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正名大戰
兩岸正名大戰,中共將計就計嬴了?
兩岸正名角力【聯合報2007.05.26黑白集】
中國在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發動將台灣會籍名稱變更為「中國台灣」。讀者投書本報〈民意論壇〉提出警告:當民進黨在國內搞「台獨正名」之時,中國也在國際上搞「一中正名」。
倘在OIE改名為「中國台灣」,民進黨政府將面臨兩難。若接受「中國台灣」,不退出OIE,形同接受「矮化」;若不接受「中國台灣」,退出OIE,則又是外交大挫敗。
陳水扁突然升高正名運動,以台灣名義加入WHO,又欲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這使得中國亦在國際戰線發動「中國台灣」的正名運動,OIE就成了第一個實驗品。
事態發展至此,始發現當年奧運模式採Chinese Taipei,居然是歪打正著之計。當年是因國民黨政府避諱台獨,所以未取Chinese Taiwan;倘若當年即採Chinese Taiwan,則「中國台灣」已成事實,中國今天即不必再藉由OIE「正名」,亦不勞台獨人士欲正名為「台灣」了!
台獨力倡「台語」,其實只是「中國的方言」;台獨力主「正名」為「台灣」,而中國亦力主「中國台灣」。倘若國際會籍名稱Chinese Taipei守不住,而逐一變成China Taiwan,台獨的「正名運動」也就形同替中國的「正名運動」當轎夫了!
千萬別再亂唱「台灣正名」運動,以免落入「中國台灣」的陷阱;不如改唱「貪腐共和國」或「撕裂共和國」,則中國自不便將之「正名」為「中國的貪腐」或「中國的撕裂」了!
阿楨
黃涵榆:談《歷史不下課》對臺灣的啟示 2021.10.13 思想坦克
《歷史不下課》(The Lesson)是今年臺灣人權影展的參展影片之一,是德國導演霍恩(Elena Horn)2020年的作品。
導演發現,雖然德國官方的立場和官方的課程都承認納粹的罪行,但是德國社會和年輕族群的次文化,還是常看到極右派和排外主義勢力的興起。
年輕世代的德國人(包括導演自己)對於猶太裔家庭的歷史、生命經驗和他們承受的苦難的陌生和無知。導演甚至認為,德國民族罪惡和可恥的歷史並沒有真的結束,還持續在塑造年輕世代對現實的認知和感受。這當然是她拍片很重要的一個動機。
她原本打算以「罪惡感」作為影片的主軸。但是等到她回到家鄉弗倫登貝格(Fröndenberg)開始在她曾經就讀的高中拍攝影片之後,她的一些想法有了改變,連帶影響到電影的創作方向。
「過去就讓它過去」?
導演霍恩耗費五年之久,近身追蹤四個學生的學習歷程。學生們從最初在課堂上討論的氣氛頗令人不安,有許多小孩提到他們在家裡都避免談到納粹的話題,家人相信「過去就讓它過去」。
學校安排學生到附近的薩克森豪森(Sachsenhausen)集中營參訪,希望能讓他們了解過去就發生在他們居住的地區的殘酷罪行。有一個班級把集中營的設計看成是一種美學實作,也有一個班級把這樣的參訪當成沒意義的例行儀式,而不是什麼哀悼受害者和反思歷史的時刻。
「希特勒沒那麼壞」?
學生從一些人那裡聽到和學校歷史課程有所衝突的觀點,有學生就提及她的足球隊友和教練們認為「希特勒沒那麼壞」,或者歷史課本有關大屠殺的部分都是謊言。有的學生親眼目睹地方上的一些新興的極右派組織發展成新納粹的足球流氓,而以足球聞名的多特蒙德甚至吸引不少新納粹份子。還有學生甚至發現自己的家族和納粹有所牽連。
臺灣轉型正義教育的啟示
灣觀眾對於影片中「過去就讓它過去」、「希特勒沒那麼壞」的說法恐怕再熟悉不過了,如同柯文哲經常掛在嘴邊的「現在好好的,幹嘛一直講過去?」,如同國民黨一直強調「沒有蔣介石,臺灣今天早已被共產黨統治」、「蔣介石有過已也有功」之類的說辭。
這幾天吳淡如那一番「讀國中女兒不認識孫中山」的感慨與憤怒…扭曲的史觀令人嘆為觀止。
回應
228紀念館通常沒幾個人去參觀,學校畢業旅行幾乎也不會安排一個景點,校外教學就是露營而已
若不分清德國「納粹屠殺」和美台「白色恐怖」的差別,那正義就只是賣山寨貨的廣告詞。
台獨壟斷二二八/白色恐怖
阿楨
“大陸”一鍵替換成“中國”,臺灣出版社鬧了大笑話 2022-02-19 觀察者網
中時19日報導,臺灣知名的麥田出版社近日把一本大陸書籍中的“大陸”二字全部一鍵替換成“中國”。但實際上書中許多“大陸”都指的是“大陸板塊”的意思,結果鬧出了“哥倫布發現新‘中國’”“南亞次‘中國’”等令人噴飯的笑話。
如此“飛來橫禍”,讓本書作者、大陸學者曹雨相當氣憤,痛批臺灣出版社沒有職業操守,在校對工作上失職。眾多臺灣線民也就此事大加嘲諷,出版社上午發出道歉聲明,承諾會將新書全面下架並回收重制。
回應
灣灣當局規定“外公”“外婆”不能用,理由是涉嫌性別歧視,而《外婆的澎湖灣》也只能叫《你他媽的澎湖灣》了。
不覺得可笑,只覺得可怕,台獨在洗腦
抹紅中性用詞 台灣五十步笑百步 2022/02/20 中時
「中共、中國、中國大陸、大陸、內地」,其實同中有異。「中共」強調的是黨的角色及政權;「中國」是在國際關係上慣用,如中美、中日、中歐關係;「中國大陸」或「大陸」,針對的是兩岸關係語境;「內地」則專指大陸與香港、澳門的關係,港澳人稱大陸為「內地」。
在民進黨抗中保台的政治正確下,原本中性的「大陸」一詞,這幾年突然被扣上紅帽子,但翻開《憲法增修條文》第11條:「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間人民權利義務關係及其他事務之處理,得以法律為特別之規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1條也指出:「規範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之往來」。
兩岸都有網友亂出征
去年夏天東京奧運時,歸化台灣的前烏克蘭體操選手瑞莎,寫上「中華隊加油」,卻遭台灣網友洗版批評「誰跟你中華」,讓她趕緊改口「台灣隊」。
藝人小S使用「國手」一詞,則被大陸網友指是台獨,不過官媒為其緩頰,呼籲網民要「多多了解紛繁複雜的台灣社會,要學會設身處地、換位思考、理性對待,防止好心辦壞事。」
務實處理分歧創契機
前陣子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的「玻璃心」一曲爆紅,暗喻大陸官方到民間社會在遇到敏感議題時的脆弱易怒,但反觀台灣在面對大陸時,有時也不遑多讓。
回應
“大陸委員會”主席,如改成“中國委員會”主席,一定很多人血脈噴張?
阿楨
朝鮮族穿韓服拿五星旗 南韓輿論炸鍋 2022/02/06 旺報
這屆北京冬奧,因為服裝引發的爭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先前傳出臺灣運動員黃鬱婷多年前在美國受訓時穿著中國隊好友的運動制服拍照,遭網友爆料出征。4日晚間的開幕式,一名朝鮮族女性代表身穿韓服,擔任傳遞大陸五星旗的國旗手,此舉引發韓國網民跳腳,指責中國侵佔韓國文化,大陸網友則不甘示弱反嗆南韓「沒有歷史常識」。
韓聯社5日報導,在北京冬奧的開幕式上,中國56個民族的代表身穿傳統民族服飾,一起傳遞大陸五星國旗。有韓國網友留意到,其中一名少女身穿一襲白色搭配淺粉色的韓服,他們為此感到生氣,指責中國企圖將韓服推廣為中國文化的產物。南韓網友強調,韓服屬於韓國,甚至有人發起連署,要中國停止扭曲韓服。
不只南韓輿論炸鍋,政治人物也加入爭論戰局。南韓執政黨、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也在臉書發文抗議稱:「不要覬覦文化,反對文化工程」;國民之黨總統候選人安哲秀也發文捍衛韓國文化:「韓服是韓國文化,敬告中國當局,不是漢服而是韓服」。
大陸網友不甘示弱,反譏南韓「沒文化」,並質疑:「朝鮮族的服飾什麼時候變成『韓服』,歷史學差了吧?」、「朝鮮族有什麼奇怪嗎,還有哈薩克族、塔吉克族和俄羅斯族,為什麼這些國家不糾結這些?」
美國《VOGUE》雜誌一條漢服科普帖,韓國線民破防了… 2022-02-04 觀察者網
2月2日,美國知名時尚雜誌《VOGUE》更新社交媒體Instagram 動態,向粉絲介紹近年來在中國受到追捧的漢服。然而此事招來眾多韓國線民的不滿,他們湧到評論區大肆謾駡,妄稱這是韓服,“中國在山寨”。
此事引起中國網友注意後,大家紛紛跑到《VOGUE》Ins評論區回應韓國線民。甚至有日本線民也看不下去了,發帖聲援稱韓國人竊取中日文化,是為了“克服自卑感”。
《VOGUE》在帖文中介紹,漢服這種被定義為中國古代漢人統治時期的服飾在社交媒體上越來越受歡迎,在微博上“漢服”話題的流覽量已超過48.9 億次,而在抖音(中國版)上,漢服視頻的流覽量已超過477億次。
《VOGUE》稱,“漢服運動”由中國的時尚青年引領,漢服愛好者的人數從2019年的356萬增加到了2020年的600多萬,幾乎翻了一番。
阿楨
暗藏玄機 英文Taiwanese 避免過於激怒中方 2021-07-21
台灣將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英文名稱以「Taiwanese」代表台灣,相對另個以台灣為名的駐索馬利蘭代表處使用「Taiwan」,看得出立陶宛對中共仍有所顧忌。
外交部長吳釗燮解釋,Taiwanese就代表台灣,和歐美國家如英國在台辦事處(British Office Taipei)、法國在台協會(French Office in Taipei)、德國在台協會(German Institute Taipei)、美國在台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使用的辦法一樣。
政大外交中心主任黃奎博表示,德英分別用其國名的形容詞「German」、「British」,以降低政治敏感性,,蔡政府當然希望直接用「Taiwan」而非「Taiwanese」(台灣的或台灣人的),這正顯示立陶宛有其底線,可能想維持與中國大陸的邦交,避免過於激怒中共。
世新大學英語暨傳播應用系榮譽教授李振清及致理科大講座教授陳超明也持相同看法。認為Taiwan是較正式的名稱,可代表一個獨立國家;而Taiwanese比較不涉主權或國家主體,內涵在於文化或經濟面的交流。
蔡政府第一任期,我國7個名稱有「台灣」或「中華民國」字眼的駐外館處,先後遭強迫更名,並以「臺北」名義對外。過去國民黨政府無法使用「ROC」,於是想出了「Chinese Taipei」,民進黨政府以「Taiwan」為頭銜的外館被摘掉,想出了「Taiwanese」,都可看出我國的國際窘境。
回應
Taiwanese中文意思是台灣仔
哇靠!又是空歡喜烏龍一場!民進黨的「凱子外交」。
既然你們無視中華民國這個國家,就滾出中華民國,賣國賊
不敢制憲、改國號,成天搞借殼上市...為什麼不設中華民國辦事處 設台灣人辦事處?你們是中華民國的公務機關,還是中國台灣地區的小孬孬辦事處.
阿楨
暗藏玄機 英文Taiwanese 避免過於激怒中方 2021-07-21
台灣將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英文名稱以「Taiwanese」代表台灣,相對另個以台灣為名的駐索馬利蘭代表處使用「Taiwan」,看得出立陶宛對中共仍有所顧忌。
外交部長吳釗燮解釋,Taiwanese就代表台灣,和歐美國家如英國在台辦事處(British Office Taipei)、法國在台協會(French Office in Taipei)、德國在台協會(German Institute Taipei)、美國在台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使用的辦法一樣。
政大外交中心主任黃奎博表示,德英分別用其國名的形容詞「German」、「British」,以降低政治敏感性,,蔡政府當然希望直接用「Taiwan」而非「Taiwanese」(台灣的或台灣人的),這正顯示立陶宛有其底線,可能想維持與中國大陸的邦交,避免過於激怒中共。
世新大學英語暨傳播應用系榮譽教授李振清及致理科大講座教授陳超明也持相同看法。認為Taiwan是較正式的名稱,可代表一個獨立國家;而Taiwanese比較不涉主權或國家主體,內涵在於文化或經濟面的交流。
蔡政府第一任期,我國7個名稱有「台灣」或「中華民國」字眼的駐外館處,先後遭強迫更名,並以「臺北」名義對外。過去國民黨政府無法使用「ROC」,於是想出了「Chinese Taipei」,民進黨政府以「Taiwan」為頭銜的外館被摘掉,想出了「Taiwanese」,都可看出我國的國際窘境。
回應
Taiwanese中文意思是台灣仔
哇靠!又是空歡喜烏龍一場!民進黨的「凱子外交」。
既然你們無視中華民國這個國家,就滾出中華民國,賣國賊
不敢制憲、改國號,成天搞借殼上市...為什麼不設中華民國辦事處 設台灣人辦事處?你們是中華民國的公務機關,還是中國台灣地區的小孬孬辦事處.
阿楨
鮭魚走了!世代文化差異 年輕人追求小確幸 2021-03-25 聯合報
「鮭魚之亂」改名風潮,引發各界熱烈議論,國民黨中常委高思博在臉書直播中認為,長輩不應只是拘泥於苛責,有必要更深層省思世代差異所產生的文化、倫常或經濟環節面向。
為了吃免費壽司,全台改名超過3百人,遍及11個縣市,且都市化越普遍的地區,人數越多,如台南市有30人變「鮭魚」,名列六都的第5名。
他表示,除了能吃免費大餐外,更能成為朋友圈的焦點核心,讓不少人群起效尤。社會文化改變,正式姓名跟網路暱稱的重要性與使用頻率在年輕世代,可能已經翻轉過來。因此,對年輕人而言,改名根本不是問題,這種世代文化差異已經形成,且漸行漸遠。
年輕世代面臨低薪、高房價,初入職場或外出求學的生活,明顯比以前艱苦。難得有免費及呼朋引伴享用大餐的機會,改個名也無所謂,「顯露年輕人活在當下,追求小確幸的人生觀點」,所以各界無須太快譴責。重要的是,從「鮭魚事件」傳遞出來的世代差異與世代正義等問題,政府能否提出解決方案,讓社會轉變為世代和諧。
一窩蜂的「套利」文化,是商機還是危機? 2021-03-24 商業周刊
在我們嘲笑這個瘋狂行徑的同時,也應思考更深層的社會意義,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一窩蜂去搶免費鮭魚餐?當然起因在於推出這個活動的業者,沒想到每個人都有三次更改名字的機會,站在年輕人立場,自然理直氣壯的去操作這個遊戲規則。
1.不論是在股票市場進出的機構法人、每日搶短線的個人投資者以及搶免費鮭魚的年輕人,其實都是在套利,這樣容易陷入短期炒作危機,沒有人在做長期布局。
2.作台灣人追求高CP值、愛貪小便宜的原因和商業文化有關,台灣產業長期以代工思維為主,整個社會呈現一種「俗擱大碗」的文化意識,失去對精緻文化品味的追求。
全世界政府為了紓困,透過寬鬆貨幣政策,瘋狂灑錢,造成全球股市大幅上揚。美國參議院剛通過1.9兆美元紓困法案,每個人發放1,400美元失業補助救濟,不少年輕人竟然想把錢拿去投資股票!
鮭魚事件反應的不只是年輕人的問題,它代表了整個台灣價值觀的錯亂!
相關新聞
另類台灣之光?「鮭魚之亂」登上9國外媒!外國網友:今年至今最棒的新聞,改名的人在「吃自己」。
阿楨
“古今台外”算什麼,人還有“台醫” 2020-07-05 環球網
據臺灣《聯合報》5日報導,遊錫堃今天上午出席“第12屆臺北國際中醫藥學術論壇”大會開幕時稱,漢醫有千年歷史,“如果叫中醫,事實上這是命名的中醫,差不多百年左右”。他接著宣稱,漢醫傳到韓國叫“韓醫”,傳到日本叫“漢醫”,傳到越南叫“東醫”,如果臺灣叫“台醫、台藥”應該也“不錯”,如果覺得叫“台醫、台藥”不夠好,我們可以叫“漢醫、漢藥”也無所謂。
《聯合報》對此質疑“‘去中化’再添一筆?”有島內線民批評遊錫堃“逢中必反”,有人留言諷刺,姓名要不要改?陳時中改成“陳時台”,陳致中改成“陳致台”再說。“中油”改“台油”,“中鋼”改“台鋼”,“中秋節”改成“台秋節”,“腦中風”也要改成“腦颱風”……。有線民則表示,再怎麼改,也逃不了“醫從中來”。你遊錫堃染了頭髮,也改不了你漢延子孫的血脈。還有線民批評遊錫堃,這就是吃飽撐著了。
島內作家苦苓則表示,華航改名根本就是個“假議題”,若要更改會造成一連串的困境。有島內線民諷刺:什麼叫也許不是那麼簡單?陳水扁早就告訴你,辦不到就是辦不到。
變“中”為“台”亦是島內綠營的“常規操作”。島內親綠節目主持人彭文正就曾在節目中公開將“中肯”改為“台肯”、“古今中外”改成“古今台外”。
回應
臺灣人患上台瘋, 廟小妖風大!.
遊錫堃倡 中醫藥改稱台醫台藥 恐怕只是一廂情願 2020/07/06 中國時報 崔慈悌
早在陳水扁總統執政時期,遊錫堃擔任行政院長,就已主張中油和中船都應該更名,儘管游在擔任閣揆時未能完成兩家公司的更名,但最後仍在扁的力推下,中油和中船的中文名稱改為台灣中油、台船,不過英文名稱因早已註冊,只能加上「,Taiwan」了事,縮寫仍維持原有名稱。
就連公司行號要改個名稱都要大費周章,更何況世界衛生大會(WHA)已將中醫臨床病名及症候分類正式納入,台灣自己改名,不僅工程浩大,更是自外於國際體系。
根據遊的說法,將中醫藥改名是為了避免混淆,事實上卻只是藉口,在台灣不會有人把中醫和西醫弄混,反而「台醫」、「台藥」指的是何種醫藥?更讓人摸不著頭緒,「漢醫」、「漢藥」的稱呼更易與日本漢方弄混,也脫離不了與中國大陸的連結。
從蔡英文未回應更名的說法,可以看出,蔡並不想隨之起舞,中醫藥更名,如同遊錫堃所言,「只是個人淺見」。
圖博館
回應
拜託,大陸的市場比你香港大太多了。隨著版權意識的逐漸加強願意為正版付費的人越來越多。面對這個遠比香港大得多的市場,迎合更多的潛在客戶有什麼問題嗎?在人民幣面前節操是什麼?能吃嗎好吃嗎? steam上面簡體中文已經成為僅次於英語和俄語的第三大語言了,某些遊戲都乾脆不提供繁中只有簡中了。投共?對啊。
我媽媽五一去美國旅遊,美國旅遊園區指南手冊上的中文部分是簡體,美國投共了,趕緊報導吧。
看到過粵語區的人支持建國的
不是支持香港而是支持粵語區建國包括廣東一些地區
我身為粵語區的廣東土著也受不了想把他們抓來暴打一頓
你這麼做是對的!當粵語被貼上極端分子的專用語言的時候,你就是受害者了!
不用被貼,這本來就是原罪,國家一天不統一語言,消滅方言,粵語遲早也是會被攻擊。只不過粵語因為香港問題這次提前被人搬出來(上海話還不是被人家攻擊過,只不過現在又淡化了),沒辦法偏偏粵語是香港人的主要語言,這也是歷史問題,以前香港就是廣東管的,現在的大多數香港人祖上一兩代都是廣東各個地方遷移過去的,真正香港土著不多。
廣東話是一個很大概念,包括廣東粵語,潮汕話,客家話,還有其他廣東內的方言,其中也包括香港土著的語言,好像叫圍頭話,圍頭話講起來跟東莞話很像,反而不像廣州話,貌似客家話也是香港土著的語言之一,這裡就扯得遠了。反正就是政治問題。
被人議論固然討厭,不過你們講什麼我都不會過於惱火,只不過有一點我很反感,之前有些人說因為香港人講廣東話,我們廣東人才講廣東話,就是因為以前香港發達,我們廣東人獻媚香港人才不肯放棄廣東話去講國語。有一點我要說明,我們廣東人世世代代都都是講廣東話的好不,在香港還沒變殖民地的時候,我們就一直在講廣東話
還有一點可能很多人會反感,會不同意。普通話是國家統一的官方語言,也是像黃金一樣的流通硬貨,是國民間可以保證交流暢通的通用語言,是國家的象徵之一,但是普通話是國語,而粵語才是我的母語,我自出生學習的就是粵語,跟家人交流的也是粵語,就像潮汕話是潮汕人的母語,客家話是客家人的母語,上海話是上海人的母語,溫州話是溫州的母語。凡事不必上綱上線。
圖博館
“比卡超”改名“皮卡丘” 任天堂被香港本土派批“投共”
香港各激進“本土派”政黨借年輕人對社會的迷惘以至不滿,煽動及鼓吹仇恨,矛頭直指內地,更不時捕風捉影,就連電玩也受到牽連。
據香港文匯報2016.5.14報導,近日,著名遊戲廠商任天堂宣布將旗下“寵物小精靈”遊戲的中文譯名統一,有激進“本土派”政黨就藉機“抽水”(藉機獲取利益),聲稱任天堂將有關的譯名完全跟從內地的譯法,是“投共”,是在“配合消滅香港獨特的語言文化”,有人更聲稱只有“香港建國”,才能令“香港文化”獲得“尊重”。有遊戲迷不滿有人連遊戲譯名也要抽水,批評他們是為了搞分化。
“寵物小精靈”是任天堂一個暢銷的電玩系列。為配合新作發售,任天堂早前在官網上公佈將系列的中文譯名統一改為“精靈寶可夢”,並統一遊戲中151隻小精靈的中文名,其中最為人港人熟悉的“比卡超”統一為“皮卡丘”,“傻鴨”改為“可達鴨”,“奇異種子”統一為“妙蛙種子”等。
“本民前”稱“投共” 黃之鋒罵“國語”
港媒報導稱,正如“叮噹”變了“多啦A夢”一樣,統一譯名引發了各華人地區電玩迷的熱烈討論。本來統一譯名好壞、新名難聽與否爭議難免,但激進“本土派” 就藉機抽水。“本土民主前線”就分享了一篇題為《老任投共出曬面“比卡超”港譯名終於失守!!》文章,聲稱此舉是任天堂的“投共計劃”。
“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也不示弱,在其facebook發文稱“我要比卡超,不要皮卡丘,要求任天堂改名”,文中更稱統一後的譯名是“不倫不類的國語普通話譯名”,要求對方更改決定。
支持者稱“陰謀滅族”
不少激進“本土派”支持者在facebook各專頁留言,有人宣稱任天堂採用的內地中文譯名是“不尊重香港”、“連動畫都要赤化”,更有人聲言任天堂是在“配合滅絕香港獨特語言文化的陰謀”等等,更乘機宣揚“港獨”,稱“建國”後要立法限制此等“不尊重香港人”的行為。
不過,大批真正的電玩玩家回應指,統一後的譯名的確有很多人罵,也有很多人認為毋須統一譯名,報導稱,這些譯名中有七成採用的是台灣的譯名,三成,例如大比鳥等是香港沿用的譯名,和所謂“赤化”什麼的根本扯不上邊,而統一譯名相信只是基於商業考慮,以便開拓整個大中華市場,與政治無關。有人批評這些“香港人”是玻璃心,以為地球是繞著他們轉的。有人更批評,這些激進“本土派”只是乘機分化內地和香港,不滿他們連電玩遊戲也要“拖落水”。
圖博館
專家稱應將龍譯為loong 中國網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陝西籍全國政協委員——書法家、文史學者岳崇提出了《關於糾正龍與dragon翻譯錯誤的提案》。2015-7-14,中國翻譯協會在北京舉行研討會,對龍該譯作dragon還是loong進行了討論。
在研討會上,西安中華龍鳳文化研究院院長龐進對龍案進行了解釋。他說,龍與dragon在文化意涵、功能、地位、形像上有重大差別,在中國人心目中,龍是吉祥瑞符、權威象徵;但在西方,dragon是噴火怪獸、恐怖象徵。龐進說,龍與dragon的誤譯已經延續了幾百年,許多西方人不清楚龍與dragon的區別,誤以為中國人崇拜的龍是怪獸惡魔。至於為何建議將龍英譯為loong?龐進解釋說:一是因為英文中已有發朗音、意為長的long,如果直接用漢語拼音long來翻譯龍,就會造成一些麻煩,故給long 加一個o,用loong來翻譯龍;二是loong發龍音,從單詞的形態上也好似一條長有兩隻大眼睛的龍,不僅形象,也讓龍有了點萌的感覺。龐進的介紹和闡述,得到與會專家的熱烈回應,多數專家認為將龍英譯為loong是可取的。中國譯協對外傳播翻譯委員會表示將匯集大家的建議,最終對龍的英譯拿出一個合理的意見。
著名翻譯家、省翻譯家協會主席安危得知此事後也十分支持,他撰文指出:“為龍正譯,是準確向外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舉措。在漢譯英方面存在的誤譯影響著中國、中國文化和中國人民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形象。龍被譯成dragon,就是最典型的一個例子。”
回應
這個意見我特別同意,我在西方看到的龍的雕塑都是負面的,都是被英雄人物所斬殺,中國龍和這樣一個怪物接軌,我心中一直彆扭。
那鳳應翻譯為foong,虎應翻譯為huoong,象應翻譯為xiaang作一次系統的規定。
虎tiger在英文裡就是老虎,但是dragon在英文裡是噴火的長得像蜥蜴的怪獸。中國龍不是蜥蜴,所以中國虎的英文不用改,龍需要改!
阿楨
蔣為文嗆可恥 黃春明激動想打人【聯合報2011.05.26(另參本館:福佬沙文主義 莎喲娜啦‧再見
作家黃春明前天在台南演講時,遭台下成大副教授蔣為文高舉大字報,罵他不用台語文寫作「可恥」;黃情緒激動兩度衝下台要打蔣,口出五字經、比中指,被工作人員拉開。
七十六歲的黃春明昨天受訪時情緒還無法平靜,指蔣為文「太不尊重人」、「如果不是被拉住,我真的會打他」。成大台灣文學系副教授蔣為文表示,並沒有去鬧場,只是台語文推動不易,聽演講實在「聽不下去」,忍不住才會站起來抗議。
由文建會、趨勢文教基金會、文訊雜誌及聯經出版社等單位舉辦的「百年小說研討會」,前天邀請黃春明演講「台語文書寫與教育的商榷」,包括凌煙、陳若曦、愛亞、楊照及李喬等多名作家參加,現場兩百多個座位擠得滿滿。
黃春明表示,語文的發展有背景因素,台灣過去使用漢文,日本占領後實施皇民化,有人改念日文,國民政府來了後又全面改國語,解嚴後台獨意識抬頭,台語文又跑出來,但他認為台語文在書寫與教育上有商榷之處,目前並沒有統一的版本,老師教得勉強、學生也學得痛苦。
他講到一半,蔣為文突然舉起事先準備好的大字報,上面寫著「台灣作家不用台灣語文卻用中國語創作可恥」,在現場引起騷動。
黃春明勸蔣「你等我說完,可以表達意見」,蔣仍高舉大字報,黃火大摔麥克風衝下台要與蔣理論,被工作人員拉開。
黃春明轉回台上,脫下上衣僅著白色內衣繼續演講,話題一轉,以「百年孤寂」一書作者馬奎斯也是用殖民者的語文西班牙文寫書,說明台灣人用中文寫作並不可恥。
「美國人獨立後仍使用英文,他們可恥嗎?」黃春明反駁蔣為文,認為語文本來就是「混種的」,台灣目前使用的國語與北京話已很不一樣,像是「凸槌」、「喬不攏」、「凍抹條」等,都已與台語混合。
蔣為文再次舉起海報,批黃春明不是台語文的專家,憑什麼否定台語文。黃春明衝下台,一邊飆五字經,一邊對蔣比出中指,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後來有人在現場鼓譟,「我們是來聽黃春明演講的,請你離開」,蔣才離開現場,演講也草草結束。
相 關 新 聞
台語文遭嗆 黃:成大怎有這種教授?
蔣為文:黃一再批評台語文 我才忍不住
陳芳明批:蔣為文窄化台灣文化
蔣為文學機械出身 嗆聲紀錄多
台文唯我獨尊 難道不算文化霸凌
台語文學創作 分三種(純漢字/純羅馬字/漢羅並用)
版主回應
玫瑰的名字與命名權【聯合報黑白集2014.01.13
成功大學為了該校新廣場的命名,鬧得不可開交。學生稍早票選出「南榕廣場」,遭校方以太具政治意涵為由推翻;校方另提了「成功」、「多元」、「吳京」、「丁肇中」等選項,也遭學生反譏政治化。
給校園地標取名,不是件容易的事;再加上民主化或政治化作祟,那就更難。成大既然開放學生票選,卻又收回成命,自難逃出爾反爾之譏。相對的,少數學生因而故意拆掉成大光復校區大門招牌的「光復」二字作為報復,把對台灣具重要歷史意義的「光復」一詞貶為惡義,亦嫌幼稚。學生的泛政治化,和校方實不相上下。
數日前,才有台大教授發難,認為以捐贈者命名的大樓日漸滲透校園,校內到處都是企業家掛名的大樓,少了一分緬懷先人的質感。此一趨勢,其實是近年大學必須對外募款、自籌經費的結果:企業家拿出大把銀子,留下一個名字;校方得到一棟價值不菲的大樓,供學生學習之用。如果不那麼在乎命名權,不認為名字降低校園質感或學習意願,一個名字換得學生的學習機會,倒也是合理的交換。
香港影視大亨邵逸夫生平樂善好施,捐樓興學不計其數;他去世後,大陸清點了一下各地取名「逸夫樓」的文教樓館,多達三萬座。據統計,過去卅年,邵逸夫為中國教育捐出了近五十億港幣,遍及大中小學,各地幾乎每天都有他捐贈的教學樓完成。有些樓未必是他捐的,但人們感念他的恩德,仍然採用他的名字命名,沒有人嫌這名字用得太濫。
一朵玫瑰,不管你知不知道它的名字,都一樣芳香。如果把別的花叫成玫瑰,並不會增加它的嬌美。若淪落到要文攻武嚇爭命名權,叫什麼都很難好聽。
回應
都是政治化惹禍!
成大校園不是目前就讀學生專有的,不能由他們投票命名。 要投票,必須連所有校友、歷任教授,教職員都有投票權!
出錢的人有命名權...並不是甚麼壞事...哈佛大學...是為了感謝及紀念時為英國劍橋大學校友及牧師的[約翰•哈佛],對有關學院的慷慨捐助...而改名的...史丹佛大學...是由時任加州州長及參議員的鐵路富豪[利蘭•史丹佛]成立的..至於成大...按[教授治校]的原則...讓校務會議來決定做法...比較理想...大學是[教授]治校比較好...如果[鄉民]投票的話...AV女優名字可能會入選吧...哈哈
如果什麼都讓學生投票,學生一定會投贊成免學費、免住宿費等。這樣學校還能運作下去嗎?
把台大正名為台灣獨立大學,一定能滿足台獨黨和綠村民的心意。
「南榕廣場」好!我喜歡!以後不論任何理由想要自焚,不必到總統府前,直接到南榕廣場,校方免費提供汽油、火種,以及必要的協助!
鄭南榕是福州人找個正港的台灣人爸,福佬沙文主義的台灣人日皇陛下的類日本人。
阿楨
「台語」 讓人不安的稱呼 2011-05-26 中國時報 【羅肇錦】
這幾天報紙上又開始炒「台語」,這個讓人不安的稱呼,標題上說「台語改稱閩南話是去台灣化」(自由時報五月二十四日),我直覺的感觸是「閩南話改稱台語是去客家化」。
在學術界,「台語」(Tai language)本來是指今天的「傣語」,而民間所流行的ho/lo hue學術界都稱閩南方言或閩南話,譯成英文時則用Minan dialect。
後來在台灣的大眾傳播,把「台灣的語言」簡稱為「台語」,而台語之中又以閩南語最流行,說這種話的人也最多,於是大家都不顧事實,把台語等同於閩南語,譯成Taiwan language,更有人就從Chinese對譯出Taiwanese。
以「台語」或「台灣話」來代表閩南話,犯了以偏概全、以大吃小的謬誤。這個稱呼有兩個盲點:第一,內涵上並不符合台灣所有的語言,容易引起原住民、客語等族群的不滿;第二,對廣大的閩南話不利。因為使用台灣話來代表閩南話,就自外於其他地方的閩南話,如海外的閩南話,如福建各地的閩南話,他們不可能稱他們的閩南話為「台灣話」的。因此以台灣話代表閩南話,是自我減弱語族勢力,自我縮小語言疆域的矮化做法,殊不足取。
放眼世界各地語言,向來稱呼從根據地搬移到別處的自己的語言時,都不另外取一個新的名稱的。如阿根廷、智利或墨西哥他們在當地說西班牙語的人數,遠超過西班牙本國,但一律稱他們說的話為西班牙語(Spanish),不另稱做阿根廷話或墨西哥話。又如在巴西說葡萄牙語的人口,有一億多,比起葡萄牙本國的一千多萬,簡直不成比例,但在巴西沒有人把巴西的葡萄牙語(Portuguese)改稱為「巴西話」。
比較不同的是美國和台灣,美國因為國勢超強影響力大,所以把「美式英語」(American English)簡稱「美語」,讓國內各不同民族都認同這個自主稱呼。然而在台灣,只擁有一千多萬人口的閩南人,卻硬要把自己的「閩南話」改稱為「台語」,不但會引起其他族群的人不滿(客家人和原住民第一個反對),也因此削弱了「閩南話」的勢力,的確是非常不智的做法。
非閩南語族群,看到「台語」兩字,很自然的認為是指在台灣所有常使用的語言都是台語,包括原住民語、北京語、閩南語、客語。這與中國話包括中國境內的漢語、阿爾泰語…,不能以漢語等同於中國話,也與國語不能只以北京話來替代一樣。
版主回應
但是目前有一種令人最難以接受的狀況是,很多人不能接受國語就是北京話,卻一再強調「台語」就是閩南話,這是很矛盾的認知。我們認為既然北京話不能等同於國語,那麼閩南話也不能等同於台語,免得被冠上「以暴易暴,不知其非矣。」的難堪。
至於長遠以來福建簡稱「閩」,福建一帶的語言泛稱閩語。而閩南一帶的人所說的話就叫做「閩南話」。很清楚的,閩南話的名稱是純以所居住的地域來命名的,漢方言的名稱,基本上都是從居住的地方得名的,如:「吳語」在長江口,古吳國所在地。「粵語」在兩廣一帶,古為百越之地,後改稱「粵」。「贛語」在江西一帶,向來以贛江流域為代表,所以稱「贛」。
唯獨「客語」不以居住地域來稱呼,原因是客語住地廣闊分散,無法以一個定點命名,只好以住地都是山區所以稱為「山客」(或稱山哈),「客」的原意是「山」,專指住在山上的人。因此,住在閩粵贛山區的人所說語言稱「客語」,地處閩之南的人所說的語言簡稱為「閩南語」,一點也不奇怪。
「閩」「客」的稱呼由來已久,以本人涉獵所及,「客」的本義是彝緬語「哈」(音ha)的同音字,意指「山坡陀」,「閩」的本義是侗傣語「阪」的同音字(音ba:n),意指「村子」。如果這個說法研究底定,是以當地特色產生的稱呼,無關統獨無關褒貶,那麼沿用歷史及地域的稱呼,稱為「客語」「閩語」理所當然,何必危言聳聽惹出那麼多不安? (作者為台灣客家語文學會理事長、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所長)
留言:
又在咬文嚼字了,到民間找人問一問,有幾個人是稱閩南語,大家都嘛稱台語,就只會意識型態看事
在這邊詭辯台語是什麼鬼的根本是吃飽太閑,政府把台語改成閩南語更是他媽的浪費國家資源
給那些叫閩南語是「台語」的朋友 -當你走在廈門街上,滿街的廈門人都在講「台語」?你很奇怪他們怎麼會講「台語」?他們會認為你是肖ㄟ!台灣人有很大一部份的祖先是從閩南移居台灣的,他們把自己講的閩南語帶來台灣。同樣的語言,沒有在福建叫閩南語,在台灣卻叫「台語」這種事!英語就是英語,在英國叫英語,在澳大利亞也叫英語,在美國還是叫英語。我認為台灣人必須尊重閩南語的來源,不能擅自把閩南語改成「台語」。再舉個例子。香港人講的話還是叫廣東話,他們沒有把廣東話改成「香港話」或「香港語」。所以,我認為不宜把閩南語改成「台語」。
客家話稱閩南人為河洛人, 外省人為唐山人. 客家話裡沒有所謂的台灣人, 或台灣話. 只有河洛人, 河洛話. 客家人是從族群的平等為出發點, 但那些福佬沙文主義者總想霸佔台灣的一切. 方言文學之所以無法久傳或廣傳就是因為它的侷限性. 福佬沙文主義想自創文字推行福佬話, 就儘管做, 但根本出不了自己的小圈圈. 推行所謂的台語根本就是民進黨的政治意識
台灣自己各地的閩南語腔調都不同,哪一種算是台語?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華人也大都講閩南語, 他們沒來過台灣, 你們民進黨徒也要說台們是在講「台語」嗎?民進黨徒真的夜郎自大到了非常荒唐的地步! 什麼時代了蔡雜種和扁雜種以及牠的濫信徒還在玩正名真是一群狗雜種
國語,改成狗語如何?
那國語,國文是不是應改為北京語,北京文,才能表示對其他族群的尊重,真腦殘!寫文章須慎思
國語什麼時候成了北京話?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北京有北京的方言,國語是滿清入關後創造出來的語言,本來就不屬任何一地的方言,一堆呆頑豬 DiewanYes 喝多了,全成了重度腦殘,專門鬼扯蛋!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1052600403.html
台語改稱閩南語 挨轟傾中
2011年5月24日 蘋果日報 郭美瑜╱台北報導
立委陳亭妃昨在立院質詢教育部長吳清基時說:教育部去年恢復「台灣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今年改名「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國立編譯館今年還要求教科書商將台語教材改名為閩南語教材才得送審,「台灣對教育部是這麼討厭的名字嗎?」「為何不敢說自己是台灣人、講台灣話?」
吳清基認為立委過度解讀,但坦言昨才知此事,將向國編館了解。教育部國語會執行祕書陳雪玉說:課程綱要內的本土語言有閩南語、客語及原住民語,課綱委員雖有不同意見,但一直皆沿用閩南語;去年九年一貫課綱微調,外界要求名稱一致,才更改認證考試名稱。
國編館今年三月併入國家教育研究院,該院副院長潘文忠說:教科書編審座談時即告知書商,教科書名稱應與課綱名稱一致,今年沒有書商以台語教材名稱送審。
一二三台語教學網站負責人王啟陽說:民眾使用的台語混用殖民時期及平埔族用語,已與閩南語不同,稱為台灣話、台語較好。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教授洪稚仁說:這是政治問題,只要有共識,台、閩都對。
版主回應
只不過是再正名
另參本館:再正名
別對「說文解字」斷章取義【聯合報╱戴定國 2011.05.25
本土社團組成的「反對閩南語歧視稱呼」正名聯盟,抗議教育部將九年一貫課程「台語課程」改為「閩南語課程」,並要求為使用閩南語這一「歧視稱呼」公開道歉。
本土社團認為,根據「說文解字」一書,「閩」字原是「蛇」的意思,具有對中國閩南地區先住民及其後代歧視的意味。其實,福建自古多蛇,人們敬畏蛇,把牠當作部落的象徵,就如排灣族以百步蛇為圖騰,並無歧視之意。
………
多數台灣人的祖先來自閩南,而本土社團竟說,稱台灣人為「閩南人」是欺負人。這是昧於歷史、族群事實的詭辯,是對地名起源的不瞭解,更是以政治偏見去解讀說文解字,斷章取義。
提遠古往事,自謂祖先是蛇種、野蠻民族,罵到的是自己。東南亞的華人也自稱閩南人、廣東人等等,為何不覺被欺負?今天的福建依舊簡稱「閩」,為何無人要求改名?
台語就是閩南話?【聯合報╱鍾貴任/大學生(高雄市) 2011.05.25
近日有些閩南語社團要求教育部應將「閩南語」一詞,改回「台語」。不免讓人聯想到去中國化的味道。
筆者出生高雄美濃,是客家人。從小講客家話,閩南話只聽得懂幾分,因此常被笑「台灣人不會講台灣話」。………這種作法造成非閩南語系族群的憤怒。他們要救援母語,卻不斷凌辱其他種族。
台語,不應該是選閩南話、客家話或原住民語言等其中某一種,稱作台語。在這島上,我們大家所說的,都是台灣的語言。它是一個概括的意思,代表著族群的融合,和共同甘苦的記憶。大家都有資格說他是台灣人,他講的母語就是台語。
另參本館:書同文說同音 字同義 臺羅拼音 客語文字化 《瀕危語言研究》
阿楨
密函事件 沈呂巡:肇因我方太積極2011-05-10 中國時報 羅融
世衛組織(WHO)文件矮化我主權一事,立委質疑外交部未抗議,顯有失職;外交部次長沈呂巡說,外交部有掌握此事,且對WHO表達關切,也與對方交涉。至於為何不正式抗議,沈呂巡說,因該文件屬WHO內部機密,「他們一問你這東西怎麼來的,我們能說是透過不正常手段來的嗎?」為保護友我國家,所以未在立委爆料前抗議。
沈呂巡也解釋,我方在二○○九年之後,能以觀察員身份參與世衛大會(WHA),而且積極的程度,讓中國大陸及聯合國部分與中國交好的國家擔心,所以才會有這份文件(作業準則密函)出現。
民進黨立委管碧玲爆料WHO內部文件將我矮化為中國一省,外交部指出早有掌握,但遭立委質疑有掌握卻不抗議,有虧職守;沈呂巡在外交國防委員會備詢時說,馬英九總統上台後,推廣活路外交政策,現在我方參與國際組織,愈來愈廣泛、愈來愈積極,才會導致中國大陸及聯合國內某些友中國家的關切,「不應倒因為果」,認為是我退讓主權才有國際空間。
至於我方為何不在聽聞此事時,對WHO提出抗議?沈呂巡說,因為提供我文件者,是我方的好友,站在政府立場,要保護告訴我方的人,若向WHO提出抗議,對方一詢問,這內部機密文件是怎麼得來的?我將難以回答,「所以不方便提出抗議」。
相關新聞
密函事件 沈呂巡:肇因我方太積極
我將出席大會 表達抗議 世衛組織文件 我列中國一省
外交迂迴轉進 拚國際空間
WHO密函爭議 衛生署:會抗議
馬:世衛大會 兩岸平起平坐
馬總統:WHA兩岸代表平起平坐
綠營:喪權辱國 應拒出席大會
外交部:扁信被退 才是喪權辱國
陸學者:台為觀察員 沒名稱問題
留言:
1972年以前,中國大陸是中華民國的一個地區;1972年以後,中國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地區,這是聯合國的決定。不是矮化,是自己真的變矮了,不要不承認事實。
版主回應
外交部:扁信被退 才是喪權辱國2011-05-10 中國時報
立委爆料世衛大會(WHA)文件將我矮化為中國一省,外交部政次沈呂巡指出,自一九七一年我國退出聯合國以來,聯合國及其相關組織,就一直將我國視為中國的一省,但我方從不接受;他強調,民進黨執政時代,申請加入國際組織的信「亂寄」,「陳總統的信還被對方塞在門下丟回來,這才是喪權辱國的事。」
沈呂巡指出,國際間許多國家都將台灣列為中國一省,但外交部都有提出抗議,並未出賣台灣主權,二○○五年傳出WHO秘書處與中國大陸簽署備忘錄一事,他當時派駐在日內瓦,也馬上抗議。
沈呂巡說,現在我方能突破國際間的「Taiwan,China」(台灣,中國)稱謂,以「Chinese Taipei」(中華台北)的名義,實質加入國際組織。
沈呂巡強調,「Taipei」的拼法,是以我方的「pei」拼,而非中國大陸的「bei」,雖然「中華台北」並不是我方能擁抱的名稱,但還勉強能接受,且去年台灣在WHA發言達十五次,積極參與,增加國際能見度,現在,我方已可與WHO總部直接聯絡,不需透過北京,這也是外交成果。
他說,這名稱我們不是挺喜歡,但在現在國際環境下,也許是可以大致接受、還可以的名字。
沈呂巡強調,任何協議或文件,我政府就是「三不政策」,若未經台灣同意,一律「不生效、不配合、不承認」。他強調,「任何東西沒有經過我們同意,在我們背後說中共跟你講定,對我們來講,通通沒有效。」
沈呂巡強調,任何機構對台灣都有不公正的名稱,外交部一定想辦法去改正,但因為所處環境困難,不是每一次都能夠成功。他舉近期發生的例子說,聯合國以下一專門機構最近要派員來台,在申請簽證的公文上卻註明「Taiwan,China」,外交部對此不但抗議,更將公文退回,要求對方改正名稱。沈強調,外交部絕不接受矮化或汙辱的名稱。
留言:
2005到底是誰在執政ㄚ
沈呂巡作得有聲有色。非正規手段取得的文件,本來就只能用非正規手段來表達不滿。
民進黨很怕比。一比就現出民進黨無能的原形。現在的外交情勢仍不理想。但是比前朝進步太多了。想批評現在的外交表現,就不能怕比較。怕比就不要亂批。
民進黨至始至終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取得政權.至於取得的方式是騙得、拐的、哄的、嚇的、作假、抹黑、栽贓、操弄,不擇手段通通都要來.至於是不是會造成台灣價值墮落,資源損耗,人民對立、是非混淆,停滯不前,教壞小孩、道德淪喪.這些都是不重要,只要能勝選,然後再亂搞
葉金川譏:綠用Taiwan,China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2011.05.10
針對世衛密件矮化台灣,衛生署前署長葉金川昨天說,二○○五年民進黨早就知道,「他們無能才搞成這樣」、「若厲害就把世衛修理掉嘛!」
葉金川還說,民進黨執政時,衛生署疾管局前局長蘇益仁,就以「Taiwan,China」(中國台灣)名稱參加SARS技術會議;疾管局前局長郭旭崧也以同樣名稱,參加禽流感會議。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則表示,去年他在日內瓦,不論公開或私下場合,都用「中華台北」,若我們真被矮化,「今年去不去可以討論」。
民進黨立委管碧玲和黃淑英,昨天在立法院衛環委員會質詢,聽說衛生署前副署長張上淳今年一月以「Taiwan,China」身分,出席世衛相關專家會議。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局長張峰義澄清,今年三月,透過我外交部爭取參加一場國際衛生條例(IHR)檢討會,張上淳的確以學者身分旁聽;但我官方沒接到邀請函,也沒名稱問題。
阿楨
台灣.臺灣 【聯合報╱黑白集 2010.12.14 (楨:那啥又須正名?另參本館:兩岸正名大戰 僑生也應正名 正名不合法? 再正名)
教育部要正名「臺灣」,強調此「臺」非彼「台」。這樣一來,一天到晚「愛台灣」原來是愛錯了。
教育部要示範正體字,本無可厚非,但不宜以唯一權威的心態自居,對於語文使用的約定成俗和變遷趨勢,也該有一定的理解和承認。時代在變,文謅謅的人可能搞不懂「喇舌」是幹什麼,不懂閩南語的人會覺得「沒在怕」很奇怪,但現在媒體幾乎天天出現這類字眼。至於「臺」跟「台」,就算有正簡之辨,但誰能說「台灣」有問題?教育部何必自己忙著當冬烘先生。
公務員,不管大官小官,正經事應該已經忙不完了;因此,當然要弄清楚辦事的緩急輕重。這不僅是因為公務員吃人民俸祿,必須對得起這份薪水,而且手裡拿著公權力,稍一不慎就會製造後遺症。風行草偃,風亂吹個不停,會害得草也跟著搖晃得不可開交。
教育部心血來潮要管「臺非台」,很多小學生可能拿到考卷之後淚汪汪,不明白怎麼「台灣」給扣分了。其實,文字及語言都是有生命的。有些官式規定,也須從俗如流,從善如流。例如,「肺癌」與「肺炎」同音,其實常失準確;則何不區分成「肺ˊㄞ」與「肺ㄧˊㄢ」?又如,「手表」是正字,似乎也不如俗字「手錶」來得傳意傳神。台灣已經台了幾十年,非要改成臺灣,會不會反而看來不順眼。
國事百廢待興。像產業政策大事,非要等郭台銘(啊,是「郭臺銘」才對)嗆聲,才見經濟部慌亂回應。該擔當的不擔當,不該管的卻管得細如牛毛,這般庸人自擾,政府官員到底所忙何事?
阿楨
閩南是歧視? 抑或政治操弄?【聯合報╱許又方/東華大學中文系主任09.08.01
有學者要求將「閩南語」正名為「台語」,其所持理由是「閩」有「蛇」的意思,而「南」則具「蠻夷」的義涵,明顯皆有歧視的意味。這個抗議行動的訴求正好與經濟部ECFA說帖中「操台語口音」、「台南人」的思維形成有趣的對比,但正名為「台語」,就能免去被「歧視」的命運?而語文的歧視性質,究竟是存在其原有的意指中,抑或人們「有心」操弄所致?
「閩」字是有「蛇」的含意,但「蛇」是否就是「歧視」?在許多原始民族信仰中,蛇往往被視為極神聖的生物,將它當作「圖騰」來崇拜,台灣的排灣族與魯凱族即為顯例。在中國遠古神話中,蛇也占據著十分崇高的地位,並被賦予「不死」的神聖概念,有些學者甚至認為中國人最崇敬的「龍」,其原型就是蛇。試看中國上古傳說中的「母神」與「聖君」,例如女媧、伏羲,他們的軀體都是蛇;至於儒家動輒稱美的治水英雄「禹」,從字形上就可知道他也與蛇息息相關,知名歷史學家顧頡剛就曾公開說,大禹其實是一條「虫」。
準此,筆者並不認為「閩」字←「虫」,就是歧視。固然,若干史書中提到「閩」時,多少有輕視其為「蠻夷」之意;但更多時候,它不過是一個地域的稱號而已,並不具貶義。很多人認為早期中國人把邊疆民族取民為「蠻」、「羯」、「羌」、「狄」等與「動物」相關的稱謂,就是歧視,筆者不敢遽論其是或非;惟越來越多研究顯示,這些稱謂的形成,應是與這些少數民族以動物為圖騰的始祖信仰有關,並非將他們看成比人低一等的動物。
至於「南」字呢?在傳統以北方為政治中心的意識裏,「南方」多少具有被歧視的意味。但也別忘了,它更多時候只是方位的指示,例如「南京」係相對於「北京」而言,明朝、民國政府還曾經短暫以此為都城,如果真有歧視,何苦自貶如此?《詩經》中有「周南」、「召南」,縱使朱熹注解時仍不免有南方教化較差的觀感,但有學者考證「南」字實為一種樂器(曲)名。《論語》中有「南子」,是位美麗冶豔的王妃;至於中國文學上經常出現的「南山」,在陶淵明的筆下成了隱逸、悠然的象徵…。這些
地球儀
地球儀「台灣島」風波 又1日公司宣佈停售【中央社08.01.13
日本販賣學習教材大廠的「學研」集團的關係企業屈服於中國的壓力,在中國生產的地球儀產品把台灣標記為「台灣島」一事日前遭日本媒體揭露後,對外界表示道歉並宣佈停售,日本玩具大廠「TAKARA TOMY」也跟進,對外宣佈停售中國企業製造的問題地球儀。
「TAKARA TOMY」在公司網頁刊登道歉文,指出該公司出售的中國廠商製造「TALKING GLOBE」地球儀由於部份標記有欠考慮,帶給大家麻煩謹此致歉,今後除停售外並從十五日起接受退貨。
這款有發音裝置介紹各國特色的性能地球儀售價一萬三千四百四十日圓(約一百二十美元)。地球儀上把「台灣」標記為「台灣島」,並將台灣解說成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
「產經新聞」今天引述TAKARA TOMY公關的發言指出,這款商品是中國企業製造,去年十月開始在日本出售,迄今已賣出四千六百二十四個。
產經十日報導學研集團旗下的「學研TOYS」公司眅售有問題的地球儀。將台灣標記為「台灣島」,台灣駐日代表處去函抗議。學研公司已對外道歉並宣布停售這款地球儀。
「學研TOYS」的這款地球儀零售價兩萬八千日圓(約兩百五十七美元),第一批出貨的一萬個已完全售出。該公司也預定十五日開始接受退貨。這款產品是由該公司在中國的工廠製造。
針對「學研TOYS」販賣矮化台灣的問題地球儀一事,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十一日在記者會上指出,台灣是個與中國性質完全不同的社會,是千真萬確的市民社會,日本企業不應接受(中國)單方面的主張而把對地圖錯誤的認識灌輸給兒童
台灣國
萬士達卡稱「台灣國」 大陸卡友飆罵07-12-18 藍孝威
萬事達卡亞洲官方網站的中文、英文、日文版本,最近將台灣標示「台灣共和國」,結果觸動大陸卡友敏感神經,向萬事達卡大陸代表處抗議。萬事達卡已在十五日凌晨將網站上「台灣共和國」字樣更改為「台灣」,但是網友仍痛批萬事達卡欠缺道歉誠意。
新民網報導,萬事達卡國際組織大陸代表處稱,「萬事達卡得知此事後,立刻採取相應措施修改。對於由此引起的誤會與不便也表示歉意」。
報導說,對於「台灣共和國」的字樣到底存在了多久,為何在此之前沒有更正,萬事達卡國際組織大陸代表處並未說明。
卡友在萬事達卡官方網頁上發現「台灣共和國」字樣後,不僅上網聲討,還四處告狀。報導說,卡友於十四日分別致電中共外交部、商務部、萬事達卡國際組織的美國總部和大陸代表處提出抗議,認為「此舉不僅違反國際法公認的國家主權原則,而且還傷害了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中國人民的感情。」
報導說,卡友認為,台灣問題是涉及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原則性問題,台灣問題在國際法中已無任何爭論,而不是萬事達卡國際組織所稱的「誤會與不便」的問題。萬事達卡國際組織對於此事的答覆輕描淡寫,無任何誠意可言。
卡友要求,萬事達卡國際組織應向大陸政府和大陸人民致歉、追究相關人員責任、並保證在以後的所有文件中,不再出現任何台灣共和國的字樣,「如果涉及到台灣的,只能以中國台灣或中國台灣地區表述。」聯合新聞網
又嬴了
色,戒台灣出品 被改台灣,中國
【聯合晚報╱記者唐在揚/台北報導】07.08.27
威 尼斯影展官方網站,今天悄悄更改了「色,戒」、「天堂口」、「幫幫我愛神」、與「最遙遠的距離」等四部台灣電影的出品國名稱,從原先的「Taiwan」 (台灣)改為「Taiwan,China」 (台灣,中國),由於此一名稱模式,完全符合大陸一貫要求,外界懷疑威尼斯影展大會應是在大陸壓力下做出更名的動作。
傳大陸官方曾向威尼斯施壓
由於本屆威尼斯影展有導演李安執導的華語新作「色,戒」競逐,而「色,戒」又是在大陸拍攝,所以「色,戒」究竟是代表哪一邊參賽,一直是兩岸影迷關注的焦 點。日前威尼斯大會宣布入圍名單時,「色,戒」的出品國是「U.S.A.與China」,結果引來台灣的質疑,製作公司於是要求威尼斯大會修改, 「U.S.A.與China」全不見了改成了「Taiwan」,但此一結果又引起大陸網迷的高度議論。一般猜測,大陸官方在接收到輿論反應後向威尼斯大會 施壓,最後不但「China」重現,「Taiwan」也變成了「Taiwan,China」,此一格式意謂著中國轄下的台灣。
矮化台灣 純台灣電影也被改
事實上,不但「色,戒」出品國被改名,另三部將在威尼斯影展露臉的台灣電影「幫幫我愛神」、「天堂口」、「最遙遠的距離」也都被改成「Taiwan, China」,其中「幫幫我愛神」與「最遙遠的距離」都是台灣資金、在台拍攝的純台灣電影,拍攝過程中與大陸沒有任何關係,但依舊被改為「Taiwan, China」。另值得一提的是,兩部參賽的港片「神探」與「太陽照常昇起」,出品國名也從「Hong Kong」改為「Hong Kong,China」,矮化台灣的意圖非常明顯。
威尼斯影展大會至今並未說明為何更名,事前也並未徵得相關電影公司與導演的同意。今天得知消息後,無論是紐約的李安辦公室或台北的蔡明亮功作室都十分驚訝,紛表示將進一步了解狀況。
柏林影展早稱「Taiwan, China」
威尼斯影展官網今天在未知會的情況下,將四部台灣電影的出品國更名。對此,相關電影公司都急著了解內情,但也不願多談,因一扯上政治,純藝術的電影就變得複雜,而這正是電影人最不擅長處理的。
李康生自導自演的「幫幫我愛神」處理情欲的手法前衛大膽,被視為本屆威尼斯的大黑馬,也因此雖被更名,包括監製蔡明亮,女主角尹馨、F4,以及李康生本人 都將按計畫於9月1日前往水都。製片王琮表示,讓電影說話,任何人聽到蔡明亮、李康生想到的就是台灣電影,名稱再怎麼改也不會改變此一事實,到時若得獎, 外界也一定會說「台灣電影得獎」。
一位電影人士表示,基本上歐洲影展都很「政治」,柏林影展早就以「Taiwan,China」來稱呼台灣前去的參賽片,坎城與威尼斯影展過去也都曾在大陸 抗議下,降下我國國旗,但這並未影響到台灣電影在國際上發光發亮,「李安、侯孝賢、蔡明亮、過世的楊德昌就是來自台灣,各國影迷都清楚,這是改不了的」。
圈內人表示,威尼斯影主席馬可穆勒本就左傾,文革期間還特別跑到大陸參加下放學習,這些年雖也與國內導演有良好互動,但他與大陸的關係始終深厚,如今威尼斯影展大會如此獨斷的更改台灣電影的出品國名稱,不會讓人太訝異。
民粹與商機 並非單選題【聯合晚報╱唐在揚07.08.27
「色,戒」等四部台灣電影被威尼斯影展更改出品國名稱,矮化意圖明顯,消息傳出後,一定會有人認為基於國格,應該退賽。
在海峽的對岸,有一部美國人拍攝,有關南京大屠殺的紀錄片在南京上映,結果票房奇慘,完全無法與好萊塢片相比,香港媒體禁不住要暗損廣大的大陸憤青(憤怒 青年),虧這些每天罵小日本的憤青,在要表現具體行動時,竟捨南京大屠殺的紀錄片,而掏錢看好萊塢的商業電影。穿說了,盲目的民粹是膚淺的,市場經濟才是 最真實與現實的。
四部獲威尼斯影展邀請的電影裡,本屆的閉幕片「天堂口」日前已在兩岸上映,結果第一個周末假日,台北市票房不到180萬台幣,大陸票房卻破1200萬人民 幣,華語電影的市場在哪?已很清楚。而下個月底,李安的「色,戒」也要在兩岸上映,能否從亞洲一路攻到北美,關鍵當然不會是台灣票房,看的是大陸效應。
台灣的華語電影市場一直委靡不振,花下大筆銀子、有心提升華語電影格局的投資老闆,要想回收,怎能放棄大陸市場?除非投資者收手不幹,不再拍電影。這幾年 大陸電影市場持續成長,在市場帶動下,台前的明星與台後工作人員,質與量都成長,台灣電影若要民粹的自外於這個市場,真是生機渺渺,如何捉住商機引領風 騷,才是聰明人該做的事。至於威尼斯影展,當然要繼續參加,只有讓電影有舞台展現實力,才能幫台灣發聲。
正常國家(總統…)決議文 刪急獨內容
【聯合報╱記者何明國/台北報導】07.08.28
民進黨昨天提出「正常國家決議文」最後草案版本,在行政院副院長邱義仁銜命督軍下,文字內容大幅轉向溫和,「國號正名為台灣」、「紀元改為公元」、「新憲國土範圍定為台澎金馬」等急獨的敏感內容全被刪除,改採「早日完成正名制憲」等較不刺激的文字。
正常國家決議文定稿的草案提出五項主張,比較敏感的是前三項。第一、從「命運共同體」的台灣認同出發,深化台灣民主價值,強化台灣意識,早日完成正名制憲。並在適當時機舉行公民投票,以彰顯台灣為主權獨立的國家。
第二、「中華民國」這個國號已很難在國際社會使用,因此應以「台灣」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
第三、政府應促進台灣國家認同與土地認同,積極推動本土文化與母語,並在學校課程中落實台灣化。
決議文並指出,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與中國互不隸屬,互不治理。目前國家存在五大不正常:國際關係不正常、憲政體制不正常、國家認同不正常、社會公義不正常、政黨競爭不正常。
決議文草案結尾強調「台灣要隨著時代進步,擺脫強權的宰制與不合理制度的束縛,積極追求正名、制憲、加入聯合國、落實轉型正義與建立台灣主體性,團結一致建立一個正常而偉大的國家。」早先提出要廢直轄市、五權改為三權等主張都不見了。
<媽媽咪呀!>中時小社論07.08.28
許多年來,西洋流行音樂界有這麼一個謎語︰哪一個合唱團,以及這個合唱團唱的哪一首歌,團名與歌名,正著念或倒著念,完全一樣?謎底是瑞典合唱團「ABBA」,以及這個合唱團的歌曲「SOS」。
卅年來,ABBA已經成了傳奇。甚至,現在還有齣歌舞劇,就以ABBA歌曲「Mamamia」為名,總括這個合唱團所有精華歌曲,巡迴全世界演出,從上海到台北,「媽媽咪呀」歌舞劇轟動一時。
講到ABBA,就必然想到瑞典。就如同講到紳寶汽車,講到大導演柏格曼,就一定會想到瑞典。
瑞典人不怕世界不知道瑞典,因為他們有ABBA,有紳寶,有柏格曼。台灣人也想要世界知道台灣,問題是,台灣本土有什麼人、事、物,讓人一提起來,就想到台灣?
這幾年,新台灣民族主義興起,台灣本土意識抬頭,不但綠營領頭拿香拜,就連藍營,現在也搶攻「台灣」神主牌。不過,吵來吵去,好像只喊出一堆空泛的政治口號。在政治口號之外,實在看不出有什麼成績,像「Samsung」那樣,全世界到處都是,人家一看,就想到南韓。
希望有一天,台灣本土也能有個什麼知名人物、產品,讓世界各國一聽就讚嘆道︰「媽媽咪啊,這台灣玩意兒,硬是要得!」
台灣 就是國際(宇宙啦)法先例!中時07.08.28
王惠光(作者為執業律師,外交官特考及格)
陳總統出訪中南美花了大筆援助,結果那些所謂的邦交國卻沒有支持我們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主張。他們敢於如此無禮,就是吃定我們需要維持所謂邦交國數量。而我們之所以有邦交國數量的迷思,是因為我們受限於傳統國際法的約制。
幾十年來,我們沒有加入聯合國、沒有重要國家的正式外交承認,甚至中國政府每天在叫囂台灣是不存在的國家。但是我們不存在嗎?我們有政府、 領土、主權、軍隊、貨幣,我們擁有所有「國家」所應該具備的要素。只不過,世界各國在受到中國壓力時,必須很謹慎地睜著眼睛說瞎話,在所謂的外交場合中宣 稱台灣不是國家。
所謂國際法是由條約、慣例、法理、學說等所構成,它最大的功能就是強國用來作為欺負弱國的藉口,以及國家之間彼此索討政治利益討價還價的籌 碼,除此之外,別無用途。強國要欺負弱國,會從國際法的原則中找藉口,找不到藉口,就自創國際法原則。而弱國向國際法院控訴強國卻很少成功,即使成功,也 無可奈何。這樣毫無公平正義,沒有拘束力、強制力的國際法,實在沒有什麼價值。
更何況,國際法根本無法解釋台灣的存在。如果我們不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的主權何在?國際法理論中非主權領土的所謂託管地、共管地、委任 統治地、國際領土、軍事佔領地等都無法解釋。因為除了台灣政府之外,沒有任何國家能控制這片土地,就連每天叫囂的中國,也不敢派官員來台灣宣稱台灣的領土 屬於中國。而傳統國際法上所有非主權政府的理論,也不能解釋我們的政府地位及運作狀況。
如果我們不是國家,為什麼台灣的外交部所發行的護照可以獲得承認並通行各國;為什麼世界各重要國家都以不同的名目掩耳盜鈴派遣其外交部官員 常駐台灣並處理實際的外交及領事事務;為什麼我們的軍隊確實掌控並捍衛國土;為什麼我們的政府由人民選舉產生並有效運作不受其他國家干涉。
再者,國際法上的所謂承認,政府承認可以撤銷,國家承認並無法撤銷。和我國斷交不會導致國家承認的撤銷,我國也是確實存在的國家,不會因為 世界各國承認與否而有所不同,有無外交關係的差別只在於交往方式不同而已。我們可以斷言,即使中美洲的國家全部和我國斷交,美國也不會因此修改台灣關係 法,日本也不會因此取消對我國民免簽證的優惠,歐洲議會對我國的友好態度也不會因此生變,各個主要國家也不會因此撤回在台灣的代表處。
所以,我們以國家地位存在的現狀,以及我國和世界各國的交往方式,實際上就是在創造國際法的先例,不必受限傳統的思維。更何況在傳統的國際 法中也存在很多特例,國際法學者在論述「國家」的章節中一定要提到不具備政治權力的梵蒂岡教廷、外交權委由法國行使的摩納哥、受西班牙及法國保護的安道 爾、僅獲得土耳其一個國家外交承認的北賽普路斯,獲得很多國家外交承認卻無法行使主權的巴勒斯坦。這些國家的主權完整性都還不及我們。我們的外交處境,也 和我們到底使用台灣或使用中華民國名義沒有關係,任何一個政黨執政也沒有辦法改變。
如果我們將花在邦交國的金錢花在其他國際宣傳上,會有更多人瞭解我們;花在真正的國際人道救援上,會有更多人尊敬我們;花在國內的貧困救濟 上,國民的痛苦會更少。如果能更進一步,將這些錢用來研究發展新的能源,並在石油能源耗盡前建設成最低能源消耗的國家,那我們將會受到全世界矚目。
最重要的,我們要瞭解在中國的阻擾打壓下,遵循傳統的國際法外交承認的原則是走不通的路,我們需要體認台灣的特殊性,並且要以創新的方式建立新的特殊國際交往方式,才能真正有所突破。而打破傳統外交承認的邦交國數量迷思,更應該是大家責無旁貸的責任。
塵俠
悲情 讓無理取鬧 成了博取同情的意識型態
無知 讓小丑伎倆 有了再三玩弄的精神靠山
来自大陆
看不懂陳水扁在搞什么?去中国化?他怎么去了呀?你们用的文字---中文,怎么改?中式台语?那也要有台湾自己的文化加点进去呀!你们有吗?四书五经怎么改?唐诗宋词怎么改?都不用了?
说他白痴吧,还真有点,两岸保持现状多好,一心一意地搞好台湾经济那就对得起台湾民众了,只要你鞠躬尽瘁了,搞不好老百姓也没话说呀,现在到好不搞经济,每天叫着独立、独立,要是真的打起来了,你还不望美国跑?你是跑了,台湾民众怎么办?
难道他是白痴?应该也不象,那一定是他拿了美日的政治资金了!
版主回應
您這樣不講理又欠幽默反諷
很難說服感動台灣人的
即使反扁者
蔡子逸
為什麼馬英九和陳水扁不是同黨的~
兩個在一起 才對
蔡子逸
陳水扁明明就是在自欺欺人
黃涵榆:談《歷史不下課》對臺灣的啟示 2021.10.13 思想坦克
《歷史不下課》(The Lesson)是今年臺灣人權影展的參展影片之一,是德國導演霍恩(Elena Horn)2020年的作品。
導演發現,雖然德國官方的立場和官方的課程都承認納粹的罪行,但是德國社會和年輕族群的次文化,還是常看到極右派和排外主義勢力的興起。
年輕世代的德國人(包括導演自己)對於猶太裔家庭的歷史、生命經驗和他們承受的苦難的陌生和無知。導演甚至認為,德國民族罪惡和可恥的歷史並沒有真的結束,還持續在塑造年輕世代對現實的認知和感受。這當然是她拍片很重要的一個動機。
她原本打算以「罪惡感」作為影片的主軸。但是等到她回到家鄉弗倫登貝格(Fröndenberg)開始在她曾經就讀的高中拍攝影片之後,她的一些想法有了改變,連帶影響到電影的創作方向。
「過去就讓它過去」?
導演霍恩耗費五年之久,近身追蹤四個學生的學習歷程。學生們從最初在課堂上討論的氣氛頗令人不安,有許多小孩提到他們在家裡都避免談到納粹的話題,家人相信「過去就讓它過去」。
學校安排學生到附近的薩克森豪森(Sachsenhausen)集中營參訪,希望能讓他們了解過去就發生在他們居住的地區的殘酷罪行。有一個班級把集中營的設計看成是一種美學實作,也有一個班級把這樣的參訪當成沒意義的例行儀式,而不是什麼哀悼受害者和反思歷史的時刻。
「希特勒沒那麼壞」?
學生從一些人那裡聽到和學校歷史課程有所衝突的觀點,有學生就提及她的足球隊友和教練們認為「希特勒沒那麼壞」,或者歷史課本有關大屠殺的部分都是謊言。有的學生親眼目睹地方上的一些新興的極右派組織發展成新納粹的足球流氓,而以足球聞名的多特蒙德甚至吸引不少新納粹份子。還有學生甚至發現自己的家族和納粹有所牽連。
臺灣轉型正義教育的啟示
灣觀眾對於影片中「過去就讓它過去」、「希特勒沒那麼壞」的說法恐怕再熟悉不過了,如同柯文哲經常掛在嘴邊的「現在好好的,幹嘛一直講過去?」,如同國民黨一直強調「沒有蔣介石,臺灣今天早已被共產黨統治」、「蔣介石有過已也有功」之類的說辭。
這幾天吳淡如那一番「讀國中女兒不認識孫中山」的感慨與憤怒…扭曲的史觀令人嘆為觀止。
回應
228紀念館通常沒幾個人去參觀,學校畢業旅行幾乎也不會安排一個景點,校外教學就是露營而已
若不分清德國「納粹屠殺」和美台「白色恐怖」的差別,那正義就只是賣山寨貨的廣告詞。
台獨壟斷二二八/白色恐怖