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的人類學家(續)》
比較起《天真的人類學家──小泥屋筆記》的雜亂無中心(實則洞見處處)、續集的《天真的人類學家──之重返多瓦悠蘭》(商周,2002)就聚焦多了,作者巴利一開始就自白此行的唯一目標:
「我上次前來喀麥隆研究多瓦悠人時,發現割禮儀式是該文化的中心。但是多瓦悠的割禮每六到七年才舉行一次…雖然我記錄了割禮儀式的細節…卻始終無緣親身正宗的割禮儀式。一個月前,當地線民通知我割禮儀式即將舉行…從上次經驗,我知道想要申請到喀麥隆做田野調查,根本來不及;因此這次我以觀光客身分入境。對我而言,此舉並非全然撒謊,我做的事和觀光客沒兩樣──拍照而已。割禮儀式舉行時一定會有其他觀光客…獨獨不准人類學家做這些會計師們度假時幹的事,豈是合理?(p.10)」
真是英(國)狗嘴裡吐不出象牙,出口成諷。不過巴利還買一送一:
「我確定(割禮儀式)空檔期長達數星期,決定展開偉大任務,這可能是我對人類學家的唯一貢獻。我要去拜訪尼加人,尋找男性乳房割除儀式──多瓦悠報導人告訴我的『失落的乳房切除術』。
打一開始,馬修就不想去找尼加人。…尼加人什麼也不會告訴我。他們是壞人。…
頗讓人類學家沮喪的發現之一是『幾乎所有族群都討厭、畏懼、鄙夷鄰近的族群。』(p.123)」
「和此區許多族群一樣,尼加人接近神聖之物,必須脫光衣物。當酋長瘸著腿走近祖先頭顱,他脫下醜陋的長袍。瞧,原本該是男性乳頭的地方只剩下兩小塊平坦的褪色斑點。我必須承認我真是樂透了(p.138)」
發現全球唯一的「乳房割除儀式」當然樂了!
先別樂,小心巴利式的玩笑:「這時我們碰到一個坦胸女子,她是酋長的妹妹。她的乳頭似乎也受過切除手術。恐怖真相浮現。我將謹慎拋到九霄雲外,指著她的胸部問:她是生來就這樣,還是(狡猾地問)切掉乳頭,看起更美麗?大家都笑了。當然是生來就這樣。誰會割掉自己的乳頭?那不痛死了?…他們都受畸形遺傳之苦…而非我先前揣測的文化象徵。荒謬之感取代苦楚失望。(p.140)」
果然有夠荒謬,就連割禮儀式也因毛蟲吃掉了儀式所需要釀酒的小米而取消,結果「整個多瓦悠蘭陷入極度羞愧…男人碰頭,絕口不提此事。它卻成為女人的兩性戰爭新話題,用以嘲笑男人的無能,而這又成為男人痛挨老婆的理由。…緘默(失序惡兆)降臨多瓦悠蘭,也是我該回家的時候了。(p.237)」
圖博館
很快他們就意識到,不僅僅是文明,每一個個體的人也都可以被納入這個體系。他們先把自己的親朋好友放置其中,繼而就輪到了他們自己。三個人的特徵和缺陷都在這個體系中袒露無遺,內爾和芬因此爆發了一場必然的爭吵——連男女關係也可以在這個體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坐標軸上,他們似乎可以看清怎樣的性格和氣質才能融洽相處。內爾和班克森都是南方性格,而芬卻是北方性格。
不同的文化特徵不意味著優劣高下,不同的性格也一樣,儘管在內爾和班克森的世界裡,芬顯得那麼格格不入,就像是一個錯誤。然而,每個人都必須背負自己性格帶來的結果,就像每種文化必然要承受自己的缺陷,並走向那必然的結局。內爾、芬和班克森都做出了他們必然的選擇,並承受必然的代價。“網格理論“是小說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這個理論形成之時,個人的命運已經寫就,再無改寫的餘地,故事從此急轉直下,向不可挽回的崩塌奔湧而去。
在故事的最後,班克森聽說內爾已死,芬失去踪影,只留下他孤獨一人,靠著撰寫“網格理論”的論文徒勞挽留那段時光。但他想不到的是,對他來說宛如情書的“網格理論”,後來會被納粹利用;而他在新幾內亞島嶼留下的記憶,竟為當地居民找來了殺身之禍。造化弄人,人類無法揣度世事的因果。一切似乎都淪陷於不可知論之中,讀者會發現,不僅認識世界、認識其他種族是不可能的,就連認識往事的真相也是困難的。內爾日記中的記載和她眾說紛紜的結局完全相悖,她究竟是生是死也是一個無解之謎。而芬的隱遁更顯得十分可疑——是因為悲傷,還是出於謀殺者的原始恐懼?
因此,當小說跳躍至四十年後,班克森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中的一幅死亡面具上發現了屬於內爾的鈕扣,讀者的心也會跟著劇烈跳動。這顆神秘的鈕扣傳遞了怎樣的訊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可能永遠無法領會。但它也確確實實地證明,內爾存在過,她的歡愉存在過,她的探索為這個世界留下了一些實實在在的東西。
誠如班克森總愛引用的那句詩歌所言:“眼淚不是流不盡的,我們的已經流乾了。”為了探索世界,人類已經付出了太過高昂的代價。但探索永不能止步。即便它的結局注定是虛無。
圖博館
小說中將內爾三人的愛情故事同塔姆部落的男人女人對主導權的競爭並置在一起。土著居民的男權女權之爭實際上也成為他們三個情愛糾葛的隱喻——塔姆女人們擅長手工和經商,主導經濟大權,男人雖然可以用錢買來多位太太,但能不能拿出彩禮還要看妻子的臉色。男性權威的衰落讓男人們總是隱隱流露出焦慮和不自信。這暗暗應和了內爾和丈夫之間女強男弱的關係;芬對這種關係感到壓抑和絕望,通過粗暴的性行為來確定自己的控制權。但是,以此建立起來的脆弱平衡,因為班克森的出現而被打破。在內爾和班克森關係深入的同時,讀者也跟隨他們了解了更多塔姆島上的真相——女人間有專門的儀式來獲得性的快感,男性卻要在特殊儀式中靠著在胯下佩戴形狀獨特的葫蘆來展現自己的雄威。值得玩味的是,附近幾個部落都有在儀式中佩戴象徵雄性器官的傳統,但在不同的文化中,佩戴者有時是男人,有時則是女人。這無疑是兩性競爭的表徵,佩戴行為本身意味著對性別權威的消解。
內爾和班克森在這種背景下生髮的愛情卻是理想化的。在他們的關係中,智性和慾望水乳交融,達到了微妙的平衡,權利和控制是不存在的。智慧碰撞的時刻,對他們來說是一場心靈性愛,更重要的是,內爾在日記裡這樣寫道:“我和芬的交談讓我感覺有生以來第一次說出了,也聽到了,我心裡最真實的聲音。”
在《歡愉》中,愛情和其他探索世界的方式一樣,其終點也是對於自我的認識。
結局:必然的犧牲和代價
《歡愉》中最為璀璨的章節,莫過於內爾、芬與班克森發現並完善“網格理論”的部分。受到內爾前任女友(是的,內爾是一位雙性戀,而現實中的米德也曾與一位女友過從甚密)的啟發,他們三個人感到一種天啟般的靈感注入腦際。在這個時刻裡,他們彼此完全理解,就如在對方頭腦裡爬進爬出一般。
“網格理論”始於這樣的假設:如果一種文化在某方面影響力特別突出,一定是以犧牲某方面為代價的。以此為出發點,內爾想把自己熟知的文化都放置進一組坐標軸之中,坐標指向的東南西北意味著四種特徵:北方堅毅、固執、好競爭;南方敏感、同情、愛服從;西方務實、理性善組織;東方內向、創造、重精神。每一種文化都可以根據其特質被在這組坐標裡找到自己的位置。
圖博館
視域的交錯賦予故事強大的張力,給小說中如夢幻一般的片段和細節提供了棲身之地,它們只有在這部小說獨特的情境中才能成立:班克森為在田野調查中留下滿身傷口的內爾包紮時的情慾湧動;內爾夫婦和班克森在湖中夜泳深談,凝望星辰;班克森和內爾在細雨中跳起求雨的舞蹈,口中呼喚他們知曉的語言中所有代表“雨”的單詞;三位人類學家在一個嶄新理論初現雛形時內心的悸動和高於語言的默契……這些情節帶有強烈的超現實的美感,它們令小說的愛情主題掙脫俗套的窠臼,呈現出詩性特徵。
主題:人與世界關係的預言
作為一部優美而且技法精湛的小說,《歡愉》展現出了令人驚嘆的層次感。愛情主題只是小說中最表層的主題;在更廣闊的意義層面,讀者會感受到《歡愉》是一部包羅萬象之書,莉莉•金將我們的世界抽象成一個令人迷惑的矛盾體,並將看似矛盾的事物——男權與女權、理性與慾望、文明與野蠻、意義與虛無——不偏不倚地置於天平的兩端,卻盡可能不做任何價值判斷。小說暗示我們,對這些矛盾體的認識中,包含了對世界的認識。在這個意義上,《歡愉》是一部關於人類與世界關係的寓言。
在書中,三位人類學家都曾遭遇過虛無時刻,質疑自己的研究是否真能拓展人類對於世界和其他種族的認知。他們的研究都受自身視角限制,更何況那些土著居民也並不情願向他們展示自己生活和文化的真諦。他們三個跋山涉水,遠離人寰,冒著生命危險,甚至有時要靠打獵為生;付出了這麼多之後,回饋給他們的真相似乎少之又少。想到日後人們如何認識這些土著部落全取決於他們不可靠的描述,連他們自己都感到絕望。
嚴肅的研究越來越像一場自欺欺人的冒險遊戲。想要憑藉自身的力量去認識世界似乎太過自不量力。相反,因為跳出了自己所屬的文化情境,束縛著他們的觀念和見解“像陳年的油漆一樣層層剝去”,這反倒為他們提供了一種更廣闊的內觀視域。他們觀察別人,認識的反倒是自己。
圖博館
此時的內爾已經把上一次考察的成果整理成著作出版,大獲成功,成為人類學領域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她的丈夫芬卻苦於自己無所建樹。在新幾內亞的兩座島嶼上,他們與不同的土著居民接觸,花費了近兩年工夫卻一無所獲,二人的婚姻也岌岌可危。他們心灰意冷,打算前往澳大利亞。在臨行前的聖誕聚會上,他們碰見了同在新幾內亞考察的人類學家班克森。班克森是一位溫和敏感的年輕人,正經歷著一場精神崩潰。他邀請內爾夫婦前往自己的考察區域,幫他們在平靜安寧、有著獨特文化構成的塔姆部落安頓下來。自從一見面,內爾和班克森便感到對方擁有無法抗拒的魅力。研究工作進展緩慢,每個人都被焦慮和虛無感壓得透不過氣來,一種新理論的雛形卻漸漸浮現在他們腦際。內爾和班克森在構建新理論的同時深切意識到彼此靈魂的契合,他們壓抑情愫,慾望卻在暗中積聚。身陷情感漩渦的三個人都對此心知肚明,芬試圖有所行動,卻引發了難以想像的後果,一切開始分崩離析,演變成一場無可挽回的悲劇……
簡單地轉述《歡愉》的情節,只會令這個故事的魅力消減大半。小說於字裡行間蘊藏的氛圍和情緒,具有令人心醉神迷的魔力。莉莉•金采用了一種充滿想像力的敘述策略,打破了時間和人物視角的限制,營造了充滿迷幻感的文本體驗。作為小說的敘事主人公,班克森擁有近乎全知全能的視野,小說開篇,內爾和芬在他的講述中完成了登場亮相,他本人卻還沒有在小說中出現過。邏輯上講不通的蒙太奇製造出了強烈的宿命感,彷彿這一切都已經不是第一次在宇宙中上演,主人公對此早就了然於心。具有相似效果的還有班克森在多個破碎時空中跳躍的敘述,從故事開始的上世紀30年代,直到70年代,讀者很難預測他的下一段講述會從哪個時間節點開始。然而,這種跳躍並不會讓讀者費解,無論時間是向前推進,或是向過去回溯,它們永遠指向共同的焦點。於是讀者明白了,班克森永遠地滯留在了故事發生的那幾個月之中,“當下”變為恍惚可疑的淺夢,記憶卻成為永恆的現實,一遍又一遍地循環上演。
莉莉•金在《歡愉》中還嵌入了另一個文本——班克森意外獲得的內爾日記,這既從邏輯上完善了整個故事,又豐富了班克森的敘事層次。我們可以推想,在經年累月反复閱讀那本日記之後,其內容已同班克森自己的記憶融為一體,他的敘事也因此具有了雙重視角,他的視角,內爾的視角。
圖博館
而更難能可貴的是20世紀三十年代精彩紛呈的部落特色,有儀式有女權至上,當然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這是現代文明沒有的純粹與自然,這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作者語言優美,通過主人公班克森的描述與芬的書信,講述了這樣一段故事,一點也不突兀,而三人的默契與協調也令人羨慕。
可命運總是這樣打散有情人,這也許就是無奈的地方,而部落之間的秘辛也似乎有其神奇的魔力,讓人大吃一驚。而這樣的歡愉想必沒有經歷過的人永遠不會體會吧。這也許正是人類學家的偉大之處。
歡愉,在虛無的愛情與真相背後2017-02-14
在小說《歡愉》中,作者莉莉•金虛構了一個獨特而極端的情境——三位人類學家置身遠離“文明世界”的新幾內亞小島,研究當地土著人的生活和風俗。在這個過程中,三個人都對探索和真相之間的關係發生了懷疑。而更讓他們痛苦和惶惑的是,隨著研究的深入,他們自己的隱秘和慾望也漸漸浮出水面,迫使他們不得不去直視它們,並且做出自己的選擇。
敘述:生於真實罅隙中的迷幻之夢
《歡愉》構建在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之上。上世紀30年代,著名的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她的《薩摩亞人的成年》幾乎是所有文科生的大學必讀書)和第二任丈夫Reo Fortune前往巴布亞新幾內亞開展研究,在那裡,他們遇到另一位人類學家Bateson,三個人旋即開始了一場長達五個月的瘋狂三角戀。這件學術史上的緋色事件成為了莉莉•金創作的觸發點,但《歡愉》並未止步於對往事再現,它走得更遠。借米德經歷的外殼,莉莉•金創造了屬於她自己的人物,並賦予了他們和真實歷史迥然相異的命運;《歡愉》的故事並不屬於瑪格麗特•米德,它有自己的生命。
小說在旖旎的熱帶氣氛中徐徐拉開序幕。芬和內爾是一對人類學家夫婦,他們的相識富於戲劇性。在一艘郵輪上,剛剛結束考察的他們顯得與“文明世界”格格不入,這讓他們漸漸生出了親近感,並很快熱戀。婚禮一結束,他倆立即啟程前往新幾內亞,開始新的人類學考察。
圖博館
人類學家的歡愉2017-03-27
說到歡愉這本書就不得不說一下本書的原型人物了,雖然這是一本虛構的作品,但是它最初的靈感來自簡霍德華出版的傳記《瑪格麗特米德的一生》。也許真有三個人在島上愉快的發現真理,探索學識,共同研究更多的種族部落知識,了解不同的文化與習俗。而人類學家的故事也不應該被埋沒,那些發生過的,好的壞的,曾經的英勇應該被記住,而三個人的故事,也更引人關注。
對於為什麼要當人類學家,內爾自有她的一套理論,"當你在一個部落裡待了差不多兩個月時,你終於覺得自己對那個地方有了那麼一點了解。突然簡,你感覺它近在咫尺,觸手可及。可其實那是一種錯覺,你在那兒才待了八個星期而已。接下來你會遭遇徹底的絕望,你會覺得自己其實什麼都不懂。可當你親身經歷那一刻的時候,你真的覺得這個地方完完全全屬於你,那是一種最短暫、最純粹的歡愉。“這大概就是內爾一直在不斷探索的原因了。
而在她遇到班克森之前,她就已經紅了,曾經出版了一本講解所羅門群島的孩子的生活,她已經被當時的人類記住,而在一艘輪船上,遇到了同為人類學家的芬,於是兩人結婚了。而在一個聖誕舞會了,夫妻倆遇見了班克森,三人一拍即合,惺惺相惜,這些愉快也拯救了他試圖死亡的念頭。班克森這個讓人心疼的男人啊,從小就是名門大家,父親的病逝,哥哥約翰總是聽從父親的話,而馬丁正好相反,約翰在戰爭中不幸身亡,而馬丁也在愛情被殺死後自殺了,一個圓滿的家裡只有他和母親了,而他和母親的關係並不好,三人相遇也改變了彼此的命運。
班克森介紹內爾和芬來到了一個新地方,夫妻倆在這裡學習與研究,足足過了七個星期之後班克森才來看他們夫婦,沒想到馬上病倒,於是兩人輪番照顧他,曾經的默契與共同的學習讓三人無所不談,相見恨晚,而班克森似乎和內爾更和,終於,相對遜色於妻子的芬試圖要紅遍整個英國,於是他要去偷隔壁部落的聖物聖笛,他和首領去了,過了幾天回來,首領已死,而部落人民悲憤非常,難以接受,班克森帶著兩人逃跑,而在此之前,他與內爾的關係也進了一大步。他渴望內爾選擇他,但是內爾不會拋棄自己的丈夫的,雖然她也很愛班克森,於是班克森走了,最後卻收到了她的死訊,雖然他一直都不相信。
圖博館
短評 • • • • • • ( 全部480條 )
文筆真不錯;本書雖然自稱是疾病人類學,但是從我的角度看來,政治鬥爭的分量很重;本書認為涼山地區艾滋病污名化是由於國家介入造成的,並給出四大文化理由指出本地人民原本不以艾滋病為異。但是本書也說,本地人恐懼麻風。這些文化理由似乎沒有延伸到麻風病上去嘛。本地人對艾滋病恐懼的加深,到底是來自政府的灌輸,還是隨著時間過去對艾滋這一新興疾病有了更多的意識(畢竟一開始很多本地人根本不承認艾滋的存在),需要重新研究才是。
又一個人類學神話
很費力的讀完,之所以說費力是因為大量的理論邏輯都缺乏材料的支撐,一些材料還存在明顯的模糊、錯誤甚至前後衝突,這讓讀者不得不停下讀書的進度去考據材料的真實性,而考據的結果往往是材料有誤,作者的分論點以及整個解釋框架都不能成立。最重要的,她所研究的只是利姆地區中不到3%的群體,真不理解這個邊緣群體為何能給作者勇氣去代表整個利姆的狀況,然後用一套國家與社會對立的理論去解釋這個整體狀況,其中邏輯鏈條的斷裂自不必贅言。
整本書給我的感覺是,作者說自己想給我們講一個利姆青年哀婉的生命故事,可是她用的卻大多是她從別處找來的史料、二手文獻以及對國家和社會變遷的起承轉合,利姆青年生命軌跡只是為說明這個過程的案例,並且這個案例還是支離破碎的,想不通這樣的敘述如何能幫助作者“翻案”。支離破碎的其實不僅是經驗,還有理論也一樣,雖然作者努力通過標題等內容掩蓋這一點。
讀書不應該猜測作者的動機,但我實在不得不猜想,作者就是為了她自己所謂的翻案搞出了這個風馬牛不相及的故事,一切都圍繞著國家對邊緣社區造成的苦痛。
本書在國外和華人學術界好像很受歡迎,我只能認為是因為其中有大量批判中國政府的內容(不論是否有道理)(讀導論和第一章時我甚至想“這書怎麼沒被禁?”)以及外人對涼山區的好奇與不解。
當然這本書還是有價值的,邏輯嚴謹方面提供了反例,將疾病同全球化聯繫起來的做法雖然並不新穎,但還是展現了這個框架的想像力,當然更深遠的價值在於,若干年之後可能會出一本《劉紹華與涼山兄弟——一個人類學神話的形成與破滅》(將這書與米德相提並論有點黑米德了),“成就”另一位學者。
閱讀建議:只閱讀感興趣的相關章節即可,如果對框架感興趣就看導論和結論。
圖博館
我的涼山兄弟
作者: 劉紹華
出版社:三輝圖書/中央編譯出版社
副標題:毒品、艾滋與流動青年
出版年: 2015-9-1
內容簡介
“這是一個關於探險玩耍、為非作歹、吸毒勒戒、艾滋茫然、世代差異、文化衝擊和兄弟情誼的故事。”人類學者劉紹華詳細記錄了諾蘇人的生活經驗和個人口述歷史,呈現出現代化轉型時期一個邊緣群體的遭遇、認知、思索、接受與挑戰。作者更深層的關注,在於透過表面的社會問題,洞見當代中國捲入的全球化變遷中人的行為與福祉,並試圖理解一個非主流群體在社會、文化、歷史變遷中脆弱性形成的時代過程,以及未來何去何從。這正是醫療民族志的精髓。
【編輯推薦】
1、本書作者劉紹華曾獲2011年“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將,作為台灣青年人類學者的代表之一,她不僅在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人類學專業接受了完整紮實的學術訓練,其豐富的媒體人經歷更幫助她以一種極具人文關懷的態度進行研究調查。
2、歷經10年、長達20個月的深入田野調查後,作者在本書中真實記錄了四川涼山地區諾蘇流動青年與吸毒者的生命經驗,將之與中國當下社會的多元現代性、社會韌性以及個人生命憧憬交織在一起,從中揭露了少數民族文化的延續與斷裂,在中文世界已引起諸多學人和讀者的共鳴。
3、本書一經出版就收穫眾多關注與榮譽。本書被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中心(Weatherhead East Asian Institute)收入其叢書系列,這套始於1962年的叢書,嚴格挑選現當代東亞及東南亞相關的學術書籍,在學界極具知名度和公信力。此外,本書還榮獲2012年“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2014年台北國際書展“年度之書”大獎、2014年台灣“文化部”第三十八屆金鼎獎非文學圖書類優良出版品等榮譽。
【媒體及學者推薦】
……..
目錄
第一章導論
第二章現代路漫漫長兮
第三章男子氣概、探險與海洛因
第四章暗潮洶湧的地方禁毒史
第五章啼聲初試個體性
第六章體檢失敗的地方疾病治理
第七章艾滋污名與全球化移植
第八章結論:疾病治理的時空意義
中文版後記現在已成歷史
圖博館
而米德的捍衛者則指責弗里曼因信奉先天決定論而拒不接受米德所揭示的事實。而且,誰又能肯定弗里曼自己不是帶著要推翻米德結論的意向性去進行觀察和記述的呢?
基於此,民族志的學術檢驗問題開始引起了人類學界的嚴肅討論。有的人類學家建議,這場爭論應該在所有文化人類學的課堂上進行討論。以辨明獲取事實數據的科學方法,並討論人類學體制內研究者對自己手裡權力的運用、操縱和濫用。以往,當人類學家們把自己與研究對像以“我的薩摩亞”、“我的巴厘島人”這樣的從屬性修辭關係聯接起來的時候,這種專屬關係表明了一種似乎可避免挑戰的學術權力,人們對這種權力下展示的社會事實給予信任。但這一關係模式如今已受到質疑,關於建立驗證人類學家研究結果的機制正在討論中。與之相應,近些年來,對相同族群做的再研究(或曰回訪研究)開始成為民族志研究的一個常規方法。它既是研究的深入,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學術審查機制。
商務印書館此次將兩書譯本放在同一叢書(“漢譯人類學名著叢書”)中並行出版,意在提供這場著名爭論對立雙方的兩個核心文本,以供讀者對照閱讀。《成年》一書,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過一個中譯本。這次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譯本仍用的是周曉虹和李姚軍教授的譯本,但在譯文方面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和潤色,更重要的是,補充進了英文本的幾個導言和序言,以及五個附錄。展示出了米德此項研究中的資料統計的一面,以及原作者及其他人類學者在不同時期對這項研究及這個著名文本的反應和思考。這些材料的補充以及索引的附入,使《成年》成為更完整意義上的學術讀本。弗里曼的書,光明日報出版社1990年出過一個以《米德與薩摩亞人的青春期》為名的中譯本。此次重譯的中譯本以1996年的新版為底本進行翻譯,並增加了原作者此版的新序言。可以說,兩書的新譯本較之舊譯本更完整,更具學術價值。
這兩部曾激起巨大波瀾的著作,相信也將引發國內讀者更多的思考。
圖博館
在某種程度上,這場爭論也反映出對學術話語權力的爭奪。米德的地位和聲譽,部分是由於她的研究契合了當時美國學術和社會的主流趨向——人們總是願意接受希望接受的東西。1920年代,美國的現代人類學正在博厄斯的率領下,在文化相對論的旗幟下奮力推進。《成年》所提供的,正是這門學科所需要的;它如此契合博厄斯的“文化人類學”的應有之義,並證明這門新學科的生命力和遠大前程。同時,米德的研究也契合了作為美國意識形態主流的自由主義。而弗里曼對米德的批駁,是一個新手對學術權威的挑戰,是非主流對主流的挑戰。弗里曼自稱是人類學的“異教徒”,1996年他的書再版時,他甚至直接將書名改為《瑪格麗特•米德與異教徒》。
雖然當時這場爭論夾雜著社會和意識形態的種種因素,乃至一些針對個人的攻擊和維護,但爭論的確引發出了對很多重大學術問題的討論和思考。而這些問題,對於人類學這門學科的成熟和發展意義重大。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有人將這場爭論本身稱作人類學的“成年”。
在兩位都受過訓練的人類學家筆下,會出現兩個差異如此之大的薩摩亞:一個等級森嚴,一個散漫閒適;一個和諧寬鬆,一個緊張嚴厲。這不禁讓人想起之前另一個類似的著名事例,即羅伯特•雷德菲爾德(Robert Redfield)和劉易斯(Oscar Lewis)在不同時間關於墨西哥特波茨蘭村的研究分歧。我們應該相信誰?薩摩亞或者說特波茨蘭村的真實面目究竟是什麼?
圍繞薩摩亞社會的爭論,繼而轉向更具廣泛意義的人類學方法論的問題的辯論。其中核心的也是極尖銳的一個問題,便是民族志的有效性問題。人類學民族志是這樣一種體裁,它通過作為個體的民族志學者對某一社會的觀察、理解和寫作,展示這個社會的文化邏輯。民族志對異文化理解的深度和魅力也許正在於這種經過專業訓練的個體的獨特理解。在這樣一個既被標為科學的,又被標為理解的研究過程和文本中,社會事實與個人理解之間是怎樣的關係?民族志是否可進行檢驗?
這首先涉及研究預設的問題。一位薩摩亞本土學者曾評論說,米德和弗里曼所描寫的薩摩亞都是存在的,但兩人都似盲人摸像地將一些片段擴大成了整體。如果確實如此,在尊重兩位人類學家的學術品格的前提下,我們將這種擴大歸結為兩人不同的研究預設,或者說他們的不同立場。弗里曼批評米德的研究是觀念先行,是在文化決定論的觀念下去尋找例證。
圖博館
而弗里曼自己則在1940至1981年間先後對薩摩亞進行了多次實地考察,累計實際調查時間不少於六年。他還通曉當地的語言,逐步作為社區的完全成員參與當地的政治活動,甚至被授予了瑪泰即家戶之主的頭銜。
另外,弗里曼認為米德的研究具有傾向性的觀念預設。當時美國行為科學界正處在先天-後天(即遺傳決定論和文化決定論)的爭論熱潮中,也就是爭論是自然的天性還是後天的文化對於人類行為具有決定性影響。米德前往薩摩亞進行青春期研究,就是受當時文化決定論的領軍人物博厄斯的指派,後者希望這位年輕的女弟子能夠在別的文化中尋找到文化決定論的證據。——事實上,《成年》一出,為先天—後天爭論中的博厄斯“文化決定論”派提供了一枚重磅炸彈,從而使這一派佔據了優勢。因此,弗里曼批評道,米德的結論是主觀觀察和個人信念的產物,在調查中,對不符合文化決定論的證據視而不見,因此,其結論是站不住腳的。
三、在論辯中成熟
弗里曼投出的這顆石子,立即在(尤其是美國的)媒體和學術圈激起千層論戰之浪。可以想像,當弗里曼對當時仍在美國公眾中具有崇高地位的米德的研究發難時,他引起了怎樣震驚。當年的這場行為科學領域的激烈爭論持續了二十餘年,被認為是“科學史上最激烈的爭論之一”。
爭論主要圍繞著對米德薩摩亞研究的批評和辯護展開。對於展現在人們面前的兩種關於薩摩亞社會的不同的民族志描述,捍衛米德者辯解說,米德與弗里曼的調查地域是不同的:米德的調查點在東薩摩亞的馬努阿群島,當時屬美國管轄;而弗里曼調查的是西薩摩亞,在他調查期間,先是由新西蘭代管,後獨立。而弗里曼則辯解說:這兩個相鄰地區的文化具有同質性。另外,有的學者將兩人筆下薩摩亞社會的差異解釋為歷史變遷的影響,弗里曼調查時的薩摩亞的社會文化狀況已與米德調查時相去甚遠。當然,也有的學者以米德當年的年輕和缺少經驗來解釋她可能的失誤……有的爭論雙方甚至轉至為對兩位焦點人物的學術品格的抨擊。當弗里曼一方批評米德對薩摩亞社會的再現為虛假並暗示其有故意欺騙的嫌疑時,米德陣營裡的學者也對針鋒相對地質疑弗里曼的個人動機,推測其意圖在於通過批判名人這條捷徑暴得大名。
圖博館
年輕的米德也因此書一舉成名,後來幾乎成為美國人類學的形象代表和發言人。她一生共發表論文一千多篇,出版著作12本。米德以大眾能理解的方式寫作和演講,廣泛討論各種問題:性別角色、文化與人格……她或許是有史以來公眾知名度最高的人類學學家。1978年她去世之時,當時的美國總統吉米•卡特致辭說,“她已將文化人類學的視野與思考問題的方式教給了成千上萬的公眾。”美國《時代》雜誌曾將其稱為“世界母親”。米德是一個傳奇的人物,永遠激情飽滿,永遠在不停地轉動。有一個流傳甚廣的關於她的經典事例:一天她對秘書說,“這些天我太累了,需要休息。請幫我安排一次演講吧。”
二、另一個薩摩亞
《成年》初版半個多世紀之後,薩摩亞人這個人類學研究的經典民族再次成為學科的聚焦點。這次的起因是由於一位澳大利亞人類學家的一部著作。1983年,米德去世後五年,德里克•弗里曼(Derek Freeman)出版了他的《瑪格麗特•米德與薩摩亞》。在書中,作者批評米德所描述的薩摩亞社會那幅“美妙的閒適”圖景是不真實的,這本書的副標題“一個人類學神話的形成與破滅”就充分錶明了弗里曼的態度。
據弗里曼自述,他最初讀到米德的《成年》時,深為書中的描述所吸引,並對其確信不疑。他自己的調查點在與米德調查的東薩摩亞鄰近的西薩摩亞,但在調查實踐中,他發現了很多與米德的描述不相符合的地方。弗里曼所觀察到並描述下來的薩摩亞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充滿著激烈的競爭,有著各種嚴格的禁律,包括對青年男女性愛的禁令,違反者要受到嚴厲的懲罰。這可完全不同於米德筆下具有田園牧歌色彩的薩摩亞。
據此,弗里曼對米德的薩摩亞研究提出批評。其批評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是米德的田野作業的缺陷,另一是米德在研究中的觀念先行。
弗里曼指出,米德的田野調查是有嚴重缺陷的。首先是調查時間的不足,米德只在薩摩亞待了9個月,而且在這很短的時間裡,米德同時還在進行著另一個研究項目。其次,米德對當地語言的掌握遠不夠熟練。再次,由於米德在調查期間並不是住在村里薩摩亞人的家庭中,而是住在一個白人家庭中,因此她對當地社會生活的參與是有限的,她除了接觸一些年輕姑娘外,對薩摩亞社會的整體了解不足,她的調查也是不充分的。
圖博館
薩摩亞之爭與人類學的“成年” 2009-02-26 李霞
一、米德和她的薩摩亞
一些讀過的書,是會帶上個人的感情印蹟的。對於我來說,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Mead)的《薩摩亞人的成年》(以下簡稱《成年》)就是這樣一本書。我至今還記得當年讀到此書開篇“曙光初照,新的一天開始了”,男女青年在晨靄中的沙灘上和棕櫚樹下的浪漫場景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那時,我正在考慮要報考的專業。而對於我來說,《成年》完美地體現了文化人類學所許諾的瑰麗和理想:通過展示和理解異文化來審視自我文化。而這位年輕女人類學家的成就則表明,女性的敏感和情感在這個學術領域所具有的正面價值。——後來,我報考了人類學。
1925年,24歲的米德從美國本土啟程到南太平洋的美屬薩摩亞群島做調查,9個月後回到美國。1928年,以這次田野經歷為基礎的《成年》出版。在此書中,米德著重描述了作為薩摩亞社會生活特點的散漫和閒適:那裡的人們沒有很大的生活壓力,他們通常是在輕鬆的氣氛下打漁、收穫莊稼、編織器皿;由於不存在強烈的感情依附,人們通常都和諧相處,很容易在家庭之外獲得諸多親戚友善的幫助;男女之間不存在嚴格的禁律,少男少女們可以很自由地嘗試和享受情愛。與之相應,在薩摩亞社會,青春期也表現出平和、輕鬆的特點。
如其副標題“為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類的青年心理研究”所表明的主旨,米德的研究起因在於美國社會自身。當時,美國心理學界正在熱烈討論美國(及其他西方社會)普遍存在的男女青年在青春期經歷的躁動、困惑和反抗現象,並認為這一現像根植於人類的天性。米德的研究路徑可以稱之為“證偽試驗”,也就是說,她在人類社會中找到了一個反例。在那個社會(即薩摩亞),青春期是平和的、輕鬆的和隨意的;由此證明,西方社會中的躁動叛逆的青春期特徵並不是所有社會共有的,因此並不是由人的天性決定的,而是西方社會自身的文明規範和教育方式導致了青春期躁動的現象。
這本討論一個遙遠的太平洋島嶼上年輕姑娘生活的學術書,一經出版居然成了暢銷書,風靡美國,後被譯成16種語言,發行量過100萬冊。這“第一部沒有借助使外行不解、使同行迷惑的所謂學術手段的幫助而寫成的有關人類學田野研究的著作”(米德語)取得瞭如此大的成功,以至於很多公眾正是通過這本書,了解了文化人類學以異文化作為“社會試驗”之旨趣。一時間,《成年》幾乎成為人類學在公眾中的“名片”。
塵俠
我知道全球人種繁多 民族性更是多元
造就了各地方千奇百怪的風土民情與生活習俗
但是女人沒有乳頭無法哺乳
剛出生的嬰兒要如何生存呢
(嬰兒的消化系統仍處於發展階段)
版主回應
故書中言尼加人只剩廿多人
人類學家嫁對岸 轟動侗族村寨【聯合報2012.12.02
「台灣人太注重細節,卻沒看到大陸人的義氣,而大陸人要向台灣學習守法、禮貌、公共道德等高素質」。侗族畫家梁全威昨天表示,到台灣生活的感覺,不再像是「籠子」,可以展現專才。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與移民署長謝立功昨天訪視大陸侗族畫家梁全威,見證他與台灣人類學家顏芳姿的愛情。梁全威的太太顏芳姿目前在國防醫學院教授「多元文化與新移民健康」課程,梁則是全職畫家,兩人育有一子、就讀國中二年級,兒子和爸爸一樣也擁有繪畫天分。
梁全威與顏芳姿,首次相遇是在十八年前的貴州龍圖臘水村,當時是研究助理的顏芳姿隨台灣清華大學田野調查隊到侗族進行文化人類學研究,認識了當地導遊兼翻譯的梁全威,開始這段兩岸姻緣。
顏芳姿被梁全威的真情感動,五年後,她把自己嫁到「大山溝」。顏芳姿笑說,人類學家嫁給當地人的例子並不多,兩人的愛情轟動整個侗寨,這樁不可思議的姻緣,侗族人以「命中注定」來傳唱。
梁全威來自世傳的「鬼師」家庭,祖父與父親都是侗族大法師,但顏芳姿表示,自己並沒有被下咒,而是與梁全威心靈相通,並被他的繪畫才華所吸引。從小立志當畫家的梁全威,沒有繼承鬼師道;與妻子旅居澳洲期間,曾對公園裡的小鳥催眠,當地人嘖嘖稱奇。他說,是家鄉的耆老曾教過他,自己並沒有法力。
梁全威畢業於貴州黔東南師專美術系,曾任中學美術老師,兩次入選貴州省美協畫展,活躍於兩岸畫壇。
梁全威說,剛來台灣時很辛苦,沒有身分證,也不能打黑工,整天關在家裡,好像「被關在籠子裡」,他只好堅持作畫。他坦承,曾經想放棄,想回大陸工作。後來,他的繪畫天分,漸漸被本地藝術界發現,才能生存下來。
被問到兩岸生活異同,梁全威說,台灣人太重視細節。他舉例,他曾為小姨子的東莞鞋廠帶去卅多個同鄉人,工廠老闆請他吃飯,他在飯後「忘記說聲謝謝」,後來,「被提醒」。他無法理解,好心出力協助台灣人招工,只因忘記「禮貌的謝謝」,就被主人耿耿於懷。
顏芳姿則表示,台灣要給新移民更多支持。包括求職、教育、社會服務和醫療。她說,不同文化和族群,如何加強溝通,減少歧視,政府要與民間組織要共同努力。
已領有身分證、在台定居的梁全威,將於本月十一日在國父紀念館舉行畫展。他認為,台灣的畫家需要更多地到大陸展出和交流,藉大陸的藝術舞台與更多國際藝術界人士交流,才更能發光發亮。
詳參【圖博館】:異國婚姻異地 越女不想嫁台 《天真的人類學家》
念情
男人有乳房可以切嗎??
很快他們就意識到,不僅僅是文明,每一個個體的人也都可以被納入這個體系。他們先把自己的親朋好友放置其中,繼而就輪到了他們自己。三個人的特徵和缺陷都在這個體系中袒露無遺,內爾和芬因此爆發了一場必然的爭吵——連男女關係也可以在這個體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坐標軸上,他們似乎可以看清怎樣的性格和氣質才能融洽相處。內爾和班克森都是南方性格,而芬卻是北方性格。
不同的文化特徵不意味著優劣高下,不同的性格也一樣,儘管在內爾和班克森的世界裡,芬顯得那麼格格不入,就像是一個錯誤。然而,每個人都必須背負自己性格帶來的結果,就像每種文化必然要承受自己的缺陷,並走向那必然的結局。內爾、芬和班克森都做出了他們必然的選擇,並承受必然的代價。“網格理論“是小說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這個理論形成之時,個人的命運已經寫就,再無改寫的餘地,故事從此急轉直下,向不可挽回的崩塌奔湧而去。
在故事的最後,班克森聽說內爾已死,芬失去踪影,只留下他孤獨一人,靠著撰寫“網格理論”的論文徒勞挽留那段時光。但他想不到的是,對他來說宛如情書的“網格理論”,後來會被納粹利用;而他在新幾內亞島嶼留下的記憶,竟為當地居民找來了殺身之禍。造化弄人,人類無法揣度世事的因果。一切似乎都淪陷於不可知論之中,讀者會發現,不僅認識世界、認識其他種族是不可能的,就連認識往事的真相也是困難的。內爾日記中的記載和她眾說紛紜的結局完全相悖,她究竟是生是死也是一個無解之謎。而芬的隱遁更顯得十分可疑——是因為悲傷,還是出於謀殺者的原始恐懼?
因此,當小說跳躍至四十年後,班克森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中的一幅死亡面具上發現了屬於內爾的鈕扣,讀者的心也會跟著劇烈跳動。這顆神秘的鈕扣傳遞了怎樣的訊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可能永遠無法領會。但它也確確實實地證明,內爾存在過,她的歡愉存在過,她的探索為這個世界留下了一些實實在在的東西。
誠如班克森總愛引用的那句詩歌所言:“眼淚不是流不盡的,我們的已經流乾了。”為了探索世界,人類已經付出了太過高昂的代價。但探索永不能止步。即便它的結局注定是虛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