾分之一秒內,物質和反物質就應該湮滅,變成輻射(主要是光子)。但事實並非如此,大約十億分之一的物質粒子作為多餘的部分存留了下來。這意義重大,因為我們在宇宙中看到的一切——星系及其內部的恒星,行星及其衛星,地球上的生命,以及各種物質團塊,包括有生命的和沒有生命的——都來自這些過剩的物質。這就是物質與反物質之間基本的不對稱。
究竟是什麼機制創造了這種微小的物質過剩?這種最終導致我們存在的不完美,是粒子物理學和宇宙學中最重大的未決問題之一。
回應
可能是這樣的:對稱,可能是一種“完全抵消”的平衡,而不對稱,才是有“產生剩餘”的不平衡——才有了演化多樣性。在藝術上,也不一定對稱才是美,不對稱也能產生出其不意的美的極佳效果。人類的男女比例,也達不到絕對對稱的結果。
不用管,熱帶雨林可以自行恢復 2022-02-11 中國科學報
儘管科學家表示,保護原始森林、阻止進一步砍伐至關重要,但美國克萊姆森大學教授Saara DeWalt等國際熱帶生態學家團隊的研究表明,自然再生森林的恢復速度驚人,可以在緩解氣候變化方面發揮作用。相關論文發表於《科學》。
“任其發展,大自然會照顧它。”DeWalt表示,“熱帶雨林的恢復應該依靠自然更新,這是在生態上和經濟上最有效的方式。”土壤肥力不到10年的時間就能恢復到原始森林的價值,植物功能運轉不到25年,物種多樣性需要60年,地上生物量和物種組成需要120多年。
阿楨
《人類顏值進階史》
我們的臉每一千年就會縮小1%-2%!如今當下盛行的精緻小臉,看來是基因在推波助瀾。
在我們進化的過程中,面部的骨骼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最明顯的便是我們的面中變得平滑,牙齒縮小並且後縮等。
臉部變小很大程度上和我們的飲食變化有關,火種的發現和利用讓人類學會了烹飪。
食物加熱後變得更加容易食用也更衛生,人類在吃上面所耗費的時間也變得與來越少,研究怎麼吃上花的時間卻越來越多。
《人類簡史》一書中曾指出,黑猩猩咀嚼生肉每天要花費五個小時,而人類吃的熟食,每天一個小時就夠。
在未進化的古人那個時候,健碩的牙齒和寬大的頜骨意味著強大和健康,小印猜測那個時候估計是以牙齒大為美。
細嚼慢嚥和少吃堅硬咀嚼力度大的食物,真的會讓我們的臉變小!
暴力極大促進顏值進化
長期的進(打)化(鬥)過程中,施力方會朝著有助於打鬥進化,比如手部進化到可以握成拳,肌肉骨骼系統變得發達;有些地方則朝著儘量減少傷害的方向發展,比如被擊打的首要目標——臉,比如朝天的鼻孔容易受傷所以慢慢演化出鼻骨來分擔面部的脆弱。
《生物學研究》雜誌指出,南方古猿的臉部最堅硬之處也是在爭鬥過程中最容易受擊打並受傷的地方,包括下顎、顴骨、鼻樑和眼眶骨架等。
為了減少受傷,人類的面部在暴力中不知不覺的開始進化。
他們的下顎開始後縮,長度逐漸出現了縮短的趨勢,凸起的眉弓骨變得趨於平坦,而硬度與強度增加,眼眶骨架增大。
回應
窮的醜的都找不到老婆,讓淘汰了。和現在社會一個樣啊
阿楨
比超級電腦快千萬倍!陸量子計算研究再獲重大進展 2021/10/26 中時
《央視新聞》指出,超導量子計算研究團隊構建了66比特「祖沖之2號」,比目前最快的超級電腦快一千萬倍,比谷歌的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高一百萬倍。光量子計算研究團隊構建了113個光子144模式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2號」,速度比超級電腦快億億億倍。中科院院士潘建偉指出,下一步希望能夠通過4到5年的努力實現量子糾錯,如此就可以來探索用一些專用的量子電腦或者量子類比機來解決一些具有重大應用價值的科學問題。
會讓美軍優勢瓦解的量子電腦是什麼?連愛因斯坦都難接受 2021/11/27 中時
美週三以國安為由,將涉及量子運算的中國科技公司,列入貿易黑名單。
量子電腦是根源於1920年出現的量子物理,迥異於古典力學,連愛因斯坦也難以接受。首先,世界不是「粒子」組成,而是「機率波」,波動的大小,是代表電子在這裡可能出現的機率。另外,量子「纏結現象」的「超距幽靈作用」測量其中一粒子時,必會影響另一粒子,。
量子物理的應用,就包括量子電腦,不是傳統位元,可以同時有0和1,所以位元可以進行多工處理,計算能力乃以指數性爆炸成長。
政論節目《關鍵時刻》認為,如果中國成功發展量子電腦,不但可以偵測到美國的匿蹤戰機,美國軍事優勢可能完全瓦解。
回應
關鍵時刻講的話有參考價值嗎?
阿楨
太陽消亡了會怎樣?木星仍能倖存下來 2021-10-15 新浪科技
天文學家最新發現一顆類似木星的系外行星,它圍繞著一顆白矮星或死恒星運行。這個系統是行星能夠在主恒星爆炸紅巨星階段倖存下來的證據,也是第一個被證實的倖存行星系統——預示太陽和木星未來的終極命運。
阿楨
中國首個高能同步輻射光源(HEPS)2021-06-28在北京開始安裝,計畫2025年運行。
從第三代邁向第四代光源不僅僅是技術參數上的提升,而是技術上的飛躍,將與世界上正在運行的美國先進光子源(APS)、歐洲同步輻射裝置(ESRF)、日本SPring-8和德國的PETRA-Ⅲ一起,構成世界五大高能同步輻射光源,並支持包括能源、材料、生物、環境等各個領域的基礎科研,探索細微物質結構的“顯微鏡”。
在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建成前,中國已經在各地擁有多個先進光源,包括北京的第一代同步輻射光源、上海第三代光源等,未來5~10年將是上海光源運行的黃金期,至2019年底,已有來自全國各地544家單位約2900個課題組的25000多名研究人員來此開展實驗。上海第四代軟X射線光源已經建成,將會和上海光源聯合開發運行。
回應
這就是我支持楊振寧的原因。科研本來就是百花齊放,不能把資源過分集中在高能物理這一狹小的空間,擠佔其他項目的資源。
這是光源,非之前高能所所長和楊教授爭論的大型對撞機,光源作用很現實的,不是對撞機那種做大量實驗大量消耗去找基本粒子的。
楊老說基本上撞不出來什麼了,理論也沒有。
歐美的對撞機的相關成果會告訴你?你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只能自己上馬這個專案。
戰略也得理論先行,理論都停滯不前了,瞎撞的玩嗎?中國現在這麼有錢了嗎?
阿楨
美媒:文化偏見讓西方忽視中國考古成就
美國《華盛頓郵報》2021-05-11這是中國考古的黃金時代,但西方正置若罔聞 副題:與中國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的考古發現相比,(西方對)埃及考古發現鋪天蓋地的報導暴露文化偏見 今年4月初,有消息稱在盧克索發現距今3000年的“失落的黃金城”阿托恩(古埃及信奉的太陽神)。該發現得到美國多家(主流)媒體突出報導。這與美媒對中國三星堆遺址一系列驚人新發現的缺乏關注,形成鮮明對照。三星堆發掘出500多件文物,包括大型黃金面具、象牙、青銅器等。這當然值得關注,因為這將徹底改變我們對中華文明如何形成的理解。
埃及和中國的考古對我們理解人類歷史都至關重要,那西方對二者的關注為何存在如此強烈反差?兩個原因使埃及考古在西方引發共鳴。首先,西方存在一種實為殖民主義遺產的浪漫主義情愫,如今的有關報導是帝國主義傳統的產物。其次,對地中海地區(考古)發現的關注凸顯一種持久偏見——把美國列為地中海文明的直系“傳人”。
相比之下,中國考古被視為與美國文明無關。但這種觀點應被重新考量。首先,約6%的美國人為亞裔,是“美國故事”的一部分。同樣重要的是,所有古代文明都是人類歷史的一部分,都值得研究探討,而非取決於是否與希臘-羅馬-歐洲“血統”存在地理或所謂的文化聯繫。所有陌生的生活經歷對歷史研究皆有價值。與其他地區相比,沒有任何理由說明打造埃及文明“紀念碑”與美國的多樣化根基存在更緊密關係。
說近來針對亞裔的暴力源自美國媒體忽視中國考古,或許牽強。但認為中國歷史並非“我們的”故事,絕對是一種隱秘的有害想法,這會加劇所謂亞裔美國人是“異類”的觀念。美國社會源於不同地理和文化根基,我們應努力承認並讚美這些多樣化來源,包括更關注中國激動人心的考古發現。
阿楨
太陽系將遭另外一顆恆星入侵 最近距離僅0.065光年 2021-05-14
近日俄羅斯科學院的兩位科學家在分析蓋婭探測器採集的恆星數據時發現,太陽系將於130萬年後遭到另外一顆恆星的入侵。
這顆恆星名叫格利澤710,位於巨蛇座。它的質量為太陽的60%,是一顆K級橙色矮星。格利澤710距離地球有62光年,但130萬年後,它將來到距離太陽只有0.065光年的地方。格利澤710將進入到太陽系的內部。
銀河系擁有2000億至4000億顆恆星。這些恆星大部分沿著同一個方向圍繞銀河系中心運行。但在此過程中,恆星之間的相對位置並不是不變的。有時候兩顆恆星會靠得很近,有時候又會分道揚鑣。
恆星之間的近距離接觸一般不會帶來什麼好事。它們會通過引力互相擾動。兩個恆星周圍的行星系統都會亂作一團,彗星和小行星會滿天飛。情況如果糟糕,連大行星也會遭殃。它們運氣不好的話,會被甩出原來的行星系統,成為流浪行星。
而在分析了格利澤710未來可能會給太陽系帶來的影響後,兩位天文學家發現情況也許不算太壞。130萬年後如果人類還存在,將有機會觀賞到彗星頻繁地出現在夜空中。計算結果顯示,那時候彗星的出現頻率大概會增加到一年十幾顆。而格利澤710給太陽系帶來的影響將持續大約100萬年時間。
兩位天文學家的分析結果顯示,大約280多萬年前,也曾經有一顆恆星進入過太陽系,來到了距離太陽僅0.2光年遠的地方。
太陽系今天的佈局其實是一系列事件共同作用的結果。而地球在這種佈局中優勢地位的獲得和失去,乃至生命在地球上的出現和消亡,誰能說會與這些「接觸」事件完全沒有關聯呢?
阿楨
哈佛團隊反駁“2045年人類無法自然生育”:精子數將下降至0是過度推演20210513 新浪科技
不久前,美國流行病學教授 Shanna Swan 出版了一本名為《倒計時》新書,宣稱由於受到環境中激素干擾物的影響,人類精子數到 2045年可能降低至趨近於零,以至於無法自然生育。
莫納什大學副教授 Tim Moss 在 the Conversation 網站提出質疑。接下來,哈佛大學研究團隊5月10日在《人類生殖》期刊指出,這一論斷的主要依據——Swan 等人2017年發表研究存在缺陷。
…
當然,許多對全球不同地區的研究顯示出精子數的下降,這確實值得關注。但Moss指出:“我們並未完全理解這一明顯下降背後的原因。將其簡單歸咎於環境中的化學物質,實際上忽視了其他重要的因素,例如慢性疾病、飲食習慣和肥胖。而人們可以從這些方面努力,提高生育能力。”
阿楨
女性月經週期為何與月球運行週期保持短暫同步?2021-04-28 新浪科技
目前,一項針對22位女性跨時32年的長期月經週期記錄統計分析顯示,超過27天的女性月經週期會與影響月光強度和月亮引力的週期保持短暫同步,但隨著女性年齡不斷增長以及夜晚持續暴露在人造光環境中,這種同步性就會逐漸消失。
日本研究月亮週期對生物成長的影響
日本共同社2018-10-17報導,日本汽車零件巨頭豐田紡織公司與名古屋大學17日宣佈啟動有關月亮盈缺對生物影響的共同研究。配合隨月亮週期而變化的地球物體重力,調整給予光照和養分的時機,可能使植物生長加快、動物不易變得肥胖。此外還希望弄清“滿月之日分娩者多”“滿月之日謀殺、毒害、抑鬱和心臟病多”等尚未被科學證明的說法。
月球對地球生物影響巨大,沒月球就不會有人類的出現 2019-07-26
研究發現,歐洲獾在新月期間撒尿更多標記自己的領地尋找配偶,獅子襲擊人類的事件發生在滿月後10天,哺乳動物的視力是專門為月光而開發的,許多蝙蝠在滿月期間也不那麼活躍,海洋中的珊瑚性活動也變的活躍等等。
地球自轉速度為什麼會時快時慢 2018-10-01
通過數珊瑚殼上長出的碳酸鈣條帶人們會知道:在5.7億年以前的寒武紀,地球一晝夜只有20.47小時,每年有428天;在5億年前的奧陶紀早期,每天有21.4小時,每年有409天;在3.7億年前的泥盆紀中期,地球上的一年有398天左右,每天有22小時;而在3.2億年前的石炭紀,每年只有387天。觀測鸚鵡貝化石螺紋的數目,知道,在4億年前每月只有9天,1.5億年前為17天,700萬年前為22天,3000萬年前為25天,
阿楨
這顆超級黑洞,改寫了地球生命演化史?
2020年,安德莉亞•蓋茲(Andrea Ghez)和賴因哈德•根策爾(Reinhard Genzel)因為證實了銀河系中潛伏著一個處於沉寂狀態的超大品質黑洞,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這個黑洞名為半人馬座A*(SgrA*),品質相當於400萬個太陽。它正處在休眠狀態,散發出微弱的無線電波,目前的亮度只有它“進食”時期的十億分之一。
以太陽系目前的位置來說,來自SgrA*的紫外線對於地球生命是安全的。不過,近期有研究指出,太陽在誕生初期可能非常靠近銀河系中心,在“引力反推”的作用下,它才移動到了現在的位置。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在經過20億年後,地球大氣中的氧氣濃度才升到如今的水準——或許直到那時,地球離SgrA*才足夠遠。
彗星比我們想像的更危險 2021-04-16 新浪科技
2007年的一項研究提出,1.6億前,一顆更大的母小行星與其他小行星碰撞後,產生的殘骸形成了巴普提斯蒂娜族小行星(Baptistina family)。接著,巴普提斯蒂娜族小行星中的一員偶然闖入木星導致的不穩定軌道共振區域,於是被彈入內太陽系,最終在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
阿楨
將宇宙當作神經網路能解決量子引力問題嗎? 2021-04-09 新浪科技
近期,一篇名為《神經網路的世界》的論文指出,我們周圍觀察到的量子、經典效應和引力效應可能不是基本的,而是宇宙神經網路學習的突發行為,如果是正確的,那麼它可以告訴我們一些關於自然如何運行的非常深刻的原理。
該觀點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種嘗試來協調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量子引力問題”,換句話講,神經網路可能是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統一過程中缺失的環節,在最小尺度上,宇宙神經網路處於平衡狀態,這在量子力學中可以很好地描述,但在最大的尺度上,神經網路仍然距離平衡狀態很遠,廣義相對論可以更好地描述平衡狀態。
利用人工神經網路進行機器學習的想法最初源自生物學,但是,如果宇宙是一個神經網路,那麼我們可能使用機器學習展開研究探索,例如:生物進化分析,生物學家正在研究類似的理論,目前看來頗有希望。
我們可以將宇宙視為一個神經網路學習系統,這僅僅是漫長而激動人心的探索旅程的開始。
人是微生物的寄生獸嗎? 2021-04-09 新浪科技
你的身體裡有多少微生物?多到嚇人。
即使不把病毒計算在內,這些微生物也有大約一百萬億,是人體自身細胞總數的1.3至3倍。人類只有兩萬個基因,人體中含有約兩百萬個微生物基因。
人和體內微生物之間是長期共生關係。
……….
阿楨
滅絕恐龍的小行星撞擊或許造就今天的亞馬遜雨林 2021-04-06新浪科技
一項新研究指出,地球上熱帶雨林的形成可能源自於導致恐龍滅絕的那場小行星撞擊。利用採集自哥倫比亞的花粉和樹葉化石,研究人員探討了小行星撞擊如何改變了南美洲的熱帶森林。66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不僅導致了恐龍和其他生命形式的滅絕,還導致了生態系統的更替。
那麼,這場撞擊如何使恐龍時代稀疏的、以針葉樹為主的熱帶森林轉變為今天的熱帶雨林?第一是,許多恐龍通常以生長在森林底層的植物為食,並習慣於踩踏這些植物,從而使森林不至於太過茂密。第二,火山灰的沉降使整個熱帶地區的土壤肥沃,有利於開花植物的快速生長。最後是,針葉樹物種的率先滅絕為開花植物的繁盛創造了機會。
相關新聞
我們都誕生自一場盛大的葬禮
https://t.cj.sina.com.cn/articles/view/1850988623/6e53d84f01900vc6a
阿楨
近50年前預言的奇數子被發現了 2021-03-23 新浪科技
最近,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TOTEM合作組與費米實驗室太伏質子加速器(Tevatron)的DØ合作組,通過讓質子以接近光速碰撞,發現了理論物理學家在大約50年前就已預測的一種粒子——奇數子(odderon)。
強力是自然界中的四種基本力之一,解釋強力的理論被稱為量子色動力學(QCD),它描述了構成質子的誇克和膠子之間的相互作用。
1973年,理論物理學家,提出了坡密子(pomeron)和奇數子,這二者並非實實在在的粒子,而是一類狀態。坡密子指的是膠子以偶數個數結合在一起的現象;奇數子指的則是膠子以奇數個數結合在一起的現象。
在過去的實驗中,物理學家已經找到了坡密子存在的實驗證據,卻還沒能發現奇數子存在的證據。
DNA為啥會自發變異?支配微小世界的量子力學可以解釋 2021-03-22 新浪科技
量子力學用於描述支配原子及其亞原子成分的奇怪規則,當描述宏觀世界的經典物理規則失效時,量子就會介入進行解釋,在DNA的例子中,經典物理學提供一種解釋,分析了為什麼DNA螺旋階梯的某一階突然發生變化,會導致所謂的“點突變”。
1月29日發表在《物理化學雜誌》上的研究,表明一種被稱為質子隧穿的量子現象可以通過允許DNA中帶正電荷的質子從一個位置跳躍至另一個位置,產生點突變。
依據經典熱力學,這種類型的振動有時會使氫原子跳到DNA的新位置,短暫地形成新鍵,但是依據最新這項研究,經典品質轉移並不能解釋質子在DNA中跳躍的現象。就亞原子粒子而言,它們的確切位置和速度無法同時計算出來,科學家僅能通過計算粒子以特定速度出現在某一特殊位置的概率,來捕捉到粒子的模糊圖像。
阿楨
進入20世紀,網路科學迅速興起,給人們帶來啟發。正如連接是網路的本質一樣,科學家們猜測,在從原始湯孕育出生命的過程中,關鍵的未必是幾種特定分子,也可能是一批相互作用的不同分子。不同分子相互作用,從中湧現出生命的基本特徵——自我複製。
2020年《科學》雜誌上的論文為這種猜想提供了證據。研究者使用化學演算法軟體,僅僅以水、氮氣、硫化氫、氨氣、氰化氫、甲烷這6種簡單物質作為起始反應物,讓它們相互反應,產生的新物質接著繼續參與反應,一代代持續下去,形成一個龐大的化學網路,其中包含數萬種分子,有許多是生物體記憶體在的有機物。
他們在分析後驚人地發現,在這個網路中,竟然會產生多種催化劑。它們既是催化劑,也是化學反應的參與物,讓化學反應越來越快,積累的物質越來越多。也就是說,從簡單的無機物開始,就可以自發形成自我催化、自我複製的化學迴圈——這正是生命的自我複製能力的根基。
研究還發現,除了催化劑,反應產物中還有表面活性劑。這是一類可以讓目標溶液表面張力顯著下降的物質,可以改變浸潤性、幫助增溶、乳化、起泡等。我們常見的洗滌劑,主要成分就是表面活性劑。
事實上,細胞膜的主要功能成分就是表面活性劑。這層表面活性劑可能幫助形成生命和周遭環境之間最原始的邊界,加速個體細胞生命的形成。
模擬實驗讓我們看到,幾種簡單無機物相互反應,不斷反覆運算,就可以產生具備自我催化、自我複製能力的生物大分子,以及表面活性劑這道生命屏障。這也啟發我們,或許根本無需糾結生命起源領域的一個“雞生蛋”問題:具有自我複製能力的DNA和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質,到底誰先產生?情況可能是,一切都在原始湯中自發湧現。
雖然相關研究還相當初步,卻無疑讓我們窺見了生命起源的一道亮光。
非生命和生命的界線,一開始可能並沒有那麼清晰。如今生機勃勃的生命世界,都是從無機物分子組成的一鍋原始湯中產生。
阿楨
生命起源于一鍋原始湯? 2021-02-02 新浪科技
早在19世紀,達爾文就曾猜想,或許地球生命起源於一個溫暖的小池塘。在這個小池塘中,如果氨和磷酸鹽、光、熱、電等條件都具備,就可以形成蛋白質這樣的生物大分子。後來逐漸發展為關於生命起源的原始湯假說。簡而言之,原始湯假說認為,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於一鍋無機物混合的原始湯:在原始地球環境下,簡單的無機物通過化學反應轉變為有機物,有機物發展為生物大分子,直到出現一個最簡單、最原始的細胞,最終演化出地球上繽紛多彩的各類生命形態。
1953年,原始湯假說的一小部分——從無機物中產生有機物的過程被實驗證實。這就是我們在中學課本上學過的米勒-尤裡實驗。當時,化學家尤裡和米勒將多種無機物(水、甲烷、氨氣、氫氣和一氧化碳)密封於燒瓶內,然後用電極產生火花,模擬原始大氣電閃雷鳴的環境,觀察是否真的能合成有機物。結果驚人地發現,燒瓶中產生了蛋白質的基本組成成分——氨基酸。
這個實驗極大地支持了原始湯假說,但原始大氣成分到底是怎樣的,我們並不清楚。科學家在考察過遠古地球的氣候、溫度等因素後發現,氨氣、甲烷、氫氣或許從未在同一時間段作為地球的主要氣體存在過。在考慮到這些因素後,後來的實驗再也沒能複製米勒-尤裡實驗的成功,原始湯中也沒有自發產生氨基酸。
原始湯假說似乎變得岌岌可危。幸好,來自海底熱泉的研究為事情帶來了轉機。
上世紀70年代,科學家在太平洋加拉帕戈斯裂谷看到了一幅奇異的景觀:這裡蒸汽騰騰,煙霧繚繞,雖是兩千多米深的海底,卻煙囪林立,恍若置身火山口——這便是深海熱泉。更令人驚奇的是,熱泉周圍是一個生機勃勃的生命世界,聚集著細菌、甲殼類、 管蠕蟲和章魚等各種大小的生物,種群密度堪比珊瑚礁生態。
到了80年代,第二類熱泉也映入科學家眼簾。不同於第一類熱泉由火山和岩漿形成,第二類熱泉由海水滲透進岩石形成。緩慢的海水侵蝕使得岩石形成奇特的紋路,在電子顯微鏡下呈現出大量微小的空腔,與細胞尺寸相仿,卻並非細胞遺跡。
阿楨
我們的大腦和宇宙,具有驚人的相似性 2021-01-04 新浪科技
近期發表於Frontiers in Physics論文,義大利的學者通過對比人腦中神經元網路和宇宙中的星系網路,發現兩個複雜系統演化出的結構相似,儘管尺度和形成過程完全不同,但它們自組織的過程可能由相似的網路動力學驅動。
人腦是一個複雜的時空多尺度結構,分子、細胞和神經元現象共存。它可以被建模為一個多層網路,也就是所謂大腦連接組:近鄰的神經元連接形成局部結構,不同的局部結構之間形成連接實現認知功能。
而隨著暗物質和暗能量模型被物理學家廣泛接受,宇宙也可以被建模為網路。目前對宇宙網路結構形成過程具有較好解釋的,是ΛCDM暗物質模型。由於宇宙間物質密度的差異被引力作用放大,形成了無數的星系團,這些星系團物質形成了一個大型的網路。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1-04/doc-iiznctkf0021722.shtml
阿楨
我科學家發現591顆高速星,其中43顆能“逃離”銀河系 2020-12-28 科技日報
12月26日,記者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獲悉,國家天文臺研究人員在LAMOST和Gaia資料中發現591顆高速星,其中43顆能夠擺脫銀河系引力束縛,未來將飛出我們的銀河系。它們基本以超過每秒400公里的速度“奔跑”,最快甚至達到每秒1700公里。
這是自第一顆高速星發現以來,一次性捕獲高速星最多的研究工作,將人類歷時15年使用多個望遠鏡發現的高速星總量(550餘顆)翻倍,相關研究成果線上發表於《天體物理學報增刊》上。
迄今最強流深地核天體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 2020-12-28 科技日報
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恒星經歷著形成、演化、死亡的緩慢過程。
12月26日,由中核原能所院和中科院物理所自主研製的世界上束流強度最高深地實驗設施——錦屏深地核天體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束流強度達到2毫安培,向核天體物理研究領域最關鍵的“聖杯”反應發起衝擊。這是國際上首次在深地實驗室開展慢中子俘獲過程關鍵中子源反應的直接測量,將為研究宇宙重元素的產生提供可靠的中子源反應資料,同時為理解銀河系星際空間中大量鋁-26的起源作出貢獻。
阿楨
NASA曝銀河奧祕 可能滿是外星人屍體 2020/12/25 中時新聞網
銀河系可能存在外星文明,但據一項新研究顯示,多數外星人很可能都因為自身科技進步而死亡。
據《每日郵報》報導,來自美國國家航太總署(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加州理工學院和聖地牙哥高中的研究人員。
他們運用新版方程式計算智慧生物可能存在的地方,並推斷出在我們的銀河系形成之後約80億年時,出現了外星人。而科學家在獲得這些結果後,推論出由於科技進步,或許無可避免地導致他們的文明毀滅。至於人類始終無法和他們取得聯繫,科學家認為,智慧生物很可能自我毀滅,也難怪幾乎在其他地方都找不到他們。
新論文中指出,舊程式沒考慮到如發現超新星,還有系外行星等,銀河系中不斷演化的恆星特性。也因此,研究團隊針對這項研究,更新了1961年由美國天文學家與天體物理學家德雷克(Frank Drake)所寫的德雷克方程式(Drake Equation),以估計銀河中活躍,並能通訊的外星文明數目。
相關新聞
五角大廈機密照外洩 外星人可能在全球海下活動
正視外星人!通報幽浮 美明訂規則
美UFO祕密小組驚爆 發現墜落飛行物非地球製造
回應
满篇胡说八道
阿楨
“極目”遠眺引力波,這顆科學衛星有何超凡本領?
2020-12-10,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十一號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成功。
這顆衛星的大名為“懷柔一號”,由中國科學院與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命名,昵稱是“極目”。
“極目”將對引力波伽馬暴、快速射電暴高能輻射,特殊伽馬暴和磁星爆發等高能天體爆發現象進行全天監測,從而研究黑洞、中子星等緻密天體的形成和演化,以及雙緻密星併合之謎。此外,“極目”還將探測太陽耀斑、地球伽馬閃和空間粒子事件高能輻射現象,為進一步研究其物理機制提供科學觀測資料。
“極目”的兩顆衛星上天后會分開作業,搭載的多隻伽馬射線探測器讓“極目”實現了全時全天的視場覆蓋,能夠看得廣、看得多。
中科院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裝置退役
2020-12-12,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裝置舉行退役儀式。至此,這個自2003年開始,經過4年醞釀、4年建設和9年運行取數的中微子實驗裝置,實現了原定科學目標,完成了科學使命。是中美兩國在基礎研究方面迄今最大的國際合作項目,俄羅斯、捷克,中國香港和臺灣都對實驗建設和科學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取得了豐碩成果,為未來研究指明了方向,新一代的江門大型中微子實驗裝置因此得以建設,期待在中微子振盪參數的精確測量、天體中微子、地球中微子、新物理尋找等方面取得更多科學成果。
阿楨
美國射電望遠鏡塌了 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 2020-12-02 觀察者網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12月1日確認,繼今年8月兩次嚴重電纜事故後,阿雷西博射望遠鏡懸掛的接收設備平臺當天墜落並砸毀了望遠鏡反射盤(天線)表面,目前無人傷亡,但望遠鏡很可能已不能再使用。
阿雷西博望遠鏡於1963年落成,整座望遠鏡由底層直徑305米的接收盤面,以及懸掛於此之上,重達900噸的接收平臺組成。三個鋼筋混凝土高塔拉撐的18根電纜,幫助接收平臺懸吊在盤面之上。
中國500米的FAST落成之前,阿雷西博望遠鏡是全世界最大的單孔徑望遠鏡。
回應
帝國崩塌的前兆!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20-12-02/doc-iiznctke4337782.shtml
相關新聞
FAST正式運行300天:揭示快速射電暴起源,發現脈衝星240余顆 2020-11-06 人民日報
在廣袤的宇宙中,經常突然出現短暫並且猛烈的無線電波爆發,持續的時間只有幾毫秒,卻能釋放出太陽在一整天內釋放的能量,這就是快速射電暴。
此前的理論研究主要分成兩種,一種認為這樣的毫秒射電爆發來自粒子碰撞,而另一種則認為它是粒子在強磁場中穿行産生的。
FAST的觀測結果直接終結了爭論,通過對11次射電爆發的高靈敏度偏振信號解析,否定了粒子碰撞的理論。
FAST近一年的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超過預期目標近兩倍,累計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未來5年能達到1000顆,甚至能找到銀河係外的第一顆射電脈衝星。
FAST的先進測量技術遠不止于望遠鏡本身,在其它領域有重要的應用前景,比如,在高精度地礦勘探方面,可以利用慣性組件與衛星導航融合技術,為重力測量提供高精度的位置和方位姿態基準;在海洋測繪中,採用慣性組件與聲吶等測量技術融合,實現海底測繪,為勘探區作業的機器設備建立高精度的時空和姿態基準。
隨著性能的提升,FAST超高靈敏度使其在射電瞬變源方面具有重大潛力,有望在短時間內實現納赫茲的引力波探測、捕捉到宇宙大爆炸時期的原初引力波,為研究宇宙大爆炸原初時刻的物理過程提供數據支撐。同時它還有能力將我國深空探測及通信能力延伸至太陽係邊緣,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阿楨
物理學家發現比核彈更強大的能量? 2020-10-06 新浪科技
早在2017年,科學家在《自然》雜誌刊登了一篇誇克聚變研究的重磅論文: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和美國芝加哥大學科學家合作,首次證明誇克在聚變反應中能向外釋放強大能量,威力遠大於製造氫彈的核聚變釋放能量。
誇克是組成中子和質子等亞原子的粒子,目前被發現的主要有6種:上誇克、下誇克、頂誇克、底誇克、奇誇克和粲誇克,其中只有上誇克和下誇克品質目前最輕最穩定,能在宇宙中找到,而其他粒子只能通過高能碰撞產生。
兩個粲誇克會在聚變中釋放12MeV(兆電子伏特)的能量,大約為氘氚聚變能18MeV的三分之二;而兩個底誇克聚變時甚至能釋放138兆電子伏特的強大能量,是氘氚聚變能量的近8倍。這也許意味著,與氫彈相比,“誇克炸彈”具有更大威力。
但在武器裝備裡的氫彈中,單個聚變反應不會造成危險,而是通過將大量氘氚堆積發生鏈式聚變才發揮威力。
誇克被製造出來後,會在1皮秒內衰變成更低能量的普通粒子,無法堆積儲存發生鏈式反應,因此人們無需擔心有人研製底誇克炸彈,用於軍事目的。
阿楨
你比別人更怕疼?可能與尼安德特人基因有關 2020-08-25 新浪科技
《當代生物學》2020-07-23發表了一項基因組研究,發現尼安德特人體內編碼NaV1.7蛋白的一個基因攜帶了三個突變,而NaV1.7蛋白可以向脊髓和大腦傳遞痛感,遺傳了NaV1.7的人更容易感受到疼痛。
回應
黑鍋全是尼安德特人的。
關於尼安德特人的9個驚人事實 比你想像的要複雜得多 2018-10-07
1.尼安德特人埋葬了他們的死者並留下了墓碑。
2.尼安德特人是藝術家。不僅進行象徵性思維,還創造了地球上已知最早的洞穴藝術。
3.尼安德特人知道如何控制火。
4.尼安德特人是非常熟練的獵手,手很靈巧,捕獵策略也是經過計算的,知道馴鹿的遷徙模式,並根據獵物的移動時間,在特定的狩獵地點停留。
5.早在10萬年前,走出非洲的現代人就與尼安德特人相遇並交配。
阿楨
科學家分析:人類祖先像現代專業運動員一樣強壯! 2020-08-21 新浪科技
古代人類究竟有多強壯?這似乎充滿了許多想像空間,考古學家安妮米克•米爾克斯測試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矛投擲軌道屬性,這根木制矛是尼安德特人在30萬年前製作的,長度大約2.13米,這個矛是上世紀90年代德國Schöningen遺址發現的,同時發現的還有35匹屠宰的馬遺骸。顯然,尼安德特人擅長使用長矛作為武器,他們是非常成功的狩獵者。
早期研究測試了沒有投擲經驗的參與者,有時是科學家上場投擲,得出的結論是這些長矛僅能投擲十幾米,對獵物構成的殺傷力有限。
2018年,安妮米克將6名標槍運動員的測試報告發表在《科學報告》雜誌上,這些訓練有素的投擲者以時速56公里、高度24米投擲尼安德特人曾使用的矛。
在尼安德特獵人手裡,你將看到完全不同的畫面,他們擅長使用長矛,長矛能夠飛很遠的距離。
2017年,發表在《科學進展》的一項研究表明,斯托克的研究生愛麗森•默里對比了30名新石器時代女性和現代的田徑運動員、足球運動員、賽艇運動員和非運動員的骨骼強度。平均而言,中歐早期女性務農者的小腿骨骼與現代非運動員相似。
默里他說:“但是最大的發現是當我們分析中歐早期務農女性手臂時,推測她們的手臂甚至比賽艇手更強壯。”
現代賽艇手每週訓練21個小時,劃槳時的力量超過自身體重的6倍,然而,由於種植和收割莊稼、研磨穀物和製作陶器,農婦的手臂也非常強壯,她們從事低強度、高重複度的運動。
回應
人類的祖先是智人,不是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楨:?) ,已經滅絕了。
關於尼安德特人的9個驚人事實 比你想像的要複雜得多 2018-10-07
1.尼安德特人埋葬了他們的死者並留下了墓碑。
2.尼安德特人是藝術家。不僅進行象徵性思維,還創造了地球上已知最早的洞穴藝術。
3.尼安德特人知道如何控制火。
4.尼安德特人是非常熟練的獵手,手很靈巧,捕獵策略也是經過計算的,知道馴鹿的遷徙模式,並根據獵物的移動時間,在特定的狩獵地點停留。
5.早在10萬年前,走出非洲的現代人就與尼安德特人相遇並交配。
阿楨
科學家呼籲:請停止建造愚蠢、昂貴的粒子對撞機!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2020-06-18宣佈,計畫建造世界上最大的100公里粒子對撞機,希望能打造一個希格斯玻色子的加工廠,徹底揭開上帝粒子的秘密。對撞機所需費用預計達210億歐元,現在還不知道錢從哪裡出,不過已經盯上了歐洲以外的國家,比如美中日。
消息一出,立刻引發了空前的熱議,有拍手叫好的,也有堅決反對的。德國法蘭克福高等研究院的研究員薩賓•霍森菲爾德(Sabine Hossenfelder),就在《科學美國人》上發表了一篇文章,稱如果沒有它,我們反而會更好。而由奇點大學主辦的媒體未來主義(Futurism)則乾脆用了一個吸睛的標題:《物理學家懇求:停止建立愚蠢,昂貴的粒子碰撞器》。
霍認為,花費數百億美元去建造對撞機實在太昂貴了,而且也無法保證一定產生突破性的發現,把這筆錢用於抗擊氣候變化,抗擊具有毀滅性破壞的病毒威脅更有價值。
霍認為,自1990年代以來,粒子對撞機的基礎技術並沒有太大進步,製造更強大的對撞機只能簡單依靠將其變得更大。CERN應該專注於改進技術,以便未來的對撞機可以用更少的錢更好地建造,而不是簡單地變得越來越大。
霍認為,目前還沒有理由認為構成暗物質或暗能量的粒子應出現在新設備的能量範圍內,而且它們是現在也只是一個假設,沒有任何證據。即使是粒子,高能碰撞也不是尋找它們的最佳辦法,比如品質微小的弱相互作用粒子就不需要大型對撞機。
霍認為,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應該研究和開發新技術,比如目前最有前途的尾場加速器,以及可以改變遊戲規則的室溫超導技術。今年3月底,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就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聲稱發現了一種依靠雷射脈衝的鐳射尾場加速器技術,可以將加速器縮小10000倍,只需餐桌大小的地方,就能將電子加速到Tev級別的能量,未來可以用來研究希格斯玻色子,甚至探索弦理論中額外維度和其它新粒子的存在,幫助實現愛因斯坦夢寐以求的宇宙大統一理論。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介紹:幸好中國還沒開建粒子對撞機,新技術允許小10000倍卻更強大加速器。
如果這種技術成為現實,超大強子對撞機還沒建好就會失去意義。當今物理學泰斗楊振寧就對建強子對撞機堅決反對,認為高能物理盛宴已過,即使要建,也應該尋找新的加速器原理。
阿楨
搬南島民族大石 砸台獨自己的腳 2020/06/03
台灣獨派人士總愛大談台灣與南島語系民族的系出同門,作為台灣與中華文化圈毫不相關的明證。「台灣是南島語族的起源地」。而且還擴散至海南島地區,越南南部、菲律賓、馬來群島;往東更擴散至南美洲西方的復活節島;往西遠及東非外海的馬達加斯加島,南抵紐西蘭。「廣大的南島語系發祥地就在台灣」。
事實上,反而有越來越多研究支持「南島語系源自大陸東南沿海」這個觀點。除了此次付巧妹發表的族群古基因研究外,連江縣政府與中研院考古團隊也曾發表類似結論的研究,經DNA分析顯示,福建馬祖列島的亮島人是目前發現最早的南島語族人群,距今有8000年歷史。
南島語系尋根 原住民來自福建 2020/06/03
大陸一項從遺傳學分析中國南北方史前人群遷移與混合的研究顯示,中國古南方人群在南島語系人群中占主導地位,確認南島語系人群來自中國南方。這項研究也被刊在美國權威科學雜誌《科學》。
這項研究是由中國科學院古人類研究所的付巧妹團隊完成,以遺傳學的角度揭開中國南北方史前人類遷移與混合之謎,是一項有關中國、東亞古人群遺傳特點與基因交流的研究。
阿楨
電子有自己的意識嗎?離奇但又有道理的“泛心論” 2020-05-20 新浪科技
《新科學家》期刊這個月的封面標題為“宇宙有自己的意識嗎?”數學上對“意識”的確切定義可能意味著宇宙中充滿了主觀體驗,“這可能是一場科學革命的開始。”
泛心論有許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一種叫做“構成性泛心論”(constitutive panpsychism)。簡單來說,它認為所有物質都擁有某種與其相關聯的“思想”或“意識”,反過來亦是如此。哪裡有思想,哪裡就有物質;哪裡有物質,哪裡就有思想。兩者之間密不可分。所有類型的物質都有某種與之關聯的思想,甚至包括電子在內,人類的意識過程與電子選擇量子態的過程之間的區別僅在於程度、而非類型。
許多生物學家和哲學家都認同,生物與非生物之間並不存在明顯的界線。
量子理論奠基人、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指出,“生命和機械的定義……其實只是出於方便起見……假如我們將生命的概念擴展到全部自然現象上,而不對生物與非生物做嚴格區分,物理學在生物學中所受的限制也就失去了意義。”
電子並不是只會在時空中一成不變地運動的東西,電子每次重複時,與前一個電子的差異大小便由粒子的選擇和思維來決定。在生物進化的過程中,這種選擇不斷向上累積,最終構成了人類和其它哺乳動物所擁有的的複雜思維和選擇能力。
阿楨
研究確認 :福建及周邊古南方人群是南島語系人群祖先 2020-05-16 中新網記者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DNA實驗室團隊聯合多單位歷時8年的最新研究發現,中國、東亞主體人群連續演化是主旋律,中國南北方古人群早在9500年前已經分化,新石器時代古北方人群在遷徙和基因傳播方面對所有現代人群的影響都非常顯著,至少在8300年前南北人群融合與文化交流的進程即已開始,4800年前出現強化趨勢,至今仍在延續。
該研究首次通過古基因組資料確認,福建及毗鄰地區距今8400年的古南方相關人群,是南島語系人群(現今主要生活在中國臺灣島及太平洋島嶼等地)的祖先來源,首次明確將時間追溯到8400年前,並確認整個東亞沿海族群之間都存在遺傳聯繫。研究成果論文5月15發表《科學》(Science)。
團隊依託古DNA技術,成功捕獲測序中國北方山東、內蒙古及南方福建、毗鄰亮島和鎖港等地11個遺址25個9500-4200年前的個體和1個300年前個體的基因組。其中,涉及新石器時代早期人群樣本,包括來自北方山東、內蒙古地區5個遺址(扁扁洞、小荊山、小高遺址、博山遺址、裕民遺址)距今9500-7700年的7個個體,及南方福建、臺灣海峽2個遺址(奇和洞、亮島)距今8400-7600年的3個個體。
研究觀察到,中國人群與歐洲人群,自新石器時代以來的演化歷程差異較大。在約9000年前農業出現以來,歐洲人群不斷受到近東農業人群及歐亞草原人群等外來群體的“大換血”,即外來人群一直在重構歐洲人群遺傳信息,對現今歐洲人產生重要影響。在中國,南北方人群雖早在9500年前已分化,但南、北方同期人群的演化基本是連續的,沒有受到明顯的外來人群的影響,遷徙互動主要發生在東亞區域內各人群間。發現中國古南方人群成分在現今南島語系人群中占主導地位,確認南島語系人群起源於中國南方。
回應
完了,菜菜子南島尋親還是認回來了...
過去西方和日本很多學者的觀點是人類從非洲走出來,先到東南亞再到臺灣日本,然後到中國。現在反過來了,對逆向民族主義是個打擊。
阿楨
微生物可在純氫氣環境生存 2020-05-07 新浪科技
據英國《自然•天文學》雜誌2020-05-04論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團隊發現,微生物可以在100%的氫氣環境中生存和生長。地球的大氣中,氫氣含量微乎其微,但許多品質大於地球的岩質系外行星,其大氣中保持大量的氫氣。
是什麼加速了宇宙的膨脹? 2020-05-07 新浪科技
宇宙膨脹的速度比科學家預測的快得多,這是宇宙學中最難以解釋的異常現象之一,也被稱為“哈勃衝突”。根據對宇宙大爆炸後不久後釋放的輻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進行測量,物理學家預測了宇宙的膨脹速率,即所謂的哈勃常數。
然而,模型預測的結果並不準確:在對脈動變星和爆發的超新星等天體進行觀察時,宇宙學家看到的是一個加快膨脹的宇宙,其哈勃常數也更大。
近年來,理論物理學家一直在推測新的宇宙成分,這些成分一旦加入標準模型,就可以導致宇宙的膨脹速率加快,使其與觀測值相符。
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瞭解一下解釋宇宙加速膨脹的一些最重要的理論。
衰變的暗物質
變化無常的暗能量
https://tech.sina.com.cn/d/s/2020-05-07/doc-iirczymk0243183.shtml
阿楨
古人類DNA對現代人影響很小 2020-04-29 新浪科技
如果你認為自己的雀斑、紅發,甚至嗜睡症來自家族樹中的尼安德特人,那可就錯了。的確,每個人在基因組中攜帶了尼安德特人的痕跡,但據《科學》報導,一項對數萬名冰島人的研究發現,尼安德特人的“遺產”對他們的身體特徵或患病風險幾乎無影響。
大多數歐洲人和亞洲人有1%至2%的基因來自尼安德特人。美拉尼西亞人和澳大利亞原住民有另外3%至6%的DNA來自丹尼索瓦人,後者是20萬到5萬年前分佈于亞洲的尼安德特人近親。
阿楨
科學家發現不吸氧氣的動物 2020/02/26 中時電子報
「動物需要氧氣」,這幾乎是個常識,然而常識似乎總是會有例外,科學家剛剛發現,一種常常寄生在鮭魚身上的黏孢子蟲,是不需要氧氣、不需要呼吸的。這對於我們研究生物演化,有了新的認識。
科學警報(Science Alert)報導,科學家很早就知道,地球上最初期的生物是厭氧細菌,氧氣對它們來說是毒氣,只是隨著會光合作作用藍綠菌以及初期藻類,改變了地球大氣成份,使得厭氧細菌的生存空間愈來愈少。到了14.5億年前的某個時候,生命開始發展代謝氧氣(即呼吸)的能力。一種能利用氧氣的小型細菌出現了,隨後不知是它寄生到更大的古細菌,或是它自己入侵了大細菌身體裡,結果,小細菌能夠分解氧氣,並產生一個叫做三磷酸腺苷的分子,這種分子對大細菌,以及後來演化出的多細胞生物,有著很大的用處,使得這種共生關係對雙方都有用處。
最終,這種小細菌成了細胞內的重要胞器,我們稱其為「粒線體」,以我們人類為例,除了紅血球之外,我們體內每個細胞都具有大量的粒線體,事實上,我們呼吸氧氣,所供應的真正對像是粒線體。
換言之,如果生物體沒有粒線體,它就不需要呼吸,請問,是否存在沒有粒線體的動物呢?
還真有!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研究發現會引發鮭魚白點病的黏孢子寄生蟲(Henneguya salminicola),身上沒有線粒體基因組。
黏孢子寄生蟲是一種刺胞動物,與珊瑚、水母和海葵屬於同一個門。儘管它在魚肉中形成的囊腫很難看,使魚肉看起來很不新鮮,但是這些寄生蟲事實上無害,並且可以在整個生命週期中,與鮭魚一起生活,不會太影響鮭魚的健康。
它究竟如何生存仍然是一個謎,因為生物都需要三磷酸腺苷做為能量,那沒有粒線體它要如何取得?一種說法認為,它可能是從宿主中提取,但這尚未確定。
但是損失與這些生物的總體趨勢非常吻合,這是遺傳簡化的一種。多年來,它們基本上已經從自由生活的水母祖先發展成為如今我們看到的更為簡單的寄生蟲。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226005062-260408?chdtv
阿楨
美國擬建新對撞機,成本16億-26億美元 2020-01-13 科技日報
美國能源部官員宣佈,核子物理學家的下一個夢想有望在紐約實現。據美國《科學》雜誌網站9日報導,能源部將在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製造新型電子-離子對撞機(EIC),讓高能電子束沖入質子內部,探究質子“內心”奧秘。據悉,EIC的建造成本介於16億至26億美元之間,擬2030年投入使用。
回應
對撞機無用論,走起!
哈。你們就會被帶節奏。很多人不動腦子也不看文,根本分不清EIC、cepc、sppc,只會噴
阿楨
世界第二例愛滋病治癒病例
2019-03-05,《自然》:一名感染HIV的“倫敦病人”經過幹細胞移植後,病情得到了緩解。停止服用抗HIV藥物18個月後,這位病人體內仍然檢測不到HIV,他也有望成為世界上第二個被治癒的愛滋病患者。在他之前,“柏林病人”經歷了大劑量的放化療,完成了兩次移植後,最終擺脫了愛滋病。
人類第一次看見量子糾纏
2019-07-12,《科學•進展》的論文中,英國物理學家保羅-安東莞•莫羅展示了他和同事拍攝到的史上第一張量子糾纏照片。莫羅設計了一個巧妙的系統,當兩個相互糾纏的光子通過分束器分開後,會沿著兩條光路傳播,其中一個光子被探測器檢測到之後,也會觸發另一條光路上的相機進行拍照,進而可以捕捉到糾纏量子的圖像。
基因研究首次論證現代人類確切起源地
2019-10-28,澳大利亞科學家瓦妮莎•海斯發表論文稱,通過對1217人進行血液採樣,分析L0線粒體DNA,首次把現代人類的起源地指向20萬年前的馬卡迪卡迪濕地,但也有不少科學家指出,這項研究的結論有待商榷,因為僅從線粒體DNA這一個層面來確定現代人的起源地並不可靠,而且此前通過研究Y染色體,科學家還得出過相反的結論——人類起源於非洲西部,而不是南部。
馬德里氣候大會未能取得重要成果
2019-12-15,聯合國氣候變化馬德里大會在延時兩天之後落下帷幕,碳市場機制的探討上,各方未能取得共識,只能留待來年審議。
相關新聞
中科大潘建偉團隊與德荷蘭科學家合作,首次實現了20光子輸入60×60模式干涉線路的玻色取樣量子計算,在四大關鍵指標上均大幅刷新國際記錄,逼近實現量子計算研究的重要目標“量子霸權”。
阿楨
《環球科學》2019年十大科學新聞出爐:5G商用位居前二
人類首次直接拍攝到黑洞
2019-04-10,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團隊在全球六地同步發佈人類歷史上的首張黑洞照片。這個黑洞位於巨橢圓星系M87中心,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品質為太陽的65億倍。
5G正式商用,5G元年到來
2019-06-06,中國工信部正式發佈5G商用牌照,至11月,中國5G套餐簽約用戶數達87萬,開通5G基站11.3萬個。同時,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企業在5G技術上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這意味著,中國在經歷了1G空白、2G落後、3G追趕、4G同步的階段之後,在5G技術領域終於躋身全球第一梯隊。
谷歌宣佈實現量子霸權
2019-10-23,《自然》雜誌發表了谷歌研製的量子電腦首次實現“量子霸權”,這台量子電腦用200秒就能解決的問題,當今最先進的經典電腦需要花費1萬年才能解決,Sycamore量子晶片由54個量子比特構成。但IBM提出質疑,認為採用先進演算法的電腦在兩天內就能完成任務。Sycamore在進行20輪模擬後只能保證0.2%的精度。筆電的中央處理器可以無故障運行數年,但Sycamore必須每隔幾微秒就停止一次。
嫦娥4號2019-01-03在月球背面著陸
2019-05-16,《自然》發表了:嫦娥4號在月球背面首次發現月幔物質。
死豬大腦恢復部分細胞功能
2019-04-18,美國耶魯大學科學家內納德•塞斯坦發表論文,利用全新的體外灌注系統BrainEx,成功讓死豬的大腦恢復了部分細胞功能。
亞馬孫森林大火
2019年8月,亞馬孫雨林再次發生嚴重火災,並持續了3周以上的時間,燒毀森林超過80萬公頃。亞馬孫雨林被譽為地球之肺,如果毀壞面積達到20%~25%,亞馬孫雨林可能就會進入衰退期,引發生態災難。而目前,已經有15%~17%的雨林被毀。
阿楨
為什麼沒有三條腿動物?身體兩側對稱性早已嵌入DNA 2019-11-08 新浪科技
有許多動物可以保持三點支撐姿式休息,貓鼬依靠雙腿和尾巴保持站立,啄木鳥在樹幹上依靠雙腿和尾部羽毛保持身體平衡。
“三肢運動類型”並不常見,自然界有6條腿的昆蟲,它們身體每側都有三條腿,採取身體兩側交替輪動前行,這就是所謂的“交替三點支撐”步態。
既然一些動物存在三點支撐運動,為什麼不存在三條腿的動物呢?這可能要追溯至遠古時期。
幾乎所有的動物都是兩側對稱性,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生命密碼似乎在生命進化早期就已嵌入生物體DNA之中,也許在像腿、鰭或者蹼這樣的肢體未進化之前,身體兩側對稱性的特徵就已融入生物體,並且很難改變。
但這並不能阻止科幻小說家對外星生物的想像,或許三肢生命體可能會像地球身體雙側對稱生物一樣普遍。
這種思維實驗有助於增強我們對生物進化的認知瞭解,如果人們試圖將進化理解為一個過程,我們需要理解進化能夠實現什麼,無法實現什麼。
回應
三肢在神經控制上來說不經濟。
可能另一個宇宙元素週期表是不同的,也許就有3、7這樣的東西了。
不可能,是宇宙普遍都存在的質能時空資訊基礎場存在模式以場中心為圓點的上下左右前後都成對或叫對稱存在的現象。
王貽芳:建造大型對撞機“沒有最壞結果”
......
回應
有項目才能有資金,所以假如我是高能物理所所長我大概也會這樣說…
對撞機的發展說明,對撞機是越造越大。究竟要建個多大的才夠用?
最壞的是高能物理的突破仍然沒有,但錢花了,然後告訴你要出成果還得繼續投錢。
木有最壞結果,只有更壞結果!
https://tech.sina.com.cn/d/i/2019-11-07/doc-iicezuev7721839.shtml
阿楨
人類起源地找到了!波劄那尚比西河 20萬年前豐沃湖區 2019-10-29 聯合報
澳洲迦文醫學研究機構遺傳學教授哈耶斯(Vanessa Hayes)認為人類祖先在非洲巨大湖泊馬卡迪卡迪湖泊(Lake Makgadikgadi)附近安頓下來,在這裡待了7萬年後,開始遷徙。氣候變遷導致綠色土地生成促使人類發生三波遷移,第一波及第二波遷移發生於13萬年及11萬年前。第一波遷移往東北方,第二波遷移往西南方,第三波則在非洲待到今天。
該研究透過非洲人身上數百個粒線體DNA追蹤人類族譜比對而成。
然而,這份發表在期刊自然(Nature)的研究,倫敦自然史博物館教授斯金格(Chris Stringer)表示,人類的演化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他說,「你不能光用現代線粒體方式重塑單一地方人類起源,我認為這是過分解釋資料,因為你只專注在一小部分的基因體,這無法給你人類起源的全貌。」
阿楨
“墨子號”又立功!率先檢驗引力如何影響量子糾纏 2019-09-21 人民網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及其同事彭承志、範靖雲等與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等單位的科研工作人員合作,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對一類預言引力場導致量子退相干的理論模型進行了實驗檢驗。
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雜誌19日線上發佈了該研究成果。這是國際上首次利用量子衛星在地球引力場中對嘗試結合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的理論進行實驗檢驗,將極大地推動相關物理學基礎理論和實驗研究。
“太極一號”第一階段在軌測試任務完成 2019-09-22 新浪科技
2019年8月31日上午7時41分,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二期)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首發星——微重力技術實驗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太極一號”第一階段在軌測試和資料分析結果表明,鐳射干涉儀位移測量精度達到百皮米量級(約為一個原子直徑),引力參考感測器測量精度達到地球重力加速度的百億分之一量級,微推進器推力解析度達到亞微牛量級。
中科院從2008年開始前瞻論證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的可行性,經過多年科學前沿研究,提出了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太極計畫”,確定了“單星、雙星、三星”“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和路線圖,並於2018年8月在空間科學(二期)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中立項實施 “太極計畫”單星工程任務,啟動了三步走中的第一步。
引力波是物質和能量的劇烈運動和變化所產生的一種物質波。愛因斯坦一個世紀前基於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雙黑洞併合產生的引力波已在2015年首次在地面被直接觀測到。
阿楨
沒誰能“一統江湖”
並非只有超算雲才能解決現在的超算服務問題。
阿裡雲高性能計算負責人、資深技術專家何萬青也持類似觀點。他說,超算是個大生態系統,中國是個超算大國,必然有各種模式的超算集群——有國家投資建設的,有諸如並行科技以SaaS和PaaS形式提供增值服務的,也有諸如阿裡雲等雲計算公司提供的商用系統,“只要使用者認為他出的價格符合自己所需的價值,就是合理的”。
至於超算服務的價格,何萬青認為:“價格永遠是市場行為,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有的用戶願意出高價購買,其他用戶也許棄之若敝履,這就是市場。”
超算應該部分免費嗎
在超算平臺建設方面,陳健提出,事實上目前我國的國家級超算一直是不核算建設成本的,對重大應用採取免費或者低價支持的措施;一些高校超算,一般採取免費或低價使用手段,“其實都是虧本在服務校內使用者”。
對此,在超算領域從業多年的中科京雲總經理賀建海提出一個大膽的想法,“我認為國家級超算應該向基礎研究提供免費計算資源。”
曾在三家國家級超算中心工作、現任職於鵬城實驗室人工智慧研究中心的王丙強認為,該出發點雖好,但在實際操作中,可能會帶來混亂:誰會對免費的東西不動心?
但他也提出,有關科技主管機構,確實應該考慮降低使用計算資源的成本和門檻。
張雲泉也覺得,免費難免浪費,但面向基礎研究領域,超算可以嘗試提供儘量低的價格,降低獲取成本。
樊春結合他們在北大高性能計算平臺提供超算服務的經驗提出,面向那些小規模短時長、納入教學任務的超算使用需求,可以且應該免費,以降低學生學習的門檻;
而面向基礎科研,比較耗費資源的高性能計算任務是不能免費的,但是應該以極低的價格提供給科學工作者使用。
“收費是為了防止濫用資源,不是為了賺錢。”樊春說,收費的價格要讓“挖礦”等無利可圖。
而低價格是為了降低用戶使用成本,符合“價格低—用戶大量使用—計算量大—出更優秀結果的概率增加—超算為人類的貢獻也更大”的邏輯。
樊春還提出,如果高性能計算免費的話,就需要一個跨學科的專家委員會來分配資源。
不過他也認為,分配資源工作是非常耗費資源和精力的,協調的成本要“遠遠高於硬體的浪費”。
阿楨
穀歌宣佈實現“量子霸權”,但論文隨後遭下架 2019-09-22 新浪科技
近日,穀歌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他們已經實現了“量子霸權”:全球最大的傳統超級電腦Summit要用1萬年解決的問題,其量子電腦在3分20秒內就能算出。谷歌一度將相關論文上傳至NASA官網上,但隨後不久,該論文被刪除。對此,NASA和穀歌均未作出回應。
回應
裝完逼就跑了,沒吹好!演砸了!
資訊太敏感,銀行大佬把它滅口了。
寫這些有什麼意義,寫寫我們國家量子電腦發展到了哪部,距離真正的商用還有多遠
中國超算服務,誰主沉浮? 2019-09-19 新浪科技
最近,超算領域學術界和產業界人士圍繞“中國超算服務創新”展開了一場熱烈的討論。
起因是,雖然中國超算近年來取得了矚目的成就,但超算服務的模式還很落後,特別是一些自建院系、單位級和使用者組級超算集群(統稱為中小微超算),投入產出比遠不及大型超算,且年平均利用率低,這種“小農經濟式”超算服務形態,急需改進、創新。
陳健提出的解決方案是“超算上雲”,陳健認為,超算的使用者大都要經歷“國內外大超算平臺排隊上機——自建超算集群——租用超算——超算雲服務”的過程,這是一個“從落後的生產力逐漸過渡到更先進的生產力形式”。
超算“全盤雲化”有其局限
虛擬化和雲計算專家麻清剛提出,從技術上來講,限制超算“上雲”的條件是網路頻寬。“如果可以以極低成本拉一條400G的網路專線,超算還真有可能全盤雲化,但是,頻寬問題目前很難逾越。
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主任張雲泉從超算需求的角度出發,認為目前超算雲服務只能支援一些中低端計算需求,那些更快、更大規模的需求,超算雲服務的形式還提供不了,“就像當年網格計算聲稱可全面取代超算一樣,超算服務全盤雲化幾乎不可能”。
超算成本下降還需規模效益
陳健給出了一組數據:並行科技依託各大超算中心資源提供的超算雲服務,現在已經有近1.5萬個客戶,並行科技給使用者提供的超算價格,經核算比自建超算低一半。此外,2018年並行科技超算雲服務合同額已達2億元,預計2019年會達到3億元。
“這是無數科研工作者用腳投票的結果。”陳健說,長此以往,中小微超算集群建設的越少,中國超大型國家級超算、大型地方超算、校級超算乃至公有雲超算就發展得越好。
阿楨
量子引力可以逆轉因果關係!2019-09-0 新浪科技
繼“薛定諤的貓”之後,又有科學家提出了“薛定諤的時間”概念。也就是說,某個事件可以是另一事件的起因、也可以同時是另一事件的結果。
“薛定諤的貓”其實是一個著名的思想實驗,它假想有一隻貓被關在一個盒子中,盒子裡有一種放射性物質,一旦衰變,就會將貓殺死。根據量子疊加態原理,在對貓的狀態進行觀測之前,貓“活著”和“死去”的概率是完全相等的。也就是說,在打開盒子之前,貓可以同時處於“活著”和“死去”兩種狀態。而在量子力學中,疊加態指一個粒子可以同時以多種狀態存在,就像薛定諤的貓一樣。
而最近發表的這個思想實驗則將量子疊加態原理與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結合在了一起。廣義相對論指出,巨大物體品質可以使時間放慢,這一點已經得到證實,並且這種效應是可以被測量的。例如,對一名在太空中繞地球旋轉的宇航員來說,時間會過得比地球上稍微快一些。因此,假設未來有一艘太空船來到了一顆巨型行星附近,飛船上的人感受到的時間便會比遠處飛船上感受到的慢一些。此時這顆行星對於兩艘飛船上的人而言,便同時處於“近”和“遠”兩種狀態之中。
在這種疊加態中,兩艘飛船上的人經歷著兩條不同的時間線,因此因果關係可能會變得十分錯亂。例如,假設兩艘飛船要進行軍事演練,既要朝對方開火、又要避開對方火力,並且雙方都很清楚對方準備開火的時間。假如附近沒有巨型行星干擾時間線,這就只是一次簡單的演習而已。但假如有這麼一顆巨型行星、並且雙方艦長均未考慮到時間變慢的因素,飛船就可能來不及躲開導彈、結果被擊中摧毀。
由於行星處在“近”和“遠”的疊加態上,兩艘飛船無法得知自己是否能及時避開對方的射擊。不僅如此,在這種情況下,“因”和“果”還會發生倒置。假設有兩起具有因果關聯的事件,分別叫做A和B。在疊加態中,A事件和B事件可以相互影響,但有時A會先於B發生,有時B又會先於A發生。這就意味著,A和B可以同時互為對方的“因”和“果”。
當然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並不會受到這樣的干擾。但這種思想實驗對量子電腦的研製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即使我們尚未弄清整套量子引力理論,這種概念也對我們有很大幫助。如果能在計算中充分利用疊加態,量子電腦系統就能同時從“因”和“果”兩個角度出發、對某個過程進行評價了。這樣一來,量子電腦的效率或許可以進一步提高。
回應
因果本身就是基於觀測,並不存在絕對因果
阿楨
治療癌症的最好方法,是不要殺光所有癌細胞? 2019-08-29 新浪科技
從腫瘤演化論度出發,推動了新的腫瘤治療策略的誕生。通常,醫生為了徹底清除患者體內的腫瘤細胞,會讓他們服用大量的化療藥物。起初,化療都很有效,腫瘤會逐漸減小或者消失。然而一段時間後,腫瘤就有可能復發,並獲得了耐藥性,就像農作物害蟲演化出應對抗殺蟲劑的能力一樣。像這種使用大量化療藥物殺光癌細胞的方法也被稱作“焦土策略”,而在一項針對前列腺癌的臨床試驗中,只是施用適量的藥物,使腫瘤保持較小的狀態,並不試圖全部殺死它們。這樣做,可以保持一定數量的對化療藥物敏感的細胞,它們可以很好地壓制耐藥腫瘤細胞的數量。
人類的祖先到底是誰?Nature最新研究推翻了之前看法 2019-08-29 新浪科技
人類祖先320萬年前的老祖母露西(Lucy)是一副南方古猿阿法種化石骨架的別稱。
生活在距今約420萬年-390萬的最老的南方古猿成員——湖畔種(1965年發現於肯雅圖爾卡納湖畔)具有現代猿和人類的混合特徵——既可以直立行走,又可以爬樹——在時間上也恰好早于阿法種(距今約300-380萬年),因此似乎有很大的可能性是露西的祖先。
阿楨
“同性戀基因”是否存在?50萬人新研究給出回答 2019-08-30 新浪科技
2019年8月30日出版的《科學》雜誌發表了,由美英瑞典荷蘭丹麥澳大利亞等國的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進行了迄今為止參與人數最多的同性性行為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
GWAS主要聚焦于單核苷酸多態性(SNPs)和某一特徵之間的關係。所謂SNPs是指在基因組中的某一特定位置發生的單核苷酸替換(例如G變為T)。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組成單元,在人類的 DNA中,平均每一千個核苷酸就會有一個核苷酸發生替換。換句話說,在一個人的基因組中存在大約400萬-500萬個SNPs。科學家們已經在全世界的人群中發現超過一億個SNPs,其中絕大多數對健康和發育沒有影響。
經GWAS分析,共發現了5個與同性性行為顯著相關的SNPs,其中2個在男性和女性中均存在(下圖中的紅色菱形),2個只在男性中存在(下圖中的淺綠倒三角形),1個只在女性中存在(下圖中的深綠三角形)。但它們對於發生同性性行為的影響非常有限,它們能解釋的同性性行為變異也不到1%。當把所有的SNPs綜合起來考慮,女性和男性同性性行為基於SNP的遺傳度為8-25%。
為什麼顯著的SNPs造成的變異和所有普通的SNPs造成的變異之間的差異表明,同性性行為和大部分複雜的人類特徵一樣,受到許多遺傳變異的微小的累加效應的影響,其中的大多數在現在樣本規模下無法被檢測到。
基因之外,環境對於同性性行為的影響也不可忽視。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論文中並沒有使用“同性戀”這一字眼,而始終將研究界定為 “同性性行為”,研究並沒有問人們自我身份是否是酷兒(queer),而是報告是否有同性性伴侶。
回應
同性戀,是基因突變造成的,簡稱變態!
不反對攪屎,但希望攪屎前做好安全措施以免害人害己
人類98%的DNA是“垃圾”,但它們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2019-08-26 新浪科技
回應
98%的人類是人渣垃圾,但它們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阿楨
難以捕獲的視覺證據:首張量子糾纏圖像問世 2019-07-16 新浪科技
英國物理學家首次拍攝到一種量子糾纏的照片,捕獲到這種難以捉摸現象的視覺證據,這種聯繫被稱為量子糾纏,愛因斯坦曾將其稱為“幽靈般的超距作用”。
量子達爾文主義迎首次驗證!潘建偉等科學家完成實驗 2019-07-16 新浪科技
波蘭裔美國物理學家沃伊切赫•祖瑞克(Wojciech Zurek)教授提首次提出量子達爾文主義,認為,我們熟知的經典物理學中物體的定態性質之所以有著“確定”的時空屬性,例如位置和速度,其實是在量子力學中被“選擇”出來的,就像自然選擇一樣。統治微觀世界的量子物理,遵循“不確定性”原理,解釋宏觀世界的經典物理學,追求的卻是“確定性”。
儘管理論形成已久,但量子達爾文主義直到最近一年才得到實驗驗證,來自中義德的研究小組分別獨立地完成了自己的驗證。其中一個驗證試驗由中國科學家潘建偉所帶領的團隊完成。
是量子力學違反了因果律,還是量子力學不適用於因果律? 2019-08-13 新浪科技
在經典力學中,只要精確掌握了一個系統最初的所有狀態,就能預言系統未來所有時間的狀態。1814年,法國數學家拉普拉斯提出了一個科學假設:如果某個智慧生物,知道宇宙中每個原子確切的位置和動量,它就能夠使用牛頓定律來展現宇宙事件的整個過程,包括過去和未來。
量子力學誕生之後,拉普拉斯妖的決定論受到質疑。經典力學以為電子就像行星一樣在原子核週邊,圍繞著原子核運動。微觀粒子具有不確定性,單個粒子運動是隨機的。一個事件的發生,在宏觀上表現為確定,在微觀上則表現為概率。哥本哈根詮釋用波函數來描述微觀量子世界的量子運動狀態,用概率來描述亞原子粒子的運動狀態。
微觀粒子系統數量足夠龐大之後,根據統計學原理,量子系統通過概率律,就過渡到了經典力學的因果律。量子力學和經典力學並非完全矛盾,只是適用的尺度不同。決定微觀世界結果的是概率論。量子的集群運動符合經典物理定律。
阿楨
楊振寧2019-04-29演講談超大對撞機:我很高興中國政府沒有上當
有人就對我說,楊振寧你《中國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對撞機》完全錯誤,因為2013年有科學家在瑞士做了一個實驗,證明了五、六十年代那些觀念是對的。
可是這個重要的貢獻的理論源頭,不是30年前,而是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所以80年代的時候我會講,這個領域做實驗的還可以做,那麼2013年就做出來了,獲得諾貝爾獎。
可是這個實驗當時是6000個人在做,那時候的文章,每一篇署名人都是幾千人。那麼這個做完了以後,需要更大的機器CEPC(高能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要花的錢至少是200億美元。別的國家都沒有,大家說中國有錢,所以就到中國來了。
我知道我的同行對我很不滿意,認為我要把這行給關閉掉。可是要讓中國花200億美元,我沒法子接受這件事情!我很高興中國政府沒有上當。
回應
楊很偉大,卻被很多無良媒體為了流量惡意貶低,歪曲事實,造成很多人對他的誤解。
很多人罵楊是因為:第一娶了一個年輕的老婆。第二回國晚了不少。娶老婆是兩廂情願的事有什麼要去說的呢?回國的事,可能有很多客觀現實造成。...
阿楨
量子力學隨機性被推翻了?上帝依然擲骰子 2019-06-20 新浪科技
近日,一則名為“薛定諤的貓終於有救了,諸如“耶魯大學實驗推翻量子力學隨機性”“愛因斯坦又蒙對了”等等標題黨紛紛出現,仿佛戰無不勝的量子力學一夜之間陰溝翻船一樣,很多文青紛紛哀歎宿命論又回來了。然而,事實真的如此?還是報導偏差歪曲了論文本意?
咱們先搞懂量子力學的隨機性說的是什麼,再看看這篇論文做了什麼。
量子力學有兩個基本的過程,一個是按照薛定諤方程確定性地演化,另一個是因為測量導致的量子疊加態隨機塌縮。薛定諤方程是量子力學核心方程,它是確定性的,跟隨機性無關。那麼量子力學的隨機性只來自於後者,也就是來自於測量。
這個測量隨機性正是讓愛因斯坦最無法理解的地方,他用了“上帝不會擲骰子”這個比喻來反對測量隨機性。
用一句話總結,耶魯大學這篇nature論文裡用了實驗技巧去弱測量一個確定性過程,主動避開了對這個過程能導致隨機結果的測量,一切都符合量子力學預言,對量子力學的測量隨機性沒任何影響。所以愛因斯坦沒翻身,上帝依然擲骰子。
阿楨
日本人祖先從何處來?首次基因解析有新發現
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研究員神澤秀明等人2019-05-13發佈研究成果稱,通過對繩文人的全基因組進行解析,推斷出繩文人大約在3.8萬年~1.8萬年前從大陸的集團分離並來到日本。
從位於北海道的禮文島的船舶遺跡中發掘出生活在約3800年~3500年前繩文時代後期的女性遺骸,研究團隊從該女性牙齒中提取DNA進行了解析,將查明的排序與生活在東亞的現代人的排序進行對比,發現作為繩文人祖先的集團從東亞大陸集團分離出來的時期大約在3.8萬年前至1.8萬年前。
繩文人被認為是在大約1.6萬年前至3000年前生活在日本列島上的古人。3000年前之後又有彌生人從大陸來到日本,生活在日本列島上的人大部分都混合了繩文人與彌生人的基因。
此次的解析發現,繩文人以比較小的群體過著狩獵採集生活,日本國內不同地區的現代人從繩文人繼承到的基因比例存在巨大差異。在東京取樣的本州人從繩文人繼承了約10%的基因,而北海道阿伊努族人則繼承了7成,沖繩縣人繼承了3成。
此外,從基因組資訊還可以判定,在船舶遺跡中被發掘遺骸的女性,具有較強的酒精耐受性,能適應高脂肪的飲食生活。據稱可能根據繩文人的基因組資訊來說明現代人的各種疾病。
回應
啥意思
日本人的意思是他們的祖先來隻中國
意思是朝鮮海盜與蝦夷土著的後代
中國人不僅發明了韓國人,也發明了日本人
阿楨
中國上海復旦學者首次證實:我們的母語起源於中國北方
2019-04-26在學術期刊Nature中,中國科學家利用統計學分析方法,結合遺傳學、語言學、考古學等證據,首次確認了包含漢語在內的漢藏語系起源於大約4000-6000年前的中國北方黃河流域。而漢語是最早從漢藏語系中的分化的語族,這一時間可以追溯到大約5900年前。
漢藏語系是僅次於印歐語系的第二大語系,它包含超過400種語言和方言,總使用人數達到15億左右,漢語、藏語、緬甸語都屬於該語系。
北方起源假說認為起源於大約4000-6000年前的中國北方黃河流域,一部分人向西遷徙到了西藏,向南遷徙到了緬甸,另外一部分人向東、向南遷移,最終成為說漢語的漢人。
西南起源假說認為起源於至少9000年前的西南部地區,主要包括現在的中國四川西南部、雲南以及印度東北部一帶。這種假說進而又分為兩種假設,一種認為說漢藏語言的人群起源於13500年前的四川西南部,在大概9000年前分化為兩支:一組人群前往印度東北部,另外一組人群向北前往黃河盆地地區,後一群人被認為是當代中國人的前身。另外一個假設認為漢藏語言起源於大約9000年前的印度東北部。
回應
這是北方人得出的結論吧
上海復旦在北方?夏商周不在黃河流域在南方?
阿楨
科學家研發新量子材料 未來可從雲端「下載大腦」 2019-04-15 聯合報
美國普渡大學與聯邦能源部旗下的阿貢國家實驗室研究人員,最近研究出一種新的量子材料,能將大腦的電化學信號轉換成最終可由電子設備解釋的東西,有朝一日能將整個人腦的資料上傳到雲端,或從雲端「下載人腦」。「電子設備透過電子思考,人腦透過離子思考,研究目標就是在兩者之間搭橋。這種材料可能就是那座橋。」目前新材料只能記錄一些神經遞質,無法將整個大腦上傳到雲端。但如果技術取得進展,研究人員推測,該物質可用於檢測神經系統疾病,甚至儲存記憶。
阿楨
5集紀錄片《遠祖之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9mTVkURWFM
巫山人動搖人類起源 2006-03-11
關於直立人,20世紀20年代,裴文中在北京周口店發現了距今50萬年的北京人,其後,陝西藍田人、雲南元謀人、安徽和縣人、湖北陽縣人及南京湯山人也相繼問世。
過去,由於東非大裂谷人類的發現,西方學者提出了人類起源於非洲的結論,亞洲直立人則是從非洲擴散而來的。中國學者曾提出過“亞洲也可能是人類起源地之一”的看法,但一直缺少200~400萬年前人類化石材料的證明。
1984-1988年,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重慶自然博物館、巫山縣文物管理所等單位組成的一支長江三峽科學考察隊,在四川省巫山縣大廟鎮的龍骨坡一洞穴堆積層裏,發掘出一個人類門齒和一段人類下頜骨,頜骨上帶有兩個牙齒。在發現以上化石的同一層位,除發現人類加工或使用過的骨器外,還發現了巨猿及其它110多種哺乳動物的化石,這在世界古人類發掘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並在世界學術界、考古界掀起了一次有關人類起源的大討論。一個震驚世界的“巫山人遺址”就這樣展現在世界學術介面前。
1991年,中科院先後經過孢粉分析、古地磁和氨基酸測定,其地質年代為更新世早期,距今204萬年,後又經美國、英國等科學家用最先進的電子自旋共振法測定,其年代被正式確定為200萬年前。證實了巫山猿人是目前亞洲發現的最早的人類。據《奧秘》雜誌分析,到目前為止,三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研究人猿分野的地域,連著名的非洲奧杜威峽谷也無法與三峽相比。因為,巨猿和“巫山人”共同生活在一起,足以說明在長江和三峽尚未形成之前,猿人和巨猿的祖先就棲息生存在那裏。
此次巫山人的主要發現者、中科院古脊椎所黃萬波研究員,正是當年我國著名的藍田猿人、和縣猿人的發現者。根據多年的研究,黃萬波等提出人類在200萬年前就出現在亞洲,長江三峽地區,這有可能揭開人類起源之謎。他的有關文章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刊登,在國際上引起強烈反響,被認為“這個新的發現將動搖人類演化的理論”。
阿楨
湖北發現「寒武紀大爆發」化石庫 BBC:百年一遇研究 2019-03-25
權威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近日發表了西北大學早期生命與環境創新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在國際上公佈了該團隊在湖北省宜昌長陽地區清江與丹江河的交匯處,發現了距今5.18億年的寒武紀特異埋藏軟軀體化石庫,並將其命名為「清江生物群」。
該研究是進化古生物學界又一突破性發現,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報道更引述一名古生物學家,指出該研究是近百年來其中一項最重要的研究。
要瞭解這次發現的重要意義,首先要知道「寒武紀大爆發」(the Cambrian explosion)。大約距今5.3億年的寒武紀地層中,地質學家發現它在前後2000多萬年時間內突然出現了節肢、腕足、蠕形、海綿、脊索動物等一系列動物,如今地球上的動物界共有38個門,而在這個階段的化石中已發現20個現生的動物門類和6個已滅絕的動物門類,但仍有18個現生動物門類尚未在寒武紀找到化石代表。
要破解寒武紀大爆發的奧秘,需要找到可靠的化石實證。百餘年來雖然此類化石庫在全球各地已發現50餘個,但此前僅有加拿大布爾吉斯頁岩生物群和雲南省的澄江生物群是「理想的頂級研究目的地」。
53%為全新屬種 物種多樣性極高
而此次發現的清江生物群,在4351件化石標本中,已分類鑑定出109個屬,其中53%為此前從未有過記錄的全新屬種,清江生物群的物種多樣性將有望超過包含布爾吉斯和澄江在內的全球已知所有寒武紀軟軀體化石庫。
西北大學的張興亮教授有份參與研究,張接受BBC訪問時表示,清江生物群是研究生物早期起源的大寶庫。
另一方面,布爾吉斯和澄江的化石庫在埋藏之後分別經歷了高溫變質、風化作用等嚴重的地質改造,其樣本已無法用於深入開展埋藏學研究。而在清江生物群發現的軟軀體化石,卻奇蹟般地以原生碳質薄膜形式保存了原始的有機質。毫無疑問這裏將為開展埋藏學和地球化學研究,進而開展深入的古環境研究提供理想素材。困擾學術界多年的動物軟體結構特殊埋藏機制問題,或將在清江化石庫得到破解。
阿楨
量子密碼的絕對安全只存在於理論 2017-11-03 中科大量子信息實驗室博士趙義傅
如果以下假設能滿足,量子密鑰可以做到絕對安全。1.量子力學是成立的;2.協議執行時間足夠長,碼長趨於無窮;3.設備和儀器是可信的;但具體實現中會有很多問題導致上述第2、3條假設無法滿足。例如,實現量子密碼的設備無法做到可信、協議執行時無法做到碼長無窮,這些因素都會影響量子密鑰的安全性。……
回應
本文作者所表達意思其實和量子加密的絕對安全性並不矛盾。因為說的不是一個東西。量子的一個重要特性是不可複制。利用這個性質設計的量子密鑰分發協議可以保證如果有竊聽者試圖截獲密鑰,一定會導致合法接收者那裡密鑰的概率發生變化從而被發現。理論的絕對安全不意味著無法被其他方式破解,不代表實際實現能達到體制設計時的假設條件。
超光速1萬倍起的量子糾纏可傳遞資訊?超光速是真,傳遞信息是假 2018-11-30
量子糾纏的確超光速了,潘建偉教授曾經在青海做過量子糾纏的下限速度實驗,結果表明量子糾纏速度底線是光速的1萬倍,大部分科學認為量子糾纏上限是無窮大的,但並沒推翻相對論,量子糾纏不可以傳遞資訊和能量(楨:?),故不違背相對論。現代物理學告訴我們:物質可以傳遞資訊,但速度不可以超光速。反之,自然現象可以超光速,但不能傳遞資訊。比如某些頻率段的電磁波的相速度和早期宇宙膨脹速度都超光速,但都不可以傳遞資訊。傳遞資訊和超光速不可兼得。
量子糾纏真的超越光速嗎?或許事實並非如此 2018-10-10 新浪科技
雖然量子糾纏的過程是瞬間發生的,但並沒有相關的任何跡象。我們必須使用傳統、不超過光速的通信方法,拼湊出量子糾纏所需的相關性。因此,愛因斯坦的宇宙速度極限被保留下來。
阿楨
美麻省理工期刊:量子加密技術被上海交大破解 2019-03-12
號稱無法破解的高科技「量子加密技術」近幾年來快速發展,許多企業已經將它商業化服務,部份政府機構也以之做為保護機密的關鍵技術。根據《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報導,上海交通大學研究團隊發現目前被廣泛應用在量子通信中的QKD(量子金鑰分發)方法存在缺點,外來攔截訊息者可以用不同頻率光子注入鐳射腔( lasing cavity)改變鐳射頻率,再透過觀察光子動態,可以獲得高達60%的資訊盜取成功率。要設想出不同的防制方式並不難,然而與這個入侵手法被發現並被驗證的同時,他們也同時揭露與設備無關的量子密碼學的其他物理缺陷確實存在。
相關新聞
中國「海水量子通訊」鐳射穿透水下700M 顛覆潛艇作戰!
美媒感歎:量子加密“競賽”,中國已領先美國一步!
回應
網易:量子加密遭到破解,中國恐怕成為最大輸家
這種需要物理上控制鐳射發射器的方法也叫破解?都進入資料中心內部了,還需要破解嗎?
中國科大首次實驗演示量子糾纏交換過程的自檢驗
2019-03-1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郭光燦團隊,首次實現了糾纏交換過程中Bell基測量的自檢驗。該研究成果3月8日發表在國際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這是國際上首個具有“高可靠、抗干擾”特性的糾纏態自檢驗實驗,為把自檢驗推廣應用於各種量子資訊過程,推進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研究打下重要基礎。
中國科大在量子金鑰分發實際安全性研究中取得突破
據中科院網站2019-01-04消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郭光燦團隊,並利用雪崩過渡區非線性特性實現量子駭客攻擊,為量子金鑰分發系統的實際安全性分析和測評提供了新思路和技術手段。這兩項成果同期發表在2018年12月的Physical Review Applied上。雪崩光電二極體探測器的非完美性會帶來安全性漏洞,在門控信號從開啟到關閉的過渡階段,探測輸出具有很強的非線性特性。通過控制攻擊信號的光強和在過渡區的位置,量子駭客可以有效控制該探測器的回應,獲取全部金鑰資訊而不被感知。該攻擊方法為實際系統的安全性測評和標準化提供了技術儲備。
阿楨
宇宙中95%以上是暗物質和暗能量,其中暗物質占26.8%。暗物質不發光、不發出電磁波、不參與電磁相互作用,它無法用任何光學或電磁波觀測設備直接“看”到。
科學家推測暗物質產生於宇宙大爆炸。假如沒有暗物質的引力作用,我們所在的銀河系將很可能無法在宇宙大爆炸後的膨脹過程中形成。
“年富力強”並將繼續在太空服役
每天清晨和傍晚,“悟空”都會路過中國上空。位於密雲、喀什、三亞的三個資料接收站,每天接收它回傳的約16G資料。而常進帶領的團隊就是要從日積月累的海量資料中分析出有價值的科學成果。
而在一年多前,常進團隊就已向世界展示出首批成果:精確測量太空中的電子宇宙射線能譜。該成果於2017年12月7日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發表。
電子宇宙射線的正常能譜變化應是一條平滑曲線。根據“悟空”積累的觀測資料,科學家們發現在0.9萬億電子伏特處電子能譜呈現出明顯的拐折,並且有初步跡象表明在1.4萬億電子伏特的超高能段呈現出異常波動,反映在圖上是一個“尖峰”。這些結構只有在觀測精度達到最好的情況下才能被看到,幸運的是,“悟空”做到了!
探測暗物質的方式主要分為三類:一是對撞機探測,主要有歐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二是在地下進行的直接探測,我國在四川錦屏山地下實驗室中正在開展相關實驗;三是間接探測,主要在空間進行。
“悟空”衛星就是採用第三種方式。物理學家們認為,暗物質粒子碰撞後會產生高能粒子,如伽馬射線、正負電子、正反質子、中微子等。暗物質衛星就是精確探測這些粒子,通過其能譜、空間分佈來尋找暗物質粒子存在的證據。
“悟空”設計壽命為3年,目前已經到期,但它看起來依舊“年富力強”。“經過評估,我們認為‘悟空’還可以繼續在太空服役,現在已經被批准延長2年工作時間。”
阿楨
前沿科技需要國家頂層設計
潘建偉表示,我國目前在量子資訊領域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甚至在部分方向上還處於國際領先地位,但也不能太樂觀,有些優勢受到歐美發達國家的強烈衝擊。跟傳統的國際科技強國相比,我國以往的科研組織模式以短期的科研專案為主,所以在滿足國家戰略緊迫需求,以及在科技資源的整合力度和支援強度上還是有所不足,企業對於前沿科技的投入熱情,與發達國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中國要做好科技創新,需要黨和國家高瞻遠矚,進行整體性佈局。特別需要多學科的交叉融合和各項關鍵技術的攻關,希望國家在這一領域部署重大科技專案,構建國家實驗室。
“悟空”號效率是“同行”至少10倍 將延期服役2年 2019-03-11 科技日報
截至2018年底,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研製的我國第一顆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號已繞地球飛行了16597圈,探測宇宙射線粒子55億個。
在相同時間內,它積累的TeV(1TeV=1萬億電子伏特)以上的觀測資料相當於國際空間站上的日本量能器電子望遠鏡和阿爾法磁譜儀實驗的5倍以上,意味著完成了其他“同行”至少10年的工作量。基於這些資料,科研人員成功獲取了目前國際上精度最高的電子宇宙射線探測結果。“悟空”在觀測能段範圍、能量解析度、粒子鑒別本領等方面優於別的探測器,其觀測能段是阿爾法磁譜儀的10倍,能量解析度比國際同類探測器高3倍以上。而費用只有1億美元,分別是美國費米、AMS-02的1/7和1/20。
看不見摸不著卻與我們息息相關
20世紀30年代,科學家發現,宇宙中可見物質遠遠不足以把星系連成一片,構成星系團,如果不是存在一種神秘而不可見的物質,星系團早就分崩離析。科學家把這種看不見的神秘物質稱為“暗物質”。
到了20世紀70年代,多種天文觀測結果都暗示著暗物質的存在。但直到現在還沒有確切的暗物質信號被探測到。
阿楨
量子通信到底是不是偽科學?潘建偉剛剛回應了!
“墨子號”發射快三年了,到底有什麼新發現?量子通信和公眾有什麼關聯,到底是不是偽科學?2019-03-10,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中科院院士潘建偉有很多話要說。
潘說,“墨子號”作為一顆科學實驗衛星,主要兩個目的,一個是實用型的,為了實現超遠距離星地之間的量子保密通信,同時也有個基礎科學的研究目標,要對愛因斯坦所提出的“量子力學非定域性”開展嚴格意義下的驗證。
“墨子號”發出以後,性能指標遠超預期,原本計畫兩年內完成的科學試驗任務,在兩三個月之內就完成了,所以有很多的時間對性能做一些改進,目前有比較大的進展。同時,“墨子號”已經把星地之間金鑰的成碼量提高了40倍,現在滴答一秒鐘,大概能夠傳送40萬個金鑰,已經能夠滿足一些初步的安全通信需求。
潘說,希望能夠儘早把量子通信推向實用化,未來能夠研製一顆中高軌的衛星,讓它能夠24小時全天候工作,以彌補“墨子號”只能在晚上工作的遺憾,確保在更長時間裡產生金鑰。
對量子通信有疑慮是因為不瞭解
公眾對量子通信技術有疑問,主要是因為量子力學與他們的生活經驗有很大不同,哪怕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對於量子通信的先進理論都未必能很好地理解。
潘說,創新成果從產生到廣泛應用,通常會經過三個階段。在第一階段,公眾接觸到一個全新領域的東西,最開始的反應通常是:不靠譜。比如最早的照相機,大家覺得魂魄被吸到相機裡面去了,都不太敢用。所以早期的量子通信,有人認為是偽科學,當它發展比較成熟之後,又覺得這個技術還沒有廣泛應用,有疑慮。
潘表示,目前,量子通信正處於第二階段到第三階段轉換的過程當中,需要做大量的科普工作。“當量子通信被廣泛應用後,大家覺得沒什麼稀奇了,創新過程也就完成了。”
至於量子通信的作用,潘說,資訊安全對國家、對個人都非常重要,小到銀行帳戶的密碼保護,大到無人駕駛的遠端控制,量子通信在原理上可以提供一種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手段,在未來將大幅度提升資訊安全水準。
圖博館
宇宙5種可能結局:4種毀滅不復存在,唯有1種涅槃重生 2019-01-16 新浪科技
宇宙的最終結局將會是什麼?儘管沒有人能夠親眼見證那一刻,但物理學家通過對宇宙的觀測,給出了三種經典假說:大擠壓、大凍結,以及兩者的臨界狀態。
但這並不是故事的全部。當物理學家發現,暗能量可能才是主導宇宙膨脹的主要成分,宇宙可能的結局也出現了轉折……
很長一段時間內,根據廣義相對論的簡單推導以及宇宙在膨脹這一條件,科學家普遍認為宇宙有3種可能的結局。
1、大擠壓:宇宙最終坍縮回去。
2、宇宙永遠膨脹下去,最終以“大凍結”結尾。
3、宇宙的膨脹速率趨近於零。
為了知道哪一種情況是正確的,我們只需要去測量宇宙的是如何膨脹的,以及膨脹速率是如何隨著時間改變的。物理會決定剩下的結局。
根據目前的測量結果,我們已經能夠確定宇宙是由0.01%的輻射、0.1%的中微子、4.9%的普通物質、27%的暗物質和68%的暗能量構成。
如果是暗能量主導宇宙的膨脹,有以下5種可能的情況。
1、暗能量是一種主導宇宙膨脹的宇宙學常數。宇宙膨脹時,暗能量密度保持不變,使得膨脹速率永遠是正值,這會導致宇宙指數膨脹。
2、暗能量是動態的,隨著時間會變得越來越強,這會導致宇宙膨脹速率隨著時間加速。
3、暗能量隨著時間衰減,這可能會回到最初討論的可能性(大凍結)上去。宇宙會繼續膨脹,但是沒有足夠的物質和其他形式的能量讓它坍縮回去。
4、暗能量可能轉變為其他形式的能量,使宇宙重生。
5、暗能量與真空零點能相關,可能衰變,從而摧毀我們的宇宙。
雖然我們不知道,在這些可能的宇宙結局中,哪一個才是真的,但現有的資料都和第一種可能性相吻合:暗能量是一個常數。
隨著NASA的大視場紅外巡天望遠鏡(WFIRST)計畫在2020發射升空,我們可以將暗能量的變化範圍縮小至目前的十分之一。如果暗能量使得宇宙結局不同于現有模型,天文望遠鏡將會是揭示宇宙真相的最佳武器。直到那時,我們將考慮到所有的可能性。而剩下的將由科學決定。
https://tech.sina.com.cn/d/s/2019-01-16/doc-ihqfskcn7558180.shtml
圖博館
最新研究顯示宇宙可能至少還會存在1400億年 2019-01-18 環球網
宇宙誕生於近140億年之前,未來會怎麼樣呢?東京大學科維理宇宙物理學與數學研究所教授村山齊最新的研究顯示,宇宙很可能像目前這樣永遠持續下去,但也有可能在連構成物質的原子都分裂之後走向終結。不過,即使宇宙四分五裂並走向終結,也是1400億年以後的事情,人類的生存似乎不會馬上受到威脅。
過去一般認為,宇宙是永恆不變的,既沒有起始也沒有終結。進入20世紀後,通過觀測遙遠的星系發現了宇宙的膨脹。理論研究也不斷取得進展,人類發現宇宙是爆炸式誕生的。
起初人們認為由於暗物質的重力,宇宙的膨脹會放緩,膨脹速度逐漸下降。但到1998年,通過觀測遙遠的星系的星體爆炸,發現了出乎意料的結果。那就是宇宙的膨脹並未減速,反而正在加速。在宇宙中,相互排斥的斥力正在發揮作用,超過了暗物質的重力。這種斥力是由暗能量形成的。一般認為,暗能量的數量相當於普通物質的14倍,廣泛而稀薄地充斥在整個宇宙空間。
根據暗能量的斥力強度不同,預測到的宇宙的未來也會有所不同。如果斥力強度僅為一定限度,宇宙將在提高膨脹速度的同時永遠存在下去。星系將不斷擴大彼此的距離,但星系本身不會分裂。不過,構成星系的星體將在漫長的歲月之後燃燒殆盡或變為黑洞,因此宇宙最後會非常寒冷,變為一片黑暗。這被稱為“Big Chill(大凍結)”。
另一方面,如果斥力今後不斷加強,星系和恒星都將四分五裂。最後,構成物質的原子也將被撕裂,迎來終結。這就是“大撕裂(The big rip)”。相反,如果斥力減弱,暗物質的重力變得更強,宇宙將從膨脹轉為收縮。收縮速度逐漸加快,最後回到一個點之後消亡。這種假說被稱為“大坍縮(Big Crunch)”。
村山研究團隊此次發表的結果根據先期完成的約1000萬個星系的目錄,估算了暗物質的彙聚情況。如果參考美國和歐洲的其他觀測資料進行討論,在現階段,宇宙永遠持續膨脹(大凍結)或者連原子都分裂後走向終結(大撕裂)的可能性很高,而轉為收縮並消亡(大坍縮)的概率極低。
https://tech.sina.com.cn/d/s/2019-01-18/doc-ihrfqziz8773593.shtml
圖博館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為新型對撞機制作行銷視頻,裡面滿是謊言 2019-01-10 觀察者網
法蘭克福高級研究所研究員理論物理學家Sabine Hossenfelder近日發文稱: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為新型對撞機制作行銷視頻,裡面滿是謊言。這位物理學家說,“我並不反對建造更大的對撞機。比我們之前探測能量更高的粒子對撞機是探索新物理最清潔、最可靠的方法。但我強烈反對誤導公眾,讓他們相信這種代價昂貴的實驗的前景。目前,對於普朗克能量以下的任何能量(暗物質),我們都沒有可靠的新物理學預測。下一個更大的對撞機可能不會發現什麼東西。這可能令人沮喪,但這是事實”。
就像日本人喜歡用20-30英里長的直線對撞機來撞擊電子和正電子這樣的想法,這機器初步命名為國際直線對撞機(ILC)。負責擬定該提案的委員會似乎感覺到日本科技部將對這個項目持悲觀態度。
幾年前,中國人表示有興趣建造一個周長50英里的環狀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Nima Arkani-Hamed非常支持這種選擇,這個對撞機也被稱為Nimatron。中國制定科技創新的五年計劃,CEPC顯然沒法在2016-2020年的計畫中完成。
與此同時,歐洲核子研究中心也有自己的(建造)計畫,這是一台被稱為未來環形對撞機(FCC)的機器。
回應
歐洲已經沒錢在對撞機下繼續耗下去了,是時候找個接盤俠來負擔了,最好再建個更大的對撞機保證以後的飯碗,所以搞個視頻行銷一下。這位科學家說出了實話。
所以,楊振寧老先生是真心為我們著想的,跟某些好大喜功忽悠人的不一樣。
他擋了一些人的路,被人罵了很多年,各種難聽的話都有
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延壽論證評審會在京召開
2019-01-04,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在京組織召開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延壽論證評審會。空間科學專項二期工程總體和各系統代表近30人參加會議。經過討論,專家組一致同意衛星延壽運行2年,並表達了對暗物質衛星在延壽期產出更多科學成果的期待。
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是空間科學先導專項一期的首發星,於2015年12月17日成功發射,2016年3月17日完成在軌交付,在軌壽命三年,自發射上天以來,已實現三大科學目標的觀測,科學成果正在逐步發表。
圖博館
另附參【新圖博館】《實然觀》:
經濟性似難解,因一般以為宇宙物質豐富不匱乏,但了宇宙構成大多為暗物質、即使明暗加起來、在無界的宇宙中、其密度也很低,便不難解,為何看似有自性的原子、如比做一球場、原子核只像一顆小球、外圍的電子則繞著空無的球場轉,為何從四肢爬行演化到二肢立行、不會為人特別改造脊柱和關節、畢竟當時人活不過三四十年、原有結構夠用了,只是當時適用的天擇、在人擇的老年化後不適用了,類似還很多、後文再析判。不然了解下,看似豐富的陽光空氣水之自然生態、在文明濫用下、已成匱乏,同理,看似富裕的已開發經濟、一樣存在發展之陷阱,故陷阱不只存在中等收入,任何階段不廉能勤儉的話,都會是陷阱,只可惜,匱乏生態下演化出來的、盡可能地食色、以利傳宗接代之生物本能,成了資本主義的民主政治自由經濟下、政客奸商利用之人性弱點。
不只政客奸商,有些科學家也好大喜功、不了科學研究的經濟性原則,鼓吹中國政府花200億美元、在京郊地下挖隧道、建比歐洲LHC環形對撞機更長的超大對撞機CEPC和SSPC (科學家也學會政客的分段編預算法,先60億的CEPC、等到和LHC一樣撞不出超對稱粒子,再編尺寸/能階比LHC大四/七倍的SSPC花費照理應貴四到七倍、而LHC的總花費若含被裁的SSC現成隧道和基礎設施應在200億、故SSPC將是無底洞),而不理性客觀的分析:為何美歐不建?除了花錢廢地、再長的傳統加速器也可能撞不出SSPC要找的Higgs粒子,倒是省錢省地的新型加速器比如激光可代替、即使也撞不出啥新粒子,反正歐美又不建更長的傳統型了(日本將建的ILC國際綫性對撞機性能和CEPC相當,但因綫性預算才50億省電故運作費也遠低環形LHC每年的12億)、中國在研究上也不會失去先機,幸好改革開放下的中國高層是理性客觀務實的(開放式改革、知己知彼、故能主動回應挑戰,而英國歷史哲學家湯因比的「挑戰回應說」則被動、不論在天擇或人擇上,故日本所謂工匠精神在日本第一泡沫後可能是閉門造車式改革,而不像中國心靈手巧+經濟性原則下之成本性創新、使得中國製造升級為創造智造行銷全球)。
相關新聞
誰來拯救玩不起的高能物理 光纖鐳射點亮粒子加速器 2018-10-02 中國科學報
http://mypaper.pchome.com.tw/jsoujsou/post/1375011544
圖博館
中國“超級對撞機”概念設計報告發佈側記:爭議中挺進新里程
據《科技導報》報導,2018年11月12日下午6點半,北京市玉泉路,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進行著一場西式的招待酒會,只供應酒水和小而精緻的西式冷餐,來自不同國家的上百名高能物理研究領域的專業人士,或持杯歡談,或排隊取食,或駐足學術海報,流暢而持久的英文交談隨處可聞,氣氛既熱烈又不喧鬧。
這是2018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國際工作會議的首日招待活動。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又被稱為中國的“超級對撞機”,因2016年楊振寧和王貽芳爭論是否應該立項而聲名大噪。反對者認為,這個項目耗資巨大(按照CEPC團隊最新的估算,大約要耗資300多億人民幣),性價比不高;支持者認為這個專案科學目標極為重要,是人類認識宇宙微觀根本規律的重要路徑,將使中國成為世界科學中心,並促進工業技術及產業的高端發展。目前國家對於這個項目還沒有明確表態,不過國家正在對於《積極牽頭國際合作大科學計畫和大科學工程實施方案》進行培育專案的遴選準備,CEPC項目正在積極爭取成為該實施方案中培育項目的入選者。
…..
CEPC計畫的基礎研究進展順利。同時爭議仍在,國家也並未表態。一名正在美國做CEPC相關研究工作的年輕博士後正在糾結要不要回國加入CEPC團隊。CEPC團隊顯然正在積極努力爭取政府的支持, CEPC希望在國家十四五期間開始建設、2030年左右竣工。
回應
真正的物理界大拿楊振寧都說了,看不到什麼東西了。這個專案就是給這些靠物理吃飯的人一碗飯
這300億還不如拿去研究凝聚態物理或者超導。現在建只會給洋人做嫁衣,20年之後再說
只想問一下,為什麼歐美都不建了,全部來忽悠中國人建?一個天河調水一千多萬爭議那麼大。
這個幾百上千億,有明確成果嗎?中國在基礎科學上還欠缺多少?這個項目現在真的有必要嗎?
這是一個無底洞,3000億也打不住的。美國以前搞過,搞到中間一看花錢太多,中途就叫停了。
說的很對,搞不出什麼實質性的東西,頂多發現幾個粒子,這又有什麼用呢?幾百上千億的就打水漂了。生物製藥,航空發動機,人工智慧,晶片存儲,哪個都比這玩意來的重要。
圖博館
李會超:天河工程真能實現“空中調水”嗎?
空間物理學博士,科普作者 2018-11-20 觀察者網
從目前公佈的新聞看,天河工程將採用重量為20-30公斤的微衛星執行觀測任務。小衛星具有成本低、部署靈活的優勢,特別適合多顆衛星組網運行,形成衛星星座。這些衛星的軌道可以相互配合,使得一顆衛星劃過感興趣的區域不久後,另一顆衛星就接著造訪同一地區,從而能減小衛星的重返週期,在保證圖像精度的情況下不斷獲得新鮮資料,從中分析天空河流隨時間的變化情況。
天河工程所使用的衛星只搭載了波溫濕度計、降水測量雷達、雲水探測儀這些被動探測水汽和降雨情況的儀器,不具備任何主動釋放能量干預天氣變化的可能。同時,這種微衛星要滿足自身工作對電能的需求都要精打細算,更不可能由額外且足夠的能量來干預天氣。在使用衛星探測資料探明天空河流的變化規律後,還要靠人工增雨將水汽轉換成我們實際能夠利用的水資源。
天河工程並不謀求通過人類的能力在天空中“搬雨”,而是用人工增雨截斷已經存在的天空河流。當研究者們搞清天空河流的出現和演化規律後,就能在水汽傳輸的路徑上實施人工降雨,部分截流天空中的水汽輸運,使他們以降雨的形式轉化為可利用的水資源。據該工程的科研工作者計算,三江源地區的水汽含量約6000億噸,在水汽在其區域內轉化為降水的效率不高,大部分水汽都被輸運到了區域之外,因此具有較強的應用潛力。
由於技術難度較大、預計投資較高,南水北調工程規劃中的西線工程仍處於論證截斷。如果天河工程的構想能夠取得成功,通過截流“天空河流”來增加西部地區黃河流域的降雨,則可極大的緩解西北地方的水資源短缺問題。
天河工程基於全新的設想和概念提出,難免會面臨科學、技術乃至社會問題層面的不確定性。然而,目前天河工程實際將要實施的建設內容僅僅還是用於探測的衛星和發射衛星的火箭。微衛星的一大優勢是製造和發射的成本都比較低,因此目前提出的從兩顆星到六顆星的探測計畫,相比於一般的空間專案投資並不會十分高昂。
同時,對於三江源地區的衛星探測,即便真的不能使天河計畫“更立西山石壁,截斷巫山風雨”的構想實現,也能給有關的科學研究帶來高時空解析度的珍貴資料。因此可以說,天河計畫的衛星系統將帶來確定性的回報。
https://www.guancha.cn/lihuichao/2018_11_20_480314_2.shtml
圖博館
氣象學家實名批“天河工程”不顧質疑倉促上馬:荒誕幻想項目
據科學網2018-11-21日報導,最近,“天河工程”啟動星箭研製的消息引起氣象學家們的注意。
我們陸續收到了多位氣象學家的意見——
國防科技大學氣象海洋學院教授陸漢城:這是一個既沒有科學基礎也沒有技術可行性的荒誕幻想項目,居然得到立項支援,是不可思議的。人民的血汗要珍惜!
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孫繼明:科學上對人工影響天氣的雲降水物理過程的認識還不完善和全面,還沒有人工干預晴空大氣形成雲和降水的理論和技術。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科學家有責任向公眾和決策部門進行科普,讓大家作出正確的判斷。
一位在人工影響天氣領域工作多年的資深院士:
在氣象學界集體缺席前期論證的情況下,決策部門不顧氣象學家的諸多質疑,執意迅速推動“天河工程”。重大工程上馬應徵詢各學科科學家的意見。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研究員杜鈞:為了不浪費寶貴的資源和誤導公眾,在沒有得到氣象部門的充分論證之前,希望有關部門三思而行,切不可好高騖遠!
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先看看,“天河工程”都幹了啥。
最早的公開信息可追溯至2015年8月,清華大學、青海大學、青海省氣象局聯合開展“天河工程”人工增雨科學試驗進入作業實驗階段。佈設的五個作業點共開展地面作業15次,其中火箭作業4次,耗用火箭彈8枚;燃燒爐作業11次,耗用碘化銀1100克。
“天河工程”是我國南水北調西段工程中的的科學實驗專案。項目利用三江源區天然的水汽輸送格局,採用人工影響天氣技術,把一部分天然落入長江流域的降水截留在或誘導到黃河流域,實現空中調水。
可見,最初的計畫是人工影響天氣技術。
2015年底,科技部和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共同建設了“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態與高原農牧業國家重點實驗室”。
從經費上看,2016-2017年,青海省科技廳投入1200萬,青海大學投入3890萬配套建設經費(包括中央財政800萬,省級財政3090萬),清華大學水沙科學和水利水電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為夥伴實驗室每年投入100萬。
…….
回應
每年這點錢,不認為這有什麼不妥,科學需要探索,探索就難免要被質疑,質疑沒有問題,但不應該去阻撓限制。反對科學問題政治化!
氣象科學問題不請教氣象專家,你還好意思說科學問題政治化?
我只想說,科學界不是沒有利益之爭的,而且爭奪還更加激烈。
https://www.guancha.cn/industry-science/2018_11_22_480594.shtml
jsoujsou
物理學家發現宇宙中缺失的重子物質:就漂浮在恒星間2018-06-26新浪科技
研究宇宙古老歷史的科學家知道有多少常規物質——由重子(包括質子和中子在內的亞原子粒子)構成——產生於大爆炸期間,而研究現代宇宙的科學家則知道人類用望遠鏡可以探測到的常規物質有多少。然而,這兩個數字直到最近都一直對不上。宇宙中最初的重子物質有三分之一缺失了。現在,借助對一個黑洞的巧妙觀測,一支國際研究團隊表示,他們發現這些缺失的中子和質子。
在發表於2018-6-21《自然》(Nature)雜誌的論文中,研究人員寫道,這些缺失的重子一直隱藏在恒星之間漂浮的、稀薄而又高溫的氧氣雲中。這些氣體高度電離,意味著其大部分電子都不見了,並且具有很強的正電荷。
在距離地球非常遙遠的地方,存在著能吞噬大量物質的黑洞。這些物質向黑洞墜落時,能發出被地球望遠鏡探測到的明亮光線。研究人員將這類黑洞稱為“類星體”,並認為它們是宇宙中最明亮的物體。這也意味著,來自類星體的光具有“高信噪比”,如果被什麼東西遮住的話,也很容易被發現。
這些缺失的重子並不是暗物質。在宇宙學中,暗物質指的是無法通過電磁波的觀測進行研究,即不與電磁力發生作用的物質。目前天文學家只能通過引力效應來瞭解宇宙中存在著大量暗物質。暗物質可能是由一種(或幾種)常規的重子以外的新粒子構成。
研究人員在聲明中表示,從觀察到的溫熱星系際介質中,他們能推斷出在宇宙其他地方以氧氣漂浮著的重子物質的總量。為了確認和完善觀測結果,他們計畫將望遠鏡指向其他類星體,觀察使這些類星體光線變暗的溫熱星系際介質。
我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正式開工 探究宇宙起源
2018-06-19,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集中開工暨開工儀式在四川省稻城縣海子山舉行,標誌著工程工藝設施開始進入集中安裝階段。這標誌著這個於“十二五”期間啟動、並歷經8年籌備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正式開始進入集中安裝階段。LHAASO的核心科學目標是探索高能宇宙線起源以及相關的宇宙演化、高能天體演化和暗物質的研究。計畫的實施,將使LHAASO成為世界上四大宇宙線研究基地之一,對當今最重要的科學前沿問題之一的宇宙線起源發起衝擊,同時引進國際上最先進的γ射線和宇宙線探測技術,大幅提升我國的高能粒子天體物理研究水準。…
http://www.guancha.cn/industry-science/2018_06_26_461497.shtml
圖博館
我國啟動又一超級工程深空探測能力將提升100倍
2018.3.2,中國科學院啟動了我國新一代空間科學衛星——增強型X射線時變與偏振空間天文台(英文簡稱“eXTP”)背景型號項目。該空間科學衛星有望於2025年前後發射運行,並在此後10年間成為該領域國際領先的旗艦級X射線空間天文台。
探測能力超越“慧眼”100倍
增強型X射線時變與偏振空間天文台,是我國首個空間天文望遠鏡“慧眼”衛星的繼任者,設計壽命由“慧眼”衛星的4年提高到了10年以上。由於採用獨特的方式、集合了4組具有不同觀測能力的X射線望遠鏡,該衛星具備全新的多參數同時觀測能力,綜合性能也將有一個數量級的提高,超越“慧眼”衛星探測能力的100多倍。
eXTP是由中國科學家發起和主導的重大國際合作空間科學項目,合作組成員來自20多個國家、地區和組織的一百多個研究單位。據介紹,該空間科學衛星預計將於2025年前後發射,有望推動我國空間X射線天文學進入國際領先行列。
科學目標:“一奇二星三極端”
黑洞附近會發生什麼?中子星內部是什麼物質狀態?這些都是目前空間科學領域最前沿的科學熱點。在eXTP這個旗艦級的X射線空間天文台研製發射之後,將有望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eXTP的科學目標是“一奇二星三極端”,也就是基於對“黑洞”這一奇特現象,以及對“中子星和夸克星”的觀測,致力於研究極端引力條件下的廣義相對論、極端磁場條件下的量子電動力學和極端密度條件下的量子色動力學等理論。
據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雙南介紹,黑洞、中子星和真空都是尋求物理學新突破的重要前沿,但是超強引力、超強磁場和超強密度這樣的環境在地球上很難模擬,通過探測這些宇宙中存在的“天體實驗室”,不僅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宇宙演化,而且還將為人類社會發展提供新的技術。
我們今天生活當中我們都離不開信息技術,而這些都是100年前所做的狹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給我們帶來的結果,而廣義相對論它能夠給我們帶來的到底是什麼樣的技術,我們今天是不知道的,但是我們需要把這些理論,把它給搞清楚,也希望能夠對中子星的觀測達到精確的程度之後,可以來了解看看能不能把引力規律和量子力學最終統一起來,這是eXTP這個項目所希望能夠達到的。
圖博館
天文學研究 陸進世界尖端2018.2.8
全球電波天文學方興未艾,類星體、脈衝星等多項發現,將全球天文點綴出無比精彩。尤其是大陸近年來陸續建成多座電波望遠鏡,口徑從25公尺到65公尺,再到500公尺,大陸逐漸進入天文學研究的世界尖端。
大陸先後建成了東莞散裂中子源、「天眼」FAST望遠鏡、合肥穩態強磁場裝置、上海超強超短鐳射實驗裝置、大亞灣中微子等多項大科學裝置。此次SKA首台天線樣機啟動,也意味著大陸將參與漸多的國際大科學計畫,並發揮重要作用。
此次出廠的SKA反射面天線更有不少新特點。SKA反射面天線總設計師杜彪表示,天線的設計壽命約50年,重量約40噸,是常規天線重量的3分之2,還具有低功耗、低成本、易安裝、易運輸和批量生產等優點,都是天文科技上的進步。
「天文領域講究立體化作戰,僅有500公尺口徑球面電波望遠鏡是不夠的。」中科院國家天文台副台長郝晉新表示,從某一點看宇宙,視野有限,望遠鏡要形成陣列才能發揮更強威力。SKA各成員國正在協商SKA天文台公約,完成之後,成員國可以共用SKA獲得的原始資料,讓全人類共享。
回應
這東西的技術很容易用在各種軍用雷達上,軍工力量沒有一定基礎的國家玩不轉!
差不多,黑科技都是軍工需要先爆出來的。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207005081-260409
圖博館
中國首顆X射線天文衛星2018.1.30啟用 研究黑洞
慧眼衛星2017.6.15成功發射。在軌運行期間,慧眼完成有效載荷、地面應用系統等測試任務。慧眼應用中國科學家首創的直接解調成像方法,能夠測出更多X射線。在世界現有X射線天文衛星中,慧眼具有先進的暗弱變源巡天能力、獨特的多波段快速光變觀測能力等優勢。
在宇宙中,當物質被緻密星(Compact star,白矮星、中子星、奇特星、黑洞等天體的總稱)的引力俘獲後,會以螺旋運動掉向中心天體,速度愈來愈快,溫度愈來愈高,最後發出強烈的、比一般X射線能量高的硬X射線。透過探測硬X射線來研究緻密星的各種現象,已成為太空科學的熱門課題,這也是「慧眼」衛星工程的主要任務。
中國“悟空”號衛星突然“失明” 19小時天地大營救上演
央視新聞2018.1.30消息,在我國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有一支暗物質探測團隊——“悟空”號團隊,通過中國的“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搜索宇宙中的暗物質,兩年中,已尋找到了28億個高能粒子。但在上個月底,他們遭遇到了悟空出現的一場意外狀況。
兩年來,雖然悟空也有過小病小災,但是像這樣失明,還是第一次。
通過對“悟空”的載荷工程參數進行會診,“醫生們”判斷它的病因很可能是太空中的粒子擊中它身上攜帶的某台計算機,從而導致計算機自動重啟了。基於這個判斷,紫金山天文台提出了調整指令的申請。負責控制“悟空”的中科院空間中心和西安衛星測控站也緊急行動起來,一場“天地大營救”開始了!終於通過一系列複雜的指令,把重新啟動計算機的信號,發給了天上的“悟空”。經過19個小時的緊張忙碌,“悟空”的火眼金睛終於重見光明。
http://www.guancha.cn/industry-science/2018_01_30_445203.shtml
圖博館
3、“蓋亞瓶頸”
依據“蓋亞瓶頸”假說理論,生命需要特定的環境條件來發展,而這樣的環境並不常見。2016年,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天體生物學家對“費米悖論”進行了解釋。研究人員指出,對於出現在宇宙中潮濕岩石行星表面的大多數生命而言,生物滅絕是宇宙默認常態。這是一顆行星必須具有真實宜居性,生物體能夠改變大氣層溫室氣體濃度。
4、困在深海
2015年,經過近十年艱辛的太空旅行,美國宇航局“新視野號“探測器成為首顆近距離飛越冥王星的航天器,它為人類探索冥王星冰層表面提供重要線索,相關數據暗示這顆星球存在地下海洋的可能性,以及存在大量甲烷和氮。
5、錯過信號
在過去80年裡,我們一直使用無線電技術監聽地外生命發出的信號。
但是如果外星人沒有在這些頻率上操作呢?僅僅因為我們不能理解外星人的無線電波長,接觸嘗試就可能離我們擦肩而過。
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鄧肯·福根(Duncan Forgan)建議建造一個星系通訊網絡,而不是使用望遠鏡陣列,掃描天空中的無線電信號。同樣,我們可以向其它司機發出高閃光信號的方式,利用地球通過太陽前面留下的陰影向我們的宇宙鄰居發送信號。福根表示,我們應當製造強大的激光,其中包含更多編碼信息,當我們途經太陽前方時釋放。“如果你想和星系中心另一側的外星人進行交流,就會發現很多東西,例如:塵埃、恆星、大黑洞等,這些會嚴重影響信號傳輸。”與其讓星系間信號在浩瀚宇宙中消失,不如使用“銀河通訊網絡”,確保這些信號傳遞至他們的目標接收者。
6、 人類處於焦躁狀態
一個多世紀以來,我們一直積極地尋找外星生命,但這僅是太陽系和宇宙漫長歷史上的一個小插曲。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員埃文·索洛蒙尼蒂斯(Evan Solomonides)認為,在我們接收到任何外星人的信號之前,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準確地講,可能需要1500年,在那之前,我們不太可能聽到任何來自外星人的聲音。
圖博館
外星人在哪?六種理論解釋為何人類還沒發現外星人2017.12.26新浪科技
現今已有一些太空項目掃描恆星,搜尋智慧生命的跡象,儘管他們許多人數十年一直觀測太空,但是我們還沒有收到任何關於外星人的聯繫信號,同時,當前人類探索外星人仍存在一些問題。
20世紀初,物理學家恩里科·費米(Enrico Fermi)提出一個非常著名的問題:考慮到宇宙範圍,為什麼我們還沒有發現外星生命的存在(或者為什麼他們沒有找到我們呢)?該理論有時被稱為“費米悖論(Fermi Paradox)”或者“大寂靜理論(Great Silence)”。自從費米首次提出這個問題以來,科學家們已提出許多可能的答案。這裡有許多“貌似合理”的理由,解釋為什麼費米並未與外星人發生第一次接觸。
以下是關於探索外星生命的六大理論:
1、“大過濾”
基礎概率評估顯示,外星生命應當存在。由於迄今我們仍未與外星人發生接觸,一種理論認為,應該有什麼屏障阻礙生命進行星際旅行,或者至少阻礙與其他外星生命進行通訊。這種屏障被稱為“大過濾”,它可能是一種力量或者事件,阻止地外文明進行星際旅行或者通訊。
如果該理論是真實的,存在兩個主要原因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未曾與外星人發生接觸:一是某支地外文明社會在到達一定先進程度能探索其它恆星系統之前就已自我毀滅;二是在技術層面上,星際旅行是根本不可行的。但是以上任何一種解釋都不具有充分的說服力。
2、不要打擾外星人
另一種假設理論稱,外星文明的確存在,但它們只是不活躍而已。這就是英國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所和貝爾格萊德天文台研究人員提出的“休眠假說(aestivation hypothesis)”,其指的是生物體一種長期不活動狀態,類似於熊冬眠,或者像是炎熱天氣裡將自己埋在沙子裡的青蛙。該研究報告發表在2017年出版的《英國星際學會期刊》上,該理論指出,外星人可能“冬眠”,直到環境條件適宜時才被開始活躍,並建立了它們的“超級群體”。
圖博館
值得注意的是,構成你身體的暗物質粒子不會損耗任何能量,因為除了引力之外沒有其它作用力對暗物質發生作用,它們將繼續無限期延續其軌道運行。有時在地球表面升起,再返回到構成人體的最初位置,儘管兩者不是同一時間。你永遠不會使用暗物質粒子重塑你原始身體結構,但是每個粒子都會穿過你身體所在的位置,那一刻它將變成暗物質。
因為地球、太陽、銀河係以及我們所知的一切事物都遵循萬有引力定律,這是最終導致暗物質表現不同於地球原子的唯一不同作用力。作用於地球旋轉的月球和太陽潮汐牽引力,將導致地球自轉非常緩慢地減弱,大約每年會延長時間10-20微秒。每天的時間輕微延長,意味著地球表面的任何事物,從地面至海洋和大氣層,都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才能返回起始點。
由於地球自轉速度逐漸變慢,暗物質將隨著時間緩慢地漂移,遠離其初始位置。暗物質不再受引力之外任何作用力的影響,因此即使地球自轉速度改變,暗物質也不會發生反應。僅一年之後,暗物質返回的位置將減小0.5米,隨著時間的推移,將以幾何級數增長。十年之後,你最後的一個位置將與暗物質返回位置相距0.5公里。
只要存在地球引力,太陽系和銀河系仍然正常運轉,那麼曾構成你身體的暗物質仍被束縛在地球上。它將相對於其它所有物質產生漂移,在一個近似橢圓的軌道上運行,在地球內部度過大部分時間。偶爾它將返回你身體的原始位置,因為暗物質在工作期間不會損耗作用力。沒有其它作用力,如果你變成了暗物質,你就會停止作為一個被束縛的實體存在,這是真的。
但如果沒有這些耗散力,這些暗物質粒子將回到你的身體初始位置,即使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自轉速度發生了變化。在最基本的方式下,能量和動量的真實守恆,將解釋暗物質的行為特徵。
回應
暗物質根本不存在,胡說八道而已。
關鍵的是:過去看來也是一派胡言的東東,你現在卻在用著,比如電視,手機等等。
暗物質至今仍是一個假設,它具有什麼的結構,性質等,科學家甚至很難假測,更別說可以與常規物質相互轉換了。
對於暗物質來說,我們才是暗物質,如果暗物質感覺到我們這類物質世界的存在,同樣會感到十分詫異。
http://tech.sina.com.cn/d/2017-11-10/doc-ifynshev4985749.shtml
圖博館
如果人類轉化成暗物質會怎樣?立即“隱形消失”
新浪科技2017.11.10訊,據外媒報導,人類身體大約由10^28個粒子構成,這些粒子都是束縛在一起。通常人們的體重在50-100公斤之間,並且很大程度局限於地球表面。然而,暗物質的表面卻完全不同,它不與核力或者電磁力相互作用,它不會與其它粒子或者自身發生碰撞,它只經歷一種引力作用,據我們所知,這是唯一對暗物質發揮作用的力量。那麼,如果你的身體裡所有粒子都被轉化為暗物質粒子,你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在地球上,我們是由正常物質構成——大部分是原子形式。在亞原子等級,人體原子核通過強核力結合在一起,從而使元素週期表中大量元素能夠穩定共存在人體之內。電磁力將我們的身體聚合在一起,這些原子結合形成分子、細胞、器官和整個身體。地球引力作用使人體保持在地面上,而地球上原子之間的電磁力阻止我們“跌穿”地面,與此同時,地球圍繞太陽運轉,太陽在銀河係以獨特曲線軌跡運行。
但如果不在正常情況下,我們的身體成分轉變為暗物質,那將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如果人體不是標準模型粒子構成,而是經歷所有基本力的完全集合作用,我們將過渡為由粒子構成,依據當前我們所知,它們將僅與引力發生交互作用嗎?首先,發生在你身體上的變化是你的身體將不再以任何方式聚合在一起,其他人會發現你立即消失。將人體原子核和質子結合在一起的核力將消失,導致原子和分子聚合在一起的電磁力將消失,你的細胞、器官和完全身體將無法聚集在一起。
相反,由於這些粒子熱運動的平均速度大約3000米/秒(對於每個質子和中子),一旦暗物質進入你的身體,將在你體內四處分散,以任意方向移動。但即使在這種速度下,這些暗物質粒子仍被束縛在地球上,因為它們仍低於逃逸地球引力牽引的速度要求。
每個粒子,儘管在許多隨機方向上移動,卻能突然進入一個以地球為中心焦點的橢圓軌道,如果沒有電磁力阻止暗物質穿過地球,那麼它就會這樣做,直至它反彈至最初位置:一段大約88分鐘的旅程。
圖博館
這些新發現,對長期置疑的熊貓起源問題劃上了句號。現在可以說,熊貓是在華夏大地萌生、成長、壯大起來的,是地地道道的華籍物種。
但歐洲科學家的最新發現,使大熊貓起源地之謎再起波瀾。
《新科學家》雜誌報導中還提到,在2012年,科學家在西班牙發現了1160萬年前的牙齒化石,屬於最古老的大熊貓直系祖先,證明大熊貓的祖先起源於歐洲,後來才遷移到亞洲。
貝根表示,“在中新世晚期在歐洲和中國發現類似動物的化石,這一點非常有趣,這意味著這兩個區域間有大量生物遷徙。”
阿貝拉表示,“大熊貓的直系祖先可能來源於亞洲,但與歐洲更古老的種類也有著聯繫,這是它們已經滅絕的旁支。”
愛荷華大學的拉塞爾·喬昆( Russell Ciochon)說道,“因為古猿從匈牙利遷徙到亞洲大陸,證明這樣一條遷徙路線是可行的,但我們目前沒有足夠的數據確定早期大熊貓是否從亞洲遷徙到歐洲,或其他方向。”
博尼斯表示,“氣候變化是一個因素,在匈牙利熊貓生存時,歐洲氣候比現在潮濕溫暖得多,在牙齒上的化學成分錶明,匈牙利魯達巴尼奧當時是一片湖邊的茂密亞熱帶森林,但大約500萬年前,這樣的森林在歐洲消失了,這使得歐洲熊貓也隨之滅絕,中國成了唯一適合他們居住的地方。”
回應
怎麼就歐洲起源了?為什麼不是中國起源然後去到歐洲,但是滅絕了呢?
西方人往往是先有結論再“湊”證據。
繼歐洲人喜歡給中國人找爹之後歐洲人又喜歡給中國大熊貓找爹了
棒子:歐洲那些也不是什麼好鳥,居然來搶熊貓了!
一億年前也無所謂啦,反正今天只有中國有,你們想在家門口看,得瞧俺們是不是高興,而且每年得給俺們一百萬美元。
800萬年前沒有歐洲也沒有中國,各位要科學看待這個問題,不要帶上不該帶的情緒。
他們也帶了情緒啊。要不帶就大家都不帶。
他們下推斷時還要跟只是猜測的古猿遷徙路線掛鉤,相當於拿兩個未經證實的事件互相印證,這個目的可不單純。
發現了一顆牙,只能說明曾經活動過。不知如何推出是從此地起源的,僅憑此化石古老?可能化石屆是這樣做的,這個做法不嚴謹。
http://www.guancha.cn/global-news/2017_10_30_432871.shtml
圖博館
匈牙利發現1000萬年前大熊貓化石,起源地之謎再起
大熊貓起源在哪裡?上世紀80年代,中國科學家在雲南發現的800萬年前的始熊貓化石,曾給這個問題畫上了句號。
如今,隨著一個新考古發現,句號又似乎要變成問號。
法國科學家近日在《地球生物》期刊發表文章稱,在匈牙利發現了1000萬年前的大熊貓牙齒化石,由此佐證了大熊貓歐洲起源說。
《新科學家》雜誌網站2017.10.27報導稱,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古人類學家大衛·貝根近日在匈牙利境內的魯道巴尼奧鎮發現了一組1000萬年前的牙齒化石,他在法國科學家路易斯·德·博尼斯的幫助下,根據形狀判斷它們屬於古大熊貓。博尼斯將這一發現發表於《地球生物》期刊。
該處遺址此前發現了一種命名為“魯達古猿”的大型猿類化石,可能是非洲類人猿和人類的祖先。貝根在該遺址搜尋古人類化石的時候,在一塊犀牛的肩胛骨下方發現了這些牙齒化石。
在法國普瓦捷大學路易斯·德·博尼斯和厄瓜多爾聖埃蘭娜半島州立大學胡安·阿貝拉的幫助下,根據形狀判定這些化石是大熊貓牙齒。
在學術界一直有一些關於大熊貓起源的爭議,在我國地質學家黃萬波、考古學家魏光飚撰寫的科普讀物《大熊貓史話》中,也曾經提到熊貓的“祖籍爭議”:
1942年,在匈牙利潘諾盆地哈萬地點的沼澤相地層中發現了一件帶有第3前臼齒至第2臼齒的食肉類動物的右下牙床。克雷佐對這件化石標本進行了分析研究,認為它下前臼齒的中央齒尖較細,在中央齒尖前、後的附屬齒尖壯實;後面的下臼齒短而寬,靠前面的齒尖較粗,靠後面的齒尖較細,並彼此緊靠。克雷佐根據這些性狀將其訂立了一個新屬、新種,叫做葛氏郊熊貓。
克雷佐的研究文章發表後,引起了動物學、古生物學界的極大興趣。不少學者提出,葛氏郊熊貓的牙齒特徵相似於熊貓,它應當歸屬於熊貓類的早期代表,因為葛氏郊熊貓的地質時代為中新世晚期,距今大約700萬年前。
自此以後,便把葛氏郊熊貓看作是東亞熊貓的祖先,分佈於中國大陸的熊貓也就成了“華籍歐裔種”隨著時間的推移,研究者對“華籍歐裔種”之說似乎成了定局。儘管有不同的聲音,例如小種熊貓的發現者裴文中先生曾經說過(與筆者口頭交換意見),中國熊貓的祖先,是不是來自歐洲尚有待研究,因為葛氏郊熊貓材料太少,證據不足,難以令人信服。
熊貓由來之謎,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才被我國科學家揭開了。他們分別在雲南祿豐盆地和元謀盆地的晚中新世(約800萬年前)沼澤相地層發現了祿豐始熊貓和元謀始熊貓化石。
圖博館
世界最強:我國超強超短激光實現10拍瓦放大輸出
2017.10.24,中科院上海光機所和上海科技大學超強激光光源聯合實驗室傳出喜訊:上海超強超短激光實驗裝置(SULF)的研製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實現了10拍瓦激光放大輸出,這是目前已知的世界最高激光脈衝峰值功率,達到國際同類研究的領先水平。
這是SULF裝置2016年8月實現5拍瓦國際領先成果之後再次取得重大進展。SULF裝置計劃於2018年底全面建成,2019年對用戶開放。
超強超短激光的科技前沿應用極為廣泛,故國際上多個國家投入巨資開展10拍瓦級大型超強超短激光裝置的研製,展開激烈的科研競爭。
超強超短激光,一般是指峰值功率大於1太瓦(1太瓦=1萬億瓦),脈衝寬度小於100飛秒(1飛秒等於1千萬億分之一秒)的激光。此次成功實現的10拍瓦激光放大輸出,則等於1億億瓦,相當於全球電網平均功率的5000倍。100飛秒是怎樣的瞬間呢?100飛秒相當於十萬億分之一秒,即使每秒飛行30萬千米的光,在這麼超短的時間內也只能走一根頭髮絲粗細的距離。此次激光脈衝寬度經過脈沖壓縮器壓縮後僅僅為21飛秒。
去年3月,我國科學家首次利用超強超短激光產生反物質。這還只是超強超短激光應用的冰山一角。超強超短激光能在實驗室內創造出前所未有的超強電磁場、超高能量密度和超快時間尺度等綜合性極端物理條件,這是之前只有在核爆中心、恆星內部、黑洞邊緣才能找到的極端物理條件,可用於研製激光質子刀以治療癌症;製造台式化電子加速器和產生超快X射線源對蛋白質探測成像;研究天體物理和宇宙起源,將來還可能用於真空結構和暗物質的探測等。
超強超短激光研究推動著激光科學、原子分子物理、等離子體物理、高能物理與核物理等一批基礎與前沿交叉學科的開拓和發展。
同時這也將為相關戰略高技術領域的創新發展,如高亮度新波段相干光源,超高梯度高能粒子加速器、強場激光核醫學、聚變能源、精密測量等提供原理依據與科學基礎,對其有著不可替代的強大推動作用。
http://www.guancha.cn/industry-science/2017_10_28_432636.shtml
圖博館
中國天文學家發現銀河系新邊界改變以往認知
據《中國科學報》2017.10.23消息,近日,中科院國家天文台研究人員劉超、徐岩等人使用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的紅巨星樣本繪製了銀河系外圍結構切面圖,發現銀河系的盤比以前認識的大25%。
他們發現,銀河系的外盤一直延展到19千秒差距,其間沒有看到銀盤的截斷,即銀盤沒有明顯的外邊界,而是光滑地過渡到了恆星暈。
以往研究認為,銀盤的半徑大約只有14~15千秒差距,之後會有一個明顯的截斷,很多理論研究據此推演銀河系的形成和演化歷史。儘管有研究在距離銀心20千秒差距的地方陸續發現了少量的年輕恆星,但是直到開展這項工作,人們才真正系統地看到了銀河系外盤的廬山真面目。這一發現對於理解銀河系的形成、銀盤的演化,特別是外盤如何自內向外形成都具有深遠意義。
這項研究的“副產品”是,研究人員發現,一度認為是星係並合重要證據的麒麟座環形子結構並沒有顯著出現在他們繪製的銀盤剖面圖中。這一結果在同行間引起熱議,本來就沒有塵埃落定的麒麟環子結構的起源問題再一次成為焦點。
此項工作第一作者劉超在最近於德國波茨坦舉行的國際天文聯合會第334號分會上,以邀請綜述報告形式展示了這一結果,得到了包括星系天文學權威專家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Ken Freeman在內的國際同行的廣泛關注。這些發現作為一個系列工作的第一部分,已發表在最新一期《天文學和天體物理研究》上。
相關新聞
楊振寧攜妻參觀“中國天眼”:希望十五年內有好消息
回應
這類新聞都沒有人評論,可能是大家都看不懂.
這個新聞就是話語權,我有更好的技術科技,我說了算,你不信拿出更有力的科學技術。
http://www.guancha.cn/industry-science/2017_10_24_432034.shtml
圖博館
8月17日北京時間20時41分04秒,由雙中子星並合產生的引力波被觀測到;在隨後的2秒鐘之內,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費米(Fermi)伽馬射線衛星和歐洲Integral衛星都探測到了一個極其微弱的短時標伽馬暴(即引力波)。之後的數小時至十幾天裡,全球十幾台天文設備對被命名為GW 170817的此次引力波事件開展觀測。
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LIGO科學合作工作組是此次中國唯一參與觀測引力波的團隊。自2009年成為LIGO科學合作組織正式成員以來,清華大學LIGO團隊參與了迄今為止的所有引力波的發現。
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曹軍威、范錫龍和計算機係都志輝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工作組近兩年來在引力波實時在線數據處理和多信使天文學方面展開了算法設計、性能優化與軟件開發等方面的工作。未來引力波探測器的靈敏度會更高,大約提高8倍。
“原來每年只能觀測到幾次信號,以後可能每個月或者每天都能觀測到幾次。到時候會產生大量的數據,數據的分析處理是否能夠跟上要求會是一個大的挑戰。”
來自中國的“慧眼”
在此次引力波事件的觀測中,中國科學家也躋身前列,不僅包括一直在進行積極探測引力波的清華大學LIGO工作組,中國的三大觀測“利器”亦參與其中,它們分別是南極巡天望遠鏡、剛剛發射運行的中科院“慧眼”天文衛星和紫金山天文台。
邁入多信使天文學時代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使用引力波天文台和其他望遠鏡同時觀測到了同一個天體物理事件,意義非凡
。“科學家們發現了期待中的電磁對應體,標誌著多信使天文學的開端,生逢這個時代真是無比幸運,但這一切都還只是開始。”上海天文台副台長沈志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什麼是多信使天文學?打個比方,這就是宇宙級的“盲人摸象”。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在可見光之外,宇宙中還存在X射線、無線電波等看不見的電磁波。通過探測它們,可以觸摸到宇宙這只“大象”的另外一些方面。
圖博館
2017諾貝爾物理學獎結果公佈:獲獎原因是發現「引力波 」
2017.10.4,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佈將2017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雷納·韋斯(Rainer Weiss)、加州理工學院教授基普·索恩(Kip Stephen Thorne)和巴裡·巴裡什(Barry Clark Barish),以表彰以表彰他們在LIGO探測器和引力波觀測方面的決定性貢獻。
2016.2.11,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以及「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的研究人員宣佈,他們在2015.9.14探測到來自於兩個黑洞合併的引力波信號。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探測到引力波,證實了百年前愛因斯坦的預測。
引力波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的重要推論。時間和空間會在質量面前彎曲,時空在伸展和壓縮的過程中,會產生振動傳播開來,這些振動就是引力波。我們在地球上隨時隨地都可能遭遇來自宇宙中各種源頭的引力波:兩個黑洞合併、中子星自轉、超新星核塌縮等。然而,即使是像黑洞這樣巨大質量的系統相互碰撞、合併,產生的引力波信號傳遞到地球上也是很微弱的。就連愛因斯坦本人也想像不到,能通過怎樣的方法探測到引力波。
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測儀的基本思路是這樣的:兩條長度相同的探測臂呈L型放置,在L中間的拐點處放置激光源,沿兩條管子各發射一束激光,而在兩臂的末端放置一面鏡子來反射激光。在真空中,兩條同時發射的光束應該同時返回中間拐點相逢,在干涉作用下,光束不會抵達光電探測器。但如果有引力波穿過探測儀,兩條真空管中的空間會出現微小的拉伸與壓縮,兩條光束就會出現光程差,從而外洩到光電探測器上。截至目前,LIGO已成功探測到4次引力波事件。
70台望遠鏡“合力” 引力波以後可能天天都見
100多年前,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今天,中國和世界科學界一起,站在了引力波觀測的前列。2017.10.16晚上10點,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歐洲南方天文台、中國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等機構同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第一次同時“聽到”和“看到”來自雙中子星並合的一次引力波事件。
以後可能每天都有新發現
這次發現是由美國的LIGO和歐洲的室女座干涉儀(Virgo)引力波探測器,以及包括紫金山天文台在內的70個地面和空間望遠鏡共同完成的。
圖博館
事實上,早在2013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DNA實驗室已經研究了田園洞人的線粒體及其21號染色體。當時研究人員發現,與現代歐洲人相比,田園洞人與現代亞洲人的遺傳關係更近,應該是古東亞人群的代表。
但是,2014年,他們發現,此前使用的現代歐洲人樣本中混入了產生干擾的古老遺傳樣本,因此,他們無法確定田園洞人是否已經是古東亞人。目前付巧妹等人的研究已經解決這一問題,他們明確證實,田園洞人屬於古東亞人。
但研究人員認為,田園洞人不是現代東亞人的直接祖先。因為一些田園洞人基因組中的古老基因,在現代東亞人基因組卻沒有發現。因此,東亞人的祖先另有其人,現代東亞人並非田園洞人這一支系繁衍至今。
這些發現為人們研究歐洲人和亞洲人復雜的遺傳歷史提供了證據。
根據人們目前的認知,人類起源於非洲,然後他們跨越地理障礙,遷移擴散到高加索、西伯利亞、東亞、澳大利亞等地,最後經白令海峽,到達美洲。他們的遺骸、DNA和遺留的石器,成為人們追溯先人演化過程的線索。
付巧妹表示,如果美洲土著人群的祖先只有一個,如果當時遷移到美洲就是只有田園洞人支系,那麼,現代美洲土著的各個人群,和田園洞人應該有著相似的遺傳關係,因為他們的同一祖先是在田園洞人時間之後分化的。
但令人意外的是,基因組數據比對顯示,在美洲土著各個人群中,只有亞馬遜人與田園洞人的遺傳關係最近。付巧妹表示,這意味著,亞馬遜人的美洲土著人群或繁衍自未知的古人類支系,這些支係與田園洞人相關的人群有關。
回應
所以技術終於發展到了可以獲得古代dna進行實證的地步了,那麼起源的爭論也該有最終的結果了。
不要想了,太古老的真拿不到,都降解了。幾萬年前的是有可能,之前尼人就是一個例子,但這種機率也很小。幾十萬年前的大概也就一個理論可能,不過真希望能碰到……我堅信能打翻他們過去自己的非洲起源論
嗯,很可能吧,但是至少可以證明起源本身也是非常複雜的,遠不是一個“非洲起源”就能解釋完整。
至少這個田園洞人,即和古比利時地區的歐洲人有關,又只和一部分印第安人有關,就足夠說明關於古代人類的信息遺失遠遠超過人們的想像
http://www.guancha.cn/industry-science/2017_10_13_430717.shtml
圖博館
四萬年前北京人DNA成功提取測序:第一個中國古人類基因組
據澎湃新聞2017.10.13報導,北京房山的田園洞曾出土一具四萬年前男性的骨骼化石。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從其富含細菌和真菌DNA污染的化石樣品中,通過他們和德國合作團隊一同開發的一種特殊的捕獲技術,將混雜在大量微生物DNA中極其微量的古人類的DNA篩選出來,並進行了測序。
科學家們對這一難得的基因組數據進行了充分研究,他們將其與世界範圍內各種人群的基因組數據等進行了比對。研究最終證實,田園洞人屬於古東亞人,但他並非現代東亞人的直接祖先。也就是說,田園洞人這一支系的東亞人沒能繁衍至今。
科學家驚訝地發現,四萬年前,雖然田園洞人居住在中國北京房山地區,他們卻跟來自比利時的古歐洲人有遺傳聯繫。但這並不意味著北京田園洞人擁有歐洲血統。此外,研究人員發現,在美洲土著的各個人群中,美洲的亞馬遜人與北京田園洞人的遺傳關係最近。
東亞人的祖先另有其人,神秘人群浮現
付巧妹告訴記者,雖然田園洞人跟比利時的古歐洲人存在遺傳聯繫,但基因組數據顯示,田園洞人不是古歐洲人,而是古東亞人。
通過比較田園洞人和歐洲人的基因組數據,研究人員確定,早在4萬年前,田園洞人已呈現亞洲人的遺傳特徵,從而與歐洲人分道揚鑣。
付巧妹解釋說,田園洞人基因組數據是學術界獲得的第一個中國的古人類的基因組水平的數據,非常難得。在獲得該基因組數據後,研究人員將其與世界上公共數據庫中包含各個地區高質量的現代人基因組數據(世界100多個群體)進行了比對,還包括與其他國家的古人類基因組數據進行比對。當與古歐洲人的各個支係比對時,只有來自比利時的古歐洲人“跳了出來”。這意味著,他們二者存在一定的遺傳關係,換句話說,他們有一些共同的古老基因。而這些古老基因在其他古歐洲人群中不存在。
一種可能的情形是,早期與田園洞相關的東亞人,曾與一個神秘的未知人群發生過基因交流。這個未知人群可能是從尚未分化的古歐亞人群中的某一亞群演化而來。在未來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或將尋找到這一神秘的未知人群。
圖博館
尼安德特人是以德國尼安德特地區命名的古人類,生活在歐洲、北非和西亞地區,繁盛期為距今13萬年至3萬年,是目前已知最發達的一個直立人分支。
2010年,一項為尼安德特人基因組測序的研究結果表明,早期現代人和目前生活在歐亞大陸的人群的基因組中,有1%-4%的尼安德特人的基因。
2015年,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人員付巧妹與德國、美國、羅馬尼亞等國學者在《自然》雜誌上發表文章,表示通過對一具約4萬年前的歐洲現代人下顎骨的有目的性地大區域核DNA富集實驗,發現其含有6%-9%左右的尼安德特人基因。
這只能說雜交存在,但是非洲智人還是現代人類最主要的基因來源。
也就是說目前為止“連續進化、附帶雜交”的理論暫時還沒有足夠的DNA證據支持。目前“非洲起源說”的主流地位暫時還沒有被動搖。
面對數百萬年的時光,人類起源的研究前路漫漫。你覺得能走到終點嗎?
回應
看評論,就知道觀網眾的科學素質也不是很高,用民族主義站隊來看人類起源問題,人類起源的時候哪有什麼民族。
民族主義者一天到晚就關心這種東西,好像證明了中國人是從他們家隔壁老王那塊地上產生的,就好像他們和老王的血統高貴極了。
這與民族主義無關,對於人類起源,不僅中國學者有不同的見解,就是外國學者也有不同的見解,只不過非洲起源說目前支持者多些而已。但也不是定說。
這篇文章中也沒說非洲起源說是定說,只不過目前靠著DNA證據,暫且還沒有更有力的挑戰者。
圖博館
如今主流的非洲起源論,是有DNA證據的,而“連續進化”說還拿不出這麼強的論證。此外,目前為止的化石證據也不足以支持“連續進化”。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細胞與分子進化重點實驗室主任宿兵研究了中國現有人類化石的年代後,發現了一個不容忽視的斷層:在4-10萬年前這段時間,我國境內尚沒有任何古人類化石出土。這段時間是第四冰河期結束的時間,傳統觀點認為,原本中國境內生活的北京猿人等直立人並沒有活過冰河期,隨後非洲大陸走出的智人才填補了空白。
去年中國科學家對許昌出土的晚更新世古人類頭骨的研究,之所以引起廣泛重視,就是因為接近這段空白期,有望證明直立人倖存者的存在。但許昌人頭骨化石距今12.5至10.5萬年。嚴格來說並沒有填補上中國現有人類化石的斷層。
人類起源於非洲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關鍵在於非洲前前後後走出過很多批人種,長期以來西方主流觀點認為以前的走出非常的許多人種都死絕了,現在全球的人,包括中國人在內,都是最近的走出非洲的那批智人的後代。但是近年來中國學者提出的“連續進化附帶雜交”說,成為了目前人類起源研究中最前沿與主流的觀點,而且得到了基因上的證實。簡單說就是我們中國人的祖先並不僅是外來的,而是本地原始人與外來原始人不斷雜交,不斷壯大的結果,中國人底色是本地原始人(北京猿人),然後就像刷牆一樣,一層層的刷上去。後面的華夏曆史也是這樣,本地漢人與四夷、匈奴、羌、氐、鮮卑、蒙古、契丹、女真(滿人)等,不斷的融合雜交,就成了現在的我們!
等等,即使真的存在雜交,誰才是所謂的“底色”呢?事實上,最新考古成果的確承認雜交的存在,比如對於歐洲尼安德特人的研究,但並不足以成功挑戰“非洲起源說”。
圖博館
中國學者挑戰非洲起源說 缺乏DNA證據是關鍵2017-09-26 觀察者網
目前學術界已經有人開始懷疑非洲起源論了,提出“多地起源論”。中科院院士、古人類學家吳新智為代表的一部分古人類學家就堅持“多地起源說”。最重要的理由就是,在東亞地區,目前能夠直接證明非洲起源說的化石證據還沒有發現。
吳院士認為,目前為止出現在中國境內的古人類,包括直立人、早期智人、現代人化石在演化時間分佈上具有連續性,空間分佈上南北都存在。不僅如此,中國的古人類在體質特徵、文化遺物上(如發現的石器製作技術)也是一脈相承的。
在此基礎上,中科院院士吳新智在“多地起源說”的基礎上發展出了“連續進化、附帶雜交”的理論。
具體來說,“連續進化”比較明顯的特點就是鏟形門齒,這一特點在各種不同年代的頭骨中均有發現,而歐洲、非洲的化石中卻非常少見。
這種鏟形門齒,到現在還存在於80%的中國人口腔中,而現代歐洲人只有不到5%有鏟形門牙,非洲黑人大概有10%左右,澳大利亞土著人約20%。吳院士認為,"從古人類到現代人,都具有同樣的門牙,這就說明在中國的人類進化是一個連續過程。"
然而,只靠門牙這樣的特徵來判斷,是不是也太不嚴謹了?有沒有跟其他民族的對照?就連吳院士自己的學生,都提出了反對意見。
吳院士細心比較北京猿人、山頂洞人和現代人的骨骼特徵,發現70%的中國人在頭骨上有3個特徵和北京猿人是一致的。所以他依舊覺得北京猿人可能是中國人的祖先。但他的學生劉武去非洲考察時,卻發現有30%的東非人在這3個頭骨特徵上也和北京猿人相一致。
非洲起源說是有DNA證據的,至少比本地起源說更強,中國科學家也是承認的。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褚嘉祐分析了28個東亞人群,推算出在中國的現代人起源時間不會早於5萬年。
有人認為褚嘉祐的取樣數量太小,沒有說服力。2001年,金力的學生柯越海和他的研究小組對主要以華人為主的東亞人群進行了大規模的遺傳分析。柯越海共分析12127個男性個體,發現那些Y染色體的YAP、M130和M89上都會有其中一個位點發生突變。它們是基因樹中的三根樹枝。它們匯攏到一根叫M168的樹根上。這個M168就是非洲人體內的突變位點。也就是說中國人與生活在東非的非洲人有關。
圖博館
愛因斯坦錯了?國家天文台研究團隊發現動力學暗能量證據
據新華社北京2017.9.7報導,對於宇宙間神秘的暗能量,科學研究有了最新突破。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的一支研究團隊近日發現了暗能量隨時間演化的證據,這一發現表明,暗能量的本質有可能不是愛因斯坦百年前提出的“宇宙學常數”。
國家天文台研究員趙公博領導的一個國際團隊,利用其開發的暗能量重建方法,在3.5個標準差水平發現了暗能量狀態方程隨時間演化的證據。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天文》近日在線發表了該成果,並在隨後刊發國際知名學者撰寫的解讀文章。
目前研究發現,我們身處的宇宙正在加速膨脹。理論上,宇宙的加速膨脹可能由約佔宇宙總能量密度70%並具有負壓強的暗能量引起。揭示暗能量的物理本質,成為現代科學中最重大的課題之一。
利用最新觀測數據得到的暗能量狀態方程演化歷史(淡藍色陰影)。如圖所示,狀態方程偏離-1,並圍繞-1振盪。此行為與quintom暗能量模型的預言一致。
暗能量的物理性質體現在其“狀態方程”中,即暗能量的壓強與能量密度的比值。在傳統的真空能—冷暗物質(LCDM)宇宙學標準模型中,暗能量是愛因斯坦在1917年提出的“宇宙學常數”,即真空能,其狀態方程為值為-1的常數。在此模型中,暗能量不具有任何動力學性質。
科學家也提出了不同的暗能量模型,如我國科學家張新民團隊提出的quintom動力學暗能量模型。後者與此次發現的證據更為吻合。
回應
諾貝爾物理學獎正在路上
愛因斯坦咋樣,人類科學是一條無限接近客觀的線,各種定理公式,都將無限修正!
對的。就如牛頓300多年提出的力學三大定律,仍然是今天中學生必學課程,而且指導著我們日常工作。但是你們想過沒有宇宙中也許會有不適應力學或者其他傳統定律的地方存在,說白了定律也就是在已知範圍內的科學規律。要淡定,打破就打破。相當於重新認識了一次宇宙.
http://www.guancha.cn/industry-science/2017_09_07_426193.shtml
圖博館
超大質量黑洞快速穿越星系:吞噬軌道上所有物質2017.7.10新浪科技
目前,美國宇航局天文學家發現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以驚人速度快速穿過星系,這個黑洞的質量相當於太陽的1.6億倍。
天文學家認為,這個超大質量黑洞形成於兩個小型黑洞碰撞和合併過程。然而一些專家表示,這種黑洞碰撞產生的引力波在一個方向上變得更強,導致這個超大質量黑洞基於強大引力牽引,吞噬軌道路徑的所有物質。
科學家從數千個星系中篩選X射線和光學數據,發現這個反沖超大質量黑洞位於一個距離地球39億光年的橢圓星系之中。
沒有這顆黑洞生命或不復存在:我們的存在似白駒過隙2017.7.21新浪綜合
銀河系中心的黑洞不僅會吞噬周圍的物質,還會向外輻射出能量,黑洞的活動程度與其所在的整個星係有莫大的關係。黑洞活動過多或過少,都會限制生命的出現。
恰巧,銀河系佔據了一個最佳的位置,黑洞的活動程度正好能夠使恆星形成,並維持銀河系的恆星族群處在一個恰當的狀態。對於我們今天能在此時、此地出現,銀河系中央黑洞功不可沒。
我們為何尚未發現中等質量黑洞?或許根本不存在2017.8.5新浪科技
數十年以來,天文學家發現黑洞的質量要么是太陽的幾倍、要么是幾百萬倍,始終沒有找到處於中間值的黑洞。而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考慮到黑洞生長的速度,現代宇宙中也許根本不存在這樣的中等質量黑洞。
與所謂的超大質量黑洞相比,恆星質量級黑洞可謂微不足道。超大質量黑洞的質量可達太陽的數百萬、乃至數十億倍,大多誕生自大型星系中央。目前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超大質量黑洞約為太陽的120億倍,早在宇宙誕生8.75億年時就已經形成了。這一結論和其它發現說明,許多黑洞都是在宇宙誕生初期形成的。當時宇宙更小、物質也更密集,因此黑洞更容易形成和生長。
圖博館
肯尼亞發現鄭和下西洋時代中國血緣人骨遺骸
新華社肯尼亞拉穆2017.7.28電中國、美國和肯尼亞專家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在肯尼亞拉穆郡曼達島28日開幕的首屆“古今中國與東非聯繫國際論壇”上宣布,在曼達島發現了具有中國血緣的3具人骨遺骸。美國考古學者查普·庫辛巴說,這是考古學者首次在東非地區發現具有中國血緣的古代人骨遺骸。中山大學副教授朱鐵權說,利用碳14測年技術所得結果顯示,其中一人可能生活在鄭和下西洋的時代。(完)
圖博館
找到天使粒子有什麼現實意義?張首晟指出,從基本科學發現到技術應用往往需要多年時間,但天使粒子的發現意味著量子計算已成為可能。
他解釋說,量子世界本質上是平行的,一個量子粒子能夠同時穿過兩個狹縫。因此,量子計算機能夠進行高度並行的計算,遠比經典計算機有效。以算術問題為例,如果給出一個很大的數字,問這個數字能否拆成兩個數字的乘積,那麼經典計算機只能用窮舉法逐一嚐試整除計算,而量子計算機可以在一瞬間同時完成所有可能項的測算。
然而,一個量子比特的信息非常難以存儲,微弱的環境噪聲就能毀滅其量子特性。因此,量子計算機往往被視為可望不可即的空想。
“通常情況下,量子比特只能放在一個傳統粒子內儲存,容易被干擾。但如今,天使粒子的發現提供了一種絕妙的可能性:一個量子比特能夠被拆成兩半,存儲在兩個距離十分遙遠的馬約拉那費米子上。”張首晟說,如此一來,傳統的噪聲很難同時以同樣的方式影響這兩個馬約拉那費米子、進而毀滅所存儲的量子信息。“相較於傳統的存儲方式,基於天使粒子的存儲方式極其穩固。”
“我們提出的器件同時還是二維體系,從而允許馬約拉那費米子的糾纏和編辮,使得有效的量子計算成為可能,從而解決人類面對的一些艱難問題。”張首晟說,“我對天使粒子巡遊的量子天堂充滿興奮與期待。”
回應
美國科學家發現“天使粒子”
基礎科學的進展和發現是全人類共同努力的結果
你怎麼不談談科技封鎖?
建議費米子改譯中文名:實能子;玻色子改名為:遞能子。本文中這個馬約費米子改名為太極實能子。這樣完美利用了漢語的優點,讓初中生不必擁有量子物理知識,也能從常識大致明白這些基本粒子的基本模樣.
科學界的話語權一直被西方掌握著,國際標準和科學命名也大部分是西方掌握的。
http://www.guancha.cn/industry-science/2017_07_21_419267.shtml
圖博館
張首晟把突破口轉向凝聚態物理。從2010年到2015年,張首晟團隊連續發表三篇論文,精準預言了實現馬約拉那費米子的體系及用以驗證的實驗方案。王康隆等實驗團隊依照張首晟的理論預測,成功發現了手性馬約拉那費米子,為持續了整整80年的科學探索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張首晟將這一新發現的手性馬約拉那費米子命名為“天使粒子”,這個名字來源於丹?布朗的小說及其電影《天使與魔鬼》。“這部作品描述了正反粒子湮滅爆炸的場景。過去我們認為有粒子必有其反粒子,正如有天使必有魔鬼。但今天,我們找到了一個沒有反粒子的粒子,一個只有天使,沒有魔鬼的完美世界。”張首晟說。
困擾了物理學界80年的難題是怎樣被破解的?張首晟認為,任何科研工作都是建立在已有成果的基礎上。天使粒子的發現,得益於先前對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探索,也是理論和實驗結合的成果。
最初,張首晟按常理做了一項推斷:既然馬約拉那費米子只有粒子、沒有反粒子,那麼它就相當於傳統粒子的一半。他很快意識到,“一半”的概念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早在2008年,張首晟理論就預言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這一預言在2013年被清華大學教授薛其坤領銜的清華大學物理系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聯合組成的實驗團隊證實。在實驗中,隨著調節外磁場,反常量子霍爾效應薄膜呈現出量子平台,對應著1、0、-1倍基本電阻單位e2/h。也就是說,量子世界裡的電阻是量子化的,它只能整數倍地跳台階。
這給了張首晟一個靈感:馬約拉那費米子是通常粒子的一半,既然通常的粒子按整數跳,馬約拉那費米子或許就是按半整數跳——它一定會呈現出一個奇特的、 “1/2的台階”。由此,他預言手性馬約拉那費米子存在於一種由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薄膜和普通超導體薄膜組成的混合器件中。當把普通超導體置於反常量子霍爾效應薄膜之上時,臨近效應使之能夠實現手性馬約拉那費米子,相應的實驗中會多出全新的量子平台,對應1/2倍基本電阻單位e2/h。
在後續的實驗驗證中,激動人心的成果出現了:王康隆等實驗團隊確實看到了“1/2的台階”。這半個基本電阻來源於馬約拉那費米子作為半個傳統粒子的特殊性質,因此,多出來的半整數量子平台為手性馬約拉那費米子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印證。
何慶林、王康隆實驗團隊和夏晶實驗團隊在與張首晟理論團隊合作下所測量到的與理論預測符合的半量子電導平台,這為馬約拉那費米子的發現提供了直接而有力的實驗證據。
圖博館
科學家找到“天使粒子” 楊振寧:必獲諾獎
2017-07-21,物理學迎來重大突破:由4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終於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從而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80年的漫長追尋。
相關論文發表在今天出版的《科學》雜誌上。該成果由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王康隆課題組和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張首晟課題組、上海科技大學寇煦豐課題組等多個團隊共同完成,通訊作者為何慶林、寇煦豐、張首晟、王康隆,均為華人科學家。
諾貝爾獎獲得者Frank Wilczek評價這項工作時說: 張首晟與團隊設計了全新的體系, 並在實驗中清晰地測量到馬約拉那費米子,這真是一項里程碑的工作。
國際同行指出:發現馬約拉那費米子是繼發現“上帝”粒子(希格斯波色子)、中微子、引力子之後的又一里程碑發現,不僅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而且具有重要的潛在應用價值:讓量子計算成為現實。
在物理學領域,構成物質的最小、最基本的單位被稱為“基本粒子”。它們是在不改變物質屬性前提下的最小體積物質,也是組成各種各樣物體的基礎。基本粒子又分為兩種:費米子和玻色子,分別以美國物理學家費米和印度物理學家玻色的名字命名。
東方西方哲學家都認為,人類似乎生活在一個充滿正反對立的世界:有正數必有負數,有存款必有負債,有陰必有陽,有善必有惡,有天使必有惡魔。1928年,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狄拉克(Dirac)作出驚人的預言:宇宙中每一個基本費米粒子必然有相對應的反粒子。根據愛因斯坦E = mc2的質能公式,當一個費米子遇上它的反粒子,它們會相互湮滅,從而使兩個粒子的質量消失並轉化為能量。
從此以後,宇宙中有粒子必有其反粒子被認為是絕對真理。然而,會不會存在一類沒有反粒子的粒子,或者說正反同體的粒子?1937年,意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埃托雷?馬約拉那(Ettore Majorana)在他的論文中猜測有這樣神奇的粒子存在,即我們今天所稱的馬約拉那費米子。不幸的是,他本人做出這一猜測後在一次乘船旅行中神秘失踪。自此以後,尋找這一神奇粒子成為了物理學家門夢寐以求的探索目標。
科學家們認為,在粒子物理中,標準模型範疇之外的中微子可能是馬約拉那費米子。而要驗證這一猜想,需要進行無中微子的beta雙衰變實驗。可惜的是,這項實驗所要求的精度在今後的10年到20年以內都難以達到。
圖博館
星地量子糾纏分發作為“墨子號”衛星的三大科學實驗任務之一,是國際上首次在空間尺度上開展的量子糾纏分發實驗。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上有三台光學有效載荷,量子糾纏光源製備成對的糾纏光子,並由兩台光學天線發送。當衛星過境時,兩台望遠鏡分別指向德令哈和麗江地面站,兩個地面站的接收系統按照衛星飛行角速度,隨著衛星轉動,使得衛星同時與兩個地面站建立量子信道,將糾纏光子發送到地面站。緊接著地面站對光子進行糾纏測量,符合統計數足夠多的情況下,即可驗證貝爾不等式成立與否。
此次實驗中,兩個地面站相距1200公里,衛星到兩個地面站的總距離平均為2000公里,地面站跟瞄精度達到0.4 urad,地面站系統接收效率大於20%。衛星上的糾纏源每秒可產生800萬個糾纏光子對,建立光鏈路可以以每秒1對的速度在地面超過1200公里的兩個站之間建立量子糾纏,使得大量的統計數據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得到。如果在這麼長的距離上用光纖傳輸光子,即使選用超低損耗光纖,分發一對光子需3萬年。
實驗中,兩個光子被拉開足夠大的距離,同時高精度的實驗技術保證兩地的獨立測量時間間隔足夠小,滿足了Bell不等式測量中“類空間隔”的測量要求,關閉了局域性漏洞和測量選擇漏洞。實驗結果表明,以4倍標準偏差違背了貝爾不等式,也就是說,以超過99.9%的置信度在千公里距離上驗證了量子力學的正確性。實現了嚴格滿足“愛因斯坦定域性條件”的量子力學非定域性檢驗。這一重要成果為未來開展大尺度量子網絡和量子通信實驗研究,以及開展外太空廣義相對論、量子引力等物理學基本原理的實驗檢驗奠定了可靠的技術基礎。
相關成果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雜誌上。除了量子糾纏分發實驗外,“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的其它重要科學實驗任務,包括高速星地量子密鑰分發、地星量子隱形傳態等,也在緊張順利地進行中,預計今年會有更多的科學成果陸續對公眾發布。
http://www.guancha.cn/industry-science/2017_06_17_413719.shtml
圖博館
怎麼辦呢?有兩種方案,一種是利用量子中繼,一個個中繼站就有點像古時候的驛站,一段段地傳遞光子,但是目前來說量子中繼的研究還是受到了量子存儲的時間和效率限制;另一個方案就是利用衛星實現量子糾纏分發,外太空的真空環境對光的傳輸幾乎不存在衰減和退相干效應。星地間的自由空間信道損耗小,甚至理論上,利用衛星,科學家們可以在地球上的任意兩點之間建立起量子信道,有可能在全球尺度上實現超遠距離的量子糾纏分發。
可喜的是,這方面,中國人走在了世界前列。
早在2003年,中國的潘建偉團隊就提出了利用衛星實現遠距離量子糾纏分發的方案,並開始了初步驗證。團隊的研究人員認為,要想證明衛星實現量子糾纏分發這事可行,就必須要證明光子能在穿透大氣層後仍保持相干性,於是,他們開始在合肥大蜀山做實驗。這個實驗裡,發送方在大蜀山,兩個接收點分別在幾公里之外的肥西農戶家和中科大西校區。實驗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水平距離13公里(大氣層垂直厚度約為5-10公里)的自由空間雙向量子糾纏分發,證明了在經過遠距離大氣信道傳輸之後糾纏態仍能“存活”,另一方面,這個傳輸距離超過了大氣層的等效厚度,證實了遠距離自由空間量子通信的可行性。
2010年,該團隊又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基於量子糾纏分發的16公里量子態隱形傳輸。基於前期關鍵技術準備,2011年底,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正式立項。2012年,潘建偉領導的中科院聯合研究團隊在青海湖實現了首個超過102km的量子糾纏分發實驗。實驗中衰減最高達80dB,一方面在更大尺度上驗證了經過大氣信道傳輸糾纏特性仍然存活,另一方面驗證了在衰減非常大的情況下糾纏特性能夠保持,進一步驗證了衛星-地面糾纏分發的可行性。
隨後的幾年,該團隊經過艱苦攻關,克服種種困難,最終研製成功了“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億萬人的目光中,於2016年8月16日成功將“墨子號”送入軌道。經過四個月的在軌測試,2017年1月18日正式交付開展科學實驗。
圖博館
玻爾和愛因斯坦為此爭論了50年,直到他們最後去世問題也沒有得到解決,一直吸引著後人想要去驗證。
如何驗證呢?
說到定域實在論,其實包含了兩方面的含義:第一,物理實在論:任何一可觀測的物理量必定客觀上以確定方式存在,如果沒有外界擾動,可觀測的物理量應具有確定的數值;第二,定域因果性:如果兩個事件之間的四維時空是類空間隔的,則兩個事件不存在因果關係。基於這個理解,1964年,愛爾蘭物理學家貝爾提出了著名的“貝爾不等式”,該定理對於兩個分隔的粒子同時被測量時其結果的可能關聯程度建立了一個嚴格的限制。如果實驗上貝爾不等式不成立,則意味著從定域實在論出發的預期不符合量子力學理論,也就是說,量子世界本身就是概率性的。
一直以來,人們設計了各種實驗方案驗證貝爾不等式正確與否,陸陸續續地,一些實驗小組的結果傾向於支持貝爾不等式的破壞——即證明了量子力學的正確性。第一個真正確定性的實驗是由法國物理學家阿斯派克特做出的,他們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做出的三個實驗給出了量子力學非定域性的明確結論,但是最初的這些實驗驗證仍然存在漏洞。近年來不同國家的實驗小組都嘗試在實驗中逐步關閉了局域漏洞、自由選擇漏洞和探測效率漏洞,所有的實驗結果都支持量子力學的結論,證明定域實在論是錯誤的。
Bell不等式走出實驗室,飛向更遠處
Bell不等式的破壞在實驗室被驗證,那麼在更大的尺度上情況又如何呢?如果人們能在更遠的距離驗證量子糾纏的存在,也就意味著在更大的空間尺度上驗證量子力學的正確性。於是,人們想要帶Bell不等式往更遠的地方飛去。但是在更大尺度上進行實驗,存在一個攔路虎——衰減。這是什麼意思呢?在實際實驗中,人們常常用一種叫做“量子糾纏分發”的實驗驗證Bell不等式,它是把製備好的兩個糾纏粒子(通常為光子)分別發送到相距很遠的兩個點,通過觀察兩個點的測量結果是否符合貝爾不等式來驗證量子力學和定域實在論孰對孰非。由於製備和發送的是一對對單光子,量子的不可複制性又決定了單光子的信號是不可放大的,光纖固有的光子損耗導致光量子傳輸很難向更遠距離拓展。在地球表面,百公里級別的量子糾纏分發幾乎已經是極限。
圖博館
中國量子衛星首次實現千公里量子糾纏震驚外國專家
中國科學家2917.6.15在美國《科學》雜誌上報告說,中國“墨子號”量子衛星在世界上首次實現千公里量級的量子糾纏,這意味著量子通信向實用邁出一大步。
報導稱,中國量子衛星克服了超安全通信的主要障礙。 量子衛星探針實現了創紀錄的遠距離量子糾纏,這能夠實現基於量子技術下的數據加密傳輸。 發射後僅僅數月,世界上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就已經達到了它最具雄心的目標之一。這次重要實驗是在去年年底完成的,而此前的傳輸距離紀錄為144公里。 而“墨子”號衛星是2016年8月發射的。
目前主要的挑戰是,如何在白天,光量子非常多的情況下,分辨並接收到量子衛星的信號,以實現量子通信。除了量子密鑰和通信實驗之外,他們還將運用“墨子號”測試重力對於量子糾纏形態的影響。 他們還將在兩年內發射另一顆量子衛星。 其他同事認為這個想法太雄心勃勃了,因為這意味著兩套在太空中的量子發射系統,可能實現宇宙中的量子糾纏。 (來源:觀察者網)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6-16/doc-ifyhfnqa4339562.shtml
愛因斯坦和玻爾的世紀爭論,在中國的“墨子號”量子衛星上得到檢驗2017-06-17
量子力學建立初期,“糾纏”這個現象就引起了所有物理學家的好奇,愛因斯坦將其稱之為“遙遠地點之間的詭異互動”。量子力學中的所謂糾纏是這樣一種現象:兩個處於糾纏態的粒子可以保持一種特殊的關聯狀態,兩個粒子的狀態原本都未知,但只要測量其中一個粒子,就能立即知道另外一個粒子的狀態,哪怕它們之間相隔遙遠的距離。過去的大半個世紀裡,這種現象背後的本質一直深深困惑著科學家們。
上世紀,關於糾纏現象的看法將物理學家劃分成了兩派:以玻爾為代表的哥本哈根學派認為,對於微觀的量子世界,所謂的“實在”只有和觀測手段連起來講才有意義;但愛因斯坦等科學家無法接受這種觀點,他們認為量子力學是不完備的,測量結果一定受到了某種“隱變量”的預先決定,只是我們沒能探測到它。1935年,愛因斯坦和Podolsky及Rosen一起發表了一篇題為Can quantum mechanics description of physical reality be consideredcomplete 的文章,論證量子力學的不完備性,通常人們將他們的論證稱為EPR佯謬或者Einstein定域實在論。
圖博館
回應
又是黑科技,小日本心里不知道是啥滋味?
说好的日本工匠精神呢?!
在尖端科学领域,日本现在跟中国根本不是一个层级!现在除了汽车,工业制造中国已经全面超过日本了!就是以前你们神话的日本电子产品,现在根本竞争不过中国,哪怕在日本本土,中国的手机、电脑、平板电脑、家电、还有电饭煲等的市场占有率都已经超过日本本土品牌了!就算汽车产业,中国虽然暂时销量不如日本,但2016年也卖出了1000多万辆,特别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是引领全球的,一旦能源变革,或许日本汽车产业也要被中国踩在脚底!
汽车啊。民用可以,军用日本已经被甩了出去了
日本现在跟中国已经不是一个层级的了!现在中国的对手只有美国和自己!
只有中国能看到?老百姓能看吗?看还要花钱吗?我只知道这一切都是用来装比骗人民去害怕它的,中国人根本不需要什么科技玩意,我们活在世界上只需要美食旅游汽车房子,其余的科技玩意都是花钱糊弄老百姓的
给你原始图片,你能看懂?哥们,估计现在给你一道高中天体物理的题,你都做不出来,喷什么喷,知网上那么多论文,你看了吗?先不说你能不能懂,你看没有?没让你看吗?你就喷吧……………愚昧
你要看到干嘛?冰箱内部结构你要看到吗?电视机内部你要看到吗?汽车发动机内部你要看到吗?中国怎么有你这么样的脑残!中国现在所研究的都是为未来发展做铺垫!
老百姓看它作甚呢?国外那么多科学研究的数据、资料、图片,除了为了表示自己的成就公布出来极少部分外,老百姓哪个又能看到呢?看了又如何呀?自由啦?升天哈?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6-16/doc-ifyhfnqa4353365.shtml
圖博館
2016年,日本又發射了新的X射線太空望遠鏡,其探測器的性能更加強大。 但是,搭載該探測器的衛星平台的姿態控制系統出了問題。 用於姿控系統的代碼寫錯了,當衛星姿態角出現偏差時,姿控系統的推進器開始奮力工作糾偏,結果方向噴反了。 衛星非但沒有擺正姿態,反而超誤差越來越大的地方轉。 後來推進器火力全開,衛星整個在太空高速旋轉了起來。 最終被推進器的巨大推力推動著轉得越來越快的衛星無法承受巨大的力量,結構碎裂,在太空中解體。 預期壽命10年的衛星只工作了3天。
搭載中國的硬X射線太空望遠鏡使用了中國航天技術幾十年來的技術積累,小火箭覺得一定會穩穩的。 而且,中國硬X射線太空望遠鏡不僅僅有定點凝視這一種工作模式,還有另外兩個絕活:
衛星一側指向太陽,望遠鏡光軸在垂直於太陽矢量的平面內慢旋掃描,旋轉速率每一個軌道約360°。 這就是讓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天文科學家羨慕的巡天模式;
衛星通過慢速掃描完成對特定小天區的深度成像觀測,掃描軌跡行間隔0.1°、0.2°、1°可選,可實現10°半錐角天區的全覆蓋,掃描速度0.01°/s 、0.03°/s、0.06°/s可選。 這就是可以靈活應對多種觀測任務的小天區掃描觀測模式。
小火箭與大家一起期待中國這顆硬X射線太空望遠鏡早日為全人類繪製出範圍最廣、分辨率最高的硬X射線巡天圖像,為人類的太空探索事業做出重大貢獻! (作者署名: 小火箭邢強博士)
圖博館
上圖為美國1999年發射的錢德勒X射線太空望遠鏡。
小火箭查看以往的探測歷史發現,迄今為止人類共觀測到了宇宙中70多個硬X射線天體(每一個都是很厲害的,都是名副其實的“前方高能”)。 而如果中國硬X射線太空望遠鏡完成巡天的話,人類發現的硬X射線天體的數量則有望從70多個躍升為上千個。 小火箭想一想就覺得很開心。
(上上圖為錢德勒X射線望遠鏡拍攝到的一顆超新星爆炸時釋放的X射線,上圖為該望遠鏡拍攝的一顆中子星周邊的強大X射線。)
總體說來,小火箭覺得中國首個硬X射線太空望遠鏡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三高一大一上”。 (哈哈,感覺是在給中國科學事業做廣告了,自己也驚訝地發現居然也能寫出類似廣告文案的文字)。
這“三高”分別指:高分辨率、高靈敏度和高定位精度。 “一大”指的是巡天觀測範圍大,真正實現了360°巡天。 “一上”指的是這台X射線望遠鏡上了天,比在地面建設的望遠鏡有諸多優勢。 有關分辨率和靈敏度的數據見小火箭上面的文字,而這個高定位精度則是搭載硬X射線太空望遠鏡的衛星平台提供的。
我們在拿手機拍攝景色的時候,會有個體會:手機攝像頭的性能是關鍵因素,而手不要亂抖,拿得穩也是拍出清晰畫面的重要保障。 搭載硬X射線太空望遠鏡的衛星就是這個穩穩的手。 (小火箭也期待大家能夠說,小火箭講的衛星和火箭相關的文章,穩![害羞])。
中國的硬X射線太空望遠鏡能夠對準慣性空間的一個方向進行三軸穩定觀測。 得益於衛星上面高性能的陀螺儀和姿態控制系統,這台太空望遠鏡能夠實現對特定天區的“凝視”觀測。
最是那深情的凝視,即將揭開被宇宙塵埃遮住的巨型黑洞的奧秘。 小火箭等著你的好消息。
衛星平台的設計對太空望遠鏡的成敗起著關鍵作用。 小火箭想起了日本的那顆名為“朱雀”的X射線望遠鏡。 那上面的X射線探測器不可謂不先進,靈敏度不可謂不高。 為了獲得高分辨率,日本工程師不惜代價用液氦來冷卻敏感器,以便獲得目前人類的科技水平條件下能夠獲取的最低的溫度。 結果衛星平台設計的不夠好,液氦的消耗速度遠超預期,在觀測到巨型黑洞後不久,這個探測器就失效了。
圖博館
而星系的碰撞與交融、超新星的爆炸與中子星的誕生,這些宇宙中蕩氣迴腸、波瀾壯闊的場景,都仰賴X射線天文望遠鏡來觀測。
硬X射線比X射線的能量更高,這是研究黑洞乃至宇宙形成的早期階段的樣貌非常關鍵的波段。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美國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就把硬X射線成像列為90年代空間高能項目的最高優先級了。
然而,20多年過去了,能夠實現硬X射線巡天的太空望遠鏡還沒有出現成熟的型號。 可以說,這將是添補人類天文觀測領域空白的一塊重要的拼圖。
中國硬X射線望遠鏡
這塊拼圖,將由中國的硬X射線太空望遠鏡來拼上。 該星大名為HXMT,暱稱為“慧眼”。 小火箭期待慧眼能夠早日識出宇宙中的顆顆明珠。
小火箭按照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官方數據,可以發現:中國這台硬X射線太空望遠鏡搭載了HE、ME和LE也就是高能、中能和低能3類探測器。
其中,HE也就是高能主要負責20~250 keV的硬X 射線探測任務,是HXMT 的主要載荷之一。 該探測器由18 個碘化鈉(鉈)/ 碘化銫(鈉)複合晶體主探測器和准直器組成,主探測器的視場由18個不同柵格取向的准直器來限定。
ME也就是中能是HXMT 有效載荷的子系統,探測器採用864 片矽光二極管(Si-PIN)陣列探測器的技術方案,共有1944 個探測器單體,探測面積為952 平方厘米,覆蓋能區為5~30keV。
LE則選用掃式電荷器件(Swept Charge Device,簡稱SCD)加准直器的技術方案。 LE 的能量覆蓋範圍應在1~15 keV,探測面積約382 平方厘米,能量分辨率小於等於450 eV,時間分辨率小於等於1毫秒。
國際上,在中國之前,美國、日本等國家發射過X射線太空望遠鏡,但是這些望遠鏡有的專注於硬X射線本身而不能巡天,或者有著能夠巡天但其觀測波段尚未進入硬X射線範圍。 中國這顆硬X射線太空望遠鏡則終於結合了硬X射線和巡天這兩大特性。
圖博館
中國太空望遠鏡升空宇宙中這些畫面只有中國能看到
2017.6.15日11時0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世界第一顆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慧眼”。 這次發射還搭載了國內外3顆小衛星。 同時要指出的是,這是中國長征系列火箭的第248次發射。
伴隨著這顆太空望遠鏡的升空,我國十二五期間的空間戰略先導專項畫上了完滿的句號,可謂是今朝夢圓。 (十二五期間的空間戰略先導專項首批計劃包括4顆星:量子通信衛星、暗物質衛星、實踐十號衛星、硬X射線太空望遠鏡。)
小火箭在本文於大家共同探討以下3個問題:
1。 什麼是硬X射線
2。 X射線與黑洞
3。 中國的硬X射線望遠鏡有多厲害
硬X射線在這裡並不是指觸感堅實或者口感酥脆的X射線,而是波長比較短(也就是能量比較高)的X射線。 這就像我們說的吃幾個“硬菜”,這個硬並不是指菜不好咬,而是指食材和口味更能夠滿足吃貨的信仰。
具體來說,X射線是一種波長在0.01納米到10納米之間的電磁波。 波長小於0.1納米的X射線被認定為硬X射線。 說起來,細心的你或許已經發現,硬X射線的波長范圍(0.01納米到0.1納米)已經和一部分伽馬射線重疊了。 嗯,在細節上只好用射線的輻射來源來區分了:硬X射線來源於高能電子的加速,而伽馬射線來自於原子核的衰變。
X射線天文學
X射線天文望遠鏡為人類觀測宇宙開拓了新的視野。 以X射線觀察宇宙,人類發現宇宙不再像肉眼所見的那樣祥和與寂靜。 (上圖紅色部分為銀河係紅外圖像,藍色部分為銀河系中心的X射線成像特寫。)
黑洞的巨大引力撕碎了臨近的恆星,在那驚天動地的過程中,恆星與黑洞爆發了響徹霄漢的嘶吼,穿越數億光年的距離來到地球附近。 不過這個過程非肉眼凡胎可見,目前只能以X射線的形式被相應的探測器感知到。
圖博館
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羅森悖論 維基百科
在量子力學裏,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羅森悖論(英語:Einstein-Podolsky-Rosen paradox),簡稱「愛波羅悖論」、「EPR悖論」,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鮑里斯·波多爾斯基和納森·羅森在1935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以悖論的形式針對量子力學的哥本哈根詮釋而提出的早期重要批評。
在這篇題為《能認為量子力學對物理實在的描述是完全的嗎?》(英語:Can Quantum-Mechanical Description of Physical Reality Be Considered Complete?,下稱「EPR論文」)的論文中,他們設計出一個思想實驗,稱為「EPR思想實驗」。藉著檢驗兩個量子糾纏粒子所呈現出的關聯性物理行為,EPR思想實驗凸顯出定域實在論與量子力學完備性之間的矛盾,因此,這論述被稱為「EPR悖論」。
EPR論文並沒有質疑量子力學的正確性,它質疑的是量子力學的不完備性。EPR論文是建立於貌似合理的假設──定域論與實在論,合稱為定域實在論。定域論只允許在某區域發生的事件以不超過光速的傳遞方式影響其它區域。實在論主張,做實驗觀測到的現象是出自於某種物理實在,而這物理實在與觀測的動作無關。換句話說,定域論不允許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實在論堅持,即使無人賞月,月亮依舊存在。將定域論與實在論合併在一起,定域實在論闡明,在某區域發生的事件不能立即影響在其它區域的物理實在,傳遞影響的速度必須被納入考量。在學術界裏,這些假設引起強烈的爭論,特別是在兩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愛因斯坦與尼爾斯·波耳之間。
EPR論文表明,假若定域實在論成立,則可以推導出量子力學的不完備性。在那時期,很多物理學者都支持定域實在論,但是,定域實在論這假設到底能否站得住腳還是一個待查的問題。第I段1964年,物理學者約翰·貝爾提出貝爾定理表明,定域實在論與量子力學的預測不相符。專門檢驗貝爾定理所獲得的實驗結果,證實與量子力學的預測相符合,因此定域實在論不成立。
圖博館
練氣術,好與壞只有煉成的人才知道,這個東西不會因為不被“科學”承認就杜絕,因為從先秦以來就一直存在,如果沒有真氣的存在也就不會一直被流傳,而且這東西在《道德經》、《莊子》、《列子》、《黃帝內經》裡其實都有隱晦的提及修煉方法,只不過看不懂的人永遠看不懂,能領悟的人沒有師傅也能練出來,所以這個沒法斷絕
其實很容易證明朱清時是不是騙子,在不做任何說明的情況下,把他修煉的那套功法給其他人練一練,看看最後的結果是否和朱清時一樣,科學的論證就應該可以被重複。
朱清時他哪裡不科學?目前人類對自然宇宙的了解,頂多5%,大多數都是掌握程度不足的,你只能推理,推理基本都是無法驗證的,這是客觀事實。你說的現在不可驗證,將來可以驗證,但是不等於現在的不可驗證的某些觀察結果,某些有時候靈有時候不靈的現象,就是偽科學,這是嚴重阻礙科技進步的。現在的各種各樣不可驗證的發現,慢慢累積起來才會有新發現
科學的結論,不是絕對真理,只是在目前最好的解釋。科學是對世界自然規律的把握,其中有人們已經把握的比較好的,也有人們掌握程度不足的。現在對於地震預測,癌症的發病機制,石油勘探的規律,人們無法把握,所以你會看到有各種推理,這些推理都是要經過驗證的,最後那個經得起驗證的推論,會為人們所接受。但是,當有新的現像不符合這個推論時,會有新的推測出來,進行新一輪篩選。現在不可驗證,不等於將來不可驗證,更不等於不需要驗證。
你說是的是全世界是實驗室有一部分可以百分比一百驗證,這本身就是很小的概率,正確的是,大部分實驗室只能在10%情況下驗證,大部分都驗證不了,這才是科學常態,最簡單的明天幾點鐘下雨,世界最好的大氣研究室,也就能有20%的準確率,你就是偽科學?至於地震預測1%概率都沒有
愛因斯坦的EPR思想實驗概念清晰,定義明確,邏輯縝密,所以最終科學家把思想實驗變成了現實,成就了量子通信。
愛因斯坦的EPR把思想實驗變成了現實?
http://www.guancha.cn/GuanChaZheWang/2017_06_13_412990.shtml
圖博館
彭羅斯與美國物理學家斯圖爾特·哈默洛夫(Stuart Hameroff)一起進一步發展了Orch-OR理論。在1994年出版的《意識的陰影》(Shadows of the Mind)一書中,彭羅斯提出,在量子認知中涉及的結構可能就是被稱為“微管”的蛋白質聚合物。微管存在於人體大部分細胞中,包括大腦中的神經元。彭羅斯和哈默洛夫認為,微管的振動可以吸收量子疊加態。
大多數研究者認為,Orch-OR理論已經被2000年的一項研究所否定。物理學家馬克斯·鐵馬克(Max Tegmark)的計算結果顯示,與神經信號傳遞有關的分子的疊加態甚至無法維持足夠的時間,使信號傳遞出去。有關大腦中存在量子效應的說法受到了廣泛質疑。然而,彭羅斯不為這些質疑所動,他還是堅持Orch-OR假說。
在2015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中,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物理學家馬修·費希爾(Matthew Fisher)提出,大腦可能含有某些特定分子,能維持更加穩固的量子疊加態。他特別指出,磷原子的原子核可能就具有這種能力。當然,費希爾也十分謹慎,不希望自己與早先有關“量子意識”的觀點聯繫在一起。他認為這些觀點充其量只是高度推測性的假說。
回應
中醫理論是嚴密的自洽的理論體系,需要新的研究方法,西方科學不是新方法唯一的選擇,但一定是不錯的選擇。況且,三氧化二砷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青嵩素治療瘧疾,已經為中醫藥指明了從方劑到單體的道路,針刺麻醉也由現代科學給出了一些合理解釋。這些一步一個腳印的研究,促進和深化了我們對中醫學、中藥學的理解。真氣的量子理論固然是解釋“真氣”的假說之一,但很容易就陷入神秘主義、不可知論。朱院士一句話,假說就登堂入室,間接否定以上進展,不僅不利於中醫研究,對踏踏實實做中醫藥、中醫絡病學的廣大研究者,也是極不公平的。
單方是中藥最簡單的使用方法,在單方效果不及的時遂用複方,用砒霜放在方劑中,可以用藥物進行製約其毒性,單獨用很容易出事,這就是中藥七情。像青蒿素這類提純過的物質,往往沒有復合物好,以前看過一個紀錄片,幾十年下來細菌都要對青蒿素產生抗藥性,而青蒿仍然好用,這也很符合客觀規律,中藥是廣譜抗菌素,不容易產生抗藥性,因為其本身就是複合物,不容易產生抗藥性。
圖博館
研究“真氣”,是否要再來一輪“科玄論戰”
朱清時院士日前在北京中醫藥大學開講“真氣與氣脈”引起了廣泛討論。《環球時報》2017.6.13刊登中央電視台主持人李佳明的文章《不妨再來一輪“科玄論戰”》,認為朱院士以自己的身體為試驗標本來探知、研究人體未知的“小宇宙”,秉持著以理性思維探知人類未知領域的科學精神,何錯之有?
是否可以對“真氣”、“氣脈”等進行嚴肅的科學研究?“意識”等未知領域能否進行思想實驗?觀察者網也邀請讀者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下面提供一些供參考的論據。
當年,愛因斯坦為了排斥他參與創立的量子力學,曾經提出EPR思想實驗,試圖證明量子力學的不完備性。但量子糾纏這一“鬼魅般的超距作用”最終成就了量子通信(量子隱形傳態)。1997年,塞林格所領導的奧地利國際研究小組第一次在實驗上實現了量子隱形傳態,潘建偉院士正是塞林格的學生,也是當時的論文作者之一。如今中國學者在該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芝諾效應是一個古老的關於運動的不可分性的哲學悖論。“量子芝諾效應”是指一個非穩態的粒子,如果你保持觀察它,它就不會衰變,或者說他的狀態就被鎖定。這看起來很荒謬,卻是可能的。不久前,利用嵌套式的量子芝諾效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大上海研究所以及清華大學的中國科學家合作設計和實驗,成功實現直接反事實量子通信,在不發送任何物理粒子的情況下將一幅黑白位圖從一個地點傳送到另一個地點。
這些嚴肅的科學實驗表明,認真對待違背常識的自然現象,同樣可以改變科學的面貌,促進科學的發展。
那麼,研究一些反常的人體現像也是這樣嗎?對此,你怎麼看?
長期以來,意識之謎一直困擾著科學家,一些研究者甚至嘗試用量子力學來對其進行解釋。
英國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研究了意識和量子力學之間的聯繫。在1989年出版的《皇帝新腦》(The Emperor's New Mind)一書中,彭羅斯首次提出了人類認知中的量子效應。這一構想被稱為“Orch-OR”,是“協同客觀崩現”(orchestrated objective reduction)的縮寫。彭羅斯認為,所謂“客觀崩現”,即量子乾涉的塌縮和疊加態是一個真實的、物理性的過程,就像氣泡的破裂一樣。
圖博館
銀河系或位於巨大宇宙空洞之中:直徑大約20億光年 2017-06-10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專家們發現,我們的銀河系似乎存在於一個巨大的宇宙物質纖維網絡之間的一處巨大空間之中。這也就是說,我們似乎存在於宇宙中的一個靜謐之處,遠離塵囂(?),這一點或許將可以幫助我們回答一些有關於宇宙與生命的基礎問題。
在此之前,天體物理學家們使用不同手段對宇宙膨脹速度進行測量,最後得到的結果之間存在些許差異,而此次的這項發現或許將有助於我們解釋這樣的差異產生的原因。
另外,地球上之所以能夠產生出生命,很重要的一點是得益於我們所處的宇宙空間環境較為安全穩定,因此我們的星球不至於被周圍存在的黑洞吞噬,或是遭受脈沖星,超新星等劇烈爆發性天體的沖擊。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天文系本科生本·霍希特(Ben Hoscheit)是這項發現的第一作者,他在本周舉行的美國天文學會會議上就相關發現作了報告。他說:“不管你使用了什麽樣的技術,關於宇宙今天膨脹的速度你都是應該得到相同的數值的,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幸運的是,意識到我們存在於一個空洞之中將幫助解決這種不一致性。”
事實上,科學家們最早提出銀河系可能存在於一個巨大的宇宙空洞中的時間還是在2013年。當時科學家們意識到銀河系周圍的空間內星系、恒星和行星的數量似乎遠遠少於預期。
這一空曠區域被命名為“KBC”,這是以這項發現背後的三位科學家們名字首字母命名的。而在宇宙可見物質纖維結構中發現空洞的存在有助於解釋宇宙膨脹速度測量結果的差異性。這是因為在空洞之外的區域物質的量要多得多,而這就會產生更強一些的引力效應。
測量宇宙膨脹的一種方法是利用哈勃常數,該方法依賴對距離較近空間內的超新星目標作為觀測指引,因為這些超新星爆發釋放的能量是一定的,已知的,因而可以作為觀測的測量指標。另一種方法則是借助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這是宇宙大爆炸的余暉。
研究人員表示:“我們常常會發現要想調和不同觀測技術得到的結果之間存在的細微差異非常棘手。而此次的這一發現未來將有助於我們嘗試調和這種矛盾。”
相關文章
2016-10-13大質量氣體雲將在三千萬年後撞上銀河系,引發恆星大量產生
2016-10-08銀河系本地旋臂實際尺寸比之前預想長四倍
2017-01-16銀河系“支流”或為搶劫鄰近星系“戰利品”:巨大引力拉扯
2016-12-26銀河系附近發現巨大超星系團
2017-03-15 600萬年前,銀河系黑洞“甦醒”,令人恐怖的兩個巨型氣泡出現
圖博館
回應
人種單一起源說,有很強烈的政治暗示和需求,但科學就是科學。
人種單一起源說不是科學,就是基督教的上帝造人+種族主義
單一起源說,就是個神話。世界各地發現的一兩百萬年(中國元謀人)、幾十萬年(北京猿人)、幾萬年、幾千年的古文明,無一不有力地說明了,從動物到人的進化過程,世界各地都在進行著。如今2017年了,每個洲,每個國家,有多少人坐飛機、坐火車、坐船到國外旅行的?頂多佔人口一半吧?再看幾十萬、一兩百萬年前,當時的原始人,可能坐飛機、坐火車、坐船,搞人口大遷徙?簡直是笑話!之所以他們要弄人類單一起源說,無非是以學術、考古和科學的名義,搞一神論而已:世界都是某某萬能的超凡的主體搞出來的,人類都是某單一種群進化來的,而且從某地(最好以西方為中心),往全世界、幾大洲散佈。這就是他們的套路!他們一直在編造的神話!
http://www.guancha.cn/industry-science/2017_06_08_412252.shtml
圖博館
霍布林對這個考古點的研究已經持續了數十年。上世紀90年代,他第一次來到這裡,但當時他並沒有資金進行發掘。直到2004年,他才在馬克斯·普朗克學會的資助下進行發掘。最初,對該考古點發掘的目的是使用新方法來追溯該考古點存在的時間,但是在2000年代末,這個團隊發現了超過20塊人類骨骼化石,這些化石至少分別來自5個人,包括一塊完整的頜骨、多塊顱骨碎片,以及石器。研究團隊採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確認,追溯這些化石來自28萬年至35萬年前。
對考古點時間的追溯以及人類化石的發現讓霍布林團隊確認早期智人曾在這裡生活。“他們的面貌和現在的人類差別很小,如果在大街上見到這些人,你會僅僅以為他們是路人。”霍布林說。不過,這些遠古人類的牙齒比現代人類的要大一些,其顱骨顯示,這些新發現的智人的大腦結構和晚期智人的大腦結構存在差別。
這些證據都證明,在摩洛哥發現的人類化石屬於人類進化線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摩洛哥發現的智人化石顯示出的特徵顯示,這些遠古人類有和來自非洲其他地區的智人混血的特徵,這也加深了科學界對人類單一起源自東非這一假說的懷疑。
“我們認為在30萬年前,人類處於分散分佈的狀態,至少人類原始的狀態是這樣的——分散在整個非洲大陸。”霍布林說。據科學家推測,當時的撒哈拉地區是森林和草原,到處是河流和湖泊,也有各種野生動物出沒,是適合遠古人類生存的環境。
目前,學術界較為認可的是人類單一起源自東非的假說。依據由克里斯·斯特林格和彼得·安德魯斯所發展的源出非洲模型,現代智人是在距今20萬年前的非洲演變而來的。智人大約在距今七萬年到五萬年間,開始從非洲遷移出來,並最終取代當時存在於歐洲和亞洲的原始人屬物種。源出非洲已獲得研究的支持,包括對女性的線粒體DNA(mtDNA)和男性Y染色體的研究。使用133個類型的線粒體DNA構建譜系樹狀分析後,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她們都是來自非洲的同一個女人的後代,這個女人稱為線粒體夏娃。源出非洲模型也從非洲人群具有最高的線粒體遺傳多樣性這項事實得到支持。
考古
全球首見!中國琥珀藏完整古雛鳥距今9900萬年
圖博館
迄今最早智人化石在摩洛哥出土或推翻人類單一起源自東非的假說
英國《自然》雜誌網站2017.6.6發表一項重要成果:德國研究人員在摩洛哥一處考古點,發現了早期人類的遺骸化石,它們約有30萬至35萬年歷史。研究證實,這些化石正是迄今最早的智人(Homo sapiens)化石。而這一發現,可能會進一步動搖人類單一產生於東非的假說。
由於化石記錄的空缺和許多樣本實際年齡的不確定性,人類一直無法確定智人形成的確切時間和地點。被歸為迄今現代智人最早化石的樣本來自東非,約有19.5萬年曆史,但現代人類究竟是在約20萬年前突然“橫空出世”的,還是在過去40萬年間逐漸演化而來,一直是個未解之謎。
20世紀60年代,研究者曾在摩洛哥傑貝爾依羅的一處考古點發現了人類化石,以及一些動物骨骼和產自莫斯特文化的石器。這些化石原本被認為約有4萬年曆史,是尼安德特人的一種非洲“親屬”,但後續分析引發了人們對這種親緣關係的懷疑。
最近,研究者在傑貝爾依羅新挖掘出了一些石器和人類遺骸化石,包括一個不完整的頭骨以及一個下頜。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對這些化石進行分析,發現了大量和早期或近現代人類一致的特徵,包括面部、下頜和牙齒形態,以及較原始的腦顱和顱內形態。在此基礎上,他們提出,傑貝爾依羅的人族化石代表了智人最早期的演化階段。此外,最新分析顯示,迄今為止在該考古點發現的所有化石至少代表了5個個體。
在同時發表的另一篇論文中,該研究所另一組團隊發表聲明稱,所述石器實際上為非洲中石器時代所特有。他們用熱致發光定年法對與所發現樣本有關的人工火石進行了測年,結果表明,傑貝爾依羅考古點約有30萬至35萬年曆史。
據《自然》雜誌官網報導,位於北非的摩洛哥此前並未在關於人類早期活動的考古中佔有重要地位。而該研究也明確指出,這些化石的發現,並不代表智人起源於摩洛哥。科學家們說,這只能表明早期智人在整個非洲大陸都有分佈。
“迄今,我們對人類的起源有了新的認識。我們這個物種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出現可能要早於我們的預期。我們此前說的人類在非洲的'伊甸園'只是指撒哈拉以南非洲,但是現在,這個'伊甸園'指的是整個非洲大陸。”該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德國萊比錫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讓-雅克·霍布林說。
圖博館
中國超大型對撞機之討論 卷一〈簡體書〉
作者: 潘國駒, 何華, 孫晗/編
出版社:八方
出版日期:2016/12/30
內容簡介
過去的幾個月內,中國科學界一直在討論中國現在是否應該建造昂貴的超大型對撞機。楊振寧、大衛•格羅斯(David J.Gross),愛德華•威滕 (Edward Witten),丘成桐、王貽芳等都就此事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此書是關於是否應該建造昂貴的超大型對撞機的第一卷,整理了楊振寧、大衛•格羅斯(David J.Gross)、王貽芳、戴自海、候唯恕、許仲平、曹天予、韓濤、 婁辛醜、邢志忠、江才健、吳偉民、王連濤以及在美國從事高能物理研究的32位華人科學家聯合署名的文章,收集成書,方便大家閱讀。此討論還在繼續進行中,我們會跟進發表第二卷。
接下來,崛起的中國將建設還是不建超大型對撞機?是機遇還是陷阱?是真實還是幻景?
圖博館
推翻人類起源非洲 最早為4500萬年前在河南澠池2017-04-20聯合報
人類始祖起源於非洲的考古論證被推翻,大陸河南省鄭州19日舉行曙猿化石遺址立碑,確認45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晚期,在河南澠池就有高等靈長類哺乳動物「澠池上河曙猿」,比考古學界目前認定北非法尤姆發現3500萬年前的高等靈長類動物化石,還要更早1000萬年。
新華社報導,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的發現,動搖了「人類起源於非洲」的論斷,把類人猿出現的時間向前推進了1000萬年,垣曲-澠池盆地成為迄今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的人類遠祖起源地。
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19日正式立碑。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博士倪喜軍表示,在澠池縣南村鄉任村村上河組發現的高等靈長類哺乳動物化石之多,在中國尚屬首次,因此,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也是國際公認的人類遠祖起源地之一。
回應
支那強烈民族自卑感驅使
福佬沙文主義台中市長林佳龍:有研究顯示人類文明起源地在台灣
人類起源只是學術假設,怎麼能搞成政治活動? 與希特勒說亞利安人最優秀一樣荒謬.
https://udn.com/news/story/7332/2414817
圖博館
人類誕生地在哪兒?最新報告:不是非洲而是歐洲
長期以來,研究人員認為人類是從大約500萬年前的非洲猿分化而來的,不過22日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提出,歐洲發生的這種分化要早得多。
據法新社2017.5.22報導,人類與其最近的親戚黑猩猩最後的共同祖先生活在哪裡是科學界激烈爭論的一個話題。關於人類起源的這一新假說的依據是在希臘和保加利亞洞穴裡發現的720萬年前的前人類遺骸。
來自法國、德國、保加利亞、希臘、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對希臘古猿弗賴伯格種的兩個已知樣本的牙根進行了分析。利用專門的X射線,即計算機斷層檢查(CT技術),對來自希臘的下頜化石和來自保加利亞的上前臼齒化石進行了掃描,他們發現其特徵表明這兩個像人的古猿——外號“希臘人”——可能是前人類,即原始人類。
德國蒂賓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告的作者之一約亨·富斯說:“我們的研究結果出乎我們的意料,因為以前只知道前人類來自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這一發現還證明“希臘人”遠遠早於來自非洲的已知的可能最古老的前人類——有六七百萬年曆史的“乍得沙赫人”。
據這份發表在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期刊上的報告說,希臘的前人類化石有724萬年的歷史,而保加利亞的前人類化石有717.5萬年的歷史。
報告的另一位作者、多倫多大學古人類學家戴維·貝根說:“測定了年代後,我們就能夠認為人與黑猩猩的分化發生在地中海地區。”報告的共同作者、蒂賓根大學人類進化學教授馬德萊娜·伯梅說,環境變化可以有助於促使前人類的進化,從猿分化出來。伯梅說:“700多萬年前,北部非洲的沙漠初步形成,以及南部歐洲稀樹大草原的擴展可能對於人與黑猩猩分化發揮了重要作用。”
報告說,這兩枚化石是在沉積物中發現的,沉積物中含有紅色淤泥,“可能是沙漠塵土”。它說:“這些信息首次正面720萬年前撒哈拉沙漠在擴大,塵暴將紅色的含鹽沙塵刮到地中海北岸。”嚴重的干旱和野火可能迫使古猿尋找新的食物來源,開始更頻繁地直立行走。
回應
西方歷史最後的遮羞佈在於希臘
歐洲中心論的典型現象,白人至上主義者最喜歡這種狗屁理論。
假的,一定錯了最有可能在韓國,其次在台灣
圖博館
中國在建的最大科學裝置:中國散裂中子源堪稱“超級顯微鏡”
2017-05-02 “中科院之聲”刊文介紹我國目前在建的最大科學裝置——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項目。CSNS於2011年10月在廣東省東莞市正式開工, 規劃用地1000畝,首期用地400畝。預計總投資為二十三億元人民幣。目前土建工程已經竣工,各工藝設備正在緊張安裝調試中,其中直線加速器首段成功完成調束,快循環同步加速器各系統已開始調試。加速器、靶站和譜儀工藝設備的批量生產在全國近百家合作單位完成,許多設備的研製在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設備國產化率達到96%以上。CSNS建在13米到18米的地下、一期工程中子譜儀數量為3台(最多可建20台),束流功率為100kW,且預留了進一步提高束流功率到500kW和增修第二靶站的升級空間。
該科學裝置主要用於研究中子特性、探測物質微觀結構和運動,簡單地說,它是一個觀察微觀世界的工具,就如一台“超級顯微鏡”,用中子探測來研究DNA、結晶材料、聚合物等物質的微觀結構。項目建成後,中國將成為繼美國、日本、英國之後,世界上第四個擁有脈衝式散裂中子源的國家。散裂中子源和利用X光探測核外電子來研究物質結構的同步輻射裝置互為補充,都是研究物質結構的強有力工具。
………..
事實上,無論是高鐵的輪軌,還是飛機的渦輪、機翼裡面都有應力,它決定了高鐵和飛機使用壽命和安全性。但是,這個應力看不到、摸不著,對它的研究成了避免類似災難發生的關鍵。現在科學家已經可以在散裂中子源上測量研究輪軌和機翼的剩餘應力,優化機械加工工藝,使高鐵和飛機變得更安全舒適。
CSNS裝置的建設大大加強了國內中子散射科學和應用界的國際交流和合作,為我國的中子散射技術和應用在國際前沿領域佔據一席之地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回應
這個怎麼噴!在線等,挺急的!
西部人民還在吃草,西部的小學生還在吃很差的午餐,國家竟然有錢去投入到短期看不到成果的研究中,你看人家美國玩剩下的東西,這筆錢要是發給每個人,一人一個億還能剩9個億,國家啊,停下你飛奔的腳步,等等你的民眾,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這個國家是怎麼了,吃虧的總是民眾,一定是體制問題。
特此通知: 你被養豬網錄取了,明天一早來上班!
http://www.guancha.cn/industry-science/2017_05_02_406371.shtml
圖博館
而為什麼希臘的民主制度到幾千年後才重新席捲全球,為什麼各地的文明進入國家之後就分道揚鑣了呢?在史前,從氏族到部落再到國家,大家都一樣啊。
易中天的回答是,在進入國家之前,任何文明都有巫術和圖騰,但巫術在印度變成了宗教,在希臘變成了科學;圖騰在埃及變成了神,在羅馬變成了法。原始文化從此脫胎換骨。
任何一種國家體制和國家道路,都不過是世界各族在不同歷史條件下,為了實現安全、自由和身份認同所做的不同選擇和探索。這就是國家的邏輯和秘密。
中國呢?中國為什麼如此不同?原因在於在中華,巫術沒有變成科學,也沒有變成宗教,而是變成了倫理和藝術,即禮樂。圖騰沒有變成神,也沒有變成法,而變成了祖宗。別的民族的身份認同靠神,靠信仰,而我們是“認祖歸宗”,家國體制綿延三千七百年。
易中天不羅列史料和素材,甚至是以一種口語化的敘述方式在講華夏文明的歷史,雖然有失嚴謹,一個龐大的計劃,三十六卷,從頭講起,不論如何,是個巨大的工程。如果你願意帶著問題而不著迷於歷史細節,重視規律和趨勢過一遍中華歷史,跟著易中天來一趟這樣的旅程,是個不錯的選擇。他不承諾精緻和飽滿,甚至有些粗糙,但他帶來的是框架和邏輯的思考。
不那麼矯情也可以2013-07-13
歷史書籍的作者可以表達觀點,但得注意兩點:一,不要牽強利用史實宣傳意識形態;二,不要用可疑的尚存爭議的史料當確鑿證據。姑且不論民主是不是一帖包醫百病的膏藥,也不討論民主是不是需要其他條件才能發揮作用。單論國家的產生,即便承認民主是歷史的偶然,也還是過於以偏概全。更何況古希臘民主的許多證據都是上世紀六十年代考古出來的,現在已經有人提出那個冷戰時代極具意識形態的考古工作中出現了許多可疑的證據。古希臘的民主,和傑佛遜的人皆平等一樣,極度片面,非常小眾。我所不理解的是,為什麼提到當代民主,為什麼都說美國,而不說法國呢?如果要說,誰最像羅馬共和國,我覺得美國當之無愧,但若問誰最民主,恐怕輪不到“大撒旦”。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4522666/
圖博館
易中天中華史:浙江文藝出版社
內容簡介
為什麼文明的標誌是國家?為什麼世界各國的體制五花八門?從部落到國家,是歷史的岔路口。世界各民族開始分道揚鑣,朝著認准的方嚮往前走。
短評
在全球視角下看問題,很多觀點和想法邏輯清晰,富有啟發性,可惜有點淺嚐輒止了。
書評• • • • • • ( 全部22條 )
人類為啥要建立國家? 2013-10-24 魏小河
為什麼只有建立了國家,才算進入文明時代?國家對人究竟有什麼意義?人真的必鬚髮明國家並生活於其中嗎?
如果你思考過人從哪裡來往哪裡去這樣的大問題,也許就會很自然的想到國家的起源和意義。但是,如果你沒有深厚的知識儲備和分析能力,這些問題便往往只能在腦中盤旋二日,草草了之。你擺擺手,重又思索柴米油鹽和活計營生了。
而關於國家問題的思索,正是這一系列著作中的第二本《易中天中華史-國家》所要面對的。易中天在第一本《易中天中華史-祖宗》裡已經敘述了“夏娃造反“、”女媧登壇“創造氏族社會和生殖崇拜;“伏羲設局”,把氏族從母系變成父系;“炎帝東征”,把氏族變成部落,生殖崇拜變為圖騰崇拜;接著三皇五帝,把部落變為部落聯盟。照他的講法,社會組織,依次是原始群、氏族、部落、部落聯盟、部落國家,國家。
易中天首先找到了一個鑰匙:城市。城市是文明的標誌,是國家的象徵。城市給居民帶來了安全和自由。但為什麼城市出現後,部落就變成國家了呢?
因為城市產生了一種新的聚落關係,市民之間交往、交流和交易,血緣關係必然被打破。而且還誕生了新的超越了部落、氏族的“公共關係”以及與此相關的“公共事務”。要處理這些公共事務和關係,氏族部落時代的習俗是不管用的,必須依靠“公共權力”和“公共規則”,還要有按照公共規則行使公共權力的“公共機關”。這就是國家。
雖然世界各文明都產生了國家,但國家的形態各異。東方基本選擇了君主制,而希臘和羅馬則有很多種,比如貴族政治、寡頭政治,簡單說,希臘選擇了民主,羅馬選擇了共和。雖然現在民主是全世界的大勢所趨,但在古希臘時代,雅典的民主制只是獨一個,它的產生有和機緣?
這和地理關係有很大關係,希臘文明不同於兩河和印度或中國,它是愛琴海文明。他們航海、殖民和經商,而航海讓人體會到自由,殖民讓人懂得了獨立,經商讓人學會了平等。而自由、獨立、平等的結果,勢必是民主、共和、憲政。易中天問了一個問題,這是普世價值嗎?他給了肯定的回答。
圖博館
第8章 第二部分:農耕文明時代的非洲—歐亞大陸
8.1趨勢二:非洲—歐亞大陸農耕文明中重要交換網絡的建立
8.2趨勢三:不斷演進的社會和性別復雜性
社會和兩性關系的趨勢: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500年
社會和兩性關系的趨勢:公元前500年到公元500年
社會和兩性關系的趨勢:大約公元500年到公元1000年
8.3趨勢四:普遍緩慢的變化發展節奏
第9章第三部分:農耕文明時代的其他世界區
9.1美洲區的農耕文明
9.2太平洋和澳大拉西亞世界區
第10章即將跨越第8道門檻:邁向現代革命
10.1現代革命的途徑
10.2創新的速度為何增長:創新的驅動力
10.3公元1000年的世界
10.4後古典時期的馬爾薩斯循環:公元1350年之前
14世紀的危機
10.5現代早期的馬爾薩斯循環:公元1350年到1700年
10.6公元1700年的世界
第11章 跨越第8道門檻:通向現代性的突破
11.1門檻8:現代世界/人類世
11.2英國的社會、農業和工業革命
11.3工業革命的傳播
11.4政治革命:現代國家的興起
11.5兩個世界的出現——發達世界和發展中世界
11.6工業革命的其他影響
第12章人類世:全球化、發展與可持續性
12.2第一部分:政治和軍事變化
帝國主義和軍事競爭:公元1900年到1950年
新的整合、新的發展以及新的沖突形式:1950年到2010年
12.3第二部分:發展——更多人口、更多消費
食物 健康與壽命 消費 運輸和通訊 戰爭與破壞性技術
能源 讓創新變得系統化:科學與研究
12.4第三部分:發展和工業化對生活方式和社會的影響
農民的衰落
資本主義的發展
人口的變化
人權和不斷提高的生活水平
12.5第四部分:人類世與人類對生物圈的影響——發展是可持續的嗎?
第13章更多門檻?未來的歷史
13.1第一種未來:近期的未來
13.2第二種未來:接下來幾千年
13.3第三種未來:遙遠的未來
13.4結論——故事的結尾:宇宙中的人類
圖博館
作者: (美)克里斯蒂安,布朗,本傑明
出版社:中國計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內容簡介
翻開本書,讀者將會追溯一段始於138億年前的歷史,這段歷史以大爆炸和宇宙出現為開端。大歷史包含了宇宙學、地球與生命科學、人文歷史等領域的研究成果,並將它們融合為一種單一的、具有普遍性的歷史敘述,對宇宙以及我們在其中的位置做出了盡可能科學、全面的介紹。
書中總結出大歷史演進中的八大突破,每一次突破都意味著某種全新事物的出現。他們將這些突破稱為「門檻」。從宇宙到地球,從最初的生命到人類,從農耕文明到現代革命,作者按照從「無」到「有」的順序,以八次突破為線索,勾勒出世間萬物的產生與發展。
最終,本書以大歷史的視角,對我們的近期未來和遙遠未來做出了預測。
目錄
作者簡介
導論 什麽是大歷史以及如何研究它?
第1章 前3道門檻:宇宙、恆星和新化學元素
1.1門檻1:大爆炸宇宙學與宇宙的起源
1.2門檻2:星系和恆星的起源
1.3門檻3:新化學元素的創造
第2章 第4道門檻:太陽、太陽系與地球的出現
2.1門檻4:太陽和太陽系的出現
2.2早期地球簡史
2.3塑造地球的表面
第3章第5道門檻:生命的出現
3.1生命如何通過自然選擇發生變化
3.2第5道門檻:地球上生命的出現
3.3地球上的生命簡史
最初四個階段(38億年前到6億年前)
後四個階段(大約6億年前到800萬年前)
第4章 第6道門檻:人亞科原人、人類與舊石器時代
4.1人亞科原人的進化:從800萬年前到20萬年前
4.2第6道門檻:智人的出現
4.3舊石器時代:20萬年前到1萬年前
第5章 第7道門檻:農業起源與農業時代早期
5.1門檻7:農業
5.2解釋農業革命
5.3農業時代早期
5.4共識性權力的出現
第6章 跨越一道小門檻;城市、國家與農耕文明的出現
6.1定義城市、國家和農耕文明
6.2資源和集體知識的積累
6.3烏魯克:第一個國家蘇美爾的第一座城市
6.4其他地區的城市和國家
第7章第一部分:農耕文明時代的非洲—歐亞大陸
7.1一種新型人類共同體
7.2農耕文明時代
7.3趨勢一:農耕文明及其行政機構的擴張、權力和效率
第一個擴張和收縮周期:約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500年
第二個擴張和收縮周期:約公元前500年到約公元500年
第三個擴張和收縮周期:約公元500年到公元1000年
圖博館
推翻人類起源非洲 最早為4500萬年前在河南澠池2017-04-20聯合報
人類始祖起源於非洲的考古論證被推翻,大陸河南省鄭州19日舉行曙猿化石遺址立碑,確認45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晚期,在河南澠池就有高等靈長類哺乳動物「澠池上河曙猿」,比考古學界目前認定北非法尤姆發現3500萬年前的高等靈長類動物化石,還要更早1000萬年。
新華社報導,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的發現,動搖了「人類起源於非洲」的論斷,把類人猿出現的時間向前推進了1000萬年,垣曲-澠池盆地成為迄今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的人類遠祖起源地。
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19日正式立碑。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博士倪喜軍表示,在澠池縣南村鄉任村村上河組發現的高等靈長類哺乳動物化石之多,在中國尚屬首次,因此,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也是國際公認的人類遠祖起源地之一。
回應
支那強烈民族自卑感驅使
福佬沙文主義台中市長林佳龍:有研究顯示人類文明起源地在台灣
人類起源只是學術假設,怎麼能搞成政治活動? 與希特勒說亞利安人最優秀一樣荒謬.
https://udn.com/news/story/7332/2414817
圖博館
由於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間的不相容,科學家還沒有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案。而且我們在宇宙中還沒有發現任何蟲洞的存在,因此這個的想法仍然處於假設階段。
進入假死狀態
另一種前往未來的方法就是暫停你的生命,並在未來重新啟動。
其它方法
除了上面提到的4種方法,這裡簡單提一下物理學家設想的其它三種方法。
一種是在理論上存在的時空——宇宙弦,在宇宙大爆炸後產生的。由於它們包含了巨大的質量,一些科學家認為它們或許可以彎曲圍繞它們的時空,使時間旅行可行。
另一個種是由物理學家Ron Mallett提出利用旋轉圓柱體光束可以扭曲時空。理論上,任何掉進旋轉圓柱體的東西都空間和空間都會被延遲,就有機會穿越時間。
最後一種是天文學家弗蘭克•提普勒提出的時間機器(一般稱為提普勒柱體)。這需要將十倍太陽質量的物質捲曲成非常長、且密度極高的圓柱。當它極速旋轉的時候就會自我形成一個”閉合的類時曲線“。
除了物理上的問題,時間旅行還引發了許多的悖論。比如最出名的祖父悖論(推薦閱讀:《如果你回到過去殺了你的祖父,你還會出生嗎?》),引起了物理學家和哲學家的廣泛討論。物理學家也提出了許多的解決方案,比如多重宇宙。當然也有物理學家認為時間旅行不可行,可閱讀《為什麼時間旅行也許是不可行的?》。
所以,我們究竟能不能實現時間旅行?我想只有在我們對時間和空間的概念有了更本質的理解後才能回答這個問題。
你認為呢?
http://tech.sina.com.cn/d/s/2017-03-01/doc-ifyavvsk4047747.shtml
圖博館
我們可以穿越時空嗎?我們周圍是否已經有了時間旅行者?2017.3.1 新浪綜合
穿越時空一直都是科幻小說中最受歡迎的題材。我們也一直在尋找時間旅行的可能性,希望有朝一日科幻能夠成為現實。
問題是,如果時間旅行是有可能的,我們周圍是否已經有了時間旅行者?
而在科學理論上,的確有一些方法可以做到像科幻片中的場景那樣穿梭到未來去。下面是幾種可行的方案,但各有缺點。
接近光速
前往未來的最容易和最實用的方式就是速度要夠快。根據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當你以接近光的速度行駛時,相對於外界的世界,你的時間會慢下來。
超大質量黑洞
第二個方法仍然是基於愛因斯坦的理論。根據他的廣義相對論,你感受到的引力越強,時間流逝得就越慢。
為了前往遙遠的未來,我們就需要一個引力非常強的區域,比如超大質量黑洞。如果你看過《星際穿越》這部電影,對這個概念應該不會陌生。當你越靠近黑洞,你的時間流逝的就越慢。比如在電影中,靠近黑洞的一小時就相當於地球上的7年,當然這是極端的情況。在靠近黑洞時千萬要注意,不要越過黑洞的事件視界,否則你就永遠逃脫不了。
蟲洞
1935年愛因斯坦和羅森寫了一篇論文。他們在論文中指出廣義相對論允許時空的兩個遙遠區域之間存在著捷徑,他們稱之為“橋”,而現在稱作“蟲洞”。他的理論被許多物理學家繼續發展,包括基普•索恩和霍金。
其基本想法是,在非常樂觀的情況下如果你可以打開一個蟲洞,你不僅可以創建一個空間點和另一個空間點的捷徑,也可以創造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的捷徑。
的確,有許多物理學家認為蟲洞會在量子尺度上不斷地出現和消失,它比原子要小得多。即使這些蟲洞存在,我們也有辦法使它膨脹,但它也會極度不穩定,因此並不會維持足夠久的時間讓我們進行時間旅行。在飛船穿過蟲洞之前就可以已經縮小斷裂,形成兩個分離的奇點。在理論上,打開蟲洞所需要的巨大能量也可能最終會摧毀蟲洞。
圖博館
類似這樣的超新星爆發將孕育新一代的恆星和行星。恆星和行星是由富含碳、氮、氧和鐵等元素的星際氣體和塵埃雲冷凝形成的。這些元素都是構成生命的必要物質,而它們都是在恆星的內部核反應過程中形成,並在超新星爆發的過程中散佈到宇宙各處的。隨著超新星殘骸體不斷的膨脹,這些物質逐漸稀釋在宿主星系的內部。研究人員認為,對超新星開展研究,將讓我們對於這一過程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在多年的研究過程中,哈勃望遠鏡的觀測數據顯示,圍繞這個超新星的氣體環在可見光波段發光,其直徑大約有一光年。這一結構至少在恆星爆發之前2萬年左右就已經存在了。而爆炸過程產生的紫外線加熱了內部氣體,使其在數十年後也開始發光。
現在,哈勃空間望遠鏡拍攝的圖像中所展示的光環內部結構已經逐漸擴展到大約半光年左右的直徑,並且在這個超新星殘骸的中心區域還能觀測到大約兩塊物質團塊,它們兩者之間正在以每小時2000萬英里(約合3200萬公里)的速度相互遠離。
1999年到2013年之間錢德拉塞卡X射線空間望遠鏡觀測數據顯示,不斷膨脹中的物質光環X射線輻射正在逐漸增強,這可能正是由於超新星爆發時產生的衝擊波抵達,衝撞並突破此前圍繞恆星的物質環所產生的結果。但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裡,這種增亮過程卻已經開始逐漸停止。而從2013年2月到2015年9月之間的數據則顯示,整個超新星在低能X射線波段的能量釋放基本上保持了穩定水平,未觀測到進一步的升高。天文學家們據此認為,這表明超新星爆發時產生的衝擊波已經抵達了物質密度更低的區域,超越了之前圍繞恆星的物質環區域。另外,從2012年開始,天文學家使用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ALMA)開展觀測,結果顯示,在這個富含各種元素的氣體雲團中正在冷凝出大量的細微顆粒。這項發現表明,宇宙中早期的塵埃物質可能也是以類似的方式產生的。目前研究組正在開展進一步工作,搜尋此次超新星爆發後留下的黑洞或中子星,這是恆星死亡之後留下的緻密內核。
http://tech.sina.com.cn/d/s/2017-02-28/doc-ifyavvsh7035403.shtml
圖博館
這些太陽型星從主序帶進入紅巨星階段時就能夠被觀測到了,這一時期的恆星亮度使得他足以在銀暈甚至更遠的地方被發現。未來,全天紅外探測在空間探測中占主導地位,比如NASA的廣域紅外線巡天探測衛星(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 WISE)和歐南台的歐幾里得衛星(Euclid),將有能力觀測進入暮年的超高速星。
千億年後,在銀河系外的太空中,超高速星可能是我們能觀測到的唯一的星體。隨著宇宙的演化,本星系群會合併成一個超大星系。考慮到被暗物質不斷加速的宇宙膨脹,本星系群外的所有星係都會從我們的視野消失。
http://tech.sina.com.cn/d/s/2017-03-06/doc-ifycaafm5216858.shtml
美宇航局發布1987年超新星最新數據:比太陽亮1億倍
新浪科技訊2017.2.28消息,1987年,天文學家在銀河系附近的一個小型星系中觀測到一次超亮的超新星爆發,其瞬間釋放的能量超過太陽的一億倍。而現在,為了慶祝這項發現三十週年,美國宇航局對外發布了關於此次超新星爆發令人驚嘆的最新數據。
這顆超新星代號SN 1987A,其可能是400多年來爆發的最明亮的一次超新星事件。在此次發布的數據中,包括一些非常壯觀的圖像、視頻和3D立體模型,從而讓我們對於超新星SN 1987A能夠有前所未有的了解。自從三十年前被首次發現至今,已經有一系列的觀測設備對這顆超新星進行了觀測,其中包括哈勃空間望遠鏡、錢德拉塞卡X射線空間望遠鏡,以及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ALMA)等等。SN 1987A位於南天的大麥哲倫星雲,根據美國宇航局的說法,這個超新星也是數百年來人類觀測到的距離最近的超新星。
然而到目前為止,我們對於超新星衝擊波與物質環碰撞之後所發生的事情卻知之甚少。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卡里•弗蘭克(Kari Frank)是這項利用錢德拉塞卡X射線空間望遠鏡開展對SN 1987A超新星研究的首席科學家。他指出:“關於這一階段的細節情況,將讓天文學家們對於恆星演化的最後階段,包括恆星如何死亡的情況有更加深入的認識。”
圖博館
驚鴻一瞥
墨西哥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的理論物理學家傑克•山(Jack Hills)在1988年首次預言了超高速星的存在,但直到2005年,天文學家才發現了它們。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The 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的沃倫•布朗(Warren Brown)和他的同事們在觀測銀暈中暗藍色恆星時偶然發現了恆星SDSS J090745.0+024507 ,距離銀心3,500,000 光年,視向速度為2,420,000 km/h,從銀心出發抵達銀暈只需要一億四千萬年。
科學家們認為位於銀河系中央的超重黑洞人馬座A*(讀作“A-star”)加速了絕大多數超高速星。可是,除此之外呢?科學家很好奇,在這些恆星中是否存在星際闖入者,它們以同樣的方式離開河外星系,進入銀河系。同時科學家也在思考另一種可能性,是否有一部分超高速星由緻密星團或超新星爆發產生呢?
布朗說,引力使這些恆星獲得了驚人的速度,對此可基本解釋為這是兩個聯星和一個黑洞組成一個三體系統,黑洞將捕獲其中一顆,同時將另外一顆以極高的速度向外拋開。
哈佛大學的理論天體物理學家艾維•勞埃博(Avi Loeb)說“引力彈弓可能將的恆星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發射出去,越來越遠,最終成為超高速星。雖然至今還沒有被觀測到它們,但通過建立模型,可以預言它們是存在的。”
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CfA)的天文學家斯科特•凱尼恩(Scott Kenyon)說,“我們還不清楚在銀河系中究竟有多少超高速星,但估計可能會有數百顆,質量在三到五倍太陽質量之間。我們利用分光技術來估計距離,得出它們在銀河系的位置,然後對比其視向速度和飛離銀河系的逃逸速度。”研究表明這些恆星會在數百萬年至十億年間離開銀河系。
………
步入未來
現在的觀測技術只能發現亮度和質量都很大的超高速星。科學家通過亮度和顏色找出候選恆星,然後觀測它們是否正高速運動。為了將研究擴展進行到更小更暗弱的太陽型星,科學家需要LSST來觀測恆星顏色,以此篩選備選星,再用新一代大口徑望遠鏡獲得它們的光譜。最終蓋亞任務會提供精確數據來確定它們的起源,是銀河系的中心,恆星流,還是其它的地方?
圖博館
結果發現有兩個耀變體內部的黑洞質量有可能超過數十億倍的太陽質量。除此之外,所有發現的耀變體都有極為明亮的吸積盤,其輻射強度是太陽輻射強度的2萬億倍以上。這就意味著正有巨量的物質不斷落入中央黑洞,並在此過程中產生劇烈的輻射與噴流現象。研究人員表示:“現在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在如此年輕的宇宙中,這些巨型黑洞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我們目前還不知道究竟是何種機制促成了它們如此高速的成長。”
與此同時,研究組還打算繼續開展更多的搜尋工作。研究組科學家們表示:“我們認為費米望遠鏡所探測到的還只不過是冰山一角,是此前未曾在伽馬射線波段探測到的大量此類天體目標中的最初一批。”
http://tech.sina.com.cn/d/s/2017-03-07/doc-ifycaafp2206357.shtml
燒腦!超高速星正飛離銀河系,它想幹什麼?2017.3.6 新浪綜合
如果一個聯星系統離銀河系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太近,那麼黑洞的引力可能會捕獲其中的一顆恆星,把另外一顆以每小時100萬英里甚至更大的速度拋到銀暈。天文學家認為,這個情形可以基本解釋銀河系中的二十多顆超高速星的源起。
恆星們在銀河系的旋臂間交織穿行,如同交通高峰時期的車流。我們身處的銀河系大概有兩百萬億到四百萬億顆恆星,而其中的極小一部分熾熱的大質量恆星已成功地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引力相互作用把他們加速到太陽運動速度的兩倍甚至三倍,這些超高速星比其他恆星跑得還快,注定會掙脫銀河系引力的束縛,奔向自由。
我們身處的太陽系始終運動著,參與圍繞著銀河系中心的絕大多數恆星所參與的有序的運轉。但有少數派打破了這個局面,天文學家時常發現這些“叛逆者”飛離其所在的年輕的星團。
超高速星不斷刷新著速度極限。在過去的十年裡,科學家們發現了幾十個速度狂魔,幾乎都是兩到五倍太陽質量的B型星,恆星表面溫度超過10,000 K。
大部分超高速星位於離銀心15萬光年的銀暈,速度超過1,100,000km/h,這樣的恆星能在20分鐘內從地球快速到達到月球,並能在一百萬年內穿越一光年。
根據計算,它們有足夠高的速度脫離銀河系引力的束縛。全新的地面觀測和空間技術將會發現更多類似的恆星,揭開他們的神秘面紗。
圖博館
科學家觀測早期宇宙質量最大黑洞:產生機製成謎
新浪科技訊2017.3.7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它們是宇宙中的巨獸——迄今已知最大的黑洞,它們將幫助我們了解這種神秘宇宙現象的成因。
美國宇航局的費米空間望遠鏡近期觀測到迄今最遙遠的伽馬射線耀變體,耀變體是一類發出劇烈輻射的特殊星系,科學家們認定其內部存在超大質量黑洞。
這些最遙遠的天體發出的光在出發時宇宙年齡還只有14億年,也就是相當於其當前年齡的10%左右。對這些最遙遠天體的研究或許將幫助我們更好了解黑洞的形成機制。
科學家們認為耀變體可能是一類巨型橢圓星系,其內部存在活躍的超大質量黑洞,它們會發出極為劇烈的輻射,從而成為宇宙中最為高能的現象之一。
天文學家們認為這類天體發出的超強輻射源自其內部黑洞大量吞噬周圍氣體物質的過程。當質量相當於太陽數百萬倍的巨量物質盤旋下落時,劇烈的摩擦和撕裂效應產生強烈的高能輻射。同時有一部分下落物質還會被拋射出去,形成兩條對稱的強烈噴流現象,大量粒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向兩側噴射。
在整個光譜上,耀變體基本都非常明亮,包括伽馬射線這樣的最高能級上也是如此。而此次費米空間望遠鏡觀測到的這些遙遠耀變體中,有一條這樣的噴流剛好對著地球方向,因此格外明亮。
在此之前,費米空間望遠鏡探測到的最遙遠耀變體誕生於宇宙年齡大約21億年時。在那之後科學家們開始致力於搜尋年代更早的此類天體,他們在包含140萬個類星體的星表中逐個鑑別搜索。
而為了提升效率,也由於距離極其遙遠,只有那些最明亮的輻射源才能夠被觀測到,他們於是剔除了大部分目標,只留下那些在射電波段最為明亮的目標進行觀察。經過篩選之後,還剩下1100個候選目標,隨後研究組調用費米空間望遠鏡的觀測數據進行分析,結果從中找到了5個新的伽馬射線耀變體。
天文學上會用紅移概念來表示巨大的距離,紅移值越大,距離就越遙遠。最新發現的耀變體的紅移值大約在3.3~4.31之間,這就意味著我們現在所接收到的來自這些天體的光線是在宇宙僅有14~19億年時發出的。
圖博館
此前一項研究認為,這些氣泡約形成於200萬年前。它們是由被加熱到極高溫後沿著黑洞旋轉軸向外逃逸的氣體形成的。研究人員分析了哈勃望遠鏡的宇宙起源頻譜儀對北側氣泡的觀測結果,其中包含47顆遙遠的類星體,正是它們構成了銀河係明亮的中心部位。
北側氣泡一直延伸到銀河系上方2.3萬光年處,光線穿過氣泡時,便可讓我們了解氣泡的速度、成分與溫度等信息。分析結果顯示,氣泡內部溫度約高達17700華氏度(約合9815攝氏度)。此外,氣泡中還包含溫度高達1800萬華氏度(約合1000萬攝氏度)的“極熱氣體”。
研究人員指出,氣泡間的較低溫氣體也許是來自銀河系星盤的星際氣體,氣體雲中包含矽和碳元素,說明這是恆星演化過程殘留下的物質,這些較低溫氣體的運行時速達每小時320萬公里,兩個氣泡間的氣體質量相當於200萬個太陽。“我們已經在其它星系中追踪到了從黑洞中湧出的物質,但始終未能記錄下這些氣體的運動軌跡,而我們身處銀河系中,有著絕佳的視角,因此能夠繪製出銀河系中央黑洞外湧物質的運動學構造。”
這幾位科學家曾在2015年研究過費米氣泡,分析了一顆類星體發出的、射入氣泡底部的光線。如今,他們又對這些氣泡的成分和演化過程有了進一步了解,“哈勃望遠鏡提供的數據為我們研究費米氣泡提供了嶄新的視角。”該研究的共同作者、巴爾的摩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的安德魯•福克斯(Andrew Fox)指出。“在此之前,我們只知道它們的體積和輻射劑量。如今,我們又了解了它們的運行速度和化學成分。這是一項重大進展。”
此外,研究人員稱哈勃望遠鏡的觀測結果使他們得以證實費米氣泡的存在和起源,“我們不可能從地面上開展這一觀測,因為只有紫外線頻譜儀才能探測到這些化學元素的印記,所以只能在太空中完成。只有宇宙起源頻譜儀具備觀測所需的波長范圍、敏感度和光譜分辨率。”
http://tech.sina.com.cn/d/s/2017-03-13/doc-ifychhuq4179122.shtml?
圖博館
科學家懷疑引力波把黑洞踢出星系2017.3.27中國科學報
本報訊天文學家剛剛發現了一個質量相當於10億個太陽質量的黑洞正在朝銀河系飛奔而來。但科學家現在並不擔心其與銀河系接觸:它距離地球約60億光年,並且以最低相當於1%的光速在運行。相反,他們很好奇這個黑洞是如何被其母星系3C186掃地出門的。
大多數黑洞都非常安靜,在其星系中央貪得無厭地吞噬著經過的恆星。但偶爾,當兩個星系合併時,它們中央的黑洞就開始像跳芭蕾雙人舞那樣圍繞著彼此旋轉,最終導致毀滅性的合併。
目前徘徊前行的黑洞可能就是一次類似合併的結果。基於由圍繞黑洞的發光氣體散發的光譜線的波長,可發現該天體在以每小時約750萬公里的速度運行,這一速度使它可以在3分鐘內從地球到達月球。
科學家在即將發表於新一期《天文與天文物理》期刊的文章中表示,如果這一推測是真的,那麼距今12億年前兩個黑洞合併時的巨大反作用力可能形成了引力波漣漪。
研究人員推測,如果即將碰撞的黑洞並沒有同樣的質量和旋轉速率,引力波傳向一個方向的力量可能會比另一些方向更強,使形成的天體產生能量相當於1億超新星同時爆發的震盪。除此之外,科學家還提出另一些逃離的黑洞,不過目前它們尚未被確定。
http://tech.sina.com.cn/roll/2017-03-27/doc-ifycsukm3753484.shtml
銀河系中央超大質量黑洞已有600萬年不曾“進食”
新浪科技訊2017.3.13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哈勃望遠鏡的觀測數據顯示,銀河系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已有近600萬年不曾“進食”了。上一次“用餐”時,該黑洞吞下了大量氣體,結果打了一個大大的“嗝”,吐出了相當於200萬顆太陽質量的巨大“氣泡”。
從那時起,這一黑洞就再也沒有享受過這樣的“美餐”,只不過時不時來點“零食”塞牙縫。但在上次大餐後,黑洞中的物質仍在不斷外湧,在銀河系中央上下翻騰湧動。其中還包含以每小時320萬公里的時速在氣泡間勁吹的“冷氣”。
NASA的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於2010年首次觀測到了“費米氣泡”現象。如今有了哈勃望遠鏡提供的觀測結果,研究人員便能夠更好地了解這些氣泡的成分與形成過程。
圖博館
“這是我們第一次觀測到星風與黑洞輻射之間的相互作用,”論文第一作者、劍橋大學天文學研究所的邁克爾•帕克(Michael Parker)說,“接下來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很可能會給我們帶來很多方面的啟示,包括這些星風如何形成、如何獲得能量、它們的位置、它們的密度,以及它們持續的時間。所有這些都將使我們對黑洞與其所在星系之間的相互關係有更深入的了解。”
黑洞“吃撐”後會“照亮”附近空間2017.2.22新浪綜合
宇宙中的神秘天體——黑洞具有極強大的引力場,可在其周圍聚攏起很厚的氣體塵埃層,使人們無法觀測到黑洞附近的景象。俄羅斯科研人員卻發現,最近幾年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的四周竟數次“發亮”,這是什麼原因呢?
對此,莫斯科國立大學下屬國家天文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解釋說:“這可能是那個黑洞'吃撐了'造成的。”
領導這一觀測項目的研究員奧克尼揚斯基及其同事在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報告說,現有理論認為在包含眾多恆星的多數大星系的中心區域,至少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相當於一百萬至幾十億個太陽的質量。在這類黑洞的強大引力場作用下,其周圍的氣體和塵埃不斷匯聚,使這些大黑洞彷彿終年裹在棉花堆裡一樣。
然而也有例外。近幾十年天文學家曾通過望遠鏡數十次發現一些大黑洞會放射出強烈射線,“照亮”黑洞周圍。奧克尼揚斯基和同事在觀測一個代號為NGC2617的大星係時也發現了類似情景。
研究人員認為,這種現像不會是黑洞近旁的恆星在黑洞引力“撕扯”下崩裂並放出射線導致的,因為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通常數千年才會“撕碎”一顆恆星。他們推測,黑洞在吞噬其周圍的物質後就會產生X射線。如果黑洞吞噬了太多物質,如歷史上累計吞噬的包括少量恆星、大量小天體和塵埃在內的各類宇宙物質,並超過一定極限,就會驟然放射出強烈的X射線,其強度甚至會驅散黑洞周圍的局部氣體塵埃層,在X射線波段“照亮”黑洞附近空間。
圖博館
麥歐利諾教授對未來的研究充滿期待,他說:“如果恆星的形成正如一些理論預測的,真的在大多數星系的噴流之中發生,那這就將為我們理解星系演化提供全新的情境。”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近期的《自然》(Nature)雜誌上。
不過,超大質量黑洞的形成依然是一個謎。天文學家認為,它們可能形成於一團巨大的氣體雲,其質量可達太陽的10萬倍以上,塌縮之後形成了黑洞。這些黑洞“種子”中有許多不斷融合,形成了更大的超大質量黑洞。還有一種可能是,超大質量黑洞來源於一顆巨大的恆星——質量大約是太陽的100倍。在這顆恆星燃料用盡並塌縮之後,最終形成了超大質量黑洞。
http://tech.sina.com.cn/d/s/2017-04-06/doc-ifyeceza1289340.shtml
科學家首次測量黑洞內部的強風溫度:數小時內劇烈變化
新浪科技訊2017.3.15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首次對來自黑洞內部的強風進行了溫度測量,揭示出黑洞風會在數小時內發生劇烈的溫度變化。
研究人員利用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核光譜望遠鏡陣列(Nuclea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 Array,NuSTAR)和歐洲空間局的XMM-牛頓衛星(XMM-Newton telescope)對一個鄰近的超大質量黑洞進行了觀測。他們發現,隨著黑洞大量吞噬宇宙物質,其內部的強風會經歷極為快速的加熱和冷卻過程。
超大質量黑洞位於星系的中央,密度極大,所具有的質量是太陽的數十億倍。它們是強大的引力來源,能吞噬周圍的塵埃、氣體等宇宙物質。科學家目前還無法確定超大質量黑洞的形成原因。
一些天文學家認為,一些比太陽大10萬倍以上的氣體星雲會塌縮形成黑洞,而這些黑洞不斷融合,最終形成了更大的超大質量黑洞。另一種可能是,超大質量黑洞由一顆巨大的恆星——太陽質量的100倍——在燃料用盡之後塌縮而形成。
在這項新研究中,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者分析了從超大質量黑洞邊緣發出的X射線。超大質量黑洞在吞噬氣體、塵埃和其他物質的同時,會將周圍吸積盤中的物質以極快的速度拋擲出去,形成強勁的星風和噴流。
這些黑洞風由高溫氣體組成,速度可達四分之一光速。
圖博館
微引力透鏡效應會隨著黑洞的質量增加而加強,因此如果原始黑洞的數量很多,就有可能提高探測到該效應的機率。在這項研究中,來自加那利群島天文研究所(IAC)的科學家分析了類星體的微引力透鏡效應,對中等質量的原始黑洞數量進行了估算。
不過,這項研究還揭示出,普通的恆星——比如太陽——也能導致微引力透鏡效應。研究人員用計算機模擬比較了24個遙遠類星體的亮度(包括可見光和X射線)加強情況。結果與預計的相同,質量在0.05倍到0.45倍太陽質量的類星體,其微引力透鏡效應相對較低,也顯著低於中等質量的黑洞。
研究者還發現,這些“微引力透鏡”在星系總質量中大約佔20%,與恆星的質量相當。研究者稱,這一結果表明,普通的恆星——而非中等質量的原始黑洞——是目前觀測到的微引力透鏡效應的原因所在。
研究人員指出,10倍到100倍太陽質量的黑洞不可能是暗物質的重要來源,因此LIGO探測到的黑洞融合很可能是恆星崩塌所導致的,而不是原始黑洞。http://tech.sina.com.cn/d/s/2017-03-10/doc-ifychhus0361430.shtml
科學家首次發現超大質量黑洞噴流中恆星形成證據
新浪科技訊2017.4.6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大多數星系中央都存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那裡密度極高,質量能達到太陽的數十億倍。近日,科學家發現,恆星可以在超大質量黑洞的猛烈“狂風”中形成。研究者稱,這一發現將幫助我們理解星系演化的過程。
科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台(ESO)的甚大望遠鏡(Very Large Telescope,VLT)進行觀測,揭示了恆星在超大質量黑洞的強烈噴流之中形成的過程。超大質量黑洞時常會拋射出大量物質,而這些物質組成了星系的核心。
甚大望遠鏡的觀測首次確認了恆星可以在這種極端的環境中形成。利用甚大望遠鏡上的多目標光譜探測儀(MUSE)和X-shooter儀器,來自歐洲的天文學家團隊研究了兩個星系——合在一起被稱為IRAS F23128-5919——正在進行中的碰撞情況。這兩個星系距離地球約6億光年。
研究團隊在這兩個星系中位於南部的星系中心處,發現了源自超大質量黑洞的巨大物質噴流。他們首次獲得了恆星正在這些噴流中形成的清晰證據。如此大規模的噴流是由活躍、動蕩的星系中心輸出的巨大能量驅動的。
以往的研究表明,超大質量黑洞會吞噬太過靠近其中心的宇宙物質。在吞噬物質時,超大質量黑洞還會加熱周圍的氣體,以猛烈、密集的“狂風”形式拋射出來。
圖博館
在星系內,恆星和氣體(重子成分)被認為與暗物質(非重子)混合在一起。儘管暗物質是一種因存在現有理論無法解釋的現象而假想出的物質,但不妨礙它是宇宙的重要組成部分。暗物質的密度非常小,但是總質量很大,代表了宇宙中26%的物質含量,而人類可見的只佔宇宙總物質量的4.9%。
星係自轉曲線是暗物質存在的重要依據之一。關於重子物質和非重子物質的佔比,也可通過測量星系的自轉計算得出。在宇宙中,由暗物質主導的星系(如銀河系)的外盤,會導致星係自轉曲線相對扁平。
此次,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外空物理學研究所科學家萊因哈德•根策爾及其同事,分析了6個遙遠巨大的“產星星系”的高質量光譜,發現星系外盤的自轉速度隨著半徑的增加而下降,表明這裡的暗物質不如本區域宇宙中的多。研究團隊認為,本區域星系和遙遠星系的組成成分差異,可能是因為遙遠星系富含氣體且緻密,隨著氣體的快速累積而增長,氣體比暗物質更容易落入星系盤中。
茫茫星空,肉眼可見不過是冰山一角,宇宙絕大部分對人類來說是隱藏的,暗物質就是最不願露面的第一號人物。這種間接了解的方式有諸多弊端,譬如經常會有爭論不休甚至推倒重來的可能,但從另一方面來看,懷疑、辯駁、顛覆的過程,既有樂趣,又隱隱暗示著前進的方向。
http://tech.sina.com.cn/d/s/2017-03-17/doc-ifycnpiu8902631.shtml
原始黑洞可能與暗物質形成無關或數量眾多有較大質量範圍
新浪科技訊2017.3.10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2016年,科學家發現了兩個正在黑洞融合時發出的引力波,這兩個黑洞的質量都比太陽大30倍左右。
有一個關於暗物質的理論認為,暗物質可能會以原始黑洞的形式存在,質量是太陽的10倍到1000倍之間。許多人推測,引力波的發現可能會為暗物質的存在提供線索。然而近期的研究顯示,原始黑洞“完全不可能”產生如此大量的暗物質。
這項研究發現,與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探測到的引力波相關的黑洞,很可能形成於恆星的崩塌。原始黑洞可能形成於宇宙的最初時刻,而且與來源於恆星的黑洞不同,原始黑洞可能數量眾多,並具有較大的質量範圍。
這些原始黑洞可能會存在於星系的銀暈之中。如果這些地方存在眾多原始黑洞,那它們就會干涉來自遙遠類星體的光,形成明顯的亮度加強,這種效應被稱為“微引力透鏡”。
圖博館
科學家首次獲得暗物質“橋”圖像:連接不同星系
新浪科技訊2017.4.17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天文學家獲得了第一張連接星系的暗物質“橋樑”圖像。此前科學家一直推測宇宙中存在這樣一張“暗物質網”,但都無法對其進行觀測。這張合成圖片整合了超過23000對星系的觀測結果,揭示出星系之間存在的暗物質纖維狀“橋樑”。
利用加法夏望遠鏡(全稱為加拿大-法國-夏威夷望遠鏡,縮寫為CFHT)多年巡天觀測中獲得的圖像,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研究人員對弱引力透鏡效應進行了測量。
在引力作用下,巨大的星系或星系團會使來自更遙遠星系的光線出現彎折,這一效應被稱為引力透鏡。這是因為巨大的物體會使周圍的時空彎曲,使光線以不同的路徑傳播。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首次闡述了這一效應。因為引力透鏡效應的存在,我們往往會得到高度放大,但又嚴重扭曲的圖像。
在某個觀測不到的物體,比如行星、黑洞或暗物質的影響下,弱引力透鏡效應會使遙遠的星系看起來像是被扭曲。儘管天文學家認為宇宙的約27%由暗物質組成,但由於暗物質不會吸收和反射光線,因此無法直接被望遠鏡觀測到。不過,通過暗物質與可見物質的相互作用——主要為引力效應,科學家可以推論出暗物質的存在。
天文學家認為,暗物質就像是一種引力“膠水”,使各個星系連接在一起。據推測,我們所處的宇宙中,只有5%是由我們已知的物質,如原子和亞原子粒子所組成的。
在這張假彩色圖片中,白色區域代表著明亮的星系,而暗物質“橋”則以紅色顯示。天文學家不僅對這一現象進行了繪圖,他們還發現,彼此距離小於4000萬光年的星系之間,其暗物質“橋”的強度最大。
“利用這一技術,我們不僅能夠看到宇宙中存在的這些暗物質纖維結構,”共同作者塞斯•埃普斯(Seth Epps)說,“而且還可以看到這些纖維結構將星系連接到什麼樣的程度。”
http://tech.sina.com.cn/d/s/2017-04-17/doc-ifyeimqy2082088.shtml
早期宇宙實際上暗物質不足?新發現與模擬結果相矛盾
英國《自然》雜誌2017.3.15發表的一項天文學研究認為,在100億年前星系形成的高峰期,“產星星系”的外盤可能主要為恆星和氣體主導,而非暗物質。此次對遙遠星係自轉曲線的最新測量結果,與早期星系形成的模擬結果產生了嚴重矛盾。
圖博館
不過,研究人員也認為,並不是說社會群體的大小在大腦的進化過程中未起到任何作用。由於果實沒有樹葉的量多,因此食果動物肯定要走很遠的距離才能採集到果實,在遠距離的旅行中它們也相應地形成了更大的社會群體。希格漢姆解釋說,“哪個社會群體最終能夠獲得果實,通常取決於群體的大小。”換句話說,在果實爭奪戰中,較大的群體更容易將較小的群體趕走。“'社會腦假說'的主要問題在於,它明確地指出這種驅動因素(群體大小)要比其它因素作用大得多。我們的研究成果顯示,飲食的作用更大。”
希格漢姆和德卡塞因注意到,他們的研究成果也引起了相關專家的質疑與批評。“社會腦假說”理論提出者之一、英國牛津大學人類學家及演化心理學家羅賓-鄧巴對此提出異議。首先,鄧巴指出,這並非全部的大小尺寸。相反,這是大腦一部分的大小,即新大腦皮層的大小,這一部分在認知、空間推理和語言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鄧巴認為,“新大腦皮層大小與大腦大小有明顯區別。”
其次,鄧巴指出,社會群體大小與飲食特點並非是用來解釋大腦進化的必須二選一的理論。“兩者都是正確的。”關於希格漢姆和德卡塞因等人的理論,鄧巴認為,必須從更深層次來關聯思考這些特點。不過,鄧巴仍然堅持認為,大腦進化的關鍵驅動因素是社會群體的大小,而不是飲食。(彬彬)
http://tech.sina.com.cn/d/f/2017-04-17/doc-ifyeimqy2083521.shtml
圖博館
這項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研究結果目前還只是科學層面的發現,但這項發現在臨床應用方面的潛力不容低估。
比如,它能夠幫助人們更細緻了解老年癡呆症患者腦子裡在發生什麼?是否還在生成記憶,是否生成的記憶因為某種原因而無法激活、調取?更細緻的了解是去尋找相應治療方法的基礎。
http://tech.sina.com.cn/d/i/2017-04-10/doc-ifyeceza1828491.shtml
什麼在影響生物大腦的大小?關鍵因素為飲食2017.4.17新浪科技訊
為什麼一些靈長類動物的大腦比其它動物要大?原因通常被認為是社會行為,即靈長類動物生活於更大更複雜的社會群體中,為了更好地處理好各種社會關係,就需要更大的大腦。這一理論已經形成了20多年,也被稱為“社會腦假說”。通過對大量靈長類動物的研究,希格漢姆和同事阿列克斯-德卡塞因得出結論認為,“社會腦假說”理論並不能夠完全說明問題。希格漢姆和阿列克斯-德卡塞因在《自然生態與進化》雜誌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稱,大腦的大小可以通過靈長類動物的飲食更精確地進行預測。
為了得出這一結論,德卡塞因等人建立了關於140種靈長類動物的數據庫,其中包括狐猴、長臂猿等物種。利用此數據庫,他們研究了大腦大小與許多社會因素的關係,如社會群體的大小和社會結構等。據研究人員介紹,這也是首次利用如此大型數據庫來研究靈長類的大腦。當初“社會腦假說”理論形成時,並沒有考慮到猩猩等靈長類,而猩猩通常是獨居生活,但它們的大腦也很大。
德卡塞因等人最新研究發現,影響大腦大小的關鍵因素是飲食,而不是社會群體大小。希格漢姆解釋說,長期以來,一般認為食果靈長類動物的大腦比食葉靈長類動物的大腦要大,這是因為食果的好處更多。果實含有更高的營養價值,也比樹葉更容易消化。不過,研究人員認為,食果是一種要求更高的飲食方式。比如,果實在時間和空間上更分散,因此找到果實是一項更為複雜的任務。
圖博館
科學家“華麗重寫記憶規則”:以前的說法不對!
中新網2017.4.9電据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關於記憶,最新的說法是……以前的說法都不對!這個發現甚至讓做出這一宣布的科學家們自己都倍感吃驚。美國和日本科研團隊發現,記憶是這樣發生的:人腦把信息“備份”,同時儲存兩份同樣的記憶版本,一份供當下用,另一份則永久保存,帶入墳墓。
以前的說法是,先有短期記憶,然後慢慢轉變成長期記憶。
做出最新宣稱的科學家們形容這無異於“記憶規則的華麗重寫”,雖然他們自己對此也很意外。
關於記憶,以前是這麼說的:人腦的兩個部分深度參與了對個人經歷的記憶:海馬體和皮層。海馬體先製作短期記憶,之後逐漸轉變成儲存在皮層裡的長期記憶。
這個解釋興起於20世紀50年代。
當時有一位名叫亨利?莫萊森(Henry Molaison)的患者,在接受癲癇手術時海馬體受損,喪失了儲存記憶的功能,但手術前的那些記憶卻還在。
當時學者們普遍接受的一種解釋是,這是因為海馬體生成的短期記憶轉化成長期記憶“存入”皮層,故得以保留。
然而,理化學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神經迴路遺傳研究中心(Riken-MIT Center for Neural Circuit Genetics)的科學家通過實驗證明,其實不是這麼回事。
當然,他們的實驗是在小白鼠身上做的,但據信也適用於人腦。
實驗本身之高、精、尖,細節可能外行不宜,概括地說就是通過儀器和操作來觀察記憶的形成過程,即腦細胞群對電擊的反應。
然後,研究人員用光束射入大腦來控制神經元的活動,就好比把記憶當成開關來開啟和關閉。
結果發現,記憶有兩個同時生成的版本,一個在海馬體,一個在皮層。
實驗室的那隻小白鼠最初幾天沒有用皮層裡的那個長期版本的記憶,因為科學家把它們的海馬體內的短期記憶關閉後,它們就忘了電擊這回事。
但是,通過操作把皮層的長期記憶激活打開後,小白鼠們就記起來受過電擊了。
科學家們認為,長期記憶在形成的初期是不成熟或者是“沉默”的,而海馬體和皮層之間的聯繫假如受阻,那麼長期記憶就永遠無法成熟。
這說明,大腦的這兩部分仍有某種關聯,重心還是會隨著時間推移從海馬體向皮層轉移。
圖博館
中國、印度IQ智商急升 專家提2原因2017-03-06聯合新聞網
人類越來越聰明?BBC報導,根據《智能雜誌》(Intelligence)刊登研究結果指出,世界上的平均智商呈現成長狀態,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這樣的現象更為明顯。這個研究結果也支持了先前心理學家所提出的弗林效應。
根據《智能雜誌》刊登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研究結果指出,自1950年代以來,人類的IQ測驗分數呈現上升狀態。而在某些特定地區的平均IQ分數,更呈現大幅度上升。根據研究指出,這些地區集中在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及印度等地,這些地區的人們平均IQ分數在六十年來上升了約20分。而已發展國家包括美國的智商上升程度則比較平緩,然而英國人的智商卻呈下降趨勢。
這項研究是根據過去64年以來所獲得的405項研究數據,這些數據來自48個國家,總共包含20萬人參與。
倫敦國王學院的調查結果也支持了先前科學家所提出的「弗林效應」(Flynn effect)。所謂的福林效應所指的是,智商測試分數隨著年代逐漸增加的現象。弗林效應最早在1982年由紐西蘭奧塔哥大學(University of Otago)學者詹姆士.弗林(James R. Flynn)所提出。
弗林研究美國歷年智力測驗題目時發現,雖然智力測驗的難度不斷提高,但受測者的平均分數卻仍呈現上升狀態。
對於人類智商測試分數的不斷提高,有解釋認為,產生弗林效應的原因來自於人們應對考試的能力越來越好,此外隨著科技的發展,知識傳播的普遍性也被認為是可能影響智力發展的因素之一。
圖博館
論文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古脊髓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吳秀杰指出,研究表明,許昌人頭骨具有中國境內古老人類、歐洲尼安德塔人和早期現代人三位一體的混合特徵,可能是中國北方古老人類與歐洲尼安德塔人基因交流的結果。
研究顯示,許昌人頭骨上有結構性凹窩、顳骨內耳迷路模式,和尼安德塔人類似。吳秀杰表示,這是尼安德塔人活動區域以外地一次集中發現,暗示兩個人群之間基因交流的可能性。許昌人混合型特質特徵,可能是東西方兩大人群基因交流或雜交的結果。
許昌人頭骨頂面觀及其與直立人、早期現代人對比。
許昌2號頭骨化石碎片及頭骨化石的3D虛擬復原。
回應
搞了半天原來中國人不算現代人。
這推論很弱,基因學已經證實,現代人都是緣起非洲,頂多帶一點直立人的基因,直立人是被我們的祖先淘汰掉的
民主的台湾人完全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祖先来自哪里.不用理他.自己开心就好.
圖博館
這麼說吧,Y染色體中的可識別基因段只佔整個基因組的3%,其他都是無法解讀的,而在這3%當中,哪段是代表哪個人種,話語權都在西方白人手中,中國研究者大部分人云亦云,以復旦大學為首。在這能解讀的3%片段當中,工作量非常大,經常一個月才能得到相對來說比較全的測序。所以,在真正基因組沒有解密之前,任何片段都可能被別有用心的歪曲。這還是Y的,MT染色體在母系社會中的作用曾經也是非常大的,用這種西方學說來混淆視線,那是西方話語權的入侵。中國人最好還是暫時不要接受。
有些人可能不理解,走出非洲有兩次,第一次是幾百萬年前人科動物走遍世界,這點學界沒什麼疑問.第二次走出非洲爭議很大,現代人種大約在20萬年前左右形成,之前的說法是非洲的現代人種走遍全世界,全球各地區包括中國的古人類,歐洲的尼安德特人都滅絕了。而中國學界一直有很大的反對聲浪,認為中國的現代人種是中國地區古人類進化而來的,而非非洲來取代的.這次研究結果我也不知道可信度多高,但是希望一些人以後再看到什麼走出非洲,單一起源之類的消息的時候,能有一點基本常識
http://www.guancha.cn/history/2017_03_03_396970.shtml
考古發現 中國人可能是尼安德塔人後代2017-03-03中央社
科學雜誌今天專文指稱,10多萬年前生活在河南省許昌縣靈井遺址的許昌人,可能是中國境內古老人類與歐洲尼安德塔人後代。這項研究為人類演化取得重大突破,終結中國人起源自非洲的假說。
這篇題為「中國許昌出土晚更新世古人類頭骨研究」的論文第一作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李占揚接受新華社訪問時表示,許昌人上承周口店北京猿人,下連中國北方早期現代人,終結中國北方現代人來自非洲的假說。
報導指出,2005到2016年,李占揚帶領的考古隊對靈井許昌人遺址進行挖掘,發現45件距今12.5萬年到10.5萬年的古人類頭骨化石。僅管化石出土時已經裂成碎片,但其中1號年輕男性頭骨和2號成年人頭骨保存相對完整。
研究發現,許昌人具有周口店北京猿人、和縣猿人等中國北方古老人類的原始與共同特徵,同時也呈現向早期現代人過渡的重要特徵,像是腦容量增大、頭骨變薄、眉脊較纖細、骨頭結構纖細化等。李占揚說,科學家沒有發現許昌人與非洲古人類的相似性。
圖博館
“但科學家沒有發現許昌人與非洲古人類之間的相似性。”李占揚說。
圖3. 許昌2號頭骨化石碎片及頭骨化石的3D虛擬復原(吳秀傑供圖)
圖4. 許昌人頭骨頂面觀及其與直立人、早期現代人對比(吳秀傑供圖)
“三位一體”的新人種--許昌人可能是當地人和歐洲古人類的後代
“研究表明,許昌人頭骨具有中國境內古老人類、歐洲尼安德特人和早期現代人'三位一體'的混合特徵,可能是中國北方古老人類與歐洲尼安德特人基因交流的結果。”論文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吳秀傑說。
“許昌人可能是人類進化中出現的一個新人種。”李占揚說。不過,科學家目前還沒有成功地對許昌人頭骨化石進行DNA分析。
尼安德特人是以德國尼安德特地區命名的古人類,生活在歐洲、北非和西亞地區,繁盛期為距今13萬年至3萬年,其頭骨具有與世界上其他人種完全不同的兩個獨特性狀--枕骨上有結構性凹窩、顳骨內耳迷路模式,許昌人頭骨上具有與其相似的特徵。
“這種情況,是尼安德特人活動區域以外第一次集中發現,暗示了兩個人群之間基因交流的可能性。”吳秀傑說,“許昌人混合型體質特徵,可能是東西方兩大人群基因交流或雜交的結果。”
謎團--中國境內古人類在何種情況下向歐洲遷移?
“靈井遺址出土的古人類材料,堪稱古人類學領域的偉大發現。”論文作者之一、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教授埃里克•特林庫斯說,“該項研究成果將極大改變世界現代人類起源研究的格局。”
關於在何種情況下許昌人和尼安德特人進行了基因交流,李占揚推斷:許昌人之前,東亞大陸極度寒冷,許昌人先輩向氣候溫和的歐洲遷移,同早期尼安德特人相遇、雜交。距今12.8萬年至7.4萬年間,氣候轉暖,這批古人類重返家園。李占揚說,這種遷移可能因氣候波動進行過多次。
靈井遺址是我國首次發掘的以泉水為中心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2007年和2014年兩次發現人類頭骨化石,被評為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現,遺址已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回應
全世界不都是台灣人的後代嗎?
現在公認的是人類緣起於非洲。
現在公認印度體制比中國先進,並且從2003年開始,公認中國經濟要崩潰。
請問科學有公認嗎。
基因解釋人類起源於非洲,這個貌似推翻不了吧。
圖博館
專家:“許昌人”可能是中國古老人類和歐洲尼安德特人的後代
據新華社2017.3.3報導,世界頂尖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雜誌3日發表題為《中國許昌出土晚更新世古人類頭骨研究》論文稱,人類演化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10多萬年前生活在河南省許昌市靈井遺址的“許昌人”,可能是中國境內古老人類和歐洲尼安德特人的後代。
挑戰“非洲起源說”--許昌人可能是中國華北地區早期現代人的直接祖先
“許昌人上承周口店北京猿人,下連中國北方早期現代人,終結了中國北方現代人來自非洲的假說。”論文第一作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李占揚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
關於現代人起源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是“非洲起源說”,一種是“多地區起源說”,兩種觀點對峙多年,但以“非洲起源說”佔上風。
2005年至2016年,李占揚領導的考古隊對靈井許昌人遺址進行了連續12年的考古發掘,發現45件距今12.5萬年至10.5萬年的古人類頭骨化石。
兩年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北京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組建聯合研究小組,對許昌人頭骨化石開展研究。
圖1. 河南靈井遺址發現的許昌人1號(右側)和2號(左側)頭骨化石(吳秀傑供圖)
圖2. 許昌1號頭骨化石碎片及頭骨化石的3D虛擬復原(吳秀傑供圖)
儘管頭骨化石出土時已經破裂成碎片,但其中1號年輕男性頭骨和2號成年人頭骨保存相對完整。
低矮的頭骨穹隆、扁平的腦顱、最大顱寬的位置靠下、短小並向內側傾斜的乳突,研究發現:許昌人具有周口店北京猿人、和縣猿人等中國北方古老人類的原始及共同特徵。
同時,許昌人還呈現向早期現代人過渡的重要特徵,如腦容量增大、頭骨變薄、眉脊較為纖細、頭骨結構呈現纖細化等。1號頭骨的顱容量約為1800毫升,2號頭骨雖然小於1號,但也位於晚更新世人類的變異範圍平均值之上。
圖博館
地質學界的共識是,Zealandia是岡瓦納古陸(Gondwana)的一部分,面積佔岡瓦納古陸的5%左右。而且學界廣泛認為Zealandia是晚期白堊紀時期從一個4000千米長的絲帶狀大陸中分離出來的。
約一億五百萬年前到八千五百萬年前,Zealandia逐漸開始了從岡瓦納古陸分離的過程
隨著明確界定新大陸哪些部分屬於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特別是該地區離岸礦區,Zealandia新大陸的政治與經濟含義將是多方面的。經過新西蘭地理科學研究院(GNS)連續六年的研究發現,新大陸離岸地區儲存著價值達數百億美元的化石燃料。
是“洲”還是“大陸”
原報告中的“continent”應該被解讀為“洲”還是“大陸”?通常意義上的“洲”是地理概念,而“大陸”更偏重地質概念。著名的科學期刊《自然》(Nature)記者,有麻省理工學院地質學教育背景的Alexandra Witze,2月16日在社交媒體Twitter上發布了她採訪並編輯的新聞“科學家們在密切關注'第八洲'”( Geologists spy an eighth continent)。很顯然,她這裡指的Zealandia,是和亞洲、非洲、歐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極洲對等的地理概念。
但報告中卻明確表達了此語境下的“continent”是和歐亞大陸、非洲大陸、北美大陸、南美大陸、南極洲大陸、澳洲大陸(Eurasia, Africa, North America, South America, Antarctica, and Australia )並舉的地質概念。
也許是受到了Alexandra Witze報導的影響,中文媒體的報導,包括國外權威新聞機構如BBC標題均用了“第八洲”的標題。
教科書要重印了?
無論是“洲”,還是“大陸”,對Zealandia的重新發現和認定或許將改寫大眾對原有世界地理的常識認知。BBC就以冥王星為例作了比較。長期以來,冥王星在天文學界曾被認為是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
2006年,冥王星(Pluto)被踢出太陽系行星的行列
1998年,曾有建議把冥王星剔除太陽系行星之列,但當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否決了此提議。不過2006年8月24日,第26屆國際天文聯合會通過決議,由天文學家以投票正式將冥王星劃為矮行星,被行星家族除名。
回應
胡說!世界第八大粥明明是甜粥!
胡說,是臘八粥
人不要這麼無恥,台灣島也可以定義為洲了,台灣島獨享一個洲!
古有云八荒之內有四海,四海之內有九州,即四大洋九大洲,中國人早就知道!這幫蠻夷!
歐洲和亞洲的劃分本來就體現著歐洲人的話語權,就跟他們的歷史一樣,神話當歷史。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7_02_17_394841.shtml
圖博館
某地質學家團隊宣稱Zealandia符合“大陸”的新定義
一個簡單的地理知識:現在地球上有幾大“洲”?七個?現在看起來有可能又有一個小伙伴加入這個“洲”俱樂部。
不過這個“洲”(Zealandia)大部分都在水下。它在水面之上的部分估計讀者都很熟悉:新西蘭。一個地質學家團隊認為它已經夠得上“大陸”的定義標準,正在推動主流學界為其認證。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和英國每日電訊報2017.2.16報導,多名科學家在美國地質學會(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s Journal)發表研究報告,聲稱這塊大陸的面積接近500萬平方公里,是它的鄰居澳洲大陸面積的三分之二,94%的面積都在水下。水面之上的部分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新西蘭南北二島和新喀裡多尼亞(New Caledonia)。
人們往往會認為,“在水面之上”才是定義“大陸”的關鍵性條件,不過這群研究者重新調整了大陸的“准入條件”,主要有四個方面:高於它周邊的地理區域;存在大範圍的矽酸火成岩、變質岩和沈淀岩;其地殼相比通常意義上大洋地殼要更厚,而且有著更低的地震波速;要有一塊面積足夠大的,能和大陸群島、大陸碎塊、或者碎條的集合有清晰邊界區隔的區域。
這份研究報告指出,前三點是教科書對大陸的經典定義,而第四點則學界研究較少或者仍有爭議。
報告指出,Zealandia諸多指標符合大陸的認證標準
新西蘭地質學家尼克•莫蒂莫爾說,科學家們在“新西蘭大陸”問題上已經花費了20多年,期間蒐集了大量數據:“把Zealandia定義為大陸的科學價值絕對不僅僅只是在'大陸家族'中增加一名新成員。”
Zealandia,圖中紅色斷線為大陸地殼的界線,黑線為活動版塊的邊界
這份報告指出,Zealandia這個概念由地質學家盧因迪克(Luyendyk)於1995年提出,之後逐漸廣泛地進入地質學界的研究視野中。報告從Zealandia與周圍地質環境的高度比(Elevation)、岩石的化學成分(Geology)、地殼結構(Crustal Structure)等多個方面論證,得出結論Zealandia符合“大陸”的新定義。
圖博館
中國學者參與首次發現氦化合物科研改寫化學常識
據微信公眾號“知社學術圈”(zhishexueshuquan)2017.2.10刊載的文章,中國科學家和俄、美、意、德等國科學家一起,發現了在極端條件下惰性氣體氦的化合物,改變了現代科學對氦的基本認知。而此項成果的公開過程也是一波三折,該微信號說,科研團隊花了兩年時間才說服審稿人和編輯,將這一成果刊載在今年2月的《自然化學》(Nature Chemistry)雜誌上。
作為惰性氣體的一員,氦是化學元素週期表中最不容易發生化學反應的元素。在極端壓力條件下,其他惰性氣體都已經顯示出形成化合物的能力,但氦依然非常穩定。現在這一“化學鐵律”已經被來自南開大學的王慧田、周向鋒團隊及其合作者打破。他們創造出了穩定的氦鈉化合物,這撼動了現代化學的基本認知。
發表在《自然化學》上的論文截圖
我們知道,氦是宇宙中含量第二多的元素,是六種惰性氣體元素之一,很難與其他元素發生作用。然而,在極端條件下,惰性氣體又可以分為兩類:其中氪、氙、氡相對活躍,而氬、氖、氦則非常冷漠。
文章共同作者,猶他州立大學亞歷山大•波吉列夫(Alex Boldyrev)教授說:“極高的壓力,比如在地球的核心或者其他巨型星體中,能夠完全改變氦的化學特性。”
研究人員通過“晶體結構預測”模型進行演算發現,在極度的壓力之下,一種穩定的氦鈉化合物能夠形成。然後他們在金剛石壓腔實驗中真的創造出了前所未見的化合物:Na 2 He。實驗可以為氦和鈉原子提供相當於110萬倍地球大氣壓的條件。
這一結果太出人意料,因此發表的時候遇到了巨大的困難,研究人員花了兩年多的時間去說服審稿人和編輯。
回應
化合物的構成並不需要任何化學鍵——這已經屬於物理了,跨界了大神。
現代化學的理論本來就是泡利在量子力學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
這不是常規化合物,是極端條件下的化合物。
對於宇宙來說,哪怕億萬分之一的可能,都是必然。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7_02_10_393640.shtml
圖博館
還扭扭捏捏的,一方面說東亞人腦容量平均比白人黑人大很多,一方面說與智力差異沒關係,其實有著最直接的關係。智商的分佈東亞黃種人105,白人100,黑人87,即最直白的證據。其實這早已不是新發現了,白人學者說了有幾十年了。
當你說黑人肌肉發達,所以表現出來彈跳好,諸如NBA頂級球員都是黑人,那是可以說的。但是說到大腦容量,就不可以說黃種人智商高了(這是事實),因為種族歧視。難道說黑人彈跳好就不歧視白種人和黃種人嗎?西方的所謂各種正確,極其虛偽。
為什麼要突變沒說,我來解釋吧,那是因為遠古時代東亞自然環境更複雜,食物也較匱乏。所以必須進化出更強大的智力來尋找食物以便生存,同時要縮小體型減少能量消耗。
腦容量越大,噴子的戰鬥力越高。
唯一合理的解釋是與語言思維有關,而中文是邏輯型文字用腦度高於西方人,所以中國人腦容量大漸長了!
這個話題很敏感,但又必鬚麵對。其實只要對比一下同一人種在進化中是不是腦容量越來越大就可以說明問題了。人之所以成為萬物之靈,擁有比其它動物更發達、相對體重更大的大腦是決定性的因素。所以進化的趨勢應該就是腦容量越來越大。黑人除了在舞蹈、體育運動中一些項目外,在其他領域中基本沒有優勢,甚至是明顯的劣勢,是客觀事實。
科學研究未能找到任何證據支持人種之間存在智力差異。就算有也不敢說吧
http://news.sina.com.cn/c/nd/2017-01-30/doc-ifxzyxmt1577281.shtml
圖博館
“在人種角度,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CASC5在東亞人群的突變選擇擁有更大的灰質容量”(觀察者網注:“灰質”是構成大腦皮層的主要成分,由神經元細胞的細胞體聚集而成),研究人員在《人類遺傳學雜誌》發表的論文表示,“相反,在歐洲和非洲人群中並未發現這一選擇信號”。
“但這個現象究竟為何發生,現在還尚未充分調查清楚”,他們補充道。
除了氣候原因,其他的外界因素也可能會促使這一選擇的發生,這包括社會結構以及文化偏好,宿兵教授稱,不過這些理論仍在猜測階段,“精確的答案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宿兵表示,這一調查並不能表明亞洲人比其他人群更聰明。“科學研究未能找到任何證據支持人種之間存在智力差異。”
不過,他表示,科學家普遍同意人類為獲取更大的大腦而作出了巨大犧牲。
據悉,大腦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更大的大腦使得生育更為艱難,並消耗身體其他部位的資源,這就產生了很多例如體力下降等問題。歐洲人普遍比亞洲人更壯、體型更大,宿兵稱,但是體型上的差異是否與大腦大小相關,這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達爾文選擇理論在今天可能仍然適用,但我認為,人種之間腦容量的差異,將最終因如今世界範圍內的基因交換而消失”(觀察者網注:達爾文選擇理論即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另一個在北京的人類學家稱,這一研究解決了人類進化史上一個重要,但敏感的議題。“這些研究成果可能會引發種族主義爭論”,這位匿名的人類學家表示。
研究數據表明,基因突變位點在南亞人群中也呈現高頻率態勢,這位人類學家稱,對他們展開相關調查將會十分有趣。如果他們的大腦也順應了達爾文正選擇理論,大腦變得更大,那麼這可能意味著,遷移至離非洲更遠地方的人類,他們的大腦發育得更大。
回應
我更相信是自然的淘汰的原因,由於中國古代更加註重文人,所以在數千年的自然選擇下,擁有高腦容量的文人更容易生存下來,產生更多的後代,而歐洲古代對文人的重視沒有中國重,更加崇尚武力,所以肌肉發達的人更容易生存。
直說就是我們比你們聰明點
我覺得你有點過了,畢竟他們曾做出過貢獻,這麼說不大好
你還是不知道西方人怎麼幹的,它們所有取得的一切比如所謂文藝復興等都是在大力吸收中華等原創性貢獻的基礎上才有的(你知道我們大量人文社科以及軍事科學書籍原本孤本都在西方),但是它們同時構建了一套否定否認別人尤其是掩蓋中華的關鍵性作用的知識體系。
圖博館
為什麼東亞人大腦更大?中國科學家給出解釋
亞洲人要比其他地區的人群更聰明?亞洲人的腦容量更大?據南華早報網2017.1.28報導,中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解決了這一困擾科學家數十年的問題。
中國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東亞人群在自然演化中,基因突變更偏向於使腦部變得更大這一結果,而在歐洲或者非洲並未發現這一現象。
這一研究結果,為解決困擾科學家們數十年的一個爭議性問題提供了線索:為什麼亞洲人的大腦比歐洲人和非洲的更大?
30多年前,美國科學家進行了一場全球最大的針對腦部容量的研究。通過對全球2萬俱現代人頭骨展開的調查,科學家們發現,東亞人的顱腔容積平均為1415立方厘米,而歐洲人為1362,非洲人為1268。
隨後的一系列研究也證實了這一結果。在去年的一個核磁共振成像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東亞人的顱頂更高,這讓他們的頭部能夠容納體積更大的大腦。
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系列假設來解釋這樣的差異。一些人表示,長期在寒冷的地方居住可能有助於促進腦部的發育。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中,體積較大的大腦更容易在其核心部位維持恆定溫度,而絕大部分的思考活動是在這個部位進行的。
然而,氣候說卻難以充分解釋在同一緯度生活的人——例如中國人和歐洲人,擁有不同腦容量的現象。
中國研究人員稱,一種名為CASC5的基因——8個腦容量調控基因中的1個——可能為人們提供更多線索。和其他大部分同樣影響猴子和早期人類腦部大小的基因不同,智人CASC5的基因突變發生較晚,它發生在我們祖先離開非洲大陸後的5萬到10萬年間。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研究員,在宿兵教授的帶領下,對不同人群的CASC5突變位點進行了首次對比。
研究發現,腦容量調控基因CASC5在現代人的起源過程中積累了8個氨基酸突變,這些突變在非人靈長類和古人類(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中均不存在,是現代人特有的變異位點。其中,2個突變位點在現代人中已經固定下來,而其他6個位點在人群中仍然是多態的。
更有意思的是,這一基因中有4個多態位點在東亞人群中呈現高頻率,這和包括中國、日本、蒙古人在內的東亞人腦容量的增大有著密切聯繫,而在歐洲和非洲人群中,這4個多態位點頻率很低。
圖博館
內蒙古貴妃墓 先人漢相蕭何
據報導,內蒙古多倫遼代貴妃家族墓葬雖不那麼為人所知,玄機藏在了墓志銘上。劉慶柱說,根據出土墓志銘記載,墓主人為遼聖宗妃,其家族在遼代九帝中共出過四位皇后,是遼代外戚最為顯赫的一支。
「墓志銘上還說,這位貴妃是蕭太后,為蘭陵人,蕭何後人,」劉慶柱說,再加上墓志銘上還說耶律氏為漢室劉邦之後,「雖然是傳說,但畢竟在(墓志銘)自己認了」,這就說明中古時代不同民族都對國家產生了認同。
遼寧「丹東一號」清代沉船(致遠艦)則是經過三個年度共四次的調查,確認為清北洋水師的致遠艦。另外,透過考古提取的文物以及「致遠」文字款識的餐具等,均可證明「丹東一號」即為在甲午海戰中被擊沉的致遠艦。
2015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按年代早晚排序)
1 雲南江川甘棠箐舊石器遺址,呈現遠古人類生活完整圖。
2 江蘇興化、東台蔣莊遺址,文明擴張見證。
3 浙江餘杭良渚古城外圍大型水利工程,5000年前王國的偉大工程。
4 海南東南部沿海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存,構建海南完整史前文化史。
5 陝西寶雞周原遺址,老都邑的新認識。
6 湖北大冶銅綠山四方塘遺址墓葬區,古代礦冶工人足跡。
7 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劉賀墓,西漢王侯的地下奢華。
8 河南洛陽漢魏洛陽城太極殿遺址,紫禁城始祖。
9 內蒙古多倫遼代貴妃家族墓葬,大遼貴妃的長眠地。
10 遼寧「丹東一號」清代沉船(致遠艦),發現甲午海戰中的英雄軍艦。
圖博館
十.1692-1693年馬塞諸塞州薩勒姆(Salem)市著名的女巫審判事件留下了近千份文件和其他各類當時的記錄,然而沒有任何文件或記錄可以為那19個人的吊死判罰提供直接的證據,沒有證據顯示死刑是在何處執行的。長久以來人們相信行刑地是在絞刑架山(Gallows Hill)上的某個地方,具體位置似乎在19世紀早期就已被遺忘。1921年曆史學家Sidney Perley提出,應該是在絞刑架山山腳下的Proctos Ledge,一個岩石出露的突出層。過去5年一個研究團隊審核了Perley的發現,並應用新技術來精確定位。借助一份被忽略的證詞和確定從何處可以看到什麼的地理信息系統,研究者在2016年得出結論,Sidney Perley是對的。在遺址的調查沒有找到任何遺跡,也沒有絞架的痕跡。研究者認為這也符合口傳歷史所說的,死難者的家人在夜色的掩護下收走了屍體並把他們葬在各自的家庭墓地裡。
回應
老外不懂海昏侯?真是不知怎麼說好,唯西方話語為真理,反正話語就一直在他們手上!
http://collection.sina.com.cn/hwdt/2016-12-19/doc-ifxytqax6519168.shtml
2015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海昏侯墓入列 2016-05-17世界日報
「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16日揭曉,除了海昏侯漢墓考古這張「網紅臉」外,還有遼寧丹東致遠艦水下考古、湖北大冶銅綠山遺址等入圍,其中浙江餘杭良渚古城外圍遺址已是第二次入選。新京報報導,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劉慶柱說,今年入選的十個項目的最大特徵是時間跨度特別大,「上至100萬年前的舊石器,下至清代致遠艦」。這次評選也強調調查與發掘程序的規範性和科學性,鼓勵新方法新技術的探索和應用。
海昏侯墓 葬制研究價值重大
劉慶柱表示,海昏侯墓是新的發現、發現最多、內涵最豐富、保存最完整、級別最複雜,墓葬出土的不同文物記載了劉賀的不同身分和經歷,對於研究西漢列侯等級葬制具有重大價值,其重要性不可迴避,評選時專家的意見較為一致。
良渚遺址 世上最早攔洪水壩
良渚文化遺址卻是第二次入圍「十大考古新發現」。在2007年發現了良渚文明的都邑——良渚古城後,新近又確認古城外圍存在一個規模宏大的水利系統,其年代距今約5000年,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攔洪水壩系統。
圖博館
七.史前狩獵-採集人群間關係的性質一直在爭論中,對於定居社會之前是否有戰爭爭持不下。考古學家在肯尼亞圖爾卡納湖(Lake Turkana)西部的Nataruk的的驚人發現,可能會終結這一爭論。他們找到了一萬年前的人群間“屠殺”的遺跡:一個狩獵–採集群體襲擊、屠殺了另一個狩獵–採集群體,留下的屍骸頭骨碎裂、骨骸插有箭鏃矛刃,以及其他創傷痕跡。骨骸四散,看來沒有什麼明顯的擺放規律;他們最終被湖中的沉積物覆蓋並保存了下來。暴力向來是人類行為的一部分,不過戰爭如何起源,還有諸多爭論。有些專家認為戰爭深深植根於演化過程中, 他們認為黑猩猩群落間就存在暴力對抗,暗示了人類祖先就有暴力衝突的傾向。另一些專家則強調人類社會的複雜性和等級制度造成的影響,以及農產品出現剩餘,引發掠搶。在納塔如克(Nataruk)的發現還不能平息這些爭論。不過,這可能是以採集食物為生的社會裡,第一個大屠殺的案例。早先在蘇丹的另一次挖掘工作,發現了部族間暴力衝突遇難者的葬身之地,但是蘇丹的那個社會可能已經更趨於定居了。研究者認為,肯尼亞的這個發現,體現了史前時代狩獵–採集部落之間的戰爭。“顯示出戰爭在有農業以前就出現了”。
八.大英博物館的考古學家在波多黎各西部的一個叫Mona的小島上網絡般的石灰岩洞穴裡,找到大約12世紀以后土著的Taino人在洞內石灰岩牆壁上刻畫的女神像等圖形,更有意思的是,他們還在某個石洞內找到殖民初期西班牙人留下的30處題字如拉丁文《聖經》片語、個人簽名及十字架等刻畫形象。
九.在古代世界的沉船遺骸中,安迪基西拉島(Antikythera)大約公元前65年的沉船是最大、最富的,也可能是最著名的。自1900年在希臘安迪基西拉島旁邊發現該沉船遺址後,大量珍貴的遺物如青銅器和大理石雕像已經被發掘出來,其中還有被稱作世界最早電腦的安迪基西拉機械裝置( Antikythera Mechanism)。然而,2016年夏的一個發現把這一遺址再次推到聚光燈下。一個國際團隊在這裡發現了一具人類遺骸,遺骨包括頭骨、頜骨、牙齒、肋骨和四肢的骨骼,極可能屬於一個年輕男性。以前這裡發現過明顯屬於另四個人的遺骨遺物,可是四十年來再未發現人骨,直到這個年輕人遺骸在今夏的出現。據古DNA專家Hannes Schroeder表示該發現也許可以提供機會使科學家檢驗這個古代航海者的分子生物學數據。研究者認為當船觸礁時這個年輕人可能困在底艙。
圖博館
老外不懂海昏侯:美國評選出2016年十大考古發現2016.12.19 和訊網
一.倫敦最早、最多也最重要的書寫木牘,由倫敦考古博物館(MOLA)的考古學家們所發掘、整理。羅馬人建倫敦始於公元50年,這405片木牘書寫於建城之初的數十年間,既有法律文書,也有通信、契約等,反映倫敦(那時寫作londinium)人的社會生活。其中一片上寫有Londinium,這是倫敦之名最早見於書寫。
二.迄今最大的空中激光掃描考古學應用在柬埔寨吳哥地區完成,900平方英里的林木叢密地區被成功覆蓋,揭示出多個屬於高棉帝國時期的棋盤狀的古老城市。
三.在雅典法勒隆三角洲發掘的古雅典墓地,發現80個被綁在一起重擊頭部而死去的年輕人,隨葬的陶罐幫助考古學家把埋葬時間確定為共公元前七世紀的中後期。這個時期正是雅典政治氣候極端不穩定的時期,變化的方向是由國王與貴族共治的政治形態變為僭主政治。骨學分析指出,這些死者都在20-30歲之間,也有幾個更年輕的。研究者認為,這種死亡方式顯然是因為政治鬥爭,是當時激烈政治變化過程的一個反映。
四.103年前發現於埃及Tarkhan鎮的古埃及墓地的一件亞麻紡織服裝,今年獲得精確斷代,原來這件衣服的年代是公元前3482~3103年間,是現存最早的人類紡織服裝。
五.法國西南部的Bruniquel山洞深處一間洞室內,有用完整或折斷的石筍所組合而成的環形結構,過去的碳放射性同位素測定表明是4萬7千年前的古人所為。今年使用鈾釷同位素技術對洞內石筍折破處新滴落石灰岩凝聚物進行測定,獲得了令人不敢相信的數據:這個環形結構是17萬6千年前的作品。考古學家從不知道尼安德特人會在這麼深的石洞內活動,而且這個環形結構顯然需要集體協作才能完成。至於他們為什麼建設這個環狀物,仍然是一個謎。
六.在秘魯的Áspero發掘了一座古墓,墓主人是死於大約45歲的女性,隨葬裝飾品中有產於數百英里之外秘魯北部沿海的海菊蛤貝殼,研究者認為這在古安第斯文化中反映了該女性不同尋常的地位和權勢。她的衣飾物件中包括了雕刻成海鳥和亞馬遜猴形象的胸針。最令人震驚的是該墓的年代:大約4600年以前,正是秘魯海岸捕魚和農業文明的黎明時分。這個女性墓給研究者一個機會去認識在那個時期女性在社會和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圖博館
中國將在智利建設第2個海外天文觀測基地
在地球上最適宜天文觀測的地區之一,中國正在規劃自己的天文台。2016.11.22,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智利總統巴切萊特的見證下,中國國家天文台和智利北方天主教大學簽訂協議,將在智利北部合作建設天文觀測基地。該基地一旦建成,將成為繼南極站後,中國又一個海外天文觀測基地。
就在不久前,科學家們在智利北部的帕拉納天文台發現了一顆離地球僅4光年的行星,它被認為很可能存在生命。該天文台位於阿塔卡馬高原沙漠邊緣,海拔2600米。中國計劃修建的基地,就在距離帕拉納天文台直線距離約30千米處。
帕拉納天文台(資料圖)
為什麼是智利——公認的地面天文觀測最佳地點
因為這里海拔高、晴夜數多、視寧度好、空氣乾燥、夜天光暗,是天文學界公認的地面天文觀測最佳地點。
帕拉納天文台是歐洲南方天文台設在智利的3個頂級觀測基地之一。太平洋在這裡遇到了突然隆起的安第斯山脈和阿塔卡馬高原,從海平面到2600多米的山巔距離不到12千米。再加上太平洋洋流等因素的影響,這裡的雲層幾乎恆定維持在海拔約1000米的高度,帕拉納天文台也就擁有了超乎尋常的穩定天空氣象環境,以及一年里約320個無雲之夜的極佳觀測條件。
天文學家在觀測天空時,會按照所處的北半球或南半球觀測地,將天空對應分為北天區與南天區。南天區有很多優勢資源,銀河系的中心就在南天區,距離銀河系最近的恆星星系大小麥哲倫星雲也在南天區。除了天區互補,東西半球存在的時差也使在智利的觀測與中國本土觀測具有高度時域互補性。
正因為此,智利如今已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光學天文實測基地,歐洲、美國、日本等長期在此發展天文科研,這裡集中了全世界大部分口徑8—10米的光學望遠鏡。到2020年,預計全球3/4大型望遠鏡都會集中到智利。
回應
我很好奇,我國土地那麼大就真的沒有最合適的?就為了最好的跑去國外搞麼?我總有一種在別人的家建自己的東西遲早有一天會變成別人的感覺。
我們國家也有適合天文觀測的地方,像新疆,但是智利那個地方受秘魯寒流和安第斯山脈等影響,那里海拔高,氣候極其乾燥,是世界上最幹的地方,典型的沙漠氣候,而且遠離大城市,很適宜天文觀測,相比國內的條件要好。另外一個條件就是他處在南半球,可以觀測到北半球看不到的天體,這對中國來說算是最大的優點了。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6_12_10_383642.shtml
圖博館
上海超強超短激光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製造“最亮光源”
據人民日報2016.9.8報導,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超強超短激光實驗裝置(SULF)研製工作近日取得重要進展:成功實現了5拍瓦(1拍瓦等於1000萬億瓦)激光脈衝輸出,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預計2017年將在全世界率先實現10拍瓦激光輸出目標,2018年建成面向用戶的實驗裝置。
超強超短激光被認為是人類已知的最亮光源,是國際激光科技的最新發展前沿和重點競爭領域,具有重大科技意義與應用價值。目前,世界多個國家投入巨資開展10拍瓦級大型超強超短激光裝置的研製,其中歐盟支持的項目計劃於2018年建成10拍瓦激光用戶裝置。
超強超短激光能在實驗室內創造出前所未有的超強電磁場、超高能量密度和超快時間尺度綜合性極端物理條件,在台式化加速器、超快化學、阿秒科學、材料科學、激光聚變、核物理與核醫學、高能物理等領域具有重大應用價值。
例如可用於研製台式化電子加速器和超快X射線源,對蛋白質中原子運動進行成像探測,揭示生命的奧秘;可用於研製基於小型化激光質子加速器的激光質子刀,進行癌症治療;產生的阿秒脈衝還可以用於探測原子內電子的運動,推動材料科學與信息技術的進步;超強超短激光還可用於產生反物質,研究天體物理和宇宙起源,將來還可能用於真空結構和暗物質的探測。
“1拍瓦相當於全球電網平均功率的500倍,10拍瓦的激光如果聚焦到10微米,達到的光強就相當於將照在地球表面的太陽光全部'聚'到一根頭髮絲上的10倍。”研究人員表示,在實驗室裡,如此大的功率其能量僅300焦耳,不及2000瓦微波爐運作1秒鐘能量的1/6,“因而十分安全”。
上海超強超短激光實驗裝置項目預計將首批建成3個用戶實驗終端。一是極端條件材料科學研究平台。二是超快亞原子物理研究平台:基於激光驅動產生的超快高能粒子束流與光子束流,在天體物理和未來能源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應用需求。三是超快化學與大分子動力學研究平台,實現有機大分子的結構測定等基礎研究。
回應
有錢搞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不如把錢花到民生上[手動滑稽]
“可用於癌症治療的質子刀是否有可能更小型化?在台式化加速器、超快化學、阿秒科學、材料科學、激光聚變、核物理與核醫學、高能物理等領域具有重大應用價值。” 手動滑稽看不懂漢語?裝傻還是真傻。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6_09_09_373919.shtml
圖博館
王貽芳:對撞機未申請到“十三五”發改委資助2016-09-09
預計總投資上千億元的中國大型對撞機,未能在“十三五”期間獲得發改委的支持;來自反對方的聲音,對未來項目立項與審批影響很大。
《財經》:如何看待反對聲音?是否會對王孟源的文章進行回應?
王貽芳:王孟源的文章沒有細看。對於不同的聲音,我沒有時間與精力一一去看、去回應,我只關注嚴肅的科學家對這件事的討論與批評。網上各種各樣的說法,太多了,我沒有能力與精力去顧及。
回應
我只注意到他說“王孟源的文章我沒有細看。”
王所長的每次答問,都能暴露出不少問題。1.超過標準模型的新物理,到底是什麼形式,現在有很多理論,我們也不清楚哪種理論是正確的。2. LHC到目前為止,哪一種都沒找到,但是不能說所有模型都是失敗的,因為還沒到做結論的那一步。3.到目前為止,LHC只獲得了計劃獲取數據的2%,還有98%的數據還沒取到。 翻譯成通俗的非物理語言:1.我們做高能物理的,目前就是提出各種假設,至於這些假設有沒有充分的依據,這些假設能不能被驗證,我們沒譜;2.我們就是這麼一直忙活著,我們在做高大上的研究,但不要問我有什麼成果。因為幾十年時間太短,幾百億美金太少。還要一直耗下去。3.歐洲的LHC,雖然耗資200億美元,6000個科學家的20年時間,只獲得了預期數據的2%。 這些年基本上是白忙活。即使你們不懂物理學,但上述文字應該看得懂吧。 結論只有一個:打水漂,響都聽不到!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6_09_09_373907.shtml
圖博館
龍科多:為什麼94歲的楊振寧還要參加一場論戰 2016-09-09
雖然楊振寧支持高能物理的發展,雖然高能對撞機實驗一再證實了他的理論,但94歲高齡的他還是堅持發表意見,反對中國今天開始建造超大對撞機。
這並不是楊振寧第一次反對中國建巨型對撞機。
........對於這段歷史,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在回應楊振寧的文章中說:“(楊振寧)自70年代起就反對中國建造高能加速器。幸虧小平同志聽從了李政道等其他著名科學家的建議,才有了今天的高能物理所、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和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及其重大成果……”
一位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副研究員以“清風正陽”為網名,在知乎上稱楊振寧:“他從80年代公開反對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BEPC)及其它加速器項目”,得到網友回复:“ 楊當年反對的是質子對撞機,不是正負電子對撞機。 ”
正負電子對撞機是質子對撞機的縮小版,由李政道精心設計,加入了同步輻射光源的應用設施。..........李政道和楊振寧態度雖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對祖國科技事業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楊振寧認為正負電子對撞機做得很成功,代表中國有相當聰明而且很有能力的人,而包括李政道在內許多人幫忙聯絡美國和歐洲實驗室的合作,都是有功勞的。對於加速器做同步輻射的研究,楊振寧也是支持的,當然,楊振寧並不認為正負電子對撞機的實驗結果在物理科學上有太大的意義。
由於這次爭論中,涉及一些歷史細節的誤會,這裡再次澄清:80年代初,楊振寧主要反對的是在明陵的附近建50GeV的高能質子加速器的計劃。而這一次,從他反對的理由看,他主要反對的也是丘成桐在新書中提出的在山海關附近建造的下一代質子對撞機。......總結來說,楊振寧的意見是中國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對撞機。這不等於他反對高能物理學科的發展,不等於他反對在時機和條件成熟時建超大對撞機,也不等於他反對中國以符合當下條件的資金建造高能物理實驗設備。在科學爭論中,我們不迷信權威,也不只遵循經驗,但有必要將這位老人今天的堅持,其背景、其理由交代清楚。
http://www.guancha.cn/lonkeduo/2016_09_09_373900_2.shtml
圖博館
新華社:中國該不該上馬超大對撞機項目?
據新華社2016.9.7報導,近日,一場關於中國是否應該斥千億元巨資建造超大對撞機的爭論引發社會關注。
以菲爾茲獎獲得者、數學家丘成桐和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為代表的一方主建,認為這是基礎科學及高技術研究中具有標誌性的重大領域,可以在技術發展和人才引進方面產生巨大效益。
而以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為代表的另一方則持反對意見,認為項目耗時長、費用奇大、是個“無底洞”,且有美國終止建造大對撞機的“前車之鑑”。
科學的生命力係於偉大的新發現。通過大科學裝置尋找微小粒子,是物理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方法,在此指引下,科學家們寄希望於通過超大對撞機來探索更高層次的微觀世界,從而找到宇宙起源的亙古秘密。
而建設大科學裝置意味著巨額的資金投入。不少國家為錢所困——經費不足是導緻美國超導超級對撞機計劃SSC終止的原因之一;日本文部科學省同樣在顧慮開支問題,期待更多國際資助。
因此,對我國而言,超大對撞機上馬與否,拍板前的辯論越民主、越充分,越有益於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建設創新型國家,要花錢的地方很多,有限經費投到哪裡,要遵循科學理性和行之有效的決策程序。
爭論各方要多發科學理性之聲,充分辨析什麼當投,什麼不當投,什麼必須現在投,什麼可以未來投。決策者要多聽科學理性之聲,胸懷創新自信又不妄自尊大,立足國情把握機遇與窗口,該出手時不猶豫,該堅守時不盲動。
對於超大對撞機項目的決策,首先,立項報告應當明確闡述立項依據和運行模式,科學意義和可預期的研究成果,以及對其他基礎研究和高科技領域可能產生的影響;其次,組織國內外小同行和大同行對項目的科學意義和其他效益進行評估,並形成專門評估報告;第三,經費預算應充分考慮大科學裝置的使用和維護也需要巨額投入,務求精準。
平等的學術爭論能為科學發現之旅輸入強勁動力和新鮮血液。不論超大對撞機項目是否上馬,何時上馬,頂尖的觀點交鋒迸發的理性之聲,都有益於孕育出不負祖國、不負時代的科學決策。
回應
不虧是官媒,堂正之言。
圖博館
5)中國科學家應積極參與ILC未來的建設與管理,並希望我國政府以實物方式貢獻約5%,這是作為重要參加國的必要條件。
6)希望國家盡快落實對ILC預研經費的支持。同時應適時啟動參加ILC項目的論證工作。
7)應該適度參加各種未來加速器的預研,跟踪國際發展,積累相關技術。
3. “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Higgs工廠(CEPC)+超級質子對撞機(SPPC)”是我國高能物理髮展的重要選項和機遇。
1)中國應該建立和保持自己的大型高能加速器研究基地,成為重要的國際科學研究中心之一。
2)在Higgs粒子發現之際,作為BEPCII之後的下一代加速器,在中國建造一個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Higgs工廠是我國高能物理髮展的一個重大歷史機遇。該加速器可以仔細研究Higgs粒子性質,尋找新物理跡象,也可以降低能量作為Z-工廠運 行。
3)該高能正負電子對撞機科學目標極為重要,未來發展潛力巨大,可以在同一隧道內實現如pp(質子-質子)、AA(重離子-重離子)、eA(電子-重離子) 、ep(電子-質子)等的對撞,使我國在未來的幾十年內保持先進,成為國際主要的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之一。
4)應立即組織隊伍,開展方案設計,研究關鍵問題,探討實現路徑,盡快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
http://www.guancha.cn/wangmengyuan/2016_09_06_373550.shtml
圖博館
與會專家指出,探索物質最深層次的結構和規律是重大的科學前沿問題。Higgs粒子是標準模型最重要的粒子,對Higgs粒子性質的精確測量和尋找新粒子具有全局性的意義。我國提出的環形Higgs工廠(CEPC)及後續的超級質子對撞機(SPPC)的科學目標非常重要,是世界高能物理的製高點。中國高能物理將由此打開一個全新的局面,站到世界最前列。CEPC-SPPC是我國未來高能物理髮展的很好的選擇,相對別的選項意義更為重大。但是,CEPC的造價很高,三百億的項目國家不一定能批准。如果實在困難,可以考慮規模相對小一些的項目,使中國高能物理能持續得到發展。我國應把研究力量組織好,同時把Higgs工廠和尋找新的重粒子的兩方面研究都做好,爭取在兩方面都有所作為。CEPC既可作為Higgs工廠(與ILC一樣)對125 GeV的共振做精確測量,又可以在做完精確測量後改為50 TeV的質子對撞機,在尋找新的重粒子方面優於升級以後的LHC,將在高能研究最前沿研究中領先,這是CEPC-SPPC的重要優勢。
……
六、小結與建議
與會專家在充分交流與討論的基礎上,形成如下基本共識和建議:
1.高能量是粒子物理髮展的最前沿,下一代高能正負電子對撞機是大型強子對撞機(LHC)運行以後的自然選擇。
2.國際直線對撞機(ILC)經過二十多年的準備,已完成技術設計(TDR),建設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已基本成熟,我國應積極參與ILC的預研與建造。
1)日本高能物理學界正在積極努力,提出承建ILC,並提供50%的經費,推動日本政府同意將其在日本付諸實施。
2)歐洲高能物理學界剛剛完成其戰略規劃(Roadmap),提出如果日本承建ILC,歐洲將積極推動並參加。
3)美國正在進行高能物理新的五年規劃的製定,其政府部門正與日本密切接觸,最終結果2013年底前將會揭曉。
4)由於其科學上的重要意義及技術上的重要性,我國不應該缺席ILC。參加ILC是我國作為世界大國的責任,反映我國在高能物理領域的地位,也是吸引國外科學家參加國內未來重大項目的需要。
圖博館
以上情況反映出:1)高能量前沿是高能物理的最前沿,過去幾十年最重要的發現主要來源於此;2)高能量前沿的加速器與探測器技術也是最前沿,對未來發展至關重要。因此儘管歐洲與美國由於經費及其它問題不能承建ILC,但他們不能也不會缺席。我國過去由於各種原因,特別是由於ILC的前景不明朗,政府投入幾乎為零,高能物理學界也很少有人參與ILC的活動。這與我國的大國地位、高能物理髮展水平及其國際影響極不相稱,也對我國高能物理的未來發展不利。最近幾年,大家一直呼籲改善這種狀態,包括2006年召開的香山會議,但現狀並未根本好轉。2012年的國內ILC討論會形成一個共識:中國應該積極參加ILC,爭取貢獻5%左右,並爭取在技術和人員上能真正實現貢獻5 %所需的必要前期R&D政府經費支持。事實上,國內一直有人提出承建ILC,但高能物理學界的共識是:其造價和技術難度超過我們目前可以承受的程度。
王貽芳研究員表示,2012年在討論基於加速器的我國未來高能物理髮展規劃時,有人提出建造250 GeV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ircular Electron Positron Collider,CEPC)並適時將其改造為50 TeV超級質子對撞機(Super Proton Proton Collider,SPPC),以使我國一步跨入世界最先進行列。特別是未來的質子對撞機,將使我國的粒子物理遠超國際上任何其他國家。雖然該設想面臨的技術難度與造價均比ILC低(楨:?),但仍然面臨巨大的困難,其可行性是本次會議我們要討論的重要議題之一。國際上也有人提出環形Higgs工廠的概念,並將其與ILC對立,宣稱其優點遠好於ILC。我們認為ILC已經過多年研究,技術較為成熟,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的提出時間很短,還需要做更多的研究。事實上,ILC與CEPC是很好的互補:1)技術上難點各有不同;2)可以去除ILC push-pull的選擇;3)物理成果互相檢驗。對中國來說,如果CEPC想得到國際支持,就需要我們首先支持ILC。我們應該參與國際上ILC的預研以掌握技術,並參與ILC建設以爭取科學研究的話語權。我們也應該探索在中國建設CEPC的可能性,並積極爭取國內外的廣泛支持,使我國的高能物理研究走到世界最前列。
圖博館
其實我們不需要考慮這麼多細節,也可以很快地估計新對撞機對經濟和社會的可能貢獻。這是因為它們只是既有環形對撞機的放大版,完全可以比照LHC的例子:在花費了300億美元和6000多名博士級以上的研究人員20年的精力之後,LHC給人類社會帶來了什麼附加好處嗎?完全沒有。
所以看看最新美國能源部(DOE)科研撥款(2016):應用方面的錢(高級電腦,材料(Basic Energy Sciences BES),核聚變,生物環境)加起來大約35億美金,其中新設備建造3.5億。而高能物理7.95億,其中新設備建造6千6百萬。坦白說這其中的LBNF計劃前途非常不確定,還等著歐洲等表態財務支持才會繼續。從另一方面看,DOE從1996(蘇聯解體後)到2009年應用科研(高級電腦和BES)撥款增長了一倍。這是很驚人的!而高能物理和核物理完全沒有增長。2009年以後我知道這個趨勢更變本加厲。高能的Tevatron對撞機在2011年關閉了,在美國沒有代替計劃。國際線型對撞機(ILC, International Linear Collider)美國決定不建,也基本上不給任何撥款了。剛才提到高能物理7.95億其中絕大部分是資助大學教授和研究生,而不是新建科研計劃。這個錢不是那麼好砍,牽涉太廣一時不能動。要不然早砍了。但是高能物理大項計劃美國現在可是非常吝嗇了。我猜想隨著教授逐漸退休,研究生轉行脫逃,這個經費會再往下走。與此同時BES經費再從2008年的12.8億跳到了2016年的18.5億!高級電腦經費從2008年的3億5千萬跳到了2016年的6億2千萬!形勢一片大好!美國人不是傻瓜。看到美國精準、務實、冷血的科研重點分配,再看到中國一些人盲目地追求高調的理想,侈言對文明的貢獻,令我不寒而栗。
另外對於所謂王所長忽視ILC的論調,實際情況是中國從來沒有拒絕參加ILC合作組,也沒有表示過對自由電子激光技術的不關心。投入ILC5%的貢獻,對於整個中國粒子物理方面的預算其實是很小的,但是一樣可以取得重要參與國的地位。別說什麼為啥中國不自己建造ILC,這個難度不是拍拍腦袋就能搞定的,遠超出中國現在的技術儲備能力。轉一篇三年前的香山科學會議第464次學術討論會紀要:
……
圖博館
王孟源:回答王貽芳所長,高能所更該攻克什麼技術
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後轉往金融界 2016-09-06
【9月5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發文,回應了楊振寧《中國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對撞機》一文。應觀察者網邀請,最早公開實名反對中國建設超級對撞機、引發後續討論的王孟源先生,也撰文對王貽芳的文章進行回應,王孟源還提到了高能所更應該全力攻關的是被美國封鎖的技術。】
..........
回應
有理有據,好文章,贊一個!
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後轉往金融界,呵呵!
你呵呵個啥呀?人家親身參與過美國那個爛了尾的對撞機工程,爛尾後失了業才轉行金融領域的,你覺得你比他更有發言權麼?
我是外行,以前我覺得要建。但這幾天,把正反雙方的文章一看,我覺得反方的更能說服我。
唉,如你這樣的人不多,大多數人因為不喜歡楊振寧,就一味地去噴他,我因為支持楊振寧,在觀網被噴,在超大被噴,真的很是失望,觀網網友的嚴謹和理性呢?
以身為孟源兄的同鄉自豪!在台灣很難見到這樣儘可能注意客觀、就事論事的文章,幾乎所有的政策討論,都必然變成先前哈佛丘什麼教授的那種人身攻擊模式,只會噴地位、噴立場、噴關係,不然就是扣帽子直接抹殺人格。依愚見,孟源兄在大陸沒有根基,也不可能前往重操舊業搞物理,是個沒有利益瓜葛的局外人。無論從其行文風格和學經歷,都有相當的說服力。這樣的人理當作個智庫成員,被困在台灣這口井裡著實可惜。我個人沒什麼才學,也甚想回大陸為祖國盡份棉薄之力,那怕是一顆小螺絲釘,能參與到這百年一遇的建設良機裡來,都是幸福的。德不孤,必有鄰。
中國現有的那個對撞機快退役了吧,舊的退役,新的沒造那以後這個領域就沒中國人甚麼事了。這種風險........
這是什麼扯淡邏輯,生拉硬扯。中國的北京電子對撞機是李政道精心為中國量身定制的高性價比的對撞機,投資額和運行成本都不高,還出了不少成果,為什麼要退役?少拿丘成桐這個大忽悠主推的這個假大空的加速器來對比北京電子對撞機
圖博館
高能物理的前途在哪裡,見仁見智。中國現在沒有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但國際上有,而且很多,楊先生的看法顯然與大家不同。不僅現在不同,過去幾十年都不同。楊先生自70年代起就反對中國建造高能加速器【文末注4】。幸虧小平同志聽從了李政道等其他著名科學家的建議,才有了今天的高能物理所、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和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及其重大成果,也有了我們的同步輻射光源、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學平台為全國的科技界服務。面對未來,我們應該更多地聽取科研一線新生代科學家的意見,他們才能引領我們的科技事業興旺發達,領先國際。
參考文獻:.........
回應
30年的長期飯票,而且還是3000億,夠所長的18代後代花了。
和3000億投入相比,收穫含糊不清,紙上談兵居多。
大神們的辯論咱們看不出門道,但我只知道一點,如果不撒點種子,就別指望能有收成。
這不是種子,這是下血本,或者是說把種子撒在石頭上了
吵來吵去都沒有說到問題的根子:中國該不該“在國際合作者支持下”國際空間站/嫦娥工程/......?該!必須該!但國際空間站沒中國的份,伽利略導航拿中國人當SB .....。那現在,如果,我們提出這樣一個要求:大型對撞機要實現大部分關鍵設備國產化,所謂的”國際合作者“還能保持如此友好的姿勢嗎?
學術上的爭辯固然是一方面,但重要的是另一方面。要看這個項目是否能讓歐美開放一些精密的高新技術給中國,是否能因此強化中國的這方面短板。這才是政治上的重要考量。研究基礎科學本來就是不能指望很出成果的,要看到的是其進展需要的設備才是代表著人類工業文明的尖端發達程度。這點上大型對撞機只不過是個更極端的例子罷了。
王所長如果還在乎國家的整體利益,就應該組織高能所全力攻關這項被美國封鎖的綫性對撞機和自由電子激光技術,那麽只需不到10億美元(不需要達到
日本ILC的能級和尺寸,只要足夠當光源就行了),就可以幫助許多中國的化學家角逐未來的諾貝爾獎,比起SSPC那個打水漂的計劃,要强多了。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6_09_05_373483.shtml
圖博館
a)高性能超導高頻腔(應用於幾乎所有的加速器)
b)高效率、大功率微波功率源(也可應用於雷達、廣播、通訊、加速器等)
c)大型低溫製冷機(也可應用於科研設施、火箭發動機、醫療設備等)
d)高速、抗輻照矽探測器、電子線路與芯片等。
同時我們還可以在精密機械、微波、真空、自動控制、數據獲取與處理,計算機與網絡通訊等技術方面領先國際,可以培養上千名頂尖的物理學家和工程師,引進上千名國際頂尖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形成一個國際化的科學中心。如果有第二階段,2040年起每年70億人民幣的投入,可以帶動高溫超導材料、超導磁體等應用技術的實用化,並國際領先。這個產業的規模大概遠遠超過700億人民幣。除此之外,也許還有出人意料的新發現、新技術。至於高能物理科學發現的直接應用,目前我們無法預料,但這已經不重要了。對物質結構和基本粒子的研究,其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六)楊先生反對的第六點理由是高能所三十年來的成就不高,超大對撞機90%的工作將由非中國人來主導,諾貝爾獎也不會是中國人。
高能所從建立到現在已有四十多年,其發展主要還是最近三十多年,從建立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開始。國家對高能所在高能物理研究方面(高能所還有天體物理、多學科及應用研究)的投入,除人員建築、實驗室及設備、研究經費之外,主要科學設施是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2.4億元,1984年),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6.4億,2004年),和大亞灣中微子實驗(1.7億,2007年)等,一共約10億元人民幣(當然1984年的2.4億還是很多的)。與國內其它領域相比,比如楊先生提到的生物、凝聚態、天文物理等,無論是總數還是人均,都絕對不算多。這些投入取得的成果、各種國內外獎勵,這裡不一一列舉,與國內其它領域相比,絕對不少。這點投資,與國際上比,差好幾個數量級;但取得的成果,還是可以跟他們比肩的,至少我們現在是國際高能物理領域四大實驗室之一(CERN,Fermi,KEK,IHEP)。至於中國人得諾貝爾獎,我覺得無法預料,也不是國家對基礎科學投入的目的,更不是我們個人從事科學研究的目的。我們追求的是對自然界的理解和掌握。
(七)楊先生反對的第七點理由是高能物理的前途在“新加速原理”和“幾何理論”,不在大型加速器。
圖博館
另一方面,增加的經費應該向哪個方面投呢?大家都知道我國的基礎科學研究經費中有相當大的一個比重是用來購買儀器,而且主要是外國儀器(楨:!)。而如果我們花10年的時間投入300億建造加速器,90%以上的錢會花在國內(楨:?),會推動國內企業的技術進步和市場佔有率,會培養成千上萬的有能力自己設計與建造設備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這將大大推動我國科學儀器設備的發展,同時也會推動其它領域的發展。
(四)楊先生反對的第四點理由是高能物理學家想尋找的“超對稱粒子”和“量子引力化”都未被發現,未來希望用對撞機發現猜想中的粒子也是不會成功的。
建造大型對撞機的科學目標自然不是楊先生所說的那樣。......但CEPC可以將希格斯粒子的測量精度提高至1%左右,比LHC好10倍,這就可以確認希格斯粒子的性質,判斷希格斯粒子是否與標準模型預言完全一致。......我們會關心理論物理學家的預言,但絕不會依賴他們。現在就預言對撞機會發現或不會發現猜想中的粒子,有點過於武斷了,這也不是國際高能物理學界的主流意見。
(五)楊先生反對的第五點理由是七十年來高能物理的大成就對人類生活沒有實在的好處,未來也不會有好處。
七十年來,高能物理有許多成績,其發展出來的技術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沒有高能物理,就沒有(楨:?)同步輻射光源(發展自正負電子環形對撞機)、自由電子激光(發展自正負電子直線對撞機)和散裂中子源等裝置,我們現在的許多生物、地質、環境、材料、凝聚態等方面的進步就無從談起。沒有高能物理,今天在醫院裡的很多檢查與治療(MRI,PET,癌症的放射性治療等)就不會存在,或者不會那麼先進,或者會推遲出現,許多人的生命會被縮短,生活質量會被降低。沒有高能物理,就沒有(或者推遲出現)觸摸屏,智能手機就是一個夢想;沒有高能物理,就沒有WWW網頁,大家就不能上網,網絡經濟更是無從談起。人類從WWW網頁中得到的收益,已遠遠大於此前對高能物理的全部投入。
中國建大加速器對我們有什麼實際的好處呢?第一階段300億人民幣的投入(2022年起,每年30億),至少使我們可以在以下技術方面實現國產化,並領先國際:(楨:?)
圖博館
如果這第一步成功,CEPC有新物理的跡象,且高場磁鐵所需新型超導材料技術成熟,其價格降到合理水平(比如~20元/千伏安米),我們可以走第二步質子對撞機(SPPC)階段,工程造價在1000億人民幣以內,時間是在2040-2050年左右。這裡如果減去國際貢獻約30%,中國政府應該出資大約300億人民幣(每年30億)和700億人民幣(每年70億),但不包括未來的通貨膨脹。
(3)這個價格估計是否可靠,是不是會成為無底洞而重蹈美國SSC的覆轍?
國內大型工程成功的案例很多,高能所建所40年以來,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大亞灣中微子實驗、散裂中子源、ADS注入器等超過億元的大型加速器及探測器工程中,均按工期、指標完成,實際造價與預算相比,連5%都沒有超。我們有成熟的估價、建造、管理經驗。(楨:?)
(二)楊先生反對的第二點理由是中國目前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還有亟待解決的民生問題,超大對撞機不是燃眉之急,目前不宜考慮。
任何一個國家,特別是對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必須考慮當下和長遠,不可偏廢。民生問題當然要解決,而且這也確實是目前國家預算支出的主要內容。
.......
在下一個五年計劃開建大型對撞機,是我們在高能物理領域領先國際的一個難得的機遇。首先新發現的希格斯粒子質量很低,使我們有可能提出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這個方案來研究它,而且這個環形對撞機還有機會改造成質子對撞機,有長達50年以上的科學壽命;其次,歐洲、美國和日本手頭都有項目,20年之內很難騰出手來,我們的競爭環境相對較好;第三,我們有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經驗,剛好這個機會是我們的長項,有技術和人員隊伍的積累。這個機遇期的時間窗口只有10年,失去這個機會,下一次就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同時我們有極好的大型地下工程施工經驗,中國的經濟仍處於高速發展期,也處於轉型期,有建設能力和科學需求。因此大型對撞機是一個各方面都合適的項目。
( 三)楊先生反對的第三點理由是建造超大對撞機必將大大擠壓其他基礎科學的經費。
中國的基礎研究經費目前佔研發經費的比重大約是5%,國際上發達國家一般是15%。所以從數字看,基礎研究經費還有巨大的增長空間(大約每年1000億人民幣以上),不存在擠壓其他基礎科學研究經費的情況。
圖博館
最後談談王所長所舉的附加好處中,唯一有新實用意義的例子,也就是自由電子激光。正如環形對撞機縮減尺寸和能級之後,可以用來做同步輻射光源,綫性對撞機縮減尺寸和能級之後,就成爲自由電子激光。不過同步輻射是老技術,中國早就有了,臺灣和上海在過去兩年先後啓用了相當先進的同步輻射光源,而綫性對撞機和自由電子激光,卻是中國沒有的經驗和技術,偏偏它是目前最佳的硬X光源(亦即波長很短的X光,同步輻射是軟X光),脈衝極短、解析度極高,不止可以看見個別原子,甚至可以看見個別電子從一個原子跳到另一個原子的過程,是研究化學反應的最先進工具,在軍事上也有發展成太空武器的潛力。正因如此,美國雖然不願意自己掏錢來建ILC,也不肯轉移技術給中國,最後硬是把日本拉出來買單。王所長如果還在乎國家的整體利益,就應該組織高能所全力攻關這項被美國封鎖的技術,那麽只需不到10億美元(不需要達到ILC的能級和尺寸,只要足夠當光源就行了),就可以幫助許多中國的化學家角逐未來的諾貝爾獎,比起SSPC那個打水漂的計劃,要强多了。
http://newsblog.chinatimes.com/duduong/archive/51054
中科院高能所所長王貽芳回應楊振寧:中國建大型對撞機,正是時機2016-09-05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通過微信公眾號知識分子回應楊振寧的意見。原文如下:
(一)楊先生反對的第一點理由是造大加速器是無底洞,因為美國的SSC造價飆升,半途而廢,浪費了30億美元。歐洲的強子對撞機花費了100億美元。中國的大加速器不可能少於200億美元,甚至是一個無底洞。
(1)美國的SSC為什麼會失敗?大加速器都是無底洞嗎?
......
中國的政治與美國完全不同,對大工程建設實際上有其優越性,偶然性較小。SSC失敗,不代表我們就不能建造大型加速器。我們應該要科學仔細地分析,同時要做好國際合作,做好管理,控制預算。
(2)到底需要多少錢?我們規劃的大型對撞機項目(以周長為100公里算 )分兩步走:第一步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建設階段,約在2022-2030年間,工程造價(不包括土地、“七通一平”等)約400億人民幣。
圖博館
首先,當年歐美會花大錢建Tevatron、SSC和LHC,并不只是爲了找標準模型中最後的幾個粒子(即t-quark和Higgs),更重要的是爲了找超越標準模型的粒子。Higgs的質量是125GeV,其實是出奇的輕,這叫做Hierarchy Problem,它背後的機制是過去40年高能物理研究的絕對焦點。很多物理學家認爲這個機制包括了質量和Higgs差不多的粒子(這個觀念叫做Naturalness,超對稱是最流行的理論),所以SSC和LHC都被針對性地設計來找這些粒子。上個月LHC正式宣佈什麽都沒找到,那麽超對稱固然是錯的,Naturalness也一樣錯了,而且是錯到1/100的精度。現在我們對Hierarchy Problem的機制一無所知,Naturalness有可能一直錯到1/10000000000000000。王所長的SSPC只比LHC的能階高7倍,所以基本上是拿幾千億來賭Naturalness只錯到1/700,這顯然是勝算很小的賭博,就算賭贏了,也對國家社會完全沒有貢獻,頂多得到一個諾貝爾獎的虛名。
其實事先預測Naturalness會出錯的論文是有的(我指的是真正邏輯自洽而且簡潔的理論,不是超對稱利用幾百個自由度撐出來的硬拗;我所記得的,一般預測Naturalness錯到1/10000000000000,還沒有預測只錯到1/700的,所以王所長要拿幾千億民脂民膏來爲自己豪賭個諾貝爾獎,是完全沒有理論依據的),但是高能物理的主流對他們一向嗤之以鼻,很多期刊連審都不審。這是因爲高能物理界一直和現在的王所長一樣,在全力勸説政府投資到昂貴的對撞機上,如果走漏了風聲,讓評審者知道有可能什麽都找不到,就可能拿不到錢。還好高能物理理論在30年前就是第一個建立了論文預印本(Preprint)的互聯網檔案庫的學科,所以回頭挖墳并不難。中國高能理論著重在現象學和QCD上,兩者都是不錯的研究題材,但是如果有餘裕,可以考慮是否組織起來,有系統地去找出這些預測正確的論文,然後擇優深入研究。
既然大自然已經選擇了要打破Naturalness,高能實驗面臨了一個大沙漠,環形對撞機的投資與報酬完全不成比例,實在應該另謀著力點,我建議專注在中微子上。中微子實驗的耗費遠低於對撞機,而實驗成果是有理論保證的。除了大亞灣這類中微子振蕩實驗之外,至今還沒有專注於洪荒中微子(Primordial Neutrino)的研究。只不過這類研究需要的不是大筆公家資金(費用應該遠在一億之下),而是研究者的巧思,必須能從頭設計,因此很值得有志的實驗者探求。
圖博館
楊先生說高能物理對人類未來不會有好處,王所長舉了很多個以往的例子。姑且不論過去不能精確預測未來,而且很不幸的,這些例子都與王所長想做的新對撞機沒有關聯,例如同步輻射,這是1945年開發出新的Synchrotron後發現的副作用,但是CEPC和SSPC并不是新設計,只不過是既有的環形對撞機的放大版本,怎麽可能偶然發現新的作用呢?又如放射治療所用的高能粒子,也是在1940年代或之前就發現了,如果王所長想用70年前的歷史來預測未來30年的科學發展,是不是應該先解答爲什麽過去70年在對撞機上投資一直成指數曲綫增加,卻沒有更多的類似貢獻呢?(其實這是因爲粒子的能階越高,就越不穩定。高能物理到1950年代之後,能階已經高到新粒子必然極不穩定,還沒有飛出一個原子的直徑就已經衰變了,那當然不可能有什麽實際用處。這個道理王所長應該也懂才對啊。)至於WWW,那是一個CERN的職員發明的,但是和高能物理卻沒有關係;就好像愛因斯坦寫下相對論的時候,是專利局的雇員,但是我們不能把相對論算成專利法的好處之一,不是嗎?
其實我們不須要考慮這麽多細節,也可以很快地估計新對撞機對經濟和社會的可能貢獻。這是因爲它們只是既有環形對撞機的放大版,完全可以比照LHC的例子:在花費了300億美元和6000多名博士級以上的研究人員20年的精力之後,LHC給人類社會帶來了什麽附加好處嗎?完全沒有。LHC最重要的技術是超導磁鐵,但是歐洲因此而在磁浮列車上有了突破嗎?完全沒有,最新一代的磁浮技術是日本推出的,只花了不到LHC一半的時間和少於5%的預算。理工科出身的人都應該明白這個道理:現代科技已經極度專精,同樣是超導磁鐵,用在對撞機和用在磁浮列車上的就不完全一樣,而真正困難的研究,就在於這些不一樣的地方。王所長列舉的一些技術,全都是對撞機專用的,若要轉移到實體工業上,所需的研究等同從頭開始,實在遠不如把那幾千億人民幣直接投入有實際需要的方向。
楊先生說高能所的成就不高,王所長不同意;這是中國物理界内部的人事問題,我不知詳情,就不予作評,這裏只談談我對中國高能物理未來發展的一些評論和建議。
圖博館
王所長計劃建造的 CEPC和SSPC,總預算是1400億人民幣,假設這是今年的幣值,依當前的匯率等同210億美元,基本上和LHC的總價一樣。但是SSPC的尺寸比LHC大四倍,能階高七倍多,照理應該貴四到七倍之間。所以在邏輯上這有兩個可能:第一是王所長能保證在未來30多年的建設期間,有一連串舉世獨創的突破,不但打破全球對撞機價錢隨時間上升快於通貨膨脹的傳統,而且反其道而行,能壓低造價四倍以上。第二是高能物理界造對撞機的傳統依然健在,包括低估預算四倍左右。
不論實際預算是多少,一個超千億人民幣級的計劃必然會擠壓其他基礎科學方面的投資,這不但是常識,而且和中國的基礎科學總預算是否增長是兩回事。正如王所長自己提到的,中國的基礎科研資金比先進國家少了三倍,如果給凝態物理、量子糾纏、天文物理、聲學、光學、生物物理、混沌理論、化學物理、宇宙學、低溫物理、結晶學、流體力學、高壓物理、核子物理和非對撞機的高能物理(基礎科學還包括化學、生物、數學等等大類,受篇幅所限,這裏只列出部分物理領域)的資金因爲新對撞機而停滯不前,不正是王所長宣稱不願見到的嗎?
王所長反駁楊先生的第四點理由時,說建CEPC的理由不是要找超對稱粒子,而是要研究Higgs;這又是玩弄語法的例子。CEPC的能階與LHC相當,LHC找不到超對稱粒子,那麽CEPC當然也找不到。懂高能物理的讀者都知道楊先生指的是SSPC;所以王所長真正應該回答的問題是SSPC的科學目標是什麽?至於CEPC要花400億人民幣(相當於60億美元,假設沒有被低估)來研究Higgs,這對懂高能物理的讀者同樣是很奇怪的,因爲不但LHC這個質子對撞機已經在研究Higgs了,日本也即將建造ILC(國際綫性對撞機)來做同樣的研究,它的性能和CEPC完全相當,同樣是電子對撞機,只不過因爲是綫性的,所以不但價錢低些(目前預算是50億美元),運作費用也遠低於CEPC這樣的環形對撞機(因爲它沒有同步輻射,所以用電省了很多倍),而且會比CEPC早好幾年運行,CEPC的任何發現,都必然會早已被ILC發表過了,因此CEPC的科學價值絕對是零,那麽它在邏輯上唯一可能的作用,就是作爲一個開門的楔子,以便有藉口先投入預算來挖掘隧道,使國家考慮是否升級至SSPC時,已經有沉沒成本。王所長對SSPC的科學目標語焉不詳,實在也直接影響到CEPC的全部合理性。
圖博館
加速器這種東西還是等20年再考慮吧,反正中國不建就更沒有哪個國家能建得起來了,競爭根本不存在,現在建只是燒錢餵飽國外的儀器公司。另一方面,國際空間站沒中國的份,伽利略導航拿中國人當SB,加速器這種燒2個航母戰鬥群去賭博的鳥事倒是跳得無比歡騰,賤不賤啊。要說追求理想,Apple公司手握數千億美金的現金,怎麼不搞一個加速器啊,也讓國內的公知精英們再集體高潮跪舔一下。
學術上的爭辯固然是一方面,但重要的是另一方面。要看這個項目是否能讓歐美開放一些精密的高新技術給中國,是否能因此強化中國的這方面短板。這才是政治上的重要考量。
王孟源又有最新回應王所長的文章了,觀網趕緊轉載吧
http://www.guancha.cn/GuoXiaoMing/2016_09_06_373534.shtml
王孟源回答王貽芳所長
當SSC在美國國會經歷評審的時候,剛好是我博士畢業,到德州加入了Weinberg的研究團隊。Weinberg是SSC背後的最重要推手,在那段時間爲SSC到處奔走。在每周組裏開會,也必然會把最新發展和大家分享,所以我對SSC預算被裁的來龍去脈有真正的内綫消息,比起王所長所依據的那些書應該還要準確些。SSC原本的預算在1987年是44億美元,到1993年被裁的時候,總進度不到20%,隧道挖了不到1/3,但是預算已經漲到120億美元。國會決定放棄已投入的20億美元資金之後,Weinberg在組裏會議總結教訓的時候,很後悔一開始把預算數字壓得低過頭了:若是早把實際上接近200億美元(1993年幣值,相當於330億2016年美元,超支比率約爲450%)的真正費用分發到各個工業州的轉包商去,德州議員就不會在國會孤立無援。
SSC被裁之後,LHC仍然繼承了高能物理低估預算的傳統,不過在程度上汲取SSC的教訓而輕了些。在1998年開建時預算是26億美元,到2008年完工實際花費了90億美元(相當於101億2016年美元幣值),超支比率只有346%,這就是王所長所說的“雖有超支,但并不是太多”。當然LHC比SSC便宜,并不止是因爲它的能階低一些,更重要的是因爲它沿用了CERN既有的現成隧道和基礎設施,包括水、電、路和建築。在SSC的預算裏,這些項目占大約一半,所以如果LHC必須從頭建起,總花費應該在200億2016年美元左右。建成之後,LHC的運作花費大約是每年12億美元,至今八年,總共又花了將近100億美元。
圖博館
為了認識質子、中子和電子這三種粒子的本質,高能物理的標準理論已經發現了60多個粒子,用60多個粒子來解釋三個粒子,這種解釋效率太低。這60多個粒子很多不是自然界觀測得到的,必須有對撞機粒子對撞才能觀測到,觀測完以後這些粒子又消失了,就是壽命及短。楊振寧顯然對這個理論保持了清醒的頭腦,有對這個理論可被取代的科學態度。李政道和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獎,就是對高能理論完美的質疑,提出宇稱不守恆的論點,他們重新整理了已有的實驗成果,支持了他們的論點,後來吳健雄實驗再次證實了他們的論點,他們因此得到諾貝爾獎。
............
科學研究不是那麼勢利眼,不能急功近利,科學研究應該允許一些不著邊際的好奇心探索。作為戰略投資,國家決策就不一樣,投資講回報。作為國策投資項目,建造大型撞機更重要的不是驗證高能物理的某一個猜想,而是要著眼怎樣用項目提高中國整體科技水平,怎樣配合創新產業的發展,怎樣吸引國際頂尖科學家和工程師來華工作。項目評估要對項目相關各個利益集團和政治勢力的厲害衝突保持清醒認識,要防止這個項目誘導中國物理學界誤入歧途鑽進象高能粒子物理的牙塔出不來,反而阻礙了中國科技發展大計。
回應
給王所長留了點面子,王不是搞科研,王實際是在搞工程
這個反駁合情合理。
資源總是有限的,值得大投入進行研發的項目數不勝數,如果不計成本,每一個方向都可能會產生重大突破,但不分輕重緩急,不求性價比的投入不是做預算,做規劃的人該做的事情,那是研究者的問題和慣性思維,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的貴。
圖博館
我們看一下中科院發布的,由白院士領銜、200多位專家歷時1年多深入研究推出的《科技發展新態勢與面向2020年的戰略選擇》研究報告,該報告指出,我認為這些才是真正關係國計民生的領域,應重點加強支持。未來10年中國可能發生的19項重大科技突破包括:新原理航空發動機樣機將有望研製成功量子通信率先取得突破、自主可控的基礎軟硬件平台產生重大突破、普惠計算獲重大進展、模塊育種和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等技術成為未來育種重要手段、幹細胞整體研究水平進入國際第一陣營、生物醫藥實現局部跨越式發展、工業生物製造技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泛在製造信息感知與網絡技術獲重大突破、先進材料實現原創突破和全面提升、煤炭資源清潔高效綜合利用形成新興產業、地球深部勘探關鍵技術與核心裝備實現自主研發、規模化可再生能源發電及分佈式電網實現商業應用、廢物能高效清潔利用催生“城鎮礦山”新興產業、區域高壓直流電網建成、載人航天和嫦娥工程及其他空間重大工程產生重大突破、空間科學衛星形成系列、以載人深潛器為標誌的深海探測勘察技術實現跨越發展、海洋新技術重大突破促進藍色海洋經濟快速發展。
我支持楊振寧,因為丘成桐顯得太理想化,而楊振寧的高度明顯更高,符合國家戰略!自從習大大關於科技創新的講話後,整個中國的科研思路已經發生了轉變。過去你可以去隨意做研究,只要你感興趣就行;那麼現在科研的目的已經轉向了兼顧興趣和需求的角度,即,科研應該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圍繞國家的戰略需求而佈局。要優先支持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開闢新的經濟增長點的科技領域,重點突破制約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問題,加強新興前沿交叉領域部署。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6_09_04_373357.shtml
郭曉明:楊振寧給高能物理的困境留了個面子 2016-09-06
最近,網絡媒體公開討論中國是否建造大型對撞機的問題。丘成桐支持中國建築大型對撞機,而楊振寧則反對。如果我們不深究大型對撞機究竟解決什麼問題,而只就資質和學術權威而論,當然是聽楊振寧的,因為楊振寧是高能物理規範場理論的創建人,而丘成桐是數學家。
楊振寧在文章最後提到:“不建超大對撞機,高能物理就完全沒有前途了嗎?不然。我認為至少有兩個方向值得探索:A. 尋找新加速器原理。B.尋找美妙的幾何結構,如弦理論所研究的。”
.................
圖博館
B.有些高能物理學家希望用超大對撞機發現“超對稱粒子”,從而為人類指出解決此二問題的方向。
但是找超對稱粒子已經有很多年了,完全落空。今天希望用超大對撞機來找到超對稱粒子,只是一部份高能物理學家的一個猜想。多數物理學家,包括我在內,認為超對稱粒子的存在只是一個猜想,沒有任何實驗根據,希望用極大對撞機發現此猜想中的粒子更只是猜想加猜想。
(五)七十年來高能物理的大成就對人類生活有沒有實在好處呢?沒有。假如高能所建議的超大對撞機能實現,而且真能成功地將高能物理學更推進一大步,對人類生活有沒有實在好處呢?我認為短中期內不會有,三十年,五十年內不會有。而且我知道絕大多數物理學家都同意我的這個說法。
(六)中國建立高能所到今天已有三十多年。如何評價這三十多年的成就?今天世界重要高能物理學家中,中國占有率不到百分之一、二。建造超大對撞機,其設計,以及建成後的運轉與分析,必將由90%的非中國人來主導。如果能得到諾貝爾獎,獲獎者會是中國人嗎?
(七)不建超大對撞機,高能物理就完全沒有前途了嗎?不然。我認為至少有兩個方向值得探索:一是尋找新加速器原理。二是尋找美妙的幾何結構,如弦理論所研究的。這兩方面的研究都不那麼費錢,符合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總趨勢。
回應
中國科學院遺傳學博士李雷回應王貽芳:
中國目前一年基礎科學投資才500億人民幣左右,這500億涵蓋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材料,天文,地球科學和計算機等領域,而大型對撞機投入能會擠占其他學科的投入,特別是倍受關注的材料科學。
可能一些知友覺得每年投資30-50億給對撞機不多,我給舉個例子吧,2016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一共審批了183億,涵蓋了自然科學領域,其中北京市一家獨占38億,超過20%!而單位排名里上海交大高居第一,5億。而5億是901項支持,平均不到60萬。973計劃夠牛了,大概是3000萬左右,一般是好幾個科學家承擔,下面還要細分很多。這就是國家對科技的投入,少得可憐,除非國家快速加大投資,否則,基礎科學發展必然會滯後。
很多人覺得中國很有錢,其實都知道一均下來少得可憐,而且目前中國經濟面臨巨大問題,連續的寒冬和L型讓未來預期十分不明朗,還有數億農民與農民工,還有急待解決的環保問題,教育問題,醫藥健康問題,而大型對撞機這種投資超級大,產出週期超長的項目,完全可以稍微放緩一下。
圖博館
中國目前是否應建超級對撞機美耗資數十億無收穫2016.9.5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多次關注超級對撞機的爭論,刊發了《遊說中國建超級對撞機是美國的戰略忽悠嗎》《大型強子對撞機並未發現新粒子中國還要建對撞機嗎?》《丘成桐、王孟源激辯:中國要不要建設下一代高能對撞機》等文章。
由於丘成桐與王孟源近日的辯論中,涉及到了當代最重要的物理學家之一、1957年第一位華人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教授,楊教授9月4日授權科普公眾號“知識分子”公佈他的意見。
丘教授的理解有誤!我絕不反對高能物理繼續發展。我反對的是中國今天開始建造超大對撞機,原因如下:
(一)建造大對撞機美國有痛苦的經驗: 1989年美國開始建造當時世界最大對撞機,預算開始預估為30億美元,後來數次增加,達到80億美元,引起眾多反對聲音,以致1992年國會痛苦地終止了此計劃,白費了約30億美元。這項經驗使大家普遍認為造大對撞機是進無底洞。
目前世界最大對撞機是CERN 的LHC。2012 年6000 位物理學家用此對撞機發現了Higgs 粒子,是粒子物理學的大貢獻,驗證了“標準模型”。LHC 的建造前後用了許多年,建造費加上探測器費等等加起來一共不少於100億美元。高能所建議的超大對撞機預算不可能少於200億美元。
(二)高能所倡議在中國建造超大對撞機,費用由許多國家分攤。可是其中中國的份額必極可觀。今天全世界都驚嘆中國GDP已躍居世界第二。可是中國仍然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均GDP還少於巴西,墨西哥或馬來西亞,還有數億農民與農民工,還有急待解決的環保問題,教育問題,醫藥健康問題,等等。建造超大對撞機,費用奇大,對解決這些燃眉問題不利,我認為目前不宜考慮。
(三)建造超大對撞機必將大大擠壓其他基礎科學的經費,包括生命科學,凝聚態物理,天文物理,等等。
(四)為什麼有不少高能物理學家積極贊成建造超大對撞機呢?原因如下:
A.高能物理學是二戰後的一個新興領域,此領域七十年來有了輝煌的成就,驗證了“標準模型”,使人類對物質世界中三種基本力量有了深入了解。可是還有兩項大問題沒有解決:
甲)對剩下的第四種基本力量,引力,的深入了解還有基本困難。
乙) 還沒有能了解如何統一力量與質量。希望解決此二問題當然是所有物理學家的願望。
圖博館
作為一個從事核物理工作的科研人員,堅決反對這種浪費。基礎研究的領域很多,不要浪費金錢和人才在高能物理粒子物理這個黑洞裡了。
我覺得這事無論是簡單反對還是簡單支持,都並不足夠理性。
現在國外科學界拼命忽悠中國建各類大型科技裝置,理由千奇百怪,其真實的背景是西方經濟極度不景氣,只好讓中國人出錢建項目,這些科學項目都是短期內很難出成果或者只是一種試錯的項目,其算盤很精:一是幫著養國外的科學家,美其名曰海納百川,引進人才;二是如果出了成果,順帶分享,如果涉及到專利,國外分享大頭;三是推銷科研裝置。其核心的目的就是藉腹生子而已。如果對我的話有懷疑,只需要想幾個問題:一是國外成熟的,或以帶動中國發展的科研項目為什麼不在中國搞?比如下一代飛機發動機、電子芯片;二是過去為什麼不拉上中國一起搞,現在突然這麼熱情?三是國外對我們封鎖的領域,中國不能參加,而中國類似的領域,國外卻要參加。比如國際空間站之類的;四是像熱核聚變等不知猴年馬月能成功的,國外卻很熱情中國一起參與,而像核電站之類的卻拼命對我們封鎖?
看了評論,只感到某些中國人精明但不聰明,為反對而反對,小農意識依然強烈。就怕亂花錢,寧可修幾段地鐵,也不能搞無謂的科學探索。呵呵。
美國不小農,你讓美帝搞唄!
此物動輒佔地六七十平方公里,造價高達上百億美元,這其中的道道白痴都知道這個美國佬心裡打的什麼算盤。剛才上網隨便找了一下此人事蹟,發現此人戰鬥力奇強,我國內從大小學生到老師教授,從官員到體制皆為此人批鬥對象,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感覺是個大坑
我們不是要閉關鎖國,而我們在冷靜分析,理性對待。科研我們一定要搞,我們也要吸納國外的人才,但我們不能盲目,不能別人一夸一捧,甚至把使命感往你頭上一套,都找不著北了。要立足我們的國情,找准主攻方向,注意輕重緩急並與國情相結合,才能事半功倍。
圖博館
華裔數學家丘成桐:希望在長城入海處建設下一代巨型對撞機
據新華網2016.8.7消息稱,菲爾茲獎獲得者、著名華裔數學家丘成桐希望,實驗物理最重要的項目——巨型對撞機能夠落戶於此,成為中國基礎科學原創性突破的誕生地和“海納百川”般吸引全球頂尖人才的平台。
目前,全球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是位於瑞士日內瓦與法國交界地區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可在微觀尺度上模擬宇宙大爆炸後的宇宙初期形態,幫助科學家研究宇宙起源並尋找新粒子。2012年,正是在這台對撞機上,科學家宣布發現了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終於完成了粒子物理所謂的“標準模型”。
而LHC目前已經達到其設計能量,要進一步尋找和發現新粒子,就需要建設能量更高的機器。2016年初,丘成桐和合作者的新書《從萬里長城到巨型對撞機》在國內出版,書中除講述粒子物理學如何改變人類日常生活,也探討了中國建造巨型對撞機的可能性。目前這一重大項目正處於論證階段,丘成桐對此項目的最終落地持樂觀態度。
若能量更大的巨型對撞機能夠在中國落成,尋找超對稱粒子,將是科學家們下一個目標。一旦超對稱粒子被發現,整個物理學前沿與數學前沿都會改變。
雖然這項工程需要很大資金投入,但丘成桐看好項目在技術發展和人才引進方面的巨大效益,“這會引起西方科學陣營的遷徙,遠遠超過單獨建一所世界一流大學的效果”。
在大型強子對撞機所在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有來自20多個成員國的3000多名工作人員,每年還有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萬多名合作科學家及訪問學者。那裡匯集了全球粒子物理研究領域的高端人才,每年產生1000多篇博士論文。
丘成桐預計,項目建成後,至少會有五六千名各國一流科學家為做實驗舉家遷往中國,且長期居住,這會對中國基礎科研產生深遠影響。“20年前可能中國沒有能力做這件事,但現在中國是上升中的大國。對撞機的建成將是對國際科研、世界和平乃至人類文明的貢獻,也是對中國國際形象的提升,”他說。
回應
這個丘成棟鼓吹對撞機很久了,在美國沒找到下家,現在又在中國寫萬言書這一套。
經過幾十年的大忽悠(吹噓宇宙終極理論之類的) 在歐美眼看國王的新衣即將穿破,這位名利熏心的教授竟然跑回來忽悠,真是無語
材料物理和凝聚態物理才真正能解決國民生活的實際問題,高能粒子物理現在近乎於玄學。這個丘成棟鼓吹對撞機很久了,在美國沒找到下家,現在又在中國寫萬言書這一套。
圖博館
亞歐非三大陸這麼大跨度,用化石來進行甄別確定多地起源說,說服力是不夠的。原因非常簡單:化石的形狀,會因為用進廢退而改變,假如ABC是同一物種,BC親緣更近,但AC生活在同一區域天天吃軟食,B生活環境與AC完全不同,需要天天啃硬食,結果就是AC的部分牙齒形狀相似度遠大過B。要命的是,化石這東西,還主要是器官的部分,很難得到生物全體,且零零散散的需要拼圖,更加重了類似的混淆視聽的程度。除非找到分子生物學證據,或者極完整的化石(還得足夠數量),否則都是然並卵。從我們人性來看,我們的行為是食慾驅動加老二驅動,非洲某支人種由於某種我們不知道的優勢到處流竄(基因共似之97.5%來自這支老二),和各地人種搞來搞去搞出各色人種來,可能性是最大的。歐洲人是這支通用老二和尼安德特人捅出來的所以白皮,中國人是通用老二和北京人後裔捅出來的,所以黃皮。
人類的起源在非洲還是在亞洲,早己不是學術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所謂非洲起源假說漏洞很多,其研究方法也有很多不嚴謹的地方,不過是因為西方學術界佔據了主導地位,控制著主流的學術刊物和媒體,把這一假說當作真理來宣傳,所以才能被公眾接受。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提高,在學術界的地位不斷上升,這種假說遲早會被推翻。
http://www.guancha.cn/JaneQiu/2016_07_27_369012.shtml
圖博館
但也有人有異議。“眾所周知,化石分析並不可靠。”德國萊比錫馬克思普朗克人類進化研究所的古遺傳學家思凡特·鮑勃說。但至少,在眾多觀點及融合觀點中,來自人類進化伊始時期的化石DNA能揭示孰是孰非。中國正朝此努力著。為完成博士學位,付巧妹曾與鮑勃一同研究。去年,她回到中國並在古脊椎所建立實驗室,提取並測序古人類的DNA。她的直接目的之一是想明確部分中國化石是否來自神秘的丹尼索瓦人。她將從許家窯的臼齒化石入手。“這些臼齒的可能性最大。”她說。
疑團重重
對於中國出土的化石,各家有各家的看法。人類進化史的亞洲舞台比預想更為精彩,這一點也有目共睹。但由於亞洲參與發掘的學者數量有限,亞洲的進化圖景依然不明。
但不掘則已,一掘驚人。2003年,印度尼西亞弗洛雷斯出土一小型人種化石,學者稱其為弗洛雷斯人(Homo Floresiensis),亦為霍比特人(the hobbit)。該物種特徵迥異,引發爭議無數。究竟這是直立人的侏儒形態,抑或是從非洲來到東南亞並生活至6萬年前的古老種族?上月,弗洛雷斯島再傳喜報,研究人員在約70萬年前的岩石中發現霍比特人形的化石,莫約十歲。
隨著越來越多的化石在亞洲出土,亞洲在人類進化史中所扮的角色將越發明晰。許多古人類學家也希望現有化石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多數中國化石——包括許多最完整的標本,如勳縣化石和大荔頭骨化石——都只有少數中國古生物學家及其搭檔能接觸到。“利用複製品以及CT掃描技術,普通研究人員也能接觸到這些化石,真是太棒了。”斯特林格說。此外,研究人員還表示,最好是能用多種測定法,更為準確地判斷化石的年代。
回應
關於人類的起源,我相信各自演化說,中國以及亞洲的化石證明,非洲不是人類起源的唯一。從中國的考古證據看,在新石器時代,在中國的原始先民們的遷移範圍都很有限,更不要說更遠古的時期了。從世界範圍看,世界各地的人類基本上都遵循了從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的轉變,從石器時代到青銅器時代到鐵器時代,從狩獵採摘時代到農業定居時代,但是,在所謂的人類起源地非洲,直至西方探險者到底是,除埃及人不是原生居民外,非洲大陸仍然處於人類早期的狩獵採摘時代,進化過程停滯,生存狀態與太平洋上與世隔絕的島嶼土人相當,即使與遠在美洲大陸的土著也相去甚遠,非常不合理
我們中國人本來就是土生土長的,起源非洲的不過是西方控制輿論的一個把子
圖博館
中國大陸古人類遺跡
許多學者認為,就算沒有連續進化附帶雜交模型,出土於亞洲的化石依舊有理可依。比如,智人洞人種可能是在12萬年至8萬年前離開非洲的早期人類。傳統觀點認為,他們駐留在中東的黎凡特(Levant)地區,但他們也有可能擴散至東亞地區,來自牛津大學的人類學家邁克·彼德拉戈利亞(Michael Petraglia)表示。
還有其他證據支持這一假說。中國湖南省道縣曾發掘出47件牙齒化石,它們外形極現代,可能來自現代人種。根據劉武及其同事去年的報導,這些化石可追溯至8萬年甚至12萬年前。“這些早期人種可能在遷徙來亞洲的途中、或是就在亞洲,與更古老的種群雜交進化。這興許能解釋智人洞人種的原始特徵。”彼德拉戈利亞說。
還有另一種可能性。包括大荔頭骨在內的部分出土中國的化石實屬於神秘的丹尼索瓦人——該人種始於出土西伯利亞的化石,生活在約4萬年前。古生物學家對丹尼索瓦人的外貌並無概念,但科學家們研究他們牙齒與骨骼中的DNA發現,這一古老人種對現代人類的基因遺傳有著巨大影響,特別是對澳洲土著、巴布亞新幾內亞高原人以及波利尼西亞人。這也表明,丹尼索瓦人可能曾經遍布亞洲。
倫敦大學古生物學家瑪麗亞·托雷斯(María Martinón-Torres)認為,部分中國古人類是丹尼索瓦人,還有許多與她持相同觀點的學者。她與來自古脊椎所的其他學者合作研究,於去年發表了一份報告分析出土於河北許家窯的化石,包括12.5萬年至10萬年前的部分頜骨與9顆牙齒化石。她說,這些臼齒巨大,牙根強健,牙槽錯綜,與丹尼索瓦人相似。
第三種猜測更為激進。瑪麗亞托雷斯與其同事對來自全球各地的五千多件牙齒化石進行對比後得出,相比於歐亞標本與非洲標本的相似度,歐亞標本內部之間更相似。近期觀點也表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歐亞智人脫離非洲智人,獨立進化。學者們認為,180萬年前離開非洲的那批智人是現代人類最源頭的祖先。由於中東宜人的氣候,他們的後代多駐留在此。隨後產生的過渡性智人則擴散至世界各地:其中一部分來到歐亞大陸的印度尼西亞,進化成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第三部分則返回非洲成為智人,後遷徙至到全球各地。在這一假說之下,現代人起源於非洲,但其直系先輩則來自中東。
圖博館
但包括大多中國學者在內的主流觀點認為,雖然出土於中國的化石與歐洲和非洲的海德堡人明顯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卻不是同一物種。在陝西省大荔縣曾出土一較為完整的頭骨,該頭骨已有25萬年的歷史。相比於大多數的海德堡人的化石標本,這塊頭骨的腦容量更大,面部較短,顴骨更扁——意味著這是更為先進的物種。
這些過渡人種在中國生活了數十萬年,隨後被更為先進的人種所取代,學界將其稱為智人。其中,2007年由古脊椎所的劉武和他的同事們發掘約兩枚牙齒和下頜骨化石堪稱典型,可追溯至10萬年前。這枚出土於廣西省智人洞的下頜骨化石既有典型的現代人類特徵,同時又保留了北京人的部分特徵——更為強壯,下巴不明顯。
多數中國的古人類學家以及少量熱切的西方擁簇者認為,這些具過渡特徵的化石表明了北京人作為現代亞洲人先祖的身份。多地起源(multiregionalism)模型,又稱連續進化附帶雜交說(continuity with hybridization)應運而生。吳新智說,在此模型之中,直立人進化而來的人種與來自非洲、歐洲各地的人種雜交,最終發展成現代東亞人的祖先。
中國出土的器具也證實了這一觀點。在歐洲與非洲,隨著時間變化,石器有明顯的改變。但在中國,170萬年前的簡單石器與一萬年前的石器並無二致。古脊椎所的人類學家高星表示,這一發現標誌著當地人類進化的連續性,極少受外來人種的影響。
政治陰謀?
部分西方學者認為,中國古生物學家對多地起源模型的支持帶有民族主義色彩。“中國人不認可智人起源於非洲的說法。”一名學者說道,“他們希望中國孕育一切。”
中國學者卻否認這樣的指控。“這與民族主義毫無關係。”吳新智說。過渡色彩的化石以及人類工具證據確鑿——“直立人在中國進化成現代人類的過程一清二白。”
但遺傳基因數據卻與連續進化附帶雜交說相悖——非洲是現代人類的源頭。對中國人口的基因組分進行分析,可以得出其97.4%的基因來自非洲的先輩,剩下則來自業已滅絕的其他人種(如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如果來自中國的直立人在進化過程中有舉足輕重的影響,現代人類的基因中必有所體現。”復旦大學人口遺傳學家李輝說。吳新智反駁道,由於沒能提取到中國直立人的DNA,其對於現代人類基因的影響可能尚未被發現。
圖博館
人類演化的兩條路線
進化歷程
智人(Homo Spiens)的故事千篇一律——起源於非洲。細節上雖不盡相同,但關鍵點特徵和事件基本一致。美名其曰:“走出非洲”。
按人類進化傳統的觀點,直立人(H.erectus)在兩百多萬年前首次出現(見人類進化的兩條道路)而後,在約60萬年前,進化為新物種:海德堡人(Homo heidelbergensis),其最早遺骸發現於埃塞俄比亞。約40萬年前,部分海德堡人走出非洲,分為兩支:一隻向中東、歐洲進發,隨後進化為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s);另一隻則進入東方,成為後來的丹尼索瓦人(Denisovans)——2010年首次在西伯利亞被發現的一個人種。最後留在非洲的海德堡人在約20萬年前進化成我們人類——智人。這些早期的人類在6萬年前擴至亞歐,與當地人種少量雜交繁衍,終取而代之。
海德堡人極有可能是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與現代人共同的祖先。其一大特徵是遠古與現代的融合。正如一些更為古老的世系,海德堡人的眉骨高聳,沒有下巴;但同時,海德堡人也像智人一樣牙齒較小,腦容量更大。在大多數學者眼中,海德堡人或同類族群是直立人與智人的過渡人種。
這段時期可謂是人類的黎明時期,然而不幸的是,此時段的化石發現匱乏、模棱兩可。“這是人類進化史上最為神秘的時刻”,愛荷華市的愛荷華大學的古人類學家羅素·喬昆( Russel Ciochon)表示,“但這對人類的最初起源卻起到決定作用。 ”
近四十年來,中國化石的研究讓局面更為複雜。人們開始懷疑,非洲直立人是否是現代人類直接的祖先?研究表明,在約90萬到12.5萬年前,某種人種遍布東亞。根據吳新智(見《古代人類遺存》),它們的特徵介於直立人與智人之間。
“那些化石帶來重重疑雲。”喬昆說,“它們顯然比直立人更為先進,但卻又不屬於任何已知的族群——沒有人知道他們是什麼。”
由於這些化石的過渡特徵,像斯特林格這樣的學者將其與海德堡人混為一談。這些化石中的最古老的當屬兩件90多萬年前的頭骨,出土於湖北省勳縣。因此,斯特里格甚至認為海德堡人始源於亞洲,後遷徙至其他大陸。
圖博館
《自然》雜誌刊文:中國正在改寫人類起源學說 2016-07-25
北京郊區,一座名為龍骨山的石灰岩山丘鶴然而立。山的北面,一條小徑通向幾處封閉的山洞。這些山洞每年吸引約莫十五萬遊客,從莘莘學童,到鶴髮老者。1929年,正是在此處,學者們發現一近乎完整的遠古頭骨。該頭骨有約五十萬年的歷史,屬於北京猿人(Peking Man)——迄今發現的最早人種之一。這一發現證實了不少學者的想法:人類起源於亞洲。
但此後,北京猿人的起源地位漸漸隕落。雖然現代定年法判定該化石已有約78萬年的歷史,但隨後在非洲發現的人類近親遺骸更勝一籌。種種發現鞏固了非洲作為人類搖籃的地位——現代人類及其先輩走向世界的起點。而亞洲在進化史上的地位一降再降。
但北京猿人的故事令數代中國學者們魂牽夢繞,不斷尋找著它與現代人類之間的關係。“這個故事不會有盡頭。”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古生物學家吳新智說道。他們不斷探索著,北京猿人的後代和直立人的同類是否滅絕了,或是進化成為新的現代物種?中國的基因舞台是否因他們而增光添彩?
中國熱切地渴望著能一探先輩們的究竟,在過去的十年中,在全國范圍內努力追尋早期人類的踪跡。他們重新分析現存化石,每年投入數百萬美元開鑿發掘。國家斥資110萬美元,在古脊椎所成立實驗室,專門提取遠古DNA並測序。
隨著投入的增加,世界各地的古人類學家漸漸將關注點轉移到亞洲化石上,思索其與其他早期古人類的關聯,他們比大猩猩更接近現代人類。在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出土的化石表明,數種智人曾遍布於亞洲大陸。這也動搖著傳統觀念中的人類進化史。
“許多西方科學家都以非洲、歐洲為世界中心,他們帶著有色眼鏡看待亞洲的化石與出土器具。”吳新智說道。由於歷史關係,其他大洲更早發現了古老的化石,頂尖的古人類研究機構也多位於其他大洲。相應的,其他大洲也更成為研究主流。他說,“但隨著亞洲化石不斷出土,傳統的人類進化觀將受到挑戰。”
克里斯·斯特林格是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一名古人類科學家,他贊同道:“亞洲是一塊遺忘的大陸,我們低估了它在人類進化史中的地位。”
圖博館
科技部:我國將啟動量子計算機研發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6.7.22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中國創新成就與未來五年部署有關情況。圍繞深空、深海、深地、深藍等“四深”方面的內容,科技部副部長李萌在會上介紹,在深藍方面,我國要繼續部署超級計算機,形成能力,還要啟動量子計算機研發。當然這是一個很長的過程。
深空方面,我們國家有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載人航天“三步走”的目標是要建立空間站,在此基礎上,“十三五”期間我們還在考慮啟動火星探測的問題。此外在這次重大項目中,我們還在考慮空間開發利用全方面的問題,如空間飛行器在軌服務、空天地一體化網絡等,我們都有一個系統的考慮。
深海方面,下一步,在深海資源勘探、國家海洋權益維護方面,我們還有大量的關鍵技術需要予以重點突破。其中,一個重點部署的任務就是深海空間站,要用深海空間站這樣一個系統性的工程來集成提升我國深海技術和裝備的系統開發與研究。除此之外,海洋重點裝備研製、深海裝備開發、深海傳感網絡開發也是我們要加強研究的重點。
深藍,指的是網絡空間、信息技術、人工智能領域的戰略高技術。現在我們的超級計算機在國際上已經領先,但是現代網絡空間的信息安全與維護問題,也是當前網絡時代大家關心的重點和難點,也是這次15個重大項目部署的重要內容。虛擬空間的安全對於國家權益十分重要。
深地方面,不光是地球深部的礦物資源、能源資源的勘探開發,也包括在城市空間安全利用、減災防災等方面內容。我們對地質的了解是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淺層一點關乎到城市開發中地下管網、基礎設施建設,深層關乎國家重要戰略資源和能源開發利用,所以這項工作對於國家資源開發、城鎮化建設都非常重要。
回應
美國的政客在鬧選舉。咱們國家的領導在幹正事。這就是區別。
上海交通大學公佈世界最大暗物質實驗二期首個結果
2016.7.21晚,上海交通大學鴻文講席教授、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PandaX(熊貓計劃)實驗負責人季向東博士在英國舉行的兩年一度的國際暗物質大會上正式公佈了PandaX二期500公斤級液氙暗物質探測器運行的第一個物理結果,在3.3萬公斤/天的曝光量下,未發現暗物質粒子踪跡,對可能的暗物質候選對象得出了最新的限制。這一探測的靈敏度處於當前世界最高水平。
圖博館
付巧妹能明顯地感覺到自己身上的壓力,回到國內,自己的角色從科研者轉為一個實驗室的主任,意味著更多的責任,也不斷提醒自己萬事開頭難。付巧妹多次提到希望有更多的人關注古DNA研究。《自然》雜誌上描述她“幫助重寫了歐洲最早的現代人類的歷史,並希望用古人類遺骸的DNA改寫亞洲的史前史”,付巧妹回應說,“前半句我認可,後半句我不見得有那麼大能量,只是說好奇心讓我去做這件事。”
好奇心貫穿在她每項研究的自始至終。付巧妹說她覺得自己很幸運,“至少我知道我好奇什麼,這也是一種幸運。”她給澎湃新聞記者講了一個令她很觸動的故事:在國外時,她去某地出差,回去的路上遇到一位老人。兩個陌生人聊起了天,付巧妹告訴老人,自己很喜歡做科研,但沒說具體什麼領域。老人聽後對她說,“嗯,你是把它當做一種career(職業)而不是job(工作)。”她聽到時,愣住了,想了下,說,“你說得對。 ”
對於古DNA研究的意義,付巧妹說,從科學層面而言,是探索大自然。雖然不能用經濟去衡量,但它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意義。這是一項對於人的本質的研究,雖然我們現在看起來不知道是什麼,但在時間長河裡,它會體現出它本身的價值。(澎湃新聞見習記者王盈穎)
回應
簡單來說就是推定歐洲現代人的祖先在約4萬年前與“二十萬年前分家的遠房親戚”尼安德特人雜交過。
雖然我看不懂 但是我覺得妹子很牛
是不是可以開展一下有關現代中國人的DNA與北京猿人之間的關係研究?金力等人的研究說中國人完全是十幾萬年前出走非洲的智人後裔,沒有北京猿人的遺傳。是否能就此給個結論啊!
非洲起源說在骨子裡跟聖經是有關聯的。包括所謂夏娃學說。所以才受到西方輿論極力維護。但實際你去看教科書,例如全球通史,早就不以此為綱。
古DNA來說,我們的確是從非洲起源的。不是元謀人的後代,整個智人種都是一家人。
你就不知道實際上以父係來說,大體上歐洲白人和印第安人才是最近的親戚。
進而大跌眼鏡的會是,亞洲大多數黃種人與歐洲白皮(印歐人)+印第安人又是較近的親戚(只是父系,距離也好幾萬年了),走出非洲還沒十幾萬年,我們的祖先走出來的時候,這幾方還沒有形成分支的。反而中東地區看起來是白人但他卻是更早一批走出非洲的群體,和我們共祖時間又要向上推一些。現在離其他智人種共祖最遠的是部分非洲黑人,人口稀少。
圖博館
這位32歲的中國女科學家如何改寫歐洲最早的現代人類歷史2016-07-07
32歲的付巧妹在科技界可謂年輕,卻已經是在古DNA研究領域具有廣泛國際影響力的學者,目前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DNA實驗室主任。她作為第一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冰河時期的歐洲人群歷史”,根據51個末次冰期歐亞個體的基因組數據,首次揭示了該時期歐亞地區完整的人口動態變化情況。
6月21日凌晨,《自然》雜誌刊登了名為《中國科學之星》的特寫報導,將付巧妹列為“十位中國科學之星”之一,稱她“幫助重寫了歐洲最早的現代人類的歷史,並希望用古人類遺骸的DNA改寫亞洲的史前史”。
古DNA研究是指通過古代生物遺體或遺跡中殘存的DNA片段,探究群體遺傳、人類演化等問題。它在國內還未成為“顯學”,在國際上已是領域內的熱門方向。
科學研究是一個對猜想不斷驗證的過程。2015年,以付巧妹為第一作者的論文《一名擁有近代尼安德特人祖先的羅馬尼亞早期現代人》在《自然》雜誌刊登。論文的背後,是充滿排查和論證的過程。拿到羅馬尼亞早期現代人的下頜骨後不久,通過零星的信息,付巧妹開始懷疑他和尼安德特人有基因交流,並設計了針對兩種人群之間基因交流的探針。驚喜的是,很多染色體都提供了兩者基因交流的證據。通過比對,這位4.2萬-3.7萬年前的羅馬尼亞早期現代人被發現含有6%-9%的尼安德特人基因。
尼安德特人是出現於40萬-80萬年前,並於約3萬年前滅絕的古人類。因為通婚,它的基因在亞歐大陸的現代人身上廣泛存在,但通常只有1%-4%的含量,隔著幾百代的距離。為了釐清6%-9%的含量是多近的代際關係,通過模擬、看DNA片段分佈等方式,付巧妹證實了這個個體的4-6代祖先中有尼安德特人,也就是說,該個體的曾曾曾祖父母有一個就是尼安德特人。這是第一次直觀地看到在數代人之內有尼安德特人的存在,更新了以往學界認為的,尼安德特人只在5萬年前和現代人有基因交流的觀點。
“中國製造”的古DNA研究團隊
“我對中國和東亞發生過什麼很好奇,是時候回來了。”以往一直做歐洲人的演變研究,現在她想搞清楚自己的祖先曾經發生過什麼。今年1月,付巧妹結束7年國外的生活,正式回到中國,開始專心運營自己在中科院的古DNA實驗室。這個實驗室在2010年就已經成立,2011年開始陸續接手一些研究。
圖博館
粒子物理標準模型裡的中微子是一種可能的馬約拉納費米子。但是,令科學家十分頭疼的是,要證明這一點卻是非常的困難,必須觀察到一種所謂的無中微子雙貝塔衰變的現象。儘管科學家做了很多努力,但在過去的近80年中,物理學家一直都未找到馬約拉納費米子存在的證據。
2016年初,中國的科學家終於發現了這類神秘粒子存在的跡象。上海交通大學大賈金鋒教授研究組與浙江大學許祝安、張富春研究組,南京大學李紹春研究組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傅亮教授等合作形成的研究團隊,率先觀測到了在拓撲超導體渦旋中存在馬約拉納費米子的重要證據。
“事實上,我們所發現的馬約拉納費米子並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粒子,而是一種準粒子,但它同樣符合馬約拉納的預言。準粒子是凝聚態物理中一個重要概念,它是描述某種體系中大量粒子集體行為的一種方法,也就是說把傳統意義上的某種粒子的集體行為的某些表現,看作是一個粒子的行為(即準粒子)。這樣可以大大簡化模型,便於正確表述某些具體物理現象的物理機理。”
賈金鋒介紹說,粒子和準粒子的關係就像球員和球隊的關係:一支足球隊中每個球員可以看作是傳統意義上的粒子,球員之間相互配合可以看作是粒子之間的非常複雜的相互作用,雖然每個球員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整體上球隊卻會表現出來一個統一的風格。例如西班牙國家隊可以用傳控足球風格來描述,意大利國家隊則是體現了一種防守反擊戰術。我們可能不了解隊中每個球員的特點以及球員之間的配合情況,但是他們整支球隊卻像一個準粒子一樣可以比較簡單地被認識。
也有科學家一直認為,至今還沒有被直接觀測到的中性超對稱費米子很可能組成了宇宙中大多數甚至全部的暗物質,而這種中性超對稱費米子可能就是一種馬約拉納費米子。因此,觀測到復合的馬約拉納費米子,對於揭開暗物質的謎團也許又進了一步。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6_06_22_365052.shtml
圖博館
上海交大科研團隊捕獲馬約拉納費米子 造量子計算機的完美選擇之一
據央廣網報導,上海交通大學科研團隊在實驗室裡成功捕捉到了一種物理學家尋找多年的神秘粒子——馬約拉納費米子。這種粒子既是困擾物理學界80多年的正反粒子同體的特殊費米子,也是未來製造量子計算機完美選擇對象之一。
美國東部時間2016.6.21(北京時間22日),國際頂級物理學刊物《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賈金鋒教授及其合作者的論文:“Majorana Zero Mode Detected with Spin Selective Andreev Reflection in the Vortex of a Topological Superconductor”。通過巧妙的實驗設計,賈金鋒研究團隊率先觀測到了在渦旋中的馬約拉納費米子的踪跡,同時也提供了用相互作用調控馬約拉納費米子存在的有效方法。在過去的80年裡,粒子物理學家一直在搜尋馬約拉納費米子,此前,已有美國、荷蘭等國科學家宣稱找到這種粒子“跡象”。這次中國科學家成功“探測”到了它的踪跡,意味著人類在量子物理學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也許離人類跨入量子計算時代的夢想會邁進一大步。
圖為上海交大賈金鋒教授在實驗室。
在物理學領域,科學家把構成物質的最小、最基本的單位叫做“基本粒子”,它們是在不改變物質屬性前提下的最小體積物質,也是構成各種各樣物質的原材料。
在粒子世界裡,住著兩大家族:費米子家族(如電子、質子)和玻色子家族(如光子、介子),它們分別以物理學家費米和玻色的名字命名。一般認為,每一種粒子都有它的反粒子,費米子和它的反粒子就像一對長相一模一樣,但脾氣完全相反的雙胞胎兄弟,兩兄弟一見面就“大打出手”,產生的能量甚至會讓它們瞬間湮滅。
然而在1937年,意大利物理學家埃托雷·馬約拉納預言,自然界中可能存在一類特殊的費米子,這種費米子的反粒子不但和它自己長相一樣,脾氣也完全相同。兩兄弟站在一起就像照鏡子,可以說,它們的反粒子就是自己本身,這種費米子被稱為“馬約拉納費米子”,認為其在量子計算中可用來形成穩定的比特。
圖博館
杭州良渚發現世界最早水壩 較大禹治水早1千年 2016.3.16現代金報
水壩遺址水壩遺址
80年前,杭州城郊的良渚遺址被發現,從那時開始,良渚就不斷地帶給世人驚喜,大量玉禮器被發掘、巨型建築基址被發現,再到後來的良渚古城,水壩遺址出土。就在昨天,記者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良渚遺址又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新的奇蹟。
經專家實地考察確證:杭州良渚古城外圍發現的水利系統,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壩,距今已經有4700至5100年,比傳說中的“大禹治水”還要早1000年。專家建議,盡快把水利系統列入良渚遺址保護範圍,並納入良渚古城申遺價值研究範圍。
良渚社會進入王國階段
宮城、王城、外郭城和外圍水利系統,其價值可與同時期的其他世界文明媲美
王寧遠介紹,古代埃及、兩河流域的水利系統,多以渠道、水窖進行引水,而作為世界上最早的“攔洪水壩”系統——良渚水利工程與埃及、兩河流域形成鮮明對照,體現了東西方古文明在不同環境氣候下,“稻作文明”和“麥作文明”的不同特徵。
............
回應
草裹泥,五千年後草還會在嗎?
磚家叫獸們,請不要用年代,數字忽悠人了。
中國進入奴隸社會的時間又可以向前推1000年,快趕上埃及文明了。
那是你對中華文明還欠缺了解,埃及文明的前身是蘇美爾文明,知道為什麼蘇美爾的文字和甲骨文很多字是相同的嗎?知道蘇美爾的天文水利製陶和中國很像嗎?因為他們的祖先是從中國遷徙過去的,看看西方是怎麼記載蘇美爾人的:來自東方,黑頭髮黑眼睛。我以前專門寫過文章,這裡不好展開。
人類是從非洲出發由西向東慢慢遷徙,中華文明是四大文明中最晚的文明,你這直接反過來了。
4600年前,建起來了三大金字塔,目前看來,還沒有哪個文明能夠超越。至於興修水利,請查下蘇美爾人、歐倍德文化利用水資源的歷史。
華夏文明麼?我們大浙江有自己的文明,河姆渡、良渚
這些都是被中國人打跑的馬來人種的祖先,中國人是從西北進入中國的華夏族,一路往東,南打。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古文明紀錄片 《中國考古大發現》 地球沒人較自然 )
圖博館
而超強超短激光可以在材料內部製造出反物質,也就是大量正電子,這些正電子與材料內部的電子發生湮滅,於是,電子的全部質量轉變成電磁輻射,並以伽馬光子射出,檢測這些光子,我們也就間接地探測到了材料的內部情況。利用正電子湮沒技術可以對材料內部進行原子尺度的缺陷和損傷進行探測。
超強超短激光產生正電子示意圖
未來,可能實現以下夢想:產生納米尺度的光束並應用於顯微和存儲;基於激光的超精密鐘用於測量宇宙基本常數;激光聚變獲得較大突破,人類獲取清潔可持續能源邁出很大的一步;從飛秒激光發展到阿秒激光(阿秒脈衝),並以此探測電子的運動和化學反應。
無疑,超強超短激光的應用將會非常廣泛,正如美國學術雜誌《科學》上的一篇分析文章指出“這項工作將影響每一項研究,從聚變到天體物理。”
各國爭相發展
超強超短激光早就成了國際上的研究熱點和競爭重點。早在10年前,就有10個國家和地區的30個科研機構聯合向歐盟提出“極端光設施計劃”,此項計劃預計耗資8.5億歐元,其目標是產生200拍瓦的超強超短激光。
還在施工中的極端光設施計劃
回應
你弄這些我看到看不懂得新聞,你讓我怎麼噴
這消息讓噴子們也糾結:太專業了,沒地兒下口……當然,雖然不是噴子,我也看不懂。
我不聽,我不聽,你們就是不如日本德國美國,就是不如。你們都是抄美國日本的,核心部位都是外國產的。全國產的?不可能,你看,你們包機器的紙箱上的螺絲釘的生產商用的是日本的,你還好意思叫全國產?@公知,我給你們都寫好了,直接複製粘貼就好了.....
為什麼我們的工業焊接激光器要買美國德國的?說不過去啊
全世界的激光機器,沒有台灣的柳釘,我讓它激不起光!
新名詞“柳釘”又是什麼東東?!
台灣柳橙做的釘子
希望中國有一個論文鏡像網站,所有想發論文到學術期刊的,都先在這個鏡像網站發表。這樣可以確保所有有影響的論文可以首發麵世,並不會被期刊編輯主觀偏見有意拖延,使得作者失去首發榮譽,或者甚至錯判,無法面世。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6_03_15_353963_2.shtml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鐳射與3D武器 雷射與電磁砲 兩岸文教界在搞啥 地球沒人較自然 )
圖博館
我國造出的激光脈衝,在時間上短到飛秒級別,對應的激光也稱為“飛秒激光”。1000萬億瓦等於1拍瓦(PW),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光機所)的激光設備,其功率達到了5拍瓦。
它能產生很多極端條件
超強超短激光功率如此的大,以至於,它能產生很多極端條件,而這些條件只有在恆星內部或是黑洞邊緣才能產生。
一、超強的光強
目前,超強超短激光所能獲得的最高光強為10^22瓦/平方厘米。這是一個多大的光強呢?如果我們把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陽總輻射同時聚焦在一根頭髮絲粗細的尺度上,獲得的光強也只有10^21瓦/平方厘米。
二、超高的能量密度
超強超短激光目前可以達到3×10^10焦耳/立方厘米,這相當於是在1立方厘米的小體積內爆炸20噸的TNT炸藥。
三、超強的光壓
光會產生壓力,這就是光壓,也叫輻射壓。還在科幻中的“太陽帆”就是以此為動力。太陽產生的光壓很小很小,但是超強超短激光產生的光壓接近大氣壓的1萬億倍。
科幻設想中的太陽帆
它有哪些應用?
超強超短激光產生的這些極端條件非常有用。其實,只要想一想就能明白,各國的粒子加速器,包括耗資巨大的、發現上帝粒子的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它們的目的都是為了製造出各種極端能量的粒子,迫使粒子加速並對碰,從而藉此探索宇宙的奧秘。
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
而超強超短激光可以產生如此多的極端條件,那麼其應用當然也是非常廣泛的。
例如,超強超短激光能產生超強的電場,利用這個電場可以加速粒子,現在,用激光加速粒子的相關實驗,無論是國際上,還是我國的上海光機所等等,都在進行。如果實驗未來獲得突破,那麼超強超短激光將會讓未來的各種直線加速器小型化,同時成本降低。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此次還製造出了反物質,也就是正電子,它有什麼用?
眾所周知,只有當光子從樹葉上反射並進入我們的眼睛時,我們才能看到那片樹葉。而很多航空航天所需要的重要材料,其被生產出來,或者使用過以後後,我們很想了解其內部的微觀結構、缺陷狀態等信息,但又不能破壞材料本身,怎麼弄?當然得使用無損探測。
圖博館
中國產生反物質的超強超短激光有多強? 2016-03-15
近日,“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利用超強超短激光成功產生反物質 ”這則新聞廣為傳播。這是國內首次報導利用激光產生反物質。不過,很多網友在被“反物質”一詞吸引的同時,卻忽略了背後另一個更重大且更有意義的成就——中國在“超強超短激光”上的一些突破。
什麼是“超強超短激光”?
不少人第一眼看到“超強超短”會對其發生誤解。超強很好理解,而超短,不少人容易把其理解為“距離上的長短”,但實際上,這裡的“短”是時間上的長短。
大功率激光是各國夢寐以求的,因為,它能幹的事實在是太多,比如軍事愛好者們所熟知的激光武器,還有製造人工可控核聚變所需條件等等。
耗資數十億美元的美國“國家點火裝置”中使用的燃料球,他們使用192門激光在十億分之一秒的時間內同時發射並擊中鉛筆頭大小的燃料球,從而引發核聚變。
然而,大功率激光並非那麼容易產生,並不是說給一個激光設備提供的能量越大,激光的功率就會越大。顯然,單純地提供大能量以進一步提高激光的功率現在已經變得很難,造價也越發昂貴。
怎麼辦?
我們知道:功率=功/時間=w/t
既然在“功”上突破已經很昂貴且很難,那麼,我們就從“時間”上來突破。
顯而易見,相同的功,做功時間越短,功率就會越大。當時間趨於無窮小時,功率就會趨於無窮大。
1瓦特(功率)=1焦耳/1秒。
對於1焦耳的能量來說,如果我們把激光的脈衝時間從1秒縮短到0.1秒,那麼我們就得到了10瓦的功率。
如果從1秒縮短0.001秒,我們就得到了1000瓦的功率。
同理,如果縮小到1皮秒呢?那麼我們就得到了1,000,000,000,000瓦的功率(1萬億瓦)。
對於普通大眾來說,1萬億瓦的功率其實已經大到了不可思議。然而,我國造出的超短激光脈衝,在時間尺度上是飛秒級別,其功率比上面的1萬億瓦還要多3個0,達到了1000萬億瓦的級別。
相信,研究激光的業內人士每天說“飛秒”、“阿秒”的次數絕對比很多人每天說“秒”的次數還要多,為此,我們先用一張表格來溫故一下時間的量級:
圖博館
我國科學家首次利用超強超短激光成功獲得“反物質” 2016-03-10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上海光機所獲悉,該所強場激光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近日利用超強超短激光,成功產生反物質——超快正電子源,這一發現將在材料的無損探測、激光驅動正負電子對撞機、癌症診斷等領域具有重大應用。相關研究成果已於近日發表在《等離子體物理》雜誌上。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探索“利用激光產生反物質”的有效方法,為了獲得反物質——超快正電子源,上海光機所自2001年開始,經歷了長達15年的持續研究。
研究員沈百飛介紹,此次反物質的獲得經歷了一個相對複雜的過程和優化:首先將飛秒拍瓦激光裝置與高壓氣體靶進行相互作用,產生大量高能電子;高能電子再和高原子序數材料靶(如銅、金)相互作用,產生高強度伽馬射線;伽馬射線再和高原子序數原子核作用產生正負電子對。
“正電子譜儀”是獲得反物質的“功臣”。沈百飛表示,經過特殊設計的正電子譜儀,成功解決了伽馬射線帶來的噪聲問題,利用正負電子在磁場中的不同偏轉特性,最終成功觀測到了正電子。
據了解,獲得反物質超快正電子源將對激光驅動正負電子對撞機等具有重要意義。未來,在高能物理、材料無損探測、癌症診斷領域有應用前景,由於其脈寬只有飛秒量級,可使探測的時間分辨大大提高,進而研究物質性質的超快演化。
回應
這種新聞可不是哪裡都能看到的,相反西方出了點什麼發明就滿地都是報導,唉
公知大V噴子:中國科技都是偷竊美國的技術。什麼?美國還沒有?那一定是從外星人那裡偷的!
遠離人民的監督、遠離應用的實證,“科技”就是騙人騙錢。
你確定不是在說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麼?
這玩藝兒有啥用 能給農作物估產嗎
能給你(公知大V噴子)各種病灶“估產”。
我現在覺得觀網小編好像是去中科院網站上隨便摘一點酷炫叼的東西放在這裡引人注目啊。搞得大家一驚一乍,好像中國真的已經獨霸天下了一樣。不要被宣傳蒙蔽。
鳳凰網先出的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地球沒人較自然 兩岸文教界在搞啥 )
圖博館
中国发现世界最早草本被子植物:震惊世界(图)2016-03-08新华网
1.64亿年前 中侏罗世地层中的一种草本植物化石被我国科学家发现,这个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草本被子植物的发现,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前人提出的被子植物演化观。这一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发表在中国近日出版的《地质学报》英文版上。
这一被命名为渤大侏罗草 的植物化石,是渤海大学古生物中心的韩刚教授在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发现的。植物化石看起来是一个典型的草本植物,虽然不到4厘米高,但根、茎、叶、果保存完整。
“果实的出现表明该植物已经成熟,指向其被子植物属性,因此渤大侏罗草无疑是一个被子植物。”研究者韩刚说。
这个看似平常的结论考虑到侏罗草出土在中侏罗世年代就变得意义非凡,因为目前欧美植物学界大部分人认为被子植物起源于早白垩世,而渤大侏罗草的年代比早白垩世提早了大约4000万年。
我国著名植物学家李秉滔用“了不起的发现 ”来评价渤大侏罗草。
他告诉记者,被子植物是当今世界上最为繁盛的植物类群,但是其起源和早期演化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巨大的谜团。
先前的植物系统学家认为被子植物中木本类是最为原始的,而草本形态被认为是从木本演化而来的。渤大侏罗草的发现,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促使人们重新审视教科书中常见的被子植物演化观。
本次研究的合作者包括渤海大学刘雪凌,国家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刘仲键教授,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詹克平博士(法国籍),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毛礼米、王鑫博士。
圖博館
中國本土引力波探測工程“天琴計劃”正在立項
2016.2.11,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宣佈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印證了愛因斯坦的預言。記者12日從廣州中山大學了解到,中國本土重大引力波探測工程“天琴計劃”已經於2015年7月份正式啟動,部分關鍵技術研究已有具體進展,目前正在立項中。
根據此前的設想,“天琴計劃”主要將分四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完成月球/衛星激光測距系統、大型激光陀螺儀等天琴計劃地面輔助設施;第二階段完成無拖曳控制、星載激光干涉儀等關鍵技術驗證,以及空間等效原理實驗檢驗;第三階段完成高精度慣性傳感、星間激光測距等關鍵技術驗證,以及全球重力場測量;第四階段完成所有空間引力波探測所需的關鍵技術,發射三顆地球高軌衛星進行引力波探測。
中大將在珠海校區鳳凰山建立山洞超靜實驗室。此外,激光測距地面台站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啟動,我們將做一個空間,三顆衛星通過激光連接的探測器,來探測引力波是否存在。
完成全部四個子計劃,大約需要二十年的時間,投資大約150億元人民幣 ,將面向全球招募一百人左右的教師團體,四五百人的研究、工程技術人員以及博士後。
此次歐洲科學家率先探測到了引力波,對於實施“天琴計劃”的影響如何?中大天文與空間研究院院長李淼表示,“這個發現僅僅是人類探測引力波的開端,因為這個發現僅僅限於可能輻射引力波很多種源中的一種,即合併的雙黑洞系統,且處於銀河系外。”
李淼介紹,中國目前在進行的引力波研究,主要還是胡文瑞等科學家將要參加的歐洲引力波探測ELISA項目,而中山大學“天琴計劃”是中國本土的重大引力波探測工程。
回應
騙納稅人的錢而已,見多了
你納過多少稅
中國在前沿科研上總是跟在國外的屁股後邊,引力波到底有什麼用?
連你都不讀書研究,有什麼資格讓別人去研究,能跟上已經很錯了
主要是可以探測暗物質,黑洞:1、驗證廣義相對論的正確2、探測宇宙的起源3、聽到宇宙深處星系變化的聲音,以前觀察宇宙只能用望遠鏡看,現在可以用引力波聽。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詳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兩岸文教界在搞啥 地球沒人較自然行)
圖博館
更多資金投入使得中國科學家能夠建立和策劃一系列處於世界領先水平的設施,譬如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一個地下中微子實驗室、首顆量子通信衛星、暗物質衛星、全球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等等。
據《自然》雜誌統計,以國際上發表的論文數量來衡量,1995年中國在全球的排名僅為第14名,到2007年它的排名已經上升到第二,僅次於美國。但批評人士說,這種政策也促使很多研究人員犧牲質量以追求數量。
回應
我們每天都取進步,外界卻一味指責!說沒有質量。請問:為什麼今年全球物理領域十項突破中國占兩項,我還可以告訴你除了中美以外,其它國家都不是一國自己取得的成果!國外看到中國進步就不舒服,就難受!尤其是國內港台這種地方(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因為自己那點虛偽的優越感越來越難以為繼!
另詳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兩岸文教界在搞啥 地球沒人較自然行
圖博館
諾獎得主麥克唐納:中國將成中微子領域領先國家2015-12-18廣州日報
2015-10.6日本科學家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學家阿瑟·麥克唐納獲獎,原因是發現了中微子振盪,證實了中微子有質量。
粒子物理,可謂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寵兒,這是粒子物理領域第19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麥克唐納告訴記者,中國目前有兩項有關中微子的研究他是非常關注的,JUNO的項目,這個項目嘗試測量不同種類中微子的質量的相對大小。而另外一個項目,則是中國正在建設的一個大型的實驗室,他了解到,世界上有許多科學家都希望能夠有機會在這個實驗室工作。
他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將成為這個領域領先的國家之一。
港媒:中國現在是物理界的超級大國了嗎?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2015-12-17文章,上週,英國《物理世界》雜誌公佈了2015年度國際物理學領域的十項重大突破。其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陸朝陽等完成的科研成果當選年度突破,位居榜首。不過他們的獲獎在中國國內並沒有引起太多注意。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的專家陳樸說,考慮到中國科學家現在得到的支持,他對這個結果一點都不意外。
在過去的十多年裡,中國政府在研發上的投入一直在高速增長。像物理學之類的領域通常不是中國務實派領導人優先考慮的方向,但即便如此,該領域今年獲得的預算比2014年增加了12.5%。和他們的美國同行相比,這讓中國科學家貌似處於優勢。統計數據顯示,美國削減聯邦預算導致科研資金自2009年以來以每年高達9%的速度下滑。
圖博館
考古學家在雲南發現全新人種“馬鹿洞人” 距今1.4萬年
新華網昆明2015-12-18電(記者岳冉冉)美國當地時間12月17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在線發表了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國西南晚更新世與古老型人類有密切關係的人類股骨》。這一發現肯定了馬鹿洞遺址存在全新的古老型人類種群。
對雲南蒙自馬鹿洞人類股骨的最新研究顯示,雖然其年代距今1萬4千年左右,但其特徵卻與最古老的人類極其相似,且可能與早期現代人共存在同一區域。
據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吉學平介紹,2012年,該研究團隊曾發表在雲南、廣西地區發現四具石器時代人類化石的消息,認為從雲南蒙自馬鹿洞人頭骨形態上看,推測其具有十萬年以上的人類體質特徵,認為是此前從未在人類進化史中出現過的全新人種。在這一新發現之前,大家曾以為現代人,即智人獨占東亞大陸,沒想到曾有其他和現代人不同的人種也曾生活在這片大陸上,只是其血脈由於種種原因消失於無形。
如今,考古人類學家把這些在人類歷史上“失踪”的全新人種重新置於時間坐標上,新發現的雲南蒙自馬鹿洞人的股骨特徵顯示其比頭骨更為原始,這些股骨化石體現出“高度獨特”的、混合了現代人和古老型人類的特性。這一種群生活在距今1萬4千年左右,發現大量大型鹿類動物與其共生,因此而得名“馬鹿洞人”。
點擊查看大圖
“馬鹿洞人”復原圖
吉學平介紹,青藏高原隆昇在東南緣形成的獨特古氣候和古環境可能為史前人類的多樣性提供了一個避難所。“兩百萬年左右第一波到達歐亞大陸的元謀猿人、爪哇猿人,藍田猿人和達瑪尼西人等出現後,就開始了人群的遷移和融合,古人類在不同地區的進化速度不一樣,因此,體質特徵出現了差異。現代人出現後,古老型人群在南方一些環境受冰期影響較小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得以倖存下來”。吉學平說,“新的發現肯定了馬鹿洞遺址存在神秘的古老型人類種群。”
為破解中國雲南地區人類演化的謎團,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13年底啟動了“雲南晚期智人及其文化多樣性研究”課題,新的調查和研究已獲得一些重要發現和成果,隨著研究的深入和古DNA研究的開展,更多的謎團將被解開。
圖博館
中國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被命名為“悟空”2015.12.17 新華網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16日宣布將我國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命名為“悟空”。“悟空”將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去太空尋找暗物質存在的證據。
科學研究表明,宇宙中人們所能觀測到的普通物質只佔不到5%,其餘都是暗物質和暗能量。暗物質被稱為“宇宙幽靈”,科學家僅知道它們存在,卻無法探測到它們。
據介紹,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擁有“火眼金睛”,是迄今為止觀測能段範圍最寬、能量分辨率最優的空間探測器,超過國際上其他同類探測器,性能優越,可謂“神通廣大”,有望在物理學前沿帶來新的重大突破。
此次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公開徵名活動自2015年9月29日正式啟動至10月31日作品提交截止,共收到了有效名稱方案32517個。在數據統計的基礎上,經過專家評委投票和中科院批准,最終“悟空”入選。
活動主辦方介紹,“悟空”是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中齊天大聖的名字,“悟”有領悟的意思,“悟空”有領悟、探索太空之意;另一方面,“悟空”的火眼金睛,猶如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的探測器,可以在茫茫太空中,識別暗物質的踪影。同時這也符合國際上將科學衛星以神話形象命名的做法。
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是中科院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支持下的中國科學系列衛星的首發星,未來還將發射實踐十號返回式科學實驗衛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和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等。
圖博館
(北平恩公)夏朝究竟存在不存在,目前中西考古界的論調是,商朝之前,中國的確是有從部落聯盟過渡到商朝的一個過渡體,而且大量的考古遺跡也能支持論證。但商朝人自己沒有說清楚之前是什麼。所以才出現了爭議。還有提四大文明古國,會給國人造成一種幻覺:各文明大體上平起平坐,中華只是在鴉片戰爭,最多不過在明末才落伍,幾百年前,她還是世界的中心。其實恰恰相反,華夏在文明的進程中,無法和其他三個文明古國比肩,古典埃及,兩河文明,印度接近衰亡時,中華文明真在接近破繭。
不管那是不是個觀像台,先說它就是個古中國觀像台不就得了?以後有新發現的、更早的觀像台歷史,再改嘛!要搶奪世界話語權,要樹立國人自信心,這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就像西方學者努力……
商朝之前,中國的確是有從部落聯盟過渡到商朝的一個過渡體,而且大量的考古遺跡也能支持論證。=====中國的歷史學家明顯是學西方學者那個論調,包括現在使用的方法。已經將祖宗司馬遷班固等歷史學的祖宗的方法都忘掉了。就如同現今的經濟學一樣。他們得出這個結論並不奇怪!但是你要知道,查看上古典籍,包括所有的王、帝等都和黃帝是一系的。你認為這是偶然的嗎?所以我們經常說的我中華5000年文明是確鑿無疑的。沒有證據就不能斷代的說法貌似科學,其實荒謬不堪。上古時期,經常爆發洪水等自然災害,今天居住的地方可能過幾年就被夷為平地,先人使用的器具等所謂證據還能找到嗎?如果找不到那就等於沒有?豈不其實荒謬不堪,這不就跟證明“我媽是我媽”一樣的道理嗎?
那個自稱北平恩公的貨色,裝蒜裝得最厲害的一句話是:給國人造成一種幻覺……中華只是在鴉片戰爭,最多不過在明末才落伍,幾百年前,她還是世界的中心。”我不了解他為誰工作。
那人不是觀網版(公知大V噴子)嗎,換了個頭像差點沒認出來
http://www.guancha.cn/culture/2015_12_15_344702.shtml
另詳參【圖博館】: 古文明紀錄片 《中國考古大發現》 地球沒人較自然行 《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圖博館
山西陶寺遺址就是4000年前“堯都”?
傳說中的堯帝終於得到考古證實了嗎?上週六(2015-12-12),早在1978年就已經展開的山西陶寺遺址發掘工作,出版了第一部發掘報告。來自全國考古界的百名專家學者召開座談會,確認陶寺遺址是中國已知最古老的王國都城。而相關領域權威、北京大學李伯謙教授今年早些時候也曾斷言,陶寺就是傳說中的“堯都”平陽。不少人驚呼,“中國考古出大事了”。
然而長期以來,由於沒有直接的考古證據,中國的王國歷史只能上溯到商朝,甚至夏朝的存在也備受質疑。那麼,說陶寺遺址是中國最早的王國,甚至就是堯都,究竟有什麼證據呢?
其實,圍繞“堯都”的爭議已經持續了多年,恐怕還將長期爭議下去。
1978年至1985年期間,陶寺遺址就已經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有像徵王權的龍盤、玉石鉞等奢華隨葬品,還有可能將中國文字歷史前推800年的“毛筆朱書”。專家認為,明顯的貧富分化、設防的城、城內功能分區、大型宮殿乃至“觀像台”等禮儀性建築,都證明這是一座王國都城。而陶寺遺址所在的山西臨汾,正是傳說中“平陽”的所在地,“觀像台”也符合《尚書·堯典》的記載。
不過觀察者網也發現,不少學者還對“堯都”的結論持謹慎態度。2010年的一篇報導也指出,所謂“朱書”其實只有兩個符號,而“觀像台”目前僅存夯土地基,今人將其複原為高聳的石柱,缺乏直接證據。
作為這一考古發掘項目的主持人,陶寺遺址考古隊領隊何努出言謹慎:“就目前情況來看,只能說陶寺遺址是堯都平陽的可能性最大。”他不願意陶寺遺址像安陽曹操墓那樣,被捲入缺乏理性的眾聲喧嘩。北大考古文博學院院長趙輝則表示,要把陶寺遺址研究明白,“至少還得乾上一百年”。
回應
總比西方那種直接拿神話當歷史的要強吧!在歷史證據上,西方一直是雙重標準!
現代考古學起源於西方,西方正宗歷史書上沒有任何地方敢把神話當歷史。在四大文明中,中華文明發源最晚舉世公認,能在其中排上座次靠的是唯一綿延不絕這個標準。歷史比其他滅絕文明短沒啥丟人的,唯一遺憾的只能怪咱們祖先雖然英明神武,但偏偏就好易腐爛的木建築,沒法說……。
西方歷史當中的孤證有多少?按照中國史家觀點,全是偽證。所謂舉世公認中華文明發源最晚,那不是西方的論調麼?什麼時候上升到舉世公認的地步了?還是說你的心中西方就是全部?所謂雙重標準,真是精闢!
圖博館
回應
......
湖北一中學放學晚10分鍾 家長翻牆入校打傷校長
回應
......
另詳參【圖博館】:啥是直升機父母 教改與體罰 體罰與霸凌 教革會 《教改錯在哪裡?》 大專自生自滅 美國的科學真的天下第一? 超級電腦大戰 地球沒人較自然 兩岸文教界在搞啥 《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圖博館
2015國際物理學十大突破 中國科研成果居首
2015-12-11 ,歐洲物理學會新聞網站“物理世界”公佈了2015 年度國際物理學領域的十項重大突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陸朝陽等完成的科研成果“多自由度量子隱形傳態”當選“年度突破”,位居榜首,量子瞬間傳輸,中國人又近了一步。其餘九項亞軍突破則排名不分先後。此外,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團隊的“外爾費米子研究”也入選其中。外爾費米子(Weyl fermions)是一種無質量且具有“手性”的電子,未來將可能在量子計算機、低能耗器件等方面有重要應用。
科技前沿
施一公等5位中國科學家獲《自然》傑出導師獎
中國科學家首次揭示腫瘤細胞如何穩定複製
回應
又是技術,中國的技術一直是世界領先的,如瓷器和山寨等,但理論就不行了
觀網有過科普,論山寨,日本美國都比中國牛逼幾百倍,所以,請你不要看到中國的成就,一副如喪考妣的酸溜溜小丑樣。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5_12_12_344434.shtml
中山大學一年拆並整合近20院係有學院成立半年又撤銷 2015-1-6
中山大學12月7日,在陸續公佈了十餘項院系調整後,再發布11項院系調整的通知:撤銷外國與翻譯大學院;恢復外國語學院、翻譯學院建制;恢復生命科學學院建制、撤銷教育學院……更名、撤銷、恢復、整合,大規模又突如其來的調整,帶來了一系列諸如專業縮招、導師辭職、校區回遷、學科重心偏移等問題。
針對各方質疑的信息公開問題,座談會最後,李善民表示,在與學生切身利益相關的意見徵求和消息通告方面,校方會做出更大的努力。此外,不少師生表示,決策公告時,自己完全是被通知的一方,並沒有被徵詢意見的餘地。
“拆了又合,合了又拆”並非一時一人所決定
學校從年初開始,由羅俊校長帶領相關職能部門,逐一對所有院系開展走訪調研。參加調研的院係人員,主要是院系負責人和主要教師代表。調研時,充分聽取院系關於目前建設情況和未來規劃的匯報,發現和查擺問題。接著由學校發展規劃部門組織專家討論並製訂初步方案,方案往往經過多次修改。第三步,方案提交學校學術委員會討論審議,有的直接通過進入下一環節,有的進一步進行修改(學術委員會由30多位來自各個學科的專家教授組成,中國科學院院士、藥學院教授陳新滋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校長不擔任委員會任何職務)。最後,方案提交學校黨委常委會審議通過後發布。
圖博館
我學者提生命大滅絕新機制富含硫化氫的海水上湧或是主因2015-11-26
據中新社合肥11月25日報導,記者25日從中科大採訪獲悉,該校科研人員提出距今約2.6億年的中-晚二疊世之交滅絕新機制,富含硫化氫海水的上湧或是重要因素。
化石記錄表明,距今約2.6億年的中-晚二疊世之交發生了一次生命大滅絕事件,造成了大量珊瑚、腕足、雙殼類等動物的消失。中國已故著名古生物學家金玉玕院士首次提出這一生命滅絕事件的全球意義,並在廣西來賓地區建立了該時期全球對比標準剖面(又稱“金釘子”剖面)。
中-晚二疊世之交的大滅絕事件,造成地球上90%以上的海洋動植物以及70%的陸地物種慘遭滅絕,科學界對這一滅絕的原因百思不得其解。
在過去20年裡,科學家們對世界各地這一滅絕事件的原因和機制展開深入研究,認為其機制主要包括海平面的大幅度下降、長期的寒冷氣候、峨眉山火山的大爆發等。但科學界對此一直存在爭議。這次生命大滅絕的機制探討亟待新的手段和思路。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殼幔物質與環境重點實驗室沈延安教授課題組在國際上首次利用多硫同位素分析方法研究中-晚二疊世之交生命滅絕機制,取得了新的認識。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地球科學權威期刊《地質學》上。
據論文第一作者博士生張桂潔介紹,他們首先對廣西來賓地區蓬萊灘“金釘子”剖面以及鐵橋剖面樣品中黃鐵礦的多硫同位素組成進行了測定,發現在生命大滅絕期間多硫同位素的組成與現代海洋沉積物中的黃鐵礦有很大的不同。研究認為,異常的多硫同位素組成指示了海洋中硫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而間歇性富含有毒氣體硫化氫的海水的上湧,是這一生物地球化學體系轉變的主導因素。尤為重要的是,異常的多硫同位素組成與生命大滅絕事件在時間上是一致的。因此,他們提出富含硫化氫海水的上湧是導致這次生命大滅絕的重要因素。
據介紹,為檢驗這一新機制的全球性意義,科研人員對美國德克薩斯州特拉華盆地同一時代的樣品進行了相同的分析,結果發現硫同位素異常和生命大滅絕同樣存在時間上的一致性,因此富含硫化氫海水的上湧在這次生命大滅絕事件中的重要作用可能具有全球意義。
“研究生命滅絕過程中的環境因素不僅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而且能夠為未來人類活動與全球氣候變化的相互影響提供重要啟示。”沈延安教授說。
另詳參【圖博館】:美國的科學真的天下第一? 地球沒人較自然行 《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圖博館
《自然》刊中國天文學家論文發現黑洞高速噴射物質新模式
2015-11-25,國際頂級科學期刊《自然》公佈了一項重大科學發現,中國天文學家發現了黑洞高速噴射物質的新模式,打破了天文學界以往的認知,《自然》雜誌認為此項工作是2015年度本領域內最重要的五大發現之一。
黑洞吸積物質並產生高速物質噴流和吸積盤風的藝術想像圖(北京天文館喻京川創作)
這項成果是中國科學院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國家天文台研究員劉繼峰帶領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從超軟X射線源發現相對論性高速噴流,打破了天文學界以往的認知,揭示了黑洞吸積和噴流形成的新方式。
黑洞在吞噬物質的過程中有時也會產生向外的噴流。黑洞如何吞噬物質及噴流如何形成是天體物理學中的重大前沿問題。此前天文學家普遍認為黑洞吞噬物質後不能產生超軟X射線譜態,且只有在X射線低硬譜態或甚高譜態下才會產生相對論性噴流。“在超軟X射線源中發現相對論性噴流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這改寫了我們對超軟X射線源的本質和噴流形成的認知。
近年來我國天文學家不斷在《自然》等雜誌發表重要科學成果,表明了我國天文學整體研究水平的逐步提升和巨大潛力。
天文
我國暗物質探測衛星起運12月發射
回應
越來越多的中國科學家於科學前沿高峰登頂,越來越多的中國科學家觸及想對前沿的科學領域,可喜可賀!
有錢投入了,有人才了,出成果往後會越來越多
黑洞既然是一個點,那麼是怎麼噴物質的呢?是通過能量嗎?先噴能量,然後能量轉化為物質?
黑洞有吸積盤,吸積盤裡的物質在墜入黑洞的過程中會加速旋轉並釋放大量的能量,這些能量裹挾的物質在黑洞的兩極聚集,最終從極點噴射出去。注意,這些能量和物質還沒有進入視界,進入後的物質不能再逃逸出來了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5_11_26_342657.shtml
另詳參【圖博館】:地球沒人較自然 兩岸文教界在搞啥 《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圖博館
中國科學家發現新猿人頭骨化石 初步判斷在更新世中期
中國科學家2015-11-20宣布,在安徽省東至縣華龍洞古人類遺址發現新的保存較完整的猿人頭骨化石。
經過多次發掘,位於安徽東至縣華龍洞古人類遺址取得重大發現,出土20餘件古人類化石、以及古人類製作使用的石器和大約6000餘件的脊椎動物化石,其中還包含1件古人類頭骨化石。
根據對發現的古人類化石形態的初步觀察並結合對動物群組成的分析,可以確定在華龍洞發現的古人類化石屬於直立人,俗稱“猿人”。
儘管實驗室年代測定工作還在進行中,不過根據對出土的動物化石種類的初步鑑定,華龍洞古人類生存時代在更新世中期,與安徽和縣直立人年代接近或更早。華龍洞是繼周口店、藍田、和縣、南京之後,在中國發現的又一處重要的直立人化石地點。豐富的古人類化石發現以及相關的古人類生存活動證據,標誌著中國古人類學研究取得一項重大成果。
回應
意味著古人類的起源之爭的又一證據嗎?現在網上有很多人說其實人類的起源很可能源於中國。
華夏大地自古以來就是我們華夏人生活的地方,不是什麼黑人從非洲走過來的。
你理解概念有誤,人類來自非洲,是包括黑人在內都是來自非洲的,不是說人類來自黑人,你要把來自非洲跟來自黑人區別開來,也就是說,以前,各色人種的祖先都在現在的非洲生活,而後來白人黃人的祖先離開非洲,黑人祖先留在非洲,形成瞭如今的人種分佈局面。另外,即使這樣,我對人類來自非洲也不相信,我相信多地起源說。
關於人類起源單一說本身就很荒唐。我絕對不信,我相信進化過程中多地出現人類。
反正我不信華夏民族和黑人一個祖先.
你不信沒用,分子遺傳生物學已經作為效力很強的證據反复證明了非洲起源說,你要推翻除非有更強大效力的反面例證提供。
歐美不承認商朝之前,那是因為還沒有足夠考古證據。如果能挖出克里特島那樣規模的宮殿,或者埃及那樣的大金字塔,或者那個時期的文字陶片,歐美也就無法再反對。別和我說《史記》就一定是真事,我們可以說夏朝很可能存在,但這不是定論,因為沒有具體的考古證據支持。
如果夏商不存在,那麼周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好比不承認你父母的存在。
還歐美人,人家拿神話當歷史我們還真比不上。
西方把歷史文化政治化,看看邊芹的文章就知道有多麼嚴重!
http://www.guancha.cn/history/2015_11_21_342091.shtml
圖博館
全球腦研究所研究人員卡德爾-拉斯特表示,事實上在新科技、人類行為和自然選擇的共同作用下,到2050年就會進化出現一種全新的人種。拉斯特認為,人類正在經歷一種重大的“進化過渡”,在不到四十年後,人類將變得壽命更長,老了還能生孩子,依賴人工智能完成普通任務。他指出,這種過渡非常關鍵,其重要性不亞於猴子到猿,以及猿到人的進化。拉斯特說:“你的80歲或100歲生活狀態將與你的祖輩大相徑庭,因為我們將花更多的時間生活在虛擬現實中。”
拉斯特預言,到2050年人類將擁有更長的壽命,機器人會完成無技術含量的工作,女人生孩子的時間會推遲,人們花在從事文化活動中的時間將更多。
研究預言,到2050年一名35歲的男性工人會進化成為紅眼睛、小陰莖、大腦袋的人,擁有的高級語言能力。
研究預言,到2050年一名35歲的男性工人會進化成為紅眼睛、小陰莖、大腦袋的人,擁有的高級語言能力。
一些科學家相信,到2050年人類的壽命將普遍高達120歲。拉斯特宣稱,人類將表現出性晚熟,這意味著自然選擇會影響人類壽命的一些關鍵因素,如繁殖。由於大腦容量不斷增加,生物有機體需要更多的能量和時間來發育成熟,因此人們會減少生殖繁衍。拉特斯解釋說:“在我看來,人類會活得很悠長,年壽很高才會離開人世。如今,全球社會都是一團糟,未來或許有機會發生某種變化。人類的生物鐘不會一直這樣走下去,借助未來高科技,人類或許可以暫停這個生物鐘。”
圖博館
科學家預言千年後人類模樣:紅眼睛深膚色更好看2015-10-27 新浪科技
據加拿大科普媒體AsapScience近日發布一段最新視頻,多位科學家在視頻中模擬描繪1000年後的未來人類模樣。在視頻中,未來人類軀體將會是半人半機器,在全球氣候變暖影響下,人類會擁有更深的膚色和更高的個頭,並且在基因突變作用下擁有紅眼睛和超能力。
AsapScience最新網絡視頻顯示,受氣候變化、人工智能和基因突變三大因素影響,未來人類的身體將發生重大變化。例如,在基因突變的作用下,人類可能進化成為一种红眼睛的生物,並且受全球變暖影響人類膚色會變得更深。與此同時,隨著人工培育嬰兒的出現,未來一代將變得更聰慧、更強大且富有魅力。視頻宣稱:“未來,納米機器人,又稱微型機器人,將被植入我們的身軀,將我們變成超人。到那時候,我們將突破自身生理機能局限,由內而外地變成一個生物機器混合體。然而,就在我們不斷進化,變得更聰慧、更強大、更好看的同時,這種基因相似性,或者說是人類多樣性缺失,在未來會讓某種新疾病有機可乘,從而導致整個人種滅絕。”
視頻預言,隨著全球氣候不斷變暖,人類還可能變得更瘦長,因為這種體形容易散熱。華盛頓大學計算基因組學哲學博士阿蘭-關指出,人類的臉部也會發生劇烈變化。關博士繪製了一系列令人驚嘆的圖像,展現了十萬年後人類可能進化成的樣子。在他看來,未來人類進化的關鍵在於人們為了滿足自身需要,在自然進化和適應人體生物學方面擁有“控制權”。關博士表示:“隨著遺傳工程學的規範化,人臉的進化命運會越來越受人類品味的決定,如人類的前額會因大腦的不斷變大而變得寬大。”由於人類能夠完全掌控遺傳形態基因,人臉會朝人們普遍認為具有吸引力的特徵方向發展:強健有力,端莊大氣,鼻樑挺拔,炯炯有神的雙眼,黃金比例的五官位置,以及完全對稱的左右臉頰。
關博士相信,由於人類移居統治太陽系,人們開始居住生活在遠離太陽的幽暗環境中,因此雙眼會變得“大得驚人”。除此之外,眼睛還會以別的方式進化——以我們今天的觀點來看會覺得很可怕——如變得更亮,昏弱光線下視力會更好,半月皺襞的構造發生變化,令我們可以側面眨眼,以保護眼睛免受宇宙射線損傷。或許,人的外貌變化會比想像的時間表還要提前發生。
圖博館
Nature驚人發現:細菌相互通訊機制與人類大腦非常相似
人類大腦被譽為進化的最高傑作,而細菌則是一些低等的個體,它們之間似乎有天壤之別。然而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的科學家們發現,細菌相互通訊的機制與人類大腦非常相似。該研究《離子通道能促使細菌之間發生電信號傳導》2015-10-21發表在nature雜誌上。
研究的領導者,加州大學的分子生物學系副教授Gürol Süel說,“人類的感覺、行為和智力都取決於大腦神經元之間的電信號傳導,這一過程由離子通道介導。現在我們發現,細菌也通過這樣的離子通道進行通訊,並由此解決自己的代謝壓力。由此可見,代謝壓力觸發的神經疾病可能具有古老的細菌淵源,人們可以從一個新角度來看這類疾病的治療。”
“我們對大腦電信號傳導的理解,大多基於細菌離子通道的結構研究,”Süel說。但細菌如何使用這些離子通道一直是一個謎。為此,Süel及其同事對生物膜中的遠距離通訊進行了研究。生物膜由數百萬緊密聚集的細菌組成,對化合物和抗生素有很高的抗性。研究指出,這種細菌通訊機制與人類大腦的皮層擴散性抑制驚人的相似,而皮層擴散性抑制被認為與偏頭疼和癲癇有關。偏頭疼和這種細菌通訊都是由代謝壓力觸發的,Süel說“這說明許多癲癇和偏頭疼藥物也能有效攻擊細菌生物膜,幫助人們解決全球性健康難題——抗生素抗性。”
回應
人類大多自以為了不起,看高了。
我覺得人類就是很了不起——這新聞說的只是細菌也可以通過離子門控通道進行交流,只是與大腦中的一個機制相似,不代表一堆細菌湊在一起可以成為一個大腦。
人類本來就了不起,細菌就不能發展出這種文明。
想想自己的腦殼中有一大堆細菌,噁心不?
人體腸道內的細菌重達10幾斤
沒有人在第一次看到神經元的圖片時就覺得它很像細菌嗎?
本來就類似線粒體發生的一個假說,就是古細菌和古生物的共生協同進化
人說白了其實也都是一大堆細胞組合而成的,在徹底些,所謂的細胞就是跟單細胞生物細菌一樣。機制將這些數以萬億億計的細胞統和起來協同工作才有了智慧,才有了文明,而這也是大自然進化選擇出來的結果。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5_10_24_338746.shtml
圖博館
中國進入人類文明幾萬年後,非洲還只有動物世界,顯而易見,人類起源於中國毫無疑問:人類生存生產、吃穿住用玩和文字、戰爭等無一不是中國發明和最先創造,中國的文字可以解釋世界上任何一種文字,而沒有任何一種其它國家的文字能完全闡釋中文,中國人的大腦容量遠高於其它國家人。
文明起源和人類起源是兩個話題,中國文明目前是公認的延續至今的文明,即使是好運氣,也有祖先自強不息的結果,說中國文明是生命力最強的文明也是值得文明繼承人自豪的。
中國人睡床的時候,西方人睡地上;中國人用鍋煮飯和容器盛飯的時候,西方人還在茹毛飲血;中國人用筷子的時候,西方人還在左手擦屁股右手抓東西啃;中國人.......
中國人打獵採野果的時候埃及人建起了金字塔兩河流域早已建起了大都市
那關你西方屁事啊
舉幾個例子啊,從古代社會的基本物件來說椅子凳子是中國人發明的嗎?床是中國人發明的嗎?除了古箏和編鐘之外有一件樂器是中國人發明的嗎?能舉的例子實在太多瞭,如果從現代社會看,除了我們使用的語言和文字其它有一樣東西是中國人發明的嗎?你知道拉丁語系的語言有很多是中文解釋不通的嗎?
不說其他的,最重要的造紙術紙,另外諸如鋼,指南針我覺得就足夠了
埃及文明有記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中國祇能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以前都是傳說沒有史料可證。到今天為止,從來沒有考古學上的證據,能證實夏朝的存在。
甲骨文是成熟的文字,前面至少有3000年的發展時期,文字不可能突然出現!
文字和符號能一樣嗎?如果埃及那樣的符號也算文字的話,那麼中國現存的文字位於7500-8000年間,即西元5500年前(浙江平湖莊橋墳遺址裡面陶器上的文字符號)。
那是孤立的符號。在西班牙的山洞裡還有2萬年前的壁畫呢,然並卵,誰也沒認為那時候是歐洲文明的起源,因為文明是一個系統。
http://news.sina.com.cn/c/2015-10-15/doc-ifxivscc0051880.shtml
圖博館
人類祖先來自非洲?湖南發現或改寫此結論
據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官網消息,2015-10-15,《自然》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劉武、吳秀傑等在湖南省道縣發現47枚具有完全現代人特徵的人類牙齒化石的研究論文,表明8萬至12萬年前,現代人在該地區已經出現,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具有完全現代形態的人類,對於深入探討現代人在東亞大陸的出現和擴散具有非常的重要意義。
這項研究以可靠的地層年代數據和詳實的化石形態特徵提供了迄今最早的現代類型人類在華南地區出現的化石證據,填補了以往缺乏的現代類型人類在東亞地區最早出現時間和地理分佈的空白,對於探討現代人在東亞地區出現及擴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標誌著我國學者在現代人起源研究領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
研究顯示,道縣人類牙齒尺寸較小,明顯小於歐洲、非洲和亞洲更新世中、晚期人類,位於現代人變異範圍。道縣人牙齒齒冠和齒根呈現典型現代智人特徵,如簡單的咬合面和齒冠側面形態、短而纖細的齒根等。
劉武和吳秀傑把他們團隊最新的研究成果發表在了《自然》上,因為這些在形態學上與現代人幾乎沒有區別的牙齒屬於生活在12萬到8萬年前的現代人(也稱晚期智人),而此前的觀點是,演化到這個階段的現代人在5萬年前才出現在西亞地區,在4.5萬年前才出現在歐洲,按照這個時間,現代人要想跨越西亞來到中國,還得更晚才行。然而生活在道縣附近的現代人卻以一種讓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在12到8萬年前的中國南部地區出現了。這種現像似乎與主流的“非洲起源論” 格格不入,它在現代人的演化史上撕出一個巨大的口子,等待科學家去填補。
回應
線粒體分析說非洲南方人基因容易變異,猜想其他各個地方的人是非洲變異來的,人家提出的是假說,後期研究也是各執一詞,倒是非洲出土了不少古猿化石,假說一直希望找到化石支持,怎麼說化石說明不了什麼?
非洲起源說並沒有得到完全證明,也不能排除其他地方起源的可能。只是在非洲發現了很多古猿化石,但是別的地方也發現很多啊!DNA推測的時間和化石證據也不匹配。這是一個沒有定論的東西,不知道啥時候那麼多人篤定的認為人類就是非洲起源的?
任何科學和理論都是有局限的!不是說的人多了就是真理了!人類的起源可能是非常複雜和多元的!真理總是在不斷否定當中呈現出來的!
圖博館
18億年前中國真是“中央王國”
英國科學家和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2015-09-21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研究報告,稱中國是字面意義上的中央王國。研究人員利用地質數據重建18億年前的Nuna超大陸,發現華北古岩石與西伯利亞克西南的部分岩石在同一時期經歷了近乎相同的演化歷史。
西伯利亞(下圖4)、東歐和北美古陸塊(下圖1)共同構成Nuna超大陸的核心,此前的研究因為難以確定華北古陸(下圖5)的位置而將其置於超大陸的周緣位置,最新研究通過地質證據將華北和西伯利亞古陸相連,因此在重建的Nuna超大陸中,華北古陸將處於Nuna超大陸的中間位置。
重建超大陸的關鍵方法是比較地質結構類似的穿刺點或克拉通(大陸地殼上長期穩定的構造單元)之間的診斷帶。
古元古代(Paleoproterozoic,符號PP)是地質年代中的一個代,開始於同位素年齡2500Ma(約25億年前),結束於1600Ma。古元古代期間藍藻、細菌繁盛。
25億年前,古老的微陸塊以規模較小的板塊構造形式拼合成超大陸,而在18億年前,超大陸受古地幔柱構造的影響再裂解成不同的陸塊。華北克拉通在約2500Ma太古宙結束時已基本形成,在2300Ma之前處於相對穩定的構造環境。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5_09_24_335477.shtml
圖博館
天文學=占星術? 22%美國人搞不清2015-09-12 世界日報
丕優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在10日發布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美國人的科學成績不佳。圖擷自「B.C. & Lowy」YouTube
分享丕優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在10日發布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美國人的科學成績不佳,只能得D。而且,有22%的參與者搞不清天文學和占星術。
這項調查檢視了美國人在地理、物理和天文學方面的知識。3278名參與者回答了調查中的12個問題,雖然這很難作為評估全面科學知識的標準,但是這些問題中很多都是大家在學校學過或是經常能在新聞中看到的。
在12個問題中,參與者平均答對了7.9個,換算後平均成績僅為66分,也就是D。在3278名參與者中,僅有6%答對全部問題,26%的參與者只答錯了1到2個問題,27%答錯了3到4個問題。成績最差情況為,答錯11個問題的占1%,答錯10個占2%,答錯9個占3%。
上學時間越長的參與者在調查中正確率越高,比如有研究生學位的參與者平均正確率為9.5,那些高中都沒念完的參與者平均正確率僅為6.8。
在性別差異方面,男性比女性略勝一籌,男女參與者平均正確率分別為8.6和7.3。但是在本次調查中,男性參與者受教育時間比女性稍長。
在族裔差別方面,白人表現比西語裔和非裔好,他們的平均爭取率分別為8.4,7.1和5.9。
在調查中,最簡單也是正確率最高的問題是地球三層的名稱—地殼、地函和地核。參與者中有86%回答正確。
這項調查是在2014年8月11日到9月3日進行的。
圖博館
南非發現新人種化石 古猿、現代人的混合體2015-09-11 聯合晚報
南非金山大學人類學教授柏格領導的數十人國際專家團隊,10日宣布發現一個可能活在250萬至280萬年前的新人種「納萊迪人」,新人種混合了現代人和南方古猿的骨骼特徵,這項發現將有助於了解人類的起源和進化。左圖為納萊迪人重建長相。 歐新社、美聯社
分享
下身像人直立行走 疑有處理遺體習俗
南非人類學家10日宣布,他們在約翰尼斯堡西北約50公里的洞穴深處發現大量原始人骨骼化石,可能屬於未知的新人種,這項發現將有助於深入了解人類的起源和進化。
科學家2013到2014年間在該洞穴共發現骨骼化石1550多塊,包括頭骨、顎骨、牙齒和指骨,分別屬於15個幼年、成年及老年個體,南非金山大學的人類學家10日首次展示這批新發現的原始人骨骼化石。
該洞穴在當地的索托語名為「迪納萊蒂」(Dinaledi),意即「上升之星」,南非研究人員於是將這個新人種命名為「納萊迪人」(Homo naledi)。南非金山大學人類學教授柏格說,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發現」,可能會改變學界對人類先祖的認知。
納萊迪人特徵。資料來源:國家地理雜誌
初步研究顯示,納萊迪人身高1.5公尺左右,能夠直立行走,生活在距今250萬至280萬年前。研究人員還指出,納萊迪人的手掌、腕關節和腳與現代人相似,但大腦僅相當於一個橙子大小,只有現代人的三分之一,其上半身結構也較為原始,適合從事攀爬動作,體重約45公斤,混合了古代人猿和現代人的特徵。
目前的分類學不知要如何歸類納萊迪人,若能知這些樣本的年齡或許有幫助,但因洞穴地處偏僻,無法藉分析沉澱物或比對附近的動物。
此外,這些遺骸可能是同伴特意將死者屍體藏於洞穴深處。很多學者認為,存放屍體的行為是人類進化到距今較近的某個時期才形成的習俗。柏格團隊的科學家認為,這種作法可能意味遠古人類就有處理遺體的習俗,但未必代表某種宗教習俗,可能只是一種刻意、反覆進行的作法而已。
此次發掘現場位於斯泰克方丹古生物化石區,是世界上埋藏古人類遺跡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這裡發現的人類先祖化石約占全球總數的一半,為探索人類起源提供大量重要依據。
人類進化史 製表:國際新聞組
http://udn.com/news/story/8610/1180726
圖博館
發現最古「現代」手 可能改寫演化史2015-08-20 中央社
科學家19日發表報告說,1節在東非出土、有185萬年歷史的人類小指指骨,是歷來發現最古老的「現代」手。圖擷自每日郵報(8/18)
分享科學家昨在「自然通訊」發表報告說,1節在東非坦尚尼亞出土、有185萬年歷史的人類小指指骨,是歷來發現最古老的「現代」手。這節小拇指的發現,把人類祖先1個重要演化階段的時間向前推進,也就是由樹上採集食物進化到使用工具狩獵的階段。
手部是辨別人類的重要解剖依據,就算是3.6公分長、近200萬年歷史的1個片斷,仍能透露許多身體與行為特徵。
最早的「人族」約600萬年前開始行走,但那時的手指仍然彎曲,代表樹木仍是當時棲息處之一。大約400萬年後,老祖宗放棄樹棲進入到第2階段,手指才開始變直,為發明與使用工具鋪路。
如果這節小指骨屬於類似現代人的身體,這個老祖宗可能有5呎9吋(175公分)高。「現代人的」手出現的時間,也向前推進約40萬年。
另參本館:《右手左手》《非洲人》 《非洲黑人文明》 《非洲簡史》 地球沒人較自然
圖博館
很不幸,冷戰後瓦森納協定對中國的技術和裝備禁運限制,比對俄羅斯還嚴格.中國能拿到的半導體生產技術設備,往往是5年以前的.比如,台積電2015年能買到ASML10NM的光刻機.而大陸的中芯國際,2015年只能買到ASML2010年生產的32NM的光刻機.
1980年的中國,無法想像1999年的中國,同樣,2015年的中國,也不知道2050年會達到什麼程度,半導體整個行業的年齡也沒有共和國的年齡長,2050年的時候不知道這些公司能剩下幾家?
李克強:中國每年花2千億進口芯片和買石油的錢差不多
2015-7-27,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國家科技戰略座談會並作重要講話。會上,他多次講到要將中低端產品提升到中高端產品。李克強說,中國科學實力已經很強大,但仍有不足的地方,比如目前芯片還需要進口,每年要因為芯片進口花費2000多億(美元),這筆錢與每年進口石油花費的金額差不多,另外中國在美國等國際市場的產品份額正在被印度等國家追趕。
回應
待遇太低啊,一個華為海思的朋友,研究生進去快3年了,年收入27-28W。一個院士才40萬.據說龍芯團隊擁有5年以上IC設計的骨干年收入才10萬.
你不太了解實際情況,院士的待遇是根本無需你擔心的。北京將近200平米的房子,一切都無憂。
芯片開發是個燒錢的玩意,沒有大筆資金投入,創新的毛錢,中國如果有大筆的風投敢冒險的話很定有人才攻堅的。
一個老院士年薪才40萬,一個所謂明星剪個彩,錄期節目就幾十萬
只要是市場經濟就必然是這樣的結果,打籃球的詹姆斯比英特爾最頂尖的科學家收入都高。
圖博館
中國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天眼一號 將助FAST射電望遠鏡探測宇宙邊緣2015-7-29
作為我國九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天眼超級望遠鏡(簡稱FAST)單口徑500米,接收面積相當於30個足球場,預計2016年建成,遠在百億光年外的射電信號,FAST也有可能捕捉到。FAST的海量數據存儲和處理均需要強大的超級計算系統的支撐,每天需求的峰值計算至少要達到每秒200萬億次以上,存儲將達到10PB以上。面對龐大需求,天眼一號計算能力將達到每秒1000萬億次以上,將配備先進的分佈式數據存儲技術以及高達100Gb/s的高速網絡,,而且具有低功耗、低成本、高密度和快速交付等特點,為海量數據的高速傳輸和分析提供條件。
回應
千萬億次超算,相當於天河一號的運算能力,現在已是小菜一碟了
萬一外星人被中國人發現了,美國人會不會說中國盜竊51區的
中國9大科技基礎工程:東半球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子午鏈(子午工程),散裂中子源,強磁場實驗裝置,武漢生物安全實驗室,FAST, 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航空遙感系統,遙感衛星地面站站網,蛋白質科學研究設施
英特爾美光公佈新內存號稱速度比老產品快千倍
網易科技2015-7-29 報導,英特爾與美光即將開始生產速度更快的新式內存芯片,新芯片中的3D Xpoint技術是25年來內存芯片市場上首次出現的主流新技術。據稱,新產品的速度比目前市場上的內存快1000倍。
回應
1000倍是不是誇張了,現有的接口都遠遠達不到標準。
全球五大半導體設備製造商,沒有一家是台灣或者大陸的.每一家都在半導體製造的某個分支領域擁有領先技術:AM,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平板顯示和太陽能光伏行業精密材料工程解決方案供應商。ASML,為半導體生產商提供光刻機及相關服務.Lam Research,電漿蝕刻設備為全球銷售之冠.KLA-Tencor-專精製程良率和提供製程控管量測解決方案.Dainippon Screen專職研究開發各項半導體設備、液晶生產設備及專業級印刷設備.世界上任何一個的半導體製造公司包括INTEL,都受制於這五大設備商提供的設備和技術.
圖博館
三方投稿,為何中科院被拒稿?
7-27,澎湃新聞就拒稿原因致信《科學》雜誌,其公關執行董事米根·費倫(Meagan Phelan)回應稱,對於任何可能的拒稿原因我們不予置評,我們也無權肯定或者否定同行評審過程。
澎湃新聞從國內物理學界了解到,中科院團隊和普林斯頓團隊幾乎是同時觀測到了外爾費米子,而普林斯頓團隊提前兩天給了《科學》雜誌。但一位不願具名的國內物理學家對澎湃新聞表示,中科院團隊的數據比普林斯頓團隊更好,中方團隊先觀測到了表面態的費米弧,隨後把結果寫成論文提交給了《科學》雜誌,過了一個月之後該團隊又觀測到了體態中的外爾錐,又把這部分內容給了別的雜誌。後來,《科學》雜誌的審稿人提出修改意見,要求中方把體態的內容加進去,但是這部分內容已經給了別的雜誌,所以沒辦法滿足《科學》的修稿要求。
很多人會說,是不是外國學術期刊歧視中國科學家?這樣說可能是片面了。中科院的文章沒有一起在《科學》出現確實意外,但畢竟中科院以這個實驗結果短期發表了兩篇高水平論文,而其他兩個團隊只有一篇。陸凌如是說。
普林斯頓有無“借鑒”中科院的成果?
中科院團隊確實是第一個對公眾發表預測的,但也可以說普林斯頓團隊是第一個向學術期刊提交預測的。
但在《中國科學報》的報導中:哈桑小組在文章中使用了翁紅參與開發的計算軟件包,並引用了以翁紅2009年發表的一篇文章。哈桑的這篇預測更像是憑空冒出。甚至沒有給出嚴格的數學證明,僅僅是一個預言。加上兩項研究在arXiv網站公佈的先後順序,讓人不禁懷疑,哈桑小組的工作是否完全獨立?
對於翁紅明提出的質疑,哈桑回應稱,我們研究使用的是公開免費的軟件。
專題 > 科技前沿
證實五夸克粒子過程的中國貢獻
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首批面板發往貴州
回應
《科學》的公平性不如《自然》,顏寧就說過再不投科學了....
中科院上百個所,成千上萬的研究人員,個個都是學術腐敗.
個個都是腐敗?聽誰說的?你說的?媒體說的?其它的國家的學術環境就是一塵不染?
在中國發現的一般不被採納,在美國做出成果的比較容易被接受,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要吸取教訓是,中國也要辦出面向世界的世界級別的學術性刊物和設立世界級別的東方諾貝爾獎。
就是這樣!
圖博館
中科院被《科學》拒稿,讓普林斯頓先發現了外爾費米子? 2015-7-28
2015-7-16,《科學》雜誌在線發表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物理學家扎伊德·哈桑團隊在外爾半金屬中發現了外爾費米子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陸凌等人在光學晶體裡發現外爾玻色子。
到了7-20,中科院物理所官網發布消息稱,由中科院物理所方忠研究員率領的科研團隊首次發現了具有左旋和右旋兩種不同“手性”的電子態——外爾費米子。
中科院直言該發現從理論預言到實驗觀測的全過程,都是由我國科學家獨立完成,但到底是他們還是普林斯頓團隊先發現了外爾費米子,微博上卻有網友懷疑中科院晚了,甚至指責其作假。
外爾費米子的概念要追溯至1929年,德國科學家外爾(H. Weyl)指出,三維無“質量”電子可以分為左旋和右旋兩種不同“手性”,這就是外爾費米子。80多年以來,科學家一直沒有在實驗中觀測到外爾費米子。這意味著,即便有完整的理論推導和公式推算,沒有實驗驗證的結論都不算發現。於是,普林斯頓大學、中國科學院等科研機構為此拉開了一場激烈的科研競跑。
有意思的是,目前人們多關注幾大科研機構的“競跑”,忽略了普林斯頓和麻省理工的發表文章的第一作者都是華裔,且論文作者團隊裡也以華裔為主。實際上,麻省理工和普林斯頓兩個小組的實驗研究,分別和中國的浙大與北大進行了合作。
7-27,陸凌接受澎湃新聞專訪。他介紹,物理學界有一個arXiv網站,學者無需經過審稿就可以將研究成果貼在網站上,與同行交流。
中科院團隊於2014-12-31在arXiv網站上公開預言在TaAs,TaP,NbAs和NbP這四種非磁性材料上可以發現外爾費米子。
普林斯頓團隊在arXiv上公開了理論預測,並於2014-11-24向《自然通訊》雜誌提交了這篇論文。
有意思的是,2015年2月,短短5天的時間裡,arXiv網站就連續出現了3篇有關發現外爾粒子的實驗文章:2-11,麻省理工團隊率先貼出文章; 2-12,普林斯頓團隊貼出文章;2-16,中科院團隊也貼出文章。
為什麼三個團隊緊接著貼出了文章?陸凌解釋說,這是學界裡的競爭。我的文章比你的早發出來,就佔了先機。但他相信三個團隊都是各自獨立完成實驗的。對於這樣的工作而言,實驗工作不可能在幾天之內因為看到別人的東西就能完成。
圖博館
另一地球可能發現?開普勒452b行星與地球相似指數0.98 在1400光年外 2015-07-24
另一地球可能發現?作為人類探索宇宙的先鋒,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前一陣子“新地平線號”掠過冥王星時剛出過風頭,不過隨後霍金宣布,聯手俄羅斯IT大亨啟動史上最大搜尋外星人項目,不知道是不是為了和霍金“爭風吃醋”,NASA在今天凌晨再次弄了個大新聞:通過開普勒太空望遠鏡(KEPLER)新發現太陽系外行星開普勒452b(Kepler-452b),這是首個與地球大小相近的“宜居”行星,跟地球的相似指數達到0.98。開普勒452b圍繞一顆類似太陽的恆星運行,公轉一年大約385天,和地球365天也很接近。
NASA宣布這個“激動人心”消息後,網絡輿論頓時炸鍋,平時不大關心科學話題的朋友也激動起來:“另一個地球!”“我們不再孤獨!”“活久見!”“要步入新世紀了嗎?”“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愚蠢的人類再見我要回母星了。”“黑暗森林!外星人的攻擊正在路上!”“人類禍害了一個地球還不夠,又要禍害另一個去麼?”“平行世界的另一個我是不是也還單身著……”
回應
藝術家畫得更天堂似的,但是其實科學家能知道的也就是這個行星能導致開普勒452週期性閃爍而已。 為騙研究經費NASA也讓人醉了。 下一步還是月球永久基地,學會走再跑。達成之後也是火星木衛。我們是腳踏實地的.
那是一個地球的鏡像、並且,宇宙中有不止一個這樣的地球鏡像。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5_07_24_327969.shtml
圖博館
研究:腦袋有洞 愈大愈聰明2015-7-16 台灣醒報
「腦袋有洞」不能用來罵人了,因為最新研究指出,腦洞愈大的動物愈聰明!澳洲研究最近發現,動物的智力可以透過頭骨上的孔徑大小來評斷,因為通過大孔徑的動脈較粗,代表頭腦需更多能量及更有效率的新陳代謝,以因應複雜的腦部活動,因此智力也較高。
根據澳洲阿德雷得大學發表於《實驗生物學期刊》的研究,研究員分別測量靈長類和有袋動物類在演化過程中,頭骨與頸部之間的「頸椎間孔」大小,發現靈長類的頸椎間孔孔徑在演化過程中愈來愈大,已經演化至原始猴子的2.8倍,而有袋動物類的腦洞則沒有顯著變化。
「生物的器官需要更多能量時,會加速血液流動,此時動脈的血管壁就會擴張,如果有通過骨頭,則骨頭上的洞也會愈來愈大。」阿德雷得大學羅傑‧西摩指出,「因此我們只要簡單的測量頸椎間孔的大小,就可以反向推測生物腦部是否需要大量能量與代謝率來維持運作,估算該生物的智力程度。」
「不管是靈長類或有袋動物,頭腦都隨著體型愈來愈大,」西摩表示,「然而,因靈長類的頸椎間孔孔徑愈來愈大,我們推測牠們頭腦的代謝率愈來愈高,也愈來愈聰明,包括更強的感知力和複雜的社會行為。」他指出,有袋動物的腦部代謝率則沒有顯著變化。
「人類大腦中包含約1000億的神經細胞。」西摩指出,每一個神經細胞在傳導訊息時都要用掉一小部份能量,如果腦部活動活躍,總共會用掉非常多能量,「即使人類處於靜止狀態,腦部神經傳導所需的能量也相當可觀,約占全身約20%的新陳代謝率。」
圖博館
基因:人類起源的凶險之謎
與人類最親近、還存活的靈長類,是現在生活在非洲大陸的黑猩猩,我們的祖先和牠們的祖先,在大約六七百萬年前分了家。觀察過去七百萬年來的歷史,我們智人這一系,簡直就是血淚斑斑。要不是氣候變化,讓非洲變乾燥,誰不想在花果山上,像現在的黑猩猩一樣吃喝玩樂啊?但若沒有這一堆狗屁倒灶的衰事發生在我們祖先身上,我們現在或許還在非洲的森林裡啃著果子,三不五時公然嘿咻……
好漢不提當年勇,不過我們的智人祖先其實在全衰時期,可能只剩下幾千人而已。地球上人口爆炸,我們現在的人口可能佔了有史以來所有活過的人類的12%!全球的人類,不管體型、膚色,都可能是六萬年前的一位男人的種。而非洲以外的人類可能大多來自五萬年前的一個小部落。
人類的演化並非是一直線,中間出現過很多物種,有名的有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s)、丹尼索瓦人(Denisovans)、佛羅勒斯人(Homo floresiensis)等等,我們智人(Home sapiens)的祖先,大概在廿萬年前在非洲演化出來,後來出走非洲全球趴趴走後,取代了各地的人種。
原先以為其他人屬的人種,如尼安德塔人、丹尼索瓦人、佛羅勒斯人等等都全軍覆沒了,可是卻有演化生物學家提出尼安德塔人可能和我們的智人祖先混血了,至少歐洲人可能帶有一部分尼安德塔人血統。這論點過去十幾年在學界吵翻天。曾經有一度,想要看到人類演化生物學家翻臉,就在飯局上提這話題吧XD
這個問題,十幾年前有人試圖從化石中粹取少量的尼安德塔人DNA來檢驗,可是風波還是不斷,因為很可能有污染的問題。至到最近萃取古DNA的技術較成熟了,DNA定序的價格也便宜了,經過科學家反覆檢驗,才比較相信亞洲人和歐洲人有4%的DNA來自尼安德塔人,而大洋洲的美拉尼西亞人和澳洲土著有6%的DNA來自丹尼索瓦人,連藏族適應高原氣候的基因EPAS1,都有可能來自丹尼索瓦人(請參見〈青稞讓藏族往高處發展〉)。對學界吵翻天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讀這本《尼安德塔人:尋找失落的基因組》
………
http://pansci.tw/archives/80564
另詳參【圖博館】:基因能分好壞?
圖博館
百年後無老虎大象 第6次生物大滅絕 來了2015-6-21
美國科學家新公布的研究警告說,地球正進入「第6次生物大滅絕」,生物絕種的速度比以前快了114倍,75%的動物物種將在3個人類世代後滅絕。更嚴重的是,人類本身也可能絕種。
此研究由美國史丹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學者共同執行,刊載於19日出版的《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
加速滅絕 人類是元凶
在史丹福任教的生物學家厄爾里奇(P. Ehrlich)表示,現在地球上生物消失的速度,是自第5次大滅絕、也就是6600萬年前恐龍時代結束後最快的,而人類本身,是第6次大滅絕的唯一凶手。人類終結生物多樣性,破壞自然界的「生態系統服務」,如植物授粉、水淨化、食物鏈,最終將威脅人類自身生存。
此研究分析植基於脊椎動物的滅絕紀錄。脊椎動物指體內有骨骼的動物,如青蛙、爬蟲類、老虎。滅絕紀錄則取自化石或其他歷史資料,根據研究,有41%的兩棲動物、26%的哺乳動物已經滅絕。
科學家把地球現代生物消失的速率,與「人類活動主宰下,生物自然消失的速度」(background extinction rate)相比較,由於我們並不知道地球生物的確切數目,滅絕率僅能靠推估。而此研究使用的滅絕率,比一般泛用的高1倍。
結果發現,如果背景滅絕率是每100年在1萬種生物中有2種哺乳動物滅絕,那麼上個世紀在人類活動下脊椎動物滅絕平均速度,比起無人類活動高出114倍。而且這還是極度保守的估計。
研究分析過去500年來滅絕的物種,在18世紀工業革命之前,每百年消失的物種在20~60之間,但19世紀以後物種以加速狀態消失,而過去百年來消失的物種逼近400。
75%物種 百年後消失
研究指出,由於氣候變遷、汙染、人類為經濟發展過度開發,導致動物棲息地消失。75%的物種,我們熟知的大部分動物,如犀牛、老虎及大象等,將在3個人類世代後消失,珊瑚礁最快可能在2070年毀滅殆盡。
厄爾里奇說,「毫無疑問我們正進入第6次生物大滅絕」。主要作者、保育生態學教授塞巴洛斯進一步指出,「如果繼續放任下去,生命需要數百萬年才能重現地球,而我們人類可能提前消失。」
科學家透過研究呼籲,盡快努力保護蒙受滅絕威脅的動物,並解決上述問題,緩解動物的生存壓力。
圖博館
新發現! 露西未必是人類祖先 2015-05-29
一九七四年人類學家在衣索比亞發現像人類的化石「露西」(Lucy),顯示人類祖先可能生活在兩百九十萬至三百八十萬年前;但二○一一年同一區域發現的化石卻顯示,三百三十萬至三百五十萬年前,也就是與「露西」重疊的年代,有至少另一種人類生活在地球上。換言之,「露西」不一定就是「人類的母親」,人類的直系祖先,或許另有其人。
科學家廿七日在「自然」(Nature)期刊發表報告指出,在衣索比亞阿法區(Afar)所發現的化石,顯示曾有另一種人類生活。美國科學家二○一一年在此地發現的上下顎與牙齒化石,骨骼與「露西」明顯不同,牙齒尺寸、形狀與琺瑯質厚度不一樣,下巴部分也比「露西」來得結實。科學家認為,這些化石不同於「露西」所屬的「南方古猿阿法種」(Australopithecus Afaresis),因此為它們取了個「南方古猿近親種」(Australopithecus deyiremeda)的名稱。
儘管團隊以新化石的骨骼構造與先前化石不同,來作為發現新人種的證據,但也有人類演化學者認為,新化石其實與「露西」系出同族,因為物種骨骼構造不同係屬正常。
恐龍可能是溫血動物 2015-05-29 中央社
科學家從19世紀開始爭辯恐龍究竟是不是大家一開始認為遲緩、笨重的冷血動物,還是具有溫血的生理機能,能夠擁有精力充沛的生活方式。
路透社報導,其他研究人員去年推論恐龍既非冷血動物也不是溫血動物,新陳代謝情況介於兩者之間,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的古生物學家戴米克(Michael D'Emic)對此持反對意見。
戴米克認為去年的研究低估了恐龍的成長速率,應該像分析現代鳥類的方式,在同一個群組裡使用統計的方式分析恐龍。
他說:「我研究的重點在於,到目前為止所研究的恐龍,平均來說和生存在現代的哺乳類動物一樣是溫血動物。」
戴米克的研究29日將刊登於國際期刊「科學」(Science)。
根據「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去年的研究認為,恐龍可能會讓自己體溫提升到某種程度,足以讓牠們的神經和肌肉更快速運作,讓牠們變成迅捷的獵食者,但仍不足以時時刻刻都能調節體溫。這種調節方式能讓牠們快速衝刺,但平時行動還是緩慢。根據他們的分析,研究人員推算暴龍如果有著我們所知的溫血新陳代謝,為求生存,必須不間斷地持續進食。
另詳參【圖博館】:地球沒人較自然《侏羅紀公園》美國的科學真的天下第一? 《顛覆侏羅紀公園》《侏羅雞公園》
阿楨
找暗物質/儀器設計 台灣5機構投入心血【聯合報
2014.09.19
「阿爾法磁譜儀」(AMS)計畫是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中研院院士丁肇中主持的大型研究計畫,團隊將一個大型磁鐵放上太空捕捉宇宙射線、反物質。台灣包括中研院、中科院、中央大學、成功大學和國家太空中心都參與此計畫,協助設計、校正觀測儀器或分析數據。
丁肇中昨在記者會中解釋AMS原理,他指出宇宙有許多不同的粒子,當它們經過磁鐵的時候,會受磁場影響偏轉,因為各自性質不同,導致偏轉的方向也不一樣,透過偏轉方向差異,儀器就可以辨識有哪些粒子被收集到。
參與計畫的中央大學物理系教授張元翰說,這次發表的研究成果,看到半世紀來最多的正子(即電子的反物質)停在某一特定能量點,且隨正子所帶的能量增加,數量也跟著減少;簡單來說,就是指觀測結果並未違反暗物質的模型走向,代表這些正子由暗物質碰撞產生的機率相當高。
但愈逼近完美,挑戰就愈險峻,AMS計畫面臨磁鐵不夠強大的問題,團隊要再往高能量正子觀測、探究,就愈難抓住這些正子。
當初丁肇中想把磁力更強的超導磁鐵送上太空,但發現不可行,只好使用永久磁鐵;當正子身懷巨大能量導致它跑得太快,永久磁鐵便抓不到正子彎曲軌跡,這個限制,正好擋在「能證明暗物質是否存在」的「急速下降數據點」前。
搜尋暗物質有三種方法。第一種透過大強子對撞機,利用粒子對撞產生暗物質。其次是散射實驗,利用暗物質能穿透深入地下的特性,以測量暗物質與純的液體或固體靶散射後反彈的原子核。第三種是湮滅實驗,因暗物質碰撞會產生多的反電子與反質子的特性,這是AMS主要目標。
(楨:永久磁鐵是陸製!詳參【圖博館】:兩岸高科技之消長 地球沒人較自然)
阿楨
生命觀:邏輯邪11/66
正因為生命觀不同
即使不損及他人利益
也不准人家隨便吃屍(死)
原始人泛靈論認為萬物皆有生命
所以有圖騰崇拜之禁忌
平時不准隨便殺來吃
其實還是殺來祭拜
文明人唯靈論認為人是萬物之靈
所以禁止人墮胎安樂死自殺
更不准養來奴役玩樂食肉
其實各大文明都有奴隸史
無視於畸形兒和生不如死者
基因更証明多數人是食人族後代
機械人唯物論認為生命即生化反應
泛靈論只是一種野性思惟
唯靈論只是一種價值感
都欠實證科學之依據
對 別人都是虛幻的價值感
唯有唯物論是真實的價格感
可像生化機械人一樣
複制人及其組織器官
稱斤論兩地買賣器官
不必再靠不穩的捐贈
或不人道的器官買賣
吵到價值觀就很主觀了
別人的價值常一文不值
資本主義下啥都價格化
價格高低決定價值高低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7729434
阿楨
外媒驚呼中國世界最大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超過美國 將引領世界20年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射電部首席科學家李菂介紹稱,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簡稱FAST工程)是2007年底正式立項,2011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週期5年半,預計在2016年9月,初步投入使用。圈梁合龍是該工程一個非常關鍵的節點,之後還有鋪設面板、吊裝等一系列工程節點,目前專案處於正常進展中。
對於選址在貴州喀斯特地貌地區的用意,李菂解釋稱,貴州有不少喀斯特地貌天然形成的天坑,這樣的天然地形很有利於望遠鏡的建設。除了地形優勢以外,目前射電望遠鏡在國際上面臨的挑戰,主要是射頻信號的干擾,干擾源主要來自手機、雷達、衛星的信號,特別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信號,這些都遠遠強於來自宇宙的信號,而貴州多山的地形可以一定程度上遮罩這些人為信號的干擾。項目建成之後,射電保護區域,大概是在5到10公里的範圍之內。
李菂稱,在FAST項目建成之前,美國的300米口徑Arecibo望遠鏡是世界最大。FAST項目的出發點就是要比美國的這個望遠鏡更加靈敏。FAST專案與美國的望遠鏡都是整體固定在地面上,但中國的望遠鏡500米半徑的球面是由4400多面主動反射單元構成,這一個個小的反射單元可以進行對焦。因此,FAST的靈敏度可達Arecibo望遠鏡的2倍,巡天速度是它的10倍。
這麼巨大的望遠鏡能用來做什麼,能用來探測外星人嗎?面對《環球時報》記者的提問,李菂回應說,這只是FAST的一個科學目標,但不是主要科學目標,和發現“上帝粒子”的設備一樣,FAST的主要目標不是在短期內實現經濟效益,而是要探測宇宙中的遙遠信號和物質,比如宇宙中間的氣體、微波鐳射以及脈衝星,實現對宇宙物質成分和演化歷史最基本的理解,滿足人類對於未知宇宙的好奇心。同時,FAST也可以被用於探測地外文明和生物。
李菂稱,FAST預計對國際同類設備至少可以保持20年以上的領先地位,目前國際上沒有其他國家計畫要造同類的大型射電望遠鏡。
回應
反正我不信那點口徑會有500米!
射電望遠鏡有個球用!外星研究是燒錢的遊戲
可以精確的捕捉到彈彈的運行軌跡,作用大大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c546c65d0101kpkh.html?tj=1
(楨:糞青又在噴糞!詳參【圖博館】:海龜與烏龜 中俄美日太空力量 《中共軍事革新之資訊戰與太空戰》《太空兵器》《空天一體作戰研究》《制空權》超級電腦大戰 《美國對中共之技術轉移》)
阿楨
解世紀之謎 大爆炸不再只是「理論」【聯合報2014.03.19
「為宇宙瞬間暴脹找到直接證據!」清華大學天文所教授張祥光指出,科學家認為宇宙大爆炸後,有段暴脹期讓宇宙快速變大,這次觀測到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中的微小偏極化波紋,是宇宙論發展上的重要里程碑。
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黃崇源表示,這次美國研究團隊的成就,是讓大爆炸不再停留在「理論」階段,解開宇宙產生之謎。重力波現象是過去沒有人能發現和證實,所以郭兆林和團隊的發現才令人驚訝與震撼。
張祥光表示,宇宙大爆炸被認為是宇宙的開始,宇宙最先是由一個密度極大且高溫的狀態演變而來,因大爆炸而膨脹、溫度下降。
一九六七年科學家無意中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為大霹靂理論提供最重要的證據,一九八四年有科學家認為大霹靂後,應該有經歷更快速的劇烈膨脹,這被稱為「暴脹理論」,但這始終都停留在理論,缺乏強有力的證據。
張祥光解釋,這次科學家靠著測量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偏極化,得到宇宙暴脹所造成重力波留在微波背景輻射裡的痕跡,支持宇宙暴脹理論,是相當重要的發現。
相關新聞
宇宙暴脹論 郭兆林團隊找到證據!
‧找物理聖杯 關鍵偵測儀器郭兆林設計的
‧解世紀之謎 大爆炸不再只是「理論」
‧郭兆林老婆:他像大霹靂進步超快
‧觀察站/研究宇宙大爆炸 已數人獲諾貝...
‧上周郭兆林帶著香檳 訪暴脹之父
‧郭兆林 對南極熟悉得像自家後院
‧為何是在南極發現?
‧郭兆林將返台 台大擬安排演講
阿楨
原始人、尼安德塔人雜交 孕育現代人類 旺報2014年03月05日
據美國僑報網4日報導,日前,科學家們表示,過去人類和尼安德塔人發生的幾次雜交孕育了現在的我們,影響了我們的外貌,也使我們在面對某些疾病時不堪一擊。但尼安德塔人留給我們的基因也強調了我們與其他姐妹物種之間的差別。
報導指出,2010年,基因學家發現尼安德塔人與我們的祖先──現代人類是非常親密的鄰居。他們對尼安德塔人的基因進行了測序,結果發現他們攜帶的基因也出現在歐洲人和亞洲人後裔的基因組裡。這表明我們的祖先一定與尼安德塔人雜交過。
哈佛醫學院的Sriram Sankararaman和David Reich等人研究發現,尼安德塔人的DNA在具有最大遺傳變異性的基因組區域裡最為常見,這使得它們成為自然選擇的主要目標。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Joshua Akey和Ben Vernot的另一項研究,則進一步分析了665名人類身上的尼安德塔人DNA。其中一個基因BNC2涉及皮膚色素的沉著。這暗示著歐亞人白皙的皮膚部分歸因於尼安德塔人。亮色皮膚在高緯度地區更為有利,因為它能夠更有效的利用陽光產生維生素D,因此尼安德塔人的DNA可能幫助現代人類更好地適應非洲以外的生活。
但並非所有的尼安德塔人的基因都是有益的。Sankararaman和Reich發現,我們從尼安德塔人身上,繼承了好幾種導致我們容易受到疾病影響的基因,這些疾病包括糖尿病、狼瘡和克羅恩病,同時有些基因似乎會導致不育症等生育問題。
阿楨
科學家發現宇宙最冷之地:零下272攝氏度 2013-11-11北京青年報
智利天文學家表示,宇宙中最冷的地方是“回力棒星雲”,那裡的溫度僅比絕對零度高1度。在絕對零度條件下,所有的原子都會凍結。“回力棒星雲”位於半人馬星座,距離地球約5000光年。他們說,“回力棒星雲”的溫度只有1開氏度(約零下272攝氏度),是“宇宙中已知的最冷天體”。“回力棒星雲”是一個相對年輕的行星狀星雲,它正迅速膨脹,並在這個過程中耗盡能量,產生冷卻效果,從而使自身溫度保持在比周圍溫度還低的水準。捕捉到“回力棒星雲”芳容的“阿爾馬”設在阿塔卡馬沙漠中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那裡幾乎沒有任何濕氣或植被,能對天空一覽無餘。
評點:這個“回力棒星雲”簡直就是宇宙的冰箱,有什麼需要保鮮的東東都可以先放到那。它只比絕對零度高1度,是深冷速凍的好地方。絕對零度是指原子絕對靜止的溫度,為零下273.15攝氏度。物體的溫度實際上就是原子在物體內部的運動。當我們感到一個物體比較熱的時候,就意味著它的原子在快速運動;當我們感到一個物體比較冷的時候,則意味著其內部的原子運動速度較慢。然而,絕對零度永遠無法達到,只可無限逼近。因為任何空間必然存有能量和熱量,也不斷進行能量和熱量的相互轉換。
版主回應
地球的生命來自火星?‧BBC知識 2014/01/15
生命可能誕生自火星上的混合物,再傳播到地球上。【文/Zoe Cormier;譯者/甘錫安】
火星表面岩石中的礦物或許含有地球生命起源的線索。
生命最初是如何誕生的?許多人更好奇的或許是:生命最初誕生在哪裡?生化學家提出了各種可能的地點,例如地球表面微溫的池塘「太古濃湯」,或者海床上溫度高達攝氏四百度的深海熱泉等。但現在有科學家提出另一項頗具爭議的觀點,認為生命源自火星,再由隕石帶到地球。
先前已有人提出過這類「胚種論」(panspermia),認為「生命能在宇宙中移動,傳播到其他行星」,但應用分子演化基金會(FfAME)的史蒂芬‧班納博士(Steven Benner)表示有化學機制能證明這項理論。「一般人大多不接受胚種論,因為它沒有解釋生命如何從無到有,只是將問題移到其他地方。」班納說,「不過這些討論帶出了重要的實驗室工作。研究人員用明確的化學過程,告訴我們解開謎題的提示。」
RNA是將DNA的資訊轉換成蛋白質的信差分子。在氧濃度高的環境下,硼酸鹽和鉬酸鹽等礦物質可以製造出RNA。班納博士表示,早期地球缺乏高濃度的氧來穩定這些礦物形式,加上地球多水也會破壞還沒成形的RNA。然而火星既乾燥,氧又多,應該是完美的環境。
班納博士的想法是以「RNA世界」的概念為基礎。這項概念認為,可自我複製及突變的早期生物形式是從RNA發展而來。
美國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的地質學家羅伯特‧哈真博士(Robert Hazen)表示:「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學家需要硼酸鹽來證明他們的『RNA世界』假說,因為硼酸鹽能防止RNA前驅分子變成焦油。」去年8月班納獲哈真之邀,在義大利舉行的哥德施密特研討會(Goldschmidt Conference)發表看法。「美國NASA的好奇號探測車正在探索火星表面。如果發現硼酸鹽或鉬酸鹽存在的跡象,將影響我們對其他行星生命的看法。即使我們不是『火星人』,火星也能讓我們進一步了解生命如何在其他行星上演化。」哈真說。
美國內華達大學的克里斯多夫‧艾德考克(Christopher Adcock)和伊莉莎白‧豪斯瑞(Elisabeth Hausrath)做的相關研究則提出另一個有趣的理由,說明生命為何可能源自火星。他們在實驗室得到的結果證明,磷酸鹽從火星岩石礦物中風化釋出的速度是地球岩石的四十五倍,而磷酸鹽是構成DNA與RNA的重要物質。此外,機會號和精神號探測車蒐集到的資料則顯示,火星上的磷酸鹽濃度是地球上的五到十倍。然而,他們的研究結果如果要支持生命源自火星,前提是火星要相當潮溼,而不是乾燥。
這兩項研究是否互相矛盾?艾德考克博士不這麼認為。他表示:「我認為現在還無法斷定我們與班納博士的研究是否有衝突。」理由是,儘管火星氣候目前毫無生氣,但它可能會乾溼交替,曾經提供適當的條件。
不過,最重要的下一步,是在實驗室中從無到有創造出生命。班納博士表示:「如果我們以早期地球或火星可能存在的條件,在實驗室中達成這個目標,就有機會解答生命起源的問題。我想未來一、兩年內應該會有結果。」
阿楨
演化減速 人類愈來愈笨?【聯合晚報2012.11.13
人類愈來愈聰明,還是愈來愈笨?美國科學家發表研究報告說,人類祖先要不斷基因進化才能生存,但數千年前開始聚集都市生活之後,演化的需求降低,智能或許一代代降低。
史丹福大學遺傳學研究室教授克萊布屈表示,人類的智能進化可能發生在人類祖先還不會說話、尚未從非洲往四處散布之前。他說,人類進化史上99%的時間以漁獵維生,必須想辦法找適合地點居住、抓到獵物,否則自己和後代都會滅亡。這樣的物競天擇壓力使人類大腦擴大,人類智能可能在15 萬年前達到顛峰。
不過,農業技術發明、人類開始聚居在都市後,與大自然對抗的需求下降,智能的進步停止,愈來愈多基因變異在大腦中的智能區累積,人類不像以前把不利的基因變異淘汰,所以智能不進反退。
克萊布屈說:「我敢打賭,西元前一千年雅典的一名普通人如果穿越時空到現在,會變成我們之中最聰明、最有智慧的人,他記憶力好、構想多、面對重要事務思路清晰。而且他的情緒比我們更穩定。」
比較父子兩代的基因體,隔代之間平均出現25到65個DNA變異。克萊布屈估計,過去120個世代(約三千年)以來,人類共有五千個變異,絕大部分涉及和智能有關的基因。英國遺傳學教授瓊斯表示,克萊布屈的研究固然可引發討論,卻無法以科學方法驗證。
布萊克屈認為,即使人類智能真的一代不如一代,由於退化速度緩慢,而現代科技進步速度更快,未來應可發明基因工程技術加以扭轉。
回應
所以現在還在漁獵的非洲人或愛斯基摩人最聰明了 扯什麼雅典 他們打獵又沒有比較多 還是西方人自大心作祟??
到動物園舉辦動物競技, 看看那種動物強. 只比較生存能力, 猩猩可能還超出人類,
人類的進化優勢在於社會,分工,語言,文字...而且不僅是個體進化, 群體也不斷在進化, 這可不是只看大腦的研究可以做出來的.
版主回應
上帝的臉左右不對稱? ‧BBC知識 2013/04/03
台灣時間2013年3月21日下午5點,歐洲太空總署(ESA)召開記者會,公開發表了人類史上最先進「時光機」—普朗克(Planck)太空望遠鏡所攝得最精細的「宇宙嬰兒照」,除了讓人類更加了解宇宙的起源與本質之外,其中更暗藏了不少令人費解及玩味的新玄機,接下來這幾年宇宙學家們有得忙了!
我們看到的都是「過去」的世界
由於日光從太陽出發約需八分鐘才能到達地球,我們所見到的太陽是它大約八分鐘前的樣貌。同樣地,你所見到的三公尺外景物,其實是它在0.00000001秒前的樣貌;望遠鏡所見到的十光年遠星星,是它十年前的樣子。依此類推,只要看得夠遠,理論上就能看到宇宙誕生時的樣貌。然而,初生時的宇宙充滿著霧般的自由電子,會阻擋光子的自由傳播,使人無法真正看到宇宙誕生的瞬間,這就像是人在霧中行走時,視線有限的原理一樣。目前人類所能見到最遠、最古老的光,是來自宇宙年齡大約38萬歲的「嬰兒時期」,那是這些電子霧氣散去的時刻。
普朗克計畫利用搭載在人造衛星上的超靈敏偵測器,累積了十五個半月的觀測資料,日前首度公開人類史上所獲得最精細的宇宙嬰兒照。這些來自「過去」的宇宙訊號叫做「宇宙微波背景」(簡稱CMB),首度在1965年被Penzias及Wilson發現,他們便於197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爾後Mather及Smoot所主導的COBE計畫更於1992年偵測到這些遠古訊號中的細微強弱變化(稱做宇宙微波背景「異向性」),合理解釋了當今日月星辰的由來,兩位科學家也因此在2006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Smoot是我十多年前旅居美國時的同事,他當時把這個以七彩表述的CMB異向性稱為「上帝之臉」,裡面暗藏了不少宇宙起源及演化的玄機!普朗克計畫所觀測到的宇宙微波背景異向性,俗稱上帝之臉,是目前人類所觀測到最精細的宇宙嬰兒期樣貌。
上帝的臉左右不對稱?
普朗克計畫所見到的上帝之臉大致符合目前「宇宙學標準模型」的預測,但它左、右半臉的整體分布形態並不對稱,而且在中間偏右處還出現了一個之前一直被忽略的冷區(如上圖所示,紅色代表高溫、藍色代表低溫)。這兩大特徵都是目前標準模型所無法解釋的。
標準模型已被沿用數十年,它主張宇宙在大尺度及各方向上的物理性質應大致相同,而且宇宙在誕生後約兆兆兆分之一秒不到時曾發生過「暴脹」(inflation),這個過程不但讓宇宙膨脹了至少一百兆兆倍,而且透過量子效應生產出可以成就今日星斗的「種子」!上帝之臉即是這些種子初發芽時的樣貌,也因此蘊藏著宇宙起源及演化的奧祕。
如果上帝之臉的不對稱性及局部冷區屬實,那麼表示我們用以探討宇宙的理論模型仍有欠完備,這一方面不禁令人感到無奈,但另一方面卻又教人興奮,因為故事若按照預料中的情節發展就太沒意思了。
宇宙年齡多了一億歲?
透過對上帝之臉的分析,我們還發現用以定量描述宇宙現今膨脹速率的「哈伯參數」比之前的估算值小了至少3%,而且宇宙現今的年齡也比之前的估算值大了一億歲,應約為138億歲。不少人對宇宙年齡上修感到大驚小怪,其實近幾年來我在公開場合都採用140億歲,而且認為這138億歲應該還不是最終答案。任何有科學素養的人都不應過度執著於這些經過理論層層推演出來的間接數字,畢竟我們不是造物主,宇宙學的研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暗能量比之前的估計值少?
藉由上帝新臉估算出的結果中,還有一項引起騷動,就是宇宙中的「暗能量」總量已從之前的估計值下修了數個百分點到68%,「暗物質」的總量上修至27%,一般物質的總量上修至5%。若秉持著和面對宇宙年齡問題時相同的態度,或許我們也不該反應過度。
後續發展
普朗克計畫是於2009年發射進入太空,預計於2014年完成所有任務並發布其最終的觀測及分析結果,這次的波瀾只是個開端,往後還會有多少失望或驚喜我們並不知道。當我們對宇宙探索得越深入,便越見自己的無知和渺小。宇宙學的研究是一則不會有結局的冒險故事,且讓我們一起耐心地看下去吧!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77&f_SUB_ID=5118&f_ART_ID=448443
阿楨
希格斯玻色子 維基百科
希格斯玻色子(英語:Higgs boson)是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所預言的一種基本粒子。標準模型預言了62種基本粒子,希格斯玻色子是最後一種有待被實驗證實的粒子。[6]:401-405希格斯玻色子是因物理學者彼得·希格斯命名,由於對於基本粒子的基礎性質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大眾傳媒中又被稱為「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是一種具有質量的玻色子,[註 1]沒有自旋,不帶電荷,非常不穩定,在生成後會立刻衰變。
為什麼有些基本粒子具有質量,而有些基本粒子的質量為零?標準模型的希格斯機制可以解釋這問題。根據希格斯機制,有些基本粒子因為與遍佈於宇宙的希格斯場彼此交互作用而獲得質量,但同時也會出現副產品希格斯玻色子。這玻色子是希格斯機制的必然後果,是物理學者長久以來尋覓的對象,假若實驗證實希格斯玻色子存在,則可給予希格斯機制極大的肯定,特別是對於為什麼有些基本粒子具有質量這問題的解釋,也可以確定標準模型基本無誤。[註 2]有些理論不需要假定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這些理論稱為無希格斯模型。假若希格斯玻色子被證實不存在,則物理學者可能會轉而關注這些理論。
2012年7月4日,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宣布,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緊湊渺子線圈(CMS)探測到質量為125.3±0.6GeV的新玻色子(超過背景期望值4.9個標準差),超環面儀器(ATLAS)測量到質量為126.5GeV的新玻色子(5個標準差)。這兩種粒子極像希格斯玻色子,但還有待物理學者進一步分析來完全確定兩個探測器探測到的粒子是否為希格斯玻色子。[7]
7月31日,緊湊緲子線圈實驗團隊和超環面儀器實驗團隊又分別提交新的偵測結果,將這種疑似希格斯波色子的玻色子的質量確定為緊湊緲子線圈的125.3 GeV(統計誤差:±0.4、系統誤差:±0.5、統計顯著性:5.8個標準差)[2]和超環面儀器的126.0 GeV(統計誤差:±0.4、系統誤差:±0.4、統計顯著性:5.9個標準差)[4]。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8%8C%E6%A0%BC%E6%96%AF%E7%8E%BB%E8%89%B2%E5%AD%90
版主回應
科學何時該讓位給宗教 ‧知識通訊評論 2012/09/26
希格斯粒子的發現,顯現的正是近代科學的困境。玄奧數學描摹的理論,虛渺訊號建構的實驗,建立的只是隱喻和類比描繪的存在現象。宗教卻可以超越認知表象,體驗宇宙難喻的深刻奧祕。
到柬埔寨吳哥窟的遊客會發現自己被敬畏之感征服。我在七月份參觀寺廟,發現自己正反思著希格斯玻色子,以及宗教與科學之間的相似性。
科學應該要能挑戰這種半神秘的主觀經驗,並提供一種矯正。希格斯粒子的發現,除了闡明存在本身的構成,甚至呈現朝最終療癒邁出一大步,那就是對宇宙提出一個合理的解釋。一種通常來自科學捍衛者的聲音,特別是那些披著更激進無神論外衣的人,認為這樣的科學認知給了宗教一個挑戰。然而,在這個陣營裡的科學家,對他們所相信事物的不理性根基,往往認識得太慢,並且太快就在科學和非理性之間畫下界線。
就舉我們是如何知道科學發現的例子。大多數人,包括大多數科學家一樣,只能透過隱喻和類比求得希格斯粒子的知識,而物理學家和科學作家用這些隱喻和類比所解釋的現象,唯有透過數學才能真正的去描繪。
以下是紐約時報的內容:「希格斯玻色子是無形力場的唯一證明,是一種宇宙的糖蜜,可以滲透空間和貫穿帶有質量的基本粒子…如果沒有我們所知的希格斯場,或類似的力場,所有物質的基本形式將以光速突出而飛,像月光一樣穿過我們的手。」夠了。
「對於那些不能了解數學的人,相信有希格斯粒子是一種信仰,而非來自理性。」
科學支持者已經熱切的聲稱,希格斯粒子的發現對每個人都是重要的。然而,在實際詞彙中,希格斯粒子是一種難以理解的抽象,是對一個非常薄弱、也許永不完整智慧拼圖的部分解答。
我是一個無神論者,而且充分認識到,在促進人類不論是有形或是無形的視野方面,科學都有不可取代的角色。然而,儘管希格斯粒子的發現沒能讓我洞察存在的神秘,步行穿過吳哥窟壯觀的寺廟,則給予我在體驗世界之外,那不可知和無法明喻的一瞥。
上帝粒子的隱憂 ‧知識通訊評論 2012/08/31
一個被我們主觀認定的所謂「實證現象」,到底如何去論斷其真正的價值,顯然已不是一個科學所能解決的問題了。
目前兩個實驗組得到的證據指出,他們在一個相當可靠的統計效應之內,這個理論預測粒子的存在機會相當高(專業術語是西格瑪五,也就是誤差小於千萬分之三)。在物理實驗科學方面,目前還需要驗證的,是這個粒子的自旋數是零,實驗物理學家說,到今年年底累積更多的實驗證據,如果都符合理論的預測,希格斯粒子的發現才可以說是塵埃落定。
上世紀七十年代以降,粒子物理黃金時代的經驗。那個輝煌經驗的不可重現,在上世紀的九十年代已有殷鑑,當時美國為超越歐洲在粒子物理科學的亮眼表現,提出建造加速器的那個計畫,事實上比目前日內瓦做出結果的野心更大,但是計畫最後卻半途而廢。美國國會不計已投入超過十億美金,也深知對美國粒子物理的傷害,仍決定攔腰斷腕,原因無他,只因經濟困窘。
如以當前經濟情勢來看,莫說是美國,整個歐洲的風雨飄搖,比諸當年,不知嚴峻幾許,這對需要龐大經費建造加速器的粒子物理來說,自是極端不利。但是物理學基本理論推陳出新,雖說在數學上邏輯嚴整,但是物理科學的實證基礎,卻日益難以企及,而許多頂尖大物理學家,也多對這些理論的純粹由數學推演,不是由一個較清楚的物理現象入手,不以為然,甚至對於希格斯粒子的「發現」,也有不同的評價。
目前科學家宣稱找到了「上帝粒子」,到底這個「找到」的真實意義為何,在那浩瀚煙緲的訊號中,那個虛無飄渺粒子所代表質量來源的意義,又是什麼?更深一層來說,一個被我們主觀認定的所謂「實證現象」,到底如何去論斷其真正的價值,顯然已不是一個科學所能解決的問題了。
阿楨
冰河時期研究:人類祖先是同一族群【台灣醒報
2012.05.10
冰河時期原始人為了躲避酷寒,遷徙到地球當時比較暖和的地方,包括現今的法國南部、西班牙北部及烏克蘭平原。研究學者最近發現,原始人的另一個避寒點是位於地中海邊緣的中東地區。學者指出,在冰河期結束後,歐洲的人口開始增長,這也顯示人們的祖先其實是同一族群。
最新的基因分析研究顯示,史前人類在冰河時期移居至東亞,直到約20,000年前氣候開始緩和。約26,000年前是冰河時期最嚴寒的時候,法國南部、西班牙北部、烏克蘭平原是考古學家先前發現史前人類的避寒處。研究人員最近發現,地中海東岸也是另一個史前人類避寒之處。
學者指出,這個發現說明部份歐洲人的祖先是來自中東。一直以來科學家以為粒線體DNA是在9,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類帶入歐洲。但是,這個新的發現意謂這個基因是在約20,000年前自中東引入,並且在冰河時期結束後在歐洲繁衍,且歐洲人口開始大量增加。
哈德斯菲爾德大學瑪利亞白樂說,這個考古基因研究對人類有很大的意義,因為它指出很多歐洲人其實都來自一個相同族群。她說,這幫我們重新評估我們對身份的觀感,我們常把自己當成義大利人、英國人等,但藉由分析DNA我們發現沒有很久以前,我們起初是來自同一個族群。
版主回應
apoE兩度基因突變 導致人類愛吃肉.
在野外的猿猴大部分都是吃素食,其實人類的祖先開始吃肉,也只不過是150萬年前的事,一種稱為「apoE」的基因,歷經兩次的突變,讓人類變得與眾不同,而肉類裡的蛋白質,也提升人類大腦的性能,而且讓吃肉的習慣,代代延續下來。
科學家最近在非洲坦尚尼亞北部找到一塊人類頭骨,顯示出我們的祖先早在150萬年前就已經開始吃肉了,一般來說,住在野外的猿猴大部分都是吃素,因為對於多數的猴子來說,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飲食,會損害他們的內臟。
不過自從幾百萬年前,人類和黑猩猩開始分化,一種稱為「apoE」的人類基因突變了兩次,第一次是在約50萬年前,也就是人類學會控制火之前,這種基因提高了血液中攻擊微生物的能力,防止組織感染;第二次突變是在大約22萬6千年前,它變得有助於人體分解脂肪,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量,而肉類中富含蛋白質,也讓人類大腦容量變大,也演化得更有智慧。
吃肉不但讓人類的祖先得以存活下來,也將這種習慣相傳給後代,只不過現代人營養充足,反而要注意食物均衡,才能常保健康。
大陸學者:史前人類吃貓熊 2012/10/14蘋果日報
「重慶晨報」報導,重慶三峽古人類研究所所長魏光飆表示,在重慶地區的史前人類吃過貓熊。魏光飆説,日前有人在四川的洞穴中,挖掘到不少大貓熊的化石,根據跡象顯示,這些貓熊是被人類砍死。在史前時代,人類通常會殺死對他們無用的動物,而加以食用。但當時貓熊體型比今日小得多,因此而被稱為「小種熊貓」,為現代貓熊的直系祖先。
人類ABO血型承自靈長類祖先
ABO血型是導致輸血時溶血反應發生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可能造成溶血性貧血、腎衰竭、休克以至死亡,也是人類中最早被發現的遺傳多態性。一項新研究表示,人類ABO血型與其他靈長類動物共有,而且在數百萬年前首次于一個共同祖先身上出現。
血型是以血液抗原形式表現出來的一種遺傳性狀。ABO血型由紅細胞膜上的不同抗原所決定,由于與溶血反應密切相關,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而且,ABO抗原也存在于其他一些靈長類動物體內。
……………
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paper/20121029102727726248.shtm
人類膚色的深淺,有演化上的動力嗎?
撰文/雅布隆斯基(Nina G. Jablonski)、查普林(George Chaplin)
翻譯/王道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本刊編譯委員)
靈長類中,只有人類的體表幾乎沒有被毛,還演化出各種膚色。地理學家與人類學家早就知道,各地原住民的膚色分布,並不隨機:黑皮膚的人往往生活在接近赤道的地方,淡色皮膚的人,則接近南北極。多年來,解釋膚色分布的主流理論是,黑皮膚是為了對抗皮膚癌而演化出來的。但是,一連串的發現引導我們建構了一個新的認知架構,來了解人類膚色變異的演化基礎。最新的流行病學與生理學證據,令我們想到:人類膚色的全球分布模式是天擇的產物,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輻射會影響某些營養素,而那些營養素是生殖成就的關鍵。
膚色的演化與脫毛的演化相關,為了了解這兩個過程,我們必須回到人類自然史的早期階段。人類至少在700萬年前就已經演化成獨立的猿類支系,我們的始祖就是在那時與我們最親近的親戚黑猩猩分家的。因為從那時起,黑猩猩變化得不多,與人類不同,牠們可以當作模型,藉以想像人類最早的形態與生理。黑猩猩的膚色很淡,身體大部分都有毛髮覆蓋。幼年的黑猩猩,面孔、手、腳都是粉紅色的,這些部位在牠們長大後,因為曬多了陽光,會布滿雀斑,或變成黑色。我們幾乎可以確定,人類皮膚的顏色一開始也是淡的,而且也有毛髮覆蓋;要是毛髮脫落了,膚色就會改變。但是,有個問題因而產生了:人類是什麼時候抖落一身毛髮的?
……………
http://sa.ylib.com/MagCont.aspx?Unit=featurearticles&id=148
阿楨
人類最遠親戚…單細胞真核生物【聯合報2012.04.28
科學家花了廿年觀察挪威湖泊一種以水藻為食的微小生物,廿六日宣布它是現今世上最古老的有機體之一,同時也是人類最遠的親戚。圖/摘自網路
科學家花了廿年觀察挪威湖泊一種以水藻為食的微小生物,廿六日宣布它是現今世上最古老的有機體之一,同時也是人類最遠的親戚。
科學家表示,這種單細胞生物約於十億年前演化,不算是任何已知的有機體種類,例如動植物、寄生蟲、菌類或藻類。奧斯陸大學研究員塔布瑞齊說:「我們在這座湖中發現一種不知名的生物分支。它獨一無二,尚未發現其他種類的有機體比它更接近生命源頭。」科學家表示,這種新種類的有機體名為單細胞真核生物(又稱有可見細胞核的細胞,Collodictyon)。
科學家認為,這項發現有助於瞭解數億年前的地球生物樣貌。科學家在挪威首都奧斯陸以南卅公里處阿斯湖的汙泥中發現這種單細胞真核生物。
單細胞真核生物有四條有助移動的尾狀鞭毛,體長約卅至五十微米,只能透過顯微鏡看到。它們有核膜包覆細胞核,因此和植物、菌類、藻類與人類在內的動物一樣是真核生物,這點與細菌不同。
塔布瑞齊表示,科學家可以透過單細胞真核生物的特徵推斷史前細胞的樣貌,它可能是單細胞有機體,擁有類似手指的結構,以利抓住微小獵物。
另一名研究員柯勞維尼斯說:「單細胞真核生物不是群體生物。它們單獨時活得最好,一旦進食就開始自相殘殺。」除阿斯湖之外,單細胞真核生物未在其他地區現蹤。
http://udn.com/NEWS/WORLD/WOR4/7057937.shtml
版主回應
人類祖先可步行 也是爬樹高手 中央社 2012.10.27
美國「科學雜誌」25日刊登的最新研究指出,逾300萬年前的人類祖先雖已可以直立行走,不過他們仍可像猴子一樣爬樹。
經由仔細分析南猿人屬阿法種3歲女童肩胛骨,研究人員終於能化解這個考古學家激辯超過30年的議題。這個女童被稱為薩蘭,生存在約330萬年前,2000年在衣索比亞出土。加州科學館的阿連薩吉德從薩蘭保存極為良好的骨骸中取出肩胛骨。
阿連薩吉德與研究共同作者葛林之後將薩蘭肩胛骨與早期人類近親、南猿人屬阿法種成人骨骸,及現代人猿比較,結果發現骨頭成長模式比較符合人猿,而非人類。」
葛林說:「這是很有趣的轉變:證據顯示他們能二足步行,但我們認為他們同時留住爬樹能力。他們靠攀爬躲避掠食者或找食物。」
美研究:人類最古老祖先 酷似松鼠 今日新聞網2012-10-22
根據一項研究,最新發現的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原始的靈長類動物普爾加托里猴的化石骨骼揭示了這種靈活的小動物大多數時間都在食用水果和攀爬樹木。在羅利市舉辦的古脊椎動物學會第72次年會上所描述的這些化石是首次發現普爾加托里猴頭部以下的骨頭,之前只有牙齒揭露了它的存在。
根據騰訊科學報導,耶魯大學一位脊椎動物古生物學家也是研究的合著者斯蒂芬-切斯特說道:『踝骨化石表明它擁有同今天居住在樹上的靈長類動物一樣靈活的踝關節。這種靈活性能夠讓它的腳向不同的方向轉動來適應不同角度的樹幹和樹枝。』切斯特補充道:『它也表明最古老的靈長類並不具備現在存活的許多靈長類動物那種伸長的腳踝,伸長的腳踝被認為與跳躍行為有關。』與他一起進行這項研究的同事包括佛羅里達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喬納森-布洛赫、加利福尼亞大學的退休教師兼大學古生物學博物館館長威廉-克萊門斯。
在分析了這些化石之後,研究人們認為普爾加托里猴的專業踝骨在早期靈長類動物的成功進化中扮演了一個關鍵的角色。雖然對於普爾加托里猴仍然存在無法解答的問題,這項研究和其他的研究正在更深入的了解這種動物。它的名字是以首次發現它的普爾加托里山命名。
普爾加托里猴生存於古新紀,就在非鳥類恐龍滅絕不久之後。恐龍時代末期新紀元是以哺乳動物占統治地位的紀元。這種哺乳動物通常被認為體型較小,有著棕色皮毛而且有一條濃密的尾巴。普爾加托里猴的重量只有1.3盎司,這就使它的體型大約只有目前存活的最小靈長類馬達加斯鼠狐猴的尺寸。這種哺乳動物有許多牙齒,包括齒冠相對較低的臼齒,這些臼齒或許也食用其他的食物但是專門用於食用水果。
樹棲生活讓這種動物和其他的靈長類生活良好,因此除了一部分之外的現存物種仍然至少部分存在樹棲生活。人類是一種罕見的例外,因為我們最近的祖先在普爾加托里猴之後大約6千萬年時離開了樹木。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解剖科學系的教授約翰-弗利格爾告訴《探索新聞》道:『考慮到早期的其他哺乳類動物,比如說飛狐猴和樹鼩,它們只有手掌大小非常適合於樹棲生活,普爾加托里猴的樹棲習性並不奇怪。』
弗利格爾說道:『普爾加托里猴和類似的哺乳動物似乎像是松鼠一樣的樹棲動物,擁有巨大的爪子和濃密的尾巴。』包括飛狐猴和樹鼩在內的這些動物都與靈長類動物有關,但是哪一種最親近卻難以判斷。弗利格爾表述,基因分析能夠用於評估活著的群體之間的生物關係,但是只從化石了解的這些古老動物就無法評估。未來的研究有希望揭開這種神秘動物更多的資訊,而且最近的發現是非常有希望的。
阿楨
人類開始用火 研究:在100萬年前【台灣醒報2012.04.03
考古學家最近在非洲洞穴內發現燃燒灰燼,暗示人類祖先在100萬年前已開始使用火,比原本預估還早30萬年。人類學家指出,火的使用是人類演化史上的轉捩點,而營火旁的社交活動則是人類行為的主要元素之一。此研究在最新一期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刊登。
最近考古學家在非洲喀拉哈里沙漠旁的Wonderwerk巨型洞穴裡發現骨頭、工具和灰燼遺跡,顯示居住於此的直立人已開始烹飪,且可能在火堆四周進行社交活動。喀拉哈里沙漠旁的Wonderwerk洞穴一直都是考古場所,且已經發現大量人類居住的證據。
由多倫多大學及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組成的研究小組在100萬年的地層裡,在動物骨頭及古老石器裡發現有微小的木頭灰燼參雜。灰燼分析指出,植物灰燼殘留及燃燒過的骨頭碎片是在地上燃燒,而非被水或風帶過去。另外,洞穴裡還有大量證據顯示因燃燒所造成的地表褪色。
多倫多大學人類學家Michael Chazan說,灰燼分析結果把人類使用火的時間向前推30萬年,暗指直立人對火的使用,可能已是他們日常生活的方式之一。他也指出,「對火的控制是人類演化的主要轉捩點之一。而在營火旁的社交活動可能是人類行為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因此,人類控制火所帶來的影響,擴及人類社會所有層面。」
版主回應
基因裡的人類遠古故事 ‧知識通訊評論 2012/10/23
利用分子鐘技術,調和了過去基因與化石證據對遠古歷史關鍵時間的分歧,然而這個更慢的演化時間,也造成不同物種演化分歧上的明顯問題,使問題更形複雜。
以往我們只能倚靠人類祖先遺留的骨骸及工具追想他們的昔日生活,一九六○年代發現的DNA賦予我們另一種解讀方法。其中某些結果很有啟發性,例如DNA研究顯示,所有現代人都源自十萬年前非洲的祖先。但此方法所提出人類進化史關鍵時刻發生點,卻與考古學完全不符,令人費解。
多賴DNA變異速率預測的進步,可以用分子鐘來確立遺傳學年代,使得現今考古學家及遺傳學家才開始能把故事拼在一起。英國伯明罕大學的考古學家羅斯(Jeff Rose)說,「遺傳學及考古學終於能重新取得某種程度的共識,委實令人意外。」參考彼此的數據,考古學者及遺傳學者現在可以更具信心地著手處理人類歷史中種種細微問題。英國新克斯頓的衛康信託基金會桑格研究所演化基因組學家史卡利(Aylwyn Scally)說,「他們得相信這個故事是真的。」
DNA鐘的觀念很簡單:比較兩個物種基因序列上鹼基的差異,就可以推演出他們共同祖先生存的時代,距今有多久。然而這個預測成功的前提是,遺傳學家必須知道一個重要的資訊:DNA鹼基發生改變的速率。
遺傳學家早先是以人類與其他靈長類動物基因組的差異,來預測突變速率。諷刺的是,取得物種差異的時間點的方法,卻是靠化石證據,而以此為基礎科學家做出結論;人類的的DNA中每個鹼基發生突變的機率約為每十億年一次。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演化人類學分子人類學家維吉蘭特(Linda Vigilant)認為,「這是一個可疑的概略數。」結果他的懷疑確實有理。
在過去幾年,藉由數十個家庭的完整基因組定序,並比較雙親與孩子的突變率,遺傳學家能夠親眼目睹分子鐘的運作。史卡利聲稱,這些研究顯示,這個鐘走的速度或許是先前預測的一半。
在發表於九月十一日的評論文中,史卡利與他的同事杜賓(Richard Durbin)採用較慢的速率,重新評估人類演化中的關鍵時間分歧點。「如果突變的速率降低為一半,所有預估的年代都會增為兩倍。」史卡利說,「這樣會產生南轅北轍的結果。」然而最近分子鐘預估的年代,與考古學上的關鍵時程更加吻合。
舉例來說,西班牙阿塔波卡地區的胡瑟裂谷出土的四十萬至六十萬年前海德堡人骨,是尼安德特人的直接祖先。而基因研究推測,尼安德特人的先祖,是在更為近期約二十七萬至四十三萬五千年前,由演化成現代人的一個分支分化出去的。比較慢的分子鐘,將此一分支日期推到更為可靠的六十萬年前。
如果分子鐘確實是慢一些,科學家就必須重新思考史前時代晚期發生的轉捩點,包括現代人遷徙離開非洲的時間點。世界各地人種所做的遺傳研究顯示,歐洲及亞洲人約在六萬年前離開非洲。史卡利說,這個年代導致許多人認為,在以色列發現的十萬年前人類化石,代表那是全球大遷移的一個終點而不是起點。史卡利的結論使「走出洲起」的時間推遲到十二萬年前,並指出以色列遺址,其實是人類遷徙到亞洲及歐洲的跳板。
中東有數個遺址,出土顯然由現代人類製造的工具,年代被定在十萬年前,而最新遺傳年代測定與之完全吻合。那時候非洲與阿拉伯半島間的海平面比今日低,更加潮濕的氣候可能使島上草木豐美、適宜人居,也許呼喚近代人走出非洲。羅斯研究的阿曼即是其中的一個地點,他表示自己自從讀了史卡利及杜賓的論文之後,已經「欣喜若狂」了。
英國牛津大學考古學家派查格利亞(Michael Petraglia)認為,對於人類是否早在比六十萬年更早就深入亞洲的爭議,修正後的分子鐘可能有助釐清真相;而他認為這個時間應該更早。
儘管變慢的分子鐘與人類演化的故事相符,但越往前推演則越顯奇怪,位於麻州波士頓哈佛醫學院的演化遺傳學家瑞奇(David Reich)解釋,「你無法兩者兼顧。」
舉例來說,目前提議的變異速率的下限,會把人類及猩猩的共祖推遲到四千萬年前,瑞奇說,這比大量化石證據得到的日期早了超過兩千萬年。這個走得非常慢的分子鐘,會把人類與猴子的共同祖先與最後的恐龍共存。瑞奇嚴肅其事的說,「這就使情況非常複雜。」
包括史卡利在內的部分研究員假設,在過去的一千五百萬年突變速率減慢了,因而產生如此大的差異。化石證據指出祖猿體型比現在的小,而越小的動物繁殖的速度越快,因而會加快突變的速率。
瑞奇則認為,沒有任何具體證據支持這樣的假設。他同意分子鐘的速度應該比預期的慢,但是問題在於有多慢。「我堅決認為,人類突變的真實速率仍懸而未決。」
阿楨
新超大陸形成 再等5千萬年 中央社2012.02.10
過去地球曾多次被由大陸組合而成的超大陸覆蓋,這種現象至少5000萬年後將重演。研究員指出,在美洲和亞洲大陸往北漂移合併、北冰洋消失之時,預計下一個超大陸即可能形成,名為阿美西亞。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The Christian ScienceMonitor)報導,超大陸為巨型大陸,由超過1個陸核組成。最有名的超大陸盤古大陸(Pangaea)曾為世界上唯一的大陸,是現今各個大陸的始祖。恐龍出現之時,盤古大陸即已存在。
探究超大陸如何形成的傳統模型顯示,超大陸是在前一個超大陸的表面形成,或者是在前一個超大陸的地球另一側形成。
因此,根據這些模型,阿美西亞大陸(Amasia)將在盤古大陸所在地形成,美洲大陸會與亞洲大陸相連,使大西洋消失;或是將在盤古大陸所在地的地球另一側形成,美洲會與亞洲大陸合併,使太平洋消失。 如今地質學家提出,阿美西亞大陸可能從盤古大陸曾經存在地帶的側邊形成,也就是現在的北冰洋位置。此外,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研究員密契爾(Ross Mitchell)表示,這個新模型似乎與探究以往超大陸如何形成的模型相符。
藉由釐清各大陸曾經所在位置及生物散佈方式,這些研究發現可能有助科學家更加了解地球生命的起源。
至於阿美西亞可能形成的時間,密契爾表示「很難回答,其中1個原因是超大陸的循環不如季節循環一般規律」。
「不過我們可以從地球的歷史窺知一二。超大陸的循環速度正逐漸加快,再次出現下一個超大陸的時間間隔愈來愈短。已知盤古大陸在3億年前形成,我們可預測阿美西亞大陸將在自現在起的5000萬至2億年後出現。」
科學家在本月9日發行的「自然」(Nature)期刊中詳述這項研究發現。
版主回應
地球構造與板塊運動
板塊學說中可以將地球的板塊分為七至八個大板塊,板塊相互交界的地方我們可以分為三種形式,其一為分離式的板塊邊緣。相對的為聚合式的板塊邊緣。第三種則為轉型斷層。這些板塊邊緣幾乎可以解釋所有地表的地質現象,但也有些例外,這些例外即是熱點,為地殼較薄,地函就接近地表的地方。這些地方就會產生火山,例如夏威夷即是。聚合型板塊邊緣又可分為陸海碰撞、陸陸碰撞、海海碰撞。當海洋板塊隱沒至大陸板塊之下,前緣會產生火山島弧而後緣則會張裂形成弧後盆地。板塊學說有許多證據,其中,古地磁可以支持此學說。我們發現在離中洋脊中心越遠的地方越古老且具有對稱性。說明新的板塊在中洋脊生成,向兩邊擴張,在隱沒帶隱沒消失。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KdEnc0MA6k
板塊運動是什麼﹖
地球的內部構造
地球的組成由地表向下,就組成物質而言,大致分為三大部分:地殼、地函、地核。地殼(Crust)為地球表面覆蓋的薄薄岩石,由我們所熟之的土壤岩石構成﹔地函(Mantle)可分為兩個部分,位在上面的部份為融熔的岩石,下部則為堅硬的固態岩石﹔地核(Core),也就是我們所俗稱的的地心,同樣的也分為液態與固態兩個部分,詳細的分層圖示圖下(剖面圖僅為示意,不代表真正比例)。
什麼是板塊
除了上述的區分方法外,地質學家還習慣將地球分為岩石圈、軟流圈、中層圈及地核,這主要是依據「物質的強度及行為表現」而言。所謂的岩石圈是由冷而剛硬的岩石所構成,包括了地殼及一部份的上地函(如上圖),其厚度約為0-100公里。岩石圈可再細分為許多獨立的單元,每個單元有它自己的運動方向及速度,這每個單元即稱之為「板塊」。 全世界大致可分為六大板塊,分別為非洲板塊、美洲板塊、歐亞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及南極板塊。板塊與板塊之間,彼此互相嵌合,就如同拼圖一般漂浮於軟流圈之上。
板塊運動學說
板塊運動學說(Plate movement theory)是廿世紀自然科學發展上一項重大的成就。這個學說主張由於軟流圈地函的對流作用,導致上方板塊不但會運動,就好像是燒杯內加熱的液體對流,使得液體表面上的塑膠片移動。學說並提出板塊的運動模式遵守一定的法則,也就是:板塊的新物質在中洋脊(mid-ocean ridge)生成,然後向外擴張直到與另一板塊而遇後,較重的一方就向下衝而返回地函。這整個運動過程相當於一個巨大的循環運輸系統,我們將板塊生成的地方稱之為拉張帶(convergent area)而板塊向下衝回地函的地區即稱之為隱沒帶(divergent area)。
板塊的擴張與隱沒作用伴隨了岩漿的活動,也就造就了火山的產生。此外,由於板塊是相當堅硬的岩石,因此相互碰撞時(例如隱沒帶)必然會產生極大的應力,也就會發生地震(當應力超過了岩石所能承受的強度時,岩石即產生破裂,這就是地震)。這也正是何以地震活動的分佈與板塊邊界有如此密切的關係。關於地震,我們將在下面的章節做更詳細的說明。
板塊的相互作用
我們已經知道,板塊的種類有「大陸板塊」與「海洋板塊」兩個類型,依據簡單的排列組合我們就可以知道共有三種碰撞組合,分別「海海碰撞」、「陸陸碰撞」與「海陸碰撞」。
海板塊碰撞海板塊
當兩個海板塊相接觸時,比重較大的將會沉入較輕者之下,這樣的作用稱之為隱沒作用。一般而言較老的海洋板塊擁有較重的比重,較年輕的板塊則比重較小。海陸碰撞會產生海溝與火山島弧。
陸板塊碰撞陸板塊
陸陸碰撞通常不容易發生,但是若陸板塊前員之古海洋板塊完全隱沒,就有可能是陸板塊與陸板塊相互碰撞,這個時候便會使地形隆起,形成一連串的山脈。
海板塊碰撞陸板塊
這是最常見到的板塊碰撞類型,比重較重的海板塊隱沒到比重較小的陸板塊之下,形成海溝與火山弧。
http://volcano.gl.ntu.edu.tw/class/chapter2-1.htm
阿楨
愛因斯坦相對論動搖?三思再三思【中央社2011.09.24
瑞士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發現微中子移動速度比光速快每秒6公里,若證實為真,可能動搖相對論基本定律。但是想和愛因斯坦及相對論賭對台,通常都沒好下場。
根據美聯社報導,超過1世紀以來,從物理學家,到鼓勵出版「100個反愛因斯坦作家」文宣的德國納粹,都鑽過愛因斯坦研究的漏洞,卻從來沒人成功。
全球最大的物理實驗室前天公布驚人發現:名為「微中子」(neutrinos)的亞原子粒子移動速度比光速更快。若獲證實,將動搖愛因斯坦理論「宇宙中沒有任何物體可以快過光速」的基本定律,但就連研究團隊自己也承認可能性不大。
以愛因斯坦普通物理學中心(Albert EinsteinCenter for Fundamental Physics, AEC)負責人身份參加這項歐洲研究的艾瑞迪塔多(Antonio Ereditato)心中明白風險何在。對於自己研究膽敢挑戰現代物理界的聖人,他笑稱:「所以我才擔心啊。」
歷史上多得是一開始看似違背相對論的實驗結果,最後卻總被證明與相對論吻合得天衣無縫。
位於芝加哥附近的費米實驗室(Fermilab)物理學家普隆凱特(Rob Plunkett)也說:「跟愛因斯坦作對,很危險。」
法國的國家核子與粒子物理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 for Nuclear and Particle PhysicsResearch)與義大利的格蘭沙索(Gran Sasso)國家實驗室合作研究發現,從日內瓦發射微中子光束到義大利,微中子比光早了60奈秒(nanoseconds,十億分之一秒)抵達730公里外的終點。
實驗結果尚須獨立檢驗,最可能由美國或日本的科學團隊進行。
主持科學節目的日裔美籍科學家加來道雄(MichioKaku)說:「愛因斯坦每次都贏,但這回可是全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槓上他。」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物理學家葛林(Brian Greene)則撂話他願意「拿我珍視的任何東西,賭這研究禁不起檢驗」。
版主回應
超光速 维基百科
超光速(faster-than-light, FTL或稱superluminality)會成為一個討論題目,源自於相對論中對於局域物體不可超過真空中光速c的推論限制,光速成為許多場合下速率的上限值。在此之前的牛頓力學並未對超光速的速度作出限制。
超光速的意涵出現在兩個領域,一個是物理上的(包括理論物理和實驗物理)以及天文學觀測方面,另一個是科幻方面:
相對論
真空中光速:標記為,定義值為:299,792,458 公尺/秒。
迅子:迅子(tachyon)從相對論衍生出的理論虛擬粒子,總是以高於c的速度在宇宙運行。與一般物質(稱為遲子(tardyon))的交互作用可能性不明;是故,即使迅子存在也不一定能偵測得到。
波動速度定義
訊號速度永遠不超過真空中的光速。
相速度與超光速:一個波動的相速度可以輕易地超過真空光速c。原則上,甚至是簡單的機械波都可以超過,而且不需要有任何物體是以接近或超過c的速度在移動。然而這和訊號或資訊的傳遞速度能否超過c無關。
群速度與超光速: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一個波動(例如光束)的群速度甚至也可以超過c。在這些例子中,會相伴出現的是強度的快速衰減。此脈衝的極大點可以用超過c的速度移動。然而相同地,這也不表示訊號或資訊的傳遞速度可以超過c;雖然有些人會將脈衝極大點與訊號關聯在一起而感到興奮,但目前認為這種關聯性想法是有所誤導的。原因在於:有脈衝到達的資訊可以在極大點到達前就已取得。舉例來說,如果存在有機制允許脈衝前段可以完全傳遞,而包含極大點以後的部份則會被強烈地衰減掉,則可以等效地認為脈衝極大點在時間上往前漂移(加快抵達);而關於脈衝的資訊,其傳遞並沒有比無機制的狀況下來得快。
這段文字與當前的超光速實驗有關,另請參見。 能量傳遞速度與超光速:狹義相對論禁止超過c的能量傳遞速度。無靜質量的量子是以c在運行,而有靜質量者則以小於c的速度運行。
資訊傳遞速度與超光速:狹義相對論禁止超過c的資訊傳遞速度。而例如量子力學上目前的新焦點——量子纏結,有人認為可以達到超光速的資訊傳遞,但主流意見認為不可能,頂多只能加快資訊傳遞速度到達近光速。
量子力學
量子纏結中進行量子測量的即時變化出現了廣域關聯性,似乎相距極遠的纏結粒子之間有超光速的「溝通」。有些學者認為可能可以利用之,以得到即時或超光速的「訊息」,但主流學界予以否定。對於量子纏結的超光速關聯看法,一些學者認為可能是哥本哈根學派的量子力學詮釋有缺陷所致,可能在一些其他的詮釋下能夠獲得圓滿的解決。
天文學與宇宙學
超過光速的宇宙膨脹:宇宙膨脹使得遠距離的銀河系以超過c的速度彼此遠離,這個速度的度量是採用同移距離(comoving distance)與宇宙時間(cosmological time)來計算的。然而根據廣義相對論,一般所言的速度是個局域性質的標記,光速的限制也是針對這種定義下的速度。因此採用同移座標所算出的速度和局域座標的速度並不存在有任何簡單的關聯性。
這個概念與阿庫別瑞引擎所採的機制可說是相仿的,另請參見。 天文學觀測到的超光速:明顯的超光速運動在許多電波星系、類星體等等極遠星體可以觀測得到。這效應在觀測到前就已獲得預言,可以用光學幻覺來解釋,原因是星體移動方向和觀察者相同,但做速度計算時卻沒有如此設定。這現象並不違背狹義相對論。有趣地是,經過校正後的計算值顯示這些星體的速度是近光速的(相對於我們的參考系),而且是大質量物體以近光速運動的第一例。在地表上的實驗室,我們尚未能夠將輕如基本粒子的物體加速到這樣的速度。
暴漲理論與光速可變理論(注): 指宇宙大爆炸起初速度遠快於現在光速,又分為經典暴漲理論、混沌暴漲理論和光速可變理論。後者由喬奧·馬古悠提出的,認為是以相對論而言是時空結構先行於可見物體,而光是時空結構一部分,所以認為以當時物理條件來說,光仍是遠快於其他物體的擴張,只是光在其時遠比現在更快。而隨著時間的改變,光速逐漸降低到現在的值。
注 可見於馬古悠(J Magueijo)的《比光速還快》(Faster than the speed of light),簡體中譯本由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isbn 7535742351
科幻作品的超光速
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系是半人馬座α星C—比鄰星,有4.2光年之遙,以光速來回對地球上的觀察者而言就要花上8.4年,更何況是次光速的航太器。
而科幻的舞台上很多是發生在比這距離還遠的星系間故事,如果確切遵守相對論,則這些故事就理應不該發生。科幻理論中常有方法或設定允許航太器迴避相對論限制,航行於廣闊太空的星際之間,而又不天馬行空地明顯違反物理學。
此外,星際間訊息傳遞也有相似的情況。
阿楨
法科學家 發現首顆適宜生命生存行星【聯合報 2011.05.18
法國科學家16日表示,他們發現一顆環繞紅矮星葛利斯581(Gliese 581)的岩石行星,是太陽系之外已知第一顆能維持地球生命生存的行星。
這顆環繞葛利斯581紅矮星的行星,編號為葛利斯581d,距離地球約20光年,是最接近地球的行星之一。科學家說,針對葛利斯581d的研究顯示,它有可能具備溫暖、潮濕的合宜氣候,可孕育出類似地球的生命。
葛利斯581d的軌道位置在該星系適居區(Goldilock zone)外環,表面溫度不會熱到讓水沸騰蒸發,也不會冷到結冰,水可以液態形式存在。
法國國家科學中心在記者會中說,「這種大型行星常會有高濃度二氧化碳的大氣層,讓葛利斯581d不但氣溫穩定,溫暖的氣候可望促成海洋、雲層及降雨。」
CNRS氣候科學家華茲渥斯、佛傑及其同僚在新的行星模型中發現,此行星驚人的潛力。它濃厚的二氧化碳大氣層可有效地儲存熱量,此外,恆星發出的紅光能穿透大氣層,溫暖表面氣溫。
但要造訪這顆行星,太空航行科技必須有所突破。以目前的火箭科技,需要30萬年才能抵達,即使有接近光速的太空船也要花20年。
版主回應
美國航天局發現54顆可能適宜生命生存行星2011-02-04 新華社特稿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2日宣布,“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經過一年多探尋,發現了1200多顆太陽系外潛在的行星,其中54顆可能適宜生命生存。
多種可能
美國航天局“開普勒”太空望遠鏡項目首席科學家威廉‧博魯茨基2日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說,1235顆新發現天體尚未確認均為行星,但預計其中行星數量占80%。
按博魯茨基的說法,這些天體中,54顆處于“宜居區段”,可能適宜生命生存。
根據美國航天局定義,處于“宜居區段”意味著一顆行星與母星保持適當距離,進而為它表面存在液態水提供條件。另外,“宜居區段”行星的表面溫度大約介于零下17攝氏度至93攝氏度之間。
“54種可能性是個龐大數量,難以想象,”博魯茨基說,“這樣的數字令人驚喜,因為在這之前,我們一無所獲。”
54顆“宜居區段”天體中,5顆的大小接近地球,其他的與海王星或木星相當。
冰山一角
航天局官員說,1235顆僅是“開普勒”望遠鏡觀測夜空繁星的四百分之一後所得數據,太陽系外潛在行星數量可能是這一數字的數百倍。
這意味著,系外行星數量越多,發現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越大。
“獲悉‘開普勒’的這些發現讓我今天感覺不同,”耶魯大學天文學家德布拉‧費舍爾說,“‘開普勒’揭開了我們了解太陽系外行星的蓋子。”
美國航天局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前,得到確認的太陽系外行星數量為519顆。
“開普勒”望遠鏡的另一個發現同樣令人鼓舞:1200多顆潛在系外行星中,體積較小天體數量多于較大天體。
尚待考察
博魯茨基介紹,“開普勒”接下來的任務,是考察“宜居區段”行星是否具備支持生命的基本條件,例如合適的大小、成分、溫度和與母星之間距離。
不過,一顆行星處于“宜居區段”並不意味著它有生命存在。即便有生命,可能只是細菌、真菌或一些人類無法想象的生命形態,而非智能生命。
另外,這些行星距離地球太遠,現有技術條件下,前往那里可能需要數百萬年,于當下而言存在現實困難。
據稱銀河系至少5億顆行星適宜生命生存
據新華社電 美國研究人員2011年02月19日說,銀河系存在至少500億顆行星,其中至少5億顆位於不太冷、也不太熱,可能適宜生命生存的“宜居星體帶”。
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開普勒”太空望遠鏡項目首席科學家威廉·博魯茨基及其團隊當天在美國科學促進會年會上公佈這一預計的行星“普查結果”。
博魯茨基說,研究人員依照局部星空觀測結果,估算銀河系恒星擁有行星的可能性。結果顯示,半數恒星擁有行星,且可能不只一顆;二百分之一的恒星擁有處在“宜居星體帶”的行星。
多年來,不少科學家認為銀河系擁有大約1000億顆恒星。不過,美國耶魯大學一名科學家去年提出,銀河系恒星數量可能接近3000億顆。
現階段,“開普勒”望遠鏡已在銀河系找到1235顆可能是行星的星體,其中54顆處於適合生命存在的“宜居星體帶”。
另外,科學界普遍認為,類似銀河系的星系還有大約1000億個。
博魯茨基說,既然宇宙中存在這麼多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人們不禁會問“他們為什麼不來拜訪我們”。答案是:“我也不知道”。
阿楨
殺遍歐亞 成吉思汗意外「減碳」【聯合報2011.01.26
一項最新研究宣稱,建立蒙古帝國的成吉思汗,打遍歐亞殺人無數,讓許多土地因居民死光了而變回樹林,相當於減少逾七億公噸的碳排放量,被封「史上最環保的入侵者」。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這項美國史丹佛大學卡內基學院全球生態系科學家發表的報告,比較並計算歷史上大量人口死亡的事件的造成的碳排放量改變,包括歐洲黑死病、中國明朝滅亡、美洲大陸開發等。
研究發現,成吉思汗於13世紀率領蒙古鐵騎殺遍歐亞,造成約四千萬人喪生,使人類開墾的部分地區因居民遭大量屠殺而恢復至森林的植被景觀,這些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讓大氣中減少了七億公噸二氧化碳,相當於全球消耗石油一年造成的碳排放量。
這種減碳手段沒人會認同,但學者指出,成吉思汗的作為可能是史上首次人類造成的「全球冷化」。
所有歷史上人類大量死亡的事件,都有森林景觀廣泛回復的共同點。主持研究的科學家茱莉亞‧彭格烈茲(Julia Pongratz)說:「許多人認為18世紀工業革命時期,人類大量燃燒石油和煤礦,是人類首度影響氣候,其實這是誤解。」
彭格烈茲說,成吉思汗戰爭規模既廣且遠,植被回復時間也相對較充裕及廣泛,因此減少碳排放量居歷史之冠。她強調,成吉思汗仍會被史家認為是殺戳君主,研究只是提供氣候變遷研究的另類思考。
另參本館:停烤肉拚減碳? 氣候政治學 《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 地球沒人較自然
阿楨
哈佛教授:人類不太可能接觸外星人【聯合報2011.01.25
還在幻想跟電影情節一樣的外星人接觸嗎?哈佛大學資深天體物理學家史密斯(Howard Smith)會告訴你,別作夢了!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史密斯認為,雖然人類推測宇宙可能有數以億計與地球大小相當的星球,不過這些星球多半條件惡劣,無法讓生物生存。他也認為,我們不太可能會發現外星人,即便他們真的存在,也不太可能與人類接觸。
太空人目前已在遙遠的星系發現500個行星,而且認為還有數十億個行星。史密斯指出,許多行星不是離太陽太近就是太遠,造成行星表面的溫度非常極端,無法維持生命。「我們得到的新資訊顯示,人類在浩瀚宇宙中是孤獨的」。
他的言論引發外界爭議,因為物理大師霍金上個月才說,地球以外存在數十億星系,可合理假定宇宙中有其他生命存在。外星人是否真的存在?還是眾說紛紜。
霍金示警:外星人恐侵地球2010-04-27 蘋果日報
英國天體物理學大師霍金,近日透過最新的紀錄片提出警告,外星人的存在幾乎可以肯定,但人類不該去尋找他們,反而應避免和他們接觸,否則將有毀滅性後果。他還說地球很可能遭想殖民地球的外星人以「大型太空船」入侵。
版主回應
外星人>維基百科
普偏人類對外星人的刻板印象外星人 是人類對地球以外的智慧生命的統稱。古今中外一直有關於外星人的假想,在各國史書中也有不少疑似外星人的奇異記載,但現今人類還無法確定是否有外星生命,甚至是外星人的存在。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於2010年9月26日在「太空探索網」的文章說:「外星人從未在地球現身過。在過去50年的搜尋中,天文學家並沒有發現任何外星人的線索」。[1]另有專家指出:幽浮已被人為地包裝成新時代的迷信對象,很多人聲稱看到外星人,其實都是心理作用。[1] 美國哈佛大學首席天體物理學家霍華史密斯(Howard Smith)博士說,人類很可能是整個宇宙中唯一的「人」。他也認為,人類發現「外星人」的機率很小。即使發現有外星人的存在,也幾乎不大可能和他它們發生任何接觸。[2]
外星人種
並非確定存在的生物種族,只是人類社會中較常聽到的幾個稱呼。
昴宿星人
天狼星人
天琴星人
耶洛因人
爬蟲人
小灰人
古馬雅人
有關外星人的科幻電影
星際大战
E.T.
異形
鐵血戰士
第三類接觸
MIB星際戰警
ID4星際終結者
星戰毀滅者
星艦奇航記
第五元素
竹取物語裡的赫映姫歸返月球(大約1650年)世界大戰
長江7號
外星人綁架事件(Taken)
當地球停止轉動
變形金剛
末日預言
阿凡達
第九禁區
第四類接觸
相關主題
外星人太陽週邊的巨大飛碟
瑪雅文明
2012年12月21日
墨西哥外星嬰兒
矮矮小綠人
不明飛行物
火星人
金星人
小灰人
耶洛因
外星生命
喬治·亞當斯基
第三類接觸
51區
羅斯維爾飛碟墜毀事件
2004墨西哥不明飛行物入侵事件
美國總統令第12958號(en:Executive Order 12958)
不明潛水物
外星人綁架
麥田圈(en:Crop circle)
杜立巴族
妖怪
幽靈
ben 10
雷爾運動
註釋
1.^ 1.0 1.1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北京天文館長:外星人從未在地球現身"[1],NOWnews/今日新聞網,2010/09/29 21:04.
2.^ 記者朱錦華/綜合報導,"我們是孤獨的 哈佛科學家說 不用麻煩找外星人了!"[2],NOWnews 今日新聞網,2011/01/24 18:42.
延伸閱讀
Roth, Christopher F., "Ufology as Anthropology: Race, Extraterrestrials, and the Occult." In E.T. Culture: Anthropology in Outerspaces, ed. by Debbora Battaglia.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5.
Sagan, Carl. 1996. The Demon-Haunted World: Science as a Candle in the Dark: chapter 4: "Aliens"
外部連結
SETI@Home
雷爾運動:無神論者的智慧設計
絕密檔案UFO
前太空人驚爆 外星人早已造訪地球
漢普郡 神秘的麥田圈解析(pdf)
SKY-MAP.ORG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A4%96%E6%98%9F%E4%BA%BA
行走零度
行走零度
作者:[美]切特‧雷莫(Chet Raymo)
譯者:陳養正 陳鋼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01日
沿著本初子午線發現宇宙空間和時間。
科學作者徒步行走零度經線,撰寫一部精彩的科學名著,在學者的導游下,作一次智慧的啟迪之旅,沿著本初子午線探尋宇宙的空間和時間。
《行走零度》是一部天文學、地質學和古生物學的光輝燦爛的簡史,它闡明了科學、心理學、信念和文化藝術的驚人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我們了解宇宙的空間與時間。
切特‧雷莫(Chet Raymo)教授,著名的科學暢銷書作者,著有《攀登布蘭登山》、《這條路徑》、《親切觀看夜空》、《懷疑論者和忠誠的信徒》等多部關于科學和自然的圖書。從1983年至2003年,他為《波士頓環球報》大眾周刊專欄撰稿,他在他的ScienceMusings.com上每周上貼關于科學和自然的論文。1998年,他的寫實文學作品獲得蘭南文學獎。他在石山學院擔任物理學和天文學榮譽教授,現居住在美國馬薩諸塞州北伊斯頓。
第1章 勘測地球
第2章 太空中的地球
第3章 地球的古代
第4章 人類的古代
第5章 宇宙的時間
第6章 宇宙的空間
行星撞地球
2月才發現 撞上恐反應不及【聯合報記者楊正敏09.03.05
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授陳文屏說,要掌握小行星,預測它們會不會來撞地球,必須找到小行星,且計算出它們的軌道。目前美日都在進行研究,美國的泛星計畫預計最晚到2028年,可以掌握90%直徑大於140公尺的近地小行星。
陳文屏解釋,日前這顆與地球擦身而過的小行星,其實已經算受到監控,只是2月才被發現,假設算出可能撞地球,反應時間也只有不到一個月,大概只能疏散撞擊點附近的人員。
他指出,兩、三周前也有一個東西從天上掉下來,原以為是美俄衛星相撞的碎片,結果美國太空總署認為應是一個直徑數公尺的小天體。半年前也有像車子大小的東西掉在東歐。
陳文屏說,天上小天體很多,大小只有幾公尺,掉下來影響程度不大,但是若直徑300公尺,就會造成一定的衝擊。因此科學家正努力尋找這些近地小行星,並計算它們的軌道,能掌握它們的運動後,萬一對地球有威脅,才能有機會因應
小行星險撞地球
差一點 小行星險撞地球【聯合報09.03.05
天文學家說,約十層樓建築大小的一顆小行星,台北時間3日晚上從地球旁呼嘯而過。這顆小行星體積,與1908年西伯利亞上空爆炸的一顆隕石大小相仿,當時爆炸威力相當於1,000顆原子彈。
這顆小行星的編號2009DD45。美國行星學會網站與天文學家的部落格指出,這顆小行星直徑在21到47公尺,於格林威治時間2日13時44分(台北時間3日晚間9時44分)飛奔過地球。學者表示,他們先前已發現這顆小行星並計算其軌道,並沒有跟地球相撞的危險。
網站「太空」指出,2009DD45與地球之間僅差7萬2,000公里,相當於地球與月亮之間距離的1/5,或地球與同步軌道上的衛星間距離的兩倍。
2009DD45的體積,約等於1908年6月30日西伯利亞通古斯加上方爆炸的那顆隕石。通古斯加大爆炸當時在地表上炸出逾2,000平方公里的大洞,夷平8,000萬棵樹木。不過,這顆殞石的大小,一直是個爭議,一說直徑50到70公尺,一說在30公尺以下。
澳洲塞丁泉天文臺(Siding Spring Survey)天文學家最近一次偵測到2009DD45是在上月28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小行星中心也證實2009DD45的行跡。該團體主要工作是分類太陽系的小行星。
根據小行星中心的紀錄,與地球最近的是編號2004FU162的小行星。2004FU162直徑約6公尺,2004年3月從地球旁疾馳而過,與地球的距離不到6,500公里。
負責研究「近地天體」的聯合國工作小組,下個月討論與草擬國際因應小行星威脅的程序問題,以便未來再度發生,能共同協助降低撞擊威脅。
版主回應
歐爾森對這段歷史的興趣源於一九六八年,當時他年僅十四歲,居住於美國紐澤西州,聽說附近採石場發現恐龍足跡,便和同學騎著單車前往,發現四處散落著化石。
進入中學二年級,他們已收集到數千件爬蟲類化石與足跡,橫跨三疊紀晚期至侏儸紀早期,因為熱愛研究化石,當得知採石場即將出售,改建為住宅區,這兩名青少年還發起社會運動反對。
兩人不久後接到《生活》雜誌電話採訪,亦吸引全國目光,歐爾森甚至將令人生畏的三趾恐龍足跡製成模型,寄給時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森(Richard Nixon)。
這些大膽行徑使他名聲大噪,最後保住了砂石場,足跡模型至今也留存在尼克森總統圖書館中。
歐爾森與肯特如今前往英國威爾斯,也同樣不脫當年的學生氣息,兩人會在十字路口爭論方向,到超市買塑膠袋裝石塊樣本,使用自行改造、裝電池的鑽頭採取重要地層樣本,甚至因為回到民宿時滿腳泥濘,遭到女主人怒斥。
兩位科學家在威爾斯不畏雷雨,直接著手工作,歐爾森走到懸崖底部,指著及腰的石灰岩層表示,「這裡就是生物滅絕的界線」,尋常民眾根本看不出端倪,只不過是另一條石灰岩層,不時有紫色小花點綴,但若仔細檢視,就會看到填滿砂子的裂痕,以及各種形狀不規則的沉澱物,可能是海嘯或大地震所致。
歐爾森指出,英國各地三疊紀晚期地層都有個共通的傾斜角度,彷彿源頭是來自法國羅舍舒亞。
羅舍舒亞隕石坑形成那天,附近區域必然深受震撼,研究人員估計,當時地震規模最高達十一點五,是人類歷史最大地震的百倍。
倫敦帝國學院地球科學家科林斯(Gareth Collins)估計,當時地震是很劇烈,但規模可能沒那麼大,他和美國普渡大學研究人員研發一套網路計算程式,模擬行星撞擊的效應,估算出相當於一兆噸黃色炸藥的撞擊力道後,威爾斯地區會發生什麼情況,縱然羅舍舒亞與威爾斯相距六百公里以上,當地也會遭遇如颶風等級的強風及大量落石。
那些落石或許帶有當時的化學特徵,並且留存在沉積層內,英國牛津大學的赫塞波(Stratigrapher Stephen Hesselbo)與阿默爾(Ken Amor)此次也前往威爾斯,與歐爾森及肯特一同採集樣本,以大型光譜儀進行分析,會測量鉻同位素,並尋找隕石特有的化學元素。歐爾森會把樣本送至另一座實驗室,搜尋其他能證明隕石撞擊的跡證。
若能在威爾斯及其他地區的三疊紀末期岩層內,偵測到來自外太空的化學元素,將是首次確切證明了隕石撞擊與物種滅絕的關聯。但兩者時間縱然有巧合,也無法證明隕石撞擊即為物種滅絕起因,歐爾森表示,「也許兩件事同時出現,彼此卻沒有因果關係」。
況且單憑羅舍舒亞隕石坑當初的撞擊力道,恐怕也不足以造成全球生物大量滅絕,這個寬度二十五公里的隕石坑,原本也許有四十至五十公里,但相較於墨西哥奇克蘇陸埔一處寬一百八十公里的隕石坑,只是小巫見大巫,科林斯指出,「據我們估計,羅舍舒亞對全球環境影響程度其實很小」。
歐爾森表示,目前要確切判斷羅舍舒亞隕石撞擊事件對地球的影響層面,尚且言之過早,還需要自世界各地收集更多三疊紀末期遺址的資料。光是今年,他已跨海三次,前往英國及摩洛哥收集樣本,不只尋找沉積層裡的星際撞擊跡證,還要搜尋其他跡象,例如其他化學元素,能夠串連物種滅絕與中大西洋岩漿省之間的關係。歐爾森指出,這些資料都將幫助研究團隊,辨別世界各地事件的相對時序,重建歷史經過與生物反應的全貌。
他認為在歷史洪流之中,羅舍舒亞或許只是「其中一個碎片」,或許當時前後另有多顆隕石撞擊,但羅舍舒亞是連續火山爆發後,壓垮生物圈最後一根稻草;但也可能先發生隕石撞擊事件,重挫生態系統後,繼而發生火山爆發,生物銳減。
在威爾斯濕冷天氣完成一天工作後,歐爾森表示,要找到解答仍需時間,「一切沒有捷徑,但我相信人類終能拼湊出圖像,瞭解遠古時間發生的事件與原因」。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360182
行星撞地球
科學家籲組防禦網 防行星撞地球>中時08.12.09
實習編譯嚴慧珍
英國《每日電訊報》八日報導說,由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小行星威脅緩和小組」(International Panel on Asteroid Threat Mitigation)提出報告,呼籲聯合國應預防近地小行星(Near Earth Objects,NEO)可能衝撞地球,即早建立國際網絡以為因應。
該科學家小組在聯合國駐維也納辦事處發表一份名為《小行星威脅:呼籲全球回應》的報告,警告說,雖然小行星撞地球的機率微乎其微,但一旦發生,後果將不堪設想;因此,聯合國應建立國際網絡,負責追蹤可能衝撞地球的小行星,並部署太空船,摧毀這些小行星,或使其轉向。
以目前天文望遠鏡的發展速度看來,到了二○二○年,該小組即可追蹤五十萬個小行星繞太陽軌道;其中就有幾十個可能對地球構成威脅。
該小組並指出,除非小行星已十分接近地球,目前並無法預測哪些「危險」小行星會衝撞地球,若不即早因應,到時候鐵定來不及。為了審慎起見,就算小行星衝撞地球的機率只有百分之十,甚至百分之一,都有必要將之摧毀,或利用太空船使其轉向。
該小組將直徑超過四十五公尺的小行星視為「重大」小行星。重大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每一千年約有二至三起。史上著名的例子包括六千五百萬年前的小行星撞地球事件,造成地球上包括恐龍在內的七○%生物毀於一旦;還有一百年前的通古斯事件,俄羅斯西伯利亞中部通古斯河地區因不明星體在地表上空爆炸夷為平地。
版主回應
解開三疊紀滅絕的謎團 ‧知識通訊評論 2011/12/23
兩億多年前三疊紀末期大量物種滅絕,造成恐龍主宰地球的時代。那個大滅絕巨變的肇因,依然未明,研究者努力在拼湊出歷史的全貌。 【文/知識通訊評論】
兩億多年前三疊紀末期大量物種滅絕,造成恐龍主宰地球的時代。那個大滅絕巨變的肇因,依然未明,研究者努力在拼湊出歷史的全貌。
歐爾森(Paul Olsen)與肯特(Dennis Kent)不斷在迷宮般的小徑裡找路,反覆對照那天早上購買的軍用測量地圖,才終於找到地圖未標示的小道,帶領他們穿越森林,抵達英國威爾斯南部一處荒蕪的海岸。
兩人在一旁的泥地停車,雨滴開始落下,遠處有雷聲低鳴,兩位地球科學家一面嘀咕抱怨著英國的天氣,一面扛起帆布背包,走下濕滑的小路,準備迎接另一個濕冷的午後,繼續尋找關於兩億年前的蛛絲馬跡,探究為何多數地球生物滅絕,讓恐龍接管世界。
人類已清楚知道恐龍當初如何滅絕,墨西哥猶加敦半島奇克蘇陸埔附近一處行星撞擊遺跡裡,便記錄六千五百年前的巨大事件,那導致恐龍時代落幕,哺乳類時代崛起。
歐爾森與肯特均任職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拉蒙-朵荷第地球實驗室,長期推測奇克蘇陸埔的地球歷史可能一再重演,假設在一億三千五百萬年前,可能有另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三疊紀後期多數動植物死亡,才讓恐龍在之後的侏儸紀時期(距今兩億年前至一億四千五百萬年前)內,不斷蔓延全球,發展出巨大的身軀,主宰整個地球,直至下一次巨大撞擊災害發生。
三疊紀末期必然曾有大事發生,因為在短短幾千年的時間,半數已知的生物都在化石記錄中消失,兩成的海中生物突然不見蹤影,包括所有形貌如鰻的錐齒類動物。陸棲生物絕跡情況更嚴重,那不僅是地球史上少見的大規模的滅絕事件,由於時代久遠,人類所知也最為有限。歐爾森指出,「人類只知道在三疊紀與侏儸紀之間,確曾發生大規模滅絕事件,無論起因為何,速度必然很快,造成大多數生物來不及適應與演化來回應變化」。
今日多數科學家主張,滅絕事件肇因於盤古大陸開始裂解,引發大量火山活動,連續爆發創造出巨大的「中大西洋岩漿省」,加拿大獨立地質學家麥洪(Gregory McHone)長期研究此事,企圖建立具有公信力的模型,說明火山噴發確實導致三疊紀末期的物種滅絕事件,他表示,「當時火山活動規模是人類歷史記錄的數千倍」。
冰島拉奇火山於一七八三年爆發,形成洪流玄武岩,讓科學家有機會試想三疊紀末期情況多麼惡劣,火山噴出大量硫磺霾霧,讓地球溫度下降,大片穀物死亡,人類飢荒嚴重,麥洪估計造成六百萬人喪生。拉奇火山當年僅噴發出十五立方公里的玄武岩,而中大西洋岩漿省的噴發量高達二百萬立方公里以上,且期間數次停歇,大量硫磺霾霧、二氧化碳及甲烷令氣溫劇烈起伏,海水酸度因而提高,甚至缺氧;閃電大作引燃龐大火勢,許多生物無法承受連接而來的變化。
歐爾森與肯特亦認同這項理論的可能性很高,不過這些理論仍未能回答諸多問題,包括為何滅絕現象如此突然,三疊紀末期火山爆發長達數十萬年,但依據化石記錄,諸多生物似乎是忽然滅絕;蕨類增生又該做何解釋?美國東岸三疊紀後期沉積物內,留有大批蕨類孢子化石。
肯特表示,在天災之後,蕨類通常最先出現,「至少在美國境內,若分析化石記錄,約莫在物種大量滅絕之時、洪流玄武岩噴發之前,蕨類數量就突然大增」,至於在世界其他地區的資料中,滅絕現象與最早期玄武岩層重合,年代相隔僅在誤差範圍內。
肯特指出,「若要解開這個謎團,唯一方式只有盡可能製作精細時間表,收羅全球各地事件的順序」,歐爾森與肯特為此踏遍全球,包括美國、加拿大、中國、德國、義大利、奧地利、摩洛哥,接著抵達英國威爾斯。
二十多年來,歐爾森都在思索三疊紀末期生物滅絕的原因,但小行星撞擊理論的一大缺點在於,直到近期為止,從沒有人發現在大絕滅那段時間有災難撞擊的證據。去年法國與德國合組的研究團隊,前往法國西部羅舍舒亞地區,重新判定當地行星撞擊遺址的年份,過去估計應發生在距今二億一千四百萬年前,但修正後為一億九千九百年前年至二億三百萬年前,與估計二億一百四十萬年前的三疊紀物種滅絕時期有重合。
論文作者亦指出,寬達二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秒速超過二十五公里,造成巨大震波,或許能解釋英國西部的三疊紀末期石灰岩及頁岩上,為何出現不明波紋,這些沉積物年份亦與物種大規模滅絕時間相仿,歐爾森表示,「耳聞此事後,我就認為該到現場仔細觀察」。
歐爾森也在威爾斯一步步重建三疊紀世界的樣貌,例如猴尾蜥頭部像鳥、手臂很長、尾巴有握力,或是貌似鱷魚的生物爬行時如狗,又或是熱帶淺海裡滿是鯊魚,後來全都突然消失。
楊振寧
楊振寧:高能物理太花錢 無益民生>中時08-10-12陳至中
隨著大強子對撞機啟用,國際間正如火如荼地投入高能物理(粒子物理學)研究,未來還要砸下數十億美元。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北京清華大學教授楊振寧十一日在一場演講中表示,高能物理研究在短期內難有成果,尤其對民生、經濟助益不大,一股腦投入大把鈔票前,尤應三思。
高能物理主要研究粒子、物質、射線等作用,實驗中需使用巨大的粒子加速器,而這類加速器所費不貲,往往需以國家力量、甚至是國際間的合作方能支持。冷戰時期,美國投入建造超導超大型加速器,受到輿論撻伐,認為會排擠其他教育及研究預算,該計畫最終於九○年代停止,但已燒去二十多億美金。
近年來發展的大強子對撞機(LHC),由八十五國出資,陸續投入經費達八十億美元,未來計畫建造的國際直線對撞機(ILC),預計也至少需要六十六億美元。
有限經費 應投入更有發展領域
楊振寧專長於物理理論,其獲得諾貝爾獎的「宇稱不守恆」理論,即對高能物理研究有顯著影響。但他昨天出席龍應台文化基金會主辦的論壇卻公開表示,高能物理已走到盡頭,投入如此龐大經費,到頭來可能沒有成果,有限的研究經費,應投入其他更有發展的領域。
楊振寧表示,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之初,政府也想興建粒子加速器,當時大陸學界一片叫好,唯有他獨排眾議。當時他對領導人鄧小平說,花那麼多錢建加速器,一時對中國經濟、民生沒有好處,尤其國家發展之初,還有許多領域更需挹注經費發展,「高能所吃肥肉,其他單位就吃不飽了!」後來,中國還是興建了加速器,但經費大砍三分之二。
大強子對撞機 研究成果恐有限
而對近年來國際投入高能物理的風潮,楊振寧委婉地說,中國的加速器運轉那麼多年,也沒什麼成果,這次大強子對撞機,助益也恐怕有限。雖然就算找不到答案,也對科學發展有利,理論學者可藉此推翻或修正既有定理,但畢竟所費不貲,收益不符成本。
楊振寧說,物理學發展至今,前緣分支很多,成功的人往往能抓到趨勢,走向有大發展的領域,高能物理恐怕已走到盡頭,如果有二十歲的學生一心要走高能物理,他一定會明白告訴他,這個領域沒前途,最好另尋發展。
版主回應
搜尋暗物質 南極微中子天文台完工2010-12-24 法新社
歷經十年規劃建造,耗費超過兩億七千萬美元的全世界最大微中子天文台「冰立方」(IceCube),本月十八日終於在南極完工。這個天文台的「望遠鏡」是由深埋南極冰原底下一千四百公尺的五千一百六十個光學感應器所組成,它們所佔的容積廣達一立方公里。這個超大型望遠鏡將有助於科學家解開宇宙射線來源之謎,搜尋暗物質,甚至找到宇宙起源的答案。
有助科學家解開宇宙起源之謎
共有多個國家的四十個學術機構參與「冰立方」計畫,主要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贊助,威斯康辛大學主持。NSF在竣工聲明中說:「南極極冰最後證明是偵測微中子理想媒介。它特別純淨、透明且無放射性。」
深埋南極地底的1立方公里六方體
「冰立方」自二○○四年起開始施工建造,是一個容積為完整一立方公里的六方體,一開始,科學家在美國阿姆德森—史考特南極站附近,用特殊設計的熱水鑽具在地底鑽出八十六個孔,做出一個離地面深達約一千四百公尺的立方體,然後再向下延伸一公里。
「冰立方」相當日本「超級神岡微中子天文台」一千倍大,且包含八十六串、每串有六十個光學感應器,總計是五千一百六十個。每個感應器約一顆籃球大小,懸掛在八十六個孔的纜線上。
微中子是一種次原子粒子,不帶電荷,由元素和基本粒子的放射性衰變產生。微中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行進,由於非常小,通常可以穿過固體物質,而不會與任何分子碰撞。
科學家相信,在「大爆炸」(Big Bang)期間首次創造出微中子,太陽的核反應及垂死的恆星爆炸創造超新星時,仍會製造微中子。數以兆計微中子隨時穿越地球而不留一點痕跡,但若有一顆微中子偶然撞上冰層原子或水分子,散發一道藍光,「冰立方」就能偵測出來。由於南極的冰極純,因此微中子幾乎可以肯定將與水分子互動,而非其他的分子。「冰立方」可目睹長條狀介子,亦即微中子與水原子核碰撞產生的殘餘物。
科學界稱「冰立方」是國際研究的重大里程碑,稱研究微中子將有助於了解宇宙的起源。它除研究大氣層中微中子,並尋找伽瑪射線爆炸、活躍星系核、宇宙射線與宇宙背景輻射互動,乃至暗物質粒子湮滅所創造的微中子。暗物質約佔宇宙的二十三%,但迄今未能偵測到。
中國啟用全球最深地下實驗室 搜捕黑暗物質!(2010/12/13 )
垂直岩石覆蓋達2500公尺、全世界最深的中國首座極深地下實驗室:「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12日在四川雅礱江錦屏水電站正式投入使用。它對推動中國重大基礎前贍課題的自主研究和應用研究,意義重大。
地下實驗室、尤其是極深的地下實驗室,是開展粒子物理與核物理學、天體物理學及宇宙學等領域的黑暗物質(Dark Matter)探測研究、中微子物理實驗研究等一些重大基礎性前贍課題的重要研究場所。是岩體力學、地球結構演化、生態學等學科開展相關實驗研究的重要環境,也是低放射性材料、環境核輻射污染檢測的良好環境。
目前天文學家以「黑暗物質」來描述這種未知的神秘力量。它亦被視為21世紀最大的科學謎團。在宇宙學中,黑暗物質是指那些不發射任何光及電磁輻射的物質。
人們目前只能透過引力產生的效應,得知宇宙中有大量黑暗物質的存在。黑暗物質存在的最早證據來於對球狀星系旋轉速度的觀測。據估計,它佔了宇宙2/3的質量,而且與普通物質之間具有引力完全不同,它們之間具有斥力,使得宇宙加速膨。
有效隔絕宇宙射線
清華大學副校長康克軍介紹說,目前,美、英、法、義、日等國家都建有很好的地下實驗室。由於在此之前中國一直沒有很好的地下實驗室,特別是極深地下實驗室,以致許多相關領域的研究工作無法展開,或只能跟外國聯合開展。
2009年5月,清華大學與二灘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決定利用錦屏山隧道垂直岩石覆蓋厚度國際最大(2500公尺),能將宇宙射線通量降到地面水平的千萬分之一至億分之一,為相關實驗提供「乾淨」實驗環境的優勢,建設中國首個極深地下實驗室。因為建得越深,宇宙射線的干擾就越少。
安裝兩個黑暗物質探測器
「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的成立,受到國際物理界和學術界的極大關注。據悉,中國首個自主的黑暗物質直接探測實驗研究項目:由清華大學等海內外科研機構開展的CDEX實驗組,已在該實驗室安放了質量分別為20g和1000g的兩個暗物質探測器,開展黑暗物質的直接探測實驗研究。明年,由上海交通大學等實施的Pandax項目,將進入該實驗室,利用液氙探測器開展暗物質的探測研究。
http://www.nownews.com/2010/12/13/162-2672922.htm#ixzz19qJfIkZU
人類不再演化?
人類不再演化 今後就這個德性了>中廣08-10-07郭希誠
英國遺傳學家瓊斯說,人類不會再演化了。今後,將永遠以現在的樣子生活在地球上。
瓊斯是倫敦大學教授。他說,人類不用擔心今後會演化成非常聰明的超人或是只會操作選台器的手指人。因為,進化的三個條件物競天擇、基因突變和隨機演化在現代的人類世界都不存在了。
他說,冰河時代,生存不容易,只有粗壯的人可以搶到食物,於是人變得越來越壯。現代,食物取得容易,不需要拼命,自然就不會越長越壯了。現代人晚婚使得精子活力退化,想突變都困難,所以靠基因突變演化也不可能。 再加上,人類住得近了,大城市多了。隨機演化的條件也不存在了。靠近親結婚發生突變的機會也微乎其微了。因此瓊斯研判人類的演化到此為止了。
版主回應
腦容量漸縮小 人卻變更聰明? 【聯合報2011.01.02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根據一項科學報導,人類的腦在過去2萬年逐漸縮小,但腦部變小是否代表人類愈來愈笨,科學家看法不一。
發現雜誌(Discovery)報導,人類的腦在之前的200萬年間不斷長大,但在最近的2萬年則逐漸縮小,而且是全球普遍現象,不分種族和性別。
報導說:「過去2萬年來,男人的平均腦容量從1500立方公分,縮小到1350立方公分,縮小的體積相當於一個網球。女人腦部縮小比例也相同。」
報導引述威斯康辛大學人類學家霍克斯(John Hawks)的說法,不過霍克斯認為,腦部縮小未必代表智能下滑,實際上反而更聰明。
他說,腦部使用的能量占我們消耗能量的20%,因此腦部愈大需要更多能量,發育時間也更長。在2萬到1萬年前,人類的人口激增,產生有利的突變,使腦部更精簡,效能提高。
一些古生物學家也同意,認為腦部也許變小,但效率提高。
但也有學者認為,隨著人類演進,人類確實愈來愈笨。
關於人類腦部縮小,有幾種理論。一種理論是,在後石器時代求生存,必須在寒冷的天候從事戶外活動,因此得有個大腦袋。
第二種理論是,人類需要大量咀嚼,因此頭顱跟著變大。隨著食物易於咀嚼,頭也停止變大。
最近一項研究發現,在複雜的社會環境出現後,人類不需要太聰明也能存活,因此腦變小。
漫談起源 【科學人 2009/10/01 撰文/李家維】
當然是特權了,能站在鯊魚灣活的疊層石上,該是博物學家的共同夢想。五年前,澳洲政府頒給我文化獎,獎品是澳洲兩週遊,說是我可以選擇任何想去的地方,於是我列出鯊魚灣為首選。到了西澳首府伯斯,我才知道這個要求確實不小,一架專機載著西澳地質局前局長和我,飛了三小時,在沙漠降落後,換車行兩小時,才抵達這博物學聖地。海水特鹹,沒幾種生物能活於此,退潮時露出一塊塊平頂的疊層石,這是由行光合作用的藍綠菌經年累月形成的。已知最早的細胞化石就出現在35億年前的疊層石裡,世界各地的自然博物館展廳,都用這樣的場景來描繪生命之初。
藍綠菌能行光合作用,代謝反應已相當複雜,必然不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物,在此之前的生命形式為何?始於何時?因為沒有可信的化石記錄,大家就都說不清楚了。科學難題常等同於熱門話題,從七年前的試刊號開始,《科學人》幾乎年年都有主篇章談生命起源的研究新進度。
2002年,〈生命始於礦石〉指出在形成生命的基本化學反應中,礦石是舉足輕重的主角。2003年,〈尋找生命的起源〉剖析科學家如何在古老岩層及火星隕石中找尋早期生命的印記。2004年,〈橘色的天空〉說今天在牛腸道裡的甲烷菌,曾是遠古地球的主宰,是它們溫暖了大氣,為後來的生命鋪路。2005年,〈我們都是火星人?〉聳動討論胚種假說,說生命或前期分子如RNA,可以搭著隕石類的星際特快車,旅行到地球來播種。2006年,〈地球最老的時間膠囊〉由鋯石的證據指出,地球從熔融的岩漿海冷卻到可以擁抱生命,可能是早在意料之外的44億年前。2007年,〈生命起源比你想的更簡單〉提出了反潮流的新看法,說是在歷經無數挫折,仍無以在原生湯裡合成能自我複製的RNA,生命可能是源自於由能量驅動的小分子反應循環,亦即遺傳分子並非生命發展的最開端。2008年,〈異形就在你身邊?〉狂野想像生命在地球上有不只一次的起源,而異形生命就可能在我們周遭,只是我們視而不見。
在這期《科學人》,生命起源的話題又有了革命性的進展,〈地球生命的起源〉介紹這里程碑性的新發現,RNA分子竟然在原生湯裡被成功合成了,它還能自行催化聚合複製,可以樂觀的說,這對檢驗外星生命和創造人工生命都邁進了一大步。
達爾文200歲生日的週年慶將近尾聲,《科學人》推出了「萬物起源」專輯,漫談起源問題:由宇宙開端、生命之初到珍珠奶茶之始,這是我記憶中最生活化的一本《科學人》了。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77&f_SUB_ID=234&f_ART_ID=214639
LHC故障
大強子對撞機 延明年運轉【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08.09.24
史上最大粒子加速器「大強子對撞機」(LHC)10日成功啟動,讓全物理學歡欣鼓舞,期待能解開宇宙起源的秘密,但次日即出現故障,歐洲共同加速器中心(CERN)今天宣布,估計大強子對撞機要到明年3月底或4月初才能再恢復運轉。
大強子對撞機在啟動次日就發生故障,初步調查顯示,最可能的原因是兩具超導磁鐵間的電力連結故障,導致多達一公噸的氦氣洩漏。
CERN今天在聲明中說,LHC每年12月必須進行例行停機維修,故障勢必無法在維修期之前完成,因此重新開機要延到明年春天。
LHC的超導磁鐵必須保持在絕對零度(攝氏零下273.15度)以上1.9度,才能有效操縱質子束繞行,但LHC的第3至第4段約200組磁鐵溫度在11日突然飆升約100度。
由於故障的部位必須回復到室溫才能進行全面檢查,回溫需要三至四周時間,而修復後又需要一個月才能再度冷卻到絕對零度,勢必無法在例行維修前恢復實驗。
CERN秘書長埃馬爾表示,大強子對撞機啟動後不久就發生損壞,無疑是一大挫折,但能成功啟動,至少證明科學家多年來的努力有成,以及建造大強子對撞機的技術。
LHC位在日內瓦郊區瑞士與法國邊界地下的27公里長的環形隧道中,能把質子或鉛離子在真空管道內加速到接近光速,而在四具偵測器內迎面對撞,科學家藉以偵測撞出來的更小粒子,希望了解宇宙起源之謎。
慧星撞地球
恐龍稱霸地球秘密 新研究:純粹運氣好啦!
http://www.cdnews.com.tw 2008-09-12 陳淑娟/整理
法新社華盛頓十一日電:恐龍稱霸地球一億六千餘萬年,今天出爐的新研究報告指出,恐龍之所以能稱霸如此之久,與其說是它們的生理優越性使然,不如說是比較幸運。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及這項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布魯薩特說:「長久以來,大家都認為恐龍出現的前三千萬年,它們必然有某些特異之處讓自己更容易存活下來。」
在約兩億年前的三疊紀末期,鑲嵌踝類初龍和恐龍競逐的可能是相同的天然資源。因為恐龍生存了那麼長一段時間,外界認為是因為它們進化的速度及適應環境的能力,都比競爭者強。
不過,這篇將刊登在「科學」期刊上的新報告指出,其實當時鑲嵌踝類初龍較占優勢。
研究人員研究了六十四種物種近五百種骨骼特徵後,研究人員發現,由大小、體型、飲食和生活方式的多樣性來看,鑲嵌踝類初龍擁有演化優勢。
可能是受到慧星撞擊影響,全球氣溫於兩億年前左右急遽升高,導致鑲嵌踝類初龍突然絕種,恐龍卻因某種未知原因死裡逃生。
隨著競爭者突然消失,恐龍成為此後稱霸地球的物種,叱吒風雲長達一億三千五百年,直到再一次慧星撞地球,恐龍的霸權時代才告結束。
布魯薩特說,「根據我們的研究數據分析,很難說恐龍比較優越。」
他補充說:「當鑲嵌踝類初龍慘遭重創時,恐龍只不過是僥倖逃過一劫。」
悠
屬於高能物理
經過強子對撞實驗
可以了解物質是怎麼組成的
宇宙又是如何形成的
至於明顯而立即的助益
大概不會看到
但是如果能決定有沒有反作用力 磁單極
可能就對未來的科學幫助很大
問別人的
但是
最後兩句還是不懂
學理工的人
都不太會運用譬喻法
上面一段
則是聯想到"上帝造人"
版主回應
再怎科普也需科學知識
反之文藝、政經~亦然
不然就如名嘴名手們
只適耙糞、洩情
不宜討論公共政策
強子對撞器
失敗=末日? 瑞士對撞器實驗後天啟動【聯合晚報朱小明08.09.08
實驗科學家 收到死亡恐嚇!
在日內瓦附近的瑞士和法國邊境地下93公尺深處,10日即將展開一項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科學實驗,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的物理學家將啟動「大型強子對撞器」(LHC),以重演宇宙誕生或「大爆炸」之後十億分之一秒的景象,希望解開生命源頭之謎。反對者擔心實驗可能形成小黑洞而吞噬地球,形容這是「末日實驗」,負責實驗的科學家甚至收到死亡恐嚇。
反對派控告 遭人權法庭駁回
這項耗資44億英鎊(約台幣2487億元)的實驗讓反對派科學家大為緊張,指實驗違反生存權,向歐洲人權法庭控告為實驗提供資金的20個國家,期望在最後關頭阻止實驗展開,但已遭法庭駁回。
隨著實驗日期接近,「末日說」引起許多人恐慌,曾獲諾貝爾獎的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家魏爾切克甚至收到死亡恐嚇。CERN公關主任吉利斯表示,他們收到來自各地的電子信件,要求讓他們不要讓地球陷入可能毀滅的命運,有人聲淚俱下的在電話中要求停止大型強子對撞機的運作,有人大罵他們會害死所有人。
這項實驗將模擬宇宙初始的「大爆炸」後的情況,參與實驗有來自85國約一萬科學家及工程師。實驗室是一個有如巨型甜甜圈的環狀隧道,由27公里長的超導磁體環和多個加速器組成,科學家將從兩端放射質子流,兩束質子流加速至相當於光速99.9999991%的速度,每秒來回1萬1245次。兩束質子流相撞,產生的能量猶如兩艘航空母艦以時速11海里互撞。
最有可能驗證宇宙爆炸理論
根據目前最廣為接受的宇宙形成理論「大爆炸」,100多億年前,一場大爆炸讓宇宙誕生,星系和星球也跟著出現,LHC是迄今最有可能驗證宇宙爆炸理論真實性的實驗。英國皇家天文學家李斯表示,「我們可以追溯宇宙的歷史,回到300億到400億年前。」
………………
強子小檔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林明瑞說,科學界認為,宇宙的基本粒子就是夸克,而三個夸克所組成的粒子就稱為「強子」。
自然界中存在四種力量,分別為強作用力、弱作用力、電磁力、萬有引力,強作用力與弱作用力很小,而電磁力與萬有引力則大,甚至大到連星球間都萬有引力。科學家認為,在宇宙大爆炸的瞬間,四種力的強度大小應該一致,四種力也互相存在。
而強子對撞機,就是凝聚足夠的能量讓強子對撞,撞碎強子的瞬間,就可以發現四種力互相存在時,強度一致的狀態,因此引起科學家的興趣。
尼安德塔人
尼安德塔人不笨 石器精細度媲美智人祖先
http://www.cdnews.com.tw 2008-08-27 沈子涵/整理
法新社倫敦二十六日電,根據一項今天公布的新研究,尼安德塔人智力並不像原本所說得那麼低,他們用石頭做成的工具,跟現代人類的祖先「智人」(Homo sapiens)所做的一樣精細。
學界原本認為,現代人類的祖先製造出更好的工具,導致尼安德塔人絕種,但英國與美國大學科學家研究的發現,對這樣的假設提出挑戰。
這項研究可能會讓學界重新開始探索原因,以了解尼安德塔人與現代人類共存約一萬年後,為何會在距今約兩萬八千年前從歐洲消失。
英格蘭西南部艾克斯特大學的實驗考古學家艾倫說:「學界長期假設,認為智人比尼安德塔人先進,但我們的研究質疑這種假設的一個主要支柱。」
他說:「考古學家現在應該開始尋找其他理由,解釋為何我們的祖先存活下來,尼安德塔人卻絕種。」
艾倫說:「就技術來說說,智人的工具比起尼安德塔人的工具並沒有明顯的優勢。當我們想到尼安德塔人時,我們必須停止從『愚笨』或『較不先進』的觀點來思考,而應該以『差異』的觀點來思考。」
艾克斯特大學、美國達拉斯南美以美大學、德州州立大學,以及思索電腦公司(Think Computer corporation)的研究團隊,花了三年時間製造石器。
他們重現兩種石器,一種叫做「薄片」(flake),外型較寬,原先尼安德塔人與智人都曾使用,另一種叫「刀鋒」(blade),外型較窄,智人稍晚才採用。
為了測試智人的工具是否真的較為優異,研究團隊分析資料,以比較製造出來的工具數目、工具的切面有多少、所需的原料數量以及工具的耐用程度。
他們發現,兩項技術的效能在統計上並無差異,在某些方面,尼安德塔人喜歡使用的「薄片」,比智人採用的「刀鋒」更好用。
版主回應
440萬年前證據:人猿非人類祖先【聯合報2009.10.03
科學家在1日發表的研究報告中指出,一具440萬年前的早期人類骨骸顯示,人類並非從類似黑猩猩的祖先演化而來。
他們表示,這個消失的環節,也就是人類與現代人猿的共同祖先,與兩者均有不同,而且由那個共同祖先到目前,人猿的演化程度不亞於人類。
科學家強調,1992年出土的「雅蒂」(Ardi)也許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原始人,但她並非就是上述的消失環節。協助率領研究團隊柏克萊加大的懷特表示:「這有440萬年之久,我們找到很接近(消失環節)的東西。」雅蒂腦容量很小,身高120公分,體重約50公斤,住在林木茂盛區,利用四肢爬樹,以兩腳行走。
他們描述,這個僅有部分的骨骸出自於一名女性「拉密達猿人」(Ardipithecus ramidus),也就是「雅蒂」。這名古人類440萬年前居住在現今的衣索比亞,存活年代比科學家1970年代發掘的古猿人「露西」早100萬年以上。
科學家在透過「科學」期刊發表的報告中指出,雅蒂顯然是人類祖先,而且後代並未長大成為黑猩猩或其他人猿。
報告指出,她有類人猿的頭部及相對的腳趾,使她得以輕鬆自如的爬樹,然而她的雙手、手腕及骨盆顯示她的步伐類似現代人類,且未如黑猩猩或大猩猩般,用手指關節輔助行走。
火星有水
NASA證實 火星真的有水【聯合報08.08.02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科學家卅一日說,該署「鳳凰號」火星登陸艇對火星北極土壤進行數周測試後,終於經由化學分析證實火星上有水。
水被視為生命的源頭,擁有水,似乎可以說明火星上可能具有孕育生命的基本環境,進而讓科學家評估火星是否能提供人類生存的條件。
「鳳凰號」五月廿五日降落在火星北部平原,傳回地球的照片顯示四周是凹凸不平的土壤,上面散布著白色條紋。數周前拍攝的照片證明這裡是一片冰原。
洛杉磯時報說,登陸艇以機械臂刮取了一些科學家相信是冰的白色物質,放進艇上的小爐子烘烤。研究團隊卅一日提出證據,顯示這些物質確實是水。這是地球發射的太空船首次在別的星球「嚐到」能夠孕育生命的水。
「鳳凰號」上的熱力與排放氣體分析器(TEGA)的質譜儀顯示,機械臂刮取的物質在攝氏零度即融化,並在水的沸點達到沸騰狀態。
科學家面對的真正挑戰,不在於找到冰,而是要把冰放進分析器附帶的測試爐。這些小爐子共有八個,口徑只有鋼筆筆芯大小,要把土壤放進去非常困難。幾周前他們終於靠著點滴的方式,把一個土壤樣本放進一個爐子裡。
把冰放進去更難,因為冰塊不是氣化就是黏在機械臂的挖斗裡,讓科學家沮喪得放棄放冰,決定把另一份土壤樣本放進第二個爐子,並用四種熱度加溫。剛用第一種熱度加溫到冰的熔點,質譜儀就測到爐子裡的物質改變,顯示爐子裡居然有冰。
洛杉磯時報說,這份樣本所含的冰極少,可能只占百分之一左右。未來幾天TEGA儀器將逐漸把樣本加溫到華氏1800度(約攝氏993度),並不斷檢驗冒出的氣體,以探究其中是否存在有機化學物質,也就是人類所知的生命基本組成因子。
人類大遷徙
人類大遷徙>科學人 2008/08/01
20萬年前,現代人在非洲崛起,5萬多年前開始遠離非洲,展開史上最偉大的遷徙,我們都是非洲人的後裔。【文/科學人】
家父過世後,我回河北老家尋根,那是冀南鉅鹿縣的前無塵村。家父是當年極少數離鄉闖蕩的勇漢,如今大半的村民好奇的聚在村口,安靜聆聽族長說話,我微笑、點頭回應,身後有個孩子訝異的說:「他聽得懂我們的話!」接著,我致詞感謝,身旁的小姑娘驚呼:「他能講我們的話!」
鉅鹿有2000多年歷史了,曾經是戰國時趙國的城邑,秦始皇克趙後,置鉅鹿郡。這裡出過名人,輔佐唐太宗成就貞觀之治的魏徵就是鄉親。其實這麼說是硬攀了親,因為依照族譜記載,我們李家是在明永樂年從山西洪洞移民來的,那是個大移民潮,洪洞可能只是個集散點,在此之前的祖籍是哪,就無可考了。
上個月我遠行非洲,在納米比亞沙漠裡,炎炎日頭下敲了10天石頭。這也是趟尋根之旅,我要找的是5億5000萬年前地層裡的動物始祖化石,當然也抽空去探訪鄰近的先民文化活動遺跡。這裡是個偶有小水塘的谷地,可能數萬年前即是如此,各種動物來此喝水,當然也成了人的狩獵和生活地。我仰身鑽進峭壁縫,盯著頂上的精采壁畫看,那是條赭紅的鯨魚,能想像萬年前有人在此傳誦數百公里外的海洋故事嗎?同一時間,他們勇敢離鄉的遠親,也正在南歐的洞穴裡作畫,冒險與藝術創作是現代人這個物種的共同特質。
20萬年前,現代人在非洲崛起,5萬多年前開始遠離非洲,展開史上最偉大的遷徙,我們都是非洲人的後裔。這是人類學的主流學說,得來不易,幾經波折。18年前北京亞運的聖火是由周口店引來的火種,充份展現中國人自認是一脈相傳自50萬年前的北京人。而這個月的北京奧運,周口店就只是聖火傳遞路線眾多站之一,很可能中國人以為在血脈上和北京人是瓜葛不多了。這個認知上的大轉變,主要是來自DNA研究的雄厚新證據。在這期《科學人》我們有來自Scientific American、上海和香港的三篇最前瞻報導,清楚列出人類全球遷徙的路線和時間。面對這麼周詳的論證,若仍說非洲起源論只是個學說,那就太客氣了。
版主回應
不是取代而是交融
在流行的理論假說中,非洲古人類走出後便取代了歐亞的原住民。但此次,坦普萊頓卻通過基因分析發現,走出非洲的直立人與當地人群之間有著無所不在的基因交流,應該說他們相融的時間比目前科學界所認可的時間還要早。
以線粒體及Y染色體估算,現代人類走出非洲的時間是15萬年到8萬年前,之後又發生了幾次人群的回流和進一步擴張。與現代人完全取代古人類學說不同的是,坦普萊頓主張,一批批走出非洲的現代人相互融合,構成現代的世界人群,他表示自己的新發現將推翻最近20年國際上廣為流行的觀點。
“現代人主要起源於非洲,但也並非絕對。當我們檢測了更多區域的人類DNA後,對人類進化更深入的見識肯定會隨之而來。人群是一次又一次地擴張,走出非洲,但是這些擴張的結果是雜交,而不是毀滅性的完全替代,這種雜交的結果加強了全世界人群之間的遺傳聯繫。”坦普萊頓指出人類進化並非呈現樹形,也非簡單的格架狀,而是互相交融、交織在一起的。他的小組曾檢測過10個DNA區域中的8個,均顯示沒有取代的現象,每一人種身上都還遺留有更古老的基因特徵。
至於為何在190萬年前與70萬年前會出現兩次“走出非洲”的現象,坦普萊頓等人解釋,可能與當時的氣候有關。古氣候數據顯示190萬年前和70萬年前這兩個階段非洲東部有豐富的降水,今日的撒哈拉沙漠在當時便是稀樹草原,也正是這一氣候條件使得非洲人從東部走出,進而走向歐亞。
吳新智院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坦普萊頓的研究成果已經比過去其他人前進了一大步,但人類進化是極為複雜的,如果想真正揭開人類進化之謎,那麼還需要更多的材料、更深入的研究才行。“不過,坦普萊頓的三次‘走出非洲’的研究,以及亞非歐人種之間互相交融的結論,恰能為多地區起源學說提供更新的證據。”
院士指點 有“走出”,也有“走進”
“亞非歐三洲在地中海東南地區(現今的西奈地區)相鄰相通。在第四紀冰期,海面下降,直布羅陀海峽可能形成淺水地勢,使人類能夠在非洲與歐洲之間來來往往。“吳新智院士在地形上解釋了”走出非洲“的可能,表示考古發現總是不斷有新的探索,亞非歐之間的交流,在有歷史記載後便屢見不鮮。對於非洲來說,人種之間的交流,不光有走出,也有走進。
吳新智院士指出,農業史顯示在更新世末期和全新世早期,亞洲西部和非洲東北部就已經有栽培植物的歷史記載。非洲從亞洲不僅得到了近東栽培的大麥和小麥,還得到了從東南亞熱帶地區傳入的各種植物品種。“這些新事物的輸入和輸出肯定會伴隨人類基因的流動。”
為此,吳新智院士指出了歷史上幾次有名的交融史。西元前10世紀,歐洲的腓尼基人入侵非洲,征服北非土著柏柏爾人,幾百年後羅馬帝國的人接替腓尼基人繼續奴役柏柏爾人,西元7世紀起阿拉伯帝國侵佔埃及,10世紀時北非的法提瑪王朝征服敘利亞等亞洲地方,11世紀阿拉伯人又入侵突尼西亞地區。
“在非洲興起的舊石器第二模式和第三模式的製造技術傳入歐洲和亞洲,應該伴隨著人群的流動,既然有來,就沒有理由說沒有往。所有這些來往肯定會在非洲人的遺傳物質中打上無以計數的烙印。這些烙印中可能一部分已經丟失,沒有丟失的還有待今後的研究。”
吳新智院士指出坦普萊頓關於三次“走出非洲”的研究儘管還有待更多具體考古資料的確證,但它卻為一些謎底的揭開開啟了另一通道,比如說現在從非洲人身上發現的某些基因變異是否是早先時候從歐洲或亞洲輸入的。 http://big5.lrn.cn/science/earthexplore/200910/t20091023_424268.htm
人類新系譜?
人類新系譜樹出爐 演化更清楚>中時08.05.06閻紀宇
人類演化歷程眾說紛紜,新發現與新理論層出不窮。幾位學者最近提出新的人類系譜樹(family tree),運用更合理的分類標準,並重新定位尼安德塔人(Homo neanderthalensis)與智人(Homo sapiens,現代人類)的關係,支持近年基因研究,斷定尼安德塔人並非智人的亞種(subspecies)。
這項研究由阿根廷國立巴塔哥尼亞研究中心岡薩雷茲博士領導,論文刊登在英國《自然》周刊。岡薩雷茲等人指出,人類學家傳統上對人屬動物(Homo)使用的分類方法側重於臉部特徵,例如扁平、突出等。然而臉部的特徵並非突然出現,而是長期演化的結果,不同化石間的歧異,未必能夠代表物種演化的分野。
岡薩雷茲團隊特別針對十七種人屬動物的顱骨化石拍攝數位立體照片,衡量比較顱骨圓度、顱底位置(cranial base)、下顎骨突出程度、臉部後縮程度等四個基本要素,然後繪製成系譜樹。
尼安德塔人 非智人亞種
新的系譜樹與現行系譜樹大致吻合,但對人屬動物的演化歷程勾勒的更清楚。
例如,最早的人屬動物「巧人」(Homo habilis)是從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演化而來,生存在二一○萬年到一五○萬年前;智人是廿萬年前出現。
至於爭議最多的尼安德塔人,系譜樹認為與智人同出一源,但二者截然有分。
滅絕或同化 演化史謎團
尼安德塔人生存在距今約十七萬年前,分布在歐洲、中亞與中東地區,身材矮壯,可能已發展出語言,族群最盛時約有一萬人。但到兩萬八千年前,尼安德塔人消失無蹤,留下演化史上一大謎團,人類學界歷來解釋分歧。
有人認為,尼安德塔人遇到強大的競爭對手─智人(克羅馬儂人),資源上逐漸山窮水盡,終至淘汰滅絕。也有人認為,尼安德塔人並未消失,而是與智人混種交配,最後徹底被智人同化。
版主回應
人類曾三次走出非洲 人類起源再爭議 人民網/李健亞 2009.10.22
美國學者利用基因技術挑戰人類進化史,中科院院士接受本報專訪對此觀點表示歡迎
從440萬年前最早的人類化石算起,人類譜係的演化經歷了一個相當曲折的過程。通常認為,人類起源,有兩個關鍵節點———人科的起源和現代人的起源,科學界對此有多種理論假說。學者大多贊同,最初的人類出現于600萬到700萬年前的非洲,非洲是否是全球現代人的共同起源地,這一點爭議嚴重。
2月9日美國“每日科學”網站報道,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坦普萊頓教授(AlanTempleton)利用基因技術的發現提出,古人類曾經三次“走出非洲”,而不是兩次;非洲人種與歐亞人種互相交融,繁衍後代。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吳新智院士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這一新的研究成果能為“多地區進化說”提供佐證。
人類都起源自非洲?
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是同一起源的,人類這個群體也是其中一部分,屬於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靈長目(類人猿亞目)─人科。早在19世紀中葉,英國學者達爾文認為非洲的大猿與人類最為接近,從而推測人類起源於非洲。而此後的一個半世紀裏,通過各地的考古發掘及研究,古人類學家已經就人類起源問題,為我們描繪出大致這樣一幅圖景:第一階段大約出現在600萬-700萬年前;第二階段是能人(Ho鄄mohabilis)階段,大約生活在160萬-250萬年前;第三階段是直立人階段(Homoerectus),大約從180萬年或160萬年前持續到20多萬年前;最後一個階段是智人(Homosapiens)階段,從早期智人一直到約10萬年前進化到晚期智人。晚期智人的形態與現代人類基本一致。
由於目前第一和第二階段的化石僅發現于非洲,因此在科學界,人們比較贊同最初的人類可能出現于600萬到700萬年前的非洲,但是爭議較多的卻是現代人的起源問題。對此,學術界形成了兩種主要看法———“走出非洲學說”(OutofAfrica)和“多地區進化學說”。
兩種假說都認為直立人起源於非洲直立人,然後大致在200萬年前走出非洲,遷移到歐亞大陸。但非洲起源學說認為現代人類起源於20萬-15萬年前的非洲,然後在大約10萬年前走出非洲,並完全取代了其他地區的古人種。該學說自1987年首次提出後,得到許多分子生物學證據的支援。然而在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地區陸續出土的大量人類化石,在存在形態的延續性等方面都不支援這個假說。
作為“多地區進化說”代表人物之一的吳新智院士,于1984年和美國密歇根大學的沃爾波夫(Milford Wolpoff)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索恩(AlanThorne)共同撰文,提出“多地區進化說”,主張現代人是在4個地區出現並連續進化,而且在各個地區之間都有基因交流。
基因顯示非洲原始人三次出走
直到現在,學界對現代人起源問題還是爭論不休。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生物學家坦普萊頓將DNA分析方法指向了比晚期智人更早的直立人,希望從另一面揭開現有人種的整個進化歷史。在發表于美國《2005體制人類學年鑒》上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坦普萊頓便提出大約在直立人階段,非洲古人類就曾三次走出非洲,其中最早的一次在190萬年前。
四年前,坦普萊頓就曾提出其關於人類起源的新理論,該論文《一次次走出非洲》(OutofAfricaagainand again)發表在2002年3月8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
坦普萊頓于1995年設計了一套電腦程式GEODIS,以此分析了全球各地人口的DNA序列,並試圖找出人群之間的基因關係。坦普萊頓及其他研究人員重點比較了10個根據遺傳特徵劃分的區域的人的普通染色體、性染色體、線粒體DNA.分析結果顯示,人類在42萬─84萬年前曾走出非洲,之後又于8萬─15萬年前再次大規模向外遷徙。
2005年,坦普萊頓將10個區域擴大到25個區域,結果發現在上述兩次遷徙外,在190萬年前人類就已經有了“走出非洲”的經歷,稱得上是最早的一次。
他表示人類走出非洲的這一時間框架正好與化石記錄相吻合,因為目前所挖掘出的直立人就是在那時由非洲向外擴展的。
絕地好
七萬年前 人類險絕種【聯合報╱編譯王麗娟08.04.25
一項新的基因研究結果顯示,七萬年前人類險些絕種。早期的人類最少時約僅剩2,000人,直到石器時代初期,才再繁衍增多。
國家地理學會的探險家威爾斯說,他們的研究再次肯定遺傳學的非凡威力。僅存的一小撮早期人類因環境惡劣被迫分散居住,後來在人類物種的存亡關頭,又重新集合,最後在整個地球開枝散葉。威爾斯說:「它是一首真史詩,全寫在我們的DNA中。」
威爾斯是2005年開始的一項研究「人口遺傳學計畫」的負責人。研究人員是在研究南非柯伊族與桑族的粒腺體DNA,分析出上述結論。
喜欢考古的人
还有那个非洲人,你的论断无可厚非但你忽略了一点,就杂交导致的基因关联性,现在还有几种学说,那就是说非洲起源直立人后,迁徙,然后各地分别进化,的学说,还有一种说法是。就是分别起源分别进化然后杂交融会,导致基因携带非洲基因。
喜欢考古的人
楼上那个讲巫山人的,你的消息已经有点落后了,巫山人在中国已经不一定算是最早的了,因为“人字洞”人,比巫山人还要早30万年,大约为240万年以前,出土了石器和一些人类(或类人化石)另外最新的考古发现河北泥河湾遗址群的最新遗址测定发现的人类化石和旧石器为距今300万年左右早新世遗存,当然人字洞的消息有不少了因为他是几年前就已经在搞的,泥河湾最新的遗址(之前的文化层最多是136万年前的)是刚开始挖掘,所以消息比较少一些。还有巫山人最新一期的更古老的地层挖掘将于2008年也就是今年开始,是否能找到更古老的文化层和人类遗迹还不好说。
版主回應
安徽繁昌人字洞遺址(距今200萬~240萬年)
人字洞位于繁昌縣孫村鎮癩痢山南坡,海拔高度100米,是一處發育在三疊紀岩層中經水溶蝕形成的洞穴,是早期人類較爲理想的生息場所。洞穴堆積厚度約30米,寬8~12米,由于洞穴自然剖面呈人字形,故稱人字洞,自上而下分爲8層。
人字洞遺址發現于1998年5月,經過多年的挖掘,考古學家在人字洞發現了7000多件更新世早期的哺乳動物化石標本,其中包括大量的大型靈長類的豐富多樣的脊椎動物化石;尤其是發現了動物群中還有真馬的存在,十分珍貴。此外,在已出土的石骨器制品中,有10多件骨制品有加工痕迹,上面的打擊點甚至極其細致的修理疤痕都清晰可見。專家推斷,這些石骨器應是古人類制作的工具,在距今200萬~240萬年的更新世早期我國長江流域就已經有古人類的活動了。
人字洞,位于孫村鎮西北2公裏的癩痢山南坡。地質年代爲更新世早期(距今約200—250萬年)。遺址爲一洞穴堆積,堆積寬度約8米,厚度爲31.5米。經中科院專家發掘、研究後證實,該遺址是歐亞迄今發現最早的古人類文化遺址。
人字洞遺址是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位于本縣孫村鎮西北2公裏癩痢山南坡,海拔142.2米,東徑118°5′46″,北緯31°3′23″。地貌爲長江下遊平原喀斯特殘丘,地質時代爲更新世早期(距今約200-250萬年)。遺址爲洞穴堆積,平均寬度8米左右,出露地表厚度31.5米,自上而下可分爲九個自然層,三個沈積單元。
1998年5月至2000年6月,縣文物所配合國家“九五”攀登專項安徽課題組對人字洞遺址進行5次大規模正式發掘。發掘深度7米,面積約50平方米。出土具有明顯人工打擊痕迹的石制品100余件,骨制品10余件。該石制品由6種不同岩石制成,石制品基本上是小型的,以刮削器爲主。此外,還出土靈長類、齧齒類、食蟲類、食肉類、龜鼈類、鳥類、長鼻類、奇蹄類、偶蹄類等脊椎動物化石標本5000余件,種類達75種。
人字洞遺址的發掘研究工作將對古人類學、古生物學、地質學、考古學等相關學科産生深遠的影響。遺址的發現,將亞洲人類的曆史提前30-70萬年,爲研究人類起源多地區說,爲亞洲可能是人類起源的重要地區之一提供了新線索和依據,引起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先後有英、美、法、德、日等7個國家的考古專家前來參觀考察。
http://www.uua.cn/chandi/show-119-1.html
泥河灣遺址群(也約200萬年前)
開放分類:地理、旅遊、風景區、景點、河北
泥河灣遺址群位于河北省陽原縣桑幹河畔,因其具有國際地質考古界公認的第四紀標准地層,以及豐富的哺乳動物化石和人類舊石器遺迹而聞名于世。長期致力于這一研究的張家口市政協主席張寶華說,去年10月對馬圈溝遺址的發掘研究,使泥河灣遺址的年代有了巨大突破,把亞洲文化的起源推進至距今200萬年前,從而在東非澳杜威峽谷之外找到了地球上第二個200萬年前的古人類活動遺迹,向“非洲唯一人類起源論”提出了具有決定意義的挑戰。同時,它還發現了世界舊石器考古發掘中極爲罕見的、距今200萬年前的、可以複原的遠古人類的進食場景。可以說,這一遺址群直接改寫了世界關于人類起源和人類文明發展的曆史,成爲人類尋根問祖的聖地。
專家介紹說,保護開發泥河灣遺址群的價值不可估量。它是我國以至世界上獨具特色的舊石器考古研究基地,泥河灣盆地有國際地質考古界公認的第四紀標准地層,泥河灣盆地、泥河灣地質剖面、泥河灣動植物群、泥河灣文化遺址已成爲世界古人類文化等多學科研究的寶庫。從1924年西方學者巴爾博在這裏發現大量古生物化石並命名爲泥河灣層後,已有20多個國家的500多名考古專家前來行考察和研究,我國一批知名專家更是經常涉足。他們認爲“在一兩個縣的範圍內,發現這麽多遺址,在全世界是首屈一指的”,“無論地質還是舊石器時代考古,泥河灣都是極爲理想的場所”,充分說明“泥河灣是東亞地區人類文明的起源地”,“是世界人類及其文化起源的中心”。正是由于這一特殊地位,1997年成爲河北省第一個省級地質遺迹保護區,1998年被評爲全國十大考古之一,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主要遺址有:
1、馬圈溝遺址簡介
馬圈溝遺址,地處泥河灣盆地東部,桑幹河南岸的大田窪臺地北部邊緣區,距岑家灣村約1000米處。這裏是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的集中分布區。岑家灣村北臨桑幹河,南依大田窪臺地北坡。由于水流的作用,這裏的泥河灣層發育了數條南北向的巨型沖溝,馬圈溝遺址正是其中的一條沖溝。在這一帶存在著一條北東--南西向的基岩正斷層,馬圈溝遺址位于該斷層的上盤,距斷層面非常近。馬圈溝遺址發現的石制品種類有石核、石片、石錘、刮削器等,從1993年以來開始對馬圈溝進行小面積發掘,2000年以來連續五年又進行了發掘,馬圈溝遺址中發現的動物骨骼化石種類有象、犀、鹿、馬、齧齒類等。在第三文化層發現了極爲難得的人類祖先餐食大象的場景,敲骨吸髓、餐食大型動物已成爲人類的生存行爲,在目前全世界的舊石器考古發掘中是唯一的一例。馬圈溝遺址的意義,不僅將泥河灣盆地舊石器遺址的年代,向前推進了數十萬年,達到180-200萬年左右,成爲迄今爲止,東亞地區發現的最早的具有確切地層的人類活動遺址,更重要的是對人類起源于非洲埃塞俄比亞的一元論提出了挑戰。
2、小長梁遺址簡介
小長梁是位于桑幹河南岸的一個小土梁。1978年,中科院古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發現了小長梁遺址,經過多次發掘,發現了大量的哺乳動物化石,可以鑒定的種類有貂、古菱齒象、中國三趾馬、三門馬、披毛犀、鹿、羚羊、牛類等。三趾馬是第三紀的標志動物,可延續到第四紀早期,在泥河灣各遺址中,只有小長梁遺址發現了這種古老動物化石。在小長梁遺址出土的石器以小型爲主,有石核、石片、石器1000多件,同時還有打擊骨片。小長梁遺址形成于湖濱相沈積層中,遺物幾乎未受到擾動,屬于原地埋藏。小長梁遺址的發現,意味著早期人類就生活在小長梁一帶。做爲人類活動最北端的見證,被鐫刻在北京中華世紀壇的青銅甬道上。
3、侯家窯遺址簡介
侯家窯遺址位于泥河灣盆地西北部。1974年,賈蘭坡和衛奇發現了該遺址。遺址的年代爲距今10.4-12.5萬年。屬于舊石器中期遺址的典型代表。出土了數以千計的石球是該遺址的代表性器物。人類化石的發現是該遺址發掘的重要收獲之一,發現人類化石材料18件,枕骨2塊、頂骨11塊。有的頭骨標本有明顯的切割痕迹,學者們推測這可能是人吃人的結果。有一例頭骨的頂骨的後部有一個直徑9.5毫米的孔,孔緣已經愈合,愈合時間至少有兩個星期以上,這可能是目前爲止,發現的最早的外科環鑽手術。
4、虎頭梁遺址簡介
虎頭梁遺址位于陽原縣東部25公裏處。1965年中國科學院科學家首先發現。1972-1974年中科院蓋培、衛奇等在虎頭梁一帶進行調查發掘。在遺址中與文化遺物一同發現的動物化石數量較多,可鑒定的化石有:蛙、駝鳥、似布田鼠、蒙古黃鼠、中華鼢鼠、變種倉鼠、狼、野馬、野驢、鹿、牛、普氏羚羊、鵝喉羚、轉角羚羊、野豬。此外,在遺址附近還發現了披毛犀和納瑪象化石。虎頭梁遺址出土的石錘和石砧共7件,其中石錘5件,石砧2件。出土盤狀和龜背狀石核16件,楔形石核共236件,柱狀石核17件,出土兩極石片10件,出土的圓頭刮削器221件,同時出土的有13件扁珠裝飾品。虎頭梁遺址的地質時代爲更新世晚期之末,文化時代爲舊石器時代晚期的較晚階段。絕對年代應在1萬年左右。在虎頭梁的于家溝遺址中發現了夾砂黃褐色陶片和哺乳動物化石,對研究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以及農業起源、制陶起源等具有重要意義,填補了華北舊石器時代文化系列中的一個空白,被評爲1998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http://baike.baidu.com/view/585918.htm
人類老祖
查德原人 確是人類老祖先>中時08.02.29 閻紀宇
法國與查德考古人類學家6年半發現的「薩赫勒人屬查德種」(Sahelanthropus tchadensis),到底是不是迄今所知最古老的原始人類,學界多年來聚訟紛紜,未有定論。不過當年領導考古團隊的法國學者米歇.布呂內(Michel Brunet)日前發表最新研究結果,斷定薩赫勒人屬查德種生存在距今約680萬年至720萬年,確實是人類的老祖先。
布呂內領導的「法國查德考古人類學考察團」(MPFT),2001年7月19日在中非查德北部的朱拉布沙漠,發現一副相當完整的人屬動物顱骨化石,以及兩塊頜骨與三顆牙齒化石,命名為「薩赫勒人屬查德種」(薩赫勒指撒哈拉沙漠南部),暱稱「圖邁」(Toumai,查德語意為「生命曙光」),一般簡稱「查德原人」。
然而這項極為重要的發現後來卻引發重大爭議,部分考古學家認為所謂的「查德原人」並非人類祖先,尚未發展出直立行走,牠其實屬於猿類,與今日的黑猩猩或大猩猩有親緣關係。另一派學者則推論查德原人應是人類與猩猩的共同祖先,或者與兩者都有親緣關係。
其次,查德原人的腦容量約為340至360立方公分,與現在的黑猩猩相近,遠小於現代人類的平均值1350立方公分。
布呂內不服氣,從此開始為查德原人的定位奮戰,布呂內運用鈹10同位素定年法,更精確估定查德原人的生存時期,並且將人類與猩猩在演化之路上分道揚鑣的年代,上推至最遲距今800萬年,遠早於演化分子鐘(molecular clock)估計的500萬年,並將最新成果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NAS)發表。
對於查德原人─人類─猩猩之間的錯綜複雜的三角關係,布呂內早在2005年就藉由電腦斷層掃描(CT)技術,將化石碎片數位化之後重新組合,並將變形部分還原,終於完成查德原人頭顱的立體模型虛擬重建,而且有突破性的發現。
由於查德原人距離演化分歧點甚近,因此聲稱牠與人類及猩猩皆有親緣關係的假說並不成立。從頭顱的型態與牙齒來看,查德原人和迄今所知的南方古猿都不相同,反而較近似更晚期的直立人。最重要的是,查德原人的枕骨大孔形態和大猩猩、黑猩猩都不一樣,顯示其頸部是向下延伸,由此可知牠應該已經發展出以兩腳直立行走,確為人類祖先無疑,只不過牠的身高不超過120公分,遠比現代人矮。
考古學界向來認為東非大裂谷的東部是人類的發祥地,但是查德原人的生存地區卻在大裂谷西部,而且距離約2500公里,顯示原始人類很早便在非洲廣泛分佈。學界解釋人類起源、演化方式、遷徙過程的理論,日後可能都因此得做一番修正。
非洲人
基因證實 人類遠祖是非洲人【歐洲日報08.02.26
科學家研究人類基因又有新發現,最近發表的兩篇研究報告分析多國居民的DNA,為「人類祖先源自非洲」的理論找到新證據。證實人類遠祖早年從非洲大陸外移,在過去十萬年間遍及世界各大陸,並在基因方面演化出不同的種族。
史丹佛大學邁爾斯領導該校研究團隊,採集五十一個人口族群、九百三十八人的DNA樣本,分析六十五萬個DNA後發現,一群外出探險的人類老祖先自現今衣索匹亞地區出發,一路來到北非、中東、歐洲、南亞及中亞、澳洲、東亞和美洲等地。
這項人類基因研究的主要作者、密西根大學華裔教授李軍舉中國漢人為例指出,先前學者推測中國大陸北方和南方漢人為不同種族的假設,經由本次研究得到證實。日本人則是北方漢人移居後產生的新種族。
另一項使用相同DNA樣本所作研究也發現,距離人類發源地非洲愈遠的地區,基因和非洲人相似程度愈低。根據單核甘酸多態性(SNP)分析,他們推測人類祖先每當從一處移居到他地時,DNA就會突變,演化出新種族。
學者還發現,西伯利亞地區的突厥人後裔雅庫特人,和美洲的原住民有相似且獨特的基因突變情形。學者推測古代的雅庫特人可能在一萬兩千至三萬年前,經由白令海(當時為陸地)通道到達美洲,經由基因演化,衍生出中美洲的馬雅人、巴西的蘇律人和卡里提亞納人。
根據DNA分析,中東人的血緣可追溯至歐洲及非洲。就地理位置而言,中東地區古代是往來於歐洲與非洲間的要道,邏輯上確有可能。
這兩項基因研究報告分別發表在二十一日的「自然」和二十二日的「科學」期刊上
異形
異形就在你身邊?
‧科學人 2008/01/07 為了探索這種引人入勝的可能性,科學家已經在沙漠、湖泊、洞穴中尋找各種「異形」生命,也就是因為擁有獨立的起源,而與所有已知的生物有著根本差異的生物。這樣的生物應該十分微小,所以研究者設計的測試,是要能辨認出可能就生活在你我身邊的特異微生物。【文/戴維斯;翻譯/姚若潔】
宛若外星生物的異形生命就在我們周遭,只是我們視而不見?
重點提要
■許多科學家相信,只要有正確的環境條件,生命便可能誕生,那麼在地球上生命可能已經起源了不只一次。研究者正在尋找第二次生命誕生的證據,方法是尋找生物化學上與已知生物不同的奇特微生物。
■尋找另類生命形式的最佳場所之一,是生態上沒有已知生命存在的地區,例如海底火山口或南極的乾谷。
■異形微生物也可能就潛伏在我們身邊。科學家探索這種可能性的方法,是搜尋另類生物化學的痕跡。
(科學人/提供)
生命的起源是科學尚未解開的大謎題之一。沒有人知道生命到底是如何發生、在哪裡發生、又是何時開始的。我們能確定的只有微生物大約在35億年前開始在地球上立足。至於更早之前,由於缺乏可信的證據,可說是眾說紛紜。
30年前,生物學家之間流行的看法是:生命的發生源自化學上的偶然。因為發生的可能性實在太小,在我們觀察能力所及的宇宙範圍中,不太可能發生第二次。這種保守的看法,可由與諾貝爾獎得主、法國生物學家莫納德(Jacques Monod)在1970年的文章得到例證:「人類至少明白,自己在無情而浩瀚的宇宙中是孤獨的。人類的出現只是一種偶然。」然而近年來,這種看法卻有極大的轉變。1995年,知名的比利時生物化學家杜維(Christian de Duve)認為,生命是「宇宙的必然」,並宣稱生命在任何與地球相似的行星上「幾乎一定會發生」。杜維的說法加強了天文生物學家的信念,認為宇宙裡生機盎然,美國紐約大學的夏匹洛(Robert Shapiro)把這種理論命名為「生物決定論」(biological determinism),也就是說「生命就寫在自然定律裡」。
科學家如何確認哪一種看法才是正確的?最直接的方法,是到別的星球(例如火星)尋找生命的證據。如果太陽系中的兩個行星都從無中生有、誕生了生命,便能確立生物決定論,可惜的是,可能還要很長的時間,探索紅色星球的太空任務才能進步到足以搜尋火星上的生命形式(如果它們真的存在),藉此仔細研究地球以外的生物相。
不過,要測試生物決定論,比較簡單的方法還是存在的。沒有別的星球比地球更像地球,如果生命的確在地球的環境條件下就這麼誕生了,或許在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已經發生過許多次。為了探索這種引人入勝的可能性,科學家已經在沙漠、湖泊、洞穴中尋找各種「異形」生命,也就是因為擁有獨立的起源,而與所有已知的生物有著根本差異的生物。這樣的生物應該十分微小,所以研究者設計的測試,是要能辨認出可能就生活在你我身邊的特異微生物。
科學家對生命的嚴格定義還未達成共識,不過多數同意生命有兩個註冊商標:代謝(從環境中取得營養物,把營養物轉變為能量,並排出廢物)以及繁殖。生命起源論的正統觀點是,如果地球上的生命興起不只發生過一次,其中一種形式會迅速取得優勢,並消滅其他形式。舉例來說,可能是因為其中一種形式很快地佔據所有可用的資源,或是和較弱的生命形式「結盟」,把成功的基因完全佔為己有。不過這種論述的證據卻很薄弱,例如細菌與古生菌(archaea)是兩種形式截然不同的微生物,在30億年前從共同祖先分家以來,就一直和平共存至今,誰也沒有把誰消滅掉。另外,另類的生命形式不見得會與已知的生物直接競爭,因為這些「異形」生物可能居住在已知微生物無法生存的極端環境中,或是因為這兩種形式的生命使用了不同的資源。
真的有異形生物嗎?
即使另類的生命形式現在並不存在,還是有可能在因某種理由滅絕之前,繁盛於遙遠的過去。在這種狀況下,科學家仍有機會從地質記錄裡找到它們遺留的生物學痕跡。假設另類的生命形式擁有截然不同的代謝,可能會以已知生物活動所不能解釋的方式,改變岩石或製造礦物質沉積。以獨特有機分子形式形成的生物標記,而且是我們熟知的生命形式無法創造的有機分子,可能隱藏在古老的微化石(microfossil)中,形成的時間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太古代(25億年前)。
有一種更令人興奮但也更異想天開的可能是,另類的生命形式至今仍然存在,而且就生活在我們的環境之中,形成一種「影子生物圈」(shadow biosphere)。這個名詞由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德分校的克萊蘭(Carol Cleland)與卡普里(Shelley Copley)所創。這個想法乍看之下可能頗為矛盾;如果異形生物就在我們眼前(甚至眼皮上)大肆活躍,科學家豈不早該發現它們了?答案卻是否定的。絕大多數的生物是微生物,而單是從顯微鏡下觀察,幾乎不可能區別出它們是什麼東西。微生物學家必須分析遺傳序列,才能決定一個生物在生命樹(把所有已知生命依據親緣關係而做的分群)中的位置。但是到目前為止,研究者也只對所有已發現的微生物中一小部份做過分類。
可以確定的是,目前仔細研究過的生物,幾乎都來自共同的祖先。已知生物共有相似的生物化學,也使用幾乎相同的遺傳密碼,所以生物學家可以分析它們的基因序列,然後將之安置在同一株生命樹上。不過研究者用來分析新發現生物的程序,是刻意設計成偵測我們認知中的生命形式,這些技術無法正確地對另類的生物化學有反應。如果影子生物只存在於微生物領域,科學家看漏了它們,也是非常可能的。
生態上與世隔絕的異形
在今天的地球上,研究者該到哪兒尋找異形生物?有些科學家專心搜尋佔據特殊生態區位的生物,但這些生態區位遺世獨立,一般所知的生物根本無法到達。近年來的發現則是,已知生物承受極端嚴酷條件的能力,實在令人驚訝。從滾燙的火山口到南極的乾燥峽谷等極端的環境,都有微生物存在,其他「極端微生物」(extremophile)還可以生活在在於鹽濃度飽和的湖泊中、含金屬的極酸礦坑污染物中,以及核子反應的廢水池裡。
儘管如此,最強韌的微生物還是有其極限。就我們所知的生物而言,液態水是絕不可少的。在智利北部的亞他加馬沙漠(Atacama Desert)就因為極為乾燥,完全沒有熟悉生命形式的跡象。再者,雖然有些微生物可以在一般水沸點之上的溫度繁殖,但目前為止,科學家還沒發現任何東西可以在130℃以上存活。然而,可想像的是,另類的生命形式可能在更極端的乾燥或溫度條件下存活。
所以,在生態上隔絕的地區,科學家或許能藉由生物活動的線索,例如在地面與大氣之間的碳循環中,找到另類生命形式的證據。要尋找這種隔絕的生態系,最明顯的地方是地殼深處、大氣上層、南極、鹽礦、以及金屬和其他污染物的堆積處。另外,研究者可以在實驗室中控制不同的條件(如溫度或濕度),直到所有已知的生命形式死絕;如果某種生物反應還留存著,那就有可能是影子生命存在的徵兆。科學家已經用這種技術發現了可承受輻射的抗輻射奇異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這種細菌所能承受γ射線劑量,是人類致死劑量的1000倍。不過,抗輻射奇異球菌和所有已經鑑定出來所謂的嗜輻射生物(radiophile),在遺傳上都與已知生命有關聯,所以它們並不是異形的候選者。不過這並不排除以此種方法找到另類生命形式的可能性。
研究者已經整理出好些生態系,看起來應該與生物圈的其他部份完全隔離。在地底深處的微生物,無法接觸到光、氧氣以及其他生物的有機產物。它們賴以維生的方法,是某些微生物能利用化學作用或輻射活動所釋放的二氧化碳或氫氣,以行使代謝、生長與繁殖等活動。雖然目前為止發現的微生物與地表微生物的關係都很接近,但地下深處的生物探險仍處於初步階段,可能還有更多驚奇有待發掘。國際整合海洋鑽探計畫(Integrate Ocean Drilling Program)已經從海床底下將近一公里的深度採得岩石樣本,陸地鑽孔也從更深的地層發現生物活動的訊息。不過,目前為止,研究社群還未進行有系統且大規模的計畫,來偵測地下深處是否有生命存在。
火星生物?
國際/火星曾有微生物 美探測器發現推論證據
http://www.cdnews.com.tw 07-12-13 陳淑娟/整理
法新社華盛頓十二日電: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科學家說,探測火星表面的兩具機器人探測器中的「精神號」,獲致顯示這顆紅色星球曾有微生物存在推論證據的重要發現。
負責這項任務的加州巴沙迪納的航太總署「噴射推進實驗室」發表報告說,科學家推論,精神號五月發現一小區矽土,可能是在類似地球形成微生物的過程中產生。
其中一個理論是,這些矽土源於溫泉;另一個理論是,這些矽土源於火星表面滲出酸性蒸氣的噴氣孔。
航太總署說,在地球上,這兩種環境都會孕育豐富的微生物。
領導兩具探測器在火星進行科學調查的其中一名主要科學家史夸爾說:「不管哪種狀況產生這些矽土,它們可能是精神號揭露火星上曾有可居住利基的最重大發現。」
史夸爾說:「這是指出火山噴氣孔環境的最有力證據,就像你可能在夏威夷與冰島看到的一樣。」
巫山人
中國最早巫山人 與東非人同歲> 中時007.11.14 林克倫
中國科學院學者在重慶巫山發現一顆古人類牙齒,經年代測定距今約二○四萬年,較中國最早人類元謀人早了三十萬年,該研究顯示,北京人、藍田人的原籍應是「巫山人」,且由「猿」轉變為「人」的過程是在中國完成,佐證出東亞人源自長江三峽觀點,也挑戰人類源自東非的傳統理論。
據《北京晨報》報導,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龍骨坡巫山古人類研究所所長黃萬波的研究團隊,於一九八五年曾在重慶龍骨坡,發現一段左側下牙床和一個內側門齒,後經北京大學考古系陳鐵梅教授用電子自旋共振法測定,該牙齒化石時間距今二○四萬年,成為中國發現最早的古人類化石。
目前歷史學界認為,中國最早的人類是距今一七○萬年的元謀人,但巫山龍骨坡發現的「巫山人」,比元謀人還要早三十萬年,等於將中國史前史再往前推一百萬年,並直接挑戰學界的「人類單一起源論」以及中國人類遷徙觀點。
關於人類祖先源自何處,目前人類學界多採來「單一起源論」,即在東非大裂谷由「猿」轉化為「人」(東非猿人大約在兩百萬至一百七十五萬年前),而後再遷徙世界各地,中國人的祖先「東亞型人」,是幾十萬年前才遷徙至中國,但「巫山人」牙齒化石則證實,早在二百萬年前東亞地區存在一批「猿人」。
兩百萬年前 東亞人源自長江流域
當時「巫山人」的猿猴特徵應該比較明顯,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而從「猿」轉變為「人」的過程,應是在中國大地完成,黃萬波教授指出,中國人的祖先「東亞型人」源自長江三峽地區的重慶巫山龍骨坡,北非型人和東亞型人各為古猿一支,再各自演化成為現代人,「巫山人」佐證「人類多地起源論」觀點。
「巫山人」的存在也改寫北京人、藍田人的原籍觀點,黃萬波教授的研究團隊自一九八四年起,陸續在長江流域發現多達五處的人類化石遺址,時間年代涵蓋二百萬年至五千年前,且長江流域的古人類化石占全中國的八六%。
黃萬波教授指出,從化石分布的集中性看,長江流域以外古人類生活地點,像是北京人、藍田人等,其原籍應不在北方,而是隨著自然環境的變暖和生活半徑的擴大,一支「巫山人」越過秦嶺遷徙至藍田,而另一支則沿著東部平原遷移到華北的北京地區,成為了「北京人」。
來自黑洞
構成人類太空塵 來自大黑洞【聯合報07.10.11呂理甡
人類來自何處?天文學家已朝解答這個大哉問邁出一小步。
行星和人類等生物都來自太空塵,但協助構成早期星球的太空塵又來自何方?美國太空總署的史畢澤太空望遠鏡可能已看到其中一個答案:太空塵來自超大黑洞。
根據將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的一項研究報告,天文學家使用這台太空望遠鏡,在距地球約八十億光年的類星體找到大量新形成的太空塵。他們以太空望遠鏡分析類星體光線的波長,發現太空塵裡有氣體、沙、水晶、大理石、紅寶石、藍寶石的跡象。
研究報告共同執筆人、洛杉磯加州大學天文學家莎拉.蓋勒赫說,太空塵在製造恆星的冷卻過程中很重要,剩餘的塵土則會逐漸凝集成行星,彗星及小行星。
報告首席執筆人、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天文學家席絲卡.馬克維克坎普說:「歸根究柢,所有東西都來自太空塵。這使人類來自何處的答案慢慢成形。」
天文學家認為,過去數十億年間形成的行星來自垂死恆星噴出的太空塵,地球也是這樣形成。但宇宙最初幾十億年間的太空塵來自何方仍有疑問。最初幾代的星系即由這些太空塵形成。
馬克維克坎普說,這些太空塵在黑洞噴出的風裡形成。氣體分子在類星體的高熱中碰撞,形成一組一組,並愈來愈大,直到可稱為塵粒為止。
人滅人
人的神秘遠親尼安德塔人 非冷死?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本報綜合十二日外電報導】
科學家發現,現代人神秘的遠親尼安德塔人會滅絕,大有可能不是因為迷你冰河時代氣候大變所致。
李茲大學的古生物學家柴達基斯說,導致尼安德塔人滅絕的,可能是兩種因素的結合,一是現代人,二是氣候,只是並非非常嚴峻的氣候。
尼安德塔人約在十七萬年前,居住於歐洲、中亞、中東,但他們約在兩萬八千到三萬年前神秘消失。古生物學者後來發展出兩套理論,一是尼安德塔人與現代人雜交繁殖而滅絕,另一則是因為天氣乍冷而消失。
科學家利用碳十四的研究方法,發現最後的尼安德塔人至少在氣候發生災難式變化的前三千年前即已滅亡。因此,尼安德塔人並非死於上一次冰河時期的乍冷天氣。
碳十四會以固定的速度衰變,科學家以兩具尼安德塔人化石的碳十四程度,與環境中的碳十四作比較。科學家使用的環境比較物是取自委內瑞拉深海的沈積物,此沈積物留有過去氣候變化的紀錄。
科學家提出三個尼安德塔人可能滅絕的年代,分別是三萬兩千年,兩萬八千年,兩萬四千年前。三個時間均與「冰河時代」符合。但是柴達斯基等人所做的實驗發現,這三個時間碳十四強度測量結果均與北大西洋冰漂碎屑事件發生年代的碳十四強度不符。
因此,柴達斯基的團隊確定,尼安德塔人並非因為災難式的天氣變化而死亡,雖然長期的冷天氣可能是尼安德塔人滅絕的原因之一。
版主回應
現代人可能與尼安德塔人混血
http://www.cdnews.com.tw 2010-05-08陳淑娟/整理
法新社華盛頓6日電: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基因組分析顯示,現代人極可能曾經與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s)混血。這項研究使我們進一步了解現代人與史前遠親的進化過程有何不同。
「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領導這項研究的學者葛林(Richard Green)表示:「我們現在可以說,尼安德塔人的基因極有可能流入現代人的身體。」
這份研究發現,現代人可能有多達4%的基因來自尼安德塔人。
這份刊登在5月7日發行的最新一期「科學」(Science)雜誌的研究報告說,尼安德塔人的DNA是從克羅埃西亞(Croatia)洞穴內,4萬年前的遺骸蒐集到。
尼安德塔人在演化上與現代人的血緣關係最為密切,他們約40萬年前出現,然後遍佈歐洲與西亞地區,並於約3萬年前絕種。
德國萊比錫(Leipzig)「麥克斯普蘭喀進化人類學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領導這項跨國研究的學者帕博(Svante Paabo)表示:「這是我們首次有能力找出遺傳特徵,分辨我們與其他生物體的差異,包括在演化上與我們關係最密切的近親。」
學者找出尼安德塔人與類人猿所沒有,但現代人全都有的一系列遺傳特徵。
尼安德塔人與現代人擁有相同的祖先,並在約30萬年前在演化路上分道揚鑣。
科學家表示,他們比較其中與認知發展、頭骨結構、能量代謝、肌膚型態及生理機能有關的基因,來確定近代人類進化所帶來的改變。
他們說,早期現代人在離開非洲,然後向歐亞大陸發展前,可能在中東與尼安德塔人有過混血。
在研究過中國、法國、巴布亞紐幾內亞、南非與西非5種現代人的基因組序列後,學者確定尼安德塔人的基因組序列與不是非洲人的族群較為類似。
尼安德塔人與人類基因約五十萬年前分叉演化 法新社 2006-11-16
根據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古早人類和我們最親近,但命運不佳的尼安德塔人,共享相同的棲息地達數十萬年,但兩個物種間沒什麼接觸,甚至連搞七捻三也沒有。
十五日刊行的自然雜誌、以及科學雜誌等兩份期刊中,兩篇具有開路意義的研究也證實了稍早說法,人類及人類祖先系譜樹中的相關兩支,大約五十萬年前就在基因的道路上分道揚鑣。
利用可分析並重組基因的去氧核醣核酸DNA排序技術,科學家在這個案例中,利用尼安德塔人的骨骸從事研究,研究報告也預期,尼安德塔人的完整基因組在兩年內可以重建完成。
沒有多久以前,許多專家都認為,根本不可能將已經滅絕生物的完整基因組排序出來。
尼安德塔人大約在三萬年前滅絕,原因經常被歸咎為是更聰明、適應力更強的現代智人出現所致,但終究是什麼原因造成尼安德塔人滅絕,科學家到現在都還沒有定論。
這兩篇研究報告分別由魯賓斯和帕波所完成,他們利用先進但不同的科技進行研究,並達成類似的研究結論。
自然雜誌介紹這兩篇研究的評論指出,他們是尼安德塔人一百五十年前在德國尼安德塔被發現以來,在這個領域「最重大的成就」。
德國來比錫普蘭克演化人類學研究所基因部門主任帕波所領導的美、德以及羅埃西亞研究團隊,利用一種被稱為焦磷酸定序的技術,來分析一百萬尼安德塔人DNA鹼基對,移去不純淨的部分,並將其基因排序殘缺不全的部分,與人類染色體相互比對。
作者寫道:「我們的發現是,尼安德塔人和人類的基因組至少百分之九十九點五相同,這使我們得以成功發展並施行標的方法,重建特定的遠古DNA排序技術」。
人類基因組包含大約三十二億個化學核甘酸,聚集在大約三萬個基因中。
自然雜誌刊行的研究報告結論指出,人類與尼安德塔人的DNA大約在四十六萬五千年前到五十六萬九千年前之間,開始分別不同發展;而尼安德塔人,和人類一樣,源自一群非常小規模,大約只有三千人的遠古祖先。
魯賓斯的研究則刊行於美國科學期刊,他利用被稱為「多源基因體」的技術,為六萬五千經由細菌複製擴大增強的尼安德塔人DNA鹼基對排序,其間過程也使用了酵素。
他的分析結果顯示了類似但更廣泛的結果,現代智人和尼安德塔人在十二萬年前到六十七萬年前之間,分別展開了不同路徑的演化過程。
※ 人類的基因是超級大雜燴...
http://www.wretch.cc/blog/fsj/5251508
尼安德塔人>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B0%BC%E5%AE%89%E5%BE%B7%E7%89%B9%E4%BA%BA
塵俠
先前學過海洋放流學
知道大海有自淨能力
地球大氣層以內的範圍
生物及其所處的環境 必當更有能力自我清理
歐洲先祖
歐洲先祖 亞洲人扮要角【歐洲日報╱中央社芝加哥六日法新電】
六日公布的研究報告表示,針對人類祖先牙齒化石的新分析結果顯示,亞洲人類於數百萬年前在殖民開墾歐洲上,比非洲人扮演更重要角色。
這項發現挑戰傳統理論「出非洲說」,並支持智人從世界各處不同族群演化而來的觀點;傳統理論認為,解剖學上的現代人類發源於非洲一角,向外擴散征服全球。
自一九八七年起學界主要根據繼承自母系祖先的細胞物質粒線體DNA進行基因研究,支持「出非洲說」的理論。
但在新研究中,歐洲研究人員選擇研究現代人類祖先的牙齒化石紀錄,因為牙齒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基因表現成分。
調查人員檢查五千多顆非洲、亞洲與歐洲人類祖先的牙齒,這些遠古人類的歷史可追溯至數百萬年前。
研究人員發現,歐洲人的牙齒擁有較多亞洲人特徵,多於非洲人特徵。
他們也留意到,從更新世早期至更新世末期尼安德塔人出現,歐亞人齒型發展具有連續性,這顯示歐亞與非洲大陸的演化過程,很長一段時間相對上保持獨立。
研究人員在報告中寫道:「歐亞人類族群的歷史並非起因於幾次來自非洲影響深遠的人類擴散交替浪潮,而是因為一個更複雜的迷團,大陸內外族群間出現擴散與接觸。」
研究報告說:「鑒於這些結果,我們認為亞洲在歐洲殖民開墾上曾扮演重要角色,未來針對此議題的研究應該認真關注這個『未知』的大陸。」
西班牙布哥斯市從事人類演化研究的國立研究中心人員,在「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發表這篇研究報告。
蔡子逸
人性的潛意識是自私的
看一堆國家為了爭奪資源
而紛紛前往北極插旗子就知道
我們看不看得到世界末日那天?!
版主回應
荷葡英美帝國時代可亂插
現可不行了
大概不會看到吧
什麼都沒有
看過一本科幻小說,就是機器人要毀滅人類,集合了所有電腦的知識,最後有了好方法,就是回到遠古時代,當予人類智慧,
當人類有了智慧,就會慢慢的毀滅自已,終至全數滅絕為止
版主回應
機器人要毀滅人類丫
那我後天貼《人是機器》
念情
楨哲學家修行的功力
佩服
懶人咪
很期待沒人的那天麼 ??
大腦可能是一台量子電腦 最新研究或揭開人類意識之謎 2024/09/08 中時
據《科創板日報》報導,在人類探索自身奧秘的征途中,大腦意識的物理基礎是什麼,一直是科學家們探索的終極謎題之一。在物理學中,有2種主要的理論來描述自然界的現象:古典物理和量子物理。大多數研究人員傾向於用古典力物理來解釋大腦活動,而來自美國威爾斯利學院的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意識可能植根於量子物理過程。
報導說,邁克.維斯特教授及其團隊通過實驗發現,一種與大腦神經元內被稱為「微管」的蛋白質聚合物結合的藥物,可以延長被麻醉大鼠無意識狀態的時間。這一發現不僅支援了麻醉劑作用於微管的觀點,更為量子意識理論提供了潛在依據。
在古典物理學中,意識被視為神經元活動的產物,是大量神經元通過電信號和化學信號相互作用的結果。然而,量子意識理論正在挑戰這一傳統觀念,提出了意識本質上是量子態的。大腦內的微管的量子振動能夠以一種超越古典力學的方式,整合並處理資訊,從而產生意識體驗。微管則是神經元內潛在的量子資訊處理單元,被視作「量子處理器」。
維斯特的研究正是基於這一理論假設,通過觀察麻醉對大腦的影響,來探究意識的物理基礎。他們發現,當給大鼠注射一種能與微管結合的藥物後,大鼠在麻醉氣體作用下昏迷的時間明顯延長。這一結果支持了麻醉劑作用於微管引起失去意識的觀點,從而間接證明了微管在意識產生中的關鍵作用。
這項研究對傳統理論構成了挑戰。如果麻醉確實通過作用於微管來影響意識狀態,那麼這很難用古典物理學中的電化學反應來解釋。
維斯特表示,「當人們接受意識是一種量子現象時,我們對自身的理解將進入一個新時代。量子意識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世界觀,是我們能夠以一種更自然、更全面的方式與宇宙相連。」
相關新聞
中國第3代超導量子電腦入駐超算網路 向全球提供算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