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這些英國佬》
在《瞧這些英國佬──英格蘭人的人類學田野報告》(貓頭鷹,2006)中,芙克絲以讓人眼界大開的方式,檢視了英格蘭人的怪僻、習性、缺點。她將英格蘭民族性放在人類學顯微鏡下,發現奇怪而迷人的文化,且這文化受錯綜複雜的未言明規則和透著神祕的行為準則所規範。她以洞察秋毫的眼力,觀察英格蘭人說話、穿著、用餐、喝酒、工作、遊戲、購物、開車、調情、打架、排隊的方式,以及英格蘭人抱怨這些活動的方式,進而揭露英格蘭人所不知不覺謹遵奉行的潛在規則。
原來是要找出英格蘭人「錯綜複雜的未言明規則和透著神祕的行為準則」,難怪近五百頁的書,讀起來雖然生動有趣(除階級分析的部分嫌冗長之外),而且每章有小結,但是總覺抓不到啥是「錯綜複雜的未言明規則和透著神祕的行為準則」?
是嗎?那讀書先翻「前言、結論」的讀者這回瞎碰到正確的讀書方法了,芙克絲在<引言>自白道:「我研究、著述的主題為何是英格蘭人特性,而非英國人特性,原因有四:因為我十足的懶…因為我覺得『英國人特性』這個詞很無意義,大家使用它時,其實幾乎都在指稱『英格蘭人特性』,而不在表示某個人非常威爾斯或非常蘇格蘭。(p.31)」
又在<結論>總結道:「社交不自在病是的核心…是先天疾病…它指的是我們在與人交往的領域裡的不自在、不安、無能;我們的尷尬、保守、笨拙、刻意拐彎抹角、情感受抑、害怕親暱…我們要不是變得過分客氣、緘默、自制得彆扭,就是扯著嗓門、粗魯、野蠻、令人憎惡。我們著名的『英格蘭人拘謹』和惡名昭彰的『英格蘭人流氓行徑』(如足球爆動),都是這個的病狀,我們對隱私的執迷也是。
這是可以治療的病症,藉由競賽性質的遊戲、酒館、社團、天氣話題、網路、寵物等道具和輔助工具,和/或儀式、酒、具魔力的字眼、其他治療物,都能暫時緩解/卸除,我們享受個人獨處以及與至親好友相處時『自然』卸除時期,但這病永遠無法根除,英格蘭人行為的怪僻,大部分可直接或間接溯源自此一不幸的病魔。
本能反應(幽默、節制、虛偽),幽默是重要的一個,是我們克服社交不自在病的最有效解藥。…節制泛指任何極端、漸進改變、保守、冷漠、容忍…我們的禮貌/謙遜/公平大部分都屬虛偽,但也可以說我們的虛偽大部分出於禮貌。(p.466)」
上一篇:《天真的人類學家(續)》
下一篇:《英語帝國》
劉慶彬:日本能打破情緒政治的怪圈嗎 2022-10-21 劉慶彬
日本自民黨和公明黨2022-10-19召開執政聯盟第一次會議,在對華態度上未取得一致:自民党認為,中國應被視為重大威脅,公明黨則強調需要對話。可見,情緒政治依然主導著日本政壇。
本世紀初,隨著日本人口拐點的逼近和金融危機及壞賬的影響,日本學界和政界的保守派提出“像曾經的英國一樣光榮地衰落”以及“不再謀求經濟增長而是提高幸福指數”等觀點。小泉純一郎的“靖國神社參拜政治”是情緒政治的始作俑者,也為安倍的歷史修正主義政治打了前站。情緒政治,就是唯心論下的選舉政治,參考“統一教”的“靈感商法”,把靖國神社裡供奉的甲級戰犯“神格化”,混淆戰前戰後的區別,將國民悼念情緒放大化轉而操縱選舉議題以謀求選票。(作者是日本橫濱國立大學前特任教授)
還不如讓1顆萵苣來治國!一文看英相特拉斯為何引發「萵苣之亂」
英國首相特拉斯(Liz Truss)2022-10-20宣佈下臺,上任僅45天的特拉斯和萵苣的保鮮期限差不多,在政策及諸多處事方式都受到批評,在網路上引發一片「萵苣之亂」,批評者嘲諷,讓她當首相,還不如讓1顆萵苣(僅60便士約22元台幣,特拉斯在位僅44天卻可領每年11.5萬英鎊約台幣414萬終身俸讓民眾火大)。
相關新聞
英相特拉斯上任45天閃辭 盤點熱門接棒人選 賭盤看好前財相蘇納克、強生可能回鍋
英國新聞主持人前一夜集體炮轟特拉斯政府:陷入死亡漩渦,徹底混亂…
回應
笑死!小英帝國是沒人材了嗎?
是誰讓她上臺?又是誰讓她下臺?恐怕是同一批人吧。
西方的民主就是典型的一種空談誤國嘛!
英義….歐盟歐豬日本基本沒救
相關新聞
俄烏戰事衝擊,德國30多年來首見貿易逆差(回應:默克爾下的局被全毀了)
義大利大選2022-09-25將極右派政黨義大利兄弟黨黨魁梅洛尼送上總理。梅洛尼保守、反歐盟立場令自由派擔憂,但《經濟學人》稱梅洛尼受限於政治、市場與財政狀況,政策操作空間不大,無須過度憂心。義大利學者梅露朵稱,梅洛尼知道不能被歐盟和國際社群當成不可信賴的領袖,對俄羅斯開始採取強硬立場。
意前總理貝盧斯科尼2022-10-19稱俄烏衝突不怪普京,怪澤連斯基
游永恆:“凡爾賽文學”不是一種健康導向 2020-11-12 環球時報
以炫耀高端物質生活為主要內容的所謂“凡爾賽文學”近日在網路上引起關注。
不同于上一代土豪,今天的凡爾賽人要把炫富包裝上一層凡爾賽精神,從而炫得有高級感,在展示自己生活時,喜歡用略帶謙卑,甚至自我貶低的語言,轉彎抹角地來包裝自己優越的心情。
實際上,凡爾賽人與土豪在炫富時的心理需求本質上並無不同。
凡爾賽文學_百度百科
凡爾賽文學也被簡稱"凡學",是網友對於熱衷於通過先抑後揚、自問自答或第三人稱視角,不經意間露出"貴族生活的線索"的人的調侃,這類人也被網友戲稱為"凡爾賽玫瑰"。
凡學創始人、網友小奶球最初留意到這種現象源于朋友向她吐槽,有人每天在社交平臺上描述享用的高檔酒店、奢侈品、紅酒,字裡行間透著淡淡的優越感。她是從講述18世紀末法國凡爾賽宮貴族生活的日本漫畫《凡爾賽玫瑰》中找到了靈感。
標準的凡爾賽有三要素,分別為:先抑後揚,明貶暗褒;自問自答;靈活運用第三人稱視角。例句:“好羡慕你們那些輕輕鬆松就長胖了的人,我這一個月吃了好多東西以為能90斤結果…太不公平了,我想哭!”“老公給我買了一個香奈兒包包,真的很醜,我很生氣……凡此種種,要表現出一種‘怎麼如此好事,就我覺得不開心呢?’的感覺。”
凡爾賽文案講究先抑後揚,自問自答,要不經意的炫耀自己的想要炫耀的東西,然後文字還要顯得自己很苦惱很不高興的樣子
英首相向王子行屈膝禮差點受傷 英媒:還能更卑微麼
2018-08-08,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同威廉王子一同出席在法國亞眠大教堂舉行的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關鍵轉捩點的活動。
然而令英國人再次吃驚的是,兩人一見面,梅姨就對威廉王子行了個非常低的“屈膝大禮”。報導稱,梅為了行禮甚至差點把膝蓋都擦傷了,表情也看起來有些痛苦
這一行為讓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議”,英國媒體更是對梅狂吐槽:
英國《每日郵報》:“首相,您還能再卑微一點嗎?特雷莎•梅對威廉王子跪了一個低到非常痛苦的屈膝大禮!”
英國《快報》:“特雷莎梅見威廉的尷尬屈膝禮又來了,簡直是怪誕。”
報導還援引一些文藝界的評論,清一色的嘲笑和批評:
“沒有人這樣做,他們只是點頭。”
“特雷莎•梅再次做了一個荒誕可笑的屈膝禮,和別人完全格格不入。”
然而,這並不是特雷莎•梅第一次行這種“屈膝禮”了,事實上,她對這一禮節可謂相當熟練。
今年6月,特雷莎•梅與威廉王子在一處受傷軍人康復中心外會面,被美國記者葛籣•格林沃爾德拍到了這樣的照片:
該記者配文寫道:“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會見劍橋公爵威廉王子。成年人繼續以一副嚴肅的面孔沉溺於這一切真的令人困惑,和尷尬。
在會見查理斯王子的時候,特雷莎•梅也是如此↓
甚至連見年輕的凱特王妃也依然“卑躬屈膝”↓
特雷莎•梅的這種做法屢次遭到了英國民眾的狂批,甚至還引發了一場關於“君主立憲制是否荒謬”的辯論,不少英國人認為應該取消這一制度。
“作為英國人,我認為這種做法是愚蠢和過時的。王室只是特權的傀儡。當我們有王室成員時,我們怎麼可能有平等?想像一下,你鞠躬並稱呼某人為‘殿下’,只因他們碰巧出生在一個特定的家庭。這是可悲的。” ——網友@AKA_Porlek
而這一次,特雷莎•梅冒著膝蓋擦傷的風險毅然決然地行禮,更遭到了英國民眾狂吐槽:
“我們活在21世紀,太空船和彩電都有了,有人說封建制度已經消失了?消失了嗎?簡直是胡扯。”
“她正在練習屈膝禮,為了過段時間和歐盟領導人見面。”
http://mil.news.sina.com.cn/2018-08-09/doc-ihhnunsq0276171.shtml
主要內容就是大家很熟悉的套路,一開始,高學歷的職場新人野田聖子下不了手刷廁所,前輩以身作則,刷乾淨廁所之後喝了馬桶裡的水。自己深受震撼,每天認真刷廁所,終於有一天,像前輩一樣喝了馬桶裡的水。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報導這篇文章的報知新聞是日本讀賣新聞旗下的體育雜誌,至於為什麼突然做起政治人物採訪就不得而知了。
可是馬桶真的能刷乾淨到能喝裡面的水嗎?
要知道馬桶的構造是這樣的。
吸水管到馬桶那塊是U型互通的。
這意味著什麼?
馬桶是不可能刷得乾淨到可以喝裡面的水的,因為再怎麼刷也夠不到裡面的吸水管,而吸水管是肯定會被沖下來的髒的馬桶水污染的。
寫到這裡小編不禁有點懷疑,為何會淪落到去科普馬桶裡的水不能喝的地步?
全都是毒雞湯的鍋。
不過,傳世的毒雞湯可不止這兩碗。比如《讀者》的這一碗你喝過嗎?
多年前喝《讀者》的雞湯,說神馬西方人都故意往街上丟零錢,讓需要的人去撿。還有一碗雞湯說神馬西方人喝咖啡,都是交2杯的錢喝一杯,剩下那杯留給需要的人。
這兩碗雞湯感動了我很多年,直到我出國後才知道那是胡扯,我去過那麼多國家,從沒撿到過神馬零錢,也沒喝到別人付費的咖啡。
這熟悉的味道。
人生在世,難免年少無知,話說你又喝過幾碗毒雞湯?分享一下,說不定以後有人還能少喝一碗哦。
相關新聞
英國人:歐盟居然用排隊來懲罰我們脫歐!
回應
美國霸氣小護照,德國良心下水道,全民醫療索馬里,俄國白送房一套, 印度恒河有療效,英國美食就是好,
喜迎民主伊拉克,阿富汗自由炮火少。烏克蘭個個有選票,不丹生活質量高,若問全球哪裡差,最大輸家我天朝。
這項調查還顯示,排隊是英國人覺得最乏味的事情之一。44%的人表示排隊比洗碗更糟糕,27%的人比起排隊更喜歡上班。
對於不喜歡排隊的原因,53%的人表示是因為所佔用的時間太長,而37%的人覺得全因自己不耐煩。
不喜歡排,但是為什麼還能排成這樣呢?
英國人排隊的習慣是很難在歷史上追溯到起源的,但是如果要真的提一個歷史事件的話,應該就是工業革命了。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當時的農村人口大量湧入大城市務工定居,由於城市人口的急速增長,商店等公共場所變得人流眾多,因此迫切需要一種有秩序的等候方式——排隊。
但是真正塑造英國人排隊習慣的可能還是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
“事實上,(隊伍裡)是會有爭吵和騷亂的,警察經常被捲進去,搞清楚事情,重新恢復秩序。排隊讓人疲憊,沮喪和緊張。沒有被配給的東西時不時的會被出售,消息流傳出去,長隊就開始排起來了。人們經常都不知道是要排什麼就去隊伍的末尾排著了,他們只是希望能是有用的東西。“莫蘭教授表示。
肯特大學的社會歷史和政策教授布萊德利(Dr Kate Bradley)表示,“當時的宣傳全都是履行你的職責,輪流來。這是政府控制不確定時期局面的一種方式。”
所以,會排隊的英國人也不是簡單粗暴地用“高素質”就能解釋的,歸根結底都是有歷史原因的。
這碗“英國人素質高所以會排隊”的雞湯可不是獨一份。有同學想起了傳說中“能喝的日本馬桶水”。
我們以前初中老師說過日本企業管理層自己擦洗廁所,裡面的衛生要達到馬桶水可以直接喝的地步……
當時什麼都覺得國外的先進,然後直到現在都對這種程度的標準很推崇,努力要求經過自己的產品做到這種程度。
但是喝廁所水這程度真有點過了。市場上需要的不是超高質量的產品,而是需要的產品。
這公司的管理人員腦袋裡估計裝的都是馬桶水。
雖然這碗雞湯的主角在各種版本中輪著換了好幾個,但是最出名的還是野田聖子。這位今天剛上任的日本總務相,她作為職場新人洗廁所的勵志故事一直都在網絡上流傳。
但是,還是要問一句是真的嗎?
小編試著去查了一下,找到了一篇2008年的名為《“我的新人時代”在廁所嘔吐,在帝國賓館學習“精神”…野田聖子議員》的相關文章。
裡面提及喝馬桶水的是這一部分。
反毒雞湯:英國人會排隊全因管得嚴馬桶水不可能乾淨到可以喝 2017-08-03 :觀察者網
觀網今天關愛了一下因為退歐而被排隊“懲罰”的英國人。
這一眼望不到頭的長隊成功地讓一向“會排隊”的英國人都扛不住了。
哎?話說英國人是怎麼拿到這個“最會排隊”的名頭?
可能是因為他們真的花很多時間在排隊。
1. 英國人平均一生,六個月的時間都在排隊。
2.據統計,英國人每月平均花費53分鐘等待每週超市採購後結賬,花費43分鐘等車,花35分鐘在酒吧買酒,花33分鐘在商場為商品買單。
3.銀行和郵局號稱“時間殺手”,因為英國人每個月耗費在那裡的排隊時間大約2.5個小時。
4.據歷史學家分析,英國人喜歡在長長的隊伍靜靜等候的性子並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這源於上世紀的世界大戰。那個年代食物是計量分配的,民眾必須老老實實的排隊領取食物和救濟,往往一排就要排上好幾天,如果不遵守秩序,旁邊看守的警察就會讓你重新排隊。
5.據統計,英國人平均容忍排隊等候時間為10分42秒,而這個時間隨著社會節奏變快正在漸漸縮短。
6.現在越來越多的英國人會選擇跳過排隊:58%的英國人使用網絡銀行,54%選擇在線支付賬單,45%購買電子機票,35%會網購書籍、電器等等。
驚人,信息工業化讓英國人不再擅長排隊。
電池哥的數據是來自於2009年一家名為“瘋狂叫價” (madbid.com)的拍賣網站通過對大約3000名英國人進行的調查作出的統計和推算。
這份調查顯示,英國成年人平均每人每月排隊大約5.5小時,一年67小時。按英國人平均壽命推算,每人一生花169天排隊,即5個月2週零5天。
其中,英國人為超市結賬、車站等車、酒吧買酒和商店付款耗費的排隊等候時間最長。
其中,82%的人認為排隊是一項英國傳統,但也有25%的人承認自己無法忍受排隊等候。所以,有超過85%的人為了避免排隊盡可能地在網上處理事情,88%的人承認當隊伍太長的時候他們也會放棄。
看起來英國人也並不怎麼能排隊啊?
不過,畢竟數據是7年前的,最近的英國人也這樣嗎?
根據Visa Contactless在2014年針對2000名英國人進行的調查顯示,英國人平均每年排隊時間超過18個小時,當地的商店,郵局和超市是最耗費的排隊時間的。不過跟2009年的每年67小時相比還是有顯著的提升。
不過,時間縮短了,並不意味著英國人更能排隊了。
實際上,超過89%的人表示,最近有因為隊伍太長而離開了一家商店,65%的人承認他們離開之後直接去了競爭對手的商店以獲得他們所需要的東西。
回應
人家都兜了一圈回來了,我們還要邯鄲學步嗎?
而我們國家正在解構公立重點學校,代之而起的是高昂學費的私立貴族學校和公立學校的劣質化。
我們貴族學校的水平比公立學校差太多了,還處在忽悠有錢人的階段。
沒那麼嚴重,私立學校不成氣候,重點中學都是公立學校
這個思路是對的,好在英國是民主國家,不可能這麼改。
英國工黨就是偽裝成平等主義者的資本家走狗。理由很簡單,英國工黨的所謂平等遊戲的參加者沒有富人,富人的孩子有錢都去私立學校了。不約束富人的平等就是偽平等,讓窮人在少量有限的資源中自己搞平等,或者說煽動窮人嫉妒窮人,踩踏窮人,也就是以窮制窮,讓窮人永不能與富人競爭的偽平等遊戲。英國首相特蕾莎的建議是從窮人中提拔人才,與富人競爭,不至於全部被工黨的偽平等遊戲幹掉。這仍然不是真正的平等遊戲。真正的平等就是取消私立學校,不管有錢人還是窮人都接受一樣的教育,只要成績好就能上好學校,也就是中國的社會主義教育制度。不觸及資本主義制度的改革是戲弄窮人。叫工黨的不一定是為工人服務的,反而是工賊。為什麼特蕾莎提出恢復英國文法學校設立呢?理由也很簡單!單靠有錢人那麼點人才是不足以產生強大的競爭力的。工黨的偽平等遊戲害苦了英國,讓英國在盛世中逐漸死去。
http://www.guancha.cn/global-news/2016_09_11_374085.shtml
英首相特蕾莎·梅擬恢復精英教育遭國內批評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2016.9.9宣布,政府將改革現行教育體制,讓所有學校通過能力測試選拔學生,從而使脫離歐盟之後的英國實施“精英教育”。但她的主張遭到國內多方抨擊。
英國的文法學校相當於公立的“重點中學”,其教育水平不亞於優秀的私立學校,但學生不用繳納高昂的學費。文法學校與普通中學的唯一區別在於,申請入讀時需要經過嚴苛的考試。入學考試在學生11歲(小學六年級)時進行。未能參加考試或落選者將按其所在學區就近入讀普通中學。
要求放寬天主教會辦學限制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英國工黨及宣揚平等主義的教育家們反對設立文法學校,認為其加劇了階級分化和中產階級的特權。1965年,英國政府宣布通過建立新的綜合學校,逐步取代原有的文法學校。1998年,英國前工黨領導人、時任首相布萊爾宣布禁止開辦新的文法學校。目前,英國有3000多所普通中學,但文法學校只保留了163所。
特雷莎·梅指出,當年針對文法學校和學校選拔學生的禁令已經不合時宜。“我們容忍了這個制度太長時間。這個武斷的規定阻礙學校挑選學生,並因教條和意識形態犧牲了孩子們的潛力”。
特雷莎·梅說,很多人仍然迷失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文法學校對社會階層流動是否有影響的爭論中。她強調,未來的文法學校不同於過去,而是真正多元化體制的一部分。她說,政府還將就宗教組織開設自由學校頒布新的規定,尤其要放寬天主教會開設自由學校的限制。
遭國內多方抨擊批評
英國教育標準局督學主任邁克爾·威爾肖預言,貧窮兒童在政府的新計劃中無法獲益。他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時說,必須確保大多數學生都能在學校取得好成績。如果英國祇能確保前15%到20%的學生獲得優質教育,那將是一種失敗。
教師工會領導人凱文·考特尼批評政府的新建議是轉移視線和倒退。他說,教育資源和教師短缺才是真正問題。
反對黨工黨也表示,這項計劃會加劇社會不平等的現象。影子教育大臣雷納表示,政府應該關注面向所有人的學校,而不是針對少數人的學校。
英國人愛把馬桶當垃圾桶?在下水道裡找到這些寶2016-08-30 聯合新聞網
英國民眾失手掉進馬桶裡的東西不只是手機,項鍊、高爾夫球,甚至假牙,通通都可以在英國的下水道中找到。 圖擷自Dailymail
英國盎格鲁水務局表示,「丟馬桶」是英國民眾處理垃圾的手段之一,在英國每星期都會有...
英國盎格鲁水務局表示,「丟馬桶」是英國民眾處理垃圾的手段之一,在英國每星期都會有21噸的垃圾跑進下水道裡。 圖擷自Dailymail
英國下水道堵塞已經不是新鮮事,為解決堵塞問題,英國水務局每年都會花費巨資清理,而在清理這些下水道的過程中,還可以發現,民眾掉進馬桶裡的東西可說是無奇不有,錢包、飛標、內褲、足球、泰迪熊、高爾夫球、汽車方向盤等,不一而足。工程師也證實,手機是下水道中最常見的物品。
英國盎格鲁水務局(Anglian Water)表示,「丟馬桶」是英國民眾處理垃圾的手段之一,在英國每星期都會有21噸的垃圾跑進下水道裡,該局為讓民眾瞭解事情嚴重性,便舉行「保持乾淨」(Keep it Clear)活動,要大家別再把垃圾往馬桶丟,希望能讓民眾了解保持下水道暢通的重要性。
英國盎格鲁水務局工程師里根‧哈里斯(Regan Harris)說:「每年我們花費三千萬英鎊(約新台幣12.7億元),就為了清理堵塞。」工程師進一步表示,下水道最多、最難清理的還有那些凝結成塊的大量廢油。
近日,泰晤士水務局(Thames Water)官員調查發現,只有20分之1的餐廳妥善處置烹調過程中產生的廢油,有43%的餐飲業者表示,他們根本不知道「隔油池」是什麼,更有80%的餐飲業者直接承認他們沒有安裝,任由廢油流進下水道,廢油凝結成塊狀的脂肪後便導致堵塞。
2014年11月,工程師從下水道清出體積約有兩輛雙層公車大小的塊狀廢油。同年8月,更清出一塊和波音747飛機體積大小相當的巨型塊狀廢油。2013年夏天,泰晤士河畔金斯頓的下水道塊狀廢油也重達15噸。
英國新政府暫停中英核電項目“金磚之父”宣布退出政府
據華爾街見聞2016.8.1報導,由於對英國新首相特蕾莎·梅處理中國投資項目的方式不滿,一向高調的“金磚之父”吉姆·奧尼爾一怒之下打算於9月辭任官職,退出英國財政部。
7月28日,新組建的英國政府突然宣布,英國欣克利角C項目再度拖延,要推遲到9月才能決定是否批准項目;這是英國幾十年來第一個核電站,也是中英合作的一個核電站。中國政府和核電行業官員原本已準備好赴英國參加簽約儀式,但在接到倫敦的消息後取消了行程。不過,中廣核已回應,鑑於項目對英國的重要性,英新政府表示需要時間熟悉,可以理解並表示尊重。
另據《英國金融》8月1日稱,中國官員明確表示,如果欣克利角項目現在不能啟動,中英“黃金時代”開啟的機會渺茫。
專題
英國新政府突然暫停核電項目中方原擬出資60億英鎊
中方督促英就暫緩欣克利角核電項目儘早作出決定
回應
英式管治神話幻滅, 退出歐盟, 蘇格蘭獨立公投, 大不列英變成不大英, 英國將十年內破碎倒下. 看看到美國選舉, 沒有政治人才, 民主選舉已腐朽
沒事,腐國耽誤的也就是自己,對中國這趟快車沒啥影響,有你是往前開,沒你也是往前開。
一個人就能否決一個國家項目,她的權利也太大了吧!這哪是民主國家啊,比獨裁還獨裁。是英國的恥辱。
英國習慣了以武力掠奪殖民地再獲得稅收或掠奪資源。現在要他們以和平合約獲得資源不太習慣
結合萬達在馬德里的遭遇.....,只能說民主實在是違背合約的最佳藉口
這些西方國家有幾個不是無賴?他們翻臉比翻書還快......
誰還敢說西方講究契約精神
公知大V噴子:遵守契約是精神,違反契約也是精神。
一般女人執政的風格都比男人還激進,女人情緒化,容易拋開現實主義陷入到意識形態的狂熱中。這一點在默克爾,希拉里,撒切爾,朴槿惠,蔡英文...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
觀網只要有關女性的,都能扯到性別歧視……
因為世間固有的成見和歧視,她們會生出對抗心理,急於求成證明自己。而且特意疏遠其他男性,就為了證明“我從不靠男人”。在較低的崗位可以視為獨立自強,但是在領導者位置上更需要有戰略眼光和依靠下屬。什麼時候能夠拋開那種女權主義思想,別總想證明女權的時候,才能更理性地處理國家大事
科學證實人越老越固執
據《參考消息》2016.7.7援引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網站報導稱,社會科學告訴我們,老年人往往比年輕人保守。
上週脫歐公投結果出來以後,英國的年輕人陷入震驚和沮喪。在年輕人當中,留歐支持者的比例遠遠多於脫歐。但他們的父母和祖父母卻不是這樣。在脫歐問題上,女王確實比較保守,……事實上,脫歐引發一個令人不安的大問題:我們日後是否注定會比現在偏見更深更愛抱怨?
那麼,哪些證據顯示衰老本身對世界觀的影響呢?一個線索來自個性研究。通常認為,人的個性在一生中保持穩定。但是,2011年對兩萬名德國人開展的一項研究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年紀較大的受訪者對新體驗的開放度相應降低。其他研究也發現,與年齡有關的變化在不同國家都是一樣的,說明其中可能存在某種根本的東西。2009年的一項研究在比利時和波蘭(兩國在二戰後的歷史截然不同)比較年齡、政治傾向和個性,結果發現同樣的模式。
個性發生變化的一個原因或許在於,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對“終結的需要”也在增強,也就是希望把不確定性和含糊性降到最低。
這裡有一條重要的附加說明:僅僅因為老年人可能傾向於保守主義並不意味著他們就不能採納自由主義的看法。
《美國社會學評論》2007年刊登的一篇論文比較了1972年至2004年對社會態度開展的25項調查。結果發現,就社會寬容的問題和表述而言——比如女性是否應該“負責照顧家庭而讓男人負責照顧國家”以及“白人有權按自己的意願不讓非裔美國人搬進自己的社區,非裔美國人應當尊重這種權力”——老輩人的態度跟過去相比更為寬容。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心理學家比爾·馮希佩爾發現,一般說來,年紀較大的人希望做到公平並控制自己的偏見,但他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
他認為,在成長過程中,我們不斷接觸成見。我們能夠在無需明言的情況下識別它們,就算我們不相信這些成見,或者不基於它們採取行動。他說,成見“無論我們想不想有都會自動開啟”。
大腦需要做出努力——額葉主動控制——才能停止這些成見,以更全面更立體的方式看待別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或許會失去抑製成見的能力,儘管我們聲稱想這樣做。
回應
我自己也能感覺到,是這樣,但並不是不可改變。
很多偽科學打著科學的名義證實這證實那。
我怎麼覺得我爸比我爺爺更頑固?
基礎就不一樣。應該現在的你爸跟十年二十年前的你爸比較
還用科學證實?家裡的老人不都這樣麼
占豪曾就英國脫歐做過多篇分析判斷,一直以來個人都認為英國脫歐不太可能,原因是歐盟已經整合了六十多年有了較強的融合度,再加上英國人一貫政治成熟,英國精英層支持脫歐的人數又非常之少,所以公投應該很難通過。但是,就像前面佔豪文章《原創丨英國脫歐如重磅炸彈,將如何影響世界和中國?》中分析的那樣,歐盟經濟復甦困難、英國民族情緒高漲、惡劣的天氣導致1300萬登記選民放棄投票等因素導致了脫歐最終贏得公投。
很多人在分析英國脫歐對誰最有利,其實本質上這事對誰都不利,這是一件給世界帶來巨大不確定性的重大事件,這一不確定性發酵甚至可能給全世界帶來惡劣後果,因為這會改變世界政治生態。對各大國來說,如何利用這一不確定性事件進行因勢利導,通過使用智慧和力量推動局面向更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才是最重要的。能否從中獲利,要看能否因勢利導而非這事本身就對誰有利。
就當前局面而言,歐盟力挽狂瀾實現“加快推進”歐洲整合的機率是最低的,基本不太可能了。對中國、美國、俄羅斯而言,都有從中通過運作獲利的機會,關鍵要看怎麼運作。
中國和美國對英國脫歐的表態都是“尊重”,在佔豪看來,兩國這麼說其實就是為接下來尋求更多機會做準備。奧巴馬說,要加強與英國的特殊關係,其實就是考慮調整戰略,準備藉機以英制歐,即通過進一步拉攏英國徹底進入美國體系,讓英國一定程度扮演像日本對華遏制和牽制的角色。中國接下來無疑應該分別加強自己和歐盟、英國的關係,通過分別提升對歐盟和對英國的影響力來更加快速地推動中國影響力的提升和執行“一帶一路”戰略。對俄羅斯來說,則可以考慮借歐盟分裂來推動美歐分裂,從而實現歐俄關係更快的正常化。這些都是機會,就看各國如何運作,中國應對英國脫歐應該更加積極以實現中國利益的最大化!
英國本身就在歐元區之外,其它的非歐元區歐盟國家與英國擁有同樣的利益。歐盟也必須平衡這些國家的感受。
恐怕歐盟最大的擔心就是把英國逼急了,會在歐洲另起爐灶,建立第二歐洲。有誰敢保證英國脫歐之後不會有其它國家退歐,若真如此,這些退歐國家就有可能依附於英國。組建第二歐洲恐怕才是歐盟最大的擔心。
所以,儘管表面上強硬,儘管恨不得吃了英國人,其實也不敢把英國怎麼樣。必然的要透露出膽怯。目前普遍的觀點是,既然英國退歐對歐盟和世界的影響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越早退歐越能儘早消除這種不確定性的恐懼。其實不然。如果操之過急,英國退歐的負面影響有可能立即顯現。關鍵是目前歐盟包括世界還來不及拿出應對錯施。也就是說,英國退歐的談判拖的越晚越好,談判的時間越長越好。必須給各方一個充分的冷靜和準備的時間。
英剛公投脫歐歐盟就著急趕人,發生了什麼? 2016-06-28占豪
這個世界真是太現實、太無情了,大英帝國剛剛全民公投脫歐,這投出的結果還熱乎著呢,那邊德國、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歐盟創始六國的外長就在柏林聚會商量了,商量的結果是:強硬要求英國“立即開始脫歐進程”。德國則明確表態,英國必須趕快離開!然而,更讓英國人一頭包的還不僅僅是歐盟的強硬,國內也是一片亂局。公投結果出來的當天也就是6月24日,倫敦,蘇格蘭和北愛爾蘭都說準備“脫英”。
在占豪(微信號:佔豪)看來根本原因有四:
一、給歐盟分裂趨勢“止血”。法國、荷蘭、意大利、瑞士、捷克、波蘭等國的右翼勢力都有呼籲效法英國舉行脫歐公投,......
二、向英國內部施壓。歐盟創始六國對英國施加重大壓力,有助於激發英國留歐選民的鬥志,迫使英國再進行二次公投或採取其它措施避免脫歐。
三、為爭取下一步談判桌上的心理優勢。不管英國最終是否真的脫歐,接下來歐盟和英國都會展開漫長的談判。那麼,為了取得談判桌上的優勢,歐盟就必須得強硬。因為,之前就是卡梅倫為了向歐盟要特權才搞出一個“脫歐”公投,現在公投遊戲都玩脫靶了,作為受害一方的歐盟,當然會表現得足夠強硬,從而在接下來的談判桌上贏得更多主動。
在歐盟緊急峰會上,歐盟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宣布:“歐盟領導人明確表示:進入歐盟共同市場必須接受歐盟的四大基本自由,包括人員自由通行。”雖然字字鏗鏘,但也明顯的露怯。
首先,雖然要求英國立即退歐,但峰會上並沒有給出時間表,甚至峰會都沒有涉及到退歐的時間問題。也就是說,憤怒歸憤怒,歐盟還得給自己留下冷靜處理問題的時間。因為歐盟目前恐怕真的不知道如何應對英國,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亂局。並不敢操之過急。這就給了英國人拖延的時間。
其次,雖然為“英國進入歐盟共同市場”設置了條件,可卻間接的透露出“歡迎”英國繼續留在歐洲共同市場之中,或者說不希望歐洲就此退出歐洲共同市場。說明歐盟並離不開英國,自然也就不敢報復英國的退歐舉動。
其三,四大基本自由,是指歐盟與英國就單一市場四項基本自由條件,即資金、技術、貨物、人員的自由流動。這早就達成了一致。英國如果不想退出歐洲共同市場,肯定會接受。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英國是歐洲也是世界的金融中心,金融自由可以確保英國在歐洲的金融地位和英鎊的地位,至少不被過渡的削弱。而其它的都在其次,肯定好商量。這說明歐盟連取締英國在歐洲金融中心地位的膽量都沒有。對英國人來說,退歐後這可是樂不可支的一件大好事。如果歐盟不是對英國露怯,也不會這麼急於表態。
從歐盟的表態來看,希望的是英國祇是在政治上脫歐,而非經濟上脫歐。這足以表明了對與英國經濟關係的重視,或者說恐懼於與英國斷絕經濟關係。而英國退歐的主要目的恐怕就是在於政治上脫歐,這樣英國才能有更多的自主權。
歐盟對英國露怯或無奈是有道理的。英國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同時也是世界金融中心。如果與英國斷絕經濟關係,對於已經處於極度困境之中的歐盟來說難以承受的損失。另外,英國的金融中心地位也不是歐盟想改變就能改變得了的。中美俄印等大國恐怕也不會輕易允許。還有就是,取消了英國在歐洲的金融中心地位,歐洲的哪個國家能在短時間內成為金融中心?歐盟各國恐怕會為爭搶金融中心而大打出手,至少會影響歐盟內部的團結。所以,儘管不願意,恐怕在一定的時間之內還不得不奉英國為金融中心。
歐盟是美國的重要盟友,但英國卻是美國最忠誠的盟友。雖然美國人心中不滿,但也絕不會眼看著英國沉淪。歐盟也不敢確定中俄印等世界大國會怎麼發展與英國的關係。不要忘了,英國還有一大優勢就是英聯幫的存在。所以,對英國退歐只能是忍。
風留痕:民主與民萃只有0.04距離?2016-06-29
英國公投的結果是脫歐成功,一下子就把英國推上了風口浪尖。似乎世界末人就要來臨,而英國就成為了打開民萃主義潘多拉魔盒之人。公投是民主的高度體現,體現了人民當家作主人。英國人是按嚴格按照民主的原則進行公投,這有什麼錯?為什麼民主一下子變成了民萃?
西方的政治精英們為什麼指責批評自己極力維護的推崇的民主公投?原因恐怕是民主打敗了精英政治,自然民主就成了民萃。
其實,在公投結果出台之後,無論將來會出現什麼樣的局面,指責英國都沒有什麼意義了。英國人也沒有什麼好後悔的了。因為這是嚴格按照民主的程序公投的結果,代表了大多數英國人的民主意願。既然民主是不可改變的政治原則,既然民主制度是英國人民的選擇,公投脫歐的勝利,就是民主的勝利,而不是民萃的勝利。
為什麼民主的公投,其結果卻變成了民萃?民主與民萃的區別到底在哪?為了弄清二者的區別,我們先看一下定義。
民主的定義為:在一定的階級範圍內,按照平等和少數服從多數原則來共同管理國家事務的國家製度。在民主體制下,人民擁有超越立法者和政府的最高主權。它是自由的體制化表現。
民萃的定義為:民粹主義(Populism ,又譯平民主義)民粹主義是民主思想的一個分支,是相對於精英主義而言的,與精英主義不同之處在於利益分配及治理方法的不同。
從兩者的定義來看,民主的定義是有前提的,也是分階層的。不是所有的民意都是民主。英國的民主公投,民意與精英不一致,所以才被定義為民萃。這實際上與中國人常說的一樣,過度的民主就是自由民主主義(民萃主義),也就是說,西方的所謂民主與中國的民主集中製原則並沒有本質的區別。
其實,世界上本就不存在絕對的民主,絕對的民主就是民萃主義。西方人總是標榜自己的民主如何如何,總是指責他國的民主如何,從英國公投事件來看,包括目前美國的特朗普現象,實際上就是50 步笑100 步而已。
風留痕:歐盟對英國強硬的背後是露怯2016-07-01
英國脫歐公投之後,引發了歐盟成員國的強烈憤慨。歐盟六核心成員國立即強硬表態要英國“立即退歐”。法德等歐盟主要大國的領導人也紛紛表達了憤怒之情。憤怒的似乎恨不得不等英國申請就立即把英國踢出歐盟。然而,憤怒的表態卻難以掩蓋歐盟的怯懦和無奈。
卡梅倫終於吱聲:快,向中美印派貿易代表團!
據《金融時報》2016.7.1報導,在準備啟動退歐進程之際,英國將向中國、印度、美國以及英聯邦派出高級別貿易代表團——這是唐寧街10號在討論後得出的結論。
大衛·卡梅倫對商界領袖表示,對英國企業而言,當前不能“糾結於”歐盟,要緊的是加大努力在歐盟以外地區取得進展。
相關新聞
髮夾彎? 倫敦前市長強森棄選首相:英國不急於脫歐
強森意外退選、英脫歐翻盤機會驟降!英鎊再瀉1%
回應
公投騙局 脫歐領袖的髮夾彎
好玩不?還玩不?
好玩,沒玩夠,下步我們還想對蘇格蘭、北愛什麼的是不是還留在不列巔開展公投
設想一下,分成四塊後,誰有能力接任大流氓?
中國:地主家的饅頭不是白吃的;美國:親兄弟明算賬;印度:你TM也有今天.
不就是英國版新南向政策嗎。
如果英國向中國求救,必須是有條件的:一、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二、實行中英貨幣互換;三、支持中國南海立場;四、解除對中國武器禁運;五、實行中英自貿等等。
別到TG啊,毒菜國家有損你們大英帝國的聲譽,剛剛你們不是指責木人權的嘛
把安插在香港的暗樁告訴了唄,政治利益是要交換的。
不要忘了英國除了兩次鴉片戰爭,還是藏南問題的始作俑者。如有機會坑這攪屎棒不得超生。
脫了歐的牛牛啥都不是,來幹嘛~
擺脫窘境 英「脫脫歐」有4招 2016-06-28 聯合晚報
英國23日公投通過脫歐以來,天下大亂,不少人思考要如何「脫脫歐」,《紐約時報》說英國有四個選擇,各有利弊。
一、很簡單,不脫歐:這次公投並無法律約束力,英國可以利用歐盟條約第50條「由決定退盟之國將其意願知會歐盟理事會」並談判退盟協議的規定,不主動知會,就當公投從未發生。但這等於駁回1740萬脫歐票選民的意志。
二、蘇格蘭否決權:首相繼任者可兩手一攤,說他或她願意執行選民意志,但因蘇格蘭反對而難如願,勢必促使蘇格蘭舉行二次獨立公投。
三、舉行二次公投:但二次公投難保結果不一樣,自稱後悔投脫歐票者,大約只占脫歐票1%。歐盟可能無意奉陪,而且二次公投如果仍是脫歐勝出,就真的再無退路。
四、名退實不退:英國與歐盟達成形同維持現狀的貿易與移民協議,又不必是正式成員。脫歐派主腦強森打此算盤,脫歐派引挪威為範例,但挪威外長艾德去年以過來人警告說,挪威模式的結果是移民增加、一切政策更受歐盟左右。
歐盟領袖不希望英國立下不良先例,他們會藉英國之例清楚讓其他會員知道,「你退出聯盟,不會獲得『既享福利又不負擔義務』的甜頭協定。分手困難,而且痛苦。」
回應
《紐約時報》是在教政治騙術
公投騙局 脫歐領袖的髮夾彎
既然公投通過英國脫歐,英國執政者以任何理由拖延脫歐,是對民主制度的自我摧殘,必成為笑柄。
英國是是世界現存的最早實行民主制度的國家,「民主公投」制度,會不會像英國過去輸出「鴉片」一樣,成了反嗜自己國民健康的「海洛因」,害人最終反害己。民粹操作的民主統治把戲,如何發展值得觀察。
相關新聞
英脫歐震盪 第二個交易日歐美股暴跌、亞股撐住 英鎊貶至31年最低
英國脫歐風暴,人民幣堪當中流砥
英脫歐黑天鵝 反成陸白天鵝 北京模式將崛起
神預測!閻學通三年前準確描繪英國脫歐
英國債信遭調降 大型銀行喊撤離倫敦 法蘭克福想取代倫敦金融中心
英相卡麥隆:必須接受公投結果 不會有二次公投
英保守黨:9月2日前選出新首相 保守黨內戰 強森首相路生變
英工黨黨首科爾賓在黨內不信任投票中失敗 拒絕辭職 工黨內部已陷分裂
脫歐談判...歐盟催 英不急
英脫歐還想要特權 梅克爾打槍卡麥隆
英脫歐 歐巴馬:國際社會勿歇斯底里
脫歐後社會失序 英國種族仇恨浮上檯面
英國是這個國際體系的中流砥柱,也是受益者。在聯合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北約、國際貨幣基金和世界銀行都有一席之地,這些機構都在二戰後成立,負有促進世界和平、安全與經濟繁榮的使命。
但如今,英國顯示出這個體系的弱點。歐盟是全球最大單一市場和民主世界的要角,英國脫歐削弱了它的重要性。此外,英國脫歐損害了二戰結束以來國際社會的共識:結盟對維護局勢穩定、淡化民族主義(以免大戰重演)相當重要。
曾任美國駐北約代表的達德說:「英國脫歐不會徹底破壞國際秩序,卻製造了先例,可能會讓這個秩序逐步瓦解。」
紐時指出,英國脫歐對全球造成的歷史性影響,就是一九八九年柏林圍牆倒塌後全球經濟持續邁向自由化與開放的方向開始逆轉。北美自貿協定、歐元區、大陸加入世貿組織都是這股潮流下的產物,但英國脫歐顯示歐洲和美國大批選民開始質疑這套全球經濟體系對他們是不是有益,並把他們的不滿投向歐盟和華府當局。這可能是二戰後美國打造的全球秩序開始瓦解的徵兆。
回應
最後一句話道出了紐約時報所焦慮的是,二戰後美國憑其霸權所打造的國際秩序,將因此次「英國脫歐」而加速瓦解。
成住壞空是物理現象的準則,分分合合是人情趨捨的必然。現行的國際社會組織、規則、體系都是基於強者當時利益需要所制定,違反了物種多樣化、人類生活多元化才穩定的鐵律。這些有強烈的本位主義,私心排他自用原則,看這個全球化、那個一體化、什麼顏色、茉莉花革命都血淋淋的呈獻出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事實。柏林圍牆倒塌、911恐攻、ISIS伊斯蘭國、英國脫歐這些類似反撲事件將層出不窮。誰生厲階,至今為梗 ! 始作俑者能無悔乎 !?
1992年冷戰的硝煙尚未散盡,日裔美籍學者福山提出了歷史終結論,福山宣稱西方的自由民主已是人類政治的最佳選擇,也是最後的形式。但前幾年美國國會因兩黨惡鬥,未能通過預算案,致美國政府行政部門大部分機關停擺作業而且有二次,沒有行政效能,代議制的代表自私自利,凸顯民主議會的缺點,台灣就是如此。其次,英國脫歐成功所產生的不利影響,逐次呈現,將國家前途述諸於全體國民公投做決定,選國家領導人有何用?西式的自由民主制度可能走到了分水嶺,再不改革,恐怕"北京模式"就將崛起!
英國脫歐公投專題
http://world.huanqiu.com/special/eu0623/index.html
超300萬英國人請願二次公投媒體:翻盤機會為零 2016.6.27
“其實不想走,其實我想留”。這句歌詞成了近兩天來不少英國人“懊悔”心情的最好寫照。英國脫歐公投結果24日宣布後,不少英國人在網上參與“二次公投”請願,企圖通過限制公投成立的條件達到廢除脫歐公投的結果。截至26日晚,已有超過325萬人簽名。英國廣播公司(BBC)稱,公投規則可以事先設定,但不可能在事後重新提出設立規則。這一請願獲得議會通過的可能性為零。與此同時,英國國內無論是執政的保守黨還是在野的工黨都出現嚴重的政治危機。英國《蘭開夏郡電訊報》哀嘆稱,“英國正駛向未知海域”。
相關新聞
英國議會認為二次公投請願存在造假
倫敦恐失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英脫歐黑天鵝 反成陸白天鵝
回應
這就是民主的弊病了。大家都讚同的事情不一定就是好事。
民主有民主的弊病,但不會犯大錯,不會產生瘋子。
呵呵,二戰德國夠民主吧,產生了瘋子嗎?
投票規則固然需要完善。但是總體而言比獨裁要好得多
那為什麼日不落的時候是女王說了算?為什麼美國南方各州投票脫離聯邦,北方政府認為是叛亂?
紐時:英國脫歐揭二戰後西方體系弱點 2016-06-27 聯合報
紐約時報指出,英國脫歐撼動了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美國打造的國際體系,若與近年來的國際大勢合觀,就能看出全球政治、經濟可能將重新洗牌。
經濟成長緩慢,讓全球許多地方的人民對傳統自由經濟體制失去信心,特別是那些受貿易和大量移民衝擊的人;民粹在西方世界蔓延;中東的國界在教派衝突愈演愈烈之下逐漸模糊;中國大陸愈來愈堅決伸張主權,俄國則愈來愈敢於向外擴張;數量創新高的難民從貧窮戰亂地區翻山渡海,尋求更好的生活;再加上已開發與開發中國家人民對政治人物和中產階級生活的期望落空,這些趨勢合在一起,挑戰了二戰結束以來影響全球的西方體系與聯盟。
留歐派拚「二次公投」 蘇格蘭也要爭取獨立 2016-06-26 經濟日報
英國公投結果出爐後,留歐派便發起線上請願活動,主張若脫歐或留歐陣營的支持率不到六成,且投票率也低於七成五,英國政府應舉辦二次公投。根據英國法規,一旦連署人數突破10萬人,國會就必須針對請願進行討論。
蘇格蘭辦二次脫英公投顯然是個選項,蘇格蘭曾在2014年舉辦獨立公投,當時英國首相卡麥隆曾恐嚇民眾,一旦蘇格蘭獨立,將很難進入歐盟。
只要英國不申請啟動歐盟「里斯本條約」的第50條「退出條款」,就還有轉機。不過,英國一旦啟動退出條款,一切都將無法扭轉。若英國保守黨在選舉新黨魁時爆發內鬨,促使國會提早改選,下任首相便可針對脫歐問題推動二次公投。
相關新聞
歐盟要英快走 「不瞭解為何英國政府需要等到10月,才要決定是否將脫歐信函遞交歐盟。」
歐盟27國 周三會談與英「離婚程序」
英國脫歐風暴,人民幣堪當中流砥...
挺留歐青年 轟退休族背叛 我的未來被老年人投掉了
脫歐、川普現象… 選民怒火延燒中
不滿菁英統治 民粹政治抬頭
回應
現在已經有2678522人簽名了,哈哈,好玩,有選票真的很好玩。
這是玩脫了想“救場”?二次公投結果如果是留歐,那麼又有幾十萬人請願要進行三次公投。一直投下去,公投的權威就消失了,英國就沒救了。國家大政不是兒戲!港燦的祖宗就是這樣的啊
之前希臘對於紓困方案舉行公投, 雖然舉國反對, 最後仍然接受; 這次英國脫歐公投, 雖然通過, 且看最後結果. 若公投結果未能落實, 則公投的價值與意義, 會受到何種衝擊?
民主的投票還不如一坨屎
國家大事叫你們民主的兒戲掉了
錯的並不是民主,中國是民主集中製,也就是說,最終還得專制來決定。
大國普選就是耍流氓。中國是協商民主制,中國是協商民主制,中國是協商民主制,重要是事說三遍,不要用西方的話語權解說中國的民主制度。
這也就是為什麼鬼島愚民不敢獨立公投的原因,這種操眾政治很容易達到政客的需求而能就此獲利,但是最後的結果會讓全部人一起"享受"崩潰的逞罰 . 把國政當辦家家酒,這就是愚民過度放大的民主政治,什麼都要人民投票,那還選個屁利猥、屁總統 ,政府機關只要留個中選會就夠了.
撤出中國 轉進英國 卻逢脫歐 李嘉誠 悶爆2016.6.25工商時報
英國脫歐公投結局想必讓香港首富、長和集團主席李嘉誠變成「最緊張的華人」。因為旗下企業近4成利潤來自英國,在英國脫歐後,一般認為,李嘉誠旗下資產恐將面臨大幅縮水。
據港媒統計,目前李嘉誠的商業帝國在英國的總投資高達520億美元,旗下長和集團就有56%的稅前利潤是來自歐洲市場,而在單一國家中,英國就貢獻了37%。
自1996年起,李嘉誠在英國投資的腳步就沒停過,近年更是大手賣出中國資產,轉進英國做大額投資,此舉一度引發中國媒體與輿論的批評及不諒解。目前李嘉誠對英國的投資中,包含管道燃氣、鐵路運輸、自來水、機場服務及O2電信業務等,幾乎囊括英國人的食衣住行,被媒體戲稱「買下半個英國」。
為此,英國決定要舉行脫歐公投時,李嘉誠即高度關注。今年3月,李嘉誠在年度業績會上表示,一旦英國退歐,他一定會收縮在英國的投資規模;不過,他在公投前夕又改口稱,不管公投結果如何,他在英國的投資將一如既往。
雖李嘉誠稍早前曾公開向英國喊話「希望英國不要離開歐盟」,也淡定表示,「即使脫歐了,也不是世界末日」。儘管有人認為他是強作鎮定,但李嘉誠此話應有所本。
標普認為,英國脫歐對在英國有大筆投資的李嘉誠來說,最直接的風險是英鎊大幅貶值,這將削減長和集團、長江基建和電能實業的現金流,相信李嘉誠早有準備。
截至2015年底,長和集團的銀行及其他債務本金總額為2,876億港元,其中英鎊、歐元各占25%,36%為美元,7%為港元,意味著英磅若貶值,長和的銀行及其他債務能夠減少一些。同時,以幣值來看,長和的速動資產中,最大的占比是高達4成的美元,英鎊僅占11%,即便英鎊大貶,對其影響有限。
但現在市場關注的是,對李嘉誠來說,先前的賣出中國資產,讓其與中方有些尷尬;轉進英國後,又遭逢脫歐。接下來,對於已經步入暮年的「李超人」來說,下一次出手將落在何方?大家都在看。
英國脫歐派投票只比留歐派多了幾個百分點,而這幾個百分點很容易由臨時因素促成。由公投來決定英國在未來世界格局中的位置和姿態,這是正確的方式嗎? 已經有人在反思,公投這種所謂最民主的方式未必是做國家重大決定的有益選擇。持這種觀點的人指出,英國是代議制國家,應當由代議機制決定英國國家命運,讓全體公民為他們當中很多人無法搞清利弊的抉擇進行投票,這是政治家們對他們應有責任的推脫。
英國公投結果使它脫離歐盟看上去大勢已定,但有分析人士認為,未來仍有可能存在變數。英國離開歐盟需要兩年過渡期,這當中如果英國出現大的經濟、社會動盪,民眾的態度有可能反轉,說不定舉行相反公投的政治氛圍就會出現。
英國面臨同歐盟的艱苦談判,脫歐後英國將失去歐洲統一大市場,雙方關係須重新釐定,歐盟應不會太便宜了英國,因為那樣的話等於鼓勵其他成員國脫離歐盟。
歐盟面臨戰後最糟糕的時期,各種不確定性都將被激活,它們會形成盤根錯節的挑戰。
這個變化對美國最為有利,直接結果是美元的強勢地位從此失去了一個勁敵,美國也更容易在政治上控制歐洲。這件事對俄羅斯和中國沒有直接的政治不利影響,人民幣貶值壓力會因美元兌歐元和英鎊升值而加大,但這是短期的,其他間接的衝擊是否會出現,取決於歐洲的形勢下一步怎麼走。對中國社會來說,我們正處於認識全球化和民主這些重大問題的緊要期,英國是西式民主的代表性國家,它與民主“最高形式”公投的這一次擁抱最終將帶來什麼,這將是中國人觀察這件事的持續性角度之一。
相關新聞
【大使短評】楊成緒:英國脫歐再對西式民主“啪啪打臉”
回應
美國高層笑了!終於成功用計分離的歐盟!
確實,歐盟和歐元的衰落,對美元是大利好。但對美國不一定就是利好!只要我們做得好,其實對中國和俄羅斯利好更大!人民幣的地位更高了,美國利用英國控制歐盟圍堵中國的能力弱了,英國和歐洲有求於中國的多了,更利於中國資本和產品。西方民主制度的影響力弱了,中國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和優越性更加突出!中國祇要加快部署核威懾能力,打消美國發動對中國戰爭的衝動,中國很快就可以超越美國,實現復興!
大英帝國老了,患有老年癡呆症,悲哀!
英國脫歐成功,實際上就是西方國家推崇的萬能民主制度造成的,正所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真實版寫照,也是西方國家體系散架的表徵之一。
社評:英國回300年前原點,歐洲加速衰落2016-06-24環球網
英國公投的結果出爐,脫歐派以51.9%對48.1%戰勝留歐派,這一微弱勝利卻很可能是打開了歐洲的“潘多拉盒子”,把這塊大陸推入動盪。作為最初後果,英鎊24日大貶10%,歐元貶3%,英國與歐盟雙輸的格局已經顯現。卡梅倫首相已於今天宣布將辭職,蘇格蘭或將舉行新的脫英公投,北愛爾蘭和威爾士對倫敦的不滿也將上升。荷蘭、法國都有人提出舉行脫歐公投,儘管那些聲音未必就能很快得勢。
有人說,大不列顛歷經300年征程,一度殖民地遍布全球,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如今它又回到了原點,說不定最後就剩下英格蘭那一小塊。
英國人在心理上已經輸了,這次公投也許被證明是他們走向小國寡民破罐子破摔的標誌性事件。脫歐派算的都是養老金得到保障、社區裡少出現幾個移民的身影、學校的位置別被外來人佔了等等,國家抱負和全球戰略這樣的宏大話題在這次公投中遭到排擠。如果只算計眼巴前的那些事,英國當然越小越好。如果現在由公投來決定是不是賣掉英國的原子彈和核潛艇來充實民間的福利,說不定民粹主義者都能忽悠一半以上的選民回答“是”。
假如把歐盟看成一個國家(當然它不是),那麼英國作為最有實力的“大省”之一宣告獨立,“一分兩半”後的雙方都突然間變小了。它們的影響力將受到削弱,也會帶動力量分配的格局性變化。
英國一直是歐盟內鬧特殊的成員,它沒有加入統一歐元,也未參加申根協議,法德作為歐盟的軸心一直對英國“吃著碗裡瞅著鍋裡”的做派不滿。英國脫歐從一定意義上說也對雙方都是一種解脫。
然而這種解脫當然是歐洲一體化進程的重大倒退。當歐盟的事業一帆風順時,這種倒退不可能發生。英國脫歐說到底是歐洲衰落的體現。
世界的重心原來在大西洋,它的兩側分別是最發達的北美和歐洲。如今重心漂移到太平洋,東亞經歷了幾十年的高速發展和繁榮,而歐洲在原地踏步,逐漸成了世界的博物館和旅遊地,還有幾個不錯的學區。不幸的是歐洲還離動蕩的中東最近,難民潮總是第一波就奔向歐洲。恐怖主義的衝擊與難民潮形成同步,給人以它們有可能是一回事的聯想。
歐洲無力解決所面臨的問題,民眾困惑而沮喪,極端思潮隨之興起、蔓延。政治家們如果此時缺少擔當,整個國家就可能像引擎熄火一樣,隨波逐流。
王義桅:對中國利弊共存
首先是影響了中國和歐盟的戰略關係,歐盟的衰落和自顧不暇,會影響到其在全球多極化重要一級的地位,中歐戰略投資協定談判、FTA、一帶一路推進談判等等,都會受到影響。中國和英國的關係,一個不在歐盟內部的英國,我們會失去了一個投資英國從而投資歐洲的跳板角色。90%的歐元是在倫敦做交易的,那麼如果布魯塞爾報復,歐元要撤出,中國通過倫敦進行歐元融資的渠道會受影響,這些都不太確定,包括我們的人民幣國際化都會受到影響。英國脫離歐盟以後,整個歐洲形勢會出現不穩定。對世界經濟復甦,以及中國經濟都會造成不利的影響。
但如果英國脫離歐盟之後,英國可以和中國簽訂FTA、英國會更加重視中國,因為英國人說要從全球眼光重新審視世界的變化。歐美人還沒有認識到世界的巨變,從這個角度來講,理清楚關係的英國,會更加重視中國。
http://www.guancha.cn/JinCanRong/2016_06_24_365326.shtml
金燦榮:想推翻恐怕不行
從法理上看,公投是西方民主最高的民主表達,想要推翻恐怕是不行的。但是脫歐之路並不順利,脫歐派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防止蘇格蘭、威爾士等脫離英國,不然可能要再來一次公投——這樣政治成本就很高了,等於把國家命運當兒戲。對英國而言,傷害已經造成,現在最重要的是如何止損。
觀察者網:英國如果真的退出歐盟了,對中國的戰略利弊究竟怎麼看?
李世默:英國會更需要中國
脫歐後的英國在世界舞台上還會重要至少20年,而且它會更需要中國。去年英國帶頭支持亞投行,一個脫了歐的英國在類似情況下,會更加支持中國;而一個留歐的英國,即使對中國友好,他對歐盟整體的對華策略的影響幾乎等於零。
日本法政大學教授趙宏偉:對中國外交是重要機遇
我個人認為,英國真脫了,中國外交就要奮發有為,建設中英特殊關係,堅決實現以下幾大機遇!一, 英國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帶動歐盟跟進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迫使奧巴馬宣布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逼迫日本只好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英國帶頭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是完全有可能的。英國脫歐了,就有了自主權了。中國外交要立即下手,抓住這一機遇,將其變成現實。二,結成中英自由貿易區。在英國國內爭論脫歐當中,脫歐派已經提到了:脫歐後可以單獨跟中國、印度這些大市場談判自由貿易區,反而有利於英國經濟。三,談判英國解除對中國的武器禁運。歐盟一直在對中國實行武器禁運。歐盟在英法的要求下曾幾次研究解除禁運。但是次次遭遇日本的強烈反對,日本又拉著美國,並公關中東歐小國投反對票,結果歐盟28國無法形成共識,至今歐盟對中國的武器禁運仍然沒有得到解禁。中國不是一定要從英國和歐盟各成員國進口什麼武器,但是這次武器禁運是對中國的政治歧視,現在是促使英國帶頭,打破這一對中國的政治歧視的絕佳機會。而且,英國和歐盟解除了對中國的武器禁運,實際上還意味著中國的武器可以向歐盟28國出口被解禁。這將大大的開拓中國武器出口的市場。上述三大機遇一個共同點是其不只是促進中英夥伴關係的全面發展,還都可以促進中國•歐盟關係衝破障礙,全面發展,並且這個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上述中英特殊關係,事在人為,還會發展出新的外交境界。
王義桅:歐盟其他國家沒有脫歐的能力
英國脫歐會鼓勵其他一些對歐盟離心離德的歐盟成員國,他們會蠢蠢欲動。他們對英國脫歐成功的解釋,就是認為歐盟是個包袱。實際上英國脫歐和其他國家不太一樣,因為英國歷史上就不是一個傳統上的歐洲國家。他有能力有資本和歐洲討價還價,但其他歐盟成員國是沒有這個能力的。不過它會讓人們失去對歐洲一體化的信心,這是最大的一個衝擊。現在看起來歐盟一體化還可以走回頭路。政治的不確定性,就是最大的麻煩。歐洲一體化是政治精英們設計的,現在看起來,政治越來越民粹化了。
觀察者網:有人說,退歐公投只是個開始,下一步英國和歐盟還會繼續漫長的談判程序?怎麼看公投這個形式?
王義桅:不了了之也是有可能的
老百姓已經表達民意了,但是在法律上最終完成脫歐程序,冗長繁瑣,也可能面臨很多不確定性:一方面脫歐成本非常高,又面臨一些道義上的指責,最後這個事情不了了之,這個可能性是有的。程序上來說,首先要近六週左右時間。英國議會要批准這個公投結果,要解除跟歐盟原來簽訂的法律。也可能英國議會就長期擱置,不一定能完成。其次歐盟要重新和英國談判,原來英國在歐盟所享有的一些好處要剔除掉,有很多法律條款尤其是貿易、農業等方面,曾經歷時多年談判,這個是問題之所在。
羅思義:部分中國媒體對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存在誤讀
公投結果顯示英國退歐,並不意味著英國已經正式脫離歐盟。按照《歐盟憲法條約》第50條規定,這只是意味著英國可以與歐盟就離開歐盟展開談判。但直到第50條規定對英國正式生效之前,英國是不能正式脫離歐盟的。但是,英國的政治危機已經開始了,卡梅倫宣布即將辭職,也宣布不會馬上申請歐盟憲法條約50條的生效。蘇格蘭政府首席大臣尼古拉·斯特金剛剛也宣布,將準備第二次脫離英國公投。英國政治危機正在擴大。
李世默:也許,不敢說,因為精英越來越脫離現實。至於公投嘛,只有兩個字:呵呵。
陳新:歐盟可能走向妥協
公投主要表明了民眾的態度,現在公投結果是脫歐,這樣英國可以跟歐盟開始脫歐談判。2年的談判期,容克在公投前曾強硬表態,說是拒絕談判,但在公投結果面前,容克應該會直面問題,甚至走向妥協。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義桅:世界變了
脫歐的結果,確實出乎很多人意外,因為我們普遍的判斷認為,英國人會作出一個理性的選擇。英國留在歐盟好處多多,不能把問題歸罪於歐盟,現在實際上歐盟成為一個替罪羊了。但是看起來脫歐派的成分是非常複雜的,既有反體制的、極右翼的,把歐盟當做替罪羊的,也有一些有理性的、具備全球戰略眼光的精英。他們這些人認為英國的未來應該在全球,世界變了,而歐盟和西方都沒有看到世界的變化。比如每日電訊報報導,英國新增的市場裡面,90%以上來自於非歐盟國家,尤其是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國家。所以在他們那裡,歐盟被視為一個包袱。
英國的退歐,也不能簡單的說就是倒退,或者是災難。
觀察者網:我們看到,卡梅倫首相已經宣布10月辭職,接下來,你認為可能會有哪些連鎖反應,或者說影響?
金燦榮:歐盟前行的進程會中斷
短期來看,影響是負面的。歐盟會受到衝擊,往前走的進程會中斷,對於歐盟當務之急是千萬不能讓別的國家效仿,不然將產生巨大的損失。而對於主要國家,如中、美、俄,都需要適應沒有英國的歐盟。長期影響目前還看不清,有一種說法是,對中美不利,但對俄國有利。這個推斷很難說正確與否。失去英國的歐盟,核心國德法會更加團結。英國雖然脫歐,與歐盟的關係還是可以保持良好的。離婚也有好離好散,現在談脫歐的長期影響還為時尚早。
陳平:聯合王國面臨解體風險
這個事件只是開始,我預料他後面會有一連串的連鎖反應。第一個連鎖反應就是,因為蘇格蘭是讚成留在歐盟的,所以蘇格蘭可能會獨立,然後加入歐盟。這樣聯合王國可能會解體,聯合王國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那麼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以後如果接二連三的脫離聯合王國,大英帝國就回到最早的只剩下英格蘭了。如果蘇格蘭獨立,那麼英國失去北海石油,也失去僅剩的製造業,就剩下金融。如果脫離歐盟,那麼英國唯一可以選擇的出路,就是加強和中國的合作,特別是發展人民幣在倫敦的交易中心地位,這是大勢所趨。
我是脫歐派,所以出現這個結果是意料之中的。我的判斷是基於歐洲一體化史和英國加入歐盟的歷史。50年代末,歐洲有兩種經濟一體化思路,一是由法德主導的歐洲經濟共同體,他們主張不僅僅建立關稅聯盟,而且還主張通過進一步的一體化來建設統一市場,同時還有政治抱負。這是歐盟的前身。另一個思路是英國主導的自由貿易,主張通過自有貿易的方式,在不讓渡主權的情況下獲得發展,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應運而生。
從英國最初的主張看,脫歐是遲早的事。現在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只剩瑞士、挪威、冰島和列支敦士登4國,而歐盟擴大到28國。但是,在金融危機,特別是歐洲債務危機的衝擊下,歐洲的經濟復甦緩慢,歐洲人沒有及時找到能夠通過進一步一體化來發展經濟的新動力。與此同時,歐盟的不斷擴大造成歐洲決策機制的低下,歐盟機構本身不斷的膨脹造成布魯塞爾的官僚體制運轉效率出現問題。正如英國為脫歐製作的宣傳片所揭露的:歐洲議會每月一次浩浩蕩盪到斯特拉斯堡去開會,耗費大量的錢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戰略問題研究中心教授張文木:對英國和歐洲的統一都是災難性的
對於英國脫歐公投的結果,我不意外,是預料到的。人過了兩代,跟老政治家的經驗已經遠了。在碰到一點困難都想著眼前利益,英國從短期利益看,肯定會作出脫歐的決定。英國這次脫歐對歐洲的統一是災難性的,歐洲長期以來因為內鬥失去了很多機會,讓別國得利。兩次世界大戰以後,他們痛定思痛決定統一。統一的進程到默克爾這一代政治家,接近完成了。就在這時候,英國脫離歐盟。這樣一來,歐洲統一就遙遙無期了。這對歐洲的挫敗,是拿千年來計算的。這時最難受的大概就是默克爾了。
脫歐對英國也是災難性的。它獲得的是暫時利益,失去的是長遠利益。從短期利益來說,英國會有越來越多的紅利。長期來看,有兩種假設。如果歐洲的統一進程還在繼續,並且出現亞洲這樣的大一統版塊,英國就永遠被邊緣化了。不過英國脫歐與否,都會被邊緣化,脫出去只是邊緣化得更厲害。而如果歐洲大陸進一步破碎,英國的主體地位就上升了。
9學者點評英國脫歐:一個歷史性事件
觀察者網:今天英國公投退歐,結果出乎意料嗎?脫歐派真的勝了,你怎麼評價這個結果?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金燦榮:曾經以為英國人很理性
應該說還是讓人意外的。從理性的角度看,脫歐對於英國風險很大,利益損害很大。原來我們對英國人的理性信任度很高,如今看來一旦將國家命運以這種方式交由老百姓決定,個人情緒就會戰勝理性。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你的政治制度早該好好修理了
英國脫歐可以放在英國走衰,歐盟走衰,西方政治模式走衰的大背景下來看。關係國家命運的大事,國家不敢承擔責任,而是"交給"民眾,而民眾的決定又是情緒性的,結果就是"脫歐"。
春秋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李世默:脫歐與留歐之戰更深層次的是一場文化對決
脫歐與留歐之戰,大多數人只看到政治和經濟層面,除政治和經濟外,其實更深層次的是文化的對決。在英格蘭,只有倫敦投票支持留歐(60/40),在其他地區都投了脫歐。這是一場文化自主和世界主義的爭鬥,所以留歐派的“經濟崩潰論”作用不大。倫敦人已被改造成了世界公民,但可悲的是,“世界國”還沒成立。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陳平:英美自由主義的思潮出現逆轉
英國公投,脫歐派比留歐派多了大概一百多萬票。那說明什麼問題呢?英國原來是亞當斯密主張自由貿易全球化的發源地。現在實際上在多數的基層老百姓背離了自己的傳統,他們發現全球化自由貿易對他們不利。以前全球化只是損害發展中國家,現在你看,包括美國特朗普的崛起和英國退出歐盟,說明英美自由主義的思潮在西方發達國家老百姓中間出現逆轉。
所以,英國公投退歐這是一個歷史性的事件。
觀察者網特約作者羅思義:這是一個瘋狂的決定
英國人恨精英,所以他們投票做了這個選擇。但是這不是最終結局,因為這並不意味著英國最終會脫離歐盟。然而,這是一次重大政治危機的開端。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經濟室主任陳新:從英國當年入歐的歷史看退歐是遲早的事
8理由…英執意脫離歐盟 2016-06-25 經濟日報
英國公投決定脫離歐盟,令全球市場震驚,何以致此?以下是BBC歸納出的八個理由。
一、脫歐的經濟警告惹反感:民眾頻頻被警告脫歐的經濟後果。選民最後決定不理這些「恐嚇」,或認為是須付出的代價。
二、釋出更多健保經費的宣傳奏效:脫歐陣營宣稱,「英國每周繳給歐盟的3.5億英鎊,可拿來花在NHS上」。這句宣傳標語令許多選民心動。
三、移民議題被炒熱:脫歐陣營強打一張王牌-反移民情緒。
四、民眾不再相信首相卡麥隆:卡麥隆矢言促使歐盟改革,爭取到的讓步卻不大,對保守黨選民的說服力下滑、無法贏得工黨支持者認同。
五、工黨與基層民意脫節:留歐陣營需要拉攏工黨支持者,但工黨議員卻誤判基層選民的反移民情緒。
六、強森和戈夫效應:前倫敦市長強森和司法大臣戈夫表態支持,使脫歐派勢力大振。
七、老年人踴躍投票:年長者踴躍投票,是協助脫歐陣營致勝的主力。
八、歐洲一向是外人:英國與歐洲的關係向來若即若離,而國家主權、經濟等因素,使許多英國民眾對歐盟懷有敵意。
相關新聞
享財富、甩束縛 英只求最大國家利益
民族國家的重生
脫歐 全球民粹浪潮的第一波衝擊
更強的英國? 孤立的小英格蘭?
英、歐政治歷史隔閡 埋導火線
卡麥隆的政治賭博 公投玩火自焚 請辭
離歐恐要花7年談判
英、歐「離婚」 5種新模式
英鎊一天重貶約12%或暴跌超20% 英股暴跌8%、歐元升破1.1大關 歐股收跌近7%、日圓升破100大關 日股暴跌7.9%、原油均下跌5.8% 黃金飆漲逾100美元創1300新高、美股道瓊開盤狂瀉逾600點 美10年期國债收益率暴跌12.5%、台股一度挫300點,台幣重貶2.4角、对中国金融影响有限 A股下跌1.3%..........
英國決定脫歐 五大挑戰待克服 2016-06-24 中央社
英國脫歐2016-06-24 公投51.89% 決定史無前例選擇與歐盟其他27成員國分手。脫歐派獲勝後,政治、經濟、與歐盟的關係、居民遷徙及蘇格蘭獨立公投等,將是英國接下來面對的重大挑戰。
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宣布下台,前倫敦市長強生(Boris Johnson)是脫歐陣營的領導人,可能成為接班人。
英國將有兩年的時間協商與歐盟分道揚鑣,包括與歐盟其餘4.4億消費者的經貿條件。
IMF等經貿組織和財經專家,美德等世界領導人先前均警告,脫離歐盟將對世界第5大經濟體英國造成傷害,憂心衝擊貿易。
根據美國CNN報導,脫歐之後,英國將自動喪失與歐盟其他國家自由貿易的權利。歐盟目前占英國出口額約45%,在服務業所占的比重更大。
英國投資與就業恐受害。許多美國企業在英大舉投資,做為前進歐洲其他地區的門戶;而其他歐盟國家2014年流入英國的金額高達4960億英鎊,幾近外資的一半。
英國官員之前指出,如果脫歐,恐怕有82萬份工作將流失。包括摩根大通等多家跨國企業已暗示,可能將一些工作機會轉移到英國以外地區。
歐盟核心原則之一是人民的自由移動,支持脫歐者認為,脫歐可讓英國決定哪些移民可入境。但目前住在英國約300萬其他歐盟國家人民的地位將受到影響,而居住在其他歐盟國家的120萬英國人民的自由旅行與享有健康照護資格恐被取消。
許多人將這次公投視為移民公投,難民問題不但造成英國經濟的負擔,歐洲難民潮也引發社福支出增加和治安等疑慮。
英國確定離開,面對70年來最嚴重難民危機的歐洲,將從此開啟動盪時刻。難民問題已使得部分民粹政黨支持度上升,助漲疑歐派的聲勢。
此外,歐盟領導人憂心,英國脫歐將帶動其他右派政黨國家跟進,引發骨牌效應,造成歐盟逐步崩解,對全球經濟、安全及穩定構成深遠影響。
若要說更立即的威脅,莫過於英國恐將分裂。蘇格蘭民族黨(SNP)領袖先前已表示,假使英國離開歐盟,他們將再度尋求蘇格蘭獨立公投。
相關新聞
英國人執意「脫歐」 為什麼?移民!
年輕人沉默了... 老人、農村力挺成脫歐獲勝
英鎊一天重貶約12%、歐元升破1.1大關、日圓也升破100大關、黃金飆漲逾100美元創1300新高、美股道瓊開盤狂瀉逾500點、台股一度挫300點,台幣重貶2.4角..........
還有比party更瘋狂的,那就是在校園裡裸奔,可惜包紙只看到最後一點,可惜而英國的不少地方看起來似乎還沒我們的二線城市發達。說好的資本主義起源地,發達國家的王牌領軍者呢?全英國分為兩個地區:倫敦地區和非倫敦地區。只有去了倫敦才能感受到些許發達範,可不巧,這個地區滿滿的都是中國人。怪不得全英國人都認為中國人有錢,連牛津街的商店發的都是中文宣傳單,恍恍惚惚紅紅火火,那一刻包紙以為英國被反殖民了,大英帝國藥丸啊!
更令人驚訝的就是開學時節,校園裡熙熙攘攘。勵志教育文總是說西方父母在子女18歲時就完全不管孩子、讓其獨立,但我看到的景象完全不同。
大學的新生周里,英國父母也和中國父母一樣,不僅親自來送孩子,甚至七大姑八大姨全家上陣。包紙所在的學校擁有歐洲最大的大學校園之一,平時空空蕩盪,迎新這天,汽車排起了長龍,學校只有提供免費的公交車才能緩解巨大人流帶來的衝擊。
一個新生加一對父母,這是標配;一個新生加全家,這是日常;一個新生加所有的親戚,已加入KFC豪華套餐。
包紙的捨友是一個英國男生。第一天他的爸爸媽媽就親自送他來宿舍。他們不但吭哧吭哧地和他一起搬運如小山一樣的行李,還幫他整理房間,直到一切都安頓完畢才和男生離開。男生解釋道,其實在英國的家庭中,新生開學是一件很big的event,很多情況下,父母都會請假來送孩子上大學。這麼說來,可憐天下父母心,全世界的父母都是一樣的。部分英國父母會在孩子上大學後出現焦慮症,大學也會貼心地給他們一些建議,幫助父母和孩子更好地適應大學新生活。
不過,孩子們“辜負”父母心大概全天下也是一樣一樣的,這男生再次體現了英國人愛喝酒的特性,窗台上書桌上很快就全是酒瓶子啦!
英倫求學記:每天晚上堅持亮燈的不是圖書館而是party 純圓的包子2015-10-13
伴隨著瘋狂的party音樂,新生季終於落下帷幕,腐國的日常開始了。震聾欲耳的音樂聲似乎與我們印像中傳統的英倫高冷紳士風完全不一樣。恰恰相反,圖書館晚上2點關門,Party就要堅持到3點再結束,總之,人走的就是party風,不high到天亮誓不罷休。
很多時候我們對英國的印象來自影視文學,但其實電視劇中更像美圖秀秀下的英倫日常.來到腐國之後,我所經歷的一切似乎一直在顛覆此前對英倫的印象,說好的紳士風度似乎一下子就碎掉了:橫穿馬路闖紅燈,這是腐國的日常;party過後草坪上滿地都是垃圾,這是腐國的日常;下午五點鐘街上的商舖準時關門,滿大街空無一人,這也是腐國的日常;警察局大嬸辦公至今還在默默堅持手寫,效率奇低,這也是腐國的日常。
傳說中的英國人風度翩翩,有禮有節,隨時隨地西裝革履,就像夏洛克和華生,但為什麼我看見的腐國日常都是屌絲生活,和BBC裡的英國完全不搭界?想想也對,畢竟足球流氓最早就是來自英國呀!
除了喝酒,英國人最愛的就是party。熱情奔放的巴西人和阿根廷人到了英國簡直如魚得水,隨時隨地為了任何理由都可以high起來,“這道題不會寫,那我們辦個party吧”,“這道題終於寫出來了,我們辦個party吧”……
每晚八點半起腐國都準時舉辦party,但好像重量不重質。迎新周的每個晚上都有不同的組織舉辦party,酒水免費,不過大家純粹是為了找一個喝酒的地方,認識新同學,黑暗的燈光下,晃晃身體純聊天,連disco都不怎麼跳,真的就是純、聊、天。喝盡興了,一群人出去在馬路牙子上繼續喝。尤其是大學新生,剛剛脫離爸媽的管束很興奮,有的是時間,就是沒錢,於是會先提前在寢室喝超市買的酒,喝夠了再去酒吧,找到人大家就出來繼續喝,為了喝酒也是拼了。
《哈利波特》作者羅琳修剪自家9米高籬牆致交通擁堵4天
2015-7-21 是《哈利波特》系列叢書完結8 週年紀念日,有些人說《哈利波特》改變了這個世界。英國女作家J·K· 羅琳能否憑藉一部系列科幻小說改變世界,對此我們尚不確定。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她絕對能夠改變家門口的路況。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英羅琳只是僱人修剪一下家門口的樹籬,便造成了附近連續4 天的交通混亂。住在這樣的名人附近顯然很不方便,於是周圍的鄰居也紛紛對她發起炮轟。
報導稱,兩年前,J·K· 羅琳和丈夫斥資200 萬英鎊在愛丁堡地區買下一套17 世紀的豪宅,並在豪宅四周種滿高達9 米的萊利柏(Leylandii )樹籬。一位路人表示,“這顯然是為了防止別人往她家張望。”
保護個人隱私並無可厚非,只是這萊利柏的生長速度極快,每年可長高近1 米,因此不得不每年修剪。鑑於J·K· 羅琳 “家大業大”,修剪樹籬這種尋常小事卻變為了整個鎮子的重大工程,甚至還專門為此設立了臨時交通信號燈。
這已經不是JK 羅琳第一次在家門口引起混亂了。此前,她曾花100 萬英鎊買下豪宅旁邊的一幢70 年代的房子。你以為她是買來住嗎?其實她只是覺得那幢房子佔地,想把它拆了當後花園。附近的居民還為此召開了公共會議,不過似乎並未阻止她這樣做。
回應
有錢任性
忘了領救濟金的日子了
民主就是好啊
想想中國還是不夠“民主“啊!
http://www.guancha.cn/local/2015_07_24_328081.shtml
相關新聞
挺工黨反蘇獨遭網路霸凌 羅琳大反擊:欺凌用語已超底線2015-5-10
2015大選蘇格蘭民族黨SNP 壓倒勝 聯合王國再度面臨蘇獨考驗2015-5-8
蘇格蘭前首長:有生之年一定會看到蘇獨
脫歐、蘇獨...英國保守首相卡麥隆2大挑戰
卡麥隆:不再辦蘇獨公投 2015-5-11
大憲章簽署800週年英國考慮制定「成文憲法」防堵蘇獨2015-6-8
另詳參【圖博館】:《哈利波特》《瞧這些英國佬》《蘇格蘭人如何發明現代世界》美國民族大熔爐 比賣國為榮 《歐洲新霸權》 《歐元》 歐豬四國 《歐洲共同市場》 《德國與日本的省思》
傳說中的文明和高素質呢?公知、母知,快來洗地啊,再不來,扣你們美分!
全力支持觀察者網,被打臉的公知出來走兩步!
公知說:這一定在中國!怎麼可能在英國呢!不可能的!
公知說:P的吧,人家大英帝國都是高級文明人,哪會有這種事發生.
公知說:靠,肯定是參加的中國人或華人留下的!
公知說:這表明英國是個自由國家。
公知說:皿煮先進國家的垃圾都比中國的香。
我準備用這篇文章的照片,以“中國某地大型活動結束後,外國友人留下撿拾垃圾”為題發一篇微博
中國公知看到會說警察玩忽職守
呵呵,果然,只要不是中國發生這事,就有各種理由。只要這事發生在中國,妥妥的素質問題,辯解兩聲五毛走狗的帽子就飛過來了。
爸爸被打臉了,總會讓兒子不舒服的,所以理解就好 .
當年天安門廣場12萬中國人留下5噸垃圾,就被國內的媒體公知母知抨擊得體無完膚。12萬人5噸垃圾,平均下來,就是每人4.16克,也就是一包紙巾的量。而17萬人1650噸的垃圾,平均下來,就是每一個英國人扔了9公斤的垃圾,9公斤啊!相當於一個英國人扔掉了相當於中國人2163倍的垃圾!另根據數據,2006年垃圾236噸,2007/146,2008/133.5,2009/50.6,2010/20,2011/6.3,2012/7.9,2013/5噸。我們不講我們素質高,但只要在進步,在逐步提高,那就是好事。但有人看不見,就是要刻意強調這個5噸。
http://www.guancha.cn/europe/2015_06_29_325043.shtml
另詳參【圖博館】: 《瞧這些英國佬》誰是台客《公共知識份子》
英國最大露天音樂節結束留下近1700噸垃圾 觀察者網
英國最大的露天音樂節英國格拉斯頓伯里音樂節(Glastonbury Festival)落幕。《每日郵報》2015-06-29報導,17.7萬人在這場持續4天的狂歡留下了約1650噸垃圾。按此計算,相當於每人產生了9.3公斤的垃圾。現在,約800名志願者已經進入到清理環節中來,時間將持續6週左右。
回應
打公知一臉的巴掌!公知:“民主的的垃圾可以用來發電”
觀察者網真噁心
噁心到你哪裡了?你特麼就很噁心。難道是打***爹的臉你生氣啦?[哈哈]
要是我國出現這情況估計被罵成未開化人類,但我們也要看到那些志願者!
我們有更專業的清潔工人
西方人的高素質在哪裡,最愛拿類似這些,說祖國的那些公知,和噴子們,怎麼都閉嘴了,請你發言。
那就讓我來告訴你,這是搖滾音樂節,當然,你都這樣說了,想必你也根本不懂搖滾音樂節,所以也沒有觀看過真正的搖滾演出,甚至不懂什麼是搖滾。主辦方默認可以亂扔……
自己把自己弄成一個超級大s逼有意思嗎?為了他白皮爹萬般開脫還說別人不懂搖滾. 洗地新招學到了文盲,主辦方是環境衛生的責任人嘛?!它有什麼權利污染公共環境!
高曉松不是說外國人素質好,音樂節結束自己帶垃圾離開的嗎?
說實話,國內音樂節去過好多個,哪個也沒這這麼誇張啊……
先列出兩個事實:(1)全世界無論是高素質的歐美人民,還是低素質的亞非拉人民,露天聚集後垃圾滿地是常態。(2)全世界主要民族中,只有日本人才會一張紙不留。 於是問題來了:日本人的一張紙不留到底是素質高的體現呢?還是與全世界人民都不一樣的變態的體現呢?
你好搞笑——全世界主要民族中,只有日本人才會一張紙不留——是你想像的吧?還是你經過許多年的思索得出的結論?[豬頭]
要不要給你找一張日本人會後的現場照片.看看日本櫻花公園裡的垃圾,你說有多少是日本人扔的。
民主台灣的搖滾音樂派對都能噴火,相比之下亂扔垃圾真不算什麼事兒。
打公知一臉的巴掌? 公知:民主的垃圾是財富,民主的的垃圾可以用來發電!
你說錯了!應該是民主的垃圾可以用來產生愛!台灣的用愛發電!
七階級臉譜 構築英國新社會【聯合報2013.04.04
英國最新研究結果顯示,英國不再是三個階級,而是可細分為七個階級的社會,其中最上層的「精英階級」,占人口百分之六,銀行存款逾十四萬英鎊(約台幣六百卅四萬元),社交接觸廣泛,擁有頂尖大學畢業文憑。
最低一級的「不穩定無產階級」,占人口百分之十五,年收入為稅後八千英鎊(約台幣卅六萬元),平均存款八百英鎊(約台幣三萬六千元),卅人中不到一人大學畢業。
英國廣播公司(BBC)協助調查十六萬民眾的結果顯示,上流、中產、勞工三個社會階級的模式,不再適用英國。這是歷來英國所曾做過與社會階級相關的最大調查。
研究人員指出,傳統以職業、財富、教育程度劃分階級的方式過於簡化,他們因此從經濟、社交、文化三個層面分類。經濟資產包括收入、存款、住宅房價;社交資產為認識的人的數量與地位,文化資產為文化興趣與活動的性質。
新的七個階級由上而下為精英、穩固的中產階級、有技術的中產階級、新富裕勞工、傳統勞工、新興服務業勞工,與不穩定的無產階級。穩固的中產階級占人口百分之廿五,傳統勞工占百分之十四,新的劃分與英國去工業化、普遍失業、移民、都市空間重整有關。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薩瓦吉說:「能清楚劃分出精英階級,令我們極其訝異。光是經濟優勢,這些人已高出所有階級一等。相對的,我們也發現為數可觀的不穩定無產階級,他們的經濟、文化、社交的資產少得可憐。」
回應
「不穩定無產階級」應該有不少人來台灣淘金教英文玩台女享受白人優越感....
詳參【圖博館】:《瞧這些英國佬》《英語帝國》《全球中產階級報告》
英國前首相佘契爾夫人的隆重葬禮結束了;英國現任財相奧斯本在佘契爾夫人葬禮追悼會上,淚流滿面的模樣,卻依然是此間茶餘飯後的話題。
奧斯本在佘契爾夫人追悼會上,淚哭「鐵娘子」,到底為那椿,恐怕只有這位不到四十歲就擔下英國二戰後最嚴峻經濟衰退重責的英國年輕財相自己心知肚明。但一個英國內閣重臣,在大庭廣眾下如此「真情流露」,著實令素來對英國人存有內斂自持印象的人,感到意外。中國網友說奧斯本的淚水是「鱷魚的眼淚」;英國輿論震驚中更忍不住質疑「我們堅硬的上唇到哪裡去了?」
堅硬的上唇(stiff upper lip)是英國人堅忍不拔的特色與表徵。一位歷經美國九一一恐怖攻擊的友人到英國時正好碰上倫敦七七連環爆炸事件,目睹了倫敦人在攻擊事件後,魚貫沉靜走在街道上,忍不住問:「英國人怎麼能夠麼安靜?」傳統保守的英國人情緒多不外露,凡事「挺」下去。一位在美蘇戰場壕溝中傷痕累累的英兵,據傳說中描述,他接到的命令是:「不要抱怨」。
邱吉爾領導下的二次世界大戰,毫無疑問是英國人實踐此一社會群體價值的黃金時期。諾威爾.考爾德執導的《英艦榮光》(In Which We Serve)一片中,細膩的傳述了戰功彪炳的英國驅逐艦凱利號被德國潛艇擊沉後,劫後餘生的船員們在救生艇上依然井然有序,階級分明的情況;而在大後方,婦女們一樣持家度日,小孩照樣得準時上床睡覺,在倫敦地鐵中上課,空襲來了,家庭主婦們對彼此說,「沒什麼大不了的,別忘了,等一下一起喝下午茶。」
這是一個把個人和集體情緒幾乎都壓抑到最大的國家,英國作家帕克斯曼形容,對於英國人,「戰爭就像是園遊會中的午後雷雨,必需忍受一下不便。」英國人這種處變不驚,堅忍到底精神,從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去年登基六十年遊船慶典上仍可清楚感受到,當天,天空不作美,但參與慶典的英國人在雨中淋了五個小時,不但沒有怨言且還興緻昂然;八十六歲的英女王和逾九十高齡的菲利浦親王,則始終堅持站立在船上,未有片刻坐下休息。
英國的人類情緒歷史學者湯瑪斯.狄森認為,英國人情緒上的自持與堅忍背後的兩大動力為科學和帝國主義。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在一八七二年的《人與動物的情感表達》中,說「野人好哭,為小事流淚。」「英格蘭人則除至大傷痛外,絕少落淚。」此外,中上階級情緒表達也比中下階級自制。由此可見,英國人的情緒表彰,不但跟人類進化文明有關,還有社會階級之分。
一九六○年代後,大英帝國逐漸沒落,傳統的堅硬上唇堅忍精神也逐漸為心理學者指稱為情緒壓抑。一九九七年黛安娜王妃巴黎車禍遽世,英國群眾爆發前所未見的社會情緒,更引起此間社會和心理學者激辯,反對壓抑情緒者認為,過度講求堅忍不拔,是英國人「自虐式的驕傲」產物,應該檢討。
但對這種咬緊牙關的戰爭時期思想型態,以及它是否還存在,如今在英國依然意見分歧。最近一項調查顯示,受訪者中相信英國人已失去傳統堅忍精神者和仍相信英國人還有這種精神者,比例相等,各佔一半。這也就難怪,英國財相奧斯本在佘契爾夫人葬禮上的淚水,會受到那麼廣泛的注意和討論。畢竟,英雄有淚不輕彈。 2013-04-28 11:16:32
奧運閉幕式… 有點歷史惆悵【聯合報╱朱立安/教2012.08.14
這屆奧運,不少選手都只中學年紀,閉幕派對卻彷彿曼谷夜店在每周留出一天當「復古之夜」!倫奧主辦單位大剌剌用退休的流行歌手去詮釋「英國味Britishness」,除了俗麗,更有點「日不落國」終成歷史的惆悵。這閉幕式說不上震撼,甚至算不上唯美嚴謹。整個倫奧花掉九十億英鎊,只帶來卅億英鎊收益。
奧運開幕、閉幕是否該當成show,見仁見智,但倫敦藉此表現英國文化的意圖明確,而台灣前陣子辦聽奧,賴聲川手法更細膩深刻!
英國想表達英式風格的平凡魅力,不過令人印象深刻的電影電視噱頭卻很難說得上是真實的英國。而且,意義之表達停留在如此業餘的滿足。
倫敦奧運與先前京奧連在一起才更看出歷史文化之多樣性。京奧表演之流暢整齊、莊嚴精確的同步性有如「禪」,每個動作恰如其分地發揮最高段的集中力。
回應
國際的評價是京奧第一,倫敦奧第五
英國的開閉幕節目,正是英國所謂傲人的文明只是在流行時尚,流行音樂,007和哈利波特一類賣座電影上,缺少深刻文化底蘊,這種節目,像是一場大型國際演唱會,很難與奧運這種概念連結在一起,我看了有點失望
2012倫敦奧運:美46金稱雄 中38游泳最亮 英主場優勢29百年來最佳
本屆奧運會,中國、美國的獎牌榜榜首之爭,幾乎貫穿了比賽的整個過程,雙方交替領先幾個回合後,中國軍團最終落居第二,但38枚金牌已經是除北京奧運會之外,他們曆屆客場參加奧運會的最佳戰績。
美國是世界頭號競技體育強國。在之前實際舉行過的26屆夏季奧運會上,有15次高居獎牌榜第一。 (楨:美中金牌比 1984年83:15。1988年36:5。1992年47:16。1996年44:16。2000年37:28。2004年36:32。2008年36:51)
六大王牌縮水10金
北京奧運會,中國軍團的6支夢之隊──乒乓球、羽毛球、跳水、體操、舉重和射擊,絕大多數項目有超水平發揮,最終奪得36枚金牌,6大項目的金牌總數居然與美國軍團持平,為中國軍團突破50金大關作出了突出貢獻。
時隔四年,中國軍團失去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加上一些項目優勢度縮小,使得6支夢之隊的金牌總數下降到26枚,比北京奧運會少了10枚之多。與歷史相比,這一成績屬於正常水平,2000年和2004年兩屆奧運會,6大強項的金牌總數分別為24枚、22枚。
人民日報:淡化金牌不可取 佳績靠舉國體制支撐 (楨:在現今政經體制優勢之上,可再仿美大學以高金吸引世界頂尖、尤其第三世界/田徑游泳選手!)
缺乏養成機制 台灣體育失根
運動與政治:從國際體壇回顧冷戰兩陣營的共生關係
(葉詩文事件顯示西方為)為奪牌,更改遊戲規則! 中美較勁新戰略
人民日報 (評葉詩文禁藥/羽球打假球):故意抹黑阻擋不了中國體育
中國羽球首次包攬奧運5金 BBC:獨一無二壯舉!
美媒:中國奧運評論 反映被圍堵疑慮(楨:抹黑還不准人自白的白人至上觀!)
外媒:史上最激烈美中榜首之爭 中國算不上體育強國(楨:這顯示西很會酸)
長江日報:中美金牌之爭 勿自大也勿自貶
長江日報:爲什麽不是體育強國 (楨:這顯示中會自省)
外媒:倫敦正成爲史上最差一屆奧運 還是北京好
英國29金創百年紀錄 奧運財卻落空
倫敦騷亂事發地複興? 居民歎奧運設施爲誰而建
倫敦小偷最愛偷懷揣巨款中國人 神偷日收入2萬鎊
奧運盡是陸志工 台灣人呢? 2012.08.13聯合報
倫敦市長發布會現偏見一幕 14位提問者均歐美人
倫敦地鐵沒有空調無手機信號 乘客交談只能私語
央視正妹記者:倫奧生活如狗
(楨:還英國的軟實力呢!另參本館:《柔性權力》)
英國的軟實力
倫敦布50多萬攝像頭 每人每天被拍300次(另參本館:《誰在操縱我們》)
巴西奧組委承諾:裏約奧運會上座率將超倫敦
跆拳道吳靜鈺衛冕摘第36金
進攻狂人 4年僅2敗場均淨勝10分
謝教練用武術精髓教導 以上2012-08-09新浪奧運
跆拳改電子護具 節奏變慢難得分(楨:頭部應改用電子護具、現場只能有2台攝影機也要增加!)
別人日行千里 我們原地踏步 看看吳靜鈺 怎能不汗顏? 以下2012-08-10 中國時報
秋風掃落葉 吳靜鈺摘金
中國武術 助吳靜鈺跆拳衛冕
楊淑君:台灣踢法不夠開放
台灣無動力世代 拖垮體育競爭力
戰術保守 中華隊輸得不冤
戰術被破解 情蒐不扎實
總教練 論敗因 眼界封閉、打法保守 輸得不冤
金牌迷思 選手、奧運精神雙輸2012-08-11中時社論(楨:以下則顯示台灣忽而自貶忽而自大!)
美好盛會中若找不到自己身影 聯合報社論 2012.08.11
近4屆最少(楨:? 2008四銅,今年1銀1銅) 綠委砲轟戴遐齡 自由時報
體育當然是國力 2012.08.12聯合晚報社論(回應:臺灣極度自卑自大﹗楨:又在韓國行台灣不行了!另參本館:別再韓國行台灣不行了)
爭議! 陳一冰0.1分失金
中國體操隊總教練黃玉斌:體操史上黑暗一天 吊環裁判羞愧嗎
裁判談陳一冰稱無可奉告:找技術委員會去問吧
陳一冰:對手比完仍覺金牌歸我 這哥們沒站穩啊
意大利隊公開怒斥裁判不公:陳一冰應該是冠軍!
陳一冰:我已做到了最好 難道去跟裁判打一架?
鏈球張文秀遭改判痛丟獎牌 中國申訴遭駁回調查
張文秀教練:尊重判決 可能繼續進行申訴或抗議
荒謬判罰致公平于不顧!
張文秀震驚不理解 尿檢單上仍第三
劉翔被絆倒告別奧運 官方確認跟腱斷裂 將在倫敦接受手術
劉翔跟腱手術成功兩天後將回上海
醫生稱能參加2016奧運會 劉父稱劉翔想跑到35歲
劉翔還要跑? 網友:時代過了
劉翔跟腱傷 專家:不可能復原
總教:賽前沒想到會受傷 誰讓劉翔冒險上跑道
劉翔曾向團部彙報傷情:再重也跑
劉翔母親:如他不再優秀請原諒他 感動世界卻不能感動國人?
人民日報:劉翔的傷我們的痛 新華社:金牌留給曆史補發
BBC:英雄失敗了 京媒:本可退卻舍身取義
央視斥表演論:沒人拿跟腱表演
黨中央國務院代表贊揚劉翔 上海副市長深情賦詩 劉延東慰問
姚明:他盡力了 史冬鵬:罵的人太多他才堅持
張健:劉翔再跑2016是在學習姚明
金牌至上 劉翔只能傷害自己贏回尊敬
劉翔是在表演嗎? 不﹗(回應:劉翔不欠國人一塊金牌;反而是國人欠劉翔一個寬容和道歉﹗)
劉翔的痛與媒體的樂(楨:理盲濫情的霉體﹗)
劉翔假摔?大陸網友酸氣沖天(楨:憤/糞青﹗另參本館:中國式媒體監督 《人生的偶像崇拜》) 2012-08-14 12:41:18
「奧運精神」不容「消極比賽」【聯合報社論 2012.08.03
倫敦奧運第五天,發生了奧運史上最醜陋的「打假球」事件。細究事件原委,最該譴責的,是始作俑者的中國大陸隊。
回應
什麼是消極比賽﹖這次羽球被抓包只是作的太不漂亮而已﹐並不是創舉﹐韓印賽更是離譜﹐但這是奧運史上最醜陋﹖不﹐醜陋一直都在,「打假球」台灣已幾十年經驗了…
這種八股文實在看到令人倒胃。
蛙,真的很高贵耶,台湾人!人家BBC还在纪念他们的赛艇运动员战术性放水,你怎么不放个pi?
我參加過小型羽球比賽,這種擺爛的打法也做過,這真的是賽制問題!策略性放棄比賽(或所謂擺爛、放水)已經是所有運動分組賽的常態!羽球在奧運出事,不代表出事球員(或國家)就沒運動精神,如果真要貫徹運動精神的話,奧運官方對所有分組賽可多要睜大眼睛才行!
真爛,改成分組淘汱就要預期有這種結果,現在有分組比賽的有那個隊伍不搞這種戰術。更奇怪是南韓學中國? 你當人家韓國教練是膿包?
假如奧運最後一名拿金牌,誰要拼命去贏球?這是制度問題。假如遊戲的規則是贏一場比賽不利拿獎牌,誰要去贏?
規則不出問題,比賽就不出問題,此社論者,旨在嘲笑中國而已。猶如台灣民主出問題,造成台灣沒前途,卻不敢批判民主體制同樣荒謬,祇怨天尤人。前幾日北京無預警降暴雨成災,台灣媒體嘲笑謂「北京奧運能辦,為何辦不了雨災?」果不出幾日,台灣就鬧風災,天理不容,必有還報。
中國在奧運成績太好,就遭西方媒體嫉妒.中國女泳將葉詩文成績太好,超過男將,惹西方媒體嫉妒,謂「有吃藥」。台灣媒體始終站在西方媒體一邊,對祖國同樣有嫉妒,令人同情且厭惡,因為台灣選手拿出不好成績來之故,促使台灣媒體酸溜溜的寫出一大堆不利於祖國的言論。
我們自己少笑別人了。去翻翻過去台灣"國球"參加國際賽,哪次沒有"策略性"安排出賽投手,以求最有利的複賽對手?
如果輸球會贏得比賽,贏球會輸了比賽,你會如何選擇?很顯然,出現這樣的現象,羽總的責任絕對是最大,卻以坑殺球員來卸責。上述兩個問題,聯合社論看不到嗎?還是假裝看不到,玩「假球」?
從1F開始,許多發言都不是謾罵的讀者,可見社論有多麼的迂腐。還有,給主編,妳們的社論的確有唱高調的趨勢。
相關新聞
羽球放水司空見慣 倫奧瞎在裝的太不像了
運動場放水失格 國內也有
避免重演放水 羽總未來將改賽制
潛藏苦練 大陸游泳登頂
一個國家要強壯,除了人民要從內心熱愛自己的國家,對國家的發展有強烈的責任與使命感之外,人民本身更要有好勝、好強與堅毅、耐苦的性格。也因此一個國家在奧運所獲獎牌數量,大致上反映著那個國家國勢的強弱,與其在國際政經、軍事、文化、和科技的地位。
我們來數一數倫敦奧運獎牌數目的排序:美國104枚,中國87枚,蘇俄82枚,英國65枚,德國44枚,日本38枚,澳洲35枚,法國34枚,韓國28枚,義大利28枚,……。特別值得提的是窮國家如哈薩克13枚,牙買加12枚和肯亞11枚;令人皺眉頭的是印度6枚,北韓6枚和台灣的2枚(排行第50之外)。
每一位獎牌得主都有他或她獨特的奮鬥史,尤其是窮國家如肯亞、牙買加和哈薩克等,不靠自己的堅持很難克服萬難,終至於參加奧運,並爭得世界各國競相爭取的奧運榮譽。即使是有錢的國家,每一位選手的遭遇也不盡相同,有些國家如中國和一些專制國家,奧運選手是由政府從小選拔之後,經過殘酷的專業磨練培植出來的,民主國家則靠個人興趣和家人與私人機構的耐心培育。(楨:?)
最令人驚奇的是中國政府如此的賣力並耗費大量國家資源訓練「職業」運動員,而且民眾對成功的世界級運動員也崇拜有加,但是仍然敵不過人口不到四分之一的美國。部分中國民眾自以為中國國勢早已超越美國(楨:?),但中國在奧運所獲獎牌數目卻顯示不同結論。不知如此一來,世界上還有多少人相信中國國勢現在就已經超越了美國。
如果我們看看美國奧運的業餘運動員是如何培養的,那麼大家只會更加驚訝。美國奧運選手多半來自一般國中和高中的學生,他們在正常課業之外接受課餘訓練,而不是專門集中在國家體育中心做專業磨練。當然有些學校聘請知名教練,主要目的在於培育傑出選手為學校和其體育課程在校外比賽爭光。
……………
回應
按您的邏輯, 牙買加比擁有核子武器的印度還強, 看來全世界的政治學教科書要重寫了,
金牌運動人才產生有幾個要素﹐激勵﹐發掘﹐培養﹐苦練﹐獎賞﹐缺一不可﹐而且要系統化持續化進行﹐美國和歐洲國家從二十世紀初就著手奧運獎牌爭取﹐起步早中國幾十年﹐長期布局和體育推廣系統都優於中國﹐眾所周知美國每年直接間接用在培養運動員費用是中國幾十倍﹐奧運參賽運動員決大多數是大中學生﹐美國在學校體育投入非常大﹐很多學校以出運動員為傲﹐學業成績很差但運動獎杯排滿滿﹐電腦沒錢更新但體育館設備齊全﹐體育教練比校長數學老師還種要﹐大手筆出獎學金爭取運動員﹐運動支出佔學校經費很大部份﹐民間對體育資助捐贈可減免所得稅﹐表面看美國政府沒直接出錢給奧運隊﹐但實際花費於運動員培養非常可觀。中國經濟比美國還差一段﹐加上中國傳統觀念運動員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所以對運動整體投入遠不及美國﹐只是中國採用效率較高的金牌運動員選拔和培養方式﹐所以能在奧運獎牌取得第二。
大陸的選手是"國家從小以殘酷的訓練方式培養出來的"嗎?這一點請版主應該經過查證再行評論!或許部分是,但未必是全部.此外,大陸人對表現優異選手的崇拜是有的,但這在台灣又何嚐不是如此.況且,大陸對於金牌數不如美國,是早有自知之明的,京奧時因為是地主國,面子問題所以許多項目都以雙保險方式派多人參加,且以穩健的熟面孔為主,但本屆倫敦奧運則不是,大陸派出總選手人數只有約京奧的六分之四,且以新舊交替為主要目的,所以在體操及跳水等傳統強項上,年輕選手尚不穩健的表現以及不以雙保險保金牌下,丟失了不少金牌,大陸的整體國力本來就遠不及美國,居第二乃符合常理,運動場上,像各類田徑,游泳,籃球,手球等,都是西方人種或黑人佔體能優勢的強項,美國在游泳就拿了16面金牌,誰人能敵,版主應該反過來看看,身為黃種人的東亞國家中國大陸,韓國,日本,竟然能拿到如此多的獎牌,這是難能可貴的.況且大陸社會整體發展遠不如西方國家,改革開放才三十年,有此成就,已屬不易,未來期待大陸能更多元,健康性的發展國民體育
版主提到我國運動表現下滑原因,是大陸開放後,台商前進大陸,賺錢容易,以致於養尊處優,這種推論好像有問題!這種推論,好像台灣年輕人的運動表現,都要怪大陸開放台商投資似的!從事專業運動人口的不足與意願低落,除了養尊處優,還有國家產業結構以及傳統升學主義吧!大家都罵政府沒作為,可是這是數十年的問題,政府砸錢也解決不了,因為沒有太多人願意放棄升學而全心投入.再談國旗問題,一個民間的倫敦街道商會要掛什麼旗,政府能拿人家怎麼樣?再者,我方參加國際奧會的條件,本來就是以會旗取代國旗,是當初同意我方重返國際奧會的條件,我們自己簽字同意的,人家依奧會規定掛回會旗,我們能說什麼?想為難地主國嗎?
http://blog.udn.com/tsongtt/6710721 2012-08-15 10:45:04
鐵一般的中國——關于倫敦奧運開賽以來的冥想 2012-07-31 自由電台評論員阿列克謝·庫茲涅佐夫
開賽兩天以來,各國成績不盡相同。俄羅斯的成績暫時不算好也不算壞,而東道主英國在獎牌榜的名次卻十分不盡如人意。除了我一個腦袋有病的朋友希望俄羅斯隊敗走倫敦並認為這能夠重挫“普京制度的形象”以外,大部分的人都不懷疑,俄羅斯將同英國爭奪獎牌榜第三的位置。
先把俄羅斯的問題放一邊吧。所有人目前都聚精會神的看著中國。十分明顯的是,這個世界最大的體育強國已經是第二次讓其他強國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場級別最高的體育競技的發展原則了。
而中國做了什麼呢?遠在北京奧運之前?全面的國家監督體系?——這已經不是新聞了,蘇聯與民主德國的運動員也是如此訓練的。給奧運結果制定計劃?同樣不是新聞。培訓儲備人才?--蘇聯也不外乎此。難道中國有什麼獨有的東西嗎?我想,這也許是追尋同一個目標的理念吧。中國極力訓練其青年運動員,令每5-6個人同時爭奪國家隊的領先地位。這樣一來,原本占據領先地位的運動員就不會放松,能夠時刻感受到來自追趕者的灼熱呼吸。
不過,人們對以上這些也比較熟悉了。中國的法寶也許是富有創造性的發展社會主義體育模式。中國領先的原因或許就是將這一模式同幾乎無限的中國商業機遇結合在一起。最終,國家獲得了最強的體育自主生產體系。是的,這是絕對強硬又強硬的體系。是基于民族能力、為了目標舍己為公的體系。當然,這並非民主的體系。但至少到目前為止,這個體系非常非常的有效。
直接的講,俄羅斯或許也在追求這一體系。但似乎無論如何都無法達成。半數資源被陸續偷光,而另外一半則與民族特性有關,當然這絕非中國的民族習慣。這大概就是中國目前在西伯利亞與遠東的影響力逐步超越俄羅斯歐洲部分對該地區影響力的原因。
好吧,不要如此嚴肅的對待金牌榜了。說不定,中國這種過于嚴格的體系對其本身有害?又或者,將商業元素加入國家運動體系正是在試圖軟化武士道式的中國體育基礎?(楨:更可能是兼二者之優!)
相關新聞
陸金牌背後心酸事 引議論(楨:反中者之妒評!)
國旗事件:無可救藥的自卑感
二○一二年倫敦奧運盛大開幕,精采的片段讓人津津樂道,回味無窮;許多人拿它與四年前的北京奧運開幕式相比較,感受到兩個開幕式有各擅勝場的魅力,而倫敦奧運的開幕式似乎更能引發普世的共鳴
留言
倫奧至今錯誤百出,根本就沒打動人心,打動的是西方奴才台灣人,那是台灣人本來就是西方的奴才,可笑的奴才台灣人才會有這種拍馬屁的中時媒體。中國游泳女小將葉詩文年僅十六,這幾年來在國際游泳比賽橫掃歐美,拿金牌數都比她年齡還多,在本次倫敦奧運隨隨便便輕輕鬆鬆又是破世界記錄及奧運記錄拿了幾面金牌。此時心理變態自卑感極重的歐美就跟台灣黑心貪腐民進黨一樣輸不起就有了嫉妒心就以一個中國小女子怎麼可能游得比美國名將羅切特還快(即本次比賽擊敗在北京奧運八面金牌的美國飛魚水怪菲爾普斯)所以一定是吃禁藥,當然自甘為西方國家奴才的台灣媒體立刻跟進,台灣的媒體是黑心造謠媒體會跟著西方主子造謠不奇怪,這就是奴才嘛。
胡錫進談葉詩文事件:西方媒體心態畸形
英國奧委會主席莫伊尼漢31日在記者會上說,葉詩文通過了世界反興奮劑組織的檢查,被驗證未使用任何興奮劑。他說,“這就是故事的結局,她是清白的。”他還說,關于此事有如此多的炒作令人遺憾。我認爲,這件事再次反映了西方媒體在涉及中國時已經心態畸形,背叛了客觀性。只好我們中國人大度些了。
奧運的「中國崛起」 2012-08-02 中時 莊佩璋
倫敦奧運第五天,中國大陸像開「金店」,已囊括十三金,把九金的美國遠拋在後。北京奧運,中國以五十一金大勝美國卅六金,歐美媒體冷嘲是「地主優勢」;現在,中國在倫敦「超英趕美」,英美如何說嘴?
更讓洋人「情何以堪」的是,游泳向來是洋人天下,北島等東洋「忍者」踩進地盤,已是「曠古未有之變局」;現在竟連「東亞病夫」都侵門踏戶;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紐約時報》馬上酸酸地暗指中國金牌泳將葉詩文使用禁藥;「輸不起」的心態表露無遺。
看到這樣的表現,全球華人都會振臂歡呼:「中國人站起來了!」不過,如果不自我陶醉,稍微清醒的人都知道,體壇的「中國崛起」也只是「讓少數人先『站』起來」而已;因為中國培養出全球最優秀的運動員,卻沒有多少運動人口。
回應
作者有點不懂裝懂阿,奧運比的是競技體育,作者說的是全民體育,這其實是兩回事。競技體育就是為了取勝或商業利益(更多是兼而有之),而根本不是為了運動員的身體健康。其實競技體育運動員身上的傷病遠遠超過普通人。當然競技體育和全民體育最好是相輔相成,就像對岸在強大其競技體育的同時也應該提昇全民體育,而且相信他們也想這麼去做。但不論怎樣,絕對不能像這個蛋頭作者一樣把兩者混為一談。
鋌而走險為金牌 誰默許?【聯合報/黃煜/竹大學體育系主任 2012.08.02
進入第四天賽程的倫敦奧運,因中國大陸、南韓與印尼羽球選手「策略性」輸球引起譁然,即使中國大陸媒體對自家選手也有所批判;面對輿論壓力,國際羽球總會快刀斬亂麻地將八名選手判定失格。
回應
羽球一直都有這個問題在,那是規則出了問題,韓國印度也都是如此做,要檢討的是制度,而你是讀蔣介石教科書長大的,滿腦子停留在國共內戰冷戰思維,你當然就先想到去醜化中國嘛,誰人不知啊。西方醜化中國游泳女小將葉詩吃禁藥,台灣的媒體是黑心造謠媒體會跟著西方主子造謠不奇怪,這就是奴才嘛。
別在那邊唱高調了,你是體育系主任,會不知道台灣很多體育競賽也都有類似情況?甚至在小學生的足球賽中也出現「技術性放水」,好好教導你們體育系的學生吧,不要為了名次而不擇手段就好了!
我倒不同意作者得觀點和國際羽球總會的處理。運動場上的公平競爭指的是不能有外力造成不公平,但運動員自願的行爲,不應扯上公平不公平。例如決賽的冠軍,有時不是預賽的小組冠軍,可見他在預賽時未盡全力,算不算失格?猶太教或基督教信徒放棄在周六或周日的比賽,算不算失格?運動員參加比賽,目的就是在奪標。要奪標就要在主辦單位訂下的規則裏擬定戰術與戰略,而且團隊精神也是運動精神中重要的一部分。爲了團隊得標,有時個人也得隱忍。如果奧運只是爲了鼓勵凡事拼命傻帽,豈不失之偏頗?自己設計的規則有瑕疵,就不要怪人戰術有問題。
白岩松:對取消資格憤怒! 規則糟糕不合理 2012-08-01 CCTV
央視著名評論員白岩松對此感到遺憾和憤怒。白岩松認爲,現在許多人開始用道德角度攻擊運動員,但實際上是不合理的。老舊的規矩、不合理的安排導致本國選手提前遭遇。對此,應該修改規則,而不是單純指責運動員。不贏卻可以獲利的規則是糟糕的! 2012-08-02 11:23:19
古老帝國的創意巧思【聯合晚報社論 2012.07.29
倫敦奧運的開幕式,給人驚嘆號連連,其訊息很清楚,創意不見得要花大錢。英國以不到京奧三分之一的經費(楨:倫敦奧運史上最貴!),把倫敦打造成展示英國文化特色的國家劇場,也凸顯把文化創意當產業來經營的成功範例。
英國人雖然一向給人拘謹、木訥、甚至保守的形象,可英國人自有一套幽默邏輯。京奧若是雄壯傲人開場,那倫敦奧運便是以輕鬆幽默感性登場。
回應
這篇社論的感想是,反正是外國月亮比較遠,先射箭再畫靶....。英國沒錢是事實,就算有京奧的經費我也很懷欵會有京奧的水準,文化深度有差,難怪之前美國政客很不客氣批評。
為什麼我看起來像是小丑舞台戲,沒啥經過大腦創意的內容,找ㄧ些過氣藝人主題來做發揮,卻被主編吹捧成這個樣子?
看不到十分鐘就想睡,奧運史上沒見過那麼爛的開幕式,還真驚嘆!?
爛到爆的開場 一堆喪屍從地下跑出來﹐整場都是像煙霧彌漫的地獄﹐再來放一大堆病床在場中﹐老不死面無表情的出現,想起早代賣鴉片起家的爛國。還有些小丑在讚﹗
有創意?我怎麽一點都看不到哦,用替身,如果按照4年前對北京的標準,是假的哦,欺騙大眾哦,當時北京不過用電腦視頻合成煙花,就被台灣媒體噴哦,現在一個大活人,假冒從空中跳下,怎麽沒人說話啊,整整一個騙局,女王沒上飛機,没跳傘,007也是,倫敦就是用這種創意來糊弄大家嗎?
英國人也不是沒有大花費過。去檢索一下當年大英帝國為維多利亞女皇祝壽時列艦式的照片,何等的排場,爲何今日變得如此小家子氣?歸根結底還是因爲沒錢了,與聰不聰明無關。
主筆可別自欺欺人 把一場乏味無聊 與我們半個地球隔格不入的倫敦奧運開幕 說得五光十色 如果台灣主辦奧運也走英國這種省錢~自閉~自賞~自樂~模式.大佈景演出全民客廳即工廠 加工出口區 河川土地戴奧辛污染. 然後轉場景 孫悟空率群猴吊鋼絲裝翅膀亂亂飛 歌仔戲空鏘空鏘殺大刀 三太子伊伊呀呀扭臀秀 布袋戲乒乒乓乓吐劍光 原住民嗚拉拉歌舞秀 再加一個老番癲替身跳傘秀 !我看西洋人一定看到滿頭黑雲 霧煞煞 然後罵到脫痔 !!
我實在看不出這些gimmicks有啥了不起的創意。女王以一國之尊又屆耄耋之齡 還來跨刀折騰 跟大眾文化的戲子相提並論 若在美國,那是渾樸自然。但在英國這個"去古未遠",其國人之自我了解中還沒脫盡帝國習氣,階級區隔仍然嚴重的國家,則顯得矯揉造作。
倫敦奧運的文化洗禮 2012-07-30 中時 趙哲聖(開南傳播系助理教授)
比起上一屆北京奧運所營造的大國崛起氣勢美感,英國展現了另一種「時間與空間印記」,及「符號與空間經濟」的訴說及發揮。如同知名社會學者拉許Scott Lash所分析,組織化的資本主義,這些符號分為兩種方式侵入我們的感官。一為認知內容為主,後工業化與資訊化的商品氾濫(英國國旗附身的各類商品);另一種則為美感內容的後現代商品,例如流行音樂、電影、運動等符號湧現,如同此次開幕儀式的呈現。
相關新聞
英倫的驕傲與自省【聯合報 林以君 2012.07.29
回應
既然自省,別忘了鴉片戰爭,大英帝國有段,靠鴉片賺大錢的年代
倫敦不想比京奧【聯合報黑白集 2012.07.29
接在北京之後舉辦奧運,倫敦不免要承受被相提並論的壓力,策劃開幕式的導演丹尼鮑伊一開始就拋棄和中國比宏大、比排場的想法,實屬明智。就如首相卡麥隆駁斥羅姆尼的唱衰時所說的,這不是一場「國營」的運動賽事,這是「民營」的奧運會,也是意在清洗人們的京奧印象。
回應
那個倫敦奧運開幕式的表演, 說到底不過也是白人文化中心, 請問美洲紅人、非洲黑人就一定喜歡嗎?
我闻到了一股很浓的酸腐味/葡萄酸味。
倫敦奧運開幕典禮確實是很遜,但與北京奧運花那麼多錢搞蚊子館相比,倫敦的務實做法還是比較好(楨:京奧前後館費之效益比皆優於它國!另參本館:蚊子館再啟)
规模和档次与北京奥运会相比还是有不小差距.已经有许多运动员抱怨比赛设施不能令人满意.
開幕式乏味!boring !!
卡麥隆應心知肚明: 憑英國人現有的懶散習性,就算有北京奧運開幕式的兩倍經費,也根本演不出類似「兩千響鼓 劃一齊鳴」的震撼場面。所以,僅說英國對舉辦理應宏大的國際盛宴,已「心有餘,而力不足」;算是客氣的了!
英人冷漠看奧運?是錯覺(楨:?) 2012-07-30 中時 吳育光
奧運開幕典禮前,有媒體報導,英國人對他們第三次辦奧運已司空見慣,多半冷眼旁觀、冷漠以對;但事實並不盡然,正式比賽開始第二天,各地場館湧現人潮,幾乎到了座無虛席的地步。
相關新聞
倫敦奧運開幕式門票仍未售完
倫敦奧運開幕式門票最高2012英鎊4倍于北京奧運
倫敦奧運開幕式:觀衆吐槽門票昂貴看不起
倫敦奧運開幕式門票遇退票潮
奇!場內空空 場外買不到票
場館現大面積空座 奧委會急征召軍隊填充場館
地主要發威 英國衝21金(楨:?)
京奧輸陸15金 美誓返金牌榜首 美媒預測:美40金險勝陸38金(楨:?)
亞洲奪牌率增 奧運越來越「全球」
倫敦奧運史上最貴 英國不指望賺錢 今日新聞網 2012-6-29
2005年,英國奧運申辦委員會提出的奧運預算是24億英鎊,但是奧運預算費用去年已增至92.98億英鎊,還有5.27億英鎊的緊急預算儲備以備不時之需,另外還有11.3億英鎊的反恐經費和44億英鎊的國家安全與情報經費未納入其中,遠高於2008年北京奧運約新台幣1,458億元的經費。
相關新聞
奧運商機誘人 英國經濟卻降0.7%
倫敦奧運商機至少4,750億美元(楨:?)
奧運近七成商品 大陸貨
倫奧紀念品難買 正版貴山寨俗
國旗故事:攝政街撤旗 蘇貞昌護旗【聯合報社論 2012.07.29
倫敦攝政街上原本掛出的一面中華民國國旗被撤去換上會旗,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在臉書上主張「愛這個國家就要為這面國旗爭取尊嚴」;前者反映了國旗對外的處境,後者則顯現了國旗對內的糾葛,皆是發人深省。
奧會模式應以限於奧會官方程序為宜(楨:此即打著會旗打會旗、似民進黨打著國旗打國旗!);二○○九年高雄世運建立的默契,北京應努力維持,以累積善意,勿三不五時在這台灣人最痛的傷口上撒鹽。
回過頭來看蘇貞昌對此事的回應。他在臉書說:「國旗是國家的象徵,愛這個國家就要為這面國旗爭取尊嚴、爭取立足空間。」
蘇貞昌的這一段言語,令人驚異。網友說:「民進黨不是說『地瓜旗』才是『台灣國』國旗嗎?」「最好以後民進黨的活動都要有國旗,不然這篇(臉書)文章顯得有點怪怪的。」
但是,蘇貞昌的「護旗宣言」,仍是值得肯定與期待的。倘若民進黨真正心痛在攝政街的一面國旗被撤去,何不把國旗掛回民進黨黨部?何不讓國旗飄揚在民進黨的群眾集會中?
相關新聞
國旗被撤 蘇批馬不積極護主權
殷瑋批蘇 以「批馬」為目的噴口水 2012-08-02 09:33:18
威廉今娶凱蒂 全球20億人見證 2011-04-29 中時(另參本館:《英國皇家女人》 《英國王室》
英國威廉王子和未婚妻凱蒂.密道頓將於廿九日上午十一點(台灣時間下午六點)在倫敦西敏寺締結良緣。這是繼一九八一年英國查理王儲和黛安娜.斯賓塞的婚禮後,卅年來全球最受矚目的王室婚禮,預估將有二十億人透過電視與網路觀看。
來自瑞典、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西班牙、約旦、東加、汶萊、尼泊爾、不丹、史瓦濟蘭和賴索托等全球逾五十位王室成員將出席婚禮。原接受邀請的日本皇室因日本大地震取消行程(另參本館:福島事件);巴林王室則以內政動盪為由,在最後一刻決定不克前來。近來血腥鎮壓示威民眾的敘利亞政府,其大使希亞米原本也受邀至西敏寺觀禮,引發輿論大譁。王室廿八日決定順應民意,取消對希亞米的邀約。(楨:阿拉伯其他親西但也血腥鎮壓的王室呢?另參本館:伊斯蘭革命 )
婚禮採英國國教儀式,由坎特伯里大主教威廉姆斯主持,倫敦主教查特斯發表婚禮演說。西敏寺唱詩班、倫敦室內管弦樂團及皇家空軍樂隊等負責婚禮音樂,以艾爾加、布列頓、佛漢威廉士、戴流士、芬奇、華爾頓等英國作曲家的作品為主。
伊莉莎白二世女王隨後在白金漢宮主持午宴,有六百名賓客受邀;晚間,查理王儲在白金漢宮主持正式晚宴,僅邀請三百名至親好友。
威廉和凱蒂的洞房夜將在白金漢宮渡過,次日啟程展開蜜月旅行。王室尚未公布地點,媒體揣測可能是約旦,或另一個氣候溫暖、陽光普照的地方。
威廉目前在皇家空軍威爾斯安格勒斯基地服役,兩人婚後暫住在基地附近,並預定六月首次以夫妻身分,前往大英國協成員國加拿大訪問。
相關新聞
威廉今娶凱蒂 全球20億人見證
史學家:真愛聯姻 王室進入新世代
凱特10年前立志 擄獲威廉心
平民想當王妃 切記黃金7守則(楨:都想飛上枝頭變鳳凰,可惜終墬!另參本館:鳳凰與檳榔西施)
皇室婚禮帶動經濟? 專家說…想太多
皇室婚禮背後的經濟賬:紀念品九成以上中國造(另參本館:《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
帳單上看18億 王室、女方分擔
威凱婚禮排碳 達英皇室一年12倍
時裝界動起來 推王室山寨禮服(另參本館:山寨經濟學 )
山寨版婚紗 下周4千可買到
摩納哥王室七月婚 輸人不輸陣
溫莎王室擦亮品牌 面臨挑戰
浪漫王室婚 老英國新魅力(楨:英式拘謹的魅力啦!另參本館:《瞧這些英國佬》)
英國首相卡麥隆說威廉凱特大婚是「十足的好消息」,但企業團體和經濟學家可不敢苟同,官方已宣布29日婚禮當天是國定假日,使英國本周只剩三個工作天,多放這天國定假日可能導致英國經濟損失近100億美元。
小企業聯盟(FSB)估計,多放一天國定假日來慶祝威廉婚禮可能對英國經濟造成多達60億英鎊(98億美元)的損失。相較下,Datamonitor公司旗下部門Verdict Research估計,婚禮紀念品的銷售可能只能挹注經濟6.2億英鎊。
Capital Economics公司首席歐洲經濟學家勞恩斯說:「寄望婚禮能大幅提振人民信心或促使他們花更多錢是一廂情願的想法,這通常只會對經濟產生短期效益。」
卡麥隆可利用皇室婚禮暫時轉移人民對英國經濟困境的注意力。
政府今年已調高消費稅,並打算砍掉31萬個公部門工作以降低預算赤字。英國去年第四季國內生產毛額(GDP)萎縮0.5%,通膨已達英國央行目標上限的兩倍,侵蝕存款和消費力。
部分英國民眾本周可能請三天假,從復活節一路休到5月2日,這樣連休11天也可能傷害經濟產值。民調公司ComRes董事長霍金斯說:「婚禮可能短暫轉移人們對削減預算的注意力。」
浪漫王室婚 老英國新魅力【聯合報/黃琛瑜/淡江大學公行系助理教授 2011.04.30
威廉王子與凱特王妃的王室婚禮,不僅成為英國與世界各國聚焦的一大盛事,也對英國王室的存續議題,帶來許多重要啟發及挑戰。
首先,這場婚禮,重新激起英國人民對王室的熱情與支持。
其次,王室婚禮引起的經濟效應,使英國王室備受爭議的財政支出議題,稍獲緩解。
此外,這場婚禮,再次強化英國王室在英國人民心中,作為國家象徵與精神支柱的重要角色。……………
這場王室婚禮,除了凸顯出英國立憲君主制下,君主與民主的弔詭並存,同時也彰顯出英國王室如何在傳統與創新中,繼往開來的藝術與價值。傳承與創新的政治風格,使英國的政治制度,一方面保留歷史的智慧與莊嚴,一方面亦能與時俱進而不拘泥。威廉王子與凱特王妃,在各界的祝福與期待下,如何能在時代新局中承先啟後、扮演好王室成員的角色,這也是王室大婚後,這對新人與英國王室,所面對的重大挑戰與機會。
http://udn.com/NEWS/OPINION/X1/6307477.shtml
平民想當王妃 切記黃金7守則 2011/04/29 中央社
看到凱特‧密道頓好羨慕,很希望能追隨她的腳步、找到真命王子嗎?社群網站Badoo(www.badoo.com)仔細研究過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107段王室戀曲後,歸納出追求王子的「黃金7守則」。
Badoo黃金7守則表示,要邂逅真正的單身「貴族」,最好投身媒體或娛樂事業、記得考大學(劍橋佳)、卯起來運動(網球佳)、像灰姑娘般穿上你的派對高跟鞋,而且要放眼歐洲,像是摩納哥和斯堪地那維亞。
如同凱特在大學時代邂逅威廉王子一般,Badoo指出,大學院校是「新一代王室結婚市場」。「王子大多就讀頂尖學府,所以目標應該放高點。其中又以劍橋為佳,這是我們統計中,唯一已創造2段王室戀曲的培育場。」
此外,出生歐洲的王子又比其他地區王室更愛實踐「人生而平等」原則,容易看上平民或外國人。「在我們的統計中,只有6%的歐洲王子曾和同為貴族的女子墜入愛河。」
參加派對也是獵王子的必爭之地。「參加越多派對、遇到王子的機率越高。」
運動場也是王子出沒地點,「不管是下場還是觀賽,運動場都是發現王子的好機會,尤其是歐洲王子。」Badoo提醒大家「王子妃不怕出身低」,大約有71%曾和歐洲王子結緣的女性都是平民,毫無王室或貴族血統。 2011-05-04 12:24:17
勢利:美國浮華世界真實版(博雅書屋,2008)
赫胥黎:「不計其數的現代勢利眼們就如同狗身上的蝨子,其相似點是,他們都不讓可憐的狗兒和社會得到一絲片刻的安寧。」
普魯斯特:「勢利,是一種絕症。但已經被本土化了,所以不會徹底摧毀人的靈魂。」
吳爾芙:「勢利的重點就是為了給別人留下深刻印象。」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爾.貝婁進到餐廳時,要先看看有沒有人認出他來。
吳爾芙承認自己看人看頭銜,她認為喬伊斯是個沒教養的人。
普普藝術大師安迪.沃荷未出名前,老在柯波帝的家門外晃來晃去。
看完本書,你若沒有在任何一處發現自己的勢利相,絕對會讓人大吃一驚。
這是一部對美國勢利文化極盡調侃、諷刺的辛辣之作,透過艾普斯坦閱盡人情世故後的另類眼光,真實地描繪出人性天生勢利的一面。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潛伏著功成名就的渴望,並堅信自己確有過人之處。人們總是靠著與別人比較,來確立自己的地位,希望隨時隨處都可以表現出自己的等級、價值或是其他顯示身份的東西。舉凡教育、職業、消費、藝術、文化、知識、名望,乃至飲食、穿著、時尚和品味,以及你養的是那一種名犬,無一不是展現勢利的場域。甚至連自己遭受過的苦難,都可以拿來作為高人一等的道德標誌。勢利眼心態的無所不在,令人匪夷所思。
本書特色
◎銷售記錄:2002年《紐約時報》暢銷書
◎得獎記錄:《洛杉磯時報》年度最佳書籍、《芝加哥論壇報》年度最愛書籍。
作者約瑟夫.艾普斯坦(Joseph Epstein)簡介
生於芝加哥,美國散文作家。1974年後為西北大學文學教授。1975至1997年間於《美國學者》雜誌任資深編輯。他也是文化評論家,文章常發表於《紐約客》、《大西洋月刊》、《哈潑雜誌》和《評論》等期刊。著述甚豐,作品有:《熟悉的領域:美國生活觀察》、《似是而非的偏見:美國文學隨筆》、《友誼的揭露》、《忌妒:七宗罪之一》、《托克維爾:民主的引領者》,短篇小說《高爾丁的男孩們》、《驚人的小猶太佬》等。
科學發現人類天生就"勢利" 社會地位影響健康
http://www.cdnews.com.tw 2008-04-25 陳淑娟/整理
中新網4月25日電:據香港《大公報》轉述英國《旗幟晚報》報導,一項科學研究發現,人類腦部有一個區域處理關於社會地位的事情,反映我們都是天生勢利的動物,即使不求躋身上流社會,也會擔心自己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
這項發表於美國《神經元》雜誌的研究包括兩項實驗,其間用磁功能共振成像(fMRI)技術掃描研究物件的腦部。在第一項中,位於馬里蘭州的美國國家精神健康研究所的研究員為七十二人安排一種三個人玩的遊戲,而研究員事前會告訴每個研究物件他的對手之中其中一人玩得較好,從而製造出地位差異。結果發現,他們光是瞧瞧較“高”的對手,便足以啟動大腦前部的一個區域;由此可見,此區可能專門負責評價別人和處理關於社會地位的資訊。
在第二項研究中,一個日本研究小組安排研究物件玩紙牌遊戲,在他們贏錢或覺得自己受到陌生對手評價的時候替他們做掃描,結果亦發現贏錢或自覺得到好評會令腦部某區域“開著”。
兩個研究小組都相信這些發現將會有助科學界研究,為何社會地位對人類的行為和健康有這麼大的影響,以及為何名與利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此前已有研究發現社會地位和健康有關;一項研究指出,公務員職位越高,患心臟病和早死的風險越低。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和英人打交道真的要知道很多
‧新聞大舞台 2007/12/12 提到英國,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英國紳士?英國皇室?永垂不朽的樂團「披頭四」(Beatles)?還是酒吧文化?如果以為同樣是講英語的英國和美國是差不多的國家,那就大錯特錯。想瞭解如何和老英打交道,很多事你一定要知道。【文/黃貞貞】
提到英國,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英國紳士?英國皇室?永垂不朽的樂團「披頭四」(Beatles)?還是酒吧文化?如果以為同樣是講英語的英國和美國是差不多的國家,那就大錯特錯。想瞭解如何和老英打交道,很多事你一定要知道。
1993年起本間中子(Nakako Honma)擔任東京新市交響樂團(Tokyo New City Orchestra)總經理,長達12年,是日本音樂界名符其實的女強人,2005年春天她因夫婿Masaru Honma轉任歐洲開發銀行中亞部主任,遷居倫敦,但持續從事她熱愛的音樂及時尚表演活動。
漫不經心的承諾別當真
行事請究精準高效率的本間中子坦承在英國遭逢嚴重的「文化衝擊」。她說,日本人做事很重然諾,只要答應的事,一定會去做,相對之下,英國人的承諾經常是不經心的一句話,未必有履行的誠意。(日人也是)
她說,「如果有十個英國人對你說,『我會約你吃飯』,或是給你其他的承諾,最後大約只有兩個人會真的照做,八個爽約的人中只有兩個會向你道歉,其餘六個人不會道歉,但會找理由說明為何爽約。」
本間中子表示,剛到英國籌備活動時,對英國人經常不信守承諾的行徑,曾有遭「種族歧視」的挫折感,後來才瞭解這就是「英國本色」。由於懷疑英國人辦事的可信度,遇到重大活動時,為求高水準,她寧可重金從日本聘請專家「跨洋襄助」,也不敢輕易將重任交給英國人。
沒好處就興趣缺缺
經過兩年多的摸索,本間中子與老英打交道的心得是:如果英國人認為你的要求或提議讓他沒有利益可圖,就不會有興趣和你合作,並進而利用各種理由拒絕,甚至欺騙。
由於他們善於運用美麗詞藻包裝內心的真正想法,必須仔細判斷才能找出真意;建議對英國人的承諾,最好不要太當真,因為很可能被放鴿子,徒增失望,宜做好心裡準備。
中華民國駐英代表處新聞組組長陳天爵曾在美國求學及工作達八年,2005年春天奉派到倫敦工作,深刻感受到美英人士做事的極大差異。
他說,從事新聞工作講究速度與效率,美國人不僅直接而且回應快,即使拒絕他人的要求也會告知對方,甚至說明原因;「美國人是很好的工作對像」。
相應不理或避不見面 傳達NO的訊息
相較之下,對英國人從不說NO的民族特性,陳天爵花了一年的時間才慢慢摸索出因應之道。
他表示,英國人不喜歡正面對抗,拒絕他人的方式也很委婉,他們不會正式回信或來電說不,而是以相應不理,或避不見面的方式傳達NO的訊息。由於方式經常是拐彎抹角,讓人即使收到答覆仍是「五里霧中」「丈二金剛摸不著頭」,他必須請英國本地的當地僱員讀信後,才能瞭解真正的意涵。
他舉例說,如果興高采烈對英國朋友講述一件事,結果英國人對你說「It`s very interesting」,別天真地以為他很喜歡你談話的內容,事實上他對你的言論可能不以為然,甚至毫無興趣。
人脈關係很重要
談到應如何和英國人打交道,陳天爵指出,networking means everything in the UK,要想在英國做事稱心如意,充沛的人脈十分重要,打不通的關節,要利用另一種管道,透過不同的「人脈網路」解決問題。他建議有意在英國經商或工作的民眾,初到時多請教瞭解英國的熟人或僑胞協助,並多與英國人交際公關,多參加酒會等活動,建立人脈網路。
足跡藝術工作室負責人葉紀紋1989年負笈英國,在倫敦知名的拉邦舞蹈學院(Laban Center for Dance and Movement)攻讀,就學期間結識「真命天子」大衛,畢業後兩人走向紅毯另一端,在異國展開新的人生,18年的英國生活,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種族歧視依然存在
葉紀紋說,雖然英國社會講究人權平等,但仍有種族歧視的憾事發生。她回憶1995年她從台灣返英時,不知道火車公司已經修改規定,不准乘客下車再補票,從住家搭車到倫敦Charing Cross車站後到票口補票。眼見排在前面的一位歐洲籍乘客順利完成補票手續,她也依序上前準備補票,但她不僅被拒並被要求付十英鎊的罰款。
葉紀紋詢問票務員為何前面一位乘客可以補票,她卻不行?堅持不付罰款。沒想到票務員找來警察,警察威脅要將她送到法院,但她未露懼色,直言這種不公平的處理方式有「種族歧視」之嫌。待收到法院的信後,由夫婿捉刀寫信向火車公司抗議,末了對方同意葉紀紋只需付單程車票費用,不需再付罰款,才化解整個風波。
類似種族差別待遇的意外,至今仍不時會發生。葉紀紋指出,面臨不公平的事,最重要的就是要stand up for yourself,捍衛自己的權利,不能默默忍受。
功利主義掛帥 想合作得雙贏
近年來葉紀紋專心推動台灣與英國文化交流工作,由專業舞者轉向舞蹈教學與文化藝術活動策畫領域發展。談到和英國人打交道的心得,她說,英國是一個功利主義掛帥的國家,和英國人做事要順利,最重要的就是創造「雙贏」的局面,讓對方瞭解,和你合作辦事雙方都能獲利;如果你提出的要求他撈不到什麼好處,被視為是boring case,那麼要想獲得對方的配合與合作,將異常困難。
在加拿大從事護士工作的Kate,六年前與比利時籍的夫婿遷居劍橋,她說,原本以為她的雙親都是道地英國人,而且同是英語系國家,她在英國的生活應該能如魚得水,沒想到和其他外國人一樣經歷「文化陣痛」。
英國人說話真意難明
Kate指出,英國人講話「語焉不詳」的習慣最令她感到挫折。「也許北美地區的民眾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大家為了意念表達清楚,講話通常不會模糊不清,會直截了當表達」,不過,有數百年歷史的大不列顛共和國,也許因為大家長居在此,彼此已瞭解英國特有的語意表達模式,外國人初來乍到,掌握不住英國人講話的真意是家常便飯。
目前在倫敦攻讀博士學位的Kate舉例說,如果她和英國人約開會時間,對方直說沒問題,卻不見他在記事本上落筆記下,如果她提醒後對方仍是不為所動,那她心裡就有數:對方說的沒問題只是敷衍了事,就要開始做其他的安排,不再在同一個人身上浪費時間。
倫敦亞洲與非洲學院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羅達菲(Dr Dafydd Fell)11歲隨父母在中國西安居住兩年,1998年在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就讀時,他到台灣政治大學語言中心學習中文,也是他的第一次台灣之旅。1992年到1999年,羅達菲在高雄教授英文並在高雄廣播電台主持「老外在高雄」節目,不僅中文底子深厚,「台灣女婿」的身分讓他對台英文化差異有更深刻的認識。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和英人打交道真的要知道很多 (下)
‧新聞大舞台 2007/12/12
羅達菲指出,外國人到英國,「首先需要學習的就是要有耐心,否則會活不下去」。和台灣緊湊的生活步調相比,英國生活節奏慢很多,如果和英國人一起工作,不能對他們要求太多,一旦英國人覺得你給他們的壓力太大,會心生反感,更不願意和你合作。
【文/黃貞貞】
在英國生活 得有耐心和禮貌
羅達菲指出,外國人到英國,「首先需要學習的就是要有耐心,否則會活不下去」。和台灣緊湊的生活步調相比,英國生活節奏慢很多,如果和英國人一起工作,不能對他們要求太多,一旦英國人覺得你給他們的壓力太大,會心生反感,更不願意和你合作。
不僅耐心很重要,羅達菲表示,禮貌更是不可缺少。和英國人交談,記得要多用Could you, Would you或Would it be possible這種很客氣的語句。「英國人以對方禮貌的程度,發言的內容做判斷,例如,如果被詢問你看那一份報紙,你回答《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英國人會將你列為政治立場保守右派;如果你回答《衛報》 (The Guardian)或《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則被列入自由派或左派。」
要了解英式拒絕
由於英國人很重視禮貌,因此不會直接拒絕別人的要求,但這並不表示他們對你的要求「照單全收」。羅達菲說,如果和英國人約見面時間,英國人答覆說,「Maybe I try to fit it in my schedule或I will see what I can do」,那這代表他沒有興趣和你見面,聽的人要瞭解這種英式的拒絕,不宜再「緊追不捨」。
台灣永豐金證券歐洲子公司總經理李瑞蘭1993年在英國Shieffield大學留學,就讀時結識英籍夫婿,1995年夏天在倫敦受訓,次年奉派成立建宏證券倫敦辦事處,13年來在高度競爭的全球金融重鎮打拼,每筆生意開拓不易,但留下的是紮實的金融人脈存摺。
和在台灣的業務拓展經驗相比,李瑞蘭表示,在台灣建立人脈較快,在英國則是必須要有堅毅不拔的耐心,「長期奮鬥」,想要和客戶見上一面,至少要打上三到六個月的電話,甚至還有經過兩年不間斷的「電話留言」努力,才見到客戶尊容的案例。專業能力是贏得客戶的重要關鍵,一旦永豐金證券的研究報告、交易執行、業務人員提供專業投資建議和服務等都能讓客戶滿意,合作關係也就能永續經營。
重法治 重人文 講專業 講信用
1981年底遷居英國的僑務委員賴世寬,目前在倫敦經營電腦業,26年的旅英生活,讓他對英國文化有深刻的體會與認識。他說,英國文化的核心就是重法治,重人文,不同於台灣的重效率,英國人做生意講究信用,守法的精神較台灣來的好。
他以舖橋造路工程為例,台灣人擅長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完成,但英國人則以長遠思考周密進行,「雖然動作慢,但英國人的工作品質實在,一切按部就班做」。又如不少台灣人在從事慈善工作時,都有所求,但英國的慈善事業發達,不論是社會名流、影劇明星乃至升斗小民,都熱衷參與。」
賴世寬的公司內聘雇多位英國員工。他說,英國員工上班時多半都很認真,「摸魚的不多」,只要僱主能清楚說明工作內容與責任分量,同時互相尊重,多能有很好的互動,他的公司80%的英國員工都跟了他十年以上,顯示僱主關係極為融洽。
勿以台灣角度看英國
對於有意到英國居住或求學就業的人,賴世寬建議,要以開放的心胸,好好瞭解英國文化,不要一味以台灣的角度看英國,也不要一味的批評,以正面的態度看待,就會有良性的互動。 今年6月甫自劍橋中文系畢業的莫梅肯(Malcolm McNeill),是來自蘇格蘭的「阿斗仔」。為學習中文,他先後造訪中國大陸與台灣,江蘇徐州、上海、北京、敦煌和拉薩都有他的足跡。2005年前半年,篤信佛學的他前往屏東慈恩佛學院進修,更成為刻骨銘心的特別回憶。
被問到英國的文化特色為何?莫梅肯說,英國人對個人成就大多謙遜以待,不會大肆張揚,即使遇到不是他造成的錯誤,也經常會主動道歉;而和台灣文化最大差異是,台灣人喜好美食,經常會問「有什麼好吃的?」但英國人傾向追求「有什麼好玩的?或有什麼好看的?」由於民族性不同,社交模式也因此迥異。
熱愛中國文化的莫梅肯說,台灣和英國文化事實上也有相近之處,兩國在保存傳統文化上,都比鄰近的中國或美國來得好。以台灣為例,不僅民眾較重視禮貌,故宮博物院保有重要的中國文物,許多傳統的風俗在台灣也被完整保存;英國相較於美國,不僅歷史悠久,古蹟保留較多,文化也更深遠。
留意英國人說話的重音變化
對於外國人和英國人交談時遇到的認知挫折,莫梅肯指出,英國人藉由重音的變化表達個人的情緒,如果要知道對方是否「言不由衷」,從音調的抑揚頓挫及重音的變化,就可以聽出端倪。
由於英國人透過講英文時的音調高低起伏表達內心真正感受,相對之下,中文的語調較平,沒有高低變化,莫梅肯坦言,這對英國人來說也是一大考驗,很難掌握對方的情緒,「中文講一整句可能都是平平的,英國人聽起來很像是機器人」。
入鄉問俗 即可賓至如歸
目前在中華民國駐英代表處新聞組服務的莫梅肯建議有意在英國生活、就業或就讀的台灣民眾,如果要順利適應英國的文化與生活環境,最重要的是「入鄉隨俗」,避免將全部時間花在與台灣僑胞交際,儘可能多學習英文,試著敞開心胸接受英國獨特的Pub文化,而不只是拘泥於台灣的「餐桌文化」。
他指出,居住在英國的外國人最大的問題是,經常與「同鄉」膩在一起,很少和真正的英國人交往,這個現象也出現在台灣的「阿斗仔」身上,在台灣經常見到老外集聚在一起。雖然和本地人往來需要多付出些努力,但回饋卻可能高達十倍,當融入英國社會後,相信就會有「賓至如歸」的溫馨感受,異鄉也可以成為第二個故鄉。
網路比較容易"變性"~~^^
記得有一次
鄰朋送來許多梨子給我媽吃
但媽媽不在
我很客氣對鄰朋道謝
並解釋家裡人少,可不可以只拿幾顆,避免吃不完
鄰朋老公臉臭臭說:送你東西吃還推三阻四
後來我媽也罵我太直
真是orz
但網路虛禮也不少
君不見網路到處哈拉
我在展題<禮>就非禮
對!你到處非禮人家 2007-08-02 07:21:09
哈哈哈...
難道中國五行八卦的道理
大地陰陽雙生 萬物相生相剋
推至世界亦不悖
動物尤其猴類也不可少
只不過中英日發揮至極 2007-08-02 07:13:55
~...我們的禮貌/謙遜/公平大部分都屬虛偽,但也可以說我們的虛偽大部分出於禮貌。~
英國人不是崇尚“紳士風度”和“淑女風範”嗎
作者想要說這一切都是謊言囉
故言禮貌與虛偽乃一體之兩面
這對有禮無體的日本人
或禮義(儀?)之邦的華人
應也很能感同身受 2007-08-01 07:04:40
【亮點交鋒】2023國際十大預測 2023.01.02 郭正亮
1、俄烏戰爭56月份停戰
2、1季度大量國家會訪問中國
3、中俄深化經濟合作
4、中國建構國際新秩序
5、美國朝野惡鬥加劇
6、中美鬥爭持續惡化
7、美國霸權持續衰退
8、英國持續沒落、分裂
9、歐洲瀕臨分解
10、日本持續沒落、政經兩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pPZwHDUNaI
經濟學人智庫(EIU)公布「2022年全球風險展望」
一、美中關係惡化,迫使全球經濟完全脫鉤。
二、貨幣政策意外快速緊縮,致美國股市崩盤。
三、中國房地產崩盤,致經濟巨幅趨緩。
四、國內與全球金融環境緊縮,拖垮新興市場復甦。
五、對疫苗有抗藥性的新型Covid-19病毒株現身。
六、社會躁動遍地開花,衝擊全球復甦。
七、中國與台灣爆發衝突,迫使美國介入。
八、歐洲聯盟與中國關係嚴重惡化。
九、嚴重乾旱引發飢荒。
十、國際網路戰爭,癱瘓主要經濟體基礎建設。
回應
經濟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