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環境危機
在大陸從事民主運動的代價太高,經常兩敗俱傷。但是從環保下手,進而為民爭權的方式則大有可為。實際上,大陸的環境危機,已然助長一股新的民主運動。
據最新一期香港《亞洲週刊》報導,今春以來,中共加強環保的政治意願升高,達到史無前例。廣大群眾、非政府組織(NGO)、記者和開明官員攜手,把呼喚青山綠水的環保運動,演變為一場「顏色革命」。
報導指出,目前大陸環境的高風險時期提前到來。去年,中國平均每兩天發生一起與水相關的汙染事件,肇因於所有高汙染和高風險的企業都建在水邊,僅石化工業就有一萬家業者在長江,四千家在黃河,並有二千家集中於人口稠密與水源地區。中共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以「一枚枚環境風險的定時炸彈」,形容水汙染的嚴重程度。
空氣汙染的問題,同樣吞噬大陸民眾的健康。據報導,迄今已有一千五百萬人因空氣汙染而感染呼吸道疾病。在每年二百多萬的癌症死者當中,七成和環境汙染有關。甘肅徽縣出現血鉛中毒事件,大多是孩童罹患,而類似悲劇在全國各地都在發生。世界銀行的統計顯示,僅空氣汙染造成的一系列損失,估計幾年內可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一三%,今後中國政府勢必要花更多成本治理汙染問題。
今年三月中共召開十屆五次全國人大政協會議。全國政協委員共提出四千五百零十六件提案,環保議題高占三成以上,顯示主流民意的趨向。據報導,日益惡化的環境問題,不僅令基層民眾吃不好飯,決策高層也睡不好覺,因為環境問題涉及巨大的利益分配,使得環境治理從一開始就陷入一場政治角力。去年廈門引進一百零八億人民幣的PX(「對二甲苯 」)化工廠的投資大案,可能造成嚴重環境汙染,引發一百零五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反對,並提遷廠議案。
不過,該項提案雖成為今年全國政協會議的熱點,但國家環保總局愛莫能助,因該案由地方政府主導,經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批准,恐難翻案。報導認為,從廈門這次引資案例看出,破壞環境的始作俑者,既非公民個人,亦非中小企業,而是地方政府與大企業的相互勾結,亦源自於地方政府久遭扭曲的「政績觀」。
治理汙染的道路荊棘密布,卻因各界支持環保所延伸的民主運動,讓人充滿期待。報導說,投身環保的人士並非有意把「保護環境」變成一種民主運動,但是努力之下確實為「爭取民權」收到若干成效,包括被開明官員所接受,可以寫文章,舉辦論壇或成立NGO,進而啟蒙大眾。
瑞士《新蘇黎世報》稱,中國當前的民權運動及其核心代言人,和一九八○年代的民主運動區別很大,他們講求實際,不大聲疾呼改變當前制度,並尋求體制內同情者,通過與媒體合作,從事啟蒙工作而影響深遠。
紐約時報報導說,中國北方的沙漠以前所未有的增長速度向南推進,不但吞沒了大片村莊,迫使數萬人逃離家園,而且有可能使古代的絲綢之路變成無人能夠居住的地區。
報導說,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戰略家孫子顯然早就該發出警告說,不要讓兩個強大的敵人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裡沙漠結成一個聯合陣線。中國領導人也誓言要保護甘肅省民勤縣以及它周圍的城鎮。可是,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裡沙漠已經快在民勤縣匯合了。
住在民勤縣的環保人士和鄉村教師柴爾紅說:“我們必須找到某種平衡的方式與自然共存。而政府主要是想控制自然,也就是說,政府從一開始就把整個事情搞糟了。”
紐約時報說,沙漠的推進以及嚴重的乾旱還造成了沙塵暴的橫行肆虐。今年春季,強大的沙塵暴籠罩著北京和其他北方城市,空氣中一片朦朧的黃霧,公路、建築物、汽車以及人的肺部都受到污染。
就連中國媒體的報導都承認,中國是世界上受沙化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全國共有荒漠化土地263.6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27.46%。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500多億元人民幣,近4億人口的生產和生活受到影響。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協調代表邵雪民表示,聯合國環境署將大力支持中國防治沙漠化的努力,並已啟動了與中國聯合開展的“全球乾旱地區土地退化綜合評估”項目。
http://news.epochtimes.com/b5/6/6/9/n1344528.htm
一場突襲而來的沙塵暴,再次引發人們的環保焦慮。
3月20日早晨,從睡夢中醒來的北京市民發現,北京城籠罩在風沙之中,窗外原本清晰可見的高樓在漫天塵沙中若隱若現,渾濁的空氣中瀰漫著一股土腥味兒,空氣質量驟降到五級重度汙染。這次今年入春以來強度最大的沙塵天氣席捲了半個中國,約2.7億人遭受了沙塵之害。
與2007年以前相比,近兩年沙塵天氣次數明顯減少、強度明顯減弱,不少人甚至以為「沙塵暴消失了」。但正如專家所言,只要有沙塵源存在,沙塵暴就不會消失。此次沙塵暴的捲土重來,給了我們許多警思。
應該說,氣候異常是引發此次沙塵暴的重要原因,但生態環境脆弱的因素也不可忽視。近年來,隨著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等系列生態建設工程的實施,我國北方的生態環境雖然有了一定改善,但存在的問題依然十分突出:沙化土地面積基數大,目前依然有174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18%;一些地方重建設、輕管護,甚至邊建設、邊破壞,以至於改善的速度趕不上惡化的速度;新栽植的樹草根基不深,其榮枯嚴重依賴自然降水,有水一片綠、無水一片黃。沙塵暴來襲,再次警示我們,生態系統的修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切不可把局部環境的改善當作整體環境的恢復。
生態環境是一個整體,哪一片都不是孤島。沙化地區往往既是水資源匱乏、林草植被稀少的生態脆弱區,也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環境要保護,經濟要發展,這就必須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加快發展方式轉變。
非沙塵源區的居民可能會說:我既不砍樹、又不毀草,和沙塵源區的生態惡化有什麼關係?其實不然,就拿北京的居民用水來說,相當一部分是從河北、山西長途輸送而來,這無疑加劇了當地的水資源緊缺局面,而水是維繫當地生態系統的最重要資源。此外,城市居民所吃的糧食、肉蛋奶,所穿衣服的原料,絕大部分來自農牧區,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原產地的環境壓力。因此,城市居民合理消費,踐行綠色生活,本身就是對農牧區生態環境恢復的一大貢獻。
據報導,在未來幾天內,新一輪沙塵將再次肆虐西北、華北。沙塵敲響的警鐘,再次審視著我們的環境保護意識。既不因沙塵暴來了就動搖信心,也不因沙塵暴一走就萬事大吉,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一項民生工程、一種千秋功業,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精神去著力踐行,這樣,未來的沙塵暴才會少一些、小一些。(摘錄自《人民日報》2010-3-22,作者趙永新)
三月廿一日襲台的大陸沙塵被稱為「史上最大沙塵暴」,但許多人不曉得,雲林的沙塵暴才恐怖。雲林最「沙」的一天,空氣懸浮微粒指數飆達四三○六微克,比這次大陸沙塵最嚴重的一七二四微克,整整高出二.四倍。每年十月至隔年三月,東北季風來臨時,雲林人就得過「吃飯拌沙」的日子。
依環保署標準,只要空氣懸浮微粒指數逾一五○微克,就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雲林近十年空氣檢測報告,年年都超過標準,甚至從前年開始數值飆到九五二微克;去年十一月二日,環保署在崙背鄉測到二五三二微克;雲林縣環保局更在濁水溪旁測到「破錶」的四三○六微克;周遭的斗六、台西也接連破千。
崙背二五三二微克 比下士林
日前士林測到的沙塵暴數值一七二四微克已被形容為「史上最大」,那麼雲林人恐怕很難找到其他形容詞,來代表故鄉的這場劫難。
這場大自然的反撲,來自孕育台灣農業發展的濁水溪。主管濁水溪下游的水利署第四河川局長姚嘉耀指出,「除旱期延長造成河床裸露面積擴增外,集集攔河堰的設置,及農民在河床上種植作物都是肇因」。
建集集攔河堰 造成溪床裸露
雲林環保聯盟總幹事廖冠貿講得更白。他說,民國九十一年經濟部為供應台塑六輕用水,在濁水溪建造全台最大的集集攔河堰,形同將河床一刀切下,把上游水直接輸往六輕,讓下游乾涸一片,枯水期流量從七十降到三十(每秒/立方公尺),「水量小得像水溝,露出來的河床砂石只要東北風一吹,就是沙塵暴!」包括西螺、二崙、崙背及麥寮鄉都深受其苦。
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副局長江明郎進一步指出,攔河堰以下的地區,因揚塵區裸露面積從過去的七一七公頃,暴增到現在達一五○三公頃,沙塵問題當然會嚴重。另一方面,在河川局放任下,許多非法佔用河川地濫植西瓜的農民,每年冬季在河床「整地」翻鬆沙土,更是沙塵暴幫兇。
河床地整地種瓜 沙塵暴幫兇
無奈的是,面對「沙害」,中央、地方皆束手無策。姚嘉耀說,河川局整治三年迄今仍未找到有效辦法;現在就等今年汛期完,要在下游的自強大橋附近設置攔水土堤試圖把水擋住,「淹過」乾涸河床,應當能解決問題。但地方人士直言,設攔水土堤等於滅了瓜農生計,「地方民代不出面阻擋才有鬼,河川局的計畫鐵定滅頂!」
民進黨雲林立委劉建國則說,不僅濁水溪,政府也準備為中科四期在烏溪蓋大肚攔河堰,等於要複製相同災難。因此日前他已提案修法,將「沙塵害」納入《災害防救法》,盼能力阻災害一再發生。
百年台灣,耗盡千年資源。代表台灣地理與文化中界的濁水溪,在政府重工業、輕環保思維下,乾枯不堪;雲林人因此每年都泡在沙塵裡,該負責的官員卻從中央怪到地方,無辜的人民,只能眼睛進沙、嘴角含沙、吃飯配沙。
濁水溪沙塵暴造成的國土之殤,誰該負責?管理集集攔河堰的中區水資源局說:「這個問題跟第四河川局比較有關」;被點名的第四河川局則表示:「空氣汙染是環保署的責任」;接著,環保署空氣品保及噪音管制處指:「河川裸露問題確實嚴重,但真正工作是在水利署和林務局」。
似乎誰都需要負責,卻又沒人願意管,令人瞠目結舌的不只如此。民國九十六年,針對濁水溪揚塵,雲縣環保局依《空汙法》,對第四河川局開出首張罰單,理由是「未善盡管理人責任」,但河川局認為該負責的人是「瓜農」,因而向環保署提訴願;豈料遭判敗訴後,又轉向高等行政法院提上訴。
那張罰單一拖三年,還在「審理」中,揚塵防治也仍是土法煉鋼,例如種植很難在沙地存活的防風林;或在河床堆放很容易被風吹走的稻草,結果就是沙塵暴愈趨嚴重。
官方對雲林沙塵暴的漠視豈止一樁,依環保署標準,只要空氣懸浮微粒指數逾一五○微克,就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雲林沙塵暴年平均值前年已到九五二微克,動輒飆出超過二千微克值,傷害更難以想像。
日前國民健康局赴立院說明,要如何為雲林縣民的健康把關,結果出席官員的回答竟是:「沙塵暴是否含有細菌、重金屬,目前還在研究中,人體本身是有機體,有相當的防禦措施。」
國民健康局或許有學理依據,但中國沙塵暴襲台一兩天,民眾就已經苦不堪言,何況是雲林成天的黃土飛揚。健康局官員的說法,不免少了同理心。
官員卸責,未能視民如傷,結果就是積沙成暴,釀成國土之殤。日本天災防治專家寺田寅彥說,「天災總在人們遺忘時降臨」,面對大自然反撲,人們應當謙卑,官員則更該虛心,不能像在「抽鬼牌」,只想把問題推給下一位。
鹹海幹涸,船只擱淺沙漠化指原由植物覆蓋的土地變成不毛之地的自然災害現象。此處所指的“沙漠”多數強調土地不適合植物生長或發展農業,而非因爲地域氣候本身幹燥所造成的沙漠。不過,沒有植物生長的土地由于不能蒸散分配水分,結果也可能反而導致幹燥氣候。
沙漠化現象可能是自然的。作爲自然現象的沙漠化是因爲地球幹燥帶移動,所産生的氣候變化導致局部地區沙漠化。不過,今日世界各地沙漠化原因,多數歸咎于人爲原因;人口急速增長,所居土地被過份耕種以及牧畜,導致土地枯渴不適合耕種。
中東的美索不達米亞(今伊拉克)地區是世上最早發展農業的地域之一,從而發展成世上最早的文明發祥地之一。美索不達米亞的土壤本來甚爲肥沃,不過由于過度的農業活動、人們不理會土地長期枯渴,更開發河段上流、采伐森林,上流土地從而不能吸收降雨,雨水一氣流入河中造成水土流失以及洪水。
根據中國國家林業局于2006年6月17日的公布,中國沙漠化土地達到173萬9700平方公裏,占國土面積18%以上,影響全國30個一級行政區(省、自治區、直轄市)。
造成沙漠化主因是由于自然的幹燥因素和本可儲水的土地經過氣候變遷或人爲過度的畜牧與耕種不存水不耐風寒作物造成沙漠化。
土地的保濕最有效法爲水分的提供和儲水耐風寒植物樹木耕種。
自然因素:河水、湖泊維護與地下水的維護,延伸,擴建,保持水量;儲水耐風寒植物樹木的栽種保護自然水源區域的土地與濕度。
人爲因素:地下水網管的建設,地底下的水網管不易爲幹燥的空氣使得水分散失;地下水源處創建人工河,湖並栽種耐風寒儲水植物樹木保護土壤與土壤濕度。亦可效仿綠洲逆轉法。
耐風寒植物樹木主爲耐風沙,並含水量可儲久植物或樹木,將水分保留住于周遭土壤和植樹木裏。
如上所提,應從水源處擴展或人爲水源處擴展。
1:土地的可用性增大,土壤獲得充分的水分養分。
2:大面積林地能提供林木的來源,保持林木成長率大于開發率。
3:林木提供更多的氧氣功生物使用並協助降低暖化現象。
4:林木的防風保護使得部分沙漠化逆轉的地區可再興建建築物,增加土地的容積與使用率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2%99%E6%BC%A0%E5%8C%96
沙漠化>殷和平
沙漠化是環境退化的現象,它就好像一種會蠶蝕人的細菌般可怕。隨人口急劇上升,糧食自然供不應求,於是大量開墾耕地,而不理會那地方是否適宜開墾。日子久了,土地的養分無法補充,竭澤而漁之下,變成完全不能恢復農作用途的旱地,我們叫這種現象做「沙漠化現象」。
造成沙漠化的原因:
2. 人為因素:過度的伐木和放牧,令到樹木和草原迅速消失,泥土失去了天然屏障,被雨水直接沖刷,造成土壤流失。在惡性循環之下,降雨量驟減,繼而出現一片沙漠。
除此之外,還有所謂的二次人為因素:如灌溉過剩使得渠道漏水,造成地下水位上升;或因汲取高鹽度地下水灌溉,待水分蒸發後,鹽類殘留聚積,形成農地沙漠化。而在土地基盤脆弱的乾燥區進行耕作,會導致地面呈裸地狀態,乾燥時易遭風蝕,雨季時則易遭水蝕引起土壤流失,使沙漠化加劇。 草原上的風沙
到了第二階段,植被已經完全破壞,出現風蝕、粗化、斑點狀流沙和低矮灌叢沙堆等;更可怕的是風沙的出現,形成流動沙丘。
到了最後階段時,流動沙丘已經廣泛地分佈在地表上,其面積佔土地面積百分之五十以上。到時,土地的主要資源都會被破壞,可供耕種的土地面積不斷減少,繼而失去生產能力。
此外,由於開發中國家多半利用木材作為能源,一旦發生沙漠化,林地逐漸減少,木材取得不足,將會造成周邊居民的生活困難。
另外,持續進行中的沙漠化作用,將導致乾燥地區繼續擴大,乾燥情況也會加劇。如此一來,沙漠化將越來越國化,其惡性循環將永無休止。沙漠化的結果將使得以前配合氣候所形成的農業、水力、能源等體系全盤崩潰,屆時糧食生產及人類生活勢必受到嚴重影響。
很不幸,中國是目前沙漠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這個現象令大陸面臨旱災:中國佔全球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潔淨的水資源只有百分之七,貯水量更是低於標準!北京及內蒙古正是國內兩大災區:
1.北京
另外,政府又在青海實施了數萬畝的造林工程,估計可涵養大約二十四萬立方米的水源,現在部分的造林工程已完成。其實,除了這些補救方法,政府還應盡人工綠洲快建立一個較完善的沙漠化監測體系和信息系統,隨時偵察全國的沙漠化問題,以防止問題惡化。
在1991年,一項重點生態工程全面展開。該工程以保護、擴大林草植被為核心,致力於建立防、治、用有機結合的防沙治沙生態系。防治沙漠化工作已從單純的防治逐漸移到了綜合治理、科學開發利用沙漠資源的軌道。
在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中國防治沙漠化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沙漠化地區的植被恢復、草原建設和水土保持圴有長足發展,並創造出生物固定流沙、鐵固沙、沙地飛播造林種草、小流域綜合治理等許多成功的實用技術和開發治理模式,在乾旱、半乾旱區建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人工綠洲。一些沙漠化地區已初步形成了比較穩定的生態體系,農牧業生產條件明顯改善,社會經濟協調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中國的沙漠化治理工作雖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並在局部地區控制了沙漠化的發展,但還遠遠沒有從根本上扭轉沙漠化擴大的趨勢,沙漠化防治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中國防治沙漠化,不僅是中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改善全球生態環境、促進整個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需要。
http://hk.geocities.com/china_studies/page18.htm
從北京沙塵暴中走入會場的中國總理溫家寶﹐對環保大會開幕式的與會代表們強調﹐"會場外﹐北京正出現嚴重的降塵天氣。北京揚塵天氣已經持續十多天了﹐這雖然有氣候的因素﹐但也反映出環境問題的嚴重性。"
當前﹐地球上很多地方都面臨著逐漸沙漠化的困境。所謂沙漠化﹐是指在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由於生態平衡遭到破壞﹐使綠色原野逐步變成類似沙漠的景觀﹐其結果就是產生了沙漠化的土地。
目前﹐全世界有大約五分之一的土地正在受著沙漠化的威脅﹐其中非洲的撒哈拉沙漠邊緣地區特別嚴重。具體來說﹐全球受沙漠化影響的土地面積共達3800多萬平方公里﹐其中亞洲佔32.5%﹐非洲佔27.9%﹐澳大利亞佔16.5%﹐北美洲和中美洲佔11.6%﹐南美洲佔8.9%﹐歐洲佔2.6%。近年來﹐全世界每年有60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發生沙漠化。
中國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每年沙漠化土地的面積高達3000多平方公里﹐每年因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540億元人民幣。中國沙漠化的地區主要分佈在內蒙古東部等地的半乾旱草原地區﹐新疆﹑甘肅和內蒙古西部的沙漠地帶的外圍﹐在中國的西北﹑華北和東北形成了一條不連續的弧形地帶。其中﹐沙漠化比較嚴重的地區是﹕西北的烏鞘嶺﹑賀蘭山以東﹐中蒙國界線以南地區﹔華北的長城以北地區﹔東北的嫩江下游和白城以西地區。
沙漠化既有歷史的也有現實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為原因。氣候乾旱是沙漠化形成的基本條件﹐而地表形成的鬆散砂質沉積物則是沙漠化的物質基礎﹐過多的大風是沙漠化的動力﹐這些都是沙漠化的自然因素。而非自然的原因則包括過度放牧﹑過度耕植﹑過度砍伐以及過度利用水資源等等。所有這些因素綜合作用於脆弱的生態環境﹐破壞植被﹐導致風沙活動增加﹐以致出現沙丘。
事實上﹐防沙治沙關乎國家的生態安全﹐中國政府長期以來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減少中國沙漠化的進程。在建國伊始﹐毛澤東就提出了"綠化祖國"的號召﹐國家在沙區開展了以植樹造林種草為主的群眾性治沙活動﹐在廣大的沙區組織實施了防風固沙林建設。1978年國家啟動實施了"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經過近28年的持續建設﹐中國三北防護林工程已從東向西建起4480公里的綠色長城。1991年啟動了全國防沙治沙工程﹐1994年國務院批准成立了中國防治荒漠化協調小組﹐專門研究解決防治荒漠化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進入二十一世紀﹐胡錦濤﹑溫家寶等中央領導也對造林治沙工作給予高度關注﹐幾次到沙區視察工作﹐並要求把防沙治沙作為事關國家生態安全﹑事關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的大事﹐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採取了一系列具體措施。
這些措施包括﹕啟動實施了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三北"四期工程﹑退耕還林工程﹑退牧還草工程﹑小流域治理工程等一批重點生態建設工程。其中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和"三北"四期工程兩個國家級重點工程﹐覆蓋了全國85%的沙化土地。
《防沙治沙法》於2002年1月1日正式施行﹐防沙治沙工作進入了法制化軌道。有關部門加大執法力度﹐規範治沙行為﹐嚴格推行"禁墾﹑禁樵﹑禁牧"三禁措施﹐制止邊治理﹑邊破壞的現象﹐保護沙區林草植被。
2005年2月﹐國務院審議並原則通過《全國防沙治沙規劃》﹐明確了防沙治沙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對全國防沙治沙工作進行了科學合理的佈局。
2005年9月﹐國務院頒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防沙治沙工作的決定》﹐進一步明確防沙治沙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明確新時期防沙治沙的指導思想﹑奮鬥目標﹑戰略重點和政策措施﹐為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推進防沙治沙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機制。
防沙治沙形成了多部門齊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強化了法制﹑政策﹑科技等防治措施﹐構建了以國家為主導的多元化防治模式﹐初步實現了生態改善與經濟發展的有機統一
中國防治荒漠化協調小組組長﹑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介紹說﹐目前﹐中國防沙治沙事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一﹐形成了多部門齊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國務院批准的由國家林業局牽頭﹑19個部委組成的中國防治荒漠化協調小組﹐在制定政策﹑編製規劃﹑開展監測﹑組織協調及國際履約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林業﹑農業﹑水利等多部門積極行動﹐植被保護﹑造林種草﹑水利配套等多種措施有機結合﹐綜合防治荒漠化。
二﹐強化了法制﹑政策﹑科技等防治措施。《防沙治沙法》將防沙治沙納入了法制軌道﹔《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防沙治沙工作的決定》明確了部門和地方政府的責任及扶持政策﹔已形成的由多學科專家組成的防治荒漠化高級專家諮詢制度推進了防沙治沙科學決策﹔科學技術成果的推廣應用提高了防沙治沙質量和成效。
三﹐構建了以國家為主導的多元化防治模式。在中央和地方不斷增加對防沙治沙投入的同時﹐企業﹑個人投入防沙治沙的資金大幅度增加。近幾年來﹐僅寧夏回族自治區治理規模在100公頃以上的治沙企業就達到60多家﹐投入資金近10億元。
四﹐初步實現了生態改善與經濟發展的有機統一。防沙治沙不僅改善了生態﹐而且促進了農民增收和地方經濟發展。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區林草植被覆蓋度已增加了20個百分點﹐同時農民人均收入增幅近50%﹐有137萬人實現脫貧。
溫家寶強調﹐防沙治沙是一項長期艱巨的歷史任務﹐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進一步健全防沙治沙機制﹐堅持實行綜合防治﹑科學防治和依法防治﹐鍥而不捨地抓緊抓好防沙治沙工作﹐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國家林業局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雖然不能簡單地以年度沙塵天氣發生的情況來評價防沙治沙成果﹐但今年的大量沙塵天氣仍是一次次發人深省的"警鐘"﹐說明中國防沙治沙形勢的嚴峻性﹑沙區生態狀況的脆弱性和進一步加大治理力度的緊迫性。
這位負責人強調﹐中國仍然是世界上荒漠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這主要表現在﹐一是沙化土地的面積大﹑分佈廣。全國現有沙化土地174萬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的18﹒1%﹐分佈於30個省區市的889個縣﹐主要是少數民族地區和邊疆地區﹔二是治理的任務重。全國仍有大量適宜治理的沙化土地亟待治理﹔三是一些地方土地沙化仍呈擴展之勢﹔四是導致荒漠化和沙化擴展的人為因素還沒有完全消除。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濫樵採﹑濫開墾﹑濫放牧﹑濫採挖﹑濫用水資源等問題仍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五是不利的氣候因素﹐特別是乾旱對加速荒漠化和土地沙化的影響不可低估。中國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500多億元﹐影響近4億人的生產和生活。在沙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小康社會﹐遏制"沙魔"以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仍然任重而道遠。
http://www.economy-and-law.com/129-22.htm
澳地貌、氣候概況及面臨的挑戰
澳大利亞在英文裏的意思 是“南方陸地”,位于南半球,1/3 的地區處于南回歸線以北,屬于 熱帶,而其余地區則屬溫帶。南 北距離約3700公裏,東西約 4000公裏,是世界上唯一獨占 一片大陸的國家,面積769.2萬 平方公裏,居世界第六,僅次于 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和巴 西。
在地理環境上,澳大利亞明 顯地分爲西部高原、中部低地和 東部山地三部分。具有沙漠植被 而降雨量又比較小的幹旱和半 幹旱地占70% (幹旱地占 55%),其中包括占全國土地 35%的沙漠。但在幹旱和半幹旱 地中所居住的人口只占總人口 (約2000萬)的2%。放牧業是 土地的最廣泛的使用,大約占了 一半。
由于受亞熱帶高氣壓和東 南信風的影響,加之幹旱和半幹 旱地面積廣大,澳氣候比較幹 燥,澳大利亞是除南極以外最幹 旱的大陸。北部年平均氣溫約 27。C,南部年平均氣溫約 14吧。澳西部和中部因沙漠氣 候,年平均降雨量不足250毫 米;北部半島和沿海地區屬于熱 帶草原氣候,年平均降雨量爲 750—2000毫米,是全澳雨水最 多的地區;東部新英格蘭山地以 南至塔斯馬尼亞島屬溫帶闊葉 林氣候,年平均降雨量500— 1200毫米;在墨累河下遊地區 的半島和沿海島嶼以及澳大陸 的西南角屬夏熱幹旱、冬溫多雨 的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年平均 降雨量爲500-1000毫米。
2.面臨的挑戰
澳大利亞地域遼闊,人煙稀少,但是大多數土地比較貧瘠,鹽堿化程度高,有很少土地適宜于農業生産,只有6%的土地適宜于耕作而不需灌溉。
目前澳大利亞大多數農業耕地面臨著土壤侵蝕、天然植被的喪失、灌溉水的過量使用以及外來物種破壞生態的壓力,而且像土壤鹽堿化、酸化、地下水的上升等問題繼續在惡化。農業行爲對環境的影響是與土地的自然特點有關的生物物理和其他因素綜合的結果。目前澳大利亞耕地的肥沃程度已下降了33%,大大超過了因使用了肥料而改進土地10%的肥沃程度。
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包括通過外來和本土草食動物的過度放牧、植被的喪失、木本雜草的入侵、沒有考慮氣候變化因素的土地的不科學管理。這已導致土壤的流失和退化、水流特征的改變、土壤鹽堿化程度的加劇、生物多樣性的喪失等嚴重後果。
從70年代初期起,澳大利亞開始重視土地問題、重視環境問題,聯邦、州政府通過制訂法律、法規和收費來保護環境,尤其是1994年 10月成爲“國際防止沙漠化公約” 締約國之後,澳大利亞對于土地管理更加重視。盡管如此,澳大利亞目前仍面臨著土地、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利用的挑戰。
監測需要考慮季節和牧草量等變化因素,然後再與畜牧量進行比較分析。遙感圖像技術在監測和確定未來行動中是最有效的技術方法。
澳大利亞在土地管理、防止 土地退化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包 括三個層面:一是聯邦和州、區 出臺土地保護的政策、法律,在 制度上加以保障;二是聯邦和 州、區出臺戰略和計劃,鼓勵農 場主、其他的土地管理者以及鄉 村社區更有效、更持續地管理和使用土地;三是在研究和發展方面,發展使澳大利亞土地、水、植被等自然資源可持續管理和使用的方法。
1.政府對土地的管理
澳大利亞聯邦憲法沒有明顯涉及環境管理權限,大多數環境問題是由州、區政府負責, 1992年就環境問題的政府間協定協調了澳大利亞三級政府(聯邦、州和地區政府)對環境問題管理的方法。
在聯邦政府這一級,農漁林業部和環境遺産部是負責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政策的制訂和協調,並負責對具有國家意義環境問題的管理、國家環境報告的發布以及國際環境條件和義務的履行。
州和區政府負責土地和水資源的使用以及環境保護的管理,並具有管理的立法權,目前共有約300部法律,涵蓋自然資源管理,包括土地使用計劃、水質管理、環境保護、土壤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各個方面。
在地方和地區這一級,地方政府在計劃和管理決策方面(如根據法律土地使用和規劃以及樹木的保存或清除等)起重要的作用。
在澳大利亞有許多方法來協調環境和自然資源的政策和決策,其中部長理事會(成員包括來自聯邦、州區政府有關部門的部長)是一種很重要的方式。
協調的其他機制是通過政 府間委員會,包括土地和水資源 可持續管理委員會、環境保護常 務委員會以及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土地信息理事會等。
在與幹旱地、沙漠地以及土地沙漠化、退化的鬥爭過程中,澳大利亞認爲必須建立國家統一的行動計劃,這就要求各級政府、農場主、企業和社會在制訂政策時應采取合作的方法。
由于澳大利亞在土地方面存在的問題是多種多樣的,目前還尚未找到一個單一的辦法來解決土地退化等所有問題來獲得生態的可持續性,爲此澳大利亞已制訂並實施了一攬子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土地資源管理的國家戰略和行動計劃。
2.土地資源管理的國家戰略和行動計劃
澳大利亞在制訂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工農牧業發展的政策和計劃時,努力尋求兩者間的協調和平衡,實現生態、社會和經濟的協調發展。可持續土地資源管理的國家戰略和行動計劃在聯邦和州區政府已達成共識,在鄉村土地管理的實踐中産生了重要的影響。
①國家牧場管理戰略
牧場占用了澳大利亞一半 以上的土地,因此要防止土地退 化和沙漠化,其中一個很重要的 手段是要加強牧場的管理。國家 牧場管理戰略是通過由股東集 團的重要代表(包括政府、企業、 環保主義者、農場主和科學家) 組成的工作組來實施,城鄉社 區、農場主、企業和其他利益集 團向其提供信息數據。該戰略是 基于該地區生態的可持續性和 工農牧業發展能力的需要而對 牧場進行了分析預測。通過分 析,該戰略確定需要采取的行 動,以保護和提升牧場的自然資源,並成爲對牧場采取相應行動的基礎。
在這個戰略中,一個很重要的目的是要建立一個系統(稱之爲牧場管理信息系統),來監測澳大利亞牧場的變化趨勢和條件。同時要建立一個決策支持系統,這兩個系統的結合,有助于提高不同類型牧場的管理能力。這個戰略目標正在通過聯邦和州政府之間夥伴關系的合作來實現。澳大利亞牧場信息系統,同時也爲其他國家在向資源使用者提供信息管理咨詢、建立資源的變化趨勢和條件的系統時提供了典範。
另外在這個戰略中,放牧總量的管理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而且也是一個技術問題。總的放牧量取決于牧草、草食動物(包括牲畜、野生害蟲等).的食草量,要控制牲畜的數量和分布情況,使牧草的生態不能被破壞。然而動物對牧場的生態也有很大的影響,野生害蟲在大範圍內的管理目前還是非常困難的,這也是值得重視的問題。
②國家植被保護戰略
爲了有效地保護植被,實施 國家植被保護戰略,首先需要對 植被的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包括 不同地區、不同季節、不同草種 的生長條件和變化趨勢等,在此 基礎上建立數據庫信息系統,爲 今後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行動提 供決策依據。
雜草品種的控制是植被保 護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爲此 1997年6月聯邦和州區政府制 訂了國家雜草控制戰略,目的 是更好地協調政府和土地所有 者努力控制重要的雜草品種。 許多野草包括多刺阿拉伯樹膠 等在牧場已導致嚴重的蟲害, 嚴重破壞了植被,目前已有21 種雜草品種被列入努力控制的 清單中。在努力控制有害雜草 的過程中,不鼓勵農場主使用 除草劑。使用除草劑,雜草盡管 暫時能消滅,但還能死灰複燃, 而且損害土壤,所以需要對雜 草的生長條件和環境進行研 究,從根本上控制雜草,保護植 被。
③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生物多 樣性最豐富的12個國家之一, 也是唯一一個發達國家,具有 很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但是其 生物多樣性目前也正受到野生 動物、雜草、過度放牧以及植被 的破壞、土壤惡化等的威脅,爲 此澳大利亞實施國家生物多樣 性保護戰略,對生物多樣性保 護的目標和原則作出了明確的 規定。
④國家遺産信托基金計劃
國家遺産信托基金計劃自 1996年實施以來,聯邦政府已 投入15億多澳元。信托基金包 括18個計劃,涵蓋水土管理的 所有領域。基金通過聯邦、州區 政府的合作夥伴關系來進行管 理,大量的基金通過每年的審 批來分發。信托基金主要集中 在鼓勵社會去從事解決土地退 化等的潛在問題,支持有助于 提高土地管理能力等的網絡建 設。
⑤澳大利亞鹽堿化和水質管理國家行動計劃
該行動計劃的目標是鼓勵地方社區采取集中、協調的行動來阻止、穩定和扭轉幹旱地鹽堿化的趨勢,改進水質。
其中對于土地鹽堿化問題,要建立鹽堿地控制計劃,包括研究和發展鹽堿地的管理方法;減少鹽堿化的影響;發展適宜于受鹽堿化影響的土地使用方法;分析鹽堿化問題對環境和社會的影口向,並對治理方法也要進行代價利益分析,預測經治理後土質的變化趨勢。
⑥國家抗幹旱戰略
國家抗幹旱戰略于1992年 在聯邦、州區政府間達成協定。 戰略的目標是鼓勵主要生産者 和鄉村的其他成員通過自主管 理來適應氣候的易變性,保護澳 大利亞農業和環境資源在氣候 極端時期的基礎,確保農業和鄉 村工業的盡快恢複,符合長期可 持續發展的目標。
在該戰略下,爲了幫助農場 主更好地自主管理,目前正在進 行改進天氣長期預報、幹旱監 測、土壤溫度和植被生長變化的 模擬模型,以及爲農場主和地方 土地管理者開發決策支持系統 的一些研究工作,資助農場主更 好地自主發展和應用農場管理 計劃、策略和戰術。
⑦防止沙漠化的國際援助計劃
澳大利亞援助計劃支持發 展中國家解決對貧困有長遠影 響的環境問題,其中沙漠化是一 個很重要的問題,以幫助發展中國家減少貧困,並使其能可持續發展。
http://kjj.ningbo.gov.cn/gb/GovInfo/Content.aspx?CID=00005&CID1=00001&CID2=00002&CID3=00005&Info_ID=955236b0-e914-4187-a3bd-41b2102e8bd4&Page=1
南水北調
【總體布局】
中線工程可調水量按丹江口水庫後期規模完建,正常蓄水位170m條件下,考慮2020年發展水平在漢江中下遊適當做些補償工程,保證調出區工農業發展、航運及環境用水後,多年平均可調出水量141.4億m3,一般枯水年(保證率75%),可調出水量約110億m3。 供水範圍主要是唐白河平原和黃淮海平原的西中部,供水區總面積約15.5萬km2。因引漢水量有限,不能滿足規劃供水區內的需水要求,只能以供京、津、冀、豫、鄂五省市的城市生活和工業用水爲主,兼顧部分地區農業及其他用水。
東線工程供水範圍:涉及蘇、皖、魯、冀、津五省市。具體爲:蘇北除裏下河腹部及其以東和北部高地外的淮河下遊平原;安微省蚌埠以下淮河兩岸、淮北市以東的新汴河兩岸及天長縣部分地區;山東省的南四湖周邊、韓莊運河和梁濟運河側、膠東地區部分城市及魯北非引黃灌區;河北黑龍港運東地區;天津市及近郊區。
【工程布置】
http://baike.baidu.com/view/26518.htm
http://www.nsbd.gov.cn/
近來,有一條新聞在網際網路上引起很大關注,那就是印度媒體一再炒作中國開發利用西藏水資源,聲稱這可能成為比中印領土爭端更嚴重的“戰略問題”。
無獨有偶。俄《側面》周刊也指出,當世界的目光多集中在居高不下的石油價格上時,殊不知水資源也正日益成為影響世界,尤其是亞洲局勢動蕩的重要因素。而且,用水爭端還可能進一步發展為全面戰爭。
西方學者公認,亞洲最易發生“水戰爭”的是南亞,而最有可能首先訴諸于武力解決的莫過于印度。在南亞7國中,竟然有3個國家——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都和印度之間有用水爭端。
眾所周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爭端主要集中在克什米爾領土問題上,但水資源的爭奪,也稱得上是印巴衝突的潛在催化劑。
發源于印度、下遊經過巴基斯坦的印度河,是世界最大的灌溉係統,總灌溉面積達2000萬公頃。1960年,印巴簽署《印度河水使用協議》,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兩國的用水爭端,卻沒有解決兩國在烏拉爾大壩問題上的長期分歧。
自1985年以來,巴基斯坦就一直反對印度在傑赫勒姆河上修建烏拉爾大壩,巴方稱印度此舉違反了《印度河水使用協議》的第1條第11款,該條款規定,禁止任何一方進行可能改變河水流量的人工工程。更重要的是,巴方認為此舉威脅了自己的安全,因為印度可由此截住河水,不讓其流往巴基斯坦。
美國詹姆斯敦基金會研究員安德魯認為,印度可能已經意識到,水遠比原子彈更容易讓巴基斯坦屈服。
而據外媒報道,在東北部地區,印度早已管住尼泊爾、孟加拉國的“水龍頭”。
位于印度與尼泊爾西部邊境之間的馬哈卡裏河,于1816年被定為尼印兩國邊界。尼境內的河流,每年約有8300萬千瓦的發電能力,其中大部分輸往印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印度總理普拉昌達執政期間,印度準軍事部隊突然佔領馬哈卡裏河北岸兩塊有爭議土地,被尼泊爾指責為企圖霸佔界河水量。
與之相比,印度和孟加拉國對恒河水量的爭奪就更激烈了。孟加拉國媒體長年痛斥印度以鄰為壑,單方面修建河堤,導致180公裏恒河河岸毀壞,另外印度擴建1970年完工的法拉卡大壩,也使恒河水在孟加拉國的流量進一步減少。
事實上,印孟兩國已多次在水資源和領土問題上大動幹戈,2005年4月16日,印度安全部隊企圖在鄰近孟加拉國的阿考拉地區,沒收孟加拉農民的取水灌溉設備,遭到孟國步槍隊的阻攔,雙方發生激烈武裝衝突,造成印方一名高級指揮官死亡,2名士兵受重傷。孟加拉國一再警告印度,新德裏要想主宰恒河,那就是對1億多孟加拉國人民的宣戰。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09-08/29/content_11961873.htm
做為<賣台軍事家>不只要當<共軍能阻美救台>的軍師,還要當中共國師,獻策如下:
在「和平共享」的<中國大戰略>下(習近平未來應會調整胡錦濤的「和諧社會」為「和平共享」),研發出能在大洋上先看/打到美國航母和F22/35匿迹戰機的武器。
這就不能單靠PLA現有的陸上預警雷達/防空/反導系統和東風21/東海10反航母飛彈,或海上傳統的神盾驅逐艦,而必須在大洋上有:
多顆低軌偵察衛星、同温層預警飛艇或超地平線預警艦、以及配有遠程反艦/防空(反導/攻陸/反潛)飛彈的巡洋艦。
如此,即使PLA沒航母也不怕老美了,若再有航母和兩棲攻擊艦,就更能支持中國的「和平共享」大戰略:
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東海/南海/藏南,中國沒必要與日越印等國爭占不毛之島/地,而是全力開發油/水(引藏南水北調黃河)資源,若日越印等敢搞破壞、就趁機痛宰之。
這樣一來,全球尤其亞非拉美的眾多開發中國家,便會信服於中國軟(如中國動輙上百億美元的經援非洲/東協)硬(如上述軍事戰略)兼施的「和平共享」大戰略了。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0329229
中國利用湄公河發電工程龐大,改變了湄公河的自然流動,這引發了警報,特別是在越南、柬埔寨、泰國和老撾這四個位于湄公河下遊的國家。在那些盆地地區,超過6000萬人靠這條河滿足食物、水源和交通需求。
聯合國環境計劃和亞洲理工學院(Asian Institute ofTechnology)的報告警告說,中國在湄公河(中國把境內河段稱瀾滄江)建八座梯級水壩的計劃可能對河流及其自然資源構成相當大的威脅。一份呼籲制止水壩建設的請願書交到泰國總理手中。這份請願書有1.1萬人的簽名,簽名人員有很多是在湄公河主流及支流沿線生活的農民及漁民。
一些分析家說,如果批評人士最擔心的事情化爲真實,中國和東南亞大陸鄰居的關系將嚴重受損。但眼見中國實力及影響力不斷增長,東南亞各國政府只能啞巴吃黃連。與此同時,老撾、柬埔寨和泰國已經推動在自己境內的河段築壩的計劃,這引起越南的反對,並削弱了當地環保主義者反對中國做法的聲音。
中國在湄公河上築壩的計劃如期推動,不過東南亞國家築壩的計劃卻擱置了。在全球金融危機及經濟放緩全面沖擊亞洲出口主導型經濟之前,老撾和泰國宣布計劃效仿中國在湄公河主流築壩。如今老撾在湄公河支流的發電量超過3200兆瓦。但這也受到危機的沖擊,因爲作爲湄公河下遊主要電力消費國的泰國宣布由于全球經濟低迷,它將大幅度減少從老撾進口的電量。
然而,經濟的放緩給東南亞國家提供了喘息空間,評估湄公河主流築壩項目將如何影響流域民衆的利益。但如果沒有中國的全面參與,任何管理湄公河的計劃都不會有效。
北京有意和大湄公河次區域的鄰國進行貿易、投資、通訊、交通和能源合作,以便和東南亞大陸實現更加緊密的經濟融合。但如果這個地區認爲中國的水壩對他們的發展前景産生負面效果,中國的這個戰略可能引起反彈。
---事件緣由---湄公河變化無常湄公河在老撾語中是“水之母”的意思,在中國境內叫瀾滄江。它發源于中國青藏高原,流經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五國,全長4880公裏,是亞洲最大的國際河流之一。
水資源湄公河多年平均人海水量爲4750億m3。湄公河流域水能理論蘊藏量爲5800萬kW,可開發水能估計爲3700萬kW,年發電量爲1800億kW?h,其中的33%在柬埔寨、51%在老撾。目前,已開發的水能不到1%。沿岸諸國湄公河總長度和流經各國的裏程:中國段2161。2公裏,緬甸役265公裏(中國南阿河口至老緬泰分界點)。老撾段1987。7公裏,泰國段 976。3公裏,柬埔寨段50I。7公裏,越南229。8公裏。流域面積:中國16。7萬平方公裏,緬甸 2。1萬平方公裏,老撾21。5萬平方公裏,泰國18。2萬平方公裏,柬埔寨16。1萬平方公裏,越南6。5萬平方公裏。
其中湄公河下遊泰國、老撾、柬埔寨和越南四國組成湄公河委員會(mekong river commission, 簡稱mrc)。
居民下遊流域居民約占河畔4國人口的1/3。幾乎所有的人都從事農業,水稻爲主要作物。人口最密集之處在三角洲與呵叻高原。爲數不多的城市人口一直在急遽增長,主要是通過移民遷往都市。流域人口沒有共同種族關系。種族集團從湄公河上遊地區包括克倫人和苗人這些山地集團在內的漢藏人到湄公河下遊流域的高棉人、占人、泰人、孟人和越南低地集團均有。越南人密集于三角洲,高棉人和泰人至爲廣泛地分布於下遊流域。
經濟三角洲中屬越南部分渠系布局巧妙。小海輪可上溯金邊,盛水期吃水近5公尺(15尺)的船舶可達磅湛。在松博(Sambor)與巴塞之間,持續水運主要爲孔南瀑布及其他瀑布的壁障所阻,上遊對河流的利用局限於當地交通。通過湄公河委員會的活動,湄公河主流及其若幹支流的通航條件也已得到改善。
河流治理和水資源開發1 湄公河流域開發規劃1957年,在亞洲及遠東經濟委員會(簡稱亞遠經委會一ECAFE,1987年改稱亞太經委會一ESCAP)的支持下,成立了由越、老、柬、泰4國參加的湄公河流域研究協調委員會。4國又各自設立了本國湄公河委員會,就湄公河開發作了氣象、水文等前期工作。自1963年起,委員會開始進行大量的工程規劃和可行性研究工作。在此前後,泰國、老撾和柬埔寨在本國分別修建了一批灌溉工程和水力發電工程。
1970年湄委會提出了《1970年流域指導性規劃》,在河口至清盛間的2400多km的幹流河段上選擇7級水利樞紐,總庫容達2589億 m3,有效庫容1360億m3,總裝機容量2330萬kW。其中巴蒙水利樞紐爲高壩大庫,遷移人口30多萬人。1989年又提出了修訂方案,包括7級和8 級兩個比較方案,推薦8級方案。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法國政府資助下,經過2年多的重新勘察研究,1994年提出了一個9級開發方案(見湄公河幹流徑流水電站主要參數表)。1994年方案基本屬徑流式開發方案,淹沒損失大大減少,遷移人口約6萬人,但總裝機容量減少了約1000萬kW。幹流梯級開發方案尚未最後選定,仍有修改的可能。
1994年規劃中,對支流的水電開發也提出了初步意見。估計可開發1820萬kW,其中老撾1300萬kW,泰國100萬kW,柬埔寨220萬 kW,越南200萬kW。支流上10萬kW以上的水電站估計有25座。支流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老撾,該國擬大力發展水電,將電力出口到泰國。支流開發後,可提供有效庫容660多億m3,除了防洪、發電外,可就近發展灌溉120多萬hm2。
2 已建的多目標水庫和大型水電站湄公河水資源和水能資源開發的很少,見湄公河已建的多目標水庫和大型水電站表。
已建的大型灌溉工程:①越南的丐山(CaiSan)工程,位于湄公河三角洲地區,灌溉面積4。3萬~6。0萬hm2。②柬埔寨的馬德望工程,灌溉面積2。8萬~4。5萬hm2,水電站裝機容量0。5萬kW。
3 湄公河中的運輸駁船年徑流量4633億立方米,居東南亞各河首位。主要補給水源爲流域降水和雪山融水,其中降水占河流徑流量的1/2以上,雪山融水占1 /6左右。5月份雨季開始,水位上升,9~10月爲汛位高峰,最大洪峰流量曾達7。57萬立方米/秒。泛濫地區主要在三角洲,洪泛面積約400萬公頃,由于有洞裏薩湖調節,減輕了泛濫程度。1~2月爲枯水期,最小流量1250立方米/秒。
航運不發達,上下遊航運不能直通,上中遊昌盛以下可分別通小汽艇和小輪船,金邊以下通3000噸海輪。大部分河槽深切,多峽谷,適宜建壩,有蓄洪、灌溉、發電之利。水能蘊藏量幹流達1000多萬千瓦。
回應
聯合國,和春秋戰國時代的周天子一樣,小國的論壇.但是對大國少有約束力.
幫助他們啦,防止他國發生旱澇災害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viewthread.php?tid=191367
大陸的嚴重旱災,已波及到中南半島國家。這些國家認為,中共在湄公河(中國境內為瀾滄江)上游修建水壩才導致旱情加重,但中共官員否認。
發源自青藏高原,流經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及越南的湄公河是東南亞最大的河流,本次大陸西南部旱災,導致湄公河水位降至二十年來最低點,造成中南半島地區同樣陷入嚴重乾旱。
路透報導,湄公河水位遭遇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水位下降,泰國、寮國、越南和柬埔寨的農業、漁業及飲用水供應深受衝擊。
其中,泰國七十六省中,有五十二省被列為旱災區。
中南半島的乾旱不但對稻米生產影響嚴重,更將引發糧食安全問題。湄公河流域的泰國及越南稻米產量占全球稻米貿易量近四成,全球第二大稻米生產國的越南自去年九月以來降雨量大減,估計水稻產量至少減少三分之一。
早先,中南半島國家對中共在湄公河上蓋水壩的作為,即多次抗議,適逢今年旱災,各國更將缺水原因直接歸咎中國。
泰國法政大學政治學者宋齋說:「下游國家想迫使中國的大壩放水,但我認為這絕無可能。中國自己還面臨西南地區大旱,怎會放水。」
下個月,作為湄公河委員會成員國的四個國家,將派出領導人出席在泰國華欣舉行的高峰會,中國也已經同意出席,但是分析者認為,中國不會讓步。
中共駐泰國大使館官員指出,湄公河乾旱與中國境內的大壩無關。他強調,整個湄公河流域都遭遇旱情,中國也是受災國。
中國瀾滄江出境處年均徑流量僅佔湄公河出海口年均徑流量的百分之十三點五,即湄公河水量主要來自中國境外湄公河流域,而非中國。
瀾滄江雲南段 構築15座水電站 【聯合報╱記者鄭惠元 2010.03.27
但近年中共在三江(怒江、金沙江、瀾滄江)上游廣設攔水壩、水電站,也引起環保生態專家的憂心。大陸水利專家劉樹坤說,國際上對河流水資源的開發一般控制在百分之四十的程度,確保河流功能正常。但大陸大部分河流的開發程度卻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嚴重破壞下游生態。
例如,瀾滄江的雲南段規劃建設十五個梯級水電站,包括曼灣、大朝山、景洪、小灣、糯扎渡、功果橋等電站,在當年當局的一聲令下,魚兒悠游的家,剎時成了塵土飛揚的工地,怒江、金沙江也都是如此。
生態專家甚至認為,西南地區水電開發的「大躍進」,對當地生態環境的破壞不亞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對森林的毀滅性砍伐。
上游國家藉由建大壩、水電站,挾持水資源,更造成國際爭端。大陸利用瀾滄江(湄公河)潛在的巨大發電量,改變湄公河自然流動,嚴重影響越南、柬埔寨、泰國和寮國等四個湄公河下游國家的水資源利用。
對此,泰國民眾曾遞出「呼籲中國制止水壩」的請願書,並聯合寮國、柬埔寨和越南等國組成湄公河委員會,用行動警告中共必須關注下游國家的生存需求。
據路透社報道,湄公河水位遭遇半個世紀來最嚴重的水位下降,越南,泰國,老撾和柬埔寨的村莊深受其害,其農業、漁業以及飲用水供應都受到影響。作爲湄公河委員會(MRC)成員國的這四個東南亞國家將派領導人出席4月3日-5日在泰國海濱城市華欣舉行的峰會。中國已同意出席會議。
泰國法政大學政治學者宋齋說:“下遊國家想迫使中國從其大壩放水,但我認爲這絕無可能。”他表示,中國自己還面臨國內西南地區大旱的壓力。天氣預報顯示,該地區缺水局面短期內不會緩解。
對于這些東南亞國家將湄公河水位下降歸因于中國在上遊修建水壩一事,中國駐泰國大使館政務參贊陳德海23日表示,整個湄公河流域普遍遭遇旱情,中國也是受災國。湄公河幹旱與中國大壩無關。
陳德海介紹說,瀾滄江出境處年均徑流量僅占湄公河出海口年均徑流量的13.5%,湄公河水量主要來自中國境外湄公河流域。中國與中南半島幾個國家都是好鄰居、好夥伴,在今年的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旱情中同爲受害者,只是所處位置不同,受災程度不同。
陳參贊強調,中國在瀾滄江水資源開發中一貫高度重視對資源、環境和生態的影響,並與有關國家保持良好溝通。
回應
不鳥它們,要水交錢來買
第三次世界大戰可能因爲水而引起的,多建大壩蓄水保家園是頭等大事!比産核彈保險系數更大些!
還交錢來買呢,人家就算交了錢,我們也無水可賣啊
果然是國家利益才是真的……其實這對我們絕對是一個機會
如果他的鄰居是美國他還會這樣嗎,我們缺少強硬領袖。
加速擴建水利工程,不鳥它們
對越南這樣忘恩負義的國家就應該斬盡殺絕,以除後患。
一定要把水源控制好,將來很有可能像石油一樣大幅上漲。
借題發揮罷了。
讓他們撤出南海的所有島礁,我們就給他們水
與中國交涉?!開什麽玩笑!那中國今年西南的特大幹旱,中國更應找他們了!是他們截去了吹向中國的水氣,致使不下雨而幹旱欠收,如此重大罪行應加倍賠償中國!
今年中國西南的幹旱是由于東南亞各國引起。
1:看看這幾年東南亞各國增加的人口,從原來的不到1億人到現在的幾億人,他們的人口增加了幾倍,由于他們增加人口,而大量的砍森林,用來變成稻田,使生態嚴重破壞。看看這幾年中國的人口正在減少。中國的田地也在減少,而東南亞各國呢?
2:東南亞各國爲了增加就業,大量增加工廠,由起是需要森林的工廠。中國是每年植樹增加森林而東南亞各國卻是森林越來越少。
中國因該對東南亞各提出抗議,要他們控制人口增加,減少對森林破壞的工廠,不然中國因用武力來解決。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viewthread.php?tid=191849
試圖截流布拉馬普特拉河的計劃表明,中國人只關心自己不在乎別人。啓動這個計劃屬于魯莽之舉。不過,對于中國人來說,他們所需要的是將水引向三峽大壩以及向幹旱的東北地區提供水源。
對印度來說,這個計劃將是一場人爲災難。布拉馬普特拉河流經印度東北部的阿薩姆邦,如果一半水被中國人引走,這條河流將會季節性幹涸。印度和孟加拉國的1億人將會失去生計。印度肯定會設法防止這一幕發生,這無疑會開啓印中這兩大對手的新爭端,並可能最終引發軍事沖突。
在這個魯莽的計劃中,中國人指望他們的經濟和軍事實力。正如上所述,他們把印度視爲窮對手。但涉及到10億人的生存問題時,印度將集合其自身的財力、技術和商貿力量奮力而戰。這種對抗的規模可能遠遠要比當前印中領土爭端大。一旦面臨上述局面,印度將會有不少支持者。
當今中國政府對本國實力過于自信。如果必要的話,這種自信將不得不受到軍事上的考驗。試圖截流布拉馬普特拉河將導致一場戰爭。短期而言,中國將擁有靠近邊界的基礎設施優勢。但在一場範圍更大的持久戰中,中國將遭遇劣勢,因爲西藏公路和鐵路線可能會被摧毀。對于中國來說這是雙輸局面。
此外,在戰爭開打前,印度可以通過在邊界地區和印度洋展示軍力來宣示自己的意圖。美國和俄羅斯的支持將是關鍵。美國可在臺灣海峽牽制中國,而俄羅斯人則在沿烏蘇裏江邊界。至于巴基斯坦,必須防止它在印度西部邊界挑釁。控制巴基斯坦將需要美國的支持。
總而言之,一場更大規模的爭端可能在印度-中國邊界出現。但願中國能頭腦清醒,不要上馬雅魯藏布江截流工程。▲(作者哈裏薩德畢業于印度旁遮普大學,現住在加拿大,邱峰譯)
回應
我們在自己的國土地上築大壩,又關你阿三的鳥事!
怕了吧。哈哈不給水喝。完了在打他們一下。這回他們可有的受了。哈哈。啊三還是老實厚到點吧。。
我就奇怪了,這樣的挑唆也有人回應。
阿三就是欠揍。
印度哪個傻B寫的哦,簡直不知所雲了,感覺印度是老大而美國、俄羅斯都是他的走狗了。
印度阿三以爲自己富起來了說,一天到晚國內都出事還想著跟這個比跟那個比,簡直是不知深淺啊,把美國、俄羅斯都當成自己的走狗了,我看這個阿三沒腦子!自己是美國的走狗還差不多,跟著老美屁股後面多去啃點骨頭,喝點稀飯吧!
其實在雅魯藏布江建大壩對印度和孟加拉是好事,君不見每年雨季河水泛濫,造成巨大損失.大壩建起後,至少能調節水量,減少災害.反對中國建壩是目光短淺的政客言論.
阿三也什麽時候學會威脅人了!很有進步!!!
從政治,曆史,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探討中華民族的崛起。固有領土如外蒙,藏南,庫頁島,琉球,釣魚島,南沙等的收回能爲中華民族的崛起提供有利的出海口,能源通道和進退之如的戰略空間,是中國恢複漢唐盛世的領土基礎。而今,我們還有好多的領土沒有回來,希望關心這個問題的人進來,爲中華民族的崛起獻計獻策,收回我們的固有領土,提升中華民族的生存空間。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thread-19140-4-1.html
辯論話題:引西藏水進京津,利大弊大?
正方:利大!西北水的問題不解決,中國永遠富不起來。這個方案早就應該實施了 堅決支持"大西線"工程,使國家開發西部政策落實在舉國共識的實際行動中,大西線是爲子孫造福,和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大事,支持由國家組織論證和調研,設計好最佳方案,讓西部人民早日致富,讓祖國的環境更美.
當時的國務院領導批示,組成專家考察隊,通過實地考察來驗證。
香山會議籲請國家論證
這家公司剛剛成功修建了青藏鐵路,7月1日已正式通車。
對於5,000萬元撥款為何沒有落實的問題,談英武無法確定。但這位從事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研究50多年的老專家認為,即使沒有這筆撥款,西線工程的前期研究工作也不會輕易停止,因為西線工程是整個南水北調工程的一部分。他表示,目前西線工程仍處於建議書制定階段,預計一兩年內有望完成,也就是說,工程建議書完成的時間將比預期晚了5-6年。即使今年項目建議書獲得通過,後續工作大概需要8年時間,西線工程最早也要2017年才開工。但在原規劃中,2015年西線工程一期通水。
談英武介紹,水利部01年審核通過了黃河水利委員會提交的《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規劃綱要》,將這個構想具體化為打造一條海拔3,500米的“天河”,用人工隧道將170億立方米長江上游水浩浩蕩蕩送入黃河上游。按2008年價格水平預計,未來40年內造價達3,040億元。這堪稱中國有史以來最宏大的水利工程
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無可替代?
http://news.sohu.com/s2006/06daxixian/
國外調水
http://www.nsbd.gov.cn/search/search.wct?channelid=1209
啥是深層海水 人造礦泉水 中國與印度
http://news.sohu.com/20050322/n224792726.shtml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簡稱“三峽工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位于長江三峽之一的西陵峽的中段,壩址在三峽之珠——湖北省副省域中心城市宜昌市的三鬥坪,三峽工程建築由大壩、水電站廠房和通航建築物三大部分組成。
大壩爲混凝土重力壩,大壩壩頂總長3035米,壩高185米,設計正常蓄水位l75米,總庫容393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
水電站左岸設14臺,右岸12臺,共26臺水輪發電機組。水輪機爲混流式,單機容量均爲70萬千瓦,總裝機容量爲1820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847億千瓦時。後又在右岸大壩“白石尖”山體內建設地下電站,設6臺70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2009年三峽工程完工後,屆時的年發電量可達1000億千瓦時。
通航建築物包括永久船閘和垂直升船機,均布置在左岸。永久船閘爲雙線五級連續船閘,位于左岸臨江最高峰壇子嶺的左側,單級閘室有效尺寸爲280米×34米—5米(長×寬—坎上水深),可通過萬噸級船隊,年單向通過能力5000萬噸。升船機爲單線一級垂直提升式,承船箱有效尺寸爲l20米、18米、3.5米,一次可通過一艘3000噸級客貨輪或1500噸級船隊。工程施工期間,另設單線一級臨時船閘,閘室有效尺寸240米×24米×4米。
本工程預計總投資1800億元。
一期工程5年(1992一1997年),主要工程除准備工程外,主要進行一期圍堰填築,導流明渠開挖。修築混凝土縱向圍堰,以及修建左岸臨時船閘(120米高),並開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閘、升爬機及左岸部分石壩段的施工。
二期工程6年(1998-2003年),工程主要任務是修築二期圍堰,左岸大壩的電站設施建設及機組安裝,同時繼續進行並完成永久特級船閘,升船機的施工。
三期工程6年(2003一2009年),本期進行的右岸大壩和電站的施工,並繼續完成全部機組安裝。屆時,三峽水庫將是一座長遠600公裏,最寬處達2000米,面積達10000平方公裏,水面平靜的峽谷型水庫。
編輯本段三、三峽工程的預計投資
三峽工程所需投資,靜態(按1993年5月末不變價)900.9億元人民幣,(其中:樞紐工程500.9億元,庫區移民工程400億元)。動態(預測物價、利息變動等因素)爲2039億元。一期工程(大江截流前)約需195億元;二期工程(首批機組開始發電)需3470億元;三期工程(全部機組投入運行)約需350億元;庫區移民的收尾項目約需69億元。考慮物價上漲和貸款利息,工程的最終投資總額預計在2000億元左右。
三峽工程是減輕荊湖地區洪澇災害的重要工程,防洪庫容在73—220億立方米之間。如遇1954年那樣的洪水,在堤防達標的前提下,三峽能減少分洪100—150億立方米,荊江至武漢段仍需分洪350—400億立方米。如遇1998年洪水,可有效防禦。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可以有效阻擋百年一遇的大洪水。
2、發電:
裝機(26+6)×70萬(1820萬+420萬)千瓦,年發電846.8(1000)億度。主要供應華中、華東、華南、重慶等地區。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的發電量可以照亮大半個中國。
3、航運:
三峽工程位于長江上遊與中遊的交界處,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對上可以渠化三鬥坪至重慶河段,對下可以增加葛洲壩水利樞紐以下長江中遊航道枯水季節流量,能夠較爲充分地改善重慶至武漢間通航條件,滿足長江上中遊航運事業遠景發展的需要。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在養殖、旅遊、保護生態、淨化環境、開發性移民、南水北調、供水灌溉等方面均有巨大效益。
三峽工程600多公裏長的淹沒範圍,使得如果不采取文物保護,在三峽庫區蓄水達185米以後,大量的文物古迹都將淹沒到水下,于是至1996年起,國家按期發放保護資金,三峽工程庫區文物的搶救性保護和發掘開始進行。其中重要的文物古迹有涪陵白鶴梁、忠縣石寶寨、丁房雙闕——無名闕、雲陽張飛廟、豐都鬼城、奉節白帝城,此外還有較重要的古棧道5處,石刻、題刻56處,古橋17處;地下文物有較重要的遺址58處,墓群(墓地)45處。其中著名的有奉節縣草堂古人類化石點,是三峽水庫淹沒點唯一一處化石點;雲陽縣故陵楚墓、北宋的龍脊石題刻,巫山縣明清時代的大昌古鎮,唐代開始修建的大寧河古棧道等。
將要淹沒的地面文物,例如雲陽縣張飛廟、奉節縣的永安宮、巫山縣大昌鎮的溫家大院、秭歸縣的江瀆廟、新灘民居,忠縣丁房闕——無名闕,古代橋梁等都按照原工藝、原材料、原形制進行複建(多選址在臨近、淹沒區以外)。國內外文明的白鶴梁石刻采取的原址保護方法,即在四十米的水下建設一座博物館,建成後遊人將可到水下參觀石刻,摩崖石刻則采用整體切割移至他處。同時在重慶市中心也修建了一座現代化的博物館——三峽博物館,用來安放在搶救行發掘工作中出土的大量文物。
不可否認的是,雖經過大量的突擊性的文物保護並搶救發掘,一批珍貴的有代表性的文物被保存下來,但是不可能保證保住所有的的遺迹,仍有很大一部分文物至此沒入了淹沒線以下,而且將很難再被發掘出來。
2、對生態與環境的影響
關于三峽建庫對生態壞境的影響,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有利影響主要在長江中遊,包括減輕洪災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減少燃煤對環境的污染,減輕洞庭湖的淤積等。不利影響主要在庫區,除淹沒耕地、改變景觀和大量移民外,尚對稀有物種、天氣、庫尾洪澇災害、滑坡、地震、陸生動植物等等有影響。
氣候
三峽水庫蓄水後,由于是典型的河道型水庫雖然對周圍氣候又一定調節作用,但影響範圍不大。對溫度、濕度、風速、霧日的影響範圍,兩岸水平方向最大不超過2千米,垂直方向不超過400米。
年平均氣溫變化不超過0.2度,冬春季月平均氣溫可增高0.3~1度,夏季月平均氣溫可降低0.9~1.2度;極端最高氣溫可降低4度,最低氣溫可增高3度左右;相對濕度夏季增大3%~6%,春秋兩季增大1%~3%,冬季將減小2%。
建庫後年降水量增加約3毫米,影響涉及庫周圍幾千米至幾十千米,因地形而異;仍需警惕伏旱對農業的影響。
平均風速將增加15%~40%,因建庫前庫區平均風速僅2米/秒左右,故建庫後風速仍不大。
陸生植物
直接受淹沒影響的陸生植物物種有120科、380屬、560種。其中絕大部分在未受淹沒影響的地區廣爲分布。因此,不至于造成物種的滅絕但其中三種珍惜植物必須妥爲保護。
1荷葉鐵線蕨
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庫區特産,斷續分布東起萬州區、西至石柱縣西沱區沿江近100千米長,想向兩岸縱深3~5千米的狹長地帶。在亞洲大陸僅存與此。保護措施爲在萬州新鄉三道河村建立一個2平方千米的物種保護點進行人工栽培。
2疏花水柏枝
三峽地帶特有植物,種源數量極少,分布狹窄,分類及地理分布有科學研究價值。樹形美觀,有潛在觀賞價值;幼嫩枝葉可供入藥。分布在秭歸、巴東、巫山縣的長江兩岸,海拔高程在200米上下幅度內。保護點選在秭歸縣一集中樹木産地。
3川明參
我國特有植物,僅此一種,多年生草本,爲名貴藥材。野生原産地是夷陵區蓮沱。分布在海拔高程140米上下的頁岩風華石縫中野生種已極稀少。該地位于三峽水庫下遊,雖不受淹沒影響,但在修建對外公路或其他設施時又可能遭受毀滅,所以保護點就設在夷陵區蓮沱。
白鰭豚
白鰭豚屬鯨類淡水豚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爲我國特有珍惜水生哺乳動物,已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名單目錄,分布在長江中下遊幹流的湖北枝城至長江口約1600千米的江段內,由于曆年來人類活動的增加或不當,使白鰭豚以外死亡增加(包括漁具致死、江中爆破作業致死、輪船螺旋槳擊斃、誤進水閘等)。三峽水庫蓄水後,枯水期長江中下遊流量增加,水深加大,對白鰭豚越冬極爲有利。擱淺死亡可望避免,但由于長江中上遊航運事業的發展,中遊江段白鰭豚被輪船螺旋槳擊斃事件將會增加。爲此長江新螺江段白鰭豚自然保護區將會建立,上起螺山下至新灘口江段 全場135千米,該區域江面開闊,河道曲折,水深約25米是目前白鰭豚分布最密集的水域。
中華鱘
中華鱘屬鱘形目鱘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一種大型洄遊魚類。幼魚待性腺發育到三期戀愛後,會進入長江口洄遊至金沙江下遊交尾繁殖。葛洲壩工程于1981年1月大江截流後,阻斷了中華鱘至長江口至金沙江的洄遊路線。爲此國家在宜昌建立了中華鱘人工繁殖研究所,定期將幼鱘放流如長江中。至1984年至2001年底共放流入長江達400萬尾。三峽工程位于葛洲壩上遊,不存在阻隔中華鱘洄遊路線問題,但三峽工程每年10月份開始蓄水,將使下泄流量比天然流量有所減少,這就又可能幹擾中華鱘在葛洲壩下遊的棲息和産卵活動。
3、移民問題
4、地質災害問題
5、國防安全問題
(1)防洪效益最爲顯著的水利工程;
三峽工程泄洪(2)世界最大的電站;
(3)建築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4)工程量最大的水利工程;
(5)施工難度最大的水利工程;
(6)施工期流量最大的水利工程;
(7)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閘;
(8)級數最多、總水頭最高的內河船閘;
(9)規模最大、難度最高的升船機;
(10)世界移民最多、工作最艱巨的移民建設工程。
隨著三峽庫區蓄水,湖北和重慶兩地原來藏在深山的大批新景觀展現在世人面前,成爲長江三峽旅遊的新景觀。隨著三峽寬谷成平湖,在長達650公裏的水庫裏,可形成峽谷及漂流河段37處,溶洞15個,湖泊11個,島嶼14個。未來的三峽風光更加迷人。
九、三峽工程對宜昌的影響
因爲三峽大壩的建設,宜昌市成爲了名副其實的水電旅遊名城、世界水電之都。
據悉,2007年,宜昌遊客接待量首次突破1000萬人次。其中,僅三峽大壩的接待量就達到了125萬人次。
可以說,三峽大壩的建設對宜昌的城市發展與知名度的提升功不可沒。
http://baike.baidu.com/view/52889.html?tp=2_11
讓十四億人水果蔬菜自由,需要付出什麼? 2024-05-26
2022年,中國鮮蔬消費量高達6.16億噸人均440公斤,美國祇有0.27億噸人均77公斤,中國人均消費水果221.68公斤,美國110.67公斤。中國水果蔬菜的消費量,碾壓全世界第二名到第十名之和,絕大部分所謂“發達國家”,連我們的零頭都不如。
中國人均每天蛋白質124.92克,超過美國122.88克,世界第九,遠超德日、南朝鮮、某島等發達國家和地區。
中國花錢還比美國少,美國人每年約5,000美元,中國只1,622美元。
中國,從物質匱乏的90年代到現在,也才30多年而已,這一切是因工業化,世界第一的化肥產量,不斷發展的農業科技,全世界無敵的水利電力、基礎建設、交通運輸……是因為高瞻遠矚的「菜籃子工程」。和「積極性」沒關係?因為中國數千年農地都是私有的,但並沒有讓農民吃飽飯,能讓農民吃飽飯,靠的是社會主義工業化。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大型水利工程,化肥工廠。
回應
搞公社搞了不到一年,農民吃不飽飯,而搞承包才十年,農民就吃飽了,緊接著就是農民進城,中國工業化起飛。把承包和農業科技水利建設對立起來,也是奇怪的邏輯。全世界在農村搞「一大二公」的,就沒有成功過的,蘇聯,朝鮮,東歐都如此。
中國飲食至少有以下要改進:1,吃飯太多,結果就是碳水太多蛋白不足。2,蛋白質過於依賴豬肉,雞魚太少,奶製品不足,身高肌肉量和西方有差距。3,油和鹽太多,因為蔬菜多炒制下飯,所以很多人不胖也高血壓。4,海產品不足。5,水果不足,我們的水果消費跟發達國家比依然有不小差距。6,白米飯和麵條也太健康,缺乏全穀物的攝入。7,醃制不健康的食品攝入過多。對比公認最健康的日本/地中海飲食,中餐很不健康的。
公認個鬼,也就那些所謂的實驗和論文,大多是廠商贊助的,這你也迷信? 現代中國人,受西方所謂的「營養學」洗腦,大量吃牛奶、水果、肉食、蛋類,不重視主食,喝汽水、各種飲料、冷飲,重油、重鹽,大量的調味料。中國傳統的七分飽,“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才是最適合國人的飲食習慣。幾十年觀察,用中醫傳統飲食的中年以上人群,普遍健康。
中國的蘋果/西瓜世界第一,中國人均消費水果221.68公斤,美國110.67公斤。和東南亞自貿區之後,一開始以為會大量進口導致逆差,結果溫帶水果蘋果梨桃子之類大規模返銷東南亞,好吃是不分氣候的。
中國已經是肥胖人口最多的國家,為何不主動調整飲食結構呢?
中國人的糧食,蔬菜,水果,肉類,副食,都遠遠超過其他地區,中國是地球上胖人數量最多的國家,超過8千萬人,美國是肥胖人比例最多的國家,美國有錢人在吃螺旋藻,素食,蔬菜,當食物,中國為何不調整飲食結構呢,中國就包含有豐富的低熱量食物,比如,豆腐植物蛋白,水果蔬菜種類冠絕全球,大魚大肉,大油大酒,大吃大喝的爆病低健康的飲食時代,早該結束了
回應
1.中國肥胖的比例不高,只有20%左右,超重的才是30左右。我國就算胖,也不像對岸的世界第一大國一樣,胖子都是胖成球的。2.中國人只要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就沒問題。
肥胖的原因是不是因為吃肉,而是吃油和各類糖太多了,現在的植物肉背後,就跟以前操作吃調和油健康一樣,信了才是傻子。美國人的胖是什麼黃油和糖太多,而中國的胖,是碳水太多了,是饑荒時代的遺存。中國蛋白太少,碳水和糖太多
超越杭州直追廣州,鄂爾多斯5年破萬億? 2023-10-14 中國新聞週刊
在近期舉行的2023年優化營商環境經驗交流會上,鄂爾多斯市委副書記、市長杜匯良表示,鄂爾多斯將力爭五年內邁入萬億GDP城市,進入全國地級市30強。從2017年的3150.21億元,到2021年4950.27億,再到2022年5613.44億,人均GDP在全國名列第一。發展勢頭可以用“勢如破竹”來形容。因此,業內不少評論質疑步伐是否邁得過大。畢竟目前全國二十多座萬億GDP城市,從5000億元到萬億元,廣州走了5年,杭州、長沙、鄭州、合肥、福州、西安為6年,寧波、青島、泉州用了7年,濟南8年,東莞為9年,基本上都在5年以上。
鄂爾多斯作為資源型城市,具有高度的週期性。已探明的煤炭和天然氣儲量分別占全國的1/6和1/3;高嶺土儲量65億噸,位列全世界第二;煤炭銷量達8.4億噸。2022年,鄂爾多斯獲批煤礦90座增產1.2億噸,新核准煤礦4座,煤炭銷量增長15%。達全國煤炭總產量的五分之一,完成全國25個省區市和區內10個盟市6.96億噸煤炭保供任務。
此外,正在全力打造四個世界級產業,即世界級能源產業、世界級現代煤化工產業、世界級新能源產業和世界級羊絨產業。今年1至7月,在建新能源產業項目167個,同比增加17個,增長248.3%。預計到“十四五”末,超過5000萬千瓦,“風光氫儲車”產業總產值超過5000億元。
今年上半年,投資同比增長46.3%,其中,採礦業16.2%;製造業148.8%;電力熱力燃氣47.6%。與此同時,新興動能增勢強勁。高技術投資同比增長63.9%,新能源投資同比增長369.7%。
但煤炭產業占經濟總量近70%,財政總收入的近50%。2013年,由於煤價大跌,使得GDP增速從內蒙第一降至倒數第一。2023年二季度,近半數企業收入下滑,利潤減少,期盼進一步加強政策扶持落實,為企業紓困解難,助力企業健康發展。新興產業偏低,產業發展仍集中在上游,導致經濟增長風險較大,工業轉型速度有待加快。2022年研發經費0.79%,低於內蒙平均水準。
關鍵是要真正把資源優勢充分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改變“一煤獨大”的產業結構,推動產業多點支撐、多業並舉、多元發展,延伸產業鏈條,提高附加值水準,走出一條資源地區高品質轉型發展的新路子。
回應
能歸心
我對鄂爾多斯的印象是從十年前所謂鬼城到現在的翻身,一個神奇的城市。
內蒙發展好了,外蒙就會見風倒。
一廂情願,外蒙統治階級為了穩固統治,會讓民間更憎恨中國,中國除非超越美國,外蒙才…
董一凡:認清西方“綠色殖民主義”實質 2023-08-18 環球時報
一些美國學者不久前撰文批評歐洲國家正在實行某種新的“綠色殖民主義”,論據包括歐洲國家一方面將高污染行業轉向發展中國家,另一方面又對來自發展中國家的能源密集型產品徵稅,使發展中國家企業遭遇污染和關稅壁壘的雙重盤剝。事實上,這種“綠色殖民主義”不只出現在歐洲,整個西方經濟集團都不同程度存在這一問題,暴露了發達國家正將“綠色理念”“綠色產業”轉化為新的剪刀差工具。
首先,西方以“綠色壁壘”構建全球南北方的不公平分工模式。在“中心—週邊體系論”中,發達國家佔據產業體系中研發、創新、品牌、設計、智慧財產權、市場、關鍵核心技術等高端環節,而發展中國家只能在外包中承接高污染、粗加工、資源勞動環境密集型的“髒活累活”。
其次,以“綠色”旗號攫取貿易規則優勢。隨著全球化數十年來東西方經濟實力對比此消彼長,西方仍希望以新的話術和框架重構貿易規則,從而獲取優勢傾斜已達到“再平衡”的目的。於是,不僅歐盟以所謂“碳洩漏”等由頭發起“碳邊界調節機制”,美國國會部分民主黨人也在規劃美國版的碳關稅規則。另外,近年來發達國家在自貿協定談判中經常提及的“環境標準”,即是通過產品標準圍堵對發展中國家的部分商品設卡制限,例如多年來歐盟與南共市的自貿協定談判遲遲不能得到批准,很大程度上就是歐盟提出的環境條款對拉美國家的諸多農產品和工業製成品出口形成極為不利的苛刻條件。
再者,西方以“供應鏈韌性”合作框定發展中國家產業鏈地位。隨著清潔能源、數位技術等行業的興起,以及對關鍵原材料和礦產需求的爆炸式增長,希望繼續主導上述高端產業的西方國家對於原材料供應穩定產生巨大焦慮,紛紛提出所謂“供應鏈韌性”合作,並將目光投向戰略金屬資源富集的發展中國家。然而,在冠冕堂皇的所謂的“合作”和“夥伴關係”背後,西方實際的盤算卻是通過其強大的跨國公司獲得發展中國家礦產資源的開採權,並將精加工及生產高端產品的產業鏈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德國記者參觀中國潮腦梁煤礦區,被眼前一幕驚呆了!整個礦區沒有一個人,40台礦車24小時不間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07f5TLABsA
回應
超級科幻耶!
這就是月球採礦演練。
不是無人礦區,是人直接遙控的礦區,三一重工厲害了!
以前以為露天煤礦不會坍方、瓦斯氣爆,比較安全,原來想錯了。
相關新聞資料
內蒙露天煤礦2023-02-23坑坍塌4死、49失蹤,事故相關人員已被控制
3斤飼料一斤豬肉,牛羊肉要7到8斤才夠,任何國家牛羊肉都比豬肉貴 2023-02-16
回應
美國12美元/磅
中國是26.44美元一公斤啊。
2023年1月全球牛肉最便宜的10國(美元/公斤):阿根廷6;烏茲別克5.9;;烏克蘭5.71;馬來西亞:5.69;喀麥隆5.67;緬甸5.36;烏干達:5.23;尚比亞:4.69;巴拉圭:3.97;巴基斯坦:3.32。價格最貴的10個國家和地區:香港60.2;瑞士55.72;韓國55.3;澳門38……
悄悄漲價的牛肉 會一飛沖天麼?全球牛肉產業大起底 2020-09-16
和豬肉相比,牛肉漲幅小,價格貴。但長期漲幅卻驚人:2007年初,1公斤牛肉20塊錢,2013年破60元。
2018全球六大牛肉出口國依次是巴西、澳大利亞、印度、美國、新西蘭和阿根廷,而前六大牛肉進口國家/地區依次是中國大陸、美國、日本、韓國和中國香港。
為什麼進口牛肉比國產牛肉便宜?大規模養牛進口的成本非常低。大型農場成本/飼料成本/牛品種差異。我國黃牛淨肉率僅45%,料重比8:1,反觀國外商品牛,淨肉率55~60%,料重比5~6:1
物流成本:牛肉從新疆內蒙古運輸到廣東珠三角,成本甚至比澳洲海路運輸到廣東珠三角更高。 此外,在發達國家,養牛服務體系健全。
還有關稅。中澳自貿協定簽署以來,大大地減少進口牛肉的成本。
正是由於以上種種原因, 2020年,國內牛肉80元/公斤,而進口岸價僅35元/公斤,加上稅費、冷鏈物流、檢測等項成本,也不超過45元/公斤。
另一個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是——牛肉走私!
2013年,國內每年走私牛肉高達200多萬噸。巴西只有22元/公斤,當時50元/公斤,引得無數商人為之鋌而走險。走私肉源主要來自美國、巴西、澳大利亞等主產國,經香港和越南中轉,或直接在南方沿海地區登陸,進入中國境內。
2018年後,國家持續加強邊境管控力度,打擊走私行為,並不斷擴大牛肉產品准入清單,走私下降,國內牛肉產品價格大幅上漲。
從26層養豬大樓、深海網箱談現代化,普通人的好日子就要來了!2023-02-12
湖北鄂州養豬大樓26層投資40億,年產豬120萬頭。深藍1號深海網箱周長180米,造價1.15億,專養三文魚。以前總覺得落後、原始,農民人數眾多辛苦勞動,羡慕發達國家。但是忽然一下就發現生產革命來了,不是規劃出來的,而是經濟和效率、科技的自然組合。歐美日的黃金發展時期就是這樣,現在,這種事情主要發生在中國,因為相關科技和生產力、資金元素,都是中國最強了。
從26層養豬大樓、深海網箱談現代化,普通人的好日子就要來了!2023-02-12
1.最近湖北鄂州26層養豬大樓火了,還有深海巨型網箱養魚,都是超乎想像的生產方式。
2.這些顛覆性的生產方式,投資很大。養豬大樓26層投資40億,年產豬120萬頭。深藍1號深海網箱周長180米,造價1.15億,專養三文魚。
3.這種生產方式,是以前中國絕對做不到的,思路就沒有,有想法也差技術。但是,如果所有要素都不缺了,那就會突然發現,這才是真正效率高的生產方式!
4.以前總覺得落後、原始,農民人數眾多辛苦勞動,羡慕發達國家。但是忽然一下就發現生產革命來了,不是規劃出來的,而是經濟和效率、科技的自然組合。歐美日的黃金發展時期就是這樣,現在,這種事情主要發生在中國,因為相關科技和生產力、資金元素,都是中國最強了。
5.一些高精尖的領域,IT互聯網晶片人工智慧、新能源、電動車、生物醫藥。這些中國不弱,但把普通人的日子過好,這沒有任何生產力問題。
6.生產出足夠的肉/魚/…..,好日子就要來了!
回應
一枚導彈過來,生豬產率下降好大,生產集約化是好,成本低,效率高,但是,不要忘了,抗風險能力差,分散式生產,抗風險能力強也是有好處的。
老兄啊,導彈都打到湖北鄂州了,你覺得還要考慮養豬🐷的事兒嗎?
生產資料都被資本家霸佔了,我有勞動意願,但沒有勞動崗位,所以只能在這裡說屁話啊。窮只是因為本屬於窮人的東西被某些人霸佔了,只是因為窮人的勞動果實被人偷走了,僅此而已!
如果肉價不下降你就吃不起,你應該做的是努力工作去掙錢,而不是在這裡罵東罵西的說這些沒營養的P話。
《天下長河》5大看點再現一場場波瀾壯闊、驚心動魄的殊死搏鬥 2022/11/21 潘怡豪
看點一:康熙招納賢人,與災難水患驚心搏鬥
看點二:羅晉霸氣感十足,演繹另一款康熙帝皇族魅力
看點三:還原歷史,考究實地洪水施工
看點四:新穎吸睛,高評價史詩工匠劇
《天下長河》書寫了一段大河工匠的治河史詩。在敘事上除了令人震撼的畫面效果,也因融入民間的人情世故,顯見悲歡離合,與小人物的生動幽默,並行節奏讓原本以為少了宮鬥情愛的主線後,是部稍嫌沉悶歷史劇的觀眾大為改觀。
看點五:老戲骨演員加盟,新演員奪目演出
中國水災史--維基百科
中國水災史,中國水災頻仍。其中黃河水災為烈,江淮水災之次。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從黃土高原帶走16億噸黃沙。因此黃河有「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之說。1194年至1855年間黃河以淮河的河道作出海口,史稱「黃河奪淮」。公元前602年,「黃河第一次決口」於今滑縣東北,河道向東遷移80公里,由今黃驊入渤海,史稱漢志河。
黃河水竟然變綠了?原因是什麼? 2022-05-14
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十分嚴重,黃河每年水中含有的16億噸泥沙。自2000年開始,我國就針對黃河“水少沙多”的癥結採取了“攔、排、放、調、挖”的治黃措施,一些幹流的河水顏色逐漸清澈,黃河下游河床的泥沙平均高度也降低了2.6米,優質水占比80%以上。
南水北調工程 --維基百科
南水北調工程是中國一項運營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抽調中國江淮流域豐盈的水資源送到華北和西北地區,旨在改變中國南澇北旱、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局面、促進南北方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該工程橫穿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調水工程,總投資預計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工程由東線、中線和西線三條調水線路組成,其中東線一期工程已於2013年11月15日正式通水,中線一期工程已於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截至2021年初,南水北調工程已累計調水超過400億立方米。
天下長河劇情簡介
自康熙十五年一場巨大的水患之後,年輕的康熙帝設科開舉招納治河賢才,二十四歲的落第舉子陳潢脫穎而出,長於治河。年輕的康熙帝不拘一格,將他簡拔而出。陳潢與同樣有志於治河的靳輔搭檔,跨越半個世紀的櫛風沐雨,歷經了康熙朝幾次大政治風波。年輕敢言的陳潢死于奸臣結党的污蔑之下,臨死前留下治河名著——《河防述要》。康熙五十一年,臺灣收復,准格爾平定,黃河安瀾,河水轉清。康熙帝探訪揚州,見到了河神廟。廟中塑著靳輔、陳潢的像,仁人志士,遺愛自在民間。
看完7集《天下長河》,我連發感嘆,國產劇都這麼拍何愁沒觀眾 2022-11-13 晴晴
一部電視劇好不好看,其實只看前幾集的質量就知道了。
先說題材,雖說是歷史劇,但《天下長河》,卻只是借用了這些歷史風雲人物作為背景。而是將真正的主角光環聚焦在了兩位治河大才:一位落第書生陳潢,一位安徽巡撫靳輔身上。藉著這兩位治河大才的視野,講述了一段從康熙十五年大雨過後,清朝長達40餘年的治河大事。可以說這一個題材,這樣一個故事,確實新穎,獨到。
再說這部電視劇的演員陣容,羅晉飾演的康熙大帝,奚美娟老師出演的孝莊,還有公磊飾演的明珠,樑冠華飾演的索相。雖然這些演員,都是第一次挑戰這種歷史風雲人物,但是他們的演技,確實開場就立住了腳跟。特別是公磊和樑冠華這一瘦一胖的組合,他們一出場,真的就是觀眾想看的那個味。
當然還有這部劇的質感,也是相當了得!這部劇《天下長河》大部分戲都是水戲。而為了呈現最真實的一個水戲場景,導演組花了5個月的時間,真的挖出來一條“黃河”,而第一集中大堤決口。最後呈現出來的浮屍遍野的場景,真的讓人一秒入戲。別的都不說,就沖這部劇的質感,這部劇就值得一追。
所以說晴晴不得不感慨一句,芒果臺是真的會挑劇,一挑又是一部年終爆款。那麼這部劇具體有哪些爆點呢,請聽晴晴慢慢說!
第一個爆點:演員選角,絕了! ……..
第二個爆點:題材新穎,立意深遠!……
第三個爆點:細節戳人!……
《天下長河》2022-12-07 柯志遠
感動值一路飆昇的歷史大戲《天下長河》開低走高,口碑爆棚。造成「現象級」紅火熱潮的歷史正劇已經斷炊一段時間了,…….
黃河水竟然變綠了?原因是什麼? 2022-05-14
華夏民族的發源地在黃河流域,最近有遊客發現黃了幾千年的河水竟然變成了綠色?
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十分嚴重,黃河每年水中含有的16億噸泥沙。
自2000年開始,我國就針對黃河“水少沙多”的癥結採取了“攔、排、放、調、挖”的治黃措施,一些幹流的河水顏色逐漸清澈,黃河下游河床的泥沙平均高度也降低了2.6米,優質水占比80%以上。
黃河壺口瀑布河面寬40米,高度落差達到30多米,流量最高可達2700立方米每秒。黃河平水期的流量約為1000~1700m³/s,枯水期只有300~800m³/s。在自然和人工的黃河上游萬家寨水庫蓄水兩重因素之下,壺口瀑布的水位不斷降低。
河水變更清澈,光線就能夠進入河底,水中的藻類變多,所以清澈的河水看起來自然就變綠了。河水的變綠促進了黃河流域魚類繁殖和經濟發展。
對於黃土高原的整治,國家提出了二十八字方略:“全部降水就地入滲攔蓄,米糧下川上原、林果下溝上岔、草灌上坡下坬”。具體就是將當地的降水儲存起來,然後在黃土高原上進行開墾種植,恢復土地活力,以此達到整治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問題。隨著方針的貫徹落實,黃河河水變黃的根本原因也在逐步解決,當黃土高原真正的實現了“青山”,黃河自然也就會變成“綠水”。昔日的“塞上江南”也將煥發生機,為我國西部地區的自然環境帶來極大的改善。
我堅決反對燃放煙花爆竹,傳統的東西,若弊大於利,就要革除,不能一味延續 2022-12-21
我堅決反對。污染,嚴重的污染,空氣,吵音,千辛萬苦好不容易得來的藍天白雲,被一時的瘋狂燃放搞的烏煙瘴氣。誰要放,先把垃圾打掃了,你一時的痛快,造成環衛工加班點的勞累,都是人,為什麼要把自已一時的高興建立在別人痛苦之上?安全,每年由此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多如牛毛,小到毀傷容顏眼晴,大到丟了性命,持別是煙花存儲運輸造成的特大事故教訓深刻。吵音擾民,許多患病的老人不堪其煩,有些地方能放一個月,從臘月二十三到正⺝二十三,浪費資源,使政府公安加重負擔,總之有百害而無一利,傳統的東西,若弊大於利,就要革除,不能一味延續
回應
呵呵,過年不讓放炮,祭祖不讓燒紙。難道僅僅是環境污染的問題嗎?,過年就算你從初一放到十五,也就半個月,趕得上一年的汽車尾氣?
我旗幟鮮明地支持燃放煙花爆竹 2022-12-20
【本文來自《山東兩市明確過年期間可燃放煙花爆竹引熱議,你們那裡可以嗎?》評論區】
我旗幟鮮明地支持燃放煙花爆竹。原因在於,春節放鞭炮是國人傳統,是華夏族裔實現自我認知,自我身份定位的重要一環,是我們中國人回答我是誰,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些終極問題的方式與答案。華夏大地鞭炮少下去,教堂建起來,再過一兩代人,我們還是中國人嗎?這是個很重大的問題。這不是什麼浪費錢,污染環境云云可以相提並論的。
回應
只要能兼顧防火,完全可以支持。
以前沒有這麼多工業,那說明污染的主力軍是工業化!不要栽到煙花炮竹頭上!
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建成! 大陸白鶴灘水電站全機組投產 2022/12/20 中時
大陸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最後一台機組20日完成72小時試運行,正式投產發電。至此,該水電站16台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全部投產發電,象徵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在長江之上全面建成。陸媒指出,該水電站在建規模世界第一、裝機規模全球第二大。
白鶴灘電站位於四川省涼山州甯南縣和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境內,是三峽集團在金沙江下游投資建設的4座梯級電站中的第2個梯級。水庫正常蓄水位825公尺,控制流域面積43.03萬平方公里,占金沙江以上流域面積的91%。電站主體工程於2017年7月全面開工建設,2021年6月28日首批機組投產發電。截至12月20日,白鶴灘水電站累計發電量超過530億千瓦時,主要輸送江蘇、浙江等區域,助力長三角地區一體化高品質發展。
白鶴灘水電站工程規模巨大,地質條件複雜,綜合技術難度位居世界第一。中國三峽集團攜手國內水電建設和裝備製造企業,創造了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單機容量、300公尺級高拱壩抗震設防指標、地下洞室群規模等6項世界第一,推動大陸水電全產業鏈、價值鏈和供應鏈水準顯著提升,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科技支持。
報導指出,三峽集團在長江幹流建設運營的6座巨型梯級水電站(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葛洲壩)共安裝110台水電機組,總裝機容量達7169.5萬千瓦,形成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這條走廊跨越1800公里,形成總庫容919億立方公尺的梯級水庫群和戰略性淡水資源庫,其中防洪庫容376億立方公尺,占2022年長江流域納入聯合調度範圍水庫總防洪庫容的53%以上。
隨著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全面建成,6座巨型電站聯合調度、協同運行,年均發電量達3000億千瓦時,可有效緩解華中、華東地區及川、滇、粵等省份的用電緊張局面,為「西電東送」和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發揮重要支撐作用。每年可節約標煤約9045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約2億4840萬噸,對改善大陸能源結構,助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發揮積極作用。
中國西北“暖濕化”究竟真的假的? 2022-11-30
近年來,新疆的洪水災害呈現多發態勢。2018年7月,新疆哈密市伊州區突降特大暴雨引發洪水,造成20人遇難,8人失蹤。2022年7至9月,新疆塔里木河的洪水持續了80天。洪水的背後是異常的高溫融雪和多次暴雨的襲擊。
“西北暖濕化”最早是由著名地理學家、冰川學家施雅風院士在21世紀初提出的。隨後,大量針對西北的氣候變化研究陸續展開。1979到2019年,西北年平均降水量增加顯著,尤其是新疆每10年降水的增加趨勢超過15mm。
西北暖濕化的原因
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顯著提升“全球變暖”,“西北暖濕化”正是全球變化的小小縮影。
回應
小時候,都是一片片的黃土坡。兩年前返回老家上墳,發現山上的野草沒入腰間,最多的一條建議是:千萬別點燃山火。最後,我沒敢按照老傳統給老爹燒紙錢,只是在墳頭獻了點果蔬和鮮花了事。
西北暖濕化和植樹造林的雙重加持是顯著可見的。雖然到甘肅西部和新疆地表植被還是少一些,但是內蒙、陝北、甘肅東部變化真大。
法媒:中國啟用一座26層的垂直農場,這是世界最大的養豬場
法國新聞廣播電臺2022-10-26,中國武漢啟用一座26層世界最大的養豬場,可容納65萬隻,造費超過5.8億歐元。在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豬肉消費國,這種養豬的“摩天大樓”正在成倍增長。
據介紹,生豬住在這裡保證不會感到擁擠,它們可以在樓層內活動。這種模式還有利於環境保護,“廢水在現場就進行了再處理。實現了糞便零排放,溫室氣體排放也非常低。目前已建造第二棟26層的養豬大樓,整個建築群有5棟建築,總共可容納300多萬頭生豬。
相關新聞
2021年中國養豬巨頭20強,出欄超1.3億頭,約占全國20%,比2020年20強多5827萬頭,同比增長75%。
豬價過度上漲觸發一級預警!紅燒肉自由危險了?
發改委監測,2022.10.10-14當周,36個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價格周均同比上漲超過40%。超市,豬肉價格幾乎都是“2”開頭,前後腿瘦肉15.5元/斤,帶皮後尖25.98元/斤,裡脊31.98元/斤,帶皮五花33.98元/斤,優質腔排39.98元/斤……
專家認為,原因是部分養殖戶為博弈後市行情,出現非理性的過度壓欄惜售和二次育肥等行為,減少市場供應量。眼下養一頭豬,獲利早已超過1000元。
面對不斷走高的豬價,宏觀調控正在不斷加碼。近日國家將投放今年第6批中央豬肉儲備,並指導各地加大力度同步投放地方政府豬肉儲備。相較於鮮肉,儲備肉的價格確實低了不少。比如前腿瘦肉14.99元/斤,後腿瘦肉15.99元/斤,一級五花肉21.90元/斤,通脊20.50元/斤。多管齊下後,10月25日生豬價格為28.15元/公斤,較10月20日的28.59元/公斤有所下滑。
政府在引導養殖企業生產的同時,進一步規範大型養殖企業的銷售行為,避免企業為了追求超額利潤而損害市場秩序。資料顯示,全國散戶數量占養豬主體的99%以上,其出欄生豬的數量約占總體的近一半。
回應
放開農村自養豬就可以緩解
不行的,因為現在要抓農村宜居環境,養豬要在離村500米遠,基本要上山,同時很耗水,屎尿處理污染極大。
其實是有一個無形的手--資本在收割財富而已
你即不瞭解經濟,也不瞭解行業。豬肉漲價的原因目前有兩個:豬吃的飼料糧絕大多數進口,以飼料成本上升,豬肉成本就漲。第二2019年非洲豬瘟,導致市場生豬出欄下降,豬肉漲價,為補市場需求,養殖量大量增加,這批大規模出欄後豬肉曾經下跌很多很多,甚至於養殖戶開始賠錢,養殖開始賠錢那麼養殖就開始減小,現在豬肉漲價就是關聯的“膝跳反應”。
為什麼現在農村大多數家庭不養豬了? 2022-10-27
【本文來自《針對豬價過度上漲,簡單說一下農村散戶養豬的困難》評論區】
1、有的地方政府環保考慮不許一般農戶養豬;
2、豬舍較髒,氣味難聞,而且夏天蚊子多;
3、養豬比較辛苦,現在農村很多人已經老了,年輕的大多出去打工了;
4、養豬最怕瘟疫,豬若生病也麻煩;
5、豬仔、飼料等漲價較快,但豬價不穩定,很多不再養豬;
6、平時要吃肉去買就是了,現在農村都不差錢,自養過節過年時殺了吃的已經非常少了。
中國西北暖濕化,能重回漢唐嗎? 2022-10-17 中國氣象局重點實驗室主任張強
在過去三十年時間內,我國科學家逐漸得出了一個引人注目的結論:歷史上寒冷乾旱的西北地方,正在逐漸“暖濕化”!
科學家發現,從上世紀 80 年代到2002年,西北降水一直在增加的趨勢。以西北地方西部為主的克孜河、疏勒河等許多內陸河流量也在增加;還有就是阿牙克庫木湖、鹽湖、青海湖、烏蘭烏拉湖、阿其格庫勒、西金烏蘭湖和庫賽湖等一些內陸湖泊的面積也在顯著擴大,另外還在塔克拉瑪幹和庫姆塔格沙漠東緣地區出現了一些新的湖泊。
在過去的30多年時間,每十年大概增加6毫米左右。這個地區的平均降水量以前不到200毫米,現在已經到230多毫米了。同時,2009-2012年, 湖泊面積增幅大於10.0 km2的湖泊共有27個, 其中7個湖泊面積增加超過50.0。
降水量增加對乾旱地區的葡萄和棉花種植是有利的,但是棉花和葡萄實際上抗旱能力比較強一些,適合在相對比較乾旱的地方生長。如若降水太多的話,反而對葡萄生長不利,但目前西北地方降雨少,增加也比較有限,因此變濕總體比較有利於葡萄的種植。
當然,在西北種植棉花或者葡萄,主要依賴灌溉,自然降水的貢獻相對比較小,所以西北降雨增加對農業是有積極影響,但是影響應該不會很大。
新加坡倒垃圾不用下樓,真香? 2022-10-18
某紅薯上有博主發了個視頻,說在新加坡生活永遠不用下樓倒垃圾,因為走出家門每一層樓道都會有一條隱秘的垃圾通道,十分方便。
評論區中有不少網友表示,其實中國以前的老式公房很多都是這樣的,只是後來被淘汰了。
但也有人表示,新加坡那邊每天都清理跟打掃,時不時還有消殺除蟲,環境蠻幹淨的。
住在新加坡的網友稱,他在新加坡住了這麼多年真的沒見過臭的髒的……而且新加坡組屋一樓大多數都不住人。
不過也有在新加坡的國人表示,很多人家因為這個垃圾道,都把這個口拿膠帶粘住了。因為蟑螂太多了。
回應
說起新加坡住宅的垃圾道,被小夥伴喚醒記憶,20年前北京住宅樓也到處都是這樣的垃圾道,後來非典,然後就把垃圾道都封了。要是不封的話,這回新冠肯定又是一個大傳染途徑。
這種收垃圾方式,是落後的表現,不是進步,因為,留下很多隱患,
香個鬼,消防規定火災疏散通道不允許有垃圾道,容易造成煙囪效應,使火災快速垂直蔓延。樓內設垃圾道是一種不安全且落後的建築方式,有什麼好吹噓的
這裡又不說垃圾分類的事了?
沒見識的樣子真可愛,我03年上大學住的宿舍就是這樣的,我們房間就是最靠近丟垃圾的口子的樓道盡頭,正對著樓梯,味道一言難盡。
這種設計其他的缺點不提,就是不能用於高層,現在國內很多社區都30層以上,你能想像一包垃圾從30樓扔下來的後果嗎?
對咋家原來就是這樣,19年改造把垃圾口給封了,易堵垃圾氣味發散容易傳染疾病
中秋回家,在附近十幾個行政村轉了一圈,幾乎看不到莊稼,全撂荒了 2020-10-13
【本文來自《全國秋糧收穫4.48億畝,多個主產區呈增產趨勢》評論區】
家鄉長江流域剛摘帽的某前國家級貧困縣,丘陵地貌為主,五六十年代山裡修建了幾座大型水庫,農業生產可以旱澇保收。連年回家探親,發現農田越來越少,以至於,今天中秋回家,在附近十幾個行政村的地面上走馬觀花轉了一圈,我幾乎看不到莊稼,曾經的良田好地,現在,要麼退耕還林了,要麼,改種苗木了,還有一個村的最好那部分良田集中被城裡的某大企業租種“有機蔬菜”返城自銷,山裡的水庫,現在都改稱(人工)湖,開發成旅遊風景區,以及城鄉自來水的水源地,不再給下游農業生產提供水源了,如果都象我家鄉這樣,全國的十八億畝紅線還保得住嗎?懷疑是不是各地在虛報產量。
回應
現在都是大面積種莊稼,山地、丘陵還去種莊稼?你成本能保住?做調查之前也瞭解實際情況。
我隔壁鄉鎮就有,一對夫妻統包全村民小組的責任田(每畝每年給原責任承包人二百元轉包租金),大約三百多畝,自己置辦一套適合南方小塊水田耕作的農機,包括,拖拉機,插秧機,收割機,以及用於打農藥和施肥的大疆無人機,他們家的年收入比外出打工強多了,但農忙的時候也確實辛苦多了,不過好在基本上是忙半年閉半年,而且自己做自己的事,不用受別人的管。
專家:三峽汛限水位是145米,長江委預估旱情後抬高了5米 2022-08-24中國新聞週刊
【導讀】 基於氣象、水文等種種跡象,以及今年全球整體大氣環流情況,水利部在6月、7月間已經對今年乾旱可能性進行了推演,並命令各地水庫適度增加蓄水量。前述水利專家指出,三峽汛限水位是145米,這次長江委根據對未來旱情的預估,適當抬高了五米,“只能說是一種有限的防範手段”。“如果蓄多了,防洪庫容不夠了,來一場突然的洪水怎麼辦?而且也會影響下游的供水和航運;如果蓄少了,真的遇到一場持續很長時間的乾旱,又怎麼辦?”
回應
沒有預報準確,造成國民經濟重大損失,國家氣象局該不該負責?專家們的看法是不應該負責。
天氣預報一周還比較準確,預測幾個月那是胡說八道了!
45℃刷新記錄,重慶回應“能否人工增雨” 2022-08-24 重慶日報
這輪高溫究竟有多強?還要持續多久?8月23日,重慶市氣象局副局長譚暢譚暢說,截至8月22日,重慶35℃以上高溫日數全市平均為39.2天,為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多,超過2006年同期(36.9天);日最高氣溫突破40℃以上的區縣有31個,較2006年多2個。
“也有市民關心能否通過人工增雨作業來緩解旱情,但這需要一定的條件。”譚暢提到,降水天氣系統的出現需要四個條件:一是作業區雲厚至少要2到3公里;二是雲底高度2公里以下;三是雲的面積達到幾十平方公里;四是有一定上升氣流的雲。
9月上旬將迎來兩次降雨
只吃野生青蛙腿?歐美10年吃掉6.88萬噸青蛙,土耳其青蛙瀕臨滅絕 2022-06-27
當歐美至今仍將焦點集中于亞洲人該不該吃龍蝦這樣的海產品時,卻鮮有人知,歐美持續數十年對野生青蛙的消費,已經達到了一個令世人瞠目結舌的程度。
美國年均進口2280噸野生青蛙腿,歐盟4600噸。從2010到2019年,歐美共進口6.88萬噸。
政治正確注重環保的美歐,已已立法絕對禁止在本國捕殺青蛙這種既可愛又有益,並且還對生物多樣性起到極大作用的兩棲動物。但是,絲毫不影響他們每年從東歐和亞洲,以每年6880噸的驚人數量進口68.8億隻野生青蛙。更殘忍的是,歐美從亞洲和東歐進口的野生青蛙,都是只要野生青蛙的兩條後腿。
不要以為食用青蛙是亞洲人的陋習,歐洲食用青蛙的歷史,可上溯至8000年前。英法比等,以青蛙腿作為招牌菜的最古老的餐廳,大約都有一百年左右的歷史,他們煎炒烹炸無所不用其極。
當然,紳士很不忍心看到青蛙被宰殺之後的那副殘忍模樣,加上青蛙其他部分骨頭多肉少,於是就專門只吃青蛙那兩條大長腿,既味美鮮嫩不說,重要的是不會看到青蛙的全貌。
一隻野生青蛙,即便躲過所有天敵和病害,從一顆卵到性成熟大約需要3年時間。一隻青蛙一天可捕食70只害蟲,一年可消滅害蟲15000只。發生在全世界各地的歷史,都證明了當一個地區青蛙大量消失乃至滅絕時,就會令當地的害蟲產生爆發性增長,甚至釀成生態災難。
回應
再一次剝下西方虛偽偽善的面具
美媒:中國抽水蓄能新目標遠超預期
美國彭博社2022-06-16,中國將開工建設200個以上的抽水蓄能專案,開工目標2.7億千瓦。這超過了日本所有發電廠的總裝機容量,將能滿足中國用電峰值需求的大約23%。這比3個月前中國在《“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中提出的目標有大幅度的增加,當時說到2025年時抽水蓄能將達6200萬千瓦以上。
抽水蓄能技術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當用電需求較低時,通過電力將水從下部水庫通過管道輸送到上部水庫,當需要發電時讓重力通過渦輪機把水帶到山下發電。抽水蓄能電站可以與中國快速增長的太陽能電站和風力發電機配套使用。
去年8月,國家能源局的草案指出,該國將可能建設6.8億千瓦的抽水蓄能專案,2025年前可能的開工建設目標是1.8億千瓦。去年9月發佈的最終版本縮減了建設規模,但仍然呼籲到2030年時抽水蓄能投產總規模達到1.2億千瓦。2019年年底時,全球抽水蓄能電站裝機已達1.58億千瓦。
美媒:中國7年減少的空氣污染與美國30年減少的一樣多
美國彭博社2022-06-14 中國在7年內減少的空氣污染與美國在30年內的減少程度大致相當,並在此過程中幫助降低全球霧霾水準。芝加哥大學能源政策研究所的資料顯示,2013年至2020年,中國空氣中的有害懸浮顆粒濃度降低了40%。如果這一趨勢持續下去,人們的平均預期壽命將增加約兩年。
如果沒有中國空氣污染程度的降低,2013年以來世界平均空氣污染水準會進一步上升,而不是下降。這是因為南亞、東南亞和中非地區國家正在實現工業化,空氣品質不斷惡化。
2020年,全球近一半的空氣污染增量來自印度,其PM2.5濃度上升了2.9%,濃度相當於世界衛生組織指南的15倍。
法媒:瘋狂的工業,中國的這座大壩用3D列印建設
法國《新工廠》週刊網站2022-05-30,在青藏高原上建設的一座180米高的水電站大壩將在2024年成為地球上最大的3D列印建築,將取代位於阿聯酋迪拜的一棟辦公樓,成為史上最大的3D列印建築。
中國最高水壩列表-維基百科
中國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興建了超過2.2萬個高度超過15米的水壩,占到世界總數的約一半。最高的水壩是坐落在四川省境內的錦屏一級水電站大壩,屬拱壩,高305米,也是世界第一高水壩。最高的土石壩是雲南省境內的糯扎渡大壩,高261米。最高的重力壩是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龍灘水電站大壩,高216.2米。湖北省境內還擁有世界上最高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壩,高233米的水布埡水電站大壩[4][5]。目前,四川省境內正在建設的雙江口大壩預計高達將達到312米,建成後將成為新的世界第一高壩。
世界十大已建高壩-維基百科
名稱 高度 類型 建成時間 國家 河流
錦屏一級大壩 305公尺(1,001英尺) 混凝土拱壩 2013 中國 雅礱江
努列克壩 304公尺 土石壩 1980 塔吉克 瓦赫什河
小灣大壩 294.5公尺 混凝土拱壩 2010 中國 瀾滄江
溪洛渡大壩 285.5公尺 混凝土拱壩 2013 中國 金沙江
大迪克桑斯壩 285公尺 混凝土重力壩 1964 瑞士 迪克桑斯河
英古里壩 271.5公尺 混凝土拱壩 1987 喬治亞 英古里河
瓦伊昂大壩 261.6公尺 混凝土拱壩 1959 義大利 瓦伊昂河
糯扎渡大壩 261.5公尺 心牆堆石壩 2012 中國 瀾滄江
奇科森壩 261公尺 土石壩 1980 墨西哥 格里哈爾瓦河
特里壩 260公尺 土石壩 2006 印度 帕吉勒提河
世界十大在建及規劃中高壩
羅貢壩 335公尺 土石壩 塔吉克 瓦赫什河
巴赫蒂亞里壩 315公尺 混凝土拱壩 伊朗 巴赫蒂亞里河
雙江口大壩 314公尺 心牆堆石壩 中國 大渡河
松塔大壩 313公尺 混凝土雙曲拱壩 中國 怒江
兩河口大壩 295公尺 心牆堆石壩 中國 雅礱江
布拉西河汊煤漿蓄水壩 290.7公尺 壓實煤矸石壩 美國 煤河
白鶴灘大壩 284公尺 混凝土雙曲拱壩 中國 金沙江
龍盤大壩 276公尺(906英尺) 混凝土雙曲拱壩 中國 金沙江
坎巴拉塔一號壩 275公尺 土石壩 吉爾吉斯 納倫河
迪阿莫-巴沙水壩 272公尺 碾壓混凝土重力壩 巴基斯坦 印度河
永續漁業大挑戰|餐桌上的鯖魚、竹筴魚越來越小隻? (公視-我們的島1157集 2022-05-2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9qc9ZjQf7Q
回應
或許大環境氣候改變有影響,但是捕撈過度絕對是最大因素,漁民靠海維生,如果自己不重視這個問題,誰來幫忙都沒辦法解決。
明知數量越來越少,卻越抓越多,然後怪天怪海怪政府。就是不會想想是不是自己的問題。
近10多年中國漁業崛起,大量學習他國捕撈技術,中國向外擴張至全球掠奪,台韓日本都是苦主,捕撈影響不止鯖鰺在世界各魚區 秋刀魚.魷.鰹鮪..等
中國大陸在福建沿海已開始發展鯖鯵魚類的人工養殖了,而且他們每年休漁3~3.5個月,確實也意識到漁業資源枯竭與發展人工養殖的重要性!
枉費了台灣四面環海,原本豐富的海洋生態卻被一些沒素質的漁民破壞濫捕濫抓的這麼嚴重,沒魚抓沒收入自作自受活該。
千萬不要去相信漁會所說的話。這幫人,無所做為,大都是在養老的。
台灣人短視近利,台灣漁船誰甩你,宜蘭會抓就跑台中寄船,台中會抓再跑別的地方,反正抓有魚就好,要靠多近就靠多近,網子卡住拉斷當海底垃圾就好,真的抓沒魚,再跟漁會哀一下又有補助可以領,誰甩你!報導又如何!
有廣大唯利是圖的漁民 自作自受 自作孽而已 可憐了台灣的環境生態
“植物肉”,像真實肉類一樣烹飪可不行 2022-04-27 新浪科技
近日,麻塞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一個科研團隊對肉類和基於植物(PB)的類似肉物的烹飪進行了研究,並定量比較了兩者在外觀、質地和鎖水性等方面的變化,發現普通肉類的烹飪方法並不適用於“植物肉” ,真實牛肉在烹飪後,其外觀、烹飪損失、鎖水能力和質地特徵,都要優於“植物牛肉”。相關成果4月25日線上發表於ACS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上。
未來肉正夯,跟傳統素肉有什麼不同? 2019/11/01 康健雜誌 第252期
「未來肉品」風潮吹進台灣,現在不僅在餐廳、速食店可以吃到,甚至可以直接買植物肉漢堡排回家自己料理。「Beyond Meat未來漢堡排」正式進軍便利商店,雖然新奇時尚,但價格不斐,鈉含量也高,挑戰國人的味覺和荷包。未來肉究竟有什麼祕密,可以風靡全球,跟台灣傳統素肉又有什麼不同呢?
由比爾.蓋茲、李奧納多投資、以及許多好萊塢明星加持的Beyond Meat最為吸睛。主打著幾可亂真的色香味,還刻意加了甜菜汁,連煎煮時都會流出「血水」,幾乎和一般漢堡排沒兩樣。同時加上環保、對動物友善等訴求,吃未來肉還變成了一種時尚。
未來肉成分,有水、豌豆分離蛋白、芥花籽油、椰子油、增稠原料、馬鈴薯澱粉、香料、麥芽糊精、酵母萃取物、鹽……等20多種。更簡單地說,就是素肉排。
台灣傳統素肉的原料是豆粕,也就是黃豆提油脫脂後的副產品,經過萃取、乾燥、分離濃縮,再加以調味重組,添加各種香料、色素和其他食品添加物,就成了不同風味、口感、色澤的素肉產品。(推薦閱讀:不健康的素食 壞處比葷食還多)
相關新聞
大陸人浪費?不環保大陸人浪費?不環保?氣候變遷都是中國的錯?來聽聽在陸生活歐洲女孩怎麼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sMBdrPBo5c
移植了豬腦細胞,人會變蠢嗎? 2022-03-25 新浪科技
移植豬器官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了,畢竟豬的器官大小、運作方式和人的相近,加上豬比較容易得到。
生物技術公司LCT,正致力於開發用豬腦細胞治療帕金森病。
2013年,科學家把小豬的腦細胞(脈絡叢)移植到了恒河猴的腦子裡,這些猴子都有帕金森病。
2017年,科學家用同樣的方式將120個帶有豬腦細胞的膠囊植入了病人腦部。一共有18個病程至少5年的老年人參與了實驗。植入手術18個月後,根據受試者的主觀感受,帕金森的各項症狀得到改善。最重要的是,沒有發現患者變蠢。
LCT目前共進行了兩輪臨床試驗,第三輪正在準備中,所以想要知道豬腦細胞移植到人腦的療效究竟如何,能不能上市,還得過一陣才能知道。
2020年,科學家給美國加州一隻患有癲癇症的海獅做了手術,在它受損的海馬體處植入了豬腦細胞。經過一年多的觀察,這只海獅的癲癇症不再發作了,食欲和體重也恢復了正常。
至於這項移植豬腦細胞的技術什麼時候用到人身上,科學家說至少還需要幾年時間。
看來啊,未來說某個人是“豬腦子”還真不是罵人了。
相關新聞
中國農大田間試驗,敲除KRN2基因後,玉米和水稻產量增加10%和8%。2022-03-25 新浪科技
全球60%養殖水產品來自中國 2021-09-17 新京報
自1989年以來,中國水產品產量躍居世界第一位。此後30多年中,始終保持著以養為主的生產格局。2020年,中國水產品總產量達到6549萬噸,養殖產品占79.8%,占世界的60%以上。
2020年,中國水產養殖種類達到300種以上,養殖水產品人均年有量37公斤,是世界平均水準的2倍。中國國民的動物蛋白消費約1/4來源於養殖水產品。
同時,水產品養殖也助力脫貧攻堅、脫貧增收。漁業產值占農業從1978年的1.6%到2020年的9.27%。2020年,專業從事水產養殖的人口達到457.5萬人,是1978年的8.8倍,2020年,中國漁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1837元,是1985年的35倍。
中國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依靠捕撈天然水產品的歷史,極大緩解了天然漁業資源保護利用的壓力,國內海洋捕撈產量已由2011年的1241.94萬噸控制到2020年的947.41萬噸,減少了23.7%。這是什麼概念呢?自然資源的捕撈產量在降低,但市場的水產品供給還是充足的,主要得益於水產養殖業的發展。
依舊是老大哥:中儲糧資產規模超萬億四年政策性收購近十億噸!
截止2019-11-09中儲糧總資產規模突破1.4萬億元,在全國31個省(市、區)擁有直屬糧庫和分庫980餘個,總倉(罐)容接近1億噸。2005至今累計收購政策性糧油總量超過9.3億噸,其中稻穀2.26億噸、小麥3.12億噸、玉米3.51億噸、大豆1898萬噸、油菜籽2219萬噸。僅在2015年就收購了1.83億噸,佔全國糧食商品量的44%。
國家儲備肉 _百度百科
國家儲備肉是指國家 商務部在全國各省市設置的活豬儲備和凍肉儲備,分為 中央儲備和 地方儲備兩部分。國家儲備肉是應對突發事件、平抑肉價波動的重要手段。國家通過局部收儲和市場投放,維護社會穩定。
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調查報告公佈
2022-01-21,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了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調查情況的彙報,並審議通過了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調查報告。經國務院調查組調查認定,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是一場因極端暴雨導致嚴重城市內澇、河流洪水、山洪滑坡等多災併發,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特別重大自然災害;鄭州市委市政府及有關區縣(市)、部門和單位風險意識不強,對這場特大災害認識準備不足、防範組織不力、應急處置不當,存在失職瀆職行為,特別是發生了地鐵、隧道等本不應該發生的傷亡事件。鄭州市及有關區縣(市)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對此負有領導責任,其他有關負責人和相關部門、單位有關負責人負有領導責任或直接責任。
回應
當時鄭州大雨死人事件發生後我在開罵地方政府和官員時一群人為他們辯護:暴雨啦,天災啦,北方想不到會下那麼大的的啦,半小時內多少座西湖的水傾倒進鄭州啦,總而言之努力的為當地官員洗地。現在國家調查結果出來後又是一片讚頌。中央英明,穩得一批布拉布拉的。你們是咋麼做到無縫轉接的?簡直是人均胡總編嘛
對群眾重大生命安全沒有底線思維,6個紅色預警,還跟那想當然,這心態,管理這麼大一個城市,不適合。
鄭州市領導是人,不是神!讓他們為了一個極小概率的黑天鵝事件,搞得興師動眾的,萬一撲空了,讓大家都遭受經濟損失不說,他們還是得挨駡,那是典型的裡外不是人……開了先例,以後誰遇到特大自然災害,都會被處理,長此下去,誰還敢擔當,你以為是福,實際埋下huo。
在鄭州呆過三年的表示,最討厭夏天下雨,積水嚴重,我司汽車都被淹過幾次。。。
看來你的運氣真不好,停車總是停在低窪的地方。鄭州夏季暴雨造成的積水在絕大多數地方都不會積留多長時間,如果是在白天,絕大多數積水在雨停後,半小時後就會蒸發幹。就連去年7月20日那天的超強暴雨,到了21日上午,鄭州市區不太低窪的區域幾乎所有路面較深的積水都排幹了。
在鄭州呆的久了,人人恐怕都會巴不得整個夏季天天都是狂風暴雨。形成了這種思維定式後,鬼才會把所謂的暴雨紅色預警當回事兒。所以,鄭州市領導“沒想到”雨會那麼大,實在太正常了,即使有氣象局的所謂暴雨紅色預警,我覺得也不能怪他們。其實,在報告裡也提到過,而且是全國基本90%現狀如此……。
快時尚讓二手衣汎濫成災智利沙漠成世界舊衣櫃之山 2021-11-21 華僑日報
《法新社》據報導,智利是二手和滯銷快時尚衣物的集散中心:它們由中國或孟加拉製造,接著送往歐洲、亞洲和美國銷售,最終再流入智利。每年約有5萬9,000噸衣物抵達位於智利北部、南美最大免稅伊基克港(Iquique),轉賣或走私到拉美,每年會剩下3萬9,000噸被丟往阿塔卡瑪沙漠,形成了如今一座座的「衣山」。
所謂的快時尚,只有越來越快的消費。因此,當衣物在快速被取代、淘汰和丟棄的前提下,也就製造了大量的快時尚災難垃圾。聯合國在2019年報告,全球的服裝產量在2000至2014年翻倍,廢水排放量佔全球20%,碳排放量佔全球8%至10%。生產一條牛仔褲會消耗 7,500-10,000升水量,LEVI'S經典款501牛仔褲的生命週期——從製造到被丟棄——會產生約33.4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然而,LEVI'S的例子還不包括對土地、生態環境、勞工環境等造成的影響。例如:底層勞工的權益和勞動條件往往被忽視。棉花會使用化學肥料和農藥,對土地造成嚴重污染。
近來,隨著對快時尚產業的瞭解以及全球暖化的加劇,外界也開始鼓勵「道德時尚」(ethical fashion):旨在對人類、動物和地球降低負面影響的時尚。這也是敦促生產商檢視生產材料和勞動環境之外,開始關心如何讓衣服變得「永續」,例如有相關網站提供延長衣服壽命的技巧,以降低衣服在全球的碳足跡。當然,再次循環使用的二手衣物也是緩解方式之一,但不應該建立在快速消費、快速淘汰的前提之下。
超越H&M和Zara 神祕中國品牌Shein讓西方青年上癮
2021年5月17日,中資快時尚電商SHEIN超越亞馬遜,成為iOS和Android下載量最高的購物App,並在54國的iOS購物APP中位列第一,它銷往220個國家,大批海外年輕女性消費者直言對這個品牌「上癮了」。而在成功勢頭似乎無人能擋之際,SHEIN也正面臨抄襲、環保和勞工剝削等快時尚品牌的爭議。
BBC分析有五個原因。
價格便宜 平均68元人民幣
雖然總部設在中國,但SHEIN主要以美歐澳為目標,產品包括廉價的露腰上衣、比基尼和連衣裙,均價僅7.90英鎊。服飾大多在8至30美元之間,比Zara和H&M便宜30%至50%。
60萬件產品供選擇
任何時候,在SHEIN都有多達60萬件產品在售。依賴於其廣州總部附近的數千家第三方供應商,以及約200家合同製造商提供貨源。銷售模式為「實時零售」,供應鏈上的小公司可以從其內部系統獲得關於潮流趨勢或產品表現的信息。利用算法得出的這些數據,每種風格都生產50至100件,視銷量即時調整供貨。約25天內完成一件新商品的銷售,生產效率即使Boohoo、Fashion Nova等「極速時尚」(ultra-fast fashion)也難敵。
該品牌在Instagram和TikTok上進行精凖的廣告投放以及贊助網紅,並常在平台上舉辦直播節目以推廣其產品。西方品牌很少使用直播,而直播擁有巨大的推動銷售的潛力。
在該品牌的7000多名員工中,有200名是內部設計師。最近還舉辦了一場年輕設計師大賽,提供10萬美元獎金和時裝系列的獎項。該公司已經向獨立設計師支付了100多萬美元。該品牌並有一個團隊在上架之前對供應商的新設計進行審查,試圖消除所有侵權隱患。
可持續時尚設計師羅伯塔.李(Roberta Lee)指出,SHEIN和其他快時尚公司常使用不像天然材料可降解的聚酯纖維面料。該公司視頻中出現很多SHEIN服飾「可能在穿了幾次、洗了幾次後就被扔進垃圾填埋場」的內容。
SHEIN則堅稱,小批量生產服裝的方式效率更高,而且很少浪費。該公司希望獲得更多的可再循環使用織物,並使用比傳統絲網印刷污染更少的印刷技術來印製圖形和圖案。
相較於品牌在海外市場的火熱,SHEIN的低調形成鮮明對比,「中國最神祕的百億美金公司」,它到底是什麼來頭?……..
https://udn.com/news/story/7333/5892194
俄增兵烏邊境 俄烏危機 歐洲天然氣漲4倍 普丁咎由自取
美國總統拜登與俄國總統普亭2021-12-07的視訊峰會歷經2小時後結束,普亭要求北約停止東擴和烏克蘭不得加入北約。
普丁2021-12-24表示,歐盟創紀錄的天然氣價格只能歸咎於自家政策,因部份歐盟成員國以高得多的價格在區內轉售俄羅斯的低價天然氣。 普丁還呼籲歐盟批准北溪二號管道,以緩解價格緊張狀況。
歐洲指標天然氣價格14日大漲至紀錄新高,較年初水準飆升近800%。該價格在上週五有所回落,但今年迄今漲幅仍超過400%。
北溪二號管道遭到美國,特別是幾個東歐國家的反對,他們說該管道將使歐盟更加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目前歐盟35%的天然氣需求由俄羅斯滿足。
從俄羅斯到德國的北溪二號管道已於9月建成,目前仍在等待德國和歐盟監管部門的批准。
德國天然氣輸送網絡運營商Gascade的數據顯示,通常向西歐輸送俄羅斯天然氣的亞馬爾-歐洲管道週日連續第六天出現反向輸送,將天然氣從德國輸向波蘭,這使價格緊張狀況加劇。
相關新聞
普京稱北約曾承諾不東擴,北約:從未承諾不擴張
Chevron曾設法跨越裡海,取道亞塞拜然首都巴庫(Baku),經由油管與鐵路,繞過俄羅斯運出部分石油。近年來,Chevron已經經由俄境運出大部分石油;但基於安全考量,它希望經由喬治亞建一條新油管,出口更多石油。問題是,這條運油走廊的興建,因俄突於今夏出兵喬治亞而變得風險倍增。哈薩克已經取消在喬治亞海岸建煉油廠的計畫,將運油走廊擴建到喬治亞的黑海沿岸,幾乎已經不可能。
對於石油與天然氣需求三分之一仰賴俄國進口的歐洲而言,莫斯科今後在政治與經濟議題上,很可能遠較過去更加需索無度。
早在喬治亞衝突前,裡海地區每天出口的六百三十萬桶石油,85%以上經由俄油管運交。從上個世紀九○年代起,俄屢次運用它的石油與天然氣管線,1993年關閉土庫曼對西方的天然氣出口,迫使土庫曼降價向烏克蘭輸氣,就是例證。
在Chevron於1993年接管前,坦吉茲油田日產六萬桶,Chevron計畫增加十倍。但莫斯科以俄國油管輸運量有限與環保為由,下令減半。Chevron不得已,只得寄望於透過喬治亞、高成本的鐵路運輸。
Chevron希望坦吉茲產能最後達到日產百萬桶,但得十年才有望實現,問題是,俄不願配合將境內油管流量加倍,除非Chevron支持莫斯科建一條經希臘通往地中海的新油管,以挑戰美國支持的亞塞拜然、喬治亞與土耳其的BTC油管。Chevron雖拒終屈服,但還需三年才能完成,於是哈薩克與Chevron恢復所費不貲的鐵路運輸,經由烏克蘭與喬治亞,每天用一萬三千個油罐車運三十萬桶石油。
哈薩克仍然保持樂觀,總統女婿、石油主管的提穆爾.庫利巴耶夫(Timur Kulibayev)指出,中國2009年將完成從哈薩克通往中國新疆、每天運油四十萬桶的油管。經過十五年明爭暗鬥,俄美都嘗不到甜頭,卻讓中國拿走了中亞的石油與天然氣,倒是一大諷刺。
相關新聞
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全長一萬公里,土庫曼188公里,烏茲別克530公里,哈薩克1300公里,中國境內8000公里,至2020-12-31,累計輸氣量達3359億餘標方,安全運行4034天。
BTC油管2011-08-25正式啟用,預估到2010年,裏海地區產油量日可達500萬桶,亞塞拜然靠BTC獲得500億美金,喬治亞與土耳其也有6到25億進帳。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衝突升級波及能源市場 2020-09-27兩亞在納卡武裝衝突,外界擔心會影響BTC油管,美國天然氣期貨跌超5%。BTC日送能力為120萬桶石油,但實際不到一半。
老撾拒絕中國基建,70億找韓國建大壩,潰壩後又求中國出手,咱幫不幫?
回應
潰堤的是副霸D,高16公尺黏土霸,不是主霸。
自2014年,中國水電裝機容量和發電量穩居世界第一,水電成為我國第二大能源。2020年,中國水電發電量1.35萬億千瓦時,水電裝機容量3.7億千瓦超過全球3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216MZg6nEM
是誰在幫助寮國實現「水電富國」? 2017-02-14
湄公河全長的44.4%流經寮國,60%水力資源在寮國,據亞行估算,流經寮國的湄公河蘊藏電力約為1.8萬兆瓦,寮國的利用率還不到4%。寮國60-70%的水電站都由中企承建,目前共10項,投資額9.9億美元。目前,泰國和越南等「大湄公河圈」的電力需求, 7-8%通過寮國來滿足。
相關新聞
值得信賴!中國幫助寮國南歐江流域打造一庫七級(座)水電站 2020/10/13
習近平2021-09-21週一在第76屆聯合國大會說:停境外建煤電項目 支持發展中國家綠色低碳
限電危機伴隨產業轉型陣痛 陸強推減碳目標代價不斐 2021/09/28 中時
中國資助的菲律賓Kaliwa大壩2019年8月動工
從「緬甸菲律賓水壩興建受阻」看中國主導的亞洲建設投資問題 2015/04/08 阿潑
國際河流組織2008年《新的長城》:「中國水壩行業指南」說:「目前,中國的水電企業和銀行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水壩建造者。」2012年版《新的長城》,中國海外水壩建設增加了100個,在全球74個國家參與建設304座大壩。但與此同時,受到環保團體與民意施壓,中國在緬甸密松/菲律賓Kaliwa大壩,也被叫停。
中亞油田 各方勢力競逐 2008-09-18 Steve LeVine,譯者:陳曉夫
在里海東岸,以美國Chevron石油公司為首的一個團隊,正在超巨型的坦吉茲(Tengiz)油田為五十座新油井開啟閥門。在取得哈薩克境內石油開採權十五年之後,Chevron終於能將這處油田的產量,至少倍增到每天五十四萬桶。
只是如何將石油運出閉鎖於內陸的哈薩克,一直是難題:俄羅斯不斷刁難,阻止、限制穿越俄境的石油運輸作業。
河南淅川夫婦3個月獵殺8頭野豬被判緩刑,稱莊稼被糟蹋嚴重 2021-11-27
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一對夫婦在3個月內獵殺了至少8頭野豬,法院以非法狩獵罪分別判處兩人:有期徒刑1年6個月,緩刑2年;有期徒刑1年,緩刑2年。
庭審中,被告人吳某辯稱:“野豬給地裡莊稼糟蹋得非常嚴重,才滅了它。麥子損失了30多畝,吃得也沒啥了,100多畝玉米也被吃得70多畝絕收。現在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願意認罪認罰。”
南陽市林業局稱,今年以來,全市受災農田面積20509畝,經濟損失2285萬元。南陽市建議:保證野豬種群平衡前提下,對成災野豬科學獵捕。加大宣傳力度,增強農民防護意識,避免野豬傷人。
回應
農民的損失誰賠償呢?建議法官和家人全部遷居到野豬環伺的農地種田一年,看看他們怎麼選擇。
野豬增多,就該獵殺? 2021-11-27 新浪科技
從生態角度看,野豬雖不是瀕危物種,但:可以幫助多種植物授粉和傳播種子;在尋找果實和根莖的過程中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氣性,防止林下植物生長過密,並加快有機物分解;排泄物有助於增加土壤肥力等等。此外,野豬還是多種掠食動物食譜上的一員,它們種群數量的波動直接影響頂級掠食動物的生存。我國虎、豹、狼、豺等食肉動物的生存現狀普遍不容樂觀,這也是導致部分地區野豬種群增長過快的一個重要原因。
筆者認為,首先,區野豬是否過剩,不能簡單地用是否與人類發生衝突為依據,而是要建立在對野豬種群參數的科學監測和評估的基礎上。
其次,人工狩獵要滿足以下:該物種的數量已明顯超過環境承載量、狩獵的數量不會影響該物種以及該地區其他野生動物的可持續增長。經驗顯示,人工狩獵並非總能奏效,只有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從生態系統保護大局出發,才有可能找到有效破解之道。(作者系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首席科學家)
回應
“站著說話不腰疼”……野豬增多是不應獵殺,但危人類的安全,就須獵殺。
全球主要採購行業協會SIG負責人:離開後才發現幾乎每一條道路都通向中國
美國Supply Chain Dive網站2021-10-14:經過多年“中國製造”後,供應鏈正考慮替代選項 在美國,“中國製造”標籤無處不在。但成本上升、貿易戰、疫情等風險,促使一些企業重新思考他們與供應商和中國的關係。美國的全球主要採購行業協會SIG負責人道恩•蒂烏拉說:“我們意識到已將太多力量用在一個國家。”但美國供應鏈的變化,並非是要大規模離開中國,只是多元化。隨著疫情持續蔓延,沒有任何採購目的地能獨善其身。來自中國的單一採購並非唯一風險。
美國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後,許多企業把視線投向越南,一些企業還在孟加拉、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尋找供應商。但東南亞許多國家缺乏發達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及港口,這會導致延遲交貨時間和其他風險。有些企業考慮回流美國,卻很難逆轉30多年來一直將製造外包、“離岸”到新興市場的趨勢。
那道路又重新回到中國?美國的全球主要採購行業協會SIG負責人道恩•蒂烏拉說,通過在越南增加供應商,SIG的一些成員自認實現了多樣化。到頭來他們卻發現,越南供應商與中國供應商都在同一地方購買原材料和零部件,“幾乎每一條道路都通向中國”。
中國不僅擁有眾多製造中心,還擁有豐富的原材料、充沛的勞動力和強大的港口基礎設施。全球企業已(與中國)建立了只要中斷就會造成損失的供應關係。此外,中國擁有龐大的人口和消費群體,國際企業都希望與中國做生意。去年,中國的電商銷售總額高達2.4萬億美元,顯然令美國7920億美元的線上銷售總額相形見絀。
相關新聞
中國限電(+美國量化寬鬆+疫情下全球供應鏈嚴重受阻+能源食品及眾多大宗商品價格急升)將成全球停滯性通膨引爆點。
習2021-09-21在第76屆聯合國大會說:停境外建煤電項目。限電危機伴隨產業轉型陣痛 陸強推減碳目標代價不斐 (回應:限電背後原因: 第一:不想用資源換廢紙(美元) 第二:不希望工廠低價傾銷 第三:推高美國的通脹 第四:尋求定價權。)
限電危機伴隨產業轉型陣痛 陸強推減碳目標代價不斐 2021/09/28 中時
近日大陸東北地區連續發布限電通知,然而限電政策並非最近才開始,當中涉及氣候變遷政策、去產能、提高能源效率、疫情後經濟復蘇與供應鏈失調等問題,雖然未來中國減碳路途仍極艱辛,但也由於其強勢作為,全球暖化問題總算出現令人樂觀的希望。
這次限電的直接原因是大陸官方下令要達到年度減碳目標,尤其是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9月22日在聯合國發表演講時重申「雙碳」(2030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承諾,隔日東北與沿海省份就發布了限電通知。其實早在習近平聯合國演說之前,「能耗雙控」政策就推行相當長一段時間,要求對高能耗產業、能源使用效率低的產業要進行去產能。
不過由於疫情關係,去年以來經濟復蘇是優先政策,產業能耗率要求就讓位給經濟復蘇。到今年9月才發現減碳進度落後過多,於是下一聲令下要求追趕減碳進度,9月初就陸續有江蘇、廣東、雲南、廣西、浙江等16省分進行嚴格的減碳措施,其中以煤發電是碳排的最大戶,首當其衝地遭到停產。《人民日報》微信官號俠客島則形容這像是「開學前狂補作業」,命下達後,有的省分「開二停二」,有的「開三停四」,都為積極達成上頭交付的減碳任務。
今年以來為了各地經濟復蘇,對去產能與限制高能耗產業是比較放鬆,但這也導致各地對發電煤的需求大增。大陸是全球煤的第一大生產國與消耗國,約有93%是國產,因此價格也隨著需求而快速上揚,今年5月約500多元人民幣一噸,夏季漲到800多元人民幣,目前已漲到超過1400元人民幣。大陸的動力煤(發電用)是以市場價,有經常性的波動,但電價則是政府定價,煤價一旦上揚,高能耗產業存在的價值就更低了,雖明知如此,這些產能去化時也要考慮到過渡期的經濟與社會穩定,因此時機與政策執行力度的拿捏需要相當的耐心與技巧。
習近平2021-09-21週一在第76屆聯合國大會說:停境外建煤電項目 支持發展中國家綠色低碳
習宣佈,中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路透社報導,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凱瑞(JohnKerry)等全球相關人士對習近平的最新表態表示歡迎。凱瑞並表示,這是個「偉大的貢獻」,且將是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取得成功所需努力的良好開端。凱瑞今年兩度前往中國討論氣候問題,但均未取得成果,且遭中方提出交換條件。
央視新聞報導,北京清華大學22日新成立的「碳中和研究院」將圍繞碳中和的目標,打造出技術創新中心、高端智庫戰略中心、高層次人才培育基地、合作交流傳播平臺等功能。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首任院長賀克斌說,這一研究院將轉變學科單一發展的慣性,集中優勢資源加快突破「碳中和」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攻克一批碳中和的「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
賀克斌說,下一步北京清大將在零碳發電與動力、新型電力系統、零碳交通、零碳建築、工業深度減排、減汙降碳協同增效、CCUS(碳捕集、利用與封存)與碳匯、碳中和戰略等方向重點發力,力爭在碳中和主戰場與關鍵技術突破方面「發揮引領作用」。
侯哥:在京廣隧道,關鍵時刻我要站出來(視頻) 2021-07-23 一財網
侯文超,40多歲,河南周口人,是北京一家裝飾建築公司河南負責人。多年前闖蕩北京的他,對暴雨有過切身經歷。這讓他在鄭州720特大暴雨之際,能夠果斷棄車,然後主動拍打沿途的車窗,因為我是最後一批撤離的,我覺得大部分司機應該都走了,但可能也有不配合的,我也不能硬把他們給拉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V_-INonrXY
京廣路隧道24日貫通,被淹車輛全部拖出200多輛, 4死- 旺報
回應
外媒報導死萬人,是暴政加人禍,中時怎不敢評呢。
死萬人?1450鬼扯也要打草稿!
西方記者很願意展現在中國被打壓,不能客觀上幫了他們 2021-07-25 環球時報胡錫進
網傳一名“德國之聲”記者在鄭州被群眾攔堵。因為憤怒於BBC等外媒對河南水災等的不客觀報導。環時認為,中國公眾對西媒的報導產生憤怒情緒完全事出有因。西媒長期抹黑中國,西媒顯然需要反思,真正回歸新聞報導的客觀原則。與此同時,我們強烈不建議各地民眾對西方記者個體進行現場圍堵。因為:第一,這反而使西方抹黑中國更加振振有詞。第二,他們可以借此炫耀自己在中國多麼受到重視。
回應
老胡說得雖也有理,要講理對加害者去說。
相關新聞資料
起底來河南造謠的“德國之聲” 究竟有哪些反華劣跡
德國之聲、美國之音和BBC這類國有媒體,由於人事任免和資金調配權被政府把持,因此不可能在涉外報導中做到客觀中立,而西方標榜自由的私有媒體同樣無法擺脫政治操弄,且西方國家控制私有媒體的手段更為隱蔽、具有迷惑性。……最後引用一句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的言論作結:我們允許他們的媒體在新加坡運作,目的是為了瞭解外國人如何看待我們。但我們絕不能允許他們在新加坡扮演,政府的監督者、對手和審問者。如果我們允許這樣做,他們將徹底改變新加坡的社會,我懷疑我們的國家是否足夠團結以抵禦他們的挑撥。”
這次如果要問責政府和地鐵運營部門,我作為本地人第一個不同意
1、我是本地人,很感謝各級政府及一線人員全力投入,才能保持城市的正常運轉;2、在千年一遇(下午4-5點降水200多毫升)之前,暴雨已下了一天一夜,由於城市良好的排水設施,並沒有多少積水,如果不遇上4-5點的降水,城市運轉沒有任何問題;3、千年一遇的概率都要停工、停產、停課、公交停運,那我覺得鄭州就不用上班了。
回應
過度問責後誰還願意去幹實事,只要做事就有錯的時候,就算沒錯杠精也能給你挑出毛病.
河南強降雨至24日56死5失蹤(26日69死京廣隧道完成清淤6死247輛車,至28日73死) 2021-07-23 新華社
回應
你要看外網1450,乖乖,還帶科學計算,隧道全長5公里,雙線至少死5000人。京廣隧道主線全長1835米,暗埋段1360米,敞開段475米。根據當事者回憶,當水淹過車輪時,大部分人就開始逃出了.淹沒的一兩百輛車主要堆積在接近平地的斜坡上。隔一段空白路段才到隧道,隧道車輛早已被搜索了,初步兩死,不排除後續還,但應不會有重大傷亡。真要幾百人失蹤,親人/微博還不翻了天?還說中國政府隱瞞。扯淡,周圍幾千老百姓,住宅樓上馬路邊,人山人海,拿手機恨不得24小時在拍視頻,誰能隱瞞啊。
誰為地鐵/隧道裡的枉死者負責?為何不及時展開搜救?
敲鍵盤永遠比救援善後速度快,動嘴永遠比動手輕鬆,你怎麼不說誰為這場大雨負責呢
京廣隧道,多年一直非常好用,解決了京廣路的堵,強制排水年年也正常啟用,不能因為這種世所罕見的大暴雨,就非得去追責相關人員。
多層立交觀感不好和噪音大,京廣隧道路段,完全適合於修建高架路,立交造價低且比隧道安全。
京廣路不僅長,而且商業街區常密集,所以走地下。你看看地圖,有多少個路口要連接,建高架幾百米一個出口?那不是要堵死?不要總覺得自己很聰明,這個專案也是各個專家評審的,有更經濟更方便的方案,專家會想不起來?
在京廣快速通車前,我坐81去趟火車站最少提前2個半小時,現在自己開車,也就20分鐘。
相關新聞資料
監控還原暴雨極值前的京廣南路隧道:有一定封路措施
浙江省長:防煙花颱風 地鐵遇突發不能層層等命令(回應:這有點事後補刀河南的嫌疑,不厚道!
這叫吸取經驗教訓,實事求是).
京廣路隧道路口基本清理完畢 2021-07-23 環球時報
救援人員告訴記者,目前並沒看到有大量屍體拉出的情形,但隧道最深處的水情和車輛數量還不明朗。
德媒說了句公道話:世界上沒有任何排水系統能應對鄭州暴雨
德國全天雨量150mm相比鄭州超一小時201mm級暴雨簡直小兒科,但為何德國會有這麼大災害?主因是山洪帶著土石流下洩,將建造在河流兩側的新城鎮摧毀,老村鎮大都在山坡上,也是為了避開洪水,但居民住得多了土地不夠,就往河谷走,遇上較大的洪水就會成災,因為河谷兩邊原就是河流的行洪區。
極端氣候下的中美救援速度youtube.com/watch?v=_TtRCs2-vqQ
暴雨倒灌致12人死亡,鄭州地鐵何以至此?
鄭州市委通報,7月20日18時許,積水衝垮擋水牆,鄭州地鐵下達全線網停運。同時疏散群眾500餘人,其中12人經搶救無效死亡、5人受傷送醫。
隧道時通常將50年一遇的大雨作為設計值,超出這個值,隧道會水浸。
我算參與5號線建設的當地人,當時乘客的選擇正是救了他們的選擇
災難發生時一定要儘快自救互救,安全等待救援。司機有組織過人從逃生平臺走,但是水流太急太大,又讓一部分回車內關閉車門,正是這個決定救了車裡的人,沒有急著敲碎車窗也保證了車內沒有完全被灌入水。
相關新聞資料
豪雨襲鄭州地鐵 讓人質疑席習近防洪太晚 2021-07-21 東森新聞
鄭州地鐵稱,地鐵是惡劣天氣下,市民回家的唯一希望,我們一直撐到下午六點,期間一直在組織抽排和圍堰。(回應:如果鄭州地鐵停運,出事的概率肯定比現在高,我下班時水到膝蓋了期待的就是地鐵.)
三天下(617.1毫米)一年雨!地鐵滅頂直播 習急令解放軍不准退縮 2021-07-21 關鍵時刻(回應:中國人就是被訓得很乖,相信利害國之黨一定會來救,所以不想破門逃出,終於全部光榮為黨犧牲了. 常識告訴你破窗水進來速度遠超想像,我們再乖也有知識有常識有求生本能,什麼教育訓到你們每次都喜歡幸災樂禍?)
河南暴雨災情 《紐約時報》抹黑中國官媒淡化和隱瞞災害。這當然是極為扯淡的,全中國媒體都在報導河南災情。
鄭州27日公佈地鐵14名遇難者名單,民眾獻花悼念
官方阻擋民眾悼念--新唐人
環時銳評:公眾祭奠應受尊重,地鐵站施工擋板,二者誤解不宜過度解讀,應及時溝通化解。有人提出意見後,B1出口圍擋板已被移走。
解放軍直-20馳援河南救災,中國應急救援進入機械化時代!
目前(2021-07-21),中部戰區出動解放軍、武警兩萬余人(累計投入4.6萬人次),地方出動了820支應急管理救援隊7萬餘人,消防救援2萬餘人,社會救援力量25萬餘人,各類大型救援裝備2600多台(輛),從河南周邊的多個省份向災區中心集結,協力投入抗洪搶險救災行動。
相關新聞資料
翼龍2無人機保障了災區通信信號:解放軍無人機/北斗導航/直升機/舟橋齊上陣
多部門聯動采取有效舉措07-24河南群衆生産生活加速恢復
解放軍救災後07-25撤離 河南民眾“萬人空巷”自發送行
解放軍全面接手!京廣隧道傳已挖出6000遺體真相成國家機密- 自由時報
河南早就做了預警,但河南這個雨量,預警能解決問題嗎?
早在7月16日,河南省氣象局、自然資源廳、水利廳、文化和旅遊廳聯合,做出了預警,並關閉多家景區,組建57支防汛應急搶險隊伍。雖然各種預警發到了人們手中,但大家似乎對這場大暴雨不夠重視。
若用7月18日18時至21日0時,鄭州平均降水量449毫米計算,三峽大壩開啟11孔洩洪,要泄19個小時。
我參與過颱風應急工作,鄭州雖有預警和應急預案,但還是吃了沒經驗的虧
鄭州這次雨災,可說是給華中、華北和西北的內陸城市敲了一個警鐘,建立完善的預警體系和完整的應急預案以及可行的應急措施,很重要,千萬不要忽視。
回應
頂,這才是客觀的文章。媒體的洗白,刻意的辯護,一直強調降雨量大,什麼百年千年一遇等等!
你歪曲了作者的意思,作者寫的是浙江,改開以前,因為窮,損失的也小。08年以後,颱風每次損失都在百億以上,鄭州是旱不是澇,就算是亡羊補牢,也可能投入鉅資以後,一兩百年沒有卵用,這就很糾結了。
城市規劃專家釋疑:為何“海綿城市”鄭州無法應對此次特大暴雨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委員胡剛表示,“如今城市大面積由硬化路和高層建築構成,雨水沒辦法滲透,建設海綿城市的確很有必要,但並不能應對這種百年以上的特大暴雨。”
相關新聞資料
BBC報導西歐洪水和鄭州暴雨時用了兩幅面孔,並說:一場暴雨打破了500億元人民幣建設的海綿城市神話。(回應:534億是總投入,現只是第一期,完成度22.5%。)
防汛救災 總書記再次要求這個“第一位” 2021-07-21 央視網
近日,河南等地持續遭遇強降雨,鄭州等城市發生嚴重內澇,一些河流出現超警水位,個別水庫潰壩,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抓細抓實各項防汛救災措施。
解放軍多支部隊緊急投入救援一線 聯指中心晝夜運行
中部戰區,緊急派出官兵和民兵3000余人、車(舟)裝備80餘台(艘),在10個地域同步投入搶險救災。
20日淩晨,洛陽伊河灘攔水壩決口,第83集團軍工程防化旅馳援,執行爆破分洪。
20日17時20分,賈魯河大王莊段多處漫堤,武警150名官兵3小時奮戰,有效加固了堤壩。
20日18時,鄭州地鐵5號線海灘寺站到沙口路站隧道內積水,100餘名民兵接力搶險,將被困群眾安全轉移。
相關新聞資料
河南紀委監委:嚴禁遲報、瞞報、漏報重要汛情災情資訊
鄭州「人造洪水」淹京廣隧道/地鐵,上千輛車死亡人數難估,初步運出超百人--新唐人(回應:新唐人/大紀元是法輪功宣傳品)
習派軍接管京廣隧道,突訪西藏「東躲西藏」意欲何為--新唐人
穩邊疆局勢07-21習首赴西藏(直飛藏南邊境再搭拉林鐵路到拉薩)後傳中印將辦第12輪軍長會談
習西藏考察强調 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 譜寫雪域高原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李克強總理26日到國家防汛抗旱總部主持視訊會議:哀悼遇難者,預撥幾十億元救災。
散佈河南暴雨謠言,37個帳號被禁言或關閉
河南大暴雨,網路輿論變了:1.挑毛病的少了,幫忙的多了.2.說怪話歪話風涼話的少了,對救援人員的信任多了.3. 指手劃腳的少了,喊加油的多了.4. 輕信謠言的少了,堅持等官方通報的多了,你感覺到了嗎? 觀.風聞 (回應:我身為鄭州人,觀察者網一堆喊著要追責的人可不在少數。)
京廣路隧道災後現場實拍,事實勝於雄辯,別讓謠言混淆視聽蠱惑人心,從來就沒有軍警封鎖,清淤過程都有媒體在現場直播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mvJq0XOyEo
到22日80多家企業百余明星捐款超21億
到26日鄭州紅十字會捐款超10億,已撥8.44億.
鴻星爾克捐5000萬後,直播銷售破1億,庫存被網友搶光!(回應:大陸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財政部應急管理部30日向河南預撥10億防汛救災資金
外媒關注中國啟動碳市場:為世界最大碳市場裝上最後一塊拼圖 2021-07-17 觀察者網
2011年10月以來,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等地開展了碳排放權交易地方試點工作,地方試點從2013年6月陸續啟動了交易,經過多年發展取得了積極進展。
2021-07-16,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開張。收盤價51.23元/噸,漲幅為6.73%,交易量410萬噸,總額2.1億元。中國目前還沒有出現交易所交易型基金(ETF),但歐盟現在已經有兩隻碳交易ETF產品,規模都在數千萬歐元。
多家外媒報導了中國碳市場的首日交易情況,強調了中國此舉帶來的重大意義。也有外媒認為中國碳市場尚不成熟,其發展依然面臨著一些挑戰。
相關新聞
全球最大碳交易市場即將上線!彭博:中國只為增加更多污染源|
回應
美國為我們叫好的,我們都該理性看待。
碳交易--維基百科
碳交易的兩種型態
配額型交易:指總量管制下所產生的排減單位元的交易,如歐盟的歐盟排放權交易制的「歐盟排放配額」(EUAs)交易,主要是被《京都議定書》排減的國家之間超額排減量的交易,通常是現貨交易。
項目型交易:指因進行減排項目所產生的減排單位元的交易,如清潔發展機制下的「排放減量權證」、聯合履行機制下的「排放減量單位」,主要是透過國與國合作的排減計畫產生的減排量交易,通常以期貨方式預先買賣。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碳排放權交易制度有:
歐盟排放權交易制(EU ETS)
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制度(CN ETS )(經歷7年試點,2017-12-19正式啟動)
美國的加州排放權交易制度(CAT)
紐西蘭碳排放權交易制度(NZ ETS)
其中歐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市場,也是體制最完善,目前企業納入最多的大型碳市場。
美澳兩個交易所只有象徵性意義。截至第3季,歐盟2006年的交易金額達188億美元。
提前撤離211人!貴州六盤水成功避讓一起地質災害 無人員傷亡
2021-07-15日19時20分許,貴州六盤水市水城區雞場鎮箐頭村周家坡組發生一起滑坡事故,造成3棟房屋倒塌,倒塌面積1000餘平方米。所幸該處此前在排查時已提前10天被確定為有地質災害隱患,因撤離及時,55戶211人成功緊急避讓,無人員傷亡。
回應
跟前幾天日歐的同類事故形成鮮明對比
多數國家電費和輸電費是分開的,中國卻是統一計算 2021-06-29
【本文來自《發改委:我國居民電價偏低,下一步將還原電力的商品屬性》評論區】
電價高低是相對于居民收入而言的。世界發達國家1000度的電能的費用占月工資的6.9%:韓國3.19%,美國2.67%,挪威2.29%,法國4.1%,瑞士4.36%,波蘭12.35%,芬蘭4.24%,英國5.77%,葡萄牙13.44%,日本8.19%,盧森堡5.46%,愛爾蘭6.63%,荷蘭6.94%,奧地利7.14%,義大利11.13%,丹麥10.68%。中國是20.68%,是發達國家的2.52倍。
首先,你不考慮峰穀以電價較貴的廣州市為例,用電260度內為0.58/度,261-400度為0.63/度,每月401度以上的電價0.88元/度,1000度電的價格為777元,而全國月工資約為7500元,折合10%。
其次,多數國家電費和輸電費是分開的,而中國的電價是包含輸電費用的。
最後,發電的主要成本(燃料、設備折舊)各國其實都差不多,收入低的國家電費比例自然也就高了。
回應
嗯,你收入只有1000塊,所以糧食只能賣一毛一斤,五星酒店只能100元一晚,LV的包包只能200塊一個,不然就是這個世界的錯!
同樣道理,為什麼有人要拿中國通信資費占收入的比例去和發達國家對比來說事呢?
相關新聞
白鶴灘水電站2021/06/28投產發電,共安裝16台單機容量100萬千瓦水輪最大的發電機組,僅次於三峽工程,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1968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5160萬噸、二氧化硫17萬噸。將與三峽工程、葛洲壩工程,以及金沙江烏東德、溪洛渡、向家壩水電站一起,構成世界最大的清潔能源走廊。
回應
不要臉的中國在雲南把上游的水攔截造成下游東南亞四國的河水乾涸生物滅絕,人民也難以維生。骯髒 齷齪的中國人
愚蠢无脑蛙,这条河跟东南亚四国没一点关系,完全流经大陆境内。
不要臉的1450,整天在網上造謠。造謠的1450死全家!
台灣的燃煤發電的總裝置容量不到1500萬千瓦。
台灣可以用愛發電,2300萬人能產生可觀生物電,豈是燃煤或水電可比呀!
綠畜政府趁著疫情火速簽約,中火又榮升世界第一大火力發電廠
甩鍋陸干預 難掩澳洲無心抗暖化 2021-06-23 聯合報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二○一五年、二○一七年都曾討論將大堡礁列入瀕危名單,認為澳洲保育不力讓大堡礁多次發生白化事件。二○一九年,連澳洲政府自己發表的報告都將大堡礁狀況降級。如今教科文組織再度關切大堡礁,澳洲政府卻暗示這是中國大陸搞鬼,恐難逃甩鍋之嫌。
珊瑚對海水溫度上升最敏感,使得大堡礁狀況成為暖化指標。BBC指出,澳洲莫里森政府一直不願積極減碳,即使國際間要求澳洲承諾二○五○年前達成淨零碳排放的目標,壓力愈來愈大,但莫里森就是不肯鬆口,連上周G7峰會,莫里森仍是不買帳。
四月美國總統拜登透過視訊召開的全球氣候峰會中,莫里森宣稱澳洲會「盡力、盡速達標」,還說對澳洲而言,問題不在於「能不能」或「時間早晚」,重要的是「如何」達成淨零碳排放。
莫里森的話點出了問題核心:對抗氣候變遷,「時程」跟「方法」一樣重要。科學家和全球領袖的共識是,澳洲在對抗氣候變遷方面,做得不夠多也不夠快。
大堡礁這個澳洲國寶一旦被列為瀕危,代表澳洲政府對抗氣候變遷不夠認真,澳洲將顏面盡失,不光是外交和經濟地位受影響,文化面也灰頭土臉。
如果大堡礁被降級,將是首度有世界文化自然遺產因氣候變遷影響而進入瀕危名錄。被列為瀕危,有助於搶救大堡礁,像是可以公開對外募資,引起世人關注。不過,在新冠疫情爆發前,大堡礁創造數以千計的職缺和六十四億澳幣(近台幣一千三百五十億元)產值。若列為瀕危,恐將衝擊澳洲觀光業一大賣點。
迴紋針等科普大V“不讓中國人吃海鮮”的背後… 2021-06-20 觀察者網
一群科普大V紮堆發表“中國人對海鮮貪得無厭”的奇怪言論,沒想到竟意外引發科普圈“大地震”。
18日晚,科普博主@賽雷話金 稱自己也曾收到過一家“公益組織”發出的合作意向,邀請他製作關於“中國海洋保護”主題的科普短視頻。但進一步查詢後,他發現這個組織實則是個境外NGO組織,創始人和顧問表面是研究中國的專家,實則多年幹的都是抹黑、污蔑中國環境事業的勾當,其中甚至還出現了被斥為“千古罪人”,末代港督彭定康的身影。
由此他表示,此類境外NGO組織花鉅資找大把國內媒體宣傳所謂“環保”,以科普海洋漁業為名,實則不懷好意地傳播一些“未來吃不上魚”的恐怖資訊,讓蛋白質攝入量遠低於發達國家的中國人不要吃海鮮。
視頻中,他還直接掛出了博主@EyeOpener 疑似收錢做科普視頻,並點出另一科普大V@迴紋針PaperClip 的兩名編輯,分別存在任職於美國軍方機構、在境外社媒發佈大量反華言論等問題。
相關新聞資料
德媒:全球暖化因中國人愛吃肉
美國時代周刊:“中國人愛吃肉會導致世界毀滅”
“中國人吃肉毀滅世界!”外媒雙標抹黑中國,還偽善勸咱全民吃素…
「台山核電廠意外疑雲」對台灣有影響嗎?極權國家發展核能的風險 2021-06-17 蔡中岳
根據CNN報導,位在中國廣東的台山核電廠有輻射外洩的高度風險,台山核電廠中法共同營運的廠商,在其與美國政府求助的信件中強調,台山核電廠有「迫在眉睫的放射性威脅」,且因中國政府面對風險的方式,是以「不斷調升放射性物質檢測標準上限」,而非停止核電廠運作,且檢測標準已超過法國的安全準則,所以希望美國出手相助。
……….
相關新聞資料
廣東台山核電廠傳核洩漏? 美國評估認為未超標- 中時
法馬通公司表示正在協助台山核電廠解決問題,而中國的中廣核集團聲明表示一切正常沒問題。
回應
日本福島核電廠要排廢水,都沒見你鬼叫,大陸都已經說沒有的事,你竟然拿出來抹黑,又是一個双標黨
法國Framatome製歐洲壓水式第4代核爐,初級管路惰性氣體(noble gas)增多,造成核爐效率降低運作成本增本,而非漏氣安全問題, Framatome 取得美國政府批准把原因寫的嚴重一些,被美媒渲染,台灣對大陸一向幸災樂禍,媒體隨美雞起舞!
文中一大堆謊言與假資料,聯合報的鳴人堂/轉角編輯不用查證?
要比極權,民進黨的能源決策模式,無視公投,無視民意,無視專業,停建續建停用重啟,廢核的決策過程,極權無比。
看讀者反應,作者的臉顯然比另一位鳴蛙塘吳姓作者的臉腫多了......
這位反華造謠寫手去看看底下留言為何這麼多嘲笑你的留言,你應反思的是:
一,要比極權,中共還真比不上民進黨!。
二,核電廠的燃料棒破損是很正常情況,各國核電廠都有。中國核電廠是世界最先進的第三代,遠比老舊的米國或台灣核電廠安全。但因世界對核電有高度警愓,一點小事也要通報,這就讓不肖媒體如CNN大作文章的機會。
三,CNN的造謠手法即是偷換概念,世界各國都有燃料棒破損,CNN卻只提中國,接著中央造謠中心既然及出指令,則各造謠寫手接力造謠,直到把讀者徹底洗腦一遍。只要有點大腦的讀者一定有發現UDN的鳴人堂或是轉角什麼的,經常在配合造謠,真把讀者都當笨蛋在愚民洗腦。每次都由西方反華發動造謠攻勢,台灣收錢的反華寫手就接力演出,
四,上述這做法即是以米國為首的五眼白人至上的造謠課:編造一張"謊言的網"愚民洗腦人民,不同名稱的組織,協調好,去分批,分時段,不停的輸流,去散佈謠言,假新聞,西方及民進黨一直用這招在掩蓋自己執政的各項不法,且真的有效。西方還把這種課程,專有名稱:迷鏡荒原(A wildeness of mirrors)
關鍵原料不只稀土 美官方:陸仍控制22種戰略金屬礦產 2021/05/07 中時
美國總統拜登上個月公佈的耗資2兆美元的基礎設施立法計劃中,撥出150億美元用於稀土元素分離、電動車等多個項目,以應對在高科技、國防、清潔能源等領域對稀有金屬需求的急劇攀升。美及其盟國也都相繼制定相關關鍵礦產戰略清單,稀土僅為所列35種關鍵礦產資源中的一種,至少還有22種至關重要的礦產處在中國主導的風險之中,其中有12種關鍵礦產的最大供應國是中國,另有10種礦產或是被中國壟斷、或是中國為這些礦產的最大生產國。相比之下,美國明顯占主導地位的關鍵資源僅有1種。
例如,電動汽車電池86%的陽極在中國生產,而100%的天然石墨陽極在中國製造。電池中極重要的銫金屬過去都從加拿大進口,但2019年中國從美國手上以1.3億美元收購加拿大曼尼托巴省的銫礦,銫是極稀缺的礦產,世界上僅有3座礦區,世界上最大的貴金屬交易商金拓(Kitco)曾指出,中國在此之前已經收購了2個。
中國壟斷非稀土礦產還包括美國需要的91%的砷金屬、81%的軋鋯、69%的銻,另外全球70%的鉍與97%的鎵也被中國控制。世界上最大的鈷生產國剛果,其鈷礦基本為中國所主導,根據對電池化學和氣候政策演變的推測,未來對鈷的需求可能會比目前的需求高出6到30倍之多。
回應
美帝就怕汙染了自家土地,一邊汙染中國一邊又罵中國壟斷
老美壟斷半導體關鍵製程設備而且實際拿來當武器侵害他國,我做可以你做就不行, 這就是雙標!
日本2021-04-13拍板福島核廢水排入海
相關新聞
美挺日排核廢水,西媒集體沉默,原來美英法德也倒了20萬噸核廢料! 外國網友:這是日本發動的核攻擊! 日為何現在宣佈兩年後排核污入海?背後牽涉到日本核能相關的官僚體系、產業鏈條,及美國核能產業。在日反核等於反美,作為一個缺少能源的國家(2011年福島事故前有54座核電站發電量占近30%大超10%的世界平均,2030年核能將占20-22%。) 發展以美技術為核心的核能是日本的政治戰略選擇。 韓將訴諸國際海洋法法庭。 伊朗要報復以色列恐怖襲擊伊核設施(回應:中伊簽署25年4000億美合作協議。) 瑞典環保少女栽在了日本人手裡:2019年加州大火, 2020年澳洲大火,2021年日本核污水事件,沒見她大聲疾呼,但中國吃飯用筷子,她就嗶嗶嗶,還跟港獨黃之鋒在網上互動,足見其對政治的熱衷。
駐日代表謝長廷瞎扯台核電廠也排廢水(回應:謝從宜蘭漁船與日本公務船擦撞、日更名釣魚台列嶼、指早點開放日核食才有面子、稱日購買台鳳梨是賣人情等,一直是助日代表!) 總統府包庇:謝說法與原能會無違背,原能會駁謝:台日核廢水不同。謝不來立院報告,外交部:必須派專機接他。輿論要求他早點滾蛋,曾說退出政壇:是幽默啦!毒誓退政壇:宋楚瑜、蘇貞昌都說過。派系恐怖平衡:蔡英文不敢不願不能撤換謝。
日要中提前實現2060年碳中和承諾,中: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發達國家要50-60年,中30年做到。反觀日本卻拒絕《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勸日先負責任的處理好福島核廢水問題。(回應:中禁日核食,如核汙入海那禁所有海產品。福島海域黑鮋放射物質超標被禁上市。) 歐盟2023年開始徵「碳關稅」,出口導向的台灣,恐從供應鏈消失。
滿街是台灣豬,美萊豬流向?美豬進口超兩萬噸,但透過食品加工「化整為零」萊劑全部零檢出;相較於台中驗出十七件萊牛,稽查人員覺得滿不可思議 (回應:萊豬肉用在食品加工如肉鬆、香腸、魚丸等可以說是相當好的隱藏地。不吃任何含豬成份的冷凍食品,也不吃含豬的台灣小吃,什麼大腸麵線、肉丸、甜不辣、香腸、碗稞、肝連大腸、血糕、肉粽、肉包.......!)
為什麼縣城以後不能蓋高樓了? 2021-04-12 新浪財經
住建部為了回應碳中和,發起了關於綠色低碳建設的徵求意見。
縣城的新建住宅以6層為主,6層及以下住宅占比應不低於75%。確需建設18層以上居住建築的,應嚴格充分論證,並加強消防應急、市政配套設施等建設。
回應
電梯將是一個重要的配置。年齡大的人非常需要。現在舊住宅改造一般都要加裝電梯。莫名其妙的限制,真是不接地氣。為啥不直接禁止汽車呢
樓層少了減少熱交換就是扯蛋了。減少熱交換的方法有好多,減少暴露面才是真正的原則。一樣的住房面積,樓層多了少些房頂少些暴露面所以熱交換會減少才是。而且樓層多了省土地面積,能減少供熱廠跟住戶之間的距離,也減少熱損失。至於說6層的樓房可以不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更是扯蛋。房子都是越來越堅固,建些落後不安全的房子沒人買才是浪費。
這種閉門造車的決策往往無法堅持,會帶來社會財富極大的浪費和碳排放)。
阿里山火未滅、尖石也起火 林火監測恐失靈 2021-03-21 聯合報
消防人員和阿里山森林大火奮戰逾四十八小時,火還未滅,新竹尖石林區昨天也起火;由於正值枯旱缺水期,森林火勢發展令人揪心。儘管火災原因尚待釐清,但學者質疑林務局對森林火災危險度的監測失靈,不排除人禍使然。
相關新聞
氣候乾旱缺水防火災 消防署提醒掃墓要「4不2記得」
回應相關新聞
祈雨雨沒來,火卻來啦
境外沙塵今晚南下!全台空氣品質拉警報 東部也恐淪陷 2021-03-21 聯合報
環保署說,今天到明天鋒面通過及東北季風增強或大陸冷氣團南下,其中今天晚間中國沙塵南下,其影響程度須視上游累積情形及降雨強度而有所變化,下風處中南部地區須留意汙染物累積情形;週二東北季風或大陸冷氣團減弱,週三至週四環境風場轉為偏東風,西半部擴散條件轉差,汙染物可能累積。
回應
沙塵爆是蒙古國造成卻要甩鍋給大陸。
超級沙塵暴背後,韓國人這樣說,讓蒙古國情何以堪!日,是中國人難忘的一天。
北京沙塵暴確實不多了。但不少朋友很疑惑,過去幾年,我們環保這麼努力,我們種了這麼多樹,怎麼2021-03-15一來就是一場10年來最強、範圍最廣的沙塵暴?
其實也錯怪了三北防護林,因為這場超級沙塵暴,不是國產,而是進口——不是起源于河北內蒙古老地方,而是蒙古國強大氣旋,將本地沙塵托舉至高空,隨後在持續不斷的東移南下的氣流作用下,大量沙塵長驅直入。北京遮天蔽日,蒙古國卻真是傷亡慘重,10死11失蹤。
但天災之後,也有讓人啼笑皆非的鬧劇。
比如,韓媒報導是:源自中國沙塵暴,3月16日將襲擊韓國。
嗯,看來在這些韓國人眼裡,蒙古國都是屬於中國了。
相關新聞
“陰間濾鏡愛好者”BBC又來了:其在“世界末日般的天空”標題下,配上的畫面則是員警在昏黃天空下的大圖。看上去,仿佛偌大的北京城,2000多萬人口,他們只看得到員警,其暗藏的小心思一覽無餘。
缺水加缺電,蔡政府的超前部署呢? 2021-03-13 聯合報
蔡政府最近連遇施政危機,從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傷害大潭藻礁生態,到缺水成為上半年我產業界最大挑戰,民間不滿與擔憂的聲浪越來越大。蔡政府仍以一貫的傲慢態度因應,先是自誇政策周全且超前部署,繼則發動鋪天蓋地的哏圖和網軍攻勢,一為自己辯解,二則打擊抹黑持不同意見的人士,三則將過錯推給前朝或其他因素。總之,就是不自我檢討,也無意調整政策方向。
台灣正面臨七十年來最嚴重乾旱。半年來,全台四分之一農田因缺水陸續休耕停灌;近期水情愈發吃緊,桃竹苗地區開始實施減壓供水。如此一來,新竹科學園區的工業用水也大受影響,許多廠商已經開始出動水車自己載水回來用。經濟部長王美花日前要求廠商掘井抗旱,除被譏違反常識及違反環評法規;科技部也打臉說,工業區內不能鑿井。
供水出了問題,供電同樣也有麻煩。藻礁公投捲起的「粉紅風暴」,也是戳破蔡政府「超前部署」牛皮的顯著事件。
造成藻礁危機的深層因素,是蔡政府不當的能源政策。在短短八年多,要達到「天然氣五成、綠能二成」的目標,把所有希望押在天然氣上,在這種賭徒心態下,蔡政府又怎麼會有心和環團溝通? 王美花已經警告,三接若不蓋,將造成北部地區缺電,屆時必須增加燃煤發電才行。
從缺水到可能缺電,是一個失能政府的表徵。在不斷吹噓超前部署、完整規畫、充分溝通後,政府連最基本的水電供應都危機四伏,真可悲!
相關新聞
藻礁公投連署破52萬綠3劍客與環團溝通
回應
這幾年好多什麼團、網紅啦,抗爭只是為了被摸頭!
台灣西半部空汙來襲 環保署強調汙染源在中北部 2021-03-13 聯合報
環保署已要求協和、林口、麥寮、台中、興達電廠降載達一點七億度,針對大型汙染源要求降載減排,並針對營建工地、露天燃燒加強巡查。
回應
睜眼說瞎話,北部汽機車遠比中南部多,空品卻比中南部好,移動汙染源根本不是空汙主因。很明顯空汙是從高雄擴散出來的,來源就是電廠跟工廠。
一切的一切,環保署都推給東風由北部繞流到南部,否則全國空污第一名高雄市長陳麥麥,明年連任之路將死!
推給大陸
英媒稱中國政府為減排要求少吃肉 證據令人“智熄”
2021-03-09,英國《衛報》發佈題為《隨著素食主義革命的深入,中國對肉類的胃口逐漸減退》。
但是,有這麼一段話卻有些看不明白了:
在2016年,作為減少碳排放的承諾的一部分,中國政府制定了一項計畫,要將中國人的肉類攝入量減少50%。這是一個激進的舉措,世界上很少有其他政府將肉類消費納入其碳減排計畫。
別說外國人感到激進,就算是中國人也要懵了,政府啥時候以減排為目標對我們每天的攝入的肉量做過計畫?
原來《衛報》引用的正是自己家在2016年發佈的一篇文章《中國削減50%肉類消費的計畫受到了氣候活動家的歡呼》。
其實,保護環境也好,減少碳排也罷,本身並不是什麼壞事,但是想打著這個旗號讓中國人少吃肉,得明白,聯合國糧農組織畜牧業減排報告,溫室氣體大頭在拉美專業化養殖肉牛。牛占總排量的65%。豬、禽類、水牛及小反芻動物(如羊)僅占7-10%。而中國人主要吃豬肉。中國人均牛肉消費僅4.1公斤,低於世界平均水準,更遠低於阿根廷的38公斤和美國的26.3公斤:哪怕算上所有的肉類, 2014年人均澳大利亞(90.3kg),美國(90.1kg),阿根廷(86.6kg),中國的人均肉消費量排在眾多西方國家後面:
德媒:全球10大風電商,中國占5家
德國新聞電視臺2021-01-25中國出現“風電熱”
去年中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7167萬千瓦,超過此前3年裝機量之和,累計裝機容量仍居世界首位。原因是,中國提出到2020年將非化石能源占比從6.8%提高到15%。
2019年,中國10大風電設備製造商佔據的市場份額逾90%。僅金風科技、遠景能源和明陽智慧3家就佔據新增風電裝機市場62%的份額。
全球10大風電製造商中,中國占了5家。正如太陽能行業一樣,中國在風電行業也有一個決定性的優勢:員工工資低,中國公司提供的報價比歐美低15%到20%。
歐美的風電製造商是否也會很快面臨與太陽能行業類似的命運?直到幾年前,全球太陽能行業還是歐洲企業占主導,但後來不得不讓位于尚德和英利等中國競爭對手。今天,中企已佔太陽能行業的絕對優勢,而德國大多已從市場上消失了。
中國目前在風電行業仍存在一些弱點,如依賴德國半導體集團英飛淩等公司的元件。但中國企業在國外取得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已是大趨勢。
BBC涉華反智報導更新 又開始抹黑中國人工降雨了
英國廣播公司(BBC)先是編造新疆不實報導;又主動挑事封禁中國媒體;後又再次因為“陰間濾鏡”醜化、抹黑武漢抗疫成就。
走到人人喊打的地步後,BBC開始大搞反智反中。2021-02-18報導,中國當局多年來一直在進行天氣操縱專案……引起了鄰國的擔憂。不僅影響印度夏季季風,還偷竊鄰國降水。
氣象專家張明英表示,人工降雨(雪)並不具備控制天氣的能力。
在BBC評論區,網友戲稱按這種反智邏輯:貴國提倡的群體免疫,就是一起去死!
相關新聞
美新研究稱「波灣戰爭症」不是衰變鈾武器引起 2021/02/18 中時
醫療快訊一項新研究指出,吸入貧鈾粉末不會有那麼複雜的結果,衰變鈾武器不是波灣戰爭症的主因,伊拉克當地的環境問題、沙林毒氣等化學製劑的比重更大。
回應
從韓戰開始越戰灣戰至今還打化學細菌戰的美國巧妙地假罪以人。
英美雙標 像極了民進黨 2021/02/18 中時社論
英國關閉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在歐美國家船過水無痕,中國禁播BBC卻遭美英歐嚴詞譴責。BBC稱新疆存在「對在囚婦女的系統性強姦」,證據主要來自一名近年多次在西媒作證的「受害者」。當中國政府提出相反的證據時,BBC卻視若無睹,全不採信。
保障新聞與言論自由是普世價值,但雙重標準不是。如果一國政府一方面以言論自由苛求他國,說這是普世價值,另一方面自己卻打壓言論自由,說這是防衛民主,那就是不折不扣的雙重標準;如果進而把這種雙重標準視為理所當然,那就是偽善。英美和民進黨政府都犯了雙重標準的謬誤,不是習焉不察,而是政治鬥爭下蓄意為之。
回應
中國不是民主自由國家,中媒在民主國家卻想自由報導?這是不公平競爭,不能讓中共得了便宜還賣乖!
你是歪理一大堆, 其實你本身就是雙重標準的典範, 真是猴子不知自己屁股紅.
英美台在人權上,也是蓄意為之的雙重標準!
臉書大戰澳媒 台灣看了能不怕嗎? 聯合報
澳洲眾議院2021-02-17通過新聞媒體交易法,以解決澳媒與谷歌、臉書等科技巨頭之間議價能力失衡的問題,沒想18日臉書上的澳洲媒體新聞全部消失...
回應
台已控制臉書,怕啥?!
岑少宇:網友一討論,原來北方供暖還有這麼多改進空間 2020-12-12 觀察者網
沒有人想中斷供暖,問題是否有必要在冬季把室溫保持到20度以上。
南方認為,如果北方朋友在室內穿得像南方一樣多,那麼就可以適當降低供暖的溫度,從而節省能源。
北方朋友吐槽南方夏天空調低,這非常正確,南方人夏天也經常在商場和地鐵裡冷得要命,所有浪費能源的行為,都要反對。畢竟節約能源和浪費能源的現象,都不分南方人北方人。
回應
北方人對南方人的熱難以理解,南方人對北方的冷難以理解!因為都存在理解的境界差距!
關鍵北方人每年供熱費都是幾千元左右,我們要求室溫高一點這很正常啊,你說我們錢也花了,然後摸著門口入水管的溫度冰涼,不罵娘才怪了。 如果南方人家里弄個電暖氣或者冷暖空調,在冬天每月多花一千多元的電費一樣可以達到東北的室溫,南方冬天最多2個月,算下來電費花的錢跟東北的取暖費差不多,他們自己不花錢就靠一身正氣禦寒,也不能怪我們啊
我覺得爭論的重點不是北方不該裝暖氣,而是北方是不是可以降低1,2度,南方夏天升高1,2度,犧牲點體感舒適度以節約能源,畢竟我國對外能源依賴還是挺大的。
相關新聞
華南用電拉警報,3省祭限電措,義烏關路燈:發改委17日表示,工業生產高速增長和低溫寒流疊加導致電力需求超預期高速增長,目前全國電力供應能力總體充足。國家電網:戰寒潮鬥冰雪保供電,全力以赴滿足用電需求(回應:國家電網還是可信賴的,戰鬥力很強。)
南水北調東中線調水超三百九十四億立方米
2020-12-12,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通水6周年,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348億立方米,6900萬人受益;東線向山東調水46億,人口5800萬。目前,南水北調後續工程前期工作正穩步推進。
東中線累計實施生態補水超52億立方米,推動了沿線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華北地區地下水水位下降趨勢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區止跌回升;沿線河湖生態得到有效恢復。2020年9月末,北京市平原區地下水埋深平均22.49米,與2015年同比回升3.68米。東線工程增加了沿線河湖水網的水體流動。
回應
東線調水成本比海水淡化貴好幾倍,中線時間一長必然影響秦嶺生態.
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東線末端每噸兩塊多錢,海水淡化5塊,中線緩解漢江汛期對長江地區的威脅。
相關新聞
水利部:南水北調西綫工程啟動新一輪綜合查勘 2020-04-20
南水北調西線工程_百度百科
南水北調西線位于中國青藏高原東南部的川、青、甘、甯、蒙、陝、晉等長江上游支流雅礱江、大渡河,壩址處海拔高程2900-4000米。採用引水隧洞穿過長江與黃河的分水嶺巴顏喀拉山調水入黃河,長距離隧洞輸水採用自流方案。三條河調水170億立方米,能緩解黃河上中游地區2050年左右的缺水。工程分三期實施,工程規劃於2001年通過審查。
2018-08-20 黃河水利委員會西線規劃方案比選論證中標公告(預算4892萬)
2019-11-18 李克強主持南水北調後續工程會議表示,開展西線規劃方案比選論證等前期工作。
2020-04-16 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綜合查勘出征儀式。
“禹龍”號潛水器亮相,可搭載工程師近距離“問診”大壩 2020-12-13 科技日報
我國現有水庫9.8萬多座,大型水庫近800座,壩高100米以上超過200座,高壩大庫安全運行極為重要。
回應
咱們連萬米深潛都有了,禹龍號算不上什麼吧
不算重大科技成就,但也是一個很有實用價值的科研成果,也是值得祝賀的。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併網輸電
2020-11-27,中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向電網輸出第一度電。這對中國實現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的跨越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龍一號的信心。華龍一號是中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壓水堆核電創新成果,其創新性採用“能動和非能動”相結合的安全系統、雙層安全殼等技術,可滿足國際最高安全標準要求。華龍一號所有核心零部件均已實現國產,國產化率達85%以上。每年預計發電近100億度,相當於減少標準煤消耗31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16萬噸。出口一台機組,相當於出口30萬輛小汽車價值,可創造約15萬就業崗位,全壽期可以創造約1000億元人民幣產值。
嫦娥5號2020-11-24成功發射:開啟大國未來新能源爭奪戰
月球上蘊藏豐富的氦三,用氦三的反應爐沒有中子不會產生輻射,也就不會危害環境。月球蘊藏至少一百萬公噸的氦三,足以供至少一萬年發電所需。美國國安事務教授福瑞希指出,就算真的有辦法把氦三運回地球,打造出能使用氦三的熱核反應爐,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月球挖礦是政客為太空計畫爭取經費而自圓其說的藉口,這招美國以前就用過,現在被中國拿來用。英國RAL太空實驗室主任說,中國具備相關技術,也有財力延攬相關人力物力,更有戰略動機這麼做。歐洲太空總署ESA專家︰月球採礦成本太高,就商業角度而言不切實際。
相關新聞
中國探月採氦三礦?專家嗤之以鼻
川普政府計劃聯合他國制定規範月球採礦的太空法律框架,俄指美違反了冷戰時期簽訂的外太空條約,俄宣布與中合建月球基地跟美NASA打對台
白鶴灘水電站大壩首批壩段澆築到頂
世界在建最大水電站(裝機總容量1600萬千瓦,單機容量100萬千瓦世界第一)白鶴灘水電站大壩首批壩段2020-11-26澆築到頂,為2021年7月首批機組投產發電奠定了堅實基礎。最大壩高289米,壩頂弧長709米;壩身佈置有6個導流底孔、7個泄洪深孔和6個泄洪表孔,大壩主體混凝土澆築總方量達800萬立方米,共分為31個壩段。2017年4月大壩開始澆築以來,沒有產生過一條溫度裂縫。
抗百年大旱 全台擬建3新水庫 2020/11/29 中國時報
明年嘉南一期稻作休耕,台灣缺水危機不斷升高,讓水庫興建必要性再次浮上檯面。經濟部已進行或規畫,預計在北中南各興建一座新水庫,分別是新北雙溪、苗栗天花湖與台南南化二(第二水庫)。另在短期內,將先進行全台7座水庫「壩體加高」計畫,兩者完成後,將可抵抗百年大旱。
回應
說不缺水不缺電的菜渣症腐,現在一直要蓋火力發電還要蓋水庫,倡導非核家園廢掉核電卻偷偷啟用.高雄很缺水,美濃水庫才是最佳選擇,為什麼不建?
DPP當年領頭反對美濃水庫,環團都不反對3新水庫了?
環團是的側翼組織,DPP都完全執政了還能指望他們放個屁嗎?
喔,DPP建水庫,是為百年大計。共產黨建水庫,是禍國殃民。
白癡的官員,現有水庫不解決清淤,不做水土保持,光一直挖做新水庫,破壞環境又耗費民脂民膏。817誰選這政府真是愚蠢到了極點.
NASA去年那張說中國讓地球變得更綠的照片 又有後續了
2020年10月29日,一篇發表在《自然》雜誌的學術文章《從大氣溫室氣體濃度估算出中國陸地碳匯量巨大》引發媒體關注。
2010-2016年,中國陸地生態系統(尤其是西南地區和東北地區的新種植森林)年均吸收約11.1億噸碳,吸收了同時期人為碳排放的45%。
簡言之,至少近六年來,中國人為排放二氧化碳總量的近一半,都被我們所種植、培育的森林吸收掉了。據文章指出,其中發揮主要作用的是中國重要林區,尤其是西南地區和東北地區的新種植森林。
作為一直以來被公認 “全球碳排放量最大國家”,一旦所排放二氧化碳的近一半能夠被日益茂盛的森林所直接吸收,那麼這麼多年來圍繞碳排放等氣候議題而形成的話語場無疑將發生深遠變化
,對國際社會長期以來借中國碳排放量說事兒的一次有力回擊。
而有了這些資料的支撐,無論是在曾被發達國家佔據主場的氣候談判中,還是對未來中國承諾的踐行中,中國的底氣和信心都會更足——今年9月的聯合國大會上,中國領導人作出鄭重承諾: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回應
全世界只有中國做到了讓沙漠面積逐年減少,為此我感到自豪!
法國人說:中國推廣的環境綠化不符合科學,對環境保護有害。公知們也可勁的吹捧轉發,看到這篇文章,公知們又要忙了。
給宇航員的好消息:月亮上的水比想像中多 2020/10/28 中國科學報
本周發表于《自然—天文學》的兩項研究給出了證據:月球極地真的存在陰暗的大坑,面積近4萬平方公里。
2008年,人類在月球探索到水的痕跡。大多數水會蒸發,但還有些水會通過稀疏的大氣層直達月球上的那些陰暗角落。
此前,洪尼伯等人使用NASA紅外天文學的平流層望遠鏡,發現,月球表面的窄帶上,每公斤月球土壤可能含有100-400毫克水。這不僅能讓NASA決定將宇航員送往何處,還可以減輕有效載荷,攜帶更多科學設備到太空中。
中國已有耕地紅線政策保證糧食安全,為什要建紅旗河?2020/10/28
新疆氣候很適合種植高質作物,白天熱光很足,夜晚氣溫低,糖分很足。而新疆乾旱少雨,是靠高山冰雪融化水。
橫斷山脈在豐水期是大量降水的,東南亞也是雨水期,通常都形成洪災,中國利用通過紅旗河運水是合適的,對東南亞也是有利的。
紅旗河運水不只是新疆的,甘肅,青海,等地也可以抽調部分水用於滴灌種植,實質上有利於西北部發展,只是因為成本這方面需要考慮。
回應
勞民傷財的想法,硬要搞就是國運的轉折。
當初南水北調時也是這麼說的,結果現在呢。
有紅旗河的施工量,你從渤海搞海水淡化往上抽不好麼....
紅旗河是永久型工程,建好後也不消耗能源,哪一樣不比海水淡化強?紅旗河工程量是巨大,但和鄭國渠/都江堰一樣,建好後沃土萬里,況且開工後,會帶來多少的就業機會、材料設備需求?
水熱聯供:「零能耗」海水淡化新方向 2020/10/28 中國科學報
清華大學建築節能研究中心提出「水熱聯供」利用北方東部沿海地區火電與核電餘熱為動力,將海水製取為100℃~120℃的熱淡水。通過單管長途輸送,不僅能用於建築供暖,還能在終端分離出常溫淡水,滿足城市淡水的需求,實現了零能耗海水淡化。從連雲港到大連沿海地區的1億千瓦火電和核電,可滿足這一地區40億平方米建築冬季供熱需求,占我國北方供熱建築總量的四分之一;在供暖期產生的35億噸淡水,還能滿足20%的淡水供應需求。
美軍在太平洋製造嚴重污染 中方:讓人感到憤怒
2020-10-14,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近期,美國高官不斷批評中方在環境保護上的政策和做法。但據報導。近日英國記者米切爾出版的新書《毒害太平洋》披露了美軍在太平洋製造嚴重污染的情況,書中提及美軍數十年來在太平洋各島造成嚴重污染,污染源包括放射性廢料、神經性毒劑和橙色落葉劑等化學武器。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表示,我注意到有關報導,書中披露的一個案例顯示,一名駐關島美軍士兵在執行噴灑橙色落葉劑命令後皮膚發炎,後來他患上了帕金森綜合征和缺血性心臟病,他的女兒也患上癌症。他們的遭遇讓人同情,那些受到美軍造成的污染毒害的太平洋島國人民的境況也讓人感到憤怒。廣闊的太平洋應該成為這一地區人民健康生活的福地,不應成為美軍的毒劑試驗場和廢料垃圾場。
然而,傷心的又何止是太平洋?美國在信口雌黃污蔑抹黑別國之前,最好自己先照照鏡子。美國推卸環保責任、破壞全球生態環境的劣跡不勝枚舉。美國至今未批准《生物多樣性公約》,不批准《京都議定書》, 退出《巴黎協定》,否認自身約束性量化減排任務;不批准《巴塞爾公約》,為全球塑膠垃圾等治理進程設置障礙,將大量廢棄垃圾轉移至發展中國家,給當地和全球環境帶來了極大危害。此外,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擁有化學武器庫存的國家,多次推遲化武銷毀時間,消極履行自身義務,成為建立“無化武世界”的最大障礙。美方應給國際社會一個交代!
為什麼塔拉灘的地表以前很缺水,建了太陽能電站就不缺水了? 2020-10-03
其實很簡單:因為扶貧建了太陽能電站後地表有了水了。
這地方以前是荒漠。因為:1.缺水。也就是天上基本不下雨。2.巨曬。啥生命都能迅速曬乾曬死。
1.架起來的太陽能板提供了遮蔭。2.太陽能板需要清洗維護,洗太陽能板的水流到地面後滲入地表,地表有了水,撒上草籽後,草就長出來了。
回應
近些年來,中國西北內陸的降水量普遍明顯增加,這是全球氣溫變暖的同步進行的一個現象。歷史上的王朝盛世跟較高的平均氣溫有高度的正相關。可以預料,中華盛世再臨,是有生之年看得見的。
機會眷顧那些有準備的人,西北假如沒有人綠化,不照樣還是荒漠?有了綠植也就固定了沙土,涵養了水分,久而久之變成了草原,再持之以恆幾個百年過去說不定就是森林。
世界糧食計畫署駐華代表:中國樹立扶貧領域光輝典範2020-10-03
2020年是聯合國成立75周年,也是中國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近日,世界糧食計畫署駐華代表屈四喜高度評價中國在扶貧領域的成就:中國的耕地面積和草原面積只有世界平均水準的三分之一,水資源只有世界平均水準的四分之一。中國整個耕地面積只占全球的9%,但是人口占到20%,中國很好地利用了9%的耕地,解決了全球20%人的吃飯問題。
各國近幾年都在推廣無人機消防技術,重點應用於山火預警和防治,業界證明這非常有效。但是,美國內政部從去年年底開始禁止政府各級部門使用中國生產的無人機,甚至有中國的零件都不行,這導致了今年加州的消防無人機隊大規模停飛。
美國環境問題已經被高度政治化了。民主黨口號喊得很響,拜登在環境政策上也揪著特朗普不放,稱他是“氣候縱火犯”。共和黨們大部分人都不信這個,公開表現出對環境科學的蔑視。
大自然是不管人類的政治的,更不會管美國黨爭,把山火政治化,只能蒙受更大的損失。
山火防治總是事在人為,亞馬遜森林大火是因為巴西政府縱容農民年年燒荒,加上天乾物燥,澳大利亞則是因為政府對火災輕視,消防完全依賴各地志願者,再加上澳洲桉樹很多,含油量高,大火一發不可收拾,燒了近7個月才滅,澳大利亞的國寶考拉被燒死了95%。
去年7月,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也出現了大規模的山火,由於應對措施不足,地廣人稀,力量有限,大火焚毀了1490萬公頃的森林,煙霧甚至飄到了阿拉斯加。
近幾年,我國也多次出現山火,2019年4月的四川涼山大火還歷歷在目,31位消防英雄犧牲。今年5月份,四川涼山又出現火情,好在反應迅速,4天就被撲滅,無人員傷亡。整個2019年我國共發生森林火災2345起,受害森林面積13500公頃。雖然相比2018年略有下降,但這是我國積極動員、改革消防體系、加強管理的結果。
…..
相關新聞
習近平聯合國演說: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 2020/09/23
回應
在大學學了一門森林防火的課程,當時老師特意提到了美國西海岸,說生態學家們研究發現,雷擊火是影響當地森林生態系統的一項重要因數,通過自然發生的雷擊火,促進生態系統的演替更新,所以他們對森林防火不會像我們國家這麼重視!
和“群體免疫”一個路數:啥都別做,順其自然。
美國山火,燒的是天災還是人禍? 2020-09-24
2020年,多災多難。美國上半年被疫情折騰的夠嗆,下半年局勢也不容樂觀。加州是新冠重災區,最近遇上了更麻煩的事,從八月份開始山火就燒得停不下來。
加州是地中海式氣候,夏天乾燥少雨,水資源非常珍貴。因為氣候變化的原因,極端天氣變多,今年加州經歷了史上最熱的八月,不少地區的溫度甚至超過了43度,再加上前幾年的大旱和今年的蟲害,森林中植被大量死亡,成為了優良的燃料,這時候只要出現火源,就是燎原之勢。八月中旬來了一場夏季雷暴,3天內出現了14000多次閃電,雷擊點燃植被,生成了多個起火點並迅速蔓延。
這次的大火覆蓋了加州、華盛頓州和俄勒岡州,已經造成35人死亡,數萬人被迫疏散,過火面積已達8900平方公里,相當於1.3個上海。多個城市空氣污染指數超過400。要知道,霧霾極其嚴重的印度德里最近也就170左右。這兩天,煙霧向北方飄入加拿大,溫哥華的空氣污染指數也爆炸了,超過200。向南已經飄向美國南部各州,而且還在向西擴散。
這也是加州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破了2018年營溪山火的紀錄。1萬6千多名消防員已經派出去了,還有消防飛機、直升機,但並不是非常理想。現在只能是盼著季風快來,因為能帶來降雨。
據統計,90%的森林大火是人為造成的,2018年加州的營溪山火,就是電線短路的火花引起的。加州的電力供應商PG&E並不是疏於維護設備,2017年就提出了要修剪樹木,但是加州政府不允許供電公司隨意這麼做,主要是害怕觸怒環保組織。
不過這問題也跟美國人的生活方式有關,加州不願意蓋高樓,有點經濟條件的人都喜歡住在山裡面,山清水秀,遠離城市的喧囂(楨:中產階級郊區別墅的美國夢)。很多大學也喜歡建在山上,環境好。但是生活用火和用電就很可能點燃植被,一旦造成山火,難免遭受損失。
之前特朗普稱,加州山火出現的原因是地方政府疏於管理,加州州長紐森回應:美國西海岸的森林,57%屬於聯邦政府管理,只有3%是加州的。
濰柴發佈全球首款50%熱效率商業化柴油機
2020年9月16日,中國裝備製造業的領軍企業濰柴集團,在中國山東濟南舉行發佈會,正式發佈全球首款突破50%熱效率的商業化柴油機。德國博世集團、奧地利AVL、德國FEV、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等全球權威機構和專家分別發來視頻,對濰柴集團取得的這一歷史性突破表示祝賀。
熱效率是衡量內燃機燃油利用效率的標準,熱效率越高,燃油消耗越少,節能減排的效果就越顯著。縱觀世界,柴油機的發展歷史就是一部熱效率不斷提升的歷史。自1897年,世界上第一台柴油機成功面世,歷經百年的改造升級與新技術應用,直到當今,柴油機熱效率從26%提升到46%。從世界柴油機熱效率發展統計資料來看,隨著排放法規的日益嚴苛,熱效率的提升遇到了很大瓶頸,熱效率提升的難度越來越大,進展緩慢,是世界公認的行業技術難題。
內燃機是交通運輸、工程機械、農業機械、漁業船舶、國防裝備的主導動力,在相當長時間內這一主導地位不會改變。我國是世界內燃機產銷大國,內燃機是石油消耗的最大主體產業,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國總量的10%,氮氧化物排放量占30%,顆粒物排放超過60萬噸,是目前節能減排最具潛力、效果最為明顯的行業之一。提高發動機熱效率,成為了節能減排的重要途徑。
以目前46%的行業平均熱效率水準估算,熱效率提升至50%,柴油消耗將降低8%,二氧化碳排放減少8%,國內重型柴油機700萬台,如果全部替換為50%熱效率的柴油機,每年大概可節約燃油333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495萬噸。
濰柴心無旁騖攻主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連續10年累計研發投入300億元,研發費占銷售收入比例達到6%,占期間費用比例達到48%,15年引進了200多名博士、300多名全球高端人才,聚集了3000多名研究生,在濰坊9萬名員工建立了全球唯一、年產銷百萬台發動機的研發製造基地。
中建電力公司表承建的內蒙古達拉特旗全球最大的沙漠集中式光伏發電12020-09-13並網發電
專案裝機容量69.03兆瓦,占地面積約120萬平方米,兩萬三千多根光伏支架,鋪設了17萬多塊光伏發電板,年發電量可達20億度,產值6.2億元人民幣。
該專案在設計上採用“林光互補”的模式實現清潔能源環保效益和作物栽種經濟效益的“雙優化”,在基地週邊栽植沙障,主幹道兩側打造防護綠化帶,在光伏陣列之間密植適宜本地生長的矮化經濟林,穩固流沙、抵禦風沙,穩步推進荒漠化治理;種植的除了綠化植物外,紅棗、黃芪等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達4.8萬畝,增加當地貧困居民的生態經濟收入,為脫貧致富提供有力的支援。
該項目並網發電後在節能減排效果方面相當於每年節約標煤66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165萬噸、粉塵45萬噸,將有效改善內蒙古自治區能源結構和生態環境品質。
超購247倍,農夫山泉成“大自然的印鈔機”
2020-08-25,農夫山泉獲得1443億港元認購,超購247倍,創始人鐘睒睒或也借著此次IPO,躋身全國十大富豪行列。本次發行完成後,農夫山泉總股本將擴大至111.88億股,總市值約為2182億。
農夫山泉近年來保持著穩定的增長態勢, 2017年、2018年、2019年營收分別為174.91億元、204.75億元、240.21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達17.2%,高於同期中國軟飲料行業5.8%以及全球軟飲料行業3.1%的增速。
盈利能力也相當亮相,農夫山泉三年分別實現淨利潤33.9億元、36.1億元以及49.5億元,淨利潤的年複合增長率為21.0%。同期中國軟飲料行業增速在5.5%左右,全球軟飲料行業增速約為3%。
2019年,農夫山泉綜合毛利率高達55.4%,占比最大的飲用水產品毛利率高達60.2%,諸如茶飲料、功能飲料和果汁飲料的毛利率也在30%-60%之間。農夫山泉每賣一瓶兩塊錢的水,就能賺取1.2元。因此有網友借用其廣告語戲稱農夫山泉是“大自然的印鈔機”。
農夫山泉的分紅也格外闊綽。,農夫山泉共給原有股東派息103億元,僅2019年就完成派息96億元,比此次上市募資金額還要多。
根據招股書,農夫山泉此次募資主要將用於購買冰箱、暖櫃及智慧終端機零售設備等、用於在吉林長白山生產基地新建廠房並增加產線所需的資本開支、用於加強業務運營基礎能力建設、用於計畫於無菌技術、發酵技術及感官優化等領域提升基礎研究、應用型研究、產品創新等、用於計畫強化對各級員工的培訓和賦能等等。
柬埔寨洞裡薩湖無魚可捕 可能與大陸11座水庫有關 2020/07/22
路透社報導,東南亞最大湖泊洞裡薩湖(Tonlé Sap),以往在夏季會遇到定期的擴充,但是卻連續第二年推遲,嚴重影響了當地漁業,也威脅了超過一百萬人的糧食供應。
泛濫延遲,歸因在2019年降雨減少,以及湄公河上游太多的水壩,其中2座在寮國,11座在中國大陸。就寮中的立場來看,這些水壩帶來了重要的經濟利益,調節了水流量,有助於防止嚴重的洪水和乾旱。但是,對下游的國家來說就造成悲劇了,湄公河水量減少,不止影響漁業,也影響農業和飲用手。
回應
去估狗地圖,這也能黑中國?
現在最夯神經病「甩鍋中國」!
大陸現在水很多,你要多少都會放給你!
7月颱風不見影 天氣風險公司一張圖看今夏為什麼特別不一樣 2020-07-22
「天氣風險 WeatherRisk」說,夏天本來就是太平洋高壓的主場,但今年6至7月的太平洋高壓已經是異常的強勢。以往太平洋高壓平均的勢力範圍大概在中緯度的洋面,低緯度讓出空間讓颱風可以發展,西南季風進入南海,梅雨鋒面則依照時節南北擺盪。但今年高壓的勢力範圍已經完全壟罩到台灣、華南甚至南海一帶,西南季風難以吹送到中南半島附近。
為什麼今年的高壓如此異常?目前初步有幾種看法,包括印度洋海溫偏高,尤其是西印度洋一帶的上升對流雲系很旺盛,讓東印度洋、靠近中南半島和菲律賓一帶出現下沉氣流,增強高壓勢力。有研究指出,聖嬰年的隔年,菲律賓至南海一帶的高壓勢力都會比較強,讓高壓容易往低緯度伸展。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4720335
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副教授程勇剛:世界首座紅石岩堰塞壩變水電站 2020-07-10 觀察者網
近日,雲南昭通魯甸紅石岩堰塞壩綜合水利工程首台機組正式投產發電,6年前,2014年8月3日,雲南魯甸6.5級地震,導致魯甸、巧家兩縣交界處發生山體垮塌,崩塌滑落的泥沙石塊阻塞了牛欄江幹流河道,形成庫容2.6億立方米的堰塞湖,威脅著下游沿江10個鄉鎮3萬余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中國工程人員迅速行動,僅用9天化解險情。
紅石岩堰塞壩所在的位置原來有一座紅石岩水電站,是金沙江右岸一級支流牛欄江中上游水電開發規劃的第六級電站。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最大壩高32.77m,壩頂長131.23m。
2014年地震產生的堰塞體,正好位於紅石岩水電站的大壩和發電廠房之間,堰塞體將河道完全堵塞,不過,後面在進行堰塞湖除險工作的時候,原電站的引水隧洞被用作臨時洩洪建築物,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電站與老電站均為引水式電站。但原電站裝機規模為8萬kw,水庫總庫容僅69.3萬立方米。新電站為大型工程,總庫容1.85億m3;防洪標準提高至2000年一遇;供水8.08萬人;灌溉6.62萬畝;裝機容量20.1萬kW,年發電量7.96億度。
“世界首座”指的是發生滑坡堵塞江河形成堰塞湖後,短時間內完成一體化“搶險—處置—利用”工程,形成新電站,紅石岩當之無愧是世界首座。然而,紅石岩堰塞壩綜合水利樞紐工程,不是世界首座堰塞體整治為水電站的案例。之前堰塞湖形成後,基本都是自然潰壩或者搶險處置之後就完了。但有些堰塞壩經過相當長時間,如數百年之後已經相當穩固,對這樣的堰塞壩,世界上有再利用堰塞體建成電站的,如塔吉克斯坦薩雷茲堰塞湖等。
為了搞清楚紅石岩堰塞體的結構,建設單位在堰塞體頂部打了3個大直徑的勘探豎井(1.5m直徑),最深達97m見基岩。紅石岩堰塞壩高103m,工程中採用“主河床段深137m的混凝土防滲牆+左岸古滑坡體125m深的可控帷幕灌漿組合”的防滲結構體系,形成擋水堰塞壩。
堰塞壩與現行水利水電工程相比,本身沒有洩洪設施,壩體也是不允許過流的。但紅石岩堰塞壩整治為水利水電工程,則通過樞紐設計,在右岸山體中佈設了溢洪洞和洩洪洞。
歙縣的洪澇,到底和上下游洩洪有沒有關係?
2020-07-07,受持續暴雨影響和上游洪峰影響,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境內多條河流水位上漲,河水倒灌進城區,已致城區多地積水嚴重。7月9日上午10點多,歙縣天空已經放晴。
對於歙縣被淹的原因,一時間眾說紛紜。有不少人表示,是上下游洩洪存在時間差,導致歙縣被淹。
首先,根據黃山市人民政府7月3日消息,由於連日來黃山市普降暴雨、大暴雨,黃山市水利局已經發佈工作安排,其中要求提出“要求根據降雨及來水情況,採取提前預泄等措施,騰出防洪庫容。水庫洩洪或加大下泄流量時務必要提前通知下游地區、左右岸相關單位,做好預警和相關安全防範工作。”豐樂水庫 7月2日20時開啟洩洪洞下泄流量100m³/s,22時增加洩洪流量至200 m³/s。 另外,浙江省7月6日召開汛情通報會,宣佈7日10時對新安江水庫開啟3孔洩洪閘洩洪。
再來看一下豐樂水庫、新安江水庫與歙縣的地理關係。
豐樂水庫位於歙縣上游西北方向豐樂河上,在豐樂水庫洩洪後,洪水會先經過徽州區在進入歙縣,如果歙縣被淹是因為上游豐樂水庫洩洪,那首先受到豐樂水庫洩洪影響的應該是徽州區,而不是歙縣。從地圖中可以看出,歙縣是一個水網密集的地區。豐樂河、富資水、布射水、楊之水(練河)4條河在歙縣匯合為練江,練江在浦口位置進入新安江。因此,歙縣的洪澇是整體的,並不在於豐樂河這一支支流。
那麼歙縣洪澇,跟下游的新安江水電站洩洪有沒有關係呢?
新安江水庫庫尾位置再往西北上游方向,就是新安江了。即使新安江水庫水位上漲,新安江水庫的水也不會倒灌進入新安江。因此,歙縣被淹和新安江水庫、新安江水電站洩洪沒有關係。
因此,這次歙縣縣城內的洪澇,主要原因還是集中強降水,形成了比較大的洪峰。另外,歙縣這個地方本身就水網密集,有4條支流在歙縣境內彙集,安徽黃山等上游地區形成的降雨大多會經過歙縣,所以才出現了這次洪澇。
回應
這麼大的事情,有責任的肯定跑不了
什麼大事?下游放水,上游挨淹.重慶被淹怪三峽水庫洩洪?現在腦殘越來越多了....
黃山水庫7月2號提前預泄,抬高了新安江上游水系水位,降低了蓄水能力;新安江水庫難道不應該在之前預泄騰庫以降低新安江上游水位,以便洩洪排水嗎?
看完文章再噴!黃山水庫洩洪首當其衝是徽州,徽州都沒淹,怎麼能先淹了歙縣?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343939
為什麼我們能碰上這麼多“百年一遇”的洪水? 2020-07-06 新浪科技
很多時候,公眾會對科學名詞產生望文生義的誤解,“N年一遇”就是其中之一,人們很容易將這個詞理解為“N年才會出現一次”。
以“100年一遇”為代表的“N年一遇”類詞彙,是一組科學術語,對於某事件來說,在觀察以往資料的基礎上,該事件在一年裡發生的概率。
例如對於某地域來說,我們觀測了該地100年的夏季降水資料,發現只有1次降水量大於1000毫米,那麼我們可以認為對該地來說,大於1000毫米的降水量就是“100年一遇”。因此,100年一遇的意思不是“100年才出一次”,而是“每一年出現的概率都是1%”。
那麼為什麼在很多人的印象裡,以前沒有過這麼多的100年一遇呢?主因是媒體和網路很發達,無論什麼地方發生災害我們都可以第一時間得到消息,所以會造成一種“以前沒有這麼多災害”的假像。另外,現在的地球正在經歷全球氣候變化的進程,極端天氣的發生頻率確實在逐漸增加。
科學界的“歷史遺留問題”
“N年一遇”的歧義很早之前就被人們詬病了,這套術語能夠沿用至今,其實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但是原來的術語由於已經被很多人使用開了,就不好糾正了,所以只能放任了。
科學是嚴謹的,但是語言承載了交流的功能,需要考慮交流的方便性。如果非要嚴謹,強行把“100年一遇的洪水”改為“每年發生概率是1%,兩次之間的平均間隔是100年的洪水”,那麼就大大影響了語言的交流功能了。
相關新聞
中國應急管理部7月3日統計「1938萬人次受災,121人死亡失蹤,87.5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7萬間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面積1,560千公頃(1.56萬平方公里),直接經濟損失416.4億元。與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洪澇災害受災人次、因災死亡失蹤人數、倒塌房屋數量和直接經濟損失分別下降46%、51%、80%和46%」
中國南方洪災二十年來最大,長江中下游幹流可能全線超警,國家防辦、應急管理部再部署
武警部隊緊急投入南方多地洪澇災害搶險
李克強在貴州銅仁大山深處走訪看望受災貧困戶
日本熊本暴雨成災40死12失蹤
美媒:中國039C潛艇已換裝鋰電池 水下戰力大幅提升 2020-06-29 新浪軍事
近日1名美國海軍退役人員製作了有關中國039系列潛艇的視頻提到“中國039C型AIP潛艇可能採用了鋰電池”,水下作戰能力得到有效增強。
鋰電池能量密度是鉛酸電池3倍,高速航行時的容量能達到後者2倍;低速經濟航行的能量也有後者的1.3倍左右,配備鋰電池之後,潛艇暴露概率可以下降2.5倍。日本蒼龍級已經換裝鋰電池,為此還拆掉了原來的斯特林AIP系統。德法等新一代常規潛艇也將配備鋰電池,不過仍保留了燃料電池AIP系統。
美國海軍認為039C型潛艇換裝鋰電池基於這個一個事實,中國已成鋰電池第一大國,全球份額60%,寧德時代37%,已經進入特斯拉、賓士、寶馬等知名車企供應鏈。
鋰電池在國產船舶上運用早就開展了,採用國產鋰電池客輪、遊輪已經投入使用。國產無人潛水器也運用了國產鋰電池,此前曾經有資料說國內相關單位已經研製成功潛艇用鋰電池模組,並且進行了陸地和海上運行試驗。
外界認為中國下一代常規潛艇可能會採用單殼潛艇。039C採用雙殼,噸位和體積偏大,已經突破4000噸,不利於在近海執行任務。採用單殼潛艇把噸位控制在3000噸左右。
光伏是過去10年最殘酷最血腥的行業 2020-06-29
如果說有哪一個行業過去10年最殘酷,最血腥,光伏行業肯定不遑多讓。這個行業誕生了最多的首富,也誕生了最多從首富到破產的故事。過去10年,這個行業的技術進步,技術反覆運算,使得元件的成本從2012年的接近10元/w到今年1.2-1.5元/w,功率從主流100-200w到今年中環晶科/晶澳/天合/隆基等發佈的500-600w。
10年前,這個行業的主要價值鏈還在國外。10年之後,福斯特,Eva膠膜全球市占率60%,隆基中環,矽片產能占到全球的60-70%。更別提玻璃/電池/組件等環節。從矽料/矽片到電池片/元件,再到上游設備。這個行業幾乎所有的產值和核心環節都在中國。光伏行業已經是世界隱形冠軍最多的行業之一,甚至中國的設備廠商直接把梅耶柏格這樣的國外設備龍頭逼的轉型,開始考慮做垂直一體化、自產自用的組件製造商;印度開始考慮扶植本機群組件廠商或者對中國元件課以高關稅。光伏行業已經和高鐵一樣,成為中國製造高效低成本的注腳。
光伏發電已經是全世界最有競爭力、成本最低的清潔能源。沙特最近一次招標,電價已經爆出了1美分每度的最低價。光伏發電已經是歐洲很多國家除了煤電以外最主流的能源供給。在中國,80-90%的地區(除了四川/重慶/貴州等),光伏發電已經低於當地的燃煤標杆電價。在光照資源、電價相對理想的山東、河南、河北等,即使不考慮補貼,工商業、戶用的回本週期基本在4-7年。對百姓來說,光伏電站是看得見的理財產品和養老保險。最近跟遼寧某地經銷商聊,自己租用的院子,自己安裝的光伏電站,基本3年就能回本。收益非常有誘惑力。
明年是十四五規劃提出之年,得益於光伏行業的技術進步,光伏行業的十三五規劃2017年就完成了。我比較佩服的一位光伏前輩說,光伏未來發展的最大阻礙已經不是自身,而是未來將不可避免觸動到煤電等傳統能源的利益。對電網的友好性、消納空間直接決定十四五的裝機規模。光伏的十四五,在具備良好的經濟性之後,肯定也勢必要承擔更多責任。
光伏行業未來的技術路徑儲備很完善,從hit到ibc到鈣鈦礦,行業的降本增效一直在路上。平價上網早已到來,甚至說已經跨過平價,直接進入競價階段。跨過成本效率的奇點後,行業的滲透率也將會有大幅的提升。如果10年後行業的裝機量達到1000gw水準,我想我會開一瓶香檳,致敬每一位勤奮、務實、創新的光伏人!
拜耳就多數除草劑致癌訴訟達成和解 將賠逾百億美元
2020-06-25,德國拜耳週三宣佈,了結絕大多數關於農達(Roundup)除草劑致癌的訴訟。拜耳將支付總計101-109億美元。
拜耳週三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總計125000件已提交和未提交的索賠書中的大約75%已經和解。該交易結束了其在2018年以630億美元收購美國孟山都所遺留的法律糾紛。
該公司表示,將支付88億-96億美元,以解決當前的“農達”訴訟,此外還包括12.5億美元的準備金,以支持未來潛在的集體訴訟法律費。
2018年,拜耳以630億美元收購了美國孟山都。該公司今年4月表示,正面臨來自美國52500名原告的訴訟,他們指控“農達”和其它基於草甘膦的除草劑導致他們患癌。
回應
這件殺死成千上萬人的事最終以錢來收場,這就是西方宣揚的人權。
美媒:中國成為有機食品生產的世界領先者 2020-06-19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近日刊文稱,自2005年以來中國有機農業種植總面積增長了5倍,達到310萬公頃。2017年中國用於生產有機農產品的土地面積認證排名世界第三,僅次於澳大利亞和阿根廷。
中國有機食品的銷量居世界第四,僅次於美德法。日本、歐盟和美國則是中國有機產品的最大市場。
近年來,中國的有機農業生產方式在100多個國家得到了推廣,有機農業的面積和種植者數目也逐年增加。
有機農業的發展可以幫助解決現代農業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如嚴重的土壤侵蝕和土地品質下降,農藥和化肥大量使用對環境造成污染和能源的消耗等,同時還有助於發展農村經濟,有極大的發展潛力。
印度The Print新聞網發表文章稱,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中國的農民也正出於個人健康、生態保護和經濟等目的,拋棄化學品農業。現如今,中國消費者熱衷於購買不含化學物質的食品,主要也是出於健康的考慮。
文章表示,在其他國家,有機農業往往出現在土地私有化、小農場數量下降、食品供應鏈日益整合的情況下。而中國面對食品安全問題以及生態危機,各級政府對有機農場提供了一系列支援,包括支付有機認證費用、尋找土地、資助農場基礎設施和有機肥料,以及培訓和行銷援助。支持力度在全球範圍內無與倫比。除了國家層面的支持,民間社會的努力也推動了有機農業的發展。
文章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生態食品和有機食品的網上銷售得到蓬勃發展,中國也正在成為發展可持續食品體系的全球領導者。
中國今年快遞業務收入有望超8600億元
據國家郵政局統計,2020年5月中國快遞業務量完成73.8億件,同比增長41%,收入同比增長25%。快遞業在疫情後期逆勢增長,業務量增速超40%,創2018年2月以來新高,快遞業復工達產快於預計、好於預期。時令農產品集中上市、電商直播熱潮以及年中促銷活動,是推動快遞業務創新高的重要原因。
湄公河沿岸經濟的往來,還會帶動周邊國家的發展。東南亞國家平均受教育水準在發展中國家相對較高,是最有希望借鑒中國道路、中國方案的地區。如果說越南的發展西方還可以用普選勉強解釋過去,那麼隨後其他東南亞國家的發展就很難解釋了,這將促使其他發展中國家認真考慮中國道路。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西方媒體經常抹黑中國在東南亞的行動,挑撥東南亞國家和中國的關係。這種行為是註定要失敗的,這是中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和東南亞多邊機制的有效性決定的。這種能力在過去的萌芽階段,就能完美處理“10•5湄公河慘案”這樣撲朔迷離、紛繁複雜的突發事件。十年過去了,這種能力只會更加強大。
但是《紐約時報》中文網的這種抹黑還是給了我們一些啟示,首先就是要警惕極端生態主義。當極端生態主義以瑞典環保少女桑伯格這樣的形象出現時,人們普遍能認清其荒謬性。但當其以一種溫情脈脈的面孔參與到有環境風險的工程決策中時,迷惑力還是很強的,《紐約時報》在東南亞人民面前扮演的就是這樣一種角色。
《紐約時報》的這種表演,以及最近發生的中泰網友之間的“罵戰”,說明在湄公河沿岸政府合作異常火熱的大背景下,民間交流還是非常貧乏。國之交在民相親,只有民間交往也跟上去,才能讓東南亞民眾都知道是誰一直在做大發展的蛋糕,又是誰一心要動地區和諧的乳酪。
https://www.guancha.cn/yupengkun/2020_05_04_549183_3.shtml
中國在湄公河興修水利 動了誰的乳酪? 2020-05-04 余鵬鯤
…….
湄公河的水能資源豐富,自1950年開始便有眾多國家及國際機構計畫開發下湄公河水資源的水電、導航、灌溉、防洪功能。但是從1950年開始到1994年幾十年間,眾多發達國家及專業國際機構進行實地勘察及論證後,最終都沒有實施的湄公河幹流大壩專案。一方面是因為當時中南半島的局勢不允許進行這樣的水利開發,另一方面也是西方的低效率和貪婪使得沿途國家不支持西方公司主導的大型水利工程。
但是中國率先在瀾滄江上修建了漫灣水電站(1996年),而且逐步地達到了今天15級水電站的預定目標。在這個過程中,沒有發生災難性的工程事故和生態後果,使得西方打“生態牌”威脅發展中國家的理論不是這麼可信了。
現在老撾還打算在中國的技術支援下,用十幾年的時間在湄公河幹線上修建9座水電站,並完成70餘個支線水電站的修建。這更是為西方環保“小將”們所不能接受的。
對於中國而言,開發湄公河並不全是為了發電,灌溉也是重要目的之一,但最重要的目的是促進和保證通航。早在2000年中老緬泰四國交通部長就正式簽署了《瀾滄江-湄公河商船通航協定》。根據協定各方的合法船舶可在中國思茅和老撾瑯勃拉邦港之間自由航行。
商船能在湄公河上自由航行對中國而言意義重大,湄公河是雲南省最重要的出海水路,通過湄公河與陸路的配合,還可能直接與印度洋的貿易通道相溝通,這是第一島鏈和麻六甲海峽所控制不了的。
拋開這些戰略意義不說,發展湄公河的水運有利於促進出口,有利於延緩低端產業向東南亞進行轉移的速度,有利於雲南和貴州的經濟發展。這些也不是唱衰中國的西方媒體願意見到的。
事實上,《自然》關於植樹造林可能不利於環境保護的觀點,對中國顯然是找錯了對象。經過多年治沙摸索,中國早已積累了豐富的植樹經驗。自然不會低級到把南方的高大喬木,種到西北荒漠裡去,否則也不會全球獨一份實現“人進沙退”。
以我國黃土高原為例,隨著1999年“退耕還林”的推進,黃土高原因地制宜種上了數百萬棵樹,以修復被破壞的生態和不斷的荒漠化。結果成效很快就顯現出來,黃土高原的沙漠化趨勢得到了控制:毛烏素沙漠80%面積得到治理,甚至榆林也由“沙漠之都”變為了“大漠綠洲”。壓根兒沒出現植樹造林還讓水枯竭的現象。
如今中國森林覆蓋率已經超過22%,不出意外,植樹造林大業還會繼續進行下去。未來我們會造出整個亞馬遜雨林出來,屆時“地球之肺”或許真要易主了,你覺得可能嗎?
假如把沙漠全部改造成森林,地球會發生何種變化?專家:恐龍時代 2020-04-17 新浪科技
生態就像是一個天平一樣,是需要保持平衡的,植物的增加也必然會使得動物增加。
綠洲的環境與恐龍時代的環境十分的相像,無論是茂密植物的森林,亦或是大氣層的環境,都極大的還原了恐龍時代。所以,科學家才會說綠洲的出現也許會重現恐龍時代。
中國成“植樹狂魔”,40年種660多億棵樹,“地球之肺”或易主? 2020-04-20 新浪科技
不久前,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破天荒讚揚起中國,認為自進入21世紀後中國已造出1/4個亞馬遜雨林,正在引領全球的綠化。事實上,這只是中國植樹造林成就的“冰山一角”。
中國是全世界沙漠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近1/3的國土被黃沙掩埋。本世紀初,漫天風沙更是幾度肆虐平津等華北多地。為了對抗沙漠擴張,中國人啟動了世界級“三北防護林”工程,短短40年間就種下了驚人的660多億棵樹,被國外網友驚歎為:植樹狂魔。
沒想到的是,中國人的“無心插柳”,竟一夜間完成了“人進沙退”驚世壯舉。剛進入2000年時,中國大陸沙漠每年還擴大10400平方公里,相當於吞掉寶島臺灣1/3的面積。然而到2017年時,大陸沙漠面積反而每年會減少2400多平方公里。這其中最傑出的代表無疑就是中國第八大沙漠—庫布其沙漠。
庫布其沙漠原有面積近2萬平方公里,但隨著中國大規模推進植樹造林,如今庫布其沙漠被“欺負”的僅剩下不足200畝。庫布其治沙模式大獲成功,甚至引發了全球關注。2015年,庫布其生態創造模式被巴黎氣候大會標舉為中國樣本。
如今,中國森林覆蓋率已達22%左右,生態環境也得到了明顯改善,連頻頻“光顧”北方的沙塵暴也明顯減少。中國治理沙漠的成功經驗,更是沿著“一帶一路”造福各方。
然而,受到NASA點贊的中國造林運動,也招致了不少非議,其中調門最響的就數英國《自然》雜誌。針對中國在西北大規模植樹造林,《自然》質疑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環境下,這些工作“可能會加劇水資源短缺”。給出理由無非是,許多樹木並非原產於西北,如果強行把它們種植在雨量稀少的西北地方,肯定會消耗很多水。
中國新型AG600飛機有一缺陷 技術框架仍停留在30年前 2020-01-22 新浪軍事
最近澳大利亞全國火災,很多人就想到,澳洲四面環海,要是有個大型水上飛機滅火多好,中國AG600水上飛機是當世界最大水上飛機,起飛53.5噸,一次可以投射12噸水,飛行12小時。
但AG600存在巨大的缺陷,由於上世紀80年代水轟5項目結束後,30多年時間內一直沒有專案推動水上飛機技術發展,所以技術框架仍然停留在幾十年前,飛機抗浪性很差,只有2米,在南部海域,幾乎有三分之一天氣不能出動,日本在水上飛機採用了噴氣襟翼技術,使得US-1/2水上飛機可以在五級海況浪高3米的海面起降,抗浪性世界第一,出勤率高達95%!
全世界銷售最好的水上飛機是加拿大CL-215/415,尺度控制很好,主要在陸地林區救火,而且價格便宜,比較適合加拿大湖泊密佈的環境,全球除某些極端山地外,95%的野外火災現場25KM半徑內有長度超過1000米的湖泊,80%的火災距離最近的水源小於12KM。CL-415滑行600米以內就能裝滿整個水箱,1000米的連續湖面深度1.5米就能讓飛機正常起降和取水。
所以,採用新技術降低飛機起降距離,以及提高抗浪指標,AG600還是可能有大展宏圖的機會!或者更現實一點,降低飛機的尺寸和噸位,不過分一味求大,更容易滿足要求。
回應
就算是真的,我國湖泊、水庫等等能用於水上飛機起降的地方多的事,這些地方極少有高於2米的大浪吧
解析AG600高抗浪船型機身關鍵技術 2017-12-25 陝西科普
AG600飛機在波浪水面起降,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噴濺,當飛機在2米浪高上起降時,噴濺將變得更加嚴重,會造成襟翼、螺旋槳等結構部件損壞,影響飛機安全。設計團隊根據AG600飛機的抗浪能力要求,確定AG600飛機抑波槽優化設計方案,經過試驗驗證:經優化後的抑波效果與原型機相比,噴濺強度和高度都降低了60%,有效降低了船型機身噴濺高度,保障了飛機在2米浪高上起降的安全性。
中國“廢紙女王”讓美百年紙廠重生卻遭指責 2020-01-19 觀察者網
2015年,美國奧爾德敦市(Old Town)的一家有著130年歷史紙廠徹底倒閉關門,這座7500人的小鎮也隨之陷入暗淡低谷,工人失業、經濟滑坡。2019年,中國第一位女首富,玖龍紙業董事長,被稱為“廢紙女王”的張茵帶著4500萬美元首筆投資“闖入”這座小鎮,並將倒閉紙廠買下,承諾繼續經營、百年不變。
張茵的到來讓這家紙廠“重生”、再度繁忙,並為這座掙扎中的小鎮創造了130個工作崗位。然而,《紐約時報》17日的報導中,也花大筆墨描述了另一種懷疑的聲音,“這個國家(美國)正在被亞洲重新‘殖民’”,“我認為他們在占我們便宜……我覺得我們正在為130個工作崗位出賣自己”,當地居民說到。
該媒體稱,儘管在中美摩擦的背景下,奧爾德敦因新的投資煥發生機。但當地居民在一邊欣喜於小鎮的新工作機會的同時,一邊又感到不甘。
而這種懷疑之聲不僅僅出現在美國這個州與這個小鎮上,在路易斯安那州,當地環保人士痛批臺灣塑膠巨頭——台塑,去年在美國建廠的行為稱,“把這裡當‘殖民地’”。
回應
知恩圖報是一種文化,而這種文化不是每個民族都有的。
這再次說明,政治性永遠是第一位的,經濟性要退居第二位!為了政治,他們可以不要錢,哪怕吃糠咽菜,居無定所,女兒去賣屁股,他們也會把票投給特朗普!這種事情在美國佬身上是說得通的,在臺灣人身上也是說得通的!
NGO在中國也是這個套路!包裝的高大上的口號,去行不軌之事
德陽「東方風電」 入榜全球最佳風機 2020-01-13 聯合報
全球風電行業專業雜誌Windpower Monthly日前公布一年一度最佳風電機組評選結果。根據單機功率和應用,評選出2019年度最佳大功率陸上風電機組、最佳海上風電機組等六個獎項。總部位於四川省德陽市的東方電氣風電有限公司(簡稱「東方風電」)多個機組登榜。
榜單顯示,東方風電D4200-155型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組,獲「最佳大功率陸上風電機組(3.5MW以上)銅獎」;D10000-185永磁直驅抗颱風型海上風力發電機組,獲「最佳海上風電機組銅獎」。東方風電10MW永磁直驅傳動系統、D10000-185型風電機組配套的碳纖(碳玻)混合90米長葉片(B900A型),分別榮獲最佳傳動系統第三名、最佳葉片第四名。
Windpower Monthly總部位於英國倫敦,是全球風電行業權威雜誌,其一年一度的全球最佳風機評選,在風電行業內具有重要影響。東方風電首次以四個獎項的優異成績位列其中,是全球風電行業對於東方風電技術研發、市場開拓、生產製造、運行維護綜合實力的肯定,也是東方風電大力實施兩海戰略,提升全球品牌影響力的重要成果。
港媒:中國國內吸煙人群數量不斷減少
香港福克斯傳媒網站2020-01-09:資料顯示,中國吸煙人群有所減少 吸煙被認為是全球可預防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作為全球最大的煙草產品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有龐大的煙民群體。中國每年售出2萬億根香煙,創造利稅1400億美元。
2019年,北京成年人吸煙率為20.3%,有37.1%的男性和2.4%的女性是長期吸煙者。比開始實施控煙政策的2014年下降3.1%。北京目前共有約360萬煙民,比2014年減少55萬。
2018年,上海居民吸煙率為19.9%,比2017年小幅下降0.3%。其中37.9%的上海男性吸煙,0.8%的上海女性吸煙。目標是到2030年將煙民比例減少至18%。
但中國內地城市的控煙努力依然任重道遠。
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沿海省份的吸煙率也正出現下降。過去三年中,海南省吸煙率下降6.2%。只有陝西和雲南兩省的吸煙率超過26.6%的全國平均水準。另外,湖南和江西的男性吸煙率超過50%。
中國於2006年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希望借此進一步減少吸煙人群。
印度人:想打破霧霾“輪回”,印度東望中國 2020-01-10 環球時報
幾乎所有媒體在談到印度霧霾時都會列舉以下資料:世界空氣污染最嚴重的10座城市中有9個在印度(也有說7個),僅在2017年就有約124萬人因糟糕的空氣品質死亡。
在治霾問題上,很多印度媒體看向中國,關注中國如何成功地在短時間內改善了空氣品質。
“模仿是一門藝術,要想成功,還需要運用智慧。”《今日印度》寫道為什麼中國的治霾絕招在印度行不通,政府如果強制禁止燒秸稈,到時候農民鬧起事來,恐怕比霧霾問題還嚴重。
又甩鍋?美媒竟稱“中國人吃一塊肉,亞馬遜雨林冒一股煙” 2020-01-09 觀察者網
《紐約時報》中英文網站近日接連“發功”,字裡行間誇張渲染稱“中國人每吃一塊肉,亞馬遜雨林裡就冒出了一股煙”,而在去年,美媒也曾把亞馬遜大火“甩鍋”給中國,腦洞清奇地指責中國轉向巴西買大豆。
回應相關新聞
澳山火濃煙跨洋穿越1.2萬公里 抵達南美洲
回應
原來澳大利亞和洛杉磯的大火是因為美國的胖子太多了
牛肉生產所釋放的溫室氣體是雞肉或豬肉的5倍,世界上牛肉生產、消費第一大國是美國。中國人以豬肉為主的肉消費量只有美國人以牛肉為主的肉消費量的一半,人均碳排放更是只有美國人的三分之一。
觸目驚心!澳大利亞山火肆虐,2萬多隻考拉葬身火海 2020-01-07 觀察者網
猶如世界末日一般的森林大火,正讓澳大利亞的“國寶”考拉面臨滅頂之災。
從去年9月以來,遲遲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澳大利亞山火已造成近5億動物喪生。其中,素有“動物天堂”之稱的袋鼠島上,考拉死傷慘重,死亡數量達到2萬多隻。
澳大利亞全國的過火面積,已經超5.25萬平方公里,接近600萬公頃,相當於一個克羅地亞。另外,還有24人死亡,1500餘棟房屋被燒毀,逾5億隻野生動物喪生。
相關新聞
氣象組織:澳大利亞叢林野火和全球氣候變暖有關
2019-12-15,聯合國氣候變化馬德里大會在延時兩天之後落下帷幕,碳市場機制的探討上,各方未能取得共識,只能留待來年審議。
涉山火相關犯罪,澳大利亞一州起訴183人
澳洲大火已燃燒四個月至少七人喪生200房屋被燒燬,總理挨批.
澳大利亞將撥款20億澳元未來兩年重建林火災區
澳大利亞一州5天內將射殺近萬頭駱駝 因為它們喝了太多水
回應
這要在中國發生,早就被公知、環保動保組織、明星帶路党聖母婊罵出翔,一定是體制的問題。
環保組織出來喊幾聲
環保組織:不能滅火,人類不應該干預自然,火災是自然的結果。
虛偽的西方,我們都習慣了
美媒:中國拒收“洋垃圾”兩年,全球廢品處理方式巨變
《華爾街日報》2019-12-19報導稱,在中國發佈“洋垃圾”禁令,印度、馬來西亞、越南、泰國隨後相繼出臺“洋垃圾”限制令後,全球處理廢物的方式發生了巨變。
當前,美國各州正在尋求更加全面且“國內化”的方法,為廢品回收開拓新市場,改善加工基礎設施,並開展環保宣傳活動提高公眾意識以減少污染。
據廢棄物回收工業協會(ISRI)資料,截至10月,美國向中國內地出口的塑膠廢棄物較2017年初減少89%,廢雜紙出口減少96%。在此期間,美國向所有國家出口的塑膠廢棄物總量減少64%,廢雜紙出口減少42%。
美國對垃圾處理問題感到“壓力山大”,但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發言人承認,“美國回收系統今天面臨挑戰的原因不是中國和其他國家實施進口限制,相反,他們揭露了之前我們如何在美國管理回收材料的問題。”
同時,日本、法國、英國等國都開始重新審視垃圾回收這一重大議題。
…..
回應
帶動投資回流,增加就業,歐美及日韓等發達國家欠中國一句“謝謝”!
這叫倒逼,西方應該謝謝我們幫你們產業升級
之前不是有公知文吹瑞典北歐啥的垃圾回收發電發熱很厲害嗎,不是說垃圾都不夠用了嗎,給他們唄,他們不是喜歡收垃圾嘛,
台塑「陽光計畫」遭環保人士痛批「把美國視為殖民地」 2019-12-13 經濟日報
彭博商業週刊報導,台塑集團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94億美元石化園區「陽光計畫」,預計可創造1,200個永久就業機會,平均薪資達8萬4,500美元,以及多達8,000個與興建作業相關的工作機會。
然而,環保人士表示,台塑的石化園區每年可能排放1,350萬噸溫室氣體,相當於2018年全美年增排放量的10%。台塑則表示,石化園區的排放量不會那麼高。
石化產業原本以亞洲為主,因為當地政府尋求經濟成長,願意容忍汙染、然而,石化產業目前正開始轉向美國,原因是原料較便宜,且有許多親商政治人物。在美國生產乙烯的成本為每噸300美元,大約只有台灣的三分之一。此外,美國的官員比較容易說服,「只要符合環保法規的要求,政府鼓勵投資」;「台灣政府把石化投資視為高汙染產業,我們背負惡名」。
回應
呵呵川普自己退出氣候協議,台塑抓住蓋廠的好時機
俄中8000公里天然氣管道2019-12-02開通
週一(12月2日),世界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藏量占全球25%)和世界最大的燃料消費國加強能源合作,通往中國北方的俄羅斯的西伯利亞3000公里天然氣管道正式開通。
俄同西方關係惡化後,開始加強同亞洲經濟發展迅速的亞洲國家積極發展關係。中國的天然氣需求近年來迅猛增長,因為用天然氣取代煤炭以減少空氣污染。2018年中國天然氣進口佔天然氣供應的43%,其中2/5通過中亞和緬甸的輸氣管道,其餘來自液化天然氣進口。
2014年,俄中在上海簽署了價值4千億美元的合同,俄在30年間每年向中輸送3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這是俄天然氣工業公司有史以來簽訂的最大合同,也是蘇聯解體後最重要的能源工程項目。
相關新聞
6.9萬噸「包鋼製造」助力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建設
中國首個海上大型1500米級深水自營氣田南海陵水17-2開鑽 2019-12-13
南海東部油田累計生產油氣3億噸油當量助力供能大灣區
全球排碳創新高 學者:天然氣過度使用 2019/12/04 中時電子報
研究人員周三表示,儘管全球煤炭消費量下降,並且許多國家宣佈關心氣候問題,但是2019年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仍然創下歷史新高,這與天然氣使用量猛增有關。專家提醒各國的決策者,天然氣只是碳排較煤碳為低,但是並非低碳能源。
物理學網(phys.org)報導,學者正在對全球化石燃料消耗趨勢進行年度分析,今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較去年增長0.6%,雖然增長幅度比往年來的低,但是這與原先期望的降低碳排的目標相去甚遠。同行評審的研究發現,今年美國和歐洲的煤炭使用大幅下降 ,但是相對的,天然氣和石油的消耗量都「強勁增長」。
2019年全球碳排報告的聯名作者-東英格蘭大學的科琳•勒奎爾(Corrine Le Quere)說:「我們清楚地看到全球煤炭使用的波動,大多數國家的煤炭使用量都在下降,但是相比之下,天然氣的使用卻沒有減少。天然氣現在成為碳排放量增長的最大貢獻者。」
勒奎爾說,近十年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增加率呈指數增長,預計今年平均將達到410ppm(百萬分之410),這是至少80萬年來的最高水準。
這項報告應該會使聚集在馬德里的聯合國氣候談判會議上的各國代表們感到不舒服,意思是大家交出的成績單不及格。聯合國上週表示,到現在起到2030年,全球的碳排放量每年必須每年下降7.6%,才能將升溫限制在1.5度C。
作者指出,各國確實有做了一些改善,儘管風能和太陽能等低碳技術的快速增長,燃煤發電廠也逐步在停用,美國和歐洲的碳排放預計將下降1.7%,但是不少國家是以天然氣來取代燃煤,這只能減緩二氧化碳的增加速度。
國際氣候與環境研究中心(CICERO)研究主任葛倫•彼得斯( Glen Peters)說:「與煤炭相比,天然氣確實是一種較清潔的化石燃料,但現在的情況已不是減緩排碳就足夠,還必須降低排碳,各國應該使用不排碳的清潔能源,才是對環境友善。」
從工業革命以來,全球氣溫升高了1度C,後果就是極端氣候,比如2019年,全球出現了一系列致命的超級風暴、乾旱、野火和洪水。聯合國星期三說,2010年代,幾乎可以肯定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十年,今年極端天氣可能造成多達2200萬人流離失所。
科學家稱純吃素未必更環保 肉類對地球生物更重要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2019-11-27報導,愛丁堡大學和蘇格蘭農村學院的專家說,環保遊說人士鼓吹未經證實的“肉是邪惡的”言論,讓農民日益感到自己被妖魔化。
“常有人聲稱,純素能將土地使用降至最低水準,而已經做過的模型研究表明,情況並非如此。”
“儘管畜牧生產在經濟、社會和環境方面有著眾多成本及益處,但其成本最近受到的關注可能遠超某些益處。”
“肉類有著巨大的社會效益。它是膳食中蛋白質、能量、高生物利用度的微量營養素的重要來源,即使是少量動物源性食品,對兒童的發育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純素完全沒有必要。”
“如果每個人都成為純素主義者,將對英國環境造成毀滅性影響。飼養動物供人食用有助於促進生物多樣性。”
研究人員目前正試圖養殖更環保的牛,它們長得較快、吃得較少,最好的牛和最差的牛的甲烷排放量相差約30%,如果所有英國農民都使用最高效的牛,能使碳排放量減少1/3。
回應
我們每天吃的食物要保持營養均衡,我們必須吃蔬菜、水果、肉類等食物,同時還要吃蛋白質類等食物。
愛吃肉的科學家自然會如此說。
說得再多也沒毛用 一樣有人認為地球是平的 疫苗有害 電吹風的輻射能把人射死
環保少女被寫入瑞典中學教材,學生還被要求嘲諷質疑者...2019-11-30 觀察者網
回應
這個聖人的臉上總能看到西方童話故事裡巫婆的邪氣,只差一個黑斗篷跟一把掃帚!
學校立雕像,各地建生祠,這才能體現對聖人的尊重!
現在封聖的門檻也太低了,那些鄉下小廟連豬八戒都供上了。
全國首個!山東這個市居民今年用上核能供暖了
2019-11-28“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範工程”“山東省核能綜合開發利用示範城市”揭牌儀式在山東省海陽市舉行。這是繼11月15日海陽核能供熱工程一期專案第一階段投運後又一里程碑事件,標誌著國內首個大型壓水堆核電機組商業化清潔供熱示範項目正式落地。目前實施的70萬平方米核能供熱,年可節約2.32萬噸標煤。這不僅為山東能源結構調整提供了新的思路,更為北方地區清潔供暖貢獻了“山東方案”。
海陽市豐源熱力董事長趙新向記者介紹了核能供熱的原理,主要是從核電機組二回路抽取蒸汽作為熱源,通過廠內換熱首站、廠外供熱企業換熱站進行多級換熱,最後經市政供熱管網將熱量傳遞至最終用戶。“整個過程,就是蒸汽加熱水和水加熱水兩個大步驟,核電站與供熱使用者之間設置了多道回路進行隔離。每個回路之間只有熱量傳遞,沒有水的交換,沒有任何放射,用戶供暖管道中的熱水也只在社區內封閉迴圈,與核電廠層層隔離、十分安全。”
回應
燒的開水會有核輻射?
非要杠的話,自然環境本身就有背景輻射,也沒見人天天說輻射。
首先從核電機主出來的冷缺水(熱水)是有核輻射的,目前熱回復都讓蒸汽或熱水通過回熱裝置回收熱量,用熱水或熱氣加熱另一個水管的的冷水,要設備完全隔絕輻射材質成本也不會小,那就多次回收,只要最終入戶成本比用煤燒水便宜就好,不然熱水還是要浪費的,目前聽說回收效率還是很不錯的。
確實太不專業了,不但有錯別字,還有概念錯誤。海陽核電站是AP1000三代壓水堆,本身就有兩個水回路,一回路在反應堆內迴圈,有放射性,二回路是推動汽輪機的,已經沒有放射性了,因為兩個回路是經蒸汽發生器隔離換熱的。而給居民供熱的水又是跟二回路換熱的另一個回路,就更沒有輻射了。
陽澄湖邊污染嚴重 緊急治理後污染消失了嗎 2019-11-24
近日,央視財經頻道“經濟半小時”欄目報導了陽澄湖農家樂野蠻生長、威脅陽澄湖飲用水安全的情況。電視畫面裡,餐館直接排汙入河,河道裡佈滿垃圾,水草叢生,更有居民直接在岸邊宰殺家禽,洗滌拖把,令人觸目驚心。
記者獲悉,媒體這次對陽澄湖水系污染的曝光讓當地有關部門迅速組織了一場河道清理和農家樂監督執法工作。
據瞭解,蘇州市相城區於11月12日晚至13日淩晨連夜召開專題會議,隨後成立了8個綜合執法組開展全覆蓋式檢查。重點檢查的問題有經營過程中未將污水全部納入專用管網、直排周邊河道現象,河岸斬殺活禽、清洗各類生鮮、隨意丟棄垃圾現象,以及部分農家樂無證經營的問題。在專項突擊檢查的540戶農家樂中,有100戶因為無證經營被責令停業並限期整改。
採訪過程中記者看到,有居民將家中生活污水用塑膠桶直接倒入河中,動作熟練而自然,“這種事太常見了,幾乎家家戶戶如此,上邊不管,我們也不好說什麼”,老郭表示。
陽澄湖的水和原來“沒法比”
雖然居民們的生活垃圾和污水排進小河裡,沒有直接進入陽澄湖,但島上的河汊都和陽澄湖連通,船隻可以在湖面和河汊間往來穿梭。多位元大閘蟹養殖戶告訴記者,河道裡的污染終究不免會對陽澄湖的水質造成影響。
老郭從事大閘蟹養殖已經有20年了,這些年來,他親眼見證了陽澄湖水質的變化,“養螃蟹的湖水是越清越好,現在陽澄湖的水不比從前了。”老郭回憶道,早年養螃蟹時,到湖裡幹活從來不用帶水,渴了就直接喝湖水,“現在誰敢喝?喝了回家肯定拉肚子!”
不過,老郭也表示,陽澄湖的水質變化是一個長期過程,這些年水質確實變差了,但不能說農家樂的污水就能直接造成蝦蟹死亡。通過打氧氣,螃蟹的成活率基本能得到保證,對她家螃蟹威脅最大的不是湖水,而是市場上大量的冒充陽澄湖大閘蟹的外地螃蟹。
回應
自己賴以生存的環境自己糟蹋,反正大家都這樣,不差我一個。真是悲哀。
上海“最嚴垃圾分類”:施行四個月,效果遠超預期 2019-11-23 央視
今年7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四個多月來,面對不同種類的垃圾,市民們現在分清了嗎?垃圾分類中他們遇到的問題是否解決了呢?
上海市將垃圾分成四大類: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幹垃圾、濕垃圾。按要求,濕垃圾進行分類投放時,必須“破袋”。
對濕垃圾進行破袋投放可以提高垃圾分類的純淨度,為此,不少社區在垃圾箱旁裝上了洗手池。還有市民發明了“破袋神器”,在垃圾桶裡安裝了鋸齒或者掛鉤,方便大家破袋。
除了分類投放,“定時定點”投放也給上海提出了新要求。
在“定時”的要求下,如何才能讓早出晚歸的上班族不掉隊?“誤時投放點”就應運而生了,這也需要根據社區的空間條件、居民原有的投放習慣、社區及垃圾房位置和志願者人數等多種因素來合理設置。如何在硬性約束和人性服務之間找到平衡,考驗的就是社區基層的治理能力:原則上是按照一社區一方案的原則,來做好整個轄區範圍內每一個社區垃圾分類的相應方案。充分尊重社區居民的意見。
截至10月底,上海市1.3萬多個居住區,分類達成率由去年底的15%提高到80%,跟去年10月相比,全市可回收物回收量增長了4.6倍,濕垃圾分出量增長了1倍,幹垃圾處置量減少了33%,有害垃圾分出量較去年增長了9倍:從協力廠商調查的情況來看,上海90%以上的市民都能夠做到分類投放。市民群眾參與垃圾分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遠超我們的預期。
加強末端處理能力,實現資源化利用
《條例》實施後,濕垃圾接收量在顯著增加,部分再生資源處理中心的狀態已經由“吃不飽”變成了“吃不了”。為了解決傳統環衛車輛在轉運過程中的跑冒滴漏現象,上海市開始改造定制新型的收運車輛。把濕垃圾分揀出來,通過生化處理的方式實現沼氣發電或是形成肥料。
今年啟用的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類資訊平臺,即時反映16個區各作業環節的垃圾數量、分類品質、生產調度等資料,實現了對垃圾路徑的全程追蹤,並顯示垃圾末端的處置資訊,為城市垃圾分類精細化管理提供了基礎。
從源頭上給垃圾減量
上海市正在研究建立長效的監管評價體系,使履行垃圾分類投放義務真正成為一種受約束行為。 如何減少垃圾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減少垃圾的產生:比如餐飲服務不主動提供一次性的筷子、調羹這些餐具,就是減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新德里毒氣彌漫北京晴空萬里 美媒感歎:天壤之別 2019-11-08 觀察者網
就在幾年前,中國和印度首都的空氣污染水準還徘徊在相同水準。如今,這兩個城市已經完全沒有了可比性。
11月5日衛星圖像顯示,中國東北部地區僅有少數分散的燃燒點,而印度北部出現大片密集燃燒點,凸顯出兩國政府在解決污染問題的能力差異。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如今印度首都已達“相當於一天抽50支煙”的水準。“近年來北京空氣品質的改善取得了令世界驚歎的成績!”
造成德里污染的因素之一是附近的農作物焚燒,然而,印度政府在處理這一問題上卻顯得力不從心:相關罰款很少執行,環保活動不達預期。
但在北京,情況則完全不同,自2015年開始對此進行嚴格管理,北京還在許多其他方面採取了預防性措施,例如關閉附近一些污染工廠,嚴格管控柴油卡車。
而此時的新德里,工業廢氣、汽車尾氣和建築垃圾繼續污染著這個城市及其周邊空氣。儘管政府也採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去年關掉一座大型燃煤發電廠,但其他措施只有在污染太嚴重時才會實施。
回應
還記得當年治理霧霾,很多人跳出來說霧霾不可能短期內有很大改善啥的。可是這才幾年啊,我們中國人就搞成了。這說明了我們制度優勢,說明了我們這個民族不一般,說明了我們這個國家的掌局者是為民辦事的。
印度和我們比我表示理解,我們跑去和印度比我實在是不能理解
中國沒有主動跟印度比,是美國媒體拿印度和中國比。
超臨界水蒸煤:從源頭杜絕燒煤污染 2019-10-15 新浪科技
煤炭是當前我國主要能源,大量燃煤卻產生嚴重污染。傳統燃煤、煤氣化鍋爐及其發電技術均採用“一把火燒煤”的形式,總能效和煤電轉化率低、污染嚴重、耗水量大,脫硫、脫氮、消除粉塵及二氧化碳代價高昂。
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郭烈錦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歷經二十年科技攻關,研發出“煤炭超臨界水氣化制氫發電多聯產”俗稱“超臨界水蒸煤”,成功將煤炭化學能直接高效轉化為氫能,從源頭上根除了硫化物、氮化物等氣體污染物以及PM2.5等粉塵顆粒物的生成和排放。
“這項技術國外也有人在做研究,但都是走在我們後面。他們沒有形成大規模的連續生產裝置,現在各種煤化工企業也產生氫和蒸汽,所以只要更換掉部分單元,就可以使用。所有以煤為原料的工業企業都可以用這項技術。”
傳統燃煤發電,包括煤氣化發電,都是把煤放在空氣中,利用火燃燒,跟氧氣產生氧化反應,氧化反應自然會產生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加上煤燃燒時揚起的顆粒物質,PM2.5就是這麼來的!企業後續要脫硫脫硝除塵,就要安裝除塵裝置。這個成本對於企業來說很高。同時運行這些裝置還得消耗能量。如此一來,總的效率不高,平均下來就百分之四十幾。
超臨界水是指當氣壓和溫度達到一定值時(近乎22MPa,374℃),因高溫而膨脹的水的密度和因高壓而被壓縮的水蒸氣的密度正好相同時的水。此時,水的液體和氣體便沒有區別,完全交融在一起,成為一種新的呈現高壓高溫狀態的液體。 “超臨界水蒸煤”不用空氣進去,只是把煤和水混到一起,讓它們去反應。整個過程不是氧化反應,沒有傳統的燃燒過程,而是還原反應,燒的是氫氣,得到的是水,產品是乾乾淨淨,得到高溫高壓的超臨界水蒸氣,同樣可以使汽輪機做功。得到的效率比傳統的更高,又沒有污染。
根據測算,如全國在火電行業採用該技術,每年可節約發電燃煤3.28億噸。據業內專家分析認為,該技術為破解我國能源困境帶來曙光,對我國發揮煤炭資源優勢、搶佔能源變革先機、保障能源戰略安全具有深遠意義。
習振聾發聵 讓長江休養生息 2019/10/16 旺報
如果不是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指出:「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到了最差的『無魚』等級。」這「無魚」二字可謂振聾發聵,讓大陸官員皮繃緊緊給予重視,恐怕長江流域的水資源及自然資源會繼續惡化下去。
自2003年以來,長江全流域實行每年3個月的禁漁制度。但是這3個月禁漁仍無法補足開漁之後的再次傷害,再次大小通吃的濫捕,只靠這3個月根本無法讓漁源恢復,大陸專家也看出如果再不全面全年禁漁,經過十年休養生息,長江漁源只有日漸走向滅絕一途。
當然政策提出之後,如何確實執行,不管是勸導或重罰並行,讓長江漁源可經由這十年的時間恢復生機。
台日鮪魚配額互換 藍黨團批價值不對等 2019-10-15 聯合晚報
農委會考慮拿300公噸的黑鮪魚配額,和日本交換單價差近7成的大目鮪魚。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曾銘宗今天舉行記者會表示,交換價值根本不對等,將造成4億元損失,蔡政府若與日本交換黑鮪魚配額,將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費鴻泰批,蔡政府以日本支持我加入CPTPP為理由,修改海關進口稅則,單方面對日降稅2億元,降稅商品山藥和清酒的售價,直到9月底都沒有隨著降稅而調降,這是喪權辱國。他批評,蔡英文政府是日本政府的兒皇帝。
曾銘宗質疑,第8次台日漁業委員會會談今年3月在東京舉行,日方強硬不願針對「八重山以南海域及沖之鳥礁海域作業問題」和我方協商,蔡政府卻態度軟趴趴,使台灣漁民捕魚權遭大幅限制。馬政府時期海巡署還會派艦艇護漁,蔡總統如今面對日本卻自動矮三截,沒有積極表態護漁,駐日代表甚至要漁民遇到日本公務船時轉彎閃開,真的愧對台灣漁民。
曾銘宗指出,蔡政府上任以來逢中必反,逢日必軟,不僅對日護漁行動節節敗退,甚至大幅調降農漁產品進口關稅,犧牲農漁民生計。為確實維護農漁民權益,請蔡政府勿再片面放棄台灣人民權益,盲目給予日本優惠利益,國民黨團鄭重要求蔡政府絕不可與日本交換黑鮪魚配額,否則將追究相關人員政治責任。
空汙別再怪對岸 大陸火電排放量顯著改善 2019/10/13 中時電子報
隨著季節轉換,台灣的空氣品質是依據慣例的惡化,每一回有空氣污染警報,總有人會立即怪罪給對岸,然而這個鍋大陸愈來愈不想揹,根據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從2014年至2017年間,中國大陸的火力發電廠花了相當大的投資在減汙裝置上,真得使污染排放量顯著下降。
2014年至2017年期間,大陸電廠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排放量,分別從2014年的2.21、3.11和52萬噸,分別減少了65%、60%、72%,降至0.77、1.26、14萬噸,ULE漂亮達成。這意味著,如果所有火力發電廠均在2020年之前達到ULE標準,中國有望進一步減少排放。
參與ULE政策討論的米志付博士(Mi Zhifu )說:「這對於中國大陸以及其他希望減少電力排放的國家來說,都是令人鼓舞的消息。燒煤、石油、天然氣和生質能的火力發電廠,一直是是造成全球空氣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這些大幅減少的排放量表明,控制發電廠的排放量,降低到超低水準在技術和經濟上是可行性,這也可降低因於空氣污染的死亡人數。」
該研究是首次使用引用了大陸官方的連續排放監測系統網路(CEMS),所收集的排放濃度數據,該數據涵蓋了中國大陸火力發電廠的96~98%。
米志付總結說:「由於煤炭是中國大陸使用最廣泛的燃料,在短時間內還很難全面停用,削減火力發電廠的排汙是現階段的辦法,這項研究的結果令人鼓舞,證明煤可以更低污染的應用於發電。」
相關新聞
非煤時間表 台灣落後歐洲國家至少20年
回應
台灣可以用滿滿的愛來發電,用肺發電醫療殯葬發大財.
我們落後歐洲20年,那麼中國?
這樣心態是我們輸掉的原因,取法乎上,否則未段班就追上了。(楨:大陸未段班?)
3000公里超級輸電工程投運
2019-09-26,新疆送安徽特高壓工程投運,送電距離3324公里,輸送容量1200萬千瓦,是目前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遠的超級輸電工程。每8小時20分就可以送出1億度的新疆電,這些電能可以驅動上千列高鐵從北京開到廣州,可以為200萬輛電動汽車充滿電。工程投運後,清潔電能將進入華東特高壓雙環網,輸送到長三角城市群用電負荷中心,一年下來將有600-850億度新疆清潔電能輸送到華東。
而作為華東特高壓雙環網的關鍵控制性工程——蘇通1000千伏特高壓綜合管廊工程,同時也在27日投運。這項工程通過先進的氣體絕緣技術,將1000千伏的特高壓輸電線路轉進六根密閉的管道中,通過全長5468.5米的江底隧道穿越長江,避免了在長江上架設影響航道安全的鐵塔和輸電線路。
煤灰中找關鍵金屬,大科研造福人民還看中國 2019-09-30 觀察者網
由於新能源存在能量密度低、分佈分散、能量波動大、開發成本高等因素,以化石燃料為代表的傳統能源目前是而且在長期內仍然會是中國能源的主要來源之一。2018年中國重點區域繼續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比例達59%首次低於60%。
傳統能源的優勢在於其穩定性和成本低,這也是化石能源占到中國絕對多數一次能源消費的重要原因,其最大的缺點則是對環境污染比較大。因此對開拓新能源的可能性進行探索是很有必要的,與此同時關於保障化石能源供應、降低消耗量、充分利用、節約開採成本及降低環保達標處理費用等研究仍然具有重大的意義,值得開展相應的研究。
以此次地質調查研究為例,富含金屬礦物的煤灰無論是排放到大氣中還是填埋到土壤中都會對環境產生一定的污染,而除塵和處理煤灰都會耗費不少的成本。現在發現許多地區的煤灰中具有開採關鍵金屬的價值,在未來很有可能抵消一部分環境達標處理的成本,甚至還有盈餘。
並不是所有的煤灰都有提煉金屬的價值,普通煤灰中含有的主要的金屬元素是鋁、鐵、鈣、鎂,其中鈣和鎂的工業需要量較小,而鋁和鐵的工業需要量雖大,但煤灰中鋁和鐵的含量與對應的礦石相比卻並不佔優勢。
復渤海生態 海底荒漠變綠洲 2019/10/01 旺報
大陸渤海是黃河、遼河、海河三大水系匯聚的半封閉內海,海水交換能力差,海洋生態系統脆弱,多年來由於過度捕撈、陸源汙染等原因,海域出現「海底荒漠」現象。不過近期一項修復渤海海域生態的計畫,在實施10年後取得了成效,消失多年的當地魚類物種,又回到了唐山祥雲島海域。
海洋牧場養殖夯 漁民荷包賺飽飽 2019/10/01 旺報
從傳統海洋捕撈到海水養殖,再到海洋牧場裡耕海牧漁,隨著時代的演進,漁民也發展出獨特一套的牧漁模式,「海洋牧場」近日在大陸興起,日前一艘位於黃海北部的漁船滿載著生蠔從海洋牧場歸來,漁民朱吉敏的手機突然跳出通知,他收到了客商轉來的前日貨款18.12萬元人民幣。
朱表示,從傳統海洋捕撈到海水養殖,再到海洋牧場裡耕海牧漁,他與海洋打了幾十年交道,見證著海島漁民生產方式和觀念的變化。過去更多是只向海洋索取,至今大家明白用海更要「養海」,才能可持續發展,除了在上層水面養殖大生蠔外,還會養殖一部分小生蠔;小生蠔並不出售,而是投入海底,作為魚礁改善海洋牧場海底環境,並每年都會投入數十萬元改善海底,經營海洋牧場的他,已徹底變成了「新漁民」。
朱說,像牧場放養牛羊一樣耕海牧漁,現在看到的是收穫上層海水養殖的生蠔,其實他還有一座「海底銀行」,海底放養的海參、海膽等海珍品,過些天也將迎來豐收,收益比生蠔更高,預計能達到500萬左右。對他來說,建設海洋牧場改善海域生態環境,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並體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
近年來,大連市持續加大海洋牧場建設,目前已累計建設海洋牧場約36萬公頃,累計投入建礁資金約22.45億元,投放各類魚礁約1578萬平方公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也已達14處。
中科院之聲:我國西北變“暖濕”了沒?
2019-09-30,“中科院之聲”就此前熱傳的“中國西北變暖變濕”發表了文章,指出天氣是短期的,而氣候是長期的,某一兩次的天氣過程並不意味著長期趨勢的扭轉,需要多考察幾年。在全球變暖的影響下,西北區域溫度的增幅遠超全球平均,由此帶來的潛在蒸發量增加巨大,遠超降水增幅,會導致這些區域乾旱化更為嚴重。而植被能夠恢復,部分是因為雪線衰退導致融水增加,還有部分是因為國家的治理工程改善了生態,這些應該繼續堅持,但對西北的幹濕狀況不可盲目樂觀:儘管近20年這個地區降水增加趨勢明顯,但其增加絕對值並不大,並不能說明這個地區的水資源承載能力發生質的變化。這個認識後來基本就成了業內共識。
回應
林木把水分從底下蒸騰到大氣了,怎麼保?
照你的邏輯,亞馬孫森林應該早就成沙漠了啊!那麼多參天大樹,豈不是把水早就蒸發光了嗎???哈哈!
百萬年前,是什麼力量讓亞馬遜河流向逆轉 2019-09-30 科技日報
今年夏天,巴西亞馬孫地區持續的大火,引發國際社會關注。
亞馬遜河河底的鋯石年齡在13億到21億年,但安第斯山脈只有幾百萬歲,這表明亞馬遜河流域的礦物質不可能來自年輕的安第斯山脈。亞馬孫上游雖然緊靠安第斯山脈,但河底的岩石顆粒與安第斯山脈的岩石並不一致,反而與河流中下游的岩石屬同一種類。
美國科普作家希德•帕金斯在《亞馬遜河為何會倒流?》一文中說,數百萬年前,自東向西流淌的河流在今天的巴西北部轉而流向大西洋,才誕生了偉大的亞馬遜河。
巴西聖保羅大學的地球物理學家維克多•撒希克認為,該山脈的中間部分形成於6500萬年前,而山脈北部則在稍後的幾百萬年中逐漸形成。滿載安第斯山脈的泥沙橫穿美洲大陸流向大西洋的亞馬遜河成型於1000萬年前。在那之前,在如今的亞馬孫盆地,雨水向西流入安第斯山脈東部邊緣的眾多湖泊,然後向北流入加勒比海。
如果單純從學術觀點來講,我肯定也非常反對一刀切地種植樹木來抵抗沙漠化,因為我知道這並不符合生態的自然規律。但是,問題在於現在我們並沒有這樣做,作者的說法完全是自己豎起靶子自己來打。
在這些問題上,咱們國家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確實走過一些彎路。寫到這裡,我猜肯定有人要黑一波三北防護林了。當年三北初建的時候,曾經樹種比較單一,有歷史局限性。楊樹種了太多、太密,在今天看來並不符合科學發展的思路。但當年也不是只種了樹,還有別的。
所以說,單把種樹拿出來講顯然是不合理的,畢竟我們從來就沒有搞過所謂的一刀切,走的一直是“喬、灌、草”相結合的道路,最多也就是中下層在具體施行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實踐方面的問題。
更具體的咱們還可以參見2002年關於進一步完善退耕還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見,檔中充分指示了關於因地制宜、恢復原生植被等若干方針。換句話說,文章作者指出的問題,咱們自己都在源頭上做了預防,而作者2019年還把這個寫成新聞,至少也是個拾人牙慧。而新聞,講究的就是時效性,不然為什麼叫news呢。
客觀上講,樹必然要耗掉一部分水,但大面積的乾旱是由植樹造林引起的麼?這種論調不僅缺乏因果性的證據,連相關性的證據也非常匱乏。作者說我們植樹造林把水資源弄短缺了,把國家搞乾旱了,那歐美沒我們綠化做得好,難道就不乾旱了麼?歐美也乾旱啊。乾旱是全球問題,怎麼就到我們家變成了植樹造成的呢?這個邏輯講不通吧。
而且作者引用的文獻和他的論述,存在著眾多不協調。比如他用來論述我國越來越乾燥的文獻中就有明確的表述,認為近年來國內乾旱問題與東亞夏季風減弱有關,絲毫沒提植樹造林的事情。也就是說,乾旱本身確實存在,論文也沒有講和植樹造林有關,這個新聞的作者非要把兩件事捏在一起,造個大新聞。這種觀點根本站不住腳嘛。這就像是說海盜數量減少可能導致全球變暖一樣,只能當個玩笑而已。但《Nature》偏偏把它當回事一樣發到官網上,實在是令人哭笑不得。
中國不搞環保炒作?因為我們是種樹狂魔 2019-09-27 觀察者網
最近,16歲瑞典輟學學生桑伯格可謂是風頭無兩。9月23日,她在聯合國氣候大會上“指點江山”、“怒斥政壇”,引來全球目光。
此情此景,讓部分國內網友開始“積極反思”,質疑中國人在環保方面的作為。在桑伯格聯合國演講之後,還有網友稱讚她是在為地球的未來而奔走呼號,指責那些反對她的中國網友思想層次不夠。
層次不夠?一位網友表示,桑伯格只是在“放嘴炮”。
另一位網友則回復了《論語》中的經典名句——“聽其言而觀其行”。
既然說道了“觀其行”,中國表示有話說。
1991-2016年,中國一共新增林地527152平方千米,遠遠超出第二名美國的79186平方千米和第三名印度的69205平方千米,庫布齊、毛烏素......一片片綠化了的沙漠見證了中國人種樹治沙的功力。而同一時間段內,森林的消失其實是主要發生在拉丁美洲、東南亞和非洲南部,特別是巴西和印尼。
雖然中國的種樹面積冠絕全球,但光靠一個“種樹狂魔”根本不足以概括中國在環保方面的投入。截至2016年,中國是全世界風能和太陽能累計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
世界並沒有無視中國在環保方面取得的成效。早在此次聯合國氣候大會,王毅外長表示:作為國際社會的負責任一員,中國將認真履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巴黎協定》義務,言必信、行必果,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不變,與各國深化氣候合作的意願不變,推動氣候多邊進程的努力不變。
只要各國勠力同心,就一定能建成一個清潔美麗、共同繁榮、命運與共的美好世界!
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19_09_27_519543.shtml
難道就因為是中國,《Nature》說我種樹都有錯? 2019-09-27 觀察者網
2019-09-25,在學術界非常有名的期刊《Nature》的官網上發佈了一篇“新聞”報導,我認為它的觀點並不是很客觀,論證也並不如何妥當,整體論調比較偏頗。報導對於中國的植樹造林運動表示了部分肯定,同時也提出了比較大的質疑。其核心觀點認為,在中國的植樹造林可能會加劇水資源的短缺。作者部分肯定了我國植樹的成績,說樹木阻擋了沙漠化。但話鋒一轉就說很多非原生植物被用於沙漠綠化,還說有科學家擔心這樣的種植會加劇水資源短缺。甚至引用了牛津大學地理學家的言論,說這個主意不錯,但是在沙漠中種樹是愚蠢的。
氣候行動峰會/「碳排量成長 台灣低於陸韓星」 2019-09-23 聯合報
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廿三日登場。環保署表示,台灣目前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成長率0.1%優於大陸4.8%南韓2.3%新加坡1.6%。
回應
台灣人均排碳量高於中日,是全球平均的三倍,全球減碳台灣倒數第5,最後5名是沙烏地阿拉伯、美國、伊朗、南韓、台灣。
氣候行動峰會/大國領袖 不甩400萬人喊減碳 2019-09-23 聯合報
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美東時間廿三日在紐約召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說,這次峰會有約六十國會宣佈減少碳排放的新「具體」計畫,不過,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沒被邀請上臺,亞馬遜雨林所在地巴西的代表不出席,全球第七大溫室氣體排放國日本也缺席。
相關新聞
過去五年是最熱五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增長了20%
太陽能發電比燃煤發電便宜 大陸宣佈做到了 2019-09-19 聯合報
太陽能發電可以比燃煤發電還便宜,大陸已經做到了。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市19日宣佈,三峽新能源格爾木500兆瓦光伏「領跑者」項目,首次實現光伏電價低於燃煤發電標桿電價,目前平均上網電價每度僅約新台幣1.4元。
「領跑者」總裝機容量500兆瓦,占地面積771公頃,項目於2018年12月29日併併網發電,啟用以來項目運行良好,截至目前累計發電量達到3億千瓦時。該項目是中國首個平價上網光伏發電項目,也是亞洲一次性建成的最大陸上太陽能發電項目。
與傳統燃煤發電相比,該項目上網電價平均為每度人民幣0.316元(約新台幣1.4元),比當地煤電標桿電價每度人民幣0.3247元還低,也是太陽能電價首次低於燃煤發電標桿電價。
三峽新能源格爾木500兆瓦光伏「領跑者」項目運維部主管東國森指出,該項目在設計、施工運維等各環節均選用新型高效PERC單晶光伏組件、箱逆變一體機、鋁合金電纜、ACR合金接地體科學優化「容配比」等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最大程度「降本增效」,為該項目的平價上網「保駕護航」。
目前格爾木市累計實施新能源項目103個,建設併網發電容量4,051兆瓦。
回應
大陸做到了!台灣?
台灣離岸風電的躉購費高逹5.5元新台幣。
中國遜! 我們台灣用愛發電! 才是國際上最先進的技術
相關新聞
中國70年人均用電量增長600多倍,世界海拔最高輸變電打通西藏電網.
氣候變遷!大陸西北正變濕變暖 戈壁也泛綠意 2019-09-18 聯合報
千百年來,中國西北給人的印象都是冬季酷寒、全年乾旱少雨。但大陸長期的研究卻發現,受氣候變遷影響,一個日益明顯的趨勢是,大西北正在變暖、變濕,曾經寸草不生的戈壁,如今也開始泛出綠意。
據新華社報導,早在1980年代,中國科學院院士施雅風就注意到,中國西北降水增多的變化。他後來並提出,西北氣候可能正在向「暖濕」轉型的推斷。
大陸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丁一匯說,「30多年來的情況證實了這一推斷。降水增多主要由於氣候變暖,趨勢預計持續到21世紀中葉。」
根據陝甘寧青等省區氣象部門的資料顯示,1961年以來,中國西北地區呈升溫趨勢,大部份地區降水也增多。2000年之後,「暖濕化」更為顯著。
以甘肅為例,1961年至2015年,平均每十年升溫攝氏0.29度,降水則是東西有異,河西走廊每十年降水增加4毫米至12毫米。2018年甘肅省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0.7度,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偏多27.7%。
丁一匯表示,「自然變暖的正周期與人類活動導致全球變暖的正趨勢疊加,導致這一情況。這是趨勢,而非周期震盪。」
甘肅省氣象局副局長張強指出,西北地方對全球變暖的回應更敏感,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也更顯著。如西部生態安全屏障祁連山,1973年至2016年平均每十年升溫0.45度,明顯高於全國和全球平均水準。
新華社稱,專家認為,這將是西北發展和生態改善的大好機會。蘭州區域氣候中心的資料顯示,2018年甘肅省植被覆蓋度為近18年來最高,戈壁荒漠面積減少,生態環境顯著恢復。
在海拔超過1,500公尺的天水市秦州區楊家寺鎮建立農業合作社的何甲奇說,經濟作物適種區正在向北、向高海拔地區移動。「現在高海拔地區也能種菜,錯季上市菜價高。」
但專家也警告,氣候變化是「雙刃劍」。目前中國西北地方出現「旱澇並存並增」的新情況,極端天氣增多、加大了防災、減災壓力。
中科院副研究員李宗省說,氣候變化為西北帶來新機遇,但西北乾旱的本底環境不會改變,應協調好可持續發展與水資源短缺的關係以應對新挑戰。
看片救地球 「史上最髒A片」看完還能做環保! 2019/08/30 中時
欣賞「愛情動作片」可能是許多人紓壓或增進情趣的1種方式,不過現在看片也能救地球!知名色情影音網站「Pornhub」推出「史上最髒A片」(The Dirtiest Porn Ever),內容是一對男女在布滿垃圾的沙灘上「嘿咻」,每增加1次點擊率,網站就會捐款給英國海洋垃圾回收組織Ocean Polymers。
塑膠氾濫,2050年海洋塑膠垃圾比魚還多 2019/08/30 中時
聯合國去年發表的報告顯示,每年約有1300萬噸的塑膠垃圾流入大海,平均每1分鐘就有1卡車的塑膠廢棄物被倒入海洋。祕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更直言,2050年左右,海洋的塑膠垃圾恐怕比魚還多。
塑膠垃圾已成海洋生物劊子手。網路上不乏讓人痛心的照片,一頭鯨魚擱淺喪命,剖開後發現體內有800公斤的塑膠垃圾;一頭鯨魚寶寶死了,因為吃了塑膠牙籤,胃穿孔。海鳥靠嗅覺找食物,黏在塑膠垃圾上的浮游物分解後發出的氣味和腐爛的海藻類似,因此信天翁等海鳥誤以為是食物而吞食,結果被塑奪命。海龜常將海裡的塑膠垃圾誤認為是水母,高達8、9成的海龜死後解剖,都被發現胃腸內含有大量塑膠垃圾。
不只海龜吃下塑膠袋,魚類吃下釣魚線,當塑膠袋進入海洋,我們以為眼不見為淨,但它下一步是進入食物鏈,再被人吃入肚裡,最終還是人類自己自食惡果。最可怕的是,肉眼難以觀察到的「微塑膠」(microplastics)。
海洋、海洋生物、飲水、空氣都已發現到含量驚人的塑膠微粒,不知不覺被人吸入體內、吃下肚裡,估計全球每人每週平均吃進的微塑膠(直徑5mm以下)有5公克之多,全年累積約250公克,相當於一周吃下一張信用卡的重量。其中瓶裝水是微塑膠的主要來源,有人甚至調侃,到底是在喝水還是喝塑膠。2018年的一項小型研究分析了荷蘭、日本、義大利等國的人體糞便,全部的樣本都發現了塑膠微粒,難道這也是一種實踐資源回收的方式嗎?
相關新聞
飲用水含塑膠微粒?世衛組織:不會造成明顯健康風險 2019-08-26 新浪科技
美媒腦洞清奇:中國渴求巴西大豆助推亞馬遜大火? 2019-08-28 觀察者網
隨著亞馬遜“創紀錄”大火的持續肆虐,國際社會對巴西政府的譴責聲漸高,巴總統則反批外國政府干涉其國家主權,質疑七國集團(G7)的2200萬美元資助“另有所圖”。
但談到雨林起火原因,陸續有“腦回路清奇”的美媒強行拉中國出鏡,稱特朗普發起的中美貿易摩擦是真正的“火上澆油”。
與此同時,此前質疑G7援助的巴西“鬆口”稱,對外國援助持開放態度,但資金要由巴西人民支配。
彭博社渲染稱“中國對大豆的渴求”會對森林砍伐行為產生影響。
《時代週刊》也稱,中美貿易摩擦使巴西很有可能取代美國,成為全球大豆出口的領導者。對大豆的需求施壓他們迅速清理森林和植物。
週二,2020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德蘭尼(John Delaney)在福克斯新聞節目上稱,亞馬遜雨林大火是特朗普與中國貿易摩擦的結果。
同時,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也稱在《中美貿易摩擦加劇亞馬遜大火》。
事實上,此前已經有“很有發散性思維”的媒體將亞馬遜大火與中國人吃肉聯繫在了一起。
發言人耿爽對記者提問表示,“你把大火和牛肉聯繫起來,我還是第一次聽說。中方注意到巴西亞馬孫地區發生火災,支援巴西政府為抗擊災情所作的積極努力,希望災情能夠儘早得到控制。”
與此同時,巴西總統博索納羅經常反駁外界對其政府環境政策的批評,“亞馬遜是我們的,我們保護的雨林比任何人都多。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有道德權利談論亞馬遜。是你們自己破壞了生態系統。”
23日,博宣佈派軍隊參與滅火工作,約4.4萬名士兵參與滅火。同時,兩架C-130運輸機開始參與滅火,每一架次可以運送1.2萬升水。
回應
其實颶風是美國人對大豆的偏愛所造成的。美國人吃了大豆愛放P,造成空氣中甲烷濃度過高,使得美國氣溫偏高,與大西洋及北極地區形成溫差,強對流天氣使得颶風不斷形成。
相關新聞
法國總統馬克龍發警告:我們正經歷西方霸權的終結(回應:霸權還想到永遠?)
川普揮舞關稅大棒、翻臉像翻書!G7高峰會聯合公報史上首次難產
G7重提中英聲明效力 北京嗆聲:外國無權干涉
近萬人08-25抗議G7峰會,法警催淚彈水炮驅散,並以未露臉名義逮捕17人。(回應:這標準要在香港,1/3都要抓進去,香港真是一點都不民主自由!)
李鵬生前「三件事」惹議:六四、三峽大壩、他的子女2019-07-23 聯合報
中共前總理李鵬於7月22日23時11分因病去世,享年91歲。他曾擔任11年國務院總理和5年全國人大委員長職務,新華社稱李鵬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
回應
鎮壓當年六四.是極為正確的決斷!看看今天的王丹.看看今天的大陸騰飛,難怪李鵬享高壽九十一,老天賜福賜壽給他,因為他做了為國為民的正確決定
説李鵬「六四屠夫」是錯誤的。李鵬當時是總理,並無權動用軍隊。
汶川地震時,總理温家寳想動用軍隊救災,軍隊認為沒有軍委會主席簽字,不聽他的。
「六四屠夫」是趙紫陽。趙紫陽不斷發出錯誤訊號,鼔勵造反派加碼,讓「六四」不能和平收場。
哇,回頭看當年建三峽大壩、堅持六四鎮暴,都是完全正確的決定。
李鵬真是個有遠見的人才,中國能有今日幸福繁榮必需感謝這些人。
李鵬過世 陳芳明:李鵬是六四劊子手 六四後陳映真向他致敬2019-07-23 聯合報
回應
陳是在公報私仇,自以為正義不代表真理在你手中。陳映真在戒嚴時代,因主張統一而被捕下監,為理想受苦。陳沒有吃過一天苦,待在美國主張台獨,等民進黨得勢後,回台大吼大叫!有何資格批評陳映真?真是不要臉!
由於夏天只有短暫的兩個月,盜采者往往要在7-8月都待在叢林裡挖。他們的作業會破壞地表脆弱的植被、當地的水系和生態系統。
由於猛獁象牙是生物化石,不存在殺戮,因此挖掘和買賣本身是不違法的,但要有合法的手續證明。
該行業的主要問題是黑市買賣,流通量可達30噸象牙。為解決該問題,俄羅斯在今年2月底舉行了關於成立雅庫特共和國猛獁象出口中心的會議,該中心將頒發許可證,監控原材料的收集,評估其品質並從事物流。
威脅增加!紐約竟也要蓋圍牆 2019/07/16 中時電子報
美國總統川普尚未獲得他所希望的57億美元全部資金來建造與墨西哥的邊界牆,現在傳出為了防止日益升高的威脅,距離南部邊境很遠的紐約竟也要斥資6.15億美元蓋防波堤,所謂的威脅指的是氣候變遷導致的海水倒灌。
美國陸軍工兵署新建造的防波堤達到300年防洪標準,比2012年珊迪颶風侵襲期間最高水位紀錄還要高上2英尺(約60釐米)。
挖猛獁象牙沒人管 俄遠東“淘金熱”引生態擔憂 2019-07-15 介面新聞
北極圈附近的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永久凍土帶曾是猛獁象的主要居住地。在其滅絕萬年之後的今天,俄遠東地區的獵人們在這裡發現了潛藏的巨大商機。但同時,這也引發了人們對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的擔憂。
猛獁象曾是陸地上生存過的最大的哺乳動物之一,廣泛生活在歐亞大陸北部。因氣候變化滅絕後,其屍骨被封存在了永久凍土層中。然而,隨著全球變暖,永久凍土開始融化,這讓掩埋在土壤裡的猛獁象遺骸逐漸顯露出來。
由於常年被凍土掩埋,猛獁象牙仍能被很好保留了下來,雖然能用於做雕刻的約在10%到15%左右。
據《衛報》報導,俄羅斯雅庫特共和國出現了挖掘猛獁象牙的“淘金熱”。當地官員Vladimir Prokopyev透露,當地猛獁象化石儲備約有50萬噸。這些遺骸被挖出後將被出售到南方鄰國以及烏克蘭等市場,它們可以被切割出獨特的工藝品、手串、刀柄,也被用作傳統醫學的配料。
報導稱,這一熱潮源於國際象牙禁運,猛獁象牙成為替代品。在俄羅斯,出售猛獁象象牙基本不受市場監管。每年雅庫特永凍土層裡的猛獁象象牙貿易規模高達4000萬英鎊,占整個俄羅斯行業的八成。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世界上85%的猛獁象原料都是在雅庫特開採的,2016年開採103.2噸,2017年開採122.6噸。而中國則是主要出口國,有一半出口到中國。
不過,挖掘猛獁象遺骸也並非易事。一根猛獁象牙一般重50-60公斤,至少可以賣到3萬美元。但完整的猛獁象牙十分難求,大多數時候,獵人們只能在惡劣的環境下找到並不值錢的碎片。
當地公司如今開始雇傭潛水夫搜索偏遠地區的河床,對生態造成了更大的威脅。與此同時,需求的增長也導致了當地挖掘競爭日益激烈。
歐洲熱浪 空調設備需求激增 2019-06-30 經濟日報
一向氣候宜人的歐洲上周一連六天遭熱浪侵襲,加上近年來酷暑日益常見,讓歐洲民眾改變原先排斥空調的態度,尋求在氣候變遷導致全球氣溫不停升高下,度過高溫的方法。
歐洲民眾向來把空調當成非必需品,也有當地醫生認為吹冷氣可能對人體造成副作用,但熱浪來襲迫使民眾四處尋找涼爽的空氣,或許預告著人與冷氣的關係將在此地出現劇烈的轉變。
德國率先擁抱空調,當地居民在社群網站分享設有空調的建築物和咖啡廳等地圖資訊,賣場裡的電扇和移動式冷氣已被搶購一空,雇主開始擔心辦公地點若未安裝冷氣,可能影響公司的競爭力。至少一家柏林冷氣安裝商因為要求安裝空調的來電過多,決定停止電話服務。
全歐洲安裝空調的家庭至今不到5%,美國則高達90%。不過,國際能源署(IEA)預估,歐洲空調設備出貨量將在未來20年內增加約一倍,理由是氣候變遷導致創紀錄高溫肆虐歐洲的頻率升高,時間拉長。
柏林空調業者Klima老闆特蘭比西表示,自去年4月當地溫度飆升至歷史新高後,市場對空調的需求急遽攀升,且至今需求沒有降溫跡象。
上周氣象預報熱浪將橫掃歐洲的消息帶動全歐洲的電扇和空調銷售激增,包括法國和奧地利。美國星條旗報報導,駐德國美軍正在評估,是否需要安裝新空調,因應創紀錄的高溫。
垃圾分類逼瘋上海人?別笑!馬上輪到這46個城市 2019-06-29 中國網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關於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部署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的各項工作。
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任務艱巨,不可能一蹴而就。2019年,46個重點城市將繼續加大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設施建設投入,到2020年底,先行先試的46個重點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2025年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目前46個重點城市已配備廚餘垃圾分類運輸車近5000輛,有害垃圾分類運輸車近1000輛,2019年將計畫投入213億元加快推進處理設施建設,滿足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需求。
全球規模最大垃圾焚燒廠今年下半年整體投運,位於上海
2019-06-28,上海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正式啟用,二期工程是老港固廢基地實現垃圾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的現代化焚燒工廠。配置了8條750噸/日的機械爐排爐焚燒線,設置3台50兆瓦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淨化系統採用“SNCR(選擇性非催化還原脫硝)+減溫塔+幹法+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塵+濕法+煙氣再加熱+SCR(選擇性催化還原脫硝)”組合的工藝,煙氣排放嚴格達到歐盟2000標準和上海市地方標準。
相較一期的3000噸,二期不僅焚燒量翻倍,最主要的指標是氮氧化物只有一期的1/4,以後運行中濃度可能更低。一般垃圾焚燒發電廠的熱能回收率只有19%-21%,老港二期可達25%-26%,待到2019年下半年整體投運後,一、二期工程總焚燒為300萬噸/年,占上海垃圾總量的1/3,焚燒發電每年將可達15億千瓦時,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垃圾焚燒廠。
回應
既然有這麼好的東東,為什麼中國不全面推廣?
不要錢?
減少垃圾的產生比垃圾分類更有效。很多垃圾都是源於過度包裝,導致變相漲價,造成資源浪費。自由市場經濟是最浪費的經濟,追求利潤最大化,GDP指標下藏著多少罪惡。
問題是拿張報紙包著賣給你,還很便宜,你買嗎?貴了你說人家過度包裝,便宜了你又嫌棄沒好貨你到底想怎樣呃?
新疆建百米動物遷徙天橋:上鋪草種糞便,兩側配飲水池
據天山網2019-06-22消息,橋面上配備飲水池,鋪撒草種,安裝淺色系的防護牆,專供野生動物遷徙,這並不是童話故事,這座動物遷徙天橋就建設在準噶爾盆地內的一條新建的國道216富蘊至五彩灣公路,2017年開工,預計2019-7-30完工。北美一些國家原本偏好為野生動物挖“路下通道”,後來研究發現,一些大型哺乳動物,有向高處攀爬的習性。
當地居民認為頁岩氣開採惹禍 四川珙縣發生3.6級地震 2019-06-22 中央社
中國地震台網晚間發布正式測定稱,22日晚上8時30分,四川宜賓市珙縣發生3.6級地震,震央深度8千公尺,傷亡仍不清楚。
回應
3.6級會有傷亡?
頁岩氣--維基百科
頁岩氣是蘊藏於頁岩層中的天然氣。2000年,美國頁岩氣產量僅占天然氣總量的1%;而到2010年,因為水力壓裂、水平鑽井等技術的發展,已超過20%,到2035年將占46%。
生產成本
美國頁岩氣生產的平均成本在80美元上下,許多公司採取重債開發(發債或借貸)的策略。
有部分研究表明開採頁岩油氣能引發4級以下的地震,懷疑是老斷層本有積壓能量被觸發引起,但目前沒有形成科學界共識,有統計表示美國中部模大於等於三的地震數量由1973–2008年間平均每年24個增加到2009–2014間的193個,不少在油氣開採作業區附近,但這些地震最大僅為中型有感其餘則是微型地震,普遍都在芮氏規模三以下,多是剪切錯動型地震沒有很強的體積變化或非力偶分量。有一派說法是必須注意此一趨勢和潛在災害,然而亦有支持天然氣的學者認為即使假設能觸發小型地震,平日的中小型能量釋放反而能避免大型地震的一次性巨能,反而是額外賺到的利益,兩派莫衷一是尚無結論,根源在於要界定一起地震是天然還是人為,目前沒有技術。
青海綠電15日 打破世界紀錄 2019/06/17 旺報
繼「綠電7日」、「綠電9日」後,大陸國家電網可望再度刷新世界紀錄──大陸國家電網公司日前宣佈,6月9至24日,青海省將一連15日使用清潔能源供電,期間全省所有用電均來自水、太陽能以及風力發電產生的綠色能源,締造青海全省連續360小時用電零排放的新猷。
青海省總面積約為2個日本的大小,自2017年起,大陸國家電網公司每年6月在青海啟動全清潔能源供電實踐,當年的青海「綠電7日」,首開一省全清潔能源供電之先河,不僅實現青海連續7天、168小時用電零排放,也改寫了葡萄牙電網107小時全部使用清潔能源供電的紀錄。
太陽能風能為主
2018年的青海「綠電9日」再接再厲,又打破前一年創下的世界紀錄。目前青海全省電源裝機達到2975萬千瓦,較去年同期成長12.7%。當中乙太陽能、風能為主的新能源裝機為1391萬千瓦,占整體的46.7%,已超越水電躍居青海省的第一大電源。
從「綠電」7日、9日再到15日,絕非只是帳面上延長時間如此簡單。相較於去年,伴隨大陸國內首套750千伏主通道送出能力提升、750千伏香加輸變電等重大工程相繼投入生產,青海新能源主要斷面送出能力也由160萬千瓦提升到240萬千瓦,比去年同期提高50%,電網規模進一步擴大,配置能力亦獲增強。
今年電網將火電出力降低至電網安全約束要求的最小值,僅於電壓支撐最薄弱的北部電網保留20萬千瓦;相較於去年的「綠電9日」,火電再降22%,只占全網發電出力的2%,也成功為新能源消納騰出更多空間。
冬季進入缺電期
至於電力電量平衡方面,則增加水庫的出庫流量,龍羊峽水庫日均出庫預計達1030立方公尺/秒;新能源最大出力預計為680萬千瓦,占午間全部負荷的85%。新能源每日的最大發電量預估達7800萬千瓦時,較「綠電9日」增加47%;在「綠電15日」期間,青海累計外送富餘(多餘剩下)電量預計達11億千瓦時。
百分百「綠電」目前仍不具長期可行的條件。青海「綠電」之所以選擇在夏季,黃河水電豐沛為重要原因之一。夏季豐水期一過,黃河水電縮小的情況下,青海即進入季節性缺電時期,冬季青海省內的火電仍需大量開機。
相關新聞
紐約時報:美官員2019/06/16承認向俄電網植入惡意程式碼,特朗普怒懟叛國
習近平對垃圾分類重要指示:推進垃圾分類 推動綠色發展 2019-06-04 新華網
這是一件人人身邊的小事,也是一件關係社會文明水準的大事,還是一件影響中國綠色發輾轉型的實事。
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推行垃圾分類,關鍵是要加強科學管理、形成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
總書記號召全社會人人動手,一起來為改善生活環境作努力,一起來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作貢獻。
垃圾雖小,卻牽著民生,連著文明。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一場化垃圾分類為全民行動,建設美麗鄉村、美麗中國的生動實踐正在各地如火如荼開展。
回應
很棒
從每家每戶開始就要培養垃圾分類的意識,養成這個習慣。
紙容器3利刃 狠斬回收路 2019-06-05 聯合報
主婦聯盟台中分會執行委員楊淑慧認為紙容器是可再利用的資源,但因餐盒常混雜廚餘,飲料紙杯含有吸管等雜質,造成回收業者分類困擾,也提高人力成本;加上早期紙容器回收價格低,政府宣導也不足,久而久之就形成難回收的惡性循環。
紙容器走向不歸路,另一關鍵在小盤回收商。北中部的小盤商都抱怨,紙容器因沾染廚餘、油漬等,堆放容易臭味四溢,屢遭檢舉受罰,囤放場地有限,都會區回收商不想賺這辛苦錢,非都會區回收商嫌麻煩也能免則免,省下大老遠送到苗栗紙容器處理廠的載運成本,成了循環經濟的大漏洞。
印媒:水資源比中國多近4倍 但印度應向中國學用水
印度金融商業網站2019-05-28印度應向中國學習用水 印度曾頻頻報導稱中國為了水資源恐會用幹布拉馬普特拉河(雅魯藏布江)。要理解這種狀況,不妨看看圖表(如圖)。儘管中國幅員遼闊,但水資源缺乏。印度的水資源要比中國多近4倍。事實上,印度是世界上淡水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正因缺水,中國被迫做出印度懶得做的一些事。中國可能曾覬覦跨界河流。但2010年中國成功降低太陽能板的成本,圍繞水資源與印度的危機似乎已緩解。
過去20年來,中國展開種種改革,確保了在農業不降低生產率的前提下使用更少的水。這是印度應學習的經驗。印度水資源豐富,從沒有教農民如何節制用水。且在印度,河流湖泊被污染後,管理者和企業都不會受到懲罰。
印度總是說土地分散影響農業。可看看中國,土地分散比印度更嚴重。但看看農業生產率,雖然中國的水資源比印度少得多,但從農業產值來看,中國打敗了印度。中國的農業產值至少比印度大6倍。中國在這方面創造了奇跡。
首先,中國教育農民如何少用水多種植。這意味著要安裝相關系統,測量用水量,然後對過度抽水加以處罰。其次,中國擬定了一份高耗水(工業)生產清單,然後制定措施減少此類產品的國內生產。第三,中國對用過的水進行回收利用,如今是世界上在這個領域做得最有成效的國家之一。此外,中國還制定了防止“因水而戰”的政策。如此一來,印度就不用擔心與中國因為水發生紛爭了。而印度國內的水戰卻是個大問題。印度在這方面反應太慢。最後,中國會嚴懲污染水的企業,甚至對過度用水也不放過。中國有許多值得印度學習的地方。而在用水經驗上,印度尤其需要向中國取經。(作者RN•巴斯卡爾,喬恒譯)
高山仰「止」?誰卡住山岳觀光 2019-05-30 聯合報
在尼泊爾登山,每走一、兩小時就有「Tea House山屋(茶屋)」,提供熱茶、多樣化餐點,還有乾淨蹲式廁所,甚至有熱水洗澡與WiFi。日本私人經營山屋多會提供「一泊二食」及安全、舒適、保暖的床位與「烘乾室」,讓山友淋濕的裝備烘乾,入山前自行登記行程並風險自負。馬來西亞則是不限申請期限,但需配有專業嚮導。
相較之下,台灣擁有世界級的百岳環境,坐擁絕佳的山岳觀光資源,現況卻宛如第三世界。尤其當山難聲請國賠案例一件件發生後,各地方政府為自保而設下一個比一個嚴格的登山自治條例門檻時,資深登山者感嘆,台灣登山環境先天不足、後天失調,成了坐在黃金堆上的乞丐。
交通部觀光局將明年訂為「脊梁山脈旅遊年」,但從入山前的申請準備、入山後缺乏軟硬體的狼狽,甚至山難事故的救援制度,都讓人望之卻步,又要如何賺到觀光財?
入山之前 就是一場申請障礙賽
避難山屋 如何轉為服務型山屋
迎外國客 專業導遊和嚮導夠嗎
相關新聞
遊客偷電、丟垃圾 國家公園「避難山屋」有難!
首宗山難國賠案 二審定讞逆轉免賠 2019/05/30 中國時報
國內首宗山難國賠案件是在2011年2月27日,中山醫學大學學生張博崴獨自攀登南投白姑大山失蹤,當地警、消、國軍搜救51天無所獲,結果民間山友一入山搜救,隔天北港溪一帶發現他的遺體。
此案台北地院一審判決南投縣消防局須賠償266萬多元,二審認定「人民沒有要求登山零風險的權利」大逆轉改判免賠,去年判決免賠定讞。
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積極推動全面開放台灣山林、水域政策,擬在法務部所提的《國家賠償法》修法中,增訂減免或免除國賠責任,並已達成初步修法共識。
提醒!故宮之後,八達嶺也要網路預約購票了
2019-06-01起,八達嶺長城景區開始實施全網路實名制預約售票,每日最大流量為6.5萬人次。提前7天預約購票,掃碼購票只需1分鐘,持身份證入園更快捷。
2018年,八達嶺長城接待遊客990多萬人次,尤其是假日期間的單日接待高峰壓力過大,不僅給長城文物和遊客的安全帶來了隱患,而且也使遊覽者的參觀體驗和文化享受大打折扣,所以實施全網路實名制預約售票和限制遊客流量勢在必行。
回應
珠峰也要網路預約了
聖母峰人潮如九份老街!都怪這4原因 2019-05-28 聯合報
登上聖母峰是許多登山者畢生夢想,而5月中旬才成為台灣女性首位登頂馬卡魯峰的詹喬愉,27日又創下登頂聖母峰壯舉,成為繼登山家江秀真後第2位登上世界最高峰的台灣女英雄。
為何人潮爆炸?有以下幾個原因:
1:想大賺登山財的尼泊爾濫發登山證/不可靠的登山公司招攬了未受訓練的登山客
聖母峰過去幾天因天候良好迎來攻頂人潮,約兩張乒乓球桌大小的峰頂擠了快20人,不幸的是,在未有雪崩、大雪或強風等天災發生下卻有至少10人喪命。
2:事前準備、自我評估不足
雪巴人指出,今年一些山難罹難者是因為人們在攀登最後1千英尺左右路程時,被排隊人龍耽擱了,導致無法快速登頂及下撤補足氧氣,其他人則根本一開始就不適合上山,有些登山客甚至不懂如何穿上冰爪,以及增加冰上摩擦力的快扣式雪釘。
3:企業陰謀詐保
聖母峰的登山產業已經失控。登山老手、保險公司和媒體去年揭發嚮導、直升機公司和醫院的廣大陰謀,他們利用疏散帶有輕微高山症登山客來向保險公司詐保數百萬美元。
4:低價登山業推波助瀾
在數十年前,攀登聖母峰的人多是願意付更多錢且有經驗的登山客,但近年來,提供幾乎人人皆能登頂的服務,而這也導致旅途中發生很可怕的情況。
登聖母峰客滿 陸管制尼國不設限 2019/05/29 旺報
世界第一高峰聖母峰近日因登山者太多,山路過於擁擠,十天內已造成最少11名登山者死亡,儘管有登山界人士要求管制登山人數,但尼泊爾政府依然不為所動,表示不會因此改變發出登山許可證的機制。
反觀大陸國家體育總局登山運動管理中心早在今年二月就表示,聖母峰接待服務每年只限春季,登山人數控制在300人左右,不但減少對聖母峰生態環境的影響,也讓登山安全得到更多保障。
天候不佳 攻頂更擁擠
「我希望能在登頂日避開人群,21日好像會有好幾隊人馬準備攻頂。」本月13日,英國登山家費舍爾(Robin Haynes Fisher)在社交媒體上寫道:「由於只有一條路能通向峰頂,而人群擁擠耽誤進度會帶來致命的結果,所以我希望選擇25日登頂能夠人少一點」。這是他留下的最後一段話。5月25日,44歲的費舍爾雖然成功登頂,但僅僅回撤了150公尺就因嚴重高原反應而死亡。在他死亡後,通往聖母峰頂的路上仍在「堵車」。
尼泊爾旅遊局局長Dandu Raj Ghimire透露,今年春季登記攀登聖母峰的人數達到了創紀錄的381人,以外國遊客為主。而每名登山者又需由一名嚮導陪同協助。另外,登山嚮導巴林傑(Adrian Ballinger)表示,今年登山季的天氣狀況不佳,導致登山者們只能集中在少數幾天攻頂,擁擠情況更加嚴重。
陸護生態 上限300人
由於地處喜馬拉雅山南麓,自然風光旖旎,旅遊服務業成為尼泊爾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而攀登雪山是尼泊爾旅遊業服務的重要一部分。因此有登山界人士指尼泊爾政府為了讓更多人登聖母峰,忽視了更重要的安全。
反觀聖母峰北側的大陸,在2018年12月公布新規定,為減少對聖母峰的環境破壞,已劃定保護區,禁止民眾進入,且積極清理從大本營到海拔6500公尺到前進營地的垃圾,目前這段範圍內已恢復潔淨。今年二月,大陸國家體育總局登山運動管理中心也表示,聖母峰接待服務每年只限春季,登山人數控制在300人左右,儘量減少對聖母峰生態環境的影響。全力保護人類「第三極」的珍貴資產。
馬來政府喊話“洋垃圾”出口國:小國也不能受發達國家欺負 2019-05-28觀察者網
“即使只是一個小國,我們也不能受發達國家欺負。”繼菲律賓後,馬來西亞政府也向那些將塑膠垃圾運往別國的發達國家做出了強硬表態。
據美聯社5月28日報導,為避免成為富裕國家的垃圾場,馬能源與環境部部長楊美盈週二宣佈了將垃圾運回的計畫。
她表示,自從中國去年禁止塑膠垃圾進口以來,馬和許多發展中國家已經成為新目標。60個裝滿受污染廢物的集裝箱被走私進馬來西亞,意圖運往該國的非法加工廠,但它們將被送回來源國。被展示的物品包括來自英國的紮帶、來自澳大利亞的受污染牛奶盒、來自孟加拉的光碟,以及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沙特和中國的電子及生活垃圾。
除馬外,菲總統近期也就垃圾問題頻頻向加拿大喊話,要求後者“收回垃圾”、否則“倒在你們海灘上、使館門口”。在加錯過最後期限後,菲於5月15日連夜召回了駐加外交官。
回應
宣傳部門就該拍一部紀錄片,紀錄西方的洋垃圾如何流入發展國家破壞當地環境的,西方國家是在如何推卸責任的。
呵呵 才一年就這樣了,想想中國當了世界30年的垃圾場
2007年第一次去澳大利亞旅遊的時候當地的華裔導遊還在那裡吹他們澳大利亞的資源回收做的是多麼出色,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和垃圾再利用能力是有多麼優秀,我還很天真的信以為真。現在看來,呵呵,功勞全是他們的,苦勞和污染全是我們的。
澳的華裔導遊很多都是80年代跑出去的,相當瞧不起國內。我上次去澳,全程把導遊懟得不敢吹牛,完全找不到一點優越感,最後全團的人都跟著我一起懟導遊。
孟山都除草劑疑致癌 美陪審團判賠夫妻640億元
美國加州陪審團2019-05-14裁定,拜耳集團旗下孟山都公司應賠償一對夫妻20.55億美元(約新台幣640億元)。律師表示,這對夫妻控訴孟山都生產的除草劑「年年春」導致他們罹癌。
法新社報導,原告夫妻的法務團隊形容這項損害賠償「具歷史意義」,孟山都(Monsanto Co.)需支付20億美元懲罰性賠償金,以及5500萬美元補償性賠償金。
拜耳(Bayer)在聲明中表示,對於陪審團的裁定感到失望,並將提出上訴。拜耳宣稱這與美國環境保護署(EPA)最近針對含有嘉磷塞(Glyphosate)除草劑進行審查,認為嘉磷塞不太可能使人類罹癌的說法有出入。
拜耳說:「有嘉磷塞成分的產品可以安全使用,且嘉磷塞不會致癌,全球主要健康監管機構都有這樣的共識。」年年春(Roundup)主要成分正是具爭議的化學物質嘉磷塞。
拜耳去年以630億美元收購孟山都,成為農業化學巨擘。拜耳上月公佈,目前面臨全美超過1萬3000件與「年年春」有關的訴訟案。
路透社報導,這是連續第3起美國陪審團就「年年春」官司做出不利於拜耳的裁決,先前兩起陪審團裁決都在加州,分別來自州法院和聯邦法院。
2018年8月,舊金山的州法院陪審團裁決孟山都需賠償一名加州園丁2億8900萬美元,因為發現他經常使用年年春除草而得到癌症。賠償金額後來降至7800萬美元,目前正在上訴階段。
今年3月,舊金山聯邦陪審團認為年年春造成另一名加州男子罹癌,裁定孟山都應賠償8000萬美元。孟山都當時也表示將提出上訴。
喀什米爾羊毛失寵…兩因素 2019-05-15 經濟日報
H&M、古馳(Gucci)等時尚品牌正尋找新的喀什米爾羊毛來源、或完全放棄採用這種原料,回應動物權益和生態環境受破壞的問題。
華爾街日報報導,對大眾市場品牌而言,原本是奢侈品的喀什米爾羊毛,如今成本已變得很廉價,並帶進數十億美元的營收。然而這種發展也破壞生態,數百萬頭山羊啃食橫跨蒙古與中國邊境的草原。蒙古國近60%的牧場退化,有些牧場已變成沙漠。
許多時尚品牌正在回應此問題。快時尚巨擘H&M在3月指出,2020年前將逐步淘汰喀什米爾羊毛。古馳母公司開雲集團正支持一項計畫,鼓勵蒙古牧民以能保護大草原的方式放牧山羊。
Stella McCartney和Patagonia則都放棄採用直接產自山羊的喀什米爾羊毛,改利用小工廠的喀什米爾羊毛廢料製作服裝。
H&M決定停用喀什米爾羊毛的理由,是因為善待動物組織(PETA)在蒙古和中國的屠宰場進行秘密調查,發現山羊在業者採集羊毛的過程中受到殘忍對待。H&M表示,希望未來能以更永續的方式採購羊毛,提高產業透明性並落實企業責任。
向中國學習!俄媒:中國是俄羅斯的好榜樣
俄羅斯自由媒體網站2019-05-08刊文稱,俄應當向中國學習,將發展重點轉移到加工業、數字經濟、替代能源的開發當中。
不久前,國際能源署向主要產油國發出了悲觀的疾呼:啟動經濟多元化進程刻不容緩。
中國也屬於油氣開採國,只是在規模上無法滿足這個龐大經濟體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中國的風力及太陽能電站的發電總量已超過水電,世界60%的電動汽車是在中國市場售出的。中國的預算收入並不依靠油氣出口,而主要來自高科技領域。
中國的發明專利申請數量位居世界第一。在很多高科技領域,北京亦執全球牛耳,如超級電腦、最先進的5G通信平臺。中國首度實現了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著陸,正在醞釀登陸離地球最近的行星,興建本國空間站。
回應
世上沒有一個國家的發展模式可以被複製,每個國家國情是不一樣的
中國為什麼能拯救世界?英媒罕見誇起了中國
《金融時報》2019-05-14稱,截至2019年,在中國的11個省份裡,太陽能發電價格已經低於煤炭電力價格。2020年,風力也將達到類似水準。
《日本經濟新聞》表示,特朗普政府於2017年宣佈退出《巴黎協定》後,全球向低碳經濟前進的潮流卻沒有改變,中國更是走到了前面。
網友感慨道,如今中國正堅定地在環保領域挑起大樑,美國人均碳排放量遠超中國四倍還多。
美國想擺脫中國自建電動車供應鏈?英媒:難
據路透社2019-05-14報導,美國在建立自己的電動車供應鏈上面臨著嚴峻挑戰,因為美國的電池金屬儲量基本未知,且只有幾家加工礦產品和生產電池的工廠。為彌補這些差距,美國國會正在通過一項立法,但中國仍是全球電動汽車行業的領導者。
巴塞爾公約186個締約國2019-05-10就廢棄塑膠貿易新規達成協議,美國反對無效
自中國出臺“洋垃圾”禁令後,來自發達國家的各種廢棄物更多流入了其他發展中國家,對當地造成嚴重影響。上月,菲總統杜特爾特就忍無可忍,向加拿大喊話“運走你們的垃圾”。
經歷了為期12天、1400名代表的討論,5月10日,《巴塞爾公約》186個締約國在日內瓦就一項加強管控廢棄塑膠製品的提案達成協議,未來廢棄塑膠出口國家必須提前獲得進口國的核准。
按目前的規定,包括美國在內的廢棄塑膠出口國,可在未獲得進口國政府同意的情況下,向這些國家的私人機構運送廢棄塑膠。
作為全球最大廢棄塑膠出口國之一,美國又一次站在了大多數國家的對立面,反對新協議。不過,即使美國不是《巴塞爾公約》的締約國,新規仍對其有約束作用。
中國“洋垃圾”禁令出臺後,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廢棄塑膠愈發堆積如山。全球焚化爐替代方案聯盟(GAIA)發現,印尼、泰國、馬來西亞的一些村莊在一年內變成了“垃圾場”。
這其中,來自美國的垃圾占不少比例, GAIA發言人克雷爾•阿金(Claire Arkin)表示:“我們發現來自美國的垃圾堆積在這些國家的村莊裡,而這些村莊曾經主要是農業區域。”
除了上述原因,一些價值較低且難以回收的廢棄塑膠可能最終會被直接丟棄,從而嚴重影響環境;廢棄塑膠碎片在運輸、處理過程中散落在土地、海洋中,也會危害到野生動物的生存。
致力於消除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國際公益組織IPEN科學顧問薩拉•布羅謝(Sara Brosche)對法新社表示:“長期以來,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一直在向亞洲發展中國家出口有毒塑膠廢棄物,並聲稱這些垃圾將在接收國得到回收。相反,大部分被污染的垃圾不能被回收,而是被傾倒或焚燒,或流入海洋。”
回應
美國在不斷的消耗自己的信譽和領導力,距離世界拋棄美國越來越近了。
在很多事情上面,美國已經站在了全世界人民的對立面,體現了徹底的露骨的自私自利。
那廢棄塑膠都往美國送吧
好主意!
美國人最浪費資源的一生活方式 中國有不少人嚮往 2019-04-10 環球時報
近日,美國知名的科普雜誌《大眾科學》@科學未來人稱美國人平時洗衣服和烘乾的方式,不僅相當浪費能源,還會加劇不良的氣候變化的問題,並製造出更多難以處理的垃圾。
因此,該雜誌提出了幾個綠色洗衣的倡議,比如不用很傷衣物、還會大量消耗能源的烘乾機,改用晾曬的天然方式。85%的美國家庭標配、9000萬台烘乾機,一年耗電>600億千瓦時。恰恰是這種浪費的生活方式,令占全世界總人口4.6%的美國人,消耗掉全世界23%的能源,是中國人均碳排放量的3倍——這也是會加劇不良氣候變化的首要污染物。
回應
熱水能消毒都能想的出來,涼嗮衣物會被認為是貧窮影響房價,什麼鬼想法?
市場都是做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
“保護地球靠中國人少吃肉”,這家境外組織怎麼想的? 2019-04-10 觀察者網
總部位於美國的國際環保組織“野生救援”(WildAid),從2015年發起的“蔬食項目”呼籲人們減少食肉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
回應
野生救援的註冊地美國啊,牛肉所釋放的溫室氣體是豬肉的5倍。中國豬肉消費量只有美國牛肉的一半,人均碳排放更是只有美國的1/3。
不吃瀕危稀有野生動物可以理解,少吃肉是什麼鬼啊。簡直莫名其妙。
想起玉林狗肉節,西方人不吃狗肉我們也不能吃狗肉?是不是穆斯林不吃豬肉我們也不能吃?是不是印度人不吃牛肉我們也不能吃?什麼都按西方的標準,我們還有沒有自我呢?
難道是演藝圈的智商真的很低嗎,被西方當小丑耍當槍使而不自知,傻乎乎的來忽悠中國人。
文藝圈也不高呀,柴大才女開著大排量車不也寫著憂國憂民的《穹頂之下》嘛!
從“風散紙錢灰”到掃碼寄哀思 外媒這樣看中國清明祭掃方式變遷
新加坡《海峽時報》2019-04-04刊文稱,在中國,掃墓方式正在變得更加環保。文章援引中國媒體的報導稱,位於中國江蘇南京的公墓“雨花臺功德園”日前向逝者家屬推出“天堂銀行”(轉冥寶小程式)新產品。使用者用手機掃描二維碼,便可輸入逝者姓名、轉帳虛擬金和寄語等資訊。
受傳統習俗影響,每年清明節,中國人在燒紙掃墓上都花費不菲,而且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不過,中國的許多城市都在鼓勵更加環保的掃墓方式,而且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早在兩年前,“雨花臺功德園”就對掃墓方式進行了創新,推出了一項線上直播的“代客掃墓”服務。當時,英國廣播公司(BBC)還對此進行了報導。
除了利用網路寄託哀思,鮮花祭掃在中國也日益受到追捧。新加坡AisaOne網站援引中國媒體的報導稱,同樣是在江蘇省,白菊花在許多花店中銷售一空。 一些墓地還提供免費鮮花來代替燒紙。
《聯合早報》認為,“網上掃墓”之所以逐漸流行起來,是由於由於現代人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忙碌,加上許多人都在外地生活工作,很難抽出時間回鄉掃墓。而“網上掃墓”平臺讓用戶突破時空阻隔,實現全天候、全球化的緬懷與祭掃。BBC則認為,這些新的祭掃方法的不斷湧現離不開中國官方的鼓勵,是中國為減少空氣污染而採取的舉措之一。
無論是用 “天堂銀行”虛擬轉帳,還是“網上掃墓”,抑或是僅用一束鮮花寄哀思,其實最重要的還是緬懷的心意。美國華文報紙《世界日報》4月2日報導稱,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全球華人掃墓祭祖的日子。在美國許多大型墓園,都會有華人掃墓的身影,他們掃墓的方式不盡相同。有的人會用清水擦拭墓碑,有的人會在墓前擺上逝者生前喜歡的水果食品,還有的人會用鮮花裝飾墓碑。儘管方式不同,但表達的心意是相同的,都是為了追憶先人,抒發對逝者的思念之情。
日本就愛「過度包裝」 環團:限塑政策努力不夠
明亮乾淨的超市裡放眼望去,所有商品不管是生鮮、水果,還是午餐便當,全都用塑膠包裝的漂漂亮亮;日本的日常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塑膠產品,但隨著全球環保意識抬頭,一次性塑膠產品垃圾也受到關注,日本政府提出新法案,希望能藉此揮別塑膠大國的惡名。
2018年6月的G7峰會上,日本以國內限塑法規尚未完備為由,拒絕簽署加拿大提案簽署「海洋塑膠憲章」;但接下來,日本即將在6月於大阪主辦G20,首相安倍晉三希望推動簽署「海洋塑膠憲章」,因此在國內大力推動動禁用塑膠的活動與新法。
根據聯合國統計,日本人均塑膠用量高居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凡是訪日買過伴手禮的人可能都有感,商品層層細緻包裝,隱藏著日本特有的「多禮」文化,卻也造就了驚人的塑膠使用量。
日本在2018年首次提出解決方案,目標要再2030年前,把每年高達940萬噸的塑膠垃圾量減少25%。而其中一個重要做法,就是要求商家收取塑膠袋費用。
截至目前,日本政府的方案對其它一次性使用的塑膠用品,包括吸管或塑膠杯等在內,仍缺乏具體做法,而在中央政府行動緩慢的情況下,有地方政府和企業早已自行先採取限塑行動。京都附近的上勝町就訂下在2020年前達成零塑膠垃圾的目標,而京都市也早就禁止零售業者提供免費塑膠袋。
環保人士指出,日本推行限塑政策最大的阻礙,就是無所不在的便利商店協會。日本綠色和平人士石原賢治表示,東京都曾試圖推動禁止免費塑膠袋政策,但因為便利商店協會的反對而作罷。石原也指出,儘管日本民眾對塑膠垃圾問題意識提升,但日本高度垃圾分類回收以及乾淨的街道,也讓民眾無法察覺塑膠垃圾問題的嚴重性。
日本環保是被吹上天了,但這些中國能做到嗎? 2019-3-14 吳建
日本官方宣佈2018年訪日外國遊客首次突破3000萬人次,其中,接近三成遊客來自中國大陸。中國遊客喜愛前往日本旅遊,除了區位文化、價格等因素外,良好的旅遊環境也是很重要的一點。
日本是當今世界上垃圾分類回收做得最好的國家,細緻到被網友戲稱為“喪心病狂”。以礦泉水瓶為例:先把瓶蓋取下來,再把瓶身上的塑膠紙撕下來,然後將瓶蓋、塑膠紙、塑膠瓶分別扔到三個垃圾桶。記得2012年前往日本旅行,筆者在服務區見到10個垃圾桶一字排開,那場景還是挺壯觀的。
上述這些情景,在日本很常見,也確實是日本人的優點所在。但在某些大v筆下,卻成為了“中日對比”的說辭。在這兒,我主要想談對這兩個問題的看法:1、為什麼說日本的環保理念還是被吹得過度了?;2、垃圾分類等日本做得很到位的事兒中國能做到嗎?……
相關新聞
聯合國環境大會塑膠垃圾決議案因美國反對“觸礁”
中國2017年7月拒收外國「垃圾」 英國廢塑膠「轉賣台灣」暴增10倍: 歐美塑膠垃圾的新出口地轉向東南亞,包括台灣,還有泰國、馬來西亞及越南。
回應
日本和挪威,兩個非法捕鯨大國,既非法又怕死。
文章論據有漏洞,歐美日的垃圾迴圈利用率高,因為當資源出口給中國了。
大家還記不記得,從中國以後,日韓美歐突然垃圾成山?
知乎上的答主在日本的留學生。垃圾處理廠把回收來的已經分好類的垃圾最後又混在一起燒了。
日本分類政策在其他地區早就有反對派那這個做文章了,結果日本誰不反抗,就算忍受非常麻煩的生活,也不敢出來順說反對
日本的小縣城比大城市乾淨,大城市人少的地方比人多的地方乾淨;寫字樓下的花壇上就有人扔著飲料罐和塑膠瓶,清潔大叔一臉鄙夷地把瓶子中的飲料倒出來後再收起來,海邊步行道的綠化帶上也有隨手丟棄的飲料罐;日本國內公共場所禁煙,但是商場樓下、步行街上一樣有人在抽煙。其實全世界都是一樣的,不可能哪個地方的人就天生不會亂扔垃圾,管得嚴一定會乾淨一點。說句題外話,日本的景區河道裡,一樣可以看到很多硬幣。
我想問下作者,把福島核電站核洩露污水直接排到海裡,這種環保境界除了日本誰能做到?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作者,中國做不到。
日本人的邏輯:法律有明文規定的,而且面臨嚴重懲罰的,一般會遵守,比如垃圾分類;如果法律沒規定的,一定是利益最大化,比如捕鯨。所以不必把日本人神化了。
稀土戰略大轉移 陸由最大生產國轉為最大進口國
據路透報導,產業諮詢公司Adamas Intelligence的報告顯示,中國大陸去年進口了41400噸稀土氧化物及其製品,較上一年度激增167%。在2018年的稀土交易中,大陸成為國際市場上至少7種主要稀土的淨進口國,這是30年來首次出現的現象,約為2015年之前的10倍。
報導稱,中國大陸多年來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出口國,2018年稀土出口較上年小幅增加4%至5萬3千多噸,但同時也在同一年成為最大稀土進口國,這是一個令人相當意外的情況。
產業分析師指出,中國大陸進口主要是來自緬甸和美國的礦物和化學濃縮物。美國將富含鑭的礦石運往大陸,然後購回其氧化物和化學產品。美國是大陸稀土的主要市場,鑭被用於精煉石油製品。而緬甸出口到中國大陸的稀土製品以生產磁鐵與合金所需的鏑、鋱和釓元素為主。
大陸近年來打擊非法稀土生產,使其國內稀土產量明顯下降。從中共官方公佈2018年度稀土礦、鎢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看來,減產指標較前一年下修3至4成,明顯針對非法開採與提煉稀土礦,同時採取嚴厲打擊措施。
中國大陸稀土產業佔全球最大供應國地位已超過20年,不只有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研究設施,其相關專利申請總量也超過美國。而自美中發生貿易戰以來,中共曾威脅要限制國內稀土產量與出口,讓全球科技廠商與美國軍方大為不安。這16種稀有元素是目前高科技產業與軍事工業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中共此舉對科技業造成的影響,遠比美國領導人所意識到的要複雜得多。
回應
中國早就應該大力限制稀土出口,給子孫後代積點陰德。
真的服了某些人,中國原來賣稀土被你們噴,同時美國買稀土被誇上天,現在中國也買別人的稀土減少自己的稀土出口了,還是被噴,反正有些人眼裡,中國怎麼都錯唄?
賣有餘而買不足,這就是買賣,沒什麼稀奇的。
聯合國環境大會塑膠垃圾決議案因美國反對“觸礁”
日本共同社2019-03-13消息,關於為了加強針對日趨嚴重的海洋塑膠污染的國際性舉措,由日本和挪威向在奈洛比舉行的聯合國環境大會提交的決議案,美國對該案的主要內容(對直徑5毫米以下的微塑膠加強對策/2025年廢除一次性塑膠)表示反對,談判已經觸礁。
相關新聞
中國2017年7月拒收外國「垃圾」 英國廢塑膠「轉賣台灣」暴增10倍: 歐美塑膠垃圾的新出口地轉向東南亞,包括台灣,還有泰國、馬來西亞及越南。
全美首例!美國華盛頓州“人屍堆肥”有望合法
美國FDA解除進口警報,可食用轉基因三文魚將首次登上美國餐桌
回應
如此先進,如此環保,如此高尚,中國的公共知識份子應當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那幫人終於有用處了
那些反對喪葬”移風易俗“的,應該沒什麼可說的了吧?
美國3億多人卻消耗了地球1/4的資源和能源,美國現在就是在拖全世界後腿!
美國啥時候“帶領”人類了?只有奴役,訛詐和利用。
日本和挪威,兩個非法捕鯨大國,既非法又怕死。
日本木材出口創41年來新高,中國仍是最大買主 2019-03-05 觀察者網
《日經新聞網》3月5日報導,日本木材2018年出口額超350億日元(約21億人民幣),創41年來最高水準。其中,對華出口額增長9.3%,大幅增加158億日元(約9.5億人民幣)。原因有二:一是國內運輸包裝材料領域內需強勁,二是製作木質圍欄的企業對美出口需求增長。不過,以中國2017年3841萬立方米的原木進口總量來看,來自日本的出口(約77萬立方米)占比依然較低。日本杉木氣味較為刺激,且多為黑心、色差較大、多節疤,因此在中國市場上較難受到消費者接受,多作為箱包包裝、託盤墊腳等產品原料。
回應
不是說中國木材都出口給日本做一次性筷子了麼?劇本拿反了?
真是打臉,以前公知說,日本保護環境,不會砍樹,日本從中國進口樹木。
日本冷凍蔬菜進口量創新高 近一半來自中國 2019-03-07 觀察者網
日本冷凍蔬菜2018年進口量連續兩年創出歷史新高。由於具備容易保存、僅採購可食用部分的優點,受勞動力短缺困擾的餐飲產業為了簡化製作工序等,正在增加使用。
據日經中文網6日報導,由於酷暑和寒潮等異常天氣,日本國產蔬菜的供給變得不穩定,以進口產品加以代替的趨勢也在擴大。
日本農林水產省發佈的資料顯示,2018年的進口量比上年增加4%,達到105萬噸,高於創出歷史新高的2017年(101萬噸)。與10年前相比,增長率達到36%。
按國別來看,中國產冷凍蔬菜占到近一半,美國產次之。尤其是中國產冷凍蔬菜,由於距離近、容易進口,進口量相比2017年大幅增長7%,達到2003年的2倍。
按品類來看,菠菜、西藍花和毛豆等進口量增長。菠菜比上年增加14%,西藍花增加18%。在過去10年裡均實現2倍以上增長。
在零售店,這類蔬菜的銷售額也在增長。在大型超市永旺,在截至2019年2月的1年裡,冷凍蔬菜的營業收入預計比上年增加1~2成。在永旺,營業收入尤其強勁的是用於製作沙拉的西藍花等蔬菜。這些蔬菜的穩定價位和能分為小份使用的便利性受到消費者的好評。
從日本標準的農藥使用等方面來看,“中國產(冷凍蔬菜)的品質也在提高”,日本冷凍食品協會(位於東京中央區)表示,消費者對安全性的擔憂正在減弱。
全球前30髒空汙城 22個被印度包了! 2019-03-05 聯合報
空氣汙染已成為危害全球人類健康的嚴重問題。綠色和平組織和空氣品質監控程式AirVisual發表的最新報告指出,全世界空汙最嚴重的卅個城市中,有廿二個位於印度。而且在空氣最差的前五個城市,印度包辦第一、二、四、五名。
向來被視為空氣品質不佳的中國大陸,此次在卅個空氣最差城市中入榜五個。比起二○一七年,中國城市在二○一八年的空氣品質改善百分之十二,北京更跌出前一百名。
反觀中國大陸的鄰近國家,空汙似乎有惡化趨勢,例如印尼、南韓、越南和泰國等,空氣最糟的前卅個城市除了印度和中國大陸占多數,巴基斯坦有兩個城市入榜,孟加拉首都達卡也上榜。今年一月泰國首都曼谷因空汙太嚴重,政府嘗試以人造雨降低汙染。
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四日的報告指出,全球空氣汙染估計可能導致七百萬人早死,並衝擊經濟。
韓國首爾重度霧霾怪中國 陸慷:北京好像沒這麼多 2019-03-07 觀察者網
由於接連的霧霾極端天氣,韓國首都PM2.5達到147微克/米³,首都圈內已連續六日施行減排措施。
韓國國內對於霧霾的源頭也再次指向中國,對此,外交部發言人陸慷6日表示,這兩天北京(的相關數值)好像沒這麼多。
陸慷稱,究竟韓國這次霧霾成因是什麼以及如何有效治理霧霾,這需要本著科學的態度去看待和處理。各方如果能夠形成合作,這當然很好。
印度報復喀什米爾恐襲:揚言建水壩限制對巴鐵供水
印度交通部長尼廷∙加德卡裡2019-02-21表示,“莫迪總理領導下的我國政府決定限制向巴基斯坦供水。相反,我們將從我們的東部河流引水,以便向我們在查漠-喀什米爾以及旁遮普邦的同胞供水。”其中一座水壩——在拉維河上的Shahpurkandi地區的建設已開始。
印巴關係危機在2月14日之後急劇惡化,當時一名自殺式炸彈襲擊者在印北查漠-喀什米爾邦的准軍事化員警部隊車隊旁自爆。伊斯蘭主義組織“默罕默德軍”宣稱對此次襲擊事件負責,本次恐襲造成45人死亡。
襲擊後印指責巴支持恐怖主義團夥,從伊斯蘭馬巴德召回其大使進行磋商,同時還將來自巴商品的關稅提高至200%,實際上以此禁止了這些商品的進口。巴方堅決反對在未經任何調查的情況下將伊斯蘭馬巴德與恐襲聯繫起來,並建議與印度共同對事件進行調查。
回應
印度兩條河都發源於中國,你敢截我就敢改道,搞岩土工程,誰堪與我。
印度又揚言要切巴基斯坦水源,這項中國援巴工程早料到了
2019-02-14喀什米爾恐襲事件,印巴之間緊張的弦再次繃緊。2月21日,印度表示要建水壩,阻止印度河上游東邊3條河流的水流向巴。一些專家分析稱,這是恐襲事件發生以來,印度發出的最大威脅。
不過,雙方在河流水源上的爭論從印巴分治開始就已經存在了,印度用水作為“外交武器”也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援巴建造的N-J水電站似乎有望成為巴基斯坦抵禦印度水源威脅的重要“武器”。因為根據《印度河水條約》,如果巴方在屬於該國的河流下游建設水電站,印度在上游的水電專案就不能影響巴方取水。該專案全部4台機組去年已實現投產。
寧德時代將在德建世界最大電池廠 產能達到100吉瓦
據德國《經濟新聞報》2019-02-13報導,中國寧德時代歐洲區總裁馬蒂亞斯•岑特格拉夫近日在德國波鴻舉行的汽車研討會上宣佈,寧德時代將在德國埃爾福特建造世界上最大的電池工廠。
去年夏天,寧德時代就宣佈將在埃爾福特建造電池工廠,但當時該工廠的生產能力計畫是14吉瓦時(1吉瓦時等於100萬千瓦時)。現在,全球最大汽車電池生產商正在修改其計畫:提升至原來的7倍多。這意味著,寧德時代德國電池工廠的生產規模將比特斯拉的超級工廠更大,後者目前的生產能力為20吉瓦時。
按照新計畫,寧德時代給這家占地82公頃的電池工廠的投資約2.4億歐元,將為當地創造600個新工作崗位。當生產能力達到100吉瓦時的時候,每天將有93個集裝箱出廠。為此,工廠將與當地鐵路網連接起來。
為什麼寧德時代會修改計畫?德國《商報》分析稱,一方面,歐洲對電池需求大。寧德時代德國工廠去年7月與寶馬簽訂第一個訂單,價值就達到數十億歐元。之後,戴姆勒、法國PSA集團、沃爾沃和捷豹路虎等也成為客戶。岑特格拉夫說,訂單數目前仍然在增加。其次,寧德時代希望在歐洲的競爭中保持領先。除特斯拉外,韓國的SK創新也正與大眾協商建立歐洲工廠。另據報導,德國政府擔心德國車企過度依賴亞洲電池供應商,正推動打造德國電池聯盟。
相關新聞
美國NASA稱地球20年綠化增5% 中國居冠:42%來自植樹造林,32%來自集約農業。
事實上,蟑螂入藥古已有之。在現代研究中,通過提取美洲大蠊蟲體的有效成分,研發出了康復新液、心脈隆注射液等藥物,用於治療胃出血、潰瘍、心力衰竭等疾病。美洲大蠊還被用來開發化妝品與日化用品,有抗皺、祛斑等功效。有資料顯示,光山東一省就有400名蟑螂養殖戶。全球最大的蟑螂養殖基地,就是中國四川好醫生藥業美洲大蠊藥用動物的養殖基地,養了60億隻美洲大蠊。
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媒介生物控制室主任劉起勇的觀察中,餐廚垃圾中含有惡性病毒的概率較小,但依然不能排除蟑螂體表攜帶諸如肝炎病毒等重磅炸彈的可能性。
劉起勇認為,對於養殖間的工作人員,要做好勞動防護,包括佩戴手套、口罩、護目鏡等,避免人染上致病菌,導致疾病在人際傳播。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昆蟲科學研究所教授莫建初則建議,可定期用紫外線對養殖間空氣消毒。
在美洲大蠊生命走到盡頭時,會從豎著的波紋板上滑落,蟲體、卵鞘、糞便通過機器分離收集。蟲體經過300℃高溫滅菌、烘乾後,可做成蛋白飼料添加劑,卵鞘用來孵化新生力量,糞便用作有機肥料。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稱,對於美洲大蠊,還需進一步監測與研究的問題有:長期以餐廚垃圾為生,是否會造成金屬元素在蟑螂體內富集,進而使蛋白飼料重金屬超標,並進一步在食物鏈中傳遞;吃含鹽量較多的餐廚垃圾後,蟑螂的糞便會不會鹽分過高,用作有機肥又是否會造成土壤板結?
此外,國內外飲食習慣的差異,也導致餐廚垃圾處理上有不小分別。在國外,餐廚垃圾處理廠多叫食品廢物處理廠,收集的是超市過期的麵包、優酪乳及各類半成品,而不是國內那麼多湯湯水水的剩飯剩菜。在蔣建國看來,處理餐廚垃圾,最根本的還是儘量減少其產生,“要從源頭改變國人的生活方式,改變人的觀念”,少浪費,點菜量力而行,力爭光碟行動。此外,更不要說在很多國家都已嚴格實施的垃圾分類制度,至今不能在中國真正落到實處。
消滅餐廚垃圾,最終要靠的還是人們自己。
回應
這東西還用來製藥,以前拔完牙,開了一瓶黃黃的漱口水,原材料就是美洲大蠊[吐]
康復新液。這是治療口腔潰瘍和食管潰瘍很有效的一種口服藥。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cyxw/2019-02-15/doc-ihqfskcp5323300.shtml
濟南10億蟑螂大軍吃掉餐廚垃圾:中國八大菜系全吃過 2019-02-15 新浪財經
在地球上已生存了3億年、和恐龍曾身處同一時代的蟑螂,由於其頑強的生命力,被稱為“打不死的小強”,但它的名聲一直不佳。現在,在濟南市章丘區餐廚垃圾處理中心,蟑螂正打著一場名譽翻身仗。在這裡,一種名叫美洲大蠊的蟑螂每只每天要吃掉自己體重5%的餐廚垃圾,10億隻蟑螂靠著自己的看家本領——“吃”,每天能消化章丘區50噸的餐廚垃圾。
送來的垃圾,要先經過一道預處理。垃圾裡的水和油下滲收集,固體物質通過傳送帶向上輸送,工作人員將筷子、玻璃、塑膠等蟑螂難以下嚥的雜質挑出,剩餘的有機物經過機器擠壓、擊碎、攪拌,形成粘稠漿狀物,再根據蟑螂的口味,添加油脂、水或秸稈粉、鋸末,保證含水量70%~80%的粘稠度,通過管道,直接輸送給養殖間的蟑螂享用。
在國內外,用昆蟲處理餐廚垃圾的做法早已有之。2000年悉尼奧運會期間,主辦方就曾用數以百萬計的蚯蚓降解植物廢料、食物殘渣和紙張等垃圾。近年來,黑水虻、蠅蛆、黃粉蟲等也被徵用消滅餐廚垃圾。
“用這種微小動物,突出的優勢就是對餐廚垃圾當中的有機質利用相對比較充分,”而且成本低,還能製作出附加值較高的蛋白飼料,北京工商大學食品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餐廚垃圾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任連海向《中國新聞週刊》解釋說。
生物安全的疑問
如此大規模的小強軍團,難免會讓人“細思極恐”。
在蟑螂的體表與體內腸道,能攜帶包括鼠疫桿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脊髓灰質炎病毒等在內的40多種致病菌,從一隻蟑螂的觸角、足和消化道就能分離出上萬個細菌。接觸蟑螂分泌排泄物、嘔吐物、體表致病菌後,人會得痢疾、腹瀉等腸道疾病,還會過敏,發生哮喘或過敏性皮炎、鼻炎等。
身處殘羹剩飯、異味四伏的餐廚垃圾江湖,美洲大蠊會同流合污、毒上加毒還是百毒不侵、以毒攻毒?“長期進化,使得蟑螂體內有著較為豐富的抗菌抑菌物質。”南京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教授劉澤文解釋說,餐廚垃圾在蟑螂過腹過程中,其體內的抗菌肽會將不少病菌殺滅,消化道內有各種共生微生物,也能幫助抵禦外來病菌。
更敢開 春節電動車充電量大增 2019-02-15 聯合報
大陸國家電網公司14日表示,春節期間,該公司經營範圍的26省份實現電動汽車充換電量1509.9萬千瓦時,較2018年春節同期增長154%。充電量較大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和長三角地區。
新華社報導,大陸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沈建新表示,北京和上海是電動汽車數量最多的兩大城市,它們對周邊的輻射影響,使得環北京和環上海地區充電量激增。此外隨着續航里程以及充電設施的大幅提升,電動汽車「怕上高速」的現象明顯改善。無論走親訪友、自駕出遊,人們對電動汽車的使用信心大幅提升。
數據顯示,2月3日至10日,大陸國網浙江電力累計開展電動汽車充電服務超過6.5萬次、充電電量166.2萬千瓦時,同比分別提高233%和268%。國網冀北電力產生電動汽車充電量超25.6萬千瓦時,同比上升253%。
春節假期,京港澳高速、瀋海高速、大廣高速、唐津高速和京滬高速等高速公路的快充電量顯著增長,日均充電次數1.72萬次、充電電量24.7萬千瓦時,同比分別增長205%和297%。
巴西媒體:水壩潰決兩天前 淡水河谷已知問題 2019-02-07 中央社
巴西聯警在淡水河谷礦業公司與布魯瑪基紐礦場水壩安全認證的兩家公司員工交換的電子郵件中發現,淡水河谷在水壩潰決兩天前,已經發現監測水壩結構的感應器資料有問題。
巴西環球電視台(TV Globo)今天報導,聯邦警察調查指出,巴西礦業巨擘淡水河谷(Vale)與水壩安全認證公司的員工從元月23日下午2時38分開始交換電郵,至隔日下午3時5分結束。布魯瑪基紐(Brumadinho)礦場水壩在25日中午潰決。
雖然如此,在負責水壩穩定性報告的TUV SUD公司任職的工程師難波(Makoto Namba)的證詞中,並沒有關於這些電郵的內容。
根據環球電視台報導,難波說,他只在水壩潰決後才知道感應器提供的資料發生變化。
布魯瑪基紐礦場水壩潰決造成逾百人死亡。米納斯吉拉斯州(Minas Gerais)民防廳今天公布最新統計資料指出,迄今已尋獲150具屍體,仍有182人失蹤待援。
中國企業參建海外水電站約320座 占世界水電市場份額超70%
據中國電力新聞網2019-01-22報導,近年來,中國水電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碩果累累,相繼建成了巴基斯坦NJ水電站、緬甸瑞麗江一級水電站、柬埔寨華能桑河二級水電站等等,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最高標準打造出一個個所在國的‘三峽工程’。
中國水電企業業務已經遍及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投資水電超過2000億元,。截至2018年底,我國水電總裝機容量約3.5億千瓦、年發電量約1.2萬億千瓦時。除了量變,更重要的還有質變。“112項世界之最,934項發明專利,135項工程品質標準,三峽工程在技術上實現了重大突破,推動引領著我國由水利水電大國變成水利水電強國。”回顧2018年,三峽工程在防洪、航運、水資源利用、生態保護等方面綜合效益顯著,全年累計發電首次超過1000億千瓦時,創造了新的發電紀錄。
去年10月份,亞洲第一長壩、柬埔寨最大水電工程———華能桑河二級水電站全部投產發電,年發電量占到全國發電量五分之一,並創造了在柬已建大型水電站最低上網電價,進一步推動了當地工業、農業等產業的發展及人民生活用電的改善。截至目前,瀾滄江水電公司境外水電裝機已達到了100萬千瓦。已經參與到湄公河流域上丁(160萬千瓦)和松博(240萬千瓦)水電站兩個專案中,初步計畫送電越南。同時,已委託完成湄公河老撾-緬甸界河段水電規劃報告,提出規劃相臘、孔康、孟喜三級水電站,目前正在開展前期工作。
近年來,中國水電建設者正在一步步佔領世界水電市場。以中國能建集團為例,他們先後建成了以巴基斯坦NJ水電站、緬甸耶涯水電站、埃塞特克澤水電站為代表的一批大型海外水電工程,備受海外市場認可。
回應
另外30%裡面就有導致老撾數百人死亡的韓國大項目
我關心的是那剩下的30%啥時候讓中國企業拿到手。
兄弟,還讓不讓人活了,其實,美帝最怕的就是中國的高科技一旦佔領了世界市場優勢,其他國家,尤其是西方國家都得排隊破產。
也給別人留口飯吧。吃獨食招人恨。
英法聯軍、八國聯軍、侵華日軍、“聯合國軍”、“五眼聯盟”,誰曾想著給我們留條活路
目前願意爭這個市場的國家很少,這種工程很苦。不能簡單地高興的。
誰教你不苦就可以賺到錢的?
那種高污染、腐敗嚴重、低俗現象氾濫的GDP運動是中國老百姓想要的嗎?大多數人的回答顯然是“不”。這幾年中國的調整是全面的,既是經濟上的,也是社會性和政治性的。今天中國經濟增速換擋了,我們對這個數字不習慣,但是政府清明了,社會風氣清朗了,公平增加了,土壤、水和空氣的清潔都在恢復,我們的社會難道不是在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嗎?
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理念、新路徑和新動力都在逐漸形成,過去的發展成績巨大,但說實話有些粗糙,我們接下來要做的是在以往成就的基礎上進行轉變。我們無法一蹴而就,但中國新舊轉換的設計是邊行進邊完成。
歷史上一些大調整往往是通過各種“休克療法”實現的,比如斷崖式的經濟危機。中國是迄今唯一沒有出現過嚴重硬著陸危機的高增長大經濟體。
中國的經濟調整受到全球金融危機和貿易戰的疊加衝擊,增加了複雜度。但是中國能夠有序對抗這些負面影響,錘煉了中國經濟的承受力。2018年6.6%的增長率裡面包含了中國體制所貢獻的特殊定力和成熟。
西方一些分析人士表達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悲觀態度,但他們的分析僅僅停留在資料的最表層,而沒有沉下去。
中國2018年依然貢獻了全世界約30%的經濟增量,繼續排第一。我們作為第二大經濟體,市場資源擴張的前景是全球最被看好的。中國經濟總實力和綜合國力都保持著逐年上升態勢,6.6%這一增長率低點對這些趨勢都不構成打斷,而且它所提供的有效能量並不比過去的時候少。
中國經濟當然有自身的問題,邊發展邊調結構,中國是第一個這樣做的大國,不熟悉就足以讓我們交一部分學費。但是中國的大方向顯然找對了,它得益於我們對國家重大經濟挑戰的客觀判斷和實事求是的解決態度,還有執政黨的領導力。
外界的各種聲音都值得我們兼聽,然而過去的情況已經表明,外界的分析和支招經常有些偏,遠不及我們自己改革開放以來的研判準確。這說明外界總的來說沒有摸准中國發展的脈絡和邏輯,他們的視角常有新穎之處,材料的發現也對我們構成補充,但他們就是容易被立場和價值觀帶歪,得出偏離中國現實的結論。
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遠比西方人想的充足,駕馭力則比他們想的強大、有效。我們的問題的確多得數不過來,但在這個龐大、厚實的國家裡,沒有哪個問題能夠與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對抗。這聽上去有點虛,但它就是中國真實且最為強大的時代公式。
6.6%這一“最低增長率”並非中國經濟正在走向斷崖式危機的徵兆,而是中國解決尖銳問題、控制嚴重風險後實現軟著陸的過程。當然了,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增長率能夠再高一點會更好,但是能夠一邊大幅調整,一邊保持這一中高速的增長水準,已經證明了中國站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位置上時的穩健和韌性。
世界輿論都提到一點,面臨經濟下行壓力的中國沒有採取10年前4萬億元基建投資的強刺激。這不僅反映出中國政府對經濟基本面良好頗有信心,還因為這10年間中國經濟的結構已經有了很大變化,當時中國不得已,只有增加基建一條路,而2018年時,中國可以承接溫和刺激政策的經濟運行面和點要豐富得多。
如果中國的治理模式像美歐那樣,在經歷了高速發展的幾十年後,一定會有一場美國1929年式的經濟危機,這也是西方一些人鼓噪中國崩潰論的經驗依據。然而中國的體制優勢使得我們能夠主動化解積累起來的風險,讓前進與解決問題有效結合成同一個宏觀政策。
這不是哲學和詭辯,而是中國經濟活生生的現實。2018年6.6%的增長率對應了遠超過十多年前10%以上的實際經濟增長規模,與此同時,中國經濟比當時清潔了許多,中國的生態環境已經邁過從遭到破壞到走向修復的轉捩點。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瞄準經濟發展的“以人為本”原則,食品安全、教育、醫療、養老、宜居、旅遊等高度涉及民生的領域更多成為投資的方向。
中美貿易戰發生在2018年,它顯然對中國經濟產生了負面影響,但這種負面影響無疑要比它一旦發生在十幾年前小得多。今天的影響也是大的,但它是中國能夠不以“傷筋動骨”的方式承受得了的。
社評:重回高增長不難,但時代不會回頭 2019-01-23 環球時報
中國2018年GDP增長6.6%,創28年來最低年度增幅,引起諸多議論。其實如果中國想高一點,我們迅速沖到8%,未必是件很難的事。
中國最近幾年大量去產能,高污染的企業受到嚴重限制。華北地區的霧霾天數明顯在減少,很多河流的污染情況得到好轉。只要稍微放鬆一點調結構針對治理污染的努力,就能恢復不小的一塊GDP。但是大家願意嗎?
這幾年不健康(楨:?)的娛樂業(相關新聞:阻礙「中國夢」 娘炮與佛系被央媒點名指導)、尤其是色情業受到嚴厲管制,公款消費也是這幾年GDP中頗具分量的一塊損失,如果恢復這一切,GDP馬上可以點燃一部分動力。
美國在高速增長
你在搞笑?美國GDP同比2.5%, 4.1%是假的是環比,中國用的同比。
經濟增長了,人民得到多少實惠?高房價,看不起病,上個好點學校上不起,工作八對八,每週休三四天。實惠在哪?
大學公立本科一年學費幾千元/大學宿舍住宿費一年1200元的白菜價/高鐵平均1公里0.36元的客運價,鐵路平均1公里不到0.1元的客運價/城市地鐵幾元錢可以環遊半個城市——你以為是市場價?戈壁山區手機信號都能滿格/哪怕不到100人的偏遠村莊都給你開山架橋通電通水/一個村莊建一個4G基站最後收取的通訊費還不夠基站的電費/發生火災或者險情你一個電話消防官兵就迅速趕到而且免費服務/發生天災軍隊3小時就立即出動不顧危險迅速救援——你以為全世界都這樣?城市晚上10點之後你仍然可以喝酒K歌亂串亂逛/最好的醫院都是國家公立醫院都對最貧窮的民眾敞開大門/政府官員直接入住貧困家庭,挖空心思幫助貧困人群脫貧致富——你以為是理所當然?
環球時報社評:如何看經濟下行中6.6%的年增速
國家統計局2019-01-21公佈,中國2018年GDP總值達到900309億元,增長6.6%,第四季度增長6.4%。這是中國經濟總量首次踏上90萬億元人民幣的臺階,但從增長率看,6.6%又是1990年以來最低的年增速,6.4%是2009年一季度以來最低的季度增速。
如何看中國的經濟形勢呢?外媒的最初評論大多集中在了“中國GDP28年增速最低”上,強調中國經濟的下行壓力。這些都是事實,必須正視。然而僅僅從“最低增速”的角度看中國經濟,又很容易誤讀它。
人們都還記得,在早些年中國經濟增速高達兩位數的時候,我們經常談要控制經濟增速。為什麼?因為中國當時的增長高度粗放,而且對出口依賴度太高,我們付出了巨大的環境和生態成本,而創造的財富卻沒能充分地轉化為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和優化。直到2014年,中國生產的鋼筋水泥和煤炭占到全球的一半以上,再不轉型,這個國家已經承受不了。
外媒稱中國GDP增速實際只有4.1% 發改委回應
2019-01-22,國家發展改革委就宏觀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佈會。有記者提問:昨天統計局公佈了內地的經濟增速是6.6%,但外媒有的認為實際增長只有4.1%,有的認為甚至更低。對此,有何評論?
新聞發言人孟瑋:
首先,從實物量資料看。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6.8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這是2012年以來的最高增幅;煤炭在嚴控新增消費的情況下,消費仍增加1.5億噸左右,天然氣更是大幅增長400多億方、增速17%以上;全年全社會貨運量增長7%左右,其中鐵路貨運量增長9.1%。實物量指標是經濟增長最直接的反映,這些實物量資料可以有力支撐全年經濟增長資料。
第二,從關聯資料看。看三大產業,2018年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2%,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長7.7%,一產增加值增長3.5%。看三大需求,2018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9%,且在四季度逐月回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全年以人民幣計價的進出口增長9.7%。看就業和收入,全年城鎮新增就業達到1361萬人,比上年多增10萬人。前11個月全國財政收入增長6.5%,而且這是在全年減稅降費規模達到1.3萬億元的條件下實現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11.8%。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5%。無論按照GDP核算三種方法的哪一種看,支撐6.5%左右增速的資料都是匹配的。
第三,從國際組織預測看。今年1月初,世界銀行發佈最新一期的《全球經濟展望》,預計2018年中國經濟增長6.5%;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合組織等對中國2018年GDP增速的預測值為6.5%—6.6%。
最後,我想說的是,中國經濟擁有巨大的發展韌性、潛力和迴旋餘地,中國發展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發展健康穩定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支持高品質發展的生產要素條件沒有改變,長期穩中向好的總體勢頭沒有改變。我們不追求高速度,更加注重高品質發展,但中國經濟完全有條件、有潛力、有能力保持合理區間的增長。
相關新聞
IMF將2019年世界增速預期下調至3.5% 發達國家將僅為2%
回應
這是西方人慣用的伎倆打壓不了中國就唱衰中國。西方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人。
西方唱衰中國也不是最近這一兩年了,我們也應該見怪不怪。我們應該抱著一個平常心,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對於別人的說三道四,我們只當刮了一個耳旁風!
去年82萬億,今年90萬億,不是增長9.26%嗎?
扣除物價上漲按可比價格算6.6%
2020年將基本解決清潔能源消納問題
國家發展改革委2018-12-04在其官網公佈與國家能源局共同制定的《清潔能源消納行動計劃(2018—2020年)》,其中2020年要確保全國平均風電利用率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力爭達到95%左右),棄風率控制在合理水準(力爭控制在5%左右)﹔光伏發電利用率高於95%,棄光率低於5%。全國水能利用率95%以上。
國家能源局:風電和光伏發電棄電量和棄電率“雙降”
2018-07-30,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表示,上半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規模持續擴大,風電和光伏發電消納形勢持續好轉,棄電量和棄電率“雙降”。
可再生能源發電規模持續擴大。截至2018年6月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6.8億千瓦,同比增長13%﹔其中,水電裝機3.4億千瓦(其中抽水蓄能2919萬千瓦),風電裝機超過1.7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超過1.5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1634萬千瓦。
風電和光伏發電消納形勢持續好轉,棄電量和棄電率“雙降”。上半年,全國棄風電量182億千瓦時,同比減少53億千瓦時,棄風率8.7%,同比下降5%。棄光電量30億千瓦時,同比減少7億千瓦時,棄光率3.6%,同比下降3.2%。上半年,有18個省(區、市)沒有棄風限電,另有9個省棄風率在5%以下,棄風率超過5%的隻有內蒙古、吉林、甘肅和新疆4省(區)﹔有22個省(區、市)沒有棄光限電,另有6個省(區)棄光率在5%以下,棄光率超過5%的隻有甘肅、新疆、陝西3省(區)。
全國新增水電並網容量249萬千瓦,至6月底,全國水電總裝機容量約3.4億千瓦,上半年棄水電量比較少,但是隨著進入今年的汛期,水電棄水電量有所增加,1-6月主要流域總棄水電量約38.5億千瓦時,其中6月份棄水電量34.6億千瓦時,佔上半年總棄水電量的90%,主要發生在大渡河流域。
上半年,生物質發電總裝機達到1634萬千瓦,同比增長25.7%,其中1-6月份新增生物質發電裝機158萬千瓦﹔1-6月份發電量43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8.8%,繼續保持穩步增長勢頭。累計生物質裝機排名前四位的省份是山東(241萬千瓦)、浙江(165萬千瓦)、江蘇(157萬千瓦)和安徽(145萬千瓦)。
因人而異的敏感性
然而,有一個複雜的因素是,鹽攝入量對血壓和心臟健康的影響是因人而異的。
研究發現,人們對鹽的敏感性各不相同,取決於種族、年齡、體重指數、健康程度和高血壓家族史等。一些研究發現,鹽敏感性較高的人更容易患上與鹽相關的高血壓。事實上,目前一些科學家認為,低鹽飲食與高鹽攝入同樣是導致高血壓的危險因素。換句話說,存在一個J或U形曲線,其底部有一個閾值,過了閾值之後風險開始回升。
例如,一項元分析發現,第鹽攝入與心血管相關事件和死亡之間存在聯繫。研究人員認為,每天鹽攝入量低於5.6克或超過12.5克都會導致負面的健康結果。
另一項涉及超過17萬人的研究也得出了類似的結果。該研究對“低”鹽攝入量(定義為低於每日7.5克)和“中度”攝入量(高達每天12.5克)與人們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風險的增加之間是否存在聯繫進行了分析。參與者有的患有高血壓,有的沒有,而所謂“中度”攝入量已經接近英國衛生機構推薦的每日攝入量的兩倍。
研究第一作者、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營養流行病學家安德魯•門特(Andrew Mente)得出結論,從高攝入量減少到中度攝入量可以降低高血壓的風險,但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健康益處。從低攝入量提高到中度攝入量也可能有類似的幫助。
“和任何必需營養物質一樣,你可以在中間找到一個最佳的點……攝入量很高時會有毒性,攝入量很低則會不足,”安德魯•門特說,“最理想的攝入量水準總是在中間的某個地方。”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同意這一觀點。
卡普喬明確指出,減少食鹽攝入量有助於降低血壓,不僅僅是那些吃得太多的人。他表示,近年來得出相反結論的研究結果還很少,其中一些研究的參與者本身已經身體不適,並且依賴有缺陷的資料。這其中就包括安德魯•門特的研究,其中對參與者採用的是禁食點尿檢,而非在24小時內進行多次若干次檢查的標準做法。
慈善機構英國營養基金會的科學主管薩拉•斯坦納(Sara Stanner)同樣認為,有強有力的證據表明,減少食鹽攝入量可以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準和心臟疾病風險。而且,並沒有多少人的食鹽攝入量能低至每天3克——研究中認為存在健康風險的水準。
低鹽飲食就真的健康?和高鹽飲食其實一樣危險 2018-12-07 新浪科技
鈉是食鹽的關鍵元素,對於我們的身體保持整體的液體平衡、運輸氧氣和營養物質,以及維持神經細胞的電脈衝等過程都必不可少。但是,從歷史角度來看,絕大多數人都攝入了比推薦攝入量更多的鹽,世界各地的衛生機構還在不斷說服我們減少鹽攝入量。
然而,我們每天的攝入量只有四分之一來自我們自己添加到食物裡的鹽,其餘則是隱藏在我們購買的食物中,包括麵包、醬料、湯和一些穀物。
研究已經發現,過多的鹽會導致高血壓,而高血壓可能會導致中風和心臟疾病。大多數專家認為,有令人信服的證據反對攝入過多的鹽。當我們吃鹽時,身體會留住水分,增加血壓,直到我們的腎臟將鹽分清洗掉。在長時間內體內的鹽過多,會給我們的動脈造成壓力,導致長時間的高血壓。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高血壓是62%的中風和49%的冠心病的肇因。
一個對35年來發表的13項研究進行的元分析發現,每天額外攝入5克鹽,會使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17%,中風風險增加23%。每天食鹽攝入量減少1.4克可能有助於血壓的下降,反過來使致死性中風的風險下降42%,而與心臟病有關的死亡風險下降40%。
然而,在諸如此類的觀察研究中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即研究者在結論中指出,很難將少鹽的影響與其他飲食和生活方式的影響完全分開。那些更注意鹽攝入量的人往往總體上吃得更健康,鍛煉更多,較少吸煙和喝酒。
通過長期的隨機試驗,對攝入較多鹽的人和攝入少量鹽的人進行比較,或許可以確定因果關係。但是,由於資助要求和倫理的問題,很少有人進行此類研究。“揭示鹽對身體影響的隨機試驗幾乎不可能進行,”8年資料綜述的作者、英國華威大學醫學院心血管醫學和流行病學教授法蘭西斯科•卡普喬(Francesco Cappuccio)說,“但是,對肥胖或吸煙也無法進行隨機試驗,而我們知道這些真的會殺死你。”
不過,相關的觀察證據也十分豐富。在日本政府於20世紀60年代末發起了一場說服人們減少鹽攝入量的運動後,日本人的攝入量從每天13.5克減少到12克。在同一時期,日本人的血壓降了下來,中風死亡率降低了80%。在芬蘭,人們每日食鹽攝入量從20世紀70年代末的12克減少到2002年的9克,同期中風和心臟病死亡人數減少了75%~80%。
低鹽飲食就真的健康?和高鹽飲食其實一樣危險 2018-12-07 新浪科技
鈉是食鹽的關鍵元素,對於我們的身體保持整體的液體平衡、運輸氧氣和營養物質,以及維持神經細胞的電脈衝等過程都必不可少。但是,從歷史角度來看,絕大多數人都攝入了比推薦攝入量更多的鹽,世界各地的衛生機構還在不斷說服我們減少鹽攝入量。
然而,我們每天的攝入量只有四分之一來自我們自己添加到食物裡的鹽,其餘則是隱藏在我們購買的食物中,包括麵包、醬料、湯和一些穀物。
研究已經發現,過多的鹽會導致高血壓,而高血壓可能會導致中風和心臟疾病。大多數專家認為,有令人信服的證據反對攝入過多的鹽。當我們吃鹽時,身體會留住水分,增加血壓,直到我們的腎臟將鹽分清洗掉。在長時間內體內的鹽過多,會給我們的動脈造成壓力,導致長時間的高血壓。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高血壓是62%的中風和49%的冠心病的肇因。
一個對35年來發表的13項研究進行的元分析發現,每天額外攝入5克鹽,會使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17%,中風風險增加23%。每天食鹽攝入量減少1.4克可能有助於血壓的下降,反過來使致死性中風的風險下降42%,而與心臟病有關的死亡風險下降40%。
然而,在諸如此類的觀察研究中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即研究者在結論中指出,很難將少鹽的影響與其他飲食和生活方式的影響完全分開。那些更注意鹽攝入量的人往往總體上吃得更健康,鍛煉更多,較少吸煙和喝酒。
通過長期的隨機試驗,對攝入較多鹽的人和攝入少量鹽的人進行比較,或許可以確定因果關係。但是,由於資助要求和倫理的問題,很少有人進行此類研究。“揭示鹽對身體影響的隨機試驗幾乎不可能進行,”8年資料綜述的作者、英國華威大學醫學院心血管醫學和流行病學教授法蘭西斯科•卡普喬(Francesco Cappuccio)說,“但是,對肥胖或吸煙也無法進行隨機試驗,而我們知道這些真的會殺死你。”
不過,相關的觀察證據也十分豐富。在日本政府於20世紀60年代末發起了一場說服人們減少鹽攝入量的運動後,日本人的攝入量從每天13.5克減少到12克。在同一時期,日本人的血壓降了下來,中風死亡率降低了80%。在芬蘭,人們每日食鹽攝入量從20世紀70年代末的12克減少到2002年的9克,同期中風和心臟病死亡人數減少了75%~80%。
可哥西裡鹽湖告急!青藏公路告急! 2018-12-05 新浪科技
位於可哥西裡腹地的鹽湖近年來迅速擴張,預計未來1至2年內將發生溢水潰決,引發的洪水可能會直接沖毀青藏公路、青藏鐵路和蘭西拉光纜,並對保護區內其他設施造成危害。
近日,中科院青藏高原冰凍圈觀測研究站副站長謝昌衛聯繫《中國科學報》,展示了這一地區的環境壓力和潛在危機。
他呼籲有關部門儘快開展鹽湖潛在的湖水外溢途徑地質條件調查,並設計防治措施。
2011年9月,卓乃湖發生了潰決。形成寬100多米、深6~7米、長10多公里的沖溝。與此同時,大量湖水外泄,4個湖通過河流聯通,面積持續增大。
其中鹽湖的變化最為顯著。2016年至2018年期間,湖泊水位上漲了8.3米。其中2016年上升了1.95米,2017年上升了2.35米,2018年上升了4.0米,目前水位仍在持續上漲。
另外,湖泊面積增加了42平方公里,湖水儲量增加了14.1億立方米(相當於格爾木河兩年的年均徑流量)。
目前湖泊面積僅比估算的溢出面積小30多平方公里,湖泊水位僅比分水嶺最低處低4.0米左右。
呼籲有關部門儘快行動
根據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兼職教授王宗禮等人的研究,鹽湖面積前期緩慢擴大的主要原因是可哥西裡地區氣候暖濕化,而後期面積急劇擴大的主要原因正是卓乃湖潰堤。
冰川和凍土融水也可能是引起鹽湖面積擴張的原因之一。
協力廠商專家參與討論
《中國科學報》進一步採訪了姚曉軍,他的團隊從2011年開始對卓乃湖等可哥西裡地區湖泊進行研究,並曾首次對鹽湖變化、湖水外溢條件及其可能性進行分析。
“我不贊成使用‘潰決’一詞,建議使用‘湖水外溢’一詞可能更為恰當。因為根據鹽湖周邊的地形情況,即使鹽湖的水出來,也首先是湖水外溢,而潰決則意味著壩體在短時間內垮塌或潰壩,而鹽湖並不存在天然壩體。”姚曉軍說。
當被問及如果鹽湖發生湖水外溢,是否會向青藏鐵路、公路方向流動,並且危及這些工程設施時,姚曉軍做出了肯定回答:“鹽湖的水一旦出來,將會進入清水河水系,而青藏鐵路和青藏公路橫跨清水河。”
回應
多年說新疆乾旱無雨,黃河流域少雨乾旱,上游可計畫放水潤農啊。
滄海桑田,是人類無法抗拒的,也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我們不會去填補發達國家應該做的事情。”李高表示,比如美國曾經承諾給綠色氣候基金(GCF)捐贈20億美元,但現在美國宣佈退出《巴黎協定》資金也隨之沒有著落,中國的態度很明確,如果美國不履行已經提出的資金承諾,請其他發達國家來填補,中國不會負擔這筆資金。
李高表示,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有法定權利得到資金支持,但中國並沒有濫用這一權利,中國積極推動發達國家拿出資金支持發展中國家。目前中國沒有從綠色氣候基金得到資金支持。與此同時,中國主動通過南南合作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未來中國將進一步提升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力度,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增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
相關新聞
聯合國氣候峰會最後一刻12.15通過巴黎協定實施細則 中國代表團貢獻智慧
回應
又出賣了多少利益?
翻看你的發言記錄,確認你是個愛國者。那我就說說道理吧,我們也不說什麼高大上偉光正的氣候政治正確,不過呢,你要看透背後的經濟邏輯,推動氣候協定,好比營造一個新的巨大的市場,這個巨大的市場就是綠色產業,而在綠色產業最直接的能源基礎供應上,中國幾乎無人能敵,最具有性價比可行化部署方式就是太陽能、風能、外加核能。而這三樣,恰好是我國具有巨大的競爭優勢,尤其是太陽能和風能上。而相對的傳統能源領域比如中東、俄羅斯、美國不具備綠色產業下的巨大優勢。總之,推動氣候協定,根本的經濟邏輯是借助綠色產業的競爭優勢,開拓和佔據能源話語權和主導權,其背後能深刻改變地緣政治戰略格局,削弱傳統能源稟賦富有國家對中國國家利益的制約。
解振華表示,中國政府最近25年採取了很多措施,一是力行節能,累積節能量占全球節能量50%以上;二是優化能源結構,可再生能源的總裝機容量達6.5億千瓦,占全球的2.8%。淘汰關停火電機組1.7億千瓦,相當於歐洲一個大國裝機總量的兩倍;三是解決交通領域排放問題,中國快速發展地鐵、高鐵等公共交通,特別是電動汽車的發展,中國電動汽車總擁有量占世界擁有量的50%;四是增加森林碳匯,中國的人工造林面積是世界上最大的。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在應對氣候變化所有應該採取的措施我們都做了,而且做得很好,在全球減排總量中占了很大一部分。”解振華表示,中國減排取得的進展得到國際社會的充分肯定。
回復二:中國是第一人口大國 碳排放第一並不奇怪
在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中國提出到2020年單位GDP(國內生產總值)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17年年底,中國已經提前三年超額完成這一目標,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6%。
中國正處於工業化、城市化階段,還要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在這種情況下單位GDP碳排放量下降速度仍超過4%,遠快於世界2%的水準,令世界矚目。根據《巴黎協定》,發展中國家要實現全經濟領域的減限排,發達國家則要實現全經濟範圍的絕對減排。
《巴黎協定》重申“共同但有區別”的原則,即劃定一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責任,要根據這個國家的實際國情和發展階段。
回復三:發達國家應該承擔更大責任 中國不背美國的鍋
有外媒指出,中國應該如發達國家一樣給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多資金支援,對於目前美國“退群”的現狀,也有發達國家意欲讓中國來補上資金漏洞。
對此,解振華表示,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在資金問題上,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巴黎協定》,基於歷史責任、當前發展水準能力,發達國家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支援是義務。2015年中美元首就氣候變化發佈的聯合聲明更明確提出,敦促發達國家出錢,鼓勵發展中國家自願出錢,歡迎其他私營機構出錢,這些都是劃定的非常清楚的。
中國代表:美國甩掉的鍋讓中國背?中國給了三個回復 2018-12-11 環球網
美國自2017年退出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以後,不僅給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大聯盟帶來重重一擊,也甩掉了很多作為一個發達國家和第二大碳排放國應該承擔的責任。
第二十四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正在波蘭卡托維茲舉行。期間,有發達國家企圖混淆中國發展中國家定位、渲染中國是第一大碳排放國,意圖讓中國承擔更多責任,將美國“不背的鍋”甩給中國。
面對美國的“退群”和發達國家的“@”,中國的回復是:“我們拒絕‘背鍋’。”
回復一: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 已做出超出法定義務的努力
有聲音指出,中國已經是第二大經濟體,質疑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地位,認為中國不應該享有發展中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權利,應該承擔像發達國家一樣的責任。對此,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表示,之所以有這樣的聲音是因為還不瞭解中國的國情,“中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一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
解振華在卡托維茲氣候大會參加的第一場活動——“氣候傳播與公眾意識”主題邊會上指出,中國人均GDP(國內生產總值)8800美元,僅為全球人均GDP80%的水準,在全世界排在70多名,還未跨過“中等收入陷阱”,還有3000萬至7000萬貧困人口。在當前經濟不確定性增多的情況下,中國仍面臨著嚴峻的既要發展經濟又要消除貧困,還要提高民眾生活水準、創造就業機會等等非常大的挑戰。“中國要實現NDC(國家自主貢獻)的目標,要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要作出相當大的努力才能夠實現。”
中國生態環境部氣候司司長、中國代表團副團長李高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記者採訪時表示,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中國享有發展中國家的權利。“有一些發達國家想把中國從發展中國家中‘摘出來’,這從法律角度和現實角度都不可能實現。”
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巴黎協定》,對發達國家的要求是率先大幅度減排,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援,對發展中國家的要求是實現相對減排。對於發展中國家並沒有提出更多的要求。但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一直不曾懈怠、走在應對氣候變化的最前面。2007年中國頒佈了發展中國家第一部應對氣侯變化的國家方案,並持續強化和落實國內相關政策。
全國79城發佈重污染天氣預警 專家解析今冬重污染頻繁背後原因
據中國之聲2018-12-02報導,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中國華北、西北、華東等地出現空氣重污染過程。生態環境部表示,截至11月30日,北京、天津、河北、江蘇等省市中共有79個城市發佈了空氣重污染預警,其中5個城市發佈了紅色預警,並啟動相應應急管控措施。
國家氣候中心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目前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處於厄爾尼諾狀態。受其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強度弱于常年,北方地區靜穩天氣發生概率隨之增高,是導致重污染出現頻率較高的關鍵氣象因素。
這種大範圍的霾天氣主要是與今年11月以來大氣的環流有一定關係,導致我國中東部地區降水偏少,氣溫偏高,冷空氣活動偏弱。具體而言,我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氣象條件相比去年同期明顯偏差,風速較去年偏小。靜穩天氣相比去年偏多、程度偏強,相對濕度較去年偏大,所以有利於霾天氣的形成。
預計3日開始,受可能的冷空氣過程影響,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品質將自西北向東南逐步改善。專家提醒,大霧天氣時,空氣品質較差,應儘量減少戶外活動。
回應
這次終於不賴農民燒秸稈了。
工廠都停了那麼多,也賴不到了,這個時候的霧霾,外因是天氣不利於擴散,根源在於北方暖氣,不僅是集中供熱溫度太高,還有就是小散太多,可惜為了政治正確,不能深究.
印媒:印度多地污染,學學中國吧!
印度《經濟時報》2018-11-15:就在印度清潔空氣失敗之際,中國正贏得治汙戰爭 就在印度眾多城市在惡化空氣環境和政府有一搭無一搭的治汙措施中窒息之際,鄰國中國正緩慢贏得治汙戰爭。如今,十多個印度城市的狀況恰恰是中國一些城市5年前的情況。直到2009年,世界污染最嚴重的20個城市中仍有16個在中國。但就在今年,包括新德里在內的14個印度城市躋身該行列,而中國僅剩4個城市。
環保問題在中國由來已久,直至2013年當被稱為“空氣末日”的嚴重霧霾籠罩北京時政府才意識到問題的嚴峻性。那是分水嶺時刻。中國政府隨之發動雄心勃勃的治汙戰。環保人士說,儘管中國遏制污染的道路依然漫長,但努力已開始奏效。今年9月中國650個城市中一半以上空氣品質已同比改善。綠色和平組織人士說,中國設立的雄心勃勃的目標已取得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
不妨看看北京,煤炭消耗量已從2012年的2200萬噸降至今年的500萬噸,PM2.5濃度大幅下降。如今北京的天空基本是藍天,某些日子還很明淨。
中國嚴厲打擊污染工廠並關停數萬家,還設立了“環保員警”。2017年有1.8萬家企業因污染被懲處,1.2萬名官員受紀律處分。如今在中國,包括北京在內的數百座城市禁放煙花爆竹。一些城市還對汽車實行單雙號限行等措施。中國正斥鉅資發展清潔能源,投入兩倍於美國。世衛組織已認可中國的治汙成效,並認為這值得印度借鑒。
相關新聞
英媒:中國反污染火了空氣淨化產業
美媒:中國對污染的治理將改變世界
英媒:北京空氣品質創紀錄 中國治理污染成效顯著
新裝修的房屋不要立即入住,一般在裝修數個月後,室內甲醛濃度降至0.1mg/m3以下,達到室內合格的標準。國家關於生活建築的入住標準是甲醛濃度0.08 mg/m3。新購買的傢俱不要急於放進居室或者使用,有條件最好讓傢俱裡的有害氣體儘快釋放一段時間再用。
加強室內通風換氣改善室內空氣品質。經常開窗通風,使室內空氣與外界流通。室內外空氣交換速率越高,降低室內產生的污染物的效果就越好。加強通風換氣,用室外的新鮮空氣來稀釋室內的污染物,使室內的甲醛等有害氣體濃度降低,改善室內空氣品質。新裝修的房子需要通風一段時間再入住,時間越長越好,最好半年以上。由於夏季溫度高,毒物揮發快,房間濃度也高,不建議夏天入住,最好經歷夏季後再入住。即使入住,房間仍需全天24小時開窗通風。
應用淨化室內空氣中甲醛的設備和技術。市場上空氣淨化器有很多選擇,如應用物理吸附技術生產的各種空氣淨化器;利用催化技術將有毒有害氣體分解成無味無害物質的有害氣體吸咐器和傢俱吸附寶;利用化學中和技術研製的各種除味劑和甲醛捕捉劑;利用空氣負離子技術生產的空氣負離子發生器以及利用材料封閉技術研製的甲醛氣體封閉劑等。
除醛綠植和活性炭。除醛綠植通常指一串紅、小麗花、綠蘿、吊蘭、蘆薈、虎皮蘭、萬年青等植物,對甲醛有一定的吸收作用,來減少室內空氣污染。但僅靠植物去吸收甲醛,100平米的房子大概需要300株植物。活性炭是一種廣泛使用的除醛產品,具有強力的吸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活性炭的除醛期只20天左右,超過20天,活性炭就會處於飽和狀態,不再具備吸附能力,無法有效對甲醛進行吸附,反而具有二次釋放的危險。建議活性炭使用20天左右,在陽光下爆曬3-5小時後,可反復使用,如此能使用6-10個月。
紡織物中的甲醛
甲醛可以使紡織物的色澤鮮豔亮麗,保持印花、染色的耐久性,又能使棉織物防皺、防縮、阻燃,因此被廣泛應用於紡織工業中,如濃豔和印花的服裝一般甲醛含量偏高,這些含有甲醛的服裝在貯存、穿著過程中都會釋放出甲醛,特別是兒童服裝和內衣釋放的甲醛所產生的危害性最大。此外市售的“純棉防皺”服裝或免燙襯衫,大都使用了含甲醛的助劑,穿著時可能釋放出甲醛。
食品中的甲醛
甲醛為國家明文規定的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的添加劑,在食品中不得檢出,但不少食品中都不同程度檢出了甲醛的存在。例如由於甲醛可以保持水發食品表面色澤光亮,可以增加韌性和脆感,改善口感,還可以防腐,甲醛已經被不法商販廣泛用於泡發各種水產品中。此外甲醛可以增白,改變色澤,故甲醛常被不法商販用來薰蒸或直接加入到麵食、蘑菇或豆製品中。
其他方面
甲醛還來自生活的其它方面。①甲醛可來自化妝品、清潔劑、殺蟲劑、消毒劑、防腐劑、印刷油墨、紙張等。②烴類經光化合作用能生成甲醛氣體,有機物經生化反應也能生成甲醛,在燃燒廢氣中也含有大量的甲醛,如每燃燒1000L汽油可生成7kg甲醛氣體,甚至點燃一支香煙也有0.17mg甲醛氣體生成。③甲醛也來自室外空氣的污染,如工業廢氣、汽車尾氣、光化學煙霧等在一定程度上均可排放或產生一定量的甲醛。
面對甲醛超標,我們該怎麼辦?
首先,國家要加大對環境污染的治理,加強建築、裝飾材料產品、紡織品、食品的市場監督,同時督促生產企業使用無甲醛原料或工藝,嚴格要求相關企業按照國家規範和標準,從源頭減少和控制有害物質的產生。
另外,在進行裝飾裝修、購買傢俱時,一定要按照國家標準選擇無污染或者少污染有助於消費者健康的綠色產品,應選擇有國家品質認證和有綠色環保標誌的材料。
在裝飾和裝修的設計上特別要注意室內環境因素,合理搭配裝飾材料,充分考慮室內空間的承載量和通風量。消費者在發現室內環境中甲醛等污染問題時,要及時請具有資質的檢測單位進行檢測和治理。
但是,甲醛是否會導致白血病,至今沒有定論。如吸入多少甲醛會得白血病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但確實有很大一部分白血病患者發病前都有房屋裝修或居住新裝修房屋的經歷。
2004年美國職業安全和健康研究所調查了11039名曾在甲醛超標的環境中工作3個月以上的工人,發現有15名死於白血病。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調查了25019名工人,發現有69名死於白血病,相對危險度隨著甲醛濃度的增高而增加,所以推測甲醛可能與白血病發生有關。
目前還缺乏對甲醛與兒童白血病關係的研究。北京市兒童醫院調查發現,近90%的白血病患兒家中短期都曾經裝修過。由於兒童成長過程中造血器官尚未發育成熟,造血功能尚不穩定,甲醛超標對兒童的影響可能比成年人更為嚴重。
甲醛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不容小覷
雖然甲醛和白血病的發生目前尚未科學方面的資料支撐,但甲醛對皮膚黏膜有刺激作用。甲醛是原漿毒物質,能與蛋白質結合、引起皮膚乾燥、皮炎、流淚、眼紅、眼癢、打噴嚏、咳嗽等症狀,嚴重者出現眼結膜炎、鼻咽部疾病等,甚至發生喉痙攣、肺水腫。
致敏作用和免疫毒性:甲醛作為一種環境致敏原,可以引起皮膚色斑,過敏性皮炎、甚至壞死,吸入高濃度甲醛時可誘發支氣管哮喘。同時甲醛還具有一定的免疫毒性,抑制機體的免疫功能。
神經毒性:甲醛具有神經毒性,引起頭痛、頭暈、疲勞、記憶困難、情緒波動等神經症狀。
致畸作用:甲醛是遺傳毒性物質,孕婦長期吸入可能導致胎兒畸形,甚至死胎;男子長期吸入可導致男子精子畸形、精子活力下降等。
這些地方會有甲醛,你要小心
室內空氣中的甲醛
室內空氣中甲醛已經成為影響人類身體健康的主要污染物,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用作室內裝飾的膠合板、細木工板、中密度纖維板和刨花板等人造板材。生產人造板使用的膠粘劑以甲醛為主要成分,板材中殘留的和未參與反應的甲醛會逐漸向周圍環境釋放,是形成室內空氣中甲醛的主體。②含有甲醛成分並有可能向外界散發的其他各類裝飾材料,如貼牆布、貼牆紙、化纖地毯、油漆和塗料等。
科學大家|談“醛”色變:甲醛到底能不能導致白血病? 2018-10-09 新浪科技《科學大家》
撰文 | 佟紅豔 浙江大學教授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 微醫特邀專家
近期一則“阿裡員工租住自如新裝修好的出租房得了急性白血病離世”的新聞,刷遍了朋友圈,又一次將甲醛這個有機化學氣體中的“一線明星”推到風口浪尖,也再次掀起了人們對甲醛和白血病的恐慌。那麼,甲醛到底是否是導致白血病的罪魁禍首呢?
甲醛是一種無色無味、氧化力強的刺激性氣體,相對密度為1.06kg/m3,沸點為-21℃,極易揮發,溶點為-91℃,易溶于水和乙醇,是分子量最小的醛類物質,其30%~40%的水溶液稱為“福馬林”,就是手術標本固定防腐的溶劑。甲醛為較高毒性的物質,在我國有毒化學品優先控制名單上甲醛高居第二位。甲醛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I類致癌和致畸形物質,是公認的變態反應源,也是潛在的強致突變物之一。
甲醛是否會導致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是是國內十大高發惡性腫瘤之一。在惡性腫瘤死亡率中,急性白血病居第6位(男性)和第8位(女性),在兒童及35歲以下成人中則居第l位。
科學家研究表明,白血病的發生與下面四個方面有著密切的關係:①病毒因素導致,如RNA腫瘤病毒感染而引起白血病;②化學因素如接觸苯及其衍生物的人群白血病發生率高於一般人群。某些抗腫瘤的藥物,如氮芥、環磷醯胺、甲基苄肼、VP16、VM26等都有致白血病作用;③放射因素如各種電離輻射,中等或大劑量輻射後都可誘發白血病;④遺傳因素,具有染色體畸變的人群如唐氏綜合症,白血病的發病率高於正常人。以上因素可導致患者體內發生染色體及基因變異,當攜帶這種變異的細胞逃過人體免疫監視,不斷增殖,就會形成白血病細胞,導致白血病發生。
聯合國點贊中國治沙:庫布其再受矚目
2018-11-09,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在英國聯合國協會氣候變化2020發佈報導《阻止荒漠擴張的腳步》,文章指出,中國在荒漠化防治所取得的成就值得全世界學習。中國自60年代開始就積極投入到荒漠化防治中,從“三北防護林工程”到《中國防治荒漠化國家行動方案》,中國政府堅持不懈地打好了這場治沙持久戰,通過鼓勵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PPP模式來帶動政府、企業、當地民眾共同參與防沙治沙。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中國未來將越來越多地與“一帶一路”國家展開荒漠化防治的合作。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防治荒漠化成效顯著:荒漠化和沙化面積“雙縮減”、荒漠化和沙化程度“雙減輕”、沙區植被狀況和固碳能力“雙提高”、區域風蝕狀況和風沙天氣“雙下降”,提前實現了聯合國提出的到2030年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長目標。
聯合國副秘書長接受美國CNN採訪時說,“庫布其模式是令人讚歎的中國防沙治沙實踐,它的成功在於它不僅僅綠化了沙漠,也提供了經濟發展的機會,發展生態旅遊,生態光伏產業,在乾旱的地區種植經濟作物,説明人們脫貧,所以我真的希望能把它推廣到世界上其他的國家和地區。”
內蒙古庫布其沙漠是中國第七大沙漠,30年來,億利集團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入產業治沙資金300多億元、公益治沙資金30多億元,規模化治理沙漠910多萬畝,讓庫布其及周邊群眾10.2萬人脫貧受益,創造了治沙富民的庫布其模式。曾經的荒漠已變身為綠意盎然的庫布其國家沙漠公園
據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的資料,全球每年損失可耕作土地1200萬公頃,影響到169個國家。近年來,在國際社會的呼籲下,庫布其模式跟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腳步,已經走向世界各地。
http://oversea.huanqiu.com/article/2018-11/13544790.html
英媒:中國研氣象控制系統 用衛星"搬雲"在各地降雨
英國《鏡報》2018-11-07,中國科學家已經提出一個有點匪夷所思的氣候改變計畫:利用衛星改變雨雲。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項目,該項目將使空中水蒸氣從該國相對潮濕的地區向更加乾旱的地區流動。據報導,中國將使用6顆衛星在空中打造一條能使雲在其中移動的大氣通道。
該專案被命名為“天河工程”。開展該項目的上海航太技術研究院計畫2020年完成“天河一號”首批雙星發射,並開展應用示範;計畫2022年完成六星組網建設,屆時將實現三江源地區一小時衛星監測重訪能力,為構建“一帶一路”水汽傳輸的“空中走廊”提供技術支撐。
中國“天河工程”一旦建成,該系統將通過使雲水轉向很少下雨的青藏高原,並惠及經常乾旱的北方地區。屆時,衛星攜帶的感測器將監測向乾旱地區運移的水蒸氣;與此同時,安裝在地面的設備將向空中釋放能在其周圍形成雲的銀離子。負責該項目的科學家表示,他們已在中國上空發現“水汽輸送通道”。如果該系統按計劃發揮作用,每年將為中國帶來相當於其年用水量7%的降雨。
“天河工程”並非中國首次使用氣象控制技術,這個最新項目只是中國更廣泛利用其“雲水資源”行動的一部分。2016年,北京為在2020年前每年增加600億立方米降雨的“播雲”項目撥款3000萬美元。
回應
英媒直接說氣象武器就完了唄
這個為星主要是監測水汽的,降雨還得地面配合
硝酸鹽為本輪重污染首要成分 2018-11-04 北京青年報
從11月1日午後開始,北京地區經歷了一次PM2.5濃度迅速攀升的過程。昨天入夜以後,本市PM2.5濃度仍將維持重度污染,西北部山前地區濃度較高。北京環保監測中心預計,從今天早晨開始,冷空氣逐漸滲透,有小雨,污染逐漸緩解,午後隨著冷空氣主體進一步南下,擴散條件轉好,晚間空氣品質改善至良好水準。
近年本市PM2.5成分正在悄然變化
針對本輪空氣重污染監測結果顯示,硝酸鹽為本市PM2.5首要組分,這主要與移動源和工業源排放氮氧化物等有關,京東南邊界監測點位與燃煤相關的氯離子濃度也較高。
許多在北京生活的人對空氣重污染曾有過這樣的體驗:污染來臨時,空氣中就會有一種刺鼻的味道。這種味道,現在也漸漸發生變化,因為2013年至2017年,PM2.5中的主要組分也已經發生了變化,硫酸鹽占比大幅下降,但是硝酸鹽的比例相應有所增加。
硫酸鹽的生成來自二氧化硫,而二氧化硫主要就是燃煤燃燒產生的污染物。北京市從1998年就開始治理燃煤,尤其是近年來“煤改電”“煤改氣”政策控制效果更為突出,因此PM2.5組分中,硫酸鹽的比例降低。但是,隨著居民採暖和工業源排放的降低,機動車尾氣等移動源、工廠企業排放等工業源的貢獻比重日漸突出,釋放在空氣中的氮氧化物經過化學反應後,可形成硝酸鹽。
戰爭、火災、造田和濫伐曾令中國森林儲備大量減少,到1949年時,沙漠、光禿山地和荒漠的面積占整個國土面積的1/4。政府非常重視植樹造林,從1981年到1986年中國每年植樹造林面積平均為250萬公頃,是這五年裡蘇聯植樹造林的兩倍,也幾乎是美國的兩倍。
由於沙漠化,中國每年失去的農田和牧場面積近12萬公頃。植樹造林是應對沙漠化的唯一途徑。中國一直在推進“綠色長城”計畫——在北方建防護林,從東北黑龍江一直到西部新疆,穿越200多個縣、12個省和地區。由於協調一致的努力,中國被視為植樹造林的世界榜樣。(作者為紐約“綠色回聲基金會”研究員邁克爾•本格韋安)
印媒:印度正在向中國借鑒抗霾經驗
印度報紙《Mint》2018-10-22報導,印度正在借鑒中國抗擊霧霾的經驗,但是該國經濟和政治的特殊性致使其無法取得顯著成效。新德里PM2.5指數超過200的天數從2015年的66天增至2017年的84天,而同期北京則從42天減少至20天。
報導指出,在印度民主政治一片混亂的背景下,貧困和失業問題要嚴重得多,不同政黨分頭執掌政府各部門,這些政黨在環境污染治理問題上共同努力的動力不足。
報導還稱,未來幾周,印度政府政策的有效性將經受嚴峻考驗。冬季印度大平原會燃燒枯草,造成塵土飛揚;排燈節上燃放的無數煙花將使空氣污染達到預警級別。
回應
三鍋,別呀!霧霾可是防衛星偵察、干擾鐳射制導的神器啊!如果再加持瑉煮光環和三鍋屬性,估計還能破壞戰鬥機進氣道正常吸氣!不信你問問老張!
民主國家,還真做不到中國這樣的,學兔子就得民主法律上被告了.
俄媒:日本各地疲于應付塑膠垃圾
“今日俄羅斯”2018-10-21:中國停止進口全球垃圾後,日本發現自己被埋在廢舊塑膠中 自中國停止進口洋垃圾後,全球多國開始受困於廢料不斷增多。日本成為最新一個報告回收產業正不堪重負的國家。就在去年,日本還把其150萬噸塑膠垃圾中的約一半輸出到中國。但如今,日本正堆滿越來越高、越來越厚的垃圾,令許多地方政府難以應對。102個被調查的地方政府中,約1/4報告說塑膠廢料正越積越多,其中一些已無法達到有關衛生標準。
本週末,去年將其約2/3可回收廢料輸到中國的英國,也報告類似問題。英國地方政府協會抱怨稱,中國的禁令已導致英國一些地方政府每年新增50萬英鎊的垃圾處理費用。
中國過去25年來累計接收(全世界)45%的(廢舊)塑膠進口,儘管許多中資企業已把經營業務遷至馬來西亞,但馬國並不具備足以取代中國回收行業的龐大廢料處理產能,本周開始實施為期三個月的進口禁令。曾經歡迎外國進口垃圾的越南,如今也發現自己難以應對此類東西,並於今年6月至10月暫停進口。有報導稱,泰國——另一全球廢舊塑膠目的地——也將在2021年禁止進口。
菲媒:中國在世界屋脊造出最大人工森林
菲律賓《商業鏡報》2018-10-22:中國在世界屋脊造出最大人工森林 中國已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造出面積快趕上法國大的森林。數世紀以來,青藏高原曾是一片相對貧瘠荒涼的土地,時常遭受沙塵暴。但如今,這片廣袤土地的森林覆蓋面積已大幅提高,這歸功於始於30年前的一場積極的植樹造林運動。中國的森林覆蓋率已從1949年的10.6%提升到現在的21.66%。
中美科學家:甲醛是導致中國霧霾“新罪魁禍首”
據《紐約時報》報導,2018-10-18來自哈佛大學、清華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報告發佈在權威期刊《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
報告稱,甲醛的排放(主要來自汽車、化工和煉油廠)對中國每年冬天“厚重且有毒”的污染物的影響,比此前認為的要大得多。中國治理霧霾的努力最近集中在減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上,並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本次的研究給出了進一步改善空氣品質的建議,即有針對性地減少汽車和工業精煉中甲醛的排放。最簡單的措施包括改進汽車上的點火開關,在加油站安裝帶有橡膠密封條的噴嘴,以防止煙氣逸出。在臨近北京的天津,集中了大量化學和石油精煉廠,減少這些設施的排放會產生巨大影響,但實施起來更加困難。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年5月的最新預測,全世界每年有約700萬人的死亡和空氣中的細顆粒物有關,這些物質會導致中風、心臟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炎等呼吸道感染疾病。
美國每日科學網站17日消息稱,過去三年中國的PM2.5(細顆粒物)濃度下降了20%。
相關新聞
美國罕見威脅沙特,沙特動用石油武器 國際油價直接跳漲
外媒:制裁大限將至,伊朗2000多萬桶石油正運往中國
回應
不要汽車產業了?小心!
不要沒問題,電動車彎道超車,國策!最後受傷的是用石油作為錨點的美元!
哈哈,還在做彎道超車的大頭夢,如果能超還等你去超?
中國汽車與外國差別是發動機和變速箱,正好這兩樣東西,電動車都不需要!
美媒:象牙對中國人來說,正失去吸引力
美國《國家地理》2018-9-28:象牙在中國看來正失去吸引力 如今,象牙貿易在中國是非法的,已經9個月了,且看來對購買象牙感興趣的人越來越少。全球知名民意調查公司GlobeScan最近對中國2000多人的調查顯示,有72%受訪者說不會購買象牙,這一比例在去年該國象牙貿易禁令生效前是50%。
中國曾是全球最大的非法象牙市場,2017年年底前還是最大的合法象牙市場。但是隨著非法狩獵大象的危機加劇,中美領導人2015年同意兩國實行計畫終結非法象牙銷售。世界自然基金會負責象牙貿易工作的簡•維特弗伊說:“多年來我們一直說中國實施禁令將改變遊戲規則,看來的確如此。我們正看到積極效果。”除了更多中國人完全拒絕象牙,自2018年1月以來買過象牙的中國人也更少。禁令生效前,超過1/4受訪者說過去6個月裡買過象牙。此次新調查中,只有12%的人這麼說。
但並非全是好消息。中國自禁令實施以來,有個群體變得更願購買象牙:定期赴海外旅遊的人。對中國遊客來說,泰國是買象牙最受歡迎的海外目的地之一。
調查顯示,只有約8%的中國人知道相關禁令。布魯金斯學會非法野生動物貿易和有組織犯罪專家旺達•費爾巴-布朗說:“禁令的確起作用了,效果有多大這個問題取決於個人、社會和文化”,要讓禁令真正起作用,執法是關鍵,“我想,中國執法部門進行大規模突擊搜查是個重大威懾因素。對(象牙)交易商進行一系列突襲,並對購買者進行懲罰。”
中國那些公開銷售象牙的商店看似都已領會到這個資訊。野生交易監督組織今年實地造訪了71家在禁令生效前擁有銷售象牙執照的商店,發現17家已經關門,他們確認,另外54家的貨架上不再有象牙製品。(作者蕾切爾•貝爾,陳一譯)
浙江「千萬工程」 獲聯合國大獎2018-09-28聯合報
浙江省「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千萬工程)昨榮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中的「激勵與行動獎」,這是聯合國最高環境榮譽。
聯合國「地球衛士獎」2004年設立,旨在表彰在保護或恢復環境方面展現出卓越領導力、遠見卓識、創新力和行動力,並做出傑出貢獻的個人或組織。
中新社報導,浙江「千萬工程」榮獲「2018地球衛士•激勵與行動獎」,意味浙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努力和成效得到國際社會認可。
浙江「千萬工程」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基層農村的成功實踐。
2003年6月以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的「三生」環境改善為重點,浙江啟動「千萬工程」,開啟了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為核心的村莊整治建設大行動。其目標為花5年時間,從浙江4萬個村莊中選擇1萬個左右的行政村進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個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範村。
報導指出,浙江「千萬工程」經歷了三個階段:2003-2007年為示範引領階段,1萬多個建制村率先推進農村道路硬化、垃圾收集、衛生改厠、河溝清淤、村莊綠化。
2008-2012年為整體推進階段,主抓生活汙水、畜禽糞便、化肥農藥等面源汙染整治和農房改造建設;2013年以來進入深化提升階段,啟動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攻堅、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試點、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工作,美麗鄉村創建全面鋪開。
報導稱, 截至2017年底,該省累計有2.7萬個建制村完成村莊整治建設,佔該省建制村總數的97%;74%的農戶厠所汙水、廚房汙水、洗滌汙水得到有效治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處理的建制村全覆蓋,41%的建制村實施生活垃圾分類處理。
「千萬工程」還注重把環境整治和農民增收結合起來。高汙染的小作坊通過轉型升級,搬遷到工業園區。許多農村開闢了綠色農產品經營、手工藝品等綠色產業,並藉助互聯網電商平臺銷售。同時注重培育農家樂休閑旅遊點,把農村的生態環境轉化成旅遊資源。
今年4月,聯合國副秘書長兼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索爾海姆訪問浙江,對浙江的綠色發展成果給予高度評價和贊賞,他指出:「我在浙江浦江和安吉看到的,就是未來中國的模樣,甚至是未來世界的模樣。」
中國提前警告雅魯藏布江水位達150年最高,印度躲過洪水
《南華早報》2018-9-9報導《洪水預警扭轉了中印關係?》,以下為全文:
一年時間中,中印關係發生了多大變化啊!去年,印度東北部的一場洪水被認為是中國造成的。今年,中國因幫助印度將損失降到最低而受到稱讚。
中國8月向印度發出雅魯藏布江水位上漲——達到150年來最高水位——的預警,給了印度當局足夠時間進行準備,阿薩姆邦等數十個地區的成千上萬人在最近的數次洪水中受到影響,但與去年的破壞相比,損失微乎其微。
新德里曾指責中國違反早些時候就共用水文資料達成的協議。2006年,印度和中國曾簽署一項協定,根據該協定,中國每年5月15日至10月15日與印度共用發源於西藏的布拉馬普特拉河和薩特萊傑河(參考消息注:在中國境內稱朗欽藏布江)的水文資料。雙方在2013年和2015年的諒解備忘錄中續簽了這一協議。
但是,當去年洪水襲擊印度東北部的時候,有報導稱中國沒有遵守協定。有人猜測,為了報復印度和中國軍人當時在洞朗地區的軍事對峙,中國沒有向印度提供這些資料。
中國則表示,其水文系統被洪水沖毀,因此無法分享資料。
今年情況完全不同。印度總理莫迪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舉行“非正式會晤”,重啟關係,標誌著雙邊關係達到頂點。
阿薩姆邦災害管理局的官員一致認為,中國發出的警報“起了作用”。中央水資源委員會和阿薩姆邦災害管理局的官員說,儘管印度開發了本國的高科技衛星成像系統,可以發現地面上的擾動,但如果沒有來自中國的地面資料,這些資訊是不夠的。
德媒:東非,中國新衣超過美國舊衣
德國之聲2018-8-28文章,原題:非洲二手服裝、走私和美中貿易戰 特朗普已對來自盧旺達的服裝暫停免稅待遇。一場看似美國與非洲小國之間的貿易戰,其實在凸顯美中的競爭。
去年7月至12月盧旺達當局查獲230噸非法進口衣物。這是盧政府對每公斤紡織品徵收的關稅從0.2美元提升至2.5美元的結果,此舉旨在支持國內紡織行業。發出數月警告後,美國從7月31日起開始暫停盧輸美服裝享受免稅待遇。
全球最強國家為何如此介意小國的二手服裝市場?一個原因是錢:在東非,二手服裝是個大買賣。由於生產成本高昂,本土紡織品對大多數當地人來說太貴。禁止二手服裝導致當地人對廉價服裝的需求得不到滿足。
但這個真空或將被其他產品填補,東非共同體從中國進口的新衣服已超過來自美國的舊衣服。
早在2009年中國就已超過美國成為非洲頭號交易夥伴。2015年,中國對非出口高達1030億美元,而美國僅為270億美元。
回應
美國:全世界不允許跟伊朗/非洲/歐洲./..地球人做生意,跟地球人做生意的公司都要被制裁.
西方發達國家就是希望發展中國家永遠是他們傾銷垃圾商品的市場;這個事例就是證明
洋垃圾進口暴增 環團:快總量管制 2018-08-31 聯合報
大陸去年底實施「禁廢令」,禁止進口廢塑膠、廢紙等,致「洋垃圾」大舉轉到台灣及東南亞各國。環保署統計,今年一到七月廢料進口逾一○一萬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五十二,環署已在八月預告修法嚴管廢料進口,預定十月上路,但環團批修法慢半拍,也欠缺關鍵的「總量管制」。
回應
很悲哀的啦!大陸不要連菲律賓泰國禁止進口的廢塑膠、廢紙等「洋垃圾」當寶一樣進來。
台灣水準連東南亞各國都不如。
那個"環"節出問題...
美國爸爸要我們收 我們能不收嗎
洋垃圾進口暴增 環團:快總量管制 2018-08-31 聯合報
大陸去年底實施「禁廢令」,禁止進口廢塑膠、廢紙等,致「洋垃圾」大舉轉到台灣及東南亞各國。環保署統計,今年一到七月廢料進口逾一○一萬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五十二,環署已在八月預告修法嚴管廢料進口,預定十月上路,但環團批修法慢半拍,也欠缺關鍵的「總量管制」。
環保署回應,修法後未來只有合法工廠可輸入使用,廢塑膠不僅要限制來源,且要單一型態材質,廢紙也限制瓦楞紙與牛皮紙才行;以後還要在廢棄物清理書上載明這些原料將做成什麼成品,以追蹤流向。環署指出,資源回收再利用須部分進口,否則以紙漿來說,台灣不准砍樹、紙從何而來?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解釋,廢塑膠、廢止等廢棄物,以「產業用料」名義進口,被當成是「有價」廢棄物,環保機關通常會疏於稽查,成為管理漏洞。在大陸實施禁廢令後,歐美等各國「洋垃圾」就可能藉由產業用料混雜進口。
謝和霖表示,廢塑膠、廢紙除國內邊境須加強查驗把關,關鍵在「總量管制」,究竟台灣回收規模多少、所需的循環經濟規模多大,應盤點台灣回收體系不足之處再開放進口,才不會造成環境負荷。
我國大量進口國際垃圾,主管機關是在經濟部。環團也認為,經濟部應加強管理、環保署要稽查,不能什麼項目都用業者有需求、化整為零進口,建議先處理好我國自己的垃圾回收制度,再談進口廢料。
長期關注廢棄物管理的中華醫事科大教授黃煥彰表示,台灣一邊禁止民眾用塑膠袋,另一方面卻大量進口其他國家的廢料、廢塑膠,讓人不解。
進口廢紙過多,高雄一位回收廢紙的老婦說,收了一大車賣不到廿元,連吃飯都不夠。高市環保局表示,以紙箱為例,去年每公斤四元,今年小盤商回收價每公斤一點八元。
環保署表示,之前推動「循環經濟資收大軍」計畫,以雇用資源回收臨時工方式,補助弱勢戶每人每月工作廿五小時,會研議是否提高補助時數。
回應
很悲哀的啦!大陸不要連菲律賓泰國禁止進口的廢塑膠、廢紙等「洋垃圾」當寶一樣進來。
台灣水準連東南亞各國都不如。
那個"環"節出問題...
美國爸爸要我們收 我們能不收嗎
美媒:中國的肉類消費破壞環境承諾?
美國《史密森尼》雜誌2018-7-30文章,原題:中國對肉類日益增長的胃口會破壞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嗎? 在日益增長的收入而不是城市化推動下,中國肉類消費在過去35年增長了7倍。
但是,隨著中國對肉類胃口的增長,這個繁榮的國家卻面臨著一個困境:如何在滿足肉類需求激增的同時不破壞該國抑制溫室氣體排放和同全球氣候變暖做鬥爭的承諾。首先,需要大量土地、水和食物來飼養牲畜;其次,牛本身也是大量甲烷——這種溫室氣體比二氧化碳更厲害——的來源;最後,養牛是導致濫伐森林的一個重要原因,這又會增加碳排放。
回應
這TM誰說的,西方人吃牛肉就行,中國人就破壞環境,雙標也可以的霸道心態。
美鬼你在胡咧咧什麼,這樣的文章環球也刊登,是不是沒有的登了,天天在給這些不懷好意的爛文章找市場
英媒:中國的治汙戰轉向農村土地和水源
英國路透社2018-7-24報導,原題:隨著政府出臺清潔農村土地和水源的新計畫,中國的“治汙戰爭”正轉向農村戰場 中國生態環境部本週二表示,已經批准一項在該國廣大農村解決與日俱增污染威脅的新計畫,將大力清潔遭受污染的農村土地、飲用水並改善廢棄物管理。這項新計畫還要求在整個農村地區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並改善廢棄物綜合利用率。
中國已進入旨在逆轉數十年迅猛增長造成的環境破壞趨勢的“治汙戰爭”第5 年,但迄今為止這場戰爭仍主要聚焦於改善東部沿海工業化地區和北京周邊的空氣品質。專家表示,許多農村地區的環境品質尚未得到善,一些地區 (的環境狀況) 甚至仍在惡化。
面對越來越多未處理垃圾被傾倒在農村等問題,中國國務院已出臺一項具有針對性的計畫,承諾動員各方力量並整合各種資源,以使農村人居環境到2020年獲得“明顯改善”。相關計畫承諾恢復濕地、開展植樹造林,並聚焦於改善垃圾和汙水處理等工作,以及消除私搭亂建、亂堆亂放等現象以改善農村風貌。
但業內人士表示,事實將證明,農村污染是遠比城市霧霾更為嚴峻且需要付出更大代價的難題。農村地區嚴重缺乏相關基礎設施,來處理人類的廢棄物及污水、大量畜禽養殖業廢料、化肥和農藥殘留,以及其他許多垃圾。
也有線民認為,在過去幾十年裡,中國經濟騰飛為全球成功減貧做出了極大貢獻。這一次,全球污染防治問題也將依賴于中國的領導。未來,將越來越指望中國。
而部分網友直接將矛頭直指美國總統特朗普和美國政府,稱“再過四年,美國將會成為一塊有毒的荒地,謝謝特朗普了。”
回應
大陸性氣候能做到現在這樣已經是很不容易了,歐洲日本一票海洋性氣候的地區,照樣是該霧霾還霧霾,一點都不比北京好,這一點是我自己實際體驗過了,不巧出國時正好趕上幾次,尤其是東京的霧霾可是一點都不遜色於前些年的北京,pm2.5說上200就上了……
我始終相信美國的空氣是香甜的!你說什麼美國也有污染?我沒去過美國,不要騙我了!
看來無論我們怎麼做,洋大人都會不高興。等等,洋大人高不高興跟我們有什麼關係?清華那些“友邦驚詫”的文曲星們才在意吧:看啊,就是因為有人招惹洋大人了,所以他們才來搞中國。
剛剛去世的新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著名的全球化問題專家、國際政治經濟學家薩米爾.阿明說過:“中國朋友們,不要幼稚,就算變成資本主義國家,西方也不會放過中國的!”
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18_08_20_468834.shtml
美媒:中國海岸線治汙意義重大
美國合眾國際社2018-7-24:中國加大力度控制海上排放 分析發現,中國管理海上船舶燃料的決定可能會對降低海運排放的國際努力帶來重大積極影響。
根據中國的“藍天保衛戰”計畫要求最終淘汰小型火電廠。中國政府一份品質監測報告指出,顆粒物濃度正在下降。報告將部分原因歸結為過去五年來煤使用量下降了8.1%。
“藍天保衛戰”計畫,中國交通運輸部宣佈把控制排放區域延伸至海岸線一帶。2019年底前,調整擴大船舶排放控制區範圍,覆蓋沿海重點港口。
有173個成員的國際海事組織4月份同意到2050年時把海運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8年的基礎上減少50%。這一雄心勃勃的目標稱,海運行業同意共同努力在本世紀儘快逐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從2019年開始,中國將實施和歐洲國家同等水準的硫排放限制。中國為了減排,船務公司已開始轉向使用液化天然氣。首次為大型加油作業設計的液化天然氣加油船將在中國的一家造船廠建造,為歐洲東北部海域貨船提供服務。
1–7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8.8%,同比上升1.8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4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9%;PM10濃度為7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9%;O3濃度為156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SO2濃度為1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5.0%;NO2濃度為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7%;CO濃度為1.5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
就在中國在防治霧霾上成果初現、首戰告捷之際,美媒開始“雞蛋裡挑骨頭”了。
彭博社在報導中對北京治汙表示肯定之後,筆鋒一轉,開始借此批評中國,稱“全世界都在為北京的清潔空氣買單”。
報導稱,治汙使中國天然氣使用量飆升,中國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去年冬天推動全球液化天然氣價格升至2014年以來的最高水準。另外,中國為應對污染採取的鋼廠減排限產措施,使螺紋鋼期貨價格反彈至2013年以來的最高水準。
“打響治汙戰4年後,中國贏了。”
此前,芝加哥大學能源政策研究所發佈了一份針對中國環境治理的報告,經過《紐約時報》報導後,在美國引發廣泛討論,部分美國線民對中國4年間取得的治汙成果驚歎不已,表示非常服氣。
報告將中國此番取得勝利的污染治理與幾十年前的美國進行了對比,尤其是鐵銹地帶。(觀察者網注:“鐵銹地帶”最初指的是美國東北部-五大湖附近傳統工業衰退的地區。)
1970年的《清潔空氣法》頒佈之後,美國花了4年時間讓空氣污染指數下降了20%。隨後,又用了12年甚至經濟大蕭條作為代價,才完成了中國僅用4年就降低32%的成果。
在實行《清潔空氣法》之後,美國過嘗試大量減汙措施,最後證明基於市場的監管最為合算,而中國目前尚未嘗試類似的方法。
文章最後稱,在美國只能“間歇性”地利用市場機制治理污染時,如果中國能夠採用這種方式打贏環境保衛戰,那將具有非凡意義。
中國治汙,美國線民“很服氣”
美國線民對中國的這波污染治理操作到底有多服氣,下面這條評論可以說體現得淋漓盡致了。
“很難想像中國政府有沒有兌現過承諾的情況。”他表示,首先印入腦海的就是2017年的脫貧工件計畫。除此以外,在眾所周知的“五年計劃”中還有各種各樣正在穩步實施的工作計畫。
“至少在這方面,我們的政客可以從中國身上學到很多。”
北京天變藍了 美媒話裡帶刺 2018-08-20 觀察者網
彭博社20日報導稱,北京市民正呼吸著十幾年來最乾淨的空氣,中國開始從霧霾治理中獲益。
報導使用了美國駐北京大使館收集的資料,自2008年以來,北京月空氣污染指數最低的7個月份當中,每立方米的顆粒物平均含量為44微克。
觀察者網通過北京環境保護監測中心查閱到,北京市7月優良天數比例為45.2%,同比上升3.3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5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8%。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黨的十九大提出打贏藍天保衛戰。堅持問題導向,採取強力措施,中國天空保衛戰首戰告捷。
5月22日,生態環境部公佈了2017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22.7%,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比2013年分別下降39.6%、34.3%、27.7%,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從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降至58微克/立方米,《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空氣品質改善目標和重點工作任務全面完成。
2017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有99個城市環境空氣品質達標,占全部城市數的29.3%;239個城市環境空氣品質超標,占70.7%。
338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8.0%,比2016年下降0.8個百分點;平均超標天數比例為22.0%。5個城市優良天數比例為100%,170個城市優良天數比例在80%,137個城市優良天數比例在 50%~ 80%之間,26個城市優良天數比例低於50%。
據通報,2018年7月,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7.7%,同比上升5.1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8%;PM10濃度為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4%;O3濃度為1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9%;SO2濃度為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2%;NO2濃度為1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5%;CO濃度為0.9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0%。
歐洲主要城市空氣狀況不容樂觀 遊客和居民“被迫吸煙” 2018-08-13 觀察者網
如今,空氣污染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性難題。歐洲研究機構發佈報告稱,在歐洲一些主要城市待上4天,人們從空氣中吸入的污染物相當於1至4根香煙中的有害物質。該機構還稱,一些歐洲國家的政府在監測站的佈置上動手腳,以掩蓋真實的空氣污染狀況。
“歐洲運輸與環境聯合會”上周發佈的研究結果稱,在法國首都巴黎呼吸4天的空氣就和吸兩根煙無異。這對長期居住在巴黎的人來說,等於每年無形中吸了183根煙。
該組織通常被稱作“運輸與環境(T&E)”,是一家總部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非政府組織,旨在推動歐洲乃至全球範圍內交通運輸的可持續發展。
該研究是基於測量空氣中的“PM2.5顆粒”。“PM2.5”是最常見的空氣污染形式,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這些顆粒物會引起呼吸和心血管疾病,細微到可以侵入人體最小的呼吸道,即便是少量的空氣污染也會對人們的心臟造成損傷。
該組織還指出,污染可能比官方公示的要更加嚴重,因為政府部門經常對監測站進行特殊佈置,以掩蓋不良的監測結果——例如,把監測站設置在公園裡、人流量低的街道上,或是乾脆將其關閉。歐盟委員會正就羅馬尼亞和比利時政府的這種行為提起訴訟。
據悉,一些民間組織自發地進行空氣品質監測,發現實際的測量結果要比義大利、德國、保加利亞和比利時官方提供的資料要嚴重得多。與此同時,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因違反歐盟的空氣污染標準而面臨數十億美元的罰款。
該組織稱,汽車尾氣是城市顆粒物的主要來源。汽車製造商們“一貫地”違反燃油效率法規,生產的汽車所造成的污染高於應有水準。
回應
這香甜的空氣啊!呃.....,巴黎啊!這浪漫的氣息啊!
在北京呢…
我就知道,其實我就是來看你們“避洋諱”的!大家來看看美分的標準套路.中國發生的醜事,美分會說,你看外國多好多好....外國發生的醜事,美分會說,你看中國也好不到哪兒去
美官員稱中國建壩影響湄公河下游國家 外交部回應 2018-08-03 央視新聞
問:美國國務院官員稱,湄公河發源於中國,但中國在上游修建大壩等舉措對下游國家產生了不利影響,下游各國必須妥善應對。此外,美方宣佈,蓬佩奧國務卿將在出席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期間,與緬甸、柬埔寨、泰國、老撾、越南等湄公河流域五國舉行“湄公河下游倡議”部長級會議。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美方官員的有關言論毫無根據,別有用心。作為上游國家,中方一直十分重視湄公河下游國家的關切和需求,一直與下游國家保持著密切的溝通,一直致力於與相關國家開展水文資訊共用、防洪抗旱等方面的水資源合作。中國已連續15年向有關國家提供瀾滄江汛期水文資料。中國在瀾滄江進行的水電梯級開發“調豐補枯”作用明顯,為下游國家防洪抗旱發揮了重要作用。中方的真誠幫助得到了下游國家的高度評價。
至於你提到的美國將主持召開“湄公河下游倡議”部長級會議,我想指出,湄公河次區域可持續發展任務艱巨,實現次區域發展繁榮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中方樂見域外國家參與次區域開發合作,希望他們為促進次區域國家的發展發揮建設性作用,而不是製造分歧和障礙。同時,我們希望關於湄公河次區域開發合作的各個機制能夠聚焦發展與合作,共同助力東盟共同體建設和區域一體化進程,給次區域國家和人民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利益。中方將繼續為此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貢獻。
回應
美國人胡說八道,湄公河年均徑流量有4750億立方米,在我國境內稱為瀾滄江,年均徑流只有740億立方米,只占湄公河總的15.57%.而且不光中國有水壩,泰老柬三國都有水壩或者合作修建水壩計畫,在柬埔寨和越南接壤的桔井省年均流量還有14000立方米每秒,等於年徑流4400億立方米.反觀美國,在科羅拉多河上和下游墨西哥爭水,挖到地層塌陷,造了有名的胡佛水壩,只為爭奪每年200億立方米不到的水.已經導致原來的出海口變成沙漠.
美國咋不指責一下把人家淹掉的韓國SK
相關新聞
老撾潰壩事故2018-7-29已造成9人死亡122人失蹤
寮國水壩潰堤 蹤承造南韓SK公司竟「落跑」
在老撾潰壩災區見證中國救援隊真情
老撾指韓公司要對潰壩負責 韓方撇清責任稱潰壩傷亡是連日暴雨 政府疏散不利導致的
韓方前一天發現隱患但修復失敗工程 被稱SK搖錢樹
農業部:我國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提前三年實現
據科技日報2018-7-27報導, “2017年我國水稻、玉米、小麥三大糧食作物化肥利用率為37.8%,農藥利用率為38.8%,這比2015年都提高2.2個百分點,化肥農藥零增長提前三年實現。”26日,在農業農村部新聞發佈會上,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廖西元說。
2015年,我國打響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攻堅戰,提出了到2020年實現農業用水總量控制、化肥農藥使用量減少、畜禽糞便秸稈地膜基本資源化利用的“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目標任務,2017年又進一步啟動實施了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東北地區秸稈處理等農業綠色發展五大行動。
“科技創新是破解環境污染和資源約束的關鍵。突出創新聯盟作用,依託畜禽養殖廢棄物等國家科技創新聯盟,開展產學研企聯合攻關;加強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實施《農業綠色發展技術導則(2018—2030年)》,促進產業與環境科技問題一體化解決;集成推廣典型技術模式,發佈重大引領性農業農村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技術,推介一批優質安全、節本增效、綠色環保的主推技術。”廖西元說。
回應
真垃圾,那是因為,農田被徵用,沒人願意種地了!
2014年我國耕地面積135,園地14,林地253,牧草地219,其他農用地24;2015年我國耕地135.0平方公里,園地14.3,林地253,牧草地219.4,其他農用地23.7;2016年我國耕地面積134.9平方公里,園地14.3,林地252.9,牧草地219.4,其他農用地23.7。嗯,中國統計年鑒2018還沒看到,話說,查一下資料是不是會累死你們這種噴子啊。
只從耕地面積計算有個卵用!一是所謂耕地占補平衡制度,而“補回去”的都是劣田!二是現有耕地的大面積拋荒。三是農藥用量統計口徑是有大問題的。
這幾年糧食產量下降了?你被餓死了?糧食沒減產,農藥使用量下降了,每斤糧食所含農藥是變多還是變少了?不懂就不要裝懂,老老實實看新聞.現在有遙感衛星了,各地造假瞞不住的.
“怎麼會降低呢?”她想,腦海裡是火山口直沖雲霄的黑煙和煙霧中濃密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以及硫氫化合物。
她錯了。上世紀80年代以來,衛星觀測幫助科學家積累了大量一手資料。其中,1991年的菲律賓皮納圖博火山爆發的資料最為翔實。資料顯示,這場20世紀最大規模的火山爆發平息後,隨著噴發物參與全球的大氣迴圈,世界各地都出現了二氧化碳濃度顯著下降的觀察結果。
圍繞這個現象出現了多項假說,目前被學界所廣泛認可的理論圍繞大氣氣溶膠展開。火山爆發產生的大量硫酸鹽固體顆粒會形成氣溶膠。
它就像一床毯子擋在陽光和生物之間,降低了輻射的總量,但卻並非密不透風,其中包含的無數小顆粒能顯著增強光的散射,最終促進生態系統的光合作用。
如果把光線看作子彈,沒有氣溶膠籠罩時的直射好比兩個牛仔在空曠荒野上對峙,直來直往,目標明晰。氣溶膠環境下的散射則好像酒吧裡的伏擊,子彈在瓶罐桌椅間彈來彈去,誰都有可能中招。
一顆樹上的葉片從不能平均接受陽光。冠層週邊的那些能享受陽光的直射,被稱為陽生葉,冠層內部的陰生葉則沒有這種待遇。氣溶膠讓光從四面八方而來,反射進樹木冠層的下部和內部,讓陰生葉也能陽光普照。整個樹木冠層的光利用效率都提高了,這被稱為氣溶膠的散射光施肥效應。
氣溶膠的散射光施肥效應示意圖(受訪者供圖)
氣溶膠的散射光施肥效應已經被證實,但具體到一棵樹如何生長、一片葉子如何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觀測證據仍屬於空白。
回應
這還要研究?隨便哪個農民都知道吧?綠豆芽黃豆芽都是儘量不見光的,不就是因為見光了長的慢!
綠豆芽,黃豆芽不能見光,原理很簡單,就是植物體內葉綠素的合成要依靠光照,一旦綠豆黃豆生芽的時候見光,就回迅速生成葉綠素並導致纖維化,口感就不好了,僅此而已,還見了光長的慢,好意思出門說!
中國學者最新研究:霧霾越嚴重 森林長得越快
森林在霧霾天長得更快。《中國青年報》2018-7-18報導,今年6月,這個和許多人印象相反的結論發表在《氣候變化生物學》(Global Change Biology)上。論文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博士生王欣表示,在科學界,這不算令人驚訝。
霧霾屬於大氣氣溶膠的一種。氣溶膠和膠水在質地上沒什麼相似之處,它更像一團灰霧,是“懸浮在大氣中的固態和液態顆粒物的總稱”。過去30年裡的觀測資料顯示,氣溶膠會影響全球森林的光合作用效率,濃度越高效率越高。
王欣採集到的資料為這種趨勢貢獻了野外證據。從2012年到2014年,她幾乎每天都待在北京香山腳下一片她親手種植的楊樹林中——這是中國北方最常見的樹種之一。霧霾嚴重時,不遠處的香山完全隱身。
她的觀察將説明人類進一步認識霧霾。在此之前,科學家對霧霾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對於它在整個生態系統中引發的變化知之甚少。
森林加快成長,光合作用效率更高,為地球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這種積極作用無法為霧霾開脫。實際上,在王欣的指導老師、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員劉玲莉看來,環境保護將因此面臨更嚴格的要求。
“長遠來說,這個結論反而會讓世界各國的減碳任務更加艱巨。”劉玲莉對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說。
全世界都在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頭疼。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京都議定書》規定的6種溫室氣體中,二氧化碳是減排任務最重的——各國定下減排配額、中國在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場……在氣象大會上的爭論之外,森林不語,通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轉變為氧氣。
王欣和劉玲莉的研究表明:霧霾越嚴重,森林越是加快生長拼命工作。這也就意味著,霧霾侵襲減少,光合作用減弱,森林的生長速度必將變慢,為人類承擔減碳任務的能力將下降。因此,在制訂減碳計畫時要將森林的作用考慮進去,隨著計畫的推進提高減碳的配額,才能保證每個階段達到所預期的目標。
水、風、陽光、生物……全球生態是一個整體,牽一髮而動全身。這是劉玲莉在至今22年的科研生涯中體會越來越深的“地球哲學”。
這次有關霧霾的研究始于一封郵件。10年前,劉玲莉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讀博士時,導師問她:大規模火山爆發後,全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是升高還是降低?
中國數百家養殖場養蟑螂 印媒:能處理垃圾能防癌
印度報業托拉斯2018-6-3援引香港媒體的報導稱,30億隻蟑螂每天吃掉15噸廚餘垃圾,以解決堆積如山的丟棄食品造成的長期環境問題。
據山東省蟲業協會理事長、山東農業大學昆蟲學教授劉玉升說,蟑螂能治療口腔和消化性潰瘍、皮膚燒傷和創傷,甚至可以預防胃癌。
劉說,僅山東的蟑螂養殖戶數量在過去3年就增加了兩倍,達到400戶左右。
報導稱,在四川省西南部的西昌市,一座兩層樓的建築中養殖了60億隻蟑螂,用以生產治療潰瘍的藥物。
一個集中化的系統使養殖室的溫度保持在28至33攝氏度之間,並管理濕度、氣流、清潔和壓力等條件。
在樓上,通過管道與養殖室連接的一套閃亮的巨型金屬罐能一次用熱量殺死6噸蟑螂,從中提取精華。
報導稱,在無菌房操作的工人每天生產60多萬瓶藥劑。
擁有這樣一套設施的好醫生藥業集團董事長耿福能說:“蟑螂的功效得到我們祖先的親身檢驗,並經實驗室試驗證實。”
耿福能說,具有數千年歷史的傳統中藥康復新液的成分中就有蟑螂和蠍子、蜈蚣等其他昆蟲。
報導稱,藥劑完全用蟑螂生產。據報導,它可以治療口腔和消化性潰瘍、皮膚燒傷和創傷,甚至可以預防胃癌。報導援引耿福能的話說,患者可以口服這種藥劑來治療潰瘍,還可以外用治療皮膚創傷。
據報導,在山東農村,有數以百計的個體養殖戶在養殖蟑螂卵,然後把幼蟲賣給一些大的製藥公司和處理廚餘垃圾的企業。
報導稱,率先開展蟑螂養殖的是位於章丘市的巧賓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李彥榮(音)。這裡有30億隻蟑螂,每天能吃掉15噸廚餘垃圾,相當於城市每天廚餘垃圾的四分之一。
他說,用蟑螂處理垃圾被認為在環保上優於焚燒和掩埋等傳統方法,因為它不會造成地下水污染、溫室氣體和垃圾填埋場附近居民的抱怨。”
南水北調
(陸水能北調,台水為何不能南調?
反中(國)反昏了頭?反(台)中電北送?
另參【圖博館】: 「水深火熱」新解 大陸環境危機 《世界建築七十奇蹟》)
http://mypaper.pchome.com.tw/jsoujsou/post/1375351090
相關新聞
南水北調山東 累積30億立方米2018-05-24聯合報
重啟深澳電廠 中南部想按讚…2018-04-24 聯合報 巫秉瑋(嘉義市)
回應
自己白痴亂選民進黨,現在想要大家一起死。
給中南部支持深澳煤電的綠腦殘們一個忠告:憨兒,問題就在廢核四!
這種說法,只是一種「要死大家一起死」的消極和仇恨心態!
民進黨的大票倉就在南部,南部人自己要支持這種燃煤廢核的總統,再來抱怨空氣品質差,自怨自艾,還要拖北部下水,為北部蓋煤電廠按讚,甚至如作者所述過半數南部人會支持深澳蓋煤電,正港南台灣人的壞心腸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在台灣教育部五年五百億海大水產生物頂尖研究中心及國科會的經費支持下,龔國慶所領導的水域生態研究團隊特別選在「風起雲湧加上黑風暴」的惡劣海況下,利用海洋二號,在黑潮強勁的台灣東北外海進行海水、大氣、有機顆粒與浮游植物樣本的收集、以及基因檢測等實驗工作。
研究結果發現,在「和風同塵」的時機下,原來海水中以原核綠藻為主要群集的光合作用生物,會被另一種屬於CladeII的聚球藻族群所取代。海洋中的光合作用生物(主要是浮游植物),每天在每平方公里的面積下,可以多吸收約400公斤的二氧化碳,其中約有70公斤會被帶入深海,對於減少溫室氣體,緩和溫室效應,有一定的幫助。
另外,研究團隊也應用了最先進的基因檢測技術,直接進入浮游植物的基因世界,探索期生理功能的反應,發現原本處於飢餓狀態下所表現出來的缺氮、缺磷、缺鐵等三種訊息核糖核酸基因,在「和風同塵」的作用時,也不再出現飢餓的訊息了。
對於沙塵暴是否會對海洋造成汙染或傷害,龔教授表示,沙塵暴中的沙塵微粒,經過了大陸的城市與工業汙染,可能吸附了一些環境賀爾蒙及重金屬等汙染物,也會同時帶入海洋中,但這些沙塵對於海洋生態及整個食物鏈會造成什麼影響,目前已著手進行了解,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http://www.epochtimes.com/b5/10/3/24/n2854638.htm
(楨:中國的沙塵在外媒下怎又老成污源了?科研還是「荒漠甘泉」,只是罕言罷了。反中的法輪功之大紀元,即使轉載,也還要聲明: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龔國慶:沙塵暴對海洋有如「荒漠甘泉」2010-3-23大紀元
這兩天台灣歷經史上最大的沙塵暴吹襲,空氣中懸浮微粒急速上升,天空一片霧茫茫的,空氣品質更是糟糕,緊接著新一波的沙塵又將報到,引起大家密切的關注。
每年在春初伴隨東北季風而來的大陸沙塵暴,對於陸地上的空氣品質造成嚴重的影響,引起許多負面的反應,但這些大量的沙塵,對廣大的海洋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化學與生態研究所所長龔國慶所帶領的研究團隊,進行一項「和風同塵──對海洋吸收二氧化碳與浮游植物解饑作用的影響」的研究,經過三年期間的監測與研究,發現沙塵暴不但可以增加海水表層的營養鹽,幫助浮游植物生長,還可以減輕全球暖化的影響,這項研究成果去年底已在美國知名國際期刊「MARINE CHEMISTRY(海洋化學)」中發表,並獲英國「solas news(海洋表面與低層大氣研究)」刊物選為封面報導。
這項研究成果,是全球首度發現亞洲沙塵暴所引發的大氣效應及其所夾帶的微量元素,會增加西北太平洋浮游植物的基礎生產力以及大氣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並且迅速改變海洋浮游植物的生態相以及基因功能的表現,讓大家了解氣候變遷對台灣及全球貧營養鹽海域浮游生物生態的影響有全新的認識。
龔國慶說,台灣東北海域是廣大的西太平洋,海水既明亮又溫暖,但是卻沒有什麼養分,生活在其中的浮游植物,經常處於飢餓的狀態,因此它們進行光合作用合成醣類與吸收二氧化碳的能量效率也比較低。然而每年春初亞洲沙塵暴爆發的時候,會帶來大量的沙塵顆粒,將吸附在沙塵上的微量重金屬及營養鹽灑入海洋表面,增加浮游植物的營養來源。
另外,在沙塵暴發生的時候,也是東北季風盛行的季節,季風會造成海面上風浪變大,攪拌海水,讓原本沉寂在無光深處但養分較豐富的海水,有機會被帶到明亮溫暖的表層。這兩種氣候因素的交陳影響作用,龔教授稱它為「和風同塵」,它為原來貧瘠的海洋,帶來肥沃的養分。
沙塵造成海洋浮游生物繁盛2011-04-30中國日報(楨:中國的沙塵在外媒下怎又老成污源了?)
(綜合外電報導)據每日科學網近日報導,歐空局的Envisat衛星拍到了來自北非阿爾及利亞撒哈拉沙漠的沙塵,它向西吹過了大西洋,使浮游生物大量繁盛。
Envisat衛星是2002年歐空局對地觀測衛星系列之一,也是歐洲最大的環境衛星。衛星上載有多種探測設備,可生成海洋、海岸、極地冰冠和陸地的高質量圖像,為研究海洋的科學家提供更高分辨率的圖像。其中的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譜儀(MERIS)可用於海洋顏色監測,MERIS於4月8日拍攝到強風從大西洋東部延伸,穿過伊比利亞半島西北角、法國西部、英格蘭西南角和愛爾蘭西北海岸。
世界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面積約860萬平方公里,每當暖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時,形成的氣流會攜帶着這裏的沙塵,傳送到數千公里以外。沙塵暴在整個撒哈拉非常普遍,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熱帶地區,沙塵濃度也較高。然而沙塵裡卻富含許多營養成分,包括氮、磷和鐵。這種含有養分的沙塵的作用就如同化肥,可以激發浮游生物的大量繁盛。目前,新的景觀已經形成:浮游生物的繁盛使大西洋出現了藍色和綠色的漩渦,而在英吉利海峽和環威爾士地區,由於海水運動而使沉積物形成各種綠色、黃褐色的陰影。
浮游生物是用顯微鏡才能看到的海洋植物,漂浮在海洋或近海表面,是其它海洋生物賴以生存的基本食物。儘管這些浮游生物在顯微鏡下各不相同,但它們用來進行光合作用的葉綠素卻能使海水染上色彩。浮游生物能把無機化合物如水、氮和碳轉化為複雜的有機物。由於浮游生物影響了大氣中的含碳量,監測並建立模型來模擬運算,對於展望未來的氣候變化至關重要。
全球20個污染最嚴重城市印度占14個 WHO:跟中國學學
英國廣播公司(BBC)2018-05-02報導稱,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公佈的資料,在全世界20大污染最嚴重的城市名單中有14個印度城市。
BBC稱,印度在近20年快速發展,但卻是以不斷加重的空氣污染作為代價。薄弱的工業監督意味著工廠不能採取污染管控措施,飛速發展的同時催生了越來越高的PM2.5指數。去年11月,因為遭遇嚴重污染天氣,德里一度將所有學校關閉。當時的污染指數已經超過安全界限的70倍。
此外,BBC還表示,雖然污染最嚴重的20個城市中包含5個中國城市,但這些城市的資料均來自4、5年前。近幾年,中國政府在治汙戰中取得了不小成績。世衛組織公共衛生部主任梅拉(Maria Meira)表示,印度應該在治理空氣污染方面向中國借鑒經驗。“在打響藍天保衛戰之後,中國政府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其中一個原因是健康的理念被提出並強調。”
全球每年約700萬人死於空氣污染
世衛組織估計,每年約有700萬人因為暴露在被污染空氣中死亡。空氣污染能夠引發的疾病包括中風、心臟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包括肺炎在內的呼吸道感染。
回應
2018年公佈的排行榜,中國城市用的是四五年前的資料,世衛組織這不是扯蛋嗎?
恐怖沙塵暴襲印度 上百人喪生2018-05-03
印度北部和西部的部分地區二日晚間遭到強烈沙塵暴侵襲,強風塵土過處,樹木連根拔起,泥巴屋不見四壁,電塔和電線桿紛紛倒塌,包括首都新德里在內的數個城市塵土蔽日。當局表示沙塵暴至少造成一百一十六人死亡,逾二百五十人受傷,許多人在睡夢中被壓死。
沙塵暴過後,緊接著又有雷暴發生。由於雨季六周後才會降臨,這場暴風雨來得頗令民眾吃驚。當局預估死亡人數還會繼續攀升,混亂情況還會持續發生。
霧霾,沙塵暴
(同樣是沙塵暴,為何中國為害、非洲為善?
這如同中國的治沙除汙已見成效,為何台韓仍將霧霾推給中國一樣,找替罪洋!)
http://mypaper.pchome.com.tw/jsoujsou/post/1375053118
重啟深澳電廠 中南部想按讚…2018-04-24 聯合報 巫秉瑋(嘉義市)
讀廿三日民意論壇「機車的環島吸塵記」一文,內心很感傷,原因是根據環保署的資料顯示,全國PM2.5濃度今年第一季平均為廿六點一,我所住的嘉義市為卅四點二,僅低於高雄市卅四點九,居全國倒數第二。
面對這麼糟的空氣品質,很多嘉義市民都很不解;因為嘉義市人口成長停滯、已跌破廿七萬,市內大型公園林立,也沒像高雄市有大型石化工業區,市政府又不斷宣傳政績:推動汰換二行程機車,達成率全國之冠。
探討其原因,還是嘉義市的上風處有不少的工業區排放,如台中火力發電廠與雲林麥寮火力發電廠,再加上受地形的影響,懸浮微粒難擴散。「北部吹冷氣,南部吹廢氣。」這就是住在中南部縣市民眾的悲哀!
對於深澳燃煤電廠的重啟,我相信大多數住北部的民眾一定投反對票,但住中南部縣市的民眾,投贊成票的一定會過半數。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因為現在核能電力的來源愈來愈少,再生能源電力的成長還是有限,面對北部的缺電,台電一定會繼續加強「南電北送」,到時候受害最深的還是住在「台中火力發電廠與雲林麥寮火力發電廠」下風處的縣市民眾,尤其旁邊多山的嘉義市。
回應
自己白痴亂選民進黨,現在想要大家一起死。
給中南部支持深澳煤電的綠腦殘們一個忠告:憨兒,問題就在廢核四!
這種說法,只是一種「要死大家一起死」的消極和仇恨心態!
民進黨的大票倉就在南部,南部人自己要支持這種燃煤廢核的總統,再來抱怨空氣品質差,自怨自艾,還要拖北部下水,為北部蓋煤電廠按讚,甚至如作者所述過半數南部人會支持深澳蓋煤電,正港南台灣人的壞心腸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中國女性肺癌為何高?
(中國女性肺癌為何高?當然是二手煙+廚房油煙了!
這不合邏輯,現在禁煙力度很大、女性進廚房也少了,其實大氣PM2.5才是真兇!
男人也一樣吸PM2.5啊!
男女天生演化基因大不同啦!故男易得肝癌而女易得肺癌。
另參【圖博館】:男女大不同 《生病why》 《幹嘛要抽菸》 霧霾,沙塵暴 深澳電廠乾淨的媒 )
http://mypaper.pchome.com.tw/jsoujsou/post/1375089958
肝癌保護基因 證女多男少2008/04/25
肝癌好發於男性,可能與基因有關。陽明大學研究發現一個肝癌保護基因「甘胺酸甲基轉移酵素(Glycine N-methyltransferase,簡稱GNMT)」,動物實驗發現,具此基因的老鼠不易罹患肝癌,且母鼠體內GNMT濃度比公鼠高八倍,可依此解釋肝癌好發於男性的部分原因,研究團隊希望據此開發抗肝癌的基因藥物。
研究主持人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教授陳宜民昨在國科會發表此研究。陳宜民說,正常母鼠GNMT濃度是公鼠的八倍,這可解釋為何女性較少肝癌,團隊下一步將和中研院合作,以一種特殊感染後會產生GNMT的菜蟲,磨粉餵食或注射,希望製成對抗肝癌基因藥物。肝病防治基金會執行長許金川表示,肝癌是國內男性最好發的癌症,男性發生率約是女性的三至五倍。
可避肝癌 易得肺癌
陳宜民表示,研究團隊先在三個先天性GNMT突變的患者身上,發現都有肝腫大以及類似慢性肝炎等臨床症狀,興起研究構想,進而證實GNMT是個肝癌保護基因。動物實驗發現,沒有GNMT基因的母鼠全罹患肝癌,而沒有GNMT基因的公鼠,則有一半罹癌。這能確定GNMT能保護母鼠不長肝癌,但效果在公鼠上不明顯。
GNMT可降低罹患肝癌的機會,卻可能是肺癌危險基因。陳宜民表示,在肺癌實驗中發現,帶有GNMT的老鼠較易罹患肺癌,且公鼠還合併有憂鬱、虛弱等症狀,顯示雄性調控GNMT的機轉較複雜,可能無法單靠GNMT達到保肝的效果。這項成果已發表在《肝臟學》(Hepatology)期刊,且正申請台灣、日本、美國等國專利。
首爾居民因“垃圾成山”打起來了韓媒:都怪中國禁洋垃圾2018-04-03 環球時報
“韓國小區變垃圾場,廢塑料堆積如山!”據韓國《先驅經濟報》報導,因廢品回收公司拒絕收購廢棄塑料和泡沫箱等可再生廢品,首爾等首都圈的居民小區1日開始出現垃圾成堆無人處理的情況。媒體稱,這一混亂局面與中國停止進口“洋垃圾”的政策有關。
外媒:中國“洋垃圾”禁令掀起全球環保熱!2018-04-02 中國網
2017年7月18日,中國環保部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交文件,要求緊急調整進口固體廢物清單,擬於2017年底前,禁止進口4類24種固體廢物,包括生活來源廢塑料、釩渣、未經分揀的廢紙和廢紡織原料等高污染固體廢物。
“中國令人心存感激”
“中國以往作為廢塑料接收國令人心存感激。”德國《南德意志報》做出了這樣的點評。事實的確如此。
目前,全球的廢棄物出口高度依賴中國。根據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數據庫的數據,2015年全世界超過70%的廢塑料和37%的廢紙都出口到中國。歐洲國家和美國是這些廢品的主要來源地。
倒逼西方環保改革
中國拒收“洋垃圾”迫使西方開始迅速採取措施應對。《巴黎競賽畫報》報導稱,中國的洋垃圾禁令將為再循環行業帶來新氣象,未來的垃圾分類也將比過去更為仔細。
為全球生態安全作貢獻
中國針對“洋垃圾”的禁令為改變這一切開了個好頭。西班牙《國家報》認為,中國針對“洋垃圾”的禁令將有助於降低“洋垃圾”給環境帶來的危害,同時還將增強中國回收行業處理國內不斷增加的垃圾廢料的能力。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引用專家的觀點說,將“洋垃圾”的口封死之後,回收處置行業只能回過頭來想怎麼在中國國內建立和發展自己的回收體系;而優質的處置能力火力全開處置國內資源,必然會顯著減少進入小作坊的垃圾比例和數量。長期來看,禁令最終的目標無疑是提高國內固體廢物的回收利用率,甚至倒逼出前端垃圾分類,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
綠色和平東亞分部也認為,停止進口“洋垃圾”將拉動國內固體廢物加工利用產業發展和垃圾分類回收。以廢塑料行業為例,中國廢塑料年進口量從1992年的30萬噸飆升至2016年的734萬噸,停止進口後,中國廢塑料企業將面臨每年數百萬噸的原材料缺口,需要通過國內的垃圾分類和固體廢物回收體系填補。
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中國已經作出了榜樣。
滕吉文院士認為,“紅旗河”方案意義重大,線路設計非常巧妙,邊界條件非常好。沿線複雜的地質和構造問題確實是工程的難點,但總的來說都有應對方法。我們不能畏首畏尾、徬徨懈怠,要紮實研究、勇於創新、突破難點,積極推進“紅旗河”方案,為我國的生態建設、糧食安全、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陳運泰院士表示:“工程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趨利避害,我們要充分利用它的好處,也要充分關注它可能的問題。但是,不能因為有強烈的構造運動,不能因為那是一個地震的多發地,是山地災害、滑坡、泥石流經常發生的地方,我們就束手無策。我們做地球科學工作的,應該貢獻自己的力量。從我們的角度來看,水是非常重要的,這是一個非常宏偉的構圖,希望盡快、儘早的完成'紅旗河',為國家的發展提供一些空間。”
周豐峻院士認為,講到“紅旗河”建設的時候,不能忘掉要提出它在抗險救災,消除洪水這方面做的貢獻。紅旗河建設的意義,首先應該提到這一點,我們是防洪在先,防洪是我們主要任務之一,是首先要做好的,可以讓我們全國人放心。南亞的國家,東南亞的國家,讓他們不但理解,理解了之後還要支持。現在這個方案,我認為真是經過深思熟慮,在考察全國的地理信息的基礎上,提出一個最優方案
胡春宏院士認為,“紅旗河”優勢非常明顯,它把我們中國的這些水系能連通起來。如果紅旗河的水量能補到這個地方以後,我認為會對整個這一帶的生態環境產生巨大的影響。如果這個事情真的實現的話,那對我們中國整個的發展方向,可能會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
紅延河。從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境內開始(水位1791米),向東北穿過六盤山到達固原(水位1710米),接著向北延伸至同心縣境內(水位1645米),再沿白於山北坡至榆林市定邊縣境內(水位1500米),最後經多條短隧洞進入延河(水位1440米),總里程488公里,平均坡降萬分之7.2。由於全程保持高水位運行,可自流惠及六盤山、白於山以北,黃河以南的絕大部分區域,彌補了由於黃河水位過低導致的寧夏南部、鄂爾多斯高原和陝西北部乾旱問題。
漠北河。從內蒙古阿拉善右旗境內開始(水位1620米),經巴丹吉林沙漠向狼山、陰山北坡延伸(水位1330米),共925公里;繼續延伸至錫林郭勒盟正鑲白旗(水位1200米) ,以淺埋深隧洞(長度小於30公里)進入灤河、潮河,最終進入北京密雲水庫,共760公里。全程高水位運行,坡降大於萬分之2.15,可以“自流”惠及沿線北側的所有地區。
春風河。從玉門市境內開始(水位1550米),繞北山西側延伸至吐哈盆地(水位1180米),全程坡降大於萬分之2.7。保持高水位運行,一方面可以自流惠及大部分區域,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據需求繼續向北疆延伸。從起始位置至疏勒河河谷的26公里,高差達160米,坡降萬分之61.5,適合開發水電控制流速。
評價
王浩院士認為,“紅旗河”西部調水工程是著眼於大生態、大格局、大戰略的全新思路!和以往的“西藏之水救中國”、“藏水北調”這些方案不同,它們都是行不通的。“紅旗河”是個全新思路,是迥然不同、唯一可行的方案。“紅旗河”方案設計巧妙、切實可行,沒有太大的技術障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因此,“紅旗河”西部調水工程應運而生。研究紅旗河方案的是一個代號為S4679的課題組。中國工程院院士、水文水資源學家王浩是課題組的專家組組長。
“紅旗河”西部調水方案主體線路設計
“紅旗河”從雅魯藏布江“大拐彎”附近開始取水(水位2558米),沿途取易貢藏布和帕隆藏布之水,自流509公里後進入怒江(水位2380米);然後,於三江並流處穿越橫斷山脈:借用怒江河道60公里後經隧洞進入瀾滄江(水位2230米),借用瀾滄江河道43公里後經隧洞進入金沙江(水位2220米);借用金沙江河道97公里後,以隧洞、明渠和水庫相結合的方式繞過沙魯里山到達雅礱江(水位2119米),繞過大雪山到達大渡河(水位2022米),繞過邛崍山到達岷江(水位1945米),繞過岷山到達白龍江(水位1880米)、渭河(水位1808米);從劉家峽水庫經過黃河(水位1735米),以明渠為主繞烏鞘嶺進入河西走廊,沿祁連山東側平原經武威、金昌、張掖、酒泉、嘉峪關到達玉門(水位1550米),接著沿阿爾金山、崑崙山的山前平原,穿過庫姆塔格沙漠和塔克拉瑪幹 漠南緣到達和田、喀什(水位1300米)。全程6188公里(含200公里自然河道),落差1258米,平均坡降萬分之2.10。高水位運行,使更多地區可以自流受水。
“紅旗河”取水水位較低,因此水量充足。基於對輸水能力和水源地情況分析,預計年總調水量可達600億立方米,僅占主要河流取水點總量的21%,將在我國西北乾旱區形成約20萬平方公里的綠洲。由於全線保持高水位運行,可以自流覆蓋絕大部分乾旱區域。這些地區地勢平緩、光照充足,可根據需要設置大量支線,工程實施後,將形成約1萬公里長、20公里寬的綠洲帶。隨著生態環境的逐步改善並產生累積效應,將帶來巨大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紅旗河”西部調水方案的代表性支線
為惠及更多地區,設計了三條主要支線:通向延安方向的“紅延河”,通向內蒙古、北京方向的“漠北河”,以及通向吐哈盆地的“春風河”。“紅旗河”的三條主要支線均是基於相關區域地理特點的最優選擇,使得在保證坡降的前提下,能夠全程高水位自流,保持高水位優勢,有能力將水源和水能送往更多的干旱區域。
紅旗河工程
西北的生態問題,是我國最大的生態問題。西北乾旱缺水的生態環境,導致我國地區發展嚴重不平衡,嚴重製約了我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只有徹底解決西北國土的水資源問題,才能有力保障我國的發展空間。
為此,S4679課題組組織六位院士、十二位教授以及多位年輕博士進行攻關,研究西部調水的問題。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條現實可行、科學合理的西部調水線路——“紅旗河”。這是一條沿青藏高原邊緣全程自流進入新疆的調水環線,將一舉改變中國的生態格局。
引言
2017年11月15日,S4679課題組“紅旗河”西部調水課題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議邀請了國內二十餘家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和相關單位的專家學者,共同研討“紅旗河”西部調水的必要性、工程方案的合理性以及實施的重要意義。
2017年12月1日起,《積極籌劃“紅旗河”西部調水保障可持續發展》一文在新華網、人民網、中華網、中國網等相繼發表。
一面紅旗指引方向,一條大河通向輝煌。“紅旗河”工程是著眼於大生態、大格局、大戰略的西部調水方案;是一條我國經濟發展、文化融合的大動脈;是生態工程、民生工程、戰略工程,是一舉多得的千年工程!更是造福民族、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千秋偉業!
背景
眾所周知,我國東西部發展不平衡的最大製約因素就是自然條件。具體而言,東部地勢平緩、河流眾多,基本可以滿足區域生態、工農業及生產生活用水;西南地區是中華水系諸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河流眾多、水量充沛,而廣袤的西北地區,地勢平坦、光照充足,唯獨缺水。因此,如何將西南地區豐沛的水源引入西北,是擺在中華民族面前的一個重要命題。
中國西南三江(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受自然條件影響,雖水量充沛、水質優良,卻利用率極低,同時還經常對下游沿河兩岸民眾造成嚴重的洪澇災害,這也是下游地區無法獨自面對的挑戰。我們應當管理好中華水系,使之更好的服務於下游人民,同時也更好的為中華民族的生態建設、生產生活、糧食安全做出貢獻,這是科學管理中華水系的初衷。
去年,德、美、英等多國媒體都曾發表文章,渲染禁令在諸多西方國家引發恐慌。隨著“洋垃圾”禁令的正式實施,多國日常、經濟生活已漸漸因此有了變化。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英國議會下院針對中國的禁令,匆忙成立特別調查組,緊急推出重磅措施。其中一項提案是,要對星巴克使用的紙杯每個徵收25便士(約合人民幣2.2元)的“拿鐵稅”。
從2月1日起,星巴克在英國倫敦市區的25家門店向使用一次性紙杯的顧客額外徵收5便士(約合人民幣0.45元)的附加費用。這項措施預計會在5月起在全英國的星巴克門店推廣。
從英國人愛喝咖啡的程度來看,英國人也不能“把豆包不當乾糧”。英國《太陽報》就認為,這般漲價,實屬搶劫!
正如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的那樣,西方製造商已經是時候負起環保責任。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不少產業都能從中尋找到突破口,將“危機”轉化為“契機”。
回應
禁收洋垃圾後,中國的廢品回收業行情看漲。
大家都開心,豈不美哉
據報導,法國造紙行業公會(Copacel)發布的通稿顯示,法國造紙業去年表現良好,2017年整個行業的營業額實現了3%的增長。
法媒文章認為,這一數據不僅是法國內部、或是歐洲產業環境改善的結果,還應該考慮到中國在其中發揮的積極作用。
中國“洋垃圾”禁令致法國原材料價格下跌
自2018年1月1日起,中國向24類境外固體廢物關上了大門,其中就包括未分揀的紙類廢品。
在此之前,中國會從歐洲(尤其是法國)回收紙張和紙板。法國造紙行業工會(Copacel)的負責人在採訪中透露,隨著廢紙出口量的大幅下降,法國出現了“原材料過剩”的情況。
“洋垃圾”禁令實行後,法國紙類廢物的產生量並沒有變化,但幫他們處理廢紙的公司卻少了,法國原材料的價格也隨之降低。
法新社消息,造紙行業工會副主席伊夫•埃爾博爾(Yves Herbault)對此認為,“歐洲和法國的造紙商們需要回收紙張和紙板,這在短期內對他們來說是個絕佳的機會 ”,不啻於一個意外驚喜。
據報導,此前,法國造紙商主要從回收公司購買分揀好的紙類廢品。鑑於中國已經不再接收這類混合的廢品,造紙行業協會擔心,他們將來購買的紙類廢品將分揀得不那麼仔細質量沒那麼好 。
從“危機”中尋找“契機”
據觀察者網查詢,法國造紙業之前的情況並不算好。法國造紙行業公會在2006年公佈的數據顯示,2005年,法國造紙業大多數在虧本經營,且連續4年效益持續下滑,2006年仍未出現好轉跡象。
據分析,隨著法國能源市場競爭的對外開放,電價在造紙成本中的比例逐漸上漲,但商品售價卻在一路下跌。所以,法國造紙業曾被認為“已處在危機關頭,前景堪憂”。
從工會負責人的反應來看,此次中國頒布“洋垃圾”禁令對法國造紙業來說,是一次意外的“回春”機會,為其行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
1970年的《清潔空氣法》頒布之後,美國花了4年時間讓空氣污染指數下降了20%。隨後,又用了12年甚至經濟大蕭條作為代價,才完成了中國僅用4年就降低32%的成果。
肯定完成績,《紐約時報》也沒忘記趁機“安利”一波“美國經驗”。
文章稱,中國目前的污染指數依然遠超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標準。達到WHO標準之後,中國人均壽命將增加4.1年。
而中國能否保持如今的環境改善趨勢,取決於經濟增長和環境質量之間是否平衡。“畢竟,早期的污染治理取得如此顯著的成效,靠的是特殊的行政命令,而不是通過市場尋找到降低污染的廉價方法。”
在實行《清潔空氣法》之後,美國過嘗試大量減污措施,最後證明基於市場的監管最為合算,而中國目前尚未嘗試類似的方法。
文章最後稱,在美國祇能“間歇性”地利用市場機制治理污染時,如果中國能夠採用這種方式打贏環境保衛戰,那將具有非凡意義。
回應
“報導稱,芝加哥大學能源政策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如果空氣污染指數持續下降,根據從204個縣獲得的數據推算,中國居民的平均壽命將延長2.4年。”
當年某些所謂的公知環保人士就是引用這些數據,抨擊中國政府。其實平均壽命與空氣污染無關。
中國平均壽命最低的都是雲南,貴州等省區,這些地方空氣污染指數又不高。北京和上海是人家壽命最高的城市,也是污染指數較高的城市。
以下是中國平均壽命排名
上海80.262.北京80.183.天津78.894.浙江77.735.江蘇76.636.廣東76.497.山東76.468.遼寧76.389.海南76.3010.吉林76.1811.黑龍江75.9812.福建75.7613.重慶75.7014.廣西75.1115.安徽75.0816 .河北74.9717.山西74.9218.湖北74.8719.四川74.7520.湖南74.7021.陝西74.6822.河南74.5723.內蒙古74.4424江西74.3325.寧夏73.3826.新疆72.3527.甘肅72.2328.貴州71.1029.青海69.9630.雲南69.5431.西藏68.17
按這個推演,難道可以得出空氣污染指數高,平均壽命高的結論?
中國禁收“洋垃圾”,法國造紙商很高興
2018.3.13,法國《科技與未來》雜誌網站以《託中國的福, 法國再生紙製造業的好運來了》為題,報導了中國“洋垃圾”禁令引發的蝴蝶效應。報導稱,中國“洋垃圾”禁令促進了法國回收行業的發展,對法國造紙商來說不啻於一次意外驚喜。但文章也指出,這一勢頭可能是暫時的。
美媒:中國PM2.5濃度下降32%僅用4年,美國卻花了3倍時間
“打響治污戰4年後,中國贏了。”2018.3.2《紐約時報》報導稱,從2014年至今,中國以創紀錄的速度在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上初戰告捷。
不過,針對外媒的肯定,全國政協委員、環保部副部長黃潤秋10日的表態或許可以作為一種回應,“當前大氣污染治理還處在負重爬坡、任重道遠的階段,來不得半點鬆懈。”
2014年3月4日,中國總理李克強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對近3000名代表表態,將重拳出擊強化污染治理。如今,4年過去了,數據顯示“中國贏了”,而且是以創紀錄的速度打贏了這場污染治理戰——城市細顆粒物濃度(PM2.5)的濃度平均下降了32%。
中國到底如何做到的?
《紐約時報》報導稱,在李克強講話的前幾個月,中國發布了一項空氣質量計劃,要求所有城市的PM2.5濃度至少減少10%,對北京的要求則是降低25%。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中國禁止在污染最嚴重的地區建新的燃煤發電廠;並要求現有工廠減排。另外,在像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大城市,則嚴格限制路上的汽車數量;同時降低了鋼鐵產能,關閉部分煤礦。
如今,這一系列措施明顯有了成效。根據遍布中國的250個環境監測站數據,《紐約時報》記者發現,中國的環境確實有了極大的改善。
其中,北京的PM2.5濃度下降了35%,河北石家莊下降了39%,在2015年被稱為中國污染最嚴重城市的保定,這一數據也降低了38%。
報導稱,芝加哥大學能源政策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如果空氣污染指數持續下降,根據從204個縣獲得的數據推算,中國居民的平均壽命將延長2.4年。
隨後,報導將中國此番取得勝利的污染治理與幾十年前的美國進行了對比,尤其是鐵鏽地帶。(觀察者網注:“鐵鏽地帶”最初指的是美國東北部-五大湖附近傳統工業衰退的地區。)
中國森林覆蓋率達21.66% 今年擬造林超1億畝2018.3.12中國新聞網
你是否有感覺身邊的樹木越來越多了?根據國家林業局的數據,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完成造林5.08億畝。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又提出了2018年造林1億畝的目標。
今年提出,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全面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完成造林1億畝以上,耕地輪作休耕試點面積增加到3000萬畝,擴大濕地保護和恢復範圍,深化國家公園體制改革試點。嚴控填海造地。嚴格環境執法。我們要攜手行動,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
1億畝約6.67萬平方公里,約等於一個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面積。
全國森林面積達到31.2億畝
在衛星地圖上,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成片的綠色。那麼,中國現在共有多大面積的森林?
全國森林面積達到31.2億畝,森林覆蓋率達到21.66%,森林蓄積量達到151.37億立方米。
放眼全國,福建省的森林覆蓋率以65.95%位居第一,江西省則以63.1%位居第二。
全國多地的森林覆蓋率也穩步提高。如北京森林覆蓋率由2012年的38.6%提高到43%;上海從13.1%提高到16.2%;寧夏由11.9%提高到14%;河北由27%提高到33%等。
而從國際的角度來看,據聯合國糧農組織(UNFAO)的最新《全球森林資源評估報告2015》,全球的森林覆蓋率為30.6%。中國仍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不過,今年1月4日,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則為中國未來森林覆蓋率的提高打了一針“強心劑”。會議指出,中國將啟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力爭到2020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到2035年達到26%,到本世紀中葉達到世界平均水平。
全國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7萬億元
2017年,全國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7萬億元,林產品進出口貿易額達到1500億美元,繼續保持林產品生產和貿易第一大國地位。
此外,林業主要產業帶動5200多萬人就業。推進林業精準扶貧,選聘生態護林員37萬人,精準帶動130多萬人增收和穩定脫貧。
力爭2018年全國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7.5萬億元,進出口貿易額達到1600億美元。
退耕還林還草1230萬畝
2017年,中國完成退耕還林還草1230萬畝。超過了“完成退耕還林還草1200萬畝以上”的預期目標。
近日,國家發改委等五部委聯合下發了《關於下達2018年退耕還林還草任務的通知》,部署今年的退耕還林還草工作。
雲南省2018年度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任務為330萬畝,重慶市為151.8萬畝,四川省為39.4萬畝。(完)
中國發現,削弱美國聚焦於化石燃料的短視行為的最佳辦法就是追求可再生能源。不僅如此,中國還看到了依賴化石燃料所帶來的污染和其他環境代價。當然,這樣做的好處是,被視作抗擊氣候變暖的良好世界公民所帶來的國際政治益處。其經濟益處則在於,銷售可再生產品和服務,幫助其他國家避免其曾經遭遇的環境錯誤。而在意識形態上盲目無比的美國(和澳大利亞)則允許這一錯誤發生。可以肯定的是,這是過去一個世紀經濟領域最大的笑料之一:實用主義、資本主義國家搬起意識形態的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而原本被認為是受到意識形態驅動的共產主義國家則抓住了機會,獲得了市場統治地位。在不遠的未來,當美國和澳大利亞試圖向亞洲和歐洲國家銷售液化天然氣或煤炭時,就將會與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以及電池競爭。
另外一件具有諷刺意味的事情是,中國領導人正在達成中國人民想要的成就:清潔繁榮。他知道如何實現人民真正想要的生活。根據皮尤調查和其他國際研究成果,與許多民主國家相比,中國人民對本國政府更加滿意、更加信賴。與此同時,在民主國家內,領導人不怎麼關心人民想要什麼,而是更加關心競爭商業捐助人。這就是為何我們應該擔憂中國的原因。所有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允許這種情況出現。(作者克里斯賓·赫爾,王曉雄譯)
回應
別人說的話都很香,好像我們很厲害一樣。
最可怕的是被自己的嚴重的意識形態吞沒,自己把自己玩掉,而不自知。
不管什麼顏色,這條巨龍的騰飛是不可避免的了。
難道作者不知道中國已經取代了美國,成為最大的石油進口國,而且僅僅以0.4億噸之差屈居於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
飯一口一口吃,路一步一步走,綠色能源絕對是未來發展方向,但現階段綠色能源效能比還處於比較低級的階段,與之匹配的下游產品開發嚴重不足,配套服務更是無從談起,所以,我們急不得,傳統能源和綠色能源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澳媒:可怕的不是中國的紅色巨龍而是綠色巨龍
澳大利亞“今日西澳”網站2018.3.2發表了題為《忘掉中國的紅色巨龍,綠色可再生之龍才是需要害怕的》一文。
文中稱,很奇怪,美國和跟在身後抓著它的燕尾服的澳大利亞都很生氣,認為中國在向全世界擴散共產主義意識形態,懷疑中國正在實施某種陰謀來主導全世界。然而,與此同時,美國盲目地在意識形態上堅持煤炭、天然氣和石油產業,並拒絕承認氣候改變,這使得中國在能源這一對於工業世界和後工業世界至關重要的領域佔有優勢。
讓我們來看看歷史。大英帝國是建立在煤炭之上。美帝國是建立在石油之上。兩國都將自己的軟實力和硬實力擴張到邊界以外地區,但對於大量能源的掌控才是關鍵。那麼,為何現在美國(以及澳大利亞)在意識當中仍然堅持上世紀的能源資源和技術不改變,並無視中國擁抱本世紀的能源資源?我們究竟有多麼愚蠢?
忘了南海,忘了中國在小規模國家加大影響力吧!這些次要問題在有關中國未來方向的討論中佔據了統治性地位,而中國未來世界權力的真正來源——能源——才是我們應該要正視的。2012年,中國領導人提出,忘了石油,讓我們進軍可再生能源。從此之後,中國開始減少對於化石燃料的依賴,在能源上變得獨立。更加重要的是,中國想要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產國和出口國。對於其他國家而言,中國的這一目標或將幫助他們擺脫對於從中東、俄羅斯和其他地區進口石油的依賴。對此,美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並沒有引領太陽能和風能的發展,而是在一旁觀察,什麼都沒做。
忘掉紅色巨龍吧!需要擔心的是綠色巨龍。我們的盲目意識形態正在推動這成為現實。而共產主義國家則忽略了意識形態,追求工業和市場現實。而美國則會隨著國內產能的增長不再進口。如果一切都沒有發生改變,美國不久之後就將成為化石燃料淨出口國。
英媒:缺水的中國需要“駱駝經濟”
英國《金融時報》2018.2.27:中國嚴重缺水危及經濟發展前景 中國評論家和經濟學家需要給他們喜愛的動物寓言集——黑天鵝、灰犀牛、白像以及反腐敗鬥爭中的“拍蠅打虎”——再增加一個,那就是“駱駝經濟”,必須要非常快地適應水資源短缺。危機日益逼近,帶來的潛在經濟、社會和政治後果比人口統計、債務和去槓桿要嚴重得多。
真的有那麼糟糕嗎?不幸的是,事實就是這樣。國際公認的用水緊張線是人均水資源擁有量低於1700立方米,低於1000立方米為面臨缺水,低於500立方米為嚴重缺水。中國的總體水資源大約是人均2000立方米/年,但80%的水資源在南方。在北方,有8個省嚴重缺水,還有4個省缺水。他們佔了中國農業的38%,發電的50%,產業的46%和人口的41%。以下是經濟學家需要考慮的幾個更加可怕的統計數據。京津冀地區1.12億人的人均水資源只相當於嚴重缺水標準的一半。過去25年來,有2.8萬條河流消失。地下水水位每年下降1到3米。黃河的水流量只相當於上世紀40年代的1/10。
“別擔心”,有經濟學家說,“中國有南水北調工程。他們會輸送水,或者進行海水淡化。”唉,可惜數量不夠。即使南水北調工程把所有的水輸送到京津冀地區,該地區的人們仍然面臨著嚴重的缺水。從西藏或者俄羅斯轉運水是幻想。海水淡化不可靠:非常耗電,但生產電力(主要靠燃煤發電)需要消耗大量的水。
中國政府正慢慢地走向“駱駝經濟”,推出了激勵措施,在循環利用、灌溉、環保、抗旱農作物等方面進行投資,在高壓輸電方面領先世界。不過要適應“駱駝經濟”,北京還需要盡快推進高科技製造業、服務業、再平衡的用水政策(當前的水價/補貼有利於工業而不是消費者)以及有效的農業(這非常重要,因為農業當前用了水資源的62%)。當然,這會帶來全球影響:農產品價格上漲,對開發節水技術的公司進行投資或與其合作,在中國之外重新佈置耗水型產業。不太積極的方面是,未能實現“駱駝經濟”將對世界貿易、投資和就業帶來重大影響。或許對中國全球雄心——這需要一個強大的和可持續的經濟——的影響最大。(作者查爾斯·帕頓,陳一譯)
回應
英媒你操心過多了。
這個得儘早規劃,別事到臨頭才著急!
西方國家應該自食其力
聯合國環境執行主任艾瑞克·索爾海姆在1月29日表示,中國的“洋垃圾”禁令向西方國家發出了一個訊號,要加強回收,減少塑料吸管等非必要產品。他說,各國處理本國產生的廢物,要比尋找新的垃圾出口國好得多。
他還補充道:“我聽到歐洲人對中國的決定有些抱怨,我們應把這個決定看作造福中國人,也給世界其他國家敲了警鐘。”
1月16日,歐盟宣布首個處理塑料垃圾計劃,表示將逐步淘汰一次性塑料,將目標定為,到2030年歐盟地區使用的所有塑料包裝必須能夠回收利用。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也在1月表示,英國將在25年內消除所有不必要的塑料垃圾。
波拉德說,全世界迄今累計生產了超過80億噸塑料,其中僅9%得以回收利用,近80%遭廢棄。這些塑料除了進行填埋之外,就是倒入大海,而後者不僅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最終廢塑料也將進入食物鏈毒害人類。
回應
垃圾也賣錢西方缺德
印度拍案而起!不要都給我!我的gdp增長率世界第一!
西方才不是什麼環保,只是把責任嫁接到發展中國家罷了,有什麼資格趾高氣昂的指責中國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習大大點贊!
最大的洋垃圾是大V
這就叫做“浪潮褪去,看誰還是光著身子裸泳的!”
西方發達國家高喊自己多麼多麼的環保,說穿了就是把自己的垃圾轉移給發展中國家,一旦別人禁止了,他們的環保問題就又出現了,這就是簡單粗暴的西方邏輯“零和思維”!
因為環保問題不僅僅是花錢的事情,它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需要全社會給予投入,西方的資本家為傾盡所有投入?除非環保能帶來巨大利潤,否則這一切都只是時間問題!比如本子,人人都說日本乾淨,,但大家忘記禁運以前日本對中國每年出口的垃圾!數一數二!現在本子做的事情就是直接把垃圾往太平洋裡倒,包括核廢料!所以說吹捧本子的人都是什麼人?
國際回收局:若東南亞學中國禁洋垃圾,西方面臨最大威脅2018-02-13觀察者網
中國的“洋垃圾”禁令自去年宣布以來,讓習慣出口垃圾的西方國家“備受打擊”,堪稱行業“地震”。在這一輪衝擊波影響之下,西方國家又將目光轉向臨近中國的東南亞。然而,東南亞各國未必願意當這個接盤俠,學習中國禁洋垃圾的呼聲越來越響。
《南華早報》2018.11.12報導,隨著中國對24種“洋垃圾”的禁令於1月1日正式生效,回收業人士對印度尼西亞、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垃圾處理壓力表示擔憂,因進口垃圾增長速度過快、過渡期太短。國際回收局塑料製品委員會主席波拉德表示,如果情況無法得到改善,西方國家甚至會面臨“垃圾出口的最大威脅”——東南亞效仿中國頒布進口垃圾禁令。
東南亞短期內“消化”不了
國際回收局(BIR)估計,越南2017年的進口廢塑料從2016年的34萬噸上升到55萬噸;馬來西亞的進口量緊隨其後,從2016年的28.8萬噸躍升至2017年的45萬噸;印度尼西亞則從12萬噸增加到20萬噸,泰國2017年接受10萬噸。
東南亞各國國內垃圾堪憂
此外,東南亞國家也自顧不暇,其國內垃圾的處理也是一大難題。馬來西亞僅有17%的民眾會進行垃圾回收;柬埔寨環境部統計,2016年僅金邊每天就有1千萬隻塑料袋垃圾。越南塑料協會的數據顯示,在越南未來2年內,每戶人家每年消費的塑料將達到45千克。一次性塑料袋在越南收費極低(約人民幣6分),在印尼、泰國則是免費。
2015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印尼每年往海洋中傾倒的垃圾約320萬噸,整個國家每分鐘使用超100萬隻塑料袋,其中一半為一次性產品。而這些塑料大多都採取填埋方式處理。
為了實現在2025年將海洋塑料垃圾減少70%的目標,印尼正致力於探索不同的解決途徑。例如研發出塑料瀝青混合技術用於鋪路,回收塑料用於能源發動機,支持可生物降解材料的生產(例如使用海藻生產包裝材料),還建立了基金會、分別從挪威和丹麥獲得了140萬和超過80萬美元的資金,鼓勵市民用塑料換取大米或拿塑料瓶插花。
綠色和平組織東亞負責人劉華呼籲,東南亞國家應收緊公共衛生和安全法規,對“洋垃圾”嚴加管控,遏制非法走私有害垃圾,防止有害化學廢物危害人體健康。
張欣、鐵流:中國大力發展的熔鹽反應堆有何神奇之處2018-02-11觀察者網
根據中科院官網介紹,中國有望在2020年前後於甘肅建成2個熔鹽堆。
由於化石能源終將耗盡,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可以替代化石能源的新能源,而在眾多新能源中,核能被很多專家認為是比風能、太陽能更具潛力和發展前景的新能源。因為在大規模長時間儲能技術成熟以前,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能量密度低、隨機波動、間歇性、和分佈不勻決定了均不適合作為能源體系內的基荷發電形式。
第四代核能係統國際論壇(GIF)共推薦了6種先進核能係統:鈉冷快堆(SFR)、超高溫氣冷堆(VHTR)、超臨界水堆(SCWR)、氣冷快堆(GFR )、鉛冷快堆(LFR)和熔鹽堆(MSR),作為四代核電的候選堆型。
熔鹽堆是6種第四代反應堆之一,在固有安全性、經濟性、核資源可持續發展,以及防核擴散等方面具有其它反應堆無法比擬的優點。
雖然熔鹽堆是第四代反應堆,但它並非是新鮮事物,早在幾十年前,國際上就已經有相關研究了。....
熔鹽堆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釷基熔鹽堆可以分為固態釷基熔鹽堆和液態釷基熔鹽堆,具備三個基本特徵:一是利用釷基燃料,二是採用熔鹽冷卻,三是具有基於高溫輸出的核能綜合利用系統。.....
回應
論燒開水的100種方式
話說,結合前兩天報導的高溫氣冷堆、鉛快冷堆的新聞以及已經投入使用的鈉快冷堆,中華家大概是唯一把六種四代堆都攢齊了的國家了吧?順便說一句,雖然準備上ITER-兔子繼承大毛二毛的遺產託卡馬克上浸淫最深,但神光,場箍縮,仿星器基本上一個不少,這份在工業化時代奮起直追的執著在藍星的所有文明中也真是沒誰了吧。
天要藍,水要清,山要綠,加油中國工程師們
http://www.guancha.cn/zhangxin/2018_02_11_446667.shtml
華北將建國內首個小型核能供暖示範項目
科技日報2018.1.12消息,國家能源局同意中國廣核集團(中廣核)聯合清華大學開展國內首個核能供暖示範項目的前期工作,採用成熟的NHR200-II低溫供熱堆技術,在華北規劃建設我國首個小型核能供暖示範項目。
我國北方地區取暖季近年受霧霾困擾嚴重,利用核能開展清潔供暖成為我國調整能源結構、治理霧霾等突出環境問題的現實選擇。
事實上,核能供熱並不是一個新概念,國外使用核能供暖已有大量實踐,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紀60年代。世界上第一個民用核能供熱的核電站是瑞典原型核動力反應爐Agesta,連續供熱10年。70年代,俄羅斯、保加利亞、瑞士、羅馬尼亞等國也開發建造核能供熱系統,作為區域集中供熱或工業供熱熱源。
我國從1981年提出低溫核供熱堆研究倡議,經過30多年的研究,已掌握了能夠工程化應用的核能供熱技術。1983年,清華大學開始核供熱試驗,連續兩年向核能所17000平方米建築物供給核熱,證明了池式堆供熱的技術可行性。池式堆與高溫高壓的壓力殼式堆相比,可以在常壓低溫下運行,具有安全性高、可靠性高、技術成熟、系統簡單、運行穩定、佔地面積小等優點,更適於靠近城市居民區,尤其是池式堆還省去了壓力容器、安全殼等組件,不但可以降低建造成本,還方便運行、便於維護。
與其他的化石能源供熱相比,池式低溫供熱爐建設投資約是同規模燃煤鍋爐的2至3倍,但運行成本遠低於燃煤鍋爐,且使用壽命達到40至60年,是燃煤鍋爐的2至4倍。一座400兆瓦的低溫供熱爐,供暖面積可達約2000萬平方公尺,相當於20萬戶有三間臥室的住宅。
回應
南方冷暈,北方各種供暖方式可否給我們留一種?3
覺得冷自己不知道取暖麼?北方不管模式如何說白就是以前的集中供暖(燒鍋爐水)和自采暖(自己在屋內裝燃氣爐及供暖管道),自采暖因為可以根據自己需求隨時調整供暖溫度和供暖期,冬季費用甚至比集中供暖還要省。
環保部:去年PM2.5和PM10實現“雙降”
2018-01-18,環保部網站發布了2017年12月和1-12月全國和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空氣質量狀況。其中,在實施空氣質量新標準的74個城市裡,去年空氣質量最差的是石家莊,最好的是海口。
2017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8.0%,同比下降0.8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5%;PM10濃度為7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1%。
在實施空氣質量新標準的74個城市裡,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後10位城市依次是:石家莊、邯鄲、邢台、保定、唐山、太原、西安、衡水、鄭州和濟南市。前10位城市依次是:海口、拉薩、舟山、廈門、福州、惠州、深圳、麗水、貴陽和珠海市。
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重點區域中,京津冀區域13個城市去年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56.0%,同比下降0.8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6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9%;PM10濃度為11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2%。
其中,北京市去年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62.1%,同比上升6.9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5%;PM10濃度為8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6%。
在2017年年初受重污染天氣頻發和沙塵天氣影響,京津冀上半年PM2.5和PM10濃度同比雙雙反彈;到下半年,各地採取多種減排措施,秋冬季空氣質量比上年同期明顯改善,北京更是完成“大氣十條”設定的到2017年底達到60微克/立方米左右的目標。
環保部稱,自《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環大氣〔2017〕110號)實施以來,PM2.5濃度削減幅度最大的前六位城市是石家莊、北京、廊坊、保定、鶴壁和安陽市,與去年同期相比,PM2.5濃度削減幅度均在40%以上。
另外,長三角區域25個城市去年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4.8%,同比下降1.3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3%;PM10濃度為7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3%。
珠三角區域9個城市去年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4.5%,同比下降5.0個百分點。PM2.5、PM10濃度分別為34微克/立方米、53微克/立方米,均達到國家二級年均濃度標準。
回應
石家莊最差。新京報南方報圍攻環保部的煤改氣煤改電,迫使環保部出文件糾偏允許京津冀地區繼續燃煤,這就是石家莊空氣質量差的原因。
這是2017年一年的平均值,又不是冬天平均值
2.除了有商家的問題外,還有能看出大陸人的素質不高,我朋友說,雖然表面上大陸人已經富了,也建起了足以媲美台北101點高樓,但是大陸人普遍還存在貪小便宜心理,如果有哪個商家提供免費的塑料袋,大陸人可能就會順手牽羊的把做工優良的塑膠袋成包成捲的帶回家,所以商家只能放棄為大陸人提供免費塑膠袋這一想法。3.大陸商家急功近利,連塑膠袋的錢都要賺,也說明了大陸整個社會的浮躁,不像台灣的商家懂得進退取捨,我朋友說台灣的某家酒店剛開業為了招攬生意,想先吸引客源,所以決定在開業第一天派發1000份價值50台幣的愛心便當,沒想到引來了2000多人徹夜排隊,台灣酒店懂得先賠後賺的道理,而大陸的商家這方面好像還很欠缺。
但對這個貼文,大陸網友反應,大陸在2008年6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限塑令」明確規定商場、超市和集貿市場不得提供免費塑料購物袋,並禁止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限塑令」實施後取得了明顯成效。另一網友說,「這正是大陸先進的體現」,還有人說,「你朋友一定沒聽過限塑令!」
回應
哈哈,綠版五毛好酸啊!怎麼PO都去不了五毛味道,又是炫耀上海高樓和支付寶,然後說一個不關痛癢免費塑膠袋!台灣超商賣場很早就塑膠袋要另外算錢了。
台大生讚中國進步台灣落後 王丹:好好念書別只看表2018-01-18 聯合報
一名網友在「Dcard」以台大學生身分,分享他個人認為中國和台灣的差異,他表示,自己曾在中國待一陣子,直呼「進步得嚇人」,並指台灣才是落後又玻璃心。對此,民運人士王丹在臉書說,希望這位台大生,回到台大後,請好好念書,學會深入思考,而不是只看表面。「加油!」
回應
世界在進步,可惜王丹還在原地踏步!
台灣有三寶:詐騙,製毒,黑心食品!
這個民族敗類王8丹滿腦子就想醜化中國與台獨民進黨台倭一樣,果真是民族敗類就會物以類聚!
相關新聞
剩馬英九人型立牌陪顧店 阿里山老闆嘆東南亞客少、消費力低
陸網友:台友人承認上海進步 但一個細節看出上海落後2018-01-17聯合報
一位大陸網友「墨夜將傾」在大陸社群網站「天涯社區」發文說,他的一個台灣朋友來了上海後,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在上海從打車、購物、叫外賣、騎車甚至去菜場買一根黃瓜、一條茄子都能使用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掃一下付款,這讓他震驚到了。但他在上海住了一個月後,從一個小細節上看出了上海的落後!
這位網友說,這個台灣朋友以前從沒來過大陸,聽信台灣媒體的宣傳,他沒來上海以前一直以為上海就只有市中心幾個高樓可以看看,往郊區一走就能看到茅草屋和沒穿衣服的小乞丐,沒想到來了上海之後,完全出乎他以前的認知。
他說,他的台灣朋友現在就住在浦東的郊區,他說就不用去浦東的商業中心了,他那一個街道的商業區簡直都能媲美台北的西門町了,商場蓋的面積之大就跟一座小型的城鎮一樣,裡面應有盡有,附近偶然一見的農民房也都是二三層的磚泥別墅,修葺的干淨整潔,哪裡能看到一座茅草屋,倒是台北遍地的鐵皮屋才煞風景。
大陸網友說,讓他的台灣朋友更沒想到的是,他一向以台灣是世界最方便的國家而自傲,來了上海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在上海從打車、購物、叫外賣、騎車甚至去菜場買一根黃瓜、一條茄子都能使用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掃一下付款,這讓他震驚到了,以至於回到台灣反倒覺得台灣的生活更原始、更不方便。
他說,不過這個台灣朋友說他雖然上海表面很多硬體設備和軟體都做的很棒,出乎他的意料,但他這一個月也在偷偷觀察,還是讓他找出上海不如台灣的細節,從這個細節可以看出大陸人的素養還遠落後於台灣。那就是──超商的塑膠袋!他說在台灣,無論逛任何一個超商,買完東西之後,收銀小姐都會遞給你一個塑膠袋,完全免費!而在上海,他朋友說,走了數家超商,在買完東西之後,所有超商的塑膠袋都有額外收取費用,雖然是幾毛錢,可是還是讓我這個朋友不爽。
「墨夜將傾」說,一個小小的塑膠袋能損失商家多少錢呢?可是為什麼走遍大上海,沒有一個商家提供免費的塑膠袋呢?他朋友說他去過日本和泰國,當地的塑膠袋也都是免費提供的,雖然這個細節對於大多數大陸人來說無關痛癢,可是從這個細節能看出很多問題來。
他說,1.商家的服務意識太落伍,沒有以顧客為上帝的觀念,但凡知道顧客所想,就應該學習台灣提供免費塑膠袋,方便民眾。
報導稱,西安的好幾個人對《南華早報》記者說,自淨化塔開始運行以來,他們注意到了空氣質量的改善。
曹軍驥稱,目前在西安運行的除霾塔還只是他們完全體項目的“迷你版本”,根據他們在2014年提交的專利,一個完全體的除霾塔將有500米高,直徑200米,它可以覆蓋近30平方千米的面積,足夠淨化一個小城鎮。
台灣《科技新報》報導稱,此次與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合作建塔的美籍科學家裴有康正和對除霾塔感興趣的江蘇鹽城市合作,造第二代除霾塔。2016年6月6日,雙方在鹽城環保科技城舉行了合作建設簽約儀式。第二代除霾塔不但外形將會改善,還可以附加商業價值“第二代除霾塔非常有設計感,外牆可以增加LED 播放廣告,成為除霾塔的經濟收益。”
回應
南華大力吹棒的東西立馬讓人警惕!搞不好又是忽悠政府花民脂民膏做面子工程!加上台灣騙子,這事兒十有八九不靠譜!
還可以用來打廣告增加回本就很騷了
日媒:中國恢復廢紙進口引日企擔憂
日本《經濟新聞》網站2018.1.15文章,自2017年秋季起,中國的二手瓦楞紙進口量出現銳減,但政府2017年底決定批准向部分企業發放進口授權。中國旺盛的需求有可能推高日本國內的廢紙價格,拉升造紙企業的原料成本。年產量超過5萬噸的企業即可提出申請。此外,有關廢紙中雜質上限的新規定也受到關注。新的上限為0.5%,比此前規定的1.5%更加嚴格。有分析認為,雜質多在0.3%以下、品質高的日本廢紙的需求將增加。
中國是全球最大廢紙進口國,佔5成市場份額。由於電商的增長,快遞用瓦楞紙需求增加。有數據顯示,日本每月對中國出口約8萬噸牛皮紙及牛皮紙板。
西安成全球最大淨化器每天造千萬立方米清潔空氣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2018.1.16報導,在中國想方設法應對全國嚴重的霧霾問題時,中國北方一座100多米高的淨化塔:大型太陽能城市空氣清潔綜合系統(HSALSCS 簡稱除霾塔)——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空氣淨化器——在當地顯著改善了空氣的質量。
該項目的負責人曹軍驥說,過去幾個月對該城市10平方公里範圍內的空氣質量改善進行了觀測,自該塔運行以來,每天可製造超過1000萬立方米的清潔空氣。曹軍驥還說,在污染最嚴重的日子,該塔可使霧霾水平降至接近正常值的水平。
報導稱,該系統通過塔基周圍佔地約半個足球場大的溫室來運行。污染空氣被吸進溫室中,然後由太陽能加熱。熱空氣通過塔身上升,經由多層過濾網。
報導稱,由於西安的取暖主要依靠煤炭,在冬季經常出現重污染天氣狀況。
該系統在寒冷的冬季也能照常工作,因為溫室的覆蓋層使得玻璃可以非常高效地吸收太陽的輻射。
為了測試淨化塔的效果,在該區域內設立了十幾個污染監測站。在重污染天氣條件下,PM2.5可平均減少15%。
報導稱,西安淨化塔項目是中國科學院在2015年啟動的,建設工作於去年在長安區開發區完成。該項目的目的是找到一個有效的低成本的人工降低大氣污染的辦法。
在此之前被認為是中國最大的淨化塔的是荷蘭藝術家羅塞加德在北京的798創意園建造的。
七米高的淨化塔每秒鐘可產生約8立方米的清潔空氣。它完全是以電為動力的,而中國大多數的電都是由燃煤發電廠生產的。
曹軍驥說,他們在西安建的淨化塔只需要很少的電。
“白天時,它基本不需要用電。在測試階段,運轉得非常好,”他說。
陸限塑令十年名存實亡 學者:成本問題2018-01-15 中央社
中國大陸「限塑令」施行將屆10年,但成效不彰,中共黨媒人民日報也曾刊文批評「名存實亡」。中國學者分析,限塑令難以推行,主因是替代包裝成本較高。
中國自2008年6月1日起全國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膠購物袋。同時,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膠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購物袋。
然而這10年內,塑膠袋並未在中國市面上絕跡。
中共黨媒人民日報2017年6月9日報導,限塑令幾乎名存實亡,甚至用量比以前更大,小商舖隨便給,大超市從中賺得「缽滿盆滿」,因為手提袋一律收費,「限塑令」淪為「賣塑令」。
對於中國限塑令成效不彰,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環境資源法學教授周珂受訪時表示,限塑令實施效果不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還是成本問題。目前替代包裝材料的成本還是比較高,例如易分解的速食餐盒、包裝材料等。
彭博社:中國“藍天保衛戰”傳捷報京津空氣質量顯著提高
2018.1.11,彭博社發文稱隨著北京的污染水平急劇下降,中國與霧霾的鬥爭正在取得成功。
報導援引東亞綠色和平組織在11日發布的一份報告稱,作為造成最大健康風險的微小顆粒,PM2.5在北京、天津及周邊26個城市第四季度的指數同比下降33%。其中北京的PM2.5濃度下降了54%。
報告稱,污染的減輕表明政府治理污染的行動已經初見成效。該行動於2013年提出,2017年在首都周邊地區加快了治理速度,例如“煤改氣”的實施。
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的分析師則認為,雖然治理空氣污染的過程中會付出代價,但禁煤措施可能會繼續下去,因為“煤改氣”正在取得成果。此外,還包括關閉過時或非法鋼鐵廠、煤礦和煉鋁廠等措施。該公司在報告中提到,天然氣需求在去年10月份上漲了19%,今年可能會再上漲15%。
彭博社援引國家發改委下屬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的說法,稱“煤改氣的負面影響相對較小”,中國希望繼續擴大執行範圍,並且核電建設也值得推廣和啟動。
不過,綠色和平組織也提醒道:“雖然首都和鄰近地區出現了PM2.5濃度的大幅下降,但從中國全境來看,2017年的PM2.5濃度與2016年相比,只下降了4.5 %,這是2013年以來下降幅度最小的一年。”
國家發改委等10部委去年12月印發了未來五年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按照規劃,到2019年,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達到50%,替代散燒煤7400萬噸。到2021年,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達到70%,替代散燒煤1.5億噸。
回應
已經很清楚了,燒煤取暖和焚燒秸稈是最主要的霧霾產生機制。相比之下發電用煤和汽車尾氣所佔比例不大。
前一段還有不少"注重"空氣質量的小資們說:"別了,北京。為了不被毒死,我們決定出國……"
要不然怎麼那麼多人往北京跑呢,首都確實不一樣。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大風把霧霾吹到長江流域去了的節奏?北京天藍了,為啥全國還那樣?
不好意思哈,中國很多地區空氣一直很好。
東海撞船事故最新進展:巴拿馬油船爆燃
2018.1.14日16時45分,在撞船事故發生八天后,巴拿馬籍油船“桑吉”輪雷達反射信號消失。1月6日,載有13.6萬噸凝析油的巴拿馬籍油船“桑吉”輪與中國香港籍散貨船“長峰水晶”輪在長江口以東約160海里處發生碰撞,導致“桑吉”輪起火。與此前專家預測不同,“桑吉”輪突發爆燃火焰高800多米,隨後全船劇烈燃燒後沉沒。船上32人中,2人遺體確認,其餘30人失聯。黑匣子已被找回。
“桑吉”輪輪隸屬伊朗光輝海運,船長274米,載凝析油約13.6萬噸,由伊朗駛往韓國,船上32人,其中伊朗籍30人、孟加拉籍2人;“長峰水晶”(“CF CRYSTAL”)輪隸屬浙江溫嶺長峰海運,船長225米,載糧食6.4萬噸,由美國駛往中國廣東,船上21人,全部為中國籍。
聯合早報援引美媒報導,如果油輪溢出所負載的13萬6000噸凝析油,這將成為歷史上“第10大石油洩漏事件”。
凝析油是指從凝析氣田或者油田伴生天然氣凝析出來的液相組分,又稱天然汽油,主要成分是C5至C11烴類的混合物,並含有少量烴類以及二氧化硫和多硫化物等雜質。凝析油常溫下為淺褐色液體,密度、黏度較低。其揮發性極高(與汽油相仿),溫度越高越易揮發,因此凝析油入水後會快速揮發,水面殘餘極少,但在空氣中瀰漫遇明火易引起火災爆炸事故。凝析油中含有毒的硫化氫及硫醇等成分,揮發後會對大氣造成一定的污染,同時經燃燒分解會生成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有毒煙霧,通過吸入、皮膚侵入等方式均會對人體造成中毒傷害。
根據煙台溢油應急技術中心模擬,凝析油洩漏5小時後,海面殘存油量低於1%。因為是輕質油洩漏,相對來說比其他原油洩漏影響要小得多,因為油的揮發性能特別好,多數都是進入大氣,對海洋影響較小。我們也做過實驗,一個小時內90%以上都會揮發,到海上的話,估計10幾分鐘就沒有了。基本上99%以上就進入大氣層。現在油的揮發比較厲害,有燃燒有煙氣沉降,我們會將大氣沉降物帶回來分析。
桑吉輪事故地點距離舟山約400公里,距離上海約500公里,影響呢應該屬於開放海域,離我們人類居住的地方應該很遠,影響很小。
相關新聞
“桑吉”輪東海爆燃,伊朗官方媒體指責中國“不幫忙”嗎
回應
瞧,昨天登船是非常危險的,伊朗不知道在想什麼居然懷疑中國沒盡力。
可想而知昨天登船搜尋的人員冒了多大風險。當然,都不及鍵盤俠能耐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8_01_14_443097.shtml
25家化工廠關閉8%財政收入不要了這座城市要幹嘛?
據國是直通車2018.1.9消息,如何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2016年1月5日在重慶定下基調: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兩年過去了,長江經濟帶發展交出了一份綠色環保、產業轉型、交通升級的答卷。
范仲淹筆下“沙鷗翔集,錦鱗游泳”的畫面正慢慢重現,“長江之腎”洞庭湖也因污染整治正恢復“健康”。為重現上述盛景,岳陽市洞庭湖區域236家造紙企業中已有234家停產整治,62家苧麻紡織企業中的47家關閉淘汰,禁養區內4000多戶畜禽養殖場關停或搬遷,黑臭水體、生活垃圾等一系列影響洞庭湖生態的“病根”得到全面治理。
同樣,在共抓大保護的要求下,宜昌拿出決心和勇氣:2017年全市關閉沿江1公里範圍內化工企業25家,併計劃完成人口密集區危化品生產企業搬遷工作,到2020年全市長江沿線1公里內化工企業全部“清零”。
....
“鐵腕”治理也是轉型機會
上述城市的“鐵腕”治理並不是魯莽衝動,而是有精心安排。
在對化工企業“關、搬、轉”的同時,宜昌與中國化學工程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計劃3年內投資500億元促進宜昌化工產業轉型升級。
2015年2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建立瀘州國家高新區。目前高新區內已有超600家企業,其中吸納了原先不利於保護長江的存量企業,使企業產能更環保、更節能、更綠色。
2017年前三季度,長江流域水質優良比例達77.3%,比2016年同期高2.5個百分點;沿江應取締的959座非法碼頭已於9月底全部拆除,其中809座完成了生態復綠,恢復生態岸線100多公里。
在共抓大保護的同時,沿江城市也感受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回應
損失的就業崗位怎麼彌補?且慢吹噓。
天上不會掉餡餅.不管吧,你們說犧牲環境,管吧,你們又說下崗失業,哎呀,反正兩頭不討好,工作難做啊!要不請您這位大先生去試試吧?
英媒:今冬霧霾消散,北京人不再捂口罩!
英國廣播公司2018.1.9報導,一到冬天,隨著中國首都開啟供暖系統,這座城市就往往被籠罩在比平時還濃重的霧霾中。但到2017年年底時,似乎出現與往常截然相反的趨勢——中國政府表示,北京市的空氣質量已得到改善。中國環保部近來在官網發布的文章甚至稱讚北京居民正迎接“新現實”。
中國環保部數據顯示,北京市去年11月份的PM2.5平均濃度已降至5年來新低。美國駐華大使館每小時發布的中國首都的數據也佐證了這種改善趨勢:2017年10月至12月底同比下降50%。
空氣質量正改善的原因何在?一是整體有利的氣象條件。綠色和平組織表示,相對頻繁的冷鋒有助驅散污染物。研究顯示,氣象條件對北京去年11月、12月PM2.5平均濃度降低的貢獻率分別約為20%和40%。中國政府精心策劃的治污努力也在發揮作用。今年中國環保部在京津和其他20多個周邊城市實行更嚴格的治污措施,敦促水泥和鋼鐵等重工業工廠關停或減產。作為該計劃的一部分,有關部門還要求家庭用天然氣和電力等更清潔能源取代煤炭。
英國路透社1月9日報導,中國氣候變化監管部門發佈公告稱,該國31個省份中的27個在2016年達到(當年)旨在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作者大衛·斯坦威,丁雨晴譯)
報導表示,有關該項合作備忘錄的基礎的新思考在於這是否是一個真正的南南合作典範。在這段合作關係中,中國並非僅從非洲獲取經濟利益,還承諾幫助解決一些非純粹出於經濟利益考量的問題,泛非綠色長城組織的大多數成員國都是北京的重要貿易夥伴,均高度依賴對華出口。
報導稱,在為了應對荒漠化加劇而推動大規模項目的同時,這個問題也成為地區和全球的主要挑戰,合作活動似乎超出了貿易和經濟範疇。而前述合作備忘錄的簽署表明,在非洲大陸面臨的諸多挑戰中,北京佔據著不可忽視的地位,中國希望通過開展新項目更多地參與到非洲的發展進程中。
回應
放著自家西北沙進人退的環境惡化現實不顧,去非洲治沙。國人面對家園不保的西北部民眾,情以何堪?
你在夢中吧?我現在毛烏素沙漠,5100平方公里,我們已經綠化了百分之八十了,我們在努力,你在那裡吃飽了撐著了,FXP。
西媒:中國非洲合作抗擊荒漠化值得讚揚
據西班牙環球網站2017.12.12報導,沙漠擴張以及荒漠化是社會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不合理的農業活動、過度放牧、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急速城鎮化、森林縮減都是導致風沙肆虐、綠洲變成荒漠的主要原因。墨西哥、巴西、智利、阿富汗、索馬里、埃及、中國、美國等國家都受到荒漠化的嚴重影響,尤其人類發展指數較低的國家在這方面有著很多共同之處。
報導稱,目前已經湧現出諸多積極範例,例如肯尼亞的“綠帶運動”、菲律賓的退耕還林計劃、美國的阿巴拉契亞山脈土地複墾計劃以及馬達加斯加的植樹造林計劃。其中中國和非洲的情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例如受影響範圍都很廣泛,中國國土廣闊,而非洲受影響國家為數眾多,兩者都開啟了大規模的生態工程項目。
非洲在撒哈拉以南國家的促進下,從2007年開始推出了“綠色長城項目”,並建立了泛非綠色長城組織。該組織由塞內加爾、乍得、吉布提、馬里、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尼日爾、尼日利亞、蘇丹、毛里塔尼亞和布基納法索組成。這個地區性項目的目標是通過在塞內加爾和吉布提之間建造一座長7700公里、寬15公里的綠色長城,達到逆轉土地退化並遏製沙漠擴張的目的,在植樹造林的同時推進旨在幫助農村人口安居樂業的農村發展計劃。2015年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之後,制定的預算是37億歐元,主要由世界銀行、非洲發展銀行、歐盟、聯合國糧農組織以及一些私營機構提供。
該項目反映出非洲的行動力以及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決心,最突出的範例就是塞內加爾。該國已經恢復了2.7萬公頃受影響土地,並取得卓越的成效。面對沙漠的不斷侵襲,塞內加爾居民通過植樹造林、種植藥用植物和可食性植物、重視水資源管理等計劃,加強了防禦保護措施。
另一方面,在戈壁沙漠的不斷侵襲之下,中國政府從1978年開始就沿著4500公里的北部邊境線推動了綠色長城計劃,迄今為止已經種植超過660億棵樹。實際上,該項目的主要內容就是植樹造林。值得一提的是,大量勞動力聚集到中國製造業中心,導致了耕地荒蕪廢棄。
報導稱,非洲和中國的現狀通過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和泛非綠色長城組織簽署的合作備忘錄相互聯繫在一起,雙方在非洲綠色長城項目的建設與發展、預防和抗擊荒漠化影響等方面展開了合作。
紙袋較環保? 環署:沒比塑膠袋好2018-01-08 聯合報
擴大限塑政策實施後,相關被納管業者不得再提供免費塑膠袋,不少店家改給免費紙袋。但紙袋比塑膠袋環保嗎?環團提醒,紙袋雖可分解,但製紙的環境負荷不比塑膠袋低;環保署也說,只要是一次性使用的物品,都不環保,都是長期要減量的目標。
北京空氣質量持續好轉往年熱銷的淨化器賣不動了
伴隨著京城空氣質量的持續好轉,往年冬季的熱銷商品空氣淨化器被打入“冷宮”,儘管市民偶爾還會用它淨化家裡的空氣,但使用頻次開始明顯下降。據北京晨報2018.1.8報導,記者從家電賣場了解到,今冬以來各品牌空氣淨化器銷量同比明顯下降,往年樣機都能被搶斷貨,而今一個月卻賣不出幾台。
回應
然而我們這的電熱水器和電磁爐賣的還不錯
那付出的代價可大了,就為了你們的空氣,大家都付出了能源漲價的代價
要是天天霧霾你是不是就是另外一種噴法了?
這空氣也不是你一家的,污染大了你只要在中國境內遲早會受到影響的,長痛不如短痛
談綠化只服吳起縣
現在比較熱門的口號是“青山綠水也是金山銀山”,但真不是一蹴而就,看看吳起縣,用20年的時間退耕還林綠化河山硬生生的把自己在衛星地圖上用植被勾勒出自己的輪廓。吳起縣地圖可以用看對照看衛星圖片的綠化
........
回應
吳起縣是退耕還林第一縣啊,最近幾年報導很多的。吳起的林草覆蓋率由1997年的19.2%提高到現在的72.9%,土壤年侵蝕模數由1997年的每平方公里1.53萬噸下降到0.54萬噸,年降雨量由1997年的478.3毫米增至582毫米,五級以上大風由1997年以前的年均19次降為5次。
再這樣繼續下去,正好趕上地球的下一個溫暖期,說不定能夠還原史書上記載的三代時期黃土高原的生態風貌
前段時間,磚家們看見黃河變清了,黃土高原綠了,不舒坦了。發出了叫獸聲,要重回過去,說人類不應該干涉大自然。
科學植樹養護,我絕對支持,沒養護好,變成山火林也不行.
300萬黑楊種了砍,“折騰”洞庭湖誰之過?2018-01-03李東堯
植樹造林通常被視為保護環境的重要手段,但對濕地來說其實不然,由於其對植被的要求相當高,大面積植樹往往適得其反,極易對濕地造成嚴重破壞。
隨著中央環保督察組要求湖南全面清理洞庭湖濕地數万多畝歐美黑楊的“大限”之至,央視欄目《新聞1+1》2日晚間的專題報導——《今天的洞庭湖如何保護》指出,目前已有近300萬根歐美黑楊倒下,當地環保部門統計數據顯示洞庭湖核心保護區歐美黑楊已經全部砍伐。
除了核心區,更大範圍內的緩衝區和試驗區的歐美黑楊也需要清理。“我們準備在2018年完成清理任務量的30%,2019年完成清理任務量的70%,2020年全部完成清理工作。”桂小傑表示:“楊樹的下一步清理工作就在今年春天,準備必須把採伐樹樁萌發的新芽要清理掉,確保清理工作能夠完成。”
對於砍伐的黑楊,湖南省林業局總工程師桂小傑表示,將陸續運到碼頭後,一部分交給施工能源發電廠,一部分就是造紙廠,還有第三部分就是一些木材加工企業。
.....
回應
哪有小編說的那麼恐怖,我就住在這裡,濕地和湖區並存,蠻好的。楊樹(我們這裡叫69楊 都是私人承包種的)本來就是速生經濟林,年限到了就砍了造紙或其他用,現在只是提前砍了,並且不准栽了。至於69楊的危害,種的都知道。
西方式的皿煮不適合中國具體國情。幾十年完成東西南北國幾百年的發展,不可能完全沒有副作用。中國要有中國特色,知錯能改與時俱進就好!你能因為今天實行二胎制,就說昨天一胎制全錯了?
說得好,此一時彼一時,任何脫離現實的指責都是耍流氓!當時要全力發展經濟,不能脫離當初的現實!
誰之過?你這個小編的過,其實沒有誰有什麼過,就是你帶風向的過!當初產業落後,經濟發展優先,現在經濟起來了,環境壓力更大了,到了臨界點了,要開始適度照顧環保了,不然未來損失更大。不過就是把本來就要砍的楊樹提前砍了而已,然後給種植戶損失補貼,主要也是一些大老闆,可以去投資另外的項目,有部分抱怨的不過是嫌補貼少了而已,拆遷戶不都是這樣?中國這些年發展拆了多少房子?你怎麼不去抱怨早知道城市要發展當初就不該讓城郊農民建房子,免得浪費呢?!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8_01_03_441655.shtml
中國的三大液化天然氣供應國是澳大利亞、卡塔爾和馬來西亞,天然氣供應則主要來自中亞和緬甸。一條連接中國和俄羅斯的管道正在建設中。
與那些簽署長期合同的老牌液化天然氣進口國不同,中國是在短期有需求時從現貨市場購買,如當前的冬季需求季。結果便是,亞洲液化天然氣現貨市場價格自去年6月來增長一倍多,達到2014年11月以來的最高點。
印度公交車用牛糞做燃料, 印度媒體: 自稱領先中國20年2018-01-03旅遊要聞
在印度牛是非常神聖的,牛糞也是很珍貴的,到印度旅遊你不可以隨便動牛,也不可以隨便踩牛糞,這代表是對印度人的不尊重。
回應
比中國先進10000年,中國絕不會讓牛隨地大小便.
印度人視牛為神物,恒河水可飲可浴,同時也是骨灰撒放之處。好不好他人無權指責,國人喜歡認可就行。
對你智力欠費所以大家也不會指責你,只是關愛你.
印度終於在一領域超中國 印網民卻很謙虛:沒啥好驕傲
外媒體稱,印度2017年12月的液化石油氣進口量達到240萬噸,首次超過中國230萬噸的進口量,成為全球最大的進口國。這主要是因為印度在國內推動居民做飯採用液化石油氣,取代此前用的柴火和牲畜糞便等。
印度少見的能在一個領域“赶超”中國,卻讓很多印度網民開心不起來:“進口超過中國,沒啥好驕傲的,應該挑戰誰出口的更多。”,“好日子終於來了,印度人口超過中國人口,進口也超過中國,其他不如中國。”
還有的印度人認為這敲響了警鐘:“大量進口液化石油氣是真榮譽還是假榮譽?我們應該在其他更有意義的方面打敗中國。”,“這是個好消息嗎?中國正發展太陽能,所以液化石油氣的進口減少了。”,“這麼大規模的進口不是成就,而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其實縱觀2017全年的液化石油氣進口量,印度月均進口量約為170萬噸,遠低於中國的220萬噸。
我國近年來雖在大力發展新型清潔能源,比如太陽能、風能等,但也在積極進口一些優質的化石燃料。比如中俄將在北極地區開展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它是目前全球在北極地區開展的最大液化天然氣工程,預計到2019年該項目全部建成後,每年能向中國穩定供應60億立方米天然氣。
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離不開大量的能源消耗,但印度的GDP明顯不如中國,但看到某些能源的進口量卻越超過了中國,這才是印度人不開心的真正原因。(作者署名:前沿哨所)
英媒:中國將超日本成天然氣進口老大
英國路透社2018.1.3報導,北京的治污行動已令中國踏上今年取代日本、成為全球最大天然氣進口國的軌道。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和煤炭進口國,也是第三大天然氣消費國,僅次於美俄。由於國內生產無法跟上需求速度,中國的天然氣總需求中約40%來自進口,中國2017年進口的管道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總量將達6700萬噸,同比增長1/4,其中液化天然氣的進口量增幅超過50%,中國天然氣進口量目前依然低於日本,後者進口量達8350萬噸,且全部都是液化天然氣。但在2017年9月和11月,中國進口量超過日本。分析人士稱趨勢很明顯,中國天然氣進口量將在2018年超過日本。
這款馬桶能把糞便變成錢全世界都來中國搶2017.12.29央視財經頻道
劇情神反轉!
前幾年,中國人瘋狂去國外搶馬桶,現在輪到外國人來中國搶馬桶了!
因為中國的這款馬桶,不用水,還會掙錢!
生物菌降解糞便,廁所裡產生新“財富”
浙江省佳淨潔環境科技公司董事長薛文濤正和工人一起往廁所裡倒菌生物填充料,去年剛剛被引進到餘姚,建了五座。
薛文濤:我們這個核心在源頭上進行便液分離,生物菌進去到裡面,大便在這裡面是六到八個小時以後就進行分解,經過厭氧和好氧的過程,糞便被降解成為沒有味道的泥土狀材料。城鄉結合地區和農村要想用上乾淨的廁所,最難解決的問題就是沒有排污管網,大多數城鄉結合地區的公共廁所都是使用化糞池,但如何進一步處理依然是困擾大家的難題。
不用沖水的中國廁所輸出國外金字塔將用上中國廁所
公司今天來了一位印度客人,他叫庫納爾,是孟買一家設備採購商的助理。廁所環境也是印度最頭疼的一件事情。在孟買的中國商品展會上,有很多人跟薛文濤詢問智能生態廁所。像庫納爾這樣想來實地考察的人也很多,在他們看來,不需要沖水的廁所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廁所的神奇還不僅僅是無需沖水,它的殘渣還能賣錢。經過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的不斷研究,終於找到一種通過生物菌,經過降解後,糞便還能轉化成高效的有機肥料。
薛文濤:大家不要認為它就是一個廁所,或者是一個馬桶,它實際上我們可以把它定義為它是一個有機肥料收集器。這些肥料賣給了杭州一家農場,現在附近不少農場都想找他購買肥料。
他們正打算把這種技術推廣到更多的農村,讓農村不沖水還能用上自家的降解肥料。
http://news.sina.com.cn/o/2017-12-29/doc-ifyqchnr7377058.shtml
過去,三星、海力士、爾必達、鎂光等公司曾經有過聯合操縱價格黑歷史——幾家公司聯手使DRAM價格在半年裡漲價超過300%,為此,三星還被美國司法部處以了2.4億美元的罰款。
從去年年底開始RAM和NAND Flash價格的不正常瘋漲很容易讓人懷疑,三星、海力士等公司是否在故技重施。特別是在三星、海力士表示明年首季度還要調漲DRAM售價的情況下,發改委主動約談三星顯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垂直整合打通產業鏈
近年來,國內企業大力投資存儲芯片。武漢、合肥和南京等地的存儲工廠投資都超過1000億人民幣,而且還從中國台灣請來了有“存儲教父”之稱的高啟全來推進長江存儲的研發工作。不久前,紫光收購上海宏茂54%的股份,台灣南茂保留46%的股份,並形成紫光與南茂共同經營上海宏茂的格局。隨後,紫光又與光寶科技成立合資公司,總資本額1億美元,其中紫光佔比55%,光寶45%。
紫光之所以與光寶科技成立合資公司,目的極有可能是想要打通產業鏈,以垂直整合的方式直接與三星、海力士競爭——收購上海宏茂54%的股份有可能是為了打通封裝和測試環節,與光寶合資很有可能是為了光寶的固態硬盤品牌和銷售渠道。
目前,長江存儲的32層3D NAND芯片已經順利通過電學特性等各項指標測試,達到預期要求,並有望在2018年下半年實現量產。不過,即便將來紫光實現了32層3D NAND芯片量產,也可能會遭遇國外大廠價格戰,加上紫光在技術上會和三星有一定差距,最終導致固態硬盤的生產廠商肯定會選擇三星、西數/閃迪、海力士、東芝等這些技術更加先進和成熟的大廠存儲芯片。
在大廠不願意採購的情況下,紫光的存儲芯片只能賣給小廠。不過,由於小廠自身技術水平有限,有可能使搭載紫光存儲芯片的固態硬盤成為新一代“掉盤王”,進而被打上“山寨專用”的標籤,影響到紫光存儲芯片的聲譽。
舉步維艱能源轉型
在德國政界,環保問題是政黨之間作利益交換的焦點之一。這其中,能源生產中的環保問題尤其重要,而煤炭的使用問題更是重中之重。可是按照德國目前的政黨形勢,想要完成這個環保方面的妥協似乎很不現實。
在環保方面最為激進的綠黨要求立即關停20座煤電廠,減少有污染的發電量。至於關停電廠留下的能源虧空,則交由新能源去填補。
偏保守的德國自由民主黨(FDP)想法不同。他們的思路是立即關停煤電廠會影響德國的能源供給,進而影響商品價格和失業率,對德國穩步發展非常不利。因此即使頂著巨大的環保壓力,也要繼續開啟煤電站。
這兩個中型黨派,正是德國總理默克爾所在的基民盟想要爭取成為聯合內閣的核心。11月這三個黨派聯合組閣失敗,能源環保問題是一個重要的阻礙因素。
值得玩味的是默克爾的表態。面對兩個中型黨派領導人的質疑和外界壓力,這位老舵手說:“德國目前要徹底擺脫煤炭還很困難,但環保是必須的,我們會盡力。”也許作為當家人,只有她最為清楚德國能源轉型的困難,卻又不能逃避這個政治正確的難題,只能做出沒有期限的曖昧表態。
緩解華北天然氣供應緊張中海油調配200億方天然氣
中新網2017.12.26消息,中海油今冬明春共安排200億立方米天然氣,同比增加33%,保障華北地區冬季用氣穩定。
作為國內進口液化天然氣最大供應商,11月以來,中海油已接卸液化天然氣超過500萬噸,有效緩解華北地區天然氣供應緊張局面。
除了利用沿海各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資源在供暖季調峰以外,“南氣北輸”“南氣北運”也成為保障國內天然氣市場穩定的有效措施。
今年,中海油首次採用海上應急儲罐的方式,提高天然氣應急供應能力,用兩艘裝滿液化天然氣的船舶,在近海漂航待命,即相當於增加了2億方的“移動式”天然氣儲庫,並可在短時間內靠泊沿海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應急補充天然氣供應。
據了解,通過海上天然氣和進口液化天然氣互補,中海油已投產液化天然氣接收站8座,儲罐24個,總容量358萬立方米,天然氣總存儲能力約為25億立方米,為中國冬季調峰用氣提供了有力的資源儲備。
“十三五”末全國將淘汰煤電落後產能2000萬千瓦
新華網2017.12.26消息,到“十三五”末期,2020全國要完成取消和推遲煤電建設項目約1.5億千瓦,淘汰煤電落後產能2000萬千瓦,煤電裝機佔比降至約55%。外,國內的高效清潔煤體系建立也非常順利,將在2020年建成全球最大清潔高效煤電體系。截至6月末,我國燃煤電廠已完成5.7億千瓦機組的超低排放改造,佔煤電總裝機容量的60%。其中,京津冀地區已經全面完成,東部地區也已基本完成。到2020年,我國將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清潔高效煤電體系。
“煤電行業總裝機是2005年的2.4倍,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卻均從最高峰的千萬噸級下降到百萬噸級,成為我國工業行業中達標排放率最高的行業。”劉炳江說,電力行業在過去十幾年對“減排”貢獻最大,為我國的空氣質量改善立下了“頭功”。
我國燃煤電廠已形成了大氣污染物控制裝置全覆蓋。2016年,我國單位火電發電量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降至0.08克、0.39克和0.36克;火電供電煤耗降至312克/千瓦時,發電水耗降至1.3千克/千瓦時;相關指標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與之相應的,是我國形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環保產業細分領域。目前我國從事煤電煙氣脫硫、脫硝、除塵服務的骨幹企業達上百家。2016年,煤電煙氣污染控制市場規模約490億元。
回應
先進煤電不是落後產能
現在煤就是原罪,荒唐的環保!
相當於一個三峽,三峽水電站總裝機容量2250萬瓦。
2016年,我國全年發電裝機容量164575萬千瓦,淘汰2000萬千瓦落後產能的佔比僅為1.5%,遠低於現在在建的裝機容量(光一個新近開工的白鶴灘水電就1600萬千瓦) 。
德國為什麼離不開煤炭?2017.12.26
每到供暖季節,中國北方人在高貴地享受暖氣的同時,還要同時付出被霧霾籠罩的代價。中國能源結構中煤多油少,尤其是劣質的褐煤使用量多的現狀,正是導致這個現象的罪魁禍首。(然而今年冬天北京持續藍天,雖然整個北方為此是付出了代價的)
歐亞大陸的另一端,還有一個國家的民眾也對褐煤的大量使用深惡痛絕,經常將能源轉型的問題拿上公共辯論舞台。但是這個國家的能源轉型卻在越來越高的內外部聲浪中舉步維艱,甚至快要罕見地掉鍊子了。
今天就帶你一起看看為什麼工業大國德國,怎麼也甩不掉煤污染的帽子。
青島國際院士團隊研發防霧霾紗窗稱可過濾95%的PM2.5
2017.12.22日青島國際院士港的西拉姆院士團隊發布了納米纖維防霧霾紗窗、防霧霾口罩等科研成果,將靜電紡絲納米纖維技術應用到環保防霧霾領域,並將首批生產下線的防霧霾口罩捐贈給市政、環衛、園林、交警等一線工作者。
來自新加坡的西拉姆院士靜電紡絲項目,是青島國際院士港簽約落地的第五個院士項目,今年9月正式開業,是目前國內唯一能夠實現靜電紡絲納米纖維規模化應用的項目。
西拉姆院士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納米纖維和納米技術中心主任、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印度國家工程院院士、東盟工程技術院院士,國籍新加坡,是青島國際院士港簽約引進的48名外籍院士之一。長期以來,從事高分子復合材料、生物複合材料、靜電紡絲納米纖維的加工和表面功能化的研究,被業界稱為納米纖維靜電紡絲之父。
在前期研發的基礎上,該公司研發團隊將靜電紡絲納米纖維技術應用到環保防霧霾領域,研發生產出了首批“清新風”防霾系列產品,其中以防霧霾紗窗、防霧霾口罩為主打。
對PM2.5的過濾效率達到95%並殺菌、消毒、防輻射等輔助功能。
靜電紡絲應用前景廣闊
據了解,該院士團隊還成功研發了其他一些納米纖維高技術產品。如,納米纖維環保濾筒,在傳統的過濾材料表面覆蓋一層納米纖維膜,含塵氣流經過納米纖維膜時由於孔徑篩分的作用被阻擋,經檢測,其對PM0.3的過濾效率可以達到99.99%以上,在工業煙塵過濾、空氣淨化、廢水處理、海水淡化及特種分離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靜電紡絲納米纖維膜材料製備的新型電池隔膜具有高孔隙率和高導電率,已經應用於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鋰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等新型能源領域。此外,靜電紡絲槍能用於醫療及科研領域,可以原位的在皮膚、創傷切面進行納米纖維膜的製備,起到快速止血的目的,尤其是在軟組織(內臟、腦、泌尿系統等)的瀰漫性止血領域有獨特的優勢。體型更為小巧的手持式靜電紡絲儀,則是世界上目前最小的靜電紡絲設備,可實現單手操作,能夠快速製備醫用敷料,可用於野外創傷的急救處理,起到快速止血和保護傷口的作用,有潛力應用在醫療和軍事領域。
回應
阿三又來忽悠人了
這個,就是靜電濾網吧,2012年淘寶就有了吧,國產的南京產居多,進口的有英國HV公司.
中國將建碳排放交易體系美媒:氣候政策的珠峰
美國《時代》周刊報導,中國2017.12.19公佈了建立世界最大碳排放交易市場的計劃,再接再厲把自己置於應對氣候變化領袖的位置。
中國政府計劃於2019年前後在發電部門使用這套排放交易體系,該體係將對幫助中國實現在2030年以前開始減少排放的目標發揮關鍵作用。
美國環保協會全球氣候項目負責人納特·基奧恩說:“對這個消息的期待已經持續了幾個月,它體現了中國有多麼關鍵。這是氣候政策的珠穆朗瑪峰。”
報導表示,2015年,在最終產生巴黎氣候變化協定的談判開始以前,中國第一次表示要建立一個全國碳市場。這項聲明標誌著中美兩個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和污染物製造國共同承諾要解決這個問題。氣候政策專家說,那些承諾幫助最終達成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巴黎氣候變化協定。
但是,自那以後,美國卻在特朗普總統領導下退出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領導角色:特朗普承諾讓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並且試圖抓住任何一個機會廢除奧巴馬時代的氣候規章。12月18日,白宮在公佈《國家安全戰略》時提出,旨在解決氣候變化的全球政策是“反增長的能源計劃”的一部分。而特朗普計劃推進美國的“能源優勢”,聚焦於推廣美國的化石燃料。
報導認為,這種倒退使中國和少數西歐國家填補真空,中國新設立的碳市場將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中國的電力部門佔全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近40%,控制排放的努力最終將擴大到化工、建材和航空等行業。這項計劃要求工廠為排放獲得許可,從而通過經濟刺激手段鼓勵燃燒天然氣和煤的火電站減少排放。排放高於要求的工廠可以出售額外的許可。
碳市場和其他一些政策將幫助中國到2030年達到排放高峰。有些估算顯示,中國可能在2025年前就達到這一目標。達到這個目標將使中國在還在繼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中加強自身的目標。氣候政策專家說,這也將使世界有更大的機會實現巴黎協定確立的目標。
報導稱,與特朗普政府不同,中國領導人與很多歐洲領導人一道,認識到應對氣候變化是推動增長的機會。憑著規模之大,中國減少對煤炭的依賴就將嚴重削弱全球煤炭業而推動世界向清潔能源發展。等到那時,中國準備向世界提供清潔能源技術,比如政府投入巨資在國內製造的太陽能電池板和鋰電池。
3萬噸長江口垃圾傾倒案調查2017.12.18
長江太倉段,江面開闊,江水浩蕩,往來船隻如梭。奔湧的江水,將少量漂浮垃圾沖向岸邊。這個季節,相比於夏季洪峰時段,江面顯得乾乾淨淨。但在一年前,也就是2016.12.13,長江太倉段江面卻鋪滿垃圾。
近日,《經濟參考報》記者在江浙兩地就垃圾非法傾倒犯罪鏈進行了深度調查,發現生活垃圾處置監管存在嚴重漏洞,如招投標造假、接收處置證明造假、垃圾層層轉包等。
.....
這些垃圾雖然來自海鹽、海寧兩地,經由不同的公司轉包處置,經由不同的船隻外運,但最後都是交由犯罪鏈末端的沙某團伙拋入長江。
這些被非法拋灑、填埋的垃圾含有毒、有害物質,其中來自海鹽的生活垃圾揮發酚超標80倍至32200倍不等。在長江太倉段,因拋灑地位於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上游,太倉市兩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分別被迫中斷取水超過48小時和55小時。
案件發生後,為防止污染擴大並消除污染,相關部門對拋撒入江的垃圾進行了打撈,雖然能打撈起來的量十分有限,但產生的費用高達1200多萬元。
分析此案,相關檢察官、公安民警認為,這一案件非常典型,從招投標到垃圾處置費領取,層層轉包,層層造假,一系列監管措施都被突破,凸顯垃圾處置監管存在嚴重漏洞。
......
處理能力弱埋禍根
監管薄弱亟須升級
近年,垃圾跨省非法傾倒事件頻發,長江口垃圾傾倒案影響尤為惡劣。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強固體廢棄物和垃圾處置”。
此案發生的根本原因在於,垃圾流出地垃圾處理能力弱。以海鹽縣為例,縣垃圾填埋場容量極其有限,每月約1.5萬噸生活垃圾主要靠外運。這為案件發生埋下了禍根。
痛定思痛。此案發生後,嘉興市也明確將盡快提升生活垃圾處置能力,市本級、嘉善、海寧和平湖等地的垃圾焚燒廠技改擴容項目力爭年內開工建設;海鹽縣在完成應急填埋場建設的同時,還將加快開工建設垃圾焚燒廠。另外,將加快推動生活垃圾減量、分類以及下轄各縣市餐廚垃圾處理廠建設和擴容。
提升垃圾處置能力,要“加減法”同時進行。一方面,要加大投入,提升城市垃圾處置能力;另一方面,還要下功夫做好垃圾分類,通過垃圾分類,將大量可回收垃圾再利用,變廢為寶,進而減少需要處置的垃圾量。
回應
應該判他們死刑
關我們什麼事
害人害己害國家
http://news.sina.com.cn/c/nd/2017-12-18/doc-ifypsqka6471741.shtml
上海罰排汙 高雄…船不排汙有賞2017-12-18聯合報 方信雄/海洋大學運輸系兼任副教授
報載港務公司為配合南部減汙,擬請環保署、航港局明年共編列三千二百萬元獎勵金,期盼來港船舶進出高雄港時減速,以及改換低硫燃油,並於靠岸後改接岸電,減少船上發電機持續燒油發電,帶來汙氣汙染。另外,港務公司亦請航港局研擬提供四千五百萬元購油補助,鼓勵航商進港區時改使用清潔燃油,預期可減少港區空汙。
姑不論作為港口管理營運的國營事業單位,籲請航政港務監理機關編列預算獎勵汙染源製造者的行政程序或做法有無不妥,甚或抵港船舶不受獎勵就可繼續燃燒高含硫燃油或不接岸電的邏輯有無偏頗,此舉在全球海運社會絕對是首創。
事實上,沿海國要求來港船舶改燃低硫燃油與連接岸電的規定早在國際間推行,並非環保創舉。主事者為何不參酌國際先例與現行國際港口規定,動輒權宜或技術性動用公帑,貽笑國際。
例如美國加州環保局空氣資源委員會在多年前即發布通告,說明將如何實施靠岸規則,期以減少當船舶在加州港口靠岸使用輔助柴油引擎時,所產生的柴油懸浮微粒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規定抵港船舶自二○一七年起必須符合下列兩項標準:
一、靠港:單一船隊停靠某一港口時,至少要有七十%的停靠次符合在靠岸全程時間內,輔助引擎運轉不得超過三小時;
二、減少電力:全船隊的船上輔助引擎產生的電量必須降低,至少七十%電力須由岸電系統供給。
就連常被國人批評為境外首要汙染源的對岸,上海海事局早在二○一六年就發布通告自當年四月一日起,要求所有船舶停靠長江三角洲水域內的核心港口時,必須使用硫含量不超過零點五%的燃油,這些核心港口包括上海、寧波-舟山、蘇州和南通港。相關規定中把「靠岸停泊」定義為船舶開始穩固地繫泊於某泊位的時刻,至解開與其舶位繫縛的時刻這段期間,但靠港後的第一個小時和離港前的最後一個小時除外,未遵守規定者將被課處罰金。
國內空汙嚴重,港務公司同步採取防汙策略,當應獲致正向評價,但採取任何減汙措施總要符合國際港埠實務運作與環保規範。我們實在想不出有何道理,同一船舶在上海港排汙要被課處罰金,到了高雄只要不排汙就可得到獎勵?除了政府財源充裕或公部門預算寬鬆,還能做何解釋?
最後,民用散燒煤無法有效治理,替代是最佳途徑。宜氣則氣,宜電則電,無法替代的也要採用清潔煤。
回應
說白了就是供暖靠別人不靠譜,歐洲供暖看毛子就能看出來
一些燃氣公司打著民用氣的名義申請到更多天然氣,卻將低價購得的民用氣銷售給出價更高的非民用使用,賺取差價,從中牟利,使本該保障民生的天然氣供給… …哈哈,市場大法好
柴米油鹽這幾樣民生必須品只要有1%的供應缺口,價格就會漲到天上去。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實行了幾十年的票證管理,美國加入二戰馬上實行票證管理的原因。
首次“南氣北輸”:中海油南海海氣反輸中石油西氣東輸二線
為緩解北方氣荒,廣東省天然氣管網2017.12.16在鰲頭首站開啟天然氣反輸通道。這是國內首次由省級管網向國家主幹管網反輸天然氣,也是首次“南氣北輸”,將來自中海油的南海海氣和珠海LNG資源反輸進入中石油西氣東輸二線,具備反輸500萬方/天的能力。
環保部定於12月15日至17日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冬季供暖保障工作進行專項督查。檢查內容主要包括居民供暖是否正常、燃氣采暖氣源是否穩定、電采暖的電價優惠政策是否落實、燃煤采暖的煤炭是否供應、計劃內和計劃外的氣代煤和電代煤改造任務完成情況等。如發現供暖未能保障的情況,建議地方政府限期改正,務必保障群眾溫暖過冬。環保部將對排查工作不認真、不積極,整改落實不到位、不徹底,解決問題拖拖拉拉、進展緩慢的,將納入中央環保專項督察,嚴肅追究責任。
回應
今天又起北風了,北方的霧霾又南下了。本南方人民表示,沒有暖氣在屋內還要穿著棉襖瑟瑟發抖早已習慣了,吸著北方飄來的霧霾也沒什麼,但是能不能不要讓搶我們的天然氣啊?自己拉的屎自己擦屁股
本來就南(海)氣北輸,東(海)氣西輸,有啥奇怪的。
記得當初南方需要北方的煤,誰雪中送炭?都是坐地起價,奇貨可居,有錢都買不到高價煤。很多電廠因為沒有煤發不了電!
不要變成偏執的民粹,北方還真是常年提供石油天然氣煤炭啊,南方發展快些該反哺了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問題在於北方供暖太過分,室內溫度達到20度不就得了?非要供到30度可以穿短袖的程度,真是被慣壞了
北京供暖室外零下7度時,室內16度就合格,周圍朋友家基本都22、23左右,哪有你說的30度,成夏天了,要熱死啊,而且要花錢的,3千多塊錢供4個月,哪裡慣了?
天然氣不夠用不賴煤改氣?清大教授姚強:賴海外資源掉鍊子和中間商賺差價2017-12-17觀察者網
姚強介紹,2017年1至10月,全國天然氣消費量186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8.7%。其中,城市燃氣增長10.1%,工業增長22.7%,發電增長27.5%,化工增長18.2%%。
民用“煤改氣”多少?“2+26”城市實際有319萬戶完成了“煤改氣”,加上集中供暖鍋爐改氣,預計采暖季將新增天然氣需求量50億立方米左右。平攤到四個月的供暖季,即日均需求增量約4200萬立方米。12月全國日均用氣量為8億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增長20%左右,即日均需求增加1.3億立方米。可見,“煤改氣”部分僅佔30%左右。
在天然氣需求不斷攀升的同時,天然氣供給卻出現了一些問題。首先,計劃中的海外資源紛紛“掉鍊子”。
原定於2017年投運的中石化天津LNG接收站無法按計劃投產,減少日供應能力2000至3000萬立方米;中亞氣相比合同計劃供應量減少了4000至5000萬立方米/日,使新投運的陝京四線無法發揮作用,導致供應短缺,且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區。如果供應側不出問題,民用“煤改氣”的用量是完全可以滿足的。
姚強指出,實際上,很多地方未能及時制定嚴格、詳細、能落地的“壓非保民”措施,未能將增加的用氣量用於民用,而是給了工業。有的還出現了一些不正常情況,如由於民用氣和非民用氣價格雙軌制,一些燃氣公司打著民用氣的名義申請到更多天然氣,卻將低價購得的民用氣銷售給出價更高的非民用使用,賺取差價,從中牟利,使本該保障民生的天然氣供給更加緊缺。
“綜合分析,'氣短'現象應該是暫時的,國家各方面正在努力增加天然氣供應,同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相信民用天然氣的供應可以得到保障。”他說。
在被問到“今後應如何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這一問題時,姚強表示,我們仍應堅定不移地繼續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在有條件的地區繼續實施“煤改氣”“煤改電”。
首先,“煤改氣”是指將散燒煤改氣,並不是所有的煤都要改用天然氣。民用“煤改氣”“煤改電”是民生工程。“煤改氣也是民心工程,是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需求。政府有補貼,百姓得實惠。
其次,各種研究表明民用散煤確實加劇了我國北方地區冬季霧霾,今年11月,2+26城市,PM2.5同比下降37%,改善程度前所未有;北京重污染天數從去年11月的7天降至今年11月的1天,“煤改氣”“煤改電”的貢獻功不可沒。
“這是一項融合了氣動力學與聲學的綜合工程,對形狀和材料的設計至關重要。”研究團隊環評專業設計負責人胡喆介紹,團隊從橋上全封閉聲屏障選型與結構設計、高韌性ECC混凝土、結構氣動力選型和聲屏障降噪效果實驗等多個方面入手研究,歷時2年半。
通過計算機模擬、動力學試驗及實測等實驗手段,研究團隊最終推薦了金屬吸聲板與改性ECC混凝土兩種材料,三段圓弧狀外形。
“為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在試驗的同時,還開展了橋上全封閉聲屏障1:1的模型製造及施工可行性驗證。”胡喆說,研究設計出的拱形全封閉聲屏障,對小鳥天堂核心區的聲級僅增加0.2分貝,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經環評部門專家嚴格檢驗,認為“全封閉聲屏障降噪效果非常好,能基本達到不增加環境噪音的效果,為高鐵或城際鐵路在城區及鄰近環境敏感點的建設掃清了障礙”。
回應
鳥沒有辣麼脆弱,開始不習慣飛走了習慣以後還會回來的。只要這地方適合吃飯睡覺生孩子,就是用獵槍也趕不走的。
“2公里長、耗資1.87億的拱形全封閉聲屏障”,這個投資有點誇張。新娘財經2014年9月報導:世界銀行駐中國代表處發表報告,中國高鐵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為:時速350公里的項目為1.29億元/公里。也就是說,這聲屏障的價格超過高鐵本身價格得三分之二!
做的好,太有必要了,以後交通噪音防治方面還大有可為
高鐵的噪音確實難受,深圳好多地鐵其實在地上,深圳西灣紅樹林休閒區地鐵噪音就讓人感覺很無語
作為一個當地人,我在這裡給大家解釋一下吧,這其實並不僅僅是保護小鳥,在小鳥天堂周邊還有新會陳皮村、現代農業基地、潮人徑等旅遊景點,和廣州廣雅中學合作的廣雅學校以及新會區府其實也在附近,所以這其實是在保護旅游資源,其實早幾天我才在那裡看過,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科幻的外形其實也能作為當地的新景點。這個設施雖然花了1.87億元,但這樣做所保護的旅游資源絕對遠超這個數目。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7_12_16_439411.shtml
為了鳥類棲息地、400年的老榕樹,高鐵修全球首個拱形全封閉聲屏障
科技日報消息,2017.12.16,一座2公里長、耗資1.87億的拱形全封閉聲屏障,在深茂高鐵江門新會段建成。
這是全球首例高速鐵路拱形全封閉聲屏障。
正在建設的深茂高鐵全長390.1公里,時速分區域共設計為250公里和200公里等級,是連接珠三角核心城市與粵西的第一條高速鐵路。
為什麼要在這裡建一座拱形全封閉聲屏障?
原來,在江門新會區天馬村,有一塊約1萬平方米的小島,一棵大榕樹歷經400餘年繁衍,覆蓋全島,獨木成林,周圍被清澈的天馬河環繞。島及周圍濕地已形成以鷺鳥為主,兼有20多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棲息地,乃世界一大奇觀。
1933年,巴金來這裡游覽,寫出散文名篇《鳥的天堂》,小鳥天堂從此得名。
據環保部華南環境研究所測評,小鳥天堂白天的自然聲級為49.1分貝。而高鐵聲級卻很大:距線路中心25米以及軌面以上3.5米處,時速200公里為76.5分貝;時速250公里為80.5分貝。
那麼,深茂高鐵選線能繞避小鳥天堂嗎?
“受地形影響,深茂高鐵選線必須通過小鳥天堂。”面對科技日報記者的疑問,中國鐵建鐵道第四勘察設計院橋樑院副總工程師劉振標說,一開始考慮過隧道方案,但新會段地下水係發達,隧道埋深將非常深,高鐵上下無法保持快速。
經反复比選論證,線路選擇了橋樑方案,距“小鳥天堂”核心區大榕樹僅800米,距生態規劃區僅300米,影響區鐵路長約2公里。
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深茂高鐵絕不能驚擾快樂的小鳥!根據環評要求,必須在小鳥天堂兩側2公里範圍設置全封閉聲屏障,核心區聲級絕不能超過50分貝。
“在地處颱風多發區的高鐵橋上,建長達2公里的全封閉聲屏障,既要保持堅固,又要把聲級嚴控在小鳥天堂的自然分貝里,這種建築史無前例。”鐵道第四勘察設計院環工處總工王忠合認為,這涉及橋樑、接觸網、結構、環評、材料、運營管理等多個領域,設計、施工及養護維修難度極大。
為讓高鐵駛來的強音不打擾快樂的小鳥,2014年初,廣東省政府專門撥付巨款,委託中國鐵路總公司立項,完成《時速200km鐵路基於保護生態環境橋上全封閉聲屏障關鍵技術研究》課題。
承擔課題設計研究的鐵道第四勘察設計院,自2014年8月接受設計研究任務後,聯合10家科研施工單位,歷經長達2年半,達到了課題制定的目標。
媒體:高速免費政府買單這地方為招遊客也是拼了2017.12.17新京報
日前,一張題為《利川市人民政府關於請求利萬高速公路湖北段實行單邊免費通行的函》的利川市政府文件照流傳,引發輿論關注。這也被當地官方及湖北交投鄂西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部證實。
利川市委書記沙玉山表示,利川市是旅遊城市,為吸引萬州乃至重慶的遊客過來,才請求湖北交投鄂西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給予支持,所產生的費用也將由利川市政府來買單。
利川地屬湖北恩施州,為齊嶽山、寒池山、鐘靈山等八山環抱,境內有全國重點文保單位魚木寨、大水井古建築群等,堪稱風景旖旎。
酒香亦怕巷子深,更別說“巷子”可能還設了關卡。在此背景下,當地以推介旅游資源、提升對外開放形象之名,函請利萬高速湖北段實行單邊免費通行,無疑挺“用心”。一旦付諸實施,直接惠及的,是川渝遊客的入境游覽觀光。
跟有些旅遊地動輒圈城圈路收費的做法相比,此舉算得上是“一股清流”。通過政府貼錢換高速免費,進而招徠更多遊客,這或許也不失為一著妙棋:這看似會加重當地財政負擔,可背後算的卻是“犧牲芝麻以換取西瓜”的長遠賬。
對遊客而言,出門遊玩難免顧慮出行成本,從利川到萬州,車程雖短,可通行費來回就近乎百元,這顯然無益於潛在遊客群體的“開源”。都說人聚財聚,以高速免費通行招徠遊客,社會效益是可以預期的。
一旦本地旅遊業及商業被其拉動,集聚效應生髮後,也就意味擴大了稅源,有利於財政收入增長。一出一進,兩兩相抵,當地政府在遊客高速免費通行上的支出,自會得到彌補。
何況,旅遊業是個生態圈,遊客出門在外,除了要觀光遊覽,還要吃、要住、要購物。所以從中受惠的可不單是那些景區,在此生態鏈條上的賓館、酒店、商舖等也會受益。
用財政為遊客進城的通行費埋單,本質上就是不算小賬算大賬,也是基於“全域旅遊”理念的嘗試。這比起“門票經濟”思維站位更高、著眼更遠,也更能惠及遊人和當地旅游生態鏈,或許也值得更多地方借鑒。
美教授:現代中國正面臨的兩座大山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2017.12.7文章,原題:現代中國和兩座大山 在改革開放前的中國《愚公移山》是最為人們所知的寓言故事之一。與愚公一樣,中國也曾受困於如同兩座大山的沉重壓力: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前者是國內問題,即新中國仍無法擺脫複雜傳統思想的束縛。後者則與外部世界有關,擁有更先進技術的工業化國家曾入侵、盤剝並擺佈中國。但如今北京可以滿懷自信地表示,隨著中國已實現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都已遠去。
即便如此,就北京面臨的艱鉅挑戰而言,目前的中國仍存在難以移除的大山。首先,從國內事務來看,一座大山是創建社會福利和退休體系,中國人口正在老齡化且開始遭受心髒病等慢性病和癌症迅速增多的困擾。無論從任何角度衡量,這些都是異常艱鉅的挑戰。
第二座大山是橫跨於國內和國際兩個空間之上的中國治理自身環境的戰爭。近年來北京一直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中國從2011年開始的十二五規劃和從去年開始的十三五規劃,都對與碳排放、水和空氣污染治理以及資源有關的問題著墨頗多。如今,中國政府正更積極主動地嚴格要求企業遵守相關環保規定並於2015年末簽署巴黎氣候變化協定。自特朗普宣布美國將退出該協定以來,中國正越來越在該領域佔據世界領軍者位置並宣布仍將信守其承諾。但截至今年,潔淨的天空、清新的空氣和可持續發展仍是依賴具有變革性的新技術才能實現的夢想。
誠然,過去5年來中國的國際地位已經發生變化,但其在應對國內社會事務和環境問題上依然面臨有增無減的挑戰。其實,解決這些問題的壓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沉重,但解決方案似乎尚未迅速出現。對於志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北京來說,盡快移除與社會事務和環境問題有關的大山是首要任務。
回應
外國朋友少操心,中國從建立共和國至今己經搬掉無數座大山,然而當今擺在中國面前美國的遏制中國的戰略就是一座難以逾越的大山,不過最終中國還是要搬掉的。
依據大陸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最新資料,46個城市已啟動垃圾分類工作,其中12個城市已有垃圾分類地方法規或政府規章,24個城市已推出垃圾分類工作方案。
大陸高層非常重視垃圾分類工作,去年12月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提出,垃圾分類制度關係13億多人生活環境改善,關係垃圾能不能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要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類制度覆蓋範圍。習近平於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更表示,要「加強固體廢棄物和垃圾處置」。
今年3月大陸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提出「中國式」垃圾分類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到2020年底,大陸各城市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建立相應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公共機構普遍實行垃圾分類,先行先試的46個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到2035年,各城市全面建立垃圾分類制度。
以大陸之大、城市之多、農村之廣,實施垃圾分類絕非易事。一方面,生活垃圾已跟GDP相若的速度成長,而且不斷出現「新品種」;另一方面,垃圾分類說易行難,即便在繁華的試點城市也遭遇進展緩慢、效果不彰、甚至反覆。垃圾分類之配套,尤其是末端處理設施亦面臨老化、超負荷、不夠用等窘境。以江蘇為例,「十三五」期間,該省規畫建設37座餐廚廢棄物處理廠,目前僅建成12座。
在大陸強調「依法治國」的當下,為垃圾分類立法,的確是破解難題的「狠招」。大陸有必要盡快整理各地試點經驗,制定全國性「垃圾分類法」,讓地方政府及民眾有所依循,主管機關也能嚴格執法。
此外,可善用互聯網+和高科技,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垃圾分類的效率。據陸媒報導,廣州引導市民運用「掃二維碼分類投放」方式,加大生活垃圾的準確投放率;北京朝陽區一些小區,推行「互聯網+垃圾分類」新模式,每個居民的手機都安裝一款名叫「分一分」的APP。這些運用互聯網、大數據、智能投放的做法成效不錯,值得推廣。
台灣垃圾分類成功是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的成果、政府透過垃圾袋收費機制半強制民眾配合分類,民間則以社會公益機制及「垃圾回收是門好生意」的商業模式,讓垃圾分類得竟全功。
不過,也許最根本的解決方法在於改變人們扔垃圾的習慣。一位加拿大垃圾運輸處理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就稱,人們總是亂扔垃圾,很多可回收材料都跟廢物放在一塊。英國廢棄物管理協會主席也認為,中國的新標準也許是英國的一個機遇,能夠讓人們更加認真地對待垃圾回收,變得像日本那樣乾淨。
回應
原來歐美的所謂環境優美不過是表象,一戳就破。
人手分揀垃圾,這是給美帝創造就業機會,不過整天抱怨中國偷走工作機會的美帝人民怕是不願幹這種活
其實這個政策恐怕也有一刀切的嫌疑,中國進口大量的洋垃圾,實際上也是進口一種資源。一刀切不讓進口原材料,相信過不了多久,一些國內的廠家原材料就得不到供應了,生產無法持續。
不是一切都不讓進口,而是帶雜質的不讓進了,這是好事。我進點廢紙你給我夾著有害物質,對不起以後不行了,我要純的廢紙。我擔憂的是執行怎麼辦,能不能嚴格執行規定才是大問題。
原來歐美國家優美的環境是這麼來的啊
57金錢爆早提過這個問題,主持人說去海灘滿地瓶子沒人撿,他準備撿,結果一查價錢,頓時就沒興趣了,先發地區的干淨是建立在後發地區的污染至上的,國內禁止進口,刺激內部回收價格高,會刺激大家撿瓶子的。
社評-大陸進入垃圾強制分類時代2017.12.09旺報
垃圾分類關乎城市精細化管理,關乎民眾生活和生態文明,關乎「小康社會」、「美麗中國」的建構。歷經17年的試點,大陸終於在這一痛點問題上取得突破性進展,進入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進程。
廈門一馬當先,成為福建省第一個垃圾分類立法城市,主城區已有1397個小區垃圾分類達標,占島內小區總數99.7%;全市120個市直機關、85家星級飯店、1124所學校、12家市屬國有企業、66個農貿市場以及車站、碼頭、機場、公園、景點等公共區域,全部推行垃圾分類。
至今年10月底,上海生活垃圾分類覆蓋500萬戶家庭,約占總數的2/3,其中「綠色帳戶」覆蓋400萬戶。該市開出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後的首張責令改正通知書,誓言年內全市黨政機關等公共機構全覆蓋,將垃圾分類減量的實際效果做為重要考核指標。
北京已推出兩份文件,全市16個區將全面展開居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今年內將有1600個小區成為垃圾分類示範區。深圳於今年5月宣布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6月發出大陸第一份垃圾分類投放指引。江蘇省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辦法於10月推出,甘肅亦於日前發布該省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廣州、長沙、浙江等地的相關立法也在加緊推進。
中國禁收洋垃圾後,大量垃圾堆積在美國本土2017-12-08觀察者網
今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要求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當時,這一消息震驚了西方,多家媒體稱中國這一禁令將給他們的垃圾回收帶來巨大的麻煩——因為西方不要的垃圾們無處可去了。如今,他們擔心的情況真的出現了。
據彭博社2017.12.6報導,在美國(全球最大垃圾生產國)環保領域的領頭羊——俄勒岡州,有600多噸垃圾被堆在停車場上無處可去,自10月以來,當地更是被迫將800噸廢品填埋掉。
當地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士表示,“最糟糕的情況出現了。”他們每月要從居民那裡接收665噸的垃圾,可如今這些垃圾無處可去了。國際回收機構負責人巴夏稱,只要兩三個月不被運往中國,美國某個地方就將堆滿100萬噸廢紙。
去年,美國將塑料、金屬等價值56億多美元(約合人民幣370億元)的廢料出口到中國,不過佔比最大的是紙張,約佔了一半,有1320萬噸。
但隨著這些新規定的出台,美國的垃圾目前只能堆積在本地。彭博社援引美國廢棄物回收協會的話稱,中國的新規定要求污染物的含量不能超過0.5%,“這是天方夜譚。”
報導稱,雖然像韓國、越南、泰國、印度、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可能會進口更多地廢料,但這完全無法填補中國(大陸)禁止進口帶來的損失。由於不知道將自家的垃圾運往何處,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歐洲國家的政府甚至還向世貿組織(WTO)表達了憂慮。
這也就意味著,美國的市政當局可能得把這些垃圾扔進填埋場或者焚燒爐,美國的公民們也得為垃圾處理付更多的錢。按照英國一地方政府回收業顧問伯德的話來講,“生產者必須付出代價,才能確保他們正在製造的產品可以以有效和環保的成本效益方式處理。”
當然,英國自己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據英國《衛報》7日的報導,早在2008年和2012年的時候就有跡象表明,未來中國可能會限制進口垃圾,但英國沒有採取任何行動。而目前英國在垃圾回收領域的基礎設施嚴重不足,每年有數千噸的垃圾需要處理。英國廢棄物管理協會的首席執行官西蒙·埃林就稱,英國政府必須採取緊急行動,來應對此次危機,但政府卻無動於衷。
一些美國的垃圾回收廠並不願意輕易地放棄中國,他們為此增加人手,升級設備以滿足中國的新標準。但據彭博社報導,北美的這些垃圾回收企業還是會因此損失數百萬美元的收入。
展望宏觀政策仍將影響未來“紙市”
首先是當下我國對於環保治理力度空前。在加快對造紙包裝行業落後產能的淘汰速度的同時,一方面對於欠缺規範的廢紙回收行業帶來了影響,很可能他們會找不到下家;但另一方面可能也會造成成品紙的階段性緊張,從而帶來價格上揚。今年上半年的這輪紙品漲價很大程度就是受到了這種影響。
此外,國內目前的造紙原料很大一部分來自廢紙,而今年8月份環保部發布新版的《進口廢物管理目錄》中明確,未經分揀的廢紙從限制進口調整為禁止進口,回收紙及紙板被列入了“禁入名單”。廢紙進口政策收緊導致的,進口廢紙供應量減少會導致國內廢紙價格猛漲,從而帶動了下游成本上漲。
但今年10月23日,環保部又發布了《進口廢紙環境保護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其中規定申請進口廢紙許可的加工利用企業應為以廢紙為原料的生產企業,企業生產能力應不小於30萬噸/年,並具有與加工利用能力相適應的製漿、造紙等生產加工設備。這其實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利用進口廢紙企業的門檻,在客觀上會造成進口廢紙需求的壓縮。正是受到這一影響,我國的廢紙價格又出現了逐步下滑。
總之,如今影響國內紙價的因素更加多元,因很難從簡單的季節性供需因素判斷,這對整個行業鏈條的從業者也都帶來了新的考驗。
這東西價格先暴漲後暴跌:商家一個月賠一年的錢2017.12.04央視財經
以北京市場為例,常年保持在每公斤0.5至0.8元的廢紙箱,今年9、10月份曾一路漲到每公斤1.5至2元,然而目前已經又回落到了不足1元。“幾個月掙了好幾年的錢,一個月又賠進了一年的錢!”有從事廢舊物資回收的從業者感慨地說。
動態紙廠紛紛宣布12月起漲價
不過,紙業巨頭東莞玖龍剛剛宣布了12月份的漲價計劃。紙製品廠的漲價就意味著廢紙的身價漲了。而東莞玖龍就是聯結廢紙收購與成品紙生產的重要標誌性企業,其既生產和銷售高檔紙和紙板,又組織收購生產所需廢紙做原料自用。據悉,此次玖龍宣布從12月5日開始旗下全品類紙品漲價100元/噸。雖然這次漲價幅度並不大,但終於讓做廢紙生意的人們看到了紙價上漲的希望。有分析人士指出,作為行業龍頭的玖龍在紙業市場具有風向標意義:它的漲價可能會引來一大波紙廠漲價函正呼嘯而來。
其實在東莞玖龍之前,近幾天已經有多家紙廠先後宣布漲價,只不過它們的影響力不如東莞玖龍這麼大罷了。
安徽地區某紙廠率先宣布從11月27日起瓦楞紙價格上調200元/噸;杭州鑫源紙業11月30日起成品紙價格上調100元/噸,並預計12月5日再上調200元/噸;浙江富陽康楠紙業、浙江華鑫紙業均宣布12月1日起價格上調100元/噸;河北省保定市東方造紙12月1日起包括高強瓦楞紙、普通瓦楞紙、雙膠紙、書寫紙的所有產品上調200元/噸;天津廣聚源紙業、天津市厚德金源商貿、天津市聖祥龍紙製品12月1日起高強瓦楞紙和再生箱板紙上調200元/噸;華髮紙業12月1日起高強瓦楞紙價格上調200元/噸。
這輪漲價潮究竟會不會持續,這可能才是業內人士最關注的,因為即便現在漲價,如果判斷不好沒踩准點兒,也可能見不到利潤甚至出現虧損。
分析此輪紙價上漲是在試探市場需求
有行業人士分析漲價很大程度與當地的環保政策有關。
同時電代煤、氣代煤的要求也使得生產成本出現上升,這些或許是促使這些地區紙廠漲價的主要原因。
此外,上個月許多紙廠都處於虧損狀態,經過一個月左右的降價出庫後,本月初紙價出現一定的反彈也屬於正常現象,但預計漲價幅度不會太大。
前幾輪的中巴經濟走廊聯委會會議中,兩國所取得成就卓有成效。雙方對第七次會議的期待也是非常高。
南華早報引述上海國際國際問題研究院南亞中心主任趙干成的評論,稱印度對中巴經濟走廊“與生俱來”的抵觸,部分源自其中一些項目的規劃處在印巴領土爭議地段。
而中巴經濟走廊有幾個項目已經開展,個別單獨項目不會影響整個“一帶一路”進程。“我對這個(巴方拒絕中國援資)並不表示驚訝,這並不影響大局”,趙干成說道,“外界一直有個誤區,覺得一帶一路好像是中國使勁催著這些國家推進。實際上,所有的項目都是出於雙方互利的原則進行,裡面有很多經濟因素的考慮。”
鄰國紛打退堂鼓 中國一帶一路受重挫2017-12-05 世界日報
在短短的幾周時間裡,巴基斯坦、尼泊爾和緬甸都陸續確認已取消或擱置了中國企業計畫的三大水電項目。這三個價值近200億美元的項目遭到拒絕,使中國雄心勃勃的「一帶一路」(BRI)戰略受到嚴重衝擊。
「美國之音」4日報導,巴基斯坦表示,中國強硬的融資條件是其取消140億美元迪阿莫-巴沙大壩建設項目的理由。
尼泊爾副總理前不久以中國公司財務違規為由,宣布取消一個水電項目的25億美元合同。緬甸三年前則曾停止中國支持的一個36億美元大壩項目。緬甸上個月宣布不再對大型水電項目感興趣。
中國幾個鄰國的決定,對「一帶一路」計畫的推動是嚴重打擊,這一計畫包括在全球建設基礎設施。
最近這些項目被取消也表明,越來越多的政府意識到水電項目的單位電力成本遠高於其他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成本。
回應
水力發電會比風能、太陽能貴? 美國之音好有水準呢! 聽美國之音真會變成智障!
本文即看出聯合報的病態心理及無知,一帶一路項目多如牛毛,即便是基建也一大堆項目,你就把幾項暫停就稱之為一帶一路重挫,難怪台灣永遠在困境中無法走出,台灣人天天生活在台灣無恥政棍及無恥媒體的謊言中,怎麼可能做出正確決策!
巴拒絕中方140億美元水壩項目 學者:不影響大局2017.11.17法制晚報
繼尼泊爾取消與中方合作的水電站項目後,巴基斯坦又傳出“拒絕中國在巴控克什米爾地區水利大壩項目上援資”的消息。
據巴基斯坦論壇快報11月16日消息,水利水電開發署主席,在巴國民議會向公共賬目委員會(PAC)宣布,“將拒絕中國對迪阿莫-巴沙水壩價值140億美元的資助”,改為由巴基斯坦自己籌資建設。
對此,上海國際國際問題研究院南亞中心主任趙干成表示,中巴經濟走廊有幾個項目已經開展,個別單獨項目不會影響整個“一帶一路”進程。
Hussain稱,作為資金支持的條件,中方要求用另一正在運作的大壩作為抵押,來獲得迪阿莫-巴沙大壩的項目所有權、運作和維護費用以及安保權。“這些條件是無法接受、也是違背巴方利益的。”
此前,世界銀行就拒絕對其進行援助。而亞洲發展銀行也以“主權爭議”為由,拒絕資助該項目,原因是該水壩項目規劃位於巴控克什米爾地區。
留給巴基斯坦的選項不多,Hussain表示,“目前唯有一條路可走,就是從巴基斯坦本國經費中,抽出建設這個項目的費用。”
而迪阿莫-巴沙水壩開工時間拖延,工期總計9年。在完成土建和安裝部分的施工後,水壩電力調試期需額外2年多的時間,才能並網發電。
迪阿莫-巴沙大壩規劃位於巴控克什米爾地區內的印度河上,是一座高達272米的碾壓混凝土重力壩,具有蓄水、防洪及發電等多項功能。蓄水量約10億立方米(810萬英畝-英尺),發電量450萬千瓦,可為國家電網輸送約200億度電。
該項目最早是在2017年5月,中巴兩國簽署的水利合作備忘錄中,涉及印度河流域的五個項目之一。項目總金額達500億美元。
印度時報懷疑,是否中方在推進“一帶一路”時受到阻礙。
對此南華早報表示,中巴經濟走廊包括了價值超過450億美元的中國對巴投資,其中有近2/3會投向巴基斯坦的能源領域,剩下的近1/3投資用於基礎設施建設,例如信德省卡拉奇和旁遮省拉哈爾之間1100公里長的高速公路。
說到底就是能源供給的有限和對於能源需要的無限的矛盾,取暖可以用天然氣用電,這個夠用嗎?
很多網友在噴政策說啥大躍進,抱歉,這個真不是,因為這個是輿論的一次勝利,迫使政府必須出台這樣的環保政策,煤改氣的無序擴大是必然,但是煤改氣也是必然,只是早晚,但是有谁愿意自己是晚的?所以就成了現在的局面,不夠用,所以不用考慮多寡,都均勻了,都不夠用了,然後誰開心了?
河北多所鄉村小學至今未供暖縣委書記:最晚明天全供上
“已經進入供暖期20余天,由於供暖改造工程尚未完工,河北曲陽縣多所鄉村小學並未供暖,小學生被安排在教室外陽光取暖上課。”此消息經中國青年報等媒體報導後在河北當地迅速引發輿論關注。
2017.12.05,曲陽縣委書記王芃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經排查,曲陽縣目前共有11所鄉村小學沒有供暖,今日上午已開會調度多部門,最晚將在明天全部完成“煤改電”施工,保障鄉村小學供暖。如果今日確實不能完工的,必須採取臨時取暖措施,保障供暖,不能讓孩子們受凍。另外,該縣將以此為教訓和契機,對城區學校進行大排查,要求各部門通力協作,做好保障。
霧霾襲擊南部深陷空污 網友哀號像北京一樣-自由時報
台南市2017-11-29天空又霧濛濛的,有霧也有霾,空氣品質糟透了!上午台南的空氣品質指標(AQI)逼近160,已達紅害的不健康等級,而高雄又更慘,今天主要污染源為PM2.5,一早臉書上網友一片哀號,感嘆南部空污搞的跟北京一樣?
相關新聞
賴清德:空汙三分之一來自境外 特別是來自中國(回應:阿陸仔黑科技: 跳島式空汙! 跳過金門馬祖澎湖直取中彰投雲嘉南。不是栽贓給前朝的,就是栽贓給大陸,這就是綠營最大的本事. 莊秉潔教授表示:台灣空氣品質普遍不佳,是非常典型的境內污染。(御媒)自由時報電子報 )
回應
境外?对不起,这几天福建空气污染指数都是优,撒谎也得有个限度
可能是陆客用塑料袋装好了北京的空气带过去的。都是老共的阴毛
是老共的生化武器,害怕吧
北京今年11月全是大晴天。蓝天白云的那种。
像兩年前的京津冀,想不到四面環海的離島省份會出現這種情況!令人不可思議
你们发现没?以前他们笑话我们食品安全,然后她们爆出食品安全。后来一个劲的酸我们雾霾,他们现在雾霾爆表。这是不是现世报?
多地“氣荒”致天然氣價飆漲發改委開告誡會平抑價格2017-12-05 21世紀經濟報導
供暖季的到來,加上部分地區“煤改氣”的實施,導致近期天然氣的價格不斷上漲。相比9月份同期,11月21日到30日的價格已經飆升60.2%,達到每噸5636.7元。為解決天然氣吃緊的局面,發改委出手要求11個地區召開告誡會平抑價格。
為什麼液化天然氣價格上漲如此之快?美國自然資源委員會高級顧問楊富強指出,因為居民用天然氣和工商業用天然氣不能亂漲價,但是液化天然氣作為補充,走的是市場拍賣價格,所以漲得快。
隨著“煤改氣”等工程的推進,天然氣需求旺盛,今年以來產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長。10月份,天然氣產量124.1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5.4%;進口天然氣581萬噸,同比增長52.1%,增速比9月份加快48.2個百分點。
發改委提醒告誡各液化天然氣企業和相關社會組織要維護行業秩序,不得惡意哄抬價格,不得價格欺詐,不得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額,不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不得達成壟斷協議,不得實施其他任何形式的價格違法行為和價格壟斷行為。
一位燃氣行業專家指出,目前市場整體並不缺天然氣,出現價格高且市場偏緊的情況,是有企業認為過去天然氣價格銷售太低,通過該方式可謀求更大利益。“說到底就是上游企業希望提高價格,下游企業希望買便宜的氣,雙方訴求不一致。”這位人士說。
根據了解,今年涉及到煤改氣的京津冀地區有約200萬戶,加上山東、陝西等地煤改氣的情況,實際全國可能有幾百萬戶。根據國家政策,在冬季天然氣消費旺季,非居民用天然氣基準門站價格可以浮動20%以內。
苗瑩瑩認為,這次告誡會並未給天然氣價格做出一個實際的限制,沒有規定最低價格和最高價格,只是起到提醒告誡的作用,下一步還是要解決供需的矛盾,加大天然氣供氣能力建設。
回應
為了環保壓力一刀切。不考慮市場供給。
政策都是好的,普通人民也是支持的,不過就是操之過急了。
環保衛士無視實際情況逼迫政府,政府不顧現實問題嚴抓污染,天然氣供應不足,老百姓倒霉恨環保黨,然後政府可以有更充足的時間改善環境
回應
真是基建狂魔的絕世壯舉,期待更偉大的引藏濟新。
又抽漢江的水,南水北調中線抽了漢江的水,引漢濟渭又抽漢江的水,這樣不好吧,不能逮著一隻羊傉羊毛啊
漢水怎麼這樣厲害,既要支援長江,又要支援北京,還要支援關中。
必須再修一條引江濟漢了,漢江水本來就很少了
2014年9月26日,引江濟漢工程正式通水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7_11_25_436469.shtml
南水北調引江濟漢工程建成通水2014-10-15 中國建設報
我國南水北調四大補償工程之一引江濟漢工程日前建成通水。通水後,工程將全面發揮效能,奔騰的長江水將匯入漢江,潤澤江漢平原地區。引江濟漢工程是我國現代最大的人工運河和湖北省最大的水資源配置工程。工程進水口位於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李埠鎮,出水口位於潛江市高石碑鎮,全長67.23公里。2010年3月26日,引江濟漢工程破土動工。今年8月底,引江濟漢主體工程完工,共完成土方開挖6206.25萬立方米。
“引漢濟渭”秦嶺隧洞出口段貫通
2017-11-25,由中鐵十七局集團二公司施工的引漢濟渭秦嶺隧洞出口段6500米隧洞順利貫通。這是引漢濟渭工程秦嶺輸水隧洞全線地質條件最複雜、施工難度最大的工程標段,它刷新了隧道獨頭通風世界紀錄,打破了國內隧道鑽爆法無軌運輸獨頭通風的掘進紀錄,也標誌著世界最長水利隧洞引漢濟渭秦嶺隧洞工程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被水利部專家譽為“完全可以和都江堰、鄭國渠、靈渠相媲美”的引漢濟渭工程,穿越秦嶺山脈,隧洞全長98千米,採用分段開挖法,其中出口段位於陝西省周至縣境內,為引漢濟渭秦嶺隧洞全線施工難度最大段落,是重點控制管段。
隧洞通風難是世界性難題,而秦嶺隧洞斷面尺寸為6.76×6.76米,是雙線鐵路隧洞斷面大小的三分之一,雙線高速公路隧洞大小的二分之一,由於口徑小,通風問題更是難上加難。同時,秦嶺隧洞出口段獨頭掘進6500米,通風問題成了首要解決的難題。
在施工過程中,中鐵十七局集團二公司技術人員創造性地建設了多級風站,在隧洞內3000米處建立了壓風站和變電站,滿足了施工用電通風需要。並在施工過程中,採取打釋壓孔、全斷面開挖、一次成型、佩戴防護用品等措施,確保了施工安全。
此外,秦嶺隧洞出口位於秦嶺生態自然保護區,臨近黑河水庫,環保要求高。該公司項目部在洞口僅有的空地上建起了配套齊全、標準規範的污水處理站,並引用污水處理監控終端監視系統,對水質實行24小時不間斷無線監控、通過第三方水質檢測,使所排防水處理均達到二類水排放標準,確保了綠色環保施工。
引漢濟渭工程一期計劃投資191億元,由秦嶺輸水隧洞、三河口、黃金峽水利樞紐3大部分組成,總調水規模15億立方米,相當於100多個西湖的水量,受益人口1400多萬人,還將使500萬畝失灌耕地有水可灌。
截至2017年11月底,工程建設按計劃進行,秦嶺輸水隧洞完成開挖支護主洞80.86千米,完成總目標98.3千米的82.26%,預計2020年全線貫通。
“引漢濟渭”調水工程完工後,可滿足西安、咸陽、渭南、楊凌4個重點城市及沿渭河兩岸的13個縣城5個新城和2個工業園區的生活及工業用水,可有效改變關中超採地下水、擠占生態水的狀況。
“引漢濟渭”調水工程每年將增加渭河幹流水量7-8億立方米,這不僅密切陝南與關中經濟聯繫,有效維持渭河沿岸經濟社會發展,還可以通過水權置換爭取更多的黃河用水指標,保障陝北國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設,推動全省盤活水資源大文章。
第一部分是收集傳統的清查數據,比如工廠、發電站、汽車數量等。這些數據固然重要,但往往並不完整,且3-5年才更新一次。它們跟不上政策環境的變化。
第二部分數據則來自Aura衛星上搭載的臭氧監測儀(OMI)。Aura是NASA於2004年發射的科學探測衛星,主要任務是研究氣候變化和空氣質量,Aura在拉丁語中意為“空氣”。OMI是衛星搭載的四個儀器之一,能實時監測包括二氧化硫在內的主要空氣污染物,具備超強的地面成像能力。此前,OMI數據就首次證明了中國投入的氣溶膠脫硫設備降低了二氧化硫排放。
不過,OMI的測量結果會受到天氣狀態的干擾。為了減少這方面的影響,研究團隊還在中國的重污染地區,運用氣象飛機測量二氧化硫和其他污染物的濃度,對衛星數據進行校準。
二氧化碳下去了,霧霾為何還在?
二氧化硫會引發酸雨、霧霾等一系列空氣污染問題。儘管這份研究顯示中國的二氧化硫排放控制得當,目前中國部分地區的霧霾問題依然嚴峻。
這驗證了主流觀點:二氧化硫對懸浮顆粒物的貢獻率占到10%到20%左右。想要有效治霾,必須綜合減排。
相比中國,雖然印度的二氧化硫排放源大多不在人口稠密地區,但依然有約3300萬人生活在二氧化硫污染嚴重的地區。並且,隨著印度電力需求的持續增長,霧霾和相伴而生的健康問題會日益凸顯。
回應
簽完單果然不一樣,畫風都變了,三哥這是要被西媒扒皮抽筋啊,也該躺躺槍了。
中美都需要一個新的背鍋的,印度一天天嗶嗶得厲害,相當合適。
相關新聞
習送超級大禮 美中11.9簽署2535億美元經貿大單:涵蓋能源、化工、環保、文化、醫藥、基礎設施、智慧城市以及「一帶一路」等領域。川普表示,兩國貿易雖仍不公平,但他不怪中國怪而前朝未處理經貿失衡,因中國出發點是為本國民眾利益。
http://www.guancha.cn/Third-World/2017_11_10_434261.shtml
美國報告:過去十年中國二氧化硫排放降低75%,印度增加50%
中國和印度是全球最大的兩個煤炭消費國。最新研究發現,從2005年到2016年,中國的二氧化硫排放下降了75%,而印度增加了50%。印度超越中國,成為二氧化硫人為因素排放量最大的國家。
該研究論文發表於2017.11.9學術期刊《科學報告》,由美國馬里蘭大學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聯合完成。
該團隊監控數據發現,中國的年均二氧化硫排放在2007年達到峰值36.6兆噸,隨後總體呈下降趨勢。2016年,中國二氧化硫排放量為8.4兆噸,僅為2005年排放量的26%。而此前基於清查數據的各項研究,均認為中國最早到2030年才會降至這個水平。
論文的第一作者Can Li認為,這點出了用衛星實時監測空氣數據的重要性。尤其是像中國和印度這樣的地區,新的政策環境會導致污染物排放量快速改變。
相比中國,印度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自2005年開始不斷上升,2016年達到了11.1兆噸。
中印二氧化硫濃度地圖變化
對於中國而言,2005年,整個華北平原的二氧化硫濃度都超過了0.5DU(1 DU=每平方厘米2.69×10^16個分子)。河南、河北部分地區超過了2DU。四川盆地、珠三角、長三角也是熱點地區。而到了2016年,華北平原以外已無超過0.5DU的熱點地區。
對於印度來說,2005年,東北部的奧里薩邦、賈坎德邦、恰蒂斯加爾邦,東南部的泰米爾納德邦(下轄金奈),西部的馬哈拉施特拉邦(下轄孟買)因有大型煤電站存在,成為了二氧化硫富集熱點。到了2016年,東北部的熱點已經連成一片。
這項研究成果也暗示了中國自本世紀初以來採取的脫硫、制定減排目標和排放標準等政策卓有成效。2007年,中國的二氧化硫排放量為36.6兆噸,而在2016年則下降到8.4兆噸。
2005年至2015年,中國的發電量翻了一倍多,但煤炭消費量僅增長了將近一半。這充分說明,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主要是21世紀初以來中國政府政策控制住的。這表明此前的氣候模型低估了中國的控制力度。
而另一方面,印度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卻呈現穩步增長的趨勢。2016年,印度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幾乎與中國持平。如果印度政府不出台相關政策對二氧化硫排放量進行控制,按照目前的趨勢持續下去,未來幾年印度的排放量將明顯高於中國。
中印二氧化硫變化趨勢對比圖
實時衛星數據和傳統數據相互印證
為了得出更精確的排放量,研究團隊採用了兩種數據源,相互印證。
彭應登表示,中國和印度社會結構有差異,印度並不一定能學得來“中國模式”。中國治理霧霾的最大特點之一是政府主導、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和社會共同參與。這種模式依靠的是中國政府能夠主導大氣污染治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這是中國的體制優勢,而印度的政府管理體制、企業和社會的互動效率是不如中國的。
相關新聞
印度新德里重霧霾致13車連撞6人受傷
回應
治理霧霾不是新德里想像的那樣輕鬆容易,阿三兄能學到中國的治國理念嗎?
民主的霧不是霾
想起了倫敦
沒事,民煮能解決一切問題,因為阿三是最大的民煮國家!
空氣中充滿了恒河水的清新和神油的幽香
乾了這碗恒河水來生還是印度人
美國對我們真是關心啊,大使館測我們的PM值,從來不關心印度的人民啊。說好的“美印自由連線”呢?公知大V噴子!
有一個時時鞭策的對手,讓自己更完善,也是件幸事。一國如此,一人亦如此。
印度大霧霾令世人揪心印媒呼籲借鑒中國治理污染經驗
被厚重霧霾包裹的城市變成“毒氣室”,PM2.5濃度一度超過驚人的1000微克/立方米,數万所學校關閉,交通事故率和醫院就診人數飆升……這令人窒息的一幕正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一帶上演,它再次警醒世界,破壞環境將付出沉重代價。類似的遭遇,不一樣的應對。面對印度政府部門在大霧霾面前的猶豫、遲疑、推諉,不少印度媒體將目光投向同樣不時遭受霧霾之苦的中國,並發出類似“北京可以下定決心控制污染,新德里為何不可”的感慨。別人可以羨慕,我們沒有本錢自滿。要讓“霧霾君滾蛋”,中國同樣任重道遠。
無能為力的局面下,不少印度媒體將目光投向中國,希望印度當局學習借鑒中國治理污染的決心。《印度教徒報》2017.11.9在社論中稱,冷漠無為,讓民眾呼吸有毒空氣的政府是無良政府。為減少PM2.5,中國的城市採取了許多措施。只有對這場危機做出堅定的回應,德里才能扔掉“這個星球上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的標籤。
文章稱,德里指責旁遮普和哈里亞納邦作物焚燒是目前嚴重污染的原因,但北京周邊有所謂的“工業銹帶”。在北京周邊,天津、河北、河南、山西、山東和內蒙古等六個鄰近省份有許許多多的工廠。為治理污染,中國採取了許多措施,控制污染的行動正在逐步推進。
“如果北京可以宣布衛生緊急狀態控制污染,德里為何不可?”印度“News18”網站稱,北京居民呼吸的空氣還不夠乾淨,但已足以讓我們羞愧。他們做了什麼我們不能做的事?文章隨後介紹了中國“對污染宣戰”的大量措施,並稱,對德里來說,霧霾和污染已成為家常便飯,“但我們顯然不認為需要去採取行動”。
雖然成為別人眼中學習的榜樣,但中國顯然沒到可以滿足、鬆懈的時候,因為我們面臨的污染形勢依然嚴峻。國家城市環境污染控制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應登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中國在大氣環境方面“欠賬太多”,“正在還賬”,仍然任重道遠。中國大氣環境治理處在一個“負重前行”的爬坡期,不能有任何鬆懈。
英媒:這不是在開玩笑,中國為贏得治污戰爭關停養豬場
英國路透社2017.11.5報導,原題:不是開玩笑,中國治污戰爭令世界最大養豬業煩惱 去年12月,當張法青(音)接到政府要求關閉他位於北京郊區的養豬場通知時,他以為那隻是玩笑。幾天后,當地官員到養豬場強調後,他才意識到政府動真格的了。
在12月31日必須符合相關嚴格新規的最後期限將到來的幾個月內,中國各地政府檢查和關閉養豬場的速度都在加快。從長期看,該政策將重塑中國零散的養殖業。隨著政府計劃打造更現代、更高效的養殖業,小型養豬場的存欄量將減少11億頭,而工業規模養豬場的市場份額將進一步上升。
家庭開辦的存欄量不足50頭的“後院”養豬場約佔中國養豬場總量的90%,但供應量僅佔1/3。在政策推動下,那些正在興建存欄量可達數百萬頭的養豬行業巨頭,必將在中國豬肉市場佔據更大份額。專家表示,中國的養豬業將逐步發展為半壟斷結構,幾家大公司將主導市場並相互競爭。預計今年小型養豬場的出欄量將至少減少2000萬頭,降至3.8億頭。
經過多年抱怨不規範養豬場的臭氣熏天和污水橫流後,如今中國許多村莊正自豪地宣布沒有了養豬場,而是通過正在興起的果園和生態旅遊業獲得新的收入來源。山東一名養殖戶表示已被當地有關部門告知,隨著政府將進一步擴大“無養豬場”區域,他的存欄量600多頭的養豬場很可能在未來幾年內被關閉。
港媒:千里引水隧道新構想欲把“新疆變加州”
香港《南華早報》2017.10.30文章,原題:中國工程師計劃建造1000公里隧道以使新疆沙漠地區繁榮昌盛 參與有關項目的專家表示,中國工程師正在測試或將用於修建1000公里(引水)隧道的技術,以實現藏水入疆。有工程師表示,擬建的該隧道將使“新疆變加州。”目前,中國最長的隧道是已建成的長85公里的遼寧大伙房水庫輸水項目,而世界最長的是紐約長達137公里的地下供水主管道。
中國已於今年8月開始在雲南省中部修建總長度將超600公里的隧道。研究人員表示,修建雲南隧道將成為修建藏水入疆隧道——從雅魯藏布江向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引水——所需新技術、工程方法和設備的“排演”。
“雲南中部的輸水工程是示範項目”,曾在中國許多重大輸水隧道項目發揮關鍵作用的中科院武漢岩土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張傳慶(音)說,“這將表明我們擁有在危險地形修建超長(引水)隧道的知識、實力和工具。”他說在雲貴高原上修建雲南隧道,將使中國領導人對藏水入疆項目更有信心並更有可能(對相關項目)予以放行。
塔克拉瑪干沙漠位於有著“亞洲水塔”之稱的青藏高原的下方。該引水工程最早由清朝官員左宗棠等提出。但巨大成本、工程難題、潛在環境影響以及可能遭鄰國抗議等因素,意味著它從未離開過製圖板。但張研究員表示,如今中國(科研人員)正悄然採取步步為營的方法使之成為現實。四川大學水力學與山區河流開發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王韋(音)表示,100多名科學家已組成多個團隊就此開展全國性研究,他所在團隊於今年3月向政府提交最新的藏水入疆隧道建議。
張說中國終將有一天會推動該項目。他認為新疆的缺水狀況在許多方面都類似於20世紀初的美國加州。當初美國通過中央河谷調水工程令加州變成全球最富饒的農業地區之一,“藏水入疆將使新疆像加州那樣繁榮。”(作者陳冰琳,丁雨晴譯)
回應
鄰國抗議?還是不用考慮了吧,你不做,他們也消停不了折騰。
中國人就是敢想敢干,這真是開天劈地,敢教滇藏之水落九天,驚天地,泣鬼神,乾坤扭轉!
希望儘早立項並啟動南水北調大西線工程。
繼無人快餐工廠之後,在上海徐匯區就出現了一個無人移動麵館共有兩種口味:酸湯肥牛和豚骨。食客選好後通過支付寶或微信完成支付,加上出面整個操作過程不出一分鐘。
回應
看見這種湯底就沒胃口了,為了所謂的骨頭湯,用這種多餘的東西調出乳白色,簡直垃圾
其實就是無人經營的味千拉麵了,反正面都是袋裝的,湯都是沖泡的.
不就是自動泡麵機,還沒有泡麵的品種多。直接泡麵不就得了,矯情!
要么是自動泡麵機,要么是事先做好放著,微波一下。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7_10_24_432024.shtml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宣布從央視離職自己成立影視公司
據成都商報2017.10.23報導,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製片人、《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在微信朋友圈放出了自己的央視工卡,並配文“卡片的人即日起從央視離職,有給他寄好吃的,別再寄到光華路了。謝謝。”
作為央視紀錄片頻道的製片人,陳曉卿供職央視已有28年,1989年,陳曉卿進入中央電視台,1991年開始拍攝紀錄片,1996年開始製作文獻紀錄片,2007年嘗試自然類紀錄片。
讓外界廣泛熟知陳曉卿是他執導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舌尖第一季7集內容製作耗時13個月,2012年5月在央視首播,這也是國內第一次使用高清設備拍攝的大型美食類紀錄片。
在《舌尖》1、2季相繼爆紅之後,網絡上不時會傳出陳曉卿離職的消息,但都被陳否認。陳曉卿離職後,《舌尖3》將何去何從?目前還不得而知。《舌尖3》早在2015年5月啟動,預計2016年播出,但眼下2017年已經快過去,《舌尖3》依然沒有任何動靜。陳曉卿曾表示,《舌尖3》會加大美食的比例,相應減少故事性的成分。
《舌尖3》有可能由陳曉卿的公司製作,但因為《舌尖》版權在央視,雙方可能以製播分離的方式合作。
回應
據說2是有人看1火了後就摘了桃子(坐享其成) ,所以才質量參差不齊,冒出個不知所謂的家常!
家常那集是最爛的,尤其是那個拉小提琴的,據傳是分集導演為了給自家藝人打廣告。你找個美女也就算了還能忍忍,結果,嗯,跳過就好。
現在不單是舌尖了,近幾年國家對紀錄片很重視,投入也越來越大,想摘桃子的可不止十幾二十個
是央視的水養不住魚,還是央視的水養不起魚?
這都能黑到到國企?不止八桿子吧?
牛叉了想單幹,很普遍的現象。
是的,不過各人有各人的選擇嘛。
人心不足!
正常的人員流動,沒必要大驚小怪
快遞每年產生垃圾數百萬噸?“共享快遞盒”來了2017-
據央視新聞2017.10.24報導,國家郵政局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快遞業務量首次突破312億件,相當於年人均快遞使用量近23件。2015年中國消耗了99.22億個包裝箱、169.85億米膠帶以及82.68億個塑料袋。其中膠帶的長度可繞地球赤道425圈。如果按照每個包裝箱0.2公斤估算,這些快遞就會產生包裝垃圾400多萬噸。
“共享快遞盒”每個能用1000次,單次使用成本0.025元
據了解,今年“雙11”期間,共計20萬個這種共享快遞盒將在全國13個城市投入使用,包括杭州、深圳、重慶、鄭州、濟南等。共享快遞盒產品也將持續升級,除了標準款和方便攜帶的可折疊款兩種型號,採用新型材質,更輕便、環保、耐摔的共享快遞盒也在加緊研發中。
除了在快遞盒上做文章,還有電商推出了循環包裝袋,這種包裝袋以抽拉繩密封,包裝袋由配送員回收,返回倉儲再次打包使用。
此外,還有電商啟用“綠倉”。這些綠色倉庫,使用的都是免膠帶的快遞箱和100%可降解的快遞袋。
除了開放一系列綠倉,一些電商在“雙11”期間還將在重點城市的提貨點啟動紙箱回收,收件拆包後,你可以選擇將紙箱留在驛站。
專家:綠色可循環物流多贏是大勢所趨
業內專家認為,從長遠來看,綠色、環保、智能是大勢所趨,伴隨著快遞行業的巨頭相繼完成上市,在環保、企業社會責任方面正面臨更多的要求,與此同時,原紙價格上漲、輿論壓力等都倒逼快遞企業採用更為綠色可循環的物流方式,最終形成一個多贏的局面。
專家認為,從企業的角度著手,效果往往更好。即使多方受益,在多方達成共識之前,誰承擔成本,成為不可迴避的問題。此前,快遞包裝回收推廣時,回收率較低,難以達成循環,消費者嫌費事、快遞員嫌費時,兩頭遇冷的尷尬讓快遞包裝回收前景並不樂觀。未來成本如何解決,數據如何掌控和回採,如何解決定制化類別的產品物流包裝,仍需找到破解之道。
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7_10_24_432000.shtml
相關新聞
快遞公司接連推出隱私面單:不用再為防洩露信息手撕快遞單
最暖外賣訂單:小伙為流浪者訂餐老闆主動加量
無人移動麵館45秒出麵食客感嘆:好神奇味道80分
據快科技2017.10.23報導,隨著科技的發展,基於大數據和雲計算的智能化時代正在加速向我們走來,各個行業都在探索利用智能化進行變革的可能性,餐飲也不例外。
颱風“泰利”不登陸中國向日本移動日網友:中國的陰謀!
此次颱風路徑變化較快,據中央氣象台預報,“泰利”將於2017.9.14夜間開始轉向偏北方向移動,沿浙江東部近海北上,15日下午轉向東北方向移動,逐漸趨向日本九州西部沿海。
原本鐵板釘釘要登陸中國的“泰利”很可能就這樣不登陸,而是邁著魔鬼的步伐走向日本……
日本網友看著這詭異的登陸路線,表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回應
日本網友不知道魔都是有結界的嗎?
我本來以為魔都有結界只是個段子,現在看來...
中國最新研發的氣象武器第一次試驗已經進入第二階段,雖然沒有達到控制颱風強度的目標,但是調整颱風走向的技術目標已經圓滿達成,下一步預計繼續投入1800億人民幣進一步攻克氣象災害強度控制方面的諸多技術難題。
隨著中美氣象戰越演越烈,中國氣象戰水平也越來越高了!捎帶治治小日本!
美國多建木質房屋 因木材過剩節約成本少交稅防震
最近,美國自2005年以來最強大的颶風“哈維”也成為了觀網的焦點。據路透社報導,截至2017.8.31,“哈維”颶風災害已經導致44人死亡,大約170萬人自主或被強制疏散。
但是,看著受災的得克薩斯州的現場照片和視頻,觀網讀者卻發現了一個問題。
美國人民的房子,比如材料什麼的~~~感覺很不結實啊
仔細看看看,感覺照片裡的房子都是木頭架子。
可是刮大風的話,明顯鋼筋混凝土的房子更能扛啊。
在中國,房子都是鋼筋混凝土的,被水淹了,除非很大的水,一旦洪水過後打掃一下就好
為什麼美國民居大多使用木材建房子呢?
有同學指出,因為美國磚石結構的很貴,人工也貴,小土豪才能負擔,不然,磚石結構的小別墅,建好了房產稅也交不起.林木資源豐富,造房自然也便宜了。當然,美國人廣泛建造木質房屋可能也是出於環保、保溫性能(楨:?)、文化傳統之類的考量。不過經濟以及安全因素顯然更為重要。
回應
當美國人砍樹時,就有專業數據說生長量遠大於砍伐量。當中國砍樹時,就有霉體公知大V噴子說中國破壞環境毀滅地球。
中國森林覆蓋率提高與日本進出口木材角色互換
參考消息網9月15日報導台媒稱,2006年中國大陸限制一次性筷子生產前,日本99%的一次性筷子從大陸進口,等於每年吃掉約200萬棵樹木。但隨著大陸環保意識提高,嚴格限制砍伐林木後,現在日本反而成了大陸最大的木材進口國,從日本進口的木材主要用於製作家具等。
據台灣中時電子報9月14日報導,大陸已是世界最大的木材進口地,且日本木材最大的買主是大陸。日本2016年向大陸出口木材總值98億元人民幣,比前年增長48%。
報導稱,現在,經過大力恢復,截止2016年的中國森林總面積已達到2.58億公頃,森林覆蓋率達21.93%。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目前是全球森林覆蓋率唯一還在增加的國家。
回應
中國還有大片的沙漠,還是多種樹吧,等哪天北京天天都沙塵暴就來不及了。
天天吹日本環保,事實日本從南美大量進口原木。正在破壞地球最後的原始雨林
日本的木材也是來料再加工後在出口,主要是從俄羅斯進口原木。
角色互換沒什麼值得驕傲的,貿易行為而已。倒是應該向日本人的環境保護意識學習。
好事情啊,讓祖國綠樹成蔭,福佑後世
大陸使館 要照顧海外台灣人2017.9.22旺報
墨西哥2017.9.19發生7.1強震,曾一度傳出獲救的台僑王家妤,外交部21日晚間證實罹難。
兩岸外交實力消長,墨西哥地震中,大陸外交部先於台灣發布救援台胞消息。廈門大學台研院院長劉國深21日受訪指出,兩岸在海外角力的情況長期都存在,在海外就是要比誰能照顧好自己的民眾;「你照顧不好,大陸要去照顧,如果你還批判,就會受到質疑」。
大陸協助台灣旅外民眾案例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922000828-260301
拉斯維加斯槍擊案讓法國小哥感慨:在中國從未感覺不安全過2017-10-03觀察者網
017-10-1晚,美國拉斯維加斯發生槍擊案,目前已造成至少59人死亡,515人受傷。接二連三的槍擊案已然成為美國社會之痛。
就在半小時前,知名微博博主@Real信誓蛋蛋發布了一段視頻,此時正身處拉斯維加斯的博主通過視頻講述了這次槍擊案,這讓他感到十分恐怖。
一向以搞笑、傳遞快樂為主的博主,這次表情十分凝重。
他表示這是自己這輩子第一次感到自己不安全。
而他在中國生活了7年,從來沒有感覺不安全過,“不管你在外面幾點,不管在哪個地方,什麼時候都感覺很安全。”
相關新聞
劫後餘生,親歷槍擊的杭州遊客抱頭痛哭:還是祖國好!
為何傷亡慘重?槍手居高掃射人群像待宰羔羊像朝著桶內魚群射殺
美自由派媒體惹眾怒:死的都是特朗普支持者 (回應:天下理盲濫情的霉體公知大V噴子一窩黑!)
槍擊案美國槍支類股價大漲,美媒:民眾想買槍自保
回應
習大大說過,安全的人民來說應該是一種必需品而非奢侈品
不安全的時候才能體會到安全是多麼重要。
美國畢竟還是比較安全的。槍支私有化的到今天建國百年還是不錯的
的確安全,你趕緊移民。
中國不是一個移民國家,也不應該是一個移民國家!
然後一幫公知叫喊著,為什麼只有中國富人移民美帝,沒有外國人移民中國。
顯然他們忘了中國根本不是一個移民國家,直到最近才放開一點點名額給了最需要的高科技人才,而且大部分還是華人。
為什麼不禁槍?唉!民主選出不負責任的政府,自由到可以荼毒生靈,散發著血腥味的空氣讓人恐懼,哪有什麼甜美!
如果社會是個契約關係,利益衝突時,中國主張調解和解,美國主張判決裁定,矛盾激化的概率當然不同,中國復興的先天因素之一就是中國的文化傳統。
戴雨瀟、徐實:同樣是颱風,解放軍在一線救災,美國大兵去哪了
這就涉及國防體制的問題了——面對嚴重天災,美國和中國在軍隊調度程序和政治運作模式這兩方面顯現出了巨大的差異。簡而言之,美國軍隊的主要功能就是四處征伐、對外用武,和平時代的既定任務中沒有救災的內容。而中國軍隊“人民子弟兵”一直把救災當做和平年代重要的工作之一。而美國軍隊從兩百多年前建國伊始就和老百姓之間沒有多深的感情。美國的軍人不認為自己應該主動幫老百姓的忙,老百姓也沒有簞食壺漿的傳統——因為從一開始,美國養軍隊就是為了執行對內和對外的鎮壓職能。
回應
當年新奧爾良市警察局長利雷憤怒地告訴全美國的民眾說:“災難發生後,頭三天時間裡,我們什麼也沒有得到。在災難發生48小時後,第一批國民警衛隊分乘40輛軍車開進新奧爾良,然而,令我們震驚的是,他們抵達目的地後所做的第一樁事居然是找地方睡覺和打牌!我現在終於明白,我們為什麼打不贏伊拉克戰爭了。”
美國大兵忙著在中東搗亂,沒人值班。
黴國大兵正忙著造解放軍的謠,沒空救災
我們不要解釋,我們還是第三世界的窮國。燈塔國是民主自由之國,滿世界的推銷自己都不相信的民主自由,公知大V噴子都去投奔吧。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大災面前,中美政府一對比,中國製度優勢、政府執行能力得到了淋漓盡致地展現!
我以前一直認為解放軍救災很偉大,但是經過這次洞朗事件之後印度沒什麼損失,我看法發生了改變: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軍人的天職是為了捍衛領土主權和國家安全利益而隨時隨地準備打仗,不是只會救災清障打掃辣雞,不務正業!每年近萬億的軍費,可不是這樣用的!
誰說印度“沒什麼損失”?它為什麼平白地就灰溜溜撤了?印度的損失至少有5方面:
1、鼓譟一時,不戰反退,印度必損失軍心士氣。
2、印度失去了原本勉強維持住的國內平衡,兩個月以來印度國內各種地方勢力局部勢力的“要價兒”活動明顯增加,比如大吉嶺。
3、印度自己打破了中國對“中印關係大局”的顧忌,給了中國的對印鷹派一個難得的機會放手在青藏高原上“做動作”,必將對印度的長遠“安全關切”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4、由於此次魯莽無益的行動,印度對其周邊小國的威懾力控制力再次下降,尤其不丹的局面出現了重大變化的可能。
5、此次洞朗事件之後,連印度極端民族主義這樣最無知狂妄的勢力都被中國不戰而屈,請你告訴我還有哪個周邊國家為了什麼要來惹中國?
珠海澳門、休斯敦,災難中同命相連的城市!救災中的表現,卻如同兩個世界!在美國,連拔槍射船如此不人道的事也乾得出來。這事要放珠海澳門颱風災害裡,簡直難以想像,不知國際輿論要放大到多少倍?
但是,在很多國家軍警人員總是荷槍實彈進入災區……
美國遭遇颶風後,軍隊乘坐裝甲車巡邏,老百姓趟水前行
汶川地震,解放軍卻在搭“人橋“護送學生過河
美軍是這樣搬運救災物資的
解放軍卻是這樣做的……
全幅武裝的美軍和絕望的災民……
雅安地震後,解放軍將受傷的小孩、災民背出來……
美國在災難中是這樣救助孩子的⬇️
而中國孩子是這樣接受救助的……
他們永遠也不會明白,為什麼解放軍總是拿鐵鍁鐵鎬、進入災區,就像我們永遠不明白,救災就是救災,為什麼要拿槍。
美軍將受災民眾當成了潛在的暴民,所以時刻要用武裝來防衛,甚至出現過開槍的事情……
西方人不會明白什麼是軍民魚水情!
抗擊“天鴿”中,民眾為子弟兵送水送食物。
西方人不明白為什麼看上去比他們落後的中國,救災速度卻這麼快!
請記住他們——人民子弟兵!
西方人也不會明白為什麼他們在這種環境下也能入睡。
伏倒的大樹,清走了;
堵塞的道路,通車了;
這些最可愛的人也要走了……
當解放軍列隊離開時,澳門民眾鼓掌道別,
這一刻,
我們感受到祖國的強大,
人民子弟兵是堅強後盾!
抗擊颱風“天鴿”中,一個英雄走了。
他,是駐澳部隊退役軍人阮班貴,
在運送沙包加固房屋時被風刮倒,為抗災,為守護澳門獻出生命,年僅30歲。
向人民子弟兵致敬
謝謝你們!
回應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那些跪舔美國的公知們,出來吱一聲吧
人民軍隊,永遠是我們堅強的後盾!
特朗普不知道“子弟兵”是什麼意思呵呵
看得喉頭髮緊,眼框發濕,生活在我大中國,真好,中國軍人真棒!
這就是中國人民的軍隊,這是西方國家所理解不了的!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9-01/doc-ifykpysa2566463.shtml
中美救災對比有人留言特朗普:看看解放軍反應多快2017.9.01環球網
原標題:中美風災扎心對比!有人@特朗普:看看人解放軍反應多快!
不是所有的兵都叫人民子弟兵!
23日,“天鴿”重創澳門、珠海、江門……中國的災情和抗災受到外媒和外國網友關注。
美國休斯敦27日同樣遭受風災,驚動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定於29日視察德州災區。
有網友專門在推特上給特朗普留言:要他先看看中國澳門、珠海抗災的新聞,人民解放軍救災真的很快。
颶風中,美國第四大城市休斯敦發生嚴重洪災,大量居民爬上屋頂等待救援……
鑑於災情嚴重,外媒報導,休斯敦的災後恢復工作恐怕需要數年時間……
“天鴿”過後,澳門、珠海同樣遭受重創,不少外媒、港媒一度對災情感到悲觀,甚至狂呼澳門癱瘓了。
CNBC給出悲觀預期,其引述分析人士稱:颱風帶來的災害假如比最初報導的更嚴重,市面難以恢復,博彩數據會大受影響。
但是,這些論調很快就被打臉了。我們的解放軍25日進入澳門,清理垃圾、殺菌、滅鼠,恢復原本的城市面貌,28日就圓滿完成救災任務,其中有一天颱風“帕卡”來襲,實際上只用了48小時。
結果連外媒自己都震驚了,承認解放軍和居民們清理後,街道更乾淨。
即便是颱風正面登陸的珠海,也僅僅只用了四天四夜,就基本實現通電、通路、通水、通訊。這就是中國速度。
中國軍隊對災情的反應速度之快、集結速度之快,戰鬥力之強,令許多外國人心驚…
“天鴿”,讓城市一片狼藉……但是,因為有一群溫暖的人讓這些災後的城市迅速甦醒,他們,是人民子弟兵……
哪裡有險情,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有他們!
可是,最讓外媒感到震驚、不可思議的是,解放軍救災時竟然都不帶槍!
當駐澳部隊進入澳門街救災時,路透社感慨,解放軍拿支鐵鍬就進了災區.
按照西方人的邏輯,大災大難後因為物資緊缺,難免會出現“打砸搶燒“惡性事件,讓軍人手無寸鐵進入災區,不啻於成為暴怒災民的出氣筒。所以,在國外的救災現場,經常看到軍人槍不離身、裝甲車開路……
同樣是風災,在美國休斯敦,恐慌蔓延。美國CNN報導稱,一些受災地區民眾看到船隻就不顧一切要求登船,被“拒載”後甚至拔槍相向,開火損壞多條船隻,一些地區的救援工作不得不被迫中止……
恐怖!12年来最强飓风哈维登陆德州!特朗普要如何救灾? 發佈日期:2017.8.26
回應
要是在中国某些人就说这是人祸不是天灾!
古人說:自作孽不可活,天作孽猶可為,好好反思吧!
龍應台說:「最好來一場傾盆大雨,足足下它3個小時。 如果你撐著傘溜達了一陣,發覺褲腳雖濕卻不骯髒,交通雖慢卻不堵塞,街道雖滑卻不積水,這大概就是個先進國家;如果發現積水盈足,店家的茶壺頭梳漂到街心來,小孩在十字路口用鍋子撈魚,這大概就是個發展中國家
哈哈,各种讽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dtXRaEEwTU
相關新聞
特朗普視察得州颶風災區,美媒還有一百種方法批評他
美國第一夫人視察災區前穿高跟鞋惹爭議 下機後換鞋
挽形象!挨批後川普再赴災區勘災
哈維災損估420億美元 恐列美前5大災損風暴
災後重建經費 破千億美元
德州災損估超過1500億美元
厄瑪襲美 經損估2,000億美元
31死 30萬斷電 911打不通轉網上求救
夾雜穢物暗藏病菌 哈維積水堪稱毒水
“哈維”肆虐美國 災區卻有人哄抬物資發國難財
德州伯蒙市12萬人斷水 靠派發瓶裝水維生
哈維颶風強大的破壞力給反氣候變遷的川普上了一堂課
島國災損慘 要排碳大國埋單
聯合國示警:全球氣候急遽惡化 天災增3倍
因颶風淹水的德州化學廠再爆烈火 數百人撤離
颶風後遺症:40家化工廠毒物洩漏 一工廠3天2爆炸
乙烯短缺 塑膠製品「難產」
美國颶風帶動中國煉油廠藉機火力全開
亞洲煉油廠增產 搶供美國
卡翠納災後150國援美 哈維災後只有台灣捐款 為什麼? (回應:為什麼?美國優先!只有台灣這種奴才才會舔美國主子屁眼!)
哈維災情未消 颶風又來了 「伊瑪」下周直撲美國
洛杉磯野火 州長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庫 (回應:美國水深火熱)
颶風、野火、地震 美國人憂心末世降臨
艾瑪破壞力強勁:美國佛州700萬人大撤離待在島上幾乎等於自殺
厄瑪淹沒佛州南區避難反受災 涉嫌搶劫商店佛州32人被捕
厄瑪重創佛州礁島群 慘不忍睹1/4房舍毀 航母馳援 萬豪救援船拒載非飯店房客
核電廠關閉600萬戶斷電 停電造成養老院8死 加勒比海地區20死美國43死
瑪莉亞重創美國屬地波多黎各一周後9.27又變颶風 徘徊北卡沿海
波多黎各聖胡安市市長克魯茲批美國救災速度過慢
川普批市長領導能力不佳 波多黎各人不自助 依賴聯邦救災
厄瑪過境 救災竟讓美國海軍戰力見底!全球防務快罩不住
乍一看是這麼回事,仔細一看好像又不是。因為數據顯示,2012年國人哪怕是最有錢的那10%的家庭,洗碗機的擁有量每百個家庭也只有區區2.12。也就是說那些不差錢也不用為廚房面積發愁的國內富豪在家裡卻也未必很待見洗碗機這個東西。
上世紀八十年代,洗碗機一度和洗衣機一起在西方被當成“家庭婦女解放”運動的家電先驅,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它們可以讓家庭主婦從繁重的家務活中解脫出來,有明顯的女權範兒的暗示,可謂x格滿滿。
然而,洗碗機目前卻未能和其他家電小伙伴們一起成為中國普通家庭設施中的常規一員,讀者們怎麼看?
......
回應
中國的飲食習慣造成:1.不會用同一型號的碗,不利洗碗機的使用。2.中餐殘渣較多,洗碗機洗碗後,還得手工清理洗碗機。3.收碗擦桌的事還是得做,居然都開始了,就不在乎多刷幾個碗了。
節約是中國人深入骨髓的民族性格,能用手洗的碗為什麼要用洗碗機?能晾曬的衣服為什麼要用烘乾機?中國人的環境友好理念老外不懂。
在美國好多地方法律是不允許曬被子、衣服的!真他媽反人類啊!為烘乾機公司站台也不能啊
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中國和外國,俺們中國人為什麼要事事學老外?中國人就是討厭日光浴,就是不用男士香水,就是喜歡曬衣服,就是喜歡自己動手洗碗,身上沒幾根毛也用不著脫毛膏,就是看著帶血絲的牛排噁心,就是喜歡炒菜,看著色拉噁心,就是喜歡喝開水,又不吃你家的麵包,怎麼啦?小編想為洗碗機帶鹽,洗洗睡吧
洗碗機離中國普通家庭還有多遠?2017-10-12
最近根據韓國媒體報導,全世界已有過半的生活家電為中國製造。作為中國製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電行業在製造升級之路上已經領先一步。
我國人民生活總體水平提高,消費需求日趨旺盛,無疑刺激了家電行業的蓬勃發展。另外這個行業幾十年來一直享有國家政策的扶助,比如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時,我國曾出台“家電下鄉”計劃,以應對消費性電子產品外銷需求急速衰退的局面。
可以說到今天,彩電、洗衣機、電冰箱、微波爐、熱水器等這些家電類型,無論國產還是進口品牌都已經飛入了尋常百姓家,成了普通生活必需品的一部分。
然而在眾多家電類別中,隸屬於廚房家電的洗碗機卻好像一直是個“稀罕”物件;而且在大規模的品牌家電營銷展覽中,各種液晶顯示屏、掃地機器人、智能洗衣機展櫃前都有探頭探腦熙熙攘攘的人群,洗碗機的展台往往不但規模小而且參觀諮詢的消費者也相對少很多。
作為家電進中國的一塊遺留的“處女地”,理論上對進口品牌的洗碗機來說也該是商機滿滿,但各類數據顯示中國人接受洗碗機的過程很緩慢。
2014年中國洗碗機的市場擴散率只有3%,選低於西方發達國家
小編列舉幾個可能的原因。一,可能還是覺得貴;二,洗碗機太佔地方,和國人平均的家庭廚房空間不搭調;三,華而不實,小家庭吃飯就那麼幾個碗,動手洗洗也不用很長時間,而且還費事買配套的清潔劑;四,感官上講,其應用性有待檢驗,不一定比手洗的干淨……
面對以上種種可能,國內外知名品牌的洗碗機製造商可能要迫不及待打臉了。以市場佔有率能排進前兩名的某知名品牌為例,其價格不但很親民(基本範圍在2800-4000元,不比高端手機貴),而且有各種型號的一體式免安裝適合三口之家的洗碗機,佔地不多而且一次能洗20多個碗筷;除此之外,廣告還不遺餘力宣傳其絕對比手洗的干淨,而且能消毒,高性能殺菌。
某些國外的家電品牌製造商,對國內的洗碗機市場有過多種分析報告,語詞略有些傲慢,無非是說中國中產階級規模還不夠大,衛生習慣還不夠健康云云,而且西門子還給出了數據,證明中國越有錢的家庭洗碗機擁有量越高,如下:
法媒:中國人買車不喜歡“味兒”,擔心氣味有害健康
法國《VSD》雜誌網站2017.10,10文章,原題:為什麼中國人受不了新車的味道?2438萬輛的銷量,令中國成為2016年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因此,全球汽車生產商都要擠破頭來分一杯羹也不足為奇。但是,就在歐美消費者為新車的味道而興奮不已的時候,中國人購買新車卻常常將這些氣味視為有害健康的危險信號。這個奇怪的文化差異,讓中國人在選購新車時,將汽車的味道排在了噪音及油耗兩個指標之前,令人吃驚。
美國第三方市場諮詢公司JD Power的中國分公司汽車市場部主任表示,中國人因為污染問題而變得有些神經質,甚至風聲鶴唳。只要消費者嗅到自己不太熟悉的味道時,他們就會懷疑這是否對身體有害。不過,在美國生態中心協會看來,中國人的擔心並非毫無根據。該協會分析稱,新車的駕駛艙內往往混合有溶劑、黏合劑以及離合器釋放的多種氣體,它們可導致頭痛、噁心、過敏甚至在長期接觸下誘發癌症。
為討好中國客戶,中外汽車生產商不得不想出對策對新車進行“除味增香”。福特專門為中國市場聘用了18台“機器鼻子”,負責吸走新車的氣味。吉利新近推出了一套空氣過濾系統,專門清除駕駛艙內殘留的氣體微粒子。其他生產商則用檸檬皮香包或活性炭來為新車除臭增香,還有生產商乾脆使用臭氧滅菌法來消除異味。
中國消費者選購汽車的特殊要求也令汽車廠商感到十分為難。因為歐美人特別喜歡“新味道”,不但不會為新車除臭,有人還會購買“新車香型”的噴霧劑來讓自己的座駕長期保持嶄新的味道。
一些地區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環保部啟動持續一年的強化督查,目的就是為了改善“2+26”城市的環境質量。至今強化督查已經進行了近半年,一些城市的環境質量開始出現向好的趨勢。
據環保部介紹,通過開展標準件行業整治提升,邯鄲市永年區的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永年區空氣質量指數較5月份強化督查啟動之前,除臭氧(O3)有所增加外,其餘6項指標空氣質量綜合指數、PM10、PM2.5、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2)分別較5月份下降21.37%、31.0%、16.7%、7.9%、38.1%、35.7%。“曬藍天、拍白鷺”已經成為近來永年群眾朋友圈最活躍的氛圍。
不僅是邯鄲市永年區,據環保部介紹,鄭州市的二七區優良天數、PM2.5、PM10、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持續位於鄭州市前列。新密市PM2.5、PM10指標持續下降,空氣質量優良天數位居鄭州市前列,區域水環境質量全面改善。
回應
大幅下降也正常,低端越來越沒有競爭力,中端利潤薄,要做高端的了
別胡扯,你要學美帝?就剩下金融和高端?
環保部近幾年干了不少實事,大家都看在眼裡了。畢竟之前的高耗能高污染髮展模式真的不能再繼續下去了。
地方經濟歸零,污染企業也必須關!因為超額利潤零成本的污染企業不關,任何正常企業都難以生存!深圳為何高科技?因為污染企業幾乎為零!為何污染企業是零成本超額利潤?因為在發達國家其利潤根本就不夠排污費,擺明了就是要關掉這些企業,那麼在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這個層級和規模,關閉這種垃圾企業不但是治理污染,更是騰籠換鳥!不是主觀決策,而是形勢倒逼!決策人順應民心和經濟規律的高屋建瓴之舉!國民幸甚!
作為鄰京河北人,犧牲的痛楚外省人無法理解,優勢資源被虹吸進京,津。省下的就是被環保部門定義的“散亂污”企業,開始是限水電、後來貼封條、現在直接剷平……換來的藍天白雲和新鮮空氣讓大批失業者難言喜悅!
我也是河北人,我覺得主要是河北沒有幾個好領導,都是懶政得過且過的,導致河北產業這麼畸形。
地方一刀切,好多輕污染小企業也關門了,比如家具廠,織布廠,養殖場!
家具廠不清楚。但是織布廠,養殖場可不是什麼低污染行業,而是對湖泊水質影響及其嚴重的行業!織布廠涉及印染,含磷高;至於養殖場則必須配套田地消化糞肥污染。織布廠這類,完全支持國家的做法。小工廠技術差,攪亂市場,浪費資源,更沒有治理的能力。
二七區是鄭州市環保整治力度較大的一個區,不僅實施了“不允許不達標違法施工、生產;不允許以停工代替整改”等嚴禁的措施,而且還建成“互聯網+”大氣污染防治精準整治平台,整合區域綜治視頻監控、“藍天衛士”、渣土車GPS定位等監控資源,同步開發手機APP,隨時查看監控點情況,形成全天候、立體式的監控“天網”。
如此嚴厲的環保管制措施非但沒有影響二七區的經濟發展,反而今年前8個月,二七區全區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6億元,增長9.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0.7億元,增長5.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4億元,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239.5億元,增長14.7%。
環保部透露,二七區19個省市重點項目,年度計劃投資193億元,已完成投資136億元。150個億元以上重大項目,計劃投資452億元,已完成投資274億元。213萬㎡安置房實現樁基施工,114萬㎡安置房順利回遷。
嚴肅問責有效傳導環保壓力
針對強化督查,環保部及國務院相關部門以及京津冀晉魯豫6省市政府聯合出台了攻堅方案、量化問責方案等措施。據環保部介紹,一些城市加大了對違法問題及不作為、慢作為的查處及問責力度。
為確保“散亂污”企業清零整治和標準件產業規範提升,環保部表示,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成立了由區委、區政府督查室、組織部組成的聯合督導組,對各項工作進行強化督導、跟踪問效,每天通報,定期調度,頒發流動紅、黃旗;同時,對連續落後的部門和鄉鎮,由組織部、紀委監察局依據有關規定進行約談問責,嚴查重處不作為、慢作為人員。
環保部稱,截至9月底,邯鄲市永年區對123人啟動問責程序,其中,給予黨政紀處分77人,誡勉談話11人,通報批評35人,確保了責任落實到位,壓力傳導到位。
在強化問責的同時,邯鄲市印發《關於對“散亂污”企業及標準件企業偷排偷放非法生產實行公開舉報的通告》;公安、環保持續開展夜查和突擊檢查,對違法違規生產、偷排偷放的企業,依法嚴厲打擊,從嚴從重追究法律責任。據環保部介紹,截止目前,邯鄲市已移送公安案件52起,其中刑事案件9起,刑事拘留9人,批捕5人;行政拘留案件43起,行政拘留47人。
濟南市也加大了對環境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據環保部透露,截至目前,濟南市共查處環境污染刑事案件5起,行政拘留5起,抓獲違法嫌疑人員16人,立案236件,罰款875.4萬元。9月15日至10月9日,環保部巡查組共核查前期整改的環境問題430個,已完成整改416個,佔比96.7%。
環保督查未造成28城市經濟大幅下滑部分城市經濟指標呈上升趨勢
持續時間長達一年的京津冀及周邊區域“2+26”城市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以下簡稱強化督查)正在進行。一種怪論始終未散,那就是環保督查嚴重影響了地方經濟發展。
事實真的如此嗎?據法治日報2017-10-11 報導,包括11日在內,環保部連續通報了一些地市的做法及相關調查數據。事實及數據顯示,在環境壓力的倒逼之下,山東省濟南市、河南省鄭州市、新密市等一些地方企業成功轉型,經濟指標非但沒有出現大幅下滑,反而呈上升趨勢。
同時,還有一些城市始終保持環保高壓態勢,嚴厲查處環境違法問題,嚴肅問責責任人。環保風暴之後,不僅經濟沒下去,空氣還好了。
經濟未受影響多地出現增長
環保部11日通報稱,今年濟南市政府投資360億元,堅決推進濟鋼搬遷工程,擁有年產1200萬噸鋼鐵產能的濟鋼已於今年7月初全面停產。同時,濟南市東部老工業區已完成54家企業的搬遷;已拆除鍋爐323台;對“散亂污”企業進行了集中整治。
“2017年上半年,濟南市GDP總量為3417.4億元,經濟同比增速為8.3%。2017年1至8月,濟南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5.2%,財政收入同比增長12.4%,居山東省第一,稅收比重同比增加80.6%,濟南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0.1%,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代表的新動能正不斷增加,以高耗能行業為代表的低端供給進一步減少,工業發展順利實現了新舊動能的換道轉擋。”從環保部公開的這一組數據看,顯然,環保風暴並未使濟南市的經濟指標出現下滑。
新密市的經濟同樣沒有受到環保風暴的影響。據環保部介紹,新密市借勢環保督查,全面進行產業結構轉型。主要經濟指標在經歷了去年小幅回落的短期陣痛後,2017年全面回升。“今年1至8月,新密市耐火材料產量799.6萬噸,同比增長7.0%;產值534.3億元,增長7.7%;增加值98.5億元,增長4.9%;稅收3.3億元,增長40.9%;綜合能耗下降12.5%。耐火材料產業對工業發展的貢獻率達28.1%,對全市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達16.7%。”環保部指出,借環保督查全面進行產業升級是新密市經濟持續向好的重要原因。
鴉片戰爭的前車之鑑,我們相信在今天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態勢下,應該不可能歷史重演。但以美國為首的這些貿易大國,竟然只在意於各該國相關企業的利益可能因中國的禁令而受損,卻完全無視於自中國採取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數十年間已成為各國「有害洋垃圾」的最主要傾銷地。依中國官方統計,2016年中國「洋垃圾」的進口量高達730萬噸,年進口量占全球年產出量的56%,乃是不折不扣全球最大的固體廢棄物進口國。
儘管以美國為首的這些貿易大國,打著質疑中國「洋垃圾」禁令的完備性,行保護各該國有害固體廢棄物出口商的利益之實的此一做法,具有高度的道德爭議性,以及同時暴露出這些「黑心」企業的短視近利與缺乏環境保護意識。但我們也許可以不必擔心,中國是否會在國際干預、施壓下,讓禁止有害固體廢棄物進口的禁令最後出現「髮夾彎」情形。但我們還是擔心,這些「洋垃圾」即使明年以後進不了中國,這些「黑心」企業,在各自國家的撐腰下,還是會找到「出路」。包括非洲、中南美洲、甚或東南亞及印度次大陸,將成為這些「洋垃圾」新的傾銷地。
所謂環境議題無國界,工業革命以來積累的各種廢棄物,和對空氣、水源乃至海洋的汙染,已經成為廿一世紀地球與人類的「共業」。面對這種嚴峻的情勢,尋求生產、生活、生態三者兼顧,包括政府、企業、人類都要有此共識,透過綠能經濟、循環經濟的倡導與實踐,祈盼人們能夠打造「三生有幸」的諾亞方舟。在這個過程中,台灣、中國固然不能缺席,美國、歐盟、加拿大、澳洲、韓國等所謂的大貿易體,更不應該缺席與倒行逆施。
工商社論》正視反思中國禁止「洋垃圾」進口爭議
2017/10/7
中國大陸在今年7月正式照會世貿組織,指稱因廢棄塑料、廢紙、廢棄爐渣、礦渣及廢棄紡織品等,常摻雜高汙染和危險性廢物,為保護環境和人民健康,中方將於年底正式停止接收上述固體廢棄物。
中方此一預告式的照會,事隔兩個多月,詎料竟引發包括美國、歐盟、澳洲、加拿大與韓國等5大貿易體的質疑,於3日在世貿組織進口許可委員會的相關會議上發聲,擔憂大陸拒收「洋垃圾」的禁令,將對他們境內的企業產生重大影響。
根據外電報導,這5大經濟體之所以對大陸將拒收「洋垃圾」表達質疑與擔憂,表面的理由是認定中國政府的禁令充滿不確定性,擔心禁令的範圍恐將超過廢塑料和廢紙等項目,從而對他們的很多企業產生影響。而美國的代表,則更赤裸裸的反應川普政府對外關係以美國利益為優先的施政思維,具體的舉例如含鐵及不含鐵的固體廢料,將涉及到幾十億美元的市場,攸關美國企業利益。
平議此一引發世貿組織會員國之間的全新具爭議性議題,中方自然有權基於人民健康和環境保護的理由,宣告停止具汙染性和危險性的固體廢棄物之進口。而針對5大貿易體所質疑的禁止進口品項不夠具體,恐令人無所適從,以及擔憂會否無限上綱、致牴觸世貿組織所揭櫫的維護自由貿易的基本原則。我們認為中方只要順勢將禁令的相關細節儘早知會世貿組織,自可收釋群疑之效,以及進而杜質疑者的悠悠之口。
然而,除了中方應適度回應外界的質疑,而不要予人一意孤行,或對禁令存有充滿不確定性的疑慮之外,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認為此5大貿易體選擇此一議題公開質疑中國,背後除了隱含以美國為首的相關貿易體對中國崛起的另類焦慮之外,在實質層面,這5大貿易體選擇此一議題對中國發難,其實更曝顯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自私與墮落。
沒有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可以對中國的此一禁令,在雞蛋裡挑骨頭。藉強調禁令的不夠具體明確,而振振有辭的表達恐將對各該國家相關企業利益產生重大影響。這種行徑,令人想起在十九世紀中葉,清道光年間,林則徐基於維護人民健康的理由,採取禁絕、燒毀鴉片的措施。最後卻引發當時殖民帝國主義龍頭的英國,以維護其鴉片出口商人的利益為由,仗恃船堅砲利,和清政府打了一場不名譽的鴉片戰爭。
中國將拒收高污染洋垃圾五大貿易體表示擔憂
2017.10.3,一名駐日內瓦的貿易官員對新浪財經透露說,在今日世貿組織進口許可委員會相關會議上,美國,歐盟,澳大利亞加拿大和南韓五大貿易體質疑了中國對“洋垃圾”的禁行新政。他們擔心禁令的範疇會超過廢塑料和廢紙,這將對他們的很多企業產生重大影響。
中國之前在7月18日正式照會世貿組織,稱不再接受廢棄塑料,廢紙,廢棄爐渣,廢棄紡織品以及礦渣的進口,此禁令在今年底將正式生效。中國送交世貿組織的文件顯示,上述材料常摻雜高污染垃圾和危險性廢物,為了保護環境和人民健康,中國將拒收高污染的固體廢棄物。
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固體廢物”進口國,年進口量佔全球年產生量的56%,去年進口量高達730萬噸,總值達37億美元。憑許可證進口的“固體廢物”主要集中在廢舊塑料、廢舊紙張、廢舊橡膠製品、稀有金屬冶煉礦渣等四個大類。今年底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主要就是針對這四大類。
之前統計數據顯示,去年中國進口了730萬噸廢塑料,價值37億美元,佔全球廢塑料總額的56%。除香港外,中國進口廢塑料,廢紙的最大來源地是日本和美國。
美國是在此次會議上第一個發言,稱他們中國對如何更改現有廢物進口許可存在不確定性,對此他們十分擔憂。同時,他們並不確定這一禁令會不會延展到其他固體廢物的進口中,尤其是針對含鐵及不含鐵固體廢料——這涉及到一個價值幾十億美元的市場,與美國企業利益相關。他們的問題是:如果有相應的考慮,將會何時執行,以及以怎樣的程序執行。美國代表建議要將這一疑問列入世貿組織進口許可委員會的議事議程上。
加拿大,歐盟,南韓的貿易官員則表示他們會密切關注中國接下來的舉措.....。
回應
我們做了幾十年的歐美地清道夫?為什麼中國進口洋垃圾?而美國、歐盟、加拿大等國不進口洋垃圾?
西方又玩雙重標準:拿中國當白痴嗎?洋垃圾滾蛋!
我認為有些東西應該可以進口。尤其是廢紙。製造紙張對環境的污染更嚴重。世界上沒有垃圾的。問題是你沒有這方面的技術水平。例如我們的生活垃圾,處理好就是良好的肥料。改革開放初,生活垃圾是農村收集的主要肥料。普遍使用抽水馬桶後。農民不要了,結果........
環保志願者訴三大外賣平台每天約消耗兩千萬個塑料袋
據前瞻網2017.9.24報導,近日,重慶市綠色志願者聯合會以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為將美團外賣、餓了麼、百度外賣訴至法院,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已受理該訴訟案件,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審理過程中。近年來,隨著外賣平台的迅猛發展,外賣垃圾也呈現幾何級增長,由此造成的環保問題也導致外賣平台幾度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針對這一指控,三大平台紛紛推出環保措施,例如美團外賣的“青山計劃”,百度外賣的“EP行動”,餓了麼的“藍色星球”,都在APP上增加“不需餐具”這一選項。不管效果如何,至少三家平台的姿態擺得足夠端正。
事實上,在處理外賣垃圾問題上,外賣平台能起的作用有限。.....
回應
說真的,這不是第一次了。有人算過一筆賬,在當前人口環境和社會分工的前提下,專職餐飲行業通過每解決10萬人一天的飲食,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7千噸,減少固體垃圾1~3萬立方米,減少用水多少記不清了…外賣的方式還可以有效緩解交通擁堵,這些跟塑料包裝袋比起來,誰更環保一目了然。這些環保組織要是有精力可以去進一步研究下可降解塑料,或者去地方排污工廠盯梢,比在這裡搞這些沒用的爛報告有用的多。
通過以上方式,可以推廣單位公司自營餐廳,然後ngo可以舉報自營餐廳浪費水泥,建材......
我只是比較好奇NGO的資金從哪兒來呢?
總是這種誅心的言論,說了NGO不一定都是國外的。別總是被害妄想症,國內一些環保的大案子,不少都是NGO擺上檯面的。
可能是新聞看多了,見到NGO這個詞就反胃
你去看看定義,NGO只是非政府機構的簡稱,不代表都是國外的謝謝。一些國外的垃圾NGO作假忽悠,不代表所有NGO都是那樣。
你就省省吧這幫人成天監督這個監督那個誰給他們的權利?他們有什麼專業資格去監督別人?他們平時資金收入那裡來的、透明嗎?他們到底是對幕後老闆負責、還是對人民負責?
環保只是為了人類自己,外賣毀不掉我們的下一代2017.9.19雷斯林
最近各大號都在發一篇叫做《外賣,正在毀滅我們下一代》的文章,....
我有不同意見。
1,毀掉我們下一代的根本不是外賣
數據就是我國2016年的塑料製品產量為7500萬噸,其中加上外賣一共的塑料購物袋數量也才200萬噸,但食品包裝袋,農用薄膜卻達到了1300萬噸。
........
黃河變清調查:泥沙每年減少7.6億噸大洪水機率增加
歷史記載可查的“黃河清”共有43次,最長的一次為1727年,黃河澄清2000餘里,持續20多天;新世紀以來的“黃河清”,持續時間之長遠超記載,史所罕見。然而,泥沙銳減黃河變清,成因複雜懸疑待解,下游“懸河”利劍仍然高懸。
《瞭望》周刊2017-9月刊發《黃河變清調查》專題報導。報導稱,專家指出,除生態建設工程外,氣候變化、水利工程、經濟社會發展也是導致黃河泥沙銳減的重要原因。近十年來,黃河中游地區城鎮化提速,在基建和房地產拉動下,出現了“採沙熱”。而且,隨著黃土高原產沙區大量農民外出打工或遷居城鎮,導致大量坡耕地撂荒或棄種,從而引發植被自然恢復。
《黃河流域綜合規劃》認為,目前的水利水保措施年均減沙4億噸左右,到2030年適宜治理水土流失區得到初步治理後,每年可減少入黃泥沙6億~6.5億噸。屆時,入黃泥沙可減少至9.5億~10億噸,遠期可減少至8億噸。雖然入黃泥沙銳減,黃河水沙調控體系建設已取得初步成效,但黃土高原輸沙規律未變,黃河下游持續數千年的“人沙賽跑”遠未到散場時。
報導指出,黃委會曾測算,黃河下游有發生55000立方米每秒大洪水的可能。結合現在的地形地物分析,下游大堤一旦決口,洪水泥沙災害影響範圍涉及冀、魯、豫、皖、蘇五省110個縣(市),總土地面積約12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1億,耕地面積1.12億畝。而且,歷史上黃河大堤汛期決口後,從未有當即堵复的先例。
....
回應
聖人出,黃河清
古人尚且不信之事,何必再庸人自擾。
降水北移,以後西北植被會逐漸恢復,黃河水量會暴漲,極其有可能改道而重回黃河古道,在這裡說一句,如果家住黃河古道的朋友,未來幾年早點考慮搬家吧,咱們藉住的地方要還給黃河了。
對了,前段時間洞庭湖也是搞還湖行動,其實這不是為了環保好看,氣溫回升,降水增加,洞庭湖也會慢慢恢復到歷史上的那樣,所以政府已經行動,避免以後帶來的損失!
南水北調丹江口水庫大壩蓄水首次突破162米
2017.9.23日10時,南水北調丹江口水庫壩前水位達到162米,當天12時達162.01米,預計10月上旬水庫水位將達到164米。
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於2005年9月26日動工,2013年加高工程全面完工,當年8月29日通過蓄水驗收,大壩由原來的162米加高至176.6米,蓄水位由原來的157米增加至170米。
2014年12月,丹江口水庫正式向北方京津冀豫四省市調水,目前已調水90多億立方米。
俄媒:科技讓居民生活更舒適,俄記者走進“智慧銀川”
俄羅斯《聖彼得堡公報》2017.9.21文章,原題:智慧城市銀川 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是座不大的城市,且靠近戈壁沙漠。不久前這裡還被視為中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中國製訂消除貧困計劃後,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城開始快速復興。如今,這裡到處都是建築吊車。
寧夏是中國首個沙漠面積正減少、而森林覆蓋率從1.3%增加到6.4%的省份。在當地居民努力下,沙漠後退了。在被征服的土地上,人們在建設村莊。中國駐聖彼得堡總領事館組織媒體參觀了這一地區,向我們展示了現代中國生活多元化的一面。在閩寧鎮新居民點,人們在溫室裡種植果蔬。還有葡萄園,葡萄藤是從法國引進的。當地按法國模式建起酒廠,生產最好的葡萄酒。
銀川一個大型市民服務中心不久前投入使用,在這裡任何文件都可在15分鐘內辦妥。整個辦事過程全部使用現代化數字技術,這讓我們震驚。樓內每層都有餐廳、兒童遊戲室、圖書館。這一綜合設施僅用9個月就建成使用。在服務中心旁邊的“智慧城市”展覽館裡,可看到新技術如何幫助市民生活得更舒適。
銀川9月份剛舉辦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這座城市街道寬敞、乾淨,綠樹成蔭。這裡有佛教寺廟也有清真寺,還有天主教堂。有穿破洞牛仔褲的年輕人,也有戴頭巾的婦女。在大型購物中心,人們紛紛為家人選購服裝、珠寶及各種名牌商品,廣播裡播放著輕鬆的樂曲……如今,再不能把寧夏稱為貧困省份了。今年,寧夏經濟增長率達到8.6%,這裡已由國家補貼區變成投資區。
海南規定“新建住房不高過椰樹” 省委書記回應
中新社海口2017.9.22電(記者王子謙)實施嚴格的圍填海總量控制制度和規範審批程序,除國家和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重大民生項目和重點海域生態修復治理項目外,嚴禁圍填海。中共海南省委七屆二次全體會議22日通過《關於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的決定》。
《決定》指出,加強村鎮規劃和宅基地管理,弘揚特色鄉土田園文化,農村新建住房高度不得超過椰子樹。中共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對此解釋說,“不高過椰子樹”是一種形象表述,在工作方案中可以明確具體高度,一般不超過三層、高度不超過12米,目的是讓農村建築融入椰林山水。
《決定》要求,到2020年海南省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2%以上,城鎮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保持在98%以上,主要河流湖庫水質優良率不低於95%,近岸海域水環境優良率不低於95%,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在優良水平。
英媒:推高性能電池中國擬實施“光伏領跑者計劃”
據英國路透社2017-09-22報導,中國期望主導太陽能光伏發電高端市場。近年來,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迅速發展壯大,成為全球主要增長市場之一。
中國實施“光伏領跑者計劃”,將使得高性能太陽能光伏電池的價格變得“更加平易近人”,進而很可能推動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進一步發展,同時也會對其他國際知名太陽能光伏電池製造商,比如CSI阿斯特、REC太陽能、夏普等,形成不小的競爭壓力。
根據2017“光伏領跑者計劃“,中國能源局表示,中國計劃在現有的80吉瓦太陽能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的基礎之上,再增加8至10吉瓦裝機容量。
總部設在阿布扎比的“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A)數據顯示,全球太陽能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從2000年的1吉瓦激增至現在的約300吉瓦,並且這一數字可能會在2020年翻番。
而全球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的快速增長,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多晶矽太陽能電池。雖然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能量轉換效率不如單晶矽太陽能電池,但其價格更低,當前售價不到50美分/瓦(約合3.3元人民幣/瓦)。
不過,隨著中國增加單晶矽太陽能電池的產量,兩種電池之間的價格差距逐漸縮小。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主要太陽能光伏電池生產商之一,該公司質量管理部門的負責人表示,他們正在增加對單晶矽太陽能電池的投資,“單晶矽太陽能電池的市場佔有率可以從現在的1/5大幅提升至超過50%”。
美判定:太陽能業受中國進口傷害 可能將徵關稅
美聯社報導,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2017.9.22判定,中國大陸等國輸美的低成本太陽能板對美國太陽能製造商造成嚴重傷害,川普政府對進口太陽能板課徵關稅的可能性因此提高,未來外國賣到美國的太陽能板價格可能翻倍。
里夫金:為什麼中國和德國可以引領下一次全球變革浪潮?2017-09-21
繼歐洲數個國家陸續宣布燃油車的停產停售時間表之後,日前中國政府也宣布啟動傳統能源車的停產停售時間表。與此同時,各大汽車廠商也感受到了全球汽車產業、能源結構的重大變革即將到來,紛紛宣布推出各自的電動汽車計劃。這一系列的變革引發全球震動。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作者、美國華盛頓特區經濟趨勢基金會總裁傑里米·里夫金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新一輪全球變革浪潮已經到來。今天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包括環境污染、經濟增長停滯、貧富差距擴大等問題,依靠今天的技術和認知是沒有辦法從根本上解決的,必須通過以新能源、新通信技術、新交通物流技術為推動力的社會變革,來推動整個社會結構的根本性變革才能化解矛盾,實現突破性增長。里夫金還認為,在這一輪浪潮中,中國和歐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
新媒:設計更安全成本更低,中國核電市場吸引全球專家
新加坡《海峽時報》2017.9.22文章,原題:核專家們奔赴中國測試實驗性反應堆 就在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科學家們發現難以籌集到足夠資金在本國建造實驗性核電廠之際,中國正成為設計上更安全、成本更低的新型核電站的實驗場。
本月中國核電宣布一家合資公司將在華建立並運行由華盛頓泰拉能源公司設計的“行波堆”,後者的董事長是比爾·蓋茨。此前,加拿大蘭萬靈集團和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都已與中國開展合作,前者同意與中核集團、上海電氣集團建造一座新“循環燃料”(核電)廠,後者正與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合作研究熔鹽堆技術。業內人士表示,對此類核電廠來說,中國正是需求和樂意合作的伙伴所在地。
儘管多數發達經濟體正緩慢轉向太陽能和風能,但中國迅速激增的能源需求意味著它正斥巨資建造所有類型的新電廠。中國擁有全球最雄心勃勃的反應堆建造計劃,目標是使其核電裝機容量到2020年達58千兆瓦。
英媒:應對空氣污染,北京卡車限制令或讓火車受益
英國路透社2017.9.22報導,隨著北京為應對空氣污染決定限制柴油卡車的使用,從鋼鐵到化工產品什麼都生產的數千中國小工廠正在爭奪該國擁擠的鐵路貨運。
在中國,重工業更喜歡相對便宜的卡車運輸,特別是貨物需短途運輸以及遠離鐵路的那些內陸企業。環保部上月通知中國28個城市的成千上萬家企業,11月1日前把在冬季污染最嚴重的幾個月柴油貨車的使用減半。在河北省和河南中部,一些煉鋼廠的產品90%以後須通過鐵路運輸,目前比例是50%到60%。
在柴油貨車被限前,中國已下令禁止通過柴油貨車運輸煤炭到主要港口城市。去年公路承擔了中國430億噸貨物運輸的77%,相比之下鐵路為8%。轉向利用鐵路網,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基石。專家說,這是中國多麼重視環境影響的又一個指標。
很多公司已在準備“嚴冬”,爭相在最後期限前分到一點鐵路貨運力。留給小企業的運力有限,很多企業還面臨距火車站數百公里遠的問題。公司高管擔心,(運輸)瓶頸問題會導致混亂,傷及產品進入市場的能力。
同時,鐵路運輸成本更高,有些耗時更長。兗州煤礦焦化廠負責人說,“若因鐵路運力爭奪,產品運輸有困難,我們可能會在冬天減產”。邢台鋼鐵公司一名銷售經理說,“有些客戶距我們只有160公里。貨車運輸比鐵路運輸更靈活、便宜。對江浙客戶來說,火車差不多一周,汽車只需一兩天。”
英媒:中國計劃推廣乙醇汽油改善空氣污染有望?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2017.9.14報導,繼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官員稱已開始研究淘汰以電油柴油驅動的汽車後,中國官方又發布計劃在2020年前在全國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
中國計劃推廣的車用乙醇汽油又稱為E10,在普通的汽油加添10%的乙醇,而乙醇則從玉米、小麥等農產品發酵而成。中國官方發出的文件指,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可以改善國內的能源結構,並減少汽車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
北京發出的文件透露,政府早在2001年為處理一些開始變質的糧食,便開始試驗生產生物燃料乙醇試點。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副教授兼副系主任容家富認為,這種方式其實可行。
根據路透社的數字,中國現有約2億噸玉米庫存,每年生產足夠的乙醇汽油需要消耗約4500萬噸玉米。
容家富指出,除了用農產品可吃的部分,廢棄的部分也可以用來製作車用乙醇,稱為纖維素乙醇,這種方式在技術上是可行的。
駐北京的綠色和平能源分析員羅拉承認,纖維素乙醇的製造成本比較高,但目前國內普遍把這些廢棄的部分燒掉,產生空氣污染。他認為把這些部分轉化成燃料是一個“有用的投資”。
他向BBC強調,推廣車用乙醇這個計劃能否真正改善中國的污染問題,關鍵在於選用什麼原材料。
有研究顯示,大部分近年出產的汽車都無需改裝就能使用混合10%乙醇的汽油。
容家富認為,中國距離全面淘汰傳統動力汽車尚有一段時間,而在這段期間汽車仍要需要使用汽油,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確能減少碳排放。
中國官方新華社也引述業內人士指出,完全不用汽油和柴油驅動的新能源汽車早晚會成為趨勢,但轉換過程有多快仍然取決於技術和配套設施等發展。
回應
無論化石燃料還原生物燃料,都是燃燒有機物,生物燃料只是改變了原料來源,與改善空氣質量關係不大。
中國人得有自信心,生物燃料絕不會與我們搶奪糧食資源的。中國18億畝耕地底線永遠不變。現在城市化越來越大,老百姓出行交通工具必須是清潔能源。現在我們達不到全清潔能源,但是生物燃料是首選。
對不起,我們沒用過
你一直在用的汽油就是已經是乙醇汽油了。此前已有多地試點推廣乙醇汽油。截至目前,我國生物燃料乙醇年消費量近260萬噸,產業規模居世界第三位。全國已有11個省區試點推廣乙醇汽油,乙醇汽油消費量已占同期全國汽油消費總量的1/5。
環保其實是一件很專業的事情。
很多時候我們認為環保的,其實一點都不環保。我們做的某些環保行為,其實經不起邏輯的推敲和定量的分析,只是感動了自己。而一些口口聲聲喊著環保的人,也並非不了解這點,他們只是把環保作為一種武器,攻擊自己的商業敵人,攻擊自己的政敵,或者攻擊其他國家。
一個事實是,我們人類進行現代生活的所有行為,都或多或少會對環境造成影響,從汽車到空調,從外賣到快遞,從計算機網絡到電力,全都如此。
但這依然不能否認外賣,快遞,空調,電力,網絡都是非常偉大的發明,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不能因噎廢食。
另一個事實是,環保是為了讓人類更好的生存,讓環境維持在我們適合生存的狀態下,“保護地球”只是我們最初提出來用以美化我們環保行為的一個概念,結果這個概念卻潛移默化地改變了不少人,讓他們真的以為環保是為了“保護地球”。
這本末倒置了,環保當然也是人類自私的行為之一。
因為地球已經存在了46億年了,溫度比現在高十幾度的時候也有,比現在冷幾十度的時候也有,地球根本不在乎自己身上會多幾塊塑料或者少幾塊塑料,生物大滅絕的時候地球也活得好好的,根本輪不到我們保護。
比如說節約用石油是為了以後我們還用得起石油,節約用水是為了讓我們以後不必一萬美金一杯水,我們做的一切全都是為了我們人類自己,不需要用其他話語去掩飾,地球根本不在乎。
所以究竟哪些環保理念是有意義的,哪些是扯淡。
你們心裡還沒點數嗎?
回應
這樣的小便真是人類的大救星,一本正經的胡言亂語。
外賣有利於 餐館生意、送餐員、電動車、懶人,但使交通變差、環境污染、很多人變懶。
看評論,一大半是只看了標題就進來噴的。
它不但和沙塵暴毫無關係。
而且大大方便了廣大就餐者,減少了因為店家清洗筷子不到位帶來的病毒傳播風險,而且還減少了店家清洗筷子排入水中的清潔劑,消毒劑,其實是一個利大於弊的發明。
但因為定性不定量的分析,卻背負了很久的罵名。
3,環保其實是一件挺專業的事,並沒有那麼容易
其實類似的看似環保,實則作秀的迷思還有很多。
比如有的環保人士說塑料袋有1,2,3,4種不好,提倡大家多用紙袋,原因是紙袋比塑料袋更好降解。
這是事實,但其實造紙造成的污染卻遠比生產塑料來得高,而且有關塑料降解的問題這些年一直在研究並有了進展,但造紙造成的污染卻始終是個難題。
比如所謂的“地球關燈一小時”,其浪費掉的電力,對電網造成的負擔遠遠超過這一小時節約的電力,雖然有形式上的宣傳作用,但一個本質上有作秀嫌疑的活動造成的宣傳又真誠到哪去呢。
更別說還有不少人關了燈說要減排以後,點上了碳排放量更高的蠟燭。
實在不知道說啥好……
所以格羅斯在他的著作《高級迷信:學術左派及其關於科學的爭論》裡說道:
正如地理學家馬丁·劉易斯(MartinLewis)在《綠色幻覺》中所寫的那樣:“很大一部分的生態激進主義者堅決相信:人類的社會和生態問題只有靠重返原始的生活方式來解決。
認為“原始”人類與仁慈的“自然”親密地攜手並進是個錯誤的看法。這就像把“原始”人類看做從來不剝取頭皮、使役奴隸以及用活人祭祀,是毫無攻擊性的和平主義者一樣荒謬,就像把上述三種惡行都當做是弗朗西斯·培根的發明一樣可笑。荒唐的是,這種錯誤念頭已經長期進入了西方文化所虛構的神話之中,這當然是受到了蒙田、狄德羅和盧梭等人的影響。
從環保的角度看,激進環境主義者如此喜愛的“天然”纖維和紡織物,其成本遠遠高於合成的替代物。另外,號召“重返土地''的環保主義者渴望逃離高人口密度的城市生活,然而,城市生活恰恰是減輕人類對野生生物區和瀕危生物區造成壓力的最佳方式,增加了這種壓力的反倒是那些墾荒者。不幸的是,那些被想像激怒的人很難接受這些常識,理性和科學看起來非常不合他們的胃口。
但那篇文章說的是“外賣,正在毀滅我們的下一代”,把該問題歸咎於我們平時吃的外賣,就不太地道了。
畢竟在我們研究一個問題的時候,不能只有定性的感性分析,還應該有定量的討論。
畢竟外賣切實給我們生活帶來了便利,還帶動了就業,促進了經濟發展,總的來說怎麼都是利大於弊。
文章給出的解決方案裡,“盡量不使用外賣”,有點因噎廢食了。
2,一次性筷子騙局
當然外賣確實影響了我們的環境,只是一個量的問題,但有關一次性筷子的環保說法,卻很大程度上是一場騙局。
可能你從小也聽過:
“使用一次性筷子,讓我們對森林濫砍濫伐,導致了水土流水,土地沙化。”
“一株生長了20年的大樹,僅能製成6000—8000雙筷子。”
“目前,我國一次性木筷子使用量在450億雙左右,消耗的木材為166萬立方米”。給大家的感覺就是,一次性筷子消耗的木材幾乎會毀掉我們所有的森林。”
還有公益廣告上,一株株參天大樹被砍倒,變成一雙雙一次性筷子被送上餐桌,還有“日本的一次性筷子都是從中國進口的”的廣告。
我們從小聽到大的邏輯就是,使用一次性筷子會毀了我們的森林,給環境帶來巨大的負擔,但定量分析一下,就發現根本不是這樣。
事實上就是,沒有哪個廠商會用價值不菲的二十年森林去製造極為廉價的一次性筷子,那些木材可以被拿去做家具,做地板,都能賣出遠超筷子的價格。
而一次性筷子的木材基本上都取自速生楊樹或者樺木之類的速生樹種。一般來說,1棵生長5年的速生楊可以提供0.3立方米的木材。而一畝林地通常可以栽種30棵速生楊樹。所以平均來說,1畝林地1年可以提供約1.8立方米的木材。
這樣算起來,要提供166萬立方米的木材,大約需要92.22萬畝的土地。即使算上損耗或者因為管理不到位等等因素引起的減產,將種植面積翻番,也就需要184萬畝的林地。
目前,我國楊樹總面積已達1010多萬公頃,也就是1.515億畝。那184萬畝不過是零頭中的零頭了。
而這些速生樹種本身就是經濟林材,種下去就是為了砍掉種下一批的。
所以結論就是定量分析以後,使用一次性筷子不但不會影響環境,還能增加農民伯伯的收入,促進我國經濟發展。
日本從中國進口一次性筷子也不是因為日本想破壞中國環境,純粹是因為中國人工成本低,林地多,所以我們的一次性筷子便宜。
環保只是為了人類自己,外賣毀不掉我們的下一代2017.9.19雷斯林
最近各大號都在發一篇叫做《外賣,正在毀滅我們下一代》的文章,引用了艾瑞發布的《2017中國本地生活O2O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本地生活服務O2O形成了到家、到店兩大模式,並且行業整體交易規模接近7000億。
外賣類App“餓了麼”近期也發布了中國外賣大數據,顯示中國市場用戶規模達到6億, 2016年在線外賣用戶消費頻次每週消費3次以上的用戶佔比高達63.3%,外賣就餐成為常規方式。
然後文章就把我們現在遇到的白色污染問題歸咎於中國發展迅猛的外賣業,完全定性卻不定量地得出了結論,並取了個很有話題度的標題《外賣,正在毀滅我們的下一代》,之後文章就順理成章地開始說“塑料袋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危害”。
前面說得很有道理,後面說得也很有道理,所以邏輯是外賣產生了塑料袋污染,塑料袋危害很大,可能會毀了我們的下一代,所以是外賣毀掉了我們的下一代。
等等,這中間是不是少了什麼?
所以我有不同意見。
1,毀掉我們下一代的根本不是外賣
且不說餓了麼那個報告裡寫的是預測中國2020年外賣用戶將達6億,而且拿“外賣用戶規模”這個總用戶數據,來估算每天使用外賣服務的人數(DAU)也不科學。
前者是一共使用過外賣服務的總人群,後者則是每天會使用外賣服務的人群數量,也就是每天會“產生垃圾”的數量。
而這個數量離6億這個數字相去甚遠,幾家外賣廠商加起來也不到2000萬,6億這個數據看起來很多,但其實和這個問題毫無關係。
拋開這個數字不談,說說別的。
根據《中國環境報》,我國每天產生的外賣垃圾為350噸,一年就是12萬噸,確實是一個看起來很大的數字。用這些環保文章的話來說,就是“幾週堆滿故宮”,或者“幾天堆滿一個足球場”。
但就像香飄飄奶茶的“奶茶連起來可以繞地球一圈”一樣,這樣的提法普遍都是障眼法。真正實在的就是拿數據說話。
數據就是我國2016年的塑料製品產量為7500萬噸,其中加上外賣,一共的塑料購物袋數量也才200萬噸,但食品包裝袋,農用薄膜卻達到了1300萬噸。
——無論哪個,產生的塑料垃圾都完全不是外賣垃圾12萬噸可以比較的,相差了2個數量級。
雖然也不能說外賣垃圾問題就不重要,就可以忽視,但很顯然它並不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如果那篇文章說的是,外賣垃圾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我們要解決,那我同意。
南水北調:讓北方近一億人喝上長江水
南水北調工程。“工程通水後,東線工程已經完成4個調水年度的通水任務,中線工程連續兩年多不間斷地供水,經受住了各種工況的考驗,充分證明了工程質量是可靠的,運行是安全的。”2017.9.15,國務院南水北調辦黨組書記、主任鄂竟平表示,南水北調工程綜合效益遠超預期,工程建成通水後,沿線已有近1億人喝上了長江水。
截至9月中旬,僅中線工程已累計向華北地區輸水96億立方米,惠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四省市5310萬人。
遏制地下水水位下降趨勢
隨著南水進京,多年來超採嚴重的密雲、懷柔、順義水源地,地下水水位下降趨勢得到遏制。2017年4月,平原區地下水埋深比2016年同期回升0.36米。
東線工程投入使用後,充沛水量也使山東平原區地下水位較去年同期上升0.18米。
回應
中線工程造福了1億人,下一步是大西線工程盡快上馬,造福子孫萬代
違背自然規,終將要被懲罰的。報應將落在子孫後代身上。
現在的公路。鐵路。礦山,飛機,汽車,電腦...等等都改變了地球的原狀,是不是都要被懲罰?都要恢復到,茹毛飲血,住在樹上或洞中才不受懲罰?腦殘!
北方就沒有河流?黃河水都不用,留著發財?
黃河水就是泥漿水,一碗黃河水半碗泥沙漿。根本不能用來灌溉與飲用。
這種戰略金屬中國占全球8成近期價格暴漲50% 2017.9.16觀察者網
據美國彭博新聞社9月11日報導,近兩個月來,鎢價上漲超過50%。全球產量中約有80%來自中國。中國正在取締帶來污染的礦井,將鎢供應量限制在每年9.13萬噸左右。日本、荷蘭以及美國的海外企業需求復蘇明顯,年初以來出口量大增。
鎢最早是在1783年被發現的。這種淺灰色或發白色的金屬可以與鋼鑄為合金,形成在高溫下穩定的材料。它是地球上熔點最高的金屬,熔點超過3400攝氏度。
這種礦產之所以被列為戰略金屬,主因具極重要的作用,廣泛用於當代通訊技術、電子計算機、宇航開發、醫藥衛生、感光材料、光電材料、能源材料和催化劑材料等,許多武器裝備也需要大量使用到這種的原料,鎢的高密度意味著它也用在導彈上,以幫助它們穿透防禦措施。
消耗鎢最多的是汽車行業,約有25%的供應主要用於切削工具和加工機床。在集成電路中鎢常用作電極,用來連接三極管。
鎢是中國的國家戰略性資源,受到開採配額的限制,每年產量理論上限制在約9.13萬噸。但由於常作為鉬礦的伴生礦進行開採,往年超出開採配額幅度一度曾達到50%。
中國工信部6月6日發布了一項關於下達2017年鎢生產總量控制指標的通知,2017年1-7月份,中國累計出口鎢產品1.75萬噸,同比增長45.6%,7月依舊維持3000噸,其中向日荷美出口的鎢精礦量漲幅最大。
彭博社稱,今年對交易量較少的其他很多金屬而言也是瘋狂的一年。釹镨鈷釩電池原料的價格也出現上漲。
回應
西方都是壟斷企業,公知公知大V噴子只反國有壟斷,不反跨國資本壟斷
以前是沒錢沒技術只有靠賣資源,不能現在發展起來了就罵以前不對!
但凡西方有能夠卡中國脖子的資源要么漫天要價,要么禁止出口,要么深藏不露——這些年來,中國正好相反。
還有這麼多人讚你,觀網的人就不先看看資料的嗎?就在這兒逼逼。中國稀土出口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時的附屬條款,2010年之後中國開始減少稀土出口配額,但是被美日歐盟一紙告到世貿,當時世貿裁定中國壟斷和不得減少稀土出口配額,沒辦法中國祇有繼續出口。現在中國以環境為藉口一步步的收緊稀土的出口,直到不在出口為止。
中國森林覆蓋率提高與日本進出口木材角色互換
參考消息網9月15日報導台媒稱,2006年中國大陸限制一次性筷子生產前,日本99%的一次性筷子從大陸進口,等於每年吃掉約200萬棵樹木。但隨著大陸環保意識提高,嚴格限制砍伐林木後,現在日本反而成了大陸最大的木材進口國,從日本進口的木材主要用於製作家具等。
大陸已是世界最大的木材進口地,且日本木材最大的買主是大陸。日本2016年向大陸出口木材總值98億元人民幣,比前年增長48%。
經過大力恢復,截止2016年的中國森林總面積已達到2.58億公頃,森林覆蓋率達21.93%。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目前是全球森林覆蓋率唯一還在增加的國家。
回應
好事情啊,讓祖國綠樹成蔭,福佑後世
中國還有大片的沙漠,還是多種樹吧,等哪天北京天天都沙塵暴就來不及了。
角色互換沒什麼值得驕傲的,貿易行為而已。倒是應該向日本人的環境保護意識學習。
天天吹日本環保,事實日本從南美大量進口原木。正在破壞地球最後的原始雨林
日本的木材也是來料再加工後在出口,主要是從俄羅斯進口原木。
美國多建木質房屋 因木材過剩節約成本少交稅防震
最近,美國自2005年以來最強大的颶風“哈維”也成為了觀網的焦點。據路透社報導,截至2017.8.31,“哈維”颶風災害已經導致44人死亡,大約170萬人自主或被強制疏散。
但是,看著受災的得克薩斯州的現場照片和視頻,觀網讀者卻發現了一個問題。
美國人民的房子,比如材料什麼的~~~感覺很不結實啊
仔細看看看,感覺照片裡的房子都是木頭架子。
可是刮大風的話,明顯鋼筋混凝土的房子更能扛啊。
在中國,房子都是鋼筋混凝土的,被水淹了,除非很大的水,一旦洪水過後打掃一下就好
為什麼美國民居大多使用木材建房子呢?
有同學指出,因為美國磚石結構的很貴,人工也貴,小土豪才能負擔,不然,磚石結構的小別墅,建好了房產稅也交不起.林木資源豐富,造房自然也便宜了。當然,美國人廣泛建造木質房屋可能也是出於環保、保溫性能(楨:?)、文化傳統之類的考量。不過經濟以及安全因素顯然更為重要。
回應
當美國人砍樹時,就有專業數據說生長量遠大於砍伐量。當中國砍樹時,就有霉體公知大V噴子說中國破壞環境毀滅地球。
拜託,那些神廟和城堡都是上層社會的,歐洲古代普通人照樣是木屋和茅草屋、土坯房、磚瓦房而已。因為方便便宜,材料周圍就有啊。歐洲是神權大過王權,神廟必須不朽,只能用石頭,修幾百年也要堅持修下去。那什麼龐貝城不是一座石頭房子,而是一座是古城遺址,大量都是磚頭,磚頭是用黏土燒製出來的。古城能保留上千年的基本都是磚石結構的。歐洲古代宮殿也並非只有石頭,也大量使用木材。以邁錫尼宮為例的古希臘建築,同樣也大量採用木材,木樑木柱也很多。
什麼現代大量木頭房子,環境不同,適應辦法也不同而已。科技是發展了,但窮人還是有的。看看歐洲那些郊外窮人依然很多是木頭房子,美國就更不用說了,美國本身地廣人少,木頭又過剩,木頭便宜又輕便防震,對美國窮人來說,自然用木頭更方便啊。但在歐洲冬天非常寒冷的地區,常見很厚的磚牆,主要是防凍。
中國那些神廟和宮殿,不是木頭房子,嚴格來說是磚木結構才對,修得好,也是很結實耐用的。中國並不缺石材,問題是太多山又太遠,翻山越嶺,運輸困難,切割加工困難,費時費力,維護也麻煩得多,成本太高。要蓋歐洲那種城堡,都要幾十年,那些王公貴族哪等得了這麼久?說不定明天朝代就變了。
中國古代文化觀念不同,認為石頭是死的,活人住在全是石頭房子裡不吉利,一般只有死人陵墓才會大量用石頭的。可見中國,並不是沒有石製建築,只是轉移到地下而已。
用木頭就省事多了,木頭可再生,20年就成材。運輸方便,順江而下,切割加工也方便很多,易修易蓋。看看紫禁城,只用三年就蓋好,加上特殊防震設計,六百多年依然屹立不倒。優質硬木也是非常堅實耐用,像金絲楠木千年不腐。木材的防腐也可以做得好。磚頭可以當地燒製,燒得好,也是非常堅實耐用,尤其是大青磚,美觀堅實。
還有中國人的觀念,活人住的房子從來就不追求永恆,房子舊了乾脆拆了,修過新的。中國多數君主都認為蓋高樓造大房子是一件鋪張浪費的奢侈之舉,並不提倡如此。
http://www.guancha.cn/america/2017_09_07_426167.shtml
中國現在用的多的硬木.主要來源北美的有花旗松、橡木、楓木、黑胡桃等.歐洲的有樟子鬆、白蠟木、水曲柳、櫸木、紅雪松等.東南亞的有鐵刀木、橡膠木、各類花梨.南美的也是各類花梨.非洲的有大量非常便宜的硬紅木.其中歐洲和北美來源的全部都是商業林木,不存在環保問題.近年國內對木材市場嚴控,大部分國產木材都沒有價格優勢了,除了些盜伐珍稀木種的傢伙,其他砍伐的也都是商業林,另外目前國內竹資源利用的比較好,節省了不少硬木開銷.
木頭房子沒有看上去那麼好。做飯點著廚房引發大火的案例北美一大把。如果用的木頭質量不夠好幾年就變形了。很多房子都面臨漏水的問題,都不嚴重但多少有點滲水。現在北美很多建築公司用的都是速生木,亮黃那種,10年變形,勝在便宜。比較大的問題是房子上下層不隔音,樓上走路樓下聽的一清二楚,有的機械鍵盤打字隔壁聽不見樓下能聽見。所以北美大多數臥室裡都是地毯地,直接把地毯訂到地上那種,想洗買巨麻煩。
另外一個問題是臭蟲的問題,北美叫床蟲。因為66粉之類的禁用,北美近幾年臭蟲成爆發式增長,木頭房子。呵呵。找專業除蟲公司,花的錢就不少了,打藥要打3到4次,每個月打。良心點的會噴點粉,物理殺傷那種,不過大都數。呵呵。
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大家想想,為什麼歐洲白人以前都是石頭房子,流傳下來的什麼古希臘神廟,什麼龐貝城都是石頭房子。到了現代,反而建大量木頭房子。中國古代,什麼神廟,宮殿大都是木頭房子,到了現代,科技生產力發展了才淘汰木頭房子,大理建磚,水泥等石頭房子。到底是西方白人歷史逆發展,以前用石頭,現在反而用木頭。還是以前的石頭房子是不符合當時生產力的偽造?
美國多建木質房屋 因木材過剩節約成本少交稅防震
最近,美國自2005年以來最強大的颶風“哈維”也成為了觀網的焦點。據路透社報導,截至2017.8.31,“哈維”颶風災害已經導致44人死亡,大約170萬人自主或被強制疏散。
但是,看著受災的得克薩斯州的現場照片和視頻,觀網讀者卻發現了一個問題。
美國人民的房子,比如材料什麼的~~~感覺很不結實啊
仔細看看看,感覺照片裡的房子都是木頭架子。
可是刮大風的話,明顯鋼筋混凝土的房子更能扛啊。
在中國,房子都是鋼筋混凝土的,被水淹了,除非很大的水,一旦洪水過後打掃一下就好
為什麼美國民居大多使用木材建房子呢?
有同學指出,因為美國磚石結構的很貴,人工也貴,小土豪才能負擔,不然,磚石結構的小別墅,建好了房產稅也交不起
用木頭建房子更便宜
首先,美國的木材資源非常豐富,甚至可以說是“過剩”。以美國為例,從2000年到2010年,木材每年在溫帶和寒帶森林的儲量增加了12.9億立方米。這足夠每年新造5800萬間兩層木框架房屋(假設木材使用率為50%、每間房使用11立方米木材)。而全球新造房屋落成量大約每年3600萬套。2012年美國硬木增長量和減少量的比例為2.4:1,軟木增長量和減少量的比例則為1.9:1,增長量明顯大於減少量。當地的採伐速度仍然明顯低於樹木的生長速度。
林木資源如此豐富,造房所用的木材自然也便宜了。當然,美國人廣泛建造木質房屋可能也是出於環保、保溫性能(楨:?)、文化傳統之類的考量。不過經濟以及安全因素顯然更為重要。
據第一財經報導,2016年,美國55%的木材供應國內市場,45%的木材用於出口。其中,中國是美國木材的最大出口國,出口量超過其他國家和地區之和。2017年第一季度,美國闊葉木產品出口至中國及東南亞同比2016年增長了25.7%,達到5.71億美元,占美國該類產品全球出口總額的60%。近年來,中國已經成為了美國木材的重要市場,拿美國木材蓋中國的房子,你覺得可行嗎?
回應
當美國人砍樹時,就有專業數據說生長量遠大於砍伐量。當中國砍樹時,就有專業的媒體說中國破壞環境毀滅地球。
中國以後還是從美國進口木材比較好。只用於做家具什麼的。做房子還是算了。一起火燒一片。幾個螞蟻就能吃掉一個房子。
全球飲用水危機!83%飲用水中含塑膠分子2017-09-06 聯合報
科學家為非營利媒體「Orb Media」檢測全球10餘國的飲用水,結果發現,83%的樣本中發現塑膠纖維,顯示全球數十億人的飲用水遭塑膠分子汙染。
研究人員在今年1-3月間,取得美國、英國、印度等國的飲用水,並加以分析。美國塑膠汙染率最高,高達94%,樣本取自美國國會大廈、美國國家環境保護署總部和紐約川普大樓。黎巴嫩和印度汙染率則居次。英國、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汙染率最低,但仍達72%。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弗雷多尼爾分校微型塑膠專家雪莉‧梅森表示:「如果塑膠影響野生動物,那麼我們怎麼會覺得塑膠不會影響人類呢?」
愛爾蘭高威梅努斯理工學院安妮瑪麗‧馬宏表示,目前還不清楚塑膠會對健康有何影響,但有兩大顧慮,分別是小型塑膠分子,以及窩藏在微型塑膠上的化學分子與病源體,「奈米級的纖維可能穿透細胞,代表也可能穿透器官,這令人擔憂。」
微型塑膠會攜帶和吸收化學物,野生動物進行的研究顯示,微型塑膠在動物體內四散。
微型塑膠如何進入飲用水仍是個謎團,不過大氣顯然是一大原因。塑膠纖維可能隨著大氣循環流入水系統中,雨水中攜帶塑膠分子,並一路流入湖泊,也許這可解釋印尼家用井水以及黎巴嫩的天然泉水中何以出現微型塑膠。
目前標準的淨水系統無法過濾所有的微型塑膠分子。馬宏表示:「沒有一個系統可以真的100%濾掉塑膠纖維。」
美媒:絕非戲言——中國將建285個生態城!
美國《福布斯》雜誌網站2017.9.1,原題:絕非戲言——中國在建285個生態城。 285是中國聲稱要發展的生態城市的數量。 這不是玩笑,雖然中國曾因生態環境問題時常遭到西方媒體的批評。 然而,在多方面快速轉型和穩定的中國,這已經是一項切切實實的發展目標。
最初,生態城市的理念只是在少數地方進行的一種實驗性發展,意在測試新的綠色城市設計和科技系統,隨後演變為一場全國范圍的運動。 據悉,中國80%的地級城市每個城市至少有一個生態城市項目。 另據估計,近期中國超半數的新城發展都將冠以“生態”“綠色”“低碳”或“智能”等名稱。 在這個已有約660個城市的國家,這股生態城建設熱潮可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那麼,究竟什麼是生態城市? 西交利物浦大學奧斯汀·威廉姆斯教授表示:“在西方,生態城市是關乎自然:減碳、限車、盡量減少消費和克制;而在中國,則是關乎人,經濟增長、條件改善、更好的流動性和社會進步……中國的生態城市仍是為了急需的城市改善和基礎設施發展。”
生態城最初興起於西方,並得到聯合國人居署等政府間機構的推動,現在中國搶過生態城火炬繼續向前跑。 威廉姆斯表示,在許多方面,一般意義上的生態城只能出現在中國。 這裡對將來看法積極、富有競爭精神、擁有對生活會變好的信念以及願意投入資金和精力。 迄今,中國城市化的速度和規模超過史上任何其他國家。 但是,飛快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造成中國整片整片的地區退化為環境荒原。 顯而易見,中國需要對環境有所作為了。
“中國現在是世界最大的太陽能板和風力發電機生產國,擁有最大的水電產能,並有潛力成為生物能和地熱能供應的重要國家。所以,現在中國以可再生能源強國的身份登上世界舞台,並著力打造反映該事實的城市”,威廉姆斯說,“20世紀末,環保主義席捲發展中國家。政治人物抨擊中國是“環境賤民”已幾十年。這種觀念持續瞭如此之久,也難怪中國開始反擊。”
環保部回應“濕法脫硫加劇霧霾”:要靠數據說話
針對火電廠濕法脫硫導致霧霾加劇的爭論,2017.9.1,在環保部召開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新聞發布會上,環保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表示,質疑濕法脫硫的聲音一直沒斷過,要靠數據說話。
此輪爭論的起點是8月10日,在以“霧霾成因與散煤控制”為主題的2017年第一期山東科技智庫論壇上,獨立調查人、山東科技發展戰略所副所長、省生態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周勇對外公佈的三年來他持續跟踪調查的結果,他表示:“濕法脫硫是導致2013年霧霾大暴發的主因,也是2016年鐵腕治理下的霧霾天氣反彈的主因。”
劉友賓稱表示,濕法脫硫是燃煤電廠脫硫的主要技術,世界各國環保工程師和科學家,經過40多年研發應用升級的一個共同的選擇,日本濕法脫硫佔98%,美國占92%,德國占90 %,中國占91%,世界平均佔85%。
大型燃煤機組基本都採用濕法脫硫;小型的,五萬千瓦以下的採用的干法,因為要求比較低。在濕法脫硫加劇霧霾的質疑出來以後,環保部和德國的同行以及美國的同行進行了諮詢,他們給的答复說,無法理解質疑的依據在哪。
劉友賓稱,2012年關於燃煤電廠脫硫中三氧化硫排放問題、濕煙氣的問題,在不同的刊物、雜誌上都有質疑。為此,從2012年開始,環保部已經安排了進行測試,出現任何問題都跟踪。所以上百台機組的測試結果顯示,關於三氧化硫,國家超低排放已經達到60%以上,京津冀基本完成,東部基本完成,三氧化硫現在濃度每立方米不會超過10個毫克,平均只有幾毫克,相當於二氧化硫的1/10,這點的量,完全可以忽略。
劉友賓稱,“關於可溶鹽的問題,大家說環保部門測算,一萬噸,相對於全國一年千萬噸的二氧化硫而言,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關於濕煙氣的問題,劉友賓表示,濕法脫硫的問題,干法脫硫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干法脫硫如果也按50多度排放,也是白煙滾滾。看到看不到水蒸氣的絕對排放量都在那,大自然水蒸氣的量很大,跟他相比,濕煙氣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此外,劉還稱,一些人靠拼湊一些數據,用乾法否定濕法是不科學的。中國的電力環保工程師已經開發世界最先進的超低排放,中國煤電二氧化硫排放濃度現在降到每立方米幾十毫克,二三十個毫克,是世界上最好的水平,他們都感到自豪,也對這種質疑感到委屈。
中國電力聯合會準備在9月19日召開相關會議,德美的同行都將請過來。“歡迎不同觀點的人前去爭論”,劉表示。
中國獲得“政策界奧斯卡獎”:荒漠化治理引領全球
據海外網2017.8.22報導,國家林業局當天透露,世界未來委員會(WFC)與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UNCCD)公佈2017年“未來政策獎”(Future Policy Award),以表彰世界上最佳的防治荒漠化與土地退化政策。中國用多年來的實際行動扭轉了荒漠化趨勢,因此榮獲2017年“未來政策獎”銀獎。2017年“未來政策獎”頒獎儀式,將於2017年9月在中國鄂爾多斯召開的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期間舉行。
內蒙古額濟納旗巴丹吉林沙漠邊緣的梭梭林帶。內蒙古自治區集聚著四大沙漠和四大沙地,是我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集中、危害最嚴重的省區之一。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內蒙古不斷探索治沙新模式,2016年數據顯示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積分別比2009年減少625萬畝和515萬畝,減少面積均居全國首位。
“未來政策獎”被譽為“政策界的奧斯卡獎”,是全球唯一一個以政策而不是人為獎勵對象的國際獎項。
荒漠化和土地退化是中國面臨的最為嚴重的生態威脅,影響超過4億人口。中國於2002年出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是世界上第一個致力於荒漠化防治的綜合性法規,強化了國家應對荒漠化挑戰的努力,為國家防治荒漠化行動計劃和一系列修復風險土地的項目的實施,比如“三北”防護林、京津風沙源項目、民眾植樹活動等,提供了法律框架依據。最新數據顯示,從2010年至2014年,中國沙化土地面積平均每年減少1980平方公里,這是了不起的進步。與此同時,風蝕現象同樣減少,以北京為例,在2000年發生沙塵暴超過13次,目前平均每年2-3次沙塵暴。
......
回應
這個奧斯卡的類比,是誰腦補的?
據公知大V噴子說市場無形的手會自動調配資源,必然會有大發善心的私人公司來治理荒漠,ZF不該插手。
中國這樣的大國,搞小政府是沒有出路的,中央集權才能辦出這樣的大事
這樣的獎中國可以拿幾十個吧。說到底是國家意志、 黨的立場、 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啊,只不過,你冥煮國家敢承認這一點嗎?你的冥主何用?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7_08_23_424016.shtml
誠如參與三峽等多個水利樞紐建設的陳祖煜院士所言:“無論是'反壩主義者',還是'建壩主義者',只要遵循科學的發展觀,實事求是地開展調查和研究,是可以找到共同語言的。但是那種羅織、放大、編造大壩的缺點,再予以誇大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除了在發電、航運、防洪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外,三峽工程還能夠優化水資源的調度。但更重要的是,三峽工程與此前建設與之配套的葛洲壩工程,實現了中國水電水利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培養了大量水利水電人才。經歷了命途多舛三峽工程之後,在新世紀,中國陸續在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岷江、烏江建設了成規模階梯開發的大型水利樞紐,包括世界最高的大壩(拱壩) ——錦屏一級水電站大壩,世界最高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水布埡水電站大壩等,在工程難度上甚至不輸於三峽。三峽建設者們在金沙江上興建的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四座水電站,裝機容量相加起來又是兩座新的三峽。
回應
正反方合理的論證是有必要的,但是要建立在科學基礎上啊。一個項目從頭到尾沒有反對意見那就是蠻幹,也不好的。但是只為反對而反對那就是撒潑打滾了。
很多西方人就是這種觀點,不能搞任何開發,要保持發展中國家的原生態,好讓它們偶爾能施捨一下高貴的憐憫
在三峽工程修建前,荊江段僅僅依靠堤防,只能防禦十年一遇的洪水,加上荊江分洪區,約可防禦四十年一遇洪水。1998年洪水的峰值並不高,為6.33萬立方米/秒,不到二十年一遇,但持續時間長,總洪水流量較高。導致大堤幹堤上出現了9000多處險情,動用了670多萬人進行搶險和搶護。荊江分洪區自1954年以來再次準備使用,臨時轉移人口30萬。但分洪雖然可以緩解下游壓力,但在分洪區造成的損失也極為巨大,預計經濟損失超過百億元,因此最終沒有動用。
三峽在2010年和2012年,都迎來了峰值超過7萬立方米/秒的洪水。經過三峽水庫後,出庫流量不到5萬立方米/秒,大堤幹堤上只是出現了一些散浸的小險情。如果沒有三峽工程,宜昌、枝城、沙市乃至漢口都可能超警戒水位,大量人員都將上堤巡查搶險,部分分洪區也會進行分洪。據估算,僅2010年三峽攔截的洪水,其防洪效益就達266.3億元。
相對於反方觀點,在荊江區域片面依賴堤工和河道疏浚,不可能達成三峽的效果。也有人認識三峽僅能控制長江上游水量,對中下游洪水並無作用。但以荊江段而言,宜昌(三峽)的水量佔據沙市(荊州)流量的95%,城陵磯(岳陽)流量的76%,漢口(武漢)流量的66%,可見長江中下游的洪水主要來自於三峽以上的上游地區。三峽工程防洪庫容為221.5億立方米,相當於4個荊江分洪區的蓄洪量。而隨著上游幹流和主要支流上一系列水利工程的建設,洪水對長江中下游的威脅將進一步削弱。
展望三峽
當然,以上並非是說三峽反對者當年的立論都是不成立的,例如清水下泄、庫區地質災害等也都客觀存在。但這些問題在論證時已經納入了考量,今天也有妥善措施加以處理。三峽工程技術總負責人潘家錚院士曾說過:對三峽工程貢獻最大的人是那些反對者。一些反對意見讓三峽的論證更科學,施工更完善。但是,區分合理的質疑和無稽之談也是必要的。在網上流傳的種種流言中,有些是前人的說法,在實踐中已經被否認了;有些是完全虛構的;更有無恥者冒用逝者名義信口胡言。而區別真偽的工具,仍在於邏輯與實證。
與建庫前相比,儘管確實有局部河段產生礙航現象,但川江總體通航條件大為改善,庫區100多處主要險灘被淹,5000噸級單船和萬噸級船隊可以直達重慶港。上世紀90年代,三峽下游38公里處的葛洲壩年過閘貨物量為1000萬噸左右,據此,三峽船閘設計了年通過量萬噸級的永久船閘,預計2030年達到飽和。但實際上隨著航運條件的改善和經濟的發展,大量貨物選擇水路運輸,三峽船閘通航後第9年的2011年即突破萬億噸,2014年已達到1.2億噸。這也導致大量船舶等待時間延長,甚至不得不使用滾裝船和運輸車輛實施“水—陸—水”的翻壩運輸。為了緩解船閘壓力,三峽不但新建了世界最大規模的升船機,而且第二船閘的也已開始調研工作。三峽建成十多年來,重慶港不但沒有被堵塞,反而成為了西南地區的入海口。
防洪作用
“目前,中游地區受洪水威脅的居民人數約為1000萬人,預期在工程可能生效時將增至1450萬人。三峽水庫提供的310億立方米的防洪庫容將有效地控制大至1000年一遇的入庫洪水,從而使中游平原地區免遭淹沒。”
“長江上中下游的防洪治理依靠水庫蓄洪節流其效果是較小的,遠不如堤工、河道疏浚等其他方法。主要原因是長江的洪流時程表現為量大而峰平,蓄洪能抑低峰頂很少。”
防洪能力雖非三峽爭論的焦點,但卻是新中國開始規劃三峽的主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長江自三峽流出後,進入地勢平緩的江漢平原,沉積速度大於侵蝕速度。隨著河床的抬高和大堤的修築,每到汛期,荊江就成為地上懸河,洪水水位高出兩岸地面6~10米,一旦決口就是覆頂之災。1954年長江流域特大洪水,雖然使用了分洪區等手段,仍導致湖北全省超過3萬人喪生,受災田地超過2000萬餘畝,受災人口超過1000萬。此後水利部門開始規劃三峽工程,希望一勞永逸地解決荊江防洪問題。在50年代,由於技術限制,三峽工程擱置下來;而到了80年代,再次提出三峽工程的緣由,仍然是洪水的威脅。
“此壩建成蓄水後將使金沙江與四川盆地下來的河槽中的礫卵石和部分懸沙在重慶沉積下來,形成一水下堆石壩,堵塞重慶港,其壅水將淹沒合川、江津等城鎮、殃成數十萬人民淹斃的慘劇。此壩永不可修。”
長江是貫通中國中部地區東西向的“黃金水道”,三峽工程的目的之一就是改善湍急川江的運輸條件,而這也是三峽工程論爭中最受人關注的焦點。黃萬里先生認為:“長江上游最重要的造床料為礫卵石。卵石不同於泥沙,洩沙孔也排不出去。若建了大壩,每年上億噸的卵石將無法出川,而在上游淤積起來。此壩蓄水後不出十年,卵石夾沙隨水而下將堵塞重慶港;江津北碚隨著慘遭洪災,其害將幾十倍於1983年安康漢水驟漲21米、淹斃全城人民的洪災。最終被迫炸壩,而兩岸直壁百米,石碴連同歷年沈積的卵石還須船運出峽,向下游開闊之地傾倒。航運將中斷一兩年。不知將如何向人民交代。”
新中國曾在三門峽水庫的淤積上有過沉重教訓,三門峽修建僅4年,淤積便達36.5億立方米,導致上游渭河的河床不斷淤積抬高,使得關中沃土受到嚴重的洪澇威脅。三峽雖然能夠加深川江的水位,但同時也必然會發生一定程度的淤積,問題在於淤積量有多大,是否會導致十年即堵塞重慶港。
據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監測統計,三峽修建前,重慶寸灘斷面平均卵礫石來量22萬噸,僅為“每年上億噸”的2‰。而三峽蓄水以來,更減少至年均4萬多噸。泥沙的情況也與之類似,自蓄水至2010年底,三峽幹流庫區共淤積泥沙11.68億噸,年均約1.46億噸,僅為論證預測時的1/2。隨著上游金沙江以及雅礱江、大渡河等主要支流上大型水利設施的修建,可以預期,在未來淤積的趨勢將進一步減緩。
以1993年5月末價格,國家批准三峽工程建設的靜態投資概算為1352.66億元,包括樞紐工程的500.9億元、輸變電工程322.74億元和水庫移民搬遷與安置的529.02億元,按照物價和利率等影響因素測算,動態總投資合計2485.37億元。2005年9月,三峽左岸電站的14台機組提前一年全面發電,2008年10月,右岸電站12台機組提前一年投產。在2014年,三峽工程全年發電量達988億千瓦時,不但超過了規劃時的840億千瓦時,更超過此前長期位居世界首位的伊泰普水電站,創造了新的世界最高紀錄。截止2017年3月1日12時28分,三峽電站的總發電量達1萬億千瓦時,按照上網電價0.26元計算,為2600億元,已經超過了總投資。
水電作為我國上網電價最低的電,拉低了電價,惠及全國用電戶。
三峽投產正好趕上了我國經濟的大發展時期,1992年人大通過興建三峽工程的議案,當年全國發電量7470 億千瓦小時,到了2016年,我國用電量已達5.9萬億千瓦時。可靠、廉價、清潔和可再生的三峽電,也緩解了新世紀初我國電力一度緊張的局面。此外,三峽還促進了我國特大型水輪發電機相關技術的消化和吸收,在建設三峽左岸電站時,14台機組由兩個國外聯合體中標,而到了三峽右岸電站,12台機組中已有8台是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化機組。而正在建設中的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所使用的16台世界最大的百萬千瓦級機組,全都是國產的。
通航能力
“目前川江通過能力僅約1000萬噸。主要原因是川江航道坡陡流急,在重慶至宜昌660千米航道上,落差120米,共有主要礙航灘險139處,單行控制段46處。三峽工程修建後,航運條件明顯改善,萬噸級船隊可直達重慶,運輸成本可降低35%~37%。”
孫天任:今天如何評價黃萬里對三峽工程的擔憂?
《Newton-科學世界》編輯2017-08-10
一般來說,我國的水利工程在建設完成後經過半年至一年(即經過一個汛期)運行後,即可進行驗收。但對三峽這樣的萬年工程,國家抱著明顯的審慎態度。在大壩落成後十多年的今天,國務院終於對三峽開展了整體竣工驗收,待驗收通過便會進入正式運行。過去數十年來,三峽論證與建設過程中的種種激烈交鋒,三峽到底是“利國利民”、還是“禍國殃民”,或許可以從這十多年的運行中得出一個階段性的結論。
正如上世紀80年代出版的反壩派文集《長江、長江:三峽工程論爭》中指出的那樣,“三峽工程,是上,還是不上?顯然主要是一個科學論證問題。”在可以追溯到50年代的三峽工程存廢之爭中,正反雙方均提出了種種觀點,並給出了各自的論證。正方認為,三峽工程將有三大主要貢獻,為:向華中、華東和川東地區供電;顯著改善川江的通航條件;解決長江中下游、特別是荊江河段的防洪。反方則認為:三峽工程所提供的電力少且貴;大壩導致的淤積將堵塞重慶港,乃至洪水將淹沒江津合川的田地;防洪效益有限。
科學的精髓在於實證。唇槍舌劍你來我往,各有各的邏輯與證據。但真正評判誰對誰錯,依賴的不是言辭,而是事實。在三峽運行十多年之今日,讓我們以《可行性研究報告》與黃萬里先生的建言作為正反方的代表,回頭再看雙方當年的爭辯,用事實來判斷當年斷言的孰真孰偽。
發電效益
“三峽水電站裝機容量1768萬千瓦,年發電量840億千瓦時……它將為華東、華中地區供應可靠、廉價、清潔和可再生的能源,並對緩和兩地區的能源供應緊張、煤炭運輸巨大壓力和減少環境污染起到重大的作用。”
“三峽壩工經濟可行性是根本不成立的,它比山區大中型電站每千瓦投資要貴兩三倍”“論經濟效益,此壩每千瓦造價三四倍於一般大中型壩,其經濟可行性並不成立”“三峽電站20年內只有工費支出,沒有電費收入,國家財力不堪負擔。”
如黃萬里先生所說:“攔河築壩技術久已成熟,不成為是否可行的條件。同樣,政治條件中組織法權、移民賠償等問題在我國都能解決……這些都可以資金衡量,可併入經濟條件,一起核算其可行。”巨資興建的三峽工程能否收回成本,依賴於水力發電情況是否達到預期的經濟效益。
我能說1樓是噴子嗎?棄水電量=機組閒置?今年1月至6月,南方電網累計消納雲南水電489億千瓦時,超年度計劃14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7%,提前實現全網主要水庫的汛前消落目標;西電東送完成電量802億千瓦時,超過年度計劃79億千瓦時,清潔水電佔比約為81%,同比提高4個百分點。 南網認真落實國家部委關於加大清潔能源消納力度的有關要求,超前謀劃清潔能源專項行動方案,制定了2017年雲南水電消納的20條舉措。及時向國家有關部委匯報,積極協調有關省區政府能源主管部門爭取政策支持。同時,採取加強對雲南來水量及貴州供煤形勢監控,全力做好西電東送主網架通道運行維護各項工作;利用計劃和市場兩種模式,全力推進省間市場化交易,靈活調劑省間餘缺等措施,提前實現了雲南主要水庫汛前水位的消落目標,緩解了雲南汛期棄水風險。 受近期持續降雨影響,雲南、廣西汛期富餘水電較年初預測進一步增加,水電消納困難增大。南網根據新情況、新特點,組織落實好迎峰度夏期間防範電網運行風險的各項措施,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同時充分發揮南方電網大平台優化配置資源的優勢,最大限度滿足用電需求和吸納可再生能源,全力保障南方五省區夏季高峰安全用電的需要。
1樓朋友,作為最為成熟的清潔可再生能源,造物主的饋贈,水電是一定要科學合理的規模化開發的,你說的機組閒置有很多原因,比如:1、地方上大量無序開發的中小水電,這類水電多數庫容很小或者沒有庫容,基本沒有調節能力,有水發電,沒水停機造成閒置,再一個入股的多半有身份不可描述的股東,擠占消納份額;2、具有年調節能力以上大水庫的電站少,調節能力差,看著裝機很大,但除了汛期並不能滿發,實為虛假庫容;3、外送通道不足,國家西電東送戰略受到限制:主要原因在於地方保護,送電到華中、華東市場必然要搶占當地火電份額、影響當地GDP和就業,甚至造成規模小效益差的小火電力破產失業,所以西電東送戰略的落地並非易事,各地地方保護主義盛行,通道建設困難重重。但是在環境保護的大趨勢下,西南乃至西藏的水能終究會發展起來,並就地結合風能光能打包互補,淘汰中小火電,實現節能減排。朋友,咱們國家現在有這個技術和資金,當然要拼命建設,殊不知西方列強早已將自家的水電開發程度提升到了90%以上,那些窮國小國想建都建不起來,要找我們貸款並出人出力幫他們建,千萬不要胡亂聽信那些沒有科學依據的謠言
世界第二大水電站白鶴灘開建,四川金沙江27級水電雛形初現
據澎湃新聞2017.8.3報導,在建規模全球最大的水電工程、四川金沙江下游幹流河段梯級開發的第二級——白鶴灘水電站,主體工程今天全面開工建設。工程總投資約1778.9億元,水庫具有年調節能力。
根據金沙江下游四級開發方案,從上至下分別為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四個梯級。上述四座水電站總裝機容量為4646萬千瓦,相當於兩個三峽水電站,均由中國三峽集團承建開發。
下游四級電站中,溪洛渡和向家壩水電站全部機組已於2014年投產發電,裝機容量分別為1386萬千瓦和640萬千瓦,是目前中國已投運的第二、第三大水電站。2015年12月24日,烏東德水電站主體工程全面開工。加上三峽及葛洲壩水電站,長江中上游梯級開發的格局大致形成。
目前,金沙江中下游河段部分水電站已陸續投產運營,上游水電梯級開發相對緩慢。上游開發較慢的背後,除了建設成本較高之外,還有一重不容忽視的原因——當前電力市場供過於求的格局,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電力企業的開發積極性。
金沙江是長江上游幹流河段,全長2308公里,流域面積近50萬平方公里,其乾流落差3300米,水能資源蘊藏量達1億千瓦,技術可開發水能資源達8891萬千瓦,年發電量5041億千瓦時,富集程度居世界之最,是中國最大的水電基地,也是“西電東送”的重要能源基地。
金沙江全流域共計劃開發27級水電站,包括上游13級、中游10級,以及下游4級,總裝機量超過8000萬千瓦,規模約為四座三峽工程。
金沙江中游河段規劃的10級電站分別為:龍盤、兩家人、梨園、阿海、金安橋、龍開口、魯地拉、觀音岩、金沙、銀江。目前,金沙江中游的部分水電站已投產運營。比如,金安橋水電站的機組已於2012年8月全部投運;龍開口水電站、魯地拉水電站也均於2014年全部投運。
......
回應
現在雲南一年的發電量,包括自用的、西電東輸和少部分輸國外,還有一大半機組是閒置的,電用一度浪費一度都用不完,還在拼命蓋水電站是什麼邏輯?
服了,金沙江雲南段的水電站發的的電只有云南用,三峽只給重慶和湖北供電嗎?雲南是工業落後用電才富裕,最大的瓶頸是交通。一旦交通解決了,光旅遊就要大量電力。雲南人不出省打工,全在家生產,那是要多少電力呀。西部工業化水平低,還沒到達大規模工業化時期,你現在看著少,將來只會感嘆便宜的水電不夠用的.
捷克媒體:中國在清潔空氣方面能教會美國什麼?
捷克世界報業辛迪加2017.8.1文章,原題:中國能在清潔空氣方面教會美國什麼?中國每年有100多萬人死於空氣污染,媒體常刊登中國城市被霧霾籠罩的圖像。但美國的空氣也在“殺人”。據統計,美國的糟糕空氣每年導致20餘萬人過早死。然而,就在中國正義無反顧治理空氣污染之際,美國卻以經濟增長的名義撤回空氣質量保護措施。
對美國來說,並非沒有避免經濟增長與人類健康成為零和遊戲的選項。但諷刺的是,可供美國尋找靈感的(最佳)國度是中國。把中國當成效仿對像似乎荒謬。畢竟,中國PM2.5濃度明顯高於美國,化石燃料尤其是煤炭消耗量也遠超美國。但北京正採取措施逆轉局面,使中國不再依賴化石燃料並打造由清潔能源和綠色科技驅動的“未來導向型經濟”,這正使中國置身全球經濟最前沿。
如今,中國已是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投資國,2015年對相關領域支出達1030億美元,是美國的兩倍多。全球810萬個可再生能源工作崗位中,350萬個在中國,美國還不到100萬。中國承諾在2020年前斥資3670億美元發展可再生電源,有望創造1300萬個崗位。
不僅如此,中國還把視線投向境外並出口自己的新能源技術。去年中國對澳大利亞、巴西、智利、埃及、巴基斯坦、越南和印尼等國的可再生能源項目投資數百億美元。與此類似,為遏制來自汽車的污染,中國已將發展電動汽車列為要務,並推出一系列激勵措施。
而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卻在試圖開歷史倒車,對奄奄一息的化石燃料行業復甦下賭注,把向電動汽車的轉變稱為“就業殺手”,要求終結對美國國內研發、製造和購買電動汽車的聯邦補助。儘管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已使中國深陷環保深洞,但北京領導人正決心帶領自己的國家離開這個洞口。而美國如今卻在自掘墳墓。
中國正式通知WTO不再接收“洋垃圾” 禁令年底生效
據環球網7月19日報導,2017.7.18,中國正式通知世界貿易組織(WTO),表示今年底開始將不再接收外來垃圾,包括廢棄塑膠、紙類、廢棄爐渣、與紡織品。
路透社19日報導稱,中國在送交WTO中的文件表示,一般可回收利用的固體垃圾中,常摻雜有為數不少的高污染垃圾與危險性廢物,污染中國環境,為了保護環境與人民的健康,中國要調整垃圾進口法規,拒收高污染的固體廢棄物,禁令將於2017年年底生效。
報導稱,中國是全球主要的垃圾進口國家,去年中國接收全球56%的垃圾,進口超過730萬噸廢塑料,總值達37億美元。
根據WTO資料,除去香港地區,中國進口的廢棄塑料主要來自於日本和美國,各佔全球約10%。與此同時,日本和美國也是廢紙的最大來源國。
回應
進口洋垃圾,這麼多年第一次聽說,而且是所謂WTO堂而皇之的進口,誰批准的?典型的漢奸嘛,拿民族的利益換取洋大人一時的開心。
這說明我國在加入WTO時,是附加了很多條件的。
搞不懂,中國加入WTO這麼多年了,為啥現在才想起來禁止進口洋垃圾?
現在天朝強大了,有資格拒絕,明白了嗎?
一代接著一代的奮鬥和屈辱,成就東方崛起的到來。
很好,何時可以反出口到歐洲?
不是已經實現了麼?比如艾未未。
那貨已經後悔了,但中國禁止他回國。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7_07_19_419039.shtml
外媒:有固定住宅還有就業崗位,沙漠公路改變牧民生活
加納新聞網2017.7.5,從乞丐到顯赫社區——一個人的夢想如何改變整個民族的命運 沙漠將他們趕得無處可去,只能繞圈子為牲畜們尋找草料和水源。直到有人敢於控製沙漠,實現修建通向沙漠的道路的夢想。如今,約10萬名“乞丐農牧民”不僅擁有免費的固定住宅,還有收入不錯的就業崗位、替代生計、人均不少於3萬元人民幣的年收入。
正在中國內蒙古採訪的27國非洲記者來到庫布齊沙漠。他們了解到,億利資源集團董事長王文彪為降低運輸鹽的成本,想到修建沙漠公路的主意。當時很多人覺得這個想法是瘋了。但王不為所動、堅持夢想,獲得政府貸款作為項目支持。目前已修建5條穿過沙漠的公路,總長度超過300公里。目前當地已培養出5000人的專業沙漠種樹隊伍。
內蒙古和中國其他地方的綜合扶貧舉措值得借鑒,有助於加納政府實現減少貧困人口的願望。(作者埃德蒙德·史密斯,伊文譯)
回應
億利資源集團致力於改變沙化,也很有效果,良心企業,應宣傳弘揚他的美德。
中國的治沙工程是值得世界讚揚的,那300公里的道路和沿線的樹木對於中國這些年取得的成績來說是渺小的,當然,作為企業,做到如此是可貴的,而西方對於政府取得的成績視若無睹,選擇性報導相比起來微不足道的,企業所做出的成績,不是別有用心是什麼?
剛剛在網上看完一堆張維迎之類自由派分子對中國的批判,什麼制度阻礙創新、什麼命令經濟、什麼自由是一切主義之母。總之,把中國的實踐罵的一無是處,好像只有照他們說的做,中國才有前途似的。
相關新聞
「不捍衛自由就配不上『北大人』」「自由是使命是一種責任」 張維迎北大演講被刪除
可可西里申遺成功背後:8年未發生藏羚羊盜獵案
2017.7.8,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的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可可西里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1處世界遺產,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世界自然遺產地。
可可西里的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山梁”,也被稱為“美麗的少女”,位於青海省西北部,地處青藏高原腹地,總面積450萬公頃,是世界三大無人區之一。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評估報告裡提到,可可西里滿足世界自然遺產標準(vii):無與倫比的自然現像或自然美景或審美價值。同時,還滿足世界自然遺產標準(x):生物多樣性和瀕危物種。
外媒贊中國沙漠治理:讓「死亡之海」變廣袤綠洲 2017-07-05 壹讀
核心提示:《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組織執行秘書莫妮克·巴爾比相信,中國在使人造沙漠恢復健康狀況上的經驗和技能可使諸如非洲「綠色長城」、「南部非洲再綠化」之類倡議受益匪淺。
巴爾比稱中國對沙漠的治理可成為全球楷模,因為它強調了生態系統、經濟和人之間的平衡。
據英國《獨立報》網站2017.7.2報導,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沙漠曾因條件艱苦、居民生活赤貧而被稱為「死亡之海」。沙丘吞噬了人們曾居住、放羊的草原。在過去30年里,中國制定了解決這些地區的沙漠化問題的計劃,而且中國人相信隨著乾旱、貧困、缺水成為嚴重問題,這一模式可以在世界不同地區複製。
隨著兩極地區冰川融化,全球氣溫升高、土壤退化,環境學者稱氣候變化的後果就像「致命舞蹈」。
報導稱,為了找到日益嚴重的沙漠化問題的解決方案,來自不同國家的代表和領導應邀出席本月晚些時候將要召開的第七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
該論壇的議題之一是討論中國億利集團所做的工作。億利集團通過打造一面「綠牆」拯救了6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使其免於沙漠化。他們栽種了傳統的中國藥用植物,還修建了一個太陽能中心。
他們選擇的藥用植物為甘草,它可以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茁壯成長。這刺激了改善當地人生活的眾多行業。當地人通過栽種甘草以及將土地租給別人種甘草獲得收入。這些植物還有助於降低沙漠化的速度,並逐漸將沙漠地區變成可耕地。
報導認為,「綠牆」或者說樹木屏障有助於化解沙漠化效應並使土地恢復原狀。
根據聯合國的調研,非洲和亞洲很大一部分地區有沙漠化風險,北美一些地區也一樣。
巴爾比最近在發起「聯合行動倡議」的聯合國大會上發表了講話。這是一份關於沙漠化治理、退化土地復原、乾旱效應緩解的倡議。
報導稱,該倡議的目的是讓中國重振古老絲綢之路的宏偉規劃在環境上具有可持續性。「一帶一路」旨在促進從中國、波斯灣、地中海到非洲、亞洲、歐洲部分地區的經濟發展,但沿線許多國家受到沙漠化和乾旱的影響。
她說英國國防部估計,在今後20年內,沙漠化可導致6000萬非洲人冒險移民。
她相信中國在使人造沙漠恢復健康狀況上的經驗和技能,可使諸如非洲「綠色長城」、「南部非洲再綠化」之類倡議受益匪淺。
非洲牽頭的「綠色長城」項目旨在在全非洲種植8000公里的樹木和植物,以便給非洲人提供食物和工作崗位。
UPM常熟紙業是UPM在中國的全資子公司,是中國最大的全化學木漿膠版紙和復印紙生產企業,也是芬蘭在華的最大單項投資項目,總投資額超過10億美元,主要出品高檔全化學木漿辦公用紙及印刷用紙等產品,年生產能力超過80萬噸。
回應
其實對環保貢獻最大的不是環保組織而是廢品回收站和拾荒者
其實,前兩年的國內女首富就是靠進口回收廢紙發家的。
多少年前說日本都是不砍國內的樹造紙做筷,現在輪到中國了。後發工業國都要有這個過程,所以繼續努力
....
日本商業林很多 怎麼會不砍...多少年前那些文章太辣眼睛了
回收造紙未可厚非,但是成本核算請算上環境成本.
比起伐木造紙,這點成本算什麼。
中國造紙原料六成來自廢紙過半靠進口
據界面新聞2017.6.30報導,作為全球最大的紙張消費國和生產國,中國的廢紙回收利用面臨著進出口不平衡的挑戰。中國造紙學會常務理事長曹振雷表示,中國大約65%的紙張原料來自廢紙,過半廢紙靠進口。
6月29日,全球第三大紙和紙製品生產商——芬歐匯川(下稱UPM)在京召開新品複印紙發布會,宣布其已佔中國市場份額前三的UPM Jetset佳印複印紙,經全面升級後將於中國區率先上市。截至2016年年底,UPM在18個國家擁有19300名員工,年銷售額約100億歐元。
"目前特種紙在全球的需求增長速度大概在3%-5%之間,中國需求增速是翻倍的。”UPM表示,面臨數碼時代到來的衝擊,北美及歐洲地區的紙張需求出現了飽和的趨勢,但亞太區域的紙張需求仍在不斷加大,尤其是複印紙。
此外,作為全球最大的廢紙造紙企業之一,UPM的可再生纖維主要用於生產新聞紙。“強度最強的木材纖維最多能回收六到七次。”“中國使用的廢紙量大約佔整個使用原料的65%。 ”,以2015年為例,該年中國使用廢紙量約5000多萬噸,進口廢紙約2800萬噸。
“ 目前中國造紙行業的生產量和消費量分別約1億噸,均為全球第一。”中國造紙學會常務理事長曹振雷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由於紙張的出口往往是其他產品出口夾帶的,比如紙箱、襯衣和鞋子等,使得回收的難度加大。
國內廢紙一般應用於生產包裝紙,中國平均每年生產6000萬噸左右包裝紙。“有3000萬噸隨消費品出口,國內最多回收3000萬噸。”曹振雷表示。
曹振雷認為,國內紙張需求增長仍有較大的潛力。“中國的紙張人均消費75公斤,發達國家達200公斤,差距很大。”
“這次發布的新品複印紙和以往相比,能耗可以降低60%,水耗可以降低75%,固廢降低90%,可以多次回收和降解。”UPM表示。
美將投資70億美元開採稀土欲擺脫對中國稀土依賴2017.6.21 新華網
美媒稱,美國能源部宣布了一個試驗項目,調查美國國內稀土資源的情況。此舉至少受到一位美國國會議員的歡迎。
據美國之音電台網站6月20日報導,稀土資源是元素週期表上看起來很不起眼的一些元素,但是對電子製造、軍用設備和一些醫療來說卻是至關重要的。
根據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的共和黨籍眾議員盧·巴萊塔所說,美國的稀土資源供應,百分之百來自中國。
這位眾議員介紹說,中國稀土儲量居世界第一。包括釔、鈧、釹和鈰在內的這些元素能夠通過多種方式提取,其中包括煤礦開采的剩餘物質。
美國能源部表示,將投資70億美元研究提取稀土的途徑,並在美國生產這些成分。
巴萊塔表示,其中資助的一個開採地點是靠近塔瑪卡,位於賓夕法尼亞州黑澤爾頓的傑多煤礦公司。
能源部稀土項目關注的其他地點包括喬治亞州的阿爾巴尼,阿拉巴馬州的圖斯卡魯薩以及弗吉尼亞州與西弗吉尼亞州交界處的布魯菲爾德。
巴萊塔眾議員表示,這個項目攸關美國國家安全。如果美國能夠開發自己的稀土元素,軍事和醫療等部門就不需要再依賴中國。
回應
腐敗的中國!稀土絕不能賣
賣國賊太多
噴子又高潮了,那些靠賣資源的國家是不是要被你們噴出屎來呀
http://mil.news.sina.com.cn/dgby/2017-06-21/doc-ifyhfnrf9419642.shtml
我國20年污水治理之路仍任重道遠
我國引入並實行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已有超過20年的歷史。針對部分流域嚴重污染的問題,從2007年開始,國家環保總局對長江、黃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部分水污染嚴重、環境違法問題突出的6市2縣5個工業園區,實行了“流域限批”。
2000年以後,國家陸續出台了多項水污染防治的專項規劃,如《淮河、海河、遼河、巢湖、滇池、黃河中上游等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06-2010年)》、《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全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劃(2011-2030年)》等等。在這一階段,水污染防治規劃的數量顯著增加,專業化、細化程度不斷提高。
此外,我國水污染防治財政制度、供水價格形成機制、水污染排污權交易等製度也不斷形成和完善。但是,我國七大水系仍存在污染狀況,水污染治理任重而道遠。
回應
為何霧霾更嚴重了?水能變好,空氣應該也變好才對?總不能排放水都變成氣體排到空氣了把?
一碼事是一碼事,霧霾是霧霾,水問題是水問題。我國治理污水化了20年時間。霧霾問題不比水污染小,所有事是一步步來的。
噴子張嘴一噴有什麼用,出行能用公共交通嗎?能減少能源的浪費嗎?能解決低效產能的升級嗎?
我已經人到中年了,以我幾十年的人生經驗來看,現在的所謂霧霾跟我們小時候比,根本不算一回事,那時候大家都燒煤燒柴,綠化也沒辦法和現在比,山上都是梯田,光禿禿的,公路甚至街面都沒有硬化,一過車就灰塵漫天,冬天一下霧,經常是幾米外就看不到人影,而且持續大半天,到傍晚都不消散,在外面玩一天,鼻孔裡都是黑的。可就算這樣,也都覺得再正常不過,從來沒人擔心過什麼霧霾,只知道是大霧天而已,現在之所以會感覺霧霾更嚴重,主要還是媒體和網絡發達,炒作起來後互相強化這種感覺而已。
自古以來,讚美農村:又見炊煙。說到城市:古城一抹煙霞色。七十、八十年代京城的霧霾比現在嚴重得多,一到冬天,燒那種煤球,滿城盡是嗆人的燒煙味、硫磺氣,垃圾中的主要成份是沒燒乾淨的煤灰。實事求是,現在畢竟好多了。北京天然條件擺在這,三面環山,大氣彌散條件差。全國很多地方沒出霧霾,山清水秀,藍天白雲,空氣都是甜的,某些人咋不移居?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7_06_15_413446.shtml
《自然》子刊:過去8年,中國60%湖水更乾淨了
近日,英國《自然》雜誌子刊《地球科學》2017.6.12於在線發表的一篇報告,在過去的2006年至2014年間,60%的中國湖泊的水質量發生了好轉。由天津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及挪威奧斯陸水研究所共同發布的報告指出,在2006年至2014年間,該研究團隊對862個湖泊的水質數據進行了跟踪分析,其中60%湖泊的磷含量發生了下降,磷含量中位濃度從80微克/升降至51微克/升,大致降到了可導致富營養化的濃度閾值。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科學家傑西卡·科曼表示,此次《自然·地球科學》雜誌發表的分析表明,中國在保護湖泊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由於富營養化現象主要由水中的磷酸鹽等物質導致,因此磷含量的下降標誌著富營養化現象發生可能性的減少,也是判斷湖水整體質量好轉的重要指標之一。磷是植物生長的關鍵營養物,也是工業生產的常見污染物。過量的磷酸鹽等物質進入湖泊、河口等緩流水體時,就會引起藻類及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體溶氧量下降,導致魚類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造成水體生態環境的惡化。
報告指出,可能得益於清潔工業和污水處理系統的發展,中國西部,東部和中部的湖泊磷含量有所下降。但是,東北地區的湖泊磷含量有所增加,這可能與人為破壞森林和土壤侵蝕有關。此外,水產養殖和畜牧業可能也是導致水體磷含量上升的污染源之一。
“水十條”發布逾兩年取得成效
2015年4月,國務院頒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通常所說的“水十條”,要求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強工業水、再生水及海水利用,節約保護水資源,發展環保產業。“水十條”要求,到2030年,全國七大重點流域水質優良比例總體達到75%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體得到消除,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總體為95%左右。
政府去年發布的“水十條”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全國地表水國控斷面中,I-III類水質斷面佔67.8%(目標為66.5%),同比增加1.8個百分點,劣V類水質斷面佔8.6%(目標為9.2%),同比減少1.1個百分點。開展監測的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中,93.4%地表水型水源水質達標,84.6%地下水型水源水質達標。“水十條”的年度目標總體上完成,全國近岸海域總體水質保持基本穩定。
回應
如今的媒體與所謂民間組織NGO像一條狗,誰給骨頭就向誰搖尾巴...兔子也應該多撒點狗食出去,不然每次出門就出來一群瘋狗亂嚎...
撒狗糧沒用,你狗糧再多擋住的CIA的下三濫?
其實人家只是要中國來背鍋被黑而已啦,中國是不是真的做錯了他們才不關心。
自己不修水庫怪別人修了,什麼道理.
越南在下游,所以要怪上游修水庫。地理位置就這樣只能怨自己命不好。
一條河的水,不全源自上游,中下游的支流也為其大量供水。有的河流,中下游支流供水量遠超上游。以長江為例,其支流流域面積1萬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就有49條,主要有岷江、赤水、沱江、嘉陵江,烏江、漢江、雅礱江、湘江、沅江、贛江和清江。這些主要支流多在中下游,而源頭的水量是很有限的。佔有上游的優勢主要在於,因處在高原或有冰川,基本不存在枯水期,而下游在旱季,支流的水也很小,補充幹流能力有限。
http://www.guancha.cn/Neighbors/2017_06_10_412638.shtml
今年5月,越南再次敦促老撾慎重考慮湄公河上游北賓大壩項目(湄公河及其延伸區域的近半數水壩都由中國建造)
中國外交部曾聲明,中國在瀾滄江水電開發過程中積極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也充分照顧到下游國家的關切,作負責任的上游國家,中國堅持絕不會做有損下游國家利益的事。有實實在在的事實可以證明這一點:MRC特別提到了2016年中國大壩給下游國家的緊急補水效果。
2016年,越南九龍江平原各省出現嚴重干旱以及海水倒流現狀。據越南農業部報告,有近16萬公頃的水稻受損,其中大部分絕產。為此,越南日前向中國提出請求,希望雲南景洪水電站開閘放水以緩解湄公河三角洲平原旱情。
湄公河上、中游水壩示意圖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當時應越南方面請求,自3月15日至4月10日通過雲南景洪水電站對湄公河下游實施應急補水,除了越南,此舉還惠及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國。
當時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就此事表示,應瀾滄江—湄公河下游國家請求,中方克服自身受災的困難……為下游實施應急調水,對下游國家緩解旱情發揮了積極作用,也受到有關國家和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考慮到下游國家仍有抗旱需求,中方決定自4月11日也就是昨天起,繼續對下游實施應急調水,直至枯水期結束,具體水量將根據上游來水情況和流域各國實際需求做適當調整。這是中方充分考慮和照顧下游國家實際利益作出的特殊安排。
陸慷還說,我也想指出,通過中方前後兩階段調水行動也充分說明,必要的水利設施是有利於流域國家減輕洪澇和旱災影響的。中方願繼續就應對極端氣候、共同保護和利用跨界水資源與瀾湄流域各國加強合作。
水電
水利部:全國農村小水電堪比3個三峽
非洲最大水電站投產中國助設計施工
印媒炒作中國藏木水電站“威脅”
湄公河下游乾旱怪中國?這個四國官方組織說了公道話
近年來,中國在湄公河上游興建的一些水利設施持續受到部分媒體非議,尤其是湄公河流域最下游的越南,對中國在湄公河上游柬埔寨和老撾境內援建水電站的舉措幾乎總是持反對態度。
但2017.6.6,由泰國、老撾、柬埔寨、越南四國聯合成立的政府間合作組織,湄公河委員會發表一篇文章,為水利設施正名。文章稱,湄公河的干旱並不是上游電站造成,相反,在極端氣候條件下發生乾旱時候,上游大壩的蓄豐補枯有著重要作用。
湄公河委員會文章截圖
湄公河委員會(下文簡稱MRC)是旨在促進湄公河流域可持續管理合作的政府間組織,其成員包括柬埔寨,老撾,泰國和越南。MRC向其成員國提供河流監測服務,包括洪水預報。MRC作為水外交和區域合作的平台,儘管國家利益不同,成員國也享有共同水資源的利益,並應對了流域的跨界壓力。它還作為一個基於科學證據促進區域合作和決策的知識中心。
圖(a)清盛站Chiang Saen和圖(b)桔井站Kratie從1960年至2013年旱季流量變化趨勢
MRC較為客觀、正面的描述了上游電站改變下游的水文情勢。可以說是對此前一些質疑聲音的最好回應。
自1993年以來,中國在湄公河流域上游的瀾滄江上建立了六座幹流大壩。這些大壩的運行引起了湄公河流域社區的關切,他們關注這些大壩如何影響河流和人民的生計,也引起了一些擔憂和惡意的猜測。早在2004年,路透社就妄稱,中國在瀾滄江上游建水壩,“會對東南亞國家的農民和漁民的生活造成重大威脅……對水文狀況帶來毀滅性的變化。”
類似的質疑聲音一直沒有消停,FT中文網2011年的一篇文章中稱,湄公河下游第一座擬建大壩項目使當地人們愈加不安。中國在湄公河上游修建的大壩僅完成了一部分,但是將會對旱季流量、沉積量、以及河流的整體管理造成日益嚴重的影響。
2015年2月,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報導稱,老撾和柬埔寨等國家擔心中國將在旱季引流走更多水源,文章稱,理論上中國可以在自己願意的情況下隨時放行或截流水源。水源管理的不透明已經導致中國的東南亞鄰國相信,對水源的控制也許不僅是為了滿足中國的用水需求,還會被用來作為逼迫它們的一種手段。
外媒的這些臆斷並無事實根據,這次終於被官方“打臉”。MRC在這篇文章中強調:中國境內大壩確實影響了下游的水文情勢,但並不是像一些媒體渲染的負面影響,而是總體而言雨季流量減少,旱季流量增加。
回應
不考慮人們的行為習慣,只是一味的禁就以為能改變,限塑令名存實亡不奇怪。
習慣就是靠禁才能改變的,參考杭州的汽車讓行人。關鍵是執法力量太弱了。
考慮個毛,其實只是全民素質教育還沒有達到那個程度而已,經濟發展很快,當是全民教育和素質是要用時間和法律約束慢慢進步的。就像隨地吐痰,隨地扔垃圾,扔煙頭。其實都是可以慢慢改變的.不要跟我說,那也是個習慣,根本不能改善。慢慢來,很多東西需要一步步的進步,不可能像經濟那樣跨越式發展。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不能因為限塑令沒能禁止塑料袋就否定它的效果。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沒有限塑令的時代,你去超市買完東西,超市最起碼送你四五個塑料袋,送七八個的都有,因為不要錢,你甚至還會多要幾個。現在有限塑令,塑料袋要收錢了,我看動輒買三四個塑料袋的不多吧,一般最多買兩個,把生鮮商品和別的商品分開來。塑料袋的使用,因此就比以往少了。這就是變化,也是進步。
以前我在超市,塑料袋是免費提供的,我當然不反對給我更多的塑料袋(我也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而且塑料袋也能用裝其他物品),後來收費了,我很少要袋子,直接用車推到門口然後放在車籃裡,或者自己帶一個大袋子。所以從我個人而言,在超市買東西塑料袋確實少用了很多。
限塑令是一個很好的政策,我們需要的是進一步地完善它,更好地執行它,而不是否定它。
很多中國人對一項政策的態度是必須十全十美,不能出一丁點問題,否則就全盤否定。無良反共媒體更是利用話語權肆意放大問題藉此攻擊政府!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7_06_10_412660.shtml
“限塑令”9週年名存實亡淪為“賣塑令”
“要袋子嗎?”諸位消費者們在超市和便利店結賬的時候總會聽到這句話,自然而然的,大家直接默認是塑料袋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2017.6.1,已經是國家頒布“限塑令”的第9年了。
據《人民日報》6月9日報導,9年前的“限塑令”明確規定,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但是現在已經名存實亡。
為什麼說是名存實亡呢?在消費者購物的過程中,小商舖直接提供免費塑料袋,而消費者在大商店直接花上幾毛錢購買一個新的手拎塑料袋,連卷袋則以強制消費的方式轉嫁到商品價格中。至於理論上應該用來代替的環保袋在很多超市更本不見踪影,想裝東西只能買塑料袋,消費者想環保都不行。還有些商家通過“互聯網+”推廣塑料袋,付款時掃碼關注,就能免費得“袋”。
這一切都讓“限塑令”變成了“買塑令”,商家從這個過程中賺的盆滿缽滿。
“限塑令”變成了“買塑令”,原因究竟是為什麼呢?
《人民日報》認為,首先,其“替代品”吸引力不足。相比塑料袋,無紡布等材質的環保袋“顏值”始終沒有顯著提升,不僅價格更貴,攜帶也不方便。而塑料袋裝完商品還可以裝垃圾,哪怕要為此支付點小錢,在消費者看來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成本。
據中新網之前報導,“限塑令”的倡導者之一,浙江省人大代表陳飛曾經在限塑令剛剛開始的時候,曾自掏腰包,向市民免費贈送上萬隻菜籃子。但陳飛坦言,推廣的效果並不好。
第二個問題是監管不力,在早期執行“限塑令”的階段,超市、菜市場幾乎天天有人檢查政策的執行效果,商家自然不敢放肆。但塑料袋的生產企業眾多,銷售渠道和使用場所更是五花八門。隨著時間推移,監管部門鞭長莫及,懲罰力度越來越小,檢查次數越來越少,最終默許了商家對塑料袋的肆意使用。
早在2010年時,每日經濟新聞就發現“限塑令”的監管力度下降,每日經濟新聞稱,民間限塑政策研究小組(一個對“限塑”進行政策研究的民間機構)在2009年底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限塑令”在全國農貿市場的執行情況不容樂觀。除了杭州的農貿市場“限塑令”執行率達到69.44%以外,成都、蘭州、哈爾濱等地的執行率都不到三成,幾乎成為一紙空文。
最後,政策是在2008年的時候定下的,到了現在,局限性已經越來越明顯。
台灣金馬獎導演齊柏林墜機身亡好友兩年前死於同一航空 2017-06-10觀網
綜合台媒報導,一架凌天航空直升機10日上午執行航拍任務時在花蓮墜毀,3人罹難,其中包括曾以《看見台灣》奪得金馬最佳紀錄片的台灣攝影師、導演齊柏林。凌天航空成立23年以來,已發生5次空難,造成8人罹難。兩年前,齊柏林一位好友也命喪同一航空公司直升機。
《看見台灣》2014年出品,耗資總計9000萬新台幣,是台灣紀錄片影史以來拍攝成本最高的電影。齊柏林花費近三年時間拍攝,累積400小時直升機飛行時數,全片以航拍鳥瞰視角將台灣呈現在大銀幕上。影片由台灣導演侯孝賢擔任監製,上映第66天,票房突破兩億新台幣,成為台灣史上最賣座紀錄片。
8日,齊柏林才剛剛舉辦《看見台灣Ⅱ》開鏡記者發布會,宣布將花費1年半時間拍攝第二部,視野將從台灣擴及大陸、日韓等地,並表示希望通過影片,讓兩岸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卻不幸罹難。
齊柏林從事航拍工作20多年,以影像提倡環境保護聞名,對於台灣環境污染表態不遺餘力,多次挺身而出公開批評“日月光”污染案。
齊柏林強調這不是續集,而是探討台灣的前世、今生及未來,視野從台灣擴及大陸、日、韓、馬來西亞、新西蘭,採取跨國取景主要凸顯環保議題無國界之分。
今年大陸播出包括《航拍中國》等航拍作品,齊柏林不諱言,的確受《看見台灣》啟發(?),央視拍《航拍中國》時,也曾與他進行交流。
齊柏林指出,大陸的台商精神及綠色能源將是表現重點。他認為大陸領先世界的綠色能源是台灣未來可以效仿的能源解決方案,而北京消滅霧霾的各種措施,也很值得台灣借鑒,會一一收入紀錄片。
齊柏林表示,在兩岸關係停滯的此時,希望通過《看見台灣Ⅱ》,讓兩岸有更多的認識與了解。
回應
不會用無人機嗎?大陸無人機航拍這麼普遍
齊柏林這個名字,這個死法。真是冥冥之中
齊柏林飛艇。。起這個名字真是。
http://www.guancha.cn/local/2017_06_10_412648.shtml
齊柏林為台灣殉道 革命尚未成功 他卻為一事欣慰2017-06-11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
回應
齊柏林為台灣殉道?記者講話還真噁心
為什麼不利用無人機?
退休太早,延遲退休是解決問題根本
退休年齡是上世紀50年代中國人均壽命不到60歲時規定的,現在中國人均壽命76.1歲了,仍是這樣的退休年齡,這顯然很不適宜。但延遲退休問題剛放出一點風(只是探討),就是一片叫罵聲。說明我們這個號稱實事求是的民族有時候並不那麼實事求是。現在已有歐洲國家將退休年齡延遲到70歲,似乎在這個問題上他們更實事求是一些。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7_06_08_412259.shtml
人民日報:省會及以上城市夜裡真吵百姓想睡個好覺
人民日報2017.6.10文章《省會及以上城市夜裡真吵》,文章稱2016年相關部門共收到環境投訴119.0萬件,其中噪聲投訴52.2萬件,佔環境投訴總量的43.9%。各類環境噪聲投訴中,工業噪聲投訴佔10.3%,建築施工噪聲投訴佔50.1%。在建築施工噪聲投訴中,夜間施工噪聲投訴佔90.5%。
31個直轄市和省會城市晝間總點次達標率為87.2%;夜間達標率為59.7%。尤其在交通幹線兩側一定距離之內、需要防止交通噪聲對周圍環境產生嚴重影響的4A區域,夜間達標率僅為18.3%。在直轄市及省會城市中,對安靜的要求真是“奢侈品”。
......
回應
廣場舞噪音污染無可奈何~
可以用防噪音耳塞,很安靜
完全可以加裝隔音玻璃效果很好為什麼不做
又要繁華又要沒有聲音搞不懂到底要什麼
我想說,我住農村還是挺安靜的,就是夏天青蛙叫的比較大聲點。
廣場舞老人:我們不是壞人,是吃了不會錄像的虧
據界面新聞2017.6.8報導,為了爭奪洛陽古城王城公園籃球場使用權,老年廣場舞隊和青年籃球愛好者發生了衝突,這背後,是城市公共空間規劃的困境。
......
對於他們而言,沒有什麼運動比廣場舞更適宜:運動幅度不大,廉價到幾乎沒有成本。唯一的麻煩是:場地不太好找。
600多個人站在一起,浩浩蕩盪。老人們在韓忠福最初選定的場地上摩肩擦踵,沒辦法跳舞。他和幾個骨幹商量,把隊伍一分為四,分開跳舞。他自己帶了一支隊伍,3個教練指導200左右的隊員。
像中國其他城市一樣,洛陽市擁有龐大的廣場舞群體。當地體育局公佈的數據顯示,洛陽市跳廣場舞的人數近10萬人。
....
大媽廣場舞
廣場舞老人拒絕讓步高考:今晚又不考試健康更重要
洛陽籃球場最終處理結果:籃球場晚上變燈光舞場
回應
很不理解的一點是,老年人一白天滿滿的時間不來跳舞,非要跟下班組搶晚上打籃球的時間來跳舞?另外,還強制的要求人家給你裝燈?
你真厲害,老人被你宵禁了。
起因結果都說的挺清楚。籃球隊的小伙子不願意執行默認了7年的規則,想在7:10後的繼續使用場地。其實誰都不算錯,年輕人有健身需求,老年人也有。其實兩邊是懟上了,換個思路,如果哪邊先想到裝簡易照明設備,那對場地的使用權自然更大,後面的矛盾就不會有。
高速、橋樑那也是用老人納的稅建的,與這幫打籃球的年輕人關係不大吧?世界是遞進的,老人建設的社會會留給年輕人,年輕人在享受的時候理應要知道這個社會是誰建設的。
是誰不知道米從何來?退休金哪來的?是誰享受習慣了?
年輕人繳稅支付老人的退休金,這話不能這樣說。老人在職的時候是要按一定比例繳納養老金。至於用年輕人的錢養老人,那是國家層面的管理方式,並不是老人佔了年輕人好處。按誰貢獻大,誰話語權多的角度說,打球的年輕人,以他們的年齡,貢獻基本等於零,他們覺得一切理所應當的出發點來源於他們父母和長輩的關愛。在我看來,他們對場地使用的話語權極其有限。
3年搬運700個西湖這項大國工程堪稱世界第一
國務院南水北調辦發布,通過實時監測顯示,到2017.6.9日中午12點,南水北調東線中線一期工程累計輸水達到100億立方米。這些水量,相當於從南方向北方搬運了700個西湖。目前,工程運行平穩,水質穩定達標,中線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二類以上標準,接近一類,東線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三類標準以上。
南水北調是世界上最大的調水工程
東線一期工程2013年實現通水,工程從江蘇、揚州抽取長江水,一直輸送到山東膠東和魯北地區;
中線一期工程2014年實現通水,工程自河南湖北交界的丹江口水庫取水,經河南、河北流向北京、天津。
南水北調極大改變了北京用水短缺狀況
受益人口超過一億。通水幾年來,受水區的生活、生產以及航運、生態等供水保障能力得到增強,同時,地下水開採量壓減8億多立方米,有效遏制了地下水水位下降趨勢。2016年北京市地下水位首次出現回升,同比回升0.52米。現在北京人均水資源量由過去的100立方米,增加到150立方米,城市供水噹中有70 %都是用的南水北調的水。
目前,北京南水北調配套工程第三階段建設今年已全面開工。到2020年,北京城市副中心、新機場等重點區域也將用上南水。隨著各地配套工程的完善和用水規模的增加,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每年將具備基本接納水量180億立方米的能力。
回應
錢是北京人出的嗎?就算是不是老百姓日子都一樣。
丹江口水庫表示很受傷,不停地在被抽血……
資源平衡,有何不好?沿線都是受益的,缺水的苦懂嗎
什麼叫一切為了北京,我雖然南方人,但是也知道沿線的老百姓們也很收益,要不然你們吃的農作物誰提供?
http://news.sina.com.cn/c/nd/2017-06-10/doc-ifyfzaaq5928612.shtml
我先呵呵一波,你說的這些基本屬於廢話。質疑沒問題,但是也要質疑到點子上——我的回復中也說了這事在保騰高速就遇到過,當時的解決方案是施工期間有專人專車給受影響的居民送去生產生活用水,施工結束後還有專門的水源恢復工程。同時頂樓在後續回復中也說了大柱山隧道工程也有專門的資金用於解決施工期間受影響居民的用水問題——這就是你二樓說的不管他們生存?質疑也要質疑到點上
經小編的搜索,發現第一位同學提到的大瑞鐵路隧道建設對水源影響情況的相關數據來自於網絡上流傳的一份報告。雖然報告中的數據並未得到官方的證實,但是相關水源修復工程是真的在進行的。
保山市隆陽區大瑞鐵路大柱山隧洞水源恢復工程早在2014年12月3日就已經招標完成。工程涉及水寨鄉、板橋鎮、郭裡等7村的安全飲用水工程。通過修建取水池,調節池,大量鋪設水管,恢復受影響的村鎮正常生活及農田灌溉用水。
大瑞鐵路大柱山隧洞的挑戰已經看到勝利的曙光,但中國“基建狂魔”的稱號可不只是因為這一個“中國最難隧道”。回顧一下中國的基建歷史,就是在各種惡劣的地形地質中不斷打怪升級。
http://www.guancha.cn/Project/2017_06_06_411920.shtml
1、這個隧道的作用是穿越橫斷山脈。
2、包括這個地點在內,施工前都沒有想到山肚子裡會這麼複雜,換了地方之後,工程難度就會下降?誰敢打這個包票?或者繞過整個橫斷山脈?那這鐵路根本就不用修了。
3、鐵路工程的修建都是分段同步施工,前段和後段都修好了,在這個節骨眼上換了路線,會有多少修好的鐵路作廢?會造成多大工程損失?
4、這也就是體制的優勢,換成任何資本家來幹這個事兒,這個工程絕對爛尾了。這也是美國人不樂意修鐵路的緣故。硬骨頭必須本著對國家民族負責的態度才能堅持啃下去,光想著掙錢的話中國鐵路網就是個泡泡。
看起來,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修了。
“破壞環境”這口鍋中國不想背
中國的基建工程一直都會被外媒貼上諸多標籤,最經常看到的就是“破壞環境”。但事實上隨著經驗的積累,相關環境恢復工程早已成為中國基建工程中必須要畫上的句號。
大柱山隧道裡9年來1億4千萬方,相當於10個西湖的湧水量,不僅隧道施工帶來巨大的困難,同樣也影響到了周邊居民的生活水源。
freewow解讀 網上搜到的:
大柱山隧道全長14.48公里,自2010年9月開工建設以來,隧道施工已造成了10處水源點乾涸,導致水寨鄉、板橋鎮9個村委會、18個村民小組3582戶、13697人、1617頭大牲畜飲水困難,1918畝耕地無法灌溉。
這算可以預見的情況,因為在橫斷山區裡打洞打出鬼這個在保騰高速的保山隧道就遇到過了,後面還專門有個水源恢復工程。這也是橫斷山區是路橋工程師的地獄的一個註腳吧。現在能指望的就是隧道盡快完工,水源恢復盡快開始,因為只有隧道作業面封閉了新的地下水環境才能形成,不然這就會一直放水——或者也可以把隧道填回去,然後已經修好的其他區段就算廢了
豆腐裡也能打隧道,“基建狂魔”這是要上火星?
2017.6.5觀察者網報導了大(理)瑞(麗)鐵路工期罕見地從5年延長到13年,半年才修了156米。作為“基建狂魔”的中國,在一堆提前完工的喜報中居然出現了延期,而且一延就延了8年。一向擅長“土系魔法”的中國這是咋了?
沒啥,觀網的讀者回答,就是因為難,特別難。
此處橫斷山脈,其實就是印度板塊向東推擠形成的褶皺,褶皺上層是200萬年前的地層,中層是1000萬年前的,最底下一層是2億年前形成。就如同變了形的三明治。這種地質結構挖隧道,好比拿鑽機在豆腐塊上打洞,還面臨未來大地震的威脅。向施工人員致敬!
豆沙包解讀
哪裡是在豆腐裡施工!這麼多水,分明是豆腐湯啊。
只要你還打算在橫斷山里掏隧道其實在哪掏都差不多,橫斷上是全世界都找不出幾個來的“地質形態博物館”,別看山脈年紀不大,各種地質構造應有盡有
你可以看一下之前中國在橫斷山周邊的公路幹線和鐵路線,他們基本都是繞著橫斷山走的,川藏線最是典型,基本上全線都旨在避免正面進入橫斷山。橫斷山里掏隧道架橋難搞這基本是國內工程界的共識。一個怒江大橋垂直高差700米你還想說啥?架橋難在山脈陡直落差巨大,而且橫斷山區表層都是花崗岩啊花崗岩……掏洞難就難在山體裡面簡直是什麼玩意兒都有,多少年了那裡都是古生物學家和地質學家的樂土,也是路橋工程師的地獄。在橫斷山里搞事也就是這幾年技術和錢都有了才敢想。
既然那麼難,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去啃這塊硬骨頭?
山是繞不過去的,只能像成昆鐵路那樣加展線翻山過去,這樣鐵路運行的時間和載重量什麼的都要大受影響,另外地表的線路在運行中更容易受地質災害影響,而隧道建成之後就很少受地震泥石流影響了,就像潛艇不怕颱風。
中尼簽署24億美元水電站項目被視為改變尼泊爾電力長期短缺關鍵
中國葛洲壩集團和尼泊爾2017.6.4在尼總理官邸簽署合作備忘錄,為雙方進一步合作開發、建設裝機容量達1200兆瓦的布迪甘達基水電站項目打下了基礎。雙方將各派代表組織一個調控委員會,以落實協議的各項細則。根據項目詳細報告,工程總耗資將約合24.1億美元。
該水電站是一座蓄水式電站,主要建築包括雙曲拱壩和水庫,距離首都加德滿都約80公里。該項目被視為改變尼泊爾電力長期短缺的關鍵。
尼水電資源豐富,政府正在全球範圍內積極尋找投資者。葛洲壩集團是最早進入的中國公司之一。該公司已參與的項目包括上崔樹里水電站和查莫里亞水電站。消息傳出後,葛洲壩股價快速拉升。
尼國水力資源豐富,水電發電能力預計可達到42000兆瓦,但是目前的發電量僅為800兆瓦,低於該國1400兆瓦的用電需求。
尼的開放政策有利於解決該國電力短缺的問題,這也就引起中印兩國爭相在尼泊爾投資水電工程。
尼水電行業一直被印度控制,目前印度公司和個人目前直接或間接控制著尼大約1萬兆瓦的水電站項目,但交付期限一拖再拖,對尼造成了巨大損失,中國企業的進入且有望打破印度在尼水電站領域的壟斷。
水電行業是中資企業在尼泊爾投資的一個主要行業,也是中尼合作的重要領域。隨著尼泊爾加入“一帶一路”建設,該國水電行業產業鏈的完善更為緊迫,亦更為可期。
回應
只是個備忘錄,和正式合同還是有根本區別的!觀網小編別誤導群眾,簽了合同撕毀的也非常多,何況這裡面牽扯到國家角力!
印度要怪就怪自己吃相太難看,過去在尼泊爾修的水電站,無償使用尼泊爾礦產木材,建設的水電站結果是灌溉印度農田,淹沒卻是尼農田,而且水電站還出過一次事故,現在都不知道怎麼修!實際裝機發電容量只有預計值的三分之一,慘痛的歷史記錄教育尼泊爾真不敢把水電站給印度做了。
印度這鳥國家注定墊底,獨立了半個世紀多都不能崛起,難道還指望下一個半世紀雄起,打死我都不信
你沒看那個印度電建麼?印度人鋪電纜一個月的成果,中國公司一天就鋪完了,一個夾法蘭片,印度人不管怎麼夾都夾不好
我也是覺得,印度注定要很久很久徘徊在中等收入陷阱中!
印度能有什麼“中等收入陷阱”...本身就是個無底巨坑。三哥建設不行,挖坑技術一流。
http://www.guancha.cn/Neighbors/2017_06_06_411894.shtml
日媒:處理剩飯菜新方式!蛆蟲助中國解決食物浪費
日本時報2017.5.30文章,原題:中國用蛆蟲清理剩飯菜,解決食物浪費 在中國西南部的一個特殊農場裡,成千上萬的白色蛆蟲蠕動著,在一堆堆吃剩的食物中鑽來鑽去,瘋狂地吞食著。這個場景也許很難看,但貪婪的蛆蟲能幫中國吃掉更難看的東西,那就是堆成山的食物垃圾。
原產於美洲的黑水虻幼蟲,單隻幼蟲每天可吃掉兩倍於其體重的垃圾。在四川彭山附近的這座農場,幼蟲被做成高蛋白飼料,它們的糞便能做成有機肥料。
這些蛆蟲不會缺食物,中國每人每年平均要扔掉30公斤食物。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公佈,全球每年生產出來供人類消費的食物中,有三分之一、約13億噸被浪費,與此同時有8.7億人正在挨餓。中國每年製造4000萬噸食物垃圾,相當於110座帝國大廈的總重量。
黑水虻的功勞不僅是消除浪費。幼蟲養肥後可以直接出售或製成蟲幹出售,用於飼養雞、魚、龜等。富含63%的蛋白質和36%的脂質讓幼蟲成為上佳飼料。這些蛆蟲實現了從垃圾中回收蛋白質和脂肪的可能,然後再通過飼養牲畜將營養還原到人類食物鏈中。
中石化計劃明年在東部浙江省建一座工廠,將地溝油加工成客機用的生物燃料。
回應
我為剛剛過上好生活的中國人臉紅!
怎麼感覺在黑中國
公知大V噴子和西方倭人總是在盡力地抹黑中國,平均一個中國人一年要扔掉30公斤食物,按2016年的統計數據,英國人一年要浪費700萬噸,一人要扔掉100公斤以上,美國要扔掉3400萬噸食物,人均數量和英差不多,按節約食物來說,中國人在藍星不敢說是第一,名列前茅卻是一定的。
80年代,印度單方面在馬哈卡利河上修築塔那克普爾(Tanakapur) 大壩,造成尼泊爾境內36 公頃土地在1983~1990年間被淹沒。
2008年在普拉昌達執政期間,印度準軍事部隊突然佔領馬哈卡利河北岸兩塊有爭議的土地,此舉被尼泊爾指責為企圖霸占界河水量。
對於恒河、布拉馬普特拉河下游的孟加拉國,印度也是霸權主義作風明顯。
法拉卡閘壩工程是印度政府早在1950 年代就著手規劃的一項水利工程,孟加拉國(1971年建國前為巴基斯坦)一直反對,為此雙方從1960年7月開始進行了多次談判,1972年3月兩國成立了恒河聯合委員會,並於1975年和1977年兩次簽訂了協議。
1975年,印度建成法拉卡大壩後,便開始單方面分流恒河河水,此舉導致了恒河下游孟加拉國用水危機,對孟加拉農業生產造成了嚴重影響。
恰逢1975年孟加拉國內發生軍事政變,印度對孟加拉軍政府更採取了敵對態度,對孟新政府提出分配水資源的要求,直接不予理會。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甚至表示法拉卡大壩分流恒河河水並沒有對孟加拉造成嚴重影響。
印度在南亞搞地區霸權主義,經常搶奪南亞小國的水資源,所以害怕中國利用上游的水資源,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然而我們既做不到,也不想這麼做,反而主動提出了構建中緬孟印經濟走廊的計劃。這就讓我們感到,印度國內的這種心理,就是一種“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心態罷了。
回應
早就說了,提出這種說法的人,要么是初中地理南亞部分沒學好瞎起哄,要么就是別有用心渲染中國威脅論。
http://www.guancha.cn/baiguangcan/2017_05_24_409856.shtml
可以看出,印度規劃的這幾條河流中,除了布拉馬普特拉河外,其他幾條河和中國沒什麼關係,印度在這個長期規劃中,最主要調度的還是恒河。而其在布拉馬普特拉河潛在調度水資源為600億m³,約佔布拉馬普特拉河水資源總量的10%左右。
可能有人要問,印度會不會在未來深度挖掘這條河流的潛力,增大從這條河的引水量,比如把比例從10%提高到20%,人工調水量和雅魯藏布江的天然徑流量相當,所以其擔心中國控制它的水源呢?其實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600億m³已經是印度政府能夠規劃出來的十分巨大調水量了。
600億m³是什麼概念呢?
舉個例子來說。南水北調的東中西三線分別從長江的上中下游引水,總計劃調水量為448億m³,其中東線148億m³,中線130億m³,西線170億m³,建設時間約需40-50年。而長江的年徑流量為10000億m³,調水量只佔4.5%。截至2016年2月底,已累計下達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投資2618.1億元(約合380億美元)。
對印度稍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印度存在廣泛財政赤字的問題,其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力也很弱。中國在河大、錢多、基建強的情況下,也就能夠計劃調水448億m³,實際調水280億m³左右,可以預見印度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連規劃中的600億m³都難以達到,其何德何能深度挖掘這條河的調水潛力呢?
印度不僅聲稱和中國有水資源爭端,其和其他南亞鄰國也經常爆發水資源衝突。在這些眾多的衝突中,印度經常使用霸權主義手段,強迫鄰國就範。
以尼泊爾為例。尼境內河流注入恒河的徑流量佔恒河全部徑流量的46%,在枯水期則佔71%,因此尼泊爾成了印度主要的覬覦對象。
1954年,印、尼兩國簽署《柯西河條約》,尼泊爾同意印度在柯西河上修築水壩以控制洪水氾濫,並同意選址為尼泊爾境內的比哈姆那加爾,對水壩擁有完全的控制權。印度通過柯西河工程可灌溉96.911 萬公頃土地,而尼泊爾只可灌溉2.448萬公頃,並且其分得的少量電力也需要繳納較高的電費。
由於受夏季季風的影響,印度大部分地區的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6-10月),這些降水主要集中在東部和西南沿海,西北地區和德干高原大部分降水相對較少。而印度國內相對缺乏大型的水利灌溉設施,對水資源的調控能力非常弱,再加上印度國內嚴重的水污染,使得印度部分地區已經產生了水資源短缺的危機。
因常年缺水,卡納塔克邦與泰米爾納德邦一直共享流經兩邦的科弗里河(Cauvery river),但12日印度最高法院支持泰米爾納德邦的申訴,裁決卡納塔克邦水庫須開閘放水,即日起至9月20日加大排水量,以滿足下游泰米爾納德邦的灌溉需求。
當地時間12日晚,在卡納塔克邦首府班加羅爾等地,不滿裁決的居民衝上街頭,打砸泰米爾納德邦人經營的店鋪,向懸掛泰米爾納德邦車牌的汽車扔石頭,甚至縱火焚燒懸掛泰米爾納德邦車牌的客車和貨車。報導稱,騷亂者打亂了班加羅爾常規的生活節奏:部分學校關閉,公交車無法正常運行。
在班加羅爾西北城區,一些暴徒在搶劫商店時與維持秩序的警察發生衝突,縱火焚燒警車和警用摩托車,迫使警方開槍還擊,造成至少1人死亡,5人受傷。截至12日深夜,警方已逮捕225名騷亂分子。
受騷亂影響,被譽為印度“矽谷”的班加羅爾12日陷入停擺。地鐵和公交一度停運,學校和大學停課,很多公司也被迫放假一天,讓員工提前下班確保人身安全。
所以,印度十分重視國內的水資源調度。該國水利部於1980年提出,通過河流聯網的方法把水資源從水量豐富的流域調往缺水流域,即“內河聯網計劃”。作為一個大規模的跨流域調水工程,其規模在世界上也無先例,據目前估計,通過流域內調水可以補充缺水地區水量12000~14000億m³。
按照這一計劃,印度水利部門擬將全國主要河流聯成網絡進行水量的統一調配,共修建37條引水主幹渠道(總長約900km,配套水渠總長12500km)、32座攔河大壩和數百個蓄水庫。計劃由印度南部的半島水系開發和印度北部的喜馬拉雅水系開發兩大部分組成,最終再通過連接恒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將兩大水系連為一體。
即使在印度政府這個宏大的規劃中,引自中國的水源非常少。
印度東北部一帶北有高聳的喜馬拉雅山脈,東面有那加山脈、若開山脈,形成一個三角形的地帶,把從西南來的印度洋季風兜住、抬升,形成了極為廣泛的坡面雨。印度東北部有個地方叫乞拉朋齊,因為處於傑因蒂亞山南麓的迎風坡上,降雨極為豐富,某些年份的降水量能達到20000mm以上,被稱為世界雨極。而這個地方的大部分降水都匯入了布拉馬普特拉河,使得該河的徑流量能夠佔印度全國徑流量的1/3。
而在我國的青藏高原,除了藏南地區因為處於喜馬拉山南麓的迎風坡而降雨豐富之外,絕大部分處於背風坡上,降雨非常少,使得中國境內的河流對下游影響非常小。
引自《喜馬拉雅地區國際河流信息提取與分析》.2011
且不說中國在雅魯藏布江的調水可行性問題,僅僅從天然徑流量上來說,印度河、恒河和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在中國境內的比例只有4.83%、2.55%和14.61%;對於包括恒河、布拉馬普特拉河和梅克納河在內的恒河三角洲水系,中國境內產水量的比例只有8.88%。可見,中國在境內的水資源開發和利用並不會對下游的國家造成實質上的影響。
3、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布拉馬普特拉河僅僅流過印度的東北部幾個邦,這幾個邦的總面積為27萬平方千米,人口數量為4200萬,分別佔了印度總體的8.8%和3.2%。如果計算GDP的話,這幾個邦是印度最窮的幾個邦。即使雅魯藏布江完全斷流了,對印度整體經濟的影響也是非常小的。
印度人口密度(注:圖中含有偽阿魯納恰爾邦)
注:那加蘭邦、曼尼普邦、米佐拉姆邦因為GDP太低,未計入排名。
所以說,即使中國在雅魯藏布江大修水壩,受影響的也是印度的東北幾個窮邦,而且存在的這種影響也是非常有局限性的。
既然青藏高原的總水源佔比非常低,那麼為什麼印度國內十分擔心中國控制這裡的水源呢?這與印度國內的水資源短缺引發的恐慌心理,以及長久以來形成的一種霸權主義思維有關。
印度的水資源量佔世界總量的4%,而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16%,人均水資源佔有量低,同時,其水資源的時空分佈也極不均勻。
白廣燦:在青藏高原建水壩就會控製印度的經濟命脈嗎?2017-05-24觀察者網
從很早開始,在我們的網絡上就流傳起一種“控制了青藏高原的水源,就等於控制了印度經濟命脈”的說法。
這個說法的來源有兩個地方,一是源自戴旭先生那個著名的視頻《2030肢解中國》,其原話是“青藏高原是亞洲七條大河的發源地,控制了這裡就能控制亞洲的東半部分”,顯然有誇大的成分。
另一個是源自印度國內媒體,其為迎合國內對中國的恐慌心理,經常製造出來的捕風捉影般的新聞,尤其是2010年中國在雅魯藏布江開工建設藏木水電站以來,這種說法更是甚囂塵上。
這種說法之所以傳播迅速,和大家腦中的“想當然”有關。剛接觸這種說法的人,乍一聽,便在腦中浮現出一幅地圖,中國的青藏高原居高臨下,南亞次大陸的很多河流發源於此,印度又是次大陸的主體,控制這裡的水源當然能夠控製印度。久而久之,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越來越多,逐漸演變出一種“在喜馬拉雅山建設水壩,以水為兵控製印度的經濟命脈,進而使印度不敢輕舉妄動”的說法。
其實這種說法是很不正確的,原因有三點:
1、仔細看下地圖就能大概明白這種說法是不確切的。
雖然印度次大陸上有三條大的河流,印度河、恒河、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不過由於歷史上的原因,南亞次大陸分為印巴孟尼不五國。而在這三條大河中,印度河大部分屬於巴基斯坦,真正與印度息息相關的是恒河。印度國內媒體經常報導中國斷流印度水源的是布拉馬普特拉河,這條河源於中國西藏的雅魯藏布江,然後轉彎流入藏南地區,再流經印度東北部,最終在孟加拉國和恒河匯合,形成巨大的恒河三角洲。
2、如果分析三條大河徑流量的話,也會覺得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這三條大河的主要水量補充並不來自於青藏高原的高山融水,而是來源於南亞地區的區域性降雨。學過初中地理的都知道,印度次大陸是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亞在冬天形成高壓,風向從乾燥的陸地吹向海洋,這時候的季風含水量很少,降水很少;在夏天時形成低壓,風向從濕潤的海洋吹向陸地,這時候的季風含水量很多,降水很多。
圖:南亞地區濕潤月份數
這一點在恒河流域表現的十分明顯。
引自《恒河水資源及印孟水沖突問題》
可以發現該河的徑流量主要集中在7-10月,僅僅是7月份的流量就比上半年流量的總和還要多。
東北部的布拉馬普特拉河因為地形的原因,降水更為豐富。
圖:次大陸東北部地形
《金融時報》報導稱,伴隨著成熟的陸上油田逐漸枯竭,中國的石油日益依賴進口。BMI研究公司的石油天然氣分析師Peter Lee表示,過去兩年出口的下降,以及頁岩油或“緻密”油的開採緩慢,促使了中國考慮像提高石油採收率(EOR)這樣的方法。
Peter Lee還說,“中國企業只有訴諸於昂貴的EOR項目,才能從現有不多的資源中,榨取出最後剩下的幾滴油”。
其實,利用碳捕集技術來提高石油採收率早已不新鮮。目前全球17個具有商業規模的CCS工廠中,有14個是將其捕集到的二氧化碳售賣給EOR項目。
而由於碳捕集成本很高,這讓正在運行項目的油田企業倍感壓力,部分項目遲滯不前。報導稱,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一直在探索EOR技術,但是由於CCS的前期成本顯著,導致CCS的採用較為緩慢。
“理論上,CCS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國際環境非營利組織、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氣候和能源高級顧問楊福強說。
“但是在工業上還未實踐,部分原因是它仍需要研究證明,這是一種經濟上可行的技術。在中國,科技部支持了幾個示範項目,但由於缺乏足夠的投資,導致至今還未完成一個項目”,他說。
然而,中國重工業領域的國有企業,其中包括水泥和鋼鐵行業,都已經開始考慮向現有的工廠增加設備,使其能夠捕集約90%—9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報導還稱,從中國能源和工業廠房捕集到的二氧化碳還可以用於其它用途。中國最大的電力生產商之一華能集團,可以從北京電廠加工出食品級的二氧化碳,用於生產碳酸飲料。
近來,中國的政策制定者還一直探索,將二氧化碳泵入國內北方日益乾旱的平原地區的含水層,以獲得剩餘的水。
據了解,在今年1月,全球最大的碳捕集項目“新佩特拉”(Petra Nova)設施在美國已正式投入使用。投產後,設施每年將從發電站尾氣中捕集超過140萬噸的二氧化碳。該項目自2014年開工,由美國NRG能源公司和日本JX能源公司聯合投資,總金額超過10億美元。
回應
《金融時報》這配圖……狼煙滾滾。是為了配合馬里蘭女生從小戴口罩的演講嗎?
白煙那是水蒸氣,做過環保的都知道。
http://www.guancha.cn/industry-science/2017_05_23_409777.shtml
中國大型捕碳項目開工:擬捕集數百萬噸二氧化碳注入地下採油
英國《金融時報》2017.5.22報導稱,今年3月,中國延長碳捕集與封存一體化項目已經開工建設,這是亞洲第一個商業碳捕集和儲存項目。該項目將於2018年開始運營,每年將從全國煤炭中心陝西省的一家煤炭天然氣廠捕集41萬噸碳。
據悉,早在2007年,陝西延長石油集團就啟動了煤化工二氧化碳捕集與封存等重大研究項目。在2013年,延長石油與全球碳捕集與封存研究院(GCCSI)簽訂了“中澳碳捕集利用與封存一體化國際合作示範項目”。經過3年多研究,中澳合作項目內容已全部順利完成,標誌著延長石油在二氧化碳捕集、驅油與封存一體化技術已站到國際前沿。目前,該項目已完成36萬噸/年二氧化碳捕集裝置可行性論證,並進入設計階段。捕集到的二氧化碳還將由卡車運送到140公里外的陝西靖邊喬家窪油田,每次運送20噸。為此,這使得延長項目成為了全球首個“一條龍”碳捕集和儲存(CCS)項目。報導稱,面對煤炭價格的不斷下滑,中國政府一直力推煤製天然氣工廠。這種煤製天然氣工廠的煤轉化工藝,是出了名的污染嚴重和極其耗費水資源的。而此次的延長碳捕集項目將會減輕這一轉化過程中的碳排放。此前曾有國內相關專家表示,雖然延長石油的煤化工捕集階段費用較低,但加上140公里的運輸費用,捕集投入成本高達2300萬元。
據澳大利亞非營利組織、全球碳捕集和儲存組織(Global CCS Institute)介紹,中國另外還有7個碳捕集和儲存(CCS)項目正在籌備中,它們每年可以儲存共900萬噸二氧化碳。包括延長碳捕集項目在內的這8個項目中,有4個是用於煤製天然氣工廠。
報導還稱,中國認為CCS具有吸引力,是因為它帶來了一絲商業期待,可以將捕集到的數百噸二氧化碳泵入地底下,以提取石油。
據了解,這指的是提高石油採收率(EOR)技術。油田開採初期,石油會在自然壓力作用下噴出。隨著開採不斷持續、壓力下降,開採量會下降。目前大多采取注水法,向油層注水提高壓力,壓出石油。而EOR技術則是將二氧化碳代替水,作為驅油介質注入到地下儲層,來提高石油採收率,同時將二氧化碳封存在地下。
支持者表示,從排放和商業角度來看,這種碳儲存的提高石油採收率(EOR)方式是雙贏的。
好了,這下可以名正言順的申請政治避難留在美國了
此女看來已經鐵心要留在美國了,所以才會如此喪心病狂。通篇看下來,不僅僅謊話連篇,明顯是言不由衷,內心充滿著假洋鬼子教訓中國人的那種高傲,還說什麼吸取教訓,我看是為了政治移民做準備吧。
很多時候,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來的。都已經是成年人了,還不知道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是不是太隨心所欲了?
真心不需要,別回來髒了我們的空氣就行了。
說了實話的人都要受攻擊,這太正常了。挺住!
趕緊滾吧,學學人家去國外跪舔才有用啊,死皮賴臉留在中國干嘛
她是你們的代表,又是污染又是言論自由的。在這個國度裡,像你們一樣的公知大V們一邊天天罵邪惡罵土匪喊推翻喊顛覆甚至喊當帶路黨都一點事沒有,卻一個個又自稱“不敢說話”、“怕查水錶”,這精分的被害妄想症+人格分裂能治的好麼?
哎,她小時候,大概是中國20年前,那時候改革開放剛開始,中國工業還不發達,那時候我們還不知道什麼是霧霾,更別說你所謂從小長大的昆明,斯德哥爾摩心理,你怎麼不說中國的移動支付,中國的高鐵?
楊舒平,家住昆明市拓東路2號附1號一單元5號(昆明公安局宿舍區)
這個猛,這個必須頂上去!
她叫楊舒平,雲南昆明人、家庭住址昆明公安局宿舍區,高級警官家庭
楊舒平在馬大學了五年喜劇和心理,馬大國際生的學費一年3萬2,住宿,生活費加上醫保再加1萬5,五年就是23萬5,加上她曾經在丹麥讀了一兩年,總共差不多花了三十萬美元,她父母是國家幹部,這兩百萬哪裡來的?昆明的網友可以舉報了
估計要舉家外逃,查
讚了,仔細查一查,我估計咱雲南方面肯定會徹查了!
網友的追打也太厲害了吧,不過還真的暴露出我們在環境保護以及人才管理體制方面的問題,其實雲南的生態環境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好,滇池周圍還有大大小小的污染企業違規生產違規排放污水和廢氣.
看不見昆明環保業做出的努力不是傻就是別有用心
只能怪姑娘生錯地兒了,你要說你是北京人,妥妥的沒問題
北京也沒有時刻需要戴5個出門的,前段時間沙塵爆過後,我同事出差北京,他說北京非常好,空氣清新,也不像我們這裡那裡濕,前陽光的時候那是碧空如洗,他說就是霧霾和沙塵天氣不好,其他時間都挺不錯的
留學生批中國空氣差 當局:昆明空氣香甜2017.05.23
中國大陸一名在美國馬里蘭大學留學的女學生楊舒平(Shuping Yang),今年受邀在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說時,竟讚揚「美國空氣是甜的」,反而批評中國空氣品質惡劣引發爭議,她的背景被起底來自昆明,更引起中國大陸網友憤慨,認為昆明空氣分明就很好,當局也發文霸氣回應,這個鍋我們不背!昆明四季如春,氣候宜人,空氣新鮮而香甜。
楊舒平在演講中表示,因為新鮮的空氣。她回憶5年前從飛機下來,準備好5個口罩,但是當他第一次呼吸美國的空氣時,她拿掉口罩,因為美國的空氣太新鮮、太甜美,近乎奢侈,令她震撼。
據了解,楊舒平原籍雲南昆明,高中於昆明一中就讀,後赴馬里蘭大學主修心理學及戲劇。曝光後,中國網友群氣憤慨,認為她明明住在空氣良好的昆明為何還要睜眼說瞎話,只是為了抱美國大腿。
昆明當局也緊急發文回應,針對楊舒平及網友對昆明空氣質量的質疑,「這個鍋我們不背!昆明四季如春,氣候宜人,截至5月8日,今年昆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100%。昆明的空氣新鮮而香甜,如果大家行走在昆明的大街小巷,就能感受到昆明四季鮮花開不敗的自然芬芳!」
而楊舒平稍後更在微博道歉,表示深愛自己的祖國和家鄉,完全沒有對國家及家鄉的否定或貶低之意,深表歉意,並衷心希望大家給予諒解。
回應
她說五年前從大陸初到達拉斯機場就為甜蜜的機場空氣所震憾, 達拉斯機場本人進出多次, 事實恰恰相反! 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有很多是無法彎道超車的. 四十年前離開台灣到美國, 洛山磯的空氣只比台灣好些. 經過各種方式的改善, 今夭有非常顯著的進步. 大陸尚在開發中, 空氣自然不會好. 僅管美國言論自由, 馬里蘭大學日前一位白人優生感的學生槍殺了一位黑人學生. 所以, 自由並不一定保障安全的.
每年的畢業典禮都是會有一個主題的。這個主題可能是校長或者教授們集體定的,可能是學校根據當下的形勢討論出來的一個應景的話題,也可能和邀請的嘉賓的身份相關
天真的孩子,too young, too naive~~ 可憐的孩子,被人當槍使了~~
趕快多呼吸兩口吧,以後可能你也難呼吸到了。不知道嗎?川普要恢復美國的傳統工業。
呵呵噠,請在美國繼續呼吸甜美的空氣,不要回來了。
目前,國內火電行業是碳排放大戶,但早已不是污染大戶。國內用煤的污染,主要來源於散燒和小型民營企業,比如小水泥、小化工、小鋼鐵等,這是最困難的地方。不讓農村居民燒煤取暖?不行。強令小企業增設環保設施?那它們會立即破產,誰去解決就業問題?
水草之肅解讀
關鍵問題還是農村。要華北平原全是人口集中的大城市,那也好整,這種超臨界機組電站多建幾個即可;如果農村基層還能組織起來,那也好整,聚小村為大居住地,搬遷土地平整,大居住地規劃鋪設合適的基礎設施。但現在散亂無規的華北農村,無力的基層動員能力,根本沒可能合理規劃合理徵地拆遷讓人口聚集。結果就是國家和農民都擔負不起華北農村的環保取暖成本。最終華北一家一戶猛燒煙煤球才是冬季華北霧霾的超大污染來源。由冬入夏之後,北京的空氣總能好很多。
回應
以後核電才是主力,雖然中國缺鈾,但是下一代裂變堆是釷基熔鹽堆,可以繞開鈾使用儲量豐富的釷做燃料,而且釷基熔鹽堆的核廢料處理也比鈾基輕水堆要容易的多。
我國也算得上鈾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還有大量潛在鈾資源, 根據中國幾個研究單位的數學地質統計數字, 預測潛在鈾資源有120~170 萬tU。在過去一段工作的基礎上, 已經確定了內蒙古自治區二連盆地的有利地區, 其他如新疆自治區的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和東北的松遼盆地皆是待查資源區域。況且我國早就確立了要堅持核燃料閉式循環的技術路線。目前正在中國實驗快堆的基礎上設計研發600MW鈉冷快堆示範電站。跟熱堆比,快堆對鈾資源的利用率會提高60~70倍。
柴靜?就是那個梗著脖子替洋人說話,與其說是靠著《穹頂之下》火了,倒不如說是因為《穹頂之下》臭了。
就是那個高齡懷孕還吸煙,然後跑到美國好山好水好空氣的地方待產。然後生出個有病的孩子。轉頭就賴中國霧霾的女人。
就是那個開4.6排量豐田霸道,呼籲環保的…跟潘石屹開霸道監測pm2.5一個卵樣。
你們發現沒有,那些環保人士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呼籲大家愛護環境,呼籲大家開小排量汽車,而他們清一色的都是大排量汽車。
http://www.guancha.cn/Industry/2017_05_15_408479.shtml
明仔解讀
沒說清楚!我幫忙補充下,現在大型電廠鍋爐都改低氮燃燒器,降低NOXSOX產生量,在煙道尾部加裝噴氨除氮,煙氣出口要有乾式電除塵和濕式除塵器,還要有脫硫裝置,讓SOX以無害的固態CaSO3 MgSO3排出。
風雲解讀
核能也不行,中國鈾資源匱乏,中國就連擴充核武庫的鈾都無法保障,根本途徑還是提高燃煤電廠的環保水平,用超臨界或者超超臨界零排放燃煤機組來替換掉污染較大的,技術水平落後小火電。從技術水平上說,中國已經掌握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燃煤火力發電技術,中國先進的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的效率和環保指標甚至優於國外最先進的燃氣發電機組。
世界上最節能的火電機組是上海外高橋的近零排放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能耗只有273克標準煤/千瓦時;國外最先進的是荷蘭NORDJYLLAND電廠的3號火電機組,其能耗是286克標準煤/千瓦時;國際上公認,火電領域供電煤耗每下降10克/千瓦時,技術就領先一個時代。
世界最先進的燃氣機組是日本勿來電廠25萬千瓦整體燃氣聯合循環機組,能耗是293克標準煤/千瓦時。從能耗水平上說,比上海外高橋的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落後兩個時代。中國新一代百萬千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燃煤發電機組在節能減排技術上又取得重大突破,發電煤耗256.2克/千瓦時,比上海外高橋的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的供電煤耗下降了整整20克/千瓦時。
儘管技術走在世界前沿,卻仍然存在其他問題。
冬日暖陽解讀
我一個姐們就是做新能源的,新的技術讓煤的污染已經比現在燒油差不多了,缺點就是空間佔地大煤儲藏比油需要安全還有運輸煤的過程還是會有粉塵污染,問題就是這玩意相對貴,還有就是各種攻關燒油啊,國企都不敢買煤的設備別說私企電廠了.除了技術問題,煤電背後的利益糾紛,幾位讀者也給我們提供了新的視角。
尋寒解讀
正確。從技術、經濟的角度看,國內火電機組排放標準早已和歐美接軌,搞超低排放是很不經濟的,對減少霧霾貢獻不大。國內的燃煤消耗中,大約55%用於發電,但是,產生的污染只是全部用煤產生污染的15%左右,而且還在降低。
中國人燒煤也能這麼環保?這幾位讀者有話說
觀察者網在2017.5.7發佈於左欄的藍天白雲用煤燒出來——北疆電廠參觀記這篇文章,這兩天引發了讀者熱議。就煤電工業技術這個話題,不少網友憑著紮實的專業知識,留下了自己的真知灼見。
中國搞煤電技術,有自己的苦衷。
從中國的能源結構上講,石油、天然氣(包括頁岩氣、頁岩油)、太陽能、風能等都沒有能力代替煤炭的地位。我想唯一能對中國能源結構產生重大影響的是核能,但目前核能還存在核廢料處理、核電站安全等方面的缺陷。我非常同意作者的觀點,“柴靜的油氣方案不靠譜,在新能源成為主力之前,中國還得老老實實燒煤,惡狠狠燒煤,拆掉小煤爐小鍋爐,用大型電廠集中燒。”中國國內煤炭行業的未來出路,除了搞深度煤化工,就是高效清潔發電。
尋寒解讀
節能也好,減排也好,必須要明確先決條件:社會供電需求必須首先滿足,電網安全運行也必須首先做到。現在的問題是,社會經濟發展到現在,用電峰谷差已經很大,再加上大量新能源發電的不確定性,又大大加劇了電網調峰的壓力。核電不調峰;水電站都是多功能的,除了發電,還有防洪、灌溉等功能,一般調度也能以充分應用這些調峰能力,更何況,很多水電站還是徑流式的,調峰就意味著棄水。那麼,誰來調峰?不靠火電靠誰?大規模儲能裝置成熟並投入大量商業應用之前,火電裝機的比例怎麼可能降得很低?國家需要科學的、清晰的能源戰略,但歸根結底,首先需要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中國在煤電方面的工業技術,目前已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我是常箐解讀
燒煤就一定很污染嗎?少來了瑞典人燒垃圾發電,甚至還得向外國購買垃圾燃燒發電,因為人家用大腦解決問題,用水來給廢氣清潔,然後再排放。人家比我朝高明的地方僅僅是廢氣要先降溫,而非簡單粗暴直接水洗。與其胡說八道,不如先找找自己大腦丟哪了!
到佛祖出生地打坐 沒這東西恐怕提早見佛祖2017-05-13聯合報
國際組織兩項研究都發現,傳說中佛教創始者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的誕生地、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尼泊爾藍毗尼(Lumbini)鎮空氣汙染嚴重。這處佛教聖地的PM2.5懸浮粒子含量,竟比世界衛生組織所定安全指數高出6倍之多。當地不少和尚如今得戴著口罩才能在戶外打坐和冥想,朝聖信徒也難耐空汙對身體的影響而縮短行程。
印度恆河平原逐漸工業化,「印度熱帶氣象研究所」遂與「世界衛生組織」攜手在尼泊爾五處採樣調查,結果發現藍毗尼已成為恆河平原的空汙熱點。藍毗尼一月PM2.5測得每立方公尺173.035微克,奇旺為113.32,首都加德滿都則為109.82。世衛的空汙安全上限為每立方公尺25微克,尼泊爾當局的標準則為40微克。
科學研究顯示,空汙在全球四大佛教聖地之一的藍毗尼一帶蔓延且加劇。研究指出,「印度河恆河平原地區的垮境運輸,加上逆溫效應讓當地工業空汙無法散去,是冬季空汙嚴重的原因。其他季節,當地空氣品質不佳則是當地自身的工業廢氣排放造成的。」
另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的研究顯示,空汙已嚴重威脅藍毗尼,連用以標示佛祖誕生地的「阿育王柱」表面也布滿硫酸鈣、方解石、白雲石與菱鎂礦微細顆粒等混凝土製程會出現的元素。這一份研究指出,碳排放工業在藍毗尼保護區(LPZ)擴張,威脅生物多樣性、當地居民健康問題、考古資產,以及社會與文化價值。尼泊爾當局將藍毗尼東北部和西部15公里畫為LPZ,但緊鄰LPZ的是逐漸擴張的工業走廊,包括水泥廠、鋼筋廠、紙廠、麵條廠和磚窯。環保人士說,許多工廠設在LPZ內,明顯違法。
旅客與和尚逐漸難耐空汙。負責管理藍毗尼國際醫療中心的維韋卡南達和尚說:「有時我覺得難以呼吸,還會咳嗽。」他和其他和尚戴著口罩,在摩耶夫人祠旁打坐。他說:「冥想中心內有些人氣喘發作,有些人甚至因為難耐空汙而縮短行程。當地衛生主管官員則說,這十年來罹患肺病和皮膚病的居民增加了。
一名越南遊客說,他覺得藍毗尼的空氣比7、8年前要來得糟。附近工廠負責人認為,他們與聖地保持「合理的安全距離」,反駁空汙不僅是藍毗尼的問題,而是全境皆然,包括那些沒有工廠的地區。尼泊爾環境署官員則說,未來計畫透過無人機監測空汙,以降低汙染。
我問你答:中國人曬衣服,老外為什麼理解不了?2017-05-12 觀察者網
中國人喜歡曬衣服、曬被子,節能又環保,可對於很多初來乍到的老外而言,很難理解;同樣,中國人到某些國家,沒法曬衣服,一時也很不習慣(據說,在美國的許多地方,就有一種沒有正式立法的禁令,叫做“曬衣繩禁令”)。
外國網友提問,為什麼中國人不買烘乾機:觀察者網網友遍天下,就想問問,到底哪些地方的人從來不曬衣服?曬衣服與烘乾等其他方法比有優勢嗎?
.......
回應
洗衣服也就算了,我就問你們(歪果仁)沒曬過棉被麼
他們一年四季開空調,有沒有棉被還難說
沒有機器之前,美國人是怎麼弄乾衣服的?還是乾脆不洗衣服了?
我實在不能理解美國人,大好的太陽,曬得衣服暖洋洋,為什麼浪費人工能源烘乾衣服。在西雅圖我理解,但是在加州我百分之百不能。
我很奇怪為什麼我們要用別人的喜好來給自己定標準。衣服晾在外面自然曬乾有什麼不好?便宜不便宜先不說。省電難道不是環保的生活方式?
因為美國人是世界上人均資源消耗最多的優質種族,他們不知道什麼叫做浪費
中國人喜歡曬衣服、曬被子,節能又環保,中國人講究天人合一,天生的環保
只有我覺得曬完的被子有香味麼?
沒錯,蟎蟲和皮屑被紫外線炙烤過的味道。
沒有,我只感覺有太陽的味道
烘乾和太陽曬是兩碼事,烘乾有太陽味兒嗎?曬過的被子那叫一個舒服
所謂太陽味就是被曬死的蟎蟲的味道
蟎蟲不是被曬死,也沒被淹死,是被噴子 你噴死的。
“中國人喜歡曬被子”是偽命題!是分地域的!南方潮濕,所以南方人喜歡曬被子。北方很乾燥,不需要曬被子;風沙大,曬被子後果有可能很嚴重!其次,在西方國家也有很多在戶外曬衣服的。
誰說我們華北不曬被子了?我們照樣曬被子,沒有風沙時就曬,北方的大學也是普遍有陽台的。
山東算北方吧,這邊的老娘們如果在個艷陽天曬不上被子會失落一整天的
西北都沙漠戈壁,好意思曬被子嗎?
你是不是以為西北只有戈壁沙漠?
做為杭州人表示,洗完的衣服,不見個太陽是不能往回收的,特別是梅雨季節
既是梅雨季節,哪來的太陽?我是江蘇人,這時候需要烘乾機。不管啥玩意,只要中西合璧,齊活。
難道我一直生活在假江蘇?梅雨季也是有太陽的,
烘乾效果是衣服皺得簡直想扔了。
烘乾了皺了吧?買電熨斗啊,又開拓了一個市場。
http://www.guancha.cn/GuanChaZheWang/2017_05_12_408009.shtml
韓國官方對霧霾的檢測和認知,也有較為滯後的特點。第一財經記者發現,直至一年前,首爾市政廳附近的空氣質量指數顯示屏還停留在計算PM 10的年代,因此經常顯示“空氣良好”,但事實上卻霧霾環繞。
韓媒報導顯示,至今韓國政府關於霧霾的最新最全面的數據,還是2013年由韓國國立環境科學院統計的。而目前韓國全國的監測點僅321個。2013年至今,各級政府對監測點的新增投資只有92億韓元(約合5600萬元人民幣)。
“據我了解,中國政府部門2014年就表示,準備在未來的五年,加大投入全面系統推進治霾,而環保市場需求或將達10萬億元人民幣。而韓國在做什麼?事實上,直到目前連污染物從哪裡來、量有多少等基本問題都還沒有搞清楚,也沒有一個明確研究方式的情況下,匆忙搞出一個對策,最終結局難免是虎頭蛇尾。”金信道直言。
“空氣污染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正因如此,我們有理由去做更多的懷疑、做更多的研究,以徹底了解它,然後再對症下藥。”金信道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我認為,這才是治標又治本的措施。”
回應
日韓把廠子建到中國,霧霾是應該有點責任的。
南韓處在大陸西風帶,自然要受大陸沙漠沙塵暴的影響了!要是把南韓搬到新疆西部,自然就煙消雲散了。
金信道向第一財經出示了韓國國立環境科學院發布的數據。這份數據顯示,在韓國的霧霾中,有近86%的霧霾來自中國等國外,而只有22%來源於本地。對此他表示,“如何能夠準確測定城市霧霾的來源,原本在學界就沒有一個定論,只是通過樣本調查的方式,這種調查方式原本可信度就非常低。”
“更何況,在以前的調查中,來自國外的灰塵僅佔據全韓國灰塵總量的30%~40%,結果這段時間突然變成了70%~80%。作為一個學者,還是要懷疑這個數據的準確度。”金信道還舉了個例子,十年前的2007年,韓國環境部發表過一個結果:在韓國國內的污染物中,來源於汽車尾氣的影響為85%。“如今,汽車數量顯然並沒有減少,難道汽車尾氣就沒有責任了?”金信道反問說。
韓國安養大學環境能源工學系的具允西(音譯)教授在一場有關大氣污染的討論會上表示,韓國近期的霧霾天氣具有持續三四天的特點,這除了中國的過境污染物之外,還有在進入韓國以後與韓國國內的污染排放源結合的因素,才導致了具有超強持續力的霧霾。
“烤魚催升PM2.5”論惹惱網民
第一財經了解到,近期韓國環境部下屬的“漢江流域監視廳”調查發現,在韓國京畿道一帶的部分工廠進行燃燒操作中,違規使用船舶用燃料、廢棄木材等進行燃燒。這些源自小規模工廠、作坊的非法燃燒,成為了危害京畿道,乃至大首都圈地區的空氣質量的重要原因。
5月8日的最新消息與此相印證。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IST)的金華鎮(音譯)研究員稱,通過分析2015年~2016年的冬季空氣質量數據發現,當時韓國國內的PM 2.5數值甚至高於中國許多城市。
金華鎮指出,在韓國的霧霾中,中國的影響的確存在,但不能將霧霾的原因全部歸罪於中國。
他還解釋說,霧霾一般在冬春季比較嚴重,主要是因為冬春季期間的空氣流通不順暢,導致空氣中揮發性硝酸鹽等顆粒物的濃度提高。
金華鎮認為,在研究過程中根據2015年冬季的數據,初步得出韓國國內因素大於外部因素的結論。不過,“霧霾的濃度和構成,將根據其他環境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對於韓國國內霧霾的成因,還需要更多的數據積累和研究。
與此同時,韓國政府對霧霾的研究明顯不足也被詬病。
此前,韓國環境部公佈一份報告稱,最近PM 2.5濃度暴增主要源於烤魚,並將出台措施限制和管理烤魚店。這也成為韓國網民眼中的笑料,他們紛紛在社交網絡上發帖曬烤魚。最終,在輿論壓力下,政府不得不出面道歉。
該報告還估算,霧霾加劇,韓國國內每年因此損失10萬億韓元(約合610億元人民幣);到2060年,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成員國中,韓國將成為因空氣污染損失GDP規模最大的國家。
自然,有關如何解決霧霾的問題,也成為本次韓國大選中最熱門的問題之一,各候選人也紛紛提出了解決方案。
“事實上,現階段韓國各大候選人對於霧霾的治理措施尚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 韓國政治分析家趙尚熙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比如,韓國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文在寅、國民之黨候選人安哲秀以及正義黨候選人沈相奵均提出將減少火力發電站,甚至將部分正在建設的火力發電站停工。但專家指出,盲目停工所有的火力發電項目,需要支出近1萬億韓元的直接費用,這還不包括發電量減少所導致的電費提升的影響。自由韓國黨候選人洪準杓則提出,推動環保車輛銷售增長35%,但對於如何讓其成為市場主流,則未給出具體措施。
韓國污染中國“背鍋”?
與此同時,韓國政界近期也“順應民意”把霧霾污染的源頭指向中國。
例如,文在寅宣布“從首腦外交的角度,來探討中韓兩國的霧霾問題的可行解決方案”;而安哲秀則表態“將霧霾視為國家級災難的一部分,並通過國際組織機制,推動中方重視霧霾問題”。
首爾市政府於上月提出的“霧霾治理綜合對策”中,也明確提到“將通過外交、合作機制的方式,向中方及北京市等中國友好城市提出治理霧霾的重要性,並共同進行研究,商討治理措施”。
那麼,韓國的霧霾,中國真的要為此“背鍋”麼?為此,記者採訪了韓國當地的一些專家。
韓國首爾市立大學環境工學部的金信道(音譯)教授向記者直截了當地表示:“相比於怪罪中國,更重要的是需要找到能夠解決霧霾問題的方法論。”
“我們不能否認來自中國的影響,中國官方也並不否認這一點,畢竟地球只要在轉動,就會刮來西北風,韓國的西側就是沙漠,總不能把地球顛倒;但韓國輿論一邊倒地批評中國,這對於解決問題也無濟於事,就像有病的時候去看病,醫生只是告訴你一句'這個是別人家傳染給你的',一味地推卸責任,能解決問題麼?” 金信道表示。
據韓國流通業界7日發布的數據,隨著韓國12個地區發布“沙塵警報”,週末顧客人數明顯減少。韓國樂天百貨表示,1~5日銷售增幅達到5%,而6日空氣質量明顯惡化後,當天銷售額較去年同月同周的周六減少5%,最終1~6日銷售額同比僅增加2.8 %。
不過,相比於正在哀嘆內需減弱的大多數行業,卻有一個行業迎來了大提升。
來自韓國電商網站G-Market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4月初期間,空氣淨化器的銷售額較去年同期提高了28%,能夠抵禦霧霾的韓國食藥廳認證的KF80、KF94等專業口罩的銷售量,更是較去年同期飆升271%。
該網站針對購買霧霾有關產品的消費者進行調查,有89%的消費者認為,今年的霧霾要比去年“更加嚴重”,其中有近五成的消費者願意為抵禦霧霾支出20萬韓元左右,折合約1220元人民幣。
有趣的是,在這場“空氣淨化器大戰”當中,來自中國的小米似乎成為了一大贏家:因性價比高、功能便利的影響,小米空氣淨化器2受到了韓國消費者的追捧。僅在趣天網(Qoo10)一家電商,其銷量就超過了該網站其他境外品牌銷量的總和——從1月至4月初,總銷售量超過15000台,相較去年同期銷售量提升了9倍;而4月第一周更是大賣3500台。
霧霾盛行,不僅僅帶來一時的呼吸不暢,對於韓國核心產業的影響可能更具有毀滅性。
以韓國在全球市場具有優勢的半導體產業為例,其在生產過程中對空氣顆粒物具有極高的要求。就職於韓國頂級半導體企業的業者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生產過程中的污染顆粒物超過一定數值,半導體產品的不良率將會大幅度提高。”
“半導體行業可能是對於霧霾最關注的行業,不但會實時進行檢測;若霧霾較大的日子,還將會通過升高工廠內部氣壓、將大門轉換為感應門,以及增加空氣吹淋( Air Shower)的除塵時長等方式進行應對;但這也會必然帶來生產費用提高。”這位人士解釋道。
韓國某半導體生產企業的內部數據顯示,隨著霧霾在韓國的逐步擴散,2015~2016年的半導體產品的不良率,相較以往平均值提高了0.4個百分點。
韓國現代經濟研究院聯合韓國學界、商業界出具報告稱,近年來的霧霾,除了影響半導體產業,還將大幅度增加汽車行業、造船行業等核心產業的製造費用,並且將從長期的角度危害勞工的健康。
受困霧霾韓國人:都怪中國來的西風和本地烤魚2017.5.8一財網
2017.5.6,正是韓國的“黃金小長假”期間,居住在韓國京畿道城南市的全尚熙女士原本準備帶著孩子前往公園遊玩。
不過,就在準備出門的時候,全女士卻收到了來自政府部門的提醒短信:當天京畿道、仁川等地區發布了霧霾警報,請慎重考慮出行計劃。最終,全女士放棄出遊。而韓國的社交網站上,也有許多網民表示將放棄出行計劃,或者改為在室內進行活動。
出行人數減少,對經濟的影響不言而喻。以韓國最大的室外遊樂園愛寶樂園為例,本月6日的日入場人數僅為26000人次,遠遠低於此前預計的4萬人次。第一財經記者在首爾西大門站周邊也發現,原本應該熱鬧非凡的街頭卻略顯冷清;見到的居民中,也有一半以上的民眾都戴上了口罩。
與火力發電站、汽車增多等原因相提並論,一些專家和韓國媒體宣揚“中國是霧霾的源頭”的觀點。截至記者發稿前,在韓國門戶網站NAVER搜索關鍵詞“霧霾中國”,可搜索出55930條新聞;甚至有韓國環保組織將中韓兩國政府告上法庭,要求兩國政府賠償空氣細顆粒物污染對他們造成的精神傷害。
但也有韓國學者認為,這種怪罪既不科學也不負責任,關鍵是要找到解決方案。
2014年以來,首爾和韓國其他城市被霧霾籠罩的日子越來越多。
根據美國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小組共同發布的《2016年環境績效指數報告》,韓國的空氣質量在180個調查對像國中名列第173位。
韓國環境部大氣質量綜合預報中心稱,今年1~3月,首爾市區開啟PM10警報的日數由去年同期的48天增至86天,接近翻番;尤其是今年3月,首爾的空氣質量僅“次”於印度新德里,成為全球空氣質量倒數第二的首都。
具體到PM2.5數據,情況則更加嚴重。一季度,首爾市區PM2.5濃度為“嚴重”(81~150㎍/㎥)的天數達14天,與去年的2天相比,增加了6倍之多。
5月6日當天,韓國各大城市迎來了今年入春以來最嚴重的霧霾天氣。韓國慶尚南道靈州的PM10數值更是一度達到了517㎍/㎥;而首爾市區的PM10數值也是全天保持在151㎍/㎥以上,維持在“紅色預警”的範圍內,最高更是上升到262㎍/㎥,遠超出了世界衛生組織指導原則制定的PM10日均接觸量25㎍/㎥的限制。
美國前華裔駐華大使駱家輝妻子證實已離婚兩年
據聯合早報2017.5.5援引美媒消息,美國前駐華大使駱家輝妻子證實已於2015年4月離婚。
報導稱,曾任華盛頓州長、美國商務部長的駱家輝一直被視為美國華人的驕傲,他和他夫人李蒙也被公認為一對事業有成、家庭幸福的模範夫妻。
2011年3月,駱家輝出任首位華裔駐中國大使,一度引發部分中國網友的追捧。不過,他在2013年11月突然宣布辭職,指將於2014年初返回西雅圖,與家人團聚。消息震驚各方,對他辭職原因多有猜測,例如“因北京霧霾選擇回國”“回美準備總統競選”等。
當時有媒體爆料,指駱家輝返美是因為有婚外情,“婚外情的主角在北京,但不確定是中國籍還是美國籍”。對於這些傳聞,駱家輝及李蒙均予否認。駱表示,離職完全是私人家庭因素,“我們希望子女在美國接受初中和高中教育”。李蒙當時也說,丈夫離職是全家的決定,因為不想家人長期在西雅圖和北京之間來回奔波。
不過時隔三年,李蒙曾任職的西雅圖KIRO 7電視台報導,根據當地高等法院資料,駱家輝和李蒙已在2015.4.15完成離婚手續。李蒙接受查詢時承認,“我們已經離婚好幾年了,但是我們仍在一起出席公開活動”,因為他倆仍是好朋友。但對於離婚的原因,李蒙則不願意多說。
回應
這個李蒙其實是駱家輝第二任妻子了,是86年“全美亞裔小姐”。駱家輝雖然明面上在中國坐經濟艙,自己拿行李,但在13年就爆出桃色新聞,常年包機會情人,是個雙面人。
你又矯情了!公知大V噴子們會說這是隱私,是私德,是愛情。
這事兒單就離婚來說並不是個太大的事情,主要的問題是假裝沒離婚,還要包裝成完美的婚姻來博取各種關注獲得政治資本等各種好處。作為個吃瓜群眾,其實對他一直都沒啥印象。現在最難過,最有口難開,最如喪考妣的大概就是那些以吹捧其婚姻來實現自己齷蹉行為的公知大V噴子們了,恭喜你們觀摩了一場民主的離婚。
今天你看到IT的繁榮,是建立於全面覆蓋的4G和寬帶網絡,你今天享受的網絡購物,是建立於交通的便捷之上。
內憂外患之下,這樣頂著大家痛罵幹活的政府,它完不了。
如果有興趣,可以看看那些發展中國家的政府,每天都在幹什麼,你就知道誰要完了。
真不是盲目樂觀,實在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全世界的國家先崩潰了百分之九十,再來考慮中國崩潰吧。
回應
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我就在境外敵對電台美國之音中,聽到磚家說中國就要崩潰了,章家敦拾人牙慧而已
如其說中國要崩潰,到不如說這些個人一直想著要中國崩潰。
敵對勢力忘我之心不死啊。
必須嚴格清算下所謂的網絡大V!這幫人就靠鼓譟來生源。
中國人從來不怕苦不怕累,我們是用自己幾千年的智慧和勤奮創造的奇蹟。
中國的繁榮富強是用勤勞的汗水和智慧換來的,中國沒有去屠殺其他國家的人民,沒有用暴力搶占其他國家的土地和資源,單憑這一點,中國比美國日本這些不要臉的強盜國家更有理由理直氣壯。更應該受到世界的尊重。
看看外國人有多懶惰,多自私,就什麼都明白了。
中國政府的官員都是經過各級精英層層選拔的,很多人都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鍛煉過,智商和情傷應該說大部分都是很優秀的,這一點不是所謂民主選舉就給能夠做到的。因此,中國祇會越來越強大,崩潰的只會是某些失去進取心的國家。
http://mil.news.sina.com.cn/dgby/2017-05-04/doc-ifyeychk7003866.shtml
究竟是什麼神秘力量讓國外各種中國崩潰論全部落空2017.5.4觀察者網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世界神經。但是,多年來,某些言論一直甚囂塵上——中國經濟要崩潰了!人民幣要崩潰了!實體經濟要崩潰!
這些言論的代表人物美籍華人章家敦,更是“孜孜不倦”,連續15年預言中國必將崩潰。2016年他再炮製“中國崩潰論” ,稱中國祇有半年的時間了…..
然而,這些言論總是一次又一次被打臉。
那到底是什麼“神秘”力量讓各種“中國崩潰論”落空的呢?知乎網友@鄧建給出了漂亮的回答。
因為有個負責任的政府,就這麼簡單。
判斷一個政府是不是負責,在於他是否能看到未來,而不是眼下,因為絕大多數政府的決策,短期內都是無法見效的,從而得到大量人陰陽怪氣的反對和批評。
那麼,中國呢?
中國一窮二白的時候,人家就開始掃盲和建設各種水利工程了。
人均GDP全世界墊底的時候,就開始規劃高速公路。
那個時候,路上連車子都看不到幾輛啊,當時高速公路被人罵作是什麼?面子工程對吧?現在誰還敢說這條十幾萬公里,縱橫全國的高速路網是面子工程?
十幾年前,人均GDP還是一千七百多美元,與菲律賓一個檔次,高鐵開工,那時候多少人痛罵,一句等一等你的人民,讓多少人感同身受?
與之相比,那個時候的菲律賓政府在做什麼?什麼都沒做!
這個政府完全可以學菲律賓,可以學很多第三世界落後的發展國家一樣,什麼都不做的。而事實上,做這些事,在當時是要被許多知識分子和人民戳脊梁骨的。
中國(藍)菲律賓(黃)人均GDP歷史曲線
在西部人民還在吃草的時候,殲20立項。
在茶葉蛋都吃不起的時候,各種航空工程和軍事工程紛紛上馬。
這個政府可怕的地方不在於它現在有多少GDP,而在於,它最窮,環境最惡劣,國內外所有“有識之士”都說你要完的時候,人家就已經按部就班的製定了各種計劃啊。
而這些計劃,無一不是世界霸主才有的標配。
曉得了吧,人家在全世界認為你藥丸的時候,這個政府想的還是一百年之後的事,一百年之後,怎麼崛起,需要航母,需要四代飛機,需要核潛艇,需要全面覆蓋的教育體系,需要覆蓋城鄉的醫療系統,需要四通八達的交通道路和舒適的高鐵網絡……
深圳光明新區“73人遇難滑坡事故案”宣判45人被判刑
據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網站2017.5.5消息,2017年4月26日至28日,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和南山區人民法院、寶安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深圳市光明新區“12•20 ”特大滑坡事故所涉10件刑事案件;5月5日,繼續公開開庭審理;下午,法院對上述案件涉及的26名直接責任人員和19名相關職務犯罪被告人進行了公開宣判。
法院經審理查明,2015年12月20日,位於深圳市光明新區的紅坳餘泥渣土受納場(以下簡稱紅坳受納場)發生了特別重大滑坡事故,造成73人死亡、4人失踪,直接經濟損失人民幣8.8億餘元。
根據各被告人犯罪的事實、性質、情節和造成的社會危害後果以及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法院依法作出一審判決。益相龍公司董事長龍仁福犯重大責任事故罪、單位行賄罪、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予以數罪併罰,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二十年,罰金人民幣一千萬元。綠威公司法定代表人張菊如、紅坳受納場實際控制人之一林敏武等23人構成重大責任事故罪,分別被判處七年到一年六個月不等刑罰;益相龍公司副總經理於勝利同時犯對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紅坳受納場施工監督員於文斌同時犯窩藏罪,予以數罪併罰。深圳市城市管理局原局長蒙敬杭濫用職權,還收受賄賂人民幣2492.5664萬元、港幣80萬元,構成受賄罪、濫用職權罪,數罪併罰,判處有期徒刑二十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八百萬元;依法追繳贓款,上繳國庫。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光明管理局原局長彭水清構成受賄罪、濫用職權罪,數罪併罰,判處有期徒刑十六年,罰金人民幣一百萬元;依法追繳贓款,上繳國庫。深圳市光明新區原黨工委委員、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陳敏鋒等其餘17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構成玩忽職守罪或濫用職權罪,分別被判處七年到三年不等刑罰。
回應
死了73個人就這麼判!判罰太輕了!
責任事故罪七年封頂,那幾個判十幾二十年的還是因為貪贓枉法數罪併罰。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7_05_05_406950.shtml
“要開闢新的領域,比如耗水量比較大的水資源農業領域合作,我有一個設想,如果我們跟俄羅斯之間不是舖一條天然氣管道,而是舖一條非常大的水管,直接從貝加爾湖把水引到北京來,貝加爾湖的水是2340立方公里,一年只要引1立方公里就夠了,相當於俄羅斯貝加爾湖水的兩千三百四十分之一,但是對中國人來說,每個人可以每天喝到2升一級的飲用水,一噸水賣10美元,那就是100億美元。”盛世良說。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2015年“地球之井”公司與布里亞特共和國政府簽署供水協議。
當時俄羅斯非酒精飲料生產者協會負責人德米特里•彼特羅夫指出,“中國已經形成了俄羅斯食品與中國的相比要更加生態的印象。因為俄產商品、其中包括飲用水堪稱高端水並有很好的銷路。考慮到相距不遠、運往中國的費用不高,起碼運往中國北部地區的成本不會太高。要知道,這是相當重要的一點,因為運輸費用將約佔飲用水零售價格的50%。”
回應
這在當年可是我們的湖。
所有權談不上,當年國家之間沒有法定界限,邊界就是勢力範圍。國力強盛的時候中國勢力範圍一直到了中亞。可惜到了近代國家間劃定正式邊界的時候,國力衰弱了,邊界劃到家門口了。
貝加爾湖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蘇武牧羊就是最好的歷史憑證,那個時候俄羅斯是個啥?愛國的筒子們,不抵制不轉帖就不是中國人
蘇武又不是殖民者,當時貝加爾湖是匈奴的地盤,後世也幾乎未被中國所統治過,所以說貝加爾湖是中國的真夠牽強的。不過今天中國以高價買水俄也有反對的聲音,俄不夠意思
俄生態環境比我們更加干淨純屬謊言,當年蘇聯所造成的環境污染不比我們現在的中國差,只能更加嚴重而已,一顆核彈放置一年,一整個區域一百年內都別想正常使用,只不過是有些地方屬於長期的無人區罷了,所以才免於被蘇聯工業革命污染而辛存下來。
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7_05_05_406802.shtml
中企:該項目如“在大海裡取一滴水”
據了解,貝加爾湖是擁有全球1/5未凍結淡水的天然水庫。受干旱天氣等因素影響,貝加爾湖水位2015年初曾一度臨近警戒值,這讓當地居民對於“取水”尤為敏感。
這次的請願,都是以環保為由,很容易產生一呼百應的效果。根據俄 “rosbalt”新聞網披露的此次請願書的內容,當地民眾認為貝加爾湖獨特的氣候條件使得很多稀有鳥類在此生活,取水需鋪設管道,破壞生態,影響附近漁民捕魚。
而狄剛4日坦言,俄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很強,“但公司抽取的水量對於貝加爾湖不會造成任何影響,就像'在大海裡取一滴水'”。
據俄衛星網報導,該項目在公開之初,布里亞特共和國地區發展基金曾表示,取水不會威脅湖泊的生態系統,該項目通過了所有環境評估。
《環球時報》稱,“地球之井”公司提供的相關文件顯示,該公司於2014年底獲得俄聯邦水資源局每年200萬噸貝加爾湖水的開採資質,2015年獲得布里亞特共和國卡邦斯克區的40公頃土地所有權。
狄剛表示,公司計劃投資16億盧布(約合1.9億元人民幣)在今年開工建廠,目前正在進行工廠的科研論證和設計工作。該階段完成後,水廠還需接受俄政府嚴格的環境影響評價,才能正式開工。
據狄剛介紹,10年前剛開始籌備時,貝加爾湖北岸的伊爾庫茨克州居民有過類似的請願活動,參與人數並不多。
“但在位於南岸的布里亞特共和國,政府和當地居民都很支持這一項目。工廠建成後可以為當地提供至少400個工作崗位和可觀的稅收。”他說。
俄飲用水資源吸引外企專家:向中國出售貝加爾湖水可收入100億美元
俄衛星網報導稱,由於貝加爾湖瓶裝水在中國市場銷售很成功,中國中糧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也有意將俄遠東地區的飲用水引入中國市場。此前樂視公司也曾計劃賣“貝加爾湖飲用水”。
另外,俄政府方面對水資源出口也持支持態度。俄總統生態問題全權代表謝爾蓋•伊万諾夫曾表示,俄羅斯未來將成為最大的淨水出口國,“我們正在以每升2美元的價格向中國出售貝加爾湖湖水”。
俄barneos22網報導稱,一家韓國公司也將在貝加爾湖建瓶裝水廠。
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盛世良4月出席莫斯科“瓦爾代”俱樂部“中國與俄羅斯:應對全球變化的挑戰”會議期間曾表示,俄向中國出售貝加爾湖水可收入100億美元。
社評-打開瀾滄江水閘是智慧的決定2016.4.22旺報
泰國大旱,大陸決定打開瀾滄江水閘以紓解泰國苦旱。這有兩個層次的意義值得探討,一是中國警覺水利開發會對下游造成影響,過去舊政策可能調適,二是泰國國土政策不利水土保持,需要調整;這兩者都是泰國旱象的誘因,只有通盤檢討,才能解決中南半島三不五時出現的旱象。
…….
1992年聯合國才訂定《保護與使用越境水道和國際湖泊公約》,其理想性高過現實,僅在歐洲及北美適用,對亞、非、南美跨國河川幾無約束力。埃及阿斯旺大壩引進先進高壩技術,在蘇丹邊界處攔下尼羅河而形成納瑟湖,造成流域水文與生態極大的改變,影響及於東、北非九國。周邊國家全受害,埃及卻獨享水電資源,因而與尼羅河上游國家時有衝突。
聯合國對跨境水域的公約雖然作用不大,但其資源合理分配、永續利用的精神是世界共認的準則;大陸對邊陲地帶的水資源也有「充分的」開發計畫;怒江十三連壩將汲取絕大部分水資源,對下游國家影響更大。鄰邦抗議加上境內環保人士質疑,大陸已決定暫緩開發(?)。瀾滄江開閘放水與怒江計畫暫緩,都蘊含了大陸對跨境水資源永續共享的新思維。
其實,絕大多數河川水資源的利用都牽涉跨域,不要說上、下游的水資源利用,更進一步討論到水源保育,下游的作用不亞於上游;大陸幾大江河都面臨水資源過度使用的問題,下游的監測數據反映事實的重要性往往要超過上游監測,水系是一體的,沒有只顧上游卻忽略下游的事,這也是水域保育的重大覺醒。
俄民眾不滿中企從貝加爾湖取水中企回應:會合理合規合法地開發
俄羅斯貝加爾湖畔伊爾庫茨克州的居民近日發起請願,以“保護環境”為由要求政府叫停中國企業在貝加爾湖畔建瓶裝水廠的項目。俄媒稱,已有近30萬人簽署了計劃遞交給地方政府、俄國家環保部門及總統府的請願書。
據《環球時報》2017.5.5報導,計劃在貝加爾湖布里亞特共和國建設瓶裝水廠的中企——“地球之井”控股有限公司(曾用名“金貝源”)董事長狄剛4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應稱,“會合理、合規、 合法地開發貝加爾湖水,不會對貝加爾湖的環境造成影響。”
目前中國已建成使用的水壩有漫灣、大朝山、景洪三座,而其龍頭電站——高達292米的小灣水壩將於今年建成蓄水發電,另有多個梯級水電站在規劃和前期建設中。這些電站除了向本國供電外,還向泰國、老撾和越南等國家提供電力。
水壩可實現防洪抗旱
記者查閱了相關水壩的資料,除了發電外,這些水壩還具有多年調節水資源或季調節水資源的能力,可實現防洪抗旱的目的。但現在這些水壩卻成為下游人民心中的妖魔,不管水多水少,都成為問罪的對象。
根據湄公河流域最權威的跨國界組織——湄公河委員會(MRC)的數據,中國對湄公河水量的貢獻僅佔16%。其負責人Wolfgang告訴記者,沒有證據表明中國水壩造成了下游地區的洪水和乾旱。他說,中國目前沒有建成大的水壩,就算所有水庫同時放水,湄公河水面上漲也不超過20厘米,而其洪水氾濫是以數米來計算的。
他進一步說,根據MRC的證據,水壩對洪水控制有正面作用,還會把雨季的水量儲存起來用於旱季,而其中只有10%—20%的水量會受到影響。
而實際上,中國水壩對湄公河的影響可能更小。儘管漫灣水庫蓄水量為9.2億立方米,但地質專家楊勇指出,由於泥沙的沉積,漫灣水庫的庫容已大大減少。而常年在漫灣水庫邊上賣東西的農民說,有些地方用竹竿就能夠到庫底。
———事件反思———
在泰國聽不到中國的聲音
除了中國,緬甸、柬埔寨、老撾、越南也在湄公河上修建了多個水壩,泰國的水壩建設也提上日程。而在中國的景洪水壩,泰國GMS公司的投資佔70%,是中國第一座外商直接投資並控股的大型水電站,其所發電量也全部輸往泰國。
為什麼只有中國的水壩飽受指責?記者在萬象和曼谷的街頭進行了隨機採訪,採訪對象全部表示,自己是從電視和報紙等媒體上看到中國水壩的負面報導。多年關注水壩建設的泰國記者Akom表示,他採訪過泰國眾多水利專家,均表示沒有充分證據證明中國水壩與泰國洪水的關係。然而影響力遍布湄公河流域泰國媒體並沒有採納本國專家的觀點,而是採納了設在泰國的眾多NGO的信源。他說,這些NGO多數有美國、日本和法國等政府或民間的資金支持,在泰國非常活躍,與媒體的關係非常好,而他們給出的觀點和證據,主要是中國水壩的負面影響。
他說,中國瀾滄江水電站運行對下游水量減少沒有影響,湄公河幹流水位下降與中國瀾滄江水電開發無關。他說,中國已建的漫灣、大朝山、景洪電站均為日調節電站,沒有調蓄能力,出入庫水量平均。在建的小灣電站進入枯水期後一直未蓄水。他說,經科學合理調度,瀾滄江水電站可實現削峰補枯的功能,為下游防洪抗旱發揮積極作用。
他說,中國水利部高度重視湄公河沿岸國家的合理關切,已經從2010年3月22日起,向湄公河委員會提供了允景洪、曼安2個水文站當前特枯情況的水文特徵資料,希望對湄公河沿岸國家的抗旱減災工作有所幫助。中國水利部願在平等協商、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加強與有關各方的溝通與協調,共同應對這場罕見的旱災。
湄公河委員會成立於1995年,首屆湄公河委員會峰會於4月2-5日在泰國華欣舉行,以緊急應對目前湄公河水位下降及湄公河流域遭遇嚴重旱災的問題。會議分為兩部分,包括2-3日的湄公河委員會國際會議和4-5日的湄公河委員會峰會
湄公河委員會國際會議的主題是「變化世界中的跨境水資源管理」。除了湄公河委員會的代表,其他國際河流管理機構、國際組織的代表和水利專家等出席會議,將針對如何改善跨境水資源的發展與管理提出建議。會議聲明將提交給湄公河委員會峰會。
湄公河委員會成員泰、越、寮、柬四國領導人將出席這次峰會,並將發表華欣宣言。中國和緬甸將以觀察員國身分派代表與會。
瀾滄江水壩成為緬甸泰國人眼中的妖魔?2009-02-18
作為瀾滄江中下游計劃建設的八座梯級電站的龍頭,規模僅次於三峽的小灣水壩日前下閘蓄水,首台機組將於今年建成發電,這將加快瀾滄江流域水電開發的步伐。然而,瀾滄江下游——湄公河地區國家和人民,卻對這座水壩產生了深深的擔憂,記者在泰國和老撾採訪時發現,一輪反水壩的行動正在醞釀中。
湄公河變化無常
中國水壩被妖魔化
水壩也為鄰國提供電力
據專家介紹,瀾滄江大部分河段都在高山峽谷中,灘險流急,儘管不適合農業、漁業生產和航運,卻蘊藏了豐富的水能資源。數據顯示,瀾滄江——湄公河幹流總落差5167米,其91%集中在瀾滄江,水能資源可開發水電量為2825.4萬千瓦,相當於一個半長江三峽的裝機容量,非常適合水能梯級開發。
這樣的大橋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程,建設單位和工程師們可謂“煞費苦心”,因為瀾滄江特大橋有著太多的技術難題。
難點一:環境惡劣,天氣預報甚至毫無參考價值
說起瀾滄江,想必我們還記得地理課本里的知識:瀾滄江是湄公河上游在中國境內河段的名稱,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大河之一,世界第七長河,亞洲第三長河,東南亞第一長河。而瀾滄江特大橋就是橫跨瀾滄江兩岸的大橋,位於橫斷山脈西段,全長528.1米。這是大理至瑞麗鐵路大保段的“咽喉”工程,設計時速為140公里。大橋橫跨瀾滄江特大橋橋址處地面標高為1175-2379米,相對高差約1204米。
1、風場“變幻無常”,抗風設計不能亂套用
2、地質災害頻繁發生,工程進度緩慢
難點二:高空作業還要“抗10級大風”
……..
回應
人家聽說這不行那不行,事情也就算了,而中國工程人呢,就像是一群牛,聽說有難度,從來不考慮放棄,執著地去解決一切問題,絕不回頭。
這是國力的體現啊
沒有安全穩定的國內環境,沒有強大的國力,這是不敢想像的。當年茅以升建橋又被迫炸橋,如今工程師們全國各地可勁兒造橋
http://www.guancha.cn/tieliu/2017_05_04_406676.shtml
中國:瀾滄江水壩未影響湄公水量
摘要:中國水利部國際合作與科技司司長陳明忠2016-2-2在海濱小城華欣舉行的湄公河委員會國際會議上說,湄公河幹流水量減少和水位下降主要是當地區域性乾旱氣候引起的,,中國瀾滄江水電站運行對下游水量減少沒有影響。
中國雲南省境內瀾滄江流域平均降雨量僅為37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65%,瀾滄江流域來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瀾滄江允景洪水文站平均流量每秒604立方米,較常年同期偏少35%,水位較常年同期偏低0.57米,為1953年建站以來的最低值。
他說,湄公河流域降雨也超常偏少,來水量異常減少。有關資料顯示,2009年11月以來,泰國清盛和老撾瑯勃拉邦水文站降雨量已連續大幅低於平均水準。
瀾滄江-湄公河全長4880公里,瀾滄江長度佔全長的44%,瀾滄江流域面積約佔整個流域總面積的3.5%,瀾滄江出境處徑流量年均約640億立方米,僅佔全流域多年平均流量的13.5%。瀾滄江來水減少對下游影響有限,湄公河干流水量和水位下降主要是當地區域性乾旱引發的。
據《星暹日報》報導,泰國港務廳副廳長宋猜15日表示,開發河道的方式非常多樣化,除了中國爆破清理礁石外,泰國方面也會挖開河岸,拓展航線,不能單方面針對中國,不要再抵制中國。
中國駐泰國清邁總領事任義生1月19日回應稱,泰國政府對湄公河疏浚工程項目持支持態度,政府內閣已審議通過2015-2025年瀾滄江-湄公河國家間航運發展規劃。巴育總理也曾向媒體強調,湄公河疏浚工程師流域間各國達成的共識,不是任何國家的單方面行動。
回應
到處改造自然、破壞環境、收購資源。
一邊吃著“改造自然、破壞環境、收購資源”的成果一邊裝“道德高尚”開噴,這種人最賤。
動不動就拿環保說事的回到原始社會吧,這個社會處處都不環保。另外建議湄公河不要疏浚,因為一旦大型貨船可以運輸後,那麼以後湄公河的水量就不能減少了,上游的瀾滄江的大西線工程就不能截水了,所以湄公河大型貨船無法航行最好,繼續保持下去。可以做的是用鐵路替代水路航運,我更建議中國的大江大河減少水路航運功能,只保留農業灌溉和城市生活用水、工業用水需求即可,節約下來的水調往大西北吧,土地增值比航運更重要更值得。
還不有某國指使
直說美日好了
一帶一路計劃麻煩很多,美日都不會做看中國順風順水的。做好準備吧!
截個流就老實了
http://www.guancha.cn/global-news/2017_05_05_406810.shtml
創造三項“世界第一”,瀾滄江特大橋到底牛在哪?2017-05-04觀察者網
在世界橋樑界有著這樣一句話:世界橋樑建設20世紀70年代以前看歐美,90年代看日本,21世紀看中國。目前,“中國橋樑”已經成了中國的一張亮麗名片和彰顯綜合國力的重要符號。
世界上最受矚目的超級工程之一的港珠澳大橋、世界首座主纜連續的三塔四跨懸索橋——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當今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青島海灣大橋. ....還有創下三個“世界之最”的瀾滄江特大橋。
2016.11.15,瀾滄江特大橋鋼管拱實現高精度合龍,一舉創下三項“世界第一”建橋紀錄:
瀾滄江特大橋採用“二次豎轉”工法施工,在世界建橋史上尚屬首次;
“二次豎轉”角度之和達130度,其豎轉角度在世界上最大;
同時,大橋單邊豎放重量達2500噸,此前國內最大豎放重量只有800噸,這也是世界橋樑施工之最。
中國湄公河疏浚計劃再遭泰國示威者抗議 2017-05-05觀察者網
據聯合早報報導,中國的湄公河河道疏浚計劃近期遇阻,該計劃旨在方便大型貨船通行,但泰國一些人表示要保護其中一些急流險灘,稱爆破湄公河內暗礁將對環境造成永久破壞。
示威者稱,爆破泰國與老撾之間的湄公河皮龍(Pi Long)河段暗礁將會破壞當地環境。反對這項計劃的萊清孔保護小組主席尼維特說:“這項計劃將會導致湄公河死亡,會對湄公河造成無法逆轉的破壞。”在湄公河實施石灘爆破清理行動,不但會破壞魚類棲息地及擾亂遷徙鳥類的活動,更會導致水流量增加,從而侵蝕河邊農田。
據路透社消息,該公司表示自己不負責爆破工作,這項工作還需要招標。在郵件中,設計院還表示,他們已經和當地民眾“交流,建立互信以及為其解答疑惑”。
中國欲爆破湄公河石灘和整治河道主要是為了把湄公河變成一條能夠容納500噸駁船的航道,以使貨物能夠從中國雲南省直接運送到老撾的瑯勃拉邦(Luang Prabang)市。
為大型船隻疏浚湄公河河道並非一帶一路的正式項目,不過參與勘察報告的中國工程師表示,這是“一帶一路”更廣泛計劃的一部分,符合北京新絲綢之路的目標。
泰國、老撾和緬甸已批准了由中國出資的勘察工作,但在疏濬河道之前還需進一步研究和批复。
第二航務工程勘察自去年12月展開勘察工作以來,已經三次遇上泰國示威者。受訪的中國工程師披露,由於擔心泰國示威者再鬧事,他們如今每晚都將勘察船隻停靠在屬老撾境內的湄公河河邊。
這位工程師稱,“ 我們擔心我們組員的安全問題,都盡量放低姿態行動。我們想把這項工程做好,並且同時有利於泰國、緬甸、老撾、中國這四個國家。這不僅僅是為了中國(的發展)。 ”
當記者問及炸掉河上礁石會損失自然資源環境時,巴育說,若是認為湄公河自然資源流失,早在上游就流失盡了,下游連水量都不夠用,而居民說到自然資源,只是憑空說說,“想問一下當地居民在河上捕魚每天有多少收入,水位如此淺還能抓什麼魚,而且還向河內排廢水,每天不知道有多少立方米,你們自己去想吧”。
另一個搭建全球超級電網的備選起點是歐洲。2008年,歐盟委員會已經開始呼籲建立泛歐洲超級電網。此電網規劃是由代表了維護34個歐洲國家電網運行的電網系統運營商(ENTSO-E)提出的。項目主要內容是建立一個高壓直流電網用於連接歐洲國家與周邊地區,包括哈薩克斯坦、北非、土耳其等。到目前為止,歐洲的高壓直流輸電互聯工程的許多關鍵點已經完成。
很顯然,一個全球性的超級電網將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據估計,大約至少需要10萬公里的HVDC輸電線路和115座變電站。其中幾座變電站需要設計成「超級變電站」,例如預想中的墨西哥TresAmigas項目。這一項目計劃連接美國北部的三個主要電網(西部電網、東部電網、德州電網)。全球性的超級電網需要若干類似的大區域電網連接在一起。
全球電力市場或許應該分成幾個區域,這樣更有利於提高效率。通過各國協同配合,將現有電網與區域超級電網進行匹配。如前所述,中國和歐洲在超級電網建設中取得了不俗的成效,也總結了許多經驗。雖然全球性的超級電網建設成本巨大,也許需要數十年的投入才能有所斬獲,但全球超級電網的建設顯然已經有了很好的開端。如果我們什麼也不做,繼續依賴效率低下的石化燃料,局限於現有的孤立電網系統,等待我們的無疑將是更高的代價!
https://read01.com/dx4Ne7.html
中國特高壓電網:利用北方的太陽能和風能及南方的水利資源發電,將電能輸送到中國東南沿海城市,2015年中國已經建設了世界上覆蓋面最廣的特高壓交直流輸電網絡。
GOBITEC:沙漠太陽能發電項目,這個項目在戈壁灘沙漠開發風能和光伏發電,通過HVDC輸電系統傳輸電能,提供的電力可北接伊爾庫茨克、俄羅斯,南達上海和漢城,東至東京。
亞洲超級電網:該超級電網旨在建立中國、日本、韓國、蒙古甚至俄羅斯的電網之間的聯繫。創造一個亞洲超級電力自由貿易市場。該計劃的一個關鍵支持者是日本軟銀的CEO孫正義。
北歐電網計劃(NORDICGRID):到2030年,北歐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將大幅增加。北歐數國的電網已經互聯,電網進一步的發展是出口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其他歐洲國家。
Icelink:這是一個六十年前的想法,欲讓冰島電網通過蘇格蘭與歐洲電網聯通。由於近來歐洲電價越來越高,最近該項目再次被提上日程。
巴西超級電網:為了利用國內水利發電,巴西建設了一個由高壓交流輸電和600kV高壓直流輸電組成的混合電網,其中包括世界上最長的里約馬德拉傳輸線路(約2385公里)。
氫電能源超級電網:預想其可作為一個大陸範圍內的地下輸電網絡,這個網絡將依靠氫生產的先進核反應堆。由超導體電纜組成傳輸線來傳輸電能,屆時將用氫來冷卻電纜。氫能還提供白天能量消耗峰值時的部分能量。多餘的氫能還可以在當地電力市場出售或以商業用途出售。
大西洋風連接:該離岸輸電線路將跨越美國的中大西洋地區,將新澤西、維吉尼亞與聯邦政府指定的風能區連接起來。
還有個問題,如果要建立一個全球性的超級電網,那麼從哪裡開始比較合適呢?中國無疑是首選。中國的電網技術已處於全球領先水平,特別是HVDC輸電技術。現在,中國通過特高壓電網已經實現了將北方潛在的巨量太陽能、風力資源及南方大量的水力資源傳送至東南部人口密集的工業重鎮,傳輸能力約為1300MW。放眼全球,中國是高壓交直流輸電技術利用最為廣泛的國家。在未來的五年內,中國還將計劃建立13至20條超高壓直流輸電線路。這些電網建設需要巨大的投資,據悉在2014年,中國為特高壓項目投入650億美元,並在未來五年有望維持該投資水平。另外,有報導稱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可再生能源和智能電網技術團隊正在探索研究關於中國與歐洲、中東和北非的洲際電網互聯的可行性。
另外,全球電網能夠允許電力生產遠離人口聚集的城市。例如,發電量最大的光伏電廠分布在人煙稀少的澳大利亞南部,而根據估算,澳大利亞整個國家的能源需求都可以由這些光伏電廠提供。通過位於東南亞的海底電纜,電力能夠被調度至印度尼西亞、紐幾內亞島甚至新加坡。超級電網的存在能夠顯著地減少備用發電容量。
那麼如何去創建一個全球化的超級電網呢?技術上而言,本地電力運營商需要通過超高壓直流輸電(以下簡稱HVDC)系統連接遠方的電力網絡(大多數HVDC輸電設備已經有成熟的解決方案)。除此之外,區域電力調度商們需要對電力交易規則、網絡維護費用等標準達成一致。
目前,交流輸電技術獲得廣泛應用的關鍵在於電能能夠通過變壓器轉換成更高電壓。而高壓輸電線路意味著更小的電流,損耗也會隨之減少。在電能接收端,也可以使用變壓器降壓,降壓後再給當地供電。但對於HVDC輸電來說,電壓的變化就比較麻煩,基於電力電子技術的高壓大容量直流變壓器目前正在研發中,關鍵技術上並不存在任何的困難。電力工程師們大多認為HVDC技術更有前景,因為在相同電力傳送容量情況下,直流輸電的損耗遠遠小於交流輸電系統。
那麼HVDC輸電到底能夠減少多少損耗呢?眾所周知,直流電流流過整個輸電線路的導體,而交流電流往往從導體表面流過(集膚效應)。換句話說,對於同樣的導體面積,交流系統的導體阻值相比於直流更高,更多電能將會以熱量形式損耗掉。
另外,直流輸電系統的占地面積遠小於交流系統。例如,當以765kV交流電壓進行6000MW電能傳輸時,需要三相三條輸電線路,也就是說需要開闢大約180m寬的輸電線走廊。相比之下,800kV的HVDC輸電系統僅僅需要80m寬的輸電線走廊。
HVDC輸電也使得不同頻率電網互聯成為可能。目前,變流器、線路、直流斷路器等HVDC輸電設備成本還非常高。所以僅當輸電距離超過500km時HVDC輸電才具有更佳的經濟價值。但未來隨著直流設備成本不斷下降,HVDC輸電的優勢必然不斷擴大。另外,當前電壓源型變換器(VSC)、直流斷路器、高溫超導體線、電力電子器件的材料工藝等技術的飛速發展也正在有力推動著全球超級電網建設。
下面來看看目前世界上已有的超級電網項目。沙漠太陽能發電項目:2009年由德國財團牽頭投資,該項目獲取地中海和世界其他沙漠地區的太陽能,並利用HVDC輸電的方式將其傳送到人口密集地帶。
中國特高壓引領全球“超級電網”?2017-03-15 經濟學人
要想推廣可再生能源,用高容量的特高壓直流(UHVDC)連接器進行長距離傳輸,不但更環保,也能使電網更穩定。中國的國家電網計劃在2009年至2020年間投資880億美元建造UHVDC線路,對“綠色超級電網”的探索也為其他國家提供了兩大經驗。
從北海的離岸風電場到智利沙漠中的太陽能電池板,可再生能源的產生地往往遠離消費它的城市和工業中心。要想推廣可再生能源,必須找到長距離高效輸送能源的方法。目前電力主要以交流電方式傳輸,但長距離傳輸需要極高電壓,交流電系統比較難承受。UHVDC連接器更適合這種長距離傳輸。這種高容量連接不但使電網更環保,而且還通過可以反向輸送的平衡供電使電網更穩定。
最先意識到了這些“綠色超級電網”潛力的是中國。中國的國家電網計劃在2009年至2020年間投資880億美元建造UHVDC線路,目前項目已推進了一半。公司希望到2030年能有23條線路投入運作。
從修建鐵路到建設城市,中國對大型基建項目的追求眾所周知,因此在建設超級電網這條路上走得最遠也不稀奇。中國可再生能源最豐富的地區都位置偏遠,比如烈日灼人的戈壁沙漠、強風勁吹的新疆平原,以及江河奔流而下的西藏高山峽谷。近年來,對於污染的關注更是促使政府把燃煤電廠搬離人口密集的地區。而中國在採用UHVDC技術的過程中有兩大經驗可供全球借鑒。
帶您領略下觸及全球的超級電網! 2016-05-20壹讀
對於很多供電不穩定的地區,人們使用自有的發電設備、儲能設備實現電能的自我供應。由於電能不能短時間大量存儲,所以越是規模小的獨立電網越難實現瞬時的功率平衡(供電功率與用電功率相等)。因此,對於大多數供電穩定的地區,將所有電力設備連接起來組成超級電網將更有價值。如今,快速增長的城市供電、發展快速的間歇性電源設備(如風能、光伏)和越發受到重視的電網安全,使得區域化的乃至全球化的大電網技術備受關注。
超級電網能夠大幅提高電力使用率,有效避免能量浪費或是降額發電。雖然存儲多餘電能也是一種解決電能浪費的方法,但是大規模經濟型電能存儲裝置的研發仍然看不到曙光。
陸網民戰南北!辯衛生紙丟馬桶或垃圾桶2017-04-29中央社
環保署3月宣布推動衛生紙丟馬桶政策,當時引起台灣網友討論。這項話題最近延燒至中國大陸社群網站,爆發激烈論戰,更出現中國大陸「南北如廁文化」之爭。
中國大陸財新網微博28日晚間發布一則題為「衛生紙究竟該扔進紙簍(垃圾桶),還是抽水馬桶?」的文章,內容提及台灣3月中旬宣布新政策,推動衛生紙丟入馬桶,6月起公廁配套上路。衛生紙丟入馬桶後幾秒鐘便能化為絮狀,不會堵塞。
這篇文章引起大陸網民討論,其中有人留言提及「我是南方人,到了北方的城市,我才發現大家都把紙扔進垃圾桶,我們都是沖水沖掉的」更引發激烈爭辯。
有人為此留言質疑,南北方氣候環境不同,造成飲食差異沒錯,「但連扔個紙都能扯出南北之分,你的視野是多狹隘,還沒歧視!?」但也有人表示「作為一個廣州人,第一次聽(衛生紙)是扔垃圾桶的」。
另一方面,有大陸網友認為,衛生紙是否能丟入馬通,關鍵仍在紙質,不需要過度爭論;也有人表示,中國大陸的下水道排水系統並不完善,衛生紙不能像國外那樣往馬桶裡扔,「你家堵了那是你自己的事,整個下水系統堵了,那就是你在給大家找事!」
回應
韓國也是丟垃圾桶的,說實話丟垃圾桶真的有點噁(特別是塞滿了後),下水道不行就加強建設吧!科技要服務人性嘛。
問題在你家污管管徑夠不夠大,老房子有無換新管,地域之爭?上網的呆瓜問題在立場
生態環境保護也是三峽通航不容忽視的問題。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不斷開展船舶防污染檢查、船舶油污水接收處理檢查、船舶垃圾接收處理檢查,對危險品船舶航行動態進行全程監控,在關鍵水域建設船舶防污染溢油應急設備庫,定期開展船舶防污染應急演練,實行水上巡航救助一體化。
並且,還組織清理、拆除三峽壩上支汊河網箱養魚;開展打擊非法採砂專項行動,清理、停業砂石料作業碼頭;清理引航道捕魚等。
三峽大壩建成後,峽谷河段原有的水流急、泡漩多的惡劣流態明顯改善,消除了川江歷來不能夜航和只能單向通航的河段。
相關數據顯示,過閘貨船平均噸位已由三峽船閘運行初期2003年的1040噸提高到2016年的4236噸。從過閘船舶噸位構成上來看,2008年以來,3000噸以上過閘船舶增長迅速,尤其是5000噸以上船舶最快,目前5000噸以上船舶所佔比例已經接近四成。
隨著航道條件改善及船舶標準化進程推進,三峽通航的壓力也變大不少。
徐祖亮介紹,三峽過閘運量已經提前19年達到2030年的設計通過能力,船閘已處於飽和運行狀態。2016年在無船閘停航檢修、無持續性大洪水影響的滿負荷運行情況下也只能達到1.3億噸,挖潛空間有限,船舶待閘已成為常態且日益加劇。
然而,通過船型標準化、檢修快速化及綜合運輸分流等挖潛措施,已經很難滿足快速增加的通航能力需求。記者了解到,為徹底解決三峽通航能力,修建新船閘已進入初步論證階段。
回應
可見基礎設施建設,一定要有提前量。我們市裡一條主幹道,20年前市委書記組織修時,好多老幹部舉報,說路修得太寬了。然後20年過去後,開始覺得有點不夠用了。如果當時修窄一點,現在的拆遷拓寬成本要嚇死人。
不說別的,深圳的羅湖,當年修路時候,車況可以成為荒涼;現在堵成狗,還沒法拓寬,因為成本太高,周邊全都是高層建築拆不起。
看來,當年對經濟發展的速度估計保守了。當年很多工程被罵大白象丶面子工程,但過不了幾年已經落後於發展。2012年汪三公子罵高鐵是國家花錢的面子公程,人民消費力跟不上,造成嚴重浪費。2013年汪公子大罵坐高鐵的人太多,排隊太長,他等票拿到手火車已經開走了。
http://www.guancha.cn/Project/2017_04_20_404539.shtml
三峽船閘提前19年達設計通過能力已使出了“洪荒之力”
據新華網2017.4.19報導,三峽船閘自2003年通航至今,累計通過量超過10億噸、旅客1174萬人,年通過量從初期的3430萬噸到2011年突破1億噸,提前19年達到設計通過能力,2016年達到1.3億噸,超過設計通過能力約30%。
圖為船舶正經三峽升船機通過三峽大壩
這是記者近日跟隨“黃金水道綠色航運”主題採訪團,在三峽大壩採訪時了解到的。
三峽船閘建築物主要包括雙線五級船閘主體段、上下游引航道和上下游導航靠船設施。三峽船閘分為南、北兩線,船閘主體段結構總長1621米,每線船閘由六個閘首、五個閘室組成。
三峽船閘管理處處長徐祖亮介紹,為了最大程度提升三峽的通航能力他們已經使出了“洪荒之力”。記者在五級船閘現場看到,船舶正有序排隊通過船閘。了五級船閘,升船機也是船舶通過三峽大壩的重要方式。三峽升船機管理處處長鄭衛力形像地比喻為,“大船走'樓梯',小船坐'電梯'”。
數據顯示,三峽升船機試通航至4月9日18時,共運行1043廂次,通過船舶1050艘次,通過旅客12861人次,通過量31.17萬噸,平均歷時約65分鐘。
記者在三峽升船機上採訪時發現,升船機是個龐然大物,提升重量為1.55萬噸,相當於20萬人的重量,船廂有效尺寸為120m×18m×3.5m(長×寬×水深),最大提升高度可達113米。如此巨型的設備運行起來卻十分平穩,船舶從頂部到達航道僅需要10分鐘左右時間。
在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副局長陳冬元看來,三峽是長江黃金水道的白金航段,而船閘及升船機是三峽樞紐對社會開放的通道,也就成了安保的重中之重。
對此,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組織採取過壩船舶遠程監視、動態管控、安全預警等措施,對過閘危險品船舶100%安全檢查,對其他船舶不低於5%的抽查。
2016年檢查過閘必檢船舶8310艘次,其中危險品5692艘次、過升船機船舶236艘次;檢查其它過閘船舶2382艘次;處理謊報、瞞報過閘的不誠信行為船舶13艘,並對安全檢查不合格船舶進行過閘前安全整改。
除了主打高科技產品外,作為國內復合肥行業龍頭,金正大集團還著重在整體解決方案下功夫。前期就包括專業技術人員到村民地裡,用儀器測土壤的酸鹼度、氮磷鉀元素含量,然後再科學精準選配化肥。
從肥料製造商轉型成為“製造+服務”的作物營養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化肥企業正是希望通過打通農化推廣服務的“最後一公里”,讓村民、種植戶增產又增收。像山東省平邑縣種植的大櫻桃,同樣的品種,在使用高效化肥和整體技術配套服務後,收成大不同。
半小時觀察:
現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肥料產業的支撐,然而當前化肥需求量在下降,價格也在下降,企業虧損已經成為常態,因此對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化肥行業當下最重要的課題。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加快培育新的戰略性增長點,大力發展高效低風險的新產品,從“製造”走向“智造”。與此同時,還要加快創新農業服務新方式,要由單純的提供產品向提供產品、技術服務的整體解決方案轉變。只有這樣,“四面楚歌”的化肥行業才能打贏這場突圍之戰。
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7_04_19_404293_2.shtml
中國化肥企業深陷“倒閉死亡潮” 行業巨虧上百億
據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2017.4.18報導,欄目眼下,又到了春耕時節,很多地方春耕生產都在如火如荼地開展中。往年這個時候,由於化肥等農用物資需求量大,很多化肥廠在這個時候都是開足馬力生產,以保障春耕化肥供應。但是今年我們卻聽說,在山東省臨沭縣,幾年前,當地的化肥企業有上百家,但現在已是大量關停倒閉,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臨沭當地關閉的化肥企業,一般都是年產值在2000萬元左右的中小企業。化肥生意不好做,最主要原因還是,我國化肥產業整體產能過剩超過了百分之九十。一方面產能嚴重過剩,銷量不足;而另一方面,很多中小企業為了生存,低價競爭,紛紛打起價格戰。
業內人士:為了拿到這個訂單,成本價是2000元每噸的話,他們都保成本價,甚至低於成本價,進行一個惡性的競爭,制約利潤的下降,以至於近幾年整個化肥行業虧損嚴重。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氮肥行業主營業務收入2235.5億元,同比下降12%,全行業虧損222.8億元,較2015年增虧193.9億元,行業虧損面50.7%;磷肥行業主營業務收入1097.5億元,全行業利潤6.4億元,大幅下降71.7%,行業虧損面26.9%;鉀肥行業主營業務收入309.1億元,全行業利潤24.3億元,大幅下降40.7%,行業虧損面34.2%。
化肥用量降低三分之一,產量翻一番新型化肥大顯身手
根據農業部信息顯示:我國農作物畝均化肥用量21.9公斤,遠高於每畝8 公斤的世界平均水平,是美國的2.6倍,歐盟的2.5倍。而大田糧食作物的氮肥、磷肥和鉀肥利用率低,分別為33%、24%和42%,均遠低於農業發達國家水平。
2015年,農業部出台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力爭到2020年,主要農作物化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那麼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國的化肥產業到底該如何突圍呢?一些龍頭企業意識到只有通過轉型升級才能推動行業化解過剩產能、調整產業結構、提高核心競爭力。緩釋控肥是他們正在研究的新方向。
緩控釋肥,是一種新型的高效復混肥。簡單地說,這種肥料外麵包了一層高科技的膜,它能夠根據農作物的生產週期,按一定階段,把肥料一點點緩慢釋放出來,與普通肥料相比,肥料的利用率更高,農作物的產量也更高、品質更好。
實際上北京都還不是楊樹最多的地方,楊樹的故鄉在江蘇宿遷,從2001到2010年這段時間,在宿遷植下的楊樹就有幾億株、200 多萬畝。在前昆明市委書記仇和落馬後媒體還曝出,2000年前後,仇和岳母曾藉沭陽縣大規模強制栽樹的契機,高價倒賣楊樹苗斂財。楊樹苗除了種滿在宿遷,還從這走向全國。
“說實在話,當時園林綠化工作者更多的是考慮怎麼讓北京盡快地綠起來,沒有特別在意飛絮的問題。”劉秀晨誠懇地說。
楊樹雌株成熟會產生大量令人不適的楊絮這一事實,在生米都煮成熟飯後終於被重視起來。1994年起北京實施“百萬雄楊進北京工程”,希望淘汰飛絮楊樹品種,但是以原有楊樹龐大的基數來看,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被替代。
治理楊絮的手段無非幾種:砍伐、噴藥、嫁接、打針。
砍伐是最簡單直接見效的方法,北京也確實砍了不少的樹,在2007年進行的摸底調查顯示,當時北京地區有產生飛絮的楊樹雌株270萬株,到2014年時只剩200萬株了。但砍樹畢竟不是一個長久之計,一年之中柳絮成災的日子大概也就二十來天,而剩下的日子,楊樹都是在靜靜做一棵行道樹啊。
噴藥和打針都是需要每年進行一次的,實際上除了飛絮之外,楊樹非常敬業愛崗。有數據顯示:一株成年楊樹,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72公斤,釋放氧氣125公斤,滯塵16公斤。一株成年柳樹,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281公斤,釋放氧氣204公斤,滯塵36公斤。
所以砍伐其實有些太殘忍了,但方法總是要有的,於是又有了嫁接,因為只有雌株楊樹會產生楊絮,所以通過嫁接給雌楊做“變性手術”,也能解決問題。
到現在為止,北京還是有200萬楊柳雌株。但怎麼說呢,今天大量產生楊絮的都是四五十歲的壯年楊樹,產量大的驚人,所以還是別指望一年兩年能告別楊絮了。
消滅的不掉的,不妨就試著保護自己、和平共處(畢竟你也沒別的辦法)。從出門戴口罩做起,隔離敏感源,在有異物進入眼睛時也別急著拿手揉,回家後趕緊洗洗乾淨,別把楊絮帶到床上,最後如果過敏實在厲害也被撐著,即便對楊絮過敏也可以做一個驕傲的漢子。
http://tech.sina.com.cn/d/n/2017-04-16/doc-ifyeifqx5910142.shtml
關於建造證,排污證等相關的證件,楊麗萍表示自己都持有,都是政府黑字紅章不可騙人。這次政府徹底治理洱海,讓不合格的停業整頓,其實房子所有證照手續齊全,按理說不在整治的範圍內,但他們還是認為一起停下來配合檢查比較好,這也是為了支持政府的工作,沒想到還真是又被誤解了。
回應
睜眼說瞎話!
噴子!
http://ent.sina.com.cn/s/m/2017-04-18/doc-ifyeimqy2343196.shtml
漫天飛絮讓你窒息的楊樹,其實在40年前救了北京
2017.4.12,市園林綠化局公開表示會對全市的40萬株楊柳雌株進行整治,希望在2020年根治所有楊絮。
不知道楊樹看到這樣的新聞是不是一串黑人問號:我不委屈?是我自己願意來的?這種委屈是有道理的,要從“誰污染誰治理”找到根源的話,就得問問當初是誰北京種了這麼一堆樹了。
有人說四十年前北京的春天還不是這樣的,的確,四十年前北京的春天還在遭遇著沙塵暴。所以北京城的罪沒少受過,只是顏色不一樣了。
那時候北京的沙塵暴的形勢有多嚴峻呢?1977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宣布:北京是“世界沙漠化邊緣城市”。1979年3月,那是一個春天,那時的北京人倒是沒有被楊絮困擾,只是滿天的黃沙也足以讓人窒息。3月3日,新華社在北京發出電訊稿《風沙緊逼北京城》,沙塵這一影響首都人民生命安全和城市形象的環境問題終於被提上了中央的議事日程。
緊接著的第九天,3月12日被確定為植樹節,全國上下掀起了植樹運動。
這個時候的楊樹就在眾樹之間脫穎而出了,它表現出了一系列當局最看好的優秀品質:成本低、生長快。
要造林可選擇的樹種其實還是有一些的,比如杉樹、桉樹、泡桐、馬尾松,基本成材時間都在10-20年之間,要找長得快的樹種中尋找適合本土的,要在本土樹種中找到成本低的,還要在領導任期內最有希望看到成績的,最後焦點就落在楊樹身上。
北京的園林工作者劉秀晨娓娓講述當年種樹的故事:上世紀70年代,河北省林科所繁育的華北地區鄉土樹種毛白楊,因為生長勢好、樹形美觀、易管護等優點,被大規模引進北京,逐漸替代了其他楊樹品種。
繼執法者被扣後 環保督查組河北檢查時執法證遭搶
據中新網2017.4.18報導,2天內公佈兩起阻撓督查組正常執法事件,8天內揪出1600餘家問題單位……環保部連日通報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的最新情況,從中不難看出此番行動所披露的問題之多、情節之重。
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企業敢阻撓正常執法?此番督查為何查出如此之多違法企業?
17日晚,環保部在其官網上公佈了強化督查的最新情況。通報稱,第九督查組有關人員在河北省邢台市現場檢查時執法證被搶奪。這是繼山東綠傑環保節能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扣留執法人員長達一小時之久後,2天時間內,環保部公佈的第二起阻撓督查事件。
針對這兩起事件,環保部要求山東和河北省環境保護廳分別督促濟南市、邢台市政府依法調查,嚴肅處理。
……..
回應
執法人員難執法豈止環保一家。在一些媒體的惡意炒作下,包括警察,城管在內的許多正常執法都受到干擾和抗拒。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啊……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7_04_18_404106.shtml
楊麗萍正式回應太陽宮環保問題稱洱海是家鄉
楊麗萍表示自己是一個地地道道白族人的女兒,出生在大理洱源縣,也就是洱海邊上成長,洱海是她的家鄉,她豈能不保護!
新浪娛樂訊2017.4.17,楊麗萍身穿一身民族風服飾、頭戴貝勒帽現身媒體環保見面會,正式回應在洱海邊的豪宅——太陽宮污染問題。楊麗萍表示自己是一個地地道道白族人的女兒,出生在大理洱源縣,也就是洱海邊上成長,洱海是她的家鄉,她豈能不保護!
關於太陽宮的排污問題,楊麗萍表示屬實的情況是這樣的:當年修的是儲存的隔絕水泥池,集中環保地處理。後來有了小型的專用設備,我們又重新安裝了新設備。再後來政府統一安裝了排污管網,又植入到了主管網。從建房開始我們都是零排放。
危言聳聽。指責煙草總公司是沒用的,問題在於菸民多,沒這個公司就有其他公司。想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全面禁煙,但恐怕落下個專制罵名。只把矛頭指向煙草總公司,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模仿這個邏輯:銀行導緻美國大量家庭破產,持續消費能力被抑制,導緻美國實體經濟不振,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健康問題頻發,大量人因此而死。美國銀行業規模過大,危害極大,是美國之癌。(所以美國銀行趕緊自爆啊。)
提價?看看俄羅斯的高價酒導致了什麼。菸酒成癮不是一個簡單的經濟問題
通過擴大禁煙區,逐步減少吸煙,通過宣傳讓大眾自覺抵制,而不是完全禁止。美國歷史上曾通過憲法禁酒,後果是黑幫壯大,警察涉黑增多,後來又修憲取消禁令。俄羅斯也曾禁過酒,當然也沒成功,後來取消禁令。 建國後,可以短時間內消滅鴉片,而現在禁毒為什麼這麼困難?因為建國初期,人人被納入集體,過得是集體生活,一舉一動都在組織監督下,人人在相互監督,個人是缺乏自由的。現在個人自由的空間擴大,個人的行動就缺少監督,私下的運輸、交易和吸食就比前容易。對於菸草教育群眾,自覺抵制,增大吸煙者的不便。
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7_04_17_403902.shtml
按照《規劃》目標,到規劃完成之日,成年人吸煙率要從2010年的28.1%下降到2015年的25%以下。其中成年男性要有較大幅度下降;成年女性吸煙率要保持較低水平並有所下降。而《2015年中國成人煙草調查報告》顯示:中國15歲以上成人吸煙率為27.7%。其中男性吸煙率為52.1%,仍然維持在高水平,未見降低,女性為2.7%,也與2010年持平,沒有達到《規劃》提出的目標。由於人口總數增長,吸煙者總數增加了1500萬,已高達3.16億人。
從調查數據看,吸煙者中有39.6%的戒菸意願,但成功戒菸的人數,5年中也只增加了1330萬,在3.16億吸煙者中,還不及新增煙民的數量。
此外,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個城市現已發布禁煙條例。其中,北京於2015年6月1日正式實施《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上海於今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修正案。但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建議中國實施一部全面的全國無菸立法,即要求所有室內公共場100%全面無菸。
此外,世界衛生組織還建議,將捲煙零售價提高50%,每年可使政府收入增加約660億美元,重要的是,這種幅度的提價,可在未來50年中避免2000萬人過早死亡,避免近800萬人淪於貧困,同時可避免約1300萬人(大多是貧困人群)被災難性醫療支出所困擾。
回應
世衛用點腦子好嗎?一年上繳稅收10000億,損失才3500億,你是表揚中國煙草總公司嗎?
上繳的稅收不是創造財富,只是財富的轉移,而損失卻是國民財富的消失!
搞笑交稅不是為國家做貢獻總比給私人老闆強吧
許多評論都是在說夢話!第一、全國人都禁止吸煙,這種事能夠辦到嗎?會不會有別的東西來替代煙草?第二、假設國企不生產了,私企和走私煙會不會搶占市場?第三、私企和走私煙的質量會比國產的好嗎?支持國家採取措施控煙,但完全禁煙純屬做夢!另外,不支持私有化和混改,國家經營煙草,煙民好歹是把錢給了國家,私有化算怎麼回事?
現在開始吹風了,那下一步呢,是不是就有媒體跳出來說這是壟斷,要私有化?
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4月14日的報告指出,中國是世界煙草之都,世界上最大的煙草生產國和消費國。
2014年,中國消費的捲煙量佔世界的44%,比位其之後的29個國家的消費總量還要多。2015年,中國約有3.15億吸煙者,成年人口的28%,所有成年男性的半數以上均吸煙。
煙草使用每年造成全球約600萬人死亡,其中每年有100多萬中國人因煙草相關疾病而死亡,相當於每天3000人死於菸草使用。
報告強調,如不採取措施減緩這一發展趨勢,本世紀將有超過2億中國人死於吸煙相關疾病,導致經濟生產力下降和數千萬人淪於貧困;同時還會增加對中國社會福利和衛生系統、以及私營部門的需求,進一步加劇不斷擴大的不平等。中國將無力承擔煙草使用導致的健康及其他方面(社會、經濟、環境)的損失。
煙草使用讓中國一年損失3500億元
報告指數,煙草使用不僅對健康有著深遠的影響,它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也是巨大的。
2014年,治療煙草相關疾病給中國造成的直接損失約為人民幣530億元,約合90億美元,占同年中國衛生支出3.5萬億元(5380億美元)的1.5%左右。
2014年,煙草使用給中國造成的直接和間接損失合計的總經濟損失高達3500億元(570億美元)。這相當於中國2014年GDP的0.55%;平均每個吸煙者1107.15元。相比2008年煙草使用給中國經濟造成的損失2170億元,增加了近一倍,是2000年經濟損失的10倍。
增長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過去15年中有更多的人被診斷出煙草相關疾病,二是由於衛生支出的增加。如果不能將當前的吸煙率迅速大幅降下來,則上述已經發生的巨大損失還將快速顯著增加。
其實,中國早已意識到吸煙對國民健康和國民經濟帶來的不利影響,並一直在採取措施減少吸煙人數,但事實看來,難道不小。據人民日報報導,2016年初發布的《2015中國控煙觀察——民間視角》指出,截止2015年底,《煙草控制規劃(2012—2015)》制定的目標並未完成。男性吸煙率仍居高位。吸煙總人數、煙草消費量還在增加。
中國這家隱形巨頭每年利稅上萬億被聯合國點名了
據每日經濟新聞2017.4.16報導,說到中國的巨無霸企業,大家第一時間會想到中石油、中石化、國家電網、四大銀行、中國移動等。但是,還有這麼一家大型企業,人們每天都會看到它的身影,但很少有人會意識到它的存在,它營收額超高,但沒有登上過世界500強企業的榜單。
4月14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一份名為《煙草經濟——導致中國貧困、落後的成癮經濟》的報告。本世紀吸煙相關疾病將導致2億多中國人死亡。而在這份報告中,還提到了全球最大煙草公司——中國煙草總公司。
在中國,煙草行業實行統一領導、垂直管理、專賣專營的管理體制。國家煙草專賣局、中國煙草總公司對全國煙草行業“人、財、物、產、供、銷、內、外、貿”進行集中統一管理。
因此,中國煙草總公司的財務報表是上海煙草、紅塔煙草、湖南中煙、浙江中煙等全國各個煙草企業財務數據的總和,而中國煙草總公司的財務指標代表的就是整個中國煙草行業。
2015年度,納入中國煙草總公司年度會計決算報表範圍的企業戶數合計1133戶,包括中國煙草總公司本級和所屬經營捲菸、菸葉、煙機、菸葉复烤加工等煙草主業的企業,以及由煙草行業投資並實質控制的、經營非煙草業務的多元化企業,全部企業的業務範圍涉及包裝、印刷、運輸、倉儲等17個行業大類,103個小類。
據國家煙草專賣局官網顯示,截止2015年底,全國煙草行業實現營業收入12655億元,同比增加491億元,增長4.16%。如果將中國煙草總公司於2016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進行對比,它則可以排在第13位,其營收超過三星電子(1774億美元),比號稱“宇宙第一大行”的中國工商銀行的營收還要多160億美元左右。
4月14日,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發布的《中國無法承受的代價——煙草流行給中國造成的健康、經濟和社會損失》報告中指出,中國煙草總公司(CNTC)是世界上最大的煙草公司。中國煙草總公司在全球煙草市場所佔份額比菲利普•莫里斯國際公司、英美煙草公司和帝國煙草公司等多個世界大型跨國煙草公司的總量還要大。2013年,中國煙草總公司生產了約25000億支捲菸,而緊隨其後的競爭者菲利普•莫里斯國際公司的產量為8800萬支。中國的煙草種植面積比其他幾個較大煙草生產國(包括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亞、馬拉維和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的總數還要多。中國煙草總公司控制著98%的中國國內煙草市場。
工業化解世界難題
長期以來,利用化石資源生產乙醇一直是全世界努力的目標。但煤經合成氣直接製乙醇是一項世界性的挑戰,它需要貴金屬催化劑,效率較低,還會造成設備腐蝕,過去一直停留在研究開發階段。“傳統製備路線中,催化劑要用到貴金屬銠,它比白金還貴幾倍,不利於推廣,無法實現工業化。”劉中民說。
大連化物所提出以煤基合成氣為原料,經甲醇、二甲醚羰基化、加氫合成乙醇的工藝路線。該路線採用非貴金屬催化劑,可以直接生產無水乙醇,是一條獨特的環境友好型新技術路線。
但這條技術路線並不好走。
從2007年至2011年,該催化劑壽命一直停留在100小時,這樣短的壽命完全無法實現工業化應用。在科研人員的努力下,2011年該催化劑壽命達到300小時,2012年達到1150小時,2013年達到6400小時……具有高活性和高穩定性的分子篩羰基化催化劑終於被研製出來,為實現工業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有了工業化應用前景的技術,轉化並不是難題。因為早在2010年,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就與延長石油集團簽訂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合作的重點就是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
2012年,開展“合成氣製乙醇整套工藝技術”項目研發工作, 2015年9月,國家能源局委託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對該項目中試成果進行成果鑑定,鑑定委員會認為:技術指標先進、應用性強,與國際同類技術相比,主要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2014年啟動了“10萬噸/年合成氣製乙醇工業示範”項目,2016年10月裝置建成,2016年12月開始裝置聯動試車,2017年1月11日產出合格無水乙醇產品,純度達到99.71%,主要指標均達到或優於設計值。
10萬噸工業示範裝置的投產和穩定運行證明了技術的先進性和可靠性。以此為基礎,可以建設百萬噸級大型工業化乙醇裝置。目前,延長石油已經完成了50萬噸工業化裝置的可行性研究,並啟動了工藝包的設計開發工作。
回應
以後咱們喝的就是煤酒了?
這是工業用酒精!
講的太詳細了,突破的技術要注意保護,特別是對西方那些封鎖我們的國家
其實理論上並不復雜,但工藝流程就複雜講究得多了,洩不了密的。即使上論文和申請了專利,侵害知識產權不是個小事情。再一個,這項技術只對煤炭資源豐富的國家才有用,美俄加煤炭資源也很豐富,但是他們有大把油田啊,石油開採總比費時費力煤化油煤化醇便宜多了。咱們中國多煤少油,煤化油就是咱們能源生命的底氣。
http://www.guancha.cn/Industry/2017_03_27_400732.shtml
全球首套煤基乙醇工業化項目在陝西投產 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
據《經濟日報》2017.3.27報導,陝西延長石油集團10萬噸/年合成氣製乙醇工業示範項目,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和延長石油集團共同研發,於今年1月11日打通全流程,生產出合格的無水乙醇,裝置已平穩運行了兩個多月。
乙醇俗稱酒精,煤基乙醇就是以煤為原料製備無水酒精,這個化“煤”為“酒”的奇蹟如何釀成?又具有哪些重大意義呢?請看《經濟日報》記者采寫回來的報導。
讓乙醇和糧食脫鉤
“全世界66%的乙醇都被用作燃料乙醇,燃料乙醇可以兌入汽油做乙醇汽油。與其他汽油添加劑相比,乙醇是世界公認的綠色環保的優良汽油添加劑,可以將車輛污染物綜合排放量降低三分之一以上。”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劉中民院士介紹說,從原理上講,汽油分子中不含氧,而乙醇含35%的氧,在汽油中添入乙醇,有助於充分燃燒,減少污染物排放。
汽車尾氣排放是霧霾天氣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推廣乙醇汽油顯然也有利於減輕霧霾,緩解大氣污染。
此外,乙醇可以替代或部分替代汽油作發動機燃料,減少原油消耗,從而減輕對石油的依賴,有利於國家能源安全。中國自1993年成為石油淨進口國之後,石油對外依存度逐年提高,從1995年7.6%上升到2015年65.4%,對外依存度已超過國際公認的警戒線(50%),這嚴重影響到國家的能源安全。2016年,中國汽油表觀消費量11983萬噸,按國內E10乙醇汽油標準(用90%的普通汽油與10%的燃料乙醇調和而成),需燃料乙醇1198萬噸。燃料乙醇對國家的能源安全具有重大影響。
那要怎麼製備乙醇呢?乙醇俗稱酒精,而酒一般用糧食釀造。
美國和巴西於上世紀80年代開始大力發展燃料乙醇,為其國家能源獨立作出了重要貢獻。為了解決陳化糧問題,我國也探索發展了燃料乙醇及乙醇汽油。
鑑於我國以全球7%的耕地養活全球20%的人口,以糧食為原料製備燃料乙醇並不適合在我國大範圍推廣。為避免出現“與人爭糧”的局面,進而威脅糧食安全,2006年國家收回糧食製備燃料乙醇項目審批權。目前,我國燃料乙醇缺口巨大,“十二五”期間,我國燃料乙醇目標為500萬噸/年;至2020年,目標為1000萬噸/年,而2015年國內燃料乙醇產量僅為250萬噸。經過多年試點後,目前只有部分省份(11個)推廣使用乙醇汽油。
外媒:中國還來得及解決巨大水危機?三條途徑可行
新西蘭 “氣候觀察”網站2017.3.22文章,中國還來得及解決其巨大的水危機嗎? 據媒體報導,中國的地下水源的污染和長期困擾北京等大城市的缺水問題,正讓中國的經濟增長面臨風險。對此,政府正興建各類大型水利基礎設施。與此同時,中國官員也在竭力通過更嚴格的新法律懲治污染者。
在聯合國設立並倡導為世界各地人們提供清潔飲用水的世界水日(3月22日),我們對中國用來幫助解決其水危機的3種主要途徑進行了深入了解。
一、“搬遷”河流。“南水北調”作為一項國家決策,意在讓南方的水流向北方。據官方網站顯示,截至2016年11月,該決策的東線工程已為北方輸水60.9億立方米。
二、改變城市。對中國北方的城市中心來說,極度缺水並非總是問題。快速城市化和乏善可陳的城市設計導致北京等城市容易遭受洪災、重要的雨水資源被浪費甚至有時變得危險。中國正通過打造“海綿”城市來“俘獲”並重新利用此前流入下水道的雨水。前年,政府宣布試點建設16個“海綿”城市,旨在使70%的降雨就地吸納和利用。
三、清潔“沼澤池”。2015年4月,中國國務院發布治理水污染的重大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這主要針對特定污染行業,為全國水質量未來需要達到的目標做出明確規定,以清潔中國的水源。
今年,攝影記者霍岱珊表示,他發現淮河(水質)已明顯改善。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也表示,政府確實已決定加大(治污)力度。公眾也在通過手機APP舉報違反環保規定的企業等方式積極地保護水資源。(作者本•懷斯特考特、瑟倫蒂•王,王會聰譯)
哈爾濱禁止生產封建迷信殯葬用品律師:於法無據應撤銷
據重慶晨報2017.3.17報導,在清明節來臨之際,哈爾濱市政府在3月14日發布通告,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生產、經營冥幣和紙人、紙馬等迷信殯葬用品。這是哈爾濱自2009年以來禁止違法販賣焚燒冥紙冥幣通告基礎上,首次提出嚴禁生產經營。
北京著名律師張新年告訴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哈爾濱市政府的這份通告於法無據,涉嫌權力濫用,有違法治思維,也有損政府公信。
禁止生產經營殯葬用品引爭議,當地企業已不敢生產
3月14日,哈爾濱市政府網站公佈了編號為哈政規〔2017〕15號的《哈爾濱市人民政府關於禁止生產經營焚燒冥紙冥幣等封建迷信喪葬用品有關事宜的通告》,通告的目的旨在革除喪葬陋習,倡導文明祭祀,淨化城市環境,建設美麗城區。
《通告》第一條即明確:“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生產、經營冥幣和紙人、紙馬等迷信殯葬用品。”違反規定的由民政部門會同市場監管部門,沒收殯葬迷信用品,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五百元至一千元罰款。
《通告》依據的法律法規包括:根據《大氣污染防治法》、《治安管理處罰法》、《殯葬管理條例》,以及地方的《哈爾濱市殯葬管理條例》、《哈爾濱市城鄉容貌和環境衛生條例》、《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和《黑龍江省殯葬管理規定》。
3月17日,記者先後詢問了哈爾濱市10多家生產冥紙冥幣的企業,均聲稱已不生產殯葬用品,一位商家表示,“這兩天上面查的挺嚴的,南崗區做這個的現在都沒做了。我們家這兩天也不敢做了,現在貨都是原來做的。”
該通告也引發網友關注,網友評論認為,“一棍子打死!禁止大操大辦可以理解,全部都禁掉實在讓人無法理解。”
………
回應
上墳燒紙是陋習,支持立法禁止。
人煙,人煙,沒煙火的地方代表沒人氣。火代表生命活動,代表種族延續,明白?
這事根本不只是“迷信”那麼簡單,明明就是公共權力在缺少法律依據的情況下乾預個人自由。
自由主義蠢貨又出來帶節奏了?問題不大,讓省人大或市人大立個地方法規,地方政府依法執行就可以了。
禁的好!每到鬼節,各條街道交叉口處總是一灘灘的紙錢殘骸,十分污染環境!影響市容市貌和道路通行安全!
號外!美國科學家說,他們找到了中國霧霾惡化的真正原因!
美國《科學進展》雜誌2017.3.15發表佐治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的一項報告稱,2013年1月,包括北京在內的中國東部持續近一個月的空氣污染與2012年秋季北極海冰融化有關。
英國廣播公司(BBC)16日稱,中國近年來一直深受空氣污染困擾,但2013年1月的霧霾持續時間之長更為引人注意。當時中國74座大城市中,70%的城市空氣中PM2.5含量超標。
報導稱,科學家對這一現象迷惑不解,因為當時中國政府已採取措施限制了空氣污染主要來源——火力發電站的碳排放。該校研究小組觀察了過去35年的空氣流通條件,發現2013年的現象前所未有:2012年北極海冰的創紀錄融化及西伯利亞地區的創紀錄大雪,干擾了冬季季風的循環模式,令華東平原空氣流動幾近停滯,這才是引起霧霾的關鍵。研究人員無法判斷哪個因素的影響更大,但他們認為兩種因素共同導致了霧霾的惡化。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類似情況再次出現。
報告認為,全球氣候變暖很可能讓北極海冰繼續融化,進一步為中國東部的霧霾天創造條件。這可能影響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研究人員稱,若非中國政府做了大量的減排工作,過去幾年長期霧霾這種“空氣末日”現象可能出現得更加頻繁。(徐珍珍)
回應
他們自已國家有許多問題都找不到原因,天天來找別的國家的原因。
美媒應該多多關注下它的民主盟友印度的霧霾畢竟哪比中國還要厲害。
這老美長能耐了,也學會溜鬚拍馬說人話了。
相關新聞
美媒:在淨化空氣方面中國比同時期的美國進步更快
衛報:全球空氣最差20城市印度佔10個中國占4個
英媒:印度空氣污染將超中國,成為全球最嚴重的國家
去年全球升溫1.3度 逼近氣候協定上限 2017-01-07聯合報
美若撤出「巴黎氣候協定」 中國將當「老大」
中國回應特朗普:氣候變化不是中國製造的騙局
全球氣候協議 川普再澆冷水
金融時報:中國將引領全球化
《菸害防制法》彙整意見至今 國健署兩周內公開說明2017-03-06聯合報
衛福部國健署在年初公告「室內全面禁菸」的《菸害防制法》新版本,引起各界關注。修正草案預告至今期滿60天,反菸團體再次發表聲明力挺政府修法,也期盼新草案能進一步將電子煙視同「菸品」管制、禁止加味菸製造與輸入、菸商在廣告促銷上累犯須加重處罰等,菸權團體則認為,政府不持有股份、不負責盈虧,不應把管制的手伸進私人營利單位如酒吧夜店。
國健署菸害防制組組長羅素英表示,將彙整研析民眾意見,並於兩周內召開記者會說明,後續將酌修內容,預計本月底循行政程序送交衛福部。
我國《菸害防制法》逾10年未修正,國健署於今年1月4日公告《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新版草案擴大禁菸場所範圍,不僅刪除室內吸菸室規定,酒吧、夜店、雪茄館也將全面禁菸,同時規範菸品包裝採素面且警示圖文面積應加大至8成5、禁止加味菸展示販售、禁止菸商具名贊助等,修正草案在國健署官網預告至今期滿60天。
台灣癌症基金會、台灣國際醫學聯盟等8個反菸團體於今日共同送出修正意見,內容提及政府此次修法已將電子煙的吸食行為納入管制,但仍應清楚明訂電子煙即為「菸品」,如此電子煙商才無法以「電子煙不是菸」的說法誤導大眾;此外,也應加重促銷廣告累犯的罰則,因為台灣菸草業每年營收額在新臺幣1800億元以上,因此原有罰鍰規定500至2500萬元,對菸商而言毫無遏阻之效,建議將罰鍰加倍為1000至5000萬元;另外,也建議將禁菸年齡提高至20歲,以降低國人吸菸率。
菸權團體也將修正意見送交國健署,台灣吸菸者權益促進會理事長陳麒安表示,《菸害防制法》光在用字上就先入為主界定要壓「制」、而非防「治」,室內全面禁菸政策更是「大政府」思維,不僅在公共場所禁菸,也將管制的手伸進酒吧夜店等私人營業場所、卻不管其盈虧,「國家不擁有其股份,因此要以可吸菸或禁菸的模式營運,應由業者自由決定,消費者能自由選擇。」
推行煙草稅專款專用制度
“煙草幾乎是世界上所有國家都課以重稅的產品。各國政府都將煙草產品作為消費稅徵稅的首選。” 劉文偉介紹說,稅收和價格手段在世界各國的控煙政策運用中,已經被經驗性地公認為是最有效的單項控煙政策措施,這一手段對青少年和低收入人群尤為奏效。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用煙草稅佔煙草零售價格的比重作為衡量各國煙草製品稅負水平的統一標準。高收入國家煙草稅佔煙草零售價格的比重平均大約為65%-70%。劉文偉表示,中國在2015年煙草消費稅調整之後達到56%,這一水平與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70%標準,還存在較大的差距。
“自2005年中國加入《煙草控制框架公約》以來,中國政府於2009年和2015年兩次提高了捲菸消費稅,但提稅幅度遠趕不上經濟增長和收入水平的提高。”
因此,劉文偉建議,加強對煙草消費稅專款專用的研究和製度設計,每年根據物價上漲指數和居民收入增長情況對煙草消費稅稅率實行動態調整,調整的標準是保證捲菸的支付能力不得高於上一年。
不少政協委員曾表示,“以稅控煙”效果能夠在青少年身上得以顯現。2015年,貴州省疾控中心健教所所長楊澤紅曾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我國銷售的香煙很便宜,初中生有購買能力。通過提高煙草稅和煙價後,讓初中生不容易獲得煙草。”
回應
坐在辦公室裡想當然,現在的年輕人生與深宮之中,長與婦人之手。比成年人捨得花錢。每包煙最低價不低於10元,肯定不會減少青少年吸煙,但是一定會增加吸煙青少年所屬的家庭開支!
禁止向未成年售菸還是不錯的,跟網吧一樣,逮到就罰款,不說能完全杜絕,絕對是有效果的。
放在十年前這十元對中學生來說還算個不小的數目,現在,算個啥,在增加底層負擔。
然後學校小賣部一根一根的賣,化整為零。不低於十塊用處不大,而且現在學生身上會缺一包煙的錢嗎,還是在香煙上標記爛肺的圖片吧。
最好100元一盒 估計百分之九十五的都不會吸了。煩了,抽一根煙押押驚。
委員劉文偉:每包煙最低價不低於10元,可減少青少年吸煙
據央廣網2017.3.6報導,前幾日,被稱為上海“最嚴控煙令”《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正式施行,規定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內禁止吸煙,最高罰款達3萬元。
從一個國家城市的試點推行,到未來的或將全面覆蓋,目前,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煙草生產國和消費國,擁有3億煙民的中國,“控煙”之路還要走多遠?控煙難點到底在哪?這也是全國政協委員、天津達仁堂京万紅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文偉,今年兩會最關心的事兒之一,為此他提交了一份《關於進一步提高煙草稅和煙草價格》的提案。
“沒有人民健康,哪裡有全面小康?公共場所全面控煙早已成為全球共識,但是既然已經成為共識的東西,怎麼就控制不了呢?”劉文偉建議,要設置捲菸的最低價格標準,每包不低於10元,用價格槓桿限煙禁煙,尤其要控制青少年吸煙率。同時,要推行煙草稅專款專用制度。
設“捲菸最低價10元”真能控煙嗎?
“吸1小時二手煙等於抽一支煙。”而目前,我國有7.4億非吸煙者遭受二手煙暴露,比例達72.4%。
“煙,對於菸民來說是剛性需求。”劉文偉說,目前,我國捲菸的市場加權平均零售價格為每包13元,在全國的絕大多數市場尤其是低收入地區,吸煙者仍然能夠找到價格3至5元左右的五類煙。
“這種極低價格捲菸的存在,削弱了煙草稅政策調整在控煙方面的有效性,加強了吸煙者尤其是低收入人群的消費替代效應。”劉文偉認為,這也增加了青少年初始吸煙並染上煙癮的可能性,所以一定要設置捲菸的最低價格標準,如捲菸的最低價格不得低於每包10元,以此減少提高煙草稅的消費替代及防範青少年在青春萌動期嘗試吸煙。
基於世界許多國家的經驗研究數據表明,煙草價格每上升10%,發達國家的煙草消費量會下降4%,發展中國家則下降8%。
一位有著10多年菸齡的王立春告訴央廣網記者:“每天抽2包煙是我的習慣,原來每條100元的香煙,如果以後漲價,我每月肯定要增加吸煙這部分的支出。”王先生也表示,幾十年的菸齡,要在短期內戒掉很難,但卻是個控制自己吸煙的方式。
此前,也曾有學者建議,也可為防範青少年吸煙專門立法,對吸煙者和向青少年販煙者進行重罰,如韓國禁止向青少年(19歲以下)售菸,否則將被罰款1 000萬韓元(折合人民幣6.9萬元)或入獄2年。
煤炭燃燒是溫室氣體的最大來源,而具有保溫作用的溫室氣體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費國和溫室氣體排放國,同時霧霾也是困擾中國"半壁江山"的大問題。
據北京大學的一份研究報告,與PM2.5有關的大氣污染已經在中國31個城市中造成大約25萬7千人提前死亡。而霧霾的主因被視為是多種源頭的燃燒污染,包括家用固體燃料的使用、火電站、農業等領域的露天燃燒、工業、運輸等。
能源消費結構繼續轉變
煤炭消費量的下降並不表示能源消費總體下降。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相當於43.6億噸標準煤,較上年增長了1.4%,這其實是中國能源消費結構的改變,即從煤炭逐步轉向天然氣、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
數據顯示,2016年,除了煤炭消費量下降了4.7%,原油消費量增長5.5%,天然氣消費量增長8.0%,電力消費量增長5.0%。其中,水電、風電、核電、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消費量佔能源消費總量的19.7%,上升1.7個百分點。
火力發電雖然下降了1.4%,但在發電總量中的比重依然很大,為72.2%。統計還顯示,去年中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5.0%。
回應
因為天然氣需要大量進口,所以就是清潔能源、不排放溫室氣體?
等熱值情況下,天然氣的碳排放比煤低很多,而且沒有硫、氮氧化物排放的問題。此外,進口天然氣成本也低,能用為啥不用?國內煤礦不挖就相當於存著,用得到了再挖,又不影響能源安全。
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7_03_02_396773.shtml
提前4年,中國將煤炭消費量比重降至62%
“去產能”已經連續兩年被列為全國經濟工作五大任務之首,而煤炭行業作為去產能的重點領域,在2016年的去產能任務中不負眾望。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消息,中國煤炭產量和消費比重則連續三年出現下降。
國家統計局2017.2.28發布的2016年能源生產情況顯示,2016全年原煤產量34.1億噸,比上一年下降9.0%,是自2013年原煤產量達到39.7億噸後,連續第三年下降。
另據國家統計局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國去年的煤炭消費量下降4.7%。這樣一來,中國去年煤炭消費量佔能源消費總量的62.0%,比上年下降2.0個百分點。
提前4年完成煤炭消費比重目標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對德國之聲中文網表示,中國的煤炭消費在中國總體能源消費中的比例從十二五初期的70%左右,降到現在的62%,提前4年時間完成了原定2020年將煤炭消費比重降至62%的目標。
他說:"中國將繼續控制煤炭消費,一是因為要減排二氧化碳,二是要控制當地的霧霾,所以中國將繼續減少煤炭的消費。希望到2020年新的目標是減少到60%以下,甚至在58%左右。為此,各地政府都制定了控制煤炭總量的措施。"
2016年初,中國曾宣佈在未來三年中斥資46億美元關閉小型煤礦,讓100萬礦工再就業。本週三(3月1日),中國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表示,將繼續“化解鋼鐵、煤炭過剩產能的工作。今年化解過剩產能大約需要安置職工50萬人”。
煤炭轉型是遲早的事
中國國家統計局有關2016年能源生產情況的介紹顯示,從地區看,內蒙古、山西、陝西仍是中國最重要的原煤生產基地,產量分別佔全國的24.8%、24.3%和15.1%。對此,李俊峰指出,像山西省,煤炭對該省GDP的貢獻佔70%,轉型是遲早的事情。而內蒙古已開始轉型,煤炭只佔GDP的百分之三十幾。
中國自產煤炭還面臨著價格上的壓力。去年,中國煤炭進口快速增長,全年進口煤炭2.6億噸,同比增長25.2%,從6月份起,月度煤炭進口量均在兩千萬噸以上,其中11月份達到2697萬噸。李俊峰指出,中國進口煤炭是一個市場行為。數據顯示,中國的煤炭價格2016年上半年處於低位,之後呈較快的上漲趨勢,11月達到全年最高價700元/噸,年末又趨於相對穩定。
三峽電站 發電破1萬億千瓦2017-03-02聯合報
三峽電站累計發電突破1萬億千瓦時大關,也是中國第1座連續14年安全穩定高效運行的水電站。 中新社
中新網報導,據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官方消息,3月1日12時28分,三峽電站累計發電突破1萬億千瓦小時大關,成為中國第一座、連續14年安全穩定高效運轉,發電量突破1萬億千瓦小時的水電站。
三峽電站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安裝有32台70萬千瓦和2台5萬千瓦的水利渦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2250萬千瓦,居世界第一,年設計發電量882億千瓦小時,是中國「西電東送」和「南北互供」的骨幹電源點。
自2003年首批機組投產發電以來,三峽電站源源不斷向華中、華東和南方十省市輸送電流,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為國家和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清潔能源,具有巨大的節能減排效應。
據統計,1萬億千瓦小時相當於2015年上海用電量的7.1倍(據2015年上海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上海市全年用電1405.55億千瓦小時)相當於節約標準煤3.19億噸,減排二氧化碳8.58億噸,減排二氧化硫899萬噸,減排氮氧化物257萬噸。
青海湖12年間面積不斷擴大相當於增加25個西湖
據青海日報消息,2017.2.21,青海省完成第一次省內全國地理國情普查任務。據監測結果顯示,青海湖流域地區自然生態環境維護良好,2004年至2016年,青海湖面積增大169.67平方千米,相當於增加了25.5個西湖。
據了解,導致青海湖面積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氣候變暖等自然因素
水文數據顯示,2004年青海湖水位到達最低位,海拔3192.86米,此後水位一直保持回升趨勢。科學家對青海湖流域連續的跟踪研究已經超過了十年,對水中化學元素的研究證明,青海湖水增加主要來源於降水。青海湖區域的年降雨總量從300多毫米增加到近年的400多毫米。
退耕還林還草工程
2015年9月25日,青海省林業廳造林處處長馬光金在接受青海日報記者時表示,青海省退耕還林工程經歷了3個階段,2000年至2001年為試點階段,2002年至2006年進入第二階段的全面啟動,第三階段從2007年至今為成果鞏固階段。從2000至2015年,實施退耕還林還草290萬畝(還林261萬畝,還草29萬畝)。通過退耕還林還草工程,青海省累計增加林地面積1000萬畝,全省森林覆蓋率由1999年的3.1%提高到現在的6.1%。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面積,主要沙區的土地沙化速率呈現出明顯減緩的勢頭。青海湖周邊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沙化土地以每年2.3%的速率遞減,水位連年出現上漲。
礦山生態恢復治理
據中國礦業報2014年2月27日報導,在青海湖濕地、三江源保護區核心區及周邊,青海省國土資源廳積極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2003年~2013年,青海省投資10億元,實施了122個項目,通過覆坑平整、覆土、多草種混播、網圍封育等措施,恢復治理礦山面積19萬畝,改善了治理區脆弱的生態環境,環湖地區植被有了明顯恢復,有效減少了地表徑流量損耗,這也是青海湖面積增大的主要原因。
青海湖(藏語“青色的海”之意),意為藍湖、青湖;古稱西海、鮮水、鮮海、卑禾羌海,被譽為“中國最美的湖泊”。青海湖位於中國青海省內青藏高原的東北部,是中國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和內流湖。環湖周長360多公里。湖水平均深約21米多,最大水深為32.8米,蓄水量1050億立方米,湖面海拔3260米。
回應
鳳凰網的噴子還說,青海湖擴大是因為建了水壩,把下游的水攔住了,下游遭殃。其實青海湖是個內陸湖,有上游沒有下游,根本不存在攔水的問題。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7_02_22_395487.shtml
他們自己選的發展道路。本來華北大平原空氣流動就差。20年前就經常出現早晨在公路上開車,司機看不見路面的情況——地面一米厚全是霧,一米以上能見度很好,司機如同在汪洋大海中開車,十分緊張。到後來保定到邯鄲一線主要開發了鋼鐵工業以及煉焦、碳酸鈣等工業,遍地高爐,煤煙滾滾。這也沒法子,因地制宜,靠山吃山麼。當地的礦產資源適合發展這些工業。總得有點原始積累吧。我想今後肯定不會這樣了。霧霾對當地人的危害一定讓他們痛入骨髓,幾代人都揮之不去。今後的發展肯定走向綠色環保。
怎麼香港會比深圳高?
深圳電動車比例逐年升高,香港依舊是汽車
烏蘭巴托那一百多萬人口的空氣質量竟然還沒有東京那一千多萬人口的空氣質量好。說好的游牧民族最環保呢?
工業化程度低的北方國家,一到冬天首都圈的市民家家戶戶只能生爐子燒煤炭,空氣好得了?
發展前的非洲和發展階段後的歐美空氣是好啊,你願意去非洲還是和祖國一起迎來建國百年?
一針見血
不是說民主了,資本自由了,污染就自然解決了嗎?
一邊搞貿易封鎖,一邊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污染,最後還辱罵第三世界空氣質量差——這就是白皮媒體的嘴臉。
《衛報》刊登的全球空氣質量最差的20個城市
在全球空氣污染最嚴重的20個城市裡,伊朗城市扎博勒PM2.5濃度最高,達到了217微克/立方米,印度的瓜廖爾和安拉阿巴德緊隨其後,PM2.5濃度分別為176和170微克/立方米。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位列第四,PM2.5濃度為156微克/立方米。中國河北的邢台和保定位列第9、10位,PM2.5濃度為128和126微克/立方米。第11位是印度德里,PM2.5濃度為122微克/立方米。中國河北的石家莊和邯鄲分列第13(並列)、19位,PM2.5濃度分別為121微克/立方米和112微克/立方米。
《衛報》刊登的亞洲主要城市空氣質量榜單
另由《衛報》梳理的亞洲主要城市PM2.5年度平均濃度榜單,在18個亞洲主要城市中,印度德里、孟加拉國達卡和巴基斯坦卡拉奇位列前三,北京、上海、廣州和香港分列第4、9、11和13位。排在第5至8位的分別是蒙古烏蘭巴托、巴基斯坦伊斯蘭堡、印度孟買和加爾各答,尼泊爾加德滿都排在第10位,第12位是斯里蘭卡科倫坡,空氣質量比香港好的城市有泰國曼谷、韓國首爾、新加坡、菲律賓馬尼拉和日本東京。
今年1月下旬,倫敦、巴黎等歐洲城市出現嚴重霧霾,這引起了包括《衛報》在內的西方媒體對城市空氣污染的關注。
今年1月下旬,英國倫敦發生嚴重空氣污染
據世界衛生組織2016年公佈的數據,從2008年到2013年,城市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地區集中在中低收入國家,尤其是從中東到南亞再到東亞。這些地方很多城市的可吸入顆粒物濃度往往是世界衛生組織標準值的5到10倍。
印度首都新德里的空氣污染非常嚴重
回應
河北真是倒霉,兩個直轄市被河北包裹著,這兩個地方的所有污染落後產業都往河北送!好處沒有,還被這兩個吸血鬼吸血!
你的潛台詞是河北省為了首都犧牲了自己的環境?挑撥離間,其心可誅!說這話之前去看看這幾座河北城市在哪,他們的發展和從兩座直轄市外遷有多少關係。一看河北有問題,就把這種陳詞濫調祭出來,什麼時候兩市外遷的產業都跑河北南邊去了?為什麼兩市周圍好點,唐山這種鋼鐵重鎮也比不上他們,同樣都是河北?
美國最高水壩洩洪道現巨大缺口18.8萬人緊急疏散2017-02-13觀察者網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2017.2.13報導,位於加州的美國最高水壩奧羅維爾(Oroville)水壩因其中一條輔助的緊急洩洪道出現巨大缺口,可能有坍塌風險。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月13日報導,當局下令將當地至少18.8萬名居民緊急疏散。目前的計劃是利用直升機將岩石投入裂縫中,以堵住洞口。
加州水資源部門上周初發現,奧羅維爾水壩其中一條洩洪道出現一個長60米及深9米的巨型缺口,大量混凝土被沖向下游,暫未知洩洪道破裂的原因。水資源部上週五稱,為防水庫的水位超出上限,只好繼續使用該洩洪通道,此舉恐令缺口擴大。
據《每日郵報》2月13日報導,專家表示,修復這座美國最高水壩的洩洪道的費用可能高達2億美元。
加州當局表示,他們預計洩洪道將會繼續被侵蝕,但是全長770英尺(約合235米)的奧羅維爾水壩和公眾將是安全的。
回應
民主壩,怎會潰?定體問,我陷思……
在民王自冉的國度,純屬假新聞也。
應該用德國防水板呀,怎麼能讓百姓離開自己的家?!
設計問題?施工技術水平問題?豆腐渣工程?
不可能,民主的米國不可能出現這樣的豆腐工程
鋼筋都看不到,這個豆腐渣真夠嗆~~~
沒事,把大油紙包國(其實是大油紙包國的鄰國)的那個鋼板搬一批戳那,立刻擋住洪水
民主的大壩要崩潰?議會討論了嗎?在議會討論通過後,要授權總統,總統下了命令,大壩才能崩潰的。疏散的事兒,總統授權了嗎?
美國的大俠呢?鋼鐵俠,蜘蛛俠,蝙蝠俠,綠巨人,美國隊長等等等等,現在出問題要死人了,你們都不現身?哈哈哈
美帝需要PLA
國產洩洪通道塌陷,面對頻發的生產事故,我們難道不應該反思嗎,國家每年拿那麼多錢去援助國外,卻連國內的水利設施都不肯好好的維護…………老闆,我的文采還行吧
澳倫威爾水壩,1967年建成,已經用了將近50年沒出任何事故,現在也就是破一個洞而已,補補就好了。中國建一年的路有洞的比比皆是,我大美國這麼多年才一起這樣的,你們高潮啥?
美國人,別在觀網看片了,快去修你的水壩去吧
鄭國渠,京杭大運河,長城不是水利工程就不提了。
http://www.guancha.cn/america/2017_02_13_394039.shtml
回應
這個小火鍋店都有啊
無知,火鍋店那是固體酒精或者蠟。
非常不同意人人類繼續在不可再生能源上吹牛逼,有能耐多在可再生上下功夫,這新聞我不給贊。誰能在水上下點功夫,研究出高效催化劑與儲能技術,我算服你。多多利用太陽能,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那才是解決人類目前問題的關鍵所在。
那就你來吧!手動滑稽
發科技新聞應該有點科普素質,“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氣小很多,但能量高出十倍”這種句子讓科技新聞陡變小報流言,可然冰就是天然氣的固形,怎麼可能污染比天然氣小很多,能量高10倍呢?!可燃冰的價值和天然氣、煤層氣是一樣的,這個技術算進步,只是說向可商業化開採進一大步,不是說這個燃料更更好。
可燃冰的情況不清楚,但天然氣比煤層氣和焦爐煤氣的污染小得多,能量也高得多。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7_01_29_391814.shtml
中國可燃冰開採技術獲突破性進展達國際先進水平2017-01-29
中國可燃冰開採技術獲得突破性進展!據新華社近日消息,經10餘年技術攻關,吉林大學科研團隊研發出陸域天然氣水合物冷鑽熱採關鍵技術,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空白,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此外,該技術還獲得了2016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可燃冰資料圖
可燃冰分佈於深海沉積物或陸域永久凍土中,是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燃燒後僅會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氣小很多,但能量高出十倍。
此外,可燃冰儲量巨大,所含有機碳資源總量相當於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總量的兩倍,被國際公認為石油、天然氣的接替能源。
中國吉林大學從2004年開始開展陸域可燃冰鑽採項目研發,攻克了高海拔和嚴寒地區施工等多項技術難題,成功研發了國內外首創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可燃冰冷鑽熱採關鍵技術。
在海拔4000公尺的青海省木里盆地,科研團隊利用該技術首次鑽獲陸地可燃冰實物樣品,並成功實現了陸地天可燃冰試開採,打破了國外水合物鑽探取樣技術的壟斷。
與國際上通用的“被動式保壓保溫取樣”鑽探原理不同,新技術首次提出“主動式降溫冷凍取樣”原理,發明了鑽井泥漿強化製冷方法、水合物孔底快速冷凍取樣方法和高溫脈衝熱激發開採技術,主要技術指標超過國外同類技術。
中國地質學會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蘇義腦、康玉柱,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廷棟等對項目研究成果進行鑑定,並做出評價,天然氣水合物的鑽採是非常規天然氣開發中的世界性難題,該項目針對這一重大戰略性技術儲備需求進行技術攻關,為我國陸域天然氣水合物的重大發現和成功試採提供技術支撐,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目前,在可燃冰的勘探研究上,美國日本等國家都獲得了長足的研究結果,但是都未能實現可燃冰的大規模開採。這個階段轉換到商業規模的開發生產階段,還有經濟、地質災害、環境等問題需要考慮。
該研究團隊也表示,由於天然氣水合物資源主要分佈於海域,下一步該團隊將針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鑽採技術開展研究,為我國天然氣水合物早日實現商業化開採做貢獻,並為“一帶一路”戰略服務。
此前,由於中國鋼鐵據稱對歐洲市場進行傾銷,歐盟成員國對其徵收高關稅長期引發爭議。允許徵收這種關稅的製度已為人們所接受,但英國等希望促進貿易的成員國對這些措施並不滿意。
26日進行的太陽能電池板投票由成員國的簡單多數決定。但不是這件事的最終結果,歐盟委員會的計劃將於2月提交上訴小組,屆時將由有資格的多數投票決定。
該體制令較大的國家(如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等)擁有更大權力。這些國家支持該委員會的提議,從而使徵收關稅的擁護者相信,上訴小組將批准這項建議。
26日的投票結果受到歐洲太陽能聯盟的歡迎,該聯盟是德國領導的一個行業機構,支持取消懲罰性關稅。
該組織發言人霍爾格•克拉溫克爾表示,令人遺憾的是,德國支持徵收反傾銷關稅。他說,大多數成員國已接受這樣一個論點,即“自由貿易”是歐洲太陽能行業和氣候目標的“唯一合理的解決方案”。
回應
歐洲的太陽能行業好像已經徹底被中國企業幹死了吧?
就是怕被幹死,才有這個反傾銷稅提案。但是歐洲對太陽能的需要非常大,若提案通過,將大大提高歐洲老百姓的負擔,特別對相當的落後且沒有技術的歐洲國家
說好的綠色能源!因為綠色能源太便宜
歐盟商會喜歡中國,因為中國的產品物美價廉,做貿易大有賺頭;工會討厭中國,因為中國人把市場、工作機會拿走了。在到達一定程度後,這些歐洲商人一定意義上已經成為了中國人在歐洲的買辦。你我有生之年看到歐洲某國出現一個唯中國馬首的買辦政府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自由? 貿易?呵呵
讓我想起了幾十年前美國和國民政府簽訂的什麼自由通商航行條約,大意就是雙方的船隻可以自由的在對方的河流中航行!!!真是公平合理啊!西方聖母趕緊來點贊!但是當時貌似沒有一艘中國的船有能力跑到美國,美國的船卻可以在長江和黃河裡橫行無忌!
老蔣當年這樣的“平等條約”還真沒少簽,就差沒簽民國和美國可以統治對方國家了吧?
——公路貨運大幅下降,但客運顯著增加。春節放假前期,各工業企業均提前儲備原料、輔料和煤炭等生產必須品,導致和工業生產緊密相關的柴油貨車運輸大幅下降,貨運量下降達到20%以上。但受春運外地返鄉影響,公路客運顯著增加,客運量上升30%左右,所以柴油客車的排放不降反升。
柴發合說,加上近期華北地區再次遭遇不利於大氣污染物擴散的氣象條件,因此出現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持續3天左右的重污染過程,但由於污染源的排放總量和空間分佈發生了變化,部分城市重污染程度較預測相比還是有所減輕的。
他建議,下一步的工作重點還應放在加快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工程進度,加大工業企業污染治理力度,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重污染的問題。
回應
難為專家了,每次不同的情況都要編出一個看似合理的理由
專家分析沒有錯,主要是找到方法治理的事,霧霾是方方面面的事。應該分開各個方面來解決問題,生活上影響霧霾如何提高生活質量,生產上怎樣治理,改進生產工藝,減少費物排放。各條線都在努力,集中起來,霧霾就降下來了。你推他,他推你,什麼解決不了。媒體說得好,治霧霾沒有局外人。的確是這樣。
英媒:歐洲多國拒絕處罰中國駁回太陽能關稅方案
據參考消息網1月28日報導,英國《金融時報》網站2017.1.26發表了題為《歐盟成員國駁回了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延長關稅的方案》的報導稱,歐盟成員國拒絕了延長中國太陽能電池板關稅的計劃,從而使試圖以中國向歐洲市場傾銷產品為由而對北京加大處罰力度的布魯塞爾遭受挫折。不過,這不是案件的最終結果,歐盟委員會的計劃將於2月提交上訴小組,屆時將由有資格的多數投票決定。
18個成員國拒絕了歐盟委員會的提議。這是該委員會自3年前在反傾銷關稅方面權力增大以來第一次提議遭到駁回。在此期間,它確保了成員國支持各種行業約40個關稅提議。
太陽能電池板案要追溯到2013年,它長期以來一直是世界上兩大貿易集團歐洲和中國之間關係緊張的源頭。
這個問題已經分裂了歐盟成員國和歐洲的太陽能部門,引發了關於中國報復風險的激烈爭論:布魯塞爾對極其便宜的進口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北京則對此實施報復。
春節期間為什麼空氣重污染?環保專家這樣說2017.01.30長江網
儘管工廠放假,城市裡車輛稀疏,但是,春節京津冀區域仍遭遇空氣重污染。環保部今天發布消息說,1月24日-26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又遭遇了一次大氣重污染過程,春節假期為什麼還有重污染?不妨聽聽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大氣環境首席科學家柴發合研究員怎麼說。
在柴發合看來,春節期間,在大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很多人回家過年,很多中小企業停產,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量總體有所下降,但排放的空間分佈有明顯變化。從本次污染過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8個城市的污染來源解析結果看,燃煤排放沒有明顯下降,多個城市PM2.5污染的首要來源均為燃煤排放,石家莊、保定、鄭州等城市的燃煤排放貢獻高達40%左右。
“事實上春節期間的污染規律和其他時間的重污染過程有所不同。”經過分析,柴發合給出他的原因分析。
——中小企業生產減少,但很多大企業的生產沒有停。春節期間,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中小企業大多放假了,但很多大型企業,特別是鋼鐵冶金、石油化工等企業,由於生產工藝需求,需要連續生產。特別是近期鋼鐵、電解鋁市場需求旺盛,有些企業可能還要加班加點生產。去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全社會用電量數據顯示,春節期間用電量下降了30%左右。但從用電結構分析,用電量下降主要是中小企業停產的緣故,鋼鐵、有色、石化等大型企業用電量基本沒有下降。2016年春節前後,京津冀鋼鐵產量基本上就沒有變化,在同等污染物控制水平下,這些大企業的污染物排放量並沒有因為假期而下降。
——城市排放量下降,農村地區排放有所增加。春節期間,城市人口大量離開後,機動車排放和城鄉結合部的燃煤散燒排放顯著下降,但居民小區的供暖沒有停,集中供暖鍋爐的排放沒有減少。另一方面,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的科研人員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十多個城市的調研結果表明,大量外地務工人員返鄉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農村居民的供暖面積和供暖溫度等需求劇增,農村燃煤采暖排放顯著增加。同時,監測數據顯示,近期京津冀各城市城區SO2濃度有所下降,但農村地區的SO2濃度不降反升,且普遍高於城區,也反映了農村地區燃煤排放的增加。目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大氣重污染過程往往都具有明顯的區域性特徵,農村地區燃煤排放的增加,同樣是重污染形成的重要原因。
水電再過度開發也比火電,核電強
水電對沿岸生態毀滅性的
火電霧霾,核電輻射,太陽能賺不回成本,燒柴火也有煙,現在連水電也不行
感覺很多環保主義者像神經病,估計很多都是私底下拿錢專門鬧事的!
有些所謂以環保為藉口反對者,其實就是美日暗中唆使的。
對於自己的母國已經在幾十年前完成了國內河道的梯級開發,這些國際環保組織從來不說。
http://mil.news.sina.com.cn/dgby/2017-01-19/doc-ifxzuswr9439029.shtml
澳媒:中國取消100多個在建煤電項目
摘要:澳大利亞Science Alert網1月19日文章,原題:停止使用炭能源又進一步中國近日宣布將取消超過100個在建煤電項目,相當於110千兆瓦發電量。儘管大眾更關注空氣污染,但急剎車的主因是因為一旦這些項目投入運作,中國煤炭發電總額將超過國家產業規劃。
澳大利亞Science Alert網2017.1.19文章,原題:停止使用炭能源又進一步中國近日宣布將取消超過100個在建煤電項目,相當於110千兆瓦發電量。
儘管大眾更關注空氣污染,但急剎車的主因是因為一旦這些項目投入運作,中國煤炭發電總額將超過國家產業規劃。中國政府目標是2020年煤電總量達到1100千兆瓦。但若這103座發電廠都投入運作,總額會達1250千兆瓦,將遠超中國的需要。
本週,國家能源管理局在去年停止18個煤電項目基礎上,直接取消了計劃中和在建的85個項目。這些項目分佈於13個省,規模高達4300億人民幣。綠色和平組織表示,停止這些項目看似浪費,但投入金錢和資源用於實際並不需要的項目是更大浪費。
儘管近期中國在碳排放和區域污染上引發關注,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也是世界上對可再生能源投入最多的國家,2015年佔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的40%,新建近2萬風電設備。綠色和平的研究員說,關鍵在於,中國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過去幾年裡已走過很長的路。
儘管中央作出很多努力,但專家表示,這些政策如何在地方落實才是難點所在。對許多地方政府而言,這些項目意味著幾十億資金投入和大量就業機會。如何讓他們配合執行中央政策將是成功的關鍵。(作者彼得•多克里爾,彭澤鋒譯)
柬埔寨力挺中企建大壩外媒稱中國在湄公河又勝出2017.01.19 觀察者網
柬埔寨首相洪森日前決定,放棄長期以來對老撾敦沙洪大壩所持的反對立場,該項目將由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承建,有澳大利亞媒體稱這一決定並不讓人意外,可能是對去年中國給予大量援助表示感謝。
據參考消息網2017.1.19援引澳大利亞洛伊解讀者網站報導,洪森上週在臉書上寫道,在審時度勢後,柬埔寨對此開發項目無異議。 同時,他對老撾作出的向位於該項目附近的柬埔寨省份低價售電的承諾表示感謝。
報導稱,柬埔寨突然支持該項目也許與較低電價有關,或者更大的可能是對去年中國給予大量援助表示感謝。
而該報導在分析柬埔寨放棄反對立場的原因時,特意指出,畢竟該項目將由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承建。 而且近來柬埔寨的利益日益與中國的相重合。
報導注意到,目前,柬埔寨對中國的看法發生了極大改變。 在過去15年間,中柬關係逐步回到交好狀態。
報導認為,現在,洪森轉而支持敦沙洪大壩的決定對中國來說是好消息。 中國似乎不僅在南中國海取得了勝利,也在湄公河水資源控制權的角力中勝出。
據美國媒體2015年報導,老撾欲在湄公河上修建一座水壩的項目引起當地部分漁民、國際環保組織和鄰國的抗議。 老撾政府說,這個水壩是為了老撾的經濟發展,因為可以把這個水電站生產的電力賣給泰國等鄰國。
報導稱,這個工程引起當地部分漁民的擔憂,上游的泰國、下游的柬埔寨和越南湄公河流域有關官員、民間團體和社區也表示“不安”。 柬埔寨湄公河全國委員會秘書長科爾•瓦塔納當時曾說:“作為湄公河委員會的鄰居,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有益的、不會影響相關國家的項目,或者影響最小的,可接受的項目。”
但老撾方面表示,會如期進行大壩工程。 老撾能源政策和計劃部的司長道翁•馮尼基奧說:“我們掌握了很多信息,我們有很多資料,我們非常肯定,採取彌補措施後,對下游,甚至上游的魚類遷徙影響非常小。”
回應
每天都在舉國雞湯中興奮...這,反而說明大國並不自信
什麼事情都不讓你知道,到時你又該噴國家沒用論了
其次,發布流程不同。霾橙色預警是由中央氣象台內部會商決定並自行發布;重污染紅色預警是由設立在北京市環保局的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向北京市應急辦提出發布紅色預警信息的建議,之後,由北京市應急辦發布重污染紅色預警。
發布標準也不同。
霾橙色預警發布標準(北京市氣象台):預計未來24小時內可能出現下列條件之一併將持續或實況已達到下列條件之一併可能持續:
(1)能見度小於2000米且相對濕度小於80%的霾。
(2)能見度小於2000米且相對濕度大於等於80%,PM2.5濃度大於150微克/立方米且小於等於250微克/立方米。
(3)能見度小於5000米,PM2.5濃度大於250微克/立方米且小於等於500微克/立方米。
重污染紅色預警發布標準(北京市應急辦):根據《北京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對預警級別的劃定
(1)空氣質量指數(AQI)在200以上為空氣重污染,預測空氣重污染將持續一天(24小時),為預警四級(藍色);
(2)持續兩天(48小時)為預警三級(黃色);
(3)持續三天(72小時)為預警三級(橙色);
(4)持續三天以上(72小時以上)為預警一級(紅色)。
總而言之,北京氣象台發布霾預警參考的主要指標是能見度和PM2.5濃度。而應急辦發布重污染預警的主要指標是AQI,需要注意的是,AQI(空氣質量指數)中除PM2.5外,還包括SO2、NO2、PM10、O₃、CO等其他五項參考標準,所以PM2.5濃度並不能夠完全左右AQI指數。
由於發布兩種預警的主要參考指標不同,所以也就會出現一個橙色預警,一個紅色預警的情況了。
回應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沒看完新聞內容?只是統一標準,統一發布。哪有堵你的聽路?你確認看過全文了,這個標題也是帶節奏,突出“停止”以博眼球,給看半拉文的誤導
不光是發布,現在對霾的觀測標準也不規範,霾是污染物,氣象站沒有污染物監測,對霾的觀測是以能見度和空氣濕度為指標,本身的評判標準就不對,這樣一來導致很多本來是輕霧的天氣一律判定為霾,而且相關部門為了迎合輿論看到能見度不佳就說是污染。對於空氣污染就該讓專業的環保局來主導。
陸重大水利工程 長江水經秦嶺入黃河2017-01-17中央社
「引漢濟渭」的水利工程。圖
中國大陸正在秦嶺開挖一條近百公里長的地下輸水隧道,將從長江最大支流漢江調水到黃河最大支流渭河,這項被稱為「引漢濟渭」的水利工程每年可將15億立方公尺的漢江水調入關中,目前已在秦嶺山底完成60多公里輸水隧道。一期調水工程計劃投資人民幣191億元,主要由98.3公里的秦嶺輸水隧道、黃金峽水利樞紐、三河口水利樞紐三大部分組成。
在秦嶺修建輸水隧洞,是人類第一次從底部橫穿世界十大主要山脈。隧洞最大埋深離地面達到2012公尺,需要攻克超長距離通風、湧水、突發湧泥、岩爆、高溫地熱等難題。無論是工程量,還是技術難度,都是中國水利工程史上的里程碑。
報導指出,陜西是中國大陸水資源最短缺的省份之一,全省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只有大陸全國平均水準的一半,且水資源分布極度不均。陜西省決定從陜南漢江調水到渭河,啟動省內的「南水北調」工程。
國家氣象局要求各地停止霾預報預警工作將統一標準
2017-01-17晚間,一張“關於暫停霾預報預警業務的通知”圖片在微博上流傳。對此,澎湃新聞求證,從中國氣象局相關工作人員處證實了該通知的真實性。
該名工作人員表示,“這次關於暫停霾預報預警業務的通知只是個內部通知,並沒有對外公開發布。是因為之前氣象局與環保部門在發布霾相關信息時經常會出現不一樣的情況。這次將要出台一個聯合工作機制,以後霾預警該怎麼發,由誰來發,會有一個會商機制。在新機制下,不光是環保部以及氣象局,還有其他相關單位,一起會商之後統一由一個部門來發布。目前關於聯合工作機制的細節還在徵求意見,應該會很快公佈。 ”
多位氣象、環保系統人士分析稱,氣象部門不再發布霾預警預報,意味著兩部門正在進一步釐清職責劃分,避免在公開發布中出現兩種口徑的“預警”引發誤解。
過去,人們可能會碰到這種情況,同一時間,北京氣象台發布霾橙色預警,而北京應急辦發布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兩個機構發布關於霧霾天氣不同“顏色”的預警。
為何同一天出現了兩種顏色預警?這兩種預警有什麼區別?
據中國天氣網先前報導,首先,發佈單位不同。霾橙色預警的發佈單位是北京氣象台,重污染紅色預警的發佈單位是北京市應急辦。
說的再有道理,再擺事實都沒用,推牆派、美分派、公知派、無良媒體已經把政府逼到牆角了,現在政府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確實可以說,沒有知識的激憤就是民粹,就是這樣。去年年初廣東河源興起的反對擴建河源電廠。將河源空氣質量的下降完全歸結於電廠,完全不顧城市迅速發展,汽車、房地產的火爆所帶來的污染,完全不知道或者故意不知道河源電廠是特別環保的電廠,無污水排放,廢氣排放指標比天然氣電廠都好。各種造謠傳謠。才舒服了幾年,就忘記了07年~09年河源還有拉閘限電的事實,不想擴建電廠。唉唉,要發展工業,必須打贏這場輿論戰爭啊。
這些是基本都罵工業黨。但他們根本是搞錯了邏輯了,這樣的事發生根本原因恰恰是工業沒發展好,而不是什麼發展了工業。情懷黨沒邏輯能力,總是顛倒邏輯,比如環保情懷黨總說發展工業破壞了環境,實際上恰恰相反,正是發展了工業,讓人口脫離比較原始粗放的生產方式,讓能源效率更高,才能保護了環境。試想,如果沒有工業提供的工作,農村巨量的青年會幹什麼?沒錯,繼續砍伐深林開地,燒火!這不是道德問題,而是個生存問題。
補充一下,中國古代的人口的存活率是要高於外國的,這個在阿拉伯和葡萄牙的日記裡有記載(忘了那些書叫什麼了),說到印度時,街上就都是年輕人,老人很少,殘疾人多,不干淨,而倒中國時發現不但年輕人多,老人也很多,且乾淨整潔(描述的是明朝),這是因為,中國古代精耕細作的定居農業一直就比西方的商業文明要穩定,所以我們的人口從來就沒有不增長,從來就不是工業化帶來的增長,現代婦女甚至根本都沒有古代那樣幾乎一年一個孩子,是工業化解決了人與自然的矛盾,讓我們就算少生孩子,也不會像古代那樣因為人與自然矛盾而死人。 如果有人願意回到古代那種方式,願意接受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那就不要工業化,但我要說的是,這樣未必保護的了環境,就像我舉的那個唐朝的例子,人類自從從動物變成了人,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對環境的改造(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破壞),再舉個例子,中國在明朝的紅木家具哪來的,全是南邊來的,以至於這些樹木大量減少,這可不是工業化社會時期,而是在純農業社會。 誠然,工業化初期確實是加速了破壞環境,然而恰恰是後來工業化發展的更好了,讓人有了優渥生活環境,才讓人產生了保護環境的思想,並付諸行動,並且有這個能力保護環境。這都是工業化帶來的,而並非是反工業化帶來的。
http://www.guancha.cn/MaPing/2017_01_10_388655.shtml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殘酷的,煤爐子就是能燒到每個人的肺泡裡,尾氣和藍天就是不能兼顧。你為了虛幻的道德製高點,為了自駕的小資夢,拒絕相信客觀事實我也沒辦法。
只是現在政府在輿論宣傳上抬不起頭,地方上更是維穩當先,不敢碰網民,不願插手農村矛盾,只抓企業,到了霧霾天就對工廠、電廠下手,修核電廠的速度也太慢,到時候無論是印度化還是蒙古化,貌似誰也跑不掉……你說美國化?可地質條件決定了中國不可能石油自給,只能靠快速工業升級來擺脫霧霾。要是讓所有居民都繼續若無其事地開車燒煤,把所有責任都扔給工業部門,怕是連蒙古化都難啊。
最後補幾個新聞作為佐證:
北方地區農村居民戶均用煤量為1~4噸/年,按這個水平估算,全國農村原煤散燒量近兩億噸。這些散煤每燃燒1噸所產生的大氣污染物排放量,相當於等量電煤的15倍以上。環境保護部副部長趙英民曾指出,燃煤散燒對重污染天氣貢獻巨大。而作為大氣污染重災區的京津冀地區,每年的散燒燃煤量佔煤炭使用總量的10%,但對污染物排放量的貢獻卻達到了50%。“抓住燃煤散燒污染控制就是抓住冬季大氣污染防治的'牛鼻子'。”趙英民在此前召開的“京津冀區域燃煤散燒污染控制與管理技術交流會”上表示。
成都市新都區龍橋傢俱園區,夜間散煤燃燒較多;雙流、武侯、高新區、溫江、郫都、彭州、崇州、新都等地小型作坊和工地散煤燃燒現象突出。
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的同學,在罵霧霾、抵制工業之前,請多下鄉,多和長輩聊聊天……
回應
嚴重懷疑小編的動機,明顯替工業黨洗白白啊!有機會去工業區旁邊住住,凌晨呼吸一下外面的新鮮空氣再亂講好嗎!你把責任都推給燒煤的百姓,那你倒是給我解釋解釋G20藍APEC藍吧!別告訴我那些日子也得燒煤取暖!!!
G20是在杭州,而且是在秋天,APEC的時候北京還真沒到采暖季節,而且也就是當天很藍,很快第二天沒風就掉下來了。霧霾的形成跟天氣是有很大原因的
霧霾就是個羅生門,開汽車的說你們開工廠的排放大,壓縮產能。開工廠的說你們燒煤取暖的排放大,暖氣開小點,凍凍更健康。取暖的說你們開汽車的排放大,少開點車,走公交車上下班。說到底,提起說起霧霾個個慷慨激昂,國不將國。一說到節能減排,都希望別人減,自己別減。
【德媒】中國和印度燒煤做飯和取暖會造成嚴重污染:
“空氣污染造成全球每年約330萬人過早死亡。空氣污染主要是因燃煤所致。尤其是中國和印度廣泛使用煤炭供暖或者做飯造成了空氣污染,另外,十分普及的柴油發電機也給環境帶來負面影響。這些研究人員來自德國、塞浦路斯、美國和沙特阿拉伯。”
據報導,2014年印度燃燒煤的廢棄污染物排放量增加了1.7億噸,這超過了其他任何一個國家,但是在印度大約有3億人仍過著沒有電的生活。生活在距離新德里100英里(約160公里)以外的居民Aarti Chauhan說:“我們就像生活在洞穴裡,黑暗無處不在,我的孩子甚至不能正常學習,在這裡他們的前途一片渺茫。”報導指出,讓那些生活在黑暗中的人們接觸到電最簡單和最便宜的方法就是燃燒煤,而煤是溫室氣體排放的罪魁禍首。
就算在中國內部說,中國工業增加值最高的城市是上海,工業產值最高的城市是蘇州,這兩個城市相距90公里,雖然空氣說不上好,但絕對比華北要輕的多。可見工業真不算決定因素。關鍵問題還是農民為取暖散燒煤,市民為開車散燒石油。否則為何大家罵霧霾多在秋冬季節?
那麼,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前面看到烏蘭巴託的方案是減免電費,鼓勵大家用電取暖,這是一個資源豐富國家的做法(每平方公里不到2個人),中國要是這樣做,對經濟的衝擊可不會小— —中國居民用電之所以廉價,本身就是因為城市補貼農村,工業補貼居民。如果要用電暖氣全面取代農村燒煤,工業成本還得再上一個層次,會有更多的企業外遷。
當然,否認農民的取暖權,市民的出行權也不可能。你能勸說農民把臥室溫度調回十年前的5攝氏度嗎?能勸一線城市的白領放棄一半工資回空氣新鮮的山區嗎?都不可能。
所以根本解決方案是“拆光”農村,大家都住到城市。反正現在種田也機械化了,而且也沒有什麼農民靠種田吃飯。與其年年治霧霾,不如一次性讓農民都住到可以集中采暖的城鎮,免得幾十年後醫保花天量的錢治肺病(癌)。而城市的油價也不能再低下去——誰污染誰負責,直接翻上一番,迫使居民去開電動車,坐公交,把多出來的油價補貼給小城鎮建設,霧霾自然就輕了。
當然,這樣貌似要觸動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拆遷製造矛盾,加油價網民會罵。但天下本來就沒有免費的午餐,如果所有人都不用付出代價就能搞定霧霾,難道問題會拖這麼久嗎?
蒙政府計劃今年冬天為平房區居民提供7萬套無菸爐具,明年再提供11萬套。爭取今年冬季實現烏蘭巴托空氣污染減少20%的目標。
據初步統計,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蒙古包區和平房區約有18萬戶居民,這些居民冬天主要靠燒煤、木柴和廢舊汽車輪胎取暖,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對當地居民尤其是少年兒童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脅。”
蒙古首都地區冬季空氣污染嚴重:
近年來,大批牧民湧入首都,在市區空地或近郊搭建蒙古包或簡易木板房。每逢冬天,他們只能依靠煤爐取暖。烏蘭巴托三面環山,基本無風,千家萬戶冒出的黑煙長久聚集在城市上空,難以消散。據當地媒體報導,烏蘭巴托建市之初的預計人口總量為60萬,但目前已突破100萬,超過全國人口的三分之一。
此外,烏蘭巴託的問題就是汽車:
媒體報導,首都烏蘭巴託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一半左右,即130多萬。烏蘭巴托冬天的空氣污染相當於每人每天吸4包至5包香煙的危害,而且近幾年有逐年加重的趨勢。此外,由於蒙古國對進口二手車沒有限制,每年要從日本和韓國進口大量幾乎報廢的二手車。這些二手車尾氣也是造成烏蘭巴托空氣污染的重要原因。
還有:汽車尾氣超標是造成大氣污染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據交通部門最新公佈的統計數字,蒙古全國共有14多萬輛汽車,其中6萬多輛集中在烏蘭巴托。這些車大多是從國外進口的過期報廢車輛或二手車,尾氣排放嚴重超標。此外,由於缺乏正規的垃圾處理廠,城市生活垃圾在燃燒過程中也釋放出大量煙塵。
總之,雖然現在霧霾成因有很多種說法,但就我的直觀感受,首先最近的北方天氣並沒有比幾十年前惡劣的太多,其次霧霾增量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居民消費— —農村采暖和城市汽車。工業並不應對此負太多責任。畢竟烏蘭巴托乃至整個蒙古國都沒什麼工業,霧霾卻比石家莊厲害一倍。
更好的對比是印度。雖然印度近年進步迅速,但和中國的工業總量比,還是差了一個數量級。這樣一個農業國,卻佔了世界pm2.5最高(大)城市的一半——前20名沒有中國(大)城市。
下面是列表:
印度的問題比華北還嚴重,主要原因正是燒煤,而且他們的工藝太差無論是否散燒都污染……
……70年代的農村開始有少數平民家庭開始買煤取暖,80年代中後期,據我觀察大概有60%以上的農村家庭在主臥室普及了煤爐。再加上玻璃窗帶來的陽光,北方農民坐在炕上聊天再也不用把手縮進袖筒了。90年代煤炭產量穩定在十億噸以後,我印像中幾乎再找不到燒火盆取暖的家庭。
許多家庭出於習慣,還會經常上山打柴(比此前容易的多)。院子裡放不下、用不掉,還要專門搞一個儲藏室裝這些曬乾的柴草。90年代農村翻蓋房子,許多家庭都丟掉了成噸的陳年柴草。”
上面說的這個事實,對很多可能匪夷所思。實際上“燒暖屋子”的進程很漫長,到了21世紀還在持續(很多人可能低估了農村的貧窮,不知道一代人之前的農村有多冷,多窮),下面是十年前國家對北方農村的一個調查結果:
注意左下角的結論,2007年的時候,大多數農戶雖然冬天開始取暖了,但白天的臥室溫度是10度上下,5度左右的也不為少數;至於晚上,5度左右是主力。這顯然還有極大的提高空間和慾望。至於取暖方式,68%用火炕(燒柴比例較高)。這意味著,隨著打工收入的上升,過去10年、20年,農村的煤爐、火牆、土暖氣數量在迅速上升,散燒煤數量也在迅速上升。
150萬人的烏蘭巴托燒散煤能燒出近2000的pm2.5,華北平原幾億人的臥室不凍手了,最高才燒到1000多……你要說我洗地,我沒有這個意思,但數據擺在這裡,你可以自己評判。但無論如何,窮人要住暖和房子,這是一個不可抵抗的潮流。我們可以看數據,中國每年散燒煤消費7億至8億噸:
“據悉,目前(2016年)我國每年散燒煤消費約7億至8億噸,主要用於采暖小鍋爐、工業小鍋爐(窯爐)、農村生產生活等領域,約佔煤炭消費總量20 %,遠高於歐盟、美國不到5%的水平。大量散燒煤未經潔淨處理就直接用於燃燒,致使大量大氣污染物排放。此外,汽車、飛機輔助動力裝置(APU)、靠港船舶使用燃油也是大氣污染排放的重要源頭。
8億噸是什麼概念?1986年全國煤炭產量也只有8.9億噸,還要出口!換句話說,現在的散燒煤數量超過80年代全國產量。以小煤爐燃燒水平之差,排放之高。空氣污染當然嚴重。”
再看時間,烏蘭巴託的問題也差不多是十年前開始形成的,和快速城市化、中國資本開採蒙古煤礦幾乎同步:
“蒙古國國家大呼拉爾自然環境與農牧業常設委員會近日在討論該國2012年預算草案時,要求將治理首都空氣污染作為重要投資項目。烏蘭巴托空氣污染是因冬天取暖燒煤所致,而這裡的冬季漫長而寒冷,每年供暖期長達8個月之久。
數據顯示,烏蘭巴託的PM2.5值高得驚人。澎湃新聞在蒙古國的政府網站agaar.mn上發現,1月4日烏蘭巴托Bayankhoshuu的PM2.5最高值為1470μg。”
蒙古全國人口280萬,據說烏蘭巴托接近一半,姑且算它150萬吧,也就是個中等城市,城市裡沒什麼工業,周圍是上百萬平方公里無人曠野,還比我們更接近西伯利亞的寒風。這麼一個城市pm2.5飆到近2000……作為對比,我們可以看看在中國pm2.5過1000是什麼反映: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從16日開始的重污染天氣到了19日進一步加劇,石家莊、辛集、邯鄲等市AQI出現'爆表'。其中,石家莊市空氣污染最重,19日市區內世紀公園監測點PM2.5和PM10一度雙雙突破1000微克/立方米。 預計19日、20日兩天將是此次霾天氣過程最嚴重時段,重度霾範圍將進一步擴大至12省市,吉林、遼寧、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陝西、山西、湖北、安徽、江蘇等地都將出現嚴重污染,部分地區的PM2.5濃度峰值將超過500微克/立方米。”
彭博社此前曾報導,為鼓勵居民多使用電熱器,蒙古國政府早前把該國的夜間電價削減了50%。由於效果並不明顯,蒙古國總理額爾登巴特於2016年12月23日表示,自2017年1月1日起不再徵收夜間電費。烏蘭巴托氣候寒冷,冬季時間超過6個月,取暖時間長達8個月之久。半數以上的烏蘭巴托市民居住在城市北部的棚戶區,那里基本上沒有集中供暖,很多居民靠在家中燒煤、木炭等取暖。這種取暖的方式將會導致霧霾更加嚴重。
烏蘭巴托乃至整個蒙古都沒有工業可言,所以pm2.5飆到2000的原因非常明確,就是居民個人燒煤取暖。而蒙古國解決方案也很直接——增加發電,讓發電廠多燒煤,取代每家每戶的小爐子。這證實了我80年代的感性認識——分散的煤爐、柴灶是最大的霧霾來源。不服這個結論的可以去蒙古國獻計獻策,畢竟那邊pm2.5已經雙倍爆表了。
那,為什麼大多數北方人口都認為最近十幾年的霧霾越來越嚴重呢?難道之前的中國農民不取暖嗎?
大多數中國農民在冷天把房屋燒暖,還真的是80年代開始,90年代普及的。這一點我之前寫過一個很長的回答來解釋:
“在林區之外的絕大多數北方平民家庭,冬天生爐子,把整個房間烘暖並不是傳統生活的一部分。一般的日子只是藉做飯的熱量燒土炕,加熱床舖的同時順便改善一下氣溫;過年前後才會特意延長燒炕時間,但也很難把氣溫加熱到脫下棉衣的程度。白天取暖主要靠是“火盆”,實際上就是用一點煙氣少的柴炭放在瓦盆裡悶燒,保證室內有熱源。
馬平:如何思考“霧霾是最近這些年才開始爆發的”這一論斷 2017-01-10
山西臨汾市政府和中科院對“二氧化硫破千”做出了官方回應—— 70%原因應歸咎於農民散燒煤。對於臨汾政府的解釋,許多城市網友可能很難理解,甚至認為政府在轉移視線,主動放棄對污染企業的監管。
我很理解這些網友的想法——他們對過去的北方平民生活沒概念,以為冬天總是要取暖的。實際上農民能敞開燒煤爐(土暖氣)也是最近十幾年才有的事情,和汽車的普及時間差不多。我從個人見聞出發,談談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家鄉在承德,北京的東側;現在住在廊坊,北京的東南側。北方秋冬季節盛行西北風,可以說這幾十年我大半時間住在北京的下風區,對華北空氣污染是有感性認識的。
1981年生人,從我記事起,冬天的主導顏色就是灰白色——雪和灰白的天空。當然藍天白雲的時候也不少,但肯定是陰天和霧濛濛的比例多一點,火車上看遠方的原野,往往是冰雪和天色混合在一起,無法形成明確的地平線。至於霧霾嚴重到對面不見人,這樣的天氣還是很少(現在也不多),但經常在沒有紅綠燈的路口猶豫不前(看不到另一側的車)。
這些霧霾是哪裡來的呢?我恰好有一個很好的觀察角度:
12歲之前,我住在在一個很大的央企礦區(小寺溝銅礦),這裡不僅採礦,還要選礦、冶煉、有銅冶煉廠和鉬冶煉廠,最後還上了電解銅項目。這些工業的污染不算小(實際上你很難找到大氣污染更嚴重的行業),偶爾煙囪冒煙會遮天蔽日(燒鉬鐵開爐後的幾分鐘),硫酸車間把周圍一片山的松樹都染黃了,但這些污染對大氣質量沒有長期影響,礦區這條很封閉的山谷並未因此就比其他地方的空氣更壞。
但我上小學的時候就認識了兩個字:“霾”、“靄”,知道這兩個字可以和常用的“霧”字連用,形容不透明的空氣。但這不是學校的課程,而是我爬山的時候,父親指著附近的農村說的——農村平時要做飯,秋冬季節要取暖,燒煤燒柴燒秸稈,結果每個村子上空都籠罩著白色的煙霧,無風的時候根本不散,宛如一層毛玻璃防護罩。而煙囪密布,燒大鍋爐供暖的礦區上空卻是藍天白雲。我父親就是指著村子外面這層毛玻璃和透明的礦區空氣做對比,讓我學會了“霾”、“靄”兩個字。
回到最近的一條新聞:
“烏蘭巴托冬季每天早晚城市空氣中都會瀰漫著嗆人的味道。烏蘭巴託也被多家國際媒體稱為全世界冬季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
筆者在海關總署網站查詢了去年中國原油進口的統計數據。按照世界平均比重來計算,2016年1-11月,中國進口原油大約折合41美元/桶。
這顯然符合國際市場的價格,也遠遠低於前幾年的油價。
再來看謠言的後半部分,“中石化3.8萬噸92號汽油出口新加坡”。這則消息是2015年的,公司也不是中石化。原報導如下:
據泉州檢驗檢疫局官網消息,2015年12月23日,經泉州檢驗檢疫局檢驗合格,中國香港籍油輪“長航發展”裝載1批3.8萬噸、貨值1444萬美元的92號汽油從肖厝港區青蘭山碼頭順利出口新加坡。
上述消息中,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是中國中化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並不是中石化。上述消息的重點不僅在福建中斷8年的成品油出口恢復,也在於中化泉州獲得了成品油出口資質,成為地方煉廠首個成品油出口“吃螃蟹者”,這說明“三桶油”對成品油出口配額的壟斷終於被打破。
成品油出口利潤微薄,這次的出口增加並非圖利,而在於避免國內自找銷路的困難,加速緩解國內成品油的銷售壓力。那麼,同期北京92號汽油售價5.67元每升,為何價格差距如此懸殊呢?
之前就有媒體做了解釋,這項出口屬於成品油來料加工貿易業務。進口原油貿易方式分為三種:一般貿易、進料加工與來料加工。來料加工由境外無償提供料件,在境內加工成成品後運回境外,料件和成品所有權都是境外企業,境內加工企業賺取的只是加工費。
按現行稅收政策,來料加工貿易,海關對進口材料全額免稅,貨物出口免徵增值稅、消費稅,加工企業加工費免徵增值稅、消費稅,成本上具有優勢。按照當時的市場價減去消費稅和增值稅,這個價格在合理的水平。
至此,這則謠言的兩部分都得到了澄清,合起來的所謂“數學題”也就不攻自破了。
回應
信這種新聞的人基本上智商也沒得救了。
沒毛病啊,美國媒體對這幫人來說可不就是官媒嘛
我幫大家做個總結,可以去微博打公知的臉:1、上半部分是美國人造的假新聞。
2、下半部分是來料加工,中化集團(非中石化)收的是加工費。
謠言動動嘴闢謠跑斷腿。但是裡面好像有個問題,如果是來料加工應該就談不上緩解國內銷售壓力吧。
更多信息透明有助減少謠言空間。
對啊,作者這裡有個矛盾點!
如果是用國內原油加工成品油,就有自找銷路問題;如果是來料加工,就沒有銷售問題;因此選擇來料加工方式,就迴避了銷售問題。
http://www.guancha.cn/CongZuoZuo/2017_01_12_389042.shtml
從薇薇:中國原油進口比汽油出口貴?來算算這道數學題2017-01-12
最近,一則謠言在微博、朋友圈、貼吧等處流傳,有讀者希望觀察者網澄清一下事實,筆者受邀做一點簡單分析。
謠言的內容說,“前些天,官媒公佈支付俄羅斯3.6億噸原油款2700億美元。有心人一算,750美元一噸,一桶107美元,折合約3.7元人民幣每升。注意,是原油。今天又傳出,中石化3.8萬噸92號汽油出口新加坡,總值1444萬美元。有心人士又一算,每噸合人民幣2460元,每升僅為1.8元。注意是汽油。進口3.7一升原油,出口1.8一升汽油。”
我們先看謠言的第一部分,所謂官方媒體公佈俄羅斯原油進口的數據。實則是美國之音2015年11月的一則報導,並非中國官方發布,《參考消息》的翻譯如下:
據美國之音電台網站11月17日報導,羅斯石油公司最近公佈的財務報表顯示,這家最大的俄羅斯石油企業第三季度收到了9965億盧布(約972.6億人民幣)的石油預付款。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這是中國所支付的購買俄羅斯石油的預付款。根據2013年雙方所簽訂的政府間協議和石油交易合同,俄羅斯將在25年內向中國增加供應3.6億噸原油,每年大約不到1500萬噸,合同總金額高達2700億美元。普京總統當時曾透露,中國要支付的預付款金額高達700億美元(約4459億人民幣)。
報導中已經提到,3.6億噸原油是25年的,在這樣一個長期合約中,商品價格的變動是要考慮的,合同中有相關規定。即便這個消息是真實可靠的,謠言裡的價格計算方法也很成問題。
何況這則消息有明顯的紕漏。首先,中俄兩國的大宗交易,例如原油和天然氣,合同依然是按美元定價,但結算時用人民幣付款。而按這則報導的意思,俄方收到的卻是盧布,換算成人民幣,而不是相反。
更令人生疑的地方是,按照這個消息,25年3.6億噸,折合每年只有1440萬噸。但2014年,中國進口俄羅斯原油有3300萬噸,2015年1-8月中國進口俄羅斯原油數量就達到7247萬噸。這個數據差距過大。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趙亞贇曾指出,中俄原油長期貿易協定中規定的價格是在布倫特原油價格基礎上通過一個複雜的公式計算出來的,中方因為這個公式的參數與俄方進行了長期艱苦的談判,最後俄方迫於國際原油市場不景氣,最後做出了重大讓步。布倫特原油期貨交易在洲際交易所(ICE)和美國商品交易所進行,是目前市場油價的標杆。
鄭新業說到了問題的本質,中國產生霧霾的最大源頭可能是煤炭,以前我們耗煤3億噸,現在一年快40億噸了,發電、鋼鐵等大頭產業都需要它,特別是小煤窯,把一些不能用,國外嚴禁用的劣質煤大量投放市場,對環境污染很大。 曹老闆到美國投資是個好事,他並不是撤了中國企業去美國,中國的企業照樣發展,到美國去主要是為了佔領美國市場,也符合國家倡導的走出去戰略,他的玻璃產業是污染最高的產業之一,在霧霾嚴重的今天,我們更應該支持這些產業到國外去,但國內不是完全放棄。 我們要發展實業沒有錯,但也不能做實業的原教旨主義者,我們可以有所選擇,我們進行產業升級,就是要增加高技術高附加值和低污染的產業,把一些高污染的企業有序地逐步轉移到國外,這本身沒有錯。曹老闆以前為中國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現在到國外一是為了佔領別人的市場,二是轉移部分高污染產業出去,一舉兩得。
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7_01_09_388372.shtml
數千家撤離東莞 全盛5千現只剩下2千 台企逐漸被邊緣化2017年01月09日
根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中國大陸近年來工資不斷上漲,東莞一般工人的月薪平均為3千元人民幣,已是東南亞國家的3至4倍,以外銷為主的企業為節省人力成本,已將工廠遷至東南亞。東莞台協執行常務副會長謝慶源也說,該走的台商都走了,目前只有部分廠商將研發基地留在珠江三角洲,繼續駐守在東莞的台商有的縮小規模、有的關廠、有的則將廠房轉移到大陸的內陸城市。
報導指出,東莞目前正在積極推動「機器換人」的措施,但謝慶源表示,機器換」需要大筆資金,小企業難以為繼,「不是人人都是郭台銘」,他無奈地表示,現在能做多少是多少,也不奢望地方政府能幫忙,過去在東莞的台幹約有8萬~10萬人,現在保守估計少了一半。東莞工業區盛況不再,超市及餐廳生意大受影響,有些店家已經停止營業。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政稅務系主任、東莞特約研究員林江分析指出,這些留守的台企主要都是傳統加工貿易廠商,而非政府提倡的高技術產業,官方與銀行都不會特別關照,產業扶持政策也與他們無關,「台資企業變得越來越邊緣化」。但他認為台商短時間內不會完全消失,只是處境有些尷尬,到東莞發展的第一代台商可能會有撤資的想法,但他們的第二代、第三代可能在廣東成長,現在要回到台灣或赴東南亞發展恐怕難以適應,特別是東南亞,「人生地不熟,他們去有什麼優勢?」
因此我的建議是,我們增值稅率是17%,但是奶粉等生活必需品其實和煤炭是一樣的,所以我建議把生活必需品降到9%,也就是降低沒有污染的產品,把剩下的污染型產品提高到30%,調節污染型產品和非污染型產品間的比價。
我們會發現,企業會更多使用清潔能源,而且有的企業稅負漲了,有的降了,其實是平衡的。
對家庭也是這樣,雖然電漲了,但是買的饅頭,衣服等相應降低。通過稅收結構調整,把污染型產品漲上去,非污染型產品降下去。
比如,如果火電從現在的5毛/度漲到1.2元/度,我們就不需要補助新能源了。
但是很多人不平,說火電怎麼能漲價?但事實上,電在家庭消費中比重是很低的,如果電真的漲到1.2元,華北地區的新能源整個消納,很有可能我們不需要口罩了。
具體到家庭來看,我們電費增加了,但是我們的口罩減少了,藥減少了。所以對於家庭、企業和政府,都是部分增加,部分減少,宏觀上達到平衡,最後清潔能源得以使用。
回應
我覺得還是把高耗能的那一類經濟學家送走好些。
大家還是看清楚明白點才知道作者到底在說什麼,現在“霧霾”大有愈演愈烈的局面,在中國已經有進一步成為國家核心政治事件的可能,靠現有的環保架構想在可以預期的時間裡根治已經是越來也不可能的局面。除非根除利益糾葛,採取激進措施,否則大家就坐困愁城吧。從這點上看,這位學者的出發點是可取的。
汽油價格要向挪威學習,收重稅,這樣用汽油稅來補貼風能,生物能,太陽能發電。
知道嗎物價與老百姓的地位是天生成反比的
非常支持,電力價格應該大漲,人們才會去珍惜能源,廉價能源會讓浪費更嚴重,剩下的補貼費用可以發展污染更少的行業。
曹德旺的最主要產業在福州,請經濟學家查一查福州的霧霾指數再開口。還有記者編輯,你們也沒有分析判斷能力?
他說的是高耗能,是說玻璃產業需要大量電力,而電力生產的過程產生了污染。如果曹之類的企業到美國,能緩解我國能源壓力,有利於改善我國能源結構。
前段時間“曹德旺走了”,玻璃廠走了的消息引起爭論,大家很鬱悶。但其實我們國家調整產業結構,就是想讓這些高耗能產業比重下來。從國際經驗看,第三產業比重上升,第二產業比重下降,發達國家都走過。因此,從需求側看,高耗能產業的出走、萎縮,是社會的必然趨勢。我們現在不能既要搞高端製造,又要搞服務業,不讓“曹德旺”走,我們應該歡送他們走,這是好事兒。這麼看,曹德旺出走是三贏。中國產業結構得到改善,美國製造業回流,曹先生企業的全球佈局,國際經濟活動不代表你贏我輸,完全能實現雙贏。
“支持新能源漲價”
第二,改善能源結構,我們需要以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為什麼美國人能源消耗和我國差不多,但是他們能源乾淨呢?因為煤佔的比重非常低,同樣的能源,因為能源結構不一樣,產生的污染是不一樣的。
為了實現這種替代,民眾需要支持政府,包括企業的成本上升。
企業脫硫脫硝要費錢,設備運轉會產生額外成本,企業未必不想用設備,但是如果我的成本因為使用設備有所提升,那麼價格就會上升,競爭之下就會被擠出市場。
所以,包括新能源的漲價,建核電,哪怕成本高,民眾也應該支持。因為如果民眾不支持,成本上不去,污染是誰的呢?相對於健康成本,這是更划算的決策。
不支持新能源漲價,高成本等,民眾就要用同樣的錢去買口罩,買淨化過濾器。
假設我們把新能源,核電,風電全用上,我們或許就不需要買第二個空氣淨化器了,否則就會花更多的錢去買健康。
大家要用清潔能源,而能源上升的成本,需要民眾的支持。
“把城管建制直接歸環保部”
第三,就化石能源方面,想要脫硫脫硝,政府就要加強監管核查。
提高污染型產品稅率降低非污染型產品稅率
新京報:除了監管方面,在稅收方面是否要調整?
鄭新業:我們一直倡導,把煤電價格漲上去。有人說我國稅收很重,但是別忘了政府需要稅收,國防、教育、醫療、基建設施後面是數以億計的群眾。治理污染是不是需要對能源加稅?是不是要規定炭市場?所謂炭市場的賦稅,最後結果都是漲價。
鄭新業:我之前提出一個理論叫“既又還”,也叫“不可能三角”。就是說在中國有一種現象:我們要求既要有能源用,還想能源便宜,汽油貴了有人要罵,我們又要乾淨、不污染。我們為什麼會這麼想呢?因為我們的參照係是國際,美國人、德國人、英國人都這麼幹。但我們忘了一件事,能源是有禀賦的,各個國家不一樣。 我們的能源問題有兩個,第一是我們能源消耗增長太快了,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國了;第二個,我們國家的能源禀賦是以煤為主,但是我們的參照系卻是國際,可是我們國家無論是上世紀70年代的5億噸標煤,還是現在40億噸標煤,煤在我們的能源結構中總是在70%左右,一個東西如果總是在70%左右,可以預見未來是很難改的。
新京報: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鄭新業:因為我們沒有,全世界天然氣的能源比重是22%,我們能占到10%就喜滋滋了。我們現在的石油、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很大,這有什麼影響呢?如果我們石油,天然氣都在他國,我們的運輸線路將面臨能源安全問題。太過於依賴國際市場,無論是數量還是價格,都不能自主。如果我們像別國一樣,有充足的石油、天然氣,那我們國家的能源問題就會好多了。所以在其他能源不利的情況下,我們是不是就要考慮拿煤煉油了?
新京報:對於這個問題你認為我們應如何應對?
鄭新業:我一直倡導,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應該是我國的核心能源政策。比如說,新能源發電可能只占到3%-4%,但是新能源乾了十多年了,發電量才能達到這個級別,未來它能成為主力能源嗎?天然氣想占到22%幾乎不可能,石油方面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進口國,但石油存在安全問題,核電也遇阻。因此,在我國需求量如此巨大的背景下,我的判斷是,需要有充足供應,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會是我國主力能源。所以,社會要引起共識,在能源的“不可能三角”的三個目標中,我們只能選二,我的建議是,能源充足和清潔。
措施三點建言:控制內需、改善結構、能源監管
“曹德旺出走是三贏”
新京報:按照你的分析,我們治理霧霾應該如何著手?
鄭新業:總共有三件事情。第一,中長期要從能源需求方面控制。比如高耗能產業要不要發展?比如鋁的生產,一家企業的耗電量一年下來超過好多省的耗電量。
實體店購物中三分之一的錢都被房租這種吸血鬼吸走了,也不知道誰是虛擬經濟
網店和快遞,其實就是部分代替了實體店存在,是生產企業銷售鏈的終端。
這才是正確的實體經濟概念,這才是馬克思主義的經濟概念。網店也在創造就業人口,怎麼就成虛擬經濟了?說這話的人是豬腦子。
對於產業調整,去產能過程中下崗的人,網店和快遞的確是二次就業前或二次擇業選擇中非常好的一個駐足點。啟動資金比較低,就業技能門檻要求也相對較低(特殊設計等類型網店除外)。這無疑會幫助政府減輕去產能過程中需就業人員突增的壓力,需要國家予以認可和支持。
經濟學家鄭新業談霧霾治理:歡送高耗能的“曹德旺”走
據《新京報》2017-1-9報導,1月7日20時,在持續了212小時後,北京重污染“橙色預警”得以解除。
就在前一日,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主持召開媒體見面會表示,環境質量改善是處在一個負“重”前行的階段,高污染的背後是偏重的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以及生活水平提高帶來的非綠色生活方式。
那麼,宏觀經濟應如何調整以利於治霾?煤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為何總保持在70%?有無可替代的新能源?
就上述問題,新京報記者採訪了國家發展戰略研究院能源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鄭新業。
新京報:你覺得近期京津冀的持續霧霾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鄭新業:我認為主要包括四方面因素,第一是能源結構,這個很重要,第二是季節性因素,冬季供暖增加,前兩個是主要原因;第三個高耗能產業在去年出現反彈,第四是與風速有關。後兩者屬於偶發性因素。
新京報:霧霾治理的關鍵在什麼地方?
鄭新業:在於謀定眼下最重要的事情,不要急於做決策,不要急於下結論,不要急於去罵人。我們要意識到,多種因素是造成霧霾的原因。
煤炭的清潔利用應是核心能源政策
新京報:你提到能源結構的問題,這個怎麼講?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僅僅把過剩產能或者老化產能的企業關了或停產、限產,還不能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只有當過剩產業的生產要素,比如土地、勞動、資本、技術、管理轉移到新供給、新動能領域中,才是真正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新舊動能共同發力,帶來的結果是經濟的分化,正在成為中國2017年經濟的一個重要特點。去產能不是目的,最終目的是要形成新動能,高新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新業態對經濟拉動作用已日趨明顯。
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
如何推動新舊動能平穩接續、協同發力?李克強明確要求,各部門負責人要適應新動能加速成長的需要,探索包容創新的審慎監管制度,對新產業新業態採取既具彈性又有規範的管理措施。推動以分享、信息、生物、綠色、創意、智能等為特點的新興經濟業態成為增長新引擎。
“'審慎'兩個字,意味著監管必須要有規範,同時也要有一定的靈活度。要監管,但不能'管死'。”李克強說,“更重要的是,政府要提供更優的服務,讓新業態更好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蓬勃發展。”
李克強同時強調,要採取有力措施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加快新舊動能平穩接續、協同發力,促進覆蓋一二三產業的實體經濟蓬勃發展。
企業稅負重已經引起最高決策層和相關職能部門的重視,並將採取行動。5日晚間,財政部相關負責人在媒體上表示,將繼續強化“放水養魚”意識,在落實好現有的減稅降費政策的同時,著力完善稅收制度,研究新的減稅降費措施,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在財政部門戶網站公開中央和地方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財政部部長肖捷不久前在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強調,2017年繼續落實並完善營改增試點政策,擴大減稅效應。研究實施新的減稅措施。進一步清理規範基金和收費,再取消、調整和規範一批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公開中央和各地收費目錄清單。落實好其他已出台減稅降費政策。
回應
網店的存在背後必然有實體工廠的支持,又不是傳銷,網店銷售額的提高,背後工廠的產能勢必也跟著提高,甚至有一些網店就是工廠直銷,網店不過是取消了以前的店面而已,所以我以前一直不明白為什麼把網店歸於虛擬經濟,現在總理終於明確定義了網店的性質。
總理的話很及時,現在似乎有一種說法,凡事和網絡有關的都成了虛擬經濟,都要限制,這一點要堅決釐清。
李克強明確實體經濟內涵:網店、快遞業等新經濟也是其中一部分
“實體經濟”是一個相對於“虛擬經濟”的概念,不是僅僅包含製造業,而是涵蓋著一二三產業。
新年的第一場國務院常務會議於2017-1-4召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明確了“實體經濟”的上述內涵。
李克強表示,培育壯大新經濟、發展新動能,不僅是打造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也是在改造提升傳統動能,促進實體經濟蓬勃發展。要探索包容創新的審慎監管制度,要採取有力措施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加快新舊動能平穩接續、協同發力。
“網店是新經濟,但直接帶動了實體工廠的銷售;快遞業作為新經濟的代表,同樣既拉動了消費也促進了生產。這些典型的新經濟行業,實際上都是生產性服務業,都是在為實體經濟服務,也是實體經濟的一部分。”李克強在上述會議上表示,“我們培育壯大新經濟、發展新動能,不僅是打造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也是在改造提升傳統動能,促進實體經濟蓬勃發展。”
李克強強調,在繼續淘汰落後產能的同時推動傳統產業邁向中高端,促進實體經濟升級。使傳統產業在與新動能融合中形成更加適應市場需求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提升產品和服務價值鏈,煥發新活力。依托“中國製造2025”、“互聯網+”等推動傳統產業邁向中高端,促進實體經濟升級。
他以去年幾次赴基層考察看到的情況舉例說明:廣東一家製造企業將精密激光加工與3D打印技術結合,帶動相關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江西等地的農產品,以“互聯網+”拓展銷路促進農民增收;貴州一家公司借助“互聯網+”和大數據打造覆蓋全國的公路物流信息化平台,大大降低貨車空駛率,提高了流通效率和企業收益。
此前,在國家製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上,李克強也強調,要著力把“中國製造2025”、“互聯網+”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緊密結合起來,形成新動能培育與傳統動能改造提升互促共進的良性循環。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認為,在推進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工業製造業需要網絡經濟與實體經濟相融合,不可以偏廢,或者失衡。實體商貿受到了互聯網的衝擊,要勇於面對現實,變革自我,尋求新的發展。
研究:中國大陸已攀再生能源龍頭2017年01月07日 中央社
據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大陸海外的再生能源投資計畫,去年增加60%,來到創記錄的320億美元,標誌著中國大陸在全球清潔能源市場的領導地位。
法新社報導,據能源經濟與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的資料,大陸2016年完成11筆、每項都超過10億美元的相關國外交易,預期今年還會更多。
中國大陸5日宣布,到2020年,將投注至少3610億美元於再生能源,以從高污染的燃煤火力來轉型。新華社報導,大陸國家能源局副局長李仰哲說:「再生能源將是中國能源結構轉型的重要依托。」
大陸去年海外相關投資,範圍從澳洲與智利的鋰電池製造商、與巴西電力配銷的協議,到在越南設立太陽能電池工廠。據IEEFA的報告,世界6家最大的太陽能模組製造廠,大陸現已擁有當中5家。
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報導,大陸2015年傾注超過1000億美元於國內的風力、太陽能、水力等再生能源及相關產業。IEEFA主任巴克利(Tim Buckley)說:「在蓬勃的清潔能源市場競逐中,美國已遠遠落後中國。」
國際能源署(IEA)估計,810萬個全球再生能源相關的工作機會,中國大陸握有其中350萬個,美國相較之下僅不到80萬個。大陸國家能源局表示,到2020年,大陸再生能源領域的工作機會將達至少1300萬個。
法蘭克福財經管理大學(Frankfurt School of Finance and Management)教授莫斯萊納(Ulf Moslener)同意,再生能源領域上,中國大陸已執世界牛耳,較美國、德國等富裕國家有更多優勢。
莫斯萊納說:「標準太陽能模組已不再是什麼了不得的科技,因此很難與中國在成本端競爭」。不過他指出,若論高科技,像是薄膜太陽能板與尖端工程服務,歐美的企業應該還是有優勢。
我們再利用這關係,根據氣象局之能見度資料,來重建1960至今,全台PM2.5之濃度,結果如下圖。由圖中可以看出,台北在1960-1980/1990年代,其PM2.5為全台最高。中南部之空氣並不是一直很不好,而是最30年才開惡化。其在1980年以前都遠比台北為好。而宜蘭在1970以前也很不好。而中部之PM2.5在1980/1990開始惡化。而南部則在1990開始惡化。台北之民眾在嚗露40年之高PM2.5後,再20年濃度稍低之PM2.5,其肺腺癌之排序在21縣市中為最高。而中部自1980至今嚗露在高PM2.5也已30年了。而高雄居住嚗露在高PM2.5的時間已30年了。時間真的不多了。如果我們不能儘速降低這PM2.5造成的肺腺癌風險,中南部的民眾未來將常與癌症為伍。另圖中亦可以看出新竹從1960至2000一直都是台灣西半部最低的區域,這可以解釋為何新竹及苗栗為台灣西部肺腺癌最低的區域。
我們之所以以討論女性肺腺癌為主,並不代表男性不會得肺腺癌或男性之肺腺癌與PM2.5關係不大。主要是女性大多不抽煙,生活習慣亦較男性為好,在分析上較容易看出其肺腺癌與PM2.5之關係。如果女性都無法預防肺腺癌,代表肺腺癌的原因,主要並不是抽煙等習慣不良所造成的。如大家仔細看肺腺癌發生率的圖,男性在各縣市之發生率趨勢與女性相似,但一般而言,發生率稍高。PM2.5如會造成女性得肺腺癌,男性當然亦不例外(楨:?)。
PM2.5之來源,以台灣中部台中市為例之主要來源,約1/3來至工廠、1/3來至汽機車、1/3來至境外污染。而非都會地區,則汽機車之比例減少,主要是工廠及境外。而如是在內陸之鄉村如美濃、埔里主要是工廠。
鄭明典指出,今年冬天台灣特別熱,主因與西風噴流走向有關,冷空氣路徑從歐洲通過東俄羅斯到北海道附近出海,台灣以北如日本、北海道都非常冷,台灣卻位在暖區;去年台灣全年特別熱,則與超級聖嬰有關,預期今年氣候可望回復正常。
不過,長期來看台灣暖化速度確實特別快。鄭明典指出,根據從一九四七年以來每年增加溫度紀錄換算,全球暖化速度約是每十年增加零點零六五度,台灣則是每十年就增加零點一四度,台灣暖化速度是全球的兩倍,主因還是溫室氣體排放量造成全球暖化,只能從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才能減緩暖化速度。
相關新聞
暖冬警戒…元月供電橘燈 12年首見
新聞辭典/橘燈→限電機率增加
核一恐提前除役 台電趕工用火力取代核能
台北市的女姓肺腺癌為何會全台最高? 2014.1.26
台北之女性肺腺癌目前(2004-2008)最高,似乎與台北在1960-1980/1990年代,其PM2.5全台最高有關。在經歷了40年之高PM2.5後,幸運的近年已開始改善,但改善的太晚了,近年台北之女性肺腺癌目前(2004-2008)為台灣21縣市中最高的。
但另一值得擔心的是目前中部及南部之PM2.5已嚴重惡化,如果今年選舉後,新一任的縣市長還是未能控制中南部PM2.5之濃度,預估中南部將在10-20年取代台北成為肺腺癌最高之區域。
目前台北,台中及高雄罹患女性肺腺癌之排序在21縣市中分別為第1、2及10。
下表為我們利用氣象局能見度的資料,重建台灣各區從1960年以來之PM2.5的資料。我們使用基隆、板橋、台中、台南、花蓮及台東2004年以來環保署監測站之PM2.5測站中午(10:00-14:00)之資料及氣象局之能見度資料,來探討PM2.5濃度與能見度之關係,並去除1.日平均相對溼度>70%及2.日累積降雨量非為0之資料,來建立這關係,其結果如下圖。使用中午及晴天的資料,主要是用來去除起霧造成能見度不良的影響。 由圖中可以看出,PM2.5之濃度與能見度呈負相關。當中午能見度愈差,PM2.5之值愈高。
去年全球升溫1.3度 逼近氣候協定上限 2017-01-07聯合報
世人不需要溫度計便能知道二○一六年很炙熱。針對去年全球氣溫的首份報告出爐,證實了許多科學家的預測:二○一六年不僅是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且較工業革命前高出攝氏一點三度,逼近聯合國「巴黎氣候峰會」設為努力目標的升溫攝氏一點五度上限。
歐盟哥白尼氣候變遷局(CCCS)五日公布報告指出,去年全球均溫為攝氏十四點八度,比前年增加攝氏零點二度,成為十九世紀有可靠數據以來地球最熱的一年,較工業革命前估計氣溫高一點三度。北極增溫幅度最大,非洲和亞洲多處也出現異常高溫,南美和南極洲的部分地區的氣溫則低於正常值。
去年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增加且太平洋出現聖嬰現象釋放熱氣,讓去年氣溫高出前年近攝氏零點二度。光是去年二月,全球均溫就比工業化時代前高攝氏一點五度;升溫也是去年森林大火、熱浪、乾旱、洪水,以及干擾水源及糧食供給的強降雨發生的原因。
CCCS副局長迪伊表示,報告數據迅速取得,歸功於氣象站及衛星測定。這些數據與(未來幾周出爐的)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在重疊測量地區的數據吻合;WMO的數據蒐集需時較長,其來源包括船舶、浮標和氣球。
另外,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和英國約克大學四日在「科學先端」期刊發表聯合研究報告,證實全球暖化曾在一九九八年到二○一四年「中斷」的研究結果並不正確。去年「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即曾發布報告指出,暖化並未中斷,而是現今用於測量水溫的海洋浮標測得的溫度會比昔日的船載系統所測溫度為低,以致上述期間的暖化未能真實呈現。前述最新研究結論證實了這種說法。
去年台灣均溫24.4度 暖化速度全球的2倍2017-01-07聯合報
二○一六年全台年平均溫度達到廿四點四度,創下氣象局觀測史一三七年以來最高年均溫紀錄。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指出,長期來看,台灣暖化速度已是全球暖化的兩倍。
台灣全年均溫最高紀錄原本是一九九八年的廿四點三九度。
高溫不斷,玉山初雪時間也不斷往後延。上一年入冬後的玉山初雪是落在二○一六年一月三日,已是近七年來最晚初雪;但今年時序已超過去年,玉山仍未降雪。
氣象局指出,最近的一波冷空氣將於一月八日報到,但目前預估這波冷空氣仍是東北季風而非更冷的大陸冷氣團,溫度濕度都不夠,玉山要降初雪,恐怕還得再等等。
沒錢要啥青山綠水,吃飯都成問題,那環保就只能是偽命題。當然,我們最好希望又有錢,又能享受青山綠水……
這是小白領們我過的好了你們要為我的環境放棄製造業工作,失業?何不食肉糜?
他已淪為喉舌!經濟學家一是要對,二是要堅持對的,不能做喉舌!
不管你是黑還是粉,但是我想說,林教授的觀點,確實是對的,得林教授,我國之大幸。
當下民意和官意的代表,體現的是目前的主流!什麼時代說什麼話。最起碼現在這個時候我們是必須大力發展,爭取引領第三次能源革命!誰做了弄潮兒,未來才屬於它!
深圳財政收入秒殺台灣:一座擁有逾350家上市公司的超級總部2017-01-06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2016年深圳市的公共財政收入超過7900億元,比2015年增長9.1%;其中,中央級收入實現4765億元,增長5.6%;深圳市地方級收入實現3136億元,增長15%。
而根據台灣“財政部”此前公佈的數據,台灣2015年的財政收入為26623億新台幣,折合人民幣約5740億,當年深圳就超越了台灣,而隨著2016年數據的出爐,深圳恐怕也將再次將台灣甩在身後。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深圳超越台灣第一次引起震動。早在2013年深圳GDP超越台灣時,外界就有類似反應。當時《台灣財訊》評論稱,台灣人均GDP在2011年首次沖破2萬元大關,在“亞洲四小龍”中最後一個晉級2萬美元榜單,但此後台灣的人均GDP一直原地踏步,而且沒有邁進的跡象。
……..
回應
千萬不要信,只是大陸樣板城市而已,大陸西部人民還早吃草
一定是阿共仔的假話
灣灣說:深圳GDP再高,吃得起茶葉蛋嗎?
都是假的!明明連茶葉蛋都吃不起的!
深圳能造熊三兒嗎?離開了呆灣的搞科技深圳能行嗎?
彎彎的熊三你怕不怕?!彎彎急了,自己都敢射自己!就問你怕不怕!
離開了呆灣的搞科技深圳能行嗎?
深圳科技厲害?我問你們深圳人能不能用愛發電!
過去,菲律賓是亞洲民主的燈塔;現在,台灣是亞洲民主的燈塔。-------菲律賓就是台灣的樣板。
印度呢
放慢經濟增長速度才能治理霧霾?林毅夫:這個說法不太成立2017-01-06
近日霧霾籠罩中國多地,霧霾與經濟發展的關係再次被大眾討論:是否放慢經濟增長速度,霧霾就能治理好?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在2015.5.6在北大的一個研討會上就提出觀點認為,經濟下行背景下,有很多似是而非的誤區:
認為中國不應該再搞投資拉動了,應該改成消費拉動。林毅夫說,這是“因為他們簡單地把投資拉動等同於產能過剩。”
認為霧霾嚴重的原因是經濟增長快,放慢經濟增長速度可以換取環境改善。林說,“不能說經濟增長的速度跟環境沒關係,但這不是根本問題。環境污染跟發展結構有關係。”
認為政府既然做基礎設施投資回報率差,就不應該做。“在經濟下滑的時候,政府來搞基礎設施是最好的時候。”林說,“按照經濟回報率,說政府不應該做。我想這是妨礙我們在利用有利的資源來做穩定增長反週期的一些觀點。”
以下為林教授演講:
……….
回應
只有經濟發展了,才有能力去搞新能源,新能源比煤要清潔~只有經濟發展使得城市化進程加大了,才有可能做到對更多人集中統一供暖,統一供暖效率高,產生同樣熱量排污小~只有發展經濟促進產業轉型,才能去除掉過剩的高污染企業~這些才是減輕霧霾的根本~
發展中的問題只有在繼續發展中解決,不然就回農耕社會吧
對,所謂放緩經濟治霧霾,結果絕對是治標不治本
印度經濟那麼落後,霧霾也很嚴重,難道把中國退步到印度的水平,會更好?
十幾億人擠在東部精華區,就算不搞工業不高增長,光想要”消費”采暖,”消費”便捷機動交通都可以嗆死你,除非能採用清潔能源。
有一個“庫茲涅茨曲線”,談了經濟發展和污染的關係,現在如果不堅定發展工業,提昇科技,那麼前期做出的大量犧牲就半途而廢了。
就是投資太集中了,到偏遠地方建工廠,這樣污染就不那麼集中
就北京那機動車數量,只要一遇到無風、低氣壓時候,妥妥的霧霾跑不掉的
連蒙古都嚴重霧霾PM2.5爆表,說明霧霾主要跟季節和天氣有關!烏蘭巴托地形類似於蘭州,兩座山沿河流南北夾持,燃煤電廠沿河流北岸建設,冬季逆溫層出現,霧霾也很嚴重。冬季逆溫層出現時,就應該嚴格限制機動車出行,防止小範圍內互相傷害。
國五標準汽柴油1日起全國上市93和97號汽油停售
2017.01.01日,我國第五階段機動車排放標準正式在全國實施,買新車需達標才可上牌;同期,國五標準車用汽柴油全面上市,93號和97號等為代表的國四油開始停售。執行國五油零售價標准後,一般私家車加滿一箱油將需比國四油多花約6.5元。油費雖貴了一點,但油品質量升級對減少大氣污染意義重大。
國五油1日開始全面上市國四油停售
根據國務院2015年確定的油品質量升級時間表:第五階段車用汽油和柴油標準過渡期提前至2016年底,比國五標準的原規定縮短一年。這意味著2017年元旦起,全國范圍內將全面供應國五標準車用汽油及車用柴油。
國五油相比國四油提價後,折合成升價為,90#汽油每升上調0.12元,92#汽油每升上調0.13元,0#柴油每升上調0.14元。一輛油箱容量為50升的小型私家車,升級後加滿一箱92#汽油成本將增加6.5元。
雖然車主油費貴了一點,但油品質量升級將有利於治理大氣污染和環境保護。來自官方資料顯示,國五油與以往的國四油區別是油品中,硫、錳、烯烴等不良成分含量進一步降低,對減少尾氣排放和改善空氣質量意義重大。
中石化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油品升級後,車輛加油時不需要特別清洗油箱、油路,只需要選擇相應標號的油品,循環加註2—3次即可完成置換。
回應
油品升級對減少大氣污染是好事,但不應該讓老百姓去承擔這筆費用!
車主=老百姓?
為了環境?變相漲價吧!從92號到93號,今天又從93號回到92號,就是每次折騰都只會漲價。
首先,這個92和93跟污染沒關係,有關係的是裡邊的貴金屬和含硫量,其次9293指的是辛烷值,至於辛烷值是啥自己百度去,第三,每一次油品的提高背後都是成套煉油設備的升級甚至更換,成本增加,加價就是必然的
成本增加下,我朝的汽油等燃料油完全有能力做到世界級別質量,不至於加工出劣質燃料。買到劣質燃料,更多是 “小煉油”的產品。你在加油站裡加的汽油,很多不全是煉油廠出產的正規貨。有些缺乏監管的加油站,會私自調和民營“小煉油”的汽油,以增加利潤。有經驗的司機師傅都知道哪家加油站賣的油好,哪家的不好。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7-01-01/doc-ifxzcvfp5570359.shtml
回應
環保部真有意思,讓人折壽5年半,還是五天半,有論證的必要嗎?承認它影響人的健康就行了。
折壽5年半,北京的平均壽命還比山明水秀的雲南高出好幾年,北京已經攤上了所有的好事,既生活質量高又活的長,還不知足麼?做人不要那麼貪心不足。
東部發達地區的人均壽命比西部高出十歲,可是有些人總是那麼不知足。
幾年後能看出的是某些疾病發病率顯著提升,看折壽幾年太玄學了
恰恰相反,人均減壽通過像是的資料調查,經過科學的計算是能夠得出的,而所謂的疾病增加恰恰不能說明問題,因為人總是要死的,醫療衛生水平越高,急性死亡病例會越少,而慢性病帶病忖活或越多,表現出來的就是有病的人越來越多(或者說患病率越來越搞)。當然前提是準確、翔實的資料和科學、公正的計算。舉個例子,癌症發病率最高是在北歐,最低是在非洲,原因明擺著。永遠不要妄想只享受好處不承擔後果,工業時代儘管有污染,同樣帶來了現代醫療,何者影響更大,看日漸增長的人均壽命可知,還是利大於弊。
11月24日,有媒體發布題為《北京霧霾中發現有耐藥菌,“人類最後的抗生素”對它束手無策》的新聞,該新聞在25日被大量媒體、自媒體轉載和評論。
真相:北京市衛計委回應稱,細菌的耐藥性和致病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耐藥性的增加不意味著致病性的增強。國內外多位專家表示,細菌耐藥與霧霾無關,霧霾不產生耐藥基因,霧霾與耐藥菌無必然的因果聯繫。細菌耐藥性的獲得是由於進化選擇和抗生素等誘導選擇引起,並非由霧霾引起。
霧霾中的危害因子主要為化學污染物,對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等存在不利健康影響,微生物引起的健康風險很小。
謠言十:霧霾堵死肺泡?北京肺癌發病率遠高於全國,呈現年輕化趨勢,空氣污染是元兇。
霧霾影響健康毋庸置疑,但網上流傳的一些說法卻是五花八門:北京肺癌發病率遠高於全國,呈現年輕化趨勢,空氣污染是元兇?80個PM2.5微粒可以堵死一個肺泡?霧霾會讓鮮肺六天變黑肺?吸一天霧霾就可能導致偏癱?霧霾會導致不孕不育?霧霾讓人折壽5年半?
真相:鐘南山院士近日發布聲明,稱“霧霾致癌的資料有不少是斷章取義,誇大其詞或肆意篡改”,澄清《別拿霧霾開玩笑了,它是一級致癌物質》文章存在概念錯誤,並非本人所寫,並就引用相關數據致歉,表示“可能引起公眾的過度恐慌”。2003年-2012年間,除去老齡化因素,北京肺癌年平均增長率為1.2%。
2011年北京市肺癌年齡標準化發病率為23.53/10萬,而全國可比的最新肺癌標化發病率為25.34/10萬,可見北京市肺癌發病率略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北京市2011年肺癌發病中位年齡為71歲,相現對於2002年肺癌發病中位年齡69歲增長了2歲,可見北京市肺癌發病並沒有年輕化趨勢。
其他如“80個PM2.5微粒可以堵死一個肺泡?霧霾會讓鮮肺六天變黑肺?吸一天霧霾就可能導致偏癱?霧霾會導致不孕不育?霧霾讓人折壽5年半?”等傳言,無科學根據,已被相關權威機構證實為謠言。
氮氧化物濃度的增加可能會造成二次污染,但這是可控的。而且污染成因和機理非常複雜,不能因為氮氧化物濃度沒有明顯下降,顆粒物污染依然嚴重,就說是“煤改氣”造成的,這是不科學的。
謠言七:北京空氣質量在逐步惡化?
有人認為,現在霧霾頻發,北京的空氣質量不是在好轉而是在惡化。
真相:根據環境保護部監測數據,截至12月27日,2016年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為7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0%(下降8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20% (下降18微克/立方米)。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今年發布的《北京空氣污染治理歷程:1998-2013年》評估報告顯示:1998至2013年,北京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 的年均濃度分別顯著下降了78%、24%和43%,15年間北京的空氣質量得到了持續改善。
北京市環保局發布的官方數據顯示,2015年與2013年相比,北京的二氧化氮下降了4.7%、可吸入顆粒物下降了6.1%,PM2.5下降了10%左右。此外,美國NASA等國際機構的監測數據也支持北京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的趨勢。
謠言八:霧霾只能等風來,重污染應急措施沒什麼用?
有種觀點認為,北京的霧霾只能等風來,重污染期間花費這麼大力氣實施的各項措施,也沒發揮作用把霧霾趕走。
真相:重污染應急的作用是通過一定的應急減排措施,盡可能地減少污染物排放,降低污染物累積程度,從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公眾身體健康。經專業測算,今年紅警期間,採取應急減排措施比不採取措施,PM2.5降低了23%左右,其他污染物平均降低了30%左右。霧霾的產生是一定氣象條件下,人類生產生活排放的污染物超出環境容量所致。
只有通過相應的治理措施把污染物排放強度降下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空氣污染問題,而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謠言九:北京因霧霾嚴重污染,空氣中含抗生素耐藥性細菌。
2016年11月23日,瑞典哥德堡大學抗生素耐藥性研究中心四位學者在研究中提到,“從北京霧霾中檢測出抗生素耐藥性基因”。隨後國內部分微信公眾號發表題為《呼吸的痛!北京等地霧霾中發現耐藥菌》《北京霧霾中含有耐藥菌60餘種將導致藥物失去作用》等文章。
中國霧霾的中性酸鹼度儘管並不意味著中國霧霾沒有傷害,但不具有倫敦的酸性大霧那樣強烈的急性毒性。硫酸銨急性毒性不大,倫敦霧致命元兇為高濃度二氧化硫。
謠言四:風電站、防護林阻擋大風導致霧霾?
有人認為,內蒙古建設了大量風電站偷走了北京大風,三北防護林使北方風力衰減,導致霧霾無法被吹散。
真相:風碰到障礙物繞流是可以恢復的,局部風力發電或局部防護林不會對距離較遠的下游風力造成影響,霧、霾形成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地面污染物碰上大氣靜穩條件。目前沒有任何的科學研究顯示風電場或防護林與霧霾的形成有因果關係。
謠言五:霧霾不散是因為“核污染”。
據傳,內蒙古鄂爾多斯地下發現大規模鈾煤資源,通過燃燒,煤炭中的鈾進入到空氣中,這是目前國內大範圍霧霾的原因。
真相:霧霾難散主要影響因素為氣象條件。鈾元素本身是很重的元素,不容易被氧化,不會變成粉塵;而且電廠對排放物都會進行除塵、脫硫脫硝,就是真的有,也應該是留在燃燒殘渣裡,進入空氣中是很微量的。
謠言六:“煤改氣”加劇北京空氣污染?
一篇《天然氣鍋爐排煙是加劇京城灰霾天氣的重要原因》的文章表示,天然氣鍋爐排煙是造成北京地區“豐富水汽”的主要來源,是加劇灰霾空氣的“幫兇”,稱北京發展天然氣是雙刃劍,既有清潔能源的一面,又有排放水汽的負面影響和氮氧化物的污染。
真相: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王自發表示,按照我國當前的天然氣消耗量計算,每年燃燒天然氣產生的氣態水在3億噸左右,假如全部轉化成液態水(但實際上不可能全部轉化為液態水),平攤在全國人口集中的東部地區(估算面積約360萬平方公里),液態水的厚度連0.1毫米/年都不到,僅佔大氣中可降水量的幾十萬分之一,影響微乎其微。
所以說,“煤改氣”不會顯著增加北京市大氣中的濕度,不是北京地區“豐富水汽”主要來源。
南開大學馮銀廠教授表示,無論是燃煤、燃氣還是燃油,都會排放氮氧化物。“煤改氣”是否會導致氮氧化物的升高,主要取決於改氣之前煤炭的燃燒方式和煤炭品質、改氣之後採取的燃燒技術等因素。如果採用了低氮燃燒技術,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就會降低。我國脫硝比脫硫起步晚,近年來大氣環境中的氮氧化物濃度下降並不像二氧化硫那麼顯著。
環保部闢謠年度十大霧霾謠言:霧霾讓人折壽5年半?2016-12-31法制晚報
謠言一:微距鏡頭中的北京霧霾?
網傳視頻用4000流明燈光微距鏡頭下顯示出的北京霧霾。視頻中,一些細小顆粒四處飄散著,看著確實有點嚇人。不少網友紛紛表示以前從來嫌憋的口罩這次一定要戴起來,也有網友觀後評論“這樣的空氣吸進去要死人”。視頻獲得了近萬轉發。
真相:形成霧霾的霧滴、細顆粒物都是肉眼無法看到的,需要藉助顯微鏡儀器。視頻所見只是灰塵而已。
謠言二:汽車尾氣比空氣乾淨10倍,機動車對霧霾的貢獻並沒有那麼大。
一段來自某汽車網站的視頻中,在空氣重污染天,一位戴著防毒面具的人,把空氣質量檢測儀伸到了一輛小汽車的尾氣排放管口,PM2.5讀數從接近500降到了48。得出結論:汽車尾氣比霧霾天的空氣要乾淨10倍。
真相:汽車尾氣對pm2.5的大部分貢獻是間接產生的,尾氣中含有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VOCs)等物質,這些都是氣體,不會反映在測量pm2.5的空氣質量測試儀中。但是這些氣體既是產生PM2.5的“原材料”,同時也是“催化劑”。
在北京本地污染源中,機動車排放的污染物對PM2.5的貢獻是31.1%,在非采暖季要占到40%。二次轉化生成的有機物、硝酸鹽、硫酸鹽和銨鹽,累計佔PM2.5的70%。
謠言三:因為霧霾裡存在硫酸銨才發布紅色預警?
12月中旬以來,華北黃淮等地遭遇大範圍霧霾天氣,在持續性的霧霾陰影下,一些流言也開始在網上滋生。一則在網上流傳甚廣的消息稱,“內部說這次霧霾裡主要是含硫酸銨,本來不到紅色預警的程度,但因為存在硫酸銨所以才到這個級別。提醒孩子們都不要出門。家裡淨化器長時間開啟。多喝水。原來倫敦有次硫酸銨超標,有好多人沒有防護而死亡。”
真相:按照《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規定,紅色預警為預測連續4天及以上出現重度污染,其中2天達到嚴重污染;或單日空氣質量指數(AQI)達到500。硫酸銨不是發布紅色預警的標準。
11月下旬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論文《從倫敦霧到中國霾:硫酸鹽的持續性形成》指出,在中國,農業氮肥和工業排放產生大量氨氣污染,鹼性的氨氣促進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反應過程,形成大量硫酸銨,但也中和了酸性環境,使得中國霧霾在酸鹼度上呈現中性。
北京煙民兩年減少20萬,“史上最嚴控煙令”效果顯著
2016.12.29,北京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北京市衛計委聯合發布《成人煙草情況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公眾對吸煙可致中風、肺癌、心梗、陰莖勃起障礙四種疾病的認知比例為30.3%,僅比2014年27.4%提高2.9個百分點。
這份報告是2014年6-8月,北京首次開展成人煙草調查後,第二次開展調查的成果。這期間,《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在2015年6月1日正式實施。
北京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長劉秀榮認為:“公眾對吸煙導致多數疾病的認知無明顯提升,且水平較低。公眾對二手煙危害的認知提升不明顯,且目前還維持低水平。”
報告顯示,2016年北京市成人吸煙率為22.3%,與2014年23.4%相比下降1.1個百分點。按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推算,全市有399萬吸煙者,比2014年的419萬減少了20萬。其中,成人戒菸率為16.8%,比2014年14.9%提高1.9個百分點。
此前,北京市義派律師事務所發布的《全國18個“無菸城市”控煙執法信息公開申請公益行動報告(2016年)》顯示,北京市是控煙執法最透明的四個城市之一,在戒菸服務人數上每萬人佔覆蓋率1488.85人次,控煙舉報投訴每萬人舉報率為9.18人次,均遙遙領先於其它城市。
中國環境違法案件猛增今年已罰款7.5億元
中國環境保護部2016.12.29向媒體通報了今年《環境保護法》配套辦法執行情況以及與司法機關聯動的情況。今年前11個月,中國按日連續處罰案件共798件,罰款數額達75012.82萬元人民幣;查封、扣押案件7413件,限產、停產案件4410件,移送行政拘留3274起,涉嫌犯罪移送公安機關案件1725起。
中國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介紹說,與去年同期相比,各類案件數量均有所上升,執法力度持續加大。其中,按日連續處罰案件數量上升31%,適用查封、扣押案件數量上升100%,適用限產、停產案件數量上升76%,移送拘留案件數量上升89%,移送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數量上升17 %。
環保部稱,今年以來大氣環境質量差的石家莊、安陽、焦作、邯鄲、衡水等城市還需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
南水北調進京兩週年北京地下水位最大回升13.98米 2016-12-27北京晚報
兩年前的今天,丹江口水庫來水經過1276公里跋涉正式進京。據北京晚報報導,截至今天(27日),兩年來北京已累計收水19.4億立方米,北京市水資源緊缺形勢得到緩解。未來,北京還將沿六環路修建第二條地下輸水環路以及建設亦莊水廠、通州水廠二期等,為中心城區人口、非首都功能疏解到遠郊區域提供資源條件。
北京市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孫國升介紹,兩年來,共計19.4億立方米南水進京,其中2015-2016年度接納來水11.04億立方米,超過了規劃分配水量10.5億立方米。水質始終穩定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Ⅱ類以上,全市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100萬,本市水資源緊缺形勢得到緩解。“ 以前,北京多年來人均水資源量僅為100立方米左右,通水兩年來,人均水資源量已經增加到約150立方米,比原來增加了50%。 ”
由於北京長期不得不靠超採地下水來保障用水需求,地下水佔全市供水量的50%左右,近年來平原區地下水位年均下降約1.0米。南水來了之後,地下水下降趨勢得到緩解。孫國升介紹,按照“喝、存、補”的用水原則,19.4億立方米的進京江水,有13.2億立方米用於自來水廠供水,2.8億立方米存入大中型水庫,3.4億立方米用於回補地下水和中心城區河湖環境。數據顯示,2015年底平原區地下水埋深與2014年末基本持平,僅下降0.09米,2016年11月平原區地下水埋深比2015年同期回升0.42米。另外,本市還開展了向潮白河水源地的試驗補水,回補範圍達24平方公里,回補區域地下水位最小回升5.42米,最大回升13.98米,平均回升7.5米,效果顯著。
回應
無恥北京人,吸全國的血,連水都要從南方調
建議北京出錢買水,把資金用在沿途落後地區,改善環境
本來就是掏錢買水的,誰告訴你北方用水不要錢的?而且沿途省份都有分水,北京只是得到一小部分而已。
呵呵,南水北調是為了均衡全國,現在被你們地域黑噴成了特權。
http://www.guancha.cn/Project/2016_12_27_386395.shtml
法媒:中國反思“超大奶牛場”所引發的環境問題2016-12-28 環球時報
法新社12月27日文章,原題: 中國龐大的奶牛場使鄰居們生活在牛奶小河旁在中國,經濟繁榮和政府支持已將乳製品變成每年達400億美元的產業,並使牛奶生產從小作坊轉向奶牛存欄量達1萬頭的大規模養殖場。 這樣的快速發展一方面滿足了14億消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對環境造成影響,尤其是生活在牛奶廠附近的居民。
甘南縣農民任向軍(音)指著大型奶牛場排出的液體說,“你能看到它正如何從養殖場流出,這里夏天糞便和發臭的牛奶味道非常刺鼻,這對我們沒有任何好處。 ”
2000年以來,中國民眾與日俱增的財富和對有益健康的鈣元素的渴望,已使這個國家的乳品產業以每年12%以上的速度增長。 但2008年爆出的嬰幼兒配方奶粉遭污染醜聞迫使中國政府要求打造大型牛奶生產商。 他們認為此類奶牛場“更容易監管和檢查,”專門從事乳品業投資的馬大偉說。
據悉,中國在2014年時擁有56家奶牛存欄量達到1萬頭或以上的養殖場,佔全球此類大型養殖場數量的80%。 而其他國家的大型奶牛場,例如新西蘭 ,奶牛存欄量超過3000頭的養殖場都很少。 這些養殖場已在中國的多個省份造成一系列污染問題。 馬大偉表示,北京曾“真正反思”該問題,而且中國政府也越來越青睞存欄350頭的奶牛場。 因為將更多奶牛集中在一處將增加人畜患病的風險,例如能傳染給人類並導致關節炎的布氏桿菌病。 (王會聰譯)
但一般情況下,每開採一噸煤炭會產生兩噸左右的礦井水,如果是把煤炭開採產生的礦井水都外排至地表,在西部蒸發量比較大的地區,其實是一種資源浪費。由於中國礦井水的利用率長期低於30%,中國每年大概因此而損失的礦井水約60億噸。
中國年平均缺水量為500多億噸(1立方米水的重量為1噸),其中工業和民用年平均缺水量為100億噸。60億噸的礦井水如果可以全部利用起來,可解決中國工業和民用年平均缺水量的60%,所以這個意義非常大。
經過近20年的技術攻關,神華集團研發了煤礦地下水庫技術,將含水層的地下水疏導至採空區進行儲存,並建設相應的水處理和抽採利用工程,對礦井水進行高效利用。“生態脆弱區煤炭現代開採地下水和地表生態保護關鍵技術”也榮獲2014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目前在神東礦井下建造的水庫,建造成本大概在2元/立方米左右,運營成本在1元/立方米左右。
回應
國有企業點贊!這事私營企業根本不會考慮,社會責任和國家人民根本利益國企是頂樑柱
這和國企、私企無關。和規模、實力、技術有關。全國各種大型礦山都是果有的,也只有神華在搞這事。水同樣能賣錢,私企有條件憑什麼不搞呢?
你讓私企出這個錢搞那要股東們多大的思想覺悟,接下來神華搞成了有條件就會推廣,看仔細了這是20年的技術攻關人力物力巨大
這點破事無聊。空氣少吸一口不會死。沒有工業化十億人口都餓死。
你這是典型的逃避問題。首先,工業化確實會帶來霧霾,但也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不能因為霧霾全盤否定工業化,但也不能為了工業化的利益而被動接受消極後果。其次,現在人們討論的不是該不該工業化,而是工業化之後如何解決新出現的問題。直面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才是應對霧霾的正確方向。最後,解決霧霾問題和推進工業化進程、提高工業化質量是不衝突的。你簡單地把工業化和霧霾放在了非此即彼的對抗雙方的位置上,忽視人民的迫切需求,這顯然是錯誤的,洗地也要講究姿勢水平,水平高,人們才願意聽,都向你這樣面對問題,那我黨早就被人民拋棄,被歷史淘汰了。
今天聽了一個地產自媒體的北京土著說,現在北京冬天的霧霾和沙城暴比他小時候好很多。 霧霾我不敢妄下定論,但是沙塵暴幾乎絕跡了!
神華神東礦區建成35座煤礦地下水庫,容量相當於兩個西湖
據澎湃新聞2016.12.25報導,神華方面提供的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底,神東礦區已建成煤礦地下水庫35座,儲水總量約為3100萬立方米,這意味著神東礦區的礦井下有著兩個西湖水體容量的煤礦地下水庫。
這些水庫年供水量超過了6000萬立方米,可供應神東礦區95%的用水,近三年因此而創造的經濟效益超過30億元。同時,該地下水庫還給周邊神華國神集團的兩家電廠,以及神華煤製油項目供水。
目前,該技術成果已在神華新街礦區、烏海礦區、塔然高勒井田、寧煤集團等進行推廣。國土資源部已將煤礦地下水庫技術作為先進技術在全國推廣應用等,國家能源局已準備將煤礦地下水庫技術列入“國家十三五能源規劃”技術推廣目錄。
在中國中西部的晉、陝、蒙、寧、甘五個省區,煤炭儲量佔中國探明煤炭儲量的三分之二左右,產量佔全國煤炭的70%左右,但水資源量僅佔3.9%。所以,水資源短缺、生態脆弱和煤炭資源開發利用之間存在巨大矛盾。
但同時,開採煤炭時產生大量的礦井水,既對煤礦安全生產造成威脅,也浪費了西部地區寶貴的水資源。
礦井水,指的是在煤礦生產過程中,流入或深入井筒、巷道和工作面的大氣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和老窯積水的總稱。礦井水害是影響煤礦安全生產的五大災害之一,是僅次於瓦斯的煤礦第二大災害。古往今來,最常用的辦法是通過排水系統將礦井湧水排至地表,避免發生煤礦透水等事故。
環保部:民用散煤燃燒排放是京津冀重污染主要成因
環境保護部網站2016.12.25消息,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專家組新聞發布會,詳細解讀12月份以來河北省出現重污染天氣的原因、啟動應急響應措施的效果。民用散煤燃燒排放,仍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範圍重污染的主要成因。專家們建議,治霧霾,要更加註重整治散煤污染。
為什麼重污染天氣頻發?河北省西面是太行山山脈,北部是燕山山脈,偏南風把南部污染物向北吹,污染物在山前被阻擋後在河北省平原地區堆積。觀測顯示,近年來,河北風速逐年降低,對污染物的擴散能力也逐漸降低,加上溫度升高、降水減少,對污染沖刷能力逐年降低,造成重污染天氣頻發。
為應對重污染天氣,河北省及時啟動了應急響應,其中12月16日至22日重污染天氣期間,河北省10市啟動了Ⅰ級應急響應,工業企業最少減排40%,實行機動車單雙號通行。初步分析顯示,應急響應的啟動,使石家莊市PM2.5峰值削減了18%左右,應急響應7天期間平均濃度大約下降了12%。對於其他城市,啟動應急響應措施使PM2.5峰值平均下降了12%至15%。
防治大氣污染,要更加註重治理燃煤污染,推進“電代煤”“氣代煤”,從源頭減少污染物排放。目前,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形勢嚴峻,但是與前兩年的數據進行對比,可以看出河北省空氣質量總體在改善。
截至12月25日,今年以來全省PM2.5濃度是6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比2013年同期下降35.9%;優良天數達到204天,比2015年增加17天,比2013年增加77天。12月16日至22日重污染天氣過程中,污染最重的是12月19日,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329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1至2月重污染過程降低了26 %,說明近幾年河北通過對大氣污染重點行業的管控,改善了全省的空氣質量。
今後,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應以減少燃煤污染為主,協同治理機動車尾氣、揚塵等污染,同時推進清潔能源利用。
回應
呵呵,真是胡說八道,煤炭取暖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並且不止中國地區使用,現在霧霾出現怪散戶燒煤?這些所謂“專家”為了業績還有什麼荒謬的話不能說。
1.1000年的煤炭不屬於普通的民用品,即便是經濟繁榮的北宋,煤炭也是緊俏商品,得先供著皇宮裡用。2.1000年前的北京屬於遼國的燕雲十六州地區,也就是北宋割地區。北京是遼國五京中的“南京”,只是陪都。3.遼代共有5京、6府,156州、軍、城,309縣,人口最多的才900萬人。結論,沒事別扯1000年前,你以為的,不是事實!
如果美國提高關稅,深圳的企業或許會離開,但它們的目的地是勞動力成本更低的中國省份,而不是美國。同時,深圳將會在設計、高端製造和市場營銷等行業增加就業。
這一進程已經開始。上週四晚,在深圳Hax孵化器裡,26歲的宋俊逸(音)已經在研製一款只有7000美元的機器人手臂。按照這個價格,即便是小工廠也負擔得起,以此來代替人工。“這就是未來。”宋先生說。
回應
很遺憾,並不是深圳不怕,而是整個中國都不怕。
確定富士康的管理美國人受得了?當工業化進程到了解放人力,提高生產力的時候,床破還想著把這種工作拉回到身邊,逆著歷史潮流的做法也是沒誰了~
和中國搞貿易戰特朗普要的未必就是勞動“工作”,蘋果、微軟、谷歌、聯合利華、耐克等跨國財團他們在全世界掙的盆滿鍋滿,你真認為他們道德高尚會把全部利潤拿回美國上繳稅收?特朗普規劃推出一次性低稅率合法洗白政策,洗白後的資金可以參與到國內基礎設施投入上,這麼重要的大選議題我沒見國內媒體報導。
可以洗白我很認可,至於洗白後投入基礎設施,你真看的起資本家
想基於市場貿易保護主義打貿易戰,美國是打不過中國的。美國祇有3億現代化人口市場規模,而中國未來將有10億現代化人口市場規模。特朗普徵收中國45%關稅讓中國損失3億市場,中國以牙還牙讓你損失10億市場。
特朗普決不會是美國下坡路上的最後一個見證者。
深圳成功要素之一就是離完整產業鏈近,如果產業鏈當中的製造部分完全擠走,既然都是異地開發,為什麼不在學術積累更深厚的城市?如果深圳轉型金融,那麼差異化競爭優勢不再。總之慎重。深圳現在的房價對創業公司來說太高了。我有個朋友正在考慮公司搬遷的事情,雖然她也不想這樣
深圳目前是全球最尖端,最高效,最有活力,最具創新精神,最能把頂端設計與低成本製造結合起來的城市,擁有世界上最具服務精神的政府。這些都是第一而不是之一。沒有深圳就沒有華為,中興,騰訊,大疆,等大批開創性企業,作為老深圳,我們是看著深圳一步步成長的。創新,求真,勤奮,自由!老實講,國際有的優點深圳都有,國外沒有的優點深圳有,只要晚上去深圳書城看看,就會明白為什麼深圳是世界第一!北京、上海人去了也要驚掉下巴!
“如果有工作機會回到美國,這些機會是留給那些能夠管理一千個機器人的智能工廠的人的,”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金融學副教授克里斯托弗•鮑爾丁(Christopher Balding)說,“對學計算機的書呆子來說有工作機會,但對於特朗普的支持者來說,並沒有。”
深圳是中國經濟轉型的晴雨表。1979年,鄧小平將深圳命名為經濟特區,在這裡,市場經濟被引入,廉價製造業讓這個城市保持了十年的40%的經濟增長率。持續發展廉價製造業會是死胡同,深圳引進全國的高校來吸引高技術人才。近年來,深圳經濟的年均增速為13%,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深圳在由日本、韓國和中國台灣控制的智能手機及配件的供應鏈中找到了自己的優勢。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深圳工程師們正在將深圳轉型為全球成形製造的中心。
在美國需要數週做好的產品模型在深圳一天就能完工,鄧肯•特納(Duncan Turner),一位風險投資家說。他曾經資助世界著名的硬件孵化器Hax(觀察者網注:Hax是世界第一個專注於硬件創業的孵化器公司)。
深圳製造業的增速正在放緩,但同時其他產業,例如軟件和科學研究則正在迎頭趕上。在2012到2014年間,深圳工業年均增長8%,但科研投入增長率為16%。同期,根據2015年深圳年度統計的數據,深圳經濟中與製造業相關的比例下降了7%,與信息技術和科學研究相關的比例增加了3%。這種轉型顯而易見。在深圳郊區,越來越多的工廠人去樓空,但同時,越來越多的寫字樓成為高科技公司的辦公場所。
深圳正在成為中國的創新中心之一
與設計和品牌推廣相關的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公司也在深圳生根。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世界最大的無人機生產商之一,就坐落於深圳。大疆受益於“與供應商和原材料的聯繫,年輕和富有創造力的團隊為持續成功奠定基礎”。
戴姆勒公司於2011年入股中國汽車製造商比亞迪,並在深圳發展電力汽車。蘋果公司在深圳成立了研發中心,在這裡,10萬程序員為蘋果操作系統生產軟件。在深圳轉型為創新中心的時候,中國互聯網巨頭百度和阿里巴巴都在這裡開設了分公司。
一些小型製造業公司也在轉型為設計和品牌推廣。在兩年的時間裡,奇沃智聯科技公司已經從一個廉價相機和元器件製造商轉型為智能家居供應商,現在每年銷售額達到1億元。“所有的供應鍊和相關公司都在這兒,我不覺得你能把這些全搬去美國,”詹姆斯•郭(James Guo),奇沃的出口部門負責人說。
腦殘們,中國人的產品國外比國內便宜正常嗎?什麼要補貼外國洋人而不補貼國內的草民?
當然正常。如果出口不退增值稅,中國產品進入其他國家市場就意味著要經歷國內增值稅+國外增值(消費)稅雙重稅收,這樣根本不能和其他國家的產品競爭。不正常的應該是,很多個人海外購買的產品進入我國境內不繳稅(不全是非法的,很多也是合法的,海關有免稅額度)。所以要打擊走私、水貨。
http://www.guancha.cn/liugang/2016_12_22_385485.shtml
華爾街日報:特朗普把工作機會從中國奪回?看看深圳吧!2016-12-22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12月22日報導,唐納德•特朗普向美國的製造業企業施壓,要求它們遷回美國。對此,深圳,這座在全球化中受益的城市並不害怕,它已經學會了適應經濟轉變。
深圳曾經是一個沉睡的漁村,但現在深圳已經是中國體量龐大的消費電子產品產業生產和出口的中心。在深圳的兩個富士康工廠內,23萬名工人為蘋果及其全球競爭者——包括中國的通信巨頭華為公司生產各類產品。而華為的總部就在深圳。
至今,很多深圳的高級經理人說他們並不擔心特朗普。當年將這個廣東省偏僻的小漁村轉變為摩天大樓林立的現代都市的經濟力量依然存在,他們相信這一經濟力量將繼續推動深圳前進。即便特朗普增加中國產品的關稅,就像他威脅的那樣,這些高級經理人說,在華南地區生產並運輸這些電子產品到美國依然有收益。
相較於特朗普,這裡的生意人更擔心的是如何在達爾文式的全球競爭中存活下來。深圳是全球化的最大贏家之一,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指責說,深圳快速發展的動力已經將美國的工業和就業機會掏空。
隨著2010年工人工資上漲,深圳曾經繁榮的服裝和玩具製造業搬到了中國其他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地區,或者其他國家,比如越南。現在,一些消費電子產品製造商也在搬遷,其他的一些正通過使用機器人代替人工來降低成本。
特朗普正在對美國的製造業企業恩威並施。在競選期間,他曾發誓說要讓蘋果公司在美國“製造他們該死的電腦和其他產品”。本月,蘋果的供貨商富士康表示它將擴大在美的合作。但現在依然難以確定富士康將進行何種合作,以及帶來多少就業機會。富士康的另一個趨勢是利用更廉價的機器人來代替人力。富士康謝絕了對其特定客戶及商業計劃的評論。
結論:增長體制和積累率是關鍵
中國的“高稅費、低工資”將逐步走向“降稅費、漲工資”的道路,這是中國經濟轉型的重要內容。在此過程中,不應一味吐槽工資上漲,應允許工資適度“跑過”勞動生產率。(楨:?)同時應防止造成儲蓄積累率的過快下降,維護中國“高增長”的體制基礎,避免進入美國的“低積累低增長”困境。
中國需要更加警示的是“去工業化”和“金融化”趨勢——沒有製造業,任何經濟體都難以實現高增長。
相比之下,美國實現“增長提速”和“製造業回歸”卻面臨積累不足的瓶頸,提高稅費加大積累又會拉高其製造業成本——這是一種無解的“兩難狀態”。
兩相比較,“美國製造”與“中國製造”的前景不是很清晰了嗎?
回應
應允許工資適度“跑過”勞動生產率?中國2000-2014出口大擴張期間,中國城鎮職工的實際工資年均增長率為11.2%,農民工的實際工資年均增長率為10.3%,二者的增速都超過了實際人均GDP的9.2%年均增長率。在匯率升值和工資上升的條件下,這段期間的出口大擴張和出口產品結構的升級,顯然是有賴於生產率的快速進步。
對福耀玻璃去美國開廠一事,個人覺得用不著大驚小怪。資本趨利嘛!一方面,人家面向的就是美國市場,就地銷售能省掉很多運輸成本和物流時間;
其二,美國的能源便宜;三,產業的獨立性,它並不需要上游有一大堆電子零部件企業跟它配套,它只需要礦物原料就可以做出產品來了;四,汽車玻璃的生產已經高度自動化了,用的勞動力少,工資支出不高;五,免了關稅,落腳地還應該有稅收優惠;六,國內正去產能呢,對這種高污染高能耗企業,我們應該歡送才是。
美國有消費稅!而且稅率不低!只不過消費稅是在州徵收。作者光看聯邦稅只有所得稅,是不對的!
其實怎麼收稅只能做參考,不能一味認為在中國消費就比美國消費更承擔稅收成本。例如在美國買同樣的iPhone7要比中國便宜1000元左右,還有聯想的電腦國外賣得比國內便宜,貌似是所得稅和增值稅不同導致的結果。可對比華為等國產手機,往往國內的賣得比國外便宜很多。再看看耐克鞋,同樣一雙鞋國外賣10美元,到國內就賣300元,哈根達斯的冰激凌價格差得更誇張,這看著像由於稅制不同產生的價格差異嗎?其實更多的還是商品品牌價值和公司根據地區用戶實際進行定價的問題,至於怎麼收稅並不是主要考慮原因,也不可能決定絕大多數的商品定價問題。
在這方面,中國不應妄自菲薄,追求並不現實的“免費公共設施”。在這方面盲目“學美國”的結果,可能會導向“路越走越差,無路可走”的窘境。
去工業化:高增長不能沒有製造業
相對前面提到的“成本比較”,曹關於“去工業化”的警告更值得關注。這是實業家對國家和民族前景的深刻憂慮。
美國當前製造業的凋敝,與其“去工業化”和過度“金融化”有關。曹基於自己的實業經驗認為,美國去工業的結果導緻美國“要搬回來至少需要十五年”。
當然,美國“去工業”的主因並非國家戰略的失誤,而是資本主義國家的本性所致。相對於“做實業”的艱辛,在金融投機和虛擬經濟領域賺錢更受資本的“青睞”。
這方面,旺對我國提出的警告更需警醒。因為在我國,防範過度“金融化”的壓力,比美國有過之無不及。
這也與前面提到的“高儲蓄”的增長體制有關。中國高增長的背後是高於各國的儲蓄率。這就是意味著中國的國民收入中有更大比例的“積累基金”(政治經濟學用語,可以簡單理解為“儲蓄”)需通過金融系統轉變為“投資”。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政策導向稍有偏差,對於金融投機的打擊稍有鬆弛,都可能引發比較嚴重的“金融化”。一旦資金被用於房地產等金融投機,實業領域的融資成本就會上升。
在這個背景下,當前一些關於“工業化後期”、“經濟結構服務化”和“去工業化”的論調,都應謹慎看待,不可盲目判斷。連美國這種發達經濟體都為製造業的流失而痛惜,中國更不敢奢談“去工業化”。當然,防範過度金融化,並非阻止金融改革,適度的“利率市場化”等措施有助於降低製造業的融資成本。
中國製造成本優勢和投資環境依然很強
現在擔憂較多的是,過高的成本會導致“中國製造”競爭力的下降,形成資本“外逃”。其實,關於這個問題不必過多擔心——
“中國製造”成本優勢和投資環境依然很強,曹本人也澄清過,他的玻璃製造不會離開中國。能夠支撐更高的稅費,反而說明中國製造的附加值相對較高。
……..
此外,這裡還有一個延伸出來的問題,也是大家普遍關心的:增值稅提高了產品價格,會不會降低中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呢?
應該說,沒有那麼大的影響。曹也介紹了,出口產品還會給予相應的“退稅”。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釋為什麼在國外買到的中國產品會比在國內便宜:
在國外,一般以“所得稅”為主,收入本身已經“上過稅”了,買商品不需要再承擔更多稅收;在國內,以“增值稅”為主,收入交的稅少。
如果消費者是“在國內賺錢在國外花”,則意味比國外居民省去了很多“所得稅”,同時在海外購物時又省去了在國內需要承擔的“增值稅”——里里外外都減、免了稅收,自然有“便宜”可賺。
換句話說,當前時興的“海外大採購”實際上是以旅遊的方式“合理避稅”,也是我國在不改變高增長稅制的基礎上,利用海外市場給本國居民“減稅擴內需”——最後拉動的還是中國自己的生產,因為我們買到的(包括著名的“馬桶蓋”)主要還是“中國製造”。這是一個中國經濟體、中國消費者和海外市場“三贏”的格局,何樂而不為呢?
最後再強調一遍的是,相對於難以下降的工資水平,稅費是可以視經濟形勢調整的。中國可以下調稅費空間大,反而說明“中國製造”抵禦未來風險的“降稅空間”更大,說明中國經濟具有更大的“抗打擊”能力。從這個角度看,特朗普要跟中國打貿易戰,中或輸?還真沒那麼悲觀。
美國製造難以承受過高過路費成本
與此類似的邏輯也發生在地價與“過路費”等問題上。
大家知道,美國的基礎設施,尤其是交通設施狀況並不是很好。之前觀察者網也曾報導過,特朗普要“重建”美國基礎設施的“壯志”需面臨超高預算。
因此,美國其實更需要多收點稅收和“過路費”,以改善它的基礎設施條件,擴大公共建設投資。
特朗普團隊在公佈一萬億基建計劃的時候說,政府不出錢,企業參與投資,政府給稅收優惠,並可以允許企業收“過路費”。
現在的情況不是“不願意收”,而是“去工業化”後,面臨製造業的凋敝,“美國製造”已經無力承擔這些稅費。
同樣的道理,如果美國製造業形勢一片大好,他們的土地也不會給曹“免費”的。所謂的“免費”,其實是給了一筆相當於地價的補貼,這與土地公有和私有無關,國內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時也經常這麼幹。
因此,在“過路費”的問題上,並非中國的“過路費”本身不合理,而是“美國製造”難以承受過路費成本的狀態,導致其基礎設施建設存在難以為繼的困境。
中國的所得稅相對少,說明中國人在獲得收入時承擔的稅收要少一些,主要的稅賦按增值稅這種“間接稅”徵收——“間接稅”體現在產品價格上,誰購買產品,誰承擔稅收。
因此簡要來說,美國的辦法是“誰收入,誰交稅”,用“上過稅”的收入再去消費,不需要再承擔更多稅賦。中國則相反:“收入”本身不需要交太多稅,是“誰消費,誰交稅”。(當然,這是相對來說的:中國也有所得稅,美國購買環節也有消費稅——但中國的所得稅徵收範圍和力度要低,西方消費稅的徵收範圍只是部分產品,稅率也低於我們普遍徵收的17 %的增值稅,而且中國在增值稅的基礎上也徵收消費稅。所以相對而言,中國消費者在購買環節承擔更多稅賦,美國人在獲得收入時承擔更多稅負,而購買環節承擔的稅負低於中國。)
因此,美國的稅收是收入獲得者承擔,而中國的稅收則是“消費支出者”承擔。因此,相對而言,中國的稅制更鼓勵儲蓄積累,而美國則鼓勵消費。
即使沒有政治經濟學基礎的朋友想必也明白這個道理:收入既定的情況下,消費部分越多,積累的部分就少。
換言之,用於當下享受的部分越多,用於未來增長的部分也就越少。因此,中國稅制背後,是一個努力提高積累率的“成長性”經濟體,而美國稅制背後則是一處努力擴大消費需求的“成熟”經濟體。
到底哪種體制更好?就中國當前的發展階段則言,提高積累和增長速度不是什麼壞事。
雖然中國的消費佔收入的比率低,在GDP中佔的份額偏低,但是消費的增長速度明顯比其他國家快得多。從長期來說,這更有助於提高消費水平和生活水平。
相比之下,美國這種高消費經濟體,雖然消費份額佔比較高,但是,經濟增速太慢,受經濟增速低影響,其消費的增長也快不起來。
因此,從長遠來看,即使進入到了高收入階段,經濟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比肩,多一些積累,快一點增長也不見得是壞事——即使以後富起來了,中國也不見得需要像美國這樣“敗家”。
所以說,一味批評中國的以“增值稅”為主的稅收體制,要求稅制急轉進入以所得稅為主的“新體制”,也不是一個客觀成熟的態度。在這方面,媒體的論調,可能需要降降溫。
回應
中國稅太高是事實。這種辯解是蒼白無力的。
不辯解的話你又說是默認了
我不說什麼具體的稅率,也不和別國去比。就拿身邊的企業或小企業真實感受,稅真的在漲。
那是因為以前逃稅容易。一個小企業主一年交了10萬塊的稅,淨利潤10萬,就覺得自己稅率是百分子百了吧。呵呵
確實稅率不能單獨看,還得看稅負和福利支出對吧。福利這塊你也說說
福利關稅務局啥事?你咋不說衛生支出?再讓稅務局解釋下乳腺癌發病率?
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6_12_22_385551.shtml
劉剛:曹德旺中美“成本比較”背後是中美增長體制的較量
曲阜師範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
曹德旺關於中美“成本比較”的訪談,指出了中國工資低、勞動報酬份額少、稅費高的現實,吐槽了工資上漲問題。但是如果從社會有機整體來看,沒必要過多擔憂:中國的增值稅在出口時是退稅的,對中國製造國際競爭力的影響相對較小;各界批評的稅費偏高,則是中國經濟的高儲蓄高增長的優勢所在。而曹的觀點中一些需要重點關注的去工業化問題,卻被忽略了。其間的邏輯需要做一些簡要的必要的澄清和解讀。
稅費差別背後:高增長體制VS.低增長體制
曹提到最多的是稅收的差別問題。其實,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中美稅收差異背後是兩國“積累率”的差別,由此能夠看出中國是一個高儲蓄的高增長體制,而美國則是一個高消費的低增長體制。
其中的邏輯也並不復雜,主要涉及稅收的“轉嫁”和“退稅”問題。
熟悉稅收和經濟理論的讀者比較清楚:中美稅收體制的差異其實主要是“流轉稅”與“所得稅”的差異。
中國以增值稅等流轉稅為主,美國以收入所得稅為主。流轉稅一般也稱為“間接稅”。所謂間接稅是指,增值稅等流轉稅,在商品生產流通環節地徵收,會成為各企業的“成本”,推高產品價格,從而使購買產品的消費者承擔稅收。
這就是所謂的“稅收轉嫁”。這種可以轉嫁給消費者的稅收,其實是通過對生產經營者徵稅的方式對消費者間接徵稅,故稱“間接稅”。
而美國稅收的主要來源——所得稅則直接向收入所得者徵收,故稱“直接稅”。
明白了這些背景知識,可以看清背後的邏輯:美國以所得稅為主,說明美國人在獲得收入的同時已經支付了需要承擔的主要稅收。
農村想過上同樣品質的生活質量,成本肯定更高一些,但第一,埋單的絕對不會是“國家”,第二,成本也沒有你想像的那麼誇張,畢竟中國的農民95%還是居住在大平原、河谷平原、山間平原這樣的地帶,居住在非常惡劣環境中的畢竟是少數。生活在大城市、只接觸媒體的話,很容易讓人形成錯覺,媒體喜歡選衝擊力強、極端、不尋常、離普通人遙遠的話題,大西北、大西南的赤貧山區、非洲等等地方容易佔據話題中心,容易讓人產生道德上的滿足感,而像華北平原、江漢平原、長三角珠三角等平原地帶生活了超過6億農民,他們的生活就很少出現在媒體上。就好像高考改革一樣,每次一提全國統一考試,就有人拉出新疆、西藏當擋箭牌,而夾在中間的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山東江西、安徽江蘇這麼大量的人的利益卻被無視。
http://www.guancha.cn/SunWu/2016_12_22_385492_1.shtml
國稅總局官網刊文:“死亡稅率”嚴重誤導公眾
近日,有部分媒體質疑中國企業稅負過重,稱“死亡稅率”是導致經濟低迷的原因。12月21日,國家稅務總局官網刊發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李萬甫的署名文章稱,中國宏觀稅負水平總體較低,“死亡稅率”之說嚴重誤導了社會公眾。
文章稱,事實上,我國宏觀稅負近些年來一直穩中有降,特別是一系列減稅降負措施的陸續出台,企業的稅負大大減輕,但同期經濟增長卻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波動,由最初的兩位數的高增長到目前6.7%的增長。可見,簡單推論出宏觀稅負與經濟增長之間負相關的結論,是不能成立的。
按照IMF統計口徑測算,2012—2015年我國宏觀稅負接近30%,遠低於發達國家平均水平42.8%,也低於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33.4 %,應正確看待宏觀稅負的水平,我國的宏觀稅負水平總體上還是比較低的。當然,由於不同稅種的計稅依據不一,稅率設定不同,對企業而言,衡量企業稅負的輕或重,不能簡單片面只看稅率的高低,稅率並不等於稅負,應當從多維度綜合衡量。
針對完善我國宏觀稅負,文章最後提出推進清費立稅進程、加大減稅降負力度、逐步提高直接稅的比重等建議。
文章全文:……
社會任何政策都有成本,只看收益不看成本不行。中國人已經發展到了很複雜的工業社會,很可能就業、稅收和用電便宜衝突,選哪一邊,應該是一個量化的考慮,而不是定性的道德評判。
回應
從曹的“問答”來看其實就是4個字“資本趨利”,說其他都是假的。
中國的問題在於其經濟官僚系統,封建化、割據化、部門化、利益化特別明顯。在於中國民眾之忍耐隱忍為世所罕見,非一時之積弊,非一地之例外。即便是貴為李總理,也要久久為功。
如果是真的,以中國的發展情況來講,就證明這種官僚系統有其優越性。
我還是那句話,不喜天朝製造業環境的,大可以去美帝那裡接受洗禮,看看是否能成功振興美帝製造業。
老曹本事再大掙錢再多也當不了中國的省長部長和國家主席,床破就能!區別咋就這麼大!
不管怎樣,必須重視私營企業的合理要求,企業活不下去,經濟還有希望?
對呀,人家蘋果放在愛爾蘭1200億美元。你看人家這就是合理合法的避稅。他不交稅,然後讓那些窮人繳稅。真是非常的合理合法。經濟還有希望。
其實用城市、工業收入補貼農村民生建設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正確的做法應當是將這部分收入補貼農民進城,促使農業人口轉化為工業人口,另一方面大量農村民生建設效率低下,一年之中大部分時間閒置浪費。
散居村落浪費錢?浪費誰的錢?我只知道2000年之前我們那道路、學校、電線、變壓器都是村民出錢修的,國家、政府或電力公司一毛錢沒出,電費還2塊錢一度。動不動就拿偏遠山區基建成本多高多高當幌子,實際上他們投了多少錢?從49年到2000年,我不敢說是零,但絕對不超過城市的1%,這能佔多大的成本,造成多大的虧損。何況農民還自己出資建設了終末端——最後電力局轉制為電力公司,這些不聲不響全變成國有資產了.
過去,城鄉用電不同網,農村用電價格普遍高於城市,加重了農民負擔。90年代末,我國就已經提出了改造農村電網,爭取實現城鄉同網同價,又要力爭銷售電價總水平基本不提高。2015年,更是要求完全實現城鄉各類用電同網同價。中美髮展階段不同,美國電網建設早已完成,已經有了基礎設施的紅利,但美國負荷不集中或傳輸效率低的地區,或夏威夷這樣邊遠的孤島,就享受不到這樣的補貼,這不能不讓人感嘆“社會主義好”。
如果沒有電價交叉補貼,就很難保障落後地區的居民用電。當然,這麼做另一方面也使得用電量更多的人,實質上享受到了更多補貼——儘管很多人根本感受不到,因為不是在你的賬戶裡打進真金白銀。因此2012年7月開始實施居民階梯電價,作為平衡。
玻璃行業確實有其特殊性,同時應該看到,許多戰略新興產業非常重視中國市場。上個月,高通全球首家芯片測試實體公司在上海開業,美國思科這樣的科技巨頭也在山東濟南開設合資公司。儘管特朗普要求美國公司將工廠搬回美國,並將對把工廠設於海外的美國企業徵收潛在關稅,儘管高通這樣的企業曾被發改委發起巨額反壟斷制裁,可最終也沒有阻止他們的腳步。
本土製造業埋怨高稅收、抱怨投資環境,應該得到理解,但也不能簡單“攀比”,只看到吸引外資的各項優惠,也要看到全局。
當然,這不是說交叉補貼要永遠實施下去,恢復電價的市場定價機制一直是電改的目標之一。今年1月1日起,發改委降低了燃煤發電上網電價(注:最終用戶價格=上網電價+電網公司收費+其他稅費)全國平均每千瓦時約3分錢,同時降低一般工商業銷售電價全國平均每千瓦時約3分錢。
中國這麼大,要兼顧的問題總是太多,民生基礎設施的保障、環境生態的保護和民營產業的投資環境,當然都需要考慮。我們正視所有這些問題,也相信曹德旺提請注意問題的善意,但一些媒體不僅誇大了曹的“警告”,還得出了許多簡單的“解決之道”。
比如一提稅費高,就說“營改增”還不夠;一提地價貴,就說土地配置有扭曲;一提用能貴,就指責國資壟斷低效;一提融資難,就抨擊國有銀行。深化改革確實是許多問題的“解決之道”,但也有一些代價是必須有人承擔的。
要留下就業是好的,要補貼民生也是好的,但必須看到兩者之間是有矛盾的,中國人必須做出抉擇,而不是空口說“都要”。無視這個問題的話,就算曹德旺他不走,也有其他類似企業會走。
而在有些州如德克薩斯,電力改革非常充分,在批發和零售側都有競爭。發電商通過交易平台競價上網,用戶可以選不同售電商提供服務,當然零售商通常沒有自己的電網,還是租用當地公共事業公司的電網。
由於美國的電力工業發展水平在各個地區都不一樣,電價制度差異也大,夏威夷這樣的孤島電網,居民電價就很高。曹在俄亥俄州的工廠,也只能反映當地的情況。
拿居民用電來說,表面上的單價也許不高,但美國的電費賬單裡面還包括許多其他的費用,有的費用哪怕一度沒用也要交。下面是一位網友列出的賬單,其中Transmission Service Fee(傳輸服務費)就是不用電也一定要交的。
住美國南方農村的網友曬出賬單,一個月用電不到三百度,電費超過50刀。可以看到美國一些農村地區電價,相對於收入也不便宜。
再以一張印第安納州某居民用戶2014年12個月的電費賬單為例,其電費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居民服務費(跟用電量多少沒有關係)、基本用電費、各種調整費。此外,還要加上7%的州稅。與中國相反,美國採用階梯電價時,第二段的價格比第一段要低,買得越多越便宜,鼓勵消費。畢竟相比中國,美國確實有能源供應充足,資源價格較低的優勢。在中國,水、電等資源屬於稀缺產品,要控制用量,鼓勵“儲蓄”,又有價格補貼,對居民已經是“福利”了,肯定不能像商品一樣鼓勵多消費。
我國對居民實行低電價,也等於變相把從高耗能產業徵收來的“環境稅”,直接返還補貼給了居民。在我國環境稅還暫時缺位的背景下,這就是一種中國模式的環境稅。這個“環境稅”沒有經過稅收系統,而是直接通過電網系統進行了再分配。
在經濟結構轉型完成之前,這可以對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擴大生產有所限制,防止生態環境的惡化。福耀這樣的中國企業,把一部分污染成本轉移出去,是好事,並不等於產業完全離開中國了。曹所考慮的特殊行業的特殊成本,並不是產業留或走的決定性因素。
當然,這種倒掛更重要的是對農村和落後地區的補貼,是保障民生,維護了社會公平正義的原則。
中國的國土面積大,資源分佈不均,全世界很難找到同樣國情的國家。在城市和發達地區,由於高度發展且負荷集中,電網長度大大縮小,傳輸效率很高,且變電站很好佈置。
農村邊遠落後地區則不同,為了村村通工程,需要建設很長的電網,傳輸效率低造成浪費巨大,維護線路的成本又高,因此投資成本通常無法收回。
北京霧霾持續6天終消散今天藍天再現2016-12-22
冬至日伴隨重霾,彷彿黎明前最後的黑暗,昨天(21日)北京的空氣質量之差達到巔峰。隨著冷空氣抵達,北京的空氣質量從今天(22日)開始將逐漸好轉,藍天慢慢顯現。北京20月16日20時啟動的今年首個空氣重污染“紅警”也已於21日24時解除,紅警持續時間達124個小時。
孫武:企業被電價趕到美國?每個人都“有責任”2016-12-22
日前,對於媒體將曹德旺的發言解讀為“中國除了人便宜,什麼都比美國貴”,觀察者網專欄作者陳經已經撰文進行了駁斥。曹說的“電價是中國一半”情況基本屬實,那麼,曹德旺發出的警告是否真有那麼嚴重?他在指出中國目前的投資環境問題時,有沒有忽略其它重要的問題?
一方面,在特朗普上台,中美製造業爭奪可能要進入白熱化階段時,曹的發言恰巧在這樣一個敏感時機被放大,才成為一個被格外關注的問題。許多人不擔心“李嘉誠跑路”而擔心“曹德旺跑路”,原因也是在此。
另一方面,這幾天,嚴重的霧霾已經讓口罩都脫銷。曹作為企業家,可以只算“小錢錢”,但從整個社會層面看,玻璃行業是高能源消耗高污染的,我們在替玻璃行業計算成本的時候,不能不把環保民生的需要也算上。
玻璃企業所用的燃料主要有4種,分別為天然氣、重油、煤製氣和石油焦。過去,國內大部分企業使用的是煤製氣和石油焦,碳排放是天然氣的兩倍,近年來隨著中國對環保的重視提高,燒天然氣的生產線更多了,成本也增加了。中國天然氣成本比美國高是資源限制,這沒辦法。
因此,曹在比較中美天然氣價格的時候,其實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自動地把環保因素作為前提考慮進去了;同樣,在討論電價的時候,也要關注環保和民生的需要。
和歐美相反,中國的居民用電價格大大低於工業用電價格,2010的比價為0.92,遠低於其他國家的2.0比價水平。這種倒掛,也被稱為交叉補貼機制。改革開放後,為照顧低收入居民生活,對居民電價採取低價政策,每次調整電價時,總是居民電價不調或少調,結果造成居民電價偏低。
美國電價市場化,每度電也不是一個價,不同電力公司收費方式不同,同一個電力公司也有不同的計劃。美國有些州,在批發和零售側都不存在競爭,由壟斷的公共事業服務公司調度機組,為其管轄區內的用戶供電。
回應
我覺得環保部不僅僅需要闢謠,還要找出霧霾的成因和控制管理手段,否則環保部,你有存在的必要嗎?
科學規律需要時間去發現和試驗,在鍵盤黨發牢騷的時候,別人不僅在努力工作,還要花時間闢謠。環保積弱已久,你這種說法不負責任,沒有邏輯
為什麼華東地區的空氣還不錯,華北的空氣那麼差?
北方城市供暖
難道以前沒霧?以前污染厲害的時候都屁事沒有,現在就玻璃心了?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6_12_21_385451.shtml
美媒:在淨化空氣方面中國比同時期的美國進步更快
彭博社2016.12.20報導,原題:中國如何在淨化空氣方面擊敗美國 隨著中國北方多地陷入空氣污染危機,觀察人士想知道,中國何時會在這個問題上取得重大進步。但也有好消息——在淨化空氣方面,中國可能快於歷史上處於相似發展階段的美國。
經濟學家們提出的衡量標準——環境庫茲涅茨曲線顯示,社會從窮到富的過程中會產生更多污染,但富到某種程度後,就會治理環境,污染隨之下降。富裕民眾不喜歡呼吸污濁空氣,會為了更好的環境而犧牲一定程度的經濟增長。環境改善的拐點大都出現在人均年收入達1.7萬至1.8萬美元的時候。據估計,目前中國人均年收入逾1.4萬美元,這意味著距離開始淨化空氣已為時不遠。
事實上,空氣質量在中國已上升為重大問題。政府應對污染的措施包括關停工廠、限制汽車等。其行事比以前更迅速,且總體上污染數據得到改善,決策方透明度也提高了。而美國最初開始改善空氣污染是在上世紀60年代中期。當時,美國人年均收入約2.8萬美元。這意味著,美國在控制空氣污染問題上落後別國。
中國進步會更快。中國人嫻於基礎設施,這增添了樂觀理由,因為治理污染有賴於把工業生產搬離大城市,以及快速升級替代能源等。此外,相比美國,中國更有可能解決碳排放問題,因為此類解決方案可連同日常生活和城市能見度的具體改善,一股腦兒推給民眾,得到他們的信任。而美國缺少說服民眾的相同選項。
儘管中國尚未證明自己是污染鬥士,但其(空氣改善)可能大大提前。放眼歷史可見,我們美國人才是慢吞吞的那個。(作者泰勒•考恩,喬恆譯)
但京津冀本地污染物排放強度大,還是重污染天氣高發的根本原因。要徹底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必須堅持不懈地紮實推進污染物減排工作,天不幫忙的時候,人就要更加努力。我們既要對區域聯防聯控應對重污染天氣有信心,也要對大氣污染治理的長期過程有耐心。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全社會共同減排,重污染天氣就會越來越少,環境空氣質量就會越來越好。
誤讀六:“煤改氣”加劇了北京霧霾污染?有人認為“煤改氣”會造成北京地區“豐富水汽”主要來源,是加劇灰霾空氣的“幫兇”;還有人認為霧霾的主要成份是PM2.5,並且“煤改氣”氮氧化物濃度不會明顯下降,顆粒物污染依然會很嚴重。
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王自發研究員:按照我國當前的天然氣消耗量計算,每年燃燒天然氣產生的氣態水在3億噸左右,假如全部轉化成液態水(但實際上不可能全部轉化為液態水),平攤在全國人口集中的東部地區(估算面積約360萬平方公里),液態水的厚度連0.1毫米/年都不到,僅佔大氣中可降水量的幾十萬分之一,影響微乎其微。所以說,“煤改氣”不會顯著增加北京市大氣中的濕度,不是北京地區“豐富水汽”主要來源。
南開大學馮銀廠教授解答:無論是燃煤、燃氣還是燃油,都會排放氮氧化物。“煤改氣”是否會導致氮氧化物的升高,主要取決於改氣之前煤炭的燃燒方式和煤炭品質、改氣之後採取的燃燒技術等因素。如果採用了低氮燃燒技術,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就會降低。我國脫硝比脫硫的起步晚,近年來大氣環境中的氮氧化物濃度下降並不像二氧化硫那麼顯著。氮氧化物濃度的增加可能會造成二次污染,但這是可控的。而且污染成因和機理非常複雜,不能因為氮氧化物濃度沒有明顯下降,顆粒物污染依然嚴重,就說是煤改氣造成的,這是不科學的。
誤讀七:治理空氣污染為什麼只拿機動車開刀?
北京工業大學程水源教授:根據北京市大氣PM2.5污染源解析結果,在PM2.5的本地污染源貢獻中,機動車排放佔比為31.1%,燃煤佔22.4%,工業生產佔18.1%,揚塵佔14.3%。可以看到在本地污染源中,機動車排放的佔比最高,因此北京市重點控制機動車污染是十分必要的。但控制機動車排放僅僅是治理空氣污染的一個環節,北京市在治理大氣污染方面還實施了很多其它重要措施,包括大力壓減燃煤、民用散煤清潔化、燃煤小鍋爐和“散小亂污”企業的淘汰治理、建築施工揚塵管控等。
誤讀四:“京津冀空氣治理停滯不前”,“2016年下半年以來,北京PM2.5濃度改善停滯了”,“現在什麼招都使了,仍然要出現嚴重污染,治理方法是不是有問題”?
清華大學賀克斌院士: 2013年9月,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各地針對大氣PM2.5污染治理,在多個方面採取了強有力的措施,主要包括:1)統籌區域環境資源,優化產業和能源結構;2)深化大氣污染治理,實施多污染物協同控制;3)強化機動車污染防治,有效控制移動源排放;4)加強揚塵控制,深化面源污染管理;5)創新區域管理機制,提升聯防聯控管理能力等。
2013年,北京的PM2.5年均濃度為89.5微克/立方米;2014年PM2.5年均濃度為85.9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4%;2015年PM2.5年均濃度為80.6微克/立方米,比2014年下降6.2%。截止到目前,北京市今年的PM2.5平均濃度為69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的76微克/立方米下降9.2%,河北省的PM2.5平均濃度為70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的77微克/立方米下降9.1%。監測數據分析結果,反映了京津冀區域大氣PM2.5濃度在逐年下降。從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來看,今年北京、天津、河北的優良天都比去年小幅增加。今年春夏時節,大家在朋友圈中“曬藍天”的頻次明顯高於前幾年,公眾也切身感受到了空氣質量的改善。
然而,入冬以後重污染天氣頻發,大家更強烈地感覺到了反差。這也表明,下一步我們要繼續強化京津冀區域冬季污染防治工作,特別是民用散煤清潔化、燃煤小鍋爐和“散小亂污”企業的淘汰治理,把京津冀區域冬季采暖期間的污染物排放強度也降下來。
誤讀五:抗霾主要靠風?
清華大學王書肖教授:污染的產生不是一時一日,污染的治理也難一蹴而就。京津冀區域正處在工業化和後工業化過程疊加的時期,燃煤、工業、機動車和居民生活排放量都處於高位,大氣污染防治任務還很艱鉅。目前京津冀區域的污染治理處於第二階段,即污染的發生髮展受自然邊界條件的影響顯著,比如風速、濕度、邊界層高度等這些氣象條件的影響。特別是在冬季采暖期間污染物排放強度大的情況下,這個表現就更加突出,一旦氣象條件不利,就可能形成重污染。
誤讀二:霧霾加重賴風電?內蒙風力發電場和三北防護林使北方風力衰減,這導致了京津冀霧霾嚴重,霧霾無法被吹散。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徐祥德院士:國內外的相關研究認為,發展風電對局地風速雖有一定影響,但影響的範圍非常有限。丹麥科技大學和清華大學的研究結果表明,風電場對下游幾公里到幾十公里範圍的地面風速有明顯影響,但超過100公里之外,影響可忽略不計。以北京為例,北京距離內蒙古400多公里,距離張家口約200公里。所以內蒙古和張家口地區的風電不會對北京地區風速產生顯著影響。
防護林帶的主要作用,是固定沙地、保持水土、減緩風蝕、降低揚沙。它對風場的作用主要是大氣邊界層以下的近地層影響。而能驅散京津冀區域重污染天氣的是大範圍冷空氣來襲或降水“濕清除”效應。冷空氣影響範圍垂直方向遠遠超過邊界層或1500米以上的,其水平尺度可達百公里以上,三北防護林不可能阻擋冷空氣或寒潮,影響下游大範圍區域風場。
京津冀地區重污染頻發,最主要的原因是本地與周邊區域污染物排放狀況。當然,區域性大地形“背風坡”弱風區與氣候變化背景下的氣象條件變化特徵,以及該區域周邊大氣污染輸送等,在某些時段也可能成為重要的影響因素。
誤讀三:對霧霾成因、組分,專家各說各話,北京霧霾究竟是什麼原因,都有哪些成分?
北京大學謝紹東教授: PM2.5的來源非常複雜,可以分為一次來源與二次來源。一次來源又可分為人為源與自然源。人為污染源是指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形成的污染源,包括工業污染源、農業污染源、交通運輸污染源、生活污染源;自然源包括火山爆發、森林火災、土壤和岩石的風化等。
二次源是指各污染源排出的氣態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和氨等,經過冷凝或複雜的大氣化學反應而生成的二次細顆粒物。
研究顯示,大氣中PM2.5的主要化學組分包括:有機物質、元素碳、硝酸鹽、硫酸鹽、銨鹽、氯鹽、痕量元素等。各地來源解析結果表明,目前PM2.5的主要來源是燃煤、工業、機動車、揚塵和生物質燃燒等。
各個城市和地區視產業結構各行業排放比例有所不同,例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因產業結構調整,工業和能源生產行業排放較少,機動車對PM2.5的貢獻相對較大。PM2.5組分在空間分佈上有一定的差異性,即使是在北京市的不同轄區,組分也不完全相同。
全國灰霾面積達188萬平方公里環保部闢謠七大誤讀
“十面霾伏”“中國被霾”“淪陷在霧霾的地標”……這兩天,想來是北方的朋友圈常態。重霾面積一路從16萬平方公里擴大37萬平方公里、62萬平方公里,直至2016.12.20的92萬平方公里,而在20日當天,根據環保部的數據,遙感監測數據顯示灰霾面積為188萬平方公里,佔中國國土面積的19.58%。
面對今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範圍廣泛的霧霾天氣,中央財經工作領導小組今天召開會議,提出解決霧霾問題的對策,習近平指出,要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重要問題,要求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等工作,要求使用新能源減少污染。
不過,也有好消息,最新的氣象預報顯示,今天夜間,特別是從後半夜開始,受冷空氣影響,中東部地區的大範圍霧霾天氣將自北向南逐漸減弱或消散。
面對濃得化不開的霧霾,面對我國一些地區特別是北方發生持續大面積重污染天氣,社會公眾有許多疑惑:是不是京津冀本地沒啥污染,都是給周圍隊友坑了?霧霾加重賴風電?現在什麼招都使了,仍然出現嚴重污染,治理方法是不是有問題?抗霾主要靠風?“煤改氣”加劇了北京霧霾污染?治理空氣污染為什麼只拿機動車開刀?20日,在環保部媒體的通報中,8位權威專家對上述七大疑問做出解讀。
誤讀一:京津冀的霧霾,其主要是由內蒙、陝西、山西這三個省區為主要污染源造成的,而霧霾最嚴重的京津冀三地自身產生的污染是次要的。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柴發合研究員:大量的觀測分析和模式研究都表明,京津冀大氣重污染主要是本地積累加上外地傳輸導致的。
京津冀三地自身的排放量大是最主要的因素,對PM2.5污染的貢獻約為70%左右。京津冀區域國土面積雖然只佔全國的2%,但2014年常住人口占全國的8%,煤炭消費佔全國的9.2%,單位面積SO2、NOX、煙粉塵排放量分別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3倍、4倍和5倍。在冬季采暖期間,京津冀主要城市的SO2日排放量比年均水平增加近一倍,一次PM2.5增加50%左右,NOX和PM10增加20%左右,VOCs增加10%左右。冬季采暖期間京津冀本地污染物排放強度大,是重污染天氣高發的根本原因,一旦氣象條件不利,就可能形成重污染。
周邊省份的區域傳輸對京津冀PM2.5污染的貢獻約佔30%左右,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山東、河南兩省的污染排放。此外,山西、內蒙和陝西的排放對京津冀PM2.5污染也有一定的貢獻,但不是污染的主要原因。治理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有必要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進行聯防聯控。
90% 白血病患兒是因為家中的裝修?
你可能看過這樣的報導:某某某住進新裝修的房子後幾個月,查出了白血病、淋巴瘤,或某個其他癌症,然後就說,是裝修導致的。
但事實呢?
是支撐這一報導的數據來源在專業刊物和科研數據庫中完全找不到。
是什麼機構發布了這樣的數據?
繼續搜索相關數據,會發現最初的出處是13年前的一則報導,來自一個叫“ 中國兒童衛生保健疾病防治指導中心 ”的機構。
請注意最後,這……怎麼有點像是幼兒園的廣告啊!
這個神秘的組織,不僅沒有官方網站,搜不到正規的介紹,連支持這個數據的研究報告都找不到,相關數據卻在後來的十多年裡不斷被媒體引用,你們引用數據的時候都不帶檢查的嗎?
裝修污染當然要重視
揮發性污染物釋放年限可達5至10年
石材可能含有的放射性氡也可引發癌症
回應
然後綠色裝修材料大賺了一筆
嘴上全是環保,心裡全是生意!
建議大家看一本書2015年中國好書裡推薦的【癌症• 真相】前兩天剛讀完非常受益,得白血病的兒童(只是兒童)不是後天的原因,而是在出生前基因裡有缺陷(大概是這麼說的記不清了),所以才會得上這種病。但這種基因缺陷是可以做檢測的。
現在不管造謠的,多少年後又和餓死多少多少人一樣越傳越沒邊。另一方面,自己數據最好也盡量公開透明並且宣傳普及。
中國的公報數據,包括人口普查,網上都是第一時間公開的。
首先是中國各種民間組織管理規範,尤其不得隨便冠名“中國XXX”其次是言論追責,否則謠言無責自然肆無忌憚。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6_12_18_384899.shtml
每年210萬兒童死於裝修污染?必須站出來闢謠了!2016-12-18
近日有專家引用所謂中國環境保護協會有關統計資料稱,每年210萬兒童死於豪華裝修。微信公眾號“中國之聲”2016.12.18撰文稱,經過多方查證與諮詢相關專家,有充分證據說明,上述兒童死亡數據嚴重失實。文章指出,事實上,所謂“ 百萬兒童死於裝修污染 ”的謠言已經傳了13年了。最近這些數據被提出來,再次引起了大家的恐慌。謠言止於智者。任何數據的得出都要有科學的依據。面對謠言,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夠認真思考、理性對待。
以下為文章全文:
近日,在廣東省室內環境衛生行業協會主辦的“關注嬰幼兒室內環境、關愛嬰幼兒健康成長”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鍾南山發表了《室內空氣污染與嬰幼兒健康》的演講。鐘南山在演講中引用了中國環境保護協會有關統計資料:90%白血病患兒家中曾進行過豪華裝修,每年210萬兒童死於豪華裝修;80%的家庭裝修甲醛超標;70%孕婦流產和環境污染有關;每年我國因室內環境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數高達11.1萬人。室內環境污染已經成為嚴重影響現代人類健康的殺手之一。
這些數據經媒體報導後,引發了各種討論,有人驚恐,也有人質疑。
12月16日,多位專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雖不掌握每年因裝修問題死亡兒童的具體數量,但可以認為“210萬”這個數不准。
北京同仁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張友平介紹,室內污染雖對兒童和老人影響更大,但每年我國兒童總計就死亡十多萬人。
210 萬是什麼概念呢?
我們不妨先來看一看國家統計局2010 發布的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
當年全國總死亡人數約742 萬,再按年齡細分下來,數據是這樣的:
就按14 歲以下都是兒童來算吧,0~14 歲的死亡總數加起來是14 萬。
每年因為裝修死亡的兒童人數,居然比0~14 歲的總死亡人數還多?難道是因為現在不論什麼年齡都可以自稱寶寶嗎……
我們再來看這份國家衛計委和中國疾病預防中心發布《中國死因數據集2014》,這是我國最權威的死因數據報告,其中兒童各年齡段的死亡率寫得很清楚。
顯然,2014年我國14歲以下兒童總死亡數推算值為12萬左右,其中死於呼吸系統疾病人數為1萬不到,死於血液疾病和惡性腫瘤的約1萬,那麼裡面有多少是所謂“由裝修引起的呢”?不得而知。
所以下一步我們是看看是否有裝修導致兒童死亡的專項研究,不查不知道,一查就發現了更多有趣的東西。
「引大濟湟」開閘 青海增百萬畝耕地2016-12-15 聯合報
中新社報導,青海省「一號」水利工程「引大濟湟」調水總幹渠,14日正式開閘放水;該工程於1958年首次動工,至今歷時58年,攻克世界水利史上多項建設難題,青海省超半數人口將因此受益。
「引大濟湟」是從水資源相對豐富的青海省境內大通河引水,通過橫穿大阪山的調水總幹渠,引水至黃河上游最大支流湟水河流域。
該工程估算總投資141.82億元(人民幣,下同),待全面完工後,湟水流域將新增「旱改水」耕地100萬畝,提供青海省300萬人飲用水和各工業園區、特色農牧業以及生態用水。
橫穿大阪山「胸腔」的調水總幹渠系「引大濟湟」關鍵性控制工程,累計完成投資超15億元,其引水隧洞全長24.16公里,最大埋深超1千公尺,洞徑5公尺,一輛大卡車可穿梭自如。
青海雖被譽為「中華水塔」,但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人口重點集聚區青海省東部乾旱少雨。1958年初,青海省決定建設「引大濟湟」工程。
當年8月,7000多名建設者用鋼鍬、鐵錘、炸藥,開啟了引水隧洞開挖序幕,但翌年8月就因工程龐大而停工。1980年代,青海省再次開展勘測、規畫、論證等前期工作。2006年,調水總幹渠利用潛盾機啟動掘進,2008年,潛盾機多次卡機、工程停滯,2013年,新增TBM潛盾機啟動掘進。
青海省引大濟湟工程建設管理局局長王海平表示,調水總幹渠攻克了世界水利史上大深埋、高應力、長斷層、海拔高、長隧洞等多項世界難題;青海省水利廳廳長張世豐表示,這一跨世紀工程,凝聚著幾代水利人的艱辛和汗水,承載著湟水河流域各族民眾的期盼。
港媒:印度記者比較北京和德里的空氣污染
香港《南華早報》2016.12.11文章,原題:德里,讓中國的污染問題顯得不嚴重了 從小在德里長大,我已對霧霾天空習以為常。富裕國家的僑居者肯定對北京的空氣抱怨不已,但我搬到北京最初的反應與大多數中國人毫無二致:把這些抱怨視作來自第一世界的誇張擔憂。中國和印度一樣,老百姓把污染天氣與沙塵暴等天氣現象聯繫在一起,而非污染。
中國人對空氣污染的認知以及態度的轉折點是2008年奧運會。在籌備期間重視基礎設施建設讓北京全年都陷入建築灰塵的籠罩中。許多外國記者對污染的報導甚至超過奧運會。北京的空氣質量成為中國政府是否願意改變“為經濟增長不惜犧牲一切”政策的試金石。
北京的空氣污染是多種因素的產物。不利的地貌特徵進一步加劇了污染,在這一點上,北京與德里相同。此外,冬季的低溫也造就了逆溫層,冷空氣受到暖氣團的壓制,附著在上的污染物也被困在地面附近,這也同德里類似。當我以記者身份接觸中國的環境問題之後,我沒辦法不拿北京與德里的霧霾天氣做對比。奧運會留下的最重要環境遺產便是使人們認識到中國所面對的污染問題有多嚴峻。外國人在促使人們關注空氣污染的危害以及普及防污染方式方法上所發揮的作用十分重要,今後在德里同樣如此。
最近,印度也頻現霧霾,但情況更糟糕。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衛星數據,2010年至2015年,印度全國的PM2.5污染水平增長了13%,而中國同期則下降了17%。儘管有著“污染嚴重”的國際形象,但中國事實上已在應對空氣污染方面領跑其他亞洲污染國家。中國建立了地區監測協調體系,在大多數發電廠安裝了減少污染的高科技設備,還在大城市推出了限制汽車保有量的舉措。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將占到能源總消費量的1/5。
在多年忽視自身污染問題並落後於中國之後,印度也迎來了某種“空氣覺醒”。隨著今年冬天霧霾污染達到緊急狀態,污染問題最終得到了與腐敗、女性安全等問題同樣的重視。然而,根據北京的經驗,對於德里而言,由於監管的成效需要數十年才能體現,空氣狀況在好轉之前還會惡化。(作者帕拉維·艾亞爾,王曉雄譯)
巴黎霧霾嚴重老鼠成災埃菲爾鐵塔公園已關閉
據美國《國際財經時報》2016.12.8報導,巴黎街頭出現越來越多的老鼠,巴黎將開展一項“鬥鼠行動”,包括關閉公共廣場,佈置捕鼠器,堵塞囓齒動物活動的隧道,清理死鼠,督促公眾不要餵食鴿子等動物,但目前收效不明顯。為應對鼠患,巴黎已經關閉了三個廣場和兩個公園。戰神廣場和埃菲爾鐵塔公園也被關閉。
巴黎的鼠患存在已久,巴黎估計有約600萬隻老鼠,人均超過2只。2014年,該市宣布一個“五點計劃”消滅老鼠,目標到2025年使巴黎成為“無鼠”城市。
巴黎市政府為了抑制廢氣排放,巴黎市政府禁止使用壁爐,禁止戶內戶外生火,甚至要求戶主將暖氣溫度設定在18攝氏度以下,降低車速限制,並在市區進行單雙號限行。乘坐公共汽車、地鐵和郊區火車本週免費,每天為此支出約4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915萬元)。還提供電動汽車和自行車租賃服務。法國衛生部建議兒童、孕婦和老人不要進行劇烈的體力活動,避免在交通繁忙時段出行。
上週,法國其它城市也發生了類似的高度污染,包括法國北部,法國阿爾卑斯山和羅納河谷。在里昂,儘管週末的燈火節預計將迎來數百萬遊客,但當局週五同樣採取了汽車限行的措施。在格勒諾布爾,當地政府近期強烈要求車主貼紙顯示汽車的污染程度,老舊型號的汽車週末將不允許在城市上路。巴黎下周也將採取相同的措施。
回應
你國不顧人民...你說啥?這是法國?假的!P的圖!發達國家怎麼可能有霧霾,法國人放屁都帶著香水兒味兒你騙不到我,巴黎的霧霾都充滿著浪漫主義氣息,這是藝術!民主國家的霧霾不叫霧霾的。
果然下邊有幾個“能不比爛”的節奏,我就納悶,西方國家成天嘲笑中國,我們嘲笑一下怎麼就不行,再說了,這篇文章只是引用外媒報導,只是報導一下,合著媒體就只能揭國內的黑,不能揭洋大人的黑
別笑了,巴黎畢竟比北京還強點,霧霾天少的多!
自己國家霧霾滿天,文盲+神經病型愛國小將老將遍地,就不要笑別的國家有多差了。
老鼠也是生命,這些人太殘忍人了.愛鼠人士何在?動物保護組織在哪去了?
還得再來一次鼠疫大爆發?巴黎歷史上不是一個乾淨的地方。塞納河曾經出現過直徑一米的氣泡,要修公共下水道時,一些業主秉持民主自由和私有財產神聖來反對,然後各種垃圾排泄物往河裡倒。好像今天還有一種鞋叫高跟鞋。
http://www.guancha.cn/europe/2016_12_10_383722.shtml
Punjab省的中央發展工作組目前又財政撥款超過62個億盧比,加大塔爾沙漠的治理力度。農業學家Humayun Faisal博士認為,如果億利資源集團投資巴基斯坦的沙漠治理工程,雙方聯手,能給當地居民的教育、健康和其他基礎設施建設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沙漠化問題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全世界65%的土地面臨著不同程度的沙化,數據顯示每年全球有5萬到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沙漠化,數億居民因沙漠化而生活在飢荒和貧困中。巴基斯坦也不例外,Balochistan是巴基斯坦的主要沙漠化地帶之一,沙化的蔓延已經侵蝕到了周圍的Quetta河谷地帶,而這一帶是大片的果園和農田。沙漠化帶來的一個顯著的附帶問題就是病蟲害,每年國家為了抑制果園的病蟲害,就已經給財政帶來不小的額外經濟負擔。
庫布奇沙漠中的光伏產業,是一項改造沙漠工程的重要內容
治沙期間,沙漠的資源還可以用來製定其他生物科技發展計劃。億利資源集團自2011年以來,共投資一千億人民幣打造了2000平方千米的“碳匯”森林區,還從美國引進了水藻養殖吸存二氧化碳技術。
億利資源集團和巴基斯坦政府部門合作,旨在消除沙漠地區的貧困,提高該地的產業工人生活水平至城市居民水平。億利集團計劃在庫布奇沙漠建造一個容納10萬居民的低碳城鎮,融合文化、旅遊、商業、醫療、局面生等多元生態技術。以此為模版,巴基斯坦的沙漠地區也將迎來一次積極正面的大變革。
回應
看看中國在鄰居家幹什麼,又看看美國在鄰居家幹什麼。
中國還有很多沙化需要治理的地方!
真的假的?國內只說每年有多少多少面積荒漠化,似乎沒聽說過有反轉的?
現在中國荒漠化規模基本抑制住了,綠化面積提升很快,中國已經開始進入工業反哺環境的階段。不過庫布奇沙漠歷史上屬於水草豐美的河套地區,挨著黃河,表面乾旱,但地下水其實比較豐富,治理較易。
http://www.guancha.cn/Neighbors/2016_12_05_382963.shtml
巴基斯坦五大沙漠區有望獲中企投資治沙造城
據《今日巴基斯坦報》2016.11.8.報導,在“一帶一路”和“中巴經濟走廊”的大框架下,又一項中巴合作的宏大計劃正在醞釀之中:中國億利資源集團要在巴基斯坦五大沙漠中植入“沙漠經濟”和“綠色經濟”,利用他們在國內改善沙漠生態環境的經驗,聯手巴基斯坦政府,開展大規模的治沙項目。
億利資源集團謀劃在這些地方控製沙化進程,重建森林樹木生態體系,引進耐旱植被,逐漸地開闢出幾處綠洲,為未來這些地區的園林業、醫藥業和旅遊業打下基礎。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博士Javed Iqbal說,億利資源集團是全球最大的致力於生態修復的企業之一,在中國有著豐富的治沙經驗,在中國的中西部地區重塑綠色經濟、發展生態文明、消除貧困、運用生態科技方面有著卓越的貢獻。
億利資源集團品牌執行總監賀鵬飛早些時候在內蒙古會見了巴基斯坦的8人代表團,表達了投資意向。
賀鵬飛以中國內蒙古的庫布奇沙漠(中國第七大沙漠)為例,講述了億利資源集團的治沙成果:“庫布奇沙漠當時幾乎完全就是不毛之地,沒水沒電毫無前途。沙漠的腹地寸草難生,最乾旱的地方樹的存活率不到10%,當地的農田和牧場不斷被沙地侵蝕,面臨著絕境。但是億利直面困境,現在該地區有超過6000平方千米的面積被重新種上了樹木,有了6個生態工業園,打造了一個沙漠旅遊、製藥業和光電池發電為主的生態城,價值300億人民幣。”這個生態城為當地的農牧民提供了5000多個就業崗位,並且為新一代的生態工程建設者們提供免費的培訓機會,培訓內容主要是沙漠栽培知識和旅遊業推廣。另外,該集團建造了沙漠博物館、庫布奇七星級沙漠酒店和世界沙地植物園,園內匯集了500多種瀕臨滅絕的沙漠植物。這一項生態工業給當地的農牧民每年帶來300萬人民幣收入的增長,年人均收入從最初的2000元增長到了目前的3萬元。
巴基斯坦這五大沙漠面臨著28年前中國的庫布奇沙漠同樣的問題。巴基斯坦政府面對著沙漠化問題並非無動於衷,2001年政府出台了塔爾沙漠灌溉渠(1期和2期)工程,耗資300億巴基斯坦盧比,但收效甚微。
馬平:不是三峽沒用,是手機太給力 2016-07-11
微信和微博被洪水話題刷屏了,到處都在調侃“看海”、“在家釣魚”、“五十年一遇年年遇”……在我的記憶中,似乎手機裡從來沒有過這麼多的水。隨著被波及的範圍越來越大,三峽工程這個職業“靶子”又被拎出來吐槽。“三峽為什麼擋不住洪水?”“怎麼有了三峽,洪水反而越來越大了?”某些人更是憤怒地指責三峽工程“製造”了2016年的洪災,把湖北、安徽乃至江甦的洪澇都歸結於修了三峽大壩。
要準確回答這幾個問題,“感覺”靠不住、朋友圈和微博也只能渲染局部的新聞噱頭,還是要用事實和數據說話。下面我來嘗試給出幾個對比數據:
一、天災還是人禍?
如果今年的氣候接近於往年的平均水平,那麼洪災當然是人禍。1998年的洪水原因主要被歸結為天災,原因就在於當年驚人的降水量。今年以來降水量僅次於1998年,今年同是厄爾尼諾次年,所以,今年的雨情和汛情與1998年有一定可比性。
二、最終破壞力有多大?
最直觀的數據就是洪水死亡人數。我查閱了歷年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和民政部的工作總結,把25年來的洪澇死亡數據做了個簡單表格:
........
據國家防總消息,截至2016.7.3,全國已有26省(區、市)1192縣遭受洪澇災害,受災人口3282萬人,因災死亡186人、失踪45人,倒塌房屋5.6萬間,直接經濟損失約506億元。總的來說,死亡人數比2015年翻了一番,今年的災情不一般。如果這個趨勢持續下去,恐怕全年死亡人數要在700左右。但無論如何,死於洪澇災害的人數不太可能超過1000人——在2008年之前,從未有任何風調雨順的年頭淹死人少於一千,1996和1998年更是多達四五千。從災害的最終威脅來說,應該承認水利設施和救災措施還是比較給力的。
在確保生態環境不受到破壞的前提下,以平衡全年水資源為目的的水利建設,支持。
建設之前說得天花亂墜,建成之後就會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跟三峽大壩一樣。當初建三峽大壩前宣稱建成後電價會下降多少多少,結果建成後電價根本沒降,還上升了。鄱陽湖乾涸跟三峽大壩攔水更是有直接關係。當年那些鼓吹建三峽大壩的專家去哪裡了?拉出來給大家看看吧。真是誤國誤民,可嘆。
為何會有啥啥基金會,跑到中國來告訴中國人,你應該咋樣咋樣建設中國?我不太懂……
我說你明顯在胡攪蠻纏,難道你工業發展經濟發展不需要用電?為什麼開發三峽就是因為火電污染太嚴重,加上發展用電劇增,所以需要找到一種可以替代火電又能增加發電量的,除了核電你說還剩什麼?不就是水電嗎?用電量在增加,如果按照以前的發電量那麼一個增加一個不變,那價格不是應該上升的更快嗎?就像你吃的多,拉的更多,你會不會死?
相關新聞
越南遭遇百年來最嚴重旱災 雲南開閘放水27天解救2016.3.16中國網
三峽水庫開閘泄水 緩解中下游旱災2011.5.25
專家回應武漢被淹是否與三峽洩洪有關:沒幫倒忙 2016.7.11
1998年,長江、嫩江、松花江等流域出現特大洪水,洪澇災害之重,令人記憶猶新。今年,氣候背景與1998年相似,尚未形成流域性大洪水.三峽削峰減輕了長江中下游防洪壓力,避免了上游與中下游的洪水疊加.洪水經三峽水庫調度調蓄後,以3.1萬立方米每秒的流量勻速下泄,最大削峰每秒1.9萬立方米,近四成的洪水流量被削減。此外,三峽工程上游21座水庫起到有效保障作用,長江防總對其進行統一調度,中下游得以進一步減負。從6.30-7.6,武漢降雨達到560毫米,相當於一周下了半年的雨。武漢被“淹城”是因為本身的持續強降雨,並非來自上游的洪水,三峽減少下泄流量,為加快排水創造了條件。目前洪澇主要是長江中下游本地降雨造成,不在三峽的控制範圍內。如果沒有三峽工程在上游的攔蓄削峰,下游地區面臨的防洪壓力更大,長江乾流城陵磯水位極有可能超過保證水位。
WWF稱,“ 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建設方案,應該是緩解鄱陽湖及其周邊地區整體環境壓力和發展壓力的方案之一,但絕對不是唯一方案。如果設定水利樞紐工程建設為唯一解決路徑,並以此為立場得出利弊結論,只會讓我們更加具化既得利益,虛化未知的生態影響和長遠利益。 ”
WWF指出,現有的科技手段、資金投入、人力資源、政策保障,完全可以用創新的方式解決現有的環境與發展的雙重壓力,然而,“過去6年以來,雖有社會各界多次呼籲,但至今沒有看到任何除水利樞紐工程之外積極性的研究成果和解決方案。”
同時,《人民日報》25日刊發的一篇文章也讓人聯想,文章表示,從本輪中央環保督察組督察情況看,各地將開發之手伸向保護區的衝動還很強烈,“邊治理、邊破壞”的情況並不少見。
作者還點名“2015年(江西)省水利廳在鄱陽湖內批准3個採砂區,其中有6.82平方公里採砂區位於鄱陽湖銀魚產卵場省級自然保護區內”,而“按道理,水利部門批准挖砂,至少要經過保護區管理部門同意,且要走環評程序,可實際上卻未形成約束”。
…….
回應
連自己國家都建設不好,跑來告訴中國人該怎麼建~
我覺得,凡是中國的事,只要有冠以“世界自然”啥的貌似NGO一反對,那就加快進程去建,肯定沒錯!
我以前就住在鄱陽湖附近,現在水太少了,候鳥少了很多。我支持建壩!
我就在鄱陽湖邊,枯水季節水位比以前低的太多了,如果建壩,水位可以有保證,但回游生物怎麼辦?不設閘行得通嗎?
不設閘門完全有可能,比如只建某個高度,可以隨時被洪水淹在水下的那種,或者建高點而在某個高度預留孔道
鄱建辦:出現極端情況,閘門也可以全部打開,恢復到自然狀態,生態安全得到了保證。
自然生態關鍵是減少人為乾預,交還自然調控更保險一些。生態環境破壞罪魁禍首就是人類行為,工程說是調枯,誰知道後續又會帶來哪些災難呢?到時後悔不及也是晚了。三峽大壩就是實證!
好聽的話誰都會說,我們也可以高叫用愛發電,但是能解決問題嗎?鄱陽湖再見幾次底,什么生態系統都得完蛋。
鄱建辦稱,通過這些調整,鄱陽湖水利樞紐對生態環境保護利大於弊,其產生的次生影響通過科學合理的調度可以降低和減免。即使出現極端情況,閘門也可以全部打開,恢復到自然狀態,生態安全得到了保證。
鄱建辦強調,江豚瀕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枯水是重要的原因,如果任由枯水發展,鄱陽湖江豚必然會減少,專家冀望的“最後避難所”將不復存在。從一定程度上講,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亦是江豚保護的工程。
學者質疑這一工程嚴重肢解和破壞長江的完整性,對長江生態和上海飲用水影響很大,更違背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原則。鄱建辦回復稱,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的功能定位,工程本質上是一個保護工程,沒有開發任務。
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列入了國務院批复的《長江流域綜合規劃》和《十三五規劃》,列入了國務院確定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範圍,列入了水利部批复的《長江經濟帶發展水利專項規劃》。
該規劃中有關“重大水生態修復工程”章節內容中明確提出,尊重自然規律,積極應對長江上游控制性水利水電工程運行帶來的影響,通過建設重大水生態修復工程,著力改善江湖關係,促進河湖健康。推進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建設,科學調整和恢復長江與鄱陽湖的江湖關係,提高鄱陽湖區枯期水資源與水生態承載能力,保障湖區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對於上下游的水資源分配問題,鄱建辦稱,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不會對長江中下游省(市)產生不利影響;相關省市對江西解決長江與鄱陽湖的秋冬季枯水,建設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是理解與原則支持的。
世界自然基金會再發文質疑:絕對不是唯一方案
兩年前,發展改革委組織專家和相關部門論證鄱陽湖水利樞紐方案,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隨後發出了反對該工程的公開倡議書。昨天(29日),WWF再次發文質疑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的相關規劃。
針對11月23日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環評第一次公示,WWF在其微信公眾號中呼籲有關決策部門“放棄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建設方案,避免擬建工程給鄱陽湖流域和長江中下游帶來的生態、社會和經濟負面影響,積極尋求無壩(閘)替代方案解決鄱陽湖枯水期所面臨的問題。”
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再發“建閘信號” 環保組織、專家呼籲暫緩
鄱陽湖水利樞紐該不該建?2016.11.23,江西省水利廳在官網發佈公告,就鄱陽湖水利樞紐環境影響評價,進行公眾參與第一次信息公示。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看似沉寂兩年的話題再度引起社會公眾的關注。
鄱陽湖是中國最大淡水湖,也是長江中下游僅有的兩大江湖相連的湖泊之一。鄱陽湖生態地1992年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是中國加入“世界生命湖泊網”的唯一代表。八十七種鳥類在此過冬,其中包括在鄱陽湖過冬的11種瀕危物種。
由於鄱陽湖水利樞紐項目始終備受爭議,2009年,江西省一度調整了控湖思路,將方案由最初蓄水發電大壩調整成“調枯不調洪”的蓄水閘。但這個調整仍不能讓所有人信服,此後又有15名院士學者聯名上書國務院反對鄱陽湖控湖工程。2014年,發展改革委組織專家和相關部門論證鄱陽湖水利樞紐方案,再一次引髮質疑。
如今隨著《公示》的進行,各大環保組織又集體出聲反對。
根據江西省鄱陽湖水利樞紐建設辦公室(鄱建辦)介紹,近十年來,鄱陽湖9、10月份(秋季)連續出現枯水期低水位時間提前、水位降低、持續時間延長的現象。並且,鄱陽湖秋季低枯水位將長期存在,並將不斷加劇。對鄱陽湖的民生、生態、經濟等方面造成了嚴重影響,湖區水資源水環境與經濟承載力也大幅降低。為“控枯”,江西省擬建水利樞紐。
公示信息顯示,擬建的鄱陽湖水利樞紐為開放式全閘工程,汛期(3月底~8月底)江湖連通,閘門敞開;汛末(9月~次年3月底)對湖區水位進行調控,緩解湖區水位下降過快導致的問題。工程總投資約130億元。
據介紹,該工程定位為提高鄱陽湖枯水期水資源和水環境承載能力,改善供水、灌溉、生態環境、漁業、航運、血吸蟲病防治,保護水資源,恢復和科學調整江湖關係等。
鄱建辦:本質上是保護工程,沒有開發任務
對於來自專家和民間的爭議,鄱建辦28日集中回應澎湃新聞稱,該工程其實已進行了多方面的調整,包括將工程由“控洪”改為“控枯”,由“大壩”改為“全閘”,由“高水位”改為“低水位”,由“全年控制”改為“分期控制”等,對工程功能定位、方案比選、閘型設計和調度運行方式等進行了不斷優化。
該體係由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牽頭,在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支持下,於2013年9月開始聯合共同編制。
英利(產品商標為“Yingli Solar”)是全球領先的光伏組件製造商,總部位於中國保定。英利的生產線覆蓋了整條光伏產業鏈,包括多晶矽生產、矽錠鑄造、矽片切割、光伏電池生產以及光伏組件封裝。而碳減排先鋒是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的全球企業合作旗艦項目,旨在與行業領軍企業建立全球範圍的戰略合作關係,推動工商界力量參與氣候能源事務的國際平台。
該體系製定歷時3年,涵蓋了鑄錠、矽片、電池、組件等光伏生產關鍵環節,從生產工藝及設備指標、資源和能源消耗指標、資源綜合利用指標、污染物產生指標、產品特徵指標和清潔生產管理指標等六個方面,建立起了一套針對光伏電池生產全面的綜合性指標。
用標準推動企業的節能減排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統計數據,全球75%以上的溫室氣體是由38家碳排放強度最高的企業造成的。因此在溫室氣體的排放中,全球企業的作用非常關鍵。而如何制定標準更是成為企業增加全球影響力和話語權的關鍵。
未來,若光伏企業按照該體系推出的標準生產,可使太陽電池生產能耗將降低20%,化學需氧量(COD)和氮氧化合物產生量均降低14%,可使能量回收期縮短到1年左右(現在為1.17年),將有效扭轉光伏產業“高耗能”、“高污染”的認識誤區。
回應
覺得這個更像是一個門檻
英利這一招夠狠。既然淘汰了對手,又佔領了道德高地。堪比4G時代高通啊。
呵呵,自欺欺人,sio2+2c=si+2co這個化學反應你們還能改了不成?高能耗背一輩子吧
高能耗是指投入產出比,而且你約化學反應式錯了
光伏的污染和耗能就和數碼相機的分辨率與體積一樣,只要技術變得日趨成熟就自然而然攻克了
http://www.guancha.cn/Industry/2016_11_24_381645.shtml
回應
外國同行趕緊轉型吧,或者抓緊時間賣個好價錢。
我們只是純淨水搬運工
然而賀衛方之流的說中國人文化里沒有創新。
公知大V噴子:中國有創新,那以色列算什麼?
國內成本5~8元,而以色列淡化一噸海水只需3~4元。並且以色列電價,人工成本之類的都比我們高.可見差距真的很大.
老行情了,現在哪怕是低溫閃蒸都沒那麼貴。上海718所有一種低成本電解水產生可燃氣體的裝置,中科院都看傻了。
沿海還好,可是新疆特別是南疆怎麼解決?
內陸缺水的問題在於調水成本高。這個目前是無解的。
通過海水淡化,解決沿海發達地區工農業用水,騰出水資源給西部做生態用水,甚至可以將淡化水東水西調解決西部乾旱問題,一下子能再造多少秀美山川呀!這是造福萬代的拉動內需、提高國家綜合實力!
新疆等內地省份有大量鹽湖,沙漠底下有豐富的地下水,但是鹽鹼水,海水淡化技術完全有用武之地。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6_11_23_381563.shtml
中國首推光伏清潔生產評價體系“高耗能、高污染”爭議終結?2016-11-24
2015年,中國新增裝機15GW(1GW=1000MW,1MW=1000KW),並以累計裝機43GW超越德國成為全球光伏累計裝機量最大的國家。
相對化石燃料,利用太陽能來發電的光伏行業,一直是綠色經濟的最佳代言人。
但“好學生”也有受人詬病的時候。多年來,受光伏行業上游多晶矽原料發展早期的生產裝備相對落後、工藝技術掌握不完全、生產規模較小等影響,光伏產品的生產能耗也相對較高,光伏行業也被冠以“高耗能”帽子的清潔能源代表。此前,一直有質疑聲稱,“光伏組件從全生命週期看,並不環保,產生光伏產品所耗費的電力,還不足以償還生產的電。”
現在,這一爭論可以劃上句號了。為了讓光伏行業的生產透明、可查,同時也為了摘掉“高耗能”的帽子。據澎湃新聞報導,2016.11.23,由中國光伏代表企業共同編制的光伏行業首個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光伏電池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以下簡稱“體系”)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委員會、環境保護部和工業和信息化部三部委聯合批准,在北京正式對外發布實施。
海水淡化技術尚未達到領先水平
目前,我國的海水淡化技術仍與其他國家有較大差距,而且主要用於工業。據興業證券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國內噸水成本較高,從成本結構來看,能源成本占到噸水成本的四成到五成。國內海水淡化噸水平均成本達到5~8元,明顯高於海外先進項目(以色列)的3~4元。
以色列海水淡化處理工廠資料圖
當下,走在海水淡化技術前列的國家當屬以色列,不僅滿足了本國需要,還能向其他國家出口淡水。其中,位於以色列南部的IDE公司發明的反滲透法淡化海水技術最為有名,IDE憑藉這項技術甚至被財富雜誌評為2016年改變世界的企業第2名。
解決難題:政策發力企業併購
為了彌補我國國內水資源短缺問題,國務院在2012年就發布了《關於加快發展海水淡化產業的意見》,然而實際情況卻不盡如人意。據中國水網報導,2012至2015年,全國海水淡化工程規模複合年增長率僅為8.3%。發展意見中的一系列量化目標:包括到2015年,海水淡化能力達到220萬-260萬噸/日,對海島新增供水量的貢獻率達50%以上,對沿海缺水地區新增工業供水量貢獻率達15%以上,海水淡化原材料、裝備製造自主創新率達70%以上等等,都沒有實現。
今年,海水淡化議題再起,出現多起國內企業主導併購海水淡化公司案例。
先是巴安水務宣布將收購瑞士水務股權,以獲得源自國際巨頭IDE的海水淡化核心技術。而後,天壕環境全資收購了擁有5個海水淡化項目,以及十多項脫鹽技術的賽諾水務。8月初,巴安宣布將再次出手,以96.7萬歐元收購德國ItN的64%股權,ItN的核心產品陶瓷平板膜可以用於海水淡化反滲透工藝的前端處理。而在8月中旬還傳出,中國交通建設公司正在參與IDE的競價收購,他們的非約束性報價高達43億元人民幣。
在國內技術沒有進一步突破的前提下,併購其他海水淡化技術較為先進企業也不失為一個辦法,但是,始終要自己掌握核心技術才有底氣。朱嘉也表示,目前還需要提高太陽能海水淡化的效率,同時降低成本,才能提高適用範圍。觀察者網綜合新華社、中國水網、興業證券等)
科技前沿
中國海水淡化日產能逾百萬立方米2016.10.26
南海三沙市年產50萬噸淡水2016.11.13
以色列海水淡化技术公司愿与中国加强合作2016.11.21
中國去年專利申請110萬件超美日總和
中國科學家用石墨烯實現太陽能高效海水淡化,轉化率80%
據新華網2016.11.22報導,中國研究人員21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報告了一種高效、便攜的太陽能海水淡化技術,能以高達80%的能源轉換效率把海水轉化成高質量的飲用水。
負責研究的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教授朱嘉介紹,他們使用的是一種太陽能海水淡化利用光蒸餾原理的技術,無需其他能量即可產生淡水,因此為理想的海水淡化方案,但由於能量轉換效率較低,一直無法大規模應用。
為此,朱嘉課題組提出一種新思路,它有兩大創新之處:一是利用石墨烯製成可折疊而且輕便的薄膜,用來吸收太陽能蒸餾海水,大大增加了便攜性;二是讓石墨烯吸收體與海水分隔開,降低熱導損耗。
據報導,朱嘉課題組設計的是一個由泡沫聚苯乙烯製成的圓柱形熱絕緣體,熱絕緣體外層塗以織維素塗層構成特殊水通道,圓柱體頂部覆蓋著石墨烯薄膜。工作時,織維素通過毛細作用從下部水池吸水,供給上方薄膜加熱成蒸汽,進而收集淡水。
朱嘉介紹,之前光到蒸汽的能量轉換效率在同等條件下一般為60%左右,而他們的裝置可達到80%,轉化後水質經初步檢驗超過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通用標準。加上薄膜可折疊且輕便,製造成本較低,所以“應用範圍大大提高”。當然,這個裝置長期工作的穩定性還需要時間以及在不同應用場景下進行檢驗。
水資源短缺問題嚴峻
水資源短缺一直是世界各國都關注的焦點問題,而我國雖然幅員遼闊,卻是世界上水資源最缺乏的國家之一,人均佔有量少,水患問題也多。
我國的年水資源總量為2.8萬多億噸,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水量不足2400m³,僅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聯合國列為13個貧水國家之一。同時,我國水域普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降低了水資源利用的功能。全國600多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城市供水不足,100多個城市嚴重缺水,每年缺水量達60多億m³。
朱嘉說,他們的這項技術或許可以為這項世界難題補充一個不同的方法和思路。面對水資源短缺的例如沙漠、海島之類的特殊地點,貧困欠發達地區或遭受自然災害的地方,綠色、便攜、高效的水處理技術正是這類地區所急需的。
研究:中國霾是中性的,與倫敦奪命大霧不同
科技日報北京2016.11.17報導,1952年12月籠罩倫敦上空5天的一場大霧,奪走多達1.2萬人的寶貴生命,其成因數十年來令科學家費解;現在,肆虐在中國上空的霧霾同樣令人不堪其擾。二者有什麼共同點?是否有區別?一支國際科研團隊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奪命霧霾的成因。
硫酸鹽是霧的最大貢獻者,家居使用燃煤和發電廠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形成硫酸微粒。最新研究揭示了二氧化硫變成硫酸的過程。燃煤的另一副產品氮氧化物最初以自然霧的形態發生,也推動了這一進程。自然霧中包含尺寸為數十微米的較大顆粒,這些霧粒蒸發後就會形成覆蓋全城的較小酸性霾粒子,從而造成了當年的倫敦慘劇。這一空氣化學過程也發生在當下的中國霧霾中。
但與倫敦霧的不同之處在於,中國霾來源於尺寸小得多的納米顆粒。在中國,二氧化硫主要由發電廠排放,二氧化氮來源於發電廠和汽車,而與硫酸發生了中和作用的氨,絕大多數來自肥料的使用和汽車尾氣排放,這些物質的相互作用導致了中國的霧霾。值得關注的是,倫敦霧是強酸性的,而中國霾基本上是中性的。
德克薩斯農工大學的特聘教授張人一表示,中國政府在過去10年一直致力於減少空氣污染,因此,更好地了解空氣化學過程是開展有效監管行動的關鍵。這項最新研究成果解開倫敦霧成因之謎的同時,也給中國治理霧霾、改善空氣質量提供了思路——減少氮氧化物和氨氮的排放,這或是遏制硫酸鹽形成進而減少霧霾的有效之道。
相關新聞
大陸脫碳率 創全球最佳紀錄2016-11-08 01:37聯合報
工商時報社論-以適性的減碳方案因應巴黎氣候協定
美若撤出「巴黎氣候協定」 中國將當「老大」
中國回應特朗普:氣候變化不是中國製造的騙局
回應
這是我今年聽過最大的笑話
搬磚總比你收破爛強吧
不不不,我怎麼可能去收你們這種破爛
記得有個說法,以前北京市沙塵暴多,2011年前都是沙塵暴。2011年之後霧霾就開始多了起來。原因居然是防護林長起來了,把原來呼嘯的北風擋住了,沙塵暴是少了,但是又導致霧霾無法及時被吹散。
地表植物阻擋不了高空氣流,你可以去查查中國四萬億出台後新增多少煤電鋼廠,讓環境臨界點提前來到了。互聯網帶來的情緒共振讓霧霾成了焦點。
有道理
例如南韓向國際社會承諾的INDC減量目標為37%,INDC為至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為依現況發展趨勢推估(BAU)減量37%,比台灣少了13%,也凸顯出台灣的INDC目標比主要競爭國家韓國來得更嚴格,未來可能對台灣企業產生更大的減碳壓力,進而影響國際競爭力,這是政府必須關注的課題。
事實上,依據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第4條第2項之規定,「應參酌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與其協議或相關國際公約決議事項及國內情勢變化,適時調整減量目標。」顯示為了應對巴黎協定生效後,台灣減量比南韓更嚴導致產業界負擔遠高於日韓企業之減碳責任,以及非核家園政策目標對達成減碳目標的不利影響,政府實在應該重新檢討我國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制定有適當彈性的減碳方案,同時提出明確的減碳政策,才能讓產業界在可負擔的情形下,積極投入減碳投資。
同時,在訂定減碳策略與分配減碳責任需要納入所有部門,使得能源供應端與使用端齊頭並進,特別是應參考日韓的做法,承認產業界過往的減碳成果,並合理分配減碳量,例如韓國規定工業部門減量18.5%、運輸減量34.3%、住商減量26.9%、公共設施減量25.0%、農漁業減量5.2%及廢棄物減量12.3%,才能避免便宜行事的齊頭平等造成副作用。
更值得注意的是,面對INDC減量目標的艱鉅挑戰,提高能源效率是落實能源低碳化的主要策略之一。特別是要達到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為依現況發展趨勢推估(BAU)減量50%目標,預計台灣的能源消費,必須將原先預估2016~2030年平均年成長率1.8%降低至0.3%,同期間電力消費也必須由預估2.4%抑低至1.1%。要達成這樣的目標,政府必須在鼓勵企業節能減碳投資上,提供更大的誘因配套,例如目前依據產業創新條例第26條之規定,對於「推動溫室氣體減量與污染防治技術之發展及應用」,政府可以提供補助或輔導企業推動。
未來,若要動員更多的業者進行節能減碳與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等投資,政府應該考慮對於投資於溫室氣體排放減量之設備、軟體或技術之支出等,得以部分抵減應納事業所得稅之稅額,才能提高工業、運輸和商業界對於節能減碳與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等投資意願,以協助達成國家減碳目標,並帶動國內產業的高值化發展。
大陸脫碳率 創全球最佳紀錄2016-11-08 01:37聯合報
巴黎氣候協定生效,宣告低碳經濟時代正式來臨。根據資誠PwC最新2016低碳經濟指數報告,主要經濟國家近期的脫碳率進展都符合預期,中國大陸首次成為主要經濟體碳強度「標竿國」,去年脫碳率達6.4%,創全球最佳紀錄。英國和美國的脫碳率也領先各國,而主要新興經濟體,包括南非、墨西哥、加拿大和印度,去年的碳強度都大幅下降,已超過當初在巴黎峰會訂立的目標。
工商時報社論-以適性的減碳方案因應巴黎氣候協定
巴黎氣候協定於11月4日正式生效,雖然台灣不是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UNFCCC)締約國,但環保署長李應元表示,參酌巴黎協定及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正在擬訂「國家因應氣候變遷行動綱領」草案,並彙整各部會近期所提出的200個工作項目,將報請行政院核定執行。
此一發展顯示「台灣不會在防治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議題上缺席」,特別是政府早在2015年7月1日公告實施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明訂「國家溫室氣體長期減量目標為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降為2005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百分之50以下」,並對國際宣示我國預期自主貢獻減量目標(INDC)為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為BAU減量50%,相當於2005年排放量再減20%,顯示台灣實踐溫室氣體減量的決心。
但值得注意的是,依據我國2014年核能發電占比16%,燃煤占比35.7%,燃氣及燃油占比39.8%,三者合計達91.5%的溫室氣體排放結構觀察,未來能源配比與產業低碳化進程將是影響溫室氣體排放趨勢的關鍵。
根據2015年12月12日巴黎峰會通過的《巴黎協定》,全球195個國家與歐盟(亦即196個締約方)將致力於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目的是以工業革命之前(1750年)為基準,希望在本世紀結束之前,全球均溫上升不超過攝氏2度,進而追求不超過1.5度目標。由於目前各國提交的INDC,到2030年全球預計排放溫室氣體550億噸,但若要達到溫升2℃以內的目標,203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應不超過400億噸,顯示各國還需下調的排放量超過150億噸,顯示這是一個高難度的目標。
正因為如此,許多UNFCCC締約國的溫減規劃,大多採取「初期減量少後期減量大」的模式,其目的在等待碳補捉封存技術更成熟以及其他新技術之突破發展,以在產業與民眾可負擔的情形下,達成減量目標。
霧霾的三個主要罪魁禍首:一是經濟的過快發展,工業排放不達標,二是汽車工業的過度發展,中國的垃圾國產車太多,三是中國的石油垃圾,不達標。其它的像焚燒秸稈只是暫時的,不會常年霧霾.
春夏秋冬都在開車,為什麼只有冬天霧霾才更嚴重……
施工工地,道路揚塵,原因多了去,都是主因
季節性的不利的氣象條件是重要誘因。北方一到冬季都要供暖,大量燃煤必然加重霧霾
南方汽車保有量比北方多多了,為啥南方霧霾沒這麼多?主要原因還是燃煤供熱,還有污染企業太多。
南方冬天還有綠色植物過慮空氣,北方有嗎?
機動車的問題,說白了就是兩桶油提供的劣質高價汽柴油的問題!但是專家們總愛拿車說事兒,不敢提油!
燃油品質高,全脫硫。
http://news.sina.com.cn/c/nd/2016-11-06/doc-ifxxneua4265052.shtml
相關新聞
中國汽油質量為什麼這麼差?是原油質量?煉油技術?還是壟斷的黑心?- 知乎
我朝的汽油等燃料油完全有能力做到世界級別質量。這裡指技術層面,並且在不計成本的前提下。首先你要弄清楚正規出廠(違規的另外說)汽油是怎麼來的。汽油是一種混合物
1.常減壓汽油和催化汽油通常是達不到質量標準的。成本最低
2.加氫汽油的品質是很高的,不出操作失誤,高於質量標準是沒什麼問題的。成本可以接受
3.汽油裡是添加很多調和組分的。可以理解為,通過技術手段,可以製備一種質量超級超級超級高的純組分“汽油”。成本很高,這類物質售價達到汽油價格的一倍以上。
然後,為了經濟利益,1,2,3三者會調和在一起,巧巧達標就行了。
結論:標准定得低,而且全國不是執行同一個標準。經濟最發達的三個地區,標準和歐洲是一樣的。其他地方嘛,差不多能用就行了。
另外。你在加油站裡加的汽油,很多不全是煉油廠出產的正規貨。有些缺乏監管的加油站,會私自調和民營“小煉油”的汽油,以增加利潤。有經驗的司機師傅都知道哪家加油站賣的油好,哪家的不好。
就這十年內,我國的加工工藝迎頭趕上,並且部分反超,去年一套S-zorb,買來美國人的雛形技術,我廠把它完善了,反賣給美國人。加氫精製的某某床,我廠今年中試,成功的話將成為世界頂尖技術。總之,技術的確已經加速趕上,雖然還有差距,但不至於加工出劣質燃料了。買到劣質燃料,更多是監管不力,裡面摻了“小煉油”的產品。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026241
環保部:工業機動車排放是京津冀此次重污染主源2016.11.06 法制晚報
近日,我國的東北、華北和華東地區多地相繼出現重污染天氣。而此次的霧霾天氣波及6個省30多個城市,跨越1600多公里,多個城市“爆表”,污染程度之重、影響範圍之廣為歷年少有。
這麼大範圍同時發生重污染天氣,主要原因還是大氣污染物排放量過大,這是內在原因,而不利的氣象條件是重要誘因。
…….
專家對京津冀地區本次重污染過程的分析表明,有機組分和硝酸鹽仍是本次過程中PM2.5的主要組分,工業和機動車排放是此次重污染的主要來源。但隨著各地逐漸啟用燃煤采暖設施,在夜間近地面的高濕環境下,硫酸鹽的二次轉化加劇,對PM2.5的貢獻有所加大。
針對京津冀地區採取三大措施
.......
回應
我覺得 還是和老百姓炒菜有關係油煙機的排放不達標
南方汽車保有量比北方多多了,為啥南方霧霾沒這麼多?主要原因還是燃煤供熱,還有污染企業太多。
跟車關係不大,我覺得第一,工業排放,白天老實晚上大肆排放的工廠企業自己心裡清楚;第二,過度開發,大面積綠地變樓房,硬化成水泥柏油,第三,一切向前看。
跟機動車關係不大?你吧機動車全部停三到五天試試看看還有霧霾麼?
選個好天開始,全北京除社會保障車輛,禁行所有車輛,20天。如果來霧霾,所有瞎幾把扯淡的磚家,部門主管一起槍斃,不來,自此禁了機動車我也支持,買的車全當做貢獻了。可好?!
你肯定是有車一族,所以向你這樣的都不願意承認是自己有問題,自己車有問題有污染,這是人性問題,明白嗎?
環保部:北京部分地區未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其中數據如下:外地路過或者到達北京的大貨車30萬輛/日左右,一半不達標,就是15萬輛。1輛不達標相當於200輛達標的小車,3000萬輛車!加上自有500w,總計超過3500w輛在跑。
沒有貨車,大家的生活用品都會成問題,治理大氣需從方方面面入手,比如汽車,油品的質量,降低煤炭的用量,治理高污染企業,加大科技投入,綠色出行等等,歸根結底還是要看政府力度。
想不想回到遠古時代,那時污染就小多了。
上海立體城 將建100公里地下管廊2016-11-04聯合報
澎湃新聞報導,上海市政府最新發布「上海市城鄉建設和管理『十三五』規畫」指出,「十三五」期間,上海將打造「立體城市」,從地面、地下立體空間加強城市綜合管理,改善交通、居住條件。
「規畫」內容顯示,上海將推進地下空間和綜合管廊建設,包括開展地下空間豎向分層規畫,結合道路新建改建、軌道交通建設和城市更新等,因地制宜推進城市綜合管廊建設,「十三五」時期,將建成地下綜合管廊100公里,並探索地下綜合管廊有償使用機制。
隧道股份地下空間設計研究總院有關專家解釋說,綜合管廊功能多,有的非常龐大,像將要實施的「地下蘇州河」工程,全長將達到15公里,地下通道管徑就有10公尺,有收集雨水,隨後淨化、沉澱、排放等作用,將成為上海防汛排水最強「武器」。
「規劃」還提出,上海將構建一網多模式的軌道交通體系,推進公交線網與軌道交通網絡融合,提高地面公交服務水準和吸引力,到2020年,中心城區公交出行分擔率達到55%。
有關交通專家透露,「十三五」期間,上海將更多統籌水路、鐵路、公路、航空建設,打造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同時建設豎向協調一體、橫向互聯互通的地下空間系統,重點建設地下公共交通和市政基礎設施空間,預留地下物流、水資源調蓄、能源輸送等功能通道。
在此次規畫中,「海綿城市」的理念體現到城市規畫、建設、管理全過程。至2020年,上海全市海綿城市建設面積將達到200平方公里;且中心城及郊區新城城鎮排水建設標準,將不低於五年一遇,其他地區城鎮排水建設標準不低於三年一遇。
上海建設將結合舊區改造、道路和排水系統改造等,有序推進中心城區海綿城市建設。而郊區新城、重點功能區域、成片開發區域和郊野公園建設中全面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採取屋頂綠化、雨水調蓄與收集利用等措施,提高建築與社區的雨水積存和蓄滯能力。
目前,原世博園區的城市最佳實踐區通過海綿城市的建設理念,實現「滲、滯、蓄、淨、用、排」的要求,建立全場地雨水管理監測系統,成為大陸首個海綿城市計量監控後評估項目。
美國原住民抗議修建石油管道警方逮捕141人
2016-10-27,幾百名身著防爆裝置、攜帶重型軍事裝備的美國執法人員,向北達科他州一批示威者發起驅逐行動。6小時後,帳篷幾近清除,141人被捕,但是,圍繞這條規劃中的輸油管道持續數月的抗議活動,仍然沒有結束。
據觀察者網此前報導,幾個月來,示威者持續就達科他輸油管道項目發起抗議。這條全長1800餘公里、投資37億美元的管道貫穿美國內陸的4州,每天可輸送57萬桶原油,旨在把北達科他州的頁岩油氣輸送出去。在這條管道途徑的地區分佈著200多個印第安原住民部落,其中一個名為“立岩”的蘇族部落最為知名。這些部落認為管道侵犯了他們的保留地,並且存在污染環境的風險。
管道計劃穿過屬於美國陸軍工程兵團的土地,軍方同意修建,“立岩”部落曾將其告上法庭,但法官在9月駁回了停止建造的申請。隨後,三家聯邦機構介入,涉及軍方的地段建設停工,軍方表示將重新審查建設許可。與此同時,在屬於開發商能量傳輸合夥公司(Energy Transfer Partners)的私人地段,建築仍獲准繼續進行,開發商計劃在年底完成工程。
但是,當示威者在涉事地段搭起帳篷,並第一次截斷了管道的修建路線,對抗變得嚴重起來。抗議活動已經持續數月。此前,記者艾米·古德曼因為報導其中一場抗議,遭到了“暴亂”罪名的指控。另一名紀錄片導演戴勒·施羅斯伯格也同時被捕,當時她在拍攝一名激進分子關閉輸油管道閥門,後者正面臨著三項重罪的指控,並可能最多面臨45年的監禁。
回應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白人女性開槍警察就不回擊
香港警察跟美帝好好學學,看看人家那個戰鬥力
步槍協會不是說槍是用來反抗暴政的嗎?還不快去支援。
強拆不叫強拆,叫發起驅逐行動,這雙標玩的爐火純青啊!
白人幾乎殺光印第安人,引入大批黑人。美名曰移民國家,並自以為種族融合優越。
中國政府強烈關注美國人權情況
美國維穩成本世界第一,日後還會越來越高。
美國怎麼有那麼多警察,與人民比例是幾比幾?
美國:3.25% 中國:1.3‰注意,是千分之哦
為什麼不寫成 美國:3.25% 中國:0.13% 25倍 3.25%和1.3‰總感覺是給別人一種3:1的錯覺,因為一般用%,‰這個符號很少用
中國推行漸進雙軌,其實就是承認這些大型國有企業存在各種政策性負擔,在政策性負擔造成的內生扭曲的原因還沒有消除的情況下,就要採取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這是一種務實的方法,體現了領導層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路。這種漸進雙軌的改革讓我國維持了穩定和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使得資本快速積累,這些產業逐漸從違反比較優勢變成符合比較優勢,企業具有了自生能力。原來的保護補貼是“雪中送炭”,現在變成“錦上添花”,會引發諸如收入分配差異、腐敗等問題,我們應該全面深化改革,把這些保護和補貼消除。
在當前情況下,很高興看到,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重新確認了發展是硬道理,提出“不唯GDP不是不要GDP,GDP還是要的,發展是中國在改革開放過程中解決一切問題最重要的辦法”。
解決體制機制和結構的問題,就像徐高在文章後面所講的,需要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態度去試錯。改革開放以後我們因地制宜、摸著石頭過河的發展經驗,直到今天都還是非常有價值的。(本文作者介紹:著名經濟學家、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
回應
環境污染是人類生產活動(GDP)產生的“負外部性“,是大自然對人類過度索取和貪欲的懲罰,怎麼能說環境污染與GDP無關呢?說這話就不怕天打雷劈?
不是導致的=無關?公知大V噴子!
現在國內有一種看法,一談投資就是產能過剩,實際上如果投在短板產業上那就不會造成產能過剩,而且,補短板需要投資。把穩增長措施跟這些補短板的投資相結合,這本身就是結構性改革,並且這樣的投資還會給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創造條件。比如有了補短板的投資,就會對現在產能過剩的部門——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產生需求,有了需求,過剩產能自然減少,去產能就相對容易許多。同樣地,現在槓桿率最高的部門也是產能過剩比較嚴重的部門,補短板投資提高了需求,產品價格會上漲,企業盈利狀況就會改善,就會歸還銀行借貸,槓桿率也就下來。並且,這種投資會穩定增長、增加就業,會讓人們對經濟增長的預期有信心,對房地產需求也會相應增長,這對房地產去庫存也會有幫助。
赶超戰略是結構扭曲的根源
中國現存的結構扭曲體制機制的根源是什麼?在這點上,我跟徐高的看法有一點差異。
徐高的看法是,中國在改革初期根據次優理論選擇了漸進雙軌制,存在很多對市場的扭曲干預。而這種扭曲干預之所以存在,我認為不是徐高所認為的文化因素。50年代,中國施行的是赶超戰略,發展資本密集型產業,這是違反比較優勢的,在開放競爭的市場當中這些產業中的企業是無法盈利的。既然無法盈利,民營企業就不會投資。因此,這種無法盈利、沒有生存能力,且民營資本不願意進入的產業,只能以國家保護、補貼的方式由國有企業的投資發展。因為我們的發展戰略所要發展的產業違反了比較優勢,需要各種保護補貼,政府就人為地壓低資金和各種要素的價格來進行,形成了對各種價格價格信號的扭曲,這就要求有計劃地進行配置,並且在管理體制上採取國有方式。這就是計劃經濟體制產生的邏輯。
1979年之後,中國為什麼不採取休克療法?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當時國有企業僱傭的大量勞動力都集中在城市,如果用休克療法取消各中補貼,這些產業會全部垮掉,造成大量失業;第二,這些產業與國防安全息息相關,這些產業垮掉,我們的國防安全就面臨威脅。這種狀況下,採取漸進雙軌制確實比休克療法要好。其實,其他採取休克療法的國家,在私有化和取消各種補貼以後,又把各種更隱蔽的保護、補貼引進來,引進後的效率甚至比原來更差。這也是為什麼推行休克療法的國家經濟普遍崩潰、停滯、危機不斷。
擺脫中等收入陷阱需要穩增長
目前,中國要實現十八大提出的發展目標,擺脫中等收入陷阱,有必要維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
回顧歷史可以看到,我們之所以能夠維持高速增長有很多原因,如進行了務實的漸進雙軌的改革、維持穩定、較好地利用了比較優勢等。在改革開放之前,中國實行的是赶超戰略,重工業得到了優先發展,而改革開放之後則更多地是發展勞動密集型、出口導向型的加工業,從而把中國農村中的大量剩餘勞動力從低附加值的農業轉移到了高附加值的行業中去。我們觀察二戰後幾個發展快、從低收入進入中等或高收入階段的經濟體,基本都是抓住了勞動密集型加工產業國際轉移的窗口機遇期,利用勞動力優勢發展這些產業。中國現在有點像60年代的日本,由於本國工資上漲,勞動密集型加工業開始向國外轉移,亞洲四小龍就是抓住60年代日本勞動密集型產業失去比較優勢的機會,在國際轉移的窗口機遇期發展起來的。80年代,中國也抓住了這個窗口機遇期。
對於中印增長速度的差異,很多人都在體制機制中找原因,認為印度有製度上的優越性。但只有真正客觀的分析才能幫我們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案。現在,印度GDP只有我們的五分之一,他們的人均工資比我們低,正好承接了中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這對印度來講是一個良好的發展機遇,抓住這個機遇,印度的增長速度很可能達到7%、8%、甚至9%,並且可能維持10年、20年、甚至更長時間。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應對印度高增長給我國的政治外交社會壓力最好的方式還是抓發展,早點邁入發達國家行列,進入高收入國傢俱樂部。高收入國家的平均增長速度是3%,中國如果能達到5%-6%,就已經是這一群體中的超級明星了,這就是我們繼續維持GDP增長速度的必要性。
穩增長和調結構不矛盾
適度擴大總需求的穩增長和調結構矛盾嗎?我們來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五大方面——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目前我們的產能過剩都集中在中低端產業,而中高端產業的產能還相當欠缺。去年,中國進口的製造業產品達到1.2萬億美元,這些進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比我們高,中國國內不能生產,只能依賴進口。不僅製造業是這樣,基礎設施亦然,儘管我們的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機場、港口等比其他發展中國家要好得多,和發達國家相比也不差。但城市中的基礎設施仍有欠缺,比如地下管網、污水治理、地下管網,以及城鎮化等,都是我們的短板。
我們知道,這些國家過去是市場經濟國家或曾用休克療法推行市場經濟,所以它們沒有國有企業的問題,其他一些像投資比重過高等體制機制問題在這些國家中也不存在,那它們的經濟為什麼和我們一樣在下滑?原因必然是共同面臨的外部因素或是周期因素。
東亞一些高收入高表現經濟體——如新加坡、韓國、中國台灣——的發展狀況最能證實上述觀點。這些國家、地區自2010年以後經濟也在下滑,而且下滑幅度比中國大。而這些國家、地區恰恰是高收入經濟體中問題比較少的,為什麼它們也遭遇了經濟下滑呢?因此,我們既要看到自身存在的體制機制和結構性問題,也不能忽視我們現在遭遇的外部性、週期性問題。
追求GDP不是導致環境污染和其他社會經濟問題的主要原因
在這種狀況之下,我們必須要穩增長。現在很多人認為穩增長和結構性改革是兩張皮,一提穩增長就覺得是在反對結構性改革,一談結構性改革就好像不應該採取穩增長的措施。我認為,這種看法是有問題的。因為如果經濟增長速度繼續下滑,肯定會出現就業和金融風險等問題;大家對經濟發展沒有信心,民營經濟也不會進行投資。過去,我們經常把穩增長和調結構對立起來,只要經濟增速狀況稍微好一點,退出穩增長的呼聲就隨之高漲,但只要穩增長措施一退出,經濟增長速度就會下一個台階。關於這一點,徐高在他的另外一篇文章中也提到了,即不能認為穩增長就是唯GDP論。穩增長固然能夠提高GDP,但很多人認為我們現在存在的很多問題,比如過於依賴投資、環境污染等,都是追求GDP造成的。實際上是這樣嗎?
我們繼續比較中國和印度。1978年,印度人均GDP比我們高25個百分點,但到了2015年,它的GDP只有中國的五分之一。這樣看來,印度沒有像中國一樣去追求GDP,但中國存在的環境污染問題等等,印度也一樣存在,而且比中國還嚴重。所以,這些問題只是因為中國過去追求GDP才導致的嗎?
以環境污染為例,我個人的看法是,可能更多是所處發展階段所造成的。低收入階段主要是發展農業,高收入階段是發展服務業,而中等收入國家是以製造業為主。製造業跟服務業、農業相比,最大的差異就是能源使用密度和排放密度高,造成的環境壓力也一定比農業和服務業要大。另外,我國和印度的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只能等到進入到以服務業為主的高收入階段,污染問題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環境污染不是追求GDP導致的2016.10.14林毅夫
印度沒有像中國一樣去追求GDP,但中國存在的環境污染問題等等,印度也一樣存在,而且比中國還嚴重。所以,這些問題只是因為中國過去追求GDP才導致的嗎?
目前,國內對於上述問題有各種不同的分析。當然,不管各派觀點有多麼尖銳或對立,出發點都是為了中國經濟能夠更好發展,但須知,只有對症下藥,才能藥到病除。《20年目睹之怪現狀》有云:“天下事壞於奸臣賊人手裡十之二三,壞於不明事理者手裡十之七八。”不弄清問題的原因而提出的解決方案,不僅不能解決問題,而且可能會把問題搞得更糟。因此我認為,對不同的觀點進行充分、理性的討論是非常必要的。
本輪經濟增速下滑源於外部性和周期性原因
當前最重要的爭論是什麼?就是中國自2010年開始的經濟增長速度下滑,到底是我們自己的體制機制、發展模式和結構問題,還是我個人一直堅持認為的外部性、週期性原因?
需要承認的是,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一個在轉型過程的國家確實存在不少體制機制和結構問題。比如我們的國有企業效率低、增長模式過於依賴投資,以及產能過剩、庫存過多、槓桿率過高等等。但同時也要看到,即便發達國家其自身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上述體制機制和結構問題到底是不是造成我們持續六年經濟增速下滑、且進行下滑的壓力很大的主要原因?
我們來看看其他金磚國家,其實它們的經濟增速一直都在下滑,而且是在同一時間下滑,幅度則比中國要高,比如巴西、俄羅斯等。表面上看,印度似乎還不錯,2010年中國的GDP增速是10.6%,印度是10.3%;2015年中國是6.9%,印度是7.6%,印度的增速超過了我們。但要知道,中國從10.6%降到6.9%是下滑,印度從10.3%降到7.6%同樣也是下滑,趨勢是完全一樣的。並且,我們還應該從兩方面來看待印度7.6%的經濟增速:首先,印度在2012年的經濟增長率只有5.1%,而中國是7.7%,也就是說印度從2010年到2012年期間跌得比我們要快,現在的情況有觸底反彈的因素;第二,印度在2014年調整了統計辦法,這一調整使得其經濟增長率增加了一個百分點,如果把這個因素扣掉,那麼印度在2015年的增長速度同樣是不到7%的。
專家稱去年中國食品安全致死上萬人損失50億元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黨委書記李春華9月30日在2016年中國城市發展高峰論壇暨《城市藍皮書No.9》發布會上表示,2015年中國因食品安全導致死亡人數達到上萬人,經濟損失高達50億。影響食品安全的因素眾多,既包括土壤污染、空氣污染、水體污染、化肥使用、抗生素濫用等因素,也包括人文精神、契約精神的缺失、發展理念的偏失或者錯位、監管手段不到位等原因,這些原因都是導致以上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
他同時指出,目前污染物進入了人們賴以生存的土壤環境,長期在土壤中積累,形成了一觸即發的化學定時炸彈。目前,中國至少有1300萬至1600萬畝的耕地受到了污染。約80%的農藥直接進入到環境,直接威脅了每天食用的蔬菜。中國化肥的使用量佔世界的35%,相當於美國和印度的總和,存在明顯的化肥過度使用情況。中國農作物每畝平均使用化肥量21.9公斤,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的每畝8公斤,是美國的2.6倍、歐盟的2.5 倍。
他還指出,地溝油使人致癌。對於地溝油的監管乏力,在高額利潤的促使下把人格底線都拋棄了。中國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溝油為200萬到300萬噸。
回應
上萬人致死,返回餐桌的地溝油為200萬到300萬噸是怎樣統計出來的?平均壽命在不斷增長又如何解釋?看到發展中出了某些問題,立刻便有人借題發揮、否定一切是何居心?
在這種注重私有化,商業化的社會,一切食品應該由政府和國有企業來管理和生產,只有這樣才能便於管理。
國家己經著手改善這一塊,如醫改,轉基因,地溝油己盡杜決了,環境污染問題,國人要給領導層提意見和見解,不應自抱自棄
走資本主義道路的惡果,一切為了錢,不顧老百姓的死活。
為啥最大的資本主義國家都沒這樣污染呢?是不是特色造成的?
你怎麼知道資本主義國家沒污染?化肥,農藥,激素,抗生素,轉基因?
不用化肥沒產量,本來糧食就便的要命再沒產量,誰還種地?不用農藥蟲子全部吃光,那誰還辛苦去種?
還是農村好,空氣清新,水清甜美,自家種的瓜果也是天然的,糧食肉類更是口味美極了,無噪音,過日子也花不了幾個錢,城里人都回歸農村吧
想的美!中國古代農田用人動物糞便等糞肥,導致直接死亡數十万人,間接治病、死亡人員更多。
西藏投資最大的水利樞紐國慶前截流,印媒緊張
2016-10-01 國慶節前一天,西藏迄今為止投資最大的水利工程——拉洛水利樞紐提前完成截流。這個以灌溉功能為主的工程位於西藏最大的糧食產區日喀則境內,建成後將讓當地農田灌溉保證率達到75%。由於該工程只是位於雅魯藏布江支流夏布曲上,印度政府無權將其列入中印有關雅江水資源分配的對話機制中,引發印度媒體擔憂。
由於近期印度與巴基斯坦邊境衝突不斷,印方已揚言要加大印度河等兩國共享河流的用水量。印度最大通訊社印度報業托拉斯認為,中國此時做出這項宣布是為了警告印度,不要以截流河水的方式報復中國的友邦巴基斯坦。
《印度斯坦時報》注意到,全長185公里的夏布曲並不是一條跨境河流,因此它不會被納入中印關於河流問題的雙邊對話機制中。
也有印度媒體指出,中國近年來一直保證其水利工程不會影響印度方面的河水流量,這次也沒有證據顯示,拉洛水利樞紐會造成什麼短期改變。
回應
當前印巴局勢緊張,印度人先拿水資源擠兌巴鐵,結果咱們反手就以其人之道……(滑稽)
幹得漂亮!不許欺負巴巴羊
好好的日子不過,非得欺負我們巴鐵,打雷挨批了吧。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印度人一定不知道這句話
“新加坡《聯合早報》指出,針對中國的水壩工程對下游國家水量的影響,不同專家得出的估算差別很大。其中,也有印度學者曾經估計,由於印度境內水量對布拉馬普特拉河的貢獻很大,就算中國在上游把雅魯藏布江完全截斷或轉移到其他河流,對整條布拉馬普特拉河的流量影響也不會特別大。” 雅魯藏布江比較經濟的調出量是乾支流2800m以上的年均800億m3,從印佔藏南巴昔卡仍流出境外年均854億m3+藏南諸河年均流出1860億m3,合計2700億m3/a以上,且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處於喜馬拉雅迎風坡,降雨量極大,解決季節性用水問題的關鍵是平原水庫建設而非雅江下泄量。而我們稍微用一點點水,阿三就唧唧歪歪,這是慣出來的臭毛病,得治。方法就是大力宣傳雅魯藏布江~黃河調水工程,讓他們逐漸習慣和適應,並找到建設自己國家的正確道路。見《大西線調水和大西北土地開發的戰略選擇》
回到這次世界銀行的數據,抽象的數據背後,是網友們切實的感受:
消息來得太突然,還不適應的……
有各種親身經歷的
驚喜之餘,網友們想到的原因各異
相關新聞
環保部:PM10超往年同期五倍因施工控制不到位
中國最大無人區可可西里獲立法保護
上海最嚴環保條例實施:最高可罰100萬
回應
一個國家持之以恆的十幾、二十年的做一件事情,都會有很大收穫!
這就是一個國家健康發展的核心,TG的堅強領導!
中國森林增加,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農村人口轉移的因素,也有國家實施退耕還林主動保護的因素。前幾天看陝西吳起的航拍,真的跟原來想像的黃土高原不同。家鄉現在也是到處是樹,各種野生動物亂竄,山里都快進不去了。
福建森林覆蓋率65.95%,台灣的森林覆蓋率達到58.5%,地圖上的台灣居然那麼綠?
因為臺灣烏龜是綠的呀……
咱們國家人口密度這麼大,就算全部國土都是森林,人均也不夠世界平均水平啊。這個人均大法好
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6_10_02_376073.shtml
世界銀行數據:過去25年中國森林面積增加全球第一
“過去25年,哪些國家的森林面積在增加?哪些在減少?世行的一篇文章顯示:中國是森林面積增加最多的國家。”
2016.10.1,一組數據引起了網友@牛津-小裁縫的注意。過去的幾十年,除了埋頭修路、建橋、造車 ……原來,中國人連恢復森林也沒落下:
網友提到的文章發佈於3月21日,世界森林日。在世界銀行的數據博客裡,數據分析師TARIQ KHOKHAR一共引用了5個森林指標(觀察者網注:數據來自世界銀行2016年版《世界發展指標》)。
除了上面的動圖,過去25年,全球森林分佈還發生了這些變化:
森林占地球土地面積的三分之一。20世紀初,地球森林面積大約為5千萬平方公里,目前卻已經低於4千萬平方公里。過去25年,人類失去了130萬平方公里的森林,這相當於一個南非。森林減少的地區集中在拉美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原因有木材加工、紙製品、農業用地等。不過,亞歐等地的森林面積保持了增長。不得不承認,那些國土面積越大的國家,森林面積也相對廣袤。
具體來講,我國森林資源近年來又有哪些變化呢?
在你閱讀這些數據的時候,一些人可能正在默默地忙著第九次全國林業資源清查。而根據2014年2月公佈的第八次清查結果,我國森林面積為2.08億公頃,森林覆蓋率21.63%,森林蓄積151.37億立方米。人工林面積0.69億公頃,蓄積24.83億立方米。與第七次清查結果相比,我國森林資源呈現四個主要特點:
一是森林總量持續增長。森林面積由1.95億公頃增加到2.08億公頃;森林覆蓋率由20.36%提高到21.63%;森林蓄積由137.21億立方米增加到151.37億立方米。
二是森林質量不斷提高。森林每公頃蓄積量增加3.91立方米,達到89.79立方米;每公頃年均生長量提高到4.23立方米。
三是天然林穩步增加。天然林面積從原來的11969萬公頃增加到12184萬公頃;天然林蓄積從原來的114.02億立方米增加到122.96億立方米。
四是人工林快速發展。人工林面積從原來的6169萬公頃增加到6933萬公頃;人工林蓄積從原來的19.61億立方米增加到24.83億立方米。人工林面積繼續居世界首位。
不過,滿眼的“增加”並不能讓人掉以輕心。林業局的“人均大法”也用得毫不含糊:我國森林覆蓋率遠低於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積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積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 /7,森林資源總量相對不足、質量不高、分佈不均的狀況仍未得到根本改變。
莫迪考慮截流印度河報復巴基斯坦“水戰”一觸即發?
據界面網2016.9.28報導,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一處印軍基地於9月18日突遭4名武裝分子襲擊,造成至少18名印度士兵死亡。印度指控鄰國巴基斯坦應對此負責,兩國之間的衝突不斷升級。印度總理莫迪考慮通過控製印度河上游水量對下游的巴進行報復。
巴稱印度這種挑釁行為違反了《印度河水條約》(Indus Waters Treaty,IWT),目的是“為了給巴基斯坦施壓”,同時轉移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穆斯林民眾的注意力,從而緩解內部的不安。
印度河(Indus River)流經區域示意圖
新德里防禦研究與分析所的研究員烏塔姆·辛哈認為,“如果印度廢除條約的話,不僅會違反印度本身的利益,而且有損印度的國際身份和形象。因為印度與其他鄰國包括孟加拉國、尼泊爾都簽訂了水資源共享的條約,廢除與巴的條約也會引發它們的憂慮。”不過,另外有一些專家稱印度目前還沒有足夠的基礎設施可以實施水電站計劃,因此不會立即對巴的水供應問題產生影響。
目前,印度在克什米爾建設的水力發電站達到了30億瓦特的發電能力。印度計劃達到180億瓦特的發電量,所以不斷加大使用上游水量。
印度河水域的控制權問題是兩國長期面對的一個爭議問題。1947年印巴分治,經過1949年的印巴戰爭,雙方在克什米爾的分界線基本上按照實際控制線而固定了下來。這樣,印度河下游的廣大流域都劃入了巴,而上游的主幹道和主要支流都在印控的克什米爾境內。兩國為水資源歸屬問題不斷爭吵,印度曾經幾次切斷上游水流,造成下游巴的農業受損。
1960年,在世界銀行的協調下,雙方簽訂《印度河水條約》旨在減少爭議,但是印度宏大的灌溉計劃以及在印度河上游建設上千座蓄水大壩的行為一直困擾著巴。不過印度方面對外表示一直在嚴格遵守條約使用上游水量。
回應
靠,將起源於西藏,流經印度的水全部截斷
中國該修建南水北調大西線就修,.......以管控和調度跨國河流流域為契機,建立共同的管控調度水資源機構,叫亞洲水資源調控局。
三哥感覺這是想要向巴俄軍演示威,打的是小巴,實際上是橫給大毛看。似乎是在表示要擺脫對俄的軍備依賴。三哥跟大毛反目會把大毛進一步逼向中國,可算是一件好事。
http://www.guancha.cn/Neighbors/2016_09_28_375729.shtml
世衛組織:全球九成人口呼吸的空氣品質不良 2016-09-27 聯合報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發表報告說,全球92%人口呼吸的空氣品質不良。報告資料來自分布全球的三千多個監測地點,以PM2.5粒子濃度為判定標準。
世衛組織專家表示,都市空氣品質最糟糕,但鄉村空氣品質也比許多人認為的差。
世衛組織估計,每年超過六百萬人因為接觸空氣污染而死亡。因為空污死亡的人當中,將近九成住在中低收入國家。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地區最嚴重,包括中國大陸、馬來西亞、越南。
世衛報告稱PM2.5向全球蔓延每年致300萬人死亡
參考消息網2016.9.28援引外媒報導稱,世界衛生組織(WHO)27日公佈了有關空氣污染的報告。報告指出,由細顆粒物“PM2.5”等導致的污染正在全球蔓延,每年約有300萬人死於肺癌等相關疾病,空氣污染“已成為人類健康所面臨的最大環境風險”。WHO對衛星圖片和地面約3000處的觀測結果等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全球92%的人口居住在PM2.5超過WHO標準的地區。
WHO還算出了各國的平均污染值。雖然沒有公佈排名,但日本每立方米空氣中PM2.5的平均值為13微克,與歐洲各國持平。另一方面,空氣污染問題嚴重的中國為54微克,印度為62微克。朝鮮則被推定為27微克。WHO的標準為10微克。
WHO指出,2012年估計約有300萬人死於室外污染,若加上室內污染導致的死亡人數,估計總人數約達650萬,且該趨勢仍在持續。
WHO負責人表示:“有必要在國家層面推進對策,例如使用更為清潔的交通燃料、抑制煤炭火力發電等。”
世界銀行特別指出,中國東部及印度北部霧霾的產生渠道多種,源於火電廠、農業的田野焚燒、交通運輸以及家庭使用硬體燃料做飯等多種渠道。
回應
嚴重懷疑公知大V噴子是否能無障礙閱讀文章:全球92%的人口居住在PM2.5超過WHO標準的地區。
環保部長陳吉寧:中國正推動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要求接近天然氣電廠水平
2016-03-11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梅地亞中心舉行記者會,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就“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要點:
74城PM2.5年均濃度同比下降14.1%
治理霧霾污染:使用硬舉措應對硬挑戰
“土十條”正在編制積極推動土壤污染防治
有些地方政府地方保護主義嚴重
中國空氣污染主要因燃煤
正推動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要求接近天然氣電廠水平
回應"提高環保稅":多排多付稅
避免污染產業進西部生態區
橫坐標是經濟發展縱坐標是環保
新環保法實施一年來取得階段性成果
我國大氣環境指標都在發生積極變化
去年公開約談15個市級政府負責人
對城市黑臭水體要重點解決
去年查處違法企業19.1萬家責令關停2萬家
...........
回應
知道外高橋第二發電廠嗎?低能耗,效率高,燃煤的排放比天然氣還少,如果都改造成外二那樣,還愁天不藍?
俺覺得目前燃煤電廠超低排放的做法是絕對錯誤的,為了達到超低排放的標準,還需要投入數千億元。
這個政策問題很大。相對於達標排放,超低排放能實現50%以上的總量減排,但實際減排的總絕對量不大。此外,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會增加二氧化碳排放。煤電大氣污染物從達標排放到超低排放少排放的污染物的控製成本將大幅度提高,如二氧化硫超低排放削減增量的成本是改造前成本的近20倍,濕式電除塵器煙塵控製成本是前端除塵器控製成本的千倍;增量成本遠高於全社會平均治理成本。長遠來說煤電的電量的減少的,核能等新能源是根本解決之道,但是解決近期的污染問題從煤電淨化來說更有效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6_03_11_353645.shtml
不是過剩,供電要比用電高峰時段還多一定比例作為備用容量,太陽能、風能等不穩定的能源比例越高,備用容量就要越多,否則遇到極端高溫之類的情況,就會出現停電了。就相當於白天上班了,大部分時間家裡沒人,並不等於房子是多餘的。
目前中國電力產能是嚴重過剩的,而其表現就是電費高,比新加坡貴、比香港貴、比美國、歐洲貴。那麼貴在哪裡呢?1、目前全國人民用電,只需要8億千瓦裝機,卻造了14億,有了6億閒置,過剩產能攤在了電費里,算下來電費4毛幾;2、電網公司壟斷,老百姓用電、企業用電,還有深山老林里拉電網,而電網中的資源配置有一定的浪費,在這樣的過程,全世界過網費1毛幾,我們是2毛幾,4毛幾加2毛幾,就是6毛幾;3、政府收點規費,7毛幾,再加上容量費,階梯電價,價格就高出許多,企業用電更是高的離譜1.5元。高昂的公共服務費用,在製約中國經濟的活力同時,也幫助利益集團和腐敗勢力做大。
你這250的樣子應該去網易,瞎話張口就來,中國電價應該是世界最便宜的了,香港電價被李嘉誠壟斷,從大陸進口電力,加價販售一度電是大陸10倍,美國電價你了解嗎?中國電力過剩也是笑話,中國規劃全球電網,中國電力未來也是人民幣錨定物之一,中國未來20年內還打算建造60座核電站,你這張口電力過剩,智商該充值了,另外你說國企壟斷,也幸虧是國企壟斷才能有這麼良心的價格,食鹽馬上私有化現在價格已經翻倍了,美國私有化的現在電網快老化完了,動不動停電,私有資本會到貧困偏遠山區修電網嗎?別拿私有化來忽悠老百姓了!國家壟斷有民生公益性質讓所有人用得起電,你們壟斷了呵呵,還有鐵路,國家賠錢,為什麼?沒有提價罷了,你們私有化後就提價可不是能賺錢
我想說 大家都沒跟前幾天 國家計劃建60坐核電站的新聞聯繫在一起嗎
http://www.guancha.cn/strategy/2016_09_24_375343.shtml
國家能源局叫停15項不合條件煤電項目,裝機相當於半個三峽
據澎湃新聞網2016.9.24從國家能源局獲悉,近日能源局下發了《關於取消一批不具備核准建設條件煤電項目的通知》(下稱通知),取消吉林、山西、山東、陝西、四川、江西、廣東、廣西、雲南等省(自治區)15項、1240萬千瓦不具備核准建設條件的煤電項目。這一裝機規模相當於半個三峽,三峽裝機容量為2250萬千瓦。
這是中國能源主管部門揮重拳嚴防煤電擴容行動中的最新動態。為防止高歌猛進的煤電步鋼鐵與煤炭產能過剩後塵,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曾於今年4月緊急下發多份文件,為煤電擴容踩下急剎車。
近年來,中國煤電“虛火”愈演愈烈,發電企業的產能過剩已超過20%。矛盾的是,2015年全社會用電量5550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5%,較2014年回落了3.3個百分點,增速為1974年以來年度最低水平。
2015年煤電的發電利用小時創了近30多年的最低水平,全國平均4300小時,很多省份煤電利用小時甚至低於3000小時,預計2016年的全國平均煤電機組利用小時將低於4000小時,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是反映發電廠設備利用程度的指標。
煤電“急剎車”文件下發後,短期效果初顯。2016年上半年,火電完成投資379億元,同比下降了6.4%。但業內共識是,煤電去產能的長期效果還有待觀察。
由於發電廠建設週期較長,即便停建、緩建一批煤電項目,未來幾年仍將有大量煤電項目迎來投產。截至2015年12月底,中國在建煤電項目1.9億千瓦;待批或已經提交地方發改委或者環保廳等待批准的項目還有1.6億千瓦。在這1.6億千瓦項目中,約有1.1億千瓦可能緩建、緩批。但有1.9億千瓦在建項目的情況下,預計煤電將在2016、2017、2018三年中年均投產5000萬千瓦。
回應
別看那個大煙窗,其實那是冷卻塔,不是污染源。
看見那個冒白煙的煙囪沒,通過脫硫脫硝改造的是冒白煙,沒有真正執行脫硫脫硝改造的冒出來的是肉眼難以分辨的淡淡的煙氣。
中國有世界一流的淨化煤電設備的技術,甚至比油氣發電還要清潔.那兩根煙囪冒出來的也基本上是蒸汽和二氧化碳了,粉塵很少。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技術層面,而是火電已經裝機嚴重浪費,許多電廠負荷率連一半都達不到,再新建純屬是地方胡搞。
馬平:班加羅爾水騷亂,印度“彎道超中國”遇麻煩了 2016-09-21
一般來說,即便是對印度經濟最樂觀的人,也不會惦記讓印度挑戰中國工業,起碼幾十年內不太可能。畢竟現在孟買和新德里的地鐵上跑著中國車廂,而中國1969年的地鐵一號線就用上了國產貨。常見的說法是印度可以憑藉語言優勢和信息產業,進行“ 彎道超車 ”,無需經過傳統的工業社會發展階段,就能在經濟上壓倒中國。
然而,最近幾天來自印度新經濟中心班加羅爾的新聞似乎在消滅這種可能性。《印度兩個邦因缺水爆發騷亂已致6人死傷》....受騷亂影響,被譽為印度“矽谷”的班加羅爾12日陷入停擺。地鐵和公交一度停運,學校和大學停課,很多公司也被迫放假一天,讓員工提前下班確保人身安全。類似的騷亂在印度本來不算新聞,但能導致班加羅爾停擺,對印度來說就算大新聞了。
《中國水網--水——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機》
即使是一個國家版圖內的河流,也同樣會在不同地區之間引起糾紛,有些糾紛甚至更難解決。
《印度水資源及其開發利用情況分析》
回應
公知大V噴子不依了,民主國家有的是潛力,那不叫人口爆炸,那叫資源、市場,印度早晚會甩開中國,成為超級大國
為毛整天糾著印度不放捏?
整天就這印度不放?你錯了,中國人民向來不把印度正眼瞧,中國人向來盯著的是美國!印度人很不服氣,心裡想我好歹也是個大國啊,你憑什麼瞧不上我?阿三向來不服,處處要和中國比較(這類新聞常見)和中國較勁,還老在中國面前炫耀自己是什麼英語優勢國家,什麼最大民主國家的,怎怎麼要做大國的,怎麼怎麼要超過中國的,實際上眼高手低看,心比天高命比紙薄,自身的能力又跟不上自己的雄心和野心,整天和中國較勁,尤其62年被摧枯拉朽的揍了一頓後,幾十年來一直對中國耿耿於懷!中國人清楚印度這個國家是什麼貨色,通常不太搭理他,只是無奈看在藏南問題領土上才勉強注意一下他。怎麼可能整天盯著他啊,反倒是印度整天盯著中國才是!
http://www.guancha.cn/MaPing/2016_09_21_374948.shtml
“天河工程”啟動論證有望跨區域空中調水改善黃河流域缺水
“天河工程”論證啟動會暨第一次專家組會議2016.9.9-11在青海省西寧市舉行,十位“兩院”院士及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專家參加。該科研項目由清華大學與青海大學聯合團隊主持,旨在科學分析大氣中存在的水汽分佈與輸送格局,進而採取人工干預手法,實現不同地域間大氣、地表水資源再分配。
王光謙告訴記者,在大氣邊界層到對流層範圍內存在穩定有序的水汽輸送通道,可將其稱為“天河”,“可在中國三江源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分水嶺實行空中調水,改變雲水資源在兩個流域間的轉化,以增加黃河流域的降水量。這種天基跨流域調水新模式被稱為“天河工程”。
作為國家重要戰略性工程,南水北調東線、中線工程已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北方地區缺水問題,但西線工程由於海拔較高、地形複雜、生態脆弱等原因,尚處於論證階段。“因此,尋找和探索新的水資源調控理論和方法勢在必行。”
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天河工程”有望每年在青藏高原的三江源、祁連山、柴達木地區分別增加降水25億、2億和1.2億立方米,中遠期有望實現每年跨區域調水50億立方米,緩解黃河和部分內陸河水資源短缺問題。“天河工程”團隊現在已經開展了雲監測衛星及星座初步論證、地面實施系統初步構想,針對雲水資源監測需求完成了有效載荷需求分析及衛星初步方案,開展了採用火箭、導彈實現中遠程人工降雨實施方案的研究。
回應
《球狀閃電》中的氣象武器。干預自然希望充分論證小心實踐。與天鬥。還是很可怕的
這是個大膽的想法,期望人類能夠自由駕馭天氣,應該是好事。我們不做,別 人早就開始做了,戰時氣象調控也是製勝手段。
人類一動腦筋,上帝就發笑,上帝笑人類的愚蠢。
歐洲人的上帝沒資格笑咱中國人!
又是新一波的人定勝天。尊重大自然的規律才是全人類生存發展的唯一途徑。
這話不對。如果尊重大自然,那人類就該老老實實在樹上當猴----從化妝品到整容,從吃香的喝辣的,到修什麼下水道,哪一個是大自然這個“老師”教你做的?
大自然百萬年形成的氣候平衡。還是老老實實順勢而為。人為乾預得不償失。
算了吧,黃土高原直到春秋戰國時期還生存著犀牛、大像等熱帶大型生物。轉為乾旱也不過是近2000年的事,新疆更是近一千年裡變乾旱的,哪來的什麼百萬年平衡。小冰河更是一兩千年就來一次,大冰河一兩萬年來一次。
陸限摩令 排放限值世界最嚴2016-08-31 聯合報
為有效控制摩托車汙染,促進相關行業技術進步和結構改善,大陸環境保護部昨天公布「限摩令」。環保部官員表示,根據新修訂的標準,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的排放限值參考借鑑歐盟第四階段排放法規,是目前世界上最嚴格的排放限值。
中新社報導,截至2015年底,中國摩托車保有量達9514萬輛。據測算,2015年全國機動車四項汙染物排放總量為4532.2萬噸,其中一氧化碳(CO)3461.12萬噸,碳氫化合物(HC)430.2萬噸,氮氧化物(NOx)584.9萬噸,摩托車汙染物排放所占比率為:CO占12.7%,HC有13.5%,NOx占1.6%。
環境保護部會同質檢總局制定了「摩托車汙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四階段)」(GB14622-2016)和「輕便摩托車汙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四階段)」(GB18176-2016)(簡稱:國四標準),並於8月30日發布。
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司長鄒首民昨天在北京表示,與現行第三階段標準相比,新標準對汙染物限值更嚴,兩輪摩托車的THC加嚴程度將近50%,CO加嚴43%,NOx加嚴40-53%。點燃式正三輪摩托車排放限值整體較國三階段從嚴50%左右;對壓燃式(柴油)正三輪摩托車,限值是在歐四摩托車排放限值的基礎上進一步從嚴25-30%,與中國輕型汽車國四標準中的二類III型車的限值相同。
對於兩輪輕便摩托車的THC+NOx限值加嚴33%,對於三輪輕便摩托車CO限值加嚴46%,HC+NOx限值加嚴25%。同時,擴大標準適用範圍,新增柴油三輪摩托車的排放控制要求,對柴油三輪摩托車新增了顆粒物的控制要求。
環保部官員表示,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的排放限值參考借鑑了歐盟第四階段排放法規,是目前世界上最嚴格的排放限值。其中,對於兩輪摩托車,因冷態循環汙染物的計算權重與歐盟不同,國四標準的限值實際比歐四法規的要求嚴。另外,對於柴油三輪摩托車,其限值也比歐四標準嚴格25%至30%。
鄒首民說,2019年7月1日起,所有新銷售和註冊登記的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應滿足新標準要求。根據不同類型摩托車的限值加嚴幅度,以國四標準實施3年估算,這期間新生產的全部摩托車在其整個使用壽命內將比實施國三標準減少CO排放約650萬噸、HC排放約200萬噸、NOx排放約30萬噸。
湖北襄陽水利局回應“漢江魚洄游遇阻撞大壩”:是聚集不是撞
近日有媒體報導,位於湖北省襄陽市的崔家營航電樞紐大壩下有數万斤魚因洄游產卵受阻聚集在洩水渠內,市民趁機哄搶。
2016.7.26上午,襄陽市水利局辦公室工作人員肖登兵告訴澎湃新聞,崔家營大壩建有洄游通道,並且全年開放。現在並非產卵洄游期,魚之所以會聚集在洩水渠內,是因為魚有溯流而上的習性。,聚集在水渠裡的有白魚、草魚、青魚、鰱魚、鯉魚等。由於汛期漢江漲水,魚類有可能是受到漲水刺激而聚集。
7月24日,《襄陽日報》報導,崔家營航電樞紐大壩下有數万斤魚因洄游產卵受阻聚集在洩水渠內,市民趁機哄搶,市漁政執法人員呼籲:崔家營大壩沒有建洄游通道,嚴重影響漢江魚群洄游產卵,建議大壩重建漢江魚類洄游通道。
7月26日,《襄陽晚報》“網絡傳言甄別”欄目刊發報導稱,近日,網上有消息稱因崔家營大壩未建魚道,數以萬計的魚兒洄游受阻。昨日,記者到現場核實發現,大壩建有魚道,但仍有大量魚兒擠在壩下,魚道效果尚待考證。
26日,澎湃新聞查閱《襄陽日報》數字報發現,該網已撤下24日當天報紙內容。
《襄陽日報》7月24日刊發的報導稱,據襄陽市水產局漁政科長孫俊傑介紹:今年7月初以來,漢江洄游到崔家營大壩的魚類大大多於往年,這主要是得益於2013年漢江崔家營大壩下江段拍賣捕撈權,這一江段捕撈權拍賣後,嚴格控制住過度捕撈和杜絕電打魚,漁業資源得到了較好的保護。7月以來,每天大量的魚群洄游到崔家營大壩下的發電機組洩水渠內,因無法洄游到漢江上游產卵,洩水渠內層層疊疊擠滿了各種魚類。
《襄陽日報》是中共湖北省襄陽市委機關報。《襄陽晚報》由襄陽日報社主辦。
..........
回應
襄陽日報這麼不嚴謹的報導
澎湃網的演化過程和公知的成長過程一模一樣
澎湃就是換殼南方系
又一個闢謠跑斷腿。現在要管人的事不夠,還要管魚們。
不要讓魚無家可歸
魚的家就是鍋。
“所有科技產物都該毀掉,讓地球回到原始狀態,這樣才是最和諧最環保的”——聖母說?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6_07_27_369018.shtml
詩人北島回歸,崔永元感嘆寧可失掉些什麼,來換回詩歌
鳳凰文化1日報導,“是的,我回來了”,詩人北島用一句簡單的開場白,開啟了自己的首次跨界藝術展。2016年6月29日,這場主題名為《緣起與歸來》的展覽,在北京751園區的斑馬谷凹空間舉行開幕儀式。北島的“歸來”吸引了大批文化名人前來捧場,著名主持人崔永元、演員鄔君梅、音樂人劉索拉、程琳等
跟“詩人”北島一同歸來的,還有“畫家”北島、“攝影師”北島。
女演員鄔君梅現場朗誦了《是的,昨天》,鮮為人知的是她曾經奪得上海市中學生朗誦大賽二等獎;八十年代以一曲《小螺號》走紅的歌星程琳朗誦了《很多年》;詩人、收藏家海波朗誦《紅帆船》;歌手高櫻演唱了根據北島詩歌改編的作品《橘子紅了》和《走吧》;來自中國傳媒大學的四位同學以多聲部的方式演繹了北島的代表作《回答》;電影《不見不散》的編劇顧曉陽則分享了北島的早年軼事。
著名主持人崔永元也朗讀了一首北島的作品《一束》,他說,看到北島、劉索拉、程琳都在場,就好像做夢一樣,彷彿回到了八十年代。自己作為六十年代生人,八十年代開始接觸詩歌,當時可以看到北島和顧城的詩,自己“真是碰上了好時候”。
“這些年,”崔永元話鋒一轉“我有些沮喪……我們這個年代跟八十年代比,八十年代沒有我們現在富有,沒有那麼多富豪,大家沒有那麼多錢,但是現在大家的內心沒有那時候充實。一個國家或者人群的聚居地,它什麼都好,就是不能產生詩,這真讓人挺絕望的。生活在這麼一個地方,陽光不燦爛,天也不藍,雲彩也不白……所以我們寧肯失掉一些什麼,換回來我們的詩歌。 ”
回應
翩翩一隻雲中鶴,飛來飛去帝王家。中國窮困的時候北島鄙棄批判投奔美國,中國富了又攜帶自己的家甚回來兜售。不能共患難而想要共富貴,我不會買他的賬。
北島可以離開這個國家,去往人類的燈塔,也可以離開這個世界,那裡不只有詩,還有天堂
通過否定前沿學科來顯得自己關注民生,通過否定當代社會來顯得自己關注文化,好像不否定點兒什麼,就不能表現自己憂國憂民
小崔,藥不能停啊
感覺這些都是酸不拉幾的小資,聚在一起,你酸我也酸,大家一起感動自己。
失掉一切你擁有的實際的東西,換回小清新。這是我所領會到的意思。
港媒:國際報告稱空氣污染令中國人均折壽25個月
香港《南華早報》2016.6.30文章,原題:國際能源署:霧霾令中國人均折壽25個月 國際能源署最近發布的一個報告估計,在中國,能源領域造成的嚴重空氣污染已經令中國人平均壽命縮短了25個月。
報告估計,多達97%的中國人暴露在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的PM2.5危害之下。每年這個國家都有大約100萬例過早死亡可能與室外空氣污染有關。
報告還說,家庭室內污染——主要來自烹飪時燃燒有機物和使用劣質燃料取暖,每年造成120萬中國人死亡。
在全球範圍,空氣污染已成為一個主要的公共健康危機,每年引發650萬例過早死亡。
儘管中國政府一直在努力解決污染問題,但由於這個國家不斷老化的人口對於空氣污染產生的危害效果抵抗力非常脆弱,因而過早死亡的人數仍在增加。
報告估計,通過抑制工業、重型車輛和家庭烹飪釋放的污染,再加上其他的治理措施,到2040年,中國的人均壽命將增加15個月。
有關專家表示,中國政府已承諾投入巨資清理空氣,但需要作出徹底努力,讓錢花得更有效。(作者Li Jing,穆弈譯)
相關新聞
美媒:北上廣空氣污染好轉看得出中國治霾是認真的2016-04-01
回應
美國的食品殘留化合物使得美國人的醫療費用漲了6倍。
抹黑中國
2012 年中/美/印度平均壽命75.20 / 78.74 / 66.21 歲
2014世界人均壽命排名 中国列84位 高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
瑞典科學家:中國庫布其治沙人是我們的老師
科學家考察團考察沙漠腹地生態修復區
2016.6.14-15日,由原倫德大學榮譽教授、國際環境問題專家Ulf Hellden、皇家理工學院可持續發展科學及工程系主任Fredrik Gröndahl、斯德哥爾摩大學環境及資源動態管理副教授Salim Belyazid 、斯德哥爾摩大學環境及資源動態管理研究生Carl Osterin、瑞典科學研究院高級研究員Susanne Paulrud、瑞典六韜瑞智公司CEOPar UhlinPar Uhlin等組成的瑞典科學家考察團一行遠渡重洋來到中國庫布其沙漠,和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所長王濤,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副院長蔡滿堂等中國科學家一同考察億利資源庫布其沙漠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科學家考察團考察陳紅灣沙漠節水農業示範區
瑞典科學家考察團一行先後實地考察了億利庫布其西部生態修復區、氣流法和螺旋打孔種樹技術、有機生物飼料加工項目、沙漠節水農業示範區、種質資源庫、億利東方學校、庫布其沙漠清潔能源工業園區、200WMp生態光伏項目區、牧民舊居、牧民新村、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會址及沙漠科技館、博物館、植物館等,並來到牧民布赫家裡詳細了解庫布其土著居民的生產生活情況。
科学家考察团走访当地牧民
科学家考察团参观沙漠种质资源标本展示
科学家考察团考察沙峰绿谷
瑞典考察团斯德哥尔摩大学副教授Salim Belyazid对中国荒漠化防治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赞赏和认可,并表示:“亿利资源的绿色事业对国家和人类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的规模、面积之大令人震撼,通过科学技术的投入绿化沙漠、发展沙漠生态经济,带动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应该将这种模式应用推广到全球更多的荒漠化地区!”
双方还在库布其沙漠举行了库布其论坛中瑞科学家对话,深入交流了沙漠生态修复、种质资源建设、生物土壤地理信息大数据、库布其模式推广、生态产业开发等议题,并达成了深入开展科技合作的意向。
回應
確實是世界級的成果,全世界很多沙漠,在治理好本國的沙漠的情況下,把他作為一項技術推廣掙錢,造福全世界。
新疆兵團5年使逾730萬畝“沙海變桑田”
中新社烏魯木齊2016.6.16電(記者孫亭文戚亞平)“十二五”時期,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完成沙化土地治理732.6萬畝,完成計劃任務的244.2%。這裡的人們採用人工造林、封沙育林、沙區人工種草、草原封禁等手段使“沙海變桑田”。
新疆兵團16日舉行“十二五”防沙治沙成果新聞發布會。新疆兵團農業局局長孔軍錶示,新疆兵團沙區植被狀況進一步好轉,荒漠化和沙化程度持續減輕,局部治理成效顯著。森林覆蓋率由2010年的17.09%上升到18.6%。
新疆兵團基層單位團場多數分佈在風口、河流尾部、沙漠邊緣,生態環境極為脆弱。據統計,其沙化土地總面積1495萬畝,佔轄區面積的14.1%,現有沙區團場123個,其中88個團場深入沙漠腹地。
在防沙治沙的同時,屯墾戍邊的新疆兵團民眾利用沙海的優勢,大力發展特色林果業。截至2015年末,新疆兵團特色林果業面積已達308萬畝,年產乾鮮果品348.9萬噸,5年間分別增長了16.2%和184.7%。沙棘、枸杞、甘草等沙生藥材產業初具規模。
據悉,“十三五”期間,新疆兵團將保護和修復自然生態系統放在首位,將南疆墾區防沙治沙作為重點,繼續實施塔里木盆地周邊防沙治沙工程,適時啟動準噶爾盆地南緣防沙治沙工程;繼續加大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力度,增強水源涵養、水土保持能力,逐步構建有效的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體系。至2020年,新增治理沙化土地面積達200萬畝以上。
回應
需要藥方麼,我給韓國來開一張:去工業化,用愛發電,騎小電驢。
“甩鍋”是人類的天性,南棒就是下一個台灣,台灣早就被戳破了!今年春節3月份左右台灣也是霧霾天,第一時間也是賴給大陸,後來被衛星雲圖給打臉了,因為同一時間,整個福建省都在下雨,空氣質量是優良,沒有霧霾。
終於有一樣東西,韓國人說不是韓國的了。
關於柴油車,韓國人是被歐洲帶到溝裡去的。通過十多年的檢驗發現,發展柴油車並沒節能減排的效果,反而對環保困擾,這就造成了有些車企鋌而走險的對排放數據造假,終於在去年遭到曝光對於柴油車更是嚴重的打擊。中國除了貨運車和大型客車以外,乘用車並沒有發展或引進柴油車技術,而是近幾年來大力發展純電動車技術,美國也一樣。可能中美從一開始就覺得靠用柴油車替代汽油車的方法來治理大氣污染是不太靠譜的原因吧。
根本不是這回事,是歐洲柴油車技術最牛
並沒有否定歐洲柴油車技術不是全球最牛,但是這個最牛的技術在尾氣排放領域也是缺陷大大滴,去年德國大眾柴油車數據造假的新聞你沒看?
韓國官方統計,柴油車和製造業工廠分別是首都圈和韓國全國PM2.5的第一大污染源。但對於此,韓國業界和專家也多有不同看法。有不少分析認為,眾多的燃煤火力發電廠是比柴油車影響更為惡劣的污染源。
日前韓國環境部還公佈了一份有關燒烤會導致PM2.5濃度暴增數十倍的資料,並表示正在研究對燒烤店加強監管,這也使韓國社會一片嘩然,認為這是典型的推卸責任之舉。
韓國霧霾究竟有多嚴重?
據筆者的切身感受,2013年以來韓國空氣的確有變差的趨勢。剛剛過去的5月份,韓國達到“重度”污染標準的天數多達8天,這在以往是不可想像的。
全球來看,根據美國“2016年環境績效指數”,韓國的空氣質量在180個調查對像國中名列第173位。在OECD(經合組織)成員國中,韓國更是排名老末。韓國的PM2.5平均濃度(29.1㎍/㎥),較OECD成員國平均值(14.05㎍/㎥)高出一倍,是世界衛生組織準則值(10㎍/㎥)的3倍。
導致今年韓國對霧霾問題格外重視的另一大原因則是,以往韓國一直認為霧霾問題的根源在中國,因而一直是“看天吃飯”,很少下功夫研究。而今年以來,民眾才猛然發現,其實國內因素才是主因,一下子“三觀盡毀”,慌了。
韓國實際的霧霾情況,很可能要比政府公佈的情況更為嚴重。據韓媒報導,首爾的許多空氣檢測點設在公園裡,而集中了全國70%火力發電廠的忠清南道地區則總共只有7個檢測點,數據客觀性值得商榷。
高達76%的受訪民眾對霧霾表示出不安,5月口罩、口腔清潔劑、空氣淨化機等產品的銷量猛增。其中,口罩的銷量較上年同期大增552%,口腔清潔劑增長379%,空氣淨化機增長105%。
幾年來政策反反复复,何時能找到北
一是柴油車政策的180度大轉彎。
事實上,在2005年之前,韓國基本沒有柴油車銷售。但此後,考慮到柴油車的低碳效應,過去十年間柴油車被當作是環保節能車,被韓國政府大力宣傳推廣,並為此出台了稅費優惠等措施。在政府的鼓勵下,韓國柴油車銷量連續多年高速增長,在全部汽車中的佔比從2010年的18.5%猛增至2014年末的39.5%,相當於韓國每10台車中就有4台柴油車。而對一夜之間柴油車從環保節能貶為霧霾的主犯,韓國環境部不得不出面道歉,稱之前的柴油車節能宣傳屬於重大失誤。
二是對霧霾的另一大主犯燃煤火力發電廠的曖昧態度。此次《特別對策》中,韓國政府表示將逐步關閉10個建成30年以上的老化火力發電廠,但另一方面,又同時宣布將新建9個燃煤發電站。
芮曉恆:如何治理霧霾韓國找到北了嗎?
今年以來,霧霾問題成為韓國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2016.5.10,韓國總統朴槿惠親自指示,“霧霾是威脅國民安全和健康的重大問題,應該從國家層面製定特別的對策”。6月3日,韓國總理黃教安主持召開政府相關部門會議,公佈了《可吸入顆粒物管理特別對策》。
但讓韓國政府始料不及的是,《特別對策》的公佈,反而遭到了各界更大的質疑和批評。
韓國政府計劃,到2026年將首爾的PM2.5平均濃度從目前的23㎍/㎥降至18㎍/㎥,達到歐洲主要發達國家首都的水平。韓國將採取提前報廢車齡超過10年的老舊柴油車、限制老舊柴油車進入首都圈地區、擴大電動車等環保車銷售比重、逐步停止運行30年以上的老化火力發電廠、加強與中國等周邊國家的環保合作等多種措施。
韓媒稱,《特別對策》看似內容不少,但事實上大部分內容與2013年末發布的《第2次首都圈大氣環境管理基本計劃》幾乎一致,屬於“換湯不換藥”,與朴槿惠之前所稱的“特別手段”相去甚遠,很難有效果。以“限制老舊柴油車進入首都圈地區”為例,事實上早在幾年前首爾市政府就已經自行在推行,成效並不明顯。
在首都圈地區,柴油車是產生PM2.5的第一大來源,佔比高達29%,對策中未包括柴油價格,未包括對工廠和工地揚塵等重要污染源的強力措施,怎麼將空氣質量提高至發達國家水平?2020年電動汽車的銷量要達到25萬台,但實際上去年才6000台。完全沒有提到所需預算和財源籌措方法,僅僅是將所有運營中的柴油大巴替換成更為環保的CNG大巴一項,預計每年需要支出的補貼金額就高達1000億韓元(約9億美元)以上。對於目前財政緊張的韓國政府而言,的確是個不小的挑戰。
事實上,直到目前連污染物從哪而來,量有多少等基本問題都還沒有搞清楚,就在總統下指示後的3週時間內,匆匆忙忙搞出一個對策。
近年來,韓國政府和輿論經常將責任推向中國。KBS電視台表示,對於占到50-70%的中國因素,此次的《特別對策》卻絲毫沒有對策。韓國國立環境科學院,推測“來自中國的”污染物佔韓國霧霾成因的30-50%,而且也沒有有力的科學證據。
今年以來,隨著韓國國內污染源調查數據的流傳開,才使得輿論和民眾大吃一驚,原來韓國國內因素才是“主犯”,中國很可能是“躺著中槍”。尤其是今年5月連續出現的霧霾天氣,畢竟5月並非中國的取暖季,應當是空氣質量相對較好的季節,把黑鍋都甩給中國背,實在是說不過去。
英媒:美國超30城市水質檢測作弊致“鉛水”氾濫美官方:造謠!
英國《衛報》2016.6.2發布的調查性報導稱,美國17個州至少33座城市過去10年間存在水質檢測“作弊”行為,以掩蓋或低估水體含鉛量可能超標的事實。美國水質監測官方機構對此回應稱,英國媒體報導不實。
2016年1月,觀察者網曾報導,美國密歇根州弗林特市曝出“鉛水”醜聞,水污染導致當地幾十名兒童被檢測出血鉛超標,卻被長期隱瞞,引發抗議。
2014年,為節省開支,美國密歇根州弗林特市不再從底特律地區買水,改以當地弗林特河為水源。水源變更一個月後就有民眾投訴水質有問題,當局卻始終沒有採取應對措施,反而堅稱水質絕對放心。直至去年10月,幾十名當地兒童被檢測出血鉛超標,該市才宣布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
《衛報》以密西西比河以東81座規模較大城市為調查對象,最終43座城市給予配合。調查結果顯示,33座城市水檢“失真”。
具體說來,作弊手段大致分為3種。一、取樣前打開水龍頭,讓水先流幾分鐘,俗稱“提前沖洗”;二、取樣時卸掉水龍頭的過濾器;三、慢慢地向取樣瓶裡註水。按這家媒體的說法,這幾種做法都有助於暫時使水體含鉛量下降。
實際上,“貓膩”不僅局限於取樣現場,選擇哪些家庭取樣以及何時取樣等都“有講究”。
《衛報》說,費城和芝加哥的官員要求水檢人員檢測他們自家的水質;密歇根州和新罕布什爾州政府曾要求寬限檢測時間,以期在樣本含鉛量超標的情況下重新取樣;部分城市沒有按指示檢測足夠數量的家庭;一些城市特意在取樣前“劃掉”某些區域內鉛超標風險高的住戶;還有些官員要么自稱不清楚鉛管供水管道的分佈圖,要么以安全為由選擇緘默……《衛報》認定,這次調查性報導很可能只揭露了美國城市水檢黑幕的冰山一角,一些大城市把水賣給周邊數百個小城鎮,後者水檢情況如何,令人擔憂。
回應
民主的自來水補充各種重金屬,民主的人民沒有軟骨病,沒有奴性。
我去!又拿錯劇本了?公吱們不是整天鼓吹歐美的自來水都是乾淨得可以直接飲用嗎?
這我就放心了,為什麼有那麼多GZJY都在傳在美國打開自來水龍頭可以直接飲用?原來他們自己親自喝過,然後就鉛中毒了,說出的話充分體現了鉛中毒後的智商水平······
切,人家是好山好水好寂寞,好吧,即使含鉛的水,也是補充微量元素。
http://www.guancha.cn/america/2016_06_05_362921.shtml
蒙古國建水電站俄媒:貝加爾湖會面臨消失危險!
據俄羅斯《消息報》2016.5.24報導,蒙古在色楞格河(80%河水注入貝加爾湖)及其支流上建造3座大型水電站的計劃,會對貝加爾湖的生態狀況產生無法挽回的負面影響。
據報導,俄蒙兩國已就建造水電站對貝加爾湖狀態的影響舉行過兩輪談判。俄曾多次表示,色楞格河及其支流水電站建設項目存在巨大生態風險,水電站建成可能會對俄境內的色楞格河三角洲獨特的生態系統造成不利影響,同時水電站會對貝加爾湖造成污染,影響俄布里亞特和伊爾庫茨克地區居民飲用水。
蒙古最早在2011年提出利用世界銀行的資金在色楞格河上建設水電站的方案,因為該國西部、西北部和北部地區的生產生活用電均從俄進口,每年花費約3000萬美元,這對蒙古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從俄購買電力不僅受到額度限制,而且價格還逐年上漲。蒙古迫切希望建立獨立的電力系統,避免受制於人,並將此提升到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
從目前來看,迫於俄羅斯的壓力,蒙古在色楞格河上建設水電站的希望很可能破滅。
俄在積極反對的同時,也在想方設法打消蒙古建設水電站的想法。俄可利用蒙古的“草原之路”倡議,提出經過蒙古鋪設俄輸電網的建議。或者俄同意經過蒙古鋪設天然氣管道的建議。這樣無論實施哪個方案,對蒙古而言,都無需建設新的水電站。
回應
貝加爾湖,每當提起你的名字,我心裡都有一陣痛,那裡也曾是我們中華兒女生活的地方。
脫離天朝以為無拘無束,被人隨意欺凌受虐,自找的。
如果真的怕俄,蒙古不是有豐富的煤資源嗎,不然還可以建核電站,為什麼要從俄買電呢。
水電站只是用水發電,又不是把水喝光,矯情什麼?
呵呵,任何水庫都是多功能的,發電只是其中的一個功能,另一個重要的功能是灌溉,你想想水會不會消失。並且,水多的時候,大家都不爭。水少的時候,我一關水庫,天然的爭水利器,你能奈何。
外媒:印度警員向藏南抗議群眾開槍致2死10傷2016-05-12
中國西藏網訊綜合外媒報導,印度“阿魯納恰爾邦”(即中國藏南地區)警員於上周用電棒敲擊並向數百名達旺地區平民開槍,導致2人死亡,10餘人受傷。
據悉,當地群眾因不滿印度政府在達旺修建水壩而遊行示威。示威者表示,修建水壩將會導致河水淹沒整個達旺區域,而該區域有著宗教與歷史價值。
早些時候,“阿邦”警方逮捕了一名抗議修建水壩的藏僧。該僧人在當地享有很高的聲望,他的被捕激化了當地民眾與警方之間的矛盾。此次除了抗議修建水壩,要求釋放該僧人也是示威抗議的目的之一。
印度2008年頒布的國家水利發電政策稱,“阿魯納恰爾邦”有5萬兆瓦的水利發電潛力,佔印度總水電潛力的三分之一。近年來,“阿邦”與幾家電力公司簽署了諒解備忘錄,計劃建設100多個水電項目,其中14個項目都在達旺地區。
與中國啟動藏木水電站工程差不多同一時間,印度開始在位於雅魯藏布江下游的“阿魯納恰爾邦”修建這14個水電項目,以此來確立自己的“下游權利”。但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印度在“阿邦”的水電項目舉步維艱。
回應
印度警察越境打死中國群眾,有必要出兵震懾
機會啊,外交部國防部,抓住。
什麼也不說,給錢,派人,一定要把群眾組織起來跟他們幹。
不要怕,兔子在上游建大壩,多一滴水也不會漏下來……
這種事發生在中國的話,西方媒體一定會表示“震驚”,又“殘酷鎮壓追求自由的藏人”了,而這次是印度政府就鴕鳥了.藏南的親們,來個公投唄
公知大V噴子:人家總統是民選的,不是封建帝王。
民主國家哦~民主國家不開槍哦,什麼都投票決定哦,特別和平哦,國內國外都和平發展哦~
記者註意到,2002年,怒江全州地方財政收入僅為1.05億元,而據測算,怒江水電開發建成後,每年地方財政收入將增加27億元,僅怒江州每年地方財政就將增加10億元。不難理解,投資近1000億元的工程即便被短暫叫停後,但其前期準備工程卻“猶抱琵琶半遮面”的進行著停不下來。
實力最為雄厚的支持者當屬華電怒江,它在2003年春節後就開始參與怒江流域水電開發,涉及勘探、規劃與設計等。2003年3月14日,華電集團與雲南省政府簽署合作意向書,支持開發怒江。需要說明的是,華電怒江全名為雲南華電怒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股東包括華電51%、雲南能投20%、華潤電力19%、雲南電投10%。
相比而言,反對者卻要弱得多。記者向當地多個縣級部門求證得知,儘管怒江的主河道尚未開發,但66條支流已被小水電站包圍,已建和待建小水電站約90座。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就有45家企業進駐怒江開發中小水電,協議開發65條河流,總投資60多億元。
http://news.sina.com.cn/c/nd/2016-05-07/doc-ifxryhhh1716308.shtml
怒江水電項目10年後復活計劃裝機容量超三峽 2016.5.7 華夏時報
擱淺10年之久的怒江水電項目,終於獲得轉正機會。能源局最近起草的《水電發展十三五規劃(徵求意見稿)》顯示,怒江水電再次入圍重點水電發展之列。始於2000年的怒江水電規劃,2003年曾因中央高層批文而擱淺。
2003年國家發改委通過了由雲南省完成的《怒江中下游水電規劃報告》,該規劃以鬆塔和馬吉為龍頭水庫,並修建13座大壩,年發電量1029.6億度。迫於多方壓力,擱置了在怒江上修建13座水壩的最初計劃,但接踵而至的是各個參與者之間的博弈至今未息。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雲南省委書記李紀恆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依然表示:“怒江小水電全部叫停,不再開發。”
不過,《華夏時報》記者多方調查發現,過去13年怒江水電一直處於暗中開發,怒江66條支流已被小水電站包圍,已建和待建小水電站約90座。此外,怒江水電站開發的前期工作,如架橋修路、縣城搬遷和移民搬遷等,均在暗中開展。
多方博弈
怒江水電的開發,一如當年三峽水電一樣,引發了巨大爭議。反對者堅稱,目前中國祇有怒江和雅魯藏布江還保持著原始生態,不宜開發。支持者稱,怒江發展水電,有助優化中國電力的供應結構。
據悉,2003年,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對怒江水電規劃報告的批示是“應慎重研究,科學決策”。
此後怒江水電規劃被擱置長達10年之久。不過據記者了解,怒江水電站開發的前期準備工作,一直在低調進行。比如,華電怒江先後成立六庫、賽格、亞碧羅等水電站籌建處,也成立了六丙公路建設公司4個下屬單位;此間,開展了六庫、賽格、亞碧羅、馬吉4個電站的前期工作。
尚在開展的怒江水電的前期工程還有,投資150億元的南壩怒江大橋,2013年貫通的怒江大峽谷隧道等。
規劃復活
誰在推動
而決定這一政策變化的主因在於各參與者間的博弈。
怒江水電站的利益相關者,包括發改委、雲南地方政府及華電集團,也包括環保部、媒體、環保人士等。其中,方案是由發改委、能源局和水利部門負責,而云南各地方政府則基於經濟發展的考量,成為怒江水電開發的推動者。
發源於唐古拉山的怒江,水能資源十分豐沛,是中國重要水電基地之一,這其中的利益誘惑巨大。
甘肅臨洮縣每年扣公職人員工資植樹3年千餘萬 2016.4.3 央視
甘肅臨洮是六盤山片區的貧困縣之一,這裡的機關幹部、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並不算高,但近年來,每年春天都會有一個月,這些所謂“吃財政飯的”工作人員,他們的工資都會被扣掉一部分,這是怎麼回事呢?
解說:
據甘肅省臨洮縣的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反映,每年春季有一個月發的工資,都會比其他月份工資少幾百塊錢,而且這種情況已經連續有兩、三年了。
............
回應 1.8W 評論
這麼好的政策,央視還不平,你有本事去西北栽樹呀
我從頭看到尾了,為該地區領導贊一個!本來還以為變法圈錢呢,原來真的做好事!支持!可是看到那個教師1的言論,老子氣的不行,你明明知道成活率不高嗎,你還不上心,還滿腹牢騷,一年四五百塊錢都捨不得!要不然不扣你錢,讓你保證你自己每年種植的三棵樹百分百成活,不然罰死你!
我擦,這也能扯到公職人員身上,牛逼啊,切不說公職人員與官員的區別你沒分清,就論你這黑公務員的心,舉個例子,公職人員把你賣玉米棒子的三輪車沒收了,估計你又要叫囂城管打人了,不沒收,你又要說城管不作為,市容市貌那麼差。對你們這些為黑而黑得人,估計公職人員做什麼你都覺得不對的是吧?
我怎麼覺得法盲這麼多?支持的人,請你設身處地的換位思考下,你每年有一個月的收入被非本人意願而強制扣除幾百塊錢,你也能坦然接受?我不相信,這種做法是有違個人意志的,做好事,但是不合理。
我也不是公務員,也一樣看不慣一些鳥人在狂噴米田共。公務員一樣要養家糊口,除了當官的,他們工作量和壓力並不比我們少
被扣點錢就委屈了,那你自己每年去植樹了嗎?植樹成活了嗎?盡到每年植樹綠化義務了嗎?再說,你們當地生態環境綠化提高了,首先受益的也是你們自己。
就是,我是甘肅的也贊成,。國家徵收的綠化費取消了,但臨洮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保留,。在不植樹臨洮土地沙化,連水以後也別喝了。。這裡植樹的實際意義已經大於央視所說的什麼培養大家的植樹意識精神之類的。。最重要的是想辦法把樹種活,而不是培養什麼植樹意識,精神。沒見到誰自願一個人跑去栽樹。。
美媒:北上廣空氣污染好轉看得出中國治霾是認真的
2016-04-01 14:20:00 中新網 分享 37 參與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2016.3.30報導稱,原題:中國北上廣空氣污染有所好轉中國治理有成效 由北京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所作的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過去三年來,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和瀋陽這五個城市的PM2.5數值都下降了。
這些是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陳松蹊教授帶領的一個研究團隊所作的一項新的研究得出的結論。
研究人員利用兩組獨立的數據,回答了另一個問題:中國政府的空氣質量數據可靠嗎?是的,至少這五個城市的數據是可靠的。這是一個好消息。
另一個好消息是:過去三年來,這五個城市的PM2.5數值都下降了。北京的PM2.5濃度從每立方米99微克降至81微克,上海從61降至50,廣州從54降至39。
這要歸功於兩個因素:一是從2015年1月1日起中國實施了更嚴格的大氣環境監管措施,二是中國經濟增速放緩。
不過,也有不好的消息。在所有五個城市中,PM2.5水平仍遠遠高於世界衛生組織所建議的每立方米35微克的安全上限。即便是上海和廣州,其空氣“優良”的天數也沒有超過37%。
報導稱,北京有個好處:一到冬天,強勁的西北風有助於清潔空氣。但這無法解決問題的根源。因此,另一個建議是:減少排放。
相關新聞
港媒:北京為APEC努力治霾奧運治霾舉措再現
英媒:中國治霾為天然氣供應商帶來巨大商機
港媒:中國打響治霾戰水陸空立體防治污染
專家:中國為治霾長期奮戰需拭目以待
回應
他們說PM2.5數值下降了,難道我的感覺出錯了?
有的人也不用冷嘲熱諷,看看歐美的污染歷史、治理歷史,就知道中國做得足夠好了。水、電、燃氣、網絡、出行、吃穿,任何一項都意味著碳排放和霧霾的產生,所以誰也別站在道德製高點上。國家/企業/公民,盡好自己的責任才有權利資格指責別人的不好。
中國是個言而有信,一諾千金的國家,承諾了就要全力去做!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大陸環境危機 )
《自然》:中國將提前完成碳排放目標現已接近碳排放峰值
國際權威科學雜誌《自然》2016.3.21發表文章稱,中國“十三五”規劃中,針對能源和環境等領域,出台了更為強制性的節能、提效目標,還包括減少空氣污染的命令。這些基本要求和目標將幫助中國降低對煤炭的依賴,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文章分析,目前,已經有數據顯示,中國很好地完成了2020年達到煤炭消費頂峰的目標。同時,中國還在引領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投資。以下為《自然》雜誌文章的全文翻譯:.......
回應
其實中國的五年發展規劃,才是世界上透明度、確定性最高的國家級發展戰略。而像美國總統的國情咨文,他們自己能信幾成呢?更不要說換個總統就有可能徹底改弦更張,床破如果上台,奧觀海先生現在做的事情,還能留下多少呢?
中國有擔當。西方發達國家請向中國學習。
我們中國說乾就乾,一點也不會含糊的!
唉,那麼積極幹嘛?當優等生又沒有獎勵
到時候可以指責發達國家的不作為
這其實是在爭奪未來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的先機,使得這國家逐步取得技術和規模上的優勢地位。
完全被老美忽悠了,造成目前製造成本高企
美國每千人汽車保有量800輛,中國祇有100輛,美國人均用電量1.3萬千瓦時,中國祇有0.4萬千瓦時。什麼時候中國能夠達到美國一半的水平,再來談中國是否已經達到峰值。我們不能給自己套上緊箍咒。
張嘴就來!2014年中國風電裝機是美國的1.73倍.
公知大V噴子評論:中國經濟崩潰,工業生產縮減,所以煤炭使用量減少.
燃油/煤?如果不考慮歐洲經濟形勢問題,我們完全可以從現在開始對市內使用的轎車強制新能源。到時候全世界的汽車廠商不都得哭?!可以說世界上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不用燃油發動機+前後車橋。他們不崩潰?!
上海北京都給電動車免費上車牌了。燃料用石油也會下來的。
這種模式就算要搞也只能是在咱們中國,沒辦法,體制優勢,老外羨慕也沒用.....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大陸環境危機 中國石油大戰略 綠能產業 核能與核武 福島事件 《氣候經濟學》 氣候政治學 氣候峰會 )
“瀾湄合作”著力區域發展將造福惠利於整個水域人民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瀾滄江-湄公河首次領導人會議2016.3.23將在海南三亞舉行。應李克強總理邀請,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越南 5國領導人將共同出席會議,並舉行瀾湄合作啟動儀式。
“瀾湄合作”在博鰲亞洲論壇期間啟動,頗有“水到渠成”的意味。就在幾天前,中國在瀾滄江開閘放水以緩解下游地區國家的淡水緊張狀況。“中國的水外交緩解旱情”,泰國《民族報》報導稱,中國向這些國家派遣了外交官以通知每個國家中國將採取的放水計劃,泰國官員稱讚說,中國在管理跨界水資源方面變得更加透明了。越南的農業需要大量淡水,越南高級官員稱讚中國的放水舉動“是一個合作性的信號”。
據路透社近日報導,老撾人民軍的巡邏艇是在中國定制的,裝有夜視儀和兩台強有力的發動機,這樣就可以在湄公河偏遠地區進行水面巡邏。在中國的幫助下,老撾人民軍和緬甸警方已經成功地抑制了盜賊的活動,而在中國2011年開始領導聯合巡邏之前,這些盜賊一度恣意妄行地在湄公河上搶劫貨船。
日本《每日新聞》評論稱,中國爭取成立“流域合作機制”,“是出於對抗早已這樣做了的日本的想法”。評論還說,湄公河流域5國位於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經濟圈的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當然中國也是藉拉攏湄公河流域5國來瓦解南海問 題上東南亞各國的立場”。
“瀾滄江-湄公河幹流長4000多公里,把六國連到一起,從自然環境到安全領域,中國外交又找到了一個著力點”,中國(昆明)南亞東南亞研究院研究員朱振明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瀾湄合作是中國“一帶一路”大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雲南首當其衝從西南邊陲省份變成了中國對南開放的前沿陣地。不僅如此,從前有“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現在又多了一個“瀾湄合作”,成為中國西部開發的另一個支點。
朱振明對《環球時報》說,正如日媒所說,美國用亞太“再平衡戰略”離間中國與東盟的關係,“我們通過瀾湄合作也是反制美國”。廣西社科院研究員孫小迎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以前因為西方NGO說三道四,中國在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的建設上有些縮手縮腳。“瀾湄合作”可以說是造福惠利於整個水域人民,事實勝於雄辯。
回應
中國要大膽、科學規劃建設好境內的水利設施,不要再被西方NGO綁架了,緬甸不願建設水利設施,可以幫助泰國、柬埔寨先建好,也是這些國家對越南的轄制籌碼。
美媒:中國森林治理成功對世界很重要2016-03-環球網
摘要:從長期看,中國可持續的森林治理方式對全世界其他地區至關重要。
中國的森林砍伐問題似乎已經出現轉機,有證據表明北京從1998年開始實施的森林保護項目正在奏效。長達數十年的砍伐作業和開墾林地曾使中國的森林面積日漸萎縮,但新數據顯示,在2000年至2010年期間,中國森林覆蓋面積已實現淨增長。
一個科學家小組利用衛星圖像對中國的森林覆蓋狀況進行研究後發現,在這10年間,中國約1.6%領土上的森林覆蓋率出現大幅增長,而覆蓋率持續下降的區域僅佔0.38%。
森林是減緩氣候變化的關鍵。然而,在過去的1/4世紀中,全世界的森林面積已減少約3.19億英畝(約1.3億公頃)。像中國開展的此類森林保護項目已開始逆轉這種趨勢。
為應對長期砍伐森林引發的災難性後果,如生物多樣性喪失、洪災和水土流失等,北京(在2000年正式)啟動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其實,早在1998至2000年,中國政府就已對該項目投資 20多億美元。
“從長期看,中國可持續的森林治理方式對全世界其他地區至關重要,”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及東北亞地區對外事務高級顧問譚寶德說。
在世界範圍內,森林保護的現狀仍不太令人樂觀,但有報告顯示全球砍伐森林的速度正在放緩。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表明,上世紀90年代,全世界每年平均喪失0.18%的森林,但在2010年至2015年間,該數字已降至0.08%。(作者伊娃·波特金-科瓦奇,王會聰譯)
環保部一日放行2個煤化工項目 22個月來首次
2016.3.4,山西潞安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高硫煤清潔利用油化電熱一體化示範項目(以下簡稱“潞安煤製油項目”)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山西大同低變質煙煤清潔利用示範項目的環評(以下簡稱“大同煤製氣項目”)同日獲得環保部的同意批复。
值得注意的是,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梳理,這是自2014年5月底中國神華榆林循環經濟煤炭綜合利用的千億元項目獲環保部批准後,煤化工新建項目環評再次獲得環保部的“青睞”。
自2014年下半年,煤化工新建項目的環評就再沒有得到環保部通過的。2015年,環保部更是收緊了煤化工新建項目的環評,多個大型煤化工項目的環評均被否。比如,江蘇蘇新能源公司40億立方米煤製天然氣項目(以下簡稱“蘇新能源煤製天然氣項目”)、伊犁新天20億立方米煤製氣項目和潞安煤製油項目,同年這些項目多再次遞交了新的環評報告。
據了解,去年這些被環保部打入冷宮的煤化工項目,今年有望得到批复。比如,已獲批的潞安集團煤製油項目,而蘇新能源煤製天然氣項目正在環保部審查公示中。據環保部官網公示的信息,按照主要環境影響及措施、公眾參與以及相關部門的意見來看,如果不出意外,該項目的環評可能也將通過。
.......
不過,這兩個項目環評獲批,並不意味著環保部對煤化工環評的審批就此放鬆了,因為今年同樣還有將繼續投產的煤化工項目的環評被否掉,如中國石化長城能源化工(貴州)有限公司60萬噸/年聚烯烴的項目。
環保戰略
深圳擬建全球最大垃圾發電廠
環保部長:推動煤電超低排放改造接近天然氣電廠
回應
煤煉油,煤化工以及清潔煤電。這是對石油的釜底抽薪。當然需要在經濟性,環保性上成熟且具有競爭力才可以大規模推行。減輕石油依賴,瓦解石油美元的方法之一。
瓦解石油美元,最好的途徑是發展純電動汽車
中國煤炭儲量豐富,搞煤化工應該是大有可為的。
重組公司,這樣就會有一個中國煤化公司出現。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詳參【圖博館】:《煤礦》 《石油世紀》 中國石油大戰略 大陸環境危機 《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
另據了解,瀾滄江—湄公河流經中國、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等6國,幹流全長4880公里,流域面積81萬平方公里,年平均徑流量4750億立方米;我國境內乾流長約2161公里,流域面積16萬平方公里,約佔瀾滄江—湄公河全流域面積的20%、多年平均徑流量的13.5%。瀾滄江流域總體屬於西部型季風氣候,其顯著特點是旱、雨兩季分明。一般5~10月為雨季,11~4月為旱季。我國瀾滄江乾流建有景洪等水電站,汛期將部分洪水蓄留在庫內,枯水季節加大放流,調豐補枯,在防洪、抗旱等方面發揮了顯著效益,也改善了下游國家防洪、供水條件。(記者張艷玲)
回應
用南海開采的油氣來換
什麼用南海的油氣來換?你腦子秀逗了,那油氣本來就是我們的,應該讓他們主動把侵占的南沙群島還給我們
公知大V噴子越猴 : 為什麼會發生旱情?上游“梯級開發”
這群白眼狼
沒良心的東西,給他們放水他們就不反對我們了?渴死越猴
吃飽後再跟你鬧
下次不老實發洪水了,再給你放點水
真TM的不應該管猴子的死活
草,孬種們,能不能讓他們拿島換!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大陸環境危機 《世界建築七十奇蹟》 PLA最急需的武器 )
越南遭遇百年來最嚴重旱災雲南開閘放水27天解救2016.3.16中國網
記者從國家防總獲悉,應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請求,我方啟動瀾滄江梯級水電站水量應急調度,緩解湄公河流域嚴重旱情。3月15日8時,瀾滄江景洪水電站下泄流量已加大至2190立方米每秒,標誌著應越方請求,由我方實施的瀾滄江梯級水電站水量應急調度正式啟動。
據越媒體近日報導,受強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正遭受百年來最嚴重的旱情,湄公河水位也降至近90年最低。乾涸的三角洲比往常提早2個月出現海水入侵現象,鹽水已入侵三角洲主河道40-93公里,115萬公頃冬春作物中30%受到威脅,沿海多省份將可能經受較長時間的缺水。除越南之外,湄公河流域其他國家也遭受干旱襲擊。近期越方向我遞交照會,希望我方進一步加大景洪水電站下泄流量,以助緩解湄公河下游旱情。
據國家防總分析,今年以來在流域來水偏少2成,入庫流量僅500立方米每秒左右的情況下,我瀾滄江梯級水電站洩流達1000立方米每秒左右,累計為下游補水27億立方米,較天然來水增加94%,有效地改善了下游枯水期供水條件,調豐補枯作用明顯。為回應越方關切,國家防總、水利部商外交部決定,我方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努力克服流域來水偏枯、河道航運安全保障、電網調度、電站機組檢修等一系列困難,實施瀾滄江梯級水電站水量應急調度,進一步加大景洪水電站下泄流量,以助緩解越方旱情。3月13日,國家防總下達調度令,要求3月15日至4月10日期間按日均2000立方米每秒加大景洪水電站出庫流量。
3月14日,水利部負責人應約會見越南駐華大使鄧明魁,向越方正式通報我方實施瀾滄江水量應急調度的安排,並希望加強中越雙方在瀾滄江-湄公河水資源方面的合作。鄧明魁大使表示,中方在自身遭受旱災影響的情況下,克服困難,付出了巨大代價向下游應急補水,助越緩解旱情,對此深表感謝,並將第一時間向國內報告有關情況,向公眾客觀介紹中方為此做出的積極努力。我外交部也及時向湄公河流域相關國家通報了此次水量應急調度安排。雲南省防指成立了瀾滄江梯級水電站水量應急調度溝通協調工作組,召開專題會議,並發出緊急通知督促指導有關地方和相關單位落實具體工作措施。中國南方電網公司、中國華能集團公司等單位也迅速制定了應急調度具體工作方案,保障了水量應急調度的順利實施。
這種軟硬實力的不匹配,造成了中國企業往往在當地社會不盡理解甚至充滿誤解的狀態下展開工作。儘管有關部門與企業的工作人員付出了艱苦的能力,但相比於其他國家全方位的佈局,中國人仍然常常陷於“孤軍奮戰”的境地。
中國的海外利益保護必須解決這種軟硬實力不匹配的“密松之惑”。中國在“一帶一路”不僅要追求道路暢通,而且要追求人脈暢通;不僅要實現產能輸出,而且要實現好感輸出。在一些大的項目落地之前,對於所在國的媒體、社會組織的工作恐怕要先落地、先到位。更重要的是,中國的有關部門必須認真思考“創造性介入”與“不干涉內政”原則之間的關係,要主動積極地推動外部環境向著和平、穩定與發展的大方向轉變。就好像密松項目的僵局能不能破,歸根結底取決於有關部門能否形成合力,推動緬甸國內政治和解一樣。如果這個過程,你不去推動、不去參與,那麼自然有人會去做、會去參與,這個結果就是你在這個國家的話語中被邊緣化,而你的利益也很難得到真正的保障。(《國際先驅導報》特約撰稿儲殷黃日涵發自密松,作者係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研究員)
相關新聞
德媒2016-02-24非洲記者免費赴華受訓北京彰顯軟實力
中企2015.12.30中標“一帶一路”緬甸皎漂經濟特區深水港工業園(回應:瓜達爾港、斯里蘭卡港、緬甸港,孟加拉港...阿三又要睡不著了。注意防範各種不利因素,吸取密松教訓。中國是緬甸搬不走的鄰居,素雞都已承認了,即便民主派上台執政,發展還是離不開中國。)
中國公司計劃重啟緬甸萊比塘銅礦項目 2016.2.18
中国援助缅甸灾区活动板房移交缅方
印媒:吉布提、缅甸和斯里兰卡抓住中国海上丝绸之路
孟加拉国构建连接缅甸到中国的铁路
中国要担心缅甸投向美国怀抱吗?
纽约时报2016.1.24称昂山素季向中国靠拢 中缅将有更多合作
翁山蘇姬何時能接納華人
投资缅甸经济特区风险莫测
中國企業主導緬甸西部經濟特區開發
中国能建承建缅首个世行贷款 11.9万千瓦EPC电厂项目
中国产新客运列车在缅甸投入运营
美媒称中国对缅甸北方领土影响巨大
美國《外交政策》2016-01-12緬甸為何必須重啟與華關係?首先,緬甸應率先制定振興經濟所需的基礎設施發展計劃,邀請和鼓勵中國發揮重要作用。其次,緬甸領導人必須認識到,搞發展不能以損害和平為代價。
從偶像變為領導人的昂山,能治理好國家嗎
緬甸軍方學泰國 翁山蘇姬頭痛
維持緬甸安定翁山蘇姬不尋求立即修憲 爭取修憲拚明年當總統
因此雙方始終無法達成妥協。近年來,雙方在密鬆上游來回拉鋸,導致中方規劃中除密松電站外的另外幾個電站也難以開工,甚至出現了地方武裝在中方工地佈雷的情況。
目前密松項目最大的問題在於,政府軍與地方武裝僵持不下,誰也不能完全做主,以至於談判成本高昂。
“一帶一路”需要人脈暢通
在目前“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過程當中,有一種觀點認為,由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巨大的基建需要,只能依靠中國解決,因此中國企業與項目就會大受歡迎。可事實上從密松的情況來看,情況遠非如此。任何社會的訴求都是多元的,並不是所有的社會都和中國一樣以經濟發展為中心,也並不是所有的硬發展都能在任何情況下成為擺在第一位的硬道理。
在緬甸,中國最大的教訓就是讓硬實力突出的企業,陷入了競爭者軟實力的包圍之中。密松電站之所以陷入所謂民意的反對,歸根結底在於兩個謊言:一個謊言是密松電站的選址處是克欽族的宗教聖地,甚至是緬甸國家文化的聖地。“文化聖地”的提法嚴格來說,是一家克欽族背景的國際非政府組織於2007年提出,其題材來自於散亂的當地傳說,而在此之前從未得到過緬甸甚至克欽邦內的普遍承認。其在三江交匯之處的紀念碑是在2014年趕製的。然而通過日本等國所控制的媒體的不斷宣傳,這個謊言現在已經在緬甸相當多數不了解當地情況的公眾當中成為一個事實。
另一個謊言則是密松電站可能會帶來大壩潰堤的風險。對於居住在庫區當地的民眾來說,所謂文化聖地的說法,往往很難起到煽動的作用,但是對水電項目安全性的危言聳聽則往往很容易打動人心。密松地區是緬甸信奉基督教的主要地區之一,各山地居民聚落教堂林立,且多與美國等西方國家教會保持著密切的聯繫。淳樸的山民對牧師的佈道往往深信不疑,而所謂的潰壩風險恰恰正是通過一場場教堂裡的佈道而深入人心。儘管中國企業採取的國際上抗震性最強的面板堆石壩的方法,並且在汶川大地震中經受過檢驗,但仍然無法消除當地居民對流言的恐懼和對神父的迷信。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密松電站體現了中國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一個突出問題,那就是在基建、發展的硬實力上,中國具有無可置疑的硬實力,但是在傳媒、宗教、社會組織等軟實力上,中國卻往往缺乏相應的佈局。
另一方面,以吳登盛總統為代表的緬甸改革勢力,出於加強自身權威,未來可能的民主選舉佈局的意圖,又試圖迎合這種民意。吳登盛總統對待密松項目的態度由最初的積極推動,逐漸地變化為消極拖延甚至公開反對的態度。在2011年,吳登盛總統最終公然違反了自己對中國有關部門和國電投的承諾,宣佈在自己的總統任期內擱置密松項目。
事實上,密松水電站從啟動到擱置,緬甸政府基於政治考量的違約是根本性的原因。中方企業完全可以依據合同主張緬甸政府的違約責任。然而基於中緬關係大局的考量,在多方協調下,中國國電投並沒有選擇法律解決,而是寄希望於通過進一步的工作來最終推動項目。目前中國企業的忍耐與等待,並不是軟弱的束手無策,而是保持多種選擇的耐心觀望。應該說在緬甸新政府上台之後,密松水電項目仍然存在著恢復的可能。即便不能恢復,中國企業也完全可以主張自己應得的補償。
電站項目背後存複雜利益博弈
除了緬甸高層在政改中的立場搖擺,密松項目的另一大阻力,就是克欽邦複雜的政治局勢。密松工程地處緬北克欽邦,該邦是緬甸第二大民族邦,密松北部山地為少數民族景頗、載瓦、勒且、日旺、傈僳、龍窩族所佔據。這六族人口近60萬常被人統稱為克欽族,武裝力量接近兩萬人,長期與緬甸政府處於打打停停的態勢。
對於少數民族地方武裝而言,雖然也樂觀水電項目上馬以後帶來的當地社會發展,但更關注的是自己能從中獲益多少。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國內一些學者認為,密松水電站的選址地涉及克欽族不容侵犯的聖地,但一方面克欽只是一個對山地六族的統稱,所謂聖地只是其中景頗一部的一個傳說,另一方面克欽族在2006年以前也很少提及這個傳說。
所謂克欽族的發源地一說,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個少數民族武裝用以反對密松電站的理由與用來博弈的籌碼。地方勢力真正關心的是兩個問題:一個是密松水壩建成以後自己的實際控制區域尤其是邁立開江、恩梅開江之間的江心坡可能會被淹沒。另一個則是項目完成之後,政府軍在密鬆的駐紮。除非緬甸政府在密松水電項目上給予地方武裝足夠的分成,地方武裝肯定不會同意修建水壩。然而,緬甸政府軍也擔憂電站分成會被地方武裝用來壯大自己,從而進一步加劇地方割據。
緬甸目前擁有1億千瓦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錫唐河、欽敦江等河流上。其中伊洛瓦底江及其上游的兩條支流邁立開江、恩梅開江不僅蘊含水能最大,而且在開發條件上較為優越。尤其是邁立開江與恩梅開江的匯合之處密松,更是最適合水電項目之地。開發密松水電,曾經是緬甸全國上下的民心所向,甚至早在1952年緬甸政府就提出了修建密松大壩的計劃。此後找了歐洲、日本以及中國等多方的投資者,只是因為資金、電力市場及西方制裁等問題,最終沒有立項成功。
緬甸政府將目光最終投向了中國。緬甸政府自2001年開始就在不同渠道與中方進行接觸,並於2003年邀請昆明水電勘測設計院就“伊洛瓦底江密松大壩多用途水利項目”進行勘察。相比於緬甸方面的急切,中方企業由於該地區的複雜政治、社會局勢,而在初期的接觸中非常謹慎。為了推動項目進展,緬甸政府高層、軍方將領以及地方領導人都多次對中方釋放善意。尤其是後來成為緬甸總統的吳登盛更是多次對中國有關部門和企業進行動員與保證。在緬甸政府的熱情推動下,在2006年10月的第三屆中國東盟投資峰會上,緬甸政府與中國電力投資集團投資終於達成意向,並最終於同年簽署了諒解備忘錄。
坦率而言,國電投在密松水電開發的過程中,表現出了高度的謹慎與專業,而絕不是如外界一些基於想像與偏見的批評一樣,只考慮了工程技術上的可行性。國電投在自然條件、工程可行性以及環保、當地社群、安全局勢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並邀請了第三方國際機構進行評論,在與緬甸方面訂立合同的過程中也充分考慮了各種風險,各種環境評估、合同準備等預備工作就耗時近3年的時間。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的是,當水電項目開工之後,緬甸的政治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緬甸軍政府不僅開始了政治體制改革,而且有意識地向西方示好,且與中國拉開距離。作為中國在緬的標誌性工程,密松電站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這種政治變化的嚴重影響。一方面,日本等國控制了多家緬甸國內的重要媒體,並以通過這些媒體對密松項目進行了大量的不實批評,從而讓國內民意逐漸形成了對於密松水電項目的普遍反對意見。
外媒稱中國企業已在緬甸獲得29個水電站項目開發權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2016.2.17報導,緬甸電力部證實將再建設18個由中國企業獲開發權的水力發電站項目,至此中企在緬共獲得29個此類項目的開發權。
世界銀行兩年前宣布將在15年裡將向緬甸提供20億美元的援貸支持,用以改善這個國家的能源工業和醫療服務,包括協助緬甸在2020年有一半人口有電可用,到2030年實現全民普遍用電的目標。
中國在緬甸被擱置項目,反對竟源於兩個謊言2016.2.17 國際先驅導報
進入2016年,隨著“一帶一路”倡議更深入推進,更多的中國企業將走進沿線國家與地區,更多的合作項目將在沿線國家與地區落地。而新的一年,國際政治與經濟形勢所呈現出的巨大不確定性,預示著“一帶一路”倡議下的一些合作項目,所要承受的政治、經濟與社會風險很可能進一步上升。
這裡,有必要提及中國企業投資緬甸的密松水電項目——2011年因緬甸政局變化而被迫無限期擱置,就是中國企業走出去遭遇困境的一個“典型案例”。日前,筆者走進了密松水電項目現場,經過多方調研,發現“密松之惑”在中國企業走出去、海外利益保護等方面所具有的參考價值。
緬甸政治變化導致項目擱置
對於大多數對密松水電項目一知半解的普通人而言,大致上總有一種印象,那就是密松水電站項目是中方走緬甸上層路線,主動推進的一個項目。緬甸方面似乎是被動的、不情不願的一方。但實際情況卻與這種看法大相徑庭。事實上,密松電站是緬甸政府強力推動的項目。
對於積貧積弱的緬甸而言,電力建設是其國家發展的基本前提,而相比於火電、核電以及新能源發電來說,水電是污染較小、投資性價比最高、安全性最高的選擇。任何對緬甸國家發展有責任感的領導人,不管他是民選的也好、威權的也好,都會將緬甸的未來與水電項目聯繫在一起。
北京將開5條500米寬一級通風廊道向城市內送風吹霾
為了讓徐徐清風能吹進城市,不被高樓大廈組成的“圍牆”阻擋在外圍,北京市計劃打開5條寬度500米以上的一級通風廊道,並形成10多條寬度達到80米以上的二級通風廊道,形成一套完整的通風廊道網絡系統。據北京日報20報導,北京市規劃委2016.2.19發布了這一信息。
記者發現,這5條廊道串起了北京市多座公園和大面積綠地。第一條廊道,將從植物園開始,至昆明湖,經昆玉河,穿紫竹院公園、動物園一線,最終抵達玉淵潭。第二條廊道,也是從植物園起,經西五環及兩側綠化帶一路向南。第三條廊道的起始點在太平郊野公園,然後經東小口森林公園、奧林匹克公園一路向南,順著北中軸線抵達后海、北海、中南海區域,再蓄力向南至天壇公園,到龍潭公園後仍不停歇,還將順著京滬高速及兩側綠化帶繼續向城南輸送清風。中心城東部地區,尤其是酒仙橋到CBD區域的通風環境,要靠第四條廊道來改善,先後經過朝來森林公園、太陽宮公園、朝陽公園,然後順著東北五環的綠地一路抵達東南五環,再沿京滬高速及兩側綠化帶“順流而下”。
中心城東部地區通風環境的改善,還有第五條廊道的支持。這條廊道主要依托京密高速到東五環及兩側綠化帶一線,為東部地區輸送新風。
記者發現,目前確定的5條一級廊道長度都很長,但主要以縱向為主,少了一些橫向的大通道。至於少了橫向通風廊道的原因,領域內的專家說,因為北京冬天主要刮西北風、夏天刮東南風,因此縱向、順著風向斜著的風道將會最有效地解決霧霾集中的問題,“吹起來最有勁兒”。
通風廊道內難蓋“大高樓”
上萬平方公里納入生態紅線區
霧霾天氣
北京:機動車年排污70萬噸是本地最大污染源
回應
吹散是好點,有點治標不治本,不過也沒辦法, 英國霧都的帽子多少年才摘掉,還是希望中國能加快步伐吧。
雖然有些治標不治本,但仍然是有一定效果的。參考鋼城攀枝花,周圍到處都是礦場、化工廠,但是由於攀枝花城區就建在金沙江邊,全年江風吹著,其實並沒有什麼霧霾。
不過,真在意的是,霾真吹到日韓,這有可能又會出個國際環境糾紛。(而且有先例)。
北京三面環山,一面靠水,是古代風水寶地,但肯定不透風,是霧霾產生的重要的原因。
但要是改風水後,還是不是適合首都就難說了。南京就是前車之鑑呀
研究稱河北肺癌死亡率 40年上漲306% 2016-02-19
近日,河北省腫瘤研究所教授賀宇彤,發布了河北省2012年肺癌死亡率,並對比了上世紀70年代至今的死亡率,在過去的40年中已上漲306%,取代了胃癌第一位,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13倍。扣除人口老齡化因素後,河北肺癌死亡率依然上漲了180%,可見人口老齡化並不是主要的。。通過對比農村和城市地區的死亡率,40歲之後,城鎮地區的死亡率明顯高於農村。
賀在2009年《河北省肺癌死亡趨勢分析》稱,研究表明肺癌發病與吸煙、職業致癌因子(石棉、無機砷化合物)、空氣污染,電離輻射、飲食與營養等有關。
賀稱“大氣污染程度與肺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呈正相關,1m³空氣中的污染物每增加10μg,患肺癌的概率就增加8%左右”。
回應
賀,癌細胞檢驗診斷是近年普及的。然後你告訴我你知道40年前文革時的癌症死亡率?文革時候很多人死了,病因根本都查不出來。
不知道這個報告到底想說明什麼?40年前的統計數據有何依據?
四十年前?那時候的人生病有幾個住院的。不在醫院誰知道怎麼死的。現在有幾個是病死在家的,基本都是死在醫院。
這四十年,河北人的平均壽命因此下降了多少?以前癌症死亡率低,是因為還沒活到得癌症就掛了. 另外,這四十年肺癌的發現率(注意,不是發生率)、診斷率是一樣的麼?很大的可能性是平均壽命提高,醫學檢查水平提高,尾氣污染,吸煙二手煙,炒菜的油煙多了....種種因素導致的.
賀文篇幅很短,說服力比較低,只有結論,沒有任何實驗和引用。定量分析要科學,不能信口開河.
小編的配圖已經暗示了肺癌上升的兩大主因,吸煙和污染,但文中並沒有提到煙草消費和肺癌的關係.
小心輿論新聞以偏概全綁架老百姓思維。這種美分言論在觀網竟然還有人支持?
城鎮地區的死亡率明顯高於農村?不要告訴我農村人買不起煙。
吸煙的人被嚇得是越來越少,結果,肺癌發病率沒有下來,反而越來越厲害,只好又怪上污染了。
吸煙率,與全國相比;污染程度,與各類似的省份相比。數據的採集、公佈不難,難的是用科學或比較科學的手段去分析事情的因果。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大陸環境危機 中國非正常死亡 中國職業病)
美機構報告:空氣污染每年致死550萬人 中國印度佔過半2016-02-15
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的一個名為健康指標評估研究所的一項最新全球疾病負擔研究項目。研究顯示,全球每年有550萬人因為空氣污染而罹患各類疾病死亡;中國和印度則是因空氣污染而導致非正常死亡的重災區。參與研究的科學家指出,大量燃煤、燃燒木柴、已經燃燒各類以石油為基礎的燃料,均是導致嚴重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
研究報告同時指出,儘管中國政府已經開始嚴格限制未來的燃煤發電、取暖規模,但是由於中國人口結構已經呈現老齡化趨勢,也就是說年老體弱的人會相對增多,因此每年因空氣污染而死亡的人數不一定會因為上述努力就開始下降。
環保戰略
環保部:去年全國空氣總體質量轉好
回應
美國為中國操碎了心
總結:千錯萬錯總有中國的錯....
只要是美國人說的話,你反著听就是對了
中國占160萬,印度130萬。誰統計的?在哪裡統計的?怎麼統計的?不久前公佈的全球人均壽命,中國祇比美國低兩三歲,北上廣人均壽命超紐約,華盛頓,是不是說明美國的城市污染比中國更嚴重?
中國和印度在一個排行榜,而印度不如中國?你有考慮過印度人民的感情嗎? 你有問過印度人民贊同嗎?
事實上就肺癌來說中美現在沒啥區別,美國發病率是每10萬人61.4人,死亡是每10萬人49.5人。中國是發病率為53.37/10萬,死亡率為45.57/10萬。相差不多,考慮到中國中早期診斷少而晚期診斷基本等於死亡,治療水平差別恐怕還更小,更好點點都有可能。美國肺癌有相當部分因為氡氣?
最喜歡這樣的評論,有根有據,不會像某些人亂說
錯,這個例子其實很不好,因為肺癌中大約90%是由於吸煙引起的。
沒錯 就是我們所說的大理石就是氡氣 美國工業時期就是一個重污染的年代 就算是到現在美國四大湖的河流還是存在重金屬污染 當年美國大多數汽車工業就是建立還河流上游的 還有多氯聯苯,美國前兩年有個新聞說要治理這個污染,要達到中度污染水準,嗯,大概相當於中國的天然污染集中區黃河河彎處的污染水平。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大陸環境危機 )
再低的階級也會有一個「家」。在印度街頭,「家」的形式有許多種。大樹下就是遮風避雨的地方,帆布搭建的居所,也是「家」。層層疊疊的鐵皮屋堆疊而成錯落有致的,當然,還是「家」。
印度許多城市存在貧富不均的現象,孟買市區精華地段的高樓旁隨處可見低矮平房。官方普查發現,有近350萬個家庭在印度大城市中沒有固定收入來源,他們之中有的人的「家」搭建在港灣堤防邊。
政府讓賤民改姓 卻只能選特定姓氏
印度兩千多年前開始的「種姓制度」深植人心,如同近年來揮之不去的霧霾,就算憲法明文廢止了「賤民」這名詞,也廢不掉千百年來烙在印度人心中的階級觀念。
史紫蓉說,印度政府曾想過藉由改變姓氏擺脫「賤民」階級的刻板印記。荒謬的是,印度政府讓賤民階級只能從政府所列出的姓氏名單上選擇新姓氏,到頭來還是只要看到某種姓氏就知道對方是否是賤民。
史紫蓉說:「這政府很有幽默感吧。」
印度空氣不只飄著霧霾 更有千年的階級觀念
憲法明文廢止「賤民」,卻廢不掉烙在印度人心中的階級觀念。
低階佣人不能用主人家的浴廁,大樓樓梯間蓋佣人專用小廁所。
「種姓制度」不是用說的,而是真實存在於印度人生活之中。
嫁到印度孟買近15年的台灣媳婦史紫蓉,帶我們參觀她所住電梯華廈的樓梯間,每兩層樓之間就有一間只能容身的小廁所,這是專給佣人使用。
面試佣人時曾有應徵者詢問,「可不可以用你家廁所」、「可不可以在你家洗澡」,史紫蓉說:「我老公堅決反對。」她的印度老公非常嚴厲說,佣人不能用家裡廁所、洗澡也不能在家裡。
史紫蓉為應徵者說情的理由是,樓梯間的廁所很髒,老公反問:「他們(佣人)家的廁所會比樓梯間的乾淨?他們家裡可能連廁所也沒有。」
史紫蓉家在孟買市北區,附近生活機能一流,家裡隨時有熱水,老公堅持不讓帶有小孩的佣人在家裡洗澡的原因一樣,「他們在自己家也是洗不到熱水」。
史紫蓉說:「還滿悲哀的。」但印度社會就是如此,大樓興建過程一定會給佣人在樓梯間留廁所。
「階級」像空氣一樣 無所不在
孟買是印度「金融之都」,歧視已經如此,鄉下歧視低階種姓的現象更嚴重。兩千多年來,低階種姓的印度人甚至會帶著敬畏眼神看高階種姓。
給佣人專用的除了廁所,還有電梯。這棟華廈有兩組電梯,佣人上下樓會兩邊都按,看哪個電梯先來。如果住戶電梯先到,而且裡面有人,佣人就不進去,即便邀請,佣人也「不敢進來」。
史紫蓉的觀察是,「和高階(種姓)的人在一起,不會舒服」。
給佣人一天喝一杯茶是印度習慣,她家佣人寧可坐在廚房牆角喝完,也不願受邀坐上椅子在桌邊享用。「那是一種心理狀態,數千年以來就是如此」,史紫蓉說。
大城市有近350萬個家庭沒固定收入
乞丐在印度街頭隨處可見,不論是車水馬龍的印度街頭沿街乞討,或是默默坐在街頭或寺廟旁的乞討者,涓滴之流的零錢布施讓他們得以溫飽,而許多印度人自小也被教導要施捨窮人。
額爾瑾:如果康熙、乾隆都死於霧霾,那老百姓還活不活了?2016-01-12
最近看到一篇很有意思的報導,澳門鏡湖醫院心臟內科醫生譚健鍬出了本書,指出康熙、乾隆等多位清帝都可能死於霧霾,不過這種說法的可信度有多大。
明清時期城市化發展以及人口密度高度集中加上古代華北地區大多選擇燒炭取暖,加重了當時空氣環境的污染。但使用煤炭取暖並非始於明清時期。考古發現,最早用煤炭作為燃料的遺址,是在1988年發掘的位於位於陝西神木縣敖包梁段秦長城,城垣夯層中夾雜有煤炭灰和未燒完的煤渣,修築時間為秦昭王在位期間,約當公元前295-前251年。宋代時,煤炭開始大規模地被使用,以都城開封為最盛。如果僅僅是燒炭一個途徑就能造成空氣污染的話,估計宋朝的諸位皇帝基本都死於霧霾了。
當時,煤炭的使用對於生態環境還有一定的改良作用,因為煤炭用量增大勢必會影響使用薪柴的數量,也減輕了植被的壓力。據記載,明末皇宮中每年要消耗木柴約2600萬餘斤,紅螺炭約1200萬餘斤;這一數字到了清初,宮中用薪柴量減少為每年木柴約800萬斤,紅籮炭約100萬斤。皇宮中尚且如此,下層百姓對於木柴的需求就更多地被煤炭取代了,清朝前期使用煤炭的量在10萬噸左右,這些煤炭卻可以抵80萬噸的薪柴數量。
當然光憑藉煤炭不能完全緩解森林覆蓋率低下的現實,並且煤炭對生態環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壞,比如燃燒時產生的污染物,以及採煤過程中影響地下水位從而影響了河流水源。但是,這些污染是否能影響長居深宮中的皇帝呢?
要知道,不管是康熙還是乾隆並不是每天都住在紫禁城裡的,他們會時常去皇家園林或者是避暑山莊里消遣與辦公。特別是乾隆,對於園林和享樂的追求是空前的,他又怎麼會讓自己在一個污染的環境下生活呢?.......也就是說,乾隆皇帝為了生態環境是花了力氣的,即便是北京城內的污染嚴重,他也一定要想方設法讓自己有一個可以享受清新空氣與養生的園林,單單一個清漪園就花費了這麼多心思,更不要提舉世聞名的圓明園了。
當然,皇帝也是人,也得呼吸,皇帝必不可少會吸到霾,但是此“霾”是否等同於今天我們吸的霧霾呢?
答案很顯然是否定的。..........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詳參【圖博館】:《煤礦》 《康雍乾盛世》 《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 大陸環境危機 《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
北京拼環保 煙火品質「APEC藍」2016-01-04 聯合報
今年春節的煙花爆竹2月3日開始銷售,銷售時間也繼續壓縮,從去年的11天壓縮到10天;在市場壓力以及環境保護要求下,北京地區最大煙花供應商熊貓煙花,今年全面更換環保煙花產品。
中新網報導,在北京市熊貓煙花有限公司位於朝陽區的展廳裡,400多款新品花炮擺滿展台,且已穿上印有金猴的「外衣」;價格方面,對比京城較為熱銷的500頭、1000頭的鞭炮,售價與往年基本持平,50發以上的大煙組合煙花,價格也下降。
熊貓煙花公司技術人員表示,今年即將上市的煙花全部採用環保技術,以「去土、去煙、去硫、去塵」為目標,所有花炮產品不僅延續了「APEC藍」的品質,且燃放後的煙霧微霧,燃放後的殘留物可降解回收。
此前,北京市安監局通報,北京將壓減猴年春節煙花爆竹銷售點,五環內銷售時間為2月3日至12日僅10天,繼去年降至11天后又減少了一天。
煙花爆竹配送工作將於1月24日開始,零售經營許可辦理計畫於1月19日前完成。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詳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大陸環境危機 跨年春晚與煙火 兩岸鬧元宵 爆炸吧!爆竹)
沙特上調國內油價,土豪過年也難? 2016-01-02王晉 以色列海法大學博士生
隨著沙特宣布大幅減少針對國內的石油補貼政策,宣布國內石油價格上調40%,國際社會的目光也隨之被吸引而來。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報告估算,沙特政府每年的能源補貼支出達1070億美元,其中僅汽油補貼就高達860億美元。沙特國內汽油零售市場價格目前僅為每升0.6里亞爾(約合1元人民幣),是全球最低的汽油價格之一。柴油和天然氣零售價格也在全球最低價之列。作為不少人們心中的中東“土豪”國家,沙特降低國內汽油補貼,確實讓人們大吃一驚:原來沙特也扛不住了。
沙特利用自己的石油資源用於維護自己的國內穩定和社會發展,對國內石油的補貼是沙特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沙特人的福利從教育到廉價能源,幾乎遍布各個領域:政府每年出資數十億供學生出國深造;石油價格低到每加侖1美元以下;電費也很低,以至於暑期出門度假的利雅得居民都懶得關掉家裡的空調。
通過補貼來推行的低油價政策很大程度上源於沙特的“政治需求”,即通過推動一系列的福利措施來增強王室政府的合法性。王室一般與公眾分享石油財富,這讓中東動蕩的背景下沙特能夠穩固其政權。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儘管石油價格下降,政府財政收緊,但相比選擇破壞社會穩定的基石,沙特執政者寧願承擔巨大財政赤字。
但是沙特實行的“低油價”政策也帶來了負面效應,即沙特國內不斷攀升的能源消費總量和難以推行的節能政策。沙特的單位產值能耗長期較高,2013年沙特的單位產值能耗是英國的4.1倍,能源生產效率亟需提高。2013年沙特的年人均能源消費量是英國的將近8倍,是中國的近4倍。
.......
回應
我一直相信我有生之年看得到中東哪些油霸有吃不上飯哪一天。
真心希望沙特、卡塔爾這種代表著最落後生產力、最落後生產關係、最落後文化的國家儘早崩潰。
還是不要崩潰吧,不然恐怖組織會爆炸式增長的,想想都可怕,,
相反有沙特才有恐怖組織會爆炸式增長,沒沙特輸出哇哈比哪有那麼多恐怖活動,中東崩潰了才是全球清算的開始。
相關新聞資料
因为雾霾,油价不降,太任性太智慧了
這次發改委沒降油價,我帶頭鼓掌2015-12-17 張捷 政法大學金融研究院主任
英媒:汽油廉價推動SUV銷售美氣候目標面臨風險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詳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大陸環境危機沙 中國石油大戰略)
陸林業局長:三北防護林 不會造成霾害2015-12-30 聯合報
京津冀地區今年底霧霾頻發,大陸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昨表示,植樹造林不會造成霧霾,三北防護林影響風速導致霧霾、是一家之言;中國土地荒漠化與沙化土地面積已十年「雙縮減」,但防治工作依舊嚴峻。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昨天舉行記者會,對於外界議論因三北(西北、華北、東北)防護林大規模造林,樹林阻擋風速導致京津冀地區霧霾次數增加;張建龍指出,說造了幾棵樹、就影響了風速,不太可能。
張建龍表示,植樹造林增加植被對風速肯定有影響,但降低的是地表風速,不可能改變大氣環流;且這幾年因大量增加植被,沙塵暴天數明顯減少,例如北京沙塵暴明顯減少,就是北京周邊造林、內蒙造林的直接結果。
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強調,霧霾形成有兩個主要條件,一是汙染物排放,二是氣候異常,特別是大氣環流異常導致汙染物不易擴散,進而形成霧霾。
27國請中國建燃煤電廠,美媒問何不食肉糜2015-12-28
《紐約時報》說,中國不顧全球變暖,給27個國家修建92座煤電廠?他們才不會告訴你,煤炭也是英美德最大的電力來源;也不會提醒你,發達國家本該拿1000億美元提供清潔能源。他們更不會注意到,中國的煤電已經比天然氣更清潔。
臨近年終,又到了各種盤點登台的時候。最近,美國《紐約時報》就幫中國做了一份盤點,稱2010年以來,中國國企在27個國家已完工、開始修建或宣布修建計劃的燃煤電廠有92座,“遍布亞洲”。
《紐約時報》在誇中國?太天真!這篇報導很快話鋒一轉,指責中國國企“不顧對全球變暖和空氣污染的擔憂”。
中國的經濟增長正在放緩,在中國國有的工程企業因利潤下降而苦苦掙扎,只好尋找國外項目,而中國經常“在國外開出極其低廉的價格,許多發展中國家很難拒絕。”
彷彿是中國企業為了賺錢,主動引誘別國去造高污染的燃煤電廠!事實真的如此嗎?
亞非拉國家缺電才是常態
西方真的不燒煤了?
世界最好火電廠在中國
無論是超臨界燃煤發電還是新能源技術,中國的起步都比西方晚十年以上,竟能迅速成為領導者,除了科研人員的努力,節衣縮食的高額研發投資必不可少。但要是沒有每年7%的增長,動輒數百億美元的投資,恐怕再節儉也拿不出來。
西方人熱衷於讓發展中國家放棄高污染的能源,不吃糟糠,改食肉糜,自是出於一片善心。肉糜從何而來?答案也不難。按照京都議定書和今年的巴黎協議,發展中國家本應得到每年1000萬美元的減排支持。
其實,若早有這樣的承諾,中國人又何嘗喜歡過去幾十年的發展模式。
相關新聞
解振華:若完成氣變目標霧霾污染源降42%
專家:今冬多霧霾因厄爾尼諾
回應
若早有這樣的承諾,中國人又何嘗喜歡過去幾十年的發展模式?聖母,你好,聖母再見!
人家說的哪不對,中國就是因為得不到西方的技術支持,迫不得已發展自己的技術.
西方不會白白支持你的!
然後一大波公知聖母又可以引用《扭腰時報》做論文了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詳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大陸環境危機 綠能產業 核能與核武 《煤礦》)
為治理空氣污染意大利米蘭因霧霾將禁車3日
從下週一(2015-12-25)開始的三天,意大利北部城市米蘭將全面禁止私家車出行,應對指數超標的空氣污染。這也是繼羅馬、都靈之後又一個採取措施應對霧霾的意大利城市。
綜合BBC、紐約時報消息,禁車時間為早上10點到下午4點,與此同時,政府發行了一種“反霧霾”的全天制車票,售價1.5歐元(約人民幣10元)。
最近幾週,由於缺乏降雨,米蘭的空氣污染指數急劇增加。
米蘭市長Giuliano Pisapia呼籲市民遵守禁令。
米蘭所在的倫巴底行政區也要求官員取消年底的煙火表演計劃,防止污染空氣。
在意大利首都羅馬,政府設立了多種交替出行政策,如21日和22日,羅馬采取了汽車單雙號輪流出行,違者將被處以150歐元罰款。羅馬政府也沒有排除頒布全市禁車令的可能。
西北部城市都靈本月兩天公交免費,鼓勵市民搭乘。新華社注意到,都林《新聞報》22日發表的一篇文章,標題就叫“霧霾,整個意大利拉響警報!”
2008年,米蘭為稱為歐洲污染最嚴重的城市,此後一直處於歐洲污染最嚴重地區的名單。自2007年起,米蘭已經多次採取限行措施。西班牙的兩座主要城市也頒布了治理污染的措施。巴塞羅那上週要求車速應限制在90km/h,馬德里市中心的部分停車場兩次被關閉。
回應
發達國家不是沒有的嗎?公知去查查是不是還有國企沒有私有化完?
哇,什麼時候出口的,到岸價是多少?
西方媒體沒說是中國吹過去的?
其實是中國的霧霾空降過去的
你們懂什麼,中國北京的霧霾被西西伯利亞來的寒流吹到日本,先污染了日本,然後在西太平洋沉入海水中,經日本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加利福尼亞寒流->北赤道暖流污染了整個太平洋。最後經千島寒流流入北極,導致北極冰川融化,企鵝滅絕。接著在北極蒸發,通過極地高氣壓帶的東風吹到意大利!
你知道的太多了,當心公知滅你的口。
我又聽到人(公知大V噴子)說,外國都是霧,中國全是霾。明明是浪漫氛圍,偏要說是空氣污染!
哎呀我去,踩我的人都啥心態。
沒看懂
民主的是叫毒霧好不好!
從踩和讚你的比例差不多來看,不是所有人都看得懂高級黑的,網上最多的還是網絡小白~~
陰謀!中國應該提高警惕!假如有一天霧霾徹底全球化,抗霧霾將不再是中國人特有的體制優勢,到時候中國將失去霧霾這一強大的戰略性武器。
陈光标“卖空气”形式大于内容_中国网
2012-8-11,“奧運萬里行有我中國棒”車隊到達南京,此次南京站的主題為“環保中國有我中國棒”。在現場,有“中國首善”之稱的陳光標,不但舉起錘子砸電動車,而且透露將於9月17日在北上廣設立流動專賣店售賣新鮮空氣,每瓶售價4元至5元。【詳細】
陳光標“賣空氣”是否又是“炒作”?
當空氣被拿來買賣很荒唐
陳光標生產的新鮮空氣,能破解空氣質量問題?
陳光標賣空氣的“三宗罪”
陳光標“賣空氣”涉嫌“干涉政府部門公務”
“售賣空氣”侵蝕了公共物品的屬性
不妨將“賣空氣”看作是環保的行為藝術
陳光標賣空氣:用過的易拉罐往哪放?
但願陳光標賣空氣是個笑話
結束語
從內心講,我們希望陳光標賣空氣只是一個笑話。如果真的有一天,陳光標通過賣空氣掙了大錢,那絕對是一個悲劇。從這意義上說,陳光標賣空氣可算是一次“環保秀”,他在用一種極致的方式告訴我們,自然環境已經到了危急關頭。只有從現在起,進一步提高對環保的重視,進一步轉變生產和生活方式,才能讓陳光標賣空氣成為一個真正的笑話。策劃:王穎文
http://news.china.com.cn/zhuanti/zggc/node_7164738.htm
(楨:一群崇洋媚外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詳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大陸環境危機 別再施捨台灣 爆發戶心態 暴利富豪團 土豪的異化)
北京市民流行吸加拿大新鮮空氣 一瓶呼吸150次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2015-12-22報導稱,該公司將新鮮空氣裝罐運往中國。“Vitality Air”的聯合創始人帕克特介紹說自己的創業靈感,來源於之前在購物平台易趣放置的一袋加拿大落基山的空氣。他說當時只是賣著玩。
他介紹說,現在賣的每一罐空氣都是人工裝灌。每罐7.7升,售價約100元人民幣,可供呼吸150次。
對於清潔空氣,中國市場有著強烈的需求。“Vitality Air”又調運了4000罐到中國。
「空氣」產地有講究 陳光標賣800萬罐2015-12-23
大陸網站上有許多人「賣空氣」,有國外也有國內空氣,價格從1元(人民幣,下同)到99萬9999元都有,但9成以上生意不佳;反而是富商陳光標聲稱賣了800萬罐空氣,算得上「空氣王」。
早在幾年前,大陸就有人在淘寶網上賣空氣,近年來因霧霾嚴重,網站上賣空氣的有增無減,不但產地多且「口味」多元。最近在網路走紅的威海女孩賣空氣,雖然只是噱頭,沒賣出去半瓶,但光是在淘寶網上,威海就有3件空氣產品,格從10到20元不等。
除了威海,大陸從南到北都有人在賣空氣。吉林有人賣「三國」空氣,說是從中、韓、俄邊界來的。福建的泉州和福州也有人賣「海邊」空氣。西藏賣「高原空氣」。張家界、桂林賣「仙境空氣」。重慶、貴州賣「山林空氣」。更奇的是有的空氣還有「泥土、花香」口味;延安賣的空氣不但可以遠離霧霾,更有「革命聖地的味道,可感受革命老區的情懷」。
儘管9成以上的空氣都沒人買,但賣空氣的商家依然努力,除了介紹空氣新鮮品質,還教人如何「吸」空氣。有網友問「買空氣有沒有附容器?」商家則說「什麼都沒有,就只有『空氣』啊!」
相對於多數網站上空氣不好賣,大陸富人陳光標從2012年9月開始販賣罐裝空氣,最初業績平平,但後來因空氣品質惡劣而銷售長紅。他自稱已賣出800萬罐空氣,一罐5元,全部所得都捐給貧困地區。或許是因為做慈善以「賣空氣」為噱頭,才有如此好生意。
這裡不得不提以自由民主人權標榜自己的美國政府對原住民具有戰略意義的民族政策,現今印第安人這個美洲大陸曾經的主人,不僅淪為人口少數,而且成為政治上失聲的人群。即使一個部落能發出同一種聲音,對於以白人為主體的“民主社會”,既無足夠的選票,也無經濟實力去遊說國會議員,除了等待主流社會良心發現和同情,會有政治家真的肯賣力改善印第安人的生存環境嗎?
關閉納瓦霍煤電廠的替代方案是增添新的環保措施,按照股東之一兼運營方的SRP測算,如果納瓦霍發電廠排放達到美國環境署的haze即霧霾氣體排放標準,就需要在2018年前投入11億美元進行徹底改造,而30多年前建設這個廠的投入僅6.5億美元。其實這個電廠也間接關係到亞利桑那州大部分居民的用水問題,如果關掉這個廠,不僅影響到印第安部落的經濟,而且與之相關的亞利桑那調水工程的用電就需要市場採購,亞利桑那州多數居民用水的價格就將成倍增長。
中國已經是溫室氣體的最大排放國,但是中國人口是美國人口的4倍多,人均排放只有美國的1/4,美國人冬天暖氣燒到家裡可以穿短袖;夏天空調開到冷得要穿羊毛衫,幾乎人人開輛高耗油汽車上下班,而中國大約有一半的人口夏無空調冬無取暖設備,如果中國中南部廣大農村和城市貧困家庭冬天家裡溫度能燒到攝氏18度,中國的能源需求還需要巨大的成長空間,增加替代能源減少煤炭的使用量,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寒冷中瑟瑟發抖的人最關心的是有一盆火,不管是煤火還是柴火,而絕不是霧霾。
發達國家和中國富裕起來的人們如果真心關注人類的未來,首先就應該控制自己的慾望,把文明的成果分享給還處在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的窮人,只有有能力揮霍的人們都身體力行,節能減排,才是現有條件下最好的降低污染的手段。
回應
這樣的正能量文章,必須頂!多傳播吧,國內好多媒體(楨:理盲濫情的霉體公知大V噴子)已經成了歐美的喉舌。
寫得真好,特別是最後兩段。(另詳參【圖博館】: 美國民族大熔爐 《氣候經濟學》 氣候政治學 氣候峰會)
出國之後更愛國。此文是很好的體現。
你是沒到外面的中文網逛過吧,www.wenxuecity.com上有很多說中文的對這個國家恨之入骨,非常不解,後來和朋友聊天兒提及此事,朋友說也許是因為國內發展好了,那些去國外的人心理不平衡吧,還真有些道理
那些是已經回不來的外國人了。能回來的誰不希望自己家好?出門在外才知道家好
記者採訪了一位退休病弱的老人,他對於火電站的去留很矛盾,一方面火電污染了保護區的環境,影響到他們的健康;另一方面,他又擔心一旦電廠,煤礦關門,本來孩子們的就業渠道就很窄,就業問題必然雪上加霜。
在美國社會中,地處偏遠、缺水少電、缺醫少藥、語言流失、網絡不暢,甚至姓名都已被同化的印第安人,其保留地經濟發展停滯、社會問題嚴重早已不是新聞。美國司法部2012年統計表明,印第安人保留地犯罪問題嚴重,約210萬印第安人處於赤貧狀態。美國小企業協會2007年一項調查表明,只有1%的印第安人擁有自己的企業。在所有社會指標中,印第安人幾乎都在最底層,如青少年自殺比例為18.5%。印第安人高中輟學比例為54%,也是全國最高,但人均收入最低,各保護區的失業比例高達50%至90%。
納瓦霍是全美國最大也是最貧困的印第安人保護區,根據美國人口統計局2011年統計,美國登記在冊的純血統印第安人約293萬,有著兩种血統以上的印第安人約229萬,合計522萬人,約占美國總人口的1.7%,其中納瓦霍人為33萬。納瓦霍部落保留地面積約7萬平方公里,橫跨猶他、亞利桑那、新墨西哥三州,保留地內60%的社區不通水電。區內的經濟支柱產業是煤礦、火力發電和鈾礦,由於都是污染行業,前景均不樂觀。特別是美國政府承諾的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重大舉措之一就是關掉納瓦霍煤電廠,更為納瓦霍的經濟蒙上一層陰影。煤電廠目前有500多僱員,其中85%都是納瓦霍人。當地煤礦則為這個煤電廠供應燃料。煤電廠和煤礦一共為當地創造了近千個就業崗位,關閉煤電勢必對納瓦霍經濟造成災難性打擊。類似的事情發生在中國打擊面則會更大,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煤炭需求減少,煤炭大省山西的經濟首先受到嚴重衝擊。
中國的環保及霧霾問題經常被外界利用、惡意炒作成為政治議題,其實考察美國環保,背後倒是真有實實在在的人權問題,納瓦霍電廠只是一個縮影。美國的自然生態、人文生態和政治生態被世界上不少人羨慕,但在其背後不可迴避的卻是血淋淋的民族生存、抗爭和無奈的歷史。美國殖民者能奪下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是犧牲美洲原始主人——印第安人生存權利的結果,這是眾所周知的,但很難想像,在後工業時代解決環境問題是,居然還在犧牲印第安人的權益。
美國鳳凰城的他山之石
本文開篇即引入美國媒體是怎樣理性面對霧霾問題的。認為發達國家沒有霧霾是一種誤解,發達國家不僅過去有過嚴重的霧霾,今天同樣需要堅持不懈地同霧霾作鬥爭。筆者以所居住的美國鳳凰城為參照,對比北京霧霾的主要成因:
1. 人口密度:在美國位居第13大都會區的大鳳凰城地區人口450萬,由於人口居住分散,佔地面積與北京城區大致相當,而北京城區人口約2000萬。
2. 能源結構:鳳凰城的主要能源構成為電力、天然氣和石油產品。北京的電力則以域內和附近的燃煤火電為主,而北京及周邊地區不少農村家庭仍然要靠燃煤,燃秸稈、樹枝等取暖做飯。
3. 擴散條件:擴散條件美國比中國更是好得太多了,美國地廣人稀,北京周邊的稀釋擴散條件基本是零。更關鍵的是地形,由於太行山等的阻隔作用,一旦逆溫氣候條件出現,整個華北沿著太行山東側,京津冀魯豫霧霾就會輕易連成一片。防治霧霾必須京津冀魯豫協同,聯防聯治。
4. 揚塵控制:鳳凰城雖然處在戈壁乾旱地帶,但美國其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沙漠,人們出國後都注意到發達國家一塵不染,人們卻很少知道這背後的代價。以鳳凰城為例,一個普通獨立居民房為例,僅購買覆蓋前後院的石子就需要數千美元,這只有人均GDP達到一定水平後,居民才有能力和意願去做這件事情。市場經濟社會,城市的干淨程度和人均GDP息息相關,並且每個人都要付出成本。在人們收入水平達到願意為“乾淨”花更多的錢之前,揚塵對霧霾的貢獻很難降下來,把所有責任都推給政府於事無補。城市居民要有投入金錢和人力覆蓋裸露土地,減少塵土飛揚的意識。
5. 汽車排放:北京唯一可以和發達國家看齊的就是汽車尾氣排放的控制,然而即使排放標準再高,汽車燃油污染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霧霾的重要來源之一,至今無法避免,除非不許開車。
鳳凰城治理霧霾,“犧牲”了誰
2012.10.24,新美國媒體(New America Media)邀請亞利桑那西班牙、印第安、中文等十個少數族裔媒體,到亞利桑那印第安人聚居區進行了為期兩天的探訪,其中納瓦霍煤電廠的興廢引出了納瓦霍印第安人保護區環境和經濟發展矛盾的話題,再次把納瓦霍這個多災多難、貧困的印第安部落同全人類共同面臨的環境與發展、多數人的利益與弱勢群體的保護等等難題連在一起。
一個旅美清華工程師眼裡的中國“霧霾真相” 侯峰 旅美工程師,文化和戰略觀察者
2015.12.10,亞利桑那共和報頭版頭條刊發了《冬季訪客:褐色霧霾再次入侵鳳凰城》。文章解釋說,冬季盤踞在鳳凰城上空的褐色雲團,即霧霾污染主要由被稱為PM2.5的微小顆粒構成,污染源自汽車的尾氣和燃燒木頭的油煙。之所以冬季霧霾嚴重,不僅是因為人們喜好冬天燃木取暖,而更重要的是一個叫逆溫的氣候現象起作用。逆溫現象發生在冬季,地表溫度很低,緊貼地面較冷的空氣層被較高層的溫暖空氣層覆蓋,阻礙了大氣混合。在文中還提到地方政府本週已經發布“無燃燒日”,鼓勵大家少開車,盡量減少室外活動。
2015.12.7,北京首次啟動重污染紅色預警。中國北方大範圍的嚴重霧霾再次引發人們對政府治霾不力的抱怨,一篇《一個環保工程師眼裡的霧霾真相》應運而生,被包括不少所謂“專業人士”在內的許多讀者認為很“靠譜”。不管此文是否真的找到霧霾的罪魁禍首,人們就是喜歡這樣的文章,它給出的說法簡單明了,把一個非常複雜的多因素霧霾成因演繹成單因素的人為失誤,並以“內行身份”揭露了似乎被刻意掩藏的真相,讓深受霧霾折磨的大眾終於找到向政府發洩不滿的口實:霧霾就是人禍。由此看來什麼汽車污染、揚塵污染都是政府轉移視線、迴避責任的托詞,於是開車的、燒烤的、燒秸稈的、製造塵土的、抽煙的人們終於可以把自己從道義責任中摘出來了。
不少人看完此文如獲得至寶,照此環保工程師的觀點,中國至少80%以上的霧霾源自燃煤電廠煙氣低溫排放,只要提高排放溫度,中國就會像發達國家一樣一勞永逸地解決霧霾問題了。不少人藉機譴責政府不敢面對自己的錯誤,霧霾不是天災是人禍。
公平地講,霧霾有天災,也有人禍,比如普及轎車不符合中國人口稠密的國情,但是當百姓人均GDP達到某一水平後,不讓誰買車,誰都不干;不讓誰有一個冬暖夏涼舒適寬敞的安樂窩,誰也不干。且不說奢華鋪張的現象,試想國人心目中所謂的“中產”生活,哪一樣不是一大串伴著污染的生產過程換來的,所以要說人禍也主要是人類貪婪之禍。
如今每到霧霾季,政府就被架到火上炙烤,如果真如那個“環保工程師”說的那樣,提高排放溫度就能解決問題,政府會不作為嗎?如果真那麼簡單,霧霾恐怕早就消失了。
氣候大會上的中國與印度
為什麼中國更加從容,而印度不太情願呢?這就要說到中印在減排努力上的差距。
習近平在巴黎氣候大會的講話中提到,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佔全球總量的24%,新增裝機佔全球增量的42%。中國是世界節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國。截至2014年,中國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153GW,是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總量最高的國家。而印度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未達到100GW,排第七位。
中國可再生能源能有今天的良好發展,離不開長期投資和人才建設。2014年中國可再生能源投資額為833億,居世界第一,佔全世界當年可再生能源投資的近三分之一。2014年國內可再生能源從業人員數量全球領先,為339萬人,而印度可再生能源從業人員不到100萬人。
對比印度,落後於中國的發展階段,阻礙了他採取更積極的措施應對氣候變化。同樣是空氣污染,“霧霾”、“PM2.5”等詞彙已經深入國人內心,成為民眾關注的問題。而在印度,還有3億人口未用上電,全球霧霾最嚴重的前四座城市又都在印度——發展和環境,這雙重困境同時困擾著他,讓印度舉步維艱。
有觀察家認為,印度在本屆氣候大會上面臨的情況類似於10年前的中國。當印度還在為發展空間討價還價時,中國已經開始著手塑造應對氣候變化的積極形象。
習近平的講話中提到“中國在今年9月宣佈設立200億元人民幣的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中國將於明年啟動在發展中國家開展10個低碳示範區、100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項目及1000個應對氣候變化培訓名額的合作項目”。這樣主動的姿態無疑是近年來中國對外形象的很大進步。儘管目前北京、上海霧霾嚴重,但透過迷霧應該看到整個國家的不斷前進。
回應
不要小看三哥。我堅信,一個國家的發展成為必然趨勢的時候,再多的製度圍堵也無濟於事。西方對我們的圍堵比對印度要嚴重得多,擋住了嗎?!印度會緩慢但不可阻擋的發展,直到內部問題使得他到了一個必須改革的瓶頸。
我堅信三哥是有潛力的大國,僅僅是有潛力的大國。
應該這麼說,在一片沼澤地中,歐洲和美國已經爬了出來,中國努力一把就出來,三哥可能會被爬出來的人踩下去,中國現在沒有能力踩人,但也不必去救要被踩的人而一起沉沒,只要確保自己爬出來就行了,這本來也是中國發展的方向
http://www.guancha.cn/ZhaoYiMing/2015_12_18_345101.shtml
巴黎大會中途忽然殺出野心聯盟 2015-12-18 趙一鳴
俄亥俄州立大學環境碩士,碳交易行業研究助理
最終達成的《巴黎協議》,提出的目標是“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低於2℃之內,並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1.5℃之內”。但是這個1.5℃是大會前很多人都料想不到的“高目標”。
“雄心聯盟”臨時抬高目標
四個有影響力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印度、南非、巴西在一些問題上意見相近,組成基礎四國集團共同發聲,希望目標定在升溫2℃之內。
然而在巴黎大會進行到中途時,12月7日,一個新的談判雄心聯盟突然出現,呼籲控制升溫1.5℃之內。這個聯盟有超過100多個國家,包含歐盟成員國、美國、79個非洲、加勒比海和大洋洲國家—— 但名單裡沒有中國和印度。
這一聯盟的部分成員國代表在今年7月巴黎的一次氣候會議上秘密碰面。之後在巴黎氣候大會開幕前又秘密會面三次,而這三次,歐盟氣候專員卡尼特都有參與。12月6日,他們又與美國氣候特使斯特恩會面。在這之後,就有了12月7日大會上,美國拋棄之前溫升2℃之內的目標,轉向支持溫升1.5℃的戲劇化一幕。對於這樣措手不及的局面,中國在當天會談上宣布和發展中國家站在一起,支持1.5℃的目標。
中美這兩大世界上排放量最大的國家達成了一致,但印度難免絮絮叨叨抱怨一番。
當然,在最終文本里,2℃還是作為“必須達到的目標”出現了,而1.5℃則被定義為“努力應達到的目標”。
發展中國家間:胳膊擰大腿
“胳膊”之所以擰得過“大腿”,有更重要的原因:印度的申訴是出於“發展”的需要,而島國是因為“生存”的威脅。
印度受限於發展階段,其相對並不清潔的能源結構和國內經濟的高速發展,使之很難承受更低的升溫控制目標。印度給出的理由是:印度有三億人日均生活費1美元以下,並且有大片地區至今不通電。印度亟需解決這些人的溫飽問題和能源需求,而以目前的能源結構,必然會導致大量排放。
但這理由放在馬紹爾群島面前,瞬間黯然失色—— 這個國家的Anebok島已沉入海底。這樣緊迫的局面,讓它和其它一些小島嶼發展中國家理所當然佔據了會談的道德製高點上,這才有了溫升目標的逆轉。
台遭遇嚴重霧霾怨大陸環保專家:非常不靠譜!2015-12-17環球時報
台灣“中央社”16日援引“環保署”空品監測網的數據稱,台灣西半部地區受境外空氣污染移入影響,PM2.5濃度飆高破百,多處監測站已達到“紫爆” (71微克以上)非常高的等級。台“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稱:此次大陸華北的霾往外圍擴散,範圍很大,由於這一波冷氣團水氣偏少,大陸的霾就吹到台灣上空來了,“可以想像在污染的源頭,空氣是臟到何等的程度”。“
針對島內輿論把霧霾歸咎於大陸,中國氣象局氣候中心的專家16日對《環球時報》表示,霧霾作為一種特殊的天氣氣象,一般的存活壽命與週期是3至5天;通常情況下,很少有足夠的風力把霧霾進行遠距離推送,比如把北京的霧霾推送到台灣地區。他說,要實現如此長距離的定向風力推送,幾乎是不可能的。台灣方面對於霧霾的形成、預防和治理也要結合台灣自身的情況,綜合分析;如果台灣氣象方面斷定是來自大陸的霧霾,需要準確的氣象數據來支撐,不宜過早下結論。
相關新聞
台灣西部霧霾嚴重空氣質量被評“今年入秋最髒”
台灣PM2.5濃度居高不下霧霾引關注肺癌排第一
回應(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
台巴子神經病真多!
中國台灣省真的病了,靠造謠求生存太可悲。說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大陸人沒見過方便麵........台灣省所謂名嘴,變成癡人說夢.
這種思維是從倭國那里傳過來的吧,記得倭國已曾經將東瀛的空氣污染歸咎於中國啊。
這一直是台灣人優越感所溢出來的通病啦!不足為奇,如果大家去關注台灣名人或媒體人的言行舉止,都會憑著自己的所謂優等而表達對大陸人的傲慢或教導,特別是一件小問題出現在兩者之間,大陸人對他們的各種小打小鬧一直保持寬容心態,因為我們一直在心裡銘記:我們都是炎黃子孫,相煎何太急?我們唯一不能寬容的是日本軍國主義對我們犯下的滔天罪行。希望早日實現統一,哪怕付出相關代價,因為時間會抹平代價所帶來的創傷,這是中國歷代告訴我們的事實。
印度最高法院宣布治理措施 決心讓新德里遠離霧霾
據英國廣播公司2015-12-16日報導,針對首都新德里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印度最高法院當天宣布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下決心讓首都遠離霧霾。
近幾週來,新德里持續被霧霾籠罩,最高法院的法官們表示整座城市就像一個“毒氣室”。為此,最高法院公佈了多項措施:禁止車齡10年以上卡車進入德里市,所有進入新德里的商用卡車都要翻倍繳納環境稅;明年1月1日至3月31日期間,新德里將暫停給排量超過2.0的豪華柴油車和SUV車型上牌照;從明年1月1日起,新德里所有私家車都將採取單雙號限行政策,還將考慮對所有柴油車徵收擁堵費。此外,最高法院還要求從明年3月31日起新德里和鄰近的哈里亞納邦、北方邦和拉賈斯坦邦的出租車都必須轉為天然氣車。
世界衛生組織去年指出,全球20個污染最嚴重城市中,印度一國就佔了13個。印度每年因空氣污染造成的過早死亡超過60萬例。目前,新德里面臨嚴重空氣污染,主要污染源為柴油車排放、建築揚塵和城市周邊農村燃燒秸稈,其中汽車尾氣影響最大。
不過,這一系列重手治污舉措也引發一些質疑。有批評認為,有些禁令聽起來不錯,但卻很難執行,例如警察如何去處罰違規上路行駛的車輛。媒體指出,印度早在1981年就制定了清潔空氣法,現在印度缺的不是法律,而是實際執行力。事實上,從印度頒布清潔空氣法以來,還從沒有人因為違反該法而受到處罰。在應對德里空氣污染問題上,官方還要面臨公平性質疑。12月初,印度“國民綠色論壇”組織就質疑官方禁止老舊車輛進入德里的政策,稱官方政策實際是把這些車輛推給首都以外的其他城市,而無視對其他城市的污染威脅。
相關新聞
氣候變化巴黎大會 印度嗆富國︰不會放棄化石燃料
另詳參【圖博館】: 大陸環境危機 中國與印度 《氣候經濟學》 氣候政治學 氣候峰會 《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中國科學家發現霧霾致病機理:細胞“自噬”顆粒物
據新華網2015-12-16 報導,大氣顆粒物(PM)暴露可增加哮喘、慢阻肺和肺癌等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但其致病機理卻一直不清楚。中國科學家經過長期研究,首次闡明了超細顆粒物誘導氣道炎症和粘液高分泌的一種新機制。
目前,這一成果已在國際權威的細胞生物學專業期刊——《自噬》雜誌在線發表。(資料圖)
來自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二院-浙江大學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課題組研究人員不久前通過高倍電子顯微鏡觀察發現,只有頭髮絲1/500到1/100大小的超細顆粒物能被內吞進入人體的氣道上皮細胞,在細胞內沉積形成黑暗顆粒,繼而誘發炎症反應和粘液高分泌。
在“細胞自噬”這一細胞的自我保護行為作用下,細胞會試圖通過“自噬”包裹住這些黑暗顆粒並降解這些侵入的超細顆粒、無用蛋白質等。然而,由於這些超細顆粒含有大量無機碳、重金屬等有毒物質,很難被細胞自噬降解。在一系列複雜過程下,最終導致了氣道炎症和粘液的大量分泌,最終引發慢性呼吸道疾病。
這也是科學家們在全球範圍內首次證實細胞自噬行為與霧霾導致的氣道疾病之間的關係。
“反向推導,如果能夠阻斷細胞的自噬過程,就能有效降低氣道疾病反應。”課題組負責人、浙江大學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沈華浩教授說,如果結果成立,可望為因霧霾導致的相關呼吸疾病提供全新的治療突破點。
目前,研究人員已在小鼠等小動物模型中,通過阻斷細胞自噬行為,成功論證了這一理論。
相關新聞
上海試收“霧霾費”:今年10月1日為起徵點
這次發改委沒降油價,我帶頭鼓掌2015-12-17 張捷 政法大學金融研究院主任
石油價格降低到35美元以下了,而這一次發改委沒有跟隨國際油價的調整而調整中國的油價,引發國內罵聲刷屏,但這裡我卻要為鬆開了中國的石油行業國際定價博弈的枷鎖而叫好,全球哪個國家也沒有中國這樣國家強令把油價綁定到外國期貨價格波動之上!這給了中國更大的石油國際定價博弈的空間。
中國發改委以往的做法,是一種非常錯誤的做法,被輿論綁架,被迫每一次國際油價調整,我們就必須調整,實際上是把中國的價格綁定在外國控制的石油指數之上,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超過美國,消費量6億噸,如此天量的原油給外國指數背書,成為國際資本漁獵的對象,這才是帶路黨所希望的。現在美元要加息歐元在寬鬆油價在探底,全球激烈博弈的時候,怎能綁死中國油價給西方指數背書,中國一定要參與全球原油定價博弈的。
國際原油價格走勢圖
我們普通人對國際原油的期貨指數是深信不疑,但實際上全球的原油交易是非常複雜的,按照國際原油期貨價格是不能直接交割的,需要到迪拜的期轉現市場才能對接現貨,這裡面的差別是歐佩克還有配額呢!沒有配額你是拿不到原油的。而中國與非歐佩克國家交易,依然是要付出額外的代價,比如我們從俄羅斯購買原油天然氣,大多數情況需要預付十年以上的貨款。這些長期預付款的財務成本多高?!因此這些指數與真實市場是有距離的,憑什麼要求中國的石油消費完全綁定為之背書?!
更進一步的講,在博弈國際原油價格上,中國也需要藉助這些期貨工具,可以保障中國的原油供給油價平穩才是更關鍵的事情。
………
相關新聞資料
因为雾霾,油价不降,太任性太智慧了
回應
您是叫獸,您有錢,俺可不能跟您比!
有話不能好好說嗎?就像發改委不能拿霧霾來忽悠一樣,大家也別用什麼費用來忽悠。真要省油錢,做公交最好。
可是……如果真是這個理由,就不用提霧霾了啊
這個理由最簡單直觀嘛
如此的不把小老百姓放在眼裡……
你如此痛恨國家參與國際油價定價權?!
發改委已經被媒體(理盲濫情的霉體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妖魔化了,不明真相的網友早就被忽悠到了溝裡
http://www.guancha.cn/ZhangJie/2015_12_17_344953.shtml
另詳參【圖博館】:大陸環境危機 中國石油大戰略 《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研究:危害環境 萵苣更甚培根 2015/12/16 中央社
科學家宣稱,食用萵苣對環境的危害程度,比培根要高出3倍。
儘管阿諾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和保羅麥卡尼爵士(Sir Paul McCartney)等名人紛紛呼籲,透過減少攝取肉類來協助拯救地球,1項新研究卻發現,多吃蔬果這類較健康的飲食方式,對全球暖化的實際影響可能更甚。
英國「每日電訊報」(Telegraph)報導,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科學家的研究,比較不同食物每1000大卡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研究執筆人之一的費希別克(Paul Fischbeck)教授說:「食用萵苣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比培根高出3倍。」
由於萵苣的卡路里非常低,1個人必須吃上至少2大顆捲心萵苣,才能攝取到接近2片煙燻培根薄片的卡路里。
因此,運送體積龐大的萵苣所產生的溫室氣體,遠高於每卡路里的豬肉。在送上餐桌前,萵苣更容易腐爛,食物廢棄物因此大幅推升碳足跡。
英國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資深研究員弗羅格加特(Antony Froggatt)說:「研究證實,肉類、家禽肉和蛋類食物族群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相對高於蔬菜、穀類、豆類和糖類。」
其他蔬菜的表現遠比萵苣好,甘藍菜的排放量是每卡路里豬肉的1/5,花椰菜則不到一半。
費希別克說,牛肉和羊肉的排放量遠高於豬肉或雞肉,而牛肉的排放量仍高於萵苣。
研究還發現,美國衛生官員建議攝取較多水果、蔬菜、乳製品和海鮮這種更均衡的飲食方式,比一般美國人目前以肉類為主的飲食方式,要多出6%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另詳參【圖博館】:有機迷思 假吃素之名 大陸環境危機 《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NASA公佈全球空氣污染數據:北京總體竟好轉2015-12-16新浪科技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一項敏感度極高的新工具的幫助下,NASA現在可以清楚地知道,世界上的哪些地區空氣污染正在惡化,哪些地區正在好轉,精確度足以分辨出鄰里之間的差別。人們發現,有些檢測結果相當驚人。
NASA於昨日(2015年12月14日)公佈了Aura衛星發射9年以來的全球空氣污染數據,讓我們得以一窺地球上空氣污染最為嚴重的有哪些地區。但從該研究提供的熱力圖上,我們同樣還會發現,有些地區的空氣污染出現了令人驚奇的好轉。
北京
這是最令人驚訝的發現之一。北京的霧霾向來臭名昭著,但據NASA稱,該地區的空氣污染程度已經大大下降。
這該歸功於誰呢?簡單來說,應當歸功於生活在北京、上海和珠三角地區的人們。NASA的大氣學家布萊恩·鄧肯(Bryan Duncan)指出,中國的「新興中產階級正在呼籲更加清潔的空氣」。雖然總的來說,中國的空氣污染情況正在加劇(如圖中橙色區域所示),在那些市民們要求清潔空氣的城市中,空氣污染程度總體還是下降了的。
敘利亞
除了北京之外,鄧肯還指出了另一處異常地區:敘利亞。雖然科威特和伊朗等其它中東國家的空氣污染情況有所加劇,但敘利亞則反其道而行之。在過去幾年中,該地區的二氧化氮排放量大大下降。
鄧肯解釋說,這是該地區內戰引起的後果,戰爭導致經濟一蹶不振,人民流離失所。而大多數空氣污染都來自於經濟活動和汽車尾氣,因此在過去四年中,該地區的二氧化氮排放量出現了明顯的下降。
德克薩斯州在減少空氣污染方面做得不是太好,但它之所以上榜,是有著其它原因的。雖然達拉斯、休斯頓和聖安東尼奧等城市空氣狀況良好,但該州的許多農村地區卻亮起了紅燈。
鄧肯指出,在過去十年間,德克薩斯州和北達科塔州是美國唯一兩個空氣污染程度惡化的州,並且情況還很嚴重。
而其中的原因也很簡單:該地區使用了液壓破碎法(一種開採石油、頁岩氣的方法),還開展了其它提取自然資源的項目。
鄧肯在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的年會上公佈了這些結果,詳細數據不日即將公佈。
回應
公知大V噴子不來唱反調?
關於霧霾,我又來唱反調了。 2015-12-09
北京出台了一個政策,單雙號限行,外加中小學停課躲避霧霾。一夜之間,北京的霧霾彷彿已經堪比十八世紀倫敦的殺人霧了。
但是,霧霾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在這裡我說沒有,很多人也會說我是黨國的狗腿子臭不要臉的給政府洗地。何況的確也對人體沒啥好處。
所以,我繞開技術,直接跟大家聊聊,真正需要關心的,身邊的,跟空氣有關的危害因素:
1吸煙。一間五十平米的房間,點燃一根煙,讓它自然燃燒完,這間屋子的pm2.5一般在2800左右,北京霧霾目前pm2.5最高多少?我記得五百多吧?
所以廣大煙民,你們不需要操心霧霾,霧霾那點危害和吸煙比起來真心毛毛雨,如果你們死於肺癌或者上呼吸道癌症,那肯定跟霧霾沒有一毛錢關係而是因為你們抽煙。
2汽車尾氣。再好的汽車,也不可能做到100%燃燒充分,汽油充分徹底燃燒的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這兩個沒有任何污染,所謂汽車尾氣作為污染源,是其沒有充分燃燒的碳鏈烴,和受汽油品質影響中殘留的氮氧化物和硫化物。所以,汽車尾氣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是很大的,而且現在有專家認為,北京pm2.5嚴重的原因之一就是汽車尾氣。
3做飯。我曾經在我家廚房做過測試,在開著抽油煙機的情況下,我在攤雞蛋的時候,廚房的pm2.5超過了5000。在這裡,我出於善意的提醒大家,在家做飯的時候,最好帶上可以有效過濾pm2.5的防護用品,比如口罩,比如防毒面具等等。當然,如果不差錢的朋友,也可以頓頓下館子。
首先,霧霾不等於pm2.5,簡單說,霧霾叫pm100,翻譯成漢語叫總懸浮顆粒物。其次,pm100對人體害處比pm2.5更大一些,因為總懸浮顆粒物現在已經屬於國家職業病危害因素之一,會導致上呼吸道疾病和肺部疾病,主要是肺癌和塵肺。
而pm2.5,說真的我很佩服美國大使館,居然把這玩意炒的讓人談之色變。pm2.5指的是顆粒直徑小於2.5pm的顆粒物的總和,這玩意肉眼是看不見的,你能夠看到的灰濛蒙的,是pm100。而一片乾淨明亮的房間裡,pm2.5可能已經爆表了。
氣候績效連三年輸大陸 台灣在幹啥? 2015-12-09 02:07 聯合報
謝英士、鄭佾展/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研發部主
德國看守協會公布,台灣氣候績效指標已連續三年排名落後中國,全球五十八個主要排碳國中,台灣排名第五十二名,整體得分為四十五點四五分,落後第四十七名的中國三點一五分;雖然較去年微幅上升二名,但仍屬於表現非常差的國家。
巴黎時間八日上午,德國看守協會與歐洲氣候行動網於氣候大會會場公布二○一六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 2016)。台灣自二○○九年納入評比後,歷年整體評分差異不大,穩居後段班;反觀中國,名次逐漸上升,終於二○一三年超越台灣,向前邁進。
報告負責人Jan Burck指出,身為全球第一大排碳國,近幾年中國相當積極投入氣候議題,如去年更新二○○○—二○一三年能源分析報告,促使國際能源總署修正二○一一—二○一三年分析;近兩年經濟成長與能源需求脫鉤;大量投入再生能源與清潔能源投資,進行低碳轉型,今年煤炭消耗就減少六%之多等。而這些都不是輕鬆的事,但中國已意識到必要性與商機,才會傳遞這樣明確的行動訊息。
今年,中國更表現出與第一排碳大國相襯的氣度與決心,如最新的十三五發展計畫,明白表示將改革環境治理,建立涵蓋所有固定汙染源的企業排放許可制度,建立全國統一的線上環境監控系統,環境訊息公布制度等,預料將加大治理力道;習近平更頻繁走訪各國,陸續於五月、九月、十一月發表中印、中美、中法等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企圖成為全球氣候領袖。
反觀台灣,三度落後中國後,我們又做了些什麼?
巴黎氣候大會前夕,台灣提出國家自主預期貢獻,規劃二○三○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與二○○五年相比再減廿%,要達到這些目標,能源、工業製程、農業、土地利用與林業、廢棄物、交通等各部門必須設定清晰的目標據以努力。
其實,報告裡量化指標評分仍占大宗,在環保署急著詢問主辦單位台灣名次為什麼這麼差、哪些單位參與質性評估的同時,不如重新檢視還有哪些台灣「不願面對的真相」,誠實面對自己,當一個真正獨立有主見的環境保護署。
回應
中共根本沒興趣和臺灣比,這是國外NGO的評比,為了仇中,寧可當縮頭烏龜!
台灣要作的事就是跟中國完全區隔開來,否則台灣的排名永遠在中國之後,這樣大家懂了嗎?
另詳參【圖博館】: 氣候政治學 氣候峰會 大陸環境危機《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別再比較兩岸了
治理北京霧霾,到底要用多久?看看別人 Vamei 氣象學博士 2015-12-09
近些年肆虐北京的霧霾。霧霾攻占的城市不止北京。我們還可以開出一個長長的單子,羅列出深受其擾的城市:烏蘭巴托,新德里,開羅,利雅得,莫斯科,墨西哥城……當你乘飛機抵達這些名城想要深呼吸一口異域風情時,呼吸到的卻往往是刺鼻的空氣。根據計算,全球每年有350萬人因空氣污染死亡。1997年印尼的一場霧霾,就給周邊區域帶來了90億美元的損失。而人們壓抑的生活在霧霾中,再無藍天白雲,更是一種難以名狀的痛。但是我們真的了解霧霾嗎?
人們常常把不加區分的用“霧霾”這個詞。其實霧和霾是兩種東西。霧主要是懸浮在空氣中的小水珠和冰晶。霾則是懸浮在空氣中固體顆粒。這些顆粒的尺寸很小,通常用PM2.5來衡量:即尺寸小於2.5微米的顆粒總量。與霧不同,霾並不一定會影響空氣的能見度。
我們之所以會把霧和霾放在一起,是因為它們常常相伴發生。強風會由於其運輸能力,而驅散霧霾,所以無風天氣同時有利於霧和霾的發生。而在豎直方向上,對流也會造成空氣擴散,減弱霧霾。所謂的對流就像是從鍋底加熱,讓粥上下翻動。空氣大多時間是“上冷下熱”的,對流能不時發生。但在寒冷的冬季,地表溫度低,空氣形成“上熱下冷”的逆溫層。這像從鍋蓋上加熱,鍋裡的粥也不再翻動。對流停止,霧霾因此可以長時間積累。
一些霧霾是自然形成的,比如山里的霧、風吹起的沙塵、森林火災的煙。微小的固體顆粒一旦吸入肺中,能長期停留在呼吸系統,影響人的健康。但城市中的霧霾更加“骯髒”。現代工業和城市生活無時無刻都在提供著霧霾的原材料,譬如工廠鍋爐、汽車尾氣、垃圾爐灶、開放爐灶等等。與此同時,有害物質能溶解或附著在霧霾中,直接危害人的健康。
倫敦
洛杉磯
神奈川
看了這麼多城市戰勝霧霾的故事,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啟發。但願有一天,我們的城市也能擦去蒙在身上的朦朧。他們能,我們也能!
相關新聞
權威研究:中國用煤減少全球碳排放停止上升
http://www.guancha.cn/vamei/2015_12_09_344018_2.shtml
深圳小伙用100天收集北京霧霾製成板磚
2015-11-29,北京,一位來自深圳自稱“堅果兄弟”的小伙,完成了他使用工業吸塵器為北京吸霧霾100天的《塵埃計劃》第一部分。30日,他攜帶著這些灰塵趕赴唐山一家製磚廠,將其做成一塊板磚。
堅果兄弟從7.24-11.29使用一台功率1000瓦,流量每小時234立方米,過濾精度0.2微米的工業吸塵器,100天每天吸塵4小時,該電瓶充電一次後可使用4天,相當於62個人一天的呼吸量。
回應
為了吸一塊磚的霾,又得燒掉多少的煤?
這貨用160KG煤發的電吸了一塊磚.
這哥們絕對是一個高級別的公知,不好鬥.
續集我給他想好了,可以去美國的河裡取水然後置換重金屬出來做塊金屬磚,就是不知道給他資金的大爺們答不答應。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5_12_01_343150.shtml
各國矢言改善碳排放量 歧見直指北京 2015-12-02 世界日報
各國領袖30日在肩負著「全體人類希望」的巴黎氣候峰會上,承諾要對付嚴峻的氣候變遷,但是歧見立刻出現。
歐巴馬先前已和習近平見面,這兩個全球碳排放最大國家的領袖,重申去年即已承諾的減碳協議。
習保證中國的目標是碳排放量在2030年為最高年。他也堅持富裕國家要多承擔抑制地球暖化的責任。
許多窮國堅持富國要負起更大的責任,因為工業革命以來它們燒了太多石化燃料才有今天的繁榮。但是美國等已開發國家責怪中國、印度及其他新興大國,使用太多煤來加速經濟發展。
回應
聯合報爛標題!甘當邪惡歐美日帝國主義醜化顛覆的傳聲筒?好個悲賤奴才!
相關新聞
巴黎氣候峰會 歐習攜手減碳、習提台灣問題
習:富國應多出錢抗氣候變遷 信守每年千億美元
法媒:中國不會犧牲經濟減排
英國研究員:中國的綠色轉變可能讓巴黎氣候峰會成功
蓋茲組新能源聯盟 找馬雲撐腰
減排!各國疾呼訂碳價
印度嗆富國︰不會放棄化石燃料
澳洲不簽署淘汰石化燃料宣言
另詳參【圖博館】:氣候峰會 《氣候經濟學》 氣候政治學 大陸環境危機 《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網友自測PM2.5濃度破2000 北京監測中心:檢測設備不精準 2015-12-01
一位北京市海淀區網友用手持設備測量後數值竟高達2008微克/立方米,而北京環境監測中心實時發布的數據至今未破千。北京監測中心專業工程師表示,監測中心也注意到昨天網絡上相關的實測數,畫面顯示基本上用的是手持式設備,這些手持式設備屬於民用設備,居民自己用的話應該沒有完整的質保體系,也沒有定期校準。
另外一個問題是檢測方法,該工程師指出,手持式設備檢測方法用的是“光散射”方法,即利用一束光打在顆粒物上,反射光和顆粒物大小呈一定關係,這中間有一個換算,這個準不准就成問題了。
並且,手持式設備對PM2.5和PM10的區分也不太好,這名工程師說,同時空氣中的水蒸氣也會產生反射光,如果把這個設備放到一個水汽很高的地方,一樣會測到PM2.5值很高,但實際上不是污染。
當前,光散射方法不是當前國內認證的方法,國家認證的PM2.5檢測方法包括“微量正當天平”稱重法和“β射線”稱重法,這樣可以排除水汽等其他物質影響,相對較準確,目前北京採用“微量正當天平”法。
回應
我就是搞環保的,光散射儀180萬元,幾萬的大塊頭都測不准的東西,你一個手持設備能測?量程能到2000?開玩笑呢!
就算設備沒問題,不同地點不同時間段,那都是不一樣的.
追著數據較真沒意義,畢竟官方對於霧霾困城的態度是開放式的.
看看發達國家,到處是森林、田園、綠地。再看中國,到處是水泥、鋼筋和石板。我們不能走發達國家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否則,大自然的報復遲早是要來的。
不發展你根本活不到今天,日本、英國在你跪舔之前早就霾過了
北京污染嚴重是不爭的事實,環保部門不想辦法解決問題,卻挖空心思告訴人家數字不准,設備校準的道理。
回答你的問題是不干正事!不回答是不是就是默認?人家怎麼辦都是你指責的藉口吧?你全家都是記者律師吧?
買了一個手持設備,還能測甲醛什麼的,萬能哈,比黴館的好了不知道多少咯!幾個月後,抑鬱出現了,家里甲醛都是萬級的,再過幾個月後,PM都40000級別的了!對這類蠢貨,國家的回應只有一個:共和國不需要這類蠢貨!
準也好,不准也罷,1000跟2000,有區別嗎?
您20歲和10歲有差別嗎?
你借我2000我還你1000可以嗎?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5_12_01_343228.shtml
住建部:北京霧霾主要原因是汽車尾氣不是供暖2015-12-01
住建部:供暖只是壓垮空氣質量的最後一根稻草。表面看是供暖導致霧霾,但根子還是供暖結構和消費模式不合理。我國北方絕大部分地區城鎮和農村建築的采暖是依靠燃煤,而且存在大量低質煤。城市大院、農村民宅使用的獨立小鍋爐比較多,污染物的排放就比較大。
為了應對霧霾天氣,近年來不少城市都在供暖方式上採取了改進措施。像北京市這幾年一直在實施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現在清潔能源佔比已達80%左右,今年城六區將基本實現無燃煤鍋爐。該負責人表示,現在北京霧霾的主要原因是汽車尾氣,而不是供暖。
據介紹,住建部近些年來一直在推進供暖煤改氣,煤改電工程,加快淘汰每小時10蒸噸及以下供暖燃煤鍋爐。但由於天然氣價格以及管網改造成本的原因,很多區域性的獨立供暖單位和小區並不願意花錢改造。特別是目前煤價持續走低,而煤氣價格倒掛加劇,不少地方認為煤改氣是環保不經濟,推進比較難。
霧霾天氣
5級風連夜抵京!驅散重霧霾
北京一學校建充氣膜體育館抵抗霧霾
回應
北京的霧霾確實是汽車污染造成的,從0點以後,3000萬首都居民的糧食、蔬菜、牛奶、各類生活物資的運輸車輛開始進城,垃圾車、郵政車、各個建築工地的工程車、渣土車開始出城。這十幾萬輛車輛基本都是大馬力柴油車,到凌晨5點左右,柴油車的顆粒物達到最高值,從6點左右數百萬輛家庭轎車開始上路,氮氧化合物排放急劇上升。除了1300萬北京市民還有3000萬外來人口,北京政府該干點什麼了吧?
北京停止私人交通,只允許公共交通。全部強制改用電動車,城市所有房頂種滿綠色植物。
你的建議不是要了一些人的命。看看首都人的貼子:人家買菜都需要開車.
公知大v的意思是老百姓應該過原始生活.
我國老百姓過著僅次於印度的現代化生活,怎麼能允許公知大V倒行逆施。
想想這次霧霾的區域,難道只是在城區嗎?整個華北都是大霧吧?
一把大火把大田裡的桔稈燒了,冬天取暖再來燒低質煤.
眾網手說的好像外國沒汽車、沒工廠、沒工人似的。
那個外國有14億人? 我們的人最多自然工廠最多工人最多汽車最多,無非想我們工廠關掉,把市場讓外國人,然後失業工人包圍政府內亂罷了,告訴你休想。本質就是人口總量問題。
http://www.guancha.cn/local/2015_12_01_343222.shtml
海水淡化雙面刃 救了人類 傷了魚群 2015-11-28
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最明顯的辦法似乎是海水淡化。隨著科技進步大幅降低海水淡化的成本,全球各地最近紛紛興建海水淡化廠。
今年開始產能全開的以色列Sorek淡化廠,是史上規模最大的海水淡化廠,每日生產6.24億公升飲用水,並以每1,000公升(相當於每人一周用量)58美分的價格賣出。
沙烏地阿拉伯則有Ras al-Khair淡水廠,12月達最高產能後規模甚至高於Sorek,每天可輸送10億公升至人口快速成長的利雅德。
美國最大的加州聖地牙哥Carlsbad淡化廠預計12月前後開始運作,屆時每日將供應5,000萬加侖(1.89億公升)的飲用水。
從海水或鹽水提取出飲用水的傳統方法,是煮沸後收集蒸發的水氣,獲得純蒸餾水。
此法消耗大量能源,但若能結合產生熱能為副產品的工業工廠,成效不差。
逆滲透(reverse osmosis)技術消耗能源較少,原理是以高壓輸送鹽水穿透聚合物濾膜,濾膜的孔洞可攔阻較大的鹽分子,讓水分子通過,將鹽分與礦物質完全與水分隔。
缺點是濾膜易堵塞失效,但隨著材料科技以及預處理(pre-treatment)技術進步,有效使用期限已加長。
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員正在實驗以石墨烯製作半滲透濾膜,所需輸水壓力較低,更節能。
另一種方式是正滲透(forward osmosis),其原理是以高濃度溶液將淡水從海水中吸出,然後將稀釋的溶解物移除,獲得純水。只要裝置設計得當,僅需消耗極少能源。
另外,仍在實驗階段的電容去離子(capacitive deionisation)脫鹽技術一旦完成,消耗能源約只需逆滲透的50%至20%。
美國環保團體反對興建新的淡化廠,認為將鹽水送回海洋的後果並未經過充分研究,而抽取海水時會將魚類及其他有機體一併送入機器,對環保與經濟造成衝擊。
海水淡化的成本不斷下降,但對許多窮國仍高不可攀。非洲8億人口中,逾40%住在「水資源緊張」地區。水資源緊張地區所需的是可供給100至200人需求的淡化廠,除了電容去離子法,太陽能動力的淡化廠也是選項。
http://udn.com/news/story/6812/1342677
另詳參【圖博館】:啥是深層海水 大陸環境危機 人造礦泉水 城市與水
在與尼的跨境水資源利用中,印由於處於下游,本身不掌握水資源利用的主動權,但印度利用尼對其在經濟、政治、外交上的依賴,極度排斥尼與第三方合作;同時又以尼自身技術、資金實力有限,難以有效開發國內水資源為由,利用尼的水資源來滿足自身需求,對尼的合理利益甚少照顧;並利用水資源開發為契機,侵犯尼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以下游國家身份,反倒取得了跨境水資源的主動權,體現了強烈的大國沙文主義作風。
以上就是印度在跨境水資源利用上的“豐功偉績”。總的來說,不管是處在上游還是下游,印度基本實現了“我的都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但到了和他的北方巨鄰打交道時,印當然意識到原來的手段很難奏效,於是希望能拉上孟、尼等和中國形成一個對南亞跨境水資源利用的共同條約,以此來限制中國。
所以印度對我國在雅魯藏布江上的水資源開發一驚一乍、誇大其辭就好理解了。一方面,這是印度以己度人,以自身長期以來自私霸道的行為作為認知基礎,認為中國也將以同樣的手段對付它,當然事實已經證明這些都是虛妄的指責。另一方面則是在提前製造輿論,為即將在非法侵占的我國藏南地區的水資源開發做輿論準備,並給中國帶上套子。
印度驚奇
丈夫:14個女兒了,再不生兒子我就納妾
印度規定:家裡有廁所才能考公務員
回應
積極主動地讓阿三的抱怨來的更猛烈些吧。
那我們就在上下游再建幾座水電站嘛,順便還搞下西水東調。
印媒炒作此事是因為節操,反華立場先行,中國無論做什麼都要反,俗稱逢中必反。
原來民主國家可以光明正大的耍流氓
本來就是流氓上的台
民主國家的通病就是不要臉
我們也可以拉上尼、不丹、孟、巴,要求達成一個南亞河流綜合利用條約,把腳深深地插進去!
大概印度人覺得自己特別的強大,比美國還牛X,都可以乾涉中國內政了。
不是大概,印度人就是這麼覺得,而且已經很多年了。
印度要慶幸它的鄰居不是美國!
我倒覺得對印度要比美國更強硬
印度這麼一個國家,還學人家沙文主義?要不要臉啊
印度人的精英可是學習正宗的大英帝國,大英帝國遺風。
http://www.guancha.cn/TanLe/2015_11_27_342770.shtml
另詳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PLA最急需的武器 大陸環境危機 《世界建築七十奇蹟》
另外由於該工程建設欠科學性,印度又管理不善,泥沙沉積問題嚴重。成為了威脅尼南部和印比哈爾邦的禍患。2008年,該大壩決堤,造成兩國上百萬人受災。如今,修復該水壩或是建設新水壩對於雙方都成了一個難題,兩國都難以承受高昂的技術、經濟和社會成本。
在中部的甘達基河(Gandaki River)水資源利用問題上,印與尼也於1959年簽訂了一個《甘達基河條約》。吸取了在柯西河上的教訓,尼在該條約中詳細說明了通過該工程獲得的灌溉設施,並明確要求建設一座15萬千瓦的水電站供尼使用,希望以此來維護自己的權益,但一切都是“然並X”。
1964年攔河大壩落成,東西渠道的建設則一直持續到70年代。工程完成後,按照尼水利官員的說法,尼通過該工程獲得了542公頃的灌溉面積,而印度通過該工程獲得了約160萬公頃的灌溉面積。好在尼主要關心的是水電站的問題,對灌溉面積的懸殊差異倒安之若素,一心等著水電站的建成使用。印度沒有讓他的鄰居失望,他們如約在尼泊爾境內建設了一座功率為15萬千瓦的水電站,但只是理論上的15萬千瓦,實際功率只有3-4萬千瓦。且印度拖拖拉拉直到1981年才將該水電站交給尼使用。
在柯西河及甘達基河的水資源利用問題上,尼局限於自身技術、資金等因素限制,且由於在經濟、政治和外交上對印依賴較大,對於印單方面提出的水資源合作方案不得不被動接受,悶聲吃虧。而印則認為,尼方面既缺乏資金,又缺乏技術來利用水資源,自己理所當然應全權負責,且尼不花分文就獲得了電力和水利上的收益,反而應該感激他。
在西部的馬哈卡利河(印度境內稱薩爾達[Sharda]河)的水資源利用問題上,尼吸取了前兩個條約的教訓,主動提出了與印綜合開發的建議,力圖實現費用共擔,收益共享的合作狀態,並與印達成了《馬哈卡利條約》。但受兩國政治因素影響,該條約的執行一波三折,並不順利。馬哈卡利河作為兩國西部的界河,印有多次越河侵占尼土地的歷史。在修建薩爾達大壩的過程中,印就侵占過河對岸尼的部分土地。從80年代起,印又單方面在馬哈卡利河上修築塔那克普爾(Tanakapur)大壩,造成尼境內土地被淹沒。在尼國內掀起了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有這樣的黑歷史,使得尼國內民眾對於和印度合作開發馬哈卡利河水資源心懷疑懼,難以達成一致認識。
尼境內河流眾多,主要水係是東部的薩普塔柯西河(Sapta Koshi River)、中部的甘達基河(Gandaki River)和西部的馬哈卡利河(Mahakali River)和卡爾納利河(Karnali River)四大水系。大小河流6000餘條,大量的雪山融水加上豐沛的降雨量,使得尼泊爾水資源處於富足狀態,但局限於自身經濟技術實力有限,難以有效開發。如果印和尼友好合作,互利共贏,有效開發尼泊爾水資源,可以緩解尼印北部電力短缺的問題,也可以實現農業灌溉和防洪抗旱的功效。但兩國在這方面的合作卻實在讓尼泊爾人高興不起來。
尼東部的柯西河長期被認為是印度“比哈爾的禍患”,每到夏季氾濫的柯西河常常給比哈爾邦造成巨大的損失。為了在夏季控制洪水,在冬季提供灌溉,印計劃在尼境內柯西河上修建水壩,於1954年和尼簽訂了《柯西河條約》。根據該條約,尼同意印在柯西河上修築水壩以控制洪水氾濫,並選址在比哈姆那加(Bhimnagar)。
該水壩修建之初就主要考慮印的防洪需要,對尼的利益甚少顧及。一開始雙方沒有商定從該水壩獲得的利益分配,經後續談判協商才達成關於灌溉面積和電量分配的協議。
使尼憤懣的是,印通過該水壩獲得了可灌溉96萬餘公頃土地的水源,尼僅僅獲得了2萬餘公頃的灌溉面積。當然,尼作為一個山地國家,耕地分散,不像印擁有大面積的平原耕地,且本身水量充沛,制約了尼方面對灌溉面積的需求。
但是另一方面,尼作為一個缺煤少油的內陸國家,其電力供應嚴重依賴水電,且長期存在較大缺口,對電力需求強烈。結果卻是,依據條約,尼要向修建在位於該工程東部渠道上的卡泰亞(Kataiya)水電站購買電力,每度電4尼泊爾盧比,且該水電站的供電長期不正常,尼泊爾只能獲得大約0.8兆瓦的電力。
在該工程的修建過程中,印獲准在尼境內的查特拉(Chatara)、達朗(Dharan)、巴扎(Bazaar)等地開採礦產,以滿足工程所需。同時該工程所佔用的木材資源也歸印所有,並可任意使用尼的土壤砂石。相當於印在鄰國的土地上,利用鄰國的資源,修建了一座主要為自己服務的水壩。且該水壩的控制權歸印所有,尼既不能在洪水來臨之際開閘放水,也不能在旱季保證灌溉用水,等於變相奪取了尼泊爾的土地。而且該工程修建完工後,淹沒了尼東部特倫區一部分最富饒的農田。
這種情況直到1996年奉行古杰拉爾主義的高達政府上台才有了轉機。古杰拉爾主義的核心內容是印度單方提供幫助,不要求對等回報,從而讓南亞地區處於良性互信。改變了原來強調印度是一個大國的印度主義政策。恰巧同年孟親印度的人民聯盟上台,在此政治背景下,經過兩國外交努力,終於在1996年12月達成了《關於恒河河水分配的條約》。條約有效期30年,根據該條約,孟加拉國在旱季可以分配到不低於50%的恒河水,孟獲得了旱季的用水保證,印度則通過該條約改善了與孟的雙邊關係,促進了兩國在經濟、安全方面的發展。故事到此,算得上是皆大歡喜了。
然而在該條約的執行方面,雙方時有爭議,遠稱不上和諧共處,孟指責印度從沒認真執行該條約,在旱季截水,雨季開閘,給孟加拉國造成了巨大損失,甚至為此還爆發過邊境交火。
在孟的另一條重要河流布拉馬普特拉河上,印度也沒讓孟加拉省心,布拉馬普特拉河的重要支流提斯塔(Teesta )河上,原本建有孟加拉的達利阿( Dalia)水壩,並以此為依托,建成了一套龐大的灌溉系統,但印度於1993年單方面在其上游建設水壩,將河水引入印度的西孟加拉邦,使得該河流下游幾乎斷流,致使孟原有的灌溉系統處於荒廢狀態,孟與印就此展開多輪磋商,印多次許諾將與孟達成一個合理的河水分配協議,又多次跳票,嚴重傷害了孟人民的感情。
此外,從2003年開始,印度加快其論證了20多年的內河聯網工程的實施,該工程計劃將全國的主要河流連成一體,實現全國水資源的合理分配,其中計劃將布拉馬普特拉河水系和恒河水系連通,以解決印度南部地區缺水的問題,而恒河及布拉馬普特拉河水佔了孟加拉國水資源總量的80%以上,此舉立馬引起了孟的高度緊張,全國都爆發了聲勢浩大的遊行抗議印度的這一計劃。
總體而言,印孟的跨境水資源利用問題上,稍不同於長期關係緊張的巴,出於拉攏孟的需要,對其有一定照顧,但充滿了霸權主義作風,將其作為敲打孟的政治工具,聽話就給倆甜棗,不聽話就是一頓亂棍,使得孟加拉國怨恨難平。
印度與尼泊爾的跨境水資源利用問題
由於在與巴及孟的跨境水資源利用爭端中,印度處於上游優勢地位,掌握著主動權,吃相雖然不好,但手段倒不算太出格。到了與尼在這一問題上的爭端,地位換了過來,印度成了下游國家,有些手段就顯得不人樣了。
拖到1969年,兩國終於完成了數據採集和交換工作,可以開始分配談判了。巴提出了一攬子計劃,希望獲得穩定的水量,但遭到印度反對。與此同時,印度抓緊了法拉卡水壩的建設,於1970年完成了長達2203米的法拉卡大壩。隨後的1971年,印度利用東巴發生動亂的局勢,向孟加拉地區發動大規模突然襲擊,成功佔領該地區並扶植自治政府,肢解了巴,孟從巴獨立出來。印孟關於恒河水資源分配問題正式成型。
鑑於印度在孟獨立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獨立後的孟新政府偏向於和印度保持良好關係,印度也意識到水資源問題將對兩國關係產生消極影響,出於拉攏孟的需要,開始積極解決恒河水資源分配問題,並在隨後幾年取得了可喜的進展。1972年成立了聯合河流委員會(Joint River Commission,JRC),並以此為平台展開了磋商,經過磋商,孟承認了法拉卡大壩,印度則承認孟是恒河水資源的共享國,雙方一致認為在水量充沛的月份,兩國不存在水資源分配問題,主要問題在每年恒河枯水季的水資源分配。在1975年兩國達成了一個臨時協議,有效期是1975.4.21-5.31。協議中止後,印度開始單方面分配水資源。
1975年8月,孟發生政變,新政府上台後弱化了和印度的關係,觸怒了當時奉行印度主義的英迪拉·甘地政府。由此印度在恒河水資源的分配上採取強硬政策,無視孟對恒河水資源的權利,而孟則開始將兩國的水資源爭端國際化,在伊斯蘭外長會議、不結盟運動、聯合國等多邊場合申訴印度的霸道行徑。
1977年印度德賽政府上台,改變了原來甘地政府的策略,與孟達成了《關於在法拉卡分配恒河河水和增加恒河流量的的協議》,規定了在枯水期(每年1到5月)的水量分配,為期5年,此後又通過兩次諒解備忘錄,協議執行到1988年失效。此後印度再次開始單方面分配恒河水資源,在1994年的枯水期,孟加拉國僅能從恒河分配到大約每秒250立方米的河水,而正常情況下應該有不少於每秒1000立方米的流量。
在西三河的另一條河流傑赫勒姆河上,印巴之間也出現了爭議。1985年,印開始在傑赫勒姆河上游的烏拉爾湖(Wular)修建大壩,引起巴的強烈抗議。而隨後吉薩岡戈(Kishanganga)水電項目的修建則更是讓巴怒火中燒,巴基斯坦在該水電站下游建有一座水電站。但印度的大壩將使河流改道,導致流入下游的水量減少。使得巴水電站的發電量無法達到9.6億瓦的預定目標。巴要求海牙進行國際仲裁,隨後印度擱置了部分在建工程,等待進一步評估。不過,印度最後很可能依然得償所願。
大體而言,在印巴水資源爭端這一問題上,印度利用其居於上游的有利條件,先是光明正大、合理合法地獲取了東三河的水資源使用權,隨後逐步蠶食西二河的水資源,追求其“絕對領土主權論”的實現。而巴基斯坦對此除了多次抗議,基本只能被動接受既成事實。
印孟的跨境水資源利用問題
印孟共有河流有54條之多,但最主要的是恒河以及布拉馬普特拉河。其中又以恒河最為關鍵,兩國關於恒河的爭端也具有典型意義。
印孟關於恒河水資源的分配問題最早要追述到1951年,當時的孟還沒有從巴獨立出來。當年巴得知印度計劃在西孟加拉邦的法拉卡(Farakka)修建攔河大壩,遂向印度提出關於恒河水資源分配問題,兩國恒河水資源糾紛就此開始。
印度修建法拉卡水壩分流恒河水的主要目的在於利用恒河水增加胡格利河的水量,提升下游加爾各答港的運營能力,同時也可以防止海水倒灌導致的土地鹽化問題。但恒河平原下游的三角洲都面臨著海水倒灌、土地鹽化的威脅,顧此失彼是可以想像的後果。印度的引水分流計劃,將給下游的孟加拉帶來巨大災難,孟加拉當然不願接受。
雖然當時的巴在1951年就提出了恒河水的分配問題,但印度基本沒有積極回應過。磨磨蹭蹭直到1961年,兩國總算達成了法拉卡大壩是有爭議的工程、存在技術和政治問題這一共識,並隨後進行了多輪技術性磋商。受《印度河水條約》啟發,巴堅持應該達成一個恒河水資源分配條約,以對印度形成明確的約束。印度則堅稱沒有足夠的數據支撐,難以達成條約。
1951年,世界銀行總裁布萊克向印巴兩國提出解決印度河水糾紛的合作建議。在世界銀行的協調和斡旋下,1954年,暫時出台了一份《印度河流域水資源開發和利用計劃建議》,隨後又歷經多次談判,最終於1960年9月簽訂了極具歷史性意義的《印度河水條約》,就印度河分水問題達成一致意見,結束了兩國在利用印度河水資源問題上的長期糾紛。
單就《印度河水條約》而言,該條約還是相對公平合理的,其核心分配方案是印獲得了對東三河即拉維河(Ravi)、比亞斯河(Beas)、薩特萊傑河(Sutlej)的使用權。巴獲得了西三河即印度河幹道(indus)、傑赫勒姆河(Jhelum)、杰納布河(Chenab)的使用權;且留有10年時間給巴方建設灌溉系統,以使用西三河水資源來灌溉原來由東三河水源灌溉的地區;並設立了數據交換、委員會定期巡查等一系列合作協調機制。據此條約,印方獲得印度河流域全部水量的20%,巴方獲得80%。
如果能按照條約執行下去,那麼印巴之間的水資源爭端就能基本解決,倒也是一樁好事,但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按照條約規定,印獲得了東三河的使用權,在東三河上攔水築壩,忙得不亦樂乎,很快實現了對東三河水資源的高效利用。
印度在完成對東三河水資源的佔有的同時,眼光也沒有離開西三河。1999年,在杰納布河(Chenab)上動工修建巴戈里哈爾(Baglihar)水電站,而杰納布河屬於劃歸巴使用的西三河。巴堅持該水電站違反了《印度河水條約》,認為一旦該水壩建成,將切斷其下游旁遮普省的農用水源,而旁遮普省是巴重要的糧倉。巴的虔誠軍更是威脅要炸掉該大壩。而印度方面則堅持該水電站只是一個徑流式水電站,什麼也沒有破壞,只是河水流過,帶動渦輪而已,大壩不過稍微延緩了一下河水流動,對巴怒氣不屑一顧,權當是巴要找茬打架。但印最終還是於2008年建成了該水壩,巴也不得不接受既成事實。其實巴戈里哈爾水電站倒不像印在東三河做的那樣,動不動截河成湖,然後引水分流,嚴重影響下游水量。但巴主要的憂慮在於,巴戈里哈爾水電站開了一個先例,使得印在原本劃歸巴的西三河上有了修建水利設施的權力。隨後印在杰納布河上又修建了三座水電站。
查閱以往媒體報導,還可以看到印度媒體稱中國的水電建設可能給印度帶來洪災和泥石流;質疑中國政府不顧西藏地區脆弱的生態環境,大興水利,況且該地區因工業基礎薄弱實際電力需求並不大;更有甚者認為中國的水電站工程將使雅魯藏布江不再流經印度,通過更改河道,中國可以在乾旱期關閉水閥控制印度的發電量及農業灌溉,而在汛期卻可以打開水閥排洪,這樣印度將被迫看中國臉色行事,靠著中國的憐憫生活。這已經快成被迫害幻想症了。在此感到可笑氣憤之餘,深感有必要整理總結一番印度在跨境水資源利用方面的光榮業績,以便大家共賞。
不同於我國七大水系基本位於國境以內、獨門獨戶的地理狀態。印度的恒河、印度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我國境內段即雅魯藏布江)三大水系均處於與鄰國共有的狀態。其中印度河與巴基斯坦共有(印度河主體在巴境內,而不是在印境內),恒河與尼泊爾和孟加拉共有(由尼注入恒河的徑流量佔恒河全部徑流量的46%,在枯水期則佔71%,恒河下游一部分在孟與布河匯合後注入孟加拉灣),布河則與中國和孟加拉共有(上游部分即我國的雅魯藏布江,下游孟境內部分稱為賈木納河)。
印巴跨境水資源利用問題
印巴共有的印度河是兩國水資源爭議的中心。早在1947年印巴分治之前,對於印度河的水資源利用問題就存在爭議,不過當時還屬於英屬印度邦際的爭議。印巴分治後該問題上升為國際糾紛。由於印巴分治劃分的主要原則是宗教信仰,印巴政治分界線穿過印度河流域,且以戰略地位重要為理由沒有劃分的克什米爾地區也處於印度河流域,於是單純的水資源分配問題又和領土爭端扯到了一起,變得複雜起來。不過在印巴兩國用拳頭進行了一番較量後,第一次印巴戰爭於1949年結束,雙方依據實控線完成了對克什米爾地區的分割,並基本固化下來。這樣一來印巴之間關於水資源的爭議倒又變得單純起來,就看採用何種原則分配印度河的水資源了。
印度方面由於佔據了傑赫勒姆河(Jhelum)、杰納布河(Chenab)、拉維河(Ravi)、比亞斯河(Beas)、薩特萊傑河(Sutlej)5條支流的上游區域,一開始主張絕對領土主權論。而巴則因為分配得到了印度河幹道(indus)及5條支流的下游區域,主張絕對領土完整論。兩國的主張相差甚遠,多次協商都沒能取得一致結果。
有關環保,恒河水的水質眾所周知,這就不再重複了。阿瑪蒂亞·森指出,印度的環境破壞,主要來源於工業、礦業開發中的肆無忌憚。
一說到中國粉絲津津樂道的印度法治和民主,阿瑪蒂亞·森氣就不打一處來。強奸案等刑事犯罪案件,什麼國家都有,但像印度這樣的高發案率,讓原在英國任教的阿瑪蒂亞·森也感到臉上無光。種姓制度在社交網絡時代的“復活”,更成為撕裂這個國家族群、民族、地區團結的強大衝擊力量。印度的民主制度貨真價實,但民主制度的運行基本不涉及民生問題的改善,事實上僅僅是為了服務於私營部門的開展,這在歐美世界中是無法想像的。在印度,民眾可以獲得要比其鄰國寬鬆得多的批評政府的權利,但僅僅停留在表達不滿,而無法真正驅動解決問題,也無法問責官員。人心都是肉長的,從來被忽悠,一直配合下去當配角,想必是沒有動力的,這可以解釋印度國內公共參與的極低程度。
阿瑪蒂亞·森寫這本書,多多少少還是有點對祖國“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味道。他希望印度能夠解決現存的問題,特別是幾方面突出問題:窮人收入水平過低、連基本的生活必需品都無力負擔;教育、醫療、公共設施、環境保護等公共服務繼續缺失,並因此葬送弱勢群體改變處境的起碼希望;內嵌於階級、種姓、族群、性別等不平等要素的、複雜化的社會歧視。而解決這些問題,阿瑪蒂亞·森暗示應向中國經驗、中國模式靠攏,雖然他對中國過去一些年裡放任教育、醫療市場化的做法同樣感到無法理解。
http://www.guancha.cn/ZhengYuChuan/2015_11_28_342897.shtml
譚樂:印度妄議中國水電?先照照自己吧2015-11-27
【印度一邊為了搶奪水資源的控制權,封鎖尼泊爾,一邊又對中國藏木水電站的建設使用妄加評論。其實,藏木水電站規模不大,對下游其他國家影響很小。印度的指責要么是別有用心,要么就是以己度人了……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印度在與周邊國家爭奪水資源方面,那可是“出類拔萃”。】
藏木水電站總裝機容量僅為51萬千瓦,且由於規劃以發電為主要目的,並沒有大規模蓄水,庫容僅為0.866億立方米,就是這樣一個離國境500公里有餘,庫容量僅相當於一個中型水庫的水電站,印度媒體竟然以擔心可能影響本國供水為由表示關切,足見其節操。
書開篇就指出,印度獨立以來,經濟發展成就突出;社會發展成就也很顯著,預期壽命已經提高到66歲,嬰兒死亡率從1951年的18%降低到本世紀初的4.4%,女性識字率也達到了65%。這些發展成就已經可以很好的證明,獨立後的印度自己實現的發展,要遠遠優於“慈愛的”英女王的殖民統治時期。
說完成就,來看問題。作者強調,印度的發展水平還很低,各方面的社會發展特別是教育、醫療發展都大幅落後於中國,一些方面甚至比窮國孟拉加國更糟糕;印度電力、城市供水、公共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都相當滯後;部分地區貧困現象蔓延……
有人可能會說,印度的發展基礎不好,主要是因為1991年前照搬了蘇聯的經濟發展模式,而在1991年啟動改革後,情況就大不相同了。這種說法不能說毫無道理),但印度改革後的發展情況,並沒有一些人想像的那樣美好。印度改革走的路線,就是主流經濟學家倡導的政府最小化,把本應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也改由市場提供,最終產生出可以很好服務於少部分中上收入階層、技術和裝備條件一流的民營教育、醫療等服務產業,以及停留在19世紀水平的公共服務。
僅對比製造業工人月收入指數就可以發現,印度的工人1981年、1991年和2005年時拿到的實際工資基本一致,而這期間,印度並沒有投入足夠資金升級其公共衛生體系,也沒有對教育加大投入,各項營養指標、教育指標停滯不前,發展紅利實際上僅僅限於部分大城市和部分階層享有。
書中強調,印度獨立之後的教育發展一直遠遠滯後於同期獨立的其他東南亞、南亞國家,6-14歲兒童失學率超過20%,在人口占據印度總人口半數的貧困地區,甚至長時期持續著政府拖欠代課教師工資的現象。在2009年進行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中,印度在參評的74個國家或經濟體中排名墊底,更讓阿瑪蒂亞·森感到悲哀的是,代表印度參評的學校、學生,已經是這個國家的第一流水平(你別忘了,印度是英語國家,本應獲得起點優勢)。
第三章將印度與美國、中國、歐洲、日本之外的很多國家和地區進行了對比,得出一個看上去有點驚人的結論,即印度在對比中排位非常靠後;也是金磚國家中,青年識字率仍然低於80%的唯一一個,是唯一沒有普及兒童免疫接種的國家。印度兒童營養不良率高達43%,比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20%)還要低。第六章詳細討論了印度因為低水平的公共衛生體系和醫療保險體系,在其國內帶來國民健康危機這樣一個問題。
鄭渝川:印度,被經濟學家忽悠瘸了的國度 2015-11-28
我國媒體會周期性的報導印度火車晚點,行駛速度緩慢,人滿為患的新聞。有人認為這是謠言,但後來發現來自美國和歐洲的主流媒體也在這樣報導,便改口反問,即便這樣,又如何?在一些人的描述中,印度除了交通擁堵一點,是個方方面面優越於中國甚至要比美國、老歐洲好得多的國度。
網上流傳著這樣一種印度百般好的說法。首先,印度實現免費醫療制度,覆蓋所有傷病及所有患者,還為每人提供10美元的每日營養補貼。免費醫療的成本來自何處呢?一個網帖的作者還解釋說,因為如此之多的患者可以為醫學、藥學研究提供海量數據,用數據換服務。其次,印度所有適齡兒童都必須強制入學接受教育。但是並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還有免費午餐,覆蓋從幼兒園到大學。有人說,印度學生考不上印度理工,才到麻省理工來的。第三,印度從來不搞先發展後治理的模式。第四,印度經濟結構完善。第五,印度基尼指數很低,分配公平,當然,這要拜印度的民主制度所賜。第五,印度法治水平很高。
基本可以確定,這種說法是編出來釣魚的,然而不幸的是,上述明顯臆造出來的說法,卻在反复傳播、分享,熱衷於此的人們似乎也不在意因此受到社會評價的降低。
依照對印度發展情況較為了解的印度裔歐美學者的觀點,印度而今的主要發展優勢在於,因為人口基數大,又沒有控制出生率,因而青壯年在總人口的比率較高,這讓已經步入及即將步入老齡化社會的某些國家著實羨慕嫉妒恨。此外,印度部分階層確實較好的維繫了重視家庭教育的傳統,加上英語國家的背景,很多出自這些階層家庭的印度學生可以做到幾乎毫無障礙的融入美國,印度一些城市也有效承接了美英等英語國家外包的部分服務行業和高科技產業項目。
與中國相比,印度在美國眼中是盟友角色,連日本也在積極與之拉近關係,地緣政治背景中只有一個半主要對手,很少有人將印度作為假想敵。話說回來,這年頭學霸招人嫉妒,誰有心思去編排學渣啊……
言歸正傳,我們來說《不確定的榮耀》這本書。書作者阿瑪蒂亞·森很有名,現任全球頂級名校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院長(從培根到拜倫,從羅素到查爾斯王子,都是該學院的校友),1998年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另一位作者讓·德雷茲則是阿瑪蒂亞·森的長期合作作者。
假如台北沒有機車 中時 2015-11-22卓英仁(環基環境永續公司董事長)
去年4月與6月兩度造訪北京,給我極大震撼,嚴重的霧霾,讓我看不到20公尺外的景物,一陣陣霧霾飄進地鐵站,連地下月台也充滿了,我不禁懷疑,這真的是北京嗎?台灣的雲林、台中最近也頻受霾害困擾,原因是氣流不動,汙染物不易擴散而造成。
台北是盆地地形,如不減少空氣汙染量,難保哪天氣流停滯,台北也像北京般灰濛濛,那豈是台北人所能忍受。台北已無工廠,最大汙染源在汽機車所排放之廢氣,台北市機車數量約100萬輛,每部車跑1公里排放22.9公克二氧化碳,每部機車平均每天跑10公里,一天就是229公噸的二氧化碳,一年為83585噸二氧化碳充斥在台北盆地,如果再加上新北市的機車汙染量,一年可達25萬噸,實在驚人。平均每部機車排放量是汽車3倍多,而台北市汽車數量僅為機車的80%。
走遍全世界大都市,很少有像台北市密度這麼高的機車,以一個年收入超過3萬美金的國家,以一個大眾運輸如此方便的都市,我真看不出台北市機車存在的必要性。除非為了選票,為了討好部分選民。但這是低估了台北市民的素質。這屆台北市長選舉已告訴了所有的政客,台北市是可以改變的。10年前台北市推動垃圾費隨袋徵收,麻煩市民追著垃圾車跑,我們也挺過,變成全世界垃圾回收率最高的國家。
台北市捷運及公車已網狀分布全市,加上廣設Ubike,全市幾皆可到達。有人認為騎機車是弱勢市民,好像也不通,每部機車都好幾萬。除了貪圖個人方便外,找不到其他理由。如果再加上市區中心提高停車費,可逼使大眾不輕易開汽車上班。
想像一下沒有機車的台北,台北的空氣及空間,沒有PM2.5的威脅,沒有噪音的汙染,上班時間只有快走的上班族,只有急駛的自行車,假日時更寬廣的街道,讓我們可以悠閒的散步,這將會是一個健康的城市,不只擁有小確幸。
捷運+公車+步行,這是台北成為現代化環保城市的勝利方程式,柯市長是否可以好好考慮,讓您離開市長寶座時,市民可以記得您?
專家:空氣質量改善效果初顯2015-11-17中國環境新聞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已實施兩年多,其落實情況如何?11月16日,國際環保組織亞洲清潔空氣中心在北京發布了《大氣中國2015:中國大氣污染防治進程》報告,對我國城市大氣污染防治情況進行了全面、細緻的盤點。報告顯示,我國空氣質量改善效果初顯,但部分城市的臭氧污染呈加劇趨勢。
報告顯示,與2013年相比,2014年,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5項污染物均實現了平均濃度下降,空氣質量改善效果初顯。其中,3個重點區域的空氣改善效果最為明顯。以京津冀區域PM2.5為例,平均濃度同比下降至93微克/立方米,下降幅度為12.3%。但是,在按照新環境空氣質量標准開展監測的74個城市中,2014年仍然有近九成城市空氣質量不同程度超標,主要污染問題是顆粒物污染。
與其他5項污染物相反,臭氧成為唯一不降反升的污染物。2014年,74個城市臭氧平均為1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4.3%;達標城市比例為67.6%,同比下降9.4%。
環保部:大氣污染治理初見成效2015-7-21 新浪環保
據環境保護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5.2%。
6月以來,北京連續多日白雲藍天,朋友圈被“北京藍”刷屏,網友紛紛調侃“醉氧”。
不僅是北京,今年上半年,三大重點區域PM2.5平均濃度也都實現了大幅下降。其中,京津冀同比下降22%,長三角下降16.2%,珠三角下降20.5%,74個重點城市平均下降17.1%。PM10、SO2、NO2平均濃度同比呈現明顯下降態勢,大氣污染治理初見成效。
回應
經濟下滑原因,絕對不是治理結果
這些專家除了吹牛逼騙人還會什麼?我不懂什麼化學成分,我只是感覺空氣污染越來越差.
理盲濫情的公知屌絲憤青噴子糞青
當然,議會遲遲不願立法的背後還有著文化因素。英國人鍾愛開放式火爐,儘管封閉式火爐在整個歐洲(尤其是德國)都大為流行,卻始終不被倫敦人接受。政客們當然不願意冒著支持率降低的危險去強制倫敦人用煤氣或電力供暖代替傳統的燃煤取暖。在今天的英國,由於以上這些擔憂,政府正在減少對鄉村地區風能和太陽能發電站的補貼,以免得罪當地選民。
只有一場大災難才能讓倫敦在燃料問題上轉變方向。1952年,一場殺人霧持續了整整五天,導致約4000人的死亡。對於想要盡快走出二戰陰影的倫敦而言,這樣的損失是無法接受的。1956年,《空氣清潔法案》通過,政府強制倫敦居民使用無菸燃料、煤氣或電力。此後隨著這些能源產業的擴大,燃料價格也便宜了很多。
1956年法案在實施很長時間之後才見效,但確實起作用了, 1962年的黃色煙霧被認為是最後一次嚴重的煙霧事件。
然而,在享受了幾十年的新鮮空氣之後,我們似乎開始了倒退。可是,就像一個多世紀前人們離不開開放式火爐一樣,人們現在也同樣離不開汽車。這次會不會再出現一個古怪的英國政客,勇敢地擔起推動法案的角色?
約翰遜市長是個古怪的人,但他卻強硬地否認了關於倫敦污染惡化的報導。他在推特寫道:“這不過是荒唐的城市傳說罷了,倫敦空氣質量比巴黎以及歐洲很多其他城市好多了——或者,你們可以和北京或者墨西哥城比比。”此後,他稍稍收斂了部分言辭,同時卻縮小了倫敦城內超低排放區的面積,並將各種有效的空氣治理措施都推遲到了2020年。
如果連倫敦都無法控制空氣質量,那麼北京或墨西哥城該怎麼辦?世界上其他快速擴張的城市該怎麼辦?或許倫敦人再也不用被迫灌下“豌豆湯”,但這並不意味著全世界都能免遭霧霾的侵害。
霧霾天氣
哈爾濱霧霾嚴重韓國客機被迫返航
環保部:督查東北重污染天氣嚴處失職瀆職
回應
發展公交,發展核電,發展天然氣取暖,巡視組追責空氣污染
這樣中法合作才有機會在英國建核電幫英國解決能源供應。
唯一能讓自己寬慰的方法就是比下限
都是中國的污染飄過去了,都怪中國,就是怪中國,不怪中國怎麼得行
說點事實,就成下限了。
你這種小清新還是去原始深林吧
然而原始森林的空氣,其實不適合人類的,不然就沒有“煙瘴之地”了
要空氣好,可選擇住在高山野地,純自然的味道
然而現實是這樣的地方遠離現代化,生活大不易
http://www.guancha.cn/ChristineCorton/2015_11_12_340983.shtml
克倫敦又要再次成為霧都了嗎?2015-11-12
【入冬以來,東北多地出現六級嚴重污染天氣,部分城市空氣質量指數“爆表”。這使人聯想到近年來,許多人提出應該向曾受嚴重霧霾困擾的英國倫敦取經,學習其治理空氣污染的經驗。然而,專門研究倫敦大霧的劍橋大學科頓博士在《紐約時報》發文指出,倫敦空氣質量有再次惡化之虞。】
今年一月,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研究員宣布,僅僅在2015年的頭四天裡,倫敦市中心牛津街的污染指數就已經超過了規定的全年總量,而倫敦其他街道的污染指數同樣令人擔憂。然而,倫敦市長約翰遜卻宣布,要推遲到2020年才開始執行更加嚴格的空氣質量管理措施。
倫敦的污染情況正在全世界的城市上演。人們治理空氣污染的努力,總是受到既得利益者短期利益的阻撓,而這種短期利益背後潛藏著災難性的後果。
這不是人類第一次面對空氣污染的威脅。在19世紀,工業革命將人類大規模地吸引到城市,城市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而由於城市居民每天都要燃燒化石燃料,向空氣裡排放了數量巨大的煤灰和含硫氣體,這給城市帶來了嚴重的空氣污染。
而在維多利亞時代的所有城市中,倫敦的空氣污染是最無法忽視也最具危害性的。每個人一睜開眼,就能看見惡名昭彰的倫敦煙霧漂浮在面前。
倫敦被小山環繞,城市邊緣有沼澤地,還有一條大河貫穿整座城市,因此倫敦在自然狀態下本就容易受到冬季大霧的侵襲。倫敦的地形使空氣容易產生逆溫層,即連續數日,暖空氣都將冷空氣困在下方,在這樣的環境下,家庭燃煤和工廠作業釋放的含硫氣體無法上升到高空大氣,而只能滲入自然霧中,將其染成黃色、棕色、綠色乃至黑色,這種煙霧被人們戲稱為“豌豆湯”,顧名思義,這種煙霧非常濃,以至於人們走在街上都看不見自己的腳。
儘管如此,幾十年來,議會提出的控製菸霧排放的議案卻總是被一再擱置,
既得利益團體是主要的阻力。從19世紀到20世紀,倫敦的許多工業團體一直在阻撓歷屆政府淨化倫敦空氣的努力。他們常常拒絕給工廠煙囪安裝煙霧淨化裝置,還要將煙霧排放的責任推卸到居民日常生活的排放上。
此外,政府對工廠超額排放的罰款太少,不足以起到威懾作用。這是因為法官同情工廠主,尤其是一些小工廠主,他們掏不出足夠的錢來購置更高效清潔的鍋爐。當然,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因為工業排放意味著就業崗位和經濟增長,而這反過來又保證工人們能夠賺取收入,在家裡使用燃料,而這又進一步加劇了空氣污染。
美國24州狀告奧巴馬政府抵制清潔能源計劃
美國總統奧巴馬任期尾聲的“政績工程”,又一次遭受當頭一棒。2015-10-23,美國24個州政府聯手將美國環保署告上法庭,直斥奧巴馬的清潔電力計劃違法。奧巴馬今年8月發布的這項計劃,致力於讓電力行業二氧化碳排放到2030年比2005年減少32%,堪稱美國史上力度最大的減排方案,但該計劃被認為將嚴重打擊美國經濟,且因為未經國會授權而遭到抵制。
備受矚目的巴黎氣候大會還有一個月就要召開,全世界談了20年,都希望能在今年達成第一個有法律效力的減排協議,發達國家的實質性承諾是成敗關鍵。今年9月習近平訪美《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美國的清潔電力計劃是最受肯定的成果之一。因此,如果奧巴馬的方案最終夭折,美國的國際形像或將再次蒙塵。
回應
國際環保組織呢,美國不是非常愛護環境嘛!
他們非常愛護別國的環境。
柴公知有什麼想說的?中國公知何在?
美國皿煮 南方神劇
這就是私慾無度的財閥、寡頭資本高度控制政府政策的帝國主義國家之本質特性,給人類社會帶來的生存災難!
這就是典型的國家政策受資本的控制。
此例可回答什麼是資本主義,不是有資本就是資本主義,資本利益至上才是資本主義。
美國內部已經分裂
只不過是一起演齣戲,哪管什麼減排不減排,利益至上的資本家。
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否則就會迷失自我,他們就是一個好例子
對美國這種內外兩幅面孔的行徑早已經見怪不怪了~
西方所謂民主的實質就是,有錢能使鬼推磨。
這就是所謂的民主?人類的大笑話,多數人的利益被少數人的利益所控制,這樣的民主在中國最好永遠都不要有。
弊在當代公在千秋的事,可惜這種只能在強權體制實現
美囯這種體制.被中國赶超是必然的
所以他們國會每天就討論中國的事情....
討論怎麼在美國境內搞死華為,美國境外搞死中國。美國這個自由的市場自由的想搞死誰就搞死誰。
在別人身上找毛病,永遠比在自己身上找要容易的多
美國還有什麼好國際形象?奧還有道德形象?奧殘忍無比,拿諾貝爾和平獎真是對這些無辜死者的最大褻瀆!
米國不減,我們也不減
不減,小清新們還活得下去嗎?
頁岩氣是美國為數不多的救命稻草之一,在國際油價如此低迷的時期,提升國內燃氣發電的佔有率恐怕是非常必要的.
現在美國頁岩氣還有幾家在開工啊?
研究:全球變暖帶給中國的好處將“很快出現”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2015-10-16報導,中國科學院的研究團隊說,如果全球變暖現象持續下去,地球的熱赤道將北移,使得東亞季風雨帶從中國南方向北方推進。
熱赤道是指每一條子午線上年均氣溫最高的一系列地點組成的一條環繞地球的連線。
專家預測,假如這樣的氣候變化發生在中國,從西部青海省流至東部沿海山東省進入渤海的黃河兩岸將重新出現竹林。
此外,水稻種植區很可能會擴大至中國北方乾旱地區的長城一帶,而常年缺水的北京將不再需要從南方調水。
在權威研究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發表的最新研究報告中,由楊石嶺教授領銜的科學家團隊說,這一根本性變化將“很快出現”在中國。研究團隊在報告的結論中說,中國北方將“最終隨著全球持續變暖而變得濕潤”。
報導稱,支持其說法的證據深埋在黃土高原之下。黃土高原位於黃河中上游,是中華文明的搖籃。
研究團隊對距今2萬年前的末次冰盛期之後的C4植被(光合作用初級產物為四碳化合物的草本植物)生物量進行了分析,發現全球變暖導致季風帶向北推進了多達300公里。
報導稱,這一新發現對全球變暖將加劇該地區缺水問題的傳統觀點提出了挑戰。近幾十年來,亞洲季風雨帶逐漸南移。由於恰逢全球氣溫升高,中國主流科學界擔心,目前中國每年出現的北方乾旱、南方洪澇現象正是氣候變化導致的災難性後果之一。
此類擔心幫助中國三峽大壩和南水北調工程贏得了支持。這兩個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工程分別是為了抗擊洪澇災害和解決缺水問題。
報導稱,然而,與包括西部新疆省區在內的中國北方其他地區一樣,北京近年來的降雨量卻在增加而不是減少。
科學家還發現,由於草原和樹林面積的擴大,新疆和內蒙古的沙漠面積在縮小。
這位甘肅省蘭州大學的研究員說:“從長期來看,也就是從每數千年就會重複的規律來看,他們的說法似乎是可信的。”他說:“但中國北方在今後幾十年是否會變得濕潤仍有待討論。過去幾十年的觀測數據似乎與他們的說法相矛盾。我們看到中國北方以與全球變暖相同——或更快——的速度變得乾燥。”
他說,這一最新發現不應被當作藉口來逃避當前緩解全球變暖負面影響的努力。
相關新聞
中國將投865億建16個“海綿城市”
http://www.guancha.cn/Science/2015_10_18_337956.shtml
陸南水北調中線工程 供水惠及京津冀豫2015-10-15 聯合報
南水北調中線建設管理局表示,截至10月14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全線供水已超過17億立方米,惠及沿線京津冀豫人口約3400萬。
新華社報導,南水北調中線建設管理局總調中心負責人龐敏表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自去年12月通水後,全線供水已超過17億立方米,工程運行安全平穩,水質穩定達標,惠及北京、天津等17個大中城市,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逐步顯現。
去年底以來,南水北調來水已通過1千多公里的中線幹渠及配套工程輸送至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地。截至目前,已向北京輸水6.42億立方米,天津市3.11億立方米,河北省0.77億立方米,河南省6.72億立方米。
南水北調中線建設管理局表示,目前京津冀豫受益人口已達約3400萬。其中,南水北調供水水量分別佔北京、天津城區用水量的70%和80%以上。
為緩解北方嚴重缺水狀況,南水北調工程於2002年開建。中線工程於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主要從鄂豫交界的丹江口水庫引水,經河南、河北,基本自流至北京,全長1276公里。
17年護林有成土石流消失 長江上游綠歸來2015-10-01
蘇迪勒颱風、杜鵑颱風重創了烏來交通,隨著每次颱風必見的土石流與石門水庫大量排砂清淤新聞,也許我們該深深思考是什麼造成土石流與水庫大量淤積,是否該還地於林。大陸《人民網》報導,透過17年「長江上游天然林保護工程」,伐木改為植木,長江上游水土流失狀況得到了明顯改善,原本光禿禿的山頭,也重新綠意盎然,最重要的是造林區土石流幾乎消失無蹤,下大雨也能安心睡覺。
上個世紀後半時,為了緩解物資短缺,推動工業起步,中國四川成立了28家重點森林工業企業,近10萬名森工職工活躍在廣袤的原始森林中,以砍樹、運木材、為伐木修築公路為業。
從1981年到1994年,伐木工人砍掉了大量的原始森林,生態環境也迅速惡化,1990中期,四川水土流失面積達到近20萬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蝕量達到9億噸,成為長江上游最大泥沙輸出地,亞洲第一長河長江幾乎變「黃河」。
1998年長江發生全流域性洪災,夾著大量泥沙的滾滾江水衝向中下流,讓中國政府決定在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地區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採伐,並要求所有森林工業企業轉為森林保護。
認識到伐木帶來的生態危害後,伐木工拼命種樹彌補,僅僅3年,木里林業局管轄的57.8萬頃林區沒有地方可再種樹,光禿禿的山頭長出了「頭髮」,木里林業局的工人轉為巡視森林、保護森林,避免有人偷砍樹木,以及防止盜獵。
17年來,四川森林面積增加了48.3%,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後,10萬伐木工轉行當護林植樹人,四川境內森林資源快速增長,森林面積由1.76億畝上升到去年年底的2.61億畝,森林生態功能逐漸恢復,長江上游的水土流失狀況得到了明顯改善,中國沒有再發生1998年那樣大規模的全流域性洪水。
前身為四川省大渡河木材水運局的四川省大渡河造林局,從運銷木材轉為種樹造林,截至2010年時,該局營造營造森林蓄積量4000多萬立方米,相當於過去40多年運銷木材總量。除了造林,四川各級政府共與200多個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單位簽訂責任書,常年有效保護管理2.6億多畝森林。
據監測,截至2010年底天保工程一期結束,四川境內5萬多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得到有效控制,輸入長江上游的泥沙降低46%。2014年,全省森林生態系統提供保育土壤、涵養水源、固碳釋氧、保護生物多樣性和森林遊憩等生態服務功能價值總計1.48萬億元人民幣。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1001001900-260409
美科學家:吸北京空氣1小時 短命20分鐘2015-08-15 聯合報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科學家發布最新研究顯示,中國大陸平均每天四千人死於空氣汙染,占中國大陸總死亡人數百分之十七,且百分之卅八大陸人呼吸「有害健康」空氣。
據BBC中文網報導,估計中國大陸每年約有一百六十萬人因空氣汙染,而死於心臟病、肺病和中風等疾病。
回應
世界500強企業紛紛進駐北京,所以他們都活不久了。一堆所謂西方垃圾學者整天放屁,只有台灣笨蛋會信。
哈哈,什么垃圾都能自称科学家。
WIKI百科:中華人民共和國各城市預期壽命列表
排名 城市 預期壽命(歲) 年 可比國家
1 蘇州 82.74 2014 瑞士
2 珠海 82.50 2013 澳洲
3 上海 82.29 2014 新加坡
4 南京 82.17 2014 西班牙
5 無錫 81.91 2013 瑞典
6 北京 81.35 2013 安道爾
-----
危言聳聽!如果這個說法可以成立的話.那以後北京改善空汙.北京人大概可以活超過100歲?
美國環保署承認誤排污水量是原先估計的3倍 2015-08-11
美國環保署誤將污水排入科羅拉多州河流,觀察者網上週報導後,事件還在發酵。前天,環保署修正了原先估計的100萬加侖的污水量,承認其誤排的污水量超過300萬加侖(約合1.1萬立方米)。昨天,科羅拉多州長希肯魯普宣布進入災害緊急狀態,以撥款50萬美元用於緊急處置。
環保署檢測發現,其誤排污水已導致阿尼瑪斯河水砷、鉛等金屬含量超標。
事發時,環保署的調查隊正在一座廢棄近百年的金礦進行勘測。這座名叫黃金王的礦場以每秒50-250加侖的速度排放污水,調查隊原本希望找到有毒物質的源頭,挖洞時突然發生泥土垮塌,污水一下子澎湧而出。
環保署官員大衛•莫勒勸說居民們保持冷靜。事件已發生近一周時間,環保署仍未公佈檢測報告,其辯解稱採集樣本、運輸和檢測工作十分複雜,耗時漫長。
而在阿尼瑪斯河的下游,新墨西哥州州長馬丁內斯也在抱怨環保署反應遲緩,24小時內沒有發出警告:污水事件發生後,居然沒有及時提醒我們,真是太不負責任了。”
環保署也有其苦衷。科羅拉多州有大量廢棄的金礦,由於無人管理,金屬物質存在滲入地下水的危險。環保署原想在當地立項,進行大規模的集中整頓,但招致居民抵制,因為污染集中地的名聲勢必影響當地旅遊業生意。因此,環保署只好採取逐個擊破的方式,一個一個礦分步治理。沒想到,這次好心辦了壞事。
回應
美國版的,居民情緒穩定 這麼明顯的污染水源,還要確定健康風險?這個官員是像騙檢測費吧
這要是發生在中國。我真的不敢相信。估計環保署的頭頭得下台了吧
災難性的失誤每個國家都可能發生。總是有人要將這種低概率事件上升為體制問題。實踐證明,如果是體制問題,大家都有體制問題。
自由的國度連喝水都是黃金的,你們這些獨裁豈是能懂的。來來來,追求自由的過移民過來吧,給予你們最高的獎勵,黃金水~~~
http://www.guancha.cn/life/2015_08_11_330201.shtml
另詳參【圖博館】:大陸環境危機 《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河南商水縣汛期攔河築壩危及上游 數千人回應:防污染 2015-07-06
汾泉河,是一條發源於河南漯河召陵區的小河,流經周口市的商水、項城和沈丘,進入安徽阜陽境內,最終匯入淮河。汾泉河的發源地召陵區,與下游商水縣,原本同飲一河水,如今卻因為一道土壩,難成一家人。眼下正是當地的汛期,而下游周口的商水縣卻在其與召陵區交界的地方,攔起了一道土壩,截斷了河水。上游村莊的群眾擔心,一場暴雨之後,村莊就有被淹的危險,而下游的縣卻說,築壩是為了防污染。
我國《防洪法》、《水法》中均有明確規定:禁止在河道管理範圍內建設妨礙行洪的建築物、構築物。作為政府部門,理應帶頭守法。真的如村民所說的,是商水的政府部門修築土壩,阻斷了河水嗎?截斷了河流,汛期來了又該怎麼辦?
明知會置上游群眾於危險境地,仍然建築攔河堤壩,下游商水縣的做法,聽起來有些“荒唐”。
今年5月份,商水縣水利局專門展開徒步拉網式的防汛檢查工作修訂完善《汾河防汛搶險預案》,清除阻水障礙物,打通水系,確保水流暢通。可是6月份,卻自行在汾泉河上修建堤壩。商水縣水利局看似這種自相矛盾行為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在商水縣水利局的一位領導看來,駐堤攔壩的行為,是沒有錯的,因為上游召陵流下來的水,是被污染的。
記者:這壩是咱們這邊攔的嗎?
水利局負責人:是這攔的,我們攔壩絕對沒有問題,不能叫它污染下去。
記者:它會不會影響防洪呢?
水利局負責人:防洪重要,污染也重要,它不是大江大河的防汛。但是水體污染了,不也一樣造成損失嘛。
至於攔河土壩如何處理,水利局在攔土壩之前,有沒有經過相關的書面論證和審批?商水縣水利局這位負責人表示,不便回答。攔河是因為污染,水利局負責人的這一說法,也得到了轄區內沿岸群眾的認可。
夏莊群眾:這不是排污的水,這是汾河啊,汾河以前是清絲絲的水。攔壩都是攔這個污水哩。
夏莊群眾:臭的跟啥似的,一刮風都有臭氣。要我說是郾城的不對,不應該叫它流到大河裡。
回應
都沒錯!都是普世價值和市場經濟惹的禍:上游為了發展經濟沒有考慮到污染,河水被污染下游沒受益盡受害了當然不樂意了,築壩沒錯,洪水來了,問題是流的是污水啊,上游應該找污染河水的原兇去要說法!
墨灣漏油和解 BP允賠5州187億美元2015-7-4 世界日報
分享英國石油公司(BP)2日與墨西哥灣沿岸五州達成創紀錄的187億元(美元,下同)和解協議,以解決公司2010年洩漏1億3400萬加侖石油,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經濟損失,可能結束雙方多年的法律爭執。
這項和解協議一旦獲得聯邦法官批准,將創下民事求償史上和解金額的紀錄。
佛羅里達、阿拉巴馬、密西西比、路易斯安納和德州向聯邦法院提控,要求補償漏油造成的環境和經濟損失。司法部長蘿蕾塔‧林奇表示,協議如獲法院批准,將成為美國史上金額最高的和解協議,可幫助恢復灣區的經濟、漁業、濕地和野生動物遭到的破壞和損失,給灣區帶來持久福祉。
BP公司的鑽油平台2010年4月發生大爆炸,導致11人喪命,洋底的油井洩漏,灣區的海灘大面積污染,漏油數月後才被堵住。達成和解協議後,將可能結束BP公司面臨的重大司法控案。
路州檢察長表示,協議結束了可能延續多年的司法訴訟,而訴訟影響了路州海岸和濕地的恢復與重建。他認為,協議將改變路州社區和民眾的家庭,但協議仍是原則性的規定,未來兩個月將做出具體的執行安排。
路州得到的補償金最高,約為68億元,將在未來16年分期領取。
阿拉巴馬州檢察長表示,協議達到了目的,他和阿州州長都認為,陪審團的審案對達成協議起到了關鍵作用。
BP支付的賠償金比預期高,但因賠償是長期過程,公司仍可能為投資人支付紅利,也有財力進行新項目投資。
該公司表示,與漏油有關的稅前費用,到今年3月底已從438億元升至538億元,包括140億元清理費和45億元罰金。
惠譽信評組織認為,協議將增強BP的信譽,如被法官批准,BP的信譽甚至還會升級。
這一發現源於除夕夜。當時,我醒來時覺得喘不過氣,還伴隨著發燒和頭痛。於是,我的家人大半夜在醫院的急診室陪我。在那裡,我被診斷出患有肺炎,並開始使用抗生素。7天后,我所有的症狀都消失了,包括哮喘。
抗生素殺死了細菌。這種藥不僅徹底治癒了我的肺炎,而且還有我認定的哮喘。
回過頭來看,我和我的同事一開始怪罪於空氣污染並非是一個不合邏輯的假設,因為我的症狀最初沒有肺炎感染的典型特徵。而且有確鑿的證據表明,空氣污染可導致哮喘病惡化。但是實際上,它可以讓我這樣一個健康的人新患哮喘的證據卻不那麼明顯。
在北京生活,無論是外國人還是當地人,都會本能地抱怨我們的許多環境麻煩。因此,我的同事和朋友自然就認為,我懷疑得上的哮喘是空氣污染造成的。但我們都錯了。
回應
診斷!洋五毛一枚!請所有JY、專家、教授、文化傳播者、青年導師等等全部拉黑此人!
五毛們又要高潮了,大呼繼續污染吧~
還好沒耽誤治療,要是時間再長,變肺癌就歇菜了
8年得哮喘怨北京空氣,照此邏輯,北京不是得有幾千萬哮喘病人?
所以說霧霾是無害於人類的健康的?
霧霾是有害於人類的健康的!如果沒有霧霾,說不定很多北京人能活到90多歲還加幾年.
要知道很多北京本地人也能活到90多歲啊
北京猿人時代,北京猿人根本不知霧霾為何物,可北京猿人活到30歲已經是高壽無極限了。
人家沒說霧霾無害於健康,人家說的是他的哮喘實際是肺部感染引起,而不是北京的空氣,並且這位美國醫生說他自己想當然的歸咎法錯了。
你這麼說很多中國人不干了,感覺被出賣了。
一個老美對待中國問題能客觀不容易, 知錯就改。
http://www.guancha.cn/america/2015_07_03_325579.shtml
美國醫生誤以為中國空氣污染導致自己患上哮喘2015-07-03
一位在北京生活了8年的美國醫生,誤以為北京的霧霾、糟糕的環境導致自己患上哮喘,最終離開中國。但回國後,他“以為的哮喘”居然因為肺炎的抗生素被治癒了。他突然醒悟,自己的症狀很可能與中國的空氣污染無關,而僅僅是一種感染,是那種人們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有可能發生的感染。6月30日,他在美國“石英”財經網站將自己的這段經歷公開,並稱“我和同事自然地認為患上哮喘是因為北京的天氣污染,但我們都錯了。令我很不安的是,我怎麼這麼容易就準備打很流行的'歸咎於中國'這張牌。”
以下是美國“石英”財經網站全文,參考消息翻譯:
既然幾個月過去了,而且我又沐浴在夏日的陽光裡,我可以肯定地承認,我度過了一個極為不健康的冬天。事情始於去年11月,當時我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骨折。更糟糕的是,去年12月我被確診患上哮喘,需要兩個呼吸機才能呼吸順暢。
一天早上,我醒來後突然大口大口地喘氣,最終去找我診所裡的一個醫生同事。呼吸測試顯示我的肺功能只有60%正常運行,她說我可能有哮喘。我當時壓倒一切的想法就是將其歸咎於中國的空氣污染。
成年人突然得哮喘並不常見,我當然一門心思只是怪罪於空氣污染。在北京生活了8年之後,儘管我一直迷戀於努力避免空氣污染的影響,我認為我還是沒能逃掉。我覺得自己真像個傻瓜,居然認為自己能避開污染對健康的長期影響。
我的所有博客都是關於口罩和淨化器的;我的視頻演講談的都是關於在中國如何健康地生活;我的書也是鼓勵人們在中國健康地生活。突然,我感覺一切都是一廂情願。
我覺得陷入困境,無助地對抗令人窒息的魔鬼。我甚至考慮先前不具吸引力但是不言自明的“治愈”方式:逃離中國。
我寫了一篇很長的博客文章,講述我的病情及其對我在這裡的生活產生的深遠影響,記錄下我如何拼命試圖保護自己免遭污染影響。在初稿完成之後,我很滿意它能夠完美地捕捉到我的狀態。但我沒有把它貼出來,這是為了便於以後進行修改。
現在,幾個月後,我很欣慰我沒發表這篇文章,因為被診斷的哮喘現在已經完全消失了。現在我知道,我的症狀很可能與中國的空氣污染無關——它是一種感染,是那種人們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有可能發生的感染。令我很不安的是,我怎麼這麼容易就準備打很流行的“歸咎於中國”這張牌。
作為臨沂一個普通市民,我要點贊,要不是暗訪到我們這裡,這些企業就沒人管。
那你們就得忍受臨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將長期得不到改進的基本事實和經濟失控帶來的收入下降,失業增加,未來你將不得不背井離鄉,去其他城市打工,這世界是動態平衡的,得到什麼就失去什麼。環境污染是在發展中解決的,需要時間,臨沂這不叫治理污染,這叫去工業化。未來幾年,隨著去工業化在中國轟轟烈烈的開展中國經濟降到3%到5%是極有可能的,負增長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中國已經基本進入所謂中等收入陷阱。
你這什麼邏輯,難道就只能存在這些污染企業,不能引入一些環保企業嗎?
企業固然有責任,政府的責任更大,這個政府不只是臨沂地方政府,而是包括整個省政府、中央政府都應該負責。那麼多違規企業建立起來,肯定是政府不做為,至少是前幾任政府不作為。
不要信口開河,關鍵還是地方政府,我們這裡的引進一個污染大戶,環評一直卡著,地方政府使盡手段開路,還有些污染企業排污,當地居民告狀幾個月,他們才裝模作樣去監測,公佈出來的結果還略超標準,他們就迫不及待的宣布排放合格了。後來居民越級投訴到省環保局,省環保局直接通報查處,打了當地政府的臉
這次我支持政府,做事情要堅決果斷,不能拖拖拉拉。中國的這類企業,絕對不是什麼好鳥,為了錢他們什麼做不出來的?各種令人震驚的超標排放,做人做事做生意沒有底線,
動動腦吧,不要被環保炫麗的憧憬所迷惑,我們要達到這個目標需要一個長期艱難的過程,生存和發展在環境之上,環境是生存和發展的從屬內容。
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5_07_03_325457.shtml
另詳參【圖博館】:大陸環境危機 環保與經濟 習李三中全會
環保部公號評臨沂治污困局:歷史欠賬總要還 企業責任不能推給外界
2015-7-2,山東省臨沂市被環保部約談後休克式治霾的報導引發廣泛關注。57家污染企業關停後,造成6萬多人直接失業,加上失業者家屬,波及人群至少在15萬左右。如今,企業因環評手續不能複產,資金鍊斷裂,引發千億債務危機。當地警方稱,失業人口增多,盜搶案件增多,每天十多起被搶劫的報案。
2日晚,環保部宣教中心微信公號微言環保發文稱,被關停的企業滿滿的全是委屈,責任全部推給外界,以受害者的姿態對自己不堪回首的過去隻字不提。今天的臨沂,是很多歷史欠賬嚴重的城市經濟轉型時期的一個縮影,歷史欠賬總是要還的。
相關閱讀
臨沂:失業人數在減少做好再就業
臨沂"休克式"治霾:關57家企業6萬人失業…
回應
說犯罪率上升也是醉了,南方系記者當工人都是流氓麼,才停業幾個月就都去搶劫?
坦率的說把教書的教授突擊提拔為高級官員是不合適的。這位教授給我的感覺這個人就像崇禎一樣不明事理卻追求虛名。瞧著吧,南方系翻雲覆雨左右都是為民代言的腔調。那位教授腦袋已經糊塗了吧。當年東林黨就是這麼忽悠崇禎的。自己不交稅、又抱怨崇禎向小民收稅,總之反正是這些文人有道理。
觀察也出水軍啦,治理污染還出錯了?
治理污染要循序漸進,不是一刀切
政府這麼多年扶持這些污染企業,收了大量的稅收又不搞污染治理配套,現在才突然一下關停,難怪人家怨聲載道.早你在幹什麼?難道這些企業污染是開會前一天才形成的?開始放任不管,現在放棄救助責任一刀切.人家能不埋怨嗎?
這兩年污染企業的整改都不改,不是一下關停的。你這種說法不負責任。
環保當然要擁護,但最迫切的問題也不能簡單粗暴、休克斷崖式的運動化的整治,因為它連著血肉帶著骨(國家實力和人民生活)。如果誰不惜引爆6萬工人失業,那麼看吧,企業倒閉引起的金融危機、失業工人的生活問題,臨沂政府你們有沒有這個承擔能力、還是將它推向社會推給國家?那麼100個臨沂市、1000個臨沂市呢,國家有沒有這個承受力、即使勉強有那還怎麼發展?
希望臨沂的企業家們來壽光看一看,學一學。自己投資環保設施後,既不污染環境,又能為社會創造就業、為政府創造稅收,還能為自己創造收入,良心還不虧心——何必差那幾個黑心錢?
別的地方能搞好,不信臨沂的企業家素質就那麼低!
失業工人可以由當地政府聯繫送往本省或廣東等地做工啊,中國太缺工人了。
《大漠長河》中國沙漠化 7集紀錄片
該片以一個全世界都在關注的話題為著眼點,通過地質、歷史、現實等諸多角度,探尋中國沙漠的成因,分析沙塵來源,展現沙漠化的危害,紀錄中國干旱半乾旱地區人們的生存現狀,展現人與荒漠化之間互有進退的較量。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A00F513E9D292CF2
CCTV八集紀錄片《水脈》:歷時4年記錄南水北調工程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MB6XRTnfYIpOYoRV_9QmkSb8Lb8QEikL
八集中國水資源紀錄片紀錄片《水問》整部作品共360分鐘,分為八集播出,分別從危機、飲水、生態、利用、分配、治理、節水、文明等八個方面回答有關水的問題。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439554/16298442.htm
北京汛期來臨 地下防汛工程可「喝」飽水2015-6-1旺報
6月進入北京汛期,滂沱大雨來襲,北京如何防汛?「藏」在南二環左安門橋下的地下空間,能容納8026立方公尺的雨水,再進一步將其排除。
每年6月至9月中旬是北京汛期。位於在南二環左安門橋下的3層樓地下空間,能「喝」下8,026立方公尺的雨水。目前全北京有34個此類蓄水池,預計今年再改造27座防汛工程。
此前媒體曾報道過,日本東京的首都圈外圍排水系統,建造於1992年至2006年之間,共耗資30億美元,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先進的下水道排水系統。
穹頂之下(紀錄片) – 維基百科
《穹頂之下》(全名為《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 同呼吸 共命運》)是由媒體人柴靜於2015年2月底推出關於中國空氣污染的一部調查片,該片採用了類似於高爾《不願面對的真相》的呈現方式和對公眾演講的記錄形式,由柴靜作為主講人對現狀進行介紹,並插入採訪拍攝的片段,呼籲人們關注中國的空氣污染問題。
目錄
1 影片內容
2 影片發布、社會反響與爭議
3 影片製作
4 拍攝背景
爭議
該片也因邏輯、說服力、多處數據造假、情緒化等因素遭到部分網民的質疑、批評,有的反對者認為柴靜討論環保議題應該實事求是,不應該編造數據,誇大危害,譁眾取寵,製造社會緊張;而一些反對者在受到支持者批評和反駁時,認為柴靜的視頻營造了「不能批評」、因噎廢食的環保恐怖主義;亦有觀點認為柴靜的視頻鼓吹私有化或「中國式遊說集團」;亦有部分網民針對柴靜的個人生活產生爭議。
在紀錄片中被點名批評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的質量與標準管理部副總工程師萬戰翔撰寫文章針對本片提出了五點批評。
同時,新浪網重新曝光了柴靜2010年在《面對面》訪問中國科學院丁仲禮教授的片段,加劇了支持和反對者間的對立。
影片製作
2013年初,柴靜懷孕,而她未出生的孩子被檢查出患有良性腫瘤,因此柴靜開始了對霧霾的調查。
據海外中文媒體報導,正式發布的104分鐘網路版本視頻是經過製作團隊「裁減」的,他們認為「原始」架構應該是「腫瘤-霧霾-PM2.5-燃油-天然氣市場化-中石油私有化-國家發展模式」,最終定稿時,柴靜團隊可能覺得探討「國家發展模式」這一部分使得該片的政治傾向太過直白和露骨,對宣傳推廣不利,於是選擇了刪去,成功營銷。
拍攝背景
《穹頂之下》本是史蒂芬·金於2009年所著的科幻小說,其後該小說被改編拍攝成電視劇。柴靜取該小說設定,雙關比喻大氣污染覆蓋中國大陸,而污染問題也束縛中國的進一步發展,於是將本片名定為《穹頂之下》。
相關資料
穹頂之下(紀錄片) _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6389972/16834540.htm
(楨:紀錄觀點式紀錄片!另詳參【圖博館】:大陸環境危機《電視紀錄片創作》中國石油大戰略 )
全球經濟福祉指數:挪威居首 中國居76位 2015-05-28 北美新浪
德國人從經濟反彈中獲得的益處超過了美國人從經濟復甦中獲得的益處,得益於該國在教育和基礎設施上的更大投資。
在中國,由於污染和其他因素的影響,經濟快速增長只能緩慢轉變為整體經濟“福祉”,而在亞洲新的增長冠軍印度,進步甚至更為遲緩。
上述結論是波士頓諮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簡稱BCG)最新研究的其中一些關鍵成果。該公司試圖編製一項衡量經濟“福祉”的寬泛指標,超越政策制定者通常使用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通脹和失業率等指標。為此,BCG指數計入健康、教育和基礎設施以及GDP增長波動和不平等之類更為不尋常的指標。
該公司的《2015年可持續經濟發展評估報告》(2015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Assessment)包括一些可以預測的結果。在148個經濟體的福祉排名中,高居榜首的是挪威。在前十大經濟福祉國家中,有5個是北歐國家,而新加坡是唯一的非歐洲國家。
排名墊底的是最近幾年飽受戰火蹂躪的中非共和國。
但該報告也包含一些發人深省的觀察。
BCG報告的作者們寫道,美國排名第17位“主要是因為其收入平等方面的疲弱表現”。在10個衡量指標中,美國有8項落后於其他國家,尤其是在基礎設施方面。
BCG表示,盡管人們長期認為美國充滿了機遇,但結果表明,美國將財富和增長轉化為整體福祉的能力低於平均水平。
與德國對比尤其耐人尋味。從2006年到2013年,兩國GDP平均增長率均為1.1%(按購買力平價衡量),但德國在將這種增長轉化為更全面的經濟福祉方面做得更好。
BCG表示,歐洲最大經濟體將增長轉化為福祉的能力相當於一個平均增長率達到6.2%的經濟體,而美國僅相當於增長率為0.5%的經濟體。
按購買力平價衡量,中國同期平均增速接近12%,在將迅猛經濟增長轉化為經濟福祉方面總體上做得不錯。
然而,中國在148個經濟體中僅排名第76位,這主要是因為它在4項單獨指標上遜於全球中值:經濟穩定性、收入平等度、治理和環境。在BCG評比的所有經濟體中,中國的環境得分最低。
研究發現,中國將增長轉化為福祉的能力也依然遠高於其亞洲競爭對手印度。
按照BCG更為寬泛的經濟福祉指標,預計今年經濟增速將超過中國的印度,在148個國家中僅排名第110位,落后於危地馬拉、加納和圭亞那等國家。
BCG報告的作者們指出,印度在健康、教育和基礎設施以及減少貧困指標上近年有所進步。然而,它在環境、經濟穩定性和就業等其他指標上進展仍遜於平均水平。
炒作美國頁岩氣
旣然炒作中國的維和救災軍售軍費不能阻止中國崛起,那就炒作美國自己的頁岩氣能源業突破,製造業新生機,以及嬰兒潮進入退休期引發的醫療、休閒服務吧!
旣然叫炒作,就好比美日之前的房股滙市之泡沫,美國又再炒作新的泡沫罷了。再說,中國也有不輸美國的能源、製造、醫療、休閒產業!
相關新聞
開發頁岩油 引來地震 : 美國中西部的奧克拉荷馬州近年地震頻發,次數多於全美其它各州,甚至超過地震易發地加州。2009年以前,俄克拉荷馬州每年僅有兩次芮氏3.0或更高規模的地震。然而今年至今為止,地震次數已激增至200餘次。科學家研究,這是為了開採頁岩油和頁岩氣而挖掘的地下井與地震次數的激增有關。
頁岩氣開採 德擬喊卡
陸首座四川涪陵頁岩氣田 儲量超千億噸:預計2017年建成大陸首個百億萬頁岩氣田,挑戰美國的龍頭地位。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9359561
水問 (2008) 央視紀錄片
官方網站: http://space.tv.cctv.com/podcast/shuiwen
簡介
水是萬物生命的源泉,也是人類文明的源泉。流覽人類文化的發展史冊,水與文化密切相關,相輔相成,交相輝映。黃河與長江,汩汩澎湃著,孕育了5000年水與文明的壯麗喧嘩。如今,在文明不斷進步的同時,水資源的短缺時刻警醒著我們。8集紀錄片《水問》,八問中國之水,探詢人水和諧的發展之道。
短評
看哭,珍惜,保護水資源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義務
在課上放給學生看的!可惜啊,這種說教性質太強的,學生不感興趣啊!
讓我對中國水資源及其現狀有了全面認識
拍的不錯,超出想像
圍繞水的利益紛爭錯綜複雜糾纏不休;看的少,評的更少,可悲,希望引起更多關注。
這種片子越多越好
都是以前地理課上看的嘛。有多少人看時發誓今後會“珍惜用水”,可看完洗手時又習慣性地開著水龍頭抹肥皂呢?我自己就是其中之一。
從《水問》瞭解的2011-04-30
西南地區往更西處,更多的水域上鋪滿了各種漂浮植物和垃圾。
甘肅省某縣,平原降雨量不到600mm,不得不靠天吃水。甚至一個家庭要專門安排一個人負責家裡的用水問題。
上海同樣也嚴重缺水。是萬里長江的入海口。飲用水取自長江和黃浦江,以後者為主。
武漢,長江邊上的一座城市。近年來人口猛增。經濟增長使我們能用的水越來越少。
上海對黃浦江的開發利用率,已經接近極限了。
每年,不同地方的中國人都會以不同的方式經歷已經到來的水危機。
江蘇省無錫市藍藻爆發。很多城市的飲用水不安全。
中國城市的水質由於工業污染呈整體惡化趨勢。
2005/10萬人中有136人死於癌症
一條河流的恢復一般需要30年
江河如何安瀾?
中國每年的洪水災害,每年大約造成1000億以上的經濟損失。
三峽會不會是第二個三門峽?
黑河是北京的嚴重的沙塵暴的根源。
經濟發展越來越快,環境越來越壞。悲歌和頌歌交替演奏。
中國,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也是一個人均用水量達到世界人均水準五倍的國家。
青藏高原是中國的水塔,在這裡蘊藏著全中國3分之2的淡水資源。
深圳是一個缺水城市。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272193/
該片以一個全世界都在關注的話題為著眼點,通過地質、歷史、現實等諸多角度,探尋中國沙漠的成因,分析沙塵來源,展現沙漠化的危害,紀錄中國乾旱半乾旱地區人們的生存現狀,展現人與荒漠化之間互有進退的較量。該片將細節化講述與宏觀的論述巧妙結合在一起,在追索人物故事、人物命運的同時,貫穿國家政策、沙漠常識,喚醒人們對“荒漠化”問題的高度關注。
http://jishi.cntv.cn//C27843/videopage/index.shtml
大漠長河的評論 2014-03-07
在青旅做義工的這段時間,會遇到來來往往的背包客,他們走遍了全國各地,有的也已經涉足多國。他們會給你講他們的故事,遇到的各種各樣的人,看過的各種各樣的風景。
在提到新疆、內蒙這些西北之地時,大多數人的描述都可以歸為兩種。一類讚美廣袤的牧場、肥美的牛羊以及熱情的牧民,一類,看到的是無邊無際的黃沙、和訴不盡的蒼涼。
作為一本文字版的“紀錄片”,《大漠長河》無論是從語言文字還是配圖方面,都非常好。
文字部分算是原紀錄片的解說詞,語言優美而淳樸,以真實細膩的筆觸,將大漠黃沙之境勾勒在你面前,此處壯闊,彼方荒涼,所有的文字都有著極強的畫面感,是成功的紀錄片解說詞,也是一本好書。
我比較在意的是《大漠長河》所選的配圖。一個七集的長達幾個小時的紀錄片,拍攝了那麼多的風景,作為視頻記錄,是更為豐富和流暢的,能夠完整的呈現大漠、講述故事,但要從這數十萬甚至更多的畫面中,去選取最合適的、最具表現力的照片,卻是不易的。所幸選圖都很好、很恰當——嗯,是恰當,不單純是美。
作為反映中國荒漠化現象的文字版紀錄片,所要的文字和圖片,不單單是要美、要吸引人,更需要一種力量,一種直達人心、讓人為之觸動的力量。《大漠長河》做到了。
我望著書頁上靜靜佇立的胡楊,仿佛能夠看到它是如何在荒漠裡頑強屹立,堅毅生存。也透過它的枯枝、它腳下漫漫的黃沙,讀到了一種悲壯和無奈。這讓人開始去關注荒漠化,去感受到荒漠化的嚴重。
此外,《大漠長河》帶來的,除了文字場景的描述、畫面的展現,還有資料,還有來自那些生長於荒漠之中的人們平實的言語。沒有誇張,也不曾渲染,只是對當地人們日常生活的簡單描述,對幾十年前的生活場景與如今的簡單對比,便足以引起人的思考。有力量的東西,往往也都是這些最簡單的。
單純的作為風景看,荒漠有著無法言說的美麗。幾乎所有初次見到荒漠、雪山的人們,都會為大自然力量所震撼到。然而,荒漠的美麗是帶著殘忍的,這在於它的肆意蔓延和擴展,一點點的侵蝕著從前的綠洲、水源,人們生活作息的土地。漫天黃沙掩埋之景,美的可怕。
荒漠若便如此蔓延,長河恐怕不復存在。生活在荒漠邊緣的那些防沙治沙人,那數十年如一日的守護,作為生活在內地的除了對風沙天氣抱怨兩句的我們,大概是很難感同身受的。如《大漠長河》般的紀錄片、記錄書籍,能夠為更多的人所接觸、瞭解,從而更加珍惜眼下我們尚能擁有的綠色。
http://book.douban.com/review/6577340/ 2014-03-18 09:43:14
大陸去年「林下經濟」產值達6000億元 中時2014-2-4日
大陸國家林業局指出,2013年全國林下經濟產值達6000億元,重點林業縣農民林業收入占人均總收入50%以上。
隨著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各地根據森林資源情況,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種植、林下養殖、相關產品採集加工和森林景觀利用等為主要內容的林下經濟,較好地解決了林改後農民的就業增收和生態保護問題,也讓農民「不砍樹能致富」,成為農民致富的支柱產業。
美媒:北京霧霾 微生物逾千種 旺報2014-2-3
美國《大眾科學》月刊報導,研究人員檢測2013年1月北京空氣樣本DNA片段發現,其中含有約1300種微生物。大多數微生物無害,但有些會引發過敏和肺病。該研究小組發現,霧霾較重時危險微生物濃度更高。不過空氣中的微生物是否真能讓人生病,還有待研究。
三北防護林張北段林木大批死亡 楊樹一推即倒2013-10-5 央視
張北:楊樹一推就倒 防護林大面積老化死亡
隨著假期臨近結束,短途休閒遊需求開始釋放,城市周邊遊、鄉村旅遊、生態旅遊、民俗旅遊出行量明顯增長。離北京僅200多公里的張北縣壩上地區是近年來北京人消暑旅遊的熱門去處,而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那裡更是從上世紀50年代起大力植樹造林,為首都北京的防風固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謂是守護首都北京的最後一道綠色防線。而近期我們的記者走訪時發現,張北縣防風林出現了大面積死亡的情況。一起來看記者的報導。
安重福是張北縣張北鎮林場的護林員,看護著2000畝林地,在這裡已經五年了。老安告訴記者他從小就生活在林場旁的村子裡,以前這裡的楊樹林鬱鬱蔥蔥,但現如今卻成片成片的死亡。
護林員 安重福:(您看這兩年這裡樹木死亡的狀況嚴重嗎)我守得這幾年每年至少有20%的死亡,得有20%。(那這些死了的樹,您會做一些補救嗎?)什麼也做不了,救了也活不了。
無獨有偶,記者在張北縣的另一片林區,也看到了同樣的情景。
記者魏欣: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位於張北縣城區旁的張北中心林場,現在是初秋的季節,但是我身邊的樹木卻是光禿禿的一片,我身邊的這個樹的樹幹已經發生了明顯的乾裂,樹皮也完全脫落,而這邊的這棵樹木已經出現了傾斜的狀況,樹根也已經完全糟爛。而像這種死亡的樹木在這片林區隨處可見。
據瞭解,目前出現老化死亡的大多是楊樹,而在整個張北縣160多萬畝的防風林中,楊樹面積達到三分之一。
張北縣林業局副局長王進煥:可惜就是,樹死了,木材腐朽了,沒效益了,整個樹死了,防護效益也沒了,經濟效益也沒了。
說著話,王進煥在一棵楊樹旁停下,用力的推了幾下樹幹,這棵小葉楊樹就折斷倒地了。王進煥告訴記者,這棵楊樹的樹齡已經超過了40年,樹的根部完全沒有水分,已經徹底死亡了。
張北縣林業局副局長王進煥:如果再不維護這60萬畝樹林都要面臨這個情況。
據瞭解,由於種植成本低、生長速度快,在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的三北防護林中,楊樹成為了主要的種植品種,而像張北地區這樣楊樹大面積老化死亡的情況,在整個三北防護林地區都普遍存在。
目前出現大面積死亡情況的主要是楊樹,楊樹的種植面積在張北縣的防風林中達到三分之一,當地人更是用“楊老大”來形容這一樹種單一的現狀。曾經挺拔的楊樹行列整齊、綠樹成蔭,風景無限。為何出現大面積死亡的情況?這種情況又是從何時開始的呢?繼續來看記者的調查。
據張北縣林業局負責人介紹,張北壩上地區的楊樹防護林主要都是在1970年前後栽植的,到現在已經40多年了,而《全國生態公益林建設標準》規定,我國北部楊樹樹齡30年以上即進入過熟期。
張北縣林業局副局長 王進煥:生理因素因為它歲數大了,肯定是死,遲死早死吧,這是決定它要死。(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從2007年,出現了整株枯死的現象,但是後來就逐年多一點了
據統計整個壩上地區現有楊樹防護林152.9萬畝,其中141.8萬畝已達到過熟期,衰死和瀕臨衰死的有50.7萬畝。除了樹齡老化,張家口市水務局的監測資料顯示,壩上地區從2000年到2010年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平均每年下降1至3米,這也大大加快了防護林的衰死速度。
張北縣林業局副局長王進煥:今年是降雨最好的一年,每幾年都是不足三百毫米的降雨量。
記者:這對於楊樹的生長非常不利?
非常不利。如果要是每年要遇個特殊乾旱,就這種情況有可能就大面積死。
除了老化和缺水,資金缺乏、人力成本激增導致的維護不利,也在客觀上加劇了防護林的衰弱。兩屆全國人大代表袁妙枝,就曾連續7年呼籲增加這方面的財政投入。
張北縣張北鎮農業綜合服務站站長袁妙枝:(現在真正的國家,加上地方,每年給咱們撥款一畝地多少錢?) 連種子,苗木費,帶那個整地費是360塊錢,咱們那個撥款3百塊錢。(您的工作經驗,大約需要成本大約是多少?)從現在的這個社會的發展情況,從咱們雇傭農民工的情況,一畝地最少四千塊錢,最少,一畝地最少四千塊錢。
張北防護林老化調查
50萬畝防護林老化 風沙或威脅京津
地處內蒙古高原南緣的張家口壩上地區,是塞北風沙南下的重要通道。而離北京最近的是張北縣,壩上地區正處北京的“上風上水”之地,是多年來為北京抵擋風沙的要地。
最近一年來,北京多次出現嚴重霧霾天氣,就在10月5日下午,中央氣象臺發佈霾黃色預警,預計今天夜間到明天白天,河北大部、京津地區、山西東部和南部、河南北部等地有中度霾,局部地區有重度霾。而張北防護林大面積的老化、死亡,無疑會加重沙塵暴對京津地區的侵襲。繼續來看報導。
我國的風沙侵襲共有北、西、西北三個路徑,而在北部路徑中,風從蒙古南下經過渾善達克沙地形成風沙,然後通過張家口的張北地區直入北京。因此,張北防護林大面積的老化死亡,直接後果就是讓京津地區再度面臨春季沙塵的侵襲。
北京林業大學水土保持學院教授
丁國棟:張北地區是京津風沙源的重要源區,這個地方建設好,可以說對於北部路徑的風沙防護有著重要的作用。
目前,壩上地區林地面積為463.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22.4%。張北縣的資料顯示,到2012年底,大風日數由10年前的90多天減少為30天,沙暴日數由26天減少到4到6天。面對防護林的大面積死亡,目前當地政府正在採用萌生樹苗的方法進行改造,預計更新60萬畝楊樹的總投入在三億元左右,今年4月,已經開始對一萬畝楊樹林進行試點。而如果不及時改造,等到樹木全部枯死後再重建的話,費用至少要翻一番達到6億元。目前,張北防護林老化問題已經引起中央的注意。
張北縣林業局副局長王進煥:國家發改委,9月4號也來調研,也正在考慮給我們立項,國家項目,國家也投資這就不是問題了。
京津環境正惡化 防護林更新改造刻不容緩
據我們瞭解,張北縣林業局歷年都向上級有關部門彙報相關的態勢,而改造防護林的最大的難題就是資金,地方無力承擔巨大的更新改造費用。據瞭解,目前河北省和張家口市共同編制了《張家口市壩上地區楊樹成過熟林更新改造專案可行性研究報告》,擬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立項。該專案計畫對壩上50.7萬畝楊樹成過熟林更新改造。總投資5億5787萬元,其中申請國家投資44630萬元,地方配套11157萬元。目前還不知道能否得到通過,但顯然,衰敗的楊樹林等不了,京津地區正在惡化的環境也等不了。
http://news.sina.com.cn/c/2013-10-05/222728363589.shtml 2013-10-06 09:55:38
俄羅斯水庫洩洪加劇黑龍江洪澇2013-8-18 新京報
當地時間8月16日,俄羅斯阿莫爾河,水庫洩洪。哈巴羅夫斯克市市長簽署命令,城市進入緊急狀態,原因是阿莫爾河水位可能上漲至臨界水準。東方IC 當地時間8月16日,俄羅斯阿莫爾河,水庫洩洪。哈巴羅夫斯克市市長簽署命令,城市進入緊急狀態,原因是阿莫爾河水位可能上漲至臨界水準。8月15日,黑龍江伊春機場租用大卡車接送乘客渡過積水路段。由於伊春連續強降雨,在市區與機場路交會處,形成大面積積水,水深達1.2米。
8月15日,黑龍江伊春機場租用大卡車接送乘客渡過積水路段。由於伊春連續強降雨,在市區與機場路交會處,形成大面積積水,水深達1.2米。
受持續強降雨影響,東北黑龍江、嫩江、松花江同時出現超警戒水位的流域性大洪水。因上游頻繁降水、上游水庫開閘放水,黑龍江嘉蔭段水位持續上漲,江面由原來1公里變為2、3公里,江對面就是俄羅斯。從10天前開始江面基本每天上漲30公分。據央視報導稱,除上游來水多外,俄羅斯境內幾條大江大河的水庫也正在洩洪,也加劇來水量。
俄緊急情況部國家危機處理中心負責人斯捷潘諾夫指出,最棘手的問題在於受災面積過大,自西向東逾2000公里。然而,當前最大的威脅來自中國。倘若中方繼續向阿莫爾河(即黑龍江)洩洪,水位還將上漲50%。
中國東北的洪災已導致約350萬人受災。黑龍江、嫩江、松花江近期發生的洪水給沿線地區造成了很大損失。黑龍江省緊急啟動自然災害救助預案,全力調撥物資,保證物價穩定。
回應
蘇俄是最壞的,霸佔中國那麼多土地,還放水淹我村莊,更可惡的是認賊作父的漢奸。
中俄互指對方洩洪加劇己國洪澇災害?沒啥說的,各位其民避險謀利。只要合理就只能積極應對。
為何不把國內幾大江河聯網呢!這樣即可降低運輸成本,也可以調節各地的旱澇現象!這才是真正的千秋偉業!(楨:不了南水北調和水資源戰爭!)
這種事情天災人禍,連這種事情還要指責對方腦殘的領導,我不泄把我的大壩漲垮了雙方誰都沒好處
讓狂風暴雨來的更猛烈一些吧
虧你先人哩,你他媽的都不如豬狗
http://news.sina.com.cn/c/2013-08-18/023927977533.shtml
詳參【圖博館】: PLA最急需的武器 大陸環境危機 中國與東協 中國與印度
蘇門答臘焚林…霾罩星國 空汙飆新高【聯合報2013.06.21
印尼蘇門答臘島民放火燒芭蕉林清理農地所散發的煙霾,飄送到鄰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造成星國空氣汙染指數廿日飆到歷史新高。星國官員專程趕往印尼緊急協商,卻引起別小題大作的譏評。星國總理李顯龍說,霾害有可能持續數周甚至更久,直到蘇門答臘旱季結束。
位於新加坡西方的印尼蘇門答臘島,長久以來有非法焚燒森林和耕地作為種植棕櫚油植物之用的問題。林火引發的煙霾飄到星國和大馬,等於是以鄰為壑。六到九月是印尼旱季,也是火耕法的高峰期,一九九七年七月曾引發森林大火,長達四個月,觀光業遭到波及,造成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汶萊和菲律賓高達九十三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星國從十三日起受到霾害影響,十九日晚間十時的空氣汙染指數飆到三百廿一,打破一九九七年二百廿六的紀錄;廿日下午一時更衝到三百七十一,超過三百就是對人體有害的等級。行人紛紛戴起口罩,有小販見機不可失,一個口罩喊價折合台幣將近二百四十元。
星國環境局局長陳國強緊急帶團前往印尼首都雅加達,希望印尼拿出辦法。印尼官員雖表示會教育農民改變火耕習慣、考慮實施人造雨滅火,但印尼人民福利統籌部長阿貢卻砲轟新加坡,「別像個孩童一樣吵鬧;這是大自然因素,不是印尼所願」。印尼林業部署長哈迪也指星馬在印尼投資的棕櫚油公司應對林火負責。
李顯龍回應,已提供衛星影像給印尼當局查明真相,星國企業若被查出與焚林有關,將須承擔後果。
由於能見度不佳,新加坡樟宜機場已拉長班機起降間隔以策安全。巴克萊投資銀行說,這波嚴重霾害勢必影響星國旅遊業,包括零售和賭場生意。
天涯若比鄰,非洲沙塵竟遠渡重洋,飄到1萬公里以外的美國。美國邁阿密大學海洋與大氣科學院和休士頓大學研究者發現,非洲撒哈拉沙漠的沙塵受到氣候影響,隨風夾帶著沙塵飄到美國,使得包括加勒比海群島各國,都受到黃沙滾滾的非洲塵土襲擊。只是研究者指出,沙塵雖會影響人類呼吸空氣,卻能阻擋全球暖化,並幫助大自然恢復機能。
為了瞭解沙塵如何影響空氣品質,邁阿密大學研究人員經過檢驗休士頓地區空氣聚集的吸入微粒後發現,只要非洲出現大型沙塵暴,不久,德州當地吸入微粒測得的數量就會飆高到平時的兩倍,研究者也表示,目前已經可以將美國本土的沙塵,與來自大西洋對岸非洲的沙塵加以區別。
研究者認為,非洲發生的沙塵暴與颶風存在有複雜的連動關係,因為當處於較乾燥與酷熱的非洲海岸地區沙塵到達「撒哈拉空氣層」( Saharan Air Layer )後,大西洋上催生颶風的氣流,便會將該地區的沙塵捲入,然後飄洋過海帶向美洲大陸。
撒哈拉空氣層乾燥、溫暖,有時充滿沙塵,經常與較冷且濕度較重的大西洋空氣交會,因為主要是在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區成形,因此得名,其範圍從地表至上空達數公里之廣。
研究者波拉斯波羅表示,沙塵本身有幾點相當重要的影響。儘管先前多篇歐洲醫學研究中心的期刊論文指出,這些「撒哈拉礦物塵」(Mineral dust)涵蓋的2.5微米以下懸浮微粒,造成心肺和呼吸道衰弱病人的致死率升高,但對環境暖化和颶風生成等人禍和天災,卻出現關鍵的抑制作用。
主因在於沙塵充滿大氣之後,會吸收並分散太陽輻射,讓陽光不易穿透到海洋,進而使大西洋海水表面溫度冷卻。由於颶風只能夠在表面均溫超過攝氏26.5度的洋面上才能生成,一旦海水「冷化」,颶風或颱風這類的熱帶氣旋便會因為失去溫暖、潮濕的空氣供應能量,而減弱消散。波拉斯波羅指出,「從今年觀測到的沙塵活動相當密集,以及海水溫度異常地低來看,我們認為後者絕對與非洲大陸沙塵有關。」
此外,由於沙塵顆粒會吸附微量重金屬及營養鹽成分,其中包含大量的磷以及在海洋中不常見的鐵,而這些都是浮游植物營養來源,能增加浮游植物的繁殖和光合作用所需的活力。地球上約一半的光合作用是由浮游植物貢獻;這些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會攝入溶在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因而阻止了海水酸化的速度,同時也修補人為溫室氣體所帶來的環境破壞。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期刊。
回應
別鬧了 當笑話聽聽就好!!
之前就聽過相同的理論,非洲沙塵為美洲加勒比海的蜉蝣生物提供了養分,同時也遮蔭了大西洋的海水。
胡說八道。 2013-09-25 11:25:40
南水北調東線供水效益有多大 北京新浪網 2013-06-09
南水北調東線供水範圍涉及江蘇、安徽、山東3省的21個地級市和71個縣市區,土地總面積16.6萬平方公里,直接供水受益人口近6000萬
5月31日,南水北調東線試通水圓滿結束,江蘇全省9個梯級18座泵站、17條河道、40多座水閘工程參与運行,累計抽水44946萬立方米。
「投資省、效率高」,這6個字,可以說是對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高度概括。
「花了124億元,就增加了36億立方米的用水,可謂點石成金。」張勁松說,36億立方米中,江蘇佔了19億立方米,山東佔了13億立方米,剩下水量則供給安徽省洪澤湖周邊地區。
江蘇降雨南豐北枯。蘇南雨量充沛、水源豐富,但蘇北地區既有洪水威脅又是缺水地區。上世紀60年代,江蘇省為了解決蘇北灌溉的問題,開始「江水北調」的進程,藉助京杭大運河,建設了包括江都在內的9個梯級泵站,輸水幹線長404千米,覆蓋蘇中、蘇北7個市、面積6.3萬平方千米、耕地面積300萬公頃。
為解決蘇北地區缺水做出重大貢獻的「江水北調」,也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原來,江蘇還有20億立方米的用水缺口,東線一期工程將給全省增加19億立方米的供水量,解決了省內用水問題。」張勁松說。東線一期工程開通后,江蘇省用水高峰時期農民灌溉的用水保證率從70%提高至80%。
東線工程的效益顯然不止「解渴」那麼簡單:「除了解決北方水資源短缺問題外,南水北調還有效改善了生態環境、提高了京杭大運河的航運能力、改善了水利設施條件。」張勁松說。
「有了充足的水源供應能夠有效改善水質,但根本還是要控制污染源。」根據國務院的《南水北調東線治污規劃》,江蘇投資60億元完成了102個項目,分為14個治污單元,水質的6個主要指標都達到了地表三類水指標。
東線工程的建設過程,也是水利設施整體改善的過程,兼具防洪、排澇功能的綜合型泵站,是東線工程的一大特色。
「在東線工程的建設過程中,能夠感受到很多改變。」張勁松說,從「要你治污」到「我要治污」,水環境的改善越來越被地方重視,老百姓的環保觀念也越來越強。
國際線上消息(記者 朱宛玲):按照中國政府的有關規劃,2014年汛期後,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便要全線通水。屆時,來自長江主要支流——漢江的清水,將從丹江口水庫起,經河南、河北一路北行到達北京、天津,有效緩解華北平原的缺水狀況。
目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庫大壩已經完成加高工作。記者在現場看到,工人們正冒雨進行加高的掃尾工作,拆除混凝土布料機。隨著大壩的正常蓄水位由157米提高到170米,丹江口水庫在正常蓄水位下的庫容也增加到了290億立方米。對於加高大壩的意義,南水北調中線水源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黃秋洪解釋說:“第一是提高蓄水量。因為整個漢江,雖然它是靠近北京的最大一個水體,但是在長江裏面它的水量並不算很多,年徑流量只有500多億立方米,在長江裏面只能排到第六或是第七;並且來水極不均勻,極不均勻的情況下必須把水庫做大,不然趕到枯水年份就沒有水可調。第二個是提高了蓄水位,剛剛我說的為什麼可以全線自流,如果沒有這個條件的話全線自流可能就困難。第三個作用是加高之後它的防汛能力提高了。過去大壩第一位的功能是防汛,現在依然是防汛,只是發電和供水的功能顛倒了一下,過去發電是第二位的供水是第三位,現在供水是第二位了。”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承擔著向華北平原包括北京、天津在內的19個大中城市以及100余個縣提供生活、工業用水的任務。工程規劃分兩期實施,其中一期工程規劃投資兩千多億元人民幣,于2003年年底動工興建,工程建成後,計劃每年向華北平原調水95億立方米,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地區日益嚴重的缺水問題。
對於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來說,保護好水源地的生態環境,確保一庫清水送北方,是事關全局的關鍵因素。為確保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前丹江口水庫水質穩定達標,自2006年起,水庫水源區各市縣通過建設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設施、工業點源治理等措施,保證進入丹江口水庫水質的安全。湖北省十堰市鄖縣城關鎮污水處理廠于2011年2月正式運營。這座污水處理廠的投入使用,徹底結束了鄖縣城區污水直接排入漢江的歷史。該廠副廠長的介紹說:“我們作為核心水源區,對設計的污水處理標準按照國家規定的最高標準執行,達到一類A標準。相對其他標準多了一個深度處理標準。大概相當於III類水左右。”
包括鄖縣城關污水處理廠在內,目前,湖北省十堰市已經建成污水處理廠13座,使得該市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能力達到82.5%。而按規劃,十二五期間,十堰市還會安排279個污染防治與水土保持項目,總投資將達35.3億元人民幣。
數據顯示,農業人口占丹江口水庫庫區總人口超過八成。如何轉變農業生產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探索出一條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的道路,不僅關係著庫區民眾的生活品質的提高,更決定了庫區的生態保護是否能可持續地進行下去。與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龍頭”陶岔樞紐工程相距只有十六、七公里車程的河南省淅川縣九重鎮在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嘗試。當地在醫藥企業福森藥業的幫助下,建起了1300多公頃的金銀花種植基地,有效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九重鎮鎮長賈傑介紹說:“這個土地流轉給福森藥業之後,每畝地每年是500塊錢(每公頃每年是33元),然後老百姓轉化成產業工人之後,繼續在這個基地裏打工。每人每月可以掙到1500塊錢左右的工資,並且它從鋤草、施肥、摘花,打岔,磨芽以及修剪等等,男女老少,上至70歲的老人,下至十五六的孩子都可以做。解決了老百姓外出打工、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的問題。在家門口就打工了,並且可以賺到錢。”
除了經濟、社會效益,種植金銀花的生態效益也很明顯。藥材基地副總經理葉青傑介紹說:“金銀花是多年生根系比較發達的植物,它有固土的作用,防止水土流失。第二個不需要打肥料,用的很少,一年就施肥一次,複合肥或有機肥。” 2013-06-16 10:24:57
被禁14年 陸保麗龍餐具將合法 2013-03-30 旺報
大陸被禁14年的一次性發泡塑膠食具(保麗龍餐具),在社會爭議不斷下仍舊通過,將從今年5月1日開始,允許生產使用。28日大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表示,由於一次性發泡塑膠食具符合國家食品包裝用具相關標準,並且有利於節能等特點,決定將此商品再次合法化。
綜合大陸媒體報導,這項新政策所以能在爭議不斷中過關,所持的理由主要有4:
回收體系 已逐漸建立
一、這種食具質量輕、耗材少,使用後可回收再利用,可以節約石油資源。從製造過程來看,發泡食具加工技術簡單,食具中有98%是空氣,原材料僅占2%,如果使用其他原材料來製作這些數量的餐盒,則原材料遠遠不止10萬噸。
二、國際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還在使用。
三、環境已今非昔比。
隨手丟垃圾的行為已大幅改善,廢棄物回收體系已逐漸建立,與當初的環境已大不同。目前在大陸每年一次性發泡塑膠的原材料用量在160萬噸以上,其中用在製造餐盒上只有10萬噸,有更多是用在其他方面。
四、是否產生毒性?大陸發展改革委表示符合國際標準。
法令禁 仍占市場7成
1990年代末期,大陸因為使用一次性發泡塑膠食具而造成許多地區「白色汙染」嚴重影響河川湖泊,1999年大陸國家經貿委將其納入落後產品目錄,要求禁產限期淘汰。後來,大陸國家發改委又分別在2005年、2011年,兩度將發泡食具列入淘汰類產品名錄。
即便法令禁止,但是該項產品在大陸市場中的占有率仍高達7成。即使政策宣布解禁,但輿論對此仍有兩種截然相反的意見;贊成的主要認為該種食具節省能源,只要注意回收,影響不大;反對的則最擔心有害物質會伴隨食物進入體內及對環境造成的白色汙染驚人,日後無法彌補。
相關新聞
避免白色汙染應收除汙費
環保餐盒業者 憂成本高沒人買
大陸與鄰近國家之前即因建造水壩引發紛爭。二○○九年九月,剛就職半年的緬甸總統登盛無預警宣布,在其五年任期內,將擱置與大陸合作建造的密松大壩與水電站計畫。
這個工程造價逾卅六億美元,位於緬甸克欽山區、伊洛瓦底江流域,是中國電力投資集團與緬第一電力部及緬亞洲世界公司共同投資開發、建設的重大水電計畫;水電站落成後,有九成電力都會輸往中國。緬甸反對派領袖翁山蘇姬反對這項計畫。
(楨:擱置地好,這下中國在馬吉建壩,肥水不落緬甸田了!)
紐時:大陸重啟怒江建壩計畫【聯合報2013.05.06
四月底的某一天,中國大陸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貢縣馬吉鄉突然傳出陣陣爆炸巨響,隨即煙塵蔽天,而怒江流域興建水壩計畫重新啟動的說法也甚囂塵上。紐約時報報導,怒江建壩將為大陸帶來水力發電及降低燃煤汙染的效益,但也將使下游薩爾溫江流經的緬甸及泰國數百萬農民及漁民生計備受威脅,導致中國大陸與中南半島國家的緊張升高。
發源於雲南西北部的怒江,全長約三千公里,從雲南一路向南奔流到緬甸境內,成為薩爾溫江,最後注入安達曼海。大陸計畫在上游建壩攔水發電,中南半島的供水勢必受到威脅。
怒江流域位於怒山與高黎貢山間六百多公里長的峽谷及原始森林區,已入選為聯合國世界遺產之一;不但生態多元,是數十種瀕臨絕種魚類,以及雪豹、金絲猴和小熊貓等瀕臨絕種動物的棲息地。一旦建壩,不但嚴重影響生態,當地六萬名少數民族也必須遷徙,且當地地質脆弱地震頻繁,建壩可能威脅下游民眾生命。怒江建壩計畫二○○四年被大陸前總理溫家寶喊停。
然而就在他今年三月卸任前不久,建壩計畫又告復活。原因是大陸當局已訂定目標,到二○二○年前全國電力供應量的百分之十五必須來自非碳基燃料。專家表示,由於大陸電力需求龐大,過度依賴燃煤已在北京及其他北方城市造成霾害,當局不大可能基於怒江生態的顧慮而停止建壩,僅將原先計畫的十三座水壩縮減為五座。
回應
胡佛大壩在美國每每以世界工程奇蹟
反复在Discovery以美國的驕傲來介紹 再來美國大壩的建設的密度長期以來都比大陸高得多 等到大陸發展進步,學到大壩水電站的Technology Knowhow 西方世界就開始大肆渲染破壞環境 若真是如此惡劣 為什麼這些媒體為什麼不先關心一下自己的國家? 先把自己國家的大壩推倒?
中國在共產時期,保留了世界上最大的淨土,沒有人讚美,還罵使人民貧窮,現在就走資,讓你們大家知道厲害.賤嘴們還在罵北韓.
一旦發生戰爭,美國只能打三峽大壩,這種跨國河流的水壩他碰不得
大陸西藏建大壩 印度不滿 2013-2-3中時(楨:巴孟也不滿印建壩!)
中印衝突升溫,繼巴基斯坦將戰略要地「瓜達爾港」交給中國大陸經營後,大陸近來批准在西藏雅魯藏布江中游建設3座新大壩的消息,讓印度大為不滿。印度時報報導,印度政府稱「印度對雅魯藏布江擁有使用權」,並警告大陸「不得在上游進行任何有損下游利益的活動」。
綜合印度媒體報導,中國國務院在近期印發的一項新能源發展規劃中,批准建設這3座新大壩。目前,大陸已開始在雅魯藏布江建設1座大型水電站,即位於西藏自治區的裝機容量510兆瓦的藏木水電站,這座水電站已於2010年動工。
同時,中國大陸將在位於藏木上游18公里處的大古建設1座裝機容量640兆瓦的水電站,在位於藏木下游的加查建設1座裝機容量320兆瓦的水電站。
實際上,印度媒體已多次對中國大陸在雅魯藏布江上游建壩發出質疑之聲,認為大陸透過興建大壩,引走了雅魯藏布江流向印度的水,可能造成印度在用水方面產生問題。比較激進的言論中,甚至還出現了「不惜炸掉大壩」的說法(楨:敢?更何水淹印度!)。
陸「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完成2千億RMB投資 2013-04-15 鉅亨網
大陸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15日公布,截至2013年3月底,東、中線一期工程建設項目(含丹江口庫區移民安置工程)累計完成投資2,085.8億元(人民幣,下同),佔在建設計單元工程總投資2234.4億元的93%。
該項工程預計將分期實施,當前正在建設的是東、中線一期工程。根據建委會明確的建設目標,東線一期工程將於2013年12月通水,中線一期工程將於2014年10月通水。
據統計,截至3月底,大陸南水北調工程建設項目累計完成土石方15億1,904萬立方米,佔在建設計單元工程設計總土石方量的99%;累計完成混凝土澆築3,476萬立方米,佔在建設計單元工程混凝土總量的94%。
東線68項設計單元工程已完工41項;中線丹江口大壩溢流堰面加高工程完成量過半,陶岔渠首混凝土壩段已封頂,穿黃隧洞工程洞身內襯已提前完工,鐵路交叉工程大部分按照計劃或提前完成建設任務。 2013-05-06 10:55:42
習近平談霧霾PM250 網友反感【中央社 2013.03.06
鳳凰衛視今天引述香港媒體的報導指出,習近平昨天在未開放媒體採訪的分組討論時談起霧霾問題,他並回憶說,小時候在北京沙塵很大,騎車到學校後,口罩上都是厚厚的黃沙,到了冬天情況更糟,「那個時候沒有PM2.5,但是有PM250」,讓全場笑起來。
習近平強調,老問題解決還有新問題,但在問題面前急不得,要用生活的淡定去面對。
日常生活中,罵人「二百五」有調侃一個人處事隨便、腦袋不靈光之意。
雖然和習近平開會的代表們對這個一語雙關的話都笑出來,但看在大陸網友眼裡,一點都不好笑。
也有網友為習近平緩頰。「虎子的朋友」就說,「他的意思是急不來吧」。
面對問題,不妨多點淡定豁達 2013-03-08 湖南日報 耿銀平
用生活的淡定去面對這些問題,這句話投射出睿智的哲學光彩。任何發展,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和不足,為了得到更全面、持久的發展,僅僅在某些局部性問題上徘徊糾結、怨天尤人是遠遠不夠的,關鍵是要站到全域、登高望遠的高度思考問題,甚至要超脫到問題之外、問題之上,在淡定和豁達中包容問題,謀劃解決問題的辦法與途徑,迎接更多新問題的挑戰,為未來發展積蓄更多的能量和智慧。
遺憾的是,在當下的發展過程中,這種淡定和達觀思維卻變得珍稀了,比如貧富差距、腐敗問題、環境污染等,因為影響和抑制了社會發展效率和速度,於是,就產生出泛化的社會焦慮,有錢人焦慮,沒錢人也焦慮,三躁(急躁、浮躁、暴躁)情緒大行其道,見到一點不公平、不公正和不滿意,就劍走偏鋒,極端偏執,給周圍,也給自己帶來諸多負面衝擊。這其中固然有社會的原因,但更有自身的心態問題:小氣、短視、自我的情緒太多了。
“用生活的淡定去面對這些問題”在提醒我們:用平靜的心態認識當下的發展,用寬容的思維善待當下的不足,用理性的姿態認識存在的現狀,用海闊天空的思維容納當下的瑕疵,在冷靜中思考解決的辦法。一旦具備了這種淡定心態,就不難發現,問題雖然還處於解決過程中,但自己的快樂和幸福指數卻得到了提高。這絕對不是阿Q精神,而是一種必要的心態調養,以及心理衛生水準的提高。
http://www.hn.xinhuanet.com/2013-03/08/c_114945983.htm
詳參【圖博館】:大陸環境危機 中共十七大
據上海市政府通報,從3月8日以來,上海方面打撈起的死豬總計上萬頭。一起事涉威脅上海飲用水安全的突發公共事件,或將漸漸淡去,但圍繞事件的種種質疑仍在繼續發酵:死豬漂浮水源上,如何確保水質達標?在環境突發事件面前,除了看到生產和管理能力的落後與粗疏之外,還應追問為什麼區域間的溝通聯動如此之難。
質疑1 要是沒有微博曝光死豬事件,政府部門是否會刻意瞞報?
上海沒有故意瞞報,但資訊發佈方式仍有改善的餘地
3月5日,水上保潔人員在橫潦涇水域打撈到幾十頭死豬。起初,工作人員並未在意,每年黃浦江上游都會有死豬漂來,一年總會撈出三四千頭。他們並未向上反映,直到8日開始,發現死豬來勢洶洶,才引起警惕,開始向市區相關部門報告。
10日以後,上海市政府開始出面逐日向媒體發佈相關事件的通報。上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威表示:“上海方面從未試圖隱瞞死豬漂浮事件,從一開始就秉持公開透明的原則。”但是記者觀察認為,資訊發佈方式仍有改善的餘地。
質疑2 上萬頭死豬漂浮黃浦江,水質居然還能基本穩定?
上海市水務局副局長說,他自己敢直接飲用這幾家水廠出的水
上海市政府的逐日通報稱,到目前為止,經嚴格檢測,水質基本正常。這一發佈,引發諸多質疑:“數千乃至上萬頭死豬漂浮黃浦江,居然還能水質基本穩定?可能嗎?”
據瞭解,目前上海主要有幾大水源地,即黃浦江上游、長江口青草沙和長江口陳行,另有崇明的東風西沙在建。此次集中出現死豬的水域,是黃浦江上游水源地,主要供應松江、金山、閔行、奉賢這4個郊區的用水,涉及4個區供水企業的6個取水口和9個水廠,供水規模合計為241萬噸/天,約占全市規模的22%;而青草沙水源地則承擔著上海七成供水任務,目前安全可靠。中心城區和其他郊區區縣的飲用水,與此次事件所涉水源無關。
而問題水域的原水水質,為什麼也會“基本正常”?上海市水務局稱,按照國家標準,上海除了對水質的9項常規性指標即指渾濁度、色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等進行檢測外,目前還有針對性地將豬圓環病毒等微生物指標補充入水質監測指標,並對出廠水增加了豬鏈球菌、沙門氏菌、大腸桿菌O157、耐熱大腸菌群等指標的檢測。檢測結果是,9項常規性指標符合國家標準,總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為“未檢出”。
一位元不願透露姓名的農業專家給記者打了個比方:“就好比你在游泳池發現幾隻死蒼蠅,噁心歸噁心,但對水質會有多大影響?更何況黃浦江很寬,又是流動的活水。”
上海水務部門一位負責人表示,死豬及水草、垃圾等漂浮物都在水面或擱淺在江邊堤岸,並且許多細菌都有存活期,有些離開活體後會迅速死亡。而水廠取水口大都設在江中心靠近江底的地方,那裡水流湍急,相對於表層,水質會更好些。
質疑3 打撈死豬數量龐大,究竟有沒有能力安全處置?
死豬身上細菌和病毒,經深埋後會被滅殺,附近土質不會受影響
為了應對大量死豬,動物無害化處理中心緊急調用了車載式焚燒處理設備
據介紹,高溫焚燒爐是將病死動物經過1100攝氏度高溫焚燒成為灰燼,達到對病原的充分殺滅,從而實現無害化和減量化。而高溫高壓滅菌設施則能讓病死豬產生再利用價值。據悉,未來上海還將建設兩個動物無害化處理中心。
質疑4 死豬究竟何處漂來?數量如此眾多,有沒有疫情?
對眾多分散的養殖戶而言,病死豬向何處去是極大挑戰
死豬今年大量出現,可能部分地與浙江方面一項“負責任”的舉措有關。
近年來,浙江嚴禁病死豬流入市場、流向百姓餐桌。據不願透露姓名的一位畜牧業專家稱,以往浙江處置病死豬存在一個民間產業鏈,有人收購病死豬,將其加工後流往市場,客觀上消耗了一部分死豬。但去年依法懲處了幾個收售病死豬的不法分子後,今年無人敢鋌而走險,當地處理能力又跟不上,農戶便隨手拋棄江河,造成死豬漂浮現象明顯增多。
據悉,這並非浙江一地面臨的嚴峻課題。
大量“正常死亡”的豬屍,目前的安全處置手段遠遠難以滿足。如不及時採取措施,可能死豬漂浮會成為各地江河面臨的共同難題。
一位曾在上海水務局工作過的人士表示,“其實,我們國家的跨區域聯盟不是沒有,比如長江中下游流域、太湖流域、長三角地區等等,都有各種聯盟、聯席會議制度什麼的。只是這些機構都沒有被賦予相應的權力,對各地政府沒有實質性的制約作用”。
這次死豬漂浮事件,再一次提醒我們反省在治理環境方面,急需建立省市區聯動機制,以便針對突發事件快速反應。
http://news.sina.com.cn/c/2013-03-20/021926580837.shtml 2013-03-20 11:00:31
大陸18公尺巨無霸公車亮相 可載200人 行駛300公里以上2012.10.02中央社
大陸北京市180輛以液化天然氣(LNG)為能源、長達18公尺的「巨無霸」連結式空調公車1日駛上長安街,正式營運。
與柴油發動機相比,LNG公車的PM2.5(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1微米等於1公尺的1百萬分之1)排放量降低97%以上。
25條城軌建設 1天內全准了【經濟日報2012.09.07 (楨:怎不批大躍進了?)
大陸國家發改委5日一口氣批准25個軌道交通建設計畫,包括石家莊、太原、蘭州、廣州、瀋陽、廈門、常州等7個城市的軌交建設,及哈爾濱、上海等城市的建設調整方案。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相關專家說明,估計到2015年,全大陸城市規劃交通總投資將達人民幣1.2兆元(約新台幣5.6兆元);到2020 年,將有40個城市建設地鐵,總規劃里程達7,000公里,是目前的4.3倍。
高捷 被機車打敗【聯合報/王達民2008.08.30
高捷不敵月月虧損,九月初將停駛深夜班次,而橘線即將營運也無餘力免費試乘,窘迫之狀,溢於言表!
要民眾拋下便捷的機車,以高雄言實非易事,那麼高雄市政府加開公車、廣闢路線,到頭來又是公車虧損累累!總之,高雄捷運可以說是敗在高雄人的機車之下。至於如何打敗機車?短期內似乎是一場「不可能的任務」。
漢寶德:取締機車,改善都市環境品質〈東森星期講義〉:
機車不但造成交通紊亂,而且污染空氣,破壞街面與人行道的安全,侵犯步行者的權益。世上沒有一個令人尊敬的城市允許機車成隊的橫行。
回應
喔?那我們來學廣州市的做法,07年元旦起廣州市區全面禁摩25萬摩托:
相關新聞
廣州禁行電動單車 生産廠家告交警侵權索賠10元 2004-11-04
中國電動自行車 【經濟日報2009.12.16
20年前大陸第一輛電動自行車誕生以來,現在電動自行車保有量超過1.2億輛,如果按每輛車人民幣3,000元(約新台幣1.4萬元)均價來計算,市場總量達到人民幣3,600億元(約新台幣1.7兆元),每年新增的電動自行車銷售量高達2,000萬輛。
近年來在中國各大城市及鄉村隨處可見的電動自行車,價格便宜,車速比自行車快、省力氣又環保,銷售量快速成長,幾乎跟自行車一樣無法可管,負擔成本相當低,讓一般老百姓喜歡買來做為代步工具。
詳參【圖博館】:中國地鐵 大陸環境危機 高捷變高劫 單車vs機車 《石油耗劫》
中國多座城市被嚴重的霧霾所困擾。北京市的可視距離一度降至200米以下,幾乎和煙囪一樣。中國的霧霾隨著偏西風越過韓國西海。有研究結果顯示,韓國大氣中三分之一的微塵來自中國。中國大氣污染帶來的危害還擴散到全世界。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全球總量中占四分之一以上,達美國的1.5倍。至於在環境領域,中國可謂是一個「問題學生」。
但我們有必要從其他角度看待中國的大氣污染問題。全世界超市中沒有一個不出售中國產品。這是因為中國工資較低,環境相關規定鬆懈,中國產品具有成本競爭力。如果中國工人的工資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汽車、發電站的排氣量標準和煉油廠的石油質量標準被提高,就很難再看到價格低廉的中國產品。可以說,現在很多發達國家都委託中國工廠生產能源和勞動密集型產品。
環境標準鬆懈造成污染的最直接受害者是中國人。就像住在工業園區附近的居民忍受污染危害,市中心才能保持清潔環境一樣,正是因為中國人飽受大氣污染之苦,發達國家國民才能在清新的空氣中購買價格低廉的產品。這是一種環境分工、技術分工。
中國政府因環境問題成為眾矢之的時可以這樣說,沒有比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對改善世界環境做出更大貢獻的政策。如果不推行計劃生育政策,中國人口將比現在多4億。污染物排量受人口、收入、技術三個因素的影響。據說,人口減少4億可使年二氧化碳排量減少18億噸。這一數字是韓國年二氧化碳排量(6億噸)的3倍。
中國不會永遠接納污染產業。根據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hierarchy of needs)」,人類在滿足基本需求後會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韓國也是在解決糊口問題的上世紀80年代後期才出現環境組織,並修訂了《環境法》。
只有經濟上富裕了,才有精力關注環境問題並投資。因此很多人說「越富裕越清潔」。
中國是在追趕發達國家,因此可以在發展過程中有意避開發達國家犯下的錯誤。他們不必採用發達國家在發展過程中使用的落後技術,而是採用進一步升級的尖端技術。就像日本曾因焚化爐污染問題而頭疼不已,但較晚使用尖端焚化爐的韓國則沒有任何問題。中國具有這種後發制人的優勢。
中國政府今年冬天對霧霾問題的處理和過去有所不同。即,隨時公開污染濃度。一環境組織從前年開始公開自己測量的北京市超細灰塵濃度後,中國有關當局可能受到了刺激,所以從去年開始公佈測量值。據說中國國內約有3500個環境非政府組織(NGO)。中國的環境狀況和上世紀80年代的韓國相近。筆者認為,中國政治體制雖然特殊,但中國環境運動日益活躍,環境投資也不斷擴大,改善環境只是時間問題。
詳參【圖博館】:耗能的中國製造 2013-02-21 09:32:54
瀾滄江最大水壩發電 東協國憂【聯合報 2012.09.07
爭議多年的雲南瀾滄江糯扎渡水電站首台機組昨天投產發電,圖為二百六十一點五公尺的大壩。(新華社)
爭議多年的雲南省瀾滄江糯扎渡水壩歷經八年建設,昨天首台機組正式投產發電。多年來,中共在瀾滄江上游接連興建大壩,被下游的多個國家指責造成中南半島的湄公河水位不足,也沒有會同下游各國磋商與環評,引發東協國家的不滿。
新華社報導,糯扎渡水電站是大陸第四大水電站,也是目前雲南省內最大的水電站。該電站總投資約人民幣六百一十一億元(約三千億台幣),年均發電量二百三十九億千瓦。是大陸實施「西電東送」、「雲電外送」的重大工程之一。
糯扎渡水電站還開創多個亞洲和世界第一。電站大壩的心牆堆石壩高達二百六十一點五公尺,是亞洲最高、世界第三;開敞式溢洪道規模居亞洲第一,洩洪功率和流速世界第一;水庫總容量相當於十六個滇池蓄水量。
瀾滄江發源於大陸青藏高原,下游流經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及越南時稱為「湄公河」,是東南亞最大的河流。
中共從一九八六年就在瀾滄江動工興建水壩,總共規劃興建八座大型梯級式水壩。一九九六年,第一座水壩漫灣水電站完工,下游的湄公河沿線國家稱明顯受到影響;因為水壩在雨季蓄水、旱季放水,因此下游反而變成雨季缺水,旱季水流量卻比往常多出一倍,嚴重影響河水自然調節,無預警排洪也危害沿岸農業及居民生活。
但中共對此多次反駁,中新社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華能瀾滄江水電公司高級顧問馬洪琪昨天表示,糯扎渡水電站的建成,對下游國家基本沒有影響,且水電開發和環境保護可以做到雙贏。
馬洪琪指出,糯扎渡水電站在生態保護方面做出許多努力,水電站多投入人民幣二億元,採用疊梁門分層去水方案,透過引取表層水的措施提高下洩水溫,有利於下游河道魚類產卵。
此外,修建魚類增殖站、珍稀植物園、動物拯救站,把需要保護的野生動物在蓄水前拯救回來,保護瀾滄江流域生物多樣性。
詳參【圖博館】:大陸環境危機 中國與東協 PLA最急需的武器
作為瀾滄江中下游計劃建設的八座梯級電站的龍頭,規模僅次於三峽的小灣水壩日前下閘蓄水,首台機組將於今年建成發電,這將加快瀾滄江流域水電開發的步伐。然而,瀾滄江下游——湄公河地區國家和人民,卻對這座水壩產生了深深的擔憂,記者在泰國和老撾採訪時發現,一輪反水壩的行動正在醞釀中。
事件緣由 湄公河變化無常
近年來,湄公河不再根據原有自然規律來潮漲潮落,變得讓人琢磨不透。超出預期的大洪水時常發生,旱季水量變得更少,有些年份甚至提前到1月。當地人說,在旱季,甚至可以徒步走過干硬的河床,從老撾到達對岸的泰國。
中國水壩被妖魔化
在採訪中,記者也感受到了因水壩造成的湄公河下游國家人民對中國的怨氣,水壩似乎成了一切矛盾的中心,在人們心中筑起了堤壩和隔閡,影響著他們對中國的感情和看法。
真實水壩
水壩也為鄰國提供電力
據專家介紹,瀾滄江大部分河段都在高山峽谷中,灘險流急,盡管不適合農業、漁業生產和航運,卻蘊藏了豐富的水能資源。數據顯示,瀾滄江——湄公河干流總落差5167米,其91%集中在瀾滄江,水能資源可開發水電量為2825.4萬千瓦,相當於一個半長江三峽的裝機容量,非常適合水能梯級開發。這些電站除了向本國供電外,還向泰國、老撾和越南等國家提供電力。
水壩可實現防洪抗旱
記者查閱了相關水壩的資料,除了發電外,這些水壩還具有多年調節水資源或季調節水資源的能力,可實現防洪抗旱的目的。但現在這些水壩卻成為下游人民心中的妖魔,不管水多水少,都成為問罪的對象。
水壩有利於控制洪水
根據湄公河流域最權威的跨國界組織——湄公河委員會(MRC)的數據,中國對湄公河水量的貢獻僅佔16%。其負責人Wolfgang告訴記者,沒有証據表明中國水壩造成了下游地區的洪水和干旱。他說,中國目前沒有建成大的水壩,就算所有水庫同時放水,湄公河水面上漲也不超過20厘米,而其洪水泛濫是以數米來計算的。他進一步說,根據MRC的証據,水壩對洪水控制有正面作用,還會把雨季的水量儲存起來用於旱季。
事件反思 在泰國聽不到中國的聲音
除了中國,緬甸、柬埔寨、老撾、越南也在湄公河上修建了多個水壩,泰國的水壩建設也提上日程。而在中國的景洪水壩,泰國GMS公司的投資佔70%,是中國第一座外商直接投資並控股的大型水電站,其所發電量也全部輸往泰國。
為什麼隻有中國的水壩飽受指責?記者在萬象和曼谷的街頭進行了隨機採訪,採訪對象全部表示,自己是從電視和報紙等媒體上看到中國水壩的負面報道。多年關注水壩建設的泰國記者Akom表示,他採訪過泰國眾多水利專家,均表示沒有充分証據証明中國水壩與泰國洪水的關系。然而影響力遍布湄公河流域泰國媒體並沒有採納本國專家的觀點,而是採納了設在泰國的眾多NGO的信源。他說,這些NGO多數有美國、日本和法國等政府或民間的資金支持,在泰國非常活躍,與媒體的關系非常好,而他們給出的觀點和証據,主要是中國水壩的負面影響。
曾多次參與湄公河流域的相關會議的外交部官員說,外交部和各使館每年都會有相應的外宣計劃,但針對水壩單一議題的溝通和解釋,都沒有相應經驗,而與當地媒體的溝通,也沒有各NGO操作靈活。
有媒體專家表示,要消除相關隔閡,中國政府不僅要把外國記者請進來,還要讓相關信息有效的走出去。
相關新聞
據新華網報道,雲南大學亞洲國際河流中心主任何大明領導的項目組依據多年的研究証明,瀾滄江梯級開發后比不進行梯級開發汛期徑流減少流量24%,枯水期增加流量近1倍,對湄公河汛期與枯水期水量調節作用巨大。
何大明介紹,對上下游水位變化影響最大的因素仍然是大環境的變化,如氣候變化和土地利用的變化,並同時發現自然降雨與太陽黑子活動也是水位變化的重要原因。瀾滄江已建成的干流水電站在正常狀態下,對下游徑流的年際變化影響不明顯,將大壩建設歸因於下湄公河河川徑流變化的主導因素,並將其影響放大到整個下湄公河流域乃至東南亞地區是不科學的。
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8828670.html
Power By udn.com 2012-09-07 12:00:09
美使館空氣監測 陸轟干涉內政 2012-06-06 旺報
昨天是世界環境日,大陸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說,外國駐華使領館在中國進行PM2.5空氣監測並發布數據,技術上不符合國際通行的要求。他希望個別駐華領事館停止發布不具代表性的空氣質量信息。一般認為,吳曉青一席話劍指美國駐華使館。
昨天,吳曉青在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中國《環境保護法》和《大氣汙染防治法》等有關法律規定,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部門建立監測制度,制定監測規範,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監測網絡,加強對環境監測的管理;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發布環境狀況公報。
接著,他話鋒一轉說:「根據《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和《維也納領事關係公約》,外交人員有義務尊重『接受國』法律法規,不能干涉『接受國』內政」。
吳曉青說,中國空氣質量監測及發布,涉及社會公共利益,屬政府的公共權力,個別國家駐華領事館自行開展空氣質量監測,並從互聯網發布空氣質量信息,既不符合《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維也納領事關係公約》精神,也違反環境保護有關規定。
稱定點監測不科學
吳曉青表示,從技術上講,空氣質量的監測,應該符合相關技術規範,這涉及到監測點位的布設、監測人員的資質、分析方法的選擇及監測設備選型等因素,並採取嚴格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措施,才能保證監測結果科學和準確,包括國外的同行們都知道這個要求。他認為,用一個點位的監測數據對一個區域的空氣質量進行評價是不科學的,所監測的數據不代表那個城市整體空氣質量水平。「這一點,我們跟使領館進行溝通,他們也承認。」
吳曉青說,世界已開發國家,包括美國,關於PM2.5的標準也是逐步提高的。因此環境質量標準的制修訂要與經濟的發展水平和技術條件緊密相連。
中國自有質量標準
他強調,中國現在發布的新的空氣質量標準,其中PM2.5日均值75微克/立方米,是根據中國的發展水平和技術條件決定的。
回應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古有明訓。要是中國駐美大使館發布華盛頓自來水質報告,確實會很怪;不過為啥外人要檢測在領事館範圍內的空氣,而且當地人還信以為真呢?當局還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吧!
“海水中有很多蝦對病毒敏感,沙漠地下的鹹水卻沒有這些問題,我們從不投放抗生素。每天5%的更換水經處理還可用于滴灌沙漠經濟作物。”他擡手指指四周的橄欖林驕傲地說:“看,一片沒有甘泉的沙漠綠洲。”
提到以色列現代沙漠農業,滴灌技術那舉世矚目的成就往往把人們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它科學節水技術這個方面。沙漠地下鹹水養蝦僅是以色列沙漠自身水源應用向多種經營方向深化發展的一個側面,其實,沙漠微鹹水的科學開發和應用在以色列荒漠種植業的發展中作出的貢獻,並不遜色于它滴灌技術的開發。
以色列每年所需的近30億立方米的水資源,靠包括淡水、鹹水和污水再利用等三種水源的聯合運用來滿足。過去一直認爲,鹽水、即使是微鹹水也不能用于灌溉,然而,極其缺水的以色列卻被迫開始了利用微鹹水進行農業灌溉的開發應用研究。
上個世紀60年代開發成功的滴灌系統,解決了水中所含鹽分在作物根圍附近停留積聚等問題,使得微鹹水灌溉成爲可能。
研究發現,棉花、西紅柿和瓜可以輕易地接受最高濃度達0.41%~0.47%的微鹹水澆灌。微鹹水灌溉的作物在産量上會有所下降,但産品質量卻得到提高。如微鹹水灌溉的甜瓜甜度增加,瓜形變得更有利于出口;而西紅柿的可溶性總物質含量提高,甜度增加。以色列內蓋夫“沙漠甜”西紅柿等蔬菜、水果已在歐美市場占據一席之地。以色列沙漠拓荒者們曾毫不客氣地說,是科技讓鹹水澆出了內蓋夫沙漠的片片綠洲。
沙海花果走歐洲
在拉馬特農業技術研究開發站,好客的主人端出了剛剛采摘下的櫻桃西紅柿。在烈日大漠中跑了大半天,卻忽而坐在橄欖樹的綠蔭裏品嘗起小巧甜美的果實來,那一刻從心底溢出的清爽滋味難以言表。
研究員戈拉介紹說,這一帶是高鹽水質,他們的主要研究項目就是鹹水灌溉、改良品種,提高特殊條件下沙漠農産品的産量、質量。目前,他們已經開發出適應當地水質的櫻桃西紅柿、櫻桃、葡萄、西瓜等多種農産品。此外,他們還種植了300公頃的橄欖林,今後的生産規模將擴大到500公頃.他們的農産品以口感甜、保鮮時間長等特點遠銷歐洲,農業産值已經達到了l億謝克爾。“沒有科學的用水和灌溉技術就不會有今天的沙漠綠洲,沒有適應沙漠生存環境的新品種的培育更不會出現高效益的沙漠農業,是科學灌溉和科技育種創造了以色列沙漠農業的奇迹。”農業産業基地負責人亞德尼邊說邊拿起一顆櫻桃西紅柿,那充滿深情的眼神像在凝視一顆璀璨的紅寶石。
治沙靠科學,以色列農業科學工作者不是將精力重點放在沙漠土壤改良上,而是通過植物工程、遺傳工程、雜交和基因改造等科學技術改良果蔬花卉品種,使它們適應這一地區的氣候、土壤和水等自然環境,生産高附加值、高營養價值的“綠色”農産品。
經多年努力,以色列農業科技人員培育出適宜內蓋夫沙漠地區微鹹水生長的棉花、甜瓜、甜椒、西紅柿、橄欖、西蒙得木、鹽草、狗牙草、虎尾草等。被譽爲“甜酸類水果種植中的一場革命”的矮稈柑橘新品不僅生長期耐旱,吸水量減少1/3,而且便于澆灌、剪枝和采摘,結果時間也比原品種提前一半。采用生物技術培育的比一般低矮得多的雜交品種椰棗樹、香蕉樹、向日葵等,在沙漠中創下了低耗水、高産出的奇迹。此外,爲抵禦幹旱氣候易于引發的病蟲害,以色列科學家還培育出了多種抗災、病新品種。如抗花葉病和白粉病的黃瓜、甜瓜,抗輪枝菌病和殘蟲病的番茄,以及熱帶耐霜黴病的萵苣等。以色列還成立了世界第一個專門儲存野生谷類的植物資源庫,擁有8萬種不同遺傳基因的種子。
在一半是沙漠的約旦河流域,以色列科技工作者結合滴灌技術的推廣,以適合當地條件的雜交新品種取代原有種植品種,使過去無法耕種的荒漠變成了高産良田。蔬菜産量從開發初期的1.9萬噸增加到9.2萬噸,農民年收入也從170美元提高到了1000美元以上。目前,以色列農業産品已占據了40%的歐洲瓜果、蔬菜市場,並成爲僅次于荷蘭的歐洲第二大花卉供應國。以色列政府將這些成就的取得歸功于先進科學技術在沙漠農業開發中獲得的巨大成功。
1953年,67歲的本?古裏安辭去總理一職,來到沙漠之城比爾謝巴附近的薩德博克基布茲定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立誓“讓沙漠盛開鮮花”。而今,同樣是這片經曆了千年洪荒的內蓋夫沙漠,萬余公頃的沙漠綠洲點綴其間,每公頃溫室一季已可收獲300萬支玫瑰,1公頃溫室西紅柿産量最高達500噸。唯一沒有改變的是,這裏的年降雨量依舊不足180毫米。
http://www.tianshannet.com.cn/special/content/2007-06/18/content_1991001.htm 2012-09-24 10:14:06
全球鬧水荒 未來恐掀爭奪戰【聯合報2012.03.24
美國聯邦情報單位針對「用水安全」共同撰寫的「國家情報評估」報告中指出,由於開發中國家人口爆炸,以及全球氣候變遷,因此未來幾十年內旱災、洪災及用水不足,將為全球帶來嚴重的不穩定與衝突。這份報告是美國多個聯邦情報單位應國務卿希拉蕊之要求所完成,並在聯合國「世界用水日」大會上發表。
報告中強調,最容易引發衝突的河川,包括貫穿北非的尼羅河,中東的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中國與東南亞的湄公河,以及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邊界的約旦河,印度與南亞的印度河及布拉馬普德拉河,還有中亞的阿姆河。
左右看:台版水資源戰爭開打2011-5-16 作者:洪艾維/王左一
連續下了幾天的雨,彷彿澆熄了缺水的恐慌,台北自來水事業處更準備好賣水給竹科,還強調將全力支援、賣水量「沒有上限」。
「賣水」事件更凸顯一個更根本的問題:水,應該被當作需求,還是權利?《水資源戰爭》一書提到這個問題的核心在於:倘若水是需求,就表示水和其他商品沒兩樣,可以被販售牟利、有能力購買者如跨國企業才有權使用。
台灣雖然名列世界第18大缺水國,但大家台灣會發生缺水危機,並非先天不良,而是後天人謀不臧。
「合理水價」的呼聲,由來已久,因為台灣的水價,是世界有名的低,台灣的自來水公司根本是賠本在賣水,目前每度自來水的開發成本已高達20到30元,但水價卻只有7.5到11元之間。因此每年當大家質疑是因為漏水率太高(每年漏掉高達5至7億噸水,約等同兩座翡翠水庫的水量)惡化缺水危機,自來水公司也總是公式化回應因為財務狀況不佳,無法更新管線云云。
水價本就應該合理反映成本,但為了選票,17年來卻沒有人敢真得漲水價。
特別是工業用水的水價應大幅調漲,因為台灣的兆元產業,例如石化、面板、晶圓等,都是高度耗水的「搶水怪獸」,在統計上工業用水看似僅佔一成,但卻是耗費更大的成本與環境代價取得的。(楨:占六成用水的農業一毛免付!)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07136
另參本館:PLA最急需的武器 環保與經濟 高科技高耗能 「水深火熱」新解 大陸環境危機
中國有263.6萬平方公里、超過1∕4的面積荒漠化,每年造成經濟損失450億人民幣, 影響近3億人的生活環境。經過20年來的努力, 發展沙漠的中草藥、旅遊、太陽能三大經濟產業,創造出生態與經濟的雙贏局面。
為了探討全球荒漠化蔓延及防沙治沙之道,8月28日,中國科技部、農業部及國家林業局,召開2009年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
來自聯合國、中國、英國、美國、日本、韓國、伊朗、埃及、瑞典、蘇丹、烏干達、哈薩克斯坦、衣索比亞、波札那等國家及國際組織的官員、學者、企業家出席論壇,加上中外媒體記者,共300多人共襄盛舉。
會議地點在深入沙漠心臟的一處綠洲,除了讓與會者體驗沙漠驕陽的厲害,也見識中國如何使茫茫沙海變成滾滾財源,打造獨到的「沙漠經濟」。
「荒漠化是人類面對的重大挑戰之一,」中國科技部部長萬鋼說。
這位中國的官員戴著眼鏡,長相斯文,卻提供了驚人的數據。「據聯合國公布的資料,全球41%的乾旱地區土地正在不斷退化,全球荒漠面積逐漸擴大,」萬鋼推了推鏡框說。
萬鋼也指出,「荒漠化猶如一場地球的疾病,全球荒漠化目前以每年5萬至7萬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展,總計110多個國家、約10億多人正遭受威脅,其中1.35億人面臨流離失所的危險,經濟損失超過420億美元。
荒漠化是全球環境問題,治理難度極大,而中國荒漠化的情形也好不到哪裡去。
沙漠化年損失450億人民幣
…………………………
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15473.html
聯合國:沙漠經濟潛力巨大 2006年06月08日 新華社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聯合國環境規劃署5日發布的《全球沙漠展望》報告認爲沙漠蘊含巨大經濟潛力。
在經過對幹旱地區進行大範圍研究後,這份報告指出,一些生長在沙漠中的植物,不僅僅有著耐旱、耐鹽堿的特性,而且還有食用的價值。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這份報告還指出,沙漠植物的經濟潛力還表現在龍舌蘭、辣椒和仙人掌等經濟作物上,同時,部分沙漠地區的土生植物還有著藥用價值。
這份報告還說,沙漠地區具有利用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的巨大潛力,可能成爲可再生能源的來源。
以色列沙漠農業獨領風騷 2007年06月18日
在水比牛奶還貴的以色列,其農業産品已占據了40%的歐洲瓜果、蔬菜市場,並成爲僅次于荷蘭的歐洲第二大花卉供應國。
以色列沙漠農業獨領風騷
一個世紀過去了,這裏的陽光灼熱依舊.可當筆者驅車沙漠腹地,窗外不時掠過的片片沙漠綠洲卻不時地讓人呼吸到沁人心脾的涼爽氣息。遠遠望去,黃褐色的荒漠上一個個果園花團錦簇,連周圍的空氣似乎都被染上了一層淡淡的綠。這就是今天的以色列內蓋夫沙漠,擁有1.2萬公頃沙漠綠化區,被喻爲“歐洲人的花園、果園和菜園”。
鹹水澆出的綠洲
在路邊加油站,筆者順便買了瓶普通瓶裝水。以色列自來水水質不好,很多人日常飲用的就是這種經過一般淨化處理的瓶裝水。一瓶0.5升的水價格是2.75謝克爾,相當于人民幣5.5元,而貨架上一瓶同樣體積鮮奶的價格則只有2.45謝克爾,相當人民幣4.9元。小店售貨員見我好奇對比的樣子甜甜一笑說了句:“這就是以色列。”
就在這水比奶貴的國家,就是這片年降雨量不足180毫米的荒漠,我此行采訪的目的地卻是需大量用水的內蓋夫沙漠拉馬特對蝦養殖場,難道這荒漠深處真的出現點沙成水的神話嗎?
大片橄欖林深處,巨大遮陽棚下,一排排圓形水泥養蝦池前,“飼養員”——海洋學碩士斯尼亞拍拍我的肩膀笑著說:“你在特拉維夫的餐館裏可能已經品嘗過我養的蝦了。”他接著介紹說:“經過一年多的科學研究,1毫克的蝦苗投入試驗池1個月就能長到l克左右,然後接受增肥培養,短時間就可長到20克左右。目前還只是向特拉維夫餐館供應活蝦,不久養殖面積將會擴大,出口歐洲市場。那時,從這裏撈出包裝4.5小時後,德國、法國、意大利等地的客戶就能收到活蹦亂跳的大對蝦了。這可是個利潤豐厚的沙漠經濟産業啊!” 2012-09-24 10:14:35
落後產能 大陸加速淘汰【經濟日報2012.03.01
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昨(29)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中指出,要加快淘汰電力、鋼鐵、建材、有色、石化、化工等行業的落後產能。
據證券時報報導,會議同意發布新修訂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並將加強部署大氣汙染綜合防治重點工作。
會議提出,當前大陸汙染物排放總量依然較大,區域性大氣汙染問題仍很突出,大氣環境形勢嚴峻。因此要以更大的決心、更高的標準、更有力的措施,切實加強大氣汙染綜合防治,推動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這次會議做出以下五點建議。第一,要加快淘汰電力、鋼鐵、建材、有色、石化、化工等行業的落後產能。在大氣汙染聯合防制與控制的重點區域,積極推進使用清潔能源。對城區重汙染企業實施搬遷和節能環保技術改造,優化工業布局。
第二,要提高環境進入的門檻。在重點區域,實施更加嚴格的大氣汙染物排放特別限制,並禁止新建、擴建燃煤電廠、鋼鐵廠、水泥廠。第三,則是要深化汙染減排。第四,要凸顯出機動車的汙染防治,提高車用燃油品質與機動車排放標準。第五,要加強控管。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建立極端氣象條件下的大氣汙染預警體系。
看似不起眼的沙塵旅行,傳遞著地球氣候、生態系的重要訊息。【撰文/巴托勒特(Jeffrey Bartholet);翻譯/邱淑慧】(照片提供/科學人)
重點提要
■雖然科學家投注許多心力研究污染,但多年來他們忽略了天然沙塵與大氣的關聯。最近他們開始意識到,沙塵會影響氣候與雲的形成,並且會為海洋與雨林帶來養份。
■科學家為此進行了許多研究,但大氣中沙塵的效應很複雜,因此我們所知仍有限。即使以最好的超級電腦進行最複雜的模擬,也無法提供完整的解釋。
位在撒哈拉沙漠南緣的波德利窪地,是片可怕的孤寂之地。咆哮的狂風掃過鄰近的提貝斯提山和恩內第高原,匯入這個如美國加州般大小的乾烤荒地時,風速更為強勁。這裡曾有座水量豐沛的淡水湖,但如今只剩下一個水坑。這裡最常見的景觀,就是空無一物。
不過有的時候,當風掃過這座古湖泊的湖床時,會將無數的細小顆粒捲向天空,形成紛飛的龐大煙雲。接著這些沙塵開始了神秘的旅程,這正是科學家現在極力想探究的。
幾十年前,科學家對於沙塵並不怎麼在意,就像我們一般人一樣,會清除家具底下的沙塵,偶爾注意到房子裡有微塵飄舞,這些顆粒通常綜合了昆蟲屍體的殘屑、植物纖維和廚餘碎屑。研究地球大氣的科學家,則著重於大氣中人類製造的粒子,也就是污染物。只有少數科學家想要確認,那些不時在地球循環的數百萬公噸土壤或礦物沙塵,是如何影響氣候、使海洋豐饒,並提供了亞馬遜雨林等地的重要營養成份。
美國邁阿密大學的海洋學與大氣化學榮譽博士普洛斯佩羅(Joseph M. Prospero)就是沙塵研究的先驅者之一,然而他回憶1960~70年代他發表論文指出非洲的沙塵會大規模移動、飛越大西洋抵達美洲時,他的同事很懷疑這也能做為重要的科學題目嗎?「人們總覺得把沙塵當題目很可笑。」他表示。
他監測巴貝多等原始地區的沙塵測站,分析並測量空氣過濾器捕捉到的東西。他的研究過程是孤獨的,然而研究結果卻提高了大家對沙塵的興趣,因為越來越清晰的衛星影像,與普洛斯佩羅描述的情景非常吻合:沙塵顆粒形成數百公里寬的巨大羽狀煙塵,如同巨大風暴產生的風浪般掃過非洲大陸,落在大西洋的另一側。同時,人們對於氣候變遷研究更感興趣,而且越來越顯而易見的是,沙塵對地球的溫度變化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普洛斯佩羅說:「現在關於沙塵的科學論文很多了,多到不可能全部讀過。」根據統計,由1970年代早期到2001年,關於撒哈拉沙漠沙塵的論文數量每四年增加一倍。美國德州大學地質科學副教授吉爾(Thomas E. Gill)負責協助維護沙塵研究的資料庫,他說要跟上進度其實很困難,「你認為這是個深奧的題目,但是每星期我都會看到以各種形式討論沙塵的50~100篇論文。」
這所有的研究告訴了我們什麼呢?沙塵的故事其實是在描述一項挑戰,企圖找出我們所居住的行星正在發生什麼事。它顯示出,地球生態系某個區域的變動,會對其他區域造成巨大影響。「我們的科學工具讓我們更能得到答案的同時,也啟發更多問題。」維吉尼亞大學環境學教授史瓦普(Robert J. Swap)表示。他在1992年共同發表了一篇論文,是關於亞馬遜河流域裡的非洲沙塵,他對沙塵的研究結論是:「我們應該尊重自然的複雜性。」
非洲來的沙
要了解這個複雜性,有個方法是追蹤那些假設來自撒哈拉且飛越大西洋的極少量沙塵。在這些沙塵的旅途中,以及抵達下一個目的地(它們並沒有終點)時,我們都可以研究它們與周遭環境如何相互影響。
我們由波德利開始,是因為那裡是地球上最為沙塵瀰漫的地方。更廣大的撒哈拉沙漠和鄰近的沙赫爾沙漠,也是沙塵的來源:每年夏天,非洲的沙塵會飛越美國南部和東部的大部份地區,弗羅里達的沙塵有75~80%是這樣來的。當邁阿密下雨時,居民清理車子表面的紅色沙塵,所拭去的是經過了長途旅行、來自非洲的訊息。在巴哈馬群島或弗羅里達群島上漫步,就如同走在非洲的土壤上。
地球每年產生約20億公噸的沙塵,其中一半以上來自非洲的沙漠和旱地。中國產生的沙塵會往夏威夷和北美西部而去,巴塔哥尼亞的沙塵則會飄往南極洲;格陵蘭的沙塵則大多來自亞洲,但是1930年代乾旱導致的美國沙塵暴,似乎也以某種方式前往格陵蘭冰河。
非洲的沙塵大多乘著西風,飛行6400公里越過大西洋。根據估計,每年大約有4000萬公噸的沙塵降落在亞馬遜雨林,其中有一半可能是來自波德利,這些沙塵含有鐵、磷等生命所需的礦物質。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380043 2012-04-11 09:34:57
大陸的環境危機,已然助長一股新的民主運動。
據最新一期香港《亞洲週刊》報導,今春以來,中共加強環保的政治意願升高,達到史無前例。廣大群眾、非政府組織(NGO)、記者和開明官員攜手,把呼喚青山綠水的環保運動,演變為一場「顏色革命」。
黃土高原種樹 「愚公」呼喚傳承人 2012/03/11 新華社
今年60歲的王佔峰是中國黃土高原山西右玉縣的一個普通農民。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他一直以種樹為業,從黑髮幹到了白髮,承包的石炮溝綠化面積也由150畝擴大到3000多畝。除了生活費,王佔峰把自己種地、養牛的錢全部補貼了種樹,儘管遭遇了家人的不解,但是他對自己的事業無怨無悔。
「這些樹賣了都是錢,但是說什麼也不能賣,不但對右玉就是對其他風沙大的地區也起作用,這是很簡單的道理。」他說。右玉縣是一個距離毛烏素沙漠僅100公里的天然大風口,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僅有殘林8000畝,森林覆蓋率不到0.3%。「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白天點油燈,黑夜土堵門,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成為當時右玉的真實寫照。右玉縣數萬民眾經過60年堅持不懈地種樹,在乾旱寒涼地區創造出了人工生態林的世界奇觀。
目前,全縣森林面積已增至150多萬畝,林草覆蓋率提高到53%,高出全國平均值。「只有調動全社會的力量,綠化荒山的力度才能加大變快。」全國「十大綠化女狀元」餘曉蘭說,政府如果在經濟上給予適當的支持,可能會調動更多年輕人的積極性,那治理荒山的路就不再漫長。
王佔峰也希望能有個接班人。他的兩個兒子在外面打工,兒子們對自己的種樹行為理解不了。他說:「現在孩子們不願意種樹,看不上這些東西,經濟是主要原因,現在農村裡50歲以下的人基本上都出去打工了。」說起年輕接班人,右玉人餘曉蘭既有憂慮也表示理解。她說,一方面,在荒山上植樹更多的是社會效益,經濟上回報的很少,年輕人也要養家糊口;另一方面,右玉地區十年九旱,在荒山上栽樹很困難。
「在荒山上種樹就得人工一棵棵去栽,而且無法澆水,只能靠老天下雨。有的樹已經成活兩年了,第三年還有可能旱死、凍死,成活一棵樹非常不容易。」餘曉蘭說。為了把丈夫的家鄉變得像自己的故鄉雲南那樣,今年46歲的餘曉蘭曾和丈夫殺過豬、賣過肉、種過蘑菇、開過荒、跑過運輸,用自己辛苦掙下的錢貼補種樹。20多年過去了,餘曉蘭現在承包了1萬畝荒山,松樹、楊樹、果樹等長得鬱鬱蔥蔥。「每年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都會去種樹。今年打算栽1000多畝,大概需要20多萬元。」餘曉蘭說,現在家裡養了400多隻羊,能有10多萬元的收入,都要投入到種樹中去。
像王佔峰和餘曉蘭這樣的「荒山種樹人」在右玉已經不多見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近幾年來,右玉縣不少年輕人開始從事育苗生意,把培育好的小樹苗銷往西面的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現在鄂爾多斯市礦區綠化氣派非常大,樹苗都供不應求,甚至一些機關幹部都回家育起了苗。」右玉縣退休幹部、右玉長城保護協會會長王德功說。
為了把綠色接力棒傳遞下去,每年右玉縣也會組織專業的綠化隊完成一定的綠化任務,比如,2011年右玉縣把荒山綠化大片造林7.8萬畝作為自己的目標之一。近年來,為了鼓勵群眾多植樹,政府也在經濟上給予政策性引導和補貼。「生態環境還依然嚴峻,種樹需要靠大家。」王德功說,新時期還是需要像王佔峰、餘曉蘭這樣的年輕「愚公」,把樹種在海拔1000多米的荒山上,不僅能改善生態環境、保護家園,而且還能在古長城沿線形成防護林帶。 2012-03-12 12:23:58
京環保官員指美使館空氣污染指數“更像炒作”
中評社北京2011-11月5日電/北京環保局官員指美國大使館提供的空氣污染指數不夠科學,“更像炒作”,反駁這幾天輿論對環境局空氣污染指數真實性的質疑。上周末,中國整個華北地區連日被大霧籠罩,空氣中的污染物難以消散,推高了北京上空的污染指數。可是就當美國駐華大使館指北京市的空氣污染於本周一飆升至“危險”(hazardous)水平的同時,北京市環保局提供的指數只顯示“輕微污染”。
據聯合早報報道,對此,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杜少中日前陪同北京市副市長洪峰巡視汽車交易市場時,告訴《京華時報》說:“美國駐華大使館公布的數據和我們了解的數據比,(污染指數)普遍要高一些。”
“我不清楚他們的監測手段和方法,如何保證準確性。但我覺得他們公布的方式更像是炒作,不是很嚴謹做研究態度。”
美國駐華大使館是於兩年前,在其北京使館區內設立空氣監測站測量空氣素質,並定時將數據上載到社交媒體推特上。雖然使館網站已特別講明,單憑使館內的一個監測站無法推斷整個城市的空氣素質,指數只是供使館工作人員參考,但中美數據的巨大差異還是令部分中國人對環保局的數據有所疑慮。
北京市民抱怨官方數據與實際感受不符
中國《環球時報》星期一的評論就反映說,有不少北京市民抱怨,政府公布的空氣監測數據與他們的實際感受不符。社評呼籲中國當局建立起絕對權威性,不要隱瞞任何信息。
中美雙方的數據差異主要是因監測物不同。美方監測站測量的是懸浮空中、直徑在2.5微米以下的污染物,也稱PM2.5;中國空氣質量報告則是監測直徑在1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即PM10。
不論國際社會對北京大氣質量“指手畫腳的對不對”,北京市副市長洪峰表示,當局都會繼續改善空氣素質,讓北京更宜居。而目前,北京最主要的三項工作就是推廣清潔能源、改善建築工地塵埃問題,以及加速淘汰老舊汽車。
環保部污染控制司司長趙華林也曾於今年9月底透露,當局將修訂空氣質量標準,把PM2.5納入測量指標,而環保部本周二發布的文件也首次對PM2.5的測定進行了規範。
新加坡理工學院環境建築學系高級講師梁美嬌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學術界裡確實有一部分研究員提倡以PM2.5作為空氣質量的依據,但兩種指標其實各有所用,得根據污染源頭判定哪個更適合。
她說,PM10在被人吸入後,同樣會累積於肺部,影響健康,但由於PM2.5更為細微,幾乎只有頭髮寬度的三十分只一,所以一般相信它更容易深入肺部,對健康的危害更大。“不過這些顆粒物對健康的影響究竟多大,還得視乎它們來自哪個污染源,以及它本身的毒性。”
目前,美國、加拿大和法國等,已將PM2.5列入空氣素質指標的計算中,但仍有許多國家,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墨西哥等仍在沿用原有的測量方式,僅涵蓋了PM10。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8/9/5/1/101895146.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1895146&mdate=1105102221
單個城市難獨善其身 PM2.5防控需區域聯手 2011-11-23 鉅亨網
11月16日,環境保護部對外通報,各方高度關注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即日起向全社會第二次公開征求意見。
據悉,二次征求意見稿的最大調整是將PM2.5、臭氧(8小時濃度)納入常規空氣質量評價,并收緊了PM10、氮氧化物等標準限值,提高了監測數據統計有效性要求。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項目主任周嶸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次修改意味著中國在保護公眾健康、對抗大氣污染方面拿出了實質性措施。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我國首個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大氣環境質量標準》自1982年制定并發布實施以來,先后進行了3次修訂,較好地適應了不同時期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及環境管理的需求。
首要任務是控制燃煤污染
根據綠色和平不久前發布的簡報指出,超細顆粒物(PM2.5)污染與近年來煤炭消耗量激增有直接關係,綠色和平認為,環境空氣質量信息公開只是第一步,更為重要的是盡快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大氣污染排放,尤其是控制來自燃煤的大氣污染。
數據顯示,中國能源消耗近十年來增長了一倍多,且能源結構中煤炭占比超過70%,中國煤炭消費從2000年的14.45億噸增長到了2010年的32.4億噸,相當於美國的3倍、印度的6倍,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費國。
煤炭燃燒排放的煙塵中有許多無法去除的超細顆粒,是PM2.5一次細顆粒的主要來源。而煤炭燃燒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與空氣中其他污染物進行復雜的大氣化學反應,形成硫酸鹽、硝酸鹽等二次顆粒,由氣體污染物轉化成固體污染物,成為PM2.5升高的最主要原因。
周嶸指出,“這也是為什么中國是全世界PM2.5污染最嚴重的地區。從全球PM2.5濃度分布圖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東部沿海地區PM2.5污染最重,而全世界將近1/5的煤炭就在這片土地上燃燒。”
需要區域聯防聯控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PM2.5具有長距離傳輸的特性,城市中的PM2.5污染會更多來自區域范圍的污染擴散,PM10則主要來自本地的污染源。
以北京為例,盡管從1998年開始到現在,北京實施了十六階段的大氣治理措施,但是空氣質量并未有質的改進。
同樣的區域性大氣污染問題也出現在中國的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
綠色和平負責人認為,大氣是流動的,單靠某一個城市單打獨斗,很難獨善其身。奧運會留給北京空氣污染治理的經驗,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進行區域的聯防聯控。比如,臨近北京的河北、天津等地,污染源多,排放量大,污染物很容易被輸送到北京。奧運期間,北京周邊省市也和北京一樣執行了嚴格的限制措施,這對北京空氣質量的改善起到了很大作用。
據了解,目前環保部正在制定《三區九群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規劃》,規劃的主要思路就是借鑒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的區域大氣聯防聯控的經驗,通過區域聯合控制達到整體的環境改善。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11123/KE0FMG10K8LFE.shtml?c=detail
相關新聞
全球空氣污染:誰比誰更糟
北京環保局官員稱願與美使館比對空氣污染數據
北京環保局官員:公布PM2.5數據已做好硬件准備
青島明年公布PM2.5 減小空氣污染對人體危害
數據發布不能離群眾感受太遠
重污說成輕微 北京市民不信政府 2011-11-27 10:00:06
泰國總理盈拉:水淹曼谷 避免不了【世界日報2011.10.20
盈拉之前曾保證曼谷不會淹水,但當時,曼谷市長即表示不同意她的看法。法新社報導,盈拉表示,他們不能永遠阻擋洪水,政府會選擇讓洪水流過曼谷部分地區,以減輕損失。
盈拉政府抗洪行動令出多門,讓民眾頗感困惑,新公布的民調顯示,87%受訪民眾不相信政府防洪指揮中心提供的資訊。
泰國洪災/哪這麼多水? 盛傳大陸陰謀論【聯合報2011.10.20
「到底哪來那麼多水?」泰國洪災今年特別慘,泰國民眾都在找原因,近日卻傳出「陰謀論」,有居民直指泰國政府水利廳今年控制水庫洩洪不利,更有人揣測中國近年在雲南省瀾滄江的大壩工程改變下游水況,影響周邊包括緬甸、泰國等國家,釀成洪災。
泰國洪災,中國日前已捐助了100萬美元和1000萬人民幣的救援物資,更派水利專家來泰協助,今天再加碼3000萬人民幣的物資協助,堪稱最大方的國外援助。
但不少民眾質疑,湄南河上游雖發源泰國山區,但瀾滄江的大壩工程,影響湄公河等周邊支流,中國有計劃控制洩洪,讓泰國洪水雪上加霜。
居民說,去年湄公河發生旱災,當時已有傳聞,瀾滄江蓋大壩,讓湄公河水位減退,更釀旱災。不過,泰國前稻作廳長、現任皇家農場顧問Chaiwat說,湄南河上游並不在雲南境內,湄公河今年狀況也穩定,否認此說。
Chaiwat直指,除了全球暖化大環境變遷,水庫調節出問題加上雨季,可能是今年洪災的原因。
他說,支援中部用水的蒲美蓬水庫「五十年來都沒滿過」,往年蓄水量更不超過70%,今年卻溢量至110%,有民眾把矛頭指向現任水利廳長的水庫調節能力出問題,但對於「政治問題」,包括Chaiwat在內的學者或官員都三緘其口。
Chaiwat認為,泰國目前宣洩洪水的壓力都放在幾條大河上,許多小支流平日卻淤積、疏於暢通,一下大雨、上游洪水宣洩又遇到海水漲潮,才會氾濫成災。
另參本館:分層負責 88水災 中共的救災能力 泰國紅衫軍 袈裟革命?
一名泰國內政部人士透露,今年七月甫上台的盈拉,才就任不到一個月,內閣也還未完全就定位,八月中,洪災就一路由北部往南漫,天災讓反對黨民主黨有機可乘,正在醞釀政治反撲。
這次救災早已充滿政治味。早上我在大城府Bang Pa-In一處指揮所,軍人正堆放物資準備運送,指揮所棚架上就掛著一面大大的紅布條,紅色正是象徵「為泰黨」,上頭還寫著:「協助賑災,全力支持盈拉總理!」
居民說,這一點都不意外,走入另一個鄉鎮村落,可能就會看見藍色的布條,上頭寫著「民主黨支援救災!」
「在泰國,天災背後也有災害政治學。」當地民眾對我說,曼谷市的政治版圖屬於民主黨,外傳就是因為民主黨施壓,迫使曼谷市政府必須與中央對抗,堅持水門不開的決定。
已在當地居住卅多年的居民分析,泰國的軍方屬於泰皇勢力,皇家勢力過去曾與民主黨及黃衫軍結盟,成了對抗總理盈拉所屬的紅衫軍、「為泰黨」的最大勢力,軍方動不動?全憑皇家一句話。
軍方、對手扯後腿 穎拉面臨水災政變?2011-10-22 中時 梁東屏
泰國碰到五十年來最大洪災,對剛上任兩個多月的美女總理穎拉形成嚴峻挑戰。泰國媒體這幾天開始抨擊穎拉,指稱她指揮無方、救災不力,甚至還嘲諷地說,「她的哥哥(戴克辛)也許會很後悔把她置於這一境地吧」。
對於這些指責,穎拉僅在日前顯然很激動但含蓄地說,泰國現在面臨危機,她希望彼此對立的政治團體能夠放下成見,大家團結一致解決問題。明顯指的就是軍方及「民主黨」當政的曼谷市政當局。
從洪水日益逼近曼谷開始,「民主黨」籍的曼谷市長素孔攀就一直與中央政府的「水災救難中心」不同調,甚至表示所有事情「只需要聽我的」。
十九日晚間,「水災救難中心」要求素孔攀打開幾條運河的閘門,以便讓洪流從曼谷市東、西兩邊排流,結果遭到拒絕,理由是「這些運河是蒐集雨水用,要雨季過後才能打開閘門」。
在洪水已兵臨曼谷城下之際,素孔攀此舉不由得讓人產生政治聯想。
許多「紅衫軍」主持的電台近日紛質疑軍方在這場危機裡的態度。一位電台主持人就表示,現在很多人都懷疑,穎拉政府是否正面對著一場「水災政變」?軍方在此次救災中並未盡力,目的就是要穎拉政府難堪,藉機推倒她。
雖然「民主黨」黨魁、前總理阿披實及軍方都呼籲穎拉宣布「緊急狀態」,但她一直按兵不動,據稱就是「為泰黨」及「紅衫軍」領袖極力反對,擔心此舉會賦予軍方太大權力,甚至引發政變。 2011-10-22 14:13:27
庫布其模式 中國治沙新法 2011/07/10 【新華社】
在此間舉行的「2011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上,有關專家對庫布其沙漠治理經驗進行總結,首次提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治沙模式——「庫布其模式」,並引起各界關注。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蔡登谷在論壇主題演講中介紹說,作為「庫布其模式」的踐行者,億利資源集團在長達20多年的時間裏,堅守庫布其沙漠,綠化沙漠5000多平方公里,控制沙化面積1萬平方公里,並為中國北方構築了一條全長240多公里的綠色生態屏障。
庫布其沙漠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北部,面積約1.86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七大沙漠。蔡登谷說,「庫布其模式」的核心內涵是科技帶動企業發展、產業帶動規模治沙、生態帶動民生改善。也就是說,企業以自己的研發機構、示範基地為支撐平臺,通過開展與科研機構、高校和其他企業的廣泛合作,推進自身健康發展。同時通過規模化投入、舉措和行動,形成「以產業帶動治沙,以治沙促進產業」良性互動的發展機制,並著力改善沙區生態環境,實施「生態扶民、生態富民、生態惠民」工程。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億利資源集團董事局主席王文彪說,「庫布其模式」證明沙漠可以變綠,沙漠的窮人可以變富,沙漠的陽光產業大有可為。他希望20多年探索的治沙和發展沙產業的模式,能為世界荒漠化防治提供嶄新的借鑒和幫助。國際沙漠研究協會主席、中科院旱寒所教授王濤說:「我們這兩天都看到了庫布其這種非常新的防沙治沙模式,通過方方面面的結合,我相信我國的沙漠會得到更好的治理。」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中國投資促進辦事處首席代表胡援東說,通過對庫布其沙漠治理區的參觀,他看到的不僅僅是庫布其治理沙漠的經驗,也同時感受到內蒙古戰勝荒漠化的實力、能力、活力、潛力和魅力,「這些構成了中國庫布其治沙經驗的內涵,我希望它能夠被複製」。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副主席莫漢•莫納辛說,他一年到中國訪問兩三次,看到了中國發生的巨大變化,並看到這個沙漠地區荒漠化控制取得的成就。他說,「在可持續的新的發展模式方面,中國已經具備了領導能力。」「2011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以「沙漠•科技•新經濟」為主題,海內外專家學者和有關部門負責人等共220餘人參加論壇。
大陸中央水利工作會議8日至9日在北京召開。包括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周永康等國家領導人悉數出席。錦濤指出,水同糧食、石油齊為重要戰略資源;力爭5年到10年內,扭轉水利建設滯後局面,到2020年建成防洪抗旱減災體系。
治水 詳列6大重點
媒體稱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以中共中央名義召開水利工作會議,其規格之高,歷所罕見。特別是在日前天子腳下首府北京爆雨成災,更凸顯中共中央治水企圖與決心。
象徵大陸政策風向球的中央一號文件,今年就是以水利為主題;加上近來旱災與澇情交替,影響民生甚鉅;最近北京等地暴雨,顯見都市排水建設出現重大漏洞,再再證明解決水利問題刻不容緩。
在9日閉幕的大陸中央水利工作會議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指出,水對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的影響更加突出;因此,要全力以赴完成6大重點任務,包括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提高防洪保障能力、建設水資源配置工程、推進水生態保護和水環境治理、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提高水利科技創新能力等。
另外,大陸總理溫家寶在會議中也指出,要認真總結國內外治水的經驗教訓,立足大陸基本國情,順應自然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制定實施新形勢下的治水方略;量水而行,在確定產業發展、生產力布局、城鎮建設規畫時,充分考慮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因水制宜、以供定需。
10年將投資4兆治水
水利建設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今年年初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曾做出指示,要求地方政府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10%用於農田水利建設;完善水利建設基金政策,延長徵收年限,拓寬來源管道,增加收入規模;另外,加強對水利建設的金融支持,力爭在今後10年全社會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2010年大陸水利投資是2000億元(人民幣,下同),高出一倍就是4000億元,這意味著未來10年的水利投資將達到4兆元。
分析人士認為,從這次高規格的治水會議可以看出,大陸已將把水資源同糧食、石油一起作為國家的重要戰略資源;據統計,大陸先後投入上兆元資金用於水利建設,水利工程規模和數量居世界前列。
但隨著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大陸水資源形勢深刻變化,水安全狀況日趨嚴峻;目前大陸人均水資源量不足世界人均水準的1/3,年缺水量500多億立方米,近2/3城市不同程度存在缺水,地下水超抽區面積達19萬平方公里,還有近2億大陸人飲用水不安全,大陸有一半以上耕地缺少基本灌排條件,農田水利很大程度上還在吃老本。
相關新聞
治水大陸列安邦國策
胡錦濤:水利改革是重大戰略
官媒:大陸2/3城市有缺水隱憂
國際沙漠論壇 內蒙召開 2011-07-11 09:05:17
陸擬西線調水 印再陷恐慌 2011-06-13 中央社(楨:只准印度築霸攔水?另參本館:中國與印度)
中國大陸學者提出自雅魯藏布江引流至新疆的「西線調水」方案,雅魯藏布江下游的印度再陷恐慌。印度戰略專家齊蘭尼認為,若新德里當局默不作聲,只會鼓勵北京當局,使印度利益受損。
「新華網」報導,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水沙科學與水利水電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光謙,日前在「科學看待氣候與水電發展媒體座談會」上表示,有關部門已開始考慮西線調水。
報導引述王光謙說,「原來以為這是50年之後的事,現在卻有必要著手考慮了」。
報導說,王光謙透露,他們提出1套西線調水方案,計劃從西藏的雅魯藏布江調水,順著青藏鐵路到青海省格爾木,再到河西走廊,最終到達新疆,「這個方案是可行的」。
農業用水拉警報 聯合國:恐生糧食危機
糧農組織2011-06-9日發表《氣候變化、水和糧食安全》的報告指出,包括地中海、美洲半乾旱地區、澳大利亞和南部非洲的河流徑流量和蓄水層補給的水量,都會受到氣候變遷影響而降低。
未來熱帶和高緯度地區降雨將會增加,半乾旱地區和內陸地區的降雨減少,亞洲依賴積雪融化和冰川融水來灌溉土地的地區,也將受到影響,人口稠密的河流三角洲地區,則面臨水流量減少、鹽分增加和海平面上升的問題。
事實上,根據糧農組織半年刊《糧食展望》最新分析,今年下半年到2012年間,因為庫存急劇縮減、作物的總產量增幅有限,農產品價格可能會普遍走高和動盪。(楨:投機與浪費才是主因!另參本館:全球糧荒)
而在國際糧食貿易方面,今年全球糧食進口費用預計將達到1.29兆美元的歷史新高紀錄,比去年還增加1%。受影響最嚴重的將是低收入缺糧國家和未開發國家,因為它們進口糧食的費用,很可能比去年同期分別高出27%和30%,遠遠超過全球平均水準。
路透米蘭2011年6月7日電---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FAO)表示,2011年全球谷物産量料創下紀錄新高,但低庫存勢將令價格繼續高位波動.
FAO周二在其首份2011年全球糧食産量預估中稱,今年全球谷物産量料將增長3.5%,至23.15億噸,扭轉2010年下滑1%的態勢.
每年13億噸糧食被浪費占全球糧食產量的1/3
據新華社2011年05月13日報道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11日說,在全球9.25億人吃不飽肚皮的情況下,每年有大約13億噸糧食或被浪費、或遭人為流失,這一規模相當於全球糧食產量的1/3,超過全球谷物產量的一半。
重要性將超越石油 各國搶水大戰
隨著全球人口暴增,工業發展,人類對水資源的需求愈來愈高,但許多淡水來源,像是地下水、溼地,卻長期遭到人類破壞,水資源愈來愈稀少,專家表示,未來水會比石油重要,甚至比黃金還要貴,各國紛紛掀起搶水大戰,許多財團看到龐大利益,也介入、掌控開發中國家的水源,水變成私有化商品,導致許多貧窮的當地人無水可喝。
……………
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chen198720110429223017&&dd=2011/5/12%20%A4W%A4%C8%2009:14:52
解饑渴看好大陸水資源產業2011-06-06 旺報
由於大陸「對水的饑渴」以及在十二五計畫期間重點支持水利建設,水資源相關的投資前景相當樂觀。
大陸的水利建設其實從2009年就已陸續進行,重點包括工業污水、市政污水以及農業水利建設等,台新投顧研究經理黃文清認為,相關輸水管路、水壩、蓄水庫、儲水設備等產業將可受惠。
日盛大中華基金經理人楊國昌表示,十二五計畫期間,大陸將基本完成重點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全面完成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和山洪災害易發區預警預報系統建設,對於水力建設、建水庫所需的水泥及鋼鐵等基本建材,預報系統設計商等產業皆有機會受益。
寶來投信投資顧問處研究副總監陳威良表示,年初以來大陸的水利概念股大漲,股價漲多的達倍數,漲少的也有5成漲幅。
全球旱象啟動水商機2011-06-06 旺報
繼去年俄羅斯旱災、澳洲澇旱災之後,今年歐洲春旱嚴重、降雨異常,多個國家的地下水儲量、河流和湖泊水位,都比往年同期明顯下降,間接影響小麥收成,支撐小麥價格高檔的走勢。根據聯合國預估,在人口成長、經濟發展及環境污染等因素影響下,2050年全球將有42%的人口面臨缺水疑慮。
全球缺水點燃投資火花
中央研究院國際環境變遷研究團隊最近也指出,全球溫度每增加1度,全球前10%豪大雨降雨機率增加1.1倍,而小、中強度降雨則會減少約20%。隨著氣候朝向「豪雨成澇」與「乾旱釀災」的兩極化發展,水資源相關投資商機更顯重要。
缺水危機已成全球共通現象,儘管缺水對部分產業帶來負面效應,但有些產業卻因此受益。近來大陸旱災頻傳,水衍生的問題每年大約占大陸GDP 的2到3%,從現行大陸水供給量推估,預計2050年大陸整體缺水比例將達到80%。施羅德投信投資長陳朝燈表示,大陸北部與南部之間的區域供水失衡,十二五規畫將大規模投資在水基礎建設和水處理項目,以提升水的使用效率。
SAM資產管理公司表示,缺水導致的利多因素包含:1.全球缺水問題嚴重,已成常態;2.氣候異常和缺水議題持續;3.水源潔淨問題待解決;4.輸水設備更新商機大;5.政策支持;但相對地也需考量產業變化大,不易掌握的利空因素。
相關新聞
【Discovery星期天話題】 未來地球 水的戰爭
巴西建大壩 亞馬遜雨林告急
20位卸任元首大會師 警告水危機來了 2011-06-14 10:51:35
國家防總:沒有三峽旱情肯定比現在嚴重2011-06-02 京華時報
就“三峽工程是否導致了長江旱情”問題,昨天,國家防總督查專員劉學峰接受本報記者獨家採訪時表示,“如果沒有三峽的話,長江中下游的旱情肯定比現在嚴重”。他介紹,自5月份以來,三峽工程每天為下游地區補充兩個多億立方米的水量。
隨著長江中下游遭遇幾十年不遇的旱情,不論是普通百姓還是專家學者對三峽工程的討論也激烈起來,很多人(楨:不知主因是北半球氣候異常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認為三峽工程阻斷了暖濕氣流下泄通道、蓄水導致下游湖泊水面縮小、破壞長江流域生態環境。
對此,劉學峰介紹,長江中下游的旱情跟三峽沒有關系。他說,今年年初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整體降水都是偏少的,三峽工程發揮了巨大作用。
劉學峰介紹,從去年開始,三峽一直為長江中下游地區補水,“沒有三峽,旱情肯定比現在嚴重”。自5月份國家防總決定加大三峽庫區下泄量抬升干流湖泊水位以來,先后於5月20至24日將下泄量升至10000立方米每秒,並於5月25日至6月10日升至11000—12000立方米每秒。目前每天補充量達到兩個多億立方米,整個長江干流洞庭湖、鄱陽湖的水位攀升,湘江、贛江水位均比前期有較大幅度回升,有效保障了沿江城市的供水安全。“應該說效果比較好”。
對於三峽對生態影響的問題,劉學峰表示,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的《三峽后續工作規劃》已經提出,“對長江中下游重點受影響地區,要採取‘工程整治、生態修復、觀測研究和水庫優化調度相結合’的綜合措施。”“這裡面已說到了對生態的影響。”但劉學峰強調,任何水利工程都是存在利弊的,比如從防洪角度等方面來講,三峽的利遠大於弊。
據新華社電 本月8日,世界氣象組織在日內瓦發表公報說,從今年1月至5月,歐洲大部分地區遭遇持續幹旱。特別是2月至5月這4個月的總降水量,相當于1951年至2000年半個世紀同期平均值的40%至80%,西歐和中歐部分地區甚至不到40%。
世界氣象組織稱,中、西歐的農作物生長狀況遠差于平常年份;萊茵河水位降低已影響了航運;荷蘭、德國、英國等國,森林火災的危險達到最高;法國26個省宣布限制用水。
美國旱情同樣嚴重。今年春季以來,美國中部和西部、南部有9個州的大部分地區遭遇20年至50年一遇的“極端幹旱”,得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小部分區域遭遇了50年至100年一遇、最嚴重級別的“異常幹旱”。這次持續時間很長的旱情不僅使農業減產,也加劇了森林火災的風險。
東北亞旱情嚴重
在東北亞,幹旱也並非個別現象。在中國,長江中下遊部分地區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大面積幹旱。
在朝鮮半島,朝中社說,今年以來朝鮮全境持續幹旱,降水量是1977年以來最少的,對農業生產帶來負面影響。
氣候異常是大旱主因
什麼因素導致了北半球如此罕見的幹旱?對此專家們普遍認為,罕見旱情的背後,是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發生的“拉尼娜現象”等異常狀況。
在更廣泛的背景下,“拉尼娜現象”和“厄爾尼諾現象”頻繁相繼發生,颶風、幹旱、洪澇等災害性天氣發生頻率增加,破壞力加劇,是全球變暖的一個重要標志。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早已確認,20世紀中期以來全球平均氣溫的升高,很可能由人類活動導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多所致。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6/11/c_121521220_2.htm
長江持續乾旱 美專家:水荒將使中國故事完結 2011-5-31 今日新聞網
美國知名投資人羅傑斯(Jim Rogers)接受《上海日報》訪問時說,他我不介意中國發生內戰、疫症、騷亂、經濟衰退或諸如此類,但唯獨缺水不可。「如果中國不解決水荒問題,將不會有一個中國的故事。」
羅傑斯說,他曾經環遊世界好幾次,親眼看過整個社會、城市、國家都因為缺水消失了。他嚴詞警告,中國的缺水問題是世上最嚴重之一,如果未能及時解決,20、30、40 年後整個經濟發展榮景將消失。
(楨:羅也想經濟/科技巫師?瞧瞧 中共的救災能力吧!另參本館: 經濟巫師 科技巫師 中共的救災能力 大陸環境危機 《世界建築七十奇蹟》 PLA最急需的武器)
5省抗旱 胡、溫近日南下驗收2011-06-05 旺報
此次長江中下游大旱已持續超過半年,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與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均南下考察抗旱成績,除了胡錦濤下田與農民搶種玉米等抗旱作物,溫家寶昨日在武漢主持召開江蘇、江西等5省抗旱工作座談會,向在場地方官員指示,一定要確保今年糧食豐收。
農業部:麥收進度超3成 2011-06-06 旺報
根據大陸農業部消息,截至3日17時,全大陸已收穫冬小麥1兆785萬畝,麥收進度超過3成;其中機收面積7576萬畝;當日投入聯合收割機19萬台,日機收小麥面積達1006萬畝,首次突破1000萬畝,「三夏」小麥跨區機收開始進入高潮。而麥收超進度,加上最近旱象緩解,是否有助紓緩糧荒,備受關注(楨:難道助漲?)。
旱苗得雨! 長江中下游黃色預警解除 2011-06-05 旺報
大陸湖北、湖南等地近兩日出現降雨,大陸中央氣象台預計因部分地區還會普降甘霖,大部分乾旱地區將有不同程度緩解,因此解除長江中下游地區代表中度乾旱的黃色預警。不過,江河湖塘及水庫蓄水難有明顯增加,仍屬代表輕度乾旱的藍色預警;專家更警告,本次降雨過程累計降水較大,各地在抗旱時也須加強防汛。
隨著旱情持續,江西、湖北、湖南等省積極開展創下歷史紀錄的人造雨作業,其中湖南也將採用飛機進行增雨作業,目前大陸解放軍空軍司令部已批覆該省用機計畫,各類機載催化劑和彈藥已準備到位,將視旱情需要在全省範圍開展人造雨。
相關新聞
濟南今夏不會鬧水荒 四口"水缸"存量豐
下雨囉!長江解渴 各地旱情緩解
旱苗得雨! 長江中下游黃色預警解除
暴雨解旱 華南喜迎端午水
長江大雨 部分地區旱災變水災
大陸旱象解暴雨至 1小時降3億噸雨量
大陸南方雨災 13省災損74億人民幣 2011-06-14 10:40:06
南水北調──人定勝天的悖論 2011-05-16 旺報(喬羽/南京)(楨:匿評誇大失實!)
南水北調工程動工8年來,已淹沒古墓數萬座,自夏、商直至明、清時期的古文物遺址已有數千處被永久淹沒,其中不乏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珍貴古建築。一位著名文物保護專家曾痛心的表示:南水北調工程是在中華文化的胸前拉了一條致命的傷口。文物部門與南水北調工程之間的博弈顯得孤獨而落寞,而北京沒有一個領導人願意站出來面對嚴峻問題。
現今,在江蘇、湖北兩省境內南水北調的必經之區,掛著許多醒目的橫幅「讓北京人喝上清甜的長江水」,橫幅下被迫遷離家園的人民,表情麻木而冷漠,此工程遷移人口達數百萬人之巨,他們只得到一點微不足道的補償款後,便失去了大片祖輩賴以為生的農田,被迫再度顛沛流離去大城市打工求生。
自南水北調工程、三峽工程連續開工以來,長江魚類資源、品種已有80%消亡,漢江、嘉陵江、岷江等主要支流水位下降近30%,即連長江主航道的航運亦大受影響,長江的生態危機日益凸顯。
南水北調入京後,自來水每噸成本為18元,而北京現行水價為4元/噸,差額由全體納稅人買單,為保障北京的「安定繁榮」,全大陸人民付出了巨大犧牲;不僅如此,北京自古即非「魚米之鄉」,周邊千里的農民之糧食被政府低價收購後,年終再由中央財政向農民發放糧食補貼,然而這些糧補經省、市、縣、鄉各級官僚層層盤剝貪瀆後,最後到達農民手中的已是九牛一毛,由此產生一個詭異的現象:北京之畸形繁華,已躋身世界大都市之列;而北京周遭的河北、山西、內蒙、遼寧諸省分,農民生活狀況不要說與東南沿海農民相比,即使與中西部農民相比亦無任何進步,只能用貧困來形容。
當代共產黨人不要一意逆天行事,繼續與自然定律相對抗,如此不僅對當代之中國人民造成巨大傷害,亦將留禍於後世。應以悲憫的情懷看待因南水北調而喪失家園、顛沛流離的人民,在華中、西南長江兩岸飽受旱災之苦的億萬民眾,以及被北去的滔滔長江水淹沒的無數珍貴古蹟文物。
留言
神經病論!沒水要死人的啦!白痴!3天沒水喝就要死人啦!工商業完蛋!社會大亂!腦殘!政府專做「不得以不得不做之事」!
《華爾街日報》之所以高度關注這新聞,是因為連溫家寶都坦言三峽工程存在嚴重缺陷;但大陸環保人士戴晴認為,可能是因中東部地區的旱災,讓政府不得不讓三峽水庫開閘抗旱,需要擔心水位迅速下降可能會導致山體滑坡、甚至地震。
先前早就傳言三峽大壩從開工以來就存在賄賂和不當招標行為,但官方證實的不法行為少、規模也很小。
近年來圍繞三峽大壩的正反意見持續激盪,目前還沒有能讓外界完全信服的論點。《第一財經日報》採訪發現,許多學者不諱言三峽存在問題,包括汙染、淤積、生態等,但認為這次大旱並不能歸罪於三峽工程。
中國工程院去年底曾表示,川渝大旱與暴雨和三峽工程沒有必然的聯繫,汶川地震也不是三峽水庫蓄水觸發,庫區地質災害是可以控制的,而三峽蓄水後,長江中下游河勢總體並未發生巨大變化。
長江中下游旱情加重 誰之過? 美國之音2011/05/27
據媒體報導,中國長江中下游旱情越發嚴重,甚至影響到上百萬人口的飲用水。誰是「罪魁禍首」,是人為因素,還是全球氣候異常所致。
人口2300萬的中國第一大城市上海,已經開始受到長江中下游50年來大面積嚴重旱情的影響。
海水倒灌長江水 上海市民飲鹹水
人民日報的消息説,上海居民已經發現自來水開始變鹹。據上海供水管理處的負責人介紹,這一輪鹹潮已經持續7天,預計還會持續下去。鹹潮是由於海水倒灌,進入水位降低的長江上海段形成的。這種情況在初春和冬季常見,但在今年嚴重乾旱的夏季卻非常罕見。
過去5個多月來,長江中下游地區降水量普遍低於往年40-60%,有的地區不足往年的20%。長江中下游河水水位比去年低6米。
中國氣象局説,中國主要産稻區安徽、江蘇、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和上海的平均降雨量為1954年來的最低點。長江支流上約1400座水庫低於可灌溉的水位,這些地區的650萬畝農田缺少灌溉水,旱情嚴重。中國商報星期四的報導説,由於無法播種夏糧,湖北和湖南的一些農民放棄了他們的農田,到城裡打工。
分析人士:三峽大壩或造成罕見旱災
長江中下游地區遭遇幾十年來最嚴重旱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有人認為,長江上建造的三峽大壩對附近流域的生態環境帶來破壞性影響,因此帶來異常的氣候情況。北京的獨立分析人士殷德義説,三峽大壩建成後導致的問題,有目共睹。
殷德義説:「三峽大壩自從建成之後,當地的自然環境,一直都出現一些異常。這幾年三峽所影響的,就像2008年那場大雪一樣,導致南方的交通癱瘓。這種氣候的反常,讓人們感覺肯定有什麼原因」。
不過他也承認,目前沒有科學依據來證明或排除三峽大壩誘發了這場罕見的大旱。
三峽大壩設計未曾考慮抗旱
中國工程院院士、三峽工程階段性評估專家組組長沈國舫説,一個小小的三峽工程不足以引起這樣一個大範圍的氣候異常情況。但是中國當局最近公開承認,三峽工程在移民安置、生態環境保護和預防地質災害等方面存在嚴重問題。
據中國媒體報導,為了緩解長江中下游的旱情,中國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日前再次加大三峽水庫的下泄流量,從每秒1萬立方米增加到每秒1.17萬立方米。不過由於三峽水庫的蓄水量在大型水庫中不算多,即使持續加大泄水量,也很難全面緩解中下游地區的旱情。三峽工程主要設計者、長江水利委員會總工程師鄭守仁也承認,三峽設計時只有防洪、發電、航運和供水功能,現在看來還要滿足抗旱用水了。
回 應
只要碰上BBC,你就得把偏見放入思維中。把高度拉高一些,旱澇情況只有長江一帶? 美國密西西北流域及龍捲風呢? 還有人說美國實驗氣候武器失控造成咧?
相關新聞
惹旱災?三峽工程善後需1239億(楨:與何干?只不過是改洩洪式抗旱為管道式!)
中國政府承認:三峽工程存在弊端(楨:反中者一貫的誇小疵為大弊!) 2011-06-14 10:33:48
言論自由與末世說2011-05-11 中國時報【邱師儀】(另參本館:科技巫師
南投埔里預言五一一大震的「王老師」,使人聯想到一九九三年美國的德州韋科(Waco)發生的大衛教派攻堅行動,大衛教派深信舊約聖經啟示的末世說,整個教派傳到領導人科瑞什(Koresh)手上,不但在韋科東北方與世隔絕佔地建營,並且由科瑞什拆散教徒群中的夫婦成員,進行雜交,企圖繁衍大衛營世界。
美國憲法修正案第一條不但保障言論自由,也保障宗教自由,但南方幾個州長包括柯林頓(時任阿肯色州長),曾為了解散這些末日論狂熱組織,軟硬兼施,道德勸說與進行逮捕,原因無他,正是末日論的言論尺度已到了蠱惑民心、波及旁人、甚且危殆政府統治正當性地步。
美國人建國幾百年來,面對「種族仇恨性言論」、「宗教末日論」、與政治表意方式如「政治人物模仿秀」非常有經驗,前兩者如鬼魅般糾纏美國,令受辱罵者與政府單位非常頭痛,最後一個則受法律保障,任何被模仿的公眾人物想要大舉興訟,常常無功而返。
剛好年輕的台灣民主都在經歷這一些,最近的「名作家興訟藝人」風波延伸出的砲火,不正是因當事人不滿被政治模仿秀長期揶揄?
在多元社會中自由說話的尺度可以到哪?當個人論述侵犯到他人人格權、或宗教論述動危及社會秩序時,一個成熟公民社會「不只在」法律層面尋求仲裁,更應在文化層次反省。
譬如說看似現代的首善之都台北,有多少廟宇神壇、癌末救星、氣功師父、末日先知?令人不解的是,這些「先知」往往學歷不高,但信徒不乏博士與白領,似乎後殖民特徵的台灣社會,長期難以累積思維底蘊,在「速食」與「潮流」的都市地區,許多民眾物質不虞匱乏,其實心裡相當脆弱空虛,所以民眾寧願接受一些似是而非,實則套套邏輯(tautology)的言論。
這些言論從馬克思觀點看,具宗教的麻藥效果,助人逃避現實,整個市民社會往往忽略其實思索哲學與接觸藝術,才是根治文明焦慮的良方,當台灣社會仍舊難以達到那樣境界時,我們是否反省為什麼容易被「廉價末世論」吹皺一池春水?為什麼公眾人物易被在歐美民主司空見慣的模仿秀惹惱? (作者為東海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
相關新聞
王老師預言破功 10:42:37 台灣未傳地震
留言
這就是台灣人的幼稚思考方式, 什麼都可以扯上選舉. 除了選舉,你們這群假民主的幼稚人士還有沒有別的?
一如預期,今年第一號颱風艾利確定「過門不入」,西半部晴朗炎熱,僅局部地區午後有短暫雨,期待颱風帶來及時雨解除旱象,希望落空!
馬英九總統將於今日召開抗旱因應會議,本周內亦將視察旱象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石門水庫,了解當前水庫供水情況,並研商抗旱措施對經濟及社會的影響。會議將就各項限水及因應措施內容及影響提出評估。治水抗旱從行政院內的經濟部,拉高到總統府的國安層級。
……………
台灣缺水警訊也不是今年才有的,過在幾年也常常發生。以這一次缺水危機地方為例,真正缺水的只是石門水庫與曾文水庫南北兩大水庫,如果全國水資源連結相互支援供應系統能夠儘早建立,南水北調、中水北調或者是北水南調,如此一來缺水危機必然緩解。
然而這套系統,不知道講了多少年,所要經費也不過是幾十億,最多不過幾百億就能完成,但迄今這項全島水資源支援系統,卻仍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再看看對岸的大陸,北京缺水,南方有水,中國大陸中央一聲令下,從南方二、三千公里的長江調到北方的黃河,不到十年的光陰,兩條南水北調的工程就宣告完工,一年幾百億公噸的水就調到北京。兩岸水資源管理效率,高下立判。
……………
留言
只要台灣刁民繼續存在,就別想做好。看看南部的越域引水計劃,結果小林村的問題,就硬栽在頭上。
另鬧了,現在是南北都缺水,是南水北調還是北水南調?
專制中國蓋1條千里高鐵只要4年 民主台灣捷運新莊線10幾年還沒蓋好.除了謾罵,可以多點反思嗎?大陸貧富差距大,台灣難道小?我們擁抱西方的民主,認為這才是真理,但實際上我們只有投票的那一天才是真正人民作主,其餘時間只能上網發發牢騷,打打嘴砲...我們得意的自豪新聞自由透明且公正,但實際上呢?不是政治傾向明顯就是新聞毫無深度可言...
反觀大陸,綠化減碳,太陽能運用,雲端技術的成效已經要把我們拋在腦後了,在我們還要捧著水電繳費單要到7-11繳費時,人家早已數位化一卡搞定了,當我們政府只能呼籲民眾節能減碳時,北京早已家家戶戶裝上太陽能板了,當我們兩黨還在煩惱五都選舉要派誰來制衡時,人家已經快完成全世界最長的高速鐵路網了....
許多人嘲笑大陸人水準素質低落,但能再嘲笑幾年?人民素質的提昇靠的是教育金錢跟時間,大陸前兩項都有了,那時間呢?
台灣花了二三十年,大陸富起來到現在也才幾年?但我認識的一些新一代的大陸人教養談吐跟想法已不輸台灣人了,甚至在國際觀,在積極度上遠遠超越我們.面對這種狀況,沒有人為台灣感到憂心?還在大言不慚笑別人是專制國家,素質低落?
我生在台灣,衷心希望台灣能更好,但現在台灣人普遍對大陸的想法,讓我想起了”夜郎自大”的故事.
李光耀十分憂心現在新加坡年輕人要求政治開放,將撕裂社會使新加坡失去凝聚力無法進步。 他表示在新加坡最容易贏得多數選票的方式,是告訴選民「我們是華人,他們是印度人馬來人所以請投我一票」
你會不會覺得跟現在的台灣很像?事實上我覺得新加坡的一黨專政開明專制才是所有華人社會的典範.新加坡不論GDP/清廉度/競爭力/社會治安/城市建設..都是華人4地最高的.也是唯一能吸引移民的.為什麼李不肯開放民主?就是為了族群和諧.偏偏不論台灣或大陸都有族群/種族問題.台灣甚至還有統獨問題.為什麼台灣經濟最好的的時候是一黨專政時期?像台灣政黨輪替後核四停工損失千億是絕對不會在專制的中國新加坡發生.看看新加坡就知道一黨專政不必然跟腐敗劃上等號.只要有獨立肅貪機構與陽光法案司法獨立.李登輝根本不是民主先生.他民主化是為了台獨.不然也不會搞成黑金政治及撤換馬.
我支持新加坡中共的開明專制菁英政治.傾聽民眾意見但最後施政由政府的專家決定.台灣是民粹政治.施政要考慮選票.動不動就要公投.我認為新加坡才是中國學習榜樣
大陸是一個『開明專制』的政權,雖然不民主,可是他高度尊重專業意見,依照學者與專家的意見來進行施政,這樣的政府治理型式好嗎?對比台灣,雖然有民主的外衣,可是政府的施政卻不按照專業意見,一切以民粹為依歸,這樣的型式又有比較好嗎?這樣的台灣與這樣的民主是否還有希望?回到台灣,打開熟悉的台灣電視節目,回來台灣,打開電視機,就是一堆名嘴、民代在彼此叫駡。台灣現在民粹當道、理性消失,長期下來,台灣一定落後於大陸。胡鞍鋼與陳揮文,一邊是專家治國,一邊是名嘴治國,大陸雖然暫時落後,可是我已經看到兩岸的對比與差距了。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1051100429.html
另參本館: 民粹亡臺 「水深火熱」新解 民主形式萬歲 大陸環境危機 中共的救災能力 名嘴治國? 2011-05-11 12:08:32
沙塵造成海洋浮游生物繁盛2011-04-30中國日報(楨:中國的沙塵在外媒下怎又老成污源了?)
(綜合外電報導)據每日科學網近日報導,歐空局的Envisat衛星拍到了來自北非阿爾及利亞撒哈拉沙漠的沙塵,它向西吹過了大西洋,使浮游生物大量繁盛。
Envisat衛星是2002年歐空局對地觀測衛星系列之一,也是歐洲最大的環境衛星。衛星上載有多種探測設備,可生成海洋、海岸、極地冰冠和陸地的高質量圖像,為研究海洋的科學家提供更高分辨率的圖像。其中的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譜儀(MERIS)可用於海洋顏色監測,MERIS於4月8日拍攝到強風從大西洋東部延伸,穿過伊比利亞半島西北角、法國西部、英格蘭西南角和愛爾蘭西北海岸。
世界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面積約860萬平方公里,每當暖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時,形成的氣流會攜帶着這裏的沙塵,傳送到數千公里以外。沙塵暴在整個撒哈拉非常普遍,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熱帶地區,沙塵濃度也較高。然而沙塵裡卻富含許多營養成分,包括氮、磷和鐵。這種含有養分的沙塵的作用就如同化肥,可以激發浮游生物的大量繁盛。目前,新的景觀已經形成:浮游生物的繁盛使大西洋出現了藍色和綠色的漩渦,而在英吉利海峽和環威爾士地區,由於海水運動而使沉積物形成各種綠色、黃褐色的陰影。
浮游生物是用顯微鏡才能看到的海洋植物,漂浮在海洋或近海表面,是其它海洋生物賴以生存的基本食物。儘管這些浮游生物在顯微鏡下各不相同,但它們用來進行光合作用的葉綠素卻能使海水染上色彩。浮游生物能把無機化合物如水、氮和碳轉化為複雜的有機物。由於浮游生物影響了大氣中的含碳量,監測並建立模型來模擬運算,對於展望未來的氣候變化至關重要。
龔國慶:沙塵暴對海洋有如「荒漠甘泉」2010-3-23大紀元
這兩天台灣歷經史上最大的沙塵暴吹襲,空氣中懸浮微粒急速上升,天空一片霧茫茫的,空氣品質更是糟糕,緊接著新一波的沙塵又將報到,引起大家密切的關注。
每年在春初伴隨東北季風而來的大陸沙塵暴,對於陸地上的空氣品質造成嚴重的影響,引起許多負面的反應,但這些大量的沙塵,對廣大的海洋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化學與生態研究所所長龔國慶所帶領的研究團隊,進行一項「和風同塵──對海洋吸收二氧化碳與浮游植物解饑作用的影響」的研究,經過三年期間的監測與研究,發現沙塵暴不但可以增加海水表層的營養鹽,幫助浮游植物生長,還可以減輕全球暖化的影響,這項研究成果去年底已在美國知名國際期刊「MARINE CHEMISTRY(海洋化學)」中發表,並獲英國「solas news(海洋表面與低層大氣研究)」刊物選為封面報導。
這項研究成果,是全球首度發現亞洲沙塵暴所引發的大氣效應及其所夾帶的微量元素,會增加西北太平洋浮游植物的基礎生產力以及大氣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並且迅速改變海洋浮游植物的生態相以及基因功能的表現,讓大家了解氣候變遷對台灣及全球貧營養鹽海域浮游生物生態的影響有全新的認識。
龔國慶說,台灣東北海域是廣大的西太平洋,海水既明亮又溫暖,但是卻沒有什麼養分,生活在其中的浮游植物,經常處於飢餓的狀態,因此它們進行光合作用合成醣類與吸收二氧化碳的能量效率也比較低。然而每年春初亞洲沙塵暴爆發的時候,會帶來大量的沙塵顆粒,將吸附在沙塵上的微量重金屬及營養鹽灑入海洋表面,增加浮游植物的營養來源。
另外,在沙塵暴發生的時候,也是東北季風盛行的季節,季風會造成海面上風浪變大,攪拌海水,讓原本沉寂在無光深處但養分較豐富的海水,有機會被帶到明亮溫暖的表層。這兩種氣候因素的交陳影響作用,龔教授稱它為「和風同塵」,它為原來貧瘠的海洋,帶來肥沃的養分。
在台灣教育部五年五百億海大水產生物頂尖研究中心及國科會的經費支持下,龔國慶所領導的水域生態研究團隊特別選在「風起雲湧加上黑風暴」的惡劣海況下,利用海洋二號,在黑潮強勁的台灣東北外海進行海水、大氣、有機顆粒與浮游植物樣本的收集、以及基因檢測等實驗工作。
研究結果發現,在「和風同塵」的時機下,原來海水中以原核綠藻為主要群集的光合作用生物,會被另一種屬於CladeII的聚球藻族群所取代。海洋中的光合作用生物(主要是浮游植物),每天在每平方公里的面積下,可以多吸收約400公斤的二氧化碳,其中約有70公斤會被帶入深海,對於減少溫室氣體,緩和溫室效應,有一定的幫助。
另外,研究團隊也應用了最先進的基因檢測技術,直接進入浮游植物的基因世界,探索期生理功能的反應,發現原本處於飢餓狀態下所表現出來的缺氮、缺磷、缺鐵等三種訊息核糖核酸基因,在「和風同塵」的作用時,也不再出現飢餓的訊息了。
對於沙塵暴是否會對海洋造成汙染或傷害,龔教授表示,沙塵暴中的沙塵微粒,經過了大陸的城市與工業汙染,可能吸附了一些環境賀爾蒙及重金屬等汙染物,也會同時帶入海洋中,但這些沙塵對於海洋生態及整個食物鏈會造成什麼影響,目前已著手進行了解,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http://www.epochtimes.com/b5/10/3/24/n2854638.htm 2011-05-05 09:06:19
之三:梭梭能活下來 它腳邊就能留下幾棵草 ‧周華誠 2011/04/22
梭梭能活下來,它腳邊就能留下幾棵草,在刮老風時不至於被吹走。草不被吹走,它就能繁殖。年復一年,植被才能自己恢復起來。
沙塵暴面前,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
梭梭能活下來,它腳邊就能留下幾棵草,在刮老風時不至於被吹走。草不被吹走,它就能繁殖。年復一年,植被才能自己恢復起來。
從前的那種柴灣恢復不了,只要有一點點草木能自然生長,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從2007年開始,今年已是國棟志願者生態林基地植樹活動的第4個年頭。今年春天,我們組織了兩次活動,志願者達到了200多人,是規模最大的。今年栽了300畝梭梭,總面積達到了500畝。4年累計種了梭梭15萬株。
最早種下的那批,高的已經超過了兩米,直徑達到了4釐米。
為了種樹,我工作幾乎都放下了,可爲了有一口飯吃,偶爾還是得出差,靠原來跑銷售的老底子賺點生活費。我要是跑出去,就把看管梭梭的事交給家裏人。對於我做的事,他們不反對。不反對就是最大的支援了。畢竟,我窩在家裏栽梭梭,是沒有任何經濟收益的。
幾年來和志願者一起栽梭梭,是我這輩子感覺最有成就感的事情。當初,只有一炷香那般細細弱弱的苗子,看它慢慢長大,是很讓人興奮的。
為了把梭梭栽好,我請教村裏的老人,還看了許多《沙漠學》之類的書,甘肅省治沙研究所的一些書和論文,我都搜集來讀。爲了人工繁育胡楊,我跑到甘肅省圖書館,查到一冊上世紀50年代末的油印本,還是孤本。拍下照片,在電腦上一字一字整理出來。
此後我開始試驗繁育胡楊。我們村子原有片胡楊林,歷史上達到七八千畝。我找了塊原先生長過胡楊林的地方,現在是一片荒灘,30畝,開始搞封育試驗。
還弄了個大棚,在大棚裏扡插、移植胡楊枝條,已經長出來了。希望有一天,能把胡楊人工保護繁育試驗基地搞起來。
我們的志願者隊伍也在一天天擴大。從當初的四五百人,到現在註冊人數已經過千了。全國各地的都有,民勤人居多,還有香港、臺灣人。此外,還有國外的人士。我們有一個專門網頁(www.minqin.org),發佈活動資訊、接受志願者的報名。
我的身份很尷尬。有時覺得自己很孤獨。爲什麽要回到這麽個破地方來?
談了好幾年的女友,還是離我而去了。
她家人讓我去大城市上班。說,別再留在這個破地方了。
我性子很倔,當然不肯。這是對一個地方的歧視。我的生活應該由我自己來決定,而不是由你來幫我決定。
就這麽分手了。不過話說回來,我也不能怪她。如果她選擇了我,就意味著選擇了荒漠,哪個女人會這麽傻?
我在網上的時間多。有女網友說,「沙漠裏的魚」(我的網名)有想法,會做事,廚藝也好,當男朋友肯定不錯。我就回覆她:你來我們村看一下吧,也別單獨來,就跟志願者一起,看一眼,你就不會對我有任何幻想了。
告訴你,我家裏每天早上得拿個刷子刷炕,一掃一堆沙土。用水也那麽不方便。每天吃飯能把你嚇跑——吃的是饅頭就開水,那個硬,超乎你想像。平常一蒸一鍋,吃一個月。外地人一吃,滿嘴起泡,那玩意兒比石頭還硬,打狗都行。
我常常覺得自己很尷尬。我要是粉碎憧憬,去城市裏混,找一份月薪幾千塊的工作不成問題,找個老婆、成個家,都不成問題。可我現在就是個農民,在城裏沒一份産業,算不上城裏人。
你要說我是個農民吧,我跟農民也不一樣,思維方式、生活方式都完全不同,在村裏我找不見一個能說上話的人。
這麽些年,我和韓傑榮兩個人做著大部分的工作。我想,要是能有一個人,可以分擔快樂和憂慮,對我個人來說,生活也許會好很多。可這個人,一直沒有出現。
有時候我也在想,我幹什麽不好,爲什麽要回到這麽個破地方來。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很孤獨,心裏也煎熬。
想做,就去做了,就是這樣。通過網路和GPS定位,你可以隨時看到梭梭的生長。
我是把這件事當事業來做的。
你說我是個理想主義者,也許吧。我是個80後,我的世界觀已經跟我的父親、爺爺他們完全不一樣了。我在城市打工能掙點錢,但是找不到自己的人生價值。在沙漠裏種樹以後,我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我的視野不僅局限在我們村莊,我所做的不僅僅是我一個人的事了。
這種話很空嗎?不,當我把種下的梭梭長出綠葉的照片發到網上時,那麽多人一起歡呼,我覺得值。
想做,就去做了。就這樣。
韓傑榮,網名「大漠飛鷹」,電腦專業碩士,屬於諸葛亮類型的人。他本職是在一家生物能源公司任職。每一個專案,他總攬全局,我具體實施。
我們的網站得到了業界肯定,參加了「中國公益2.0培訓專案」的兩輪培訓。
2010年4月13日,北京。在國家民政部和英代爾公司共同舉辦的「芯世界」公益創新獎頒獎現場,「拯救民勤志願者協會」提交的《我們的村莊,我們的家鄉——互聯網現實植樹平台》公益專案,獲得了「芯世界」公益創新獎先鋒獎。
簡單一點說,就是要搭建一個完善的互聯網平台,在網路地圖上標注需要治理的村莊,並結合動畫技術,真實再現當地環境現狀,吸引公衆參與沙漠化地區的生態保護治理。
人們可以通過網路、短信捐助資金,捐10元錢就可以在沙漠裏種下一棵梭梭。然後只要通過電腦網路或3G手機,你可以隨時查看到這棵梭梭的生長情況,以及那一片荒灘的前後變化。
這個平台的架構,現在還在進行中。我們的目標是,每年實現20個村莊、4000畝荒漠的植樹治理。捐助的人,可以實實在在地看到這棵樹,而我們,也有個交代。
英特爾基金會特設100萬元人民幣,由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和英特爾中國公司共同主辦。我們將得到基金會的資助。
是啊,你想吧,民勤有不少於30萬畝的荒灘地,只要有足夠的資金,我們就可以把綠色更多地鋪展開來。
有人說沙塵暴要想完全根治,是不可能的。改變環境,不是栽幾棵樹那麽簡單,還要轉變當地人經濟和思想上的落後,要依靠更多更多的人,一起參與。
我們還是要像西西弗斯那樣,把保衛家園這件事一直做下去。
相 關 新 聞
之一:沙塵暴是個魔鬼
之二:一杯水洗臉洗菜 省下來的澆活梭梭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314379 2011-04-23 11:11:55
水資源戰爭
莫德.巴洛、東尼.克拉克著,高寶出版
大地生成的水資源,卻成了財團牟利工具。歐美跨國水資源企業,企圖透過合法國際機構,掌控世界各地水資源。本書列舉大量事實,深入分析淡水危機成因,有限水資源私有化除涉不合理的利益關係,其中更包含環境及生態的嚴重破壞,關乎人類與所有物種的生存危機。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01342
我們會為水資源開戰嗎? 2009-3-19《自然》雜誌專文
人類愈發展,水資源的匱便可能愈加嚴重。但是衡諸歷史,真正為爭奪水源開戰仍屈指可數,原因是缺水國家藉糧食交易,可以取得看不見的水。當前甚囂塵上的搶水紛爭,配合全球暖化的推波助瀾,塑造出一個不真實的水源戰爭迷思。
該是我們破除這個迷思的時候了。國家不會為水資源發動戰爭;它們透過貿易和國際協定,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問題。
……………
http://k-review.com.tw/2009/06/01/796/
美媒稱鄰國擔心同中國打"水仗"
美聯社2011年4月16日文章:水仗?缺水、缺能源的中國引發擔憂
中國不是該地區攔截水流的唯一國家。其他國家也在修建水壩,甚至可能帶來更嚴重的後果。但由於中國對電力和水資源需求龐大,又控制這些河流的發源地,加上政治影響力越來越大,因此成為眾矢之的。即將出版的《水:亞洲新戰場》一書作者、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分析家布拉馬·切蘭尼說:“不論中國是否打算把水當做政治武器,它正具備切斷水源的能力。中國可以把這當做籌碼,迫使沿河鄰國就範。”他表示,一旦中國這麼做,無異於向印度宣戰。
中國缺乏透明度且不願公佈多數水文資料和其他數據加劇了外界猜疑。北京回應責難時通常會指出,下游支流河水僅有13%-16%發源於中國境內。官員們還說,修建的大壩對鄰國也有好處,通過調節水流緩解乾旱和洪災。
問題是,中國一些鄰國也在修建有爭議的水壩,如果他們過於批評中國,就顯得自己虛偽了。寮國、柬埔寨、泰國和越南組成的湄公河委員會對中國和下游國家的水壩計劃都表示關切。該委員會主席傑裏米·伯德說,外界往往把與水有關的問題歸咎於中國,而有時完全是自然原因。他說需要通過外交途徑解決,並認為“與中國的接觸取得進展”。(作者丹尼斯·格雷,汪析譯)
……………
http://big5.ce.cn/gate/big5/intl.ce.cn/zgysj/201104/20/t20110420_22373680.shtml
近日來自聯合國的一份報告指出,世界上約70%的電子產品最終變成垃圾並流向中國
據《中國經濟週刊》消息,淘汰後的電腦和手機最終去了哪裡?近日,聯合國的一份報告指出,世界生產的大約70%的電子產品最終變成垃圾並流向中國,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電子垃圾場。
據悉,電子垃圾是指廢舊的電視、冰箱、洗衣機、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及其零部件。這些產品大多產自中國,在世界各國“履職”後,最終“葉落歸根”,又回到了中國。聯合國相關規定指出,禁止美國等發達國家將電子垃圾轉移至中國和越南等發展中國家。因此,大多數電子垃圾只能通過非法途徑進入中國,在不正規的小作坊分類處理後,最終又出售給富士康等大公司。
小作坊的回收處理過程觸目驚心,根據聯合國《中國的電子垃圾》報告,很多電子垃圾的處理過程是簡單的焚燒和強酸浸泡。
在政府部門的努力下,電子垃圾流入中國時不再那麼肆無忌憚。然而,電子垃圾的依然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挑戰。
鄭州要建電子垃圾處理專案 每年將處理10萬噸2013-5-20 大河網
本報訊中博會上,新密市與北京一家環保科技公司簽約,由後者在新密投資12.4億元,建設深度處理和再生利用廢舊電子產品的環保專案。按照協議,該專案將在今年第三季度開工建設,最快于明年年底投產。投產後,每年將處理10萬噸電子垃圾。
相關新聞
上海將試點物聯網智能回收電子垃圾2013-6-13工人日報
首家電子垃圾回收網站將上線2013-6-9 北京日報
電子垃圾是待挖的“都市礦藏”2013-5-28人民日報海外版
隨著電子信息時代的來臨,大量廢舊電器任意處置的現象越來越普遍,由此產生的安全隱患、能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據統計,全球每年產生上千萬噸電腦、手機、打印機等電子垃圾,其中70%以上通過各種“灰色”渠道進入我國。與此同時,國內每年產生的電子垃圾也已高達230萬噸,僅次于美國的300萬噸,成為世界第二大電子垃圾生產國。
其實,電子垃圾並不可怕,其也曾被一些人稱為“都市礦藏”。如果處理得當,完全能變廢為寶,創造出可觀的經濟效益。但令人遺憾的是,我國的電子垃圾在回收及綜合利用過程中,不同程度存在著污染環境和損害人體健康的現象。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在電子垃圾回收中,“正規軍”不敵“遊擊隊”,從而造成了回收技術水平低,方法簡單粗放,污染嚴重。
究其原因,立法不完善是重要一條。在這方面日本的做法值得借鑒,該國很早即出臺了《家用電器回收法》,規定家電生產企業必須承擔回收和利用廢棄家電的義務,家電銷售商有回收廢棄家電並將其送交生產企業再利用的義務,消費者也有承擔家電處理、再利用的部分義務,從而保證了回收處理的井井有條。由此可見,結合我國國情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已成當務之急。
有法可依是前提,但違法必究更是關鍵,否則法律便成為一紙空文。在此方面,新加坡對電子垃圾回收實行許可證制度的做法值得借鑒。該國由環境局向夠資格的企業發放許可證,任何個人或機構在無牌照情況下收集廢品都是違法行為,都將受到有關部門的嚴懲。而我國雖然也有《清潔生產促進法》、《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但對于違法行為處理卻失之于軟。
另外,對電子垃圾治理進行市場化運作,也不可或缺。比如在歐盟,其他國家向其成員國每出口一臺彩電或者一部手機,都將被徵收回收費(約為產品銷售價格的20%左右),再加上其他常用的價格調節、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等手段,市場因素被調動到電子垃圾治理中,從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治理“電子垃圾”是個係統工程,既需要立法、執法、市場化運作,也需要國家政策、財稅、資金方面的大力支持。如今正值建設“美麗中國”成為全國上下之共識,更須對“電子垃圾”下猛藥,否則既解決不了環境污染問題,也無法促進產業的轉型升級。 2013-06-13 11:24:58
北方災情嚴重 中共換人抗旱【聯合報記者李宇欣 2011.02.14
中共國務院十二日公布,前文化部副部長于幼軍出任南水北調辦公室副主任、以及南水北調辦黨組成員,這項人事調動凸顯出大陸北方大旱災情十分嚴峻,于幼軍也低調復出。
消息指出,根據國務院的規定,免去前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副主任李津成的職務,由于幼軍接任,這項任命權,被認為是對這次北方旱災主要人事進行懲處,也間接凸顯了災情嚴重。
紀委指出,于幼軍在擔任深圳市長期間,利用職權的影響力,在市政府招標工程中讓親友所屬的香港公司得標,並且獲取巨額利潤,嚴重違反黨紀及政紀,被處以「留黨查看兩年」。
(楨:上下乃習於挑中之評,人家可清清楚楚!另參本館:別侮辱民眾智商 中共的救災能力)
部長上與下 內情說不清【世界日報記者韓劍華 2011.02.14
部長級官員出現異動,是官場大事,然近日中國部級高官的一下一上,見諸媒體報導的內容,卻是輕描淡寫、避重就輕,讓不明就裡者,看得一頭霧水。
綜觀兩項高層人事變動的新聞,可謂是「不說清楚、說不清楚、清楚不說」。以劉志軍為例,上月24日,解放日報一則「山西省女企業家丁書苗被查 或涉及高鐵招標腐敗」的新聞,文中揭露丁書苗關係網極其複雜,相關調查仍在進一步深入,並牽動鐵路主管部門敏感神經;她的關係網很複雜,可能牽涉很大的事情。隱隱嗅出內藏玄機,然而媒體這種「不說清楚」隱喻式的新聞呈現,一般讀者那知個中蹊蹺。
于幼軍則屬於官員被問責後的復出例子。官員復出的過程如果不透明,政府和輿論大玩躲貓貓遊戲,只要熬到鋒頭過去,悄悄異地復出。目前被問責官員復出確實缺乏嚴格公正程式,對社會公眾公開程式不足,恐導致官員問責任形同走過場,無法起到警示作用。這種「清楚不說」的舊習,自易招致「帶病復出」的疑慮。
涉嫌貪污於08年底被撤職的前山西省省長于幼軍已全面復出,正式公布被調任為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兼黨組成員,重新成為正部級的官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指出,于幼軍當年的處分並不構成犯罪,加上免職後表現良好,理應讓其繼續發揮能力 ...
http://www.singpao.com/NewsArticle.aspx?NewsID=150367&Lang=tc
于幼軍復出專家指中央惜才2011-02-13
曾因涉貪被撤職于幼軍復出,調任南水北調辦公室副主任,分析家指出,反映中央寬容惜才。
曾因涉嫌貪污被撤職的原山西省長于幼軍全面復出,調任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兼黨組成員。
2008年,中共中紀委宣佈撤銷于幼軍中央委員職務,留黨察看兩年。據稱這是跟于幼軍涉嫌在深圳市長任內貪污違紀有關。
58歲的于幼軍原籍江蘇豐縣,在廣州長大,曾先後出任深圳市市長、湖南省副省長、山西省省長和文化部副部長等職務。
于幼軍自2005年起出任山西省省長,任內山西多次發生嚴重礦難,更在2007年爆出「黑磚窯」案。于幼軍代表省政府做檢討,同年9月調任文化部副部長。
中紀委在2008年10月通過撤銷于幼軍職務,當時消息稱,中紀委指于幼軍在擔任深圳市長期間利用職權,在市政府招標工程中令其親友所屬香港公司中標而獲取巨額利潤。
《南方都市報》引述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秘書長、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指出,于幼軍復出,反映出中央對於有能力但因犯錯誤而被問責的高級官員,既正視他的問題,又「治病救人」,寬容惜才,而不是在他犯錯誤後「一棍子打死」、求全責備。
汪玉凱說,由於幾次節外生枝,讓于幼軍的仕途幾經波折;但在留黨察看兩年後,應該說于幼軍表現不錯,為人低調,應該繼續發揮他的作用。
汪玉凱又指出,于幼軍被撤銷中央委員、留黨察看兩年,這是黨內紀律處分;去職文化部副部長,這是政紀處分;但並不是說他構成犯罪。如果他構成犯罪,就不可能再復出了。
他說,留黨察看兩年中,他的個人表現至關重要。如果他的表現很好,沒有任何問題,經過兩年後他又不到退休年齡,這就需要組織為他安排工作。一般來說,黨組織會給他做出鑒定,到底是好還是不好,這份鑒定往往決定他能否復出,以及復出後擔任什麽職務。因此按照黨內程式,于幼軍能否復出,文化部黨組應該做出結論後報中央,最後由中央政治局討論決定他能不能復出以及復出後擔任何職。
http://news.sina.com.hk/news/32/1/1/2012759/1.html 2011-02-15 12:19:02
中共一號文件 首次聚焦水利【聯合報2011.01.30(另參本館:《三農問題》
大陸中央電視台昨晚新聞聯播報導,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關於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這也是一般通稱的中央「一號文件」,決定提出,要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建立用水總量控制制度、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建立水功能區限制納汙制度;建立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核制度。
中共中央每年發出的第一份文件歷來被視為政策風向標。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主題是水利建設,這是自二○○四年到二○一○年中央連續七年把「三農」(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頭號議題後,首次轉向水利。分析指出,這項轉變顯示中共中央在農業問題上的新思路,聚焦水利,根本上是要彌補農業發展的弱點、打好根基。
大陸媒體報導,今年的「一號文件」,首次把水利提升到關係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並且明確政府在水利建設投資的主導功能。今年「一號文件」的特點之一,是「含金量」高,明確提出要把水利作為國家基礎建設的優先領域,「從土地出讓金中提取百分之十用於農田水利建設」,很可能成為一個指標規定。
水利部指出,二○一一年到二○一五年間,大陸水利建設總投資約兩兆元人民幣,其中中央投資一兆人民幣,投資規模僅次於金融海嘯後的四兆元人民幣救市計畫。
分析指出,公布一號文件有兩個背景,一是中國的糧產雖持續增加,基礎依然脆弱;二是近年持續大範圍的氣候災害,暴露了大陸水利設施老化失修等致命弱點。以當前嚴重旱情為例,兩大小麥主產區山東、河南受旱面積分別超過三千萬畝和一千五百分十萬畝;新華社報導,河北不僅有超過一千六百萬畝的農作物缺水,還有三百七十七萬人因乾旱,飲水困難。
近日召開的全國水利工作會議指出,水利建設落後和薄弱,是「影響農業穩定發展和國家糧食安全的最大傷害」和「國家基礎設施的明顯短板(弱點)」,足見問題的嚴重性與緊迫性。
就在「一號文件」公布前,多個省級政府已相繼召開有關會議,研訂今年水利投資和規劃方案,省級版本的「一號文件」先於中央「一號文件」,往年罕見,足見地方的重視。
聯合國糧農組織稍早發表報告稱,大陸旱情持續將影響全球糧價。對此,大陸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大派「定心丸」說,中國旱情對糧食影響不若外界想像大,一般國家糧食庫存相當其消費總量一七%至一八%,中國如今糧食庫存達四○%。「以小麥來說,如今小麥庫存兩千億斤,相當一年總產量。」
張平打破外界認為中國糧產,已受天候影響,並導致全球糧價上漲的說法。昨張平連袂發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徐憲平共同召開記者會。
張平是在談到大陸物價上漲時,做以上表示。
張平說,去年底至今年初,物價上漲已稍放緩,他以去年物價上漲為例說,去年全年,蔬菜上漲二○%,水果上漲一四%,糧食上漲一○%,三者漲幅占總物價上漲比率約七成,顯示農業是影響物價最大因素。
但農業現況如何呢?去年起,大陸就千方百計保糧食生產,加大對農業投入,今年一號文件強調水利建設,同時加大市場調控。「我們已連七年創了豐收年,今年連八年豐收應沒問題。」
他除透露在有效管控下,二月CPI(消費物價指數)雖尚未公布,「但我從各方得到的消息顯示,還會繼續下降外,大陸糧產庫存量高達四○%,像外國擔心的小麥,庫存高達兩千億斤,相當一年總產量。」
中國旱情明顯緩解--國家防總 2011-3-1
路透社 中國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稱,隨著近日冬麥區普降雨雪,農業旱情已明顯緩解;截至2月28日,全國作物受旱面積爲3,782萬畝,較高峰減少逾六成.
不過,國家防總表示,目前人畜飲水依然困難,若後期無大範圍有效降水,抗旱形勢仍將十分嚴峻.
新華社周一報導援引國家防總統計稱,截至2月28日,全國作物受旱面積爲3,782萬畝,較2月8日高峰期減少7,369萬畝,其中重旱面積爲312萬畝.安徽省旱情基本解除,甘肅省東部旱情亦有所緩和.
由于旱區受旱時間長,抗旱水源消耗大,此次降水未能産生有效徑流,大部分旱區人畜飲水困難仍在持續.國家防總稱.
目前,全國仍有328萬人、273萬頭大牲畜因旱飲水困難.同時,湖北、雲南、四川等南方部分地區,近期因氣溫回升旱情有露頭發展趨勢.因而,若後期無大範圍有效降水,全國抗旱形勢仍將十分嚴峻.
2月25日以來,中國冬麥區普降雨雪,山東、河北、河南、山西、 陜西、江蘇六省作物旱情明顯緩解,作物受旱面積分別降至990萬畝、881萬畝、603萬畝、385萬畝、305萬畝和160萬畝.
中國的旱情正成爲助推中國物價上漲預期的一個重要因素.國家統計局此前公布,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4.9%,市場預計2月CPI仍有走高空間.
美銀美林:國際玉米價格飆升 中國因素被夸大 2011-03-28 世華財訊
美銀美林28日撰文稱,國家發改委(NDRC)價格監測中心最新預測中國3月份CPI漲幅可能達5%,上半年平均為4.9%,下半年將有所回落。當前中國物價進一步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美銀美林經濟學家陸挺對此發表評論稱,上述預測與美林基本一致,盡管我們認為3月份CPI漲幅可能高達5.5%。目前一些宏觀分析師預測CPI年率將在6月份見頂(但實際上將是由於基期效而出現的突然下降),此外還有人發出警告通脹將在3月份再度溫度,未來加速攀升。
對於中國重返國際玉米市場的猜測致上周價格大漲14%,私人出口商敲定了一項125萬噸玉米交易,但未透露出口目的地的消息,陸挺表示盡管一些媒體似乎認為中國購買是國際糧食價格上漲的主要推動因素,但美銀美林認為中國的影響力多數情況下被夸大了。
中國糧食進口(主要為大豆進口)僅占總消費的5%,盡管1996-2010年真實GDP增長270%,但糧食進口增幅僅幾個百分點。
1996至2007年間全球糧價一直相當穩定,08年全球糧價大漲,而中國國內價格依舊保持穩定,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并非是當時糧價上漲的推手。
雖然中國食品價格,尤其是蔬菜價格大幅上漲,但蔬菜大多是非貿易品,而菜價上漲主要是由於勞動力短缺導致的相對價格變化。此輪玉米價格飆升很可能受到國際油價上漲的帶動。
另據彭博社(Bloomberg)的報導稱日本地震令冶煉企業生產中斷后,中國對日本的鋅出口可能增加。報導引用上海靖升金屬有限公司(Shanghai Eagle-Metals Co.)董事長李志華稱,“日本地震發生后,我們的鋅訂單激增”。他同時表示,地震后一些冶煉企業生產中斷,交通可能也是個問題,所以一些買家從中國尋找貨源。
日本地震和海嘯發生后,鋅冶煉企業中斷生產,其中包括三井金屬、同和控股以及東邦亞鉛等。根據彭博計算,受到影響的產能總規模達到45.12萬噸。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鋅生產和消費國。 2011-04-03 10:01:32
解乾旱 大陸想引海水到新彊
2010-11-09 中國時報 陳筑君
南水可以北調,東部海水能否西送?為克服新疆水資源匱乏問題,大陸眾多學者提出「海水西調」構想。按該計畫,將引渤海海水淡化後進入新疆,屆時,不但西部沙漠化等問題能獲解決外,也對新疆的長治久安發揮重大作用。有專家甚預言,此工程可望在六年內實現。
日前新疆烏魯木齊召開一場「陸海統籌,海水西調」高峰論壇。大陸工程院院士曾恆一在會上表示,大陸西北、華北地區分布著廣大沙漠,總面積約五十四.六四萬平方公里,是嚴重缺水乾旱地帶;因荒漠化危害的直接經濟損失每年高達六四二億元人民幣。
為此,曾恆一認為,由於乾旱缺水,西北地區本身不具水氣供應源,東調海水到內蒙古和新疆的沙漠盆地中,可形成人造海填壓沙漠,擴大濕地面積,改變西北和華北地區乾旱的惡劣生態環境。
「海水西調」構想創始人之一、陝西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霍有光指出,「海水西調,引渤入新」的作法是,從天津附近的渤海口取水,通過管道分解提升到海拔一千兩百公尺至內蒙古東南部,順北緯四十二度線東西方向的窪槽地表,流經燕山、陰山以北,出狼山向西進入居延海,再繞過馬鬃山餘脈進入新疆。
霍有光說,海水在引入新疆後,可在地勢落差相對較大的區域設立發電廠,以彌補工程中所耗費的部分電能。這項看似解決新疆缺水良方的「海水西調」構想,卻也引來海水是否能用,調水成本過高的質疑。
對此,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室主任楊開林表示,屆時過濾法是利用半透膜來達到淡水與鹽分離,最大優點是節能,生產同等質量的淡水,能源消耗僅蒸餾法的四十分之一。工程實施中可用不被海水腐蝕的玻璃鋼管,按八公尺口徑計算,輸入到新疆每噸水的價格僅需約八元人民幣。
留言和迴響
構想不錯, 不過還需要有科技的突破才會有可行性
技术上是可行的,关键问题在生态和投入资金。
技術上已經沒有問題,只是經濟上的可行性問題,文中所提的發電有些可笑(楨:?如日月潭抽蓄發電!),不過海水淡化部分可以考慮結合更環保的風能與聚合式太陽能,並輔以鹽業化工,經濟性與環保永續會更好
中國海水淡化在北方已有多年的經驗. 多數國際級一流 RO 濾材及水化學品公司早已穩定供應. 技術及科技確實無問題.中國只要想做, 在質量上控制好. 一定可以達成. 不過生態環境上的風險討論, 還是要有專家.
新疆缺水,但擁有長年冰川、多條河流源頭的西藏則水資源豐沛,自一九九○年代起,大陸就一直有引西藏之水救中國的提議。二○○五年十二月,由中共解放軍二炮政治部創作室前主任李伶所著的《西藏之水救中國》將該提議的沿革及實施方式解釋甚詳,帶給北京當局莫大震憾。
該書綜合不少水利專家的意見,認為每年西藏地區至少有相當於十二條黃河的水量白白流走,約六千億立方公尺。該書提出一大膽方案:耗資二二五○億元人民幣,從西藏雅魯藏布江朔瑪灘築壩,引水築壩串起怒江、瀾滄江、金沙江等,攔住四條黃河的水量,從四川阿壩注入黃河,水量約二○○六億立方公尺。
由於黃河不能承受這一龐大的水量,所以須在注入口的拉家峽修建拉家峽大水庫。一旦成功,目前大陸西北、華北地區土地都將重新得到灌溉而煥發生機。經十年輸水後,將有十億畝沙漠可改造成綠洲,氣候及生態將因此根本改善。
該方案一度獲不少官員與解放軍將領支持,但畢竟其工程風險太大,加上近年西藏冰川融化,環保聲浪高漲,西藏之水救中國終被束之高閣(楨:?),北京轉而加速南水北調工程。
雅魯藏布江截流?印度擔憂 2010.11.18 中央社 (另參本館:大陸環境危機 PLA最急需的武器 中國與印度
中國在雅魯藏布江修建大型水力發電廠,12日圍堰合龍,成功截流,已引起下游印度的擔憂,但大陸則有網民認為可以箝制印度。
雅魯藏布江的這座大型水力發電廠位於這條大江幹流的中游,名為「藏木水電站」,總投資近人民幣79億元,總裝機容量51萬千瓦,是西藏第1座正在興建的大型水力發電廠。
北京環球時報17日透露,為了興建「藏木水電站」,雅魯藏布江中段12日成功截流,顯示這座水力發電廠進入主體施工階段。
報導說,「藏木水電站」的建設「一直牽動著下游印度的神經」。
報導引述印度媒體16日指出,儘管中方向印方表示,這座水力發電廠對下游的影響微乎其微,但印度外交部官員對中方「不願共享藏木水電站的有關信息」感到不滿,認為這會導致印方「難以掌握項目對雅魯藏布江水流量的影響」。
印度跨國水域問題專家艾爾指出,印方最擔心的是,印中雙方沒有簽署水源共享協定,因此印方無法對中方提供的數據進行量化評估。
印度同時對中方可能藉機蓄水,影響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量的問題憂心忡忡,指出「藏木項目不太可能是中方在雅魯藏布江上建設的最後一個項目」。
相對於印方的憂慮,中國官方新華社今天引述負責「藏木水電站」的華能西藏發電公司人員表示,儘管圍堰已合龍,但發電廠建設期間不會截斷雅魯藏布江,建成運行後也不會減少雅魯藏布江下游的水流量。
「藏木水電站」負責人李超毅指出,電廠的主體工程分3期,以導流方式施工,建成發電後,雅魯藏布江的江水將經過水輪機和壩體等設施流向下游。而12日圍堰合龍後,江水經河床左岸的導流明渠,分流至雅魯藏布江的主河道。
然而,新華網在15日的確曾以雅魯藏布江「首次被人工截流」報導「藏木水電站」圍堰合龍,還說截流成功「意義重大」。
大陸「西陸網」則有網友留言表示,「雅魯藏布江發源於青藏高原,出了西藏以後,進入印度……呵呵,這回,印度急了……看你還吹嗎?看你還急匆匆的做奧巴馬『圍堵中國』亞洲行的馬前卒嗎?」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大陸的音譯是奧巴馬。
雅魯藏布江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力資源非常豐富,1年的水流量可達6000億立方公尺,天然水能蘊藏量9000多萬千瓦,僅次於長江,居中國第2位。「藏木水電站」則列入中國大陸第11個5年規劃 (2006年-2010年)國家重點項目。 2010-11-18 11:37:59
氣候反常 中國戈壁也長草 2010-09-21 中央社
寸草不生的中國戈壁沙漠,如今在公路邊看到長滿高矮不一的各種野草,有些地方竟然茂盛的像草原一樣,沙漠過去乾枯焦黃的荒涼感,被濃綠色取代,專家將它歸咎於氣候的異常。
甘肅高台縣牧羊人王賢告訴新華社,戈壁沙漠的野草,幾十年來以今年長得最好,過去只有零星的梭梭(長在沙地上的固沙植物,也是牲畜的飼料),「現在你看,草長得連戈壁灘的石頭都看不見了。」
今年河西走廊地區降雨偏多,沙漠戈壁中的野生植物整體長勢很好,呈現出與往年截然不同的景色。走廊中部的高台縣如此,往西一路經過的武威、張掖、酒泉,到走廊東端的古浪縣,都是滿眼的翠綠,不再是過去常見的焦黃和荒涼感。
酒泉市氣象局工程師高振榮解釋,河西走廊一帶今年氣候很反常,尤其是降雨特別多,使沙漠戈壁植物有充足的水分,「因而破沙而出,茁壯成長。」
由於水資源嚴重缺乏,河西走廊生態不斷惡化,中國4個沙塵暴發源地中,就有2個位於河西走廊一帶。高振榮說,這種天氣將會使沙塵暴發生比率大大降低,「今年河西走廊的沙塵暴次數比往年大幅減少。」
中國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對戈壁的定義是:地表滿佈大小礫石、石塊的荒漠地形。中國的戈壁廣泛分佈在溫都爾廟到鹽池一線以西北的廣大荒漠、半荒漠平地,總面積約45.5萬平方公里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所正在起草一份「新樓蘭計畫」,計劃從上游引水,讓羅布泊旁形成一個新湖,進行樓蘭的生態重建。羅布泊曾是中國第二大鹹水湖,1940年時時面積還有三千平方公里,1970年以後全部乾涸,變成大荒漠。近年來許多科學家前往羅布泊探險紛傳失蹤,不僅使羅布泊蒙上神秘面紗,也有「魔鬼三角洲」之稱。
成都商報報導,高齡76歲的地理學家夏訓誠日前指出,大陸科學家已找到且確認羅布泊東湖的北湖岸線存在,並得出古湖泊的面積超過五萬五千平方公里。科學家們提出引水計畫,在羅布泊旁再造新湖,一旦通過,有望重現樓蘭古城的新面貌。
羅布泊,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里木盆地東部,是塔里木盆地最低處,蒙古語羅布泊即是多水匯入之湖。羅布泊原來水面遼闊,由於塔里木河沿岸人口增加,盲目地增加耕地用水、修建水庫截水、掘堤引水、建泵站抽水,將塔里木河抽乾,塔里木河斷流後,羅布泊也隨之乾涸,進而與塔克拉瑪干沙漠結為一體。
羅布泊位於古代絲綢之路,該地區經常出現不可思議的事故,許多前往當地探險人員和科學家多無故失蹤,一度與死亡和危險劃上等號,大陸媒體形容為「生命禁區」。
1972年美國拍攝的羅布泊衛星照片上,羅布泊酷似人的耳朵,不但有耳輪、耳孔、甚至還有耳垂。經過多年研究,夏訓誠表示,羅布泊乾涸的形狀看起來像「大耳朵」,耳環是在湖水退縮下慢慢形成的,這片大耳朵形成的時間,大約在60年代初期。對於「大耳朵」的形成,科學家仍有爭論。
此次,大陸氣象部門在哈密至羅布泊鎮,安裝三個自動氣象站,結果發現羅布泊地區的年降雨量僅十毫米,但其蒸發能力卻高達4800毫米。由此可見羅布泊地區是亞洲內陸乾燥中心,相對溼度是零。
對於鄰近羅布泊的樓蘭古城滅亡原因,大陸科學家認為,可能是水斷城空。夏訓誠表示,目前對樓蘭古國消亡原因有兩種說法,一個原因可能是絲路路線的改變,路斷城空;另一種說法是水斷城空。由於塔里木河支流變動很大,水系斷了,城裡的人就自動遷移了。
中工院專家:引渤入疆不可行 2010-11-16 中央社
為緩解新疆長期缺水現象,中國日前有人提議引進渤海海水灌溉新疆,中國工程院10多位院士、專家今天紛紛表示反對。
新華網報導,中國工程院今天召集曾參與「新疆可持續發展中有關水資源的戰略研究」項目組的成員共同舉行記者會,除公佈研究成果外,多位院士及專家也質疑引渤海水入新疆的構想「不可行」、「不可想像」,甚至說它是「建立在幻想基礎上」。
據報導,「引渤入疆」工程的基本構想是從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達到海拔1200公尺高度,到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再順北緯42度線東西方向的窪槽地表,流經燕山、陰山以北,出狼山向西進入居延海,繞過馬鬃山餘脈進入新疆。
這項計劃是設想透過大量海水填充沙漠中的乾鹽湖、鹹水湖和封閉的盆地,形成人造的海水河、湖,從而壓制沙漠生成。
同時,倡議者主張,大量海水倚靠西北豐富的太陽能自然蒸發,作為濕潤北方氣候的水氣供應來源,藉此增加降雨,從而達到治理沙漠、沙塵暴,徹底改變華北、西北地區生態環境的目的。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石玉林表示,這個計劃設想調運大量海水到新疆,假設可調運1000億噸海水,海水的含鹽率為3%,就將產生30億噸鹽,而如何處置這些鹽會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因為新疆很多土地目前鹽鹼化災害已經十分嚴重。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氣候中心前主任李澤椿認為,通過「引渤入疆」來影響氣候的設想在氣象學上是根本說不通的。
他說,「氣象學上,形成降水 (雨)要滿足三個條件,而有水汽只是其中之一,況且倚靠調運海水形成的蒸發量可以說微乎其微,不足以對當地的水汽形成有力補充,再加上大氣具有流動性,產生的水汽會移動到其他地方,所以不可能帶來很多的局部降雨。」
中國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前副主任、研究員寧遠則從工程的角度認為,中國南水北調工程從丹江口至北京一線有1000多公里長,所經過的大致是平原,而引渤海水進入新疆則要跨越5000公里,無論是管線舖設、工程造價,還是來水的配送問題都是「沒法想像的複雜」,這只能是一個「科幻題材」。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前副院長沈國舫則表示,如果大量抽取渤海的海水,渤海水量將從黃海補充,而黃海海水的鹽分比渤海高,這樣一來勢必會給渤海的整個生態帶來災難性的影響,最終導致渤海和新疆的生態雙雙惡化。
出席的院士、專家表示,歡迎公眾關注項目的研究成果並加以評論,從而能夠更深入思考新疆水資源問題。 2010-11-29 10:31:43
中國開始生產環保「石頭紙」2010/05/12(楨:環保?另詳參本館: 發環保財 不乾淨的乾淨能源 綠能產業)
造紙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不過號稱不砍樹的「石頭紙」將大量進入你我的生活中。中國的地球衛士(大連)石頭紙科技公司最近投入人民幣2億元,生產新型環保石頭紙袋,預計年產能將達到20萬噸。
石頭紙新技術是以地殼內最豐富的礦產資源碳酸鈣為主要原料,與傳統紙張相比,石頭紙系列產品具有無毒、防水、防油、防蟲、耐撕等優點,最重要的是還可解決傳統造紙汙染對環境帶來的危害,又解決大量塑膠包裝物造成的白色汙染問題。
根據新華社報導,「可替代植物纖維的環保石頭紙技術」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無需用水,不需要添加強酸、強鹼、漂白粉及眾多有機氯化物,比傳統造紙工藝省去了蒸煮、洗滌、漂白等幾個重要的污染環節,從根本上免除「三廢」的污染問題。
報導指出,在相關部委的大力支援下,由地球衛士(大連)石頭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汪清華夏石頭紙業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石頭紙生產基地,日前在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投產。
報導還說,地球衛士已研發出5大品類80多種石頭紙產品,計畫將建8個生產基地,除已投產的汪清生產基地外,興建中的吉林省樺甸市和遼寧省寬甸縣2個生產基地計劃今年底投產,預計3個基地年產能約30萬噸,其餘5個生產基地也即將開工
http://www.nownews.com/2010/05/12/91-2602243.htm
大風、乾旱和高鹽度是中國14億畝鹽鹼荒漠無法用來緩解這個人口大國耕地資源緊張的難題,中國科學院專家日前尋找出一種解決方法,為鹽鹼荒漠區的鹽鹼農業奠定了技術支撐。這項能夠在大風和乾旱的鹽鹼荒漠種植經濟價值較高鹽生植物——鹼蓬及其他耐鹽植物的技術,目前已經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發明專利授權。
統計數字顯示,中國約有耕地18億多畝,以及約14億畝鹽鹼地,鹽鹼地分佈在東北、西北、華北以及中部和東部沿海地區,其中有約10億畝荒漠鹽鹼地由於乾旱和大風影響缺乏植被,甚至寸草不生。
此項課題負責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邢軍武29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古代中國人就在條件較好的鹽鹼地種水稻來增加糧食,但這種方法在鹽度較高且乾旱缺水的鹽鹼區域並不適用,因此鹽鹼地始終未能得到有效利用。」上世紀80年代,科學家提出從天然鹽鹼環境中篩選經濟價值較高的野生鹽生植物並使之作物化,以實現對大面積鹽鹼土地的利用。此後實現了鹼蓬的大規模人工栽培並獲得了成功,形成了蔬菜、食用油等系列產品加工開發技術。
據介紹,鹼蓬的蛋白質含量較高且水溶性好,氨基酸結構均衡,礦物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含量豐富,種子所含不飽和脂肪酸高90%以上,營養價值甚至超過大豆油、葵花油和橄欖油,既是優質的蔬菜作物、也是優質的油料作物和生物質能源作物。但由於絕大多數鹽生植物如鹼蓬的種子細小,直徑多在1毫米左右,而大面積的鹽鹼荒漠處於大風和乾旱環境,難以播種和定植,這成為制約中國鹽鹼荒漠治理和鹽鹼農業發展的難題。2005年以來,邢軍武研究團隊通過實驗室模擬和野外實驗相結合,在中國多個省份的鹽鹼地實地考察分析和實驗,並破解了這一難題。
「我們將鹼蓬按照與當地常年風向相垂直的方向種植,並利用一些特殊播種溝槽來規避大風影響,提前鹼蓬播種時間以有效利用融雪緩解鹽鹼地的乾旱問題。」邢軍武說,「在冬季降雪前種植,通過技術手段保證鹼蓬種子來年開春後能借助融雪破土成長。」邢軍武介紹說,這項技術可以機械化大規模實施,成本較低,克服了大風和乾旱對鹽鹼荒漠播種的不利影響,可有效地實施鹽鹼農業,將鹽鹼荒地轉化為耕地,以此來緩解人口和城市化對中國耕地資源帶來的壓力。記者了解到,這項鹽鹼地利用技術可以在鹽鹼荒漠建立植被,也有利於減輕鹽鹼荒漠所帶來的環境等方面的危害。 2011-04-03 09:47:58
大陸將推4大環保新政2009-12-16 工商時報 徐銀磯
中國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司長何炳光昨天透露,發改委正在擬定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將推出一系列的環保新措施政,預計到2015年,中國環保產業總值將超過3兆人民幣(下同),占GDP的7%。
何炳光指出,發改委正在研擬的4大環保產業新政,包括重點工程帶動戰略,推動環保發展需求,帶動環保產業發展外,也將推動完善的環保相關財稅政策、產業政策及金融政策體系。他也同時指出,新措施將建立國家環保工程研究中心和國家環保工程實驗室,並推出環保新標準和新法規,扶持一批新的環保產業能夠脫穎而出。
隨著中國大陸環境污染日趨嚴重,中國政府對環保治理投資不斷上升。「六五」期間,中國的環保投資是150億元,占GDP的0.5%;到了「十一五」期間,則為1.4兆,占GDP的1.5%。預計「十二五」期間,中國大陸的環保投資將可超過3兆,占GDP的7%。
此外,在環保產業收入方面,中國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在「中國環保產業高峰論壇」上表示,去年中國環保產業收入超過8,000億元,預計在9年內,環保產業產值將增長近5倍之多。
自2006年至今,中國環保產業增速每年均保持在15%至20%之間,遠超GDP增長速度。吳曉青也預測,2011年至2015的5年之中,中國環保投資將超過3兆元,環保產業總產值將達4.9兆左右。
日前,中國政協委員、亞洲製造業協會主席兼亞洲製造業論壇理事會主席陳經緯也指出,節能環保產業將為中國帶來巨大商機,新一輪產業大轉移將由此開始,並將帶動全球經濟走出低谷。預計到2020年,中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將可能超過5兆,數字均高得驚人,展現中國大陸推動節能環保的決心。
據指出,今年在中國政府4兆擴大內需投資中,有3,000億投入環保相關產業,主要用於生態環境、地震災後重建中環境保護工作和民生工程等。
大陸環境保護部昨發布《二○○九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明確揭示中國環境形勢十分嚴峻,環保任務相當繁重。不過,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表示,去年環保部將四十九件、總投資額一九○五億元人民幣(約八千億台幣)的環評報告退回,此舉顯示面對惡化的環境,環保部門已展現嚴格把關氣勢。
張力軍昨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記者會上說,該部去年批准建設項目環評文件有四百個,總投資達二.七兆元人民幣。對總投資一九○五億元人民幣的四十九個項目環評文件做出退回報告書、不予批復或暫緩審批的決定。顯示環保優化經濟發展的綜合作用,在大陸得到初步政策效應。
張力軍承認,大陸面臨五項環保任務嚴峻,包括全國地表水汙染較重;全國近岸海域水質總體輕度汙染;部分城市和酸雨汙染較重;道路兩側夜間噪聲汙染較重;農村環境問題日益突出。
對有記者問到大陸環保人士號召參加青藏及太湖汙染清理,但中國政府並沒辦法更好地幫助這些環保人士進行工作問題,張力軍說,青藏高原總體生態環境是穩定的。為了保護青藏高原,中國政府已批准在青海設立三江源保護區,重點保護青海的生態環境。
他並表示,對於西藏,大陸有關部門也制定西藏生態環境保護規畫,現正在組織實施。同時,中國政府鼓勵和支持全民參與環境保護活動,任何組織只要按照法律規定參與環境保護活動,各級環保部門都會給予支持。
張力軍說,地方環保部門確實存在人手不夠、處罰不力,或因受發展經濟的影響,出現環保法律法規執行不好的問題。為監督各級政府嚴格執行環保法律,保障國家環境安全,國務院已在環境保護部設立六個「環境保護督查中心」,主要任務就是監督各級政府執行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標準、政策的情況。
中國環保 污染減排好于預期 2010-6-3 大公網
中國環境保護部3日發布《2009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表示,2009年中國污染減排取得好于預期的明顯成效,「十一五」環保規劃實施首次達到進度要求。
2009年,中國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330萬噸/日,新增燃煤脫硫機組1.02億千瓦。全國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與2005年相比分別下降9.66%和13.14%。其中,二氧化硫「十一五」減排目標提前1年實現,化學需氧量減排目標也有望如期完成。
效果上看,2009年中國地表水國控斷面高猛酸鹽指數年均濃度5.1毫克/升,比上年下降10.5%。中國城市空氣中二氧化硫年平均濃度為0.035毫克/立方米,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與上年持平。
雖然部分環境指標持續好轉,但張力軍認為,中國的環境形勢依然嚴峻,環保任務仍然繁重。
——淡水環境方面,中國地表水污染依然較重。七大水系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
——海洋環境方面,中國近岸海域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與上年相比,水質無明顯變化。2009年全海域共發現赤潮68次,與上年次數相同。
——大氣環境方面,中國地級以上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的達標比例為79.6%,縣級城市的達標比例為85.6%。空氣質量比上年有所提高。監測的488個城市中,有258個城市出現酸雨。酸雨分布區域保持穩定,但酸雨污染仍較重。
——土地與農村環境方面,中國現有水土流失面積356.92萬平方千米,占國土總面積的37.2%。農村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有加速趨勢,農村生態退化尚未有效遏制。
張力軍表示,環保部今年將強化環評,加大執法監督,著力解決重金屬污染等突出環境問題,推進重點流域區域污染防治,推進農村環境保護和生態保護,全面推進「十二五」環保規劃編制。 2010-06-04 08:46:03
試驗蓄水175公尺 三峽大壩多功能運行【聯合報 2009.09.16
昨天午夜零時,長江三峽水庫開始向最終水位一百七十五公尺試驗性蓄水。經過幾代人不懈努力,建設十七年的世界最大水利樞紐三峽工程,終於迎來即將正常運行的最後階段,將開始全面發揮防洪、發電、航運、補水等效益。
「新華社」報導,負責此次試驗性蓄水的三峽樞紐梯級調度中心主任袁傑說,一百七十五公尺試驗性蓄水,標誌著大壩工程建設基本完成。據試驗性蓄水實施方案,水庫從一百四十五點八公尺水位蓄水,計畫本月底庫區蓄水位不高於一百五十八公尺;之後繼續抬高水位,至十月底蓄水至一百七十五公尺。若十月來水不夠,則十一月繼續蓄水至一百七十五公尺。
達到最高水位 避免毀滅洪災
三峽工程共分三期建設,為配合工程進度,水庫按一百三十五公尺、一百五十六公尺和一百七十五公尺分期蓄水。一百三十五公尺,是為三峽工程早日發揮效益,制定的圍堰擋水發電期;一百五十六公尺時,工程開始發揮初期效益;一百七十五公尺,是工程正常運行水位,意味三峽工程開始在最高水位高程下,發揮全部預定效益。
三峽總公司副總經理曹廣晶說,蓄水至一百七十五公尺後,三峽將成為一座江深水闊的峽谷型水庫,庫容達三百九十三億立方公尺,可攔洪二二一點五億立方公尺。長江最險處荊江河段的防洪標準,從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即使出現千年一遇洪水,輔助採取分洪措施,也可避免長江下游遭受毀滅性洪災。
改善長江通航 仍有嚴峻考驗
與此同時,三峽發電機組將在最高水位下,發揮最大效益,從一百五十六公尺到一百七十五公尺,每年可多發電一百多億千瓦時。庫區航道再延伸一百五十多公里,屆時,萬噸級船隊可直達重慶,航運成本降低四分之一。水庫調蓄能力更強,大量礙航礁石將被淹沒,險灘消失,長江通航條件將進一步改善。
不過,等待接受全面檢驗的三峽工程,在此次蓄水中也面臨嚴峻考驗。世界最大機組能否經受高水位考驗,三峽樞紐能否安全穩定運行,庫區泥沙會否大規模淤積,庫區水質及生態環境會否惡化,庫區地質災害會否被大規模誘發等一系列問題,引人關注。
大陸歷經6年、斥資近千億元(人民幣,下同)整治的「三河三湖」(遼河、海河、淮河、太湖、巢湖、滇池),近日一項調查數據顯示,整體水質依然很差,尤其是「三湖」水質更是惡化。
大陸在湖泊治汙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但在控制效果上仍不理想,專家直陳其中弊病,指出關鍵在於治汙體制和技術路線。在治汙體制方面,多頭馬車,表面上看集中了眾多部門的力量,實際上是沒有效率;另外,一邊治理一邊汙染的現象若不改善,專家表示,就算再投入一倍的整治經費也沒有用。
官方多頭馬車 效率反而打折
據瞭解,隨著長三角區域經濟的繁榮,太湖水質卻「連降三級」:從80年代的Ⅱ類水下降至Ⅴ類、劣Ⅴ類。當遍布太湖周邊的上萬家紡織印染、化工製造、食品加工等企業,為地方貢獻GDP時,汙染物也在急劇累積。
與太湖的命運一樣,巢湖、滇池也在當地政府和居民圍網養魚、圍湖造田、建廠興業的大開發之後,湖面萎縮,水質惡化。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坦言,這是治理方針、技術路線出現了偏差。雖然陸上建起汙水處理廠,但是運行率很低;以致沿湖的截汙做到了,但是陸地上的排汙卻截不了。光注重水域治理,沒有進行系統的流域管理,做到「水陸聯動」,就難以擺脫汙染。
為治理這些湖泊,大陸政府已投入龐大的資金,僅滇池就投入100億元,但效果不甚理想。有關專家認為,要改善汙染,首先要從規範流域內的人類活動著手,調整流域的產業結構,從源頭上控制整個流域的汙染物排放量,使其保持在水環境承載力的範圍內。
水邊截汙做到 源頭汙染失控
不少專家學者認為,環保投入沒有效率。即使經費不斷增長,但是,真正用於汙染治理、環境改善的,卻乏善可陳。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王金南說,「擠一擠水的話,我覺得可以擠掉40%以上。」,意即有4成的經費是虛擲了。
有些地方為治理江河湖泊,就建廣場、鋪草坪、築園林,乃至修高爾夫球場,甚至將河道兩邊都砌成水泥牆。對此,王金南分析認為,這類「環保投入」更像一個個「形象工程」,有些不僅不能達到治汙目標,反而是對環境的破壞。
每個「面子工程」的造價都很高,一些地方汙水處理廠更建得很氣派,浪費的錢甚至可以再建一個汙水處理廠。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一些環保項目資金使用不透明,對排汙企業的環境執法不確實,導致環保投入變成一個「無底洞」。
數十億經費遭挪用、虛報
更有甚者,環境治理的資金變成了「大肥鵝」,大陸審計署調查發現,5億多元的水汙染防治資金被挪作他用、虛報多領,36億多元的汙水處理費及排汙費被少征、挪用和截留,涉及水汙染防治項目資產閒置的問題金額超過8億元,有206座汙水處理廠實際處理汙水能力達不到設計要求。
據世界湖泊大會上的資料顯示,過去50年,大陸的內陸湖泊已經減少了1000多個;而過去30年,大陸被汙染的湖泊面積也已達1.4萬平方公里,專家因此呼籲正視,並指出專精的「一條龍」比備多力分的「九條龍」治水,要有效率多了。 2009-11-12 13:13:02
內蒙籌建沙漠水庫 中國首座>中時09-08-12李文輝
內蒙古將在黃河上游開建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也將是中國大陸獨一無二的「沙漠水庫」,功能以防凌為主,兼顧發電,壩址在首府呼和浩特上游五百五十公里的黃河幹流上,左岸是烏蘭布和沙漠,右岸是新興工業城烏海市。
黃河上游由南往北流經內蒙古,冬季前後,動輒因北部下游先結冰、或是南部上游先融化,造成冰塞、冰壩、融冰等奇特的沙漠洪水「冰凌」現象,「防凌」成為黃河治理的重大工程。
烏海市水務局長趙忠武表示,黃河凌汛主要發生在蒙西烏海到包頭這一段,近年來,由於上游來水減少,黃河淤積加重,過去五千個流量都沒事,現在一千個流量就平灘了。
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主要任務是防凌防汛,早在五○年代,就納入《黃河治理規劃》,但限於財力,直到○一年烏海市水務局成立、申報程序,終於在今年七月十五日,通過國家審批,總經費廿六點九億元人民幣(下同)、工期四十六個月,預訂明年開工。
趙忠武指出,海渤灣水利樞紐可將黃河內蒙古段防洪標準,由五十年一遇,提高到一百年一遇,減輕防洪壓力,工程建成後,每年防凌期間,與上游劉家峽配合運用,短期、適時調節出庫流量,可有效緩解內蒙古河段的冰凌危害。
除了在防凌汛,這項工程還有可觀的生態效益。烏海位於烏蘭布和、庫布其、毛烏素三大沙漠交匯區,年平均降水量只有一五六.八公分,而年均水面蒸發量高達三二○六公分,是特別乾旱缺水的內陸城市。水庫建成蓄水後,將形成一百多平方公里的水面,可以改善當地小氣候,提高自然生態的修復功能。
趙忠武說,這個大陸獨一無二的沙漠水庫,工程的生態效益,一是改善降水條件,二是在烏蘭布和沙漠邊緣形成溼地,往沙漠滲透,如果以後南水北調西線實施,黃河上游來水量增加,可分流一部分治沙,效果將更為明顯。
中新網烏魯木齊2009-11月26日電:“在沒有治沙之前,且末縣城經常飄滿沙塵,都不敢開窗戶。經過十幾年在沙漠邊緣植樹治沙,縣城的天氣好了許多,經常能見到藍藍的天了,也敢開窗戶啦!”11月中旬,正忙於植樹的新疆且末縣河東治沙站工作人員佟戈雁,在休憩閒暇時接受記者採訪時,告訴記者且末縣在治沙前後的沙塵狀況。
近年來,且末縣堅持“生態立縣”戰略,累積完成人工造林面積22萬多畝,有效改善了惡劣的自然環境,使“沙漠孤島”變成了“綠色家園”。該縣連續4屆榮獲新疆城市“天山杯”競賽活動優秀縣城稱號,2006年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2007年榮獲“國家園林縣城”。且末縣在塔克拉瑪幹大沙漠的邊緣阻隔沙漠的腳步,書寫著“昔日戈壁變綠洲,萬古荒漠披錦繡”的傳奇故事。
漫步且末縣城,冬初的陽關灑在乾淨的街道上,天空蔚藍。沒有人能想到這個小小的縣城竟然距離塔克拉瑪幹大沙漠不足3公里。且末縣總面積14萬平方公里,其中沙漠面積就占38%,自然生態環境十分惡劣。每年30天的沙塵暴天氣和近200天的浮塵天氣嚴重侵害著當地居民的身心健康。由於受到優勢東北風的影響,塔克拉瑪幹大沙漠不盡的沙源不斷向縣城推移,嚴重威脅著且末縣和各族民眾的安全。
1998年,且末縣開始在車爾臣河畔開始了河東治沙工程。全長813公里的車爾臣河是維繫且末縣各族民眾的母親河,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在河東建起長11公里、面積達1萬餘畝;在河西建起長12公里,面積為5000畝的“綠色長城”。
統計資料顯示,與歷年相比,近10年來,且末縣年沙塵暴天氣已由20多天降至9天,浮塵天氣由近200天降至132天,降雨量由18.6毫米增至24.7毫米。
哥本哈根救氣候 美中陸續公布碳減排目標
http://www.cdnews.com.tw 2009-11-27 陳淑娟/整理
法新社巴黎26日電:世界兩個最大碳排放國所提出的減排計畫,可能為聯合國氣候會談注入生機,但科學家說,這些計畫不足以避免嚴重的全球暖化。
中共是全球最大的碳污染製造國,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它在今天首次提出減排目標。
中共承諾,依照2005年的碳強度(carbon intensity)標準,在10年內減少排放40%到45%。碳強度是每單位國內生產毛額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這項目標是由各國自行訂定。在此之前不到24個小時,美國也首次向國際提出他們的具體減排目標。美國是世界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
美國政府宣布,2020年以前,他們將以2005年的排放量為基礎減少排放17%,到2025年減少30%,2030年減少42%,最終在2050年減少達83%。
聯合國的氣候會談將於12月7日至18日在哥本哈根舉行,目的在針對全球暖化問題研擬出可持久的因應之道。到目前,世界主要國家都已經公布減排目標,唯一的例外是印度。
聯合國氣候變遷小組領導人波爾(Yvo de Boer)說,美國和中國剛公布的立場,「可能為達成全面協議開啟最後的兩道門」,但還需要更多工作。
法國氣候談判官員和政策分析家杜比安納(Laurence Tubiana)針對中國的提議說:「這些是很遠大的目標。」
她在電話中表示:「從工業化國家的經濟成長和能源消耗之間的關係來看,歷史上從來沒有這樣脫鉤的情況。」
她說,美國和中國的宣布合併起來看是「非常正面」,並且使拖延已久的氣候談判達成協議的機會增加。各國的目標,是使氣溫不會比工業化之前高出攝氏兩度以上。
但英國丁道爾氣候變遷研究中心(Tyndall Centre for Climate Change Research)能源計畫共同主持人華森(Jim Watson)表示,達成協議的機會雖然增加,但幅度不夠大。
他說,中國的計畫「是個重大的努力,但必須記得,它也符合歷史軌跡」。
他說,中國在過去15年,已經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方面獲得長足進步,但原因跟全球暖化沒什麼關係。
他說:「如果你看看(中國)能源強度目標的進展是靠什麼來驅動,就會發現是跟能源安全有很大關係。」特別是減少石油進口、國內對煤炭的需求和重工業浪費能源的現象。
華森並說,美國的數字,遠低於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認為美國需要做出的貢獻。IPCC認為,工業化國家在2020年以前必須使排放量比1990年減少25%到40%,才能達成防止氣溫升高攝氏兩度以上的目標。
依照這個計算方式,美國公布的2020年目標,只等於是減排4%。
另參本館:綠能產業 《氣候經濟學》 氣候政治學 政治科學人 假科考之名 2009-11-27 12:20:53
貴州銅仁河流污染變“紅河” 2009-06-27 圖文/中新社
2009年6月26日,發源於貴州省土家族自治縣譙家鎮鉛廠壩的六井溪河是烏江的一條支流,現在河裏看不到魚、蝦,河水呈現紅色。六井溪河全長約五六十公里,流經沿河、印江、德江等縣,在印江中壩鄉與發源於梵淨山的印江河交匯,然後途經德江縣潮底鎮進入烏江。據居住在河邊的群眾介紹,河裏的渾水是由工業企業排汙所致。
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09&docid=100815979
中國大陸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南磯山濕地2009-06-27 圖文/中新社
江西省新建縣南磯山,位於中國大陸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的中心,由南山和磯山兩島組成,這裏是江西贛江三大支流的河口與鄱陽湖大水體之間的水陸過渡地帶。每年的九月下旬至次年三月,來此越冬珍禽候鳥在數萬隻以上,最多時達二十萬余萬隻。其中,世界上瀕臨絕跡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最多時達近千隻,此外,白頭鶴、白枕鶴、小天鵝、黑鸛、大鴇、鸛嘴鷺和雁類等五十多種國家保護鳥類,也會聚集到南磯山濕地舉行“冬季盛會”。圖為六月下旬拍攝的南磯山濕地景色。
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09&docid=100815840
PX廠遷建漳州 通過環保關【聯合報記者汪莉絹09.01.14
經過18個月的沉寂,廈門民眾抗拒的PX(對二甲苯)項目,將自廈門移到漳州建廠。
中共國家環保部官方網昨天披露,漳州PX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意見,已獲環保部常務會議原則通過;據了解,只要再經中共國家發改委批准一道程序,PX遷建到漳州古雷半島即定案。
從廈門海滄遷址到漳州的PX項目,總投資計畫從原先的108億元人民幣,提高到137億八千萬元人民幣(約台幣661億元)。同批通過環保部環評意見的,還有翔鷺石化(漳州)年產150萬噸的對苯二甲酸(PTA)二期項目,總投資約50億元人民幣。
PX項目原本計畫建在廈門市海滄南部區域,初期工程已動工;07年三月,中科院院士趙玉芬等一百零五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簽署提案,建議將PX項目遷址。五月底,廈門市民為保衛家園,反對汙染,以手機簡訊串聯,發動「六一反PX大遊行」,迫使廈門市政府放棄PX項目,此事件被視為大陸地方政府尊重民意的公共決策里程碑。
不過,最早公開反對PX落地廈門的趙玉芬和廈門大學教授袁東星,事後被廈門PX業主騰龍芳烴(廈門)告上法院,索賠250萬元人民幣的損失。目前,該案已轉至廈門有關法院。
廈門停建PX後,福建省政府於07年底舉行專項會議,擬將PX遷建至漳州市漳浦縣的古雷半島。
大陸環保部官方網站顯示,環保部是去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受理騰龍芳烴(漳州)公司年產八十萬噸PX工程及整體公用配套工程的環境影響報告書,本月九日該部常務會議原則通過,意味該項目已通過「環保關」。
漳州PX通過環保部環評的消息,尚未在福建省公開,漳州市的熱門市民網站「小魚社區」上,已有民眾發表看法,有人接受,也有人強烈反對。
廣東省環保局昨天通報,去年1月至今年10月,全省累計出動執法人員91.3萬人次,檢查排汙企業39.7萬家,查處違法案件1.95萬宗;共關停汙染企業1093家,限期治理848家,限期整改11386家。
廣東是經濟大省,也是治汙大省,環保工作的壓力一直較大。去年以來,廣東省環保系統聯合廣東省監察廳,督辦群眾反映強烈的15個重點環境問題,和20家環境汙染企業。
其中,東莞市造紙企業、潮安縣小造紙企業已經達到整治目標,而清遠市大燕河重汙染行業整治、開平市鎮海流域汙染整治、汕尾市與揭陽市交界地區陸豐市和揭西縣廢五金行業的汙染整治目標,有望年底前完成。
廣東還開展重汙染行業專項整治,對全省的30家鋼鐵生產企業,14家涉砷企業,154家已投運的城鎮生活汙水處理廠,91家垃圾填埋場,459家造紙企業,5314家重點排汙企業,以及「兩高一資」企業進行檢查和專項整治。去年以來,共關停汙染企業1093家,限期治理848家,限期整改11386家,區域環境品質明顯改善。
企業公民藍皮書 工業企業污染比重達70%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發展和改革研究院等2009年7月12日在京召開了「企業公民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企業公民報告(2009)》藍皮書首發式」。會上發布的藍皮書認為,目前中國工業企業仍是環境污染主要源頭,約佔總污染比重的70%。
藍皮書指出,近年來,中國由於沙塵暴頻發和酸雨污染、跨界河流污染、越境野生動物保護等問題,不斷與周邊國家發生環境摩擦,造成了在國際社會中中國環境保護的聲譽較低的結果。造成生態和環境破壞的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污染源頭是企業。
藍皮書建議應從4方面加強企業環境保護責任。1.從法律和制度層面構建完整的環保責任。2.通過制度創新推進企業的環保責任。3.加強企業的道德約束,轉變經營觀念。4.加強輿論監督,完善公眾輿論的傳導路徑,並與媒體進行有效互動。
http://e-info.org.tw/node/44955
企業污染水源為何要百姓埋單?
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水資源中心主任邵益生已經承認,城市本地水源污染日益嚴重,導致大範圍調水工程增多,增加了調水成本和污水凈化及處理成本,從而使自來水價面臨上升壓力。那麼,水污染的主導因素,是由於民眾的不良習慣造成,還是企業排污、地方環保監管不力所導致?如果是後者,憑什麼要民眾為之埋單?
在2009年10月17日北京召開的環球國際論壇上,部分國內專家表示,由於水資源成本上升,中國城市自來水價格面臨上漲趨勢。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水資源中心主任邵益生說:“近年來,由於城市本地水源污染日益嚴重,導致大範圍調水工程增多,增加了調水成本和污水凈化及處理成本,從而使自來水價面臨上升壓力。”(新華網10月18日)
http://big5.ce.cn/gate/big5/views.ce.cn/view/economy/200910/20/t20091020_20231572.shtml 2009-10-22 11:30:29
“禁塑”火了棗莊竹器生意
http://www.cdnews.com.tw 2008-11-30 圖文/中新社
11月29日,山東棗莊市山亭區柴林村竹編能手羅繼富夫婦在為客戶編竹籃。自國家推行“禁塑令”以來,棗莊市民積極宣導文明環保的生活方式,使用菜籃子買菜的市民越來越多,耐用又環保的竹籃開始熱銷,使得當地一些從事竹籃編制的手工作坊訂單不斷,工人格外忙碌。
大陸每年因沙化造成直接經損540億
http://www.cdnews.com.tw 2008-11-26 張達智/整理
2008年11月25日,中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工交貿易司司長唐元在第四屆海洋強國戰略論壇上透露,中國大陸是世界土地沙化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全大陸沙化土地占國土面積的18.1%,沙化土地174萬平方公里。
中國大陸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540億元,已影響到近4億人口的生產和生活。(圖文/中新社)
三峽水庫175米蓄水水質良好
http://www.cdnews.com.tw 2008-11-09 謝志岳/整理
11月8日,三峽庫區迎來試驗性蓄水。在重慶市雲陽縣長江大橋水域,當地環衛部門正在抓緊時間清理打撈受秋風、回水團聚成片的江面漂浮物,全力維護三峽水庫水環境。日前,三峽工程宣佈完成175米試驗性蓄水目標,經過分段巡查和密集採樣分析,本次三峽蓄水庫區水質明顯優於往年,污染指標比前幾次蓄水情況都要好。
山東放淤固堤 保黃河下游30年安全【中新社08.10.24
地處黃河下游的山東省,三十多年來運用抽吸黃河泥沙淤背固堤的科學技術成果,改變了歷史上黃河下游地上懸河臨背懸殊,洪水期間臨背皆水、大堤背河滲水、管涌險情頻發的不利局面,確保黃河下游三十多年安然無恙。
據山東省黃河河務局局長袁崇仁介紹,歷史上黃河下游以「善淤、善決、善徙」而著稱于世,洪水泛濫,災害頻繁,被稱為「中國之憂患」。 據統計,黃河每年進入下游的泥沙多達十六億噸,其中約有四億噸泥沙淤積在河道里,致使下游河床平均以每年零點一米的速率淤積抬升,黃河下游形成了典型的地上「懸河」。目前,河床一般高出兩岸背河地面三至五米,防洪水位高出背河地面八至十米,防洪形勢十分嚴峻。一九五八年黃河大水,山東段黃河八百余公里堤防滲水、管涌險情接連不斷,靠百萬軍民的嚴密防守和奮勇搶險才保證了堤防安全。
據了解,為有效處理和利用黃河下游的泥沙,確保黃河安瀾,山東黃河河務系統的干部職工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工作。一九七0年,黃河上第一只吸泥船——「紅心號」”在齊河黃河修防段誕生并投產,標志著機械淤背固堤的啟動。這一創舉,徹底改變了千百年來僅靠人拉肩抬、小推車推土來加固堤防的傳統模式,取得了解放勞動力、提高生產效率的歷史性突破。一九七八年,山東省黃河河務局所創造的「引黃放淤固堤成果」獲得中國「全國科學大會獎」。
三十多年來,運用「淤背固堤」這一科學技術成果已累計完成放淤固堤土方五點五億立方米,使黃河堤防的寬度增加了八十至一百米,有效加固黃河大堤七百五十余公里,改變了歷史上黃河下游地上懸河臨背懸殊,險情頻發的不利局面。一九七六、一九八二和一九九六年,盡管黃河下游的水位也接近或超過了一九五八年,但險情確大為減少。尤為明顯的是,凡是開展放淤固堤的堤段,就再也沒有險情發生。
大漠明珠「月牙泉」 面臨消失危機:TVBS08-09-30 尤美心
敦煌著名景點月牙泉,因為過度開發,水位逐年下降,一度面臨消逝命運,大陸官方為了挽救這道千年沙漠奇景,不惜投下鉅資;經過多年整治,今年月牙泉水位回升,6月開始更因湧泉過多,在原有的月牙泉旁又冒出一泓泉水,形成「雙泉」奇景;TVBS特別到敦煌,記錄下搶救之後,水位漸漸回復的月牙泉。現在到敦煌市郊的月牙泉,你會發現彎彎的泉水旁,新「長出」另一泓泉水,出現「雙泉」景緻。遊客:「我們那次來,那個泉水比較還小一點,後來人家這可能也改造,改造了以後,現在水比原來還大一點,也比原來綠了。」
月牙泉水位上升,水域變大,代表大陸當局耗資超過50億台幣,以人工注水整治月牙泉,初步奏效。遊客:「可好可好,變化真大。」
敦煌市委副書記雒興明:「現在月牙泉,去年我們是8.4畝,水深是1米2。」
過去50年間,因為敦煌過度開發、超抽地下水,月牙泉逐漸乾涸,泉水面積一度從24畝銳減到7畝,平均水深不及1公尺,迫使大陸緊急發出救泉令;好在搶救過後,暫時保住月牙泉這顆「大漠明珠」,但要「治本」,大陸當局現在更要做的是,全力投入敦煌綠洲的治沙工程。
三峽升船機中標建設 6年後客船過壩只需40分鐘
http://www.cdnews.com.tw 2008-09-11 王鵬捷/綜合報導
中新網宜昌9月11日電:昨日,三峽升船機主體工程土建及部分設備安裝工程由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標承建,將於2015年3月完工。升船機建成後,客船過壩時間只需40分鐘。
據瞭解,三峽升船機主要為過壩客輪和特種船提供快速通道。設計主體承船廂長132米、寬23.4米、高10米,一次可通過一條3000噸級的客貨輪。三峽升船機工程由上游引船道、上閘首、升船機本體、下閘首和下游引航道5部分組成,工期6.5年。
三峽客運是長江幹線最繁忙水域,投入普客輪、旅遊船、高速客船有100餘艘,年均跨省客運量在150萬人次。蓄水五年來,巳有33萬多艘次跨省客貨船通過, 800余萬人次中外旅客游三峽,三峽升船機建設提高客船快速進出川。同時,遇到洪峰、船閘檢修等特殊情況下,客船不需翻壩運輸,方便中外遊客。而目前客船通過三峽船閘需3個小時。
南水北調已進行臨時通水演練 河北水九月將進京
http://www.cdnews.com.tw 2008-09-12 王鵬捷/綜合報導
中新社北京九月十二日電:南水北調河北段近日進行了臨時通水演練,演練的預定時間是九月二十日開始送水。有消息稱,南水北調河北水首次進京已經確定在九月份。
來自中國南水北調網站的資訊顯示,本月四日至五日,南水北調河北建管局按照中線建管局統一部署,組織相關單位進行了調度運行類比演練,以確保南水北調中線河北段臨時通水順利進行。經過兩天的調度運行,調度運行演練取得圓滿成功。值得注意的是,該次演習中河北段通水的時間為九月二十日。
據悉,南水北調京石段工程基礎設施已經完工,南水北調京石段首次啟用的具體時間正在商討中,河北水將在九月份首次進京。另外,北京市水務部門此前已經對南水北調北京段的通水管道進行了加壓和沖刷,為首次通水做好了準備。
據北京晚報十二日報導,南水北調中線京石段應急供水工程南起河北省石家莊,北至北京團城湖,二00三年十二月三十日開工建設,主體工程全長三百餘公里。該工程連通河北省的崗南、黃壁莊、王快、西大洋四座水庫,可以根據需要將這些水庫中的水緊急調往北京。此前有消息稱,屆時北京每年將從河北調水三億至五億立方米。南水北調中線京石段應急供水工程除擔負向北京應急供水任務外,還擔負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全線貫通後的輸水任務。
大陸風電裝機容量將居世界第一
http://www.cdnews.com.tw 2008-06-27 張達智/整理
中共國家能源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組周喜安司長25日說,今年底大陸風電的裝機容量將突破1000萬千瓦,兩年後將突破2000萬千瓦,中國大陸不久將成為最大的風力發電國家。(圖文/中新社)
胡錦濤:建資源節約社會要落實到每個單位和家庭
http://www.cdnews.com.tw 2008-06-28 張達智/整理
據大陸中新社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27日下午進行第六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主持。據新華網報導,這次集體學習安排的內容是全球氣候變化和中國大陸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胡錦濤強調,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他並指出,要重點抓好以五個方面的工作。
妥善應對氣候變化事關國家根本利益
中國大陸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羅勇研究員、清華大學低碳能源實驗室何建坤教授進行了講解,並談了對我國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的意見和建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認真聽取了他們的講解,並就有關問題進行了討論。
胡錦濤在主持學習時發表了講話。他強調,必須以對中華民族和全人類長遠發展高度負責的精神,充分認識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全面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為中國大陸和全球可持續發展事業進行不懈努力。
胡錦濤指出,中國大陸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同時也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的重要階段,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的任務十分繁重,應對氣候變化的任務也十分艱巨。妥善應對氣候變化,事關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國家根本利益。
中國大陸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
胡錦濤強調,中國大陸是發展中國大陸家,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中國大陸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確定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主張發達國家應該率先承擔減排義務,並向發展中國大陸家提供資金援助和技術轉讓。同時也主張發展中國大陸家通過促進可持續發展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努力。為了更好地應對氣候變化,中國大陸政府制定了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相關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中共十七大明確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任務,我們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
胡錦濤強調,應對氣候變化,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考慮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國內和國際、當前和長遠,全面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把應對氣候變化與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創新型國家結合起來,以保障經濟發展為核心,以節約能源、優化能源結構、加強生態保護和建設為重點,以科技進步為支撐,努力控制和減緩溫室氣體排放,不斷提高適應氣候變化能力,不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為改善全球氣候作出新貢獻。
重點抓五工作 積極發展迴圈經濟、低碳經濟
胡錦濤指出,要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大力落實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措施,堅持實施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走中國大陸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強化能源節約和高效利用,積極發展迴圈經濟、低碳經濟,不斷擴大森林覆蓋率。
二是要大力增強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加強農田基本建設,合理開發和優化配置水資源,繼續開展生態保護重點工程建設,加強氣候變化綜合影響評估。
三是要大力發揮科技進步和創新的作用,加快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領域重大技術的研發和示範,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基礎研究,加強氣候變化領域國際科技合作。
四是要大力健全應對氣候變化的體制機制,完善應對氣候變化的法律法規,推進能源管理體制和價格改革,完善多災種的監測預警應急機制、多部門參與的決策協調機制、全社會廣泛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機制,特別是要提高應對極端氣象災害的綜合監測預警能力、抵禦能力、減災能力。
五是要大力提高全社會參與的意識和能力,營造全民應對氣候變化的良好環境。
胡錦濤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應對氣候變化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制定符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的措施,增強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組織和實施能力。實現“十一五”規劃確定的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任務繁重,時間緊迫,各級黨委和政府務必加大力度、迎難而上、加快推進,把節能減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認真實施節能減排統計體系、監測體系、考核體系,突出抓好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深入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堅決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
福建寧德建設世界最大鋰電池基地
http://www.cdnews.com.tw 2008-06-24陳恆光/綜合報導
總投資超過二億美元、占地面積五百畝,香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的鋰離子電池專案,本月在福建寧德漳灣舉行隆重的奠基儀式。該項目設計年產三億五千隻電芯,是當前全世界最大鋰電池項目。
根據大陸媒體中新社報導,據悉,該項目將帶動上中下游產業鏈的發展,形成一個新能源的產業集群,進而啟動新能源項目的進一步發展,必將給地方帶來高度繁榮,地方的發展帶來新的希望。
今年三月,由香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日本TDK全資子公司)投資的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該公司主要開發、生產、銷售鋰離子電池及電芯等新能源產品,專案總投資二億美元,建設週期五年,預計實現年產值將超過三十億元。第一期工程投資九千萬美元,設計年產鋰離子電池二億六千萬隻,明年九月投產。
該項目還計畫通過山體圍墾,在寧德漳灣建立配套產業園,擬征地兩千畝,三到五年內爭取實現配套產業產值一百億元。這個項目是目前寧德最大的高新技術項目,其投產對於壯大寧德資訊產業規模,提升產業層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寧德蕉城區政府表示,鋰離子電池項目的建設意謂著蕉城拉近了與世界的距離,依託新能源(香港)科技有限公司(ATL)的技術人才、科研成果和管理經驗的優勢,蕉城可以高起點、高標準、高技術地發展高新技術支柱產業,推動資訊、電子、新材料等相關產業的迅速發展,促進蕉城區製造業結構的調整和產業的集聚。這是蕉城區產業化破冰之旅的起點,是工業騰飛的支點。
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安全、環保,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可充電電池。憑藉寧德新能源有限公司鋰電池領域的全國銷量第一、世界銷量第二的優勢地位,寧德蕉城區將搭建起了與世界頂級企業交流合作的平臺,與世界的距離。
福建省資訊產業廳綜合規劃處稱,隨著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推進和台海局勢向積極的方向改善,福建與臺灣的經濟合作將更加緊密。臺灣是全球資訊產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其潛在的配套需求市場已經輻射到福建,香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選擇在福建投資,應該也有考慮到“三通”之後海峽西岸經濟區資訊產業的發展前景。
限塑令後… 報紙包肉、繩子綁魚【聯合報╱記者賴錦宏08.06.06
「我改用報紙包豬肉! 」廣州海珠區小港路農貿市場攤販如此說。包括廣州、東莞和佛山,陸續出現「限塑令」後遺症。
政府禁止使用超薄塑膠袋後,一些肉商和菜商改用報紙和尼龍繩的「原始包裝」方式代替。
廣州南田路一個傳統市場,一個活魚魚攤的攤主表示,不能用塑膠袋後,他把剩下的幾百個塑膠袋擺回家裡,充當自家垃圾袋。為了繼續營業,只好去買了五捲尼龍繩,並把尼龍繩,按一定長度剪成一條一條,以後綁魚,就靠這些尼龍繩。
和魚攤相比,肉販攤主就相對輕鬆一點。「我只要每天早上開市前買兩份報紙就可以了,要賣豬肉時,就撕開來包裝」,他說,現在廣州的報紙都很厚一份,買個兩份就差不多夠用了。對於改用報紙,而不另行準備厚的塑膠袋,他說,「並不是我想用報紙包肉啊! 而是一個塑膠袋也向顧客收錢,肯定不好收」。
對於報紙包肉,報上的油墨會沾染到生鮮豬肉,已引起關注。家位番禺的孟先生說,還是擔心油墨會對身體不好,還是自己帶著保鮮袋去買肉,比較安心。
廣州肉菜市場行業協會已公布傳統肉菜市場塑膠袋的收費價格,依照大小,分別是為每個0.15、0.23和0.3元,但是目前市場的接受度還不高。很多肉販菜販,只是「備而不用」。
東莞台商李文誠說,台灣早就實施「限塑令」,環保政策減少生態和白色汙染,應該支持。
大陸「限塑令」 七成民眾唱衰>中時08.06.01
大陸從今日起正式實施「限塑令」,超市、商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將告別免費塑膠袋,實行有償使用制度。這項重大環保政策的推出,預料對大陸民眾的生活將帶來一定的改變。不過,據北京調查機構訪查結果顯示,多數民眾不看好「限塑令」實施效果。
從六月一日起,商品零售場所有不標明塑膠購物袋價格,向消費者無償或變相無償提供塑膠袋等行為,將受到最高人民幣一萬元的罰款。
對於這項新措施的貫徹,多數大陸民眾並不看好。北京中國社會調查所一項調查就指出,有六成三的民眾不支持「限塑令」,只有兩成一的民眾支持;有七成的民眾認為「限塑令」不能達到環保的目的。
"限塑令"最大難題不是錢 環保新政改變你我生活
http://www.cdnews.com.tw 2008-06-01 陳恆光/整理
根據大陸媒體中新社報導,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不僅因為是六•一兒童節,也因為這一天起,免費塑膠購物袋將在大陸退出歷史舞臺。
去年底,官方的一紙意在減少“白色污染”的“限塑令”立即在全社會引起波瀾。人們紛紛揣測,遠離了塑膠袋的日子究竟是怎樣的呢?為此,記者今天專門造訪了幾家超市。
即便今天才是“禁塑”的“大限”,可有不少商家早在此前就已開始提前“熱身”。據說,在北京的一些大型超市里,幾天前,便已經隨處可見“限塑令”的宣傳牌。此外,北京的屈臣氏還已經從昨天起因免費塑膠袋使用完畢而提前一天對塑膠袋進行收費。
對此,顧客大多認為並不影響正常的購物,而且,自己也願意攜帶環保袋購物。
在京客隆超市甘露園店,一位家住附近的顧客這樣對記者說:“自己帶上一個購物袋來買東西,這是個利於環保的好方法,但還是覺得不習慣,因為以前都是空手來超市,況且說多加一個袋子只是多花了兩三毛錢而已。”
看來,實施“限塑令”面臨的最大難題不是錢,而是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據新浪網調查,近六成的網友認為“限塑令”將對購物習慣產生較大影響。而同時也有過半的網友表示購物習慣會因此而改變,他們會使用布袋。
據悉,中國每天對塑膠袋的使用量超過三十個億以上。這些塑膠袋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成為“白色污染”的禍首,嚴重危害了自然環境。
而對於有償使用塑膠購物袋,中國官方稱,這是提高公眾環保意識的手段之一,目的是引導、鼓勵公眾合理使用塑膠購物袋,促進資源綜合利用,保護生態環境。業內人士測算,中國實施“限塑令”,將使塑膠袋的使用量減少至少三分之二。
“塑膠袋今天就開始收費了,我就自己做了一個購物袋。”在青年路菜市場裏,張大媽向記者展示了她自製的購物袋,“這是個保護環境的好辦法,我們社區的居委會還組織過自製購物袋的展覽呢。”
不難看出,國家“限塑令”推出後,受到不少市民的歡迎。但與此同時,記者也同樣發現,就在這個集貿市場裏,部分攤主仍然同往常一樣,繼續使用之前囤積的不符合標準的“超薄”塑膠袋。
一位攤主說:“今天確實有不少人都自帶了購物袋,但也有人沒有帶,他買的東西不多,也許就是幾毛錢,可能還沒有一個大號塑膠袋貴,如果再收費,人家誰還願意買你東西呢?”
對此,有專家認為,這需要一個“過渡期”。中國實行“限塑”,對塑膠袋進行有償使用,是利用經濟手段治療人們的白色污染“依賴症”,最終實現由“限塑”到“禁塑”。而現在需要做的,一方面,是通過宣傳教育,讓老百姓把自覺摒棄塑膠袋變成習慣;另一方面,最理想的還是要找到既能兼顧百姓生活便利,又環保的塑膠購物袋替代品。
塑膠袋“免費午餐”終結 民眾消費革命又起
http://www.cdnews.com.tw 2008-06-01 陳恆光/整理
根據大陸媒體中新社報導,今天,大陸塑膠袋“免費午餐”時代終結了!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將不再免費提供塑膠購物袋,消費者必須花錢購買。
在河南省會鄭州,一大早,家住政六街的張太太便像往常一樣“趕早市”,到附近的集貿市場買菜。當憨厚的“菜老闆”告訴她塑膠袋要收費時,張太太表現出一臉的不悅:“做生意的不能太摳門了,不就是五角錢嘛,給你!”
就在幾個月前“限塑令”剛出臺時,集貿市場的菜販們仰脖大笑認為不可思議。現在的情景已大不同。這位名叫陳大軍的“菜老闆”一臉認真的告訴記者,這是他們(政府)要求的,若是不執行要受到處罰的。
難怪有業內人士此間指出,對商家而言,“限塑令”下,他們需要改變的只是行銷習慣;但對消費者而言,他們要實實在在改變自己的消費習慣了。但問題的關鍵是,改變民眾小習慣能否真的能成就中國的大環保。
統計數位顯示,鄭州家庭平均每天要用掉一千多萬個塑膠袋,菜市場每天平均要用掉二百多萬個。曾有一個更形象的說法是,鄭州市三天消耗的白色垃圾就可以將該市市版圖覆蓋。
該市一大型百貨公司負責人此間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超市歡迎塑膠袋收費,這不僅可以減少“白色污染”,還可以降低超市的成本。“不過,目前環保購物袋問者多買者少,高價位是導致市民難以接受的原因。”這位負責人說。
“買一元豆芽後再掏零點五元買個袋子,心理上難以接受。”供職於鄭州市某企劃公司的楊女士說,很歡迎、支持國家的政策,也知道塑膠袋多了對環境衛生影響不好。但是,作為消費者她本人更關心不用塑膠袋,用什麼的問題,或者選擇什麼樣的代替品。
對此,家住鄭州市城東路附近的孫先生也表示,自己一星期逛超市二至三次,每週帶回去大大小小袋子十來個,如果按零點三元的收費標準,“一個月光買塑膠袋就得多花二十多元,太不划算了。”
在鄭州街頭,記者隨即採訪了幾位元市民,他們認為,實在不免費提供的話,就重提菜籃子吧。此外,還有一些市民提出疑問,目前鄭州商場超市對塑膠袋的定價不一,為何不根據國家標準,然後統一定價?
顯然,對於“後塑膠袋”時代該用什麼這一問題,鄭州的商家和消費者都“一頭霧水”。
全國民間環保組織“自然之友”河南小組的一位組員認為,塑膠袋收費,一定程度上會減少塑膠袋的用量,對環保是個大好消息。但目前還沒有同樣廉價和方便的代替品,減少塑膠袋使用,需要找到一種代替產品。
講環保 湖南將關閉湘江流域37家污染企業
http://www.cdnews.com.tw 2008-05-30 張達智/整理
環保是全球趨勢,中國大陸也不例外,新華社30日報導,湖南省十月以前將取締關閉湘江流域內三十七家污染企業。湖南省環保局長蔣益民說,除了這三十七家企業,環保部門還將對湘江流域內的二十一家企業實施淘汰退出、兩百四十家企業實施停產治理。
湘江是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湘江流域是湖南省污染整治的重點,流域內的株洲清水塘、衡陽水口山等地區既是湖南省重要的工業重鎮,也是污染最嚴重的區域之一。
據報導,去年在出現歷史最低水位的情況下,湘江流域十年來首次未出現重金屬污染超標。但從主要污染物減排率排名來看,湘江流域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仍低於中國大陸平均水準。
按照湖南省政府最近通過的「湘江流域水污染綜合整治實施方案」,湖南將在未來三年內投入資金人民幣一百七十四億元對湘江流域水污染進行綜合整治,爭取到二零一零年實現流域水環境品質功能達標。
蔣益民說,湖南省已擬將減排指標納入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作為政府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和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的重要內容。
環保部:廣西一水源被汙呈玫瑰色 兩企業被處停產
中共環境保護部30日通報,廣西欽州市那彭鎮自來水廠取水口上游被污染,出現玫瑰紅色水體,排汙來自當地一造紙廠及一竹木加工廠。目前這兩家企業被處停產,當地正以自備水井解決部分民眾生活用水。
據大陸中新網報導,中共環保部有關負責人說,本月二十日,那彭鎮自來水廠發現取水口上游水體被污染。廣西和欽州市環保部門趕赴現場檢查,發現玫瑰紅色水體,污染來自距那彭鎮約三十五公里的生產炮竹紙企業華源造紙廠和平興竹木加工廠。
據悉,上述兩廠在未履行環評手續、未建任何環保設施情況下擅自生產,並於十九日上午趁大雨之機大量排放超標廢水,造成那彭橋、那彭水廠取水點、石圭坪三個監測斷面化學需氧量、硫化物、總氮指標超標。
這位負責人說,當地政府及時開展應急處置,向民眾說明情況,消除恐慌;並責令肇事企業停產,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環保部已要求當地加強水質監測和督察整改,儘快恢復水廠取水、供水,確保居民飲水安全。
世界銀行貸放4億美元 協助大陸節能減碳
http://www.cdnews.com.tw 2008-05-29 張達智/整理
中央社29日電,據世界銀行中國大陸局官員表示,世界銀行已批准三個新的大陸貸款項目,主要在幫助中國大陸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減少電廠污染排放。這三筆貸款總額為四億四千一百萬美元,佔世銀二零零八財年對中國大陸貸款計劃額度的近三分之一。
香港大公報報導,這筆款項將用於支持能效融資項目、山東煙氣脫硫項目和第三遼寧中等城市基礎設施項目。
通過大陸能效融資項目,世銀將幫助中國大陸進出口銀行、華夏銀行以及其他參與項目的中國商業銀行培育,開展大規模能效貸款的能力,增加對節能項目的貸款支持,尤其是為重工業領域的節能項目提供單筆為五百萬到一千萬美元的貸款。
山東煙氣脫硫項目是針對煤炭消耗量居大陸第二、二氧化硫排放量居大陸之首的山東省,在四座燃煤熱電廠安裝煙氣脫硫設備和二氧化硫控制設備,並幫助大陸地方監管部門加強二氧化硫排放控制計劃的監測與實施能力。
第三遼寧中等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將對遼寧省目前的效率低下、設備陳舊、污染嚴重的中央供熱系統,進行改造。
目前遼寧省的中小城市主要依靠燃煤供熱鍋爐和熱電聯產電廠供熱,該項目將建設更高效的中央供熱系統,並回收發電和鋼鐵生產產生的廢熱。
據瞭解,世界銀行管理著若干個捐助單位的碳基金,在中國大陸積極推廣碳交易,截至目前共簽署了十幾個涉及能效和清潔能源的碳減排協議,總額達兩億兩千兩百萬美元。世界銀行集團的國際金融公司也通過其大陸能效融資項目,支持中國大陸發展清潔能源和提高能效。
三峽大壩地震設防達到7度
■工程答疑 三峽蓄水翹尾不會危及重慶
昨日下午,三峽總公司在三峽壩區召開境外媒體記者見面會,三峽總公司經理李永安、副總經理曹廣晶向記者介紹了三峽工程建設與運行情況,就工程技術創新、生態保護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工程設計」裝機容量只占全國發電量4%
問:完成大壩後,三峽1820萬千瓦的發電量能占到中國總發電量的多少?
曹廣晶:三峽大壩整個裝機容量是1820萬千瓦,發電量爲847億千瓦。三峽工程很大,發電量也很大,但占全國的比例卻很少。目前全國整個裝機容量已經超過5億千瓦,三峽只占到其中的4%.到2020年,全國裝機容量將達到10億千瓦,到那時占的比例更小。
大壩地震設防達到7度
問:三峽大壩的修建是否會造成地震頻發?地震會危及大壩嗎?
曹廣晶:蓄水高程在135米時,用于庫區邊坡加固投入了40億人民幣,到今年10月水位達到165米時,對于邊坡的治理將花費80億人民幣。
三峽壩區和庫區的地質構造屬于穩定區域,作爲重大技術課題已進行了論證分析,水庫誘發地震是世界性的問題,不過大多數的地震量級低于本地的水平。三峽大壩在壩區安裝了大量的數字化監測網絡,蓄水後地震數量有所上升,但目前監控最大爲三級。
根據地質分析,三峽地區最大可能的地震烈度爲6度,而三峽大壩按照7度來設防,地震烈度都在設計控制範圍之內。
升船機難度超世界水平
問:據悉,垂直升船機有兩個德國公司投標,目前設計、進展如何?
曹廣晶:升船機是由德國一家設計公司、一家監理公司來進行設計監理工作,升船機難度是目前三峽工程中惟一一個中外合作設計項目,其余項目完全是中國自主設計的。
升船機是難度非常之大的項目,遠遠超出了世界水平,因此工期比計劃推後了半年時間。預計今年年底之前結束設計工作,並開始土建施工。從現在情況看,升船機不是馬上需要,所以要質量第一、安全第一,力求穩妥。
防洪是最主要長遠效益
問:從曆史長期來看,三峽大壩將發揮什麽作用?
李永安:最主要的是防洪效益,其次是發電和航運效益。從宏觀來講,長江流域的人口和GDP都占到了全國的三分之一,三峽蓄水後對該地區的經濟發展産生了重要的助推作用。2003年蓄水以後,通過三峽大壩的年貨運量達到了4300萬噸以上,相當于蓄水前的三倍。今後隨著工程的完工,對長江經濟發展將産生更大的作用。
「安保反恐」恐怖襲擊摧毀大壩幾乎不可能
問:三峽大壩能否應對恐怖襲擊?今天上午在參觀完三峽大壩後,發現大壩周圍保衛人員不足,中國政府應對大壩反恐方面有什麽措施?
曹廣晶:中國政府對于大壩的反恐非常重視,我們有充足的力量和堅實的設備守衛著大壩,特別是對閘門等各種設備。去年11月,我們在大壩工地舉行了反恐軍事演習,對于各種可能發生的恐怖活動都有預案,而且很多還做了演習。中國國防部對三峽大壩可能遭遇軍事襲擊的安全問題非常重視,三峽大壩設計時有專題論證。大壩是混凝土重力壩,一般恐怖襲擊和常規武器造成大壩潰決幾乎不可能。
應對核戰爭,主要是通過放空水來應對。三峽大壩有11萬立方米/秒的特大泄洪能力,在145米的水位以上,三峽大壩庫容約是220億立方米,遇到戰爭一天就能放出90億-100億立方米庫容,兩三天就能放完水;如果慢的話,四五天時間就可以全部泄完。
大壩在設計階段,幾個科研單位已做了大壩潰決模擬試驗,模擬一旦大壩潰決,會對下遊造成什麽影響。試驗結果表明,即使大壩潰決,影響區域也僅限于宜昌以下及江漢平原地區,並不像有人想像的從宜昌到上海廣大的長江中下遊平原地區。
三峽工程對整個中國經濟發展壯大是有很大幫助的,不能因爲害怕戰爭就拒絕發展。三峽大壩離海岸線有一定縱深距離,中國的軍隊也不是吃素的。
「生態保護」大壩對長江改變不大
問:修建三峽大壩會否出現環保方面的負面影響,如上遊的污染問題、泥沙淤積問題,你對此如何評價?
曹廣晶: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工程上馬之初,結論非常清楚:利大于弊。對環境影響主要取決于建壩以後多大程度改變了河流。三峽大壩是一個季節性調節水庫,對河流的改變不大。汛期爲排泥沙,水庫就處于敞池狀態,原河流沒有改變。另一方面,三峽大壩高程145米以上的庫容爲210億立方米,而長江每年的平均徑流量爲4500億立方米,水庫的庫容只有年徑流量的二十分之一。所以水庫工程規模雖大,但對河流的改變很小。
水庫本身並不制造任何污染。經過20年的改革開放,人們對環保的要求越來越高,治污是一個大趨勢。自大壩蓄水以來,上遊來的泥沙逐年減少,相當一部分泥沙留在了水庫裏,現在很多人擔心清水下泄會導致河道沖刷、壩岸崩塌。
但下遊崩岸在蓄水前也是可能的事,在這個問題上有人故意誇大概念。另一方面,清水下泄對河床的沖刷能提高河道的泄洪能力,是有好處的。
蓄水翹尾不會危及重慶
問:據稱當大壩蓄水達到175米的時候,從大壩到重慶,每相隔100公裏,水位就有7米的上升高度,到重慶水位將達到210米,這會帶來什麽影響?
曹廣晶:三峽大壩6-9月份的汛期是低水位運行,水位會保持145米高程,而不是175米高程,如果是千年一遇的洪水,高程將達到180.4米,這個時候重慶的水位將達到196米,這個高度還考慮了各種因素,是科學計算出來的,不是你說的那樣。
http://news.sina.com.cn/c/2006-05-18/01459890548.shtml
三峽大壩經濟扶持移民20年
本報訊 記者昨日從三峽大壩全線到頂媒體見面會了解到,近日中央將出臺新政策,加大移民搬遷後期的扶持力度,計劃在搬遷後的20年內繼續對移民進行經濟扶持。
移民扶持金來自電站盈利
昨日,三峽總公司經理李永安介紹,截至2006年3月底,三峽庫區累計到位移民動態資金515億元,累計完成移民補償投資449億元,累計搬遷安置移民112.78萬人,建設各類房屋4245萬平方米。
“移民問題舉世矚目,關系到三峽工程的成敗。”李永安介紹說,搬遷後的移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變,統計數據表明,農村移民搬遷後,人均居住面積達到了40平方米,生産、生活條件都有所改變。
“中央政府將出臺新政策,加大移民搬遷後期的扶持力度,初步計劃是移民搬遷後的20年內繼續進行經濟扶持。”李永安說。
據三峽總公司副總經理曹廣晶透露,搬遷後移民扶持資金將主要從水庫發電的盈利資金中每年抽取。
“扶持資金主要是補助移民的生活費。這樣做,就是讓爲修建電站而搬遷的移民能分享建電站所帶來的實惠。”李永安說。
中央領導不參加封頂慶典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此次重大慶祝活動將按“簡短、簡樸”的原則低調舉辦。
三峽總公司副總經理曹廣晶向記者介紹,20日三峽大壩最後一車混凝土將澆築到185米設計壩頂高程,標志著三峽大壩全線澆築完成,具備汛後蓄水至高程156米條件,將開始提前發揮三峽工程的防洪、發電和效益。
據三峽總公司新聞中心主任金長江介紹,目前中央電視臺、新華社、光明日報社等國內近百家媒體300多名記者已雲聚三峽壩區,共同記錄這一世紀工程的曆史時刻。
雖然媒體將鏡頭聚焦三峽工程,但記者從三峽總公司了解到,根據國務院三建委第十五次全會精神,20日在三峽工地舉辦的慶祝活動將一切從簡。曹廣晶介紹,20日的慶祝活動將沒有中央領導參加,參與活動人員主要爲三峽工程建設者。
■建設者說大壩建成不代表工程結束
工程總量完成80%,三峽進入邊建設邊運營時期
據新華社電 三峽右岸大壩最後一倉混凝土將于20日澆築完成,大壩將從北到南全線貫通。大壩建成是三期工程的標志性進展,但不代表著三峽工程行將結束。
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工程建設部技術管理部主任丁琦華解釋說,大壩只是三峽工程中的一部分,三峽工程還包括水電站廠房、通航建築物和茅坪溪防護大壩等建築物。按照初步設計,總工期17年,分三期完成。三期工程自2004年初開始,至2009年三峽工程全部竣工。
他說,目前工程還只是完成了總量的80%,進入邊建設邊運營時期。工地上右岸大壩電站廠房正日以繼夜地興建,預計明後年12臺巨型機組陸續發電;右岸山體內,安裝6臺70萬千瓦機組的巨型地下電站廠房正在開挖。
大壩建成後三峽工程的主要控制性進度包括:6月,三期上遊圍堰爆破拆除;汛後,水庫蓄水至156米;12月,右岸電站尾水門槽及閘門安裝完成;明年3月三期下遊基坑進水;明年7月,右岸電站首批機組發電以及2008年右岸電站12臺機組安裝完成。
http://news.sina.com.cn/c/2006-05-18/01458952906s.shtml
平可夫稱解放軍在江西部署S300防B2炸三峽(圖)
環球時報•環球網消息:美國合衆國際社5月16日刊發平可夫的撰文,文章稱中國在江西南昌部署S-300防空導彈、拓展防空力量的覆蓋範圍,除了防範臺軍F-16戰機可能的襲擊外,也是防備美軍B-2A轟炸機轟擊三峽大壩的舉措之一。
文章開頭說,過去一年來,中國空軍已在實質上加強了在江西省的防空力量,這表明,大陸以福建和江西爲核心的對付臺灣的二線防空戰力部署已經完成,此舉將極大拓展中國防空力量的覆蓋縱深。
文章說,解放軍空軍采取多項步驟,加強在江西的防空戰力。首先是在江西省會南昌部署了至少兩個S300-PMU1或PMU2地空導彈營。其次是在江西某空軍基地部署了24架殲-11戰機,24個新機庫以及一批軍官居住樓房也正在建設之中。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05-18/1116500924.html
臺軍將升級巡航導彈 射程涵蓋北京三峽大壩
中新網9月5日電 島內有媒體傳稱,臺灣“中科院”研發的“雄二”E巡航導彈明年起將進行性能提升,射程從目前的1000公裏倍增到2000公裏,射程涵蓋了大陸北京、長江三峽大壩等重要政治、軍事目標。
綜合臺灣媒體報道,不過臺“國防部”軍事發言人室4日聲明,“中科院”是在既有研發基礎上,針對解放軍軍力,持續提升臺軍制海作戰攻船所需“雄風”系列導彈現有的系統性能。“國防部”希望媒體對于臺軍武器研發等報道,應以“國防部”軍事發言人室正式發布新聞稿或“國防部”具名官員說明爲准;有關軍事新聞報道,應審慎查證,以免臆測,誤導社會大衆。
這則報道稱,臺“中科院”雄風計劃所組成的項目小組,9月中旬啓程到美國洽談導彈引擎關鍵技術支持;若能順利取得,射程2000公裏的“雄二”E導彈最快在2008年完成,兩年之內進行試射。
http://jczs.news.sina.com.cn/2006-09-05/1202395584.html
新聞背景:三峽大壩的抗軍事打擊能力(圖)
三峽大壩是重要的民用設施,關系著幾千萬甚至幾億中國人的身家性命。中國高層異常關注三峽大壩的自身安全和軍事防護,在設計時已經充分考慮到戰爭因素。
安全理由之一:大壩壩體強度非常大。三峽大壩是混凝土重力壩,即每一個壩塊都可以依靠自身的重力來保證穩定性,是一座真正的銅牆鐵壁。此外,在三十多年的時間裏,中國大陸對模擬壩體進行過數次高強度爆破,並對建成後的大壩進行模擬爆破。結果證明,大壩不僅能抵禦常規武器的襲擊,就是小當量的核武器也奈何不了它。
安全理由二:潰壩破壞作用有限。三峽水庫的總庫容分布在長度達六百余公裏的水域,平均寬度僅一點一公裏,是一個少見的“河床型”水庫,是“一線水”,而不是很多人想像中的“一盆水”。即使潰壩,由于庫區曲折河道的阻滯,庫內蓄水將分段下泄。模型試驗的結果顯示,當大壩潰口爲一千米、七百米及四百米三個不同寬度時,在三峽出口南津關測得的最高水位基本相同。這一結果證明了壩前峽谷對洪峰的阻滯作用。因此,潰壩後第一個洪峰的瞬時流量雖然很大,但總流量有限,下泄受阻,加上被淹地區的調蓄,其對下遊廣大地區的破壞作用有限。
安全理由三:兩道“天網”密不透風。在建設大壩的同時,在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統一指揮下,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空軍航空兵、空軍地面防空部隊及陸軍防空部隊也爲大壩構築起了兩層嚴密的防禦網。雖然大壩工程全部竣工要到二00九年,但有關的防禦早在一九九七年前後就部署完畢,並仍在不斷加強。據悉,第一張“天網”是反彈道導彈防禦系統。解放軍新型反導系統完全可以保護三峽壩區。爲了提高反導系統的作戰能力,中國還在積極研制與之配套的性能更好的新型相控陣雷達。它能有效地實時監測和跟蹤臺軍可能發射的中程導彈,指揮反導導彈升空迎敵。第二張“天網”則是大氣層內的立體攔截體系。擔負該層防禦任務的主要力量是各型地對空導彈、單兵對空導彈、各型高射炮和高射機槍以及解放軍各型作戰飛機。
此外,即使爆發核戰爭,三峽大壩也有事前的防範措施。第一,大壩有十一萬立方米/每秒的巨大的泄洪能力,即便假設一秒鍾泄洪五萬立方米,一天就可泄掉四十三億立方米的庫容。正常運用狀態下,在一百四十五米的水位以上,三峽大壩庫容大約是二百二十億立方米,四五天時間就可以全部泄完,如果加大泄洪量,這個時間還會縮短。這種情況下,即便大壩瞬間被毀,也不會造成大影響。
可以想見,任何兵力、兵器要想突破多層次、密不透風的立體防禦體系,偷襲三峽大壩,絕非易事。
http://jczs.news.sina.com.cn/2006-05-18/0844371115.html
印度沙塵暴肆虐 北方省死亡逾六十人>中央社08-05-16
據地方政府官員今天表示,印度北部地區昨天發生特大沙塵暴,挾帶狂風豪雨,造成許多地區屋塌樹倒,雖僅歷時兩小時,但在居民人口一億六千萬的印度最大省北方省,已知罹難人數至少六十人;首都德里地區五人喪生。
主要受印度北部氣旋影響,來自西部「沙漠之邦」拉吉斯坦省的沙塵暴,在昨天中午左右,突然間撲天蓋地而來,首都德里地區一片昏天暗地,交通嚴重受阻。
警方說,若干林蔭大道旁的古老大樹遭狂風連根拔起,壓垮一輛路過的小汽車和一輛馬達三輪計程車,造成五人喪生。
印度北部其他省區災情仍然不明。
據氣象局官員表示,印度每年在雨季來臨前,由於西北部地區氣流影響,各地都會有規模程度不等的沙塵暴出現。官員並預測今後幾天仍將會有強風和暴雨出現。
氣象局局長班恩稍早也表示,印度北部每在夏季發生沙塵暴是正常現象,但昨天的規模特大,狂風大作。
據氣象局記錄德里地區風勢,沙塵暴在國際機場等空曠區域,風速達每小時約一百四十公里,市區降為每小時八十一公里。
農業專家擔心持續的狂風豪雨,可能影響目前正值收成旺季的芒果和西瓜等作物,間接影響市場物價。
長江三峽庫區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
http://www.cdnews.com.tw 2008-05-07 張達智/整理
2008年5月7日,據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披露,三峽水庫2003年6月蓄水以來的監測結果表明,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總體上在可行性研究報告預測的範圍以內,水庫的水質、泥沙、地震等方面的情況好於預期。
按照《三峽工程施工區環境保護實施規劃》要求,中國三峽總公司嚴格落實施工區環境保護措施,建設了生產廢水處理設施,對垃圾進行集中處理,對已完工的施工現場及時進行植被恢復,施工區的粉塵、噪音等監測指標符合國家要求,空氣品質達到二級。(圖文/中新社)
研究:中國超越美國 躍登全球廢氣排放首位>08.04.16中央社
美國加州大學研究人員的報告指出,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廢氣排放大國。
加州大學研究人員表示:「我們原本預測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在二零二零年才會超越美國,卻提早在二零零六年就實現了。」
這份由加州柏克萊大學經濟學教授歐霍瑪,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經濟學教授卡森所做的報告,將刊登在下個月的「環境經濟學與管理」期刊。
研究人員收集許多中國省份使用石化燃料的資料,預測從二零零四年到二零一零年間,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年增率是百分之十一。
先前預估的年增率是百分之二點五到百分之五。
研究人員指出,中國空氣污染程度的激增,已經大幅度抵銷其他國家致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以符合京都議定書標準的努力。
報告:中國成為全球最大排碳污染國>08.04.16中央社
一份最新報告說,中國已經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污染國。專家擔心,這將在國際政治領域給中國帶來麻煩,但不會馬上影響到北京夏季奧運。
美國之音報導,美國加州大學將在五月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被低估,而且可能在2006年和2007年間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污染國。
報告警告說,如果中國未來的溫室氣體排放毫無限制,將超過京都議定書對排放限制規定的好幾倍,讓任何國際減排努力付諸東流。
據報導,德國海德堡大學政治學教授克魯瓦桑說,這將在國際政治領域給中國帶來巨大的麻煩:「從中、長期來看,這將給國際政治帶來巨大影響,因為中國出於某種原因很不情願來貫徹一種可持續的環境政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缺乏貫徹這種政策的手段。」
研究人員承認,對於中國究竟什麼時候成為二氧化碳最大的排放國的確存在疑團,因為他們的分析是根據2004年的數據推估。研究負責人奧夫哈莫博士說,中國的廢氣排放量實在驚人,但把矛頭指向中國人是沒有意義。他們努力把人們從貧困中拯救出來。他認為,唯一的解決方法是西方國家大幅度轉移技術和財富。
報導說,有人擔心這份報告可能讓人對北京夏季奧運的空氣污染更加擔心。克魯瓦桑認為,北京奧運短期內不會受到影響。
為改善奧運期間北京的空氣品質,北京當局將在奧運會開幕前三星期讓北京周圍的所有建築工地停工。
湖南邵東水廠污染十萬人飲水困難>08.04.16中央社
中國湖南省近年來因水資源分布不均及人為污染,出現嚴重缺水,影響當地民眾生活,其中湖南省邵東縣自來水近日受到嚴重污染,造成十萬人飲水困難。
擁有湘、資、沅、澧四水和「八百里洞庭湖」水資源的湖南省,歷史上以「湖廣熟、天下足」著稱,如今卻成為「缺水大省」。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湖南省邵東縣城劉女士十二日晚間打開水龍頭準備取水做飯,突然聞到自來水有股刺鼻的濃烈異味。
當地環保部門調查污染源,判斷是焦油類物質污染水源。邵東縣自來水公司立即停止柳橋水廠供水,造成城區近十萬人無自來水可飲。
邵東自來水公司負責人表示,十二日晚間發現水有異味後,公司立即停止供水。經過調查發現,異味是因柳橋水廠取水源的落水河受到污染,河水散發強烈的刺激性氣味,用手試一下河裡的水,手上全是油珠。
報導說,四月十三日,環保部門人員調查污染源時,判斷是焦油類物質污染水源。自來水公司檢測後發現,水質有機物污染嚴重,為盡快恢復正常用水,公司打開城區大部分消防栓,從上午九時排到晚間十時,才全部更新管線及水廠水池裡所有自來水,排水總量達七萬多噸,管線內的石油類物質異味才排盡。
十四日晚間經化驗,確定出廠水及管線水均合格,才恢復向用戶送水
羅布泊地底水庫 三峽3倍大【聯合報08.04.16
大漠之地新疆,竟發現一座容量可與三峽水庫匹敵的地下水庫。新疆水利廳表示,未來三年,新疆將投資十億人民幣,大規模開發地下水寶庫,來緩解用水緊縮的窘境。
中新社報導,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不僅潛藏著石油,還蘊藏著龐大的地下水資源,新疆當局計畫在2010年前,投入十億四千萬人民幣的資金,開發地下水資源,提高南疆地區棉花、糧食和林果等優勢農業產業的發展。
武漢中國地質大學的李振宇博士在二年多前探勘時發現,有「死亡之海」之稱的羅布泊,有一處十多公里長、四公里寬的地下水庫。其容量相當於一座三百九十三億立方公尺的三峽水庫。
新疆工程地質勘察院物探室主任王文昌也說,迄今為止,這是在羅布泊發現的最大的可用於灌溉的「地下水庫」。
搶救月牙泉 水位回升10年最高>TVBS 尤美心08-04-02
甘肅敦煌的千年沙漠綠洲「月牙泉」,外型宛如一彎明月,因此聞名,不料近30年來,因為地下水開採與水庫等工程,導致月牙泉逐漸乾涸,面臨空前危機,大陸官方拯救月牙泉,斥資超過新台幣50億元,花費鉅資,最近總算讓月牙泉重新滲出泉水,水位到達10年新高。
拿著尺仔細測量月牙泉水位,不眠不休的工作人員,「搶救月牙泉」總算有了初步成效。「搶救月牙泉」工作人員:「從3月12日開始出水,3月16日至26日這10天,月牙泉水位上升36.5厘米。」
每天以3到4公分的速度上升月牙泉水位,達到10年來新高,平均水深,也恢復到1998年的水準,相當令人振奮。
位於甘肅鳴沙山的月牙泉,在沙丘環抱裡,狀似一彎新月,原本號稱「永不枯竭」,卻因為水庫工程與地下水長期開採,逐漸乾涸。
最嚴重的時候,月牙泉的面積從24畝銳減到7.8畝,平均水深只剩下1.1公尺。千年美景逐漸消失,大陸官方緊急發出「救泉令」,2006年開始,陸續投入超過12億人民幣,約50多億台幣,搶救月牙泉,歷時多年,現在搶救工程有了成果,而更讓人驚喜的是,在月牙泉東端的低窪處也滲出泉水,面積約4百平方公尺,形成「二泉映月」的景象。
人大/兩省長立軍令狀 節能減排不達標自摘“烏紗”
http://www.cdnews.com.tw 2008-03-11 王鵬捷/綜合報導
中新社北京三月十一日電:甘肅、山東省要完不成節能減排的目標,徐守盛、姜大明就辭去省長職務。
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張力軍十一日在兩會期間一場關於環境資源與節能減排的記者招待會上,向中外記者透露上述資訊。張力軍以此實例向境內外媒體表明中國各地實現節能減排的決心。
張力軍並不諱言當前所遇的障礙。“高污染、高能耗的企業增長速度過快;一些地方對環保不夠重視,盲目開發,過去盲目開發的專案現在環境問題逐步顯現;少數地區的基層領導對環保、節能減排重視不夠;環境監管力度和力量不夠。”
但這並沒有影響到中央政府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信心。張力軍表示,現在節能減排列入了地方黨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各地都把減排目標分解落實到了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實行嚴格的問責制。
“什麼叫做約束性指標?約束性指標就是‘摘帽子’工程。山東省要完不成節能減排的目標,我薑大明就辭去山東省省長職務。”薑大明的這句話讓張力軍至今記憶猶新。
張力軍介紹,在經濟比較發達的江蘇,已經提出每年要從省級財政拿出二十億元支持減排;經濟不太發達的內蒙古自治區則提出,到二0一0年,所有的旗縣都要建成汙水處理廠,汙水處理率要達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
“‘十一五’期間實現(主要污染物)削減百分之十的目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我們也是非常有信心的。”這位國家環保總局官員樂觀地說。
人大/污染物減排任務十分艱巨 大陸擬組建環境保護部
http://www.cdnews.com.tw 2008-03-11 王鵬捷/綜合報導
中新網北京3月11日電:國務委員、國務院秘書長華建敏十一日向全國人代會作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華建敏在說明中指出,組建環境保護部,加大環境保護力度。
華建敏表示,環境保護是中國的基本國策,關係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將面臨嚴峻的環境壓力,污染物減排任務十分艱巨,必須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加大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的力度,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華建敏指出,為加大環境政策、規劃和重大問題的統籌協調力度,組建環境保護部。其主要職責是,擬訂並組織實施環境保護規劃、政策和標準,組織編制環境功能區劃,監督管理環境污染防治,協調解決重大環境問題等。
華建敏表示,不再保留國家環境保護總局。
人大/解振華:有損環境的企業不可能上市
http://www.cdnews.com.tw 2008-03-11 王鵬捷/綜合報導
中新社北京三月十一日電:中國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今日在記者會上回答香港記者提問時明確表示,根據法律法規,中國將對所有新建項目實行節能評估,做有損于環境行為的企業不可能上市。
解振華指出,根據新頒佈的《節約能源法》和已經頒佈實施的《環境保護法》及有關法律法規,中國政府將對所有新建專案實行節能評估,並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不符合標準和規定的專案不可能重新建設。
解振華說,中國環保總局過去有規定,對所有上市企業,首先要審查它的環境行為,上市企業要對環境負責。他嚴肅指出,如果不能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執行國家的排放標準,做有損于環境行為的企業,這樣的項目、企業不可能上市。
解振華認為,以上措施,再加上《節約能源法》節能評估制度的實施,基本上能夠保證上市的項目、企業在環境、節能方面符合國家的要求。完
反建PX廠福建省副省長汪毅夫被逼下台>中時08.03.09白德華
面對提問簽名反建PX廠的副省長遭打壓,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否認說,「這名官員已提到正部級幹部了!」惟據指出,盧展工指的是調升安徽省長的王三運,而非簽名的副省長汪毅夫。台籍的副省長汪毅夫則已在今年一月福建省人大會議上去職,專任台盟中央常務副主席。
去年五、六月期間,面對台資龍騰芳香烴廠投資百億人民幣,將在廈門海滄建PX(對二甲苯)廠一事,數萬廈門人走出家園抗議,在廈門市政府召開數次公聽會及環評會後,福建省府決定PX廠遷建漳州古雷半島上,廈門人展現了一次公民抗議的典範,官方理性應對也獲得贊揚。
面對提問 省委書記嚴詞否認
惟該事件後續延燒至今。先是近半月,古雷半島上出現群眾抗議,建與不建令官方頭痛。其二 ,原全國政協委員、反建PX的帶頭人之一、台籍中科院院士趙玉芬,不再續任全國政協委員。近日,又傳主管對台及教科文的福建排名第二副省長、台籍人士汪毅夫遭打壓。
對此說法,盧展工在「兩會」期間回應PX事件表示,「民眾的環保意識強烈,應予充分肯定」。
他說,「這個項目放在廈門這麼小的地方,有其侷限性,對項目本身的延伸發展也不利;從廈門的功能定位看,石化產業放在那裡是有問題的,民眾有意見也是對的。」
談到石化項目建設,盧展工說,隨著福建建設海西區的提出,廈門做為福建和海西區的龍頭地位已確立,這就要求廈門重新定位和調整其功能,廈門應發展航運、金融、高新技術、總部基地這類高端產業。
升正部級幹部 回答張冠李戴
「PX項目本身是個好項目,福建有幾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何必非要把這項目放在廈門這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稍早香港媒體稱,去年三月由趙玉芬牽頭的一百零五位全國政協委員簽名,反對在廈門建PX廠,其中包括福建省副省長汪毅夫。報導說,事件曝光後,廈門黨政領導多次刁難汪毅夫。福建省府祕書亦證實,簽名中的汪毅夫不是同名同姓,的確是這位台籍副省長。
對此事,盧展工嚴辭批駁「打壓簽名的福建某副省級官員」的說法。他說,「廈門市怎麼能夠有這麼大的權力,去打壓一個副省長?這顯然是不客觀的報導。」
他接著說,「我可以告訴你,現在這名官員已提到正部級幹部了!」
惟據了解,福建今年一月召開的人大會議上,去職的副省長有兩位,一為去年底「升任正部級」幹部、調往安徽出任省長的王三運,另一位就是簽名的汪毅夫。汪毅夫主管的工作,已交由原婦聯主席、今年一月升任副省長的王美香負責。
未達退休齡 專任台盟副主席
一九五○年生的汪毅夫今年五十八歲,實際還不到六十歲「副部級」退休的年紀。汪毅夫辭去副省長職後,並未發布新聞,極可能僅擔任台盟中央常務副主席一職。
消息人士說,按理身為省委書記的盧展工不會將王三運與汪毅夫弄錯,因此,「要嘛不是盧展工張冠李戴,就是有意含混其辭。」
不過,這位消息人士說,如果趙玉芬確因PX事件不續任全國政協委員,汪毅夫受此事牽連就不是不可能的了。
閩官方證實 PX廠自廈門移漳州【世界日報╱特派記者李春、
人大福建省代表團昨天開放,媒體爭相提問廈門翔鷺PX(對二甲苯)遷建問題。福建省領導首度公開證實,PX廠址將移往漳州市漳浦縣的古雷半島。
廈門市長劉賜貴介紹PX項目最新進展。他說,廈門已建議把這個項目遷移到福建其他更適合、空間更大的地方,目前正在和項目的業主協商,按照程序正朝著圓滿的方向發展。
對於廈門PX項目將遷往古雷半島,漳州市長李建國表示,現在有這個意向,還沒進入實質性階段。歡迎PX項目落戶古雷半島,半島可以建30到50萬噸的碼頭,適合P X項目的發展。
省委書記盧展工則為廈門停建PX提出解釋。他說,這個項目放在廈門這麼小的地方,有侷限性,對項目本身的延伸發展也不利;這個項目本身是個好項目,福建有幾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何必非要把這個項目放在廈門這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PX項目由前東帝士集團總裁陳由豪的廈門翔鷺集團投資,由於環保汙染問題,廈門人反對將廠建在海滄,漳州則招手表示歡迎PX。
漳州市長:歡迎翔鷺PX廠落腳古雷【經濟日報╱記者林安妮
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昨(7)日在北京「兩會」回應廈門PX項目時表示,翔鷺PX項目不適合放在廈門,可以考慮在福建省其他地方興建。
這是福建最高領導首度清楚表態廈門PX項目的去留問題,外傳翔鷺PX廠將移往漳州的古雷半島。
廈門翔鷺集團負責人、前東帝士集團董事長陳由豪日前低調現身廈門高崎機場,被問及PX投資計畫受阻,陳由豪不願多談,僅低調表示「該案已通過,地點就在廈門附近。」
盧展工昨天的說法,已排除陳由豪所稱,翔鷺PX項目建廠地點在廈門的可能性。
翔鷺集團旗下PX廠總投資金額高達人民幣108億元,是廈門地區最大的投資計畫,也是大陸最大的PX廠;翔鷺成為大陸唯一集PX、PTA到下游化纖垂直整合的石化集團,建置完整的芳烴產業鏈。
中新社報導,昨天盧展工在北京接受外國記者提問時說,這個項目放在廈門這麼小的地方有侷限性,對項目本身的延伸發展也不利,「從廈門的功能定位上看,(石化)產業放在那裡是有問題的,民眾有意見也是對的。」
他說,石化項目由來已久,1980年代就有過規劃,隨著福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廈門將作為福建和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龍頭樞紐,廈門的功能必須重新定位,「廈門應該發展航運、金融、高新技術、總部基地這類高端產業。」
他強調,這個項目本身是個好項目,但福建有幾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何必非要把這個項目放在廈門這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盧展工也嚴辭反駁廈門打壓簽名反對該項目的福建某副省級官員的說法,他說,「廈門市怎麼能夠有這麼大的權力去打壓一個副省長?顯然是不客觀的報導。」盧展工還說,「現在這名官員已經提到正部級幹部了。」
廈門市長劉賜貴隨後也表示,廈門已建議把這個項目遷移到福建省更適合、空間更大的地方,目前正在和項目的業主協商,按照程序正朝著圓滿的方向發展。
外傳廈門PX項目將遷往漳州古雷半島,漳州市長李建國說,現在是有這個意向,但還沒進入實質性階段,「這個項目如果能夠放在古雷半島,我們是很歡迎的,也是能夠承建的。」
台籍政協委員反PX 趙玉芬不獲續任>中時08.03.06 白德華
根據大陸學者王光謙的說法,畢業於台灣清華大學的大陸七至十屆全國政協委員趙玉芬,疑因在反對廈門對二甲苯(PX)工廠事件中扮演重要推動角色,在此次十一屆中共政協會議中被決定「不再續任」。
清華大學教授王光謙在接受訪問時表示,大陸各地的環保維權,由於地方政府主觀意識太強,走一步算一步,沒有長遠規畫,「本質上,這就是一場官貓捉民鼠的遊戲。」
發動聯名抗爭 趙玉芬遭禍
對於其同事,原大陸全國政協委員趙玉芬不再任職政協一事,王光謙質疑,很可能與反對廈門建PX廠事件有關。
廈門PX廠由台灣通緝犯陳由豪幕後主導,原本獲得廈門、福建省以及北京中央的一致認可,但在趙玉芬發動一百餘名中共全國政協委員聯名反對後,引發廈門市民一波波的反PX抗議聲浪,最後終於促使該PX工廠遷往廈門南方的古雷半島。
廈門市民勝利了,古雷半島卻慘了。該PX工廠遷建古雷半島,近日引發古雷半島對岸、福建東山島民眾的激烈抗爭,傳聞已有一名抗議群眾身亡。
連任四屆政協委員 共廿年
此外,趙玉芬也因此遭禍。因推動廈門反PX而失去政協委員身分的趙玉芬,一九四八年在河南出生,但一九四九年即隨家人來台。趙一九七一年畢業於台灣清華大學,一九七五年取得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化學博士學位。
趙玉芬一九七九年前往大陸發展,成為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一九八八至二○○四年擔任北京清華大學教授,一九九一年當選中科院士,二○○○年起改在廈門大學任職。
自一九八八年以來,趙玉芬一直是中共全國政協委員,從七屆起連任四屆共廿年的時間,直到本(十一)屆才被北京決定「不再續任」。
黃河泥沙築長城 每年可繞地球廿七圈>中時08.03.06白德華
長年關注環保議題的清華大學教授王光謙表示,環境保護已是刻不容緩的大事,以黃河來說,十六億噸泥沙如放在寬一米長城上,可繞地球廿七圈。
一九六二年生的清華大學教授王光謙,長期從事水利與河流動力教學工作,發表論文百餘篇,多篇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研究成果獲大陸多項國家自然科學獎,被清華聘為「長江獎勵計畫」特聘教授。近年把精力多放在保護「母親河」黃河的王光謙,去年曾跟隨政協考察團前往黃河考察,廿四天行走八省路程近萬公里。
「我第一重視的是生態問題,如黃河水土流失,第二是水汙染,」王光謙說,像去年發生在太湖的藍藻現象就是水汙染。
談到水土流失上,王光謙說,像黃河每年十六億噸泥沙,用具體的概念就是:圍成一米寬的長城,繞地球廿七圈。「主要還是人的問題,」王光謙說,像黃土高原缺水不長草,沒辦法時,九九年當時總理朱鎔基實施了「退耕還林」,「我們可以看到這近十年來的變化。」
「之前,我去了黃土高原的山溝,經測試,每立方米含沙量達一千六百斤,泥沙比水多。現在再去看,已流出清水了。原來光禿禿的山,現在也長草了,這就是政策性的因素。」另外,老百姓有了錢,加上政府補貼,就不再去賺那每天六十元的砍伐工辛苦錢了。
「地方政府加上工業項目汙染水源,是最難解決的部分,」王光謙說,多數地方政府對汙染治理認識「很不到位」,其中一個怪現象就是,到了寧夏,當地政府說,「流進我們寧夏的水是五類水(最劣質水),流出的是三類水,」表示寧夏有治理;但到了下個省內蒙古,也說同樣的話,「這不是矛盾嗎?」
「黃河流域流經每個大中城市,流經每個工業區,都受到很嚴重的汙染,且治理力度都不夠。(地方政府)都想著別人治好,自己嘴上說得很好,實際不是這樣。」
王光謙說,江湖河川因水源充足,多成為千億項目的能源基地或石化工業基地,加上地方政府全力支持及企業犧牲環境,才是環保中的困境。
吉林礦災 17人罹難【世界日報08.03.06
昨天上午7時30分,吉林省東遼縣金安煤礦井下煤層自燃發火導致17人死亡,事故調查和善後安置工作正在進行中。
新華社報導,金安煤礦當班入井礦工共30人。煤層著火後,13人成功升井,17人被困井下。截至下午1時50分,證實17名礦工全部窒息死亡
中國一萬多個小煤礦將復產增加電力供應>中央社08.03.06
中國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將透過培訓等措施,幫助一萬多個停產的小煤礦恢復生產,以紓緩雪災後中國煤電供應吃緊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同時加強把關,從嚴審核煤礦復產的驗收標準。
北京「新京報」今天引述中國安監總局局長李毅中的話指出,由於春節前後中國多個地區的雨雪災害,今年煤礦停產時間長,集中復產礦井多,不少礦廠屬於因災停產,安全生產壓力很大。
從一月底統計的數據看,春節期間全中國煤電能力相當吃緊,經過動員、調整計劃後,能力有所上升,百分之九十六的國有重點礦廠春節期間都不休息,保障了煤炭的基本供應。
李毅中介紹,雪災後復產的煤礦大致有三類:一是一萬三千兩百多處的小煤礦,因春節期間放假、檢修而停產的礦井;二是湖南、江西、雲南、貴州等受災省有兩千七百多處煤礦,因受災停電而停產;三是一批新建、整合改善,因節日期間放假停工的礦井。
他說,人大和政協兩會之後,對於復產的煤礦將制定嚴格的驗收標準,「經過地方政府相關部門檢查驗收後,合格一處,恢復一處。按照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
古雷PX廠東山反建 爆流血示威【聯合報08.03.04
福建東山島民眾反對廈門翔鷺集團投資興建的PX(對二甲苯)廠擬改設在漳浦縣的古雷半島,連續三天爆發大規模示威遊行;民眾衝撞東山縣政府、縣賓館,與警方發生推撞,雙方均有人受傷。
消息來源透露,正值中共全國人大、政協會議在北京舉行,福建省領導人都在北京開會,福建當局下令嚴密封鎖情況,據傳一名民眾在衝突中死亡,但未獲證實。
網民稱PX為「劈叉」。網民在「東山開始在散步」的文中,聲援東山民眾的抗爭,呼籲「為勇敢的東山人加油」;文章說:「一個廈門人民強烈反對的項目,為什麼就可以移到漳州的古雷半島來,其中涉及的利益,我們無法猜測;從當地人民的反應,我們可以體會到人民對環境的強烈要求。」不過,文很快被刪掉。
PX是生產聚酯化纖的原料,前東帝士集團董事長陳由豪的廈門翔鷺集團擬在廈門海滄投資PX專案,二○○四年二月獲國家發改委批准,前年底開工,原計畫今年投產,每年工業產值可達八百億元。
廈門逼遷廠
五千人「散步」
去年三月兩會期間,由趙玉芬等一百零五名全國政協委員連署提案,以PX嚴重汙染環境,建議項目遷址,激起廈門市民環保意識。六月初,超過五千的廈門市民以「散步」方式,集結市政府前,表達反對心聲。最後在廈門市人大代表、全體市民強烈反對下,福建省委召開專案會議,決議遷移廠址,新廠址在漳州市東山灣北岸漳浦縣的古雷半島。
古雷半島與東山島隔海相對,相距僅十海里,漳浦人對PX廠到此落腳,未傳出異聲;但東山人擔心,PX廠若建在古雷半島,肯定會連帶汙染到東山。東山以漁業及旅遊觀光業為主,PX廠一旦興建,不僅會影響旅遊觀光,對海域生態會造成毀滅性災難。
況且,PX設在古雷半島,當地有補償金,但東山卻沒有任何補償。
古雷設廠
鄰島東山怒吼
消息來源指出,上月廿九日上午,東山銅陵鎮數千民眾聚集街上,以摩托車堵住三條主要通路,封鎖開往縣城的所有車輛、東山的海關口岸部門、閩南漁場指揮部、台胞接待站都在銅陵,鎮對外交通癱瘓,當地警方立即出動,試圖勸阻民眾。不過,民眾情緒激動,縣長親自出面調解,民眾都不買帳,兩輛警車、一輛地方領導的車被砸,雙方都有人受傷。下午,民眾散去。
三月一日下午三時五十分,民眾再度聚集,與警方發生較前一天更大的衝突,民眾轉到西埔,衝撞縣政府及縣賓館,事態幾乎失控,據傳有一名民眾死亡。二日,民眾三度聚集,把要駛進東山縣的巴士堵住。
組織式抗爭
疑有人策動指揮
消息來源表示,與廈門市民以理性方式訴求反建PX廠,東山民眾激烈的抗議行動,很不尋常,似乎有人策動指揮,有計畫地鼓動民眾強烈抗爭。三天的抗議行動中,縣政府十分克制,對抗議民眾很忍讓;相較之下,抗議民眾頗有組織,把老弱婦孺放在第
一線,他們搬把凳子一字排開坐
在路中間,癱瘓交通。
反PX廠》東山軍演可忍 汙染孰可忍…【聯合報08.03.04
「為了遏制台獨、為了祖國統一,東山長期以來是解放軍對台演習地,我們認了;現在劈叉廠建在古雷,汙染海域,我們吃飯的生計沒了,不能再忍!」說起為何要反建PX,東山民眾忿忿不平。
福建第二大島東山島,位於廈門和汕頭兩個經濟特區之間,東距高雄一百一十海里,南下香港二百一十海里,總面積一百九十四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的重點旅遊區,也是該省對外和對台經濟貿易的重要口岸。
由於地理位置接近台灣,地形與台灣相似,東山是共軍對台演習的主要練兵場所之一;歷年來共軍對台重要軍演,如一九九六、二○○一、二○○四年,都在東山舉行。就在最近,因應台灣選舉,此地海域開始徵集民船,準備軍演。
對於軍演,東山人習慣了,軍方要配合就配合,因為「國家需要」,東山人對演習也習以為常,畢竟演習有一定的時間,不會影響東山人的生計。
近年,東山展開對台漁業合作,吸引台商投資,引進四十多種台灣漁業優質品種,建成全省最大的台灣水產良種引進示範推廣基地,特別是鮑魚養殖,東山對台小額貿易更是紅火,是台灣最大的水產品供應基地。福建省政府已批准規畫的廿一世紀港口旅遊城市,東山名列其中,也是福建省建設海峽西岸繁榮帶的重點投資口岸。
去年廈門市民反PX遊行,東山人沒感覺到什麼;一夕間,PX廠可能會建在東山「鄰居」古雷半島,東山人覺得不對勁了。
不論官方再怎麼解釋,民眾環保意識普遍抬頭的今天,PX廠建在古雷,對東山人來說,就是一顆大核彈。一想到賴以維生的觀光、漁業都將受影響,難怪連阿公、阿媽都走上街頭。
只是,與廈門人理性的示威方式相比,東山人的手法一開始顯然過激了;如何學習廈門人的訴求方式,與官方展開柔性協商,尋求雙贏,東山人應好好思索
古雷PX廠東山反建 爆流血示威【聯合報08.03.04
福建東山島民眾反對廈門翔鷺集團投資興建的PX(對二甲苯)廠擬改設在漳浦縣的古雷半島,連續三天爆發大規模示威遊行;民眾衝撞東山縣政府、縣賓館,與警方發生推撞,雙方均有人受傷。
消息來源透露,正值中共全國人大、政協會議在北京舉行,福建省領導人都在北京開會,福建當局下令嚴密封鎖情況,據傳一名民眾在衝突中死亡,但未獲證實。
網民稱PX為「劈叉」。網民在「東山開始在散步」的文中,聲援東山民眾的抗爭,呼籲「為勇敢的東山人加油」;文章說:「一個廈門人民強烈反對的項目,為什麼就可以移到漳州的古雷半島來,其中涉及的利益,我們無法猜測;從當地人民的反應,我們可以體會到人民對環境的強烈要求。」不過,文很快被刪掉。
PX是生產聚酯化纖的原料,前東帝士集團董事長陳由豪的廈門翔鷺集團擬在廈門海滄投資PX專案,二○○四年二月獲國家發改委批准,前年底開工,原計畫今年投產,每年工業產值可達八百億元。
廈門逼遷廠
五千人「散步」
去年三月兩會期間,由趙玉芬等一百零五名全國政協委員連署提案,以PX嚴重汙染環境,建議項目遷址,激起廈門市民環保意識。六月初,超過五千的廈門市民以「散步」方式,集結市政府前,表達反對心聲。最後在廈門市人大代表、全體市民強烈反對下,福建省委召開專案會議,決議遷移廠址,新廠址在漳州市東山灣北岸漳浦縣的古雷半島。
古雷半島與東山島隔海相對,相距僅十海里,漳浦人對PX廠到此落腳,未傳出異聲;但東山人擔心,PX廠若建在古雷半島,肯定會連帶汙染到東山。東山以漁業及旅遊觀光業為主,PX廠一旦興建,不僅會影響旅遊觀光,對海域生態會造成毀滅性災難。
況且,PX設在古雷半島,當地有補償金,但東山卻沒有任何補償。
古雷設廠
鄰島東山怒吼
消息來源指出,上月廿九日上午,東山銅陵鎮數千民眾聚集街上,以摩托車堵住三條主要通路,封鎖開往縣城的所有車輛、東山的海關口岸部門、閩南漁場指揮部、台胞接待站都在銅陵,鎮對外交通癱瘓,當地警方立即出動,試圖勸阻民眾。不過,民眾情緒激動,縣長親自出面調解,民眾都不買帳,兩輛警車、一輛地方領導的車被砸,雙方都有人受傷。下午,民眾散去。
三月一日下午三時五十分,民眾再度聚集,與警方發生較前一天更大的衝突,民眾轉到西埔,衝撞縣政府及縣賓館,事態幾乎失控,據傳有一名民眾死亡。二日,民眾三度聚集,把要駛進東山縣的巴士堵住。
組織式抗爭
疑有人策動指揮
消息來源表示,與廈門市民以理性方式訴求反建PX廠,東山民眾激烈的抗議行動,很不尋常,似乎有人策動指揮,有計畫地鼓動民眾強烈抗爭。三天的抗議行動中,縣政府十分克制,對抗議民眾很忍讓;相較之下,抗議民眾頗有組織,把老弱婦孺放在第
一線,他們搬把凳子一字排開坐
在路中間,癱瘓交通。
反PX廠》東山軍演可忍 汙染孰可忍…【聯合報08.03.04
「為了遏制台獨、為了祖國統一,東山長期以來是解放軍對台演習地,我們認了;現在劈叉廠建在古雷,汙染海域,我們吃飯的生計沒了,不能再忍!」說起為何要反建PX,東山民眾忿忿不平。
福建第二大島東山島,位於廈門和汕頭兩個經濟特區之間,東距高雄一百一十海里,南下香港二百一十海里,總面積一百九十四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的重點旅遊區,也是該省對外和對台經濟貿易的重要口岸。
由於地理位置接近台灣,地形與台灣相似,東山是共軍對台演習的主要練兵場所之一;歷年來共軍對台重要軍演,如一九九六、二○○一、二○○四年,都在東山舉行。就在最近,因應台灣選舉,此地海域開始徵集民船,準備軍演。
對於軍演,東山人習慣了,軍方要配合就配合,因為「國家需要」,東山人對演習也習以為常,畢竟演習有一定的時間,不會影響東山人的生計。
近年,東山展開對台漁業合作,吸引台商投資,引進四十多種台灣漁業優質品種,建成全省最大的台灣水產良種引進示範推廣基地,特別是鮑魚養殖,東山對台小額貿易更是紅火,是台灣最大的水產品供應基地。福建省政府已批准規畫的廿一世紀港口旅遊城市,東山名列其中,也是福建省建設海峽西岸繁榮帶的重點投資口岸。
去年廈門市民反PX遊行,東山人沒感覺到什麼;一夕間,PX廠可能會建在東山「鄰居」古雷半島,東山人覺得不對勁了。
不論官方再怎麼解釋,民眾環保意識普遍抬頭的今天,PX廠建在古雷,對東山人來說,就是一顆大核彈。一想到賴以維生的觀光、漁業都將受影響,難怪連阿公、阿媽都走上街頭。
只是,與廈門人理性的示威方式相比,東山人的手法一開始顯然過激了;如何學習廈門人的訴求方式,與官方展開柔性協商,尋求雙贏,東山人應好好思索
破50年紀錄 大陸雪災逾50死【聯合報╱賴錦宏08.01.30
安徽省合肥市遭遇暴雪,合肥汽車客運全線停運,停在汽車站內的客運班車,都積上一層厚雪。
中新社
大陸正面臨五十年來最大雪災,連續近廿天的大雪造成十七個省市區大範圍的缺電、交通中斷、生產停滯,中共官員坦承這次雪災救援工作遠比九八年大水災還嚴重。
中共總理溫家寶已趕赴災情最慘重的湖南長沙親自指揮救災,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則緊急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救災。到昨天為止,這場雪災已造成災民近八千萬人,逾五十人死亡,且據氣象單位預報,冰凍天氣將持續到二月三日才會和緩。
這場被形容為電影「明天過後」的暴雪自一月十日起在河南、湖北發威,半個月來,暴雪肆虐整個華中、華南、江淮等地,甚至連一向臨海很少下雪的上海、浙江都變成銀色大地。多個省市都破了五十年降雪與冰凍災害紀錄,其中河南、陝西、甘肅、青海、山西等五省超過了百年一遇,安徽省降雪量更是自有氣象觀測資料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
溫家寶昨趕到湖南長沙指揮救災,但他的專機根本進不了湖南,只能先飛到剛開放的湖北天河機場再轉乘火車抵達長沙。
因道路中斷造成電煤運輸困難,電塔斷裂、電網故障更造成大範圍的停電,光是湖南省就有八千七百公里長的電網線路被冰嚴重覆蓋。廣東當地台商表示,廣東多處城市已執行嚴格的「開三停四」(周休四日)限電措施。
雪災也造成多起死亡與傷害事故,一輛從重慶開往深圳載有卅八人的大客車,在貴州貴遵高速公路疑因路面凝凍打滑,失控翻下深四十餘公尺的懸崖,造成廿五人死亡、十三人輕重傷。在上海則有近千市民因路面濕滑摔倒骨折或受傷送醫。
中共已動員近十六萬解放軍與武警部隊、卅萬名民兵預備役部隊,以及難以計數的各省市公安警察、政府部門投入救災行列。當局下達作戰指令,第一步要加速電網供電恢復;第二步要打通各省冰封的高速公路。
專家「解」凍 暴雪肆虐都怪反聖嬰【聯合報
大陸暴雪成災,上海氣象專家解釋主因是「拉尼娜」(反聖嬰)現象作祟。另,湖南會出現半個月冰凍則是雨淞造成。
氣象專家表示,大陸今年具有明顯的「拉尼娜」氣候特徵。「拉尼娜」是西班牙語「聖女」的意思,指赤道附近東太平洋水溫反常下降的一種現象,其引起的氣候變化特徵恰好與「厄爾尼諾」(聖嬰)現象相反,與厄爾尼諾一起成為當前預報全球氣候系統異常的最強信號。
在「拉尼娜現象」影響下,赤道東太平洋水溫偏低,東亞經向環流異常,往往會造成大陸北方地區偏北氣流盛行,而東南暖濕氣流相對較弱。也就是常說的冷空氣頻繁南下。於是,北方強寒潮大風頻繁出現,而降雨量卻持續偏少。
但大陸南方地區從去年十二月後半段起受到西南暖濕氣流影響,空氣中水汽充沛,再加上「拉尼娜現象」有所加強,冷空氣正好與暖濕氣流交會,並形成普遍的高空為暖濕氣流,而中低空是冷空氣的逆溫現象,導致大面積大強度降雪和凍雨。
湖南省的氣象專家則稱,雨淞是造成湖南冰凍的主因,雨水經過冷卻或毛毛雨滴在物體上凍結,就形成雨淞,俗稱「樹掛」,也叫做冰凌、樹凌,形成雨淞的雨稱為凍雨。
雨淞在北方罕見,乾旱地區根本不可能發生。但是在南方,冷暖氣流活動都比較旺盛,恰好在湖南省上空形成了逆溫層,凍雨凝結,使得冰凍一步步發展。這種特殊的天氣,使得湖南省在氣溫不及北方低,降雪不及北方大範圍的情況下,遭遇的冰凍強度、範圍、持續時間都超過了北方。
雨淞與地表水結冰不同,雨淞邊降邊凍,能立即黏附在裸露物的外表而不流失,形成愈來愈堅厚的堅實冰層,進而使物體負重加大,壓斷樹枝電線,嚴重妨礙交通。
專家解說,高壓線鋼塔在下雪天時,可以承受二至三倍的重量。但如果下雨淞,可能會承受十至二十倍的電線重量。電線結冰,遇冷收縮,風吹引起震盪,使電線不勝重荷而斷裂。
在路面部分,地面的冰還沒融,新的凍雨又在下,雨淞災害一天天加重。街上的行人小心翼翼,仍不免摔跤。而堅硬的冰層下面,莊稼已開始糜爛
氣候異常 中國南方連年冬雪夏旱【中央社
中國南方部分省市最近發生半世紀以來最嚴重雪災。此間有媒體發出質疑說,南方最近幾年頻頻出現的「冬雪夏旱」異常氣候現象,是否因環境過度開發所導致?中國應藉此機會及時思考如何落實環境保護。
這次大雪來得十分不湊巧,因為中國大陸去年調整連續長假相關規範後,今年春節首次從除夕開始放假。很多人刻意等到農曆年前才返鄉,因此春運人潮特別多,不料卻碰上五十年來最嚴重的雪災。
有別於南方的大雪,北京連日來天氣晴朗,氣象預測春節前都不會發生如南方的惡劣天氣。但是大雪阻斷陸空交通,很多人買了票卻回不了家,更多的人連票都買不到。
本地民眾近日談話的重心就是雪災與回鄉。在一票難求下,有些人根本無心上班,四處找管道買票;有些人索性放棄回家團聚的計畫。
在中國領導人前往雪災現場探視之際,此間媒體開始探討大雪帶來的各項問題,包括脆弱的交通系統、能源出現短缺、交通部門是否有力量管理好春運以及假期體系是否可以更彈性。
更有媒體評論文章提出質疑說,最近數年中國南方頻頻出現「冬雪夏旱」異常現象,是否因為對環境的索取太過分?文章認為中國應思考如何保護環境,或者改善中國的氣候狀況。
中國民政部救災救濟司統計,截至今天下午為止,自十日開始的雨雪天氣已造成安徽、江西、河南、湖南等十四個省區市的七千七百八十六萬人受災,因災死亡二十四人。
此外,這次五十年不遇的大雪,導致多個地方面臨缺電、缺煤與物資短缺問
冰風暴 大陸金屬煉製產能遽降【經濟日報╱記者劉煥彥
肆虐大陸華中與華南地區的暴風雪,造成災區陸空運大亂,全大陸金屬煉製產能也有10%停擺,造成國際鋁價攀上兩個月高點。中共官方特別撥款人民幣1.26億元(約合新台幣5.65億元),緊急救助受災最嚴重的安徽與貴州等四個省分。
大陸氣象局預測,華南地區的大風雪與寒溫將持續到2月6日除夕當天,即未來一周大陸半數地區仍將籠罩在大雪凍雨的惡劣天候。
首先受到暴風雪影響的就是陸空運輸。鐵路運輸受創最嚴重的廣東省,多達50萬旅客滯留廣州火車站無法返鄉。由於降雪過大,鐵路工人必須每個小時鏟雪一次,才能確保火車順利通行。
公路交通同樣糟糕。由於故障車輛阻塞路面,加油站的存油也告用窯,湖南與廣東之間的主要公路昨天早上出現長達30公里長的車陣,無數返鄉民眾塞在陸上動彈不得。從杭州經南京通往武漢的高速公路及京滬高速公路,都有不少路段陷入癱瘓。
上海浦東與虹橋兩座機場28日半數班機誤點,有些甚至延誤達數小時。當天從上海搭機前往北京的麥當勞中國區執行長施樂生透露,他的飛機從虹橋機場停機坪一等就等了十個小時才起飛。
施樂生說:「雪下的太大,上海平常又沒有下雪,他們不習慣處理這種情況。我們從早上10時等到晚上8時才走,幸好我們隨身帶著筆記型電腦、手機和黑莓機,所以我們就把機上當場一間小辦公室。」
分析師認為,受到暴風雪與缺電的雙重打擊,大陸煉製鋁、鉛與鋅等多種金屬的金屬業,已經有10%產能宣告停擺,至少要到2月中才能恢復。以重災區貴州為例,全省70萬至80萬公噸的煉鋁產能幾乎全數停工。
英國金屬業研究機構CRU駐北京鋁業分析師王玲說:「在貴州、雲南、湖北、湖南與陜西省,至少十座工廠完全停工或受到部分影響。」
受此影響,國際銅價昨天站上兩個月高點。鋁三個月期貨價在倫敦金屬交易所盤中最高躍升2.34%,報每公噸2,569美元,為11月20日以來僅見。
國際鉛價同樣攀高2.34%,報每公噸2,740美元。鋅價也上揚2.83%,報每公噸2,355美元。
有鑒於災情嚴重,中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特別撥款人民幣1.26億元,緊急救助受災最嚴重的安徽、江西、廣西與貴州四省。
【記者黃欣/綜合報導】大陸連日來的暴風雪天候導致的煤電缺乏,使部分火力發電廠被迫關停,全大陸火電廠總發電能力下降7%。
新華社報導,這次因電煤短缺而被迫關停的發電機組達4,099萬千瓦。讓全大陸的總發電量銳減7%。
大陸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表示,目前全國電煤庫存總量不足正常水準的二分之一,甚至還有超過十分之一的電廠,所剩電煤的庫存維持不到三天。
近日大陸中部和南部的暴風雪阻礙公路與鐵路交通,使得北方煤炭產地的運煤火車無法將煤炭送達位於南方的電廠。
報導指出,未來一周內,中部及南部的惡劣天候可能還會持續,這也會讓目前已相當短缺的電煤更加短缺。
台商出貨急凍 需求遞延【經濟日報╱記者陳秀蘭、
中國大陸出現50年來罕見暴風雪,大陸台資企業從北到南、從沿海到內陸,貨物、人員都動彈不得,連台灣出口大陸貨品也遭波及。台資水泥業生產衰退一至三成,塑橡業提貨困難,交易轉淡。台商表示,暴風雪造成出貨不順,也產生「需求遞延」效應,風雪過後,訂單將湧現,不盡然是壞事。
大陸這場暴風雪,讓交通、經濟生產都遭到重創,尤其昆山、蘇州等長三角城市,因限電讓台商產銷大受影響。
國貿局副局長吳新華昨(29)日指出,台灣對大陸出口貨品,有高達47.8%是由長三角轉運進入大陸市場,這部分會受影響,國貿局已密切觀察中。
吳新華說,外貿協會在大陸北京、廈門、上海及成都設有據點,國貿局已要求駐香港經貿組,和外貿協會在大陸的四處據點,隨時回報最新情況以作出因應。
國貿局目前還未接獲廠商求助,若大陸天氣短期內轉好,災害將減到最小,如果天氣持續惡化,衝擊才會浮現。
台橡指出,暴風雪使短期內出貨不順,也造成「需求遞延」效應,待暴風雪過後,需求將一下子湧現。
大陸大雪造成車輛提貨困難,塑膠原料交易平淡,台商舉苯乙烯單體(SM)為例,大陸許多城市因暴雪,化學車無法到廠或港邊提貨,交易非常冷清。華南地區交易價格僅每公噸1,200美元,較遠東地區現貨價格低約每公噸150美元。
塑化業者表示,長三角及長江沿岸是大陸石化業聚集地區。大雪造成公路冰封,產品無法運到廠內,也無法到港邊提貨,使得塑膠加工廠商大部分呈現半停工狀態,也造成許多塑膠原料出現在需求熱絡時的「滯銷」現象。
長三角的台資印刷電路板及被動元件廠商,下游NB組裝廠廣達、仁寶昨天表示,即使零組件供貨吃緊,仍有庫存備料,可正常出貨。
仁寶NB生產基地位於昆山,仁寶當地廠區人員指出,昆山僅於27日限電,28、29日未限電,當地廠區均有發電設備,短期影響不大。昆山至浦東機場高速公路晚上封閉,白天交通正常,不影響出貨進度。印刷電路板等相關零組件,均備料10至14天,短期即使風雪影響零組件出貨,仍可以庫存因應。
廣達生產基地位於上海松江,廣達指出,松江廠出貨一切正常,廠區擁有自行發電設備,零組件有庫存因應,由於農曆春節將屆,若有暫時性缺貨,也不會影響第一季出貨狀況。大陸大風雪引發限電對台資水泥業影響頗大,台泥、亞泥及環泥等公司,都面臨產銷量衰退的現象,台泥及環泥兩廠的單日生產量已衰退一至三成,亞泥的發貨狀況也面臨阻礙。
各水泥公司昨天都表示,這次大風雪及限電問題,讓大陸水泥市場出現供不應求,預期農曆年後,水泥價格將維持高檔。
台泥副總經理黃健強表示,元月中旬起廣東省面臨限電困擾,台泥的第一、二套水泥窯單日生產量僅能達到平日的七成,去年底陸續點火的第三、四套水泥窯因在試量產階段,受限電衝擊的規模較少。
環泥總經理李國棟表示,廣東省這次出現限電,讓環泥的惠州水泥廠每天必須停產三小時,單日生產量減少一成,停電將造成水泥生產成本提高,水泥價格將維持在高檔價位,甚至到3月都不會衰退。
亞泥表示,亞泥在江西和四川兩座水泥廠擁有自行設立的汽電共生設備,受到限電的衝擊較小,但受到大風雪影響,亞泥對外的陸運,及江運發貨狀況確實受到阻礙。
被動元件上游廠九豪表示,大陸華東地區暴雪,戶包括國巨、華新科、大毅及旺詮等,大多位於蘇州、昆山,即使大雪影響交通狀況,距離仍算近,正常供貨無虞
陸媒:壟斷體制加重天災>中國時報 2008.01.29
一場持續的風雪影響大陸民生及交通,大陸媒體檢討說,發生問題的表像是天氣,然而使得問題惡化的卻在體制,鐵路運輸和供電都屬於國企壟斷行業。
《亞洲時報》專文則認為,電煤供應量不足反映出中央政府與中央級國企間的利益博奕。央企因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並上市,再加上自負盈虧的經濟壓力,在面對近年煤炭、石油價格高漲下,降低電力供應以避免虧損,受害者是一般無辜老百姓。
限電風潮的成因來自壟斷體制,而且並非發電、供電、輸電體制本身,而是中國經濟體制中整體存在的壟斷問題,這次十年未遇的大面積拉閘限電,是諸多普遍存在的壟斷體制的一次集中體現。
《重慶時報》文章則指出,發電企業由於電煤價格不斷上漲而利潤下降,而處於壟斷地位的電網企業卻利潤驚人,光一個廣東電網的資產回報率就高達十一%,因而首要之務在於打破電網企業的壟斷。
「紅網」文章質問說,製造短缺的為何全都是壟斷行業?中國早在十多年前就進入產品過剩時代,產品短缺現象只發生在實行行政性行業壟斷的國有企業,如電力、鐵路、石油等部門。尤其是電力部門,不但經常出現短缺,而且每隔幾年都會出現大面積蔓延的電荒,造成嚴重的全國性生產事故。
文章說,之所以保留了電力、鐵路、石油等行政性壟斷企業,主要是為了預防短缺、保障供應,不料卻適得其反。
顯然,提供公共服務與牟利衝動之間的矛盾,將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而日益尖銳化
1980至2005大陸森林累計淨吸收二氧化碳46.8億噸
http://www.cdnews.com.tw 2008-01-23 張達智/整理
2008年1月22日,中共國家林業局發佈《中國大陸林業與生態建設狀況公報》稱,1980年至2005年,中國大陸通過持續不斷地開展造林和森林經營,累計淨吸收二氧化碳46.8億噸,通過控制毀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3億噸。
據悉,森林是陸地最大的儲碳庫和最經濟的吸碳器,森林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和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圖文/中新社)
中國大陸因土地沙化每年直接經濟損失500多億元
http://www.cdnews.com.tw 2008-01-23 張達智/整理
1月23日,據中共國家林業局和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共同舉辦的治理荒漠化國際會議披露:中國大陸因土地沙化每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500多億元,有4億人受到荒漠化沙化的威脅。據悉,中國大陸荒漠化土地總面積達263.62萬平方公里,占大陸國土面積1/3;沙化土地面積為173.97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1/5;一些地區土地沙化仍在擴展。(圖文/中新社)
山東用黃河泥沙 大規模填海造地07-12-18馮小龍
大陸山東省利用黃河豐富的泥沙資源,展開大規模填海造地工程。
從上一世紀七十年代開始,黃河河務主管部門就抽取黃河泥沙加固黃河大堤,每年輸沙五千萬立方公尺。
據指出,黃河每年在山東河段累積泥沙超過九億噸,可以在河口地區填海造陸三萬到四萬畝,並變成良田,增加耕地資源。
根據估算,一畝地抽沙成本大約是人民幣三千元到五千元,花一天時間就可以填出一畝地來。中廣新聞網
PX廠改設漳州 陳由豪飆淚【聯合報07.12.21
被台灣通緝的前東帝士集團董事長陳由豪,在廈門海滄投資建PX(對二甲苯)石化廠踢到鐵板!在廈門市人大代表、全體市民強烈反對下,福建省委日前召開專案會議,決議遷建到漳州市東山灣北岸梓浦縣的古雷半島。
最新一期香港亞洲週刊報導,本月十五日下午,福建省委所有常委出席討論PX專案的會議,會中達成決議,PX廠改設到漳州;廈門市委書記何立峰約見陳由豪,轉達省委決策,陳由豪當場落淚。
十八日,懷著一線希望的陳由豪飛到北京,展開遊說工作,希望挽回遷址決定,沒有成功。
報導披露,陳由豪兩個月前竟然向北京第一中級法院控告最早揭發PX廠汙染問題的中科院院士、廈門大學教授趙玉芬,以及另一位廈大教授袁東星對他「誹謗」、「侵犯名譽權」,當時陳由豪在廈門的翔鷺公司,還放話要一併起訴報導兩位教授言論的媒體及記者。不過,此事被廈門官方壓住,擔心再挑動市民的敏感神經,一直沒有公開報導。而北京一中法院把案子交由廈門中院審理,翔鷺提出異議抗告,還未結案。
報導說,本月十三、十四日兩天,廈門市政府舉行兩場由市民代表組成的座談會,了解市民對建PX廠的意見,五十名代表中,有四十三人反對。現在廈門市民提到陳由豪,罵聲連連。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特別針對此案指出,建PX廠雖是大專案、好專案,但這麼多群眾反對,應要慎重考慮,要以民主決策,重視民情、民意來看待此事,從長遠與現實情況來看,遷建為上,長痛不如短痛。
PX是生產聚酯化纖的原料,廈門PX專案總投資達一百零八億元人民幣(約四百七十億台幣),是廈門最大的化工項目,二○○四年二月獲國家發改委批准,去年底開工,原計畫明年投產,每年工業產值可達八百億元。
今年三月兩會期間,由趙玉芬等一百零五名全國政協委員聯署提案,以PX嚴重汙染環境,建議項目遷址,激起廈門市民環保意識。六月初,超過五千的廈門市民以「散步」方式,集結市政府前,表達反對心聲,市府宣布緩建,最終遷建漳州
大陸發明清潔製漿技術 造紙業嚴重污染有望解決
http://www.cdnews.com.tw 07-12-15 張達智
據大陸中新網報導,造紙污染問題已成為困擾世界紙業的大問題。而大陸發明的一項名為DMC(Digesting wish Material Cleanly)清潔製漿的技術,將有望從根本上解決造紙行業嚴重污染和資源不足兩大難題。
紙品的生產過程分為製漿和造紙兩部分。在造紙方面大陸的技術設備已經接近發達國家的水準,但在製漿方面,大陸卻是一個污染嚴重、效益低下、原料極度依賴進口的國家。造紙行業的發展所面臨的環境污染和資源不足兩大難題主要表現在製漿環節上,污染製漿已成為大陸落後生產方式的典型代表。
中承投資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和大陸全球紙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程相武發明的DMC清潔製漿催化劑及其工藝,是一項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造紙行業嚴重污染和資源不足這兩大難題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
據介紹,DMC清潔製漿專利技術是從增加植物原料的生物利用度入手,在纖維疏解、催化、磨漿、漂洗、分階段迴圈水處理等環節中運用高分子化學等技術使木質素改性,提高得漿率,全過程實現了清潔生產。
大陸造紙協會草漿專業委員會對該技術進行了實地檢測,稱該技術在整個製漿生產過程中實現了污水零排放,沒有廢氣和各種異味;造紙用水是傳統用水的二十分之一;用玉米、高粱、棉花、小麥、水稻、甘蔗等農作物的秸稈替代木材做造紙原料,不僅保護了大陸的林木資源,而且還將農業生產中的秸稈變廢為寶,給農民創造了額外的財富。有關專家表示,這一創新成果的應用,能夠使重污染的製漿生產轉變為清潔生產,使資源高消耗的製漿工業變為資源節約型工業。
大陸13已開工電廠 停建拆除【聯合報07.12.17
中共國家發改委昨天公布,停建並拆除十三個已開工的電廠項目。
這是繼今年上半年關掉高耗能、高排放的燃煤小火機電組兩百五十多台後,另一項新宣布的政令。中共決定廢止吉林長春熱電一廠擴建工程等十三個電站項目的已批准文件,這些項目一律不得開工建設,已開工建設的項目要立即停止建設並拆除建築物。
新華社報導,這十三個被禁止開工建設的電站分別為:吉林白城發電廠技術改造項目、吉林長春熱電一廠擴建工程、遼寧錦州市鐵北熱電廠工程、遼寧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熱電廠工程、遼寧錦州市義縣熱電廠工程、遼寧阜新經濟技術開發區雙益熱電廠、河北元北煤礦坑口熱電項目、山西巴公發電公司熱電聯產改擴建工程、山西臨汾河西熱電廠、山西朔州熱電廠、河南焦作沁陽鋁電自備電廠、河南鑫旺電力公司綜合利用發電項目、貴州都勻發電廠工程。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產煤大省山西省為推動環境保護,今年以來已關閉汙染企業四千二百多家,全年可望完成二氧化硫九萬噸、化學需氧量一點二六萬噸的減排任務。
新華社報導,在關停這些汙染企業的同時,相關部門還拆除了近五千根廢氣排放筒,關閉近六百個廢水排汙口。
大陸/兩院院士批評外國媒體“妖魔化”三峽工程
http://www.cdnews.com.tw07-11-27 謝志岳
針對部分外國媒體把三峽工程形容為妖魔、炸彈等誇大歪曲的言論,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大陸工程院院士潘家錚27日表示,希望這些媒體能夠客觀地報導中國大陸,中國大陸人民歡迎朋友們的批評和監督,但不要“妖魔化”。
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潘家錚表示,作為一個普通公眾,他對外國的記者和報刊一直很尊重,因為他們的報導,第一是客觀,第二是 公正。但最近他發現有一些媒體和記者對中國的偏見太深。他們對中國大陸的成就、貢獻絕口不提,對中國大陸的一些問題,或者說是“陰暗面”,到處收羅、誇大 歪曲、諷刺挖苦,甚至於是無中生有、挑撥離間。
潘家錚認為,這樣的做法對增加友誼、溝通沒有什麼好處。針對外國媒體最近對三峽工程的報導,潘家錚收集了一些報導的標題,諸如“揚子江上的妖 魔、三峽工程成為全球變暖的定時炸彈,幾百公里長的水庫中,水看起來像醬油一樣”,類似的報導頻頻見諸報端。潘家錚表示,作為他個人,三峽工程耗盡了他後 半輩子的全部精力,現在這個工程被形容為妖魔、炸彈、一庫醬油,他心裏很不好受。他希望這些媒體能夠客觀地報導中國大陸,中國大陸人民歡迎朋友們的批評和 監督,哪怕講得重一點,也是歡迎的,但是不要“妖魔化”。
宏觀縱覽:前三季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首次雙降
http://www.cdnews.com.tw07-11-15
大陸國家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在14日召開的全國河流污染防治會議上透露,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兩項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首次雙雙下降,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1.81%,化學需氧量同比下降0.28%,污染減排工作取得可喜進展。
周生賢說,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進一步加大了污染減排工作力度。上半年,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與去年同期相比 下降0.88%,前三季度同比下降1.81%,呈現出持續下降的態勢;全國化學需氧量由上半年的同比增長0.24%轉為前三季度同比下降0.28%,首次 由增轉降。
周生賢說,環保總局緊緊圍繞污染減排這一中心工作,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各項措施取得明顯成效。
一是推進工程減排。今年前三季度新增燃煤脫硫機組總裝機容量7412萬千瓦,是新投產燃煤機組裝機容量的1.5倍;同時又新建和擴建近900萬噸/日城市汙水處理能力。
二是狠抓結構減排。前三季度關閉小火電機組903萬千瓦,淘汰小煉鐵969萬噸、小煉鋼873萬噸,小煉焦560萬噸。一批污染嚴重的化工、印染等企業實施淘汰關閉。
三是加快管理減排。加強部門協調,出臺有利於減排的價格、金融、貿易等政策措施。採取“區域限批”措施,督促違規專案進行整改,從發展源頭控制 污染。打擊違法排汙企業取得階段性進展,截至9月底,全國環保專項行動檢查企業69萬家次,查處違法案件1萬多件,掛牌督辦4425件,追究責任人429名,嚴厲打擊了環境違法行為。
大陸/長江2006年“喝”污水305.5億噸
http://www.cdnews.com.tw07-11-14張達智/整理
2007年11月13日,大陸長江水利委員會發佈《2006長江流域及西南儲河水資源公報》顯示:2006年,共有305.5億噸污水排入長江,比2005年增加9.2億噸,其中工業污水排放占208億噸。
此次對長江幹支流水質調查的河段長達38679公里,發現劣於三類水質的河段占總量的33.3%;劣於三類水的水體集中在城市岸邊和部分支流,特別是幹流20多個城市700多公里長的江段,岸邊污染帶達600多公里。(圖文/中新社)
北京苦旱 學者建議遷都南方>中時007.11.12亓樂義
中共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日前在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撰稿指出,北京嚴重缺水,近二千萬人口,早已超出環境容量,加上當初定都北京的理由已不復存在,該是認真考慮「遷都」的時刻。此文一出,在網路引起熱烈討論。
梅新育認為,如果中國北疆仍然存在一個虎視眈眈的軍事威脅,北京常住人口只有三、五百萬,中國確實不必考慮遷都。而今整個環境改變,北京若繼續充當首都,不僅對整個國家發展構成額外負擔,城市本身也將走入死胡同。
指環境惡化 不利國家均衡發展
北京嚴重缺水,卻面臨近二千萬人口的巨大壓力,早已超出環境容量。為滿足北京不斷膨脹的需求,中央啟動「南水北調」工程,在此宏偉工程的背後,梅新育擔心,北方環境問題非但不能解決,恐怕一併毀掉供水的南方。
更糟糕的是,只要繼續定都北京,北京的環境負擔和生活品質除持續惡化,還將波及其他地區的均衡發展,所有資源仍將湧進北京,這和胡錦濤在中共十七大政治報告,提到「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優化國土開發格局」的要求不符。梅新育說,繼續定都北京,恐怕就是最大的區域發展失誤。
就他的看法,新的首都應當在長江中下游的交處,選擇一個周邊空地較為廣闊的「中小城市」,地理位置適中,環境容量大,且市中心能提供其他大城市所無法提供的土地開發,作為中央政府之用;尤其,新首都的在地人口不多,難以形成足夠強大的地頭蛇勢力,綁架中央政府並一味索取局部私利。
新建小首都 有利政府再造改革
如此見解,和去年四月由北京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胡星斗的一篇《關於遷都的建議書》頗為相近。他認為,北京特殊的軍事地理和戰略價值已經不復存在,遷都北京可大大舒緩北京的資源環境壓力,同時又能進行「政府再造」改革。
胡星斗指出,在中原或南方中部地區,新建一個小型的政治首都,有助於建立政治和經濟分離的現代國家體制,「有助於剷除政經聯盟、權錢結合的腐敗現象」,有利於從文化上和心理上,擺脫幾千年帝王文化與專制政治的陰影,促進中國進一步走向民主法治,實現兩岸統一。
中國海洋專家:渤海早成死海>中時007.11.03王銘義
素有「天然魚倉」和「海洋公園」美稱的渤海已失去美麗的容顏,海域汙染程度位居四大海域之首。中國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高之國說「渤海早就成了死海。」海洋專家估計,必須花費兩百年,才能使渤海重生。
曾在全國人大會議呼籲加快渤海環境保護立法進程的高之國在接受《南方都市報》訪問時說,環渤海正在成為三大經濟圈之一,生態環境承受空前壓力,近海汙染嚴重,漁業資源趨於枯竭,赤潮、溢油等海洋環境災害頻發。
高之國指出,渤海灣是中國汙染最嚴重的海域,估計每年傾倒五十七億噸有毒廢棄物與二十億噸固體廢物,注入渤海的五十三條河流有四十三條屬於嚴重汙染。
三大經濟圈之一 付出代價慘重
根據官方統計,環渤海水域的重金屬含量超出正常水平大約兩千倍。排汙口附近方圓幾浬內,已經沒有魚類生存。國家海洋局稍早發布的「中國海洋環境質量通報」顯示,排汙口超標排放現象有增無減。
天津北塘漁業協會主任張文明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就說,渤海目前沒有一種魚類、貝類、螃蟹能夠形成規模群帶,汙染造成的危害是滅絕性的。由於渤海汙染日趨嚴重,渤海的海洋物種逐年遞減,已減少三十種以上。
山東無棣縣埕口鎮村委會副主任侯寶友說,十年前,位於入海口的漳衛新河的水可飲用。現在,鴨鵝碰上河水就死了。在海裡打魚,撈上來魚就是死的。收網時沉得拉不動,不是魚多得讓漁網沉重,而是黑壓壓的油汙和雜物掛滿漁網,白色的網線一下就變成黑色。
漳衛新河的汙染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主要是「跨越幾省的特殊性」。江蘇省連雲港市漁民單海兵就說,「河南、山東、安徽、江蘇四個省的汙水,大部分流經這裡入海。以前,一條船能收入四、五萬元人民幣,現在只有幾千元,魚蝦是一點都打不到,只能搞些蝦皮。」
江蘇鹽城濱海縣季姓村民則說,「有一年徵兵,這裡的年輕人全部是肝大,沒有一個合格的。五年內,當地村民得全部走人。不走,連人也快活不成了。」
阿諾行動派領導救災風格贏得讚譽>中央社07.10.27
分析家說,在一場山林大火危機的考驗下,美國加州州長阿諾史瓦辛格無論是視察災區、召集消防員滅火,或是哀悼火災罹難者,他的行動派領導風格已為他搏得美名。
這位從好萊塢轉換跑道的加州州長,面對第二個四年任期內最大的危機考驗,由於處理得宜,已贏得政界普遍的讚美。
儘管加州大火與二零零五年紐奧良卡崔娜颶風有很大的不同,但許多人仍忍不住要拿阿諾處理大火危機與紐奧良官員處理風災來做比較。
布希總統昨天在阿諾的陪同下,視察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之後表示,「當有人願意在州政府領導抗災大作戰,一切就會有明顯不同。」
同時,加州橘郡消防局長普拉瑟也讚美阿諾能夠「親自督導」。他說,當消防人員「知道高層有人與他們並肩作戰」時,會受到很大的激勵。
「時代雜誌」報導,甚至加州選區民主黨籍聯邦參議員波克塞也稱讚阿諾的表現。對波克塞而言,阿諾如果在二零一一年州長任期屆滿後,決定轉戰競選聯邦參議員,兩人有可能就是競爭對手。
阿諾二十四日在記者會表示,他認為親自到現場了解第一手資訊,去看大火災情、善後處理狀況,去看災區,以及去看看安置災民過夜的地方,這些是非常重要的。
根據報導,在某些情況下,阿諾並親自指揮供應賑災物資。
阿諾說,「這就是行動的意義。當有緊急情況時,這就是你該做的。我們全體必須一起努力,我隨時在場,隨時準備做事。」
南加州災後重建 阿諾要以馬拉松精神完成
美國加州南部的山林大火延燒今天進入第六天,由於聖安納焚風減弱,氣溫大幅降低,除了橘郡聖地亞哥(Satiago )峽谷火勢一度失控外,其餘火場普遍縮小燃燒範圍。加州州長阿諾史瓦辛格形容,從現在開始,必需以跑馬拉松的精神完成災後重建。
連日來蔓延七個縣份的山林大火,今天大多受到控制,從最多時的二十三處火場減少到十處。這十處中又以橘郡聖地亞哥峽谷的火勢轉趨猛烈,造成七百餘戶房屋被火舌吞噬。
據僑務委員會橙縣文教服務中心主任顏國裕表示,有部份住在聖地亞哥峽谷附近的台灣僑胞自動撤離家園,立即獲得鄰近社區僑胞的接待並熱心安排住宿。
根據「洛杉磯時報」報導,截至今天的災情總計,罹難人數為七人,有八十五人受傷,但也有媒體宣稱喪生人數增至九人,然而這一數字未來可能還會有所變化。
阿諾傍晚發表談話時指出,過去幾天的救災行動猶如短距離的賽跑,救災與災後復建則要以馬拉松的精神長跑下去。
由一些公益與慈善組織發起的賑災募款活動,今天起已經在南加州各地的體育活動中心包括「玫瑰碗」、「本田體育館」等的露天停車場展開,許多樂善好施的民眾紛紛駕車前往、慷慨捐出支票和現金。
美36州 5年內供水短缺【世界日報07.10.27
全美淡水供應形勢嚴峻,隨著氣溫上升、乾旱、人口增長、市區擴展、水資源浪費和取水能力有限等因素的影響,政府預計未來五年至少有36個州面臨供水短缺。
喬治亞州的嚴重乾旱威脅數百萬人的飲水供應,佛羅里達州的水源幾乎無法滿足人口增長的需求,美加邊界五大湖的蓄水正在減少,紐約上州水庫的水量降至歷史最 低點,西部內華達山(Sierra Nevada)積雪融化速度年年遞增。位於丹佛的美國水廠協會(American Water Works Association)執行主任霍夫布爾說:「如果沒有用水計畫,將來會發生危機。」
為保證飲水供應,管理者需採取保護水資源、回收廢水、海水淡化和嚴格控制開發等大膽舉措。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高級政策分析師尼爾遜說:「我們正處在關鍵時刻,上個世紀是水利工程世紀,本世紀肯定是用水效益的世紀。」
確保水資源供應的代價不菲,專家估計未來30年間僅新增供水的水管更新,全國即需三千億元。龐帕諾灘的水設施主任布朗說:「將來不會再有廉價用水。」
美國地質測量所的數字顯示,全國居民、商業、農業、製造業等各個行業的用水總量在2000年超過148兆加侖,人均幾近50萬加侖。
佛羅里達州和加州等沿海州出現水危機不僅因為需求增長,還有導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的氣溫升高。佛州一百年前的最大問題是濕地太多,而今沼澤地變為城市,全州排入大海的已處理廢水一年達數千億加侖,卻未用於農業灌溉。
佛州人口一年用水量約2兆4000千億加侖,到2025年人口將從目前的1800萬增加34%,達到2400萬人,年用水量也將近3兆3000億加侖。
佛州環境事務主管索勒要求州議會立法,規定各市再利用廢水。
他說:「社區的發展應更好地管理現有資源,並同時獲取環保效益。」他說,佛州的廢水再利用每年高達2400億加侖,在全國領先,但仍然不夠。
大陸/礦坑重金屬污染河流 廣東涼橋村成癌症村
http://www.cdnews.com.tw07-10-25 陳恆光/綜合報導
媒體報導,大陸廣東省涼橋村由於鄰近鐵礦坑排放重金屬進入河流,民眾罹患癌症比例高於大陸其他地方,讓涼橋村成為名符其實的「癌症村」。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涼橋村的河水呈現棕鏽色,而農人就利用這些水來灌溉。
報導引述一名朱姓婦女說,她的丈夫就是因為河水受到污染,罹患癌症死亡,死的時候才三十歲;醫生甚至告訴他們:「不要住在這裡,不要吃米,也不要喝水。」
報導說,涼橋村的居民表示,河流是遭到鄰近的大寶山鐵礦坑污染。開採鐵礦自然會產生重金屬,如砷與鎘,這些都是致癌物質,如果沒有適當的污水處理設施,就這樣排入河流中,河水遭到大量金屬污染,不但有害,更可能致癌。
據報導,涼橋村四百位村民過去十年有二十八人死於癌症,死亡率遠高於大陸其他地方。大陸去年每十萬人就有一百三十七人死於癌症。
報導說,污染已成為全大陸最嚴重的問題,甚至影響到美國的食物供應。
過去十年來美國自大陸進口的食物數量大幅增加,根據美國農業部統計,美國去年自大陸進口價值四十一億美元的海鮮與農產品。一九九五年時相關產品進口值才八億美元。
但今年六月美國禁止自大陸進口五種魚類與蝦子,因為檢查人員發現產品內殘留致癌化學物質與抗生素。
報導引述「中國日報」說,大陸正試圖解決污染問題,今年九月,中共環境保護總局將四百間違反水污染規定的公司關閉,並勒令兩百四十九公司停業。
報導說,大陸也與歐洲聯盟合作,展開清理大陸兩大河流盆地的工作,希望在明年八月前讓大陸乾淨許多,好迎接奧運開幕。
大陸將淘汰焦化等高耗能高污染企業584家
http://www.cdnews.com.tw 07-10-25 1陳恆光/整理
10月25日,據中共發改委披露:大陸2007年將淘汰電石、鐵合金、焦化行業企業共584家,淘汰總產能分別為57.42萬噸、117.42萬噸、2005.4萬噸。(圖文/中新社)
第五屆北京國際節能環保汽車展開幕
http://www.cdnews.com.tw07-10-25 韋石/整理
25日,“第五屆北京國際節能環保汽車展覽會”在北京開幕。“第五屆北京國際節能環保汽車展覽會”為期四天,以“節能減排?創新發展”為主題, 展覽展出了一汽、東風、上汽、長安、奇瑞、上柴、濰柴、玉柴等國內汽車和發動機企業通過自主創新所取得的技術成果和產品。此外來自德國寶馬、日本豐田、日 產、韓國現代、法國米其林等公司也展示了國際最新的新能源汽車技術與產品。
大陸退耕還林工程9年完成3.64億畝
http://www.cdnews.com.tw07-10-11陳恆光/整理
2007年10月10日,據中共林業局披露,大陸實施退耕還林工程9年來成效顯著,到2006年底已累計完成退耕還林任務3.64億畝,其中退 耕還林1.39億畝,荒山荒地造林2.05億畝,封山育林2000萬畝。工程區森林覆蓋率平均提高2個多百分點。中央財政已累計投入資金1300多億元, 退耕農民平均每戶獲得補助3500元。根據新出臺的《中共國務院關於完善退耕還林政策的通知》,中共將繼續對退耕農戶直接補助。 (圖文/中新社)
節能減排 中國高耗能行業取消電價優惠> 07.10.12中央社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日前決定,取消對電解鋁、鐵合金和氯鹼企業等高耗能行業的電價優惠政策。
公元兩千年至二○○五年,中國國家發改委在調整終端用戶銷售電價時,對符合產業政策的電解鋁、鐵合金、氯鹼企業用電價格,比其他工業企業平均每千瓦時累計少提價人民幣約兩分錢。
「上海證券報」今天報導,為引導高耗能行業發展,推動節能降耗,中國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及電力監管委員會日前發布「關於進一步貫徹落實差別電價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決定取消電價優惠政策。
根據規定,對鐵合金行業的電價優惠,自十月二十日起全部取消;電解鋁行業和氯鹼行業的電價優惠,原則上二○○八年內取消。
大陸環保新政將上路 台商臉綠【經濟日報07.09.11陳慧敏
中共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說,國家環保總局計劃一年內將陸續頒布七項環保政策,兩年內完成政策試點,四年內初步完成大陸環境經濟政策的框架。同時,繼綠色信貸之後,徵收資源稅、環境污染稅等稅務手段,也將陸續出爐,顯示台資企業在大陸的環境成本將再增加。
潘岳說,根據大陸國情,能夠實施的政策有七項:綠色稅收、綠色收費、綠色保險、綠色貿易、生態補償機制和排污權交易,以及綠色資本市場,包括綠色信貸和綠色證券等。
中國經濟報指出,潘岳9日參加由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主辦的「綠色中國」第12屆論壇透露,環保總局正與各宏觀經濟部門合作,包括:已與大陸央行和銀監會聯合頒布綠色信貸政策;近期也將和中共保監會研究頒布綠色保險。
國家環保總局政策法規司和財政部旗下的一個司聯合組成的綠色財稅課題小組,正在緊鑼密鼓地研擬環保稅,以正在與中共證監會、商務部緊密接觸,研究建立新機制。
新京報專訪潘岳指出,國家環保總局從2005年迄今,曾在大陸發動四次大規模執法行動,成為「環保風暴」。
不過,日後將朝向建立環保政策和制度,推行環境經濟政策,從傳統行政手段轉向運用經濟手段,並且進行大規模修訂法律。
潘岳指出,國家環保總局可以實施的七項政策是,實行綠色稅收,對於環境友好行為給予「胡蘿蔔」,實行稅收優惠政策,如所得稅、增值稅、消費稅的減免以及加速折舊等。
另一方面針對環境不友好行為揮舞「大棒」,建立以污染排放量為依據的直接污染稅,以間接污染為依據的產品環境稅,還有針對水、氣、固廢等各種污染物為對象的環境稅。
其次是加強環境收費力度,推動節能減排,包括資源價格改革、落實污染者收費政策、促進資源回收利用等。
第三是建立綠色資本市場,斬斷污染者的資金來源,對於無法嚴格執行環評、環境風險大的企業,否決上市融資或再融資,並且推行「綠色貸款」或「綠色政策性貸款」。
潘岳說,生態補償試點是開發地區對未開發地區、城市對鄉村、下游對上游、受益方對受損方、「兩高」產業對環保產業透過財政轉移支付手段來補償。
潘岳表示,推動綠色貿易是要嚴格限制能源產品、低附加值礦產品和野生生物資源的出口,開徵環境補償費,逐步取消「兩高一資」產品的出口退稅政策,必要時開徵出口關稅。進口上,強化廢物進口監管,徵收大排量汽車進口的環境稅費,並積極推進綠色標識認證。
廣州拒煙 用替代能源【聯合報╱本報訊】07.08.16
廣州市已有6400輛公車和1萬6000輛計程車以液化石油氣代替汽柴油作為燃料,分別占公車、計程車總數的80%和100%,大幅減少黑煙排放。
民間力量越界 太湖衛士判刑
中國時報 2007.08.13朱建陵
被喻為「太湖(環保)衛士」的吳立紅上周五被判刑了。罪名是「詐騙」及「敲詐勒索」,刑期三年,但吳立紅堅稱自己無罪,他的妻子許潔華表示仍將上訴。
在吳立紅被判刑的第二天,中共江蘇省委書記、共青團系紅人李源潮到太湖周遭的市縣視察,強調整治太湖環境的重要。
太湖環境汙染問題非止一端,但今年五月以來才開始引起重視,因為太湖在五月底孳生大規模藍藻危機,導致位於太湖邊的無錫市無法正常提供居民用水。
面對藍藻危機,素以「鐵腕」治理聞名的李源潮立刻關閉當地部分排放汙水入湖的工廠,引長江水進入太湖,並撈出六千多噸的藍藻。
大陸媒體在稱頌李源潮的「鐵腕」之餘,還說江蘇專家正著手研究,如何將撈出的藍藻「變廢為寶」。儼然又是一次「壞事變好事」的預演。
但李源潮的「鐵腕」,就像中共經常被廣為宣傳的「效率」一樣,經常引起治標不治本的批評。
反觀十餘年來致力於太湖環保工作的吳立紅,早年就曾經被江蘇當地公安指為「裡通外國」,並遭短暫拘留,如今他再因罪被捕,不論罪名為何,都不致讓人太過訝異,因為他早已經是太湖周遭汙染企業,和與這些汙染企業有著千絲萬縷經濟利益關係之政府部門的眼中釘。吳立紅被拔之後快,只是早晚的事。
至於中共統治邏輯容不下吳立紅的原因,可能出於中共長期依賴「鐵腕」和「運動」進行治理,到現在幾十年了,仍看不出改變的必要,共產黨似乎仍是無所不能。所以,類似吳立紅這種「民間」力量,還只能是被治理的對象,不被中共允許越界。
外資投資二高產業 天津說NO【經濟日報07.08.02陳慧敏】
大陸為縮減貿易順差,將「二高」(高污染、高耗能)產業拒之門外,大陸天津開發區日前拒絕一筆上億美元的紙製品公司投資案,主要這紙製品加工公司的占地大、能耗高、污染重。顯示大陸開發區已漸漸把二高產業列入「拒絕往來戶」。
大陸為解決貿易順差問題,不僅對加工貿易產業,調降出口退稅、擴大加工貿易限制類和禁止類產品目錄,更特別針對高污染、高耗能等二高產業,推出「綠色信貸」,拒絕給予貸款。此外,從本月起,也將實施銅、鐵、鎢等礦產的資源稅徵收,希望壓抑資源消費。
如今,東南沿海等開發腳步較快的工業開發區更明顯開始拒絕「二高」投資項目。
新華社引述天津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李勇說,天津開發區已有4,000多家外資企業,一年多以來,已「拒絕」的100多個投資項目。拒絕的理由很簡單,就是這 些項目不符合環保要求。他說,低能耗、低污染將成為天津開發區引進外資的「新標準」。「這個新標準並沒有妨礙我們利用外資,相反的,我們利用外資的質量提 高,今年上半年新批准的投資項目中,從事科研和新型服務業的項目增長15%以上。」
開發區對高污染、高耗能產業開始下逐客令。報導指出,江蘇無錫市曾拒絕一家投資達18億美元的造紙項目,上海松江工業區也曾將一個人民幣19億元的投資項目擋在門外,江蘇昆山工業區甚至在過去三年裡花人民幣5億元讓一些污染企業外遷。
2007年中國環保產業分析及投資諮詢報告 (共四卷)
內容簡介:
中國的環保產業是伴隨著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而逐步發展起來的,至今已有20多年的歷史。1973年全國第一次環境保護工作會議開創了中國的環境保護事 業,環保產業也應運而生。80年代,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日益嚴重,污染防治工作得到加強,環保產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進入90年代,隨著環 境問題日益突出和環境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及標準的不斷提高,特別是“九五”時期環境保護投入的大幅度增加,環保產業得以較快發展。
隨著環境污染的日趨嚴重,國家對環保治理投入不斷上升。“六五”期間,中國的環保投資是150億元,占GDP的0.5%;“七五”期間的環保投資為550 億元,占GDP的0.67%;“八五”期間增長至800多億元,占GDP的0.8%以上;“九五”期間的環保投資總額達到3600億元,占GDP的 0.93%。
2006年上半年,環保專用設備製造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3597.72億元,同比增長31.01%,增幅比去年同期高出8.78個百分點。
環保產業不是微利產業,隨著國家加大對環保事業的支援以及對市場的有效監管,環保產業將會真正成為國民經濟舉足輕重的增長點。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和北京成功申辦2008年奧運會對於中國環保產業發展意義重大。
同時,世貿組織各貿易國設置的“綠色壁壘”,正在有效地推動中國出口企業全面開展有關環境管理、生產、安全的認證工作。主動上門向科研單位要環保技術的企業越來越多,外部壓力有效地使環保與企業的生存聯繫起來。
中國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環境保護事業越來越受到社會廣泛的重視,環保產業也得到迅速發展。環保產業在中國存在巨大的市場潛力有待挖掘,它是防治環境污染 的技術保障和物質基礎,同時又能兼顧環境推動經濟的發展,環保產業在中國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它就像一輪正在冉冉升起的朝陽。二十一世紀的環保產業必將大有可為。
本報告共十六章。首先,介紹了環保產業的相關概念、發展歷程及特點等,接著對國際、國內環保產業的發展情況進行了概述,並分析了中國環保產品市場的運行情 況。然後,分別對汙水處理、垃圾處理、大氣污染防治做了具體細緻的分析,並重點分析了環保設備行業、環保服務業及環保技術的發展情況。隨後,分析了國內主 要地區環保產業的發展,並介紹了重點環保企業的運營狀況,接著對環保產業做了BOT投資模式分析、投資可行性分析和前景趨勢分析。最後詳細列明並解析了與 環保產業密切相關的政策法規。您若想對環保產業有個系統的瞭解或者想投資環保產業,本報告將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報告目錄
第一章 環保產業概況
………
http://www.ocn.com.cn/reports/2006110huanbao.htm
洪水當寶貝 黃河擬資源化【聯合報07.07.23大陸新聞中心】
大陸長江流域洪水造成許多生命財產損失,沿岸人民聞洪水色變。缺水的黃河恰好相反,把洪水災害視為資源,將擬定洪水資源化計畫,化洪災為水資源,做好利用洪水的工作。
大陸長江流域的四川、安徽和湖北,近期飽受洪水肆虐之苦,已造成至少上百人喪命,經濟損失無法估計。隨著長江和漢江水位猛漲,湖北省更發動六千多名防汛人員,全面監看堤防動靜。
長江流域洪水為沿岸人民帶來嚴重災情,對洪水避之唯恐不及,長期缺水的黃河,卻對洪水有不同看法,提出有效利用洪水計畫,以減緩黃河流域缺水的現象。
新華社報導,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李國英日前表示,黃委會將大力推進洪水資源化工作。他說,「十一五」期間,黃河防汛抗旱的目標之一,即對有條件的水庫,加強水庫汛限水位分期和動態控制研究,推動洪水資源化工作的開展。
李國英指出,黃河是一條資源性缺水河流,水量只相當於長江的十七分之一。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黃河流域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嚴重。據統計,黃河流域人 均水資源總量六百四十七立方公尺,不到全國人均水資源總量的百分之三十;耕地畝均水資源總量二百九十立方公尺,僅為全大陸畝均年徑流量水平的百分之二十。
近年來,為緩解流域內用水矛盾,黃委會正加強研究洪水資源化。二○○三年,黃河發生歷史罕見的秋汛,黃委會即利用上中游水庫群,使近百億立方公尺的洪水變成水資源存入水庫,實現減災和洪水資源化雙贏。
目前黃河上游先後建成龍羊峽、劉家峽等十七座水庫,可以有效控制上游的大洪水,也為洪水資源利用奠定堅實基礎。黃河中游萬家寨、小浪底等水庫群也可充分利用時間差、空間差,錯峰削洪,將減災、攔洪、減淤三道問題一起解決。
李國英指出,黃河發生的中常洪水,可在合理承擔適度風險的前提下,加以利用。他表示,黃河汛期洪水分期管理和攔蓄後,可為翌年春灌、確保黃河不斷流,提供重要的水資源。
大陸環境汙染 全球怕怕【經濟日報07.07.21林則宏】
「早上醒來,先用二甘醇超標的田七牙膏刷牙,再用發臭的藍藻水洗臉,給兒子沖一瓶碘超標的Ⅹ巢奶粉,自己喝杯黑作坊的豆漿,吃幾個硫磺燻白了的饅頭,夾點廢舊 油漆桶裡醃的榨菜,包裡放個安徽人05年的粽子(上班餓了吃)。吃飽喝足,出門,深吸一口富含PX的空氣,到斷成兩節的九江大橋上遛遛腿兒…」
這是一篇近期在大陸網路上廣泛流傳的文章,反諷意味十足。台灣民眾讀來覺得發噱,卻是今天大陸民眾每天必須面對的真實生活:氾濫成災的黑心食品與商品、日益嚴重的環境汙染,及危機四伏的公共工程。其中,環境汙染更是引起世人廣泛關注。
英國金融時報月初報導,世界銀行一份關於大陸環境汙染的報告「中國環境汙染損失」,在北京當局的干預下被迫刪除三分之一內容,大陸官方擔心,報告內容一旦曝光可能會引發社會不穩定。
報告被刪除的部分主要是寫道,大陸城市嚴重的空氣汙染正導致每年有35萬至40萬人提早死亡,還有約30萬人因室內空氣汙染而早逝。另一方面,每年還有6萬多人因水質不佳而罹患嚴重腹瀉、胃癌、肝癌或膀胱癌而身亡。
世界銀行在已公開的報告還指出,大陸每年因空氣汙染和水汙染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相當於1,000億美元,大約是GDP的5.8%。
對於大陸的空氣汙染,曾經去過北京的人絕都會印象深刻。這個即將舉辦2008年奧運的城市,即使晴天也很難看到藍天。嚴重的空氣汙染讓北京的天空一年四季都是灰濛濛一片,遑論每年春天沙塵暴來襲時,昏天暗地的景象讓外人都不禁要擔心,這個城市的居民如何能在這種環境中繼續生活下去。
世界銀行早前的報告指出,全世界空氣汙染最嚴重的20個城市,中國就占了其中的16個。無怪有人會說,在大陸城市中從事戶外運動,基本上算是一種慢性自殺。
至於水汙染的部分,前段時間太湖、巢湖、滇池先後爆發嚴重藍藻汙染,水質不只變成令人作嘔的深綠色,還泛發陣陣腥臭,導致周邊城市自來水無法飲用,民眾被迫要去買礦泉水。
大陸嚴重的環境汙染引起世界銀行關切,包括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也在北京公布「中國環境績效評估」報告。OECD指出,中國在過去15年經濟年均增長率達10.1%,如今已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
快速的經濟增長、工業化與城市化也為大陸的環境帶來巨大的壓力,並給大陸民眾的健康及自然資源帶來危害。
OECD在報告中對大陸提出51項建議,但沒有一項能在短時間內解決。可以預期,短時間內,大陸民眾在享受兩位數經濟增長快感的同時,還得繼續忍受環境汙染的副作用。
湖泊悲歌 大閘蟹哭了【經濟日報07.07.21王茂臻】
大陸國家環保總局日前召開會議決定,限制湖泊圍網養殖,國人愛吃的大閘蟹產量可能因此銳減六成。今年秋天大閘蟹將出現量減價揚的情況,台商一年一度的搶蟹大戰也提前開跑。
雖然市場預期秋天大閘蟹的價格將走揚,但近期上海市場的大閘蟹價格卻是走低。
外界一般印象吃大閘蟹的季節是秋天,因而有「九月圓臍、十月尖」的說法,但上海人也習慣在農曆6月吃大閘蟹,俗稱吃「六月黃」。
一位日前才吃過「六月黃」的上海台幹張小姐說,今年的夏天的大閘蟹比去年便宜,味道也很好。她表示,有看到大陸當地媒體報導說今年秋天大閘蟹產量可能大減,因此她已經提前向熟識的水產店先預定100隻的陽澄湖大閘蟹。
陽澄湖大閘蟹這幾年已經成為大陸台商返台的重要伴手禮,尤其是台商聚集地昆山、蘇州等地,購買陽澄湖大閘蟹管道方便,價格便宜,許多台商還兼差代理銷售陽澄湖大閘蟹,成為每年重要的業外收入。
一名昆山台商指出,近兩年大陸湖泊汙染問題惡化,由於各地湖泊圍網養殖的情況十分嚴重,各地淡水湖泊的氮和磷汙染加劇,海藻危機蔓延至各個湖泊,終於讓大陸環保機關鐵腕整頓。
大陸國家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日前接受人民日報訪問時指出,所有漁村在明年底以前必須遷出太湖、漕湖和滇池。太湖是大陸主要盛產大閘蟹的地區,此項整頓必然會大幅影響大閘蟹的養殖生產。
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指出,「即使當地經濟成長會受到影響,也勢將徹底治理恢復太湖的生態環境。」上述台商指出,中央到地方官員都已經出聲要整頓大閘蟹的故鄉,今年大閘蟹的出產勢必受到影響。
上述台商已經在昆山當地從事大閘蟹批發兩年,他表示,依照過去的經驗,雖然產量減少會促使大閘蟹售價上揚,但因為價格提高,也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願,所以他認為即使今年秋天大閘蟹供應量短少,但受到價格機制的左右,應該不致於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對於去年大閘蟹銷往台灣被檢驗出致癌物質,台商表示當地養殖品質良莠不齊,大閘蟹用藥陰影始終難消,他建議消費者在食用大閘蟹時,最好選擇大一點的經銷商,或者較有信譽的餐廳食用。
<洞庭湖鼠軍占島為王 吃掉群貓>中國時報07.07.17林克倫
洞庭湖田鼠大戰愈演愈烈,二十億鼠哥們不僅霸占湖區島丘自立為王,甚至將攻島滅鼠貓將軍們逐一殲滅,由於鼠屍過多難以全數掩埋,加上農民滅鼠藥物毒性超強,未來幾日洞庭湖水再次上升後,恐爆發鼠疫與飲水汙染等問題。
據香港《明報》前往洞庭湖現場發現,湖區內地勢較高未被水淹沒的土堤與小島,現已淪為東方田鼠的「紅軍」根據地,數億鼠哥盤據島丘肆意打洞棲息、宛如一座座蜂窩,而鼠哥們在食物短缺下性情大變,紛紛出現互咬自相殘食景象,唧唧慘叫聲十分恐怖。
鼠多勢眾、當然會仗勢欺人,當地村民曾嘗試將數隻貓將軍送上湖區,希望能大展神威殲滅鼠賊,未料數日後,竟發現貓將軍遭「鼠海戰術」圍剿,身首異處、戰死沙場,更離譜者,現鼠哥們已敢大搖大擺地在人群中穿梭,完全視人類於無物。
為盡快消滅鼠患,中共農業部已緊急撥款四千多萬台幣,專款專項用於買藥滅鼠,官方行動對當地農民而言,依舊緩不濟急,在岳陽縣的鹿角鎮、麻塘鎮、中洲鎮等鼠哥猖狂區,許多村民早已自發「托人」採購毒性超強鼠藥,投放在自家責任田與旱地。
然而,超毒鼠藥已出現後遺症,一位桃姓村民指出,家中兩隻家貓因為吃了中毒老鼠,跟著中毒暴斃,中科院熱帶農業生態所專家李波則警告,見效快鼠藥多屬地下工廠生產的劇毒鼠藥,「對環境汙染嚴重,不僅產生二次汙染,還會殘留在土壤中」。
由於鼠屍實在太多,沿湖村民無力全數挖坑灑石灰掩埋,鹿角鎮濱湖村村支書徐紅兵表示,「只有四分之一的老鼠被掩埋,無論汛期或大熱天,殘留鼠屍都是大問題」,而《南方都市報》報導也指出,災區一條一公尺高的斜坡上,橫七豎八躺滿已經潰爛鼠屍難以處理,並發出令人作嘔的強烈腐臭味。
隨著近日長江中上游將出現強降雨,衛生防疫專家擔心,鼠屍腐爛恐引爆鼠疫,而超強毒性鼠藥則會汙染水源,更嚴重者,沿湖大堤已發現鼠洞,村民擔心大雨洪峰灌進鼠洞摧毀堤壩、淹沒家園。
鼠哥也直接挑戰脆弱的農村防疫體系,湖南省日前召開新聞發布會,要求村民滅鼠時絕不能赤腳下水,必須戴手套、穿雨鞋,但媒體在現場實地採訪發現,村民欠缺自我保護意識,幾乎都是赤腳空拳上場打老鼠。
田鼠大軍肆虐洞庭湖並非首次,但今年最為嚴重,益陽市大通湖區農業專家分析指出,近幾年洞庭湖沒有發大水,湖灘裸露時間又長,十分適宜田鼠繁殖,況田鼠一年可生四胎,每胎十隻,繁殖力驚人。
洞庭鼠銷廣州 3菜1湯3400元【聯合報07.07.15大陸新聞中心】
湖南洞庭湖區田鼠肆虐,網友叫廣東人吃鼠滅鼠的戲言竟成真!湖南常德一鼠販透露,最近田鼠天天運廣州,貨源不斷;田鼠宴只接受熟客電話預訂—三菜一湯,要價八百多元人民幣(約台幣三千四百元)。
食客黃先生坦言,聽朋友說田鼠滋陰壯陽,帶著獵奇的心態去嘗試。估計每隻要四、五十元,乾煸、紅燒、焗飯、褒湯等,其中紅燒鼠肉最鮮嫩,「像是滑進胃裡去」。
廣州市食品安全辦公室官員表示,廣州市府在SARS間,明文規定禁止銷售、食用老鼠及鼠肉製品,至今未明文解禁;為避免引發未知的疫病,現在禁食田鼠。
湖南省府用毒餌毒殺田鼠,官方正苦思良策如何解決剩餘的鼠藥及鼠屍問題;民間田鼠收購商卻偷運田鼠到廣州,廣州鼠販再當作野味賣給餐館,最後進到食客五臟廟,衛生堪慮,極可能感染鼠疫。
廣東資訊時報報導,廣州市民向該報報料,指出廣州白雲區增槎路咖啡城隔壁一個已被取締的廢棄市場,一到淩晨三、四點,便有人偷偷開檔販賣果子狸、穿山甲等野生動物,其中有六個湖南人經營的攤檔,出售山鼠和田鼠。
該報記者調查了解,湖南鼠患爆發後,當地亂躥的田鼠被人捕捉後,連夜運抵廣東,流入野味市場,番禺、肇慶、東莞、南海等地的田鼠宴捲土重來。
記者向一名湖南常德的鼠販打聽,這名鼠販說,他只跟湖南的田鼠收購商和廣東的熟客保持單線聯繫,只有新貨(活鼠)從湖南那邊發車出境,湖南收購商才會向廣州鼠販致電,告知抵達時間,叫他們接貨。沒有新貨的日子裡,雙方不會主動互相聯繫。
自然保護區 鼠輩不放過【聯合報07.07.14大陸新聞中心】
東方田鼠不僅肆虐洞庭湖區,還入侵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十九萬公頃,一九九二年被列入「世界重要濕地名錄」,是亞洲冬季候鳥越冬和夏季候鳥繁殖的地帶,鳥類資源豐富,僅候鳥就有一百五十八種。
保護區管理局局長蔣勇說,類似的鼠患在一九八四、九五年、二○○五年都曾在保護區內大規模發生,但嚴重程度均不如這一次。
新華社報導,目前保護區內的幾個蘆葦場,正遭到嚴重鼠災,蘆葦場經營者已向政府遞交報告,要求採取緊急措施消滅鼠患。蔣勇說,出於保護生態目的,管理局不贊成用化學藥物滅鼠,但目前鼠害確實已十分嚴重,「牠們幾乎見什麼就咬什麼,連草根也不放過」。
相對於以農業為主的內垸,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水域為主;由於近幾年來洞庭湖一直處於較低水位,一些洲灘長期暴露在水體外,給東方田鼠提供適宜的生長繁殖環境,導致牠們大量生長繁衍。
三湖 將禁圍網養殖【聯合報07.07.14大陸新聞中心】
針對主要湖泊汙染情況,中共政府將嚴格控制湖泊圍網養殖規模,太湖、巢湖、滇池「三湖」流域,明年底前將全面取消湖泊圍網養殖。
新華社報導,全國湖泊汙染防治工作會議在安徽合肥舉行,國家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表示,官方將嚴格控制湖泊圍網養殖規模,推廣湖泊自然放養,所有湖泊現有圍 網養殖面積一律不得再擴大,並在三年內逐步降低;「三湖」流域明年底前全面取消湖泊圍網養殖,最高水位線外一公里範圍內,禁止魚塘養魚。
此外,還將在重點湖泊控制化肥農藥的施用量,所有重點湖泊最高水位線外一公里範圍內,禁止從事種植施用大量化肥的蔬菜、花卉,同時,大力控制畜禽養殖汙染。
並劃定畜禽禁養區,禁養區內不得新建任何畜禽養殖場,已建的畜禽養殖場要限期搬遷或關閉。
人鼠大戰 敲響生態警鐘【聯合報07.07.13大陸新聞中心】
絕跡多年的「人鼠大戰」,正在湖南洞庭湖區四百多萬畝湖洲中重演。香港中通社分析,二十億隻東方田鼠隨著該地水位上漲,分批蜂擁內遷,破壞防洪大堤,啃食農田,威脅庭湖區廿二個縣市區居民,「人鼠大戰」正演變成一場生態危機,再次向人類敲響警鐘。
二十億隻東方田鼠大規模入侵,顯示大陸最大濕地之一的洞庭湖區生態環境正發生微妙的變化;由於當地生態鍵長期遭人為破壞,在這場人鼠博弈中,如果治標不治本,「鼠進人退」的局面將難以遏制。
東方田鼠是洞庭湖區主要「生物殺手」之一,又稱「水耗子」,廣泛分布於大陸十九個省區;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東方田鼠屬「長江亞種」,嗜食水草、蘆葦、水稻、玉米、紅薯、南瓜等作物的根莖,牠們席捲之處,農作物可能大面積絕收。天然食物鏈中,東方田鼠的天敵是貓頭鷹、黃鼠狼、蛇與鼬。當地村民反映,這些年,這裡幾乎看不到牠們的身影。
當地生態專家表示,蛇與鼬等田鼠天敵,在洞庭湖湖灘被人為濫捕,很大程度上造成東方田鼠成「幾何級」繁殖。相較於工程和藥物等防治手段,對洞庭湖日益猖獗的鼠患來說,只是治標不治本。要根治洞庭湖鼠患,必須採用生態方法,從長遠著手,保護田鼠的天敵,逐步恢復洞庭湖的生態系統。
北京中央為防治農村鼠害,每年花兩千萬元人民幣,成效不彰。
啥
說我在唱衰台灣?
當然不是
我是恨鐵不成鋼 恨小人奸險害台灣
是「台灣讓中國」
龜兔賽跑的故事? 2007-07-12 08:05:15
大陸民主運動隨著時代更迭
而漸趨實際及具影響力
經濟也因改革開放
而慢慢在改善人民的生活
(至少機會是變多了)
眼看著對岸朝著進步的方向走
島內卻仍然持續在虛耗 吃老本
(而且2008後不見得會有起色
即便有 也要好長一段時間才會看得出來)
我看以後不用追求主權獨立了
即使我們是個現實上獨立的國家
短期內也可謂國不像國了吧
<大陸水汙染嚴重 八成湖泊壞死> 中國時報 07.07.08徐尚禮
中國不僅長期存在水資源危機,目前水汙染更達到「危險臨界點」。中共「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坦承,大陸七大流域及主要河流、湖泊,由於汙染嚴重,部分水域惡化到連人體也不能接觸,更不能用於農業用水。因此,大陸今年「環保風暴」將針對水染進行整治。
潘岳說,今年入夏以來,接連發生了太湖、滇池、巢湖的藍藻爆發事件,顯示產業的發展模式,已令自然環境快負荷不了。潘岳說,目前大陸七大水系除了幹流因水量大水質尚可之外,大小支流幾乎全部壞死,百分之八十的湖泊的水也全部壞死。儘管專家學者及環保總局提出整治方案,制定罰則,但短期內想全面挽救水資源並不容易。
整治太湖 經濟放一邊﹝經濟日報2007.07.10林則宏】
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指出,為徹底整治太湖水汙染,即使經濟成長率放緩也在所不惜。江蘇省計畫在2008年底前,關閉境內2,150家小型化工廠,對於生產技術落後且汙染超過控制指標的紡織、化工、冶金、造紙、電鍍、釀造等六大行業,未來也不再批准新的投資申請。
今年5月下旬起,太湖無錫水域爆發嚴重的藍藻汙染,水質泛綠發臭,導致上百萬無錫民眾無水可用,引起中共中央的高度關注。6月底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親自來到無錫,召開近期水質出現嚴重汙染問題的太湖、巢湖、滇池「三湖」治理工作會談。
溫家寶當時表示,「治理太湖是一項關係子孫後代的重要工程,我們一定要把太湖治理好,讓老百姓放心」。為此,江蘇省委、省政府日前召開太湖水汙染治理工作會議,李源潮在會中表示,「要以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整治太湖汙染,力爭十年內重現太湖水之美」。
按江蘇省政府規劃,希望在2010年實現太湖水質明顯好轉,確保太湖周邊地區飲用水安全,並在2020年前基本完成治理太湖任務,恢復太湖過去山清水秀的自然風貌。
李源潮說,為了治理太湖水質,轉變增長方式、實現發展轉型,是必定要付出代價的。「一些成為汙染源的工廠必須關閉,一些高汙染的產業必須淘汰,一些養殖必須壓縮。這是我們向大自然還債,那怕稍微放緩一些GDP,為免於給後人留下更大的損失,這個代價必須花。」
江蘇省計畫在2008年底前,關閉境內2,150家小型化工廠,希望蘇南地區城市生活汙水處理率能達到90%以上。並將壓縮太湖圍網養殖面積,在沿太湖水域五公里內,及河湖交口往上游10公里的兩側一公里範圍內,建設為生態隔離帶。
受太湖汙染影響,市場原本預期今年大閘蟹產量將減少,未來在縮減太湖圍網養殖範圍後,大閘蟹的產量將進一步受到影響。
<南水北調中線「穿黃」工程動工> 中國時報 2007.07.10林克倫
中國南水北調輸水工程中,最具挑戰性的中線跨黃河輸水隧道於八日正式動工,該隧道位於黃河河床下方四十公尺處,總長十九.三公里、直徑七米,跨黃河長度四公里,採用比台灣雪山隧道更新機型的潛盾機挖掘,完工後將是中國最大跨江河輸水隧道工程。
八日上午十時,河南鄭州附近鄰黃河北岸河床下四十公尺處,一部形同小火車般的潛盾機(大陸稱盾構機),開始緩緩轉動前方刀盤以削切岩土,據《人民日報》報導,此項工程象徵南水北調中線「咽喉」的「穿黃」樞紐工程正式啟動。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規畫由長江支流漢江上游丹江口水庫引水,後沿著伏牛山與太行山脈前方平原一路北上,並在鄭州市區西方三十公里孤柏山嘴灣處穿越黃河,南岸起點為滎陽、北岸終點為溫縣,總長十九.三公里,黃河段長度四千二百五十公尺。
水道採凌空飛架渡槽或是開鑿河底隧道兩種工程方案的論爭長達十年,最後由可免受溫度、風雪、地震等影響,且耐久性佳、檢修簡單的隧道方案出線,但如何在黃河河床底部卅五米至五十米處沙層開鑿出兩條隧道,對施工單位是項重大挑戰。
為解決河底施工難度,負責施工的中線建管局從德國引進、外觀跟挖掘雪山隧道相似的潛盾機,技術部主管龐敏指出,「盾構機掘進技術安全可行」,希望借重潛盾機,將施工變數降至最低。
黃河畢竟是中國文化源頭,在歷經數千年氾濫堆積下,誰也不知道河床底下有何「寶物」,施工單位人員坦言,最擔心在挖掘時會遇到堵塞潛盾機削盤的古樹、孤石等物體,為此德國設計公司還在潛盾機前方加裝超音波探測器,強化施工預報工作。
為確保已開挖隧道不會發生滲水、坍塌現象,潛盾機每前進一.六公尺必須停下來「喘口氣」,讓施工人員安裝鋼筋混凝土襯壁,並進行加固、灌縫等作業,而鋼筋水泥襯壁厚度達四十公分,完全可支撐隧道壓力。
「穿黃」工程採雙隧道設計,八日開工者為右引水洞,左洞預定八月中動工,潛盾機規畫每日挖掘十公尺,預計於○八年九月穿越黃河後,開始挖掘邙山斜洞,工程預計○九年三月貫通完工。
洞庭湖合龍「喪事喜辦」 中國官方帶頭搖旗吶喊慶賀Yahoo新聞
[NOWnews今日新聞] 中國湖南省華容縣團洲垸洞庭湖一線堤防決堤,潰口寬一度達到226公尺,淹沒47.64平方公里,撤離超過5千人,中國官方緊急加固並封堵,於8日晚間10點半左右完成合龍,現場更是搖旗吶喊慶祝,媒體閃光燈狂拍,再展「喪事喜辦」中國特色。
回應
合龍當然是喜事,這可以有效避免災難擴大!
台灣的天災造成人命損害就不用咎責嗎?
一輛火車司機員錯愕出軌交通部長就下臺了!
笑死人,吳宏謀10月請辭被慰留,是後來選舉不利才下臺的,沒多久還跑去當中華郵政董事長了,這也好意思說是咎責喔?
所以呢?花蓮人什麼時候會有一條安全的回家路?
洞庭湖堤垸為何容易出險情?湖南省水利廳回應:歷史上的堤防建在沙洲泥灘上 部分還跨越原有河道水面
2024-07-05日16時許,湖南省岳陽市華容縣團洲垸洞庭湖一線堤防發生管湧險情,引起大堤塌陷,于17時48分許,緊急封堵失敗,導致堤壩決堤。此次潰堤的團洲垸屬於洞庭湖區24個蓄洪垸之一。
相關新聞
決堤77小時後,洞庭湖決口成功合龍封堵,預計花17天排水
回應
要麼按照武漢江堤的標準修建現代化高標準提防,人定勝天。 要麼退田還湖,尊重自然規律。
典型的站著說話不腰疼,退耕還湖,1000多萬人搬到你家裡去?高標準堤壩,3000多公里又要多少錢?
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黃淮平原,都有洪澇問題,那些動不動說要退田還湖,平垸還湖的人,要麼是無知,要麼是別有用心,是假把式,是科學偽道士,是公知。殊不知,中華文明數千年,就是建立在這些湖流交匯的土地上,離開了這樣的地理環境,沒有洪澇之利弊得失,中華文化的根基就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